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理论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柔道教学工作计划

柔道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庆阳五中

扎勒嘎木吉

初次走上教师这一神圣岗位,我感到无比自豪,而在这第一学期,学校任命我担任学校初中部学生柔道项目的训练教学,我感谢学校能信任我,给我这个发挥特长的机会。

柔道是一门讲究礼节,注重全面身心培养的运动,融合了竞技与防身的多种特点,主张运用自己全部气力、体力、智力以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制服对手的健身武艺。因此,练得柔道可使体小力弱者能够制服体大力强者,还能在攻防技艺的磨练中加强心身两方面的修养,掌握了柔道的精神实质,能提高自我修养,为社会做有益的贡献。而对初中生训练柔道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发展柔道技能。

(二)培养儿童专注学习的态度、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带动学校的运动氛围,提高学校的体育向心力和体育凝聚力。

在本学期的训练过程中,我计划自己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在柔道训练中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柔道的基本技术,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柔道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4.加强与学校领导的交流,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5.经常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训练能力。

二、教学安全

柔道训练中的安全问题是我们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学前,应认真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学生认真讲解柔道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和注意事项;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虽然柔道对我来说很专业,但是能学不一定能教,初次当一名人民教师,我很激动也很忐忑,我只希望能够在教学中教好学生,让学生认识柔道,学会柔道。以上是我在本学期柔道教学中的一些简单计划,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推荐第2篇:柔道课感想

柔道课感想

一学期紧张、忙碌但充实的柔道课就要结课了,感谢刘老师一个学期辛苦的教学,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柔道技巧,留以防身之用。

当初选课的时候,也没想到会这么幸运的选上了竞争激烈的柔道课,颇有一丝得意啊!前两节课因为榻榻米没有铺好,柔道服没到,所以前两节课都没有穿柔道服。到第三节课的时候,领到柔道服,穿上的瞬间,感觉确实不一样啊。还特地发个朋友圈秀一波的,哈哈,果然大家称赞声一片。期待已久的柔道课就要开始了,柔道课加油!

第一节课便是要做准备活动,和前滚翻,后滚翻。因为我是国防生,所以准备活动很熟悉,因为在我们训练中每次也都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样可以把全身的关节活动开,筋拉舒展开,防止在剧烈运动中受伤,不过有一些同学私下里抱怨,每节课都做准备活动挺无聊的,他们是不知道准备活动的重大意义啊。前滚翻和后滚翻对我来说着实简单,因为打小就在地上滚着玩,所以对我来说不在话下。当看到很多同学不敢做前滚翻时,我就感到很惊讶啊:头一低,双手撑地,全身协调用力不就能一下子滚过去了吗?练习期间,老师您看我前滚翻不错,便让我上去示范后滚翻,哈哈,我也是一下子就翻过去了,因为两个翻滚动作的要领都差不多吗。接下来的练习中,大家也都向我请教怎么翻滚的,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也是很愉快的。

接下来,便开始学到一些很重要的动作了,像投技和固技、足技等。一开始是几遍打入练习,然后就是开始摔,整套的动作做了很多遍,每次上课都复习之前的内容,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很感谢我的搭档,有时候摔得狠了他也没有怨言,真的很棒!足技里面最喜欢的就是大外刈,我感觉这个动作非常的干脆利索,上部,伸腿,勾腿,啪的一下摔到在地,真棒,我们两个每次都喜欢练习这个动作,也经常摔得啪啪响。固技有袈裟固,横四方固,上四方固等,我们平时练习的是袈裟固,考试也是选的这个。最后我们两个考试都挺好的,很是圆满哦。

感谢刘老师一个学期的教授,我相信大家都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那些女孩子,学到了很多防身的技巧,在关键时刻肯定会有大用。最后也很开心的与老师合了影,感谢老师,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推荐第3篇:柔道教学方法和步骤

柔道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是教师实现教学任务的具体手段,也是各项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柔道运动的教学应根据教学任务、技战术的系统性,合理安排教材的顺序。在进行任何技术动作或战术方法教学时,都应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和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结合柔道运动的特点,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具体的柔道教学通常分为以下三个教学步骤:

一、掌握技术动作,形成动作定型 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和完整的动作概念

1、运用直观法

主要采用正确的示范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为了建立完整的示范动作概念,一般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动作,再根据技术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做重点示范,让学生注意力重点放在动作最主要的环节上。为了使学生能看清示范动作,要注意示范的位臵及方向。

教师示范位臵一般有:

1)学生排成一列或两列横队,教师在前面; 2)学生排成两路纵队,教师在中间;

3)学生分为一列或两列横队,排成半圆弧形或马鞍形,教师在中间;

4)学生人数较多,则排成三或四列横队,前面两排学生中蹲下或坐下,且前后学生依次错开,教师在前面。所采用的示范面一般有侧面、斜面、背面和镜面示范四种。

总之,无论采用何种队形,原则上是教师示范的位臵和示范面都应设法使学生比较清楚的观察到示范动作。

2、讲解

运用语言法向学生讲解技术动作的名称、作用、方法、要领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练习正确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一般是按动作结构的顺序进行,然后指出技术动作的要点。讲解要通俗易懂、精简扼要,表达要生动形象。

讲解的内容:

1)动作的名称、类别。使学生先对此动作有个概念上的认识。如背负投是转身向前摔的动作,大外刈是直接摔的动作。

2)站位姿势:使学生明白在对方处在什么站位时使用此动作才最有利。自己的站位如何根据对方站位姿势来调整。

3)基本要求:指对动作的要求,如夹颈背动作要求上步要快,转体要快等。

4)动作规格:使学生明确动作的质量标准,力求动作规范。如身法、步法到位等。

5)动作关键:使学生明白动作的关键之处,先掌握动作的主要环节。

6)易犯错误:在学生练习前讲解易犯的错误,使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而力求预防;在学生练习中讲解,使学生主动去纠正错误。 7)进攻后的连接动作。使之成为一套进攻体系,并与实战尽可能统一起来。

3、试做

在示范与讲解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尝试与体会动作,将视觉、听觉、本体感觉联合起来,以便获得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的运动感觉。教师从学生试做中可以检验其对要学习的技术动作概念的理解程度,发现在实际完成动作时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技术动作主要环节的完成情况,对技术动作进行补充示范与讲解,以动作的规范来强化动作概念的形成。一个柔道动作的教学顺序一般为:基本站立姿势-手法-步法-身法-接触部位-摔的方向-结束姿势-连接动作。例如:体落的动作过程:甲乙双方以左实战姿势组合,甲左手抓乙的右前领,右手抓乙左袖,左脚上步移至乙两脚前,右脚稍跟步,左手上提,右手抬起肘臂向上拉,使乙的身体重心移向左前上方。甲身体右转并降低身体重心,右脚背步落于乙右脚前或乙右脚外侧,左脚迅速移至乙左脚外侧并稍从膝关节处弯屈,两人左脚成交叉。左右手顺势向前下方拉,左腿有一个从弯屈到绷直的过程,全身配合用力,将乙向前转体摔倒。

(二)掌握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根据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一般说来,一个柔道动作的教学,主要利用完整和分解两种办法,在练习中则辅以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

1、完整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就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的进行教学。它的优点是便于学生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致于破坏动作的结构和割裂动作各部分的联系。简单的技术动作,如大外刈动作,就可以用完整练习法。这种教法的缺点是不容易掌握动作中较困难的要素和环节。如双手背负投动作的教学,用完整教学法时,初学者对接手上步、背步下蹲、蹬腿发力这三个环节一般不容易掌握。因此完整法一般都是在动作比较简单进使用,或者动作本身就不易分解。

在教授复杂和较难的动作,采用完整法时,要突出重点。开始先重点注意技术的基础部分,然后再逐渐掌握细节部分;或行要求步法和用力方向,然后再要求到位和速度;并要广泛采用各种专门或诱导性练习,发展相应的肌肉及协调配合能力,帮助学生体会关键的动作。

2、分解教学法

把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步地进行教学,后达到掌握全部。其优点是可以简化教学过程,便于掌握动作的准确性,有利于更快的掌握较复杂的动作。如后踢动作可分解为:转体、提腿、后蹬、结束姿势四个部分。但分解法如运用不当,容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结构,从而影响正确动作形成。因此运用分解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划分动作各部分时应考虑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划分不至于改变动作的结构。

2)使学生明确所划分的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位臵。

3)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运用分解法是为了完整地掌握动作。因此,分解教学时间不易过长。 4)分解示范有慢速分解示范和常速分解示范两种,一般先采用慢速分解示范,然后逐渐过渡到常速分解示范。同时要把慢速和常速的示范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

3、两种教学法的比较与配合运用

一个动作的教法应取决于这个动作的复杂程度和学生接受运动技术的能力。学习简单技术时完整教学法比分解教学法优越,学习较复杂的技术是分解教学法较优越。但一个动作是简单还是复杂只能相对而言,对基础好的学生是简单动作,而对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是复杂技术。因此同一个技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采用完整法比较适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能采用分解法更好。因此,在柔道教学中,两种方法是互相紧密配合运用的。运用分解法时,应积极创造条件以达到完整地掌握动作;在以完整法为主进行练习时,也可对动作的某个环节进行分解练习,这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需要而定的。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完整—分解—完整的练习法,是把完整法和分解法较好地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首先通过示范、讲解和试做,让学生初步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然后通过必要的分解步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初步掌握分解动作,接着尽快进入完整配合练习。

4、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也是要经常运用到的 1)重复练习法:一般在简化条件下练习,形成技术动作正确的动力定型。让学生在配给条件下,不断地重复练习某个动作。如学习单臂背时,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集中练习上步、背步动作,暂时可以对接触部位等动作细节不作要求,等学生反复练习而基本掌握单臂背时,再对其各个环节提出要求并进行完整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很顺利的完成动作,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要善于预防和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十分重要。

2)变换练习法。运用此法主要是使学生在复杂情况下巩固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在柔道练习中通过变换完成技术动作的条件和练习的组织形式,加大完成技术动作的难度,提高完成动作的要求,从而达到巩固、改进和完善动作的目的。如同伴假进攻、实战中不准用绝招技术等。通过变换练习法,在反复练习中,注意纠正出现新的错误,使技术动作逐步协调、准确,达到进一步改进、完善动作的目的。

二、掌握连接技术,学会初步运用

在掌握了多个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除了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技术动作定型的同时,主要是解决技术之间的衔接,掌握各种连接技术,为在对抗条件下运用技术打好基础。

根据技术的攻防性质可将连接技术分为: 1.进攻技术+进攻技术; 2.进攻技术+防守技术;

3.进攻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4.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进攻技术; 根据技术摔的方向则可将连接技术分为: 1.前后连接技术,如小内刈+背负投; 2.左右连接技术,如左出足扫+右出足扫;

连接技术的作用在于若每一个进攻技术成功了,则主要连接控制对手或继续得分的跪撑动作;若第一个进攻技术没有成功,则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连接下一个进攻或防守动作。另外许多运动员掌握连接技术,是利用某些动作为假动作来迷惑对手,使其防守时重心移动,在其调整重心时而乘虚而入,使用预先计划的第二个动作。要求假动作要做的逼真,而动作的改变要快速。如柔道训练中,进攻者先使用大内刈动作假进攻对方,待对方后撤或前顶时,再立即使用扫腰动作。通过如此的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

三、在实战对抗条件下,提高运用技术能力

在掌握技术动作和组合技术的基础上,在实战条件下,学会克服对手的阻挠和制约,达到准确、全理的运用技术。柔道动作学会后,还要在不断的对抗中逐步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毕竟柔道是两个人的直接接触对抗,自己的动作做的再好,不能摔倒对手也是没有用的。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实战,进一步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在柔道训练和比赛中使用出能够摔倒对手的技术动作而获取胜利。

在柔道技术教学中,教学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加以运用。 一般地说, 在开始教柔道技术时,特别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严格规范要求,反复进行练习。并在此基础上,与掌握组合技术的教学交叉进行,然后再转入在实战条件下进一步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总之,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场地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讲求实际,防止形式主义。

推荐第4篇:柔道的一些心得体会

就变一散打都不如的职业,暴力抓?真想找个高人问问加多少好?加满10级才15秒。柔道为什么垃圾。统一叫做“自由搏斗”多少Sp全点在这里!

一开始就选择的就是柔道,玩这游戏。30级前,觉得pK真垃圾,那会主要是不会玩,但毕竟后来请教了些高手,终于知道,上版的柔道30级就能出头,40级pK完全足够,上版的连招就不说了想想只会心痛。相信河南一区的朋友见过我现在改版后的柔道,只觉得,刷图不错,如果你没刷过,自己去试试单刷ML以前那柔道可能么?自己现在55级,基本全单练,只觉得刷图没什么压力,但说到pK只觉得现在柔道够垃圾,为什么这么说?以前柔道主要玩什么?第一霸体,第二连摔,足可以秒人,现在柔道,暴力抓点满,pK场才15秒。连招就像和人家抓疡一样,很多人和我朋友都总说一句话,烦不烦啊,一打就是半天,血都不掉。所以现在柔道pK技术,只能等待,已经没心情再去创新了太恶心,以前河南一的朋友应该知道,没看过什么视频,基本任何职业,都能直接摔死,10连摔这些真不算什么,为什么能这么摔?相信柔道pK高手应该知道,电信线,夜里才玩网通区,自然只会小红不会卡,以前的柔道,小红连招就是简单,如果谁敢说他不是小红能连大坐+下T+背摔,连3次成3次?估计没人敢说吧。西南一区,30级5段,40级8段,45级10段,46级至尊1-至尊2改版后55级了没变化!唯一变的菜了至于这版连招,不发表,因为我就觉得像个傻子一样只会上勾+前前X华丽?一点以前柔道的霸气都没。RMT

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技能我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说说现在认为这版柔道的个人加点。请教高手指点!

