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教学设计

2020-04-1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语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材分析

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李立果 电话:13708379727 2014年4月

一、课文解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三课,本课的课题是《走遍天下书为侣》,本课在假定与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收获的观点、道理。本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译者是龙芳元,全篇课文由8个自然段组成。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孤寂的旅程,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同船而行。

见多了博览群书的高论,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是本文的特点。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层层递进的假设中,一步步表明观点。文中虽没有人物对话,在作者的假设中却有着人物间充满情感色彩的问答甚至辩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书的热爱之情。第一自然段假设的提问,所罗列的事物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作者的两次回答要读得肯定、坚决,给人以毋庸置疑的感觉。“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作者设想的“你”的语言,要读出感叹与惊奇,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去。对于读书之乐、爱书之情,作者的表达很独特,要引导学生体会。除通篇都用的假设外,作者还善于运用设问、反问、列举等修辞方法,尤其是一些灵动鲜活的比喻,增强了文字的表达效果。“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走遍天下书为侣”等,将书喻为家、故地、人、朋友、伴侣这些美好亲切的事物,显得活泼而又形象,简单而又深刻。生动地传达了爱书人与书之间的关系亲密,阅读所带给人的丰硕收获和精神享受。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体会其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阅读链接”中的诗歌《神奇的书》,作者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写出书的神奇:能开阔眼界,领略人生真谛,是人类文明与精神的传递。诗歌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

二、字、词、句解析。

(一)、对字、词的解析

本课出现了4个带有音节的生字(侣、趟、诵、娱),另外有“盒、豫、零、编、某”生字,文中出现了“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二)、对词语的理解。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对句子的解析。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2、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4、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李立果 2014年4月 电话:1370837972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技能,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继续开展关于阅读活动的综合性学习,逐步提高其阅读的意识及能力。

5、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及能力,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技能,提高探究意识及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背诵并正确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4、使学生感悟到读书学习如同生活一般多姿多彩、别有一番情趣,让学生明白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益处,使学生爱上读书、会读书、乐于读书,养成乐读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意识及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1、教师揭示课题后,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继续探究学生文中的字、词、句子。

2、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采用喜欢的方法弄明白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明白作者的表达方式及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所要表达的观点及要说明的道理。

3、在学生弄明白课文的生字新词及句子的含义后,再理清文章的脉络篇章结构后,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谋篇布局的技巧及表达方法。

4、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出韵味,做到在读中进一步理解、感悟、体会,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读的意识及能力,升华其情感,做到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作者心灵相通。

5、学完课文,让学生尝试用通过学习本文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及创新实践的意识及能力,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及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去尝试写作实践活动,提高其写作技能。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式、讲授法、讨论法等

七、学习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等

八、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关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物课件、音视频课件及文字资料,本课的生字新词及学生较难理解的句子等);课外书籍3本(书籍中至少有一篇文章是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所写的书籍或整本书的所有文章都是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所写,其中2本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有关,另一本为《鲁滨孙漂流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版课外书籍。实物);方格纸若干张(一张纸上有10×10个小方格,规格为1厘米左右的小正方形,供生练习写生字词及小练笔用);课件视频音乐(钢琴音乐2份,第

一、二课时课前活动用)

学生准备:图片及音视频资料(关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物图片、视频资料及文字资料);实物图书(书籍中至少有一篇文章是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所写的书籍或整本书的所有文章都是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所写;其他的课外书籍)

九、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活动

教师播放课件视频音乐,学生在音乐环境氛围里为上课学习准备好,教师发放方格纸,一人一张。 课堂教学流程

一、师生交流,课件引新

1、师:同学们,我知道班上的许多人都喜欢学习、都喜欢看书,特别喜欢看对自己学习、生活十分有意义的儿童图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关于读书、以及怎样读书的课文,大家愿意吗?

2、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3、走遍天下书为侣》。然后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3、教师出示课件大屏幕:关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物课件。师说:大家认识大屏幕上的这个人吗?(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生谈认识),教师让学生谈一谈对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认识及了解。(先抽学生谈,视情况然后让学生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了解)

二、初识文章,师生探究

1、师:好的,很好,刚才同学们初步谈了对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认识,下面请大家进一步谈一谈你对这位外国作家的认识与了解。

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学习材料与同桌交流学习,然后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交流(进一步认识了解本文作者)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书籍(关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著写的图书)。师:我手里拿的这一本书籍就是由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所写),有机会可以去具体看一下......然后教师抽学生展示所带的书籍(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有关的图书),接着叫学生同桌交流展示、学习。

3、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4、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5、师出示大屏幕:关于本课的生字、词语,让学生读、记(“侣、趟、诵、娱”;“盒、豫、零、编、某”;“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

6、学生用笔勾画出文中较难理解或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并尝试着去理解、感悟。

7、学生在方格纸上练习写本课的生字、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8、教师抽个别写得认真,字迹工整的学生上台展示,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三、学习结束,共话心得

1、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认真,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小吧。下面,哪个同学愿意给大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呢?

2、教师让学生围绕本课学习内容畅谈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如:课余继续查找关于本课作者的资料,复习所学内容等)

四、师生话别,宣布下课

下课铃声响了,教师宣布下课,师生互道再见。

附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

侣、趟、诵、娱

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教师播放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积极、认真准备好学习用具,为上课做好一切准备。教师发放方格纸,也积极为教学做好准备。 课堂教学流程

一、师生交流,课件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本课的一些生字、新词,也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大意,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怀着探究的心理去进一步感知这位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所带给我们的非同一般的阅读之旅、心灵感悟之旅,让我们一同和这位伟大的作家共同对话,感受读书的快乐,你们愿意吗?好,请看大屏幕。(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学生有感情朗读一遍课文题目)

2、教师出示大屏幕(关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头像图片及资料等,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让学生再次深层次感悟作者,师生共同感知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作者令人心灵折服之处,与作者心灵发生碰撞。随生答师适时板书)

二、探究学习,发展思维

1、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自己的疑问,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

2、然后教师让生谈阅读后的感受、体会,说出自己懂得、明白的地方或不清楚的地方。接着,在教师的点拨、讲授之下,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探究学习,期间师巡视、指导。

3、接下来,师再次抽学生谈交流、探究学习后的理解、感悟。(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学生学习情况相机适时板书)

4、出示大屏幕(关于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比如可出示一下句子:“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5、再学生理解词句、理解文本段落的基础上,教师学生共同有感情读课文相关句子或段落(师出示大屏幕,在背景音乐中让学生放声朗读)

6、师:同学们,学到此时,你想到了与作者或与课文有关的一些什么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新的思考、感悟呢?

7、视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如此进行教学,比如,师:很好,作者在文中倡导的观点是要仔细、认真、反复的从不同角度去琢磨、推敲一本书的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去放飞心情去一丝不苟的打磨一本书的内容,你获得不同的新收获、品味道不同的新营养、获得一份与众不同的阅读书籍的快乐心情。请问:你在平日的生活或学习中,当你面对一本书时,你是这样去做的吗?你是否与本文作者有着同样的感受呢?请你谈一谈你的想法或做法,好吗?

8、视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如此进行教学,比如,师:为什么每个人面对同一本书或是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呢?你有哪些读书的好方法呢?文中作者面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时候,她有时怎样去读、怎么做的?视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出示大屏幕,指导生有感情朗读(如:课文

5、

7、8自然段的相关段落或句子)

9、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有关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书籍,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此书的相关内容。

10、学生分4人小组活动:学生自己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关于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书籍,在独立阅读后的基础上(可读一篇文章或其中的一小段内容),再在小组里交流、探究学习,教师相机巡视,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11、师:真不错,同学们读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读书的好方法,请大家试着用自己读书的好方法去读一读课前准备好的另一本课外书吧(可读一篇文章或其中的一小段内容)。教师相机出示介绍课前准备好的一本儿童喜欢的课外书《鲁滨孙漂流记》,并简要介绍。学生独立阅读后,让生谈体会、感受。

12、学生独立活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写一写与今天这节课所写内容有关的文章(读后感或围绕这篇课文续编故事;或读课外书的体会、感受等,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均可。)然后抽生展示、交流。

13、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呢?

三、总结交流,共同收获

1、让学生谈学习感受,升华认知。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利用课余休闲时间阅读好书,增长见识。

五、学习完毕,师生道别

附: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艾米莉·狄金森(又称狄更生),狄金森一生创作诗篇1789首,她所创作诗歌篇

幅短小,

狄金森的诗富于睿智,诗作富于音乐性和图象性

书名:《不是玫瑰·如花盛开》、《孤独是迷人的》

作者面对一本书:愿读一百遍,愿读到能背为止;首先...然后...回过头...并

问...最后...把书当知己、朋友、亲人、家、故地...书就像饥饿时,一片香甜美味的面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

高尔基的《童年》、《马卡尔·楚德拉》、》《沦落的人们》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火烧云》教学设计

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李立果

2014年4月

电话:1370837972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4、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描写景物的文章及作者,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意识及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使学生能在脑海里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3、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其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三、过程与方法:

1、导入新课后,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小组交流讨论及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中逐步启发自己的思维,学会文中的字词,同时体会到作者喜爱、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壮美,使学生进一步产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的意识与能力。

2、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生字、生词及句子段落的基础上,指导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技巧,通过互相交流,丰富学生的见闻,增长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五、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使学生能在脑海里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3、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描写景物的文章及作者,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意识及能力。

六、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交流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等

七、学习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交流讨论法、观察法等

八、教师准备:

课件(轻音乐视频课件、班得瑞乐队的轻音乐乐曲、关于火烧云的图片及文字视频资料、作者萧红的人物图片及文字资料、关于其他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及文字视频资料、文中字词句及段落的课件);方格纸若干张(一张纸上有10×10个小方格,规格为1厘米左右的小方格,供生小练笔用);激光笔。

九、学生准备:

关于火烧云的图片及文字视频资料、作者萧红的人物图片及文字资料、关于其他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及文字视频资料

十、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活动:

学生在欣赏轻音乐视频乐曲时,积极为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发放方格纸后,与学生交流谈话,增进情感,加深了解,活跃氛围。

一、谈话交流,课件引新

1、师: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认识一位著名女作家萧红,去品味她带给我们的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作品。

2、教师出示课件(关于作者萧红的人物图片及文字资料)

二、创新学习,增长知识

1、师:你还了解本文作者的哪些信息?指导学生认识本文作者,了解相关知识。(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关于作者萧红的人物图片及文字资料等同桌交流学习)。抽生作答,师试学习情况而适时板书。

2、学生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如:笑盈盈、镇静等)

3、教师让学生反馈对本课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抽生作答。

4、让学生带着思考、疑问齐读课文,然后抽生谈读后的新思考、新理解、新疑问,再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及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中,逐步做到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及段落的含义,感受到火烧云的神奇壮美,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及作者赞美自然美景的喜悦心情及美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5、教师出示大屏幕,在背景音乐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相关语句及段落,感悟课文语句的优美及体味大自然的瑰丽神奇与壮美。

6、视学生学习状况,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学到这里,同学们,究竟什么是火烧云,你能解释一下吗?文中给我们勾勒了几幅动态的关于火烧云的动态的画面?分别是哪几幅画面?你能具体谈一谈吗?(教师可出示文中第

4、

5、6自然段的相关语句,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视学生学习状况,师可说: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

7、教师出示更多的关于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里出现的火烧云的课件,增长学生见闻,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学习后,可让学生谈感受)

8、学生活动:让生上台展示搜集到的关于火烧云的相关资料,愉悦课堂氛围,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赞美之情,感悟自然的伟大力量与神奇。

