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理论教案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理论教案

运动训练——武术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依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仅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还拿起石头、木棒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经过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武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历程的发展,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壮大发展。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两大类。 1.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以攻守进退、动静结合、刚柔虚实等运动的变化规律形成练习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弹、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按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1)拳术

拳术:是徒手练习的武术套路运动。 武术拳种的种类:

武术拳种多种多样,可以说上名字派别的就有几百种,但是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等。 (2)器械

器械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刀、枪、剑、棍是现在重点的竞赛项目。

刀:刀术短器械的一种。它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而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运动方法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勇猛快速,刚劲有力。

剑:剑术短器械的一种。它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上端。以刺、点、撩、截、格、挂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

枪:枪术长器械的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臂等。练习枪术要求持抢要稳活,扎抢要平正迅速,力达枪尖。拦拿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步法轻灵稳健。

棍: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等同本人身高。它以臂、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 (3)对练

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徒手对练这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如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太极拳对练、八极对接等。

器械对练这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徒手与器械对练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4)集体表演 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2、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主要是散手、短兵。 (1)散手

散打运动是在利用现代体育推动的方法,在传统武术中采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出有一定的竞赛规则来进行攻防性的实战演练,就是说比原来套路的对练又提高了一步,属于实战性的演练。散打运动的比赛是在高六十厘米、边长八米的正方形台上进行的上面铺有软垫,运动员要戴护具。

现代散打运动是指两人踢打摔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打对拔格斗的一项运动。散打运动是一项较劲、斗智斗勇的激烈项目。散打基本技术包括实战姿势、步法、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返还技术等五个部分。在现代体育教育推动的基础上,通过锻炼可全面提高人体身体素质,同时更好的引导青少年加强对强身益智,陶冶情操,培养青少年具有不怕坚苦,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2)短兵

短兵运动在五十年代开展较广泛,现代推广较差。该项运动是运动员手持器械,在场地内运用劈、刺等技术进行的对抗项目。

推荐第2篇:理论教案

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素概念和在体内的作用。

2、了解不同运动项目锻炼中如何加强营养素的补充。

3、掌握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时的膳食问题。

4、学会运动与营养的合理搭配。

教学重点: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锻炼项目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教学内容:

一、营养与健康

1、营养的涵义与合理营养

生命的存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各种生命活动及体育活动的进行,都依赖于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新的构成细胞的物质、能源和其他活性物质,而且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这一获得与利用食物的过程,称为营养。营养是保证机体生命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条件。

2、营养膳食的合理性

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营养,而科学合理的营养则是增强机体质量、完善生理机能、提高健康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之一。

营养膳食的合理性原则,就是要求膳食中必须含有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而且含量适当,种类互补,全面满足身体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此外,营养的合理性还要求食物是易消化吸收,不含对机体有害成分。

3、营养素概念: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须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营养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身体同时也需要适当的体育锻炼,所以营养与体育锻炼时密不可分的。

二、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

1、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第一重要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构成酶和激素成分,调节酸碱平衡及全身生理机能;增强机体抗病免疫能力;供给热能等。机体一旦缺乏蛋白质,首先影响机体生长发育,肌肉萎缩,甚至贫血,并出现抗病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易疲劳,伤口不愈合等现象。

2、脂肪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脂肪在体内构成细胞膜及一些重要组织,参加代谢,供给热量,保护内脏,保持体温,并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作用。

3、糖类在体内的主要作用:糖类在体内的首要作用是供给热能,人体所需能量的百分之六十是由糖类供应的。其次还构成组织成分并参与其他物质代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营养作用,调节脂类代谢,具有解毒作用,保护肝脏等功能。机体缺糖使血糖下降,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机能,使其兴奋性下降,反

1 应迟钝,四肢无力,动作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运动不能继续。

4、维生素包括脂溶性(A、D、E、K4种),水溶性(B

1、B

2、C等)

5、矿物质(又称无机盐):体内矿物质元素种类很多,总量约占体重的百分之五,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其中,钙和铁是最易缺乏的。钙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在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参与凝血过程等。铁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血红蛋白。

6、水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构成具体的主要成分,参与全身所有的物质代谢,完成机体的物质运输,调节体温,保证腺体正常分泌。

三、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进行体育锻炼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紧张,内分泌机能提高,酶系统活跃,新陈代谢旺盛,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数倍、十数倍于安静状态,体内的糖、脂肪被大量分解供能,蛋白质代谢更新加快,大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参与分解代谢而加大了丢失过程。这些变化,使机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为增多。

营养与体育关系密切,对锻炼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造成的能量消耗,要在运动结束后通过合理的营养膳食得到补充。如果缺乏合理营养保证,消耗得不到补充,机体处于一种“亏损”状态,久而久之,对机体健康不利,会使锻炼者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下降,出现乏力疲劳甚至疾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锻炼效果或运动成绩是很困难的事情。

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时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条件。以科学营养为物质基础以体育锻炼为手段,用锻炼的消耗过程换取锻炼后的超量恢复过程,使机体积聚更多的能源物质,提高了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此时获得的健康,较之单纯以营养获取的健康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合理营养加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不同锻炼项目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在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中,因各个项目代谢特点不同而对合理营养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

1、跑步的营养特点

短跑是以速度素质为基础的无氧代谢供能为特点,工作时间短,强度大,要求有较好的爆发力的项目。在膳食中要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以增大肌肉体积,提高肌肉质量,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可达3.0克左右。另外,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磷和糖的含量,为脑组织提供营养,改善神经控制和增强神经传递,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收缩。还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矿物质如钙、镁、铁及维生素B1的含量,以改善肌肉收缩质量。

长跑是以有氧耐力素质为基础,以有氧代谢供能为特点,要求有较高的心肺功能及全身的抗疲劳工作能力的项目、虽强度较小但时间较长,体力消耗较大。要求膳食中以较全面的营养成分,增加机体能源物质的储备,在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成分中,突出铁、钙、磷、钠、维生素C、B1和E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有氧耐力。

2、体操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健美操以及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动作复杂而多样,要求有较强的力量与速度素质以及良好的灵巧与协调性,对神经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其营养特点是:

2 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参加该类项目有时为比赛需控制体重,但不能过分控制饮食,避免造成营养不良,特点是不能影响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3、球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球类项目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食物中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糖以及维生素B

1、C、E、A。球的体积越小,食物中维生素A的量应更高些。足球活动时间较长且在室外活动,矿物质、水分丢失较多,应及时补充。

4、冰雪项目的营养特点

由于长时间在冰雪上活动,价值环境温度较低,机体产热过程增强以维持体温,所以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较多,膳食中必须给予补充。同时要增加糖类以提供能源,维生素以B族为主,并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保护眼睛,适应冰雪场地的白色环境。

5、游泳项目营养特点

游泳项目在水中进行,使机体散热较多、较快,冬泳更是如此。游泳锻炼要求一定的力量与耐力素质,要求在膳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和适量的脂肪。老年人及在水温较低时处于抗寒冷需要,可再增多脂肪摄入。维生素以B

1、C、E为主。矿物质应增加碘的含量,以适应低温环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的需要。

五、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的营养特点

1、夏季锻炼的营养特点

夏季气候炎热,锻炼应多在通风处、树荫处进行。此时体内物质代谢变化很大,大量出汗使能量消耗增加,并使钙、钠、钾及维生素大量消耗和失去。所以,夏季锻炼时的膳食有其特殊要求,及时合理地补充水和电解质及维生素比补充蛋白质、糖、脂肪更加重要,这对增加散热过程,防止中暑是必须得。在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摄入,常温下每人每天为10~15克,夏季高温再增加10克左右。需补充维生素包括B

1、B

2、B

6、C、胆碱、泛酸、叶酸等。蛋白质的补充应教平日增多,减少脂肪成分,膳食搭配应清淡可口,以增加食欲,并多吃一些蔬菜与水果,以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

2、冬季锻炼的营养特点

冬季气温较低,寒冷的环境使机体代谢加快,散热量增加,所以膳食中应增加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同时,增加热能充足的食物和维生素A、B

1、B、C、E。因冬季着装较多,户外活动少,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时间较少,还应在膳食中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铁、碘的含量。

讨论问题:谈谈你运动后的饮食问题。

推荐第3篇:采气工理论试题答案

采气工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按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位移的方向划分的断层是(D)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逆断层

2、按有无边底水分的气藏是(B

(A)气驱气藏(B)纯气藏(C)水驱气藏(D)均质气藏

3、编制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分析的依据是(A

(A)探明储量(B)控制储量(C)预测储量(D)地质储量之比

4、气液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液体沿油管壁上升,气体在井筒中心流动,气流中含有液滴,这种流态称为( A) (A)环雾流(B)气泡流(C)段柱流(D)雾流

5、下列的各种阀,哪些阀安装没有方向性?( A) (A)闸阀,平板阀,旋塞阀门(B)闸阀,安全阀,旋塞阀 (C)安全阀,平板阀,旋塞阀(D)截止阀,平板阀,旋塞阀

6、在生产中,气开式自力调压阀突然关闭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 B) (A)阀芯及阀座刺坏

(B)调压阀皮膜破裂 (C)指挥器弹簧太长

(D)挡板与喷嘴不平行

7、CWD-430型天然气差压流量计所记录的静压是指(C ) (A)孔板上游处压力

(B)孔板下游处压力 (C)孔板上游处绝对压力

(D)孔板下游处绝对压力

8、低温回收凝板油采气流程适用有相当的气量,一般应大于(B ) (A)10*104m3/d

(B)30*104m3/d (C)50*104m3/d

(D)70*104m3/d

9、在气田开采中、后期,气水同产井一般应用( A) (A)小油管

(B)大油管

(C)套管

(D)油套管

10、在气井生产过程中,氯离子含量上升,气井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B) (A)凝析水在井筒形成积液

(B)出边、底水的预兆 (C)井壁垮塌

(D)油管断裂

11、造成气井(藏)产量递减的主要地质因素是(A ) (A)地层压力下降

(B)边水窜入 (C)地层水活动

(D)双重介质的差异性

12、根据递减指数n值的变化,(5

(B)双曲线I型

(C)双曲线II型(D)视稳定型

13、在杂质固体颗粒的直径和密度相同,气体的密度相同,流动状态(沉流、过渡流、紊流)相同条件下,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比重分离器(D) (A)好

(B)差

(C)相同

(D)无法比较

14、EK系列登记表中,温度变送器的统一标准输出信号是( C)直流电流输出

(A)0~4mA (B)4~10mA (C)4~20mA (D)0~20mA

15、交流380V是指三相四线制相线间电压,即( B (A)相电压

(B)线电压

(C)线路电压

(D)端电压

16、金属导体电阻的大小与(C

(A)导体长度

(B)导体截面积

(C)外界电压

(D)材料性质

17、在易燃易爆的场所、有腐蚀气体的场所和露天照明选择正确的灯是(A

(A)防爆型 密闭型 防水型

(B)开启型 保护型 防水型 (C)密闭型 防爆型 保护型

(D)防水型 防爆型 开启型

18、球阀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B ) (A)调节机构 ,阀体,球体,密封结构 (B)阀体、球体,密封结构,执行机构 (C)调节机构,球体,密封结构,执行机构 (D)调节机构,阀体,球体,密封结构

19、用于调节天然气流量或压力的阀有( B)

(A)平板阀

(B)减压阀

(C)止回阀

(D)调压阀 20、气、油、水的的系数相比较,正确的是(B ) (A)天然气>原油>水

(B)原油原油>天然气

(D)原油>天然气>水

21、( D)是在平面上分类的褶曲。

(A)斜歪褶曲

(B)倒转褶曲

(C)平卧褶曲

(D)长轴褶曲

22、按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位移的方向划分的断层是( D) (A)走向断层

(B)倾向断层

(C)斜交断层 (D)平衡断层

23、油气田的探明储量( C) (A)不能作为勘探开发的依据 (B)只能作为进一步勘探的根据 (C)可作为编制开发方案的依据 (D)是制定油气藏生产计划、编制和开发调整的依据

24、螺纹代号ZC3/4in表示( D) (A)公称直径3/4in,左旋圆柱管螺纹 (B)公称直径3/4in,右旋圆柱管螺纹 (C)公称直径3/4in,左旋锥柱管螺纹 (D)公称直径3/4in,右旋锥柱管螺纹

25、下列试井方法中属于产能试井的是(B ) (A)干扰试井

(B)等时试井

(C)压力恢复试井

(D)脉冲试井

2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气藏常见的驱动类型有气驱、弹性水驱、刚性水驱 (B)气驱气藏的单位压降采气量是常数 (C)弹性水驱作用的强弱与采气速度无关

(D)刚性水驱气藏必须有地面供水露头且水源充足

27、某气井稳定试井求得产气方程A=0.00209,B=0.0014,地层压力为26.738Mpa(在求产气方程式时,压力单位:Mpa,产量单位104m3/d),该井无阻流量为( B)

(A)713.9*104 m3/d

(B)713.9*103 m3/d (C)695.4*104 m3/d

(D)695.4*104 m3/d

28、当空气甲烷含量增加到(A )时,会使人感到氧气不足,因缺氧窒息而失去知觉,直到死亡。

(A)10%

(B)8%

(C)6%

(D)4%

29、一个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 C) (A)接闪器、避雷针和引下线 (B)避雷针、接地装置和引下线 (C)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D)接闪器、避雷针和接地装置

30、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发现呼吸停止,但仍有心跳,应采取( C)措施抢救。

(A)胸外心脏挤压

(B)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 (C)口对口或摇臂压胸人工呼吸(D)抬到通风处自行恢复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30分)

(√)

1、气田开发方案的实施有:按照开发设计和建设天然气集输站等配套工程,使气田全面投入开发。

(╳)

2、地层温度每增加1℃时增加的浓度叫地温梯度。

(√)

3、在垂直管流过程中,由于压力和温度的不断下降,使其他流体的流动形态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从而要影响到举升的效果。(╳)

4、气井的流态多为段柱流,油气井则常见雾流。

(╳)

5、油管头以上部分称为采气树(采油树),由闸阀、角式节流阀组成。

(√)

6、气井的不稳定试井,主要用于获取气藏特性参数,判断气藏边界状况及井间连通状况等目的。

(╳)

7、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调为工作压力的1.15~1.2倍。

(√ )

8、对加泡排剂助排的气水同产井,泡排剂可能在井内产生沉淀。从而在生产管柱某些缩径处堆积而堵塞油管。

(√ )

9、脱除天然气中的水汽,即可提高输气管线的输气量,又可防止管内壁的腐蚀。

(√ )

10、气田低压气增压输送时,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往复式压缩机。(╳)

11、机械制图中,螺纹的牙底线用虚线表示。

(╳)

12、根据每个工作制度开始时的地层压力,不能预测不同时期的地层压力。

(╳)

13、根据计算井底压力公式,,可绘制气藏压降储量曲线。(√)

14、在接地、接零线上不能装熔丝。

(√

15、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冲击管壁和容器壁也会产生冲击燥声。(╳)

16、甘醇再生温度控制在204℃以下,重沸器温度越高,甘醇浓度越大。

(╳)

17、SBGDA系统某一环节出现故障或与调度控制中心的通信中断时,影响其数据采集和控制能力。

(√ )

18、天然气的脱水也是对输气管线的防腐措施之一。

(╳)

19、在停气情况下的生产管线通球清管,球速应控制在15m/s以内。

(√)20、阀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 )

21、单井压降储量累积法适用于所有气藏。

(√)

22、对气层进行各种研究、压井、增产、堵水等井下作业都要通过气井来完成。

(╳)

23、渗透率是指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

24、孔隙性是评价储集层好坏的主要标志。

(√ )

25、一般来讲,气层岩石颗粒的圆度好、分选好、裂缝越发育,渗透率是用来衡量岩石渗透性好坏的标志。(╳)

26、符合达西定律的渗流又称为非线性渗流。(╳)

27、天然气井站所用的法兰均是平焊法兰。

(√)

28、当油管内堵塞不严重时,可以通过加大压差放喷来解堵。(√)

29、酸化压裂都是通过提高地层的渗透性达到增产的。(╳ )30、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时必须并联在电路中。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气田开发初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进行气藏描述,建立初步的地质模型;(2)初步核算地质储量,估算可采储量;(3)进行气藏工程初步论证;(4)提出有效可行的开采方式和采气工艺;(5)进行早期数据模拟选开发方案,作出经济效益评价。

2、压裂酸化选的井(层)应具备那些条件?

答:(1)该井各种资料说明是气层、产层,但测试时气产量低;(2)有一定产量,但压力分析资料说明井底有堵塞现象;(3)完井测试产量远远低于钻井中途测试时的产量;(4)气层套管固井质量好,内径规则,能下入封隔器等井下工具。

3、中毒现场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答:使中毒人员离开工作点,呼吸新鲜空气,松开衣服静卧;(2)呼吸困难者应做人工呼吸或给氧气;(3)清洗有毒物质污染的部分。

4、气举阀排水采气的基本原理。连续气举装置主要有哪三种? 答:气举阀排水采气的原理是利用从套管注入的高压气,来逐级启动安装在油管柱上的若干个气举阀,逐段降低油管柱的液面,从而使水淹气井恢复生产。连续气举装置主要有:

1、开式气举装置,适用于无封隔器完井;

2、半闭式气举装置,适用于单封隔器完井;

3、闭式气举装置,适用于单封隔器及固定球阀完井。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条Ф630mm*7mm的输气管线,已知天然气流速5m/s,试计算天然气单位时间内的体积流量Q。

2、某井气层中部井深1650m,测压深度1600m处的压力为14.48Mpa,1500m处的压力为14.02Mpa,试求气层中部压力.

推荐第4篇:矿山地质工初级工理论

——— :—号—证—考—准— — — 线 — — — — — — — — —:—位封单— — — — — — — — — — 密 — :—名—姓—————煤炭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矿山地质工》初级工(四级)理论考试试卷( 卷)

命题单位:

命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试卷及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准确书写姓名、单位、准考证号、工种代码;

2、必须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对应的题号中,不允许用钢笔或圆珠笔填涂,在试卷内填涂答案无效,修改时使用塑料橡皮擦除干净;

3、不得在答题卡四周的图像定位点上及周围作如何标记;

4、要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能折叠或弄破;

5、本份试卷共2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40分,请在您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煤层的顶板裂隙发育时,工作面一般不能使用顶柱。(对)

2、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镜煤、丝炭、亮煤、和暗煤 。(对)

3、煤岩类型有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对)

4、采空区是指采煤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对)

5、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块运动。(对)

6、活火山只能分布在板块边缘。(对)

7、老空是指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井巷的总称。(对)

8、探放水是指包括探水和放水的总称。(对)

9、白垩纪的代号为T。(对)

10、打开防隔水煤柱放水前必须探放水。(对)

11、伪顶是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层岩层。(对)

12、每个煤层都可分出伪顶、直接顶、老顶。(错)

13、矿井水和瓦斯对煤层生产的影响具有普遍性。(错)

14、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m3/t;相对瓦斯涌出量,单位m3/d。(错)

15、矿井充水的通道为裂隙、溶隙及人工通道等三类。(错)

16、裂隙水的存在条件和特征取决于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对)

17、断层是构造裂隙中最易造成灾害性事故的进水通道。(对)

18、在地形地质图中,地形及岩层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露头线的形态。(对)

19、工业储量包括A+B+C级储量。(对) 20、远景储量就是暂不能利于储量。(错)

21、防治水工作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对)

2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复杂等3种。(错)

23、探放老空积水的超前钻距,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m。(对)

24、矿井涌水量的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得小于3次。(对)

25、一个矿井只有一个煤层发现瓦斯,该矿可不定为瓦斯矿井。(错)

26、断层附近瓦斯含量一定增大。(错)

27、断层附近煤(岩)层破碎。(对)

28、采空区一定有大量积水。(错)

29、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对)

30、防治水措施包括探、防、堵、截、排。(对)

31、巷道掘进前方将要揭煤,必须实施远距离放炮揭煤措施。(对)

32、煤质指标有水份、灰份、挥发份、固定碳、发热量等。(对)

33、三大矿井地质图件是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水平切面图、煤层立面投影图。(对)

34、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背斜、向斜两种。(对)

35、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方位角和倾角。(错)

36、煤层的顶板可分为 伪顶、直接顶、老顶三种。(对)

37、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由煤层及其围岩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一般以甲烷为主,其次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对)

38、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对)

39、硬度是指矿物质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错) 40、可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错)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岩层层面上与走向垂直的是( A )

A.倾向 B.走线向 C.倾角 B.倾向线

3、煤层的夹石称为( B )

A.结核

B.夹矸

C.岩层

D.砂石

4、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

A.煤层间距

B.煤层高度

C.煤层厚度

D.煤层开采厚度 5岩层受力作用后,均可产生裂缝,裂面两侧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者称为( C ) A.褶皱

B.断层

C.节理

D.褶曲

6、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A)

A.倾角

B.视倾角

C.大倾角

D.急倾角

7、煤层倾角小于5度是(A)

A近水平煤层 B缓倾角煤层 C 倾斜煤层 D急倾斜煤层

8、煤层倾角5~25度是(B)

A近水平煤层 B缓倾角煤层 C 倾斜煤层 D急倾斜煤层 9.水平面与岩层的交线是(A )

A.走向

B.倾向

C.倾角

D.倾斜线 10.在地层倾角中,哪个倾角最大?( A )

A.真倾角

B.视倾角

C.大倾角

D.急倾角 11.以下各项,哪个不是岩层的产状要素?( B )

A.走向

B.倾向线

C.倾向

D.倾角

12、煤层倾角25~45度是(C)

A近水平煤层 B缓倾角煤层 C 倾斜煤层 D急倾斜煤层 13.( A )是指在成分上与围岩有明显差别的矿物团块。

A.结核

B.夹矸

C.岩层

D.砂石

14、煤层倾角大于45度是( D )

A近水平煤层 B缓倾角煤层 C 倾斜煤层 D急倾斜煤层

15、煤层厚度为0.30~0.50米为(A)

A极薄煤层 B薄煤层 C厚煤层 D特厚煤层

16、煤层厚度为0.51~1.30米为(B)

A极薄煤层 B薄煤层 C厚煤层 D特厚煤层

17、煤层厚度为3.51~8.0米为(C)

A极薄煤层 B薄煤层 C厚煤层 D中厚煤层

19、岩层或岩体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是( B )

A 断层 B 断层面 C断盘 D 断煤交线 20、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是( C )

A断层 B 断层面 C 段盘 D 断层线

21、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A )

A 断层线 B断煤交线 C 走向线 D 轴线

22、断层面与煤层层面的交线( B )

A 断层线 B断煤交线 C 走向线 D 轴线

23、( A )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极薄的松软岩层,由强度低、易垮落的炭质泥岩组成。 A伪顶 B直接顶 C 间接顶 D老顶 24.M是煤质参数,它表示( B )

A.灰分

B.水分

C.硫分

D.固定碳 25.V是煤质参数,它表示( D )

A.灰分

B.水分

C.硫分

D.挥发分 26.S是煤质参数,它表示( C )

A.灰分

B.水分

C.硫分

D.固定碳

27、( D )位于直接顶之上,也有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组成。

A.伪顶

B.直接顶

C.间接底

D.老顶 28.以下各项,哪种顶板离煤层最远?( D )

A.伪顶

B.直接顶

C.间接底

D.老顶 29.直接与煤层接触的是:( D )

A.直接顶

B.间接顶

C.老顶

D.伪顶

30.在煤田预测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任务是寻找煤炭资源煤田地质勘探阶段是:( A )

A.找煤

B.普查

C.详查

D.精查 31.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的煤田地质勘探阶段是:( B ) A.找煤

B.普查

C.详查

D.精查 32.为矿区建设开发总体设计提供地质资料的煤田地质勘探阶段是:( C )

A.找煤

B.普查

C.详查

D.精查 33.为矿井设计提供地质资料的煤田地质勘探阶段是:( D )

A.找煤

B.普查

C.详查

D.精查 34.高级储量指:(C )

A.A级储量

B.B级储量

C.A+B级储量

D.A+B+C级储量 35.工业储量指:( D)

A.A级储量

B.B级储量

C.A+B级储量

D.A+B+C级储量 36.地质预报应( A )为单位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A.年 B.季 C.月 D.周

37.基本矿图图面清洁,线条均匀,色泽准确适度,按( A )要求的字体注记。 A.图例 B.总工 C.矿长 D.上级领导

38.威胁大矿安全的废弃小窑及钻孔等,均经过堵塞注浆、封堵处理,均达到( A )要求。 A.放水 B.防火 C.防瓦斯 D.防漏风 39.水情、水害监测( A )齐全、设备状态完好。

A.系统 B.内容 C.人员 D.资料

40.地质预报的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 ( B )等 A.对策 B.措施 C.办法 D.方法

41、( B )位于伪顶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一层或几层岩层,一般由砂质页岩、泥岩、粉砂岩等容易垮落的岩层组成。

A.伪顶

B.直接顶

C.间接底

D.老顶

42、基本矿图图面标定和( A )无矛盾。

A:注记 B:高程 C:字体 D:颜色

43、重要巷道的开门应有( B )。标定工作设计图

A:设计图 B:标定工作设计图 C:业务委托书 D:联系单

44、地质预报的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 B)等。 A:对策 B :措施 C:办法 D:方法

45、矿井( B )进行一次防水隐患排查,并有书面排查分析记录。 A:每周B : 每月C:每季 D:每年

46、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 C )天发水害通知单 A:1-2 B:2-3 C:5-6 D:6-12

47、集团、公司组织( C )进行一次防治水安全检查,并有书面整改意见。 A:每周B : 每月C:每季 D:每年

48、基本矿图内容、精度符合( C )。

A:《矿井水文地质规程》B:《地质规程》C:《煤矿测量规程》D:《作业规程》

49、矿井各类防隔水煤柱的留设,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及( A )的要求 A:《矿井水文地质规程》B:《地质规程》C:《测量规程》D:《作业规程》

50、各种( D )工程,如建(构)筑物保护、维修、复垦、迁村购地、塌陷区治理等未出现差错,效果明细。

A:建筑物下B:铁路下C:水下D:“三下”

51、生产矿井必须建立( D ),并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对受水害威胁的工作面也要定期探测。

A:矿压观测系统B:通讯系统C:瓦斯监测系统D:水文观测系统

52、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凡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都必须安排( D ),并有防探水钻孔设计及技术措施.A:探构造B释放压力C:排放瓦斯D:探放水

53、巷道开工单应提前( C )发送地测科。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54、基本矿图每( C )个月填绘一次。 A:1-2 B:2-3 C:3-6 D:6-12

55、基本矿图图面清洁,线条均匀,色泽准确适度,按( A )要求的字体注记。 A:图例 B:总工 C:矿长 D:上级领导

56、威胁大矿安全的废弃小窑及钻孔等,均经过堵塞注浆、封堵处理,均达到(A )要求。 A: 防水 B: 防火C:防瓦斯D:防漏风

57、在井巷揭穿突出煤层或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都必须采取( C )。

A、瓦斯防治措施 B、防治水措施 C、安全防护措施 D、局部防突措施

58、( C )不是透水预兆。

A、挂红 B、煤壁变冷 C、掉渣 D、水叫

59、倾斜断层面上面的断块称( A )。

A、上盘 B、下盘 C、左盘 D、右盘

60、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如果产生电火花,且瓦斯与煤尘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必须具有( A )性能。

A、防爆

B、透气

C、导电

D、防潮

推荐第5篇:信号工(初级工)理论复习题

信号工

(初级工)未用题

四、判断题:

21、钢丝绳严重扭曲或变形,必须把受拉力段剁掉。( √ )

23、罐笼提升应设置灯光保留信号,以增加提升的安全性。( √ )

25、信号工误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不正常造成的。( √ ) 30、只要不超过规定重量,可以超挂车辆提升。( × )

32、流经人体的电流越大,致命危险性越大。( √ )

33、在提升系统运行时,只要安全,可以进行交接班。( × )

34、操车系统与提升机信号系统闭锁,操车完不成,信号发不出去。( √ )

37、道岔的种类可分为: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 × )

51、信号把钩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 √ )

52、可以在提升设备运行中进行交接班。( × )

33、升降人员时,严禁运送爆炸材料。( √ )

54、开车信号发出后,严禁任何人进出罐笼。( √ )

55、推车机在运行时,道口严禁站人。( √ )

56、电雷管和炸药可以在一齐运送。( × )

6

8、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不作业,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 ) 6

9、串车提升,严禁蹬钩、行人。( √ ) 70、遇到摘不掉钩时,可蹬车操作。( × )

7

1、严禁站在道心内,头和身体严禁伸入两车之间摘挂钩。( √ ) 7

2、在双道操作时,应站在道心摘挂钩。( × ) 7

3、斜巷运送爆破材料、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运输,堆放高度不得超过矿车边缘。( √ ) 7

4、佩戴自救器撤离时,若感到呼吸困难,可取下鼻夹,缓解一下。( × ) 7

5、对于SO2中毒者,适用仰卧压胸法。( × )

7

6、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的义务。( √ ) 7

7、严禁用调度绞车提升人员。( √ )

78、不得使用一台局扇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 ) 7

9、用水扑灭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 ) 80、轨道坡度小于5‰时,可以放飞车。( × )

8

1、1次只准推1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 )

8

2、存放车辆时,必须对摘钩后的车辆进行可靠掩车。( √ ) 8

3、严禁超载、超挂车、蹬钩、扒跳车。

√ )

84、8

5、为防止车辆自动滑行时可以用矸石掩车。( × )

86、因为保险绳卡接牢固,所以可以用做主绳来下放空矿车。( × ) 8

7、斜巷提升严禁超挂车、不挂保险绳、不使用防脱销。( √ ) 8

8、人力推车,1次只准推一辆车,可以在矿车两侧推车。( × ) 8

9、信号把钩工目送矿车过变坡点后,仍然可以在巷道停留。( × ) 90、信号把钩工需离岗时,可以私自找他人代替上岗。( × ) 9

1、在车辆通过后,应立即关闭挡车器或挡车栏。( √ ) 9

2、连接装置不够时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 × )

93、在双道操作时,应站在巷道较宽的一侧进行摘挂钩。( √ ) 9

4、可以在车辆未停稳就进行摘挂钩工作。( × ) 9

5、斜巷打运时必须实行全封闭安全管理。( √ ) 9

8、工作完毕后,必须将现场清理干净,( √ )

99、由于斜巷坡度小,可以用不合格连接装置挂车。( × )

10、斜巷打运工作期间,严禁人员在上下斜巷口逗留。( √ ) 10

1、由于人员紧张,绞车司机与把钩工可以相互兼任。( × )

10

2、斜巷打运时必须实行“人牌网(绳)”警戒的全封闭安全管理。( √ ) 10

3、矿车及电机车掉道复轨时,必须有班队长在场指挥。( √ )

6、使用联锁信号装置时,信号装置可能出现哪些不正常情况?

答:(1)信号发送后,声光信号不同时出现; (2)罐笼在运行中,光保留信号突然消失或变更;

(3)罐笼到达正常停车位置时,发送停车信号后,光保留信号仍不消除等。

7、立井信号工现场交接班应交清哪些主要内容?

答:(1)主、备用信号及专用联络电话等通讯信号的完好状况; (2)其它有关设备、设施的完好状况; (3)上班有关运行工作情况; (4)当班有关注意事项。

10、交接班时,应交清哪些内容?

答:(1)主、备用信号及专用联络电话等通讯信号的完好状况。 (2)其他有关设备设施的完好状况。

(3)上班有关运行工作情况

(4)当班有关注意事项

15、对井下机车运输信号有什么要求?

答:(1)井下车场的出口,一般是交叉道口,在交叉口处要设红、绿灯号灯; (2)重列车在驶进道口处80~90m处,见红灯亮必须停车,不准驶进道口,进入井底车场,只有绿灯亮才准重车过道口进入井底车场;

(3)空、重列车进入道口之前,道口必须发出警告声光信号,预示重列车驶进,空矿车不准开出;或者空矿车驶出,重列车不准进入。同时向水平车场调度站发出汇报信号,以便调度员指挥,并发出道口红、绿灯信号指令;

(4)利用机车牵引矿车逐个装煤的采区装煤点,以及利用机车推,拉矿车逐个翻煤的井底车场卸煤钻,应有可靠的声光信号,并与电机车司机配合好; (5)井下机车运输系统,使用先进的信集闭系统。

16、道岔附近设置警冲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为了使机车安全顺利地通过道岔不与其他车辆相撞,在道岔附近必须设置警冲标。道岔附近设置警冲标,是指在道岔附近允许能够安全停车的最近标志点,即要求电机车和矿车必须停在警冲标以外,另一条轨道上才能安全行车,顺利通过道岔。否则,由于行车时受到待运行车辆地阻碍,易发生刮车或撞车事故。

2、倾斜井巷摘挂钩时,如何确保安全?

答:倾斜井巷摘挂钩,把钩工为了缩短摘挂钩的辅助时间,常常违章,不停车进行摘钩,为改善摘钩工作的安全条件,必须采取自动摘钩装置,不断提高摘钩自动化程度。采用自动摘钩头装置时,一定要使用保险插销。

3、为确保安全操作,信号把钩工应严格执行“三准三不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0分 )

答:三准:看准、听准、发准信号;三不发:罐门或罐帘未拉好不发信号;改变信号时,使用方法未联系好不发信号;信号未看准、未听清不发信号。

1、阻车器的用途是什么?

答:用来阻止矿车自溜滑行的机械设备。

2、电机车撒砂系有什么作用?

答:司机操作制动手轮,可以通过一套杠杆系统控制砂箱撕砂量,用以增大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来提高机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

3、倾斜井巷摘挂钩时,如何确保安全?

答:倾斜井巷摘挂钩,把钩工为了缩短摘挂钩的辅助时间,常常违章,不停车进行摘钩,为改善摘钩工作的安全条件,必须采取自动摘钩装置,不断提高摘钩自动化程度。采用自动摘钩头装置时,一定要使用保险插销。

5、对斜井串车提升信号,有哪些主要要求?

答:除满足提升信号基本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开车信号由井底控制,但不可直发提升机房,井底不发开车信号,则井口无法发送开车信号;

(2)开车信号有灯光保留;

(3)停车信号为直发瞬动信号,停车信号可兼作事故信号。

6、《煤矿安全规程》对罐笼防坠器试验如何规定?

答: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防坠器,必须进行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使用中的立井罐笼防坠器,每6个月进行一次不脱钩试验,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

7、立井信号工现场交接班应交清哪些主要内容?

答:(1)主、备用信号及专用联络电话等通讯信号的完好状况; (2)其它有关设备、设施的完好状况; (3)上班有关运行工作情况; (4)当班有关注意事项。

9、斜井人车跟车工遇到哪些情况必须搬动手闸停车?

答:(1)线路或巷道遇有障碍物,或有其它危险情况时,已发出停车信号,提升没有停车或来不及通知提升机司机;

(2)提升机失控,人车下行速度超过正常速度时。

10、井巷低压电网“三大保护”是什么? 答:漏电保护、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

1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电气信号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 (1)矿井中的电气信号,除信号集中闭塞外应能同时发声和发光。重要信号装置附近,应表明信号的种类和用途;

(2)升降人员和主要井口绞车的信号装置的直接供电线路上,严禁分接其它负荷。

14、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1)瓦斯浓度:根据沼气爆炸原理,当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5%~16%时,遇火会有爆炸性;

(2)高温火源:瓦斯爆炸必须有高温火源点燃。瓦斯的引火起始一般为650~750℃; (3)充足的氧含量:只有氧含量达到12%以上时,才能发生爆炸。

15、煤尘的危害有哪些?

答:(1)矿尘污染劳动环境,降低了生产场所的可见度,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 (2)工人长期在矿尘环境中工作,吸入大量矿尘后,轻者能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可导致尘肺病(吸入5μm以下地尘粒后,人体呈现出地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增生、病变和功能衰竭疾病,称为尘肺病-煤矿职业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寿命。

(3)矿尘中地煤尘,具有可燃性,遇有外界火源,很容易引起火灾;而有的煤尘还能导致爆炸事故发生,造成巨大损失。

16、顶板冒落有哪些预兆? 答:在通常情况下,顶板冒顶前,有下列几种预兆 (1)发生响声,岩层下沉断裂; (2)掉渣; (3)片帮煤增多;

(4)顶板出现裂缝并张开,而且裂缝增多;

(5)顶板出现断层。用“敲帮问顶”地方法检查顶板。

(6)漏顶。大冒顶前,破碎地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造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会造成冒顶。

(7)瓦斯涌出量增多。含瓦斯煤层出现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是冒顶预兆。 (8)顶板地淋头水量有明显增加。

17、现场互救原则是什么?

答:必须遵照“三先三后”地原则,即: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地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地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18、什么叫失爆?

答: 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不传爆性叫失爆。

19、什么叫过流?

答:凡是流过电气设备、线路地电流,超过他们的额定电流值,就叫过流。 20、“三专两闭锁”装置是什么?

答:三专,即为专用开关、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两闭锁,即为风电、瓦斯电闭锁。

22、交接班时,应交清哪些内容?

答:(1)主、备用信号及专用联络电话等通讯信号的完好状况。 (2)其他有关设备设施的完好状况。

(3)上班有关运行工作情况

(4)当班有关注意事项

23、钢丝绳断绳的原因。

答:(1)钢丝绳磨损严重。

(2)钢丝绳锈蚀严重。

(3)钢丝绳超负荷运行。

(4)钢丝绳疲劳过度。

六、问答题:

1、为保证安操作,信号把钩工应严格执行“六注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注意进出罐人数无误差; (2)注意信号,防止误发信号;

(3)注意检查乘罐人的肢体不要突出罐体;

(4)注意与提升机司机,吊运人员及危险人员勤联系; (5)注意提升机运行情况; (6)注意哪一钩是升,哪一钩是降。

2、立井把钩工操作规程对升降人员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1)每罐所乘人数不得超过定员; (2)升降人员时,严禁使用罐座;

(3)人员上下罐时,必须一侧进罐,另一侧出罐,不准两侧同时上下; (4)罐笼停稳后,必须有把钩工打开安全门和罐门,下完后才准上人。任何人不得私自打开罐门抢上抢下;

(5)携带爆破材料的火工人员乘罐时,每层罐笼不得超过4人,其它人员不准同罐上下; (6)开车信号未发之前,必须检查乘罐人员肢体或携带工具有无突出罐外部分; (7)携带工具、材料影响他人安全的,需妥善安排; (8)人员不得和易燃性、有爆炸性或腐蚀的物品同乘一罐;

(9)升降人员时,进车侧挡车器须闭合,一切车辆停车往井筒方向运动。

3、立井运送火工品,信号把钩工怎样确保安全?

答:(1)在正常升降人员期间,严禁运送炸药,并不准将炸药放在井口附近待运送; (2)运送火工品前,井口主信号工必须与提升机司机联系好,说明炸药种类,以确定提升速度,并通知井底主信号工;

(3)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别运送;

(4)运送硝化甘油炸药时,罐内只准放一层药箱,药箱务必放置稳妥,不准滑动。运送其它炸药,药箱堆放高度,不得超过罐笼高度的三分之二;

(5)携带火药的人员乘罐时,每层罐笼内不得超过4人,严禁其他人同钩乘罐。

4、对井下机车运输信号有什么要求?

答:(1)井下车场的出口,一般是交叉道口,在交叉口处要设红、绿灯号灯; (2)重列车在驶进道口处80~90m处,见红灯亮必须停车,不准驶进道口,进入井底车场,只有绿灯亮才准重车过道口进入井底车场;

(3)空、重列车进入道口之前,道口必须发出警告声光信号,预示重列车驶进,空矿车不准开出;或者空矿车驶出,重列车不准进入。同时向水平车场调度站发出汇报信号,以便调度员指挥,并发出道口红、绿灯信号指令;

(4)利用机车牵引矿车逐个装煤的采区装煤点,以及利用机车推,拉矿车逐个翻煤的井底车场卸煤钻,应有可靠的声光信号,并与电机车司机配合好; (5)井下机车运输系统,使用先进的信集闭系统。

5、倾斜井巷串车提升运输中,发生跑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把钩工违章操作或马虎大意造成; (2)矿车连接插销。在矿车运行时跳出造成。 (3)矿车连接器不合要求引起的。 (4)两车的连接件不合要求造成的。 (5)钢丝绳断裂造成的。

(6)由于提升机司机误操作或信号把钩误发信号造成的。 (7)提升机制动装置的制动力过小造成的。

(8)由于未按规定设置一坡三档;违反行车不行人的规定而发生的运输事故造成的。

6、平巷电机车运输有哪些安全要求?

