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2022-06-2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三步四环节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诗吗?想一想,这个学期咱们学过哪些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师板书课题(幻1),学生齐读。

师介绍背景:同学们,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记载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在延安的杨家岭、枣园、南泥湾,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那么,诗人到底在延安追寻什么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二、过程:

(一)先看第一个学习目标(幻2):自读诗句,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请同学们打开书160页,自己读读这首诗吧。

看看诗句中的词语,你会读吗?(幻3):翩翩归来茁壮成长撅头雨后春笋满目琳琅探索

奥秘毫不犹豫顶天立地脊梁灿烂辉煌展翅飞翔明媚高楼大厦

开火车读。同学们读得不错。好的,同桌互相再读一读这首诗,检查一下读得怎么样?

下面,老师想请6个同学分小节来把诗朗读一下。注意,把诗中的字音读准确,读通顺。谁想来试试?好,现在开始。

(二 )同学们读得很流利。第一个目标圆满完成。下面,我们就来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幻4):大体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结合查到的资料,在小组里讨论,

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哪几个地方?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你还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开始吧。

(三)信息反馈:

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汇报?

生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四个地方。我给大家说说杨家岭。我查到了有关杨家岭的资料,从1938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过抗日战争,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想,追寻杨家岭,就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理解得这不错,谁来接着说?

生2: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

生3:我来给他补充。我读懂了第二小节的这句话,“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我找到了枣园的资料,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到1947年的驻地,这里有毛泽东旧址,周恩来旧址,刘少奇旧址,任弼时旧址,彭德怀旧址,作战部旧址等。追寻枣园梨花的清香,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师:是的,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生4:我通过学习,我还理解了第二小节这句话的意思。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我查到了南泥湾的资料,由王震旅长带领的359旅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我想,追寻南泥湾开荒的撅头就是追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师:说得好,看来同学们通过查找到的资料理解了这一小节的意思,谁能把这一小节的诗读给我们听?一生读。

师:作者来到延安,看到这里一处处的革命遗址,写下了这一行行美丽的诗句。他边看这些遗址边想到些什么呢?

生1:我想,他想到了战士们拿着撅头开荒的情景。 生

2、他还想到了,毛主席在窑洞中读书写作的情景。

师:是的,诗人在这一处处革命遗址中追寻着,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谁能把这首诗的前两个小节连起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我想,诗人也一定是这样的,一边看一边想,是那样深情地吟诵着一行行诗句。让我们来深情地把这两小节诗句读一读。生齐读。 师:我们接着来汇报,你还读懂了哪些诗句?

生1:我还读懂了第三小节,我先来读一读。这里是说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能忘记延安的精神。 好,你接着来说。

生2:我读懂了第四小节中的一句话,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是指,科技落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延安的精神我们不能丢掉。 师:是的,我们国家的面貌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在欣喜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思考。谁能把

3、4两小节连起来读一读?生读。师范读最后一句。读着这一行行诗句,我们也许能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是我们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你怎么理解追寻延安呢?生:追寻延安就是追寻延安的精神。那延安的精神到底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你们能结合刚才读过的诗句谈一谈你们的理解吗?

生1:我来说,我觉得延安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生2:我认为是党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思想。 生3:我来补充,坚定的信念,伟大的理想也是延安精神。

生4:温热的土炕指的是军民一家的关系,这也是延安的精神的体现。

生5:我觉得顶天立地、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是延安的精神。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很好。刚刚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具体表现。同学们,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革命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即使我们的生活富裕了,科技发展了,我们也要提倡艰苦奋斗,也要发扬延安的精神。

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所以,作者在诗句中说,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请同学们齐读诗的最后两个小节。

师:是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可是延安精神却永远不能忘记。先在,就让我们来完整地读读这首诗(幻

5):大屏幕出示有节奏的全诗。

诗的内容我们了解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幻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韵律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一会儿展示给大家。

(四)拓展提升: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生说。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幻7):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这么有感情,感兴趣的可以把这首诗背下来。

推荐第2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兰溪市聚仁学校

盛晓东

一、欣赏音乐

1、听唱《小燕子》;

2、学生唱一唱《小燕子》

3、小燕子为什么年年来这里?(因为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翩翩归来,追寻昔日最美丽的春光。 写成诗句: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4、朗读

像 / 翩翩归来的 / 燕子,

在 / 追寻 / 昔日的春光;

5、观看《小树追寻阳光》

6、说一说,小树在阳光雨露下成长。小树苗,茁壮成长,追寻阳光和雨露。

7、写成诗句: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8、朗读

像 / 茁壮成长的 / 小树,

在 / 追寻 / 雨露和太阳。

9、学习第一节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朗读:个人读,分组读,男女分组读;

二、学习第二节

像燕子追寻春光,像小树追寻阳光。那么是谁呢?谁像燕子追寻春光,谁又像小树追寻阳光?

(我,我们)

那么,我们追寻什么呢?

1、出示图片 (延河水图片):观看,欣赏。

这里是哪里?是延安的延河。说说你看到的。 追寻延河水, (梨园的梨花):观看,欣赏。

这里是哪里?是延安枣园的梨花。说说你看到的。 追寻梨花园。

2、写成诗句 追寻延河水, 追寻梨花园。

3、出示图片 (南泥湾开荒):这图片是哪里?(出示南泥湾开荒资料) 追寻南泥湾开荒 (杨家岭会场):这图片是哪里?(讲解杨家岭会场的资料) 追寻杨家岭会场

4、写成诗句

追寻南泥湾开荒, 追寻杨家岭会场。

5、合成第二节 追寻延河水; 追寻梨花园;

追寻南泥湾开荒; 追寻杨家岭会场。

6、学习第二节

追寻你,延河丁冬的 / 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 / 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 / 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 / 会场。 朗读:

个人读,分组读,男女分别组。

三、学习第三节、第四节

1、出示图片

北京高楼、上海高楼、深圳高楼、杭州高楼。 用一句话说说看到的图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写成诗句:(一排排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2、出示图片

电视机图片、空调图片、电脑图片、酒泉卫星图片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图片:家用电器, 写成诗句:(家用电器

琳琅满目)

3、出示图片 延安窑洞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图片。 (一排排延安窑洞……)

4、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5、出示图片

嫦娥三号,火箭,银河3号

2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内容。

(嫦娥三号探索月亮的秘密。……)(银河计算机……)

6、出示老牛破车图片

你喜欢吗?这样的老牛破车。 用自己的话说说

(我们要丢掉老牛破车……)

7、出示延安宝塔山图片 宝塔山象征革命的圣地。

(我们不能丢掉宝塔山的革命精神。)

8、汇集诗句

航天飞机 / 探索 / 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 / 奏出 / 美妙的交响;

我们 / 毫不犹豫 / 丢掉了 / 老牛破车,

但 / 不能丢 / 宝塔山 / 顶天立地的脊梁。

四、学习第五节

1、我们究竟追寻什么?(我们追寻延安的革命精神:信念、温暖、光明)