9、师:很好,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真像是生活中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杰出的艺术大师,把天空及我们生活的世界装扮得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五彩斑斓、美不甚收。下面让我们带着一份美丽的、欣赏的心情上路吧,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翅膀吧,一起踏上这令人神往的美景之旅吧。师出示大屏幕(关于其他自然美景的课件),然后让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10、学生独立活动:在方格纸上练习写作(可写学习本文后的读后感,也可写与本文相关的自己心里关于大自然的其他美景的文字内容,文体不限)。其间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11、然后让学生上台展示交流作品。

12、师:同学们都动了脑筋的,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用自己的手与笔,给大家描绘了一副副美丽动人、摄人心魄的美景,给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道道不可言喻的丰富的精神享受大餐。学到此,你还了解到哪些作家关于写景的文张或作品?请给大家谈一谈,好吗?抽学生作答,据生回答内容视学生学习情况适时板书。

三、共同总结,升华认知

1、教师先谈话总结,然后让学生围绕本节课所学畅谈。

四、学习结束,相互道别

附:板书设计

4、火烧云

写景作品,作者萧红,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她的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 说《呼兰河传》。

火烧云:清晨太阳出来或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一片,像火烧的一 样,人们把这种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早霞和晚霞。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跪着的马、凶猛的跑着的狗、威武镇静的大狮子。

李廓《忆钱塘》、毛泽东《七绝.观潮》、杨逸畴《雅鲁藏布大峡谷》、巴金《鸟的天堂》 善于观察、发挥想象;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关注自然美景、生活 其乐无穷。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9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案例分析

万盛经开区关坝小学:李立果

2014年4月

电话:13708379727 教学流程

一、课件引新

1、教师出事大屏幕(人物图片,师介绍:巴德舒尔伯格,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中......)

二、新授

1、师: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教师谈话:写的是第几首诗?

3、师生共同探究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1)、“眼睛亮亮的”这一词是描写人物哪方面的?(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义:“腼腆”的意思是?教师出示课件(课文中的文字内容):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接着,教师让生读句子,然后师说:读后你体会到什么?

4、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巴迪最想得到父亲的赞扬?”“他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赏,做出了哪些努力?”“小巴迪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等待父亲回来的?”“哪些句子表现出小巴迪的迫不及待?”

5、教师:“找出父亲对这首诗的评价的句子?”“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把一样东西扔出去?”“什么叫不肖一顾?”接着,教师让学生读文中父亲对巴迪评价的句子。

6、教师出示课件(文中的文字内容):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师说:“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假若你是小巴迪的父亲,你面对他的诗作又会说什么?”父亲的评价:糟糕透了;母亲的评价:精彩极了。

7、师:“当小巴迪回忆往事的时候,他认识到了什么?”

三、学习结束

1、教师总结全文。

2、学生畅谈学习所得。附: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父亲的评价:糟糕透了;母亲的评价:精彩极了。

父亲(严厉的爱);母亲(慈祥和蔼的爱)

爱的表达

因人而异 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高效问题。在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学生巧妙的回答问题的情境中,教师可以逐步把学生带领到辉煌的境界,使学生尝试到解决问题的快乐与体会到获得成功的愉悦美好的心理感受。

前些时日,有幸听了一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

糕透了”》的教学示范课,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是一节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教学观摩课,此课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始终没忘以问题为主轴来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以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让学生在教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中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学生在教师所提出的各种不同层次的问题中,一步步去慢慢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为自己的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问与答的循环往复之中,一次次与教师的思维火花发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自身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所进行的及时有效的启发与点拨,为学生达到学习成功的彼岸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教学环节里,一次次体会到胜利与成功的喜悦,一次次分享着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中,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与满足,体会到课堂就是学习的乐园、是自己成长的乐土。

说到此,偶尔回首教师在这节课课堂里的提问,不免有一丝遗憾。比如:在新授课刚开始时,教师向全体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我认为,此问的提出是否太难了一点、是否过宽泛了一些、是否过大一些,因为,学生刚开始初次接触课文,对全文内容并不十分清楚、明了,对课文内容的来龙去脉并没弄明白,教师此时对全体学生就抛出这么一个问题,难免显得力不从心,让学生欲速则不达。试想:此教师你这个问题此时的提出,而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他们几十个人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也各有差异,你在新课刚开始时就面对全体学生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让一些学生感到回答这一问题有很大的难度,你抛出的这个“桃子”也许会让部分学生怎么跳都够不着吧?因为,有的学生对于课文里出现了几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件事,结果怎样等这些看似细小而必须搞明了的问题都还没有理清楚、弄明白,在此就盲目地面对学习能力差次不齐的全体学生提出这么难的问题,会让部分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一些学生有一种“云里来、雾里去”的感觉。所以,以至于有的学生不愿去思考你提出的这一问题,使一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学习任务太难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使学习活动变得有些低效,教师原本所期望的学习高效率的愿望随之化为乌有。假如,教师能在课堂中的不同时间或不同情境之下一步步分层次的向学生逐个提问,学习效果也许会好一些,比如,(1)、文中出现了 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话分别是谁对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谁对谁说的?......如果教师这样一小步、分台阶有步骤的采用分级提问的方法,也许不至于让班里的学困生坐冷板凳,也许不至于让课堂成为极少数的优等生尽情表演的地方,而忽视了大多数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的存在。

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技巧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等因素,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面对学生提问题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问题过难则现低效或无效的局面,产生欲速不达的负面结果;问题适当,课堂氛围则高涨,学生积极性易于调动,学习效率高。关注学情,关注文本,关注课堂,关注新课标内容,从而让教师的提问高效率。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因教师及学生的提问的高效而变得魅力十足,是我们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让我们为课堂中各类高效的问题喝彩吧!

推荐第2篇:语篇教学教学设计

Modle3 Unit1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

教学设计

一、任务启动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2.Review the phrases

T: Boys and girls, Let’s do some actions .I say you do .“ watch TV listen to music

sing a song write a letter .take a picture .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 ,ride a bike ,fly a kite .” Ss:Do the actions T: Ok ,We can do these actions ,what can Sam and Amy do? Now ,look and listen .(play the tape )

Chant

Sam can ride a bike.He can ride his bike .Amy can fly a kite .She can fly her kite.

Ss: ...Who can read this chant ? S1: …

T: Now let’s chant together :

Ss: ...T: Boys and girls ,Let’s have a match .Who is the winners . Boys chant Girls chant T: I think the girls are the winners ....

二、任务呈现

T: Congratulations ! Now Sam can ride his bike .Amy can fly her kite, What about robots ? what can they do? Today we will study M3 U1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 .(板书:M8U1) .Through today’s learn ,we can talk about something in future .三 、任务准备:

T: Look at the picture (带有机器人图片的课题) 1.

Can you gue :What’s the meaning of “robot ”

S1:机器人

T: Can you read this word? Ss: No l T: Read after me , robot

1

Ss: robot

T: What can robots do?”,请学生大胆发言,如:“They can walk.”“They can sing.”教师给予积极肯定。

2.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T: First .read the dialogue and find the new words..1).Does Amy often play with dolls ? 2.)Does Amy often clean the room ? 2.出示学生照片,进行问答,并引出知识点。

T:(走到一学生前问)Do you often clean the room ? (连续问两名学生) Ss:

T: look at photos.Who is he ? Ss: (指着这名同学说)He is ...T:(走到这名学生前问)What are you doing ? S :I am helping my mum .T: Do you like helping your mum? S :

T:Do you often help your mum? S :(1)、学生看课文听录音回答问题:

a.Can Daming’s robot walk?

b.Can Daming’s robot talk? 学生画出含有can的句子,教师板书。 (2)、学生再次听录音回答问题: c.Will robots do everything? d.Will robots do the housework? e.Will they help children learn? f.Will they do our homework? 小组讨论,画出含有will的句子。

(3)听录音,模仿语音,学习重点句型。 (4)再次听录音并跟读。

(5)、表演对话。 Step 4Practice

1、课件显示课文内容梗概,学生选词完成填空。Talk/robot/walk/housework/homework/will/learn Daming has got a____.It can_____.It can_____.One day robots_______do everything.They will do the______.They will help children______.They won’t do our____.

2、出示图片(课本第15页),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然后每组选代表说出答案。What will robots do? Picture1:Robots will make cakes.Picture2:Robots will help children learn.Picture3:Robots will sing songs.Picture4:Robots will write letters Picture5:Robots will take pictures.Step5Consolidation

1、利用机器人的服饰,请同学们到讲台上表演,看谁的机器人本领大(或者画出自己心中的机器人)。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未来机器人能做的事情,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复述,还可以 2

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交流。

(1)Hello,I’m a robot.I can … I will… (2)Look,this is my robot.It can… It will…

2、课件展示各国机器人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

T: Good boy ,good habbit.

推荐第3篇:提示语教学设计

《恰当运用提示语,写好对话》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课文,复习人物对话,加深认识提示语的三种不同位置。

2、借助对学生习作的分析,学会恰当运用提示语,写好对话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小摄影师》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里面的一段话:(出示幻灯片,分角色朗读)

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2、师:这段话是人物的什么描写?(板书课题:对话描写)

3、师:对话描写。无论是我们之前写过的《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还是后面即将要学写的编童话故事,许多情节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对话最能表现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性格。所以,写好对话很重要。

二、例文分析

1、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作者在写对话时使用了一些提示语。(板书:提示语)什么叫提示语?(提示文中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

2、师:提示语的位置一样吗?说说看。

小结:前、中、后,这叫变化。记住:下次在写对话时,给自己提个醒,这个人说的话提示语在前面,下一个呢?可以放在中间,再后来可以放在后面。如果只是单纯两个人对话,有时候可以省略不写。(板书:位置变化)

3、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说”后的标点也随着变化。(板书:标点正确) 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这段话读一遍,注意提示语变化,“说”后的标点也跟着变化。(男女生合作读)

4、创设情境,练习加标点

找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我们班在运动会中得第一名啦!”(幻灯片出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并加标点) ***说( )我们班在运动会中得第一名啦( )

( )太棒了( )同学们大声欢呼起来( )

三、习作分析

1、师: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来当回小老师,帮忙修改班里同学的作文吧!(幻灯片出示学生习作,自由读)

片段:

严厉的爸爸

我的爸爸个子高高的,身材瘦瘦的,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眼睛不大却很有神,还透出一丝丝严厉的目光。

爸爸对我的学习非常严,每次考试必须考90分以上。如低于90分就会罚站。有一次,我考了72分,回家的路上我腿都软了,回到家我慢慢地将试卷递到了爸爸的手里。

爸爸说:“你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我低着头,红着脸。爸爸说:“你难道没有记住我的话吗,天天光想着玩!”我说:“记住了”。爸爸又说:“去,站到墙边!头朝墙!不准掉头!自己好好地反省反省。”

2、师:哎,怎么感觉这段话缺了点什么呀?说说看。

(只说话,没写怎么说的)或(没有神态、动作)(板书:神态、动作)

3、师:对呀,这里的人物只会说话,面无表情,太单调了。你能不能展开想象,把爸爸和“我”的神态、动作表演出来呢?(同学表演,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三、词语回顾

1、师:谁来说说爸爸的表情是怎样的?“我”的呢?(生答)

(师出示)表示神态的词语:(小组开火车读) 愤怒、恼火、沮丧、悲伤、痛苦

气呼呼、怒冲冲、泪汪汪

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勃然大怒

满面怒容、垂头丧气、泪流满面

2、师:谁来说说爸爸的动作是怎样的?“我”的呢?(生答)

(师出示)表示动作的词语:(小老师带读)

站、拍、拿、指、敲、摔、躲、哭

挥动、低头、瞪眼、怒视、拍桌子、跳起来、浑身发抖

3、小结:

①加上神态、动作。写出对话是如闻其声,加上神态、动作就如见其人了。这样,整个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了。

②要使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就要避免词语贫乏、一“说”到底,人人一个腔调的毛病。

其实表示“说”的意思的词是相当多的。

如:(师出示,齐读)

叫、喊、问、答、骂、吼、责备、喊叫

四、修改习作

1、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让这位同学的习作变得更生动吧! 要求:

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冒号(:)、前引号(“)和后引号(”);

二要适当地运用“说”字的替代词;

三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2、学生写对话,教师巡回指导。

3、同组讨论,选出优秀习作。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五、总结

1、师:同学们,把这段话的结尾加上自己的感受,就符合我们的习作要求了。

2、学生谈今天上课的收获

3、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在读课外书的时候,在读作家的书的时候,一定会关注作家怎么写人物对话的,这样你们对人物的对话描写一定会更精彩!