答:(1)机车牵引能力不允许超过规定,即必须按规定的牵引车辆数运行。 (2)列车制动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制动力,方可保证制动距离在规定范围内,只有在发生危险情况时,如撞车、撞人等,才能同时采用手闸、电气制动合撒砂装置三者一齐制动,以保证制动安全,避免事故。

(3)列车制动距离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可临时用降低车速或减少牵引车数来保证安全。

(4)电机车速度必须按规定车速行驶。

(5)信号装置和信号闭锁装置必须齐全完好,灵敏可靠。必须有发送紧急停车信号。 (6)电气装置完好,防爆部分要符合防爆要求。

(7)电机车的闸、灯、警铃、连接器和撒砂装置必须可靠,灵活动作。

(8)蓄电池电机车充电房内,必须用防爆电气设备,不准携入瓦斯检查灯,用普通电压表测量时,在蓄电池大盖揭开10分钟后进行,以防引起爆炸事故。 (9)蓄电池电机车的电气设备,只准在井下车库内打开检修。

7、箕斗提升信号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开车、停车信号可共用一套信号设备,应用瞬动式。

(2)萁斗提升为自动装卸载方式,故开、停信号的发送,既能自动发送,又可手动发送。

(3)井底及井架煤仓都要设置煤位信号。

(4)有溜煤嘴时,应设溜煤嘴正常位置指示灯及防撞事故警告音响信号。 (5)应设停车及装卸载指示灯。

(6)萁斗提升与生产系统运煤设备要密切配合,以免煤仓过满而卡住萁斗发生事故,应在提升机控制台上设煤仓给煤机运转指示灯,必要时应设与生产系统底运煤设备,联络信号按钮。

(7)松绳保护装置动作后,在规定时间内切断提升机的安全回路(或换向回路)及煤仓给煤机回路。

9、道岔附近设置警冲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为了使机车安全顺利地通过道岔不与其他车辆相撞,在道岔附近必须设置警冲标。道岔附近设置警冲标,是指在道岔附近允许能够安全停车的最近标志点,即要求电机车和矿车必须停在警冲标以外,另一条轨道上才能安全行车,顺利通过道岔。否则,由于行车时受到待运行车辆地阻碍,易发生刮车或撞车事故。

10、箕斗提升时,信号把钩工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答:(1)井底信号把钩工应注意萁斗装煤量,超过规定时,及时报告。 (2)井底信号把钩工注

意溜煤嘴放煤情况及开、合状况,发现大块煤或矸石、湿煤或棍棒杂物等堵塞溜煤嘴时,及时处理。处理不好及时报告。

(3)井下信号把钩工应注意萁斗进出卸载曲轨情况及萁斗的卸载情况。在萁斗卸完后,并收到井底发来的信号后,方可向提升机司机发出开车信号。

(4)萁斗提升,在出现故障和异常情况时,必须仔细查找并及时排除,如一时查不清或不易排除,必须向领导汇报,不可盲目发信号。否则,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

11、井下发生火灾时,你如何行动?

答:(1)井下发生火灾时,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及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若火势很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时,要迅速采取自救和组织避灾。

(2)发现有烟雾或异味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寻捷径绕过火区进入安全地带。 (3)撤退中不要惊慌,辨认风流方向按避灾路线撤离。

(4)当无法撤离时,要尽快进入避难硐室或在附近找一个硐室暂避,且把门窗关闭,隔断风流;同时硐室外留有明显标志,设法与外面联系。

12、在哪些情况下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应当追究当事人或事故肇事者的责任? 答:(1)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 (2)玩忽职守,违犯安全生产责任制造成事故的。

(3)发现有立即发生事故的危险情况,不采取防止事故措施,又不及时报告的。 (4)发生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 (5)对批评或者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者进行打击报复的。

13、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遇险人员的避灾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通常伴有强大的爆炸声响和连续的空气震动,此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惊慌,也不要乱跑乱叫,要冷静、迅速判断发生事故的地点和自己所处的位置。

(2)位于事故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撤退;位于下风侧时,可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由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

(3)如果灾撤退过程中遇有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背向冲击波俯卧在底板或水沟内,头要尽量低些。

(4)爆炸过后,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离开灾区。 (5)若巷道破坏严重,又不知道撤退路线中是否安全,就应进入避难硐室或设法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耐心等待营救。并尽量利用风筒、木板、竹笆、工作服等搭筑风障,阻止和减少有害气体进入。

(6)要选择顶板坚固,无有害气体,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并要时时注意附近情况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立即转移。

(7)躲在避难硐室或临时躲避所内的人员,应静卧休息,关闭矿灯,只留一盏矿灯,挂在硐室口,灯头向外,以示有人。若有可能,应派出两名有经验而又熟悉路线的老工人进行侦察,并在沿途作出信号标志,以便救护队寻找;经侦察人员确认安全后,在场的领导应迅速组织大家沿安全路线撤离。

(8)避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主动照顾好受伤人员,还要随时敲打铁道和铁管,发出呼救信号,并尽量寻找电话,以便及早同灾区外或地面取得联系。

14、人体触电怎样急救?

答:(1)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断开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拨开触电者,或用绝缘物包好刀、斧的手把,急速砍断导线。如不知道电源的方向,可将导线的两侧同时截断(只有当电源的开关距离较远时,才用截断导线的办法断电,以防止电火花引起爆炸事故),然后再派人去断开安放距离较远的电源开关,并设专人看管。切记再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赤手推拉触电者,以防救护人自身触电。

(2)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要立即在现场进行急救。急救的方法,要根据触电后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例如选用合适的人工呼吸法或选择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3)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要及时报告矿调度室派医生到现场急救。 (4)人身触电后,可能出现假死状态,这是决不可放弃急救,应当坚持现场抢救,直到生判断是否真正死亡为止。

(5)对触电者未进行现场急救或虽经过一段时间的急救但触电者仍不能自己复呼吸,这时都不可慌忙把触电者背、抬上井急救。

15、怎样正确使用隔离式自救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时的操作顺序是:

(1)取下自救器,用食指扣住开启环,用力把封口带拉开,扔掉。

(2)用力拉开上盖,并扔掉(注意不要把尼龙绳弄断,造成启动装置失灵)。 (3)将有呼吸软管的一面贴身,把背带套在脖子上。 (4)拔掉口具塞,戴上口具,夹上鼻夹。 (5)把腰带帮在腰上。

(6)将口水降温盒两边的布带顺着面部绕过耳,系于脑后,使口具不致脱落。 2)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戴好自救器后,首先要在原地呼出几口气,使呼出的二氧化碳盒水汽与生氧剂反应生氧。(2)走路速度不宜太快,呼吸要均匀,以便与生氧速度相适应。如感到吸力不足,可适当放慢脚步。(3)经过一段时间,壳体逐渐变热,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这表明仪器工作正常,不要惊慌,在未达到可靠的安全地点之前,千万不要拿掉鼻夹和具。

四、名词解释

1、工作信号------能区分各种工作(作业)方式的开车信号及停车信号。

2、事故信号------在事故或紧急状态时,发送信号可使提升机立即实现安全制动。

3、检修信号------在检修井筒、挖罐窝或处理井筒故障特殊作业时,使用的信号。

4、违法------指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做出的法律禁止的行为。

5、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所开凿的一切空硐。

6、锚喷支护------联合使用锚杆和喷混凝土或喷浆的支护。

7、循环风------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部局部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

8、瓦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9、煤(岩)与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10、保护层------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或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采的煤层或矿层。

11、石门揭煤------石门自底(顶)板岩柱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的全部作业过程。

12、拒爆(瞎炮)------起爆后,爆炸材料未发生爆炸的现象。

13、提升容器------升降人员和物料的容器,包括罐笼、箕斗、带乘人间的箕斗、吊桶等。

14、阻车器(挡车器)------装在轨道侧旁或罐笼、翻车机内使矿车停车、定位的装置。

15、跑车防护装置------在倾斜井巷内安设的能够将运行中断绳或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装置或设施。

16、带电搬迁------设备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搬动(移动)安设位置的操作。

17、检漏装置------当电力网路中漏电电流达到危险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

18、粉尘-----煤尘、岩尘和其它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19、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和井筒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20、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21、保护接地------用导体把电气设备中的所有正常不带电的外露金属外壳部分和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

22、失爆------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隔爆性。

推荐第6篇:初级工理论试题11

模板工(初级)试题

一 判断题

1、模板安装前,工人应及时清理模板表面,使模板表面平整,没有孔洞、突起、接缝过宽等缺陷,封堵拉杆和锥体留下的孔洞,并刷脱模剂。( √)

2、上下模板可以不走上下通道,随意攀爬,高空作业可以不挂安全带。( × )

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 )

4、模板拆除时,可直接采用起重设备进行拆模。(× )

5、悬挂脚手架吊装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缺陷使用。(√ )

6、挂架锥体和安装悬挂件的螺杆为专用配套产品,配套产品短缺时,可以用普通锥体和螺杆代替高强栏杆和高强锥体。(×)

7、悬挂架完成安装后,必须经过施工队技术、安全验收合格后,挂设验收合格牌,挂设设限载标识牌方允许使用。( √ )

8、楼层模板用的工字木梁可以任意切割。(×)

9、塔架支设安装胶合板时,不得将钉子钉在工字木梁上,可在次梁间加铺木方,以便于钉钉子。( √ )

10、悬挂脚手架吊装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 √ ) 11.悬空安装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时,必须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 √ )

12.安装圈梁、阳台、雨篷及挑檐等模板时,模板的支撑应自成系统,不得交搭在施工脚手架上。( √ )

13.浇筑离地2m以上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混凝土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 )

14.拆除大跨度梁支撑柱时,一般先从两端开始向跨中对称进行。( × ) 15.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内容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的施工工序、作业条件以及运输、存放要求等。( √ ) 16.支拆3m以上高度的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工作台,高度不足3m的可使用移动式马凳或站在拉杆、支撑杆上操作。( × )

17.模板的拆除顺序和安装顺序相同,即先安装的模板先拆除,后安装的后拆除。( × )

18.混凝土运送小车道不得直接在模板上运行是为了避免对模板产生重压。( √ ) 19.模板的安装可由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自行变动。(×)

20.模板工程登高作业时,连接件或工具应放在箱盒、工具袋、模板脚手板上,防止掉落。( × )

二 单选题

1、倒链加固主要利用倒链拉住 A ,修正模板垂直度,防止模板移位。 A、模板上口 B、模板下口

3、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应拆除定位锥体,安装 A ,并安装悬挂架。 A、挂架锥体 B、塑料锥体

4、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B 后,才可进行悬挂架吊装。 A、50% B、80%

5、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覆盖埋件表面,通常在面见四周粘贴 A 。 A、海绵条 B、聚苯板

6、平台板上套管在钢筋绑扎前的定位, B。 A、套管两端四周焊接“井”字形加固钢筋

B、按套管内径制做十字定位框,套管卡在定位框外

7、施工缝模板主要由 A 等组成,一般在现场制作。

A、铁丝网、钢筋、钢管、木方 B、胶合板、衬板、次龙骨、主龙骨

8、安装埋件时,若钢筋与埋件相碰, B 。

A、可以任意烘烤和切割钢筋 B、不得任意烘烤和切割钢筋

9、自制悬挂架两端悬挑不得大于 A 。

A、750mm B、1000mm

10、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将安全带系牢在牢固构件上,并做到 B 。 A、低挂高用 B、高挂抵用

11.拆除( C )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坍落,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卸。

A.柱 B.墙体 C.承重 D.梁 12.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 A )。

A.5 B.6 C.4 D.3 13.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时,竖向吊运不少于( B )。

A.1个点 B.2个点 C.4个点 D.6个点 14.模板安装作业必须搭设脚手架的最低高度为( A )。

A.2.0m B.1.8m C.1.5m D.2.5m 15.采用超重机械吊运模板等材料时,被吊的模板构件和材料应捆牢,起落应听从指挥,被吊重物下方( C )禁止人员停留。

A.1m B.2m C.回转半径内 D.3m 16.模板工程安装后,应由( A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验收。

A.现场技术负责人 B.项目负责人 C.安全监督人员 D.安装负责人

17.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必须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状况,基坑上口边沿( B )m以内不得堆放模板及材料。

A.0.5 B.1 C.2 D.1.5 18.吊装大模板必须采用带卡环吊钩,当风力超过( B )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A.4级 B.5级 C.7级 D.6级 19.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以上时,应根据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在4m或( B )层以上周围应设安全网和防护栏杆。 A.一 B.二 C.三 D.四 20.为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立柱高度大于2m时应设两道水平支撑,满堂红模板立柱的水平支撑必须纵横双向设置。其支架立柱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柱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柱每增高( B )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撑外,尚应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A.1~1.5 B.1.5~2 C.2~2.5 D.2.5~3

三 多选题 1.下列( BCD )情况是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 A.机械挖土,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固 B.立柱长度不一致,或采用接短柱加长 C.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支撑 D.混凝土浇灌运输道不平稳、不牢固

2.钢模板等部件拆除后,严禁堆放在( BCD )。

A.路边 B.通道口 C.脚手架边缘 D.楼层边口 3.大模板的堆放应符合的要求为( ABD )。

A.现场堆放区应在起重机的有效工作范围内,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

B.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堆放时,必须满足自稳角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模板放置的稳定

C.没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堆放时,可倚靠在其他物体上放置

D.大模板在地面堆放时,应采取两块模板面对面相对放置的方法,模板中间留置不小于600mm的间距

4.吊运散装模板时,应做到( BC )。

A.旋转于运料平台上 B.码放整齐

C.吊运 D.待捆绑固定后方可起吊 5.独立梁或整体楼盖梁结构模板安装时( AB )。

A.底模板与横楞应拉结好 B.横楞与支架立柱应连接牢固 C.多加支撑点 D.加斜撑 6.模板安装时,应采取的防触电保护措施包括( ABD )。 A.设专人将大模板串联起来,并同避雷网接通 B.夜间施工,照明电源泉电压不得超过36V C.各种电源线应用绝缘线,可直接固定在钢模板上

D.在架空输电线路下进行模板施工,如果不能停电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7.安装模板的正确方法是( BD )。

A.当风力7级时,仅允许吊装1~2层模板和构件

B.支设高度在3m时以上的柱模板和梁模板时,应搭设工作平台 C.冬季仍能冻土或潮湿地面上支立柱

D.上下层楼盖模板的支柱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8.模板拆除的正确方法是( ABD )。

A.拆除模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扛,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或在同一垂直面上拆除模板

B.已拆除的模板、立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模板拆除后其临时堆放处距离楼层边沿不小于1m,且堆放的高度不得超过1m C.拆除时应成片松动

D.拆除高度在3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 9.采用对角楔木进行支撑高度调整时( ABC )。 A.楔木应接触紧密 B.垫木应接触紧密 C.用铁钉固定牢靠 D.用砖块垫牢 10.模板工程安全检查的保证项目包括( ACD )。

A.支撑系统 B.模板验收 C.模板存放 D.支拆模板 11.操作人员上下通行时,一般应采用( AC )的方式。 A.乘施工电梯 B.随起吊模板上下 C.利用拉杆或支撑 D.上人扶梯 12.柱箍用于直接支撑和夹紧柱模板,应用( ABCD )。

A.扁钢 B.角钢 C.槽钢 D.木楞 13.安装独立梁模板时应设安全操作平台,严禁操作人员( ABCD )。 A.站在独立梁底模操作 B.站在支柱架上操作 C.站在柱模支架上操作 D.在底模、柱模支架上通行 14.多层悬挑结构模板的立柱应( AC )。

A.连续支撑 B.不少于二层 C.不少于三层 D.不少于四层

15.模板工程施工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BCD )。 A.楼板拆模时,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

B.在楼板上堆放物过多,使楼板超过允许的荷载 C.现浇混凝土模板,没有经过计算,支撑系统强度不足 D.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局部荷载过大,造成整体失稳坍塌

四 简答题

1.模板的拆除应遵循原则?

答: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垂直支撑,先拆不承重结构后拆承重结构

2、梁体拆模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答:砼养护阶段应对砼的暴露表面做好充分覆盖工作,同时用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的水进行养护,确保拆模时砼芯部温度与表层温度,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15℃,以避免砼出现温度裂纹。

3、使用木工机械应注意什么? 答:1)操作人员应经培训,熟悉使用的机械设备构造、性能和用途,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保养的安全操作知识.电路故障必须 由专业电工排除;

2)作业前应试机,各部件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开机前必须 将机械周围及脚下作业区的杂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应在作业区铺 垫板。

3)作业时必须扎紧袖口、理好衣角、扣好衣扣,不得戴手 套。作业人员长发不得外露,女工必须戴工作帽。

4)机械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切断电源。

5)链条、齿轮和皮带等传动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或防护。

6)必须使用定向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7)清理机械台面上的刨花、木屑,严禁直接用手清理。

8)每台机械应挂机械负责人和安全操作牌。

9)作业后必须拉闸,箱门锁好。

4、台理下锯的三原则是什么?

答案:合理下锯的三原则是:大材不小用;长材不短用;优-材不劣用。

5、钢模板组台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钢模板组合工作的内容包括模板面板的拼配、支撑系统的布置和模板部件的相互交接与固定等。

6、场外木工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进入现场带安全帽,高空作业挂安全网和安全带。

2)木工拆模板要归堆,模板钉头要朝下。

3)上、下垂直交叉作业,须设防护隔层,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4)操作拆除模板时按程序拆除,防止整体塌落。 5)在建筑物内各洞口、周围应设防护栏杆,以防人、物掉下。

6)木工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

7)照明及动力线路,要按安全用电架设,不得随意乱搭架。

8)班前、班后要做施工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出现的问题要总结教训。对较大的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及部门处理。

推荐第7篇:程序员考工理论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 1.( D )作为职业行为准则,有其它的职业行为准则不具备的特征。

A、社会道德

B、工作行为准则

C、全民道德公约

D、职业道德

2.爱岗敬业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指员工应该( c )。

A、热爱自己喜欢的岗位

B、热爱高收入的岗位

C、强化职业责任

D、不应该多转行 3.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社会功能的有( d )。

A、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

B、有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

C、有利于完善人格

D、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效率 4.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保护个人信息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

)。

A、接受不明的移动硬盘拷贝个人计算机资料

B、不在电脑上保存自己的信箱密码

C、不将计算机交给不明人员修理

D、不得随意将自己的计算机借给别人用

5.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 A )。

A、追求真理,坚持原则

B、奉献社会,助人为乐

C、公私分开,实事求是

D、有求必应,服务热情 6.下列四个选项中,( A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位置。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规

C、刑法

D、法律

7.下列法律法规中,(A

)是针对传统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制定的法律法规。

A、公司法

B、律师法

C、法官法

D、宪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 A )在全国人大获得通过。

A、1990-9-7

B、1991-6-1

C、1991-10-1

D、1991-1-1 9.关于专利权人的权利,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实施其专利的权利

B、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权利

C、接受推广和应用的权利

D、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 10.《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 C )的合法权益。

A、企业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11.数字形式的媒体的主要特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文本、图片等信息用( A )来表示。

A、二进制编码

B、八进制编码

C、十进制编码

D、十六进制编码

12.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 A )是指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运动、发展、变化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A、普遍性

B、可传递性

C、可共享性

D、载体、方式可变性 13.关于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C )。

A、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应用范围广、能连续的、自动地运行工作

B、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处理信息多

C、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能连续的、自动地运行工作

D、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应用范围广、能连续的、处理信息多 14.第三代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C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5.( A)公司一直在大型主机市场处于霸主地位。

A、IBM

B、MICROSOFT

C、惠普

D、索尼

16.( C )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工具,实现一个部门的全面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A、电子数据处理

B、人工智能

C、管理信息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 17.下列属于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是( D)。

A、ACD

B、CAP

C、CAN

D、CAI 18.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从简单到复杂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电子数据处理

B、智能数据收集

C、管理信息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

19.计算机工作原理是建立在( B )基础上的,逻辑代数是逻辑运算的理论依据。

A、数据运算

B、逻辑运算

C、物理运算

D、集合运算 20.ASCII码共有( B)种编码。

A、64

B、128

C、256

D、512 21.( A )是指各种进位计数制中允许选用基本数码的个数。

A、基数

B、权数

C、位数

D、进制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B )。

A、Linux

B、Office

C、DOS

D、D 23.下列不属于Office2003中组件的是( B )。

A、word

B、SQL server

C、excel

D、powerpoint 24.CPU是(A )的简称。

A、中央处理器

B、高速缓存

C、外存

D、缓存 25.下列关于硬盘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是存储器,不是输入输出设备

B、既是存储器又是输入输出设备

C、是输入输出设备不是存储器

D、是存储器和输入设备不是输出设备

26.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D )。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D、低级语言

27.计算机操作系统都有对设备管理的功能,下列不属于其管理对象的是( B )。

A、内存

B、CPU

C、鼠标键盘

D、打印机 28.解释程序相当于( A )。

A、口译

B、笔译

C、机器翻译

D、人工翻译 29.高速缓冲存储器又称( B )。

A、RAW

B、Cache

C、RAM

D、ROM 30.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不包括( C )。

A、运算速度

B、字长

C、显卡性能

D、主存容量 31.多媒体设备中,声音处理芯片基本功能不包括( C )。

A、采样和回放控制

B、将信号放大

C、处理MIDI指令

D、混响、合声 32.关于多媒体操作系统的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自动识别多媒体任务

B、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控制

C、图形用户界面管理

D、对多媒体设备的驱动和控制 33.下列属于非授权访问行为的是( A )。

A、避开系统访问机制,非正常使用网络资源

B、删除信息

C、窃取数据的使用权

D、传播病毒

34.操作系统安全第一级控制将用户分为三类,不包括( C )。

A、文件创建者

B、文件主合作者

C、文件修改者

D、其他用户

35.数据库系统而言,主要通过权限和授权来实现安全管理,其中insert权限表示( A )。

A、允许插入新数据,但不允许修改已经存在的数据

B、允许创建和删除索引

C、允许修改数据,但不允许删除数据

D、允许创建新的关系

36.下列(B)病毒只是不停扩散,并不破坏计算机内的数据。

A、恶性病毒

B、良性病毒

C、中性病毒

D、单机病毒 37.预防计算机病毒传染,用户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B )。

A、尽量不使用外来存储设备,必须使用时要进行病毒检测

B、不要更新系统补丁和各种软件,以免出现漏洞,给病毒可乘之机

C、对重要的软件和数据定时备份,以便在发生病毒感染而遭到破坏时,可以恢复系统

D、使用网络下载的软件,应先确认其不带病毒,可用防病毒软件检查 38.下列( D )软件不能清除木马程序。D

A、Norton Antivirus

B、Rising

C、kaspersky

D、Solar Winds 39.信息具有时滞性和(

C)。

A、相对性

B、迅速性

C、时效性

D、增值性 40.信息的生命周期包括( B)、获得、服务和退出四个阶段。

A、产生

B、要求

C、服务

D、退出 41.系统按其抽象程度可以分为三类,下列不是其分类类别的是( B )。

A、概念系统

B、封闭系统

C、逻辑系统

D、物理系统 42.下列( D )不是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A、输入

B、处理

C、输出

D、执行

43.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了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的原理方法,在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下,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论和( B )体系。

A、计算机信息

B、方法学

C、管理学

D、集成化 44.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C )。

A、数据处理功能

B、辅助决策功能

C、管理监控功能

D、计划功能 4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英文简称为( C )。

A、VSLI

B、OPT

C、CIMS

D、MRPⅡ 46.上报审批的标准草案称为标准的(D)。

A、草稿

B、审批稿

C、审核稿

D、报批稿 47.算法中每一个步骤是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的。这是算法( C )的特点。

A、有穷性

B、确定性

C、可行性

D、可入不可出 48.算法的(B

)有助于对算法的理解,便于纠正和扩充。

A、正确性

B、易读性

C、简单性

D、高效率 49.( C )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A、线性表

B、栈

C、队列

D、串 50.在数据模型中,( A )对应于视图层。

A、概念数据模型

B、逻辑数据模型

C、物理数据模型

D、抽象数据模型

51.在UML中, ( D )描述对象间的关系,包括顺序图和合作图。

A、用例图

B、静态图

C、行为图

D、交互图 52.北大青鸟的JBCM属于( B )。

A、项目管理工具

B、软件配置管理工具

C、用户界面开发工具

D、软件质量保证工具 53.logon表示( A )。

A、注册

B、撤销

C、退出

D、登陆 54.下列表示异步传输模式的是(D

)。

A、ATX

B、AXN

C、ATL

D、ATM 55.下列表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是( B )。

A、BISDM

B、BISDN

C、BISSING

D、BDSL 56.下列表示最高优先级先进先出的是( B )。

A、HPFS

B、HPIFO

C、HTTP

D、HUB 57.( D )是由定义操作系统的用户的所有信息组成的记录。

A、用户密码

B、用户名称

C、用户服务

D、用户账号 58.对于( C ),用户账号由“本地用户和组”管理。

A、网络中的Windows 2000 Server域控制器

B、网络中的UNIX服务器

C、网络中的客户端和成员服务器

D、网络中的Linux服务器

59.如果是创建供多人使用的公用账号,应选择“( D )”项。

A、密码永久有效

B、用户下次登录时须更改密码

C、账号暂时禁用

D、用户不得更改密码 60.可以使用(

A)命令修改用户账号。

A、usermod

B、useradd

C、userdel

D、userfid 61.安装操作系统时,有一些组就已经安装在Builtin和User文件夹中了。这些组称为( A )。

A、内置组

B、外置组

C、默认组

D、功能组 62.来宾账号有( C )的权利和权限。

A、计算机操作员

B、管理员

C、受限制

D、普通用户 63.可通过“( D )”间接地给“用户账号”赋予了权限。

A、组密码

B、组描述

C、组成员

D、组账号 64.( D )服务可以自动从Windows Update更新补丁,利用Windows Update功能进行升级。 A、Remote Registry

B、Meenger

C、Remote Desktop Help Seion Manager

D、Automatic Updates 65.如果要设定查找的目标为项的名称,则应该在查找注册表时选择( A )。

A、项

B、值

C、数据

D、全字匹配 66.SQL Server 2000在远程安装过程中,目标计算机是指( C)。

A、本地计算机

B、服务器

C、远程计算机

D、客户机 67.( A )决定SQL Server在查询数据库时所采用的数据比较方式。

A、字符排序方式

B、字符集

C、网络库

D、服务登陆标识 68.( C )协议是用来和Novell 网络连接的。

A、Multi-Protocol

B、TCP/IP

C、NWLink

D、Named Pipes 69.分配给SQL Server服务的用户账户可以使本地系统账户也可以是(D)。

A、远程系统账户

B、服务器账户

C、客户机账户

D、域用户账户

70.应将数据库文件、日志文件和 tempdb 数据库置于( D )中。

A、相同的逻辑分区

B、不同的逻辑分区

C、相同的物理磁盘

D、不同的物理磁盘 71.面向对象设计是将创建的(

)转变成( D )。

A、设计模型,分析模型

B、分析模型,数据模型

C、数据模型,分析模型

D、分析模型,设计模型 72.( A )描述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

A、用例视图

B、逻辑视图

C、组件视图

D、部署视图 73.Rational Rose适用于D )。

①系统需求阶段②对象的分析与设计阶段③软件的实现阶段④测试阶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74.类图的中间部分包含( D )。

A、类的名称

B、类的操作

C、类的方法

D、类的属性 75.设计阶段由( D )组成。

A、程序员设计和用户设计

B、程序设计和数据设计

C、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D、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 76.( B )建模技术包括两部分即:对语境建模和对需求建模。

A、活动图

B、用例图

C、协作图

D、对象图

77.对( C )建模时可以首先处理顺序动作,接着处理分支与合并等条件行为,然后处理分叉与汇合等并发行为。

A、动作状态

B、对象流

C、动作流

D、活动状态

78.一般情况下,用户并不能描述自己的需要,而是需要( D )根据用户自己语言的描述整理出相关的需要再进一步和客户核对。

A、系统集成人员

B、系统测试人员

C、系统开发人员

D、系统分析人员

79.( D )是研究用户要求以得到系统或软件需求的定义的过程。

A、系统测试

B、系统编码

C、系统设计

D、需求分析 80.用于需求建模的方法包括数据流图、( C )和用例图三种方式。

A、部署图

B、类图

C、实体关系图

D、IPO图 81.需求分析员与用户面谈时应当( D )。 ①注意礼节②应事先了解用户的身份、背景③应该先了解细节问题,再了解宏观问题。④避免片面地听取某些用户的需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2.下列属于开发和管理维护的限制的是( D )。

A、性能

B、可靠性

C、安全/保密性

D、开发方法 83.诱导式交谈的实现手段是( B )。

A、访谈

B、原型演示

C、调查表格

D、提交业务流程报告 84.用例分为系统用例和( B )。

A、时序用例

B、业务用例

C、测试用例

D、对象用例 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参与者可以是系统用户

B、参与者可以分为4类

C、参与者可以是能够运行的进程

D、参与者可以是与所建系统交互的其他系统 86.下列说法关于原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要求体现主要的功能

B、提供基本的界面风格

C、展示比较模糊的部分,以便于确认或进一步明确

D、原型不可运行

87.下列关于Windows程序的命名规则叙述错误的是(D

)。

A、少用缩写词

B、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在一般变量前加上ms_

C、命名时避免使用国际组织占用的格式

D、在名字中多用数字编号

88.下列C#注释编写规范正确的是(A )。

A、注释要求英文及英文的标点符号

B、每行注释的最大长度为200个字符

C、允许给注释加外框

D、将注释与注释分隔符用一个TAB分开

89.C#语言是微软公司针对( C )平台推出来的一门新语言。

A、java

B、sql

C、.net

D、c 90.对文件的操作一般需要用到( B )。

A、变量

B、流

C、数组

D、对象 91.( A)提供文本创建、打开、复制、删除、移动等静态方法。

A、File类

B、FileInfo类

C、FileStream类

D、StreamReader类 92.StreamReader类可以( B ),默认编码格式为UTF-8。

A、往标准文本文件中写入内容

B、读取标准文本文件的内容

C、实现对文件目录的操作

D、获取文件和设置文件的基本信息 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FileStream类可以用于获取文件和设置文件的基本信息

B、FileStream类支持随机访问文件

C、FileStream类能够实现对文件目录的操作

D、FileStream类能够实现文件的复制,删除操作

94.PrintDocument类中(D

)用来指定文档名称,出现在打印机状态窗口中。

A、PrinterSettings属性

B、PrintController 属性

C、DefaultPageSettings属性

D、DocumentName属性 95.( D )提供了一种比菜单更快捷的用户接口。

A、编辑栏

B、标题栏

C、状态栏

D、工具栏 96.一般来说,状态栏位于框架窗口( B )。

A、上方

B、下方

C、左部

D、右部 97.在.NET Framework 中,组件是指实现(B )接口的一个类。

A、System.ComponentModel.Design

B、System.ComponentModel.IComponent

C、System.CodeDom.Compiler

D、System.Configuration.Aemblies 98.调用TjOutsourcingSDK.dll需要使用( C )命令。

A、添加组件

B、添加类

C、添加引用

D、添加用户控件 99.C#中组件可以分为两类:即()和(C )。

A、不具备图形界面的类库,具有用户界面的类库

B、不具备图形界面的控件,具有用户界面的控件

C、不具备图形界面的类库,具有用户界面的控件 D、不具备图形界面的控件,具有用户界面的类库

100.命令(C )用来完成事务,并使事务对数据库所作的修改成为永久的。

A、Save

B、Rollback

C、Commit

D、Update 101.( C )表示事务中只能包含数据处理语句,事务中的数据定义语句将引起事务立即提交。

A、SQL_TC_NONE

B、SQL_TC_DML

C、SQL_DDL_COMMIT

D、SQL_DDL_IGNORE 102.CompletionType参数指定SQLEndTran函数所进行的事务操作,SQL_COMMIT表示( B )。

A、删除事物

B、提交事务

C、回滚事物

D、定义事物

103.( D )级别即使一个事务处理还没有处理完数据,也允许另一个事务处理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

A、Serializable

B、ReadCommitted

C、RepeatableRead

D、ReadUncommitted 104.下列属于存储过程特点的是(D

)。

A、降低工作效率

B、执行速度慢

C、使程序设计不规范

D、提高系统安全性 105.在SQL Server中,使用(A

)语句执行存储过程。

A、EXECUTE

B、INCLUDE

C、COMMIT

D、ROLLBACK 106.在存储过程中用户可以使用RETURN语句返回( D )的其它值。

A、0到-99以内

B、1到-100以内

C、1到-100以外

D、0到-99以外 107.( D )主要用于保存多媒体对象,比如图像、视频和声音。

A、BOOL

B、BYTE

C、BIT

D、BLOB 108.( D )以其开放性的特点,成了Internet的基础。

A、CSMA/CD

B、ISO/OSI

C、IPX/SPX

D、TCP/IP 109.用户数据报协议又称( C)。

A、TCP

B、IP

C、UDP

D、IPX 110.Winsock2.0的动态链接库为(D )。

A、WS222.dll

B、WS322.dll

C、WS223.dll

D、WS232.dll 111.下列关于TCP/IP网络编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网络功能和显示功能应该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

B、减少网络部分和显示部分的耦合度

C、错误处理和正常的程序过程一样需要重视

D、在实际的实现中,我们应该一步实现

112.在实际编程中,往往需要基于TCP/IP的网络( D )处理。

A、分频

B、分时

C、同步

D、异步

113.Socket可以象( B )一样被视为一个应用程序端和远程服务器端之间数据通道。

A、对象

B、流

C、类

D、组件 114.当前使用的是无连接协议,可以使用( B )来发送数据报。

A、BeginReceiveFrom 和EndReceiveFrom

B、BeginSendTo和EndSendTo

C、BeginSend和 EndSend

D、BeginAccept 和EndAccept 115.( A )将错误处理直接置于编程语言中,有时甚至置于操作系统中。

A、异常处理

B、错误处理

C、警告处理

D、失误处理 116.就错误的类型而言,( B )是程序内部错误,是一种编程错误。

A、应用错误

B、程序错误

C、功能错误

D、性能错误 117.想要计算机可以执行ASP.NET程序,操作系统不能是( A )。

A、Windows XP Home

B、Windows 2000 Profeional

C、Windows XP Profeional

D、Windows .NET Server 118.( C )是Web应用程序的主要设计内容。

A、Windows Form

B、Web Page

C、Web Form

D、Object 119.( D )是以HTML标记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提供了对HTML标记的属性读取和设置的功能。

A、Web窗体控件

B、网络控件

C、数据控件

D、HTML控件 120.下列不属于超文本的是( D )。

A、文本

B、图片

C、动画

D、程序 121.由“( B )”共同构成的标签称为双标签。

A、《》„《/》

B、„

C、{}„{/}

D、[]„[/] 122.HTML的( D )标签不可以省略。

A、„

B、„

C、„

D、„

推荐第8篇:钻探工理论考试题(A4)

1、入井人员严禁穿 化纤 衣服,严禁携带 烟草 及点火物品。

2、入井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 自救器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将其佩带进行呼吸。

3、煤矿三大规程指的是:《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8、突出煤层穿层预抽钻孔必须穿透煤层进入顶板 m。 ( B ) A、0.3m B、0.5m C、0.8m D、1m

9.揭露高承压水的钻孔,还必须装好 ,方可钻进。 ( A )

A、防喷装置 B、水闸阀 C、管接头 D、水管

10.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加强钻场前、后 m范围内的巷道支护。

4、钻探工应经过专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做到 持证上岗 。

5、\"三违\"指的是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的行为。

6、钻探工应掌握各种型号钻机的 操作 和 维护保养 方法及 一般故障 的识别和排出方法,并要掌握井下有关钻探知识及施工地点的地质状况。

7、钻场内的 供电、供水 系统应完善,电源开关和其他机件应保证状态良好,符合使用要求。

8、钻探工下井之前,应根据工作安排,带齐各种 工具 和 材料 ,并检查其是否完好。

9、打钻之前,必须首先将风筒接到位,并悬挂 瓦斯、CO 传感器。

10、打钻人员下井要随身携带 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 ,在开钻之前,检查作业点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 0.8% 时,严禁开钻。如果在施钻过程中,发现瓦斯浓度达到 0.8% 时,必须立即停止施钻。

11、钻孔施工要严格按照措施和设计图中规定的 方位(夹角)、倾角、孔位、钻孔长度等钻孔参数进行施工,严禁随意更改。

12、操作钻机前,必须首先要 “手指口述” ,进行安全确认。

13、钻孔按倾角可分 仰孔、水平钻孔、府孔 三种钻孔。

14、钻机的 支柱 必须牢固右靠,防止歪倒伤人。

15、操作钻机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钻机的 侧面 ,严禁操作人员正对钻杆操作。

16、设备在整体装运时,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不得 超高、超长、超宽 装运。

17、钻孔要设反压装置, 孔口 要安装防喷器具。

18、钻机钻进过程中,手不得离开 给进手把 ,注意力要集中,动作要准确、及时、迅速。

19、钻孔穿透采空区发现有害气体喷出时,要停钻并加强 通风 ,并及时封孔,同时向调度室汇报。 20、钻探工应严格执行现场 交接班 制度,本班组长和记录员应按记录表格把本班钻进情况清楚、准确的记录下来并签名。

二、单项选择题

1、钻机在井下的钻探过程中,需要停止钻机运转时的操作顺序是: 。 ( A )A、先停电再停水 B、先停水再停电 C、同时停水停电 D、无所谓

2、防治水基本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A ) A、先治后采 B、边治边采 C、先采后治 D、以上都不正确

3.钻机压柱缺少或不牢靠可能会发生的事故是 。 ( C )

A、不会有事 B、压柱系好防倒绳不会伤人 C、跑钻伤人事故 D、跑钻但不会伤人

4、施工探放水钻孔时,孔口套管固结后必须进行行耐压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 min。 ( D )A、10 B、20 C、25 D、30

5、为施钻用的所有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发放 后方可入井,杜绝失爆。( B )A、生产许可证 B、合格证C、出厂许可证 D、经营许可证

6、顺层钻孔施工长度小于设计长度的 时,应就近重新进行补孔。

( D )A、60% B、70% C、80% D、90%

7、钻孔施工时钻孔坡度角度误差不超过± 。 ( A ) A、1° B、2° C、3° D、4°

( D )A、3 B、4 C、5 D、10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开钻前先供水,水返回并有足够的流量后,才能给压钻进。( √ )

2、钻机运转时,禁止用手、脚或其他物体制动运转部分。( √ )

3、利用起重设备装卸机器和其他重物时,不需要专人指挥。( × )

4、在钻进时遇有老窑、溶洞、纵向节理发育的岩层时,应缩短钻具。

( √ )

5、在施钻地点可以不悬挂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 )

6、施钻过程中,人员工作服要穿戴整齐,戴好安全帽,系好矿灯。(√ )

7、钻进时,发现钻头糊钻、憋泵、转速显著下降时,可以加大压力强行钻进。( × )

8、施钻过程中遇到有设备故障、渗漏油现象,可以继续作业。( × )

9、钻进过程中,钻工要注意钻孔出水量的变化。如果出水量较大,继续钻进,不得拔出钻杆,并向调度室和通防部汇报。 ( × )

10、井下急需的电气设备可以不在地面检验合格便可入井。( × )

11、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钻孔喷孔时,可以继续作业。( × )

12、由于喷孔严重,造成经常断电,为了减少合电次数,所以可以将风筒出口正对探头。( × )

13、在底抽巷施工煤巷条带抽放钻孔时,必须进行通风。( √ )

14、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打钻人员在井下可以不用将衣袖口、领口束紧。( × )

15、钻机钻进过程中,动力头严禁反转。( √ )

16、钻机钻孔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站在钻机的侧面,严禁操作人员正对钻杆操作。( √ )

17、经验丰富的打钻人员,可以不用罗盘进行量钻孔倾角。( × )

18、加接钻杆时,先停止旋转,再停止推进,最后关闭供水阀门。( √)

19、钻孔基本参数有:方位角、倾角、孔径、孔深等。( √ ) 20、打钻时严禁用风代替水钻进 ( )

推荐第9篇:钻探工师徒合同理论考试题

龙门峡南煤矿钻探工师徒合同理论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井下钻探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才能 。 2.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

的原则。

3.井下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等。

4.煤矿瓦斯爆炸浓度达到 硫化氢的安全浓度值为 。 5.开钻前,都要认真了解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否则不能 。 6.钻孔设计必须包括钻孔的 、倾角、孔深、孔径、开孔高度等参数。7.地层变软时,要控制 ,不得盲目追求进尺。当孔内发现烧钻征兆,岩心堵塞、钻速明显下降等情况时,应立即 。

8.钻机工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各运动部件的温度变化。轴承、齿轮、油泵、油马达、电动机等处的温升不得超过 ℃,油箱出油口处的温度不得超过 ℃,否则必须停机检查并加以处理。

