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2021-02-20 来源:教学计划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苏教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是着重于描写植物,描写动物的。古诗《登鹳雀楼》能让我们知道登鹤雀楼时看到辽阔的景物和诗中蕴含的哲理。前两句写景,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示诗人胸襟的宽大。后两句寓理于事,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青松》这首诗让我们了解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大雪压青松”的图景,触景生情,引出后两句,想像雪后阳光普照,冰雪融化时,青松洁净苍翠的美好形象。《小动物过冬》不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在大自然中,丹顶鹤是一种什么动物?它的生活特点是什么?读了《美丽的丹顶鹤》就会明白的。

我们学习这些课文要认真地朗读,要结合插图仔细观察,并展开想像的翅膀,要在脑海中形成各种美丽的画面。在熟读的基础上,还要篓习背诵,从中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5课时

推荐第2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

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18.青松•教案 教材简析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

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插图中有一小株顽强生长在峭壁石缝中的横生松,厚雪戏谑,毫不畏惧。宁折不弯的气势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时代背景:

《青松》这首诗是陈毅元帅1960年冬天吟成的。当时,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渡过了难关。陈毅元帅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摘自《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60页中的“小资料”)

这段简介通俗易懂,适合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事实上,1960年是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这首诗的出现,是多么鼓舞士气。陈毅元帅是在鼓舞人们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恶势力是要被战胜的,断言高洁的品性是绝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学情分析:

北方的学生对雪压青松这种自然现象十分熟悉,有背诵古诗和学习《登颧雀楼》的基础,通过诵读,能够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但是,对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挺且直、高洁”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对诗人的志与情的领悟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设计思考:

这首诗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赞颂自然意义的青松、二是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青松。本课的教学如果能达到疏通诗意,结合生活实际与插图,通过诵读体会到青松的纯洁高尚这一层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考虑到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高林生老师曾经在《水乡歌》的研讨贴中提到:在他们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设计时,做了适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练习册中提供的时代背景,读读背背中的情境图及教师的导语,激发、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力求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从而深入挖掘诗意,使学生的诵读积累变得更加有意义。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第一课时

一、旧知导入

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相机板书)《青松》。

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

二、初读求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先听一听老师的朗读。教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再看看插图,你猜一猜这首诗写了什么?

2、你们想要读得好,那就从读准字音开始吧!

3、常规自读,圈画生字,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5、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评价是否注意了诗的节奏。

三、学习生字

1、本课6个生字,“挺“字要具体指导,注意第四笔是撇,不是横,右边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2、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

一、一读理解诗意

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怎样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一会儿你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学习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

学生可能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

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

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

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

听了你的读书,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3、学习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过渡:上面的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宁折不弯,多么可敬啊!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陈毅元帅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两句学法,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

这两诗中的“高洁”一词学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集体补充。

(3)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导:冬天到了,许多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松树怎么样呢?(树干笔直,树叶苍翠,这就是~高尚。)

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针的颜色会怎么样呢?(更加苍翠、碧绿,这就叫纯洁)

你就是大雪重压反而更加苍翠碧绿的松针,你现在带上这种感觉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你能用青松的口气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你想知道我们松树的高尚纯洁吗?冰雪马上就要融化,那时你再来看吧!)

5、讨论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中的意思。

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顿更能表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找生读,再相互评价,然后男女生赛读。

二、再读体会诗人情感

1、小朋友知道这是陈毅元帅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吗?请你们读读《练习与测试》中“小资料”中的这段话。说说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经济困难)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

2、你现在就是面对困难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你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3、请小朋友看一看127页的读读背背,图中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烈士们,他们就像脚下的宁折不弯的青松,你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三、背诵再升华

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

四、作业

背诵《红梅》和《秋菊》。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八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听好了:“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这是什么呢?”“雪花!”“哪个季节下雪的呢?”“冬天!”“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动物过冬》。”

板书课题。齐读。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这也正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咱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

1.初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

动物刮起来商量暖和接着哥哥钻到约定第二

(2)再读课文(要求: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把课文读一遍)

2.精读

一、二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

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

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你从哪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句话。

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段。

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

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天小蜜蜂、小青蛙和小燕子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

小动物们为什么商量过冬的事情?

指名试读。你的“渐渐”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精读第二部分三至七段

过渡: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那它们是怎么商量的,请小朋友们自读3-7自然段。

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大家讨论讨论。

你知道谁怎样过冬?

(1 )生: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过冬。

板书:飞到南方过冬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呢?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燕子的话念起来。

理解“暖和”“很多虫子”

你们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

指名试读。齐读。

燕子是候鸟,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种过冬方式称作“迁徙”,小朋友还知道哪些鸟也是这样过冬的?

(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

小燕子告诉伙伴他要到南方去过冬,他非常想知道他的好朋友是怎么过冬的,所以他就问了。他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

出示句子。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了?”

指名读。指导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燕子怎么称呼小青蛙的?说明什么?

指名读。同桌读。

青蛙怎么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钻到泥土里

出示句子: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指名读。

指导。“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能再读一读。

“来年春天”,相机理解“来年”

青蛙要睡多长时间?

指名读,齐读第五段。

青蛙在冬天来临之前吃的饱饱的,然后钻到土里比吃也不喝,一觉能睡上一个冬天,我们把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作“冬眠”。

男女生合作读。

(3 )说一说,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躲到蜂巢里

指名读第七段。

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过冬呢?

蜜蜂的这种过冬的方法使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一篇课文中也讲到了一种动物,也是这样在冬天到来之前先储备好粮食过冬的,小朋友知不知道是什么动物?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就是说这种情况的。

分角色朗读。

5.精读第三部分

三个好朋友通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秋风越刮越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该到分手的时候了,他们互相告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齐读第八段。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1.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来?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小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那些地方该怎样演?

3.组先讨论讨论,在分角色演一演。

小组上台演,台下观众共同评议,老师发“最佳表演奖”。

五、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蜜蜂、小檐子的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课后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下节可我们一起来讨论?

板书:

19 小动物过冬

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迁徙)

小青蛙钻到泥土里(冬眠)

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备粮)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遥、却、论、引”,认识两条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丹顶鹤的资料,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你认识图上的鸟儿吗?(板书:丹顶鹤)

2、理解“丹”

“丹”指红颜色,因为它的头顶是红色的,所以叫丹顶鹤。

3、你了解丹顶鹤吗?

出示挂图,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板书:美丽的)

说说丹顶鹤的习性。(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所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书情况。

(1)卡片认读生字。

(2)投影出示词语,开火车领读,齐读。

遥远 洁白 不论 显得 传说 所以 三五成群

嘹亮 脖子 嵌着 高雅 仙鹤 旅伴 逗人喜爱

度过 无忧无虑 第二故乡 黄海之滨 引吭高歌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3、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4、质疑,交流。

5、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遥、却、论、引

1、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的?

2、口头组词。

3、书空笔顺。

4、讨论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5、范写,描红,临写。

6、反馈书写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学习本课生字“显、传、所”。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齐读课题。

二、师引读第一段: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生读下去)

三、学习第二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

2、出示句子:丹顶鹤(),显得很美丽。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一起看第二段。

4、自由读,思考: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丹顶鹤的美?

板书:色美

5、再读,边读边找出表示颜色的词,并在下面打上“△”。

6、交流,师在投影片上点出词语“洁白、黑、红宝石、鲜红鲜红”

7、指导读好,注意体会丹顶鹤的颜色美。(指读—评议—齐读)

8、看图,再说说丹顶鹤的美。(指名说—评议)

9、再读,边读边想象。

10、练习背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交流。

(1)出示:“丹顶鹤很逗人喜爱。”(指名读、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相机出示句子:“丹顶鹤不论„„那么高雅”

抓住“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体会丹顶鹤的姿态美。

板书:姿美

(4)指导读好,边读边想象。

相机出示句子:“它的腿长„„也长”

指名读,体会丹顶鹤的形美。

板书:形美

3、指导读好第三自然段。

4、练习背诵(可配上动作)

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

五、带着对丹顶鹤的喜爱、赞美之情读第

二、三自然段。

六、教学生字:显、传、所

1、卡片认读,口头组词。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指导书写。(范写,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背诵课文,学习生字“之、虑、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生字。

2、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色美、形美、姿美

二、指导背诵:

1、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和姿态。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点背一背,背给同桌听。

3、指名背,评议。

4、练习背诵全文。

(1)小组练习,相互提示。(2)指名背。(3)齐背。

三、综合性练习:

1、齐读第二自然段,根据第二段的描写画一只仙鹤,并涂上颜色。

2、学生自由画图。

3、交流图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课后词语。

2、比较组词:

遥()之()去()显()

摇()只()却()先()

五、布置作业:

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说说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怎样保护它们,然后利用班队或晨会课时间作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20 美丽的丹顶鹤

色美 形美 姿美 练习7•教案 【教材分析】

词句训练:意在巩固积累词语。写字训练:在田字格里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既要正确又要匀称。读背训练:熟读巧记《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言语交际训练:礼貌待客。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和提示,把一段话补充完整。

【教学要求】

1 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会写一封简短的信。

2 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

3 熟记成语,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4、会文明礼貌的接待客人。

【教学重难点】

1、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会写一封简短的信

2、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各自读迈克的自我介绍

(2)同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动手帮他填写

(4)写一封回信

3、练习

(1)动手写一封简短的信

(2)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指导

二、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言辞严正。

大义凛然:形容坚持主义,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二)《二十四节气歌》

1、审题

2、指导

⑴自由读

⑵指名读

⑶教师范读

⑷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3、练习

⑴自由读

⑵小组读

⑶练习背诵

4、反馈

⑴检查朗读

⑵指名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席”“句”“达”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席”:

3、练习。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提示说话的话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要求。

3、让学生明确本次说话练习的两个要求:一是说说“我”是怎样接待王阿姨的,二是根据图意,把一段话补充完整。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第一幅图,启发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什么。(***同事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小华请阿姨进屋)

(2)出示第二幅图,老师启发:阿姨进屋后,小华是怎么做的?(小华请阿姨坐在沙发上)

(3)出示第三幅图,老师启发:阿姨坐下后,小华又怎么做的?(小华给阿姨送上一杯茶和一张报纸)

(4)出示第四幅图,教师启发:王阿姨会对小华说什么?(王阿姨夸奖小华真有礼貌)

2、看图,让学生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3、指导把一段话说完整。老师要求根据图意,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

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我请王阿姨进屋,____________________。王阿姨夸奖我是懂礼貌的孩子。

指名补充后连起来读。

(三)、练习

1、同桌互相说。

2、全班同学交流(扩大说的面),教师点拨。

3、分角色上台表演。

4、练习写话。

推荐第3篇: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有四篇课文,25玲玲的画

26、蜜蜂引路

27、寓言两则

28、丑小鸭,一个语文园地,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的插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主要教育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教学中应先从图入手,图文对照,再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4.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课时按排:

12课时

25、玲玲的画

2课时

26、蜜蜂引路

2课时

27、寓言两则

2课时

28、丑小鸭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4课时 总计

12课时 25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 (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

2、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

3、全班再读一次检测一下是否正确。

三、新授

(一)1——3段

1、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参加评奖了,你认为他能得奖吗?(出示玲玲的画)

2、请同学打开25课自己读全文一次,问:她得了几等奖?

3、玲玲的画真美啊!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齐读一次。(课件:第一段)

4、玲玲满意地端详――再看看这句话里“满意地端详”有什么特别?怎样才是满意的端详呢?(生说)这里让学生做动作表达。

5、所以玲玲很开心很满意,那我们也来端详端详这幅画。自己带着满意的心情去读。指读

7、就在这时,谁来催玲玲了,谁愿意来读?(课件:第二段)(指读)

8、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催你睡觉?带着这种感觉读。(指读)

9、爸爸真关心你们,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样回答爸爸的?(指读)

(二)4――6段

1、就在这时,仔细听,你听到什么了?(叭的一声) 呀!画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指读第六自然段。(课件:第6段)

2、问学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跟哭着的玲玲说些什么呢?

