教研课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作文教研课教案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第六单元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地震中的父与子》那位父亲撼人心魄的爱,《慈母情深》中那位母亲支持和鼓励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的慈爱和父亲严厉的爱。《学会看病》那位母亲睿智的爱。其实,生活中我们也无时不刻在感受着我门父母的爱,我们又如何把我门父母的爱写下来感动别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谈论的话题:父母的爱。

2.板书课题

二、审题

1.读习作要求,边读边想习作要求我门写什么。

2.明确要求后过渡,要用具体的事例写出父母的爱。(板书:具体事例)

三、指导修改病文

1.病文出示,讨论交流。

2.相关课文出示做例子,指导修改。

3.学生动笔修改病文。

4.点评。

四、总结

推荐第2篇:蒯 教研课教案

教研课教案

荣县富南学校幼儿园

《我有一双小小手》

教授班级:幼儿中班 执 教 者:蒯芸蕊 授课时间: 活动目标:

1、能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对歌唱活动感兴趣。

2、熟悉歌曲旋律,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活动准备:

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

二、学习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1、师:小朋友你有几只手?两只手就叫一双手,看看你们的一双小手里有几个手指头?你的小手会干什么?

2、小结:我们的小手可以穿衣服、画画、洗脸刷牙、拿东西等等,真能干,有一首歌说的就是我们这双能干的小手,歌曲的名字叫《我们有一双小小手》

3、教师清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说了些什么?

4、歌曲里说小手做了些什么事,请小朋友再听一遍。

5、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有了一双小小手能干什么呢?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小手,所以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除了为自己做事情,我们的小手还可以为谁做事情?

6、幼儿念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7、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歌曲的第一段唱出来。

8、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9、学唱歌曲第二段。

10、将两段歌曲连起来唱一遍。

11、男女小朋友分别唱

三、复习歌表演 《我有一双小小手》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儿歌名字叫《我有一双小小手》,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再和爸爸妈妈说一说我们的小手会做些什么事?

推荐第3篇:音乐舞蹈教研课教案

音乐舞蹈教研课教案

课题:《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组合》

授课类型:实训课 授课人:许慧彦 年级:三年级

时间:2018年6月6日下午第五节14:20-15:00 教学课题: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组合 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

2、掌握屈伸动律节奏特点和动作要领

3、初步体会藏族舞蹈基本风格

教学重点:

1、膝关节连绵柔韧的屈伸

2、不同速度、力度、幅度的屈伸都保持自如悠然的状态 教学难点:

1、膝关节的松弛感与柔韧性

2、重心的移动与控制,即“坐懈胯”的掌握 教学课时:1课时

辅助教学道具:老师藏族服装、藏族长袖子、音响音乐 教学方式:讲授法、示范法、启发、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新课导入:

老师身穿藏族服装,让学生直观感受,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藏族。

2、学习藏族基本体态:

含胸曲背、双臂自然下垂、重心略前倾、强调坐懈胯,注意不驼背。

3、讲解示范:

藏族舞蹈的屈伸动律,主要强调膝部的柔韧和弹性,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要求在动作时保持一种松弛的运动状态,悠然而柔美。

老师动作示范,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膝部的动作。

4、分解学习: (1)原地屈伸

曲膝准备,屈伸时重心在全脚,重拍向上,长伸短屈,连绵不断,注意始终保持体态。 (2)平步屈伸

移动重心时,重心一侧的肋部要顺势松懈,形成坐懈胯。注意上身的稳定,不摇动。 (3)屈伸靠步

强调主力腿与动力腿的配合,抬腿时要由膝部带动,有提起重物的感觉。

5、重难点练习:

(1)膝关节的松弛感与柔韧性:动作时重拍始终向上伸,长伸短屈的节奏特点应把握好;并强调膝部的柔韧和弹性使屈伸连绵不断。

(2)“坐懈胯”重心练习:注意重心的移动和把握,形成藏族舞特有的风格。

6、动作连贯练习:

将不同速度、力度、幅度的屈伸连接起来进行练习,注意屈伸的柔韧性和连绵不断。强调重心移动形成“坐懈胯”,开始以稍慢的速度进行,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

7、配合音乐练习:

通过音乐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藏族舞蹈的风格,更好地把握藏族屈伸动律的柔美悠然特点,注意屈伸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8、学生展示:

9、布置课外练习:练习藏族舞蹈-屈伸动律组合

三、师生组织下课

推荐第4篇:陋室铭教研课教案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1、结合背景,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子欲居九夷。或日:‘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教学过程: 介绍作者及前景;讲句子;分段,再次第分析各段字面意思及思想;文章用到的修辞手法;小结;作业。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在学习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假如有一座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需要说很多违心的话,做许多伤天害理的事;另外还有一间简陌的房子,绿色可人,只要你想要,马上可以拥有。我的问题就是,‚你想要的是哪一座房子?‛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选择就是后者。现在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诗人、走近他的陋室。 板书课题:陋室铭 刘禹锡 【作者简介】读古文先了解作者本人。和他成文的背景,才能真正参悟透他的文字的含义。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是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唐顺宗时,积极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音魁)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当时与他一样因革新失败被贬的还有柳宗元被贬后寄情山水,写成了永州八记,下

1

期我们就将学到其中之一:小石潭记。刘禹锡不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学思想家,在唐朝中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学家,在唐朝诗史上,按照作品风格,涌现出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从‚诗豪‛的‚豪‛字,可见刘禹锡的风格,也可见他的地位。白居易有诗专门讲到,刘禹锡和我向来齐名。所以他是以诗著称的,不太以散文著称。 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锐),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下期我们还将学到他的脍炙人口,深含哲理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写作背景:本文是刘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如今《陋室铭》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按规定,他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三、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铭‛是什么意思。○铭:是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其特点——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含蓄,一般要押韵,属于韵文类散文。请大家打开书,看注释1,齐读一次。

四、生字

馨(xīn)

鸿(hóng)

牍(dú)

蜀(shǔ)

苔(tái)

五、【字句注解】 (师独个字讲完一句,生译一句)。

2

1、师范读

2、生大声朗读。找出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ing”句末。

3、齐读。

3、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铭文。大家先来理清它的意思(师独个字讲完一句,生译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动词,在于;则:副词,当‚就‛讲。 名和灵,在此用作动词。名:是名作动,本意是‚名声,名望‛,此指出名; 灵:神灵、灵异,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此是‚成为灵异的水‛。 译: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引出陋室,突出‚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 斯:代词,这。 陋:简陋,狭小。 惟:副词,只是;用在句首,表示对事物或动作范围的限定。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师:按注释译是: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有美好的品德(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tā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 ;阶:台阶。;入,映入。 译:碧绿苔痕漫上台阶,青青草色映入门帘。 给人的感觉是居室的环境清幽雅致,有自然的美。 3

○谈笑有鸿儒(rú),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文化的人。 白丁:原意指平民,没有功名的人;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译:(与我)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交往的人没有浅薄庸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不能。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调:调和音曲,这里指弹奏。 素琴:素本指朴素无色,引申为无装饰,此处指没有装饰的琴。 金经:金匮所藏的经典,此处指佛经。 可以弹奏古朴的(或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竹‛用的是(原料代成品)借代修辞手法。 比如: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案牍(dú):指官府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没有管弦的奏乐声来扰乱听觉,没有官府公文(文书)来劳累(我的)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诸葛: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在

4

南阳草庐之中 西蜀: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省。 子云: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曾在成都少城西南角简陋的房子里著《太玄》,后人称此屋叫草玄堂,这里为了押韵称子云亭。 译:(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扬雄(字子云)的玄亭。 师:作者借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扬雄(字子云)在西蜀的旧居来比喻什么?生答:比喻自已的陋室。 ○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一个宾语前臵的句子。古汉语中‚是或之‛用在宾语和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庄句: 何:疑问代词,什么。 之:助词,不译。‚何陋之有‛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生一起) 师:

1、请大家看下面的注释,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

2、原文是:‚子欲居九夷。或日:‘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意思是说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六、译。课文讲完了,请大家结合我们所讲和注释,自己试着译一下,同桌可一起(1-2分钟)。后抽生译 。 译文:

5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异。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芳馨。碧绿苔痕漫上台阶;青青草色映入门帘。(与我)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交往的人没有浅薄庸人,可以弹奏古朴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官府的)管弦扰乱听觉,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扬雄(字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齐读一次

七、再来看看,文章是如何步步深入得出陋室不陋的结论的。(开始板书) 第一层<立论(入题) > 提问:‚山、水,有、有‛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在全文的作用及含义?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引领全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强调。 第二层(论证) 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这一层讲居室的环境、往来的人、以及历史; 围绕‚陋室不陋、惟吾德馨‛这个主题,从自然、人文、历史三方面展开了论证来说明陋室的高雅和不陋。 自然论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和草色皆为没有感情的植物,是野性的,这似乎使人联想到了荒凉、联想到了“室陋”;然而,随后的“上”和“入”两个动词为“苔痕”和“草色” 赋予了灵性和情感,“苔痕”拾级而上,为什么呢?它要入室、向往陋室主人的品德;“草色”穿帘而入,为什么呢?它要入室、向往陋室主人的情操。草芥都想入室,可见陋室的室主品德之高尚!作者又以“绿”、“青”进一步渲染。他觉得:苔痕上阶草色入帘,苔更绿、草更青,皆因(陋室及其)室主之“德馨”,所谓“近朱

6

者赤!” 人文论证:‚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居室简陋,鸿儒频频出入,陈设简单,尤可抚琴阅经。交朋识友,皆是志同道合的博学者。远离嘈杂的府乐,可悠扬地拨弄古琴;远离伤神的公务,能虔心地研读珍经。胸有诗书气自华,室纳鸿儒壁生辉。这一段描写作者在陋室里的起居生活、学习、思想状况。写室中人的高雅,是继续烘托‚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主题。 历史论证:我们就不再多说,作者借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扬雄(字子云)在西蜀的旧居来比喻自已的陋室,渲染了陋室不陋,又表白自己有诸葛和杨雄一样的政治与文学抱负。居陋室就想‚以待明主出山,一展抱负;如若居陋室,明主不现,也可以潜心修学。展现作者政治、文学两方面的抱负。同时也表达作者淡薄功名、持守节操的道德品质。我们也从中读出他淡薄功名、持守节操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刘禹锡早年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涉足文坛,最终以文学家铭世。) 结论 引用孔圣人言论,得出‚‚惟吾德馨故陋室不陋‛的结论。封建社会奉儒家道德标准为最高标准,引用孔圣人言论,无疑在当时具有至高无上的说服力,充分而不可辩驳。为‚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给出了一个最好的定论。 师:现在来看,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题中之‚陋‛是指?(生:室的外形简陋),尾句的‚陋‛是(生:‚鄙俗‛之义,是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有美好高洁的品德)。

7

八、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给课文划分层次,看看该怎样划?(小组讨论划分,每组推一,抽两三组)分段及段落大意。(完善板书)

