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学设计

2020-10-10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主观题总结

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6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教育与文化: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7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8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9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0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1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1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4简述教师角色

(1)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传道者,授业解惑这,管理者,示范者,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现代的教师角色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记忆口诀:社区开发促进终身研究】

15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

(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 (5)身体素养。

16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 (3)文化知识

17请简要比较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3)课后评价的差异。 【需逐条展开】

18简述福勒和布朗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的阶段。

19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1简述学生中心课程论主张

(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排;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22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3新课改的具体内容 (1)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表现形式包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4)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5)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5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2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简捷性。 (5)有指导的认识

2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8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29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记忆口诀:置气西宫,理因思量】

30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

(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32简要论述谈话法的实施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要善问;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33简要评述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3)不足之处:①不利于因材施教;②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③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34简述注意规律的应用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

②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②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③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④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3)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经常转化交替的。

35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

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2)对教育的意义

①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②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3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38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①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②设置合适的目标; ③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④训练归因

(2)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①表达明确的期望

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④有效的运用表扬

39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 学习材料的性质; (3) 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 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 年龄特征; (6) 智力水平

4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 精选教材;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1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2) 内化性原则; (3) 特定性原则; (4) 生成性原则; (5) 有效监控原则; (6) 个人效能感原则。 【煮花生特见效】

42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4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建构主义)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 前运算阶段(2~7岁), (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

44简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45简述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4)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 (5)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需逐条展开】

46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冲动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按部就班;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多愁善感为特征。

47简述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建立家庭生活,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60),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死亡),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4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49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50如何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角色扮演 (5)价值辨析

(6)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52简述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全方位考点,整体掌握&个别原则的基本要求)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7)长善救失原则

(8)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主义德育原则)

【记忆口诀:书方知信,极致因善】

53简述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54简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5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

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2)榜样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指导实践法

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情感陶冶法 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5)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也称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56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57简述指导实践法的基本要求

指导实践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指导实践法要注意:

(1)运用实践锻炼的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锻炼。 (2)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与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3)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有序有恒的要求,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

(4)要不断地督促检查,使之坚持。 (5)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

58简述情感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情感陶冶法的具体要求: (1)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9简述班主任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操行评定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60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有哪些?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推荐第2篇:科目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T·资格证】史上最强“教学设计”答题套路来啦!(附万能模版)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下9种出题角度中,

5、

6、

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1.识字、阅读课:

重点:掌握...字、词,掌握...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知识与技能目标) 难点:能够运用...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写作课: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写作

难点:敞开心扉,真实说出内心的想法,表达真实情感等

四、第四种出题角度

设计教学过程,此角度包括

5、

6、

7、8种角度,分别是设计导入及理由、设计课题提问及理由、设计三道题及理由和设计板书及理由。一般出在第三题,分值为20分。主要以阅读和识字课型出现。

教学过程(答题模板) (一)导入过程(设计导入+意图) 教师使用(XX)等方法向学生播放视频故事(或图片)或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提出XX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XX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XX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学。

(二)新课讲授

此部分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讲授,也就是三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读课文,再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书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如笔顺)。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1)本文讲述了...事?或作者写了...人?或看了...景物? 2)并总结文章段落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手法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确定文章运用。。。写作手法。 (2)运用小组讨论分方式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2)确定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事: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人:从...方面描写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景:通过对某景物...方面的描写,揭示...人生哲理。

2)此问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回答。

如:文章分几部分描写(人、事、景),每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得出结论:本文运用了。。。手法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揭示。。。道理。

3.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1)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者角色扮演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提出问题: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2)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加以总结,得出。。。道理。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设置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利用文中。。修辞手法造句,并去练习描写其他(同类)相关事物(也可以介绍其他相关课外知识),以达到巩固提高、深化理解的效果。 (四)归纳小结(意图:总结中心思想,领悟所学知识主题,揭示本质) 师生共同或(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可以把板书重新总述),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布置作业

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布置。 说:根据本文内容讲故事给父母或者小伙伴听。

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搜集相关课外材料,下节课以小组形式进行朗读展示。 写:仿写相关片段内容,进行练笔。 禁忌:留抄写多少遍字词、课文等作业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内容主要是课文中重点的事物、特点(重点词语)、教学内容内在结构、内容的补充等。形式多样,有文字板书、图画板书和综合板书,这里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议选用图画板书或者综合板书。

设计意图模板: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课文中心、拓展思路、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写作整洁、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巩固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更能突出本节课的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第

五、六种出题角度

一般出在第三题:其实这是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问题,有以下问法 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课堂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作答模板:

设计题目1:用……词语或成语…………造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文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知识与技能目标) 设计题目2: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每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设计意图: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句子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设计题目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悟出了什么道理?或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道理或者情感的体会能力,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第七种出题角度

这种出题角度是针对写作课的评语的内容,是2015年下半年第一次出现的题型。主要是针对作文进行书写评语,具体可从内容、结构、句式、语言、字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根据内容自由组合),也可分别从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进行评价,要做到用书面语进行评价。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③选材剪材;

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设问、反问、拟人、比拟、拟物、夸张等

三、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1、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2、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四、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夸张 比喻 拟人 设置悬念 点面结合 开门见山 伏笔照应 开篇点题 比拟 借代

五、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万用模板讲解

(一) 课程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____________出版社《_________》第____单元第____节的____________内容。(此节的位置意义)本节内容的学习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不同年级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年纪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且对×××课有弄哈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精神,在此前有着__________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本节内容)进行学习,到达一个__________程度。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教育学开窃篇:生动理解/教学三维目标/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B 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为重点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何为难点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五、教学方式

1、情景导入法

2、自学导入法

3、任务驱动法

4、探究式学习法

5、小组协作讨论法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设备用具: ××机房或××实验室、教材、事先准备的材料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有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2、过程(解决重难点、目标实现、学习活动)

3、归纳

4、作业1.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2.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3.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4.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5.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八、板书一个成功的板书,就是面试成功的一半!

万用模板讲解

(二)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小学语文万能教案模板以《桃花心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PPT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导入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

五、不规律) (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3.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4.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师总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

(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预设:⑴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⑵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⑶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存活的坚强品质。

(五)迁移拓展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业小结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

六、板书设计桃花心木人:不确定、锻炼自己

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小编微信上曾经推送过一篇文章《生动理解教学三维目标》,如果不了解回复【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 32-10-6= 25+20-10= 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万能模板讲解教案首页:(有的学校教案或课题需要首页,尾页)课程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____________出版社《_________》第____单元第____节的____________内容。(此节的位置意义)本节内容的学习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不同年级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年纪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且对×××课有弄哈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精神,在此前有着__________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本节内容)进行学习,到达一个__________程度。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有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B 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C 过程与方法是什么?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为重点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何为难点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五、教学方式

1、情景导入法

2、自学导入法

3、任务驱动法

4、探究式学习法

5、小组协作讨论法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设备用具:

××机房或××实验室、教材、事先准备的材料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有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2、过程(解决重难点、目标实现、学习活动)

3、归纳

4、作业1.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2.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3.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4.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5.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八、板书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下9种出题角度中,

5、

6、

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9种出题角度: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1.识字、阅读课:

重点:掌握...字、词,掌握...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知识与技能目标)

难点:能够运用...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写作课: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写作

难点:敞开心扉,真实说出内心的想法,表达真实情感等

四、第四种出题角度

设计教学过程,此角度包括

5、

6、

7、8种角度,分别是设计导入及理由、设计课题提问及理由、设计三道题及理由和设计板书及理由。一般出在第三题,分值为20分。主要以阅读和识字课型出现。

教学过程(答题模板)

(一)导入过程(设计导入+意图)

教师使用(XX)等方法向学生播放视频故事(或图片)或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提出XX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XX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XX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学。

(二)新课讲授

此部分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讲授,也就是三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读课文,再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书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如笔顺)。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1)本文讲述了...事?或作者写了...人?或看了...景物?