一般大多数人建议+10足够背摔。

这技能我觉得现在柔道真是指望它能加多少加多少,金刚碎。至于收招时间,应该在10级上有所明显,+15级(建议能满择满)

不必出强制,大坐。真没什么用,大坐的华丽年代已经过去

如果觉得自己点多的朋友,野蛮。可以加,就出了1级,但建议大多数级低的别浪费点,100多点Sp呢。

至于这些什么大招和觉醒而言,地狱摇篮。1级足够

RMT

推荐第5篇:柔道的一些心得体会

柔道的一些心得体会

就变一散打都不如的职业,暴力抓?真想找个高人问问加多少好?加满10级才15秒。柔道为什么垃圾。统一叫做“自由搏斗”多少SP全点在这里!

一开始就选择的就是柔道,玩这游戏。30级前,觉得Pk真垃圾,那会主要是不会玩,但毕竟后来请教了些高手,终于知道,上版的柔道30级就能出头,40级Pk完全足够,上版的连招就不说了想想只会心痛。相信河南一区的朋友见过我现在改版后的柔道,只觉得,刷图不错,如果你没刷过,自己去试试单刷mL以前那柔道可能么?自己现在55级,基本全单练,只觉得刷图没什么压力,但说到Pk只觉得现在柔道够垃圾,为什么这么说?以前柔道主要玩什么?第一霸体,第二连摔,足可以秒人,现在柔道,暴力抓点满,Pk场才15秒。连招就像和人家抓疡一样,很多人和我朋友都总说一句话,烦不烦啊,一打就是半天,血都不掉。所以现在柔道Pk技术,只能等待,已经没心情再去创新了太恶心,以前河南一的朋友应该知道,没看过什么视频,基本任何职业,都能直接摔死,10连摔这些真不算什么,为什么能这么摔?相信柔道Pk高手应该知道,电信线,夜里才玩网通区,自然只会小红不会卡,以前的柔道,小红连招就是简单,如果谁敢说他不是小红能连大坐+下T+背摔,连3次成3次?估计没人敢说吧。西南一区,30级5段,40级8段,45级10段,46级至尊1-至尊2改版后55级了没变化!唯一变的菜了至于这版连招,不发表,因为我就觉得像个傻子一样只会上勾+前前X华丽?一点以前柔道的霸气都没。RmT 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技能我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说说现在认为这版柔道的个人加点。请教高手指点! 一般大多数人建议+10足够背摔。

这技能我觉得现在柔道真是指望它能加多少加多少,金刚碎。至于收招时间,应该在10级上有所明显,+15级(建议能满择满)

不必出强制,大坐。真没什么用,大坐的华丽年代已经过去 如果觉得自己点多的朋友,野蛮。可以加,就出了1级,但建议大多数级低的别浪费点,100多点SP呢。 至于这些什么大招和觉醒而言,地狱摇篮。1级足够

RmT

推荐第6篇:柔道技术的分类(定稿)

柔 道 技 术 的 分 类

现代柔道的技术是由投技和寝技两大部分组成

一、投技

投技是采用站立的姿势将对方摔倒的技术。可根据身体用力的部位分为:手技、腰技、足技、舍身技。

手技包括:浮落、背负投、肩车、体落、掬投、双手刈等。 腰技包括:扫腰、大腰、钓插腰等。

足技包括:大外刈、大内刈、小内刈、内股、出足扫、膝车、送足扫、小外刈等。

舍身技包括:巴投、裹投、谷落、外卷入等。

二、寝技

寝技是能够制服对手的技术。根据其功能表现又分为抱压技、绞技、关节技。

抱压技是指当对方成仰卧姿势时,在其上方将对方压住,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让对方起来。抱压技包括袈裟固、崩袈裟固、上四方固、崩上四方固、横四方固、纵四方固等。

绞技是指用上肢或腿在对方的颈部压迫其颈动脉和气管,使对方窒息而被迫认输。包括十字绞、裸绞、送襟绞、片羽绞、三角绞等。

关节技是指迫使对方的肘关节扭转或过伸来限制对方。包括腕缄、腕搓十字固、腕挫腕固、腕挫腋固、腕挫腹固等。

推荐第7篇:理论教案

运动训练——武术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依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仅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还拿起石头、木棒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经过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武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历程的发展,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壮大发展。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两大类。 1.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以攻守进退、动静结合、刚柔虚实等运动的变化规律形成练习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弹、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按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1)拳术

拳术:是徒手练习的武术套路运动。 武术拳种的种类:

武术拳种多种多样,可以说上名字派别的就有几百种,但是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等。 (2)器械

器械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刀、枪、剑、棍是现在重点的竞赛项目。

刀:刀术短器械的一种。它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而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运动方法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勇猛快速,刚劲有力。

剑:剑术短器械的一种。它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上端。以刺、点、撩、截、格、挂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

枪:枪术长器械的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臂等。练习枪术要求持抢要稳活,扎抢要平正迅速,力达枪尖。拦拿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步法轻灵稳健。

棍: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等同本人身高。它以臂、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 (3)对练

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徒手对练这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如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太极拳对练、八极对接等。

器械对练这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徒手与器械对练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4)集体表演 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2、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主要是散手、短兵。 (1)散手

散打运动是在利用现代体育推动的方法,在传统武术中采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出有一定的竞赛规则来进行攻防性的实战演练,就是说比原来套路的对练又提高了一步,属于实战性的演练。散打运动的比赛是在高六十厘米、边长八米的正方形台上进行的上面铺有软垫,运动员要戴护具。

现代散打运动是指两人踢打摔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打对拔格斗的一项运动。散打运动是一项较劲、斗智斗勇的激烈项目。散打基本技术包括实战姿势、步法、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返还技术等五个部分。在现代体育教育推动的基础上,通过锻炼可全面提高人体身体素质,同时更好的引导青少年加强对强身益智,陶冶情操,培养青少年具有不怕坚苦,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2)短兵

短兵运动在五十年代开展较广泛,现代推广较差。该项运动是运动员手持器械,在场地内运用劈、刺等技术进行的对抗项目。

推荐第8篇:理论教案

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素概念和在体内的作用。

2、了解不同运动项目锻炼中如何加强营养素的补充。

3、掌握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时的膳食问题。

4、学会运动与营养的合理搭配。

教学重点: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锻炼项目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教学内容:

一、营养与健康

1、营养的涵义与合理营养

生命的存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各种生命活动及体育活动的进行,都依赖于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新的构成细胞的物质、能源和其他活性物质,而且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这一获得与利用食物的过程,称为营养。营养是保证机体生命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条件。

2、营养膳食的合理性

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营养,而科学合理的营养则是增强机体质量、完善生理机能、提高健康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之一。

营养膳食的合理性原则,就是要求膳食中必须含有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而且含量适当,种类互补,全面满足身体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此外,营养的合理性还要求食物是易消化吸收,不含对机体有害成分。

3、营养素概念: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须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营养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身体同时也需要适当的体育锻炼,所以营养与体育锻炼时密不可分的。

二、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

1、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第一重要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构成酶和激素成分,调节酸碱平衡及全身生理机能;增强机体抗病免疫能力;供给热能等。机体一旦缺乏蛋白质,首先影响机体生长发育,肌肉萎缩,甚至贫血,并出现抗病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易疲劳,伤口不愈合等现象。

2、脂肪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脂肪在体内构成细胞膜及一些重要组织,参加代谢,供给热量,保护内脏,保持体温,并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作用。

3、糖类在体内的主要作用:糖类在体内的首要作用是供给热能,人体所需能量的百分之六十是由糖类供应的。其次还构成组织成分并参与其他物质代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营养作用,调节脂类代谢,具有解毒作用,保护肝脏等功能。机体缺糖使血糖下降,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机能,使其兴奋性下降,反

1 应迟钝,四肢无力,动作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运动不能继续。

4、维生素包括脂溶性(A、D、E、K4种),水溶性(B

1、B

2、C等)

5、矿物质(又称无机盐):体内矿物质元素种类很多,总量约占体重的百分之五,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其中,钙和铁是最易缺乏的。钙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在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参与凝血过程等。铁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血红蛋白。

6、水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构成具体的主要成分,参与全身所有的物质代谢,完成机体的物质运输,调节体温,保证腺体正常分泌。

三、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进行体育锻炼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紧张,内分泌机能提高,酶系统活跃,新陈代谢旺盛,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数倍、十数倍于安静状态,体内的糖、脂肪被大量分解供能,蛋白质代谢更新加快,大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参与分解代谢而加大了丢失过程。这些变化,使机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为增多。

营养与体育关系密切,对锻炼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造成的能量消耗,要在运动结束后通过合理的营养膳食得到补充。如果缺乏合理营养保证,消耗得不到补充,机体处于一种“亏损”状态,久而久之,对机体健康不利,会使锻炼者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下降,出现乏力疲劳甚至疾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锻炼效果或运动成绩是很困难的事情。

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时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条件。以科学营养为物质基础以体育锻炼为手段,用锻炼的消耗过程换取锻炼后的超量恢复过程,使机体积聚更多的能源物质,提高了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此时获得的健康,较之单纯以营养获取的健康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合理营养加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不同锻炼项目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在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中,因各个项目代谢特点不同而对合理营养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

1、跑步的营养特点

短跑是以速度素质为基础的无氧代谢供能为特点,工作时间短,强度大,要求有较好的爆发力的项目。在膳食中要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以增大肌肉体积,提高肌肉质量,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可达3.0克左右。另外,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磷和糖的含量,为脑组织提供营养,改善神经控制和增强神经传递,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收缩。还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矿物质如钙、镁、铁及维生素B1的含量,以改善肌肉收缩质量。

长跑是以有氧耐力素质为基础,以有氧代谢供能为特点,要求有较高的心肺功能及全身的抗疲劳工作能力的项目、虽强度较小但时间较长,体力消耗较大。要求膳食中以较全面的营养成分,增加机体能源物质的储备,在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成分中,突出铁、钙、磷、钠、维生素C、B1和E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有氧耐力。

2、体操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健美操以及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动作复杂而多样,要求有较强的力量与速度素质以及良好的灵巧与协调性,对神经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其营养特点是:

2 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参加该类项目有时为比赛需控制体重,但不能过分控制饮食,避免造成营养不良,特点是不能影响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3、球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球类项目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食物中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糖以及维生素B

1、C、E、A。球的体积越小,食物中维生素A的量应更高些。足球活动时间较长且在室外活动,矿物质、水分丢失较多,应及时补充。

4、冰雪项目的营养特点

由于长时间在冰雪上活动,价值环境温度较低,机体产热过程增强以维持体温,所以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较多,膳食中必须给予补充。同时要增加糖类以提供能源,维生素以B族为主,并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保护眼睛,适应冰雪场地的白色环境。

5、游泳项目营养特点

游泳项目在水中进行,使机体散热较多、较快,冬泳更是如此。游泳锻炼要求一定的力量与耐力素质,要求在膳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和适量的脂肪。老年人及在水温较低时处于抗寒冷需要,可再增多脂肪摄入。维生素以B

1、C、E为主。矿物质应增加碘的含量,以适应低温环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的需要。

五、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的营养特点

1、夏季锻炼的营养特点

夏季气候炎热,锻炼应多在通风处、树荫处进行。此时体内物质代谢变化很大,大量出汗使能量消耗增加,并使钙、钠、钾及维生素大量消耗和失去。所以,夏季锻炼时的膳食有其特殊要求,及时合理地补充水和电解质及维生素比补充蛋白质、糖、脂肪更加重要,这对增加散热过程,防止中暑是必须得。在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摄入,常温下每人每天为10~15克,夏季高温再增加10克左右。需补充维生素包括B

1、B

2、B

6、C、胆碱、泛酸、叶酸等。蛋白质的补充应教平日增多,减少脂肪成分,膳食搭配应清淡可口,以增加食欲,并多吃一些蔬菜与水果,以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

2、冬季锻炼的营养特点

冬季气温较低,寒冷的环境使机体代谢加快,散热量增加,所以膳食中应增加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同时,增加热能充足的食物和维生素A、B

1、B、C、E。因冬季着装较多,户外活动少,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时间较少,还应在膳食中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铁、碘的含量。

讨论问题:谈谈你运动后的饮食问题。

推荐第9篇:柔道课之体悟与认识

柔道课之体悟与认识

1722107李博涵

“柔道,一个既让我怕又让我无法割舍的词语。”这既是目前为止我对柔道的总体感受又是一个学段以来我(对柔道)的心路历程。这学段中,柔道,不必想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从初识的憧憬,激动,对柔道的一无所知到学习过程中的即爱又怕,慢慢领悟柔道的精神,再到现在的无法割舍,领悟到一些柔道的精神并能真切的感受到柔道在生活中深远的意义。对柔道的认识总是随着感受,体悟一步一步加深的。至今为止,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爱上里柔道愿意将这个过程一步步深化下去。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写空洞的,格式化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我要写真实的感受;鲜活的体悟。多年以后再随手翻看,我一定会对曾经接触到柔道而庆幸和自豪。

初识柔道大概是在这学段选课时。一方面抱着对柔道的兴趣,一方面为了舒适的温度和好混的学分,我选择了柔道。第一节课,我听说了柔道就是摔倒并降服并因体验被摔而有了一些体会,也知道了柔道是一门有礼节的运动,这体现在每节课课前,训练比赛前频繁的行礼。我想,也许正是这些礼将柔道与一般的打架比武区分开来,真正成为了一门在更高层面上的救死扶伤,除暴安良的“道”。这些认识总的来说还没有今天写出的这样有逻辑,完善而我的印象也不甚深刻,对于第一节课的我来说最深刻的感受是:柔道课果然挺好混的。

学习柔道主要是在这九周的时间中。这九周里,我最大的感受是:“痛并快乐着”这个词看起来不太好,准确的说是“痛和痛之后快乐着”。从第一周的被老师摔,体验飞一般的感觉到中途的数次体能训练,各种动作练习,身心俱疲,几次想要退却。一次,课前感冒假都已经请好了,但后来上课前有所好转但不如平时,经过一番痛苦的纠结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坚持上课。这一切的“痛”使人退却,但每一次“痛”后内心洋溢出的快乐让我不断地挑战自我。那是一种突破自己的快乐;那是一种坚持之后终于成功的快乐。正是这种快乐一次一次使我突破自己,勇于承受“痛”,永不退却。这九周中,我第一次有了源于自己的对柔道的看法:柔道,就是一种促使人们突破自身的惰性,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自我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的项目。它绝不是单一的体育,而是一种人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态度。

与柔道课的再见也许就是现在了。一学期下来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舍,柔道给了我珍贵的战友式的友情,给了我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教会了我应该勇于突破自我道理,带领我进步。柔道给我了太多,教会了我太多。现在,我对柔道有了新的理解:柔道是一种心态。正是这种柔道心态(也可所以说是柔道精神)指引着我们一步步的前进,一步步的走向更好的自己。相信随着我水平的提升,我对柔道还会有更深的理解,他还会教我更多,带给我更多。柔道课,再见;柔道,永不说再见。

2016.1

推荐第10篇:空手道和柔道、跆拳道的等级

10级:白带

9~8 级:黄带

7~6 级:蓝带

5~4 级:绿带

3~2 级:红带

1 级:棕带

(级数越小等级越高!)

