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张数教学设计

2020-08-0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余水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 。 重点、难点 :

1、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2、难点: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步骤 :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呢?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 (生自由说说)

2、师揭题并板书——邮票的张数。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出示姐弟谈论邮票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答)

2、根据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答) 3、师出示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找等量关系:弟弟的邮票数×3=姐姐的邮票数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2)、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4x =180

x=45

姐姐:3x=45×3=135(张)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三、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学生单独完成,个别汇报。

(汇报要求: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2、小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A: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B:设未知数,列方程 C:解方程 D:写出答案

(注意: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如果有两个未知量,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量设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量。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四、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幻灯片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解决。

2、课本70页的解方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姐姐:3x=45×3=135(张)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推荐第2篇: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具体情况,学会形如“aⅹ± ⅹ=b”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形如“aⅹ±ⅹ=b”的方程

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形如“aⅹ±ⅹ=b”的方程。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爱好?(师生交流)

引出:有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她们集的邮票。

课件出示主题图:指生读图中信息。

二、探究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2、分析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1)从图中两个信息中,你能用方程求出结果吗?

师引导: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吗?学生尝试画图。

3) 汇报画图方法:(用方块画图;用线段图画、、、、、) 教师把学生的画法展示到黑板。

3、你能根据上面的图说出等量关系是吗?

1)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2)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4、师提问:在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该设谁为ⅹ,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5、列方程解决问题。

1)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尝试解答。 学生独立列方程。

2)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3)汇报板书解题过程。

4)思考:想一想,解题时应注意什么? A、设少的为ⅹ。

B、解题时注意ⅹ和3ⅹ合并成4ⅹ.

6、巩固提升。

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和同伴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独立列方程解决问题。反馈汇报。师板书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70页第1题。

2、完成第70页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根据做题情况讲解。

3、完成第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

1)方块图

2)线段图

解:设弟弟有ⅹ张邮票,阶级有3ⅹ张邮票。

ⅹ+3ⅹ=180 4ⅹ=180 ⅹ=45

3ⅹ=3×45=135 答:-------------。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推荐第3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三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 .重点、难点 :

1、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2、难点: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

一、课前检测

同学们,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课前的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前练习并检测。 1.我能填: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1)小明的年龄是a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 妈妈是 岁 。

(2)一个长方形宽是X米,长是宽的2倍,长是 米, 它的周长是 米。 (3)一副围棋共有361颗棋子,其中黑棋有X颗, 白棋有 颗。 2.我能解:解答下列方程。

(1)2X+X =9(2)4m – 2m=50

3、师揭题——邮票的张数。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出示姐弟谈论邮票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答) 2、根据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答) 3、师出示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画图找等量关系:弟弟的邮票数×3=姐姐的邮票数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2)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4x =180 x=45 姐姐:3x=45×3=135(张)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3))小结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解:写“解:”

二设:设未知数X 三单位:在“设”中要注意写上单位

四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答

(注意: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如果有两个未知量,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量设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量。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2个x合起来就是3个x”。)

三、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学生单独完成,个别汇报。

(汇报要求: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四、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幻灯片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解决。

(1)根据下面题中的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 决问题。 这幅画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2)根据下面题中的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白键和黑键各有多少?

2、课本70页的解方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张)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推荐第4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建国小学

郭碧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9-70页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过去的教材有专门的应用题单元,系统性强,学生很容易掌握每一类应用题的结构,从而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但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常常是应用题“不应用”。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新教材中不再有单独的应用题单元,应用问题大多穿插在计算、估算等学习内容的练习中,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悟其策略。

1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相关数学信息,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学生分析】

《邮票的张数》是学生认识方程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是能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当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而束手无策。因此,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同时,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必须引导先设一个未知数,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进行解方程的指导。另外,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后,还要引导学生用“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考察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二、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对姐弟,他们是集邮的爱好者,来看一下他们集邮的情况,揭题。(教师出示主题情境图。)

2、师:从图中,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 (1)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2)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师:估一估,姐姐和弟弟各自可能有多少张邮票? 学生估计数量,并说明估计理由。

三、探究新知

1、师:大家能有根据地、大胆地“估”,不错。怎样才能求出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呢?请各小组一起商量,尝试用方程解决。

(学生合作探究,老师巡视各小组的情况。)

2、师:现在,谁来说一说题中的等量关系? 借助情境图信息,学生很快能找到等量关系: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3、继续询问学生:有没有用其他方式表示等量关系的小组?(引导学生画图表示等量关系)

4、师:从等量关系可以看出,题中有两个未知数,该怎么办呢? 学生肯定能想到以弟弟的为标准,如果设弟弟的邮票为x张,姐姐就有3x张。

5、列方程解决问题。师板书书写格式: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么姐姐有3x张邮票。

3 1个x与3个x合起来是4个x。 x+3x=180

4x=180

x=45 3x=3*45=135 请学生补充答语,并验算。

6、师:我们用方程解决了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同学们看一看线段图,还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想到算术方法:把弟弟的邮票数看做1份,姐姐的邮票数就相当于这样的3份,他们一共4份是180张,所以1份就是180÷4=45(张),也就是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45×3=135(张)。

7、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现在,请大家认真想想: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大胆去设想,认真去分析,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三、能力提升

1、师:如果把“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我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呢?想一想,与同伴交流。

2、独立解决此题。

3、解方程。

4、完成“练一练”。

四、愉快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后反思】

我在教学《邮票的张数》时,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信息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并应用了多种方式来表达所理解的信息的意思。重点指导学生用图来理解“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这句话的意思。先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我搜集到了几个学生画完的图进行展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先画一段线段表示弟弟的,然后竖着排列和弟弟一样长的3段表示3倍的关系。学生这样画是对的,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画线段图而画线段图,画图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课后练习中,学生解决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倒是正确率极高,可遇到解形如6x-3=9这样的方程时反而混淆不清了。反思一下,原来是我在新知教学中没有与旧知识进行对比区别,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以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方程一定都是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看来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多关注细节上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也让我更深入地懂得了,北师大教材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不仅注重了知识体系的安排,同时也渗透了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只要学生能在课堂上领会这种思想,那么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项知识也就理解了,不但学会了这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领悟了一种列方程的思想和方法

推荐第5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

设计说明

1.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 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情境图,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现成的“题”,而是隐含着条件、问题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这种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交流,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有机统一。 理清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方法,它一方面是曾经的解题经验,另一方面是继续解题可遵循的途径。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其价值并不局限于得出问题的结论或答案,更是通过解题思路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水平。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及“分析思维”对一些常规问题进行比较完整的“说理训练”,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环节“谁来把你们组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中说出解题思路,通过这种“出声的思维”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强化思维成果,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对姐弟,他们都是集邮爱好者。瞧,晚饭后,姐弟俩正在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数学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2.画出示意图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

(2)交流找出的等量关系。

师:从示意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量关系?

