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案例范文

2022-08-21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家教案例

案例:良好习惯的培养

背景:

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小班幼儿核心课程之一。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家长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家长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如洗手、吃饭、上厕、睡觉等机会,可对孩子进行教育。

案例:

中午午睡了,忽然,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抽泣声!咦,怎么了?有的孩子被吵醒了,抬起头来张望!我连忙寻着声音走过去,仔细看了看,发现了躲在小被子下的袁涛小朋友:他正两手紧紧攥着被角,咬着嘴唇,哭得满脸是泪!我急忙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摇摇头。我又问他是不是尿湿裤子了?他还是摇摇头。我很纳闷怎么会无缘无故得哭起来了呢?就坐在他身边安慰他,让他慢慢平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袁涛不哭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哽咽着说:“老师,我刚才吃饭前忘记洗手了!奶奶说吃饭前不洗手,肠子会烂的!”说完又“呜呜”地哭了起来,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摸摸他的头说:“吃饭前是应该洗手的,如果不洗手,细菌就会被吃到肚子里去,那样会肚子疼得!以后吃饭前可要记得洗手哦!”袁涛迟疑地问:“老师,我的肠子会烂掉么?”我笑着说:“一次不洗手,肠子不会坏掉的!你只要记住以后每次吃饭前都要洗手就行了!”他听了,终于放心了,如释重负地躺回到自己的小床上,睡下去了。孩子们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就都睡着了„„

分析:

望着孩子们熟睡的小脸,我不禁想了很多!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位有心的家长,应该多学习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小事有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推荐第2篇:家教案例

让爱陪伴女儿成长

父母的爱像雄浑伟岸的山谷,像轻波荡涤的小船,像柔和的春风,像温暖的摇篮,孩子在父母的爱中茁壮成长。

我的女儿今年9岁了,她在同龄人中也许不是学业上表现最优秀的,但她聪明、健康、善良,性格开朗,和她相处过的人都觉得这孩子特别懂事。也许这和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怀孕时起,我们就开始为孩子的出生、成长做好各项准备。科学育儿的书籍必不可少,听听专家、学者的建议,大有稗益。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有关胎教、营养、喂养等方面按照专家建议去做,平时饮食起居都要围绕孩子重新进行安排。从孩子两岁多开始,我就开始抽时间带孩子去登山,女儿出生以来,所做过的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值以内,从小很少生病,一直到孩子读小学,因为没有时常在我身边才中断了这一运动,导致近一年身体差了许多,我想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养成自己或是和小伙伴们一起锻炼的习惯,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为她将来学习、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天下父母望子成龙,其心之切惟天可表。智力投资,不惜重金。我在这方面的投资金钱花费很少,在我看来,现在的孩子本身压力就较大,即使是学校老师的要求她也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如果作为家长的我们还给她做过多的安排,那她的童年也许除了学习就还是学习了,还何来快乐一说呢?但是不过多的施加压力不等于放手不管,我们也在尽可能的引导孩子接触更多的领域。我们很少给孩子买高档玩具、用具、乐器,除了学校开办的一些特长班之外,没有上过其他班,也没有请过家教。但因为我和孩子爸爸本身就是老师,也有一些自己的爱好,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在引导孩子发展多方面的爱好,比如阅读、画画、手工、书法、英语等。

女儿出生后接触最多的就是书,从女儿两三个月起,我就选一些儿歌、故事、古诗念给她听,有时放录音带,其中包括了少儿英语的录音带。到一岁时,她就能与大人合作背儿歌,由她背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到一岁半时,大人说上句,她背下句。以后就逐步过渡到自己背诵。2岁时,女儿就能用清晰的语言模仿录音机里的语调绘声绘色地向人们复述故事。还能背许多儿歌、古诗。女儿两岁多,每天抱本小画书看得如醉如痴,还不时让大人给“念念”。借着她的读书兴趣,我就开始教她认字,我从图书馆找来一些旧卡片,写上字,再把这些字组成词、句子或儿歌,用玩卡片游戏的方式教她认字,果然很有效果。经过两个假期的突击,4岁的女儿不需要大人“念”书了,开始自己“读”书了。后来我又教会了她查字典,她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小学

一、二年级,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说到买礼物首先就会要求买书,涉猎的书籍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少儿读物、科普读物、少儿杂志、报刊等。很多人都评价女儿词汇丰富、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等。我想,这也许是从小培养的结果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6岁以前尤其是3岁以前又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关键时期,父母的爱心耕耘,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育人如同种树,只浇水施肥,不剪枝修理,就会枝权纵横,将来无法成为栋梁之才。孩子不仅要有聪慧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能,还要有高尚的人品、美丽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简而言之,除了智商的培养情商也许更为重要。

做人先要有“爱心”。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小做起,从小事抓起。比如在家要孝敬老人,体贴大人;出门要爱护、帮助比自己小的孩子,乘车让座,给病、残人捐款,赞助希望工程等。点滴小事,汇成溪流,养成了孩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好品德。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山区教师,每到假期我都会带孩子去进行贫困生家访,一方面让孩子融入帮助贫困孩子的公益事业中,一方面也让她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人是自私的动物。私心太重,欲望难填;公心为上,胸怀坦荡。“公心”也要从小培养。一两岁的孩子往往爱捂紧自己的口袋,拒绝把食品玩具分给别人,而看到别人的东西就信手抓来,占为己有。这就是孩子最基本的私心。我时时注意纠正孩子的做法,平常有了好吃的东西总是让她分给大人或小朋友吃,有了新玩具就叫小朋友一起玩儿,让她学会分享,对班集体的事情也要主动分担,大人也注重言传身教,平时关心集体,多做公益好事。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刚三岁的女儿自己主动提出要捐出自己的零花钱给灾区人民,那一刻我是多么的惊喜!

培养孩子的一颗“平常心”,这方面的教育常常被许多家长所忽视。在我们小的时候,家里孩子多,家长工作忙,经常是自己照顾自己,甚至还要照顾弟妹,从来没有产生过大家都要围着我转为我服务的优越感。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全家娇惯,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公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一颗平常心。女儿从小就知道不能“惟我独尊”。到商场不能见什么要什么,不能乱花钱,就是实在喜欢的东西,听家长说明不买的理由后,也不坚持要买。在家里干家务,人人有份,她每天负责收拾桌椅碗筷、倒垃圾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每件新衣服要爱护,穿小之后要送给其他需要的人。每次吃东西要先给家里年老的人吃,犯了错误要罚站、写检查,有时还要吃点皮肉之苦等。 以上是我们几年来在和女儿的相处中采取的一些做法,这些方法和做法包含了父母对孩子深厚的爱和无限的期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孩子的成长道路是漫长而又短暂的,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人,千万莫缺席!我想等我们用辛勤的耕耘迎来收获的季节时,那将是天下父母最自豪、最幸福的时刻。

推荐第3篇:家教案例

首先要做言传身教的好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俗话说的好“正人先正己”。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教育孩子时,一般都是从具体事情入手,。注重“言传身教”。所以我们大人应当首先以身作则,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这是树立威信的关键。如要求敬凯对人要有礼貌,就多给他讲尊老爱幼的故事,买一些这方面的书,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在吃饭时必须人齐后再开饭,并要求不能挑食,不能剩饭。饭后要求帮大人收拾东西。例如大家都知道多读书的重要性,家长在家里就要带头多读书,读好书。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自然也会爱上读书。你希望孩子孝敬父母,自己首先也要做到孝敬父母。

第二要陪伴孩子成长,不要替孩子成长。人生之路很漫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那么父母的使命是什么呢?父母的使命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陪孩子走一程。而不要“陪”变成“替”。比如,孩子上学,替孩子收拾书包。孩子的房间乱了,替孩子收拾。要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上孩子自己来完成,比如,整理自己的衣服,打扫自己的房间卫生。

第三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了解生活的细节及乐趣。周未空闲时间,让孩子一起把家庭卫生搞一搞,扫扫地,洗洗碗,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使孩子与父母更贴心。

1

四、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要让孩子和他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孩子上学了,有了学习任务,有了考试成绩的排名,这时就有家长就会说孩子,你看人家谁谁谁语文考了100分,你为什么才考95分等等。不要用这类话来刺激孩子。现在教育界流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你做的好我就表扬你,做的不好就批评。

我们回想一下孩子小的时候,在学说话、学走路时我们家长是如何做的,我们那时一定不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别人都会走路了你还不会。我们都是在孩子的跌跌撞撞中看到了他在积极尝试,在孩子的呀呀学语时给他无数次的教导。对待孩子的学习成长,也要用对待他们学走路学说话时的那个心态,只要孩子每天比昨天有进步,他就是最棒的。

第五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里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安静的书房,适合的书桌,明亮的台灯。这样,孩子在写作业,读书时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分心。

第六和孩子一起制订详细的时间安排,空闲时间让孩子自己来支配。制订时间安排表,这样可以使每天的生活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每天晚上会就孩子这一天的表现和孩子一起来评分,实行积分制。积分满多少以后,就可以奖励完成她的一个心愿。

第七从她一上学,我们就教育她,同学之间是好朋友,要

2 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助他们。长大后同学之间的感情是最珍贵最牢固的。另外,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我们注重培养敬凯开朗的性格。做错事以后,我没有过多的去批评,而是讲道理,让他明白。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老师的教育有很大的作用。敬凯刚上学时,不懂得上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只是听说学习知识这个词语。我感到老师的表扬和激励对孩子起很大作用。比如,老师给表现好的同学盖红花或写优。有时老师让晚上背课文,我让孩子早晨起来再背,他就不行必须晚上背会再休息。所以,老师的一句话,比家长说十次都管用。因为老师的关爱激励,能使孩子充满自信地做好每一件事,这对以后的成长都十分有益。

推荐第4篇:家教案例

“是我不小心拿的”

放学的时候,我给孩子们整理穿着。我的余光看见浩浩一个细小的动作——捂着上衣口袋,极为不自然。当我站到他身边的时候,他的表情也开始有些异样。

我问他:“浩浩,你口袋里有什么宝贝?能让我看看吗?” 浩浩说:“没有”。 我说:“可我刚才看见了。”

浩浩说:“是我不小心拿的。”浩浩还是紧紧抓住袋口。 我说:“是吗?那能否让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 浩浩说:“那好吧。”

他慢吞吞地拿出两张班级里的手工纸,说:“就两张手工纸,是我不小心拿的。”他还是捂着口袋,似乎口袋里还有什么东西。

我试探着问:“还有什么宝贝不给我看呀?”

