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与教学设计

2020-09-1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科学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常见液体药品的闻、量取、测量、加热操作方法及部分仪器的规范操作复习

景谷一小

江南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有了些科学素养,对实验的操作在平时实验中做过,基本你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也能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能对现象做出解释,从而得出结论,科学教师在科学课前也会做好实验材料的准备,并反复做过实验,明白了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但是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往往不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或有时候一两句话轻松带过,没有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但我认为小学生刚开始学做实验,规范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牢基础。所以培养学生实验规范操作是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复习,让学生掌握闻液体药品的正确操作方法。能用闻的方法区分出白醋和冷水。

2、再次教会学生正确所有滴管的方法和实验量筒的方法,并能根据要求量取出水的体积。

3、

4、

5、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知道正确读数方法。

能正确使用酒精灯,清楚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能完成教师提供的仪器和材料按要求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规范操作实验器材。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 难点:用教师提供的仪器和材料按要求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三脚架、量筒、滴管、火柴、白醋、冷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节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错误操作酒精灯引起的后果”,提醒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做实验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否则会发生危险。

正确,我们有很多的科学实验,每一个科学实验都应该规范的操作,否则会发生危险。今天我们来复习三到六年级做过的有关液体药品的区别、取用、测量、加热的操作方法。 出示课件,

二、实验操作复习

(一)、闻

教师出示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白醋、冷水),问: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出哪一杯是冷水,哪一杯是白醋?请一名学生的讲桌旁演示,提醒下面的同学注意观察闻液体的方法正确不正确。要求学生把放白醋的烧杯放在旁边,留下放水的烧杯。演示结束后,再请一位同学来印证。 教师提问两位同学闻液体的操作方法正确吗?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闻液体药品的方法。(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播放课件:请学生齐读。

接下来我们来复习液体药品的取用。 大量液体的取用使用倾倒的方法,教师演示 对少量液体的取用我们要用胶头滴管,出示滴管

(二)量取 1)滴管的使用, 教师讲解使用方法:

①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或将试剂弄混)。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玷污滴管。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播放课件

2)一定量液体药品的量取; 出示量筒,介绍量筒的功能和用法, (1)量筒

主要用途:

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0.1mL)。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出 错 点:

A.手拿着量筒读数;

B.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

C.有的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D.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教师演示用量筒量取50毫升液体的方法:

大量的液体用倾倒的方法,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大约49毫升左右,然后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滴到量筒中,边滴边观察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到50毫升处。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 播放课件:提醒学生注意读数的方法。

3)、播放课件:介绍烧杯,提醒学生加热烧杯内的药品时要垫石棉网。

播放课件:介绍石棉网。

(三)测温

1、液体温度的测量,

播放课件: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正确的测量温度的方法:(介绍演示)

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四)加热 给液体药品加热, 介绍酒精灯的实验方法:

1、使用时,一手扶着酒精灯,一手打开灯帽,口朝下竖着放在酒精灯附近。

2、划着火柴,自下而上划过灯芯点燃酒精灯,甩灭火柴。

3、给物体加热时,用火焰的外焰加热(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高)。

4、用完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五)、综合实验、

我们复习了液体药品的闻、量取、测温、加热后,下面我们分组实验。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

1、用闻的正确方法区别出桌子上的两杯液体。

2、用量筒和滴管量取15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

3、用温度计测量加热前的水温。

4、用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35摄氏度(加热时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温度计一直测量水温)。

5、熄灭酒精灯。

6、记录员记录实验记录表。

7、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学生齐读,教师补充说明注意事项。学生开始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学生汇报记录表,教师点评。

三、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液体药品

闻 课后反思:

量取 测量 加热

推荐第2篇:科学实验课堂的教学设计

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教学设计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科学课也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 要上好科学实验课,应从设计有效的实验课堂入手。

一堂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又应从哪些方面来定位呢?我认为,在这堂课中,学生乐学,乐于探究,乐于质疑问难。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小组合作探究,轻松愉快地学习,只在老师的引领点拨下,就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就轻松地达标。我认为一堂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的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 中学生处于被支配和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中的信息交流也是“教师->学生”的单向性。这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严重揭制了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不会提问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学习中没有了疑问。而是教师把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权利剥夺了。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主动

动的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必须积极地与同学进行双向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共同探讨问题,使师生之间成为信息交流的伙伴。要坦率、真诚的面对学生,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轻易地下结论,不轻易地全盘否定。只有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宽容的氛围,才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认识体会,表达自己的疑问与问题。

(三)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抵抗弯

曲》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房屋、桥梁的特点。学生知道房屋、桥梁是靠直立的柱子、横放的横梁支撑的。再让学生观察柱子、横梁有什么特点?是柱子容易弯还是梁容易弯?让学生联系实际,想想、看看。知道梁容易弯。这样,学生的问题出来了.。“梁为什么容易弯呢?”再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屋顶,横梁是平放还是立放呢?为什么要立放?学生有了疑问。下一步实验学生就会主动参与,为有效课堂打下了基础。

(四)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观察是思维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摄取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材料的比较和过滤,常能诱发认知冲突,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动物与环境》时,老师布置学生去寻找蚯蚓,并且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不同地点、不同蚯蚓数量的比较,学生的问题也就来了。“蚯蚓所喜欢的环境就是阴暗、潮湿吗?”“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呢?”又如为了让学生了解鱼的共同特征时,让学生观察各种鱼的标本和另一些叫鱼不是鱼的动物,如乌贼、章鱼、鲸、娃娃鱼等,提出问题去研究:为什么乌贼、章鱼、鲸、娃娃鱼不能称它们为鱼?

(五)进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进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与否,意味着课堂是否达标,意味着课堂是否有效。实验是直观的、形象的、可操作的。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把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就《抵抗弯曲》一课的教学中: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通过两个分组实验,学生亲自探究了“增加纸梁的宽度,抗弯曲能力增加了”,“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显著增加了”。两个实验学生有疑而来,乐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在愉快学习中解决了问题。知道了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

总之,一堂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应是不拘一格,应是一个又有

分工又有合作,愉快探究,质疑问难,轻松达标的课堂。

推荐第3篇:小学科学实验课设计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设计

东华小学 王有文

众所周知,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由于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教育教学有不同的要求,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手段上,也必将随之而改变,自然,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应与之相适应。实践证明,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实践,没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就将难以顺利进行。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学生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他们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那么,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改继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应以怎样的教学设计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新的要求呢?我们还是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谈起。

一、小学科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 什么是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于教育技术领域的现代教学技术。它主要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以及传播学、教学论、学习理论等为依据,泛指对课程及课程门类、单元及课时教学四种水平层级的设计。但无论哪个层次的教学设计,都应回答三个主要问题,即:

(1)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 (2)如何展开教学活动; (3)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由此,所谓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科学课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按照科学课的教学理念、科学课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创造教学条件,去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和活动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即对科学课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预设的过程。 科学实验课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程度。

2、教学内容。即以什么作为教学目标的载体。包括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处理等。

3、如何进行教学。包括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等。

4、探究材料。怎样选择有结构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实验探究材料。

5、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

(二)科学课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课堂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子系统。科学课的教学设计必须符合科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例如:“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中关于认识动植物的相同和不同,在三年级,对于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事物的现象(是什么),而较少去探究事物的性质和结构功能。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动植物的种类特点,如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草本植物的特征、木本植物的特征等,则偏离了科学课的阶段目标。而事实上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不可能实现教师的设计意图。

(2)整体性原则

科学课课堂教学设计各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协调统一的整体。各方面的设计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的整体要求。各方面的设计要协调统一,相互促进,不能相互脱节,相互矛盾和相互干扰。 “生命之源——水”的第3课“家乡的水资源”,一位教师设计了“保护水资源,树立关爱生命的情感”,并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把小鱼放在“污水”和清水中做比较,观察小鱼的表现。做完实验后把小鱼救出来。分别在污水、肥皂水、洗涤剂水、洗发液水、洗衣粉水观察小鱼的表现。设计中,由于教师既要学生关爱生命,又让学生把活生生的小鱼置于“污水”之中,这使得目标与活动有相矛盾和相互干扰,于是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拒绝进行实验探究的情况。

(3)目的性原则

科学课的教学设计要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统一起来,要体现“课标”要求,保证目标的实现,而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例如: “观察小动物”分别有画蜗牛、画蚂蚁、画鱼的活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课中的画小动物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用“画”的方式记录观察活体动物的结果,其准则就是实事求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如果把活动设计成了看谁画得“最漂亮、最美”,而不是画得“最象”,则就偏离了教学的目标。

(4)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设计不能单纯追求教学形式,而要追求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 “固体和液体”中“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材中设计有“用橡皮泥做只小船,讨论什么样的船装得多”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等重情况下,船空间的大小与载重多少的关系。一位教师为了展现科学课中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挖空心思地制作了课件,在学生活动后,让学生观看,以明白道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做和讨论),对橡皮泥船做得越深、越大,就载重越多的道理,已有了深切的感受,再看课件就毫无必要。这样设计和操作,既浪费了课程资源,又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5)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当时的教学条件、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明确具体、切实可行。例如: “植物的一生”中“种油菜”,若按教科书的编排顺序来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很可能学生最后是“颗粒无收”,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因为,按照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当开始本课的探究活动时,大约是四月中旬,已基本是该地区油菜的收获季节。因此,该项探究活动可进行两种方案的设计,其一是,学期一开始便进行该项探究活动;其二是用种其它植物来代替“种油菜”。

二、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教学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应达到的程度或标准。它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具体的有层次的、可操作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方向与指针。

1、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正确处理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关系,根据各探究主题的实际,制定具体、有层次、可操作的课时目标。编制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认真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主要是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年龄特点)。只有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衔接的切入点,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主动探究,教学才是高效的。

二、科学课的目标是“三维一体”的目标(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顾此废彼。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容易被我们所忽略。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也制定了情意方面的目标,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自然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等等,这些笼而统之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根本无法落实。在我们前面“观察鱼”的案例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如“体验在观察、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乐趣”、“更加喜爱鱼这种动物”等等,就非常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三、“三维目标”并不意味着三者彼此分离,而是“三维一体”,包含在每一项活动之中的。应注意三者之间的有机整合。

四、编制教学目标时,使注意目标的陈述方式。过去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备教案”,其设计的原发点是为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而设计,是教师在讲台上“表演”剧本。因此,我们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往往是“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种设计及陈述方式所折射出的教学观,是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现在我们应转变这种教学设计观,做到“为学生的科学学习而设计”。

对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尽可可能遵循具体、明确、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性质,有利于评价的原则,采用表示外显动作的术语。例如:“掌握(知道、了解)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体验什么过程”、“完成什么实验”、“做好什么记录”等等。这样既可以避免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表述目标的笼统性和含糊性,也防止了教学目标的机械性和局限性。

(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1、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当前的教学设计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科学课教学策略是指为了实现科学课教学目标进行的思考,策划和谋略,包括选择教学内容(处理教材),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选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组织有结构的探究材料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课的教学策略是设计者关于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者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计划方案。

新的教学理念下,科学探究的程序安排更加注重课堂中学生心理的整体性动力特例,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如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动手做”是设计的核心要素),更加注重把有序进行同“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变动结合起来。科学课的教学方法也正在不断变革,向着平等对话和交流,合作探究和研讨,随机指导的方向发展。科学课的组织形式也从一统的“插秧式”班级授课,向着小组合作研讨,呈现一种和谐的、有着浓郁科学探究气氛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放的、在探究内容上有层次的方向发展。

(三)探究材料的设计 科学课中学生的探究要借助于“有结构的材料”。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这些材料既要能把揭示与探究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有层次、反映规律、具有教学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摆弄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同时,这些材料还具有趣味性和普遍性,对学生有吸引力,以利于开展探究活动。

