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2021-01-07 来源:教学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七

(一)班政治教学计划

赵云霞

一、学情分析

七一班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比较自觉,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作业能认真完成,这部分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自觉,上课精力不集中,讲话,不注意听讲,作业又不认真按时完成,教师要多用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这一部分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发展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梳理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五、教学重点和各项教学任务

1、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

2、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3、自立的表现和必要

4、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5、自强的表现和作用。

6、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7、为什么会有挫折,怎么应对挫折

8、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9、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10、怎样预防违法。

11、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六、理念转变、方法改进、策略加强、手段使用构想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七、目标实现、任务完成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

3、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4、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巩固知识。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八、学生学习常规要求

1、要求学生上课期间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

2、认真自主完成课堂检测。

3、利用课余时间及早自习时间背诵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4、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各种讨论活动,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九、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

1、在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中,小组共同完成一场自编自演的反映自卑者、自负者与自信者的节目。

2、在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生活中战胜挫折最有效的方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如绘画、表演、唱歌、文字、表格)展示出来。

十、编拟课程进度表

单元 内 容 课 时

第一单元 第一课 3课时

第二课 3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2课时

第四课 2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期中测试 复习与考试及讲评3课时

第三单元 第五课 2课时

第六课 2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第四单元 第七课 3课时

第八课 2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期末模拟 期末复习与考试及讲评 3课时

推荐第2篇: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下册)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白芙蓉中学 张宝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教学方针,遵循学校的’先教学生做厚德之人,后导学生走博学之路”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1 会的发展。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最好的老师。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六、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2 珍惜无价的自尊 4课时 3---4 扬起自信的风帆 4课时

5 单元测试 2课时

6 走向自立人生 2课时 7 人生当自强 2课时 8 单元测试 2课时 9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2课时 10 为坚强喝彩 2课时 11 单元测试 2课时 12 ---13 感受法律的尊严 3课时 14 法律护我成长 2课时 15 单元测试 2课时 16-------- 期末复习

2

推荐第3篇: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八个班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比较自觉,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较强,上课精力比较集中,作业能认真完成,这部分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自觉,上课精力不集中,讲话,不注意听讲,作业又不认真按时完成,教师要多用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这一部分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三、发展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1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梳理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五、教学重点和各项教学任务

1、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

2、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3、自立的表现和必要

4、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5、自强的表现和作用。

6、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7、为什么会有挫折,怎么应对挫折

8、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9、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10、怎样预防违法。

11、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六、理念转变、方法改进、策略加强、手段使用构想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七、目标实现、任务完成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

3、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4、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巩固知识。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八、学生学习常规要求

1、要求学生上课期间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

2、认真自主完成课堂检测。

3、利用课余时间及早自习时间背诵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4、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各种讨论活动,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九、设计安排学科实践活动

1、在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中,小组共同完成一场自编自演的反映自卑者、自负者与自信者的节目。

2、在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生活中战胜挫折最有效的方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如绘画、表演、唱歌、文字、表格)展示出来。

十、编拟课程进度表

单元内容课时

第一单元第一课3课时

第二课3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

第二单元第三课2课时

第四课2课时

复习与练习2课时期中测试复习与考试及讲评3课时

第三单元第五课2课时第六课2课时复习与练习2课时第四单元

期末模拟

第七课3课时 第八课2课时复习与练习2课时 期末复习与考试及讲评 3课时

推荐第4篇: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指导思想:

积极实施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第二单元提升自我,适应社会;第三单元过有选择的生活;第四单元诚信为本;第五单元守法护法,健康成长;它们以学生成长中逐渐拓展的生活的基础,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法律素养及人文素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一般都在

13、14岁左右,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半成熟状态。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心理特点:

①半儿童、半成人,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发育特点。

②活泼好动,好奇心盛的特点。

③情感外露、情绪易变,待人热情,渴望师生关心、爱护双向反应的特点。④自尊心、荣誉感、表现欲望迅速增强的特点。

⑤独立意向,成人感迅速增强的特点。

⑥性意识由神秘好奇向想往爱慕方向发展的特点。

思想特点:

①单纯幼稚,易受成人或周围环境影响的特点。

②交往能力与兴趣迅速增强,喜欢与同龄人交友的思想与心理特点。

③在新环境中,具有渴求上进的思想特点。

④社会性意识逐步增强渴望参加各种活动,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的特点。

思维特点:

七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仍以直观性,形象性思维为主。

自己所任七年级学生,基础不一,差距较大,上学期成绩不够理可能不够强,但思想纯朴,进取心强。本学期重在使全体同学都能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2、做好学生学法指导以及作业批阅、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3、扎实做好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实施,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等方面积极性的调动。

4、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5、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的过程,同时抓好学生刻苦精神的培养。

6、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五、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至第十七周:完成全书教学任务,完成作业并讲评,七年级每课进行一次测验并分析试卷。期中和期末考试配合学校安排进行。

2、第十八至第二十一周: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第一轮复习。要求完成每一课的基础习题训练,并进行一些综合性测验想,纪律性。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七年级有30多个学生,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50分左右,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教材分教材分教材分析析析析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具体措施

(1) 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 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 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推荐第5篇: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人教go_for_it)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人教go for it)

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少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好。但还有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针对种种问题,在本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听音、写作等英语学习技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上采取任务型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很大成绩,有所进步。

三、教材分析

《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 个,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

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课程标准

A.Talking Topic

1.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2.Where’s the post office?

3.Why do you like koalas?

4.I want to be an actor.

5.I’m watching TV.

6.It’s raining!

7.What does he look like?

8.I’d like some noodles.

9.How was your weekend?

1o.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11.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

12.Don’t eat in cla.

B.Structures:

1.Where questions with from; Where questions with live ;what questions

2.Where questions; Affirmative statements; prepositions of place

3.Why, what , where questions;Because….; adjectives of quality

4.What, where questions; present tense to want , to work;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

5.present progreive tens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6.Present progreive tense; How questions ;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7.Present tense to wear; adjectives of general description

8.What questions ; Modal verb would

9.Simple past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How was your weekend?

10.Past tense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 was/were; How questions

11.Wh-questions;What do you think of….?

12.Imperatives;can for permiion ;Modal have to

C.Ability Objects

Train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Train students’ communicative sompetence

五、教学重点难点

1.Where questions with from; Where questions with live ;what questions

2.Where questions; Affirmative statements; prepositions of place

3.adjectives of quality

4.present progreive tens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5.Present tense to wear; adjectives of general description

6.Simple past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How was your weekend?

7.Past tense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 was/were;

六、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住学过的单词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要更加努力,对学生更加严格要求,力图使自己的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方法:

任务型教学:教师提出指令,学生规范操作。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综合训练,扎实双基。

六、课外活动

开展英语书写比赛,单词记忆比赛,看教学光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七、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1——3周:Unit 1——Unit 2

第4周:Unit 3Why do you like koalas?

第5周:Unit 4I want to be an actor

第6周:Unit 5I’m watching TV

第7周:Unit 6It’s raining!

第8周:复习Unit 1——Unit 6

第9周:Unit 7What does he look like?

第10周:Unit 8I’d like some noodles

第11周:迎接期中考试

第12周:Unit 9How was your weekend?

第13周:Unit 10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第14周:Unit 11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 ?

第15周:Unit 12Don’t eat in cla

第16——18周: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推荐第6篇: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人教)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班级现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习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与其他两个班级的差距。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综合成绩镇前五。 三.

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

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四.教学进度

三月份:(1-5周,约30课时)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结束新课月考,初定在4月6日前后 四月份:(6-10周,约25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期中考试初定在5月6日前后 五月份:(11-15周,约25课时)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结束新课。并进行阶段测试。 结束新课月考,初定在6月2日前后 六月份:(16-19周,约20课时)

实数结束新课,进入综合复习,并进行阶段测试。 结束新课测试,初定在1月8日前后 七月份:(20-21周,约10课时) 自主复习与答疑,考前指导。

推荐第7篇: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二、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根据上学年级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

(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造型•表现课:通过画、剪、撕、贴等方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课:通过尝试各种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课:通过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综合•探索课: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方面:

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五、业务学习及其它方面:

作为美术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多研究新的美术动向,阅读和学习美术教学的有关资料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和训练。

推荐第8篇: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模板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可读性强,教育功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文本通俗易懂,可以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一、指导思想: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二、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本班学生共79人,人数较多,基础不一,差距较大。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懂得自尊自爱,学会自立自强!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懂得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第三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第四单元共有五节内容,让学生懂得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面对身边的诱惑要学会拒绝,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三类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邪教”远离“黄、赌、毒。”增强法制观念,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8、培养学生的自学级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六、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3 珍惜无价的自尊 5课时

4 扬起自信的风帆 2课时

5 走向自立人生

6 人生当自强 2课时

7---8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4课时

9---10 为坚强喝彩 4课时

11 中考

12 感受法律的尊严 2课时

13---14 感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 4课时

15 2课时

16---17 4课时

18---20 复习期末

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观,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自主学习方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一般都在

13、14岁左右,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半成熟状态。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我所任教的班级 共6个班级,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心理特点:

①半儿童、半成人,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发育特点。

②活泼好动,好奇心盛的特点。

③情感外露、情绪易变,待人热情,渴望师生关心、爱护双向反应的特点。

④自尊心、荣誉感、表现欲望迅速增强的特点。

⑤独立意向,成人感迅速增强的特点。

⑥性意识由神秘好奇向想往爱慕方向发展的特点。

思想特点:

①单纯幼稚,易受成人或周围环境影响的特点。

②交往能力与兴趣迅速增强,喜欢与同龄人交友的思想与心理特点。

③在新环境中,具有渴求上进的思想特点。

④社会性意识逐步增强渴望参加各种活动,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的特点。

思维特点:

七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仍以直观性,形象性思维为主。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三个单元:《走进新天地》、《生活中有你》和《倾听自然的声音》。它们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自然环境”的线索,以学生成长中逐渐拓展的生活的基础,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法律素养及人文素养打下基础。

四、自我分析:

我从事思想政治教学14年了,可以说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以前自己面对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加之今年教材又是新的课本,那么如何挑战自我,尊重学生、尊重教材,又不视教材为权威,做有个性发展的教师。我一直坚信有信念就有成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丰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

五、教学重点

1、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2、与诱惑作斗争;

3、懂得生命的意义‘

4、学会交往;

5、学会换位思考;

6、理解老师;

7、明白不同的身份赋有不同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融入集体;

8、学会珍爱生命;

9、知道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危机;

10、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六、教学难点

11、面对初中生活中的新问题、新困难,我们怎么做?

12、学会自律;

13、争做时间的主人;

14、学会交往;

15、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6、尊重老师与老师交朋友;

17、培养归属感;

18、如何看待友谊;

19、树立忧患意识;

20、了解国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争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小主人。

七、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一切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3、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

5、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学会向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对学生充满信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真诚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八、教育教研课题

《学会欣赏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九、教学进度表

1、第一至第十四周:完成全书教学任务;完成作业并讲评;七年级每课进行一次测验并分析试卷。期中和期末考试配合学校安排进行。

2、第十五至第二十周: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第一轮复习。要求完成每一课的基础习题训练;进行一些综合性测验。

周次章节教学内容课型课时安排

1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新天地 新感觉新授课2课时

2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我的自律宣言新授课2课时

3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生命的节律新授课2课时

4第一单元 走进新天地知识梳理复习课2课时

5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第一次“握手”新授课2课时

6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为他人开一朵花新授课2课时

7期中复习及测试

8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走近老师新授课2课时

9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我属于……新授课2课时

10第二单元 生活中有你知识梳理复习课2课时

11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生命之间新授课2课时

12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地球的叹息新授课2课时

13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中华民族的选择新授课2课时

14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知识梳理复习课2课时

15—期末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测评练习复习课

备注:期中复习和考试随学校教学安排 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一、学情分析:

本期担任初一2个班的政治。初一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政治思想课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思想政治内容也不在陌生,但是初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接受起来有困难,虽然内容也接近中学生的生活,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无法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但学生学习的热情高。

二、教材分析:

初一思想政治(下)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品德,内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何去认识的性格,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中学生,怎样对待友情,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等,教材里面的内容就是我们生活.这是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

本册重难点:

第一章《做自尊自信的人》

重点: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难点:怎样做个自信的人。

第二章《做自立自强的人》

重点:自己的事要自己干。

难点:做个自强的人需要哪些因素。

第三章《做意志坚强的人》

重点:怎样面对挫折。

难点:让我们做个坚强的人。

第四章《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重点:法律的概念

难点:怎样用法律保护我们。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基本技能,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加强政治用语的教学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政治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政治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政治的重要工具。

3、加强实践教学

政治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践的偏向。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 发展和社会发展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教研教改措施

1、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的教学

2、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并要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德的好习惯,重视在探究操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

3、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4.、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到达 节以上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六、优生和潜能生的辅导安排

1、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

2、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3、对“学困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解决学习困难。

4、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课课过关,各单元过关。

七、考试、考查的安排

1、做好每次月考的试卷讲评

2、尽量做到每次考试之后,能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3、每周定期检查1-2次练习册作业,并加上适当的评语

4、考查好学生目标单元测试或小测的完成情况,并要求掌握书本上的全部基础知识

八、教学进度

1周 《珍惜无价的自尊》 2课时

2—3周 《扬起自信的风帆》 3课时 4周 《走向自立人生》 2课时 5周 月考

6周 《人生当自强》 3课时 7—8周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3课时 9周 月考

10—11周

12周

13周—15周

16—17周

18周 期中考试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3课时 3课时 4课时 5课时 《为坚强喝彩》 《感受法律的尊严》 14 《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

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一、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新课改”指导精神及本校“226”有效教学要求,从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出发,及时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究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新路子,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较好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开拓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刚步入初中校门,无论在同学、老师、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七年级的新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这对于他们是一个挑战。虽然大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强,上课能较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不积极主动,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可读性强,教育功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文本通俗易懂,可以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书共有四单元,第一单元走进中学旨在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自己所在学校,了解中学人际关系特点,尽快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尽快适应新的初中生活,减少不适应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单元认识自我主要指引充分认识到全面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控情绪的重要性,从而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常用方法。第三单元学会交往旨在帮助学生结识和了解同学、老师,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智慧,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意识。第四单元学会学习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熟悉教材,认真备课并写好导学案,努力上好每节课。

