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时教案范文

2022-10-04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数学第十册教案第54课时

第54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9~23题。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怕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

2、让学生回忆一下例6的解法,教师略另小结。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的第20题。

(1) 学生读题。

(2) 教师提问:谁能用线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指名学生画出线图,其它学生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根据问题,第一步先算什么?怎样列式?

(3) 让学生自己完成。

(4) 集体核对批改。

2、做练习十四的第21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3、做练习十四的第22题。

三、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

21、

22、23题。

推荐第2篇:数学活动教案一到五课时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比一比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感知物体的高矮,通过目测比较高矮,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能对3个物体进行高矮的排序,并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通过目测比较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三、教学难点: 学习高矮排序,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2、引导孩子了解正确的比较方法

(1)师:这个学期,我发现好多小朋友都长高了。大家看一看、比一比,他们俩谁高,谁矮?(孩子们反馈:没法比、不公平)怎样比才公平呢?(都站在地上比,甲高、乙矮)

师: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2)师:你们确定甲高了吗? 现在如果让甲和丙比一比,你们还认为甲高吗?(甲矮,丙高) 师:为什么你们一会儿说甲高,一会儿说甲矮呢?

师:原来,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的时候,不但要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我们还要看他和谁比。不能单独说甲高,或是甲矮,要说甲比乙高,甲比丙矮。(让小朋友重复)

3、巩固练习

(1)看图比较:大树vs小树、小虎vs小兔、蓝积木vs绿积木、小猫vs小猪、聪聪vs明明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2)师: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正在比身高呢。瞧!这是谁?(长颈鹿、小象、小熊猫和小老鼠)你能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给它们排好队吗?它们谁最高?谁最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拓展练习:比较长短

A.图片:黄铅笔vs红铅笔、蛇vs鳄鱼

B.猜一猜:两条绳子(一条直的,一条打结的)

C.两条绳子(分别缠绕在相同的圆柱体上,一条绕两圈、一条绕三圈)

4、总结、评价。

小朋友们今天非常棒,学会了比高矮,比长短,还能说清楚、说明白。

前与后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一、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二、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准备活动:

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六、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

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

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二)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

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一)听命令行动

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二)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

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三)布置任务。

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四)抓“一只耳”

其他老师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

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能辨认方向,根据提供指出物体所在的地点。 教法:讲授法 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看图,你知道哪里是北面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请学生们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一边说,一边指一指它们在田上的位置。

小结:在图上我们一般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2.(1)请学生指一指超市所在的位置。指出: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请学生齐声说一说。

(2)指一指公园所在的位置。指出: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请学生齐声说一说。

3.提问:你知道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一说方位及判断的理由。 4.(1)提问: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你还知道有哪些方位? (2)思考:根据所学到的知识,你能根据图中所示再提出其他的问题吗?(同桌两人互相提问互相回答。)指名提问,大家来进行判断。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指南针图,说明:这是一种利用磁针制成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在古代又称为“司南”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请学生们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的方向。

可以做适当指导:先根据所给的北,确定南、西,东,再由此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

(3)集体订正。

一分钟时间准备: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的前、左、右、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的同学分别是谁。

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1)出示第1题插图。

提问:要想帮助这4个小动物找到各自的家,先要确定什么方向?(根据图中标示.确定北面。)

提问:确定了北面后,我们可以确定噼几个方位?(东、南、酉。) (2)请学生自己找一找四个小动物所在的方位,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引导学生看懂分布图。

(2)以水库为参照物.说一说几个水果园分别在水库的哪一面。完成图下括号的填空:提问:题中的桃园、苹果园都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3)提问:山檀园在苹果园的哪一面’水库在苹果园的哪一面?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3.完成“想想做檄”第3题。

(1)师生一起按照图中所示制作一个方向板,相应的要把几个方位在方向板上标明清楚。

(2)在教室中找到北面,利用方向板指出教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个方向。 (3)指出:课后,我们可以根据手中的方向板到操场上去看一看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各有哪些东西。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棋盘,请学生辨明棋盘上的方向。

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棋,在玩的时候只有听清对方的号令,并且走对的才算赢,如果谁在比赛中没有按指定的方向走,那就算输。

(2)老师说,学生移动棋子,进行练习。 (3)每四人一组,进行比赛。

(4)选出每组的优胜者在班级中进行决赛。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明确图中的八个方位。

(2)在地图中找到自己所在的省或市,说一说自己居住的地方大约在北京的哪个方向。(3)提问:你最想去哪个城市玩?它在我们南京的哪个方向?