2)并总结文章段落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手法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确定文章运用。。。写作手法。

(2)运用小组讨论分方式

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2)确定要讨论的问题:

讨论事: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人:从...方面描写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景:通过对某景物...方面的描写,揭示...人生哲理。

2)此问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回答。

如:文章分几部分描写(人、事、景),每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得出结论:本文运用了。。。手法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揭示。。。道理。

3.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1)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或者角色扮演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提出问题: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2)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加以总结,得出。。。道理。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设置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利用文中。。修辞手法造句,并去练习描写其他(同类)相关事物(也可以介绍其他相关课外知识),以达到巩固提高、深化理解的效果。

(四)归纳小结(意图:总结中心思想,领悟所学知识主题,揭示本质)

师生共同或(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可以把板书重新总述),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布置作业

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布置。

说:根据本文内容讲故事给父母或者小伙伴听。

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搜集相关课外材料,下节课以小组形式进行朗读展示。

写:仿写相关片段内容,进行练笔。

禁忌:留抄写多少遍字词、课文等作业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内容主要是课文中重点的事物、特点(重点词语)、教学内容内在结构、内容的补充等。形式多样,有文字板书、图画板书和综合板书,这里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议选用图画板书或者综合板书。

设计意图模板:板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课文中心、拓展思路、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写作整洁、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巩固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更能突出本节课的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第

五、六种出题角度

一般出在第三题:其实这是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问题,有以下问法

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课堂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作答模板:

设计题目1:用„„词语或成语„„„„造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文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知识与技能目标)

设计题目2: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每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设计意图: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句子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设计题目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悟出了什么道理?或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道理或者情感的体会能力,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第七八九种出题角度

这种出题角度是针对写作课的评语的内容,是2015年下半年第一次出现的题型。主要是针对作文进行书写评语,具体可从内容、结构、句式、语言、字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根据内容自由组合),也可分别从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进行评价,要做到用书面语进行评价。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学生能够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学生能够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学生能够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能够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发展/提高学生·····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10分)

(2)以高年段小学生为对象,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重难点,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过程。(20分) 【参考答案】

(1)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2)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掌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3)教学过程如下:

一、学生自读课文.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点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点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点名读.提问:

(1)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变化异常)

(4)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1)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彤彤”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学生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写出的逼真的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点名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zhuo)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kui)’。”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kai)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关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wan)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shuo)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

士。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zhu)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mi)漫着战争的硝(xiao)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xie)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yu):“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qi)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1996年11月8日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对本文进行文本分析。(10分)

(2)若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0分) 参考答案:

(1)文本分析

本文是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文的意图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交流讨论.学习书信体的格式和写法.初步学会写

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过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但它也是震撼人心的、壮烈的。因为在争取人类的和平中,许多战士牺牲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二、质疑激趣

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教师指名朗读.朗读中进行正音指导。

3.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品读感悟

1.感悟“痛失父亲”.

过渡:沐浴着和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同学来说,却永远地失去了。

(1)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2)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3)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朗读。

2.感悟“世界并不太平”。

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之中时.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1)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2)联系事例谈谈不太平的世界。

(3)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作何感想呢?

过渡: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体会书信格式的写法

1.每段讲了什么内容?

2.全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3.仿照课文写法给别人写一封信。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美术。)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呜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mi)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同样,空气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

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 临到人类身上。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10分)

(2)如何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20分) 答:(1)本文是一篇演说稿。整体结构采用了总分总的段落形式。文章描写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嗡嗡、麋鹿、骏马、雄鹰、潺潺、松脂、婴儿、眷恋”等8个词语。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集体探讨与分小组朗读的形式,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探究发现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学习与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这片土地的神圣.体会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理解人类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3)新授环节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分小组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2)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3)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神圣”

1.老师:正如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

1、

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勾画边写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老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第一段: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接着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后面的段落。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l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l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e),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qi),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lu)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10分)

(2)若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20分)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写作特点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表意明确。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l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②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③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新授环节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学生轮读生字新词。

二、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一)分读段落,感受特点

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同时请大家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一段中能感受到鲸很大呢?

学生轮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引导、归纳学生发言。

(二)品读重点段,体会写法

默读课文。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集中交流。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句中初步感悟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列举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板书:列数字)

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板书:举例子)

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板书:作比较)

(三)品读课文,感受鲸之“大”

指名学生读课文,然后相互评价。教师范读。指导提高。

三、自读自悟.感悟升华

请大家再来读读其他段落.看看课文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这些特点的,尝试着也用几个字来概括每段内容。你们对哪段内容最感兴趣,就反复读一读,然后组成学习小组,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画图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下面我们来集体交流.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听.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发言的小组提出来。

(集体交流。感悟升华,学习表达)

(一)引导概括

引导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会概括每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表达

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

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板书:打比方)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应如何开展阅读教学。(10分)

(2)如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教师应从如下几点开展阅读教学:

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③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正确认读奢、苟、倘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脾、窥、伺、供、吠5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获得观察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保护动物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3)导入环节设计:

①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挑选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②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白鹅》,让学生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教师: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白鹅》。

(设计理由: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诗词积累,通过以旧引新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回顾.还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同时.通过学生动于绘画和多媒体展示丰子恺先生的画,让学生对白鹅有直观的认识。可谓是绘画、诵诗,双管齐下,创设意境,使学生兴趣盎然。)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10分)

(2)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0分)

(3)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谈谈教学思路。(20分)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丑小鸭》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刻画了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同语和句子。

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

③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从它的成长过程中,领悟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理想。

(3)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思考的习惯,读起书来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为切入点,在读中感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鹿的玫瑰花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学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阅读教学环节。 (20分)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写作特点

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语言精美,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l2个字。积累“抽出、浓密、散发”等词语;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识记、同学交流、游戏巩固等多种形式,在语言环境中掌握生字新词的音、形、义;在“分角色朗读”与“演一演”的活动中,体会小鹿的心情,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获得快乐。

(3)阅读教学环节设计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自由读故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

2.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3.感知课文内容: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出示鹿弟弟说的两句话.学生质疑:读了鹿弟弟的话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为什么一开始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

二、研读课文.重点体会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2.重点体会:(1)他常常去松土、浇水。(2)(出示玫瑰花骨朵图片)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让我们和小鹿一起数,

1、

2、3„„总共有32个,此时此刻小鹿心里正在想什么?(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3.(多媒体课件演示玫瑰花的长大过程)练习用“渐渐地”说话。

4.引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引导想象:

(1)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的那段日子,想得最多的会是什么?