《陋室铭》一文以托物言志的方法构思,全文贯穿陋室不陋,突出“惟吾德馨”的主旨。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1到3句写陋室因为有德,陋室不陋。第4到7句为第二层,写室外的幽雅恬静,室中人,室中生活,突出陋室主人不戚于贫贱,不汲于富贵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精神。第8到9句为第三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八、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该文所用到的修辞手法:(时间不够可不讲) ⒈排比句(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势。它又分为单句排比和复句排比两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复句排比,用‚……不在……,有……则……‛的字眼串连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艳)。——是两个单句排比, ⒉对偶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语义相关或相反的修辞手法。 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意思相关的对偶,对偶要求句子结构相对、词性相对,这一例完全符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是意思相反的对偶,古人又称为‚反对‛,通过动词‚有、无‛由‚鸿‛联想起‚红‛与‚白‛对,有相反的含义,又极工稳。 ‚调素琴,阅金经‛ ——都是‚可以‛的宾语,是一组意思相关的对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地名,人名对,‚庐‛对‚亭‛是宫室类词相对。

8

⒊‚引言‛也就是引用,引言具有权威性的说服力。 孔子云:‚何陋之有?‛。 ⒋用典。用典就是运用历史典故。如‚诸葛庐‛、(生:‚子云亭‛)。 用典可以增强‚以史说理‛的可信性。 ⒌白描。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对自然环境的白描,又暗喻作者明快的心境。心态平和,才能细察青苔⒍拟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两个动词,使文字富有灵性和情感。 九:小结

(一)写作特色:

1、写法别致。立意出俗。写的是“陋室”,却只字不提其“陋”,而从其反面极力表现其“不陋”,这种反向立意的写法,使文章熠熠生辉,耐人回味。

2、篇幅短小,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语言优美。全文9句话,81字,但内容却很丰富,有写景,有议论,有概述,有类比,有名人轶事,有圣人言论。全文除末句,皆为骈句,整齐而谐韵,用“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在句末作韵脚,极富音乐性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二)中心思想: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作者高洁伟岸和安贫乐道的情操。

十、齐读一次

十一、全班竞背(①学生自由背,②同桌相互背,③全班竞背,抽生背) 3-5分钟。 十

二、作业:内容:译文、单个字意思、修辞手法、原文填空。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人品高尚

第一层:立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比兴、类 比引

9

出)

托物

陋室

景色清幽

来人不俗}

第二层:论证--自然、室中人、室中生活 不陋

生活高雅

历史人物

第三层:结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陋室不陋)→ 言志

德馨:

高洁伟岸

安贫乐道 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已经元气大伤,不复盛世景象。但唐德宗李适(音guo)倒还有些作为,只是他性情急躁,猜忍多疑,重用宦官掌握拱卫京师的‚神策军‛,到处搜刮民脂民膏,算是开了中唐以后重用宦官专权乱政的先河,一时间民怨沸腾也就在所难免了。对这样的局面,患有风疾的李诵自然不敢说什么,私下里却有自己的筹划。他常常借着与翰林院待诏王叔文、王侄下棋、练书法的机会讨论政治改革问题。王丕与王叔文又联络翰林学士韦执谊、左司郎中陆淳、左拾遗吕温、侍御史陈谏、监察御史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一批朝士,暗暗结成了改革同盟。贞元21年,唐德宗驾崩,患了风症的李诵虽已不能言语,还是顺利登上了皇位,这就是唐顺宗。顺宗下

10

诏贬皇族实权人物、道王李实为通州长史,任命韦执谊为相,重用‚二王‛,开始了新政之旅。 站在今人的角度看,这场改革尽管大刀阔斧,也未免操之过急。短短数十天,代宗、德宗两朝严重盘剥百姓的官场陋规被通通革去,大批宫女被释放,教坊女乐缩小规模,朝廷理财权易手。下一个动作就要剥夺宦官兵权,裁抑藩镇了。这些措施都出台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所以史称‚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在死水微澜的中唐政坛搅起的是一股政治狂飙,带来的震荡可想而知。丢了大权的元老们,出入宫禁的宦官们,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军们,无不对改革恨之入骨,纷纷出招反击。而最致命的一招,是以顺宗身体差为由,议立广陵王李纯为太子,主持朝政,然后逼顺宗退位。大树一倒,改革派的厄运随后就到,转眼问,王侄被贬为开州司马,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半个月后,包括宰相韦执谊、礼部员外郎柳宗元、屯用员外郎刘禹锡在内的其他改革派核心人物纷纷被贬出京,担任小小司马。这就是被史学家评为‚影响中国一百件大事‛中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11

当时的开州、渝州分别距长安1460里和2748里,关山阻隔,社会动荡,环境恶劣。到开州不久,王侄即死于任所;第二年,王叔文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 12

推荐第5篇:教研课教案(精)

教研课教案 《花钟》 教学目标:

1、认识 \" 怒、暮 \" 等生字,正确朗读词语,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欣赏的心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多样的表达方法,准确的用语。

4、懂得养成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重要,对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教学重点: 感悟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的第一小节,让学生学会仿写对事物的描写。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称,观察自己所喜爱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课前互动

师:同学们, 老师想和大家聊一聊, 大家有自己喜欢的花吗?我喜欢凌寒独 自开的梅花,我喜欢它这样不畏严寒的品格。

生:我喜欢荷花。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喜欢花的孩子,今天, 老师就带领大家欣赏花去,好不好? (幻灯片出示鲜花的图片,师讲解:这呀,是兰花;这个最有趣了,它的样 子像灯笼,就叫灯笼花;这是牡丹花,瞧,它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这大家都 认识吧?它叫——向日葵向着太阳绽开笑脸,蝴蝶花张开翅膀翩翩起舞,梅花 却在寒风中送来缕缕清香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师:能把你喜欢花的原因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汇报

师:是呀,花儿呀争奇斗艳;花儿呀,芬芳迷人;花儿呀,引人注目,可是 今天呢, 老师不仅要带领你们去欣赏花, 还要带你们去欣赏用花做成的钟。 (板 书课题:花种

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有哪个同学见过用花做的钟呀?(没有其实在我们国内国外呀,有许 多城市都有用花草做成的钟,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欣赏欣赏呀?(幻灯片出示花 钟

师:同学们,你们所见到的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这是因为能工巧匠绝 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将秘密藏在地底下,别出 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特别神奇。

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可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花钟又是什么样的呢?想不想知道?请大家快速 地打开课本 52页,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并想想自己知道了什 么,开始吧! 2.学生自读课文。

3.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

4.其实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把我们读书所知道的放到一起, 并用简短的语 言说出来,就成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花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人们植物学家依据这一现象,做成了花 钟。咱们以后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好吗? 三 .学习生字词。

1.这篇课文, 生字也特别的多, 我想看看同学们是不是认识他们? (幻灯片 出示本课生词,指名逐行认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 3.老师想再难难你们, 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 (幻灯片出示不加拼音的生 词咱们来个开火车,好不好? 4.可是同学们,这么多生字词里面,哪些是用来描写花的呢?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解释“争奇斗艳”:又是争又是斗的,在比美呢! 6.那么同学看看,这些描写花的词中,有描写花色的,有描写花香的,还有 描写花开着。不过呀,这里面刚好有一对都是描写花色的,你们看到了吗? 7.什么是“艳丽”呀?(学生回答那么什么有时淡雅呢? 四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认识课文中的花。

(1 师:课文中用这些描写花的词语都描写了哪些花呢?请同学们拿起笔, 在课文中把它画出来吧。(生找出文中所写的花

(2你们都找到什么花?(指名汇报

(3这么多花呀,咱们用最热情的声音把它们叫出来,好吗?(幻灯片依 次出示课文中花的图片:牵牛花、蔷薇花、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最后九种花同时出现

(4这么多花呀,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2.刚才我们理解了艳丽和淡雅,你认为什么花是淡雅的?哪些又是艳丽的 呢? 3.学习描写昙花的句子。

不过这么多花里面, 老师告诉你, 还有一种花特别的娇嫩, 课文当中找一找, 哪句话是描写的那种花?(生读句子,幻灯片出示句子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好吗?同学们,你们从哪感受到它的娇嫩呀?(生汇报理解“灼伤”。 4.学习描写万寿菊的句子。

(1刚刚我们了解了,蔷薇是艳丽的,月光花是淡雅的,昙花是娇嫩的, 在它们当中呀, 有一种花是 “欣然怒放” 地开放, 你知道这时描写哪一种花吗? 在课文当中找一找。(学生汇报这时候的万寿菊心情怎么样?(生交流 (2 (理解 “欣然怒放” 。 同学们喜不喜欢放烟花呀?烟花是怎么放的? (师动作演示烟花燃放过程这种感觉就叫“欣然怒放”。

5.学习描写其他花开的句子。

(1课文中还描写哪些花是这样开放的呢?再读第一自然段,用笔把它画 出来。 幻灯片出示:用不同的方法表达鲜花的开放 万寿菊欣然怒放 蔷 薇 牵牛花 月光花

睡 莲 烟草花 昙 花 (学生汇报

(2这些描写花开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汇报 (3相机理解“含笑一现”。可是你们知道吗?昙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 要想欣赏昙花要等到九点以后,昙花笑着开放,可是它笑着笑着,突然一下子 就收回来了,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谁能把这种可惜读出来? (4牵牛花会吹喇叭吗?什么会吹喇叭?这里作者把牵牛花当做人来写, 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爱牵牛花。

(5齐读描写不同花开放的句子。

你们觉得这些花开放的样子美吗?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同学们读大屏 幕上的句子,其他的话老师来读。

6.课内小练笔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写花开放可以采用不同的写法。其实,我们以后 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你们现在也来试试吧。 (2幻灯片出示三种花:向日葵、郁金香、茉莉花

早晨五点,向日葵 ( 。

(的郁金香在早上七点三十分左右(。 茉莉花大致在下午五点( 。 (3学生汇报。

7.在刚才的学习当中, 我们知道了许多种花在不同的时候开放。 文章中这一 朵朵美丽的花儿就种在——(花钟里,花钟的奥秘也就藏在这一朵朵的花中。 8.探寻花钟的奥秘。

(1 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 一起去探寻花钟的奥秘, 好不好? 游戏之前,我们还要在认真的读读第一自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把 游戏完成好。

(2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现在老师说什么时间,你们就说什么花开了。

(4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我来说花开了,你们说时间,可以吗? (5在这个游戏中,你们有没有探寻到花钟的奥秘? (6老师这里有两个句子,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句最能揭示 花钟的奥秘。(幻灯片出示:比较句子,探寻花钟的奥秘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是几点钟。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齐读下一句话

(7刚刚上课的时候,我们看了许多花钟,这些花钟有机械装置,有指针, 学习了课文内容以后,你觉得花钟还需要这些机械装置吗?为什么?(引导齐 读下一句话指针还要吗?为什么?(再次齐读下一句话

9.小结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了解的花钟, 我们这节课所了解到的花钟, 你只要—— (齐读下一句话