科学课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短短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对材料的探究,获取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感悟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和选择有典型的材料,才能便于学生探究,并从中体验教学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

(四)科学课教学手段设计

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实物演示、实物投影、模型、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的设计应为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都有所体验、有所乐趣、有所感悟服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实践证明,不存在“万能媒体”,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自身的技术特性、教学特性和功能。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目标以及教师、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

其二,设计应遵循效益性原则。教学手段、媒体的设计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科学探究服务的,不是为表现使用某种媒体而设计,要注意教学“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

其三,要正确选用教学媒体,即教学媒体要符合科学性、教育性、直观性、艺术性和技术可行性。要与科学探究进程相辅相成,介入时机恰当,有针对性。例如“观察鱼”一课,如果我们把活体鱼换成了鱼的标本让学生观察,或在课件中看鱼,就不可能达成课程目标。

(五)有效探究活动的设计 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因此,探究活动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课的价值体现与教学质量。但我们在课堂上往往看到的情况是,学生热热闹闹地实验、“探究”,效益却十分低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匆视了如下一些因素:

一、指导性探究、引导性探究、自由探究,是小学科学实验课的三种方式,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要求;

二、探究是有目的的,要带着问题探究,学生头脑中缺乏目的和问题,探究就会流于形式;

三、探究材料的准备应当是有结构的,否则,探究就会停留在浅表层次上;

四、小组合作是学生探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但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五、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讨论、评价、碰撞、激烈的矛盾冲突,是衡量探究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它必须建立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即时调控上。

教学设计中,我们只有充分注意上述问题,才能保证探究活动的有序、高效。更好地贯彻《课标》关于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精神,让学生有自由发现进行创造的充足空间,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感知,感受成功的喜悦。《课标》要求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生自由汇报探究成果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六)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一切系统中都存在着信息反馈,没有信息反馈,系统就无法实现有目的的最佳的运动。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要有序的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必须在经常的调控中才能实现。教学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系统实施调节与控制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据。教学评价种类繁多,应特别注意形成性评价,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提高探究活动效益的重要手段。

同时,在科学实验课的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学科特点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课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科学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设计“植物的生长与环境”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资源、水土资源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记好观察日记,归纳总结出:植物适应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种植等有关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知识,并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与学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课堂教学设计是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的一项系统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但它仅仅是“教” (即: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行为与“学”行为的预设。现实中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具有生成性。因此,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共舞,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推荐第4篇:《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设计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

一、结合学生对爱迪生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爱迪生的评价的内涵。

二、结合其他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真正体验在生命的长河中,做一名科学家的价值和意义。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诗人,学者。原名洪驿,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06年在上海就读于中国公学。1910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修习农学、哲学、文学,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1917年1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后来的文学革命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同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又相继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大力倡导文学革命。

二、爱迪生发明创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自设制造厂。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纸炭质电阻器等。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它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发明碳精棒送话器。申请电报自动记录机专利。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得三项专利:穿孑L笔、气动铁笔和普通铁笔。8月20日发明了被证实为爱迪生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留声机展览。改良留声机,设计微音器,扩音器,空中扬声器,声音发动机,调音发动机,微热计,验味计等。2月19日获留声机专利。7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克教授赴怀俄明州观察日全蚀,并用他发明的气温计测量太阳周围全体的温度。8月返回门罗公园,重新投入科研实验当中。英国批准爱迪生“录放机”专利申请。9月访问康涅狄克州的威廉•华莱士。开始进行发明电灯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第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

1879年8月30日爱迪生和贝尔在萨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厅各自演示了电话装置,结果爱迪生的电话比贝尔的清晰。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机。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制成磁力筛矿器。1月28日提出“电力输配系统”专利书。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发表了《爱迪生的电灯》一文,正式发表了电灯的发明。5月第一艘由电灯照明的“哥伦比亚号”轮船试航

成功。12月成立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

1881纽约第五大街总部设立,成立一个白炽灯厂。于纽约设立发电机、地下电线、电灯零件的制造厂。在门罗公园试验电车。

1882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申请专利141项。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厂。12月底美国各地建立了150多个小电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取得关于留声机的专利权80余份。经营留声机,唱片,授语机等制造和发售事业。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发明电气铁道多种。完成活动电影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在奥格登矿地亲自指挥用新方法大规模开发铁矿。

1891年发明“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

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1896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使用“维太放映机”放映影片,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00英里,获得成功。

1903年爱迪生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

1909年费时十年,蓄电池的研究终于成功。制成传真电报。获得原料机、加细碾机、长窑设计专利。

1910至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并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远写机,一方电话机可自动纪录对方说话。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发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

1927年完成长时间唱片。

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

推荐第5篇: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设计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明确文章结构。(能力目标)

2、感受爱迪生这位科学圣人的可贵精神。(情感目标)

3、了解作者论证观点的方法,并能简单运用。(知识目标)

二、教学难点

通过较有深意的句子体味爱迪生的可贵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为纪念爱迪生逝世113周年而写的一篇演讲词——《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在这一个单元,我们惊叹过用生命与群鲨斗争而终空余一具白骨的硬汉老人,又将探访常人难以企及的科学圣人爱迪生,前方还有迷人的季荷与紫藤萝,编者将它们概以生命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爱迪生所带给我们的生命启迪。

1、让学生浅谈对爱迪生的了解(随便谈)。

——引出爱迪生的介绍资料。

2、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让学生略谈对演讲词的了解。

——引出议论文相关知识:论点、论据、论证。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来梳理文章内容,明确文章结构。

2、感受爱迪生这位科学圣人的可贵精神。

3、了解作者论证观点的方法,并能简单运用。

(三)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指导

(一)

(1)作者写这篇演说词的意义是什么?

(2)在这篇演说词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3)文章在结构上属于

(总—分,分—总,总—分—总)式

(4)文章

1、2段对爱迪生进行了高度的赞誉,说他是

3、4段用爱迪生终身做实验的事实来论证他具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然后列举大量事例论证爱迪生的

精神;最后用爱迪生一生耳聋而不悲观的事实论证他

的人生态度。(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一)的要求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二读课文,自学指导

(二)

(1)第2段中,作者将爱迪生与林肯相提并论有何特殊用意?

(2)第

7、8段文字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爱迪生孜孜不倦的务实精神,这种真实感源于

(3)文章还引用了不少爱迪生的言论,这对作者论证自己的观点有何作用?

(4)纵观全文,我们发现作者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上有什么特点?用这种方法论证有何作用?

(5)、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他的生活哲学只有一个词:工作”一句的理解。

(6)我们从科学圣人爱迪生的言论中,看到他可贵的品质和闪光的人生。试品读本文中爱迪生的言论,从中挑选给你感受最深的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并浅谈你的理解。(学生按照自学指导

(一)的要求进行自学,可以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学有所得

(1)在爱迪生的生命长河里,科学实验是主流,象他这样的人你知道的还有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2)随着岁月尘沙的积淀,在人生的阅历中会凝结无数珍珠,它闪耀的光辉导航我们的人生方向,请任选一颗,运用你从本文中所学得的论证方法及了解的有关课内外材料,进行简单的论证:

A、磨难是金

B、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C、世间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辛劳动而获得。——爱迪生。

或提出个性观点:

论证:

4、回顾课堂,请同学们总结所学内容。在学生的回答下,教师板书本课所学内容。

5、拓展迁移。(见学案)

推荐第6篇:《终生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设计

终生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及有关演说的知识。

2、理解文章巧妙地构思;体会引用的作用。 能力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并搜集一些有关爱迪生的资料,增加对爱迪生的了解,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搜集一些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思考他们成功的原因。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对爱迪生献身科学、认真务实的精神的赞扬,对他乐观豁达、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的欣赏。

2、学习爱迪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永不灰心失望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献身科学的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理解作者称爱迪生为科学圣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务实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态度,热爱生命、献身科学的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根据老师给出的词条猜猜他是谁。老师一个一个地说词条,同学们什么时候猜出来了,就什么时候抢答。第一个词条:美国;第二个:炭精丝;第三个:发明;第四个:有声电影。他是谁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胡适的一篇演讲辞《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师介绍第二章幻灯片的插图:背景图片是爱迪生在门洛帕克的实验室,这张是爱迪生青年时期的照片,这张是爱迪生登上美国最有名的杂志《时代周刊》的图片)

2、介绍爱迪生

活了84岁,获得专利权的发明有1100件,平均每年约有13件,从出生到他生命结束平均每个月有一件发明,还多84件,这是按每年13件计算的,其实比这还多。爱迪生创造了科学发明的奇迹,称他为“发明大王”是名副其实的。)

3、介绍作者胡适

4、写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yìn

péng

mán

yūn yùn 地窨子

硼 砂

蛮有用

打 晕

(晕车)

2、词语解释:

尽善尽美:非常完美,没有缺陷。 簇

新:极新,全新。

人: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圣人。也指在某些领域成就杰出,有崇高地位的人物。

三、初读:(梳理文章内容)

探究三个问题。学生先自学3分钟,然后合作交流,最后展示。

1、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中心句)

爱迪生是科学的圣人。

2、他从哪三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

终生做实验的献身精神;

孜孜以求的务实精神;

豁达乐观、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

3、文章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请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各部分内容。

四、细读:(分步研读)

1、献身科学的精神:

作者运用了哪些数据和材料来证明爱迪生有终生做实验的献身精神?

(1)七十三年的实验工作

(2)每天睡四个钟头,做二十点钟科学实验。

献身科学

珍惜时间

我们用厦门大学易中天先生的成功经验来概括就是:无一日敢懈怠。

2、务实精神

(1)我们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考察,请同学们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作答。

工作态度: 生活哲学: 实验方法: 成功心态:

四项答案分别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工作,揭开自然界的秘密,增加人类的幸福;重视前人经验教训;永不灰心失望。同样,我们用易中天先生的成功经验来概括,那就是无一事敢马虎。

(2)爱迪生这种长时间的坚持,动力源泉在哪儿?是源于责任,还是其他外在的一些因素?都不是。这种长时间的坚持只能是源于他个人的人品!源于他的生活哲学:工作是为了增加人类的幸福。这是他能够终生做科学实验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

(3)爱迪生献身科学的精神、孜孜以求的务实精神以及他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敬仰、佩服。一个让人敬仰、佩服的科学家未必能招人喜欢,未必是一个可爱的人,爱迪生可爱吗?

下面我们探讨爱迪生的人生态度。

3、豁达乐观、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

爱迪生十二三岁时,耳朵就聋了。为什么聋了?被列车长打的。怎么回事?最好学生讲。(爱迪生12岁时,在火车上当报童。在得到列车长的同意后,他在行李车的一个角落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一次,火车震动把黄磷震翻在地,着起了火。大家赶来,把火及时扑灭了。列车长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并把他的实验用品统统扔到车外,爱迪生的右耳被打聋了。)这本来是人生的一个不幸,但是爱迪生却说耳聋于他只有好处,请问他列举了耳聋的哪些好处?这些好处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耳聋的好处:安心读书;发明、制造留声机;改良电话;免听演说。

人生态度:豁达乐观、幽默风趣。

结论是:爱迪生又是一个可爱的人。

五、再读

(写法探究)三个问题

1、开头提及林肯,用意何在?

正面烘托。将爱迪生与林肯相提并论,是对爱迪生的高度赞誉和评价。

2、作者引用的两首打油诗有何作用?引用爱迪生自己的话又有什么作用?