9.停止钻进,人离开钻机必须将开关打至

10.“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指:、、、。11.揭煤区域性防突措施应当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层的最小法向距离 m以前实施。

1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穿层钻孔的封孔长度不得小于 m,顺层钻孔的封孔长度不得小于 m。

13.拧卸钻头时,严防管钳咬伤合金或 钻头。采取岩心时,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卡料。严禁猛蹬 。

14.搬运机器设备时,要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不得倾斜或 ,并要装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局部通风机实行的“三专供电”,即专用变压器、(

)、专用线路 A、专用开关

B、专用电源

C、专用报警器

D、专人管理 2.套管固结后必须进行行耐压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

)min

A、10 B、20

C、25

D、30 3.封孔时,套管一般要露出孔口(

)cm。 A、1~2 B、5~7

C、8~10

D、10~15

4.钻机主泵系统油马达的油压最高不超过(

)Mpa A、22

B、25

C、30

D、40

5.钻机副泵系统油压最高不超过(

)Mpa A、22

B、25

C、30

D、40

6.预抽钻孔孔径负压不小于(

)KPa。

A、5

B、10

C、35

D、13 7.发现水压突然增大或减小及顶钻时,要(

A、继续钻进

B、停止钻进

C、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

D、拔出钻杆 8.在钻进操作中,认真做好“三看”、“二听”、“一及时”。所谓“一及时”是指(

A、及时测量进尺

B、及时排水 C、发现异状及时汇报、处理

D、及时交接班 9.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

A、87mm

B、75mm C、130mm

D、150mm 10.井下防治水的技术措施中,所谓“放”是指(

) A、有完善的排水设备和排水能力 B、对老空水采取放水,或超前放出顶板水 C、对地下含水层的水疏水降压或疏干

D、用水钻探或物探方法探清水情,而后采取治水措施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分)

打钻时的“三看”、“二听”、“一及时”是什么?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探放水设计应由通风部门负责,由总工程师审批,严格按设计进行探放水。( )

2.钻进时,出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必须停止钻进,立即拔出钻杆。( )

3.钻进中发现孔内显著变软或沿钻杆流水,都是钻孔接近或进入积水区的象征,此时应立即停钻检查。( )

4.穿透老空区后,如孔内无水流出,经瓦斯检查员检查有害气体溢出时,应立即用黄泥封堵。( )

5.在钻孔注浆时,浆液注入后30min不起压或不变化,应降低一级稠度再注。( )

6.注浆期间施工人员不能正对注浆孔口,孔口附近2米范围内严禁站人,开启、关闭注浆阀要在侧向操作,以防孔内压力过大喷溅浆液伤人。( )

五、问答题(第三小题15分,其余每小题10分,共35分) 1.井下施钻、封孔目的是什么? (10分)

2.钻机准备开机前,施钻人员应做好哪些检查和准备工作?(10分)

3.论述如何防止施钻过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伤人事故?(15分)

推荐第10篇:物业空调工理论试题

空调理论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测量室内外的(温度),根据气象条件和商场情况确定运行方案。

2、水系统启动后,观察电流、电压、水量、水压是否正常,泵和电机运转 有无(异常响动)。

3、启动水泵前应检查水泵进出水闸阀(是否)打开。水池内是否还有足够存水。

4、对风机进行保养前应先(断开)风机主电源,并挂上标识牌。

5、手摇转动风轮,观察转动情况,调节好(皮带)的松紧度。

6、合上风机主电源,检查电源指示(是否)正常。

7、中央空调发生制冷泄漏时,立即关停中央空调(主机),关闭相关的阀门。

8、检查有传动皮带的新风机组时应检查机组传动(皮带)松紧及磨损程度。

9、检查新风机组轴承时,检查轴承的润滑(情况),应及时加油、换油。

10、每(半月)清洗集水槽、集水池,清刷过滤栅网,严防堵塞现象发生。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中央空调开机时应按( B )的先后顺序逐个启动,使机组投入运行。

A、压缩机、冷冻泵、冷却泵和冷却塔;

B、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和压缩机;

C、压缩机、冷却泵、冷冻泵和冷却塔。

2.冷冻泵启动,确认冷冻水供水压力正常,(B)启动压缩机

A、过1分钟后;B、过5-10分钟后;C、立刻

3.停机时,应先停(B)

A、冷冻泵,然后再停冷却塔见机、冷却泵、压缩机

B、压缩机,然后再停冷却塔见机、冷却泵、冷冻泵

C、冷却塔见机,然后再停冷冻泵、冷却泵、压缩机

4.风机盘管运行时,机内有水排出是由于盘管换热器将空气温度降至其(C

的缘故。

A、干球 ;B、湿球; C、露点D、雾状

5.空气调节的四个要素分别是温度,湿度,气流的调整和空气的( D )。

A、新鲜;B、处理;C、回风;D、净化 温度以下 )

6.常用的热力膨胀阀可以分为内平衡式和( C )式两种

A、恒压; B、背压 ;C、外平衡D、稳压

7.空调中最好的载冷剂是(A)。

A、水 ;B、盐水;C、油、D、氨

8.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其(C)。

A、蒸发压力越高温度越低; B、蒸发压力越低温度越高;

C、蒸发压力越低温度越低; D、蒸发压力与温度无关

9.空调机处理空气,空气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空气的含湿量(C)。

A、无变化; B、增加; C、减小; D、为 0

10.空调压缩机不能启动的原因有(B)。

A、排气压低 ;B、排气止回阀泄漏 ; C、机腔内积由或液体过少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中央空调主机周围应备齐消防器材,并应放置在方便、显眼处。( √ )

2、冷冻泵启动,确认冷冻水供水压力正常,即可启动压缩机。( ╳ )

3、压缩机启动后,观察压缩机运行电流,压缩机吸排气压力,检查有无异常振动、

噪音或异常气味,确认一切正常后才算启动成功。( √ )

4、停机时,应先停冷冻泵,然后再停压缩机、停冷却塔风机、冷却泵。( ╳ )

5、商铺空调外机的底边必须高于地(楼)面1.5米,每台空调外机的底边齐平、

纵向应对齐。( ╳ )

6、干湿球温度越大,相对湿度也越大。( √ )

7、空气含湿量就是空气中水的含量。( × )

8、离心式通风机主要有外壳、叶轮和吸入口组成 。(√ )

9、衡量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运行好坏,主要表现在调节参数(既房间温、湿度)

是否达到要求。( √ )

10、为保证空调房间的温湿度稳定,空调房间应保持一定的正压。( √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中央空调机组开机前应检查些什么?

答:A、电压表指示是否在额定值的±10%范围以内。

B、各种信号灯显示是否正常。

C、各种阀是否均已打开。

D、压缩机是否处于预热状态。

E、压缩机静态压力是否正常。

F、检查循环水管阀门开启是否正常.

G、检查相关管路、闸阀是否漏水。

2.中央空调机组开机的开机步骤有哪些?。

答:A、启动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检查各系统运行正常。

B、确认冷冻水供水压力正常,过5-10分钟后启动压缩机。

C、压缩机启动后,观察压缩机运行电流,压缩机吸排气压力,检查有无异

常振动、噪音或异常气味,确认一切正常后才算启动成功。

D、开启新风机,开启盘管风机.

E、正常开启后,作好运行记录,并按时进行巡视。

3.中央空调机组停机步骤有哪些?

答:A、停压缩机、冷却塔风机。

B、过5-10分钟后停冷却泵、冷冻水水泵。

C、全部关停后,严禁将总电源开关拉下,应保持压缩机继续预热以便下次

启动。

D、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才算停机成功。

4.冷水机组停机后的保养有哪些?

答:A、机组停机后,润滑系统的保养;

B、水系统的维护保养;

C、电主系统保养及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维护保养;

D、控制柜的维护保养等

第11篇:高级药物制剂工理论复习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说明:每一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流化态制粒,干燥,气体输送,起模,泛丸,包衣等工艺设备所用空气净化,尾气应除尘排空,山风口应该有的装置是(B)

A、自动开关装置

B、防止空气倒灌装置 C、防污染装置

D、防鼠装置

2.可用于能耐受较高温度,却不宜被蒸汽穿透,或者易被湿热破坏的物品的灭菌方法为(D)

A、紫外线灭菌法

B、社热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 D、干热灭菌法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C)

A、GAP

B、GCP

C、GMP

D、GSP 4.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为劣药(D)

A、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规定的成分不符合的

B、变质的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D、超过有效期的 5.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三级质量分析制度(B)

A、车间、班组、岗位三级

B、厂、车间、工序三级 C、厂、科室、车间三级

D、剂型、品种、岗位三级 6.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D)

A、1985版

B、1990版

C、2005版

D、2010版

7.对生产记录中不符合要求的填写方法,必须由谁更正并签字(D)A、工艺员

B、班组长 C、质检员

D、填写员

8.成品放行前,由(B)批生产记录并签字.A、厂技术管理部门

B、厂质量管理部门

C、生产车间

D、成品仓储部门

9.缓冲室,传递柜,传递窗等缓冲设施的两门应保持的状态是(B)

A、只有在物料传递时才可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关闭传递柜(或窗)的门

B、不能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关闭传递柜(或窗)的门

C、不能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至少关闭传递柜(或窗)一侧的门

D、只有在物料传递时才可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至少关闭传递柜(或窗)一侧的门

10.生产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的药品是(C)

A、头孢类抗生素药品

B、磺胺类抗生素药品

C、B—内酰胺结构类

D、降血压药品

11.用物理化学法等方法杀灭物体上或介质中的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但不能完全杀死芽孢,此法为(B)

A、灭菌

B、消毒

C、除菌

D、抑菌 12.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划分为(D)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13.拣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的水为(B)

A、回收水

B、工业去离子水

C、工业用水

D、流动水 14.100级,10000级洁净区用的清洁用水应经(A) A、过滤、灭菌

B、灭菌

C、煮沸

D、过滤

15.关于中药生产操作区中制剂,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器官、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区要求,下列说法那种是正确的(C) A、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生产操作区应严格分开

B、中药材的前处理与动物器官、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区严格分开 C、中药制剂应与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器官、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区严格分开

D、中药材的浓缩与动物器官、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区严格分开 16.不经过前处理,直接用于生产的中药或饮片需要(D) A、无菌包装B、纸包装C、单层包装D、双层包装

17.环氧乙烷具有非常强的渗透力和扩散能力,其灭菌的机理主要是(D) A、变性B、氧化C、电力分析D、烷基化

18.传动机械的安装应加避震,消声装置。动态测试时,洁净室内噪声不得超过(D)A、40 dB

B、50 dB

C、60 dB D、70 dB 19.清场结束后由车间(C)复查合格发给“清场合格证”

A、工艺员

B、质检员

C、质量管理员

D、车间技术主任 2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立法的目的是(A)

A、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B、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用药的安全 C、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D、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21.生产企业购人物料办理入库,应(A)

A、检验合格的入库

B、直接入库

C、不准入库

D、入库后待检 22.药品生产企业GMP的文件管理系统内容包括(B) A、制度和记录两大类

B、标准和记录两大类 C、工作标准和原始记录两大类

D、技术标准和原始记录两大类 23.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方法是(D)

A、化学法

B、物理法C、薄层色谱法 D、气象色谱法 24.无菌室的室温和相对湿度为(D)

A、15-20°C 30%—40%

B、16-24°C 45%—60%、

C、18-25°C 45%—60%

D、18-26°C 45%—65% 25.除中药饮片外,国产药品的质量必须符合(B)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国家药品标准

C、制剂配制规范

D、企业内控标准 26.贵细药材、毒、麻、精、贵重药等原料的备料应当(C) A、单人备料,双人送料,双人收料,物料封口要加封条 B、双人备料,单人送料,双人收料,物料封口要加封条 C、双人备料,双人送料,双人收料,物料封口要加封条 D、双人备料,双人送料,单人收料,物料封口要加封条 27.车间向仓库限额领用原辅料、包装材料应根据(A) A、生产指令

B、工艺规程

C、生产计划

D、库存数量 28.关于医药职业道德描叙错误的是(A)

A、医药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一样,具有相同的特点 B、医药职业道德具有全人类性 C、医药职业道德具有严肃性 D、医药职业道德具有平等性

E、医药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 29.以下选项中,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B)

A、预防性生物制品B、麻醉药品C、处方药D、非处方药 30.《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是(E)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31.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D) A、临床结果为准B、药理资料为准C、标签为准D、说明书为准 32.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某药品,必须取得该药品的(D) A、注册证

B、专利

C、新药证书

D、批准文号

33.对撤销批准文号但已经生产的药品,负责监督销毁的部门是(D) A、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地级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4.若某药品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对该药品可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的部门是(A)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药品检验机构 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地级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监督检验中违法收取检验费。由其上级部门(A) A、责令退还

B、予以没收

C、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罚款

D、予以整顿

36.药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具有有效期规定的药品的生产,检验记录应保存(A) A、有效期满后一年

B、有效期满后半年 C、有效期满后一年半

D、有效期满后二年

37.无特别要求时,药品生产洁净区的相对湿度控制在(C)

A、30%—60%

B、25%—65%

C、45%—65%

D、40%—75% 38.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清场必须由(A) A、生产操作人员

B、班组长

C、质检员

D、工艺员 39.片剂制粒叙述错误的是(C)

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

B、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气逸出 C、使片剂的疗效提高

D、避免粉末分层

40.压片时可以因以下除一之外各项原因造成粘冲(A) 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过多 C、润滑剂混不均匀

D、冲模表面粗糙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每题0.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物料B、批号C、标准操作规程D、工艺用水E、洁净室(区) 41.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洁净室(区) 42.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工艺用水) 43.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物料)

44.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标准操作规程) 45.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批号) (46—50)

A、干淀粉

B、硬脂酸镁

C、50%乙醇

D、乳糖

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46.粘合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47.崩解剂(干淀粉) 48.润湿剂(50%乙醇) 49.润滑剂(硬脂酸镁) 50.稀释剂(乳糖) (51—55)

A、片重

B、硬度 C、片重差异 D、崩解度

E、片剂形状 51.颗粒的均匀度影响片剂的(片重差异) 52.下冲下陷的程度决定片剂(片重) 53.上冲下陷的程度决定片剂(硬度) 54.冲头和冲模决定(片剂形状)

55.崩解剂性质和用量影响片剂(崩解度) (56—60)

A、等渗调节剂B、抗氧剂C、局部止痛剂D、增溶剂E、pH调节剂 56.Na2S2O5(抗氧剂) 57.三氯叔丁醇(局部止痛剂) 58.卵磷脂(增溶剂) 59.葡萄糖(等渗调节剂)

60.Na2HPO4-NaH2PO4缓冲液(PH调节剂)

三、C型题(比较选择题)共20题,每题0.5分。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61—65)

A、100级

B、10000级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

1、药品生产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A) 6

2、药品生产洁净室(区)内操作人员不应裸手操作(C) 6

3、该区域仅限于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C) 6

4、口服液配制(D) 65注射剂的稀配(B) (66—70)

A、国家药品标准

B、进口药品质量标准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

6、假药质量符合(D) 6

7、国产药品质量必须符合(A) 6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属(A) 6

9、劣药质量符合(D) 70、局颁药品标准为(A) (71—75)

A、崩解度B、溶出度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7

1、普通片剂做检查(A)

72、含有消化液中难容药物的片剂做检查(B)

73、软胶囊剂检查(D)P219(凡检查溶出度的软胶囊,可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74、栓剂做检查(D) 7

5、控释片剂(B) (76—80)

A、抑菌剂B、局部止痛剂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 7

6、苯酚(A) 7

7、三氯叔丁醇(C) 7

9、羟苯脂类(A)

80、盐酸普鲁卡因(B)

四、D型题(判断正误题)正确:A错误:B 8

1、国内发生重大灾情时,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紧急调用生产企业的药品(A) 8

2、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A) 8

3、除中药饮片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必须按照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B)

84、《药品生产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A)

8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药品监督管理法的行政行为,有权予以改变。(A)

86、处方药在大众传媒介发布广告时不得宣传疗效。(B) 8

7、药品广告不得利用名人的形象作证明。(A)

88、发运的中药材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和调出单位。(A)

89、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的需要,可以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A) 90、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所有中药材。(B) 9

1、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向个体医疗诊所出售药品。(B)

92、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检验机构负责标定国家药品标准品、对照品。(A)

93、不注明生产批号的药品按劣药论处。(A)

94、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A)

95、对药品生产企业专门用于配制假药、劣药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A)

96、滴丸剂和软胶囊剂均可采用滴制法制备,故是属同一剂型药剂。(B) 9

7、违反药品管理法有关药品广告的管理规定的,由发给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市批申请。(A) 9

8、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时,对处方原辅料缺乏可以用同类药品代替。(B) 9

9、用于静脉、脊柱注射的注射液不得加抑菌剂。(A)

100、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出示证明文件。(A)

五、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10

1、中药饮片必须按照(ABCE)炮制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省级药品标准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D、企业药品标准E、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炮制规范

10

2、输液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基本相同,但在(ABC)上要求更高 A、无菌B、无热原C、澄明度D、与血液等渗E、含量

10

3、清场要求室内不得存放与下次生产无关的物品包刮(ABCE)

A、物料

B、文件

C、记录

D、容器

E、标签 10

4、片剂具有(ABDE)等特点

A、质量稳定

B、服用方便

C、生物利用度高

D、成本低

E、使用方便

10

5、一步制粒是集物料的(BCDE)等过程在同一设备内一次完成 A、粉碎

B、混合

C、制软材

D、制粒

E、干燥 10

6、厢式干燥时,应注意(ABD)

A、湿颗粒制好后应迅速干燥

B、温度视药物的性质而定,并缓慢升温

C、勤翻动

D、控制厚度,不要超过2cm

E、放置一定时间后干燥

10

7、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的人员有(ABD)

A、传染病患者

B、体表有伤口者

C、高血压患者

D、皮肤病患者

E、心脏病

10

8、属于湿法制粒的操作是(ADE)

A、制软材

B、结晶过筛选颗粒加润滑剂

C、将大片碾碎、整粒

D、软材过筛制湿颗粒

E、湿颗粒干燥 10

9、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分为(AB)

A、行政监督机构

B、技术监督机构

C、生产监督机构

D、流通监督机构

E、使用监督机构

110、我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适用于(ACDE)

A、大输液的生产

B、原料药的合成生产

C、原料药生产中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

D、片剂,胶囊剂、丸剂的生产 E、外用膏剂的生产

1

11、合法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同时持有(ABC)

A、营业执照

B、药品生产许可证

C、GMP认证证书

D、新药证书

E、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的物质

1

13、依据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批号”系指(ABCE) A、用于识别药品生产时间的数字

B、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C、用于识别“批”的字母加数字

D、用于识别质量的一组数字 E、用之可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的一组字母加数字 1

14、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仓库应划分出(ABCDE) A、发货库(区)B、合格品库(区)C、验收货(区) D、退货库(区)E、不合格品库(区) 1

15、通过包衣,可以(ABCDE)

A、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B、增加药物的稳定C、控制药物释放 D、避免药物被胃液破坏E、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

1

16、制备片剂时发生松片的原因是(ABCD)

A、原料的粒子太小

B、选用的粘合剂不当

C、颗粒含水量不当 D、润滑剂用量使用过多

E、压力太大 1

17、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ABC)

A、pH

B、溶媒

C、离子强度

D、温度

E、光线 1

18、药物剂型的重要性(ABCD)

A、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剂型可以产生靶向作用 C、剂型可影响疗效

D、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 E、剂型具有明显个体适应性 1

19、胶囊剂的特点是(BCE)

A、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于散剂

B、液体药物可制成软胶囊 C、可制成定位释放的胶囊剂

D、可填充药物的水溶液 E、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120、滴丸基质应具备的条件是(ABCDE) 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不影响主药疗效 B、有适当的比重 C、对人体无伤害 D、常温下保持固态

E、基质在60°C~100°C下能熔化,遇冷立即凝固成固体

第12篇:司磅工理论复习题

司磅工理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20分) 非自行指示秤的最大秤量用(Max)表示。

机械式台秤由于承重杠杆的杠杆比不一致会造成(四角)误差。

衡器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自动衡器和非自动衡器。电子皮带秤是(自动)衡器,电子吊秤是(非自动)衡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中,检定分度值用符号(e)表示。

有一台最大秤量30吨的电子汽车衡,共安装6个传感器,偏载测试时应选用(6)吨标准砝码进行测试。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实际用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是( C )。

A,计量基准

B,副基准

C,工作基准

数字指示秤在鉴别力测试时,应轻缓的放上( C )的附加小砝码,此时原来示值应改变。

A

0.5d

,1.0d

C,1.4d 衡器的重复性变化是属于( A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综合误差 下面哪类秤属于数字指示秤( B )。

A,案秤

B,电子汽车衡

C,度盘秤 下列哪种秤应进行首次检定( A )。

A,刚安装好的地秤

B,修理后的计价秤 C,到期后申请

的秤

检定用的标准砝码的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 B )。

A,1/4

B,1/3

C,1/5

一台8个承重点的秤,应选用( B )最大秤量的标准砝码进行偏载测试。

A,1/8

B,1/7

C,1/3 0.2级动态轨道衡在动检时,500~2000e称量范围的欠差为( C )。 A,

±1.0

B,±2.0

C,±3.0

轨道衡一杠杆的最危险断面在( A )。

A,重点刀位置

B,杠杆的中间

C,支点刀位置 静态衡的首检和修后检定,可暂用( A )进行检定。

A,T6型检衡车

B,替代法

C,T6D型检衡车 标尺游砣式轨道衡计量杠杆的摆动稳定性检查中,要求摆动次数不少于( B )。

A,一个周期

B,两个周期

C,三个周期 《非自动指示秤检定规程》中,秤的准确度等级可分为( A )。

A,3级和4级

B,2级和3级

C,2级和4级

台秤的承重杠杆属于( B )。

A,第一类杠杆

B,第二类杠杆

C,第三类杠杆 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 B )。

A,米制

B,国际单位制

C,公制

《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中,实际分度值用符号( C )表示。

A,e

B,n

C, d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置零装置是当承载器上无载荷时,将示值置于或调至零点的装置。( √ ) 鉴别力是指秤在经过规定的使用周期,保持其计量特性的能力。(× ) 对从未检定过的秤所进行的检定为首次检定。(√) .秤的检定周期最长为一年。(√)

.秤是利用作用与物体上的重力来测量该物体质量的计量仪器。(√)

四.简述题

2.什么是示值误差?

是指“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这是测量仪器的最主要的计量特性之一,其实质就是反映了测量仪器准确度的大小。示值误差大则其准确度低,示值误差小,则其准确度高。

第13篇:采油地质工技师理论试题

采油地质工技师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

1 AA001 冲积扇环境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为暂时性洪水水流形成的()。 山麓堆积物 洪水冲积物 山谷堆积物 水下分流物

2 AA001 当洪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出口处时,坡度突然变小,流速()。 骤减

骤增 加快 加速 3 AA002 冲积扇环境下,大量碎屑物质在山口向盆地方向呈()散开,其平面形态呈锥形、朵形或扇形。 薄片状 凝聚型 流线型 放射状

4 AA002 冲积扇的特点是在()上呈扇形分布,剖面上呈楔形或上凹下凸的透镜状,以砂、砾为主要成分。平面 剖面 立体 规格

5 AA003 分布在邻近冲积扇顶部地带的断崖处,主要是泥石流沉积和河道充填沉积,这样的环境称为()沉积。 扇根 扇中 扇底 扇尾 6 AA003 扇根的特点是沉积坡角(),发育有直而深的主河道,沉积物分选极差,一般无层理特征,呈块状。 没有 中等 最小 最大

7 AA004 扇端出现在冲积物的()。 上部 中部 根部 趾部 8 AA004 扇端的地貌特征是具有最低的沉积坡角,地形较()。 单一 复杂平缓 较陡

9 AA005 在大陆沉积环境中,河流作用是很重要的地质营力,它不仅是()和搬运的营力,而且也是一种侵蚀营力。 下切 侵蚀 运动 沉积 10 AA005 河流一般多发育在构造长期()、气候潮湿地区。 沉降 上升 沉积 侵蚀 11 AA006 河床是()中经常有流水的部分。 河谷 心滩 三角洲 河漫滩

12 AA006 河床沉积物在剖面上,其粒度常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呈()沉积。 反旋回 正旋回 复合旋回 叠加

13 AA007 河漫滩平常在河水面以上,()季节被淹没,接受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悬浮物质沉积 冬季平水 洪水 枯水

14 AA007 河漫滩相沉积是()期的产物。 冬季平水 洪水 枯水

15 AA008 由河床改道留下来的旧河道或河漫滩中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沉积环境是()相。牛轭湖 三角洲 河漫滩 天然堤

16 AA008 牛轭湖面积不大,在()期间常有河水流入。平水 洪水 枯水 干旱 17 AA009 边滩多分布于曲流河的(),它是河流沉积中最重要的类型。 两岸 顺直段 凹岸 凸岸 18 AA009 边滩沉积物以砂岩为主,分选好,夹有少量的砾石和粉砂,()沉积物较粗,上部沉积物较细。 下部 上部 中部 顶部 19 AA010 在河流沉积中,()沉积物比较复杂,大河与小河不同,同一条河流的上游和下游也不同。 心滩 边滩 河漫滩 天然堤 20 AA010 总的来说,()沉积物较粗,粒径和构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变化迅速。 心滩 边滩 河漫滩 天然堤

21 AA0ll 天然堤沉积砂体两侧不对称,向()一侧的坡度较陡,颗粒较粗、厚度较大。河床 河漫滩 心滩 边滩

22 AA011 天然堤沉积向()一侧的坡度较平缓,颗粒较细,厚度较薄,逐渐向河漫滩过渡。 河床 河漫滩 心滩 边滩

23 AA012 泛滥平原常受()约束,中心地势最低,呈盆地状,故称泛滥盆地为洼地。 心滩 边滩 河漫滩 天然堤

24 AA012 泛滥盆地沉积物粒径较(),以泥质和细粉砂为主。 细粗 中等 特粗 25 AA013 陆相沉积中分布最广泛的沉积环境之一是()沉积。 牛轭湖 冰川相 海相 湖泊 26 AA013 我国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中,常有巨厚的()沉积。 牛轭湖 冰川相 海相 湖泊相 27 AA014 大陆沉积中()相多位于陆上气候潮湿和地势低洼的地方,常是河流汇集的场所。 牛轭湖 废弃河道 盐水湖泊 淡水湖泊

28 AA014 淡水湖泊的水体占有一定面积;湖水含盐度(),属酸性一弱碱性环境。 低 高 较高 特高 29 AA015 盐湖分布于干燥气候区,这里蒸发量()注入量和降雨量的总和。 小于等于 等于 小于 大于

30 AA015 盐湖沉积初期湖水含盐量不高,主要为碳酸盐类沉积;其后沉积硫酸盐类;末期沉积()。 盐岩 石膏 白云岩 芒硝

31 AA016 河、海过渡三角洲一般位于海湾边缘的()地区。 河口 河漫 分叉 海岸 32 AA016 三角洲处于地壳持续稳定()地带。 风化 剥蚀 上升 下沉 33 AA017 高建设性三角洲的沉积可分为陆上和水下两部分,()的为三角洲平原相,水下的为三角洲前缘相和前三角洲相。 陆上 水下 滨海 陆上

34 AA017 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是指河流分叉至分流()部分。 入海 河口平原 水下 35 AA018 高建设性H角洲沉积的()特征非常明显。 分区 成条 分带 分层

1 36 AA018 高建设性三角洲在平面上,由陆地向海洋方向,沉积相带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带、三角洲前缘带,前三角洲带,这三带大致呈()状分布。 分区 长条 环带 分层 37 AA019 高破坏性三角洲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完全变成了(),向陆地方向的延伸部分则为湖泊相、沼泽相和河流相的复合体。 三角洲相 陆相 海相 河相

38 AA019 高破坏性三角洲沉积一般较()较薄。 慢 快 粗 厚

39 AB001 沉积()是指地层剖面上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储层 层理 岩层 旋回 40 AB001 沉积岩的岩性及岩相变化的规律是受沉积()控制的。 环境 气候 岩层 水动力 41 AB002 受区域性一级构造运动控制的沉积旋回称()旋回。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42 AB002 一级旋回在全区稳定分布,包含着若干()在内的旋回性沉积。 旋回 油层组 砂岩组 小层 43 AB003 三级旋回是受()构造运动控制的沉积旋回。 全球 整个 局部 版块 44 AB003 三级旋回在()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是二级旋回包含的次级旋回。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45 AB004 油层()的目的是为研究开发层系、部署井网提供地质基础。 旋回 划分 对比 分层 46 AB004 在油层划分中,()也称复油层,是油层组内含油砂岩集中发育层段,由若干相互邻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 二级旋回 油层组 砂岩组 小层

47 AB005 有了()剖面,油层对比时界线不至于走样,若对比走样了,到另一条剖面界 线就接不上了。 骨架 油层 对比 界线

48 AB005 骨架剖面的建立也便于在全区()。 统层 解释 对比 比较

49 AB006 纵向上对比时,按旋回级次由()逐级对比.。 小到大 大到小 大到中 中到大

50 AB006 形成于陆相湖盆沉积环境的砂岩油气层,大多具有明显的多级沉积旋回和清晰的多层标准层,岩性和厚度变化均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常采用在标准层控制下的“()”的对比方法 旋回一厚度 厚度一旋回 旋回一等厚 等厚一旋回

51 AB007 湖相油层根据标准层的分布规律及二级旋回的数量和性质,用()确定对比区内油层组间的层位界限。 特殊层 标准 标准层 标准曲线

52 AB007 湖相沉积油层利用沉积()对比砂岩组。 旋回 间断 层理 相别 53 AB008 对于河流沉积相这样不稳定沉积的油层,往往采用划分()的对比方法。 时间单元 单元时间 时间地层 地层时间

54 AB008 采用岩性一时间标准层作控制,把距同一标准层等距的砂岩顶面作等时面,将位于同一等时面上的砂岩划分为()时间单元。 同一 不同 相邻 相似

55 AB009 在()储集层地层剖面上划分储集单元,应考虑同一储集单元必须具备完整的储、渗、盖、底岩性组合。 碳酸盐岩 砂岩 粉砂岩 厚砂岩

56 AB009 ()储集层地层剖面上划分储集单元,应主要考虑盖、底、储的岩类组合。 碳酸盐岩 砂岩 粉砂岩 厚砂岩

57 BA00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岩心的研究项目 研究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特征 确定地层时代 进行地层对比 油井产量分析

58 BA001 通过对()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油、气层,并且还可以对岩心的含油、气、水产状进行观察描述。 岩性 岩石 岩样 岩心

59 BA002 岩心一般都是装在岩心盒里的,按照()已经编好号的。 井深顺序 井号顺序 岩样顺序 井深程序

60 BA002 看岩心时要注意不要弄乱顺序,从哪拿出来的就要按()放回去,注意放回的岩心方位一定要和拿出时的一致。 方位 方法 方向 原样

61 BA003 岩心盒两头要有盒号,岩心盒的正面标上(),岩心在盒内的摆放是有顺序的,从左到右摆放 井号 样品号 心号 序号

62 BA003 一般岩心都有一个4cmX2.5cm的漆框,这个漆框标明的内容如下:上边一行数字为井号,中间一行数字左侧整数为(),右边分母为本次取心划分的总块数,分子是本块岩心编号。 取心长度 取心进尺 岩心编号 取心筒次

63 BA004 给岩石()要概括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含油气、水产状及特殊含有物及岩性。 定名 描述 定性 素描

64 BA004 给岩石定名时,将次要的即含量少的颗粒名称放在前面,()颗粒即含量多的名称放在后面。 一般 不主要 次要 主要

65 BA005 岩心描述的()包括岩石的颜色、含油气水产状、矿物成分、胶结物、结构、构造、化石、含有物、滴酸反应程度和接触关系等。 内容 性质 定性 方法

66 BA005 当岩石颗粒、钙质等含量为()时,定名时用“质”或“状”表示,如泥质粉砂岩、砾状砂岩 10%~25% 5%~10% 25%~50% 50%~70%

67 BA006 岩心含油、气、水特征是岩心描述的()之一。 一般 重点 次要 非重点

68 BA006 岩心()时就要认真细心观察岩心含油、气、水产状特征,并作好记录或必要的试验、取样等,以作为

2 详细描述时的补充。 刚出筒 未出筒 放置很久 绘图

69 BA006 在描述岩心含油、气、水特征时,必须将岩心劈开,描述()。 陈旧面 侧面 新鲜面 表面 70 BA007 对含油产状描述时,要结合岩石结构、构造等,说明油在岩石内的()状况。产状 状况 多少 分布

71 BA007 对含油()程度的描述,一般用含油饱满、含油较饱满和含油不饱满等形式表示岩心的含油饱满程度。 产状 状况 饱满 分布

72 BA007 一般含油()根据含油产状、含油饱满程度和含油面积来确定。 级别 状况 饱满程度 分布

73 BA008 在开发岩心的含油面积为25%~50%,一般多为泥质粉砂岩;在砂粒富集处含油,多呈条带、斑块状含油;劈开岩心后不染手,含油不饱满的称()。 油砂 油浸 油斑 含油

74 BA008 在描述油浸岩心时,一般根据其含油面积确定颜色,若含油面积达到()左右,可按含油颜色定名。如浅棕色油浸粉砂岩。 50% 70% 30% 40% 75 BA008 对于含油面积小于 10%的含油产状一般称()。 油迹 油浸 油斑 含油 76 BA009 油水过渡段取心或()调整井取心,都是岩心中既含油也含水。 水淹层 油层 水层 气层 77 BA009 在观察油水过渡段或水淹层岩心时,常常用到()试验法来说明岩心中的含水程度。 荧光 滴碱 滴酸 滴水

78 BA009 滴水试验应在劈开的岩心()上进行。 陈旧面 侧面 新鲜面 不平整面 79 BB001 在油、水井中出现的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干扰现象称()矛盾。 层间平面 井间 层内 80 BB001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层间矛盾主要表现为()。 层间干扰平面干扰 井间于扰 层间亲和 81 BB001 当好油层见水后,油层渗透率降低,地层压力上升,井底流压升高,而导致该井()不出油。 单油层 高压层 低压层 好油层

82 BB002 油层在()的油水运动主要受井网类型、油层渗透率变化和油水井工作制度的控制。 剖面上平面上 井间 层间

83 BB002 油层渗透率在平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注入水推进不均匀。这种注入水在油层平面上的不均匀推进,称为油层的()矛盾。 层间平面 井间 层内 84 BB002 在油田开发中,()对油层平面上的油水井分布有明显影响。 井网 地层 井距 井别 85 BB003 影响油层内油水运动的因素有油层内渗透率分布高低()。 不均匀 均匀 一样 相似

86 BB003 一个单独发育的厚油层内部,注入水也是不均匀推进的,渗透率越高,吸水能力越强,水的推进速度()。 越快 越慢 越差 中等

87 BB003 注入水不能波及整个油层厚度,造成水淹状况的不均匀,从而降低水淹厚度和驱油效率,这种现象叫做()矛盾。 层间平面 井间 层内

88 BB004 底部水淹其上部未洗厚度较大,这种类型主要在()油层中出现。 正韵律 反韵律 复合韵律 均匀层

89 BB004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水淹类型主要出现在复合韵律和迭加型的油层中。 底部 多段 顶部 均匀

90 BB004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水淹多出现在油层岩石颗粒较细、渗透率较低而相对较均匀的油层,或者高渗透段不在油层底部的反韵律油层中。 底部 分段 顶部 均匀

91 BB005 产生层间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纵向上油层的非均质性即层间差异()。 较大 较小 不大 很小 92 BB005 由于层间矛盾的存在,使各层注水受效程度不同,造成各层油层压力和含水率相差()。 均等 较小 很小 悬殊

93 BB005 一方面提高差油层的油层压力,另一方面()好油层的油层压力,是解决层间矛盾的有效措施。 降低 提高 减少 增多

94 BB006 调整平面矛盾,就是要使受效差和受效不好的区域受到注水效果,提高驱油能量,达到提高注水波及()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厚度 范围 体积 面积

95 BB006 解决平面矛盾的根本措施,一是采用()工艺,二是改变注水方式。 分注合采 分注分采 合注分采 合注合采

96 BB006 对高含水带油井堵水或调整注水强度,也可以解决注水开发中的()矛盾。 层间平面 井间 层内

97 BB007 层内矛盾的实质也是()内部不同部位受效程度和水淹状况不同,高压高含水段干扰其他层段,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厚层 薄层 差层 均匀层 98 BB007 层内矛盾在高渗透率()反映突出。 厚层 薄层 差层 均匀层 99 BB007 解决层内矛盾本质上就是要调整(),扩大注水波及厚度,从而调整受效情况;同时调整出油剖面,以达到多出油少出水的目的。 吸水剖面 吸水量 吸水指数 出油剖面

100 BC001 在()油田开发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合理地划分、组合层系,以达到合理开发油藏的目的。 多油层 单油层 厚油层 薄油层

101 BC001 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根据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条件,将油层性质()的油层组合在一起,采用与之相适

3 应的注水方式、井网和工作制度分别进行开发。 相当 相近相远 异样

102 BC001 划分开发层系主要是解决多油层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中的()矛盾,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 层间平面 层内 砂体

103 BC002 一套开发()控制的储量和单井产量,应具有开发的经济效益。 层系 井网 方案 工具 104 BC002 一套层开发系内层数不宜过多,井段应比较集中,并具有较好的上、下()。产层 隔层 储层 砂层

105 BC002 一套开发层系内沉积条件相同,砂体分布形态和分布面积大体相近,同时渗透率级差() 较大 30倍 50倍 较小

106 BC003 我国陆相油藏以油层厚度 10m左右,单井控制储量()×104t上下组合一套开发展系,层内采用分层开采技术比较合理。 20 30 50 10 107 BC003 划分组合开发层系,应根据层系划分的(),对油区取得的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确定合理的开发组合。 条件 规定 方法 原则

108 BC003 同一油田,由于参数组合的不同,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层系划分的()进行对比,要择优选用。 开发方案 远景规划 划分原则 开发原则

109 BC004 认识、掌握油田开发全过程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合理地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调整阶段 划分阶段 开发过程 开发阶段

110 BC004 明确开发阶段后,可以分阶段有步骤地部署井网,重新组合划分()和确定注水方式等,做到不同开发部署适合不同开发阶段的要求。 层系 阶段 过程 层段

111 BC004 划分()就是要明确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开采对象,认识影响高产稳产的主要矛盾,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油田开发工作,达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 调整阶段 划分阶段 开发过程 开发阶段

112 BC005 按产量划分开发阶段是以油藏的采油量随()的变化作为划分开发阶段的主要标准,并分析其他指标的变化。 开发指标 含水 产油 时间

113 BC005 按()划分开发阶段把开发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油藏投产阶段、高产稳产阶段、产量迅速下降阶段和收尾阶段。 产量 时间 含水 开采方式 114 BC005 按开采方法划分,二次采油阶段是利用()、注气补充油藏能量,使地层压力回升,产量上升井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注聚采油 抽吸采油 人工注水 天然能量

115 BD001 电泵井施工设计中的油井()数据部分包括选值日期、日产液、日产油、动液面、含水、含砂、粘度、水总矿化度、原油密度等数据。 基本 全部 基础 生产 116 BD00l 电泵井施工设计包括()设计数据。 基本 选泵 泵况 生产

117 BD001 在()设计中一般应包括潜油电机功率、外径、保护器型式、分离器型式。泵型、扁电缆长度、变压器、控制屏等。 选泵 基本 泵况 生产

118 BD002 一般油井作业()内容应包括油井基本数据、油层数据、油井生产数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作业目的及要求、作业效果预测、目前井下管柱示意图及备注等内容。 地质设计 基本设计 基本数据 生产设计

119 BD002 一般油井作业地质设计中油井()应包括完钻井深、原人工井深、水泥返高、水泥塞深度、套管尺寸及深度、套管最小壁厚、套管最小内径、联顶节方入、油补距、实射层位、实射井段、实射厚度、投产日期等项目。 地质设计 基本设计 基本数据 生产设计 120 BD002 一般油井作业地质设计中,()应包括层位、井段、砂层厚度、有效厚度、渗透率、实射井段、实射厚度、岩性分析等。 油层数据 基本设计 基本数据 生产设计

121 BD003 注水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包括油田或区块名称、人工井底、完钻井深、水泥塞面、套管尺寸及深度、联顶节方入、油层套管壁厚、油补距、射开层位、投注或转注日期。 油层数据 基本设计 基本数据 生产设计

122 BD003 注水井作业地质设计中的()包括注水日期、层位、水嘴、配注、层段性质、实注、注水方式、泵压、套压、油压。 油层数据 基本设计 基本数据 注水现状 123 BD003 注水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包括出砂情况、砂柱高、()及落物反映等。 油层数据 套管深度 套管数据 套管损坏