初段:练习经过2年以上者(必须16岁以上)

二段:取得初段者(必须16岁以上)

三段:取得二段者(必须16岁以上)

注意:只有为空手道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空手道大师才能获得黑带四段以上段位!

四段:取得三段后、3年以上经过者(必须20岁以上)

五段:取得四段后、4年以上经过者(必须20岁以上)

六段:取得五段后、5年以上经过者(35岁以上)

七段:取得六段后、6年以上经过者(41岁以上)

八段:取得七段后、7年以上经过者(48岁以上) 空手道:

无级 白带

10 橙带

9 橙带一杠

8 蓝带

7 蓝带一杠

6 黄带

5 黄带一杠

4 绿带

3 绿带一杠

2 棕带

1 棕带一杠

一段 黑带

二 黑带一杠

依此类推一直到八段

空手道和柔道、跆拳道一样,空手道的等级也是用腰带颜色来表示的:10~9级:白带(初学者)8级:黄带 7级:红带 6级:橙带 5级:蓝带 4级:绿带 3级:紫带 2~1级:茶带。白带是和道服配套购买的,然后就看各人的努力程度了。另外,从“白带”到“蓝带”比较注重“套路”,而“绿带”以上就要实战为

主。到了黑带,就看各人的强项了。

初段:练习经过2年以上者(必须16岁以上)

二段:取得初段者(必须16岁以上) 三段:取得二段者(必须16岁以上) 四段:取得三段后、3年以上经过者(20岁以上) 五段:取得四段后、4年以上经过者(20岁以上) 六段:取得五段后、5年以上经过者(35岁以上) 七段:取得六段后、6年以上经过者(41岁以上) 八段:取得七段后、7年以上经过者(48岁以上)

只有为空手道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空手道大师才能获得黑带四段以上段位! 黑带是跆拳道高手的象征,是实力的体现,更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黑带段位分一段至九段。一段至三段是黑带新手的段位,四段至六段是高水平的段位,七段至九段只能授予具有很高学识造诣和对跆拳道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黑带一段以上选手有资格参加全国性比赛,二段以上选手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选手取得黑带后便有资格担任教练指导跆拳道运动。四段以上称为“师范”,五段以上称为“大师”。四段以上有资格申报国际教练、国际裁判,并有资格担任道馆馆长或总教练。

一段至三段的段位,由中国跆拳道协会或其注册认可的团体分会考核颁发。晋升四段至六段,须由世界跆联(国技院)或国际跆联(ITF)晋级委员会考核。晋升七段至九段,须由WTF或ITF特别委员委进行评审。

世界跆拳道联盟(国技院)晋升黑带一段至九段标准:

段位 年限 年龄 考试内容(品势部份)

一段 1年半 15岁以上 指定太极1——7型之一,必修8型

二段 2年 16岁以上 指定太极1——8型之一,必修高丽

三段 3年 18岁以上 指定太极、高丽之一,必修金刚

四段 4年 21岁以上 指定太极、高丽、金刚之一,必修太白

五段 5年 25岁以上 指定太极、高丽、金刚、太白之一,必修平原、十进

六段 6年 30岁以上 指定高丽、金刚、太白、平原、十进之一,选择地跆、天拳之一

七段 7年 36岁以上 指定高丽、金刚、太白、平原、十进、地跆、天拳之一,选择汉水、一如之一

八段 8年 44岁以上 八段以上审查内容由世界跆联特别委员会决定

九段 60岁以上

说明

1、升段考试内容除品势外,另考核实战、威力、特技、理论。

2、高段位考核内容还要审查资历与评估贡献。

3、15岁以下选手达到一至三段水平,授予一品、二品、三品。

跆拳道“十级”、“三品”、“九段”的划分

跆拳道有着严格的技术等级考核制度。修练者水平的高低,以“级”、“品”、“段”来划分。“级”分为10级至1级,10级水平最低,1级较高。1级以后入“段”,段位从低到高分为一至九段。未成年选手达到一至三段水平,则授予“一品”至“三品”。

跆拳道训练、比赛专用道服,采用厚实、优质、吸汗的白布缝制,象征思想的纯洁和追求技术的纯熟。` 腰带的颜色则代表着选手的技术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白带(10级)、白黄带(9级)、黄带(8级)、黄绿带(7级)、绿带(6级)、绿蓝带(5级)、蓝带(4级)、蓝红带(3级)、红带(2级)、红黑带(1级、一品至三品)、黑带(一段至九段)。

腰带颜色的象征意义

白带:白带代表纯洁,练习者没有任何跆拳道知识和基础,一切从零开始。

白黄带:练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一些基本技术,开始由白带向黄带过渡。

黄带:黄带是大地的颜色,就象植物在泥土中生根发芽一样,在此阶段要打好基础,并学习大地厚德载物的精神。

黄绿带:介于黄带与绿带之间的水平,练习者的技术在不断上升。

绿带:绿带是植物的颜色,代表练习者的跆拳道技术开始枝繁叶茂,跆拳道技术在不断完善。

绿蓝带:由绿带向蓝带的过渡带,练习者的水平处于绿带与蓝带之间。

蓝带:蓝带是天空的颜色,随着不断的训练,练习者的跆拳道技术逐渐成熟,就象大树一样向着天空生长,练习跆拳道已经完全入门。

蓝红带:练习者的水平比蓝带略高,比红带略低,介于蓝带与红带之间。

红带:红色是危险、警戒的颜色,练习者已经具备相当的攻击能力,对对手已构成威胁,要注意自我修养和控制。 红黑带: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训练,练习者已修完从10级至1级的全部课程,开始由红带向黑带过渡。

黑带:黑带代表练习者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其技术动作与思想修为均已相当成熟。也象征跆拳道黑带不受黑暗与恐惧的影响。

第11篇:《创新理论》教案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一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理解创新与创造,技术创新与发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3)了解不同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特点,以及中国当前和各种国家创新战略及其效果。

2.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技术创新。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知识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新理论的概念 2.教学难点:创新理论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

一、二节2课时,

三、四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新与创造

一、创新的概念 最初(熊彼特1912)

发明新产品或提供产品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即生产工艺);获得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产生新的组织形式。

广义的最新创新概念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熊彼特)、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

创新的特点:开拓性、开放性、风险性、连续性、创造性、新颖性、辩证性、超越性。

二、创新与创造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创造分为三大类: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改进。

案例:剃刀手机、识别假币手机 第二节 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全过程为一体的经济技术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新产品的创意、研究、制造、包装、宣传、销售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系,是从创新成果到商品化的代名词。

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而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 技术创新推动是将科技变成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其行为主体是企业家,而不是发明家和革新者,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与目的。

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营销环节的创新,也包含在技术创新之中。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商业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实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检验技术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

技术创新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发明创造,也不同于一次生产过程和商业活动,有可能受到社会制度和发展、政府行为、企业环境、经济投入、群体协作、商业运行、市场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是从创意到效益实现的诸多环节的整体活动。

案例:波导手机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在采用技术创新的企业中,技术创新的成果扩散得越快,范围越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二、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技术创新理论形成的初级阶段 20世纪70年代:形成独立学科基础理论框架的创建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专门研究初步尝到甜头阶段 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成型、验证、再发展阶段 案例:863计划

单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一定能使国民经济保持连续快速的提高。只有将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以后,并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时,才能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出了原本的含义。

三、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及类型

基础科学--应用研究--企业家--制造--销售

《技术创新源泉》:除制造商外,用户可以在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供应商、客户也是重要的创新源。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在当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商品都是处于一种饱和状态,即使某种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是客观现象,是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

案例:两家肥皂工厂检查是否有没装肥皂的空盒流出去 突变性创新、累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

突变性创新是指通过创新活动使某一项技术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产生质的突变;累进性创新是通过对若干次小规模的创新成功进行积累,而最终达到质的跃进;根本性创新使某一产品或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基础性创新与增值性创新

基础性创新:无多大技术含量,但市场效益却很好(MP

3、PDM、MP4) 增值性创新:商业利益不显著,提供便利(各种输入法) 经验创新与科学原理创新

经验创新:以实践经验为依据,技术含量较低 科学原理创新:以某科学技术领域里的理论为依据 企业创新与产业创新 案例:U盘发明人吕正彬

四、技术创新与环境 创新环境

软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资源,金融人才,创新文化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一次展览会上,我有幸看到一个德国人用一套手工工具进行各种操作,制作过程和中国炸油条一样熟练。让人感受到劳动--创作--科学--艺术的享受。

硬环境:道路、通讯、电力、网络,基本工业水平,产业集群与供应商质量(北极卖冰箱)。

创新环境的培育

市场竞争机制的确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案例:德国稀有的怪缺商店 创新文化形成 案例:海尔

第三节 技术创新体系

发明不是创新,是创新的初级阶段。技术创新不只是企业行为,需要用户、金融、政府各部门的密切协作。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一、国家创新体系

1987年,英国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跨跃,是一种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

政府由主导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为社会依托,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本途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机制。

案例:袁隆平

二、企业是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工厂都是采用一个车型、一个平台、一条流水线、一个厂房的制造方式。惟有上海通用是另类,上海通用最多可以一条线上共线生产四种不同平台的车型。这种生产方式就是柔性化生产方式,能为厂家和消费者最直接带来的就是时间和金钱。

三、互联网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20世纪60年代,超级大国为首的东西方阵营之间冷战逐步升级,世纪大战、核大战的危险似乎随时都要降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为了保证计算机通信、指挥、控制系统在经受核打击之后仍然能够进行不间断的工作,决定将数量有限,分散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进行网络式通信交换试验。

1969年11月21日,科学家和军事专家们汇集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观看一台计算机,与数百英里外的斯坦福大学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试验,结果获得成功。同年底,又成功地将四个结点联网,这最初只有四台计算机的通信网络被称为阿帕网。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从此掀开了网络时代的崭新一页。

30年来,国际互联网完成漂亮的三级跳,从军事实验网到商业主干网,再到公众普及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容纳60多万个网络,连入互联网的主机有2900多万台,上网人数超过一亿五千万,有600多个大型互联网图书馆,900多种新闻报纸汇入因特网的信息洪流中。互联网用超越时空的无形之手,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种族、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国际互联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1993年,我国第一条64K电脑国际通讯专线,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接通。之后以科研和教育为主的各种网络纷纷建立。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在20世纪创造的科技神话,这种神话还将不断写下去……

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就目前而言,企业还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首先就研发投入来看,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其次,我国目前大多数科研成果

仍来自于科研单位,而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脱节,这使得企业不能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最后,大多数企业内部创新氛围不够活跃。据有关调查,在我国2800家大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技术研发机构,50%的企业一年都不开展研发活动,而国外企业中80%的企业都有研发中心。由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断言,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力量是相当薄弱的,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迫切需要实施自主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重引进轻吸收,重短期轻长期

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与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有关。很多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一项没有短期经济效益的投资。《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0亿元,与当年GDP之比仅为1.4%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5%左右。同时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之比达9.7∶1,引进国外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之比高达12.1∶1,国有企业比例更高。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存在把大量资金投放到广告上面,而把少量的费用投到产品的研发方面的现象。而在这为数不多的研发费用当中,企业又特别注重产品外观等方面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成本低、见效快、收益显著。

技术基础薄弱,资源配置不合理

与投入不足相比更令人忧心的是人员配置效率低下。国家发改委“中国技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认为,中国创造一美元GDP所需研发人员数是日本的3.68倍,美国的4.48倍。同时如果从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价值创造活动链条来看,中国制造企业呈现“两头弱,中间强”的态势。以渐进性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突破性创新和工艺创新很少。优势在生产环节,研发、工艺和销售领域的实力偏弱。我国的格兰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然而其关键零部件磁控管至今仍然依赖进口。同样,我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然而高性能柜机也仍要采用美国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没能实现自主研发。

政府主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由于没有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资本市场,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是受阻的,市场的缺位使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但我国政府起的作用明显不足:1)科技投入偏科研院所轻企业。这种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远离市场,其结果是越创新,国家对各大科研院所投入越大,其对市