2、朗读结束。

五、朗读全文

六、结束课堂

推荐第3篇: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延安、枣园、南泥湾、一杨家岭的有关情况。

2、弄懂文中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诗句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要学习发扬延安的伟大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主动探究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疑点

1、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本文重点。

2、了解诗中几个具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是难点。

3、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是本文疑点。

(二)解决办法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借助图像资料,适当进行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

2、课文插图,关于延河、南泥湾、杨家岭、枣园的图像资料,课文朗读录音。

3、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步骤

(一)了解背景,揭示课题

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勾画难点、疑点。

(这里学生提出的难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诗中延河、枣园、难泥湾、杨家岭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太了解。教师可借助图像资料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对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有一定难度。可告诉学生待下一步解决。)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他们朗读时就会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美、韵律美之中。

(三)学导结合,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首先把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纳,组间相互补充,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适当给予点拨。如,对重点句子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适当点拨: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课文题目是延安,我把你追寻,全诗通篇围绕追寻延安展开。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②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③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教师作适当点拨,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四)激发想像,引起共鸣

1、指导朗读,激发想像力。

(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朗读体验,升华情感。

(多次的朗读体验,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欣赏诗的美。

(可引导学生从作者所用的修辞方法、诗的韵律等多角度对诗进行品析,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拓展。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推荐第4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推荐]

延安,我把你追寻

於潜二小

王召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受到革命传统思想的教育。

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5’)

师: 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土地,一幅壮丽而又俊美的画卷,她更是被称为“中国的革命圣地”。1935年到1948年,13年间,那场翻天覆地的红色革命,从这里开始席卷全国,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南泥湾,一处处革命遗址,依旧历历在目。看着这一切,诗人祁念曾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在这里,追寻就是——

2、诗歌,作为一种写作体裁,与别的体裁有很明显的区别,谁说一说? (都分小节)诗歌常让人听起来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都押韵,而且都有自己的韵脚,诗句末尾押韵的字叫诗的韵脚。一般来说,诗的双句句末用韵脚。现在请你找一找这首诗歌的韵脚是什么?这首诗歌押的是“ang”韵。我们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对诗的韵脚要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师检查读全诗。【同学们真棒,会动脑筋,会倾听,老师稍微点一点就通。】

二、寻找延安,品读精神(20’)

1、要想读好诗歌啊,首先要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然后体会它所要表达的情感。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题目,那么诗人在寻找什么?诗歌中写到了两个时期的延安,一个是现在的延安,一个是过去的延安。你能找到吗?再读一读诗歌,画一画相应的句子。

2、现在的延安

谁先来说一说现在的延安。雨后春笋?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满目琳琅?家用电器?你读懂了?过着这样的生活,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地,高兴地,自豪地读一读这两句话。(5’)

3、过去的延安

看到了今日的延安,回看过去,又是怎样的延安呢?找一找。(破旧的茅屋,窑洞,土炕,老牛破车)引入旧延安的资料。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上却很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点的是煤油灯。)

4、分析变之因

过去是破旧的茅屋,老牛破车,而现在是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啊?当年革命一辈在延安都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去看一看这一些革命旧址——资料:延河边,枣园里,南泥湾,杨家岭。 所以,改变延安的是什么?这就是一种延安精神。让我们一边看着这些革命遗址,一边吟诵这一小节。(7’)

5、这种精神改变了延安,还改变了?(中国大地,整个中国)你哪里读出了这一点?是呀,现代的中国是贫穷落后的,总是被人家欺负,可是现在却是 “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除了这些,我们还看见,交通更发达了,有了高速公路,有了动力火车,有了手提电脑,有了——科技飞速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延安精神是执着地追求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力求上进、永不满足的精神。)

6、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能不能丢掉延安精神呢?为什么?

是的,社会上慢慢的就出现了这么一些人:有的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求提高,自我满足。有的,生活条件好了,就开始浪费,浪费粮食,浪费金钱,过着无比奢侈的生活。有的,物质上很优越,就不求精神上的充实,不看书,整天打打麻将。这样下去,行不行?

引读——所以,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

7、是呀,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这是一句反问句,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能不能失去,不能。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再读。(9’)

三、追寻精神,情感升华

1、所以,我们要追寻,追寻延河——追寻枣园——追寻——南泥湾——追寻杨家岭——追寻的还仅仅是延安吗?更是延安精神。

2、诗人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迫切地追寻着。你体会到了吗?哪儿?他把自己比作了——你怎么读出了他迫切地心情了呢?能读好这一小节吗?

3、在这里,延安精神俨然已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理想,一种温暖,一种春光,一种光明,就是火红的太阳。

4、只有心中保存着这一份信念,让这一份信念点燃并支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

5、现在你能读好这首诗歌了吗?谁来? 全班起立配乐读一读。

板书:

延安,我把你追寻

信念

延河

追寻

枣园

温暖

南泥湾

杨家岭

光明

推荐第5篇:《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

《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

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说学生: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经过了语文教师六年的阅读训练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结合对本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了解,以及课前的师生交流,我充分感觉到,学生能够领悟延安精神。

2、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

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划分诗歌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诵读中抑扬顿挫的感觉,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延安精神。

2、培养学生的读中悟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仔细品读、小组交流、朗读比赛,课件演示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四、说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五、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延安精神,体会作者想要追寻延安精神的情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六、说教学程序设计:

环节一:介绍背景,听《回延安》,兵诵读歌词,思考歌词从哪些方面写了延安。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听课文朗读,划分诗歌节奏 环节三: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环节四: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

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

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环节五:分部分学习诗歌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关于延安窑洞、延河的插图,一句插图致乘客见,将延安的风貌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通过课件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而将学生的思维从单纯地观看图片引导向深层地思考,引出延安精神。

环节六:表情朗读中抒情

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感。所以,在诗歌的学习中,我插入了大量的朗读训练,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作者对延安的感情呼之欲出。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是教师。由教师来传递情感,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环节七:作业设计

课后查阅资料,结合网络,继续学习,完成以下学习目标(二选一):

1、制作一份关于“延安精神”的手抄报

2、一本专题诗集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推荐第6篇:延安,我把你追寻读后感

延安,我把你追寻读后感

读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篇优美的诗歌,令我感触非常深。

这篇优美的诗歌也许不适合我读,因为除了前面学的一些令人激奋的革命故事外,我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我从小就不爱读书,只喜欢听别人读,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周老师分别讲了八个故事。是我对这篇诗歌充满了兴趣。是我分别学了八篇课文,是我朗读起这篇诗歌也津津有味!

