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教案模板

2020-09-09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美术学科

美术学科

萧山区新《美术课程标准》教学法策略研究(主课题之一)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主课题之二)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1、美术素质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

2、美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运用的实践研究

3、美术创新性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实践研究

4、美术开放性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5、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

6、美术教学素质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美术课堂教学最优化导入法的实践探索

8、美术课堂教学最优化程序设计的实践研究

9、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0、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1、美术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实践研究

12、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

13、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

14、美术新课程“造型·表现”教学法策略研究

15、美术新课程“设计·应用”教学法策略研究

16、美术新课程“综合·探索”教学法策略研究

17、美术新课程“欣赏·述评”教学法策略研究

18、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

19、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0、教育评价在农村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功能、作用与意义研究

21、农村初中学生美术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方法研究

22、农村初中学生美术作业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23、农村初中美术书法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24、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

25、农村中小学美术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26、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综合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27、农村小学工艺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

28、农村小学美术书法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9、农村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30、农村小美术绘画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二)学习策略指导研究

1、美术研究性学习模式与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美术研究性学习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

3、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实践研究

4、美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5、“合作学习”法在美术学习中的运用研究

6、美术教学中教法与学法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7、非智力因素对美术学习的影响研究

8、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法的实践研究

9、美术教学中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法的实践研究

10、美术教学中创新性学习法的实践研究

11、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实践研究

12、加强中国画学习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13、加强记忆画、想象画学习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14、加强工艺设计学习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15、加强儿童画创作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

1、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研究

2、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美术教学中多媒体优化组合的实践与研究

4、美术“电教媒体”制作的实践与研究

5、多媒体电脑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

6、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7、美术录像课最优化教学设计研究

8、计算机CAI辅助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9、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发展研究

10、优秀美术课件引进推广的实践研究

(四)开展“说课”系列活动研究

1、美术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美术“说课”最优化活动形式的实践研究

3、美术“说课”与课堂教学最佳结合的实践研究

4、美术“说课”与提高教师素质关系的研究

5、美术教研组“说课”基本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6、优化美术说课手段,提高说课质量的实践研究

(五)其它方面研究

1、美术与美育的关系研究

2、美术课程教材优化与教学实践研究

3、现代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4、美术课外活动与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5、美术课外活动途径与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6、农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7、农村学校美术课外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8、美术教师业务进修的目标与内容研究

9、美术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10、提高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实践与探索

推荐第2篇:美术学科作文指导教案

美术学科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诗配画的意境美。

2.了解诗配画的有关知识。

3.用所学知识为上节美术的写生作品配诗,体验诗配画的创作过程。教学重点:给自己的作品诗配画。

教学难点:画面意境的独特表达。

教具准备:图片欣赏资料,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古诗。

2.古诗接龙活动。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熟悉的古诗含义。

二、欣赏图片

1、这些画与平常的画有什么不同?

2、画面和诗句有何联系?

3、画面是如何表达诗的意境的?

4、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三、示范步骤:

1、讲解画的内容(是画的玫瑰花?槟榔树?还是桂花树?或者只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春芽”)。

2、确定画的意境。

3、诗应该和画面内容相照应。

4、最好能押韵。

四、创作实践:

1、可以仿写和学过的古诗意境相同的诗。

2、师巡视,适当给予学生指导。

推荐第3篇:美术学科二年级《节日里》教案

美术学科二年级《节日里》教案

件www.daodoc.com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农民画中的节日》,了解了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知道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师:是的,遮挡关系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儿童画画面中,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画的主题也要求我们大胆表现物体间的遮挡关系。

2、引出课题:《节日里》。

二、新授

(一)师:你都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

(二)PPT演示:资料中寻找绘画素材。

、观看PPT。学生说一说节日中的哪些传统活动可以作为绘画素材。

2、试着画一画节日里人们的表情,用夸张的表现手法。

小结:人们是喜悦的,高兴地的。

师:要把人物喜悦、高兴的状态表现出来,我们应该怎么画?

生:画出一个人物高兴的表情和动态。

教师演示。

2、

师:除了生动的表情外,夸张的动态也可以帮助画面更好的体现节日的气氛。展示教师示范作品。

(三)艺术实践1:

内容:请在A4纸上画一张高兴、开心的脸。

要求:要把五官画全,不用画身体。

展示:选2-3张优秀作品展示。

评价:师生从五官、表情等方面分析作品,教师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教师示范。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人物的脸可以表现不同的角度。)

(五)讲解人物动态画法。

、师:我们怎么从人物的动态上表现喜悦和开心呢?

生:可以把动作画夸张一些。

2、艺术实践2:内容:请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用单线画出夸张的动态。

3、教师演示人物夸张的动态。

(六)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看书P40《吹手》。

问:你从哪里能够看出他们吹得起劲儿?

生:老人的胡子翘起来了,年轻人的脸蛋上鼓起了大包……

2欣赏P41学生作品

问:你觉得哪幅画中的人物更能体现出节日的喜悦?

生:学生从表情和夸张的手法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3、师:表现节日里这幅画,你打算怎么画呢?

三、学生实践

、作业要求:尝试用夸张的动态、热烈的色彩,表现节日里的快乐心情和喜庆场面。

注意:构图饱满,人物动态夸张各异,本课时完成初稿。

3、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主题指导,强调表情和夸张的动态;给与绘画技法上的支持;适时挑选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为个别学生提供绘画资料以便借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展示与评价

、展示部分优秀作业。

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3、说一说自己画面中最得意的地方。

五、课后拓展:

展示:世界各地人们庆祝节日的有特点的图片,开阔学生的眼界。(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 课

件www.daodoc.com

推荐第4篇:教师资格考试 高中 美术学科 教案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 第 一 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原则上知道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为什么要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一、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

关系。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

开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图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时,不禁要问,该如何欣赏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目的:由问题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1.教师: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高中生,面对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却不知该如何欣赏,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欣赏美术作品的内行呢? 目的: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加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2.教师: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 ①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 ②对内容的理解、体验; ③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学生: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为例,尝试运用老师所示的三个步骤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照课文中的图片及分析。) 目的:运用所学方法,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1)你能举例说明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吗? (2)请从本课其他作品中再选一幅作品,尝试分析其形式和内容。 学生:利用上面的分析步骤进行分组讨论。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 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课是有关美术欣赏基础知识教学的第2课,是关于美术作品创作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即艺术形象问题的基本知识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

1.使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2.使学生了解和明确美术形象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

3.初步知道美术形象类型的区别以及形象的多样性。(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美术形象是对现实生活能动的反映,创造艺术典型是艺术形象的本质属性。 难 点: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对教材重点部分的理论阐述。 解决方法:围绕美术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是美术家的审美认识和按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结果,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着一本质属性来进行教学,利用图片、文字讲清重难点。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 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 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这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角度就是理解艺术作品的形象。“美术形象”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同学们对美术形象了解多少呢?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研究美术形象呢? 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懂得艺术形象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1.教师:同学们能简单地总结出课文讲了哪些关于美术形象的知识吗?(通过启发引导,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关于美术形象的概念。) 学生:举例:人物、动物、景物、建筑、器物、自然现象、几何形体„(能否谈出抽象形象?) 目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课文的知识点。

学生总结:美术形象是鲜明、具体、生动的视觉艺术形象。 美术形象既是指作品中某一个别的艺术形象,又是指各个艺术形象所构成的整体艺术形象。 美术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创造艺术典型是美术形象的本质性特征。 美术形象有再现性形象和表现性形象。 美术形象分为具象、意象和抽象性形象。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课文从以上不同的侧面帮助我们了解了美术形象,并用不同的艺术作品解读了关于美术形象的理论,为了加深理解,同学们分组做一个研究。 目的:逐步加深对美术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课题研究汇报的要求:1.选择适当的美术作品,以艺术形象说明本组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2.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具有一定的内涵深度。3.向大家演示、说明、汇报的形式新颖独特,具有一定吸引力。4.用一周的时间做准备,下周的美术课以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