场的创新贡献就越小,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就越低;2)产业政策和审批过多限制企业进行自主开发;3)知识产权保障体系不完善。企业研发出来一项技术很快被模仿,知识产权常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影响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坚持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基础

引进技术是缩短差距、节省投资、争取时间的捷径。对我国制造业更有取得竞争优势地位、占领国内市场、挡住外企入侵的现实意义。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战略关键是:首先,要有恰当的市场定位,对国内市场及可能的国际市场判断和选择准确。其次,要及时和有效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是掌握国外技术,使其发挥效益的条件,是改进创新的基础和积累技术的必要途径。我国制造业在此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最后,要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企业自身的特色,才能造就本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坚持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

产学研合作指以企业为主,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为追求发展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目前产学研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大学、科研单位都是合作的主体,三者关系平等,都是从自身优势出发获得最大利益的需求。当主体各方以自身优势换取对方优势时,这种合作活动的动机便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应遵循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来进行。

重视虚拟生产战略的运用

虚拟生产(virtual manufacturing)战略目前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方式。这样的虚拟公司本身很少或基本上没有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企业将其大部分职能都外部化出去,只保留很小的一个总部,对整个生产、营销、设计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总部在这里实际上成为一个中间人,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而组织、协调和监督生产。虚拟生产战略比较适合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它们大都属于小而精的专家型企业,也是市场上技术创新很多的小而强的实力型企业,是属于开发强、产品小、市场大的哑铃型企业。我

国制造业应借助虚拟生产这种组织形式,在战略上保留制造中的核心环节(诸如核心部件的是生产和技术设计),在具体生产制造上通过外包等措施逐步分流出去,而不能一味地把持低端制造这一环节。

发挥集群创新优势

集群创新实际上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连接纽带的本地化的区域创新网络,地方网络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我们以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多个制造业集群。由于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众多的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我们的集群企业应利用企业之间的这种在地域等方面的优势,集成研发资源,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将注意力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转向了更大范围的体系与制度。

寻求突破性技术创新之路

综观世界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确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由引进、合作、依附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和世界工厂转向成为技术创新领先的强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突破口在哪里?突破口就在于我们能否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里实现一系列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目前,由于长期习惯于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我国企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存在先天不足,而在后续的集成研发和市场化上又缺乏理论指导,使得我国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把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到战略高度,并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促进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长效机制。

案例:国家战略—211工程 美国企业的创新理论

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内部管理结构重组,企业将上下级之间实行的命令和控制,转向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

外部协作机制创新:美国企业在外部协作机制上也有所创新,技术开发正在取代传统的交易和产权,成为公司之间合作的新纽带。为此通常成立战略联盟公司。在这种联盟中,成员之间仍保持各自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彼此建立在各种协

议的基础上。战略联盟公司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协作模式。

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的机制上看,美国的特点是以企业作为技术发明和技术开发的主体,以市场作为技术的推进机制,以竞争形成压力,以价格赋予动力,给企业造就了技术开发的强大能力。美国企业主要依靠风险资本和小企业来开发高新技术。风险资本和小企业增长速度之快,开发高新技术中作用之大,在世界先进工业国家中美国是首屈一指的。美国正是依仗着这两项优势在技术创新中抢占先机,在世界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

美国《财富》杂志载文说,创新是一种对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和容忍的态度,甚至积极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必须渗透于企业上下才能发挥作用。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从二战后期就开始通过实施一系列科技创新工程,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案例: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日本创新策略

日本企业注重研究发达国家工业的成功之举,把握和生产高技术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战后的日本,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使大批企业跨人世界先进行列,其工业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创新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先进性,均占世界首位。其主要的创新策略如下:

新发明快速转化为新商品

将发明变为商品,是日本企业以高新技术产品竞争的捷径,如索尼公司就走出了一条靠发明走红的成功之路。因此,企业运用发明成果,使之商品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课题,谁在这方面先迈出一步,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成功者。

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任何新产品都有时效性,其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日本企业家的座右铭是:让我们快一点抛弃今天的新产品,这样我们会更强大并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是这样一种创新理念的指导,他们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发近亲技术

日本企业善于广泛收集世界最新产品及制造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仿制、改进和创新,出新型产品。这样可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超越自

我,抢占市场。 这种创新观念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技术开发容易、选择面广、新开发技术产品专业性强、竞争优势明显等特点,是对原有技术的升华。

将社会需求作为开发的先决条件

产品创新需要了解社会需求,正所谓需求是创新之母,而掌握需求最有效的方法是收集信息,进行市场调研,比较研究同类产品,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

善于找到空缺

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而又无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开垦市场产品的荒地,独辟蹊径,出奇制胜。

比较:我国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体制创新与战略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因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增强,但从总体上,中国在科技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要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不断缩小而不是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首先就需要尽快制定实施正确的科技创新战略。

我国生物技术在国际上仅居于中等偏上水平,电子技术处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中期水平,制药业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20年左右时间,机械行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5%,40%的机械设备依赖进口。

美国科技投资的四分之三来自企业,欧盟、日本企业所占比例也都在70%左右,而我国企业所占比例尚不足1/2。目前我国企业大量使用国外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状况,使我国产品在不少领域,尤其是高技术领域失去竞争力。因此,对我国科研体制进行调整,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政策

一、指导思想

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政策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相吻合;技术创新政策的重点是从项目管理转到创新环境和机制上来;加快科研院所的改革,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显著;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个人的技术创新活动,为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目前R&D投入占GDP0.5%,发达国家2.5%,中等国家1.5%。

R&D 即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在部分技术创新快的行业实行全面快速折旧制,同时提高总的折旧水平;改进和鼓励原技术创新有效途径,提高其效率。

尽早形成企业家人才市场,并采用各种形式对现有的经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引导,同时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与国企同等的优待。

政府应采取优先购买新技术、新产品的采购政策,为技术创新企业提供市场基础,为社会提供消费诱导方向。(比如华中数控)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写下你做的最有创新的事情。

写下听到创新想到的第一个词,并解释为什么?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章 创造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

(2)了解如何开发创造力。 2.技能目标:开发创造力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开发创造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造力的开发 2.教学难点:创造力的开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一、创造力的涵义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

复杂的高水平心理活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创造力构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它是在个人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二、创造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力本身就是生物界长期进化中大脑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他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并随之进化。

创造力只有显露出来,才能形成显性的创造能力,前者是依托,后者是一种社会属性。

三、创造力的分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特殊才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创造力。 特殊才能创造力:是指创造成果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也可称之为狭义的创造力。

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成果仅仅对于创造者本人来讲是一种新颖的事物,而对

全人类来说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两种创造力的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创新能力的范畴,即求新,新思想、新方案、新成就、新措施、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无论哪种创造力,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显露和提高的,都需要创造者的努力和奋斗;都强调首创原创前所未有,前者是对全社会、全人类,后者是对创造者本人而言。

马斯洛不低估前者,更推崇后者,他认为创造力不是特殊人物的专利和特权,而是全人类赖以进化的本原,文明发展的基础,生存品格的写照,他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是一种愉快的创造力,是深邃的自我及其价值的整合,是更新生命乐章的行板,也是很富有魅力的一种生活态度。

德国学者海纳特《创造力》一书中将创造力分为:创造力、类创造力、假性创造力。

我国学者刘道玉:类创造力、潜创造力、创造力、和假创造力。

创造力分类方法很多,了解分类,从而了解创造力人皆有之,人皆能得之。

四、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 普遍性:创造力人皆有之

人人皆尧舜 孟子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是每个自然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是人类亿万年来智力进化的结果,它蕴藏在人的大脑中,亟待开发。从生理学上讲事实就是如此。

可开发性: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或训练,通过创造教育的实施而被激发出来的。

第二节 创造力开发的方法

一、推广实施创造教育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一大批富有创造才能的成员,并通过其努力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国际水平的成果和众多的技术诀窍。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展创造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

国际上把21世纪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

二、培养创造思维

首先要突破思维定势,摆脱习惯性思维;其次要善于提问题;最后要善于捕捉和驾驭灵感。

三、加强创造技法的学习

创造技法是创造学工作者们从历来的创造活动实践中,总结与提炼出来的帮助开展创造活动,消除习惯性思维障碍的辅助性工具。

案例—电扇

加一加 加电脑,电脑电扇

减一减 减立杆,吸附屋顶电扇 扩一扩 扩大送风角度,吹风全方位

缩一缩 缩小尺寸,迷你电扇

变一变 改变结构,球型电扇

改一改 改良使人着涼的缺点,保健电扇 联一联 联合音乐治疗,安眠电扇

学一学 新技术,太阳能电扇 代一代 其他材料代替,木叶片电扇

搬一搬 搬到电视机上,电视机电扇 反一反 冬天也可用,吹热的暖风扇

定一定 規定节约能源标准

四、培养创造者的个性素质

把精力投入到一个认定的目标去实现梦想,排除万难,就是成功的秘诀。这种个性并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勇敢、自信、热情、勤奋、乐观和幽默等。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的因素

一、知识因素

任何创造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都必须有正确的科学原理,漫无目的的创造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知识绝不是创造的全部要素,引经据典有时候也会束缚人的创造力。知识与创造之间既统一,又矛盾。

二、能力因素

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大学教育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才可能避免知识老化问题。

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是创造的基本材料

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准备、有组织、有目的的知觉。

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为创造提供创造方向,创造线索和条件,并促使人们去探索未知,纠正错误理论。

如何提高观察力:心理品质+观察习惯+综合观察与分析+方法 发现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

三、素质因素

自信、质疑、勇敢、意志、勤奋、热情、好奇心、兴趣、情感、动机

四、环境因素 环境与创造力开发

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工作生活环境 机遇与创造力开发

机遇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对待机遇

捕捉机遇:有准备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勇敢的创新精神。 案例: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身边有创意的人或事。

关于创造力的想法和观点(自己的观点)?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分类;

(2)了解创新思维在学习、生活、就业、乃至创业活动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3)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技能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一、思维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它是在表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逻辑思维:从人的认识活动来看,是经过感觉和印象的多次重复以后,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和抽象等逻辑方法而形成概念,最后用一系列的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

概念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没有概念的人就无法进行思维。为此,有人把概念比作思维的细胞或逻辑细胞。

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

人的价值不在于躯壳有力气,而在于敏锐而深刻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打工黄帝与打工仔的区别)

二、创造性思维

所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简称创造思维)。

知识是个人产生创造思维的必要前提,经验是个人产生创造思维根本基础。 两层意思:创造精神,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顽强精神、科学态度;创造方法,各种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特征:具有特别的想象力;完整的独立性;具有新颖性;具有实用性;具有科学性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准备

创新

验证 发现

分析

解决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一、想象思维

案例:对比中没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人想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才会成为这样的人。

二、灵感思维

灵感是一种思维形式,它不同于逻辑思维。它是实际存在的。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顿悟性、机遇性、偶然性的特点。

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具有非逻辑性、整体性、经验性和知识性、推测性、突发性

直觉思维同一般思维活动的区别:直观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快捷方式而不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地进行。

案例:爱迪生与阿普顿

四、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全方位思维,它是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系统思考、研究,力求认识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每当人们说到立体,总会联想到立体几何学的概念。立体几何学是研究包括立体图形形状、大小、位置等性质的学科,它虽然利用了空间的概念,但没有涉及时间、背景、作用等其它因素。

点思维:从某一点出发来建立思维目标,习惯于寻找唯一答案。

线性思维:沿袭某种规律性的思路,过分依赖于传统的延续性和经验的有效性,不注意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相关因素。

平面思维:纵横双向构成的线性思维。 立体思维:多点出发 ,进行多层次的思维。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透过现象,追寻根源;善于比较,辨异求同;立体思考,纵串横联;突出重点,归纳整理;集思广益,智力激励;信息相关,趋势外推;成果借鉴,类比模拟。

第四节

思维障碍及其克服

一、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案例:列举砖头的用途 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强化

1、思维定势来自于传统社会

2、思维定势来自于以往的成功经验

3、思维定势来自于人们的习惯

4、思维定势来自于人们固执的性格 思维定势是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案例:玻璃缸里的鱼、拴在树上的牛

当然,思维定势也有有益的一面,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在碰到任何问题时,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及不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解决,多听别人的意见。当一个人自以为什么都懂的时候,一定会失利;反之,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欠缺,很多东西都不懂,则一定能进步。

二、权威定势

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话来评判别人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是与非、对与错的思维方式。

任何权威都是人,都是暂时的、某个领域的权威。我们要有选择的接受权威的建议,不要被权威束缚。

三、从众定势

事事处处都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四、唯书本定势

五、唯经验定势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能力,做亚洲学生无法做的事情。

学习智力是初级智力,应用智力是中级智力,创造智力是高级智力,传统的教育是培养对旧的知识的记忆和继承,现代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案例:火箭中的方向舵、独特的砂轮、茅台酒参加商品展览会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盲人上网解决方案。

50年后石油没了,你的能源解决方案。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四章 技术创新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当前企业创新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并行设计、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等新技术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与促进。

2.技能目标:学习技术创新技法。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技术创新技法 2.教学难点:技术创新技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

一、二节2课时,

三、四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广义上说创新技法是某种操作(比如头脑风暴,小型会议) 创新成果=创新欲望+创新思维+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的掌握不能只靠别人讲授和自己念书、听课,而必须靠自己和群体的多次练习和体验才能牢固掌握。大家应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和学习本章所介绍的创新技法。

第二节

常用技术创新技法

一、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一般是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使参加的人互相启发,填补知识空隙,从而起到创新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新性设想。