学生观察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汇报: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准确地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并找出等量关系,能解释姐姐和弟弟邮票张数之间的关系,明确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为列方程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3.列方程解决问题,体会方程的解法。

师:请大家列方程解答,想一想,设哪个量为x好呢?

(学生列方程,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个方程与我们以前学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教师选择一种解法与全班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想:1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x=45 3x=45×3=135 4.变式练习。

师:如果把“姐姐和弟弟共有180张”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的?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70页

1、2题。选两名同学进行板演。

2.完成教材70页

3、4题。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 教材70页

5、6

推荐第6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邮票的张数》教案

刘芳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是北师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我在教学《邮票的张数》时,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信息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并应用了多种方式来表达所理解的信息的意思。重点指导学生用线段图来理解“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这句话的意思。先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

在教学解方程时,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x+3x=180的方程,重点让学生理解:1个x和3个x合起来是几个x?4个x也就是4x。

我就顺势继续引导学生解方程。然而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个别学生在计算3x+6x=18这样的方程时出现了错误,不知道3x+6x等于多少,还有的出现了书写上的错误。回顾课堂教学过程,看来问题还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自己细细的反思后,发现在教学x+3x=180时,我自己应该出示相应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3x+6x的深刻认识。如可以出示

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口答。对于书写上的错误,我想老师在指导时应该着重强调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由此看来备课中我自己应该考虑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出现时灵活处理。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刘芳

《邮票的张数》说课

一、说教材:

1、今天我说的《邮票的张数》是北师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路图。 教学难点是: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三、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列方程的主要步骤。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四、说教学工程:

1、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3、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邮票的张数》说课

刘芳

《邮票的张数》评课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发展。

本课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把复杂的情境图中零乱的、不成体系的信息收集、整理,并有序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1)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2)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3)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去“估一估”,估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感知数量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去想办法,亲身体验分析问题的过程,尝试用式、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解决完问题之后,教师又组织学生梳理回顾各种方法,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

课堂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从他人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同伴智慧的成果。总之,以思维的运作代替机械的记忆,既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既解决了问题,又领悟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邮票的张数》评课

周秀丽 《相遇问题》说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中的第一课。

2、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

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 ( 4)、教学重难点

对相遇问题中速度不同、时间相同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二、

说教法学法

1、突出主体与注重体验

2、鼓励探究,自主探索

三、

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出事例—导入新课

(二)模拟情景—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课外延伸—总结深化

在第一个环节;复习拉近师生的距离,从而引出课题,实际上求的是什么?是路程,从而引出已学过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这时教师小结:学生乙到学生甲家的这一段路,可以一个人走完,也可以有两个人一起走完,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

人或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引出新课。(板书:相遇问题应用题)

第二个环节,

我设计让学生乙和学生甲模仿相遇过程和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

“两人所用时间一样“是本节课的难点,班里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还不理解。 所以,通过播放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三)结合线路图,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相遇问题》说课

周秀丽

《相遇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

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对相遇问题中速度不同、时间相同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出事例—导入新课

(二)模拟情景—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课外延伸—总结深化

在第一个环节;复习拉近师生的距离,从而引出课题,实际上求的是什么?是路程,从而引出已学过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这时教师小结:学生乙到学生甲家的这一段路,可以一个人走完,也可以有两个人一起走完,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

人或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引出新课。(板书:相遇问题应用题)

第二个环节,

我设计让学生乙和学生甲模仿相遇过程和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

“两人所用时间一样“是本节课的难点,班里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还不理解。 所以,通过播放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三)结合线路图,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相遇问题》教案

周秀丽

《相遇问题》反思

我认为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置的,更不是为所谓的“体现课程标准”而设置,其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情境,由此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为此,在教学时,我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请两名学生分别在A、B两端,同时出发,迎面走来,在表演时,叫他们站在相遇点,并组织学生讨论在刚才的情境中,蕴含了那些数学问题,怎样求AB两地间的路程,使学生明白了运动方向(相向而行),两人同时出发(在相遇时两人用的时间相等),求AB间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两人行走路程和其次,让相遇的学生继续往前走分别到A、B两地,帮助学生理解现在的运动方向是反向而行,而求AB两地的路程还是两人行走的路程和。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在解决这类基本题时,已不觉得有任何难度。同样,在数学变式题时,我也充分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不同速度的两个物体同向而行后,会发生的数学问题,即经过一段时间,两物相距的路程就是它们所行的路程差。当两个物体沿封闭图形周长。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把“生活化”与“数学化”较好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

当然,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我们要力求避免“生活味”过浓,不能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求甚至是唯一求,因为数学问题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其独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只有把“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数学素材,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

《相遇问题》反思

周秀丽

《相遇问题》评课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置的,更不是为所谓的“体现课程标准”而设置,其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情境,由此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请两名学生分别在A、B两端,同时出发,迎面走来,在表演时,叫他们站在相遇点,并组织学生讨论在刚才的情境中,蕴含了那些数学问题,怎样求AB两地间的路程,使学生明白了运动方向(相向而行),两人同时出发(在相遇时两人用的时间相等),求AB间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两人行走路程和其次,让相遇的学生继续往前走分别到A、B两地,帮助学生理解现在的运动方向是反向而行,而求AB两地的路程还是两人行走的路程和。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在解决这类基本题时,已不觉得有任何难度。同样,在数学变式题时,我也充分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不同速度的两个物体同向而行后,会发生的数学问题,即经过一段时间,两物相距的路程就是它们所行的路程差。当两个物体沿封闭图形周长。通过教学。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把“生活化”与“数学化”较好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遇问题》评课

刘芳

推荐第7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鹏辉小学 刘艳芙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一、复习导入

1、列方程解答 姐姐有120张邮票,是弟弟邮票的3倍,弟弟有多少张邮票?