(2)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往门外走时。心里盼望的是什么?

(3)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他怎么想的?心情怎样?

5.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小鹿焦急、失望的心情。所以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指导学生带着鹿弟弟惋惜的语气读读鹿弟弟说的话。

三、学习课文,重点体会为什么鹿弟弟说玫瑰花没白栽

1.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默读课文5~8自然段。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汇报交流,重点指导学生想象说话。

(1)黄莺飞来了,小黄莺,你会怎样地对小鹿说呢?你为什么见到玫瑰就想唱歌呀?

(2)微风吹来了,当你的玫瑰香风吹过森林每一个角落,大家是怎么说的?

(3)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很多小伙伴也赶来了。有谁?会对小鹿说什么呢?创设情境,说话练习。

(4)小鹿,听了大家的话,此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原来,小鹿的玫瑰花给那么多人带来了快乐。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生根、发芽了。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鹿也感到了快乐。

4.刚才还在替哥哥感到惋惜的鹿弟弟这下也很高兴,一起高兴地读读鹿弟弟的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你怎么想的?

2.教师总结: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它的玫瑰给大家带来了美丽、芳香、快乐,带来了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这就看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别人创造美好幸福,自己也同样得到快乐、幸福。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应该如何开展识字教学。(10分)

(2)如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20分)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开展识字教学:

第一,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开展阅读写作教学的基础。在低年段应该贯彻“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二,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第三.利用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识字教学,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写字教学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五.汉语拼音教学应尽量具有趣味性,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并与普通话和识字教学相结合。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图、梨、笼、浪、粱、燃、勤、劳、颊这9个生字,能够会写波、浪、灯、作、字、苹、丽、劳这8个生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关于秋天的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掌握关于秋天的词汇,并加强自身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秋天的色彩,体会秋天的美丽与丰收的喜悦,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问,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一年都有什么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哪些美景?大家知道秋天都有哪些美景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图画》!

放映关于秋天美景的幻灯片。

二、交流,讲读课文

同桌为一组.交流阅读课文。

(一)初读,掌握生字词

请同学们读课文,读给同桌听,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象秋天美丽的景象。

教师指导读准音难字:梨、笼、浪、粱、劳。

学生提出形难字,教师范写,小组间讨论并分享记忆方法:波、浪、苹、劳。

(二)精读,体悟秋天美景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思考: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这幅美丽的图画是什么样子的?

2.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黄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你感受到了秋天的什么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阅读指导:读出秋天的美。读出喜悦的心情。

三、升华.巩固提高

师:小朋友们.秋天美不美?是谁使得秋天这样美?

指导学生朗读: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读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加深情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景了吗?你们觉得美吗?

请小朋友们在课余时间用自己的画笔把今天感受到的秋天的美景画出来。明天与其他小朋友们分享。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3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体育。)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的写作特点。(8分)

(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22分)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课文中出现的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够仿照课文中出现的句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新授环节设计:

一、整体感知,合作识字

1.大家看到课文下面的“苹果”了吗?“苹果”里的“生字宝宝”都躲在课文里面.等着你去寻找呢!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生字宝宝”,拼一拼,圈一圈,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识字情况。

(1)你认识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认读。

(4)帮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家(游戏)。

(5)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二、朗读课文。感悟秋天

1.多媒体朗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幅秋天的图画画的是哪里?画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2.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谁能告诉老师,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生:画的是山野(板书:山野)

3.课件出示第一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1)指名读;评议:你听出了什么?(高兴、快乐)

(2)指导用高兴、兴奋的心情读句子。

4.多么美丽的山野啊!是什么让山野变得那么美呢?山野上有什么?

(1)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梨树、苹果、稻海、高粱。(板书)

(2)课件出示秋天的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图片,直观认识,感受秋天的美好。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介绍一下吗?

(3)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根据学生找到的,课件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5)指名读。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图片,点拨、理解句子,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抓住颜色的词语,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6)配合动作“挂、露、翻、举”读一读。

(7)比赛读,看谁把山野读得美!

(8)同桌比一比,选一个最喜欢的句子来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5.试着把这几个句子背一背。

三、再读课文,感悟喜悦

1.秋天的山野,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啊!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我们兴奋,我们喜悦!但是你知道吗?有人比我们更兴奋,更喜悦。因为,这美丽的图画正是他们描绘出来的。

2.继续往下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是谁呢?

3.学习第

三、四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

三、四句。(课件出示句子)

(2)看,蓝天上的大雁排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

(3)理解“勤劳”,知道有人们的勤劳才有山野的丰收。

(4)你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4.带着自己的感悟读句子。

推荐第3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

(一)文本解读

答题角度: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小说/文言文,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句(准确、优美、形象、生动、质朴、简洁),通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论述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某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准确认读/书写……等生字词; (2)结合上下文了解/理解……等重点词句的意义;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背诵);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合作阅读/分角色朗读/集体探讨/分享经验)……的形式,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与人分享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阅读习惯(低年级) (2)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品中语言的优美 (3)乐于与他人分享与交流阅读感受

(4)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好河山的秀美,大自然的美,环保意识,人格魅力)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综合“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方法: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情景导入、提问导入、复习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

2.新授课 阅读课:

(1)初读课文(泛读),整体感知 (2)细读课文(精读),深入领悟 (3)熟读回顾(研读),迁移运用 识字课: (1)提出生字 (2)教学生字 (3)复习巩固 (4)运用生字 写作课:

(1)写作前指导 写什么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2)写作中指导 怎么写 (3)写作后指导 怎么样 3.巩固提高 4.小结作业

(1)知识积累(推荐读物) (2)迁移运用(造句、写作文) (3)实践活动(分享、讲道理、观察……) (五)提问

课堂提问的类型: 1.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 3.应用提问 4.分析提问 5.综合提问 6.评价提问 (六)板书

1.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3.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4.教学内容的补充 例: 纲要式:

词语式: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拿到敲开教师行业的敲门砖!