124 BE001 堵水井选井选层要注意选择含水高产液量高流压()的井层。 高 低 稳定平稳 125 BE001 堵水井选并选层要选择层间矛盾()、接替层条件好的井层。 一般 少 小 大

126 BE001 堵水井选井选层要选择由于油层非均质性或并网注采关系不完善造成的()矛盾较大的井。 层间平面 层内 井间

127 BE002 对于那些不堵水就会影响其他油层的开发效果,封堵后又有接替井点开采,从调整油层平面和层间矛盾、改善油田现阶段开发效果的角度出发,可以适当()。 早堵 晚堵 不堵 后堵

128 BE002 高含水层封堵后,要注意()对应注水井层的注水量,保持接替层的生产能力。调动 调节 整理 调整

129 BE002 对封堵层对应的注水井层的注水量,也要根据周围油井的压力、产量、含水状况进行适当()。 调动

4 调节 整理 调整

130 BE003 要想提高油井压裂增产效果,必须首先搞清油井()的原因。 低产 高产 无产 高产 131 BE003 油层本身压力水平就低是导致油井()的原因之一。 低产 高产 无产 中产

132 BE003 有的油层尽管渗透率较高,也具有一定的压力,但由于原油物性差、粘度大、流动性很差,同样不能获得理想的()。 物质 产品 水量 产量

133 BE004 选择压力水平高、油层性质差,或因受污染堵塞而低产的井,压裂后通常会取得()的增产效果。 较差 较好 不好 较低

134 BE004 只有选择合适的压裂时间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增压 降产 增水 增油 135 BE004 要取得较好的压裂增产效果,应选择厚度大、动用差,油水井连通(),压力水平较高的中、低渗透层进行压裂。 好 一般 差 极差

136 BE005 水驱开发油田,油井压裂选井选层必须采取()的原则,综合分析油水井注 采关系,确定压裂层段。 油水井并重 重油井轻水井 重水井轻油井 油水井并轻

137 BE005 油水井连通好,对应水井注水量高,油层压力水平在()压力附近适合压裂。静压 原始地层 井底 流动

138 BE005 非均质性严重的厚油层内未水淹或低水淹部位和砂体平面()部位适合压裂选层。 变差 变好 不变 发育

139 BE006 盐酸与碳酸盐作用可生成水溶性氧化物和放出()。 二氧化硅 氢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140 BE006 氢氟酸对砂岩油层的主要矿物()和泥质组分溶解最好。 二氧化硅 长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141 BE006 氢氟酸与碳酸盐作用时,也会生成氟化钙和氟化镁()。 堵塞 疏通 沉淀 腐蚀

142 BE007 钻井液堵塞是由于钻井或井下作业时钻井液浸入油层孔隙内,堵塞出油孔道,造成油层产液或吸水能力()。 没有 不变 提高 降低

143 BE007 氧化铁堵塞是长期注水,金属管道腐蚀生成氧化铁、氢氧化铁和硫化亚铁,它们都是()水的物质,随注入水进入地层堵塞地层中的孔隙。 不溶于 溶于 溶解 融化 144 BE007 细菌堵塞主要是硫酸盐的还原菌繁殖后和菌体残骸堵塞地层()。 厚度 饱和度 渗透率 孔隙 145 BE008 在酸化工艺中,()工艺主要是在挤出稠油前,把洗油溶剂作为前置液挤入地层,稀释并清洗油层岩石内的稠油和岩石表面稠油,起润湿反转作用,使岩石表面形成了亲水性外层薄膜,有利于土酸与岩石和次生堵塞物接触,达到提高油层渗流能力的目的。 稠油酸化 选择性酸化 溶剂酸化 土酸酸化 146 BE008 在酸化工艺中,()是根据油层渗透率差异大、层间夹层薄、各层吸水量相差大的特点,用化学球暂时封堵高渗透层的炮眼,使酸液大量进入低吸水层,以达到改造低吸水层、提高低渗透层的吸水量的目的。 稠油酸化 选择性酸化 溶剂酸化 土酸酸化

147 BE008 高浓度酸化是指用酸液浓度大于()的盐酸溶液进行的酸化。 24% 30% 14% 42% 148 BE009 所谓()就是利用注水井非均质多油层间存在的吸水差异和启动压力的差 异,通过合理控制较低的注入压力,使调剖剂优先进入并封堵启动压力最低的 高渗透层或部位;再通过提高注入压力,使调剖剂顺次进入到其他启动压力较 低的层。 三换 试验 调剖 酸化 149 BE009 注水井调剖要达到调整()、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 吸水剖面 注水量 注水压力 吸水指数

150 BE009 按调剖()可分为深部调剖和浅部调剖两种类型,简称深调和浅调。 深度 厚度 面积 比例

151 BE010 化学()技术可以解决机械细分注水中无法解决的层段间、层段内矛盾,进一步提高细分注水工艺能力。 三换 试验 调剖 酸化

152 BE010 化学调剖技术可以提高机械细分中与高吸水层相邻层的()能力。 抽吸 吸水 注水 采油 153 BE010 通过化学调剖,可以较好地解放高含水停注层的()的问题。 上隔层 吸水层 相邻层 陪停层 154 BE0ll 在化学调剖中,()复合调剖剂主要由木质素磺酸盐、聚丙烯酸胺交联剂、缓凝剂、添加剂组成。 木质素 FW 磺酸盐 凝胶体 155 BE0ll 在化学调剖中,()磺酸盐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其反应物为复杂立体的网状凝胶体,可封堵大孔道和高渗透层。 木质素 FW 聚丙烯 调剖剂

156 BE0ll FW调剖剂是由聚丙烯酸胶和木质素磺酸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作用经过改性和接枝形成新型成胶物质,在地层条件下交联形成凝胶封堵高渗透层,从而达到调整吸水剖面、改善注水井吸水状况的目的。 催化剂 FW 聚丙烯 调剖剂

157 BE012 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膨润钠土,溶于水后形成()乳状液。 悬浮 沉淀 絮凝 粘土

158 BE012 当粘土与聚合物混合时,HPAM的亲水基团与钠土颗粒表面羟基通过氢键桥接作用,形成体积较大的(),堵塞岩石孔隙或大孔道。 催化剂 絮凝体 聚丙烯 聚合物

159 BE012 聚合物凝胶在形成之后,粘度大幅度增加,失去流动性,在地层中产生()。物理堵塞 化学堵塞 物理疏通 化学疏通

160 BE013 机采井“三换”均是以()为目的。 提液 提水 增油 增注

5 161 BE013 对换大泵井在作业施工过程中,采油矿、队技术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质量()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控制 监督 管理 施工

162 BE013 对换大泵的井,在作业施工过程中,采油矿应监督作业队是否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作业施工。 工序 程序 顺序 秩序

163 BF001 下月产量与上月产量之比叫做月产量的()。 月变化率 月比率 月递增率 月递减率 164 BF001 下月末的日产量与上月末的日产量相比叫()产量的月递减率。 月 日 年 季 165 BF001 下年年产量与()年产量之比叫年产量递减率。 上年 下年 年 季

166 BF002 所谓()是表示每年采出的油量占总地质储量的比值,在数值上等于年采出 油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采油量 采油指数 采出程度 采油速度 167 BF002 所谓()是表示按目前生产水平开采所能达到的采油速度。 计算采油量 折算采油指数 折算采出程度 折算采油速度

168 BF002 用折算采油速度可以分析不同时期的()是否达到开发指标要求。 采油量 采油指数 采出程度 采油速度

169 BF003 在实际工作中()有单井含水率、油田或区块综合含水率和见水井平均含水率之分。 含水率 含水比 日产水量 含水量

170 BF003 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是表示油田或油井含水上升()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油田注水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 好快 较慢 较快 快慢

171 BF003 含水上升率就是每采()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数值。 5% 15% 1% 10%

3172 BF004 所谓()是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单位为m/(d·m)。 注水指数 注水强度 注采强度 注采比

173 BF004 注水强度=注水井日注水量/注水井油层()。 总厚度 表外厚度 砂岩厚度 有效厚度 174 BF004 注采比是指注入剂在地下所占的体积与采出物在地下所占的体积(),用它来衡量注采平衡情况。 之和 之比 之差 之积

175 BF005 在动态分析中所说的()动态分析应从对油藏油层地质特点的再认识、油田开发状况、层系井网注水方式等方面着手分析。 区块 单井 井组 小层

176 BF005 区块动态分析中对油藏油层()的再认识包括以下几点(1)构造、断层和油藏类型的再认识(2)储层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再认识(3)油藏水动力系统的再认识(4)油田原始地质储量的核实 开发现状 注采关系 井组关系 地质特点

177 BF005 油田开发后的油层地质研究工作要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并随着开发井、加密调整井、检查井、密闭取心井等越来越多的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的积累,研究越来越细。 中期 早期 始终 初期

178 BF006 油田开发状况分析是油田开发各个阶段动态分析工作的核心,分析的重点是查明()状况和剩余储量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制定油田开发政策和调整挖潜指明方向。 储量动用 储量变化 储量参数 储量分部 179 BF006 对油田开发方案和开发调整方案等的执行情况分析要求如下,哪一条是不对的()。 简明扼要的阐明原开发调整方案、配产配注方案的认识和措施意图 与原方案进行对照,说明执行中是否按照方案提出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进行的 分析方案实施后能比较全面反映油田开发效果的指标,并同方案要求的指标对比、评价,得出新的认识 潜油电泵的排液能力和工作状态的分析

180 BF006 对于采取人工补充能量保持压力开采的油田,需始终将油层()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静压 压强 压力 压差

181 BF007 通过绘制()构成曲线,了解阶段注水量的构成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并提出调整意见。 注水量 采水量 产量 产液量

182 BF007 地下()反映了注入水利用率的高低和水驱开发效果的好坏。同一类油田在相同采出程度下,采收率越大,水驱采收率越高,开发效果越好。 注件不用率 采水率 产水率 存水率

183 BF007 所谓()是衡量水驱油效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同一油田水驱指数越大,说明注水利用率越高,水驱开发效果越好。 水驱指数 采油指数 产液指数 水驱系数

184 BF008 产量递减规律分析需要对产量()加快或减缓的主要原因进行论证。 递减速度 采油速度 递减规律 递减原因

185 BF008 注采系统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油层()是否合理,而压力系统的合理与否又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 开发效果 压力系统 递减规律 递增规律

186 BF008 合理的()系统是开发好油田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注采 压力 递减 采油 187 BF009 油气界面和()界面的变化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 油水 压力 产量 采油 188 BF009 油气界面的变化,主要依据定期的()、试井等资料和油井日常生产的产油量、油气比等资料验证。 电法测井 裸眼测井 压力曲线 生产测井

189 BF009 油水界面变化的分析要根据油水井()、油水井试并资料和钻新井、检查井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动态变化 静态资料 压力变化 生产测井

190 BF010 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分析包括对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储量开采速度的现状及变化,并与开发方案或规划指标()类型油田对比。 相异 相反 不同 相同

6 191 BF010 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分析应分析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储采比保持的数值与()的关系 稳产 稳定 控水 产量

192 BF010 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分析应分析()平衡系数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 储采 注采 油水 产出

193 BF0ll 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在一定的油层条件和聚合物增粘效果下,聚合物用量越大,聚合物驱油效果越(),提高采收率值幅度越高。 好 大 小 差

194 BF0ll 当聚合物用量达到一定值以后,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就逐渐()。 变差 变大 变好 变小

195 BF0ll 注聚合物后,由于聚合物在油层中的滞留作用以及注入水粘度的增加,油水流度比降低,油层渗透率下降,流体的渗流阻力()。 增加 上升 减小 增大

196 BF0ll 聚驱与水驱开发相比,在相同注入速度下,注入()上升明显。 幅度 面积 体积 压力 197 BF012 当采出液浓度达到某一值时,聚合物驱油效果达到最佳,此时产液指数也处于逐渐()阶段。 稳定 最佳 上升 下降

198 BF012 在聚合物驱过程中,对油、水井进行分层测试以及注示踪剂监测,可以对比分析聚合物驱过程中油层吸水厚度和出油剖面变化,分析注聚合物后油层()非均质波及调整效果。 垂向和平面 垂向和剖面 横向和平面 横向和剖面

199 BF012 在同一注聚区块内,同一井组的生产井由于油层发育状况和所处的地质条件不同,注采井间的连通状况有较大差别,水驱开发后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状况也()。因此,同一井组中的油井生产情况及见效时间也各自不同。 不同 相同 一样 均匀

200 BH001 从本质上讲,全面质量管理与 IS09000标准有许多()点。 可比 一样 共同 可疑

201 BH001 全面质量管理与 IS09000标准都强调以()为中心,要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的需要。 人 员工 雇员 顾客

202 BH002 IS09000标准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衡量企业()有效性的普遍适用的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TQC”管理 203 BH002 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了有效地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质量活动统称为()。 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IS0 9000族标准

204 BH003 凡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开展活动的小组,可统称为()小组。 质量管理 现代化管理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205 BH003 在编写“QC”小组活动研究报告时,一定要有对该项活动质量问题的()的内容。 现状调整 现状考核 现状分析 现状调查

206 B1001 技术()一般是指为了掌握本职业技能或提高职业活动水平所参加的职业技能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等活动。 培训 考试 表演 观摩

207,B1001 在企业内部技术()从形式上讲分为脱产班和不脱产班,从时间长短分为长期班和短期班。 培训 考试 考核 竞赛

208 B1002 教学计划是()安排的具体形式。 课程 时间 学科 顺序 209 B1002 教学()包括学科设置、学科开设顺序、教学时间及学习时间安排。 课程 时间 计划 顺序

210 B1003 所谓()原则,是指教师从学员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员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获得知识的途径,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学员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师施教 因物施教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211 B1003 在教育学中讲的()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教学 备课 复习讨论 212 B1004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方法 老师 时间 内容

213 B1004 所谓()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员有效的学习。 备课 讲课 辅导 听课 214 B1005 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称()。 心理学 教学 科学 生物学 215 B1005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是一种()学科 自然 社会 研究 边缘

216 B1006 记忆就是过去的行为或事物在人脑中的()。 残留 直觉 反映 感觉 217 B1006 记忆是一种比()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感知 直觉 反映 感觉 218 B1007 所谓()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思考 思维 思想 感觉 219 B1007 心理学中讲的()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考 思维 思想 感觉 220 B1008 所谓()是直观地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 才力 才能 物力

221 B1008 各种能力较好的结合称为()。 天才 才力 才能 天赋 222 B1009 教育与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作用。 主导 次要 无所谓 一般

7 223 B1009 劳动实践对各种()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导 次要 特殊 一般

二、判断题

()1 AA001 冲积扇的成分从顶部一中部一底部主要由砾岩一细砾岩和砂岩一砂岩和粉砂岩组成。 ()2 AA001 每个冲积扇在剖面上可分为扇顶、扇中、扇底三个亚相环境。

()3 AA002 冲积扇很少保存有良好的有机质,颜色为红、褐、黄、橙色调,粒度上从粘土到巨砾均有,磨圆度很好,通常不含生物化石。

()4 AA002 冲积扇沉积构造多为层状,有时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具有冲刷一充填构造。 ()5 AA002 有些冲积扇可以直接入湖泊或海盆,形成水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 ()6 AA003 扇中沉积物与扇根比较,砂与砾比率增加。

()7 AA003 扇中沉积物与扇根比较,在砂与砾状砂岩中则出现主要由辫状河作用形成的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局部可见到逆行砂丘交错层理。

()8 AA004 河道冲刷一充填构造较发育,也是扇端沉积的特征之一。

()9 AB004 扇端沉积物可见不明显的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和冲刷一充填构造。

()10 AA005 按河流所处的位置,可将河流分为山区河流、山区一平原河流和平原河流。 ()11 AA005 按河流的发育形态划分,可分为顺直河流、点坝河流和网状河流。 ()12 AA006 由于河床周边物质的抗冲性不同,河流作用造成河底凸凹不平。 ()13 AA006 河水有深有浅,深水处称为浅滩,浅水处称为深槽。

()14 AA007 河漫滩沉积一般为水平层理或呈缓坡状、断续波状层理,没有斜层理。 ()15 AA007 河漫滩相有动物化石,可见植物碎屑及较完整的树叶。

()16 AA008 牛轭湖相沉积物有时具有湖泊相的特点,有时具有河漫滩相的特点。 ()17 AA008 牛轭湖相沉积物晚期向三角洲相转化。

()18 AA009 牛轭湖相岩石成分主要是粉砂岩及粘土岩的互层,层理多为带状或不连续带状。 ()19 AA009 边滩表面的凹槽,在河流高水位和中水位时常被河流袒露,形成四槽充填沉积。 ()20 AA009 边滩沉积的岩石成分主要为粗粉砂岩和细粉砂岩,层理不发育。 ()21 AA010 心滩常见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和微细水平层理。 ()22 AA010 在沉积岩层中心滩多呈环状砂层体出现。

()23 AA0ll 天然堤沉积特征是细砂、粗粉砂、细粉砂呈互层。

()24 AA0ll 洪水期间,河水常由天然堤低处溢出,或在天然堤决口而分为若干分流,即指状流向泛滥平原低处流去,形成扁状堆积物,称为决口扇。

()25 AA012 由于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泛滥盆地沉积物常有干裂缝及局部氧化痕迹。 ()26 AA012 半干旱地区或干湿季节交替明显的地区,由外来的碳酸钙溶液沿裂缝进入岩石内沉淀而形成钙结核,这是三角洲平原的重要特征。

()27 AA013 按湖水含碱度不同将湖泊相可分为淡水湖相和盐湖相两类。 ()28 AA013 淡水湖相和盐湖相二者沉积条件有很小差别。

()29 AA014 淡水湖泊相沉积特征是沉积以粘土岩为主,次为砂岩、粉砂岩和碳酸盐岩,砾石较多。

()30 AA014 淡水湖泊相沉积各种层理发育,湖盆深部以斜波状层理为主,边缘以交错层理、水平层理为主。 ()31 AA014 淡水湖泊的相其亚相可划分为:滨海相带、近岸相带、湖泊三角洲相带、沙堤沙洲相带、浅湖相带、深湖相带和岛屿相带等。

()32 AA015 在剖面上,盐湖沉积觎律由下而上为碳酸盐或碳酸钠一硫酸盐层一盐岩层。 ()33 AA015 盐湖沉积没有多旋回性。

()34 AA016 三角洲前缘相指河口以下河流入海或入湖部分的沉积。

()35 AA016 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代表三角洲海或湖岸线向海或湖推进作用所形成的粗碎屑沉积,分选好,是很好的生油岩。

()36 AA017 三角洲分流平原相可分为分支流河口砂坝相、指状砂坝相、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相四个亚相。

()30 AA017 前三角洲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向海前方,大多数情况下是波浪作用基面以上的沉积,处于波浪所不能及的深度。

()38 AA018 高建设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海浪的作用下,由分支河流将泥砂携带入海,以及由决口扇心滩促进三角洲平原不断向海方向扩展。

()39 AA018 高建设性三角洲分支河流使海岸线向海方向推进的过程,并不是无限的发展,当分支河流改道、泥砂来源断绝时,就开始了三角洲沉积的建设期。

()40 AA019 高破坏性三角洲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情况下,也可形成一系列海滨沙滩;而粘土物质则被带到三角洲的潮成平原或被带进海中。

()41 AA019 剖面上,潮成三角洲最上部是海相泥质沉积,往上是潮成砂,再往上是潮成平原富含有机质的沉积,最上面是三角洲平原和河流的沉积。

8 ()42 AB001 由于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因素变化的不平衡,所以沉积剖面上的沉积旋回就表现出相同级次来。

()43 AB001 一级旋回内又可分为二级旋回、三级旋回、四级旋回等。

()44 AB002 二级旋回是受二级构造控制的沉积旋回,包括在一级旋回中的次一级旋回。

()45 AB002 一级旋回包含了几个油层组,每个油层组只是二级旋回中油层特征基本相近的部分,一般以标准层或辅助标准层来控制旋回界线。

()46 AB003 三级旋回又称韵律,为水流强度所控制的、包含在三级旋回中的次一级旋回。 ()47 AB003 四级旋回是包含一个单油层在内的、不同粒度序列岩石的一个组合。 ()48 AB004 一般将油层单元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及小层四个级别。

()49 AB004 小层是油层组内单一砂岩层,其岩性、储油物性基本一致,里单油层具有一定厚度和一定的分布范围。

()50 AB005 油层对比标准图就是油层组、砂岩组、小层划分典型曲线特征、岩电关系特征描述都有的图。

()51 AB005 骨架剖面,就是根据油层发育特征,在区块内拉几条横剖面和纵剖面,把标准层涂上颜色,把界线也标在图上,把相同界线连成线,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各油层组、砂岩组、小层的曲线特征。

()52 AB006 纵向上对比时要后对比含油层系,再对比油层组,在油层组内对比砂岩组,在砂岩组内对比小层,再由大到小逐级验证。

()53 AB006 在油层对比之前要找好被对比井周围邻井资料,确定对比连通关系。

()54 AB007 湖相沉积层在油田范围内同一时间沉积的单油层,不论是岩性和厚度都不具有相似性。

()55 AB007 湖相沉积层在划分和对比单油层时,应先在三级旋回内分析其单砂层的相对发育程度、泥岩层稳定程度,将三级旋回分为若干韵律,韵律内较粗粒含油部分即是单油层。

()56 AB008 由于河流一三角洲沉积中,河流的切割、充填和夷平作用使岩层的厚度在横向上发生剧烈变化,因此一般只能用“旋回一厚度”的对比方法进行对比。

()57 AB008 对于由于河流一三角洲沉积相的油层对比,目前我国一些油田采用了划分时间单元的对比方法。 ()58 AB009 对碳酸盐岩来讲,一个储集单元应包括储集层、渗透层、盖层和底层,以储集层和底层最为重要。 ()59 AB009 碳酸盐岩一个储集单元可以相当于若干个地层单元,一个储集单元可以包括十几个地层,具有几百米高的油柱。

()60 AB009 为落实划分和对比碳酸盐岩的储集单元是否合理,可应用油气层原始地层压力、油水和油气界面位置、流体性质等资料加以验证。

()61 BA001 取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储集层的原油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建立储集层物性参数图版,确定和划分有效厚度和隔层标准,为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可靠资料。 ()62 BA001 取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储集层的“四性”即岩性、物性、电性、含油

性的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解释。

()63 BA002 在地质研究中,始终不用看岩心。

()64 BA002 采油地质研究时看到的岩心都是经过地质取;已录井整理好的岩心。

()65 BA003 一般岩心油砂部分每隔l0cm(20cm)编一个号,这是岩心编号,它与岩心柱状图上的编号是对应的。 ()66 BA003 岩心装盒时,按心序自上而下、自右向左的方向装入岩心盒,在岩心盒内两次取心接触处放一个隔板,隔板上标注的是上次取心底和下次取心顶的有关数据。

()67 BA004 当岩石中次要颗粒小于10%时,也定名作描述。

()68 BA004 混合色,指两种颜色比较均匀分布在岩石内,往往是其中一种突出,另一种次之。 ()69 BA005 对混合色岩石描述时要将主要颜色放在前边,次要颜色放在后边。

()70 BA005 杂色一般由两种以上颜色混合组成,或各自呈不均匀分布,如斑块、斑点和杂乱分布,往往是以某一种颜色为主,其他颜色杂乱分布。

()71 BA006 在描述岩心含油、气、水特征时,除对岩石结构、构造特征进行描述外,还要突出描述岩心的含油饱满程度、产状特征等。

()72 BA006 在描述岩心含油、气、水特征时,可以忽视对低含油如油浸、油班、油迹的描述。

()73 BA007 含油饱满,含油面积大于80%,岩心颗粒均匀,油味浓,原油染手,油脂感强,颜色较深的含油砂岩称油浸。

()74 BA007 含油砂岩的岩心刚出简时,无原油外溢,劈开岩心新鲜面油脂感较强,捻碎后染手。

()75 BA008 油斑的含油面积25%~50%,一般多为粉砂质泥岩。在砂质富集的斑块、条带处含油,含油不饱满。 ()76 BA008 描述油斑岩心时,按岩石颜色定名。

()77 BA009 滴水试验就是用滴瓶取一滴水,滴在含油岩心平整的新鲜面上,然后观察 水珠的形状和渗入情况。

()78 AB009 把三级滴水试验视为油水比例相近,

一、二级是含油多,

四、五级是含水多。

()79 BB001 由于层间差异较小,在采油井中就出现了高产液层和低产液层、高压层和低压层、出水层和纯出油层的相互干扰。

()80 BB001 由于层间差异较大,在采油井中就会造成渗透率高、连通好的油层先动用、后受效、后水淹。

9 ()81 BB002 注采完善程度的高低可以加快或减缓油水运动速度,不可以改变水流方向。 ()82 BB002 加强或控制某个方向的注采强度,就可以固定住流体在油层中的流动方向。 ()83 BB003 油水粘度比越大,水驱油过程的粘性指进越严重。

()84 BB003 在高低渗透段中,油水粘度比越大,推进速度差距越小,反之则比较均匀。 ()85 BB004 正韵律的非均质油层,渗透率越高,渗透率级差越小,重力作用越不明显。 ()86 BB004 层内矛盾在反韵律的厚油层中表现尤为突出。

()87 BB005 提高油层性质差、吸水能力低油层的吸水能力;适当控制油层性质好、吸水能力过高油层的注水量,甚至局部停注;在必要时,放大全井生产压差或把高压高含水层堵掉;还可对已受效而生产能力仍然较低的油层进行压裂改造,均可调整层间矛盾提高其产能。

()88 BB005 如果层间矛盾非常不突出,对全油田开发有很大影响,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适当进行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调整。

()89 BB006平面矛盾的本质是在平面上注入水受油层均质性控制,形成不均匀推进,造成局部渗透率低的地区受效差,甚至不受效。

()90 BB006 由行列注水改成面积注水或补孔、打井缩小井距等方法,不可以解决平面矛盾。

()91,BB007 所说的注好水,就是根据不同油层的地质特点和发育状况调整注水量,缓解层内、层间、平面的矛盾,增加差油层的见效层位、见效方向、受效程度,尽量延长高产能稳产期,得到较好的注水开发效果。

()92 BB007 解决层内矛盾通常是提高注水井的注水质量,从分层注水、分层堵水、分层测试和分层取样四方面入手。

()93 BC001 采收率的提高必须以同井分层注水为主,实施分层监测、分层改造、分层堵水等工艺技术进行多套独立层系的开采技术。

()94 BC001 提高油藏注水开发整体经济效益,必须动用各类油层的储量,只有注进水,才能采出油,所以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是分层开采的重要举措。

()95 BC002 划分开发层系,应考虑与之相适应的采油工艺,不要分得过细。

()96 BC002 开发层系划分过细,虽然可以发挥每个油层的作用,但单井控制产量很低,会使油藏开发经济效益很好。

()97 BC003 同一开发层系内,构造形态,油、水、气分布,压力系统和石油性质应当差别很大。 ()98 BC003 划分开发层系的基本单元,指把大体上符合一个开发层系基本条件的油砂 组,它本身可以独立开发,也可以把几个基本单元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开发体系。

()99 BC004 油藏投产阶段一般为1~3年,主要受油田规模、储量和面积大小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投产阶段的年限也会变化。

()100 BC004 高产稳产阶段一般为 10~15年,主要受稳产期采油方法和最高采液速度高低的控制。

()101 BC005 按开采的油层划分第三个阶段持续时间长,可采出地质储量的20%左右,最终综合含水可达90%。 ()102 BC005 按综合含水率划分开发阶段,特高含水阶段的含水率为90%~98%。 ()103 BD001 电泵井施工设计内容应包括电潜泵生产管柱示意图。

()104 BD001 电泵井施工设计中的油井基本数据部分不包括人工井底、水泥塞深度、套管尺寸及深度、套管壁厚、套管最小内径。

()105 BD002 一般油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应包作业目的及施工要求的内容。

()106 BD002 一般油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中备注项目不应包括卡封附近套管接箍、套管变形、井下落物、出砂、高压油气水层及低压层压力估算值和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107 BD003 注水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包括目前存在问题及井内情况说明。 ()108 BD003 注水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包括油层数据及配注情况。

()109 BD003 注水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不包括测试成果及目前井下管柱。 ()110 BE001 对条带状发育的油层,堵水要堵掉主流线条带上含水低的井点。 ()111 BE001 要等到含水达到经济界限时(含水 98%),才可以堵水。

()112 BE002 有自喷能力的机采井在堵水前,不可以进行自喷找水或气举找水。

()113 BE002 油井封堵前要结合油水井的静、动态资料进行综合判断,找准堵水层段。

()114 BE003 实践证明,压裂形成的裂缝长度大、宽度大、渗透率高、油井增产量高、有效期短,反之则相反。 ()115 BE003 在工艺技术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颗粒大、均匀度和国度好的支撑剂并适当提高其用量,会降低油井压裂增产效果。

()116 BE004 如果压裂层平面上距离水淹带较近,裂缝过长会引起平面窜流,造成油井压裂含水上升,起不到增产的目的。

()117 BE004 压裂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含油饱和度,这是取得较差压裂效果的物质基础。

()118 BE005 油水井连通好,但水井吸水差的井先改造水井,待注水受效前再压裂油井对应层段。

()119 BE005 原井网水井不发育或注水差,加密并转注后增加了注水井点,补充了地层能量的高渗透好油层适合压裂选层。

()120 BE006 碳酸盐岩地层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及白云石,不适合酸化。

10 ()121 BE006 油层酸化处理更主要的是可以对碳酸盐油层进行改造,以提高饱和度能力。 ()122 BE007 盐酸与砂质页岩作用,会生成硅质胶而疏通地层孔道。 ()123 BE007 醋酸能与碱起中和反应而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

()124 BE008 压裂酸化是用酸液作压裂液,既起压裂作用,又起酸化作用,它适用于改造高渗透率油层或堵塞范围大而严重层。

()125 BE008 为了保证酸压效果,除要求裂缝具有一定宽度外,更重要的是裂缝要有足够长度。 ()126 BE009 酸化是利用注水井非均质多油层间存在的吸水差异和启动压力的差异的原理。

()127 BE009 调剖是通过合理控制较低的注入压力,使调剖剂滞后进入并封堵启动压力最低的高渗透层或部位。 ()128 BE010 通过化学调剖可以解决由于夹层小或夹层窜槽而无法实施分层注水的问题。

()12 BE010 通过化学调剖可以解决由于受油层条件影响不能细分注水的井,实现细分注水的问题。 ()130 BE0ll YFT调剖剂主要由两性聚合物、交联剂、稳定剂和促凝剂组成。 ()131 BE0ll SAP调剖剂是一种体收缩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遇水可逐渐膨胀。

()132 BE012 粘土聚合物调剖机理就是向目的层注入粘土和聚合物两种工作液,中间用隔离液隔开,通过化学作用形成粘土聚合物絮凝体,堵塞高渗透部位大孔道,从而调整注入剖面。

()133 BE012 聚合物延时交联调剖剂注入地层以后,先沿阻力较低的高渗透层运移,达到一段距离后在地层孔隙内形成凝胶,阻塞封堵低渗透层,达到使注入水转向的目的,实现调整吸水剖面、改善吸水状况、提高注入水的驱油效率和采收率的目的。

()134 BE003 抽油机在生产过程中,当抽油机地面参数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时,应及时换大泵,达到增注的目的。 ()135 BE013 选择地面参数无调整余地、泵效大于 50%、动液面连续半年以上小于400m、含水低于油田抽油机井的平均含水、泵正常工作的井换小泵。

()136 BF001 产量递减百分数是指下阶段产量和上阶段产量相比增加了百分之几。 ()137 BF001 为了表示产量递减数量的大小,还常用递减百分百这一概念。

()138 BF002 采油速度是指油田开采到某一时刻,总共从地下采出的油量(即这段时间的累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139 BF002 采出程度反映油田储量的采出情况,可以理解为不同开发阶段所达到的采收率。

()140 BF003 累积产水量是表示油田或油井从开始出水到某一时刻为止总共采出的水量,包括井下作业时从油层中排出的水,单位用m3。

()141 BF003 油井或油田见水后,含水将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142 BF004 含水上升率=(阶段末含水率一阶段初含水率)/(阶段末采出程度一阶段初采出程度)×100% ()143 BF004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情况的一项极为次要的指标,它是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及地下亏空弥补程度的指标,它和油层压力变化、含水上升速度等其他指标有密切联系。控制合理的注采比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工作。

()144 BF005 水动力学参数和水动力系统是油藏水动力学计算和模拟试验工作及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工作可有可无的数据。

()145 BF005 储层内原油是否可动,除了受储层本身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渗透率影响外,还取决于开采条件和工艺技术水平,它是随时间变化的。

()146 BF006 油田开发就是要不断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147 BF006 依据油水井分层测试资料、新钻加密调整井水淹层解释资料和各开发期间钻的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了解油水分布和储量运用状况,研究油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找出高水洗层特征,并提出挖潜措施。

()148 BF007 注水百分率的高低,不仅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高低。 ()149 BF007 注水利用率和水驱效果分析不是各阶段动态分析的一项主要内容。 ()150 BF008 油田开发各个阶段都要求对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151 BF008 分析注采系统的适应性,主要从分析油水井数比、分析油田压力系统是否合理、分析各类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三个方面入手。

()152 BF009 若气顶外油井的生产油气比上升幅度较大,除了与地层压力下降有关外,不可能是气窜所致,应分析油气界面的变化情况。

()153 BF009 油水界面分析,要特别注意分析油水过渡带原油外流问题。

()154 BF010 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分析包括对注采平衡系数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的分析。

()155 BF010 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分析包括对机采井的工作状况、时率、利用率、效率和动力的分析。

()156 BF011 一般情况下,随着聚合物的注入,油井含水要逐渐上升,产油下降,注入到某一聚合物用量后,含水达到最低值,油井开始见效,以后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加,含水逐渐下降而产油逐渐上升。

()157 BF011 聚合物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弹性,在油层中由于存在滞留、吸附、捕集等作用而使其渗流阻力增加,油层渗透率下降,反映在油井上,产液能力下降、产液指数上升。

()158 BF012 随着聚合物注入量的增加,采液指数不会持续下降,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 ()159 BF012 聚驱以后采出浓度快速上升,驱油效果随之缓慢下降,采液指数大体仍

趋于稳定或稳中有降。

()160 BH0011 全面质量管理与实施IS0 9000标准都要求实行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

11 ()161 BH001 全面质量管理与实施IS0 9000标准都是十分重视评比与审核的。

()162 BH002 在实践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与实施IS09000标准时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163 BH002 实施标准是根据 IS0 9000标准的要求,对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造与完善,从而使质量管理活动更加规范有效。

()164 BH003 在编写“QC”小组活动研究报告时,应对对策表的内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165 BH003 在编写“QC”小组活动研究报告时,应有效果分析和巩固原因等内容。 ()166 BI001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义

的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167 BI001 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68 BI001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发展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生活,企业内部技术培训实际就是一种教育活动。

()169 BI002 在传授基本知识时,要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学员自己的能灵活运用的知识,达到既懂又会,学以致用。

()170 BI002 在传授基本知识时,要利用学员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感知,丰富学员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员直观地获得鲜明的表象。

()171 BI003 所谓填鸭式教学方法,就是把学员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员开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主动揭示事物内在矛盾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各种活动。

()172 BI003 学员的学习方法,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和练习,阅读教材和课外书,制定学习计划和小结等。 ()173 BI004 听课要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

()174 BI004 备课要熟悉学员,应了解学员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质量、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思想精神面貌、个性特征和健康状况。

()175 BI005 要达到较好的教学、培训效果,心理学知识是可以缺少的。

()176 BI005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感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人脑是心理活动产生的器官,而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

()177 BI006 根据信息加工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78 BI006 教师要根据学员的各种特征,注意保持记忆,组织好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在复习时,尽量调动各种器官协同活动参加复习,主要指耳听、眼看、口念、手写、实际操作等,以不断加强思维和想象。 ()179 BI007 思考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180 BI007 在培训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员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81 BI005 人能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是单一能力所胜任的,必须要各种能力的结合。 ()182 BI008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

()183 BI009 能力不是天生的,不是自然恩赐的,而是社会实践培养的结果。 ()184 BI009 能力形成的条件大多数是通过后天培养、自己努力达到的。

三、简答题

1 AA005 可将河流沉积环境分为几部分?有哪些类型? 2 AA005 冲积平原上河流作用形成主要地貌是什么? 3 AA006 河流相沉积岩石成分有什么特征? 4 AA006 什么是河床相沉积? 5 AA006 什么是河漫滩相沉积?

6 AB006 对比中如何选择测井资料?

7 AB006 油层组对比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 8 AB006 小层对比要掌握哪几个要点?

9 AB009 碳酸盐岩地层剖面上划分储集单元应考虑哪些原则?

10 AB009 碳酸岩盐油气藏中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产层要具备什么条件? 11 BA007 含油产状有哪几种? 12 BA007 什么是油浸?如何描述?

13 BA009 现场含油含水岩心滴水级别有哪几个指标? 14 BA009 什么是现场岩心滴水实验? 15 BC001 划分开发层系的必要性? 16 BC001 划分油层开发层系的原则? 17 BD002 采油井施工设计内容有哪些?

18 BD002 油井作业地质设计的生产数据包括哪些内容? 19 BE001 简述堵水井选井选层原则?

20 BE001 堵水井选层时,对非均质性或井网不完善平面矛盾较大的井如何处理?

12 2I BE003 简述影响压裂增产效果的因素? 22 BE003 油井低产的原因有哪些?

23 BF001 产量递减情况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4 BF001 分析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5 BF004 试分析注水量上升的原因? 26 BF004 试分析注水量下降的原因? 27 BH003 QC小组活动的程序是什么? 28 BH003 QC小组的含义是什么?

29 BI002 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应遵循的原则有哪几条? 30 BI002 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哪几类? 31 BI004 一般课程要求有几点?

