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式教学设计

2020-04-19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多项式教学设计

2.1 整式――多项式

歇马镇中心学校

吴秀珍

教学目标:

(1)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和次数、整式的概念.

(2)会用多项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多项式中字母的值求多项式的值. (3)会用整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经历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和一般性.

教学重点:

多项式的概念及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多项式的次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数或字母的积, 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规定: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二)引入新课

(1)一条河的水流速度是2.5 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v km/h,用式子表示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时的速度;

(2)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元,买一个足球需要 z 元,用式子表示买 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的钱数; (3)如左下图(图中长度单位:cm),用式子表示三角尺的面积; (4)右 下图是一所住宅的建筑平面图(图中长度单位:m),用式子表示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

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与探究

观察式子3x+5y+2z,½ab-πr² ,x²+2x+18有什么共同特征?

小结: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叫做多项式的项。

4、规定: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判断.下列代数式哪些是多项式? ①a,②1x2y,③2x1,④x2xyy2.3

(二)典型例题

例1 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3223 (1)aababb (2)3n42n24

例2 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3 (1)xx1

(2)x32x2y23y2

例3如图所示,用式子表示圆环的面积.当R=15cm,r=10cm时,求圆环的面积(π取3.14).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232(1)2x13x(2)4x2x3y(3)2x23xyy2(4)4x4

1 (2)、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式整式:

2412x12x (1)1(2)r(3)r3(4)(5)(6)3x13

四、拓展提高

1.3x2-4x+5是_____次____项式。

2.(k-2)x2-5x+9是关于x的一次多项式,则k=______。

3.4xn+6xn+1+ xn+2- xn+3(n是自然数)是_____次_____项式,其中最高次 项的系数是____。 4.已知:3xmy2m-1z- x2y-4是一个六次多项式,m的值为 5.如果多项式 x²-7x-2 和 3x²+5x+n 的常数项相同,则n =_______。

五、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

(2)请你举例说明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的概念. (3)请你举例说明整式的概念.

推荐第2篇:多项式的乘法 教学设计

多项式的乘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2.会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我们在上一节课里学习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请口算下列练习中的(1)、(2): (1)3x(x+y)=______. (2)(a+b)k=______.

(3)(a+b)(m+n)=______.

比较(3)与(1)、(2)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前两个是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第三个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如何进行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师生共同研究多项式乘法的法则

1.引例小芳在街上买5千克苹果,如何把这些苹果一次带回家? (拿塑料袋装,把5千克苹果变成一个整体.) 想一想,怎样计算(a+ b)(m+n)= ?

启发学生把(a+b)看成一个整体(如看成一个单项式),把多项式的乘法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计算,即 (a+ b)(m+ n) =(a+b)m+ (a+b)n = am+ bm+ an+bn. 2.看图回答:

(1)长方形的长是______.

(2)Ⅰ、Ⅱ、Ⅲ、Ⅳ四个小长方形面积分别是______. (3)由(1),(2)可得出等式______. 这样得出了和上面一致的结论,即 (a+b)(m+n)=am+an+bm+bn. 3.上述运算过程可以表示为

引导学生观察式特征,讨论并回答:

(1)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希望学生回答出: (1)一般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①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②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计算:

(1)(x+2y)(5a+3b);(2)(2x- 3)(x+4); (3)(x+y)2;(4)(x+y)(x2xy+y2) = x3 -x2y +xy2+x2y-xy2+y3 = x3 +y3.

结合例题讲解,提醒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1)解题书写和格式的规范性;(2)注意总结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步骤和结果;(3)注意各项的符号,并要注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课堂练习1.计算:

(1)(m+ n)(x+ y); (2)(x-2z)2; (3)(2x+y)(x-y). 2.选择题:

(2a+ 3)( 2a-3)的计算结果是[

] A.4a2 + 12a- 9

B.4a2 + 6a- 9 C.4a29 3.判断题:

(1)(a+b)(c+d)= ac+ad+bc;(

) (2)(a+b)(c+d)= ac+ad+ac+bd;(

) (3)(a+b)(c+d)= ac+ad+bc+bd;(

) (4)(a- b)(c- d)= ac+ ad+bc- ad.(

) 4.长方形的长是(2a+ 1),宽是(a+b),求长方形的面积. 5.计算:

(1)(xy-z)(2xy+z);(2)(10x32)(x2+4);(2)(1- 2x+ 4x2)(1+2x);

(3)(x-y)(x2+xy+y2);(4)3x(x2 +4x +4)-x(x- 3)(3x+4);

(5)5x(x2 + 2x+ 1)- (2x+3)(x- 5);(6)(3x- y)(y+3x)- (4x- 3y)(4x + 3y). 3.计算:

(1)(3x +1)2;(2)(x-1)(x2 + x + 1); (3)(3x + 1)3;(4)(x+ 1)(x2- x + 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科学的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习新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因而,课堂教学要善于以旧引新,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这种方法是导入新课的一种最常用方法.就本节而言,多项式的乘法是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和幂的运算性质等)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这里设计了3个小题,其中前两个小题复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第(3)小题正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设计此题的目的主要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因此,我们针对目前学生尚不能解决的第(3)小题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3)与(1)、(2)在形式上有何不同?启发学生回答(3)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后不失时机的指出:(3)如何计算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为学生学好本节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把(a+b)看作一个整体(即一个多项式),从而把新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方法能够解决的问题,这种整体意识和转化思想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但由于学生过去接触较少,因此,学生难于一下子完全理解,而“由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它属于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并教好隐含在数学内容当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力求让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属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常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引导和培养,常需要给他们“搭桥”,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认识.

我设计了买5千克苹果,装入塑料袋等变成一个整体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作为引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计算(a+b)(m+n)时,把其中一个多项式,如(a+b)看作一个整体(括号就如同塑料袋),另一个多项式仍作为多项式,运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计算,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可以看出恰当的引例,不但有利于使教学生动、形象,使教材中体现的转化思想和整体意识等学生难于理解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变得易懂、易用,花时不多,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上述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生的背景材料,有利于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新知识的认识过程.

推荐第3篇: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运用法则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中“转化”、“换元”的思想方法,即把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3.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批评性、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能力.

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复习引新 一知识回顾:

1.回忆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bn(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2.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3.判断正误(如果不对应如何改正?) (1)4a2·2a3=8a6 ( )

(2)(ab)2(ab3)=a3b5 ( )

(3)(-2x2)3xy2=8x7y2 ( )

点拨:(1)错误,应该为8a5 (2)正确 (3)错误,应该为-8x7y2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 b c d

a

如果把它看成三个小长方形,那么它们的面积可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a

b+c+d 如果把它看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它的面积可表示为_________.