2、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3、课堂上注意调控,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

4、注重学生的情感维护,对学生应多表扬、鼓励,不用消极的语言打击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5、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作业布置力求精简、高效;单元测验全批全改,及时巩固单元学习成果。

6、加强开卷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

7、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8、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第一周:第一单元:我上中学了(2课时)

第二周:第一单元:认识新伙伴(2课时)

第三周:第一单元:融入新集体(2课时)

第四周:单元检测与讲评 (2课时)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第二单元:悦纳自己 (2课时)

第七周:第二单元:调控情绪 (2课时)

第八周:第二单元:感受青春 (2课时)

第九周:单元检测与讲评 (2课时)

第十周: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讲评

第十二周:第三单元:我和父母 (2课时)

推荐第9篇: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孤山中学刘艳霞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还算比较高,但学生差距较大。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共有两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三课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地位以便正确认识社会。第二单元共有四课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来知晓国情。

三、教学目标

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力,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爱护社会主义国家,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四、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

3、课堂上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4、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巩固知识。

5、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五、教学进度安排(见教学进度表)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努力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业务水平。

推荐第10篇: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杨丹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校提出的“六个现代教育观念”为指针,以“学会关心”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道德修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的凝聚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适应了初中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也渐渐提高。今年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交流等学习能力。

三、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的内容,仍然围绕“成长中的我”这个中心,有机地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个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结构。

第五单元“珍爱生命”主要围绕“生命宝贵”、“感受青春”、“人生多彩”三个课题展开,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懂得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让学生体会青春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珍惜青春,升华人生,创造人生的辉煌。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主要围绕“直面挫折”、“磨砺意志”、“自立自强”三个课题展开。让学生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战胜挫折中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第七单元“法律护我”主要围绕“特殊保护”、“处处保护”、“自我保护”三个问题展开。让学生知道法律的特征和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作用,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爱法、用法,掌握有关维权的方法,依靠法律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第八单元“法不可违”主要围绕着“勿为小恶”、“严守法律”和“拒绝诱惑”这些观点,让学生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重视、不注意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了解不同的违法行为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了解法律关于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从而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避免违法犯罪,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5、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第11篇:七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2014-2015年上学期圈内中学七年级(4-6)班

思想品德 教学计划

圈内中学 石丙玲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 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围绕“走进中学”、感受中学生活、促进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真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4-6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这届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据了解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差,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三、教材分析及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的教育主题是珍惜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它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具体说来,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二单元“自我新期待”、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本单元包括“珍惜新起点”“把握学习新节奏”两课内容和一个“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的主题探究。

本单元目标要求。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2.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3.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6.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本单元包括“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拍”“自我新期待”三课内容和一个“认识新自我”的主题探究。

本单元目标要求。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3.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4.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5.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

理活动。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本单元包括“做情绪的主人”“品味生活”两课内容和“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情趣的生活”的主题探究。

本单元目标要求。1.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4.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5.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包括“学会拒绝”、“保护自我”两课内容和“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的主题探究。

本单元目标要求。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2.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3.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4.学习在特定情景下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30节,多听与政治历史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 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 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 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第一课第一框

第二周 第一课第二框

第三周 第二课第

一、二框

第四周 第三课第一框

第五周 第二框

第六周 第三框

第七周 第四课第一框

第八周 第二框

第九周 第三框

第十周 复习迎考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第五课第

一、二框

第十三周 第三框

第十四周 第六课第

一、二框

第十五周 第七课第一框

第十六周 第二框

第十七周 第八课第

一、二框

第十八周 第九课第

一、二框

第十九周 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第12篇: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7.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2.如何评价唐太宗?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3.“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唐太宗对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4.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继续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5.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第3课 “开元盛世”

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5.“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⑵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烧毁珠玉锦绣、不用奢侈物品。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3.实行科举制,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发展,读书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4.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1.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太宗时)

2.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3.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路交通。 第7课

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

1.隋唐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年。(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3.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李白的诗的风格: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称“诗仙”。《蜀道难》。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代主义精神。诗的内容多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代表作“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 第8课

灿烂的隋唐文化

(二)

1.书法:颜真卿、柳公权。“颜体”、“柳体”、“颜筋柳骨”。

绘画: 阎立本、吴道子。

2.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以唐人为例,简述衣食住行和一天的生活:我是生活在开元年间的一位四川农民。我的稻田因为用了育秧移植方法,用世界最先进的曲辕犁耕地,用筒车灌溉,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我拿着铜板来到成都,买了城里人都喝的茶,在饭铺里歇了一会儿。几个贵妇人从这里经过,她们的衣服好漂亮啊!花团锦簇,大红大紫的颜色。还有几个吐蕃来的人,可能是去长安经过这里吧。听说以前我们有个文成公主嫁给他们的赞普了。天要黑了,市要散了,我就赶快回家了。 第9课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2.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3.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后迁都燕京,改为中都。

4.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5.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6.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靖康之耻) 7.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8.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2)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3)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1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2)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2.宋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是重要的粮仓。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3.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纺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4.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5.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48.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6.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7.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2)南方手工业兴旺。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宋人:我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农民,生活在东京郊外。有一天我去东京城逛了逛。我的黑麻布衣服在衣饰华美的城里人当中是多么寒酸啊。街边的店铺里传来了烤羊肉的香味,罐子里的冷饮也令人垂涎。可惜买不起啊!于是喝了几口粗茶,买了几个包子充饥。城里人住的房子真漂亮!瓦房、四合院,官员的房子更是像花园。而我还住在低矮的茅草屋里。在街上,有钱的人或赶牛车或骑驴,我还要注意为官员的轿子闪道。前面好热闹啊!瓦子的勾栏里,有说书的、卖唱的、玩杂技的,看的我眼花缭乱。我买了一块布,等过元旦的时候给老婆做件衣服。

4.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3.元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是否矛盾?答:

1、元统一是进步的。

2、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3、文天祥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4.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可•波罗的著作《马克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5.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1.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①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②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③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④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⑤我国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1.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主要文学形式。北宋文学家苏轼气势豪迈,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感情真挚,格外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把词的豪放发扬光大,他的词里经常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3.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作家重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4.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是郭熙;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 的作品《秋郊饮马图》被称为“神品”。

5.宋朝书法以行书为主。人称“宋四家”指苏轼、黄庭坚、米芾 (fu)、蔡襄。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1.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都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2.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权制的措施:(1)政治方面: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④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⑤执行削藩政策。(2)文化方面:采取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

3.明清加强专制措施:⑴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⑵清朝增设了军机处(雍正),(3)通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推行,加强了思想控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4.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称帝。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2)时间: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3)功绩: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70、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清”。1644年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军机处、文字狱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有:明朝戚继光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康熙率清军两次出兵雅克萨打败沙俄侵略军,并签署了《尼布楚条约》保卫了东北边境。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在雅克萨的侵略军头目。

4.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条约解决了中俄两国的东段问题。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五世赐予“*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为“*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和*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管辖、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1771年初英勇的土尔扈特部,在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清朝伊犁将军和乾隆帝先后接见了渥巴锡并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众。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5.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措施有: 18世纪中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在伊犁等地设立将军,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清朝中央政府对*、*进行册封;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6.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明代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2.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在清朝时后来居上。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

4.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房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5.(1)清朝前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第二: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6.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

1.北京城的构造:有三重,由外往里,依次是,京 2.城、皇城和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叫故宫)。

3.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犯,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城就是明朝时修筑的。

4.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关于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的著作《农政全书》。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

1.明朝时期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同时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地位。 2.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3.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末画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图》、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兰竹图》、东洪绶《西厢记》画的插图。

第13篇: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教案

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第一课 生命最宝贵

教学目的: (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人的生命是独特的 教学方法: 分析、讲授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多彩的生命世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地球上有了绿树鲜花的摇曳,有了鸟的歌声、兽的吼声,才有了生机,而有了人类之后,人类更是用智慧与双手创造了地球上的一个个奇迹。套用恩格斯的话说:生命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而在生命创造的精彩中,人类的生命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

板书课题:

一、多彩的生命世界(板书)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多彩的生命世界(板书) 活动一: 看一看 (书上的图片) 高原因为有了鹿群、海底有了动植物才有了活力,才有了生机 活动二: 搜集与交流

课前我们让大家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命实体的照片,大家都通过各种途径收集

许多很有意义的图片,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欣赏、研究一下,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大家注意仔细观察一下我们

边的多彩的生命世界.(图片展示,师简单介绍) 活动三: 说一说

通过观察这些多姿多彩的图片,大家一定感叹这些生命的伟大与可贵,自然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多姿

彩,你们心中的生命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简述) 板书小标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板书)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活动四: 读一读(书本P4:小鱼的故事) 学生简单阅读小故事: 师分析:故事主要人物:“男士”、“小男孩”

他们对待浅水洼中危在旦夕的小鱼的态度:(1)无所谓 (2)很“在乎” 思考:到底怎样对待这些脆弱的生命呢?谁的态度更值得我们肯定呢?(学生回答) 师: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正是人类和其他众多的生命才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的生命大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感激之心,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其他生命。(板书)

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友好的。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对大自然的征服其实就是对我们家园的侵略和掠夺。所以,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保

用心

爱心

专心

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道德习惯。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板书)它体现了一种境界、一种文明。

板书: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体现了一种境界、一种文明 活动五: 做一做:(教材P5页)

思考: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应怎样爱护环境、保护生命的多样性?

写一则公益广告用语,警示人们善待其他生命。(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并检查完成情况)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师:生命是多彩的,但生命又是独特的,请大家思考一下:人与动植物相比有哪些独特的本领?

生:(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丰富多样,如人能用语言表达、交流思想,人能制造生产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世界,人类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教师引导 (如金字塔、大城市建筑群、航天飞机等),以加深学生印象。)

师:从金字塔、万里长城、蒸汽机、计算机、航天飞机„„来看,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无不体现出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哪一种生命能如此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生:只有我们人类!。 师:(进一步引导)那么人类之所以能如此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归根到底在于什么呢?教师出示漫画——“苹果树下的牛顿”。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漫画,并设问假设苹果打在了猴子头上,猴子会想到什么? 生:(猴子想到的是可以美餐一顿了,把苹果吃掉。)

师进一步引导:但苹果落在牛顿头上,牛顿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苹果之所以会落地是因为地球有一种引力,从而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出人类最聪明、最具智慧(板书)。

正如恩格斯所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也正是人类生命独特性的突出表现。

(1)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板书) 师:人的自然性其实已不仅仅简单地是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生物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因此,认识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应主要认识其社会性。 ①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板书)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生产劳动,进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并不断推动社会的前进。这种创造力是其他生命所不具备的。只有人类才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

②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板书)有意识地能动的改造世界是人类特有的本领,因为有思想、充满智慧,人类才有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才有科学、教育、文艺等方面的发展,才能思考未来,才会关心社会、关注世界。

(2)认识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板书)

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也各有不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7页对话)

①生理:容貌②心理:性格、兴趣 ③社会价值:理想、价值 活动六:说一说——独特的自我:(教材P7页图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8页:我就是我)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干世界,生命丰富多彩,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生命都以独特的方式生活,每一个生命都因有独特的价值而存在,世界也因你、因我而精彩。愿大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你独一无二的智慧去构划未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你独一无二的双手去开创未来。

(四)课后作业

1、为什么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怎样理解人的生命具有的独特性。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与其他生命不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一些学生对人与动物的共同点仍认识不请.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教学目的: (1)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2)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生存能力教育(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生命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板书标题

一、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二)讲授新课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生命,人生的一切无从谈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必须有生命这个基本载体。只有有了生命,你才能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奉献他人和社会。

活动一:读一读 想一想(P8) 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呼喊“生命之火万岁”?

(生命、健康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讨论回答后阅读教材P8页最后一段教材)

板书: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活动二:看一看 谈一谈(P9)(体会生命的欢乐、美好)

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体会生命的美好。(指导学生看图,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当然,生命中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是正常的。欢乐和痛苦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生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板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活动三:算一算,想一想(教材P9页)(讨论回答)

板书: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重复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讨论:人生命的可贵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资料: 生命的价值

2、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板书) (1)学会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师: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大家对相关法律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的法律知识)

因此,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用心

爱心

专心

(2)增强自我保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页第一段)

板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①威胁生命的因素

活动四: 画一画 说一说 威胁我们生命的因素就像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魔鬼,那么,你认为这个魔鬼最可能是什么?请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它。

(学生独立思考并画出威胁生命的“魔鬼”。之后上台展示并讲述为什么认为它是最有可能威胁生命的因素。用画魔鬼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讲述挖掘学生身上的教学资源,通过其切身感受体会生命确实要面对许多威胁。)

活动五: 读一读,谈一谈(P11 亚伦.拉斯顿的故事)

分析:拉斯顿在面临如此困境时,要保全生命,惟一可行的办法:自行截肢。 想一想:这时,拉斯顿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拉斯顿,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为什么? (阅读、分析、思考,体会在两难情境中作出选择的艰难,学会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体验人生中遇到意外时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困难和坚强。充分挖掘教材,进一步体会求生意志的意义,在活动中使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主题得到内化。) 活动六: 谈感受

拉斯顿的经历也许非常特殊,但的确求生的意志常常会创造生命的奇迹。我们身边或许就有这样的奇迹。请把你知道的事例与你同组的伙伴分享。然后,请把你们组最感人的故事与其他组的伙伴分享。

师 听了生命奇迹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谈他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或从网络中查找到的事例,然后谈体会。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或他们查找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求生意志的重要性。)

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有求生的意志,也要有求生的方法。 ②学会求生的方法(学生讨论) 出现地震时的情况,发生火灾时的情况,遭遇持刀抢劫的紧急情况,家中煤气泄露的紧急情况„„

我们该怎么办呢?(指导学生讨论回答)(阅读教材P12页—相关链接:生活中的自我保护)

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在你外出时,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尽可能结伴而行。

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 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3、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无可取代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因此,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板书: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三)课堂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本课的最后,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冬天里父亲砍掉了一棵枯树,但到了春天却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圃 嫩绿的新芽。于是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树叶掉得精光,光秃秃的杖子不断往地上落,一点活力也没有。现在才知道,它确实还活着。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不论处于任何状态,决不要在事先就得出消极的结论。耐心等待,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所以我们应该——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四)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了解威胁生命的因素,掌握一些社会安全知识.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气氛活跃.

