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老师教学心得体会

2020-04-1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窦桂梅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让课堂焕发学生的精彩

——9月23日潍坊语文课堂观摩述评

9月23日在龙城小学董雯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来自全县的16位语文老师一起去潍坊参加了北师大举办的《育师启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旨在学习名师基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引领老师们“处于老师的位置,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最有效地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而通过两天的观摩学习,我们参会的老师也是大开眼界、收获颇多。可以说,为我们上示范课的老师都是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大家。江苏特级教师魏星老师带来了五年级的《清平乐 村居》。童漫作文的首创者与实践者,来自江苏的特级语文教师宋运来老师但来的童漫作文《笑口难开》,北京市的吴琳老师带来的《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以及现任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示范课《牛郎织女》和带给我们的讲座——改造我们的课堂。

大家都知道,名家的课,不大好上。一是原本的起点就高,高处不胜寒,再要登上新的台阶,自然很不容易。二是他们的课,大家听得多了,总是带着特别的期望,看看有没有新的超越,能不能收获一份新的惊喜。但为期两天的活动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尽管风格不一,课文各异,但却心有灵犀,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演绎出语文教学的新境界,那就是——让清新简约的课堂,焕发出学生的精彩。

回来后,想对两天的活动做一个细致的梳理,但发现总结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于是乎今天就选了一点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围绕窦老师的课说一说在她的课上我所看到的新课改的精神。我认为窦老师的课堂主要突出了三个特点。

1、体现“主题教学”的特色

2、凸显浓浓的语文味

3、涌现别具一格的“师情话意”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的建构。就本节课来说,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援引了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词,借用越剧《天仙配》“树上鸟儿成双对”的词曲来理解文意;其后,又引出了《白蛇传》《梁

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这中国四大爱情故事。这使得其“主题教学”的内涵更深刻,内容更广泛了,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这篇课文。也不止这组文章,而是更加博大的中华文化。

课堂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呢,窦老师依据这篇课文语言比较平实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抓住“决心”等词语的理解品味的基础上,着重在文章的章法技巧上引导学生去咀嚼和品味。其基本方略为:

1 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的”——“还可以怎样写”等环节,用“聊”的方式展开学习讨论,这一教学流程不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更是明显地凸现其语言训练的重点着力于章法技巧的指导。

2 通过“很久很久以前”和“一天„„从此„„”这样的文章和段落起始方式的“聊”,对学生进行了民间故事叙述方式的训练,也为后面的民间故事创编做了写作上的铺垫。

3 通过叶圣陶版与其他版本《牛郎织女》在对牛郎与织女相爱过程的细节描写的比较,引导学生体悟到写作技巧上含蓄与直露、文雅与流俗的文野之分。

在文章的章法和细节描写上的浓墨重彩,这是很有见地的。的确,六年级了,是应该引导学生在这方面下些工夫了。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欣赏窦老师的强势出镜,声情并茂的诵读,激情澎湃的讲述,精致流畅的组织引导,与学生灵动自如的互动交流„„总之,我们在课上更多的是感到教师教的精彩,激情四射,才华横溢。尽管学生也不时会有精彩的表现,可是这种精彩却往往淹没在教的强势表现之中了。而今天我们在课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教师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隐没了,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了、发扬了,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通过课前的预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充分地预学、自学,给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和孩子共学,课后让孩子延学,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转为孩子学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伊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学生在课上纷

纷发问,提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形式。这些就是窦老师教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孩子的质疑出发,窦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安排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解答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第二步则重点围绕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关系来共同学习,初步读懂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是“怎么写的”,抓住课文的语言、情节、情感、线索,悬念设置、神奇的想象,领悟民间故事在写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点。第四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为什么这么写”。这样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学生的学,落实到学生的学,顺学而导,逐步深入,可谓简约有致,学生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三,以“学生的学习增值”为中心,教师适当隐退,彰显学生学的精彩。

在今天的课堂上,窦老师从以往的“自编,自导,自演”甘心退居二线,专心做好“编”和“导”,为学生让出舞台。让孩子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充分地进行“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实践,展示学生静心读书艰苦探索的历程,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领悟,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增值。总之,整堂课不时逆发并彰显的是学生学的精彩。而“学习语言运用”恰恰也是我们现在分散研修学习的主要内容。

窦桂梅老师曾经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维度”即温度、深度、广度。三维度的第一维度就是“温度”,正是基于这一维度,她上课时总是那样充满活力,激情奔涌。她在中国有一大批拥趸“窦丝”,大家昵称她是一朵“激情燃烧的玫瑰”。在本节课中,“玫瑰”依然“激情燃烧”!这种“激情燃烧”的燃料来自何处呢?首先在她为师的品格和责任心上。不管如何的舟车劳顿,只要她一上讲台就会判若两人。对文本全身心地入情入理地解读,对学生无数次地昵称为“我亲爱的同学们”;其次是她勤于诵读诗书,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底蕴。常言道,激情来自信心,信心来自底蕴。正由于她“多读胸藏万汇”,所以她的言说饱含诗情,她的话语极富感染力。正是在她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下,学生才逐步地达到了“运笔笔下生花,张口口吐莲花”的境界。最后,是她的窦氏理念使她有意而为之。例如,她强调课堂上要

“三情共振——课始情生,课中情浓,课终情未了”;追求“艺术三美——语言美、视觉美、空灵美”;引导学生“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可见,有怎样的理念就会伴生着怎样的情感和行为。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都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任何创新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在实施“主题教学”时如何处理好教材规定与教师自主性的关系,对于一些非情感型的课文,教师的“温度”又该如何调置等等。

两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创新“主题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再回来的车上,我们都在评论课,一起讨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知识化,兴趣化,生动化,让老师轻松教,让学生轻松学,相信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共同讨论的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吧!