则得:ab+ac+ad=a(b+c+d) 想一想:你能由此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吗? 教师总结如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例题分析: (-3a) ·(-2a2-3a-2)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提醒学生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解:(-3a) ·(-2a2-3a-2) =(-3a) ·(-2a2)+(-3a) ·(-3a)+(-3a) ·(-2)

=6a3+9a2+6a

深入 探究

一、根据例题分析,启发学生总结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实质和一般步骤: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实质是利用分配律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法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分三个阶段:

①按分配律把乘积写成单项式与单项式乘积的代数和的形式; ②按照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 ③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强调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计算时,要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单项式分别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时,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2.不要出现漏乘现象。

3.运算要有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4.对于混合运算,注意最后应合并同类项。 课内巩固 练一练:

⑴ a (2a-3) ⑵ a2 (1-3a) ⑶ 3x(x2-2x-1) ⑷ -2x2y(3x2-2x-3) (5)(2x2-3xy+4y2)(-2xy)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基础练习,安排2-3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及时观察学生知识的掌握状况,及时纠错以便加深印象,使学生深刻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解题思路及基本方法。 课外研究 试一试:

通过以下三道题目加深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理解,能够灵活的应用计算方法解出除了例题这样常规题型以外的几类经典题型,拓宽学习思路。

⑴ 3x(x2-2x-1)-2x2(x-3)

⑵ -6xy(x2-2xy-y2)+3xy(2x2-4xy+y2) ⑶ x2-2x[2x2-3(x2-2x-3)] 设计思想

单项式的乘法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而后续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都要转化为单项式乘法.因此,单项式乘法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式乘法中占有独特地位.所以在教学中先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再从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照引例解决方法,教师先不给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由学生自己小结出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因为整式是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时,让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律,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将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无论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还是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学生都从中体会到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即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把它归结为已知的数学知识、方法,从而使学习能够进行。

推荐第4篇:《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设计

《单项式与多项式》教案

横山中学

沈习兵

2014.10.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整式的有关概念,会识别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2.能说出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的系数和次数,以及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二、过程与方法:

在参与对单项式、多项式识别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单项式与多项式有关概念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 【重点与难点】

1.能说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2.能说出多项式每一项的系数、次数,及整个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教学过程】

2.1 代数式 (

3、你能举出一些单项式的例子吗?

三、问题与思考

(1)“9”是不是单项式?“a”是不是单项式?

注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 是不是单项式?“2x+1”和“a–b” 是不是单项式? 都不是单项式,单项式只含有一个乘积运算。

注意:单项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且不含加减运算

四、单项式系数与次数

1、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组成,如3ab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作单项式的系数

如:3a2的系数是3,-0.6x2y的系数是-0.6

3、问:a的系数是多少?-a的系数呢?

4、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作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 3a2的次数是2,-0.6x2y的次数是3

5、问:8的次数是多少?

五、几点说明:

1、单项式的系数必须包括前面的符号

2、注意:单项式的系数是1时,1可省略。单项式的系数是-1时,1可省略,但负号不可省略。 •

3、单独一个数字的次数为0

4、圆周率π是常数,不要把它看成字母

5、如果一个单项式的次数为n,我们就把它叫作n次单项式。如x2y3的次数为5,我们就说x2y3是五次单项式

六、大家一起练:

• 例1 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果不是,请简要说明理由;如果是,请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1)x+1 (2) r2

2(3) 1 / x (4)- ½ab 解答:

(1)不是.因为原代数式中出现了加法运算. (2)是.它的系数是 ∏ ,次数是2. (3)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的商. (4)是.它的系数是3x+4 (3)b-5 + ab3-a2

2、已知:3xmy2m- x2y-4是一个六次多项式,m的值为 。

3.如果多项式 x2-7x-2 和 3x2+5x+n 的常数项相同,则n =_______。 十

二、注意事项:

(1)多项式的每一项应该包括前面的符号;

(2)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而是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十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 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整式

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 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

十四、课外作业:

课本

推荐第5篇: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 学 设 计

课题:12.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邓州市城区二初中

王光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与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推测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入课题(学生作答) 1.请说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系数×系数)×(同字母幂相乘)×单独的幂 例如: ( 2a2b3c) (-3ab) 解:原式=[2· (-3) ] · (a2 ·a) · (b3 · b) · c = -6a3b4c 2.说出多项式 2x2-3x-1的项和各项的系数

项分别为:2x

2、-3x、-1 系数分别为:

2、-

3、-1 问:如何计算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例如: 2a2 · (3a28x3 - 12x2+4x ②

由上教师给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分两个阶段:

①按乘法分配律把乘积写成单项式与单项式乘积的代数和的形式; ②单项式的乘法运算。

观察思考:两个小题中原多项式项数与乘得结果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同座之间讨论,得出结论

1.单项式乘多项式的结果是多项式,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2.单项式分别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时,要注意积的各项符号的确定: 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3.不要出现漏乘现象,运算要有顺序。

四、巩固练习

(一)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________,再把所得的积________;

2.4(a-b+1)=___________________;

3.3x(2x-y2)=___________________;

4.-3x(2x-5y+6z)=___________________;

5.-2a2(-a-2b+c)=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⑴、3x3y(2xy2-3xy);⑵、2x(3x2-xy+y2)

(三)化简:x(x2-1)+2x2(x+1)-3x(2x-5)

五、总结提升

问题解决: 2a2·(3a2–5b) 解:原式=2a2·3a2+2a2·(–5b) =6a4–10a2b 集体思考: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强调运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

复习并完成课本28页习题第

3、4题

推荐第6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龙舟坪镇中心学校:覃玉玲

一、教学实践准备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是整式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我在研读完教材、教参及课标后完成了自己的设计,在设计中主要思考了以下两点:

1、是否能体现知识的过程教学进而突出重点?

在设计教案过程中,首先复习了单项式乘多项式,设计了一个小练习题,学生完成后将其中的单项式改为多项式,问同学们会做吗?引入新课。然后通过计算生活中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几种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完成,之后通过对这个图形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等式并比较等式之间的转化关系,这三种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试着总结出法则。

2、是否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突破难点?

教师在板书例题讲解后,通过巩固新知环节几道题,让学生演牌,试着反思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等式的左边是怎样的两个因式相乘的关系,等式的右边的各项项分别是怎么得到的。运算时,要注意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前面的”+”“-”号是性质符号,并总结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在解题时要注意:(1)解题书写和格式的规范性;(2)注意各项的符号,并要注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3)能合并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然后完成一组反馈练习题,达到对法则的熟练运用。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二、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

1、部分环节处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1)通过复习单项式乘多项式,为引入多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法则打下良好的基础。很顺畅的引入了课题发了学生的学习。

(2)通过求长方形的面积,形象直观地引入多项式与多项式的相乘法则,并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概括出其结论。

(3)通过例题分析、讲解并示范板书,让学生规范解题过程。

(4)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是否积极,全精贯注;学生表示的面积的方法是否全面、正确.由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出本课主题.通过探究学校花园扩大绿地后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为多项式的乘法作好铺垫.