他再次慢吞吞地从口袋里摸出一支我们新使用的记号笔。此刻,我脑海里浮现之前发生的一个事情。

那天下午午睡起床的时候,浩浩穿衣服的时候,从口袋里掉出一个固体胶。我愣了一下,问浩浩:“你口袋里怎么有固体胶啊?”浩浩停了几秒钟说:“刚才我不小心拿的。”他的神情非常紧张,生怕我批评他。从他的眼神里我似乎看到了他的自我认识错误,我问他:“你为什么拿固体胶啊?”他说:“我在家里做手工,可是家里没有固体胶。”于是我对他说:“如果你需要借一下老师的固体胶,老师会借给你,也可以送你一个,但是不可以自己悄悄拿。”我强调说:“你要记住哦,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可以拿的。”浩浩低着头说:“嗯,知道了。”完全是一种知错就改的神情。那天放学的时候我就送给他一个新的固体胶。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乏是非观念,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拿着占为己有。现在的家长往往只要孩子想要的,都会去满足孩子。因此,慢慢地孩子觉得只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他们不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因此,我一直觉得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就像浩浩把自己喜欢的固体胶拿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当在浩浩身上发生第二次“是我不小心拿的”的事件的时候,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教师,我陷入了极度思考。

我看见浩浩从口袋里拿出记号笔的那一刻,我的内心非常震撼。难道上一次的事件没有引起浩浩的谨记吗?难道我的教育没有到位?我的心中充满了忐忑。

我想:浩浩正处于心理学上所讲的“自我中心”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他没有明确的物品归属权观念,“我喜欢的就是我的”、“我喜欢的我就带回家”……如果没有被及时告知,他会认为班里的玩具就是他的,拿回去玩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因为孩子也有自尊,我把浩浩叫到午睡室。

我问他:“浩浩,想一想,你还记得上次你拿了班级里的固体胶之后,王老师怎么说的呀?

浩浩说:“王老师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

我说:“嗯,你记住了,可是,今天怎么忘记这句话了呢?“ 浩浩低着头不说话了。

我说:“浩浩,你知道吗?你让王老师心里好伤心,因为你没有记住我的话。” 浩浩低着头,流泪了。(其实,浩浩在平时的表现是一个胆小的男孩子,看见他紧张、害怕的神情,我心软了。)

我拉着他的小手说:“现在,王老师相信你真的会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这句话了,一定要记住不是你喜欢的就可以拿的。”

浩浩使劲点头。

看着浩浩走回教室那幼小的身影,我的思绪有些凝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甚至他的整个人生。如果,浩浩的这个“不小心”不能及时地彻底地纠正过来,将是我教师生涯的大憾。孩子的行为习惯是要靠家园同伴进行的,之前的事情我没有告知浩浩的家长,这是我的忽略了。这次再次的发生,我决定晚上要打电话给浩浩妈妈交流和沟通一下。

晚上吃过晚饭,我给浩浩妈妈打电话,电话正好是浩浩妈妈接的。(在平时的沟通中,浩浩的妈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她为了儿子都辞去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自从浩浩妈妈上学期辞去工作到现在,浩浩的确在各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我把今天浩浩在幼儿园里拿手工纸和记号笔的事情经过跟浩浩妈妈说了一遍。

浩浩妈妈说:“他今天回家在吃晚饭的时候,就有点吞吞吐吐,说有事情跟我说。后来问他到底什么事情?他说自己不小心拿了班级里的手工纸,被王老师批评了。我当时就批评他了。。。。。”

我又告诉浩浩妈妈前一次的“固体胶“事件,浩浩妈妈大惊。浩浩妈妈说:“真的谢谢王老师,我们都不知道儿子有这样的坏习惯,前一次他也没有跟我说,这是不行的,我要跟儿子好好聊聊。王老师,谢谢你这么及时地跟我说,也非常

谢谢你这么负责地批评他,以后麻烦王老师帮助关注着,一定拜托你们两位老师帮助他。如果还发生一定狠狠批评他,可以适当打他几下。”我不可能打浩浩的手,但是我心中有希望了,得到了浩浩妈妈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第二天,在孩子们午睡前,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是我自己编的,是关于“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的话题。故事讲完我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孩子们各抒己见,浩浩说:因为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没有礼貌的,而且拿走了别人的东西,别人会着急。我继续问他:那如果你很喜欢这样东西呢?浩浩说:我可以跟妈妈说,让妈妈去帮我买。从浩浩自信的回答中我也同样找到了对浩浩的信任,我相信他没有第三次“是我不小心拿的”。

推荐第5篇:家教案例

家教案例

孟母教子“动之眼情晓之以理”

孟轲出生于战国时期,他幼年天真活泼、博爱好学,家原居住近坟地旁,邻舍又是一家吹打响器的鼓手,轲听到看到,吸引他的年幼奇爱之心,他便以筷当鼓槌,敲打和吹锁呐式地模仿,并学哭丧送葬礼仪之事。孟母发现他的行为妨碍课读,决定搬迁异地居住。可是新址邻家是一屠户,每天杀猪宰羊,开肚翻肠,轲见稀罕,看而忘返;愿学做买卖的屠宰事。孟母得知心中反感,眼看有碍读书、误入歧途之嫌,决心再次搬迁到学馆旁边,轲天天向学友们学习,孟母很高兴地定居下来。由于轲博爱广览分散精力不收心,一次没有完成课读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所见废读贪玩情况,一怒之下用刀割断织布机杼经线,并示于轲, “子不学断机杼”,半途而废,就不会有任何成功之理。今提示于你不学习我何为苦织而成!使轲谨慎母训,改邪归正,全心攻读,日后成鲁国中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人政” “性善”的人性论。所提民贵、君轻的观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其言行记录,门徒编纂共七篇论著,文笔从容流畅,长于比喻辩论,定书名为——孟子。尊称本人为孟夫子,成为鲁国的“巫圣”。对后世流传两千多年来,至今影响很广。

岳母教子“精忠报国”

岳飞幼年读书知理,尊敬母亲教养,时临国难当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岳母大义凛然,怀着一片爱国之心,伴儿成长,报效国家。于是,身教言教于心不足,任飞跪拜,解衣以背,亲手用针刺下四字“精忠报国”。岳飞尊念母意,以身许国,学文习武,历经武场比试得胜,金榜题名,成为抗全领兵元帅,力主抗金,为了阻止金兵南下,他前往三次北伐,收复河南广大地区,所领军队纪律严明,群众称他们为岳家兵,金人有感,撼山易,撼岳家兵强。他虽被当朝的主和派投降派陷害,他曾题诗云:《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他永怀“精忠报国”气壮河山,成为国人敬佩的抗金救国的民族英雄。

寇母教子勤俭

寇准的母亲勤劳纺织,孤灯伴读,不惜辛苦,教子刻苦求学,寇准后来果然德建名立、官居相位,生活人方奢侈,正如司马光《训俭示康》文中所述:“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然其功业大,人莫非之,子孙习其家风,今多贫困。”说明寇准从奢影响习俗是行不通的,他时主朝政,欢歌艳舞,连他的夫人倩桃也呈词劝谏:“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响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又“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札札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以妖姬一曲歌。”按理本当纳谏而改,可见寇准和倩桃的诗:“将相功名总若何,不可即景似奔梭,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他以诗拒谏,“我行我素”,一点都不听。时逢寿辰已到,要居家大讲排场,宴会宾客,寇家佣人刘妈感到如此挥霍远背寇母之意。随将寇母遗留交待所藏《半读图》是展示亮相的时候了。便将展示:一张课桌上放着一盏油灯,旁边放着一辆纺线车,并赋恃一首:“孤灯伴读苦含辛,盼儿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贪。”刘妈见势,挥霍过余,时不我待地将寇母遗留的这份《半读图》亲手递给寇准细看:课桌、油灯、纺车、题诗乃母亲的手笔亲训,历历在目,情不由己,触动,心情,热泪盈眶,忆及当年情景在目,尊念母意,立即收缩了人讲铺张的排场。

放大孩子的优点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不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在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排在第21名的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了。

孩子上初中后,又一次开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结束时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他儿子从学校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字样的特快专递教导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湿了手中的信封。

所以,当父母的不要用全世界人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而是要用放大镜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要鼓励孩子,让他进步。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的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推荐第6篇:家教案例

另一种温暖

鹤琴幼儿园 朱秀英

教室里出现了一只懒蛤蟆,女孩子们惊叫,男孩子们欢跳,乱得就像一锅粥一样。突然,林旭排众而出,抬起脚,狠狠地向癞蛤蟆踩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然后大摇大摆地返回队伍,朝着我咧嘴一下。教室里在一阵鸦雀无声后,顿时集体爆发惊呼:陈林旭踩死了懒蛤蟆!作为老师,我也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我一下子束手无策,只觉得心底有点发寒。

林旭是今年刚刚插班进来的孩子。聪明活泼,在活动中能积极发言,并且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动手能力很强,总是很快完成自己的操作任务,在作画时也常常有神来之笔,这样的孩子在班级中应该是很受欢迎的。但是恰恰相反,因为林旭的个性比较霸道,小朋友的玩具他随意地取玩,如果玩破了就随意地一扔,如果同伴不同意给他玩具,他就立刻拳打脚踢,孩子来告状,我让他道歉,他也道歉,但下一次的时候仍旧是这样,孩子们渐渐不愿意和他玩了,躲得远远地,他也不是很介意。我一直认为他只是个具有攻击性的孩子,但在踩蛤蟆时他冷漠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无动于衷。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无限担忧,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据家访了解,林旭家中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只有一个服务员,父亲既是老板也是厨师,从早上经营到深夜。父亲在家时一般都在睡觉休息,母亲也在饭店中帮忙,有空的时候就外出打麻将,家中一般只有奶奶和他两人。奶奶负责照顾料理他的生活,家庭经济收入一般。林旭的父母都只有初中文化,平时只要林旭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奶奶却对林旭非常溺爱,基本是百依百顺。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林旭缺少来自精神上的温暖。

就这次发生的情况,我决定和林旭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此之前,我也作了很多思考。

一、追溯行为发生的本源

事实上,在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后,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正是因为父亲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父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时,以暴力解决了问题,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孩子在受到父亲粗暴地行为影响一下,也会产生“你打我,我打猫”的行为,因此和同伴发生矛盾时,首先采取的就是暴力手段。

而在幼儿园里,林旭在做错一些事情后,貌似在老师的引导下跟同伴道了歉,实际上,在孩子下一次依旧发生同样的错误的情况可以看出,孩子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和林旭的谈话,他也说:老师让我道歉我就道歉,反正又没有关系。在这里,老师也犯下了一个错,没有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简单的把老师的是非标准,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孩子依旧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会觉得:老师认为你错了,你就错了,而做错了事情,也只需要道歉就够了,长此以往,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二、制定纠正行为的措施

我很快找到了林旭的爸爸妈妈,复述了事情的起末,家长着急而又无助,反复的问:这怎么办?这怎么办?

