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次备课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二次教案

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二次教案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重点

1、从具体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简介背景

1、检查预习,交流学生搜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三年,打败了美帝国主义。

3、板书:抗美援朝时间1951年~1953年。

4、出示预习要求:

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中朝两国军民在火车站依依惜别。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朝鲜人民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说:“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

5、板书课题,质疑:

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⑵预习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第一关:读懂课文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主要写中国人民志愿军跟哪些朝鲜人民依依惜别? (2)交流讨论。(大娘、小金花、大嫂)

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关:说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⑴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志愿军向谁道别?她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汇报讨论的结果。(补洗衣服、送打糕、救伤员) ④想一想:

朝鲜大娘是不是只做了这几件事?你从哪里看出还做了好多事?说明了什么?

⑤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对大娘,如对长辈慈母,应怀者敬重的情感读。) ⑥归纳学习这段的方法:(默读、勾画、体会、感情读)。

⑵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分小组学习第

二、三自然段。小金花、大嫂各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①分小组学习:(

一、二组学习第二自然段;

三、四组学习第三自然段。) ②汇报学习情况。

③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三自然段。(分别用亲切、关切的情感去读) 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三关: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开头与结尾,以及4~6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①小黑板出示这些句子

②让学生把这几句话改写成陈述句进行朗读比较 ③朗读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

④通过对以上课文的学习,你觉得 “再见了,亲人”是对谁说的?是不是仅仅指课文中写到的这三个人?为什么称为“亲人”和“亲爱的土地”?(用鲜血凝成的比天高、比海深的情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⑤有感情地练习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扩展训练

这篇课文是从志愿军的角度来写的,因为他们在临别时候想起了朝鲜人民的深情厚意。

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因为志愿军也为朝鲜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介绍抗美援朝英烈的事迹)

五、布置作业

查阅、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和图片、故事等。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953年

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 大娘

洗补衣服 几夜没合眼

送打糕 雪中送炭

救伤员 失去小孙孙 鲜血凝成

依依惜别)

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 深情厚谊 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

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二次教案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1.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

习借鉴之处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

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

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

自己的感受。

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州五号” 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

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

五、完成小黑板巩固练习题,师作讲解。

六、布置作业

查阅、搜集有关航天事业的资料和图片、故事等。

七、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推荐第2篇:职工子弟小学二次备课教案1

睢宁县职工子弟小学 放假前一课——《珍惜时间》教案

四(2)班 李晓辉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的,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要点:

1、时间是宝贵的,要十分珍惜时间。

2、怎样珍惜时间。

3、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时间是宝贵的?怎样珍惜时间? 教具准备:

1、投影仪、电视机、录象机。

2、投影片、录象资料、钟。教学过程:

一、录象引入,设境激情。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给你们放一段录象,请大家边看边想:录象中的几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1、放录象片断

(一)

2、同桌讨论,教师点拨,回答问题。

三个小朋友分别错在(耽误时间、浪费时间、拖延时间——投影片)那么,我们怎样来帮助这三个小朋友,使他们变成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呢?

3、板书课题:珍惜时间,下面就来学习《珍惜时间》

二、形象明理。

1、操作明理。请同学们看看这面钟,仔细听一听,看一看,体会一下,一分钟时间有多长?( 长)可是在这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我们能做多少事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投影片打出:(1)计算题算式、(2)古诗一首〉

实验要求:在一分钟时间里,一部分同学做计算题,另一部分同学抄写古诗,然后统计算,写数量。

小结:我们刚才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计算题,写这么多字,那么,一节课四十分钟能做多少事?一天能做多少呢?一周呢?一个学期呢?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们在一个个的四十分钟里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因此,时间对我们来说就是知识。板书:时间——知识。

2、实例明理。

(1) 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知识,那么对我们的父母,对于千千万万个劳动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2) 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叔叔、阿姨们一分钟能干多少事。 〈调查汇报〉

(3)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全国人民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 打出投影片:一分钟,全国炼钢工人可生产钢115吨; 一分钟,全国农民可生产粮食667吨; 一分钟,全国人民可创造457 万元产值。

(4) 学生小结:一分钟虽然那么短暂,可叔、阿姨、爸爸、妈妈们却为国家创 造了许多的财富,因此 ,对于劳动者来说:(教师板书):时间——财富。

3、结合课文明理——时间的重要(价值)

(1) 学生看课文,课文里写了谁珍惜时间?他是怎么做的? (2) 学生答。(略)

(3) 教师小结:鲁迅先生在55岁的生命里,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看录象明理。(1) 看芦席片断

(二),边看边想,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敌我双方都在抢时间,争取先到达泸定桥,这时候,谁先到桥头,就意味着谁取得了胜利,那么,时间,对于战士们来说就意味着什么呢? (2)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时间——胜利 (3) 录象片断

(三)

问:同学们,你们想想看,为什么救护车、救火车一边开一边鸣笛?〈为了抢时间〉这个时候,赢得了时间就意味着赢得了什么?(生命)

(4) 小结:是啊,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赢得了一分一秒的时间,也许就救活或挽救一条生命。因此,可以说〈板书〉时间——生命。

5、结合板书归纳小结。

由此可见,有了时间就可以学到知识,创造财富,赢得胜利,挽救生命。因而,我们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板书:(宝贵)

6、结合课文明理——时间一去不复返。想一想,议一议:

(1) 请同学们看书,书上有这样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想想,你去年几岁,今年呢?在过去的一年里,同学们生活得十分愉快,有的同学游览了名山大川,增长了见识,有的同学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因此,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去年是非常值得留恋的。但是,现在你能有办法回到去年,再过一次八岁吗?

(2) 教师小结:在人的生命长河中,只能有一个一九九八年,只能有一个八岁,过去了就不能回来了,这是多少金钱也换不回来的,我们之所以说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板书:一去不复返

三、联系实际导行。

1、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录象片断

(一),帮这三个小朋友想想办法,看看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2、学生讨论、分析,教师点拨并板书:增强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抓紧每一分钟。

3、教师小结:时间是无情的,又是最公正的,我们要增强时间观念,合理安排、利用时间,抓住零星时间,争分夺秒,才能做时间的小主人。板书:时间的小主人。

4、举例说说:

(1)班上哪位同学最珍惜时间?说一个具体事例。 (2)今后你打算怎样珍惜时间?

四、总结提高。

1、今天学了这一课,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道理?(结合板书归纳)

2、教师总结:

在当今的社会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些新的机器仪表已经用秒来做计时单位,如银沙电子计算机,一秒钟能进行上亿次的计算。因此,时间在当今社会里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加倍地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地努力学习。

3、朗读古诗〈〈明日歌〉〉

4、结束语: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珍惜时间就能做好事情,学会许多东西,浪费时间只能是一事无成,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慢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因此,我们少年儿童都要像鲁迅先生那样,惜时如金,合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即将到来的暑假,不让时光虚度。

五、布置作业。材料说明:

(一)包括3个小段。

1、小强在上学路上边走边玩的,又去逛商店,耽误了不少时间,来到学校已经 迟到了。

2、小明在星期天里,睡懒觉,看电视,玩耍,浪费了大好时光,以至半夜了还在赶作业。

3、小刚的妈妈早上叫他起床,他赖在床上不起,嘴里说着,再多睡一分钟嘛。

(二)〈〈飞夺泸定桥〉〉资料片断

(三)救火车、救护车救人鸣笛飞驰的镜头。

推荐第3篇:第一二周二次备课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2.揭示课题 读题 教师板书:认真写钢笔字

二、了解钢笔及用法

1.教师出示钢笔,进行实物认识。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学生代表上台试吸,其他学生观看,注意讲究卫生)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还什么?