1、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

2、语文要让孩子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3、小学是研究艺术的课堂,让你的文字变成你的第二容颜。

4、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5、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

6、追求是我的状态,探索是我的行为。必须紧贴地面行走,与其描述千万朵花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的开放。

推荐第2篇:窦桂梅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让课堂焕发学生的精彩

9月23日在龙城小学董雯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来自全县的16位语文老师一起去潍坊参加了北师大举办的《育师启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旨在学习名师基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引领老师们“处于老师的位置,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最有效地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而通过两天的观摩学习,我们参会的老师也是大开眼界、收获颇多。可以说,为我们上示范课的老师都是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大家。江苏特级教师魏星老师带来了五年级的《清平乐 村居》。童漫作文的首创者与实践者,来自江苏的特级语文教师宋运来老师但来的童漫作文《笑口难开》,北京市的吴琳老师带来的《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以及现任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示范课《牛郎织女》和带给我们的讲座——改造我们的课堂。

大家都知道,名家的课,不大好上。一是原本的起点就高,高处不胜寒,再要登上新的台阶,自然很不容易。二是他们的课,大家听得多了,总是带着特别的期望,看看有没有新的超越,能不能收获一份新的惊喜。但为期两天的活动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尽管风格不一,课文各异,但却心有灵犀,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演绎出语文教学的新境界,那就是——让清新简约的课堂,焕发出学生的精彩。

回来后,想对两天的活动做一个细致的梳理,但发现总结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于是乎今天就选了一点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围绕窦老师的课说一说在她的课上我所看到的新课改的精神。我认为窦老师的课堂主要突出了三个特点。

1、体现“主题教学”的特色

2、凸显浓浓的语文味

3、涌现别具一格的“师情话意”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的建构。就本节课来说,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援引了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词,借用越剧《天仙配》“树上鸟儿成双对”的词曲来理解文意;其后,又引出了《白蛇传》《梁

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这中国四大爱情故事。这使得其“主题教学”的内涵更深刻,内容更广泛了,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这篇课文。也不止这组文章,而是更加博大的中华文化。

课堂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呢,窦老师依据这篇课文语言比较平实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抓住“决心”等词语的理解品味的基础上,着重在文章的章法技巧上引导学生去咀嚼和品味。其基本方略为:

1 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的”——“还可以怎样写”等环节,用“聊”的方式展开学习讨论,这一教学流程不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更是明显地凸现其语言训练的重点着力于章法技巧的指导。

2 通过“很久很久以前”和“一天„„从此„„”这样的文章和段落起始方式的“聊”,对学生进行了民间故事叙述方式的训练,也为后面的民间故事创编做了写作上的铺垫。

3 通过叶圣陶版与其他版本《牛郎织女》在对牛郎与织女相爱过程的细节描写的比较,引导学生体悟到写作技巧上含蓄与直露、文雅与流俗的文野之分。

在文章的章法和细节描写上的浓墨重彩,这是很有见地的。的确,六年级了,是应该引导学生在这方面下些工夫了。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欣赏窦老师的强势出镜,声情并茂的诵读,激情澎湃的讲述,精致流畅的组织引导,与学生灵动自如的互动交流„„总之,我们在课上更多的是感到教师教的精彩,激情四射,才华横溢。尽管学生也不时会有精彩的表现,可是这种精彩却往往淹没在教的强势表现之中了。而今天我们在课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教师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隐没了,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了、发扬了,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通过课前的预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充分地预学、自学,给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和孩子共学,课后让孩子延学,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转为孩子学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伊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学生在课上纷

纷发问,提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形式。这些就是窦老师教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孩子的质疑出发,窦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安排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解答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第二步则重点围绕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关系来共同学习,初步读懂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是“怎么写的”,抓住课文的语言、情节、情感、线索,悬念设置、神奇的想象,领悟民间故事在写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点。第四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为什么这么写”。这样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学生的学,落实到学生的学,顺学而导,逐步深入,可谓简约有致,学生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三,以“学生的学习增值”为中心,教师适当隐退,彰显学生学的精彩。

在今天的课堂上,窦老师从以往的“自编,自导,自演”甘心退居二线,专心做好“编”和“导”,为学生让出舞台。让孩子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充分地进行“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实践,展示学生静心读书艰苦探索的历程,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领悟,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增值。总之,整堂课不时逆发并彰显的是学生学的精彩。而“学习语言运用”恰恰也是我们现在分散研修学习的主要内容。

窦桂梅老师曾经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维度”即温度、深度、广度。三维度的第一维度就是“温度”,正是基于这一维度,她上课时总是那样充满活力,激情奔涌。她在中国有一大批拥趸“窦丝”,大家昵称她是一朵“激情燃烧的玫瑰”。在本节课中,“玫瑰”依然“激情燃烧”!这种“激情燃烧”的燃料来自何处呢?首先在她为师的品格和责任心上。不管如何的舟车劳顿,只要她一上讲台就会判若两人。对文本全身心地入情入理地解读,对学生无数次地昵称为“我亲爱的同学们”;其次是她勤于诵读诗书,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底蕴。常言道,激情来自信心,信心来自底蕴。正由于她“多读胸藏万汇”,所以她的言说饱含诗情,她的话语极富感染力。正是在她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下,学生才逐步地达到了“运笔笔下生花,张口口吐莲花”的境界。最后,是她的窦氏理念使她有意而为之。例如,她强调课堂上

要“三情共振——课始情生,课中情浓,课终情未了”;追求“艺术三美——语言美、视觉美、空灵美”;引导学生“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可见,有怎样的理念就会伴生着怎样的情感和行为。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都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任何创新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在实施“主题教学”时如何处理好教材规定与教师自主性的关系,对于一些非情感型的课文,教师的“温度”又该如何调置等等。

两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创新“主题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再回来的车上,我们都在评论课,一起讨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知识化,兴趣化,生动化,让老师轻松教,让学生轻松学,相信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共同讨论的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吧!

1、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

2、语文要让孩子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3、小学是研究艺术的课堂,让你的文字变成你的第二容颜。

4、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5、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

6、追求是我的状态,探索是我的行为。必须紧贴地面行走,与其小

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陈金兰

能够有幸去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参加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参加了此次的听课活动,我受益匪浅。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听课心得:

9月10日、11日两天的日程安排很紧张,从早上8:30到下午5:00,给我们讲课或做讲座的老师共有4位, 有南京市特级教师郭学萍老师,网名:长辫子老师;还有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秘书长赖玉莲老师;还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以及北京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执行校长孟强老师;

在两天紧张的听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南京的郭学萍老师和窦桂梅老师的讲课。

郭老师气质优雅,和蔼可亲,最让我难忘的是她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像电台主持人。郭老师讲的是一篇《观察》作文课,从头到尾,郭老师让学生观察自己,把自己让学生从头到脚细致观察,教给了学生怎样观察的方法,每个人把观察到的部位用词语描写出来,最后按顺序把自己写出来的连起来,按总分总的顺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郭老师一再强调观察时抓住特点,发挥想象这是写作的方法。