神奇的七巧板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

1.说一说自己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位? 2.说一说自己的家大约在这个城市的哪个方位?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新的课程理论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应具有行为性目标取向、体验性目标取向和生成性目标取向。依据新的课程理论结合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三个维度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掌握制作七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趣味拼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出制作七巧板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拼摆不同形状的图案,体会图形的变换,并对作品作出适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制作七巧板,并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教学器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水彩笔、胶水、直尺、正方形纸片、特殊七巧板、信封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美丽的图案,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四幅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学生猜说拼图的名称。) 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用哪种玩具拼成的吗? (引导学生说出:七巧板,课件加以验证。)

师小结:大家想玩七巧板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神奇的玩具——七巧板。 (板书课题:神奇的七巧板)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二)启迪思维,了解来历

师:关于七巧板,你想了解那些知识呢? (学生提问:七巧板是谁发明的?„ „)

师:老师这儿有一段七巧板的历史,相信大家看了以后就会了解了。(课件播放:七巧板的历史)

(三)引导探究,获取新知

1、研讨做法

师:要做出一副美丽的七巧板,我们首先得对它有个深入的了解。 (课件出示七巧板,学生认真观察,并谈发现。)

师:怎样才能做出漂亮的七巧板呢?请大家结合课前老师发给你的正方形纸片,分小组进行探讨。

①分组讨论制作七巧板的步骤和方法。 ②学生汇报探讨结果。

③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画线——涂色——剪切。

师小结:你们真聪明,通过认真地观察、研究、讨论,自己总结出了七巧板制作的步骤和方法,真了不起!

2、动手制作

①学生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完成画线工作。 ②学生自主完成涂色、剪切工作。

3、趣味拼图

师:有了一副美丽的七巧板,我们就可以拼图了。

①根据具体图案进行拼图。(课件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小房子和小兔子) ②根据物体轮廓进行拼图。(课件出示台灯和铁锤的轮廓) ③激情创作

师:咱们已经拼过好些图案了,你是不是也想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评价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师: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创意。 (学生介绍作品的创意)

教师帮助学生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评一评,你觉得哪一幅作品最漂亮、最赋有创意?并说出理由。

(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

师小结:每一幅作品,都是大家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件作品,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你的作品就会更完美。

5、学习特例

师:刚才我们玩过了正方形分割出来的七巧板,老师这里还有一副圆形分割的七巧板,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①课件出示圆形分割的七巧板,并动态展示该种七巧板拼出的图形。 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该种七巧板进行拼图。

6、研究讨论 ①(课件出示题卡) 研究与讨论:

a、七巧板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 b、七巧板里蕴含着哪些数学知识? c、在玩七巧板时,有什么成功秘诀吗? ②分组进行探讨。 ③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④师生共同总结。

(四)总结收获,拓展创新

师:本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愉快,收获一定也不少,谁愿意来谈一谈? (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谈收获。)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神奇的七巧板。此外,还有“五巧板”、“九巧板”„„形状上,除了正方形、圆形外,还有长方形、蛋形„„老师这里,就有一副蛋形的九巧板,(课件出示)请大家课下认真地拼一拼,相信你,肯定会有一些惊喜地发现!

五、板书设计:

神奇的七巧板 画线 涂色 剪切

作息时间表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整合思路

教材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从而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了普通常规教学的不足。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 齐唱《时间是小马车》。

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爱惜时间的小模范。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一)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因此学生的兴趣浓厚,以此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要遵守作息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把完成的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展示、交流,然后结合上学的作息时间表,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

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2、完成练一练第3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解决这两道题要让学生弄清楚哪个已知条件是解题所需要的,哪个已知条件与解题无关,不要盲目用上所有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①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②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 ③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④从12:00开始,时针走一圈,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这道题学生一定会十分感兴趣。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拨一拨,学生能独立完成。)

2、实践应用。(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上学时间的长短。可先引导学生估计大致时间,然后再实际记录出发时间、到校时间。最后讨论出经过的时间。)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这道题的设计是知识的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从7时40分上的,到几时几分下课?从上课到下课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增长了哪些本领?