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2.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 教学重点: 1.“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2.“让青春更美丽” 教学难点:

1、“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2.“创造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使人快乐”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辩论、讲授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二课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2)导入语:(见教材P13页标题下引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段名言既强调生命的宝贵性、不可重复性,更强调人应该提升生命的价值,不可碌碌无为度人生。这段名言催人奋进,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

我们应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二)讲授新课

一、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人的价值也是这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是指他对自身有什么意义,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所以说,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

板书: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1)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活动一:

读一读,想一想——阅读教材P13—14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王选、庄玉荣他们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王选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为民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从中也赢得了社会的的尊重,他的人生价值就是通过这种创造和奉献来体现的;而庄玉荣则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美化、净化了城市,在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的同时她的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的承认,从而来实现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她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由此可见。一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创造和奉献。

①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读一读 说一说——阅读教材P14页方框内材料,说一说:

雷锋、孔繁森他们在奉献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快乐和幸福)

(学生阅读教材P14—15页材料,从中体会奉献的快乐) 教师总结:(见教材P14页正文最后一段) ②创造和奉献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使人快乐 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因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之中。人类要吃穿住行,社会要发展 ,这就需要人们有所贡献,否则,人类将难以生存,社会将难以发展。真正懂得珍爱生命价值的人在享受生活的给予的同时,更会积极地为他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辩一辩: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贡献还是在于索取?(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为的,创造和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板书)。如果离开了它来谈社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像离开了源泉去谈论流水,离开了树去谈树枝和树叶一样。)

板书: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为的 创造和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

活动二:

阅读漫画 思考讨论:

①谁来说说这组漫画分别画的是什么?他们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他们这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②这些平凡的小事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吗?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不积小德何以致大德呢!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小事闪现着奉献的光彩,体现着人生的价值。)

③这组漫画告诉我们了什么呢?或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实现,需从消失做起。) 板书: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实现,要从消失做起

2、生命的价值要靠行动实现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消失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活动三:

做一做(教材P16页上):

为使生命更有意义,自己在下列环境中应该怎样做?

在家中: 在学校里:

(抽查学生做的情况后,指导阅读教材P16页第一段。)

读一读(教材P16页),思考讨论:

①你对第

一、二个同学的言论有何评价?

(第

一、二个同学虽有爱心,但不从现在做起,难以让父母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②女同学为什么会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女同学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让父母感到快乐和幸福。)

教师总结:生命价值的实现,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6 在社会上:

带来快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

活动四:

读一读,辩一辩(阅读教材P16—17页材料)

有人说,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也有人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创造人生价值。谈一谈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同、个人的条件不同,人们往往会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正由于各个不同岗位的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满足社会千差万别的需要。平凡的工作岗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基础。)

板书: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基础

(2)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基础

说一说,填一填(见教材P17页下) (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①说说你身边熟悉的人的人生价值是怎样实现的?(父母、老师等)

②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先填后说)

(三)课堂小结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上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工作岗位?点点滴滴、丝丝屡屡、粒粒颗颗,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这一点、一丝、一粒,而应该从一点、一丝、一粒的奉献做起。

(四)课后作业

2、王选、庄玉荣他们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

3、怎样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4、为什么说“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奉献与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标准,要从现实做起,干好本职工作.课堂上学生讨论十分热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第二课时(总第4课时)——迈好青春的第一步 教学过程:

(一)情景预设

(1)教师朗诵散文诗——献给中国 5000 万中学生

(二)板书课题;迈好青春第一步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青春—花样年华

活动一:感悟“青春的美好”

(1)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歌词——青春多美好

(2)指导读图——青春的风采 (指导学生从多侧面认识体会青春的美好) (3)讲师朗读散文——青春的风采

想一想: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

(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活动二:

(1)读一度,想一想——(阅读教材P18页杨乐的事迹,讨论回答问题) 杨乐在中学时代的立志和奋斗与后来事业上的成功有何联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杨乐青少年时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加强积累与积淀,从而在数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青少年时节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是成才立业的关键时期;青春,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2)名篇名段欣赏——阅读散文“为青春喝彩”(教材P19页)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文采飞扬的散文。它由衷地赞地抒发了热爱青春、珍惜青春的美好情感!从中无不感受到青春的美好!

二、让青春更美好

怎么样迈好青春的第一步,让青春更美丽呢?

活动三: 议一议——从小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意义? 说一说——自己的理想追求是什么?(以上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历史上的大多数名人、伟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事业,这与他们从小立志是分不开的!

(介绍教材P19页材料)

活动三:读一读,说一说(阅读教材P20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① “三位建筑工人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板书)

(1)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是灯塔;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是风帆;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撑,是支点。青少年要早立志,立志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一个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人,很难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当然立志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并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还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板书)

(2)要珍惜美好的时光

②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

(青春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要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珍惜时光。)

③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有没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

(自身素质提高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提升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今天我们努力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懈的人生追求的体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创造人生价值。)(板书)

(3)要努力充实自己

读一读,说一说(阅读教材P21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④这份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人生的价值靠行动实现,需从现在做起)

⑤对我们来说,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锻炼、每一次活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努力做有益他人、社会的事,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添上亮丽的色彩。)(板书)

(4)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五)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

(2)从小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意义?

(3)我们来说,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怎样使青春美好,认识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义.用心

爱心

专心

但一些学生没有处理好理想的阶段性目标.

第二单元 走进新的学习环境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3.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能力

1.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初步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 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4.转变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知识

1.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重点难点分析

1.“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融入新的班集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辩论、讲授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3课时授完。

第三课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新生活 新起点”。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

想一想:(1)请同学们想一想,当你们开学第一天报到注册后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是一名中学生了!)

(2)紧接着,你在校园里转了转,面对周围的一切,此时你又是什么感觉?

(新学校,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课程、新任务,周围的一切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给了我们新的憧憬。)

2、板书: 第三课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教师讲述:

面对新的生活,我们是否能够积极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是否能够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这是摆在每一位同学面前的生活考卷,它需要我们用头脑和行动来作答。 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携手共进,快乐成长,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中学时光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新生活 新起点

一、中学生活新感受

1、进入新环境的激动、兴奋 活动一:填一填,做一做:

(1)填写新学校、新生活的有关情况

用心

爱心

专心

(2)阅读教材P27页第一段。

(3)做一做:说说你对“新生活”都有哪些新感受? 教师讲述:

环境、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心态感受的变化。

同学们在面对新环境、新生活的欣喜兴奋之余,或多或少还会产生一些担忧吧!

2、面对新环境的担忧

说一说:面对新的学习生活自己有哪些困惑和担忧?(结合教材P27页中间的材料。)

板书关键词: 同学 老师——友好相处? 压力大 迅速适应? 教师讲述:

面对这些困惑担忧,我们该怎么办呢?畏缩逃避、无所谓、还是迎难而上?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

相关链接:(见教材P28页)

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1、是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其实,这是很正常的。 活动二:读一读(见教材P28页): 想一想 :自己对新的学习生活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有,你是怎样调节的? 教师讲述:

面对这些不适应,如果我们不及时进行调整,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应该怎样调整呢?

想一想:面对新的环境,当我们感到某些不适应时,应该怎样调整呢? (学生阅读教材P28页正文,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

面对新的环境,我们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当你感到某些不适应时,就要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2、是确立新的追求目标 读一读,说一说:(见教材P29页材料)

从这位世界冠军的成功秘诀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材料介绍了日本著名马拉松长跑世界冠军山田本——不断确立新目标,不断创造新成绩的事迹。

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树立目标,并且要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一步步地实现。

板书: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确立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

生活好比旅行,目标就是旅行的线路,失去了线路,只好停止前进。可见确立目标对我们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怎样确立前进的目标呢?

我们在确定目标时应该注意:目标的确立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不能过高或过低;目标的确立要全面,应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目标的确立还要有层次,实现的过程要循序渐进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试着给自己制定初中阶段的新目标吧!

做一做:(见教材P29页)

3、加强自我管理

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我们年龄小,很多事都是由父母帮我们做的。比如,早上起床是父母叫我们、上学由父母接送、学习用具、生活用品都是由父母为我们操心。现在我们进入了中学阶段,开始了中学的学习生活,那么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三:看一看,想一想:(学生看教材中的两幅漫画,讨论回答问题)

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学生讨论回答)

(中学生活要求我们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讲述:

这两幅漫画向我们介绍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情景,一幅是生活方面的,一幅是学习方面的。我们要学习这两位同学,学会自我管理。

中学生活要求我们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自我管理,即心理上克服依赖性、学习上做到自主、生活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我管理呢?

(自我管理,要求我们:在学习上做到自主,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学习生活的节奏,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做一做;自我管理——计划与行动

在生活上: 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到自理、自立,克服依赖心理,尽可能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

在学习上: 自觉、自主,学会动脑、动手,探索、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 ;

其他方面: 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等 。

(三)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在书上划出下列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

1、制定我在初中阶段的新目标。

2、怎样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怎样融入新的集体,做好集体的主人?

(五)教学后记::学生回答比较热烈,但未能抓住要点,大多讲生活上的自理,没有更多的从自律、心理上去思考。

第三课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新集体 新面貌”。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走进了新的班级体,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家”。新的家给了我们新的感觉! (2)板书:

(二)新集体 新面貌

(二)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图(教材P30页):这四幅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班集体带给个人快乐、温暖、力量等。

1、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想一想:你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良好的班级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议一议:良好的班级体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良好的班级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读一读:(见教材P31页)

材料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集体温暖中获得新生的中学生黄小曼的真实案例,用活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生的实例告诉我们,集体对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正如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其才能的手段。”

2、融入新的班集体

活动二: 读图,议一议:①在新的集体生活中,上述同学的言行合适吗?(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②作为新班集体的一员,怎样融入新的集体,做好集体的主人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2—33页内容,讨论回答。) (1)我们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P32页内容)

想一想:怎样才能建立起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做一做:(见教材P32页)

(2)要遵守班级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

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因此,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是融入集体的重要表现。

(3)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班级体添光彩

读一读:——“爱管闲事大侠”的自述

想一想:你对文中的“我”是如何看待的?他的所作所为体现的是什么?

(文中的“我”的行为是一种主人翁意识的体现;他的所作所为,为集体增添了光彩。)

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是集体的主人,我们该向“管闲事大侠”学习,树立主人翁意识,认真完成班级体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参与班级体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议一议:(见教材P33页) (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三)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在书上划出下列知识点) (1)良好的班级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2)良好的班级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良好的班级体,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4)融入集体,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要遵守班级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班集体添光彩。

(5)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如果我们能做到主动、热情、真诚,能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就能建立起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和同学一起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6)纪律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是融入集体的重要表现。

(7)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四)课后作业

1、你认为良好的班级体是怎样的?

2、良好的班级体对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3、我们年个个秒毫 怎样融入新的班级体,做好集体的主人呢?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对集体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但一些学生对如何在集体中与同学相处仍较含糊.

第三课 第三课时(总第7课时)——新自我 新认识。 教学活动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情景预设

(1)板书课题:

(三)新自我 新认识 (2)情景导入:(教师朗读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的“自我认识”,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想一想:从乔丹的话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

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得最好;人是发展变化的,今天的你看上去好像很完美,但明天的你就可能显出缺点来。

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古人就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呀!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人贵有自知之明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者所不明。”古人一再告戒我们,人无完人,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一:读一读(见教材P35页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李小双成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李小双之所以能够敲开成功的大门,就在于他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思考讨论回答:

①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即使伟人、名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②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呢?(见教材P35页正文) 相关链接:学生阅读寓言——“自以为是鹰的穴鸟”

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了什么?(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高评价自己的危害。)

二、描绘清晰完整的“我”

1、正确评价自己的基本方法

(1)要学会掌握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一段)

活动二:看一看,说一说——这两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一段)

(这两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两种表现:一是自负,二是自卑。前一个同学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这样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四进取;而后饿同学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就会灰心丧气,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要想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2)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二段)

说一说:自己同意“3岁看大,7岁看老”这一观点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6页第二段后回答问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观点是错误的。用静止的僵死的观点看问题是错误的,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发展的观点也是看问题的基本方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我们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活动三:阅读情景对话——

说一说:这些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三名同学分别通过自我观察、与他人对比、以及别人的评价等途径,得出了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①自我观察 板书:自我评价的途径 — ②与他人对比

③别人的评价

教师讲述:

对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应冷静、客观地分析,做到既尊重事实,又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唐太宗李世民总结历史,得出了警世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当然,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还有一些,例如成长记录、自我测验、在集体中认识定位等等。

活动四:做一做——自我评价测试(见教材P37页,指导学生按教材的要求完成。)

(三)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在书上划出下列知识点)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呢?):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才能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才能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3)正确评价自己的基本方法:

①要学会掌握全面看问题的方法;②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了解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①自我观察法 ②与他人对比法 ③别人的评价

(5)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呢?(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才能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才能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四)课后作业

1、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有何重要性和必要性?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各是什么?

(五)教学后记: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课堂上学生能评价自己,但不全面,有的害怕其他同学嘲笑而不敢说,须要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四课 知识让人生亮丽

教学方法:本课内容采用分析讨论法、阅读法、自主探讨学习法以及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三课时授完,每框用一课时。

第四课第一课时(总第八课时)——“学习—成才的阶梯”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

社会总是在发展的,社会中的个人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发展,人生的价值也才能在个人的发展中得以实现。正如引言中所说的“生活像一首歌,只有学习才会识谱哼唱;人生像一本书,只有学习才能成就辉煌。学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用心

爱心

专心

板书:

一、学习——成才的阶梯

(二)讲授新课

学习——成才的阶梯“ 想一想: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这个标题是怎么理解的?或着说这个标题告诉我们了什么?