(1)吸墨水时要用左手扶住墨水瓶,右手反复挤压吸水管,速度不要过快,直到吸满为止。

(2)擦笔时要用软纸或软布把笔端部分的墨水擦干净。

(3)套钢笔时要套牢,要注意有的钢笔是把笔身直接插进笔套,有的则要拧紧。

(4)盖墨水评时仍要左手扶住瓶身,右手拧紧瓶盖。

(5)洗的方法是挤压吸水管,不断的把清水吸进去又挤出来,以达到清洁的目的。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看图片,仔细观察其坐姿及执笔姿势。

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板书)

指名学生按要求摆正坐姿,请其他学生评价。 2.了解行款要求

(1)欣赏钢笔字样张,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2)自己试一试---古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书写时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3)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

1.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同桌互换评价。

2.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五、课后作业:读写古诗《山行》。

第二课时

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

1.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2.认识文房四宝。中国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

3.出示实物。教师简单介绍它们的用途。

二、讲故事,激发兴趣

1.教师课前收集有关古人苦练书法的小故事

晋代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叫王羲之,他从小喜欢书法。

有一次,王羲之在书房练字,书童给他送来了馒头和蒜泥,劝他趁热吃。王羲之口里答应着,心思却全在练字上。过了好一会儿,母亲来书房看他,只见王羲之右手拿着笔,左手拿着半个馒头蘸了墨汁往嘴里送。母亲吓了一跳,连忙过去阻止。可王羲之抬起头开心地说:“妈妈,今天的蒜泥真香啊!”看着他满嘴的墨汁,母亲哭笑不得。

王羲之每天练字之后,总要到门口的池塘边清洗毛笔和砚台。起初,池塘里的水还很清澈,可王羲之不停地练习书法,不停地清洗毛笔和砚台,天长日久,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竟然变成了黑乎乎的墨池!正是凭着这股刻苦勤奋和坚持不懈的韧劲,王羲之终成一代大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有其父必有其子。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在小的时候也写得一手好字,得到长辈们的夸奖。但不久他就骄傲起来了。

王献之写了一个“大”字,王羲之看后,随手加上了一点,变成“太”字。王献之将字拿给母亲看,母亲笑着对王献之说:“‘太’字只有这一点可以和你父亲的相比,这才是真功夫,其他的只是形似而已。”

王献之听了,觉得很惭愧。从此他更加努力练字。他像父亲一样,他洗砚的水也染黑了一个池塘,最后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2.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

三、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

1.请学习书法的同学介绍,教师补充

(1)选择合适的毛笔。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3)写前注意点: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

2.学生练一练。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并用镇纸压好,再将适量的墨汁轻轻倒进砚台或小碟子中,按毛笔的握笔方法通过手指的运动轻轻旋转笔杆掭笔。

6.写后注意点: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四、欣赏毛笔书法作品

1.欣赏第5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读书法作品,应该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读,与平时读书的顺序有区别。

3.总结: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五、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请学生做一做荡起双桨的姿势。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三、精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此时你眼前的美丽景色以及看到美景时你的心情。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读第

五、第六行。

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5)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

2.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洒望听(唱歌)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词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3.选字填空

应 映( )照 答( ) 放( )飘 漂( )浮 ( )扬 ( )荡 4.词语搭配连线

美丽的 风

愉快地

鲜艳的 白塔

轻轻地

凉爽的 红领巾

尽情地

板书: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倒( )

)泊

飘荡 欢乐 歌唱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

3.指导朗读。

读第

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

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

三、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党

祖国

四、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浪塔墙洒悄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五、课堂练习完成《补充习题》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2) 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3) 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

“无字词典”指什么?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4.细读第9段:

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三、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

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推荐第4篇: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教师备课实施细则

——强化二次备课 ,扎实、高效的上好每堂课

一、指导思想

强化二次备课,立足教师、班级学生实情,实施差异管理,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执行能力,使备课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化,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具体要求

强化备课立足于“两个要点”: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力求上课实现“三个沟通”:即全员活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课后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做好“三个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凸显,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得到激发,思维是否得到激活。

1、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备课,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己教学素养及风格,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改、调整教案中的教学过程,对其内容进行标、增、删、改、调,形成可操作的、针对性较强的教案。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成二次备课。

2、二次备课要针对不适合本班学情的环节要加以改动,对整个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做必要、合理的修改,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增加自己的创新备课内容。

3、二次备课的数量要不少于本课时教案总量的三分之一。

三、二次备课的内容

1、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以本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教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本班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教学设计

(1)教案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自己本班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是否给予足够的时间,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设计了巩固练习。

3、备练习设计与作业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的练习、新知与课外延伸及巩固练习作业的布置。

4、备课后反思

回顾教学成败,总结好办法,查找教学中的不足。课后反思要重视质量。能联系自己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借鉴性强,要有说服力,每课一篇。

四、做到“标、增、删、改、调”,具体做法提供如下参考:

1、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2、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有关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3、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写出自己的见解。

4、改: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5、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6、个人二次备课要突出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在教法优选、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7、教师在教材上也必须要有批注、勾划,体现深入研究教材的思想。

8、教案书中空白位置不够用时,请自行用白色打印纸根据实际位置大小裁剪加页。

总之,二次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达到教案的最优化;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教案。

二次备课,不仅要求我们在自我反思中改进自我,同时引导我们开放自己,在同伴间的观摩与互助反思中学习别人,发展自我。真正实现由“学习型教师”逐渐向“能力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处

2016年8月

推荐第5篇:如何二次备课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一、二次备课的必要性

1、什么是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是与一次备课相对而言的。教师参与的集体备课,所做的教学素材搜集、他人方案搜集、教学方案的初步制定等等准备性工作,都是初次备课,都应该归入一次备课。教师个体对一次备课所占有的资料及初步预设的教学方案的再备课,备课活动实现质的提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就是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时,教师对自己预设的初步方案进行重新审视,或增删或调整,是他人智慧与个体独立认识的有效组合,是教学素材的深入把握与有效使用,是基于具体班级具体学情的教学方案最优化。

2、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备课

我们要肯定一次备课的积极意义,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一次备课存在的不足: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易偏差。因先阅读他人方案,没有基于具体学情的定位,容易先入为主,课堂目标及追求会产生偏差。

二是易于搬抄,设置的课堂教学方案恰切性低。教师个体的素养积淀及课堂教学技能,与设想实施时所需的积淀与技能并不对等,实施时有出入有障碍难以实现。

三是所用教学素材往往感悟不深选择不精效用不高,易造成课堂上学生学习探究感悟流于浮泛,缺少深度。

如名师的成功教学方案,是适合名师特点的个性化设计,选用的素材名师有深入而独特的感悟,名师会有足够的魅力及课堂技能召唤学生积极参与。换成其他教师,个性特点不同,感悟不同,积累不同,名师方案就会失去意义。抄用这个名师方案,课堂教学的平庸暗淡或低效失败就在所难免。

3、二次备课的意义 有了二次备课的认识与策略,现代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些纠结就能很好地解决。教师的备课就不会再被“丰富的资源”所蒙蔽,被“名师方案”所左右,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实现教学研究主体的回归。

有了二次备课的认识与实践,教师的有效备课就能更上一个台阶。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之前分发他的教案,最后一部分是“教学反思”。来听课的教师都有点纳闷:还未上课,何来反思?原来,他把一次备课之后再备课时认为应该如何调整增补的内容加上去。如果这位教师把小标题“教学反思”改为“二次备课”,这部分内容就明确了,再备课所拓展所显示的意义空间就可更广阔了。

通过这几年的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总结,我觉得二次备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重新审核确立学习目标;

2、兴趣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指导性原则:根据学习目标就相关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4、预设性原则:根据导学案的编排对问题进行全面预设,同时要留有余地。

备课是教学常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的话,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班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备课,二次备课能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下面我就谈谈二次备课的方法、内容和要求。

二次备课的方法: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教学设计。(1)看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看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3)看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4)看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5)看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步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尤其看此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困生?

3、备练习设计。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4、备教学效果。分析一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课时后的二次备课就是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也就是我们写的小结或反思。

5、备教学评语。老师要在学生们展示之前,要对学生们在展示过程中的情况,做到方方面面的预测和预设。只有我们预见充分,我们才能驾驭课堂,做到游刃有余,尤其在“三疑三探课”中,更要好好准备预设问题。

6、备课堂教学模式。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资源,特别是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重实质。采用什么模式上课我们不做统一要求,教无定法嘛,但是我们所采用的办法一定要是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是教师能轻松上课,学生能愉快学习的方法,是科学高效的好教学模式。因此二次备课要特别注重备课堂教学模式。

二、二次备课的形式与特点

不同的时段,二次备课有不同的做法,有着不同的备课意义。

1、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

集体备课时,主备教师选用的教案是特级教师或是名师的,或是区域内骨干教师编制的,或是独立精心编制,然后集体讨论形成共案,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样的共案是面向年级所有教师与所有学生的,他人智慧、集体智慧可能的校本化个别化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具体教师具体班级。

教师做好集体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具体办法有:一是把集体备课内容视为备课素材,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对共案进行重新组合,进行具体化个别化工作;三是进行具体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内容、针对性练习设计等的补充。

所以,备课组集体备课或统一印发共案时,首先应鼓励重新编制教案,把共案当成参考资料;其次,印发的共案应留白,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师个体进行二次备课。

2、个别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 现代教师的个别备课,已不同于过去的面对一本课本一本“教师教学参考用书”苦苦琢磨的年代,有各种版本的纸质资料,有互联网的资源,素材是丰富的,是另一种意义的“集体备课”,是一种与名家、名师及各种“高手”对话状态下的备课。但很多教师容易在各种文本素材和“精妙”方案前迷失自己。

