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计划

2020-11-25 来源:教学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机电一体化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580201)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具有机械加工设备的应用能力,具有数控设备的操作和编程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能力。可从事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机电产品的质量检测以及售后服务、机电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1、德育和体育方面: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专业业务方面: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机械设计及制造、电子、计算机、设备控制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数控机床初级操作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较强的机械应用能力;

(4)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遵照“重视基础,强化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以及创造实际动手的各种条件,培养应用型机械类综合人才。

三、学历与修业年限

本专业为专科学历,标准学制为3年。

四、隶属学科门类

机械工程

五、相近专业

数控技术

六、毕业学分要求及条件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128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学生必须修读完成必修课程规定的102学分和选修课程规定的26学分;学生必须在全院公共任意选修课中至少选4个学分(艺术类课程至少选修1学分)。其他毕业条件参见《梧州学院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

七、学位授予学科门类及条件

无学位授予

八、课程结构及教学计划表

1.计电系(部)机电一体化课程计划总表

2.计电系(部)机电一体化选修课程计划表

3.计电系(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学分及学时分配表

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金工、电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答辩等。

十、主要课程及其简介

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6学分,102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102学时

主要内容: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工程图样、图解空间几何问题、贯彻国家制图有关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培养具有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其主要任务:

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投影特性;

2、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正确而熟练地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图解能力;

5、学习计算机绘图知识,能使用计算机绘图和辅助绘图及相关设备进行绘制二维工程图的能力,

6、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能对一般图形进行图数转换及编制绘图软件的能力。也包括对现有的图形软件包操作、使用的能力。初步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绘图的关系,为在其他课程中更广泛应用计算机绘图打下基础。

使用教材:华中科技大学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编,机械制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2学分,34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24,实验时数:10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了解互换性生产原则及公差与配合的规律与选用;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圆柱结合精度设计原则及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掌握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在结构设计中合理应用公差标准打下基础,为后续机械零部件设计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使用教材:廖念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

参考书目:邢闽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45,实验实训时数:6

主要内容:本课程从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应用角度出发,以培养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具有合理选用金属材料、正确选择成形方法、妥善安排工地路线的初步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非金属材料及新材料在工程方面的应用为主要目标。

使用教材:张美琴,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凌爱林编,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5学分,85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68,实验实训时数:17

主要内容:机械原理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基础知识及机械创新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在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主干课程。在培养合格机械工程设计人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订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使用教材:王知行,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书目:申永胜,机械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4学分,68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51学时,实验实训时数:17学时

主要内容:机械设计课程是高等工科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中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产品设计的必备基础。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A、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基本设计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了解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B、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一般机械方案设计和分析的能力。C、掌握常用机构运动设计和工作能力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通用零部件设计计算和选用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一般通用机械的设计能力,特别是常用执行机构和传动装置的设计能力。D、培养学生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网络信息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E、初步掌握基本机械实验技术。

使用教材:濮良贵,机械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秦彦斌,陆品,机械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51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机械工程系专业方向选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微型单片计算机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的编程知识,为学生提供一种工业控制的方法,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基础。

1)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指令和编程方法

3)掌握单片机的外部扩展方法

4)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用教材: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三版)张友德等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液压、气动技术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42,实验实训时数:9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及使用维修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组成液压系统的动力、执行、控制和辅助等四种液压元件以及传动介质,组成液压系统的若干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实例的介绍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后一部分主要介绍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组成气压传动的基本元件、组成气压系统的基本回路、典型气压系统的实例分析和计算方法。

使用教材:何存兴,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马恩,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 控制工程基础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42,实验实训时数:9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为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学习单输入单输出(单变量)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课程要求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变量控制系统数学建模,线性单变量连续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由于该课程的属于少学时,没有安排实验教学内容,但要保证一定习题量,从而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使用教材:周雪琴,张洪才编.《控制工程导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参考书目:胡寿松 编著.《自动控制原理》第5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总学分学时数:5学分,85学时

理论讲授时数:68,实验实训时数:17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模块限修的专业技术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发展状况、产品构成、产品分类、共性关键技术等基本知识,学会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机械系统、接口、检测系统、伺服控制与驱动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总体设计中机电结合的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分析与设计较简单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向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过渡,为学生进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用教材:张建民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郑堤,唐可洪主编.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推荐第2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述: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学制:三年

层次:专科

招生面向:理科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学习形式: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高级机电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利用、市场营销以及生产第一线的机电产品的规划购置、评估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更新改造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所取证书及就业方向

所取证书:本专业在学生毕业时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校企合作陕鼓集团(风机,气轮机公司)及相应的企业,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机械、轻工、交通、化工、冶金、农业等领域的生产及加工过程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及检修。

推荐第3篇:一体化

深圳嘉联手机连锁员工协议

1、本协议基于双方同意并自愿的情况下签定。

2、甲方为乙方提供工作场所、吃、住,并对乙方为甲方所付出的

劳动发放相对应的劳动报酬;工资按“嘉联手机连锁工资方案”执行。

3、甲方需从乙方入职后2个月从工资中扣除工作服装费用;工作服装费用公司将不免费提供,需乙方自行承担。

4、乙方入职后进入3-5天的试工期,试用不合格的,试工期内不

计任何工资,试用合格,则试工期内天数可计工资。

5、试工期内乙方可以无条件终止为甲方服务;甲方也可对工作能

力达不到标准的员工直接辞退,

6、合同期间甲方将对一些能力达不到标准,工作态度差,表现差

屡次批评不改的员工直接辞退,严重违反门店管理规定的将无薪辞退。甲方将对一些表现好、能力强的员工给予升职或加薪机会。

7、试工期(3-5天)结束后本协议正式生效,乙方并保证在6个月

内不得辞职。未达到6个月以上离职的,公司不发放任何工资。

8、公司员工需辞职的同事必须做满6个月以上,且以书面的形式

提前一个月时间向公司申请,通过批准之后,方可生效。

9、乙方的工作时长是每天8.5—9.5个小时左右,节假日除外。

10、乙方在为甲方服务期间必须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和管理。

11、乙方的行为规定和奖罚制度将按照甲方最新的《嘉联手机连锁

员工制度》执行。

12、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最新规定的《嘉联手机连锁员工制度》;

甲方并保证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制定《嘉联手机连锁员工制度》。

本协议自从签署起立即生效

甲方:深圳嘉联手机连锁服务有限公司乙方签名:

日期:2014.1.1日 期:

推荐第4篇:机电一体化

1.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要素:(1)机

11.三种运动循环图绘制方法及特点:

固定监测点上的光强则变化械单元,包括机械本体、机械传动机构、机械支承、机械连接。(2)动力单元: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雨转的动力装置。动力单元由动力源和动力机组成,并分为电、液、气。(3)传感单元:(4)控制单元(5)执行单元 2.对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有:(1)

性能密度大,即惯量小、动力大、体积小、质量轻。(2)快速性好,即加速转矩大,频响特性好。(3)位置控制精度高、调速范围宽、低速运行平稳无爬行现象、分辨率高、振动噪声小。(4)适应启、停频繁的工作要求。(5)可靠性性高、寿命长。

3.计算题:三相步进电机,转子齿数

Z=100,步距角=360/100*3=1.2转数若为120r/min,脉冲频率-720/1.2=600 4.转速图的构成:(1)转动轴格线(2)

转速格线(3)转速点(4)传动线。 5.转速图的拟定步骤:(1)j计算变速范围Rn、公比 Ф。(2)确定变速组的数目。(3)确定传动顺序。(4)确定扩大顺序(5)确定是否需要加定比传动副(6)拟定转速图a.画传动轴格线b。画转速格线c.标出转速值d.确定最大传动比e.画出个变速组的其他传动线f.画全传动线。

6.转速图拟定的原则:(1)变速组数

及传动副数的确定(2)传动顺序的确定(3)扩大顺序的确定(4)变速组中的极限传动比及变速范围(5)合理分配传动比的数值 7.伺服机械传动系统按控制方式的

不同可分为开环控制伺服机械传动系统、半闭环控制伺服机械传动系统和闭环控制伺服机械传动系统。

8.滚珠的循环方式:滚珠丝杠副中滚

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

9.执行系统的组成:(1)执行构件(2)

执行机构

10.传感器的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

件、基本转换电路。 (1)直线式。绘制方法:将系统在一个运动循环中各执行构件个行程 区段的起止时间和先后顺序按比例绘制在直线坐标轴上。特点:绘制方法简单,能清楚表示一个运动循环中各执行构件运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直接性差,不能显示各执行构件的运动规律。(2)圆周式。绘制方法:以及坐标系圆点为圆心做若干同心圆,每个圆环代表一个执行构件,由各相应圆环引径向直线表示各执行构件不同运动状态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特点:能比较直观地看出各执行机构主动件在主轴或分配轴上的相位;当执行机构多时,同心圆环太多,不直观,无法小时各执行构件的运动规律。(3)直角坐标式。绘制方法:用横坐标表示系统主轴或分配轴转角,纵坐标表示各执行构件的角位移或线位移, 各区段之间用直线相连。特点:不就能清楚的表示各执行构件动作的先后顺序,而且能表示各执行构件在各区段的运动状态。