其后紧接着听了郭老师的讲座娓娓动听,创意写作------给心灵一个说话的机会。

一、潜“心”的引导,首先重视教师的示范;

二、随“心”而动,鼓励学生真实的表达;

三、匠“心”独特,唤醒孩子内心所需;

四、沉“心”静气,构建自己的阅读版图;

11号上午为我们做课的老师是来自北京示范附小的校长、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我认为窦老师的课堂主要突出了三个特点。

1、体现“主题教学”的特色

2、凸显浓浓的语文味

3、涌现别具一格的“师情话意”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的建构。窦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阿长与山海经》,整个课堂过程中,孩子们发言都很积

极踊跃,窦老师并不急着评价孩子们的对错,只是一味的鼓励,赞美,表扬。孩子们虽然说的范围较广,但句句在理,最后窦老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的诉说为本节课的精彩亮点。首先让大家读文,读完以后问大家:“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们各执一词,提出了阿长的缺点大于优点,用一种坐标形式把阿长的优点与缺点分开;然后继续让同学们读,让同学们去扮演、深情并茂地去读,感受到阿长是一个诚实、善良、关心他人、乐观开朗的一个人,让作者心存感激,感到愧对阿长。整节课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完全就是只起引导作用,而且教师语言的巧妙的运用,精湛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值得学习却又学不来的。总之,我们在课上更多的是感到教师教的精彩,激情四射,才华横溢。尽管学生也不时会有精彩的表现,可是这种精彩却往往淹没在教的强势表现之中了。而今天我们在课上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教师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隐没了,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了、发扬了,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通过课前的预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充分地预学、自学,给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和孩子共学,课后让孩子延学,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转为孩子学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伊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学生在课上纷纷发问,提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形式。这些就是窦老师教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孩子的质疑出发,窦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安排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解答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第二步则重点围绕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关系来共同学习,初步读懂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是“怎么写的”,抓住课文的语言、情节、情感、线索,悬念设置、神奇的想象,领悟民间故事在写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点。第四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为什么这么写”。这样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学生的学,落实到学生的学,顺学而导,逐步深入,可谓简约有致,学生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三,以“学生的学习增值”为中心,教师适当隐退,彰显学生学的精彩。 在今天的课堂上,窦老师从以往的“自编,自导,自演”甘心退居二线,专心做好“编”和“导”,为学生让出舞台。让孩子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充分地进行“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实践,展示学生静心读书艰苦探索的历程,让学生在 6

阅读文本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领悟,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增值。总之,整堂课不时逆发并彰显的是学生学的精彩。而“学习语言运用”恰恰也是我们现在分散研修学习的主要内容。

两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创新“主题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再回来的车上,我们都在评论课,一起讨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知识化,兴趣化,生动化,让老师轻松教,让学生轻松学,相信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共同讨论的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吧!

1、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

2、语文要让孩子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3、小学是研究艺术的课堂,让你的文字变成你的第二容颜。

4、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5、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

这次鄂尔多斯之行,时间虽然有些紧张,但我们一路比较顺利,心情比较愉快,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出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小学教师听名师课堂心得体会篇三

参加了此次的听课活动,我受益匪浅。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听课心得: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老师课上操练形式多样,老师Free talk,无处不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化。

2.教学过程精致

从这四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后练习,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李老师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了解学生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这四位教师在课前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跟孩子培养感情,让学生放松老师在课中运用丰富的肢体,加上幽默的语言,适时的鼓励常常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专心.

4、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各位老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课上使用英语。如:You please! Wonderful!我觉得只有教师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四位老师还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例如:老师都利用图片,创编一些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得,乐中学。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怎样在教学中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时空和学习的平台。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与兴趣。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描述千万朵花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的开放。

推荐第3篇:学习窦桂梅老师教学思想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三年级--梁庆菊

以前在学校,李校曾和我们交流要深入钻研教材,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我们理解都不够深刻,可是今天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真正让我更加认同简单教语文的理念,让我对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内心更加震撼。

窦桂梅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是“深度语文”的代表,她的课堂充满激情,既注重感情的抒发,又注重思考的深度,让人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对人生的思考,每个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窦桂梅老师的的教学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的激情课堂,而且非常自然,可能这是因为源自其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这样评价她的课堂:“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一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是的,只要窦桂梅老师一站在讲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把整个课堂烧得沸水滚滚。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每每是一种充满真情的氛围中进行的。她全身心地投入,讲到激动处,激情飞扬;讲到愤慨时,扼腕长叹。可以说,每次课堂教学就是她和学生进行的一次充满激情的心灵的共振。

非常荣幸,上周六周日我和王芳老师一起赶赴四川歌舞剧院礼堂聆听窦桂梅老师的语文课和讲座。在此我简单谈谈我们聆听此次讲座

的点滴感受:

一、撬动课堂,充满希望

和我们遂外一样清华附小的老师们也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课改,也在课改中迷茫,探索,追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课改之路。

他们确定课改方向时首先考虑好的就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他们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是否有增值点,这个增值点可以是动力值也就是学生是否愿意学,有思想含量,第二,方法值,也就是怎样举一反三,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这一点在窦老师的课里面体现得非常明显,她每一次评价学生都不知不觉地涉及到了学法的指导,例如:在读书时优美的词句就是一颗颗珍珠,用笔批注下来就能把珍珠擦亮了,如果用笔把他们积累到一起,就是用线串起了这一颗颗珍珠,让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又例如,课堂刚开始初学部分,窦老师在检查孩子自学情况时点拨孩子要注意运用“求主弃次”的方法归纳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例如评价孩子的语言时点拨孩子“人的一生,会遇到一个人,遇到一件事,会遇到一本书,读好一本书就可能改变你的一生。”第三,容量值,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的含金量,不是课堂上上的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每节课一定要上几篇课文,而是当堂课孩子掌握内容的含金量,例如窦桂梅老师的这堂课是河北出版社的六年级的《魅力》,她不仅将这篇中篇小说截取最重要的部分,还拓展了冯骥才的《花脸》,还让孩子在上课前一周阅读完了《汤姆叔叔的小屋》1万字的阅读。第四,意义值,语文素养的意义,例如,孩子在这一类型的课上积累到了什么语文素养,是否有对孩子的人性生

