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学设计

2020-05-04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绥德县中角镇马家川九年制学校黄艳锋

一、教学内容:

《马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杂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贞元十九年,在作者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因上谏迎佛骨,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后被贬为潮州刺史。一次次的仕途坎坷,使作者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怀才不遇的悲愤和郁闷之情,同时也认清了当权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昧。所以作者创作了这篇文章,借助千里马的遭遇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托物寓意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熟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效果。

2.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流程设计:

1.板书课题(直接出示)

2.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大声读出,确保每位学生看得懂,记得住)

3.出示自学指导

(1)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借助工具书或者注释理解全文意思。

(2)自学时间20分钟。

(3)学习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为形式,检测《学习与评价》积累与运用中

1、

2、

3、4题和《练习册》积累运用中

1、

2、

3、4题。

5.学生自学

(1)看书(学生看书时,教师要随时监督学生,或给与鼓励或给与暗示,确保学生能专心读书,紧张思考,但教师的活动不能影响学生的读书)

(2)检测

检测形式为各组比赛积分,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检测学生多数以后进生为主,这样能够暴露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于共同解决。回答问题的形式分为口答题或者是黑板板演。

6.后教

(1)更正。对于在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而且首先让中等生解决,如果他们能够解决,优等生也就没有必要了。纠正学生的面要广,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叫几名学生

(2)讨论。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全班同学都不是很懂,就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讨论解决,能完成的即好,完不成的教师给与点拨,并把规律性的东西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到方法和技巧,如在理解本文的比喻意义时,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抽象,教师要结合背景予以解答。

7.当堂训练

(1)必做题:课后联系

一、

二、三题

(2)选做题:《学习与评价》拓展阅读检测与《练习册》阅读.感悟.实践中的

(二)。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采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由于这种模式中的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所以学生的先学是实施后教,当堂训练的前提,为此我注重了对学生自学环节的设计,采用的小组积分制竞赛的办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变得紧张,有序,高效。每一位学生唯恐给本组丢分,力争给本组加分,让本组的成绩遥遥领先,所以即使是后进生他们也认真看书,详细做笔记,热烈地讨论,生怕自己有什么不会的地方,正因为有这种高效的自学,所以课堂中的检测,当堂训练都能顺利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文章的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认为如何让学生在自学指导的引导下,把这种学习看成是一种任务型学习,一种考试型学习,从而变得主动,有趣是应用好这种模式的重要环节。

六、板书设计:

《马说》

伯乐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埋没人才的不满

千里马人才

怀才不遇的悲愤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说木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由“木叶”而阐释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古典诗歌素养,领悟国学奥妙。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古诗中“木叶”的艺术形象;

2、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道理。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读懂课文,掌握知识;

2、比较阅读法;

3、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绍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的文章,让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鉴赏诗歌的示范作用,以“木叶”说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古典诗歌中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潜心钻研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理解古诗中“木叶”的艺术形象,弄清“木叶”、“树叶”、“落木”这几个意象的特点及区别。然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通过鉴赏例解,教会学生明确理解古诗的关键是解读意象。最后,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向深入:教师将自己平时的诗词作品给学生示例,要求学生课外学习仿写古典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进取,领悟国学奥妙,传承国学文明。 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潜心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摘录出所引用的下列诗句,并揣摩老师分列 排列的用意:(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午阴嘉树清圆

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上述诗句,初步领会作者引用诗句阐明问题的写法:

1、比较一下,看上面两列诗句按什么规律排列? (1) 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 (2) 教师明确:

左边的诗句中全有“木叶”或“落木”这样的意象,反映的是秋天的景象,而 右边的诗句没有“木叶”或“落木”这样的意象,有的只是“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反映的是夏季枝繁叶茂的景象。

2、上述左边一列运用了“木叶”或“落木”的诗句,有什么共同特点? (1) 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 (2) 教师明确:

① 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 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3、上述右边一列运用了“树”、“绿叶”、“落叶”的诗句,有什么共同我处特点? (1) 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 (2) 教师明确:

① 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③色 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三、要求学生跳跃式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主要信息,归纳“木叶”、“树叶”、“落木”这几个意象的特点:

(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 (2)教师归纳明确:

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鉴赏例解

一、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赏析杜甫的《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联系课文解说的“落木”这一意象的含义,请同学们思考该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情感? (1) 学生思考、试答; (2) 教师讲解明确:

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颔联则以传神会意的笔法进一步渲染秋天的气氛:秋意甚浓甚浓了,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铺垫张本。颈联表现情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怀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理解该诗最为关键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课文中所说,“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远望,满眼的萧杀凄凉,为下文的忧国伤时做好充分的铺垫。 (3)知识小结: 由此可见,同学们在鉴赏古诗时,如果诗中出现了“木叶”、“落木”这样的意象,一般来说,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

二、上面一再提到“意象”一词,那么意象是什么呢?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 的客观物象。所以鉴赏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关键是揣摩意象,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木叶”、“落木”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又如: 落花、流水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常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鸿雁

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 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自然是讴歌的对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凌雪傲霜坚强之意;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王维《竹馆里》:“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荷花以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诗人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梧桐、芭蕉

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象“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而是寄托了诗人无限愁绪的意象了。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月光、夕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当然,古诗中的意象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这样具有相对稳定意义的意象的常见含义,这样才会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准确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读懂古诗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诗歌鉴赏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1) 学生思考、试答; (2) 教师讲解明确:

前诗侧重描写秋天的生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 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 为什么?