仔细阅读了这篇诗歌,我首先知道了当年的革命故事,也知道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在延安的枣园写的。还知道老牛破车拉来的富裕生活和那温热的土坑记载的军民鱼水情……

更令我感触深的是延安的精神,艰苦奋斗,军民团结,官兵一致!延安精神就相当于灵魂!灵魂是什么!不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呀!残疾不要紧,最最重要的是灵魂不能丢啊!没有灵魂,你能想象出是什么下场么?有那么一个成语可以概括,那便是:行!尸!走!肉!多么可怕的成语啊!即使是一点不可怕的话,我相信延安精神也一定不会丢!因为延安这个地方实在记载着太多东西了,不得不让别人的纪念它;因为延安的精神灿烂辉煌,不得不让其他人永久的保存着!

当我仔细阅读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优美而又生动的现代诗之后,令我深有感悟。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在作者的笔下,把对延安的热爱之情表达的淋漓至尽,在这篇课文里充满了对延安精神的赞美和崇敬,也让我知道原来的日子有多么艰苦,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

正因为有了革命先辈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军民团结,才有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为将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来报答革命先辈的流血和牺牲。

这篇诗歌讲的是作者为了追寻延安而写的诗歌,这篇诗歌赞扬了延安的美丽,包含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其中“啊,延安,我把你追寻”和“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表达了作者非常喜欢延安,非常希望延安光明,所以作者才写下了这么一首歌。

读了这篇诗歌,我明白了:延安的山水花草是非常漂亮的,而且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延安,就好象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也更加证明作者不能失去延安,延安也不能变得一片狼藉。作者祁念曾肯定会永远守护延安,永远保护延安的一草一花,让延安充满生机。

我读完这首诗歌,也想去延安看一看!

推荐第7篇:5、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教案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

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了解全诗内容,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延安的资料,对抗战时期的延安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课文挂图,或把课文挂图,课文重点语句制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可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首诗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隔句押韵,并用“·”把韵脚“ang”标出来。朗读时,把韵脚适当加以突出。第一节:光、阳,第二节:香、场,第三节:琅、炕,第四节:响、梁,第五节:煌、翔,第六节:想、阳。还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多用排比句,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4、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教学。(1)第二节的四个“追寻”。

可用投影片或录像帮助学生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了解延安精神。放映录像或投影片时要加以简要的解说。“延河”,清晨、傍晚,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曾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南泥湾”,当年359旅曾在这里恳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杨家岭”,那里有中央礼堂和党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就是追寻延安精神,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力求上进、永不满足的精神,执着地追求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精神。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坑。 “告别破旧茅屋”就是告别落后,忘不了“温热的土坑”,就是忘不了密切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

(3)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丢掉了老牛破车”,就是丢掉落后,“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就是要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4)如果一旦失去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讲失去延安精神的严重性。) (5)第六节的三个“追寻”。

(“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追寻温暖,追寻光明。诗句中的“延安”仍指延安精神。)

4、在深入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后,可用引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参考资料 难忘延河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我8年前的一首诗作,没想到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第12册语文课本中。回忆这首诗的写作过程,心中再次涌起火辣辣的激情和沉甸甸的思索„„。1968年,我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陕西工作。我曾多次到延安参观采访。当时,正是十年*时期,延安的面貌变化不大。1974年我到延安采访,那里的人民依然比较贫困,我心里难过极了。归来后,写一首《延安,我为你哭泣》的诗,留在我的日记本上。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延安的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延安人民丢掉了老牛破车,通了飞机、火车,窑洞变成了林立的高楼大厦,人民越来越富裕。1991年,我随中央电视台《黄河》创作组再次不定期到延安采访,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南泥湾等地,浮想联翩,遐思漫伸„„我看到当年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在大生产运动中开垦出陕北的锦绣江南;我望着延河清澈的流水,这河水曾哺育了无数中华民族最优秀、最有觉悟的先锋战士;我闻着枣园梨花的清香,当年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彪炳史册的革命雄文;我走进杨家岭“鲁艺”的礼堂,毛泽东那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又回响在我的再边。追寻当年革命前辈的足迹,我更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培育的延安精神是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延安精神不能丢。延安精神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又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英雄气概。在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延安精神更要发扬光大,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基于这种认识,我开始构思,创作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

诗写完后,1992年,收入我的诗集《人生之恋》(陕西人民出版社),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评论家马莹伯撰文说:“这首诗以高昂的激情和生动的形象讴歌了延安精神,强调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这首诗,1993年荣获全国诗歌“菊花奖”,1994年入选《新时期诗歌精选》。1997年选入5年制语文课本第10册,今后又选入6年制语文课本第12册。

1992年,我来到深圳,虽然离开了生活工作20多年的黄土地,但延河永远在我心中流淌,融入我的血管,净化我的灵魂。

推荐第8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的心情。诗的

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这是一首新诗,且离学生年代较远,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资料辅助和相关的图片帮助。

教学准备:1.师生收集关于延安的资料图片。

2.南泥湾的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1.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2.学生交流收集的延安的资料。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听录音,范读,指导朗读,读通,读顺。

2..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语言环境理解。

4.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

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

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相机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体会诗人追寻延安精神迫切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出示宝塔山图片。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指导朗读。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

九.板书设计

延安 我把你追寻

延河

追寻

枣园

延安精神

南泥湾

杨家岭

推荐第9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二)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诗的结构。

(三)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并把思想感情读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从前,课文中指革命时期。 茁壮:健壮。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文中是指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很多。文中用来形容各种家用电器的摆设。

奥秘:奥妙神秘。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

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

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朗读建议。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朗读时,可以这样停顿: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安/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小资料】

枣园 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当时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

南泥湾 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 杨家岭

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1942年5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

延河

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漫步,讨论革命道理。

推荐第10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联系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课文。

4、仿照诗句的表达方式,写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到新中国的建立历程,我们不会忘记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不会忘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从今天起,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追寻那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岁月。

2、读单元提示,明确单元要求。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齐读课题。

4、简介延安。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延安?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朗读:

翩翩归来

茁壮成长

满目琳琅

毫不犹豫

灿烂辉煌

脊梁

镢头

2、指名分节读诗歌,思考这每节诗的意思。

三、指导学习第一节诗歌: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你从这节诗中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3、仿照写句子:

4.朗读。背诵。

5、小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四、学生自学后面的几节诗:

1、学生自学。

2、交流:

(一)第二节:

1、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是指当年在南泥湾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当年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并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它代表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追寻的是这种精神。

2、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杨家岭。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运会、妇委、青委等单位均设在这里。党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领导了大生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的。1943年10月,中央书记由此迁驻枣园,中央其他单位仍留住这里。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实际上是指追寻党中央的领导。

3、朗读。

(二)第

三、四节:

1、雨后春笋:比喻高楼大厦涌现得快、多。

满目琳琅:各种好东西很多。通过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化。

2、温热土炕:代表的是延安的精神。

3、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的含义是指贫穷落后,顶天立地的脊梁是指延安精神

4、连起来读

三、四节诗。

5、概括意思。

(三)第

五、六节:

1、反问句的体会。

2、追寻信念:什么样的信念?金色的理想,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3、追寻温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追寻光明:只有拥有延安精神才能拥有光明。

五、总结全文:

1、分段概括段意。

2、概括全文及中心思想。

3、练习背诵。

第11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戴志强

教学内容:小学六年制第十二册

学生视角:

难点: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拉近学生的认识距离,有助于深刻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

教师思考:

重点:

1、了解诗中具体事物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设计特色:分组选学,合作拼接,诵读感悟。

信息资料:搜集有关延安的背景资料(文字介绍、图片、音像等)

教学要求:

1、借助资料,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产,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

你听说过延安吗:你对它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材料展示出来,丰富知识,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于展。)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出节奏,韵律,在自读基础上,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2、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

三、疏理问题,分组选学。

1、师生共同对初读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决简单的问题,明确共性的或有价值的问题。

(鼓励质疑是必要的,但不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依赖,引导学生在敢于提问题的基础上,会提问题,是需要逐步培养的。)

2、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相关的诗节,借助手中的资料,进行组内研读。

(减小学习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拼接共享。

师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收获,教师有意识地点拨评价,进行成果拼接,并结合回答,适当板书。使学生明晰全诗的结构,以便整体感知全诗内容。

五、小结升华,感情朗读。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会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课堂练习,扩展巩固。

1、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变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第12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2.重点句: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全诗的结构。

2.理解诗句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德育渗透

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学习延安的伟大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全诗的重点,主要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解决。

(二)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是难点,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点拨来解决。

(三)“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这是疑点,主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教师精讲、点拨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画出诗的韵脚。

(二)有感情地朗读。

(三)按自学提纲自学、讨论、交流。

(四)完成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

2.学习诗的第

一、二节。

(二)整体感知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用着重号划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全诗押的是ang韵,每节诗

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脚是:光、阳、看、场、琅、炕、咱、梁、煌、翔、想、光、阳。)

(4)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

2.指导自学,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3)小结。

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脚。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诗的后四节。

2.理解全诗内容,解决疑点。

3.渗透延安精神教育。

4.发展学生技能。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延安精神的含义。

2.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自学

三、四两节。

①有感情地朗读

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出示灯片:

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③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2)自学

五、六两节。

①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3.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全诗押的是ang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

(三)总结、扩展

1.总结:

2.扩展: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顶天立地)

(2)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材。(琳琅满目)

(3)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雨后春笋)

3.朗读诗的第六节,回答问题。

(1)第一句是(点明题目)的句子。

(2)第

二、

三、四句,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说明)。具体说来,就是用(“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用(“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暧”),用(“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第13篇: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

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检查预习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生:

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三。自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提问题。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生:交流。

四。朗诵感悟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

生:讨论朗诵设计。

朗诵,评价。

五。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附课文:

延安,我把你追寻

象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象茁壮成长的小树,

再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第14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霞地)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霞地

2013年3月6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联系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课文。

4、仿照诗句的表达方式,写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好课题)

一、谈话导入:

1、从今天起,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追寻那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岁月。

2、请大家把书翻看到第22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读单元提示”,共同明确单元要求。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延安、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延安的什么?)

5、简介延安。(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

带着后两问学习诗歌。

6、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朗读:

翩翩归来 茁壮成长 满目琳琅 毫不犹豫 灿烂辉煌

脊梁 镢头

2、全诗围绕“追寻延安精神”,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件出示)

是哪三部分?怎么划分?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件出示)

1、自读第一节,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离不开的关系)

2、齐读

3、课件出示:像(

),在追寻(

).

4、第一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这样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5、学习第二节,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节连用四个“追寻你”,分别是哪四样事物,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著作《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开荒的镢头”(出示图片)实际是指军民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在延安西北部,党中央许多重要的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作者选取的事物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当年的人们印象深刻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这些事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引起读者的追忆,引发人们的感怀)

6、齐读第二节。

三、接下来诗歌的第二部分,为我们讲述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请大家接下去读第

3、4节。边读边结合课后第二题来理解相关语句。

1、指名读。

2、出示两句话。(课件) 理解:第一句:

破旧的茅屋:贫穷的生活条件

温热的土炕: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学生笔记) 指名完整地说意思。

第二句:

老牛破车:落后的生产条件 顶天立地的脊梁:(课件出示 宝塔山图,介绍)字面上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人的脊梁一般。深层上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代表延安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

指名完整地说意思。

3、齐读两句话,从中你又能发现什么?(提示,“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掉”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活生产条件要改变,而延安的革命精神一点不能变,要继续发扬光大。

4、分部分读三四节。(一名女生读第三节前两行,一名男生读第四节的前两行,其余全班同学读。) 并且连读第

五、六节。(第五节男女两名同学齐读,第六节全班齐读。)

四、

第五、六节是诗歌的第三部分,把延安精神比作(

)。点明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1、最后一节,点明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追寻温暖、追寻光明。出示江总书记的一句话:

谁能说一说延安精神究竟是什么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继承发扬它。

五、练习背诵。小结

第15篇:青春,我把你追寻散文

小时候,我常想,

大人们说的青春是什么呢?

母亲总是抚着我的头说,

青春就是那一阵阵春风。

噢!原来青春就是一阵春风,

每当春天,

我便追逐着微醺的春风,

春风总是不等人的,

在遥遥的山间徘徊,

我正在向山巅攀登,

但,

春风已悄然散去,

我哭着抹去一把把泪,

轻轻地挥手,

莫要回头,莫要回头,

春风,你到底去了哪里?

试问

哪里才是你停歇的脚步?

我跑向田间的小路,

你便飞去悠悠的山谷,

我跑向幽幽的山谷,

你便飘至远村的庭院

·····

终于,

我累了。

曾经,

我以为能捕捉到你的丝丝讯息,

总是一个人默默守候,

把孤独的天,

画满幸福,

可我总是不会忘记你,

默默等待,

静静追寻,

双鬓斑白时,

独身坐在四合院的枯木桩上,

恍惚间,

我置身于遥遥的远方,

一个孩子稚声问着,

妈妈,

什么是青春?