(1)对比。从反面衬托了爱迪生珍惜时间,献身科学的精神。 (2)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爱迪生是科学的圣人。

3、找出文中的排比句,试分析其作用。

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感染力。第一处高度赞扬了爱迪生为人类所做的贡献。第二处高度赞扬了爱迪生追求完美、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

结合前两者,本文的语言特色是生动、形象、有力。 附板书设计:

六、演说辞特点 观点鲜明,事例详实; 文气流畅,思路清晰; 说理清楚,感情真挚; 语言生动,吸引听众。

七、拓展迁移:

1、你还知道爱迪生的哪些事迹或名言?

2、在爱迪生的生命长河里,科学实验是主流。像他这样的人,你知道的还有谁?请讲一讲他(她)的故事。

八、情感共鸣,教师小结

生命像是一本书,不管它是印刷精美的豪华书,还是装帧朴素的平装本,它都只能印刷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 “绝版本”,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生命更像是一颗生长着的树,自古迄今,地球上诞生了那么多的人,被我们认识的,都是那些在自己的生命之树上结出果实的人!同学们,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能力就发展的越快,他的成就就越高,对社会就越有益。最后,愿我们的生命展现绝代光华!

九、作业:

1、类文赏析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问题探究:

(1)本文是爱因斯坦为悼念居里夫人而写的一篇短文,文章的重点在于 ______。

(2)给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注音 。

公正不阿(

抑郁(

热忱(

) (3)第一自然段中加线的“后者”指的是什么? (4)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5)把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概括为一个成语。 (6)本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

2、写作练习:模仿本文的写法,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你熟悉的历史人物的演讲辞。

附:爱迪生名言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故事

低能儿

爱迪生八岁上学,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训斥为低能儿,撵出了校门。从此以后,他母亲决定做他的家庭教师,教育他诚实、爱祖国、爱人类。这使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一生博览群书。

孵小鸡

小时候的爱迪生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是他问问题的对象,甚至他还会亲身去试验。一次,爱迪生看见了母鸡孵小鸡,就问妈妈,妈妈告诉她母鸡在孵蛋。爱迪生想,如果母鸡可以孵小鸡,那我一定也可以。于是爱迪生就在自家的柴草房里安安静静地孵起了小鸡。

智救妈妈

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来了。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火车上的实验室

爱迪生12岁时,在火车上当报童。在得到列车长的同意后,他在行李车的一个角落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一次,火车震动把黄磷震翻在地,着起了火。大家赶来,把火及时扑灭了。列车长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并把他的实验用品统统扔到车外,爱迪生的右耳被打聋了。

消失的新郎 1871年的圣诞节,24岁的爱迪生和新娘玛丽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举行甜蜜的婚礼。结婚仪式一结束,爱迪生就急匆匆的溜出洞房,大步流星的走出家门。

原来,爱迪生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种解决自动电报机的方案,他喜出望外,急于要去做实验,也就顾不得新娘和客人了。

爱迪生一进实验室,立刻全神贯注的干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他像着迷了一样,完全忘记了今天是他的结婚日子。夜幕降临了,他习惯地点上灯继续干。而此时,新房里面热热闹闹,宾客们吵嚷着向新娘要新郎,其实新娘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大火后从头再来的爱迪生

1914年,对67岁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来说,人生已是功成名就,正走在收获的季节。该有的,似乎他都有了,比如成就,他已是赫赫有名的发明家;比如财富,他的那些发明、专利带给他的自然是丰厚的经济报酬;比如荣誉,他已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没想到,1914年12月某天晚上的一场熊熊大火,把爱迪生的实验室烧得断壁残垣。他没想到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实验室这么不堪一击,而且他半生的研究资料也化为灰烬。

大火燃烧得最为旺盛的时候,爱迪生的儿子查理斯在浓烟中找到他。当他看到儿子时,大声对儿子喊道:“查理斯,你的妈妈哪里去了?去,赶快去把她找来,要不,这辈子恐怕很难再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了。”听到这样的话,人们认为爱迪生被一场大火搞疯了。

大火在第二天早晨才得以熄灭。面对眼前的废墟,爱迪生悠悠地说:“灾难自有灾难的价值,我们以前的所有谬误和过失都被这场大火烧得一干二净了。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是的,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他的实验室,也烧毁了过去他的某些惯性思维,逼迫他按新的方法去思考、去做事,这反而激发他新的灵感。的确如此。火灾发生后的1915年,爱迪生便整合留声机和授语机而成为远写机。1915~1918年,短短3年内,爱迪生完成39件发明。

推荐第7篇: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

有一天,科学老师让我们回家做——回形针放入水中的实验。

我一回到家中,赶紧先取了个一次性塑料杯,紧接着再翻出一盒回形针,最后在塑料杯里注满了水。我很自然的把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哇,回形针像一位英勇的跳伞运动员,“扑通”一下从我的手中跳了下去。突然,英勇的跳伞运动员变成了优雅的芭蕾舞表演者,迈着轻盈的舞步,扭动着优美的舞姿,转啊、转啊„„眨眼间,优雅的芭蕾舞表演者又很不可思议地变成了刚刚出生的、正在呼呼大睡的小婴儿。

我把回形针一枚一枚轻轻地放入水中。哇,这般景象无法比喻,我仿佛也已经变成了回形针了,在那儿跳啊、跳啊、转啊、转啊、睡啊、睡啊。突然,陶醉在仙境里的我,被溢出来的水给唤醒了。我忽然意识到我不是回形针,我是在做实验呢!原来这就是水面的张力!

科学的海洋是无穷的,需要我们更努力的探索,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华罗庚实验学校三(5)班张璟玥

推荐第8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与创新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与创新

桑植县打鼓泉小学

张贤举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

一、注重教学管理,细化实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玩”的兴趣占据主导地位, 课堂上的实验活动其实是他们认为很好玩才被吸引的。科学实验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进入实验室就会无目的摆弄实验器材,纯粹被玩的意识支配的实验过程,很难取得实验效果,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教育,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索科学素养。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今天实验的目的(实验名称),需要准备哪些实验材料,讨论产生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猜想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然后开始实验探究,并在试验中观察记载实验产生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汇报展示,教师在学生制定实验方案的同时,提醒强调试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有效控制了学生玩的情节,培养了像科学家那样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

如教《磁极的相互作用》一课时,面对小车、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等,学生进入实验室就会的休止去玩磁铁,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可能难以取得实效。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先让每组学生各自进行实验(玩),然后要求学生按要求(实验报告表格)实验,最后汇报操作演示过程。最后归结到磁极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这是重点,必须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会通过装有磁铁的小车运动、环形磁铁等相互作用中找到答案,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学生玩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学习开放性的特点,实验报告的制定为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确保教学的实效性。

二、注重合作学习,有效组织探究。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对未来人才在善于合作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所以现在就在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开展了合作学习的尝试。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以组为单位,分组实验是最多采用的学习方式。因为考虑到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不强,小学阶段一般2-4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在实验时互相交流,互补长短,互相监督,共同发展。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在小组实验活动时很难做到人人参与、互相交流、有序操作。有的组突出的是个人中心主义,实验由某些外向型性格的同学包办;有的组学生都争着做,学生把能“玩”到这个实验为目标,而忘记了实验的目的,看似一派热闹的合作景象,实际收效甚微 。教师要求小组要分工明确、轮流操作、观察记载、汇报展示等,有效组织分组实验,达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注重实验创新,科学设计实验方案。小学科学实验是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效果的好坏,决定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结论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我对教材中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实验器材或方案进行实验创新,改装或更换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成功率。如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中,热在金属条的传递实验中,“在一段铁丝上用蜡沾火柴,然后加热。观察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由于蜡冷却块,很难固定火柴棍,改用黄油就方便多了,效果又很明显。又如在 《沉和浮》第8课——《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中,教材在第一个实验“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四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师用书建议用的钩码因为密度比较大,在四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差异并不明显,再加上实验室的测力计不是很灵敏,所以实验数据不能对结论形成起到准确支撑作用。如果将钩码改为橡皮泥,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橡皮泥的密度比较低,在不同液体中测定的数据,变化非常明显,学生在本课中能更好地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有差异的”这一科学概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还可以破除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是研究科学规律、探索科学本质的基础,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更是科学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让实验教学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及新颖多变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一步一步迈进奇妙、神圣的科学殿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推荐第9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习体会

县实验教学研究室组织全县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培训。我有幸听了六位专家老师的课,真的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专家教师讲课的特点:

1.武际金校长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新理念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特别是教具的准备相当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是强的。

2.刘老师教学过程精致 :

从各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从导入新课、新授、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赵教师的实验教学基本素质高

赵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是很高的。在教学观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灵活、面向全体。在基础知识的处理上,做到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规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强,处理突发问题适当合理,从而达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目的。

二、通过听课使我对科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教具得最大作用,精心组织教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到学习科学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科学价值观。

2、注重教法、多激励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法的灵活运用,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少批评。调动学生积极合作、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情感,面向全体,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2015年3月26日

推荐第10篇: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卞桥中心校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为了规范我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管理,更好地开展好实验课,用好科学实验室,充分利用县局配备的教学仪器,确保我镇的实验教学位居全县前列,中心校特制定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规范:

1.科学教师每学期初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各年级教学进度,制定出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式两份,教师本人一份,学校统一存放实验室一份。

2.科学教师要按照教学课程标准规定,完成全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任务,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

3.科学教师要认真备好科学实验课,明确实验要求、所需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4.各任课教师根据实验教学计划,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等,一般要提前一天申请实验仪器。实验完毕整理、清洗、回收入柜。

5.小学科学课必须安排在科学教室进行,教师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教师应先试做一遍,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6.在做学生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实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地填好科学实验报告单。教师要及时批阅实验报告单,并统一保存。

7.对易损、易耗品及有腐蚀性、燃爆性和有毒物品要有明显标记,并嘱咐学生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手,做好防患工作。对实验后的残液应叮嘱学生倒入污水池或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内。

8.实验完毕,应让学生整理仪器并清点实验用品,按要求摆列整齐,做好仪器与环境的清洁工作,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室内物品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带出室外,丢失和损坏仪器应及时报告教师。

8.仪器室管理员要认真做好教学仪器的购置、验收、入库及登帐、编号等工作。要合理安排教学仪器的存放,保持教学仪器的整洁,创造仪器室内的良好环境,确保安全和教学仪器使用寿命。

9.实验教学使用的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危险药品柜内,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还要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

10.危险药品柜必须要双人管理,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实验教师领用危险用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需填写《危险用品领用记录》。

11.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注重档案的整理与存放,按教学计划、实验申请单。实验报告单的顺序整理存放。

12.每学年结束,学校要根据实验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对科学任课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奖评,对实验教学开展得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在上级试验抽测或实验教学检查中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学校和相关教师一定的处罚。

卞桥中心校 2018年3月

第11篇:科学实验心得体会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实验经验积累,提几点建议和看法,以供大家作参考。我认为一堂完整的科学实验课,应做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具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称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 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用“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在体温计的使用上,体温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 有着与其他温度计显具的不同点,(1)量程不同:其它温度计量称一般是从-100℃致100℃甚至更大。而体温计的量称只是从35℃到42℃。(2)构造不同:体温计有一纤细的缩口而其它温度计没有,构造不同导致使用上的不同,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而其它温度计不允许。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要“看”水银柱是否退回玻璃泡,如果没有,需甩几下,否则使用时可能导致数据的不真实:如:已知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为38℃和37.5℃,测量完甲的体温以后,医生忘了甩几下,又直接去测量乙的体温,这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数据将不会是37.5℃而是38℃ 二:调

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例如:托盘天平的调平衡,首要条件是要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才能调平,在调平的过程中,双眼应指针,轻轻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如不能达到目的,则需移动,并记下游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力太猛,否则易于损坏刀刃,减少托盘天平的灵敏度,加大实验的误差,而且每一次进上步的调节,都应在天平静止以后才能进行。