五 .总结完成板书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花钟怎么样?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都存在着鲜为人知的去奥秘, 我们 怎么样才能发现他们呢? 3.花钟的其他奥秘我们下节课继续探寻,一起来看今天的作业。

推荐第6篇:jqx教研课教案(推荐)

《第六课j q x》第一课时的教案

一、教学对象:燕山二小1(4)班

二、课程名称:拼音教学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目标:

(一)学会j、q、x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二)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五、教学重点:声母j、q、x的发音。

六、教学难点:声母j、q、x与韵母的两拼、三拼音节。

七、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白板上有两个不同颜色的水果盘,分别标上声母、韵母;白板中间有苹果卡片b、p、m、f、d、t、n、l、g、k、h以及a、o、e、i、u、ü。

(三)拼音卡片j、q、x、ji、qi、xi、jia、qia、xia多张。

(四)白板一侧画一个小跳格,上下分别贴有“羊村”、“灰太狼”图案,灰太狼每过一关,往羊村方向前进一格。

一、导入

(一)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会见到我们的老朋友喜羊羊和灰太狼!灰太狼还是想进入羊村去找到喜羊羊他们。但是呀,灰太狼想要进入羊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灰太狼要有通关密码才能进入羊村。灰太狼一共要过四关,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灰太狼一起闯关,进入羊村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关吧。

(二)第一关:分苹果。

师:灰太狼要把白板上所有的苹果分别分入声母、韵母两个水果盘里。太多了,灰太狼分不过来,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忙。

但是呀,灰太狼有一个要求:小朋友们要先举手后发言,发言时要声音洪亮,这样灰太狼才能听得清楚。

具体操作:逐个请同学回答,让学生自己选一个拼音读出来,并说明是声母还是韵母,教师再把该苹果卡片移入水果盘里。

注意:提醒学生声母要读得轻,韵母要读得响亮。

一、新授课

情境过渡:在我们1(4)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通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要过第二关了,这第二关呀,更有挑战性了;因为它有3小关,你们愿意成为勇敢的战士,接受挑战吗?愿意的话就赶快来看看任务是什么吧。 嗯,刘老师要看看哪位小朋友的眼睛最明亮,能够在这些图片中帮灰太狼准确地找出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声母朋友:j q x(板书:第六课

j q x )。

(一)声母j的学习

师:刘老师给大家5秒钟的思考时间,在这张图片中找出我们的声母宝宝。找到了的同学先不说答案,找到了的同学举手,刘老师就知道了。出示“母鸡捉蝴蝶“的图片。

生:j。

师:你的声音真动听,老师希望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你的声音真洪亮,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1、读准音

(1) 师示范读“j”,同时出示”j“的卡片。 (2) 集体读,教师提示声母要读得轻。

(3) 教师讲解j的发音方法:舌面前部紧贴着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面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注意:要提示学生模仿教师的嘴型。

(4) 大组读,再男生女生读,再“开火车“读(预计3小组),在开火车期间逐个正音。

提示:在读之前就告诉学生读得清楚、读得响亮的可以得到贴纸奖励。

2、认准形

(1) 师: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像j宝宝的呢?给大家10秒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思考好了就可以举手回答了。积极举手、回答时又声音洪亮的同学,刘老师就把手中漂亮的卡片奖励给他(卡片j,5张左右)。 生:像母鸡伸长脖子。

像挂钩。 像伞把儿 ……

(2) 师总结儿歌,出示ppt:母鸡捉虫,j j j。

3、正确书写

(1) 观察四线三格中的“j”,j像一家中的爸爸,长得特别高大,三格都占了。

(2) 观摩教师在白板上的示范,教师示范的同时读书写口诀:j两笔写成,先写竖左弯,到下格中部收笔;再在上格偏下的地方,给他戴个小帽子,加一点。

(3) 带领学生一起书空,并读口诀。 (4) 学生自己尝试书空。

(5) 描红,描红完后在书上四线三格的空白处紧跟着再写2遍。 注意:描红的过程中,巡视课堂,可以马上将写得好的放至投影仪,全班一起学习。

(二)声母q的学习

师:在这张图片中,藏着哪个声母宝宝?刘老师给大家5秒钟的思考时间,在这张图片中找出我们的声母宝宝。找到了的同学先不说答案,找到了的同学举手,刘老师就知道了。出示“气球“的图片。

生:q。

师:你的声音真动听,老师希望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你的声音真洪亮,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呀?

1、读准音

(1) 师示范读“q”,同时出示”q“的卡片。 (2) 集体读,教师提示声母要读得轻。

(3) 教师讲解q的发音方法:和j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大致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注意:要提示学生模仿教师的嘴型。

(4) 小魔术:让学生把手掌面对嘴巴,感受读j和q时不同的气流。 (5) 大组读,再男生女生读;再“开火车“读(预计3小组),在开火车期间逐个正音,并请学生将手掌放至嘴巴前感受气流。

提示:在读之前就告诉学生读得清楚、读得响亮的可以得到贴纸奖励。

2、认准形

(1)师: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像q宝宝的呢?给大家10秒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思考好了就可以举手回答了。积极举手、回答时又声音洪亮的同学,刘老师就把手中漂亮的卡片奖励给他(卡片q,5张左右)。 生:像气球。

像女孩子头后面扎的马尾。 像数字“9“ ……

(2) 背对学生,带学生一起用手做出“q“的形状。 (3) 师总结儿歌,出示ppt:7个气球,qqq。

3、正确书写

(1) 观察四线三格中的“q”,q像一家中的妈妈,占两格。

(2) 观摩教师在白板上的示范,教师示范的同时读书写口诀:q两笔写成,先写左半圆,到;再写一竖,竖占中下格。

(3) 带领学生一起书空,并读口诀。 (4) 学生自己尝试书空。

(5) 描红,描红完后在书上四线三格的空白处紧跟着再写2遍。

注意:描红的过程中,巡视课堂,可以马上将写得好的放至投影仪,全班一起学习。

(三)声母x的学习

师:灰太狼一直在很认真地通关,有点儿渴了,想吃西瓜了。在这张图片中,藏着哪个声母宝宝?出示“西瓜“的图片。 生:x。

师:你的声音真动听,老师希望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你的声音真洪亮,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呀?

1、读准音

(1) 师示范读“x”,同时出示”x“的卡片。 (2) 集体读,教师提示声母要读得轻。

(3) 教师讲解x的发音方法: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注意:要提示学生模仿教师的嘴型。

(4) 大组读,再男生女生读;再“开火车“读(预计3小组),在开火车期间逐个正音。 提示:在读之前就告诉学生读得清楚、读得响亮的可以得到贴纸奖励。

2、认准形

(1)师: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像x宝宝的呢?给大家10秒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思考好了就可以举手回答了。积极举手、回答时又声音洪亮的同学,刘老师就把手中漂亮的卡片奖励给他(卡片x,5张左右)。 生:像一把叉

……

(3) 背对学生,带学生一起用手做出“x“的形状。 (4) 师总结儿歌,出示ppt:1个大叉,x x x 。

3、正确书写

(1) 观察四线三格中的“x”,x像一家中的我,只占一格。

(2) 观摩教师在白板上的示范,教师示范的同时读书写口诀:x两笔写成,先写左斜;再写右斜。

(3) 带领学生一起书空,并读口诀。 (4) 学生自己尝试书空。

(5) 描红,描红完后在书上四线三格的空白处紧跟着再写2遍。

注意:描红的过程中,巡视课堂,可以马上将写得好的放至投影仪,全班一起学习。

(四)声母j与韵母i的拼读、带调拼读

情景过渡:哇,我们已经闯过两关啦,接下来的第三关呀,也有三个小关,但是灰太狼离羊村越来越近了,我们要加油!

出示灰太狼要过河的卡片:哎呀,要到羊村,还要过几条小河 。这河里的水“哗哗“地,灰太狼可过不去。ji宝宝非常热心,带上帽子就来帮忙了。但是呀,灰太狼不会读,要小朋友们来帮忙。把字母宝宝一个一个读出来之后,字母桥就造好了,灰太狼就能过河了。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认真地思考1分钟,站起来读得又准确又响亮的同学;特别是二声、三声也能读对,就可以把刘老师亲手制作的漂亮的卡片带回家!

准备两张ji卡片。

qi和xi的四声教学均如上。

(五)课间韵律操

师:我们的同学们真棒,认真帮助灰太狼完成任务。我们通过第三关啦,只差最后一关啦!但是呀,最后一关是最难的,所以我们休息一下,好好准备一下,灰太狼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做韵律操。 PPT出示韵律操:

和小动物一起做操

小白兔,蹦蹦跳!小鸭子,嘎嘎嘎!

小金鱼,游啊游!小朋友,拍拍手,安安静静齐坐好!

(五)声母j、q、x与韵母的三拼音节学习

情境过渡:灰太狼非常想通过最后一关,快点到达羊村。但是,灰太狼只认识ji宝宝,得赶紧让ji宝宝和a宝宝认识,才能拼读成功,然后通关呀!

1、

2、

3、推卡片:j +i+ a,出示卡片jia。师师范:回家的“jia”。 介绍三拼的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先集体读,然后读给同桌听,再开火车。要求:拼读快速、准确并声音洪亮。奖励卡片jia。 qia(发卡)、xia(虾米)同上法。

三、总结

出示ppt: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

终于,灰太狼在我们1(4)班小朋友的热情的帮助下,成功到达了羊村。但是,喜羊羊他们在哪儿呢,羊村这么大,灰太狼怎么找得到呢?就让我们下节课呀,再和灰太狼再通关,一起寻找喜羊羊。

推荐第7篇:《斑羚飞渡》教研课教案

《斑羚飞渡》教研课教案

课题:《斑羚飞渡》(第二课时)

授课班级:初一(1)班

[学习目标]

1、欣赏斑羚飞渡的壮美画面,感受献身精神。

2、培养“珍爱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学习重点]:

研读赏析第一对斑羚成功飞渡的描写。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学习难点]:

通过思考与体验, 培养学生关注人性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一群斑羚,体会了动物间那种令人震撼的浓情以及镰刀头羊的智慧,这节课我们仍将追随者斑羚们的足迹,进一步去感受、体会。

展示学习目标:

1、欣赏斑羚飞渡的壮美画面,感受献身精神。

2、培养“珍爱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二、播放动画,复习引入:同学们边看边回顾上节课曾讲过的斑羚群遇到了一个怎样进退维谷的绝境?

那个悬崖能跳过去吗?为什么?(3分钟)

过渡语:确实这群斑羚身陷绝境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呢?面对生死

的抉择,一群生性温驯的斑羚却向我们演绎了一曲动物世界的生命绝唱。茫茫宇宙,时空

轮回,现在就让我们再次回到斑羚飞渡的时空,去见证那一场扣人心弦的惨烈和悲壮。

三、欣赏斑羚飞渡,感受悲壮美(10分钟)

自学指导一

1、第九段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的全过程,自由朗读此段,边读边勾划主要动词,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试跳的过程。

飞奔起跑跃跳紧跟钩蹿跃猛蹬起跳升高落坠落

2、观看有关视频,再请一个同学来复述。

3、根据文章的相关内容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请一个同学来填,然后全班齐读一遍)半大斑羚朝前( 飞奔),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 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

羚纵身一( 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 紧跟)后面,头一( 钩),也从悬崖上( 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 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 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 坠落)山崖。

过渡语:人在死亡面前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甚至有些人不择一切手段去逃生。那么在这样一个悲壮的

场面中你感受到这是一群怎样的斑羚呢?