(一)纠正家长的角色定位。

不做“法官”,学做“律师”。因为文化层次的关系,我跟林旭的父母打了比方,家长在在家庭中不是法官而是律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是法官,不是来判断孩子是否有罪的,而是一个律师,要在孩子的的孩子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本身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当孩子出现错误时,不要立刻的对他定罪,放下作为父母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呵护孩子的自尊,维护孩子的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二)停止家长的暴力行为。

让家长知道自己的行为时孩子的镜子,当家长因为孩子某些错误的行为,进行体罚以后,孩子自然而然觉得动手攻击时一种正常的行为。在孩子无法对父母的权威进行挑战时,孩子会产生,“你打我,我打猫”的心态,而去攻击其他他能够攻击的对象。

(三)丰富家长的教育方式。

考虑到孩子家长没有更好的应对策略,我给家长提供了几条教育建议。 1.孩子反抗时,不要让自己的高压方式升级。

2用一种冷处理的方式来对付孩子的暴力行为——孩子关在他们的房间里,让他们自己平静下来。

3.监控孩子表现不好的行为,建立一套分数体系:孩子做得好,便可得到好分数、奖励或某些特许;表现不好,就得不到这些奖励。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行为规则,让孩子参与规则的讨论。

4.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孩子表现出的亲善行为予以鼓励。积极鼓励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孩子表现出积极、关心的情感。

同时我也告诉家长小孩这样的性格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让他在短期内完全改变,那是不可能的。目前,他的情绪稳定多了,脸上的那淡漠的表情减少了了,笑容也渐渐地增多了,和一部分同学的关系也还不错,我想,这是幼儿园家庭合力的结果。

三.结论与反思

通过个案,我意识到家庭内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必然促使孩子对爱的情感的缺乏,缺少家庭温暖,一味溺爱,让他对爱的情感的麻木不仁,亦抑制了其对周围人产生爱,容易滋长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加剧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林旭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孩子仇视学校、老师、同伴的心理。家庭因孩子的问题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从溺爱到打骂,对一个心智还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心理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只能通过不恰当的方法宣泄内心的不满。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终的行为偏差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在对待一些特殊幼儿时,我的经验是多么地匮乏。但是我也知道,当我下一次面对这样的镜头时,我不会让震惊迟缓我的行为,我肯定会立刻将他拥进我的怀里,先给他一点温暖。

推荐第7篇:家教案例

家长会发言稿

三(4)班家长刘首钦

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孩子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是一个可爱淘气的男孩。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在一天天变化,在别人的眼里我的孩子是一个优秀的男孩,懂礼貌.而且非常的勤快,但是在我的眼里是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说是一个“问题”孩子!首先说一下它的不听话,我让他学习他总是不想学,不想看书,上课的时候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总有一种浮躁的感觉,我自己也很迷茫,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为让孩子一个月之内学会写字,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手机算,两个月学会拼音。在别人面前有种骄傲的感觉,后来上了一年级,我对他的学习,更加的重视严厉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他的作业,我们母子两都顾不上做饭.吃饭,每天写完作业我们才开始吃饭,这个作业并不是老师留的,从下午6:00的时是我自己给孩子买的各样的练习册。弄在晚上8:00,吃完饭孩子又要读书看语文课本,等到一切弄完了,也就9点多了,有时候甚至到晚上10:00,这样我的心里才感觉得到了满足一天才可以算是完整了,完成这一天的任务。刚一开始孩子非常的听话,让写字就写字,让读书就读书,第一次单元测试我的孩子考了75分,我看了卷以后我一下着急了,我我一下觉得 啊呀!孩子这么才考了这么点,我给老师打了半小时电话了解了一下情况,我又赶快给他买了一套语数单元测试卷,在我的脑海就认为多写多练他就会提高成绩,果然,不负我的心期中期末而自考两门功课都上来90多分,在班里学习排在前几名,等到第二学期,我又重蹈覆辙,又开始盲目买练习册买书,人家说这样好我就买。哪个有用就买结果,儿子这次不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开始反扶了,开始不听话了,不写了。而且如果我逼他写的话他就会说“我不如死了” “你把我打死吧”!就这样我还是没反醒,还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方法方式要求孩子,就这样把孩子又强加强迫了一年,又是孩子就像一颗炸弹,突然一下就爆了,就开始耍脾气,甚至放一些狠话,在他这样的时候,他爸会用更加强硬的口气震压他。甚至有时他考不好的时候还会大大出手,我不知道我这样是爱他还是害他,晃眼上了三年及这样的情况更严重了。

每一个家长我都觉得是“望子成龙”,但是我觉得孩子的健康是重要的我嘴上说是这样的但是内心和别的家长一样,我的孩子其实有很多的优点,说一说其中一些,《1》我的孩子内心非常的善良.真诚.懂事,《2》他是一个爱好的孩子,尤其是学习用品和书本,用过以后有的保存起来,有的还像新的一样放起来,《3》他非常的聪明,而且还挺善辩,和人交流,性格开朗,勤奋上进,其实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好孩子,但是就是学习没有主动性,静不下来有些浮躁,脾气有些燥。

这是孩子的性格说一说我自己和丈夫,我们两个都是急性子,有些小事就可以让我们两的脾气暴躁发作,而且在孩子没有上学以前都是这样的,在孩子上学以后我们慢慢的才开始变化控制,我的丈夫其实在孩子的学习习近平时不怎么问,一到考试或者有时想起的时,脾气上来了再不分析原因的情况下打儿子一顿。

我们都不是理智的家长,而且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有错,但是我们也有不明白的,就是对淘气的孩子怎么办?你说他又时不停甚于有时还很跳我在这种时候怎么办?

我的孩子没有真正成为问题生,但是学习没有进步我的内心很着急,我怎么做才是对的我很迷茫

家 长 会 发 言 稿

三(4)班家长刘首钦

推荐第8篇:家教案例

家 教 案 例

学生的表现:

姜某,男,预备年级学生,个子最高,是一名令老师、家长头痛的学生,不了解他的人都觉得他很“傻”,他的一言一行总是那么令人讨厌,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表现都是“与众不同”,非常差劲。有些学生经常叫他“傻子”。但他的行为确实令人感到讨厌和无奈,上课时,经常自主起立讲话,而且声音如高音喇叭,有凳不坐,时而单膝跪在椅子上,时而站在过道上观望,不认真听课。自由散漫,不分场合高声阔论,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老师批评他,就做好几分钟,老师视线一离开他,他就放松、捣蛋。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缺乏毅力,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字迹马虎潦草,学习成绩低下。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游戏。课余时间,经常玩不该玩的游戏。他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也不行,每天他的课桌里都是纸屑,地上、教台都有他的东西,一天下来手、脸、衣服都弄脏了。午饭后,总是一个大花脸。犯了错事,若不是老师亲眼目睹,从来不承认。在家不自觉做作业,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懒惰,怕困难,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要家长在身边看着才做。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特别差。

与家长交流的结果:

因孩子从小和爷爷在一起,对他要求极其放松,百依百顺,致使孩子个性倔强,行为不受约束,自控能力差。父亲工作在外,母亲上的三班倒,更是无暇顾及他。放学回家不能主动完成作业,一般都用来玩电脑游戏。每天吃完晚饭后,需在家长的再三督促下才能勉强完成家庭作业,让家长伤透脑筋。每次收到老师的短信后,家长都是严肃教育,挨打、罚跪是常事。后来越打越逆反,几乎和他妈妈对抗了。而且他觉得老师很讨厌他,以至于同学也开始远离他了。

初步采取的对策:

由于孩子家庭条件优越,平时在家娇惯任性。因此,在学校对老师同学的关心熟视无睹,自由放纵。特别是进入预备年级,放学回家或周末经常背着家长在家里玩电脑游戏、qq聊天,有时要玩耍一会儿后才回家。与家长商量对策——限制他每天放学回家的时间,防止孩子在放学路上玩耍,要求孩子必须按时回家。在学校,老师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单独交流,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初步的反应:

上课依然心不在焉,作业还是有马虎潦草现象,他经常在上课时在书本上无聊地画一些漫画,下课铃一响,就急急忙忙地跑出教室,与同学高谈阔论电脑游戏,有时连上课铃响了还在谈论。

与家长的再次交流:

家长曾与他多次谈话,也买了一些物品来宽慰他,但效果甚微,甚至起反作用。孩子母亲甚至把电脑、电视锁起来,但终究拗不过孩子又哭又闹,只好又答应只要每天做完作业,允许玩一会电脑、看电视。老师建议不能一味地采取民主的方法了,宽容解决不了问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见面,分析问题,直点其死穴,讲明玩游戏、看电视的害处,以及目前上课“魂不附体”的严重后果,打消其念头,让其“定神”。 教师请父母亲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加强沟通,软硬兼施,不断强化教育。

除思想上加强教育外,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件事:

1、家长每天按时检查作业,严格把关作业质量;

2、作业不合要求,老师及时当面督促孩子重新书写;

3、座位由后排调至前排靠窗户的地方;

4、请班上优秀同学采取“二帮一”措施,经常在学习上伸出友谊的手,热情地帮助他;

5、老师、家长与他“约法三章”——除周末外,不得上网;如果上网,不允许玩电脑游戏;每次上网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分钟。

收到的效果:

作业基本上能完成了;由于位置的关系,上课虽然精神并不十分振作,但与以前相比已大有好转,起码不会影响周围的同学。 转变的契机:

由于孩子喜欢玩耍,我就要他写了一篇玩耍的作文,要求他写的游戏要能吸引大家,结果他很乐意,并且真的写的很好。我就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同时再次强调了玩耍的利与弊。让他担任纪律、卫生协助委员,协助纪律委员共同管理班级,孩子积极性很高,工作较积极、主动。

偶尔,他也常常犯小错误,但可以用眼神进行制止、提醒,应该说进步不小了。

与孩子再次的交流:

利用批改作业的机会,每周与他交流,内容有:我开始喜欢你了!我很欣赏你了!你会玩游戏就一定比别人更聪明,要是用在学习上那该多好啊!并尽量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一些鼓励的话语,以此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目前,他进步了,上课认真了,作业比以前端正了,卫生亲自动手,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多了。

教师感想:

当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时,班主任老师要清醒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把握。老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转变。

老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出现偏差,老师应该指导他们适时调整,提醒他们对于特殊问题,不能用一贯采取的方法去应对。民主的方式、朋友式的劝喻并不是时时能起效果的,重症下猛药,否则,长期的神思恍惚,带来的必然是成绩的急剧下滑和心灵的失衡。

老师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更不要动不动就报忧,而应该多报喜。不是把“皮球”踢给家长,而是充分了解情况,最后在教育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地把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汇报给家长,使家长和学生看到希望,给学生创造改变自己的有利条件,并能抓住契机,促成学生的转变。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地迈出一小步,就会成就孩子们的一大步,甚至是整个人生。

2012.2.10.