三、做

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就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作,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去吹灭酒精灯,而 应用灯帽盖灭,操作过程如果不当或不慎,使洒出的酒精燃烧,不可用水浇(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燃烧着的酒精易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容易发生火灾,而用湿抺布盖灭(隔绝空气的办法)等。

四、记

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六、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

总而 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动的,成功的科学实验课“看、调、做、记、析、理”这六个环节缺一可,只有掌握这六个环节,才能使自己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所做实验及相关知识牢固熟练掌握。既能使老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从而使科学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年级科学教师

方年柱

2015年元月

第12篇:科学实验总结

科学实验总结

平寨小学:张时元

2011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2012的到来,回顾过去的一年,有收获,有进步,但更值得反思,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我本人在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结合这学年科学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这次教学观摩学习,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的东西挑战。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等,让孩子亲自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让我们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第13篇:科学实验总结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在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在开学之初,认真做好实验计划,在具体安排中,做到既科学,又不互相冲突,保证每节课都能在实验室中进行。

本学期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完成了教学任务。三年级演示实验开出了24个,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养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实验能正确规范地操作,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总结。并能将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能够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及生活现象。

小学《科学》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确实转变了观念,构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自学相关知识,及时查阅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确立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总结规律、交流互补”的教学模式,课堂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根据年级特征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扶放有度,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在教师的适当帮助下可进行自主探究(除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外),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浓厚,实验室成了学生爱去、常去的乐园。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安排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研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技能,培养学生长期坚持实验、连续观察记录、查阅资料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探究科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学期中,大部分同学自愿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性非常高。每周有两名同学负责观察每天的天气状况,记录气温、风向、风力、干湿情况等,一个学期结束后,引导小组同学分析数据,总结当地的气候变化特点,据此推理下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从中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小激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对于实验器材做到认真负责,定期清洗、整理、保养、核对仪器、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上帐下帐,做到帐物相符,仪器得到了有效使用,平时填写好各种表册,学生参与进度表的填写。

今后,我将继续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法的培养、指导,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保证实验开出率达100%。

第14篇:科学实验工作总结

科学实验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以来,严格按要求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按实验计划的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具体做法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照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在教学中,我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本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努力,不断改进。

第15篇:科学实验工作总结

实验工作总结

xx小学

xxx 一年来,我室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文件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狠抓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全面树立学校实验室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在全体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对2009-2010学年度工作作一总结。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迎评促建

2009-2010学年度,我们实验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万州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和《万州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曰常管理工作,认真制订好实验室工作规划和实验教学计划,制订好仪器设备和药品的订购工作,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认真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确保实验开设率达100%,认真管理好每一件仪器和设备,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认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认真收集和整理实验室资料,确保学校被教委抽查的资料需求。本年度,实验室还增订了实验教师岗位职责。以评促改,以评促进,把实验室工作推向了一个新水平。

二.服务教学,加强管理,发挥效益

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实验教学环节。2009-2010年度,我们在实验教室少,设备陈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加班加点,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全年共完成演示实验 52个,学生实验47个,并加强学生上实验课的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努力。在设备管理方面,我们根据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更新了部分设备和仪器,今年添置仪器药品设备。

三.认真学习,钻研业务,不断创新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为此,我们十分注重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平时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积极撰写教研论文,积极自制教具,本年度,有一篇论文获重庆市实验教改论文评比二等奖2篇,

四.存在的不足

1.设备少,更新慢,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实验室现有的仪器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做的,有的橱门已严重变形,上锁也非常困难,外观非常难看,建议学校向上级部门反映对此进行更新。

2.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实验室已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对照《万州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缺囗比较大,建议学校尽快向上级部门反映规划新实验室建设。

第16篇:《 科学实验》作文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水倒不出来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六(9)班 黄逸宁

指导老师:刘娟

我最喜欢的科学课又要开始了,今天老师会给我们做什么实验呢?我真是太期待了!只见老师带了一些玻璃杯和一大盆水以及一些塑料板。我们非常好奇, 不知又要让我们见证怎样的奇迹。

上课了,老师很神秘地说:“今天我要让同学们见识一下我神奇的力量!”老师这么一说我们更加好奇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师。只见老师先把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然后将一块塑料板盖在杯口上,然后让我们猜一猜:“盛满水的杯子上覆盖好了塑料垫板,然后我要把这个杯子倒过来,你们说塑料垫板会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会不会倒出来?”这下同学们炸开了锅,都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的说“一块塑料板怎能把水困住,怎么可能?”有的说:“既然老师做这个实验,塑料板肯定不会掉下来。”有的反驳道:“那你说说为什么呀?你上去做做呀!”同学们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时,只听老师说:“安静!这不是擂台也不是茶馆,也不是谁声音响谁就有理,让我们做着试试看不就知道了么?”我们立刻安静地坐好,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只见老师右手抓着玻璃杯,左手按在塑料板上,然后快速地把玻璃杯一倒过来,老师一边松开左手一边说道:“见证我神奇力量的时刻到了!”奇迹真的发生了,塑料垫板像吸在杯口上一样,杯子里的水竟然一滴都没有漏下来。“太神奇了!”“简直是不可思议!”“哇!”同学们更加“疯”了,有的站了起来,有的趴在桌上,有的张大了嘴巴„„都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老师。老师看到我们这副神情,笑着说:“你 们要不要我把这种神奇的力量传授给你们?”同学们异口同声道:“要!” 老师把我们分成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都分了一套实验器材,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先将玻璃杯盛满水,然后用垫板盖好杯口,准备把杯子倒过来,有的同学很心急,把杯子一侧水漏出来了,有的同学慢慢地把杯子倒过来,垫板还是掉下来了,我看了不禁紧张起来,这时老师说:“不要急,左手按平垫板,杯子倒过来时速度要快,掌握要领,你能拥有神奇的力量!”听了老师的话,我深吸一口气,一只手抓好杯子,一只手按平垫板,快速地把杯子一倒过来,垫板牢牢地吸在杯口上,我成功了!我也有神奇是力量了!同学们也有好多做成功了,一个个 都乐开了花!

接着,老师给我们揭开了谜底,“其实并不是我拥有神奇的力量,而是压力造成的。垫板覆盖在盛满水的杯口上,因为杯子外的空气压力大,把垫板给托住 了,所以垫板就掉不下来了。”我们听了恍然大悟!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神奇的力量,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去揭开更多的秘密! 一次有趣的实验——“调制鸡尾酒 ”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六(9)班 胡曦匀

指导老师:刘娟

我在这小学期间做过许多实验,每一个都让我激动不已,兴高采烈,但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一次叫作“调制鸡尾酒 ”的实验了。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科学老师满面春风的走了进来,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实验,叫“调制鸡尾酒”,大家把我上节课要求带的东西拿出来。”大家纷纷把东西拿出来之后,开始七嘴八舌的讲起来,老师看了之后发现每个人都带了,很满意继续说:“大家现在四个人一小组,先看一看我怎么做,你们再动手。”说着,老师先把一个透明盒拿了出来,在里面放了些自来水,然后又拿来了红色颜料,在里面染了染,就成了红色的水了,接着又放了一些东西,沉在了水底,最后又放了一些油,浮在了水面上。哇,成了上面一层黄色,下面一层红色,我们惊叹不已。

接下来我们开始自己动手了,我这一小组分别是史静菲,李宇杰,管天祥,还有我。我先把一个玻璃杯拿出来,在里面放满自来水,接着用柠檬黄把水染黄,然后,该轮到史静菲出场了,她把油袋打开来,让里面的油流在了瓶子里,做好了!我把密封盖一盖,哈,一瓶“蜂蜜”诞生啦!

光有“喝”的可不行,还得有“吃”的。我再一次十分大方的贡献出了一个瓶子。李宇杰把颜色袋子拿了出来,不料一失手,翻倒在地,我们四人顿时傻眼,不知所措,还是李宇杰最先反应过来,急忙把袋子又拎了上来,还好,还有一大半,管天祥把袋子里的东西放在了瓶子里,李宇杰又把外面的脏东西清理了,也算是将功赎罪了。经过这么一大浪,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做起来也小心翼翼了,李宇杰把袋在拎了拎,水流光了,瓶子里流动着红色的液体,我接着把油袋再次拿出,李宇杰说:“先放淀粉\",我把袋子丢给了管天祥,史静菲把淀粉倒在了里面,可却看不出颜色,大家都很着急,这时,史静菲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水彩把淀粉弄黄,我又加了一些玉米淀粉,,管天祥有加了些油,油和淀粉坐为汉堡的面包,而红色的水充当“肉馅”,管天祥又加了些绿色的荧片,在水中漂浮不定,来作为“生菜”,哈哈!一个汉堡做好了!好了,又有“喝\"的有“吃”的,大开吃戒吧!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从这个实验当中,我有了许多收获! 一次有趣的实验——“神奇的蜂蜜水”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六(9)班 蒋瑷安

指导老师:刘娟

我上过许多课,我喜欢的是科学课,不信你看„„

叮零零„„上课零声唱起了歌,只见老师走上讲台,问:“同学们,上节课我让大家带的工具都带齐了吗?”“带---齐---了!”同学们虽然都带了老师要求带的工具:一个杯子,一点蜂蜜,一点蓝色墨水和一点食用油,但是,同学们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让我们带这些东西干什么。

“同学们”,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它的名字叫‘鸡尾酒实验’。”老师开始做实验了!我们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的双手,生怕看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只见老师先挖了一勺子蜂蜜到杯子里,然后把刚才的蓝色墨水倒进了杯子里,哇!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我们原本认为蜂蜜和蓝墨水会融合,可是,它们却像变魔法一样分成了两层!老师又把油也倒进了杯子里,油和墨水居然还是没有融合!现在,一杯有三种颜色的水诞生了!“这真是太神奇了啊!”我们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叫了出来。“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实验,请同桌合作完成。”

我和同桌一个拿着杯子,一个往杯子里倒东西,只见我双手颤抖着,把蜂蜜加到了杯子里,然后便把油加了进去。“停!”只听同桌大叫一声:“不是应该先加墨水再加油的吗?”“好像对哦!”我一拍脑袋。怎么办呢?突然,我急中生智,干脆死马当活马医院!我刚加好油,便把墨水加了进去,天啦!只见墨水很“淡定”地穿过上面的油,到了蜂蜜和油的中间!我的天啊,太神奇了点,有“木”有啊?有“木”有?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液体轻重的单位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密度”,是因为蜂蜜的密度比墨水重,所以蜂蜜是沉在最下面的。以此类推,你们知道油为什么会在墨水的上面了吧?没错,就是因为油的密度要比墨水轻一些,所以油就会浮在水的上面啦!

这真是一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科学世界之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Let’s go!