12.传感器的概念:是机电一体化系统

中采集和转换信息的重要装置,它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作业对象和环境的状态,为有效地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动作提供信息。分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胺检测转换形式可将传感器分为开关型、模拟型和数字型。

13.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开

展基础研究,发现新现象,积极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传感器的集成化、功能化与智能化。 14.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栅传感

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那个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进行测量的,当指示光栅在其自身的平面内倾斜一个很小的角度 时,两块光栅的刻线相交,当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是,在光栅的另一面就产生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就是莫尔条纹。 15.莫尔条纹的特性:(1)莫尔条纹运

动与光栅运动具有对应关系,当光栅移动一个栅距W时,莫尔条纹也相应准确地移动一个条纹宽度BM,,

一周;光栅反向移动时,莫尔条纹移动方向也随之改变,两者一一对应。通过读出移过的莫尔条纹数目n,即可知道光栅移过多少栅距,也就知道运动元件的准确位移L。即L=n*W(2)莫尔条纹有放大作用(3)莫尔条纹能均化误差。

16.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即电

磁感应:当滑尺正弦组用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激磁时,将产生同步频率的交变磁通,这个交变磁通与定子绕组耦合,在定子绕组上感应出同频率的感应电势,感应电势的幅值与两绕组相对位置有关。

17.感应同步器测量系统可采用

两种激磁方式:一种是以滑尺激磁,有定尺绕组取出感应电势信号,另一种是以定尺激磁,由滑尺绕组取出感应电势信号。目前多采用第一种激磁方式,信号的处理方式又分为鉴幅型和鉴相型两种。

18.感应同步器定子绕组的感应

电势随滑尺的相对移动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定尺绕组的感应电视是一个能反映滑尺相对位移的交变电势。

19.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

于物体的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节点温度不等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一现象成为热电效应,该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势的大小于两种导体的材料的性质及接点温度有关。两个接点,温度高的一个称为工作端或热端T,工作时将它置于被测温度场中;另一个称为自由端或冷端T0,工作时将冷端置于某以恒定温度。有着两种不同导体组合并将温度转换成热电势的传感器称为热电偶。

推荐第5篇: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但城乡一体化规划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规划;问题;途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得到很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发达的地区和东部沿海一带,城市和乡村之间不断融合,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做到“五个统筹”。而当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核心,实现其他几个统筹的前提和途径。

城乡一体化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科学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就是对城乡发展目标、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重点建筑和主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展示城乡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依据和方向。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规划一体化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农田村庄现在已经变成繁华的街区。但是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依然没有改变,依然适用于两部法规——《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种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把城市和乡村相互割裂,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模式,使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特别是对乡村规划的管理非常薄弱,现有的一些规划甚至无法体现农村特点,农村无序建设和浪费土地严重,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部门着手制定一部规范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法律。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城乡规划法》。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体制,进入到一个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全新时代。

在这部法律中,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现失衡。(2)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 条块分割,整体协调不足。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较大。(4)生产要素的区域可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城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对城乡的总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成重要制约因素。(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此外,还存在土地开发征用问题、劳动力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途径

如何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我们认为,不仅要靠中央政府的政策向“三农”倾斜,而且要靠工农、城乡的直接互动,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最大的障碍就是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所以要从体制上下工夫,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城市要构建完善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开发要适度。

4、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6、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此外,还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体制、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制、城乡一体的财政和税收体制、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体制等的改革。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的进程中,要坚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道路。

推荐第6篇:工学一体化

运用“工学一体化”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三明市高级技工学校

王福建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新常态下的增长,人工工资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从过去的只求数量转变为质量与数量并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学生的培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技工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此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快对接企业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对技工学校毕业生质量要求。

当前到技工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是初中阶段学习竞争的失败者,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或者厌恶的情绪,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严重匮乏,甚至于连小学的分数计算都不懂,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行为严重不良。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即先理论教学后技能训练的模式,由于基础差听不懂,课堂上会睡下一大片,有教师把这种现象戏称为“睡美人”。即使勉强能听一些,到技能训练阶段时又把前面所学彻底忘记,这样做不但效率低,效果差,造成重复授课,增加了技能训练教师的负担。但如果等到把基础的一些知识先补习好后,再上专业基础课显然不现实且不可行。

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融合各种理论知识教学及综合素质养成的一种职业技能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任务驱动法教学。它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模块,并把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融入技能训练的教学中,这样做的好处有:首先让学生避免了一进技校又重复初中阶段那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做到了眼到、手到和脑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其次是避免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重复教学,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可以通过模块的设计,设计出一些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蕴含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的课题,避免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的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我校是2014春季在数控车削加工班开始进行探索性的“工学一体化”试验教学,通过三个学期以来的试验性教学以及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和探讨,我个人认为当前在运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收获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更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我们从试验性教学中得到收获是:

第一是运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学到的知识更多,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时间更短,学习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第二是在设计学生工作页时,就培养学生如何对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得与失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这一环节上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加工,如何运用所学工艺知识去解决工艺问题;如何去查找资料等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工具。 第三是运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手段不可能只有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分阶段、分层次阶梯式地进行实施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条件下的学生开展不同模式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做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工学一体化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在这一过程的表现,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其实过程正确离结果正确也就不远了,只不过是多练习和少练习的问题。

运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手段时应注意的事项是:第一,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由一个教学团队来完成,在这个团队中以实习教学为主导其它教师进行配合教学的过程,决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完成得了的,根据不同条件在一个教学班中配备数量不等的一体化(或双师型)教师(本人认为师生比为1:8~12为宜)进行教学,教学班的人数应控制在30人以内,并注意控制理论教学的时长,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第二应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决不能把多个教师同上一个教学班当作轮流上课的形式来对待。第三应避免过去实习教学中出现的一个学生干多人看,实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在工学一体化教学中重演,一句话不能让学生闲着。第四是如果不能有效地对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进行融合、训练过程简单化,则往往会把工学一体化教学变成理实一体化教学。

虽然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的两极分化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更为严重,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个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可以额外增加学习任务 ,这样做不但是对学习好的同学的褒奖,更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鞭策;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采用推着走的方式促使其尽快迎头赶上;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则采用老师加同学扶持的办法,督促其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学一些知识,我把这种方法形象地比喻为放飞与推拉的过程。其次是教材的编写问题即:由于目前开展一体化教学都还属于探索性的教学,还没有一本令人满意的教材,也不可能有这样教材出现,因此,技能训练的内容应如何与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如何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如何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一直是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非常难以把握的工作难点。

当前人们对于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误区在于一是错误地把工学一体化等同于理实一体化;二是认为工学一体化就是不需要理论知识仅需要操作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仅对实习教学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而对于其它方面的知识则基本不涉及,它更加注重的是最后的结果。换句话说仅教会你怎么做这一课题和教会一些基本的专业理论。而那种认为仅需操作训练而不需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要知道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极其有限的,很难想象的是:一个技工在前面工作,后面还需一个工程师跟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这种现象在早期的国有企业中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我认为工学一体化教学应体现各种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高度融合,它不仅要有良好的技能训练及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更包含着对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培养;严格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企业工作的方式及方法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理想中的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必须高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技能训练,教师也因此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对于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由于我国在2009年刚开始对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教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说清楚工学一体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怎么样开展更是莫衷一是(这一点在人社部编写的一体化教材中显露无疑)。显然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在新的教学模式尚未真正地建立,旧的教学模式尚存的新旧交替之际。如何做好这两种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的转换与衔接,应当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在此斗胆建议如下:一是当前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不宜大面积铺开推广,而应在有限的范围内继续开展试验性教学,认真总结经验,同时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探讨;二是不应急于给工学一体教学套上固定的模式,而应以几个(个人认为比较合理3~5个)教学周期的试验为依据,充分听取各方不同的意见和声音,特别是要倾听基层第一线的教师的声音和意见而不是“所谓”的专家们的意见,并逐步有序地进行教学模式的转换直至转换完成;三是应做好长时间探索的准备,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一哄而上地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总之,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鲜事物,对于其规律性问题的探索也才刚刚开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展这项事关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有待于全体技工院校教师共同去探索与面对,但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面对并身体力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7篇:一体化总结

梁山中心完小

“一体化”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推广有效教学工作,依据学区安排,结合我校及管辖范围实际情况,将本学期“一体化”管理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实行了统一作息时间,统一开展教研活动,有效教学活动,教育教学实行统一标准要求,对南坡、邵村、梁兴的各项活动跟踪做了检查,并与我校进行了考评。

二、梁山中心完小和所管辖的这三所小学进行了互学互补。

(1)老师相互听课、评课,开拓了视野,共同讨论有效教学、有效辅导、有效检测。

(2)充分发挥了各人的特长,使音乐、美术、信息以及英语课的教学走进每所学校,达到了资源共享。

三、做到了资源互补,充分发挥了我校的教育设备,定期让南坡、邵村、梁兴小学的老师到我校上微机课、电教课、实验课,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四、做到了互帮互助。

(1)我校老师到南坡、邵村、梁兴小学去代课,听课。 (2)我校学生还帮助了其他学校的学生复课、学习、打扫学校卫生,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五、对本校教师的工作情况建立了统一完善的档案。

总之,推行“一体化”管理是小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本学期的“一体化”管理中,各校都依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初制定的方案,认真研究,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工作,并且做得很详实,很具体,目标很明确,活动记载很到位。

