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土地制度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案《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土地兼并的趋势及危害。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历史过程;租佃关系普遍化所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以及体会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决定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从而深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和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所处的地位。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认为今天最主要的财富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那么,古代最主要的财富是什么?土地。作为不动产的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中国古代,拥有土地也被认为拥有莫大的财富,人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也与拥有土地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关系的变化甚至影响到朝代的更替,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围绕着土地这一经济命脉所形成的一些重要制度,即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教师首先指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土地制度,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教师简单介绍,这种土地制度的特点是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形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第1页(共5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成的原因是生产力低下。 2.商周的井田制:

什么是井田?通过示意图对井田的名称做一简单介绍。始于商,盛行于西周,我们主要探讨西周的井田制。通过三段原始资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分析井田制的性质、实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田里不鬻。 ——《礼记》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

教师:从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中可以看出井田制有什么特点呢?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然后进行总结。

1)性质:土地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即贵族们不准转让和买卖,可见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贵族私人所有。 2)实质:国王私有。 教师讲解井田制的特点:所有权使用权分离。

教师: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学生: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

教师: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学生:西周的分封制。) 3)瓦解:春秋时期

教师引导分析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耕成为可能,私有化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其次是周王室的衰微,直接原因是各国改革的推动。介绍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 。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的“初税亩”,公私一体收税,打破公私界限,它意味着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并加速井田制的瓦解。

根据井田制的特点,考虑井田制的瓦解应该指的是什么?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均归私人,私人可以买卖转让。所以说,井田制瓦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土地私有化的过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第2页(共5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瓦解的表现:

不事公田,私田私有。 ——《诗经·齐风·甫田》 说明描公田的荒废

5)废除: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主要介绍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展示商鞅图片)

废井田,民得买卖——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依军功行宅田——培植军功地主

意义:推动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最终得以形成。

3、战国以后:

1)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占主要地位。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地主的三个来源: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商人地主。

想一想:作为一个有进取精神的地主,关于土地你会有什么样的愿望?土地越多越好。依照著名的“挑柿子拣软的捏原理”谁将是你触角主要摄取的目标?自耕农的耕地。怎样才能把广大自耕农的小块土地集中到你的手里?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即土地兼并。 发展途径:土地兼并

教师出示原始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土地兼并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讲清土地兼并这个概念。 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

直接原因——封建剥削的沉重 影响:

①国家收入减少社会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农民起义。

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 汉、宋、明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第3页(共5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宋:“田制不立”“不亦兼并”。土地私人所有,政府对兼并土地这种私人的行为不加干涉。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但是在农本商末观念、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下,商业资本大量投入地产。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封建政府针对土地兼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引出均田制。即政府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整体,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制造出大量的自耕农并禁止买卖以图稳定国家。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和清前期的“更名田”等,这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对均田制评价——

积极: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消极:不能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教师总结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的形式,因为这时的土地已经成为了农民的私有土地,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被废除,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设问过渡: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广大农民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导入下一个标题)

二、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1、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发展历程:战国产生——宋代以后发展——明清普及全国

学生课本 P10 阅读与思考: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普及?(租佃制的普及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也大为提高,他们不仅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发言权,甚至能和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就促进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第4页(共5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3、影响: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结束:土地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今天学习这部分内容也有利于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第5页(共5页)

推荐第2篇: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代中叶,均田制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 均田制实行的先决条件:均田制是授田给百姓,户籍正确为实行的先决条件,因此,实行之初先清查户籍,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以便于授田与征税 2.意义: (1)均田制鼓励耕者有田,部曲.佃客自国家领得土地,向国家纳税,转为国家编户,政府收入增加,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业社会逐渐建立起来 (2)均田是授田给人民,有为民置产的精神,授田的原则是依劳动力多寡,所以男女授田数量不同,而奴婢.牛也可授田(丁牛一头授田30亩),每户牛限4头,北魏时期奴婢授田人数不限制北齐才加以限制 (3)由于奴婢也授田,豪强之家可藉畜养奴婢获得更多的田地,他们的利益并未被完全铲除,或许因此使均田制的实行并未遭遇强大的阻力 (4)政府授露田与桑田,可说是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折衷措施 (5)劳动力与土地结合,奖励人民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开垦,耕地面积增加,有助于中原农业的恢复 3.沿用:北齐.北周.隋.唐继续实行均田制,隋代所受露田加倍(丁男80亩.妇女40亩),唐代改称口分田与永业田,数量与隋相同,但妇女不授田.

奴隶社会

周王土地公有制即井田制→国君交纳贡赋制、派兵打仗。

编辑本段

二、封建社会

1.战国

确立土地私有→奖励军功,促进新兴地主崛起。

2.秦朝

确立土地私有→按亩纳税(地租)、按户籍征发赋、役(兵役和杂役)

3.汉朝

确立土地私有→按亩纳租税(少)、按人丁负担赋、役(重) 基本上是以税人为主,人身控制严格。 其间有一次不成功的王莽改制,他仿照古代井田制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 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4.北魏到隋唐时期(孝文帝改革——780年)

封建土地国有制→以人丁为主负担均田制、租庸调制(庸在隋出现,唐朝取消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府兵制。 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是三位一体。 由于土地私有制→地主追求土地的欲望增强,地主进行土地兼并→国有土地大量流失造成土地地主私有的既成事实(均田制彻底崩溃,租庸调制无法实施)→780年实行两税法(户税和地税、时间固定、人身控制松弛)。→法律上推动封建的土地私有大量出现,地主在大规模的庄园中实行分工合作的劳动,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两税法实际上是在国家承认地主土地兼并的前提下,依据土地资产向地主征税,性质上属于地主利益的再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北宋王安石变法

募役法是对“庸”的继承和发展,即使地主和官僚也不例外。方田均税法是对两税法税地的继承。这些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6.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赋役合并、将田赋、徭役、杂役分摊在田亩上,即役归于地、量地计丁、计亩征收、折银征收。说明了封建国家重视土地的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重视人口。而折银征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7.清朝的摊丁入亩

雍正帝在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固定丁数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彻底解决就丁、田并征的双轨制征税形式,从而完成了自唐代两税法以来我国封建赋役制改革——并役于赋、人头税归于土地税的历史进程。这样,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阶级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促进康乾时期经济的较快发展;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

国有制有屯田和各类官田,私有制有贵族、官僚、庶民等各种不同类型地主所有制。此外还有不专属于封建土地制度,而在私有制各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在两千多年来的地主制经济中,历代王朝的土地政策对地权形式具有重大作用。又因土地可以买卖,地权集中和分散因时而异。各类所有制形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核心,它的发展变化制约着其他各类所有制,尤其是农民小土地所有制的消长。

春秋战国至西汉的土地制度关于早期封建社会的分期,中国史学界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主张春秋战国是向地主制经济过渡的时期(有人认为是从奴隶制经济向地主制经济过渡,有人认为是由领主制经济向地主制经济过渡)。这种过渡体现为统治者由重视人口转而重视土地,如东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齐国之\"相地而衰征\",以后有晋国之\"作爰田\",鲁国之\"初税亩\",楚国之\"量入修赋\",郑国之\"作丘赋\",秦国之\"初租禾\"等。这些赋税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土地制度的改革。这一过渡经历了约 300年。其间首先发展起来的是自耕农的小土地所有制,同时也发展出来各种类型地主所有制。

秦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六国,农民小土地所有制与地主所有制并存。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自实田\",其中主要是自耕农,也包括庶民地主。秦代地主主要是身份性军功地主。秦代的封爵食邑及赏赐田宅,多系军功人员。汉承秦制。一方面自耕农广泛存在,也有少数庶民地主,称\"编户齐民\";同时对于功臣勋贵则封爵赐田。如汉初所封十八侯,皆有食邑,少者食740户,多者至10600户。汉开始有皇庄性质的庄田。在皇室勋贵地主奴役下的佃户,对主人纳租供役。地租剥削率是\"见税什伍\"。此后千余年,对分制均占主导地位。秦汉时代,地主制处于形成期,一般租佃制的封建依附关系还不那么强烈,同时有生产奴仆长期并存。

这时出现了屯田制。秦有类似屯田的\"屯戍\"。中国屯田制正式开始于汉文帝时的民屯。武帝开始实行军屯,屯卒多时达60万人,配田征租,进行强制的生产劳动,这类土地属国有制。

东汉至宋元的土地制度这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地主制经济有进一步发展。东汉后期历魏、晋、南北朝至唐初,士族地主在地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这时北朝出现了特殊的均田制。先是士族地主广收荫户,逃避赋役,西晋武帝为保证租调征发曾制定占田制,但未能实行。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以豪族荫庇人户现象更加严重,乃下诏均田,男夫年15以上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奴婢依良\",老死还官。这类露田虽具国有的形式,但实际是私有制内容。此外,另有桑田或麻田。租调负担(土地税和人丁税),奴婢为一般民户的1/4 ,受田奴婢所创造的剩余产品,主人将其中一部分以租调形式上交国家,其余攫为己有。这种均田制历北齐一直延续到唐代前期,只是在奴婢授田方面稍加更易。隋唐时代,伴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关系日渐频繁,地主兴替无常,这种状态一直在持续发展。这时庶民地主虽有所发展。但所占比重很小。

在这一历史时期,勋贵赐田荫户及官吏授田制有着进一步发展。如东吴和曹魏,将佃户赐与功臣私室;西晋对高级官员赏赐菜田,对各级官吏实行按品荫户制;北齐对勋臣官吏实行按品授田及按占奴婢授田制;东晋及南朝对官吏实行按品赐田荫客制。隋唐基本继承前朝勋官赐田制,如隋朝勋贵有永业田,少者40顷,多者100顷;唐朝贵族及官吏的永业田,少者20顷,多者100顷。元代勋贵赐田额尤为庞大,动辄千顷数千顷,有的多至万顷。国家赏赐贵族官僚的土地,实际世代占有,并多享有优免赋役权。

由东汉后期至宋元的千余年间,地权分配状况因时而异。东汉魏晋,伴随世族地主发展,地权高度集中。北魏北齐推行均田制时期,士族地主仍在延续,存在不少占田数千乃至数万亩的大地主,奴婢受田是对既成事实的认可。同时拓跋、鲜卑族在汉化过程中也发展起来部分士族地主,北魏末已融入汉人士族集团。东晋和南朝,在中央统治权呈现分崩离析的条件下,则出现了具有庄园外形的士族大地主所有制。

隋唐时代尤其是唐代前期行均田制,百年间地权相对分散。唐玄宗开元、天宝间,人口增长,兼并剧烈,均田制逐渐破坏,地权趋向集中,原有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乃改为两税法。至唐代末年,先有大规模农民起义,继有五代战乱,地主所有制遭受一定程度冲击,地权相对分散。北宋建国,自耕农广泛存在,但佃农仍占很大比重。这时佃户叫客户,有些地区客户户数超过主户。至南宋时期,自耕农所占比重更小,元朝统治时期,北方土地制度变化较大,蒙古贵族强占土地,虏掠农民为驱口;投靠蒙军的汉人,有的变成军功地主,依势兼并,地权更加集中。南方则保持原有土地关系,大地主得以延续,有的占田数万亩,有的奴役佃户二三千户乃至万户,有的收租多至二三十万石。大部自耕农沦为佃农。这时就全国而言,地主所有制占据统治形式。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依附关系也发生变化。东汉末历魏晋至南北朝 400多年间,世族地主发展,沦于部曲、奴婢的人数增加,他们对主人的人身隶属关系,趋向强化。在隋唐时代,伴随科举制的推行,新兴官僚地主逐渐代替旧世族地主,地主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化,对封建依附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由隋唐至宋元700多年间,这时的佃客、客户和过去的部曲、奴婢相比,身份地位发生变化,对地主的人身隶属关系已不似前者之强烈。这是封建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的国有土地,包括屯田、禄田和职田等。先是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屯田于三辅,开内地屯田之始。三国时期,各国从筹措军饷出发兴办屯田,如魏募民屯田于许下及淮河流域,刘蜀兴屯于渭河之滨。南北朝时期,北魏在北方兴办屯田,又称营田。唐为巩固国防,屯田规模尤大,东起辽东,西至陇右,以及西南、东南地区。天宝年间全国凡1041屯,每屯拥有土地二三十顷至五十顷不等,每年收租100多万石。宋代屯田减少,真宗天禧末才4200多顷。元代有军屯和民屯,屯田额剧增至17万余顷。国有性质的禄田和职田,如北魏地方官配田以代禄米,隋唐官吏按职配田;宋代官吏授职分田以代官俸,全国职田凡234万多亩;元代职田则以佃户计,三品官佃户500~700户,九品官佃户30~50户。以上禄米和职田多系致仕还官。唐另有公廨田,收租供官府公用,各官府公廨田额,少者数顷,多者40顷。宋代有学田,徽宗大观三年(1109),全国学田租粮60多万斛,租钱300多万文。各类国有土地所构成的租佃关系不完全相同。屯田租佃所形成的封建强制性远超过一般民田,屯军则被束缚在土地上,丧失了人身自由。明清的土地制度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土地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明代初期,编制鱼鳞册和黄册,制定了详尽的户籍地籍制度,据以订定每户的赋役田粮,确定田主的土地产权。这时地权相对分散,当时按户赀列等的里甲、均徭、杂泛等负担就是在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的条件下制定的。明代中叶后,官绅地主权势滋长,地权高度集中。经过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冲击,绅权衰落,地权又分散。清代前期,在相当广大地区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占着极大比重,并逐渐分化出来不少庶民地主。

明清两代土地制度再一个变化是江南官田向民田的转化。早在宋元时代江南就有大量官田。明初籍没张士诚(1321~1367)及诸豪族之田为官田,又将原拨勋贵庄田改为官田。明初江浙官田逆产占很大比重。这类所有制原属于国有制。洪武七年(1374)将苏、松、杭、嘉等府官田减征半租,以后又一再减租,官田租渐与民田赋拉平。实际变为民田。

明清两代都建置了庞大的皇室庄田及勋贵庄田。明代皇庄始建于天顺八年(1464),到正德九年(1514)扩大至 3.7万多顷,诸王勋贵庄田建于明初,以后陆续增置。隆庆二年(1568)对勋贵庄田额作过限制规定,万历十六年(1588)又制定勋贵还田制。但庄田额仍在继续扩大,明代后期约达30多万顷。清康熙年间,在明代勋贵庄田荒废及为农民所占有的情况下,才改为民田,纳粮升科,曰更名田。清朝又建立自己的内务府皇庄3.9万多顷,八旗宗室庄田1.3万多顷。同时建置八旗官兵旗地 14万多顷。此项土地原禁止买卖。其中八旗兵丁所分土地性质不同于勋贵庄田,而且配地较少。他们由于日渐穷困,乾隆以后对所配旗地逐渐典卖,实际变成为民田的一部分。勋贵庄田的经营方式,在初建时由壮丁耕种,设庄头经管生产收租。以上皇庄、勋贵庄田,皆免除国家赋粮,属贵族所有制。

明清时代土地制度又一个变化是国家屯田向私有转化。两朝屯田额,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为28.5万多顷,清乾隆十八年(1753)为25.9万多顷。屯田向私有转化的过程,明代主要由于势要侵占,清代主要由于屯军典卖。

相对宋元而言,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制度一个更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封建依附关系趋向松解。在主佃关系方面,明初制定律例,不再把主佃尊卑关系列入封建法典,实际是革除了宋元以前一般租佃间地主阶级压迫佃农的封建法权,有关主佃刑事案件,双方在法权关系方面是对等的。就在这时出现由分成租制向定额租制的过渡。明代定额租制已占一定比重,清代前期,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同时永佃制和押租制也有所发展。这种变化,助长了封建依附关系的松解趋势。清代前期,某些地区存在的佃仆制也发生变化,佃仆人数逐渐减少。这时地租的实现,一方面靠地主私人超经济强制,同时更依靠封建政权法令的保证。明代勋贵赏赐庄田有的附带钦赐佃户。他们对庄田主人具有严格人身隶属关系,但这类佃户人数所占比重很小。清代勋贵庄田先由壮丁生产,这类壮丁具有佃仆性质;康熙以后,由于壮丁反抗逃亡,庄田生产逐渐过渡为一般租佃制。其由屯田形成的租佃制,屯军仍被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上,对国家交租供役,具有严格人身隶属关系。明清两代中叶后,伴随屯田私有化,部分屯军摆脱了对国家的封建奴役关系。在雇佣关系方面,明万历十六年对压迫雇工的封建法规开始进行修订;清乾隆五十二年发生更大变化,绝大部分长工摆脱了对雇主的身份义务关系。以上主佃、主雇间封建依附关系的松解是封建土地制度变化的一个主要内容。

推荐第3篇:土地制度

“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分税制体制下地方收入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等,地方政府缺乏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而土地出让制度的特征又让地方政府发现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可以弥补地方财政收入缺口。这样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推高土地价格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土地收入。

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冲动”,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规定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部纳入地方基金管理,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并规定了土地出让金的六个用途。但是,在现实中,“收支两条线”管理对遏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冲动”的效果并没有凸显出来。

我国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有三个主要的制度特征:第一,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供给;第二,以招拍挂为主的竞争性的土地出让方式;第三,一次性缴纳未来若干年的土地出让金。这个三个制度特征使得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土地供给数量和土地价格,一次性获得大量可用财力。而在中国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有依赖性;“土地财政”使政府有动力推高土地价格。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条件下,对城市住宅用地的需求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下。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对城市土地出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可以预计我国城市土地的出让价格将进一步上涨。而土地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传导到住宅价格上,推动住宅价格的持续升高。

推荐第4篇:古代花鸟画教案

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青蓝工程”

美术公开课教案

备课人:张印

指导教师:彭林

一、授课课题:移情草木――中国古代花鸟画

二、授课时间: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和欣赏评论方法。

2、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分析评论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绘画传统,写生的绘画传统,让学生体会画家细致观察生活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托物言志的绘画传统,使学生了解画家的志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和欣赏评论方法。

五、教学难点:教学生评论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的中国画知识,自主分析评论。

六、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

七、教具学具:教材,ppt

八、板书设计:条理式板书(正副板书)

十、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动画《螳螂捕蝉》

提问:1.同学们欣赏完这段动画片有什么感受呢?(美、生动) 2.动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引出花鸟画的题材――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为主题。) 中国画中以花卉虫鸟为绘画内容称为花鸟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移情草木――中国花鸟画 课程内容:

一、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传统:

1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2唐代---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科。 问题1:欣赏唐·韩滉《五牛图》,看看图中所画牛是什么动作?