一次有趣的实验——“水果发电”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六(9)班 邓玉婷

指导老师:刘娟

我们上过了许许多多的课,可令我最难忘的一节课是那一节科学课,做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实验。

上课了,我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水果和导线。坐得端端正正地迎接老师的到来。老师拿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小钢铁片。他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实验,叫做水果发电机。”老师给我们示范了一下,我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都睁得大大的,唯恐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他拿了一个苹果,两个标着正极和负极的小铁片,分别插在了这个苹果的两侧,并在小铁片上绕了一根导线。看到这里,我心中冒了一个嘀咕的小泡,什么嘛,小铁片绕在导线上再插在苹果上?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不可能会成功的,我下了这个判断。可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们惊呆了,当老师把导线靠上电灯泡时,电灯泡居然奇迹般的亮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我忍不住脱口而出。老师微笑地解答道:“因为水果里有一种物质可以让电灯泡亮起来,只不过威力很小,只能维持一会会,让电流轮回一下,便可以亮起来了。接下来,我把材料发给你们,你们自己试一下,四个人一小组。”

我们领到了材料,四个人围成了一个圈儿,选了一个最大的苹果放在了小小的桌上。小小眼明手快,先抢去了一个铁片,我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利地拿到了一个。我们随便把它插在了这个苹果的两旁,我和小小的任务顺利完成了,紧张地看着两个笨手笨脚的男生在那儿绕导线,所有工作都做完以后,把它放在灯泡上时却没有亮,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充满了失望和疑惑,随后我们请教了老师,老师说:“不会亮的原因是我们把正极和负极插反了。而且所有导线头都是要靠到灯泡的,你们没有,所以才不会亮。”“哦”我们恍然大悟,回到了座位上,换了一个水果,我们熟练了许多,小心翼翼地把铁片插了进去,又让两个男生绕了导线放了上去。“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欣喜若狂地欢呼着。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去努力地寻求,并时刻反省自己,就能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过来,就能取得成功。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就会有深刻的教训。反之干什么都细心一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聚光烧纸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六(9)班 莫涵

指导老师:刘娟

我们做过许许多多有趣的实验。有凹凸镜实验,聚光烧纸实验,发电实验,还有太阳钟实验„„但最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也是最有趣的一次,还是以上提到的第二项:聚光烧纸实验。

“叮铃铃铃铃„„”随着上课音乐铃的响起,盼望已久的科学课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巴眨着眼睛,等待着老师带来的每课一件的有趣小实验。老师走上讲台,带过一阵风把门关上了。我定睛一看,本次的实验道具——竟然是放大镜?同学们估计也都看见了,原本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的教室立刻一片哗然。“放大镜能有什么好玩的呀?”我心想,“这节课肯定很无聊。”在我们的喧声中,老师已经不紧不慢地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放大镜,说:“这节课我们做一个小实验,估计大家以前都玩过:聚光烧纸。”我一看窗外,今天一片大好晴天,阳光无比灿烂,是聚光的好时机。“我已经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放大镜,下面看我给大家示范一下,认真看!”老师把放大镜对着太阳,射出一道光,又把光移射到一张白纸的黑点上。过了有一会儿,一道灰烟冒了出来,同学们尖叫起来:“着了,着了 ,着火了!”不一会儿,小纸就成了灰。

“下面四人小组自由活动,不要损坏„„”老师的声音被我们掩盖了。早就等这句话了!同学们一窝蜂的冲了出去。我和小组成员一起做实验。“这有什么难的,看我来!”虞文杰大声嚷嚷着,一把抢过放大镜,自顾自地做了起来。时间过了好久,我们汗都出来了。由于他手不定,火始终没有燃烧起来。“去去去,看我来!”陶琪镕不耐烦了,一下子扑过去抢。万万没想到,虞文杰一闪,放大镜向我甩了过去。幸好我一把接住了,不然可要赔了。我们刚松了一口气,老师闻声赶来,让我们团结起来就能成功。看到别的小组的“狼烟”徐徐升起,我们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发誓下一次一定要团结。

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小组都要团结,不然是不会成功的。失败乃成功之母,下次一定不会失败!这难道不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吗?

第17篇:科学实验心得体会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实验经验积累,提几点建议和看法,以供大家作参考。我认为一堂完整的科学实验课,应做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具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称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 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用“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在体温计的使用上,体温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 有着与其他温度计显具的不同点,(1)量程不同:其它温度计量称一般是从-100℃致100℃甚至更大。而体温计的量称只是从35℃到42℃。(2)构造不同:体温计有一纤细的缩口而其它温度计没有,构造不同导致使用上的不同,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而其它温度计不允许。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要“看”水银柱是否退回玻璃泡,如果没有,需甩几下,否则使用时可能导致数据的不真实:如:已知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为38℃和37.5℃,测量完甲的体温以后,医生忘了甩几下,又直接去测量乙的体温,这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数据将不会是37.5℃而是38℃

二:调

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例如:托盘天平的调平衡,首要条件是要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才能调平,在调平的过程中,双眼应指针,轻轻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如不能达到目的,则需移动,并记下游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力太猛,否则易于损坏刀刃,减少托盘天平的灵敏度,加大实验的误差,而且每一次进上步的调节,都应在天平静止以后才能进行。

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机械调零上,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长期的使用、运输等因素,使指针不能准确地指回零刻度处,一般我们都采取机械调零的办法:先找到刻度盘中下部找到调零的螺丝,用平字起,慢慢旋动,使指针指回零刻度处,操作的过程中,眼睛应始终盯住刻度盘,旋动的手腕要用力均匀。

三、做

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在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就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作,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去吹灭酒精灯,而 应用灯帽盖灭,操作过程如果不当或不慎,使洒出的酒精燃烧,不可用水浇(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燃烧着的酒精易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容易发生火灾,而用湿抺布盖灭(隔绝空气的办法)等。

四、记

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六、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

总而 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动的,成功的科学实验课“看、调、做、记、析、理”这六个环节缺一可,只有掌握这六个环节,才能使自己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所做实验及相关知识牢固熟练掌握。既能使老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从而使科学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优秀文章 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究为核心的学科,为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自己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设疑激趣,营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良好氛围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从学生最喜欢的猜谜语活动切入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

如:《空气在哪里》一课我以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学生的兴趣都被谜语调动了起来,都争先恐后的急着说出自己的答案──空气,我接着问空气在哪里?导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此环节不但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使课堂研究直奔主题,而且为下一环节的动手探究提供了时间的保障。《空气在哪里》一课中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设计了魔术表演来突破这个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表演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小魔术,《把纸放进水里不会湿》:杯底塞一张纸,杯子倒扣在水里,让学生猜纸湿了没?学生猜(湿了或没湿),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然后揭秘。纸没有湿,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很快就找到了纸不湿的原因,总结出:纸和水之间隔着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所以纸没有湿。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把认识空气的教学融入到良好的动手操作氛围之中,从而在这过程中不断暴露科学问题,又不断的解决科学问题。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三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科学课的操作实践,对科学课有了深厚的兴趣,他们愿意玩,愿意动手。以谜语、小魔术等有趣的游戏贯穿整堂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提高他们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小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二、明确目标,把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准确方向

三年级的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的现实缺乏认识,缺少生动具体的实际认识。空气在哪里?你知道吗?有的同学说在大自然里,有的同学说在操场上,有的同学说无处不在等等。既然这么多地方有空气你能找到一些空气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或者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吗?在实验前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空气在哪里,接着老师抛出找空气的任务,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找空气。

小学科学课涉及了很多的小实验活动,这些活动跟游戏很相似。作为教师,应该把游戏与实验区分开。“玩”是为了愉悦,发现与学习的欲望不强烈;“科学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找到答案,发现与学习是目的。因此,实验前明确目标,把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准备方向,是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

三、丰富素材,拓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广阔空间

这节课我每组准备了1号和2号两个材料袋,1号袋里装的是塑料袋、注射器、饮料瓶、杯子等各组的材料不一样,利用这些材料寻找身边的空气。2号材料袋里装的是粉笔和砖头,用来寻找物体空隙里的空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验证砖头、粉笔等物体的空隙中也有空气。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材料找到自己身边的空气进行展示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然后通过粉笔、砖头找到物体孔隙里的空气,空气这种气体在学生的脑海中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为下一步研究空气的性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的多样性和结构性的呈现在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丰富的、结构性的实验材料是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

四、小组合作,构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互动平台 以小组合作为主,是目前科学课共认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开展得轰轰烈烈。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浅显没有深度。为了避免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科学搭配,明确分工

课前根据学生特长、学习水平等分组,每组设小组长、监督员、材料员、汇报员,由学生自愿组合,并做适当调整。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利用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负责领取实验器材,熟悉操作过程的每一步,在组长和组员的合作下认真完成每一步的操作。由纪律性强的同学担任监督员,配合组长在探究前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监督每一个步骤是否合理。每个小组分工合理,相互合作,提高了实验效率。如在第一个“找空气”实验中的小组活动,材料员拿出材料袋让组员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每人选一种材料找空气,汇报员组织学生逐个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空气的,小组长负责安排交换材料,让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空气。每当我走到一个小组时,学生都会向我展示他们找到的空气,脸上洋溢着成功的表情,我借机问怎么找到的?还有什么方法?让学生用更多方法找到身边的空气,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实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生生参与,人人动手

虽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经我了解他们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每次实验都被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操做能力逐渐被弱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如在第三个实验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时,我让每生都轮流做一做,将杯子竖直的插入水,探究杯底的纸为什么没有湿?每个孩子都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去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找到答案,他们兴奋的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纸不湿的原因,老师因为杯子里有空气,老师因为空气挡住了水„„他们争着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同学分享,实验失败的同学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学生们个个都象科学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由于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同一个实验要求每一个人都来做一次,确保了人人动手做实验,提高了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做操作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获得新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动手操作永远比空洞地听取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并促使其进行深入的思考。第二个研究“空气性质”的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空,因为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学生对空气的性质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对空气的性质有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我在第一个“找空气”的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了多个有的有趣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做这些实验,从具体的实验中亲身感知到空气的存在。在体会到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后,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接下来利用感觉器官认识了空气的性质就不再抽象。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探讨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性质,有的学生说:空气没有颜色。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而我却看不见它,所以说空气没有颜色;有的说:空气没有气味,因为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我用鼻子闻不到什么气味。有的说:空气是透明的,因为我们老师之间隔着空气,我却能看清晰的看到老师,所以说空气是透明的;还有的同学表达的更有趣:老师空气没有味道,我用嘴巴尝了尝什么味道也没有„„多么生动的语言,这可是在通过多个动手探究活动后才达到效果。学生们通过动手探究,获取新知,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由于科学课上小组成员科学搭配、明确分工,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保证生生参与,人人动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获取新知。课堂中学生各施所能,每个组都能团结互动,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小组合作构建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互动平台,提高了课堂效率。

《空气在哪里》一课充分利用课堂,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培养,从三个小实验中更体现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目的明确,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用各自想到的方法去找身边的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我利用多样化的材料,结构性的呈现,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动手、交流等方法,找到了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的气体,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在上面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通过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研究出了空气性质。在小魔术的兴趣带动下,学生带着好奇心自己动手操作为小魔术解密,解释纸不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整实验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对学生由扶到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环节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科学之路是永无止境的,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小学科学实验课总结

通过对《科学》新课标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学》课中有许多方面内容需要一线的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研究。例如对新教材教法的创新使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对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等等。虽然要做到面面俱到比较困难,但我们仍要尽量在更多的方面开展研究,广泛的积累经验。

一、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各年级每班每周只有三节《科学》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没有高效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从新学期开始我们就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的研究上。首先,在备课方面,我们既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参,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参。大胆的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教法,我们通常先依据各种目标设计出每节课的活动过程及实现目标多项方案方法,再通过同类班开展教学实验,从各种方案方法设计中选择最佳的情景设置、最佳的教学策略、方法、最佳的评价时机和语言等等,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最终形成一套最优化的教案设计,并结合评价设计、学生反应和课后反思等内容制成独特的表格式教案。其次,为了及时的记录下每节课稍纵即逝的教学灵感及学生们的优秀表现,我们还特地准备了“科学教学日志”本,用来及时记录每节课的收获、反思。在上面记录着教学的实施过程、记录着班级的学习风貌、记录着学生的优秀表现,还记录着教师的发现、

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

视频课程 学习资料 公开课 找老师 逛论坛感动和遗憾。可以说它同时具备了“教学反思记录”与“学生优秀表现记录”的双重作用,是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客观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的有利工具。