3、那你猜哭着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指读)

4、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玲玲?(生说)

三、(7――10)段

1、(课件:爸爸的办法)这一次我想来读读爸爸的办法,可以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谁再来指导指导?还有谁行?(师读)

2、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把玲玲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3、谁来读读?(生读)

5、瞧!(课件:画)看着这幅画,玲玲满意地笑了。你觉得这幅画怎样?

6、不仅玲玲满意了,爸爸也很高兴。请同学们画出爸爸说的话,(课件:9段)谁来读?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分角色读读全文。

五、积累运用

1、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六、拓展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动脑筋思考的名言,请同学们看一下。不用太多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板书设计: 25 玲玲的画 (动脑筋)

坏事————好事 26 蜜蜂引路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引:左右结构,左边是“弓”,右边是“1”。

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

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

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炎”。

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

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牙”。

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

二、

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

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27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⑴ 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⑵ 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⑴ 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 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⑴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⑶ 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 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正音:

⑴ 揭示课题,正音。

⑵ 释题:

“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1、2段:

⑴ 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⑵ 默读课文:

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检到兔子)

⑶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

窜──乱跑;撞──碰

⑷ 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句读、齐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⑴ 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 庄稼全完了

⑵ 齐读第3段。

3、理解寓意:

⑴ 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⑵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⑶ 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⑷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⑸ 老师总结: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⑹ 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九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

3、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原因做法结果

巴望────拔高────枯死 (板画)(板画)(板画) 急于求成,事与愿违 道理:按事物规律办事 守株待兔 撞死侥幸 白捡不劳而获 坐等

全完一无所有 28 丑小鸭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拣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学讲一讲。

二、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根据安徒生爷爷写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叫《丑小鸭》。(板书课题:4丑小鸭)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

一、二遍,要求读准字音,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堆(duí),注意和方言区别,不要读成dǘi。

等(děng)和剩(shěng)都是后鼻音,不要读成děn和shěn。

瘦(shǒu)和除(chù)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ǒu和cù。

钻(zuán)是平舌音,不要把u读丢了。

3.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按已往老师教给的朗读长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并给自然段标序号。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

4.分段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是否读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6.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讨论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四、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过程:

一、交待阅读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练习题1。

2.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练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看图读课文,一段一段地把课文读懂。

二、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1)个问题,阅读1—2自然段。

1.围绕问题(1),看第一幅图,读课文,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1—2自然段)。

2.分段阅读。

(1)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暖烘烘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太阳暖烘烘的”这样的感觉吗?“太阳暖烘烘的”这种感觉一般产生在什么时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③“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用我们平常的话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春天,鸭妈妈在孵小鸭。)

(2)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

③边读边看图,找一找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很特别。(讨论后归纳)

A.蛋大。

B.出世时间长。(都„„最后„„过了好几天„„才„„慢慢„„)

C.又大又丑。(毛„„嘴巴„„身子„„)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别”来说)。

3.连段阅读,回答问题(1)。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如下几个要点来回答:(1)时间;(2)事件(鸭妈妈孵小鸭);(3)丑小鸭显得很特别。

三、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2)个问题阅读3—6自然段。

1.围绕问题(2),看第

二、三幅图,读课文,大致划出写这一问题(其中有两个小问题)的段落(3—6自然段,其中写第一个小问题的是第三自然段,写第二个小问题的是第四至六自然段)。

2.阅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是什么意思?“欺负”呢?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同小鸭在一起的可能有谁?他们谁欺负丑小鸭?是怎么欺负的?(咬、啄、讨厌)还可能怎么欺负?谁疼爱丑小鸭?从哪里看出来?(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试着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3)“孤单”是什么意思?丑小鸭为什么感到孤单?

(4)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话。

①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一句中说话。

②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二个句子中说话。

(5)朗读这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一个小问题。

3.分段阅读4—6自然段。

(1)回顾学法——怎样围绕问题来分段阅读课文: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读,结合图画一句句地弄清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再把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2)试着运用这一方法阅读4—6自然段,边读边填写下表,展开讨论。季节丑小鸭遇到的困难

(3)检查自学、讨论情况,重点检查学生对第五自然段第

二、三句话的理解情况:从这二句话中可看出些什么?(丑小鸭非常孤单;丑小鸭羡慕美丽的天鹅,希望像天鹅那样过上欢乐的日子。)

(4)连段阅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二个小问题。

四、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3)个问题阅读第七自然段。

1.围绕问题(3),看第四幅图,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第七自然段)。

2.阅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段共有几句话?

(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老师问学生答:什么时间?(第二年春天)什么地方?(湖面上)湖水怎样?(湖水很清像镜面)丑小鸭发觉了什么?(一个漂亮的影子)怎样漂亮?(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个漂亮的影子原来是谁的影子?(丑小鸭)

3.用自己的话回答第3个问题。

五、全文教学总结。

1.读全文,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主要就课文的思想内容说,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要无限拔高。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讨论:应带着什么语气读?

2.试读,指名读,读读评评,直到读出感情为止。

七、综合练习。

1.课后练习题

2、

3、4。

2.练讲这一童话故事。板书设计: 28 丑小鸭

丑——苦——盼——美 白天鹅

(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⑵ 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⑶ 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⑴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⑵ 掉转。

⑶ 旋转、环绕。

⑶ 答复、答报。

⑶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⑶ 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⑴:“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⑵:“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⑶: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

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

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

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⑴ 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⑵ 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壶 灶

锅 勺

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

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

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

填空:

( )( )协力

( )( )成城

( )( )不林

人外( )( )

博采( )( )

( )( )益善 ( )学( )问

读书( )( )

( )( )自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 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 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

2、画画、写话。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 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 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 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 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 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 小组互猜谜语。

⑶ 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推荐第4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个习作、1个练习。课文围绕“指导学生做人”来组织本单元。《军神》写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掌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金子》讲了彼得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本单元三篇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叙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30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会认28个生字,读准字音即可。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感情。

4.感受人间真情,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勤劳、坚持不懈是人生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品质。从小以刘伯承为榜样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掌握自的音、形、义。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词语。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课文按“初读生疑,讨论交流,再读感悟,延伸拓展”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从多方面感知课文。 单元课时分配

20 《军神》 2课时 21 《掌声》 2课时 23 《金子》 2课时

习作7 1课时

练习7 1课时

推荐第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供大家参阅。

一、读一读,我会写。(10分)

yǔ zhóu zāi hài dào yǐnɡ bì xū lì shǐ

fǎnɡ zhī rēnɡ diào zhǐchuán kē jì qīnɡ zhónɡ

二、拼一拼,想一想,再写一写。(5分)

yuán mù còng hù chǎng

公( ) ( )光 草( ) 住( ) 工( )

( )圈 ( )桌 ( )来 保( ) 操( )

三、把不正确的读音用“”划掉。(8分)

1.嫦娥奔( bēn bèn )月是个神话故事。

同学们在操场上奔( bēn bèn )跑。

2.祖国永远在我们心中(zhōng zhòng )。

小鸟被猎人打中( zhōng zhòng)了。

3.河水没( mò méi )过小腿,我没(mò méi )有办法过河。

4.我觉( jué jiào )得我该上床睡觉(jué jiào )了。

四、我会选字或词填空。(8分)

1.期、棋、旗 星( ) 国( ) 下( ) 周( )

2.克、课、刻 千( ) ( )间 立( ) ( )服

五、比一比,我会组词。(8分)

晴( ) 味( ) 晒( ) 飘( )

睛( ) 妹( ) 洒( ) 漂( )

六、我会照样子填。(13分)

1.例:圭--娃--洼(山洼) 青--( )--( )( )

隹--( )--( )( )

2.例:看见→( 见面)→(面包)→( )→( )

动物→( )→( )→( )→( )

3.例:一只只(小鸟) 一把把( ) 一块块( )

4.例:(机灵)的孩子 ( )的阳光 ( )的日子

5.例:清清的(河水) 浓浓的( ) 重重的( )

6.例:各(种)各(样)

自( )自( )有( )有( ) 无( )无( ) 又( )又( )

七、我会选词填空。(4分)

落下来 打下来 飘下来 冲下来

(1)有时侯我变成小硬球( ),人们叫我雹子。

(2)豆大的雨点儿从天上( )。

(3)一只老虎从山坡上( ) 。

(4)雪花从空中( )。

八、我也能照写句子。(14分)

※ 一条小河上有座石桥。

有 。

※ 孩子们跑出教室。

孩子们 跑出教室。

※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也能飞上太空。

能 , 也能 。

※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被 。

※湖水像一面镜子。

像 。

※小明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瓜子。

一边 ,一边 。

※(按课文填空)清晨,林中谁最( )?是( )的小鸟,扑棱 棱,( ),捕捉害虫,( )翠绿的树苗。

九、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6分)

( )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guā)过树梢(shāo),银(yín)杏树不在意。

( )银(yín)杏树一年四季都是那么惹(rě)人喜爱。

( )夏天,银杏树密(mì)密层层的枝叶像一顶(dǐng)绿色的大伞(sǎn)。

( )春天,银(yín)杏树抽(chōu)出新的枝条,长出嫩(nn)绿的叶子。

( )秋天,银杏树叶子黄了,枯(kū)叶落下来像蝴蝶一样飞舞(wǔ)。

( )我的家乡有一棵活了500多年的银(yín)杏树。

十、读短文,答问题。(12分)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mǐn),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辩(biàn)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jiāo)猾(huá)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hú)须像把尺,能测(cè)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féng)利(lì)的爪子,能爬树、跳墙(qiáng)、追捕(bǔ)老鼠。

1.短文有( )句话。(1分)

2.短文写了猫的( )、( )、( )和( )。(4分)

3.用“ ”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2分)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3分)

①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②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

③猫的耳朵很灵活。( )④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

5.猫的脚爪能( )、( )、( ) (3分)

推荐第6篇: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奇妙的自然”这一主题来编排的。《雾在哪里》一课将“雾”化身为淘气的孩子,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雾”的奇妙。童话故事《雪孩子》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让学生感悟雪孩子舍己为人的品质的同时了解到雪化成云的过程。通过本组学习,相信一定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欲望,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认5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品读课文,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并感受到自然现象的奇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熟练的背诵古诗。 教学本单元教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产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了解,可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等方式自主学习,以更好地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从而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18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敕勒歌》这首诗描绘了敕勒川的壮丽景象,语言精练传神,意境优美,是描绘景物的名篇。

学情分析:

《敕勒歌》在内容上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重点要做朗读方面的指导,应让学生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背诵两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结合课文展开想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读背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两首古诗豪迈的意境。 教学难点:

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像,并把想像的画面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背诵出《静夜思》?指生背诵。

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3.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4.出示课题:夜宿山寺,生齐读课题,随课题教学生字“宿、寺”。

二、初读感知,识字学文。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及时在书中圈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正音。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诗中生字:危、辰、恐、惊。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去掉拼音读——齐读。(师生及时评议) 5.交流古诗朗读。

(1)指生读诗,他生评价。

(2)指生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自由朗读全诗。

三、图文结合,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出示前两行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引导学生想像画面,理解诗意。

(1)理解“危楼、星辰”的意思,感受楼的高。

(2)说说: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体会楼的险。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想像到的画面。 3.指导朗读。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课件出示后两行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引导理解诗意。

(1)理解“高声语、恐惊”的意思。

(2)站在这高楼上,我们觉得很危险,诗人是怎么想的?(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四、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像画面。 2.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3.师生配乐合作读。

五、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危、敢、惊”,生读准音,观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临写。 3.展示作品,生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2.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画(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敕勒歌》。

二、课件出示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及古诗的朗读。 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似、庐、笼、苍、茫”,指名读字,他生评议。 (2)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同桌赛读——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这些生字,你怎样又快又好的记牢呢? 4.开火车抽读词语卡片。