推荐第9篇:家教案例

家教案例

兰某,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组合家庭。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推荐第10篇:家教案例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8:

河南洛宁县的贾容韬,原是该县服装鞋帽公司的经理,为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忍痛关掉生产红火的工厂去陪读,潜心研读了数百本教育专著,终于将一双儿女送上了重大大学,他自己,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教育专家。在贾容韬的帮助下,900多名厌学孩子成为优等生,400多名网瘾少年成功戒掉了网瘾,8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为使该成功案例能供更多的人参考,故在此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一、孩子成绩差得让父亲绝食

贾容韬有一女儿贾蕾,儿子贾毅,女儿大儿子2岁。为了一双儿女的学习,贾容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一次考试贾蕾只考了70分,为此贾容韬伤心得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对女儿说:“你差30分才够100分,我至少要绝食三天。”贾毅抱怨父亲“只认分数不认女儿,算什么父亲?跟只认钱不认人没啥区别。”

贾容韬又伤心又委屈,喊道:“我为谁呀?不就是为你们吗?”他跳下床,抄起东西就摔,当然是抓酱油瓶子,拣不值钱的东西撒气。

女儿成绩不好,儿子也不争气。一是上网玩游戏,二是与同学打架,并且屡教不改,差点被学校开除。

二、惊回头,养儿不是养猪

1999年度,贾容韬出差到郑州去看表哥时,发现往日温馨整洁的家,如今冷锅冷灶的,桌上积满了灰尘,墙角挂着蛛网,表哥独自病恹恹地躺在床上,混浊的泪水无声地从蜡黄的脸上流下来,说:龙龙以前是多好的孩子啊,后来我明明看到他讲究吃穿,不走正道,却因为工作忙没有管他。是我害了他呀,也毁了这个家!原来,表哥的儿子龙龙寄宿在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像脱缰的野马,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来竟染上了毒瘾,导致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四年,表嫂气疯了,脱光衣服在大街上乱跑,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回家后,贾容韬想起表哥的泣血哭号,一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想着如果任由犯有“游戏海洛因”病症的儿子贾毅,如果任由他滑下去,终有一天会变成龙龙那样……想着想着,冷汗顺着他的脊背往下淌。

三、要教育孩儿,自己需先受教育

贾容韬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孩子推给学校,推给别人,还不如把自己变成教育内行。为此他毅然实施三戒——戒烟、戒酒、戒麻将,又订了几种杂志报纸,买来了一大堆名人传记和教育专著,将全部业余时间用来读书。过去,贾容韬和孩子聊天谈心,总是那句重复了几千遍也不嫌烦的“要努力学习呀”,现在他说提“李政道当年……,林肯小时候……”。

当贾容韬第一次问儿子心情好不好时,贾毅大吃一惊:最近我没有和别人打架呀,也没有考试呀!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说:“有啥事?直说吧!”

贾容韬被儿子噎得喘不过气,讪讪地说:“以前我不知道儿子不是猪,不对,我是说养儿子不是养猪,不能喂饱就万事大吉,还要关心儿子的喜怒哀乐。以后我要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贾毅沉默了一会儿,红着眼睛说:“老爸,谢谢你明白儿子不是猪。比起衣食,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盼望遇事可以和老爸商量,烦恼了可以向老爸诉说。”

贾容韬眼眶也湿润了:这么多年来,儿子是第一次和自己掏心掏肺地说话!

期末考试,贾蕾数学只考了60多分,回到家里,她先让母亲做了几个好菜,然后在饭桌上不停地给父亲夹菜说:“爸,吃得饱饱的,把四天的饭都吃进去。”60多分,按惯例,贾容韬会绝食四天。不料父亲始终微笑着,贾蕾越发脸白,暗想:这是暴风骤雨前的平静!贾容韬没生气,是因为刚读完教育家魏书生的书。魏老师说:考砸了,正是孩子最痛苦、最伤心的时候,做父母的再打骂一顿,再给压力,那不是往孩子伤口撒盐吗?有本事的父母应该帮孩子拿出提高成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没本事的至少要鼓励鼓励孩子。

贾容韬收起数学试卷,很义气地对女儿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初中时你多辉煌啊,数学还考过满分呢。以你的聪明,只要用心,下次一定能考好。贾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父亲:你不绝食?贾容韬一本正经地说:你考砸了,我为什么要挨饿?贾蕾“哇”地一声哭了:爸爸,只要你相信我,我就有信心!自信的孩子一定能成功。高考时,贾蕾数学考了138分(满分150分),顺利考上了重大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四、家庭和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在此之前,贾容韬夫妻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俩人还去过民政局闹离婚,只是因为贾容韬的一个离了三次婚的朋友跟他说起离婚后的生活的时候,说是“如狼似虎”——走了一只狼,又来一只虎,一届不如一届,家庭才没有解体。为了给孩子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贾容韬下决心和妻子建立友爱互助的关系。为此,贾容韬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他在床头写了一句话:“愤怒过后是后悔!”每当他要对妻子发火时,就赶紧往屋里跑,对着床头大声吼:“愤怒过后是后悔!”坚持一段时间后,贾容韬的脾气不再暴躁了,心胸也宽广了,而且变得越来越理解妻子,甚至发现她很美丽。

一天,妻子试穿新买的红色毛衣,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贾容韬看得呆了:妻子身材苗条,在红毛衣的衬托下,脸若桃花,看上去温柔妩媚。他红着脸“吭哧”了半天说:真好看!结婚十几年,妻子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的称赞,笑着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当天晚上,妻子一口气给贾容韬做了四个拿手的好菜。贾容韬吃得很高兴,说:以后天天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自此,夫妻俩又找到了初恋的感觉。也从此,十几年的家庭烽火岁月结束了,一双儿女星期天都愿意回家来,他们一进门就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五、帮助孩子戒网瘾,关掉工厂做陪读

虽然这时候贾毅与父亲的关系亲如哥们,学习也比以往认真了很多,但网瘾一时还戒不了,后来居然被学校警告。贾容韬为此惊出一身冷汗。他考虑到贾毅住在学校,身边总有网友鼓动他去网吧,而贾毅的自控力又比较差,所以他决定关掉红红火火的工厂,和妻子一块儿去给儿子做陪读。妻子起初有点不情愿,但贾容韬态度坚决:赚钱的机会以后还有,儿子的教育可误不得。当贾毅看着父母背着一大堆行李来陪读时,马上沉下脸来:你们想当看守吗?贾容韬诚恳地说:你马上就要考大学了,到那时,咱们父子天各一方,今后在一起的日子恐怕少之又少,咱们要珍惜父子情分,多做两年伴,再说了,我也想静下心来读点书。

贾容韬夫妇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处房子,妻子负责伙食,丈夫负责转移儿子对网络游戏的兴趣。为此,贾容韬在家里支起了乒乓球桌,经常和儿子切磋球艺。每天清晨,贾容韬陪儿子去跑步。三个月后,贾毅不但乒乓球艺提高了不少,打球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在学校运动会包揽了长短跑冠军,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也因此,贾毅去网吧的次数渐渐少了。

一天多次没去网吧的贾毅,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在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贾毅,虽然你又去网吧了,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了,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贾毅激动得大喊:老爸万岁!贾容韬热泪盈眶。后来,贾毅不但戒掉了网瘾,同他姐姐贾蕾一样,也考上了重点大学。

第11篇:家教案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家庭教育案例

周**是我们五年级的一个活泼的小男生,我还清楚地记得刚认识他时,甜甜的微笑,和每天早晨见到我开心的问好。 他非常懂事还很善于和别人交流,跟同学们都能打成一片。可是上学期,我渐渐发现他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偶尔动作也会很慢,头发经常乱蓬蓬的,衣服也穿的不够整洁,脸上灿烂的笑容也逐渐在减少。对他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他依然如此。特别是有一次竟然和同桌李**大打出手。我在处理纠纷时发现原来是李**说他的爸爸找“小三”。除了对他们批评教育,周**成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

我多方打听,才知道孩子的父母离异了,我猜这孩子懂事,面对着父母日渐升级的争吵,更亲眼目睹妈妈抛下他离开了家,他幼小的心灵肯定受到了重创,所以他也有些无心学习,经常坐在那里发呆。我不由感慨,父母的决定却让孩子这么伤心,我下定决心要赶紧帮助他,我想让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他的脸上。我趁机通知他的家长来学校一趟,听了我所反应的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他的奶奶听着听着眼圈就有些红了,并与我更深入的描述了孩子在家的表现。针对孩子的种种表现,首先我决定用爱心来弥补他受损的情感。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最好调节剂。因此,我常用真挚的爱心对待他。哪天看他衣服没整理好,我第一件事就是为他整理好衣服;哪天看他上课又发楞,我赶紧提醒他;哪天放学给差生补习时,我就自己掏钱买些零食作为奖励。慢慢的他对我也有了一种亲近感,心里有什么话也慢慢愿意和我讲了。走进了他的心理,是我跨出的第一步。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谈心!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 有的放矢”。而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教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 态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每天,我留意他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时找他谈话,表扬好的一面,指出不足之处,让他明确努力的方向。针对父母离异给他带来的伤害,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间对他说,父母分开不是你的错,他们的离婚,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的苦衷,你现在还无法理解。但是现在,你应该坦然面对你周围的人,对于父母的分手, 你不应该耿耿与怀,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你应该心怀感恩,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并且我抽时间做他爸爸的工作,我几次找他爸爸谈话,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对离婚的现实,爸爸心灰意冷,到远处打工,常年不见孩子,而心理上爸爸觉得有愧于他,因此,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其父都会答应。 针对这种现状,我和他的爸爸又进行了沟通,达成共识,对孩子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如果能就近工作最好,实在不行也一定常跟孩子通过电话、视频等沟通,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并交代他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妈妈的不好,尽量提供能与母亲继续相见的宽松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分开了,但对他的爱并没有改变。就这样家校紧密配合,做到了有的放矢。这样,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家里有亲人的照顾,让他时刻体会到浓浓的爱, 来化解心中积聚的不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他心中的怨恨渐 渐消失了,独自发呆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曾经那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周**,课间和体育课上又能看到他带着大家 一起玩耍的快乐情景了。前不久,他爸爸还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孩子现在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了,很少发楞,也愿意和家人分享在学校的喜怒哀乐了。 周**的事例,让我感受到,离异不是孩子的错,所以不能让孩 子来承担后果,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寻找到适合的教育策略, 引导孩子,让他忘却曾经的伤痛,也为了帮助孩子,让他找回童年的天真,让他们也能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无忧、阳光的童年。时间老人的脚步匆匆而去,孩子心中的乌云也逐渐散去,我多么希望这曾经的阴影永远远离孩子,多么希望每个离异家庭孩子的头顶永远是一片灿烂的天空呀。为孩子祈祷的同时,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偏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所以特别的爱给这些特别的孩子,希望他们都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他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健康向上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张晨琰

第12篇:幼儿家教案例

幼儿家教案例

现在的孩子很多成了“两面派”,在幼儿园和在家表现像两个人。幼儿园老师花了很大力气培养的的各种能力,许多孩子一旦到家中,又什么都不会做了或者没有任何机会做了。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现象】

可可在幼儿园一直给老师感觉都是很乖的,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就是动作不够快,一到吃中饭的时间就开始耷拉着脑袋,老师稍微催一下,可可马上能很快吃完,中午睡觉只要老师坐在身边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周末在家的情况妈妈和老师说,早上可可会在床上磨磨蹭蹭地穿衣服,“来,可可,奶奶帮你穿,你穿的太慢。”奶奶抱过可可,三下两下穿好衣服,可可也停止了穿衣服的动作,任奶奶摆布。午饭时,开始可可一个人吃着,饭粒,汤汁弄得桌面都是,于是,奶奶赶紧拿过他的碗勺,“瞧,你脏的,来,奶奶喂你!”可可就被动地在奶奶汤勺拿到嘴巴时动一动嘴巴。吃过晚饭,可可看见有小朋友在院子里玩,马上会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回家时弄得身上满是脏„„”

