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教学设计

2020-04-19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情景教学法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 陈颖

更新时间:2012-5-17 14:48:48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每二册)

2、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节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环境:多媒体

5、课前准备:计算机各部件图片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计算机系统得基本组成;

②、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分类;

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本节课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通过感悟计算机并不神秘,它只是在执行人们编制的各种程序。

4、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及第一课的学习,对计算机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还不太了解。本文通过情景教学法,揭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必来对计算机的有极大的兴趣。

5、教学策略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通过情景教学法,通过演示计算机各部件的图片,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认识计算机)。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总结“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计算机”,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情景教学

(1)、出示本节课教学任务

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的组成;

④、计算机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学生自主学习,如遇到问题先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法展示计算机的部件,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解答学生的疑问可以加深师生的了解,培养师生的感情。

(4)、在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3)、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大的操作基本没有。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并设计提问:“学习和生活中的计算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推荐第2篇:英语教学法 教学设计

Unit Six Teaching objects: First-year English majored Students Time allotment: 80 minutes Ⅰ.Teaching aims: By the end of the leon,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1. Can use new words and phrases to expre virtues.3. Fully understand the text and the author’s view.4. Know what the filial piety is. 5. Can show filial piety to their parents.6. Build confidence of being a person with high moral standard.Ⅱ.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Understand the author’s idea of nursing home.2. Get to know different cultures in dealing with the old people.3. Reflect the students own behavior in treating their parents.III.Teaching Contents

1.New vocabulary: deteriorate, optimist, sedentary, discard, pine away.Etc. 2.Virtues.3.Filial piety IV.Teaching aids

Blackboard, ppt, pictures,

V.Teaching procedure: Reading One “The Virtue Called Devotion” (80’) 1) Pre-reading activities: Step One: Task one (brainstorm) --- virtue: Teacher asks students what kind of behavior can be called Virtue, after students volunteered, teacher generalize it by giving definitions.

If time permitted, teacher w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tell traditional stories about different virtues.Teacher will give the prompts like pictures to help the students.

Step Two: Task two (listening) ----- Devotion: Teacher play the mp3, after the listening material of piety, teacher should ask the students questions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it.

The questions are: What i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listening material?

How do our Chinese people understand filial piety? 2)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Step One: Task three (group work) ----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after the students discu it in groups, teacher will check the answer by asking two or more of them to show the answer, then teacher make the correct one.Part one (1-4) ---- How the family came to the decision of taking care of their grandmother.Part two (5) --- How the aged are treated in different cultures.Part three (6) --- Show the author’s view about the nursing home.Part Four (7-8) --- Using a well-known story to illustrate the view explicitly and echo the title.Step Two: Text analysis

A. Task one (individual work) --- the beginning of the text is the author’s own story, teacher asks them to go over the first few paragraphs quickly and understand it. B. Task two (presentation) ---- Teacher will ask two or mor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story by their own words.C. Task three (teacher centered) --- If their understanding are not correct or are a little vague, teacher will pick out the new words or explain the difficult sentences.Difficult sentences:

a.We talked of placing her in a retirement home, but that idea was quickly discarded.→

The family members discued about sending Grandma to the nursing home, but they quickly abandoned the thought.b.Besides, the really good homes were extremely expensive, and the inexpensive ones were unappealing.→

The really good nursing home would cost a lot of money, and the equipment within the inexpensive nursing homes was not good and neither did the service.c.Mother flatly stated that Grandma would end up in a nursing home.→

Mother stated directly that Grandma will not die in the nursing home.In other words, it implies that Mother will not send Grandma to the nursing home.d.When so many others are heedlely shunn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aging parents, my mother stands out with strength.→

When so many others try their best to avoi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the aged parents, my mother just not follow them, she did a good example for us to learn.Step Three: Task four (discuion) --- By skimming paragraph 5, students will get to know the treating the aged person in different culture and different time.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author’s own idea: that is “Today’s practice of placing the aged people in a strange environment to pine away from loneline and confusion is much crueler”.

3) Post-reading Activities: Step One: Task five (retelling) --- The end of the article is a well-known story, let the students read it first and ask one or two to retell the story.Step Two: Brief review: teacher retell the text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help the students have a clear and complete idea of what is the text about.

Step Three: Reinforcement (group work): Make comments on the author’s idea, after 2 to 5 minutes, teacher invites some students to do the presentation. VI.Aignment

1.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especial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 and vocabulary exercise.2. Find more materials and try to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carrying out the Filial Piety.VII.Reflection

1. The cla was very interesting, the topics chosen for the students discuions are so close to their real life, or maybe they have seen so many things around them, so they had a lot to say in the cla.The tasks designed were appropriate for the students’ ability; besides, they had already previewed the new vocabulary, so they can freely and confidently expre themselves.

2. Because of the instructive contents of the text, teacher guided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piety to their parents.Of course, this will raise the students’ moral standard, and build correct cognition.

推荐第3篇:设计教学法

一、什么是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通过设计活动来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法,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教学过程及其理论。

杜威认为,一个设计,便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学生自己要求,自己计划,自己负责去做,并以至于成的。设计教学法有四个重要步骤:

创造情景,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行计划;评价成果。例如:领儿童参观飞机场,看各种飞机起落(创造情景),儿童见直升飞机飞行很有趣,欲制直升飞机模型(动机);经过讨论,研究确定目的,定出计划(计划);根据计划,有组织地实行计划,遇有困难则请教教师或有关专家(实行);做成了,请教师,同学等有关人员评价(评价)。

二、“思维起于疑难”--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是设计教学法的基本指导思想①疑难怎样产生,疑难产生的意义:经验产生干活动,得之于活动。疑难在活动中产生,没有活动就没有疑难;没有疑难,也就没有思维和学习。学习就是要产生疑难和解决疑难。②疑难怎样解决,解决的办法:提出科学的合理假设;小心而致密地求证。③思维起于疑难和解决疑难的过程是:让儿童从事活动,在活动中遇到疑难(创造背景,引起动机)。明确疑难之所在。提出一种或几种假设(解决疑难的方案)。将各种假设,经过分析,推演,选择一种较好的方案。

在活动中验证“假设”的效果,如果解决了疑难,那么就是对的,否则就是不对。设计教学法的过程,就是以此过程为基础的。

三、设计教学法的特点:设计教学法精神有三:有确定的行动目的;有指导前进的计划;有为实现目的,激励求知,以至于成的动力。

设计教学法的原则有三条:①归纳和演绎联合运用的原则:假设。不是空想,要以旧经验或作必要的学习之后从归纳中得出。假设既立,则又应充分利用演绎和求证。整个过程应是归纳和演绎联系运用的过程。②统觉(类化)的原则:最充分地调动原有经验,解决疑难。利用统觉是教学上最经济的办法,设计教学法强调了这个原则。③自动的原则:体现自主,自动,自决的精神。设计的单元,解决的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由于疑难的不断出现,引导儿童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总之,自动的原则,在于重视有目的的活动,在于先行后知,在于发展能力和取得活知识。

四、设计教学法分类:①建设的设计:其目的在制造和完成某种事项。②娱乐的设计:其目的在参加一种活动,以求心意的满足。③问题的设计:为把某一个问题,当作一个设计,谋求问题的完满解决。④学习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学科分类如:分科设计棗科目范围内的设计;合科设计棗数科联合进行一个设计;大单元设计棗打破各科界限,不用固定时间表,就学习需要进行设计,如“庆祝五·一”。

二、设计教学法的特点

设计教学法就是采用“设计”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方法。设计教学法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设计是有目的的活动;在设计活动中学生对于所要做的工作,有明确目的,强烈的愿望,因而他们对于学习工作,能够自动地专心致志地去从事,而不必要教师强迫他们去做。在旧式教学活动中,儿童是为了教师而读书;在设计教学法活动中,儿童是为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工作,例如为扑灭苍蝇而制造蝇拍。这种学习活动,就是一个设计。

一个设计的目的,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也可以由教师提出,由学生采纳,不过要由学生把这个设计当作自己的工作,然后他们才会专心致志地去做。

二、设计是有计划的活动:设计是一种有计划的活动;而且一个设计,要由学生自己用思想去拟订计划。一个工作,举凡所用到的材料,进行的方法和步骤,工作的分配,时间的预算等,都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妥当。在实行时,他们就依照这个计划逐步推进,有条不紊。

如果学生依照教师的说明,或依照教师预定的工作计划而从事活动,这就不算是设计活动。

三、设计是要在实际的情况中进行:一个设计活动,要和实际的情境相近似,换言之,设计要在自然的环境中去进行。例如教学生种稻,就要在田里去学习;教学生学习自治,就要组织学校市或乡公所,使教学的情境和实际的情境相近似,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打成一片。

四、设计是手脑并用的:在设计活动中,学生一方面要用手去做,一方面要用脑去想。手脑并用;因而可以获得真实的知识,养成纯熟的技能。在决定学习的工作和拟订工作的计划时,学生要动用思想;在实行工作时,一面要做,一面要运用思想;做完之后,还要运用思想去批评实行的成绩。

设计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的不同之点,就在于问题教学,是属于思考方面的,解决这种问题,只要运用思想,所得到的结果,也只是一个抽象的结论或原则。例如,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革命?这是一个思考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只要动用思想,用不着做什么实际工作;学习的结果,只是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设计教学法”是注重实际的活动,学生不仅要运用思想,而且要用手去做。例如,为庆祝儿童节而编写一张壁报,这就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要计划壁报的内容、编写的方法、需用的材料,工作的分配,然后运用具体材料,实地去做;最后还要得到一个具体的结果棗编成一张壁报。

五、设计是一个完整的作业:在设计活动中,一个学习单元,不是某一章或某一课,而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学生做了一个设计活动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经验,而不是零碎的知识。例如学生编辑一次壁报之后,就知道壁报内容应当包括哪些材料,那种材料应当怎样写法,各栏材料应当怎样排列,插图应当放在什么地方,„„以后他们对于编壁报这一件工作,就有了一次具体的经验。

有一种大单元设计活动,更不受学科界限的束缚。在一个设计活动中,可以随时用到各科教材。例如为庆祝“国庆纪念”而做一个大单元设计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排演话剧,练习合唱舞蹈,准备讲演,写标语,布置会场,打扫校内场地„„等,这样,就把国语、音乐、美术、体育、劳作、社会等科材料打成一片,组成一个整个的活动。

六、设计是自动的作业:在设计教学中,从头到尾老师学生自己的活动,要由学生自己决定目的,自己拟订计划,自己实行,自己批评,教师中处于指导地位。

三、设计教学法的种类和一般实行过程

设计教学法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依照学生的人数分类,①个别的设计:是指一个年级中各个学生各自进行一种设计活动。个别设计,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各个学生所做的设计工作是相同的。第二种个别设计,是各人所做的工作不同。②团体的设计:就是全级学生或全校学生分工合作,从事一种设计活动,完成一个有意义的实际工作。例如全级学生共同表演一幕戏剧,或是全校学生共同筹备国庆纪念节目。这种团体设计,可以培养学生集体生活习惯,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二、依照学科的范围分类:①单位设计:单科设计又称“分科设计”,就是以一种学科为范围,采用设计教学,而不牵涉其他学科。采用这一设计方法,学校组织和学级编制都不必改变,分科教学的制度也可以保留,上课时间表也不必变动,不过各科和自拟订单元活动,采用设计教学法进行学习。中、小学的美术,劳作等科,尤为适用。②合科设计:又称“分析设计”,就是联合几种有关的科目,采用设计教学法,进行学习活动。这种分析设计的办法,可以减少各科分立的弊病。例如历史、地理、常识等可以合并为一系。③大单元设计。