四、再读古诗,感悟意境。1.师范读后,指名朗读。 2.班级开展古诗朗读比赛。 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的意思。

(1)自己朗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地方。

(2)小组内质疑,他生合作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派代表结合自己的想像,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4.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描绘出的草原风光,让学生再说说后一句画面。

五、在意境中朗读古诗。

1.自由朗读——配乐读——展示读。 2.小组展开竞赛,试着背诵古诗。

3.小结: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六、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阴、似、野、苍、茫”,生读准音,观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临写。重点指导:“野”和“茫”。 3.展示作品,生生评议。 板书设计:

18 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

敕勒歌

高百尺 摘星辰(高) 天苍苍(天大)野茫茫(地广) 不敢 恐惊 (怕)

风吹草低见牛羊(牛羊成群) 景象壮观

景色壮丽

19 雾在哪里

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教材旨在通过这一儿童化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雾出现后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了解,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雾是大家常见的物理现象,但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所知有限,不能理解它的形成。教学中不必细讲雾的形成,应引导学生抓住雾出现后的景象让学生认识了解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像说一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朗读雾的话,展开想像仿照课文说一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相机教学生字“雾”。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跟随雾的脚步去看一看奇妙的雾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课文录音,生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和同桌合作解疑。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点评并正音。

4.读了课文,你觉得雾像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品悟课文,随文识字。你知道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生字“岸、街、梁”。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雾把这些藏起来后的景象。

二、品悟课文,随文识字。

1.生自由读文,想一想:雾到了哪些地方?你从哪儿看到它的淘气?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引导学习识字读文。

(1)课件出示文中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

(2)课件出示文中第

二、

三、四自然段(海上部分),相机教学生字“于、暗”。雾在海上做了什么?海上有什么变化? 同桌分角色读,注意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3)课件出示文中第

五、六自然段(岸边部分),相机教学生字“甚至”。雾在海岸边干了些什么?海岸边又有什么变化? 师生合作读,注意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4)课件出示文中第

七、

八、九自然段(城市部分),相机教学“躲”。雾在城市上空干了些什么?这里又有什么变化呢? 男、女生比赛朗读,注意读好雾的语气。

3.讨论交流:在作者眼中雾是淘气顽皮的孩子,把自己都玩消失了!同学们在你眼中你觉得雾又是什么呢?

4.小结:因为有了雾的顽皮,大自然多了更多的有趣和神秘!

三、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1.展开想像,仿造课文任意一节的样子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藏起来后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

2.集体交流,生生补充,师引导说通顺句子。

四、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课后8个生字,生读好音,观清形。 2.师范写。重点指导“步、散”。 3.生写后,展示交流,生生评议。

板书设计:

19 雾——淘气

顽皮

海上(藏)

岸边(藏)

城市(躲) 暗、看不见

看不见

露出来、消失

20 雪孩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文中雪化成云的物理现象是极有难度的。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气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此来突破文章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

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1.冬天到了,同学们最喜欢干什么?(打雪仗、堆雪人) 2.是呀,雪花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雪孩子的感人的故事。 3.课件播放课文故事录音,生听后说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课文,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生根据提示识字写字读文。

提示:(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正确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他人。 (2)同桌互助读好课文。

(3)小组内书写生字,及时评议。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15个,学生多种形式认字,读后正音。

注意读准“柴、冲、终、淋”4个字的字音;“奔”是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是“bèn”。 (2)展示学生书写,生评价。

师指导写好“唱、旁、赶”三个字。 (3)指生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文,师提示朗读中注意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2.开展朗读比赛,把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 3.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竞赛读——齐读。 2.分组朗读课文。

3.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

一、

二、三段:

1.生自由读文,想一想:雪孩子是怎么出现的? 2.生联系课文说说。

3.我们来看看,兔妈妈跟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课件出示雪孩子) 4.生看图感受雪孩子的可爱,再读读课文这一部分,注意读好对话。 (二)学习课文第

四、

五、六段。

1.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课件出示配乐动画,生欣赏后,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读出小白兔的开心。

2.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累后,他干什么去了?生找出有关句子和同桌交流朗读。

3.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课件播放课文的第六段朗读录音,生边听边想: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想像几种可怕的后果) 4.火烧着了柴堆,小白兔却睡得很香,多么让人着急呀!谁来读读这段话?指生读。 (三)学习课文第

七、

八、

九、十自然段。

1.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了。他的心情怎么样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2.指生读第七段,注意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

3.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它是怎样做的呢?(课件播放: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 4.生观看后和同桌交流: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5.生自由说后,指导朗读:多好的雪孩子啊,火海中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却为了救朋友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在大火中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一起带着对雪孩子的敬佩之情朗读第

八、九段吧。6.还有谁赶来救火呢?生齐读十自然段,感受动物们的美好心灵。 (四)学习课文第十

一、十

二、十

三、十四自然段。

1.救了朋友的雪孩子在哪儿呢?课件出示相关自然段并配好插图。

2.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课后第二题的句子)生读句子比较每组句子的不同,感受第二个句子加了一个分句,很好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弄清雪变化成云的过程:你知道雪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云吗? 4.生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雪遇热化成水,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水蒸气升上天空,变成云。

5.生自由读这一部分,想一想:看着雪孩子变成了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三、总结延伸。

1.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喜欢他的什么?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师总结:同学们,故事中雪孩子是那样勇敢而又热心;生活中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愿意。做一名可爱的雪孩子,在别人有困难时,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4.雪孩子还会回来吗?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板书设计:

20 雪孩子

救小白兔——化成水——变成云

语文园地七

教材分析:

“识字加油站”通过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事物。“字词句运用”巩固部首查字法;读词语,弄懂意思,再描述所写的景象;读句子感受拟人的修辞手法带来的有趣。“写话”指导学生看图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展示台”主要展示的是学生易写错的字和易混淆的字。“日积月累”目的是积累关于三九天的诗歌,受到传统文化的情感熏陶。“我爱阅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星星的孩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故事人物的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天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识记12个二字词语和8个四字词语,能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能根据对词语的理解想象自然景象。能体会到拟人句的特点。积累背诵诗歌。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学词、学会熟练查字典、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对自然景观的四字词语的理解,感受拟人句的有趣,写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看拼音,读每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说说在每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词语,开展多种形式地生字词认读。 4.同桌之间展开记字比赛。

二、字词句运用。(一)认识理解象声词。

1.生观察字形,根据形声字特点猜词语读音。 2.指生试读9个词语的读音,师正音。

3.生和同桌开展读词比赛,看谁把象声词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4.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选词填空,生生评议。 (二)理解关于自然景象的四字词语。

1.生自由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小组内试着选出自己理解的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自然景象。 3.课件出示各种自然景象,生仔细欣赏后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4.指生再选词语描述情境。 (三)体会句子的有趣。

1.生自由读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读后给人什么感觉?

2.讨论:你发现这两个句子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有趣这一印象? 3.交流:把雾和风当成人在写。 4.师小结:两句话都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雾和风的特点,让人读后感觉有趣。 5.引导生试说拟人句。

第二课时

看图想象,编写故事。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故事吗?以往我们是看别人编写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动脑来编出一个猫和老鼠的故事给别人看。

2.课件出示写话要求和插图,生读后再仔细看图,弄清图意。 3.生发挥想象,以小组为单位编讲故事,他生评议。 4.展开集体交流,评选出编的好、讲得好的同学。

5.动手写故事。提示:(1)给故事编写一个有趣的题目。(2)写故事时,要注意分段并正确使用标点。(3)要把猫和老鼠的对话写清楚;把它们的心理活动也写出来,动作描写也是不可缺少的。(4)写作时尽量做到生动有趣。(5)写完后要学会改通顺。

6.选择一篇写得较简单的习作,指导学生修改,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 7.生自己修改,把改好的习作读给同桌听。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一)展示易错字。

1.生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

2.出示改错本,展示易写错的生字,与大家交流。 3.说说怎样避免这些字在书写中继续出错。 4.归纳方法。(经常看) 5.读一读这些字词,找到易错的笔画看看写写。 (二)展示易混淆的字。

1.生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 2.出示易混淆的生字,与大家交流。 3.说说怎样防止这些字弄混淆? 4.归纳方法。(比较) 5.仔细观察这些带点字,再比较比较。

二、日积月累。

1.生借助拼音把诗歌读正确熟练。 2.同桌合作互相检查正音。 3.指生朗读,师生评议。 4.引导理解诗歌的意思。

5.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试着背诵。

三、我爱阅读。

1.生借助拼音读熟短文。

2.小组内互相正音并交流故事内容。 3.指生朗读并介绍故事内容,师生评价。

4.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5.全班交流。

6.师小结: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能留心观察,勤动脑思考,勇于探究,你一定也会成为小小科学家的!

推荐第7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识字七 反思

今天我要求学生自已读课文,学生并不起劲,有的还要悄悄的玩。我想了想加了句,一会咱们挑战读。哈,这可好,学生读得一下子声音也大了,精神头也足了。看来小孩子具有表现欲和好胜心是一点也不假呀。每次挑战的结果都非常的好。因为今天的课文中有几个词好难,笔划多,而且也不常见。有的差一点的学生可能很难学会。于是我又想到一招,要在一会挑战的时候,不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由一桌的同学挑战另一桌。我在暗中观察,有的孩子不会同桌合作,只是自己读。而一对学习不算太好的学生反而合作的非常的好,两个一块读。于是我在挑战开始的时候,先表扬了他们,又让他们站起来挑战,结果他们果然读得非常的好,另一对学生虽然一个是学习较好的,一个是中等生,可是竟然没有赛过他们。这么好的例子在眼前,我要大家也向他们学习,好好合作。又给了他们两分钟的时间再准备一下。孩子们显然学会了合作的方法,纷纷两个人一块读,有不会的,同桌也能主动告诉了。第二次挑战读的效果非常的成功。我再一次体会到教给方法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这句话

26 课反思

教学中我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激发学生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中去。请学生在读中悟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在课外拓展中,我让学生结合所了解到的资料和生活实际谈谈还知道哪些爱护小鸟的道理?充分发挥学生课前动手查找,课中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一堂课上完,感觉在理解“唧唧喳喳、蹦蹦跳跳”“捕捉害虫”这些词时还做得不够,生字教学还不够扎实。

27 课反思

在备课时,我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写景的内容学习,在充分领略到景色美后,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洁的句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在开课时我首先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在讲课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反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文字中体会景色美,心灵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最终达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课文讲完后,我启发问学生“你想对小洁说什么,对小男孩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

通过问题感悟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课后,我觉得在对课文的阅读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方法训练还有待加强。

28 课反思

这节课我应该在拓展的时候这样的提问: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捡得完呢?

再来问大家,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接着小结:所有爱小鱼的人都在乎。(板书:„„在乎)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藤儿在奋力往上爬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笋芽儿不知不觉地拱出了地面,当我们看到花儿不知不觉地开放了,我们会充分感受到无论是人,还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才变得生机勃勃,五彩缤纷。最后,再送学生一首诗(诗如下),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与课文里的小男孩感情上产生共鸣!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歌唱,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游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碧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

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珍惜生命吧!