【家长反思】

大人们经常认为弹琴、看书、画画等才是学习,其他的则认为可有可无,等长大以后学也来得及。我们总相信孩子长大后能干成大事,但现在还小,所以不需要也不允许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能力,而是怀疑他们的能力,限制他们的发展,似乎总在说:“你还小„„”孩子的主动性被扼杀了。这样,孩子就觉得算了吧,没办法和父母相比,不用努力了,以后吃饭妈妈喂,衣服妈妈穿,这样更方便一些。当孩子更大一些的时候,如果你再对孩子说:“帮妈妈把碗整理一下吧,帮妈妈给花浇浇水。”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正在看书呢”或“先等一下。”结果一天过去了,他还没做这件事,或者他也很奇怪,这种事情干嘛非扯上我„„ 作为家长,常常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某种年龄才能做某种事,否则他就是太小太缺乏能力,但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是可以做得很好,我们却人为的推迟了孩子学会本领的时间。

【对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中深受其害。”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家长会思考着,:为什么不学

学幼儿园老师的做法,平日了也给可可制订一张生活情况记录表呢?于是,可可妈妈画了一张表格贴在墙上,表格内容有以下几项:独立用餐;自己穿衣服;自己入睡;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整理玩具、图书;帮家长做事;关心他人;学会新本领;聪明的主意。妈妈和可可约定:每个项目有进步就可以贴一个五角星,得到10个五角星就可以得到一个大红花,三个大红花可以换一份礼物。到时,我会和他一去挑一件有意义的东西。

【现象】

条件一公布,可可每天都嚷着开始奖励五角星了。早上,按时从床上起来,自己主动的去刷牙洗脸,然后自己吃早饭,每天上幼儿园之前都要自己穿衣服,一开始衣服穿的很慢,有时分不清反正面会穿反,穿完之后看起来也不是很整齐,但是可可很愿意自己穿,时间久了,他就会分清衣服的反正,并且穿的很好。他也特别愿意干家务,尽管有时候越帮越忙,越帮越乱但是我们总在一边鼓励他。刚开始记录表格时,可可还是要家长不断地提醒,进行指导训练,才达到要求,如如何整理房间的时候,告诉他家里物品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用完东西要放回原位,他的这些物品的“家”在哪里就放在哪里。一旦孩子有了目标,他的动手能力就渐渐增强,拥有礼物时心里充满成就感,从而培养他的自信心,也更加珍惜通过努力而获得的东西。

【评析】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想来个“我自己”。家长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他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动力。家长应抓住这各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我服务能力。抓住孩子的特点,创造机会让孩子劳动,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同时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手,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信心,不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使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自我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表扬激励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收到良好的效果。表扬激励是一剂良药,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持续不断的鼓励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自理能力就会在鼓励中自然养成。一般来说一个好的习惯培养需要98天。自己的事情自己所,以生活中的点滴来引导、培养孩子,给予孩子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13篇:幼儿家教案例

被宠坏的“小公主”

开学初,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有的幼儿能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哭也不闹,可有的幼儿一看到妈妈走了,急着哭了起来,有的孩子被老师抱着哄着也就不哭了,他们能安静下来了,会听着老师讲话了,会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了。有的幼儿却哭个不停,喊着要爸爸妈妈,不让爸爸妈妈走。xxx就是这么一个小朋友。她一进幼儿园就哭闹个不停,拉着爸爸的脖子就是不松手,不让爸爸走。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的,而且在一天的活动中,总是自己坐在一个角落里,饭也不吃,觉也不睡,脾气很倔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家访,从家访中我们了解到xxx小朋友平时都有奶奶带着,爸爸妈妈要上班的,这孩子在家里吃饭都有大人喂着,而且平时大人也比较地宠爱她,养成了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而且听她奶奶和爸爸说这孩子脾气很倔,一不顺心就要发脾气还要摔东西。

二、思考与分析

xxx从来没上过托儿所,也没长时间的离开过自己的亲人。对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自然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有的幼儿开始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独来独往、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新生入园的不适应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

1、客观上陌生的环境带来的压力:全新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作息制度都需要年幼的孩子去快速适应。

2、心理环境的变化:他们担心自己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如吃饭、午睡、小便、穿衣、喝水怎么办?这些是带给幼儿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三、指导策略

针对这些原因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来对待。

1、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我就从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照顾,让他们消除顾虑,安心来园。针对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这一特点,我采取听听故事、做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蹲下身子来跟他们说说悄悄话,抱抱他们,尽量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帮助幼儿消除陌生感,愿意亲近老师,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每天当孩子来园的时候,我就从她爸手中接过孩子,笑眯眯地说:“来,老师抱,老师也是喜欢你的。”带她去好玩的地方,给她玩好玩的玩具,慢慢地这孩子好象平静下来了。

2、我们把孩子的进步及时地和家长沟通,让孩子的家长也能了解孩子的在园的表现,并且有的放失地配合教育,孩子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进步从而愿意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三、建议:

告诉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轻松入园,给幼儿一点心理上的准备。

1、刚入园的孩子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要把他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担心父母不喜欢他,不要他了。因而,告诉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仅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还要让孩子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是想让自己交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本领。初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就要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用小勺吃饭,会正确的咀嚼、吞咽;大小便会告诉老师;会自己穿脱鞋子,有良好的午睡习惯等等,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孩子因不会或不甘而造成不必要的忧虑和紧张。

2、让幼儿学一点交往技能。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中心的特征十分明显,加上又是独生子女,与同伴交往能力差。有的争强好胜,有的胆小怕事,有的看见滑梯等运动器械上有其他孩子,就不敢玩。因而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应有意识多让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在交往中,帮助孩子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如告诉他想玩的玩具在别人手中怎么办?别人碰了你怎么办?等等。注意要正面引导,那种“谁打你,你就打谁”的方法不可取,容易造成孩子是非不明,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3、分别时坚决果断。送孩子入园时,家长要与老师密切配合,统一思想,减少孩子不切实际的期盼。家长送孩子入园后,要果断离开,不能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又回来,与孩子相对泪汪汪的。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会让孩子以为只要一哭闹,大人就会满足要求,这样也会延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

匹诺曹

案例描述:

班上有个孩子经常说谎,有时还会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于是,我把幼儿的这些情况告诉了他妈妈。

于是,那个妈妈对他的孩子说:\"小朋友千万不可以说谎喔!说谎的人鼻子会变得很长,像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说谎就是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幼儿偶尔说谎,人们还能容许,但经常说谎总会令人不快。幼儿的说谎问题已引起了众多幼教工作者的关注,有些家长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孩子品质变坏。说谎原因多种多样,有来自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也有的是由环境和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也可能大人说谎小孩受其影响而染上恶习的。因此,幼儿说谎,如果问题在于大人,大人应当\"三思而行\",问题在于幼儿,大人只要给予必要的正确教育,并且身体力行,问题不难解决。

反思:

突然想到:其实当她如此对孩子说的时候,不也正是在说另一个谎言吗?

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我在想:有时候我们在从事一些教导或规劝时,是不是也曾犯了类似的毛病?是不是用谎言教导谎言?我有没有犯过类似或比其更严重的错误?我不由得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行。或许有过,或许没有,自己似乎从没注意过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这刹那间的顿悟,我相信还来得及,毕竟还有几十年的教育要

从事,要继续。

当我在师范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范\'也。\"那时,我只是从理论上知道\"师范\"的大意。今天,我真正领悟到了\"师者,人之楷模也。\"一件小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足可以影响一个小孩,教师这职业是神圣的,是崇高的,是伟大的。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更要注意那些不经意间会犯的错。做教师的不仅要会学习,更要会反思,也要会反省自己。假如,今天没看到这段话,假如看到后没有多加考虑,那么,明天,我会不会成为这段话中那孩子的母亲呢?答案是:很有可能。于是,我明白了:在言谈之间需要常保持智慧和清醒,特别是在教育孩童之时。

到底该怪谁

一天下午外出开会时,我接到一通怒气冲冲的电话。电话是一位家长打来的。原来他的 女儿今天一放书包,衣服没拿就急匆匆的冲出教室跟爸爸回家。路上小姑娘一句话也不说, 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爸爸看了觉得不对劲,就问女儿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被老师 批评了?还是被小朋友欺负了?女儿什么也不说只是摇头。回到家爸爸觉得女儿身上味道怪 怪的,脱下女儿裤子一看,原来小便小在身上了。于是爸爸打电话给了班主任F老师(两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想跟老师打个招呼——女儿胆子小,什么事情都不敢说,希望老师多关心一下。可没想到接到电话的F老师听了家长的话说:“我不知道,下次小便要对老师说。”家长听了很恼火,打电话给我(F老师是我的搭伴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出了什么事老师竟然说不知道,太不负责了!你们幼儿园老师怎么当的?一句不知道就没事了吗?”听了家长的反映,我马上安抚家长,表示一定会查清楚事情的原由,给家长一个答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第二天我找到了该搭伴教师,该教师一脸无辜的对我说:“昨天你不在,我一个人忙死了,真的没注意到,我接到他的电话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二、反思

在幼儿园,家长工作是幼儿教师整体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它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经 验的要求很高。对青年教师来说,这种要求更甚。我们中班年级组的青年教师特别多,12名教师中有7名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有干劲,但因为教龄段,缺少经验,方法。尤其在家长工作方面,十分胆小被动。因此,家长工作日益成为她们的“心头之痛”。 主要有两种表现:

1、怀疑与退缩。一些青年教师觉得自己刚刚毕业,没有经验,家庭育儿经验更是缺乏,因而总怀疑自己说的话家长是否愿意听,自己提出的要求家长是否愿意照着做。这些潜意识中

的想法在行动上表现为,在与家长实际接触中不知如何说活,甚至还未开口脸就先红了,或者尽量避免与家长打交道。

2、定位不准,难以获取信任。由于没有做家长的体验,体会不到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情和爱,因此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怨言:“某某小朋友的家长真难缠,今天孩子离园时有点不高兴,便夹兴师问罪,怀疑孩子在幼儿园是不是吃了什么亏”;“某某家长更厉害,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受了点委屈回去告状,已经跟她讲清事情的缘由经过丁,还要叫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寻根究底,好像天底下只有他家孩子最宝贝似的,烦死人了”„„青年教师遇到此类问题时,情绪易激动,不能冷静地从家长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又不善于与家长及时沟通,所以常常会因误解而导致家长不满。

三、调整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克服自身不足,发挥自己的有利因素,更好地与家长协调,提高家长 工作的实效呢?针对我们中班组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利于非式教研活动15分钟定期培训,由成熟型教师轮流介绍自己的家长工作心得,从聆听成熟型教师的一个个家园关系案例中分析,摸索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措 2.师徒接对,答疑解惑:通过组内成熟型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师徒接对互助,在实际工作 中给予青年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