2、想一想: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读题,找已知和问题。

2、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3、列等量关系式。

4、解设未知数。

5、列方程

6、解方程

7、检验。

3、今天我们就按照这几步来学习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

二、回顾交流

1、出示情境图。指名读题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自己再回顾一下你的预习,在小组内交流。(出示交流要求:

1、小组同学一人完整讲题,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有不明白的要及时请教。

2、其他同学重点讲清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

3、做好全班汇报的准备。

3、全班汇报(一组汇报,其他组认真倾听每一个环节有不明白的要及时提问。)教师及时点拨。

4、反馈订正。练习讲题。指名再讲。

5、我们用方程解决了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同学们看一看线段图,还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想到算术方法:把弟弟的邮票数看做1份,姐姐的邮票数就相当于这样的3份,他们一共4份是180张,所以1份就是180÷4=45(张),也就是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45×3=135(张)。

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现在,请大家认真想想: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大胆去设想,认真去分析,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6、教师小结:对比以前的方程应用题,你发现了什么?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预习检查1:

1、出示:图书室有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180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尝试先画图,列出等量关系式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2、反馈检查,说出错因。

3、出示问题4 1)、师:如果把“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我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呢?想一想,独立解决此题,与同伴交流。 2)、预习检查1 •

1、公园里杨树比柳树多36棵,杨树的棵数柳树的3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

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

1、解方程3道题 2.练一练题1 3.松树和杨树共300棵,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1/2 ,松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4.买一套衣服一共花了150元,衣服的价钱是裤子的2倍,衣服和裤子各是多少钱? 5.练一练题2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推荐第8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96--97页“邮票的张数”。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整体素质处于中等水平,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强,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但是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强。

教材分析:

《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第六课时,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同时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

(1)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并从方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生发散说)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瞧晚饭后,姐弟正在与爸爸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师出示课件。

(课件:主题情境图(略))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出“集邮”这个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本课内容。给学生展示主题情境图引出题目。]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理解图中数学信息意义,发现信息间的关系 师:这幅主题图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姐姐和弟弟各有几张邮票?)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1) 姐姐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师:老师这里有三幅线段图,你能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判断哪幅图真正体现了姐姐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教师课件出示:两幅线段图,让学生进行判断进一步理解条件的意思(略) 学生选完后师问:你为什么选最后一组线段图?(因为最后一幅图以弟弟为标准画了和弟弟一样的三段)

2) 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问:你能在线段图上指一指哪几段是我和姐姐一共的180张。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指一指。

3) 我比弟弟多90张邮票

问:你能在线段图上指一指哪一部分是我比弟弟多的90张邮票。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指一指。

师:同学们,主题图中为我们提供了3个数学信息,看一看你想借助哪两个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温馨提示:(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了3个数学信息,你准备借助哪两个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求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引导学生总结出三种情况,明白并非题中给的所有信息都必须用到解决问题中来)

2. 利用“姐姐邮票的张数是我的3倍,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这两个条件来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先借助

1、2两个信息(即第一组信息)尝试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前面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姐姐是弟弟3倍的?(线段图)想不想自己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有问题的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学生自己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

师:你能在这幅图上表示出我和姐姐一共有多少张邮票吗?(指名到黑板前板演,适当评价板演的孩子。)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你能根据线段图写出一组相等的数量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弟弟的张数+姐姐的张数=180 师:列方程解应用题找等量关系很重要,而借助线段图找等量关系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线段图,在这里我们应该设谁为x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线段图上标出x,同时教师板演,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想不想自己尝试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师追问:1个x和3个x合起来是几个x(4x)教师板演学生独立解答下面的内容。

指名说出求姐姐的邮票张数可以用3x=45×3=135

师总结:用方程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可以先设其中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最后再求出另一个未知数。

[设计意图:主要为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理解题目,明白题中的信息不是全都要用上,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如题目中的3个信息,只需要用上其中的2个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画线段图,明白画图对理解题目的重要性;明白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注意书写格式。在引导过程中,看学生的反应情况来对他们进行解疑,对他们的错误加以引导、改正。]

师板书: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3x-x=90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三)合作交流,尝试练习

1、教学“想一想”即借助信息

2、3来解决问题。

(师:如果根据你们发现的第二组信息来解答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做呢?)

2、学生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等量关系和未知数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师巡视及时从学生答题中发现问题在讲台上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根据对题意的分析,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解1:设弟弟有x张邮票,则姐姐有(x+90)张邮票。 解2:设姐姐有x张邮票,则弟弟有(x-90)张邮票。 (四)反馈练习

1、岚岚是个特别爱学习的孩子,一天好朋友来家里做客,他就给好朋友提了一个数学问题:岚岚说:“爸爸比我大30岁,我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35岁,妈妈的年龄是我的6倍,爸爸的年龄是我的7倍。我几岁了?”

2、小组竞赛解方程:

4x+9=249 у+2у=45 6x-x=12

53у-6=48 x-360=312 m÷0.6=4.5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六)作业:

(1) 课内作业:完成课本第96页的“试一试”。 (2) 课外作业:借助信息

1、3解决问题。

(七)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数量关系:弟弟的张数+姐姐的张数=180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3x-x=90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任何教材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也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也是一次“扬弃”的过程。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寻找传统与改革的最佳切合点,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习惯的基础上,找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切入点,使学生积累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实效。引导学生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再者,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刚刚接触,比较陌生,该强调的地方我也并没有强调到位,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仍有一定难度。

这节课通过分组讨论,画线段图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了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但有个别同学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刚接触这种类型的方程,还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并没有掌握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而且做题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1)如何设未知数x;(2)设中x后面落写单位,在x等于几后面写了单位名称。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回顾本课,我只是带着学生一起做题,并没有引导学生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再者,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刚刚接触,比较陌生,该强调的地方我也并没有强调到位,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仍有一定难度。