命意义,对孩子人生的意义。

只要我们敢于去实践,敢于去改造课堂,撬动课堂,未来自己的课堂一定会充满希望。

二、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走出遂外,感受外面的课改才感觉到我们遂外的课改理念和方向是很先进的。清华附小他们的课堂模式是初学,共学,延学,其中共学有共学单,上面有目标,要归纳主要内容,让孩子结合文本谈感受,提出反学问题,所有反学的问题都是由孩子来提,老师给孩子提问引导出方向,老师将学生所有的问题进行归纳,让课堂不散乱,抓住课文主线和中心顺势解决问题,升华主题,强化朗读,做到了水到渠成。 从清华附小的课改,明显地感觉到老师的驾驭能力要非常强,语文素养要非常高,从中我也学到了,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必须要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以学生为本,但是并不能由着学生走。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语文课堂上根据模式按部就班,缺乏了趣味,从名师们的课堂真正感受到这才是语文课,语文的味道真浓啊!不论是老师的过渡点评,还是学生精彩的呈现,以及环节的设计都让人无比佩服,羡慕!平常我们都在强调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可是指导了半天孩子还是干瘪瘪地读出来,看到窦老师的指导,我终于找到了原因,老师在课堂的语言,激情以及老师的评价是不够到位的。老师那充满激情,加上语言的渲染,音乐的的煽情,让学生深入角色变声读角色,学生就一步步跟着老师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味道,感悟出了自己的体会,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自然而落实。

学习之后,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真不容易,要修炼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更不容易,的确在遂外我们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们思考和研究教学的时间太少,我们承担的责任很重很重,就如窦老师所说,不论多忙多累我们都必须要用内心强大的力量将生活中的琐碎的草儿变成即将丰硕收获的庄稼!生命在场,课堂在场,只要我们多接一点地气,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落实,充满语文味道!

推荐第4篇:学习窦桂梅老师教学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窦桂梅老师教学思想心得体会

窦桂梅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是“深度语文”的代表,强调对文本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化的深度解读与挖掘;强调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动;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和“思维含量”;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她的课堂充满激情,既注重感情的抒发,又注重思考的深度,让人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对人生的思考,每个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

窦桂梅老师的的教学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的激情课堂,而且非常自然,可能这是因为源自其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这样评价她的课堂:“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一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是的,只要窦桂梅老师一站在讲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把整个课堂烧得沸水滚滚。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每每是一种充满真情的氛围中进行的。她全身心地投入,讲到激动处,激情飞扬;讲到愤慨时,扼腕长叹。可以说,每次课堂教学就是她和学生进行的一次充满激情的心灵的共振。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善于营造民主、宽松、和揩的课堂氛围。教师创设开放、探索、合作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实践的机会。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激情飞扬课堂,让学生争当主角。

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方面还做的不够,总是想法很好,但真正做起来总是完成不了任务学名师方法不够科学,有时对一位名师的思想特别推崇,就不假思索的盲目接受,然而真正指导工作的作用却不大;有时对一节名师的课十分偏爱,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就盲目效仿,结果是弄巧成拙;有时又过于目光短浅,只是学窦桂梅的情感课堂,却不能放开眼界,学百家之长。

推荐第5篇:学习窦桂梅老师教学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窦桂梅老师教学思想心得体会

华店乡蓝天小学 孟祥

5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清华附小的“1+X课堂”教学展示,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堂课。窦桂梅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是“深度语文”的代表,强调对文本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化的深度解读与挖掘;强调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动;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和“思维含量”;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她的课堂充满激情,既注重感情的抒发,又注重思考的深度,让人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对人生的思考,每个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

窦桂梅老师的的教学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的激情课堂,而且非常自然,可能这是因为源自其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这样评价她的课堂:“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一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是的,只要窦桂梅老师一站在讲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把整个课堂烧得沸水滚滚。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每每是一种充满真情的氛围

中进行的。她全身心地投入,讲到激动处,激情飞扬;讲到愤慨时,扼腕长叹。可以说,每次课堂教学就是她和学生进行的一次充满激情的心灵的共振。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善于营造民主、宽松、和揩的课堂氛围。教师创设开放、探索、合作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实践的机会。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激情飞扬课堂,让学生争当主角。

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方面还做的不够,总是想法很好,但真正做起来总是完成不了任务学名师方法不够科学,有时对一位名师的思想特别推崇,就不假思索的盲目接受,然而真正指导工作的作用却不大;有时对一节名师的课十分偏爱,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就盲目效仿,结果是弄巧成拙。所以,在教学中,我既要学习百家之长,又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窦桂梅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轻松、自然、亲切才能走向成功的课堂!

推荐第6篇:窦桂梅老师

2013年3月22日,我和李娜老师赴长沙参加了《育师启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学习名师基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引领老师们“处于老师的位置,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最有效地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通过两天的学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为我们上示范课及讲座的都是名师,大家。北京特级教师陈延军老师带来的《威尼斯的小艇》,江苏语文特级教师王红梅老师的《纪昌学射》,以及现任清华附小校长的窦桂梅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示范课《魅力》和带给我们的讲座——回到教学的原点。

窦桂梅老师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的领军人物,能够有机会去现场学习听课、观摩她的教学,我感到很荣幸。收获用语言表述只能是一点点,更多的是无法言传的心灵的感悟。

虽然窦老师的课和讲座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窦桂梅老师产生了由衷的敬佩。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体裁特点和人文内涵。窦桂梅老师把握住了《魅力》一课作为一篇小说的体裁特点,在“预学”环节指导学生学会了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引领学生围绕着主要情节展开学习,感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窦老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也很明确地告诉了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应该遵循读小说的独特规律。窦桂梅老师的课堂还凸显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课堂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共学”环节开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学生在课上纷纷发问,提出了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写作意图及

表达形式。窦老师就像个巧手的纺织娘,先引领学生去掉枝杈,把握主干、关键的问题,然后围绕着关键问题“为什么买?为什么卖”,展开阅读学习,探讨交流,完成学习目标。这正体现了窦老师所说的,处于老师的位臵,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最有效地施教,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下午是窦老师的讲座《回到教学的原点》,其中关于回到母语的部分带给我无限的思考。我们的儿童接受什么样的学习,终究要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比如专属于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能跨越地域的局限,疏通五千年文明脉络的,滋养我华夏几千年文化的——汉语,我们的母语。语文是“母性”学科。对于学生,母语也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母亲。语文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母语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基础意义。一个人语言的涵养,就是他文化的素养。所以教师要修炼自己的语言。别忘了我们是小学语文老师,怎么让我们的孩子有“根”才是我们的任务。