(标题告诉我们,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讨论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想一想,说一说:

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指导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同学们依据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谈了学习的重要性,谈的很好。归纳起 来,学习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讨论学习在这三方面的重要性。

1、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 活动一:(见教材P38页)(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回答思考题)

材料展示的是一篇《居里夫人传》的读后感。 想一想:读后感中的“我”,为什么“内心总是涌动着报国的热情。”?为什么“无论再多风雨,我也能选择坚强。”为什么“我终于知道,怎样才能避免在生活中迷失方向。”?

(是因为居里夫人的勤奋和刻苦,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从而提高了我的品德修养。) 说一说:你读过哪些好书?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教师讲述: 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青少年的心灵就好像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需要用知识的刻刀来精心雕琢。而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

当然,读书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学习不仅仅是看书,看书对人的帮助也是多方面的。这则材料用事实告诉我们,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从一个侧面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

活动二: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同学们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完成)

做一做:通过学习,我获得了哪方面的知识。 记一记:培根“名言”(教材P39页)

板书: 学习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教师: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 (板书) 读一读:(教材P39页材料)和相关链接(教材P40页)。

想一想:“读一读”和“相关链接”的材料说明了什么?(知识的价值)

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活动三:“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想一想:在今天的信息时背景下,我们怎样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关链接:(教材P41页)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学习对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总之,学习是成才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阶梯。

(四)课后作业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表达了对学习的看法,但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没有用,须加以指导.

第四课 第二课时(总第九课时)——“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41页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思考讨论:

结合陈章良的事例,谈谈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陈章良之所以能够为国家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就在于陈章良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实现这个前提;假如陈章良的 受教育权利无法实现,他也就无法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就是有心想为国家做出较大贡献,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见受教育权利对个人的发展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正因为教育对国家、民族,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板书:

二、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二)讲授新课

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讲述: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有时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相关链接:(见教材P42页:学生阅读链接的材料)

怎样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呢? (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生阅读教材P41页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

①我国宪法四十六条的规定首先说明了什么? (说明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赋予公民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②那么,什么是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 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③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哪些权利?(见教材P42页相关链接部分)

④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

(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物质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师资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

⑤为什么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材P42页正文)

(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用心

爱心

专心

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讨论:①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

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此,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议一议:②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对国家和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2、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刚才的讨论,我们解决了观念问题——知道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接下来,我们就要解决行为问题。教育,无论作为我们的一项权利还是一项义务,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都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那么,怎样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化为现实的行动呢? 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P43页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教材讲述的是西部失学少年马燕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执著追求受教育的权利,以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最终得以重返校园的真实事件。

想一想: ①马燕是怎样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利难以实现时,她积极争取,决不放弃;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时,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教师讲述:

马燕的行为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他用自己艰苦的努力实现了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的权利。她的行动既实现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又履行了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1)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②什么是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相关链接:什么是“义务教育”?(见教材P44页)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共九年,所以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教育。

活动三:搜集与交流(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总结。) 教师总结:

目前,不能完成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有两种情况:一是青少年受教育权被侵犯,难以继续学业,如:父母不履行供子女上学受教育的责任、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等;二是青少年不愿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厌学、逃学、中途辍学等。

③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④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遵守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问题。)

①我们应怎样做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呢?(见教材P44页)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四:读一读:全面发展的好榜样

做一做:你打算怎样争做全面发展的中学身个的(见教材P44页—45页) (3)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读一读:(教材P45页材料) 想一想:

①哈佛大学校长的演讲告诉我们了什么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青年一代在学习上应该努力的方向。)

教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页)思考讨论问题。

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未来社会的合格劳动者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等。)

③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该怎么做呢? (必须在完成义务教育 的基础上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漫画:

思考回答:

漫画为我们展示的是什么?

(展示了新时代人们追求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 活动五:做一做(教材P46页)(指导学生认真完成)

反省自己学习的态度和表现,看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

谈谈自己的打算,并对自己将来的学业做出规划。

(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本课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

1、谈谈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六)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力同时又是义务,知道怎样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第四课第三课时(总第十课时)——“学会学习”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是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的一段话。他还指出:“学会学习, 转变学习方式是作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板书框题:

(三)学会学习

二、讲授新课

1、转变学习方式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活动一:(见教材P46页)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议一议:“我们”为什么会赢得胜利 ?(材料主要体现了合作学习,也渗透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转变学习的方法,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所以我们取得了胜利。)

想一想: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 ?(说明学习方法对成功是致 管重要的,告诉我们转变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习不是只停留在书面知识上,而是要主动、积极地探究,并且 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彼此之间的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交 流中撞击出成功的火花。

(2)转变成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怎样转变 (学生先阅读教材,在进行活动)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观察事物、理解事物做出反应时所具有的独特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情上和生理上所产生的种种反应的总和。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如前例材料)

活动二:交流——

说一说: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采用了哪些 学习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相关链接:几中常用的学习方式(见教材P47页)

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1)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活动三:读一读,想一想——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要金子,而要点金术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活动四:出主意,想办法:(P48页)

想一想:◇ 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出在哪儿?

◇ 请帮助两位同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名同学一个是学习方法不对路,一个是盲目学习他人的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并说明好的学习方法的标准:符合认识规律、符合自己个性特点。这两

位同学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活动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阅读情景材料,按要求讨论回答)

要求: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分学科进行总结,并征求一下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教师讲述: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做到事半功倍。是不是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很容易 地搞好自己的学习呢?

(3)再好的方法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

有些学生总是想找一种一劳永逸的学习方法, 不愿付出自己的汗水。学习没有真正的捷径。 读一读:(教材P50页材料)

想一想:这份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

教师讲述:教材提供了哈尔滨男孩董志成如何学习的案例, 这里面包含了好的学习态度、方式、方法和习惯等诸多方

面。在这里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一些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和习惯等,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学习没有捷径,学习的奥秘就是:端正的学习态度,自强不息、刻苦好学的学习精

用心

爱心

专心

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板书: 态度 + 精神 +习惯 + 方法 = 效果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六:比一比 说一说(教材P50页)

◇ 以上哪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 自己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它给自己 的学习带来了什么好处? 教师讲述:

三、课堂小结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联系紧密,可以说后两者是前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到学习方法的选择,再到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由一般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面对信息时代我们应该转变学习方式,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四、课后作业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法?

2、“再好的学习方法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辨析观点)

3、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你打算怎样改正?

六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 主动说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探究了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影响.

第三单元 相逢是首歌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进一步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尊敬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能 力】

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

2.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师生情感;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知 识】

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

2.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3.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懂得学生应该热爱尊敬老师;知道学生应怎样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4.知道礼貌是交往的必要前提。第五课 友情伴我行

教学重点:“让友谊之树常青”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慎交友”以及“交友要坚持原则”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和图片,也要辅以适当的多媒体手段。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五课 第一课时(总第11课时)——播种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利用教材引言部分导入本课的教学)

友情是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

可见,友情是财富,生活离不开友情,人人需要友情!

那么,我们如何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呢?

板书框题:

(一) 播种友情

(二)讲授新课

1、生活需要友情

活动一:问卷调查——你有知心朋友吗?(见教材P57页) 想一想:如果你是被调查着,你会怎样回答呢? 议一议:从这份调查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友情是每个人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更是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中离不开朋友,人人离不开友情——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朋友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培根。

这一切都说明“生活需要友情”。(板书)

(1)生活需要友情(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57一段。)

板书: 生活离不开朋友 人生离不开友情 (2)友情的作用

活动二:阅读材料(教材P58页)

想一想: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过朋友的帮助吗?

材料讲述了肖雨、沈冰和刘旭“三人组合”,在学习中增进了友情,友情又促进了学习的事例。

同学们的经历和材料中的事例告诉我们: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板书: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①友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活动三:读图——说一说

◇自己最知心的朋友是

他(她)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帮助是 教师讲述:

通过读图以及自己亲身的经历,我们认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在取得成绩或获得成功时;当出现缺点和犯了错误时 „„ 是友情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板书)。

②友情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读一读:(见教材59页)(学生阅读,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材料叙述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邓稼先和杨振宁,两人从中学、大学、留美学习期间

用心

爱心

专心

21

乃至工作后,生活中互相关心,学术上共同探讨、切磋,特别是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坦诚相见,相互砥砺的事例。通过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友情,进一步告诉我们同学、朋友之间不仅是学习合作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挚友。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马克思的名言也说明了友情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

2、克服闭锁心理 积极寻找朋友 (1)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

活动四: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教材P59页)

议一议:(引导:许娜的苦恼对她的正常发展有影响吗?这种苦恼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

许娜应该怎样摆脱苦恼?

教师讲述:(按教材讲述)(学生阅读教材)

活动五:读一读 辨一辨(教材P60页)

自己有下列现象吗》如果有,请努力想办法慢慢克服。 (2)积极与同朋友交往 教师讲述:

仅仅渴求友情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积极寻求友情,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我们要消除闭锁心理,开放自我,主动与同学、朋友沟通、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活动六:读图、探讨(教材P60页)

A— 读图:感受“活泼开朗的中学生”;

B— 探讨:体会——在下列情况下,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想一想:如何获得更多的友情与朋友呢?(如何与同学、朋友积极交往?) (3)慎交朋友 教师讲述:

一个人交的朋友如何,对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与正直、诚实守信、见多识广的朋友交往,不仅能坦诚相待,理解宽容,还能凭借其独特的见识及时指出自己品行、认识上的缺点与不足,对自己的学习、发展提出诚恳的劝告,帮助自己上进。相反,交上一个坏朋友,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因此,在积极寻求友情、热心交友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交友,切不可随随便便,良莠不分。

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交友?(交友应遵循什么原则?)

(在交友时,我们要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设问:什么是益友、诤友、损友? 相关链接:(见教材P60页)

(三)作业

1、为什么说生活需要友情?

2、我们应如何与同学、朋友积极交往?

3、“近朱着赤,近墨着黑”的古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交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明确交情的作用,但对怎样进行交往仍较含糊.

第五课第二课时(总第12课时)——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同学、朋友、友情的重要性!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22

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交朋友、和同学、朋友建立友情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交朋友,怎样建立友情!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

(二)让友谊之树常青

1、平等•尊重•真诚” 活动一:(材料P61页)阅读讨论:

说一说:自己愿意与上述哪些同学交朋友?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从中应体会到:与同学、朋友交往,首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板书)。

(1)交友三原则

板书:平等、尊重、真诚

想一想:为什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应该怎样做到平等、尊重、真诚呢?

(2)怎样做到平等、尊重、真诚(教材P62页)

板书:平等相待 彼此尊重——尊重朋友自尊心 以诚相待 以心相交

2、理解宽容

活动二:

想一想——如果与到下列下列情况,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1)要理解宽容(学生阅读教材,细心体会,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

朋友相处,难免出现分歧、摩擦、争执等。但如果我们理解、宽容朋友,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人,对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友谊之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

读一读: ——宽容 (见教材63页)

(2)要坚持原则(教师按教材讲述,板书重点词)

板书: 原则 理解、宽容 真正的友谊

活动三:我该怎么办?(见教材P63页)

请为这个故事续写可能的结尾: 小方 „„

参考结尾:小方这次不答应他的要求,说:“那可不好,考试成绩不能作弊,我相信你会考好的。“在小方的帮助和鼓励下,小袁考出了好成绩。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好伙伴,更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3、关爱 • 帮助 活动四:

想一想: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做?(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在人的一生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都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的关爱和帮助。

想一想:当同学、朋友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讲述:

我们应该毫不由于地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给予热情的帮助,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幸灾乐祸。如果只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到别人,而在平时不主动帮助、关心、支持他人,就很难寻求到知心朋友,发展真挚的友情。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活动五:读一读。

想一想:材料中的郑冬伟、郑晓晨和俞伟之间的友情是怎样日益加深的? 教师讲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23

材料提供了郑冬伟、郑晓晨帮助身有残疾的俞伟,克服各种困难,顽强学习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同学、朋友之间用无私的帮助和真挚的友情浇灌友谊之树的感人事迹,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好榜样。

三、课堂小结:

人生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让我们牢记马克思的名言——“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护理。”用“平等、尊重、真诚”去呵护友谊之树,去建立友谊、发展友情吧!

四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交友的原则,案例分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

教学重点:“师爱浓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我与老师交朋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为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应努力做到:(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教学方式。(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5)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课时安排:计划用3课时授完

第六课第一课时(总第13课时)——“我爱我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教材引言部分导入本课的教学)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

一、我爱我师

1、师爱浓浓

活动一:读图(教材P65页)

议一议: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启发提问:老师从哪些方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从学习、做人、老师工作的特点三方面,体现老师给予我们的爱。)(学生讨论)

(教师结合材料讲述)

(1)从学习的角度讲,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P66页)

读一读:(见教材P66页)(教师可结合材料讲述)

(2)从做人的角度讲,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P66页) 读一读:(见教材P66—67页)

(3)从老师工作特点的角度讲,老师的爱是伟大无私的(P67页) 名人名言:

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夸美纽斯 读一读:(见教材P67页)

2、热爱尊敬老师

前国家主席李先念说:“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1)全社会都应尊重老师(教材P68页) (2)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板书 教师总结:

①尊重老师的劳动

用心

爱心

专心

24

学生讨论:尊重老师的劳动,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咳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复习等。注意——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或者交头接耳、做小动作,作业马马虎虎等行为,都是对老师劳动不尊重的表现。)

②听从老师的教诲

想一想:为什么要听从老师的教诲? (教材P69页) ③对老师要有礼貌

活动二:议一议,说一说(教材P69 )

下列要求自己是否做到了,对老师有礼貌还应该做到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强调如下)

(三)课堂小结

老师的爱是伟大、无私的!老师应该受到社会、学生的尊敬。尊敬老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以实际行动尊敬老师,关心体谅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所能感受到的最大尊重或满足之一,就是学生专心听讲和守纪律,教师所能感受到的最大伤害之一也正是学生不专心听讲和不守纪律。因此,尊重老师不仅要在日常交往中,更要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听讲、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努力达到教师的要求,这些都是尊重老师的表现。

(四)课后作业

1、老师从哪些方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

2、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

{五}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老师的爱是伟大\无私的,懂得怎样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课堂上学生自动检讨平时对老师的不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课第

二、三课时(总第

14、15课时)——“我与老师交朋友”;“走进生活”;“我在成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①老师从哪些方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见教材P66—67页)

②学生应怎样尊敬老师?(见教材P68—69页)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

一、我与老师交朋友

1、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

活动一:情境体验——“师生恳谈会”

说一说:“师生恳谈会”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

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民主平等的关系。老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良师更是朋友。

(1)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70页第一段。) 活动二:议一议,说一说

上述做法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说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板书)

(2))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交往

想一想:为什么要主动与老师沟通? (见教材P70页) 读一读:(见教材P71页)

用心

爱心

专心

25

想一想:“我”怎样和老师成了为好朋友的?