29 课反思

本文很美,学生读得也很美。但上完课后总觉得语文味不够浓。再思索发觉自己还是不够重视细节,在词语教学方面还不够深入。父亲爱鸟、知鸟除了体现在“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样的细节中,在“喃喃地说”、“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等语言动作中都有文章可以做,如果把时间多留一些给这样的语言呢会让课堂的语文味更浓。

语文园地七 反思

本组导语告诉孩子们,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四篇课文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小朋友们清晨来到林中放鸟巢、插警示牌,乐得小鸟高唱“‘红领巾’真好”;游船上,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真该感谢那位善良执着的小男孩,是他将它们一条一条地扔回大海;“父亲”和“鸟”是知音,通过看动静、闻气味,父亲就能清楚地知道鸟儿的活动情况。“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也安排了保护动物做鸟巢、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的“说”“编”“做”的实践活动。

教学本组教材,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很自然地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本组课文后面和“语文园地”中安排了读词语、形近字组词、填写词语、词语接龙、照样子说句子、造句和背诵等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要引导学生认真练习,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

推荐第8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学用字词句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嘹亮( liáoniáo) 海滨(bīnbīnɡ)蜂巢(cháo cáo)

足够(ɡòu ɡuò)旅伴(lǔ lǚ)相见(xiànɡ xiā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15分)

yáoyuǎn yōulǜ suǒyǐ shānɡ liɑnɡ

zuānyán dònɡwù chūnnuǎnhuākāi

三、拼一拼,想一想,再写一写。(10分)

yù mù yī zhī ɡē

( )望( )光( )服 ( )识大( )

( )到( )桌( )靠 ( )前唱(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丹顶鹤( )的歌声( )的羽毛

( )地唱歌 ( )地生活( )地欢迎

五、比一比,再组词。(8分)

传( ) 度( ) 论( ) 明( )

转( ) 席( ) 苍( ) 命( )

六、读一读,填一填,选一选,再写一写。(3+3+5=11分)

他 她 它

我叫张明,今年七岁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我和小猫喵喵。爸爸是一名出色的医生,( )总是那么忙碌。妈妈是一名教师,( )的工作也很忙。我是东方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喜欢画画、踢足球、玩电脑。小猫喵喵是我的好伙伴,( )经常陪我一起玩。你也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

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张明家里有( )。

①爸爸 ②妈妈 ③爷爷 ④奶奶

⑤小狗莱克 ⑥小猫喵喵

2、张明的爸爸是一名( ),妈妈是一名( )。

①老师 ②经理 ③工程师 ④医生 ⑤会计

3、张明喜欢( )。

①唱歌 ②踢足球 ③看书 ④玩电脑 ⑤画画

你想和张明成为好朋友吗?写一段话向他介绍一下你自己吧,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快乐读和背

七、背一背,再填空。(4+4+6+9+3+3=29分)

1、默写《登鹳雀楼》。

, 。

,。

2、默写《青松》。

, 。

,。

3、丹顶鹤有一身 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 是黑的。它的 就像嵌着一颗,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4、《二十四节气歌》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

根据这节气歌,试着写出四个你知道的节气。

、、、

5、读到这些成语,就想起了那些革命英雄。

折不 辞严 凛然

6、动物过冬各有各的方式,你还知道哪些?快来写一写。

去南方:燕子

冬眠:青蛙

储藏食物:蜜蜂

阅读我能行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4+3+2=9分)

美丽的叶子

我们看到的叶子,有绿的、有黄的、有红的……色彩很美丽。这是怎么回事呢?植物学家发现:原来是叶子的色素在变戏法哩!

太阳光一照,叶子就变出各种颜色。能叫叶子变绿的,是叶绿素;叫叶子变黄的,是叶黄素;叫叶子变红的,是红色的花青素。花青素的本领最大,它还会跟着温度的变化,变出各种颜色呢!

1、填空。(4分)

使叶子色彩很美丽的是叶子的( )在变戏法。太阳光一照,( )把叶子变成绿的,( )把叶子变成黄的,( )把叶子变成红的。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漂亮( ) 颜色( ) 本事( )

3、请用“……有……有……有……”写一句话。(2分)

写好铅笔字

九、这些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写得半藏半露才好看,快来试一试。

(6分)

益智领奖台

连一连。(10分)

向远处看 仰望

看书看报 注视

向高处看 远眺

向低处看 俯视

注意地看 阅读

推荐第9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和本组的专题密切相关。在口语交际中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只会按老规矩办事,不知对变化了的情况应该作出相应变化的人和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19个生字、会认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5、初步了解课文说明道理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6、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重点的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难点:

5、初步了解课文说明道理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6、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四、设计理念

学习本单元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要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课时安排

《矛和盾的集合》 2课时 《科里亚的木匣》 22课时 《陶罐和铁罐》 2课时 《狮子和鹿》 11课时 《语文园地七》 44 4课时

推荐第10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

第七单元复习题

一、加偏旁组成本单元的生词,再组词。

从( )( )牛( )( ) 旦( )( ) 户( )( ) 呆( )( )勿( )( )鸟( )( ) 苗( )( )习( )( )页( )( )足( )( ) 里( )( 大( )( )崩( )( )火( )( ) 辰( )( 夫( )( )青( )( )氏( )( ) 要( )( 佥( )( )立( )( ) 皮( )( ) 开( )( 未( )( )亥( )( ) 君( )( )

二、词语填空。

成( )上( ) ( )翅欲飞 ( )重宣布 雄鹰翱( ) 迫不( )待 服从( )令 叫( )连天 ( )论纷纷

三、区别字音、形、义,再组词。

夜( )喜( ) 重( ) 轻( ) 久( ) 野( )戏( ) 里( ) 软( ) 酒( ) 乎( )羽( ) 灵( ) 晨( ) 牵( ) 呼( )翅( ) 邻( ) 乘( ) 牢( ) 蓬( )牌( ) 失( ) 觉( ) 忽( )

) ) ) ) 篷( )啤( ) 夫( ) 常( ) 物( ) 企( )幻( ) 勤( ) 死( ) 户( ) 合( )幼( ) 琴( ) 夜( ) 护( )

四、写出你知道的流传的成语故事的成语。

五、选字填空。

坐 座

( )位 ( )直 让( ) 请( )

经 径

( )常 ( )过 口( ) 小( )

在 再

( )三 现( ) ( )见 ( )来

甚 胜 呼 乎

战( ) ( )至 ( )叫 在(

刻 克

( )苦学习( )服困难 立( )

汗 旱

干( ) ( )水 热( )直流

) 完 玩 顽 ( )皮的小猴子不肯下来。 昨天,我们去公园( )了一天。 小明的作业写( )了。

采 彩 踩 今天的电视节目很精( )。 公园里挂着不准( )小草的牌子。 小蜜蜂在花丛中( )蜜。

望 看

远处的墙、小山都( )得见。近处的田野、树林也( )得清了。

六、多音字组词。

zhōng( ) cháo( ) gān( ) 中 朝 干

zhòng ( ) zhāo( ) gàn( )

七、读一读,在轻声字下面划横线。

人们 亲切 特别 庄稼 打猎 孩子 结实盯着 玻璃 彩绸 老头 多么 葫芦 可爱

八、把下面的词语用线边起来, 并打上句号。

责任 鸭子 在花丛中 蹦来蹦去

山羊 爬到球上 飞来飞去

蜜蜂 在荷叶上 滚来滚去

黑熊 在草地上 游来游去

青蛙 跳进水里

九、找近义词。

保护— 伙伴— 缓缓— 入神— 丢— 变幻— 蒸干— 奇怪— 喜欢— 翱翔— 欣赏— 风景— 企盼—

十、找反义词。

放— 崭新— 爱护— 害虫— 许多— 亮—船头— 捡— 慢— 喜欢— 轻— 浓— 硬— 升— 暴躁— 保护— 朋友— 机灵—十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走来走去 快乐— 爱护—突然— 发现—嬉戏— 休— 生怕— 跃— 深— 白—

残— 热腾腾—

牢记— 消失—

机灵的( )蓬松的 ( )白色的( )清澈的( ) 翠绿的( )快活的 ( )美丽的( )长长的( ) 崭新的( )

( )的小草( )的天空( )的羽毛 ( )的桃花( )的稻子( )的苹果 ( )的月光( )的山峦

捕捉( ) 梳理( ) 保护( ) 高唱( ) 爱护 ( ) 珍惜( ) 一( )小花鹿 一( )鱼 一( )鸟 一( )树枝 一( )小男孩 一( )被 一( )腰果 十

二、分类写词。

梨子 孔雀 兔子 苹果 豹子 黄鹂 羊 西瓜 香蕉 狼 百灵 老虎 熊猫 大雁 牛 雄鹰 马 橙子 家畜类: 水果类: 鸟 类: 野兽类: 十

三、照样子写词写句。

例:领(首领)(带领)(衣领)

带领------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科技展览馆。 1.理( )( )( )

2.客( )( )( )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用括号里的词造句。 1.她一边吃面包,一边( )两岸的风景。

2.小洁看得入了神,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 )住了。

五、不改变句子意思,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个词语。 1.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里,有许多小鱼。( ) 2.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 ) 3.他用力地把小鱼扔进大海。( ) 十

六、在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使句子通顺。 1.我们做事要分辨( )( )。 2.这根绳子( ),那根绳子( )。

3.我们( )听取别人的意见,取得好成绩,不能( )。 十

七、阅读,回答问题。

(一)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 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1.这里的“红领巾”指 。 2.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3.小鸟真的会唱歌吗?不会。这里“高唱”指 。这是 ________的写法。用这种写法写一句话。

4.为什么要爱护小鸟?你知道吗?

(二)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 它掉进湖里。哟, 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 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 呢!突然,一个小孩把 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 的景象不见了。小洁回过头 地看了他一眼,又用 的目光望着湖水。

1.在“ ”处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共_______句。

3.写小鱼在水中活动的美丽景色的句子是第______句。 4.小鱼被什么吓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色不见了”“皱纹”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从“不满”中体会到小洁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小洁在企盼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仿写句子。

1.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 欲飞的雄鹰。

2.湖水像一面镜子。

九、谚语。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3.话一说就清,灯一点就明。

4.黄河没有澄清日,岂可人无行运时。5.人言未必真,听言听三分。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二

十、词语接龙。

父亲—

看见—

一、拼拼写写我最棒!

bǎo hù dòng wù qīng chén huó yuè

yǎn jing zhǐ chuán jī ling

yōu měi

zhuō chóng rēng diào wān yāo yǔ máo bō wén

láo fang cong lin shou ling li ke

jīng xǐ bèng tiào

二、连一连

1、读一读,连一连。

蜜蜂 在假山上 猴子 在公园里 小英 在花丛中 爷爷 在操场上

wān yāo zhòng yào 走来走去锻炼身体。飞来飞去采花蜜。 跑来跑去做游戏 跳来跳去找食吃。 大象的耳朵 像船桨。 小鸭子的脚 像透明的轻纱。 熊猫的黑眼圈 像把大蒲扇。 金鱼的尾巴 像戴着的墨镜。

三、比一比,再组词。

从( ) 苗( ) 要(丛( ) 猫( ) 腰(羊( ) 扔( ) 领(群( ) 捡( ) 灵(

四、积累词语,填上合适的词语。

捕捉( ) 蓬松的( 保护( ) 翠绿的( 卷起( ) 清澈的(

五、快乐模仿秀。

叽叽喳喳 飞来飞去 扑棱棱

六、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

)))发现 出现

1、大雨过后,天空( )了一道彩虹。

2、一群小蚂蚁( )了一片圆圆的饼干。 继续 连续

1、李华同学( )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2、我( )观看精彩的动画片。

七、照样子改写句子。例:太阳晒热了大地。 大地被太阳晒热了。 太阳把大地晒热了。 小鸟捉住了虫子。

例:湖水像一面镜子。

像 。

八、课文回放,精彩填空。清晨,林中谁最( )( )? 是( )( )的小鸟,

扑棱棱,( )( )( )( ), 捕捉害虫,( )( )翠绿的树苗。

九、读短文,做练习。放小鸟

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我把它关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也不动。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

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定放它回家去。

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好像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

1、短文共有( )句话。

2、用“ ”在文中画出写小鸟的样子。

3、用“﹏﹏”在文中画出写“我”放小鸟之前,心里想的句子。

4、请你写一两句话夸夸这位小朋友吧。

第11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第八单元:热爱科学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就连“语文园地”中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阅读科学动脑的短文、展示查阅的科学资料。这样编排的意图,就是要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平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习,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教学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生字试着认读,看看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为分课教学时省时高效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3.背诵《我是什么》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1.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8课时

第12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这些告诉我们,“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的插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主要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美丽动人的童话,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有常见的生活小事,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教育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初步懂得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培养学生做事要善于思考的习惯,同时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玲”、“详”等47个生字,会写、会用“玲”等39个生字。

2.通过有关习题的练习,发现和认识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3.通过有关习题的练习,认识词语的运用与句子的具体性和准确性有关。

4.理解本单元的新词,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课内、课外所认识的新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说明的道理,逐步养成认识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学习看图写话,在写话中能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新词语。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玲”、“详”等47个生字,会写、会用“玲”等39个生字。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教学中应先从图入手,图文对照,再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3.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说明的道理,逐步养成认识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玲玲的画》 2课时 《蜜蜂引路》 1课时

《寓言两则》 2课时

《丑小鸭》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3课时

合计 10课时

第13篇: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识字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熟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愿。

四、教具准备

1、贴画:一棵大树,十片生字树叶,八只小动物(老虎、黄鹂、老鹰、百灵、熊猫、大雁、孔雀、锦鸡)、课题。

2、CAI 课件。

3、各种动物头饰,每人一个。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好,小朋友,我看谁最精神。老师想对你们说两句话,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就鼓鼓掌。老师说的不对,就摇摇头。

师: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掌声) 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掌声)

师:老师真高兴,一下子有这么多好朋友,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皮。她是法国人,从小生活在非洲,有许多非洲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CAI 课件展示蒂皮和各种动物的合影。) 问:你们想不想成为蒂皮的好朋友呢?