智力激励法的做法大致可分准备和召开小型会议两步。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规定:每次会议由6 个人参加,每人在5分钟内提出3个设想,所以又称635法。在举行会议时,由主持人宣布议题,即创造发明的目标,并对到会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释。之后,每人发几张设想卡片,在每张设想卡片上标出

1、

2、3编号,两个设想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可让其他人填写新的设想,填写的字迹必须清楚。第一个五分钟内,每人针对议题在卡片上填写3个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传给右邻的到会者。在第二个五分钟内,每个人从别人的3个设想中得到新的启发,再在卡上填写3个新的设想,然后将设想卡片再传给右邻的到会者。这样,半个小时可以传递6次,一共可产生108个设想。

时间上都作了限制,在紧张的气氛下,使参加者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励出新的设想。

二、设问法

用设问开发新产品的方法,就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创造技法——设问法。

案例:日本编席小厂

三、检核表法

这是奥斯本(创造学之父)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方法。意在引导主体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

四、组合创新法

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功能元素合并,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方法。

案例:收录机、电子表笔、闪光装饰品、香味橡皮、音乐贺卡、电子秤、自动照相机、全自动洗衣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中药配方、瑞士军刀

综合:是将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事务以某种目的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更为高层次的组合。

综合方法在科技发明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如:中西医的结合;综合万有引力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形成了广义相对论。

案例:阿波罗登月飞行

五、类比法

用待发明的创新对象与某一具有共同属性的已知事物进行对照类比,以便从中获得启示进行创造发明。

案例:欧姆定律

六、特性列举法

特性列举法是根据事物的特征或属性,将问题化整为零,以便产生创新设想的技法。例如,想要创新一台电风扇,若笼统地寻求创新整台电风扇的设想,恐怕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将电风扇分解成各种要素,如扇叶、立柱、网罩、电动机及速度、风量等,然后再分别逐个地分析、研究改进办法,则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特性列举法的操作程序: ① 确定研究对象;

② 从三方面进行特征列举,包括名词特性——整体、部分、材料、制造方法等,形容词特性——颜色、形状、性质、状态以及动词特性——功能、作用;

③ 对三方面属性的各项目提出可能的创新设想,引出新方案。 以尼龙绸折叠式花伞为例

确定研究对象:尼龙绸折叠式花伞。 特征列举如下:

名词性特征:伞杆(铁的)、伞架(铁的)、伞尖、伞把、弹簧(钢的)、开关机构(铁的)、伞面(尼龙绸)

动词性特征:手举、折叠、打开、闭合、握、提、挂、放、晒、遮雨 形容词性特征:圆柱形的(伞把)、曲形的(伞把)、直的(伞架)、硬的(伞架)、尖的(伞尖)、花形的(伞面)、圆的(伞面)等

提出创新设想、引出新方案:

将直的、硬的、铁的伞架变换为软的充气管式伞架以便于携带; 将伞边的伞面改用透明材料,以扩大视线;

将用手举的伞变换为用肩固定的伞或用头固定的伞,以方便骑车人或抱小孩者;

可否让伞成为可放音乐的伞或带手电筒的伞? 可否再增加一些新功能,如散发香味、发光?

新方案有:带透明伞边的伞;带在头上的充气型小伞面伞;伞中内藏收音机或手电筒的花面金属架的伞。

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是通过挖掘产品缺点而进行创新的技法,即尽可能找出某产品的缺点,然后围绕缺点进行改进。

缺点列举法的操作程序为:① 确定对象,做好心理准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物都有缺点,用显微镜去观察。② 尽量列举“对象”的缺点、不足,可用智力激励法,也可展开调查。③ 将所有缺点整理归类,找出有改进价值的缺点即突破口。④ 针对缺点进行分析、改进,创造理想完善的新事物。

以电冰箱为例 确定对象为电冰箱。

列举缺点并整理,有改进价值的缺点如下:使用氟利昂,造成环境污染;高血压患者给电冰箱除霜时,冰水易使人手毛细管及小动脉迅速收缩,使血压骤升,造成寒冷加压现象,危及人身安全;使冷冻方便食品带有李斯特氏菌,可引起人体血液中毒、孕妇流产等。

提出改进创新方案:开发不用氟利昂的新型冰箱,例如,磁冰箱,这种电冰箱没有压缩机,采用磁热效应制冷;改进冰箱的性能,研制自动定时除霜、无霜冰箱;研制一种能消灭李斯特氏菌及其他细菌的¡°冰箱灭菌器¡±,作为冰箱附件。

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是指通过提出对产品的希望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寻找创新的目标的一种创新技法。

希望点列举法的操作程序为:① 确定对象② 提出希望点③ 提出创新方案

七、形态分析法

也称信息组合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彼此独立的因素,用网络

图解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以产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或发明的设想。

实施步骤:确定问题及相关因素——选出独立变项——绘制形态图——判断价值。

案例:公园游船形态分析表

八、信息交合法

对某一事物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分解出若干信息点,把同一基本信息或多个基本信息上的两个以上信息点进行交合,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

实施步骤:确定中心(所要创新的目标);画标线(根据中心需要确定画几条坐标线);标注信息点 (根据需要确定数量);信息交合;评价、筛选方案

信息交合的主要形式

本体交合:原信息标系中的信息点相互交合。

立体动态交合:原信息标系中的任何信息点都可以分解,从而把交合引入多维空间,信息间的关系呈现出更复杂的交合趋势,会产生更高级的成果。

第三节 利用专利进行创新

据统计,全世界最新的发明成果,几乎有90% ~95%均首先见于专利文献。专利权有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我国规定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20年,保护期限届满后,专利权自行终止,任何人均可以使用。

种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讨论上一章作业加以改进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五章 新产品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产品、新产品概念; (2)了解新产品设计原则、过程。 2.技能目标:新产品设计过程。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新产品设计。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产品设计过程 2.教学难点:新产品设计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品与新产品 产品=使用性+经济性 经济性

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产品不单是指根据市场调研后第一次设计制造出的产品(老产品),同时也是适应新用途和市场需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的产品(新产品)。

国家政策把具有以上特征的产品列入国家新产品项目。

第二节

产品创新

一、产品创新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品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贯穿市场调研、构想、设计、制造、营销。

狭义的产品创新过程包括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 老产品

改进型产品

全新型产品

创新来源:技术推动+市场推动

二、产品创新的方式和一般过程

基本方式:研制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模仿与改进;改变和完善产品的全过程。

产品创新过程:技术开发、生产开发、市场开发、方案创意、方案设计与验证

三、实现产品创新的新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

当前机械产品发展和开发的新趋势是:以光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大量渗透到机械领域;产品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低成本化;产品易于制造、生命周期缩短,易于更新换代。

辅助创新技术将发明创造方法学TRIZ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相结合。

发明创造方法学TRIZ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件发明专利,综合多个学科形成。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

根据TRIZ理论研制的计算机软件:Techoptimizer、Innovation Workbench。 案例:新型扳手

第三节

新产品设计

一、新产品设计的特点及定位

特点:1)有新的目标

2)进行价值比较和市场前景预测的设计

3)具有必然性

4)综合性强

定位:1)需求定位

2)功能定位

3)技术规格与性能的定位

设计定位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设计过程,直接成果是新产品设计建议书、新产品开发设计划任务书等技术文件。

二、新产品设计的相关基本要素

1)功能

2)造型形象

3)物质技术条件

4)市场要素

5)新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功能是产品的主要因素,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造型形象是体现产品功能的具体形式;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功能和造型形象的基础和保障;市场则是产品设计的评价。

三、新产品设计的作用 对人的作用 对企业的作用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新产品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

四、新产品设计的原则

创新性——磁悬浮(抛掉有车必须有车轮的传统观念) 适用性——数码相机(代替胶卷) 可靠性

艺术性——现代汽车(陆上公务舱)

经济性——设计、制造、储存、运输、维修、报废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总费用

五、新产品设计的内容

(一)新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相结合,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实用学科。

工业设计的宗旨——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

基础——现代工业

核心——产品

特点——多学科综合

(二)新产品设计与材料 材料与造型

特性:物理性能、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环境耐候性、环保性 材料发展的方向:高质量、低成本、耐高温、高强度、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三)新产品设计与工艺性

工艺包括: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装饰工艺

(四)新产品设计与四化设计 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简单化

六、新产品设计程序 产品需求与调查 调查汇总与界定

需求、理由、时间、地点、方式、方法

七、产品试验、使用与鉴定 测试

用户使用——新药试用 破坏性实验 产品鉴定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及作业:进行一款新产品设计。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六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创新过程中的先进制造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2)了解先进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系统综合管理技术;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熟悉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准确认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2.教学难点: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4课时(

一、

二、三节2课时,

四、

五、

六、七节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时代背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供求关系变化频繁,产品革新日新月异,各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纵横交错,竞争对手林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广泛应用,跨入制造业新纪元。

美国制造业竞争策略:智能制造+设计集成+基础设施 日本制造业:精益生产+客户关系+智能集成与快速开发

我国的发展:九五计划-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应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数控系统及装备研究

二、先进制造技术定义

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及现代化系统管理等方面优秀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第二节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分类

基础技术:优质、高效、低耗、少污染的基础制造技术,精密下料、精密成型、毛坯强韧化、少无氧化热处理、气体保护焊及埋弧焊等。

新型单元技术: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新材料、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等高新技术结合而形成,极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

集成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的技术局部或系统集成而形成,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系统等。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动态性、广泛性、集成性、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CAMFMS(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ERPCIMS 并行工程\\网络制造\\虚拟制造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 第一次技术革命:看走得更远 第二次:看谁研究更深 第三次就是现在:看谁更蓝 CAXCAD\\CAM\\CAE\\CAPP CAE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三维多体接触、弹塑性等力学性

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从60年代初在工程上开始应用到今天,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和算法都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日趋成熟的过程,现已成为工程和产品结构分析中(如航空、航天、机械、土木结构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数值计算工具,同时也是分析连续力学各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不断提高,CAE系统的功能和计算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各种基于产品数字建模的CAE系统应运而生,并已成为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计算机辅助4C系统(CAD/CAE/CAPP/CAM)的重要环节。

CAE系统的核心思想是结构的离散化,即将实际结构离散为有限数目的规则单元组合体,实际结构的物理性能可以通过对离散体进行分析,得出满足工程精度的近似结果来替代对实际结构的分析,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理论分析又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其基本过程是将一个形状复杂的连续体的求解区域分解为有限的形状简单的子区域,即将一个连续体简化为由有限个单元组合的等效组合体;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把求解连续体的场变量(应力、位移、压力和温度等)问题简化为求解有限的单元节点上的场变量值。此时得到的基本方程是一个代数方程组,而不是原来描述真实连续体场变量的微分方程组。求解后得到近似的数值解,其近似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单元类型、数量以及对单元的插值函数。

根据经验,CAE各阶段所用的时间为:40%~45%用于模型的建立和数据输入,50%~55%用于分析结果的判读和评定,而真正的分析计算时间只占5%左右。针对这种情况,采用CAD技术来建立CAE的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完成分析数据的输入,通常称此过程为CAE的前处理。同样,CAE的结果也需要用CAD技术生成形象的图形输出,如生成位移图、应力、温度、压力分布的等值线图,表示应力、温度、压力分布的彩色明暗图,以及随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变化生成位移、应力、温度、压力等分布的动态显示图。我们称这一过程为CAE的后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也可用CAE仿真模拟零件、部件、装置(整机)乃至生产线、工厂的运动和运行状态。

CAE软件按研究对象分为:静态结构分析,动态分析;按研究问题分为线性问题,非线性问题;

主要有:Hyperworks,主要做前处理(分单元加载荷加约束)和后处理(看输出结果和仿真)

I-DEAS,同时也做CAD

Ansys,很经典的CAE,国内应用最广,客户成熟度最高,尤其是在高校科研领域。

Abaqus,强大的非线性复杂动态问题求解器,专门汽车分析模块,

LS-DYNA,强大的动态问题求解器,专门汽车分析模块,

Nastran,线性问题求解器

Pam crash,专门的碰撞研究软件

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

AutoForm,钣金冲压,特别是拉深分析软件

Madymo,汽车安全系统,如气囊,安全带整车碰撞性能分析软件

CAPP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 Planning)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支撑环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推理等的功能来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借助于CAPP系统,可以解决手工工艺设计效率低、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不易达到优化等问题。

CAPP是将产品设计信息转换为各种加工制造、管理信息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是企业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 planning)

CAPP的开发、研制是从60年代末开始的,在制造自动化领域,CAPP的发展是最迟的部分。世界上最早研究CAPP的国家是挪威,始于1969年,并于1969年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个CAPP系统AUTOPROS;1973年正式推出商品化的AUTOPROS系统。

在CAPP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CAM-I于1976年推出的CAM-I’S Automated Proce Planning系统。取其字首的第一个字母,称为CAPP系统。目前对CAPP这个缩写法虽然还有不同的解释,但把CAPP称为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已经成为公认的释义。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把毛坯加工成工程图纸上所要求的零件。它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几何信息(形状、尺寸等)和工艺信息(材料、热处理、批量等),由计算机自动输出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等工艺文件的过程。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1、课堂讨论: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认识。

2、点评。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七章 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学习技术创新。 2.技能目标:学习技术创新。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白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2.教学难点:明白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利用反求工程进行机械创新设计

[自学指导与训练方案] 大论文:

1、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创新战略比较。

2、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谈谈对你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与某个获得市场成功的新产品进行分析以(创新点、市场前景预测、缺点与不足)。