以后,我们要按照自己做的作息时间表,按时上学、按时上、下课,并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

种树的学问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况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规律解决稍难的实际问题。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3、会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教学过程 :

一、复习Ppt出示题目

工人叔叔准备在一条长200米的大桥一侧安装路灯,每隔40米安装一盏,两端都安,问共需安装几盏? 学生独立解答。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

种树与数学之间确实有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种树问题上继续研究数学。(课件出示课题:植树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出示图片:

(1) 认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 提出要求:①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

栽树,相邻两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

②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说明理由。

(3)弄清要求:(理解:相距60米,小路两旁栽树)

三、探究规律

1、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① 独立思考,怎么解决。 ② 组内交流,确定方法。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2)汇报交流: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解决方法介绍给大家,看哪个小组的最合理? ① 听汇报:

② 讨论哪种方法最合理。

2、发现规律。(1)说今天的发现。

师:刚才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从你们的讨论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疏理得出:如果要在两个物体之间种树,那么

棵数=间隔数-1 (单边) (2)说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情况一:棵数=间隔数+1 (单边)

情况二:棵数=间隔数-1 (单边)

四、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两栋居民楼相距65米,环保小分队要在两楼间的小路旁种树,每两棵相隔5米。一共要种几棵树?

2、拓展练习:

(1)在学校一条长24米的走廊两边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共摆了18盆,相邻两盆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盆之间相距多少米?

五、总结:

今天你学懂了什么?还有问题吗?像排队、锯木头等等都属于植树问题,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路灯、公交车站、楼层等等。

板书设计

XXX学校二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教案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教学时间:(

)周

星期(

总第(

)课时

植树学问

两端都要种

棵树比间隔数多1 ;间隔数比棵树少1 教学反思:

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

=种的棵树-1

推荐第3篇:数学第十册教案第58课时

第58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五的第9~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练习。

指名学生口答,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二、混合练习。

1、做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每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集体批改和订正。

2、做练习十五的第11题。

出示第11题的前两题:(1)035乘以6的积加上24,和是多少?

(2)45加上72的和乘以54,积是多少?

3、做练习十五的第12题。

要求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尽量用两种方法解答,最后集体核对。

4、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要用两种方法解答,集体核对,指名说一说解题思路。

5、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三、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

11、

13、14题。

推荐第4篇:数学第九册教案第34课时

第34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1~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比较熟悉地脱式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11题。

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

2、回忆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混合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12~17题。

1、第12题。

教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指名4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其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做完后,集体核对,核对时逐题指名学生说说运算怎样?

2、第13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独立完成,做完后教师批改。

3、第14题。

小黑板出示:同学们分成两组到果园摘柿子。第一组摘了14筐,第二比第一组少摘了2筐。每筐柿子重25千克。第二组摘了多少千克?

(1) 带领读题;

(2)指导分析:两步应用题,条件有三个,要求第二组摘了多少千克,要知道那两个数量。根据第

1、2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求? (3)由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小结。

4、第

15、

16、17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题意完成,做完后集体核对。

三、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

12、、

15、、17题。

1316

推荐第5篇:高一数学集合第四课时教案

第四课时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

教学目标:

I.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 (2)理解集合运算性质。

(3)理解集合运算关系在图像上的意义。 (4)会用集合的运算关系表示Venn图。

II.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集合之间的运算及其性质,并能有效进行运算及表示。

III.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算关系再度加深对集合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 I. 重点:

(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补运算关系。 (2)运算关系之间的反演率。 (3)集合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

II. 难点:

(1)集合的混合运算

(2)集合运算的图像理解。 (3)Venn图读图。

教学过程:

I.

复习引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从集合的Venn图表示入手思考集合之间的补集运算关系。

II. 全集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III. 补集的概念:

(1)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2)记作:CUA,读作“A补”。

U(3)CUA={x|x∈U且x∈A}。

(4)补集的Venn图表示。

IV.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1)(CUA)∪A=U,(CUA)∩A=

UACA(2)若x∈A,则x∈A,则x CUA (3)若x∈A,则xA,则x∈CUA (4)CUABCUACUB,CUABCUACUB

1、设U=R、A={x|x1 或x2 },求CUA CUA=x|1x2

2、已知集合U={a,b,c,d,},A={a,b},B={b,c,d}求CUACUB,CUAB,CUAB,CUACUB。

CUACUB={e} CUAB={a,c,d,e} CUAB={a,c,d,e}

CUACUB={e}

练习及作业:

I. 课堂练习:教材1.3(3) II. 作业:练习册1.3-A、B

推荐第6篇:数学第十册教案第61课时

第61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做练习十五的第27~3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计算。

三、应用题。

1、书店里有5个书架,每个货架有4层,每层放60本书,一共放多少本书?