蒂皮对我说,谁喜欢动物谁就可以做她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

二、我会认。

师:(贴课题: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师: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啊!森林里还有一棵神奇的树,树上的叶子里藏着一个秘密,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翻开这些树叶,看看有什么秘密?

师:动物们想检查一下小朋友刚才是不是认真读课文,读生字了,谁会认?(指名认读)

师:现在,动物们要把生字上的音节蒙起来了,看看还有谁认识它们,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

三、我会说。

问:谁愿意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会写。

师:我出两个字谜,你们猜一猜,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 房顶上拴了一头牛。(生:牢) 问:你们会写这两个字吗?谁会写?

师: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的字写的特别棒,我们欣赏一下。 展示作业,师评价,并给予表扬)

五、我会读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叶生字,动物们可有点寂寞了,它们要带着这些树叶生字回到儿歌里去了。我们能让他们走吗?

师: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留住他们。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喜欢哪种动物,就去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喜爱的感情。然后读给周围的小朋友听,让别人也喜欢它。

(四人小组读课文,师个别辅导)

师:动物们想听听小朋友们读的怎么样了。 (指名读,师生共评)

问:老师也喜欢一些动物,我想读一读,可以吗? 问:还有谁愿意读?

(多请教几位同学读,师生共评)

问:除了这些动物,你还喜欢其他的动物吗?为什么? (让学生自述,畅所欲言。)

师:小朋友都把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好伙伴,好朋友。把你们喜欢的动物头饰戴起来,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三句。(生齐读。)

师:为小朋友们鼓鼓掌。(生鼓掌)

六、我会演。

师:掌声真好听。那我们边鼓掌拍手边读儿歌。看谁的掌声最热烈!(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不仅拍手读儿歌,而且还加上了动作,表演的真好,其他小朋友想演一演吗?

师:去找小伙伴,大家一起演一演。

(生互相拍手表演,自由发挥。)

七、全文总结

师:你们演的真好,森林里的动物们想邀请你们做客了,我们一起轻轻的,静静的走入它们的家。(CAI)

课件展示动物们在大自然自由生活的画面。)

生看录像,师话外音,将学生带入一种意境: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坪,清清的湖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聪明的小朋友在这幅画里生活、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幅图画里唱歌、嬉戏。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师:小朋友们,领着你们的动物伙伴一起出去玩吧! 教学板书:

识字 7 动物——人类的朋友(保护他们) 教学反思:

26.红领巾真好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

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 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教学板书:

26 红领巾真好

快乐

小鸟

捕捉害虫,保护树苗

放鸟巢

红领巾

>爱鸟

不许打鸟 教学反思:

27.清澈的湖水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

一、

二、三自然段。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

四、五自然段。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

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 ) 坡( ) 披( 盼( ) 粉( ) 纷( 赏( ) 堂( ) 境( ) 镜( )

2、学写句子。

1)、( )的树上有( )在( )。2)、( )的草地上有( )在( 3)、( )有( )在( 教学板书:

27 清澈的湖水

两岸 湖水 小洁

(景色美) (心灵美) 教学反思:

28.潜水洼得小鱼

教学目标:

)))。 。

1、学会生字,会写“至、被、捡”,区分“捡、拣”

2、理解”甚至”,学会用“甚至”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4、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的可怜,对小男孩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释题: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理解、质疑。围绕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浅水洼?小鱼为什么会跑到浅水洼里?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样了?)教师适时出示插图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导入新课。

2、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鱼吗?如果有一条小鱼不小心掉进浅水洼里你会怎么办呢?如果是一百条,几百条或是更多呢,你又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做的呢?

(二)朗读自悟,读中思考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选择段落,组内同学合作读书,全体同学参与读书。

3、后师生共同评议。

4、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识字写字

1、利用生字词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7个生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指读生字,并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2、请学生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字词。教师适时的强调重点字音。如:\"甚、至、蒸\"都是翘舌音。\"死\"是平舌音。同时挖掘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和经验向全班展示。如:\"至\"是以前学过的到\"到\"字的左半部分;\"乎\"是将\"手\"的第二笔换成点、撇;叨念要用嘴,所以\"叨\"是口字旁。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胜小组。读得不准的,小组内同学互相纠正。

4、本课8个要写的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结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写字经验把字写好。其他的字,指导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征,重点注意自己认为的难点字的写法。

5、老师范写。要\"精讲解,多示范,先描红,后临写\",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好看。要指导学生知道:\"久\"字的撇捺要伸展开, \"乎\"字的\"横\"、\"至\"字的下横要写长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的\"撇\"要写成竖撇。

6、学生书写,师生评议。优秀的作业在全班展示,并让展示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写字经验和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小鱼形状的生字卡片:同学们,每条小鱼卡片后面都藏着生字或词语,你能把它们正确地读出来了吗?出示字卡,指读字词。

(二)读中感悟

1、组织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你就在那个海滩上,见到了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

引导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表演朗读

分小组自读课文的2---6自然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分工(我、小男孩、旁白)。几个人轮流交换角色反复练读、表演。鼓励学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把文中人物的语言背下来,真正实现\"演\"的感觉。

检查小组演读情况:找两三个小组分别上台演读 ,同学进行评议。

(四)讨论

在学生演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在演读理解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

2、\"我\"听了小男孩的话和看到小男孩的表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心里话。

(五)实践拓展

1、完成课后\"想想说说\"的两道题目,尽可地激发学生想象,鼓励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你的家乡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走近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看它们是否受到什么威胁,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如何保护它们呢

教学板书:

28 潜水洼理的小鱼

捡 扔 谁在乎

小男孩 小鱼 教学反思:

29.父亲和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的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用想象描摹图画,让情感激起涟漪

1、(播放音乐《鸟叫》)孩子们,音乐好听吗?这美妙的音乐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

2、是呀,这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鸟的天堂,此时,你会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3、有一位父亲不仅知道这些,他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快活,什么时候最容易面临危险呢!这样吧,我们就来听一篇课文《父亲和鸟》,轻轻地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范读)你都听到些什么?

二、用声音触摸文本,让激情荡漾心间

(一)自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第一遍时,要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第二遍时,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3、抽读课文。

4、读了几遍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们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之一——体味“父亲的知鸟”

1、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

2、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A、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

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你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们大家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3)真的有鸟味吗?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还可以怎么组词?

(4)父亲还知道什么?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什么时候鸟最快活?你能给快活换个词吗?你什么时候最快活?快活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到林子里感受他们的快乐吧!(课件。燕穿雀跃莺歌燕舞 百鸟争鸣 鸣声清脆 婉转动听 低徊盘旋 凌空飞翔 迎风展翅

轻盈优美 姿态飘逸 小巧玲珑 俊俏可爱)

是啊,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他们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低飞,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你听,它们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向我们诉说________ 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假如你们就是鸟儿,你们会怎么说?树林,你们为什么如此快活?鸟儿,你又为什么如此快活?对,多么美好的清晨!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5)但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

出示: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一瞬间”是多长的时间? 你能感受到父亲说这话时的心情吗? 谁能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 为什么呢?

3、父亲真不愧是个鸟类专家,那他为什么对鸟有如此超乎寻常的了解呢?(生答) 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字,那就是——“爱”。 之二——体味父亲的爱鸟

1、你还能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对鸟的热爱?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反馈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 父亲为什么而快活?此时,你看到父亲快活的神情了吗?

情境引读:此时,林中的小鸟多么欢快,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舞蹈,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此时我知道——

生读——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

清晨的小鸟是最活跃的,她扑楞楞,展翅飞翔,忙着捕捉害虫,此时父亲—— 生读——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

小鸟是快乐的,树林是快乐的,父亲更是快乐的。他为小鸟的快乐而快乐。 生读——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

二、演读课文

请同桌分别演父亲和孩子,练习对话。全班分角色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孩子的话,老师给课文加入提示语。

三、用拓展延伸文本,让课堂诗情飞扬

1、此时,我真高兴,父亲——生:不是猎人。父亲是——

2、父亲不是猎人,我为什么如此高兴?

3、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他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孩子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

出示儿歌:《小鸟的朋友》(音乐起)

四、作业超市:

1、用“快活”写句子。

2、抄写课后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对话。

4、搜集爱鸟、护鸟格言。

5、以《我是一只小小鸟》为题目写一段话。

教学板书:

29、父亲和鸟

不是猎人——知鸟 爱鸟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日积月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乐于参与展示交流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 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 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 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奖励“园地之花”。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 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二)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 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 字句到被” 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 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明确交际话题。

(1)揭示交际话题: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2)你知道哪些有益的小动物?

2、走近小动物:播放课件,情境引入。

(1)播放一段小动物繁忙工作的情景:茂密的树林里啄木鸟在给老树治病,绚丽多姿的花丛中蜜蜂忙着采花粉,碧绿的稻田中一只只青蛙在捉害虫,肥沃的土壤中一条条蚯蚓钻来钻去疏松土壤……

(2)听课件中小动物做自我介绍。

啄木鸟:大家好,我是长嘴巴的啄木鸟。我是树的朋友…… 蜜蜂:大家好,我是鼓眼睛的小蜜蜂,我会采花粉,酿花蜜……

3、讲小动物:展示所知,进行交际。

戴上头饰进行交际。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小动物的一些情况。

4、夸小动物:懂得感激,成为朋友。

5、当小动物:说出困惑,设法沟通。(1)放小动物被伤害的录象。(捕鸟、吃青蛙、捉蜻蜓……) (2)播放课件(卡通形象的小动物在哭诉自己的遭遇) (3)当小动物,说出自己的困境。

6、爱小动物:商讨办法,付之行动。(1)发出倡议,保护小动物。

(2)小组讨论:围绕“如何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展开讨论。

(3)代表发言,各抒己见,大胆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并倾听别人的发言。 学生自主展示环保成果,如,自编的环保拍手歌、顺口溜、环保标语;搜集的鸟类资料;自制的鸟巢等等。学生讨论展示交流的方式。

第14篇:广东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áo fánɡ zǎo chén yǎn jinɡ wān yāo xǐ huān

( ) ( ) ( ) ( ) ( )

bǎo hù 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 zhǐ chuán jiǎn qì

( ) ( ) ( ) ( )

二、在正确音节上画“ ”。(9分)

鹰(yīnɡ yīn)爪 鸟巢(cáo cháo) 观赏(shǎn shǎnɡ)

甚(shèn sèn)至 腾(ténɡ tén)飞 继(jù jì)续

卷(jiǎn juǎn)起 唠叨(dāo dao) 嬉(xū xī)笑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蓬松的( ) 翠绿的( ) 机灵的( )

飞快地( ) 高声地( ) 伤心地( )