梁山中心完小 2012.1.9

推荐第8篇:德育工作一体化

班主任工作中的“五心”

\"五心\"即:爱心,信心,耐心,虚心,恒心。 \"五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基石,没有了\"五心\",思想教育工作也就无从做起。我在跟同仁或学生们敞开胸怀畅谈我的工作实际时,常用以下几句话,简言之 :态度上,谦虚谨慎;语言上,以情动人;行动上,率先垂范;待生上,一视同仁; 方法上,取长补短。下面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爱心是前提

记得一次班会课,我在给学生讲解威信时,我把他分为三类: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众所周知,权力的威信令人畏,叫人不敢违;能力威信令人敬,使人不能违;情感的威信令人亲,让人不愿违。我向学生提出:你希望老师具有什么样的威信?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当然是情感威信噜!其实情感威信就是爱心。可见学生们总希望老师多给予他们一些爱心。我的体会是,爱心是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同事之间的友爱。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栋梁。我作为班主任,首先是接受社会和家长的\"委托\"来教育他们的子女职责的,把对事业的爱转化为对学生的爱。其次,对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对待学生象春天般的温暖,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领悟道理,在情感交流的理解中获得心理平衡。让学生觉得在学校和在家一样的温馨。可以这样说,做了班主任,爱学生象爱孩子一样,学生的一痛一痒,一喜一悲,都细心观察,悉心关怀。第三:对学生有一颗公允之心,爱而不偏颇。既关心\"金凤凰\",也重视\"丑小鸭\"。每个学生,都希望教师公平地对待他们,盼望得到教师的赏识,讨厌教师的厚此薄彼。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基础不同,素质不同。针对不同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优等学生,爱而不纵,常用含蓄的语言指出其短处,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对中等学生,爱而力促,常用谈话法,纵横比较,以情动之,以榜样激之;对后进学生,既公允又偏爱。公允,就是决不以成绩高下论英雄。对他们不是冷淡、疏远,而是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在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心理上安慰鼓励他们。让他们少听些批评,多听到赞誉。

耐心是基础

这里仅举一例来说明耐心细致的班主任工作,对促进一个班或一个学生进步的案例。去年有一学生,刚入高一,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深,一心只想走韩寒的成材之路,数理化全面放弃,表现不佳,成绩掉队,对他,父母毫无办法,也只能\"顺其自然\",并且为了不让孩子失学,给他准备了两个学籍(既做好了随时被学校开除的准备)。但我认识到,这样的学生尽管只是个别现象,但毕竟是学生,我有责任和义务教育他,于是想出各种办法转变他,而要转变这样的学生决非易事。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我多方寻求\"灵丹妙药\",制订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措施。

(一)谈心感化。\"人之相交,贵在交心\",在充分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推心臵腹,促膝交谈,他由闭口不谈到有问必答,再到不问自说,侃侃而谈,最后忘记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甚至忘记了时间。使我摸清了情况,找到了症结。

(二)步调一致。后进生的产生,某种程度上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家长的教育常常带有简单粗暴的特点,因此转化差生,家长不配合是不行的。为此,多次电话访问家长,或请家长来校,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征得家长同意,校家一致,共同行动,效果明显。

(三)挖掘闪光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进生总有其优点。这位学生体育突出文科优势明显,在校运会上大显身手,为此,我在班上特别的表扬他,以后凡可表扬之处就不失时机地表扬,让他觉得教师心中有个他。

(四)逐步提高标准。该生成绩和表现有所转变,特别是思想上有明显转变,我也没有就此罢手,否则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要彻底治愈,还必须不断施药。每隔一段时间,找他谈一次话,要他做一次自我小结,再提出一个新的目标。

信心是保证

信心是互动的,在学校教育中,它来自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师对班级、对学生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学生相信老师能力,对老师教诲充满信心。 我的做法是:

1、利用典型案例树造学生信心;

2、讲解名言警句激发学生信心;

3、介绍学习方略指导学生增强信心。虚心是促进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班主任面对几十位学生,虽然年龄相仿,但思想品质、心理特征、文化水平各不相同,要教育好他们,确实不容易,这是一个负责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颗虚怀若谷之心。首先,班主任不能仅凭经验办事,要用科学理论作指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再把实践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在这循环过程中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其次,班主任工作不能唱独脚戏,孤军奋战。经常向任课老师了解和通报班级学生的情况,共商管理办法,这样班主任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任课教师对班内情况也非常熟悉,这样班级管理就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扬他人之长,避自己之短。第三,\"虚心\"向他人学习,还包括向教育对象学习。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必然受到学生的监督。而且现在学生观念新,思路广,点子多,一群青年学生的办法并不比一个班主任的办法少,作为教育者,不能摆出俨然不可一世的权威的架子,对此我也深有感触。有一学生写了一张纸条:

1、莫把武断当果断,老师,能不能民主一点,

2、能不能少批评多鼓励。这引起了我的反省,于是与学生座谈,听取学生意见,采纳学生提出的\"民主管理\"的办法,让班干部、学生代表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在制订细则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管理。这批学生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而我只需提出指导性的建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班级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态势。通过这件事,我确实感到:\"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第四,还虚心向其他人求教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生在班规规矩矩,而在其它场合就会有所\"表现\"。这说明有些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应深入调查研究。我经常向学校领导、课任教师、值日老师、指导老师了解学生的业余生活情况,还不断的跟学生促膝谈心,这样,班上的学生不仅受到方方面面的关心,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的监督,班级管理也就会少有漏洞了。

谦得益,满招损,我认为班主任有无谦虚之心,将对提高班级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恒心是关键

\"恒\"即\"久也\"。人们常说,学贵有恒,其实教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不少人认为,班主任上任伊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措施手段齐上,规章制度齐下,以为这样以后就天下太平,高枕而无忧了,以为学生经这\"三斧头\"就会言听计从。其实不然,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工作的反复性是行家们皆知的,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指日可待的,它不是木匠运斧,三下两下即可完工。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再说,有些措施不是一个循环就能解决,其间还会有反复。没有持之以恒之心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以宿舍管理为突破口,实行学生自制,坚持高标准的生活管理。实际上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开始学生思想上不重视,甚至放任自己,在大量的思想工作和跟踪管理后,学生基本进入了自制的状态。但,这时班主任如果没有恒心,那么宿舍管理好了几天后必然新貌变旧颜。对此我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心理上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天天检查,不断小结,常抓不懈。在这持久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学生严谨踏实的作风,把常规管理程序化,真正把行为管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班主任的恒心,还表现在甘于平谈、日久而不懈怠的默默的行为中。\"惰\"乃人之常情,学生如此,老师亦如此。取得成绩的关键不是看你开头怎么样,而应看班级管理的效果,看能不能持之以恒。

总之,我认为没有爱心,不能从事班主任工作;没有虚心和耐心,做不好班主任工作;没有恒心和信心,不会有成功的班主任工作。\"五心\"不可缺,但\"五心\"的核心是对教育事业忠心。

推荐第9篇:《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与维护等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按分阶段培养的原则进行,阶段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年为文化素质教育阶段,达到拓宽学生文化基础的培养目标。第二学年为专业成才教育阶段,达到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养成终身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学年为创新立业教育阶段,通过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的学习和相应的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达到“技术岗位型”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为学生就业创造优势。三阶段培养目标力求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基础注重实用的特色,分期分步实现本专业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

二、就业方向及工作岗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建材工业生产企业等单位等部门,从事本专业设计、制造、开发、应用、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1)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工作;

(2)从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革新与改造、安装调试工作;

(3)从事一般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应用工作;

三、学历层次及修业年限

学历层次:大学专科

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础;

(2)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理论;

(3)掌握本专业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掌握可编程控制、单片机基础理论;

(5)具有一定的计 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英语水平。

2.能力结构

(1)具有机械加工、钳工、电气钳工中级操作能力;

(2)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一般零部件的设计能力;

(3)具有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和从事生产组织,设备、技术管理的能力;

(4)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能力 ;

(5)具有可编程控制、计算机绘图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6)获得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考试证书(选);

(7)具有专业生产技术及组织协调能力。

(8)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选);

(9)获取电工中级工等级证书;

(10)获取创新证书;

3.素质结构

(1)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创业立业能力;

(2)具有机械电子产品生产与运用整体质量控制意识,各部门间协调合作能力;

(3)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

(5)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用法律维护企业、个人合法权益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7)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础;

(8)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五、专业主要课程主要内容简介

1、液压与气动技术:主要讲授各类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辅助元件及液压控制阀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选用,各类液压控制回路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及组成,液压系统CAD、液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以及液压设备的维护保养常识及相关的实验、实训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图形符号、结构特点、性能和使用;掌握常用基本液压回路,熟悉典型液压系统,具有初步分析液压系统的能力;能拟定简单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和合理选用液压元件;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设备。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强,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机械制造技术:主要讲授金属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各种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精密与超精密加工以及特种加工,制造系统与现代制造技术等,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内容和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的实训、实习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方法,基本掌握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步骤,初步接触现代制造技术。

3、电气控制技术:主要讲授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典型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使学生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用途及型号,能正确使用和选用;熟悉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设计能力。