二、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为了更好的开展过程性评价,本学期我教研组选择了以档案袋作为记录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载体,为阶段性评价总结提供最客观的资料依据。每个学生档案袋上都记载着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们把学习过程中的优秀作品、作业、奖状、喜报之类,只要学生认为是自己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材料随时存入档案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们的档案袋一天天丰富起来,这些丰富的内容见证了学生努力的过程,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并且增强了他们自信心。为了使学生能及时整理资料,方便学生们的随取随放,我们还给每个班设立了“科学档案箱”,专门用来盛放学生的档案袋。

3、针对课前学习准备总是不充分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首先鼓励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便笺本,专门用来记录准备任务。其次,设立了“课前准备情况自评表”,该表也采用等级符号进行评价:圆圈代表准备很充分,三角形代表准备的一般,叉号表示没有准备。所有评价都由学生自评自添,目的是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加强学生自制自律意识,慢慢养成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

如何使科学课“更好玩”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课例研讨

活动主题: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教学会诊查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科学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使学生在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亲历过程,自主充分的开展活动,这决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标准》中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重视实验,运用实验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纵观以往的科学教学,我们发现,在平时的科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课时的缩减及农村学校实验条件和实验器材短缺的限制而忽视了实验操作,特别是受当前考试压力的影响使一些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了应付考试,讲实验、画实验图、背实验现象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样的结果必将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势必影响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梳理问题定主题:

我校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而忽略了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 科学课无创新性、枯燥乏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但学生体会不到探索科学的乐趣,而且造成课堂效率低, 知识掌握肤浅,印象不深,学生无法想象那些没有看到的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鉴于这些现状,我们在低年级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课“更好玩”。并把这一问题定为我们科学课例研讨的主题------《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理论学习明方向

主题确定后,我们组全体教师认真集中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教学》、《现代教育教学研究》《小学科学教材》《河北教育》等相关资料,还进行很多网上学习,观看了《河北省小学科学获奖课例实录与点评》;网络上自主阅读博客,查找网页,如河北远程教育网、中国期刊网、基础教育资源网等。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学习活动中,大家得到一些启示:如何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认识到:优化实验设计、关注实验过程指导、给予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和空间等是实现有效实验教学的重要因素。虽然实验课要体现“好玩”,但实验不是让学生玩玩而已,是经过“学生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四、集体备课找方法

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这一问题。我们以陈全勇老师在学区中心校获得特等奖的课例《食物的营养》为例组织科学教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集体备课,在备课中,我们进行了反复的修改,综合了大家的想法,把重点做了转移,达成共识。主要强调了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学生质疑猜测,制定实验方案,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组决定由陈泉勇老师向大家展示这节课。

五、大家观课验实效

陈老师刚才进行了课堂实践。

六、个人反思说得失

我们观看了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下面先请陈老师就这节课做一下自我反思。

陈老师反思:

《食物的营养》教学反思

我们这节课是遵循《科学课程标准》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

以下我通过本节课设计的四个部分来说一说我们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以及自己对怎样上好科学课的认识:

第一部分:

我们这节课通过讨论、观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所需的营养和它们对人体的作用。

这部分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根据生活、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对具体的科学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加讨论、分析的积极主动性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第二部分:

用探究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初步尝试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分析食物的主要成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这节课中设计的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体验实验现象,得出验证的结论。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实验学生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做实验,争取每次实验后,学生的实验能力都有所提高。

第三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在以“小知识”的形式介绍日三餐合理的饮食,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最后一部分:课后延伸,帮助自己父母设计合理的、营养的一日三餐,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总之,科学课的教学应该以实验为主,遵守发现问题、分析实验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争取在小学阶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运用实验器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形成正确的实验习惯,为以后的科学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教师对学生实验的驾驭能力还不强。学生没有完全按要求做实验,实验效果一般。

2、教师的科学语言还要更科学,尽量多用有效的科学语言表达科学知识。

3、要努力促成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力求营造宽松有效的课堂气氛。

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以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为宗旨,让他们自己去探索,通过实验获得知识,注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意识,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科学知识。

七、同伴互助共分享:

刚才陈老师深入细致的进行了教学反思。主要从设计理念、预设与生成、教学效果与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感谢陈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研讨的课例,大家肯定迫不及待的想交流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建议,下面我们就以陈老师提供的课例为载体,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王景春:

明确实验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观察事物、做一件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通俗地说,就是明确为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学生实验分成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如《物体都能导电吗》一课,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推出一些金属有导电的作用,但木头不导电等,就需要实验去验证。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类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称为:证明„„。另一类是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是整个科学学科学生实验中的主要部分,如《摩擦力的秘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类实验的实验目的可以说成:研究„„,明确实验目的以后,学生会在以下的操作中明确指向,积极去探究科学道理。例如本节课的实验目的„

赵丙贵:

培养进行学生猜测与假设的能力

牛顿对猜测作出过精辟的论断“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猜测和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猜测和假设,就没有研究的方向,更谈不到科学的发现。在这节课设计的实验中(烧瘦肉、挤压肥肉、往馒头上滴碘酒),首先让学生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猜测与假设的重要性。对于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学生来说,要立刻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猜测与假设能力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低年级教学中就注意培养学生的猜测与假设的能力。

蔡立成:

敢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实验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大熔炉。动手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一个连基本操作都不会的学生,很难想象他有多强的创新能力。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高低是评价科学教学质量优劣的一个标志。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与熟练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针对初学科学的学生来说,实验对他们既稀奇又陌生,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们把实验作为重点, 重视实验操作的启发,使学生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

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科学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有些做不了的实验,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

王春娟:

用实验证明猜想,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用实验证明猜想,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亲自动手、亲身体会明白其中的奥妙。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更加强烈的想去探究,但是,他们不知如何去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用眼看,用手、耳、鼻等全面的感知事物。观察现象到分析比较,将动手操作进行到底,那就是形成书面文字,让同学们做好记录,写下观察操作的现象、感受,并要注意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我们在设计课时也注重了这一点,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明白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任务,并且还要专门派小组长检查记录。本节课我们在这方面„„..。

戴建华:

训练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通过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得出结论的能力。科学实验结论的得出是思维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这必将产生新的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对于科学家,这意味着新的发现,对于课堂上的学生,则意味着对现有知识的更新,是新知识的获得。所以,得出结论是探究过程的高级思维,是能力和知识双丰收的重要环节。这节课我们设计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亲历烧瘦肉、挤压肥肉、往馒头上滴碘酒3个实验的过程,试验后让学生把结论说出来,这样才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试验后让让学生多说,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科学的关键是用科学,在这节课中通过学习知道了食物营养的不同作用,回过头看自己设计的一日三餐是否合理,帮助父母设计一顿合理的饮食联系了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梁建江:

考虑安全问题

还要考虑到学生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在实验操作中,学生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甚至实验的安全。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的提示,如果学生使用烧杯不当时,就可能导致烧杯破裂发生危险。今天这节课中我们指导了学生怎样使用酒精灯,用镊子夹取瘦肉烧时注意别烧手等安全教育。

每个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取决于对实验方案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学生经常由于方案的制定不科学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明确操作过程。为了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明确操作过程。在教学时,把实验中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板书,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同时让学生小组充分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考虑到所有因素。

八、专业引领再提高

我们的老师都做了精彩的发言,我们的讨论很热烈,在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启示,使我们今后的教研活动更深入而有价值。但也肯定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接下来请王主任为我们进行专业引领。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比较轻松的了解了食物的营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提问题的习惯、设计实验习惯、积极思考习惯探究习惯、认真倾听习惯等都得到了培养,在围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取得一定效果。教师们围绕主题讨论也很热烈,通过实验前、试验中、试验后等几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王玉春:

我从以下两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对本节课的看法:

1、这节课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了用试验方法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能力目标。

2、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课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性很高。

3、需要改进的地方:(1)学生操作过程不够规范。(2)教师科学语言不够规范。

二、我们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1、掌握实验方法,提高设计实验能力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学生总在不断重复老师的操作,不会自己设计实验,那么,学生操作得再好也是不会实验,更没有任何实践的价值。我们要教会学生实验方法,指导学生设计具体实验操作方案,用学生自己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指导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过程,就是磨练学生实验意志的过程,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锻炼了学生勇于探索的顽强意志。实验的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

2、提供实验材料,树立求实的学风

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材料,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由学生自行实验发现规律,获取知识。通过实验证明,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学生能发现要探究的内容,并实事求是讲出来,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对学生每次的发现,教师都不要放过,要因势利导,从学生无序的发现中引导了出有序的知识结构。

3、指导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需要学生使用仪器操作的实验,必须把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变成规范化的具体要求,达到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目的,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时,一要讲清实验步骤,二要提出注意要求,三要巡回对学生个别指导。要求学生按实验步骤严格操作,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增强了对实验操作的自信心。

4、引导分析实验现象,促进思维的发展

学生通过对实验中出现各种现象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经过多方信息反馈,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加工,从而对自然事物的属性和规律产生正确的认识,形成概念、结论,同时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不过通过以往和今天的课堂试验中发现学生的操作行为还有待于规范,例如学生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不用外焰而用内焰;再如拿砝码时学生不用镊子,而是直接用手。希望大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实践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九、共识提炼为常规

听了王主任的专业引领,使我们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通过这次课例研讨,使我们深刻意识到在实验教学中要紧扣“实验目的——操作过程­ ——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这四个要素从而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1、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

2、实验时,严格“操作过程”

3、实验中,全面“观察现象”

4、实验后,引导“得出结论”

在培养实验能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让科学课更有乐趣。

十、困惑引出新课题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今天的研讨又让我们发现学生的操作行为还有待于规范。那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主题。希望大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实践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这次课例研讨活动,对我们既是一次锻炼,又是一次提高,在此次课例研讨过程中,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尤其是王主任的专业引领,为我们下一步的课例研讨活动确定了重点。本次课例研讨虽然接近尾声,但对这些生成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却刚刚拉开帷幕,课例研讨活动永远是讲不完的话题。本次课例研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实验研究 (2011-09-23 09:47:06)转载▼

标签: 杂谈

“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实验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21世纪来临之际,人类已跨入一个新的千年历史。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对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对于这个目标,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废除注入式,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双方的能动作用,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获取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学会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让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现在我们时刻感受到目前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从优化发展教育的战略高度,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开展:“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积极探索农村小学优化发展的途径。

二、内涵的鉴定

本实验研究要探讨的是如何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素质,促使养成良好的自主创新性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普遍提高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为他们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而属于自主创新性学习理论在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应用性研究。

本实验研究要探讨的具体内容为:

1、创设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和谐环境,以树立教师创新育人意识、学生创新成才观念,营造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安全心理空间;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兴趣,诱发创新学习动机;

3、加强自主创新性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使学生学会选择应用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的最优化、高效化;

4、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以促使学生活动方法拓展实践,实现方法内化为意识、能力;

5、发挥自主创新性学习评价的导向作用,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活泼的发展。

三、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是一种社会化的高级动物,其主要特征是善于思维,永不满足,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能动的改造世界。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环境、教育与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心里科学基础。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中的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学生中心论。该理论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主张建构性的学习、累积性的学习,强调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脑科学基础。脑科学家威廉•卡尔文认为“人的大脑包含1000亿个神经元”以及人类对人脑潜能机器人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认识等。为人的自主创新学习提供了脑科学基础。

4、学习论为本实验提供了直接的操作依据。

(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相信95%的学生,给他以适当的学习帮助,充分的学习时间,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能很好掌握学习内容。(2)、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发现教学模式。(3)、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信任学生,课堂气氛宽松融洽是教学的基本条件,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创设可接受的情境,实行学习内容、方式、评价的开放性,学生自由活动、讨论、探索、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组织者,管理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4)、合作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师生合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性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四、实验方法及原则