三、依照设计教材的性质分类:①建造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建造成功一件事物,做一件具体的工作,以养成儿童的发表和创造的能力。例如工艺品的制作,文章的创作(写一封信、编剧本、出壁报)等,都是属于建造方面的工作。②思考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一个问题,例如研究日光对于植物有什么影响,蚊虫是不是孑孓变成的等问题。③欣赏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使学生从设计活动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并获得娱乐和满足,例如表演古代人的生活,表演外国的风俗,表演戏剧,表演舞蹈,举行图书展览,都是属于欣赏的设计活动。④练习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某种技能或习惯,例如写字比赛,绘制历史年代表,绘制物产地图,为表演而练习演奏乐器等技能的练习(像跳高、赛跑的运动技能,文字的书写技能),方法的练习(像朗读的方法,默读的方法,表演的方法,调查的方法),习惯的练习(像卫生习惯、说话习惯)等,都可以采用设计的方式进行。

设计教学的一般实行过程:

一、决定目的: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学生对于所要做的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强烈的愿望,然后这种活动才算是设计活动。所以设计教学法的第一步,是使学生性实行某种设计活动的需要,然后他们才会专心致志地去实行。

二、拟定计划:目的决定后第二步就要指导学生计划进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拟订计划,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步工作。一个设计的计划工作,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做,使他们从多次思考练习中,养成计划的能力。不过教师也要相机指导,使他们所拟订进行方法切实可行。

三、实施工作:计划订好之后第三步是实行。

学生实行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监督、鼓励和协助。教师要用暗示和建议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实行。他要监督学生不停地工作,不让学生分心或浪费时间。他要时时鼓励学生以免他们遇到困难而灰心。他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示和帮助。不过他不能代学生工作。

四、评论结果:当一个设计活动圆满告成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实行的结果,予以评论。评论的工作应当由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只提示他们评论的标准,并指导他们应用这个标准去评论,因而可以养成他们自我评论的习惯。集体的设计,可以由学生共同评论。有时学生自己的评论不妥当,教师也可以加以纠正。

评论的时候应当注意下列各点①实行时是否依照预定计划?②预定的设计目的,有没有实现?③从设计活动中,学得了什么?④计划和实行方面有什么缺点?⑤下次做设计作业时应当怎样改进?教师在指导学生评论的时候,还要尽量鼓励学生和激发他们对于设计作业的兴趣,以引起他们做下次设计作业的愿望。

设计教学法注重实际,有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后学生能获得解决一个实现问题的完整经验。其主要问题是: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容易遗漏重要的教材内容,学生缺乏练习的机会,浪费时间大,需要较好的物质条件。

四、对设计教学法的评价

教育目的为生活所囿,无高远理想;“做中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失误的,爬行的,不能获得人类积累的系统科学知识,不能高速度,大教学量地进行教学;因为忽视系统科学知识,因而难以使学生全面发展,难以形成科学世界观;在学习上缺乏基本功的训练,为进一步提高造成困难;因为作业是自由分配,程度较低生的作业常为优等生所占,故发展不平衡,形成能者更能,弱者更弱。

推荐第4篇:教学设计法 所谓设计教学法

教学设计法

所谓设计教学法,就是设想/ 创建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际活动的学习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活动之时,一定要先设立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定学习计划与内容,而后运用有关的具体材料,从实际活动当中去完成解决问题。因此,整个的设计教学是包括实际的思考与各样的活动在内;一边思考,一面执行;既用脑,也用手。

设计教学法不仅活泼,而且也会有许多创意的学习活动从中产生。设计教学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有明确的目的及强烈的意愿中学习,必然能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热诚。再者,当一个设计由学生自己去思想、去拟订计划时,更可训练他们的思考。组织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一切手、脑并用的活动,对于他们精通知识与培养纯熟的思考和技能,都是有益处的;学生们由始至终获得完整的经验,更是宝贵。

设计教学法的本身除了能达到使学生由思考及活动中之一贯有意义的学习之外,还有许多特别的价值是其它的教学法中所未能提供的,譬如:

1.能引起并刺激学习的动机。

2.学习过程不易陷于呆板与沉闷。

3.能促进团队学生解决问题的分工合作与坚忍的精神。

4.能促进团队学习中各学生之间的默契与情谊。

5.能培养学生们彼此接纳、包容的美德。

6.能加添学生相互帮扶与成全的学习态度。

7.能达到学生之间共同集思广义、同心解决问题的目的。

8.能提供学生创作的机会,并满足他们求知、好奇与发表的欲望。

9.能养成学生自动、创造、思考和负责的精神。

设计教学法重在学生们的自学工夫;然而,身为教师的,除了要有丰富的设计有关知识之外,还得对各个年龄学生的发展特性有所了解,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心理;除此之外,教师也得具备指导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能力。由于设计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死板的教学过程,教师得运用灵活的思想和应变的能力去作好指导的工作。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亦需教师从旁予以不断的鼓励,以加增学生们的学习热诚和兴趣,并有助减少学生们的学习挫折到最低的程度。教师事后的评估与补充更是不可少的。

学生参与设计教学法人数的多寡并无绝对的限制,要紧的是务必使参与者人人有一份参与的工作,勿让任何人有袖手旁观的机会。 业务学习心得:

推荐第5篇:游戏教学法教学设计(推荐)

研究方案——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1.课程名称

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2.课程界定

(1)设计指导思想 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将教学进行游戏化,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跟着教师玩起来,让学生自己掌握主动性,自己想要去探索着学习,这样就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 (2)设计原则

① 需求为本原则 ② 教学设计原则 ③ 高效性原则 ④ 功能完备性 (3)平台的定位平台是游戏教学法的设计原则基础理论 3.文献综述

现代教育家吴冠杰曾说:“游戏能否搬到外语课堂上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回答是肯定的。游戏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远远早于课堂教学。学习语言通过游戏手段要比学校教育学习语言的历史早得多。

游戏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内采取了许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使他们有了更多的课余活动时间。这些时间怎么安排和使用,怎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收益呢?然而,就全国各地的情况总的来看,仍然是无序的、没有章法的、不成系统的。而游戏教学法正是填补这个空白最好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为这些知识与学生们是最贴近的,可以鼓励他们共同创造,将学生中产生的有闪光的创意进行提炼加工,成熟后再推广到学生中去。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游戏教学法能否更好的实施,主要取决于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好的课堂设计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可是我国使用游戏教学法相对较少。 4.研究价值

(1)学术价值

①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② 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③ 让课堂更有意义 (2)实践意义 a.为传统教学课堂增添乐趣 b.提供更轻松更易接受的教学法 5.研究思路及预期目标

(1)研究思路

应该全面的对游戏教学法这个教学模式进行了解,然后对教学设计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够进行自主的课堂教学设计,然后把二者结合,将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在整理知识,最好能够进行一节课的试验,由自己设计的游戏教学法,以试成效。 (2)预期目标

通过学生们进行一节课的游戏教学模式,希望学生们能够感到课堂轻松的氛围,不是一片的沉寂,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游戏教学中,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索知识,最终达到课堂轻松的结束,而且检验学生知识的时候,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6.研究方法

本项目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法,文献整理法,实践法,比较法等。 7.研究人员的分工进度和安排

(1)研究人员分工

(2)进度安排 8.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有现实研究需要。主要调研是图书馆还有网上资源等,条件充裕,还有电脑硬件软件配置,有经费支持。 9.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0.参考文献

一种游戏化教学设计模式——田兴彦 游戏化教学初探_牛玉霞

小学游戏化教学的教学设计_王静篇2:元素符号“游戏教学法”教学设计

元素符号“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贵州省册亨县坡坪中学 赵立经 552201)

一、元素符号“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符号这一课题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定义与表示方法、元素符号的书写及记忆、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三个知识点。其中重点是能使学生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名称并能准确说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因此,在对知识点进行游戏教学设计时应以“能使学生准确书写及记住元素符号和掌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为主,元素符号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为辅,力争使学生记住常见元素符号及名称,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几层含义。

二、元素符号知识点的游戏教学法设计

1、游戏教学法材料准备

(1)把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表3-4中的元素及名称)做成扑克牌(每张牌上写一种元素的名称或元素符号);做十副,以便分组使用。(以下称符号-名称扑克牌) (2)把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能错写的各种情况(两个字母都大写或都小写、第一个小写第二个大写等)做成卡片若干张。(以下称错写卡片) (3)常见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做成卡片若干张。(以下称意义卡片) 1 2 篇3: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设计

一、操练性游戏:

1、快速操练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用在课前,为了让学生快速的回忆单词、复习旧知识。

游戏一:教师出示已学过的单词图片、卡片。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快速拼读单词并说出汉语意思。就是课堂上常说的“开火车”。如:出示“apple”的图片或词卡,学生快速拼出a-p-p-l-e apple 苹果。

游戏二:用课件快速闪烁一组五个学过的单词,学生看后快速在本子上写出。然后再逐个呈现一次,对照、改正并说出汉语意思。

2、反复操练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是用在新学完一组单词后,要通过反复操练来巩固新知。

游戏三:接拼单词:看生词卡片,请学生每人说一个字母拼出一个单词,说到最后一个字母,这几名学生一起站起来把这个单词读来。

游戏四:拼读游戏:准备正面有单词、背面注有音标的卡片。教师把卡片背在后

面,快速出示。如果是正面就大声的读一遍,并用手指在课桌上写一遍;如果是背面就把这个单词拼读出来,并说出汉语意思。可以根据熟练程度逐个增加单词。

操练性游戏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反应快而准。使学生手脑并用,在快速呈现和反复操练的过程中巩固单词,避免枯燥的记忆方式。

二、激趣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是为引出新知识而设,目的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

游戏五:猜猜看。gue, whats in my hand? 这个游戏不但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而且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手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而促使其动脑、动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六:我来描述你来猜。老师用简单的英语描述一件事物,请学生来猜。这样正好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继续学习。

三、合作性游戏:这类游戏是以小组

合作交流为主体开展的。可以是展示性的,也可以是竞赛性的。

1、展示性合作游戏:以展示学习成果为目的。

游戏七:角色表演。教师可以把要掌握的重点句子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句子创设情境、揣摩人物。然后在小组内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工,合作表演。合作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此时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头饰,让表演更加有趣。

游戏八:作品展示。小组协作出一些英语小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如在教学四年级时,就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定出一张自己理想的并认为合理的英语课程表,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各种动物及其特点,根据一组熟悉的旋律分组填词配动作,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英语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竞赛性合作游戏:竞赛是学习、练习的一种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竞赛一般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也可在课结束前进行决赛,分出胜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游戏九:淘汰游戏。教师在发出指令前可以说“sam says”,则学生做此动作,指令前没有“sam says”学生则不做此动作,如教学一年级五官一单元时教师说“touch your nose”,而学生做了摸鼻子的动作,便算错了。全班分四组,反应慢或做错的同学被淘汰请回到坐位。留下的人最多的小组获胜。

游戏十:单词竞赛。每组发一张标有该组序号的白纸,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五钟内尽可能多的写出所能想到的单词,然后打乱组互评,要求把你认为对的单词标上汉语意思,一词一分,认为不对的做上标记。最后教师审评,给其它组判分无误的可为自己组赢得五分。分高者胜。这个游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孩子为了

为难其它组或是不被他人为难,学习了很多课外单词。

这种游戏需要集体配合,体现了协作精神。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拓展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用在新授之后。可以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贯穿起来,巩固复习。