如何做好个别备课之后的二次备课?一是教师个体对学科课程意义应有独立的认识,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思考,才能消除各种无关信息的干扰。二是从学情出发,做好素材和方案的选择、重组与创新工作,教学内容要适合具体班级,方案应与具体的课堂情况结合,以演绎出可能实现的合理细节和过程。

3、课堂上的二次备课

应对课堂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应提到备课的层面来认识。教师课堂上的二次备课,是即时设计做出应变的方案,有效地解决课堂中新问题的工作过程。当预案设计不当而致课堂推进“卡壳”时,直觉上判断出教学内容不适合,需要即时推出新的学习方案;当课堂出现学生的精彩发言时,就应马上拿出有效方案,让学生的成功思考对其他学习同伴发挥更好的启发促进作用;当学生探究出现困难或错误时,相应的因素是很好的课堂资源,就要当下设计方案,用好这个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4、连续课之间的二次备课

教师一般担任同级的两个以上教学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方案在前一节课的实施不可能完美,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追求卓越的过程,一般会发现新的问题,会有不满足感,会产生新的思路和追求,课间需要调整处理,以提升下一节课的课堂效益。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在上完前一节课后挤时间再备课,再认识,对前一节课上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梳理,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分析原因,克服缺点及经验不足,进行改进,进行提升性思考。

5、课后的二次备课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在课时教学、单元教学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及时再备课,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情况,进一步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案,实现业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的提升,以在下一个阶段工作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后的二次备课,是完成了预定的课时或阶段性教学任务之后的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仍然是拿着原先的教案去上下一节课,甚至下一年或几年后也重复着今天的教学方案上课,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也不会进步,他会永远停留在一个“经验型教师”的水准上。

三、怎样做好二次备课

1、教学素材的重新选择

备课及现代条件下的课堂,教师往往会塞进太多的“精彩素材”,课堂教学内容上有太多的“点”而致“消化不良”,最终是难点没有突破、重点没有突出。二次备课,重新感悟素材并作选择是必过的“坎”。

重在占有。课堂的教学素材涉及教学设计的细节及相应的内涵,要追求有效地读入,充分地占有,从而达到真正的积累与储备。很多教师上课之前重新熟悉素材,或默一下,甚至是背下来,追求有更深入的感悟,都是二次备课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和鼓励。充分占有素材,课堂上自会熟能生巧,自能纵横捭阖,处“变”不惊,应“急”有方,信手拈来。

重在筛选。课堂普遍存在预设教学素材过多、没有充分利用的现象。过多的教学素材挤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削弱了学生的深入探究。应重新认识并进行筛选,“瘦身减肥”,挤掉不那么重要的素材,甚至是忍痛割爱,摒弃课堂上材料繁多的“快节奏、高密度”的“高效”的做法,达成集中而深入的探究活动,课堂教学才可能有所突破。

重在发挥效用。教师对教学素材内涵不甚了了,或是没有设计好充分利用的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时自然就是“表面文章”,课堂上难免出现假问题、浅提问及应付式“读”“问答”之类的活动,课堂可能就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素材重在精,重在深入挖掘,重在效用。重新选择是素材的深度思考,是重新审视,有独特的感悟,有新的发现,找到素材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效联系点,发挥教学素材的应有效用。

推荐第6篇:猫二次备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四级上册

15 猫

第一课时

济阳县孙耿镇辛集小学 王毅

教材分析:

《猫》是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专题下的第三篇文章,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这是课文在表达上的两个特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总之课文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感情主线,表现人与猫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了一个美好和谐的境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我要求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老舍笔下猫的特点,并是从哪些方面,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的。也使学生感受到主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有关描写动物的文章,具备了一些阅读和描写动物的基础,但如何在文章中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反映作者对动物的感情,学生接触较少,因此,让学生感受作者描写动物所用的不同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和写作此类文章。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枝折花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3.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从而树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4.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你们能猜出来吗?【课件出示谜语: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瞳孔遇光能大小,唱起歌来妙妙妙,夜半巡逻不需灯,四处畅行难不倒。省省省,干活不点灯。俭俭俭,没水也洗脸。】(猜一动物)谜底:猫。

2.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是猫。我们都见过猫,有的同学家还养过,你喜欢猫吗?能说说你对猫的印象怎样?(学生发言)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也很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位作家就是老舍先生。关于老舍先生同学们了解多少?(学生发言)。

3.出示老舍的简介。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了解课文。 2.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认读生词。(同桌互读、指读、开火车读)

任凭尽职 贪玩 勇猛 淘气 开辟 稿纸 无忧无虑 温柔可亲 丰富多腔 生气勃勃 屏息凝视 枝折花落

(2)正音。处理多音字“折、屏”。

【设计意图:“折、屏”两个字的读音接触较少,因此需要教师的更多关注。】 3.书写指导“贪”。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占位。谁愿做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今天的人对宝贝的东西有“贪”的欲望) (2)师范写,强调“人”字头要大,要能包住下面部分。 (3)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仿写,其余同学生在本子上模仿写两个。 4.把握内容,整体感知。

课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老舍爷爷家的猫是只怎样的猫?(指答板书:古怪、可爱)你能读出有这两个词的句子吗?(指生读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古怪”和“可爱”

导语:无论古怪还是可爱的猫,我们都能感受到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之情)

1、读了课文,除了古怪和可爱你还能用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说一下老舍爷爷家的猫是什么样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默读自学前三个自然段。

3、指读交流:刚才老师看见同学们读得、说的激情飞扬,那么哪儿最能表现出老舍爷爷对自家猫的喜爱之情?现在就读给大家听听吧。

(1)老师范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请学生自由品读有关表现猫“既老实又贪玩”的词句,谈出体会。 ①引导学生主要抓住“乖”字体会“老实”。

“乖”本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词语?(小孩子的),这里却用在了猫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老舍先生把猫当做自己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抓“一天一夜、任凭„„也„„”体会“贪玩”。 “任凭”可以换成哪些词呢?谁能用“任凭„„也„„”说一句话? 想一想,都有谁,会怎么呼唤它呢?从家人的呼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担心猫、爱猫)这儿的担心中包含着多少爱啊!

③指导朗读。

老舍爷爷家的猫真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的人见人爱的性格古怪的猫啊!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情感再读一下它的老实和古怪吧!

(2)学习“尽职”部分。

课件出示(他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① 理解“屏息凝视”。

“屏息凝视”是什么样?(学生做出一副瞪大眼睛、屛住呼吸、一动不动的样子)为什么这么做?(老鼠非常狡猾,呼吸声大了,不看紧了,它就溜掉了。) ② 体验“屏息凝视”。

那我们都来做做屏息凝视的样子吧。(模仿10秒钟)什么感觉?而老舍家的猫却这样屏息凝视的一等就是几个钟头,你体会到什么?

③ 指导朗读。

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老师范读,再指名读,引导学生把“屏息凝视”读的轻些,把“非„„不可„„”读的坚决些。) (3)学习“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出”部分 引语:哪儿还能体会出老舍爷爷喜欢他家的猫? ①体会猫的温柔可亲。

课件出示“他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他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你是怎么体会到老舍爷爷喜欢他家的猫的?(蹭、抓痒、踩印几朵小梅花)“小梅花”指的是什么?(在稿纸上留下的小脚印。)老舍爷爷为什么不把踩的脚印说成“脏脚印”而说是“几朵小梅花”?(老舍爷爷太喜欢这只猫了!)

是啊,老舍爷爷真的太喜欢这只猫了,我们再来深入思考一下,猫和主人是怎样的关系和情感?(猫依赖主人,猫亲人)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蹭、把脖子伸出来、跳上、踩印)

引导方法:老师在此要采访一下每只猫了,请问高兴、惹人喜爱的猫,你在干什么呢?(我身上痒,蹭蹭舒服;在跟老舍爷爷撒娇)请问你和老舍先生就像是„„(小朋友、孩子„„)

我知道咱们的女同学都爱撒娇,也最爱和自己亲的人撒娇,那我们所有女同学一起撒娇般温柔可亲的读一读吧!(女生齐读)

②体会丰富多腔

引语:高兴的时候,它还会怎么样?

课件出示“他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谁能叫一个给大家听听?

什么是“丰富多腔”?(引导学生结合本句话或者给你自己的模仿理解。) 老舍爷爷特别喜欢它,你喜欢它吗?来读读吧!