四、说说斑羚,体会精神美(5分钟)

请用“这是一群————的斑羚,我从文中——中可以看出”的句式来回答。先思考,然后同座之间互相说说,再展示。

斑羚——舍己为人、牺牲自我、顾全大局、团队精神

过渡语:斑羚精神光芒四射,美丽动人,文中还描写了另一种东西,它和斑羚精神一样美丽眩目,

那是什么?

五、走向彩虹,理解作用(4分钟)

文中一共描写了几次彩虹,在文中勾画出来,读一读,想想这些描写仅仅是景物描写吗?有何作用?三次。

第一次:当斑羚身陷绝境时,天空出现彩虹,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因为头羊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启示才想出的自救措施。

第二次: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烘托出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第三次:头羊走向彩虹,渲染了头羊自我牺牲精神的崇高美。

过渡语:文中的重点内容,老师已经和同学们共同分析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预

习时有疑问且在课堂中还没解决的问题。小组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请记录下来,全班一起来

解决。

六、小组合作,解决疑难(5分钟)

要求:(1)小组长组织好本组成员认真开展讨论。(2)记录员认真做好记录。

七、感悟主题(2分钟)

作者给我们讲斑羚飞渡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呢?

本文叙述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存、自救的全过程。热情赞颂了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团队精神。也警示了人们要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过渡语:课文讲到这,相信同学们内心也被斑羚的壮举震撼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以下画面,你又有

怎样的想法呢?

八、拓展延伸(5分钟)

看到了这些画面,结合文中的斑羚,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对文中的猎人……对死去的老斑羚……

对镰刀头羊……对正当年少的我们……

九、老师寄语(1分钟)

斑羚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人类上了最悲壮的一课,有一种死亡会因为成全了大爱而在时间的长河里获得了永生;同学们,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当集体需要我们付出,我们又有能力承担时,我们也应当像镰刀头羊一样勇于负责,勇于担当。再有动物同样有着珍贵的生命,需要我们尊重,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十、当堂训练(5分钟)

选择一种你喜爱的动物或者某个人物,参照课文斑羚飞渡的场面(第9自然段),选用一系列恰当的动词描写这种动物或者某个人物的活动的一个场面。(50个字左右)

推荐第8篇:初二思想品德教研课教案

初二思想品德教研课教案

课题: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教师:雁江镇初级中学

李祖太 班级:二年级二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了解、掌握与教师交往的几种正确方法(技巧)。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创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三、设计思路

本课承接“家庭中的人际交往”,侧重学习“学校人际交往”,衔接后一单元“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际交往”。

本课通过研究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揭示新时期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真正含义。着重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师,学会与教师交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育教学实效性。

四、课前准备

1、问卷调查:

《你最喜欢的老师》 《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我与教师交往的困惑》

2、自编短剧《王强的苦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咱们做了个调查,请同学采访自己的老师,知道了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也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现在咱们来看看结果吧。(投影)

教师:同学作业完成得很好,那么,咱们喜欢的老师有那些特点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呢?

(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知识渊博、正直幽默、和蔼可亲„„)

教师:当然,我们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我们都同样爱戴。有时与某个教师交往,就会觉得不够自如,有可能存在些困难。对此,我们也做了调查,现在请几名同学宣读我们的调查结果:

(学生解答 指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教师交往存在困难的同学占到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既然,有这么多的同学与老师交往时候会存在一些困难。面对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尝试研究一些解决的方法,效果怎样,需要同学们经过实践来验证。

(二)新课:

板书;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教师:刚才咱们谈到有同学与教师存在交往的困难,那么这种困难究竟来自哪些方面呢?咱们来分析一下:

教师是个古老的职业,少说也有几千年了,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也有事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教师举例)但只要来到课堂,教师必须专心致志,来上课。 那么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学生发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

教师:在咱们的调查中许多同学表示与教师交往存在困难。(学生谈自己的困惑) 长期以来,教师职业总是给学生一种神秘感,神圣,伟大,甚至高高在上,这种传统的习惯虽然使学生习惯于服从老师,便于对学生的教育,但是也必然造成师生之间存在某种隔阂,妨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教育方式也面临着挑战。既然咱们同学已经感觉到了在传统情形下与教师的沟通存在困难。那么咱们同学希望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板书 师生交往新观念

学生发言:教师与学生应该平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要相互理解„„ 教师:对,这就是当今社会的要求,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是这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试比较传统的师生关系与新型的师生关系的不同之处:

教师:板书 传统:权威──遵从 教师:板书 新型:平等──合作

教师: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非难以做到,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转变对学生角色的认识对学生给予充分理解和关怀,构建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心愿,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

教师:板书 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咱们同学在学校学习、生活,与教师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是误会。请看小品《王强的苦恼》

(学生表演„„)

教师:看了小品,咱们来说说王强同学为什么会从班里学习70分,80分的成绩一下下降到不及格?他的苦恼怎样解决呢?怎样消除误解使他与老师的关系正常起来呢?

如果你是王强,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你是王强的朋友,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发言„„) 办法:

1、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找王强谈谈,把事情了解清楚

2、给老师打电话解释清楚

3、给老师写一封信解释清楚

4、叫自己的好朋友去和老师解释

5、假装找老师问作业,“顺便”向老师解释清楚

教师:很好,同学们的主意都不错。不论谁,在生活学习中都可能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回避不是解决的办法,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只有发现问题,积极主动来沟通,解决矛盾,我们才能愉快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与人交往是门艺术,要讲究方法。

老师要是被冤枉,老师怎么想?我想,很多同学都有被老师批评甚至误解的时候,当时咱们大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随便说说行吗?你想过老师的感觉吗?

与他人交往当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换位思考 板书: 主动沟通 换位思考 咱们同学在与老师交往的时候,还有哪些该注意的问题和要求?

学生回答举例如不能在背后拍打老师,不能与老师开过分的玩笑,不能给老师起外号„„

(原谅老师的错误;礼貌待师;注意场合;注意分寸。) 总结:

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为社会造就人才,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其价值体现的承载者就是我们学生,因此,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会宽容理解他人,是正确交往的关键。当今社会,讲究合作,提倡双赢、多赢。咱们同学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我们曾经和老师有过隔阂或误解,我们也许想对老师说些自己的心里话,却苦于没有机会,今天何不就这个机会把自己心里对老师说一说?或许我们还可以把它写下来,交给我们的老师。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彩纸发给学生,写好后放在一个漂亮的盒子里)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彩色世界(教研课教案)

第7课 彩色世界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学会置换前景色、背景色

2、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2、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现在动物园正在举行绘画比赛,小猪也想参加,这不他有几幅作品想请同学们一起参谋参谋,看看到底怎么样?

师:是呀,小猪的画画的错,但美中不足的是都是黑白的,大家一定感到很遗憾吧?你能帮助他加上美丽的色彩吗?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彩色世界,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我们多彩的生活。(板书课题:彩色世界)

二、新授:

(一) 任务驱动,学画彩色图形。

1、出示一幅无窗、无门的房子。

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缺少什么?(门、窗)

2、师:我们来添画上去,好吗?先添什么呢?我们统一一下先来添门,好不好?

3、师示范,添一扇彩色的门。

4、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画呢?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画一画,选择你最喜欢的颜色来添画。

5、学生操作。

6、师点评。我发现,大家用了不同的颜色来添画,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选颜色的呢?

7、师介绍颜料盒和前景色。

8、师:那么,背景色能不能改变呢?

9、生演示并介绍。

10、师强调背景色的用法。

11、好,现在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形状和颜色来为这座房子设计窗户。

12、点评。

(二)自主学习,练习涂色。

1、师:好,门和窗我们已经添画好了,我们再来给房子打扮一下怎么样?选择你认为最美的颜色给房子美容一下。

2、学生练习。

3、师:现在有一位同学遇到了问题。你们看,它在涂烟囱的颜色的时候,把颜色涂到外面去了,天空被污染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操作)看来你的操作方法是正确的,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4、学生回答。(师把不封闭处放大)

5、师:我们在涂色的时候,可以先选择“涂色”工具,再选择颜料盒中你想要的颜色,然后在图形中单击一下,颜色就涂好了。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原来这个图形必须是一个封闭的图形。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6、请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解决的方法。

7、师:好,请大家继续练习。

8、点评。

(三)了解其它几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1、师:刚才,我们用涂色工具给房子打扮了一下,大家现在都已经是一个小小美容师了!其实,工具箱中,除了这个武器外,还有另外三种特别有趣的武器,你们想不想知道?(出示三种工具)

2、介绍“喷枪”工具。

3、介绍“刷子”工具。

4、演示“取色”工具的用法。

5、生练习用取色工具给房子旁边的气球涂上颜色。

6、点评。

(四)赏练结合,综合创作。

1、师:有了这么多美容的武器呀,老师相信,我们小小美容师的美容本领一定更高了。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

2、师:看,你们见过这座房子吗?(出示学校教学楼)

3、师:现在,要为我们的教学楼来设计打扮一下,在你心中,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可以设计成什么样?怎么来打扮?用哪些颜色来打扮是最适合、最美的?请大相互交流。

4、师:谁先来说说?

5、学生练习。

6、欣赏作品。

7、师:同学们,你看了这些作品以后有什么想法,请你通过你的设计表达出来,好吗?大家继续吧。

8、学生继续练习。

三、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自评。展示2-3幅学生作品,请你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设计的想法。

2、互评,师:谁来说说你的看法呢?

3、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很多涂颜色的本领,这次啊同学们一定能帮小猪涂上美丽的色彩,相信同学们会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用手中的画笔来绘画我们多彩的人生!

推荐第10篇:麦哨教研课教案

24 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

师:同学们,喜欢挑战吗?请看屏幕:

生词:湖畔

嫩荚

兜肚

茅茅针 麦穗儿 嚼嚼 吮吮 撩起 擎起

直沁肺腑

多音字:和着鼻音

一声呼一声应

剥开叶片

黑白相间

乐谱

似的 难读句子: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及写作结构 1.出示课题

过渡:看大家到这些词语和句子,是不是感觉到好像在哪见过?对,是24课 麦哨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师边写课题边提问:这个“哨”字的偏旁是 ,与 有关,可以组成哪些词?

2.齐读课题, 3.了解麦哨,呼麦哨

师:见过麦哨吗?它就是用一小节麦秆,在上面划一条缝,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发出——麦哨。

找到课文中的麦哨声,明白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1)你们是从哪儿知道麦哨的声音的?那我们一起翻开课本,看看是哪儿告诉了我们。(第1自然段)

(2)课文的那段又应了呢?(第7自然段)

(3)一个在开头,一个在结尾部分,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什么?(首尾呼应) (4)那老师呼你们应好吗?