3、创新设计----新造型、新功能、新理念、新体制。

4、如果你是学生会某个社团负责人,请你写出一份宣传说明书以招揽新生(300字以内)。(提示:可以从社团的名字、内容、服务、经营范围方面考虑)。

第12篇:体操理论教案

第八节

体操

一、体操的概念

1、体操的内涵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其特征表现为越来越两级分化,一类沿着竞技体操的方向发展,另一类朝着以增强体质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各种非竞技性体操的方向发展。

概念: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

2、对体操概念的理解(分三个层次):

第一、竞技层面上的体操,即竞技体操。

第二、基础层面上的体操,即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利用器械的体操及教材化了的竞技体操。

第三、拓展层面上的体操,即类别体操,包括体操、艺术体操、健 美操、蹦床及舞蹈等运动项目。

二、体操的内容

1、队列队形练习

1.队列队形练习分为队列练习和队形练习两部分。队列练习有原地队列动作和行进间队列动作。队形练习有图形行进、队形变换、散开和靠拢等。

2、徒手体操

徒手体操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特点,由举、踢、摆、振、蹲、转体、绕环、屈伸、跳跃等一系列徒手动作,以不同的方向、路线、幅度、频率和节奏,按照一定的编排所组成的身体练习,包括单人动作和双人动作。

3、轻器械体操

轻器械体操是在徒手体操的基础上,通过手持哑铃、实心球、体操棍、跳绳、火棒、沙袋等轻器械所进行的身体练习。

4、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包括滚动、滚翻、平衡、倒立、手翻、空翻等动作。

5、器械体操

器械体操包括单杠、双杠、吊环、鞍马、平衡木、高低杠等竞技器械项目,还包括众多增强体质和掌握实用体育技能的器械内容。

6、跳跃

跳跃包括以下肢为主的一般跳跃和上下肢结合的支撑跳跃。

7、实用类体操

实用类体操包括攀登、爬越、负重搬运、翻越障碍和撑杆爬墙等内容。

8、自由体操

自由体操主要由徒手体操,技巧的翻腾、跳跃、平衡及力量性动作组成。

9、健美操

健美操是深受学生和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和竞赛项目,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和使用健身器械进行的身体锻炼项目。

10、艺术体操

11、蹦床运动 12.基本体操

先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基本体操,基本体操的作用,然后分别讲解基本体操的内容。在讲解内容时,主要从形式分法和任务分法两方面来说明,而后一方面是重点从形式分法讲时,队列队形练习只讲明什么是队形队列和其作用即可,具体内容可不必介绍。徒手体操应突出讲明是其它练习的基础。而持轻器械和专门器械体操则主要介绍有些什么器械项目即可。 从任务分法讲时,应分别讲解保健性体操,生产操、医疗体操和运动辅助体操几种,每种体操主要使学生清楚而概括的了解其概念、目的、作用和特点,其中必要时还可(播放)举例和用个别动作演示来加深说明。例如在讲生产操时,播放生产操的例子;简略地用开展做操前后的主要生理或出勤指标来说明生产操的作用和效果。

13、竞技性体操

主要介绍目前国际和国内比赛有哪些项目。在分别介绍项目时,首先应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竞技体操、什么是技巧运动,什么是艺术体操,各有些什么具体项目。后简单说明作为比赛项目,须有专门的评分规则和要求,并不具体讲,解竞赛办法和规则内容。

除此,还可补充说明为基层单位,为了推广、开展或其它目的,可组织广播体操、生产操、锻炼标准、嚣动员等级动作或专门编制的教学动作的比赛等等,使学生不仅了解,正规比赛项目。并知道还可以在基层组织群众性简单内容的比赛,大学生知识范围。

14、团体操

首先讲明什么是团体操,然后介绍团体操的内容和形式,最后说明团体操的宣传、教育目的,并举某大型团体操为例加深理解。所举例子最好是大多数学生知道或看过的内容, 或 以某一场加以说明。整个讲解注意宜过细。

各内容讲完后,将三大类内容按大项提示一遍,加深整体概念。然后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如体操与其它项目有何区别?将学生思路引导进入下一节内容的学习

(三)体操的特点

本节共有

(四)五个特点,均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理论性问题,是本章讲授重点,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体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但讲解时须要以实践中的具体内容为例子,达到生而有力的效果。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可从两方面来讲解,讲时应突出“丰富、多样、广泛”的效果,但并非罗列。

第一,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不仅要说明体操的项目和动作的多种多样,还可用边讲边演示的方式说明一个动作的多样变化,表现出体操与其它项目的区别。 第二,讲由于内容形式的多样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能全面而有重点地锻炼人体。可从三方面来讲述,讲时应用典型而又简明的例子突出“全面”和“有重点”的意义。

第一,从内容形式多样的特点说明既能全面锻炼人体,又能有目的地重点锻炼身体某部分。 第二,某些项目具有医疗和防止、纠正畸形发展的特殊作用,使身体得到全面和正常的发展。 第三,简略说明多项(田径、球类等)锻炼的好处。

3.具有独特的教法--运用保护和帮助。讲明为什么体操要用保护和帮助来突出“独特”二字。并从安全措施、教学方法和互助精神三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保护和帮助在体 操教学训练中的意义,从而引起学生对保护工作的重视,为以后体操实践课作一定的思想准备。

4.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这段内容主要使学生明确体操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但在强调艺术牲时不应过分。主要通过美是体操动作的特殊要求和某些项目须要音乐伴奏两方面来讲述。

在讲动作的美时,一是要明确;“美”是反映在技术、姿态、幅度、准确性、节奏和韵律等等方面,可演示徒手体操动作的正确与错误两种做法,辅以说明。二是要明确不局限在女子或某些项目上,可能时,演示徒手体操同,一动作的男,女不同做法说明均有美的要求。

第13篇:民族理论教案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学校:沾益二中 年级:高一年级 (1-4班)授课教师:谢家龙 (5-8班)授课教师:张利鹃

0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一讲 民族概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2、明确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特点和“两个共同”

一、民族概念:

民族是“民族理论和政策”课程的研究基本对象。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21世纪之初的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发展极为迅速。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形形色色,使今天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民族作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人们共同体类型,与现实世界存在和发生着各种联系。

(一)定义〈由于分析角度的差异存在着学术上的歧义〉(范文谰与苏联学者的不同观点) 民族概念的四个来源:

1、西方学术界对于民族的认识。

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四百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此后,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民族学家先后给民族一词以各种理解,诸如有民族是“由血统、语言、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广泛的人们共同体”,意大利马奇。瑞士德国的布伦奇里。还有的认为它是“生活在同一规律下并为同一立法机关所代表的人们共同体”,有人指出:“民族首先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而不是政治的实体”,如此等等,众说不一。

英语中与民族相近的词汇主要有这样几个:

nation ; nationality;ethnicity ;ethnic group;Race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概念。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族”类表述。

有学者考证,我国“民族”一词为外来词〔有蔡元培介绍西方民族学时引进和由梁启超从日语中引进之说〕,它是我国近代进行民主革命要求的产物,也是外国民族主义思想传人的产物。

3、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4、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概念。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该定义有三层含义:

1、民族是一个人们共同体;

2、具有四个特征(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3、稳定性。是当今世界最普遍的一种人们共同体类型。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阐述了民族的六要素: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6+1模式)。

详细解释这六要素。并且进行个案分析。 民族概念的几种用法:

1、中华民族:

2、具体的56个民族

3、民族=国家:

4、56个民族之内的亚民族集团„„ 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国家、阶级等其它人们共同体的联系和区别。

关于“少数民族”一词的使用:少数民族一词在我国是专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种民族,它是一个约定成俗的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汉族人口的数量众多而言的概念,没有任何民族歧视的含义。少数民族称谓在我国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最早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主持制定的国民党一大“宣言”中使用。我党最初是在1926年《中共中央关于西北军工作给刘伯承的信》中提出的。建国后领导层也使用“兄弟民族”的称谓。这些称谓约定俗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

国外对“少数民族”一词的理解与使用情况:

国际社会中对于少数民族这个词的使用是不同的。国际人权文书中,一直未能就“少数民族”的法律含义取得共识。前苏联一直沿用少数民族称谓。罗马尼亚对却境内非罗马尼亚族称为“共居民族”,有时也称少数民族。美国、西欧等国使用的“少数民族”一词。

(二)我国的民族识别 1.民族识别的原因 2.民族识别的依据 3.民族识别的实践

恢复与更改民族成分的政策要求。 个案分析:贵州穿青人

二、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一)民族的形成:

时间是在由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阶级社会初期的过渡阶段。

形成条件: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地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

(二)民族的发展:

由于各民族形成的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各民族的发展在道路、方式和速度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在中国,各民族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民族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加速实现现代化。

(三)民族的消亡:

讲解民族消亡的时间、条件和原因。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表现形式在此需要区别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概念。

民族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我国对这方面的认识曾经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付出了代价。(个案分析我国

五、六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的人为刮起的“民族融合风”)。

三、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充分繁荣发展时期 原因、基本理论、进行个案分析。

四、中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

1、中国的民族。(正视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客观性以及民族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2、民族人口(各民族人口悬殊大。相对数与绝对数。重视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问题的现实依据)

3、民族的分布: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插花交错。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64%〈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0多个自治县〉;我国陆地边境线2 .1万公里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1.8万公里,沿边境线分布着我国9个省、自治区的135个县、旗、市、市辖区,其中,民族自治地方107个;有30多个民族跨边境居住。(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

4、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进行个案分析。 思考题:

1、怎样认识民族六要素?

2、民族与宗教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什么?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二讲 《民族问题及特点》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  要求学生对于民族问题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特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帮助学生对于民族问题能够进行理性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搞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各种民族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50年代,毛泽东主席提 出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之论断。40多年以后,江总书记在总结中国数千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还提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名言。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

1、民族问题的概念: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992年中央对于民族问题的阐述。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于民族问题概念的重申。包括了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与国家、与阶级、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解释这“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内涵。

2、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

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民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以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形式反映出民族关系。

间接关系:民族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或其他国家机关的矛盾和问题。

民族问题的内容可以包括:政治对立、经济利益冲突、文化碰撞、军事对抗„„

3、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两类:民族自身的原因和社会原因。前者主要表现在民族差异方面。个案分析。后者重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意识、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国内外分裂势力的影响等方面。比如:在分析制度原因方面: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曾经精辟地指出私有制是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民族问题的特性:

1、长期性:民族共同体将长期存在,其消亡是在共产主义实现以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利益的多元性等因素带来了民族问题方面的许多新情况;同时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关系进行破坏„„后,各种民族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长期的过程,比如民族意识。

2、复杂性:其复杂性源于民族种类的众多,彼此的差异和与其他社会问题的交织。

3、敏感性:因为它与人们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紧密相连。与群体利益紧密相连,与政治问题紧密相连。

4、国际性:由于民族分布的原因,当一国有某个民族而国外也有这个民族的时候,一国的民族问题往往容易引发国家关注,甚至引起国际干预。比如科索沃问题。 5、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发言,之后进行课堂讨论)

目前许多民族问题出现了三个基本动向:一是“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二是“国际化倾向。”:三是民族问题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表现在它与恐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恐怖主义正在日益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在当前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在民族问题上制造事端 推行其“西化 ”和“分化”战略,增加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三、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的内容主要是:一民族地区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低,与发达地区 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因民族差距的存在,在经济权益、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还时常发生影响民族关系的矛盾和纠纷。“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换言之,主要是缩小各民族发展上的差 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其特点主要是四个交织:

(一)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

(二)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

(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四)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四、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问题的解决

社会主义的性质、制度为各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发展观。在1957年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由周恩来总理提出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其含义:一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得到发展;二是各民族自身都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三是各民族自身固有的优点和特点得到充分展 现。该原则的目的是要全方位的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各民族不但要有平等的生存权,还要有平等的发展权。我国在1982年宪法中指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当然,强调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并不等于同步繁荣,这也是我们理解该原则的重点。因为在事实上,各民族的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在我们要承认差距,也要正视差距,更要缩小差距。因此,在步骤上必然要经历不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民族问题

(三)社会主义本质与民族问题

(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民族问题

(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民族问题

(六)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与民族问题 思考题:

1、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否具有现实性?为什么?

2、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民族问题有什么特点?

3、处理好民族关系在我国有什么重要性?

6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三讲 中国的民族状况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增强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一、各民族共同创建了统一国家

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在以往几千年的民族历史进程中,我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奠定了伟大祖国的千秋基业。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56种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家园坐落在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 ,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的这片广阔的大陆上。其四周有天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的空间范围。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中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相交流,政治上互相依赖,甚至血缘上相通。形成了各种不能割舍的天然联系。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若干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具特点的多元统一体。

用史料进行比较分析,以形成一个宏观印象。

小结:长期以来,这世界上多少古老的文明衰落了、中断了;多少庞大的帝国分裂了、消失了。而世界民族之林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虽然历经劫难,屡遭挫折,却千百年来延绵不断,仍然以其丰姿巍然屹立。这是为什么?这种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其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就是我国各民族——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分子,对于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疆域构成中华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条件。从很早的古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他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方面对于人类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保持世界上最发达的大国的地位达九百年之久。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样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三)各民族共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中国的历史过程说明:祖国的统一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但创造和发展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民族特性,而且通过交流、同化、融合、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尽管各民族有消长,有兴旺,有的民族消失了,有的被同化了,有的则形成了,壮大了。但是,各民族共同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却延绵持续,保持了我国可是发展的连续性和推陈出新的创造性,这在世界上实为仅有。由56种民族组成的这个整体,曾经受过无数次的严峻考验,包括外来的打击、内部的分裂,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血肉相联、休戚与共的关系,使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各民族关系的总趋势,每次分裂之后都能够形成新的统一和更加长久的密切联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突出的事实。在世界史上,具有如此内聚力的民族唯我中华民族。

(四)各民族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个案分析。

(五)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共同奋斗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行各业中都有各民族的成员。为中国的腾飞添砖加瓦。

二、维护国家的统

一、安全和利益(布置学生主题发言)

(一)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二)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三)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国内事务

(一)民族问题与国家主权

(二)民族问题的国际关注与国际干预

(三)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两个方面:既有矛盾、冲突的方面,又有交流、合作、相互依存的方面。后者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国长期统一就是直接表现。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各民族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我国国家法律的保护、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社会制度的保证、民众的普遍认同都成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条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非常现实的需要。

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理论”。这是由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反映了目前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点。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为什么说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3.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四讲 民族平等

教学目的:

1、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平等的政策

一、民族政策概述

(一)什么是民族政策?