游戏十一:last letter。学生1任意说出一个单词如:girl ,学生2可以接letter。学生3可以接任何一个以r 开始的单词,但是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单词。在这种游戏中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在进行活动,要么想下一个单词可以接什么,要么考虑别人说的是否重复。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游戏十二:word aociation。给一个单词,让学生说出与这个单词有关的内容。如:出示hotel这个单词。 学生会说出five-star hotel ,travel, food, equipment in the hotel, tourist, waiter, waitre, room, restaurant 等等许多的单词。这样使得篇4: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即所谓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篇5:《低年级游戏教学法分析与研究》

低年级游戏教学法分析与研究

摘 要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学科有浓厚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教学法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是一种先进的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也是教师致力的一个方向。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经过教师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游戏教学法因其独特的魅力长期存于教学活动之中。因为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会了知识,同时又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能够帮助一些学生克服羞于启齿、消极、自卑等一些不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性格弱点。游戏教学法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教师能将大部分知识融于游戏中,而且学生积极配合游戏程度较高。同时,游戏教学法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游戏教学;寓教于乐;创新精神;情感交流

目录

摘 要.............................................................i

一、引言........................................................(一) 游戏教学法概述 .........................................(二) 游戏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低年级游戏教学理论..............................................2 (一) “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 .........................2 (二) 创建游戏环境 ...............................................3

三、低年级游戏教学法的普及状况......................................4 (一) 沿海及大中型城市 ...........................................4 (二) 小城市及边远地区 ...........................................4

四、低年级游戏教学设计与创新....................................(一) 汉语游戏教学 ...........................................(二) 英语游戏教学 ...............................................5

五、低年级游戏教学的发展趋势........................................6 (一) 注重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7 附录一..............................................................8 附录二..............................................................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一、引言 (一) 游戏教学法概述

游戏教学法的定义,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在无比的兴奋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青少年必须掌握的知识。 (二)游戏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1.学生的需要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觉得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自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厌学情绪。而对象棋、麻将、扑克等等这些传统的游戏和电子游戏这样的现代游戏,是那么迷恋,可以通宵达旦,可以废寝忘食。因为孩子们需要玩,这是人的天性,也有益于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 2.学习论的提出

桑代克是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游戏是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其差别都会反映在不同文化社会的儿童游戏中。人类儿童的游戏与动物的游戏有显著的不同,人类儿童的游戏是用其自身特有的方式进行归纳的演绎。班杜拉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进行模仿,在儿童的游戏过程中,他们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学会既坚持自己的权利同时又服从游戏团体中的要求。儿童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对现实的或象征的榜样行为的模仿而获得的。

(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定义、背景、原则等多方面阐述游戏教学法。从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前国内游戏教学的普及状况,从而分析游戏教学在低年级学生课堂应用的可行性,全面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重点分析游戏教学理论基础,怎样建立游戏环境。给出了汉语和英语教学游戏设计与创新,并给出示例。结尾统计调查问卷,并分析。

推荐第6篇: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设计

一、操练性游戏:

1、快速操练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用在课前,为了让学生快速的回忆单词、复习旧知识。

游戏一:教师出示已学过的单词图片、卡片。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快速拼读单词并说出汉语意思。就是课堂上常说的“开火车”。如:出示“apple”的图片或词卡,学生快速拼出a-p-p-l-e apple 苹果。

游戏二:用课件快速闪烁一组五个学过的单词,学生看后快速在本子上写出。然后再逐个呈现一次,对照、改正并说出汉语意思。

2、反复操练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是用在新学完一组单词后,要通过反复操练来巩固新知。

游戏三:接拼单词:看生词卡片,请学生每人说一个字母拼出一个单词,说到最后一个字母,这几名学生一起站起来把这个单词读来。

游戏四:拼读游戏:准备正面有单词、背面注有音标的卡片。教师把卡片背在后面,快速出示。如果是正面就大声的读一遍,并用手指在课桌上写一遍;如果是背面就把这个单词拼读出来,并说出汉语意思。可以根据熟练程度逐个增加单词。

操练性游戏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反应快而准。使学生手脑并用,在快速呈现和反复操练的过程中巩固单词,避免枯燥的记忆方式。

二、激趣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是为引出新知识而设,目的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

游戏五:猜猜看。Gue, What\'s in my hand? 这个游戏不但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而且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手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而促使其动脑、动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六:我来描述你来猜。老师用简单的英语描述一件事物,请学生来猜。这样正好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继续学习。

三、合作性游戏:这类游戏是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体开展的。可以是展示性的,也可以是竞赛性的。

1、展示性合作游戏:以展示学习成果为目的。

游戏七:角色表演。教师可以把要掌握的重点句子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句子创设情境、揣摩人物。然后在小组内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工,合作表演。合作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此时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头饰,让表演更加有趣。

游戏八:作品展示。小组协作出一些英语小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如在教学四年级时,就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定出一张自己理想的并认为合理的英语课程表,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各种动物及其特点,根据一组熟悉的旋律分组填词配动作,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英语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竞赛性合作游戏:竞赛是学习、练习的一种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竞赛一般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也可在课结束前进行决赛,分出胜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游戏九:淘汰游戏。教师在发出指令前可以说“Sam says”,则学生做此动作,指令前没有“Sam says”学生则不做此动作,如教学一年级五官一单元时教师说“touch your nose”,而学生做了摸鼻子的动作,便算错了。全班分四组,反应慢或做错的同学被淘汰请回到坐位。留下的人最多的小组获胜。

游戏十:单词竞赛。每组发一张标有该组序号的白纸,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五钟内尽可能多的写出所能想到的单词,然后打乱组互评,要求把你认为对的单词标上汉语意思,一词一分,认为不对的做上标记。最后教师审评,给其它组判分无误的可为自己组赢得五分。分高者胜。这个游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孩子为了为难其它组或是不被他人为难,学习了很多课外单词。

这种游戏需要集体配合,体现了协作精神。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拓展性游戏:这类游戏一般用在新授之后。可以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贯穿起来,巩固复习。

游戏十一:Last Letter。学生1任意说出一个单词如:girl ,学生2可以接letter。学生3可以接任何一个以r 开始的单词,但是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单词。在这种游戏中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在进行活动,要么想下一个单词可以接什么,要么考虑别人说的是否重复。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游戏十二:Word aociation。给一个单词,让学生说出与这个单词有关的内容。如:出示Hotel这个单词。 学生会说出Five-star hotel ,travel, food, equipment in the hotel, tourist, waiter, waitre, room, restaurant 等等许多的单词。这样使得众多的相关单词在学生面前又呈现了一次。

这种游戏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已有记忆,促使学生回忆出更多的单词,达到复习的目的。

推荐第7篇:浅谈用教学法设计教学

浅谈用范例教学法设计教学

李 哲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摘要]范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授课理念,它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小学信息技术内容大部分都是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性知识,运用范例教学法可以在启发学生思维的情况下掌握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渗透些新的教学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字:范例教学法;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法

本月本门课程主要学习《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通过本章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了很多不同的授课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法、范例教学法、在课堂上,我们集中了几节课研究了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分组进行了模拟授课、讲解演示,我在的小组主要探究了范例教学法,在汇报演讲的时候我还代表小组尝试此种教学法的课堂效果。对此我也做了近深一步的探究,那么我就我探究的结果浅谈一下,浅谈一下如何用范例教学法设计在实际课堂中的教学。

一、设计范例尽量要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我们大致可以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游戏测试等形式,可以说玩游戏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就有的兴趣,我们可以把知识点溶入游戏或者测试题当中,把学生带入本节课授课内容中去,我们在选择或设计导入内容时我们应当尽量挑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新颖的;第二就是美丽大方的界面形式,人人都有爱美之心,看到美的东西就想看就想学着做出来,所以我们设计的范例要求美观,大方,最好是声色俱全,吸人眼球,清晰易懂,这样一定才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好的范例,学生在课堂上就有了自己学习的目标,学生便会有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欲望,如果教师在未授课之前能做到这些,那么这堂课注定已经成功地授完了一半。

二、设计范例教学过程要注意分解任务

一般来说,授课教师设计的范例是对本节课以及后面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学习内容的的综合,不是学生一下就能学会的,教师可以把范例中的知识点分解成很多小的任务,让学生逐个逐个知识点的去攻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只需要教会学生一个知识点,其它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模仿、研究,自己动手亲自操作,最终达到授课教师的教学目的。这也就是范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一定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为什么要那样做,学生就会知道怎样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其它分解出来的任务,按照这样做下去,教师教学效果会很明显。

三、设计的范例不能太复杂

在范例教学法这个模式里面,范例是核心,所以范例的设计自然就是最关键的,设计得好,传授知识水道渠成,设计得不好,适得其反!特别是授课教师教师在设计范例的时候不要太复杂太繁琐。理由有两个,第一,科目学习的课时有限。范例的设计并不要求如何复杂,只要能体现教学的知识点;同学们能充分掌握操作方法就可以了。第二,教学范例如果太复杂就会很不利于学生学习,教学范例复杂,教师就要用很多时间去讲解,而一堂课只有45分钟,如果教师讲的太多,不论范例设计得怎样好,那么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就会很少,学生对那些繁琐的步骤无从下手,不能清晰地掌握范例的制作思路和每个步骤的操作意图,那样学生们就会产生厌学的叛逆心理。

四、范例设计要注意平时收集好的作品

在平时有关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各项比赛中,其中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其实那些作品就可以作为一个个非常好的范例,作为教师可以随时注意收集并保存这些作品,把这些作品带入课堂,把一个个大的范例分解成小的范例,按课堂需要分模块传授给学生,演示操作给他们看。

五、结论与反思

依据上述,范例教学法在课堂中运用恰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不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并会对课堂内容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所以正确合理的设计一门课程,少不了范例教学法,利用好范例教学法,就一定要设计好这个“例”。

参考文献: [1]林丽.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与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5. [2]石岩.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7. [3]李英俊.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案例教学法及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2009.

推荐第8篇:运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春》教学案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一) 明确目标:

1、积累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

3、学习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通过欣赏美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 整体感知:

抛出问题:

1、学习生字词(在朗读过程中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注意音形意)

2、读课文思考:文中细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共几幅画面?