师:呜卟,呜卟……

生:呜卟,呜卟……

老师一声呼,你们一声 应 ,声音 。这声音是这样——动听,悦耳……

师:我想听用书上的两个词来说——欢快、柔美(师板书)

(1)呼着麦哨,你的心情? ( 高兴

愉快

喜悦

快乐

开心)

4.同学们,麦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写乡村孩子们怎么呼麦哨的吗?默读课文,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用一个词语形容乡村孩子的生活。选择一个书写在课题旁。

三、精读课文,感受麦哨欢快、优美

1.过渡:同学们,我们就跟着这群孩子来到湖畔,走进课文的第3——第6自然段,这里一定有让你心动的地方。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喜欢的理由。

2.生读并交流初步的感受。预设一:

那一张红扑扑的脸,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a.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b.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生读

c.读着读着,你还发现了什么?从比喻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语言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美的意境。)

是啊,多么形象生动的语言,多么美丽迷人的意境呀,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这欢快、柔美的画面吧!预设二: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1.说说喜欢的理由。读读。

2.从句子的结构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3.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谁来读读。

4.师生配合对读。

师:非常棒,老师跟你们合作一次好吗?你们读第一行,我读第二行。 生:(读)金黄的油菜花谢了

师:(读)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生:(读)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师:(读)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生:(读)雪白的萝卜花谢了

师:(读)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师:我们交换着读好吗?

生:好!

师:(读)金黄的油菜花谢了

生:(读)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师:(读)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生:(读)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师:(读)雪白的萝卜花谢了

生:(读)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田间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油菜、蚕豆、萝卜它们不同颜色的花相继凋谢,各种形状的嫩芽刚缀,为人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

预设三: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市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1.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还有谁喜欢这句的,说说你的感受。

3.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干什么?哟,在上面翻跟头、竖蜻蜓、摔跤不疼吗?为什么? 孩子们在草地上翻着跟头、竖着蜻蜓、摔着跤都不感觉疼,那都是因为——生读:草地柔软而……运动场。

师:孩子们,这“简直”谁能来换个词。

就是。 师:带进句子中去读。 师:大家一起读。

师:在这柔然而有弹性的草地上,在这天然的运动场上,你还想玩什么?

放风筝

拔河比赛

丢手绢

跳皮筋,跳绳

老鹰抓小鸡,踢足球,打羽毛球 师:你们看到了一群怎样的的孩子? 快乐的孩子

同学们,让我们也在草地上尽情玩耍,收获快乐吧,快端起书来,快快乐乐地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表明作者为乡村孩子们有这样”天然的运动场”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样的运动场是农村特有的,使城市运动场无法比拟的。)

预设四: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1.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

2.是呀,这种茅茅针就是天然的饮料,可以让你解渴,可以让你解除疲劳,你想尝尝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嚼嚼、吮吮,这滋味怎样?读出来。好滋味要和大家一同分享,不能自个儿一人享受,你们想尝尝吗?齐读。

3.多舒服啊,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惬意了,难怪他们用麦哨来抒发自己的心灵之歌

预设五:出示句子: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2.擎起是什么意思,你能给他换个词吗?(举起、托起、结满……) 3.有这么多词和擎起的意思差不多,但作者就用了擎起,为什么?

4.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举起,不用长出,不用结满,就用了擎起,就因为擎起让我们感受到麦子的骄傲、自豪、快乐,一个擎字把麦田饱满丰收的画面写活了。让我们来欣赏这群快乐的麦子吧(课件音乐图片),师边述: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他们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那么心花怒放,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麦子的欢快吧。生齐读

四、回归整体,积累语言。

1.配乐《在希望的田野上》,朗读全文。

五、课外拓展,丰富知识。

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我仿佛看见了你们在草地上嬉戏的身影,仿佛听到了你们的欢笑声,也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真想马上去乡村走一走,欣赏那美丽的田园风光,多想在草地上坐一坐,躺一躺,重温那儿时的快乐。你们想不想去?有时间让你的父母带你到乡村走一走吧。

六、课后练习:背诵好词、佳句。

第11篇:大班音乐欣赏教研课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研课教案 小猫圆舞曲(音乐欣赏)

设计意图:

小猫对于农村的幼儿来说是不俗为奇的,但是对于著名的音乐《小猫圆舞曲》,我们班的孩子却是很少有人听过,本次活动我想让幼儿把对小猫的认识与音乐《小猫圆舞曲》融合在一起 ,让幼儿有感而发,并能够结合音乐不自觉就想起了小猫捉迷藏、伸懒腰的样子,而且乐意用肢体动作表见出音乐中诙谐、有趣的旋律变化。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小猫圆舞曲》诙谐、舒展的特点。

2.能够愉快的、主动地参与感受、体验活动,并能合作、创造性地进行游戏和表演。

3.通过橡皮筋操作、做游戏等方式,进一步表现和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绪。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生活中见过猫并对猫的形态、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橡皮筋人手一根、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回忆已有经验,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教师提问: 1.小猫怎样叫的?

2.小猫是怎样给自己洗小脸蛋的?

3.小猫又是怎样伸懒腰的?

二、幼儿安静欣赏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音乐的理解。

1.教师介绍曲名,幼儿安静倾听音乐一遍。 教师:你觉得小猫在干什么?

2.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尝试在座位上表演。

教师:你的小猫在干什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教师借用橡皮筋的伸缩特点,帮助幼儿了解音乐中的张驰变化。

1.幼儿看教师用橡皮筋听音乐表演一遍。

教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的小猫在干什么?

2.老师借用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幼儿玩橡皮筋玩具,跟随老师再次欣赏音乐一遍。

4.幼儿用橡皮筋玩具,自己独立表演一遍。

四、启发幼儿用身体表现小猫偷看、躲藏时的姿态和神情。

1.启发幼儿借用躲藏物用身体表现小猫。 2.启发幼儿脱离躲藏物用身体表现小猫。

五、师幼玩游戏,幼儿再次完整地感受音乐。

六、听《梦幻曲》放松,小猫变成天使小猫飞走了…

第12篇:庐山云雾教案(教研课)

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 月 日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2..感知总分段结构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关词语,谁能把他们读准了?

变幻无常 笼罩 缠绕 弥漫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庐山的云雾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说得真好!请看,这就是庐山云雾的倩影!

2.看着这些美妙的云雾图片,你是不是和作者有了同样的感受了呢?是啊,庐山的云雾这么多样子,可真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千姿百态)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请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请你和小伙伴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谁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的?高举你的小手!像这种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什么?(总分的构段方式)

5.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6.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语句,在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想想,为什么你这样喜欢它?(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山去了!)

7.可是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了,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处的不同位置展开了想象)

8.大家快看,(出示图片)这调皮的云雾,这里,那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呀?(说话练习)

9.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它了!你想把这么美妙的语句读好吗?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表现一下,OK?

10.谁想来表现一下的?(个别读,请学生适当评价。2-3个同学)真好,真美!还有哪些同学也想来读一读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11.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12.想象到了吗?请缓缓地张开你的眼睛,谁想来画画笼罩在山头的云雾?还有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弥漫在山谷中的云雾,遮挡住山峰的云雾(指名画),其他的小朋友请在下面画在你们的语文本上好吗?

13.真美啊,真是各有各的美景!你们能尝试着根据这些画的图将这个自然段背一背吗?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除了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

2.通过阅读,你好像真的去庐山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山的云雾怎样?(变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呢?(课件相应有表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好的?读好了词语,你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赶紧先自己试试看!(生练读)谁想来读?(2-3个同学)我们一起来!

4.云雾变化得是这样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吗?(播放相应的图片)你可以先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老师也想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呢!

5.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 “流连忘返”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带着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赞美之情把第四自然段美美地读一遍。作业设计: 课堂小练笔

1.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令人心旷神怡。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样有充满了诗意的地方,不信,你看:(课件展示,准备好范文,)

2.看了老师的创作,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请大家打开语文本,试着将你曾经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一写。3.练笔,学生尝试作文。 板书设计: 板书: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

第13篇:古诗复习课教研课教案

诗词大会

-古诗整理与复习

复习目标:

1、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并学以致用。

2、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复习重、难点:

1、复习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

2、吟诵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能结合生活巧妙运用古诗。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PPT出示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一档什么节目吗?一起大声告诉老师:中华诗词大会。今天,老师把诗词大会的现场设在我们教室里,我们以诗词大会的形式进行古诗复习,所以今天的课是:(请大家齐读课题)诗词大会—古诗复习

现在,我是本次比赛的的主持人,你们是百人团选手,我待会儿看看哪些孩子、那些组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在本次诗词大会脱颖而出。你们准备好了吗?从孩子们的响亮回答声中,我听出了你们的满满信心。现在比赛开始

二、闯关积累

第一关:古诗万花筒

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关:古诗万花筒 下面请个孩子读一下第一关的闯关要求: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一大组选择第一组题,二大组选择第二组题,三大组选择第三组题,剩下的第

四、五组题每大组任选一组进行答题。

2、先独立答题,有疑问可以组内交流,并每组补充一句。

3、小组抢答,组员轮流答题,答对得组分5分,答错后其他组补答得组分2分。评价朗读:谢谢你把题目读得如此清晰明了、要是读得更流利些就好了,以后要加强朗读。你听懂了要求吗?现在开始自由做题:

(3分钟后,汇报)

检测第一组:全部汇报完,其他组有不同答案吗?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对照自己的看一下…恭喜你们组答题成功。加组分5分,还有补充的诗句吗?二三大组孩子读一读。

检测第二组,全部汇报完,其他组有不同答案吗?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对照自己的看一下…祝贺你们组答题成功。还有补充的诗句吗?一三大组的孩子读一读。选两句你最的喜欢两句多读两遍。

检测第三组,全部汇报完,其他组有不同答案吗?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对照自己的看一下,这一组诗里要注意六个字的写法 (蜓右边是朝廷的廷、鳜右边是突厥的厥,请大家在自己的语文本上分别写两个) 你知道“子规”是什么吗?(杜鹃鸟)…恭喜你们组答题成功。还有补充的诗句吗?一二大组的孩子读一读。选两句你最的喜欢一句积累下来。

检测第四组,哪个组来挑战。全部汇报完,其他组有不同答案吗?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这一组诗填写的都是地名,还有对照自己的看一下要注意(巴峡中的巴字,襄阳中襄字的写法,在试卷上写两个…恭喜你们组答题成功。你还有补充的诗句吗?

检测第五组,哪个组来挑战。全部汇报完,其他组有不同答案吗?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对照自己的看一下…恭喜你们组也答一组成功。你还有补充的诗句吗? 女孩子像花儿一样漂亮,女孩子们读一读。

第二关:知诗人识美名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一起来迎接第二关的挑战。第二关叫“知诗人识美名”,本关采用:个人抢答,将“雅号”、“诗人”、“试题”正确连线。下面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看正确答案。看来孩子们对这些诗人的了解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第 三 关:细推敲辨正误

孩子们,恭喜你们第二关也这样轻而易举的通过。在第一关和第二关中,孩子们积累了不少古诗知识。板书:积累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第三关:细推敲辨正误,看到这个“细 ”字,我们就知道一定要仔细推敲来答题。这一题要求男孩子和女孩子比赛轮流答题,先请大家认真思考,并简要说明理由。女生优先,女生先来。有不同意见吗?