1、实验方法

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测量法、比较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并推出示范课、研讨课、讲座,展开经验交流会,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实验原则

实验将严格按照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原则进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1)、民主性原则。师生间建立起民主、自由、平等、安全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信任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提高合作意识。

(2)、主体性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作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地学,教、学主体共同参与,协力创造。

(3)、激励性原则。把激励创造精神摆在首位,激励、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精神。鼓励教师和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不断追求新知,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积极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4)、个性化原则。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教师因材施教,教有特色;鼓励学生扬长补短,学有特长;鼓励学生在自主创新性学习方面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各具特点,风格独特的创造素质。

(5)、开放性原则。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解放师生的脑、眼、手、嘴、空间和时间,教、学、做合一,校内外结合。

(6)协同性原则。把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科创新和活动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校内创新和校外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

(7)、实践性原则。创造环境和必要的条件,鼓励师生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棘手的问题,学会开动脑筋,从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五、实验对象、措施及步骤:

1、实验对象:

实验班

对照班

四二班

四一班

2、实验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建立理论学习制度,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加强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以课题研究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题研究小组,并聘请县教科室领导为顾问,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整体安排,分阶段进行,组织相配套的研讨课、研习会、讲座、经验交流会、学生竞赛活动,及时总结、调整试验的计划,及时交流、推广实验的经验。

(4)、加大资金投入。对学校电脑进行升降联网,并上宽带网,购置课题研究需要的教育理论书籍,微机软件,扩大教师信息来源,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5)制定实验教师评估制度,用量化评估方法来促进教师研究工作,制定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素质评价标准,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6)、聘请上级科研部门、兄弟学校领导、专家指导。

3、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0月)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能力及创造性人格调查摸底,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制定具体可行的实验计划,聘请专家开展开题签定。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6年10月——2008年2月)确定实验班、实验教师。系统研究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环境创设,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方法指导,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实践模式,以及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评价。定期开展实验研讨课、研习会、经验交流会、学生竞赛、讲座等,积累原始材料,及时汇报小结交流,编印阶段成果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为(2008年3月——2009年3月)。主要任务,组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后测,开展数据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编印成果集

六、实验的实施:

(一)夯实基点——创设宽松、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

1、强化学习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实验初期阶段,课题组通过“请进来、派出去、勤学习、勤交流”的多管齐下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有效地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聘请市教研室、县教研室等领导来校作专题讲座或指导教学实践;外派教师到西安、宝鸡等地学习取经;采用“集中辅导、个体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自主创新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实验背景、理论基础、操作方法,研读代表最新理念的各种理论书籍,解读各学科新课标等,摘录有效信息,整理读书笔记。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学生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话:“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个性、创造性被束缚,主体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也就缺少学生的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教学现象。

在实验中,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严格遵守常规的“我讲你听式”的课堂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实行“不举手随兴发言”制度。学生想发言就直接站起来发言,让他们自由发表见解,让他们来做小老师,点评补充学生的发言,反驳不正确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有时就像个“自由超市”,争先抢购自己“中意的产品”,以致于到“收关”阶段,教师总要说:己发过言的同学请发扬“谦让”精神,让每一位同学都享受发言的乐趣。这种活跃的发言气氛,感染和激发起全体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总能很欣喜的看到哪些以前从不不举手的同学,也踊跃地加入到“抢购者”的行列。

(2)、确立“以学生创新素质发展为核心”的育人观

自主创新性学习需要我们做创新型教师。在实验中,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创造和运用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一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储存、积累,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维成果,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要更多地教给他们方法、思维、技能,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综合、善于联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够在社会的海洋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纵横驰骋,在创新的天地一展才华。

2、强调尊重赏识,给予学生“安全、自由”的心理运动空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在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人际环境中,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创新学习潜能自由迸发。在实验中,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时,必须从考虑各档次的学生出发,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各自的基础上去参与获取知识,培养学习个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学习的尊严和价值。做到7 个尊重: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⑦、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做到4个赞赏: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发挥自身的价值,从而以主人翁的态度活跃在课堂上。

(二)着力渗透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实施“着眼以学生学”的备课改革,实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1)改革备课的要求。

①学生方面。备课的时候把出发点、着眼点落在“学生”上,要弄清我领着什么样的学生,采用哪种最佳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爱好特长、个性差异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设计学生学习过程时才能针对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实现学习地最优化、高效化。

②教材方面。首先要做到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中重复、繁琐的知识、习题,进行适当简化、删除,突出知识的主干,挪出时间拓展学习空间;对于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无实际意义的例题、习题,进行大胆的改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次,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根据自主创新性学习的需要,对原教材进行加工、改造,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把现成的结论变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机会。

(2)改革备课的呈现内容与方式。

备课呈现的内容和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为主线,体现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的基本模式。

①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犹如课堂教学的“导航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素质,首先要改革过去的课堂教学目标结构,确立以“培养创新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新型的目标结构,即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创新学习能力的四维目标。

②设计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为:自学生疑、探究质疑、合作释疑、实践创新;辅助以教师教的过程:定向导趣、设问导疑、点拨导思、拓民导创。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由原来的“教案”转变为“学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课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法、学习法的选择,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拓展题及创新作业的设计等,以及教后扎记。

③改革单一备课的形式。采用教师集体备课,教师个人备课,师生共同备课三种形式的结合。

2、建立“以自主创新性学习为主轴”的教学模式,实现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过程的转变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教学系统诸多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课堂的主导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则作为一种辅助线,融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最后离开教师可以自己进行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教”。我们尝试构建的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定向导趣 ——设问导疑 —— 点拨导思 ——拓展导创学】为(主),[自学生疑—— 探究质疑—— 合作释疑 ——实践创新]为(辅)

[定向导趣]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导在学生心坎上、疑点上、兴趣上、好奇心上,追求“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的效果,使导课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强烈兴趣。实验中我们总结了如下导趣方法:①、披文入情,激发情感;②、设置疑问,启迪思维;③、形象故事,引人入胜;④、创设情境,渲染气氛;⑤、演示练习,直观形象;⑥、幽默语言,轻松愉快。

[自学生疑、探究质疑] 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选择、去探究、去综合、去感悟、去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和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设问导疑]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之后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纳综合。

[合作释疑、点拨导思]“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针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把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和“合作者”位置上,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合作讨论和动手实践,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学生鼓励,给予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点拨,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之后提供“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注意在学生“困惑处”适时点拨“技巧”,在思维的“堵塞点上”适时点拨“方法”,在矛盾的“叉道口”适时点拨“方向”,促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独立解决问题。实验中,我们要求实验教师注意克服以下“毛病”:A、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让尖子生回答问题,而使许多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B、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或动手实验,忽视了学生个人、集体的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被真正理解;C、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没能抓住学生“盲点”于无疑处生疑。

[拓展导创、实践创新]在学生解决了疑难之后,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小结,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空间,继续主动探索,或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运用课文中的方法在尝试中实践创新,这是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是自主创新学习的点睛之处。

教师在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一方面,要正确掌握和使用自主创新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即从让学生“学会”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使学习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把教师的“教案”转变为“学案”。凸现一个“创”,把“教室”转变为学生创新学习的场地,让教室的墙壁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成果展示墙。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因课型、学生、内容的相异,可以产生不同的“变式”或“不完整式”。此外“尝试教学式”、“引导探究式”、“情境创设式”、“学法指导式”都是本实验所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

3、组织“以多元结合”的组织形式,实现从“接受”到“互动”的转变。

教学是师生双方全方位互动的过程,既有师生间的互动,更有学生间的互动。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互动,也有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在实验中,我们提倡实验教师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根据教学需要建立以“互动学习小组”为主的,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合理组合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需要,或围成“半圆形”,或组成“马蹄形”,或前后座位组成“小小组”,或“全班围圈坐”等等,使学生既能面对老师,又能面对同学,不仅通过言谈,而且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取长补短,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使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显现,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

4、选择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给学生的“学”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和学习主动权,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参与情感交流,参与操作观察,参与思考、讨论、作业、评价,眼、口、手、脑并有,体验智力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实践中我们经常采有以下方法:

(1)竞赛辩论

采用竞赛辩论形式,自由组合成辩论小组,自主冠以队名,围绕学生质疑的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的看法,把学生组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或开展竞赛。辩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反两方思维活跃,各持已见,场面异常热烈,学习效果甚佳,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合作性。

(2)变换角色

引导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师生角色换位,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征询学生的意见,并在教法上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最佳方案,采纳学生关于教学的主张,让学生轮流上台授课。学生可以上讲台分析题意、向学生介绍自己分析、理解题意地方法和自己的做法,可以总结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提出问题向老师质疑,可以参与老师的板书,可以设计作业和训练。

(3)动手操作

紧抓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单一的活动形式,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使学生品味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摆一摆,拼一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摆弄学具,是达到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理解新知的重点、难点有很大的帮助。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体积》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六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上课引导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小正方体。先摆一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每人摆出一个长方体(尽可能不同)请组长给长方体编号;再看一看: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填在表中;然后数一数:摆的每个长方体各用了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你是怎样数的?体积分别是少?填在表中。最后想一想:观察表中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数体积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谈一谈。学生看出:长方体中,长与每排摆的个数相同,宽与排数相同,高与摆的层数相同。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每排摆的个数×排数×层数,通过实验探索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体积用V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abh。这样,学生的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不去暗示;学生能自己探索的,教师不去代替。

②画一画,剪一剪。我在教学《设计美丽的图案》一课时,利用五彩缤纷的画片,让他们剪剪贴贴、折折拼拼,组成各种巧妙新奇的画。让学生在拼画过程中,能够尝到独立设计、自我创造的喜悦,产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 紧抓突破点——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创新性学习,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学习的方法的指导,在学习方法中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而发展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应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的最优化、高效化。

1、激发动机,铺垫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情感基石。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前提。实验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旺盛的求知欲,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2)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动机,渴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且对自己的直觉能力表示自信,相信自己的直觉;(3)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感兴趣的事物愿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范围与领域不为教师所左右。

2、教给方法,掌握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科学策略

(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实验中,我们通过开设讲座、讲名人故事、读名人传记,崇尚名人名家,心中有仿效的偶像,促使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课前自定目标。即在教学的每一课时,都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对自己提出将达到的目标,并写在所定学习内容的前面,促进学生自我督促,并付诸于实践。由于是小学学生,在制定目标时要放宽要求,要求学生先预习学习内容,了解基础知识。如我在教《长方体、立方体的认识》,在学生探究时,要求小组内自定活动目标。有一组制定如下:知道长方体的特征有那些,立方体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了目标学生学得更主动。只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才更持久。②、及时鼓励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来开展活动,当目标实现时,一定要进行表扬。要想学生能养成自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其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及时体验目标实现后的喜悦。归纳为如下流程图:教师提供刺激 ——

了解学生情况 ——

恰当评价学生

——

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创新性活动——

自我总结

(2)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实验中,我们十分注意“还权于生”,引导学生对学习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加工,并且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积极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角色、学习方法、学习难度、学习负荷、学习速度、学习伙伴、学习评价,实现学习的最优化。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学习方法自主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独立学习时,教师鼓励学生选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适宜的学习方式去开展活动,在不断优化学习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②学习内容自主选择。③、作业练习自主选择。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程度不同差异,针对这差异,我们在布置或设计作业时,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类型,内容和完成的时间。既避免了一刀切的现象,又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发挥他们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3)指导学生敢于质疑地学习。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实验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排除心理障碍,培养质疑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将陶行知老行政管理的小诗赠给学生,以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只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知,在求疑中发展思维。②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培养质疑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好质疑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从而产生解答问题的欲望,以更好的理解学习新知此外,演示法、比较法等都能将学生带入质疑情境,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③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4)指导学生自信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去参与,乐意去参与,因此教师更应注重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多让学生参与,经常鼓励与肯定,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与满足的喜悦,学得自信,学得轻松,学得开心。例如,一位教师在探索圆柱、圆锥、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公式时,利用“再创造”教学法,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动脑、动手,自己创造出这些公式。当他们“创造”出这些了不起的公式时,我们不仅给以热烈地掌声,还要以这位同学或这一小组来命名,然后把它写进班内的发明栏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相信他们能依靠自己的学习能力学好数学,承认他们的学习、研究成果,哪怕只有点滴,并及时鼓励、表扬。这样做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变得对学习充满自信,能主动地去探索、去创新,不断地给自己和老师带来惊喜。