目的:学习一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美术形象,提高理论水平。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研究、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美术形象的含义、特征、性质、来源和类型,为我们欣赏美术作品做了准备。美术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是美术家依照自身审美理想并按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结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艺术欣赏中,不断强化对美术形象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 第三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三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创造美术形象和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为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细致的欣赏美术作品提供一些帮助。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完整含义(2)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美术语汇的特性一级在美术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理由:一个是这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标准,对学生今后鉴赏美术作品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2.教学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

系。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

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由苏轼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这些事物传递的信息是代表春天的语言符号,同时伴随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的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像美术语言,有着一定沟通作用的语言,还有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文字作品当中的文字语言。播放几种语言(中间穿插着美术语言当中的形体、明暗、色彩、肌理等),学生去挑选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收集美术语言。

教师:结合作品分别从美术语言语言当中的形体、明暗、色彩、肌理等去分析作品。 目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组,各选一张代表性作品,研究讨论此幅画用了哪些美术语言。或者选择生活中的一件美术作品,如:城市雕塑、古玩、建筑等。

学生:主动学习,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发现美的能力。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总结什么是美术的语言符号, 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课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第四课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一课雕塑艺术的特点,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形式美;

(2)知道主要的形式美法则和他们在一些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教学难点:形式美的性质和含义,并且了解他和美术及其生活的必然联系。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

系。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

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观看多媒体图片,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美术作品形式美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欣赏《最后的晚餐》,说明变化统一的形式美 赏析林风眠《静物》和潘天寿的《水仙》,说明对比与和谐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交流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法则,以后法则在作品中的应用。 教师: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欣赏《持矛者》和《撒平妇女》)

变化与统一 对比与和谐 比例与尺度 对称与均衡 节奏与韵律 介绍黄金分割比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作品,运用形式美法则对作品分析 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形式美法则。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总结形式美法则,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课 绘画艺术的特点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第五课 绘画艺术的特点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五课 绘画艺术的特点,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使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中西方绘画的区别,有切实的感受、体验。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

系。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

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 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绘画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美术形式,你能说出你最喜欢的绘画形式吗?请举例回答,并说明为什么最喜欢这些形式? 学生:学生谈出不同绘画的特点 目的:由问题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板书课题: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师:(1)绘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的根本区别在于作品的平面性。你能从欣赏的角度,谈一谈绘画艺术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吗? (2)出示绘画作品《万山红遍》、《错误的镜子》、《有鲑鱼块与柠檬的静物》、《瀑布》、《荷影蝌蚪图》、《神奈川冲浪》、《星夜》、《花篮图》、《花果蓝》。 (3)中西方绘画自成体系,有明显区别。

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中西方近现代绘画均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互相吸收,这在中外现代绘画作品中都有反映。

学生:学生在阅读课文前两自然段后,结合作品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将中西方绘画体系的各自特点加以概括并举例说明。 学生:学生分组后,分别将中西方绘画体系的各自特点加以概括并举例说明。(例如,将《花篮图》、《花果篮》对比分析。) (1)造型手段的区别。 (2)空间处理方法的区别。 (3)工具材料的区别。

教师:美术赏析的方法 :①在“赏”的基础上去“析”。 ②在比较中提高赏析能力。 ③多赏析,反复赏析,明确赏析“焦点”。④多写“赏析笔记”(记载心得体会)。 目的:引导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学会学习的方法,自主提高。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教师归纳一下同学们的观点及优缺点,给予必要的肯定, 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六课中国古代人物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 第 六 课中国古代人物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六课中国古代人物画,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及其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1.涉及中国古代绘画史的问题较多,而课文由于字数限制,无法详述。2.对于宗教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4、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5、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

系。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6、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

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7、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欣赏古代人物画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展示《韩熙载夜归图》,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1.描绘的内容

2.韩熙载是谁,表情如何? 3.还有其他人吗,都在做什么? 4.构图如何? 5.色彩和技法的特点 6.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作品是如何传神的? 学生:讨论问题

目的:通过一幅画欣赏过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欣赏方法。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请学生根据《韩熙载夜归图》的方法欣赏其他几幅作品,进行分组讨论.例如:、《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步辇图》《李白行吟图》、《张卿子像》。 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加深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 目的: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中国古代人物画有着独特的艺术传统,就是强调传神。学生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七课 中国古代山水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 第七课 中国古代山水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七课 中国古代山水画,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涉及到艺术理论中的意境。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与西方风景画作品,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研究问题 《千里江山图》 《林阴道》 透视 《溪山行旅图》 《埃克河边的磨坊》 创作的方式 《早春图》 《冬猎》 表现特点 《六君子图》 《阵风》 造型方式

《寒江独钓图》 《睡莲》 色彩的表现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回参与引导与讨论。

(1)《千里江山图》与《林阴道》 视角、构图、视觉效果、有什么差别? (2)《溪山行旅图》与《埃克河边的磨坊》 户外进行写生吗?还是饱览山川之色,然后进行创作? (3)《早春图》与《冬猎》 画家怎样把握景色的特点加以表现的?表现风格上不同? (4)《六君子图》与《阵风》造型上的不同 (5)《寒江独钓图》与《睡莲》 一个是寒江,一个是池塘。画面的色彩有什么不同?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吗? 教师: 通过以上几幅作品的对比,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从中国的山水画上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有着怎样的自然观和山水观?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追求的境界是什么吗? 目的:通过对比加深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感受。 3学生总结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引导提高。(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名称 造型 方式 透视 角度 构成 方式 视域 感受 表现 特点

创作 方式 观念 差异 色彩 中国 山水画 意象 似与不

似之间 散点 透视

复合式 多视域 自由 创作

天人 合一 水墨 晕染 西方 风景画 具象 生动 逼真

焦点 透视

单元式 单视域 严谨 写生 天人 相对 油彩 斑斓 你的 感受

(由学生填写对一幅作品或几幅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认识与看法。)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通过比较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通过总结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8课中国古代花鸟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 第 八 课中国古代花鸟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八课中国古代花鸟画,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及发展概况有更深了解。(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同学们对中国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作为三大题材之一的花鸟画在绘画手法上、艺术形式上较之前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认识它的艺术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作品欣赏)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掌握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知和分析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 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多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 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有图片展示,引入本课《中国古代花鸟画》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对比展示:荷花照片、《出水芙蓉图》写生为主工笔画、《荷石水禽图》抒情为主写意花鸟画 设问:中国花鸟画中的荷花与现实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以上在风格和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解释何为“没骨”工笔画。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展示:《花篮图》《芙蓉锦鸡图》《双喜图》《墨梅图》等作品,请同学分析讨论作品的形式与风格。

目的:较深的对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和理解,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艺术传统,欣赏中国花鸟画的艺术传统。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形成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那么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九课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第九课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欣赏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九课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欣赏,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中国现代绘画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有所了解。(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了解现代中国绘画发展概况及所取得的成就。

(2)重点欣赏中国画和油画的代表作品及课本上的版画作品。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1)欣赏时涉及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的中国画成就和融合型中国画的创新之处。 (2)课文最后一段涉及到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绘画的概念。 (3)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把握好重点,对画家及其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 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多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 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四幅名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徐悲鸿的《骏马图》、齐白石的《虾》,请同学们按照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外国古代进行分类。 目的: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画有所认识,引出本课《中国现代绘画》课题。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教授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欣赏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并分析他们的贡献。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引出齐白石和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的人物,但作为美术家他们又分属于不同的类型,齐白石属于传统型,徐悲鸿属于融合型。

学生:喜欢齐白石的为一组,喜欢徐悲鸿的为一组,研究为什么喜欢这种类型?