2、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有待提高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投入,深度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但是少数同学小组表现机会少,被动参与。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探索和发现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的图形面积表示方法有何不同,进一步得到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对于学生的探索结果,只要有道理都应予以肯定,特别是在抽象出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过程中,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按照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错误不仅要及时发现,而且应向学生指出犯错的原因,以及应该注意的方面。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使我再次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设计要贴切学生的实际。因此在经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要常反思、总结,使这门艺术不断贴近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推荐第7篇:《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它是在学习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后安排的内容,既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应用与推广,又为今后学习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等知识作准备。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中蕴含的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它在数与式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整式相乘的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探索 难点:从数的角度推导法则及法则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民市在建设“百强”县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a米、宽m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了b米,加宽了n米.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二)合作探究,展示自我

1.说说你计算扩大后绿地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

n m a b 计算方法一:先分别求出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它们的和,即(am+an+bm+bn)米2

计算方法二:是先计算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利用长乘以宽得出大长方形的面积,即(a +b)(m+n)米2.

计算方法三:将达长方形分割成以(a+b)为长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宽依次为m和n,并把面积相加,即m(a+b)+n(a+b)米2 计算方法四:将大长方形分割成以m+m为长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宽依次为a和b,并把面积相加,即a(m+n)+b(m+n)米2 2.从上面的几种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讨)

3.上面是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得到的结论,如果脱离具体情景,仅从数的角度你能计算(a+b)(m+n)吗?能得到上述结论吗? 结论1:(a+b)(m+n)=m(a+b)+n(a+b)=a(m+n)+b(m+n)(运用乘法分配律,把多项式乘多项式可以拆分成几个单项式乘多项式的和) 结论2:两种计算结果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a +b)(m+n)= am+an+bm+bn.

(分组讨论得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4.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能归纳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吗? (师生小结) 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达标测试,提升自我 1.例题示范(3x+1)(x+2) 2.变式巩固,学以致用

(1)(x8y)(xy)(2)(2x1)(3x5)(3)(xy)(x2xyy2)

3.查缺补漏,小结规范

注意:不漏不重,符号问题,合并同类项 4.达标测试,提升自我

(1)(m2n)(3nm)(2)(2x1)(x3)(3)(a1)2 (4)(a3b)(a3b)(5)(2x21)(x4)每组一题,达标测试

(四)拓展运用,超越自我 1.趣味探究:

(1)(x2)(x3)计算:(2)(x4)(x1)(3)(y4)(y2)

(4)(y5)(y3)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xp)(xq)2x

2.拓展运用,超越自我

若(x2ax2)(x25xb)的积中不含x3和x项,求

(五)反思小结,回归自我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总结评比

a+b的值

推荐第8篇:多项式教学反思[版]

多项式教学反思

大河湾中学 :胡春红 本节课内容以单项式为基础,在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和次数的前提下,引入多项式。本节课的核心是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及由此归纳出的整式的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会找多项式的项和次数,能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及“转化”的思想方法,由单项式与多项式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在这里,我所提问的单项式,都是本节课里要涉及到的内容。尤其问题中的?在开始就提醒学生注意,它是数字,不是字母。以免后面练习时出错。对思考题中的内容不难,关键是以此引入课题。我先由学生自学有关概念教师提问纠正后,用练习来巩固有关定义。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定义,因内容简单,学生能学会,对自己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一设计我很满意。同学们也完成的很好。

接着,连续出了5道有层次的练习题,逐一深入。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如何安排变式训练和知识应用,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如何安排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概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很好的锻炼。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学习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由

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然后讲解例2和例3,加强学生多项式的应用,主要渗透已知多项式求值。让学生了解字母可以取不同的数值。

本课主要的教法为:学生在“可探索”的教学情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本节课课容量大,时间有些紧。有前紧后松的感觉,以后还需加强。本节课也为下一节整式的加减做准备。篇2:多项式教学反思

多项式教学反思

一、教学初步设想

本课时是属于概念介绍课,因此,这一课时我设计为先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概念,然后完成相关练习的模式,整一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老师只作为协助者。其中关于“多项式的排列”这一内容,教材只在讲到合并同类项时作了一个很简单的介绍。为了对这个知识点作一个清晰的介绍,为后面学生书写规范作明确的要求,我决定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以设计好学习卷的脚手架的形式在这里让学生一并学习。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上课伊始,我按照原来的设想,首先想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p56~57,根据从课本中获得信息,完成自学检测。指令发出了,但有部分学生反应不过来,过了好久还在等我发出进一步的指令;有的学生看完了课本,只是茫然地看着我,轻声说:“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懂!”;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可以马上领悟我的意思,迅速翻开课本进行阅读,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完成自我检测。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相”基本上都能理解,只是在“多项式的次数”的确定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困难。

一段时间以后,我估计学生应该把课文看完了,于是示意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结合课本的概念,我以多项式5x2+3xy3-7y2-1为例,边讲边板书,把多项式以加减号为分界线,带符号分成:5x2 / +3xy3 / -7y2 / -1四段,介绍“项””的概念,强调每一项必须带符号看。接着,由学生分别求出每一项的次数,结合课本“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概念的陈述,解析“次数最高项的次数”,确定这个的多项式的次数为4,这个多项式称为四次四项式。经过这样的评析,学生基本上明白了这些概念,可以自己完成“自学检测”的相关内容了。

当到了“把下列多项式重新排列”时,由于课本上没有相关的描述和举例,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又不敢下笔了。我只好先鼓励学生根据铺设的提示完成,有的学生就出现了用>

经过了这样多次、反复的点评,从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还是掌握的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几点思考

1、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3、教学的重构思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我要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中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要求。篇3:多项式教学反思

多项式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对多项式的单位强调不够。 2.对多项式的次数学生掌握不好,易与单项式的次数混淆。 3.对项与项数分不清。 4.学生说项时往往把负号遗漏。篇4:《2.1整式——多项式》教学反思 《2.1整式——多项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多项式概念在整式及其运算中的基础性,使得它在本章中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多项式的概念及由此归纳出的整式的概念,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多项式的概念是本章的难点之一。

教材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及“转化”的思想方法, 由单项式与多项式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内在统一性.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本节内容整式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小学,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对整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在学习本课重点----单项式的概念,系数和次数,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和正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这些新出现的概念与名词时特别要处理好

本节课是属于以讲授为主的新课,但在发现多项式特点这一环节还是可以放手让学生们归纳总结多项式定义。我在本节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应用迁移—— 总结提高”课堂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观察、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本课主要的教法为:学生在“可探索”的教学情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本课学生学法为:主动探究——自学议论----自主总结——主动提高.