(1) 学生思考、试答; (2) 教师讲解明确:

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春来衬托秋的生气和活力更

胜一筹;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春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 学以致用

一、导入: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了很多古典诗词,现在,又通过这样的理论性知识小结,大家应该对我国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把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引向深入:由原来的只是读古诗上升到学写古诗,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歌颂我们的新生活,歌颂我们家乡建设的新成果,或者抒发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我们姑且就称之为“旧瓶装新酒”吧。这方面啊,毛主席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课后的作业是:每个同学都学写一首古诗。要求:主题积极向上,以歌颂家乡美景、歌颂家乡建设为佳,诗体(古风、近体诗、词、曲)不限。

二、教师示例: 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偶有感悟,填词几首,现在愿与大家共勉:总之,就一个目的,把学习国学、领悟国学之妙的活动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咏秋三首 王宝杰 西江月野炊

戊子八月,余与初中时代同学数人驱车佛坪沙窝,聚于天花山麓农家乐。时山风柔漫,烟岚在岭。宴酣之余,又行野炊乐事。同学似回少年,畅诉别情,兴尽晚归,遂有感怀,涂鸦记之。

沙窝云雾怡人, 村舍田畴水滨。 觥筹声中话别情, 图取热闹十分。 七八个人结伴, 二三辆车飞奔。 热情农家备木榛。 点燃篝火香喷。

天净沙•中秋夜游山城① 柳堤幽径栈桥, 碧水霓虹曲谣, 仙街晚风车轿。 中秋月皓, 游人情漫山坳。

踏莎行•登韩盘山②

绿瘦郊野,红叶漫山,途中登者频频见。 落木飘飘秋风寒,高阶层层接碧天。 凭栏思绪,绝顶目断,朝阳隐曜神怡远。平素幽恨生无缘,此日竟得开心颜。

三、教学反馈:学生作品选录、交流 喜己丑年二月二初雪

戊子一冬,佛坪无雪,天旱人怨,急盼甘霖。岁进己丑,天竟有情,二月初二,雨夹雪飞。人们莫不拍手,余亦感慨万端,打油一首以抒怀。 去岁整冬天气暖,暖冬病虫无收管。 农人心忧盼天寒,来年丰收粮仓满。 往昔一冬雪满天,风光无限人欢颜。 眼看冬暮春即临,无雪干燥心不安。 正月正,年过完,春旱日暖伴愁眠。 二月二,气温变,天竟有情乌云翻。 雨雪兄妹携手来,普降人间如霖甘。 民俗二二龙抬头,预示风雨顺来年。 满心欢喜将发剪,祈求上苍保平安。 环境恶化地球暖,人人有责御污染。 发展莫丢环保念,人类长青万万年。 桂枝香•登佛光寺③

谷底瞻望,与山顶大佛,对接目光。崎岖云阶万仞,碧空朗朗。登天征程始晨曦,踏朝露,心潮昂昂。极顶人聚,梵语盈耳,轮燎沉香。

喜今朝,经济发展,念太平盛世,百姓福享。自古闲游,但为平民奢望。极左思想不复返,乃贫富官民相仿。旅游兴县,至今才有,佛事盛况。

[注]①即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城,2009年6月9日遭特大洪水袭击,在温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现已建设得非常秀美。②佛坪县城郊的一处游览景点,有通幽曲径盘山而上。③佛坪县城后山上新近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山顶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雕像,俯瞰全县城,是全县佛教信仰者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市民登高休闲的好去处。

推荐第3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文言文。本课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名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对封建社会统治者埋没、甚至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讽刺和控诉。文章入选教材,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二、说学情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和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还有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才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掌握“食、见、策、尽”等的词义和“其、以”等的用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情感及作品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伯乐相马”的视频,引入《马说》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了解文意

1、解释题目以及“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马说”即谈马、论马。

2、对作者和写作背景作简要介绍。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有《昌黎先生文集》。 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散文健康发展的道路.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3、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

4、听文章的朗诵音频,注意停顿和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5、讲解要注意的字

伯乐bó lâ祗辱zhǐrǔ骈死pián槽枥cáolì

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sùdàn食不饱shí食马者sì而食也sì不外见xiàn策câ邪yã

6、齐读课文,读完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和同学讨论,试着疏通文意,划出不懂的字句。

7、请同学把不懂的字词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8、在疏通了文意后,再次齐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

1、再次齐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本文的论点、千里马的命运和遭遇、本文的结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结论:其真不知马也!

2、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补充讲另外两个“也”(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②是马也。这个“也”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再次齐读,结束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先齐读一遍课文,后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四)分析理解,交流评议

1、用文中原句回答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明确: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说说下列词语的寓意:

千里马伯乐千里马不遇伯乐食马者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识别、任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不遇伯乐:贤才难遇明主。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

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以此化解教学难点。

4、自由讨论: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要把握住机遇;要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

①总结重点字词句

②以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 ,有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拓展延伸:以“韩愈,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来宽慰韩愈。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八、板书设计

《马说》——韩愈

第一课时

论点:伯乐 → 千里马

命运:祗辱骈死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现与常马等不可得

结论:不知马

第二课时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马说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九、教学反思

推荐第4篇:《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导入:

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2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3。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4。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其次,结合诗文具体分析。

最后,拓展延伸。拓展练习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

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同的感情,但也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下列诗词中”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试辨析。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推荐第5篇:《说屏》教学设计

《 说“屏”》教学设计

陈红梅

●教学目标

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屏风。(多媒体显示)

师: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来说“屏”。

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多媒体显示)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二、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师: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生:“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多媒体展示)

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生:作者是从屏风的作用、分类和设置这三个方面来介绍有关屏的知识的。 (多媒体显示)

◆屏风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师: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哪一个字上?

生:“巧”

三、合作探究设置

问题情景一:

师:你认为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欣赏、喜爱等感情。

(多媒体显示) 明确:赞赏之情

1、把屏看作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表达作者对屏风的情有独钟;

2、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

3、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了。

设置问题情景二:

师: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诗词,有什么作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多媒体显示)

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的无限哀怨。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游园”一出。杜丽娘因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点出了“屏”这种古代器具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文中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四、知识探究

(多媒体显示)

师: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有怎样的作用? 生:举例子、分类别、引用

师:讨论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生:逻辑顺序

师: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生:准确、科学 例:“„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

五、小结

师:作者开篇引用《秋夕》诗句,表达自己幼时对屏风充满了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接着抓住屏风在功用和设置上“巧”的特点,以生动的语言,从屏风的作用、分类和屏的设置这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结尾再次引用古诗佳句,抒发了对屏风的美好期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六、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几幅图,然后用文字对它们作具体的介绍。(多媒体显示图画)

七、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

1 小练笔:说“扇”(剪纸、陶瓷、刺绣、中国结„„) 2 课外收集与“屏”有关的诗词

推荐第6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掌握“其,以”等字的用法,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了解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从而把握主题;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认识封建社会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继而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上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他力返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3、背景资料:《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尺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4、学习生字:

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 sù) 食马者(sì) 其真无马邪(yé) ....