(我学会、并能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从而和老师建立起了和谐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活动三:读一读,议一议(教材P71页材料)

议一议:自己在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是如何处理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按教材内容简述。) (2)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

生活中与老师产生一些误解或矛盾是难免的,作为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误解或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即,用恰当的方式解除相互间的误解或矛盾,师生关系才会更融洽。

那么什么是“恰当的方式“呢 ? 活动四:“你会怎么做?”(材料见教材P72页)

(找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材料,让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我会:„„ 。) 教师小结:

任何人一生中都可能犯这样活那样的错误,老师也不例外。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在给老师指出错误时,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3、走进生活

(1)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活动五:读一读,说一说

①谢涛在交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②告诉谢涛今后应该怎么做?

(谢涛在交友中违背了交友应遵循的原则——“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在和朋友相处中失去了原则。因此,只讲“哥们义气”,不讲原则,使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谢涛今后应该吸取教训,交友要讲原则,在讲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友谊。) (2)活动在线

①交流与同学、朋友发生争吵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或其他方式来化解矛盾,从中学会与同学、朋友交往的正确做法,提高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矛盾的能力。

(创设此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或用其他方式化解矛盾,提高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矛盾的能力,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教师之道同学们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的做法。)

②利用休息时间为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或为老师制作一张贺卡,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增进师生感情。

(创设这一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增进师生感情。)

4、我在成长

(1)对真挚友情的认识有什么新变化?

(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人需要友情,生活离不开友情,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

(2)过去世怎样与同学、朋友交往的?今后将怎样与同学交、朋友交往?

(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与同学、朋友交往的方法技巧以及应坚持的原则,让友谊之树常青。)

(3)简要回顾自己升入初中以来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情况,并谈谈今后的打算。

用心

爱心

专心

26

(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一步感受友情和师爱的重要,以激发关心同学、朋友,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与同学、朋友、老师友好相处。) (4)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 (5)我还希望

(6)倾听他人的心声

(“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我还希望”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与同学、朋友、老师交往方面,自己还有哪些困惑和问题。为了自己的成长进步,还希望做点什么,有什么要求。“倾听他人的心声”的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同学、老师、家长的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在与同学、朋友、老师交往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扬长避短,再接再厉。)

(三)作业

1、怎样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2、交友的原则是什么?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懂得学生与老师交友的原因及方法.但对老师的错误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须下一节课加与指导.

第四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行动赢得自尊”和“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学难点:“自尊无价”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七课 第一课时(总第15课时)——做人要自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见教材引言部分)

由此可见,自尊、自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自尊自信的人。

2、板书课题: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做人要自尊

1、自尊无价

在家里,父母们常常告诫孩子要有自尊心;在学校,老师们常常教育学生要自尊、自爱;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人们议论,说某人自尊心太强等等。可见,自尊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尊呢?

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77页材料) 议一议: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 ②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教师总结:

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合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想一想:自尊都有哪些表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27

(①表现为自我尊重合自我爱护; ②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待。)

以上我们认识了自尊,直到了自尊的具体表现。那么自尊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哪些意义呢!

2、拥有自尊的重要意义

(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教材P78页材料--1 ) 议一议: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教师总结:

徐悲鸿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祖国和个人的尊严,他发奋学习,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会勤奋努力,不断地充实发展自己,积极进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谈不上尊重他人,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说:“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自我尊重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呢?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既谈不上尊重他人,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是,一个不自尊的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就不会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形象,也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同时,一个不自尊的人,也认识不到自尊对于人的重要性,不会尊重别人,而不尊重别人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尊重的。

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8页材料)

讨论回答:为什么“拿破仑并没有怪罪布里昂,反而称赞道:‘问得好!’”?

(因为拿破仑看出布里昂是一个自尊的人,因此布里昂赢得了拿破仑的尊重,受到了称赞。)

(3)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活动三:读一读,想一想(详见教材P79页材料) 想一想:你为孙天帅感到遗憾吗?

教师讲述:

教材选用了河南打工仔孙天帅面对企业外方老板的淫威,拒不下跪、愤然离厂的感人事例来作为引领。在这个事例中,面对企业外方老板的淫威,有的工人跪下了,而孙天帅却宁肯失去工作也不下跪,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尊与不自尊的人能否维护自己的尊严一目了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观,懂得自爱、自强,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相反,不自尊的人,即使别人有侮辱自己的言行,也不能以正确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板书:

二、用行动赢得自尊

1、维护人格,不损国格

活动四: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9页材料)

①朱自清的行动说明了什么?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做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28

②自己还知道哪些用实际行动问护人格和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教师讲述:(详见教材P79页教材)

2、发展自我,赢得尊重

活动五: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80页材料

1、2 。) 议一议:

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一个人要赢得他人尊重,就要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②为真正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己打算怎样做? (阅读材料2后讨论回答)

(要通过自己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3、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活动六:读图,想一想(见教材P80页材料3) 想一想:

①他们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吗?

②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呢? (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三)课堂小结

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尊表现为自我尊重合自我爱护。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怎样才能赢得自尊呢? 自尊需要我们用行动来赢得。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维护人格,不损国格;发展自我,赢得尊重;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自尊,明确拥有自尊的意义,但如何才能获得自尊却把握不好.

第七课第二课时(总第16课时)——“成功需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人失败的原因。”

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自信。

2、板书框题:

(一)成功需要自信

(二)讲授新课:

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活动一:不要小瞧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详见教材P81页材料) 想一想:

①材料中女生成功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自信使人勇敢)

②为什么说“自信使人勇敢”?

(充满自信的人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面对挑战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机会来临时,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从而成就事业,取得成功。)

1、自信使人勇敢

相关链接:(详见教材P81页材料)

想一想: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英国女科学家弗兰克林因不自信而错过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的事例,从反面说明自信的重要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29

2、自信能使人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自强不息 活动二:困难面前的华罗庚

议一议: ①困难面前的华罗庚是怎样做的?

②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对待的?

3、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活动三:体会杨扬获胜后的喜悦

想一想:杨扬的成功除了自身所具备的实力外,还得益于什么?

(每一个人都具有相当大的潜能。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相信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是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信是潜藏在心中的“巨人”,我们要成功,就要赶快唤醒它!西方有一句谚语,是说一个人的成绩永远也不会超出他对自己的估价,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相关链接:“我能行”

板书:

(二)扬起自信的风帆

1、发现自我优势,找到自信的的‘支点’

活动四:欣赏自己(详见教材P83页材料)(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天生我材必有用,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发现这些优势,就能找到了自信的“支点”。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处处不如别人,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自信的人的。

怎样找到这些优势(‘支点’)呢?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而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 读一读:(详见教材P84页材料)

大仲马自所以能从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成长为法国著名作家,就在于他找到了自身的优势,并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势,从而树立了自信。没有当初的自信,就没有后来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大仲马。

2、尝试成功的喜悦

如果在一个人的经历中全是失败的记录,这个人是不可能自信的。一个人成功的机会越多,就越能获得自信。

活动五:成功与自信(详见教材P84页材料)

①找出自己2 — 3次成功的生活经历。

②这些成功对帮助自己树立自信又什么关系?

(按教材P85页内容讲述)

3、正视不足,变弱为强

一个人找到自己的优势才能自信,而缺点和不足却恰恰影响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正视,并想办法加以弥补,使之变弱为强,才能树立起真正的自信。

活动六;读一读,想一想(详见教材P85页材料)

王立德自信来自于哪里? 教师讲述:

中学生王立从小就有说话结巴的毛病,影响了自己的自信心。当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通过加强锻炼来改掉它。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不放过任何能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尤其是通过演讲比赛的成功克服了口吃的毛病,使自己的自信心大增。

相反,如果对自己的不足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而不加弥补的话,只能使自己更加自卑,失去自信。

用心

爱心

专心

30

4、克服自卑心理

有自卑心理的人,不相信自己,看不起自己,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越是自卑越容易失败,越失败越没信心。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想一想:

我们该如何克服自卑呢?

相关链接: 克服自卑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三)课堂小结

(按板书小结本课知识点及主要内容。)

(四)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自信使人勇敢”?

2、我们该如何克服自卑呢?

{五}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成功需要自信,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克服它,认识自卑的危害懂得如何克服自卑.

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 教学重点:本课的两个项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描绘自强人生”,都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少年需自立”和“人生当自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自主阅读、感悟”的教学方式;(2)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4)分析对比的教学方式等。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八课第一课时(总第17课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生朗读教材引言部分后教师导入本课的教学)

1、导入语:

在每个人面前都有两条生活的道路供你选择,“依赖、自弃”和“自立自强”这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一条看起来是最舒适的生活道路,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另一条是漫长而崎岖的路,路上荆棘丛生,有无数的激流险滩,迎来的却是一片光明。应该走哪条路一目了然。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前进的路上是激烈的竞争,充满了挑战,要选择的路只能是自立自强。

2、板书框题: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讲授新课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少年需自立

(1)什么自立

活动一:读漫画,想一想:

①漫画中的几个同学在做什么?这表明了什么?(表明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生活中你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请举例说明。

教师讲述: 刚才我们通过漫画形象地感知了什么是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说一说:你对自立时怎样认识的?(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自立就意味着要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31

活。)

想一想:

你对“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是如

何理解的?(前者是自立的人,后者是靠人的人;靠人的人不算好汉,自立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

自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2)自立的意义 第一: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锻炼和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读一读:“吃苦夏令营”(教材P87页)(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 想一想:中学学生小军从夏令营回来后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这一变化,形象地说明了自立对提高生活能力和心理品质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见教材P87页第二段教材。“再走向自立的过程中,„„,融入社会。”)

第二: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87页材料)(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

议一议:自立对自己的成长起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何小贤成长的过程就是他从自立走向自强之路的过程。可见,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想一想:为什么自立才能走向自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

①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强的精神,选择自强之路;

②„„才能适应自立社会的要求,不断增强自己的本领,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强者。

活动三:“我在进步”——感受自立的作用(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后进行交流。)

以上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自立以及自立的意义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怎样才能走向自立的问题,因为自立与依赖是对立的,所以要走向自立,就要告别依赖。

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要克服依赖性 活动四:“自立协议”(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

想一想:

①从郝丁的经历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郝丁的经历告诉我们了: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的道理。)

②为什么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教材P89页第一段。)

(2)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它学生思考问题。)

想一想:材料选取了小龙在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侧面,小龙的成长过程说明了什么?

(说明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这个真实的事例中,小龙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自主地做出决定,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因为一个人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做出决定,既包括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怎

用心

爱心

专心

32

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包括在遇到重大问题时的抉择。能否独立地做出决定,是一个人是否做到了自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独立地做决定,并不意味着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相反,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自主决定的重要参考。)

活动五:请帮他出主意。(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3)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一个人要真正地走向自立,除了要具备自立的意识外,自立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少了自立的能力,即使有了不依赖他人、走向自立的意识,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提高自立的能力是走向自立的重要途径。自立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活动六:“自立生活的基本能力有—— ” 议一议:以上这些能力要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

(只能是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生活中反复锻炼。)

相关链接:(见教材P90页材料。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他学生讨论回答。) 想一想:“相关链接”中大学生和“小车夫”的对话及大学生认识上前后的变化表明了什么?我们从中应受到什么启示?

(既表现了“小车夫”的自立意识,又让人感觉到大学生从中所受的教育。这个事例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实践,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三)课堂小结(教师可按板书小结本课要点。

(四)课堂练习

1、我的判断与选择:(投影)

2、自立自强——我的目标与计划 (完成图表)

{五}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什么是自立,怎样才能自立,但学生对怎样自立分歧叫多,须课后加以指导.

第八课第二课时(总第18课时)——“描绘自强人生” 教学过程:

一、板书框题:“描绘自强人生”

二、讲授新课

1、人生当自强

(1)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从自强精神对一个人人生之路的影响的角度,来阐述自强的意义)

活动一:(见教材P91页)(指名学生朗读材料) 想一想:

①在赖晨光走过的生活道路上,始终坚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②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谁能打败你,这种精神对陈宁的成功起到了什么作用?

(“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有谁能打败你。”这正是自强精神的体现,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艰难险阻,也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达目的不罢休。)

③自己的进取目标是什么?当遇到前进道路上的阻力的时候,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集体朗读课文这一段。) 想一想:

①自强者都有哪些表现?

②自强精神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用心

爱心

专心

33

活动二:“大眼睛”姑娘苏明娟

(指名学生朗读材料,其他学生思考问题。) 说一说:

①苏明娟的行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自己身上具有苏明娟的这种精神吗? 对自己起到了什么作用?