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如何安排变式训练和知识应用,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如何安排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概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容量偏大,给学生思考时间应适当。篇5:整式 多项式 教学反思) 多项式教学反思

作者: 黄铁龙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 广西崇左宁明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一 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414 发表日期: 2010-12-17 15:29:58 比较教学,加强练习

一、教学初步设想

本课时是属于概念介绍课,我所任教的教学班属于基础比较好,有一定数学能力的班,如果采用讲授的形式学生很容易就接受。所以我想趁此机会培养一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因此,这一课时我设计为先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概念,然后完成相关练习的模式,整一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老师只作为协助者。其中关于“多项式的排列”这一内容,教材只在讲到合并同类项时作了一个很简单的介绍。为了对这个知识点作一个清晰的介绍,为后面学生书写规范作明确的要求,我决定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以设计好学习卷的脚手架的形式在这里让学生一并学习。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上课伊始,我按照原来的设想,首先想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p56~57,根据从课本中获得信息,完成自学检测。指令发出了,但有部分学生反应不过来,过了好久还在等我发出进一步的指令;有的学生看完了课本,只是茫然地看着我,轻声说:“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懂!”;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可以马上领悟我的意思,迅速翻开课本进行阅读,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完成自我检测。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相”基本上都能理解,只是在“多项式的次数”的确定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困难。

一段时间以后,我估计学生应该把课文看完了,于是示意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结合

232课本的概念,我以多项式5x+3xy-7y-1为例,边讲边板书,把多项式以加减号为分界线, 232带符号分成:5x / +3xy / -7y / -1四段,介绍“项””的概念,强调每一项必须带符号

看。接着,由学生分别求出每一项的次数,结合课本“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概念的陈述,解析“次数最高项的次数”,确定这个的多项式的次数为4,这个多项式称为四次四项式。经过这样的评析,学生基本上明白了这些概念,可以自己完成“自学检测”的相关内容了。 当到了“把下列多项式重新排列”时,由于课本上没有相关的描述和举例,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又不敢下笔了。我只好先鼓励学生根据铺设的提示完成,有的学生就出现了用>

经过了这样多次、反复的点评,从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还是掌握的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几点思考

1、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节课,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的概念,然后完成自学检测,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后,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掌握。整一节课基本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自己阅读课本,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很快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采用这种自学模式好像浪费了不少时间,由于老师要不是插入将瓶,导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还是觉得应该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起始年级开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该是有利无害的。这节课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以运用。

2、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概念介绍型的,在教师的知识层面上看是非常简单、易懂的知识点。我在曾经听过一些老师上相关内容的课时,采用了比较简单的介绍形式,也就是举出一个多项式的例子,然后按照课本的概念,一下子就把的多项式的项、最高次项、多项式的次数都确定下来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差,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接受,结果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的障碍。

因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本以后,进行点评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以加、减号为分界线把多项式带符号分段的方法 解析“项”的概念,然后逐项逐项在单项式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求出各项的次数,解析“最高次项”,进而解析“多项式的次数”。学生在这样详细的剖析中,才能把刚才在课本中阅读到的相关概念慢慢地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符号,理解这些概念。

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不能只考虑要学生学什么,还应该更要考虑学生需要怎样学。作为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生上来,还没有摆脱小学那种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初一的老师在这方面不注意引导的话,就容易出现脱节,造成学生提早出现分化。

这节课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我觉得我是成功的。

3、教学的重构思

结合这节课暴露的问题,如果再次设计这一学习卷的话,在自学指导部分,学习“多项式的次数”时,我会再细化一些,把课堂上我讲解的部分,用脚手架的形式呈现在学习卷上,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有一根拐杖,这样就可以更大限度的照顾到各层面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习“多项式的排列”的时候,增设一个例题,让学生有一个规范的样板,学习起来不会造成这些不必要的困惑。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我要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中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要求。

老师也需要学习再学习。

附1:本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二章整式——多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多项式与单项式之间的关系 2.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会判断多项式的次数与项。

三、教学难点:判断多项式的次数

四、教学步骤:

(一) 通过一组练习复习巩固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

(二)指导学生阅读、自学课本 p57-59,了解多项式的次数、项、项数等有关概念

(三)通过一组练习检测自学效果

(1)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并指出它们的项以及常数项。

推荐第9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反思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节课,实际内容不多,也很简单,重要的是用法则来进行计算,但是在讲课时不能直接把法则投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内的探究,达到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过程的全部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引入课题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堂好的课往往是从老师进教室的第一句话,第一个行动,第一个表情开始的。所以在进入新课时我利用个小练习题,将其中一题的单项式改为多项式,问学生会不会做,这样学生既回顾了旧知,又提起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了课题。

在这节课我忽视了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第二关和第三关的环节处理上。在这两个环节中,我只注重了对好学生的关注,但却忽视了对较差的学生的关注,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我以后在课堂上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进行关注,不会在忽视这个问题了。以上就是我这次课所暴露的问题,我会谨记各位老师对我所提出的建议和指导,我会认真总结。

推荐第10篇:多项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4.能用多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对比区分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及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难点

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并和单项式区分开来。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学习了单项式,这为本节学习多项式奠定了基础。多项式与单项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好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四、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问题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1]

1.复习有关单项式的知识点: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

2.(引例)列代数式:(课本第56页思考)

3.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4.归纳得出多项式概念:由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式子叫做多项式。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后,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思考题。

小组先讨论,然后由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应肯定每一位学生说出的特点。

教师板书学生归纳得出的结论,并介绍有关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并让学生比较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的区别与联系。 在比较中产生新的知识,也是我们学习新知识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六 评价分析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讨论交流、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作业时给出有梯度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第11篇: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以单项式为基础,在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和次数的前提下,引入多项式。本节课的核心是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及由此归纳出的整式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会找多项式的项和次数,能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及“转化”的思想方法,由单项式与多项式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在这里,我所提问的单项式,都是本节课里要涉及到的内容。尤其问题中的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教学反思 在开始就提醒学生注意,它是数字,不是字母。以免后面练习时出错。对思考题中的内容不难,关键是以此引入课题。我先由学生自学有关概念教师提问纠正后,用练习来巩固有关定义。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定义,因内容简单,学生能学会,对自己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一设计我很满意。同学们也完成的很好。