三、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

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

四、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

2、才美不外见:(名词作状语,在外面。) .

3、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吃完。) .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

6、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

五、一词多义:

1、策:(1)、策之不以其道:鞭打。(2)、执策而临之:鞭子。

2、食:(1)、一食或尽粟一石:吃。(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饲养。

3、能:(1)、虽有千里之能:能力。(2)、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4、以:(1)、不以千里称也:因为。(2)、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六、古今异义:

1、是马也:(古义:这、这样;今义:判断词,是。)

2、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许。)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一样;今天:等待。)

4、故虽有名马:(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七、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层: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层: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不知马”三字。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八、教师小结:

韩愈早年,怀才不遇,三次上书宰相而志不得通,尔后入朝为官,“有见辄言”,为除弊政又两次遭贬。深感当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能。出于愤世不遇之情,遂有《马说》一文面世。

《马说》一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委之以重任,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文章从这一见解出发,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深刻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抨击。

九、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翻译课文。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思考讨论:(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明确: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合作探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六、教师小结:

何为“人才”?我认为人才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应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应具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虚怀若谷;应具有“舍我其谁”的宏大气魄;应具有“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德行。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28、马说

1、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2、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有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

3、事例进行论证: 鸣之不能通其意 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

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

推荐第7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年级:九年级 设计者:姚本文

【文本概述】

《马说》是湘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作,当时作者仕途不顺,很不得意,因此有“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文中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寓贤才难遇明主,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过了几十篇的文言文,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一些课外文言文,因此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积累了不少的文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分析能力。《马说》这篇文章可读性很强,阅读难度也不大,因此本文教学以朗读为主,熟读成诵,进而理解课文,了解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韩愈以及“说”这一问题的有关知识,

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3、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了解到伯乐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含义。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教学难点】

1、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2、托物寓意的写法。【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把诵读作为本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鼓励学生自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把不理解的词句做好标记。明白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从而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讲述刘翔由平庸的跳高选手逐步成长为“亚运三连冠”少不了孙海平教练的发现与培养的故事,引出课题。

(二)、正音正字

祗 (zhī) 骈 (pián) 一石(dàn) 食马者 (sì) 其真无马邪 (yé)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我将采用“阅读三步曲”的措施进行教学。

第一步,教师泛读。 第二步,全班齐读。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第三步,学生个读。

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三、再读课文,

这个部分主要采用提问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进而由教师补充说明。

提问1:千里马的遭遇是什么?作者的态度怎样?

明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 作者的态度: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辛辣讽刺 提问2:文中哪些语言体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明确:“食马者不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以千里称也”

提问3:千里马的种种不幸,谁应该对其负责?

明确:

奴隶人——无知

伯乐 ——太少

千里马——才美不外见 由此联系作者自己(介绍作者背景),从而明确文章的中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四、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马吗?

明确: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 ——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千里马”——比喻人才

2、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3、全班齐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深意。

五、主题:

文中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寓贤才难遇明主,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六:板书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千里马被埋埋没的原因 托物寓意

不是没马,而是不识马

七、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谈谈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你生命中的伯乐?

(提示:学生自由谈论,畅所欲言 )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推荐第8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集宁五中

赵慧娟

【教学设想】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由读到悟,由悟到明,了解古代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而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在这堂课中,让学生了解“说”这种古文体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认识、学习、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了解“说”的体裁特点。【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以期能熟读成诵。

2、合作探究法:文中一些疑难点由学生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突破疑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找有关“马”字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 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解题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多媒体资料显示)

2、点明本文体裁,介绍“说”这种文体。

(多媒体资料显示)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属论说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跟读,注意读音、停顿。

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清文意并完成下列练习。

(多媒体显示)

⑴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粗的词。

①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 才美不外见。

④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⑵ 区分下列虚词的用法。

之: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于奴隶之手

马之千里者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

3、老师指出文中要求掌握的特殊句式。

(多媒体显示) 倒装句:

⑴ 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分析:“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⑵ 状语后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分析:“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4、请一个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学生补充。

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每段的内容。

6、全班齐读,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整体感悟

1、提出问题,学生抢答。(用原文回答)

(多媒体显示)

⑴ 文章开头是如何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

⑵ 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⑶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

⑷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2、教师点评、归纳

3、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五、品味诗文,推究文理

1、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多媒体显示)

⑴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样?

⑵ 本文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⑶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

⑷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2、点明“托物寓意”的写法,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3、全班齐读课文,并背诵。

六、延伸拓展

辩论: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伯乐”?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1、古代还有哪些怀才不遇的文人,请搜集其作品。

2、课外阅读《龙说》,进一步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背诵课文。

推荐第9篇:马说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本设计以读为主线,强调文本的回归,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六读”呈螺旋型上升趋势,通过活动,学生每读一次就与作者对一次话,对文章的理解就深一层,与作者的距离就缩小一次,第六次朗读时,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作者的感情,实现了与作者心灵的“零距离”,朗诵实质是代作者诵读,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好检测,是本文学习的最高境界。设计既注重学生活动,又注重环节之间老师的整合归纳,既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注重教师的宏观调控,尤其是“见仁见智”的设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星级标志激发了学生的挑战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信心,并且都可以得到提升,充分体现了课改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诵读乃至背诵课文,读出感情;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读中理解读中体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提高把握重点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辨证地认识成材,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乃至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的寓意。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伯乐相马”的故事:《战国策》里有这么个故事:一匹千里马能够驾车的年龄已经满了,但还是被套上了沉重的盐车行走在太行山陡峭的山路上。马蹄伸膝折,尾巴下垂,皮肤溃烂,脓水、血水、汗水交加,它使尽了所有的力气还是无法把盐车拉上去。这时,一个叫伯乐的路人看见了,抱住马失声痛哭,并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马身上。这时马低声吐气,仰天长啸,声达于天。马为什么会这样呢?(生谈)原来马是在感谢伯乐的知遇之恩。唐代散文家韩愈有感于此,写了散文《马说》。(板书课题) 学生解释文章题目,并简单介绍“说”这种文体。

二、一读——读通课文:

1 请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朗读,以纠正字音、停顿。如果完成较好,请他自己说说读课文时要注意的字音与停顿及其原因,解决四个通假字。