4、自动检测技术: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是:传感器的应用、分类和发展,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传感器中的

弹性敏感元件,常用传感器,描述测试系统特性的主要参数及测试系统的组成,用于信号中间转换的电桥电路、调制与解调、滤波电路、电荷放大器、光线示波器、X-Y记录仪、磁带记录器,测试信号的时域分析、幅值域分析、频率域与分析、机械振动状态测试、机械动态特性测试、回转轴误差运动测量、部件移动距离的测量、应变的测试、力的测试、噪音的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及实验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并初步具有正确选用传感器和组成测试电路的能力。

6、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主要讲授PLC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PLC程序编制,PLC应用举例和PLC应用设计。使学生具有PLC的选用、接口设计及编程的能力。

六、实践教学

1.电工电子学实训:安排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要求学生会读电路图,掌握分析电路故障并排查的方法,会进行电路测试,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通过在校内电子演练场进行有指导的电子电路基本工艺操作和读图、安装、调试、维修、简单设计、技术资料的整理分析等实践锻炼,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设计,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为学生顺利获取电工中级工等级证书做好准备。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通过机械设计基础实训,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其应用,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掌握通用机械零件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生产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是机电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训内容是: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焊工。实训的主要任务是:基本掌握车、铣、刨、磨、钳、焊等所用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上述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养成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4.钳工与机工实习:金工实训是机电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训内容是: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焊工。实训的主要任务是:基本掌握车、铣、刨、磨、钳、焊等所用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上述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养成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5.单片机技能实训:通过单片机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微机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器/计数器接口,串行接口,中断系统,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典型应用系统等,为计算机的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6.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是PLC课程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训及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加深对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电气控制设备的使用及维修、PLC应用等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熟练

掌握如何将电气原理图转换成安装接线图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7.毕业实习::了解机械加工车间、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组织及其管理和职能;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及规章、制度;了解机电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在此期间,还要根据需要,进行有关技能鉴定的考核。

8、毕业设计与答辩: 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应用的需求,由学院或学生选择课题进行就业前的综合性实训,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锻炼和考核,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七、必要的说明

课程设置四大类: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限选课。

本教学计划总学时:2454学时 ;其中基础课理论教学692学时;专业课理论教学770学时;实践教学992学时;选修课5学时。文化基础课9门;专业课18门;实践课8门。总课时与实践教学之比接近10:4。

推荐第10篇:城乡一体化

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

———重庆万盛县区城乡规划的工作调研

谭欣 10建筑景观

摘要:重庆市近年打造“平安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建筑立面大气新颖,街道植物高高矮矮、花花绿绿、浓荫蔽天、翠绿欲滴,格局各异、景观优美,绿色的城市如同一颗碧绿的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呈现出林在城中、城中林中的生态城市格局。通过外出实地察看了解,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路,尽管万盛县与大都市重庆在城市性质、规模、区位等方面不可比较,但在工作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上,更重要的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上可参照因素很多。他们用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机制大创新,用机制的大创新推动重点工作的大突破,在以公共租赁房为主导,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调查对象:万盛县区的人民,市区的公民两者进行对比和联系。了解城乡之间建设的代沟和困难,和问题。从而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通过采访当地重庆的城市规划局的负责人。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能够了解更为专业和明确的城乡发展建设的大趋势和措施。

对万盛区县居民的采访,调查。了解重庆乡县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文化环境以及整个的一个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了解他们的整的生活的一个建设存在的弊端和缺陷,从而更为贴切的了解如何从实际情况去解决问题和发展问题。

对市区公民的采访调查,了解目前城市居民的一个生活状态,和享有的更为先进,方便设施,以及文化的普及。通过此进行对比。

对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局的负责人的采访,从更为妆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城乡将设一体化的问题.

调查方式:利用综合性的调查方式围绕的主题和目的是对研究对象全面反映该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生活质量等各方面情况。

。问卷调查:填写表格的方式,对整个一个城乡生活等方面城乡两者的活动比例的比较。 采访调查:以聊天的方式对政府规划负责人的采访,从而摘取大的点。

材料的收集:通过实地的考察和采访,走进万盛县区的居民家中,切实的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人流汇集出分发调查表格,填写报表,了解更为直观的比较,和发展的城乡建设存在问题。

总结:通过材的收集,和报表的比例分析,结合部分参考书刊论文,添加更多的思维创新观点。提出切实际的解决措施,对重庆万盛区县和市区的城乡规划提出更多的创新的建设想法和思维出发点。

不用再发回给我,题目可以,就是目的性不太强,和自身所学专业太远。注意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争取做好,王

以后的正式报告的大致流程:目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因 ===对策。

正式报告包括电子稿和A4的纸质各一份,请于2012年6月29日之前交到每个班的班长或者是学习委员处。由班长统一上交到负责老师处。

第11篇:一体化工作总结

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一体化”项目建设 2014年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由六枝特区政府规划、山西路鑫能源集团主导投资建设,是贵州省重点培育的111个园区之一,2012年被贵州省发改委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2013年初,被列入省政府42个省级重点园区名录,明确由省发改委重点打造的三个园区之一。园区位于六枝特区新窑乡,距贵昆铁路那玉站0.5公里,距省道贵烟公路1公里,距六(枝)六(盘水)高速公路出口1公里,规划占地9000亩。园区紧紧依托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的深度利用、高效转化,着力推进“15155工程”,即用5-8年时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投资500亿元、实现利税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5倍的发展、解决5万人就业。重点打造年产1000万吨规模煤炭企业集团、480万吨焦化、50万吨高纯铝及铝材加工,4×350MW热电联产车间等20余个项目,是同时打造“煤-电-化、煤-电-铝、煤-电-材”三个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二、2014年一体化项目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从2012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园区在煤矿整合、项目建设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69.57亿元。

(一)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1.热电联产项目:4×35万兆瓦热电机组一期工程2×35万兆瓦可研编制完成已评审通过,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现取得国土厅的批复;节能评估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环评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等报告均已编制完成通过评审并已取得省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项目核准申请已经上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将取得核准文件,同时与南方电网上网接入方案正在商定中。

2.LOW-E玻璃项目:各项手续已全部完成,第一条生产线完成土建工程,第二条生产线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3.300万吨/年重介洗煤项目:各项手续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具备投产条件。

4.那玉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完成项目备案,完成2000余平米地面硬化。

5.年产70万吨铁合金项目正在进行可研报告的编制。6.年产50万立方加气混泥土项目、年产12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的备案、项目建议书、节能评估报告、可研已办理完成。

7.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备案。

8.贵州路鑫喜义工矿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主体资格条件(第一批)。

(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热电联产项目:热电联产项目于2012年12月开工,现正在开展场地平整工作。一期工程装机为2×350兆瓦,三大主机已经订货,完成场平375万方土石方量,项目预计2017年3月底建成投产。

2.LOW-E玻璃项目:该项目位于园区内,项目总投资119734万元,于2012年5月开工,玻璃厂1#线及其配套选矿厂土建主体工程完成;玻璃厂2#线土方平整及地基处理工程完成,熔化工段基础浇筑完成,成形工段基础垫层浇筑完成;玻璃厂办公楼及食堂主体及装饰装修工程基本完成;玻璃厂配套选矿厂土建主体工程全部完成;玻璃厂道路路基形成。原计划2014年四季度建成第一条生产线(该项目共建4条生产线)并投入生产,该项目建成后每条生产线能够日产600吨特种玻璃。

3.中心城区焦炉煤气气源厂项目:共建焦炉4台(240万吨/年),原计划2014年9月底建成2#焦炉,由于公司融资出现一定困难,项目建成时间需要顺延到2015年一季度。1#焦炉(60万吨/年)顶板及抵抗墙浇筑完成;2#焦炉(60万吨/年)本体土建、安装工程及其配套土建工程完成;备煤系统设备安装完成80%钢结构通廊全部完成;炼熄焦系统设备安装完成70%;化产区域土建工程完成,设备及管道安装工程完成80%;综合供水及全厂给排水工程完成50%;全厂道路路基形成。

4.那玉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已基本结束,由于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现正在与成都铁路局对接,但就建设方式、投资模式等未达成共识,项目现还未获得批复。5.年产300万吨重介洗煤项目: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5367.76万元,已全部建成,于2014年5月22日正式投产。由于市场和资金原因,试生产以后项目没有进行正常生产。

6.煤矿整合技改:第一批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技改方案已上报并已批复。兼并清单:青菜塘煤矿和赫章可乐煤矿整合为60万吨矿井;猴子田和独山县拉乱煤矿整合成60万吨矿井;金来煤矿和宏顺发煤矿整合成60万吨矿井;杉树林煤矿和同心煤矿整合成45万吨矿井;中渝煤矿和都匀沙寨煤矿整合成45万吨矿井。第二批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技改方案已经上报。

三、存在问题

1.原材料供给不足,将是影响园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贵州省煤矿整合时间相对拖得较长,严重影响煤矿建设进度;园区规划的“15155”工程,前提支撑条件是原材料1000万/年吨煤炭资源的保证。目前,根据园区下属的贵州路喜工矿集团旗下16对煤矿,煤矿整合后通过技改扩能后保留8对矿井,达产后,证载产能也只能达到435万吨,尚缺少565万吨资源没有来源。