接着,连续出了4道有层次的练习题,引出多项式。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如何安排变式训练和知识应用,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如何安排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概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很好的锻炼。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学习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由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然后讲解例4,加强学生多项式的应用,主要渗透已知多项式求值。让学生了解字母可以取不同的数值。

本课主要的教法为:学生在“可探索”的教学情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几点思考:

1、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大多数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2、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概念介绍型的,在教师的知识层面上看是非常简单、易懂的知识点。但是,如果举出一个多项式的例子,然后按照课本的概念,一下子就把的多项式的项、最高次项、多项式的次数都确定下来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差,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接受,结果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的障碍。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不能只考虑要学生学什么,还应该更要考虑学生需要怎样学。作为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生上来,还没有摆脱小学那种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初一的老师在这方面不注意引导的话,就容易出现脱节,造成学生提早出现分化。

3、教学的重构思。结合这节课暴露的问题,如果再次设计这一学习卷的话,在自学指导部分,学习“多项式的次数”时,我会再细化一些,把课堂上我讲解的部分,呈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有一根拐杖,这样就可以更大限度的照顾到各层面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习“多项式的排列”的时候,增设一个例题,让学生有一个规范的样板,学习起来不会造成这些不必要的困惑。

第12篇: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反思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反思

万店中心学校 丁厚勤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节《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公开课,感觉上下来的效果比想像的要好。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这一课时,课本上的内容是比较简单,但我深深地感到,要把它上好,尤其作为一节公开课,也是不那么容易的。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来看这节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节课的设计现在来看是比较成功的,我没有完全按课本的内容去上,而是大胆作了思路的改变,我从复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开始,结合乘除法之间是逆运算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归纳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规律,然后用课本上的二个图来验证学生总结的规律,以期达到直接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渗透“发现—总结—验证”的数学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增加了一个综合题,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的目的。课后通过本组教师的评课之后,我发现在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这一过程中是非常成功的。通过评课我还找到了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答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合适,但让学生纠错的时间不够多,中下等学生对解题方法与技巧没有得到及时的掌握与巩固。

2,在由乘法运算直接得出除法运算的结果时没有指明或让学生说明这一过程的根据是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一环节不该少。

3、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能让他们进行板演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在时间的把据上做得不够好,从而在总结时没能让学生的小结,使学生少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经过这一课时的教学与探讨,我深深感到,上好一节课,教师除了要仔细认真地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全面分析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备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跨越重重障碍,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011.12.15

第13篇:《2.1整式——多项式》教学反思

《2.1整式——多项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多项式概念在整式及其运算中的基础性,使得它在本章中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多项式的概念及由此归纳出的整式的概念,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多项式的概念是本章的难点之一。

教材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及“转化”的思想方法, 由单项式与多项式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内在统一性.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本节内容整式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小学,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对整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在学习本课重点----单项式的概念,系数和次数,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和正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这些新出现的概念与名词时特别要处理好

本节课是属于以讲授为主的新课,但在发现多项式特点这一环节还是可以放手让学生们归纳总结多项式定义。我在本节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应用迁移—— 总结提高”课堂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观察、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本课主要的教法为:学生在“可探索”的教学情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本课学生学法为:主动探究——自学议论----自主总结——主动提高.

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如何安排变式训练和知识应用,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如何安排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概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容量偏大,给学生思考时间应适当。

第14篇:1多项式教案

福清美佛儿学校自研互探随堂检测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设计者:

吴章根、张兰香、刘欢、李立楚

审核:

课题:《多项式》

学习目标:

1.会列多项式表示数量关系

2.理解并识记多项式的项,次数的概念,会指出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学习重点:

1.会列多项式表示数量关系

2.理解并识记多项式的项,次数的概念,会指出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学习难点:1.会列多项式表示数量关系 课

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挂图 导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多项式(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二、指导自学

为了使同学们顺利地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任真看自学指导。 任真看课本p58-59练习前的内容,注意:

1、“云图”的内容,理解这些多项式可以看做是哪些多项式的和?

2、结合58页例题理解并识记多项式的项、次数和常数项的感念。

3、注意例四的解题格式和步骤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和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一比,看谁能模仿例题做出检测题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认真、紧张地自学。

2、检测自学效果:

a.出示检测题:P59练习

b.学生检测:让两位学生上堂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下去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更正、讨论、归纳

1,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

2、几个空填的都对吗?上面的式子都是多项式吗?引导学生说出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板书)这些多项式的项多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单项式是这个多项式的项

3、这些项里有特殊的项吗?引导学生说出-3是常数项叫常数项

4、这些多项式的次数多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做高项的次数

拓展:多项式有系数吗?引导学生说出多项式没有系数但是多项式中的每一项有系数

五、当堂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式就是多项式 B.是单项式 C.x4+2x3是七次二项次 D.

3x

1是单项式

5五、自我检测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a+7b表示3a与7b的和B.7x2-5表示x2的7倍与5的差

11 C.-表示a与b的倒数差

abD.x2-y2表示x,y两数的平方差

2.m,n都是正整数,多项式xm+yn+3m+n的次数是( ). A.2m+2n B.m或n C.m+n D.m,n中的较大数

3.随着通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市话收费标准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a元后,再次下调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元,则原收费标准是每分钟为( )元.

4553 A.(b-a) B.(b+a) C.(b+a) D.(b+a)

34444.张老板以每颗a元的单价买进水蜜桃100颗.现以每颗比单价多两成的价格卖出70颗后,再以每颗比单价低b元的价格将剩下的30颗卖出,•求全部水蜜桃共卖多少元?( ). A.70a+30(a-b) B.70×(1+20%)×a+30b

C.100×(1+20%)×a-30(a-b) D.70×(1+20%)×a+30(a-b)

5.a平方的2倍与3的差,用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当a=-1•时,•此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

6.某电影院的第一排有m个座位,后面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则第k排的座位数是_______.

7.已知x2-2y=1,那么2x2-4y+3=_______.

六、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多项式

1、概念

2、多项式的项

常数项

3、多项式的次数

作业布置:

1、课题作业课本59业练习

2、练习册多项式部分

3、预习整式 教学反思:

第15篇:多项式乘多项式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几何直观,体会转化、数形结合和程序化思想.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的概括与运用 难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的概括与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识标:

(1)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1 已知如图1某街心花园有一块长方形绿地,长为a m,宽为p m.则它的面积是多少?

图1 图2

追问1 如图2若将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增加b m,则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师生互动: (2)探索法则

问题2 若将原长方形绿地的长增加b m、宽增加q m,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长方形绿地的面积呢?