六、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例如:《_______________的爸爸》或《_______________的妈妈》

(无私、勤劳、爱喝酒、爱唠叨、乐于助人??)

教学反思:

整节课教学过程流畅,训练有层次性。但如果能在学生写作后发挥小组合作作用,挑选小组最棒的同学展示,再让学生体会用了神态、动作的词后有什么作用则会更好。

板书设计:

写 好 对 话

位置不同

标点正确 提 示 语 “说”

神态、动作篇2:《提示语的三种用法及作用》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案

提示语的三种用法及作用

龙兴镇中心小学 刘艳荣

教学目的:

学生作文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多记叙、少描写,致使作文枯燥、乏味。通过提示语的运用,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学会提示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提示语作用的理解。

教学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利用语言描写,并且在语言描写的提示语上下功夫。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对话情境,引出提示语)。

二、新课讲授:

(一)常见的提示语的三种用法

1、提示语在前面:例: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2、提示语在后面:“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

3、提示语在中间:“什么?”她着急地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

简单总结:

前:xx说:“„„”。

中:“„„”,xx 说,“„„”。

后:“„„”,xx说。

(二)提示语的作用:

有的是动作描写、有的是神态描写、有的是心理描写,其中有些

同时又是细节描写。

三、反馈应用,体会作用:

1、“妈,渴死我了!”

2、“天冷了,你必须戴上帽子!”

(提供范例:我气喘吁吁地说。/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我有气无力地说。/我焦急地说。/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提供范例: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妈妈关切地说。/说着,妈妈用毛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妈妈把我挡在了门口。/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

四、强化训练

对话1 妈妈: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

孩子: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妈妈: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 对话2 小新:老师,我要上厕所

老师: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

小新: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在不同的作文中,针对不同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时,找到恰当的提示语可以为作文中的人物服务,可以为主题服务,让学生的作文在细节中添彩。)

五、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篇3:提示语教案

提示语 (微课教案)

【设计理念】

在情境体验中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重要性以及明确提示语的内容(表情、动作等)。通过闯关活动,提高习作兴趣与能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本节课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再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适用对象】 小学

四、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 1.知识目标:通过微课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提示语;了解提示语在不同位置强调的内容不同。

2.方法目标: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用不同标点的方法 3.能力目标:能独立、正确地给提示语标上标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用不同标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微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提示语

课件出示学习内容的图片。

二、了解“什么是提示语” 1.课件提出问题:什么是提示语? 2.课件出示图片,用例句“请看这里!——陈老师微笑着说。”引出,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提示语。

3.揭示揭示语的含义:提示语就是交待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和语气的 4.练习“考考你”:快速找出句子中的提示语。

三、掌握提示语不同位置与标点的使用

(一)提示语的位置

2、归纳提示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在前面、中间、后面(师板书)

(二)、提示语的位置和标点

1、进一步观察:找到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不同的

2、归纳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不同的规律(师板书)

练习巩固知识点:位置不同标点也不同;同一句话的提示语放在不同位置,句子意思不变

(三)、学习小结

(四)、学习提示语的特殊情况——省略提示语

五、提示语的的位置和强调的意义

1、大概了解: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强调的意义不同

2、练习巩固。

六、课堂知识小结

1、回顾所学,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知识升华:正确使用提示语可增强表达效果。

3、提出平时的要求

板书设计: 提示语

位置 在前面 在中间 在后面 . 标点 : , 。篇4:第5课教案 无提示语

第5课教案 无提示语 (3.29)

教学过程

一、成语接龙(5-8分钟 1.复习旧成语 2.学习新成语:

壮志凌云 ——云程万里——里谈巷议——议论纷纷——纷纷扬扬——扬眉吐气 3.背诵新成语

二、成长故事会(10分钟 1.ppt导入故事图片

2.教师根据图片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带入成长点)

成长点小结:吉米不仅淘气,而且想法别具一格,在众人们议论纷纷时他总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里讨论春游去哪里游玩时,伙伴们在讨论最新看的动画片时,大家都会说些什么?你又有什么好的想法?积极地参与进来吧,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意见呢!不过,如果你的想法跟其他人完全一样的话,那就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哦!

三、知识一点通(40分钟) 1.起点练习

【激】对于不同的事情吉米能有自己的见解,那你能像他一样做到这点吗?请看大屏幕,这刘禅呀,真是胆大包天,上课了还在吃鸡腿!

【问】如果你见了会说些什么呢?

【放】生说。

【收】这时很多人都在纷纷议论,那如何将这个场景写下来呢?

【练】生完成课堂练习(起点练习)

【评】老师看到大部分同学是这样写的:有的同学说.......有的同学说......还有的同学说......这样写显得比较啰嗦,怎么办呢?可以用上今天要学的“无提示语”(板书课题) 2.知识点一

(1)练习一

【激】(演)咦,我的黑板擦怎么不见了?(指向某个特服学员)喔喔头,是不是你拿了?!(后面的对话省略)

【问】在刚才的表演中,老师和喔喔头的对话有什么特点?

【放】生说。

【收】这时他们是你一言,我一语,第一句交代清楚说话双方后,后面不用提示语也知道话是谁说的,这样让语言更加简洁,情节更加紧凑。自己动手来写写吧。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1 (2)练习二

【激】看看这次谁的答案和老师最接近吧。

(ppt展示)(课堂练习知识点1练习2) 【收】这时,每一句话都是单独的一段,第三格打上前引号写人物说的话。

【练】抄写老师的范例。

【评】在运用无提示语时一定要注意格式和标点符号。

(3)练习三【激】阳光喔有一位特别厉害的妈妈,这天傍晚,妈妈在菜市场即将关门前的5分钟以飞一般的速度来到一家卖白菜的摊位前,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将3元一斤的白菜还到了5毛。 (演)

【问】这时妈妈和老板间的对话有什么特点?

【放】生说

【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1练习3 【评】同学们写得真棒,并且注意到了格式、标点。

(4)练习四

【激】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出现你一言我一语的情况,比如,跟别人问路的时候,两人打电话的时候,同学生病关切地询问?? 【问】你还知道哪些?

【放】生说。

【收】选一种把两人对话的情景写下来,要求运用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1练习4 (5)知识点小结

【收】同学们写得真不错,如果平时留意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两人对话,你一言、我一语的情景都是可以用无提示语来展现的。 3.知识点二

(1)练习一

【激】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出示ppt图片)

【放】生说

【收】同学们纷纷抢答,说出了不同的答案。把同学们的回答写出来。也可用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1 (2)练习二

【激】请看大屏幕,我们来看看,哪种写法更准确呢?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2 【评】看来同学们都能比较牢固的掌握无提示语的写法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有很多人在说话,没有必要都写下来,3到5句就够了,最后可打上省略号。

(3)练习三

【激】中国人最喜欢过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了,大年三十到了,晚上,全家围着饭桌说着吉祥的祝福的话。

【问】大家会说些什么呢?

【放】生说。

【收】一句句吉祥的话语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你也能在这时说一说你的想法,你就是个能够积极参与,勇于思考的孩子哦!在此情景下,也可以用上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3 【评】对于老师给的情景大家都能写出来,接下来就到了考验你们的时候了。

(4)练习四

【激】生活中,有哪些人多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议论某一件事呢?街道上发生了车祸很多人围观;姚明进球了,球迷在观众席上说的话?? 【放】生说。

【收】把你印象中发生过的一种人多议论纷纷的话语写下来,要求运用无提示语的格式。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4 【评】看,用上无提示语后,这个情景显得更加的真实、生动了。

(5)知识点小结

【收】通过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了在人多议论纷纷时,也可用无提示语来表现。 4.综合练习

(4)【激】这天,在喔喔头班上开展了一场小小辩论会:《老虎是放在动物园好还是在山林里好》,同桌之间展开了辩论。小明认为放在动物园里好,因为有饲养员喂食物,不愁吃不愁喝。小敏认为在山林里好,因为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奔跑。小明立刻反驳,饿了就跑不动了。小敏又反驳他,老虎在动物园待久了就像病猫,没有老虎的威风了。辩得不可开交,两人决定找老师当评判。

【问】在故事里,说话的有几个人?

【放】2个

【问】他们之间讲话有什么特点? 【放】你一句,我一句

【引】这时可以用上无提示语来表现当时的情景。

【练】课堂练习综合练习

【评】同学们完成得真不错,并且注意到了一人一段,前引号写在第三格。

四、实战指南针(5-8分钟)

家庭练习的指导

【激】同学们都知道当人喝酒喝多时就会醉,可有只风筝也醉了!怎么回事?一起来听听。(ppt展示故事)

【问】风筝醉了,是什么样的,跟爸爸喝醉酒回家是一样的吗?爸爸醉酒后的哪些举动让女孩伤心、难过?

【放】生说

【问】听了女孩的话,爸爸是如何回答的?

【放】生说

【问】风筝醉了可以换一个,可是爸爸醉了,该怎么办呢,爸爸最终有没有改掉喝酒的毛病?

【放】生说

【收】请联系上下文将故事中间的部分补充完整,注意用无提示语的方式来描写爸爸和女孩的对话。相信只要你认真思考,下次一定会在作业点将台榜上有名。

推荐第4篇:语四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在花果山水帘洞里住着一个众猴之王,群猴称之为 “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你们认识他吗?(出示孙悟空)

老师:后来他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法号悟空。他学会了哪些高强的本领呢?(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长生不老术„腾云驾雾,他降妖除怪)

老师:悟空真厉害!神通广大!那同学们在学校和生活中又学到哪些本领呢?又跟谁学的?你是怎么学成功的呢?今天悟空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学本领的快乐!一起和同学走进今天的习作课,我学会了——悟空教我们怎样写作文!(出示课件:我学会了„„)教师板书。

二.审题、指导选材 (1)明确习作要求

1、请同学们和悟空一起去看看课本P68这次的习作内容吧!。(出示习作内容。)

2、请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次作文要求写谁?要求写什么内容呢?怎么写?指名交流。(①写自己 ②写学一样本领 ③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要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三、指导习作

(一)指导编写提纲、巧布局

写学会了某种本领的文章,常见的写作顺序有:

(1)学习的时间、地点、起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怎样解决的→之后的反复练习→感受或收获

(2)不会某种本领的情景→学习的时间、地点、起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怎样解决的 之后的反复练习→掌握了本领的情景

以此类推,相信你现在知道按什么顺序来写自己的文章了。

(二)指导过程写清楚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学会了一样本领,他学会了煮蛋花。可是却忘记了先后顺序,谁来帮帮他?(出示幻灯

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 )接着用筷子把蛋清和蛋黄搅拌均匀。

( )然后往锅里倒上水,打开燃气灶,等水开后把搅拌均匀的蛋清和蛋黄倒入锅中煮熟。 ( )先拿出两个鸡蛋,把蛋打入碗中。 ( )最后把煮好的蛋花舀入碗中,加入白糖。

(1) 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些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何把它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谁来帮帮他,在括号里标上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指名回答)

(2) 师:为什么这样排呢? (因为这样顺序才清楚。) (3) 师:你能不能从句子中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4) 师:同学们真聪明!帮这位小朋友解决了难题。 (7)师总结:所以我们写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如先„„接着„„然后„„最后„„(课件)

(二)指导过程写具体(课件出示)有学洗碗的一组图片

1、照片演示:学洗碗的过程。(课件出示) 课堂小练笔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补充题目)

1、今天,我要和______一起做家务。我要自己学____________。

2、我学习__________的顺序是:我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告诉我洗碗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学会了以后,我的心里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了做家务真是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妈妈夸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点评:

(1)指学生念习作,其余同学可要注意听,哪里写得好。 (2)指名学生点评。(注意:过程是否有一定的顺序?能不能听出他是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是否写具体?抓住自己的那些方面来介绍?)