2、某车间6个工人8小时生产机器零件768个,平均每个人每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

3、红光毛巾厂生产6400条毛巾,每25条一包,每4包装一盒,一共装多少盒?(两种方法计算)

4、小平5分走480米,照这样计算,要从家走到到学校用12分,他家离学校多少米?

5、3辆拖拉机每次运黄沙45吨,照这样计算,要运9吨黄沙,要几辆拖拉机才能一次运完?

6、小宁从家走到到学校。每分走100米,要走8分。如果每分走80米,要走几分?

推荐第7篇:数学第十册教案第80课时

第80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15~1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混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指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余的在自己的教科书上完成,注意学生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6题。

让学生看一看,哪些角可以用三角板画出来,不能用三角板画的角,要求用量角器准确画出来。

3、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7题。

指名说一语道破每个图形有什么特征?再画出它们的高。

4、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8题。

学生自己先答,然后教师作补充。

二、作业。

做教科书第115页上的思考题。

推荐第8篇:数学第九册教案第23课时

第23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七的第10~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混合练习,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大关系和求未知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和笔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 混合练习。

第10题:由学生独立计算,要求快而准确,并且进行验算。

第11题:注意每一组的三小题之间的关系,指名说出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哪个关系来验算的。

第12题:由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计算,教师批改,并总结解含有未知数的方法和格式。

13、

14、15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

二. 作业。

练习七的第

12、

13、

14、15题。

推荐第9篇:数学第十册教案第52课时

第52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0~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法,巩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计算,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每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做练习十四的第11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3、做练习十四的第12题。

指名学生读题,思考,后提问: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先求什么?怎样列式?“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1年有多少年来个月?后求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核对。

4、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

学生读题后,自己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最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目的思路和过程。

5、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作适当的小结。

二、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

11、

12、

13、14题。

推荐第10篇:数学第十册教案第12课时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19~2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三的19~23题。

1、第19题。

先指名学生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再与书上的积比较,看每题是否判断正确,然后说一说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2、第20题。

加、减、乘、除混合练习,提醒学生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是不同的。

3、第21题。

比较大小,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比较的依据。

4、第22题。

指名学生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5、第23题。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批改。

二、作业

练习三的第20、21题。

第11篇:课时教案

[教案]1.1《体味文化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通过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主要内容】

本单元阐述了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统阐述了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又分两个框题.一是体味文化;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主要内容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课也分为两个框题,一是感受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塑造人生。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

三、课程标准: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单元导语: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可是,你是否认真思考过: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会看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题 体味文化

一、【课程标准】: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新课教学】:

本课导言告诉我们,“文化”虽然是一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本课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即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即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点拨:教材插图:踢踏舞《大河之舞》,《长征组歌》,杂技《科技灵光一一晃圈》,芭蕾舞《天鹅湖》,旨在向同学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使同学们对“文化”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课堂探究:(1)你通常采川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 (2)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市进行归类? (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探究提示:上述探究课题旨在检测同学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1)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 (2)如戏剧、歌舞、曲艺、音乐等。 (3)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问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点拨:教材此处的插图及辅文(读书俱乐部、上网、晨练),旨在使同学们体味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文化,如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等。

◇课堂探究:(1)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2)有人说,芯片的发明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且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你赞同这个看法吗?

◇探究提示:(1)略。同学们可各抒己见。

(2)芯片就是集成电路。各种高科技芯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进步,这一点毋庸赘述。而作为其中一族的各种文化芯片,如语音音乐芯片、ID卡玩具芯片、手机监听芯片等各种信息产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园、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再如,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等等。

◇课堂练习: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舞蹈队、装表演队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答案:C

解析: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把握这一点,对各种现象进行分类就不难了。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晶。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小辞典:(1)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

(2)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地讲,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课堂探究:(教材插图略)你能否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创造和演进的历程?

◇探究提示:例如。文字的发明--„记数的发明(如阿拉伯数字)一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工业革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载人航天行动。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1)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足灭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面足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l}I获得和享用文化。

◇点拨:教材在此处的“相关链接”引用了中固古籍中的有关论述,强调了教育感化在治理固家中的重要作用。 (2)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U常生活中的青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这样。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3)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足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叮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巾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课堂探究:这是一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镜头(教材插图略).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探究提示:教材安排的这一探究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体会文化的含义.这里的“文化”是“文化素养”“文明”的意思。显然,从图中二人的表现看,稚气未脱的学生比西装革履的男青年更有“文化”。 4.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这是教材对本部分内容经过逐层分析后的得出的最后结论。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刚,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