2.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园区较快发展的瓶颈性因素。一是铁铁路路那玉货场的改造面临手续的问题。二是“六六高速”至今未通车,大型设备和原材料进园区非常困难。

3.在省、市、区三级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有关国有大企业的帮助下,就融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及金融政策制约,加之项目建设周期长,难以形成有效信贷担保抵押物,目前融资进展仍然缓慢。

四、2015年工作打算

1.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能源局等部门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6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46号)要求,目前,贵州路鑫喜义工矿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主体资格条件,据园区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投产后原材料的需求,积极努力做好煤矿技改扩能以及资源的整合工作,确保项目建成后对原材料的需求。

2.根据园区一体化项目规划,加快园区规划项目建设进度。下一步将对园区已经规划的建设项目实行分批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批、开展前期工作一批、并且对前期工作进行完成的项目,分期分批开工建设,确保洗煤尽快投产;焦化2#焦炉尽快烘炉;玻璃项目第一条线建成并投产。2015年煤矿预计生产原煤180万吨,销售收入9.9亿元,产生利税0.99亿元;选煤厂预计生产精煤150万吨,销售收入7.66亿元,产生利税0.76亿元。

3、继续加大融资和引进项目合作伙伴力度,以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瓶颈。

4.积极配合园区管委会,对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园区各项专业规划进行编制,为园区进行规范性建设提供指导。

5.努力开拓市场,做好已经建成投产项目运营及达产达效工作。

6.加大与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力度,积极与各金融机构对接,努力与园区一并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二

第12篇: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打造中国新区域经济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区域金融体系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区域已经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江浙沪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圈,圈际间和圈内各城市间的竞争与协作并存的态势日趋显现,竞争的态势要求各个经济区域尽快确立金融中心城市、完成新形势下的金融体系的创新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和协调经济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说明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区域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制下,金融体系依附于经济结构,当金融发展水平日益提高,金融体系对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尤其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期,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融资效率的提升促使经济结构合理化。

金融体系是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地区动员储蓄、吸纳并配置资本的能力和效率提升。金融体系作为资金的融通体系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境因素,决定着一个城市动员储蓄、吸纳并配置资本的能力与效率。随着金融开放步伐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体系竞争力在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更加突出。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是,金融体系本身可能是一个“整盒”。但实际上,金融体系是由一个个功能模块组成的,当采用拆解金融体系的方法来审视区域金融体系效率的时候,通常会注意到的问题是关于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协调问题。在金融行业中,国际间的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在考虑把多方面发展的金融机构逐步整合,形成一个金融控股体系,由一个统一的管理集团来划分职能部门、协调利益冲突。对国家和地区而言,这样的思路也是有效的,事实表明,国际上各个先进国家宏观金融体系的各个模块正在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通过模块间的资金流动成为体系内流动的方式来提升融资效率。

二、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模式

金融中心是指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中心城市,是资金集散地和金融交易清算地,其金融影响遍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球。金融中心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功能性金融中心和名义金融中心,本文所研究的金融中心专指功能性金融中心。

(一) 金融中心发展的一般过程。金融中心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规律性,里德(Reed,1981) 将其归纳为五个阶段,这5个阶段又构成一个腹地范围的等级体系,每一阶段的中心相应地服务于:①直接腹地,②腹地外更大的区域,③整个国家,④邻近国家和政治属地,⑤全球范围。这5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级别的金融中心:地方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家性金融中心、国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这5个等级的金融中心,体现了金融中心发展的一般过程。

(二)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的一般模式。根据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 需求反应与供给引导金融体系理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金融体系的产生有两种路径:一是需求反应,一是供给引导。与其相对应,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自然渐进模式和政府推进模式。

1.自然渐进模式,是指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的增长产 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适应于这种需求而相应地发生变化,金融制度和法规也随之完善,同时该地区的经济又借助于金融的有利条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导致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以自然渐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市场经济长期自由发展的结果。它的形 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伴相随、亦步亦趋的。这种形成模式一般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伦敦和纽约。由于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形成与发展模式缺乏时间效率。

2.政府推进模式,是指在经济发展尚未达到特定水平的情况下,通过政府部门的人为 设计、强力支持而形成的金融中心。超前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为本地经济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以刺激本地经济的发展,对本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先导作用。

以政府推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国家或地区有意识构建的结果。其“源动力”来自于政府的推动作用。这种模式一般发生在二次大战后的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最典型的如新加坡。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着眼于金融中心的建设以带动经济发展,是政府推进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模式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和繁荣本国或地区的金融、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影响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动力。但是“金融中心是指这样一些城市和地区,它们凭借优越的经济、政治、时区和地理条件,以及先进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能够为众多金融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交易和中介服务,并成为全球性、国家性或区域性资金集散和金融交易清算地”(王力、黄育华,2004)。所以一个城市能最终成为金融中心,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还取决于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区位优势等外在条件。

本文将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四种因素。两个方面,即金融中心

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发达的经济、金融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前提条件,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是金融中心形成必备的外在条件。四种因素是:经济发达、金融发展、基础设施、区位优势。

(一) 经济发达。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促 进这个地区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动力”。金融中心是随着经济中心的形成而形成的。金融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中心是一定区域内经济活动比较集中的城市,当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形成以某一地区为中心以后,一方面从生产领域游离出大量的货币资金需要寻求投资的场所,另一方面,生产和流通又需要大量的货币资金,这就产生了对金融的需求,从而促使金融中心的形成。只有一个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才能确保金融中心有稳定的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需求。

(二) 金融发展。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最终结果。中心城市的金 融发展体现在:①具有健全的金融体制,包括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监督机制、竞争机制、金融风险防范机制;②一定的金融规模,金融机构大量聚集、强大的资金供给、充足的金融人才;③高效的金融效率,包括金融业资产效率、金融资产周转率、资本流动速度、证券市场筹资额等。此外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是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金融中心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 基础设施。发达的通讯设施和交通设施是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具备收集、交换、重组和解释信息的能力是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其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发达水平。基础设施包括:通讯设施和对外交通设施。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金融交易可以通过无形的网络完成。发达的网络通讯设施使得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不同地区的金融中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的传送与反馈更加灵敏。拥有便利的交通设施,有利于跨国公司、外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入才在该地的聚集,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本地商业贸易中心的形成,从而衍生出来旺盛的金融交易需求。

(四) 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地理优势和政治优势。地理优势,包括交通地位和时区条 件。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其大多位于大型经济体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依赖于纽约。的交通地位和信息优势。因为纽约是从欧洲通向美国大部分内陆的便捷通道。时区条件也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通过不同时区金融中心工作时间的重叠,可以使全球金融服务24小时不间断,以满足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政治优势,目前分布在世界上的各大洲的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约有40多个,大部分都是所在国的首都,其中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约2/3是首都,在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中约有1/2是首都,在国内金融中心中约4/5是首都。首都是一国的政治中心,凭借着稳固的政治基础,会对经济、金融的发展产生很强的影响力(王力、黄育华,2004)。

四、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关于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是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关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少见。我国学者倪鹏飞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建立的城市金融中心定位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同级别的金融中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高度的规律性。区域金融中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服从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借鉴我国学者胡坚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以上分析,依据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获性等原则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选取的综合指标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潜力;第二层次,四大影响要素。第三层次,33个基本指标。

五、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

(一) 样本城市的选取。样本城市的选取原则:①能说明问题。②具有区域代表性。根据 一般经验,具有形成金融中心潜力的城市主要是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本文依据金融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结合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的研究成果,选取最具有竞争力的43个城市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和比较是比较合理的。

(二) 方法的选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使每一层次指标得分均由下一层指标综合而成, 从而构造出各层综合函数。采用在多指标量化合成方面有较好效果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综合函数中的权重。然后再算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并根据综合得分绘制雷塔图。

(三) 区域金融中心划分。区域金融中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其周边地区(金融 辐射范围内)金融功能的聚集。所以本文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过程中,在考虑到某样本城市在该地区相对的重要位置的同时,依据各样本城市的综合得分和各级指标得分为划分标准,对43个样本城市进行了划分。

北京、上海的各级指标和综合得分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绝对优势,已有实力成为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天津可以构建为华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并以北京为中心构建为大北京金融中心圈;广州、深圳可以构建为华南地区的金融中心,并以香港为中心,以广州、深圳为两翼构建为珠江三角洲金融中心圈;南京构建为苏皖地区的金融中心,杭州可以构建为浙江地区的金融中心,并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可以构建为长江三角洲金融中心圈;济南、青岛共同构建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金融中心;沈阳、大连可以共同构建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成都、重庆可以共同构建为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武汉构建成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西安可以构建为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的;厦门可以构建为闽台地区的金融中心。

六、构建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四种模式

不同城市的经济、金融实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位优势各不相同,所以各中心城市在构

建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应根据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本文依据评价结果,结合各中心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内的相对位置,提出四种构建模式。

(一) 盯住型构建模式。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在地理位置上分别与香港、上海、北京比邻,又与之有着密切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往来。香港目标定位于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北京、上海目标定位于国际区域金融中心。这种定位决定了香港、上海、北京金融中心的地位,它们更多地将作为国际金融市场向国内市场延伸的传导枢纽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引导中心。香港、上海、北京金融中心的强大不仅不会影响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而且,还会为其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提供业务和管理上的种种支撑和引导。而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恰恰是香港、上海、北京金融中心的补充,并成为它向内辐射的支点之一。所以,其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应盯住香港、北京、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