四、大家来看几篇范文(课件出示)

五、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

请同学们以“我学会了 ”为中心句写一个片断,(出示幻灯:我学会了 。 。)根据提供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展开细致的描写。老师期待着分享大家的成功,开始吧!

“语文园地四·习作”教案

白石岩小学 教师:李春艳

推荐第5篇:《口 语 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说话要讲究方式。

(二)教学布置

学生坐成一个圆圈,教师是班中的一员,和学生坐在一起,每两个人为一小组。 教学过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面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交际效果。

座位的安排,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聊天式的活跃气氛。这样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则故事。 [镜头1]

从前有一个富翁邀请所有的朋友来家做客,到了午饭的时候,大部分的朋友都来了,他见还有一部分朋友没来,着急地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已经在场的朋友很不是滋味,心想:“该来的?那我们都是不该来的?”于是其中的几个气冲冲地离开了。那位富翁看见有几个走了,便又着急地说了句:“不该走的又怎么走了呢?”剩下的几个朋友更不高兴了,心想:“不该走的,那我们就是该走的了?”于是也气冲冲地离开了。 [镜头2]

这样设计导入,适合学生心理,能激发学生兴趣。

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笔放在桌上,便接受了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美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美国派克钢笔,就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完后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他送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看这两则故事想告诉你们什么?富翁存心请朋友吃饭,为何会搞得客人不欢而散?就是因为不会说话。“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走了”说这样的话,听者不生气才怪呢!再看,周总理凭什么赢得外交胜利的?美国记者话中有话,堂堂的中国,连一支钢笔也生产不出,显然是对中国的挑衅。周总理的回答妙不可言,钢笔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利品,显而易见,美国不过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周总理就是凭他出色的外交口才,既有力地回答了美国记者,又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由此可见,提高说话能力很重要,也很必要。说话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思想表达、社会交流的效果。会说话的人做事效果好,目的容易达到,不会说话的人做事容易出漏子,目的达不到。因此,为了工作、学习、生活,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呢?选择恰当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口语训练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思想、学习密切相关,都是学生们感兴趣且乐于交谈的话题,有助于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强烈欲望。

下面就进入我们的 “我会这么说”栏目,屏幕上出现的这些话题都与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生活、思想紧密相关,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说? 活动人人参与,符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活动过程:(1)人人参与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话题互相交谈;(2)互相交谈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对于精彩的说话报以热烈的掌声;(3)学生评价;(4)评出能说会道奖,老师颁发一张贺卡,表示祝贺。 [镜头3]

小明买了一只文具盒,回家后发现太小了。于是他马上来到商店,想调换一只大一些的。接待他的还是刚才那位40多岁的女营业员,假如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和营业员说话?

请学生做评委,不是老师包办、代替,对精彩发言报以掌声,老师发贺卡,以示祝贺,这些都体现出教学理念上的更新。 [镜头4]

王华和李旗是同学,也是一对好朋友。一天,王华发现自己的钢笔坏了,怀疑是李旗在借用时弄坏的,于是对李旗不满。晚上回家时哥哥才对王华说钢笔是他不小心弄坏的。第二天,王华向李旗说了 “对不起”。如果你是李旗,该如何回答王华的话? [镜头5]

上午,晓阳听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消息,心里非常焦急,决计晚上回家看看报纸上的有关报道。回到家刚拿起报纸,妈妈就说:“晓阳快别看报纸了,还是做完作业去睡觉吧。”此时,晓阳怎么说,妈妈才会赞同他继续看下去? 多媒体逐条打出,适度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镜头6]

最近同学们对食堂拥挤和车棚拥挤狭窄等情况意见很大,如果要你就这些情况向学生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该如何说才好? [镜头7]

假如你第一次回老家探亲,先拜访了大姨妈家,大姨妈很热情地接待了你,并且非要留你吃晚饭不可,而你确实有急事,必须立即回家。此时,你怎样说才能让她高高兴兴地把你送出门呢? [镜头8]

假如你的好朋友小华在一次考试中超过了你,不甘落后的你准备跟他说些什么呢? [镜头9]

与你相处一年的班主任老师,因家庭关系将调离学校工作,班上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由你代表全班同学向班主任老师致告别辞。你会怎么说? [镜头10]

初三(1)班学生李刚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夺取了冠军,事后,《太阳石》文学社的一名小记者采访了他,小记者请他谈感想,如果你是李刚,你该怎么说? [镜头11]

兰兰和娟娟是好朋友,两人都很聪明,热情,喜欢帮助别人。但兰兰说话比较直,有时虽然也是为了帮助别人,但由于说话不注意方式,难免刺激对方的感情,让人接受不了。娟娟则比较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虽是批评,也能让人高高兴兴地听。现在我们设想这么一个情节,即班里改选的时候,兰兰落选了,而原文艺委员的娟娟则出任了新班长。兰兰想不通,一连好几天闷闷不乐。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除了自己做兰兰的工作外,还让兰兰的好朋友、现任班长娟娟去和她谈谈心。假如你是娟娟,你该和她怎么样谈?谈些什么?

训练方式标新立异,课堂借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 [镜头12]

小冬的成绩一直不错,这次中考却因帮妈妈看病而缺课较多,物理不及格。小冬很难过,没敢把实情告诉妈妈。星期六下午,小冬妈抱病来开家长会。你是小冬同桌,又是物理课代表,假若老师让你先接待她,想想看,你该说些什么?怎么说? [镜头13]

你从小受父母的宠爱,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一天,你忽然发现自己长大了,也该为父母做些家务,分担些忧愁了。但是,当你拿起脏衣服时,妈妈赶紧说:“放下吧,你怎么洗得好呢?”当你动手切菜时,妈妈又说: “算了吧,你切着手怎么办?”当你准备和爸爸一起搬煤气时,他也说:“别累着,还是我自己来!”你该怎么办呢? 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1)训练方式要灵活多样,或随情引申,或相机转化,或教师示范,或学生模拟,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活动起来。

(2)要保护和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增加他们说话的勇气,扭转他们不想说话、不肯说话或不敢说话的心理定势,从而推动口语训练的有效进行。

活动结束,最后由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与人交谈也好,提出建议也好,表明观点也好,都恰当地选择了说话的方式,在家庭里,对妈妈说话或对亲朋好友说话,当然可以直言不讳;在不很熟悉或其他场合,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就尽量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因为直言不讳有刺激性,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婉言则比较温和,既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又显得有礼貌,对方也乐意接受。在交际中说到自己,有同学还采用了谦虚的说法,把自己的突出成绩说成是 “应该做的”、“只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等等,这些都值得发扬。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说话的方式很多,同学们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加以选择, “直言不讳”很好, “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当然,说话讲究方式,不是用花言巧语伪装自己和善。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也是不足取的。

最后来 “有话大家说”,你认为今天这堂课好不好?请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让学生对课作评价,又一次体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

结束语:同学们,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信息的传递需要彼此用最恰当、最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培养说话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较强的说话能力。当然,说话能力的培养,光靠课内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众多机会加强训练,不断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以多媒体手段为主。多媒体制作讲究实效,通过声、图、文并茂的录像资料,激发学习兴趣,认识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性,展示话题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说话的欲望,达到提高口头说话能力的目的。

本节课的设计创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口语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与学生是否明确他们各自在口语课上的作用。现代教学法专家们认为,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真正的中心是学生,学生应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教师的任务在于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明确训练任务,选择训练内容,讲明训练要领,确保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有足够的机会练习。

要上好一堂口语课,课堂气氛与训练内容很重要。课桌椅如何安排,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向全班学生,每当学生要发言,就得举手、起立,面对教师回答问题,这样上课会给人以正式而严肃的感觉。说话训练应该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坐成一个圆圈,教师是班级中的一员,和学生坐在一起,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聊天式的活跃气氛,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口语训练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思想、学习紧密相关,多是学生们感兴趣且乐于交谈的话题,也有助于学生产生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

请同学做评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请学生对这堂课作出评价,对精彩发言报以掌声,老师发给学生贺卡,以示祝贺,这些都体现出了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学理念上的变革。

推荐第6篇:animals语篇教学设计

Animals 【课题说明】 教材内容说明:

这堂课的授课内容为: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语篇拓展教学百例第二十六篇 dog or hot dogs.主要内容是句型How many „ can you see? I can see „的教学。 学生情况说明:

本课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通过

一、

二、三年级将近两年半时间的英语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的单词,如monkey, elephant, tiger„。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与热情的阶段,大部分都活泼、好动、充满了好奇心,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语言技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逻辑思维活动、思维独立性虽然不强,但有所表露,能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教材分析】

PEP小学英语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本课时紧紧围绕“动物数量”这个话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体现: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总思路。贯彻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交际教学思想。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情景对话,学习如何询问别人看见的物品数量,并在实际情景中自然运用。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初步了解一般动物单词单复数形式的发音规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高听说认读各项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说认读How many „ can you see? I can see „ 难点: 动物名词单复数形式,能够滚动形容词或颜色类单词这部分旧知,用I can see„ They are „来描述在动物园zoo的所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大象和猪的头饰、学生作业纸等 学生准备:事先设计的动物图片。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Warm-up(热身) 1.Greeting 2.Let’s do

T: Touch your nose, for 3 times.(学生做动作:one, two, three)

T: shake your body, for 5 times.(学生做动作:one, two, three, four, five)

T; …

3.Let’s act

播放flash,学生一起act like animals 二.Presentation(呈现) 1.T: Wow! You are super.

Here is a forest.And 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forest.

Listen and tell me: What animals are they? 点击播放动物声音,学生猜测动物。

T: What’s this?

S: It’s a cat / a duck / a mouse / a pig / …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更多动物

T示范:I can see a duck, it’s blue and white, it’s cool. What can you see?

PPT给出语言支架:

I can see a / an … It’s blue / brown / big / fat / … 学生个别举手说一说。 2.课件呈现一只小狗

T:Wow, it’s a „

S(迫不及待地): It’s a dog.

T: Yes, and it’s a happy little dog.(用手势表示出Happy) But it’s mum is not happy.Why?

点击呈现狗妈妈以及对话框: follow me, baby.Woof, woof.播放woof, woof的声音,学生模仿。 呈现小狗的对话框“?”

T: What will the little dog say? Can you gue?

S: Woof, woof.

T: Really? Let’s listen.