总结:在这一关当中,孩子们不但能正确答题,还掌握了这类题的答题方法,板书:方法 闯关成功,你们真的很不错!

第四关:想画面悟诗情

孩子们,我们知道每首诗都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绵绵之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陈词,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若狂到“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怆凄凉,这些千古绝唱让我们如痴如醉,真正品味到古诗的意韵。板书:品味 这一关,我们要来想画面品诗情,先请 一个同学来读读要求:要求:独立思考后和同桌间交流,读下面几句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品诗的好办法?

1、出示两句诗。认真读读下面诗句,我们吟诵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黄鹂怡然自得、翠柳生气勃勃,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调来读这句诗?

这是一句送别诗,多情自古伤离别。诗人截取了送行酒宴上的一个特写镜头,凝离别深情、离别忧愁于美酒之中,令人越品越觉得余韵不绝。 总结:孩子们刚才通过抓关键词、联系历史背景、想象画面、个人写作风格等方法来想象画面品味诗句,读懂诗人的内心,不失为复习古诗的好办法。

第 五关:学古诗巧运用

同学们,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本次诗词大会还有最后一关,第五关:学古诗巧运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恰当引用诗句,也许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引用

请根据老师提供的情境填出正确的诗句。请大家完成老师所发的题目。

1、假日,我们去西湖边游玩,看到满池的荷花,莲叶绿得可爱,花儿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

:( )

2、春天,你来到田野里,看到金黄的油菜花地里,放学的小朋友正追着一只蝴蝶在跑,你想到了:

( )

3、老师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我们常想到龚自珍的诗句:( )

4、毕业在即,在同学即将分手之时,请你写出一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 ( ) ( ) 3.总结

孩子们,我们把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引用到我们的语言中,不仅很好地为我们传情达意,而且还增添了一份典雅。希望孩子们在作文当中多多引用古诗,为你的文章添彩。

六、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今天的诗词大会,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积累了原来学过的诗句,还领悟了复习古诗要掌握方法、学会运用古诗。恭喜大家成为诗词大会中的佼佼者。但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只不过是古诗园的冰山一角,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功夫。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有更大地收获。

七、课外作业

1、自己设置情境试写一段话,用上2-3句古诗。

提示:外出游玩时看到的美景、做事时受到的启示、离开家时对家人的思念…

2、继续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第14篇:春期教研课教案

2014年春期教研课教案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一次教案

执教谢学红

2014.4.7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数学第八册52—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小数的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写小数。

2、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小数的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会写小数。难点:让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抢答题:地球上长得最高的动物是?(学生抢答,猜测身高)

2.出示P52的情境图,学生读,教师板书小数

二、探讨新知

1.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回忆整数部分的数位及计数单位

(2)探究整理小数的数位表

ɑ)引导学生学习十分位。PPT

b)小数点右侧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呢?第三位?第四位呢?

C)练习:

小数部分第一位()位,计数单位是( )。

小数点右面第四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小数点左面第二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

3.读数

(1)出示例2(同桌互相试读)

(2)教师板书3.5、0.

58、41.47引导学生板书汇报

(3)练习读小数p53做一做(PPT)

(4)学生尝试总结读法。教师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

(5)PPT总结小数的读法

4.写数

(1)出示例3,指名朗读,教师板书这四个小数

(2)理解例3,学生谈感受。教师渗透环保教育学生爱我们的地球,爱我们的家

(3)学生尝试写出例3中的小数,指名板书汇报,全班共同订正

(4)学生尝试总结小数的写法教师板书课题“写法”

(5)PPT总结小数写法

(6)写小数的练习P54做一做(PPT)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 ppt出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巩固、拓展练习(ppt出示习题)

1.读数练习p56——6

2.写数练习p56——7(读、写共同订正)

3.判断(共同判断并改正)

4.p55——5说出各数中的“2”表示的意思

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小数

部分部分

1.83.5读作:三点五一点四写作:1.4 15.630.58读作:零点五八五点八写作:5.8小数点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零点零九写作:0.09零点八八写作:0.88

第15篇:一年级数学教研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研课教案(

7、6加几)

单位:临江镇大堰小学一年级

授课老师:张力文

科目及课程类型:数学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究

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根据一幅图中两个已知数写出两刀加法算式,初步的理解这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磁片、算是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在小红前面有7个小朋友,后面有5个小朋友。

教师:请你们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甲:小红前面有7个小朋友,加上他本人及时7+1=8,后面的5个分成2和3,那么8 +2=10,再加上余下的3个就是13个小朋友。 引出“凑十法”并板书“凑十法”。

学生乙:从第8个小红开始往后数,9,10,11,12,13,一共有13个小朋友。

、、、、、、

引出“数数”的方法并板书“数数”

教师:如果小红的前面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又怎样算呢?

学生甲:9+5=14,9+1=10,10再加上余下的4个就是14。

学生乙:我是数数数出来的,从第9个小红开始数......

教师:小朋友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这道题,值得表扬。这节课我们来研究

7、6加几。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反思:通过复习

9、8加几,帮助学生找准认知起点,便于学生有效的得利用旧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

1.教学7加几的进位加法。

(1)创设情境列算式。

演示例题1:爷爷摘了7筐苹果,5筐梨子,共摘了多少筐水果?

教师:画面上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甲:爷爷摘了7筐苹果,5筐梨子。

学生乙:爷爷共摘了多少筐水果?

教师:请小朋友们根据这个问题列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甲:把苹果和梨合起来,用加法算式就是7+5. 学生乙:也可以列成5+7.

教师:说说他们谁列得正确的。因为7+5和5+7都是表示将两个数合起来的意思。 (2)探索算法。

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

9、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想想,用摆小棒的方法,怎样解决7加几的算式呢?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谈论交流。看哪个小组方法最多,然后,各组推选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的想法。

分组谈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各自的想法。

学生甲:我是这样想的,在7+5中,将5分成3和2,7和3加起来得10,10+2=12.

学生乙:7+5,可以先数7个再数5个,合起来是12.

教师:同学们想的这些方法真不错,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反思:通过上面的学习,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计算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算式题。 7+4=□

7+7=□

学生计算后抽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集体订正。

2.教学6加几的进位加法。学生找到例题2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小猪有5朵花,小猴子有6朵花,他们共有多少朵?

教师:求他们共有多少朵,英爱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用加法,5+6或者6+5都可以。

教师: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之间进行谈论交流,谈谈各自的想法。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后,派代表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甲:吧6分成5和1,5加上5得10,10加上1得11.

学生乙:把5分成4和1,4加上6得10,10再加上1就是11。

........

教师:请同学想一想:6加几和7加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7加几是吧另一个数分成3和几,6加几是吧另一个数分成4和几,都是吧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得10后,再加余下的数。

教师:同学们能从中发现相同与不同,真不错。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下面的算式题。

6+6=□

6+8=□

学生计算后抽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怎么算的,集体订正。

【反思:通过找6加几、7加几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3.教学例题3

教师出示例题3,让同学们观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列算式,可组织学生谈论如何列算式。学生可能想到从羊的颜色不同来列算式,也可能会想到从左右顺序来列算式7+6,教师要向学生指明两种不同的方式列出的算式不同,但是结果都为13. 【反思;通过让学生从不同得方法列算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得运用水平。】

教师:学习了例题3后,请同学们完成课堂活动第一题。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三、深化巩固

教师:我们学习了

7、6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所有

7、6加几的式子? 学生自己写算式,再把写好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

抽两个小组代表来分别说说7加几,6加几的算式,教师帮忙用算式卡片贴出来。再让学生将所列出的算式进行排序。(没有写到的算式,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7加几: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6加几: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教师:为什幺这么排序?

学生:这样从0排到9,很好记。

游戏阶段:开火车,教师随意指出一道算式,轮到的学生口算出算式。 教师展示各式得数。

教师:请同学们自制

7、6加几的口算卡片,并且有规律地排列出来。

【反思:用学生自制口算卡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算式的掌握水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学生自由的说。

第16篇:杨氏之子教研课教案

《杨氏之子》教研课教案 玉 玲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教学重点: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准备:

准备课件,一则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故事:从前有个小孩特别聪明,一位丞相知道了就把这个小孩叫到府上来想戏耍一下。丞相见这个小孩穿了一身绿,于是出了个上联挖苦他:“井底之蛙一身绿”(课件出示)小孩一听心想,噢说我穿了一身绿,像井底的青蛙见识短。小孩并不着急,他瞧见相爷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眼珠一转对出下联:“锅中熟蟹披大红”(课件出示)丞相一听眼珠差点掉出来,心想这小孩果然厉害,我说他是青蛙,好歹还是活的啊,他说我是螃蟹还是死螃蟹!

2.学生谈看法。引出:聪明。(板书)从衣服做文章,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3.师: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聪明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题、了解文体。

1.指名说说题目意思。(杨家的儿子)氏:姓氏。 2.学生举一反三。如:王氏之女,刘氏之子„„

3.出示课文,学生讨论:与我们平时看学的白话文有什么不同? 4.集体讨论:语言精炼,字义不同„„ 5.教师总结(文言文)

6.学生举例说明文言文书籍。《论语》《世说新语》„„

(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试读文章。 2.指名读。

3.师范读,生边听边想:有什么不同? 4.引导学生理解,读文言文要点:读出韵味。 5.出示课件,指名分角色读。 6.齐读。

(四)理解意思。1.出示学习文言文方法。 (1)根据注解。 (2)联系上下文。 (3)观察图片。 2.分小组讨论。 3.分句检查诗意。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指导学生理解“甚”“惠”。) 从哪看出“很”意思?(甚) 区别“惠”与“慧”(板书惠)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指导学生理解“诣”)

举例:如果老师到学生家玩,能否用“诣”?在什么情况下用? (3)为设果,果有杨梅。

(指导学生理解“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 (4)孔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指导学生理解“示”)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指导学生理解“应声”“夫子”“禽”) 从哪个词看书回答得快?(应声)老师做示范。

“夫子”什么意思?什么人可以使用?(孔夫子、刘夫子„„) 4.学生试说全意。

(五)学习“妙”处。

1.师:都说杨氏之子有过人之处,他回答得妙。“妙”在哪? 2.指名回答: (1)用姓氏做文章。 杨梅

杨氏 孔雀

孔君平(板书) (2)反应快。 应声(板书) (3)婉转回答。

师生连读。师读:孔雀是夫子家禽。引导理解:“未闻”。(板书:未闻) 3.练习。

(课件)如果拜访的客人姓“黄”“马”“李”?学生试。

4.小结:因此,我们看出,杨氏之子“甚聪惠”,(板书:甚聪惠)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六)拓展。

1.举例说明语言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以前在草坪上里的牌子是“禁止践踏,违者处罚”,如果讲究语言艺术,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你会用怎么委婉的语言呢?(学生回答)

2.师:今后我们也能注意这样说话,就会增加彼此感情,减少摩擦。 3.出示《世说新语》两个小故事。 4.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杨氏之子

杨梅

杨氏

聪明

孔君平

孔雀

聪惠

应声

未闻

第17篇:教研课

《五花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着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成为语文课的主旋律,通过朗读细细品味句子,使文本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这样既培养学生敏锐的语音感,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言语素养。

以读促悟,引导学生享受审美乐趣,着重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描写秋天的段落,通过媒体展示,启发想像等各种形式结合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地读,引导学生体会五花山的五彩斑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五花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对树林颜色的生动表现,仿照课文的表现形式,编写几句赞美景色的话,并仿写片段。【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众多的名山大川,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描写山的课文。(板书课题:五花山)

2、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叫五花山?五花山在哪里?)