写得( ) 走得( ) 想得( )

四、把上下两排的部首和字连线,组成新字写下来。(8分)

扌 日 纟 犭 口 竹 亻 衤

青 足 里 氏 夭 未 皮 呆

( ) ( ) ( ) ( ) ( ) ( ) ( ) ( )

五、根据读音写字,再组词。(12分)

kè _____( ) lì _____( ) cónɡ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jiǔ _____( ) qīnɡ_____( ) bìnɡ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六、我会选,你会吗?(4分)

1.户 护

我们要保( )动物。

这( )人家的房子真漂亮。

2.从 丛

( )前,这儿有一片竹林。

老虎生活在( )林深处。

七、照样子改写句子。(6分)

例: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了。

浅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1.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2.弟弟把西瓜都吃光了。

八、用下面的词语说一句话。(6分)

…一边……一边…:

…像…:

九、词语接龙。(8分)

船长——( )——( )——( )——( )

灵活——( )——( )——( )——( )

十、在下面的( )里填上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6分)

( )雪 ( )日 ( )天 ( )云 ( )豆

( )草 ( )山 ( )水 ( )板 ( )灯

十一、把句子排列成通顺的一段话。(6分)

( )它找到一个洞口,只听见吱的一声叫,小花猫把老鼠捉住了。

( )有一天,母鸡下了一个蛋。过一会儿,鸡蛋找不到了。

( )鸡蛋滚出来了,母鸡捡起蛋,谢谢小花猫。

( )小花猫帮母鸡找鸡蛋。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送温暖

小山羊生病了,小动物们都来看望它。小牛送牛奶,小白兔送白菜,小蜜(mì)蜂(fēng)送蜂蜜,小猴送桃子。小鸟唱起歌:“祝你快快好起来!”小山羊看着满屋子的好朋友,激(jī)动得说不出话来。

1.全文共有( )句话。

2. 生病了,、、、和 来看望它。

3.第( )句话是写小鸟送温暖的。

4.小山羊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因为 ,所以小山羊说不出话来。

十三、小朋友,说说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快快写下来。(6分)

第15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一课识字、四篇课文——《“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和一个语文园地,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

《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家园。《“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明快的小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清澈的湖水》记叙了一位名为小杰的女孩自觉保护环境的故事。《浅水洼里的小鱼》讲述的是成百上千条小鱼儿被困在了海滩上的浅水洼里,一个小男孩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回大海,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父亲和鸟》通过父亲和我的对话,让学生体会父亲知鸟、爱鸟,不露痕迹的渗透爱鸟、护鸟的思想教育。口语交际则是在前面学文感悟的基础上,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本组导语告诉同学们,大自然就象一幅美丽的图画,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来共同描绘。《识字7》中的拍手歌,不仅描绘了小动物在自然界里自由生活的美好环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四篇课文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有表现保护动物的《浅水洼里的小鱼》;有表现爱鸟、护鸟的《“红领巾”真好》和《父亲和鸟》;有表现保护环境卫生的《清澈的湖水》。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的道理:保护环境、关爱自然,为我们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中《父亲和鸟》这篇课文学起来有些难度。这篇课文并没有直接写出父亲爱鸟,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如何知道林中有鸟、鸟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等深层次了解来表现。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感情真挚。其他几篇课文,也是内容浅显易懂,富有儿童生活气息,语言清新、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3、让学生逐步树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理解新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难点:

体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单元课时分配

《识字7》2课时

《“红领巾”真好》2课时

《清澈的湖水》2课时

《浅水洼里的小鱼》2课时

《父亲和鸟》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第16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表格式

科目:语文第 课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

二、我会认。

师:(贴课题: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师:老师想检查一下小朋友刚才是不是认真读课文,读生字了,谁会认?(指名认读)

师:现在,老师要把生字上的音节蒙起来了,看看还有谁认识它们,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师巡视)

三、我会说。

问:谁愿意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会写。

师:我出两个字谜,你们猜一猜,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

房顶上拴了一头牛。(生:牢)

问:你们会写这两个字吗?谁会写?

师:特别棒的字,我们欣赏一下。

五、我会读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叶生字,动物们可有点寂寞了,它们要带着这些树叶生字回到儿歌里去了。我们能让他们走吗? 师: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喜欢哪种动物,就去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喜爱的感情。然后读给周围的小朋友听,让别人也喜欢它。

(四人小组读课文,师个别辅导)

师:动物们想听听小朋友们读的怎么样了。

(指名读,师生共评)

问:老师也喜欢一些动物,我想读一读,可以吗?

问:还有谁愿意读?

(多请教几位同学读,师生共评)

问:除了这些动物,你还喜欢其他的动物吗?为什么?

(让学生自述,畅所欲言。)

师:小朋友都把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好伙伴,好朋友。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三句。(生齐读。)

师:为小朋友们鼓鼓掌。(生鼓掌)

六、我会演。

师:掌声真好听。那我们边鼓掌拍手边读儿歌。看谁的掌声最热烈!(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不仅拍手读儿歌,而且还加上了动作,表演的真好,其他小朋友想演一演吗?

师:去找小伙伴,大家一起演一演。

(生互相拍手表演,自由发挥。)

七、全文总结新课标第一网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坪,清清的湖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聪明的小朋友在这幅画里生活、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幅图画里唱歌、嬉戏。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修改意见:

科目:语文第 课执教时间: 课 题26“红领巾”真好 编写者:斯蔡玲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

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修改意见:

科目:语文第 课 课 题27清澈的湖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

一、

二、三自然段。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

四、五自然段。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

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

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

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

盼()粉()纷()

赏()堂()

境()镜()

2、学写句子。1)、()的树上有()在()。

2)、()的草地上有()在()。 3)、()有()在()。 修改意见:

科目:语文第 课执教时间: 课 题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 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鱼一般生活在哪里。

2、板书课题,说说课文中说的鱼在哪里?

3、看到小鱼在浅水洼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如果你是这些小鱼,你会有什么感觉?

4、再读课文,读出对小鱼的同情。

二、多种活动,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1)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 (2)学生自主读书,作闯关的准备。 (3)各小组分别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自主参与展示活动。

3、开展“结苹果,摘苹果”活动。

4、开展送正字回家活动。

三、拓展活动,引导实践

给出含有本课生字的读物,引导课外阅读。

第二课时

一、结合实践,引入学习

1、学生谈谈将衣服晒到太阳底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2、浅水洼是什么样的?想想浅水洼里的水也将怎样?假如你们是离开大海的小鱼,现在生活浅水洼里会觉得怎样?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试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示范朗读。 (3)模仿练读。

(4)想象练:说你是浅水洼里的小雨,请说出你的想法和感受。

2、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至六自然段,说出小男孩惹人喜爱的原因。 (2)讨论:“我”和小男孩对待水洼里的小鱼有什么不同?分小组读一读。

(3)探究“小男孩”头都不抬,把一条又一条小鱼扔回大海,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3、巩固识字,练习写字。

四、实践活动

结合想想说说,评选爱心大使: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你该怎么办?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你该怎,怎么办?一只青蛙被一个小朋友捉进了水罐里,你怎么办„„

快来看吧

科目:语文第 课执教时间: 课 题29父亲和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树林里吗?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鸟多美呀,你们了解小鸟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识字写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4、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实践活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2、通过上网、看书或向长辈打听,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把自己查询到的资料整理好,在班上进行交流。 修改意见:

科目:语文第 课执教时间: 课 题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认识汉字的分分合合的奇妙结果。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词汇。进行改变句式练习。朗读课文。进行口语交际。才艺展示。培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汉字的拆分,掌握学习新字,巩固熟字的方法。不改变句意,用“被”字改变句子结构。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并能背诵。开启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是一道组合拆分认字的练习题,蓝绿相配的长方形中是一个多字组合体,它可以拆分出“立”、“日”、“音”等十多个字。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去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在有趣的“找字”活动中,巩固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

1、出示教材提供的字组合体。进行活动说明,这个组合中藏着许多我们以前学过的汉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组发现的字最多。

2、小组合作,观察记录。

3、汇报评比。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当“小老师”,把本组找到的字指给大家看。根据又快又多的标准,评选出优秀的小组。

4、拓展练习(1)“圆”、“葫”、“鸽”分别可以变出几个字来? (2)让学生自己写出能够拆分的字,相互考一考。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分成三个“版块”。即“我会接”、“读读说说”、“读读背背”。

“我会接”是一道词语接龙练习,引导学生了解“尾首相接”是顺利进行练习的关键。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口头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也可以采用互相挑战的作法,交替接词,比比哪个组接的词语最多。

2、教师可用“开火车”的形式,再选择词语让进行全班范围的练习。比如:前后、鲜花、明亮等

3、学生自由选择词语做接龙练习

“读读说说”是“把”字名改成“被”字句的练习。第

一、二句是改写的例句,第三句是要求学生改说的句子。教学中要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例句和要改的句子,体会句子前后内容存在的联系,改后要让学生对比着朗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是否变化。面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不应出现关于句子成分等相关的述语。在完成教材中的题目的基础上,可视学生情况,完成下面的练习。

1、风把乌云吹走了。()被( )。

2、父亲把受伤的小鸟治好了。()被( )。 “读读背背”是读背《小花鹿》。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配图精美,形象可爱,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激起学生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在通过范读、指名读、评议、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小花鹿的可爱。让学生觉得“我”就是淘气可爱的小花鹿,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交际准备:

1、收集小动物的图片、挂图或课件。

2、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组织过程:

1、出示课下收集的小动物的图片、挂图或录像、课件等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你认识画面上的哪些小动物?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还能说出其他小动物的名称吗?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这些小动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你喜爱这些小动物中的哪一个,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自己决定讨论哪一种小动物;教师巡视,随机鼓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相机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生讨论出来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余学生可以向说的同学质疑,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

5、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广告、制作标语牌,画宣传画等。

6、展示实践成果,师生共同评议。展示台

本组“展示台”,主要是针对本组的专题——保护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投入环保活动实践中。教者应有意识在本组课文前面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和布置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和资料。在展示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结合实际对学生的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富于鼓励性的评议,努力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第17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嘹亮( liáoniáo) 海滨(bīnbīnɡ)蜂巢(cháo cáo)

足够(ɡòu ɡuò)旅伴(lǔ lǚ)相见(xiànɡ xiānɡ)

二、看拼音,写词语。(15分)

yáoyuǎn yōulǜ suǒyǐ shānɡ liɑnɡ

zuānyán dònɡwù chūnnuǎnhuākāi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丹顶鹤( )的歌声( )的羽毛

( )地唱歌 ( )地生活( )地欢迎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传( ) 度( ) 论( ) 明( )

转( ) 席( ) 苍( ) 命( )

五、用“/”画去不是一类的词。(8分)

1、蜜蜂 蜘蛛 知了 螳螂

2、燕子 乌鸦 仙鹤 蝴蝶

3、小满 立秋 春雨 冬至

4、菊花 蜡梅 青松 翠竹

六、读一读,填一填,选一选,再写一写。(3+5+5=13分)

他 她 它

我叫张明,今年七岁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我和小猫喵喵。爸爸是一名出色的医生,( )总是那么忙碌。妈妈是一名教师,( )的工作也很忙。我是东方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喜欢画画、踢足球、玩电脑。小猫喵喵是我的好伙伴,( )经常陪我一起玩。你也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

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张明家里有( )。

①爸爸 ②妈妈 ③爷爷 ④奶奶

⑤小狗莱克 ⑥小猫喵喵

2、张明的爸爸是一名( ),妈妈是一名( )。

①老师 ②经理 ③工程师 ④医生 ⑤会计

3、张明喜欢( )。

①唱歌 ②踢足球 ③看书 ④玩电脑 ⑤画画

你想和张明成为好朋友吗?写一段话向他介绍一下你自己吧,相信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快乐读和背

七、背一背,再填空。(4+4+6+9+3+3=29分)

1、默写《登鹳雀楼》。

2、默写《青松》。

3、丹顶鹤有一身 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 是

黑的。它的 就像嵌着一颗 ,

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4、《二十四节气歌》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

根据这节气歌,试着写出四个你知道的节气。

5、读到这些成语,就想起了那些革命英雄。

折不 辞严 凛然

6、动物过冬各有各的方式,你还知道哪些?快来写一写。

去南方:燕子

冬眠:青蛙

储藏食物:蜜蜂

阅读我能行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2+4=9分)

贝壳

海滩上的景象真是奇妙,到处是各色各样的贝壳,有白的,有红的,还有浅黄的、粉蓝的……真是五颜六色。它们的形状实在逗人,有的是圆圆的,背上光溜溜的;有的是圆锥形的,花纹一圈圈地向下绕;还有的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栩栩如生。

1、这一段话共有 句。第一句主要介绍了贝壳的 ,

第二句介绍了贝壳的

2、在“还有的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中,把 比做

3、写句子。

海滩上的贝壳就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的像 ,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 !