(2)自强不息时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成的民族精神(自强精神对国家、民族的作用)

(学生朗读教材P92页第二段。)

一个人需要自强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链接:“划粥充饥 ”。(学生集体朗读材料)

纵观历史,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2、走自强之路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活动三:“网上长城”的故事(指名学生朗读材料) 议一议,说一说:

在走向自强的道路上,正确的人生目标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结合材料说明)

教师讲述:

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挫折。有了正确的目标,就会找到正确的方向,困难和挫折就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赵蕊蕊正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立志成为世界上最棒的拦网手,中国的“网上长城”,才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才能经受住多次伤病的考验,才能使自己的扣球和拦网技术日臻成熟,最终成为世界著名运动员。

为人生的目标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活动四:丘吉尔的故事(指名学生朗读材料)

想一想:从丘吉尔的成功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

材料讲述了丘吉尔克服自己的弱点,发奋练习,成为著名演说家的事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学生朗读教材) 说一说:

①自己有过战胜自己的弱点获得进步的事例吗?

②自己身上还存在哪些明显的弱点?打算怎样去做? 教师讲述:

古人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3)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活动五:“神童”的故事 想一想:“神童”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一个人走向自强的过程,就是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在不断的磨砺中,我们经风雨、见世面,走向自强。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锻炼自己。

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本课知识框架。

用心

爱心

专心

34

四、教学后记:本课主要是使学生懂得自强的表现和作用;我充分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道理,避免了空洞理论说教,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起来津津有味,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九课 风雨中我在成长

教学重点:

1、人生难免有挫折和挫折的积极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2、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挫折是把双刃剑”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自主阅读、感悟”的教学方式;(2)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4)分析对比的教学方式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3课时授完。

第九课第一课时(总第19课时)——“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教材引言部分后教师导入本课的教学)

2、板书标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二、讲授新课

1、人生难免有挫折 (1)什么是挫折 活动一:“挫折就在我们身边” 议一议:

自己有过以上类似的挫折经历吗?

自己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是什么?当时的感受如何?

教师讲述:

生活中不知是阳光明媚,也会有风风雨雨。事实告诉我们,挫折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都会遇到挫折。什么是挫折呢?

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期待和希望,为了实现它,都要做出种种努力。当由于受到多种阻碍和干扰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便是遇到了挫折。

相关链接:“关于挫折”(见教材P96页材料)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

想一想:

他们遇到的挫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生活中有从来也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吗? 教师讲述:

伟人和名人会经历挫折,普通人也会经历挫折———因为导致挫折的因素太多,人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而不遭遇挫折。(板书标题)

(2)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朗读教材) 相关链接:“造成挫折的原因”

2、挫折是把双刃剑

用心

爱心

专心

35

活动三:“挫折具有两面性”

议一议:

搜集有关资料,以“挫折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为题进行辩论。 教师讲述: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挫折具有两面性。

挫折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 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两 面性者 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会失去生活的信心

教师讲述:

从挫折本身来看,挫折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会失去生活的信心。挫折对强者来说又是一件好事。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使人变得更聪明。从此意义上说,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学生朗读教材——P98页)

读一读:(见教材P98页) 想一想:材料说明了什么?

(很形象地说明了挫折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告诉我们:“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活动四:做一做——按要求填写下表:

回顾自己所经历的挫折,说说当时的感受,总结经历挫折的收获 经历的挫折 当时的反应 战胜挫折后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

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吃一堑,长一智”,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生活的风风雨雨锻炼着我们,风风雨雨中我们在成长着!

四、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习学生认识到挫折是难免的.挫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课堂上学生自觉思考,分析问题,对本课知识理解较好.

第九课第二课时(总第20课时)——“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活动一:自己在挫折面前属于哪一种人

2、板书标题:“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二、讲授新课

1、直面挫折,不畏不惧

活动二:田甜的故事(见教材P99页材料)

想一想:

田甜在挫折面前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 如果向挫折屈服,她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在挫折面前,如果胆怯、懦弱,经不起考验,向挫折屈服,其结果只能是被挫折所压倒,在生活中将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如果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地去战胜挫折,在生活中将会不断进取,在不断获得的成功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

教师讲述:

材料讲述了残疾少女田甜不向命运低头,勇敢面对厄运的真实故事。材料中的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36

甜在挫折面前不畏不惧,不胆怯、不懦弱,不向挫折屈服,最终战胜了厄运、战胜了自己,成了生活中的强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具有不畏挫折的精神,从精神上战胜挫折。

活动三:“小小交流”

以自己所经历的一次挫折为例,谈谈自己对待挫折的态度及产生的结果。

2、冷静分析,从容应对

活动四:面对这些情况应怎么办? 想一想:面对这些情况应怎么办? 教师讲述:

因为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选准突破口,采取合适的对策,才能战胜挫折。,在分析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奋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P102页材料:

想一想:

依据“三段式”方法,想一想上述这些“挫折感”应怎样克服?

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

(按教材讲述后展开活动)

活动五: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用过的自我疏导的方法。(见教材P102页材料) 教师讲述:

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一味地自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

4、主动寻求帮助

活动六:读一读(教材P102页材料)

当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阅读教材列举的材料,思考问题)

教师讲述: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遇到挫折时,寻求他人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遇到挫折时不要闷在心里,应该找个朋友倾诉,或者告诉家长和老师,请求他们的帮助。我们要认识到“主动寻求帮助”,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限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对问题产生片面的认识,甚至钻了牛角尖而不能自拔,这时,老师、家长或朋友的一席话,就可能会使人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对我们战胜挫折是十分有益的。

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活动七:他是怎样看待挫折和失败的? (学生阅读教材P103页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庄纳恩﹒恩克对挫折的认识,对其最终战胜挫折、取得成功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 教师讲述:

科学家庄纳恩•恩克经历 200 次的失败发现小儿麻痹症疫苗后与他人的对话,展现了他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积极进行科学探索的可贵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揭示了他取得成功的奥秘。

科学家庄纳恩•恩克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挫而不折,不断前进;要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积极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

三、课堂小结

我们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失败和挫折将与我们终生相伴,需要具备积极进

用心

爱心

专心

37

取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热情。只有具备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把其当成进取过程中的迂回和曲折,从而避免消极的心理。面对新事物,充满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积极寻找新答案、新途径,才能求新求变,不断创新,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四、教学后记:本课主要学习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我主要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了遇到挫折应采取的态度,明白只有具备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

第十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生活中磨炼自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自主阅读、感悟”的教学方式;(2)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4)分析对比的教学方式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十课第一课时(总第21课时)——“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在人生的征途上有无数的成功者,他们或许走过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仔细看他们留下的每一个脚印,上面都清晰地写着两个字——坚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踏上成功之路,要从磨练坚强意志开始,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2、板书标题:“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二、讲授新课

1、坚强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 情景活动一:(见教材P104页材料)

※ 许光达的坚强意志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意志坚强的人,就是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挫折,走向成功的。

想一想:

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具备哪些优秀意志品质? 情景活动二:哪些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上述行为中哪些是坚强意志的表现?

自己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坚强意志品质?举例说明。

2、我们选择坚强

情景活动三:她们靠什么实现了共同目标?

※ 王军霞她们靠什么实现了共同目标?(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讲述:

王军霞跟随马俊仁教练开始长跑训练时面临着种种艰苦环境和不利局面。她们为什

用心

爱心

专心

38

么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训练呢?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证明我们中国人也能行!”王军霞和队友们靠坚强意志刻苦训练,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了光。

为什么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能有这样的行动呢? (板书标题) (1)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

※ 为什么说“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自觉地为达到预定目标而行动,并能使人自觉制止违背目标的行动,抵制住各种不良诱惑,甚至不惜忍受巨大的痛苦和牺牲。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正确与错误、应该与不应该、放弃与坚持等方面的选择。如果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

情景活动四:议一议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缺乏坚强意志的危害,更深刻地理解坚强意志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而有些不该做的事反而作了?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抵制不了不良诱惑,这是缺乏坚强意志的表现。

(2)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情景活动五:(见教材P106页)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感悟必须以坚强的意志作为保证,才能克服无数的艰难险阻,走向成功之路的道理。)

教师讲述:(教师可按教材讲述)

(3)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 情景活动六:(见教材P107页)

自己有哪些好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坚强的意志,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自觉约束自己,长期坚持不懈,才能逐步养成。)

(学生讨论回答后,朗读教材。)

三、课堂小结

(教师按板书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

《资源与学案》P57——58页——“我的新知识”:

五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坚强意志对成功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十分活跃,也说了许多所见所闻,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第十课第二课时(总第22课时)——“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想一想:

※ 为什么说“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见教材P105-107页)

2、板书框题:

(二) 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二、讲授新课:

“在生活中磨炼自己”,怎样磨练自己呢!磨练意志都有哪些方法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39

1、确立明确的目标

情景活动一:人生目标畅谈

(活动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谈目标的同时,感受有了明确的目标的意义。) 学习目标: 工作目标:

意志目标:

„„(学生讨论后教师提出问题。)

想一想:

※ 为什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人因为有了目标,才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缺乏目标,人生就会迷失方向,缺乏前进的动力,并会很轻易地被打倒。同时,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

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执著于自己的目标,坚持数年、数十年甚至一辈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读一读:(见教材P108页材料。) 教师讲述:

材料介绍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为今后艰苦的革命事业而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事例。毛泽东自所以能够自觉地磨练意志,就是因为他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即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阅读教材P109页第一段后,进入情景活动。)

情景活动二:“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事(见教材P109页。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或大问题。) 想一想:

※ 李宁的做法对我们磨练意志又和启发?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事自己不感兴趣,但要强迫自己去做好,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正是是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试一试:选择一件自己以前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去做。

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学生阅读教材。) 想一想:

※ 怎样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学生讨论回答。) 读一读:朱光潜的故事

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学生阅读教材后进入情景活动。) 情景活动三: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110页) ※ 针对以上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想一想:为什么要坚持从小事做起?

(①从小事做起,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②从小事做起,会增强磨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

情景活动四:从今天起这样去做 (见教材P111页材料)

每天坚持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

练习一种技能,从不间断。 天天写日记。 教师讲述:

这些事虽小,但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也是对意志的一种磨练。

用心

爱心

专心

40

相关链接:(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问题)

想一想:

※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从中我们受到了什么启示? ) 教师讲述: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从小事做起对磨练意志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磨练意志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意义。)

三、课堂小结

(教师可按板书小结本节课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

教师指名学生完成“我的判断与选择”1——5题;(投影)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部分练习题。

六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锻炼自己的方法.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个别学生对仍不重视从日常生活上锻炼自己的意志.须个别引导.

用心

爱心

专心 41

第14篇:七年级下册政治

1.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那些特征?)P53~54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的显著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P54~55

①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②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③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3.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什么,其制定与实施的时间?P55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时间1991年9月4日,实施时间1992年1月1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时间1999年6月28日,实施时间1999年11月1日。

意义: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第(2)课 处处保护

1.家庭保护的重要性(作用)、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P61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一是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二是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法律中也提出了禁止性的要求: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

2.学校保护的重要性(作用)、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P61

学校保护在整个保护未成年人的保护中举足轻重,是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3.什么是社会保护?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62

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

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除外)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4.什么是司法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P62

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执法机关通过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保护措施。

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抚养权等。

第(3)课 自我保护

1.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P68

①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技能。②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③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里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侵害。

2.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在哪些?P68-70 (注:书本上P68~69和P71~72的保护内容需了解)

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的自我保护:①防火②防水③防气④防盗

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主要有一下方面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②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③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要大声呼救,不要贸然行动④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⑤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3.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P70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

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等。 ①诉讼途径既是打官司,可分为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这三种。不同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打官司要到法院。②非诉讼途径主要是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③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它们从不同的方面给人以法律的帮助④当打官司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法律援助。 第8单元 法不可违

第(1)课 勿以恶小而为之

1.什么是违法行为?P76(违法行为可分为那些?)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分一般违法和犯罪。

2.一般违法和犯罪P76-77

(1)什么是一般违法?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是一般违法行为。

特征:①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②没有触犯刑法③不用受刑法处罚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什么是犯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所谓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①违法情节严重②对社会危害很大③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他们有何共同点?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3.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P77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①开始是沾染上坏思想,坏习气②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③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4.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哪些?P78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P78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响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

(注: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差别主要在:次数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上

5.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P77

①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性行为,不做违法的事情。②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③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6.谈谈你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理解。答: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①开始是沾染上坏思想,坏习气②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③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应该①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性行为,不做违法的事情。②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③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第(2)课 法律“雷池”不可越

1.为什么要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制裁?P83

一方面可以及时制止他们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P83:因为犯罪而失去自由甚至被依法剥夺生存的权利都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2.我国刑罚的种类?P83

(1)主刑的种类、特点?

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法,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特点: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2)附加刑的种类、特点?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特点:附加刑既是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运用

3.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做了那些明确规定? P84

①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③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④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有政府教养。

4.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怎样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84~85

法律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与犯罪做斗争: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重对付②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应该主动协助调查,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情况并敢于指证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应该对他们讲清危害,劝其及时报案;保护犯罪嫌疑人作案现场,保留证物。

第(3)课 对不良诱惑说“不”

1.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良诱惑?怎样认识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P92~93

黄,赌,毒以及邪教的诱惑。具体内容看P93的介绍

2.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应该怎么做?抵御不良诱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P93~94

面对不良诱惑,我们要用科学的观点,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摆脱其干扰,避免上当受害

方法:①避开诱因法②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③专时专用法④联想后果法⑤请人监督法

第15篇: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的精神,认真设计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掌握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积累诗词,对课本中出现的诗词要能熟读成诵,并适当拓展唐诗,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拓展关于属对,词性和词类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涵,体味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意境。

2、使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能尝试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说明道理。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文章能力,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

2、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当进行德育渗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0课,其中古诗文共5 课,现代诗歌3 课,散文小说共 22课,作文6 个,口语交际6 个,。

教学重点:

1、积累字、词和古诗文。

2、诵读理解,整体把握文章。

3、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2、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根据本册教材内容要求,学生积累的古诗词较多,而现代文的解读分析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诵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诵读方法、探究的方法,加强思维训练。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这个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五、具体措施

1, 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全面服务班级中的每位学生,既不能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而远近。

2, 从严要求每一位学生,对一些学生决不放任自流。

3, 找更多的学生谈话,走进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4, 全面地进行有效教学,让他们吸收更多的知识。

5, 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态度。

第16篇: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人音版七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任七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本学期准备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我会采用不同教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主要以唱歌为主,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本学期在上课的同时我会适当的教学生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些乐理知识。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某一内容而觉得枯燥和乏味。

三、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演唱的能力。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教学措施:

音乐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以及手、脚、脑、口的配合,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课的这些优势,在学习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表现能力,通过聆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习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智力发展大有益处。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五、工作进度:一周一课时

第一周第一课时:第一单元 行进之歌

唱歌 一二三四

第二周第二课时:欣赏 进行曲

第三周第三课时: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

唱歌 长江之歌

第四周第四课时:音乐欣赏

第五周第五课时:第三单元 天山之音

唱歌 青春舞曲

第六周第六课时: 音乐欣赏

第七周第七课时:第四单元 美洲之声

唱歌 红河谷

第八周第八课时:音乐欣赏

第九周第九课时: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

唱歌 沂蒙山小调

第十周第十课时:音乐欣赏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时:第六单元 徽韵

唱歌 小石桥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时:音乐欣赏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时:学唱 国家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时:学唱 山楂树

2015年3月1日

第17篇:七年级政治下册 唱响自信之歌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唱响自信之歌》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零点乐队)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一首充满激情的歌曲,相信对每一位同学都是一种激励,相信自己非常重要。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咱们学校杜雪葳的故事。

三、探究新知

活动1:事例探究(大屏幕显示)

(放录像--按照本校学生杜雪葳的故事制作成的录像)

看完录像后,大屏幕上出现下列问题:

师:

1、同学们想想看,杜雪葳期中考试会考好吗?(大屏幕显示)

生:会。

师:你认为考好的标准是什么?只有考第一才是考好吗?