――步者、屹者、正踌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

总结:结构准确,造型生动,形貌真切。写实技巧高超,画风工整朴实。源于画家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花鸟画写生为基础的传统。

问题2:画家表现了牛的什么特性?――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习性特征。 总结:写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表现出花鸟虫兽的生命力极其各不相同的特性。

3北宋

问题:猜猜这只蝴蝶是真是假?

这是赵昌所画的《写生蛱蝶图》花卉用笔简率,变化自然。蝶用笔精确。 北宋---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建立画院,倡导写生,花鸟画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

4南宋 南宋小品画出现一草一花、一鸟一鱼、数枝秋草、一湾流水、一瓶花卉题材小不见奇。但精心工巧没有一丝疏忽。对生命的尊重。 追求意趣,画面雅致。

林椿《果熟来禽图》――作品风格在布局造型上在写生的基础上,更注重生命力和情趣的表现。小鸟有欲飞之态。技法更为生动。通过小景小趣,反应出大的自然观是最高的一种境界。

二、中国花鸟画托物言志的传统:

元代

提问思考:《墨梅图》王冕元,寻找发现花鸟画的另一个传统是什么?

提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花鸟画的第二个传统传统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

托物言志――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的遭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通过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表达画家寄托在花鸟之中的情感和理想。

花鸟画,是发展变化的,到了明清时期,更多的强调抒情言志。明代徐渭为代表的水墨大写意花鸟兴起后,花鸟画在造型上就不再拘泥物象的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

欣赏徐渭《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一生坎坷怀才不遇,墨葡萄轴,用大块的水墨点积而成,酣畅淋漓。 此图构图奇特,信笔挥洒,似不经意;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用笔墨发出自己的感慨和愤怒。正是比喻自己像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人们说,这张画的墨点就如同徐渭辛酸的泪珠。

三、作品欣赏

一 作品欣赏的方法 提问:“美术作品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

“美术欣赏过程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呢?”

“那美术欣赏的过程是谁在动?”

“是欣赏者的什么在动?”

――美术欣赏活动首先需要欣赏者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情感。

方法:①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②对内容的感受体验、理解。③对内涵的研究和领悟。

二 分析举例:齐白石《虾》

①形象――描绘的是一群活泼的河虾。虾体透明,虾须柔软富有弹性,像在不停的摇动。身躯也好似随着水流屈伸游动。

此画和真虾还是有些不同的,真虾眼睛小一些,这里用重墨突出;真虾后腿很多,画中提炼为四五只;画中没画水,用白纸幻化成一泓清水。

②内容――一群虾自由自在的竞游,充满生命活力。画家笔墨浓淡刚柔,富有节奏和情趣。

③内涵――体验到一种生命的跃动,领悟作者发自内心对自然的爱和赞美,对生命的颂扬。笔墨节奏中蕴含着画家内心深处的生命力。使人心灵受到向上的冲击。

三 欣赏评述练习

用所学的欣赏评述的方法对比分析:宋代李迪《鸡雏待饲图》

八大山人《鹌鹑图》 齐白石《鸳鸯图》

背景提示: 1北宋中期多数画家主张写生。生动传神,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工笔画

2朱耷是明朝献王朱权的九世孙,顺治五年(1648年)22岁削发为僧,顺治十年(1653年)在弘敏门下为徒。从此开始他的艺术生涯。写意画

3齐白石现代画家

从以下四点分析:

1形象姿态分析鸟的形态、神态性格。 2形式、用笔、墨色找不同

3自己融入画面,对内容理解体验。

4联系作者性格人生态度、时代背景领悟内涵意蕴。

总结:

• 李迪《鸡雏待饲图》 张嘴嘶叫,等待饲喂。迫不及待的神情生动惹人喜爱。黑白黄三色勾出丰润羽毛。 • 鸟多是一幅傲慢倔强的姿态,耸背取颈怒目圆睁。对鸟的眼睛都作了夸张特别处理,眼睛很大,甚至画成方形,眼珠向上看,显出白眼看人的神态。表现出他对异族统治的蔑视和仇恨。构图上以少胜多,笔墨精炼。造型遣貌取神,夸张变形,突出物象特征。形神意趣十足。两只鸟对立别无它物空间开阔,布局别具匠心,生趣盎然。用笔放纵不加装饰,单一墨色处理直接显露朴素之美。朱耷是时代背景造成的个性心理影响下形成的孤傲的性格杰出的风格独异的艺术之果。 • 《鸳鸯图》美好祥和的气氛。

推荐第5篇:古代宗教教案

古代宗教教案 川教版

【课标要求】

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联系与三大宗教有关的前后知识)和相关的故事资料、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现象,分析三大宗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如何对待宗教信仰自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以政策、法律为准绳处理问题的能力。既肯定三大宗教早期的积极意义,又认识到其本身的非科学性,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宗教实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

【重点难点】

一、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思想和影响。

二、难点:三大宗教的实质。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上网查找并整编《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整编后的故事必须包含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创立的时间和创立者、基本教义、经典、传播概况;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感兴趣的图文宗教资料。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演法、读书指导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具(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有关宗教的图片。

【流程预设】 导入新课(2分钟)——学习新课(30分钟):1.激趣夯基;知识链接。分发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学生演讲故事——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要求在课文和资料上收集有用信息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并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分析三大宗教的影响。2.畅所欲言、集智解惑。老师组织学生结合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讨论:佛教和基督教本是下层人民的宗教,为什么后来发展成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维护统治的工具?为什么三大宗教能够发展成世界性的宗教?——师生探究:既然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那为什么中国政府还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你对宗教有何认识?——巩固新课(6分钟):1.打破沙罐问到底。2.活学活用,把戏过手。——作业(2分钟)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放映幻灯片1,先后显示“如来佛像、观世音坐像”;“八仙、福禄寿三星”;“基督教的标志十字架”;“聪明的阿凡提”。请学生说说这些人和物的名称,与什么宗教有关?

生:„„

师:学生答后指出,这四组人物图分别与四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关,这些宗教至今已成中国化的宗教。但是,这些宗教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请同学们说,哪一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哪些是外来的宗教?

生:„„

师:学生答后指出,全世界有近一半人口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因此,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同时,放映幻灯片2,显示《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三大宗教分布的主要地区。

然后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世界各地形成世界性的宗教的?中国政府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你对宗教有何认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同时,放映幻灯片3,显示课题及授课要点:即板书设计的内容。并向学生说明上述六个要点也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新课之前,先给你们发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然后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事。

学习新课:

一、激趣夯基;知识链接

师:把课前准备的关于三大宗教的故事资料分发给每个学生,并选三个胆大、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演讲故事。根据需要在展示台上先后展示:释迦牟尼苦修像、出游感苦图、释迦牟尼像、佛教徒和尚和尼姑;耶酥像、《最后的晚餐》“基督教标志十字架”图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图片、基督教信徒教士和修女;穆罕默德像、穆斯林的装束。

(目的是激趣、活跃课堂气氛。因为枯燥的宗教知识编成故事由学生一气呵成地讲、自己看比老师讲更有趣,这样就能达到“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的目的)

生:一边看资料一边听故事。

师生:学生讲完后,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要求在课文和资料上收集有用信息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并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

放映幻灯片4。

1、三大宗教产生背景(学生看书后归纳,老师补充讲解,同时放映幻灯片

5、

6、7小结)

⑴佛教产生的背景:

公元前6世纪,印度劳动人民强烈反对等级制度和婆罗门的专横统治,刹帝利不反对等级制度,但要跟婆罗门争夺四个等级的首位,于是,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乔达摩·悉达多顺应这一潮流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老师引导学生看书13页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67页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印度出现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佛教顺应这一潮流在印度兴起)

特点:佛教是印度没落奴隶主阶级为寻找精神解脱,综合了印度各种宗教思想而创立的。

⑵基督教产生背景:

公元1世纪前后,由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的人民不堪罗帝国的残酷统治而多次起义,结果都遭到镇压。当时他们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去斗争,只得期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来帮助他们,于是他们创造一个神来创立基督教。

(老师引导学生看书

28、

29、31页,了解罗马帝国的版图、被征服居民沦为奴隶后的悲惨处境,让学生理解人民起义的必然性。简介犹太教及对基督教产生的影响)

特点: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被压迫者自发地创造的宗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出来的新宗教,是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产物。

⑶伊斯兰教产生背景:

公元6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神,这种多神教的信仰使人们的思想不统一,国力不强大,当半岛不断遭到外族入侵的时候,半岛的人民不能团结抗敌,不能保住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商路,于是建立强大的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必须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之下统一起来,所以,创立一个共同信仰的民族宗教就成了必要。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顺应了这一需要,创立了伊斯兰教。(老师引导学生看书17页、70页,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特点:伊斯兰教的产生既不同于佛教,也不同于基督教,它是社会统治集团尤其是商业贵族为了既定的政治目的而虚构出来的,它一开始就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精神统治工具而出现的。伊斯兰教也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改造阿拉伯社会古代宗教信仰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例:伊斯兰教独尊的唯一的真神安拉与麦加原来的主神同名,教义上与《旧约圣经》犹太教有许多近似的色彩,却不同于半岛以往流传的宗教。它排除自然崇拜,摈弃拜物教,禁止多神崇拜、偶像崇拜,继承阿拉伯原有宗教的灵魂不死、善恶报应观念,保留对克尔白黑陨石的膜拜,采纳游牧人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朝觐等等)

⑷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比较:(放映幻灯片8)

①三教的产生都是在社会的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统治阶级需要对被统治阶级加强精神奴役,被统治阶级苦难深重,无力解脱,需要精神安慰的时代产生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状态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苦难深重,找不到现实出路的时代,”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的绝望处境“。三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应声而出的)

②三教都是多种文化传统融合的文化重构物。(它们在形成时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观念、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吸收和改造旧宗教以及外来文化的有价值的成份。这种改造和创新既照顾了群众对宗教的需要和宗教感情,又迎合了时代的客观需要,有着浓厚而广泛的社会基础,因而能被整个社会迅速而平静地接受)

③三大宗教产生的时代不同。(佛教产生于前6世纪的印度奴隶制繁荣时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奴隶制走向衰落时期,而伊斯兰教则产生于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④三大宗教产生的动因不同。(佛教、基督教是在民众中自然产生的,并无一定的政治目的。伊斯兰教则是由政治人物根据政治目的创造的,即阿拉伯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创造的,所以与政治、国家政权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的政教合一的特点)

2、三大宗的教基本教义(学生看书后归纳,老师补充讲解,同时放映幻灯片

9、

10、11小结)

⑴佛教基本教义:

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解释”因果报应“、”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众生平等“)

教义的实质:是要人们对苦难采取忍耐、顺从的态度,放弃现实的反抗斗争,通过修行,行善积德,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在宗教领域里实现”众生平等“。

⑵基督教的教义:

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生来就有罪,人类深重的苦难和罪孽只有依靠上帝才能拯救。要人们虔诚地崇拜上帝、忍受现世苦难,抛弃人的自然情欲,培育向善的心灵,以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否则,死后下地狱继续受到惩罚。

⑶伊斯兰教教义:

宣扬对天神安拉的崇拜,安拉是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全知全能的至高无上的神;遵循安拉善意行事的人灵魂就能升入天堂,作恶者下火狱。

特点:独尊唯一的真神安拉。灵魂不死、善恶报应。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朝觐。

⑷三大宗教教义比较:(放映幻灯片12)

①三大宗教的教义都主张顺从、忍耐、行善,死后升入天堂或极乐世界,否则死后下地狱或火狱受到惩罚。

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都主张世间只有唯一的真神,他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是唯一救助人类摆脱沉重苦难的救世主,并要求虔诚崇拜唯一的真神;都主张有天堂和地狱,对神虔诚者,灵魂就能升人天堂,反之,则会坠人地狱,从中可看出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影响很深)

③佛教不是一神教,是以佛陀为主神的多神教。(他认为佛陀不是世界的创造者,只是最高神,随着佛陀的降生,其余神便退居幽处。因此,在佛教的万神殿中有从呔陀教和婆罗门教承袭来的以及佛教新杜撰出来的众多的神)

④道教也是以玉皇大帝为最高神的多神教。(它是以神仙之说为中心,加上道家、易、阴阳、五行、卜筮、巫祝、占星、谶纬以及儒家之说,并综合方术、咒术和仿效佛教的组织体制而形成的宗教形式。)我国的种种民间信仰,也是多神。

3、三大宗教传播概况(引导学生看书和《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了解三大宗教传播

的范围、国家和地区。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三教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4、三大宗教的影响(放映幻灯片13)

⑴佛教对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看书68页”佛教被定为国教,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佛教文化: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人们通常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如果一个人心肠好,我们说他是菩萨心肠;敦煌、云冈、龙门、乐山的石窟佛像;佛学警世语人生20最等等)

⑵基督教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引导学生看书P35—36”教会的统治“、P44—45”十字军东侵“,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几个方面理解)

⑶伊斯兰教对促进阿拉伯国家兴起、发展和维系阿拉伯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看书P17—19”阿拉伯国家的兴起、发展“、P70页”伊斯兰教的作用“)

二、畅所欲言、集智解惑

师生:老师组织学生结合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讨论以下问题。(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组讨论。学生发言后,老师放映幻灯片

14、

15、16进行小结)

1、为什么佛教既深得中下层民众支持,又得到国王的大力推崇,并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因为佛教是要人们对苦难采取忍耐、顺从的态度,放弃现实的反抗斗争,通过修行(行善积德)进入极乐世界,在宗教领域里实现”众生平等“。”众生平等“的主张顺应了人们破除种姓等级界限的愿望,深得中下层民众支持。同时,它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的抗争,禁欲修行,有利于维护国王的统治,因此得到国王的大力推崇,立为国教,佛教逐渐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2、基督教本是下层人民的宗教,为什么后来发展成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维护统治的工具?

基督教之所以成为下层人民的宗教,是因为基督教教义的宣传使苦难中的被压迫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寄托。基督教早期的教徒多是贫苦民众和奴隶,他们在吸纳信徒时不分阶级、民族、性别,反对罗马帝国的暴政和剥削者的为富不仁,在内部实行财产共有、共同消费、彼此平等互助的原则,因而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基督教在各地逐渐传播开来。

基督教之所以成为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维护统治的工具,是因为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发生危机以后部分军人、高级官吏和贵族纷纷加入基督教会并在教会中逐渐取得领导地位。教义中也出现了”君权神授“、忍耐顺从等有利于统治者的思想。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加入基督教,并给基督教以种种特权,于是基督教就由最初穷人的宗教蜕变为统治阶级控制的宗教。

3、为什么三大宗教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举例说明)

三教的产生都是在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极其尖锐,不能掌握命运的人需要精神安慰的情况下产生的。三教的教义形成时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观念、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习俗和价值观念),吸收和改造旧宗教以及外来文化的有价值的成份。这种改造和创新既照顾了群众对宗教的需要和宗教感情,又迎合了时代的客观需要,有着浓厚而广泛的社会基础,因而能被整个社会迅速而平静地接受。

人类虽然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但人类对于他们的起源,未来的归宿以及现世存在的意义并不清楚,现在人类虽然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但并不能对人类生存的自然世界和宇宙做出全面的解释。人生的艰辛,世事的难料,几乎使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困惑软弱的时刻。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寻找一种帮助、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解释和答案,这就形成了人的内心深处的宗教需要(出自于《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对宗教的理解》)。宗教的神创论,灵魂不灭论,天堂地狱论和善恶报应说的基本观念,自然就被人们接受。于是,三大宗教就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

巩固新课

一、打破沙罐问到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世界三大宗教,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精深的教义。它们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现在我国还有很多人信仰三大宗教。我国政府保护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又明确的反对邪教、反对封建迷信。那么什么是宗教?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宗教、邪教、封建迷信?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宗教信仰自由“、邪教、封建迷信?