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对自己喜欢的画和派别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分组讨论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传统型绘画和融合型绘画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探索、创新的方向,在画风上也各具特色,对终归现代绘画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十课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第十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十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重要代表作,有所了解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是简要地讲清楚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以及它对欧洲历史发展,包括对欧洲美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2.是引导学生认真地分析课本中列举的绘画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培 养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和能力。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教学难点:第1段要着重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2段要着重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之所以取得高度成就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解,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分析讨论攻克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 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多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 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 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你们知道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文化艺术革命运动吗?它被称为什么运动呢? 学生:文艺复兴运动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0分钟)

教师:教师简单评价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价值

目的:强调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意义和历史价值,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5—20分钟)

文艺复兴时期名家辈出,我们不可能一一搞清,只能选择出最耀眼的几颗进行学习。今天我们以分组的办法展开研究。我明确一下各小组的专题与任务。

第一小组:通过对比,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与复兴之前绘画作品形式和内涵上的区别,谈一谈文艺复兴到底进步在哪里? 第二小组:寻找不同国家几名画家的著名作品,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共性与个性。 第三小组:以“三杰”的名作为例,从画面形式、故事内涵、艺术成就等方面入手,展示复兴时期绘画的辉煌成就。

目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研究。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了一下文艺复兴绘画方面的成就。我希望同学以把握时代精神的深度了解这些作品,不要仅仅就画论画。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十一课

17、18世纪欧洲绘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第11课

17、18世纪欧洲绘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11课

17、18世纪欧洲绘画,它在第二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欧洲

17、18世纪绘画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重要代表作,有所了解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开阔眼界,增进知识,陶冶情操,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

一、第二部分,即神话、历史画和肖像画部分。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一是有关画家的情况基本上没有涉及;二是课本中涉及的各种绘画体裁的特点及其演变,讲得也很简略。为解决这两方面的难点,我们将在下面的“教学内容资料”部分适当增加这两方面的内容。此外,由于图版编排的困难,第一部分介绍的西班牙画家哥雅的作品在课本中未能刊出,在课件光盘中予以弥补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 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多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 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我们利用今天的美术课欣赏

17、18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播放图片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首先,我们浏览一批这个时代的绘画作品,然后与以前学过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对比一下,看看同学能不能说出绘画在哪些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或变化? 课件展示浏览部分: 鲁本斯《圣龙治屠龙》、《猎狮图》、凡代克《着猎装的查理一世》、哈尔斯《吉卜赛女郎》、布歇《蓬巴杜夫人》、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人》

提问:上述作品从颜色构图、人物动态、题材等方面与文艺复兴绘画有什么不同感觉?你对哪点体会深就说哪点。

课件式板书: 构图、人物形象、动态、内容题材、色彩表达 目的:锻炼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

17、18世纪欧洲绘画局面纷繁复杂,但从题材上大至可以分为三类,即神话、历史画;肖像画;风景、静物画。 学生:分组研究

研究后,每组请同学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此期欧洲绘画,上承文艺复兴的艺术复苏时期,下启

19、20世纪的艺术繁荣时期,也就是重要的艺术发展时期。明确本课知识点,肯定同学的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的承上启下,掌握一种研究问题的思路。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十二课 19世纪欧洲绘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第十二课 19世纪欧洲绘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一课雕塑艺术的特点,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19世界欧洲绘画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艺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所了解。(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开阔眼界,增进知识,陶冶情操,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19世纪欧洲绘画的主要流派及其主要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各个绘画流派的主要特征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1、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 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2、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多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3、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 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用图片欣赏的方法引入本节课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本课的相关作品,应典型,具有直观性。 浪漫主义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梅杜萨之筏》古典主义讲求构图的均衡,浪漫主义作品强调动感,三角形构图较多,据几幅作品实力,分析构图、色彩的特点及其产生兴趣的地方。 现实主义作品:《石工》《伏尔加河纤夫》、米勒作品、苏联画家作品 印象主义作品和后印象主义作品:《草垛》、《星夜》。 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讲解,边思考问题。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去了解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作品 目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在了解19世纪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讲解提问对比,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本课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第13课《20世纪外国绘画》

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艺术欣赏美术第 一 册第13课20世纪外国绘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讲解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第13课20世纪外国绘画,它在第一册起到一个引领拓展的作用,对整个教科书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一)鉴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对20世纪外国绘画的巨大变化有所了解,特别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由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完成了美育的最终目的)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智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相关作品的欣赏,培育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德育)

(二)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外国现代绘画作品,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针对这些重点,我主要采用播放图片,FLASH,短片,提出讨论课题并提出难点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教师要深入的研究和掌握教材,由一个清醒的思路) 二、教法设计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高一高二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但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学生为主体原则。作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区分教材内容的主次关系。 慎重的精选和组织教材,按照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安排教学环节和程序,选择和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恰当而适时的运用作品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营造一个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全方位教学环境。

5、直观性原则,准备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录像、图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多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6、德育为先的原则 ,合理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 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因为内容较多又较难,应以切合学生实际的出发、以谈话为主,辅以讲解、演示、案例、讨论法。启发、谈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师生民主交流的情境,讲解、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演示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内容。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利于学生分清精华与糟粕的关系。(谈话、讲解、启发、引导、案例、探究。)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3、作品比较分析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让他们充分讨论,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放手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探究的情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调查、研究、讨论、思考、分析、讲述)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一种交流与合作,会学,乐学,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书中内容,查找资料,准备照片。(音乐)引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目的: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图片浏览导入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5—20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内容及重点,讲述20世纪比较著名的绘画流派。 目的:教师应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组织讨论,对本课有深入的理解,展示梵高、高更、塞尚的作品,通过她们的作品与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作比较,找出异同。 目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20世纪的外国绘画, 进一步把本节课的内容深化,它不仅使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上网查找与下一节课相关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原则: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和谐统一。在不断的统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得到全面发展。

推荐第5篇: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2014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一)

课题:邮票

课时:1课时 东风二中

陶 泉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与学习领域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程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尝试不同工具,用于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欣赏各种邮票的内容和创意时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有意识的进行设计并制作精美的邮票,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适当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知道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通过本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了解邮票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要让学生思考相关法律问题,增强法制意识。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教学重点:

1、设计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的相关内容,思考相关法律问题,增强法制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一枚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课件(包括相关法制内容)、范例、创作材料等。 谜面:

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它当差使

精美的邮票

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环境和情景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品位,还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为形成良好思想和品质奠定基础,其综合功效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那么美术课程能否渗透法制教育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我们在尽情欣赏邮票的同时,老师这里有一封破损的邮件,是一位小朋友为了集邮而私自把别人的信给撕了,请问这种行为对不对?

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三条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

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检查、扣留邮件、汇款。

这节课,同学们不但设计出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作品效果好的邮票图案,同时还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有关规定。

现代社会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也不再是成人的专属。每个人对儿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很多童年的体验是成人后无法再遇的。由此看来从小进行法制的熏陶,印象会更深刻。美术教师可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涵养、懂法律的好学生。由此体现“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

作业:自己设计邮票,进行美化设计图片。多构思,多思考如何设计好看,你自己觉得可以了就好。

教学反思:美术课是生活中真、善、美的复制与创造,真、善、美的生活更离不开法制的保护;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除在教学上贯彻艺术性特质外,眼光还应该放得更远一点,用艺术的元素诠释法制的概念。在当今写信快要过时的年代,应该提倡继承这种文化,保留以前的通信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应该收集准备一些典型的邮票照片,让学生加深认识,并多讲解相关的法制教育。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二)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时:1课时 东风二中

陶 泉

课型: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思路: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

领会。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

1、影视欣赏:动画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兔子形象与生活中的兔子的异同

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 生活 \"

(三)美术作品赏析。

1、国画作品《虾》(齐白石) ①映示国画作品《虾》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

②《虾》的艺术处理: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③《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2、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①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②映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教材P4)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③学生看教材P6,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④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⑤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

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

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 7

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3、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凡高的油画作品的色彩美;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悲壮美

4、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油画《泉》(俄)(普拉斯托夫)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

(四)其他艺术作品赏析。学生展示和分析生活中能反映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教学反思: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推荐第6篇: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我校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在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引导下,在市教育局统筹指导下并配合镇教办的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旨在促进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发展、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活动。