中公讲师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推荐第4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由于最近大家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事项都希望获得更深入的了解,紫光教育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前的传统版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当然这只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中的笔试部分的科目,除了笔试还有普通话的考试,试讲(说课)等,体检也算是一项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全国教师资格新版考试科目内容:报考幼儿园教师的同学们注意了!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申请报考小学老师的同学这边看!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中学教师的相关考试内容: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还有就是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人员需要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试结合面试进行。大家可要看仔细了。

以上是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的全部内容,不知道各位考生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多少有些了解了?如果需要更多详细的信息请咨询我们天津紫光教育,我们会为您具体讲解。

推荐第5篇:天津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的相关答题技巧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2016天津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教学设计的相关答题技巧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招聘考试网,中公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越来越大,由改革前的70%降到现在的30%,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肯定是考生所迫切需要的。那我今天就来说一下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一大题的备考策略及相关答题技巧。

小学科目二这门课总共满分150分,而每次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肯定是教学设计题,占40分。最后这道大题以2选1的形式呈现,一道数学一道语文,那建议考生选择语文类的进行答题。因为语文类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

根据对这几年真题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总共分三小题,第一小题基本考查的都是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2014年下半年考了如何进行识字教学),第二小题基本考查的是教学目标或者教学重难点,最后一小题基本考查的就是除了第二问以外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或板书设计等甚至出现让考生直接写整个教学环节。

第一小题,课文的写作特点。考生在回答这个小问主要是可以从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对偶)、写作特点(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写作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方面考虑,然后再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句型串起来

第二小题,某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其中考的最多的是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涉及到3个注意点:(1)区分年段。问题中肯定会说明是小学低年段还是中年段、高年段。所以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就要区分好适合于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例如像理解型的背诵型的肯定就不适合低年段的学生。(2)写明三维目标。新课改之后都要求写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所以我们在书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根据这三维来写清楚。知识与技能:可以写掌握生字词,熟读背诵课文,会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过程与方法:可以写通过怎么样的过程,学会了怎么样的方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了怎么样的意识、养成了怎么样的习惯、形成了怎么样的情感。(3)主体必须是学生。也就是说三维目标的书写必须是学生形成了„学生养成了„学生掌握了„等,或者是可以省略“学生”,但千万不能写成“使学生掌握了„使学生学会了„”这样的表达。

2.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把重点和难点混淆,认为重点就是难点,事实上两者并不相同。顾名思义,重点是我们这堂课最重要的,而难点是对于学生学习起来比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较困难的,当然有时候两者可能会有交集甚至相同。重点可以根据课题分析法,也就说根据本堂课的课文标题,课文标题所体现的内容一定是重点。难点可以根据学情分析法,就是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比如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那比如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他们也是难点,因为年纪小很难读出有感情。除了上述的方法所找出的重点和难点,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课文来补充确定。

3.第三小题。一般考查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整个教学环节,也可能是板书设计。 以下是整个教案的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3.巩固提高: 4.小结作业: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下面再分别介绍每块内容:

一、导入: 导入方式:

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 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 导入意图:

吸引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生字

2、读课文,理解大意

二、再读感悟,细品研读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1、理解重点词语

2、体会重点句子

3、交流重点段落大意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分享学了这篇课文的体会

2、联系实际„„

三、巩固提高

1、用句型造句;

2、分角色朗读;

3、阅读相关材料,和同学一起分享

四、小结作业 小结方式: 1.新旧知识的比较 2.设置悬念和疑问 4.师生共同回顾 作业方式: 1.回家和父母分享 2.课后练习题 3.预习

4.写篇相关的小作文

更多2016天津教师招聘真题请访问天津教师考试网。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推荐第6篇:海南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备考:教学设计的相关答题技巧

2016年海南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备考:教学设计

的相关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越来越大,由改革前的70%降到现在的30%,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肯定是考生所迫切需要的。今天海南教师资格考试网就来说一下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一大题的备考策略及相关答题技巧。

小学科目二这门课总共满分150分,而每次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肯定是教学设计题,占40分。最后这道大题以2选1的形式呈现,一道数学一道语文,那建议考生选择语文类的进行答题。因为语文类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

根据对这几年真题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总共分三小题,第一小题基本考查的都是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2014年下半年考了如何进行识字教学),第二小题基本考查的是教学目标或者教学重难点,最后一小题基本考查的就是除了第二问以外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或板书设计等甚至出现让考生直接写整个教学环节。

第一小题,课文的写作特点。考生在回答这个小问主要是可以从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对偶)、写作特点(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写作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方面考虑,然后再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句型串起来

第二小题,某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其中考的最多的是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涉及到3个注意点:(1)区分年段。问题中肯定会说明是小学低年段还是中年段、高年段。所以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就要区分好适合于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例如像理解型的背诵型的肯定就不适合低年段的学生。(2)写明三维目标。新课改之后都要求写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所以我们在书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根据这三维来写清楚。知识与技能:可以写掌握生字词,熟读背诵课文,会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过程与方法:可以写通过怎么样的过程,学会了怎么样的方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了怎么样的意识、养成了怎么样的习惯、形成了怎么样的情感。(3)主体必须是学生。也就是说三维目标的书写必须是学生形成了…学生养成了…学生掌握了…等,或者是可以省略“学生”,但千万不能写成“使学生掌握了…使学生学会了…”这样的表达。

2.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把重点和难点混淆,认为重点就是难点,事实上两者并不相同。顾名思义,重点是我们这堂课最重要的,而难点是对于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当然有时候两者可能会有交集甚至相同。重点可以根据课题分析法,也就说根据本堂课的课文标题,课文标题所体现的内容一定是重点。难点可以根据学情分析法,就是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比如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那比如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他们也是难点,因为年纪小很难读出有感情。除了上述的方法所找出的重点和难点,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课文来补充确定。

3.第三小题。一般考查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整个教学环节,也可能是板书设计。

推荐第7篇: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

二、大三,本科大

三、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如今教师这个行业非常的吃香,大家都认为教师这个职位工资比较高,待遇也比较好,所以现在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考生们在报考了教师资格证以后,要了解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都有哪些,那么今天在这里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一、传统的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中的笔试科目,也是最难的部分,还有普通话,试讲(说课),体检也算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凡已有或准备取得大专学历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取得教师资格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学校和机构任教;中职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能在中专、技校、职高或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职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使用假资格证者,一经查出,五年内不得申报。

二、全国教师资格改革试点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初级中 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 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 试结合面试进行。考试方式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进行。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

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小编在以上的文章中给大家讲到了,希望考生们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吧。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www.daodoc.com)整理提供。

推荐第8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科目

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2.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在考心理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中专/中职/高校,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如果你要教 高中就一定要本科或以上学历,另外高校教师资格证是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

3.说课: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合格证、申请表,就可以去认定了。认定的时候教委会安排说课——也就是“试讲+面试”。认定的时候你要选好级别和科目了(就是要选好教小学或初中等等,和数学、语文之类的科目)

说课30分钟,分:试讲15分钟和面试15分钟,通过说课就可以拿到证。

推荐第9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万能

课程目标:《记叙--》

《说明》

《作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根据作文的主体来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讨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掌握描写事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学生懂得。。。。的道理。----(文章涉及内容定)

方法,能够表达事件的情感,运用 教学重难点: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

一定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 --情:理解主题思想感情

一、。。。。。。导入。

-------重难点:能通过事件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

一、联系实际导入

《成语》

1、了解作者,课文背景介绍(教师或音频示范朗读)--了解说明对象

二、写作前准备

----教学目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段中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1、带领学生审题

知:流利朗读课文

三、再读全文,细品研读。

2、师生共同讨论选材

理解文章大意

1、找出关键语句。

3、确定作文选材

过:通过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要求),教师指导。

三、写作方法指导

讨论,理解成语

3、教师总结归纳。

1、教师指导事件描写方法

含义。

四、拓展活动,延伸思维。

--(与中心相关的活动)

2、学生练习举例

教学过程:

五、小结作业。

四、教师点评

一、图片导入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七、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1、教师范读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三、再读课文,教师引导 课程名称:《文言文-》

《--诗歌》

学生分析思考文章基本 教学目标:

内容。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能够背诵全文。(能正确理解诗歌大意,能理解--生字词)

1、学生分角色扮演文章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能够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的形象,教师提问,重

---(以读促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描写,理解---手法)

点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中心)(诗歌的中心思想)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翻译全文。

四、巩固提高:学生自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心。

述成语含义,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梗概。

一、-----导入

五、正确运用成语,分享故事。

二、新授课

板书设计

1、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古诗,解释诗题及重点词语)

2、再读文本,详解全文,分小组角色扮演(内容定)---(学生分小组自由读古诗,教师指导、正音。

1)组内角色扮演,根据注释解释文本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意(现代诗换思考提问) 2)教师提问,小组为单位比赛回答,教师指导。

4、创设情境,理解体会借景抒情或思想感情。3)分析讨论文章中心思想

1) 学生-----,师讲解 4)教师总结

2)学生-----,师讲解

三、巩固提高:小组练习自主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 (尝试背诵古诗)

四、作业:课后思考题。

诗歌大集合

五、板书

六、反思

推荐第10篇: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内容

http://www.daodoc.com

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面试+认定

1、笔试科目: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试点省份自行组织。

2、面试科目:

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

小学面试分8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中学(含中职文化课)面试科目与笔试报考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共13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中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主要结合面试进行考查,必要时进行笔试。

笔试、面试均合格之后便可领取考试合格证明,并在网上申报教师资格认定。

第11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考什么?考试科目有哪些?这些问题对于初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同学们是很常见的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每一个考生必须知道自己的考试科目,并由此来展开考试前的准备工作。本着服务大家的原则,小编就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咨询了相关专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传统的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中的笔试科目,也是最难的部分,还有普通话,试讲(说课),体检也算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凡已有或准备取得大专学历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取得教师资格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学校和机构任教;中职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能在中专、技校、职高或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职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使用假资格证者,一经查出,五年内不得申报。

二、全国教师资格改革试点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试结合面试进行。考试方式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进行。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12篇: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

中公北京教师网

2015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

“2015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为您指明前进方向,且行且珍惜!小伙伴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哟,赶快行动起来啦!

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如下所示:

1、幼儿:《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

2、中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北京市将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

2015下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如下所示:

1、幼儿园: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温馨提示: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暂未发布,报名时间及笔试时间暂未确定,请大家密切关注“中公北京教师网”,届时,“中公北京教师网”将同步更新最新资讯。

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专业知识: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一)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

从内容上分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从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对唱、弹唱三种。

中公北京教师网

1.独唱歌曲:旋律优美,结构比较整齐,典型集中的表现了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多数为带副歌的单二部曲式,多以2\\4 3\\4为主要节拍。《黑云雀》

2.弹唱歌曲 以冬不拉为伴奏乐器。《红花》 3.哈萨克民歌的特点

音阶——广泛运用七声音阶,但也有五声音阶和五声音阶基础上的七声音阶。

调式——采用中国体系的五声调式和欧洲体系的七声调式,五声调式中以宫调和羽调式为主,七声中以自然大小调为主。

旋法——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多有主音及其四度或五度音构成,常常出现在句首成为全曲的核心音调。

节奏节拍-使用混合节拍,常常出现前短后长的形态,形成民歌豪迈、宽广的性格特征。

(二)维吾尔族的情歌 1.民族概况

维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但南疆一部分是印欧语系、文字由回鹘文改为阿拉伯字母式的文字。民歌体系从体裁上分有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生活习俗歌囊括了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北疆、东疆采用中国音乐体系较多,南疆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2.音乐特点

中公北京教师网

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及包含约3\\4全音的多种音阶形式,南疆以七声音阶及其变体为主,东疆以五声音阶为主及其变体为主,北疆则五声、七声及其变体皆较常见。

2.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维吾尔族民歌多用宫调式,徵调式、商调式;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的维族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采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民歌调式多样。

3.节奏节拍——由于维族民歌的重音多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导致维族民歌多出现切分节奏和从弱拍起唱的现象,有些民歌有固定的节奏型。

4.旋法——旋律的线条多呈锯齿型,曲调的进行曲折细腻,富有装饰性,与汉族朝鲜族相似,维族民歌有典型的农业民族的音乐风格。

(三)藏族的山歌和酒歌 1.民族概况

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声的部分地区,是一个以农业、和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早在7世纪初就有藏文文献传送于世,藏语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区,卫藏方言区包括除昌都地区以外的西藏全境;康方言曲包括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和四川西部,安多方言区包括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和青海西部。藏族全民信仰佛教、男女名字多取自佛经。

2.民歌的类别

藏族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歌等几类。风俗各种又有酒歌、猜情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几种。山歌藏语

中公北京教师网

称谓哩鲁,在山野兼自由歌唱的歌曲,因于宽广、节奏自由,句幅较长,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极富有高原特色。

酒歌叫做昌鲁,是喝酒敬酒时唱的歌曲,饮酒人必须按照敬酒者的歌声和词意在一定的时候依次完成接酒杯、用无明指向天上弹酒三下、和三口酒、干杯等程序。酒歌德曲目非常丰富,包括祝福、祈祷、庆贺、喜庆、诙谐、或爱情,曲调清新流畅,情绪自然洒脱。

3.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调式——属于中国音乐体系,五声音阶为主,带腔,六声音阶也很常见。

调性——常使用调式交替和转换,并多为向下五度的调式交替和转换。

旋法——曲调清新婉转,富于装饰性。因常使用调式交替和转换,常有意外的音调进行。

(四)彝族“四大腔” 1.民族概况

古羌人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一带,公元四世纪初羌人南下,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而形成彝族。彝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过去信仰多神,除此之外,还有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

2.四大腔

产生于云南建水、石屏一带的尼苏支系,并与青年男女传统风俗性的社交活动紧密相连,这种风俗性的活动尼苏人称之为“吃火草烟”,一般在傍晚的郊外、庙宇、族词、和村头公房内进行,共有三项内容:

中公北京教师网

1、款白话

2、对唱曲子

3、跳弦用三弦、四弦、二胡、笛子、树叶等伴奏,众人集体歌舞。

四大腔是《海菜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的总称,分别流传于尼苏人居住的四个区域,是四种不同的声腔和套曲形式,与其他彝族民歌相比,四大腔具有篇幅较长,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曲调悠长深沉,演唱技巧较高等特点,是彝族民间音乐艺术水准较高的品种。四大腔所唱体裁十分广泛,往往围绕爱情内容,并涉及到各种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有独唱、齐唱、及一领众和的等多种歌唱形式,旋律有悠长的歌唱性,与简洁的叙述性两种风格,两种曲调或交替进行,或交织在一起,歌唱时真假嗓相结合。

3.《海菜腔》

产生于云南省石屏县外,还流行于相邻的建水、通海、元江、红河等县,并波及到个旧市、思茅、普洱等地,甚至对汉族音乐也产生影响。《海菜腔》的正式唱词为4句活6句,每句七字,分为拘腔段、曲子段、和落腔段,传统的《海菜腔》其正词内容涉及青年男女爱情过程的各个方面,可分为试曲、勾曲、扫曲、抽曲、热曲、离曲、挂曲、怨曲、怪曲等等。有的正词唱串曲或闲曲,串曲是局外人对青年男女的幸福结合的歌颂和祝贺,闲曲歌颂美丽的风光、风情、和生活。

更多2015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信息,敬请关注“中公北京教师网”!