播放小狗的声音:Quack, quack.(学生大笑。)

绘本继续呈现狗妈妈的话:No, baby, woof, woof.呈现小狗的对话框“?”

T: What will the little dog say, now? 学生猜测:Woof, woof? 播放小狗的声音:Mew, mew.同上,播放小狗的声音:Oink, oink.

T: Mother dog is very sad.

Mom dog: No, baby! Let’s go to the hospital.(出示医院和医生)

Doctor: Open your mouth, let me see.出示狗妈妈说的话:Doctor, doctor, what can you see? 学生听音,跟说这句话,教师将what can you see?这个句子贴在黑板上,带读几次。 呈现医生的话Doctor: I can see„ 教师让学生听小狗发出的叫声,让他们猜测医生将说的话

S1: I can see a duck / a cat / a pig 在此过程中,绘本逐步呈现了小狗嘴里出来了一只鸭子、两只猫和三只猪。教师在此过程中用:A duck? Yes, 1 duck. /

A cat? Look, how many cats can you see?

/

A pig? Look, how many pigs can you see? 来逐步渗透新句型How many „s can you see? 在三种动物呈现完毕以后,通过呈现pigs, cats, ducks等词,带出其他的动物单词复数形式,并强调单词结尾为浊辅音、清辅音、t或d时,s的不同发音。 3.Recall the stor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numbers

Animals

duck / ducks

cat / cats

pig / pigs

PPT呈现被遮蔽的绘本图片,呈现问句。

How many ducks / cats / pigs can you see? 呈现一个表格,帮助学生回答。

S1: I can see one duck.

S2: I can see two cats.

S3: I can see three pigs.在此过程中,教授How many „s can you see? 教师带读,学生一起跟读。

T: Leaders, stand up, read one by one.(每组的组长起立,读句子)

T: Good job! Now, members read to your leaders.(每组的组员将这个句子读给组长听,组长在积分表上给出评价) 4.Renews this story 呈现绘本的下一页,和医生的话:I can see„ 请学生来续编故事。

S1: I can see 2 tigers / 3 elephants / 10 … numbers

Animals

cow / cows

dog / dogs

教师适时鼓励:Great! Super! 5.出示故事的结局。 出示表格,让学生回答

三、Practice and drill操练与巩固 1.Let’s listen

以听力材料的形式将文本dogs or hot dogs的前部分播放出来,要求学生完成以下表格。 numbers

Animals

?

monkey / monkeys

?

bird / birds

?

bear / bears

4

rabbit / rabbits

教师请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校对答案.T: Leaders, check the paper of the members, and gives them the stars.(组长检查组员的作业纸,在积分表上给出评价)

2.T: Now, take out your paper, let’s read this story after the record

(学生拿出故事文本,跟随录音读文本)

在学生读出最后一部分的文本时,教师用PPT呈现两个角色——elephant和pig。 PPT呈现elephant的话:How many _____ can you see? 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说出:How many dogs can you see? (课件呈现出五只狗)

T: Look, how many dogs can you see? S: I can see five hogs.T: You are so smart!(课件在五只狗旁边打上勾)

But, what about pig’s answer, let’s listen.

呈现Pig 说的话:Mmmmm„I can see ____ _______.Yummy, yummy, yummy.学生听录音,将完整句子说出:Mmmmm„I can see five hot dogs.Yummy, yummy, yummy.T: Is it right? (用手势比出right) S: No.T: Good! That’s wrong!(课件在五只热狗的旁边打上叉)

Because the pig is sleeping.(做一个睡觉的动作) T: It’s really a funny story, let’s act it together.

(再次播放这段录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加上表情、动作) T: Now, one is the elephant, one is the pig.Pair work, please.(给学生充分时间练习,然后请学生起立表演)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inction拓展与运用 1.T: Well done.You are so smart.Look, we can see 2 zoos(课件出现两个动物园)

Listen and tell me, which is right?(播放录音,让学生选出正确的动物园)

T: Now, read your paper, and underline the 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示意学生拿出作业纸,划出关键的词或句)

T: OK, who can read them for us?

S: (读出关键词句)I can see two tiger / two pandas / they are yellow.

T: Leaders, check the paper of the members, and gives them the stars.(组长检查组员的作业纸,在积分表上给出评价)

2.PPT呈现一个闪闪发光的动物园和一根魔棒 魔棒说:Welcome to my super magic zoo!

T: Wow! It’s cool! Do you want to go and see?

S: Yes!

T: Let’s go!

(课件在轻柔的背景音乐声中播放各种水果蔬菜做成的创意动物美图)

T: Wow! It’s really a super magic zoo.And I can draw a magic animal for you, look!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苹果,一边画一边问What can you see? 学生回答:I can see three apples.教师再画了两只铅笔,一只香蕉,最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化成了一只猪。 PPT上呈现句子

I can see 3 apples, 2 pencils and 1 banana.Wow! It’s a pig.It’s fat and funny!

T: Now, show your papers of animals, and describe in your groups.(学生组内对画好的动物进行描述)

I can see __ …, ___ … and __ … Wow! It’s a / an ____.It’s …!

T: Leaders, listen to the members, and gives them the stars.(组长倾听组员的描述,在积分表上给出评价)

T: Now, it’s time for you to show your animals to whole cla.(学生上台来对动物进行描述,教师将动物贴在zoo里面。)

五、Aement评价

1.T: What a super magic zoo! And so many stars you have got.How many stars, let’s count.

(学生一起数出星星数量,教师指着胜利组说:Super! You are winners! I have many animal cookies for you!(拿出动物饼干)

(将组长的评价表拿过来:and all of you also can change your stars to cookies.)

六、Homework作业 Have to do (必做作业):

1.Act and gue。(模仿动物声音让同学猜测)

2.Act the story in groups: dogs or hot dogs.(组内合作表演故事) Choose to do (选做作业):

1.选择一种或几种你喜欢的动物,查找写下它们的英文名。

2.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查找它们的全世界目前大概的数量和生存现状。记录并与组员分享。

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复习了数字和动物名称的单词,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教师就带领学生进入本课新知的学习。

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让教学活动自然地过渡到绘本故事的阅读。 绘本教学中语言简练却又生动,反复出现动物声音培养学生的模仿和猜测推断能力。 逐步呈现的动物单词单复数,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初步了解其发音规律

对主要句型的呈现、操练、运用都在这个绘本中完成,表格形式简明扼要,给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借助表格进行阅读的技巧。

小组合作穿插于机械操练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检查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节奏,查漏补缺。

并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培养了学生动脑的能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任务性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分段呈现文本是为了降低阅读的难度;选取经典片段让学生表演,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处理教材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乐于模仿、乐于表演,即使是简单的对话也演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这个小对话中,两个角色的语气神情都非常夸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表演才能。 让学生在听的同时划出关键词,培养了学生在听的同时获取有用信息的听力技巧,学习听力策略,在此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将组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到组长处。

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精彩纷呈无限创意的图片,开拓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维,为下面的神奇动物创作打开思路。

在新句子里滚动旧知,体现了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大胆开口,有话可说。

大组评价与小组评价贯穿始终,数星星与动物饼干奖励切合本课主题。 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推荐第7篇:四语泉城教学设计

四语

泉城(语文 四年级)

[教材简解]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介绍了泉城最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多而且美。第二段(第2-5自然段)是全文重点,其中4个自然段构段方式相同,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描绘泉的特点。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多”;黑虎泉的“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作者的描绘生动而详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泉城名字的由来。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首尾两个自然段。 3.理清课文脉络。 4.理解段落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排比句。

2、理解段落结构特点。

[设计理念] 教学时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文眼,为线索,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

[设计思路] 首先,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课文读通读顺。 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归纳主要内容。

再次,抓住“天下闻名”,品读首尾两个自然段。先读最后一段,抓住“天下闻名”一词,用换词法理解“天下闻名”,用朗读体现“天下闻名”,再以“为什么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这一问题为主线,品读第一自然段,并利用图片将语言文字变为学生的直观感受,穿插句式的仿写练习。最后,背诵首尾两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的家乡镇江,它的别称是?(城市山林)。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别称呢?(学生交流,相机板书)

2.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济南——泉城(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 2. 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的生字词,你认识它们了吗?(出示第一组词语): 著名 约一亩见方 拎 悬崖

洞穴 喷吐 占 三堆白雪 (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这些四字词语,能读好吗?(出示第二组词语): 白浪翻滚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银花盛开 虎啸狮吼 秋雨潇潇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 有什么词语的意思你不明白吗?交流

三、理清课文脉络。

1.生字读准了,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带回到课文中,老师来听听大家朗读课文,这次老师还有更高的要求了。其他同学不仅要听听他们是否都读正确流利了,还要思考,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说说每段写了什么?相机板书。 3.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填空:

课文首先总写济南有( ),然后分别介绍了( )、( )、( )、( ) ,最后再总写济南的泉水( )。

4.看出课文的结构了吗?(指名说,板书:总——分——总)

四、精读

一、四自然段。

1、快速默读课文,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济南的泉水吗?

2、板书:天下闻名。你能给它换个词吗?

3、为什么说济南的泉水是“天下闻名”的呢,还有哪些词句看出济南泉水天下闻名?请从课文里找答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听、思考) 4.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1)出示“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体现泉多(板书:多),也体现泉水名气大,仿造句式说话。 (2)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 体现泉美(板书:美),体会“美”: 哪些词语写出了泉美呢?(指名说) 出示:

白浪翻滚 银花盛开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声音宏大 虎啸狮吼 声音低细 秋雨潇潇 ①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自己读读这些词语,哪个词使你脑海里浮现出画面。(自读,指名交流,师生评价)读着不同的词语,脑海浮现不同的画面,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请把你心中美好的画面用读表达出来(齐读)难怪说“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生答)③④⑤ ②让我们一起站在这天下闻名的泉边,欣赏这美好的景致(齐读“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难怪说“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生答) (3)出示“其中最著名的要数„„”

“著名”也能体现“天下闻名”,这些泉名字真美呀,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

2 读。(指名说)

5.想看看这天下闻名的泉水吗?(放课件,配乐)

6.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景色留在心间(练习背诵,指名试背,齐背)

板书设计:

泉城

总 多 美(形美 声美)

总 天下闻名

推荐第8篇:6语教学设计 藏戏

《藏戏》教学设计

南卫小学 郑义涛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旷野、布施、剧种、激流、发誓、压抑、敦厚、开山鼻祖、哄堂大笑、两面三刀”等词语。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读悟中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豫剧、浙江越剧、四川川剧等。教师准备藏戏音像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介绍藏戏。

1、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有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等等,今天来认识另外一种戏剧,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就是一种有特色的艺术。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的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一下藏戏的魅力。(板书课题,齐读)

2、默读“课前导语”,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理清思路,感知藏戏。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出示“旷野、布施、开山鼻祖”等词语,认读。

3、仔细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在书上做好标记。

4、交流初读收获,梳理。

三、自主品读,了解“形成”。

1、说起藏戏的形成,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唐东杰布(相机板书:形成)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相机板书:为民造福)

四、合作研读,感受“特色”。

1、课文浓墨重彩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边默读边思考藏戏有什么特点,做好批注后,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交流。

2、交流汇报。

藏戏有什么特色呢?(相机板书:特色)我们一起来交流。 预设:(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有说得不完整的,先小组内相互补充,小组内补充还不完整的,其他组员继续进行补充。) (1)藏戏的面具。

①说说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历经几百年仍保留到现在?