我久久地矗立,

任泪水流下,

在梦中,

你静静地向我走来·····

什么是青春呢?青春是一首诗,青春是一幅画,青春只得所有人去羡慕,也值得所有人去珍惜。

第16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延安,我把你追寻 人教(部编版)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引导学生发扬延安精神。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的兴致非常好,给大家朗诵一首诗,请你们听完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配乐)

二、初步感

知诗歌

同学们,你们想学习这首诗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读祈念曾的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

齐读课题。你知道延安是什么地方吗?(介绍延安的资料)(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

请你打开书,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到底在追寻什么,为什么要追寻。

指读。

要想读好诗歌,必须知道诗的韵脚,才能朗朗上口,铿锵有力。韵脚就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这些字的韵母要相似或相同。请你画出本诗的韵脚。全诗押的是ang韵,

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同时要想读好一首诗也要读出正确的节奏,请你根据老师给你划分的节奏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三、深入感

悟诗歌

1.学习第一小节:运用了什么方法?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2.学习第二节。

自读第二节,思考、分组讨论、交流: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生回答后师点拨)

3.自学三、四两节。

①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出示幻灯片:

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深入感

悟诗歌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续)

③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4.自学五、六两节。

①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5.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思想,深化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总结: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第17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延安 我把你追寻 人教部编版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到新中国的建立历程,我们不会忘记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不会忘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从今天起,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追寻那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岁月。

2、读单元提示,明确单元要求。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齐读课题。

4、简介延安。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延安?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朗读:

翩翩归来、茁壮成长、满目琳琅、毫不犹豫、灿烂辉煌、脊梁、镢头

2、指名分节读诗歌,思考这每节诗的意思。

三、指导学习第一节诗歌: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你从这节诗中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3、仿照写句子:

4、朗读。背诵。

5、小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四、学生自学后面的几节诗:

1、学生自学。

2、交流:

(一)第二节:

1、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是指当年在南泥湾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当年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并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它代表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追寻的是这种精神。

2、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杨家岭。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运会、妇委、青委等单位均设在这里。党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领导了大生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的。1943年10月,中央书记由此迁驻枣园,中央其他单位仍留住这里。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实际上是指追寻党中央的领导。

3、朗读。

(二)第三、四节:

1、雨后春笋:比喻高楼大厦涌现得快、多。

满目琳琅:各种好东西很多。通过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化。

2、温热土炕:代表的是延安的精神。

3、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的含义是指贫穷落后,顶天立地的脊梁是指延安精神

4、连起来读三、四节诗。

5、概括意思。

(三)第五、六节:

1、反问句的体会。

2、追寻信念:什么样的信念?——金色的理想,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3、追寻温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追寻光明:只有拥有延安精神才能拥有光明。

五、总结全文:

1、分段概括段意。

2、概括全文及中心思想。

3、背诵诗文。

第18篇:你把我灌醉

你把我灌醉

夜深了...我独自走在花街下,一条老而熟悉的寂寞花街。曾经的这里有真爱,曾经的这里有真情,曾经的曾经也只不过是曾经。是心已冷,还是街灯已灭。已经回不到从前的回忆,只有不过潜流的阴风。失去的还能再来?消失的还能出现?许多的问号,我不断问自己,这或许真的只能变成一张黑白照吗?你,还能回来吗?我们还能像以前一样快乐吗?你化成睡公主,我化成断翅鸟,你一睡不起,我已飞不起。我不明白你沉睡了那么久了你还不醒来,我在哀求,你感觉到了吗?回忆里的疯狂你不要了吗,刺激人心的时刻你不爱了吗?

你若在,我可以陪你去看星星。你若在,我可以陪你去天涯。你若在,我可以陪你去海角。我只想完成你不曾实现的愿望,请你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好吗?看看你身边的花朵,看看你枕边的玩偶,它依旧的摸样,清新的气质,它是那么的安澜。

又是一个难眠的深夜,我忘记了黄历,忘记了时间,脑海里只记得你清晰灿烂的笑容。是那么美丽,是那么的动人。指间里的烟它烧不尽,就像生命一样点燃。指间里的烟仿佛就是我的时间,我曾经多么想让它幻灭,又多么想让它点燃,就像钟表一样。没电了它不转了,有电了它转起来了。没有你的日子,我多么的想你。所有承若都化成了句点,独自守在空荡的房间,爱与痛在我心里纠缠。想你的夜,多么想让你在我身边,灰暗的房间里只能见到香烟的火点,一搂烟圈飘上空,滴滴答答的液体声在竹椅上流淌.................你的名字永远刻在我心里,知道吗。我等你。!

五年前。。。天亮了,男孩突然发展枕头边多了一个性感的动物,男孩急忙掀起被子。糟糕,子弹可谓是满天飞了。男孩急忙拉开被子穿好衣服,用手推了推那性感的尤物。女孩小手搓搓还在梦中迷糊不醒的可爱小眼说道:你干嘛啊,大清早的让不让人睡了?男孩手忙脚乱道:哪个,哪个。你怎么会睡在我的床上。?女孩面无表情说:我不知道是谁硬拉着我回来的。男孩拍拍头道:我拉你了吗?怎么在我脑海里什么印象都没有啊。女孩冷冷道:对,你没拉。是我不要脸行了吧?我可不知道是谁喝得烂醉把我带回家,然后就装作不知道一样。你这样的男人我见多了,本小姐还不稀罕你呢。愣头青一个。说完女孩就气愤的穿起衣服准备离开,男孩忙道:哪个,我有没有和你。。。。女孩冷道:就算有我也不用你负责行了吧。滚开,别挡本小姐的道。女孩愤怒之下离开了。男孩还傻站着久久在回忆,可怎么都想不起来那情景,或许自己真的醉了。

依旧老街酒吧KTV,男孩点了一杯加大型啤酒。一鼓作气喝光:小胖,昨晚我骑马开枪了。小胖惊讶地看着男孩,上下打量道:你小子,行呀。!艳福不浅啊,哥介绍几个给弟弟认识下,哥求你了。我长这么大还没扛过枪开过炮呢。小胖脏手死拉这男孩袖口。男孩愤怒地一把推开小胖气道:你他妈的少来讽刺我。小胖喃喃道:哥,那妞行不,长的咋样。?男孩好象很陶醉一般的描述:那妞,嗯,那妞。小胖拍了一下男孩侧脸骂道:你小子别他妈的先陶醉好吗?我叫你说说那妞怎么样,嘿,看你那陶醉样我就想抽你。男孩说道:感觉她一米六七的身高,水汪汪的眼睛,一头披肩微卷的红色头发,嗯。特别是那小嘴,亲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其实男孩都忘记了那情景,怎么记得什么风味呢,装B打肿脸充胖子)女人味十足,瓜子般的脸蛋。那火爆又苗条的身材,惹火般的冲击着我的大脑啊。小胖无语地看着男孩:你就吹,继续吹。那妞被你说成七仙女般,人家会看得上你这个愣头青。突然间闪出一火爆苗条的身影,小手轻轻拍了一下男孩的肩膀,嗨:愣头青没想到在这遇见你喔,等下来喝几杯如何?女孩道眼挑望道:好了,不陪你扯了。女孩转身离开,走向对面那桌台。小胖竖起大拇指叹道:哥,你行呀,哥。弟弟佩服你呀,请受小弟一拜。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女孩的身影起脚踢开小胖道:滚一边去。