(二) 分工合作型构建模式。沈阳和大连,成都和重庆,济南和青岛在其区域范围内各项 指标得分接近,说明都具有在该区域内构建为金融中心的潜力。由于构建金融中心对中心城市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和潜在的巨大利益,势必导致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恶意的竞争还将减缓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本文提出沈阳和大连,成都和重庆,济南和青岛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上应该采取合作分工型构建模式。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这一目标上,只要各中心城市合理分工,而不是恶性竞争,完全有携手合作的可能。

(三) 政府适度主导型构建模式。武汉是中部的交通要道,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而且有一 定的经济基础和金融基础。综合得分及各级指标得分在全国范围内靠前,在中部地区绝对领先。但是武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有形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总部数量较少。弥补以上的不足单靠经济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缺乏效率的。所以,武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采取政府适度主导型模式,即政府适度控制并影响金融市场,在市场自发和政府扶持的合力推进下,把武汉构建成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四) 政府扶持型构建模式。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龙头城市,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但 是在全国范围来看,综合得分及各级指标得分较低,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其它地区。西安在构建为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明显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所以,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缓慢,金融需求与供给不足,导致其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功能不全,只有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通过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扶植来承担融资职能,并待条件成熟后发展其它金融形式,最终促进西安作为西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形成。

第13篇:德育一体化

泥沟镇中心小学

关于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 实施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成效,根据区教育局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工作。为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

(一)探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等,推进德育工作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二)构建学段衔接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改革德育课程内容与方法,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探索全科育人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探索校内、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创新,促进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推动德育品牌创新;

(五)探索新型德育工作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德育工作网络,优化育人环境;

(六)探索科学多元化、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德育评价方式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落实要求

(一)时间安排。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分两个阶段进行: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落实实施,形成阶段性成果;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全面推广第一阶段成果经验成果,对不成熟任务目标继续进行探索,并最终完成所有任务,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二)实施要求。

1、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通知》(鲁教基发„2016‟2号)要求,制定工作方案, 立足实际,强化特色,突出优势,勇于创新,加强德育规律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任务表和路线图,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扎实做好试点工作。

2、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好全员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实施,所有教师参与,人人知晓。学校领导包学科,李玉刚校长包语文,胡行乐校长包数学,宋焕国主任包英语。2017年6月底完成第一轮培训,其他学科也要参与,齐头并进、扇形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准确把握《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内涵,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基层首创,彰显时代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学校成立以李玉刚同志为组长、胡行乐同志为副组长、教导处、德育办等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大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宣传现代德育理念,鼓励师生参与到德育改革之中,引导社会进一步增强对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给予支持,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及时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适时推出一批德育工作个人典型,引领带动全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强化跟踪评估。校长室将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评估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达成情况、标志性成果、组织管理情况、社会影响及成效等。

2016年10月10日

附:领导小组 组 长:李玉刚 副组长:胡行乐 孙 锐

成 员:宋焕国 满中元 庞 欣 田 静 郝海艳

张恩齐 马艳飞 钟楚尊 刘 希

其他学科教师

第14篇:城乡一体化

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进程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及环卫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要汇报: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速加力。作为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高乡镇驻地、社区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职责。为此,自年起,我们实施了管理重心下移,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分局,加强对乡镇的镇容、环境、规划、绿化、市政设施的管理。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乡镇城管执法分局***处,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的小城镇建设,提高了乡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为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环境卫生质量,我县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思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积极地开展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级环卫体系,并把****作为全市实施这一体系的试点乡镇,着力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各相关乡镇也十分重视环卫工作,相继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投入,配备环卫保洁队伍,购置、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我县把农村环境卫生

整治作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将生活垃圾处理列入乡镇年度重点工作。我局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针对各乡镇的实际,重点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小城镇环卫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投资 万元治理了乡镇驻地、社区、村庄的环境卫生,购置了 辆保洁三轮车,修建了 处全封闭垃圾收集池,在 个行政村按照标准安排了保洁员。乡镇驻地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垃圾集中处理已经开始运行, 1

增强了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和承载力。二是不断加强小城镇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约束机制,确保有监管。实行环卫保洁日常监管制度,由乡镇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划区分片监管全乡镇环卫保洁工作,及时落实巡查监管记录和通报制度,确保巡查密度全覆盖,全天候保洁无缝隙。三是建立完善市场化、物业化运作机制,确保有人干。成立乡镇环卫保洁所、管理区保洁站、村保洁队三级保洁网络体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建立完善投入机制,确保有经费。实行“县里投一点、镇里出一点、包扶单位担一点、相关企业捐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方法,多方筹措资金,破解了资金投入难题。五是积极推动乡镇环卫工作向科学化、机械化、无害化发展。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小型污水处理厂,购置先进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机械车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乡镇居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生产环境。

总之,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卫服务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各项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问题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今后,我们会借这次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的契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切实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进县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15篇:一体化教学

再谈一体化教学

[摘 要] 职业技术教育蒸蒸日上,由于一体化教学是借助于一体化教师和多种教学设备,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多方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将抽象理论实际化,将复杂的动作简单化,最终达到加深记忆和强化训练的目的,被公认为是适合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故此一体化教学异军突起,各家院校重视非凡,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仅就此发表点个人见解,希望为我们中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问题

建议

实践

去年我以一篇《浅谈对一体化教学法的认识》一文荣获了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全省技工院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一等奖,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目睹了我院及不少兄弟院校的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可谓是既高兴又忧虑,高兴的是我所见到的院校几乎都开始重视一体化教学,并加大了一体化教学的力度;忧虑的是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所以我今天想《再谈一体化教学》,以共各位领导、老师参考。

一、目前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的问题

1、概念不清

许多院校把一体化教学简单的理解为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或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训练三段式教学,结果是前者导致理论不理论、实践不实践,知识残缺、支离破碎,经常出现学机电的学生连个交流接触器都不认识,只会在实验台上插线,更别提安装调试维修实际控制线路;后者是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两者严重脱节,经常出现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只能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由于实习滞后,待到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早已将专业理论知识遗忘,无法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所以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训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际操作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通过一体化教师的讲解、演示、巡回辅导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手法全面调动大脑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一体化教学由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因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其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体化教学,是将工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集于一体,或以课题形式将专业工艺课融入实习课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的内容合二为一组成模块施教,而不是在某一门专业理论课授完后再进入动手实操的实习阶段;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理论课与实习课人为划分时间段的做法,采用在实习教室边授理论边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或是在几节理论课后即让学生进入实训,实现理论课与实习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在师资队伍上,授课教师均是具备理论课、实习课教师资格和相关职业技能,既能完成理论课又能完成实习课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 一体化教学体现了其教法的综合性,由于将课堂搬至实训场所,教学条件丰富了,各知识点由书本上枯燥无味的东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实物,把理论和实操结合一起,通过实际训练来掌握理论上的各知识要点,要达到这一点,光靠一种教学法不够,必需是多种教学法的有效结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一体化教学由于把理论课堂搬至实操场,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可以进行实操训练,在训练实操的同时又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故一体化教学在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方面均有较高的实践性。是通过实践,把书本理论知识同实际运用连接起来,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从感觉到知觉,再到意识,最后达到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的目的,其关系组成如下图所示:

科学上常采用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研究方法,一体化教学也体现了这种模式。由于有了实物演示,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常有的一种疑问,通过教师对现象的解释与分析,学生往往会恍然大悟,而且印象深刻。国外也曾有训练小孩的动手能力,使其认识事物并且启发小孩的创造能力的实例。通过不断启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资金投入失误

由于一体化教学的概念不清导致许多院校大量资金浪费,比如近一年多来各个院校几乎都比着上实验室,诸如: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PLC实验室、PCB实验室、机床维修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五花八门,可是我们是不是忘了什么叫实验室?实验室是干什么的?无庸质疑实验室是用来验证理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可是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干这个的吗?不是,我们培养的是中高级技术工人,不是科研人员。

3、教室改造滞后

现在几乎1000/0院校都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室——只能摆放下40~50张课桌,这样的教室根本无法在放下实训设备的同时在容纳40~50学生。

4、教师培训滞后

现在所有的院校几乎都有不少“双师”型教师,但是实际上有多少是名副其实的呢?单从行政体制上就可见一般:几乎所有院校现在都有教务处(科)和实训处(科或中心)——这就说明理论和实训依旧是两套人马。

5、教材滞后

目前我们中等职业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劳动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几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可是不论那家几乎都没有一体化教材,都是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分开编写。

二、几点建议

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目标更多地着眼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淡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强调用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来消化和巩固理论知识。其教学目标内容为德育目标: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技能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高级工、预备技师的要求。知识目标:达到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要求。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师是一体化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组织者,一体化教师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教师一体化。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备专业实践经验,并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根据职业学校教师任职条件,专业理论教师要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专业技能等要达到初级以上,专业实习教师要具备高中、中职以上学历,技能等级达到中级以上,一体化教师是上述二者的综合。故一体化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一般一体化教师应由“双师型”教师担任。