三、二读——疏通文意:

1、自己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出自己认为用法比较特殊的词语、比较特殊的句子及疑难词句准备交流。

2、交流疑难问题。

3、交流应该注意的特殊词句。

4、检测掌握情况:

A、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

其真无马邪?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翻译下列句子: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三读——理解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遭遇? (学生讨论)

小结:食马者“不知马”,所以使千里马“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最终使千里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真是可悲可叹!而且,面对千里马,他们还做着滑稽的表演,请找出描写他们的滑稽表演的句子,读出来并且送给他们一个词语。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愚蠢、狂妄、可悲可笑、有眼无珠、有眼不识泰山„„)

五、四读——理解寓意:

师:文章真是句句不离马啊。可是掩卷静思,又让我们想起了多少封建社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人:九死不悔的屈原、愿“赌命报天子”的李白、“猛志固长在”的陶渊明„„他们,不也和千里马有着同样的遭遇吗?就说作者韩愈吧,他7岁读书,13岁

2 能文,“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多媒体出示),目的何在?不就为济时用世吗?可当时统治阶级一手遮天,选拔制度腐朽陈旧,以至于他三试不第,又三次上书宰相求用而不得通,他还三次到宰相门前求见却被守门人辞去,这些经历,与千里马又何其相似!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以上介绍,自己边读边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什么深意呢? (讨论、明确)

六、五读——体会感情:

师:理解了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我们自然能够想象作者写文章的心情。 自由诵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里感受到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己谈感受,应该注意的几处是:三个段末的“也”,依次表痛惜之情、愤怒谴责、嘲讽;“呜呼!”表无奈悲愤;几个“不”;排比句。)

师:要使古文重现魅力,就是要带着作者的感情朗诵文章。思想感情造就了文章的气势。作者对千里马的痛惜,对食马者的愤怒与嘲讽,自己的无奈与愤懑如滔滔江水,使文章在说理之间气势磅礴。因此,我们一定要读出气势。

老师范读第三段。

学生自由练习之后上台表演朗诵(六读)。师生共同评价。

七、见仁见智:

师:所幸的是,韩愈的时代远去了。回到现实,回到我们这个“能者上,庸者下”的时代,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呢?

请大家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 A、成才的关键在于有无伯乐(★★☆☆☆)

B、成才的关键在于有无日行千里的能力(★★★☆☆) C、不要“相马”要“赛马” (★★★★★)

D、你知道成语故事“毛遂自荐”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八、小结(预设):

3 这个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宽阔的舞台,作为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拥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表现自我,吸引伯乐的目光,还要学会“毛遂自荐”。同时,我们也呼唤天公抖擞,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同时,“不拘一格降伯乐”!

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 出示名言及注释: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

翻译: 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官位(合适的位置),而是要看自己有没有胜任这个位置的才能 ;不要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才能),而是要看自己的才能足不足以让人家知道。

教学反思:

本设计表现出来的最大优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极大调动,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见仁见智”中,学生参与十分积极,部分学生还即席辩论,十分激烈。不足之处在于,时间紧张,学生很难当堂背过。

推荐第10篇:马说教学设计

《马说》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这篇文章是一短小精品,不足200字。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委之以重任,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了解“说”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突破】

理解《马说》一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这种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以期能熟读成诵。

2、合作探究法:文中一些疑难点由学生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突破疑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找有关“马”字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 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解题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多媒体资料显示)

2、点明本文体裁,介绍“说”这种文体。

(多媒体资料显示)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属论说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跟读,注意读音、停顿。

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清文意并完成下列练习。

(多媒体显示)

⑴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粗的词。

①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 才美不外见。

④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⑵ 区分下列虚词的用法。

之: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于奴隶之手

马之千里者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

3、老师指出文中要求掌握的特殊句式。

(多媒体显示) 倒装句:

⑴ 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分析:“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⑵ 状语后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分析:“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4、请一个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学生补充。

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每段的内容。

6、全班齐读,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整体感悟

1、提出问题,学生抢答。(用原文回答)

(多媒体显示)

⑴ 文章开头是如何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

⑵ 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⑶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

⑷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2、教师点评、归纳

3、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五、品味诗文,推究文理

1、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多媒体显示)

⑴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样?

⑵ 本文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⑶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

⑷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2、点明“托物寓意”的写法,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3、全班齐读课文,并背诵。

六、延伸拓展

辩论: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伯乐”?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1、古代还有哪些怀才不遇的文人,请搜集其作品。

2、背诵课文。

第11篇: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东平街道中学 陆广萍

教学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⒉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

⒊理解课文寓意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现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1、故事导入。2*4:12

述: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画的是什么?(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一马平川等)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

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 (投影出示)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学习本课,大家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投影出示、板书课题)

2、文体简介。1*4:13

述:首先,我们先解题,了解什么是“说”。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注重文采,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

3、作者和背景简介。2*4:15

述:我们再了解一下作者和背景。

(投影出示)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4、明确学习目标。1*4:16 述: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⒈流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⒉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 ⒊理解课文的寓意 ,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实。

二、学生一读课文

述:这个目标怎么实现呢?那要得靠大家自学,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投影出示内容)

1、应注意读准下列字音。2*4:18 伯乐 祗辱 骈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 外见 邪 策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3*4:21 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1*4:22

4、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前明确读的要求: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3*4:25

三、学生自学,二读课文

1、述:下面,请大家根据注释练习口译。(投影出示相关注释) 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运用注释解释重点词,并练习翻译,看谁做得最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4*4:29

3、检查自学效果。4*4:33 ⑴述:自学暂停,根据课下注解和屏显字词注释串译课文。 辱:只 骈:一同 称:著称 一食:吃一顿 能:能够 是:这 能:能力 才美:才能 见:通现, 等:等同 安:怎么 策:鞭打 道:正确的方法 材:通才,才能 执:拿着 临:面对 其:难道

请三位学生翻译,学生依次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请帮忙纠正学生不会,教师更正。

(2)学生快速对照相关译文,自我检查。1*4:34

马说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四、学生三读课文

1、述:下面,请大家一边小声读课文,一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5*4:39 (投影出示思考题)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检查自学效果5*4:44

五、当堂训练(投影出示练习)

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3*4:47 a、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通____