女孩,她是酒吧KTV,夜总会的一坐台小姐。在她小时候,家庭非常穷苦。只有一位单亲母亲拉扯着四个弟弟妹妹,女孩排行老大,年方十八,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女孩的学业无法完成。只能早早出社会某点生活费每个月往家里寄。一天,女孩的母亲给她来电。问女孩工作辛不辛苦,累不累。叫女孩不要太累,要多注意一下身体,多吃一点。别把自己给饿坏了。女孩沉默了许久,眼眶里流出许多痛苦和委屈的泪水。女孩强忍着泪水对母亲说:妈,我不辛苦。我过的很好,在办公室上班不会累的,而且同事对我也很好。这个月发了工资了,我已经寄回家里了。女孩的母亲很是欣慰,女儿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小女孩了。女孩挂了电话,泪水忍不住流下,抱着双腿痛哭。。。

一天夜里,包房喧哗,酒气漫天,女孩因为被灌了许多酒,不愿意再喝,那些个老板就愤怒了起来,抓起女孩就几个耳光。衣服也被他们扯烂,女孩被轰了出去,一个铜板也拿不到。女孩伤心之下离开了独自走出了KTV,这时候女孩发现好象有人跟踪着她。突然间闪出了一条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男孩笑咪咪的跟着她走出来。男孩在KTV逗留了几天了,终于能见到女孩了。男孩见到女孩眼眶未干的泪水,问起女孩怎么回事,女孩把刚刚的事全告诉了男孩,如果被轰出去了,就不能拿钱了。没钱,女孩就没办法给家里生活费了。男孩和女孩坐在寂寞的老街桥上,互谈了对方的事情和经历。男孩和女孩就在这样的夜里相识相遇,女孩得知。男孩是某家上市公司的小职员。男孩也了解了那一个晚上的事情。因为男孩所在的公司那个晚上在酒吧里搞聚会,男孩和他的同事们想寻欢,拼酒各个都不服输的状态,叫了陪酒坐台小姐。而男孩的同事都知道男孩还是个处男,想让男孩开开荒,然后他们就给了女孩一个任务和一千块钱,任务是把男孩灌醉,然后带他回家。。。。。

男孩想起夜总会的事情不禁笑了起来,他笑自己被同事耍了,他笑自己处男贡献给了小姐。不过男孩并没有把女孩当做真正的小姐看,因为女孩本不该做小姐,因为男孩喜欢上了女孩。男孩不是因为女孩家里的情况而是想保护她同情她,男孩是真心的喜欢上了女孩。过了不久,男孩鼓起勇气在KTV门口等女孩下班,女孩出来了。男孩拉着女孩的手奔跑着去了一个地方,男孩开口对女孩表白了,女孩却狠狠地送给了男孩一巴掌,愤怒的离开了。女孩离开的时候眼眶还流着泪水,不是女孩不喜欢男孩,而是女孩做坐台小姐的本就不该有爱情,女孩也不想害了男孩。其实男孩也清楚女孩为什么不肯接受他,女孩就是因为职业问题不敢跟男孩接触。男孩不死心,在一年内每天等女孩下班,陪女孩聊天,陪女孩去逛街去玩。两个人逐渐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天的分开就会想念着对方。女孩也搬离了那个又脏又邋遢的宿舍,来到了男孩家里,和男孩一起住。男孩和女孩一有空就会去玩去逛,两个人生活的很好,很舒心。一天,女孩对男孩说出了她的梦想,其实女孩的梦想很简单,女孩只是想和其他女孩子一样,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就算收入不高能过日子就好。女孩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因为弟弟妹妹从来就不曾有一件漂亮的衣服穿,她想设计衣服给弟弟妹妹和母亲,让她家里人都能穿上新新的衣服。可女孩家里的破碎和艰苦,不得不让女孩梦想幻灭。 又是一年的新春,女孩回家了,男孩独自一人过了春节。哪怕离开女孩一刻,男孩都非常想念女孩。时间不长,女孩回来了。男孩准备好了晚饭等女孩一起吃,女孩边吃边告诉男孩,女孩的母亲给女孩相亲了,找了一个男人。男孩突然放下了碗筷,沉默了许久。问女孩答应了没有,女孩笑着对男孩说:我怎么会答应呢,我有你还不够么。?男孩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道:那是,那是,你不嫁给我,你嫁给谁啊。其实女孩是骗男孩的。女孩知道如果自己不嫁给家乡的那个男人,家里的田地和房子就会被那个男人收回,女孩乡下的田地和房子都是男人免租给她们一家的,起初的条件就是要女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嫁给男人。女孩的母亲没有办法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几个弟弟妹妹要供生活要供读书,母亲其实也不想做这样的决定,可是没有人帮助她们。。。。过了几天,男孩决定不再让女孩做夜总会坐台小姐,男孩问家里要了钱说创业基金不够。去了女孩上班的地方给女孩交了钱,拿回了劳动合同,解除了女孩的自由。男孩还时不时给女孩找一份有关服装设计的工作。想给女孩圆梦。女孩得知后高兴的抱着男孩说:你帮我赎身,我没有工作了,你就不怕我吃垮你呀?男孩笑着对女孩说:想吃垮我,那要得看你有没这肚量。。

男孩和女孩依旧在40平米的房子里有说有笑,互相帮忙做饭,突然间女孩感觉眼前一黑倒地不起。男孩见状手忙脚乱地飞身就抱起女孩往医院走。送到急诊病房里,男孩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晚上过去了。大夫终于走出来,医生告诉男孩,女孩得了癌证,只有四个月的寿命,是晚期。男孩思来想去都搞不明白,平时看女孩健康又快乐,怎么会有癌病,男孩想了一天,决定先不把这间事情告诉女孩,男孩只跟女孩说女孩昏倒的事情是低血糖导致的,并没大碍。女孩虽然面露笑容,但是女孩看得出来男孩在撒谎,女孩自己的身体得什么病女孩是知道的。只是女孩盼望的是想让大家都不要难过,都要开开心心的。男孩到处拿着女孩的病历到处寻访名师,四处借钱,可是男孩不管走到哪里医生都劝男孩放弃,因为这个病没得治,癌细胞已经扩遍女孩全身,医生们劝男孩在未来的日子好好让她开开心心的度完。男孩不死心,抱头痛哭。。。。。。。。。

第一个月,男孩陪着女孩到处游玩,两人很是开心快乐。女孩去了她最想去的海南三亚。因为这里是天涯海角,男孩抱着女孩在海边眺望着幽蓝的海水,凉爽的海风,女孩问男孩是否真的有天涯海角。男孩告诉女孩,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天涯海角,我会陪你一直走下去。女孩强忍着泪水把头靠近男孩的肩膀。享受着现在这美好的时光。

第二个月,男孩陪女孩去了巴厘岛,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深蓝的海水。有着热情的巴厘岛人们,男孩和女孩走在小桃石路,互相依偎着,互相照顾着。男孩问女孩子,我们就像现在一样永远不分离,永远在一起。女孩答应了男孩我们永远不分开,就这样牵着手一直走下去。