政策研究被作为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民族政策属于社会的公共政策范畴。民族政策,顾名思义,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实施对少数民族 的 管理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在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政策历来是党和政府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特定的统治集团的民族观和他们的利益要求。

(二)世界范围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是与党和政府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上的政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可以将其分为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两大类别。政策原则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思路。政策措施则 是党和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些具体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着性。该体系还可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二、民族平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民族平等的理论渊源

民族平等来源于提一般的平等原则。平等作为一种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关系的概念,作为一种政治口号,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来的。但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出现最早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奴隶制的等级划分;平等最初是针对公民的特权而言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作为人都应该拥有相同的权利是平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从人类平等思想的连续性看,它经历了一个将奴隶排除于人之外到承认同一社会等级内部的平等再到由理性所决定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样一个认识上的深化过程;从平等思想的传播看,它由最初个别思想家的一种思想观念逐渐成为公众舆论,再成为一项司法原则。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的社会变革目的的政治口号,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张。

10    资产阶级提出民族平等的理由:

动员和组织民族运动是其必然的手段、民族平等成为实施动员的政治口号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思想,主张在消灭私有制条件下实现民族的真正平等,并且使民族平等成为一种真实的民族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是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先进或者后进都一律平等。因为各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有自己应有的位置。

二是民族之间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只有发展上的先进和后进之别,而这些发展上的差距不是天生的。对于发展落后的民族,只要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提供发展的机遇,他们就一定会获得进步。主张各民族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

三是主张民族平等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在法律上、政治上。

四是主张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根本区别。五是主张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甚至不惜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现实生活中实际形成的不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

无产阶级要实现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团结各民族人民。而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列宁说过:“没有什么比对待民族不公平、不平等更能够阻挠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了”。斯大林认为“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是一切不满和摩擦的根源”。因此,实现民族平等成为无产阶级极其马克思主义政党民族观中的主要原则。

(三)民族平等的基本含义

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党的一贯政策。个案分析

四、维护法律的尊严

(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其基本含义

民族平等是以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为前提的。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基本涵义是:第一,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且承担同等的义务。第二,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够歧视任何公民;第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第四,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成员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必须同样地尊重法律的规定,都必须懂法、守法。没有拥有特殊权利的公民,也没有拥有特殊权利的民族,

(二)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相辅相成的关系,奠定了民族平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基础。没有只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民族共同体,也没有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民族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民族的平等往往要通过民族成员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来,并且成为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宝。比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任何人都不能够以任何方式分裂国家、接受外国势力支配、割让领土、服从外国势力或者要求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必须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或者危害国家政权统一的行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指: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任何人都不能够以任何形式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该法律规定是我国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对各民族公民而言,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就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这个问题上权利与义务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三)各民族都有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

个案分析。

1、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维护法律尊严的具体表现,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公民的义务

2、培育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

3、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民族关系上出现的问题 思考题:

1、民族平等与一般的平等原则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

2、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保障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

3、贯彻和执行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五讲 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民族关系的制度保证,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政权学说的一部分,涉及国家的结构形式、政权性质等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个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定位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解释并且分析以上两个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定位的原因和内容。

必须明确几个相关的概念:

政治制度、国家形式、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度、单一制国家

二、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一)定义: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解析该定义的内容。

(二)原则:

(三)特点:

(四)类型:

三、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三)该政策的优越性;

(四)该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五)目前自治地方的数量、分布、人口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 必要性、执行内容、法制保障、监督机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 2.如何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和特点? 3.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六讲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我国为什么要制定相关政策;

2、掌握这些方面的政策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时代主旋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发展始终包含着所有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央提出了两个“共同”的理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目前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 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个案分析)

2、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3、大力扶持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4、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5、坚持自力更生,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政策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发展政策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况

2、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

3、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

法理依据:

政策内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二)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1、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2、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

3、我国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规定:

法理依据:通过法理分析知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也就意味着对于民族的平等权利、对于少数民族成员个体的民主权利的践踏。因此法律把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视为犯罪。《刑法》将其纳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范围而给予惩罚。

政策内容:“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风俗习惯的三种分类。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利于民众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就属于好的或者是比较好的。应该提倡、发扬。反之就是不好的。应该改革。至于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区分好与不好的,则顺其自然。

4、改革风俗习惯的原则规定。

(三)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

(五)其他文化发展政策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开发人才资源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革命和建设中有着特殊作用 2.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3.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16 4.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干部队伍

1、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要求

(三)人才资源开发

1、人才资源开发的意义: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到当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2、培养造就“三支队伍”

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

企业干部队伍建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两个共同”的内涵和意义? 2.如何理解加快发展与解决民族问题的关系?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何重大意义?

4.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第14篇:跆拳道理论教案

跆拳道理论教案

跆拳道:跆拳道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的运动,它通过竞赛、拼势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负重练习:是提高腿部肌肉运动能力,减少腿部肌肉的粘滞性和阻力,增加腿法速度和力量的有效方法。

单腿组合:是用同一腿连续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不同腿法练习。

高正压腿:面向一定高度物体或助手站立,一腿直膝支撑,另一腿放在高处,脚尖上勾,挺胸立腰收髋,上体前俯向前下振压。

跆拳道的精神在于忠孝爱国、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前踢腿是跆拳道腿法中最直接、最轻快、最敏捷的一种腿法。

跆拳道在1994年9月经国际奥委会正式通过,被列为 2000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朝鲜是跆拳道的发源地,而韩国则被公认为跆拳道的宗主国。

跆拳道“道礼”的要求是:先立正站立,再上身前倾30度,头低45度、目视地面行鞠躬礼。

跆拳道以“级”和“段”来划分,共分十级、三品、九段。 跆拳道的主要特点:

(1)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2)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3)强调气势,发声扬威;(4)礼始礼终,培养良好道德品质;(5)以刚制刚,直来直往。 跆拳道的主要作用:

(1)改善和增强体质;(2)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3)磨练意志,培养高品格的修养;(4)娱乐欣赏。 跆拳道的“礼义”:

(1)礼让精神;(2)不诽谤污辱他人;(3)谦虚而尊重他人的人格; (4)培养人道主义和正义感;(5)为人处世要合乎礼义;(6)无论问题的大小都要极公平且慎重地处理;(7)不接受和赠予不情愿的礼物。

如何防止跆拳道运动损伤发生:

进行跆拳道训练之前,应将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充分活动开,关节、肌肉、韧带与机械一样,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润滑度后,才能既发挥效益,又减少损伤,特别要加强踝、腕、膝、腰等脆弱关节和肌肉群练习,对于防止关节脱臼、断裂、筋肉交错、手脚麻木、动作僵硬等伤害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跆拳道比赛中哪些是属于有效得分部位:

(1)躯干,可用拳或脚的技术攻击髋骨以上至锁骨以下及两肋部,但背部没有被护具保护的部位禁止击打;

(2)从两耳向前的头颈的前部,只允许用脚的技术攻击。 横踢腿动作的要领:

以右腿为例:右脚屈膝从左脚内侧向前提起,大小腿折叠,重心移至左脚,眼视攻击方向,右脚跟内转,同时上体左转,右脚背绷直,右脚转髋,上体不动,上体左转的同时侧倾,右脚以膝关节为轴,脚背由右向左横向弹击。 (1)横踢时全身放松,迅速连贯,协调一致,整个动作在一刹那间完成。 (2)支撑腿以脚掌为轴,随整个横踢动作旋转。

(3)横踢时右胯前送,以腰发力,大腿带动小腿用力快速弹击。 (4)上体侧倾,以避开对方的攻击,双手屈肘保护中段。

(5)攻击脚水平横向踢击,以脚背正面为力点,像鞭子抽出一样打击目标。

下劈腿的动作要领:

以右脚为例:右脚经左脚内侧向正上方提起,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的左腿,当右脚上摆至最高处时,以右脚掌为力点,迅速向前下方劈击,同时右胯前送,上身稍后仰配合。

跆拳道中横踢腿腿法的易犯错误有哪几点:

(1)起脚时,膝关节不是正顶膝启动,而是膝关节横向提起,动作幅度过大,易暴露出腹部、胸部;

(2)提膝、转髋、拧腰、弹击动作不连贯,形成分解;

(3)大小腿折叠不充分,弹击缓慢无力。

搏击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的区别:

搏击跆拳道:(1)基础(礼仪、素质);(2)基本技术(膝法、腿法;拳法、肘法;摔法、擒拿等);(3)搏击(自卫术、自由实战);(4)品势 (太极、高丽、花郎等);(5)功力(威力、特技)。

竞技跆拳道:(1)基础(礼仪、素质);(2)基本技术(实战姿势、站位;步法、拳法、腿法、防守法);(3)组合技术(腿法组合、步法组合);(4)竞技比赛(规则、战术)。

跆拳道理论教案

跆拳道:跆拳道是一项利用拳和腿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单腿组合:是用同一腿连续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不同腿法练习。

1966年成立了国际提阿拳道联盟(ITF),198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了世界跆拳道联盟。

1999年6月7日在加拿加埃特蒙举行的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上,我国女运动员王朔战胜多名世界跆拳道高手,获得女子55公斤级冠军,这是我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4年9月,经国际奥委会正式通过,跆拳道被列为2000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各四个级别。

1995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跆拳道协会,魏纪中当选第一任协会主席。

跆拳道运动项目的比赛选手应戴好护身、头盔、护裆、护臂、护腿后进入比赛区域。

跆拳道的作用:

(1)改善和增强体质. (2)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3)磨练意志,培养高品格的修养. (4)娱乐观赏.跆拳道的主要特点: (1)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2)以击破为测试功力的手段;(3)强调气势,发声扬威;(4)礼始礼终,培养良好道德品质;(5)以刚制刚,直来直往。

在跆拳道比赛中,允许的技术和攻击的部位:

(1)允许的技术A、拳的技术,使用拳的技术必须紧握拳,用拳正面的食指和中指部分击打 B、脚的技术,使用脚的技术必须用踝关节以下的脚的前部击打;

(2)允许攻击的部分A 躯干,可用拳或脚的技术攻击髋骨以上至锁骨以下及两肋部,但背部没有被护具保护的部位禁止击打;B、从两耳向前的头颈的前部,只允许用脚的技术攻击。

跆拳道比赛中哪些是属于有效得分部位:

(1) 躯干,可用拳或脚的技术攻击髋骨以上至锁骨以下及两肋部,但背部没有被护具保护的部位禁止击打;(2)从两耳向前的头颈的前部,只允许用脚的技术攻击。

第15篇:乒乓球理论教案

乒乓球理论教案

【教学内容】 体育常识:乒乓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使学生知道乒乓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场地器材及规则。

3、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剧是什么?那么我国的国球又是什么?对了,就是乒乓球。(板书课题) 一、乒乓球发展简况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欧洲。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五个阶段:

1、欧洲全盛期——

最初运动员使用木制球拍,因为乒乓球运动流行于欧洲,所以这个时期欧洲最厉害。

2、优势转向亚洲(日本)——

五十年代日本长抽打法称霸乒坛,结合快速步法,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从此上旋打法占了优势。

3、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崛起世界乒坛——

中国总结正反面的经验在技术上,以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这个时期称霸乒坛。

4、欧洲的复兴欧亚对抗——

欧洲选项手他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开始学习日本和中国的技术,进而于亚洲对抗,

5、进入奥运时代—— 88年乒乓球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各国更加重视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

二、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 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限制,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象我国乒乓球开展的就非常好。 乒乓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乒乓球是一项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使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

1、全身的关节和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

2、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功能。总之乒乓球运动具有其他运动所不曾有的某些独特功能,另参与者获益终生。

三、乒乓球场地器材及规则

通过上课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1、球、球台、场地:

球的直径40毫米、重2.7克,颜色为白色和橙黄色。

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颜色为,绿色、蓝色两种。象我们学校的球台就是标准的。

球网高15.25厘米,大约和你的球拍宽度一样。 场地长14米,宽7米。

2、站位在击打距离:

站位:指运动员开始击球前的基本位置。

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30-5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近台。 中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50-7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中远台。 中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70-10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中远台。

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1米以外的范围称中远台。

3、击球路线: 五条基本线路:右方斜线、右方直线,中路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

4、击球时间:

分为五个时期: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5、球拍击球部位:

分为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下部

6、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拍面角度: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拍形前倾 拍形稍前倾 拍形垂直 拍形稍后仰 拍形后仰

7、握拍法:

基本上分直握法和横握法两种

直握特点——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 王皓,马琳。 横握特点——照顾面积比较大、反手便于发力,也便于拉弧圈球

王励勤,张一宁。

8、提高击球质量五大要素:

1、制造适度弧线

2、提高快攻的速度

3、增大击球的力量

4、掌握多变的旋转规律

5、控制回球的落点

三、基本规则

1、

球处在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叫做一个“回合”。 

2、

不予判分的回合叫做“重发球”。 

3、

判分的回合叫做“得分”。 

4、

握球拍的手叫做“执拍手”。 

5、

未握球拍的手叫做“不执拍手”。

6、

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触球叫做“击球”。

7、

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回弹过网,均应视为“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一)、合理发球