一、抓实做好“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促进我校美术教学有序深入发展。

本学期我校美术教学在艺体教研组的统筹下,立足学校课堂教学实际,开展了“教研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课堂研讨”,“非课改年段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变革的探究”,“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实验”,以及快乐互动美术教学活动探讨,一系列片区间互相交流的教学、研讨。“快乐美术教学”活动把“说”“唱”“舞”引入美术课堂,让低年级的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触动了感知觉与表现协调发展;通过这种“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我校美术教学有深入发展。

二、举办美术竞赛,促使学校美术教育教学长足发展。

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关爱每个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体现学科间的相互促动共同发展,延伸校内美术学科教育;促进了家庭、社会关心与参与,更新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提高全校师生的美术素养,加深师生的和谐关系,很好地发挥了美术学科的教育与学科功能,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特别是显现出课改以来我校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主旋律。

三、务实做好学科常规教育、教研工作,确保美术教育教学稳步发展。

1、继续抓好美术常规教学,确保美术学科教学质量。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把“三个维度”落实到教学的质量监控中。组织听课、评课、议课活动,并针对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学上的弱势现象,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实现抓好美术常规课,确保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2、以课题实验带动,促进课堂教学良性地变革。

通过教研指导,促进我校美术学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课题实验,使教师们在探究实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科研水平。教师们通过课题实验,遇问题,搞研究,领悟精髓,掌握科学的科研工作方法,不断完善与提高促进课堂教学良性的变革。教师展示了她们以课题实验带动、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的公开观摩研讨课,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3、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保证美术教学质量。

首先,继续做好美术教师学科课程标准的深入培训和教材讲习培训工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对专职美术教师专业技能的再培训,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水平和美术素质。如:课改年段与非课改年段的教材培训。举办“美术教师学科基本功培训”,其次,建立了骨干教师和部分高级教师学科专业引领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组织各级美术展览与竞赛活动,促进课堂与课外教育的共同发展。

在校美术教研工作中提出课内、课外教育互补,相辅相成。巧妙地把各级赛事与校内美术教学和兴趣小组活动有机结合,使美术教育延伸到校外,促使家庭、社会重视,关心美术教育,促进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下学期美术学科教研思路

在新学期里更好地发挥教研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在美术学科教研中,以课堂需要为出发点,进行有效务实的“问题研究”,继续指导片区教研,建立若干个有效的教研工作组,以团队开展服务,确实为学校、教师做事实。

1、以课改实验和课题实验为出发点,带动、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继续开展课堂研讨、教研沙龙、典型案例剖析,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促进教研工作再上一台阶。

3、继续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传、帮、带”,为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推荐第7篇:小学美术学科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小学美术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美术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美术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美术表现与创作的能力;2.考查考生的审美观念与赏析美术作品的基本能力; 3.考查考生对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能力; 4.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与掌握美术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美术专业素养;2.熟悉与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内容与核心内涵; 3.具有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教研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外美术史知识

了解中外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中外历代重要的美术作品、代表人物、主要风格与流派等相关知识,理解美术的基本理论。

(1)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各美术门类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了解不同时期的论著,如:画学论著、书法论著等;了解近现代的美术思潮、美术教育观念; (2)了解西方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如:原始与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及拜占庭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

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及美国美术;十九世纪俄罗斯美术;现代美术——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各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设计艺术等。

(3)关注当今中外美术前沿时事。 2.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了解透视、人体解剖等基础造型知识; (2)掌握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绘画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不同绘画种类的相关知识及其基本的表现技能; (4)掌握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雕塑、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等造型艺术的相关知识; (5)掌握图案、美术字、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与法则,并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6)初步具备运用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工具采集图文信息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美术概论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1)了解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 (2)了解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相关属性; (3)知道如何分析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 (4)掌握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的过程。 4.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美术资源及其表现形式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了解与掌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运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了解《课程标准》中四个学习领域所涉及的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遵循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美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其基本设计思路;掌握小学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及各学段的四个学习领域的分目标;理解小学美术教学建议的精神内涵; 2.掌握小学美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3.掌握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原则、内容以及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4.了解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策略; 5.了解小学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能力水平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教学; 6.掌握小学美术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具备分析教学案例的能力; 7.掌握实际的教学导入技能、教学语言使用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和范画技能、多媒体技术使用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教学技能。

四、绘画工具使用说明

技能创作题(美术图示题和美术创作题)可用直尺、三角尺、圆规等制图工具以及绘画铅笔(不含彩色铅笔)、钢笔、水笔等绘画工具完成,不必带色彩工具。

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试卷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客观试题有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判断题等题型,主观试题有简答题、技能创作题(含美术图示题和美术创作题)、综合应用题(含案例分析、教学设计题)等题型。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课程与教学论约占30﹪。公告推荐: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17378人公告

推荐第8篇:美术学科特点

美术学科特点

美术学科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科目,主要特点是:全体性,美术学科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为学生打下知识与技能基础,包括育人和美术内容两方面的基础;美术学科还是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其特质在于可视可感的形象性。没有可视可感形象的艺术作品,不成为美术。美术的形象性是物质的、具体的,无需通过中介和想象就能感知。美术的形象性使得美术学科教学不能离开形象性。美术学科教学在借助音乐或是语言等启迪学生,最终必须回归到具体形象,因此美术学科直观教学也就最为普遍和实际。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体验。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把美术学科视作人文学科而不只是技能课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学习是当今世界美术教育的主导潮流。多样性是美术学科显著的特点。美术对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包容,不苛求标准答案,赋予了美术学科多样性的特点。 美术不再被理解为仅仅是单纯的技能和技巧的拼凑,但美术的技艺性这一显著特点却不容忽略。美术一词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为“美之术”,这“术”就是各种方法、手段和技能。美术是情感的、文化的、多样的,同时还是技艺的,所以我们的美术学科要兼顾多元,更好地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推荐第9篇: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美术学科工作总结2007-02-06 09:56:57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每到期末总结都颇有感触,就如辛勤劳作一年的老农望着田野、望着谷仓,会发出阵阵感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呀”。

一、政治思想:

本学期在教研室各位领导关怀下,无论从政治思想觉悟还是业务水平都有长足长进。首先在政治思想觉悟上进一步认识到党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党的“三个代表”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保障。平时多看报多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教育法规、政策。不说有损国家有损党形象的话,不做有损教研室和教研员形象的事。自觉遵守教研室制定的规

章制度,维护教研室的荣誉。常规下校调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尊重学校领导、礼貌对待老师。

二、调研、教研活动:

本学期教研活动较多,既有小学、初中、也有高中,既有市教研活动也有区教研活动。工作重、杂事多,难免顾头难顾尾。但自己首先调整心态,做到尽快适应教研室的工作思路,制定出一学期的工作重点,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一)中小学基础教研:课程改革在天河区已实施一年多,但要在一年里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习惯,也不现实的。因而在本学期里继续大力推行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放在重中之重。在以往的调研中,也明显地发现学校老师在教学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或打着“课改”的口号,在盲目地发挥。根本原因是老师对《美术课程标准》吃不透,对新教材的理念把握不到位。所以,在教学指导工作方面,把重点放到进一步落实《美术课程标准》上;灵活使用教材;突出

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施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从理解“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设定;从教学的规范化到自己的个性化、多样化,鼓励老师发挥自身长处,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教学实践。通过一学期努力地贯彻实施,绝大多数老师在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一学期来,共听课51节(其中包括到区外听课9节)。每下一所学校,认真履行教研室制定的各项调研规定。如:检查学校学科建设、学科教学计划、工作总结、备课教案等;检查区美术科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通过一学期的调研,看到了优点也发现不足。

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大多数老师对学习领域的划分、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对发展性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并能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2、教学思路广了。教师对教材都有自己的见解,能承前启后。有些老师

在教学中不只局限在教材上,往往同一个内容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

3、课堂上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当成首要任务,学生从情感上到态度上都有明显变化。

4、教学评价形式多了,多数老师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学业,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