3、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 品读赏析: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或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重点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

第二环节:探究问题

根据第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本环节,并根据自学情况提出质疑。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

采用全班交流,或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解决第一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明确:

盼春

春草图

春花图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绘春

春风图 抒发了作者爱春、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怀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

第四环节:巩固问题

同学们,春天是令人往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钟情于春光春色,留下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惊世之作,在这一年四季中,你是喜欢哪个季节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描绘一幅你喜欢的季节图。要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推荐第9篇:有效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法

有效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杜威、克伯屈提出的以“有目的的活动”为基础,打破传统教学科目,实行大单元教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儿童自定目的、自顶步调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设计教学法包括以下具体方法:

(1)有目的的建造。让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建造一样东西,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确定目的,督促其实行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且对自己建造的成果和过程作出评价,得出明确的结论。

(2)有目的的欣赏。欣赏一种美好有趣的事物,教师应当介绍有益的和美的欣赏品,指导学生提高辩别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欣赏见解,体味欣赏感情。

(3)有目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考察事物的所以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一步一步的解决;指导他们寻找参考书和资料,学会推理和验证的方法,培养儿童的反思能力。

(4)有目的的练习,巩固知识或技能。教师要指导儿童在兴趣基础上制定练习计划,努力认真学习,鼓励他们对自己的练习作出评价,改进经验。

设计教学法的根本点在于强调让儿童从事有目的的、自我负责的行动,因此克伯屈把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专心完成某一种活动”的方法,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目标、计划、履行和判断四个步骤进行学习。

推荐第10篇:项目教学法设计

《高层建筑火灾》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

包珊娜(087083)

项目目标:

知识目标:老师课堂讲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以及高层建筑消防车道设置的相关规定。学生熟记这些规范。

能力目标:教师带领同学现场参观高层建筑周围的消防车道,强调重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能够独立完成消防车道的平面布置。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重点:

1、熟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2、根据设计需要,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知识。

3、学生能根据参观实例,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相关作品。

项目难点:

1、如何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2、作品设计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述法、感官教学法。

一、项目分析:

本节课是《高层建筑》中有关高层建筑火灾的内容。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学、想、做,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个人独立设计,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以及学习了高层建筑的基本定义等知识,对高层建筑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 计算机与投影设备。

四、设计思路

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生共同看一段有关上海“11·15”大火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全体学生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学习。

五、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展示一段火灾视频,同学之间进行适当的讨论,在教师的适当提示之下,让学生回答它主要有什么特点。

2、讲解

第一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针对建筑用地日益昂贵和紧张的实际,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日益增多,而且大部分高层建筑都位于繁华的城市中心,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将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特别是在建高层建筑本身消防设施相当不完善,缺水成了最大问题,扑救相当困难。如2009年“2.9”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在建大楼的30层楼、159米高大火;“4.19”南京市中环国际大厦的50层楼、189米高大火;2008年“2.13”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建科技业务楼的25层楼、90米高大火;2008年“11.30”上海尚凯商务大厦的20层楼大火;2007年“8.14”上海浦东陆家嘴在建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83层楼、370米高大火;2007年“11.29”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在建高楼的19层楼大火等,火灾教训十分深刻。而2011年11·1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更是导致了58人遇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第二部分: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特点

1、火势猛烈,蔓延速度快。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风力、风向对加快火灾的蔓延,迅速形成立体式火灾。

2、烟气扩散迅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科学试验表明,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每秒0.5米至3米,但是烟气沿着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井扩散的速度能达到每秒3米至5米。一座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只需30秒左右,烟气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相对集中,高温烟气和有毒气体对被困人员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

3、人员、物资疏散困难。尤其突出的是在建高层内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易造成坠落跌倒伤害;外围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在火灾中易失去承重能力易造成垮塌等,严重影响人员、物资的安全疏散。

4、登高与灭火难度大。随着高层建筑楼层数的不断刷新,火灾发生后,一旦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设备,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各类消防器材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且建筑内部情况复杂、缺乏照明,战斗展开相当困难。

第三部分:

高层建筑消防车道设置

《GB50045-2005》中规定: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

消防车道净宽不应小于4m,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净宽与净高均不小于4m。

3、实地参观

实地参观一栋符合规范标准的高层建筑,主要引导同学观察建筑周围消防车道的布置,并让同学分组讨论消防车道的布置要点。

4、设计活动

在学生初步掌握消防车道布置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环形车道设置。展示学生设计作品,调动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5、教师总结

对整体情况作出总结,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反思

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受教育者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不仅是知识能力或专业能力,还包括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中职教学的必然选择,项目教学法的功能是项目驱动,即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带动学生思考、研究;利用资源,操作实践,进行创作,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本节课通过实例的制作,将知识点融入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教学时,首先利用一段视频,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通过参观之后请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项目的选取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包含所学的内容。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回到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培养课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此进行反思:

1、引导要适度

教师带领同学参观之后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压制了学生思维,使很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由自主的模仿教师的设计,缺乏创新意识。 2、评价要到位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现在成为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为每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这方面还要注意,要发自内心的去表扬学生,要真情流露,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有很强烈的学习意识,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将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的运用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通过讨论、分组等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11篇:问题教学法教学设计《雨巷》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研究教学问题设计

《雨巷》

一、教学目标问题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效预习现代新诗,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2)、明确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

(3)、学会通过分析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编写预习学案和实践体验法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寻找意象,分析意象的特征,进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探索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多角度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情感与价值体验,感受诗歌带给人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知人论世,与诗歌中鲜活的灵魂对话,丰富心灵;观照灵魂,到历史长河中寻找精神出路,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问题设计

(一)、教学重点

1、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寻找意象,分析意象的特征,进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作者情感与价值体验,感受诗歌带给人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与诗歌中鲜活的灵魂对话,丰富心灵;观照灵魂,到历史长河中寻找精神出路,陶冶情操。

三、教学方法问题设计

1、教法:问题教学法

引导点拨法

定点探索法

2、学法:朗读体验法

合作探究

独立钻研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问题设计

课前段

(一)、问题预设 编写预习学案

(可用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梳理出自己无法明白的问题。)

(二)、问题检查与展示

1、创设情景

(1)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江南雨巷。 (2)师生共同配乐朗诵《雨巷》。

2、分小组展示预习时未解决的问题。

学生展示的问题可能有:

(1)、这首诗歌写了一个怎样的哀怨故事?

(2)、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3)、丁香姑娘美在何处? (4)、“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6)、本诗有何鲜明地艺术特色?

课中段

(三)、问题探究

1、互动解疑

问题比较零碎时,教师可同全班同学一起作选择,把学生能够分组解决的问题通过互动解疑的方式解决后交流;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作全班合作探究,并辅以教师的科学指导。同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合作探究,科学指导

(1)、这首诗歌写了一个怎样的哀怨故事? 时间:暮春 地点:雨巷

人物:丁香姑娘

我 环境:细雨迷蒙 道具:油纸伞

故事:我在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2)、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意象: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篱墙、我

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寂,凄清的氛围。

雨巷:悠长

寂寥

狭窄

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篱墙:颓圯

这个篱墙是颓圯的,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首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丁香纤小文弱、清香优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丁香是美丽,高洁和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花虽美,但易凋谢,所以丁香象征的姑娘,也很容易消失离去的。

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3

消散了„„

哀怨、凄婉 佛曰:

前世五百次回眸, 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

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我: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3)、丁香姑娘美在何处? 外表美: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气质美: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古典美:在古老的雨巷,在悠长的石板路上,丁香姑娘撑一把油纸伞,与周围古朴环境完美融合,显示出古典的情味。

(4)、“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是个怀着“希望”的,有美好理想追求的青年形象,但又是孤独、迷茫的。

我:一个孤独的游子形象,一个理想的追求者。

我,一个孤独忧愁的青年男子,在绵绵雨巷,渴望邂逅一位美丽的丁香姑 娘,从这一层面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爱情

远大理想 人生信念 美好事物(丁香姑娘象征)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本诗主旨:《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四·一二”政变后,诗人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仍然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

因梦想幻灭而产生的悲剧美。 (6)、本诗有何鲜明地艺术特色?

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3、叠词的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4、押ang韵,排比。共七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韵2-3次,一韵到底。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音节舒缓悠扬,有一种音乐美。

3、问题训练(举一反三)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 (附全诗)全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6

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四)、问题归纳 合作评价,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偶了新的熟悉。

课后段

(五)、问题检验与反思

拓展延伸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六)、问题涌现

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拓展研究

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明确:观点一: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理想的象征”,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难道不正常吗?

观点二:这位姑娘既实又虚。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根本说不出来。这时“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

第12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和特征入手,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流程,并通过案例来说明行为导向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行为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出积极意义,并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流程;教学特征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模式,“行为”意为“所作所为”,“导向”意为以“行为”作向导。在职业教育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通过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创设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过程,这个过程期望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适应工作行为。由此可见,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是吻合的。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策略。学习的成效使学习主体得以持续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重现与锻炼,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包括本专业知识能力,多项适应工作的能力、跨专业学习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集体相处的能力、负责能力等)。因此,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同样要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精心设计教学。

近几年,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等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已逐渐渗入我县职校各专业课教学中。理论匮乏、方法单

一、技术落后等问题已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中等职校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新面貌。但是,笔者在教学调研时发现,当教师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课堂时,虽然运用了张贴板、卡片和多媒体等教学媒体,也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却往往出现教学时间安排不紧凑,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较散乱,教师表现得无所适从,茫然无助的情况。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习盲目性较大,学习效率较低,在实践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教师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时,对其内涵、教学流程和基本特征缺乏全面认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仅考虑知识框架,而忽视了将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设计即设计教学材料和互动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能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各要素,体现“双主”理念,即以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形成优化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能充分地体现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价值。

一、专业课教学的行为导向教学流程

在行为导向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教学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源,又都是信息的接受器。

第二,在教学系统的信息活动中,包含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有两个子系统,一个是教师教的系统,一个是学生学的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教师教的系统处于先导、预设地位,学生学的系统处于主体、生成的地位。 第三,教的活动流程包含目标导向、学习指导、反馈互动和过程评案四方面,学的活动流程包含接受学习任务、分组职业活动、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估四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行为导向教学统一体。

“双主”理念指导下的行为导向法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行为导向教学设计的案例

行为导向教学流程是由目标导向(学习任务)、学习指导(分组职业活动)、反馈互动(成果展示)、综合评价(自我评估)等四个方面组成的,教师备课时应思考上述四方面的方案设计,使其在学习任务、分组职业活动、成果展示、自我评估的学习流程中体现出来。下面,笔者以《机械制图》中的“半剖视图画法”为教学内容,略谈行为导向课的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机件半剖视图的画法。行为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用半剖视图方法表达对称或基本对称机件。社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方法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专业目标导向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专业目标导向,即根据本次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建立这次学习任务的框架,并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之分解细化为若干个目标导向(按照难度等级细分),针对各个目标导向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各级学习任务,以逐步达到目标。因而,本次教学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与特点,将目标导向细化为两个层次的内容,并设计了两个相对应的学习任务。(见下表)

第二,学习指导和分组职业活动的设计。为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学习活动,教师的学习指导必不可少。因此,在学生进行分组职业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本次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而具体的方法由学生在职业活动中自主发现并应用掌握。本次课的学习指导内容主要是向学生说明半剖视图的形成、作半剖视图机件的剖切范围及适合用半剖视图表达的机件特点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直观教具等媒体说明上述知识点。

分组职业活动不是多个学生简单聚集起来讨论,不同于传统的集体讨论,而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由全组成员共同承担工作任务,由组内成员策划人事分工,由学生自主设计和调控工作过程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知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分组职业活动形式往往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为使小组活动不流于形式,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并挑选一名自律性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以6~8人组成小组单元,每组配置1~2个教学模型,并以学习任务书(见图1)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本次职业活动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分组职业活动,使学生实现行为能力目标。

第三,反馈互动和成果展示。反馈互动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来实现。本次学习过程中有两个任务,任务一是本次课教学的基础目标,相对较简单,任务二是基础目标的拓展,学生完成的结果可能呈现出多样性。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成果展示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巡回指导,全程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各组学生将本组结果汇总、分析后选派代表分两次进行成果展示。第一次成果展示后让学生讨论半剖视图的图形特点及让他们试谈改画半剖视图的体会;第二次成果展示后让学生试归纳画半剖左视图的步骤,教师作最后总结。通过展示,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目标,落实方法能力的培养。

第四,综合评价。传统教学采用的结果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目标是否实现,笔者认为应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两者结合,才能综合反映行为导向教学的效果。因此设计了本节课的学习评估卡(见图2)。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基本特征

第一,行为导向教学是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这一目标出发,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行为导向教学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用具的选择都要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保证全部学生学会、部分学生提高为中心进行。学生在教师所创造的某种特定环境或“情境”中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调整学习进度。行为导向教学使每个学习者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将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自己逐渐具备会学习的能力。

第二,行为导向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先理论教学后实践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依赖性较重,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创新,不利于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行为导向教学往往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从做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使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实现全面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机械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中教授“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时,确定目标导向——解决制定典型零件工艺规程的问题,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设计与填制某一轴零件的工艺卡片。学生为完成这一任务,分小组分工协作搜集资料,首先确定工艺卡片的各项内容及形式,然后确定该零件的工艺规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和教育中能产生积极意义。 职校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薄弱,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易产生厌学、学习恐惧等情绪。实践表明,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社会技能的形成、解决学生不良的学习情绪和行为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它能系统地深入学习内容,通过调整进度和强化学习来激发和保持动机(见图3)。