3、师:其实秘密就在课文中,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你通过读课文能找到答案的?

现在你知道了哪些答案?交流说

4、为什么叫五花山呢? 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答案?

出示: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自己读一读。

“这”指什么?“五颜六色”就是?(很多种颜色)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文描写了哪些颜色?(自由说) 有这么多的颜色,难怪人们要叫它——五花山了。

三、走进“五颜六色”的五花山

1、课文哪几节写出了“五颜六色”的五花山?这写的是——秋季的五花山(学生细读课文,找出

4、5小节。

2、出示课件(秋天的五花山段落)再读第四自然段,依次用“——”划出表示色彩的词。

(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2、指名回答出示词语,教师第一次引读。

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

杏黄色——远远望去„„

火红色——风一吹„„

紫红紫红——跟剧场里„„

翠绿——只有松柏不怕„„

师:那么多的颜色,这正是我们刚才说的词——五颜六色(板书)

3、利用词语五颜六色,教师与学生第二次引读。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秋天的山是五颜六色的,下过一场秋霜后,瞧!有的树林变成了——(生读)金黄色,(师引)好像——(生读)好像所有的„„有的树林变成了——远远望去——,有的树林变成了——风一吹——,还有的树林变得——跟——,只有——

师:读到这儿,你还会用哪个词来形容它的颜色呢?(生答)五彩缤纷

4、师:你喜欢这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中的哪种颜色?把你认为美的句子、词语,多读几次,边读边想象它的美丽。(自读感悟)

5、交流感受:你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句子: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 A、你读出了树林的什么颜色?你喜欢这颜色吗?读出你的喜欢(个别读) B、(图片出示)看,多漂亮的金黄色啊!读了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金色的阳光) C、读出你的喜欢。——自由读——个别读

评:你读得还不够集中,谁来试一试?你把金黄色的阳光都集中到一起了。 D、金黄色让人感到温暖,美景就要美读,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句子: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熟透了的杏和梨。 A、男生读,想:听着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熟透了的杏和梨„„)

师:是啊,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带着喜悦之情读一读。个别读

评:我仿佛看到了熟透了的杏和梨。我从你的朗读听出了喜悦之情。 D、让我们欣赏着美景,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来读读。——齐读

句子: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师:细细读,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它的美?还有吗?(交流) 火红色——你从树林的颜色感受到它的美。

跳跃——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你从树林的动态感受到了它的美。

一簇簇——你从这个叠词感受到了它的美。你还知道哪些叠词?(生说)用上这些叠词,我们的语句就变得更美了。 师:我不明白树林怎么会是像火苗呢?

(颜色)有道理,颜色像火苗,还有呢?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它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师:火苗在跳跃,火苗闪动,树林在跳舞,谁能把这处的树林读活起来。(三位) 评:我想看到树林跳舞的样子,速度可以读得快些。活起来啦,谁能读得更活? 让我们一起把活的感觉读出来。 句: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A、齐读

B、读完出示课件:幕布,这就是紫红紫红的剧场里的紫绒幕布。 C、美吗?你来读一读。

评:真不愧是女孩子,居然读出了幕布的柔滑。谁还再来试试? 指名再读,老师范读,再指名读。

多漂亮啊!紫红是热情神秘的象征。请女生一起来欢迎远来欣赏五花山的客人吧。——女生读

句: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说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评: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坚定?好样的。这是一棵不怕秋霜的松柏。这是一棵顽强的松柏。

从你的朗读,我看到了松柏身上的顽强,请男生读出松柏的顽强!——男生读

5、师:读到这里,五花山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五彩缤纷,什么是多姿多彩,我想你们肯定想自己去美美地读读了。(学生自由读) 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呢?(自由说)

师:这真是美不胜收啊! 出示词语:美不胜收(板书)

6、师:罗丹说过,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慧眼,发现了美,感受了美,现在我们推荐一位朗诵高手,让我们一起尽情享受吧。(个别读 )

来点音乐是不是更有诗意,配乐朗诵。(一起读)

7、背诵秋天的山语段

五花山这么美的秋色,我们为之兴奋,作者笔下的文字流淌着丰富的感情,就让我们一起记下来,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把它背下来吧。 A.学生练背 B.指名背 C.配乐齐背

师引背: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有的„„ 秋天的山还有什么颜色呢?看,书本上有好多秋天的树叶,它们组成了秋天山美丽的颜色,看看你认识这些树叶吗?

)的(

)叶

就像(

) 想想:你会怎么填?(颜色、形状„„) 金黄的银杏叶, 出示图片并配上音乐

第一张图片教师说:有的树叶 就象

第二张图片请学生说

以次类推,让学生用有的树叶 就像

然后把六张图片合在一张幻灯片上,中间打上有的树叶 有的

还有的 (学生说)

我们可以利用书本上的图P138,银杏叶、枫叶、白杨叶„„你可以和同学交流运用哪个颜色好,然后仿写一句话,如写银杏树,它的叶子到了秋天成了黄绿色,„„

你可以给学生提示:银杏树林变成了黄绿色,风一吹来,„„你可以用图激了学生写。

四、感受春天、夏天的五花山。

1、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五颜六色真美,那么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找一找(共同点:绿)

2、这两种绿又有什么不同呢?(淡绿,浓绿)

默读

2、3自然段,圈出能体现淡绿和浓绿不同的词语,细细读一读,品一品。

3、交流比较。

春天:淡淡的,冒出芽来,带着嫩嫩的黄色 夏天:浓浓的,都被绿油彩涂过,染绿

4、在朗读中,如何能体现浓和淡呢?(轻读,重读) 自己试一试,读出春天夏天不同的绿。 个别读,评价。

句子: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评:从你的朗读中我好期待春天快点来啊„„

春天多么充满生机啊,读得再轻快些就更好了。

春天的山真美呀,一切就像刚出生的小娃娃,淡淡的,嫩嫩的。请可爱的女生一起来读读!

句子: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评:你这是抹了一下绿;你读得是擦了一下绿;再重一些。 听了你的朗读,似乎我的心也被夏天的这一份浓浓的绿给染绿了。 山绿得是这样的美,这样的心旷神怡,男生一起读。 这真是绿意浓浓啊!

5、男女生配合着读,分别读出五花山春夏不同的绿意盎然。

资料:

生活在林区的人对五花山都不陌生,在每年的九月中下旬,随着天气转凉,冷空气的袭击,树叶开始变色,五花山渐渐形成。若想见到如诗如画的五花山,需必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茂密的森林,一个是适宜的天气,没有山,没有树,没有林,不管天气如何变换,也不会成为五花山。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没有森林,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林区,森林旅游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靠森林旅游发展的产业就会枯萎、凋谢。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林区靠木头生存的旧有观念正在改善,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护树人,森林资源正在得到恢复,焕发出往昔的生机。山、树、林是林区的代言,是林区的请柬,是林区的品牌。山更绿、树更壮、林更密是林区任的经营目标,也是吸引游客的资本,把林子弄起来,把大山护起来,让其显现出独有的魅力。

“五花山在哪里?”朋友你是否已经知晓,其实五花山不是一座具体的山,也没有固定的地点,更不会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五花山是林区的特产,而且生命力极短,可谓昙花一现,但五花山的神奇却是长久的,会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五花山是美妙的的山,多彩的山,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无尽遐想,走进多姿多彩的世界。

反思:

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是不知道怎么教。语文是一门学问,教好语文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五花山》是一篇结合第三单元,写秋天景色的选学课文。在备课时,我的思路是以读促悟,抓住学生的朗读,多元评价,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且在朗读中体会五花山的美丽景色,感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优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因此我运用了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把秋天的各种色彩像一幅幅画一样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的朗读体会。学生在课堂中,利用声音的轻重,读出了轻快、活跃、喜悦、坚强的感觉。朗读水平得到了锻炼提升。

但,《五花山》同时也可以与第六单元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组课文相配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在感悟祖国壮丽河山的同时,学习作者描写方法。如,总分的结构,详略的写法,以及抓住关键词进行联想等写作手法。因此,我设计的语言训练点是,抓住颜色的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模仿课文“有的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就像什么”。利用课文后面的插图,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进行说话的练习。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效果,学生固定在一定的思维模式中,思路没有开拓,对于树叶没有产生合理的想象,也就谈不上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反思其不足:

一、对于全文没有整体的把握。训练点模糊不清,过于全面,未突出重点。设计了对颜色的想象、写话,教师就应在课堂上结合《园地三》里的描写颜色的词语,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颜色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不应只是知道其很美很美,却不知为何写得这么美。

二、多媒体课件运用的不到位。只是让学生欣赏几张图片,学生从感官上感觉很美,但是,美图的作用未发挥其尽。比如,对于火红的树林的图片,大片的红,课文中的描写是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舞。是啊,很形象。我只让学生读出了火苗跳舞的样子,但是,想想,还可以想象成什么?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进行联想,说话的拓展,思维一下子就开阔了。也不至于倒了后来,学生没有合理的想象,乱说一通“像脑袋,像皮球„„”

看来,上课是一门学问,备课更是一门学问。要想在课堂上精彩不断,就得在备课过程中反复地研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你想通过哪些手段达到哪些教学效果?学生能从这些环节中学到了什么?

第18篇:一年级认识钟表教研课教案

认识钟表

长沙市雨花区五一小学 何文烨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会认、读、写整时。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培养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能区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教学难点:

会认、读、写整时,学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具准备:

实物钟、模型钟,实物展示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课件导入

动画演示:闹钟叫小红起床,小海豚解说什么是闹钟。 师:要知道准确的时间,我们先要“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索

(一)初步认识钟面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钟面学具,提问:“在这个钟面上你有什么发现?”

2、课件出示一个可拨动的钟面 根据学生回答后,总结出:

①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叫时针)。(板书:分针、时针)

②都有12个数,一起数一数(

1、2„12) ③教师讲解:“每两个数之间还把钟面分成了一个大格,一起数数有多少个大格。”(

1、2„12)

3、课件出示几个钟面,让学生找出分针和时针。提问:“你是怎么认出这是时针的?”