5、多数老师课后养成反思的习惯,能写出心得。

不足:部分学校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关注微观教学,教师对所教年级、学段总体知识技能传授理解不够,学段之间的知识技能衔接不清晰,也可以说对小学六年、中学三年整体学科知识技能的脉络了解不够。如:在教学中出现知识平行重复、断开。原因是一些老师片面理解“淡化学科知识技能”,其二是多数老师一人兼多个年级,新旧教材互用,也会造成认识上教学上的混乱。还有个别老师上课脚踩西瓜皮,无计划、无目

的、无结果。

(二)高中教研:今年,广州市把高中课程改革放到工作重点,天河区也积极配合开展工作。我们先后三次组织全区性高中美术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研讨一是了解目前天河区高中开设美术课的状况;了解高中美术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下一步天河区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必要的方案。(附有关报告)

三、学科活动 区、市

本学期组织全区性教研活动四次,分片、核心组、中心组活动五次。在这些活动里,布置市、区工作计划;参加市里活动;观看国外先进教学录像;总结通报本学期工作情况;片组开展:课堂教学评价观摩研讨;核心组、中心组制定工作计划等。

区里组织以下活动

1、开学初组织了“首届天河区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作品展”,参加老师140多名,展出作品180余幅,涵盖主要画种。区五套班子和市教育局有关领导

参加了开幕式,给与高度评价。

2、“国庆节”与区教育局思品科、少年宫在天河体育中心,联合举办“庆国庆,少儿百米长卷绘画大赛”参加学校20所,学生100名,省委书记张德江、天河区副区长以及有关领导参观了绘画活动,给与好评。

3、“天河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教育进校园书画展”参加老师50余人,参展,参加学生80余人,参送作品200余件,参展作品90余幅

本学期参加市里活动有:

1、广州市学校“美在我身边”现场比赛。

一等奖12组(30人),二等奖16组(45人),三等奖19组(37人)

2、参加《广州市第三届中小学美术优秀录像课和教学案例评比》

一等奖1人 二等奖1人 三等奖2人

3、“美在我身边——广州市学校美术教学竞赛”活动

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获“贡献奖”;

三人评为一等奖,两人三等奖。

一等奖3人 三等奖2人

四、其他活动:单位所有活动拍照、会场布置、封面设计等

推荐第10篇:美术学科总结

2017—2018年下期美术学科总结

一、学生现状分析: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三、教学措施:

1、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每堂课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好教学环节,正确判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灵活,层次清晰,得当,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加以把握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天地。

4、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新课改相关理念,领会课改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得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2017—2018年上期美术学科总结

本学期一至六年级教材难度及灵活性有相应加大,所涉及的范围、绘画种类更加丰富,所需要的绘画工具及绘画方法上有许多精彩之处,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内容丰富、五彩纷呈,引人入胜,如欣赏、彩笔画、国画、图案、设计、手工制作、粘贴画及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等课程为课堂增添许多轻松愉悦气氛。特别是五年级美术课本的内容在以往的绘画课为主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手工趣味性的内容,且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愉乐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天性,让学生在玩乐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一、

学生现状分析: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一)

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三、

教学措施:

1、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每堂课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好教学环节,正确判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灵活,层次清晰,得当,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加以把握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天地。

5、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意与能力。

6、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插图,为日记作文配图;结合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进行描绘、手工制作,布置美术园地。

第11篇:美术学科说课稿

美术学科说课稿

说课教师:郭婕

学校:丰台区芳群园第一小学

《北京的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第三册。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分析北京的桥,了解桥的结构、艺术特点以及用途,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欲,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北京的桥,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学生分析: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桥的历史、用途、结构并不了解。为此,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课前作业:搜集各种有关桥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了解桥的知识,起到一个先入为主的作用。另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线描能力,所以本课安排学生用线描的方式表现桥。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仔细品味我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了解北京地区古代桥的历史及现代桥的作用,以及桥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点;欣赏桥的造型美。

技能目标: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启发学生用多种绘画形式来表现北京的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表现过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北京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有关北京的桥的知识、作用以及外形艺术特色;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创作北京的桥。

四、教学难点:

桥的不同结构表现方法以及画面组织;感受桥的造型美。

五、教学方法: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中我采用猜谜语、做游戏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课堂并从中得到锻炼,从认识桥的历史—桥的作用—桥的结构—桥的表现方法,我采用了“循序渐进”、“情境性教学方法”、“ 演示法”等进行教学。

六、教学程序:

下面我以教学程序为框架,以教学思想为先导,以教学内容为主体说说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 导入部分:谜语: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谜底:桥)出示板书课题——北京的桥。

目的:我充分利用二年级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课前准备了一个关于桥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谜语中对桥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对桥的形状有了简单的了解。

二 讲授新课部分:我设计了六个环节,六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一)第一个环节:做游戏

1.首先我们一起玩有关桥的知识的抢答游戏。

2.出示抢答问题:

(1)中国最古老的桥建于那一年?谁知道我国第一座桥建在什么地方?

生:公元35年,建在长江。

(2)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举世闻名的什么桥?

生: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3)我国还有很多十分漂亮,在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桥,你们知道吗?(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幻灯片)

生: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施工的第一座公路桥南京长江大桥。

目的:课前我布置让学生了解、学习有关桥的资料还有知识,课上以抢答游戏的形式,反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为之后的师生互动打好了基础。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桥的历史和特征,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第二个环节:结合图片讲解关于桥的历史(展示课件)

我国的最早的桥梁大多是木桥,如:独木桥。

直到人们发明了砖和铁器,桥的外形和制作材料也多了起来,从而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使石拱桥应运而生。

提问:根据你们收集的材料,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不同材料的桥?(学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学生举手回答:石桥、砖桥、竹桥、藤桥、盐桥、冰桥„„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设计建造了许多外观新颖、起到不同作用的桥。

提问:那你们所知道的现在的桥都有哪些呢?(根据回答展示图片)

学生回答:铁桥、钢桥、立交桥、公园里的桥、过街天桥

目的:通过对桥历史的讲解,解决了学生缺乏对桥文化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针对古代桥和现代的桥分别进行了提问,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找的资料,利用回答问题的过程,把知识相互补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第二个问题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对我国建筑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古代劳动人民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充满了崇敬。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第三个环节:桥的作用(展示课件)

设置问题请小组讨论:北京的桥很多,它们最早的用途是什么?在现在还有什么其它的用途?

生:在过去桥是过河的。现代桥的作用不仅仅用于便利人的过河,还可以实现四通八达、人车分流,并可以节省土地的作用。美观、实用的桥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带来了美。

目的:发散学生的思维,为设计桥作铺垫。

(四)第四个环节:介绍北京桥:

1.教师:那有一首关于桥的歌曲,你们听说过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么?

学生回答:听说过,叫《北京的桥》。

教师播放《北京的桥》的歌曲片断。

学生欣赏歌曲。

2.北京古代的桥:(1)金水桥:**前的金水桥,通体的汉白玉,连接成五坐并列的石桥。(2)沁芳庭桥:处在大观园中轴线上,白石为栏。(3)颐和园里十七孔桥:犹如一道彩虹,凌空飞架在昆明湖上。(4)北京芦沟桥: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始建于金朝,全长267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柱头上均雕有大小石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5)颐和园玉带桥:都是大型石拱桥。玉带桥全部用玉石琢成,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始建于金朝,全长267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柱头上均雕有大小石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北京现代的桥:玉蜓桥、天宁寺立交桥、复兴门立交桥、三元桥、过街天桥。 目的:利用听《北京的桥》这首歌曲过渡到介绍桥,我使用了“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环境,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在介绍北京的桥的过程中,我是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介绍的,这样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桥的变化。古代的桥我选择的都是外形美观、各具特色的古桥,金水桥的选择,抓住了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有了崇拜之感并增加了民族自豪感。现代桥梁首先介绍玉蜓桥是因为我校李玉蜓桥比较近,学生对玉蜓桥的印象非常深刻,对玉蜓桥的造型也比较了解,所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能够拉近桥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有亲切感。过街天桥的选择是为了加重桥的现代感,过街天桥的介绍突出了他的特殊的功用,从而向学生渗透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我选择的桥基本上都是大家所熟悉或见过的,因此学生如果对那些桥有了解我就让学生来介绍这些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第五个环节:桥的结构特征