写好铅笔字

九、这些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写得半藏半露才好看,快来试一试。

(6分)

益智领奖台

十、走进生活——填上合适的诗句。(6分)

1、每当我因取得了成绩而骄傲的时候,爸爸总是这么对我说:

2、每当夜深人静,明月高挂,远离家乡的人总是会想起这样两句诗:

十一、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物?请至少写出四种。(4分)

第18篇: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语文园地中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园地”安排的各项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发现引号的作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3课时

26、全神贯注 1课时

28、父亲的菜园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教学目标: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看图了解课文内容,自读自问,感受伽利略的人格品质。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座塔叫什么塔?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塔上这个人是谁?谁来介绍一下。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他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谁能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2.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你想问伽利略什么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文本,搜索一下信息,看看自己能提出什么高质量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记者提问。

3.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不容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怀疑、试验、违背、责备、辩论、拴住、拖住、宣布、真理、寻常。

分类记忆生字:略 萨 磅 拴 拖 执 宣 辩 奉违 妄

抄写生字:辩 奉违 妄 执

4.当堂练习:从中找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见作业本第二题。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1.默读全文,伽利略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2.小组内初步交流。

四、引导思考,了解人物特点——善于思考,能言善辩。1.指名读第一段。

哪个词看出他的善于思考,能言善辩?常常、很难解答、很不寻常。理解“很不寻常”,知道寻常的反义词。

2.请默读第三节。25岁时,他提出了一个更不寻常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你觉得他提的有道理吗?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图示法等)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引导思考,了解人物特点

1.讨论: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自读第

4、5段。

2.引导体味:

(1)自己反复试验: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体会:严谨科学的态度。

(2)公开试验: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为什么要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联系前文理解: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当时是怎样的环境?迷信权威,崇拜名人,不敢怀疑,不敢创新。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对科学进行分科,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

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打破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怀疑,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别人反应: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理解: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你想说什么?你想劝劝他吗?

小结: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十分执着)。

3.先练后讲最后一段: (1)练习:作业本第4题。

(2)突出哪些词语,可以读出句子所包含的道理。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大、也、全都: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说的话也有错误的时候。不能盲目崇拜,不能迷信权威。

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4.随文练笔: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议论。作业本第6题。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总结: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说话要有理由,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来描写的。

2.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

3.积累名人关于科学真理的名言。背背,抄抄。作业本第五题。

四、作业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或可以阅读《名人传》。

板书: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启 发:不迷信权威,执著实事求是地探求科学真理

26* 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解题,了解罗丹

1.出示图片“思想者”,这尊塑像的雕刻者是谁呢?

认识罗丹:他就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板书课题:全神贯注)走进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罗丹的为人处事。

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能找到近义词吗?聚精会神、屏息凝神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精神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桌检查生字读法,相互正音。

说说罗丹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呢?

2.默读课文,要求用“罗丹”作句子的开头,并且用上题目“全神贯注”说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简单交流。(课文主要讲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三、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精神

1.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的呢?请认真研读第

一、

二、三自然段,想象罗丹全神贯注工作时的语言和心理,在划出的句子边上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

2.学生交流,重点品读:

(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罗丹一会近观,寻找细微的毛病,一会远观,观察整体,一边还自言自语,说着自己发现的问题)

(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忽然有了灵感,想到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但又在反复推敲,仔细斟酌)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罗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使塑像完美,他已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同自己的朋友也忘了,完全沉醉于他的艺术世界)

(5)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罗丹经过长达一个小时全神贯注的工作,对自己修改的作品终于满意了,感觉到轻松和高兴。)

(6)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7)罗丹径直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3.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中明白罗丹那样完全地进入工作状态,特别投入,这样的工作态度就叫——全神贯注。

4.这些话里有一句话把罗丹的工作状态表达最充分,这句话是哪一句? 句子: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1)你怎么理解“喝醉了酒一样”?(完全陶醉了) (2)所有的世界都消失了吗?

(除了雕塑以外,所有的都不在他脑海里,说明他全神贯注的程度。)

四、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速读课文1-3节,此时罗丹留给你一个怎样的印象?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五、引读课文4——5自然段 1.引读课文

4、5自然段。

2.反复朗读茨威格的名言——在这样的名言激励下,茨威格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

3、学习了课文后,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自我激励名言。请根据课文学习所得,书写自我激励名言。

3.小结: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除了知道罗丹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工作之外,还知道了一个道理,我们对待学习也要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也要全神贯注。

六、课外作业

1.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2.搜集罗丹的故事或罗丹的作品资料。

板书:

还有毛病 语言 罗丹——全神贯注 修改女像 动作

径自锁门 神态

外貌

27 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见底、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4.感悟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真正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由衷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2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看图了解课文内容,自读自问,感受伽利略的人格品质。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板书课题)读题。鱼一般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自由读课文3分钟,可以轻轻的,也可以放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读书情况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三言两语概括。

随机联系第

1、2自然段理解"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三个词。抓出主要人物,地点,事情后让学生连起来讲一讲。

我在(泉白如玉)清澈见底的玉泉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常常在这里(看鱼),(画鱼),赢得了旁人的(称赞)。

三、感受忘我

1.青年的举止特别。“举止特别”就是什么意思?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

3、4自然段,想想为什么他的举止很特别?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的境界”

2.交流:这位青年的“忘我”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划出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交流感受,把“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读出来。

能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他依然在怎么做吗?

他依然在静静地画画,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点拨:

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哪些词语能帮助你理解,圈一圈。 指导朗读,引读工笔细描及挥笔速写的句子。

4.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画技精湛 专注画画

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如此——栩栩如生,怪不得有一位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看课题,说意思。

5.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人在赞叹?我们来看插图想象一下,谁在赞叹?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他们在赞叹什么?

出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纷纷赞叹。“画得(

),画得(

)”一位姑娘地赞叹着。“(

)”一位( )赞叹道。“(

)”我暗暗赞叹。

引读“但是青年仍然那样专注,他依然在——”

小结:他眼里看的,手里画的,心里想的,只有金鱼,仿佛他自己也成了一条鱼,你们说他爱鱼到了什么境界?

引读: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忘我境界) 6.指导朗读上述两个先概括后具体写的语段。 7.总结:

这位青年的举止的确特别,他爱看鱼,爱画鱼,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多么令人敬佩呀。一起来读:“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概括后具体写的方法写写青年怎样忘我地观察鱼、画鱼。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青年人 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意外的是,他居然是个 人。

1.完成填空。

2.想想“聋哑人”三个字给你带来什么思考?

二、提炼主线,品读句子

这位青年的举止的确特别,他爱看鱼,爱画鱼,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多么令人敬佩呀。一起来读:“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默读思考:他有这样的特别之处,文中还说到这个观鱼人特别在哪里? 外貌

神态 他是怎样观鱼的? 动作 他是怎样画鱼的?

二、领悟含义

1.我与这个忘我的青年聊天时,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请默读课文第9-14自然段,随时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2.反馈

青年是个残疾人,他还那么专注地画画,值得我们学习。 青年长年累月地观察金鱼,才把金鱼画得栩栩如生。

3.想象青年长年累月来观察、画鱼,他是怎样坚持的?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形式写一写:一年多来,为了画好金鱼。他有时( ,) 有时 ( ) 。

4.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这句夸他的话写在纸上给那位青年时,他却平静地吐了一句话,找一找,读一读。你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吗?“之所以我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是因为——”

5.联系实际,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习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此时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3.读写结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人在赞叹?我们来看插图想象一下,谁在赞叹?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他们在赞叹什么?

出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纷纷赞叹。“画得

,画得

”一位姑娘地赞叹着。“

”一位 赞叹道。“

”我暗暗赞叹。

四、作业

1.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并背诵。2.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栩栩如生)

因为 所以 聋哑青年

(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

28*父亲的菜园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图片)很难想象把一片荒凉、贫瘠的黄土,变成“碧绿的菜园”,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但这位普通的农民却做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父亲。

板书:父亲的菜园

1.齐读课题,质疑: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2.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引导质疑

1.出示生词,小老师带读: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2.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词语。坚毅:坚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区找一块菜地是相当困难的,家人都觉得不可能,面对家人的疑惑,父亲却非常有信心有决心。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文中指父亲刚开出的菜地,被暴雨冲走泥土,露出了无法种植的岩石。

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3.梳理问题

(1)学贵有疑,写下有价值或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超过3个) (2)根据呈现的问题,引导发现什么问题提得有价值。

预设问题有: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父亲的态度如何?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

1.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回报交流 2.读第

一、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3.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

4.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5.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6.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四、品读句子 感悟精神

1.导学:“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指名读,板书:贫瘠 碧绿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伟大。父亲为了把“贫瘠的死黄土”变成“碧绿的菜园”,他付出了很多,他都做了些什么?请你用波浪线好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认真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批注在旁边。

交流:

品读一:“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读懂的?

品读二: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风雨中„„ A、圈出文中的动词。B、对比句子读,体会人物动作感受父亲精神

品读三:“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

A、是啊,大雨过后,道路泥泞,父亲摔倒了,可是他没有放弃。齐读 B、烈日炎炎,父亲汗流浃背,可是他没有停歇。再读。 C、狂风肆虐,父亲步履蹒跚,可是他没有叫苦叫累。再读。 父亲太让我们佩服了,还有哪些语句„„

3、出示练习,让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

父亲太伟大了,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片四季常青的菜园,他还留下了什么?谁来填一填。

因为父亲的( ),所以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碧绿的翡翠。 师:因此,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

望着这片碧绿的菜园,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指名回答。 4 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

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无比敬仰之情,再读课题。

五、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1.积累语言: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板书设计: 父亲的菜园

贫瘠 碧绿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具体。 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2.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归结学习单元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收集写作素材,组织语言来介绍自己最敬佩的一个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二、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三、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四、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课时目标: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人物的形象和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再现

师:上一节课的口语交际中,同学们讲了那么多可敬可佩的人,有严寒酷暑中默默奉献的清洁工,有下岗再创业取得成功的阿姨,有身残志不残刻苦学习的同学,有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爸爸妈妈„„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

1.谁说的人物令你肃然起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他是怎么说的? 2.回忆自己在小组和班上交流时,受到别人赞扬的地方。

二、明确要求

同学们读一读书本上的习作部分,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说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交流,老师打出字幕: (1)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选择素材

选择素材。从众多人物的素材中进行筛选,你选择写谁?提示: 1.你熟悉的,你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寻找。 2.事例典型,能够突出人物特点,也觉得有话可写的。 3.在脑子里进行搜索后,迅速确定要写的人。

四、尝试写作

把自己最佩服他的一件事写出来。(写个片段)

五、探讨方法

1.教师出示《咱班的运动健将》下水文

暑假里的一天,他感冒发烧了,还是坚持出现在训练场上,队友和教练都很关心他,叫他不要训练了,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整个训练任务。

评点:是否符合主题要求。是否感人。

2.假如你是老师,你想如何采访他?或作文中还缺少什么?请提问。(1)那天你感冒发烧了,感觉如何?缺少感受。

(2)队友和教练是怎么劝的?你是怎么回答的?缺少语言。 (3)带病坚持训练过程中,你感觉顺利吗?缺少感受。 (4)你为什么带病坚持训练?缺少心理。 (5)当时生病的样子是怎样的?缺少外貌描写。 3.想象,口头修改。

4.范文片段:暑假里的一天,他感冒发烧了,队友们以为他不会来了,没想到他又出现在训练场上。大家看他脸色苍白、精神不振,关心地说:“生病了还来,又不是正式比赛,快回去吧。”教练也走过来,关切地说:“你还是先回家休息吧。”可他却说:“不,我能坚持!”训练的过程中,他仍然像只勇猛的小老虎,似乎忘记了所有的病痛。他的出色表现使队友和教练都十分感动。事后,大家问他为什么生病了还坚持训练,他说:“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希望,都有一个理想,就是用我们的拼搏换取换成功的果实,

如果我不参加训练,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辜负了教练的辛勤辅导,辜负了老师的辛勤辅导,同伴的刻苦选练也会受到影响。”

5.同学交流,听一听同学的建议。并相互介绍准备的过程与方法。

六、结合课文,启发引导

1.读一读:找出课文中写人的文章读一读,课文是采用什么表达方法写人物事例的?