鼎力推荐:2015上半年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简章

第13篇:新疆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版]

新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科目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____ A.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B.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D.普及性、基础性和综合性

2、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__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发展学生的个性

3、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____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善于综合、分析,善于迁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是思维的哪一品质的体现?____ A.思维的广阔性

B.思维的深刻性

C.思维的批判性

D.思维的灵活性

5、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____ A.讲述法

B.讲授法

C.讲读法

D.讲解法

6、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____ A.课程类型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模式

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8、”青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____ 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

9、奥苏伯尔根据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独特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0、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____ 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1、一般来说,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____ A.11—13岁

B.13—18岁

C.18—25岁

D.30一40岁

12、课堂常规是每名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____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13、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____ A.稳定性

B.易变性

C.功能性

D.复杂性

14、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____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

15、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两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容易遗忘,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倒摄与前摄抑制

16、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____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7、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____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8、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____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____ A.80 B.100C.120 D.125 20、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____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21、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 A.相互促进关系

B.平等关系

C.授受关系

D.教学关系

22、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____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23、一个教师与大约25个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为打破沉默,一学生羞怯举手发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安的寂静,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从没催促任何学生发言。这一情景发生在罗杰斯倡导的____的课堂中。

A.范例教学法

B.讨论法

C.非指导教学法

D.发现法

24、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学活动

B.课外活动

C.共青团活动

D.劳动活动

25、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____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26、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技术教育

27、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28、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____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2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____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把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是____ A.皮亚杰

B.华生

C.布鲁纳

D.科尔伯格

2、教学策略具有____等特征。

A.组合性

B.综合性

C.创新性

D.高效性

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____ A.

3、4岁~

11、12岁

B.

5、6岁~

11、12岁

C.

6、7岁~

11、12岁

D.

5、6岁~

12、13岁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____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5、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____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____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7、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认知性和____ A.序列性

B.针对性

C.方向性

D.实在性

8、对教学模式研究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是美国学者____ A.乔伊斯和韦尔

B.科尔伯格

C.杜威

D.布鲁纳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____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年的教育方针。A.1957

B.1958

C.1985

D.1995

11、《演说术原理》一书的作者是教育家____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12、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____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3、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____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14、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____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课堂灌输

D.活动体验

15、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16、抹杀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倾向的学习理论,有____ 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7、沃森的四卡实验主要说明了什么?____ A.人们倾向于证实

B.人们倾向于证伪

C.人们倾向于推理

D.人们倾向于选择

18、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____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9、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___ 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20、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2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2、詹姆斯把自我分为____ A.主体我和客体我

B.自我和超我

C.本我和自我

D.本我和超我

23、下列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____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力

D.稳定性

24、”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__ A.保证学生身心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6、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技术教育

27、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28、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____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2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____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第14篇:高中教师资格证申请教学设计(二)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二、方法与过程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三、学生自学

1、要求:解决字词问题、熟读课文。

2、本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

明确: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

第一部分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分写(3—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哀”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中外诗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最后总结全文,与总起的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的秋无比眷念之情。

四、整体感知

1、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找位学生读课文的

1、2自然段

(2)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第二自然段写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哀”;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

(3)

一、二自然段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何作用?

明确:对比,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

2、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找位学生读课文的3-12自然段。 (2)这部分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分别是?

明确:五幅,分别是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笔下南北国之秋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作者更加依恋的是北国的秋,因为南国的秋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而作者想去饱偿一下这北国的秋。

六、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第二部分中哪些语句突出了“清”、“静”、“悲凉”?(在文中画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一、回顾旧知识(找学生回答问题)

1、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课文第二部分描绘了几幅秋景图?

二、继续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品味这五幅图:课文哪些语句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1)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2)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3)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4)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5)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语

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2、这五幅图画分别以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

明确: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3、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明确:“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

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 “清”、“静”、“悲凉”。

4、读第十二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明确: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三、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集体齐声朗读最后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再次提到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明确:为了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不同,说明北国之秋比不上南过之秋。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本体: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喻体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四、问题研讨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五、课堂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总起

对比,表现对

都的秋的依恋

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

秋院 秋槐蕊

记叙

秋蝉

清、静、悲凉

分写

秋雨

秋枣

议论 : 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

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南国之秋的味比不上北国之秋(对比呼应) 总括

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呼应)

第15篇:一次函数教学设计(教师资格证数学)

请以“一次函数(第二课时)”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入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

一、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直线Y=KX+b与直线Y=KX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会利用两个合适的点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2)能力目标

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研究,体会数形结合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性质、图像及数形结合解决相关函数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画函数的图像,并借助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像的简洁美。

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难点是由一次函数的图像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问题:(1)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形状是什么样的?(3)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不等于0)中,k的正负对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影响?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口答,通过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纠正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知识“最近发展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为类比、探究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做好铺垫。)

第16篇:教师资格证英语学科教学设计

Teaching Aims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1.Vocabulary ….2.Target language …(grammar sentences.)

Teaching Method Audio-lingual methods.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Revision Task1: Dictation(听写) Task2: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 do something to revise the key knowledge.

Step2 Presentation This activity introduces the key vocabulary…say a sentence or two about each kind of weather.E.g.: ….Step3 Listening 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Play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

Step4 Pair work This activity provides guided oral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point out the example conversation.Ask two Ss to read the dialogue to the cla.Ask several pairs to present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roblems in activity 1a and make conversations).

Step5 Grammar focus

Review the grammar box.Ask Ss to say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Step6 Homework Recite and copy the new words Copy the sentences in grammar focus.(1.make up your own conversations.) (2.Make ten sentences with key words.)