____通____ b、才美不外见

____通____ c、其真无马邪

____通____

2、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________比作“伯乐”,将________比作“千里马”,文中集中抨击了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六、拓展延伸(投影出示)

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3*4:50 学生自由发言 下课

第12篇:说屏教学设计

说屏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小品说明文,学生学习时可以先结合现实生活、图片及文学作品等了解认识屏风,明确屏风作为一种历史传承而来的家具的作用──不仅仅是挡风、遮挡视线,更重要的是屏上有书有画,具有美感,充分认识屏风的实用和艺术装饰双重功能,特别是屏风的艺术装饰功能。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近屏风

1.由学生搜集的屏风的图片、文字知识、见闻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屏风的世界。

2.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思路,从文中概括出屏风的功能作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文结构思路:课文一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出了屏风的特点,并指出设计屏风的关键之所在──在功能和美感上做文章,突出一个“巧”字。然后指出了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并且不失时机地突出强调屏风的艺术装饰功能。接着联系现在屏风只注重实用功能而忽视了美感,实际是造成屏风发展的退步,作者提出了在屏风设计方面的看法。最后,作者希望借此引起建筑师、家具师甚至使用者和后人的注意,使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和发展。 屏风的功能:作者主要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作者更强调艺术装饰功能。

(二)揣摩语言──感受诗意 本文虽然是说明文,但不像一般说明文语言那样平实,让学生勾画出文中富有诗意和韵味的语言,特别是引用的古诗词,分析、揣摩作者对屏风的情感和看法。 预想学生可能勾画揣摩的语句:

(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这里“诗意”一词,写出了屏风在作者眼中的美好感觉和印象,将读者引入美好的屏的氛围。

(2)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作者这里用童年夏夜在庭院纳凉,富有生活气息和美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是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的诗句──秋夜,银白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让我们感受到屏风的美,的确,其情景让作者感受到深宫孤单宫女的极度悲伤、愁苦,故而喜欢咏屏的诗句,喜欢古画中的屏,从感性上让我们体验到屏的艺术美感。

(3)《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里的唱词,“锦屏人”是指闺中女子,“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词指的是闺中女子太过于惋惜这大好青春时光。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作者这里引用,为了突出屏风的艺术美感。 (4)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联系后文可见,这里的“大小”应该指的不同的人对屏风的不同的使用。

(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闲倚画屏”的意思是“闲着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在小楼里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这里写出了看屏、处在屏中的生活有一种休闲恬淡之感。

(四)把握形式──探求蹊径

通过揣摩语言,会发现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表现形式上有区别,让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揣摩本文的语言形式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本文是用散文笔法写成的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文,因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平实的说明文。本文的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叙述、议论和抒情。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对屏风很有研究,又有较深厚的文学底蕴,因此作者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和诸多事例的旁引,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是本文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

(五)总结评价──回顾展望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回答,师生补充。) 2.教师激励:陈从周以自己的责任心用饱含浓郁抒情的笔调,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启迪着我们要为屏风乃至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次备课

第13篇:《说屏》教学设计

15、说

(作者

陈从周)

六安九中

赵福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反复揣摩,品味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对屏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科学、生动的语言特点;体会屏风中包含的文化韵味。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2分钟)

由图片导入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哪篇文言文里,提到了屏?

今天,我们就跟随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一起,去了解中国古代这种比较常见的家庭器具——屏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8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面几个生字词。

2、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3、作者介绍了有关屏的哪些知识?

作用:

分类:

设置屏的注意事项:

三、研读赏析,品味语言 (16分钟)

1、为了把屏的知识介绍清楚明白,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语句说明。(6分钟)

举例子

下定义

分类表

引用

2、作者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准确、科学(板书)地介绍了屏的相关知识。可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来并不觉得文章枯燥无味,这是为什么?

那是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向我们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并且多处引用古诗词。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找到这些引用的古诗词,反复朗读,揣摩他们的作用和效果。 (这个问题相对较难,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统一看法,再推选代表发言)

第一段

第三段

第五段

(板书:诗情画意,饱含情感)

四、体会作者情感 (12分钟)

1、文章都饱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或者词语,然后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6分钟) 第一段:

第四段3,4两句话,

第五段: 真是够吸引人的——

2、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

(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3分钟)

3、请学生以欣赏者的目光,再次观察这些屏风图片,说说他们有哪些美。

(图案美、色彩美、造型美、绘画美;———可以说,在作者看来,这些屏风不仅具有实用性、装饰美,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宣传媒介,一种载体。由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对屏风这种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被重视和使用者不当使用感动惋惜,更对屏风艺术的大放异彩充满期待。(3分钟) (板书 喜爱、赞赏;期待、盼望)

五、课堂总结 (1分钟)——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作用、分类及设置时的注意事项,抒发了对屏风的喜爱、赞赏之情。并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所有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六、布置作业 (1分钟)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制作一扇简单的屏风,画下自己喜欢的图画,写上自己喜欢的座右铭,放置在自己的书房里,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板书设计

说 屏

陈从周

作用 屏 分类

注意事项

语言: 科学、准确

诗情画意,饱含情感

情感: 喜爱、赞赏

期待、盼望

第14篇:说屏教学设计

《说“屏”》教学设计

科 目 语文 设 计 者 李佳佳 学校 观音寺一中 授课班级 八一班 学生人数 48 课 题__《 说“屏” 》_______ 课 型 新授 授课日期 12.10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屏”是指“屏风”,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本文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文介绍屏风的目的在于提出期望:今天我们应更好的使用屏风。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作为教学内容来看,不能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教学中应强调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本课内容,要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

二、单元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应首先明确什么是说明文。为避免概念化倾向,完全可以将知识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学时通过朗读、回忆、比较前面所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重的课文的不同之处,来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四、学习目标:

1、通过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阅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诵读文章,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五、评价方案设计

针对目标一,采用提问诵读的方式进行测评; 针对目标二,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 针对目标三,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有关屏风知识,感受屏风文化内涵; 难点:理解说明性小品文的特点,品味本文生动的说明语言;

七、教学流程设计

环节一:看图片回顾《口技》导入新课用三分钟。

环节二:明确目标、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用五分钟。

环节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已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小组合作交流。用时十分钟。