推荐第9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69-70页 【教学目标】

1.学会解答形如abc这样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2.借助方框图(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通过游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框图(线段图)来分析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寻找等量关系,画出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喜欢看跑男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把他们请到了课堂上,让我们和跑男一起玩游戏吧,嘘,跑男来了!在跑男的第N季第M期,导演组安排六位常驻成员通过数学知识竞赛,决出跑男团里常驻成员中的高智商成员,这节课我们跟着跑男一起奔跑吧,找到我们班的高智商成员,好吗? 生:好

(师说明游戏规则)【A.比赛规则 :每组一次出题机会,其他两组作答,每答对一次会获得一 枚R币的奖励 ,R币获得最多者=智慧担当

B.分组情况:“常胜”组(邓超,杨颖)“兄弟”组(陈赫,郑恺)双“最”组(李晨,王祖蓝)

班级学生根据座位分为4组,跑男成员出题全班同学答题,答对一题可为本组记1分分数最高组成员为高智商成员】

师:了解了游戏规则,老师说1,2,3大家一起喊出我们的“奔跑吧,数学”来给自己加油打气 (1,2,3) 师生:奔跑吧,数学

二、探究新知 PARK 1 (“常胜组”出题,“兄弟组”和“双最组”答题) 学生分角色演绎

生1(学霸超洋洋得意):跟我在一起,是需要文化素质的好吗?34?

生2:347,因为3个和4个合起来是7个,所以就是7

师:非常棒,有理有据。跑男成员们跟我们一样不假思索直接就给出了正确答案,吃货(天才)陈赫,想要与众不同,你猜猜他除了会给出答案外还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是天才?

生2:因为是吃货,我觉得他会在吃的里面找到这样的关系,如:3碗凉皮+4碗凉皮=7碗凉皮

生2:3个西红柿+4个西红柿=7个西红柿 ......师:好,大家猜的非常棒,我都感觉就是天才陈赫说的了。 师:大家脱口而出的答案和天才陈赫的与众不同的展示,让与邓超同为一组的杨颖很不开心,出了几道同类题型想要难倒大家

6a4a3.2b2.3b4c9c6c9.8x9x0.2x

我们也来试试吧 PARK 2 顺利拿下第一关,让我们信心满满的冲向第二关 (“兄弟组”出题,“常胜组”和“双最组”答题)

生2(陈赫胸有成竹):天才是我,我就是陈赫,那我就给大家一道天才才能解出来的题吧,3414;? 师:来测测你是天才吗?解出来的话就举手回答 生: 3414 解: 714 147 2因为3个和4个合起来是7个,所以7个是14,1个就是2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很厉害,果然是天才,那如果这个时候机灵鬼王祖蓝也想要证明自己的话,我们再猜猜他会怎么做? 生:3碗凉皮+4碗凉皮=14元 7碗凉皮 =14元 1碗凉皮 =(14÷7)元 1 碗凉皮=2元

师:他从陈赫那得到经验,从生活入手,这个祖蓝很祖蓝,我很喜欢,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我们仔细想想,刚才这位“祖蓝”他说的这些我们用数学专业术语称他们为什么?(=,四则运算) 生:等量关系

师:我们“祖蓝”用等量关系解释了解方程的过程,那大家想想我们能不能根据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呢?

生:可以,只要设1碗凉皮为元就根据等量关系可以列方程了 (掌声鼓励)

师:小猎豹郑恺后悔将出题的机会给了天才赫,无奈效仿了杨颖给出了同类题型,天才的你们是否还能顺利完成任务呢? 6a4a1003.2b2.3b814c9c6c499.8x9x0.2x91

师:看到大家继续闯关成功,很开心,希望大家能够一举夺冠,来点掌声给自己加加油打打气 PARK 3 (“双最组”出题,“常胜组”和“兄弟组”答题)

王祖蓝看到老邓头和天才赫的题都被大家拿下了,就动动脑袋瓜,想出了应用题意图难倒大家

生:(王祖蓝意味深长):告别捡漏王,冲刺智慧担当,我的问题是: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三倍,姐弟两人一共有180张邮票,求各有多少张邮票?

师:突然出现了道应用题,众人一脸茫然,但又回头看到祖蓝得意表情,也不愿就此认输,都埋头苦算了起来。你们是否一样能够算出来呢?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一会我请同学全班分享。

(两组同学派代表黑板上展示做题过程并在班内分享思路,全班同学交流订正并完善做题过程)

生1:1条线段表示弟弟的邮票张数,姐姐的邮票张数就是3条线段,那就说明4条线段是180张邮票,那说明一条线段(弟弟的邮票(张)(张)张数)为180445,姐姐的邮票张数为455135

生2:假设弟弟有张邮票,姐姐就有3张,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也就是3180,解方程就能解出来了 师生(总结):

i线段图可以更直观的表示数学信息

ii做题步骤:提取数学信息,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写答语

iii:做法不唯一,只要等量关系合理,等式成立即可 师:跟着他们在一起,耿直的大黑牛李晨也学会了耍赖,等大家都解出了题后硬说是把数学信息说错了,不是姐姐和弟弟一共收集了180张邮票,是姐姐比弟弟少收集90张邮票,所以题目是:

姐姐和弟弟收集邮票,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三倍,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求各有多少张邮票?(用方程来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分享)

生:假设弟弟有张邮票,姐姐就有3张,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90张,也就是3-90,解方程就能解出来了 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邮票的张数》(板书:邮票的张数),用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师:在生活中像这样我们可以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让我们继续跟着李晨和郑恺进入抢答环节,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画框共用了162厘米的木条且长是宽的2倍,求:这幅画的长、宽各式多少厘米? 2.钢琴共有88个键且白键比黑键多16个,求:钢琴的白键、黑键各有多少个?