窦桂梅校长首先明确了教育的主张是: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人。她指出“一个人语言的涵养就是他的文化素养”。在当今社会,当语言成了娱乐、消遣、颓废的工具时,我们不禁感慨:“别拿母语不当回事!”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语文教育需要“种子和泥土、阳光、水”。儿童是种子,母语是土壤,教师是阳光和水,阅读是提供优质土壤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种子在土壤中孕育,在阳光和水的滋润下成长。对母语要有一种深深的敬畏,在任何时候,这都应是我们最基本的言语操守。让母语这个烙在我们灵魂和血液里的文化符号发展起来,当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次活动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领略到了每位名师所独具的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有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在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每一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让我知道了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对老师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积极地向名师和身边的好老师学习,努力

更认真地搞好教学工作。真诚的关爱自己所遇到的孩子们,让他们的人生最初的地方能因为有我的陪伴而留下美好的记忆。

推荐第7篇:窦桂梅老师教学观摩 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记窦桂梅1+x教学团队教学观摩活动

首先感谢学校和各位领导给我这个外出学习的机会。

上周末,我有幸聆听了从北京清华附小远道而来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和她团队带来的“1+X主题课改创新成果展示”的示范课,课堂上领悟到了名师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听着这样的课,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幸福。窦桂梅老师的团队,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课堂艺术。从她们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清华附小独特的语文教学模式“预学——共学——延学, 她们以“预学单”为导航,引导学生自学;以“共学单”为目标,引领学生共同交流学习收获;以“延学单”,拓展学生课外视野。其中还掺杂了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窦桂梅老师和他的团队每年都会有不同主题的研究,那么今年刚好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她们这次带来的是以鲁迅为主题的语文整合教学。她们这个整合教学分为单篇经典名作,群文阅读,经典名著和主题实践活动四个部分。

这次鲁迅先生的单篇经典是由窦桂梅老师亲自执教的《阿长与山海经》。她执教的课获得了在场所有教师的一致称赞,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收获的不仅仅是一节课,更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度思考。窦老师本课的教课重点是文本细读,体会鲁迅对阿长的情感,课一开始,窦老师便提出问题:你知道阿长有哪些名称吗?《山海经》是一本什么样子得书?因为,这些都是出现在了预学单上,所以学生一下就能够答出。(此处可说说窦老师是怎样让学生们回答的,怎么称呼学生的)接着窦老师出示课件:课文写了阿长哪几件事?鲁迅又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直接从文本理解导入。第一环节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提炼,把长文读短以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借助小标题、关键词来呈现阿长的故事与少年鲁迅对阿长的态度,在学生反馈时,窦老师指导孩子们怎么驾驭课堂:比如:机会是给有准备胆子大的人的,要超越老师。孩子们立马积极性全来了,小组都争着上台板书的板书,读的读,补充的补充。在这里,比如:我说的说的是第三自然段,请大家跟我看着第三自然段。小结这一环节时,窦老师说请孩子们用因为……所以……概括内容,孩子们说的很好,因为阿长谋死隐鼠,所以鲁迅憎恶阿长。甚至学生还用了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型,这大大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接下来窦老师说孩子们总结的非常不错。课文内容学完了,咱们接下来干啥呢?有学生说下课,有学生说作业,也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写阿长?怎么又产生敬意了呢?。就这样轻松地一问,带给我们孩子们的是课堂愉悦性。第二环节:鲁迅究竟怎样写阿长?紧扣文本,抓关键句,从句中找关键词,窦老师和学生主要品读了三个事件:“摆大字”、“逼吃福橘”、“买《山海经》”。

推荐第8篇:窦桂梅老师作文教学讲座

道桂美的作曲教学介绍

教师,领导:

早上好!对于这一站,有两种感觉。第一点,我想特别荣幸能够得到新的杂志杂志编辑赵志和其他领导人的亲切的邀请,让我只是一个小虾来了这里和贾志敏老师,支持豫恒老师这些大师在同一阶段,只是flattered。我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温暖的邀请,来到武夷山和福建省的脚下,这些老师见面了,彼此不谈。我希望我们以后能知道,多么美妙的你说的!对我来说,虽然已经是中年,但已经成为一个中年女人,但我认为我和老师比我发现一些老师比我老了。日出和日落是您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在老,下一个小,工作也想升级,孩子需要咨询。每天,与舒树秀一起,黄昏和星月的伴侣。这是我们所有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我想我今天要去这个车站,我应该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我很累,昨天从飞机上坐四次,从北京到宁波,从宁波到上海,从上海飞到这里,十一 只有一半躺在床上。今天,五点半,赵从我的床上拿起我的班。我对不起大家,我不知道怎么开班,我去大厅里的沙发睡着了,赵老师都害怕打扰我,没有让我改变地方,给了我一个被子。起来,我甚至没有洗脸,没有发梳,请原谅我!虽然脸上没有洗,头没有梳,但激情还在。老师,也可能觉得我的声音哑,老了。但人们三十六,心脏只有十六。学生的面孔渴望寻找老师的面孔的眼睛,欣赏老师的表情和理解的眼睛发展的眼睛看着一个女人的国家的中间。我想,几年让我的脸变老,你的热情让我青春静静!

所以亲爱的老师,第二点感觉,所以我很荣幸,我很高兴,我会释放的激情。此外,我还是感到。愧。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教学的组成上,我刚刚开始,我没有光谱。阅读教学确实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在公平的可以,特别是在情感教室教学,容易爱教别人哭,我第一次哭,他们哭,大家一起哭泣。有时真的可以实现所谓的三种情感总 振动但是新的文章要我做文章。我在想,当然,阅读文章,不管家庭,是什么?我认为,这些大师,你说是简单的。他们的水平,他们的意识,他们精湛,我想我只能仰望看到他们,所以我很。。。我们如何能够值得今天的老师,为了让每个人都与这个生活课程,生活有附加值。什么叫梅,她没有教你们转身感觉有点儿,最后感觉没有意义。如果我能让每一个生活,每一个心灵,杜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可以留下一点点痕迹,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所以,ash愧,我必须努力工作。虽然我很疲惫,虽然我的眼睛与我的眼睛坚强,但从我的声音,从我的身体状态,我想利用我的生活,我的热情,每个人的理解和掌声。