②藏戏的面具到底是如何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呢,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

③展示藏戏面具图片,出示京剧概念化脸谱。你觉得藏戏的面具与京剧的脸谱有什么异同?(相机板书:面具)

了解了藏戏的面具,我们就真切地感受了藏民的智慧和艺术天分。这也是藏戏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除此而外,藏戏还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学生继续汇报。

(2)藏戏的舞台。

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其他地方戏的舞台相比,藏戏的舞台简单到什么程度?学生汇报。藏戏的艺人们不求高档的舞台,不求华丽的服装,只要一鼓一钹,只要有观众即可。他们在面具下尽情演绎着各种故事,多么热爱艺术的一群人啊!(相机板书:舞台) (3)藏戏的演出。

①指名朗读后,问:“藏戏在演出的程序、时间、唱腔、动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②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演出)

3、藏戏的面具、舞台、演出都极具特色,那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以感受藏戏独特魅力。

五、读中悟写,内化语言。

1、《藏戏》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虽然是说明介绍,但读起来却朗朗上口,这与作者别具匠心的遣词造句密不可分,刚才在学习藏戏的形成部分我们也深有体会。那作者在介绍藏戏的特点时,又是怎样将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结合起来的呢,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体会。

2、课文一开篇的表达方法就新颖独特,大家再来自由读读开头的三个反问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把句子改成陈述句,对比一下,效果怎么样?

3、学生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预设:直接概括介绍藏戏的特点,特色更加鲜明,情感越加强烈,表现出藏戏的特色、对拥有藏戏感到自豪,为后文重点描写面具的颜色、形状作用埋下伏笔,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4、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表达之妙,齐读。

5、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师读第1段,生读第8-16段。 ⑵师读第2段,生读第

17、18段。⑶师读第3段,生读第20段。 ⑷师生一起读全文最后一段。

6、咱们这样合作读,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这样写妙在哪里?

(预设:第1段和8-16段相呼应,第2段和

17、18呼应,第3段和20段呼应。表达也有详有略,藏戏面具的特点和作用介绍得最详细,其他特色要简略些。这样写让我们对藏戏的特点印象更深刻。还有,本文也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楚„„)

7、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

小结: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从表达顺序看,以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从表达方法看,主要采用反问、排比、打比方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在介绍藏戏特色时前后呼应,详略得当。尤其本文是介绍藏戏的说明性文章,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六、小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藏戏仍旧有着无穷的魅力,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相机板书:独具魅力)

推荐第9篇:三语上册《掌声》掌声教学设计

寿县大顺镇学区管委会

掌 声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赵勇

时间:2016年9月26日

《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1个会认的字;理解生词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通过本课学习,理解本课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学会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学会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体会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1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初步感知课文,理解第1自然段内容,初步了解掌声的意义,体会人在困境时的感受,懂得去尊重和关爱别人。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1个生字,通过联系上文等方法理解“残疾”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文中人物小英在掌声前的内心感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体验掌声。

1、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至九井小学教师。今天我很高兴能为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你们作为小主人该怎么欢迎我呢?谢谢大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同学们也对前来听课的各位评委老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2、今天我来到这么大的舞台上课,其实心里特别地紧张,对于能不能顺利完成一点信心都没有。你们能给我点信心吗?(引导学生鼓掌。)再次谢谢大家!我现在感觉有点信心了!

3、看来掌声真的挺管用!我们生活中会经常听到或用到掌声。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篇和掌声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21掌声)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班、愿、述、讲、投、低、调、况、持、境 (1)看谁记得快,比赛识记生字读音。(2)抢答比赛。(3)齐读。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班里、残疾、困境、愿意、讲述、珍惜、慢吞吞、骤然、鞠躬、情况、持久、交谈、舞蹈

a自读;b指名读;c齐读 (2)出示难读的句子:

⑴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落还读什么?可以组什么词?)

⑵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小英的情况。(调还读什么?可以组什么词?)

⑶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⑷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4、再读课文,思考:谁给了谁掌声?为什么?

三、走进人物,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第一自然段,并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今天我们要认识这个新同学的名字叫小英。小英现在已经通过时光机器来到了我们班。同学们先给她安排个座位吧!你们认为把她安排在哪里合适呢?(角落)

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指名读,范读。)

3、她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呢?(学生回答) 出示: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

到她走路的样子。(指名读,范读。)

谁用“愿意”说一句话?

4、小英从小就与其他孩子不同,因为她生了一种病。这种病叫小儿麻痹症。介绍小儿麻痹症。(图片展示)得了这种病后,小英的腿就落下残疾。(相机解释落下残疾)

5、当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的时候,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

(过渡语:看到同学们在开心地交谈,开心地游戏,小英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你们替小英说说她的心里话吧!)

6、完成下列句子:同学们交谈时,我多么想参加啊,可是因为腿有残疾,只能默默地听着;同学们游戏时,我多么想参加啊,可是因为腿有残疾,只能默默地看着。

7、此时的小英心里是什么感受?(板书:孤独、不自信)

8、谁能把小英的内心感受读出来?(赛读,范读。

9、小结:小英因为腿有残疾,她感到孤独、自卑!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班 愿 述 讲 投 低 调 况 持 述 境

⑴齐读,⑵游戏:看谁记得快。(速记其中的任意生字,并说说如何记住的。)

2、书写“班、愿 讲”。

先观察这三个生字,再描红,(提示:注意每个字的结构,每部分的大小、比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临摹。(临摹这三个字

一遍。)

3、出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们指出不妥的地方。教师归纳总结。

4、再次书写。提醒不要犯以上同学的错!(互纠)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新同学——小英。小英因为腿落下残疾,所以她变得孤独、自卑。小英一直会这样吗?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得非常棒!你们也应该获得自己的掌声。

六、作业设计

1、抄写其他剩余的生字3遍。

2、在笔记本上抄写你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21 掌 声

默默地坐在一角

孤独

不愿意看到她的样子

不自信

推荐第10篇: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哈语

注明:

因哈萨克输入法未能统一的问题,我担心别处无法正常看到教案哈萨克文字内容,专门拍照发送了教案的图片模式。

注明:

因哈萨克输入法的问题,我担心别处无法正常看到教案哈萨克文字内容,专门拍照发送了教案的图片模式。

第11篇:语海畅游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

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巧妙的情景设置,让学生与小熊维尼一起在语文百花园中畅游,通过桃树开花、蜜蜂采蜜等环节让学生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时候掌握新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教师点击出示:小熊维尼)

快听听,它在说什么?(维尼: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到美丽的语文百花园游玩,你们高兴吗?)

二、新课

过渡:咱们快和维尼一起去语文百花园(板书)看看吧!

一、语海畅游

1。维尼来到了一棵桃树下,(出示桃树图片),它发现有一朵桃花很特别,我们也走过去看看,(出示汉字桃花,见下图)

浇尧晓

翘饶

(维尼:啊,原来是一朵汉字桃花呀!)

(1)大家都仔细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中间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成为一个新字;韵母相同;偏旁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这个字;都是形声字)

(2)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你们看,中间的尧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成为不同的新字,尧字在新字中是表示读音的,所加的偏旁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这样记字,就不容易混了。

你们看,这里还有两朵汉字桃花呢:

江工功

狼良浪

和刚才的那朵花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字不一样;有的花瓣没有字)那你能在这些花瓣上填上合适的字吗?就请你打开书32页看第一题,先和同桌说说再自己填写。

(3)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4)你们说得真好,维尼高兴极了,快听听,它在说什么?

(维尼:你们真棒!发现了汉字桃花的秘密,你能再做几朵这样的汉字桃花吗?)

(同学们:行!)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看清楚桃花上面的基本字是什么,想想加什么偏旁能够组成新字。第二,每组推选一名写字漂亮的同学负责填写,其余同学说。第三,哪组先写完,组长到前面来把桃花贴在黑板上。下面,就请组长来领桃花。(教师发给组长中间写有:方、青、古、分、包、巴的桃花)

(5)学生分组填写,教师巡视,并陆续将各组的桃花贴在黑板上。

(6)指名进行反馈,不同的内容可以进行补充。要求说清楚加的偏旁和新字的读音。

2。读读比比

(1)这么漂亮的桃花把谁吸引来了?(贴出蜜蜂图并板书词语)蜜蜂飞来采花蜜,维尼这会儿可高兴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因为维尼最爱吃蜂蜜了)你看这就是维尼的蜂蜜罐,里面装满了蜂蜜。(贴出图并板书词语)

(2)读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字调换了位置,成为两个不同的词语,意思也不一样)

(3)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两个字调换位置,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而且意思也不一样,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请你们打开书第32页,看第二题,这里还有好多这样的词,请你先读读,再想想每组两个词的意思,然后和同桌说说。

(4)反馈:对读体会。(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5)你还能举出几组有这样特点的词语吗?这一组写在书上,一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学生动笔,教师巡视)

(6)反馈: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及时表扬。

小结:汉语的构词多么巧妙呀,把一个词的两个字交换位置,变成另外一个词,大部分的意思不一样了,也有的意思差不多,同学们可以继续查找,我们在下节课的课前两分钟再做交流,好吗?

过渡:维尼看到大家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高兴极了,快听,它在夸你们呢!(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我们继续游玩吧!)

3。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同学们,快看,维尼带我们来到一片美丽的竹林,(出图)小笋芽们正要从图里钻出来呢,快和老师一起读读,出示: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怎样是嚷?再读读后面的这句话。

这里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叹号)

叹号在这里是为了表现出笋芽儿非常急切地想钻出地面的心情,那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一下吧!

想一想,笋芽儿会怎样嚷,这里填上什么词比较合适?

出示: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想好了吗?谁来试一试。(大声地、高声地、着急地)

听听维尼在说什么?(你们在嚷的前面加上一个词,说话的人好像就在我们眼前,读起来就更加形象具体了)

(2)下面还有几个句子,我们来练一练,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己先多读几遍说话的内容,想像一下当时的画面。然后看看在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填在书上。填完之后读读这个句子。

(3)反馈:依次出示剩余的几句话,请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三、总结

同学们,语文百花园的游园活动就要结束了,维尼还有话对我们说呢:同学们,今天我的收获可真大呀,你们呢?同学们互相商量商量,一会儿也请你对维尼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今天同学们除了掌握了新的知识,还在互相帮助、互相欣赏的同时学会了合作,老师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让我们和维尼说再见吧!

第12篇:小语一期026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上册《学弈》教学设计

曾月香 晋江内坑土垵小学

教学理念: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研读课文、探究疑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孟子,我们收集时曾学过他的一个句子“生,亦我所欲也„„”(齐背)。

2、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学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二、试读质疑。

1、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我们就来这读读课文吧。初读课文。

课文已经和我们第一次亲密接触了,说说你的初步印象(都是难的印象)

2、看来大家读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那感觉?自由读。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近也,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提问,老师不做答。

三、研读交流

1、咱们的学习就从你们的疑问开始吧,刚才有个女孩子提出来了,第一句话不明白,谁读得明白了?课件出示第一句话(亦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第一句话,结合注释理解前几个字,重点理解:者也。“也”表示语气肯定,反复诵读。

2、最后一句:“为是其智弗若与?”

刚才老师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看注释。同学们自己看注释,交流。

如果可以用自己的话,谁能把这句话说得更顺畅一些?评价:不仅可以学以致用,还可以活学活用。

有问就有答呀,“曰:非然也。”自由练习朗读这两句话。

指名同桌配合读对话,师生配合读对话,(师读问句,生读答句)师生配合直接朗读对话。

3、师:“为是其智弗若与?”是因为他们智力不同吗?究竟是为什么?能 找出文章中的句子读出来吗?自己读。“使奕秋诲二人奕„„弗若之矣。”

(1)小组合作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总结刚才用过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合作学习这段话。

(2)还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来。

生:我想说通过我们小组的交流,我们大概弄懂了这段话的意思。能大概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吗?老师来起个头,从前,有两个人„„

(3)伟大的发现“有很多之字”用的很多,数一数,有多少之字?能说之的意思吗?说一个两个都行,指导直到理解几个“之”的意思。

(4)能分别找一个成语形容他们吗?