1、时,球应停放在不执拍手的掌上,手应静止、张开、伸平,四指并拢,拇指不限。

2、时,不执拍手与球接触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并在发球员的端线之后。

3、在不执拍手掌上静止的最后一瞬间起直至击球,整个球拍应始终高于比赛台面。

4、打比赛当中,球应首先触及本方台面的右半区,然后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触及接球员台面的右半区。

5、员必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重发球:

1、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2、合理发出的球,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拦击或阻挡。

3、接发球员未准备好而球已经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他同伴均没有企图接球。

(二)、失一分

1、

未能合法还击 

2、

未能合法发球 

3、

连续两次击球

4、

用不符合所规定的拍面击球

5、

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移动了比赛台面 

6、

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

7、

发球时发球员或其同伴跺脚

8、

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触及球网装置

第16篇:理论教案1

案1 内容:新学期的任务、要求和打算

目标:(1)让学生知道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从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让学生懂得教师提出的上课新要求,从而更加自觉地和教师紧密配合,为圆满完成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作出努力。

步骤:

一、任务

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

2、中长跑练习和测验

3、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4、立定跳远的练习与测验

5、篮球传、接球和技、战术训练

6、自选内容

二、要求

1、时刻牢记一个高中生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出不适合高中生的事情。

2、一切行动听指挥。体育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场地大、上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必须得到加强,虽然我们的体育教学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在纪律和上课的规范上必须得到加强,使全班每个同学在体育课上步调一致,做到既让学生充分活动开,又很流畅,放得开又收得拢,真正体现体育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自觉遵守体育课的常规。体育课有其特殊性,为保证学生活动时不止于受伤,绝对禁止穿皮鞋,尽量保证服装能适合上体育课的要求。

4、多相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体育活动必须有几个人或是几十个人的通力协作,才能玩得开兴和有兴趣,也才有劲头,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娱乐的效果,也才能在活动中激发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个班级的、强烈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气氛。

三、打算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平时经常和学生都交流,听取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要求,教师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在安排课时适当作些调整,争取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3、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多用一些力学原理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让高中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和消化,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快掌握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

第17篇:乒乓球理论教案

乒乓球运动理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使学生重点了解乒乓球在国内的发展。

3、使学生知道乒乓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场地器材。

【教学内容】 体育常识:乒乓球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剧、国花是什么?那么我国的国球又是什么?对了,就是乒乓球。(板书课题)

对的,在中国最普及的动无非是篮球和乒乓球运动,然而篮球运动却始终成不了大气,相反乒乓球运动却一直占据着世界霸主的地位。 一、乒乓球发展简况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欧洲。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五个阶段:

1、欧洲全盛期——

最初运动员使用木制球拍,因为乒乓球运动流行于欧洲,所以这个时期欧洲最厉害。

2、优势转向亚洲(日本)——

五十年代日本长抽打法称霸乒坛,结合快速步法,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从此上旋打法占了优势。

3、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崛起世界乒坛——

中国总结正反面的经验在技术上,以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这个时期称霸乒坛。

4、欧洲的复兴欧亚对抗—— 欧洲选项手他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开始学习日本和中国的技术,进而与亚洲对抗,

5、进入奥运时代——

88年乒乓球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各国更加重视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

二,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乒乓球运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球”。

1,、中国乒乓球运动是从日本引进来的,1925年,中日两国开始了乒乓球运动的交往。

2、1952年,在北京大学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比赛。赛后,国家乒乓球队开始集中训练。同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后改称为中国乒乓球协会。

3、1959年4月5日,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为我国夺取了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中国乒乓球队近50年来在世界三大赛中共为祖国夺取了100多个世界冠军,并且囊括了4次世锦赛、2次奥运会的全部金牌,创造了世界体坛罕见的长盛不衰的历史。

4、1961年4月,中国乒乓球协会在北京承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锦标赛——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5、1988年,在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勇夺女子单打(陈静)和男子双打(陈龙灿/韦晴光)两项冠军,与东道主韩国平分秋色,并在整个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榜中占据了2/5的席位。自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几乎完全垄断了这一项目的金牌。其中在已产生的10枚女子项目金牌中独揽9枚,10枚男子项目金牌中独揽7枚。乒乓球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势项目。

6、穿插历史事件——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的故事

三、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 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限制,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象我国乒乓球开展的就非常好。 乒乓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乒乓球是一项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使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

1、全身的关节和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

2、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功能。总之乒乓球运动具有其他运动所不曾有的某些独特功能,另参与者获益终生。

四、乒乓球场地器材

通过上课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1、球、球台、场地:

球的直径40毫米、重2.7克,颜色为白色和橙黄色。

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颜色为,绿色、蓝色两种。象我们学校的球台就是标准的。

球网高15.25厘米,大约和你的球拍宽度一样。 场地长14米,宽7米。

五、结束语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约1000多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在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浪潮中,乒乓球活动在我国变得更加时尚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课余、工余、休息日参加乒乓球运动。

第18篇:驾校理论教案

驾校理论教案

一、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理解和掌握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相关内容,了解违法处理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驾驶证申领和使用,驾驶员考试标准和要求、机动车登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员自学原文和培训教材为主,辅以理论教员课堂教学辅导,重点解释相关名词和术语,并结合多媒体教学强化、巩固学习效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教学目标:建立印象思维模式,提高培训效果,着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员的素质教育。

教学的特点:

1.

2.

3.4.

第19篇:理论教案1

案1 内容:新学期的任务、要求和打算 目标:(1)让学生知道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从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让学生懂得教师提出的上课新要求,从而更加自觉地和教师紧密配合,为圆满完成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而作出努力。

步骤:

一、任务

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

2、中长跑练习和测验

3、侧身滑步推铅球

4、支撑跳跃

男生:跳箱

女生:山羊

5、篮球传、接球和技、战术训练

6、自选内容

二、要求

1、时刻牢记一个高中生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出不适合高中生的事情。

2、一切行动听指挥。体育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范围广、场地大、上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必须得到加强,虽然我们的体育教学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在纪律和上课的规范上必须得到加强,使全班每个同学在体育课上步调一致,做到既让学生充分活动开,又很流畅,放得开又收得拢,真正体现体育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自觉遵守体育课的常规。体育课有其特殊性,为保证学生活动时不止于受伤,绝对禁止穿皮鞋,尽量保证服装能适合上体育课的要求。

4、多相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体育活动必须有几个人或是几十个人的通力协作,才能玩得开兴和有兴趣,也才有劲头,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娱乐的效果,也才能在活动中激发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个班级的、强烈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气氛。

三、打算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平时经常和学生都交流,听取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要求,教师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在安排课时适当作些调整,争取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3、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多用一些力学原理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让高中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和消化,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快掌握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

第20篇:健美操理论教案

大悟中职校

健美操基本理论教案

年级:高二

指导教师:田田

实习教师:韩京

2010年

月第

一、教学目标:

1.向学生讲授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健美操的概述,特点,锻炼价值及竞赛规则,使学生对健美操有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

2.向学生讲授乐理常识,包括节奏、韵律、风格及如何欣赏音乐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的一般基础知识及音乐对健美操的重要作用,为技术课的顺利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3.向学生介绍健美操运动时的生理卫生和保健卫生知识及运动常识,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基本掌握健美操特点及创编原理

三、教学内容: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从而达到健美和健心目的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随着全民健身活动高潮的兴起,近年来在我国得以广泛开展。

(一)、健美操的分类、作用与特点 A、健美操的分类

根据健美操练习的目的和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分为大众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两大类。

1.大众性健美操

大众性健美操,也称健身健美操。其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发展和提高身体的工作能力。由于动作简单易学,活泼流畅,节奏感强,并按一定顺序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实效且有针对性。因此,适合各种年龄和不同层次的人锻炼。同时,大众健美操也是竞技健美操的基础。

2.竞技性健美操

竞技性健美操是以争取优胜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类健美操,它有特定的竞赛规则,并按照规定的项目和规则要求组织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它虽然同大众性健美操一样都有增强体质、美化形体、陶冶情操的功效;但由于动作难度、运动强度和密度较大,技术复杂,且有规定时间和特定动作的要求;因而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和艺术性的特点。竞技性健美操主要 1

大悟中职校

适合青年男女练习。竞技健美操只进行自编动作的比赛,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比赛项目有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操四项。 B、健美操的作用

1.增进健康美

健康美主要是指在健康身体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精神状态、气质和风度。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和发展;可使呼吸肌增强,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提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使人表现出精神饱满、愉快和动作协调优美,使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

2.塑造形体美

形体美主要是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它主要由身高、体重和人体各部分的长度、围度及比例所决定,并受肤色、姿态、动作、风度以及着装和化妆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形体美有着各种认识和追求。人们通过力量练习,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得到协调、匀称发展,这类形体可称为“肌肉型”。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各部分肌肉特别发达,显示时肌肉线条清晰。通过舞蹈或艺术体操等练习与塑造形体相结合,可称为“艺术型”。共主要特征是身体各部分脂肪较少,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好,动作优美动人。把发展体能和发展身体相结合而塑造的形体,称为“体能型”。其主要特征是形体适应各项目的需要,肌肉发达而灵活,能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比赛。根据各自的身体条件,塑造自己理想的形体,称为“自选型”。其主要特征是弥补缺陷,使身体协调发展。

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健美操可使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使青年人动作优美体态矫健;使中年人延缓机体的衰退,保持良好体态;使老年人骨骼结实,肌肉富有弹性,维持良好形体;同时还能使畸形身体得以矫正。总之,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能使人们的身体匀称、和谐、健美地发展,从而塑造健美的形体。

3.陶冶心灵美

心灵美是指一个人对人体美的认识理解、动机目的、鉴赏标准及锻炼方法的选择等。健美操锻炼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可使人们在欢乐的乐曲声中进行自娱;也能使人们忘掉苦闷和忧伤,恢复已经丧失的心理平衡,调剂人们的思想情感;同时,还可使人们在一种特定的集体环境中相互交流情感,互相鼓励,增强集体观念,培养意志品质;对养成动作美、姿态美、形体美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和陶冶美的情操都有着重要作用。 C、健美操的特点

健美操动作美观大方,朝气蓬勃,刚劲有力,准确到位。因此可有效地训练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姿态,使人体匀称、和谐地发展。轮廓线条清晰而优美,有利于培养健美的体态和 2

大悟中职校

风度,塑造健美的形体。健美操是以健身为基础,融健身和健美于一体。既注重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

1.学校健美操介于大众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之间,它既具有大众健美操强身健体的锻炼目的,又需要有多变化的身体动作;虽然没有竞技健美操那么高的动作难度及激烈的竞技形式却具有竞技健美操的套路表演及竞技性质。

2.学校健美操是以学习和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为目的,可以培养学生规范的健美操动作,提高学生生动的表现力及韵律感、节奏感,以及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小组合、短套路为学校健美操的主要教学手段(短套路为一分钟左右,长套路在5分钟之内)。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自我的心理欲望。

(二)、健美操基本动作内容与练习方法

健美操基本动作练习是按照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分部位进行练习的,因此可以有重点地、系统地改善和发展身体的各个部位。掌握基本动作就可以为尽快地掌握复杂动作和成套动作打好基础。

(三)、学校健美操的要求

1.规范 2.力度 3.表现力 4.幅度

(四)、学校健美操的创编原则

1.针对性

(1)因人而宜: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接受能力强,精力旺盛。因此,在创编大学生健美操时应注意选择健美大方、充满青春活力、体现时代特征、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动作应幅度大,力度强,速度稍快,运动负荷较大。明快动听、节奏强劲的音乐。

(2)有目的性:健美操可根据不同的锻炼目的分为形体健美操、减肥操、矫正操、保健操等,在创编时应针对练习者的不同目的有所侧重。如减肥操应以简单易学、重复性的有氧运动为主,使其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如果想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使身体匀称发展,就应根据练习者的形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动作,使其达到匀称、完善、健美的形体;在创编预防脊柱侧弯的医疗保健操时,应多设计一些躯干动作,尤其是体侧屈、体转等动作,配 3

大悟中职校

以身体其他部位动作的全方位运动。

2.科学性

一般成套健美操是由引导过渡、基本操和放松操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导过渡,包括深呼吸、踏步、伸展等。目的是使身体、生理、心理为进入深的主体做好准备,同时了解音乐节奏、速度、风格,调适心理状态。第二部分为基本操,是成套健美操的主要部分,一般先从远离人体的头或足开始,即头颈→上肢→肩→胸→躯干→下肢→全身→跳跃,由局部到整体,高潮在跳跃运动。第三部分为整理放松动作,一般为踏步和全身放松调整。动作速度渐慢,伴以深呼吸,使心率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3.全面性

成套健美操动作一般包括头、肩、腰、髋、腹、背和上、下肢运动。 4.创新性

创新是健美操的生命。健美操的创新应从多方面着手,如动作的创新,包括方向的变化,对称与不对称动作;包括动作路线的变化,长短、曲直的搭配;包括音乐的创新(包括特殊制作,特殊合成);还包括动作连接的创新及队形路线变化的创新及难度创新等。

5.动作与音乐的一致性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健美操是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段。动作是解释音乐的一种身体语言,音乐的选择决定了整套操的风格。因此在创编健美操时,要根据音乐的背景、民族习俗、文化特点,尽量设计出既能充分说明音乐,又不失健美操特点的动作。使音乐旋律和风格与动作形象和风格融为一体,达到音乐和身体动作相互促进和表现的高度统一,否则就失去了健美操的艺术价值。

《柔道理论教案模板.doc》
柔道理论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