生:读导语,讨论。(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师:学生发言后,老师放映幻灯片17进行小结,明确指出:

1、什么是宗教?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宗教、邪教、封建迷信?

⑴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是人类对社会现实认识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人生的艰辛,世事的难料,几乎使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困惑软弱的时刻。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寻找一种帮助、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解释和答案,这就形成了人的内心深处的宗教需要。于是想象出神灵来加以崇拜、祈祷。举例说明)

⑵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宣扬的神灵崇拜、天堂地狱、灵魂转世等体系化的神学理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宗教所出现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文学、医学等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举例说明)

⑶宗教是一种社会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为精神的,也体现为物质的。(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穆斯林世界、中外历史上以宗教为号召进行的人民起义等都是社会力量的表现。如:巴以冲突、”9.11事件“、人体炸弹等)

⑷”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所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状态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苦难深重,找不到现实出路的时代,”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绝望的处境“)

⑸宗教和封建迷信、邪教的区别:宗教和封建迷信的相同点是都对超自然力量实体的信仰,宗教礼仪以及宗教感情的统一。但宗教有完备的组织、固定的神职人员、崇拜中心、道德规范、系统的教义和主张。宗教教义体现了对人类的慈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这些宗教一般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而最终被许多人信奉,为社会的承认,其本质教人向善、遵守法制、奉献社会的;封建迷信则不是。而邪教教义主张粗制滥造,危害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其本质是反社会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坚决反对邪教,远离邪教、抵制封建迷信。

二、活学活用,把戏过手(放映幻灯片18)

㈠如何对待”宗教信仰自由“?

1、参考资料: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

推荐第6篇:古代罗马教案

古代罗马教案 川教版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课标要求】

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罗马共和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记住恺撒、屋大维及其相关的史实;知道布匿战争;了解罗马奴隶制发达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理解古代罗马国家的奴隶制性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过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斗争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罗马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认识广大奴隶为社会经济繁荣所作的贡献,对学生进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育;通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学生认识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古代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之上的。

【重点难点】

一、重点: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罗马奴隶制。

二、难点: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有关古罗马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展示欧洲形势地图,教师设问,让学生说出意大利半岛的名称以及半岛上现在的国家)

(师导)同学们,地图上像一只高筒马靴有力地伸入到地中海中的半岛叫什么半岛?半岛上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这个半岛就是意大利半岛,半岛上的国家就是今天的意大利。意大利是古罗马国家的发祥地,古代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共和国,并通过血与火的斗争,不断扩张领土,最终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道学习这段饶有趣味的历史。(板书第一个标题)

学习新课:

一、罗马共和国

㈠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10年)

(教师概略讲述)大约公元前2000年,一部分印欧人进入意大利半岛(指导学生看图),并定居下来。公元前8世纪,这些居民在台伯河边的山丘上建立起御敌的寨堡,形成了最初的罗马城。后来的罗马国家就是从此崛起的。公元前510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㈡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板书)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教师重点介绍布匿战争)

(教师概述战争经过)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展示双方战争过程简表)

第一次

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

迦太基败

第二次

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

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

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

迦太基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教师引导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

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教师过渡)在罗马共和国中,谁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呢?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共和国的制度。

㈢罗马的共和制度

(围绕一下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1.展示图标,阅读小字,了解法西斯的由来;

2.展示图片《罗马的元老院》,结合大字叙述,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执政官、元老院)

3.阅读大字,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并举出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学生举出:共和制法律;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等即可。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既然罗马实行共和制,为什么又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呢?

(教师继续引导过渡)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里,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接着往下看。

㈣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指导学生看书,并试着归纳罗马奴隶制的特点)奴隶使用的普遍和奴隶地位的低下。

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数量多,使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在罗马城,每天有2000多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著名的奴隶交易中心。

如此多的奴隶,他们是从哪儿来的?请同学们所说看。(学生回答:来源于战争或者被征服的居民)如此悲惨的处境让奴隶们苦不堪言。终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大起义爆发了,它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

㈤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板书)

(放映《角斗士》中有关奴隶搏斗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罗马奴隶的悲惨处境,揭示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根本原因)

(师导)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夺利。在公元前45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最终进入了帝国时代。

二、罗马帝国(板书)

㈠罗马帝国的建立

1.建立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师导)恺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继恺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

2.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

什么是元首制呢?请看注解和教材插图。你认为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君主制)

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

3.版图扩张与帝国前期的繁荣

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请同学们看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的版图,找出其疆域。在西方,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中国的汉帝国也日渐强盛。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

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繁荣情况。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师: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教师板书)

㈡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公元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到395年,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指导学生看教材地图,找出东、西罗马帝国的分界线,两国首都,并说出分裂时间)

(师导)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说出你的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原因: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帝国分裂后,危机仍然存在,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西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人说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提供资料,日尔曼人实行的氏族制度)

日耳曼人为了站稳脚跟,不能实施落后的氏族制政治度,也不能继续实施落后的奴隶制度,只能选择先进的封建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被迫实施中原的封建制度加以比较说明)

师: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西欧出现了新的阶级——大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并对比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间的早晚,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期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早近一千年)

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欧洲的文明源头之一——古代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

巩固新课:

师:古罗马经历了哪两个重要阶段?(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相同点:①都实行共和制;②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同点: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布置作业】

一、选一选

1.古罗马国家是以什么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A.迦太基 B.提洛岛

C.特洛伊 D.罗马城

2.历史上的布诺战争是罗马同下列哪个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

A.马其顿 B.波斯

C.迦太基 D.希腊

3.公元前2世纪末,夺得地中海霸权的国家是

A.波斯 B.罗马

C.加太基

D.马其顿

4.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职是

A.执政官 B.公民大会

C.元老院 D.国家元首

5.公元前45年,以武力夺得罗马最高权利成为独裁者的是

A.奥古斯都 B.斯巴达克 C.伯里克利 D.恺撒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重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进出几万名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来赚钱是多么的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

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类,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包括奴隶,半哑巴工具包括牛,哑巴工具包括车子。

请回答:①从材料一看,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②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奴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③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罗马奴隶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结果如何

推荐第7篇:日本土地制度

[转帖]日本的封建土地制度

日本, 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 封建, 古罗马

日本的封建土地制度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

文章录入:千宗易月 ] 日本的封建土地制度

录入 岛津若寒

日本自大化革新后,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过渡。在这之前的一些迹象,诸如田部等等,也只能说是奴隶社会末期出现的封建因素,最多他们相等于古罗马奴隶社会末期出现的隶农。因为他们确实和奴隶有所不同了,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家室,可以独立进行生产。大化革新后情形就不同了。646年颁发了革新诏书,规定贵族豪强私人占有的土地以及附着于土地上的人民全归国有,所有过去由大奴隶主贵族占据屯仓也一律收归国有称为公地。即所谓“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奴隶社会末期曾出现有部民、品部、田部,此时一律解放,成为依附农民,即所谓公民。他们人身保有自由,并可有自己的财产和生产工具,但需服兵役。可见在日本体现了东方封建土地国有制的特点。大化革新,还建立一系列维持封建统治的各级管理机构和设置了各级官吏。并规定凡所属官吏一律分配给封地,即所说的职田。另外封给各类贵族的土地还有位田、赐田、功田、神田、寺田等。位田是封建贵族按尊卑爵位分得的封地,当时日本五位以上叫贵姓贵族,六位以下称卑姓贵族,按品位的大小封给一定数量的位田;赐田是赐给为天皇或大化革新立下战功的贵族的封地;功田是封给军事贵族的封地;神田、寺田是封给寺院的封地。这些封地通通免除国税,封地上的收入全部供豢养贵族之用。各级官吏的职田大部是出租给公民耕种,以租税的一部分充当官吏的俸禄;租税的大部分要上缴国家,并承担为国家服役的义务。可见,日本这种封地同中国的采邑很相似。

国家对农民的统治剥削,采取班田制。班田制既是计口授田。首先进行户籍调查,然后按统计出来的人口数分配土地。这种土地称为口分田。凡授口分田者,男二段(当时日本一段等于一点九公亩。用日本的计算方法则是长三十步,宽十二步为一段,十段为一町),女减三分之一。封建主的官奴与一般农民分得相同数目的土地。私家的奴卑则给一般农民三分之一,死后归公。班田制的年限为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死亡者至班年,可将田收回。班田不许买卖,只能使用下面把日本当时发布的班田令中有关班田的记载抄录于下:“凡给口分田者,男二段,女减三分之一,五年(即五岁)以下不给。......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凡至班年,及从收授。”

“凡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园地施舍及卖与寺。”

“凡官户奴卑,口分田与良人同;家人奴卑,随乡宽狭,并给三分之一。”(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凡受田的农民皆必须承担国家的租庸调义务。这一系列措施付诸实施,使日本的封建生产关系初步建立起来,广大的田部农民全部转化为依附于土地上的农民,从而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发展。

日本的班田制度到八世纪,开始遭到破坏,首先是由于杂班田过程中贵族对土地的掠夺,从而使可班之地逐年减少。封建贵族的赐田、位田、功田、神田、寺田逐年扩大越封越多,并不承担国税。职田还规定在官吏不在职时收回,而功田则可享用一世、二世以至永世。赐给为天皇立下军功或大化革新时立下功劳的贵族的土地赐田此时已猛烈地发展起来。这种赐田在过去就数量十分庞大,此时随着逐年的封赐几乎比农民份地多一千二百五十倍。所有这些贵族土地不仅免除赋税,后来都变成了私有。私有土地增长的结果,致使可班的国有土地数量急烈缩小,从而班田制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破坏。

同时,随着大部分土地免除赋税而班田农民的租税负担逐步加重,使农民中的分化加剧了。一部分农民富裕起来,变成了富农小地主,在日本称为“田堵”。大部分农民破了产。破产农民的出路是十分不好的,有的逃进山林当了“土匪”,这种土匪也其他国家的农民一样是官僚贵族地主的死敌。有的破产农民则流离失所。还有的农民把土地寄进大土地所有者门下请求庇护,农民本人则沦为被大地主保护下的“寄口”。显而易见,这种寄口也就是农奴。

其次,班田制度被破坏得最为严重的,还是由于国家允许私人垦荒,并承认开垦之荒地为私人占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大地主、小地主甚至有条件的农民都争先恐后地垦荒。723年(养老七年)制定了垦荒法,又名“三世一生法”。规定所垦之荒地可享用三世后再收归国有,熟荒再开垦者死后可以收回。如《续日本纪》载:“倾者,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功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生。”(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这种鼓励开荒的作法大大地刺激了私有土地的增长。但由于三世后收回,又限制了垦荒者的积极性,因此有些开垦后的荒地几年后又复荒了,影响了国家的收入。故而,与二十年后政府又发布命令,进一步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取消了“三世一生法”,彻底承认了凡开垦之荒地“永年莫收”。“如闻,垦田依养老七年(723年)格,限满之后,依例收授。于是农夫怠倦,开地复荒。自今以后,任为私财,无论三世一生,咸悉永年莫收。”(同上)。于是,大垦荒地之风糜行一时,私人占有土地迅速膨胀起来。尤其豪门贵族大封建主,往往使用奴隶或使用封户(当时分封职田、赐田、功田、寺田、神田等都附有封户,少则几百户,多则千户不等)去为他们开荒占草,致使广大农民备受压榨。从后来日本政府又发布了禁止垦田私有的命令和禁止五位以上贵族私营田产的命令来看,这种情况是十分严重的。私有土地的增长,完全破坏了班田制度。中国井田制的破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由于私人垦荒的增长。荒地的开垦为土地之私有创造了直接的条件。因此,到了公元十世纪,日本的班田制则彻底废除了。

在日本,班田制废除后,贵族、官僚、私人大封建主经营的大型庄园雨后春笋般地萌发起来。封建土地制日趋完善。

这一时期,各级官僚们也象大贵族那样,利用职权之便使用职田上的农民大量开垦荒地,并创办起无数的大庄园。官僚地主经营的庄园称庄田,这种庄田后来特别兴盛。与此同时,各类贵族也在垦荒占地的基础上建设了许多大农庄。贵族们创办的农庄来势凶猛,很快遍及全国。

在日本的大农庄里,往往不是由贵族官僚们自己直接经营,而是在农庄里设总管代为管理,自己住在城里坐享其成。庄园的总管称为庄官。这种经营形式在中国称为经营地主,或官僚地主。在日本的庄园也是层层依附,随未称为附庸,但这种关系已出现。一般土地所有者往往自愿请求大贵族地主保护,甘当他的庄官,成为二地主。而大贵族地主往往也在僧侣贵族和有权势的贵姓贵族中寻找庇护人,这种有权势的贵族称为“本家”。这种情形在中国是屡见不鲜的。中国的北方和东北部,有些官僚大地主往往把土地租给经营地主,而经营地主再租给富农或佃富农经营,层层依附、保护,层层缴纳租赋,只不过在中国不把最有权势的大地主称为本家,而称为“东家”。日本的庄园主,要向本家缴纳一定的租赋。庄官、庄园主、本家组成一个剥削体系,共同剥削庄园内承担劳动的庄民。庄民在日本称为“作人”、“寄人”、“百姓”,他们主要来自破了产的班田农民。庄民自备生产工具和牛具以租佃形式租种庄园主的田地,并负担十分繁重的租税和徭役。在这里超经济剥削是很明显的。 当时在日本最有权势的大本家要算是滕原氏家族,他把握着全国的各主要官职,他们一个家族就控制有数百个庄园,成为日本最大的大地主。因为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庄园往往获得国家的免税权和不许检田官和收税吏进入庄园的权利,进而这种大庄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势力。于是许多庄园主为了获得特权,而把土地寄进当时最有权势的滕原氏庄园,自己甘当庄官。从当时政府发布禁止再建新庄园的命令来看,庄园的发展以达到空前的状态。除了滕原氏家族的庄园膨胀外,寺院侵占土地的现象也十分猖狂,寺院僧侣贵族的大庄园中,可豢养武士和护寺僧。在中国这种寺院田产的扩大也是登峰造极的。其他一些大封建地主也都在全国各地占据了大量的庄园。十二世纪,有个平民家族,他一家就侵占了六百个庄园。由于大封建主的势力过分扩大,在日本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许多封建主也和中国的封建主一样,组织了自己的地主武装,豢养了大批的私人军队。起初这些军队成员均由各村长担当,后来,封建主则在庄民中发展军队,作为他们的亲兵,并把土地分封给他们,以资报酬。这种以土地为报酬,以服兵役为条件的封地,显而易见,封建采邑的性质再明显不过了。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附庸关系,领主与封臣关系建立起来了,围绕着领主封臣关系形成了封建集团。十二世纪后,在日本出现了封建军事集团。集团首领称为将军,将军驻守的领地成为幕府,这就是日本历史上将军幕府的由来。自此日本进入分裂时期。直至后来的几百年,日本都是从战乱中渡过来的。战乱中日本农民是最痛苦的。此时,幕府将全国土地分配给在战争中冲锋陷阵的武士,武士窃据了庄园统治一方的军权,形成了武士阶层为核心的统治网。

到了十六世纪初,随着战乱中征战的需要这种封建的土地制度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幕府丧失了实权,封建割据局面扩大起来。在此情况下,全国土地名义上属于国有,实际上已被几个大封建领主占为己有。中小地主和寺庙领地虽然存在,但大土地占有者已发展起来。上文屡次提到的兴盛一时的庄园制已趋衰落。由于庄园的存在,影响了大封建地主统一治理他们的领地,加之领有庄园的武士负有频繁的征战任务,大领主希望武士们能经常驻守在他的左右,以便随时召集起来,对他们的邻居发动突然袭击。武士,也就是此时的庄园主也感到经营庄园不比征战的收入多。种种原因促使大封建主能十分顺利地吞并了数以千计的庄园。大地主所有制从而代替了中小地主占有制的庄园制。大封建主吞并各中小庄园之后,建立起过分庞大而坚实的城堡,集中了无数的枪甲齐备的武士。于是,封建城堡自然形成为军事、政治中心,出现了日本的中古末期的城市,这种城市,日本人把它称为城下町。为资本主义发生准备了物资、地域等条件。