(5)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理想合作学习的具有以下功能:A、它有助于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B、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观和群体创造意识;C、它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D、它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双体互促式”合作学习法,个体与群体的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在小群体的“竞争”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①、合理分组,优化组合。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们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我采取的是大组套小组的分组法,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大组共3小组,每小组4—6人。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②、融入竞争,优化合作。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③、精选内容,提高效率。合作学习虽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并不是说一节课全部都采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应重实效,而不能流于形式。我们选择合作内容时,遵循以下三原则:A、模式性。即在以前教师的训练下已对学习某方面知识形成了较固定的模式,学生能按此模式逐一解决。

(6)指导学生反馈调控学习。指导学生善于对整个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监控,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具有自我认识和调控,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学习目标。

(7)指导学生高效的学习策略。

①、预习通读,质疑问难。预习时带着问题读书,读书中提出问题,圈圈点点,写批注、问题、心得体会。②、勤思多问,探索思路。听课时将自己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带入课堂,在教师指导下抓重点,听得主动、积极、动脑思考,争取自己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主动向教师、向同学请教,学思路,听门道。③、看批摘录,手脑并用。听课过程中做到眼看手摘,耳听手记,简练明了,重点突出,坚持记好每一堂课的笔记。④、查漏补缺,经常复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如”,经常性复习,提倡每晚上临睡觉前,将一天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过一遍“电影”,去粗取精,归纳思考。⑤、精选多练,一题多解。不仅要学会解题,而且要做得巧妙,一题多解从而获得最简单的解题方法。

实验中,我采用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习方法:(1)、课堂渗透。教学中渗透学法,以教法指导学法。(2)、经验交流。针对某种学法知识或某种学习经验举行校际或班级创新学习经验交流会,从中吸取营养,发掘带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学习方法。(3)、专题讲座。收集有关学法的资料,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讲座。(4)、资料传播。利用书籍、报刊、广播、印发资料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推荐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学法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3、调度时空,运用自主创新性学习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重视对教学时空的调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度,使教学时间的安排和组织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包括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等)对40分钟进行科学分配,给学生学习以足够的选择机会和主动发展的时间,留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内化”的时间,让学生按个人认知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地学习;创设民主、平等、热烈的教室空间氛围,让师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暴露学生的思维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既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抓准关键点——开展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实践活动

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巩固起来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交给学生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具有探索的广阔时空。让学生有实践活动中解放头脑,开拓思路;解放眼睛,敏于观察;解放嘴巴,敢说能说;解放时间,选择性学习;解放空间,拓宽眼界。实验中,我们安排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创新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1、在“创新作业”中实践

创新作业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再现,创新作业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环节“拓展导创、实践创新”延伸拓展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发展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及创造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中,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专用的创新作业本,每2—3天布置一次创新作业,评改采用师改、互改、自改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尽量调动每一位学生作业的兴趣,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欲望。设计的创新作业遵循以下原则:作业形式多变性;作业内容多样性、差异性、选择性;作业答案多元性;作业性质挑战性;作业评价适切性。

2、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中,我们打破旧有教学机制,努力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融合的开放型教育体系,为学生大脑“加速”提供了充沛的“动力资源”。

3、在“兴趣活动”中实践

丰富的活动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强烈的创新欲望。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庆“六一”活动、“十佳小榜样评选”等每年举办一次;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找春天、放风筝、写公益广告、欣赏美景;每周开展两次“班级小电台”、“创新作业展示会”活动;定期开展“创新金点子”、“口算竞赛”“巧算竞赛”、“动手操作竞赛”、“解决问题竞赛”、“数学指数综合运用能力竞赛”、“小制作赛”等活动。把活动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让孩子们通过搜集资料、整理材料、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

(五)、突破难点——实施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增强评价主体间的参与和互动,采用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在家表现”学生先自评,再由家长评,期末教师总评;“在校表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再由教师评定。同时强调被评价主体之一——学生参与评价,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参与评价的机会,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在评价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自信心。

2、评价内容综合化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每一学期的对实验班学生期未评价我们一改过去重知识、重分数的“成绩单”,实行“全面素质报告单”,采用“学科基础知识能力等级+行为规范等级+身体素质情况+特长、爱好、能力+教师寄语”的方法全面评价,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专项列入成绩单。(具体见附件)

同时注意评价标准多层化,“面向全体,参与就有进步,提高就要表彰”,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从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接纳智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实验中,我们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评优项目主要有:“三好生”、“创新学习小能手”、“十佳队员”、“拼搏奖”、“小蜜蜂奖”、“文明队员”、“优秀学生”、“小巧手”、“小歌唱家”、“小雷锋”、“小歌唱家”、“小书法家”、“小演讲家”、“小发明家”、“小作家”、“小博士”等十六个奖项,连同“雏鹰达标奖章”共二十三项。除“十佳队员”、“三好学生”外,评比不再按比例限定人数,只要符合评选条件和程序的即可表彰。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有些项目,如小蜜蜂奖、拼搏奖、文明队员、优秀学生等则按学生不同能力分级评优表彰,以激励更多的学生不断进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将“面试”、“访谈”、“动手操作”、“行为观察”、“平日测评”、“班级日记”、“开放性考试”等运用到实践中去,追求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实验中,我们根据评价的目的、性质、对象,灵活选择评价方式,及时性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在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人的价值。

七、实验的成效:

1、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1)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根本的转变,真正树立起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科研观。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有深刻的理解,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并能运用这些先进的理论、观念,指导教育教学、科研教改工作,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被评为“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四名教师被评委教改实验先进个人。

(2)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学校管理人员队伍。学校教师教育观念新,理论修养较深,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灵活、熟练地掌握“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评价和管理。

(3)初步建立并掌握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实践操作体系。对“自主创新学习”实践模式的理论基础、功能目标、教学程序、操作方法、评价管理等,都有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实施方案、论文总结、教案和公开课显示。我承担本课题以来多次上公开课,校级公开课10余节,镇级公开课3节,县级公开课1节;撰写出经验论文6篇,案例5篇,整理出研讨课教案10余节。

2、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1)兴趣增浓。本课题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搭起了丰富学生活动的舞台,提供了个性张扬的机会,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真可谓:如鱼得水,自由游戏,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实验班学生,喜欢学习的人数占94%,发言踊跃的占76%,创新作业感兴趣占95%,喜欢课外阅读的占94%,喜欢小课题研究占58%。

(2)技能扎实。形式多样的活动活跃了校园气氛,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获省市级奖27人次,县级奖60人次。

(3)创新意识、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具体指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敏锐力、想象力等)和创造性人格(具体指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挑战心、冒险等个性品质)都明显优于实验前和对比班。

(4)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增强。有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质疑学习、选择性学习、反馈调控学习、自信学习等学习策略,实现了学习的优化、高效化。

八、体会与讨论

1、自主创新性学习需要体现整体性

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必须渗透到教学环境、课程、教学方法、社会实践、学习评价等各个教育因素之中。同时必须与家长经常性沟通、研讨、交流,取得共识,使他们认识到新世纪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在家庭中也要逐步树立创新的育儿观,改变传统的习俗和不科学的行为方式,努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给他们自主活动、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

2、自主创新性学习需要创新型教师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那种把教师的知识储藏与学生的知识量定为“一桶水”与“一碗水”之比的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探求自主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掌握自主创新学习的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创新型教师在信息时代须不断地积绽学识,在工作中敢于创新,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自身首先要有自主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3、自主创新性学习需要新的课堂评价标准

对教师的教评价:(1)是否灵活使用教材,能否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丰富教材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从内容上提供保障。(2)在课堂上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否暴露、挖掘学生的原始思维。(3)组织形式是否灵活、实用。(4)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能否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环境。(5)、看教师是不是很好地发挥了组织者、指

九、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创设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和谐环境,营造了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安全心理空间;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更新,把教师的教育观念定位在时代发展前沿,即创新育人意识、学生创新成才观念,从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兴趣,诱发了创新学习动机;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性学习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学会选择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的最优化、高效化;通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构建了一个以学校为中心,以自主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的立体式教育网络;通过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了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实验后测表明,本实验的实践与探索是成功的,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造性人格明显优于对比班,较实验前测有显著的提高。当然,两年的实验时间是匆忙的,有些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有些实验措施还不够科学,有待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高效地引入现代化的传播媒体,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同的课程、课型如何科学高效的运用自主创新性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从面向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如何开展丰富多彩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还未充分发挥出激励、导向功能等,都将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入地探索、完善。

第18篇: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探索动机,善于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探索情境,善于启迪诱导学生的集体研讨,集中集体的智慧,使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答案。而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课的目的。在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借助课程目标中的“活动建议”,在内容、形式、程序上,把目标融入其中,以科研指导教学,以探究为中心,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要求

1、要认真记好实验室使用记录,分组实验记录、实验室仪器借还记录等台帐,并及时将台帐收集装订。

2、实验课做到开齐、上足、教好,更要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3、要及时整理实验使用后的器材,发现损坏及时记录。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2、认真学习省标准化实验室的标准要求,逐项对照、认真改正,形成共识,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工作。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继续实行“实验室使用登记制度”,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期初认真做好各实验室内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课正常开出。

3、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4、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由专职教师组织全体自然科学老师学习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自然科学课。开展对实验仪器使用的培训学习,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开足、开全实验课。组织自然科学老师间相互听课、外出听课,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身不足,取得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

5、教师撰写学科论文,积极参与各项竞赛。专职教师要上三课一议和公开课。

6、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7、辅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写小论文、小制作),由展忠老师辅导学生参加省市航模等各项比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技节、科普知识宣传周等系列活动。

8、做好期末工作小结,清点仪器、设备、药品,制定采购计划。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河东于小学

2011.9

第19篇: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三(2)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云娥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3个分组实验,分别是: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谁流得更快一些、空气占据空间吗。2个演示实验,分别是:比较材料的柔韧性、水和食油的比较记录。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2)班共有学生35人,学生今学期开始做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与他人合作学会写实验记录。

三、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

2、使学生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包括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课上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活动能力。

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

李买军

一、学生分析

六年级有学生47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二、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第20篇:科学实验项目

各年级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实验

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2、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

3、用量筒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试验

4、探究水的浮力实验

5、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试验

6、证明水有表面张力的实验

7、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8、证明空气成分的实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物体在水中溶解实验

2、加快物体溶解的实验

3、过滤实验

4、热空气上升实验

5、压缩空气实验

6、反冲实验

7、大气压力试验

8、水流有力量试验

9、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试验

10、热传导实验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研究地震成因的试验

2、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试验

3、声音的产生试验

4、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5、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的试验

6、水的凝结试验

7、水蒸气凝结的条件试验

8、水的沸腾试验

9、雨的形成模拟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蜡烛燃烧的变化试验

2、昼夜变化的原因试验

3、月相变化模拟试验

4、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试验

《科学实验与教学设计.doc》
科学实验与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