这本书下来了。写作,写作,说实话。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教学同样重要。老,困难,阅读教学抓住这个老板的组成并不困难。我们如何研究研究的组成,如何打破,如何教我们的组成反映新的课程 的精神。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新的教学哲学是什么。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的理解,理论和实践是鹰和小鸡之间的关系。一旦你掌握了这个理论,你将是不可抗拒的。有了这样一个理论,你将有效地指导你的工作实践。那么我们怎么去今天的文章,我们怎么能今天走?我想说一千,陶万,今天的时间太有限,我啊,简单地说,因为孩子还在等我评论。

我会谈谈几个妈妈的故事。我们走进这些妈妈的故事,反思我们的组成教学的反思到底如何我们的语言到底是什么?我们看到这样的母亲。这个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叫路迪到山海关旅游,听到这样一个母子对话。母亲问他的儿子,长城不好看?儿子说再见。母亲问,你觉得长城怎么样?母亲被诱惑,孩子缺席。孩子们想了很久,说,妈妈,你说什么方式?不能说?母亲说,儿子,你是蠢!你看长城像一条曲折的龙,如何雄伟,更多的气 潜在! Ludy听了心脏直鹅疙瘩。因为一个八十九岁的孩子,他怎么知道,什么是绕组,什么动力。他不知道什么是龙,但也惊呆了,是蜿蜒的龙。他的头脑没有这个概念,我的母亲是如此灌输。 Luddy记得他的母亲,他的老师没有那么教育自己?例如,写秋天的稻田,老师在结束加一个,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写我的武夷山场景,结束补充,祖国好的河流和山脉,我爱你!所以,鲁迪从小学到初中,写作就是这样过来的。难怪他后来学到了加拿大皇宫博物馆前面一个字不能说,因为他的胃充满了这些话,这些句子不能描述这种性质的本质。

接下来,Luddy成为导师。有一天,Ludy看到了孩子的组成。 Luddy问,孩子们,你的写作没有复制?孩子生气,说,不是,这是我自己的写作。然后,Luddy问他,我问你,你爱你的家乡吗?孩子看着鲁迪的表情,然后转过身去发现他的母亲没有,他说,你想听到真的吗? Ludy说是的。他马上要说我的母亲正在带水果 来了,他没有说他的舌头。 Ludy说,所以我们都用英语说。所以孩子说,我根本不爱我的家乡,污染特别严重,经济非常落后,人们不喜欢我。告诉真相,我叔叔,我希望你出国留学,最后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 Luddy说,既然你这么认为,为什么不写?孩子说这是我的心,这不叫写作。写作必须写一个健康,必须写到。我们写这个,老师给我们没有阴影。 Luddy想,怎么可能这样做?说,孩子们,你不要害怕,你这样写,你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虚伪。你怎么想,怎么写,你不写你的家乡不好回家吗?不一定,你爱你的家乡,你有这样的感觉,你会改变你的家乡。如果你爱的家是好的,那个家乡不需要建。聊天忘了形状,两个人开始用中文说话,他的母亲已经在下一次听说,然后故意咳嗽两次。孩子理解它,我的母亲是下一个。所以Ludi继续咨询孩子,完成了,走到门口的鞋带,看到孩子的母亲指着孩子的额头,说孩子 你不听只是不说鲁蜀舒说,没有听到?他学了这么多年,不明白中国的国情,不知道吗?儿子说,我明白。 Ludy不能解释,不得不去,但他的心很痛苦。他写了这样一段话:两个母亲不是典型的汉语教师,而是最典型的汉语教师。他们的指导和教学是最典型的汉语教学方法。因此,我,每个人都在反思教育系统的语言,包括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精神语言和灵魂的缩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使用统一的教材,虽然现在是多用途的,但大多数教科书或统一,数亿儿童学习同一篇文章。中国古代文化,浩瀚,但选举中选择留在数量上的数量。我们的眼睛是完全一致的,在某个地方,有一件事,构筑我们的精神家,我们的精神愿景,我们应该看看世界,垂直和水平的眼睛的古代和现代。国民身份的一种方式的精神言语,用这种统一的语言统一我们不同的大脑,老师,这是我们母亲的故事。

在这里,我会谈几个学生 事情。首先,看看在江苏比赛中发生的比赛,写作称为“幸运”的一个错误。法官们批准了这样一篇文章,笔者写道:他们参加了学校八百米运动竞赛,他知道总共有七名球员参加,取得前六名。这时他的朋友小榄告诉他一个动作,只要你在游戏中,绊倒一个球员,你就可以顶上六个。两者给予类的额外分数,还要奖品。所以笔者在游戏中挣扎的时候急于在前面,他把伏击提前放下蹲下。于是开始反复解鞋带,鞋带鞋带。等到第一次跑过来,第二次跑过来......因为他计数去第四次。第四个来了,当他伸出他的右腿想要给第四条腿弯曲。但他左手的灵魂给了他一个大的耳光,说,唉,你怎么没有良心,所以不喜欢它!所以,另一个人的灵魂开始折磨自己,这是我做什么?来宝我否认荒谬,自私的我。最后,我把我的脚回来,继续向前跑,所以我成了一个幸运的时刻,是一个好时机。

专家阅读这篇文章,茫然。在 烟雾充满,分钟和秒钟的八百米赛跑比赛场,谁跑了跑下来反复覆盖鞋带鞋带,谁可能会想这么多的想法。我不能绊倒,绊倒,不绊倒,还要手打脸自己拍,终于没有出门,终于跑了,这是不可能的。老师,看到我们的孩子没有扭曲,这可能是小学生,我们扭曲到什么程度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98年的高考被称为打破了脆弱。南方周末报道了安徽省高考的组成。中央电视台告诉真相专栏崔永远知道后想做一个节目,结果对安徽的国家的恐惧太多了,多轮交易,没什么。 35%的候选人在高考前夕写的不是父母死了,也就是家里有火,不是家里有火,就是发生洪水。因为1998年的防洪工作。当时安徽没有那么严重,但有些地方遭受了一点灾难。但是一百个学生实际上有三十五个这样写的。写的真的很痛苦,标志着老师失去了泪水分级,太差了!判断太差了!但不幸的是,它被判处发现错了。中午, 老师和安徽省招生官一样。所以,聊了起来。一个女老师说,唉!你这个,今年有一个足球测试候选人啊!没有手的孩子的写作真的美丽啊!这个孩子真的很痛苦!入学主任是脸白,没有啊,我们所有的安徽候选人都没有一个受访者的脚!老师说,唉,我的一天!孩子撒谎,手写,他说他没有手,打败脆弱的井,用脚写,我给他最高分。结束了,大家都在谈论,你这个安徽呀,经济太落后了,生活怎么可怕呢? 35%的孩子不是没有爸爸是没有妈妈,不是家有火,就是洪水。入学主任一看亏损,没有啊!你怎么说?当然,对孩子用脚的答案,孩子坏运气,其余的孩子如何检查?你必须检查文件的检查,检查他的父亲不在,他的母亲不是,因为文件是五个月登机,如何如何的父母。可以有人在七月测试,如果他的父亲和母亲的中间死了?你不能说你说你怎么检查?最后,这个东西没办法,得到,不得不推船。但从这个事件触发了整个教育部门 ,整个社会深刻的思考,教育是假的,你说没有什么,所以从开始教育的斗争。以上是我们学生的故事。