32 BI004 教学、培训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几条? 33 BI009 能力形成有哪几种因素?

34 BI009 能力与技能的不同点是什么?

四、计算题

1 BF001 某采油队2000年12月日产油水平291t,标定日产油水平300t,2001年产油11350t,其中新井年产油4406t,老井措施年增产油1100t。求2001年①综合递减率,②自然递减率。

2 BF001 某区块2000年12月日产油水平295t,标定日产油水平305t,2001年井口产油113500t,其中新井井口产油4400t,老井措施井口年增油1100t,2001年原油计量误差+4.5%。求2001年①综合递减率,②自然递减率。

3 BF001 某油田2000年核实产油量为48×104t,2001年井口年产油52.9×104t,其中老井各种措施1437t,新井7×104t,年输差为6.4%。试计算2001年核实产量的综合递减率和自然递减率。

4 BF002 某油田地质储量为5700×104t,开发到2000年,累积采油268×104t,2001年产量60×104t,到2002年采油85.5×104t。试计算:①2002年的采出程度;②2002年底的采油速度;③2003年按2.2%采油速度生产到年底的产油量;④截止到2003年该油田累积采油量;⑤2003年采出程度。

5 BF002 某油田地质储量 6000×104t,到2000年底累积产油520×104t,2001年年产油71.1×104t。计算2001年采出程度、采油速度,按此采油速度预计2002年的年产油量及采出程度。

6 BF003 某井地质储量15×104t,到2001年末累积产油2×104t,2001年12月含水18.1%,2002年12月含水上升到25.3%,2002年平均综合含水24%,2002年采油速度2.1%,地层压力10.5MPa,流压2.1MPa。求2002年①平均日产油水平,②采油指数,③含水上升率,④采出程度,⑤水油比。 7 BF003 某采油井截止2001年累积产油12×104t,12月综合含水为50%,采油速度1.2%,12月末采出程度2%,2001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0.3%。求①2001年含水上升率,②2000年12月综合含水,③该井控制的地质储量。

8 BF003 已知2000年12月综合含水60.6%,2001年12月综合含水66.6%,2001年采油速度2.0%。求2001年的含水上升率。

9 BF003 某井月含水上升速度0.5%,采油速度1.2%,那么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率是多少? 10 BF004 某注水开发区块,182天采出原油2.5×104t,采出水量36×104m3,日注水量平均为345m3,日平均溢流20m3(原油体积系数1.2、相对密度0.86)。求注采比。

11 BF004某油层累计注水量122840m3,注水井累计溢流量804m3,总计采油量108064t,油井采水量828m3,原油体积系数1.2,相对密度为0.86。求该油井注采比。

12 BF004 某油田截止到2000年累积产油4028×104t,累积产液3017×104t,累积注水2764×104m3,2001年平均日产液量为7941m3,平均综合含水92.10%,注水301.3×104m3。试计算2001年的注采比和截止到2001年累积地下亏空(原油体积系数1.31,相对密度0.86)。

理论知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D 4 A 5 A 6 D 7 D 8 C 9 C 10 A 11 A 12 B 13 C 14 C 15 A 16 B 17 D 18 A 19 A 20 A 21 A 22 B 23 D 24 A 25 D 26 D 27 D 28 A 29 D 30 A 31 A 32 D 33 A 34 B 35 C 36 C 37 C 38 A 39 D 40 A 41 A 42 B 43 C 44 C 45 B 46 C 47 A 48 A 49 A 50 A 51 C 52 A 53 A 54 A 55 A 56 A 57 D 58 D 59 A 60 D

13 61 A 62 D 63 A 64 D 65 A 66 C 67 B 68 A 69 C 70 D 71 C 72 A 73 B 74 A 75 A 76 A 77 D 78 C 79 A 80 A 81 C 82 B 83 B 84 A 85 A 86 A 87 D 88 A 89 B 90 D 91 A 92 D 93 A 94 B 95 B 96 B 97 A 98 A 99 A 100 A 101 B 102 A 103 A 104 B 105 D 106 A 107 D 108 A 109 D 110 A 111 D 112 D 113 A 114 C 115 D 116 B 117 A 118 A 119 C 120 A 121 C 131 A 141 C 151 C 161 B 171 C 122 D 132 D 142 D 152 B 162 A 172 B 123 D 133 B 143 A 153 D 163 D 173 D 124 A 134 D 144 D 154 A 164 B 174 B 125 D 135 A 145 A 155 A 165 A 175 A

126 B 136 D 146 B 156 A 166 D 176 D

127 A 137 B 147 A 157 A 167 D 177 C

128 D 138 A 148 C 158 B 168 D 178 A

129 D 139 D 149 A 159 B 169 A 179 D

130 A 140 A 150 A 160 A 170 D 180 C 181 A 182 D 183 A 184 A 185 B 186 A 187 A 188 D 189 A 190 D 191 A 192 A 193 A 194 D 195 A 196 D 197 A 198 A 199 A 200 C 201 D 202 A 203 B 204 A 205 D 206 A 207 A 208 A 209 C 210 D 211 A 212 A 213 A 214 A 215 D 216 C 217 A 218 B 219 B 220 A 221 C 222 A 223 C

二、判断题

1 √ 2 × 每个冲积扇在平面上可分为扇顶、扇中、扇底三个亚相环境。3 × 冲积扇很少保存有良好的有机质,颜色为红、褐、黄、橙色调,粒度上从粘土到巨砾均有,磨圆度很差,通常不含生物化石。4 × 冲积扇沉积构造多为块状,有时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具有冲刷一充填构造。5 √ 6 √ 7 √ 8 × 河道冲刷一充填构造较发育,也是扇中沉积的特征之一。9 √ 10 √ 11 × 按河流的发育形态划分,可分为顺直河流、弯曲河流和网状河流:12 √ 13 × 河水有深有浅,深水处称为深槽,浅水处称为浅滩。14

× 河漫滩沉积一般为水平层理或呈缓坡状、断续波状层理,也有斜层理。15 × 河漫滩相无动物化石,可见植物碎屑及较完整的树叶。16 √ 17 × 牛轭湖相沉积物晚期向沼泽相转化。18 √ 19 × 边滩表面的凹槽,在河流高水位和中水位时常被河流淹没,形成凹槽充填沉积。20-× 边沉积的岩石成分主要为粗粉砂岩和细粉砂岩,层理发育。21 √ 22 ×在沉积岩层中心滩多呈带状砂层体出现。23

√ 24√

25 √ 26 × 半干旱地区或干湿季节交替明显的地区,由外来的碳酸钙溶液沿裂缝进入岩石内沉淀而形成钙结核,这是泛滥平原的重要特征。27 × 按湖水含盐度不同将湖泊相可分为淡水湖相和盐湖相两类。28

×淡水湖相和盐湖相二者沉积条件有很大差别。29 × 淡水湖泊相沉积特征是沉积以粘土岩为主,次为砂岩、粉砂岩和碳酸盐岩,砾石较少。30× 淡水湖泊相沉积各种层理发育,湖盆深部以水平层理为主,边缘以交错层理、斜坡状层理为主。31 ×淡水湖泊的相其亚相可划分为:湖滨相带、近岸相带、湖泊三角洲相带、沙堤沙洲相带、浅湖相带、深湖相盐湖沉积也有多旋回性。34 √ 35 × 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代表三角洲海带和岛屿相带等。32 √ 33×

或湖岸线向海或湖推进作用所形成的粗碎屑沉积,分选好,是很好的储油岩。36 × 三角洲前缘相可分为分支流河口砂坝相、指状砂坝相、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相四个亚相。37 × 前三角洲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向海前方,大多数情况下是波浪作用基面以下的沉积,处于波浪所不能及的深度。38 × 高建设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河流的作用下,由分支河流将泥砂携带入海,以及由决口扇心滩促进三角洲平原不断向海方向扩 展。39 × 高建设性三角洲分支河流使海岸线向海方向推进的过程,并不是无限的发展,当分支河流改道、泥

14 砂来源断绝时,就开始了三角洲沉积的破坏期。40 √ 41 × 剖面上,潮成三角洲最下部是海相泥质沉积,往上是潮成砂,再往上是潮成平原富含有机质的沉积,最上面是三角洲平原和河流的沉积。42 × 由于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因素变化的不平衡,所以沉积剖面上的沉积旋回就表现出不同级次来。43 √ 44√ 45 × 二级旋回包含了几个油层组,每个油层组只是二级旋回中油层特征基本相近的部分,一般以标准层或辅助标准层来控制旋回界线。46 × 四级旋回又称韵律,为水流强度所控制的、包含在三级旋回中的次一级旋回。47 √ 48 √ 49 × 小层是砂岩组内单一砂岩层,其岩性、储油物性基本一致,且单油层具有一定厚度和一定的分布范围。50 √ 51 √ 52 ×纵向上对比时要先对比含油层系,再对比油层组,在油层组内对比砂岩组,在砂岩组内对比小层,再由小到大逐级验证。53 √ 54 × 湖相沉积层在油田范围内同一时间沉积的单油层,不论是岩性和厚度都具有相似性。55 √ 56 × 由于河流一三角洲沉积中,河流的切割、充填和夷平作用使岩层的厚度在横向上发生剧烈变化,因此一般不能用“旋回一厚度”的对比方法进行对比。57 √ 58 × 对碳酸盐岩来讲,一个储集单元应包括储集层、渗透层、盖层和底层,以渗透层和盖层最为重要。59 × 碳酸盐岩一个储集单元可以相当于若干个地层单元,一个储集单元可以包括十几个小层,具有几百米高的油柱。 60 √ 61 × 取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储集层的储油物性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建立储集层物性参数图版,确定和划分有效厚度和隔层标准,为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可靠资料。 62 √ 63 × 在地质研究中,经常需要看岩心。 64 √ 65 × 一般岩心油砂部分每隔10cm(20cm)编一个号,这是样品编号,它与岩心柱状图上的编号是对应的。 66 × 岩心装盒时,按心序自上而下,自左向右的方向装入岩心盒,在岩心盒内两次取心接触处放一个隔板,隔板上标注的是上次取心底和下次取心顶的有关数据。 67 × 当岩石中次要颗粒小于10%时,不定名作描述。 68 √ 69 × 对混合色岩石描述时要将主要颜色放在后边,次要颜色放在前边。 70 × 杂色一般由三种以上颜色混合组成,或各自呈不均匀分布,如斑块、斑点和杂乱分布,往往是以某一种颜色为主,其他颜色杂乱分布。 71 √ 72 × 在描述岩心含油、气、水特征时,不能忽视对低含油如油浸、油班、油迹的描述。73 ×含油饱满,含油面积大于80%,岩心颗粒均匀,油味浓,原油染手,油脂感强,颜色较深的含油砂岩称油砂。74 √ 75 × 油斑的含油面积10 %~25%,一般多为粉砂质泥岩。在砂质富集的斑块、条带处含油,含油不饱满。 76 √ 77 √ 78 × 把三级滴水试验视为油水比例相近,

一、二级是含水多,

四、五级是含油多。79 × 由于层间差异较大,在采油井中就出现了高产液层和低产液层、高压层和低压层、出水层和纯出油层的相互干扰。 80 × 由于层间差异较大,在采油井中就会造成渗透率高、连通好的油层先动用、先受效、先水淹。 81 × 注采完善程度的高低可以加快或减缓油水运动速度,也可以改变水流方向。 82 × 加强或控制某个方向的注采强度,就可以改变流体在油层中的流动方向。 83 √ 84 × 在高低渗透段中,油水粘度比越大,水的推进速度差距越大,反之则比较均匀。 85 × 正韵律的非均质油层,渗透率越高,渗透率级差越小,重力作用也越明显。86 × 层内矛盾在正韵律的厚油层中表现尤为突出。 87 √ 88 × 如果层间矛盾非常突出,对全油田开发有很大影响,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适当进行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调整。89 ×平面矛盾的本质是在平面上注入水受油层非均质性控制,形成不均匀推进,造成局部渗透率低的地区受效差,甚至不受效。 90 × 由行列注水改成面积注水或补孔、打井缩小井距等方法,也可以解决平面矛盾。 91 √ 92 × 解决层内矛盾通常是提高注水井的注水质量,从分层注水、分层堵水、分层测试和分层采油四方面入手。93 √ 94 √ 95 √ 96 × 开发层系划分过细,虽然可以发挥每个油层的作用,但单井控制产量很低,会使油藏开发经济效益很差。97 × 同一开发层系内,构造形态,油、水、气分布,压力系统和石油性质应当接近一致。98 √ 99 × 油藏投产阶段一般为3~10年,主要受油规模、储量和面积大小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投产阶段的年限也会变化。100 × 高产稳产阶段一般为10~15年,主要受稳产期采油方法和最高采油速度高低的控制。101 × 按开采的油层划分第三个阶段持续时间长,可采出地质储量的20%左右,最终综合含水可达98%。102 √ 103 √ 104 × 电泵井施工设计中的油井基本数据部分包括人工井底、水泥塞深度、套管尺寸及深度、套管壁厚、套管最小内径。105 √ 106 ×一般油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中备注项目应包括卡封附近套管接箍、套管变形、井下落物、砂、高压油气水层及低压层压力估算值和其他需说明的情况。107 √ 108 √ 109 × 出注水井作业地质设计内容包括测试成果及目前井下管柱。110 × 对条带状发育的油层,堵水要堵掉主流线条带上含水高的井点。111 × 不是要等到含水达到经济界限时(含水98%),才可以堵水。112 ×有自喷能力的机采井在堵水前,可以进行自喷找水或气举找水。113 √ 114 × 实践证明,压裂形成的裂缝长度大、宽度大、渗透率高,油井增产量高、有效期长,反之则相反。115 × 在工艺技术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颗粒大、均匀度和圆度好的支撑剂并适当提高其用量,会提高油井压裂增产效果。 116 √ 117 × 压裂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含油饱和度,这是取得较好压裂效果的物质基础。 118 × 油水井连通好,但水井吸水差的井先改造水井,待注水受效后再压裂油井对应层段。 119 × 原井网水井不发育或注水差,加密井转注后增加了注水井点,补充了地层能量的低渗透差油层适合压裂选层。 120 × 碳酸盐岩地

15 层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及白云石,适合酸化。 121 × 油层酸化处理更主要的是可以对碳酸盐油层进行改造,以提高渗流能力。 122 × 盐酸与砂质页岩作用,会生成硅质胶而堵塞地层孔道。 123 √ 124 × 压裂酸化是用酸液作压裂液,既起压裂作用,又起酸化作用,它适用于改造低渗透率油层或堵塞范围大而严重层。125 √ 126 ×调剖是利用注水井非均质多油层间存在的吸水差异和启动压力的差异的原理。127 × 调剖是通过合理控制较低的注入压力,使调剖剂优先进入并封堵启动压力最低的高渗透层或部位。 128 √ 129 × 通过化学调剖可以解决由于受隔层条件影响不能细分注水的井,实现细分注水的问题。130 √ 131 × SAP调剖剂是一种体膨胀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遇水可逐渐膨胀。132 √ 133 × 聚合物延时交联调剖剂注入地层以后,先沿阻力较低的高渗透层运移,达到一段距离后在地层孔隙内形成凝胶,阻塞封堵高渗透层,达到使注入水转向的目的,实现调整吸水剖面、改善吸水状况、提高注入水的驱油效率和采收率的目的。134 × 抽油机在生产过程中,当抽油机地面参数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时,应及时换大泵,达到增产的目的。135 × 选择地面参数无调整余地、泵效大于50%、动液面连续半年以上小于400m、含水低于油田抽油机井的平均含水、泵正常工作的井换大泵。 136 × 产量递减百分数是指下阶段产量和上阶段产量相比减少了百分之几。 137 × 为了表示产量递减数量的大小,还常用递减百分数这一概念。 138 × 采出程度是指油田开采到某一时刻,总共从地下采出的油量(即这段时间的累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139 √ 140 × 累积产水量是表示油田或油井从开始出水到某一时刻为止总共采出的水量,

3不包括井下作业时从油层中排出的水,单位用m。 141 × 油井或油田见水后,含水将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142 √ 143 ×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情况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它是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及地下亏空弥补程度的指标,它和油层压力变化、含水上升速度等其他指标有密切联系。控制合理的注采比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工作。144 × 水动力学参数和水动力系统是油藏水动力学计算和模拟试验工作及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工作必不可少的数据。145 √ 146 √ 147 × 依据油水井分层测试资料、新钻加密调整井水淹层解释资料和各开发期间钻的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了解油水分布和储量运用状况,研究油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找出剩余油潜力所在,并提出挖潜措施。148 × 注水利用率的高低,不仅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高低。149 × 注水利用率和水驱效果分析也是各阶段动态分析的一项主要内容。150 √ 151 √ 152 × 若气顶外油井的生产油气比上升幅度较大,除了与地层压力下降有关外,很可能是气窜所致,应分析油气界面的变化情况。 153 √ 154 × 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分析包括对储采平衡系数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的分析。155 × 开采速度及稳产潜力的分析包括对机采井的工作状况、时率、利用率、效率和潜力的分析。156 × 一般情况下,随着聚合物的注入,油井含水要逐渐上升,产油下降,注入到某一聚合物用量后,含水达到最高值,油井开始见效,以后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加,含水逐渐下降而产油逐渐上升。157 × 聚合物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弹性,在油层中由于存在滞留、吸附、捕集等作用而使其渗流阻力增加,油层渗透率下降,反映在油井上,产液能力下降、产液指数下降。158 √ 159 × 聚驱以后采出浓度快速上升,驱油效果随之缓慢下降,采液指数大体仍趋于稳定或稳中有升。160 √ 161 × 全面质量管理与实施IS09000标准都是十分重视评审与审核的。162 √ 163 √ 164 √ 165 × 在编写“QC"小组活动研究报告时,应有效果分析和巩固措施等内容。166 √ 167 √168 ×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发展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企业内部技术培训实际就是一种教育活动。169 × 在传授基本知识时,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方法,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学员自己的能灵活运用的知识,达到既懂又会,学以致用。 170 √ 171 × 所谓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学员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员开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主动揭示事物内在矛盾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各种活动。 172 √ 173 × 备课听课要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 174 √ 175 × 要达到较好的教学、培训效果,心理学知识是不可以缺少的。 176 √ 177 √ 178 √ 179 ×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180 √ 181 × 人能顺利完成各种活动,不是单一能力所胜任的,必须要各种能力的结合。182 √ 183 √ 184 √

三、简答题

1 ①通常一个河流体系可分为上游、②中下游和③河口区三部分。④按河流所处的位置可将河流分为山区河流、⑤山区一平原河流还有平原河流;⑥按河流的形态划分,可分为顺直河流、⑦弯曲河流和⑧网状河流。评分标准:①②③④每点10%,⑤⑥⑦⑧每点15%。

2 ①冲积平原上最主要的地貌是河流作用形成的河谷,②河谷上分布有河床、③浅滩、④天然堤、⑤河漫滩和决口扇等。评分标准:点①②③④⑤各20%。

3 ①岩石成分以砂岩为主,有时也有砾岩及砂质砾岩;②砾石偏平面大都向上游方向倾斜,可用作判断河流的流向;③胶结物多为泥质;④在剖面上,其粒度常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呈正旋回沉积,平面上粒度由上游向下游变细;⑤分选自上游向下游变好;⑥斜层理发育,单向倾斜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⑦由于侵蚀作用,其下伏岩层

16 常常有侵蚀切割现象。评分标准:①②④各20%,③⑤⑥⑦各10%。

4 ①河床相: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有流水的部分,②由于水流速度较大,河床的冲刷能力强,③故沉积物较粗,④它是原来细粒物质被冲走后的残留沉积物,⑤故又称滞流沉积。评分标准:每点20%。

5 ①河漫滩是河床两边的低地,②平常在河水面以上,③洪水季节被淹没,接受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悬浮物质沉积,④因此河漫滩相沉积是洪水期的产物。评分标准:每点25%。

6 ①较好地反映油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②清楚地反映岩性标准层特征;③较明显地反映岩性组合旋回特征;④清楚地反映各种岩性界面;⑤要求精度高,并为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测井方法。评分标准:每点20%。 7 油层组对比要掌握三个关键:①标准层控制;②油层组特征(岩性成分、旋回性、厚度、电性特征);③分析油层组界线附近的岩性电性特征,④在没有标准层的情况下要掌握旋回性和辅助标准层。评分标准:点①10%,点②③④各30%。

8 小层对比要掌握以下四个要点:①分析各小层的岩性电性特征;②掌握辅助标准层及其特征;③掌握小层的厚度变化及与临近小层的厚度比例关系;④层顶底界泥岩特征评分标准:各点25%。

9 ①同一储集单元必须具备完整的储、渗、盖、底岩性组合;②在储集单元划分中,主要考虑盖、底、储的岩类组合;③同一储集单元必须具有同一水动力系统;④同一储集单元中的流体性质应基本相同。评分标准:每点25%。

10 在碳酸盐岩的油气藏中,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产层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一是储集层应具有孔隙、裂缝发育的渗透性层段;②二是储集层上下有抑制油气散失的封闭条件评分标准:每点50%。 11 ①油砂;②含油;③油浸;④油斑;⑤油迹。评分标准:每点20%。

12 ①油浸是含油面积为25%~50%;②一般多为泥质粉砂岩,在砂粒富集处含油;③多呈条带、斑块状含油;④劈开岩心后不染手,含油不饱满;⑤在描述岩心时,一般根据其含油面积确定颜色;⑥若含油面积达到50%左右,可按含油颜色定名,如浅棕色油浸粉砂岩、油浸泥质粉砂岩等;⑦若含油面积在50%以下时,可按岩石本色定名,如灰绿色油浸泥质粉砂岩。评分标准:点①②③④⑤各10%,点⑥⑦各25%。

13 一级:水珠立即渗入;二级:lOmin内渗入;三级:lOmin内水珠呈凸镜状,润湿角为

15 ①分层开发才能充分开发各油层的生产能力;②分层开发有利于减缓层间矛盾;③分层开发有利于降低含水上升速度;④分层开发可扩大注人水波及体积,增加储量动用程度;⑤分层开发是部署井网和生产设施的基础;⑥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分层开发;⑦分层开发是油田开发的要求。评分标准:①②③每点20%,④⑤⑥⑦每点10%。 16 ①一套开发层系控制的储量和单井产量应具有开发的经济效益;②一套层系内层数不宜过多,井段应比较集中,并具有较好的上、下隔层;③一套层系内油层沉积条件相同、分布形态和分布面积大体相近,同时渗透率级差较小;④划分开发层系,应考虑与之相适应的采油工艺,不要分得过细。评分标准:每点25%。

17 ①油井基本数据:如完钻井深、人工井深等;②油井生产数据:如泵工作参数、日产液等;③选泵设计数据;④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⑤目前生产管柱示意图;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⑦效果预测。评分标准:①②③每点20%,④⑤⑥⑦每点10%。

18 ①包括正常生产状况下和②目前生产状况下的③选值日期、④层位、⑤泵径、⑥工作参数、⑦日产液、⑧日产油、⑨含水、⑩泵效、⑩功图解释、⑩静压、⑩流压、⑩静液面、⑩动液面、⑧原油密度、⑥粘度、⑧水总矿化度。评分标准:1~10每点6%,11~18每点5%。

19 ①选择含水高、产液量高、流压高的井;②选择层间矛盾大、接替层条件好的井层;③选择由于油层非均质性或井网注采关系不完善造成的平面矛盾较大的井;④井下技术状况好,无窜槽及套管损坏;⑤有良好的隔层。评分标准:每点20%。

20 ①在同一砂体上,有的井点含水很高,而有的井点含水较低,堵掉高含水井点;②条带状发育的油层,堵掉主流线条带上含水高的井点;③有两排受效井时,封堵离注水井近的第一排受效井的高含水层。评分标准:①②每点30%,③40%。

21 ①压裂层厚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影响;②油层压力水平的影响;③裂缝长度、宽度及裂缝渗透率的影响;④压裂工艺的影响。评分标准:每点25%。

22 ①油层压力水平低无驱动能量,导致油井产量低;②油层物性差,即使油层具有一定的压力,因为渗透率低,用通常的完井方法也不能使油井获得理想的产量;③原油性质差,有的油层尽管渗透率较高,也具有一定的压力,但由

17 于原油物性差、粘度大,流动性很差,同样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④油层堵塞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改变了油层物理性质的自然状况,降低了油层渗透率,增加了液体自油层流向井筒的阻力,使油井生产能力下降。评分标准:每点25%。 23 ①计算产量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数值,并与预测(或规定)指标对比;②绘制产油量构成曲线,分析产量构成变化情况;③分析产量递减速度加快或减缓的主要原因;④提出控制产量递减速度的措施。评分标准:每点25%。 24 ①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剩余储量开采速度的现状及变化,并与开发方案(或规划)指标相同类型油田对比;②分析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储采比保持的数值与稳产的关系;③分析储采平衡系数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④分析机采井的工作状况、时率、利用率、效率和潜力。评分标准:每点25%。

25 ①地面设备的影响;②井下工具的影响;③地层的原因。评分标准:①②每点30%,③ 40%。

26 ①地面设备的影响。除计量仪器不准外,由于地面管线堵塞原因使注水量下降。②井下

工具的影响。如水嘴被堵、滤网被堵等使注水量下降。③由于水质不合格,脏物堵塞了地层孔道,造成吸水能力下降。④由于地层压力回升,使注水压差变小,注水量下降。(5注水井井况变差,引起注水量下降。评分标准:每点20%。 27 ①确定课题名称;②小组概况;③选题理由;④现状调查;⑤主要原因分析;(6)制定对策;(7)实施情况;(8)效果分析;(9)巩固措施;(10)体会与打算。评分标准:每点10%。

28 ①凡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②运用质量管

理的理论和方法,③以改进质量、④降低消耗、⑤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为目的而组织起来⑥并开展活动的小组,可统称为质量管理小组,即Qc小组。评分标准:点①②⑤⑥各15%,点③④各20%。 29 ①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②理论联系实际;③稳定性和时代性相结合;④系统性和可 接受性。评分标准:每点25%。

30 ①以语言传递作为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类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②以直观感知

作为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③以实际训练作为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作业法、实践活动法。评分标准:①③每点20%,②40%。

31 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能采用恰当的方法;④结构合理,每堂课必须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⑤讲究语言艺术;⑥板书有序,设计合理。

评分标准:①②③④每点15%,⑤⑥每点20%。

32 ①备课;②课程要求设置;③课外辅导与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④对学员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评分标准:每点25%。

33 ①早期营养状况;②早期经验;③教育与教学;④社会实践;⑤天才与勤奋。评分标准:每点20%。

34 ①能力不同于技能。②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活动方式,③它是以行动方式的形式被人掌握,④基本上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⑤而能力是指心理活动的可能性和动作的可能性而言。⑥能力和技能都有概括性,⑦但概括水平不同。⑧技能是动作和动作方式的具体概括,⑨能力是调节技能行动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概括,⑩这是较高水平的概括。总之,技能同能力不能混同。评分标准:每点10%。

四、计算题

1 解:①综合递减率:D综2000年产油(2001年产油当年新井产量)2000年产油量×100﹪300365(113504406)1095006944102556300365109500=×100﹪=×100﹪=109500×100%=93.7%;②自然递减率:D减2000年产油(2001年产油当年措施产油当年新井产油)300365(1135044061100)2000年产油量300365=×100%=×1095005844103656109500100%=×100%=109500×100%=94.6%;答:2001年末的综合递减率为93.7%,自然递减率为94.6%。评分标准:每问公式25%,每问过程10%,每问结果15%;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

2 解:①年核实产油=113500一(113500×4.5%)=113500—5108=108392(t);新井年核实产油=4400一(4400×

2000年产油(2001年产油当年新井产量)2000年产油量4.5%)=4400—198=4202(t);综合递减率=×100%

18 305365(1083924202)1113251041907135305356111325=×100%=×100%=111325×100%=6.41%;②新井年核实增油

2000年产油(2001年产油当年措施产量当年新井产油)2000年产油量=1100一(1100×4 5%)=1051(t);自然递减率=×305365(10839242921051)111325103139818630536511325100%=×100%=×100%=111325×100%=7.35%;答:2001年综合递减率为6.41%,自然递减率为7.35%。评分标准;每问公式25%,每问过程10%,每问结果15%;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

3 解:核实产油量=井口产油量×(1一输差);2001核实油量=52.9×104×(1—6.4%)=49.5×104(t);措施核实=1437×(1—6.4%)=1345(t);新井核实=7×104×(1—6.4%)=6.55×104(t);综合递减率上一年核实产油量(本年产油量新井产油)48104(49.51046.55104)=100﹪=100﹪44810上一年核实产油量上一年核实产油量(本年产油新井产油措施产油)×100%

上一年核实产油量48104(49.51046.551041345)=×100%=10.80%;答:2001年核实产量的综合递减率10.52%,自然递44810=10.52﹪;自然递减率=减率10.80%。评分标准:每问公式25%,每问过程10%,每问结果15%;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

累积采油量413.5(2686085.5)1044 解:①2002年底采出程度=×100%=×100%=×100%=7.25%;②45700地质储量570010年采油量85.51042002年底采油速度=×100%=×100%=1.5%;③预计2003年采油量=地质储量×采油速度4地质储量5700104104(t);④累积采油量=(268+60+85.5+125.4)×104=538.9×104(t);⑤采出程度=5700×10×2.2%=125.4×累积采油量538.9104=×100%=×100%=9.45%;答:该油田到2002年底采出程度为7.25%,采油速度为1.5%;4地质储量570010预计2003年采油量为125.4×104t,累积采油量为538.9×104t,采出程度为9.45%。评分标准:每问公式10%,每问过程3%,每问结果7%;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

10(t);2001年底采出程度=5 解:2001年底累计产油520×104+71.1×104=591.1×

4

2001年底累积采油量×100%

地质储量2001年产油591.110471.1104=×100%=9.85%;2001年采油速度=100%=×100%=1.19%;预计2002年日产44地质储量600010600010104=71.4×104(t);预计2002年的累积产油油量=采油速度×地质储量=1.19%×6000×444

2002年底累积采油量662.510410+71.4×10=662.5×10(t);2002年采出程度==591.1××100%=×100%4地质储量600010104t,=11.04%;答:2001年采出程度为9.85%,采油速度为1.19%。预计2002年的年产油量为71.4×采出程度为11.01%。评分标准:每问公式15%,每问过程25%,每问结果60%;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 6 解:①平均日产油水平:2002年年产油量=地质储量×采油速度=150000×2.1%=3150(t)

q08.6Q03150J==8.6(t);②平均采油指数:0==1.02[t/(d·MPa)];③综合含水率:含水

p10.52.13653652002年12月含水2001年12月含水25.318.1累积采油量上升率===3.43%;④采出程度:采出程度=×100%

2.1采油速度地质储量产水量9952000031503150=×100%=15.43%;⑤水油比:Qw一3150=995(t),WOR==0.316;答:200215000010.24产油量3150q0=年平均日产油水平为8.6t,平均采油指数为1.02t/(d·MPa),含水上升率为3.43%,采出程度为15.43%,水油比为0.316。评分标准:每问公式10%,每问过程3%,每问结果7%;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 7 解:①2001年含水上升率=2001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120.3%123.0%;②2000年12月综合含水

采油速度1.2%=2001年12月综合含水一2001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12=50%一0.3%×12=46.4%;③

19 累积采油量12104该井地质储量600104(t);答:2001年含水上升率为3.0%,2000年12月综合含水采出程度0.02为46.4%,该井地质储量为600×10t。评分标准:每问公式20%,每问过程5.5%,每问结果7.5%;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 8 解:含水上升率=[(0.666—0.606)/2.O]×100%=3.0%;答:2001年的含水上升率为3.O%。评分标准:过程70%,结果30%。

9 解:年含水上升速度=0.5%×12=6%;每采出1%地质储量时:含水上升率=6%÷1.2=5%;答:每采出1%地质储量时,含水上升率是5%。评分标准:第一步过程20%,结果30%;第二步过程20%,结果30%。 4注采比10 解:注入水体积溢流量原油体积系数采油量产出水体积182345201045.91原油相对密度0.83;因为注采比小

2.51.20.863.67.09注入水体积溢流量原油体积系数采油量油井产井产原油相对密度于1,按一般正常开发规律,地下亏空。答:注采比为0.83,地下是亏空的。评分标准:第一问公式30%,每问过程10%,每问结果20%;如果公式错误,该问不得分;第二问判断40%。

注采比11 解:

1228408041220360.81;答:该油井

1.21080648281516150.86注采比为0.81。评分标准:公式50%,过程20%,结果30%;如果公式错误,本题不得分。

44412 解:2001年年产液量=7941×365=289.85×10(t);2001年年产水=289.85×10×92.10%=266.95×10(t);2001444年产油=289.85×10—266.95×10=2.9×10(t);41.314注入水体积(425.7102881.1510) 注采比0.86原油体积系数采油量原油相对密度4

产水量301.31040.998;截止2001年累积产油=402.8

1.31422.9266.95100.864

4

4

4×10+22.9×10=425.7×10(t);累积产水=(3017×10—402.8×10)+266.95×10=2881.15×10(t);累积注水=2764×10+301.3×10=3065.3×10(m);2001累积地下亏空=注入水体积-(产油量444343

344

体积系数4

产水量)=3065.3×10=

相对密度一464.3×10(m);答:1999年的注采比为0.998,累积地下亏空464.3×104m。评分标准:每问公式25%,每问过程5%,每问结果10%,扣完为止;如果公式错误,本题不得分。

第14篇:采气工中级工理论试题

采气工中级工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其成因可将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 B )。 (A)岩浆岩、沉积岩、碎屑岩 (C)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D)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T/] 2.世界上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99%以上是储藏在( B )中。 (A)岩浆岩 (C)变质岩

(B)沉积岩 (D)粘土岩[T/] 3.在地壳中,沉积岩(包括变质的沉积岩)占地壳体积的5%,其平面分布范围占地表覆盖面积的( C )。 (A)45% (C)75%

(B)60% (D)90%[T/] 4.按碎屑颗粒直径的大小,砾岩颗粒直径为( B )。 (A)1~0.1mm

(B)大于1mm (D)小于0.01mm[T/] (C)0.1~0.01mm

5.以下属于碳酸盐岩的是( B )。 (A)砂岩

(C)砾岩

(B)石灰岩 (D)石膏[T/] 6.( C )在地壳中分布较广,是石油、天然气最重要的生、储岩石。 (A)碎屑岩

(B)粘土岩 (D)砂岩[T/] (C)碳酸盐岩

7.天然气、石油的生成和分布与( C )有密切的关系。 (A)沉积岩 (C)沉积相

(B)沉积环境 (D)沉积盆地[T/] 8.地壳表面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称为( D )。 (A)沉积相

(B)沉积岩 (D)沉积盆地[T/] (C)沉积环境

9.三叠纪地质时代属于( A )。 (A)中生代

(B)上古生代 (D)下古生代[T/] (C)中古生代

10石炭系地层属于( B )。 (A)中生界

(B)上古生界 (D)下古生界[T/] (C)中古生界 11.以下( D )地层用代号P表示。 (A)石炭系

(B)侏罗系 (C)三叠系

(D)二叠系

12.若岩层沿破碎面有显著位移,称为( C )。 (A)断裂

(B)构造裂缝 (C)断层

(D)以上都不是[T/] [D]C[D/] 13.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称为( B )。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直立断层[T/] 14.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 A )。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直立断层[T/] 15.断层面与水平面呈垂直的断层叫( D )。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直立断层[T/] 16.断层的两盘沿断层面的走向发生相对运动,而无明显上升和下降,这种断层叫((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直立断层[T/] 17.( B )已成为寻找油、气田的主要理论依据。 (A)无机成因理论

(B)有机成因理论 (C)自然地理条件

(D)生成环境[T/] 18.天然气在有氧存在的( )环境也可生成。 (A)强还原

(B)弱还原 (C)弱氧化

(D)强氧化[T/] 19.四川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属于( A )。 (A)碳酸盐岩储集层

(B)碎屑岩类储集层 (C)岩浆岩

(D)变质岩[T/] 20我国大庆油田的主要产油气层属于( B )。 (A)碳酸盐岩储集层

(B)碎屑岩类储集层 (C)岩浆岩

(D)变质岩[T/] 21.在饱含油、气、水的储集层中,按相对密度的差异发生重力分离( C )。 (A)气在顶部,水居中,油在底部 (B)油在顶部,气居中,水在底部 (C)气在顶部,油居中,水在底部

(D)水在顶部,油居中,气在底部[T/]

)。 C 22.地层渗透性越好时,地层水带动天然气运移的速度越( A )。 (A)大

(B)小 (D)不确定[T/] (C)不变

23.具备能使石油、天然气在孔隙(孔、洞、裂缝)中流动、聚积和储存的岩层是( B )。 (A)生油层 (C)盖层

(B)储集层 (D)油藏[T/] 24.岩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称( A )。 (A)原生孔隙

(C)有效孔隙

(B)次生孔隙 (D)绝对孔隙[T/] 25.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某一遮挡物的阻止而停止运移,并聚集起来,储集层中这种遮挡物存在的地段称为( A )。 (A)圈闭

(B)盖层

(D)含气外边界[T/] (C)含气内边界

26形成油气藏必须具备生油层、储油层、盖层、油气运移、( B )等条件。 (A)断层

(C)圈闭

(B)遮挡物 (D)油藏水[T/] 27气水界面与气藏顶面的交线所圈闭的面积称为( B )。 (A)盖层面积

(C)储层面积

(B)含气面积 (D)含水面积[T/] 28.根据圈闭的成因,油气藏可分为( B )。 (A)构造油气藏、断层油气藏 (C)裂缝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B)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 (D)岩性油气藏、断层油气藏 [T/] 29.地下油气层中油、气的总储量称为( D )。 (A)构造储量

(C)可采储量

(B)探明储量 (D)地质储量[T/] 30.渗流系统中只有一种流体流动时叫( B )。 (A)单向渗流

(C)稳定渗流

(B)单相渗流 (D)线性渗流[T/] 31.渗流的流线彼此平行且向一个方向流动,称为( A )。 (A)单向渗流

(C)稳定渗流

(B)单相渗流 (D)线性渗流[T/] 32.在渗流系统中,每一空间点的运动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这样的流动叫( C )。 (A)单向渗流

(C)稳定渗流

(B)单相渗流 (D)线性渗流[T/] 33.在水平面上流线沿半径向圆心汇聚的流动,称为( A )。 (A)径向渗流

(C)层流

(B)球向渗流 (D)稳定渗流[T/] 34.流线是幅射状向球心汇聚的流动,称为( B )。 (A)径向渗流

(C)层流

(B)球向渗流 (D)非线性渗流[T/] 35.流体流动时,质点相互混杂,流线紊乱的流动,称为( C )。 (A)球向渗流

(C)紊流

(B)径向渗流 (D)非线性渗流[T/] 36.当渗流速度较低时,流体质点呈平行线状流动,且渗流规律符合达西渗滤定律,称为( D )。 (A)单向渗流

(C)稳定渗流

(B)单相渗流 (D)线性渗流[T/] 37.当渗流速度较高时,流体质点互相混杂,且流动不符合达西定律,称为( D )。 (A)球向渗流

(C)线性渗流

(B)紊流

(D)非线性渗流[T/] 38.二项式产气方程式Pk2Pwf2AqgBqg2表明,如果气井产量小,流速低,( C )项起主要作用。 (A)Pk

(C)Aqg 2

(B)Pk2Pwf

2(D)Bqg2[T/] 39.二项式产气方程式Pk2Pwf2AqgBqg2表明,如果气井产量大,流速高,( D )项起主要作用。 (A)Pk

(C)Aqg 2

(B)PkPwf (D)Bqg[T/]

22240.当气量相对较小,流速不大时,气体以气泡状存在于液体中,称为( B )。 (A)段柱流 (C)环雾流

(B)气泡流 (D)雾流[T/] 41.当气液体积比较大,流速较小时,混合物出现含有气泡的液柱和含有液滴的气柱互相交替的状态,称为( A )。 (A)段柱流 (C)环雾流

(B)气泡流 (D)雾流[T/] [D]A[D/]

1、[T]AA012 4 1

2 当气体平均流速很大时,液体呈雾状分散在气相中,称为( )。 (A)气泡流

(B)段柱流 (C)环雾流

(D)雾流[T/] [D]D[D/]

2、[T]AA012 4 1

3 气液混合物在油管中的上升速度为( ) (A)气泡流<段柱流<环雾流<雾流 (B)段柱流<气泡流<环雾流<雾流 (C)环雾流<段柱流<气泡流<雾流 (D)雾流<环雾流<气泡流<段柱流[T/] [D]A[D/]

3、[T]AA013 4 1

3 气井举升流体(气、油、水)出井口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A)井口回压

(B)流体本身的重力 (C)气体的弹性膨胀能

(D)流动摩擦阻力[T/] [D]C[D/]

4、[T]AA013 4 1

3 气井举升流体(气、油、水)出井口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A)井口回压

(B)井底流动压力 (C)流体本身的重力

(D)流动摩擦阻力[T/] [D]B[D/]

5、[T]AA013 4 1 3 气井举升流体(气、油、水)出井口的能量消耗主要有( (A)井底流动压力

(B)流体本身的重力 (C)气体的弹性膨胀能

(D)地层压力[T/] [D]B[D/]

6、[T]AA013 4 1

2 井底流压取决于( )。 (A)地层压力

(B)井底流动压力 (C)流体本身重力

(D)井口油压[T/]

。 。 。 )))[D]A[D/]

7、[T]AA014 4 1

1 天然气相对密度是指相同压力、温度下( )。 (A)单位体积天然气质量

(B)单位体积天然气质量与同体积空气质量之比 (C)单位体积天然气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之比 (D)标准条件下天然气质量[T/] [D]B[D/]

8、[T]AA014 4 31 2 一般含凝析油50克/m左右的天然气叫( )。 (A)干气

(B)湿气 (D)洁气[T/] (C)酸性天然气 [D]B[D/]

9、[T]AA014 4 1 2 天然气中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超过( ),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才能达到管输标准的天然气称为酸性气体。 (A)5mg/m3 [D]D[D/]

10、[T]AA014 4 1

1

(B)10mg/m3 (D) 20mg/m3[T/] (C)15mg/m3

在采输气工程中,常用( )表示饱和含水量。 (A)露点

(C)湿度

[D]A[D/]

11、[T]AA015 4 1

2

(B)冰点 (D溶解度[T/] 夹在同一气层层系中的薄而分布面积不大的水称为( )。 (A)底水

(C)夹层水 [D]C[D/]

12、[T]AA015 4 1

2

(B)边水 (D)自由水[T/] 从气层底部托着天然气的水是( )。 (A)底水

(C)夹层水

(B)边水 (D)自由水[T/] [D]A[D/]

13、[T]AA015 4 1

2 从气层边缘(顶部和底部)包围着天然气的水是( )。 (A)底水

(B)边水 (C)夹层水

(D)自由水[T/] [D]B[D/]

14、[T]AA016 4 1

2 凝析油的相对密度比原油( )。 (A)小

(B)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T/] [D]A[D/]

15、[T]AA016 4 1 2 凝析油的燃点比原油( ),易引起火灾。 (A)高

(B)低

(C)相等

(D)不能确定[T/] [D]B[D/]

16、[T]AA016 4 1 2 凝析油的主要成份是( )。 (A)C1-C4的烷烃

(B)C5-C10的烷烃 (C)C11-C14的烷烃

(D)C15以上的烷烃[T/] [D]B[D/]