其实你们说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文,比如“心不在焉”,出自„„如果有人问你专心致志出自那里呢?你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这句话。

4、我们轻松一下,看由文言文改称的动画。短短七十几个字,改编成了简单的故事,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

吟诵古文,想想自己是孟子,是„„

练读,配乐指名读。你们也想吟诵一番吗?想读的站起来读,自己读自己的,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能大概背下来了吗?让我们用刚学的古文给动画配音好不好?配乐诵读。

四、拓展延伸

大家感觉到了文言文学习的滋味了吗?其实原文前面还有一句:“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能自己理解一下吗?交流情况不太好,师:你们需要什么?生:注释。

出示注释,学生自学,全班一起交流。

师: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些改动,看能否懂,懂就自己给自己鼓掌,让我们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心中。来,一起读:专心致志,则得也,则大有可为也。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24 学弈

专心致志,则得也!

北师大版四年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

曾月香 晋江内坑土垵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中理解、感情朗读、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变化及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

3、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学生听写词语:蜡烛、茅屋等。

2、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才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

3、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月光曲》?

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贝多芬走进茅屋„„随便说说罢了。

1、贝多芬听到哪一句就心动了?(感情朗读)

2、刚巧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盲姑娘家境贫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盲姑娘很爱音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师小结。(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她依然热爱着生活,姑娘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并不放弃对艺术的向往,对音乐的追求。贝多芬的心被感动了。板书:感动)

(4)带着这份理解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3、贝多芬从兄妹的整段对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俩之间互相关怀与体谅等(分角色感情朗读) (2)、师小结。(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中听出了这位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十分懂事,我相信他被触动了。板书:触动) (过渡:还有哪些句子所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语段二: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贝多芬没有回答。

1、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是贝多芬? 预设问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

预设问题三: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子?

2、梳理问题。

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4、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5、师小结。(是啊,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相到,在一间茅屋里自己能遇到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激动。板书:激动)

三、入情入景,想象《月光曲》内容,欣赏音乐。

1、欣赏《月光曲》片段。语段:月亮正从„„

2、师小结:同学生,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心里究竟中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

四、作业。

第13篇: 小语四期教学设计 046

《搭石》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

三、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教师创设情境。

2、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什么是搭石?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①什么是搭石? ②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是怎样过小溪的?(理解“脱鞋绾裤”) ③从“脱鞋绾裤”体会到什么? ④学生齐读描写搭石的句子。

⑤搭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抓住关键语句,品读2-4自然段

1、默读第2-4自然段,画出表现家乡人走搭石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生自学

3、抓住重点语句交流:

◆“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指导读音、生字。

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画面的美?

③学生模仿走搭石(理解“协调有序”)

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怎样的画面?指导朗读 ⑤教师把句子分节成诗歌的形式感情朗读。(板书:和谐) ⑥老师根据板书小结。

过渡: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什么样的?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才相背而行。” 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谦让) ②齐读

过渡:如果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①指导生字读音,理解“伏”的动作。

②情境表演: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过小溪。 老人没感谢,你会生气吗?为什么? 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敬老) ④根据板书再次小结。

4、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三个画面,老师总结一行人、两个人、老人走搭石。

5、假如还有谁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怎么做?

6、小练笔:

根据老师的提示,想一想,写下来。 假如( )来走搭石,家乡人总会( 人们把这看成( )。

(四)根据板书总结,深化中心

(五)布置作业

1、寻找美

2、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板书:

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和谐 谦让 敬老

, )

《月光曲》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教学过程: 预习(课前)

1. 自学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创设氛围,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介绍作者,揭示课题

2、指导朗读课题,检查自学情况

二、初读课文,轻叩心扉,把握全文主线

1、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十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中提到几次弹奏曲子?哪一次弹奏的是月光曲?

2、那么这三次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

3、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这三次弹奏的曲子又有什么联系呢? 那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除了听到盲姑娘断断续续的琴声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三、仔细研读,体会人物,聆听心声

1、听到: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看到: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2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对话,看看我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看来不同的读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受,读到这里,我发现你们已经和贝多芬一样被茅屋里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为了满足盲姑娘的愿望这位音乐家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曲,当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时盲姑娘有什么反应?贝多芬又有怎样的表现?

5、指名学生回答: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6、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7、学生质疑。

8、师生交流,释疑。9指导朗读。

四、展开联想,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1、贝多芬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2、是的,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贝多芬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教师朗读。

3、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14篇:《朱子语类》三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原文

2、把握朱子思想

3、将这些思想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人物简介

朱熹,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对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被人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儒家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思想概述

 理气论  动静观  格物致知论  心性理欲论

三、学习卷104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数(shù)过:几次 略晓:大略通晓 厌:通“餍”,满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2、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熟读,精思,不贪多。

3、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无题

【今】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 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愚。 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亲。

四、学习卷116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芜秽(wúhuì):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

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仁:实现仁德 自家:自己 大段:仔细 学者:求学的人 以为:以„„为

2、此卷中“大路”、“小路”分别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社会的道德伦常 小路:人欲,人心的物质欲望 原因:无克己工夫

3、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学习卷119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切己:切身 说话:说教 睹:察看

剖(pōu)判:辨别,分析 喻:明白

不肖:不才,不正派

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 2此卷主要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

围绕“义利”二字展开:读书之首要目的在于分辨内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

3、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重义轻利”的观点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在市场经济今天,我们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仍须把守住心中道德的底线,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正如去年5月份的四川地震,8月份的北京奥运,9月份的三鹿奶粉,其中有很多人很多事让我们不齿,也有很多人很多事令我们感动。

六、小结 读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

附:读书一定要读到不忍放下的时候,才算是品出书中真趣。如果读书数遍,大致知道它的意思就满足了,想另外找书看,那是对这一卷书还没有弄懂它的旨趣。人心的性灵,由天理决定,使用它就更加明白事理。只要提神醒志,整天用心,就能看完很多文字,推究很多道理。(如果)只是懒散倦怠,那么精神自然是昏乱不清醒,就这样昏愦闭塞不明道理,多么可惜啊! 译文:问:“平时遇到事情时,也知道这是心之本然,那是人的欲望。等到做时,却被人的欲望吸引了去,事情做完却后悔,怎么办呢?”回答说:“这就是没有克制自己(言行私欲)的能力。这种情况,最要紧的是帮他洒扫收拾,才能拥有(克制能力)。譬如有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道应该走大路,然而小路前面有个物吸引着(我),自己不知不觉向小路走去;等到走到前面荆棘杂草丛生的地方,却又产生后悔。这就是天理人欲交战的关键。定要在遇到事情时,就把(它)克制住,不能随便放过。这必须首先明白事理,(然后)勇猛地去做。如果是(具有)上等智慧的圣人的资质,不用努力,自然心存天理(按它)去做,不会被人欲控制。如果是资质次于圣人的贤人,在遇到事情时本来不会出错,只是事先也要用不同的方式教(他)然后去做(才能做好)。如果是一般人的资质,必须仔细努力,时时刻刻照应克制(自己),才能获得(克己功夫)。曾子说:‘把实现仁当作自己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又说:‘又害怕又谨慎,好像站在悬崖边,又好像踩在薄冰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怎样避免身体损伤了,弟子们!’应该是这样用功,才能获得。”

译文:廷秀问:“现在应该读什么书?”回答说:“圣人贤人教导人,都是从自身说话,不是教人装点门面给人看,只从书本上读读就算了。自己现在就分析一个义、利问题。试自察这(个)自己,现在(读书)是要求得别人知道(自己),还是要自己为了自己(提高修养)?孔子说:‘君子明白道义,小人重视利益。’又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充实)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做样子给人看。’孟子说:‘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孟子虽然是对当时的君主说的,在读书人也是切身大事。大凡研究学问,必须分清向内向外,这就像是生死之路!现在人只要一讲话,一举手,一投足,就有一个为义为利的问题在里面。从这边讲就是为了义,从那边讲就是为了利;读书是为了提高充实自己就是步入了圣人贤人的行列,读书只是做样子给人看那就是走上了愚蠢不正派的道路。这里只在于读书人踏踏实实地去做,没得商量。如果已懂得这个道理,尽管其中有很多内容,却都好考虑了。”

第15篇:二下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 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语文园地三共安排了我的发现,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一写、展示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4.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5.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课时安排:10-----12课时

9 日月潭 两课时 10 葡萄沟 两课时 11 难忘的泼水节 两课时 12 北京亮起来了 两课时 语文园地三 三课时

9.日月潭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知识与技能: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读“环、绕、茂、隐”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点击鼠标,出现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中国地图,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指指宝

2、岛台湾的位置,师生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介绍台湾岛。

3、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4、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那见过这个字。

(玉渊潭、龙潭湖)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⑵ 看电脑,读词语:

⑶ 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① 熟字加偏旁:

② 熟字换偏旁:

③ 分析字形结构:

⑷ 理解词意: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日月潭的的特点,知道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

(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电脑,读生字。

3、邀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环绕 仙境 建筑 朦胧 清晰 隐隐约约

童话 附近倒映 茂盛 吸引 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⑴ 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⑵ 谈感受:日月潭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

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

)。那里(

),(

),周围有许多(

)。

3、抓住重点学习课文:

第二自然段:

⑴ 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⑵ 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⑶ 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⑷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一画日月潭的样子。

⑸ 展示:

三、拓展巩固

四、布置作业

相互交流关于日月潭的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葡萄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知识与技能:会认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

二、初步感知

三、自主学习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⑴ 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 识字游戏一:摘葡萄。

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⑶ 识字游戏二:找朋友。

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涂好后站起来轻轻地读几遍。再指名读一读。

⑸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⑹ 指导书写:

沟 够 密 蜜

⑺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出示地图: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

吐鲁番 在 葡萄沟 新疆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有哪些?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说话练习:

用句式“有„„有„„还有„„”。

4、指导朗读这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

二、感悟体会

1、请同学们坐稳了,老师带你们去葡萄园观光旅游了。

(播放课件)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⑴ 让学生上黑板画图理解“茂密”。

⑵ 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为什么时绿色的凉棚?

(教师可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也可用画好的简笔画理解)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

⑴ 口语交际: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对我们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⑵ “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

⑶ 我们新疆老乡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板书:热情好客)

⑶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

(带着感受读课文)

6、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

(看课件)

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7、老乡还有个问题要考考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8、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三、升华

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葡萄沟,请你们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四、指导写剩下的生字

五、实践活动

小调查:

我的家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 知识与技能:会认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回答。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

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你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4、指导朗读:

六、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读文思考

1、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2、反馈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⑵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提供句型,练习说话,发散思维。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个别读──男女同学──齐读。

三、学习最后段落,重点指导朗读

四、知识延伸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参加而显得格外难忘,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呢?