四、布置作业: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邮票的张数》,学会了用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跟着跑男成员们一起奔跑,虽有争议,有疑问,有迷茫,有个人努力,有集体商讨都顺利的过了这三关,战胜了自己,都是自己的超级英雄,最后让我们把一首跑男的主题曲《超级英雄》献给我们的偶像,也献给我们今天的超级英雄---你们。

六、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弟弟 姐姐

180张

解:设弟弟有张邮票,则姐姐有3张邮票

x+3x=180

180(13)45(张)

4x180

x=45

453135(张)3x=345=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推荐第10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范岗中心小学程宜平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ax-x=b的方程。 教学重点

学会解ax-x=b这样形式的方程。 教学难点

正确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吃过晚饭,姐弟俩正和妈妈一起分享集邮的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呀?大家一起来听听吧!

(课件依次呈现图中人物的对话。)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看图回答)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分组讨论,代表汇报)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18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指名回答)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课本“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分组汇报)

2、完成“1课3练”中的“巧练基本功”和“知识突破点”。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根据实际回答)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第11篇:邮票的张数

一、填空我最棒。

1、每个作文本x元,小丽买了5个作文本,付了20元,应找回( )元。

2、四(1)班栽了x棵树,四(2)班栽的棵树是四(1)班的4倍,四(2)班栽了( )棵树,两个班一共栽了240棵树,列方程为( )。

3、学校买了12副乒乓球拍,每副x元,买了a副羽毛球拍,每副24元,一共用去( )元。

4、小强有x张邮票,小军的邮票张数是小强的2倍还多6张。他们共有( )张邮票。

5、红花是白花的2.4倍,设( )为x,那么( )为2.4x。

6、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设( )为x,那么( )为1.5x.

7、一块长方形草坪宽a米,长是宽的1.5倍,这块草坪长( )米,周长是( )米。

8、甲乙两地相距a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5千米,b小时后离乙地还有( )千米。

二、选择

1、饲养场里有x只鸡,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的4倍多3只,4x+3表示( )。

三、根据条件设未知数

(1) 红花朵数是白花的2.4倍。 (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

四、解方程。

54-4x=24 9m+54=90 12x+9x=60.9 2x÷0.4=2.2 7x-4x=24 42y-25y=39.1 y+4y=75

2x+0.4x=48(并检验) 8x-x=14.7 35x+13x=9.6 3.5X+1.8=12.3 X+2/5X=21 4/5X+2/5X=1/2 3.6X÷2=2.16 X+72X=43

0.8X-4=1.6 5X÷2=10 X-0.25X=3 X-52X=103 2X+7X=109 83+X=52 7/10X=14/25 (16) 180+6X=330 (17) 2.2X-1=10 (18) X-0.8X=10 (19) 15X÷2=60 (20) 4X+X=3.15 (21)3.4X+1.8=8.6 (22) 5X-X=2.4 (23) 1.5X-X=1 (24) 6.6X-6X=1.

五、应用题

1、学校饲养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48只,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2倍,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2、张老师买《趣味数学》和《故事大王》各4本,付出20元,找回7.6元,每本《趣味数学》1.6元,每本《故事大王》多少元

3、在一次跳高比赛上,小军跳高的成绩是小华的1.25倍,小军刚好比小华多跳了20厘米。小军和小华分别跳了多少下?

4、刘老师买了一套衣服花了240元,其中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1.4倍,这套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钱?

5、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 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1)商店运来24筐梨和40筐苹果,一共重3000千克,每筐梨重5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2)商店卖出红、黄气球共350个,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2.5倍。卖出红、黄气球各多少

1一块三角形地面积400平方米,高16米,三角形底是多少米? 2小明到文具店买6本笔记本,付3元找回0.3元,每本笔记本多少钱?

3小刚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60米,10分钟可以到达,如果每分钟多走15米,几分钟到达学校?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0米,长是宽的1.4倍,求长方形的面积 5学校的足球场是宽21.5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223m,求出足球场的长是多少m?

6学校的足球场是宽21.5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223m,求出足球场的长是多少m?

7五年级的同学去去划船,若每条船只坐4个人,则还有5个人留在岸上;若每条船坐5个人,则最后一条船上还有4个空位。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春游活动?

8用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还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9王大爷准备用400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养鸡场,如果长是宽的3倍,这个养鸡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0、王大爷准备用400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养鸡场,如果长比宽多80米,这个养鸡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1、同学们植树,五六年级一共植了560棵,六年级植的棵数是五年级的1.5 倍,两个年级各植多少棵?

12、①两袋面粉共88千克,甲袋的重量是乙袋的3倍,两袋各多少千克?

②两袋面粉,甲比乙重34千克,甲袋是乙袋的3倍,两袋各多少

公共汽车上原有一些人,又上来25人,然后再下去了8人,这时还剩34 人。公共汽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第12篇: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2013-12-20 13:56:47)转载▼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过去的教材有专门的应用题单元,系统性强,学生很容易掌握每一类应用题的结构,从而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但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常常是应用题“不应用”。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新教材中不再有单独的应用题单元,应用问题大多穿插在计算、估算等学习内容的练习中,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悟其策略。结果呢?老师经常是就题论题,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解决实际问题”成了学生和老师共同的“老大难”。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百思不解。

为了深入研究“解决问题教学”,我校数学组举行了专题研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邮票的张数》的两次教学使我茅塞顿开:要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得“继承一些传统经验”,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入手。

【学生分析】

《邮票的张数》是学生认识方程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是能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当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而束手无策。因此,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同时,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必须引导先设一个未知数,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进行解方程的指导。另外,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后,还要引导学生用“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考察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生自由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瞧,姐弟俩正在与爸爸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知道他们在交流些什么吗?(教师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2)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3)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师:估一估,姐姐和弟弟各自可能有多少张邮票?