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二是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重“教”轻“学”,向“教”“学”并重转变;由重“理论”轻“实践”,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转变;教师由“单一的传授型”向“行为引导的技能型”转变;使教师迅速实现角色转变——由知识的输出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传授者;由书本的复制者成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者。

3、加快一体化教室建设

由于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入学习与探索,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在一体化教室内上课,就具有科学的情景与氛围,就能很好地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故一体化场地的建设就很重要。

实现一体化教学必要条件是具备专业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场地及各种设施设备。一体化教室具备教室和车间的双重功能,是既能满足理论学习,又能满足专业技能实习的场所。 一体化场地即一体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备实操教学的条件。理论教学,自然少不了讲台、黑板、课桌、多媒体教学设备;实操教学,应包括具体的工位、实操设备、仪器仪表、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我认为设备与课桌之间的布置关系可设置如下图所示的前后型、混合型、环绕型几种:

一体化教室布置图

前后型是比较常见的一体教室的布置形式,大多数的一体化教室均可采用此种方式。此种方式布局分区明显,前面摆放课桌,方便理论教学,后面摆放实习设备,方便实操训练,在授课时还可交叉进行教学,同时方便课堂管理。

环绕型是较具有特色的一体化教室,教师在中间,学生和实习设备分布在四周,此种布置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直接交流,方便教学与课堂管理。但对场地的面积要求大,而学生的人数要求少。

混合型将实习设备和课桌编在一起,大大节省了一体教室的空间,但由于教师在前面,学生在后面,故在授课时学生的视觉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教室内布置多媒体投影设备可达到较好效果,但课堂管理不如前后型方便。

4、加快一体化教材的编写

教材,即教科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首先取决于教科书的质量。目前各出版社为我们提供的教材依旧是理论、实训分开编写,加之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亦加快了速度,而部分教材的内容过旧,甚至有些教材的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与滞后,实用性不强,所以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保证,在开发教材过程中,立足于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立足于满足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和专业技能发展的需要。我认为一体化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的比例宜在4:6左右,同常规教材相比,其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知识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一体化教材最好采用知识模块化的体系组织编写,即一个课题由若干个知识模块构成,而一个教学模块是由必备的理论知识(应知)和需掌握的技能知识(应会)所组成,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体化教材知识结构图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针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评价要遵循多样性、适应性、动态性的原则。一是确立多元化的考核目标。二是确定实用性的考核内容。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四是建立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作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其目的是为促进学习和绩效提高,分析、计划、实施、评价、修改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其工作对象是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等构成。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这四个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一体化教学设计也应包括上述四个要素,但突出的是一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等方面。教学设计的模式通常有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三种,我认为一体化教学采用目标模式的教学效果较好。目标模式又称系统方法模式,它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科里提出的。其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有九点如下图:

目标模式

1、确定教学目标。也就是要确定在教学完成时学生能达到何种水平。根据总目标确定教学的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应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其他特殊要求有明确规定。教学目标应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哪些方面能做到什么,如知识、技能、情感等等。

2、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后,要通过对目标的进一步分析,细化目标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技巧,并确定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过程或步骤。细化的目标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主要包括应知和应会两方面。

3、知识起点分析。即分析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之前应具备的知识程度,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准备状态和一般的身心发展特点。

4、编写具体操作目标。在完成前三项工作的基础上,教学人员要进一步列出具体的、可供操作的目标,即对已确定的教学目标作进一步分解和细化。

5、确定项目达标参考标准。这种参考标准常常通过测验、考评、技能鉴定来体现。其要求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立测验评价的参照标准。这些参照标准的好坏要用目标来衡量,并且测验项目的要求与目标所陈述的行为类型应有关联。

6、确定教学策略。为达成预定的目标,教师必须考虑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有效实施教学。教学策略包括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部分。设计教学策略应借鉴当前对学习进行研究的成果、对学习过程本质的认识、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

7、选择教学材料。这项工作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和利用有用的资源,如教学材料、学生学习指南、教师指导书、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8、进行形成性评价。在构思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之后,还需要作出一系列评价,以便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教师或教学设计人员可以从以下三类形成性评价中获得有益的反馈,即个体的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科评价。

9、修正教学。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资料,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修正教学方案。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设计过程系统性强,具体的设计步骤环环相扣,易于操作。一体化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设计流程,特别是在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时,一旦现实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条件,作为教学设计人员,要有应急措施。

(二)加强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果,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搞好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同常规教学的课堂一样,一体化教学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体化教学由于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法,动用了许多教学设备,所以一体化教学管理比常规的课堂管理要困难得多。特别是一体化教学有实践和生产的参入,故其管理的内容也比常规课堂管理要丰富得多,比较明显的是多了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操作的管理。一般一体化教室应在明显位置挂置“一体化教室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规章制度,并在学生进入一体化教室之前进行适当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概念,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还应把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在学生分组的同时,应指定一个小组长,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教师要指导小组长在上课前检查教学工具、设备、材料,上课中注意小组内学生操作的安全,下课后组织学生做好工具、材料的整理,做好设备的维护,并打扫一体化教室的卫生。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技能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此外,一体教学由于有实践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自我训练时,一定要巡视,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导,引导其步入正规。每上完一个教学模块时,要学生写学习心得,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心得进一步了解学生,同时也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技巧。

(三)学会一体化教学的授课方式

一体化教学的授课方法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之中,包括讲解、示范操作、指导操作练习、参观、填写学习日志等。一化教师要学会各种授课方法并灵活运用,具体来讲,在运用上述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讲解

讲解中,教师语言应有逻辑性、针对性、和指示性。在讲解过程中要能正确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并借助于教学设备,阐述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并指出在使用操作设备、加工产品时,哪些必须这样做,哪些必须那样做,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必须避免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错误,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还会造成生产事故。讲解时要注意使用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其要求教师的语言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特别讲解操作动作时,应注意使用的语言应坚决果断,切勿模棱两可。讲解时的板书不宜太多,只需把重点关键词语写出,必要时配以图表讲解,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感。

2、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即是演示教学法,其利用各种实物挂图、模型、设备进行操作示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从感性上得到认识。一般分为操作的演示、直观教具的演示和产品的展示,其中演示又分为慢速演示、分解演示、重点演示三种。教师在进行演示时,最好边演示边讲解,因为只演示不讲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故在演示时,要讲清动作的特点和关键,以及如何防止出现错误。

3、指导操作练习

在一体化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教师应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反复地、多样地进行实际指导,在训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有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基本操作训练、综合操作训练、独立操作训练。在这三个过程中,教师应勤巡视,一方面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方面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同时也要预防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必要时指导教师还需再次进行示范操作,此时指导教师一定要耐心辅导,仔细讲解与示范。

4、学习日志

上完每个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日志。通过学习日志,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不足之处应重点补充。另一方面通过写日志,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多思考,多观察,多探索。填写学习日志,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思想觉悟和写作能力都不断提高。教师要仔细阅读学生的学习日志,并做出批改,必要时可以找个别学生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师要通过学习日志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注意一体化教学化的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我们就要为每一个教学单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讲——听”、“讲——练”的方式开展教学,其具体的流程是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总结巩固、布置作业。而一体化教学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指导学生设法解决有关知识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经验教训,其教学过程的开始不是介绍有关概念定义,而是常常从实际的例子导入。以《设备控制基础》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一体化教学为例,其教学过程常常采用的步骤包括:

1、明确学习和训练的目的与要求;

2、掌握进行该教学单元实际操作的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

3、在设备上找到该教学单元所包括的各低压电器,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

4、结合多媒体课件和理论指导,拆装各低压电器,学习其结构;

5、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演示,学习系统的工作原理;

6、由教师提出不同的控制要求,学习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及调试;

7、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习对该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手段;

8、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关低压电器,进行修理作业或更改线路,掌握机床电控维修工艺;

9、完成学习日志,开展专题讨论并进行总结;

10、进行考核。

总之,我认为中等职业教育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各式各样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中职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就能够作到: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善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通厌学的现象,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真正为中华腾飞做出我们中职教师应尽的责任。

第16篇:一体化目标管理

一体化目标管理

建立一个集输日常生产管理体系,将原油处理过程包含的油水分离、原油破乳、盘库计量、外输加热、油样监测等工艺和污水处理过程包含的粗粒化除油、絮凝沉降、压力过滤、药剂投加、污泥处理、污水外输等工艺进行一化体目标管理。

着眼于集输日常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打破传统的经验化的管理模式,坚持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管人、管事,引入日常生产激励机制,促进各项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协调发展。一体化目标管理是将原油处理、污水处理、辅助生产等各项工作全面涵盖的目标管理体系。把这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按照设立的程序,层层分解到班组和每个班组成员,用责任书的形式把目标任务固定下来。目标的确定坚持实事求是、便于操作、自觉接受的原则,实行加权平均再加一定递增值来确定,从而实现了目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每项任务目标都设立一定的分值,年终按分值对各个班组和每个班组成员严格进行量化考核。制定《一体化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工作相近的班组成员或同一班组的承担同样职责的人员考核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但也充分考虑了个人能力、年龄、健康状况的差异,做到了刚性与弹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对班组和班组成员的考核均实行千分记分制。

1、将日常生产进行分解,赋分;

2、制定《一体化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3、以责任书的形式把目标任务固定下来;