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小辞典: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基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第三,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2.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吗?如何培养文化素养? 答案:(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作为公民个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汲取文化营养以发展自己。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弄清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生活和实践。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点拨:“教材插图”(图略),“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党宣言》”及辅文内容,以事实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出版。青年毛泽东潜心研读后,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说:“从此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历史上,马克思主义

帮助无数有志青年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足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呼的钱学森同志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近_二r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_丰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加强对营业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这一点我们在下一框内容中还会学到。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直接催生了列宁主义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以后,中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大成就;今天,我们正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为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包含了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2003年中央文明委把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建设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

◇注意: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

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蓉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责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如,1864年第一固际的成立使田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821年巴黎公社运动更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高潮。

◇点拨:教材此处的“相关链接”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它对世界的影响将是长期而深远的。 ◇课堂练习: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影响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③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故舍去。

第12篇: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三塘中学陆继珊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学习难点:

运用平移、旋转的图形变换思想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问题:黑板上展示的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呢?学生对黑板上拼出的四边形进行识别。教师强调定义的两方面作用:一是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二是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性质。问题4: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画图,亲身感悟平行四边形。教师画图示范。结合图形介绍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对角线等元素及平行四边形的记法、读法。

二、开放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教师提问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以使用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适当予以指导。

3、汇报: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相互补充探究出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将探究出的结论按边、角进行归类梳理,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

4、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说理,验证这两个结论。

教师小结: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我们常做的辅助线,它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充分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繁化简的数学思想。

三、运用

P41例

1、2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讲解。

四、练习

P42练习第1——2

五、总结: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验、说理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六、作业

P49第

1、2题

第13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3课时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几时几分

总课时数:第 53 课时 上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2.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能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课前自学: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走1大格呢? 2.预习课本第90—91页,会做的题目在课本上做一做。 学习过程:

一、交流展示 1.1时=( )分

2.电子钟上显示“7:15”,表示的时间是( )时( )分。3.在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

1:25 6:40 9:55 3:55

二、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 (一)(探究8点零5分的钟面)

(1)观察这时表示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学生根据 自己的方式说一说?

(2)8点过5分是表示什么意思?

(3)指出:可以读:8时零5分

(4)如何写出这个时间?写成:8:05(强调这里的0要写) 学习活动(二) 1.讨论3点零55分的钟面

(1)观察这里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跟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学生交流。

(2)快到4点,说明什么?指出:3时55分

大家把这个时间写出来。学生写时间,交流得出:3时55分或3:55 (3)9:35 9:05 11:55 11:05让学生认一认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4)小结:怎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三、精讲点拨

1.观察8点零5分的钟面表示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说一说。(口头展示) 2.8时零5分的钟面读、写。

3.观察3点零55分的钟面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跟同桌说一说,再上黑板交流展示。

4.完成想想做做1-4题

四、运用提升

1.读、写出下面时间。

7时20分 : 1:10 时 分 3时零5分 : 12:05 时 分 2.在钟面上拨出下面时刻。 7:35 6:05 1:55 10:05 3.下面时刻对的在□打√。 钟面上是几时几分? 9:20 8:40 10:20

五、达标作业:

1.(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莎士比亚

(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同学们,通过这些名言警句和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第14篇: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抽屉原理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例

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探究过程,运用不同的证明思路:枚举法、假设法来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抽屉原理”的学习和简单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运用不同的证明思路:枚举法、反证法、假设法等,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将具体问题“数学化”,在“说理”中体会“抽屉原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组织活动。

(1)将3个围棋棋子放入2个杯子中,怎么放?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2)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汇报交流情况。

第一种放法: 第二种放法: 第三种放法: 第四种放法: 2.提出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

3、解决问题:

(1)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4分解成三个数如下图所示:

4 4

4 0

0 3 1 0

4 0 2 2 2 1 1

由此发现,把4分解成3个数共有4种情况,每一种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大于等于2的。

(2)用“假设法”证明:

假设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以上方法证明,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里,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了2枝铅笔。

4、分纸牌:

组长将4张纸牌分给3名组员,你有什么发现?

二、认识“抽屉问题”:

1、像上面这个问题就是“抽屉原理”,在这里,“4枝铅笔”就是“4个要放的物体”,“3个文具盒”就是“3个抽屉”。把此问题用“抽屉原理”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把4个物体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了两个物体。

2、了解“抽屉原理”:

“ 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抽屉原理”: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三、巩固练习:

1、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1)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

舍。

(2) 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3) 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找到数学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

2、在我们班的任意13人中,总有至少几个人的属相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3、六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春游,自由活动时,有6个同学在一起,可以肯定, 。为什么?