环节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出示问题组,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推荐代表全班交流。用时十五分钟。

环节五:品味赏析、拓展延伸用时五分钟。 环节六:课堂检测,用时七分钟。

八、作业设计

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九、板书设计

说“屏”

陈从周

说明内容:屏的作用、屏的分类、屏的设置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引用 说明语言:生动、文白相杂

十、反思:

这是一篇说明性小品文,介绍了屏风的功能及如何使用屏风。学生不太喜欢这类文章,并且他们对屏风了解较少,大部分学生甚至从未见过屏风。我就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失语文学科主要进行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教育的功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更富文气,充分展现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的魅力。

1.换词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语言文字能力,体悟语感。本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是科学小品文的典范,初二学生此类文章接触甚少,理解说明文语言也就成了重点和难点。换词法吸引了学生,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比较、品味、发现、在赏析探究中学生轻松领会了文章作为科学小品文既科学准确又形象生动的语言特点。

2.个性化阅读深究行文的情味。教学过程中我并不把课用自己的话语霸权充斥,不用自己貌似正确的废话充斥,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找最喜欢的句子在读读议议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理解作者感情。这一环节中我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的学生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

3.自主合作的实践活动拓宽了说明对象的文化底蕴,加强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对比很感兴趣,交流时都能拿出很多,有图片、说明文字、小艺术品等。学生仿佛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屏风世界,对屏风有了充实而形象的原认知,这样在课前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动性,积极性。

4.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领略屏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对屏的直观形象。课件展示时或借诗词之雅韵,或驭音画之魅力,或抛知识之概括,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诗情画意中处处洋溢着屏文化的魅力所在,激起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兴趣。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坚守住文本,不让教学辅助手段主宰语文教学环节,要把语文素养在课文的学习中实实在在的提高,在语文课程资源不断扩展的基础上,课本与生活的结合上不断提高,语文课将会更能充分展现出它本身的魅力。

第15篇:马 说教学设计

《马

说》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曹坪中学

陈昌水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关于马的成语、古诗词引入。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

的杂文大体相近。

2.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 先生文集》。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

2.正音,男女学生竞读课文

乐( )祇( )骈( )槽枥( )辱( )食( )

食马者( )策( )见( )邪( )石( )粟( )

3.(1)分析课文第一段。

提问:结合课文注解,翻译第一段并找出难懂的词语。

实词: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

别人才的人辱——辱没骄——一同槽流——喂牲口用的食器称——著称

虚词:而——表转折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

以 ——凭借

虽——即使。

学生根据注解理解内容

提问: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提问: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齐读第一段。

(2)分析第二段。

提出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实词: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

虚词:或——有时其——代“千里马”

是——这种,作代词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千里之能——能力

安——怎么

.提问:①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提问:②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女生齐读第二段。

(3)分析第三段。

找出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实词:策之——用鞭子打

执策——马鞭子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尽—— 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 ——识别,了解

虚词: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以——按照鸣之——助词,无意义。

翻译全段。

提问:①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提问:②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提问:③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散读第三段。

4.多义词总结

以 5.理清文章思路 6.全班齐读。

提问:①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提问:②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

提问:③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接心情。 7.总结全文

四、活动迁移

1.连线:著名的“伯乐”和“千里马” 2.你认为社会中是伯乐重要还是千里马重要? 3.如果你是伯乐,该怎么做?你是“千里马”该怎么做? 4.学有所获,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五、课堂练习1.课文重要词语 2.一词多义 3.中考链接

六、布置作业

1.参考有关资料,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

2..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以《假如我是千里马》或《我也是千里马》为题,写出你心中的想法。3..关于马的成语5个 4..积累中国名马故事3则

第16篇:《雨说》教学设计

《雨说》教学设计

卞庄二中

卜凡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教学步骤】

一、导入,感受雨的诗趣。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是谁呢?同学齐答——雨。

二、交流,感受雨的诗味。

1、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请同学们将自己积累的有关雨的诗词相互交流一下,哪一位同学先来?同学自由站起来发言。

2、老师小结:我们今天要感受的雨,既没有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的愁怨,也没有杜甫“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悲叹;既不是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凄清冷雨, 也不是范仲淹“连月不开,阴风怒号”的霏霏淫雨,而是一场温柔的喜悦的春之雨,是一首甜蜜的奉献的爱之歌。

三、朗读,感受雨的诗韵。

1、欣赏课文朗诵(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读,体会诗的感情基调。师生明确:轻快、喜悦。

3、学生选读喜欢的段落。点名朗读。

四、品析,感受雨的诗意。

1、出示相关链接: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雨说》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着祖国的变化与发展。诗中的“雨”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和祝福。

2、合作探究。

①屏幕出示问题:“雨说”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以“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作为副标题?

②同学合作交流,师生明确。屏幕展示交流成果。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3、赏析诗句。

①屏幕显示:

请你把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句子读出来,并说明理由。(可以谈谈修辞手法,也可以论论思想感情,还可以看看诗人调动了几种感觉来写,总之,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雨对所有儿童博大的爱,“丝缕”形象描绘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万物,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而博大。

②学生交流后举手,老师指名回答,并适时点拨。

生1:“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表现了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人不禁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

生2:“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诗句意味深长,只有孩子们欢笑起来,才真正意味着春天的来临,才真正看到大地的希望。

生3:“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生4:诗歌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不仅如此,对诗中的其他事物都作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等,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亲切感人,符合儿童的心理。 „„

③师生明确归结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屏幕显示):

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借春雨之口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典雅的语句与活泼的口语结合,语言形象,清新自然。 联想丰富,含义深刻。

五、抒写,感受雨的诗情。 仿写句子。

①屏幕出示:请你仿照“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的句式写几句话。

②学生可能回答:

生1:池塘见了我笑醒了鱼儿啊。

生2:春风见了我笑绿了树叶啊。

生3:黄鹂见了我笑起了早睡的人儿啊。

生4:桃花见了我笑红了脸蛋啊。

生5:石榴见了我笑裂了双唇啊。 „„

六、小结,感受雨的诗理。

感谢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甘于奉献的爱的使者,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雨如朋友、如母亲、如师长、如天使般的形象,更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如沐春风、如饮甘醇的诗歌之旅。