第三个月,男孩陪女孩去了一间咖啡厅,这间咖啡厅在美国加洲。据说代代相传,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的古老咖啡馆,在这里的每一对情侣只要写上对方的名字放在瓶子里挂在咖啡大厅就会永远在一起,不会分离。男孩看到屋子里挂满了瓶子,世界各地的相爱的情侣的瓶子多不胜数,男孩为了哄女孩开心,就把这个咖啡厅的历史告诉了女孩,男孩和女孩挂了一个瓶子在正中间,两人一起许愿。愿许过后,男孩问女孩许了什么愿望。女孩告诉男孩,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穿上婚纱不知道我美不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嫁给你了,我会很开心。女孩此时的容颜是那么多美丽,是那么的温和。男孩见到此刻并没有开心起来,只是强装开心。内心很痛苦,有如在滴血般的痛。男孩宁愿受伤的是自己而不是现在这个纯真的女孩。

第四个月,好景不长,夜色漫漫,昏暗的天空照耀着这不足40平名的小房间。男孩和女孩哪都没去,在家里一起吃晚饭。男孩亲手做了女孩最喜欢吃的糕点。女孩吃着很是享受,男孩在一旁看着也很是享受,男孩对女孩说:我一辈子都会做给你吃,做你最喜欢的糕点。只有这个味道,属于我们的味道。好么?女孩忍不住流泪,抱着男孩哭着说:我会记住这个味道,这个味道是属于我们的,一辈子的味道。此时男孩的泪光从眼眶闪出,因为男孩知道,女孩挨不过最后这个月了。。。。。。。 男孩和女孩终于走上了婚姻的殿堂,男孩穿着西装手里挽着女孩的手。女孩穿着美丽漂亮的婚纱,哪怕是上了妆也掩饰不了女孩嘴角的惨白,观众席里满满是祝福着他们的人群。男孩和女孩走上了婚姻礼堂,牧师致辞问男孩:你是否愿意迎娶你身边这位(漂亮、温柔、贤惠、冰雪聪明的)姑娘做你的妻子,爱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像你爱自己一样。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她贫穷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终忠诚於她,相亲相爱,直到双方离开这个世界?男孩说:我愿意,爱她保护她,我心永恒。牧师致辞问女孩:你是否愿意嫁给你身边这位青年做你为丈夫,爱他、安慰他、尊重他、保护他,像你爱自己一样。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他贫穷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终忠贞於他,相亲相爱,直到双方离开这个世界?女孩答道:我愿意,我心永恒。男孩此时把戒指给女孩戴上,抱着女孩吻着女孩。男孩此时看到了女孩天真无暇的笑容,女孩最大的心愿完成了。。。。。

女孩真的得不到老天的照顾,男孩给了女孩希望。可是老天却把女孩的希望收回袋中,一天里,女孩口角流血昏倒在地。男孩把女孩送到医院,在急诊灯幻灭的时候,男孩哭了。他知道女孩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女孩躺在病床上不再起来。男孩每天都在病房里陪着女孩,给女孩讲故事,给女孩说笑话。男孩很希望女孩能睁开眼睛再看一眼这个世界。男孩很希望能和女孩一起游遍世界各地,男孩想陪女孩一起终老,可是老天不会让这对有情人成眷属。。。。。。。

三天过后,女孩离开了。女孩离开了这个世界,女孩永远成了男孩一个黑白回忆,留下了男孩独自一人。男孩手里拿着他们的结婚戒指,拿着结婚照,坐在椅子上看了一个晚上。或许太多的痛苦没有办法释然。女孩在男孩心中只有一个,女孩的名字永远流烙在男孩心中。。。永远/

又是一个难眠的深夜,我忘记了黄历,忘记了时间,脑海里只记得你清晰灿烂的笑容。是那么美丽,是那么的动人。指间里的烟它烧不尽,就像生命一样点燃。指间里的烟仿佛就是我的时间,我曾经多么想让它幻灭,又多么想让它点燃,就像钟表一样。没电了它不转了,有电了它转起来了。没有你的日子,我多么的想你。所有承若都化成了句点,独自守在空荡的房间,爱与痛在我心里纠缠。想你的夜,多么想让你在我身边,灰暗的房间里只能见到香烟的火点,一搂烟圈飘上空,滴滴答答的液体声在竹椅上流淌.................你的名字永远刻在我心里,知道吗。我等你。!

第19篇: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把我的进步告诉你》课堂实录

一、课前准备:齐唱《幸福拍手歌》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在快乐中一天天长大,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留下了许多成长的足迹,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把你的成长与进步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2、(出示课题: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三、学习新课

1、师:首先,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他为自己的几张照片写了一篇小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

2、课件出示文章《我在慢慢长大》:

谁起来读给大家听?(指生)其他同学请认真听,仔细看,想一想:这个同学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个同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指生) 生:他渐渐地长大了。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1:他身高长高了(看照片、比划)。 生2:他的体重发生了变化(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读出)。

师:还有哪些方面看出他的进步呢? 生:他学习很好,大家叫他“智多星”。

师: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是他成长的标志,“智多星”称号是他学习进步的体现。你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生:有。

3、师: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询问家人的方式完成了一个调查表,下面谁能为大家展示一下?

生:(叙述表格内容)。

师:通过这张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也在渐渐长大。(师板书:渐渐长大)

4、师:发现了自己长大的同时,有没有想起关于成长的有意思的故事或回忆呢?(有)课前老师布置了有关资料的搜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指生,分享成长经历)

生1:这是我小时候的衣服,现在已经穿不下去了(演示)。

生2:(展示照片)这是我五岁爬长城时拍的,当时我在烽火台顶部,妈妈要给我拍照,我却因为害怕怎么也笑不出来,就拍成这样了。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她说我不是好汉。

师:假如现在再去长城上拍照,你还会这样吗? 生:肯定不会,现在我的胆子大多了!

师:嗯,这说明你已经快成为“好汉”了!

5、师:随着身体的成长,我们的知识与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先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有哪些进步吧!(投影出示课本中的插图)

师:谁能选一幅图为我们讲讲呢?

生:(交朋友)…………

师:有相同经历的同学举手,你现在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进步了呢?

生:是的。

师:这是你交往能力方面的进步。

生: …………

师 :这都是别人的进步,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进步啊?

生:想。

6、师:有位妈妈告诉我:“以前我的孩子吃饭挑食,从不吃青菜,自从上学后,她知道了营养丰富对身体的重要性,现在每顿饭都会吃青菜了!”

有位爸爸说:“我的孩子以前可霸道了,自己的玩具从不让别人碰,现在他经常主动借自己的玩具给同学玩呢!”

那么你还能想到自己有哪些进步? 生1:我可以自己叠被子、穿衣服。 生2:我已经学会骑自行车了。

师:你真厉害!当你学会自行车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2:特别激动!