接下来,我谈谈我们老师的故事,我们真的不容易老师,为什么?你是武夷山,不要看你是旅游区,也许工资不一定高在哪里去?我在吉林有家,工资很低,现在到北京,可以。我们真的不容易,现在啊,我们的高等教育部门给我们压力,校长给你压力,导演给你压力,不给你魅力,所以你很痛苦。工资不高在丈夫也爱的前提下,孩子们有爱情,今天校长盯着你,你惊讶,怎么样?我们这么老,但我们必须与新的课程一起成长,不长大成长,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我们很难。特别是现在教学的组成,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下来,工作不叫写作,低档叫写作,高档叫作作品。我不想重复这些,因为新的课程标准我们非常熟悉。新的课程下来,但我们问自己,我们的专家已经开发了这么多好的想法,但我们的生活没有下降的组成 下来,我还是,我们仍然重复昨天的故事。因为我们的心像德国泡菜锈,和如何洗不干净。我们仍然要求孩子的写作重心突出。虽然打电话写,我们教或要求孩子们实现数百字,数百字。我们的专家在理论天空雷霆,不是在土壤雨的实践,因为高考的接力棒没有改变。我明白老师很难,但新的课程标准下来了,我们要改变,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用白岩松的句子是:痛苦快乐。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写作,快乐学习写作。

然后,让我告诉你我女儿的故事。我的女儿今年在清华中学第一天,她写了一篇文章去年叫冷看书写,对小学作文吃饭批评,说六年的写作训练,除了难忘的事情是一课,有意义的最后一件事变得普遍。如果你想写一篇小文章,或那件事。总之,粗俗,粗俗,粗俗,苍白,苍白和苍白。我的女儿是非常自信,写作总是写自己的感觉。但六年,一个写在她身边。六年级文章标题 无法××,论文要求写,我的孩子写了不安的声音,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散文。但老师告诉她,你不写,运行的问题!我女儿跟我说话。我说,女孩,棍子,什么!当然,也有我的理由放纵她,她喜欢写我也很喜欢看。她有时用沙子和阴影批评我。一次,她评价这样的组成,六年没有人不写,称我的母亲。一般来说,这篇文章,老师要求我们从母亲的外表开始,母亲的外貌主要集中在白头发,眼睛的乌鸦的脚,皱纹的手,不要模仿春天的蚕蛹老妈妈的手茧。所以,一个更年期较年长的男孩有一个孩子读小学。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晚婚和育儿工作是如何充分和彻底。根据故事的安排,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老师从来不让我们写正面,不允许写负面。写母亲怎么爱我,怎么爱工作,如何生活节俭,多么难不睡觉,也就是说,不要写我母亲的脾气,不说健康啊。奇怪的是,中国孩子的母亲是刻板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写一个忙的工作 妇女,白天和黑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繁荣努力工作。这时,老师告诉我们,注意文章有原因,通过,发展,高潮,必须有一个高潮,还要通过,突出关键,结束扣中心。在这样的要求中,主角首先设立了一个好,也就是小学生,小学生的母亲可能是他的班主任。但他觉得别人的母亲比他们的孩子更好,这是不可避免的心理不平衡,愤怒的内分泌失调,也是无奈。母亲重的工作的主角,经常为学生补课,不可避免地有时候迟到了。所以,他母亲的主角将是很大的责任。 (这是老师要求写,形成强烈的对比)然后写母亲我讨厌你,你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母亲。然后迅速进入故事的高潮,也就是说,主角必须生病,不生病也麻烦。在这个时候,病了以后,我的母亲总是使用耶稣,与耶稣一起看到充满慈悲的眼睛的世界充满了同情的眼睛看着他,出去上班。然后,主角很伤心像林姐姐般的爱情和爱情爱玉不要认真地是一个破碎的年轻十岁的孩子的心脏,昏昏欲睡的睡眠。这时,你要读 这里为老师捏一个鼻子捏一个泪。最后,我的母亲深夜回家,打电话给主角,主角是不理她。 ...... 有这样的图片要读,叫雨伞。这种文学老师必须告诉我们下面的步骤,开始必须是我的老师一个短发,充满活力,中等身材,圆面总是挂着微笑(有时像一个母叉),但写作必须像这样写。因为这篇文章对老师来说,一般写我老师写的语言老师,因为它是最好的选择,她很高兴,上帝没有地下,诺贝尔奖不给她是没有眼睛没有珠子。在学校的入口处,根据故事的需要,天气必须写出来支付暴风雨,闪电,主角没有带雨具,刚刚看着学生归巢鸟飞,窗雨冲,主角吃惊恐慌,与一个不同情的伤心的冷心的热情站在门口失去。这时,老师将会像奥运使者那样拿着神圣的火炬,从摊上拿出一个份额,在主角前面买一个价格十元的价格伞(当然,我想写,不漂亮)我必须如此描绘,然后有一个遥远的数字,持有 一个漂亮的小伞,有一个神奇和可爱的微笑。啊,那不是我的语言老师吗?所以,一个高贵的老师的形象是我概述了出来。根据故事的安排,老师不会拿两把伞,不会拿三块钱让主人骑乘人力车回家,但不会给他钱出租车,不得不带一个伞护送主角家,所以为了触摸,老师的形象会高大。一路上,老师和学生有彼此的生活,通过厚厚。在崇高的老师的领导下,他不是让主角湿了,被风暴和雨中暴露在自己身体一半的身体的阴影中吓到了主角。所以老师的肩膀都湿了,头湿了,裤子都湿了,怎么感动场景啊!所以我要描述一下,风还在吹,雨冲在地下,我忍不住打了个颤抖,转身看到了啊,老师的肩膀都湿了,更多的感人的场景雨中的爱情The To主角在家,高贵的老师不能服用一切,不喝唾液,不进入房子,肯定站在门口,擦拭他的脸与雨在暴风雨转身,也非常酷英俊的呆头。在这个时候,主角看着老师离开。我写了原来的椭圆。我们的语言老师给了我省略号 添加,我的眼睛变湿了。第二天,主角阶层,发现老师的鼻子红色像克林顿,崇高的老师昨天下雨,得了感冒。这时,主角应该传出一个传球的感觉,哇,老师啊多好啊!为了爱我,为我们付出这么多,今天也坚持上课,我必须偿还老师的爱,长大来为祖国作贡献。使老师的爱和对祖国的贡献紧密结合在一起。