第17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二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二

1.明确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是( )。 A.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B.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3.师德的载体是( )。 A.教书育人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热爱学生

4.( )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5.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一不小心就容易骨折,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有误的一项是( )。

A.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B.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要及时复原 C.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

D.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6.儿童烫伤以后,急救方法是( )。 A.用冷水冲淋或浸泡 B.涂碘酒

C.涂酱油 D.涂清凉油

7.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8.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是( )改变行为的方法。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代币奖励法 D.示范法

9.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运用了德育的( )。 A.体谅模式 B.认知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10.班集体的核心队伍是指团结在教师周围的一批( )。 A.优秀学生 B.进步学生 C.班队干部 D.积极分子

1.【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的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2.【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题干中的句子出自《师说》,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3.【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的要求。其中,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师德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而体现,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三者形成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4.【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对骨折病人不要勉强解脱衣服,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不可勉强复原。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故选B。

6.【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如儿童发生烫伤、烧伤情况,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若伤势较轻,则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患处,并保持干燥。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7.【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8.【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9.【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体谅模式的主要主张是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10.【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中,建立得力的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就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把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

第18篇:科目二

3月23日下午通过科目二考试。2011-03-24 09:01

我学的是桑塔纳手动 预约计时班,我简单的介绍下自己的桩训及科目二考试过程,供大家参考

桩训:

1. 约了3天桩训的,一般会隔2天考试(我约的是3月

18、

19、20的桩训,3月23号考试),3人一车;约了4天桩训的,一般是第5天考试,4人一车。

2. 如果桩训约在周末,考试场没有考试,教练会带着去考试场练习桩考,每人1遍

3. 桩训前2天会只练桩,最后1天教练会带着复习其他项目,一般是每个人复习2遍

4. 桩考的点位会因教练而异,教练也会因人而教,所以不同的人记的点位不同,即使是同一车上的学员,点位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学的时候你可以不管别人的,只记自己的。

5. 建议大家最好把桩考的点位写下来,加深记忆。因为10几个点位呢,确实容易混。而且约3天桩训的,要过2天之后才能考,到时可能会记不清楚,点位更容易混淆。再说,考试时紧张是难以避免的,你只有记得牢牢的,才能在紧张的时候也不出错。

6. 一般桩训的最后1天会在预约大厅贴出考试通知,要去预约大厅看一下自己的考试时间

科目二考试:

1. 按时到备考大厅待考

2. 听到广播叫自己的名字,到指定的窗口去交身份证,然后会被告知考试桩位

3. 经过人行横道线到指定的桩位去考试

4. 考完后,不用回待考的教室,而是去刚才交身份证旁的小教室等待。等叫到自己的名字,交训练手册(工作人员会在上面盖章),在一张纸上签名(确认考试通过),领回自己的身份证,去内路,等待内路考试

5. 在内路等待叫自己的名字上指定的车参加考试

6. 今天的内路考试分为2组,第一组的抽考项目为直角转弯、单边桥;第二组的抽考项目为曲线、限宽门。叫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听清楚自己是第几组,抽考什么项目

7. 今天内路考试的车上副驾驶座有驾校的老师,他们是负责我们安全的,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呵呵,具体的大家考了就知道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一直有。

8. 上车后,调整座椅,系安全带

9. 按照考试的要求参加考试

10、考完后去刚才的等待室等待,叫自己名字后,再交训练手册,签字。

11、然后去预约大厅预约科目三综合训练(6小时)、考前集训(6小时)及科目三考试

第19篇:科目二

总结一下集训教练的诸多指导语录,和诸位TX们分享一下:

(1)桩考

“一定要去考场实地感受一下”

考桩的场地是水泥路面,和平时训练的沥青场地有区别。在桩考场地空闲时间段里可以付费练习一下,费用10元。教练提醒:有几个桩位相邻比较近,需要留心看清自己桩位杆,

1、

2、3号这样的单独桩位不存在这个问题。

“上车后把车开出库时,尽量往前多走点,多体会一下离合感觉,压停车线、斑马线都无妨,避免倒车入库距离不够”

俺的那台桩考车离合高、车旧(考后询问助考员,得到的答复是考试车离合都高),好在是集训练桩时的车离合更高、车更旧。

俺压着离合慢慢驶出桩位,估计是速度太慢了,以至车内都响起了“请将车开至起点”啥的语音提示,好在没影响自己心情,按教练要求的把车驶过停车白线(差不多在自己座位下方为宜)。

“不怕慢、不怕停车、不怕熄火,这些都不扣分;想好了再慢慢来”

个人体会:桩考倒库时看后视镜,两侧边杆离车的距离要比平时感觉近,不知是考场尺寸比平时练习场地窄小?还是后视镜角度问题?

感觉考场桩杆的红白漆位置似与练习场桩杆略有不同,在练习场一上、二上时习惯参照桩杆红漆位置来停车的TX需要留意。

注意观察前面学员考完下车后拉手刹没有,免得自己上车后忘放手刹。自己考完下车最好能提醒一下待考的TX手刹拉没拉。

(2)场内道路考试

“一定要去考场实地感受一下”

费用20元。踩点当天赶上考生过多,迟迟没有对进场练习的学员开放。教练开车拉俺们在考场周圈转了一圈,下车足足在寒风中讲解了半个多钟,顺带就场内的考试实况进行解释。待场地开放时尽管没赶上下场练车的机会,教练还是带着俺们步行在场内走了一圈,把每个细节都说了一遍。(坡道边上的一段小树枝、小铁丝;直角拐弯路缘上的一条记号,都是细节所在,对信心不足的TX都是一种临场的无声帮助)

“随时记着打灯,打错都不怕”

电脑不能识别你打的是左灯还是右灯。

“如果助考员询问‘准备好了没有’,则一定要好好检查自己安全带或其他应做事项” 吆喝声音或许会粗鲁一点,但关心是最真实的。

“1号、2号、3号三条直道可任选”

待考点上车出发后有

1、

2、3号三条线路可选,每条路上均有两个“侧方入位”场地。如何选择线路,后面慢慢细说。

“侧方入位场地处变线超车的,不可压路中实线”

为加快考试速度,助考员有时会提示后车学员变线超车去前一个场地做“侧方入位”,此时需留意变线超车要在虚线区间完成,不可压路中的白色实线(“侧方入位”场地范围对应的路中为白色实线)。

“1号线直道出口至坡道区间不许停车”

完成“侧方入位”后,将出直道左拐进入”坡道定点停车起步“场地。在1号线路左拐出口位置至坡道桥的这一区段严禁停车。若前方坡道考生车速较慢,则1号线直道上的后车考生需在1号线直道内停车等候。从

2、3号线直道左拐出来的车停车不超过1号线路口即可。

“1号、2号、3号三条坡道”

”坡道定点停车起步“场地有

1、

2、3三条坡道,从直道出来可以任选坡道考试。

需留意之处:

1、2号坡道路比3号要窄一些,另外

1、2号坡道停车标志杆立在马路隔离栏之后,可能会与平时训练时的感觉不一样,不易对准。

“从1号直道出来上坡道时需注意拐弯控制”

1号直道离1号坡道较近,行驶距离不足,难于调整车身,容易出现车身未摆正即已到达定点停车位置问题,影响考试成绩。

总之,走1号直道上坡道考试的难度要高于其他两条直道。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着急,出现问题别急着下车,等助考员来通知你再说”

电脑监控允许有千分之二的误报。你顺利通过了或许也会被误报做不合格,这属于合理误差范围之内的。

坡道桥旁车内拿对讲机的就是考场助考员,即便车内电脑语音提示“考试不合格,请下车”,也要尽量等助考员过来处理后再说,切记不要自行下车。

个人考试经历:坡路定点停车考试上坡前通过1号直道路口后,也许是离合踩得太低了,车速过慢,还没上坡,车内响起了”.....,考试不合格,请下车“的广播。牢记集训教练的教导,在没人来干预前照样如常开,到定停车,拉手刹,放离合、抬脚刹,然后才挥手问远处的助考员”教练,咋处理“,看到助考员挥手的动作,知道应该做误报处理了,心安理得继续坡道起步上桥。此时才体会到集训教练的考场指导是多么重要。