4、小组相互用学具钟面指着说时针和分针。

5、教师小结: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钟面上有1-12个数字,还认识了分针、时针,分针、时针可勤劳了,他们总是你追我赶,昼夜不停的工作着。

(二)认写整时

1、认识主题图。(1)出示主题图。

谈话:“孩子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钟面,还分清楚了时针和分针,那我们一起看看小红在干什么?

(2)提问:小红究竟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汇报交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3)教师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小红起床的时间是7时,因为挂钟上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所以是7时。平时我们说的7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语言是7时(板书),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

2、比较归纳

(1)谈话:“孩子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知道小红起床的时间了,那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你们会认吗?”

课件出示三个钟表,让学生一个一个的认识。让学生说清楚自己是怎么认识的,指出该时刻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板书出8时、3时、6时。 (2)对比比较:

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上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上面的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所以他们都是整时。(板书:整时。)

(3)不同的地方呢?(时针指着的数字不同)

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认识电子钟

谈话:“刚才有孩子看床头柜上还有一个钟,这种钟叫电子钟。它也能表示时间。(课件出示电子钟)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种?”(电脑、手机、手表等)

提问:“你会认上面的时间吗?我们来认认。”

教学电子表记时法。第一个有教师示范,先写8,再写两个小圆点,最后写两个0。后面的抽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写。

四、巩固练习。

(一)拨钟游戏

将学生分为四组,老师说时刻,学生用教具钟面开始拨钟,又快又正确的一组得一颗星,星多的一组胜利。

(二)完成数学书上小明的一天的时间记录。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早9时和晚9时)讨论两个9时的关系。让孩子们知道一天内时针要转两圈,有上午9时,也有晚上9时,所以做的事情不同。

四、总结

这节课认识了钟表,关于钟表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第19篇:教研课蔬菜卡片接龙 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研活动教案设计

形式:集体教学

班级:中三班

设计者:凌俊妍 活动名称:蔬菜卡片接龙(数学)

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

6、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能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活动准备:1.数字卡片1-7,大蔬菜食物卡片“6个丝瓜”、“7个胡萝卜”。

2.幼儿操作的1-7数字、蔬菜实物卡片10份。数、物连线的练习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1-5。

师:今天,数字宝宝们要来找朋友啦,首先出来的是数字——(教师出示数字1,幼儿说出数字),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呢?这么多人都愿意和1成为好朋友,可是数字1只要找几个好朋友?师选一个幼儿和数字1碰一碰。击一下掌。师:接下来出场的是数字?(2)数字2要找几个朋友?请小朋友说一说。师:2出来了,3等不及了,它赶快要出来了,让我们用掌声请它出来。(拍三下),师:数字3可以和那些东西成为好朋友呢?最后出来的是数字—4,可是数字4是个害羞的宝宝,我们一起给他鼓励,喊加油。(4声“加油”)。请幼儿说一说数字4可以找那些东西做朋友。教师出示数字4在黑板。师:数字1到4开着小火车出来了。

师:今天除了这四个数字宝宝要找朋友,还有蔬菜宝宝也要来找朋友哦,瞧,它们要找谁做朋友呢?(师出示5个丝瓜在黑板)黑板上有没有它们的好朋友?那它的们好朋友是几?师贴上5。

二、新授6和7 (1)咦,这边怎么丢下了一个丝瓜,哦,是这个丝瓜太贪玩了,在来的路上迟到了。添上一个,现在是几个丝瓜呢?,(6个),还能和5做朋友吗?那和几?5添上一个是6了,6像什么?(像哨子),请小朋友来吹一吹哦,吹出6。看要吹几

下。(如果幼儿不会吹,可让幼儿听,老师吹,幼儿猜数字。)

(2) 还有最后一个数字哦,是几?他等的好辛苦哦,都睡着了,我们喊它起床吧。请一个幼儿想一句话,引导他说7遍。

出示7,师:醒来了,可是看到邻居6有蔬菜宝宝作伴,他也想找蔬菜做好朋友,怎么办?把它的朋友给7,可不可以,为什么?教师请一个幼儿自己取7个胡萝卜放在7下面。

(3)打乱物体排列方式,幼儿报出数字。你看蔬菜宝宝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数字站齐了,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了,打乱他们,小朋友们能一下子说出是几个吗?并用数字表示出来。教师取蔬菜卡片,并打乱排列方式,幼儿迅速报出数字。(从五个丝瓜开始——六个丝瓜——七个胡萝卜)

三、幼儿操作。幼儿分两组,一组做蔬菜卡片接龙游戏,一组进行数字,蔬菜对应的纸上连线的练习。谁先做完,跑组,交换练习。

这个游戏好不好玩,接着还有更好玩的呢。我会将你们分成两组,一组小朋友进行蔬菜卡片接龙游戏,怎么接呢,可以将数字卡片按顺序先排一对,蔬菜卡片排在数字在卡片下面一排,1对一个,2对两个,对应排列。还可以,数字卡片,蔬菜卡片,数字卡片蔬菜卡片,一个数字卡片带着相应的蔬菜卡片这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下去。你们可以随便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接龙。另一组小朋友进行连线的游戏。你完成了这一组的接龙游戏,要将数字卡、蔬菜卡片再放回到自己面前的篮子里,到对面一组,再进行一次连线的游戏。同样,这边连线完成的小朋友,拿着你完成的作业纸到这边来进行一次接龙的游戏。记住,一定要拿好你完成的作业纸。每个小朋友完成两种游戏后,都要将你的作业纸拿好。

评价:师:都完成了吧,数字宝宝和蔬菜宝宝们也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一起和他们说拜拜吧,把你们的作业纸拿着给老师们看一看做的棒不棒哦。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分为复习1-5,新授6和7,幼儿操作练习这三个层次完成,在复习环节,由于幼儿对1到5这几个数字的认识,数字的形成以及数字的意义以及基本掌握,所以在复习这块,我用的时间并不太多,但是为了能吸引幼儿的

兴趣,在活动一开始,我选择了“数字找朋友”的游戏,数字先来找小朋友做朋友,师幼互动开来,小朋友们觉得很有趣。在介绍数字时,我运用了拟人的富有童话色彩的语气与语言来介绍数字,充满了神秘感,这样幼儿更能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在幼儿感知数量时,我注意到了运用眼(看),耳(听),手(拍手),脚(跺脚)等多种器官来感知数量,使数学活动丰富多样,有趣生动,教师幼儿互动能更多一些。在讲操作游戏的要求时,我的教具制作的不恰当,偏小,幼儿看的不仔细,讲解操作要求时,语言还是很锁碎,这些原因导致幼儿操作活动有些困难,模糊,这一点是我忽视和遗憾的。最后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时,评价也并不到位,没有特别指出幼儿的典型错误和操作活动很棒的一些幼儿。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注意到这些问题,认真准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尽量让各种活动完善一些。

第20篇:庐山的云雾教研课教案

3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三自然段。

2.精读课文

二、三自然段,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特点,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继续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练习写作。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

继续认识总分段式,以及练习写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中有几个词不好读,不好理解,还能把它们读准确吗?其中用红色显示的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大家一边读,一边再用心地去记一记。指名后进生读,其他同学轻声读。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

这些词读好了,课文就能读得更流畅了。

2.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课文的

二、三自然段。出示本节课目标:

(1)精读课文

二、三自然段,体味庐山云雾的特点,感受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三自然段。

(2)继续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练习写作。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我们常说,会读书的人能把长的文章读短。老师读这篇课文的第

二、三两段时,读着读着,最后留在脑海里的就只有两个词,八个字。可别小看这两个词,它能十分准确地概括出庐山云雾的特点。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用心读书,认真思考,也准能找到这八个字。现在就请同学们也来读读

二、三两段,看谁先能把这两段读得只剩两个词。 2.生自由读,汇报

板书: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3.看来大家个个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两个自然段现在被我们读得只剩八个字了。但是这还不够,会读书的孩子不光能将长的文章读短,还能将短的读长。现在,我们就从这两个词入手,研究研究为什么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又为什么说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课文哪一部分是写它的千姿百态的呢?(第二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先看文中描写了云雾的几种姿态。快速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云雾的几种姿态?

交流(笼罩在山头的云雾;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

2.把你最喜欢的描写云雾姿态的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把它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学生自读。

3.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都给大家听,说说理由。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玉带。”

很多同学都是画的这句,相机出示句子,齐读。

看来云雾的位置不同,姿态不同,作者打的比方也不同,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千姿百态。

指名读。

评:我注意到了,你把表示云雾位置的词语读出来了。你喜欢这些云雾吗?谁能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指名读

评: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这山也像人一样又带白帽,又系玉带。 4.谁来说说你还喜欢哪个句子?

指名读,说理由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谁能把这壮观的景象读出来?

指名读

大海多辽阔呀,这云雾就像大海一样,千里茫茫,“茫茫”应该怎样读呢?

教师范读,指名读。

5.合作读第二自然段,教师读第一句,一组读一种姿态。边读边想,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合作读。

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你们读的都是不同姿态的云雾,注意老师读的吗? 指名说。

老师读的句子像首领一样统领着整个自然段,我读的这个句子就叫做中心句,把它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中心句”。

6.让我们把这美景、这优美的文字记在心间,练习背诵,回忆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指名背,其他同学轻声背。

这云雾还想就在你眼前了。我把表示云雾不同姿态的句子也去掉了,还能行吗?

齐背。

这美丽的云雾已经永远地留在了你们心间。

小结:同学们看,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我们通过中心句抓住了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又通过朗读的形式感受到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感受到它神秘的色彩。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其实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运用了这种先总后分的形式来写的,就是(第三自然段)。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是怎样把云雾瞬息万变这一特点写具体的,画出有关语句。

指名说

仅仅有这几种变化吗?(省略号)

评:你真会读书,不仅能读出语言文字的内容,还能读出标点符号的含义。 2.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化的姿态多,更神奇的是它的变化速度快。

练读,指名读。

3.这庐山的云雾变化的特别快。看图

把你看到的或想象到的写在句尾。

交流

4.这么多变化就是在你一眨眼一喘息的时间里进行的,这就叫“瞬息万变”。“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5.当我们看到这千姿百态的庐山的云雾时,你还想告别庐山吗?当我们欣赏到这瞬息万变的庐山的云雾时,你还想踏上回家的归程吗?每个看到庐山的云雾的游客都和我们有同样的感受。齐读第四自然段。

6.这美景已经吸引了你们,让你们都不忍心离去了,这就是“流连忘返”。 7.这也是我们对庐山的云雾由衷的赞叹啊!

指名读。

谁能把我们依依惜别的留恋之情读出来呢?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完成课堂练习。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你们看,作者在写庐山的云雾时,都是先通过中心句概括地来写,在通过形象的比喻大胆地联想,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我们也可以仿照

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

六、作业:

1.仿照

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 2.推荐阅读《阿里山的云雾》、《黄山云海》、《庐山云雾》(老舍),看看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笔下的云雾又有什么不同特点。 板书: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中心句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教研课教案模板.doc》
教研课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