4、拓展练习:如果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了几本书?7本呢?9本呢?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五、板书设计:

抽屉原理

4 4

0 4 2

0 0

4 3

1 4 2

0

“4枝铅笔”就是“4个要放的物体”,“3个文具盒”就是“3个抽屉”。 把4个物体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了两个物体。

“抽屉原理”: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第15篇:四下数学总15课时教案A版

学本教学重自主 问题设计要精心 互学互助是关键

第 4 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总第15 课时

学习内容:苏教版四年级册 第26页例

4、练一练,练习六第1--4题。学习目标:

1.探索、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

学习重点: 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 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 学习探究

主问题1.观察表格中的乘数和积的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过程: 第一步:

自学探究———认真观察表格找出自己的发现圈一圈。 自学要求——人人都能有些发现,说出自己想法。 第二步:

互学探究———第一个乘数和第二个乘数是同时发生变化的吗? 合作要求——人人参与,互帮互助,小组成员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步:

展学探究——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小组代表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展评要求——人人都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第一、后进生展示——前两组中第一个乘数没变,但是第二个乘数变了。

二、中等生展示——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乘以2,积也乘2.第

三、优秀学生展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以几。积也乘以几。

主问题2.小明在计算“42×5”时,将乘数5写成了50,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四年级下册学本教学学案

1 学本教学重自主 问题设计要精心 互学互助是关键

探究过程: 第一步:

自学探究———认真观察算式的变化,乘数有什么变化吗? 自学要求——举例说明,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 第二步:

互学探究———后进生把学习的所得与过程说给优秀听,优生对差生的自学中存在问题通过讲解进行指导。

合作要求——人人参与,互帮互助,学优生帮助学困生。 小组成员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三步:

展学探究——小组代问题梳理 表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展评要求——人人都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探究过程: 第一步: 自学探究——

学生先自行回顾本节课的问题以及各个问题的解决方式。 自学要求:

① 准确地回顾本节课内容。 ② 尝试自行概括总结。 第二步: 互学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交换自己的总结。 合作要求:

① 每人都要总结发言。 ② 无法概括的可以听取他人方法,尝试复述出来。 互帮互助,有不完善的或者意见不同的可以补充。 第三步: 展学探究

抽取小组上台展示成果。

四年级下册学本教学学案

2 学本教学重自主 问题设计要精心 互学互助是关键

展评要求:

① 小组发言代表上台发言,语言表述完整,意思表达清晰。 ② 有不完善的或者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成员可以上台补充。 总结: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第二部分 达标检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

10、1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观察下列算式说说有什么变化?

24×5=120 240×50=( ) 2400×500=(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学本教学学案

第16篇:奥运中的数学第一课时教案

奥运中的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奥运中的数学》 教材分析:《奥运中的数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课程设计在于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确定位置等方面的内容,是一节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应用课。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知识,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根据教材的难易度分析,我将本课分两个课时。本节课以“田径”和“跳水”项目为主,充分地利用有关素材,开展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奥运会知识,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3、引导学生体验奥运文化内涵,渗透爱国教育,教育学生要从小强身健体,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能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利用情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法:观察思考,利用情境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班班通电子课本及相关PPT 学生:搜集相关的奥运信息。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奥运会吧? 奥运会几年举行一次? 我国在哪一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你知道我国在近几年奥运会上的奖牌数吗?

班班通出示课件:2004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榜的前三名。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我们国家的奖牌数越来越多,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师:是呀!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我们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奥运会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奥运中的数学。(板书课题:奥运中的数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书中喜欢的奥运项目,完成相应的问题后汇报。 1.田径中的数学。(板书)

师:先让我们走进田径赛场找一找里面的数学知识。

(1)班班通出示课件2004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金的照片并定格。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获得冠军,并打破了当时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课件出示男子110米栏决赛前三名的成绩。

师:看了这个决赛成绩你有什么问题? 生1: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秒?

生2:当时的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纪录是12.95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几秒?

师:这两个问题用我们学过的哪部分知识可以解决? 生:小数的加减。

师: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①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秒?

13.20-13.18=0.02(秒),13.18-12.91=0.27(秒),13.20-12.91=0.29(秒)。

②当时的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纪录是12.95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几秒?