17、[T]AB001 4 1

2 在已探明的气田上,为开采天然气而钻的井叫( )。 (A)资料井

(B)探井 (C)生产井

(D)综合井[T/] [D]C[D/]

18、[T]AB001 4 1

2 在勘探阶段,为研究某地区的地层情况、沉积特点、构造形态所钻的井叫( (A)资料井

(B)探井 (C)生产井

(D)综合井[T/] [D]A[D/]

19、[T]AB001 4 1

2 为进一步探明气田构造、储气层性质、气、水的边界等综合资料所钻的井叫((A)资料井

(B)探井 (C)生产井

(D)综合井[T/]

。 )。) [D]B[D/] 20、[T]AB002 4 1

2 当钻到气层顶部时,下油层套管固井,再用小钻头钻开油气层。这种完井方法是( )。 (A)裸眼完井

(C)射孔完井

[D]A[D/]

21、[T]AB002 4 1

2

(B)衬管完井 (D)尾管完井[T/] 射孔完井主要用于( )油气层(或油气井)。 (A)坚硬不易垮塌的无夹层水的石灰岩 (B)坚硬不易垮塌的有夹层水的石灰岩 (C)易垮塌的砂岩 (D)探井[T/] [D]C[D/]

22、[T]AB002 4 1

2 尾管完井特别适用于( )。 (A)油井

(C)开发井 [D]D[D/]

23、[T]AB002 4 1

2

(B)气井 (D)探井[T/] 对多产层有底水存在的气藏和油气水关系复杂的油气层,普通采用( )。 (A)射孔完井

(C)衬管完井

[D]A[D/]

24、[T]AB002 4 1

2

(B)裸眼完井 (D)尾管完井[T/] 易垮塌的砂岩气层或要进行选择性增产措施的气层主要应用( )。 (A)裸眼完井

(C)射孔完井

[D]C[D/]

25、[T]AB003 4 1

2

(B)衬管完井 (D)尾管完井[T/] ( )是下入井内的最后一层套管,用来把油气层和其它层隔开,同时建立起一条从油气层到地面的油气通道。 (A)油层套管

(C)表层套管

(B)技术套管 (D)导管[T/] [D]A[D/]

26、[T]AB003 4 1

2 ( )座在大四通内,将油、套管的环形空间密闭起来。 (A)油管

(C)油管鞋 [D]D[D/]

27、[T]AB003 4 1

2

(B)套管 (D)油管挂[T/] 钻井所用钻头的尺寸顺序为( )。 (A)先小后大

(C)同一规格

[D]B[D/]

28、[T]AB003 4 1

2

(B)先大后小 (D)大小交替[T/] 某口井的钻头程序应是( )。 (A)445×215×311(mm) (C)445×311×215(mm) [D]C[D/]

29、[T]AB004 4 1

2

(B)215×311×445(mm) (D)311×215×445(mm) [T/] ( )安装在上法兰以上,是控制气井的最后一个闸门,它一般处于开启状态。 (A)油管闸门

(C)油压表 [D]B[D/] 30、[T]AB004 4 1

2

(B)总闸门 (D)套压表[T/] ( )用来悬挂油管和密封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 (A)油管挂 (C)油管头 [D]C[D/]

31、[T]AB004 4 1

2

(B)套管头 (D)小四通 [T/] ( )安装在总闸上面,通过它可以采气、放喷或压井。 (A)小四通 (C)油管头 [D]A[D/]

32、[T]AB005 4 1

1

(B)套管头 (D)油管挂[T/] 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加入有机防冻剂的作用是( )。 (A)降低天然气露点,防止水合物形成 (B)降低温度 (C)降低压力 (D)脱水[T/] [D]A[D/]

33、[T]AB005 4 1

2 现场多用( )预测在某一压力和温度下是否生成水合物。 (A)计算法

(B)查图法 (C)统计法

(D)经验预测法[T/] [D]B[D/]

34、[T]AB005 4 1

2 对组成相同的气体,生成水合物的温度随压力升高而(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呈无规律变化[T/] [D]A[D/]

35、[T]AB005 4 1

2 压力相同时,生成水合物的温度随天然气相对密度增加而(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呈无规律变化[T/] [D]A[D/]

36、[T]AB005 4 1

2 温度相同时,生成水合物的压力随天然气相对密度增加而(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呈无规律变化[T/] [D]B[D/]

37、[T]AB005 4 1

1 提高温度防止生成水合方法的实质是,把气流温度提高到生成水合物的((A)温度以下

(B)相同温度

(C)温度以上

(D)以上或以下均可[T/] [D]C[D/]

38、[T]AB006 4 1

1 气体性质相同,气井压力相近的气井宜采用( )。 (A)单井常温采气流程

(B)多井常温采气流程 (C)低温分离流程

(D)压缩机加压流程

。 ) [D]B[D/]

39、[T]AB006 4 1

1 为保证采气安全,在采气流程工艺设备各压力区应装有( )。 (A)缓蚀装置

(C)调压阀 [D]B[D/] 40、[T]AB007 4 1

1

(B)安全阀 (D)排污阀[T/] 目前国内油气田普遍采用的脱水方法有( )。 (A)甘醇法和干燥剂吸附法

(B)冷冻剂制冷法和甘醇法 (D)甘醇法和吸附法[T/] (C)冷冻剂制冷法和干燥剂吸附法 [D]B[D/]

41、[T]AB007 4 1

1 甘醇法天然气脱水,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 )。 (A)一甘醇法

(C)三甘醇法

[D]C[D/]

42、[T]AB008 4 1

1

(B)二甘醇法 (D)四甘醇法[T/] 水套炉通过水箱给炉内加水,水套炉炉内压力(壳程压力)为( )。 (A)高压

(C)真空度 [D]B[D/]

43、[T]AB008 4 1

1

(B)常压 (D)负压[T/] 水套炉在用天然气作燃料时,应( )。 (A)先点火后开气

(B)先开气后点火 (D)以上均可[T/] (C)开气和点火同时进行 [D]A[D/]

44、[T]AB008 4 1

1 使用水套炉时,水套内加入水是水套容积的( )时最合适。 (A)1/2~1/3 (C)1/3~2/3 [D]B[D/]

45、[T]AB009 4 1

2

(B)1/2~2/3 (D)1/3~3/4[T/] 产水量大的气井必须把水分离后输气,如果气水两相混输,输气阻力很大,导致气井井口压力上升,产气量( ),甚至把井“憋死”,出现水淹停气。 (A)减小

(B)增大 (C)无明显变化 [D]A[D/]

46、[T]AB009

(D)波动大[T/] 4 1 2 产水量大的气井必须把水分离后输气,如果气水两相混输,输气阻力很大,导致气井井口压力( ),产气量减小,甚至把井“憋死”,出现水淹停气。 (A)无变化 (C)上升

[D]C[D/]

47、[T]AB009 4 1

1

(B)下降 (D)波动大[T/] 分离器的作用是除去天然气中的( )。 (A)硫化氢 (C)气态水 [D]D[D/]

48、[T]AB009 4 1

2

(B)二氧化碳

(D)液体和固体杂质[T/] 重力式分离器是根据气与油水及机械杂质的( )不同达到分离作用。 (A)速度

(C)粘度

[D]B[D/]

49、[T]AB009 4 1

2

(B)密度 (D)矿化度[T/] 离心式分离器在工作时,天然气沿筒体( )从进气管进入分离器筒体内,在螺旋叶片的引导下,作向下的回转运动。 (A)正对方向

(C)反方向 [D]B[D/] 50、[T]AB010 4 1

1

(B)切线方向 (D)侧向[T/] 在集输天然气工艺流程中,用的降压装置是( )。 (A)闸阀

(C)截止阀 [D]B[D/]

51、[T]AB010 4 1

1

(B)节流阀 (D)球阀[T/] 在集输天然气工艺流程中,用来截断流体流动作用的阀门是( )。 (A)闸阀

(C)节流阀

(B)安全阀 (D)止回阀[T/]

第15篇:地质煤矿技术工理论复习题

地质煤矿技术初级工理论复习题(AB卷)

一、填空题(28分)。

1、快速扩孔的关键是:、。

2、井管包括、、。

3、入井人员必须呆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严禁携带和,

严禁穿,入井前严禁喝酒。

4、提升机最大提升速度的测试方法有和

5、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二氧化碳浓度不超

过。

6、人员不得与有,、的物品同乘一罐。

7、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和,并组织每个工作人员学习。

8、岩石分为、、和三类。金属和非金属矿床赋存于中,而煤和石油等可燃性矿产通常赋存于中。

9、液压站的残压规定一般不大于

10、当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时,备用通风机必须在分钟内启动。

11、当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时,遇火会有爆炸性。

12、进风井和出风井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米。

二、判断题(18分)

1、钻孔孔径越小,钻孔愈不易弯曲。()

2、泵吸反循环冲洗液上返速度以1.5—3.5m/s为宜。()

3、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

术规范。()

4、煤矿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救灾演习。()

5、采用钻爆法掘进的岩石巷道,可不采用光面爆破。()

6、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

瓦斯。()

7、深度指示器损坏,可用绳记点进行走钩运行。()

8、严禁人员乘坐带式输送机,不准用带式输送机运送设备和笨重物料。

()

9、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2次。()

10、爆破材料管理工要经常检查库房爆破材料,防止变质和自燃自爆,严格执行“先入先出”制度,不得积压,不合格产品不准发放。()

11、严禁裸露爆破,因为它是一种既不安全又不经济的爆破方法。() 在罐笼内运送爆破材料,升降速度最大不得超过2m/s。()

12、值班电工每天应对检漏继电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试验,并填好记录。()

13、生产矿井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4 m³。()

14.井巷掘进中,主要的爆破参数有单位炸药消耗量、炮眼直径、炮眼深度、炮眼数目等。 ()

15.发爆器在井下发生故障后,可以自行拆开,并进行修理。()

16、采掘工作面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都应写在测风员手册上。()

17、矿车掉道时可以用小绞车复位。()

18、在使用万用表时,如果不知被测电压及电流的大小时,应先 使用小量程档。()

三、单项选择题( 14分)。

1、钻探施工宜用水配制泥浆。

A、淡B、盐C、海

2、煤矿企业必须为下井哦那个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

A、劳动保护工具;B、劳动保护用品;

C、安全卫生设施;

3、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米内,不得由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A、20米;B、15米;C、25米;

4、锚杆的间距通常情况下应不大于杆长的()。

A、1/3B、1/2C、2/3D、3/4

5、采、掘工作面应实行 ()通风。

A、分区B、独立C、并联D、串联

6、提升机房发生电火灾时应首先()。

A、直接灭火B、切断电源C、汇报调度室

7、需要紧急停车时,必须迅速将控制手把转至()电闸与手闸并用,并连续均匀地散砂。

A、零位B、一档C、二档

8、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天至少检查1次。

A、1B、7C、10D、45

9、采煤工作面爆破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沿工作面煤壁上下各()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A、10mB、20mC、30mD、40

10、在敲帮问顶处理顶板活矸危岩时必须使用()。

A:手镐;B:长撬棍;C:打眼钎子

11、每次爆破前都必须对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进行检查,瓦斯浓度在()以下,且煤尘符合规定后,方可爆破。

A.0.5%B.1.0%C.1.5%

12、矿井 至少()天测一次风

A、1B、5C、10

13、井下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得超过()

A、220VB、127VC、36V

14、造成火力发电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锅炉效率低; B、汽轮机排汽热损失;

C、发电机损失; D、汽轮机的机械损失

四、简述题:

1、岩石按成因分哪三类?(4分)

2、煤尘爆炸的条件(5分)。

3、常见冒顶事故的主要防治措施(6分)

4、电机车行驶的速度有何规定?(6分)。

5、给水泵有哪些测量装置?其安装有何质量要求?(5分)。

五、论述题(8分)。

1、采掘工作面透水之前的预兆?

2、试论述泥浆泵泵压不是回转钻进技术参数的原因?(6分)。

第16篇:药物检验工理论考核复习题

药物检验工理论考核复习题

1、检查溶液澄清度应使用

A.硝酸银试液 B.标准比色液 C.硫代乙酰胺试液 D.硫酸钡试液 E.浊度标准液

2、检查重金属应使用

A.硝酸银试液 B.标准比色液 C.硫代乙酰胺试液 D.硫酸钡试液 E.浊度标准液

3、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纳入药典的是

A.1990 年版 B.1995 年版 C.2000 年版 D.2005 年版 E.无法确定

4、检查溶液颜色应使用

A.硝酸银试液 B.标准比色液 C.硫代乙酰胺试液 D.硫酸钡试液 E.浊度标准液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简称为

A.GSP B.GMP C.GCP D.GLP E.ADR

6、2010 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未收载的药品是

A.化学药品 B.生物制品 C.生化药品 D.放射性药品 E.抗生素

7、标准操作规程英文简称为

A.GSP B.GMP C.GCP D.GLP E.SOP

8、采用适当的措施,将燃烧物体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的灭火方法称为

A.冷却灭火法 B.窒息灭火法 C.隔离灭火法 D.抑制灭火法 E.以上均不是

9、某进厂原料共50 件,应随机取样的件数为

A.81 件 B.18 件 C.10 件 D.8 件 E.任意件

10、采用适当的措施,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的灭火方法称为

A.冷却灭火法 B.窒息灭火法 C.隔离灭火法 D.抑制灭火法 E.以上均不是

11、采用比浊法检查的杂质是

A.铁盐 B.砷盐 C.氯化物 D.砷盐 E.水分

12、进厂原料和中间产品留样,保存期限一般为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6 个月 E.1 年

13、pH 值测定时,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甘汞电极 C.银电极 D.铜电极 E.以上均可

14、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是利用维生素C 的

A.碱性 B.酸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E.水溶性

第17篇:工业锅炉水处理工理论试题(技师)

工业锅炉水处理工理论试题(技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天然水中,形成水的硬度的最常见金属离子是( B )。 A:Ca2+、Fe3+ B:Ca2+、Mg2+ C:Ca2+、Mn2+ D:Ca2+、Zn2+ 2.通常使用的安全电压有36V、24V和( D )。 A:6;B:18;C:14;D:12。

3.新树脂不经过预处理就直接使用,会使( B )。 A:初期出水浊度大;B:初期出水水质差 C:树脂受到污染;D:树脂破碎 4.N H 3中N的化合价是( A )。 A:-3;B:+3;C:+1;D:-1 5.逆流再生时顶压是防止( D )。

A:空气进入;B:压脂层乱层;C:再生压力波动;D:树脂层乱层 6.离心泵流量增加,泵出口压力( B )。 A:上升;B:下降;C:不变;

7.溶解固形物含量高说明水中的(C )高。

A:悬浮物含量;B:硬度;C:总含盐量;D:硫酸盐含量 8.在水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是( A )。 A:OH-和HCO3-; B:CO32-和HCO3-; C:Ca2+和OH-; D:OH-和CO32- 9.化学除盐系统中的废液和废水量,一般相当于其处理水量的( B )左右。 A:5%; B:10%; C:15%; D:20% 10.提高再生液温度,可以大大改善( C )的再生效果。

A:强酸阳树脂;B:弱酸阳树脂;C:强碱阴树脂;D:弱碱阴树脂

11.pH=1的盐酸溶液与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等于( D )。 A:1.5;B:3.00;C:1.26;D:2.00 12.某装置正常运行压力为0.4Mpa,最高压力为0.6Mpa,压力表应选用( C )。 A:0.4; B:0.6; C:1.0; D:1.6 13.离心泵的入口管线直径大于出口管线直径是为了( C )。 A:提高流量; B:提高扬程; C:提高泵的吸入性能; 14.阳床失效后,最先穿透树脂层的阳离子是(C )。 A:Fe3+;B:Ca2+;C:Na+;D:Mg2+。 15..能有效去除水中硅化合物的是(B )。

A:强酸阳树脂;B:强碱阴树脂;C:弱碱阴树脂;D:弱酸阳树脂。 16.给水加氨的目的是( D )。

A:防止铜腐蚀;B:防止给水系统结垢;C:调节给水的PH值到碱性;D:调节给水PH值,防止钢铁腐蚀。

17.001×7型树脂是( A )。

A: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 C: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18.天然水按其硬度分类时,硬度在1~3mmol/L的属于( C )。 A: 硬水;B:中等硬度水;C:软水。

19.在锅炉内,碳酸钠可以部分水解为( D )。 A:NaHCO3;B:NaCl;C:Na3PO4;D:NaOH 20.原水经过Na型离子交换器处理后,水中的碱度(C )。 A:增大;B:减小;C:不变。

21.化学除盐水系统中交换器的排列位置理论上应该是(A )。

A: 阳离子交换器在阴离子交换器之前;B:阴离子交换器在阳离子交换器之前;C:一般情况下,那个在前都可以。

22.天然水经混凝处理后,水中的硬度会(C )。 A:有所降低;B:有所增加;C:基本不变。

23.阳床未失效,阴床先失效,阴床出水水质(C)。

A:PH、电导率、硅含量都高;B:PH下降、电导率、硅含量升高;C:。PH下降、电导率先下降而后升高,硅含量升高;D:PH、电导率、硅含量下降。 24.当PH大于8.3时,天然水中不存在(A)。 A:CO2;B:HCO3-;C:CO32-;D:OH- 25.负硬水的特征是水中(C) A:硬度大于碱度、;B:硬度等于碱度;C:硬度小于碱度;D:硬度等于零。 26.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特点之一是( A )。 A:出水水质好; B:设备结构简单; C:操作简单; D:再生剂用量大。

27.经氢离子交换后,原水中的阳离子几乎都转变成H+,出水呈酸性,并含有大量的游离( B )。

A:O2; B:CO2; C:NO2; D:CO 28.电导率的单位是( A )。

A:μS/cm;B:μS.cm;C:Ω;D:μS 29.对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正常的运行中,对下列阳离 选择顺序为( C )。

A:Na+ >k+ >Mg2+ > Ca2+;B:Mg2 >Ca2+ >k+ >Na+; C: Ca2+ >Mg2+ >k+ >Na+:;D:Na+ >Ca2+ >Mg2+ >k+ 。 30.树脂在运行中流失的主要原因是(C) A:小反洗流量不大;B:反洗操作不当; C:中排网破裂;D:运行流速过高。

31.在天然水中,形成水的硬度的最常见金属离子是( B )。 A、Ca2+、Fe3+

B、Ca2+、Mg2+ C、Ca2+、Mn2+

D、Ca2+、Zn2+ 32.异步电动机是利用( B )现象进行能量传递和转换的一种电气设备。 A、电热

B、电磁

C、电感

D、磁感 33.絮凝的目的( A )。

A、结成良好沉降性能的絮体

B、凝聚剂水解、缩聚成高分子物质

C、凝聚剂均匀分散到水中

D、逐步沉淀

34.甲基橙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是( B )。

A、1.2—2.8

B、3.1—4.4

C、6.8—8.0

D、8.0—10.0 35.阳床出水含( C )时,则水通过阴离子交换器后显碱性。 A、Ca2+

B、Mg2+ C、Na+ D、H+ 36.离子交换除盐处理中,其H型强酸阳床出水主要控制( B )含量。 A、Ca2+

B、Na+

C、Mg2+

D、K+ 37.在化学水处理中,再生排放酸、碱废液经处理后,其排放水的pH值应在( C )。 A、6-11

B、5-8

C、6-9

D、7 38.为提高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效果,常采用将( C )加热的方式进行再生。 A、硫酸

B、盐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 39.给水加氨的目的是调节水的( C )。

A、碱度

B、导电度

C、pH值

D、含氨量 40.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C)。

A:丙烯;

B: 酒精;

C: 氯化钠溶液;

D:食糖 41.浮动床的进水浊度,应小于( A )毫克/升。 A、2

B、5

C、10

D、15 42.根据( D )的不同,可将树脂分为凝胶型、大孔型等。

A、交换基团

B、机械强度

C、交联剂种类

D、孔型结构 43.贮存强酸性阳树脂,需将其转成( C )。

A、H型

B、Ca型

C、Na型

D、Mg型 44.阳离子交换器再生不合格的原因不会是( B )。 A、再生剂质量差

B、再生液加温不够

C、再生液分配装置损坏

D、逆流再生中树脂乱层 45.工业氢氧化钠溶液带橘红色,说明其中( C )含量较高。 A、钙

B、氯

C、铁

D、铝

46.被( C )严重污染的树脂可用含次氯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A、氢氧化铁

B、胶体硅

C、有机物

D、悬浮物 47.入容器内作业的安全电压为(B)伏。 A、6

B、12

C、24

D、42 48.NH3中N的化合价是(A)。

A:-3;

B:+3;

C:+1;

D:-1 49.001×7型树脂是(A )。

A: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C: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50.负硬水的特征是水中( B )。

A:硬度大于碱度;B:硬度小于碱度;C:碱度等于零;D:硬度大于等于碱度 51.电导率的单位是( B )。(难度:中) A:μS·cm;B:μS/cm;C:Ω;D:μS 52.某水溶液中某物质的量的浓度单位是( A )。 A:mmol/L;B:mg/L;C:%;D:mg/mL 53.化学需氧量一般用符号( D )来表示。

A、TOC

B、DO

C、BOD

D、COD 54.22℃时,在0.01mol/L的HCl溶液中,[H+]=10-2mol/L,则[OH-]=( B )mol/L。 A、0

B、10-12

C、10-7

D、10-2 55.在水中不能共存的离子是( A )。

A:OH-和HCO3-;B:CO32-和HCO3-;C:Ca2+和OH-;D:OH-和CO32- 56.原电池是将(

C )的一种装置。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57.润滑油的牌号是根据(

B )来划分的。 A:凝固点;B:粘度;C:自燃点;D:沸点 58.能有效去除水中硅化合物的是(

B )。

A:强酸阳树脂;B:强碱阴树脂;C:弱碱阴树脂;D:弱酸阳树脂。 59.相同情况下,消耗再生剂最多的是( A)。

A:顺流再生固定床;B:浮动床;C:移动床;D:逆流再生固定床。 60.测定硬度是利用(

C )的原理进行的。

A:沉淀反应;B:中和反应;C:络合反应;D:还原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或选错不得分)

1.强酸性阳树脂与强碱性阴树脂混杂,可用( A,B )方法分离。 A:水流自下而上水力筛分;B:饱和食盐水浸泡; C:5%HCl溶液浸泡; D:2%NaOH溶液浸泡。

2.提高给水的pH值,可以防止给水管路中的( B,C )。 A:腐蚀物沉积; B:氢去极化腐蚀; C:金属表面保护膜的破坏; D:氧腐蚀

3.柱塞式往复泵排液量不够的原因有( A,B,C )等。 A:驱动机转速不足 B:泵阀磨损

C:吸入管路局部阻塞 D:传动零件磨损

4.阴离子交换器出水电导率超标,其原因有可能是( A,B,D )。 A:阳离子交换器失效 B:阴离子交换器深度失效

C:除碳器工作不正常 D:阴离子交换器反洗进水阀渗漏 5.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由( A,D )决定的。

A:孔隙结构;B:体积;C:重量;D:表面化学性质

6.化学除盐系统排放的酸、碱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A,C)处理。A:中和处理; B:化学试剂; C、:弱酸性树脂;D:弱碱性树脂 7.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以分为 ( A,B,C,D )。

A:碳酸盐水垢; B:硅酸盐水垢; C:硫酸盐水垢;D:混合水垢 8.按含盐量来分天然水可以分为( A, B,C,D )。 A:低含盐量水; B:中等含盐量水; C:较高含盐量水; D:高含盐量水

9.锅炉的化学清洗工艺过程:包括水冲洗、碱洗(碱煮)、碱洗后水冲洗、( A,B,C,D)等。

A:酸洗 B:酸洗后水冲洗 C:漂洗 D:钝化

10.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与( A,B,C,D )等因素有关。 A:交联度;B:交换基团;C:水温;D:离子浓度

11.在化学水处理再生系统中再生剂输送常采用( A,B,C,D ) A、喷射器 B、压力法 C、真空法 D、泵

12.在要去除硅的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中,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 ) A:降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器进水的pH值;

B:控制氢型强酸性阳树脂交换器出水中Na+的泄漏量;

C:采用强碱再生剂;

D:HCO3-存在不影响OH型强碱性阴树脂对HSiO3-的交换。 13.在一级复床除盐系统中,增设除碳系统是因为( A,B,C )。 A:原水经强酸H型离子交换后,其中所有HCO3-都转变成CO2需除去; B:可减少阴树脂用量;

C:减少阴树脂再生剂的耗量; D:可减少阳树脂用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原水经强酸性H离子交换后,其中所有的HCO3-都转变为CO2 B:一级复床适用于供水量小或进水中含HCO3-量很小的情况 C:在除盐系统中,各交换器采用固定床或浮动床均可 D:经强酸性H型离子交换出水呈现酸性,都是强酸 15.除去水中二氧化碳的目的在于( A, B,C )。

A:减少二氧化碳对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及锅炉的腐蚀 B:消除氢钠并联出水中和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C:在除盐系统中,除去H离子交换后水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阴离子交换器运行周期及除硅能力

D:有利于延长H离子交换器的运行周期

16.当强酸性H型交换器失效时,其出水的( A,C,D )都将有所改变。 A:pH值;B: CO;C:电导率;D: Na+

17.影响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因素有( A,B,C,D )等。 A:树脂层高度; B:水温; C:进水含盐量;D:运行流速。 18.与复床相比,混合床的优点是( A,B,C )。 A:出水水质好; B:交换终点明显;

C:间断运行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小; D:树脂交换容量大。 19.加磷酸三钠应注意事项( A,B,C )。

A:加药浓度不宜过高; B:加药浓度不宜过低; C:要注意适当排污;

20.离子交换软化床产生偏流的原因有( B, C )等。 A:树脂层过高; B:树脂污堵; C:排水装置损坏; D:树脂粒径大 21.水中溶解氧的去除方法有( ACD )。 A、热力除氧法

B、真空除氧法

C、水力除氧法

D、药剂除氧法

22.离子交换除盐系统中设置除碳器的目的在于( ABC )。 A、减轻阴离子交换器负担

B、延长阴离子交换器工作时间 C、为阴离子吸附硅酸根创造有利条件 D、延长阳离子交换的工作时间

23.在化学水处理再生系统中再生剂输送常采用( ABCD ) A、喷射器

B、压力法

C、真空法

D、泵

24.提高给水的pH值,可以防止给水管路中的( BC )。 A、腐蚀物沉积

B、氢去极化腐蚀

C、金属表面保护膜的破坏

D、氧腐蚀 25.按含盐量来分天然水可以分为(

ABCD )。

A、低含盐量水

B、中等含盐量水

C、较高含盐量水D、高含盐量水 26.离子交换软化床产生偏流的原因有( BC )等。

A、树脂层过高

B、树脂污堵

C排水装置损坏D、树脂粒径大 27.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为(ABCD

)。 A、水温

B、水的pH值

C、速度梯度

D、混凝时间 28.通常,动设备日常维护内容为检查( ABCD )等情况。

A、振动

B、轴承润滑

C、运动部位发热D、固定螺栓松紧 29.不加电流阴极保护法通常采用( BC )等金属材料作为阳极。 A、铅

B、镁

C、锌

D、铁

30.水泵运行中,当( BC )会引起其电动机的电流过小。

A、叶轮中杂物卡住 B、吸水底阀打不开C.水泵汽蚀 D、轴承损坏 31.大孔型树脂有( AB )的优点。

A、机械强度高 B、抗有机物污染能力强 C、交换容量高D、易于再生 32.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与( ABCD )等因素有关。

A、交联度

B、交换基团

C、水温

D、离子浓度 33.离子交换树脂常用的再生剂有( ABCD )等。 A、食盐

B、氢氧化钠

C、盐酸

D、硫酸 34.下列酸中,(

AB

)为强酸。

A、H2SO4

B、HNO3

C、H2CO3

D、H3PO4 35.与阴树脂相比,阳树脂具有( ABD )的特点。 A、酸性强

B、交换容量大 C、稳定性低D、价格低 36.锅炉用水处理可分为( BCD

)。

A、生水处理 B、锅外水处理

C、锅内加药处理D、回水处理

37.以下各项步骤中,( ABC )属于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工作过程。 A、运行

B、反洗

C、再生

D、顶压 38.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以分为 (ABCD )。

A、碳酸盐水垢

B、硅酸盐水垢

C、硫酸盐水垢D、混合水垢 39.除去水中二氧化碳的目的在于( ABC )。 A、减少二氧化碳对给水、凝结水及锅炉腐蚀 B、消除氢钠并联出水中和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C、在除盐系统中,除去H离子交换后水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阴离子交换器运行周期及除硅能力

D、有利于延长H离子交换器的运行周期

40.化学除盐系统排放的酸、碱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 AC )处理。 A、中和处理 B、化学试剂

C、弱酸性树脂D、弱碱性树脂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自然水中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2.pH值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3.悬浮物直接进入锅炉,它会在锅筒内沉淀,不会影响传热效果。(×) 4.溶液呈中性时,溶液里没有H+和OH-(×)。

5.当天然水的pH大于8.3时,表明水中没有CO2(∨)。6.水的浊度越低,越易于混凝处理(∨)。

7.遇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用灭火器灭火(∨)。

8.水中硬度的大小就是指水中Ca2+和Mg2+含量的多少(∨)。9.泵出口压力与入口压力差称为水泵的扬程。(∨)

10.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愈大,树脂的机械强度愈大,溶胀性愈大。(×) 11.水的pH值不会影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 12.胶体物颗粒直径在10-4—10-6毫米之间。(∨) 13.离子交换器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阳床、阴床、混床。(×) 14.水中溶解物中只有钙离子、镁离子对锅炉有害。(×)

15.若锅炉排污不及时,则易粘附的水渣沉积在受热面上转化成二次水垢。(√) 16.水垢最主要的危害是浪费燃料。(×)

17.除去水中所有的溶解盐类的处理,称为水的化学除盐。(√)

18.混床再生时,反洗分层的好坏主要与反洗分层时的阀门操作有关,与树脂的失效程度无关。(×)

19.固定床的顺流再生出水水质优于逆流再生出水水质。(×) 20.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多数为不稳定流动。(×) 21.在水处理中,水中的含盐量越低,水的纯度越高。(√)

22.在水泵工作时,水功率是叶轮传给水的全部功率,即为水泵轴功率在克服机械损失后传给水的功率。(√)

23.氢氧化钠溶液应储存在玻璃容器中。(×)

24.浮动床运行操作自床层失效算起,依次为:落床、再生、成床、向下流清洗、置换和向上流清洗、运行等六个步骤。(×)

正确答案:浮动床运行操作自床层失效算起,依次为:落床、再生、置换、向下流清洗、成床和向上流清洗、运行等六个步骤。

25.除去水中二氧化碳可减少二氧化碳对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和锅炉腐蚀。(√) 26.弱碱性阴树脂适用于处理含强酸阴离子量大的水。(√)

27.在锅炉给水中,溶有多种气体,其中对热力设备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28.进水浊度的增高,会使阳床的反洗水量增加,但不会影响阳床的周期制水量。(×) 29.混合床反洗分层后,阳树脂在上、阴树脂在下。(×) 正确答案:混合床反洗分层后,阴树脂在上、阳树脂在下。

30.防止离子交换器中树脂氧化的最好办法,是在水进入交换器前,将其中的氧化剂除去。(√)

31.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32.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

33.在相同条件下,逆流再生床比顺流再生床消耗再生剂要多。(×) 34.水的pH值不会影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 正确答案:水的pH值影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 35.水中所含杂质的总和,称水的含盐量。(×) 36.pH值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 37.水的浊度越低,越易于混凝处理(×) 38.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将会停止。(×) 39.遇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用灭火器灭火(×)

40.在进行锅炉的定期排污时,为了不影响锅炉的水循环,每次排放时间不超过1min.(√)

四、画出锅外化学水处理常用系统工艺流程方块图 1.画出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管阀系统图及运行步骤?

2.画出逆流再生交换器管阀系统图及运行步骤。3.画出浮床离子交换器管阀系统图及运行步骤。

五、计算题

1.交换器的直径为D=1m,树脂层高H=2m,内装001×7型阳 树脂,其交换容量为900mol/ m3,如果所处理原水硬度为1.5mmol/L,计算可只制取多少吨软化水? 解:树脂体积为:A=3.14×(D/2)2 ×2=1.57 m3 制取软化水量:1.57×900÷1.5=942(t)

答:制取软化水量942吨。

2.交换器的直径为D=0.4m,树脂层高H=2m,出力为5m3/h,原水硬度为2mmol/L,试计算交换器的运行周期(设树脂的交换容量为800mol/ m3,再生时间为2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交换器截面积为:A=3.14×(D/2)2 =(0.4/2)2=0.1256 m3 运行时间:(0.1256×2×800)÷(5×2)=20.096(h) 运行周期:20.096+2≈22(h) 答:交换器的运行周期22小时

六、简答题

1.简述锅炉化学清洗与锅炉水处理的关系?

答: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必须坚持以防垢为主,不能以化学清洗代替正常的锅炉水处理工作,锅炉不能频繁进行化学清洗以减少对锅炉的腐蚀。低压锅炉酸洗时间间隔不宜少于二年。

2.阳离子交换器的出水为何要除去二氧化碳?

答:因为生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以生水经阳离子交换器后,出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碳酸很不稳定,当pH小于

4时,几乎完全分解为CO2 和水。如CO2 进入阴离子交换器,水

中的重碳酸根不断与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 CO2 便不断与水反应生成重碳酸根,从而消耗大量的阴树脂交换容量,使阴床周期制水量大大降低,再生剂和其他物质的耗量增加,制水成本提高。因此,经阳离子交换器出来的水要经过除碳器除去CO2 。 3.请简述锅水中钙镁水垢的形成原因?

答:钙、镁水垢的形成原因:当锅水中钙、镁盐类的离子浓度超过它们的溶度积时,就会从锅水中结晶析出并附着在受热面上。 4.为什么H+交换器出口的水呈酸性?

答:生水一般是中性的,当生水经过H+交换器时,水中的阳离子Ca2﹢,Mg2﹢ ,Na﹢ ,K﹢ 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基团上的H+ 进行交换, H+ 被交换到水中,与水中的阴离子结合成相应的无机酸。所以生水经过H+ 交换器以后,呈酸性。 5.什么是水的pH值?水的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 答: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称为水的pH值,即

pH=-l g [H+] 式中,

[H+]——氢离子浓度,mol/L 当pH=7时,水溶液为中性。 当pH>7时,水溶液为碱性。 当pH<7时,水溶液为酸性。 6.锅炉结垢有哪些危害?

答:锅炉结垢的危害:由于水垢的导热性能比金属差几百倍,降低锅炉热效率,而这些水垢又极易在热负荷很高的锅炉炉管中生成,它可使结垢部位的金属管壁温度过高,引起金属机械强度下降,并可导致垢下腐蚀,在管内压力的作用下,金属管道就会发生局部变形、产生鼓包,甚至发生爆管事故,严重威胁锅炉的安全运行。 7.阳离子交换器出来的水为什么要除去二氧化碳?