③高兴的时候小猫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呢?(你会对生气的猫说些什么?)然而任凭你对它说些什么,它也一声不出!这么古怪的脾气,你还喜欢它吗?为什么?(否则生活就没有了情趣了、可爱、有意思、像多了一个小伙伴、特别好玩)

(4)学习“既胆小又勇猛”部分 还有能体会出老舍爷爷喜欢他家的猫?(指名读答。教师评价总结即可“这只猫有的时候那么胆小,有的时候又那么勇猛,真是太古怪了!”)

【设计意图:第1—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突破:1.猫的性格古怪在哪几个方面,从文章中找出这些词语并用关联词“既„„又„„”概括出来。2.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猫的性格古怪、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习刚满月的小猫(课件出示满月小猫的图片)

(1)小猫满月的时候非常可爱。对于老舍爷爷家的刚满月小猫你觉得哪儿更可爱?默读并标出有关语句。

(2)学生默读自学。 (3)指答交流。

课件出示“他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秧。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他,他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舍先生是个爱花之人,他在写过的一篇文章《养花》中写道:“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下了暴雨,邻居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老舍家养了很多花、老师爷爷特别喜欢花,花死了会很难过、菊花被砸死了,全家都没有笑容、老舍爷爷对花的感情很深„„) 老舍爷爷这么的喜欢花,可是当这只小猫在他的花间打闹,甚至随意践踏,老舍先生都没有责怪它,这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深入引导:(一是太可爱了;二是爱猫胜过爱花)板书“爱”。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外的补充更加体会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

四、在品味句子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并完成填空练习课件出示: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课文第4自然段是从( ),( ),( )方面写小猫的淘气。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再填空能帮助学生更牢的记住猫的特点,更加容易的背诵课文。】

五、回归升华

1、老舍爷爷爱花,可是更爱小猫,小猫在他的眼里就像一个孩子。这种把猫当作人来写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所以文章很多地方都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借助很多描写人的词语写猫,表达了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之情,猫对老舍爷爷的亲密情感!你能找到吗?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句或词语。

3、指答交流,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爱猫,猫亲人;猫和人之间亲密无间„„)

4.你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一个句子吗?

5.现在就让我们把学到的方法用起来吧!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某一个特点,如:外形、步态、睡觉、吃食、玩耍等来具体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这是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总结,对于学生进行动物的描写有指导的作用,值得借鉴与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语言积累:摘抄你认为好的词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一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

板书设计:

15 猫

古 怪 淘气可爱

老实 贪玩 尽职 生气勃勃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天真可爱

胆小 勇敢

人爱猫 猫亲人

推荐第7篇:怎样二次备课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新课程改革引发了我校转变备课方式的研究,形成了以“专人主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加强反思”的备课流程。二次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修订,达到教案的最优化;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教案,将教和学真正一体化。重点研究知识点如何攻破?环节如何过渡?情景如何创设?

一、课前二次备课的内容 一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

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集体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二备活动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的活动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问题的设计是否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活动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

(4)教案中设计的活动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 三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 二、二次备课的方法和步骤

用红笔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增减相关的活动内容;增减有关的练习或作业;增减相关的检测与评价内容;将具体的指导、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教案。

三、课后二次备课的侧重点

教学前设计与备课无论多么充分,毕竟是处于设想之中,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却是千变万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总不可能和设想一模一样,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情况发生,在与学生思想交流碰撞过程中,也有可能触发灵感。教后二次备课我认为主要可以侧重以下几方面: (1)备教学中得与失。记录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成功之举,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设计,可以在以后再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

(2)备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课堂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就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

(3)备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住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所以记录下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也是对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4)备学生的困惑,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更好的方式、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

作为教师,上课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去天天上课,而不去反思总结,就很难有所提高。因此,写好课后反思是我们教师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堂课后,及时回过头来把自己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机智之处,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通过二次备课,不仅要求我们在自我反思中改进自我,同时引导我们开放自己,在同伴间的观摩与互助反思中学习别人,发展自我。真正实现由“学习型教师”逐渐向“能力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二次备课的方法

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有关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二、二次备课的内容

1、一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以本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集体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二备教学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

(2)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3)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与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给予足够的时间,是否设计了巩固练习。

3、三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三、二次备课的要求

1、个人二次备课要突出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在教法优选、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2、教师在教材上也必须要有批注、勾划,体现深入研究教材的思想。

推荐第8篇:坐井观天二次备课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增长见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及图片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课前热身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出示动物小图片)你们瞧,这可是老师亲手画的,精心为你们准备的,喜欢吗?不过只有学习认真,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做得到的小朋友坐端正。真棒!词语娃娃正等着你们呢!

1、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口渴

回答

相信

抬头

小鸟

无边无际

说大话

弄错

井沿

看见

青蛙

2、理解词义: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吗?

词语搭配:无边无际的( 天空 )( 大海 )( 沙漠 )( 宇宙 )( 太空 )

3、说句子:任选其中一个词语说句子。4个

小结:小朋友能够学以至用,老师真佩服你们。

二、激趣导入

为了奖励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 请同学迅速把书翻到60面,大声读读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2、想一想: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发生争论的故事?

{ 贴小鸟、青蛙图片 } 争论什么?(天的大小)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

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记出来。 一共有几次对话?谁来读出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对,就是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3、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谁来试试?

③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子?要读出奇怪的问的语气。

谁来读读?

1、2组读青蛙的话,

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 师贴出句条。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

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

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可见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③改换句式:请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师读, “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④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让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

1、2组齐读青蛙的话,

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你认为谁错了?(青蛙)你们的意见相同吗?

③你们都认为青蛙错了,为什么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实验: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想象

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无边无际呢?

因为它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你们飞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相信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看)

五、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说话练习

①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

(很大一片天空,美丽的风景)

②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 指名说

③互动学习:同桌一个演青蛙,一个演小鸟,想象一下青蛙看到井外的世界之后会说什么,小鸟又会说什么。

2、揭示寓意

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呢?为什么?

{板书}:

见识广,见识少

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我们曾学过识字4,当中的哪两个成语与坐井观天一样都表示看问题不全面,目光短浅?管中窥豹,一叶障目。这样可是不对的。

我们班还有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学好知识,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做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哦。

六、课后游戏:分角色朗读表演

下面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人到台上扮演青蛙和小鸟,带上头饰进行朗读表演,演得好的话老师将把美丽的头饰送给他。

1、分角色朗读

2、评价、奖励

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的鼓励。

七、课堂作业及课后练习:

1、填空:(小黑板出示)看你能填出几个合适的词语

2、抄写课文后面的读读记记(积累词语)

3、课后同学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情景写一些。

推荐第9篇:二次备课要求

宋集乡中心小学二次备课要求(试行)

一、指导思想

硬化二次备课,立足教师、班级学生实情,实施差异管理,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执行能力,使电子备课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化,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具体要求

1.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自己的班情、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己教学的素养及风格,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增删改调,进行二次备课,形成可操作的、针对性较强的教案。

2.二次备课的数量分两种情况。针对不适合本班学情的环节要加以改动,对整个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也可做修改,还可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增加自己的创新备课。常技科也要做二次备课,教学反思可以少一些。

3.课后反思

回顾教学成败,总结好办法,查找教学中的不足。课后反思要重视质量,能联系自己教学实际,针对性、借鉴性强,有说服力。每课时都要有教学反思。

4.教研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组内教师学习交流二次备课的情况,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

5.复习课

复习课的课型可分为知识梳理课、专项练习课、试卷讲评课。

复习时应做到:一是查漏补缺,二是归类指导,三是巧设不同层次练习,深化认知。每堂复习课都要确定一个主题,扣准一个核心,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做到课课有教案,节节有训练。

6.加强集体备课,由各教研组组织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

7.加强备课检查

教导处每月进行备课质量检查,对照备课要求打出等第,与个人常规考核挂钩。

推荐第10篇:二次备课心得体会

二次备课的心得体会

陈劲松

在既定的教学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条件下,教师是否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是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对此,广大教师的认识是充分的、深刻的,无论从战略上对教材进行整体性的学期总备课,还是从战术上具体落实的单元备课、直至每一课的课时备课,大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仅仅做到这些又是不够的。如果把通常说的备课看作课前的准备工作的话,这种准备工作一般是经验的乃至主观的,其实际效果只有通过上课的实践才能检验,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完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再备课,即对课上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思考总结,克服缺点及经验不足,通过再认识,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准备。随着教学工作的进行,在单元教学及学期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也应该及时进行再备课,以检查、总结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情况,进一步揭示教学规律,制定下一个阶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由此看来,我们有必要对备课这一环节作出性质不同的区分,即把课前的准备活动性质的备课统称为第一次备课,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期前的总备课、各个学习单元的备课,以及具体的每个课时前的备课,都属于第一次备课;与第一次备课相对应的,即通过教学的实践,对教学效果具有总结性、反馈性的备课称为第二次备课,它自然就包括了从课时后备课到各个单元后备课再到学期后备课的内容。