生:不是。只要比以前有进步了,就是成功了。

师:是的。杜雪葳非常自信地参加了期中考试,结果,她由年级的241名,考进了年级的43名。杜雪葳成功了。

师:

2、杜雪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大屏幕显示)

生:是自信。

师:通过她的哪些行为看出她很自信的?

生:她写下了\"我能行\",她努力学习,比以前积极乐观了。

师:是啊,自信好比土中的一块金子,当你发现它时,它才能发出夺目光彩;自信好比天上的太阳,有它时则万里晴空,没有时则漆黑一片。杜雪葳用实际行动唱响了自己的自信之歌。

师:

3、杜雪葳为什么能够写下\"我能行?\"(大屏幕显示)

生:她回忆小学生活的一幕幕。

师:对,杜雪葳通过回忆小学时的成功体验,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长处,这是她建立自信的基础。

师:

4、杜雪葳为什么会非常自信地参加期中考试?(大屏幕显示)

生:因为她努力学习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师:对,她经过不断训练,为考试积累了信心与实力。而实力,才是支撑自信重要的杠杆。

师:如果你是杜雪葳,你这次考试时发挥并不好,你打算怎么办?

生:我仍然不会放弃,我会继续努力的。

师:你说的非常精彩。

师:老师把杜雪葳成功的经历剪成了几个片段,谁能把他们填到图表中?(大屏幕显示)

学生填表。

师:哪位同学能根据图表,说出增强自信的两种方法?

生: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

师:同学们总结的特别准确。

小结: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是增强自信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愿同学们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以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迎接成功的未来。

师:发现自己的长处,是增强自信的基础,你有哪些长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实话实说”

活动2:实话实说(大屏幕显示)

师:说你,说我,说出我们的优点长处。(大屏幕显示)

1、我眼中的自己(大屏幕显示)

我因为我的( )方面而自豪。(大屏幕显示)

(找5名同学说出自己的优点、长处,略)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别人眼中的我\"

2、别人眼中的我(大屏幕显示)

你的( )方面,在我眼里最美。(大屏幕显示)

师:每一个同学手里,都有三张写有不同名字卡片,请为卡片上的同学找出优点、长处。同时也写出他们在哪些方面有进步。

(同学写完后,找3—4名同学起立,这样每位同学就会有其他的3名同学说出他们的优点长处。其他同学课后把卡片送到相应同学的手中)

[通过了解,知道大鹏(此处为化名,下同)同学比较自卑,但又很有潜力]

师:通过刚才同学的发言,我们看到每一位同学都有优点,长处,这是我们自信的源泉,可是我发现有很多同学没有发言,老师找一位同学,大鹏,请你说说,你有那些长处呢?

大鹏: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长处,我也不例外,可我找不到自己的长处。

师:既然这样,请同学们帮助盛吉鹏同学找到自己的长处好不好?

生:好!

生:他很爱劳动,值日时从不偷懒。

生:他从不欺负女同学。

生:他很聪明。

生:他很讲义气。

生:他非常诚实。

„„

师:看,大鹏,在同学眼里,你有那么多长处。你想不想知道老师眼中的你呢?

大鹏:想。

师:在上课前,老师采访了你的班科任老师,请听听他们是怎样评价你的。

【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

班主任老师:

大鹏:你是老师比较偏爱的学生,老师爱你的聪明,爱你的朴实,你是我们班级不可缺少的一员,老师永远不会放弃你。

英语老师:

大鹏:你非常聪明,老师对你的希望很高,我希望你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寻找乐趣,挖掘潜力。Believeyourself,youarethebest。

语文老师:

大鹏:去年有一段日子,你曾逃学去了网吧,那段时间我和同学望者你空空的座位,都很失落。现在,你终于回来了。对于一个曾沉迷于网吧的孩子,能毅然告别网吧,这份勇气和毅力是何等的坚毅﹗这也是你与一般同学所不一样的地方。你今天的进步让我看到了你的顽强和可爱,相信你今天有良好的开端,明天定会有更好的结局﹗

(大鹏感动得直流泪,同学们也在流泪,都为他热烈地鼓掌)

师:让我们再接着往下听(播放他父亲的录音)

父亲:

大鹏,你是爸爸唯一的希望,虽然你现在有些小毛病,爸爸相信你一定能改正。爸爸永远是你强大的后盾﹗

(这时,大鹏同学已泪流满面,全班同学再一次为他鼓掌)

师:大鹏,此时次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大鹏:我自认为没有人瞧得起我,没想到同学、老师、家长对我的评价这样高,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师小结: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那就是你自信的源泉。同学们,我们共同努力来增强自身的闪光点吧。

3、我的目标(大屏幕显示)

我在()方面还需努力,我的目标是()(大屏幕显示)

师:结合你以前(或他人)成功的经历,谈谈你将如何实现你订的目标。(大屏幕显示)

(找3名同学回答,略)

师小结: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世界。如果我们把自信作为这个支点,实力则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让我们共同总结一下,增强实力的方法--有明确的目标、不懈努力、克服困难等。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也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可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我们学校的知心姐姐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

活动3:解答心理热线(大屏幕显示)

(放一段录音)

知心姐姐:

你好!

我是来自外地农村的借读生,父母在南方打工。面对热闹的校园生活,我却兴奋不起来。看到别的同学大把的零花钱,我既是羡慕,又是自卑。我的衣服很破,我的辅导书很少,我最怕老师收钱,因为回家后我与父母无法开口。--家里实在太穷了。虽然老师同学都没歧视我,还经常关心、帮助我,可我不想要这种怜悯。于是,我只想一个人呆着,靠拼命学习来逃避。可事与愿违,我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我知道这样下去不好,可是,我该怎么办呢?

小明

师:同学们,你愿意帮助小明吗?下面,我们分小组活动。选一名同学执笔,其他同出主意,给小明写一封回信。

(分小组写回信,找2个小组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感人,也相信当你们遇到困难时,也能以自信的积极态度去解决问题。

小结: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汇文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充满无限亲情、友情的大家庭。最后,让我们重温誓词,来结束我们今天这堂课。

四、小结提升

我努力,我自信,我出色,我成功,我愿在老师的教导下,崇礼尚思,爱国负责,遵章守纪,自主学习。

师: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18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工作总结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5)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又是一个学期的收尾工作,回想这一学期一路走过来,就像五味瓶,但体会收获却很多。一学期来,我不断追求进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且经常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现将本学期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业务水平

参加教师工作正好一年时间,体会颇多。第一次接触初中语文的教学,专业不对口,对语文的教学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还对待加强、提高。也许要上好一节课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对我而言,却并非易事。对课文不熟悉,知识的有限,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我必须认真仔细地去吃透每一篇课文。学生本身的基础就不是很好,自学能力不强,所以我必须很细腻的去讲解课文,必须弄清楚课文中的每一个环节。

除了熟悉教材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名著和学校订阅的《新青年》教学杂志。如我看的高尔基的自传《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就有很大的收获,对我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新青年》杂志,都是教师们发表的论文,从中我了解他们的教学心得、宝贵的教学经验及他们所取得我各种成绩,无疑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和帮助。

二、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时,我总要这样反复斟酌:这节课我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哪些内容是必须讲的,哪些内容是不用讲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可能感到很困难的,哪些内容可能是学生想不到的。学生本身的基础就不是很好,自学能力不强,所以我必须很细腻的去讲解课文,必须弄清楚课文中的每一个环节。每备一节课,我都会认真的翻看《状元大课堂》以及配套的导学案,生怕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误,而影响到学生。

备每一节课之前,我都在想,这节课要应该怎么去上课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班中几乎有一半同学是不学习的,但有时看到其他女同学学得津津有味,笑声连连,或是读诗的时候,他们也忍不住拿起课文跟着一起读书。

当你对一篇课文理解透彻了,那么课上起来很顺手,也觉得容易多了。

三、把握好“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很少是因为单纯的对这门课程的知识感兴趣,而是来自他们对老师的喜欢。喜欢了你这位老师,就喜欢上你所教学的学科。学生有时会和我说这么一句话:“老师,这节要不是你的课我们早就想睡觉了。”所以,这一观点我深有感悟。

这一学期,我正是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的。平时和学生拉近距离,课堂上依旧是师生,便课下就“随便”多了。和学生一起散步,一起打球,一起做饭,一起拉家常上,这让学生感到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老师是平易近人的。但也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别和学生走得太近,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走得近了,在课堂上他们也就随便起来。七(5)班的同学有一段时间就出现了这种的情况,因为和他们走得近,课堂上他们很随意,上课随便换座位,老师走进教室了还在吵闹。这一现象的出现,我就在反思,这是我没有威信吗?他们不怕我吗?结果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注意了和学生拉开距离,但依旧当一个他们喜欢的老师。

这样下来,课堂的纪律好多了,课也容易上了。这一方法的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显著,还有一部分同学上课依然无兴趣。

四、写日记,心灵的沟通

虽然学校没有要求要学生写周记。但我仍然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因为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学生可以把他们不敢当面和老师说的话写在周记里,同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老师再恰当的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无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开始的时候要求每个周都要写一篇,到最后形成了习惯之后采用自愿的形式,想写的同学就写,不想写的同学可以不写。

这样老师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帮助学生走有生活和学习的误区,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的对待生活,对待学习,这也是我请假回家之后,学生每天都打电话叫我早点回校的原因。 本学期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

一、综合性学习教学不是很到位。由于学校图书室的资料有限,学生课外能查阅的资料有限,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得不从简了。

二、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进步很慢;学生作业书写潦草、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想,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二、多读多写,提高文学水平

三、勤于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四、进行教育教研,解决实际问题

第19篇: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听力全文

Unit I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Girl: 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Boy: Oh, can you sing? Girl: Yes, I can.

Girl: Can you swim? Boy: No, I can\'t.

Girl: I want to join the art club.Boy: Can you draw? Girl: Yes, I can.

David: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Lisa? Lisa: I want to join the che club.David: Can you play che? Lisa: No, I can\'t.What about you, John? John: I can.

Bob: Hi, Mary.Here are all the clubs.Mary: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Bob: I want to join the English club.I like to speak English.How about you? Mary: Hmm.I want to join the che club.Can you play che? Bob: No, I don\'t like che.Do you like music? Mary: Oh, yes.I can sing and dance.I like music.Bob: Me, too.Let\'s join the music club.

1.the sound of a guitar 2.the sound of drums 3.the sound of a piano 4.the sound of a violin

Teacher: I want some students for the school concert.What can you do, Bill? Can you sing? Bill: No, I can\'t.But I can play the guitar.

Teacher: You can play the guitar!Good.OK, what can you do, Cindy? Cindy: I can sing and I can play the drums.Teacher: You can! Great, Cindy.Can you play the piano? Cindy: No, I can\'t.Frank can play the piano.Teacher: Frank, can you play the piano? Frank: Yeah, I can play the piano, but I can’t sing or dance.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Interviewer: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Nick? Rick: Um, I usually get up at six thirty.

Interviewer: And what time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and take a shower? Rick: I brush my teeth and take a shower at six forty Interviewer: Hmm.What time do you eat breakfast? Rick: Seven o\'clock.Interviewer: And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dreed? Rick: I usually get dreed at seven twenty.Interviewer: And my last question.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Rick: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seven thirty.Interviewer: Thank you.

Interviewer: You have a big family don’t you, Jim? Jim: Yes, I have two brothers and two sisters.Interviewer: Wow! How many showers do you have? Jim: We only have one shower.Interviewer: Is that difficult.Jim: No, because we have a shower schedule.My brother Bob takes a shower first at five thirty Interviewer: Wow! That\'s early! Jim: Yeah.Then my sister Mary takes a shower at five fifty.Next my brother Jack takes a shower at six fifteen.I take a shower at six thirty my sister Anna at six forty-five...

Interviewer: Tom, I Want to know about yow day.Tom: OK.Interviewer: r: When do you get up? Tom: When do I get up? Hmm.Usually about half past five.Then I run at six o\'clock.Interviewer: You run at six in the morning? Tom: Uh-huh.Interviewer: And what time do you eat breakfast? Tom: Breakfast? Usually about seven.And then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a quarter to eight.Interviewer: Wow! And you go home at… Tom: A quarter past four in the afternoon.Interviewer: And what do you do in the evening? Tom: I do my homework at about five thirty and I eat dinner at seven fifteen.I go to bed at nine o\'clock.Interviewer: That\'s early! But then you get up early.Tom: Uh-huh.