师:不过骑自行车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安全。(学生继续说进步)

7、师:听了大家这么多的进步,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看看身边如此熟悉的朋友和同学,你能为他(她)找找进步吗?(生为别人找进步)

8、师:请把找到的进步告诉他。(学生互相说进步)

9、师:(拿话筒)现在我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主持人“小鹿”姐姐,我要采访几个同学!

师:(问生1)她说了你的什么进步?

生1:我的字比以前好多了!

师:你知道他哪方面进步了吗?

生1:他现在爱帮助同学了,我做值日的时候他经常帮我倒垃圾! 师:不愧是好朋友,希望你们不断进步!

(继续采访、学生情绪高涨)

师:既然你们这么开心,就去拥抱一下你的朋友吧,谢谢他(她)记得你这么多进步!

10、师:最后,我要采访一下全体同学:你取得这些进步都有谁的功劳呢? 生1:爸爸妈妈。

生2:老师。 生3:我自己!

师:对,因为有了这么多关心你的人再加上你的不懈努力,你才能不断的进步!(板书:不断进步)

11、师:同学们,听了你们讲自己的进步,我也想说说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小时候最害怕被老师提问了, 每次上课,都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后来我的老师一直鼓励我,我也努力使自己变得大胆起来,终于敢在课上发言了,你看现在老师多自信啊!这算不算老师的进步啊?

生:算。

师:可是,老师还有一点做的不好:就是饭做的不好吃,我一定努力学习做饭的本领,争取做出大家都夸奖的美食来。那么你觉得自己哪方面还可以进步呢?(指生)

12、师:大家说的真好,老师期待下次能看到你们说的这些进步!我有一句格言要送给大家。(出示格言、解说)

(1)只有不满足,才会有进步。

(2)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就能取得成功。

(3)童年像块良田,你在上面播下希望的种子,长大后就会有收获。

四、总结:

1、师:上课前我们齐唱了《幸福拍手歌》,老师把歌词改成了《进步拍手歌》,就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歌声结束这节课吧!(出示歌词,生齐唱)

2、下课!

4月26日,肥城市市直小学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在实验小学举行,梁瑞老师执教的《把我的进步告诉你》(山东人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4单元)一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成功地使用教材、整合教材。教材是一种文本,它是一种老师引发儿童学习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既然是资源,就可以有选择性的整合和利用。《把我的进步告诉你》这节课意在引导儿童发现、熟悉、体验自己的进步,逐步形成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材中为这一目的设计了三个子课题,按常规教学,需要三课时来完成本课题的任务。梁瑞老师并没有拘泥于教材的固定形式,而是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了部分内容,把它们优化整合为一个课时,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不断要求进步的愿望和感恩教育。整堂课看似容量大、课时少,有无法完成的担忧,不过老师在授课中有取有舍,紧紧把握“进步”这个中心点,一切围绕它有目的地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汲取,毫无繁复之感。

二、始终让生活贯穿于课堂之中。《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强调学生品德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之上,在现实与理想生活的矛盾中思考、感悟、提高,最终创造可能的生活,发展完善的人格。在教授本课时,老师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做文章,用“说照片”、“讲故事”“听老师讲童年”等环节引导学生体味成长,感悟进步。比如在鼓励学生去发现别人的进步时,老师变成了大家喜欢的“CCTV少儿频道”主持人“小鹿姐姐”去采访同学,同学们的眼睛中透着欣喜与激动,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品德与生活》这门课非常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它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梁瑞老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形式有:讨论、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在“互说进步”这一环节,大家情绪一直十分高涨,脸上洋溢着受到别人欣赏时的快乐与自豪,老师灵机一动:“既然大家这么开心,就去拥抱一下这位同学吧,感谢他记得你这么多的进步。”孩子们用紧紧的一抱,激荡出来更深的友爱之花。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泼好动、天真可爱的。《品德与生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

课堂因鲜活而出色,生活因学习而快乐。让我们的课堂更富有生命力,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更加快乐,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明天会更好!

第20篇:我把幸福告诉你

课题:我把幸福告诉你

——“为今天自豪,为明天奋进”主题

一、活动意义

2008年不仅是北京召开奥运会的日子,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重要日子,以纪念改革开发三十周年为契机,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变化和辉煌成就,了解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立志学习,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议程

(一)开始部分

1、班长:全体起立、集合,到会人数33人,无人缺席会议正式开始!

2、主持人宣布中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全体立正:出旗;唱队歌(指挥万里红)

(二)主题活动

1、主持人致开幕词;

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甲:纵观历史,100多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50多年前百业待兴,30多年前物资匮乏。放眼今日神州,外修睦邻,衣食丰盈,国泰民安。前后比较,形同霄壤。

乙: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甲: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乙:让我们回顾这30年,展望祖国美好的未来。

合:九年级(2)班“为今天自豪,为明天奋进”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2、环节一:首先展示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PPT。

甲:时间的巨轮一刻不停地在转动。曾经是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如今正昂首挺胸地阔步向前。那么,这一路的坎坷艰辛她又是怎样走过来的呢?请看影片改革开放30年。

投影:《改革开放30年历程》影片

1 甲:同学们从影片中我们看到祖国三十年的精彩瞬间,触摸到我们未曾知晓得珍贵片段,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3、环节二:知识竞答活动

乙:可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改革开放的知识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知识竞答游戏: • 知识问答

1、谁是改革开放的倡导先驱?

2、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哪两个城市回归祖国?

3、改革开放正式开始的时间?

4、上海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

5、第一批改革开放的特区是哪几个?

6、WTO是什么?

4、环节四:投影PPT图片展示、对比与探讨

乙:在刚才的小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变化还远远不止这些呢,让我们在下面的一组图片中来寻找吧。

投影:从——衣、食、住、行四个大方面进行图片比较真实直观的展现祖国改革开放给人民日常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通过比较法、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身边最真实的变化。

5、环节五:小组诗朗诵《历史的沉思》

甲:在之前的图片中我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非常惊讶,在图片中我们发现了我们从未目睹过的场景,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改变无所不在的,下面请欣赏:五位同学带来的小组诗朗诵《历史的沉思》

7、环节六:学生发表感想

甲:看过这么多丰富的节目后相信我们同学也有很多丰富的感受吧,请同学们自己谈谈自己的感想,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些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 学生发言:略

8、落幕

甲:中国在崛起! 乙:中国在发展!

此刻,同学们应该为这三十年来祖国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乙:我们也对伟大的祖国更添了一份热爱,同时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的明天而奋进!

(三)结束部分

1、共勉(时间1分钟)

老师:辉煌的昨天已经过去,祖国的未来还等待同学们开创,每一位“立志成才”的同学。都要把握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幸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同学们请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吧!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学生:有!

2、宣誓

老师:请全体同学和我一起握紧右拳和我一起宣誓“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同学:“时刻准备着!”

3、退旗仪式:

班长:全体同学起立、立正、敬礼! 甲:退旗:奏乐!

礼毕!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doc》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