第二次备课,主要是根据现代教学认识论和学习心理理论提出的,它必将遵循和反映现代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因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1.教学的认识过程基本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既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因而“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行得科学而有成效。”①教学的认识过程应遵循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基本规律。第一次备课便是由认识到实践的“认识”,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安排和管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因此,第一次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是,第一次备课仅仅体现了“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并没有完成对教学的认识

过程。因此,只重视第一次备课的过程是不够的。

第二次备课是由“实践到再认识”的再认识。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对教学中所用到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的再认识,包括对比加以思考、分析、归纳、推理、评价,必要时还要重阅教材和查阅参考书,从中得到一些新的认识,总结出某些教学的“规则”和特点。教师通过第二次备课,可以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尽快地对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作出质的判断和量的分析。如估计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处理和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取是否适当,教学的组织安排和教学的进度是否合理等等。教师通过第二次备课获得信息反馈,既是对第一次备课的认识效果进行评价,又能根据教学实践,及时总结自己教学的优缺点,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甚至提出有一定创造性的见解,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这样,认识又再上升了一个层次。相反,如果只求教学形式和教学进度,对教学实践抱着应付的态度,那么,认识将难于达到第二层次的高度,更达不到第三层次的高度。不少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则正是遵循“由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的规律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的。

2.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学习—巩固—再学习

现代学习心理学和认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主体学生利用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加工、改进从而消化、吸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靠已知掌握未知。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后教的知识都根据先教的知识。”已学的知识象植物的生长点,当具备一定条件时就能“生长”出新知识来。但是,“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及时巩固、掌握,否则它就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已知”。当新学习的未知与这些未被巩固的已知有关时,未知将不能(至少不能完全)被掌握,这个未知就不能真正转化为“已知”。而这个新的“已知”(实是半知半不知)又将影响下一个“靠已知掌握未知”的新的学习循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学越困难,越没信心和兴趣。大量事实表明,学生一旦由于一时难以克服的原因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学业上的挫折,而得不到及时“补救”,往往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甚至一蹶不振。与其相反,由于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几乎每个未知的学习都又是在为下一个未知做准备,所以,对于每一个未知,如果能及时得以巩固和掌握,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变为学生真正的“已知”,越学越主动,越有信心和兴趣。第二次备课便是反映和遵循了这种“学习—巩固—再学习”的认识过程规律,体现了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有经验的教师,不仅重视上好课,也重视第二次备课,善于把第一次备课和第二次备课紧密结合起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充分的教学反馈信息和改进依据,使教师的讲

授与学生的学习更好地配合,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经过学生的回味、反刍、运用、检验、改进,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他们个人的智能。

可见,第二次备课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第二次备课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只有很好地掌握这个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第二次备课在为教学工作导航,它不断向教师、学生、领导显示教学运用的方位、速度、航道,指明教学应前进的航向,激励各个方面同心协力,以最佳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次备课是针对我国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状况提出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备课并不是第一次备课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实际教学实践的包罗万象的投影。它充当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必然有其自身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1.课时后备课

“分析一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②课时后备课就是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许多优秀教师都很注意课后的检查小结,在教案中记下“课后记”,写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修改教案或讲稿,为以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这种“课后记”就体现了课果后备课的基本内容。

一般地,课时后备课应着重备好以下主要内容:

(1)备好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切性程度和目标落实情况。 通过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应检查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规定的要求;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做到了教学目标具体化,并让学生了解;最后要检查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

(2)备好教情。这是对教师教的效果的检查和总结。 其中主要包括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突出了“双基”,教材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准确,处理的方法是否得当;知识的传授是否注意了系统性、整体性以及知识网络间的联系;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具有启发性、运用得有效程度如何等。另外,还包括教师驾驭控制课堂教学的情况,如各教学环节处理的是否得当,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组织的是否紧凑、科学以及教师的教学艺术发挥得如何等。总之,备教情,就是要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

(3)备好学情。这是对学生学的效果的检查和总结。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苏格拉底曾把教学比做助产术,教师是“助产婆”,学生是“产妇”,产妇通过助产婆的协助生出新的生命。备好学情,首先应备好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程度,“所有的教学效果,都是以为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③其次应备好一般学情和个别学情。教师研究一般学情,就是要考查分析班级学生的群体特点,掌握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状况、能力水平和心理特征,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又要注重分析个别学情,兼顾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课堂反映情况,并分析其各自的“背景”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就应在课后的备课中及时制定补救学习的措施。这里的补救学习既包括对差生的补救(比如适当补课),也包括对优生的补救(比如超前学习),其目的是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大的发展。

2.单元后备课

各科教材都是根据本科教学内容的特点由若干个单元所组成,教师通过第一次备课,在单元教学之前,已认真做好了单元备课,本单元结束,教师应在其中的各个课时后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单元后备课。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1)检查本单元教学计划和目标的落实情况,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措施。

(2)考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活动的序列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确立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分析单元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知识联系,并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结构。

(3)确立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比重,分析本单元与其他各章节、各单元的知识联系,考虑知识和方法迁移、同化、顺应的合理途径。(4)总结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取效果, 检查在教学各章节知识内容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经验,进一步探讨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5)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总结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的困难、分析其原因,考察好、中、差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教学。

3.学期后备课

学期结束后的备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本学期教与学的总的考查和评价,同时又通过教学信息的总反馈,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总体规划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在实质上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学期后的备课应在各个课时后备课和单元后备课的基础上,对本学期的教学效果综合考查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经验,使其达到理性认识,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以揭示教育规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学期后备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1)考察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和目的落实情况, 着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协调,以及长远目标和就近目标的结合,并结合目标的层次性,总结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原则。

(2)考查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分析总结如何在完成教学计划任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3)制定本学期学生档案分析材料。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思维特征、身心发展状况、思想表现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从单一的横向比较为纵横综合考查,为进一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和因材施教作好准备。

综合以上分析,对比第一次备课和第二次备课,我们不难看出,两次备课虽有很大的互补性,但他们在各备课环节上先后顺序相反,在内容和性质上也有明显不同,二者不能相互代替;另一方面,两次备课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第二次备课是在第一次 备课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实践,便对第一次备课的效果作出检验和评价,同时又弥补了第一次备课的不足,增进了第一次备课所不具备的内容和功能,从面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再者,从第二次备课中又可获取大量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指导和改进第一次备课乃至整个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依据。这样由第一次备课到第二次备课又到第一次备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断地把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到新的阶段。

第11篇:二次备课心得体会

二次备课心得体会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本学期我们积极响应教育局教研室的号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备课效益大大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意识到集体备课有以下三点好处:

1、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2、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3、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

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集体备课能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集体备课对我的帮助。

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我都受益匪浅,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1、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帮助我理解新教材。

2、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帮助我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3、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帮助我提高教学水平。

4、“以人为本”的作业评语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校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因此有的学科备课组准备的不充分,显得有些仓促。

2、有的学科备课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教研效果。

四、改进办法

1.提高认识,促进行为的自觉化。组织教师学习讨论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交流使用集体备课后的收获,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备课应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2.改革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备课热情。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集体备课,大家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且提高了我校整体授课水平,大面积提高

了教学质量。

总之,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搞好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有这么一句话说的很好“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集体备课在我们学校已成为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而我也会继续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互动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2012年6月

第12篇:单簧管波尔卡二次备课教案汇总

《单簧管波尔卡》二次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单簧管波尔卡》。听辩主体旋律的重复出现,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分析乐曲旋律,并画出旋律线,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

2.能随乐进行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3.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以一首乐曲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教学,即在一节课以欣赏一首乐曲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课型中的音乐作品一般是需要“精听”的经典名曲。教学时不只是整体性的、浏览性地聆听乐曲,而是需要“借曲发挥”,即以问题为引导,采取整体聆听与片断聆听的欣赏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表现力、熟记乐曲的音乐主题,了解音乐的表现特点及相关的音乐常识。本课正是此种类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围绕欣赏一首经典乐曲《单簧管波尔卡》展开,通过多种聆听欣赏和参与表现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作品的音乐表现魅力,同时教学又不拘泥于这一首乐曲的欣赏,而是由对一首经典的乐曲的欣赏,拓展到同体裁一类乐曲的特点。认知教学重难点: 听辩乐曲风格,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情绪、速度,并用旋律线、动作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