12.95-12.91=0.04(秒)。

(2)课件出示教材冲刺情况情境图。

师: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刘翔冲刺时的情况,哪幅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

①小组讨论。 ②意见反馈:

生:应该是第二张,因为刘翔比第

二、三名快得多一些,第

二、三名之间只相差0.02秒,很接近,第二张图片比较符合。

2.跳水中的数学。(板书)

课件出示跳水图片。

师:2008年奥运会男子单人三米跳板比赛中,何冲以领先第二名德斯帕蒂耶斯32.45分的优势进入到最后一跳,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排名第三。 下面是三名运动员最后一跳的得分。

课件出示:

何冲:100.70分 德斯帕蒂耶斯:96.90分 秦凯:98.00分 师: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教材上的问题。

问题1: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何冲多少分? 生:32.45+7.65=40.1(分)。

问题2: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第三名? 生:100.70-96.90=3.1(分)98-96.9=1.1(分)

生:因为最后一跳以前,何冲以领先第二名德斯帕蒂耶斯32.45分的优势进入到最后一跳,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 所以,加上他们最后一跳的成绩后何冲第一名,德斯帕蒂耶斯第二名,秦凯第三名。

师: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由这两组信息正确算出了他们的名次,很厉害!

三、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吗? 师:对,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现在我们去看一看里约热内卢为31届奥运会做了哪些准备。

多媒体播放关于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准备情况,包括会徽、体育项目、

吉祥物等。

四、总结评价

师:本节课同学们了解了不少奥运知识,并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一些与奥运相关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关心、了解国家大事,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五、布置作业:除了田径和跳水之外,射击中也有许多数学知识,请大家完成80页“射击”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奥运中的数学

田径中的数学 跳水中的数学

第17篇:数学 八年级 下册 教案 第4课时

分式的乘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流程: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 , , 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 ,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

。通分如下: 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例1 通分:

(1) , , ;

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

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例2 通分:

设问:对于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通分如何找最简公分母?

前面讲的是单项式,对于多项式首先应该对多项式因式分解,确定各分母所含的因子然后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解:∵ 最简公分母是2x(x+1)(x-1),

小结: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

解:

将分母分解因式:x2-4=(x+2)(x-2).4-2x=-2(x-2).

∴最简公分母为2(x+2)(x-2).

(四)交流展示,适度拓展 由学生归纳一般分式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其步骤如下:

1.将各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

2.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3.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因式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4.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因式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5.将上述取得的式子都乘起来,就得到了最简公分母;

6.原来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最简公分母。

小结: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四)交流展示,适度拓展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18篇:小五数学第二课时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思文教育小五数学

第二课时:小数除法

一、知识点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步骤与除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小数除以整数中要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大于一;被除数小于一,商小于一。

3、除数大于一,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一,商大于被除数。

4、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引入

1、一桶奶粉500克,3桶奶粉多少克?

2、这里有3桶奶粉总共1500克,请问每桶奶粉多少克?

3、这里总共有奶粉1500克,每桶是500克。请问这里有多少桶奶粉?

1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4、21.45÷15=

(列竖式)

5、应用(列竖式计算)

1、48.84÷7

2、67.5÷15

3、289.8÷18

四、算一算

1、48÷6=

3、52÷13=

5、121÷11=

2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2、4.8÷6=

4、0.52÷13=

6、1.21÷11=

一、知识点

1、小数除以整数,如果小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就小于1.

2、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补0继续除。

3、当商的个位不够商1,需用0占位继续除。

二、知识回顾

1、728=

4、568=

2、7.28=

5、5.68

3、0.728=

6、0.568

三、课题引入

1、108能不能够被36整除?如果把108换成117,还可以被36整除吗?计算下列式子。

2、强化理解算理。

3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25.56=

6.64=

37.56=

四、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数。

)(

)=16 13=59.8

54.44(

)=134

)8=10.4

2、小红一家9月份共吃了36千克大米,他们家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3、在向阳中学4100米接力赛中,勇勇等4个同学跑完400米共用了52.8秒,平均每个同学跑了多少秒?

一、知识点

4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整数部分不够商1,写上0,点上小数点。

2、小数除以整数的验算方发与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3、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小于1.

4、除数大于一,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一,商大于被除数。

二、知识回顾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18

6.237

1.255

三、知识引导

1、小明爷爷家种稻谷,62千克稻谷出了46.5千克大米。平均每千克稻谷可以出多少千克大米?

2、试一试

1.450

3.514

3.630

5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一、知识点

1、怎样计算小数除以小数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末尾用0来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怎样判断商和被除数的关系。

除数>1,则商被除数; 除数=1,则商=被除数.