4、用一体化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日常管理;

5、年底对班组成员的工作业绩进行科学的评判、考核,推出管理明星。

6、总结分析一年的一体化目标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修改制订下一年的一体化目标管理工作。

第17篇:机电一体化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简介】

机械电子系统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果没有多项技术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和知识交流,那么就不会产生安全气囊、防滑刹车系统、复印机、CD机、行驶模拟装置和自动售票机等一系列运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产品。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继续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才能继续发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传感器、执行元件和信息处理融和在一个机械设计中,从而使用其产生的协同工作效果。电子工业、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机械电子系统的运用。机械电子不仅仅局限于机械制造某个固定的方向,它同时还受到该领域所有分支学科的影响。 1993年,波鸿应用科学大学才把机械电子作为一个专业独立出来。在此之前,机械电子只是机械工程的一个专业方向和重点课程,现在这种情况仍旧广泛存在,甚至被划分在精密仪器技术专业中。迄今为止,已经有几所综合性大学和约30所应用科学大学将其列为独立的专业学科。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必须对专业有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且与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合作。与这些专家不同的是,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应该具有通才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调的能力。如前所述,本专业由三个学科的内容交叉而成,课程的设置也是如此,包括了上述三个传统专业的课程。机械电子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械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系统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微系统的测量技术等)和生物机械(机器人技术,生物系统,仿生执行技术,控制和设计,控制系统等)。不同大学的专业设置不一样,取决于专业的具体方向和培养重点的不同。

【定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职教师资。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测控与仪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具备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特色】

教学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光、机、电、计算机、信息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提供计算机测控系统、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机电工程智能检测、光电转换与通信技术等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读。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各行业所需的测控系统及测试仪器。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以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CAD/CAM一体化技术、机电装备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等。

【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计算机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程序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精度与测量、液压传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专用机械原理与设计等。

【实训课程】

金工实习、电工实习、课程设计、制造工艺实习、机械制造工程学综合实验、精度与公差实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数控原理实验、数控线切割实验、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机械零件测绘、机械产品三维造型与快速原型制造实验、机器人控制实验、科技活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工科学士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到公司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制造、使用维护和开发工作;能从事技术经济分析、质量管理和生产组织管理工作。

相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先进装备制造技术、PLC电气工程等。 开设院校:

沈阳工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也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本专业以力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学习机电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科方向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现代科技和设计手段;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的思维方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就业前景】:毕业后能从事机电工程领域的机电系统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推荐或报考校内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点继续深造,也可推荐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出国深造。

第18篇:机电一体化

本科院校机电一体化简介

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设备的管理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主要开设电《机及其应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及其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力电子与电机调速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能训练、工厂电气控制实训、PLC应用技能实训、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实训等实践环节。考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及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AUTO CAD高级绘图师”证书。一般中职学校对于此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加工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其应用,电子装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等该专业学生可在电工实验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室、供配电技术实训室、工业检测技术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和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实训室进行一体化教学。学院拥有实训实习车间,学生可以进行电工综合实训。该专业学生在三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就业岗位群大,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结案方式会计法快乐啊会计法计算;来看;按时间阿飞记录卡上的纠纷暗示;看了附件啊师傅家附近的;撒暗示;浪费空间按时开放; 按时付款了就爱上;积分卡;了;阿双方就快了点开始; 作。

第19篇:机电一体化

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名为“Mechatronics”,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 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6) 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资料: 就业问题:机电一体化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液体灌装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专业英语、生产线运行管理、营销与企业管理等。还参与高速液体灌装生产线(20000瓶/小时以上)及有关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的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管理等专门化实习。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数控原理及系统、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编程、模具CAD/CAM、专业英语、营销与企业管理等,还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实际训练。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模具设计也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CAM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绘图、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冷冲模具、塑料模具设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数控原理及系统、数控编程、模具制造工艺、营销与企业管理等,还要接受长时间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实际训练。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

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机与生产线、自动检测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计算机几何图形学、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机械设计CAD、机械CAD/CAM技术、专业英语、企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涵盖的行业就可知道其就业前景如何了。 参考资料:http://jd.gdqy.edu.cn/nanhai/others/Profeion%20introduction.htm

第20篇:水务一体化

水务一体化

一、水务一体化在国内外

为适应我省城市化日益加快的进程,与国内外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方式相衔接,在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实行水务一体化是势在必行。

水务即涉水事务。水务一体化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亦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水务一体化是加快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广东省深圳市在1993年率先进行改革,实行水务一体化,成立水务局,统一管理涉水事务。近10年来,水务一体化在全国蓬勃发展,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市、县、区建立了水务局,实现水务统一管理。河北省1996年初,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水务局——黄骅市水务局,现在已有115个县(市、区)组建成立了水务局;安徽省于1997年7月在我国农村改革生产责任承包制的首创地——凤阳组建了全省第一个水务局;黑龙江省水务一体化发展很快,实行水务一体化的县(市)2001年为60%,2002年将达到80%,到2003年将为100%;我省已于去年底组建成立全省第一个县级水务局——金湖县水务局,2001年3月又组建成立第一个市级水务局——宿迁市水务局。水务一体化打破了水资源城乡界线和部门分割,实现城乡水务的统一管理。

国外也比较重视水务的统一管理,如法国、新加坡等国家。新加坡为一花园之国,面积641km2,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1m3,排名世界倒数第二,以如此之少的水资源量支持发达的经济与社会,新加坡的水务部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加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归国家贸易局和工业发展部下属的公用事业局管理,具体业务由其下属的水务署负责。水务署负责全国的水政策、水规划、水生产、水供给和用水管理。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水务一体化在我国实施以来,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分部门管理,即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供水与排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污水处理由环保部门管理,以致管水量不管水质,管水质不管供水,管治污不管污水利用。这就造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中严重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实行水务一体化,对区域的防洪、除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强,原来就比较突出的城镇防洪排水问题就更加突

出。实行水务一体化,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3)有利于培育与完善水利基础产业,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社会化服务水平。长期以来,水利即是农业水利的观点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利是基础产业的观点必须取而代之。实行水务一体化,水利从以防洪保安、抗旱保农业丰收为主的单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胜运行与发展。

(4)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以往由于是多部门管水,水行政执法有相当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有相当难度。实行水务统一管理,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

三、实行水务一体化势在必行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水务管理体制——多部门分割管理进行改革,即实行水务一体化。世界银行的咨询专家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不足以应付缺水和水污染的挑战。水利部的负责同志也指出: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江苏省目前城市化水平为40.5%,高出全国城市化水平

5.5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省已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10年中,预计要达到50%以上,苏锡常地区将可能超过60%,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必将促使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大幅度增长,对水质、水量、水环境必将有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省地处长江、淮河、沂沭泗流域的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解放以来,流域性大洪大涝的年份就有8年。经过解放以后的水利建设,尤其是1991年大水以后,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1998年长江大水又加大了长江堤防达标的建设力度,提高了我省的防洪减灾能力。目前防洪标准:长江堤防基本达到100年一遇,太湖大堤达到50年一遇,洪泽湖大堤为50~100年一遇,其余大型河道仅为20~50年一遇,这对于城镇密集,大、中城市较多的我省来说,标准还偏低。

我省名曰:“水乡”,但实际上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地表径流多年平均人均占有量仅550m3,亩均占有量520m3,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南丰北枯、春少夏多,年际变化也很大。我省在平水年和中等干旱年份,太湖和沿江地区不缺水,但淮北地区尚缺水10~20亿m3,主要是淮北的丘陵地区和江水北调的非直接受益区。特殊干旱年份,全省缺水

102亿m3,其中淮北地区缺水70亿m3。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浪费又相当严重,全省农田平均亩用水量在1000m3左右,水分生产率仅为1.0kg/m3,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差甚远。我省工业企业每产出一万元产值,就要消耗50~100m3的水,有的高达200m3,这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5~10倍。再则是我省水环境恶化,尤其是在苏南地区,呈现出水质性缺水。我省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年工业、生活排污总量达30亿t,且农田施用化肥、农药过量,其残留量通过农田排水排入河道。据我省1999年二季度监测的269个水质断面,其中太湖流域86个,劣于地面水Ⅲ类的达75个,长江流域38个,劣于Ⅲ类水的达30个;淮河流域145个,劣于Ⅲ类水的为77个;京杭运河的无锡、苏州等城市段均劣于Ⅳ类水。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我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适应水环境保护的要求,适应水利基础产业良性运行的要求,我省实行水务一体化是势在必行。

四、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质内容

我省实行水务一体化,当然首先要在市、县成立水务局,但并不是简单地将其它部门管水职能向水务局转移或归并,而是水资源管理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根据我们的认识与理解,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质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按照水资源命脉性、紧缺性、不可替代性和易污染性等特点,不仅要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更要突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对水资源实行整体性统一管理。

(2)围绕解决各市、县水资源突出矛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探索“十五”期间及21世纪前二三十年如何实现防洪标准高、供水保证率高、水环境质量高、水经济效益高的市、县水务战略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水工程管理、雨洪利用、水环境整治和为经济服务等诸方面,还应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3)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回用的合理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

(4)彻底改变水利单纯是农业水利的观念,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为城镇、工业农业等服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体化教学计划.doc》
一体化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