电脑、响板、碰铃、沙锤、单簧管、画好的旋律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放《单簧管波尔卡》音乐,学生律动入场坐好。

二、欣赏教学 1.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听着乐曲跳着优美欢快的舞蹈进入教室,你知道是什么乐曲吗?你认为是中国舞曲的,请你举起手掌,如果你认为是外国舞曲,请你举起拳头。听老师喊“开始”后一起表示一下好不好? (学生举手表示)

师:哇!有同学猜对了,是外国舞曲。 2.出示课题,并讲解“波尔卡”。

师:这是一首波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创作的舞曲,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叫什么名字(齐读)。“波尔卡”最初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而且舞者常会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波尔卡”。后来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用“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从题目里,我们知道,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单簧管),我们来看看单簧管长什么样子吧。(看图)老师今天也带了一支单簧管过来,我们现场来听听单簧管的声音吧!老师希望不管老师吹得好不好,都希望能听到你们鼓励的、文明的掌声。(师吹)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单簧管的吹奏好不好?(生模仿) 3.初听A主题音乐 (1)拍手表现

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 (2)听旋律,画出旋律线。

师:这段旋律给你们的印象一定最深。让我们用图形把它们画出来吧!(出示图形谱) (边听旋律边画旋律线。) 4.完整聆听

师: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是这首乐曲的最重要的主题,它出现了好多次,让我们以前来数一数吧! 听完问:出现了几次? 生回答:三次

5.能帮A主题配上伴奏吗? 响板伴奏: XX ∣XX ∣XX∣XX ‖ 6.聆听B主题音乐:

师:在主题音乐中间还有2段好听的旋律,我们再来听听, (1)聆听B主题音乐 A.画旋律线 B.配伴奏 碰铃伴奏:

X― ∣X― ∣X― ∣X― (2)聆听第三主题音乐 A.画旋律线 B.配伴奏 沙锤伴奏:

X ― ∣00∣XX ∣XX ‖ 7.节奏游戏

第一主题及其再现:响板XX ∣XX ∣XX ∣XX ‖ 第二主题:碰铃

X― ∣X― ∣X― ∣X― 第三主题:沙锤

X ― ∣00∣XX ∣XX ‖

‖ ‖8.音乐游戏(完整聆听)

师:哇!小朋友演奏地真棒,将来一定能成为演奏家。这首乐曲是一首舞曲,那就让我们随音乐翩翩起舞吧。 (1)分主题学动作

B主题:男女生交替站立拍手

C主题:男女生单手拉,向前伸展、面对面拉手走三步跳一步 (2)放音乐,学生跟音乐表演。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欢快好听的音乐波尔卡,这都是作曲家根据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由此,我们也明白了,音乐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尽情的享受音乐的美妙吧!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乐曲整体欣赏多达6次以上。由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学生并不感到重复乏味。相反多次的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印象。当小兔子提出:你想怎麽和音乐一起玩时;学生们积极发挥想象,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进行创编活动。 我的感触: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到在音乐教学中,将游戏,表演、律动等诸多形式引进课堂,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听、玩、奏、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是变苦为乐学的良好途径,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上好每一堂课,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

今后措施: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的想象不够充分。我觉得他们的创新意识还需要继续培养,创新意识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1)较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2)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的核心内容。(3)积极的求异性。求异性是指学生个性中的那种不愿随大流而喜欢标新立异,乐于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4)图谱提供的时间。

第13篇:《变脸》二次备课附图片

第 1 页 2017-10-25 《变脸(节选)》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

2.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鉴赏戏曲的能力。 3.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川剧变脸绝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刚这段录像中给我们展示了中国戏剧中的一门绝技,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表演的绝活——变脸。今天走进魏明伦先生的经典剧作《变脸》,结识一位“变脸王”水上漂老人。

二、预习检测

糍粑(cí bā)

打鼾(hān)

阴霾(mái)

鹭鸶(l ù sī)

怡然自得(yí):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睡眼惺忪(xīng sō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niè):轻手轻脚。

三、略读课文——概括情节

过渡语:一出戏就跟一部小说一样,也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大家浏览全文,复述故事,说出这出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大意 1. 让学生复述故事。

(在课下同桌相互倾听,然后再找学生发言)

剧中首先描写了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的情景,水上漂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传人而自得,对“孙儿”倍加疼爱,狗娃则乖巧伶俐,很讨老人喜欢,二人其乐融融。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还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担忧不安。

狗娃上岸撒尿发现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欲用童子尿治伤,发现狗娃是女孩,剧情急转直下。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发生了尖锐冲突.剧情达到高潮。

水上漂忍痛抛弃狗娃,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在经历了这一番惊险之后,剧情终于有了结局。 2.明确:

开端——水上漂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了狗娃。

发展——水上漂想传变脸绝技给狗娃,以帮助他实现传宗接代的愿望。

高潮——无意发现狗娃是女孩,心痛不已。想要抛弃狗娃,让其自谋生路。

结局——最终被善良的本性唤醒,救起了并收留了狗娃。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

过渡语:剧本的题目是变脸,剧情也是围绕变脸展开,文中的主要人物在剧情发展中也在不停地变脸,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如何变脸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文,结合剧本中的细节描写来解释这一张张变幻的脸

(一)水上漂。

预设到的几种情况:

1.是欢喜的脸,我从第124页的“怡然自得”“饮酒抒情”中看出来,他很喜欢这个从人贩手中买回来的狗娃。还有“老陪少,拍巴掌,手舞足蹈,合唱儿歌”。

2是怜爱的脸,从第126页中的“抚慰”“冲动”“咳嗽”这些词可以看出水上漂很同情爱护这个孩子。

3.应该是愤怒的脸。因为他认为狗娃欺骗了他,从第130面的“厉声催逼”“审视”“气得双手颤抖”可以看出。还有旁白中的景色也能看的出来。

4.是悲的脸。虽然他很心疼狗娃,但是他依然不留下狗娃,说明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实在太严重了。

6.是无奈的脸。从他“返身望天三思”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水上漂此时做了很激烈的思想斗争。 „„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刚才说的都很不错,找到了水上漂的几副脸孔,从这苦涩的、欢喜的、愤怒的、悲伤的脸中,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水上漂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二)狗娃 预设:

1.是悲伤的脸,他被人贩子卖来卖去,还惨遭毒打。他没有人的尊严,被叫做牲口。 他没有爹娘疼爱。

2.是悲泣的脸,更能显示狗娃的血泪身世。

3.是喜悦的脸。因为他遇见了水上漂,真正爱他的“爷爷”。

4.接下来是忧虑的脸,他听见爷爷的话以后,害怕爷爷不要他,担心又被人贩子卖来卖去。第131页的独唱就是这张脸的最好证明。

5.最后是悲痛的脸,预想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无处可去,心如死灰了。

明确: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三)二者冲突

过渡语:看到这一张张变幻的脸,我不禁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情感会经历这样多的变化呢?

狗娃被识破是女孩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发生了尖锐冲突,水上漂面临的是取舍的选择,狗娃则在绝望与希望中挣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从根本上说,他们之间的冲突,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总结: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这一老一少在苦难的命运中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遭遇所显现的人生磨难,他们的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四)如何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

学生讨论

明确: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现实的考虑和深层的原因。水上漂收狗娃为孙子,主要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养,需要传宗接代,而这一切,在传统社会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后代来实现的;他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并声明“传儿不传女”,这是为了确保自己家庭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为了避免竞争以谋求生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究其根源。

提问:剧本是如何否定这一世俗观念的呢?