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Boy: How do Bob and Mary get to school? Girl: Bob takes the train and Mary takes the subway Boy: How does John get to school? Girl: He takes the bus.Boy: How do Paul and Yang Lan get to school? Girl: They walk.Look, there they are now! Boy: Does Jim walk to school? Girl: No, he doesn’t.He rides his bike.

Mary: How do you get home from school, Tom? Tom: I walk.Mary: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m: It takes about 20 minutes.Mazy: Wow! That’s quick! How far is it from the school to your home? Tom: Only about two kilometers.

Peter: How do you get home from school, Jane? Jane: I take the bus.Peter: How long does it take? Jane: Oh, about one hour and 30minutes.Peter: Wow! That\'s along time! Jane: Yes, I only go home on weekends.Peter: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Jane: It\'s about 60 kilometers.

May: I love your home, Bob.It\'s so big! Bob: Thanks, Mary.My grandparents\'home is very big, too.Mary: Where do they live? Bob: Very far from my home.Mary: Oh, how far? Bob: It\'s about 500 kilometers from here.Mazy: Wow! That’s far.Bob: Yes, it is.So I go there and see my grandparents only one or two times a year.Mary: How do you get there? Bob: I usually take the train.Mary: How long does it take? Bob: It takes about six hours.And then I take a bus from the train station to their home.Mary: Wow.That\'s along trip. Unit 4 Don\'t eat in cla.Ms.Clark: Hey Peter.You know the rules.Don’t run in the hallways.Peter: Sorry, Ms.Clark.Mr.Smith: Amy don\'t eat in the claroom.You must eat in the dining hall.Amy: Oh, sorry Mr.Smith.Mr.Smith: Hey Mike, do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Mike! Boy: He can’t hear you Mr.Smith.

Cindy: What are the school rules, Alan?

Alan: Well, We ca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room or hallways.But we can listen to it outside or in the music room.Cindy: Uh-huh Alan: And we can’t eat in the claroom, but we can eat in the dining hall.Cindy: Oh.And can we wear hat in cla? Alan: No, we can\'t.What else? Oh, you can\'t fight with your clamates.That makes the teachers really unhappy Cindy: I see...

Emily: Hi, Dave.Do you want to watch the basketball game in the park this evening? Dave : I\'d love to, but I can’t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Emily: Oh, that\'s too bad.Dave: Yeah, I have so many rules.Emily: Really? Dave: Yeah, I can’t see my friends on school days and 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after school.Emily: What other rules do you have? Dave: Mmm...I must practice the guitar before dinner and then I have to do the dishes after dinner.And I can\'t watch TV in the evening.Emily: Oh.Well, I have to help my mom make dinner sometimes.Dave: Me, too.I have to help my mom make breakfast every morning.And I must clean my room every Saturday Emily: wow! You do have a lot of rules!

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Girl: Let\'s see the pandas first.They\'re my favorite animals.Boy: Why?

Girl: Because they\'re very cute.

Boy: Let\'s see the giraffes.Girl: 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m? Boy: Because they\'re beautiful.

Girl: Let\'s see the koalas now.I like koalas.Boy: Why? Girl: Because they\'re interesting.

Julie: Let\'s see the pandas, John.John: Why do you like them, Julie? .Julie: Because they\'re kind of interesting.John: Where are they from? Julie: They\'re from China.John: Well, I like koalas.Julie: Why do you like them? John: Because they\'re very cute and they\'re from Australia.Julie: Well, I don\'t like lions.John: Why don’t you like them? Julie: Because they\'re really scary.John: Where are they from? Julie: Most of them are from South Africa.

Tony: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now? Mary: Let\'s see the elephants.Tony: The elephants? Why do you like elephants? Mary: Oh, they\'re interesting.And they\'re really smart.Tony: Yes, but they\'re lazy too.Mary: Oh, Tony! So,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ny: Let\'s see the pandas.They\'re kind of cute.Mary: Oh, yeah.I love pandas.They\'re beautiful.But they\'re also kind of shy.Where are they? Tony: They\'re over there, not far from the koalas

Unit 6 I\'m watching TV.Bob: Hello, Jenny.Jenny: Hi, Bob.Bob: Jenny, what are you doing? Jenny: I’m watching TV.Bob: Do you want to play tennis? Jenny: No, his TV show is interesting.What\'s John doing? Jenny: Well, what are Dave and Mary doing? Bob: They\'re listening to a CD.

Jack: Hello, Steve.Steve: Hi, Jack.Jack: What are you doing, Steve? Steve: I\'m watching TV.What about you? Jack: I’m listening to a CD, but it\'s kind of boring.Steve: Yeah, my TV show is also not very interesting.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movies? Jack: That sounds good.

A: Hello.Is Alice there? B: No, she isn’t.She\'s at the supermarket.A: Oh, is she shopping? B: Yes, she is.She\'s buying milk and bread.A: Hello.Is Mike there? B: Sorry he\'s still at school.A: Oh.Umm, is he doing his homework? B: No, he isn’t.He\'s playing basketball.

A: Lisa? B: No, this is her sister, Julie.A: Oh.Is Lisa there? B: No, she isn’t.She\'s at the library A: Oh.Is she reading? B: Yes, she is.

Unit 7 It\'s raining! Tom: Hey, Peter.Peter: Hi, Tom.

Tom: How\'s the weather down there in Shanghai? Peter: It\'s cloudy.How\'s the weather in Moscow? Tom: It\'s snowing right now.

Peter: Hi, Aunt Sally.Aunt Sally: Hello, Peter.Peter: How\'s the weather in Boston? Aunt Sally: Oh, it\'s windy.

Peter: So, 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Julie: It\'s sunny.

Peter: Hi, Uncle Bill. Uncle Bill: Hello, Peter.Peter: How\'s the weather in Toronto? Uncle Bill: It\'s raining, as usual!

Jim: Hello, Linda.This is Jim.Linda: hello, Jim! Jim: Is Uncle Joe there? Linda: No, he isn\'t.He\'s outside.Jim: Outside? It\'s cold, isn\'t it? Linda: No, it’s sunny and really warm.Jim: What\'s Uncle Joe doing? Linda: He\'s playing basketball.Jim: Is Aunt Sally there? Linda: Yes, she is, but she\'s busy right now.Jim: What\'s she doing? Linda: She\'s cooking.Jim: How about Mary? What\'s she doing? Linda: Not much.She\'s only watching TV.You want to talk to her, don\'t you? Jim: Yes, thanks.And can I say“hi”to Jeff, too? Linda: Sure.He\'s just playing computergames.

Mary: Hello, Eric? Eric: Mary! Hi!Where are you?

Mary: I’m in Mexico! I’m calling to say “Happy birthday!” Eric: Oh, thanks! Mary: So, how\'s it going there? Eric: Great! How\'s it going with you? Mary: Not bad.What are you doing? Eric: I\'m having a party.My family is here.

Mary: Oh, that sounds like fun.How\'s the weather? Eric: Terrible.It\'s cold and it\'s raining.How\'s the weather in Mexico? Mary: Hot.Hot and dry.And sunny.Eric: Sounds good... Mary: Uh-huh.Eric: So,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Mary: I\'m visiting my grandmother...

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A: Is there a restaurant on Bridge Street? B: Yes, there is.

A: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B: Um, yes, there is.There\'s one on Long Street.

A: Is there a hospital on Center Street? B: No.there isn’t.

A: Excuse me.Is there a police station near here? B: Yes.It\'s between the restaurant and the hospital.A: Where\'s the park? B: The park? Oh, it\'s acro from the bank,

A: Excuse me.Is there a hospital near here? B: Yes, it\'s on Bridge Street A: Where\'s the pay phone? B: It\'s next to the post office.

A: Excuse me.Are there any restaurants near here? B: Yes, there\'s one in front of the post office.

A: Where\'s the hotel? B: The hotel? It\'s behind the police station.

A: Excuse me.Is there a hotel around here? B: Yes, there is.Just go along Bridge Street and turn left when you see the library.Go along Long Street and it\'s on the right.It’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acro from the bank.A: Thanks! And is there a restaurant near the hote1? B: Yes.Go along New Street.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ing and the restaurant is on your left, acro from the pay phone.A: Thank you very much.B: You’re welcome.

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Girl: Is that your friend? Amy: No, it isn’t.

Girl: What does he look like? Is he short or tall? Amy: Well, he’s really tall.And he has curly hair.A: Is that your brother David? B: No, it isn’t.

A: What does David look like? Is he tall or short? B: He\'s tall.He\'s heavy.And he has curly hair.

A: Is that Sally B: No, it isn’t.A: Does Sally have long or short hair? B: She has long straight hair.She\'s of medium height.And she\'s thin.

A: Is your friend Peter short or tall? B: He\'s short.He\'s of medium build.And he has short hair.

Laura: Don\'t you love Johnny Dean, Bob? Bob: Johnny...? Laura: Dean.The singer.Bob: I don\'t know.What does he look like? Laura: He’s really tall and really thin.And he has curly hair.And he has funny glaes.Look, there he is.Bob: Oh, yeah, I see him.Laura: Here come the movie actors.Bob: Oh, wow! Laura: Who\'s your favorite actre? Bob: I like that woman with long blonde hair.Laura: Is she tall or short? Bob: She\'s of medium height.Laura: Oh.Tina Brown? Bob: Yeah.I think she\'s really cool.She\'s very beautiful and a great actre.

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Waitre: What would you like? Boy: I\'m not sure yet.Are there any vegetables in the beef noodles? Waitre: Yes, there are some tomatoes. Boy: OK, I’d like the beef noodles, please

Waiter: 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Boy: I’d like a large bowl of noodles.Waiter: And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Boy: I’d like chicken, potato and cabbage noodles.Waiter: And how about you? Girl: I\'d like a medium bowl.Waiter: What kind would you like? Girl: I’d like beef and tomato noodles, please.

A: Hello, House of Dumplings! B: Hello! I want to order some food, please.A: Sure.B: I\'d like chicken, fish and cabbage, please.A: Uh-huh.

B: And twelve dumplings.A: What kind of dumplings would you like? B: Beef and carrot dumplings, please.A: OK.What else? B: Umm...I’d like some soup, too.

A: OK.What kind of soup would you like? B: Tomato soup.A: OK, one tomato soup then.Would you like any drinks? B: One large green tea and two small orange juices.A: OK.What\'s your addre, please? B: 15 North Street.A: And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B: 398-2845.A: 398-2845:.B: Yup.A: Thank you.That\'ll be 65 yuan.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Bob: Hi, Carol.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yesterday? Carol: It was great!

Bob: Did you go to the zoo? Carol: No, I didn\'t.I went to a farm.Look, here are my photos.Bob: Did you see any cows? Carol: Yes, I did.I saw quite a lot.Bob: Did you ride a horse? Carol: No, I didn\'t.But I milked a cow.Bob: Did you feed any chickens? Carol: Well, I saw some chickens but I didn\'t feed them.Bob: What else did you do? Carol: My friends and I went for a walk around the farm and talked with a farmer.

Bob: So, Carol, was the farmer nice?

Carol: Yes, he was very friendly and he showed us around the farm.Bob: Really? What did you see? Carol: We saw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and we learned a lot from him about farming.Bob: That\'s great! Did you ask him any questions? Carol: Yes.I asked him if the farmers grew strawberries.Bob: Do they? Carol: Yes, they do.They grow them from December to June.Bob: And apples? Do they grow apples? Carol: Yes, they do.They pick the apples around September.Bob: Did you pick any strawberries? Carol: Yes, we did.And we took some home, too.Bob: Oh, wow!Were they good? Carol: They were delicious!

Tony: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Jane? Jane: Oh, it was terrible.Tony: Really? Where did you go? Jane: Well, we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and climbed a mountain.But the weather was so cold.It rained and rained all day long.Tony: Oh, that\'s too bad.Jane: Ugh! How about your school trip, Tony? Tony: Well, it was raining here too, so we didn\'t go to the countryside.Jane: So what did you do then? Tony: We went to an art museum.It was great.There were so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to see.I saw some really beautiful paintings.Then we had lunch at the museum restaurant.The food was really delicious! After that, we went to a special art room and drew pictures.It was so much fun! Jane: Sounds like you had a great school trip.Tony: Yes.We had a really good time!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Bob: Hey, Lucy.Lucy: Hi, Bob.Bob: How was your weekend? Lucy: It was great.Bob: So, what did you do? Lucy: Well, on Saturday morning, I played badminton.In the afternoon, I went to the beach, and at night, I went to the cinema.Bob: Cool.What about Sunday? Lucy: In the morning, I camped by the lake with my clamates.In the afternoon, we went boating, and at night I did my homework.

Teacher: So, did everyone have a good weekend? Students: Yeah, we did, Ms.Clark! Teacher: Good.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Becky? Becky: I visited my grandma, and I did my homework.Teacher: Great.And how about you, Carol? Did you go out? Carol: No, I stayed at home.I studied for the English test.Teacher: Wow, good for you.Jack, how about you? Where did you go? Jack: I went to a farm, and I fed some cows.Teacher: Sounds like you had fun.

Jim: Hey Sally! I didn\'t see you last weekend.

Sally: Yeah.I stayed at home on Saturday I was quite busy Jim: Why? Sally: I had a lot of things to do.Jim: Like what? Sally: Well, I did my homework and studied for a test.Jim: You did? Not much fun, huh? Sally: Well, it wasn’t too bad.On Sunday, I went to the library.How about you? Did you go out? Jim: Well, I sang and played the guitar on Saturday morning.On Sunday afternoon, I flew a kite in the park.And on Sunday night, I had dinner with my friends.Sally: Wow! You had a relaxing time! Jim: Yeah, I had fun.But I didn\'t do my homework, so school this morning wasn’t fun!

第20篇:人教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

1

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五、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负数 教学要求: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点:

2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圆柱与圆锥 教学要求: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理解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3、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

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

3

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课时安排: 9课时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比例 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

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

4

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课时安排: 14课时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会看,会分析表中说明的问题。

3、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4、学会制作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5、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6、通过有说明力的数据和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

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5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教学要求: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

6

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

1、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

教学重点:

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课时安排: 27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doc》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