日本到了德川幕府统治时,已是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了。在它的统治下,日本仍宣布土地为国有。在国有土地的名义下,全部土地皆被大小封建主占有。尤如中国的藩镇制度那样,全国由几个大藩镇统治,每个藩镇领有大片领地。日本当时的国民经济收入以稻米的“石”为单位,大体上收入一万石稻米的领地即可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同时也是行政单位,这样的领地共有二百多个。领有这样领地的封建主叫大名。大名在本领地内对附着于土地上的农民有收租、司法、行政等大权。这一时期,德川家族占有的领地可收稻米四百万石,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大封建主,最大的地主。德川将军的家臣也都在全国占有大片的领地。这时的武士已大部分失去土地,成为专职军事贵族,称为“旗本”,专门从事征战。

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袭入农村,于是许多大封建主,除了加紧榨取农民以外,还开始从事手工业、商业经营。从而农民的负担迅速加重起来。农民在无法承担过分赋税剥削的情况下,纷纷逃离农村,有的上山,有的逃进城里,流浪在街头。商业资本的侵入农村,高利贷资本之猖獗,至使土地的买卖盛行起来。虽然遭到将军的严厉禁止,但历史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为了应付高率的债务,土地的典押已不可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可避免地将要搞垮日本的封建土地制度。

摘自《世界中古史纪略》 1984年9月

郑之 王平编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推荐第8篇:台湾土地制度

第一,农地农用制度。土改给台湾农民的土地权利,只是农地农用的权利;农民要出售自己的土地,出售的只能是农地,不能用作非农用。只是在最近才有所松动,但交易税率很高。

第二,农转非制度。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部分农地必然会转作非农用地,但土地转变用途必须严格按照土地规划执行。土地规划是台湾土地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如果一片农地,规划在五年或十年后转作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或公益用地,此前时间内是不能改变农用性质的。当农地依法转为非农用地,将有一半的土地“充公”,等于2亩农用地换得1亩非农地。“充公”的土地主要用于城市道路、绿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建设。

第三,非农地交易制度。农地转化为非农用地,会使土地大幅增值,增值收益分配有严格的规范——“涨价归公”。台湾的农地和非农地的价格差距很大,一般在10倍以上。曾先生30年前,花400万台币(近100万元人民币)买了5亩农地,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地已经是小镇边上的农用地了,明年就可以转作非农业用地了。如果转作非农用地,这块地市值约6000万台币。按照台湾土地制度, 5亩农地2007年转变为非农地时,得有一半“充公”,剩下2.5亩就是他的非农用地,价值为3000万台币。如果他将土地卖出,增值(3000-400=2600万台币)部分,要严格依法缴纳所得税,约在1000万台币左右。

而土地交易的所得税,税收全民享有,而非地方或部门享有。

台湾的土改是强制性的土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土改”。“政府”先将土地地租“减”到很低水平,强制规定农地农用的价格为“年地租的2.5倍”,再由“政府”按照强制的价格强行收购地主土地,平价转手“卖”给农民。买地主的土地,没有现金给地主,给的是四大“国有”公司的股票。地主强烈抵制土改,有的地主逃到国外组织反抗运动。农民如果没有现金购买土地或认领公地,可以申请无息贷款,分十年还清本金。

台湾土地制度是世界公认的学习典范。典范的核心意义是它用强权建立的“均田”和“涨价归公”制度。除“均田”和“涨价归公”为农民和全民提供福利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农民工”进城,“政府”将最有增值价值的土地用于建设经济适用的“农民工”住房,让“农民工”的财产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增值,这样,“农民工”就自然成为了城市的居民。

土改后,农民对怎样销售农作物不了解,这当中,农会组织无论在资金或技术支持上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小农,避免了私有制条件下的常见现象——小农破产。台湾农会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没有台湾的农会,台湾农民的地位不会像今天这般重要,农民的权利不会和社会其他阶层那样平等。由此打造了台湾特色的现代化“小农”农业模式。

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产权主体要明确,所得税的征收主体和用途要明确。

推荐第9篇:近代土地制度

近代土地制度 1853《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1.对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否定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根本性质

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历史时期的农民革命,这个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地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具有挖掉封建制度的墙脚,刨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基的历史意义,虽然这个农民平均主义的方案饱醮着浓厚的空想和时代条件带给它的落后色彩,但无可否认,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主流和本质。

2.《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错误的外壳与其为资本主义因素开辟道路的内核 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对未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抑是起反动作用的问题。颇有论者认为农民是私有者,他们反对平均主义,因而反对《天朝田亩制度》。其实,平均主义正是农民意识的表现,是农民反对封建大地产的犀利的思想武器,它既不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思想,更不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因此笼统地说农民反对平均主义是不恰当的。

3.必须历史地评价农民平均主义的历史作用

对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必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严格地、细致地区分它在不同的历史范畴内,其性质是迥不相同的。大体说来,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对摧毁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是积极的、革命的思想,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平均主义思想或方案,则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要求的,其反动性质是显然可见的。

1927--1937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仅半年之内,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达3万多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黄安七里坪的一个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农民入伍。

1941--1952旧土改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

中共历届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后因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逮捕,会议被迫终止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出席大会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中央局书记由陈独秀担任,张国焘任组织委员,李达任宣传委员。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后因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逮捕,会议被迫终止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机构由委员长陈独秀、组织委员张国焘、宣传委员蔡和森组成。 李达任宣传委员。

《中共历次大会代表》关于二大代表名单中有毛泽东,但毛泽东自己说,没有参加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由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五人组成,陈独秀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3年9月,中央机关由广州迁回上海,谭平山代表中央驻粤工作,由王荷波接替谭平山进入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棠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中央局由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组成,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 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 -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并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入中共史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推荐第10篇: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使用制度综述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一项我国特有的制度。它是在一定土地所有制度下,人们使用土地的程序、方式的规定。。它涉及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权利、义务以及国家对土地使用的管理。这是一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要实现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行使,就必须在保障权利人占有的权利的前提下,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表现。每一种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都存在着相应的土地使用制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土地所有制总是力求通过恰当的土地使用制使自己得到实现、巩固和发展。 土地使用制度可大致分为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结合及所有者与使用权相分离两大类。在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备件下的土地使用制,可大体分为无偿使用制和有偿使用制两大类别。土地使用权指在国家所有的土地上享有的,在法定限度内对国有土地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是一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要实现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行使,就必须在保障权利人占有的权利的前提下,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

土地使用制度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应的土地使用制度采取计划分配、行政划拨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从无偿使用转向有偿使用,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至今已初步建立土地市场制度的基本框架,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

土地无偿使用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并没有马上对城市土地实行国有化,而是针对不同性质的所有权形式,分阶段逐步实现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1954年,国家颁布文件规定:国营性质的土地使用者使用国有土地时,应一律由当地政府无偿拨给使用,均不须再交纳租金。自此,全民所有制单位、公私合营企业开始无偿使用城市的国有土地,集体和个人虽然要缴纳地租,但收费标准很低。

土地有偿使用初期:

1979年我国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首先出现在中外合营4-业的用地制度上。为了与国际经济接轨,我国政府必须对中外合营企业的用地征收土地使用费,以保证国家的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根相关法规,土地有偿使用采取两种方式,对内的土地使用者由中央统一征收土地使用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用地由各地区、城市收取土地使用费。自此中国土地法律上正式步入有偿使用的轨道。

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

1.1990年,我国颁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概念、范围和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费)这一改革措施,是对传统的土地无偿使用制度的否定,也是新的土地制度的起点。它增强了人们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观念。

2.土地收购—储备一开发一出让机制的初步形成。为了增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能力,运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数量庞大的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产的附加值和出让效益,经过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探索,一种适应垄断竞争型市场模式的城市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储备制度应运而生。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两权分离的原则,成立由土地管理部门授权经营的土地储备机构,采取征购、回收、置换等方式将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集中到土地储备机构手中,由土地储备机构统一组织土地开发或再开发。

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现代经济中有巨大的价值,以土地开发为核心内容的房地产业也成为我国的一个支柱性产业。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居住环境已成为共识。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在土地使用

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压力和问题:一是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和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二是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效果不明显、大量的土地资源被闲置和浪费;三是政府对土地缺乏高度垄断,越权批地,非法用地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四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企业重组过程中。随意处置国有土地致使土地收益流失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因此,

加强土地规划,节约利用土地,减少外延扩大,强化管理,促进流通。我认为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存在以下问题:

(一)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1.地方政府之间土地产权界线不清。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在实践中一直代理行使着国有土地所有权,享有大量所有权收益,而中央政府在土地所有权上的地位被相对弱化

2.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划拨之间界线模糊。现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存在划拨和有偿出让两形式,两者在权利和义务上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们在土地市场上却显得含混不清

3.两种土地所有权不对等。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为我国土地公有制的两种形式。从常理出发,这两种所有制应该是平等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法律规定只有国有土地才能直接入市,集体土地惟有通过国家征用变成国有后方可入市。

(二)土地市场机制欠成熟:

1.协议出让土地比重高。在目前划拨、协议、招标与拍卖等多种国有土地出让方式中,招标拍卖形式无疑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但迄今这两种出让方式所占比重还较低。

2.划拨用地和集体用地非法入市。一些单位和企业以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为资本参与合资合作经营,赚取巨额土地差价;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亦非法出让、变相出让集体用地以牟取非法利益,城乡结合部尤甚。

3.划拨土地入市地价偏低。按照我国现行土地使用制度,划拨土地使用权入市必须向市县政府交纳不低于标定地价的30%的出让金,从各地实际运作来看,达到40%的地方甚少,一般都低于40%。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土地的国有制受到侵害和破坏,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4.土地租税费体系庞杂。土地税费存在计征重复或交叉、征收缺位诸现象。在同一地块转让中,“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与“所得税”即存在重复计征的现象。房产税与印花税、契税也存在明显交叉重叠等等。

(三)有关立法规定滞后:

土地出让金一次性收取加重了开发商的成本并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可能导致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采取大量批地或人为抬高地价的短期行为,刺激起过分的批地热情,为未来政府带来财政上的困难,有悖代际公平原则,更不利于土地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中央到地方对城市土地开发经营管理不统一,从而造成机构重叠、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诸问题,损害了规划的稳定性和工作的高效。政府作为提供公众服务的部门,对土地市场的服务、监督不到位,造成土地市场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市场的发育。由于政府职责越位或缺位,管理分工混乱

对我国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一)加强产权界定,健全和创新土地产权法律制度。对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问题,理论界、行政主管部门已探讨多年,见仁见智。面对产权界定不清带来的种种问题,应以土地权利为核心、以物权理论为基础来设计土地产权制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样产权界定较为清楚,加上正在征求意见的物权法草案一旦获通过,其构建和实施也就有了国家法律的保障。

(二)改革土地供给计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要改革土地供给的行政性审批制度,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扩大土地的市场化配置范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继续推行市场环境不断完善,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要继续清理闲置土地,进一步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实际供应总量和利用效率;并加快建立土地收益基金制度。要完善土地法律和规划,严格界定公益性途和经营性用途。

(三)调整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要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问题,就必须对两大规划进行调整和协调。改变规划的大而全思想,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技术含量和效率。要协调好两大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以健全规划内容、提高规划权威、统一技术规范、完善规划体系。强化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调查和评估,适时开展规划的修编调整。建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保持用地结构的合理性。

(四)限定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适用范围,合理延长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进一步用地方立法形式具体细化土地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的不同适用范围,合理延长出让土地的使用年限。

(五)完善土地收购储备管理,改革城市土地租税费体系。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土地市场的稳定器。建立这一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土地供需总量,即在市场低迷时,纳进部分土地,增加土地的需求总量;反之,于计划之外释放部分土地,扩大土地供给。改善土地供应方式和手段,对

进入“土地储备库”的土地须有计划地做好供地前期开发工作,营造土地一级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环境。切实发挥租税对国有土地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合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严格租税征管,规范土地市场和调节土地资源配置。

(六)转换政府职能,健全土地法律责任制度。根据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与地方政府应该分别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土地管理原则。加快国土资源立法,推进国土资源行政工作法制化与程序化,建立权力制约机制。

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的有关法律制度相继推出,且不断发展,成绩可喜。但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土地使用制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深化。因此在坚持基本国策和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需的政策尤其重要,此乃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这是一个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人们对不少问题的认识还分歧较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明确。例如: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是以出让制为主,还是以年租制为主,还是多种方式并存?集体建设用地能不能开发房地产?土地能不能成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怎样进行调控?等等。其次,许多法律如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都需要根据符合当前发展需求重新修改;还有许多相关配套的法规、条例、政策,也都需要修改或制定。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土地管理的宗旨应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珍惜与合理利用。而不体现在土地权属的归属与变更上。此外土地制度安排存在缺陷,是导致城乡土地收益分配失衡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我国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因此,解决土地收益分配失衡问题,需要综合配套改革。目前,各有关方面都在按照科学发展方向改革,相信问题最终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但是,综合改革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11篇:土地教案

最佳答案

教学目标 :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 具:小黑板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流程:

一、导语 :首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同学们听过歌曲有何感受?(学生可随意发言,之后教师总结导入

)是的听过歌曲后,歌声中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再现眼前,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人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二、基础知识检测

1、注音:炽痛( ) 泛滥( ) 嗥鸣( ) 怪诞( ) 亘古( )谰语( ) 蕻( )

汉字:gǎo头( ) 默 qì( ) 污 huì( ) 蚱 měng( )斑 lán( ) 田 lǒng( )

解词:炽痛 泛滥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污秽

2、作者介绍: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在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说说你听完本文后有何感受?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此点一下文章的结构。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四、研读、揣摩

1、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最精彩的段落品读揣摩

此处学生答案可能不一,说得有道理即可,重点揣摩“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

小组间反复品读讨论分析本段的精彩之处,可结合练习一,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对答得好的同学要予以表扬。

教师对此作以补充总结(参考答案) (1)本段在列举东北景物时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2)本段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3)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充沛,使景物描绘更形象、生动。(4)文章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2、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找出文中最富有感情和最精彩的语句,联系文章的背景,理解、揣摩这些句子。

让学生将划出的语句反复品读加以揣摩,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参考例子如下: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

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4)这时我起来……乃是我的家乡。

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5)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洗去她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6)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在句中没有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因为埋藏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所以用“埋藏”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谁埋藏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藏他们!让埋藏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藏侵略者的墓地!这正是作者发出铮铮誓言的原因之一。

文中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五、反思归纳

1、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人称的变化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文章正是运用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才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共鸣,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

2、谈谈学过本文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这篇文章后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发奋图强,用生命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祖国。

六、知识小结与拓展

1、作者端木蕻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家乡永远是一个人灵寄宿之地,那么请你用一句五言古诗概括家乡在一个人生命旅途中的无可替代。

生答,答案可能不一,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月是故乡明。

103

回答者: Lǒv戀云天使 - 二

2007-3-23 18:28

第12篇:土地与土地使用制度房地产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2.1 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沿革

一、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概念

土地与土地使用制度

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称。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二)土地所有制

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在法律上,体现为土地所有权。

总体上可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

我国现行为土地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我国国有土地包括:

1.《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除外”。

2.《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3.被征用的集体所有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三)土地使用制

指人们在使用土地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是对土地使用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在法律上体现为土地使用权。

从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而言,有两权结合和两权分离两大类。在两权分离条件下,又分有偿使用和无偿使用制度。

(四)《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全国土地在宏观上进行管理、监督和调控的制度、机构和手段的综合。我国实行全国土地统一管理。

二、建国后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沿革 解放后,有偿——无偿——有偿。

1949-1953年,允许买卖、出租、典当、赠与和交换。

1953-1956年,以上活动逐渐减少。1956年,土地买卖基本消失。1954年开始,国营企业、机关、学校、部队、公司合营企业一律无偿使用国有土地。行政划拨土地使用制度。

1956-1982年,城市土地基本国有。但还保留了当初个体劳动者组成合作经济时入股场地和个人出租房屋的宅基地,但要想国家交纳土地税。集体和个人使用国有土地要交很少地租。

1982-1988年,全部国有,无偿使用,无流动。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1988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1988年修改了1982年宪法,删去“出租”,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1990年,国务院5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形式

改革行政划拨土地使用制度为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变三无为三有。

1、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

2、土地年租制。

2.2 土地征用制度

一、土地征用的概念

一般来说,土地征用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私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种行为。

在我国,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有偿转为国有的措施。其特征:

1.强制性。国外称为强制购买。 2.有偿性。

3.土地所有权转移。

二、土地征用的审批

二级审批:国务院和省级政府。 征用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1.基本农田;

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3.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

征用上述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征用农用地的,应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包括:

1.2.3.4.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及可以改蔬菜生产基地;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造的中低产田;

三、土地征用补偿

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1.征用耕地补偿费用的组成。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2.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土地补偿费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土地被征用而使生产减少所进行的补偿。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3.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标准。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被征用耕地数量/征地前被征地单位人均占有耕地数量。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4.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5.征用土地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6.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要支付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7.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和移民安置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13篇: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案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一.废井田,开阡陌 1.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演变:井田制商代就已出现,因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形,所以得名,西周时期达到鼎盛,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废除。

特点:井田之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破坏

原因: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各国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表现:春秋时期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贵族间争夺土地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3.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土地私有主要是通过各国的变法改革得以实现的。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制,并允许土地买卖。同时,商鞅还实行“依军功行田宅”,即奖励军功,培植了一大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这样,通过变法运动,土地私有制在各国普遍确立起来,并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三部分。

2.君主的私有土地,是由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3.地主土地所有制,其土地有多种来源,后来,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更加剧烈,明清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兼并因此而更加严重。

4.均田制的实行

(1)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为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和增加政府收入而实行均田制。

(2)内容: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北魏均田令规定把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按性别年龄分配给农民,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等。授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承担徭役和兵役。

【深化·拓展】

想一想:均田制能否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能否根本解决呢?