明确:剧本在表现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同时,还描写了狗娃时时处处掩饰女孩真实身份的情景,交代了狗娃的不幸身世,抒写了她被水上漂抛弃的悲苦,叙述了最后水上漂在危急之中将狗娃救起,等等,都具有否定、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的艺术效果。

五、审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介绍戏曲语言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称为“戏曲”。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潜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并常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因而具有抒情性。

(二)学生自由选精美的唱词,体会它们在形式上的特点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学生自由发言

1:狗娃的唱词“月亮走,我也走„„我愿留在小船舟”,清新质朴,通俗易懂,情味十足,写出狗娃惴惴不安的心理。

2:狗娃的唱词“千不该,万不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这一段以紧密的韵脚构成急促的音韵节奏,并运用排比、叠问、比喻、对比、呼告等修辞方法,直抒胸意,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依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

3:水上漂的 唱词“芦花丛,白头翁„„返老还童”,这一段唱词以景起兴,中间巧用对比、叠词,结尾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子水上漂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自得之情。 „„

总结:剧中人物的唱词,真切动人,朗朗上口,声情并茂,抒发情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和戏曲艺术的稔熟。

(三)引导学生品味剧本说白的语言特色,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学生自选例品味。

„„

总结:剧中的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切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对白,声气口吻酷似其人,自然、流畅、贴切、生动,实乃清水芙蓉,天然雕饰。

作者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并恰当吸收了四川方言的一些语言成分,使本剧的语言无论唱词还是说白都体现出通俗浅显、明白如话、情味十足的特点,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变脸》是非常有名的川剧作品,情节美、形象美、语言美, 美不胜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建议同学们课余时间观看戏曲,阅读戏曲剧本,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一个准戏迷了。

七、课堂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打鼾(

阴霾(

蹑手蹑脚( )

睡眼惺sōng(

2、解释“怡然自得”,并造句。解释:

造句:

3.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国一直根深蒂固。联系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的看法。

八、布置作业

剧中“帮腔人”由幕后唱到台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请你以”帮腔人”的口吻,再写几句劝说水上漂的唱词。

附板书设计

《变脸》授课中

第14篇:《认识时间》二次备课

《认识时间》二次备课教学设计

东关小学 郭涛

教学内容: 课本90~9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2、了解时、分的含义及关系,使学生知道1时=60分。3.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5.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刻,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些比较特殊的时刻,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具准备:

电脑、电脑课件一套、实物钟一个 学具准备: 学具钟面模型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报数接力,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5个5个报数5;10;15;2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和一个老朋友一起上课,它每天都挂在教师里,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大家猜猜它是谁?

生:一起回答钟表

师:是的,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认识时间。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时间呢?现在老师来考验一下大家。

师:

1、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上面有几个数呢?(12个数)

2、这根又细又长的针是什么针?(分针)

3、又粗又短的针呢?(时针)

4、时针分针行走的方向是什么?用手比划给我看,这叫做顺时针。

5、出示第一个钟面:8时。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时呢?

以前学过,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把时间记录下来有两种写8:00 8时

6、出示第二个钟面:8时半

师:那如果既不是整时又不是半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来描述时间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第一关:认识钟面。(任务一)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1.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结果,教师课件演示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数字1到

12、大格、小格。

(1)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演示:一个数字对应一个大格,共有12个大格)

(2)每个大格有里多少个小格呢?我们来看从数字12到1之间的大格有几个小格?(演示,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从数字1到2有几个小格呢?也是5个小格。小结: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

(3)用一小格一小格数的方法数。那么,从数字12到1之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之间有几个小格呢?到3呢?(课件演示)刚才是一格一格数的。

(4)用5格5格数的方法数。如果5格5格数你会吗?从数字12数到3,请同学们打开书到81页,接着数一数并填一填。

(突出5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认几时几分打基础。) 小结并板书: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

第二关:认识时、分。 1.认识时

(1)你知道吗?不仅钟面上有那么多秘密,我们的时针也藏着许多秘密,教具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时针走这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板书:1小时)那么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从4走到几是1小时?从几走到6是1小时?你还能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吗?

2.认识分

(1)认识1小格是一分。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明明的钟面,课件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分针走过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多少?(1分)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分。 (2)感受1分钟有多久(课件演示1分钟,放音乐)1分是多长时间呢?请你看着大屏幕静静地感受一下。(课件演示1分钟,放音乐)

(3)认识一大格是5分。课件演示: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就是5分)

(4)那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走到

9、11呢?你是怎么想的?那分针走一圈呢?(分针走一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板书:60分。

3.认识时分的关系

我们学习了时、分,那时针与分针有啥关系吗?聪明的聪聪和明明把时针和分针安装在同一块小闹钟上了,请你仔细看(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你发现了什么?1小时=60分板书:=(读一读)

(三)第三关: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9时5分:(出示9时5分)请看像这样的时间你认识吗?你可真厉害,对啊,现在时针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超过了9一些时间又还没到10,所表示的时间就是9时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这就要看分针了:现在分针从12走到了1,分针走过了多少分呢?(5分)因此,现在所表示的时间就是9时5分。所以看时间时我们就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2、读写钟面时刻

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一个是文字表示法写作9时5分,一个是电子表表示法(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如果表示分的数不满10分,要用0占位。)写作9:05。

3、教学6时25分 课件出示时间:6时25分,先看时针6时过了是 6时多,再看分针指向5,从12到5经过了几分?(25分)所以现在是6时25分,再出示两种表示方法(6时25分、6:25)

小结:认识不是整时的时间时要先看时针是“几时多一些”,再数数分针过了多少分就是几时几分。

4、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我是小医生(改错题)。 (2)读出钟面所表示的时刻。 (四)第四关:拨钟游戏。 1.教师拨钟,学生时间。 2.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

3.小组合作,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4.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说你在这个时间干什么?

5、揭开宝箱激趣,并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五、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现在下课时间是多少?(8:50)那我们一节课是多少分?1小时有多久?1分钟有多久?(体验)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1时=60分

第15篇:二次备课方法(推荐)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

新课程改革引发了我校转变手写备课方式,以“电子备课”的试行模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根本。如何精致备课是教学环节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二次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修订,达到教案的最优化;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的方法、技巧写入教案,将教和学真正一体化。重点研究知识点如何攻破?环节如何过渡?情景如何创设?

一、课前二次备课的内容

1、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

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电子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活动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本班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的活动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问题的设计是否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活动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

(4)教案中设计的活动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

3、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 具体做法如下:

1、“标”:标记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知识点、及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自己在教学过程引起足够重视、警醒。

2、“调”:调换教学内容、教学顺序的先后。

3、“增删补”: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补:补充教程设计,补充指导方法,补充环节过渡语,补充拓展内容等等。

4、“修订”:修订重难点、方法提示,修订不恰当的教学环节,修订问题设置。

5、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二、二次备课的方法和步骤

用红笔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增减相关的活动内容;增减有关的练习或作业;增减相关的检测与评价内容;将具体的指导、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教案。

三、课后二次备课(教学随笔)的侧重点

教学前设计与备课无论多么充分,毕竟是处于设想之中,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却是千变万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总不可能和设想一模一样,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情况发生,在与学生思想交流碰撞过程中,也有可能触发灵感。

(1)备教学中得与失。记录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成功之举,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设计,可以在以后再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

(2)备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课堂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就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

(3)备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住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所以记录下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也是对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4)备学生的困惑,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更好的方式、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作为教师,上课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去天天上课,而不去反思总结,就很难有所提高。因此,写好课后反思是我们教师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堂课后,及时回过头来把自己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机智之处,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通过二次备课,不仅要求我们在自我反思中改进自我,同时引导我们开放自己,在同伴间的观摩与互助反思中学习别人,发展自我。真正实现由“学习型教师”逐渐向“能力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16篇:《哪吒闹海》的二次备课

《哪 吒 闹 海》教学设计 杨滩小学 张建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哪咤是怎样闹海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咤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哪咤是怎样闹海的。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咤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段落。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哪吒闹海的场面),定格看哪吒图:你知道他是谁?

2.学生自己介绍。(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出生时是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魔,挥剑将它劈开,谁知从中跳出一个小孩子,手拿乾坤棒,脚踏风火轮,左手有个“哪”字,右手有个“吒”字,就取名为“哪吒”)提到哪吒,最出名的莫过于哪吒闹海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3.揭题,指读课题。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闹:哪吒胆量不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 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11个生字,读准“哪”“吒”两个字。 (3) 读准下列词语,

捉拿 掀起 随即 机灵 称霸 扔去 兴风作浪 混天绫 乾坤圈 夜叉 砍下 纵身 抖出 胡作非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学生开火车领读字词,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3)、分小节读课文。按哪吒闹海的原因、闹海的经过、闹海的结果这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再练习,效果好。

(4) 学生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 填空:课文先写了哪吒( ),接着写了哪吒闹海的(

),最后写了( )。

(三)、字形指导。

1、师示范指导。

混:上部“比”的笔顺是横、竖提、撇、竖弯钩。 叉:中间一点是侧点。笔顺

即:左边竖提点,右边单耳笔顺 扔:笔顺

2、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1、完成写字本。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继续说说哪吒闹海的故事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小节,想一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

(龙王父子称霸作恶、人们不敢下海捕鱼)理解称霸一方,兴风作浪。学生可介绍有关动画片情节,帮助理解“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2)读到这,你有什么感觉?小哪吒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他是怎么做的?