追问1 根据上节课积累的探究经验,你能得到什么结 论呢?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思考,用不同的 方法求出矩形的面积,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代表展示求解过程,若学生感到有困难,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回答分解问题.设计意图:数学教学,应尽可能的从学习者所接触的现实

图3 生活中提出问题。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这一法则。在次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追问2 你能试着说说abpqa(pq)b(pq)怎么来的吗?进一步完成abpqa(pq)b(pq)的计算,并说说你的依据。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左边abpq是两个多项式ab和pq相乘,我们从刚才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我们把pq看成一个整体,那么两个多项式ab和pq相乘的问题就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这是一个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追问3 你能类比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叙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吗?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abpqapaqbpbq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设计意图:把pq看成一个整体(单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把它们归结为已学的数学知识、方法,从而使学习能过进行。追问2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典型分析 例

计算

(1)3x1x2;

(2)x8yxy;

(3)xyx2xyy2;

追问1 你认为在运用法则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首先要找出多项式的项

2、要注意每一项的符号

3、计算时不要漏项

4、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解答,教师板书(1)学生板书(2)(3),教师着重让学生说明每个多项式的项,注意每一项的符号。学生口述过程。(2)(3)中是学生的易错点,教师提问可能会出错的学生,并抓住时机强调此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在积累经验的同时领会多项式乘法的运用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

巩固练习:计算

(1)m2n3nm;(2)a12;(3)x22x32x5;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学生代表板书,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巩固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3.学后反思: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在运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时,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举例说明在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在回顾和思考中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和应用能力. 4.达标测试

(1)2x1x3;(2)a3ba3b;(3)2x21x4;

2.(选做题)先化简,再求值:

3x2yy3x2xy3xy,其中x1,y1.

5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批改,组长批改。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的效果,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5.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材习题14.1第

5、8题;选做题:教材习题14.1第

14、15题.

第16篇:《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反思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然后再把所得积相加。其实,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这样新的知识就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了。

即:

乘法分配律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

与单项式相乘再把积相加。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点:

1、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2、运算时,要注意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前面的”+””-”号是性质符号,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的结果,要先确定符号,然后再把项的绝对值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学生对乘法的分配律掌握得不好,出现漏乘,并且出现弄错符号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乘法,还有对合并同类项和同底数幂相混淆的情况,或把加法看作是同底数幂来进行计算。

第17篇: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教学反思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教学反思

陈捷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勤奋工作了 33 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参与观摩活动的所有教师、专家和领导都啧啧称赞。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只花了约 15 钟„„”一辈子与 15 分钟,多深刻的阐述啊,用整个一生去备课,多崇高的境界,多令人感动的责任感。在每一个 45 分钟的课堂里,教师能带给学生怎样的精彩?学生是否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都取决于教师一生的准备。

所谓“备课”,传统的解释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现代对“备课”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新的丰富和拓展,既要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对于备教材,我历来很重视;而对于备学生,则多凭直觉,求个大概,没有很自觉的去做。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课,在备课中突出“备学生”,有了新的领悟。

备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好之”、“乐之”的前提,学生才能积极进取,执着的追求。对于我素未谋面的学生,如何同他们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上好这一节课呢?我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为突破口。该课的引入原以该章导图中的一个问题展开的:某校,将一块长m米、宽a米的长方形操场的长、宽分别增加n米和b米,用三种方法表示这块林区现在的面积。题目不难,学生可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按部就班的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答案,显然该题的目的是为了推导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教学中无悬念,非常平和。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小情景,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运用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联系推导出乘法法则后,我用一个十字绣的引入来引导学生。学生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课堂上来,急于想寻求、探索其中的方法,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使我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该教学目标。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法则的理解正是本课的重点。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通过备学生的兴趣,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为自己的主动需求,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备学生的差异,因人施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在备课“备学生”时,我认真贯彻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精心设计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使之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上课之前,就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乃至心理素质等,以此作为我确定教学方案的依据。

在备例题时,我经过多次比较与筛选,最终确定了三个例题,使每个例题之间都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每个例题结束后都强调注意点,力求每个学生能够铭记于心,并在循序渐进的讲解中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中,我尽力做到更细腻,层次更分明,要点更突出。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我想这就同园丁培育幼苗一样,要根据土质、墒情、品种的不同,进行合理施肥、浇灌,才能确保丰收。

备学生的反馈,提高教学效率。课还没上,怎么能有“反馈”呢?我认为在备课的时候,要把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生成的反馈信息,多想一些,多预设一些,当这些反馈一旦成为事实时,就可以及时调整方案,有条不紊的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传递信息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并改正错误。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备本节内容时,我预设学生在计算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时,可能会出现“漏项”的情况,因此,在例题后我让学生去寻找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展开后项数的规律,发现在合并同类项之前,展开式的项数恰好等于两个多项式的项数的积,运用这一规律,学生们在后面的练习中避免了“漏项”的发生。

2 当然,有的预设在授课时没有用上,有的预想的“反馈”实际没发生,但我并不因为备课时多花了时间而后悔,有备无患,可使自己的教学显得沉着而自信,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这一节课,给了我许多启示,什么叫用一生备一堂课?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那个历史老师所说的一生与15分钟备的这堂课是什么关系?平实的课是学生有所得的课,我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这一节课中让学生最大的所得是什么?我仍需要探索。此刻,我有了新的领悟:备课备一生,需要用我们的全部智慧、能力和热情。备学生,更是一堂永远备不完的课,注定我们要备上一辈子„„

第18篇: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相乘教学反思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我首先复习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举出了一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实例。

2.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和乐于向上的学习环境。在上课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情感。新课堂改革,不应该是对原有课堂的全盘否定,原有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应该在新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因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只有给了他们情感上的极大满足,学生才会获得渴望成功的动力,我们的自主学习活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这一堂课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展开来,最终的效果也很好。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点: 1.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2.运算时,要注意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前面的”+””-”号是性质符号, 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的结果,要先确定符号,然后再把项的绝对值相乘.3.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学生对乘法的分配律掌握得不好,出现漏乘,并且出现弄错符号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乘法,还有对合并同类项和同底数幂相混淆的情况,或把加法看作是同底数幂来进行计算。

第19篇: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反思[材料]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教学反思

单项式与多项式是整式加减这一章的第一小节,本节课主要有两大块的内容:一块是整式的分类,包括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的识别;另一块是概念的学习,包括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项和次数。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概念课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理清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第一块整式的分类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分类,然后配以针对性的题目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满堂灌”,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本节课的教学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和后面的分式相联系,大胆设计了把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与分式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类。虽然开放性比较强,但有利于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和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所以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第二大块概念的学习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的有关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再带着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进入小组交流,通过小组交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初步解决疑问,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由于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的概念并不好理解,所以最后通过课堂展示时学生的讲解和教师的点拨帮助学生把概念理解透彻,使学生茅塞顿开,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打好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本着相信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优势,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地学,而是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整式的分类部分的教学中放的太开,没有及时地调控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不够。其实在发现大部分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思维不到位时,及时地进行点拨、讲解。如果教师对整