2.想一想: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言,及“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起了什么作用。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让学生明确: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把人物写“活”。 (2)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及由衷的歌颂与赞美把情感写真。

七、作文起草

1.提示激兴:要表现人物的品质,一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及心理活动等去观察、琢磨、进行描写,重点写好语言和行动,以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外貌作衬托,在描写过程中穿插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2.拟定初稿。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步过渡到写“小心文”。四年级的学生还属于写“放胆文”的阶段,鼓励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手写我心”,不受形式的束缚,不受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八、正面引导,鼓励修改

1.学生自改习作,对照习作的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修改。 2.共同交流修改。

(1)让学生以自己的作文为例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修改方法,教师巡视点拨。 (2)和同桌一起交流修改,相互取长补短。

(3)鼓励学生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在班上朗读,共同讨论,找到最佳修改作文的方案。 (4)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态度、方法进行评价。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再次修改。

九、评议赏识

1.把自己写的作文大声地朗读给同学听,让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感受快乐,或由学生自己选择欣赏某同学的作文来读。

2.好的习作予以肯定,有不足的习作在鼓励的前提下提出修改的建议。

3.各自再进行修改,评比优秀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议、推荐。

4.教室的文化栏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组织学生参观、阅读。

第 四 课 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成语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读读说说词语意思 2.说说最容易写错的词语

栏杆 境界 厂徽 清澈见底 融为一体 听写:栏 境 徽 澈 融

3.作业本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4.作业本第二题,换偏旁再组词。 5.作业本第四题,看意思写成语。

二、我的发现(引号的用法)

1.教师简单导入,齐读课题:我的发现„„

2.学生齐读三个例句,发现共同的特点:有些词语带有引号。

3.教师讲解引号的三种用法:(1)表示词语有特别含义;(2)表示特定称谓——创造一个新词,比如外号、物品名称„„;(3)突出显示,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4.教师过渡,引导学生辨析各个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笔记。

5.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小结,练习加引号:(1)泥人张捏的泥人栩栩如生。(2)这个探字写出了竹笋的可爱。

6.做作业本第5题:自由读4个句子选择引号的作用。

7.校对答案:(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的理由。

8.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三、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2.你发现每组成语有哪些特点?

第一二组:写追求、或为目标而奋斗的成语 第三四组:写坚持的重要性的成语。

(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5.作业本第3题。指导写出表示认真做事的成语。

四、阅读

1.看图上的大鹏鸟,说说印象。

2.成语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大鹏鸟的大、气势。指名朗读。 3.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复述成语故事并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5.作业本第5题。

第19篇: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主题: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和语文园地七。课文包括《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文具的家》讲贝贝天天丢东西,教导学生要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一分钟》讲“我”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教导学生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动物王国开大会》讲老虎让狗熊通知动物开会,狗熊反复通知了三次才说清楚开会的时间、地点;《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然后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一起做游戏”。语文园地七有5项内容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而且多数学生不会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这一单元选取的课文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无论是讲生活中故事的《文具的家》《一分钟》,还是童话故事《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这4篇课文的目的都是为了教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所以在本单元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找到自身的相似点,丛而达到育教于学的目的。

四、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27个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范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规律,并加以运用。3.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读自悟。

2.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反观自身。3引导学生用多种朗读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2.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做事情要专心、细致、全面。

3.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领悟生活中的道理。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59个汉字和2个偏旁,会写2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具体语境、情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能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倾听、书写、思考的学习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授识字时,要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引导学生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巩固,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教授阅读时,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4.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5.教授口语交际时,要尽力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七、课时安排

1.《文具的家》„„„„„„„„2课时左右 2.《一分钟》„„„„„„„„„2课时左右 3.《动物王国开大会》„„„„„2课时左右 4.《小猴子下山》„„„„„„„2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七„„„„„„„„„5课时左右

八、单元考点

1.59个字的读音和字形。2.27识写字的读音、字形、笔顺。 3.能正确把6个偏旁名称与偏旁连线。

4.能辨别形近字办—为 已—己 找—我 午—牛 刀—力。 5.会根据课文内容。 6.能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

7.能简单归纳识字方法,并举出3个例字。8.能选几个词语展开想象写几句话。

第20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第二十五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五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主题为“成长的故事”这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读中悟,悟中读。让孩子读中想,想出情境来;想中读,读出感情;读中悟,悟出东西。这样层层深入,从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去思考自己为何读书,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语文课应该有诗意的流淌,更应该有思想的流动。所谓冥思,是一种沉入灵魂深处的默想。当孩子调动已有知识、情感积淀与新的问题情境碰撞时,便会产生活泼泼的“悟”来。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欲望: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齐读,个别读。问为什么这样读?(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自读思考:课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五、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2、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2、讨论:是什么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到“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3、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学生谈一谈或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七、深入探究,感悟升华:

1、再读课文对比中理解,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2、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3、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4、诵读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八、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第二十五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线索,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原因。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这是谁说的话?多大时?这是少年周恩来读书时立下的远大志向。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围绕少年周恩来所说的这句话依次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还记得吗?并且,我们还学习了其中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伯父说了一句话让周恩来百思不得其解,是哪句话?(中华不振)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呢?这和后来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有什么关系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3、4自然段)

1、默读并思考:周恩来是怎样懂得伯父说的“中华不振”这句话的含义的?把相关句子划上波浪线,并在一旁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想法。(提示:书要靠自己读懂,高年级要养成写批注的习惯,这个好习惯受用终生。)

2、读后交流。(因为在租界目睹的情景)释“欺辱”,比较欺辱与欺负的不同。同学们,联系你们课外查阅的租界地资料谈一谈,周恩来当时可能目睹到怎样的情景?(学生结合资料回答后,图片出示当时真实发生的一幕)。

3、你们说,怎么会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在中国发生?(中华不振)这触目惊心的现实让周恩来真切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你们体会到了吗?当周恩来目睹这一切,心情怎样?(沉重)从“沉重”一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导读出内心的沉重。

4、从租界地回后,周恩来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地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沉思”是什么意思?他在沉思什么?带着你的想法读这句,引导入情入境,读出沉重心情。

三、学习第三部分(

5、

6、7自然段)

1、出示图片,这就是当时的周恩来读书时的照片,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一次上课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读5--7自然段。

2、读后回答。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同学区别在哪?(其他同学是为自己、家庭而读书,周恩来是为国家振兴而读书)老师听后“为之一振”,释“为之一振”,为什么老师感到震惊?

3、你觉得周恩来这个宏伟大志是出于一时冲动说出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这是少年周恩来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响亮而坚定)指导读出响亮而坚定的语气。

4、当老师再一次追问时,周恩来又是怎样的语气回答?(释“铿锵有力”)能模仿这种声音吗?想到在租界地看到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受欺辱的情景,周恩来铿锵有力地说:——(学生接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想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四个字,字字刺痛着他年少的心,周恩来铿锵有力地说——(学生接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想到自己一定要拯救这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周恩来铿锵有力地说:——(学生接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让我听到了一位志存高远,热爱祖国的少年的心声。

5、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喝彩的近义词是什么?校长当时是怎样为周恩来叫好?指名读。理解“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这句话。校长让同学们仿效周生的什么呢?这位同样也满怀爱国之心的老校长的喝彩,对周恩来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鼓励、肯定、支持)。

6、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

四、学习第四部分(

8、9自然段)

1、周恩来在以后生活中有没有信守这个诺言,把这个诺言落实到行动上呢?

2、指名读

8、9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证明周恩来信守诺言的句子。

3、引导从学习、生活两方面概括,理解“品学兼优”“忘我”两词。

4、忘我就是忘记自我,周恩来忘记了自己的什么呢?你们知道周恩来以后是怎样忘我的工作吗?(学生结合搜集资料谈)

5、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使他能克服重重困难。展示图片,描述:品学兼优的周恩来受到全校师生的敬重,成为南开中学唯一的免费学生。之后又远赴外国留学,回国后还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领导打击日本侵略军。解放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周恩来终生奋斗的目标,为此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在他逝世时,长安街两旁站满了为他送行的人,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致哀。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中国与解放前相比,的确繁荣富强了很多,那是不是我们今天读书就可以松懈一些了呢?那今天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六、课后作业

1、小练笔:给远在天堂的周爷爷写一封信,给他描述一下今天中国的繁荣面貌,再谈谈自己读书的志向。

2、课外阅读:有关周恩来的文章。

第二十六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 愣住 意外

认真平和 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4.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

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①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②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③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④师生合作读第四自然段。

⑤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①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②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

三、

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1.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2.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1.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课下可以读一读。

2.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3.布置作业。

第二十六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解决问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再来读一读,回忆一下,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些事。

2.还记得上节课结束时你们提出的问题吗?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题为什么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学习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课文几次写到爬山虎,给你怎样的感觉?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读一读。

(1)第七自然段。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爬山虎的美丽,让人看着非常舒服。

(2)第八自然段。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①通过对比、朗读的方法感受到这一句描写的爬山虎和第一句不同。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此时爬山虎在“我”小小的心中发生了变化。

③通过补充原文了解叶老和肖复兴谈话的内容,体会叶老关爱青少年成长、平易真诚的人品。

(3)这两句都是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随着作者情感的不同,爬山虎在作者心里发生着变化,喜欢哪一句试着背一背,并抄写下来。

(4)和叶老先生的交往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①都来读读这句话,结合课文两部分内容完成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意义非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5)这件事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叶老家小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在我的眼前总是那么绿着。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①通过补充课外资料,了解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点。

②现在这句话还仅仅是指爬山虎在我眼前总是那么绿着吗?

③这句话语题目呼应,表达了肖复兴的感受,让我们再读课题。

三、受到启发,交流体会

第二十七课 乌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十七课 乌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用简短的内容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生活经验丰富

热情、活泼

有爱心

胆大心细

有主见

„„

3、同学们介绍异国风土人情。

(学生在课后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搜集到了大量资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藉此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情

1、一个外国小女孩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而对我们中国小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吗?现在,同学们自愿结组,赞同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在一组,不赞同的在一组,大家进行辩论。

(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相信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会非常爱学,更会积极地讨论。鼓励同学们读书要有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特别说明“每一种认识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脱离书中的语言,不脱离生活实际,对学生认真地读书,认真地思考有一个界定。)

2、展开辩论

(在这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更要参与到同学们的辩论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钟演讲,谈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布置实践作业

题目:《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中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第二十八课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第二十八课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d、„„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

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5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①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 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 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 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 全班交流。

⑥ 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语文园地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5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1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2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3 鼓励学生投稿。

语文园地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5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①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②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交流各自的发现。

A、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④ 扩展练习。

A、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C、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④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doc》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