二、知识回顾

27.931

0.684

6.513

2.088

三、新知识引导

1、(1)小红和妈妈晚上去买西瓜,已知西瓜1.6元元一斤。售货员称了这个西瓜以后告诉妈妈需要12.8元,请问这个西瓜有多重?

(2)李大爷买一个西瓜用了14.4元,这个西瓜有多重?

2、试一试

6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7.670.59

8.323.2

19.20.4

一、知识点

1、被除数大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时,要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相应的移动几位。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少几位就在末尾补几个0.

2、如果是整数除以小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末尾就直接添几个0.

二、知识回顾

1、下面哪些题的商比被除数大?

51232

51.20.32

5.123.2 51.23.2

5.120.032

0.5120.0032

三、知识引导

1、东风厂有6辆汽车3.5天共节约汽油90.3千克,请问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2、试一试

22.23.7

4.290.39

5.130.27 10.25

3.90.26

0.4160.03 6.820.31

5.40.45

10.50.75 7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一、知识点

1、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商的近似数。

2、在实际应用问题中,取商的近似数除了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外,有时还可以用到“取一”法或“去尾”法。

二、试一试

1、小明做了一个测试,他发现他8步一共走了2.97米,那他平均每步长大约是多少米?(保留两位小数)

2、已知七个西瓜重53千克,请问平均每个西瓜大约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47

252.3

4.62.7 54.2

3.14.9

238 1.23.5

40.2

65 8

8 乐山思文教育——思则睿智,文则典雅 主讲老师:龚老师

4、李阿姨乘飞机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用了3.8小时,飞机每时大约飞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5、光明小学试制38盒学具一共用了80元钱,问每盒学具的成本大约是多少元?

第19篇:七年级数学课时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执教的七(13)班共63人,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总体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此外,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学生大多存在学习粗心,作业马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的整体弱点,学习习惯差。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感兴趣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因此开学初要给学生树信心;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及其加减”、“基本平面图形”、“一元一次方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六个章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了解开方和乘方是互为逆运算,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

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运算。

2、代数式的概念及分类。

3、对函数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4、整式的加减运算。

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求解过程。

三、教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怎样学好数学?

研究步骤:

1、研讨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老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怎样教的问题。

3、探讨让学生怎样学习数学及学习的方法。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具体措施:首先是全体数学老师共同研究,然后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展开讨论具体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数量

1—2周丰富的图形世界11

2—7周有理数及其运算24

7—10周整式及其加减25

10—12周基本平面图形15

12—15周一元一次方程26

15—18周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15

18—22周总复习

第20篇:数学90课时学习心得

数学90课时学习心得

2012年10月30日—11月22日,受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初中数学90学时培训,在我近十几年的任教生涯中,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这次短短十二天的90学时的数学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在思想深处冲击了我的传统教学观念,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和启发。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我们最渴求知道的还是“如何上好一节课?”要真正上好一节课确实很难,所以这方面的理论学习是我们最需要的。进修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为期四天的理论培训,其中金华市数学教研员付瑞奇《初中数学课程结构和各阶段教学要求》的讲座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线教师,只有深入的研读和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每天听着专家们的精彩讲演,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值得我推敲,我在收获甜甜果实的同时,我心里也有酸酸的感觉,他们厚实的文化底蕴, 执着的教育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汗颜。回顾自己的教学,才发现自己实践的不少,但思考太少。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懒于反思、总结,通过这次学习,我才发现在不经意间我错失了许多。这几天的理论学习让我亲身体验到了专家、名师们身上所散发的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以及 渊博的学识,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充满魅力的课堂。

其次,我也有幸观摩了几位名师的展示课,童丽华《7.3一次函数》、张勇《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朱少华《7.1常量与变量》、胡新颖《线段、射线、直线》他们的课没有华丽的课件,但是设计新颖独特,无处不蕴含了教师的思想,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习,但是所学知识到位。从实际课堂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地数学教学,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中间穿插的小组磨课,在学习借鉴同伴的优点的同时,在小组评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例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的问题比较随意,使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等等。

在培训的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学员我能自觉遵守培训纪律,没有迟到或早退过一次,该完成的作业,我总能及时认真地一丝不苟的完成我能不折不扣地做好该完成的工作,及时做好每一次的活动记录,配合好整个的活动安排。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对如何做好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有了更多的努力目标。我将反思着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寻找着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信本次培训活动对我今后的教学一定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虽然培训已结束,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今后的教学生涯。

《数学课时教案范文.doc》
数学课时教案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