生1:我估计姐姐可能有一百多张。因为姐姐比弟弟就多90张。

生2:我估计弟弟可能只有三四十张。

„„

二、合作交流

师:大家能有根据地、大胆地“估”,不错。怎样才能求出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呢?请各小组一起商量,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出好办法。

(出示温馨提示:(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了3个数学信息,你准备借助哪两个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求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学生合作:有的在商讨;有的在记录;有的在画图,还边画边小声地谈论着;老师也在巡视各小组的情况,有时还停下来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多久,大多小组都找到了解决办法。)

师:现在,谁来把你们组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们组是根据“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这两个条件来分析的。把弟弟的邮票数看做1份,姐姐的邮票数就相当于这样的3份,他们一共4份是180张,所以1份就是180÷4=45(张),也就是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45×3=135(张)。

生2:我们组是根据“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这两个条件来分析的。把弟弟的邮票数看做1份,姐姐的邮票数就是这样的3份,姐姐就比弟弟多3-1=2(份),多90张,所以1份就是90÷2=45(张),也就是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45+90=135(张)。

生3:我们组是借助信息1和信息2用方程解答的。因为“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所以以弟弟的为标准,我们就设弟弟的邮票为x张,姐姐就有3x张,根据“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列方程得x+3x=180。

生4:我们组也是用方程解答的。不过我们列的方程是3x-x=90。

师:有谁知道生4的这个方程是怎样得来的?

生5:他们肯定是根据信息1和信息3得来的。 生6:我们组也是用方程解答的。我们设弟弟的邮票为x张,姐姐就有(x+90)张,列出方程x+90+x=180。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7:我们组是用线段图来分析的。根据题中信息1和信息2我们画出了线段图:从图中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x+3x=180。

„„

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现在,请大家认真想想: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都离不开“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这个信息。

生2:选用不同的信息,解决的方法就不一样,但结果是相同的。

生3:我发现通过线段图很容易就能列出方程,而直接根据信息来分析,得想半天。

生4:方程其实可以转换成算术方法。

三,愉快小结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大胆去设想,认真去分析,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

第13篇:教学案例—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课堂教学应用案例 ——浅析数学素养之直观方法与应用意识

新都区大丰小学李慧

电子邮箱:susu2007@163.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大丰小学

最近我学习了数学课堂上的数学素养,在之后实践了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邮票的张数》的教学,根据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直观教学和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方面的建构和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在学习理论知识后,一方面进行了反复复习理论课,一方面有意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我偶然看到一本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论》,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而生本课堂是新提出的一种教学形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它倡导的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与《小学数学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有不谋而合之处。

下面我就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这也是我们基于传统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教师应当大胆做到放手,要相信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其实就是生本课堂的中“以学定教”的理念的体现,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这种方式善待了学生个性的差异,给予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挥自我个性的机会,哪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积极主动的学习到知识,享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而不是痛苦的填鸭式被接受。主动和被动,这两种方式下,大脑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储存是完全相反的,而生本课堂是自我的主动学习,它是一种积极效果,大脑对知识的储存和记忆运用也是持久有效的。生本课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出或者达到完美效果,所以这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将这种理念运用在课堂上,不断反思和提升自我对于这种新理念的认知。为此,依照教学应用和几何直观教学的形态理念,教师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尤其是对于听课习惯差,容易走神的学生而言。比如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期第六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这节课,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导学案和学历单内容由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先是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借形如ax+(或-)bx=c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此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此为本节课的难点。这样的自主学习,可以让全体学生明了这节课我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对本节课学习有框架式的认识。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自主地看书,收获会很好,这正是现在所倡导和实践的生本课堂。比如《邮票的张数》这节课就可以根据学历单,了解了学习目标后,通过课前复习题,解方程和乘法分配律的运算题目,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基本前概念的认知,然后马上接入新课,通过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和列方程,再计算解答方程,最终验算检验。全体学生自主经历这一系列的解题过程,明确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效果比教师地强行灌输好太多了。这种自主学习和探讨分析问题的过程,是生本课堂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是流于教学课堂的表面形式,整个课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切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得出书本上不容置疑的结论,但实质还是教师作为主导的一言堂或者填鸭式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主体,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呢?首先作为教师而言,要真正的明确自我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而是把自己当做知识的无知者,和学生一起体验重新学习知识的过程,那么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再者,要学生纠正以往对知识学习的认知,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灌输者,而是主动学习知识的学习者。知识是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而不是教师强加获得的,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14篇:邮票的张数 教学案例

“邮票的张数”教学案例

东埔小学

张雯霞

背景介绍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会解形如“ax+x=b/ax-x=b”的方程。教材首先呈现了妈妈和姐弟俩交流姐弟二人集邮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的数学信息,然后提出了“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一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数学信息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一等量关系,列出形如“ax+x=b”的方程,进而解决问题。最后教材又呈现了“如果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呢?”这一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列出形如“ax-x=b”的方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列方程时,要让学生注意: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因此要先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另一个未知数,列出方程。学生在列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画线段图的作用,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提问:同学们,你们都有是什么爱好?说一说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学生举手自由说一说自己的爱好。

2、揭题: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看出了,大家的爱好都很广泛,有爱好打球的,有爱好看书的,还有爱好上网的……今天这节课,就给大家介绍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却是集邮。

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的主题情境图:

师:吃过晚饭,姐弟俩正和妈妈一起分享集邮的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大家一起来听听吧!

二、探究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这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一题。(1)课件出示第一幅情境图。

请学生观察第一幅图,分析等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

指名汇报,得出:长=宽×2

宽=长÷2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解决第(1)小题。 反馈汇报。

(2)课件出示第一幅情境图。

请学生再观察第二幅图,分析等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 学生举手汇报:白键=黑键+16 或黑键=白键-16.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反馈汇报。 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3题。

(1)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并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

(2)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独立列出方程并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汇报。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在于:1.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收集信息时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充分利用情境图了解信息,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好准备。2.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理清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是曾经的解题经验,另一方面是继续解题可遵循的途径。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而且在学生做全班反馈汇报时,还让他们再一次把解题思路讲清楚。这样的设计,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做到思路清晰,又锻炼了有序说话的能力。

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一些小瑕疵,如:还有部分学生知道有两个未知数,但不知道如何用一个未知数把这两个未知数都表示出来,在练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弄清楚这个问题。

第15篇:《邮票的张数》教学预案

《邮票的张数》教学预案

主备人:石红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P96~97邮票的张数、试一试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材创设的交流集邮情况情景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能综合运用方程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让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探索与创造数学的快乐,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本课教学关键:

1、帮助学生进一步寻找等量关系,学会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选用有关信息解决问题。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集邮吗?请看,今天石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姐弟,他们可是集邮爱好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集邮情况吧!瞧!星期天,姐弟正在与爸爸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 课件呈现课本的集邮情境图,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对,图中告诉了我们3个数学信息和1个问题,如何根据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呢?上节课我们通过猜数游戏已经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这道题能否用方程来解决呢?板书课题:邮票的张数

(二)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到等量关系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得出以下数量关系: ①根据妈妈说的:弟弟邮票的张数×3=姐姐邮票的张数 ②根据弟弟说的:弟弟邮票的张数+姐姐邮票的张数=180 ③根据姐姐说的:姐姐邮票的张数-弟弟邮票的张数=90

3、同学们,在解决这道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信息画出线段图。

4、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1)根据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这个信息,可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倍数的弟弟的邮票张数,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先画弟弟的更好?根据弟弟说的话:弟弟邮票的张数+姐姐邮票的张数=180,如何表示两人一共有180张邮票呢?还可以利用姐姐说的话:姐姐邮票的张数-弟弟邮票的张数=90,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这个条件,在线段上如何表示?

(2)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线段图。

5、根据线段图中的信息,要列出方程,就要先设未知数x,这里有几个未知数?应该设谁的邮票张数为x为好?另一个怎样表示?

6、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在全班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1)可能有的学生会设:弟弟的邮票张数为x,得到:x+3x=180;(2)可能有的孩子会设:姐姐的邮票张数为x,得到: x+x/3=180,目前还没学会解这类方程。让学生选择第一个方程做。

7、问: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这里的x表示什么?3x又表示什么?

8、怎样解这个方程?

(1)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列出方程:x+3x=180 问:x+3x等于多少?引导学生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4个x ,也就是4x,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全班评讲,重点对学生的书写格式进行统一。

(2)如果根据:姐姐邮票的张数-弟弟邮票的张数=90这个等量关系如何列方程呢?应该设谁为x?学生尝试解题,学生板演。

9、小结:观察前面两个方程,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x的加减法,解方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生小结:可以先将两个含有x的数相加或相减,再计算出结果。

10、让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老师归纳: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三)巩固新知,尝试练习

1、完成课本P96的试一试

2、指导完成P97的练一练第2题: 练习要求:

(1) 认真审题,说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 说说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 判断应该设谁的年龄为x。

3、指导完成P97的第4题:此题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寻找等量关系。

(四)布置作业:P9

7、

1、3

第16篇: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ax-x=c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ax-x=c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ax-x=c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我在教学《邮票的张数》时,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信息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并应用了多种方式来表达所理解的信息的意思。重点指导学生用线段图来理解“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这句话的意思。先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我搜集到了几个学生画完的线段图进行展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先画一段线段表示弟弟的,然后竖着排列和弟弟一样长的3段表示3倍的关系。学生这样画是对的,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画线段图而画线段图,画图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在教学解方程时,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x+3x=180的方程,重点让学生理解:1个x和3个x合起来是几个x?4个x也就是4x。

我就顺势继续引导学生解方程。然而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个别学生在计算3x+6x=18这样的方程时出现了错误,不知道3x+6x等于多少,还有的出现了书写上的错误。回顾课堂教学过程,看来问题还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自己细细的反思后,发现在教学x+3x=180时,我自己应该出示相应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3x+6x的深刻认识。如可以出示ax+bx或ax-bx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口答。对于书写上的错误,我想老师在指导时应该着重强调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由此看来备课中我自己应该考虑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出现时灵活处理。

这是自己在上完这堂课后的一点反思,反思中让我对我的课堂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让我知道了课堂上

教师应该多多关注细节上的问题,正确处理每一个细节问题,同时也让我更深入地懂得了,北师大教材这样安排不是没有道理,过去的旧教材只注重了知识的编排体系,而北师大教材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不仅注重了知识体系的安排,同时也渗透了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只要学生能在课堂上领会这种思想,那么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项知识也就理解了,不但学会了这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领悟了一种列方程的思想和方法。

第17篇:《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邮票的张数》这一课,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家人谈话—集邮情况出发,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能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条件。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让他们自主选择,然后再让学生来决定哪些题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是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本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交流、研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对学生列方程的方法的选择,不是强求一致,而是通过列不同的等量关系式,然后进行交流、比较等,让学生经历、体会、感悟,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列方程的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并没有为了一味体现新理念而开展合作学习,而是对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倡导自主探究,只有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或在产生想法需要与他人探讨时,才倡导合作与交流。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是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列方程来解,在这个尝试过程中,学生就会碰到不知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还是设姐姐邮票张数为x张好,还有找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等问题,他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们就会自觉地进行合作交流。先有对立思考,合作与交流才显得更有价值。

第18篇:文娟《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西安市高陵区城关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文娟 学科:数学

课题:《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ⅹ±

ⅹ=b”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解形如“aⅹ±ⅹ=b”的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对姐弟,他们特别喜欢集邮。瞧,姐弟俩正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课件出示69页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 提问:从这幅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2) 你想知道什么呢?(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有关“邮票的张数”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2、分析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从哪儿入手呢?(方程、分析题意) 请同学们把这道题完整的读一遍。(学生齐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里要求两个量。你们能不能先找到这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然后用你喜欢的,别人能看懂的方式表示出来。 (1) 学生独立思考,找等量关系。 (2) 展示学生作品。(将线段图呈现在黑板上) (3)你能根据上面的图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3、列方程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找到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接下来该怎么办呀?(设未知数)这里的两个量都是未知的,我们该设哪个量呢?(弟弟)对,我们一般设一倍的量为X,几倍的量就是几X。好了,现在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设未知数,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尝试解答。 (1)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2)指名学生汇报板书解题过程,并讲解,尤其是“X+3X”。根据学生板书情况强调书写格式。

4、巩固提升。如果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3) 利用展台反馈汇报并讲解。(及时评价)

5、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同学们,列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面对复杂问题时经常会选择的一种解题方法。那么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 (1)审清题意,找等量关系。 (2)设未知数。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写出答语。