提示:均田制下的主要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但是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并不触动占田的大地主利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兼并的继续,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也无法实行,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所以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演变

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汉代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就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双方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2.作用

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身份提高,生产自主性也大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 电话:010-82025511 传真:010-82079687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大提高。农民可以选择雇主,在支配产品方面也有一定的发言权,甚至能与市场发生联系,取得实际利益,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深化·拓展】

1.想一想:租佃关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租佃的基本条件;农民的反抗斗争使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有利于租佃关系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2.归纳一下东汉田庄经济有哪些特点?

提示:田庄多为聚族而居;庄园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田庄经济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3.东汉时期田庄中的劳动者对豪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与明清时期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怎样的不同?

提示: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内的劳动者大多数是投身于庄园以求庇护的外姓农民,他们与田庄主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他们不但要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而且还要承担军事义务,成为豪强的私人武装。明清时期,租佃经营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的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和演变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深切的体会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了我们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文明的进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 电话:010-82025511 传真:010-82079687

第14篇:古代的早朝制度xsh5086200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明朝最勤奋的皇帝应该是亡国君崇祯皇帝了,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崇祯雄心壮志,立志做个中兴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周折到凌晨1,2点是很常见的,每日早朝必到.比明朝开国皇帝老朱还要勤奋,可是崇祯志大才疏,虽然勤奋但是还是逃不了亡国的命运.

古人太阳下山就要回家睡觉,在有些朝代有宵禁,晚上不能出门,所以一般在酉时和戌时就上床了。而在寅时(八小时是满足了的)就起床,趁天蒙蒙亮时开始务农工作,早朝那么早就是因为古人的作息时间跟现代人不一样。此外,古人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四五点时一顿,下午四五点时一顿,这是跟农业习惯相适应的.

戏文中常说:朝臣代漏五更寒。意思是说,大臣们每天早上五更天就得上朝,等着朝见皇帝。五更天时天应该还没亮,相当于现在几点钟呢?现代人上班,机关一般早上8:00,商场一般9:00,楼下卖包子的,天不亮就上班了。古代的王公大臣四更天就得从被窝里爬出来,五更天以前就的乖乖地站在朝堂下等候皇帝临朝,可见,那时候的王公大臣的日子也不咋地。我就纳闷儿了,皇帝老子为什么要把上班时间定得那么早呢?他自己不是也睡不成懒觉了吗?

五更天相当于清晨的5点到7点,至少我知道在清朝的早朝时间是这样的(因为清朝的历任皇帝大都比较勤奋),都要五更上朝,那时皇帝和大臣确实比较辛苦,有的家住的远的担心迟到甚至要半夜爬起来。其实早朝制度也不是绝对的,要看皇帝自己是否亲政和勤勉。最著名的是明神宗万历皇帝23年没有上朝,虽然他不来,但是政务还要办,大臣们还是要来的,只不过我想时间可能不会那么早了。

九年教育,六岁苦读,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官方假日和办公时间

这一节主要限于官员阶层的正常时间表,因为每一个官员的工作时间表显然不必相同——他的职位可能是忙碌的,也可能是清闲的。还有,时间表也可能因为国家是在和平时期或处于危急状况而有所改变[1]。夏天的时间表和冬天的时间表也会有季节性的差异。并且,即便正常的时间表也不能永远同样严格忠实地遵守。一个懒惰的统治者或官员常常不能按时办公或视朝,而一个勤谨的皇帝会日夜不休地工作。记录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开始描述讨论时间表的正常实施情形。

首先,我们要问,在传统中国是否有相当于星期天的例假日?答案是有的.在汉代,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这个假日称为“休沐”[2],下至隋代仍然奉行这一个假日。不过在汉代以后的分裂时期,南方中国曾经有所改变;我们知道,至少建都在今日南京的梁朝曾经规定每十天之中才仅有一次的例假[3]。自唐至元都奉行这一个规定。这些假日称为旬假或旬休,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4]。明、清时代再进一步削减,完全废去这一类假日的规定(直到民国时期,星期天才成为官方假日)。

[1] 例如:在南宋初年的危急时期,官员在假日也要留在官署。参考《宋会要稿》,“职官”六十,页15。

[2] 例子见《汉书》卷46,页11下;卷50,页12上;又见《后汉书》卷74,页3下。

[3] 清代类书《渊鉴类函》卷123,页37下—38上,载梁刘孝绰“旬假”诗;又载隋江总诗,起句是“洗沐惟五日”。江总原仕于陈,但这首诗可能在隋代时作。

[4] 《唐会要》(《丛书集成》本)卷82,页1518—1521;《通制条格》卷22,页4上。

我们如何解释中国历史上对例假日的不断削减?可以想得到的简易答案有两个:第一,这种改变可能反映出需要由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或许是繁文缛节)长期的增加;第二,中国历史上可能有这样的一个趋势,皇帝对待他的官员越来越像一个严厉的主人.大致说来,这些解释可以用于统治权力较前代集中的明、清时期。唐代的事例则有所不同,因为如我们将要谈到的,唐代的节庆假日和其他假期相当多。

要了解从五天之中有一天假期的汉制转变到在比例上只有一半的唐制,我们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官员的住所。可以断言的是,汉代官员习惯上住在他们的官署,而不是住在家里[1]。因此在理论上,虽然平常他只在清早和傍晚正式办公[2],但是在日夜的任何时间他都可以处理公务。由于大部分官员住在他们的官署,休沐的假日对于家庭在一定距离内的官员来说,等于是一个回家的休假。

根据史籍所载的例子,在这样的一个假日里,一个清廉的官员由于无力乘车或乘船,会步行回家。一个喜欢交际的人在回家途中,会首先拜访他的亲戚朋友[3]。无疑地,很少官员会不肯休假。下述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例外,有趣而且发人深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1938),页351—353。

[2] 《说文》对“申”(下午三时至五时)的定义“吏以铺时听事申旦政也”,也反映了这个事实。参见《说文解字诂林》第十四下,页6643下—6647上。

[3] 《后汉书》卷106,页12上。

前汉时期,薛宣守左冯翊(一个邻近首都的郡),在夏至或冬至,所有官员都休假,只有贼曹掾张扶不肯休假,照常坐曹治事。因此,郡守薛宣下了这样的一个教令给他:“盖礼贵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笑相乐,斯亦可矣。”张扶因此自觉羞愧,而其他的官属则赞美这个教令[1]。

汉代以后,可能继续有一段时期官员必须住在官署里。这可以用公元3世纪曹魏时期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个苛刻的官员不肯给一个属僚一天的假期去探望他生病的父亲,而这个属僚的父亲就住在官署附近。大司农王思在他年老的时候变得疑心很重,当这个属僚因为父亲病笃而要求请假时,王思生气地表示:“世有思妇病母者,岂此谓乎?”第二天,这个属僚的父亲死了,王思一点也没有悔恨的意思[2]。

在南北朝时期,当官员开始编组在夜晚到官署轮值时(这个方法在此后的帝制时代中国一直施行),休假的制度就可能有了改变。从唐代开始,官员习惯上是上午或上、下午在官署里,然后回家。当然,如果是一个朝会的日子,京城里的官员会先在清早上朝,然后才到他们的官署。由于大部分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庭住在一起,因此没有必要每五天作一次短期的休假.而且,由于官员留在官署的时间减少,削减例假日似乎也是公平的。

除了类似星期天的休假外,政府的法令也规定了节庆的假日。在唐、宋时期,有放假一天、三天、五天或七天的大小节庆。最长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七天。在唐代,据我统计,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包括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3]。宋代有五十四天这样的假日,但只有十八天被指定为“休务”,可以推测到其他的假日至少有一部分时间要照常办公[4]。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这可能反映佛教、道教影响力的衰退。

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5]。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政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汉书》卷83,页4上—5上。

[2] 《太平御览》卷634,页2下。

[3] 仁井田升《唐令拾遗》,页732—735。

[4] 《宋会要稿》“职官”六十,页4上。

[5] 《通制条格》卷22,页4上。

法令最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1]。实际上,端午节和中秋节也变得重要了。不过明、清时期的主要改变是采用了长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钦天监的官员会选择十二月二十日左右的一天,作为全国官员“封印”的日子。大约一个月之后,又会宣布另外一天来“开印”[2]。在这一段期间,官员仍要不时到他们的官署,但是司法案件完全停止处理。寒假可以看作是对例假日和节庆假日损失的补偿。

当个人为了执行对家庭和宗族的责任时(例如,近亲的婚丧),政府的法令也规定有回家的休假和相类似的假期。最宽大的是唐代的规定,包括[3]:

一、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的定省假(不包括旅程);父母住在五百里外,每隔五年有十五日的定省假。

二、儿子行冠礼时,有三天假期;如果是亲戚,则有一天。

三、儿女行婚礼时,有九天假期,不包括旅程;其他的近亲行婚礼,则分别有五日、三日、一日的假期。

四、父母亲去世,强迫解官三年;如果是军职,则为一百天。

五、其他的近亲去世,分别有三十日、二十日、十五日或七日的假期;如果是远亲,则分别是五日、三日或一日。

六、亲身受业的老师去世,给假三天。

七、个人的忌日,给假一天。

八、在五月有十五天的田假,在九月有十五天的授衣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明会典》(万有文库本)卷43,页1235—1236;《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本)卷92,页1上—6下。

[2] Derk Bodde,tr.,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as Recorded in the Yen-Ching-Sui-Shi-Chi by Tun Li-Ch'en(1936),p.95.

[3] 《唐令拾遗》,页736—749。

除了最后一项,这些规定似乎大部分为宋代所遵循。明、清时期,许多这些假日或者完全取消,或者成为特殊的,必须等待皇帝的批准[1]。唯一完全严格执行的规定是,父母亲去世之后强迫解官三年[2]。这些改变似乎显示了个人对皇帝及父母亲责任的增加或不断强调,相对的忽视了其他的社会关系——譬如对其他亲戚和老师的责任。这显然是明、清时代道德的一个特色。

关于每日的工作时间表,令人觉得有趣的是地方政府长官的地位有很多地方都像皇帝。这种类似甚至从他们官署建筑构图的相像反映出来(当然,在比例上完全不同)[3]。一个地方衙门,就像皇帝的宫殿,在前面有大门和庭院,两侧有警卫和属僚用的小户间,大堂相当于皇帝的正殿,主要用来执行仪式和其他正式的事情。二堂相当于皇帝的其他殿堂(特别是后殿),主要用来完成每日的职务。在一个小衙门里,二堂或二堂的部分常被指定为签押房。这个私人的办公室或事务室,官员可以用来阅览公文,也可以和他的亲信幕僚商谈,无论是在上午例常的办公时间,或者在下午、晚上其他随意的工作时刻。皇帝也会为了同样的目的,指定一个内殿或事务室,虽然不称为签押房。衙门后面的部分,用作长官家庭的住所,相当于皇帝后妃的后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明会典》卷5,页115—116;《大清会典事例》卷296,页l上—2上。

[2] 皇帝可以要求官员在丁忧结束以前回复原来的职位,称为夺情起复(或简称起复),但只有在军机紧急时才能如此。大致说来,唐、宋时期使用这个方法要较后代为多。

[3] 地方政府衙门的肄筑设计图常见于地方志。

皇帝的时间表通常从清早的朝会开始。仪式性质的集会通常在节庆的日子,或每隔三天(三日、六日、九日)、五天(五日、十日)举行。比较不正式的集会则在其他各天甚至每天都可以举行。朝会的时间早得惊人,约在早上五点或六点。如果朝会到七八点才举行,就被认为晚了。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有名的圆明园视朝,许多官员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床。大致上,清朝的统治者相当忠实地遵守这个早朝的时间,这一事实无疑有助于清代成为一个稳定而长久的朝代,虽然它是外族[1]。

不过,清朝皇帝的榜样并非一定为地方官所仿效,虽然他们在自己的官署或者会依据类似的一个时间表。甚至当雍正皇帝对各省长官作特别严密的监察时,官员工作仍然十分弛慢。根据雍正朝刊刻的《州县事宜》[2],许多府、县官简直都不在早上开始办公。《州县事宜》要求他们改革,至于效果如何,那就很难说了。

中央政府通常用鼓或钟宣告办公时间的开始(或结束)。地方政府,特别是府、县级,一般使用声音比较不威严的传梆和打点[3]。在笞打的处罚下,衙吏和差人不得不准时到衙。在元代,权相桑哥甚至在相府严格地使用这个方法对付他的属僚;有名的艺术家兼学者赵孟頫就曾因为在晨钟之后才到达而受笞打。在赵孟頫向更高层的机关控诉之后,桑哥才把这个处罚限于曹吏以下[4]。

对于官员的升迁,服务的时间(劳)和服务的表现(功)同样地受到考虑。至少早在汉代,就已经如此规定了[5]。不过,从哪一个朝代开始,政府使用签到簿让官员签到,则不十分清楚。在元代有一个例子,政府仓库的官员、胥吏和警卫必须在所谓“卯酉文历”上签到[6]。明、清时期,在许多机关里,使用类似的签到簿似乎已成常例。在唐代,定期值夜的官员要在“直簿”上签到,这种直簿大概在较早时期已经存在[7]。有时候值夜只不过是虚应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朝会的日子和时间的规定,见各朝的法令,如《唐会要》卷24,页455—458。清代朝会的简略叙述,见震钧《天咫偶闻》(1907)卷1,页2下—4上。

[2] 宦海指南本,页9下—10上。

[3] 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中和月刊》2卷(1941)10期,页73—74。

[4] 《元史》卷172,页6上。

[5] 大庭修,“汉代における功次による升进について”,“东洋史研究”12卷(1955)3号,页14—28。A.F.P.Hulsewé,Remnants of Han Law, Vol.I(1955),p.47。

[6] 《通制条格》卷14,页5。

[7] 《唐全要》卷82,页1516。

譬如在北宋时期,四馆的官员常常冒称肚子痛来躲避值夜。结果馆阁的值夜签到簿“宿历”得到了“害肚历”的外号[1]。

当然,一个谨慎的官员不只遵守办公时间,而且还会增加许多额外的工作时间。我要引用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内的工作时间表作为例子,当时他正领导平定太平军的战事。曾国藩在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十九日的日记记载[2],他决定他的每日时间表必须包括下列各项:

上半日 见客审貌听言 作折核保单

点名看操 写亲笔信

看书习字

下半日 阅本日文件 改信稿

核批札稿 查记银钱账目

夜 间 温诗、古文 核批札稿

查应类事目

曾国藩又决定在早上特别留意吏事和军事,下午特别留心饷事,晚上则专心于文事。大致上,从他的日记可以看出来这是他每天工作的方式,虽然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些变化。我还要补充一件事,为了平衡他的工作,他每天要下一两局的围棋.但是由于他不是一个特别高明的弈手,因此他只是偶尔玩玩,可能不花很多时间。很显然,他非常勤劳谨慎地恪尽他的职责,他的榜样影响了很多和他同时的人。

曾国藩是一个谨慎的家长,他不仅为自己订下了工作时间表,对他的家人也是一样。根据他幼女的自传[3],1868年他在两江总督任内时,他为家里的妇女订下了这样的一个时间表:

早饭后 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 食事

巳、午刻后 纺花或绩麻 衣事

中饭后 做针黹刺绣之类 细工

酉刻(过二更后) 做男鞋、女鞋或缝衣 粗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梦溪笔谈》(《四部丛刊》本)卷23,页5下—6上。