(师介绍: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等)

五、指导书写

六、课后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北京亮起来了

教材分析:

课文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以生动地语言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灯光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金碧辉煌的**,焕然一新的商业街,绚丽多姿的故宫把古老的北京城点缀得如诗如画。文章文质兼美,层次清晰,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

知识与技能: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有关反映北京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家互帮互助,提高识字能力。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点明课题

二、师生互动,识记生字

三、练习巩固

1、做游戏:

教师把生字写在小星星的背面,然后把星星贴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到前面摘,摘下后,看清生字并带领同学们读一读。而后结合生字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

这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它有哪些形近字?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个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让学生打开语文书看课后的第二题,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

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占格情况。

在书中练习描写。师走下去巡视,及时帮助那些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3、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变换角色 1、介绍的内容是:《北京亮起来了》。并进行板书。

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出示题目: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点是什么?边听边在课文中画一画(辉煌、亮丽)板书词语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词语的意思。

分配任务,深入理解: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哪些地方的夜景?(东西长安街;**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角楼,结合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看看有关的画面。)

2、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一处一处讲解。

重点围绕以下地方: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结合图片认一认华灯,川流不息说明这里的车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断,每辆汽车的车灯都亮着,灯光一闪一闪的,从高处看,就像天空中无数星星构成的银河。)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把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商店的橱窗分外明亮,绚丽多彩的广告牌,颜色各异的霓虹灯为商业街平添了一番美丽,再加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宾客,这些商业街就显得格外热闹。)

“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这些建筑物虽然古老,但是当灯光成为他们的外衣后,就别有一番风韵。)

3、联系实际,结合课外资料说说你眼中的北京的夜景?

三、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相互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3、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水彩笔、白纸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特点。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的教学,使学生认识9个字。

3、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____

火车:____

洗衣:____

服装:____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⑴ 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⑵ 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⑶ 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⑴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⑵ 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⑶ 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⑷ 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把话说完整,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别人。

2、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与人交流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语气和蔼,态度诚恳。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以一个游客的打扮进入教室,说:今天见到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同学们,心里真高兴,向大家问声好。

二、出示课题

师:温州真的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那就请你们来给我介绍一下(指屏幕齐读课题:家乡的特产)(师板书)

三、介绍特产

1、说特产:

2、展示资料夸家乡:

3、尝特产: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觉得每一样都非常好吃,都想尝一尝了,行吗?(教师尝后,谈出自己的看法)

4、夸特产:

5、动笔写作夸家乡:

五、拓展活动

师: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们给我介绍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也想把我家乡好吃的东西介绍给你们好吗?(看影片,听介绍)

六、结束语

师:我提议,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用各种方法去收集家乡的特产,更全面的去了解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2、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二、启发谈话、指导自学

自学“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三、分组合作、知识竞赛

1、必答题:

⑴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⑵ 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⑶ 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

2、抢答题:

⑴ 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吗?

⑵ 我国有哪些民族?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⑶ 请说出我国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⑷ 请说出我国省、自治区的名称。

3、风险题:

限时从地图上找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区。

四、展示图片、交流收获

五、拓展练习,开阔视野

词语接龙游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6篇:语篇教学的有效设计

语篇教学的有效设计

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步入高年级,小学英语课本的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难教、怕教成为教师们的共识:认为A部分的语篇内容长,难度大,都是先从B、C、D的单词句型着手,先扫清单词和句型的障碍,才开始A部分的课文。这样的教学顺序使学生在初学A部分时感觉比较轻松,不会有太多的单词、句型障碍。但这样的教学顺序也使学生对A部分的语篇不重视,口语能力只停留在固定句型的机械回答,而不是整个语篇。在面对一篇新的语言材料时,只要遇上新单词或不熟悉的句型就会卡住,必须要扫清所有的单词句型障碍,才能理解整个语篇,不会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语境来进行理解,信息集中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现象,很多英语老师尝试从A部分的语篇开始新单元的教学,然后再进行单词句型教学。但受应试功利的影响,很多教师的语篇教学目标不明确,重视词句的讲解,忽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大敲边鼓不进主题,没有整体性,影响了语篇教学的实效。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语篇教学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就谈谈我的粗浅之见。

一、阅读前(Pre-reading)—— 扩充背景知识,从生活走进文本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前对学生扩充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

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适应。会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布置学生自主进行语篇分析,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例如:谁?什么关系?什么话题?在哪里?什么场合?(语境)上课时从检查预习作业开始。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活用教材,梳理提炼

阅读过程中的活动是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读过程中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很多不同种的活动形式。可以说这也是一篇语篇教学的重点所在。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语篇教学是以教材为渠道,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但不能死用教材,照本宣科,把课文教死了,应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略读、寻读、精读、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排序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实效。

1、质疑——略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去和藏在文中的答案“捉迷藏”,既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提炼——寻读

Asking the way E部分,用过去式的方式叙述了一个“抓贼”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寻读任务,查找并提炼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过去式的单词:wanted, saw, stole, ran, followed, came, turned, started, stopped, got.学生先学习,再使用这些单词造句,最后根据这些单词,结合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

故事。这样,不仅解决了单词教学的问题,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该语篇的教学。

3、任务——精读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为此,阅读任务的设计必不可缺。Smith 和Elley 曾指出:“儿童只有在被给予难度与其能力和水平相当的任务时,才会学得最好。”这说明设计的任务必须要适度。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环节,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教完 A letter to a penfriend‟前言后,让学生精读对话,带着任务,完成笔友Peter 的信息采集,并顺利完成书上„Penfriend wanted‟的填空练习。精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培养其理解能力。

4、表演——活读

在精读课文后,为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可小组进行以表演加朗读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通过关键词提示复述课文或以表演来直观表现课文的内容,把课文读活,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阅读后(Post-reading)——有效延伸,内涵提升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质量的检查评估,也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或者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炼文本的情感目标,体现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的理念。

当然,小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语篇教学,但不能仅仅满足与此。课内教学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不仅能积累新语言知识,也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的经验。

第17篇:六语《青山不老松》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教科书光盘)

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 ?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

3、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齐读课题

[评:通过看图或其他资料,初步感知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感受更加直观。]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阅读,小组合作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讲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小组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三、质疑解疑学习“看法”. 1.自主学习质疑

(1)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3)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他就这样来是想自己的价值,他的价值是什么? 2.小组讨论解疑。 3.交流。

4.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

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评: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与阅读课外资料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 阅读,勾画。 ② 同桌交流。 ③ 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评: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学生在勾画、诵读、欣赏中,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了好词佳句,又在读后感受的交流中深化了认识。]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总评:设计者用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将课堂主动权合理地交还给学生,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敢于放手”的特点。与此同时,教师的点拨又引领着学生对课文内容层层深入,使学生从对“奇迹”产生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第18篇:语海畅游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

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巧妙的情景设置,让学生与小熊维尼一起在语文百花园中畅游,通过桃树开花、蜜蜂采蜜等环节让学生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时候掌握新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教师点击出示:小熊维尼)

快听听,它在说什么?(维尼: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到美丽的语文百花园游玩,你们高兴吗?)

二、新课

过渡:咱们快和维尼一起去语文百花园(板书)看看吧!

一、语海畅游

1。维尼来到了一棵桃树下,(出示桃树图片),它发现有一朵桃花很特别,我们也走过去看看,(出示汉字桃花,见下图)

浇尧晓

翘饶

(维尼:啊,原来是一朵汉字桃花呀!)

(1)大家都仔细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中间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成为一个新字;韵母相同;偏旁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这个字;都是形声字)

(2)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你们看,中间的尧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成为不同的新字,尧字在新字中是表示读音的,所加的偏旁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这样记字,就不容易混了。

你们看,这里还有两朵汉字桃花呢:

江工功

狼良浪

和刚才的那朵花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字不一样;有的花瓣没有字)那你能在这些花瓣上填上合适的字吗?就请你打开书32页看第一题,先和同桌说说再自己填写。

(3)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4)你们说得真好,维尼高兴极了,快听听,它在说什么?

(维尼:你们真棒!发现了汉字桃花的秘密,你能再做几朵这样的汉字桃花吗?)

(同学们:行!)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看清楚桃花上面的基本字是什么,想想加什么偏旁能够组成新字。第二,每组推选一名写字漂亮的同学负责填写,其余同学说。第三,哪组先写完,组长到前面来把桃花贴在黑板上。下面,就请组长来领桃花。(教师发给组长中间写有:方、青、古、分、包、巴的桃花)

(5)学生分组填写,教师巡视,并陆续将各组的桃花贴在黑板上。

(6)指名进行反馈,不同的内容可以进行补充。要求说清楚加的偏旁和新字的读音。

2。读读比比

(1)这么漂亮的桃花把谁吸引来了?(贴出蜜蜂图并板书词语)蜜蜂飞来采花蜜,维尼这会儿可高兴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因为维尼最爱吃蜂蜜了)你看这就是维尼的蜂蜜罐,里面装满了蜂蜜。(贴出图并板书词语)

(2)读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字调换了位置,成为两个不同的词语,意思也不一样)

(3)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两个字调换位置,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而且意思也不一样,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请你们打开书第32页,看第二题,这里还有好多这样的词,请你先读读,再想想每组两个词的意思,然后和同桌说说。

(4)反馈:对读体会。(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5)你还能举出几组有这样特点的词语吗?这一组写在书上,一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学生动笔,教师巡视)

(6)反馈: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及时表扬。

小结:汉语的构词多么巧妙呀,把一个词的两个字交换位置,变成另外一个词,大部分的意思不一样了,也有的意思差不多,同学们可以继续查找,我们在下节课的课前两分钟再做交流,好吗?

过渡:维尼看到大家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高兴极了,快听,它在夸你们呢!(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我们继续游玩吧!)

3。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同学们,快看,维尼带我们来到一片美丽的竹林,(出图)小笋芽们正要从图里钻出来呢,快和老师一起读读,出示: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怎样是嚷?再读读后面的这句话。

这里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叹号)

叹号在这里是为了表现出笋芽儿非常急切地想钻出地面的心情,那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一下吧!

想一想,笋芽儿会怎样嚷,这里填上什么词比较合适?

出示: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想好了吗?谁来试一试。(大声地、高声地、着急地)

听听维尼在说什么?(你们在嚷的前面加上一个词,说话的人好像就在我们眼前,读起来就更加形象具体了)

(2)下面还有几个句子,我们来练一练,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己先多读几遍说话的内容,想像一下当时的画面。然后看看在横线上可以填哪些词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填在书上。填完之后读读这个句子。

(3)反馈:依次出示剩余的几句话,请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三、总结

同学们,语文百花园的游园活动就要结束了,维尼还有话对我们说呢:同学们,今天我的收获可真大呀,你们呢?同学们互相商量商量,一会儿也请你对维尼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今天同学们除了掌握了新的知识,还在互相帮助、互相欣赏的同时学会了合作,老师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让我们和维尼说再见吧!

第19篇: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哈语

注明:

因哈萨克输入法未能统一的问题,我担心别处无法正常看到教案哈萨克文字内容,专门拍照发送了教案的图片模式。

注明:

因哈萨克输入法的问题,我担心别处无法正常看到教案哈萨克文字内容,专门拍照发送了教案的图片模式。

第20篇:六语《青山不老松》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教科书光盘)

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 ?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

3、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齐读课题

[评:通过看图或其他资料,初步感知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感受更加直观。]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阅读,小组合作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讲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小组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三、质疑解疑学习“看法”. 1.自主学习质疑

(1)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3)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他就这样来是想自己的价值,他的价值是什么? 2.小组讨论解疑。 3.交流。

4.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

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评: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与阅读课外资料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① 阅读,勾画。 ② 同桌交流。 ③ 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评: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学生在勾画、诵读、欣赏中,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了好词佳句,又在读后感受的交流中深化了认识。]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总评:设计者用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将课堂主动权合理地交还给学生,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敢于放手”的特点。与此同时,教师的点拨又引领着学生对课文内容层层深入,使学生从对“奇迹”产生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语教学设计.doc》
语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