我希望,今天的这节课,大家不仅享受到了春雨的沐浴,而且还能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第17篇:说课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2015年特岗,现在是金家九年制的初中体育老师,教7.8.9年级,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节室外足球课--脚内侧传接球的教学设计

一、首先我要从学情分析说起

我校属于偏远农村,初一的孩子是刚刚从小学上来的,意志力不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但是身体条件稍稍优越于市里的孩子,活泼好动,积极性非常高,学校里70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关心和关爱,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好的身体素质,好的精神状态,这就需要教师的付出与努力。

二、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所以锻炼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有人会说初中不是水平四么,对、学习下是为了在今后学习初一足球水平四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的练习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寻思渐进的过程去学习。有的学生在小学期间接触过足球,有一定基础,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我选择 “脚内侧传球接球”为本课内容。传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也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是足球战术配合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足球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学会互帮互助,拥有拼搏精神。体会足球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脚内侧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并了解一些足球的基本知识,使90%以上学生能初步掌握。

(二)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传球能力,促进下肢力量的发展。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敢顽强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脚内侧传接球完整连贯的技术动作。 难点:脚内侧传接球动作的正确性传球的方向性

五、教学内容

针对本节课的的重点难点及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的教学过程如下;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背风、背阳、背干扰

2.着装检查,

检查衣服和鞋子是否带坚硬物

3.见习生安排,

要有见习生一定让齐参与进来就算是简单的拿点器材

4.安全教育,

今天是足球课准备活动要充分,防止运动拉伤,不许提高球 5.准备活动,教师带动学生进行热身和专项的准备活动

在专项的准备活动中我采用足球球操进行练习,可以调节气氛也可以熟悉球性 6导入,我运用了提问法,

首先用前脚尖踢球自提自捡,再用脚内侧像踢毽子一样踢球,自踢自捡,哪个更有稳定性呀,这样引发学生思考 7新授 1首先出示图片,出示图片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教师进行传球无球分解讲解并示范。助跑支撑、摆腿、击球、随摆动作。有传就有接,教师进行无球的接球动作分解讲解并示范,强调

应撤缓冲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示范法是为了有效让学生进行观察学习模仿,无球的动作分解是为了把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很快就学会动作技巧。讲解时shi10-15厘米呀就是两拳的距离更加生动形象易懂

3学生进行无球原地动作分解练习,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教师说出1.2.3.4 是为了有效的掌握好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观察学生,学生认真模仿教师学习技巧 4教师和体委示范,进行有球分组练习一人踩球一人踢定位球练习

一人抛地滚球一人脚内侧接球练习

两个动作的练习是为了在无球的基础上加了球,也就是加了难度,两人进行合作练习,用手抛地滚球时增加学生的足球知识讲解足球什么时候可以用手 同学们找点不准教师在进行示范,来一组击球点练习4两人一组进行短距离互相脚内侧传接球

学生自主练习是为了掌握基础性动作,接不好同学努力他们让他们先传好。

教师让学生成果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想想自己,的动作和他对比,再进行巩固练习。找出不足,教师指出,纠正。 易犯错误

踢球腿屈膝外展不充分,脚尖没翘起。 摆腿动作过分紧张,使摆速受到限制。

在踢球腿前摆时膝关节伸直,形成直腿扫踢。

踢球脚的踝关节没有充分放松,使球触脚弹离过远,而失去控制。 踢球脚离地过高,使球漏过,过低使球飞出。

对球落地的时间判断不准,使球漏过,或用力下压而停不稳球。 游戏练习,

• 1.看谁进的多,讲解游戏做法及规则5米直线助跑8米直线助跑 • 2.组织游戏。

• 3.与学生互动进行鼓励

• 分成四个小组,一组选出一个裁判,每组第一个同学到小门后,等待自己小组同学进门来球,抱住球,然到排位站好,踢得的同学再站在小门后等待射门捡球,以此类推。时间为一分钟看那组近得多为获胜方 • 下面比一比,最后两排奖励深蹲20/10个.• 是为了巩固学习动作让其得到运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七、课后反思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了解清楚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规律设计教学,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当然,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应该用更加幽默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及练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练习,一起游戏玩耍,教学的效果也许就更加理想。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与学生一起得到了成长,也从中发现了不足之处,今后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育事业更好地服务。

第18篇:说课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基础》教学设计

南安国光中学

陈秋梅

课程标准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初步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课时建议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3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

1-2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2课时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设计中特别要加以重视的是,一定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让学生在体验当中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的方法。教材中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设计了多种平台,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

本单元中要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较多,遵守实验规则,注意实验安全问题,防止实验污染等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应对此加以重视。另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总结和提炼上,从中提高实验技能和总结概括能力,着重让学生在基础内容中体会化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注意实验安全,实验时注意废液,废气,废渣的处理。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实验误差,定性定量实验操作规则的教育等。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应该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学习方法的教育,这包括实验安全教育和实验规范教育。 1.实验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进行“思考与交流”后由学生小结,具体内容,如酒精灯的使用,固体液体加热,取用化学试剂,闻气体,点燃可燃性气体。浓硫酸的稀释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操作应规范,应该仔细检查安全措施,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2.实验的规范即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程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原因分析--反思与评价 3.通过回忆已学过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引出过滤,蒸发等混合物分离方法。然后以一定例子加以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下一节作铺垫。例子可以为除去 NaCl中的CaCO3,NaCl中的Na2SO4

等,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设计粗盐(含少量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提纯的实验方案,要求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为下一节作准备。

第二课时,通过复习粗盐的提纯方法,并拓展到可溶性杂质的除杂,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并拓展到可溶性杂质的除杂。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分别请学生说明设计方案和实验难点,注意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全体同学讨论,比较分析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并重点讨论实验难点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里可以以NaCl中除去 SO42_ 作为例子。小组合作实验,两人一组,有大致的分工,职责基本明确,紧密配合。 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课时,进一步加深对蒸馏的理解。学习萃取的原理以及操作。 蒸馏操作的原理,包括温度计的作用和位置,冷凝管的通水方向等。

萃取:包括原理,操作和应用。

关于萃取原理的教学可设计成学生探究实验。

关于萃取操作,教师演示,说明和归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全过程。 六

教学反思

在化学实验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不管是哪种方法,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规范实验操作的意识,并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实验在化学中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新课程教材和传统教材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

第19篇:说木叶 教学设计

《说“木叶”》公开课教案

这篇教学设计2009年5月在《语文报》与《中学课程辅导》杂志社举办的 “课改·实践·探索”主题论文大赛中,我的论文《 教学设计》荣获二等奖。并在合肥市2008年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并入选合肥市教育局岗位大练兵《优秀教学设计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

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07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今天我们在学习《说“木叶”》的过程中就会得到更深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文学语言或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2、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五段。

3、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树 —— 繁茂枝叶——密密层层——浓密

木——树干——落叶

4、回到开头,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大雁何以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期盼的情感?