[2]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十四,页41下。

[3] 《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页6。

家中的男子则要做四种功课:看、读、写、作。曾国藩亲自验功,有些功课每日验一次,有些几天一次,有些则每月一次。

这使我们联想到帝制时代中国学生的时间表。中央官学(太学或国子监)学生的待遇大致和官员相同,同样地有相当多的假日[1]。这些学生的数量不多,多半是数百人,而数千人的时候较少。大部分学生在私学私塾读书,他们在上、下午都用功,只有主要的节庆才放假。明、清时期,私学私塾也有大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

和学校的时间表有关的,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教育史上通常被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农家子弟的学校只在农闲季节上课。汉代的作品《四民月令》[2](这本书主要是业农者的时间表)载,九岁到十四岁的幼童要在一月、八月、十一月人小学,十五岁到二十岁的成童要在一月和十月人大学。唐代的中央官学学生,在五月也有十五天的田假,在九月也有十五天的授衣假,显然是为了适应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宋代,农家子弟就读的乡下学校称为“冬学”,因为这些学校只在冬天开课[3]。冬学这个名称甚至现在仍然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唐代的学生必须在旬假的前一日考试,《唐令拾遗》,页274—276。每月的一日和十五日是明代国子监学生的例假(《南痈志》卷9,页4;《国子监志》卷43,页21上)。

[2] 《全后汉文》卷47,页1上—8上。

[3] 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1937),页815。

僧侣和道士的作息时间表比较严格,原因是他们具有自治团体的性质。僧侣每年的时间表中最引人注意的项目是源于印度的“夏安居”。从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僧侣必须留在他们自己的寺院里。对这个要求的解释是:在夏天的几个月里,行脚僧会遭受豪雨之苦,或者他们会不知不觉地犯下杀生的罪恶[1]。前者的确是在印度比中国容易发生,后者也有这种可能。但是这个规定却在中国实行了好几个世纪,特别是在唐、宋时期。“夏安居”以在各自寺院里的一餐大斋为开始,也结束于各自寺院里的一餐大斋。

在寺院里,用钟和鼓来宣告每日时间表的时刻,而且寺院准确的钟声也实在有助于邻近的俗人。有些僧侣的确负起唤醒人们的责任,在每天早上打铁牌子或敲木鱼。在宋代,他们在首都里极其活跃,不只用他们的工具唤醒人们,并且报告气候是晴朗、阴晦或下雨,以及各个清晨朝会的类别。每一个报晓僧都有他们自己的地区,并且不时沿门向区内的商店和住家求乞斋粮[2]。

寺院的生活应该是安静的,但是在节庆和每月的初

一、十五却非如此。这时寺院会打开大门让人们来烧香。在一些节庆的日子里,这些地方变成忙碌嘈杂的市集。僧侣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里携带些小礼品去拜访他们的施主,以募化施舍。这和报晓僧以服务换取的施舍有所不同。还有,认为僧侣在其他方面完全寄生的想法是不对的。对晚唐和宋初的禅僧来说尤其不对,他们遵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定[3]。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时期,当寺院富有的时候,僧侣会从事相当规模的放款或其他商业活动。中国有几种醵金制度似乎源自寺院[4].

第15篇: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2 Abstract: ...................................................................2 Keywords: ..................................................................2 一.古代秘书管制时代 .........................................................2 二.秘书选拔的历史演变过程 ...................................................3

(一)原始社会时期 .......................................................3

(二)奴隶社会时期 .......................................................3

1.夏代时期 ...........................................................3 2商朝时期 ...........................................................3 3西周时期 ...........................................................4 4春秋战国时期 .......................................................4

(三)封建社会时期 .......................................................4

1秦代 ...............................................................4 2汉代 ...............................................................4 3三国时期 ...........................................................5 4魏晋南北朝时期 .....................................................5 5隋、唐时期 .........................................................5 6宋朝时期 ...........................................................5 7元朝时期 ...........................................................5 8元朝时期 ...........................................................5 9 明清时期 ...........................................................6

3.结论......................................................................6 注释: ......................................................................6 参考文献.....................................................................6

1

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

摘要: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秘书工作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秘书活动,上可追溯到三皇五帝,下可查询到明清两代。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和演练,从出现到初步形成、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总管这几千年的的秘书活动,虽然它们在每个朝代的称谓和职位都不尽相同,对机构的设置也不尽一致,但是其具有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辅助君主政令顺利地颁布。而每个朝代对于秘书的选拔制度也是不相同的,条件及要求都有每个朝代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例举我国古代对秘书选拔制度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虽然这些都只是古代旧社会选拔秘书官员的方法,但其中也有着它独特的精华所在。这对我们当今社会的秘书人员的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古代秘书 选拔制度 政策措施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has a history of five thousand years, and our secretary work is also a long history.China\'s ancient Secretary activ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hree Emperors and Five Sovereigns, can query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wo generations.Chinese ancient secretary work experience of change and drill for thousands of years, from there to the preliminary formation, development, mature stage.Duct that thousands of years of secretary activities, although they are in every dynasty titles and positions are not the same, the institutions are not consistent, but the common purpose of its is to aist him smoothly promulgated decree.And every dynasty for the Secretary of the selection system is not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each dynasty own characteristics.In this paper, by the example of ancient China\'s secretary selection system an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although these are ancient old social selection Secretary officials, but it also has its unique eence.Have a certain guiding role the Secretary of our social work.Keywords: Ancient secretary Selection system

Policies and measure

一.古代秘书管制时代

国家的产生和公共事务的发展促进了相应的秘书职位和人员的出现,但是,我国古代秘书史上的秘书工作到底是从哪个时代开始萌生的,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起源于夏代的奴隶社会,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秘书的工作起源于尧舜时期。

在我国,“秘书”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而最初的含义是指物不像今天一样是指人。根

2

据古典记载,皇宫里藏有一些有神秘色彩的书籍,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宫禁里的秘籍,因为是宫禁内收藏的各种经典文献,因而一般不予公开,故称为“秘书”。第二类是指谶纬图箓,也即是一种在汉代流行的宗教迷信,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预算吉凶的隐语。

到了东汉后期,“秘书”不再只是指物,也指机构和人员,古代的秘书工作者,被成称为\"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等。但东汉末年那段时期比较例外,魏王曹操为削弱当时位高权重的皇帝身边的秘书机构--尚书台的势力,曾设秘书令,以\"典尚书事\",这样,秘书令不仅具有原先掌管图书典籍的职能,而且还具有收发奏章、草拟和上传下达的职责。①②

到了清朝末期,我国的秘书工作真正名实相符。辛亥革命后,秘书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一:秘书一词已完全摆脱了\"图书\"的含义,从原先指物转变为特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或职位。其二,对秘书人员所有的旧式称谓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对各级政府部门中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或相关职位均以\"秘书\"相称。

秘书一职的出现,说明了我国历代君主都懂得秘书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在秘书的选拔上,不同朝代的君主对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不同的,这不仅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学时才能。秘书人员的选拔不仅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体现,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

二.秘书选拔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原始社会时期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因为其原始、粗糙以及简陋的生产工具,加上及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因此,在那个时期里面就没有阶级和国家。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之后,便产生了小规模的组织,虽然氏族规模比较小,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公共事务要处理,就需要一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因此,就产生了秘书人员。而那时候的秘书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会务活动和传达活动。传达活动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食将首领的意图传达给下面;另一方面是将民众的意见传达给首领。

这个时期的秘书人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管理者既从事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又从事管理活动中的秘书活动,管理者即氏族首领兼职秘书,和大家一起吃一起住。第二种是由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长老来长官火、天时以及调节纠纷等事务,这些长老经常帮助首领处理公务。第三种是专门承办秘书活动的人员,这些人员有着一定的职务,他们是由民众选举或者是禅让而产生的。

(二)奴隶社会时期 1.夏代时期

到了夏代时期,人类的生产工具得到了改进,生产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社会制度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国家必须设立一批专事国家事务的官吏来操纵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我国最早的秘书也就因此产生了,但是那时把这一类官员称为“史官”,秩宗和太史令则属于秘书官职。

秩宗是传说中尧舜两人都设置的一种官职,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司典宗教祭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秩宗是史官在宗教活动中的另一个身份,因此,这种官职的选拔方式也和史官一样,通过世代相袭的方式来进行继承。

太史令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国君处理国政的机要秘书长,记录国君的言行,起草和保管文书,掌管典志;有的还对民情进行了解,向君王提出建议,协助君王制定相关的法令。史官的职位大多数是由贵族时代相袭,他们是知识的垄断者,普通老百姓的子弟因为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作为具备高文化和业务知识的史官一般不会在普通老百姓家庭中产生,也不会从白丁中进行选拔。

3

2商朝时期

商朝是在推翻夏朝之后强盛起来的朝代,国家机器和国家管理机构有了新的发展,并且逐步建立了以国王为中心的一套内外职官体制。官职可分为:政务官、事务官、武官和史官。史官则主要从事秘书工作。商朝的史官分为两类,史类秘书和巫类秘书史类秘书。史类秘书要求会制作和保管重要公文,记录君王的言行、宫廷大事、观察天象、记录历法以及保管档案典籍等。无泪秘书则是神权和政治的历史产物。他的主要工作是专门处理人和神灵和先祖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史官本身会占卜、解释卜词,或者是有能力长官商王朝的祭神和祭祖典礼等事务。

由此看来,巫类秘书和史类秘书在工作内容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有的却是身兼两职,也并未做到严格的划分。而且,在选拔方面也是采取世代相袭的方式,但是和夏朝比起来,史官需要具备的能力增多了。秘书官吏必须具有文字、军事、政治、天文以及占卜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从以上可以看出,商朝的秘书官吏已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并企已经形成了一支专职秘书工作的队伍。 3西周时期

在西周时期,我国奴隶制度逐渐开始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开始产生。这种过渡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上开始由神权向人权进行转变。在这时期,国家机构不断在发展,形成了以卿为首的政务部门“卿事寮”和以太守为首的事物部门“太史寮”,太史寮是专门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在王宫里还设置了专门记录国王言行的左吏和右吏,专门保管君王的印章。还设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也即是专门为王后掌管礼仪和文书的女史。③ 4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和社会最*的时期,在这几百年的大变革中,各国竞相变法图强,战争的纷乱使得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这一时期的秘书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秘书官吏主要有御史、主书、尚书和掌书等。因为在这个奴隶时期都有着“亲贵和一”的正字色彩,因此,在这个时期的秘书选拔上也是通过世袭相承的形式,但是与前面朝代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选拔方式有了一定的灵活性。

(三)封建社会时期 1秦代

众所周知,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这个时期承办文书为主要任务的人员被称为“史”,这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这个时期对于秘书的选拔也是通过世袭相传的形式,他们的后代从小就被送到专门的学校进行学习。秦朝有严格的规定,不是史的后代是不能进入这类学校的。 2汉代

西汉时期,御史仍旧是中央政府的主要秘书机构。但是在这个时期里,御史有了更多的权利。这个时期的秘书官职主要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配的副职御史中丞、下隶御史、令曹、书曹和印曹等等。

这个时期,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已经呈比较稳固的态势,因此,在选拔秘书人员的时候不再采取“亲贵和一”的方式,而是注重人员的业务能力,选拔方式则主要采取的是察举、征召和辟除等方式。

在东汉时期,尚书台抓紧发展成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并且地位逐渐得到提高。这时的尚书台不仅仅要办理文书和传达皇帝下达的诏令,还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直接对政务进行参与。因此,在选拔尚书台人员的时候就非常严格,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试。这些人员必须年满17岁,要能背诵9000字以上的籀书,并且还要考察大篆、小赚和隶书等八种字体。每年 4

年底,需要先在郡一级考试,合格之后转移到京城,再由太守进行面试,当中优秀的人则被派到尚书台和御史府担任尚书令史一职,掌写文书。而为朝廷起草公文的尚书郎中,对其选拔的要求则更高,一年之内为见习官员,一年之后被升为尚书郎,协助诗郎办理文书事务,三年之后才能被升为尚书传郎。 3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群雄纷争,政局很不稳定。而三国时期的秘书官制,开始的时候是沿袭汉代的制度,但是因为混乱的政局和官制,因此,从事秘书工作的则基本上是尚书丞进行管理。地方上的秘书就主要是别驾、治中、长史、主簿、司马、阁下书佐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混战以及纷乱割据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连年不断,王朝的交替更换也很频繁。但是吗,在这样的时期里,中国古代秘书进行了一个大转折点,从原先的指物,转变成指人。

这一时期,秘书写作已经发展成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在选拔秘书的时候,要求其精通于业务的能力。往往是以察访的方式进行评定,并从中选拔出秘书官吏。因为在这一时期里,文虎工作在继承了秦朝、汉朝的制度之后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令、符、启和笺等公文文中;并且规定了新的公文体式;不仅如此,对公文的书写材料也进行了改革,规定公文一律采用毛笔在纸上进行书写。 5隋、唐时期

隋唐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虽然只是维持了短短几十年的朝政,但是它为唐朝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时期都是唐朝繁荣昌盛的时候。唐朝皇帝非常重视秘书官员,为了避免宰相的权利过于膨胀,皇帝在选择秘书人员的时候通常选拔身边品位较低且资历尚浅的小臣来作为皇帝直接服务的秘书官员。

唐代开始的时候重用的秘书官员是中书舍人,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始以翰林院学士代替中书舍人进行秘书活动。这个时期,对秘书官员的选拔是比较全面的。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行筛选,包括身材相貌、口才、书法文理以及对政事的判断能力等,不仅要求他们具备高文化水平,对书法有着一定的造诣,在写作和治理公文有着较强的能力之外,还要口齿清晰,擅于辞令。归纳起来也就是说,这些人员必须有参政经验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要清洁自守,不结党营私;要有强烈的保密意识。

唐代以科考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评定人才的根据,打破了以往用人的制度,大大扩宽了选人用人的范围,激励世子们发愤图强,充分体现了“任人唯贤”的思想,保障了统治阶级的有效运行。 6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的秘书活动沿袭了唐朝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建朝之后,强化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行政机构较为庞大。为了维持起正常的运行,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秘书工作人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制度。

宋代通过专门的考试来选用秘书,宋哲宗时期就专门设置宏词科,专美对朝廷所需的文字秘书进行选拔,严格规定只有取得进士的人才有资格进行报考。而且,要求报考的人必须博览古今,具备很高的文学修养,只有拥有这些功底,才对其进行公文写作的能力测试。不仅如此,对考试的内容也有限制,考生必须以制、诏、书、表、露、布、檄、等十二种文体各做应用公文两篇,合格之后才能准予考试。 7元朝时期

元朝时期对秘书的选拔方式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增设了很多秘书机构,以此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时期对秘书人选拔的要求是品行必须端正,办事小心谨慎,必须精通业务的办理,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还需要有可靠的人进行担保。除此之外还有规定,上级机关的秘 5

书人员必须是依次从夏季官衙中挑选出来的比较优秀的人。 8元朝时期

元代是以蒙古族为主题的封建王朝,各级官员大多是由蒙古族人进行担任,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懂文墨,在政务的处理方面也就处理得不好,而且有很多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利徇私舞弊。元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秘书人员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对秘书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规定,必须选择言行举止符合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有较强的办事能力以及奉公廉洁的人。这样的选拔制度,保证了秘书人员的素质处于一个普遍较高的水平。

9 明清时期

到了明代,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秘书人员的选拔也必须是从科举出身的人中进行筛选。中央秘书机构和各部门的秘书由进士通过管选,进入翰林院时候才能进行职位担任;地方的秘书则由贡士和进士进行担任。在选拔秘书的同时注重其具备的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清代秘书选拔中以军机章京的选拔最为典型。选拔的条件有以下这些:首先是品德要良好,相貌要端正;其次是要精明能干;第三是拟稿要迅速,字迹要端正;第四是要聪明敏锐,为人小心谨慎;第五是不用高官的子弟。军机章京有着庞大的封建王朝的军政事务,队伍的规模,效率之高以及素质的优质是历代以来最为罕见的。

3.结论

古代的秘书活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对秘书的选拔制度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进行完善。不同的朝代在沿袭前面朝代的基础上又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变,对选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至于对秘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选拔的手段不断在变革中进行提高和成熟,秘书机构也在这不断变化的选拔中逐渐得到完善。因此,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注释:

①李海霞,《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兰台世界,2007-02-01,期刊,整理自第二页。 ②倪代川,《历代秘书选拔制度简介》,秘书,2010-04-18,期刊,整理自第三页。 ③宋宁,《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兰台世界,2008-12-01,期刊,整理自第五页。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我国古代秘书选拔制度》,兰台世界,2007-02-01,期刊。 [2]网晋卿,《我国古代秘书监制度》,高校图书馆工作,1985-07-15.[3]任雪浩,李伟华,刘新钰,《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制度探析》,兰台世界,2009-08-01,期刊。 [4]倪代川,《历代秘书选拔制度简介》,秘书,2010-04-18,期刊。 [5]李春燕,《浅谈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沿革》,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6-15,期刊。 [6]宋宁,《论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发展》,兰台世界,2008-12-01,期刊。 [7]何美荣,《中国古代秘书制度初探》,中国行政管理,2001-10-15,期刊。

第16篇:古代的早朝制度xsh5086200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明朝最勤奋的皇帝应该是亡国君崇祯皇帝了,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崇祯雄心壮志,立志做个中兴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周折到凌晨1,2点是很常见的,每日早朝必到.比明朝开国皇帝老朱还要勤奋,可是崇祯志大才疏,虽然勤奋但是还是逃不了亡国的命运.