“一定确保不要折在侧方停车、坡道停车”

“别多说多问乱说,考场内如此,考场外也要如此,到班车上也是同样。”

“对考场内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客气,多说好话。”

“即便成绩不好,也要尽量保持沉默,让去哪儿就去哪儿”

“让签字就签字”

今天场地考试的科目是“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起步”、”起伏路“(三项必考科目)和”直角转弯“(一项选考科目)。

集训时候,教练指导的口诀和平时训练时候真是略有不同的(集训和平时训练是不同交集的教练),感觉集训教练的口诀更简洁明了,更适合考试要求。

考试技巧总结:

无论桩考还是场内道路,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车内驾驶,平静一下情绪,把平常训练的动作原样做一遍即可。

对于信心不足的TX,3号直道+3号坡道为最佳考试线路。压低车速,尽量确保不在“侧方入位”处变线超车。

3号直道出口距离坡道桥有足够的距离来调整对正车身,而且3号坡道较其他两道要宽一些,标志杆和平时训练感觉一致。

俺走的就是这条线路。

”侧方停车“:

口诀”一停、二停、三不停“。倒车时1杆对右边窗把手1/3位(小扣位)时停车右打满,左后视镜中后门把手对4杆时停车回正,1杆至风挡玻璃右下角时不停车左打满,车左角对1杆则停车。出库时,车右角过1杆10cm左右,停车回正;1杆与自己肩齐时,停车右打一圈,车正回正。

注意事项:开始项目前打右灯要早打,不可迟于摄像头之后再打。进入考试场地后车头盖白线停车。

”坡道定点停车起步“

左流水线对左车辙中心(桥面上有考试车压出的一片深深车辙印,找桥面上一大滩水迹左侧,就是左车辙印位置,所有的车定点停车时候,排气管排出的水滴会在桥面上会形成一片水迹)

”起伏路“

没啥好说的。注意事项:凸起和凹陷障碍之间不许停车。不要跟前车太近,避免被迫在障碍之间停车,影响考试成绩。

”直角拐弯“

左流水对准路牙上的白漆点摆正车身,车头盖路牙后左打满。计时训练时没有白点提示,集训时候有。

最后再次感谢集训的郭教练、阚教练和宋教练,感谢公交驾校!

希望俺的考场小结能对以后的TX有帮助,问候大家新年好。

第20篇:科目二

科目二

一、倒车入库

右倒库:

车停在右起点线以外,轻抬离合器,使车后移,控制好车速,伸头看前轮距感应线60CM(或看左后视镜,感应线出现在左后视镜下沿)向右打2圈方向盘,观察右后镜,继续后倒,紧跟着看右后视镜,先看到二库角,这时把二库角分成四等份,当在后视镜看到右库角时,随着车身的后倒,在车右后轮未到库口时我们要准确的判断车身与库角的距离,看车子入库情况,如图所示,左图情况下必回一圈了,已过两库角一半,快四分之三了,回迟了车子轧左边线,看车子入库情况,到下右图时,车辆与库角距离在30CM左右,且前门把手已平库角,必向右打死方向盘(不打死方向,车辆轧右边线),这时再看车子入库情况进行回盘修正车身,在入库的过程中,这时观察左后镜看左后轮的挡泥板下沿不出库底黄线时(或看库口边线与左后视镜重合)刹车。

车辆处于此位置时,方向不动,注意前门把手即将入库 车辆处于此位置时,向右打死方向盘,注意前门把手已入库

左倒库(不用运用死进死出,参考上面右倒库,方向相反即可)

右倒库完成后,挂1档前行,前轮前行时调整至距前库角10CM后回正方向,看后轮平库前角时向左打死方向不动直至前轮压感应线时停车。接着进行左倒库的操作:

轻抬离合器,挂倒档,使车后移,控制好车速,看左后视镜,当在后视镜看到左库角时,随着车身的后倒,在车左后轮未到库口时要准确的判断车身与库角的距离,最好保持在20CM的距离,在保证车轮不会压到左边线并且与左边线能够保持20CM距离时,随着车身的后移,车身与边线慢慢接近平行,此时要同时观看左右后视镜,修正车身与左右边线的距离平行相等,左后镜看左后轮的挡泥板下沿不出库底黄线时(或看库口边线与左后视镜重合)刹车。

二、侧方停车: 车辆行驶中注意保持右侧距边线30CM,如何判断?即左镜下沿中间位置正好是左边感应线(或者看右镜车身距黄线有近二个线宽不到左右),车身正不正不用说了。

方法1: 入库

1、车辆行驶至感应线,后倒时看右镜,当库角从右镜右下角消失时右打方向二圈。

2、左镜看车身过库底线一半时回二圈方向。

3、左镜看左后轮刚刚压线时(只能压3线)左打死方向。

4、伸头看车身完全进库,前轮入库,方向不动,踩刹车。等5秒。 出库

1、保持方向左打死,开左转向灯,换前进挡,慢松离合前进,观左后轮压线时回正方向。

2、前行至左边黄线过车头左角右打二圈回正,黄线过车头即将一半右打一圈半,车正回正。

方法2: 入库

1、车辆行驶至感应线,后倒时看右镜,看右后轮挡泥板平库角时右打方向一圈。

2、左镜看车身出现间断线一个,二个,当第三个线角(上图3线下角)出现时左打一圈回正。

3、左镜看左后轮刚刚压3线时左打方向二圈。

4、左镜看车身完全进库,伸头看车前轮入库,方向不动,踩刹车。等5秒。 出库

1、保持方向左打死,开左转向灯,换前进挡,慢松离合前进,车头右边喷水嘴齐库边线时回正方向。

2、前行至左边黄线过车头中间右打一圈半,车头过起始感应线角回半圈,车正回一圈。

方法3: 入库

出库:

三、定点上坡 车辆行驶中注意保持右侧距边线30CM,即左镜下沿中间位置正好是左边感应线(或者看右镜车身距黄线有近二个线宽不到左右),车身正不正不用说了。

半联动上坡时,通过左镜和车身间隙要能观察要定点的位置,摆正车身,伸头,控制好离合,当定点位置即将要到时,方向左打一点能看到车轮中间,到点时控制离合的左脚不动,右脚踩刹车,头进车里,打左转向灯,方向不动,数1,2,3,4,5,慢松右脚时当车有点抖动时右脚松开,上坡完成。

四、直角转弯

车直时离右边30CM,看到前方左转箭头时,用方向盘中间对准箭头的前方三角尖行驶,左镜下沿与弯角横线平行时向左打二圈方向,看后轮与弯角的距离,不压角时,车头正时回正方向。

五、S弯

进入S弯,要伸头看前轮,区分小弯和大弯,小弯前轮距左边线1米2,手放在3点位置可以随时调整向左方向,进入小弯转大弯时看前轮回正方向,接近大弯向右打一圈半方向,手放在9点位置可以随时调整向右方向,前轮出库立即回正方向。

六、驶出考试区域,完成考试

Hmjls 二○一五年三月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学设计.doc》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