第四,行为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机智。

行为导向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较广,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将生产工艺经验与教材内容整合,重构原有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具备获取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具有教学机智,即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能力,对教学过程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第13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题 目]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

[摘 要]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文件(湘教基字[2001]8号),我省普通高中、大中城市初中从2001年新学年开始,必须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同时,采用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新教材。在新教材中,作者强调采取了“任务驱动”方式,而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讲,“任务驱动”方式是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将普遍采用这一教学法。本文就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什么要在信息技术教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如何设计“任务”以及采用这一教学法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 键 字]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 [作者姓名] 熊小强 [性 别] 男

[工作岗位] 雅礼(寄宿制)中学计算机教研组组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通讯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圭塘雅礼(寄宿制)中学 [邮 编] 410129 [联系电话] 13874897361 13017318092 [电子邮箱] ahxxq@163.com

ahxxq@sina.com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教学设计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快我省教育现代化步伐,从2001年新学期开始,我省已将中学计算机课程定为必修课,更名为《信息技术》,并采用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新教材。在新教材中,编者强调采取了“任务驱动”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既注重科学性,又讲求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讲,是一种新颖的教与学的方法,那么,如何深入理解“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方法,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就是我们广大中学计算机教师所要面临和思考的新问题了。下面,我根据自己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些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一些尝试,把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看法提出来,以求同行指教。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俗的说,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每一章完成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子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子任务组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

例如,因特网的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组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把一个公文发送给多个接收者、成批发送信件等子任务。

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以“知识点”构筑的知识体系,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各门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也就是以前称之为“双基”的部分。但信息技术学科情况却有所不同,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并没严格的规定性。这就使得它的知识体系较难把握。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又在飞速发展,不仅是原有技术、知识的更新,还伴随着技术门类的不断增多。

另外,信息技术课程又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更新换代很快,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更少地偏重学术化的理性知识传授,淡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更多地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课程的功能在于更多地关注学生经验性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符合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也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另外,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任务驱动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其它的可以一概先不涉及。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然,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电脑的乐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很快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教学的第一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教师在上课时,总是需要分析每课的主要任务,怎样来执行任务,这实际上就是课前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要求学生在本课上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也实际上是给学生布置任务。有时教师事先把总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一个个的目标,然后把一个个小目标细划为一个个较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实现总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知识、了解掌握、熟练应用四个层次,“知识”是指识记名词的概念;“了解”是指初步感知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是指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借助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操作,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我认为,“任务”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创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教育心理实验中发现:学生情绪高昂,则思路敏捷;情绪低落,则反应迟缓;在教学过程中,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对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任务”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象、图形、视频、声音、动画、文字、文本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让学生置生于特定的艺术化的情境中,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高二教材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中的“影像采集和播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把事先收集的一些精彩的影像或游戏演示动画播放出来,学生就会注意力集中,认为自己学了也可以去采集和播放那些视频文件,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有一种要了解这些知识的强烈欲望。

2、可操作性强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绝对不行的,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际上,让学生亲自动手上机实践,远比教师讲、教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对知识讲解后,演示操作后,一定要留一半以上时间去让学生操作练习,动手实践,这样才能更加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特别注重它的可操作性,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讲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设计“班报”等任务;讲声音的采集和处理时,给学生布置“配乐诗朗诵”的任务;讲程序设计时,让学生设计一个“成绩管理系统”的任务等等。这样让学生完成 3 任务的同时,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学生也很有成就感,提高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针对性要强

本学期我对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基本调查,其中,家庭已配置有计算机的学生达到了72%,会上网,能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查资料的学生也达到了47%,而对计算机还比较陌生的学生也达到了9%,所以,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一,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的能力、兴趣等,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及能力的不同来设计任务,让任务从简单到复杂的执行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任务,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考虑,“以兴趣为主线,以实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例如:讲“多媒体技术基础”时,不直接给学生讲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发展,而是向学生展示用计算机播放音乐、电影,随后解释播放音乐、电影用的播放器,可用WINDOWS自带的,也可用豪杰超级解霸进行播放,这样学生立刻表现出兴趣,想自己试一下;在讲POWERPOINT时,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给学生布置设计自己的个人简历或设计一套广告演示文稿等等。

4、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在设计“任务时”,应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5、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而必要的一步,学生完成任务之后,非常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肯定,产生成就感。所以,在每一节课里,都应安排5至10分钟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要当场进行表扬,并通过投影仪或机房管理系统广播给所有的学生欣赏,或让做得好的学生给其它同学讲解他(她)是如何完成这幅优秀作品的,这样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至于每一次上课他们都想尽快尽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争取让老师把他们的作品作为成功的范例展示给其它同学学习。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的技能,这一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4 当然,在任务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将“任务”设计得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要关注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乏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统筹兼顾,创设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并终生受用。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也不能按以前的老方法设计,而应设计成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案。下面我就以高二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多媒体及其应用》中的“声音的处理”一节为例,设计一个简单的教案,来谈谈如何设计“任务驱动式”教案。

[学情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受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有几年,计算机水平相对来讲较高,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习兴趣不是很大,所以在上课时首先应充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用精彩“任务”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计一个稍微有点挑战性的“任务”去让学生完成,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作能力,也可以由多个学生一起完成一个作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课名: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年级:高二年级

教学目标:学会声音的采集方法,掌握声音的处理

技能目标:掌握用录音机录制声音及用录音机对声音进行简单处理。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使用电脑过程中体味多媒体作品的艺术美。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做好的配乐诗朗诵―戴望舒的《雨巷》,八首背景音乐文件。

设计与思考:用“任务”教学,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针对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任务”。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个“配乐诗朗诵”的任务,把声音录制、声音处理、音量调节等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分析任务、讨论任务,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新、旧知识所产生的认知冲突中建构知识结构。另外,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人人都能完成“配乐诗朗诵”。而如何获取最佳效果,则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思考、设计、创新。

5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展示作品。

这是一首配乐诗朗诵——戴望舒的《雨巷》,在悠扬的轻音乐中,诗人充满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2.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师的导语:这是谁的诗?你觉得效果怎么样?你也能完成这样一首自己朗诵的配乐诗吗?

(学生反应:学生欣赏《雨巷》后,对这样一首熟悉的诗所达到的效果很有兴趣,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自己来完成这样一首配乐诗朗诵)

二、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

(点评:这个过程是教学的高潮阶段,是学生活动最热烈的时段。这里我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解决任务,讨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并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

预计学生会围绕如下三方面的问题讨论:

1.如何录音

高二的学生,大多知道如何在录音机中录制声音了。 2.如何把轻音乐混入到录音文件中

学生对这一点不太清楚,所以学生对这里也有着强烈的兴趣。 3.如何调整录音效果。

(自我点评: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空,鼓励并提示学生开启想像的翅膀,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创新。学生观察力之敏锐、探索能力之强,惟有教师下功夫去挖掘才会被发现。)

三.教师简单示范。

因为高二年级的学生知识面广,吸收能力快,所以可以快速地给学生示范一下如何调整录音的音量,如何录音,如何混入背景音乐文件,以及调整录入的人声的大小与轻音乐声音的大小使其协调等。

四.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配乐诗朗诵的任务,有八个背景音乐可供选择,让学生尽可能做出最动听的效果。

1.学生在明确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带着强烈的兴趣,很快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检查,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因为录音音量没有调节好,而导致录音效果差等,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组织交流,对完成作品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创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点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协助学生完成任务,组织好课堂秩序等都体现了教师的 6 主导作用。)

4.检验任务完成情况。

(1)作品奖励。

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完成了配乐诗朗诵的同学,口头进行表扬。

(点评:学生的成果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会很有成就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提高)

(2)欣赏优秀作品。

选出一至三个做得好的作品播放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来进行评价。

(点评:创设同学间互相学习、欣赏的氛围,树立榜样,开拓视野,刺激新的兴奋点,让学生不断激发和保持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经验介绍

让同学们选出刚才听到的最优秀的作品,让做这个作品的同学在班上进行简短的经验介绍。

(点评:学生的表示欲很强,让“任务”完成得优秀的同学做经验介绍及示范,将带动班上所有同学的学习兴趣,每位同学都想争取有这样的机会,并且,也能从学生的示范中发现操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这是老师示范所达不到的效果,所以每堂课都应有选择地安排少数同学进行示范。)

五.教师总结

针对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鼓励没完成或完成得不成功的学生下次继续完成作品,并且,可以将下堂课的精彩任务先让同学们知道,激起他们课外获取信息来完成任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及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

这堂课的实施表明,引人入胜的“任务”,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兴趣,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省开设时间不长,很多学校才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适应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实践这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3] 北大附中,李冬梅,《教材程序设计部分设计思想与教法研究》

第14篇:远程教育示范指导教学法教学设计及教案

《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 教学设计及教案

一、教学内容

电视系列片——最美乡村医生- 居马泰

二、教学对象

乡、村两级党员干部

三、教学目的

通过观看该片,进一步学习居马泰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和践行居马泰同志的崇高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要身怀爱民之心,坚守惠民之责,大办利民之事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居马泰同志在包扎墩牧区如何为群众服务,敢于吃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精神。

难点:如何结合实际,从自我做起,开展好各项工作,切实为群众服务。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六、课前准备:

提前制作教学PPT,课前做好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的检查,安排好上课人员的通知事宜,保持网络畅通。

七、教学过程:

引入导语:今天是我们远程教育学习日,按照乡、村党支部的学习要求和征求的党员意见,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在电视系列展播的《乡村最美医生- 居马泰》。

按照伊犁州远程教育示范指导法的要求,结合乡、村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在安排本次学习之前,依据“五个环节的指导”要求进行了收集需求信息,了解到全乡党员群众希望观看新疆本地优秀党员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学先进,赶超先进。 观片提示:

该专题片采用直叙的手法,以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包扎墩牧区医生居马泰的先进事迹。居马泰,男,哈萨克族,1964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 1992年7月毕业于伊宁卫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包扎墩牧区卫生院,一干就是20年;他在包扎墩的感人事迹有多少,救治过多少生命垂危的病人、孕妇,连他自己都记不起有多少例,因为在这条天堑路上,不知留下居马泰多少脚印和汗水,有多少牧民在痛苦呻吟时,有多少待产的山区妇女在死亡线上挣扎时,是他不畏艰险救死扶伤。而他认为,作为一名牧区医生这是他义不容辞要做的,这是医生的良心。他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善良、勇敢,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人生赞歌的牧区好医生。 观片要求:

学习坚守和奉献的精神,了解一个共产党员的幸福观以及一个基层干部坚守20年的心曲。希望党员们能够认真看片,仔细做好笔记,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专题片播放重点环节回顾及讲解:

(画面场景一:道路崎岖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连尸首都无法找回。所以,包扎墩也被当地的人成为“天堑之地”。居马泰在这样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脏病,不能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加之他妻子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当地卫生局领导签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

(画面场景二:居马泰的一回牧区巡诊生活) 包扎墩牧民居住十分分散,去一个牧民家也要翻好几个山才能到达,最远的牧民家也得骑两天的马才能到达。他在包扎墩的感人事迹有多少,救治过多少生命垂危的病人、孕妇,连他自己都记不起有多少例,因为在这条天堑路上,不知留下居马泰多少脚印和汗水,有多少牧民在痛苦呻吟时,有多少待产的山区妇女在死亡线上挣扎时,是他不畏艰险救死扶伤。而他认为,作为一名牧区医生这是他义不容辞要做的,这是医生的良心。他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善良、勇敢,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人生赞歌的牧区好医生。