答:因为生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以生水经阳离子交换器后,出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碳酸很不稳定,当pH小于4时,几乎完全分解为CO2 和水。如CO2 进入阴离子交换器,水中的重碳酸根不断与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 CO2 便不断与水反应生成重碳酸根,从而消耗大量的阴树脂交换容量,使阴床周期制水量大大降低,再生剂和其他物质的耗量增加,制水成本提高。因此,经阳离子交换器出来的水要经过除碳器除去CO2 。 8.简述酸洗机理。

①溶解作用:盐酸容易与碳酸盐水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的氯化物,使这类水垢溶解。其反应如下:

CaCO3+2HCl=CaCl2+CO2↑+H2O Mg(OH)2+2HCl=MgCl2+2H2O

第18篇:钻井地质工技师理论 2

钻井地质工技师理论 2

一、单项选择

1.对PDC钻头钻进条件下的录井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岩屑烃类损失大,油气显示易失真 B、岩屑细碎,岩性识别困难 C、岩屑混杂,岩屑描述困难 D、钻时与岩性的对应关系明显

2.使用PDC钻头时岩屑的最大特点是( )。 A、颜色新鲜 B、细小

C、棱角明显 D、岩屑油气易于观察

3.与牙轮钻头相比,PDC钻头具有明显优点,下列关于PDC钻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械钻速高 B、成本低

C、井下工作时间短 D、保持井底清洁

4.对PDC钻头钻进条件下的油气显示观察,更应强化对( )的观察。 A、荧光显示,地化显示 B、槽面显示,气测显示 C、地化显示,钻时显示 D、槽面显示,荧光显示

5.关于PDC钻头钻进条件下的油气显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岩屑细碎,不易于发现油气显示 B、岩屑混杂,不易于确定油气显示层

C、岩屑冲刷强烈,烃损耗大,岩屑含油气描述易失真 D、由于钻井液排量大,冲刷强烈,所以槽面显示不活跃

6.PDC钻头钻进条件下,更有利于发现油气显示的录井方法是( )。 A、荧光录井 B、OFA定量荧光录井 C、地化录井 D、气测录井 7.下列关于混油岩屑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 A、岩屑表里不一致 B、由表及里颜色变深

C、利用定量荧光录井可识别真假显示

D、利用常规荧光录井不能快速判别真假显示

8.混油岩屑荧光分析时,通常具有的特征为( )。

A、混油岩屑荧光强度下降幅度大,而含油岩屑下降幅度小。 B、混油岩屑由表及里颜色变浅

C、气测常采用扣除背景值法识别真假异常 D、混油岩屑通常表里不一

9.混油后,可利用气测资料判断油气层,下列描述中属于油气层特征的为( )。

A、气测值维持在某一值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色谱分析主要为C1,重烃几乎全无,而全脱分析的重烃较高。

B、全烃含量较低,组分分析无C1,有时无C2。

C、全烃值升高,色谱曲线出现重烃,全脱分析C1含量增高。

D、混油后,无法识别真假油气层。

10.井眼不规则时,易造成井壁垮塌等现象,引起岩屑混杂不清,假岩屑的特征为( )。 A、岩屑棱角鲜明,色调较新鲜 B、岩屑多为浑圆状,块体较大

C、泥质岩多为片状,疏松砂岩多为粒状

D、个体较小,色调较新鲜

11.关于井眼不规则时的录井工作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系统收集易发生井眼不规则井区的各项资料,及时做好本井预告及各项准备工作 B、应记录发生井眼不规则时的层位、井段及钻头位置 C、发生井眼不规则时,应停止资料录取

D、及时与邻井进行随钻对比,分析造成井眼不规则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12.对于造成井眼不规则的因素,下列不属于直接原因的是( )。

A、岩性 B、钻压 C、钻具结构 D、钻井液 13.发生井漏时捞取岩屑,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有少量钻井液返出时,可在架空槽内加挡板定时定点取样

B、发生严重井漏,钻井液有进无出时,可在钻头上方安装打捞杯取样 C、发生严重井漏,钻井液有进无出时,应通知钻井方面停止施工

D、对遇特殊情况,无法捞取岩屑时,应加以说明,可用井壁取心或钻井取心补充 14.收集井漏资料的流程,正确的是( )。

A、开始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停止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

B、开始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液面变化→停止时间及井深→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

C、开始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钻井液性能→停止时间及井深→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

D、开始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停止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漏量及漏速→堵漏、处理情况→漏失规律

15.发生地层渗漏时,要求计算漏失速度,漏失速度的单位是( )。

3

3 A、L/min B、m/h C、mL/s D、m/d

16.在煤岩四氯化碳试验中,岩样含油最多的为( )。 A、浸泡后溶液仍为原色

B、浸泡后溶液倒在滤纸上残留为淡黄色或棕色痕迹 C、浸泡后溶液变为棕色、棕褐色或黄褐色 D、将岩样浸泡1h后,溶液为淡绿色

17.在煤岩的荧光试验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为( )。

A、煤层中的物质在紫外光下发光能力不同,其排列顺序为:从轻烃逐步过渡为重烃。 B、利用点滴法可粗略地确定煤层中重烃含量及性质。 C、利用直照法无法及时发现煤层中的显示及其含量。

D、利用系列对比法确定含油级别,煤层与碎屑岩的操作方法相同。

18.利用丙酮试验法可判断煤层的含油气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为( )。 A、若溶液变为混浊的乳白色,岩样可能含油。 B、若溶液不变色,岩样可能含油。 C、若溶液变为棕褐色,岩样可能含油。 D、若溶液变为淡绿色,岩样可能含油 19.关于煤层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 A、胶结疏松,易破碎

B、可钻性高,钻时明显低于非煤层段 C、越靠近煤层,气测异常越不明显

D、煤层段通常钻井液密度降低,粘度升高

20.煤层气段气测异常明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为( )。 A、全烃显示活跃,含气饱和度低,曲线变化幅度小。 B、全烃异常值越高,峰值面越宽,煤层气含量就越大。 C、烃组分曲线,甲烷含量在98%~100%,其它组分齐全

试卷编号: 13TL80660000-60105020420001 D、后效异常明显,异常值均高于随钻气测录井原始异常值。

21.煤层在测井曲线上常具有“四高四低”特征,下列不属于“四高”特征的为( )。 A、电阻率为中高值,且变化范围大,深浅侧向有明显正差异 B、声波时差值大 C、补偿中子值大 D、自然伽马值高

22.通过肉眼可鉴定煤的种类,下列属于暗煤特征的为( )。 A、光泽最强,接近玻璃光泽,组分单一,多为黑色 B、内生裂隙发育,光泽较强,常以较厚或凸镜体产出 C、颜色暗黑,光泽暗淡,致密、坚硬,层理不明显 D、丝绢光泽,外形似木炭

23.肉眼观察时,按同一变质程度,可将煤的光泽依次分为( )。

A、亮煤、半亮煤、半暗煤、暗煤 B、半暗煤、半亮煤、亮煤、暗煤 C、镜煤、亮煤、暗煤、丝煤 D、镜煤、亮煤、半亮煤、暗煤 24.根据煤的颜色可判断不同的变质程度,一般褐煤的条痕为( )。 A、褐黑色 B、褐色 C、深灰色 D、黄色

25.( )是煤层形成后,受构造运动产生的,其特点为穿层,多与层理相交。 A、内生裂隙 B、外生裂隙 C、水平层理 D、透镜状结构 26.( )是一套连续沉积的含有煤或煤层的沉积岩层或地层。

A、含煤岩系 B、煤的结构 C、煤的构造 D、煤层 27.煤层气总含气量由( )构成。 A、实测气量和残余气量两部分 B、逸散气量和实测气量两部分

C、实测气量、残余气量和逸散气量三部分 D、残余气量和逸散气量两部分

28.煤层气主要以( )状态储存于煤岩中。

A、游离气 B、吸附气 C、溶解气 D、混合气 29.下列不属于煤层可开发性关键控制因素的为( )。 A、沉积体系及煤层空间展布 B、煤级和含气量

C、渗透率及构造背景 D、煤层的光泽、密度和硬度 30.地化录井参数GPI的意义是( )。

A、储层中气的产率指数 B、储层中油的产率指数 C、储层中油气的总产率指数 D、储层中原油的含碳量 31.下列地化参数全为原始参数的是( )。

A、S0、S

1、tmax、Pg B、S0、S

1、S

2、tmax C、S0、S

1、S

2、Cp D、S0、S

1、tmax、Cp 32.下列地化参数全为派生参数的是( )。 A、GPI、OPI、Cp、S0 B、GPI、OPI、Cp、S1 C、GPI、OPI、TPI、Cp D、GPI、OPI、TPI、S0

33.某层地化分析数据如下:S0为0.05mg/g,S1为14.2mg/g,S2为9.6mg/g,储层有效孔隙度为15%,烃类恢复系数为1.5,则该储层应为( )。

A、油层 B、油水同层 C、干层 D、水层

34.利用地化分析资料可求得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确定储层性质,常规油质油水同层的含油饱和度一般为( )。

A、>50% B、40%~50% C、20%~40% D、10%~20% 35.某层地化分析参数Pg为3.452mg/g,则该储层含油级别为( )。 A、荧光 B、油迹 C、油斑 D、油浸 36.评价烃源岩等级标准的两项主要参数为( )。

A、Pg和C0T B、Pg和CP C、Pg和IP D、Pg和IH 37.现场地化录井直接用( )初步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 A、IH B、IP C、Ic D、tmax

38.地化分析为6~20kg/t,C0T为1.5%~1.66%,根据烃源岩定量评价分析标准,该碎屑烃源岩定为( )烃源岩。

A、较好 B、好 C、中等 D、差 39.地化录井常用( )划分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A、氢指数和S0

B、烃指数和tmax

C、氢指数、Pg和降解潜率D

D、烃指数和S0

40.利用地化分析参数,可定量划分油、气、水层,某井储层分析数据为:S0为0.4mg/g,S1为11.85mg/g,S2为9.43mg/g,则该层最可能为( )。

A、油层 B、油水同层 C、水层 D、气层

41.某井储层地化分析数据为:S0为0.5mg/g,S1为12.42mg/g,S2为8.75mg/g,利用B—P法进行计算,则B为( ),P为( )。

A、42.34,12.92mg/g B、1.477,21.67mg/g C、0.745,21.67mg/g D、42.34,21.17mg/g 42.泡油井段井壁取心岩样的地化分析数据Pg呈( )的趋势。

A、内外相同 B、边低里高 C、边高里低 D、内大外小 43.在OFA定量荧光录井中,利用( )可除去钻井液中添加剂的影响。 A、油性指数 B、含油浓度 C、差谱技术 D、二次分析指数

44.在OFA定量荧光录井中,下列关于背景图谱曲线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 A、在欲使用添加剂前,应取样分析,建立各种添加剂特征图 B、用作背景曲线的样品,应稀释5倍后,再进行分析 C、在起下钻或钻井液性能变化时,也应作背景图谱曲线 D、作背景曲线的目的是以备作正式样品分析时进行扣除

45.利用OFA定量荧光识别真假显示时,通常背景图谱曲线含油浓度与真实显示值图谱曲线相比,(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比较

46.OFA定量荧光录井中,二次分析指数Ic的计算公式为( )。(c1为一次分析含油浓度,c2为二次分析含油浓度,c为总浓度即c1+c2) A、Ic=c1/c

B、Ic=c2/c

C、Ic=c/c

1 D、Ic=c/c2

47.在OFA定量荧光录井中,通过( )可初步判断储层的孔渗性好坏及计算储层中可动油的多少。

A、一次分析指数 B、二次分析指数 C、油性指数 D、二次分析含油浓度

48.在OFA定量荧光录井中,要计算取样的含油浓度c(c1为一次分析含油浓度,c2为二次分析含油浓度),则含油浓度c的计算式为( )。

A、c=c1+c2 B、c=c1-c2 C、c=c1/c2 D、c=c1×c2

49.在OFA定量荧光录井中,若显示层Oc指数为4.2时,所含原油油质为( )。 A、凝析油 B、轻质原油 C、中质原油 D、重质油

50.利用OFA定量荧光解释油气层时,通常利用( )建立相应的解释图版,再进行定性评价解释。

试卷编号: 13TL80660000-60105020420001 A、二次分析指数与一次分析指数 B、二次分析指数与一次分析含油浓度 C、二次分析指数与二次分析含油浓度 D、二次分析指数与含油浓度

51.在OFA定量荧光录井中,( )为代表油质轻重的重要参数。 A、含油浓度 B、油性指数 C、二次分析指数 D、一次分析指数

52.在Word中,可以将编辑的文本以多种格式保存下来,下列选项中,Word支持的保存格式是( )。

A、DOC文件、TXT文件、RTF文件 B、文本文件、WPS文件、位图文件 C、PIC文件、TXT文件、书写器文件 D、WRI文件、BMP文件、DOC文件 53.Word文档文件的扩展名是( )。

A、TXT B、DOC C、WPS D、BMP 54.中文Word编辑软件的运行环境是( )。

A、DOC B、WPS C、Windows D、高级语言 55.当双击一个Word文档的文件时( )。 A、无法打开该文档

B、若Word还没运行,则启动Word,但不装入文档 C、若Word已启动,则装入该文档

D、即使Word启动,还得通过打开菜单项打开这个文档 56.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当前输入的文字显示在( )。

A、鼠标光标处 B、插入点 C、文件尾部 D、当前行尾部 57.在下列描述中,不能够实现Word文本复制功能的为( )。 A、选取要复制的文本,利用“复制”“粘贴”即可

B、选取要复制的文本,按住Ctrl键,拖动至目的地即可 C、选取要复制的文本,按住Shift键,拖动至目的地即可 D、选取要复制的文本,“剪切”,移至目的地“粘贴”即可

58.在Word中,段落是一个格式化单位,下列不属于段落的格式有( )。 A、对齐方式 B、缩进 C、制表符 D、字体 59.在Word文档中,进行文本格式化的最小单元是( )。

A、字符 B、数字 C、单个字母 D、单个汉字 60.在Word文档中,能够实现删除某一行表格的功能的为( )。 A、选中需要删除的行,按Del键即可 B、选中需要删除的行,单击“剪切”即可 C、选中需要删除的行,按Tab键即可 D、选中需要删除的行,按Shift键即可

61.Excel中,只关闭文档窗口,不退出Excel程序的方法是( )。

A、选择“文件”中的“退出”命令 B、选择“文件”中的“关闭”命令 C、双击Excel控制盒 D、单击标题的“X”按钮 62.Excel中,要想选定不连续区域,可按( )键及相应操作完成。 A、Shift B、Ctrl C、Alt D、Esc 63.在工作簿的标签行中选定表标签SHEET3,按住Ctrl键把它拖到SHEET5与SHEET6之间,则两者之间产生的新表标签是( )。

A、SHEET3(1) B、SHEET5(1) C、SHEET6(1) D、SHEET3(2) 64.绘制地质剖面图时,进行井斜校正的方法有( )种。

A、1 B、2 C、3 D、4 65.绘制地质剖面图时,下列有关井斜校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要计算制图标准层的垂深,应分成多个斜井段,分别计算其垂直井深 B、制图标准层在各井海拔高程=每口井井口海拔+制图标准层的垂深

C、井斜校正的任务是求出空间的斜井段投影到制图剖面上的井斜角和斜井深长度 D、井斜校正的方法有2种

66.利用钻井资料绘制构造剖面图时,需要进行井位校正,当剖面线与构造等高线(地层走向)大致平行,沿走向投影距离较远且地层岩性沿走向发生了较大变化时,位于剖面线附近的井位的校正方法是( )。

A、沿地层走向投影到剖面线上,投影后标高不变 B、沿地层走向投影到剖面线上,投影后标高应校正 C、沿地层倾向投影到剖面线上,投影后标高不变 D、沿地层倾向投影到剖面线上,投影后标高要校正

67.能够突出表现地下地质构造特征,而不着重反映地下小层、厚度、岩性及油气水分布特征的图件为( )。

A、油气田地层剖面图 B、油气田构造剖面图 C、油气田地质剖面图 D、油层剖面图

68.能够全面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地层及含油气情况的图件为( )。 A、油气田构造图 B、油气层剖面图 C、小层连通图 D、油气田地质剖面图 69.只需绘制油层部分的地层剖面图称为( )。

A、构造横剖面图 B、油气田地质剖面图 C、地层等厚图 D、油层剖面图

70.( )是根据小层划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一般以油(砂)组为绘制单元。 A、油气田构造图 B、构造剖面图

C、油层剖面图 D、油气田地质剖面图 71.关于油层剖面图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

A、它一般只反映油层与上下层的连通情况及延伸状况,不反映构造形态 B、绘制时要标注小层数据,即小层号、渗透率等

C、绘制时要连接小层对比线,对于有效厚度中非有效厚度部分,不需用不同线段连线 D、它着重表现地层厚度、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的横向变化

72.利用钻井资料绘制油气田构造图时所采用的深度资料是( )。 A、制图标准层的斜井深 B、制图标准层的垂直井深 C、制图标准层的海拔标高 D、制图标准层邻层的海拔标高 73.一张油气田构造图表示的是( )。 A、某一制图标准层顶(底)面构造形态 B、某一套层系的构造横剖面形态 C、某一构造的纵剖面形态 D、整个油气田的地层剖面形态

74.绘制油气田钻井地质构造图的常用方法有( )。

A、三角网和剖面法 B、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角形法 C、横剖面法和纵剖面法 D、三角网法和对比分析法 75.在钻井地质工作中,常采用( )的方法来确定单井断点。 A、钻时曲线与邻井对比 B、气测曲线与邻井对比 C、测井曲线与邻井对比 D、氯离子曲线与井对比 76.不属于井下识别断层直接标志的为( )。

A、地层剖面的重复和缺失 B、地层上、下产状的变化 C、钻井液温度的突然变化 D、古生物组合的突变 77.关于油气田地下断层的识别标志,描述正确的为( )。 A、地层对比识别断层,一般正断层地层重复,逆断层地层缺失 B、其它间接标志、如钻井液漏失、古生物组合的突变

试卷编号: 13TL80660000-60105020420001 C、构造图上相邻井海拔标高的连续性、协调性 D、相邻流体性质或流体压力梯度不一致

78.对区块上的单井断点进行研究,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 )。

A、断面分析 B、构造分析 C、断点组合 D、断点分类 79.关于断点组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断层上的各断点性质相同

B、同一断面产状应该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C、同一断层的断距应该有规律地变化

D、当剖面线与走向线一致时,属于同一断层的断点发生突变 80.( )上部地层断距小,向下逐渐变大。

A、后生断层 B、同生断层 C、同沉积背斜 D、平移断层

81.对于正断层,上、下盘构造等高线图与断面等值线图交绘可得到两条断层线,两条断层线间为该层资料的( )。

A、缺失区 B、重复区 C、叠加区 D、重合带

82.( )是指迫使非湿润性液体进入饱和润湿性液体的孔隙介质中所需的最小压力。 A、油层压力 B、排驱压力 C、浮力 D、毛细管力 83.关于断层封闭性描述,不正确的为( )。

A、断层封闭的实质就是断层两侧岩层的排驱压力不一致 B、当岩层可塑性好时,排驱压力高,地层封闭性好 C、一般正断层封闭性差,逆断层封闭性好

D、通常围岩均质性越好,厚度远大于断距时,封闭性就越差

84.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就称为( )。 A、开发设计 B、开发层系 C、开发方案 D、开发研究 85.划分开发层系的基本方法是( )。 A、先划分次要油层,后划分主力油层 B、先划分主力油层,后划分次要油层 C、先划分复杂油层,后划分简单油层

D、先划分储量少的油层,后划分储量多的油层

86.确定油田开发层系的开发次序时要根据( )而定。 A、盆地性质和储层沉积条件

B、地质条件、工艺技术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状态 C、钻机能力和经济投资 D、管理水平和盆地性质 87.开发方式是指( )。

A、靠什么能量,采用什么方式开发油田 B、油田的开发方案的设计 C、油层组合方式 D、油建工程方案设计

88.关于套管井试油的顺序,正确的是( )。

A、选择层位→通井、洗井、压井→射孔→排液→求产获得参数→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B、选择层位→射孔→通井、洗井、压井→排液→求产获得参数→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C、选择层位→射孔→排液→通井、洗井、压井→求产获得参数→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D、选择层位→通井、洗井、压井→排液→射孔→求产获得参数→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89.对具有自喷能力的高产油气层,应采用( )。

A、提捞求产法 B、放喷求产法 C、抽吸排液求产法 D、气举求产法

90.利用改变井底回压来求取气层产能和气层物性参数的方法称为气井的( )。 A、常规试井法 B、自喷试井法 C、稳定试井法 D、不稳定试井法

91.( )按油层组自下而上分段逐层测试,以搞清油气水分布、产能变化、压力系统、油水边界及油层物性等。

A、参数井 B、预探井 C、评价井 D、资料井 92.关于预探井试油试气选层原则,描述不正确的为( )。

A、录井岩屑在油斑级以上,气测异常,测井解释为油气层的层段要试 B、对于特殊岩性,具有油斑显示,气测异常明显的层段要试

C、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井漏、放空,且录井见良好显示的层段要试 D、电性特征明显的含油水层要试

93.下列不属于评价井试油试气选层原则的为( )。 A、新层系的油层段要试 B、油水过渡带要试 C、已开发的老层系要试

D、了解目的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关系,钻井取心的油层、差油层要试 94.进行酸化作业时,砂岩油气层常用的酸液是( )。

A、土酸 B、盐酸 C、泡沫酸 D、乳化酸 95.进行酸化作业时,碳酸盐岩油气层常用的酸液是( )。

A、土酸 B、盐酸 C、固体酸 D、复合酸

96.进行压裂作业时,中、低渗透性的含气砂岩储层用( )压裂液效果最好。 A、水基 B、油基 C、乳化 D、泡沫 97.地质监督应对现场的( )负责。

A、录井资料质量和成果 B、录井设备和工作人员 C、钻井工程质量和设备 D、钻井和录井的全部工作

98.地质监督的工作是以( )为依据,对钻井过程中有关发现和保护油气层的施工质量实施全面监督。

A、合同文本 B、企业录井手册和钻井手册

C、录井公司和钻井公司的领导指示 D、快速钻进、节约成本的指导思想 99.地质监督在开钻前应做( )工作。

A、地质设计 B、工程设计 C、地质交底 D、施工设计 100.录井地质监督在完井后应负责( )。

A、整理岩屑记录 B、整理岩心记录

C、整理地质观察记录 D、编写钻井地质监督报告 101.在钻进过程中发现油气显示时地质监督应( )。 A、亲自收集和整理油气显示情况

B、及时落实显示,检查取样和送样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C、及时向资料公司(录井公司)汇报显示情况 D、油气显示层的岩屑(岩心)描述

102.按监督管理的要求,驻井地质监督应向( )汇报每日生产情况。 A、录井公司 B、钻井公司 C、甲方主管部门 D、录井调度 103.关于地质监督汇报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大幅度调整钻井液性能时,必须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B、在目的层见到良好油气显示时,应及时汇报 C、每筒岩心出筒后,应及时汇报岩性、含油气性

D、钻遇高压层时,与日常汇报一样,不需汇报地层压力及气测情况 104.在钻井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与执行设计有矛盾时应( )。 A、自己决定措施 B、随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试卷编号: 13TL80660000-60105020420001 C、向井队队长汇报 D、与钻井监督协商后自行决定

105.钻井地质监督报告是有别于完井地质报告的监督总结,它是在( )基础上编写的报告。 A、监督日志 B、监督指令 C、生产汇报 D、显示统计 106.在钻井地质监督报告中应提供( )等基础资料。 A、地震、化验、录井、测井及钻井

B、井号、基础数据、简要井史及油气显示统计 C、岩屑描述、岩心描述、钻井液性能及化探 D、物探、钻井、化探及试油

107.钻井地质监督报告应对施工质量提出评价,质量评价包括( )四部分。 A、物探、化探、化验及录井 B、钻井、录井、测井及试油 C、物探、钻井、录井及测井 D、物探、化探、钻井及录井

108.( )是指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录井草图中符合岩性的层数与录井综合图中岩性总层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A、油气显示发现率 B、剖面符合率 C、数据差错率 D、资料齐全率

109.( )是异常预报准确次数与异常预报次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A、异常预报准确率 B、油气显示发现率 C、数据差错率 D、异常发现率 110.钻井取心层位卡准率是指( )。

A、应取心的总层段数与卡准取心的层段数之比

B、实际钻井取心的层段数与应取心的总层段数之比 C、卡准钻井取心层段数与应取心总层段数之比

D、应取心的总层段数与实际钻井取心的层段数之比 111.验收资料时,对岩、电不符处,应( )。

A、复查核实岩性 B、改动岩屑(岩心)描述记录 C、重新处理测井曲线 D、根据情况增加层 112.下列不属于漏掉油气显示层的为( )。

A、某层岩屑无显示,而同层位井壁取心有显示,且测井为明显油层 B、岩心有显示,而同层位岩屑无显示

C、经复查岩心、井壁取心均有显示,而同层位岩屑无显示

D、测井解释为油层,但复查同层位岩屑、岩心及井壁取心均无显示

113.在校正系统深度误差后,若油气层段等于或大于( )个取资料点距,非油气层段等于或大于( )个取资料点距则为剖面不符合情况。

A、2,2 B、2,3 C、3,2 D、3,3 114.完井资料评定可分为两个级别,即( )。

A、合格、不合格 B、优、良 C、优、合格 D、合格、良 115.合格的完井资料,钻井取心卡准率为( )。

A、>90% B、>80% C、>85% D、>75% 116.合格的完井资料,要求剖面符合率为( ),数据差错率为( ),油气显示发现率为( )。

A、大于80%,小于5.0‟,100% B、大于85%,小于5.0‟,100% C、大于70%,小于5.0‟,100% D、大于70%,小于10.0‟,90% 117.单井评价是以( )为中心的钻探评价,是区域评价的深化和再认识。 A、井眼 B、断鼻 C、凹陷 D、盆地

118.单井评价的核心任务是确定油气藏中油(气)层的孔隙度、饱和度、原油密度及体积系数等储量参数;从理论上讲,只有在( )的油气藏中,上述四项参数才可以用一口井来代表。 A、储层物性均匀且流体性质一致 B、储层物性不均匀但流体性质一致 C、储层物性均匀但流体性质差异较大 D、储层物性不均匀且流体性质差异较大 119.单井评价分为( )三个阶段。 A、地质评价、工程评价、试油评价 B、地质评价、钻井评价、试油评价 C、井位评价、随钻评价、综合评价 D、井位评价、随钻评价、完井报告编写 120.井位评价是单井评价的 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A、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管理能力 B、专业知识、公共卫生、身体素质 C、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公共卫生 D、专业知识、身体素质、管理能力 133.职业培训主要是指( )两个方面的培训。

A、专业知识 职业技能 B、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 C、职业知识 管理能力 D、专业知识 管能力

134.职业培训一般由( )、经济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来组织实施。 A、专业技能部门 B、技能学校 C、劳动行政部门 D、社会医疗部门 135.下列关于职业培训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职业培训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B、职业培训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C、职业培训可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其掌握科学知识,促进生产力发展 D、职业培训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完善没有任何关系

136.职业培训的( ),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规律的社会性和办学的社会性。 A、实用性 B、社会性 C、多样性 D、经济性

137.( )是职业培训的灵魂,主要表现在培训对象、学历层次、培训形式等多样化。 A、终身性 B、职业性 C、多样性 D、社会性 138.石油职工的培训模式以( )为依据,以( )为核心。 A、培训要求,技能培训 B、培训要求,管理能力 C、专业知识,管理能力 D、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139.石油职工培训模式可分为五个阶段,依次为( )。

A、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培训 B、设计→分析→开发→实施→培训 C、开发→设计→分析→实施→培训 D、分析→设计→实施→培训→开发

140.对石油职工培训时,要制定严密合理的开发计划。下列不属于石油职工培训开发计划的为( )。

A、制定培训计划 B、编制培训大纲

C、编写培训教材 D、征求操作人员及实际工作者意见

二、判断题( 191.( )一个Excel工作簿只能存放三个工作表。

192.( )绘制地质剖面图时,井斜校正的实质是将斜井井身投影到剖面上去。 193.( )绘制地质剖面图时,对于斜井或定向井均应进行井斜校正。

194.( )根据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的特点和作用,地质剖面图又分为构造剖面图、地层剖面图及地质剖面图三种,其中构造剖面图表现的是地下构造形态,而不表现地层的岩性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

195.(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着重表现地层的厚度、岩性和含油性的纵横变化,而不表现油气田的地下构造形态。

196.( )油气田构造图是在地层对比基础上作出的图件,它着重表现地层的厚度、岩性和含油性的纵横变化。

197.( )油气田剖面图与油气田构造图的绘制方法不完全相同。 198.( )油气田构造图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基本图件,利用它可以进行构造评价、井位部署、储量计算等工作。

199.( )用三角网法绘制的地下构造图,适用于倾斜较陡、被断层复杂化了的构造。 200.( )若相邻井间油气水分布、流体性质产生明显不一致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断层。 201.( )一般情况下,钻遇正断层地层重复,钻遇逆断层地层缺失。 202.( )后生断层多为上部地层断距小,下部地层断距大,最后消失。 203.( )同一断层,在断点断缺层位,自浅至深由新变老。

204.( )断面构造图是用等高线表示断层面起伏形态的图件,它直观而形象地反映了地下断层的产状及其变化情况以及断层对地层的切割关系。

205.( )若断层两侧同深度处岩层中流体压力一致时,说明两侧岩层不相通。

206.( )不封闭断层的特征为:断层附近油气显示多,油质差,两侧油水界面一致或岩性控制高度略有差异。

207.(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优先开发同一油组中最上边的层系。 208.( )油田开发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储量大小。

209.( )单层试油就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试油的方法。

210.( )经过诱喷排液后,具有自喷能力的高产层,易采用抽吸法求产。 211.( )油层射孔后,分诱喷排液和求产两步。

212.( )利用稳定试井资料可以确定气层物性和进行气井动态分析。 213.( )电缆传输套管射孔,可实现负压射孔,有效控制高压油气层。

214.( )油管传输射孔是在油管柱尾端携带射孔器下入井内进行射孔的一种方法。

215.( )酸化时应选择有一定渗透率、孔隙度,并具有一定能量的油气层进行实施,否则,效果不好。

216.( )油气层测试表皮系数为大正值时,说明损害较轻。

217.( )地质监督工作是项目管理的一种形式,它是保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 218.( )在测井完工后,地质监督应及时检查测井系列、项目、井段、质量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合要求时,有权责令测井队返工。

219.( )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在钻井液中混油时,只要地质监督同意就可以混油。 220.( )地质监督应协助录井人员卡准取心层位、完钻层位及潜山界面。 221.( )钻井地质监督报告是由基础资料和质量评价两部分构成的。

222.( )钻井地质监督报告除评定资料质量等级外,还应对施工队伍提出考核意见,以便勘探主管部门在今后选择施工队伍时参考。

223.( )资料齐全率为实际录取各项资料的总数与应录井各项资料的总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24.( )完井资料验收中,数据差错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225.( )对于测井解释为油层、差油层,但复查后岩屑、岩心、井壁取心均无油气显示时,不算漏显示,但应在有关图件中注明。

226.( )小班油气显示发现率指小班应发现层数与实际发现显示层数的百分比。

227.( )对于古潜山风化壳,合格完井资料要求进入风化壳6m内及时发现。 228.( )合格完井资料要求异常预报率大于90%,异常预报准确率大于70%。

229.( )在单井评价中必须划分地层,确定地层时代,并划分岩石类型和沉积相。

230.( )单井评价中只需要确定油气藏相态和形态分类,不需要判断油气藏的驱动类型。 231.( )井位评价过程中应对区域含油性进行评价,区域含油性评价包括论述本区的成油条件、有利圈闭及本井所在圈闭的有利部位等内容。

232.( )井位评价中的地震时间剖面可以是一条过井剖面,并有相应的地质解释。 233.( )单井专题评价各有侧重点,但它们都是围绕构造分析和圈闭评价这个总目标进行的。 234.( )在单井综合评价的地层评价中,应利用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沉积环境进行分

析,沉积环境分析包括了旋回分析、沉积厚度分析及微相分析三方面的内容。 235.( )职业培训不得以取得学历资格为目的。

236.( )职业培训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培训,不属于职业教育范畴。

237.( )通过职业培训,可有力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38.( )开展职业培训应根据培训计划的安排情况,定时定点进行。 239.( )石油职工培训模式是相对独立、相互影响、协调运作的整体。 240.( )石油职工培训模式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三、简答题(

钻井地质工技师理论

一、单项选择

1.D 2.B 3.C 4.B 5.D 6.D 7.B 8.A 9.C 10.B 11.C 12.D 13.C 14.B 15.B 16.C 17.C 18.A 19.C 20.B 21.D 22.C 23.A 24.B 25.B 26.A 27.C 28.B 29.D 30.A 31.B 32.C 33.A 34.C 35.B 36.A 37.D 38.B 39.C 40.A 41.B 42.C 43.C 44.B 45.A 46.A 47.B 48.A 49.C 50.D 51.B 52.A 53.B 54.C 55.C 56.B 57.C 58.D 59.A 60.B 61.B 62.B 63.D 64.B 65.B 66.D 67.B 68.D 69.D 70.C 71.C 72.C 73.A 74.A 75.C 76.C 77.D 78.C 79.D 80.B 81.A 82.B 83.D 84.B 85.B 86.B 87.A 88.A 89.B 90.C 91.C 92.D 93.C 94.A 95.B 96.D 97.A 98.A 99.C 100.D 101.B 102.C 103.D 104.B 105.A 106.B 107.B 108.B 109.A 110.C 111.A 112.D 113.B 114.A 115.B 116.C 117.A 118.A 119.C 120.A 121.A 122.B 123.A 124.A 125.D 126.D 127.B 128.C 129.A 130.B 131.A 132.A 133.B 134.C 135.D 136.B 137.C 138.A 139.A 140.D

二、判断题( 0.192.3123.5883%2.165%„„„„„„„„得分25% 1000S100(2)根据公式:IH2 „„„„„„„„„„„„„„„得分5% COTC100DP„„„„„„„„„„„„„„„„得分5% COTS10023.58100代入数据得:IH21003.4„„„„„„„„得分25% COT2.352.165%100D92.13%„„„„„„„„„„得分25% 2.35代入数据得:CP答:IH的值为1003.4,D的值为92.13%。„„„„„„„„„„得分10%

250.已知:S0=0.08mg/g,S1=6.72mg/g,S2=4.48mg/g,φ=13.6%,k1=1.92,k2=1.12,ρ油=0.89 33g/cm, ρ岩=2.3 g/cm,求Soi 解:根据公式:

岩S0k1S1k2S2Soi100%„„„„„„„„„„得分20% 油1000代入数据得:Soi2.30.081.926.721.124.48100%34.1%„„得分55%

0.890.1361000答:含油饱和度Soi为34.1%„„„„„„„„„„„„„„„„„„„得分10% 从原油密度判定为常规油质,该层应为油水同层。„„„„„„„„得分15%

试卷编号: 13TL80660000-60105020420001

第19篇:采煤机司机理论试卷(初级工)

线 场考 号证份身 订 名姓 门 装部位单

2014年宽沟煤矿

《采煤机司机》理论试卷(初级工)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试卷共6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采煤机分为 和 两大类。

2、滚筒式采煤机的割煤方式可分为 和 两种。

3、滚筒式采煤机由、、及 四大部分组成。

4、采煤机的截齿一般有 和 两种。

5、在一般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过程包括、.、三个主要工序。

6、链牵引装置的形式有、、、。

7、采煤机的冷却系统主要用于冷却、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综采工作面推移输送机工作必须在输送机( )的情况下进行。 A、停机; B、运转; C、空载。 2、工作面的作业形式,就是一昼夜内( )的配合形式。 A、各工种之间; B、采煤班和准备班; C、职工和技术人员。

3、采煤机电动机转向不变时,通过换向机构( )实现双向牵引。 A、不能; B、能; C、不一定。

4、一般情况下,无链牵引采煤机与绳牵引和链牵引采煤机相比( )。 A、故障率较低; B、故障率较高; C、故障率基本相等。

5、双滚筒采煤机的滚筒直径较大时,两个滚筒的转向一般采用( )。

A、前逆后顺; B、前顺后逆; C、前后一致。

6、遇到如下下列哪种情况使用“急停”按钮停车。

A回采工作面刮板机溜槽内有大块煤和矸石,木料将要顶住采煤机。

B电缆、水管出槽,被输送机刮住。 C 采煤机“停止”按钮失灵。 D以上都对。

7、采煤机牵引速度与(

)近似地成反比。

A 块煤率

B 生产率

C 比能耗

D 电机功率

8、采煤机的牵引特性是指牵引力和牵引功率及(

)与牵引速度的关系

A 电机功率

B 截割功率

C 截割阻抗

D 牵引阻力

9、为了人员安全,滚筒采煤机在电动机与滚筒之间的传动系统中设有(

)。 A调速把手B.离合器

C.隔离开关

D 信号装置

10、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三机”设备选型与配套,“三机”是指哪些?

)A 采煤机、刮板机、液压支架

B 转载机、刮板机、液压支架

C 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

D 采煤机、刮板机、皮带

11、在无链牵引中,防止采煤机停机时下滑的装置是( )。

A、液压安全绞车; B、防滑杆; C、液压制动器。

12、采煤机停止时应先( )再停电动机。

A、停牵引机构; B、停喷雾装置; C、脱开离合器。

13、液压油池及液压元件可用( )等材料擦拭。

A、泡沫塑料或棉纱; B、海绵或棉纱; C、泡沫塑料或海绵。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采煤机; B、培训不合格人员不得操作采煤机; C、参加培训后方可操作采煤机。

15、液压传动系统主要靠管路连接,利用( )传递动力。 A、液压阀; B、油泵; C、液压油。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双滚筒采煤机具有两个结构相同、左右对称的截割部,它们分别位于采煤机的两侧。( )

2、采煤机滚筒的宽度应等于或稍大于采煤机滚筒的截深。( )

3、滚筒的转速对生成的粉尘量及装煤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对煤的块度大小没有影响。

( )

4、对于扁形截齿一般采用弹簧钢丝把截齿固定在齿座上。( )

5、无链牵引可以实现工作面多台采煤机同时工作。( )

6、正常停机操作的原则是先停电动机,后停牵引机构。( )

7、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频繁启动电动机。( )

2、采煤机落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3、采煤机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

8、发现采煤机牵引不正常时,应立即打开牵引部盖进行修理。

9、采煤机的操作除司机外,维修人员也可操作。

10、司机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四、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12分)

1、右螺旋滚筒:

2、采煤系统:

3、截深:

五、问答题 (每题

6分,共18分)

1、滚筒采煤机截割部传动装置的功用是什么?

) ) )

六、分析题(10分)

采煤机牵引速度慢的原因有哪些?

第20篇:钢轨探伤工理论题库(高级)

高级探伤工题库

一、填空题

1.采用接触法探伤, 由于近场区内声束中的声压变化不规则, 故一般不在近场区中进行________。 答案:定量探伤

2.采用接触法超探, 探测近距离(或小直径)工件时, 为获得较大声场范围, 可选用________直径的晶片。 答案:较小

3.采用接触法超探, 探测距离大时, 为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应选用________直径的晶片。 答案:较大

4.接触法探伤,对大于声束直径的缺陷,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或叫半波高度法测定缺陷大小。答案:6db 5.为了减少钢轨接头螺栓孔裂纹的产生, 新轨或后期加工的钢轨钻孔后, 应对螺孔周边进行________。 答案:倒棱

6.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有始发脉冲但无反射回波, 在确定外部连接部件无故障时应重点检查仪器的脉冲发射电路和________。 答案:接收电路

7.当入射纵波大于第一临界角小于第二临界角时, 且Cl2>Cl1时, 第二介质中只有________存在。 答案:横波

8.阴极射线管满幅偏转电压为80V, 测得输入端信号幅度为40mv, 若要使信号显示幅度达到满幅的50%, 仪器放大增益应为________db。 答案:60 9.TB/T2340-2000标准规定:70°、37°探头在WGT-3试块上65mm高Φ3横通孔,并达到80%的探伤灵敏度余量应≥_________db。 答案:40 10.因表面粗糙使超声波束产生的漫射叫做________。 答案:散射

11.超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介质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_______。答案:折射

12.某超声波探伤仪,0°探头满刻度声程为250mm,探测60kg/m钢轨时正常螺孔波的波峰应显示在刻度_______mm处。(孔中心至轨面距离为97mm)。 答案:32.6 13.晶片与探测面平行, 使超声波垂直于探测面进入被探材料的检验方法叫做________。 答案:垂直法

14.超声波通过二种材料的界面传递, 如果第一介质声阻抗较大, 但声速与第二介质相同则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答案:等于

15.铁工务[1995]144号文件规定, 故障仪器修复后对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须经________后, 方能投入上道使用。 答案:测试合格 16.钢中纵波声速约为5900m/s, 声速通过47.2mm钢的时间是________。 答案:8us

17.超声波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 如果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很接近,声压的反射率将________。 答案:很小

18.超声波探伤, 检验近表面缺陷, 最有效的探头形式应是________探头。 答案:收/发联合双晶

19.用超声波检验复层材料, 两种材料的声阻抗相差越________, 越有利于发现脱粘。 答案:小

20.用单斜探头检查厚焊逢时, 与探测面垂直且大而平的缺陷最容易________。 答案:漏掉

21.在水浸探伤中, 探头与工件之间的水距应使二次界面回波显示在________之后。 答案:底面回波

22.GTS-60实物对比试块Φ4×20mm平底孔, 钻孔位置距轨端为32mm, 主要目的是使孔波与端面波________。 答案:易于分辨

23.TB/T2658.9-1995标准规定:现场气压焊逢和铝热焊逢, 除按规定周期探伤外,应用专用仪器进行焊逢________探伤。 答案:全断面

24.线路维修规则规定:钢轨现场气压焊缝全断面探伤每半年不少于________。答案:一次

25.TB/T2658.9-1995标准规定:钢轨铝热焊逢全断面探伤每年不少于________。答案:每半年

26.TB/T2658.9-1995标准规定:伤轨数量出现异常, 新换钢轨地段和超期服役地段应________探伤周期。 答案:缩短

27.TB/T2658.9-1995标准规定:当一台探伤仪发现伤轨时(含伤损发展),应用多种方法进行________。答案:复核确认

28.超声波探伤, 根据仪器示波屏上显示的缺陷回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_______。 答案:缺陷回波法

29.超声波探伤, 根据底面回波的高度变化, 判断试件缺陷情况的方法称为________。 答案:底面回波高度法

30.从超声波近场声压不规则的角度考虑, 脉冲反射法不适宜________探伤。 答案:薄件

31.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 由于近场区的干扰, 对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出能力________。 答案:较差

32.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 对与声束轴线不垂直的缺陷, 容易________。 答案:造成漏检

33.垂直法超声波探伤, 检出效果最佳的缺陷是与________的缺陷。 答案:探测面平行

34.接触法超声波探伤, 当耦合层的厚度为λ/4的奇数倍时, 透声效果_______。 答案:最差

35.钢轨焊逢的各种缺陷最不易检测的缺陷有灰斑和________。答案:光斑

36.采用超声横波探伤时, 为避免纵波的干扰, 探头的入射角应在大于第一临界角________第二临界角之间选择。 答案:小于

37.采用超声波探伤时, 为避免纵波的干扰, 探头的入射角应在第一临界角至________之间选择。

答案:第二临界角

38.钢轨探伤中为有效的发现15°左右的螺孔裂纹、最好采用________ 探头。 答案:小角度

39.钢轨伤损分类采用两位数字进行分类, 十位数表示伤损在钢轨断面的位置和_______。 答案:分类

40.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 声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相一致的波称为_______。 答案:纵波

41.钢轨轨头下颚透锈长度超过30mm, 应判为________。 答案:重伤

42.超声波直探头主要组成部分有: 接头、壳体、阻尼块、晶片和_______。 答案:阻尼块

43.超声波斜探头楔块的主要作用是使射入工件的波型发生________。答案:转换

44.钢轨接触焊常见的缺陷有灰斑、冷焊和________。答案:过烧

45.钢轨闪光焊时, 如果烧化中期出现长时间短路而加速烧化时又不能补偿, 极容易造成焊逢________缺陷。 答案:灰斑

46.钢轨焊接的残余应力主要是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热应力。答案:温度变化

47.钢轨接触焊时, 即使端角不存在氧化膜, 但如果接口个别地方未形成共同晶粒, 这也是一种________缺陷。 答案:未焊透

48.超声波探伤探头频率越高衰减越________。答案:严重

49.在超声波斜入射探伤时, 入射角确定后, 工件中折射角的大小仅与两种介质的________有关。 答案:声速

50.钢轨铝热焊常见的缺陷有夹渣、气孔、夹砂、缩孔、疏松、未焊透和________。答案:裂纹

51.钢轨母材常见的伤损有核伤、螺孔裂纹、水平裂纹、________和轨头表面缺 陷等。

答案:纵向裂纹

52.超声波探伤仪的接收信号与萤光屏所显示的反射波幅度能按比例方式显示的程度, 称为仪器的________。 答案:垂直线性

53.钢轨探伤仪为及时发现某通道有反射波回波或底波丢失, 各个探头的报警声音应有所________。 答案:区别

54.在钢轨探伤中为了及时发现轨头内外侧的核伤, 探伤仪应同时装有前内70°探头和________探头。 答案:后外70°

55.按探测区域划分, 70°探头主要是检查钢轨________的缺陷。 答案:头部

56.使用70°探头检查钢轨时, 提高二次反射波增益的目的是为了发现_______的缺陷。 答案:不同趋向

57.目前我国采用的钢轨焊接方法有:接触焊、气压焊和________。答案:铝热焊

58.探头晶片面积相同, 高频率探头的声束扩散角要比低频率探头的声束扩散角________。 答案:小

59.金属经过加热以后, 破碎的晶粒变为整体的晶粒, 变形的晶粒变为等轴的晶粒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再结晶

60.0°探头探伤铝热焊焊缝时,底波比正常焊缝底波低_____及以上,应重新焊接。答案:16dB 61.在役焊缝探伤应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在内的整个钢轨焊接接头(自焊缝中心向两侧各延伸 _____ )。 答案:200mm 62.本线不封锁时,邻线来车速度Vmax>120km/h时,本线下道距离不小于 _____m。 答案:1400 63.钢轨探伤中,为了提高双35°探头的传透探伤灵敏度应尽量______增益。 答案:降低