3、开展“提高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专题研讨,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给青年教 师提供家教指导的理论支撑。

四、启示

需要加强青年教师家长工作的几个能力:

l.反思能力:面对家长的不信任,青年教师也要进行深刻反思,是否因为自己在工作中不够主动,是否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是否自己没有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等。反思自己才能发现存在的不足,才能有针对地锻炼自己, 完善自己。同时,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向他们学习做家长工作的技巧,迎头赶上,相信会赢得家长的信任。

2.抗挫能力: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在处理家长工作中难免会有不足,这是构成青年教师家长工作失利的内因;而来自家长方面的挑剔、对青年教师的不信任是构成青年教师家长工作失利的外因。面对挫折、困难,青年教师要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面对困难迎头赶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赢得家长的信任。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青年教师只要具备了这种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就一定能出色地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对你刮目相看。

3.交往能力:幼儿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教育孩子,还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家园配合才能更好地使孩子获得发展。和孩子打交道是一门学问,和家长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青年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带着消极情绪面对家长,用词都要经过反复斟酌。要善于捕捉家长随意中说出的话,即使发现家长对自己有误解,也不要盲目地否定自己或对家长产生戒心,应了解家长的心思,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时机,与家长开诚布公地交流,才能让家长更多地了解老师,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总之,家长工作是细致、耐心、持久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认真对待。即使面对家长的不信任、不理解,但我坚信,真诚是解除误会的良药,只要我们是以诚相待,遇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用宽容的心态给家长逐渐理解自己的时间,以爱心去面对每一个人,以教育技能技巧去引导家长,相信家长会放心地将孩子交到年轻老师们手中的。

第14篇:成功家教案例

成功家教案例—惠州市家教中心

辅导学员:初二张学员 辅导科目: 数学, 英语, 辅导时间:3个月 辅导频率:一周三次 辅导教员:郭教员 个性化分析

初次接触该生,以及与其家长交流后发现,这个男生最大的特点是“脑子聪明但不用心”,这也是很多初中年龄段男孩子的通病。此外,他还很沉迷小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 在科目方面,数学基础一般但是脑子灵活,最大的缺点是不细心,经常在考试中丢不必要的分;英语方面基础极差,亟需提升基础,培养兴趣。 辅导方案

与家长进一步沟通后我回家自己做了一份辅导计划并与家长达成了一致,和家长一起配合,希望给孩子能有一些帮助。 和大多数的大学生家教一样,我也是先和这个男孩子打成一片,尝试与他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篮球和小说。我发现他的内心并不排斥我这种比他大六七岁的人,反而和我很要好。这也方便让我展开进一步的教学。

我的辅导时间是暑期每周五天,上下午。为了在态度上让其有转变(孩子很爱赖床并且父母也叫不起),我一般很早到他家里,并且以开玩笑的方式呼唤起床,效果也很好。教学计划也很清楚:上午英语,下午数学。在上午的阶段主要是狠抓基础,将初中课本的单词抓牢,辅之以语法和语感的建设,并且训练听力和一定量的题目,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空闲时间奖励”(这对爱玩的他很有吸引力。)下午的数学上课之前我都强制要求他午睡,时间保持在三十分钟左右,保证下午不瞌睡、保证学习效率。针对初二数学的特点,我分为授课、分析核心题、题量训练、总结反馈等环节,并且重点解决其粗心大意的毛病。 在集中训练了一个暑假和开学部分时间后,孩子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学习态度上和整个人的自律性上,成绩当然也有明显提升。在几周之后家长的来电中得知他每天还坚持午睡并且逐渐加强锻炼、减少电脑游戏的时间,同时还在校报上发表了作文,我也非常欣慰。 辅导效果

1.成绩方面:排名从班级末位前进到中上游,并且学习态度改观很大。英语方面提分37分(97至134),数学百分制达到85+ 2.性格方面:周末的时间里不再宅着玩电脑,而是运动+看我推荐的书籍 3.与家长关系方面:叛逆的性格有改观

4.与我:经常电话交流,保持联系并且向往大学生活

第15篇:家教案例文档

家教案例

别迁就孩子的坏习惯

小孩子还不是很懂事,总是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养成一些坏习惯。这些坏习惯可能很小,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忽视,就算父母发现了,也常常会觉得孩子还小而总是迁就他们。但是,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可就很难修改了,如果爸爸妈妈不帮他们改正,这些坏习惯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多留意一下孩子的生活,来看看日常中常犯的四大坏习惯,您家宝宝有吗?

孩子常犯坏习惯一:打断你讲话

女儿在学校里里得到老师表扬了,回到家里就飞快地跑到妈妈面前:“妈妈,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妈妈正在接一个重要的电话,马上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出“嘘”的动作,暗示女儿不要吵了。女儿一看妈妈没有像之前一样高兴地表扬她,生气地抢过电话,狠狠地把它挂断了……

小编点评:有时候孩子遇到好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感觉他是拥有特权去取得别人的注意,而且如果爸爸妈妈实在有事没有理会他了,就像童童一样,会生气地想尽办法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解决方法: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可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了。改正孩子这个坏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知道,如果随意打断爸爸妈妈的讲话,他的目的会很难达到。在孩子跑过来缠着爸爸妈妈讲话时,爸爸妈妈先不要太过积极地回应他,在旁边找一个地方让他保持安静,或者给他安排其他活动,等自己结束讲话的时候才允许他开口,再慢慢地教导他,告诉他:“大人说话的时候不能随便打断,这样是不礼貌的行为,老师会批评你的!”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算再兴奋,也会约束好自己,耐心地等爸爸妈妈讲完话了。

孩子常犯坏习惯二:装作没有听到你说话

女儿一回家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妈妈正忙着做晚饭,这时候门铃突然响了,妈妈停不下手里的家务活,对她说:“童童,妈妈手脏,你帮妈妈开一下门吧!”过了一会儿,门铃还在响,女儿像是没有听到妈妈的话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动画片……

小编点评:爸爸妈妈总是希望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行动,并且不断地给孩子重复或提醒孩子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但是,爸爸妈妈的“啰嗦”时间久了,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感觉,甚至不留心爸爸妈妈所说的话,假装没有听见等等。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长期不改正,他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更不会尊重别人了。

解决方法:孩子慢慢上大,爸爸妈妈要尽量给他一点空间,不要什么事都看着他指导他去做,减少孩子对父母命令的厌烦感。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用心地指引他,不要远距离跟孩子说话,走到孩子前面跟他说清楚你的要求,让孩子没有机会耍小花招。而且日常跟孩子聊天的时候,要教育他:“当爸爸妈妈跟你说话的时候,要看着爸爸妈妈,而且要回答,这样做才是好孩子的表现哦!”

孩子常犯坏习惯三:态度轻浮

吃晚饭的时候,女儿喜欢拿着勺子玩“调味”,把各种蔬菜和酱料都放进碗里乱搅,妈妈板下脸说:“童童,乖乖吃饭,别浪费东西!”没想到童童一点也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朝妈妈做鬼脸,故意扭着身体大力地继续搅拌她的“料理”。

小编点评:调皮的孩子经常会试探性地去挑战爸爸妈妈的底线,他们的目的是要测试一下父母的反应,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反而会变本加厉。很多爸爸妈妈会认为这是小孩子喜欢玩,也就没有重视,但是,如果纵容孩子的坏习惯,长大后他可能会用“挑衅”态度对待他人,也很难跟别人好好相处。

解决方法:让孩子改正态度轻浮的坏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比如孩子在玩“调味”而且不听话的时候,妈妈可以先冷静下来不理她,自己安静地吃饭,孩子一个人玩了觉得没意思自然会停下来。等到吃完晚饭后,可以把孩子叫到身边,告诉她:“童童今天吃饭的时候对妈妈的态度是不对的,下次再这样,妈妈就再也不理你了!”

孩子常犯坏习惯四:夸大事实

放学了,妈妈到幼儿园接孩子,发现孩子正在指手画脚地跟小朋友吹牛说:“我们家的房子有这么大,有十个房间,还有一个大大的车库……我爸爸有两辆车,一辆是奔驰一辆是宝马……”周围的小朋友都羡慕地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小编点评:很多家长觉得小孩子喜欢吹牛没什么大问题,说明他想象力丰富,能够自己编故事,长大后可能更聪明。但是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发现吹牛能让自己感觉舒服,像孩子一样能引导小朋友的羡慕,他就会养成经常吹牛的坏习惯,甚至学会撒谎推卸责任等。

解决方法:一旦发现孩子有吹牛的习惯,爸爸妈妈就要马上采取行动,想办法让孩子明白撒谎的坏处。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如《狼来了》、《木偶历险记》等等,告诉孩子,如果喜欢吹牛撒谎,就会像放羊的孩子和匹诺曹一样受到惩罚哦,让他知道吹牛是要付出代价的。当孩子撒谎的时候,比如孩子的妈妈应该在回家后跟孩子说:“妈妈刚才发现童童在跟小朋友吹牛了,如果小朋友来我们家玩,发现童童说假话,那他们以后就永远不会跟童童玩了,童童想不想没有朋友呀?”让她明白大话讲多了,不仅自己的目的没办法达到,而且别人也会不再相信他说的话。

爸爸妈妈赶快审视一下,您家的孩子有没有跟童童类似的坏习惯,如果有的话可要及时地帮他改正呀!让孩子从小就形成文明有礼貌,而且诚实友善的好品质,健健康康地成长!