记者跟随特克斯县包扎墩牧区牧民眼中的“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真实体验了一回牧区巡诊生活。

11月11日,星期日。天还没亮,居马泰就匆匆起床,将昨天夜里已经准备好的药箱、干粮重新检查了一遍。当记者诧异地询问居马泰为何在20多天的巡诊过程中,没有准备换洗衣物时,居马泰露出了朴实的微笑。他拍拍记者的肩膀,自豪地说:“每一个山里牧民的房子都是我的家,他们待我就像家人,你说我用得着准备衣服吗?再说,我要利用最有限的空间准备更多的药品。”

整个上午,居马泰都骑马行进在距离县城90公里的包扎墩牧区悬崖之间。这个悬崖之中,有一条牧民开凿出来的“天堑”,绝大部分路途都只能容纳一匹马或者两只羊通过,而悬崖下面就是激流。记者低头往下看去,只感觉一片眩晕。居马泰对这些道路显然十分熟悉,虽然前方不时有峭壁陡坡、急流拉桥,甚至个别路途还被滚落的巨石堵住,但这些都没有难住居马泰。

中午,吃过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后,居马泰加速前进。他告诉记者,缩短路途中的时间,也就多出了更多时间给牧区患者治病。下午到傍晚,居马泰分别赶到三户牧民家为患者治疗,并免费发放常用药品。 牧民阿尔比说,居马泰对所有包扎墩牧区牧民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哪家的老人患高血压,哪个有心脏病,哪家的孩子是什么体质等等,都装在他的脑子里。“居马泰就是我们的‘健康档案’,是我们的‘健康守护神’。”

晚上,牧民托呼塔热情地将居马泰留在自己家,并宰了一只羊,说要犒劳犒劳居马泰。晚饭过后,居马泰为大家讲起了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八大,讲起了精彩的“外面的世界”。 (画面场景三:带急病孩子回诊所难关重重) 第二天天还没亮,一户牧民听说居马泰来了,立即将自己发烧的孩子快马加鞭送到了托呼塔家。居马泰问诊之后,决定立即带这个孩子返回医疗点进行全面治疗。

居马泰负责巡医的这片区域,范围非常大,就在发现那个得病孩子的琼库什台,不同的牧民居住点也可能相距几十上百公里,高山深谷、地势复杂,交通只有靠骑马,如果远的地方,走个四五天都是常事。这次带着孩子回诊所,路上少说也得两天时间,而且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谁都不知道。

这一路上,看着在马背上颠簸的居马泰,记者的心总是沉甸甸的。既担心孩子病情恶化,又担心居马泰体力透支。为了随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居马泰坚持由他一直抱着孩子,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这个活尤其消耗体力。 走了半天,他们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因为带着孩子,水流又急,居马泰不敢冒险骑马过河。听牧民们说翻过眼前这座山,有座溜索桥过河更安全,他决定赶紧去看看。

翻过一座山,紧赶慢赶地走了20多里地,他们在三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溜索。 不过,眼前的一幕让记者的心不由地揪了起来。看上去,这根溜索就固定在河岸两边的大树上,单薄简陋,靠它真的能安全过河吗?

为了以防万一,居马泰把系在孩子身上的带子重新绑了一遍,让人欣慰的是,小家伙的状态似乎要好了点。由于常年在牧区巡诊,居马泰对溜索过河毫不陌生。

大人小孩过河以后,牧民又帮着在附近找了一段窄的河面,让马匹淌过了河。傍晚的时候,他们终于赶到了一个牧民中转站,一路上,居马泰检查了几次,发现孩子的状态不错,没有再次发烧。居马泰告诉大家,今晚就在这个中转站住宿,明天他们将要翻越的雪山,海拔4200多米,为了不出问题,他要早做准备。

居马泰说,这次要爬的雪山,当地人称为“冰大坂”,有些路段特别险峻,下山都是连滚带爬,山上天气多变,现在气温只有零下二十几度,如果碰上暴风雪,更是十分危险。这次为了能给孩子省出一天的看病时间,硬着头皮也要闯过去。

第二天,当他们来到雪山时,雪山上寒风凛冽,一路上时不时都能听到孩子的哭声。雪山海拔高度4200多米,对八个月大的孩子来说,缺氧和寒冷都会让他更加难受。但是,山上天气多变,为了抓住难得的晴天,居马泰不敢停下来休息,他判断了下孩子的病情,还是让大家抓紧时间赶路。大约五个小时后,大家终于翻过了这座雪山,很快就到了居马泰的诊所。孩子的药立刻就用上了,看上去状态也不错。

根据居马泰的判断,孩子个把星期就能康复,大家紧张了两天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八、小结:

同志们,我们要学习宣传居马泰心系群众、视牧民为亲人,为牧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学习宣传居马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认真履行牧民健康守护者职责的职业道德;学习宣传居马泰扎根基层、不畏艰苦,舍小家为大家、不图回报的优秀品质;学习宣传居马泰·俄白克为各族群众服务一视同仁,不歧视、不敷衍,用真心、诚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先进事迹。

我们将以他为楷模,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九、课后思考讨论题

(1)请结合本职工作,谈谈今后我们如何将居马泰这种精神融入到本职工作当中。

第15篇:案例教学法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

《正当防卫》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正确认识正当防卫的含义、实施正当防卫的四个必备条件以及无限防卫权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在法律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学会辨别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并能正确行使正当防卫的能力,培养勇于以正当防卫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懂得作为一个公民要能运用法律手段,积极有效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人民和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2、教学难点: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3、教学关键点:

真确行使正当防卫权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道义上的义务。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不仅有利于制止和预防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弘扬正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认识正

1 当防卫是正确实施正当防卫的前提,因而正确认识正当防卫十分必要。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那么,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应怎样判定呢?这要对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各种条件作具体分析。

在一个月黒风高的晚上,一片沉寂,王某在街上游荡,两只贼眼溜来溜去,伺机作案。这时梁某手提公文包,边走边打手机过来了。于是王某就尾随着梁某,梁某看有人尾随便加快了脚步。王某也加快了脚步,梁某跑,他也跑„„

案情进一步会怎样发展,请以正当防卫为中心,发挥想象,进行角色扮演。

请学生对照实施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分析判断梁某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板书:第一课 正确行使正当防卫全

(一)、了解正当防卫的含义、作用。

1、想一想:

(1)漫画中谁是受害者?谁是不法侵害者?(2)漫画中的男青年的做法是什么行为? (3)她对不法侵害者采取了什么做法?结果怎样?(4)她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损害,为什么不负刑事责任?(5)请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什么是正当防卫?”

2、教师简单总结后引出什么是正当防卫?

3、讨论:法律为什么要 规定正当防卫呢?实施正当防卫有什么

2 作用?老师提出问题: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1、必须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板书)

这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的不法侵害。

2、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板书)

这是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之为“防卫不适时”,包括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

3、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板书)

就是说防卫人必须有正当防卫意图,这是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具备正当的防卫意图,则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这类行为有重要主要有:防卫挑拨;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不能及于第三者(板书)

这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

5、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板书) 这是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

案例分析

被二次殴打情急下乱舞捅伤人如何定性

【基本案情】:2006年1月1 5日晚22时40分左右(此时大足县县城某中学学生宿舍已经熄灯),杨某、陈某、胡某、龙某等人因听说唐某在外邀约他人准备对杨某等人进行殴打,商量去找唐某问清楚是否有这回事,为防止问人过程中发生打架,四人作好了打架准备,陈某找了一根铁棒让龙某在唐某寝室外等候,杨某等三人进入某中学学生宿舍604寝室将唐某(当时已经脱下衣服睡觉了)叫起并质问,唐某对此事否认,杨某等人就出了寝室,在门口商量怎么办,陈某提出

3 要打唐某,得到其他人同意,三人又进入唐某寝室,胡某先上前踢了唐某一脚,杨某、陈某也上前帮助胡某对唐某进行殴打,将唐某打倒在唐某的同寝室同学何某床上后,对唐某拳打脚踢,被唐某同寝室的同学将三人拉开,陈某发觉背上有点凉,就出寝室去看,旁人告诉陈某背上有血,陈某就从龙某手上拿(夺)过铁棒,又再次进寝室,与杨某、胡某等人又将唐某打倒在唐某的同寝室同学郑某床上,对唐某又一阵拳打脚踢,并用铁棒打唐某的腿部。这时的唐某掏出匕首朝胡某等人一阵胡乱挥舞,混乱中捅伤胡某、陈某、龙某,其中胡某被捅为重伤。

【分歧意见】

针对唐某的行为存在三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存疑不诉。理由是陈某背上的刀伤是如何造成的,是谁造成的,现在无法查清,事实不清楚,而这一事实直接影响到唐某是在对方使用铁棒前还是使用铁棒后用的刀,是否具有无限防卫权。

第二种意见是防卫过当。唐某掏出匕首朝胡某等人一阵胡乱挥舞,捅伤胡某、陈某、龙某,其中胡某被捅为重伤。唐某的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法起诉。

第三 种意见是唐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唐某对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行凶行为进行防卫应属无限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 0条之规定,造成不法侵害者的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应负刑事责任。

【评析】

笔者赞成第三种意见。理由是:

一、唐某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本案中,胡某、陈某、杨某等人在没问清事实的情况下,熄灯后到唐某寝室,将唐某打倒在何某的床上并拳打脚踢,在被其他人拉开后,又拳脚相加将唐某打倒在郑某的床上,并使用了铁棒这一凶器。这充分说明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第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当唐某遭受第二次行凶时对方使用的是铁棒,这表明不法侵害唐某生命的现实威胁是十分明显而又紧迫的。如果唐某不采取制止不法行为,听任胡某等三人用铁棒毒打,那么唐某的生命就不堪设想。这时唐某掏出匕首朝胡某等人一阵胡乱挥舞的

4 行为是使自己的生命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唐某采取的行为实质就是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第三、符合正当防卫的本质,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是主客相统一的行为。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不难看出,正当防卫的客观特征是:在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正当防卫的主观特征是:在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情况下,意图保护合法权益。本案中,唐某遭受两次行凶,当遭受第二次行凶时对方使用的是铁棒,众所周知,铁棒猛击头部是会打死人的。此时,可以肯定地说唐某的生命权正在受到不法侵害了,唐某(才)掏出匕首朝(向)胡某等人一阵胡乱挥舞,混乱中捅伤胡某,属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之举。

综上所述,唐某采取的防卫行为对胡某造成了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三)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板书)

我国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了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特殊正当防卫的条件,与前述正当防卫的条件相同之处在于: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目的的合法正当、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进行防卫。

特殊正当防卫在防卫条件上主要有两个特殊之处:一是针对正在进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行为;二是对防卫限度与条件的放宽,即可以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

正确认识正当防卫中的几种特殊情形

在向大家介绍正当防卫之前,我先介绍几个案例。

案例一:村民王某因对村主任李某处理其房基地问题有意见,心存不满,遂于某日晚腰揣菜刀来到该村主任家,由于话不投机,双方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时,王某不由分说掏出菜刀对李某进行砍杀,

5 李某在屋内来回躲闪,王某步步紧逼。这时,已无退路的李某顺势抄起一把椅子向王某打去,正击中王某头部,后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无业青年赵某和张某因手头缺钱,便蓄谋抢劫。一天深夜,他们在一偏僻地带截住了下夜班的某厂工人吴某,亮出凶器,让吴某把身上的钱拿出来。吴某不肯,转身就跑,二人便持刀对吴某进行追杀,吴某身上多处被扎。忍无可忍的吴某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向他们砸去,不偏不倚,正砸中赵某的太阳穴,赵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逃跑。