古人太阳下山就要回家睡觉,在有些朝代有宵禁,晚上不能出门,所以一般在酉时和戌时就上床了。而在寅时(八小时是满足了的)就起床,趁天蒙蒙亮时开始务农工作,早朝那么早就是因为古人的作息时间跟现代人不一样。此外,古人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四五点时一顿,下午四五点时一顿,这是跟农业习惯相适应的.

戏文中常说:朝臣代漏五更寒。意思是说,大臣们每天早上五更天就得上朝,等着朝见皇帝。五更天时天应该还没亮,相当于现在几点钟呢?现代人上班,机关一般早上8:00,商场一般9:00,楼下卖包子的,天不亮就上班了。古代的王公大臣四更天就得从被窝里爬出来,五更天以前就的乖乖地站在朝堂下等候皇帝临朝,可见,那时候的王公大臣的日子也不咋地。我就纳闷儿了,皇帝老子为什么要把上班时间定得那么早呢?他自己不是也睡不成懒觉了吗?

五更天相当于清晨的5点到7点,至少我知道在清朝的早朝时间是这样的(因为清朝的历任皇帝大都比较勤奋),都要五更上朝,那时皇帝和大臣确实比较辛苦,有的家住的远的担心迟到甚至要半夜爬起来。其实早朝制度也不是绝对的,要看皇帝自己是否亲政和勤勉。最著名的是明神宗万历皇帝23年没有上朝,虽然他不来,但是政务还要办,大臣们还是要来的,只不过我想时间可能不会那么早了。

九年教育,六岁苦读,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官方假日和办公时间

这一节主要限于官员阶层的正常时间表,因为每一个官员的工作时间表显然不必相同——他的职位可能是忙碌的,也可能是清闲的。还有,时间表也可能因为国家是在和平时期或处于危急状况而有所改变[1]。夏天的时间表和冬天的时间表也会有季节性的差异。并且,即便正常的时间表也不能永远同样严格忠实地遵守。一个懒惰的统治者或官员常常不能按时办公或视朝,而一个勤谨的皇帝会日夜不休地工作。记录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开始描述讨论时间表的正常实施情形。

首先,我们要问,在传统中国是否有相当于星期天的例假日?答案是有的.在汉代,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这个假日称为“休沐”[2],下至隋代仍然奉行这一个假日。不过在汉代以后的分裂时期,南方中国曾经有所改变;我们知道,至少建都在今日南京的梁朝曾经规定每十天之中才仅有一次的例假[3]。自唐至元都奉行这一个规定。这些假日称为旬假或旬休,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4]。明、清时代再进一步削减,完全废去这一类假日的规定(直到民国时期,星期天才成为官方假日)。

[1] 例如:在南宋初年的危急时期,官员在假日也要留在官署。参考《宋会要稿》,“职官”六十,页15。

[2] 例子见《汉书》卷46,页11下;卷50,页12上;又见《后汉书》卷74,页3下。

[3] 清代类书《渊鉴类函》卷123,页37下—38上,载梁刘孝绰“旬假”诗;又载隋江总诗,起句是“洗沐惟五日”。江总原仕于陈,但这首诗可能在隋代时作。

[4] 《唐会要》(《丛书集成》本)卷82,页1518—1521;《通制条格》卷22,页4上。

我们如何解释中国历史上对例假日的不断削减?可以想得到的简易答案有两个:第一,这种改变可能反映出需要由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或许是繁文缛节)长期的增加;第二,中国历史上可能有这样的一个趋势,皇帝对待他的官员越来越像一个严厉的主人.大致说来,这些解释可以用于统治权力较前代集中的明、清时期。唐代的事例则有所不同,因为如我们将要谈到的,唐代的节庆假日和其他假期相当多。

要了解从五天之中有一天假期的汉制转变到在比例上只有一半的唐制,我们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官员的住所。可以断言的是,汉代官员习惯上住在他们的官署,而不是住在家里[1]。因此在理论上,虽然平常他只在清早和傍晚正式办公[2],但是在日夜的任何时间他都可以处理公务。由于大部分官员住在他们的官署,休沐的假日对于家庭在一定距离内的官员来说,等于是一个回家的休假。

根据史籍所载的例子,在这样的一个假日里,一个清廉的官员由于无力乘车或乘船,会步行回家。一个喜欢交际的人在回家途中,会首先拜访他的亲戚朋友[3]。无疑地,很少官员会不肯休假。下述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例外,有趣而且发人深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1938),页351—353。

[2] 《说文》对“申”(下午三时至五时)的定义“吏以铺时听事申旦政也”,也反映了这个事实。参见《说文解字诂林》第十四下,页6643下—6647上。

[3] 《后汉书》卷106,页12上。

前汉时期,薛宣守左冯翊(一个邻近首都的郡),在夏至或冬至,所有官员都休假,只有贼曹掾张扶不肯休假,照常坐曹治事。因此,郡守薛宣下了这样的一个教令给他:“盖礼贵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笑相乐,斯亦可矣。”张扶因此自觉羞愧,而其他的官属则赞美这个教令[1]。

汉代以后,可能继续有一段时期官员必须住在官署里。这可以用公元3世纪曹魏时期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个苛刻的官员不肯给一个属僚一天的假期去探望他生病的父亲,而这个属僚的父亲就住在官署附近。大司农王思在他年老的时候变得疑心很重,当这个属僚因为父亲病笃而要求请假时,王思生气地表示:“世有思妇病母者,岂此谓乎?”第二天,这个属僚的父亲死了,王思一点也没有悔恨的意思[2]。

在南北朝时期,当官员开始编组在夜晚到官署轮值时(这个方法在此后的帝制时代中国一直施行),休假的制度就可能有了改变。从唐代开始,官员习惯上是上午或上、下午在官署里,然后回家。当然,如果是一个朝会的日子,京城里的官员会先在清早上朝,然后才到他们的官署。由于大部分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庭住在一起,因此没有必要每五天作一次短期的休假.而且,由于官员留在官署的时间减少,削减例假日似乎也是公平的。

除了类似星期天的休假外,政府的法令也规定了节庆的假日。在唐、宋时期,有放假一天、三天、五天或七天的大小节庆。最长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七天。在唐代,据我统计,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包括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3]。宋代有五十四天这样的假日,但只有十八天被指定为“休务”,可以推测到其他的假日至少有一部分时间要照常办公[4]。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这可能反映佛教、道教影响力的衰退。

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5]。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政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汉书》卷83,页4上—5上。

[2] 《太平御览》卷634,页2下。

[3] 仁井田升《唐令拾遗》,页732—735。

[4] 《宋会要稿》“职官”六十,页4上。

[5] 《通制条格》卷22,页4上。

法令最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1]。实际上,端午节和中秋节也变得重要了。不过明、清时期的主要改变是采用了长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钦天监的官员会选择十二月二十日左右的一天,作为全国官员“封印”的日子。大约一个月之后,又会宣布另外一天来“开印”[2]。在这一段期间,官员仍要不时到他们的官署,但是司法案件完全停止处理。寒假可以看作是对例假日和节庆假日损失的补偿。

当个人为了执行对家庭和宗族的责任时(例如,近亲的婚丧),政府的法令也规定有回家的休假和相类似的假期。最宽大的是唐代的规定,包括[3]:

一、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的定省假(不包括旅程);父母住在五百里外,每隔五年有十五日的定省假。

二、儿子行冠礼时,有三天假期;如果是亲戚,则有一天。

三、儿女行婚礼时,有九天假期,不包括旅程;其他的近亲行婚礼,则分别有五日、三日、一日的假期。

四、父母亲去世,强迫解官三年;如果是军职,则为一百天。

五、其他的近亲去世,分别有三十日、二十日、十五日或七日的假期;如果是远亲,则分别是五日、三日或一日。

六、亲身受业的老师去世,给假三天。

七、个人的忌日,给假一天。

八、在五月有十五天的田假,在九月有十五天的授衣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明会典》(万有文库本)卷43,页1235—1236;《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本)卷92,页1上—6下。

[2] Derk Bodde,tr.,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as Recorded in the Yen-Ching-Sui-Shi-Chi by Tun Li-Ch'en(1936),p.95.

[3] 《唐令拾遗》,页736—749。

除了最后一项,这些规定似乎大部分为宋代所遵循。明、清时期,许多这些假日或者完全取消,或者成为特殊的,必须等待皇帝的批准[1]。唯一完全严格执行的规定是,父母亲去世之后强迫解官三年[2]。这些改变似乎显示了个人对皇帝及父母亲责任的增加或不断强调,相对的忽视了其他的社会关系——譬如对其他亲戚和老师的责任。这显然是明、清时代道德的一个特色。

关于每日的工作时间表,令人觉得有趣的是地方政府长官的地位有很多地方都像皇帝。这种类似甚至从他们官署建筑构图的相像反映出来(当然,在比例上完全不同)[3]。一个地方衙门,就像皇帝的宫殿,在前面有大门和庭院,两侧有警卫和属僚用的小户间,大堂相当于皇帝的正殿,主要用来执行仪式和其他正式的事情。二堂相当于皇帝的其他殿堂(特别是后殿),主要用来完成每日的职务。在一个小衙门里,二堂或二堂的部分常被指定为签押房。这个私人的办公室或事务室,官员可以用来阅览公文,也可以和他的亲信幕僚商谈,无论是在上午例常的办公时间,或者在下午、晚上其他随意的工作时刻。皇帝也会为了同样的目的,指定一个内殿或事务室,虽然不称为签押房。衙门后面的部分,用作长官家庭的住所,相当于皇帝后妃的后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明会典》卷5,页115—116;《大清会典事例》卷296,页l上—2上。

[2] 皇帝可以要求官员在丁忧结束以前回复原来的职位,称为夺情起复(或简称起复),但只有在军机紧急时才能如此。大致说来,唐、宋时期使用这个方法要较后代为多。

[3] 地方政府衙门的肄筑设计图常见于地方志。

皇帝的时间表通常从清早的朝会开始。仪式性质的集会通常在节庆的日子,或每隔三天(三日、六日、九日)、五天(五日、十日)举行。比较不正式的集会则在其他各天甚至每天都可以举行。朝会的时间早得惊人,约在早上五点或六点。如果朝会到七八点才举行,就被认为晚了。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有名的圆明园视朝,许多官员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床。大致上,清朝的统治者相当忠实地遵守这个早朝的时间,这一事实无疑有助于清代成为一个稳定而长久的朝代,虽然它是外族[1]。

不过,清朝皇帝的榜样并非一定为地方官所仿效,虽然他们在自己的官署或者会依据类似的一个时间表。甚至当雍正皇帝对各省长官作特别严密的监察时,官员工作仍然十分弛慢。根据雍正朝刊刻的《州县事宜》[2],许多府、县官简直都不在早上开始办公。《州县事宜》要求他们改革,至于效果如何,那就很难说了。

中央政府通常用鼓或钟宣告办公时间的开始(或结束)。地方政府,特别是府、县级,一般使用声音比较不威严的传梆和打点[3]。在笞打的处罚下,衙吏和差人不得不准时到衙。在元代,权相桑哥甚至在相府严格地使用这个方法对付他的属僚;有名的艺术家兼学者赵孟頫就曾因为在晨钟之后才到达而受笞打。在赵孟頫向更高层的机关控诉之后,桑哥才把这个处罚限于曹吏以下[4]。

对于官员的升迁,服务的时间(劳)和服务的表现(功)同样地受到考虑。至少早在汉代,就已经如此规定了[5]。不过,从哪一个朝代开始,政府使用签到簿让官员签到,则不十分清楚。在元代有一个例子,政府仓库的官员、胥吏和警卫必须在所谓“卯酉文历”上签到[6]。明、清时期,在许多机关里,使用类似的签到簿似乎已成常例。在唐代,定期值夜的官员要在“直簿”上签到,这种直簿大概在较早时期已经存在[7]。有时候值夜只不过是虚应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朝会的日子和时间的规定,见各朝的法令,如《唐会要》卷24,页455—458。清代朝会的简略叙述,见震钧《天咫偶闻》(1907)卷1,页2下—4上。

[2] 宦海指南本,页9下—10上。

[3] 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中和月刊》2卷(1941)10期,页73—74。

[4] 《元史》卷172,页6上。

[5] 大庭修,“汉代における功次による升进について”,“东洋史研究”12卷(1955)3号,页14—28。A.F.P.Hulsewé,Remnants of Han Law, Vol.I(1955),p.47。

[6] 《通制条格》卷14,页5。

[7] 《唐全要》卷82,页1516。

譬如在北宋时期,四馆的官员常常冒称肚子痛来躲避值夜。结果馆阁的值夜签到簿“宿历”得到了“害肚历”的外号[1]。

当然,一个谨慎的官员不只遵守办公时间,而且还会增加许多额外的工作时间。我要引用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内的工作时间表作为例子,当时他正领导平定太平军的战事。曾国藩在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十九日的日记记载[2],他决定他的每日时间表必须包括下列各项:

上半日 见客审貌听言 作折核保单

点名看操 写亲笔信

看书习字

下半日 阅本日文件 改信稿

核批札稿 查记银钱账目

夜 间 温诗、古文 核批札稿

查应类事目

曾国藩又决定在早上特别留意吏事和军事,下午特别留心饷事,晚上则专心于文事。大致上,从他的日记可以看出来这是他每天工作的方式,虽然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些变化。我还要补充一件事,为了平衡他的工作,他每天要下一两局的围棋.但是由于他不是一个特别高明的弈手,因此他只是偶尔玩玩,可能不花很多时间。很显然,他非常勤劳谨慎地恪尽他的职责,他的榜样影响了很多和他同时的人。

曾国藩是一个谨慎的家长,他不仅为自己订下了工作时间表,对他的家人也是一样。根据他幼女的自传[3],1868年他在两江总督任内时,他为家里的妇女订下了这样的一个时间表:

早饭后 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 食事

巳、午刻后 纺花或绩麻 衣事

中饭后 做针黹刺绣之类 细工

酉刻(过二更后) 做男鞋、女鞋或缝衣 粗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梦溪笔谈》(《四部丛刊》本)卷23,页5下—6上。

[2]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十四,页41下。

[3] 《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页6。

家中的男子则要做四种功课:看、读、写、作。曾国藩亲自验功,有些功课每日验一次,有些几天一次,有些则每月一次。

这使我们联想到帝制时代中国学生的时间表。中央官学(太学或国子监)学生的待遇大致和官员相同,同样地有相当多的假日[1]。这些学生的数量不多,多半是数百人,而数千人的时候较少。大部分学生在私学私塾读书,他们在上、下午都用功,只有主要的节庆才放假。明、清时期,私学私塾也有大约一个月的新年假或寒假。

和学校的时间表有关的,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教育史上通常被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农家子弟的学校只在农闲季节上课。汉代的作品《四民月令》[2](这本书主要是业农者的时间表)载,九岁到十四岁的幼童要在一月、八月、十一月人小学,十五岁到二十岁的成童要在一月和十月人大学。唐代的中央官学学生,在五月也有十五天的田假,在九月也有十五天的授衣假,显然是为了适应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宋代,农家子弟就读的乡下学校称为“冬学”,因为这些学校只在冬天开课[3]。冬学这个名称甚至现在仍然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唐代的学生必须在旬假的前一日考试,《唐令拾遗》,页274—276。每月的一日和十五日是明代国子监学生的例假(《南痈志》卷9,页4;《国子监志》卷43,页21上)。

[2] 《全后汉文》卷47,页1上—8上。

[3] 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1937),页815。

僧侣和道士的作息时间表比较严格,原因是他们具有自治团体的性质。僧侣每年的时间表中最引人注意的项目是源于印度的“夏安居”。从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僧侣必须留在他们自己的寺院里。对这个要求的解释是:在夏天的几个月里,行脚僧会遭受豪雨之苦,或者他们会不知不觉地犯下杀生的罪恶[1]。前者的确是在印度比中国容易发生,后者也有这种可能。但是这个规定却在中国实行了好几个世纪,特别是在唐、宋时期。“夏安居”以在各自寺院里的一餐大斋为开始,也结束于各自寺院里的一餐大斋。

在寺院里,用钟和鼓来宣告每日时间表的时刻,而且寺院准确的钟声也实在有助于邻近的俗人。有些僧侣的确负起唤醒人们的责任,在每天早上打铁牌子或敲木鱼。在宋代,他们在首都里极其活跃,不只用他们的工具唤醒人们,并且报告气候是晴朗、阴晦或下雨,以及各个清晨朝会的类别。每一个报晓僧都有他们自己的地区,并且不时沿门向区内的商店和住家求乞斋粮[2]。

寺院的生活应该是安静的,但是在节庆和每月的初

一、十五却非如此。这时寺院会打开大门让人们来烧香。在一些节庆的日子里,这些地方变成忙碌嘈杂的市集。僧侣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里携带些小礼品去拜访他们的施主,以募化施舍。这和报晓僧以服务换取的施舍有所不同。还有,认为僧侣在其他方面完全寄生的想法是不对的。对晚唐和宋初的禅僧来说尤其不对,他们遵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定[3]。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时期,当寺院富有的时候,僧侣会从事相当规模的放款或其他商业活动。中国有几种醵金制度似乎源自寺院[4].