①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浓浓的思乡之情

提示: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游子,对比自己,每每牵动起思乡之情,生发出无尽的乡思、乡情。

②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思念远方亲人,期盼亲人的信息 提示: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人与外出的亲人之间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对以上两句诗的理解,暗示性起了重要作用。

三、梳理探究

1、作者通过什么发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 ——“木叶”

2、作者在文中说“木叶”就是什么意思?

——“树叶”

3、那么诗歌中是怎样使用这些意象的?(依课文顺序,学生寻找诗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树:为何不说树叶?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叶:难道为了简练?

4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木叶:树叶为何无人过问?

九月寒砧催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 „„

落木:为何对“木”如此不肯放弃?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4、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落叶、空阔、疏朗;

树:繁茂、层密、浓阴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5、第二个艺术特征

栓、棍子、桅杆——透着黄色、干燥、疏朗的清秋气息

树:树干——叶子——褐绿色——湿润——饱满、缠绵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色泽上的)

四、巩固延伸

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

(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 示例

(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 示例

(三):草

6 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五、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

7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文艺论文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木:落叶、空阔、疏朗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木:透着黄色、干燥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色泽上的)

设计说明:

意象是诗歌思想内涵的载体,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要阅读、欣赏古代诗歌必须了解有关意象的知识,领悟语汇产生固定的暗示意义的原理。林庚先生的这篇《说“木叶”》为我们理解古代诗歌意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因此这篇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围绕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展开,引导学生先后讨论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现象、产生暗示性的美学原理、语言的暗示性在古典诗歌的广泛运用等,一线贯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在教学进程的安排上,立足文本,让学生先熟读课本中的相关“木叶”“树叶”意象。由整体到细节,由现象到原理,再到类似现象的 8 联想,最后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既眉目清析,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的安排注重师生互动、自主探讨,问题设置有梯度,难点突破自有匠心。

第20篇:说勤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长大了对祖国、对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观点: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劝学》这首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一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勤奋有很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理性文章(板书课题——说勤奋)看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找出作者对勤奋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

三、精读感悟(感知 感受 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自由读第一段,找出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中心句。

2)显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A、句式。

B、(你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吗?)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C、理解“桥梁”怎样理解这句话?再次把作者的观点读出来,读的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要读出强调的感觉。

3)比较句子:

A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B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这两句话,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怎样读好它?熟读成诵。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艰辛的劳动)这句话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2、学习课文,谈例子

一)作者是采取了怎样的方式来证明他的观点的?(举例子) 让我们来看看他举了谁的例子?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研读司马光和童弟周的故事

A、谈司马光

(1)大家还记得一年级时我们学习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吗?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2)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指名读课文。 (3)说一说他收获的的“鲜花”是什么?(板书)他付出了哪些“汗水与心血”?用自己喜欢的线条画出相关的句子来,加以体会,要是有感受的话,可以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4)投影: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司马光为什么躲在屋里?

*感悟: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一遍又一遍、一直)一遍又一遍就是两遍吗?(无数遍)——这就是“勤奋”!

*比较他和哥哥、弟弟的不同,从中能比较出什么?(司马光小小年纪如此勤奋,令人敬佩)指导朗读本句

(5)投影: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感悟: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播放录像。)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这就是“勤奋”!

*指导朗读本句,指名读读出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就这样,司马光在19年的时间里编成了在历史学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巨著《资治通鉴》,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司马光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吧! 完成说话练习:

19年中,每当烈日炎炎,司马光—— 19年中,每当寒冬腊月,司马光—— 19年中,每当逢年过节,司马光—— 19年后,司马光终于——

*朗读第二节

(6)、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

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流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过渡:司马光是古代勤奋成才的典型代表,那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是不是就不需要勤奋了?

B、自学童第周成才的事例,小组内交流下列思考题。

(1)童第周也和司马光一样是个天资聪明的人吗?议论,板书:基础差

(2)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板书(完成高难度蛙卵剥离手术) 出示相关资料1。

2、不仅如此,童第周被誉为克隆先驱,他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研制了一条克隆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童第周,把这条鱼命名为“童鱼”,他比克隆羊多利还早问世15年呢,他之所以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与他攻克这高难度的手术十分不开的。

(3)他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又是什么?补充介绍

A、学生议议说说,并理解词语: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 指导读句子:怎样读好这些句子?表现童第周的勤奋呢?抓关键词。

B、想象童第周为了完成这个手术,他付出了怎样的汗水和心血?

为了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童第周每天天刚亮(

),晚上睡觉前(

),他还(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功了。

(4)你读了童第周的故事有何感想?显示: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读句子。 (6)读读童第周成功后说的话吧!

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童第周 (7)从童第周的故事里,我们仍然可以读出两个字,——同样这也是“勤奋”!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同时也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至理名言吧,相信它会带给我们更强劲的动力。 C、谈人物对比

比较这两位名人,你有什么发现?他们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1)一个是古代,一个是现代,

(2)司马光从小聪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3)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要想获得成功,都要靠勤奋。„„ 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二)、谈课外勤奋的例子:其实历史上勤奋成才的例子很多,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文,谈理想:

1、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

2、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要实现你们的

理想,仍旧离不开“勤奋”二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显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A、司马光只有(),才能()。 B、童第周只有(),才能()。 C、我们只有(),才能()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聊了“勤奋”这个话题,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4、最后,徐老师有几句名言要送给大家。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有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五、拓展延伸

1、课后仿照名言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也写一句自己的“名言”。 未来的xx家 xxx

2、课后搜集有关勤奋成才的成语、名人名言或者名人故事,在全班内交流。

《说教学设计.doc》
说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