案例三:曾因强奸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王某,刑满释放后仍不思悔改,一天深夜,他持刀在一偏僻胡同内截住一下夜班的女青年高某,持刀威胁,欲行强奸。该女青年没有慌张,她假装应允,并让王某先脱衣服。王某心中窃喜,遂将刀放在地上,开始脱衣服。就在王某向上脱毛衣盖住脸的一刹那,高某迅速拿起王某放在地上的匕首向王某身上连扎数刀,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上述几个案例中的李某、吴某和高某就完全符合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没有防卫的必要限度的限制。虽然他们都造成了不法侵害分子死亡的结果,但不属于防卫过当,因此不负刑事责任。由于许多严重的暴力犯罪往往都是有预谋的,并且带有一定紧迫性,而防卫人通常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不法侵害的,心理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鉴于这种情况,要求防卫人即时采用适宜的手段进行防卫,显然过于苛刻,为此,我国在正当防卫的问题上作出了上述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其目的就鼓励、支持广大公民积极主动地同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稳定。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良好的形象能够增添我们的魅力,增加我们的亲和力,提升我们的影响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在个人礼仪、仪容仪表、形体姿态和文明语言等方面做得更好,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最后,愿同学们能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他人,征服世界,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四、板书设计

第一课 正确行使正当防卫全

(一)、了解正当防卫的含义、作用。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1、必须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

2、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3、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不能及于第三者

5、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五、布置作业

1.某市幼儿园保育员李某问题(女,30岁)于某日下午带领8名幼儿外出游玩。途中幼儿王某(女,3岁)失足坠入路旁粪池,李某见状只向农民高声呼救,不肯跳入粪池救人。约20分钟后,路过此地的农民张某听到呼救后赶来,一看此景,非常气愤,她身为教师,却不救人。张某随手给了那老师重重一棍,然后跳入粪池救人,但为时已晚,幼儿王某已被溺死,教师李某被打成重伤。

农民张某棒打教师的行为属正当防卫吗?

2.某市幼儿园保育员李某问题(女,30岁)于某日下午带领8名幼儿外出游玩。途中幼儿王某(女,3岁)失足坠入路旁粪池,李某见状只向农民高声呼救,不肯跳入粪池救人。约20分钟后,路过此地的农民张某听到呼救后赶来,一看此景,非常气愤,她身为教师,却不救人。张某随手给了那老师重重一棍,然后跳入粪池救人,但为

7 时已晚,幼儿王某已被溺死,教师李某被打成重伤。

农民张某棒打教师的行为属正当防卫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结合课标与学生实际,我共设计了了解正当防卫的含义、作用;了解实施正当防卫的四个必备条件;了解正当防卫的特殊情况。

第16篇:论“项目教学法”在室内设计教学的应用

论“项目教学法”在室内设计教学的应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组织起来,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首先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然后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意义,最后重点的分析了室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方式及优点。

中国论文网 /9/view-12759986.htm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室内设计 教学实施

一、前言

我国被公认为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创造大国。有识之士指出这是多年来我国推行应试教育的结果,长期的应试教育严重地抑制了国民的创造性室内设计专业教育首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设计创造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乎行业人才需要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开展室内设计专业的项目教学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项目教学可以成为概念的教与学所赖以存在的中心环节,而不仅仅是在努力学习过程之后进行的一种辅助性的充实。对于有以上特点的中职学生来说,实施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意义:

(一)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

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自主式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二)能够使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是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项目中完成的,当学生接受了一个新项目以后,就必须围绕着这个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向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断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主动地、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

(三)能够做到类型化的学习

在项目教学中,项目与项目之间存在着教学差异,即使同一个项目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根据其差异有目的地选题以满足他们的不同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内容结合了生产实际,突出了以高等教育技能为主的

特点,强调了直接经验的取得。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行为习惯与自主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着巨大作用。

三、室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方式及优点

室内设计项目教学法如果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学项目设置合理、教学统筹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实现就业的“零适应期”。其实施方式是:根据行业需要设置教学基本项目;根据行业的特点设计教学项目的二级子项目和三级教学子项目;根据每一个教学子项目视教学内容合理设置相应的教学时长;根据每个教学子项目的内容设定教学目标,根据项目完成的方式、效果即时进行评学;学生按要求完成所有规定的教学项目并获通过后报请学院教务处,评审合格者准予毕业采用上述项目教学法教学具备如下优点:

(一)由于将国家规定的通识课程

分F个学期分别安排在每天下午的教学时段,上午和晚修时段按教学计划规定的顺序逐一完成相应的教学项目,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即可接触较多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专业意识晚修时段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完善上午的教学项目,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次日向教师咨询。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多维性,对培养学生专业意识的建立有明显的帮助作用。

(二)大学生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最强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教师的非主导性教学给予了学生最广阔的思维空间,虽然有教师在旁边指导,但每一个项目的完成学生都会主要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科的非平行教学摒弃了其他因素对项目研究的干扰,特别是学生可以专注地完成单一的项目作业,对作业完成的质量有

较充分的保障”当逐一完成的项目成果罗列到一起时,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由于采用了更为灵活的评学方式,学生在完成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同时,及时得到最为公平和合理的评价,因为评价是公开而又有对比性的“虽然评价最终也为毕业的通过提供依据,但及时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和研究方式”教师也可以根据及时的评价结果调整下一个教学子项目的引导力度和引导深广度。

(四)室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法只规定每一天的到课时间和放学时间,不严格规定每节课的时长,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自己的课间休息,但离开教学现场必须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项目的学生在不影响下一个教学项目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完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好的教学方法必须在充

分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只有有效分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习分量,学以致用,教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最大程度获得知识、技能,而我国高等教育才能顺利地步入正轨。

第17篇:“六步教学法”教学流程

“六步教学法”

教学流程

“六步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6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导环节(约1分钟左右),后3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44分钟左右),下面介绍各个环节的一般操作要领:

一、板书课题

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在“自主学习”前,提示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究性学习。

操作要领:

揭示目标的方式:中学及小学高年级可用投影仪或小黑板出示。小学低年级可为教师口述,确保每个小学生听得懂、记得住。 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气质、情感、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

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求能当堂运用,形成能力,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目标不能搞偏,搞错,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治、常识课、把政治课上成语文课。

1、教学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2、揭示目标的时间要适当,要让学生能够认真看懂,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3、揭示目标时,教师要讲究艺术效果,注意感情投入,诱导学生认真明确要求,教师不宜节外生枝,做闲事,说闲话。

三、自学指导

揭示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常用屏幕出示,小学低年级可教师口述。自学指导一定要具体,让学生明确4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这样,自学就好比准备打仗,让学生立刻紧张地思维,提高自学效率。

操作要领:

1、自学内容。一般教材中有不少的知识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新旧

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例如,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看例题中列方程部分,对解方程部分不要求看,因为解方程的方法已学过。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学习;如果教材内容多,可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2、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怎样干好,就怎样干。一般先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

3、自学的时间。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又不能时间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中学尤其是高中,学生看书时间可长一些,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看书时间要短些,因为小学低年级教材内容少、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强。

4、自学的要求。即告诉学生如何检测。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真正动脑紧张地思维。

5、教师要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愉快地自学,但语言要简洁,切不可讲闲话、

做闲事,也不可让学生听无关的音乐,看无关的录像。

6、先学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一)“先学”这个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小环节。

1、看书。

“看书”是指在“揭示目标”、“自学前的指导”两个辅助性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并准备参加检测。学生紧张地看书,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

操作要领:

1、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师,不能东张西望,要形成学生专心读书、思考的紧张氛围,教师对认真学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促使其高高兴兴地认真自学,但教师的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

的注意力。

2、看书的时间也可以变动,如内容多学生没看完,时间可延长些;如学生全部看完了,可以提前结束。

3、检测(检测读书的效果)。

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要领:

1、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

2、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3、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4、学生扮演练习时,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一会影响全班学生独立思考、紧张练习的效果。

(二)“先学”这个环节有时不分“看书”、“检测”两个小环节。

如语文、外语课上,一边指名读书,其他同学更正、讨论;有时提问,其他同学讨论(说出错的地方以及“为什么”)。

五、后教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有是“培尖”。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一)“后教”一般包括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

数学课上学生板演后,就进行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

1.更正。

更正是指点名让学生上讲台上对做错的题进行改正,或对屏幕上出现的错题进行改正。

操作要领: 1.练习后教师要问发现错误的,请举手,这样就可以

促使全体同学认真找错误,,还可以了解学情。

2.3.在举手的学生中,要请后进生先进行改正。要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更正。后进生更正错了,或者没有改出错误,再依次让中等生、较好的学生更正,这样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都紧张的思维;绝不可先让好学生更正,或者一名后进生更正错了,就由老师讲(更正,说出理由)。

4.2.讨论 操作要领:

1.要尽可能让大家畅所欲言,必要时让大家争论。教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轻易表态。

师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就迫不及待滔滔不绝地讲,以免学生不动脑,讨论流于形式,课堂气氛不活跃。

2.3.要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地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如学生说错了,就叫别的同学发言;如学生说对了,教师表示肯定,并做适当的板书。

4.教师该讲的要讲好,做到3个明确:

明确将的内容。讲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对

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讲。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老师就不要再讲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

讲清原因,引导更正、归纳。对个别或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课外补救。这样教师几乎成了\'哑巴,讲的内容就很少了,一般不超过五六分钟。

明确讲的方式。先兵教兵,后教师讲,一般先引导学生更正,再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同学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做出评价,一般予以更正、补充。

明确讲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要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二)有时后教不分“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 也就是将“更正”与“讨论”穿插进行,或者边更正边讨论,如外语、语文课上常通过提问纠正并说明理由。

六、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堂训练对已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操作要领:

1、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练习的内容是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要注意练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教作业本。

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4、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教师如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要随时指

出,要留到课外辅导。

学生课堂作业时,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先给他批改,还可以让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以上六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先学”、“后教”,节约了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到“当堂训练”,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在“先学后教”时学得紧张、高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六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师运用时,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知道学生自学,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学了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但因学情不一样,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做出相应改动,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

第18篇:《小学教学教学法》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法》

期末复习提纲+模拟题(2014年上半年)

1、思考: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数学与语言的关系 数学与文学的关系 数学与艺术的关系

2、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3、熟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说。

4、什么是认知结构?什么是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5、数学思维能力的类型(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6、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策略(有搜索策略、中途点策略、分解方法、基底方法、特殊试探方法、递归策略、变换策略、上升策略等)

7、理解与运用: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应用题的教学措施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8、数学游戏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数学概念教学

(1)数学概念之间的几种关系(包含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交叉关系)

(2)概念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形成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4)什么是概念同化?概念同化的条件有哪些?概念同化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10、计算教学及其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试模拟卷

一、单选题

第1题 (2) 分 “数学是对所研究对象的数学本质的概括和把握,它脱离了事物的现象,它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关系最高度、最纯粹的概括和提炼。”这句话体现的数学特性是(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应用性

D、具体性

第2题 (2) 分 在复习“平面图形”时,教师要求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进行分类。学生根据几个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多种网络图,加深理解了知识的内涵外延,便于学生提取运用知识。这种做法体现的理论是( )

A、图式理论

B、信息加工理论

C、完形理论

D、认知地图

第3题 (2) 分 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2米,一个身高1.3米又不懂游泳的小孩不慎掉进池塘里,会不会淹死?这个创造性的问题,学生不能仅凭对平均数的求法的熟练程度解决,而要靠对“平均数”概念的深刻理解。这表明( )。