第17篇: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

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完善当今检察制度

行政管理082班 刘耀 5302108074 [摘 要]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悠久,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它对完善我国当今检察制度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古代监察制度 当今检察制度 完善 改革

中国古代御使监察制度是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纠举不法官员,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等。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维护纲纪,保持官员廉洁性,精心制定了一套完备而又严密的监察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改善了吏治。我国古代御使监察制度在职能上类似于现今的检察制度,古代御使监察制度中的某些制度和规定,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智慧,很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概况。

第一阶段,先秦时期,是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在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因素和监察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即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二阶段,秦汉时期,是监察制度的形成阶段。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第三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监察制度的建立阶段。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第四阶段,隋唐时期,是监察制度完善的阶段。隋唐两代,特别是唐代,“以法理大下,尤重宪官”,将御史台分为三院,各司其责: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使监察制度更趋完善。第五阶段,宋元明清时期,是监察制度畸形发展的阶段。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兼掌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明清两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虽有左右都御史掌院,但各道监察御史的活动则直接受皇帝节制,不受都御史统辖,同时扩大并加强了监察御史的活动范围及权力。纵观整个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发展变革,可以看出监察制度最根本是为了强化皇权政治的需要。

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点。

一部封建监察制度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可以说是一部维护皇权独裁史。历代统治者均在弱化对自己监督的同时,必然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监察,历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总原则就是有利于皇权的强化。西汉武帝时创立的“刺史制度”,便是证明。无论中国那一个朝代,监察制度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对京师百官的监察重于对地方官吏的监察。这无论从官职高低的设置,赋予权力的大小,或是从组织系统上来看,均是如此。监察京师的官员,官高位显,巡查地方的监御史则官低位末。在组织机构上,“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御史往往只设于省级,将机构设到府一级的朝代很少,府以下的县乃至县以下的行政组织,则几乎没有。专司监察的官员,绝大多数是府县长官或副手兼领,或“自纠”。大概他们认为最直接危及王朝存亡的威胁主要来自朝廷中的显贵大臣。史实也确实如此,很多王朝皇位的更迭往往是官廷政变所致,对那些手握各种大权的“三公九卿”们自然是放心不下,于是察监的重点便放到他们身上,而形成“强干弱枝”的监察模式。

三、借鉴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如何完善当今检察事业。

1、借鉴中国古代御史监察的身份保障,完善当今检察官的监督身份特权。

中国古代御史监察都是依附于皇权,官员在行使职权时有充分的身份保障。对于现今中国检察官的监督权力,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职能不能发挥,对此,我们有必要借鉴我国古代监察的身份保障来完善当今检察事业的监督权。首先可探索实行检察官终身制,检察官一经任用,一般不得违反检察官个人的意愿将其罢免、转职、停职、减薪或调换工作,只有依照法定条件,才能予以弹劾,撤职,调离或令其提前退休,而在职务上受到不利变动,从而能够保持公正独立的地位,并依法处理案件。其次是保障检察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赋予检察官与其特殊责任相适应的某些特权,增强检察官的社会威望,增强社会对检察官执法的认同感。

2、借鉴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机构垂直管理,完善检察机关管理体系。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机构都是从上到下垂直管理。自魏晋御史台脱离少府后,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地方监察机构和监察机关一般也不隶属于地方衙门。这种监察体制有利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而现今检察机关实行的是与司法规律格格不入的双重领导体制,而且在实践中更偏重受制于横向的权力体系,地方化和行政化倾向严重。因此,应改革双重领导体制为垂直管理体制。应加强和改善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将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权交由中央统一行使,最高人民检察院党委成员由党中央选配和管理;省级检察院党委成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党委主管,基层人民检察院党委成员由省检察院党委主管。地方各级人大对同级人民检察院党组实行监督。加强检察机关的独立性,建立自成一体,完全独立的检察机构。改变目前检察官以及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的检察长的任免程序和方式,将地方检察机关的检察官由地方权力机关选举和任免改为由国家元首或者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根据一定的程序任命。

3、借鉴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机构对中央地方的控制,保障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特权。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机构的设置与行政机构的设置不一致,很重视“中央”集权,对地方的制约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现行检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按行政区划,设立不同级别的检察机关,为地方保护主义滋生制造了条件。造成了就国家而言,检察官只知有地方,不知有中央;就地方而言,检察官只知服从地方利益的大局,而不知服从宪法和法律这个大局。改革检察机关按行政区域设置的现状,重新划分司法管辖区,不与行政辖区重合一致。打破检察机关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体系,设立不与行政辖区重合的检察机关,创制出一套适合国情的可使检察机关免受利益诱惑和其他地方权力影响的设置体系。这样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干扰,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

4、借鉴中国古代御史监察体制,对御史监察官的选任严格完备的制度,完善检察官的执法能力和综合素质。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即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又要求监察官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再者对监察官的考核实行“凭实绩黜陟“,即根据实绩对监察官进行考核,并采取了一些定量化的方法,这样就可促使监察官尽职尽责、积极上进,减少察与不察一个样的虚监现象。现今检察机关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很好地适应检察工作的发展,很有必要参酌这一制度,建立一套检察官职业准入和选任制度。在检察官的选任方面,除了借鉴古代监察官选任的条件外,还要求被选任的检察官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在选任的过程中要加强上级检察机关的决定权,弱化行政机关的决定权。在考核、升降方面,要严格以其实绩为根据,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充分地掌握检察人员的实绩,进而决定其奖惩、升降。同样,在这一方面要加强上级检察机关的决定权,弱化行政机关的决定权。虽然 2001年6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对检察官法进行修改,提高了检察官任职条件中的学历条件,规定从2002年开始,我国检察官任职的学历条件必须达到本科毕业以上。但这一规定还是极大忽视了检察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再次修改检察官法,将检察官任职的学历条件进一步提高到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规范检察官选任程序,统一检察官选任标准。改变检察官的选任的行政化,按照检察工作规律要求,从传统行政模式向新型司法模式转变。建立从律师或法学教师中选任检察官的制度。逐步实行上级检察院的检察官主要从下级检察院检察官中择优选任,形成检察官自下而上有序流动的机制。

5、借鉴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机构内部监督制度,制定完善的内部检察监督机制。现今的检察机构上下级之间的业务领导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上命下从的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的一体化工作机制。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监察法规,如汉代的《刺史六条》、宋代的《监司互监法》、元代的《宪台格例》、明代的《宪纲条例》、清代的《钦定台规》等。监察法的制定有助于御史正确地行使职权,同时也对监察官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督察、同级检察院之间相互监督的机制,逐步建成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之间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相监督的工作机制。在各级检察院内部完善索检委会工作新机制,强化检委会的监督制约作用,设立案件督察部门,建立办案质量督察机制,加强各相关内设机构之间的诉讼程序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宋史·刑法志》。

2、《明史》卷73《职官志二》。

3、《日知录》卷9《部刺史》

4、《中国监察制度史》邱永明,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2年。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略》王汉昌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6、《唐大诏令集》卷100《令御史录奏内外官职事诏》。

第18篇: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古代寓言二则

教材说明

揠苗助长

〔解题〕

本文是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则寓言。《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现存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是研究孟子及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南宋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注释《孟子》的书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朝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等。 〔结构分析〕

本文共两个自然段,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说明事物都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语意理解〕

详见课本中译文与注释。 〔写作特点〕

1.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 2.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画蛇添足

〔解题〕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33篇。宋时已有缺逸,由曾巩作了订补。

“画蛇添足”的字面意思是画了一条蛇,添上两只脚。 〔结构分析〕

本文仅一个自然段,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了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自以为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会失去到手的机会的道理。 〔语意理解〕

详见课本中译文与注释。 〔写作特点〕

1.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生动形象。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2.搜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①板书课题。

②谈话导入。

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你了解的寓言故事,最好能说出寓言给你的启示。

(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顺势引入新课。)

③其他导入形式。

或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如:(投影几幅有关寓言故事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形容画面内容。(组织学生成语竞猜)这些成语有很多都是由寓言故事演变而来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古代寓言。

或讲述现实社会中有关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小故事,与学生对话交流导入。

或检查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让学生交流介绍有关《古代寓言二则》的资料,直接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奇文共赏”。

①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畅,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②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决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

③听读:播放两则寓言的录音朗读,组织学生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

这一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重点是让学生在读准字音,把握句读的基础上能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语句意思,对文意理解上出现的疑问可巧妙设悬,暂不作答,以激发学生兴趣。

(3)疏通文意———“合作释疑”。

①各协作小组结合课下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

②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白纸上。

③教师汇总各小组疑难问题,并投影共性问题,班级交流,集体释疑。

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文意对疏通理解方法作一些必要的指导。

(这里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师生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质疑解惑。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解疑释疑能力,应给予充分肯定;对涉及到的文言基本知识可加以适当补充,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4)理解想象———配音作画。

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也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更准确地把握故事内涵呢?(以下供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①配音。

“有声有色,耳目一新。”视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文中寓言故事的理解,仔细观看《揠苗助长》动画,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为故事同步配音。

a.请选择配音活动的同学,每4人组成临时小组。

b.各小组根据需要,分配角色。

c.播放《揠苗助长》动画,组织学生练习配音。

d.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②动笔作画。

“文以画形象,画借文生辉。”图文并茂,感染力强。请你为寓言《画蛇添足》配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画。

a.组织选择这类活动的学生发挥想象,认真创作。

b.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结合课文、作品表现力度,以及是否有创意作点评。

c.教师投影名家典型作品,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欣赏、比较、点评。

(5)创新设计———创设情境,提升对寓意的理解。

①表演采访(采访农夫本人:你为什么会拔苗?现在你后悔吗?)

②揭示寓意: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板书:规律)这位农夫错就错在他

?(相机板书:违反)还错在他急于求成。(板书:急于求成)

③继续采访:(采访农夫本人: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④续编故事:(出示)

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棒。

交流评价。

(6)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交流,并作适当点评。

(7)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这两则寓言短小精悍、一针见血,隐含着广博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同学们以惟妙惟肖的配音、动感十足的画面、相得益彰的诗文,进一步把睿智的思维演绎得多彩多姿。让老师看到了一批正在成长中的智者,那么,本节课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所收获呢?请同学们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并将你的收获记录下来,装入成长记录袋中。

2.积累内化。

(1)背诵两则寓言。

(2)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3.实践活动。

(1)搜集一则寓言故事,并练习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以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赛”。

(2)依据你搜集的寓言故事,创作一幅漫画,并在画中适当的位置配以精练的文字,以准备参加“漫画作品展览会”。

第19篇:《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认识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和文物插图对于证史的重要作用。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本单元中前三节的知识,推断中国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以及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和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资料)等探讨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重农抑商政策做出一个正确认识,理解政府决策对经济的作用,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改,理解其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学习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学习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质疑探究法、阅读指导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商鞅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卫鞅或公孙鞅。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商鞅变法的两个内容对我国古代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一是“废井田、开阡陌”,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从法律形式上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二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首次明确提出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这在当时有利于增加人口、征发赋役地租,发展了封建经济。

二、学习新知识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行井田制。 (1)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①②所有制关系)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劳动方式和产品分配)

④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形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可以参看本课第16页的甲骨文图)。 (2)瓦解

A、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

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B、井田制瓦解的过程:以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

春秋时期

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

“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 的合法性, 加速井田制瓦解 齐国:“相地而税征” 鲁国:初税亩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运动:以法律形式, 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

秦国商鞅变法等

“除井田,民得买卖” “依军功行田宅”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①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

②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也较为彻底。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2)发展途径: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土地兼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封建国家、农民控制土地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3)抑制土地兼并

历朝政府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所以土地制度往往和赋税制度相结合,政府往往把土地作为收税的依据之一。

①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②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③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合作探究】1: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制度?如何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调整? A主要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实质上属于国王私有,这样的土地制度称为井田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有土地国有制、地主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而封建土地国有制度中的典型土地制度是均田制。 B认识:

(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2)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二)“重农抑商”

1、原因

(1)根本原因:①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

2、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4、主要表现:

(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合作探究】2:阅读P17【学思之窗】,思考

(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

(1)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

(2)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

(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3)明清时期:政府沿袭“重本抑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阻碍了工商业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评价

①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2、原因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①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②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③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3、表现

(1)明朝:明太祖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禁海,实行“闭关锁国”。 (3)明清统治者虽曾开放海禁,但基本实行闭关政策。

4、评价

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5、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三、巩固练习(见PPT或导学案)

四、本课小结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明清(鸦片战争前),随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在自然经济的母体内,变异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这种萌芽初露出中国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曙光,体现了中国近代前叶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王朝的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压制阻碍,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能在农耕经济结构的细小缝隙中迂回曲折地缓慢潜流、渗透,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洪流。最终,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衰亡。 【作业设计】

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比较近代前夜中西方的差距。 【板书设计】

第20篇: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教案

厚德树人 笃学致用

******************************************************************

遵义师范学院(教案)

教案题目: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系 别

美术学院 专 业 美术教育学 年 级 10级 姓 名

杨贝 学 号 10411202009 指导教师 古玉

时 间 2013年3月

独树一帜

——古代中国画

一、课 题:《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二、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国画人物、花鸟画、山水画资料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中国画之人物画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学会欣赏中国画之人物画

2、能力目标:使同学们在本节课后,学会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目标:在欣赏评述中国人物画的同时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喻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语言,从历史,地域,文化等多方面考虑,试着赏析人物画。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讨论法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很高兴今天给大家上这节美术课,我是你们的新老师,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杨贝。你们可以叫我杨老师。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哪国人呢?(中国人)我们说的话是什么话呢?(中国话)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中国画,但是此中国画非彼中国话,这个画是绘画的画。小学、初中我们都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中国画的知识,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看看谁的记忆好。

1、中国画作画工具材料有笔、墨、纸、砚。

3、中国画的按照表现题材来分类大概有人物、山水、花鸟。

4、中国画的按照表现技法分为工笔、写意。

三、讲解新课

好,大家的记忆力真是不错,何为中国画呢?中国画,习惯指唐宋以来流行的卷轴画。中国画,还应当包括古代帛画、壁画、屏风画等样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主要画科。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古代中国画,传神写照——人物篇。打开课本41页。

(一)人物画的历史进程: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中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2)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的形和神。 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3)人物画按照题材分类的种类:人物历史画(表现现实人物或历史故事)

仕女画(表现社会风俗)

写真(人物肖像) (4)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 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2、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3、欣赏《关天培像》思考一下,画家是怎样表现关天培的气质的? 眼睛,眉毛,胡子,服饰等。

4、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

内容: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主要人物韩熙载在每段中出现。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感受:画面内容丰富,韩熙载郁郁寡欢的神情,画家不但刻画了人物,还刻 画了人物的内心。 分析:《韩熙载夜宴图》多处采用了绯红、朱砂、石青等色,对比强烈,而整个画卷统一在墨色丰富的层次变化中,色墨相映,神采动人。

评价:韩熙载性提高大轩昂,长髯(长胡子)戴高巾,从倚栏倾听,到挥槌击鼓,直到曲终人散,各个不同的场合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十分传神,由此深化了《韩熙载夜宴图》的内涵。

(通过鉴赏此幅作品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理论精华,宋苏轼的“得其人之天”,南宋陈郁“写形不难,写心惟难。 (5)课堂讨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共同学习欣赏了这么多作品,小组讨论一下,人物画是从哪些方面去鉴赏?(学生答)总结: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肢体动作等。 (6)课后总结

好了,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学会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理解古代画家“源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7)课后作业

同学们,课下根据老师的讲解,试着分析《韩熙载夜宴图》,预习一下山水画,花鸟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准备一些自己的作品。下节课展示给大家。 板书设计

(1)人物画的历史进程:

(2)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人物画 (3)人物画按照题材分类的种类:

(4)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 山水画

独树一帜

——古代中国画

花鸟画

《古代土地制度教案模板.doc》
古代土地制度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