式和分式的区别点拨得更干脆、利落、透彻一些,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使学生对概念的本质产生清晰的认识。自主课堂,当讲就讲。

本节课因为课堂容量比较大,时间比较紧,所以对第二大块的概念特别是多项式的次数处理得还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出错。对于难点的教学,教师可以重点地点拨,再配以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把概念真正理解透彻。

巩固练习部分的处理,主要是给学生板书的机会,可以把表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填,或者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填。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时间;又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了解学生知识的混沌点,也便于其他学生对照黑板,对黑板上以及自己犯的错误进行反思,有利于及时地反馈矫正。

对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非常感谢各位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所提出的宝贵意见,让我有机会冷静客观地正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引起我深入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第20篇:单项式与多项式教学案例的反思

教与思的后果

------《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节课准备及实施的反思

第七中学杨金波 在研(哪类)课题《放学后学生管理 》

是青年教师

众所周知,概念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难上的一类课,内容枯燥,学生掌握起来也很困难。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如何能让概念课上得更有成效,如何在概念课中更好地使用多媒体,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想法,我精心设计了《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课,试图以这节课为载体,探索以上问题的答案。

这节课设计完之后,先在其中一个班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修改之后,又在另一个班实施,总体感觉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

本课有三个环节我做了相应的调整。第一个环节是在讲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时,我首先举了生活中的几个实例让学生列代数式(其中有单项式和多项式),之后由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式子的特点,进而引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可就在列其中一个代数式时出现了较大阻力:

题目是这样的:张明家的小轿车每百公里耗油x升。他开车外出前把油箱的油加到了60升,开车行驶了450千米之后,又在路旁的加油站加了y升油,此时轿车的油箱中有(60-4.5x+y)升油.(注:每百公里耗油量是汽车技术指标的专用名词,即汽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的汽油的数量) 对于这个问题,我留出了2分钟让学生思考,时间比较充裕,但还是只有个别同学做对了,有很多同学错减了4.5x,写成了450x,还有一些学生根本不知所云,很茫然。思考过后,我让学生先说,但他们仍不能清晰地解释为何要减4.5x,最后仍需我补充完成。这样下来,一个作为引入的小题就用了六分钟,很影响课程进度。

下课之后,我又仔细想了这一环节的处理,并和其它老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式子的特点,引出单项式的概念,而不是列代数式,且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较大问题,很影响学生对后面内容学习的情绪。显然以这样的问题引入是不太合适的。于是,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我又找了一道简单的题目代替此题,学生很容易解决,并轻松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

第二个环节是关于单项式次数、系数和多项式次数、项数习题的处理。习题较多,我全打在PPT上。在第一个班讲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把题目的分析过程写到了黑板上,例如:-xy2改写成1x1y2,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3。又如,a2bb23,在分析过程中,我也是

56先把式了抄在黑板上,然后在其下面划线,并标出每一个字母的次数,即65abb3,这样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也就一目了然,但题目的解答过程(文字212较多),我却打在了PPT上。这样,一会儿黑板、一会儿PPT,使我有些手忙脚乱,因为题目较多,所以板书也开始有些凌乱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把每个题目的分析式子全打在了PPT上,用不同颜色的线和记号标注,起强调作用。并随着学生的回答让它们逐一显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手忙脚乱,因此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效果非常好。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节与反思,开始我只是让学生总结本节的内容,但总感觉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印象还是比较肤浅且不成系统。为此,我在PPT上又以示意图的形式列出了本节的主要内容,并对本节重点内容用着重号和不同颜色的笔加以标注(如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在学生讨论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结合PPT加以强调和补充,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在本课实施之后,我又反思了整个过程,„„的确,它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收获。

1、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这次讲课,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特别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认真地备课、上课之外,更应该不断地反思,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课才会越上越精彩。

2、通过这节课,也让我认识到,在数学概念课中适时适量地插入幻灯片,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幻灯片动态地演示和鲜活的色彩要比黑板白字更能吸引学生。我也注意到,在这节概念课上,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就连平时一些很不专心的学生都能仔细地听、认真地看,学习效果非常好。

3、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这节课,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的概念,然后完成自学检测,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后,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掌握。整一节课基本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自己阅读课本,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但从课堂的实施情况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起点比较高,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学生是在磕磕碰碰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几个本来并不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排列”,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但事实上,必须由老师不断加以点评、分析,学生才能较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含义,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是存在较大困难。这个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必须要进一步培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很快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采用这种自学模式好像浪费了不少时间,由于老师要不是插入将瓶,导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还是觉得应该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起始年级开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该是有利无害的。这节课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以运用。

4、教学设计一定要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思考并做出调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情境引入、小结与反思这两个环节的处理上,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基础水平修改之后,课堂表现及反馈效果都比以前要好的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概念介绍型的,在教师的知识层面上看是非常简单、易懂的知识点。我在曾经听过一些老师上相关内容的课时,采用了比较简单的介绍形式,也就是举出一个多项式的例子,然后按照课本的概念,一下子就把的多项式的项、最高次项、多项式的次数都确定下来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比

3 较差,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接受,结果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的障碍。

因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本以后,进行点评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以加、减号为分界线把多项式带符号分段的方法 解析“项”的概念,然后逐项逐项在单项式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求出各项的次数,解析“最高次项”,进而解析“多项式的次数”。学生在这样详细的剖析中,才能把刚才在课本中阅读到的相关概念慢慢地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符号,理解这些概念。

5、对于小结的处理,以前我总认为小结应该设计得开放一些,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发言,而忽视了老师的作用。其实,在有些课上,学生往往不能很全面地说出本节课的内容,重点不能被很好地强调,这就需要老师做适时的补充。如果再加上PPT的动态演示,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

6、教学的重构思

结合这节课暴露的问题,如果再次设计这一学习卷的话,在自学指导部分,学习“多项式的次数”时,我会再细化一些,把课堂上我讲解的部分,用脚手架的形式呈现在学习卷上,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有一根拐杖,这样就可以更大限度的照顾到各层面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习“多项式的排列”的时候,增设一个例题,让学生有一个规范的样板,学习起来不会造成这些不必要的困惑。

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不能只考虑要学生学什么,还应该更要考虑学生需要怎样学。作为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生上来,还没有摆脱小学那种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初一的老师在这方面不注意引导的话,就容易出现脱节,造成学生提早出现分化。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我要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中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要求。

数学是具有魅力的,就如同音乐、图画具有魅力一样!你可能喜欢音乐,因为它有优美和谐的旋律;你可能喜欢图画,因为它让你赏心悦目;那么,你更应

4 该喜欢数学,因为它像音乐一样和谐,像图画一样美丽;而且它在更深的层面上,揭示自然和人类社会内在的规律、内在的美,用简洁、漂亮的定理和公式描述世界的本质。数学,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数学有无穷的魅力!