A、创新性思维依赖于对概念的准确理解

B、设计创造性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

C、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应用题教学中不可或缺

D、发散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作用

第4题 (2) 分 ( )是指根据事实材料,遵循逻辑规律、规则,有步骤、有根据地从已知的知识和条件推导出新结论的思维。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直觉思维

D、定向思维

第5题 (2) 分 进行数学游戏教学中,进行分组竞赛方进行教学,为保证学生积极性,多数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应注意( )。

A、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B、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C、组内同质,组间同质 D、组内异质,组间异质

第6题 (2) 分 “数学游戏教学的基本方法”中,体现“做中学”特质的方法是( )

A、猜想

B、操作

C、竞争

D、观察

第7题 (2) 分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机械的接受学习

D、机械的发现学习

第8题 (2) 在《算法统宗》中,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这充分体现了数学与文化哪个方面的关系( ) A、文学 B、语言 C、艺术 D、音乐

第9题 (2) 分

华南师范大学师附属小学的一名教师在进行毫米与分米的教学中,告诉同学们,学校最近将为同学们定制校园卡的卡套,不过需要大家将校园卡的相关信息告诉生产卡套的公司,请大家帮忙测量校园卡具体的长和宽。在接下来的测量

活动中,学生会遇到长度不够整厘米的情况,进而引发讨论。这一教学案例体现了建构主义中哪种教学设计思想( )

A、支架式教学设计

B、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C、抛锚式教学设计

D、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第10题 (2) 分 ( )是在对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较、抽象的基础上,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方式。

A、概念形成

B、概念分化

C、概念同化

D、概念类化

第11题 (2) 分 计算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产生( ),建立( )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数学知识及其数学思想真正传授给学生。

A、笔算

B、估算

C、口算

D、运算

第12题 (2) 分 概念同化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

A、定义、分类、同化、辨认、应用 B、定义、分化、类化、抽象、强化 C、定义、分类、同化、辨认、形式化 D、辨认、分化、类化、抽象、应用

第13题 (2) 分 ( )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重组、改变数学问题的结构,将不容易理解或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容易理解或解决的问题的策略。

A、变换策略

B、递归策略

C、上升策略

D、搜索策略

第14题 (2) 分 在“倒数的认识”教学中,当学生初步理解倒数的概念之后,有不少学生头脑中因先入为主的观念,简单地认为“倒数”就是位置颠倒。因此,教师在概念的巩固阶段,设计了类似“0.5 和 2 是倒数吗”这样的变式判断练习,让学生在重新思考中,从倒数的概念出发,真正理解“只要乘积是 1的两个数就是互为倒数”。以上教学设计表明( )。

A、动手操作在概念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B、类比发现在概念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C、归纳发现在概念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D、变式练习在概念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第15题 (2) 分 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这种意识被称为( )

A、数的意识

B、计算的意识

C、运算意识

D、概念意识

二、填空题

第16题 (2) 分 数学概念学习理论,揭示了概念形成过程同以_为基础的数学活动的关系。

第17题 (2) 分

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核心概念是_

第18题 (2) 分 抛锚式教学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_”能力

第19题 (2) 分 一般情况下,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步骤是_。

第20题 (2) 分 数学思维素质主要表现在敏捷性、独创性、经济性、灵活性、概括性和对数学有一种明显的_等方面

三、名词解释

第21题 (5) 分

递归策略

第22题 (5 分

概念同化

第23题 (5) 分

数的概念

四、论述题

第24题 (15) 分

结合实际,论述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五、问答题

第25题 (10) 分

简述数学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26题 (10) 分

简述数学的意义 第27题 (10 分

简述数与计算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参考答案:

1-5 A A A A A

6-10 B A D C A 11-15 D A A D B 16 直观经验

17 图式

18自主学习能力

19 分析数量关系 20 倾向性

21就是通过初始条件以及递推关系,来求得一般结果的思维策略。通常所谓的“降维法”,把多元问题化为一元问题,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上的问题,把平面上的问题转化为直26首先,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对其它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最后,数学具有不可取代的教育价值。

27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2.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1)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2)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约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 (3)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将使人终身受益 (4)数与计算是科学技线上的问题,都体现了递归策略。 术的基础 。

22就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他人语言工具的利用和表

述,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方式。

23数概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数的理解(将手头东西的未知数目点数出以确定结果),二是数的表达(描述一个已经得到的数目)。 2

4(一)数学学习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数学教学有利于开发人的潜在智力

(三)数学影响人的行为品格

(四)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的极大价值,为人的素质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正因为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的极大价值,为人的素质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所以,是否去挖掘、分析、利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培养人的素质的成败。

25

(一)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可以开拓游戏者的思维,激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二)自由性和规则性原则 自由性不仅指游戏形式是自由的,而且游戏的内容也是自由的。它能够使游戏者在游戏中自由发挥,游戏者的思维能够自由发展,不受约束。 但并不排斥游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游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每个参与的游戏者所必须遵守的,正是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游戏者才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和韵味。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既指游戏者心态和游戏者间关系的开放,也指游戏形式和内容的开放。

(四)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指的是游戏者能够真正进入到游戏所创设的情景,能够自由发挥,体验到游戏的真本和游戏的乐趣。

(五)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游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游戏能够使游戏者感到有规律可以追寻,也能够使游戏者面临挑战,诱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游戏者可以在游戏中展现他不平凡的想法,教师要支持并鼓励学生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

第19篇:六步教学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关于 “六步教学法”

近期,我校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解决了后进生的问题。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在我实习的过程中,试着学习六中提出的“六步教学法”来组织一堂课,并且在施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诸多体会,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与讨论,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会半途而废。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在学习了洋思经验后,我们不应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六步教学法”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惟恐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和六中各位老师的实践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

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后进生问题是个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对此,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六步教学法”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是完全按照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引下,开展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以上是我个人关于“六步教学法”的一些思考,有误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实习生:李晓倩

2012年11月29日

第20篇:习字教学五步教学法

习字教学五步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由此也不难看出,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

在写字教学中,我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基础上,遵循了下面的五步教学法。

一、准备

经过长时间调研和观察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字写得好坏,除与坐姿、握笔有关,还与孩子手部的肌肉有关。由于孩子年龄尚小,现在的孩子又几乎不做家务,手部肌肉必然发育缓慢,这必然影响孩子把字写好。为了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促进手指骨骼的健康发育,增加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写出刚劲有力的汉字,在写字之前我让学生做手指操,对学生进行手部肌肉训练,为写好字做好准备工作。

二、激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学生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尝试着采用了如下对策。

1、朗朗上口的歌诀法

学生的写字姿势对写好汉字是至关重要的,课标也提出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为此,我编了一首儿歌“身正腰挺足需安,心静臂张眼正视。笔头离指约一寸,眼离书本是一尺。笔杆斜靠虎口上,指实掌虚腕松弛。练字健康两不误,字好受益一辈子。”儿歌易记易诵,学生也乐此不彼。课堂上歌声朗朗之时,就是学生写字之始。在具体的书写指导过程中,歌诀法也同样适用。如在指导半包围结构中上包的字时,让学生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我出示了这么一首儿歌:“小瓜棚,挂葫芦,太上不透气,太下摔下地。”这样一诵,学生在书写这类字时克服了里面部分位臵不当的难点。

2、生动有趣的故事法

汉字历史悠久,有关的典故趣闻数不胜数。学生不仅爱听,还可对学生进行汉字文化的熏陶。如在指导“竹”的书写前,我先讲了这么一个趣闻:大家知道,纪晓岚同和绅是死对头。据说当年和绅造了一座凉亭,请纪晓岚题字,纪晓岚题了“竹苞”两字,意思是家族兴旺,和绅非常高兴。可乾隆皇帝一看,就知道纪晓岚在讽刺和绅,怎么回事呢?原来“竹苞”二字分开来就是“个个草包”。学生听完,兴致可高了。其实,在许多汉字书写指导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故事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心”的书写一直是个难点,不仅是卧钩的写法,还有三点位臵关系也是学生比较难把握的。为此,我编了这么个故事:春天到了,池塘里有许多小蝌蚪,瞧,这儿就有三只,一只游过来了(范写点),我连忙拿起一把勺子(范写卧钩),结果,一只在勺中(范写点),另一只逃走了(范写点)。一笔一画,学生听得认真,写得也认真。

3、形象直观的比喻法。中国的汉字形体优美,具有丰富的表情达意的功能。结构简单的象形字,是低年级书写的重点对象之一。这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象形字的象形功能,增强书写指导的趣味性.。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那么,这一撇一那应该怎么写呢?想象生动的比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4、潜移默化的榜样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根据小学生好仿效的特点,我大力扶植书写较好的苗子,并树立书写方面的榜样,郑重地冠之以“班级写字能手”的美称,发给象征性的证书。这样的榜样近在身边,学生可感、可信、可比、可学,因此,很有感召力。然后,有目的地让学生到“小榜样”身边去参观、去“拜师求教”。同时,也让“小榜样”去做个别书写暂时还不如人意的同学的小老师、进行“扶贫”。这样做,收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树一个,带一片”,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小榜样“锦上添花”,还能激发其他同学仿效、思进、勤学,形成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三、指导

写字教学光有热情没有指导是不行的。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笔方法,弄清每个字的笔顺规则,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和重点。在指导学生练字时,本着一个原则:基本方法要掌握,练字时间要控制,基本笔画反复练,提笔即是练字时。在每次写字课堂上我都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写字,向学生们展示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同时讲述每个字的笔顺规则和运笔方法。如教写“个”字、“大”是个独体字,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第一“横”应在田字格中线上方约三分之一处写;第二笔“撇”应在田字格竖中线上中部落笔,向右按,接着向左下格中部撇出;第三笔“捺”在田字格横中线上部靠“撇”的地方落笔,向右下格中部运笔,稍作停顿,然后向右平捺出锋,做到了撇有尖、捺有角,对于复杂的笔画,如了、乙等,要重点指导转折和笔画的走向变化。

四、描临

学生掌握了基本笔顺后,就要进行描临了。在这一过程中,我采取 “看——描——写——查——改”。

“看”就是要求学生看准每个字的运笔步骤,间架结构,书写位臵。看字,是为了察看字形,从整体上感知字的形体,从细微处认知字的笔画。“描”则是在学生看准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田字格中的范字,一笔一画地进行描摹,尽量做到手写心记,加深印象。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字的雏形后,再对照例子在“我会写”中的田字格中,认真“写”,在书写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方法和坐姿。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全神贯地注看准田字格,认清笔画位臵,尽量不用橡皮擦,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写完不等于写好,这时,就需要学生自“查”,即检查书写的汉字是否准确、规范。检查时可采取同桌互评和自己观察为主,好在哪里,对不足之处应该怎样修改。在此过程中,我会对一些出错比较普遍的字,及时进行全体订正,讲解。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后,就需要“改”,即对已经出错或不够规范的字进行修改,修改时要根据例字认真书写,不可养成多次涂改的习惯。

五、评价 小学生爱表现,喜欢被表扬。在书写指导过程中,我会时时用一些激励的语言,“ⅩⅩ坐得就像一棵小松树!”“看谁能把生字宝宝漂漂亮亮地送回家!”“谁是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对学生每次的写字作业,我都会打“小梅花”,最好的有三朵,连续三次有三朵小梅花,那就可以在班级的竞赛栏中为自己争得一颗星星了;我还时不时开展一些“写字比赛”,“书法评级活动”,并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以此来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使学生重视写字,爱上写字。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得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要让学生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耐心,有恒心。做到持之以恒,让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好字,让浓浓的墨香陪伴孩子们一生吧!

《教学法教学设计.doc》
教学法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