强调: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三、达标测验。

1、解方程。(每组一道,比赛完成) 2X+ X=3 2X+3X=70 4m-m=9 3n-n=50

2、练一练第1题.根据下列题中的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长是宽的2倍,画框共用了162厘米的木条。这幅画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四、课堂小结,总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线段图

解:设弟弟有ⅹ张邮票,则姐姐有3ⅹ张邮票。

ⅹ+3ⅹ=180 4ⅹ=180

ⅹ=45 3ⅹ=3×45=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第19篇: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日馨希望小学

五年级 陈佳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级下册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过去的教材有专门的应用题单元,系统性强,学生很容易掌握每一类应用题的结构,从而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但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常常是应用题“不应用”。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新教材中不再有单独的应用题单元,应用问题大多穿插在计算、估算等学习内容的练习中,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悟其策略。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相关数学信息,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学生分析】

《邮票的张数》是学生认识方程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是能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当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而束手无策。因此,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同时,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必须引导先设一个未知数,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进行解方程的指导。另外,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后,还要引导学生用“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考察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我们先来解决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学生独立解答,并讲解)

2.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说一说吗?(生自由说) 有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和老师一起来走进他们家吧。

瞧,姐弟俩正在与爸爸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知道他们在交流些什么吗?(教师出示主题情境图。)

3.从图中,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2)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4.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生:姐姐有多少张邮票? 生:弟弟有多少张邮票?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我们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问题,我们能直接求出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吗?(不能)

那该怎么办呢?

(用方程解决问题)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的张数】

2.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用方程解决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找到什么呢? (等量关系)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根据黑板上的两条数学信息与同桌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并与小组同学讨论。 谁来汇报一下?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有没有用其他方式表示等量关系的小组? (引导学生画图表示等量关系)

3.观察这些等量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从等量关系可以看出,题中有两个未知数,该怎么办呢?

(我们以弟弟为标准,如果设弟弟的邮票为x张,姐姐就有3x张。) 4.我们已经顺利的找到了等量关系,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列方程解决问题。

汇报: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么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1个x与3个x合起来是4个x。) x=45 (请你验算一下,看看做得对不对。) 3x=3*45=135(张)

答:弟弟有邮票45张,姐姐有邮票135张。

5.我们用方程解决了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同学们看一看线段图,还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把弟弟的邮票数看做1份,姐姐的邮票数就相当于这样的3份,他们一共4份是180张,所以1份就是180÷4=45(张),也就是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45×3=135(张)。)

6.同学们真不错,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现在,请大家认真想想: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大胆去设想,认真去分析,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三、能力提升 1.现在如果把“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我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呢?想一想,与同伴交流并解答。

汇报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五、巩固练习

课后练一练1,2,3,题。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方程来解决,我们以后接着研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日馨希望小学

五年级 陈佳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邮票的张数》时,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信息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并应用了多种方式来表达所理解的信息的意思。重点指导学生用图来理解“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这句话的意思。先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我搜集到了几个学生画完的图进行展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先画一段线段表示弟弟的,然后竖着排列和弟弟一样长的3段表示3倍的关系。学生这样画是对的,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画线段图而画线段图,画图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课后练习中,学生解决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倒是正确率极高,可遇到解形如6x-3=9这样的方程时反而混淆不清了。反思一下,原来是我在新知教学中没有与旧知识进行对比区别,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以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方程一定都是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看来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多关注细节上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也让我更深入地懂得了,北师大教材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不仅注重了知识体系的安排,同时也渗透了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只要学生能在课堂上领会这种思想,那么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项知识也就理解了,不但学会了这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领悟了一种列方程的思想和方法。

第20篇:邮票的张数教案

北师大版第八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以解决姐、弟二人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形如ax±bx=c的方程。二教学重点:

学会解模型为ax±bx=c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学信息合理地画出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解方程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解方程的方法。我们先来做几道练习题

1.解方程

5X+7=37

0.5X –4=26

2.X+X+X+X=(

)×( )=( ) X+2x=( )

3.看图列式

1

4.写出等式:甲和乙的和是36.

男比女多12人

(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爱好吗?喜欢集邮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对姐弟集邮的情况,他们一家正在给姐弟俩收集邮票张数的对话,板书课题:邮票的张数)从这些图中你发现了哪些已知条件?也就是说一共有几个已知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这里要解决几个问题?

(三 ):让学生观察后问:一共有几个已知条件?生答后,再问从对话中找一找姐、弟二人邮票的张数有什么关系?再问:

:要解决什么问题?这里要解决几个问题?是一个还是两个?师:这里既要解决弟弟邮票的张数,也要解决姐姐邮票的张数..

(四):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猜数游戏的学习,已经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等量关系吗?生:姐姐邮票张数+弟弟邮票张数=180张,生:弟弟邮票张数×3=j姐姐邮票张数

生:姐姐邮票张数-弟弟邮票张数=90张

同意吗?非常好,同学们,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可以用线段图来帮助我们找出等量关系,那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姐姐是弟弟的3倍的线段图吗?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画一画。然后指名板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五):师:那部分是一共邮票的张数。板书: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共180

同时在图上表示一师:哪部分指姐姐比弟弟多的张数?

(六):同学们,能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列方程先要设未知数X,这里有几个未知数?我们要先设谁为X?那么另一个未知数应该怎么表示?师提醒同学要注意写上单位。同时要写上解,还有冒号。

(七):现在请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师提醒同学等号要对齐。做完还要作答。师巡视。后指名板演。

(八):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姐姐的张数比弟弟多90张这个条件,列出方程,并解答。师巡视。

(九)小结:X+3X=180和3X-X=90分别是两个数的和与两个的差的方程。从解决姐、弟二人邮票张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选择不同的条件就能列出不同的方程来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如果已知两个未知数是倍数关系和它们的和是几,或者它们的差是几,我们就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十):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交流一下。师总结:(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

(十一).看课本第96面

(十二)。练习课本97面第一题。指名板演

(十三);做课本97面第2题。请一个同学板演,那些同学和她一样,那些不一样?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这些题,有3个条件,我们利用其中的两个条件,解答了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设弟弟为X张呢?这是因为她们都在与弟弟进行比较,因此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主要认真审题,然后再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邮票张数教学设计.doc》
邮票张数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