教与思的后果

------《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节课准备及实施的反思

在研(哪类)课题《放学后学生管理 》

是青年教师

众所周知,概念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难上的一类课,内容枯燥,学生掌握起来也很困难。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如何能让概念课上得更有成效,如何在概念课中更好地使用多媒体,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想法,我精心设计了《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课,试图以这节课为载体,探索以上问题的答案。

这节课设计完之后,先在其中一个班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修改之后,又在另一个班实施,总体感觉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

本课有三个环节我做了相应的调整。第一个环节是在讲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时,我首先举了生活中的几个实例让学生列代数式(其中有单项式和多项式),之后由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式子的特点,进而引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可就在列其中一个代数式时出现了较大阻力:

题目是这样的:张明家的小轿车每百公里耗油x升。他开车外出前把油箱的油加到了60升,开车行驶了450千米之后,又在路旁的加油站加了y升油,此时轿车的油箱中有(60-4.5x+y)升油.(注:每百公里耗油量是汽车技术指标的专用名词,即汽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的汽油的数量) 对于这个问题,我留出了2分钟让学生思考,时间比较充裕,但还是只有个别同学做对了,有很多同学错减了4.5x,写成了450x,还有一些学生根本不知所云,很茫然。思考过后,我让学生先说,但他们仍不能清晰地解释为何要减4.5x,最后仍需我补充完成。这样下来,一个作为引入的小题就用了六分钟,很影响课程进度。

下课之后,我又仔细想了这一环节的处理,并和其它老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式子的特点,引出单项式的概念,而不是列代数式,且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较大问题,很影响学生对后面内容学习的情绪。显然以这样的问题引入是不太合适的。于是,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我又找了一道简单的题目代替此题,学生很容易解决,并轻松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

第二个环节是关于单项式次数、系数和多项式次数、项数习题的处理。习题

6 较多,我全打在PPT上。在第一个班讲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把题目的分析过程写到了黑板上,例如:-xy2改写成1x1y2,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3。又如,a2bb23,在分析过程中,我也是

56先把式了抄在黑板上,然后在其下面划线,并标出每一个字母的次数,即65abb3,这样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也就一目了然,但题目的解答过程(文字212较多),我却打在了PPT上。这样,一会儿黑板、一会儿PPT,使我有些手忙脚乱,因为题目较多,所以板书也开始有些凌乱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把每个题目的分析式子全打在了PPT上,用不同颜色的线和记号标注,起强调作用。并随着学生的回答让它们逐一显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手忙脚乱,因此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效果非常好。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节与反思,开始我只是让学生总结本节的内容,但总感觉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印象还是比较肤浅且不成系统。为此,我在PPT上又以示意图的形式列出了本节的主要内容,并对本节重点内容用着重号和不同颜色的笔加以标注(如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在学生讨论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结合PPT加以强调和补充,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在本课实施之后,我又反思了整个过程,„„的确,它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收获。

1、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这次讲课,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特别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认真地备课、上课之外,更应该不断地反思,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课才会越上越精彩。

2、通过这节课,也让我认识到,在数学概念课中适时适量地插入幻灯片,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幻灯片动态地演示和鲜活的色彩要比黑板白字更能吸引学生。我也注意到,在这节概念课上,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就连平时一些很不专心的学生都能仔细地听、认真地看,学习效果非常好。

3、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 这节课,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的概念,然后完成自学检测,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后,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巩固对概念的掌握。整一节课基本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自己阅读课本,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但从课堂的实施情况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起点比较高,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学生是在磕磕碰碰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几个本来并不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排列”,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但事实上,必须由老师不断加以点评、分析,学生才能较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含义,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是存在较大困难。这个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必须要进一步培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如果采用讲授的方式,很快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理解、掌握,配以学习卷上的分层练习,学生的双基训练很到位,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采用这种自学模式好像浪费了不少时间,由于老师要不是插入将瓶,导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还是觉得应该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起始年级开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该是有利无害的。这节课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以运用。

4、教学设计一定要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思考并做出调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情境引入、小结与反思这两个环节的处理上,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基础水平修改之后,课堂表现及反馈效果都比以前要好的多。

7、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概念介绍型的,在教师的知识层面上看是非常简单、易懂的知识点。我在曾经听过一些老师上相关内容的课时,采用了比较简单的介绍形式,也就是举出一个多项式的例子,然后按照课本的概念,一下子就把的多项式的项、最高次项、多项式的次数都确定下来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比

8 较差,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接受,结果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的障碍。

因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本以后,进行点评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以加、减号为分界线把多项式带符号分段的方法 解析“项”的概念,然后逐项逐项在单项式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求出各项的次数,解析“最高次项”,进而解析“多项式的次数”。学生在这样详细的剖析中,才能把刚才在课本中阅读到的相关概念慢慢地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符号,理解这些概念。

5、对于小结的处理,以前我总认为小结应该设计得开放一些,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发言,而忽视了老师的作用。其实,在有些课上,学生往往不能很全面地说出本节课的内容,重点不能被很好地强调,这就需要老师做适时的补充。如果再加上PPT的动态演示,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

6、教学的重构思

结合这节课暴露的问题,如果再次设计这一学习卷的话,在自学指导部分,学习“多项式的次数”时,我会再细化一些,把课堂上我讲解的部分,用脚手架的形式呈现在学习卷上,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有一根拐杖,这样就可以更大限度的照顾到各层面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习“多项式的排列”的时候,增设一个例题,让学生有一个规范的样板,学习起来不会造成这些不必要的困惑。

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不能只考虑要学生学什么,还应该更要考虑学生需要怎样学。作为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生上来,还没有摆脱小学那种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初一的老师在这方面不注意引导的话,就容易出现脱节,造成学生提早出现分化。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我要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中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要求。

数学是具有魅力的,就如同音乐、图画具有魅力一样!你可能喜欢音乐,因为它有优美和谐的旋律;你可能喜欢图画,因为它让你赏心悦目;那么,你更应

9 该喜欢数学,因为它像音乐一样和谐,像图画一样美丽;而且它在更深的层面上,揭示自然和人类社会内在的规律、内在的美,用简洁、漂亮的定理和公式描述世界的本质。数学,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数学有无穷的魅力!

《多项式教学设计.doc》
多项式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