1.小组讨论桥的结构:每组分别拿出材料袋里面的古代桥和现代桥的图片,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拿出图片,进行观察,分组讨论分析桥的结构,进行总结,并汇报结果

2.教师根据学生发表的结果,播放课件,出示答案:桥身、桥墩、桥栏、桥洞、桥面装饰物。

3.桥的形式多样,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之处?(师出示课件,进行对比)

学生讨论结果:相同点:桥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桥梁的桥墩粗细的变化、护栏的变化、桥灯的变化、桥的装饰的变化。

4.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说一说古代的桥与现代的桥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5.巩固学习:通过拼图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桥结构的认识。

学生到黑板上面按照桥的结构把拼图拼正确并且完整,如果遇到困难相互帮忙。 目的:我把桥结构的分析作为本课讲解得重点,只有清楚了解桥的基本结构,才能更好的设计桥、创作桥,并能更好的体现桥的功用性。这个环节我选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分析桥的图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从中发现桥的结构,培养学

生的合作能力,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间接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事先制作了一些桥的结构的拼图,请学生到黑板上按照桥的基本结构亲自动手拼一拼,并且讲一讲各部分得结构和名称,这时候就可以针对桥的各部分的作用进行渗透,加强学生对桥结构的理解。

(六)第六个环节:桥的绘画

1.教师请学生充当小桥梁设计师,想一想怎样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现这些桥。

学生:假设自己是桥梁设计师,开始构思。

2.范画:老师根据学生地拼图,用线描的形式示范作画过程。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习线描表示方法。

3.欣赏书中学生作品。

学生:欣赏学生作品,拓展思路。

目的:让学生充当小设计师的角色,能使学生有自豪感,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够认真思考将要用什么方法进行绘画。我运用“示范法”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巩固桥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直观的示范过程中明白将要采用的作画步骤。有一些孩子在画画时容易出现画面内容不够丰富、构图不够饱满、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的现象。在这个环节中,我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学生作品,体验美术作品的美。

三 布置作业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难度不同的作业要求,认知能力一般的孩子完成作业(1),能力较高的孩子可以完成作业(2)。

1.(1)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一座你熟悉的或喜欢的北京桥。

(2)自己设计一座北京未来的桥。

目的:通过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目的: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给与学生适当的帮助。

四 评价总结部分:

1.学生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互欣赏。

2.师生评价作品。

目的:通过作业展评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养成学习─评价─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共同评价,发现作品的优秀之处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

五 知识拓展部分:

2.教师引申人们“心中的桥”:

(1)电话——沟通的桥:出门在外,想和家人、朋友联系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打电话。电话仿佛是在地球上的千家万户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2)家长——成长的桥:爸爸妈妈用他们的爱连成桥让我们茁壮成长。

(3)捐资助学——希望的桥:有些小朋友因为没有条件,不能上学。如果我们可以出一份力。就像是架起了一座希望的桥,让他们也能得到教育。

目的:知识拓展我选择了看不见的桥,这些桥比较特殊,是人们心中的桥。这样选择

是想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也会有许多看不见的桥,这些桥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生活变得根美好。

第12篇: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时光如流水,在匆匆忙忙中,又一学期结束了。半年来,美术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全体美术教师的大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 美术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开学初,我们遵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1、备课

在上课前,每一位美术教师都能认真备课,遇到问题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并能够自己制作简单课件和教具,真正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为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2、上课

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本学期我们

3、研讨 美术组成员扎扎实实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并能在一起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及时反思。真正使新课程理念落实到美术教学当中。本学期我们针对学生的手工课进行了多次研讨,并研究出一套可行的美工教学模式,经过不同年级的尝试,取得了较突出的教学效果,也为我校的艺术教学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坚持常规月查不放松。每月按教导处的要求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通报,并督促自己针对错误及时整改,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2、以活动促教学。根据学期初的教研活动安排及教导处的临时安排,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本学期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吉林省 第十七届科技艺术大赛、全国 “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和区里组织的艺术节美术专场展示以及学校组织的习作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调动了教师美术教学及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提高认识,加强自学。使教师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必须加强自学,尤其是非美术专业毕业的教 师,更应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

4、综合开发课程资源。联合全校师生,办好黑板报、橱窗,美化校园 环境,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按照教导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使 美术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美术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

4、鼓励美术教师充分利用美术室现有模具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加强 示范。

5、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本学期 举办的书画展质量较高,充分显示了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

6、定期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2009年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绿园区正阳小学

美术组

第13篇: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二00九——二0一0学年度第二学期

鞍山市立山区晨光小学

王斌

二0一0年三月

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二00九——二0一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改革为中心,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重点,通过美术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1.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和现代的艺术文化教育。

2.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以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广泛兴趣,达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3.从理论上把握好美术课教学的专业教学特点,特别是要注意:文化教育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4.把握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法,既要关注个别学生,加强辅导,又要在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上狠下功夫,以点带面。

5.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情感,以及正确对待失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学生作业、作品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术学术的价值观取向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工作方法与措施:

1.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积极配合班主任、各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形成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

2.结合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运用美术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3.紧紧抓住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努力研讨、认真实践,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认真备课,上课,反思,随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学习实践,社区资源开发实践,进行校内艺术资源的开发,积极配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

5.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大力开展以班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活动,活跃我校艺术教育的气氛,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四、具体工作

三月份:

参加区里组织的集备活动

参加市、区的说课评比活动

参加校组织的优质课评比活动

四月份:

参加学科基本功培训

五月份:

室外风景写生活动

六月份:

参加特色展示活动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会一如继往,做好本职工作,为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鞍山市立山区晨光小学

王斌

二0一0年三月

第14篇: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2010-2011年度年级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美术学科已经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新的学期,在现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深入地进行。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结合生活中的艺术和学生的美术现状。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爱美,学美的美肓观。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和国画的传统教学。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①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②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

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我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

2010-2011年度年级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科目,正式进入学校,美术教育中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于人自身和社会的认识的深入,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育的综合性、全面性的认识的提高。目前美术在国际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最好的发展机遇之时,作为第二实验小学的美术学科的带头人,为了全校美术工作的发展,从而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美术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目标: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力图使美术课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成为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美术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4、在现代风格的增基调上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三、方法与步骤

1、统一备课形式,采取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备课要求统一字体,统一纸张、集体备课的备课方式。意在集众家之长,丰富教师的备课技法,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坚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互相听课及写好听课笔记,在笔记上体现出先进理念,评价优缺点,使每位教师在听课这一环节中提高授课水平。

3、积极参加各种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研讨会、交流会、公开课等活动,注意收集资料,教改信息,开阔视野,接受新观念,了解新动向,拓展美术教学工作的领域,使美术课程呈现出综合性、多样性的势头。

4、美术兴趣小组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兴趣”二字,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提倡美术兴趣小组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选择。例如,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等,投其所好,鼓励发挥其专长,以培养兴趣为主。

5、举行校级美术作品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作品的机会,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交流经验,增强意识。

6、组织学生参加校级以外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习美术的动力,并提高学校声誉。

7、美术学科教师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基本功方面的训练与提高,要求美术教师在学期期间至少要参加一次大型的美术作品展览会,以提高自己,增加与外界的交流。

五、管理措施

(一)时间安排:

1、备课,根据进度提前一周备课。

2、听课,每周坚持听课、评课1-2节。

3、兴趣小组,每周活动两次,课外活动进行。

4、六一节举行校级绘画展、橱窗展。

2010-2011年度年级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很快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本学期我对美术工作进行了精心的计划,具体分析及安排如下:

一、教学目标

(一)绘画

1、观察、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2、进行线描写生练习。

3、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进行彩墨画练习。

(二)工艺

1、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写法。

2、用剪、折、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纸工模型。

3、用泥塑的形式制作简单的面具及小动物。

(三)欣赏

1、欣赏中国画。

2、观赏自然物。

二、教学重难难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二)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该年级段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尤其是工艺制作较突出,有一定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并有较强的欣赏能力。存在问题:

1、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

2、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

3、课前教学中双边教学开展一般,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四、措施:

1、进行班内、班际作品展评,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2、充分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

3、利用直观手段,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欣赏以增加学生欣赏的兴趣,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并辅以技法训练及增强其表现力。

五、具体工作

1、按时开展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积极开展新课标下的课改工作;

2、每周参加备课组活动,美术教师集体备课;

3、参加美术优质课观摩活动;

4、认真组织学生准备并参加校六一节美术绘画比赛;

5、筹备培训学校美术书法比赛。

第15篇:美术学科教育学

1、美术学科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填空)p31

2、中小学教育赋予美术学科教育的特点:全体性、质量性、素质教育性(填空)p35

3、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填空)p41

4、“双基”指传授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填空)p46

5、社会经济是美术学科教育的物质基础(填空)P82

6、美术学科的课程类型:(填空)P160必修课、选修课、应试课

7、美术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 实践 为基础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填空)p232

8、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矛盾:学生的原有水平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美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填空)P235

9、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填空)p237

10、五段教学法:预期→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填空)P241

11、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填空)p296

12、关于美术课教学内容的分类 :美术作品欣赏、绘画、工艺美术 (填空)p366

13、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客观的价值判断(填空)p387

1、美术学科教育学 名词解释 p2

是以普通学校的美术学科教育为对象,研究其教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和促进其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科学。

2、学科教育功能(名词解释)P85

是学科教育价值之本和学科价值之所在。价值是对功能的评定。学科价值是由其教育功能来支撑,依功能给予其价值定位,是决定其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依据。

3、美育(名词解释)P114

是以没的观念和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美的存在形式——技术美、逻辑美、结构美等为内容进行的美感教育,或称审美教育

4、美术学科教育目的(名词解释)P131

是为解决中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要干什么和要在学生身上引起哪些行为模式的有意义的变化,以及其达到什么样的质量规格,而提出和设定的目标。是美术学科教育的总体要求,也是研究美术学科教育的宗旨。

5、美术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名词解释)P214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下位的用来陈述师生教与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化目标。是在教育目标指向下与教学内容同时考虑而规定的教学标准。

6、美术教学大纲(名词解释)P216

美术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中对美术学科的学制、学时的规定金额依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美术学科课程标准。

7、美术学科教学(名词解释)P227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动态方式的过程,是在教学目标规范下的师生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以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教授和指导下的学习活动为其特点,亦称“教学过程”。

8、美术教学原则 (名词解释)p244

是美术学科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将美术教学规律运用于教学实践,保证美术教学顺利地实施和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指导、检查和评价教学工作有一个依据准则而提出

的。

9、美术教学方法 (名词解释)p290

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美术学科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于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美术学科具有的特点(简答题)P68

(1)、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对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的包容,即同一课题所选范围具有包容流派的多样性与风格的多样性的特点。

(2)、美术学科教学对学生创作,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对生活有不同角度体验、认识的表现,尊重学生在造型、用色等表现手法上的独特性与表现意图的新颖性,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在组织学生泰伦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理解与评价等有关问题时,不苛求标准答案,甚至对社会已有共识评价的作品也让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2、传递美术文化的功能(简答题)P88

(1)、拓展学生的学识视野,丰富其知识领域

(2)、促使学生习得美术技能,形成美术能力

(3)、使有美术才能的学生才华显露,为美术的延续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4)、实现美术价值

3、美育功能具体体现(简答题)P114

(1)、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审美观

(2)、促进美的感知力提高

(3)、促进人的情感的提升

(4)、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5)、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与艺术鉴赏力

(6)、促进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7)、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自身的完美

4、规定美术学科教育目标的原则(简答题)P152

(1)、与国家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2)、体现美术学科教育的性质与教育观念

(3)、突出美术学科的独特功能和优势功能

(4)、教育目的的表达,应便于下位教学目标的对应展开

5、美术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

(1)、具有合格学历的文化基础知识

(2)、丰富的美术专业知识

(3)、熟练的专业技能

(4)、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16篇: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时光如流水,在匆匆忙忙中,又一学期结束了。半年来,美术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全体美术教师的大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 美术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开学初,我们遵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在上课前,每一位美术教师都能认真备课,遇到问题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并能够自己制作简单课件和教具,真正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为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课活动,组长高妍执教的《有趣的线造型》和组员赵丽荣执教的《花点心》都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美术组成员扎扎实实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并能在一起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及时反思,真正使新课程理念落实到美术教学当中。本学期我们针对学生的手工课进行了多次研讨,并研究出一套可

行的美工教学模式,经过不同年级的尝试,取得了较突出的教学效果,也为我校的艺术教学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手工作品。

二、培训学习: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美术组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省组织的各项培训和听课活动。09年3月,美术组两名教师参加了吉林省美术学科观摩课活动。在活动中听到了很多高质量的美术课,受益匪浅。09年4月,美术组参加了长春市美术年会,在年会中看到了很多画家的现场作画和讲座,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指明了小学美术教育的正确方向。09年11月,参加了区组织的美术教师软陶培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个人能力。在这样一次次的培训中,我们渐渐地成长起来,使我们在教学和工作中有理可寻,有据可查。使得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开展活动

在这一年里,美术教师联合全校师生,办好黑板报、橱窗,美化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并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的书画大赛, 得到了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上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了吉林省第十七届科技艺术大赛,活动的举办除了美术组教师上下齐心协力外,也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可以说,团结的集体造就了圆满的活动。还举办了我校的陶艺作品展示活动,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展示我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

下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了我区组织的艺术节美术专场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儿童的良好修养和较高的审美情趣。在年末还举办了学生习作展,在展览中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展现出较浓的艺

术氛围。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很多学生的才华,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受到一次美得教育。

四、取得的成绩

经过美术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年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首先组织学生参加的书画大赛,学生均获得了证书,有的同学还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也获得的优秀组织奖。其次美术组教师也都获得个很多殊荣。高妍同志在年初被评为长春市美术学科骨干教师;执教的美术课《会动的线条》在美术年会评优课中获一等奖;作品《国色》在长春市美术教师作品展中获得一等奖;制作的美术课件获得市三等奖;在十七届科技艺术大赛中获得指导教师奖;在区艺术节美术专场活动中获指导教师奖。赵丽荣同志执教的美术课《多姿多彩的靠垫》在美术年会评优课中获一等奖;制作的美术课件获得市三等奖;在十七届科技艺术大赛中获得指导教师奖;在区艺术节美术专场活动中获指导教师奖。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正阳小学 美术组2009年12月

2009年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绿园区正阳小学

美术组

第17篇:美术学科工作计划

小学美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美术学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美术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我们要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素质教育理论来指导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由此我们美术组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经过酝酿、讨论特制定下列教研计划: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上好美术课程,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优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模式。创造性的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力求形式多样,重视和强化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展开研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的赏析、研讨、观摩优秀教学录象等活动。

3、加大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以新的教改理念指导美术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计划组织好组内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等活动。

4、积极围绕美术学科各学段确立的创新、实践类教研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并作好每次的活动纪录,材料整理。

5、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要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6、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足开好美术课,严禁无故缺课改课换课。要不断优化美术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制度,增强备课的实效性。树立“以科研求突破,以特色求发展”的意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创出自己教研品牌。

7、终生学习的意识: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新时代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

8、促进个人全方位能力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基本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教育观察实验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9、培养自身的质量意识:不断搜寻外部信息,把握现代化教学发展方向,提高理论层次。鼓励“四自”活动,即——“自选内容”,“自己请人听课或送课”,“自看录像”,“自己评课”。

10、培养自身的服务意识:重师德,讲奉献,为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辅导,使我校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协助大队辅导员搞好我校德育工作。

11、培养自身的目标意识:每一名教师每学期上出一节好课,写出一片高质量的论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力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活动内容:

三月份:

1、作好开学准备工作,提前备好一周课。

2、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3、教研组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两周一次教研活动。

4、组织参加区美术学科备课研讨会活动,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四月份

1、继续开展校本教研“周重点研究课”活动。

2、参加学校开展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活动。

五月份

1、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绘画造型”学习领域的课堂教学模式。

2、上好学期汇报课。

六月份

1、参加市中区中小学美术画展活动。

2、继续开展美术艺术节成果展示活动。

七月份

1举办校园书画作品展。

2、收集本学科教学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反思、论文。

4、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18篇:教师招聘美术学科美术教案一点通

教师招聘美术学科|美术教案一点通

一、考官通过教案考核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要想称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书写教案的能力。2.教案记录着教者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理应总结和升华。 3.在教案的考核中不仅能考察考生的教学基本功能力,还可以考察考生的书写是否工整、教案前后是否具有逻辑性等。

二、书写教案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教案的格式

大体分为简案和详案,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大部分时候采用简案。一般30分钟以内采用简案,1个小时以上采用详案。

(二)教案的要素 教案的要素包括

1.课题:(居中书写)2.课型3.课时4.教学目标5.教学重点和难点6.教学方法7.教学准备8.教学过程9.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注意四大教学环节: (1)导课

简要叙述新课导入的方法。如果采用复习回顾,写明复习的主要内容和回顾方式;如果采用问题引入或情境化引入,写明什么问题或情境概况。

(2)新知识教学

这一环节应该是教案中相对最详细的部分,至少应该写明分哪几个教学层次、每个层次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及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分析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巩固知识

北京教师招聘网http://bj.offcn.com/html/jiaoshi/yueduziliao/

这一环节是教师为了检查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般采用问答的方式、活动的方式进行,巩固知识内容。

(4)总结、作业、结课

教师总结本节课知识内容,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也可以是为下一节做准备的作业。结束课程,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三)教案的内容

知道了教案的格式和要素,要书写出一个内容饱满的教案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丰富教案内容。

1.在书写教学过程时,注意教师活动的书写、学生活动的书写以及设计这些活动的意图。2.在阐述教师活动时注意书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法、游戏法等。 3.在阐述学生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学生是单独思考还是小组合作。

4.在教学过程书写完毕,需设计一个微型的教案,教案的长度可根据考试纸张大小来设定。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教师招聘网http://bj.offcn.com/html/jiaoshi/yueduziliao/

第19篇:美术学科有效教学

美术学科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过程和最大的效率、效益,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整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强调知识的有效学习,强调全面,强调效率。有效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美术课教学也离不开有效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枯燥无味的教学,努力创设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优秀的作品。比如在教学《表情丰富的脸》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形态各异的表情深深吸引住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多么有趣的表情啊!”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然后教师转入正题:“你能把看到的表情画下来吗?”通过多媒体的形、光、色、声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尽情发挥,大胆绘制,呈现最佳学习状态。

二、设置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整个世界。”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1、创设美好情境,增强想象的生动性

在美术教学中,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美术和音乐是相通的,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画面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优美的旋律同样也能激活学生大脑中储存的表象,使其产生“通感”,促其联想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这美好的氛围中,美的通感力量使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创作出一幅幅生动、优美、创意独特的连环画。这种由音乐旋律美,语言节奏美,和谐的教学形式美与愉快的教学氛围美相互融合,使学生既获得了轻松愉快的享受,又使想象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扩大知识范围,增强想象力的新颖性

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学生们新奇的想法也来源于生活,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多姿的生活、丰富的知识浓缩入课堂中,运用相关挂图、各种电教媒体,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把生动形象的图象进一步丰富到学生的大脑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加工改造出各种新形象,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从中体验到美术的美,领略到美术所特有的丰富精神内涵。尤其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想象画被老师采纳时,成功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绘画的兴趣会更浓,创造的热情会更强。

三、创设紧张而激烈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民主。美术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标志》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识标志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小队为单位选出一名代表开展竞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画出尽可能多的标志;也可让学生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标志做成头饰,让学生编成小品故事自编自演,边表演动作边向其他同学介绍名称。课堂上,通过画、讲、演、竞赛等形式,“全感参与”最大限度地创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生理空间,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参与,充分展示自我、释放豪情、显露潜能,每个学生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满足感。课后,教师还可建议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标志做成面具,开展“标志头饰大杂烩”活动,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从在课堂上延续到课外,不但点缀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拓展美术活动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美术课外活动也是推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要求在学校中以各种美育的形式进行教育和学术活动,使学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受到一定美的熏陶,同时又在美育中学到某些知识。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当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单调、枯燥情绪,确实应该适当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支持,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这些美育活动中,从而能受到较好的美育效果。定期举行各种艺术节、美术作品和书画展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地发展他们的个性。美术活动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组织学生到自然之中,到社会之中,领略、认识美好的事物,让学生找到自己熟悉的、亲切的、喜欢的课程内容,使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需要强调的是,在美术活动开展之前,应当向学生讲明活动的要求、意义,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的倾向,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思考。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布置相应的作业,努力增强美术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加强美术特长生的培养

根据借助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顺利升入了重点高中的方案,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同学对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同学的美育素质,美化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创办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中学,美术特长生的成立作为这一方案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与精力,从而进一步加强美育特色。 措施与方法

1、理论与实践同步,深层了解艺术的内涵。

2、集中培训逐个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做范画,让学生理解美术的艺术手法与技能。

4、优秀作品展。创造彼增此长的艺术环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水平。

5、作品点评,继承好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巧,发现并修正不足之处。

美术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探索并积累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在追求有效教学的道路上,教师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灵活多变、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活美术课堂教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20篇:美术学科汇报材料

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武清区王庄军民小学

程燕

尊敬的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是王庄军民小学的一名美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创新理念,大胆实践,较好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美术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天津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下面我从四方面进行汇报:

一、在学习中领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人

理念决定高度,目标体现思路。为了使我快速成长,紧跟时代要求,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学习机会,我抓住每一次参观学习的机会,认真领悟,思考探究,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我先后多次参加天津师范大学、市教研室组织的培训活动;参加“265”骨干教师培训;去北辰模范小学、杨村二小、杨村八小等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回校后积极主动的将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传递给老师们,并一起探讨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将新理念合理应用。通过不断努力,我先后被评为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街优秀青年教师、武清区骨干教师、武清区基础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我也是天津市教育学会会员。

二、在实践中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的创新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一直努力去做的工作。学校开展“请进来 走出去”活动,每学期都要聘请教研室专家、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来我校指点我们的课堂教学;每学期也会安排我们到其他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听课,正因如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始终紧跟时代要求,保持创新头脑。本学期,教研室张英明老师多次来我校指导我们的美术教学工作,深入课堂听课,指点儿童漆画作品,使我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我校视导活动中,我所讲的校本课程“奇妙的铜丝世界”,由于课程内容与传统艺术巧妙结合,并根据现代孩子的接受能力大胆进行了创新,研究出适合儿童表现的儿童铜丝漆画,深受听课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本次活动中,我还将自己的研究经验“谈儿童漆画对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耐心细致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与会教师进行了分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三、在探索中求知,成为科研课题的研究者

以科研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我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2008年我参与的市级课题“有效组织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2011年我参加了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启动仪式暨课题立项培训咨询活动,我们课题组申报的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生合理课业负担机制的研究》于2011年10月31日批准立项,现正在研究中。2012年12月我承担的区级课题《传统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研究》批准立项,现正在研究中。我撰写的论文《关注学生需要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等二十余篇分获市、区级

一、

二、三等奖。

四、在培养中提高,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培养青年教师是我校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我与青年美术教师董奇远、王玮签订了师徒协议,带领他们一起备课,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了解新理念;互相听课,认真评课,查找问题及解决办法;及时反思,总结经验。通过师徒共同努力,两位青年教师已经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今后我将在学校领导的关注与支持下,把美术教学工作一如既往的完成好,做一名紧跟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谢谢大家!

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武清区王庄军民小学

程 燕

《美术学科教案模板.doc》
美术学科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