(哪吒决心治一治龙王,为老百姓出一口气)你读到这里,哪吒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导朗读

(3)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害老百姓,哪吒决心处治他们。这就是他闹海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来说第一节的内容。 ( 二 )学习课文二至四小节

学习课文二小节

过渡:哪吒是怎样闹海的呢?读读课文第二小节。 (1)出示第二小节(课件)

1.混天绫和乾坤圈是什么样子的?看图指一指 2.再仔细读读这一小节,你觉得小哪吒怎么样?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化出有关的词语。

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3.“滔天巨浪”是什么样子的?不是大浪而是巨浪!而这滔天巨浪正是小哪吒轻轻一摆就掀起来了。重点品读加这些词语,体会小哪吒的法力大

4.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三小节

过渡:小哪吒怎样和夜叉交手?读读第二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

你有什么感觉?(哪吒机灵。夜叉愚蠢) 夜叉举起斧头就砍,他动不动脑筋?他看见小哪吒会怎么想,怎么说? 从哪里看出小哪吒机灵?划出词语

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闪、躲、随即、比„„还„„、一下)

指导朗读

(3)学习课文四小节

1龙王的爱将这么快就被打死了,他有什么反映?读读第四小节。他会叫些什么?

2.指导朗读(一闪身、随手、立刻、只好)

3小哪吒的机灵表现在哪里?找出重点词语词语体会、理解,并练习感情朗读。注意抓住从哪些词句看出小哪吒机灵、勇敢、敏捷和能够随机应变的。

4、观看《哪吒闹海》的动画片。形象感知哪吒的机灵、勇敢,再练习朗读以上句子。

(三)、练习用自己的话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闹海是怎样闹海的。

请学生说说,师生进行评议。

5、此时,你想对龙王说什么?又相对哪吒说什么? 说话训练:我想对哪吒说( )。

我想对龙王说( )。

6、小结:

第2~4自然段写哪吒闹海的经过:掀起滔天巨浪,打死夜叉,制服了三太子,为老百姓出了气。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1、哪吒闹海后有什么结果呢?(东海龙王再也不感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理解:“胡作非为”

2、想象:这里的人们会怎样感谢哪吒呢?

(五)、布置作业。把哪吒闹海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板书设计:

称霸一方 作恶多端

搅乱水晶宫

23哪吒闹海 打死夜叉 勇敢、本领大

打死三太子

再也不敢 胡作非为

第17篇:二次备课做些什么

二次备课做些什么

一、二次备课的方法

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有关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二、二次备课的内容

1、一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以本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集体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二备教学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

(2)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3)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与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给予足够的时间,是否设计了巩固练习。

3、三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三、二次备课的要求

1、个人二次备课要突出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在教法优选、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2、教师在教材上也必须要有批注、勾划,体现深入研究教材的思想。

第18篇:豆一小熊请客教案二次备课

小班小熊请客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2、引导幼儿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几种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难点:了解几句常用的礼貌用语并学会运用。

【活动准备】

1、小熊、小猫、小狗、小兔头饰和图片;小熊玩具一个

2、了解有关动物习性。

3、创设小熊请客的场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用盘子盛好的食物(小鱼、肉骨头、萝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小熊图片及各种食物图片。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小朋友,看,谁来了?

幼儿:小熊师:今天小熊请客,他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请你们猜猜他要请谁呢?

幼儿自由猜测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看看到底请的谁?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环节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直接出示小熊图片。并引导幼儿猜一猜,激发他们听故事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看挂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动物玩具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谁?

2、教师利用挂图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1)小猫来了,小猫怎样对小熊说呢?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引导幼儿边学说“小猫,请你吃鱼”小猫要对小熊说:谢谢您,小熊。

(2)小狗来了,小狗怎样说?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引导幼儿边学说“小狗,请你吃肉骨头”小狗要对小熊说:谢谢您,小熊。

(3)小兔来了,小熊怎样说?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引导幼儿边学说“小兔,请你吃胡萝卜”小兔要对小熊说:谢谢您,小熊。

(4)三个小动物最后对小熊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三、分角色表演,学说礼貌用语。发散幼儿思维(3分钟)

1、教师分别扮演小猫、小狗、小兔……等动物,幼儿集体扮演小熊进行表演

2、教师扮演熊,分别让幼儿当小猫、小狗、小兔表演故事,引导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谢谢”

(本环节通过对扮演各种角色,多方位的使幼儿复习巩固角色对话内容)

四、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活动结束。

第19篇: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第五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渡过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日子非常难忘。

3、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葡萄,还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背诵:

1、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长城)、(故宫),还有著名的现代建筑(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国际机场)……

2、优美句子(背写):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复习54页“我的发现”:

照相-照相机 洒水-洒水车 集邮-集邮册 图书-图书馆 电视-电视台 飞机-飞机场 游泳-游泳池 足球-足球场

4、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回族)、(土族)、(白族)、(苗族)、(壮族)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台湾)等(二十八)个省、自治区。

三、听写:

海岛 伸展 建设 纱巾 环绕 围绕 胜利 隐约 节省 茂盛 春季 季节 停留 杏树 茂密 蜜蜂 山坡 搭桥 采摘 摘抄 图钉 沟通 能够 足够 龙虾 报恩 寿礼 长寿 松柏 活泼 特别 敬爱 鲜艳 脚步 温度 凤凰 约束 勾画 政府 单独 争夺 故宫 打扮 雄伟 闪烁 辉煌 善恶 宽窄 穷富 贵贱 加减 胜败 内外 强弱 收留 坡度

四、多音字:

chénɡ(盛饭)

dǎo (倒闭)

shěnɡ(节省)

báo (薄雾) 盛

shènɡ(盛开)

dào (倒车)

xǐnɡ(反省)

bó (单薄)

dīnɡ(钉子)

fēn (分别)

ɡān (干净)

hǎo (好人) 钉

dìnɡ(订书机)

fèn (水分)

ɡàn (干活)

hào (好学)

kōnɡ(天空)

yuè (音乐)

wéi (为人)

xiánɡ(投降) 空

kònɡ(空地) lè (快乐) wèi (因为) jiànɡ(降落)

ɡōu (勾画) dān (单位) 勾

单 shàn (姓单)

ɡòu (勾当)

chán (单于)

五、填空: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美丽)的祖国

(美丽)的小岛

(美丽)的北京

(美丽)的角楼

(圆圆)的太阳 (弯弯)的月亮

(成串)的葡萄

(流动)的空气

(敬爱)的总理 (鲜红)的地毯

(欢快)的鼓点

(古老)的故宫

(长长)的城墙 (绿色)的凉棚

(明亮)的橱窗

(高大)的建筑 (著名)的建筑 (薄薄)的雾 (清晰)地展现 (热情好客)的老乡

(市场)

(眼睛)

(枝叶)

(广告)

繁华的 (大街) 明亮的(灯光)

茂密的(树林) 绚烂多彩的(舞台)

(城市)

(教室)

(森林)

(人生)

(汽车)

(公园)

川流不息的 (人群) 风光秀丽的 (香山)

(江河)

(黄山)

六、近义词:

环绕—(围绕) 清晰—(清楚) 展现—(出现) 秀丽—(美丽)

周围—(四周)茂密—(茂盛) 有名—(出名) 一起—(一同) 祝福—(祝愿) 敬爱—(尊敬) 犹如—(好像) 装点—(装扮) 美丽—(漂亮)

七、反义词:

年轻—(古老) 繁华—(萧条) 热情—(冷淡) 成功—(失败) 强大—(弱小) 战争—(和平) 骄傲—(谦虚) 热闹—(冷清) 进步—(落后) 黑暗—(光明) 清晰—(模糊)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笑容满面—(愁眉苦脸)

深—(浅) 粗—(细)加—(减) 直—(弯)冷—(热) 真—(假) 甜—(苦)升—(降) 哭—(笑)善—(恶)穷—(富) 贵—(贱) 内—(外)宽—(窄)强-(弱)胜-(败)

八、量词:

一(个)湖

一(个)凉棚

一(条)龙船

一(串)花炮

一(只)象脚鼓 一(道)彩虹

一(束)灯光

一(个)民族

一(条)头巾

一(座)立交桥

九、四字词语(熟练背写):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湖水(碧绿)

隐隐(约约)

太阳(高照) 风光(秀丽)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热情(好客) 笑容(满面) 令人(难忘)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 灯光(闪烁) 银光(闪闪)

(从天)而降

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焕然(一新)绚丽(多彩)灯火(通明) 五光十色

十、造句:

1、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2、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3、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4、一手……一手:小明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5、一边……一边: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我一边跳绳一边数数。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第20篇: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主备人 王世平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 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二次备课

创境激疑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合作探究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得出结论后,教师总结体积单位并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 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 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 拓展应用 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

总 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布置 33页

8、9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体的个数= 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 ‖ ‖ ‖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a×a= a3

《小学二次备课教案模板.doc》
小学二次备课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