64.速度为160 km/h≥υ____为重伤。 答案:25mm 3mm 65.使用双K1探头横波穿透式对焊缝探伤时,两探头应相距轨高的___ 。

答案:2倍

66.当频率和材料一定时,通常横波对于小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将_____纵波。答案:高于

67.在声程大于3N时,垂直入射到平底孔的超声波,当平底孔的直径增加一倍时,反射声压增加_______dB。答案:12 68.TB/T2340--2000标准规定: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水平线性误差____;垂直线性误差抑制小时_____。

答案:≤2% ≤15%

max

>120km/h,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____且深度超过69.电气化区段作业的职工,所带工具,物品(如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持_____的距离。 答案: 2米以上

70.用横波二次反射探伤,为了避免纵波干扰,横波入射角应选择大于_____。答案:第三临界角

71.使用70°探头,探测轨头核伤,若两侧的反射波位移量相等,说明核伤与轨面____。 答案:垂直

72.使用70°探头,探测轨头核伤,若只有二次反射波,说明核伤的倾斜方向和探头声波入射方向_____。 答案:平行

73.钢轨探伤中,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减少杂波干扰,因此接收电路都把_____做成很大。 答案:抑制

74.钢轨探伤中,为了提高检出能力,减少杂波干扰,因此接收电路的动态范围都做成_____ 。 答案:很小

75.用以表示超声波探伤系统能够区分横向或深度方向相距最近的两个相邻缺陷的能力的术语是 ___ 答案:分辨力 。

76.钢轨探伤仪检修工作分日常保养、月测试、季度检修(季检)、_______和故障检修五部分。答案:故障检修

77.钢轨探伤仪的抑制置大时,动态范围变小,但可减少__ __干扰。 答案:杂波

78.钢轨探伤螺孔发生斜裂纹时,0°探头失波时间将______,但一般无裂纹回波。答案:延长

80.TB/T2340-2000标准规定:探伤仪器的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______。答案:2% 81.TB/T2340-2000标准规定:探伤仪器的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______。 答案:2% 82.在远场同直径横孔声程增大一倍, 不计材质衰减, 则声压减少______dB。 答案:9 83.为了使进入工件的波型转换为横波, 除选择适当的入射角外,楔块的纵波声速还要比工件的横波声速______。 答案:小

84.用横通孔模拟钢轨核伤, 可减弱甚至避免因探头角度不同引起的反射波幅度的______。 答案:差异

85.用K2探头探伤T=40mm的对接焊缝, 仪器按深度1:1调节扫描速度, 探伤中在示波屏水平刻度30处发现一缺陷回波, 这个缺陷的水平距离为______。 答案:60mm 86.使用70°探头探测轨头核伤,若只有一次反射波说明核伤的倾斜方向与声波的入射方向相_____。

答案:垂直

二、选择题

1.因表面粗糙使超声波束产生的漫射叫做:( ) (A)角度调整 (B)散射 (C)折射 (D)扩散 答案:B 2.同种材料中,在给定频率下产生波长最短的波动形式是:( ) (A)纵波 (B)压缩波 (C)横波 (D)表面波 答案:D 3.具有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稳定,不被液体溶解且耐老化等优点的换能器材料是: ( ) (A)硫酸锂 (B)钛酸钡 (C)石英 (D)酒石酸钾钠 答案:C 4.材料的声速与密度的乘积为:( ) (A)材料的折射率 (B)材料的声阻 (C)材料的弹性系数 (D)材料的泊松比 答案:B 5.被放大的信号幅度与缺陷的反射面积成正比地增大,放大器这一非饱和的放大区域称为:( ) (A)灵敏度范围 (B)线性范围 (C)选择性范围 (D)分辨率范围 答案:B 6.一般要探测板材焊缝中沿溶合线取向的缺陷时,最好使用:( ) (A)表面波的斜射接触法 (B)垂直纵波接触法 (C)表面波水浸法 (D)横波斜射法 答案:D 7.在超声波探伤中,同时激发和校准其它部分工作的电路单元叫做:( ) (A)显示装置或阴极射线管 (B)接收器

(C)标志电路或范围标志电路(D)同步器或计时器 答案:D 8.超声波探伤仪中,产生时间基线的部分叫做:( ) (A)扫描电路 (B)接收器 (C)脉冲器 (D)同步器 答案:A 9.横波的质点振动:( ) (A)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B)垂直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 (C)限于材料表面并作椭园1运动

(D)在平面中与波的传播方向成45°偏振 答案:B 10.波束扩散角是晶体的尺寸和在所通过的介质中声波波长的函数,并且( ) (A) 频率不变时晶片直径减小时增大 (B)频率不变时晶片直径减小时减小

(C)频率增加而晶片直径减小时增大 (D)频率增加而晶片直径减小时减小 答案:A 11.在水浸法检验中,探头与试件间的水距:( ) (A)应尽可能的小 (B)使二次界面波在底面回波之前 (C)使二次界面在底面回波之后 (D)应尽可能的大 答案:C 12.容易探测到的缺陷尺寸一般不小于( )。 (A)波长的一半 (B)1个波长 (C)1/4波长 (D)若干波长 答案:D 13.根据TB/T2172-90,铁路钢轨伤损代码规定,代码由五层内容组成XXXXX,由左向右数第一位代表伤损种类, 第二位代表伤损形式, 第三位代表伤损或伤损起点在钢轨截面上的位置,第四位代表( ),•第五位代表伤损的主要原因。 (A)伤损在钢轨长度上的位置(B)伤损的深度 (C)伤损的当量大小 (D)伤损的分类 答案:A 14.用纵波水浸法,检验钢材时,为了防止在第一次底面回波前面出现二次界面回波,在25mm水距时能探测最大厚度( )。

(A)50mm的钢 (B)100mm的钢 (C)150mm的钢 (D)200mm的钢 答案:B 15.钢中声速最大的波型是( )。

(A)纵波 (B)横波

(C)表面波 (D)在一定材料中声速与所有波型有关 答案:A 16.用=sin(1.22/D)算出的指向角适用于声轴声压与声束边缘声压P的比(P/)为( )。 (A)5% (B)90%

(C)0 (D)1% 答案:C 17.使发射探头晶片获得突发性能量的电路称为( )。 (A)脉冲发射器 (B)接收放大器 (C)衰减器 (D)同步发生器 答案:A 18.钢轨核伤的是由哪种原因发展形成的( )。 (A)气泡 (B)夹渣 (C)外部冲击伤痕 (D)以上都是 答案:D 19.在远场同直径横孔声程增大一倍,不计材质衰减,则声压减少( )。 (A)6dB (B)9dB (C)3dB (D)12dB 答案:B 20.根据TB/T2340-2000文件的规定,70°探头在WGT-3试块上探测Φ3×65的横通孔,当波高达到80%时的灵敏度余量不小于( )。

(A)24dB (B)30dB (C)36dB (D)40dB 答案:D 21.根据TB/T2340-2000文件的规定,70°探头在相当于探测厚度10~70mm范围内,△W≤( )。

(A)8dB (B)12dB (C)16dB (D)20dB 答案:B 22.根据TB/T2340-2000文件规定,0°探头探测WGT-3试块110mm底面, 当波高达到80%时的灵敏度余量不小于( )。

(A)20dB (B)24dB (C)32dB (D)36dB 答案:D 23.直探头探测厚250mm及500mm两饼形锻外,•若后者探测面毛糙,•与前者耦合差4dB,材质衰减均为0.004dB/mm前者的底面回波调至示波屏满幅度的100%,则后者的底面回波应为满幅度的( )。

(A)5% (B)10% (C)20% (D)40% 答案:C 24.一般认为超声波探伤用活塞波探头,其声场的不扩散区域长度等于( )。 (A)一倍近场N (B)1.6N (C)3N (D)4N 答案:B 25.钢轨在接头夹板范围内,主要由于钢轨轨面设计或接头连接结构缺点造成从螺栓孔开始的水平裂纹的伤损代码是:( ) (A)25512 (B)24512 (C)24533 (D)25533 答案:A 26.被放大的信号幅度与缺陷的反射面积成正比地增大,放大器这一饱和的放大区域为:( ) (A)灵敏度范围 (B)线性范围 (C)选择性范围 (D)分辨力范围 答案:B 27.一定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声速低的材料时,•其波长将比通过声速高的材料时: ( ) (A)一样 (B)增长 (C)减短 (D)成倍增长 答案:C 28.材料的声速与密度的乘积,可决定超声波在界面上的声能反射率与透过率,这一乘积称为:( ) (A)声阻抗 (B)声速 (C)波长 (D)相位区 答案:A 29.靠近探头的干涉区,常被称为:( ) (A)近场区 (B)声阻抗 (C)指数场 (D)相位区 答案:A 30.材料晶粒尺寸增大,对超声波探伤的主要影响是:( ) (A)声阻 (B)衰减 (C)声阻抗 (D)折射角 答案:B 31.最适用于高速自动探伤结果显示的方式为:( ) (A)A型显示 (B)速度~振幅图表 (C)C型显示 (D)回波高度~深度图表 答案:C 32.A型显示的示波屏上的水平基线表示:( ) (A)超声波反射能量的大小 (B)探头的移动距离 (C)超声波传播时间或距离 (D)伤损大小 答案:C 33.使发射探头晶片获得突发性能量的电路称为:( ) (A)脉冲发射器 (B)接收放大器 (C)衰减器 (D)同步发生器 答案:A 34.扫描(时基)发生器用来( )。

(A)产生水平基线 (B)触发脉冲发生器工件 (C)控制脉冲发射次数 (D)抑制杂波 答案:A 35.探头中的压电晶片的发射方式是:( ) (A)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B)将机械能转换或电能 (C)将电能转换成电能 (D)将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 答案:A 36.缺陷的当量尺寸总是( )缺陷的实际尺寸。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或等于 答案:D 37.当底面粗糙有水、油或当大平底底面与探测面不平行时,将使底面反射率降低,底波高度下降,这样调节的灵敏度将会( )。

(A)不变 (B)偏低 (C)偏高 (D)任意 答案:C 38.用2.5MHZ.Φ20mm直探头探伤,试求200mm处Φ5平底孔与30mm•处Φ2平底孔的分贝差( )。

(A)15dB (B)20dB (C)23dB (D)26Db 答案:C 39.用2.5MHZ.Φ14mm直探头探伤一锻件,200mm处Φ2平底孔回波相对波幅为6dB,探伤中在100mm处发现一缺陷回波,波幅为22dB,求此缺陷的当量大小( )。 (A)1.5mm (B)2mm (C)2.5mm (D)3mm 答案:C 40.制造厂所标称的探头入射角在探测非钢金属材料时,其入射角(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任意 答案:C 41.高频探头的声束扩散角要比同直径低频探头的( )。 (A)大 (B)小 (C)一样 (D)任意 答案:B 42.超声波在传波过程中,衰减的主要原因是( )。 (A)散射 (B)吸收 (C)散射和吸收 (D)扩散 答案:C 43.同一固体材料中,在给定频率下产生波长最短的波动形式是:( ) (A)纵波 (B)压缩波 (C)横波 (D)表面波 答案:D 44.热转换、粘滞、弹性迟滞、散射是四种不同的机械作用,•它们将导致声能 ( )。 (A)增大 (B)衰减 (C)不变 (D)任意 答案:B 45.钢轨探伤仪用70°探头二次波探伤是因为其检测范围( )。 (A)大 (B)小 (C)便于发现大的缺陷 (D)任意 答案:A 46.探测厚焊缝中垂直于表面的缺陷最适用的方法是( )。 (A)聚焦探头 (B)直探头 (C)斜探头 (D)串列斜探头 答案:D 47.A型显示超声波探伤仪,为了使扫描正程显示在荧光屏上而逆正不显示的放大电路称为( )。

(A)扫描电路 (B)增辉电路 (C)发射电路 (D)接收电路 答案:B 48.接触法超声波探伤,对大于声束直径的缺陷,可用( )法或叫半波高度法。 (A)6dB (B)相对灵敏度 (C)绝对灵敏度 (D)12dB 答案:A 49.在钢轨焊接中,含碳量高的钢轨比含碳量低的可焊性( )。 (A)好 (B)差 (C)一样 (D)任意 答案:B 50.钢轨探伤中, 脉冲反射法不适宜( )探伤。 (A)厚件 (B)薄件 (C)任何 (D)任意 答案:B 51.因钢轨是承受机车,车辆的冲击动力,为了减少车辆对钢轨的冲击作用, 减少机车、车辆走行部分及钢轨的裂损,钢轨必须具有( )。 (A)可挠性 (B)拉伸性 (C)很高的硬度 (D)任意 答案:A 52.用K2探头探伤T=40mm的对接焊缝, 仪器按深度1:1调节扫描速度, 探伤中在示波屏水平刻度30处发现一缺陷回波, 这个缺陷的水平距离为( )。 (A)15mm (B)30mm (C)45mm (D)60mm 答案:D 53.超声波垂直于界面入射时, 其反射声压系数为( )。 (A)A=(Z2-Z1)/(Z2+Z1) (B)A=2Z1/(Z2+Z1) (C)A=2Z1Z2/(Z2+Z1) (D)A=(Z2+Z1)/(Z2-Z1) 答案:A 54.钢大于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结束,其晶粒边界刚刚相互接触时的晶粒大小称为奥氏体的( )晶粒度。

(A)起始 (B)一般 (C)本质 (D)实际 答案:A 55.钢轨闪光焊时,当钢轨加热区扩大时,要使接口处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应当使( )增大。

(A)顶锻速度 (B)顶锻加速度 (C)顶锻量 (D)顶锻时间 答案:C 56.钢轨闪光焊的钢轨接头中( )部位因几何尺寸较小,闪光保护差,易出现过烧缺陷。 (A)轨底角 (B)轨顶角 (C)轨腰 (D)轨顶中心 答案:A 57.钢轨焊后正火处理,从根本上是改变了焊缝的( )以改善钢轨焊缝的性能。 (A)内部组织结构 (B)晶粒大小 (C)化学成分 (D)内部缺陷 答案:A 58.钢轨闪光焊,在一定条件下,用( )来防止杂质析出是比较容易的。 (A)加速冷却 (B)加速升温 (C)增加最高温度 (D)延长加温时间 答案:A 59.钢轨的化学成分中( )元素含量最多。

(A)碳 (B)硅 (C)锰 (D)铁 答案:D 60.TB/T1632-91标准规定:钢轨焊头应进行焊后( )。 (A)锻打 (B)热处理

(C)冷处理 (D)热处理和冷处理 答案:B 61.用单斜探头检查厚焊缝时,与探测面垂直且大而平的缺陷时,最容易( )。 (A)漏伤 (B)检出伤损 (C)有利于定量 (D)B和C 答案:A 62.钢轨焊缝中的各种缺陷最不易检测的缺陷有( )。 (A)光斑 (B)灰斑 (C)光斑和灰斑 (D)气孔 答案:C 63.TB/T2658.9-1995标准规定:伤轨数量出现异常、•新换钢轨地段和超期股役地段探伤周期应( )。

(A)不变 (B)缩短

(C)延长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64.钢轨闪光焊造成未焊透的主要原因其中有( )。 (A)顶锻压力过大 (B)闪光中断 (C)加热区过宽 (D)加热过高 答案:B 65.当缺陷方向与磁力线方向( )时,缺陷显示最为清晰。 (A)垂直 (B)成45°夹角 (C)成60°夹角 (D)成水平方向 答案:A 66.当频率和材料一定时,通常横波对小缺陷的检测灵敏度高于纵波,因为:( ) (A)横波比纵波的波长短 (B)横波在材料中不易发散; (C)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对缺陷较敏感 (D)横波比纵波的波长要长 答案:A 67.一般地说,如果频率相同,则在粗晶材料中穿透力最强的振动型式是( )。 (A)纵波 (B)切变波

(C)横波 (D)上述三种型式的穿透力都相向 答案:A

68.《维规》规定,轨头下颏透锈长度超过( )为重伤钢轨。 (A)20mm (B)25mm (C)28mm (D)30mm 答案:D 69.《维规》规定,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 )为重伤钢轨。 (A)0.5mm (B)1mm (C)1.5mm (D)2mm 答案:D 70.轨距是钢轨踏面下( )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A)8mm (B)12mm (C)16mm (D)20mm 答案:C 71.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 )。

(A)25mm (B)30mm (C)35mm (D)40mm 答案:D 72.在钢轨上钻螺孔必须同时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孔径的(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答案:D 73.《线路维修规则》规定:钢轨现场气压焊全断面探伤每年不少于(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B 74.《线路维修规则》规定:钢轨铝热焊缝探伤( )不少于一次。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答案:B 75.用2.5P20Z探头探伤Φ600的实心圆柱体锻体,CL=5900m/s.α=0.005dB/mm,利用锻体底波调节600/Φ2灵敏度,•底波达基准高时衰减读数为50dB,•探伤中在400mm处发现一缺陷,缺陷波达基准高时衰减器读数为30dB,•求此缺陷的当量平底孔直径为( )。 (A)3.4mm (B)4.8mm (C)5.6mm (D)6.9mm 答案:C 76.用2.5P20Z•探头探伤外径为1000mm,•内径为100mm•的空心,•圆柱体锻件,•CL=5900m/s,α=0.005dB/mm,•探伤中在200mm处发现一缺陷,其回波比内孔回波低12dB,求此缺陷的当量大小( )。

(A)1.9mm (B)2.8mm (C)3.2mm (D)3.6mm 答案:D 75.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对与声束轴线不垂直的缺陷,容易( )。 (A)检出伤损 (B)造成漏检 (C)定量伤损 (D)A和C 答案:B 77.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探伤,对与声束轴线不垂直的缺陷,容易( )。 (A)检出伤损 (B)造成漏检 (C)定量伤损 (D)A和C 答案:B 78.缺陷所反射的声能大小取决于( ) (A)缺陷大小 (B)缺陷取向

(C)缺陷类型 (D)上述三种都包括 答案:D 79.超声波通过二种材料的界面传递,如果第一介质声阻抗较大,但声速与第二介质相同,则折射角:( ) (A)大于入射角 (B)小于入射角 (C)与入射角相同 (D)在临界角之外 答案:C 80.超声探伤用的横波,具有的特性是:( ) (A)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传播速度约为材料中纵波速度的1/2 (B)在水中传播时,因波长较长衰减减小,故有很高的灵敏度

(C)因为横波对表面变化不敏感,故从耦合液体传递到零件时有高的耦合效率; (D)上述三种都不适用于横波 答案:A 81.横波探伤最常用于:( ) (A)焊缝、管材探伤 (B)测定金属制品的弹性特性 (C)探测厚板的分层缺陷 (D)薄板测厚。 答案:A 82.造成超声测厚时有显著误差的是:( ) (A)试验频率以恒定速度变化

(B)实际传播速度偏离给定材料所假设恒定的数值 (C)换能器与测量零件之间用水作耦合剂 (D)上述三种都不会引起误差 答案:B 83.如果超声波频率增加,则一定直径晶片的声束扩散角将:( ) (A)减小 (B)保持不变

(C)增大 (D)随波长均匀变化 答案:A 84.下列材料中声速最低的是:( ) (A)空气 (B)水 (C)铝 (D)不锈钢 答案:A 85.超声波从水中以5°角入射到钢内,此时的横波折射角:( ) (A)小于纵波折射角 (B)等于纵波折射角 (C)大于纵波折射角 (D)为零 答案:A

三、判断题

1.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探伤是因为其与可闻声波相比声速较快。( ) 答案:×

2.场效应管是电压放大器件。( ) 答案:√

3.接触焊与气压焊的不同主要在于加热方式不同。( ) 答案:√

4.不同的铝热焊接工艺其对接轨缝的宽度要求相同。( ) 答案:×

5.接触焊、现场气压焊、铝热焊都属锻造工艺。( ) 答案:×

6.材料的弹性极限是指对材料施加应力并在释放应力后不导致塑性变形的最大单位应力。( ) 答案:√

7.钢轨的几何形状是根据应力的分布特点设计的。( ) 答案:√

8.在拉力情况下,纵向缺陷的危害最大。( ) 答案:×

9.因为车轮在钢轨接头处的冲击力比其它部位大, 所以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最薄弱的环节。 ( ) 答案:√

10.钢轨的疲劳缺陷一定产生在钢轨头部。( ) 答案:×

11.超声波通过一定厚度的薄层介质时,如两边介质的声阻抗相等,则薄层厚度为1/2波长及其整数倍时,将有最大的声压通过率。( ) 答案:√

12.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与温度无关。( ) 答案:×

13.当重复频率太高时,探伤时会产生幻象信号。( ) 答案:√

14.钢轨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 直接承受来自车轮的荷载和冲击, 并将其传布于轨枕和扣件。 ( ) 答案:√

15.横波探伤时,为保证第二介质中只的横波存在,那么介质一的纵波一定小于介质二的横波声速。( ) 答案:√

16.灵敏度余量表示仪器与探头组合的综合性能。( ) 答案:√

7.斜探头的斜楔应采用纵波声速比试件横波声速大的材料制成。( ) 答案:×

18.用多次回波法探测复合材料,假如超声波自材质衰减小的材料透入,当粘合面粘结良好时,底面回波次数很少。( ) 答案:√

19.透过波高度法是盲区最小的超声探伤方法。( ) 答案:√

20.钢轨探伤仪采用多探头法进行探伤,主要是为了提高探伤速度。( ) 答案:×

21.超声波探伤仪各部分的工作是由同步电路协调的。( ) 答案:√

22.同样厚度的两个钢锭,一个可测得

五、六次底面回波,另一个只测得二次底面回波,则后者的声速小于前者的声速。( ) 答案:×

23.探伤仪中某一通道的场效应管损坏,则该通道停止工作。( ) 答案:×

24.用试块的方法校准探测灵敏度时,为了避免修正,应采用实物对比试块。( ) 答案:√ 25.发射脉冲的前沿可代表超声波辐射起始点。 ( ) 答案:√

26.由于超声波在传播时,产生扩散和衰减,所以超声检测应尽可能在其近场区进行。( ) 答案:×

27.形成迟到波的原因是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改变而增加声程所引起的。( ) 答案:√

28.在探测厚度较小的工件时,选用较大K值的探头是为了增大一次波的声程,避免近场区探伤。( ) 答案:√

29.在探测厚度较大的工件时,选用较小K值的探头是为了减少声程过大而引起的衰减,便于发现远场区的缺陷。( ) 答案:√

30.选择探头K值时,应考虑缺陷的取向,应尽可能使声束与缺陷垂直。( ) 答案:√

31.当频率和材料一定时,通常横波对小缺陷的检测灵敏度高于纵波因为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对缺陷较敏感。( ) 答案:×

32.超声波在异质界面上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取决于两种介质的声速。( ) 答案:×

33.测定当量的对比试块只要求人工缺陷的距离和缺陷的距离相同。( ) 答案:×

34.由于横波不能在水中传播,所以液浸法探伤不适用于横波探伤。( ) 答案:×

35.超声波探伤时施加耦合剂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接触面尽量减少探头磨耗。( ) 答案:×

36.标准试块的材质、形状、尺寸和人工缺陷形式与对比试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不一定有人工缺陷。( ) 答案:×

37.超声波探伤用的面积、幅度对比试块的人工缺陷形式为横通孔。( ) 答案:×

38.距离—幅度对比试块中可改变的是孔至探测面的距离。( ) 答案:√

39.对比试块的主要用途是获得一个一致的用来校正探伤灵敏度和对比缺陷大小的参考基准。( ) 答案:√

40.盲区是超声波探伤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检出表面缺陷的能力。( ) 答案:×

41.探伤仪扫描电路的作用是产生锯齿波,在示波管上产生水平扫描基线。( ) 答案:√

42.检验近表面缺陷时,最好采用联合双晶探头是因为该探头晶片前面带有机玻璃延迟块,减小了纵波单晶探头存在的阻塞。( ) 答案:√

43.探伤仪器的分辨力主要与频率带宽有关。( ) 答案:√ 44.在声程大于3N时,声程增加一倍,则平底孔的反射声压为原来的1/2。 ( ) 答案:×

45.为减少杂波,直探头阻尼块的表面与晶片应适当倾斜。( ) 答案:√

46.表面波探伤时,沾在工件表面的油污、积垢会阻挡所有声波的传播。( ) 答案:×

47.用试块对比法求得的缺陷大小与实际大小相等。( ) 答案:×

48.深度相同但表面状态不同的缺陷,在相同探伤灵敏度下,两者的回波高度不同。( ) 答案:√

49.以相同的探测灵敏度探测位于粗晶铸件和经过调质锻件中的缺陷,如两者探测面状态一样,在相同深度时缺陷的回波高度也一样,则两者的缺陷铸件中的大。( ) 答案:√

50.斜探头楔块前部和上部的消声槽可以消除超声波。( ) 答案:×

51.高频探头的声束扩散角比低频探头的小。( ) 答案:√

52.焊缝中的光斑之所以难以用超声波探伤发现,是因为其面积较小。( ) 答案:×

53.轨头内侧之所以容易产生疲劳核伤,是因为其所受的轨轮冲击力较大。( ) 答案:√

54.热转换、粘滞、弹性迟滞、散射是四种不同的机械作用,它们将导致声能衰减。( ) 答案:√

55.起源于轨头表面的横向疲劳裂纹核伤,其裂纹源位于轨头内部。( ) 答案:×

56.探伤设备(仪器和探头)的最大检测能力称为灵敏度余量。( ) 答案:×

57.盲区和分辨力都属于探伤仪和探头的综合性能。( ) 答案:√

58.分辨力随探测灵敏度的提高而增高。( ) 答案:×

59.在评定探伤设备的性能指标时,盲区也称为近距离分辨力。( ) 答案:√

60.用试块法调整探伤灵敏度时,为避免修正值,应采用标准试块。( ) 答案:×

61.无缝线路和道岔钢轨的焊缝除按规定周期探伤外应用专用仪器对焊缝全断面探伤,每年不少于一次。

62.接触焊、气压焊中的缺陷主要为面积型是因为它们都属锻造工艺。( ) 答案:√

63.在线路上进行钢轨探伤时,因为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不能用水做耦合剂。( ) 答案:×

64.当晶片厚度一定时,选择不同的压电材质所制作的探头频率也不同。( ) 答案:√

65.超声场的扩散区始于3N。( ) 答案:×

66.两个反射回波的声压比等于波高比。( ) 答案:√

67.要减小近场区长度,必须更换大直径探头。( ) 答案:×

68.射线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 ) 答案:√

69.所谓定量主要指在探伤时测定缺陷的数量。( ) 答案:×

70.任一超声脉冲回波都是由很多简谐波叠加而成的。( ) 答案:√

71.斜探头晶片的有效面积与实际面积成反比。( ) 答案:√

72.波型是由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来划分的。( ) 答案:√

73.由λ=c/f 可知,声速是由波长和频率决定的。 ( ) 答案:×

74.当纵波反射角等于90°时的横波入射角称为第三临界角。( ) 答案:√

75.产生波型转换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斜入射。( ) 答案:×

76.当入射角小于第一临界角时,钢中折射横波的往返透过率小于纵波的往返透过率。( ) 答案:√

77.声场的扩散引起的衰减与材质没有关系。( ) 答案:√

78.TB/T2340-2000多通道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技术条件适用于任何多通道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 ) 答案:×

7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Y 230-84)标准适用于单通道非饱和式手动探伤用的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 ( ) 答案:√

80.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GB9445-88)规定,Ⅰ级检测人员可撰写、签发检测结果的报告。( ) 答案:×

81.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根据法规、标准和规范,解释和评定检测结果。( ) 答案:√

82.铁路钢轨伤损代码由五层内容组成。( ) 答案:√

83.铁路钢轨伤损代码第一层表示形成伤损的主要原因。( ) 答案:×

84.要进行钢轨探伤仪缺陷检出能力测试时,将抑制旋纽置“大”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仪器的动态范围。( ) 答案:× 85.测试37°、70°探头的距离幅度特性时,要求找出不同深度的探测横孔不少于六个是为了绘制距离幅度特性曲线,并找出它们的dB差值,然后按标准进行判定。 ( ) 答案:√

86.横通孔试块被普遍应用是因为声束不论是垂直入射或斜入射,其反射面积都不变,检测结果一致性好。( ) 答案:√

87.仪器的水平线性直接影响到对缺陷的定位。( ) 答案:√

88.因为钢轨探伤仪的垂直线性在使用中允许误差≤20%,所以钢轨探伤仪不能准确判定缺陷的大小。( ) 答案:×

89.对钢轨探伤仪进行检定时,被检探伤仪应在检定室内等温24小时是为了减小温度对仪器的影响。( ) 答案:√

90.当一台探伤仪发现伤轨时,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复核是为了减少漏检。( ) 答案:×

91.探伤工区所配置的实物试块可以是所管辖线路上钢轨类型相同的各种伤损轨。( ) 答案:√

92.由于超声波的近场区声压分布没有规律,所以不能在近场区定量。( ) 答案:√

93.超声波的绕射能力主要取决于波长和障碍物的大小。( ) 答案:√

94.钢轨探伤仪的分辨力越高越好。( ) 答案:×

95.钢轨探伤仪用70°探头的一次波对核伤进行定位是因为其分辨力较二次波高。( ) 答案:√

96.由于轨底三角区横向裂纹的取向与37°探头的声束不垂直,所以37°探头不能发现该缺陷。( ) 答案:×

97.探头型号的组成项目有五种。( ) 答案:√

98.压电材料中的锆钛酸铅陶瓷用化学元素缩写符号B表示。( ) 答案:×

99.声波的一个跨距包含了二次波声程。( ) 答案:√

四、问答题

1.钢轨探伤仪某一通道无回波的外部检查顺序是什么? 答案:首先检查面板上回波控制钮,如增益、衰减、抑制等,然后检查探头架、探头,看其位置是否正确,耦合,接触是否良好,再检查探头连线及对接电缆。 2.5P6XK2探头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5P6X6K2,5—频率5MHZ,P—锆钛酸铅陶瓷,6X6—矩形晶片6×6mm,K—K值斜探头,2—K值为2。

3.斜探头的K值应如何选择? 答案:按照尽可能使声束与缺陷垂直的原则,除考虑缺陷的取向外,应按工件的厚度选择探头,一般工件厚度较小时,选用较大K值,以便增大一次波的声程,避免近场区探伤。 当工件厚度大时,选用小K值,以减少声程过大引起的衰减, 便于发现远区的缺陷。 4.钢轨核伤的产生、发展因素、部位和伤损编号是什么? 答案:核伤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有: 由于钢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材质不良,如白点、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等,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接触应力大、疲劳强度不足,发展扩大,造成横向断裂。核伤主要产生的部位在钢轨头部内侧( 调边轨也有例外)。伤损编号为:制造原因20号,疲劳原因21号。

5.手工检查钢轨时应注意的五种暗伤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⑴钢轨顶面上被车轮磨光的白面(白光)与黑面相交的地方不成直线。 ⑵轨面上白光中有乌光或黑线。 ⑶轨头肥大。

⑷轨头颏部有下垂现象。 ⑸颏部透锈。

6.钢轨伤损分类十位和个位数分别表示什么? 答案:钢轨伤损采用两位数字编号进行分类,十位数表示伤损在钢轨断面上的位置和伤损状态,个位数表示造成伤损的原因。

7.当纵波入射角逐渐增大时,透入第二介质的波型有什么变化? 答案:当入射波大于0度而小于第一临介角,且CL2>CL1时,这时透入第二介质中有折射纵波也有折射横波。

当入射波大于第一临界角而小于第二临界角时,且CL2>CL1时,第二介质中只有折射横波存在。

当入射纵波大于第二临界角时,第二介质中只有表面波存在。 8.超声波探伤用试块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案:主要用途有: ⑴、测定和校验探伤仪和探头的性能。如组合灵敏度,垂直线性、水平线性、盲区、分辨力等。

⑵、确定和校验探伤灵敏度。

⑶、调节仪器的探测范围,确定缺陷位置。 ⑷、评价缺陷的大小,对被检工件评级或判废。 ⑸、测量材料衰减系数和确定耦合补偿等。

9.ZBY344—85标准规定超声波用探头型号命名应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标准规定应有基本频率、压电材料、晶片尺寸、种类和特征。 10.钢轨内部的主要缺陷白点是什么? 答案:白点实质上是钢中极微小的裂隙。

11.钢轨内部的主要缺陷疏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疏松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金属凝固时收缩,或熔炼时金属吸收的气体逸出而造成。 12.超声波探伤仪的检修方法有哪些? 答案:检修方法:⑴先易后难法;⑵换件修理法;⑶器件判别法。 13.除材质因素外有哪些原因容易产生核伤? 答案:除材质因素外容易产生核伤的原因有接触疲劳、轨面剥离、鱼鳞破损、擦伤和焊补。 14.CSK—1A试块能测试探伤仪和探头的哪些指标? 答案:可测试下列指标: ⑴利用厚度25mm测定探伤仪的水平,垂直线性和动态范围。 ⑵利用厚度25mm和高度100mm调整纵波探测范围。 ⑶利用R50和R100校定时基线或测定斜探头的入射点。 ⑷利用高度85mm、91mm、100mm测定直探头的分辨力。 ⑸利用Φ40、Φ

44、Φ50曲面测定斜探头分辨力。⑹利用Φ50曲面和Φ1.5横孔测定斜探头K值。 ⑺利用Φ50有机玻璃块测定直探头盲区和穿透力。

⑻利用高度91mm(纵波声程相当于横波50mm),调节横波1:1扫描速度,配合R100作零位校正。

⑼利用试块直角棱边测定斜探头的声轴偏斜角。

15.TB/T2340—2000对仪器的动态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答案:抑制最大时:2~6dB;抑制最小时:不低于16dB。

16.TB/T2340—2000标准对仪器衰减器应达到的指标是怎样规定的? 答案:衰减器的总衰减量不少于60db。在探伤仪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衰减器每12db的工作误差不超过±1db。

17.TB/T2340—2000标准要求钢轨探伤仪至少应配备哪几种探头同时工作? 答案:钢轨探伤仪应携带多个(一般为五个)无源探头(不带放大器的探头)同时工作的能力。其中一个标称值为0°的探头,两个折射角标称值为37°(或35°~45°间的某个角度)和两个折射角标称值为70°(或其它有利于探测轨头核伤的角度)的探头。 18.试计算声波在水/钢界面的声压反射率和声压透过率? (Z水=1.5×10公斤/米2.秒 Z钢=4.5×10公斤/米2.秒) 答案:解:根据公式γ=则:γ=t=Z2Z12Z2, t= Z2Z1Z2Z1Z2Z14.51.5=0.5 Z2Z14.51.52Z224.5=1.5 Z2Z14.51.5答:声压反射率为50%,声压透过率150%。

19.声波由声阻抗为Z1的介质垂直入射至Z2介质上,已知Z1/Z2=0.15,求此界面上的声压反射率γp和声压透过率tp? 答案:解:根据公式γ=则:γ=t=1Z1/Z22,t=

1Z1/Z21Z1/Z21Z1/Z210.15=0.739 1Z1/Z210.1522=1.739 1Z1/Z210.15答:声压反射率73.9%,声压透过率173.9%。

20.为了在钢中得到45°的折射横波,需采用多少度入射角的斜探头? (有机玻璃Cl=2730M/S 钢Cs=3200M/S) 答案:解:根据公式sinα/Cl=sinβ/Cs 则:α=sin1sinC1sin452730=37.1° sin1CS3200答:采用37.1°的斜探头。

21.计算直径为22mm,频率为1.25Mhz的直探头在钢中的近场长度和半扩散角?(钢Cl=5900M/S) 答案:解:根据公式θ=70λ/D N=D2/4λ λ=c/f 则λ=c/f=5900×103/1.25×106=4.72mm θ=70λ/D=70×4.72/22=15°

N=D2/4λ=25.6mm 答:近场长度为25.6mm,半扩散角为15°。

22.一个垂直线性好的探伤仪,荧光屏上波幅从90%降至30%应衰减多少dB? 答案:解:由公式 dB=20Lg得db=20Lg90=9.5(db) 30P1 P2答:应衰减9.5dB。

23.已知测距按深度校正,且每格代表深度25mm,一缺陷回波出现在刻度5格上,探头K值为2,工件厚80mm,求缺陷的位置? 答案:解:已知刻度比1:25 T=80 H=25×5=125 深度=2T-H=2×80-25×5=35mm 水平距离=125×2=250mm 答:缺陷的深度35mm,水平距离为250mm。 24.一个经校正好的超声探测系统,在100mm声程处的缺陷回波比试块上200mm,处直径为3mm横通孔反射波幅高8dB,如果工件表面状态和材质与试块相同,求缺陷的当量横孔直径? 答案:解:设缺陷声程Xf=100mm 基准声程XA=200mm 基准当量Da=3mm 缺陷比基准波高△N=8db df=dA(Xf3)10N/10 XA1003)108/10=2.4mm 200得 df=3(答::缺陷的当量横通孔直径为2.4mm。

25.在超声波探伤中,缺陷的方向对缺陷反射波的高度有什么影响?

答:中的实际缺陷会呈现各种趋向,当声波入射方向与缺陷面垂直时,能获得该缺陷的最大回波;当声波入射方向与缺陷面呈一定倾角时,缺陷的反射波波高会随倾角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因此,在实际探伤中,有时会产生小缺陷的反射波高,大缺陷的反射回波反而低的现象。 26.钢轨伤损状态对探伤结果有何影响?

答:缺陷的状态包括缺陷位置、形状、取向、表面状态等,这些因素都对探伤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一面积的缺陷,由于其位置不同,反射波高度也不同;由于缺陷的形状各异声压反射也不一样;由于缺陷取向的影响,声波垂直于缺陷表面,反射波最高,若有倾斜时反射波降低,倾斜角度越大,伤损越大时,反而反射波越地低;缺陷表面粗糙影响,声波入射时,缺陷表面凹凸程度与波长的比值愈大,反射波愈低;由于缺陷性质不同,声波在界面上的反射率也不同。

27.钢轨气压焊缝和接触焊缝中的光斑和灰斑缺陷为什么不易探测?

答:斑和灰斑缺陷厚度极薄,而形状也无规则,当超声波入射到该缺陷面时,有一部分声波能量透过缺陷继续向前传播,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能量往往很弱,因此对于钢轨气压焊和接触焊缝中的光斑和灰斑缺陷是不易探测到的。 28.70°探头探伤时会产生哪些假信号?

答:会产生的假信号有:(1)、鄂部锈蚀波;(2)、夹板卡损波;(3)、螺孔反射波;(4)、剥落掉块波;(5)、侧面锯齿波;(6)、焊筋轮廓波;(7)、表面擦伤波。 29.70°探头探伤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70°探头探伤的注意事项有: (1)应防止接头一米区域核伤的漏检; (2)应根据核伤存在规律综合判伤; (3)应坚持70°探头发射方向的定期调换; (4)应经常检查探头的位置和侧角; (5)应重视薄弱处所的检查和校对。

30.0°探头对纵向裂纹有何显示特点?如何鉴别?

答:纵向裂纹它的长度不一,轨头,轨腰,轨底部位都有可能存在,在钢轨外观状态正常的条件下,0°探头探测中发生失底波或底波减弱报警,为避免严重锈蚀的干扰,一般应开大增益,观察底波有无显示。若有底波显示,可以不判伤,如果仍无底波显示,或在荧光屏扫描线上有回波显示,可初步判为纵向裂纹。 31.如何加强焊缝轨底三角区伤损的检查?

答:焊缝轨底三角区是钢轨焊缝伤损的多发区,由于承受拉应力,伤损发展速率快,断轨概率高是钢轨焊缝的探测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检查:

1)发挥37°的探测作用。发现二次轮廓波:首先要识别波形,若二次轮廓波显示的间隔距离等于或大于轨底焊筋宽度,应通过水平定位予以确认。发现焊筋轮廓波异常:一般可有前、后37°复核并通过水平定位确认,以防轮廓边缘应力集中引起的裂纹漏检。 2)加强双45°的穿透探伤。 3)重视轨底钳口烧伤检查。 4)采取多种方式定伤。

32.钢轨严重磨耗对探伤有何影响?

答:钢轨严重磨耗一般发生在小半径曲线上,特别是山区大坡度地段尤为突出,钢轨严重侧面磨耗,不仅给探伤工作带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缺陷的检出。曲线上股的严重侧磨,很易在下鄂尖端产生疲劳裂纹,曲线下股的严重垂耗,将轨头压宽、轨面压陷,探头耦合不良。由于受磨耗影响探头位置和声束的入射方向偏移,导致轨头疲劳核伤漏检,一旦发现往往核伤偏大或在未发现前折断。

《模板工理论教案.doc》
模板工理论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