2013.3.29

第16篇:家教案例71

家教成功案例

现如今很多家长在为如何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的问题上犯愁.现在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希望将来能成才,特别是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就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我们到底要把孩子教育和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关键的问题,我们家长首先要弄清楚,不然会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且培养出的结果可能让大家大失所望。

有专家说过:中国的家庭教育缺少高素质的家长。这说明我们家长的育人水平还有待提高。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达到和学校教育高度的一致性,老师要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家长也要有良好的育人素养。家长的育人水平是可以通过教育读物自学的。在教育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家长与家长的经验交流等等来解决。

在此,我想通过我教育成功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一个孩子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可以从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比如:他是否能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字迹是否工整,不需要家长陪同自觉的学习,爱惜书本和学习用品等等。

有时,我碰到一些与女儿同龄孩子的家长,会听到他们在抱怨自家的孩子每天的回家作业的量并不多,却要到很晚才能完成。这使我想起的我的女儿刚开始学习时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于是,我想到一个方法,我先告诉她每门功课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再在孩子每门功课的作业本上写上她做作业的时间和完成时间,然后与老师沟通好共同来监督和督促。时而久之,她改掉了磨蹭时间的坏习惯。

我还记得,女儿初上一年级时我常告知她:“一个学生是否爱学习只要看他的书包里是否整洁,书本是否完整,爱学习的学生也会爱惜书本,同时也会爱惜其它的学习用品”。至时至今,我的女儿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我感到很欣慰。

优良的学习习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多与老师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常言道:环境造就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每个家长应该做到的。良好的环境并非一定是建立在经济条件上的,很多的优学生也并非来自富裕的家庭。所谓的良好环境是指给孩子安静、和谐、文明的环境。

现如今的家庭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一些家庭的娱乐生活也丰富了起来,有些家长会经常在家中打打麻将和扑克牌。这种行为有很多家长都不以为然,其实你既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同时也给你的孩子在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榜样,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父母尤其应当注意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孩子做出示范。

三:和你的孩子做朋友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哪家的孩子得了忧郁症,哪家的小孩离家出走、哪家的孩子自杀,看的让人触目惊心。我想原因应该有许多种,其中缺少沟通应该是主要原因。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学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平时休息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和他们一起看小人书,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认同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和孩子一起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家长不要把他们当小孩,家里发生的小事也可以和孩子商量,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与大人是平等的,让孩子在心理上感觉和家长之间没有距离感。渐渐的,孩子什么话都愿意和你讲。

如果,家长都能做到这几点,我想每个孩子都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的。

四:不可忽视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家长要充分认识“德是为人之本”的道理,“重智轻德”的教育是教育道路上的致命错误,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在做人的基本原则上栽跟头,我们家长在注重孩子的学习时千万不可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杀人犯”马加爵是众所周知的十恶不赦之徒,他的故事可以作为我们家长的教育案例。我们要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懂得去关爱别人的人就应从小抓起。

愿我们的家长能多花点精力在创建一流的家庭教育上,让幸福永远围绕在孩子身边,多些快乐少些烦恼。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

成功的家教案例

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人逻辑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博闻强记,但不善于融会贯通,有的人虽然记忆力差,但能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并思考;

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是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

因此,作为父母,应客观而清醒的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成功得喜悦。请看以下几则成功的家教案例:

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quot;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他找到学校:“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这位医生检查后说:“里面的脑子坏了。”恩格尔告诉爱迪生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爱迪生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开始阅读《英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大部头著作。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寒,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12岁那年到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经过长期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最著名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

知子者莫若父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了解孩子的潜能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只有在了解孩子的情况下父母才可以作出明智的决定。试想,假如爱迪生母亲不了解儿子,轻信恩格尔先生的胡言乱语,将儿子痛骂一顿后送回学校,人类历史上不就会少了一位大发明家吗?

我国有位著名作家,中学时数学成绩竟得过零分;一位杰出数学家,却因呐于言语而不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浙江海宁曾有过一位农家女孩,上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发现,她对任何乐曲能“过耳不忘”,只要听一遍,就能当即在风琴上演奏,而她在这之前没有得到过任何音乐训练,但她的学习成绩却很普通。我有一位朋友,他可称得上是一位语言大师、社交天才,但他的乐感差得惊人,哼一句最熟悉的歌词,也总是五音不全。人的智力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而性格、兴趣、意志、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则更是七彩纷呈,难辨高下。作为父母,必须努力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其优势与弱点,这是成功教育的基础。

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势,甚至对自己孩子失去信心,这是许多父母容易犯下的大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称职的父母必须独具慧眼,把握孩子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

成功的阿甘

阿甘出生于40年代,智力低下,智商只有75,并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阿甘母亲并没有对阿甘失去信心。她给他穿护腿,处处关爱他,从不批评他的想法。别人骂阿甘时,她总能为阿甘撑腰,有时干脆地说:“愚蠢的人就是要干愚蠢事!”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阿甘一天天长大了。当他拿掉护腿后,他跑得飞快,这使母子俩非常高兴。读中学时,“飞毛腿”阿甘加入了橄榄球队,后来得到体育奖学金进入大学,成为全美橄揽球明星,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大学毕业后,阿甘入伍参加越战并成为模范士兵,约翰逊总统亲自授予他荣誉勋章。在部队医院养伤时,阿甘学会了打乒乓球,回国后,他教医院中其他退伍士兵打乒乓球,以鼓舞他们的士气。以后,阿甘加人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还受到了尼克松的接见。阿甘为兑现对死去的战友的承诺,买了一条捕虾船,不料生意就此兴旺起来。他还买了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虽然他以为那是一家果品公司。母亲死后.阿甘浪迹天涯,徒步横穿美国,引发了全国性的慢跑时尚。

成功的家教案例 1

发表时间:2010-8-10 15:06:38 访问次数:645

成功的家教不在于家长的“学历”,而在于能否有主动的教育“意识”

——开发区第九中学家长学校

倪廷贵

人们一提到家庭教育,往往会把羡慕的目光投向那些学历较高的家长们,其实并不然;笔者所要介绍的这位家长,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典型农民文盲,就连元角分的钱币也得凭模样来辨别。他在七十年代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曾经当过饲养员;他大字不识,大理论也没有,确有着充满 “智慧”的教育意识。

一天,他叫着自己上小学的儿子一块到自家的田园里摞菠菜,指着自家菜园里长势良好的菠菜、大葱对儿子说:“你看咱家的菠菜、葱长得多好,你再看周围邻居的菜园,有谁能赶上咱家的?父亲指着各家各户的菜园让儿子看。你知道咱家的菜长的为什么好?用心拨弄;孩子,上学也是这个理,只要用心学习,就能学好!。。。。。。”这种朴实的情境教育着实让孩子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一个冬天的早晨,贪玩的儿子又跟着父亲到生产队 “牛棚屋”看父亲喂牲口,见父亲特意从深水井里提水饮牲口,不解的问父亲:“什么意思?”父亲说:“水缸里的水结冰了太凉,牲口喝了会对胃不好,人喝凉水会肚子痛的,牲口和人一样,冬天深井的水是温热的;”说着还特意让孩子把手放到水桶里感受一下温度,。。。。。。对牲口饮完水喂完草料后,父亲又把牛等牵到棚外阳光处拴上,边用扫帚扫着牛身上的毛发边说:“喂牲口也要用心,饮水、喂草、晒太阳、扫毛发,垫牛圈都对牲口有好处,你看咱们队的牲口长得毛色有光,多好,没“受屈”,其他生产队的牲口都刺着毛长,一看就知道“受屈”了。孩子,不管干什么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上学也是这个理,你爹没文化,只会种地、喂牲口,特希望你能用心学习长大了能有出息……。”

大字不识而憨厚的农民,没有文化没有理论,仅用浅显易懂的道理,将朴实的期望赋予给孩子一深刻的心理暗示,其超前的教育意识;着实能让孩子悟出深刻的道理,真可谓是情境教育的典范。

当年的父亲虽不在人世,可当年的那个孩子,今天已是北京工业大学的硕士生导师。我敬佩那位父亲,更欣赏那位当年的孩子;作为教育职责,送给家长们一句话:“成功的家教不在于家长的学历,而在于能否有主动的教育意识——用心做事!”

第17篇:家教指导案例

家教指导案例

——戚浩和爷爷的转变

大5 王微

背景: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正是孩子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个性,那么将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种现象,孩子是家中的宝贝,祖辈宠爱导致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行为习惯欠缺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现就本班幼儿个案分析谈几点认识:

我班的戚浩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位幼儿: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一直以来由爷爷、奶奶领养,缺乏父母的爱。从而养成顽皮好动、攻击性强,他喜欢找同伴一起活动,却又不善于与人相处、合作,还喜欢做一些让大家都非常棘手的事。在班里总会因为他让我们耽误很多时间来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这让我很苦恼,针对这个问题,我对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案例一:

午睡前,老师请小朋友排队去上厕所,他也去了,池亦何因拥挤不小心推了 他一下,他转过身就把池亦何及后面的两位小朋友都推到了,小朋友来告状戚浩又推人了,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先推我的”。 池亦何立刻说:“我给他说对不起了。”我对他说:“小朋友都看见了,池亦何是不小心碰到你的,而且,他也给你道歉了,你可以说声没关系多好呀,为什么还要去推别人呢?”我生气地看着他,可他低着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反思:听着戚浩理直气壮的话,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他并没有认可我的话,只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畏,没有反驳我。看着戚浩,我想,我平时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与同伴友好相处,看来,是失败了,戚浩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的错,他的行为带有攻击性,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一点点损害时,他便采用报复行为。我试问我自己:我们的教育那点出错了?忽然间我发现,平时我们只注重视说服教育,告诉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忽略了一个问题,让幼儿把知与行联系起来,说得和做得要一致,不然孩子满口答应,但不能落实到行动中,同样是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导致幼儿只会说什么和小朋友团结友爱、友好相处、互相谦让,而真正遇到问题时就不像说的那样了,还是自己了利益更重要。

针对戚浩的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戚浩在幼儿园的表现,并给他们好的建议,提醒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刚开始,他的爷爷却有些不以为然,说:“小孩子打架嘛,很正常呀,平时戚浩常回家说某某某打我了。老师你也不用太大惊小怪的了,而且,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你太软弱就会被人欺负的。”我心里也有些不悦,怎么有这样的家长。结果,这次谈话不欢而散。 反思:戚浩为什么会这样呢?与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父母的离异,给孩子带来心里创伤。爷爷奶奶看到孩子就有一种补偿的心理,再加上他们在生活中的感悟认为“人弱被人欺,马弱被人骑”错误的教育思想,教育孩子时往往情感战胜理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还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别人欺负你,你必须还手。所以这类孩子“自我中心”意识非常强,而且带有很强的攻击性。 案例二:

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戚浩和钱君彦发生了矛盾。小朋友跑来告状,老师戚浩被钱君彦推倒了,一会儿,戚浩哭着跑来对我说:“王老师,钱君彦打我了!”我一看,还真是头上还有个小青包呢。原来,滑滑梯时,排在钱君彦后面的戚浩不耐烦地用脚蹬了钱君彦,于是钱君彦便推了戚浩,头撞到了玩具壁上,结果碰了个小青包。我不禁有些失笑,今天总算是遇到对手了。由此看来,幼儿园像戚浩这样的小孩子还不少呢。我摸摸他的头,对他说:“痛吗?戚浩哽咽地说:“嗯,痛的。”我灵机一动,这正好是教育戚浩的一个契机。我对他说:“看吧,今天的钱君彦就是昨天的你,你也感觉到被人打很疼,老师会批评他的。不过,别人打你都很疼,你打了别人,别人也会很疼的,对吗?”戚浩想了想,低下了头。

离园时,我抓住这个契机与戚浩的爷爷进行了谈话。他的爷爷看见孩子头上的青包,心痛得不得了,气冲冲地质问我:“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老师,孩子怎么弄坏了?你们一定要给我负这个责任,是谁打我们家弟弟的?我要找他们家长评理去,太不象话了!”当听完我给她讲了事情的经过之后,我又反过来问她:”你也觉得钱君彦不对,是吗?我也觉得钱君彦做得不对,但是为什么平时戚浩打了小朋友你们就觉得无所谓呢?钱君彦做得不对,我们肯定会教育的,但是,就是因为平时戚浩爱动手,所以,才会发生今天的事呀,戚浩以这种方式和别人交往,是会吃很多亏的。孩子以后毕竟会离开父母的保护,会融入到社会当中与人相处,因此他必须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如果从小不纠正他的坏习惯,对他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的这些话让戚浩的爷爷发了好一会呆,然后拉着我的手说:“王老师,其实我也知道戚浩有许多坏毛病,我们只想着不让我家弟弟被人欺负,今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我们一定配合老师好好教育孩子,只要对戚浩有好处,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的启示:

1、幼儿园像戚浩这种孩子每个班都有,具有普遍性,而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群合作、讲礼貌、守纪律、诚实、谦让、爱护环境等良好的社会行为,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所以对幼儿的教育是全面的、综合的,而不是单

一、简单的。

2、家园沟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教师以真诚和耐心来搭建沟通的桥梁,加强家园沟通。在家园沟通的同时让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幼儿园的工作有了家长的配合、支持,工作开展起来才更加顺利、完善。幼儿园的教育要做到随时与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点点滴滴,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3、孩子的一种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也不能单靠

一、两次的活动就能够立杆见影,一劳永逸的,它需要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家长、教师、社会,是教育的金三角,三者的关系密不不分,三者又相互作用。

200

9、4

第18篇:家教指导案例

小学生家里时间的合理安排

背景:

孩子马上要入小学,上一年级了,不少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对此,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计划做事甚为担心。为了家长的需要,我们班举办了一次妈妈沙龙活动。活动旨在让妈妈们提出困惑、集体商量、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为目的,增强家长的时间观念,为孩子入小学作准备。

案例:

一、主持者提出本次活动的目标及活动流程

主持者:今天请家长们来,主要是针对自己的孩子在时间安排上有些拖拉,做事没有计划性的问题,请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点,以及商量出一个在家里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一个计划。

二、将妈妈们分成三组,以组交流,得出商量的结果

1、主要交流的内容是:

*晚上的时间应如何来安排?

*早上时间比较紧,怎样合理安排,上学才不会迟到?

2、主持者以一位小学生妈妈的身份谈出自己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三、交流商量的结果

主持者将家长们交流的内容做好板书,最终大家一致同意这样的安排较合理,可以尝试。

晚上时间安排:

1、孩子回家先做作业,吃好晚饭继续作作业。

2、做好作业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电视,课外读物,画画等做幼儿喜欢的事情。

3、每天保证8点30分准时睡觉。

早上的时间安排:

1、每天6点30分准时起床,做好洗漱工作,整理书包工作。

2、7点15分左右吃早饭。

3、7点40分左右上学去。

反思: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这次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沙龙活动非常好,能抓住他们当下最困惑的问题并且帮助解析,为家长所急,解决大家当下最关心的问题,为家长办实事。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开展。

第19篇:家教指导案例

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市街幼儿园凌瑗

家教案例: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的家教指导

指导对象:越越的家长

指导时间:20

13、

3、1

3指导地点:越越的家

面临的问题:

事件一:

图书角里,越越和晨晨为争夺一本图书相持不下,一个皱着眉,一个鼓着嘴,谁也不让谁。很快有人“请”来了老师。老师说:“一本书,两个人都想看,怎么办?”越越和晨晨都气鼓鼓的,不吭声。一旁早有人抢着回答:“一起看!”老师笑着说:“嗯,好办法!”于是,晨晨放下了书,说:“给你看吧。”越越拿过书,说:“本来就是我先拿到的。”„„ 事件二:

这天,从室外活动回来,孩子们各自搬小椅子到坐位上去,越越和佳佳的手同时放上了一只椅子。越越说:“是我先拿到的,是我的。”佳佳说:“不对不对,是我先拿到的。”两个人谁也不让谁。这时,越越说:“妈妈说大的要让小的。我是弟弟,你长得比我高是哥哥,你要让我。”„„

状况分析:

1、越越虽然是一个大班幼儿,但是在交往方面依旧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的考虑往往是与自我优先、自我享乐联系起来的,在和同伴的相处中还是首先会考虑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因此,“争抢”就成为了他们达到目标的最直接的方式。

2、越越妈妈日常所作的一些不十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他建立起“大的让小的”的道德认识,进而转化为了他不让座的理由。对于幼儿来说,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处理矛盾的方法,并不是同伴间交往的最佳方式,因此对于幼儿的交往行为的发展是不利的。

3、家长三代人一起生活,祖辈的宠爱使孩子变得更加自我中心,在交往中呈现出小霸王的状态。

预期的目标:

1、帮助幼儿逐步地改掉“争抢”的不良行为,能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2、掌握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前的准备:

1、查找相关的幼儿交往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

2、和越越家长联系,预约好家访的时间

概要介绍及精彩部分介绍:

活动一:交流谈话,改变观念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孩子行为的背后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选择来到孩子的家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家长了解:

一、良好交往能力与幼儿终身发展之间关系

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基础。只有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摆脱对成人的依赖,真正地独立面对未来的生活。

二、良好交往能力的养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家庭是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第一场所,因此,家长担负着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重任。 而幼儿交往能力差很大程度上与成人的溺爱,过度的保护有关。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并参与到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去。

通过这次的交流谈话,我们明显的感到,越越的家长开始重视起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并且开始积极地和老师交流,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我们的家教指导初见成效。

活动二:解惑答疑,分享方法,

面对孩子身上的问题,家长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到底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呢?为此,为了解决家长的困惑,我们也向家长介绍了一些培养的好方法。

一、互动谈话,明辨是非

当孩子出现“争抢”等不良的交往行为时,家长可以及时地与其谈话,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帮助他学习明辨是非。

(二)趣味故事,转变行为

给幼儿讲述有关的童话故事:《蚂蚁搬家》、《拔萝卜》、《三只羊》等,用作品中生动、鲜活的正面人物教育幼儿要互助互爱。 让幼儿明确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学习团结合作。

(三)快乐游戏,学习交往方法

拓展游戏空间,丰富游戏材料,并有意识创设一些游戏的情境,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唤起类似的情绪体验,进而学习一些良好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四)鼓励表杨,榜样引领

看到孩子进步,就及时表杨,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鼓励孩子继续进步。此外,作为成人,我们也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幼儿以正面的榜样引领。

(五)同伴互助,友好交往

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和同龄孩子交流和交往,鼓励同伴之间互帮互助,互相谦让,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获得快乐的道理。让同伴间建立起浓浓的感情,让孩子懂得同伴间友好交往的重要。

三、家园合作,实践指导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钩的情况下,教育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指导家长,展开了实践的尝试。

第一个月:

1、观察孩子“争抢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原因,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2、和孩子谈话,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容易产生的不良后果。

3、鼓励和表扬会谦让和协商的孩子,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

第二个月:

1、多和老师交流,学习幼儿良好交往行为的培养的方法。

2、购买一些和朋友有关的故事书,让孩子听听讲讲朋友间友好相处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家里开展一些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些合作和协商的机会,掌握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观察幼儿的行为,看到幼儿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其进步。

第三个月:

1、解惑答疑,继续请老师出谋划策,为幼儿提供一些交往的机会,并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学习榜样。

2、多创设一些外出机会,借助同伴的影响,让幼儿听听看看其他同伴的交往,通过比较,明确自己该怎么做。

3、开展“今天你真棒”记录活动,让孩子每天记录自己的好行为,强化孩子好的交往行为。

活动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越越不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变得大方了。他也会从家里带来图书、玩具等,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和小朋友之间的争执、争抢也明显的减少了。但是偶尔还是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同伴产生一些小争吵,但是,很快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解

决矛盾。由此可见,对孩子交往行为的培养方法是得当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一些良好交往行为的形成的。但是良好交往行为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活动反思与总结:

良好的交往能力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是人与人相处的必要前提,是人今后在社会生存的重要手段。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相当重要。正如著 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态度: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不是在一个活动中或一朝一夕中养成的,它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乃至整个学习生活,更关系到孩子的家庭生活。因此,我们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积极地指导家长,家园合作来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能力,让孩子在和同伴友好的交往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小播种下良好交往的种子,将会获得百分百命运的收获。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指导家长,注重孩子良好交往能力的培养,相信:明天养成良好交往能力的孩子将终身受益,积极指导的家长也将收获感谢!

第20篇:家教案例 Word 文档

家庭教育案例

养成良好习惯 完善美好人生

有专家说,学习学习学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今天你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习惯会来养你;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最多只能拥有一份工作,而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他拥有的可能更多。

现在有家长很重视孩子的习惯。他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孩子入学后,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另外也有很多家长漠视孩子的教育,或不知如何教育,以至于孩子从小什么习惯都不好。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孩子五岁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他的今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教育孩子养成读书习惯是从一岁左右开始的。早就了解到读书会得益于孩子一生,有人说,孩子应从出生时就开始进行读书,当然是读给孩子听一些歌谣童谣等,如果第二天才开始,就晚了一天。一岁开始就已经晚了。如果入小学了,还没有读书习惯,那就更晚了。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应从小、从早开始,越晚越不易养成习惯。

在孩子一岁时,我就给他买了一些彩色硬质认物书,内容有动物类、日常用品类等,孩子那时还不会说话,我就指着书上的图给他说,不管他能不能明白,都说给他听。当然时间不能太长,几分钟就可以,但要坚持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读给孩子听或认。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三岁了,仍然在读书。一般我会利用晚上睡觉前跟他一起读,一起分享书中的简单故事(我们会随故事情节一起哈哈大笑,会为故事中的不幸而悲伤)。有时读完一两本小故事书还不满足,还要接着讲,否则就会央求我再讲,直到他进入梦乡;有时我抽不出空给他读时,他就会自己边翻着书边说着书上的简单语句(读的遍多了记住了)。到现在为止,他读的书不知有多少本了,除了读自己买的书以外,我还为他办理了绘本馆的借书卡,利用星期天带他去绘本馆借书、读书。当然,要在孩子想读的基础上,不能强逼着去读,时间也不要太长,否则,孩子的兴趣会被打消的。 我会坚持让孩子一直读下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除了读书以外,我还在生活中的细节上利用许多机会教育孩子,能把孩子的积极情感较好的调动起来。这样,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感情的培养就会比较容易。

我家里有一部老人手机,号码按键大并且会发出号码声音。孩子对这部手机很感兴趣,有事没事总是爱摆弄着玩,在奶奶的指导下,孩子认识了0到9这十个数字。他还爱吃

数字形状的饼干,由此更加深了十个数字的印象,并且由此记住并会自己拨家里所有人的电话号码。另外,在吃东西时,如水果,我会让他说说有几个,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出去散步时,我会有意识的引导他看一些门市招牌,教孩子在无意识当中认字不失为一种识字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我还注重了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但凡他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我只做好安全工作。如自己玩过的玩具自己收,如果他不收,我就会说不收起来玩具会哭的,下次它就不跟你玩了,然后他就会把玩具收起来。还有学着自己吃饭,吃完饭后鼓励他收拾小凳子、自己上厕所、垃圾扔到垃圾篓等。

点评:

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不要小瞧了他们,我们应该鼓励他,相信他,只有在家长不断地提醒下,他们才会养成习惯。读书,从早开始;自立,从自理开始,从小事做起。在细节上利用机会教育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家教案例范文.doc》
家教案例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