亲爱的老师,我们必须充满情感,谈论。我知道我给出的例子是其中一些。但有真理。我们必须自己思考,我们的写作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经验和感觉到中学,到高中,发生什么?我们必须把技能放在第一位教学生写作文章吗?我走出了四本书,我被判处爱情,是他们自己的感觉拿起笔来表达它。我不会把技能放在前面。技能很重要,但不是学习组合的魔力。我们的语言教师应该让学生进入生活,欣赏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眼睛,有一个善于捕捉文学,捕捉灵魂的语言,感受生活。比 例如,两个人在同一时间骑自行车下山,不知道前面有一个大坑。第一骑下来下来,站起来诅咒,今天真的很糟糕的运气!谁是这么邪恶的?然后,打开腿。第二个人也倒下了,但他的腿一边思考,唉,为什么还有坑,我怎么种植呢? ......这些经验是从一篇文章中写出来的。我们的孩子应该有一双擅长捕捉生命,高于生命的眼睛。此外,我们的饥饿写作能力研究可以说是杰出的成就,在新华书店看看什么是什么快法律......但是什么方法快速有胃啊!一些先决条件谈论什么法律快。你怎么能不像一个女人生一个孩子?我们必须谈论技能,但我们如何教育几乎教孩子的技能。如观察,组成观察和生物,化学观察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明确老师。太多说太多。今天我说下面的段落。新的标准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体,使我们的组成对平民进入孩子的意识。没有看到孩子,孩子们害怕他们的父亲,母亲,老师不能登上优雅大厅的经文,他们是花笔给他们的父亲,妈妈,老师画 粉,必须把人物搞得沉重的工作,不是重的家庭的公众人物。因为他们不了解写作的本质,在选择的想法是好的新的说服,孩子们不再大声的孩子。所以,他们的文章远离了普通的世界,普通的生活,普通的想法,普通的情绪,只留下故事和熟悉的语言的拼凑。我们许多农村小学生,很少有人能写出土壤组成的香味。一群乡土乡村的孩子,只有用一种奇怪的语言来描述遥远的城市生活。我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不去看山的沉默,池塘的沉默,广阔的荒野,为什么不写大房子前大樟树,路边马尾花。一个孩子的国家失去了孩子般的村庄,这不是一个悲伤的城市颠覆它?老师,我们怎么办?歪曲写作的原因是,他们在错误的散文概念,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当他们想说的时候,心灵的真实想法和感觉常常被公众的话所压倒。所以,我想对老师说,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站立,我们就会生活最美丽。只要我们是一个语言老师,我们应该让现实生活 ,真诚的感情,在孩子们心中的真实想法露营。巴金说如何好,写作,写作是没有技能再现生活。我们要巧妙地教孩子生活,应该亲切地,一直躺在最后告诉他们生活是写作。我们回顾数千年来中国文化,我们有这么多的主人出来,在哪里他们的文章从哪里?当然,这本书是他们的生活,那是间接的。阅读也是学习写作的一个魔法武器,但生活是学习写作的魔法武器。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说一千,万路。我们突然明白今天,公众找到了她上千的百度,突然回头,她在昏暗的灯光下。今天,谈谈创新,谈谈新的构图,其实没有新的,只是让我们回到基础。我们创新的文章不是游戏的组成,创新的写作是原始来源,回归自然的话或生活,或者我表达我的心,我的手我的嘴。在我们不知道今天的创新的情况下,在我年轻的中年妇女还是迷惑的前提下,我想到红高粱在一首歌中:姐姐你大胆前进,不要回头!深脚,浅脚,尽量不要魏脚。我想用 这样的歌词回答我们的文章怎么走?在歌词中:山或山,水或水。

推荐第9篇:窦桂梅老师作文教学讲座

窦桂梅老师作文教学讲座

要写我武夷山的景象,结尾就加上,祖国大好河山,我爱你!如此,卢迪从小学到初中,作文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每天,朝与曙露同起,暮与星月为伴。卢迪说,既然你心里这样想的,为啥不这样写?孩子说,这是我的心里话,这不叫作文。由于作文要过老师那一关,一般写我的老师要写语文老师,因为那是最理想的选择,说得她高兴,上天没有地下也没有,诺贝尔奖不给她简直是有眼无珠。

这时他的朋友小兰告诉他一个招,只要你在比赛的时候,绊倒一个选手,你就能稳拿前六名。我们今天突然明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然后,主角就很伤心似的林妹妹似的怜花爱玉一番不被重视的一颗破碎的冰冷的十岁儿童的心,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这个时候,生病了之后,妈妈总是用那耶稣式的,用耶稣看世人充满怜悯的眼神居高临下地看了自己一眼就出门工作去了。写妈妈怎么爱我、怎么爱工作、怎么省吃俭用,怎么辛苦不睡觉,就是不写妈妈脾气不好啊、不讲卫生啊。怎么才能对得起今天来的老师们,才能让大家和我相处的这段生命历程里,生命有所增值。

老大难、老大难,阅读教学抓住作文这个老大就不难。技巧重要,但不是学习作文的法宝。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妈妈就这样灌输着。 最后妈妈深夜才回家,去叫主角,主角就是不理她。这时,老师会像奥运使者那样举着神圣的火炬,举着一把从地摊上买来的十块钱一把的降价雨伞出现在主角前(当然,我要这么写,就不美了)我一定要这样描绘,这时远方出现了一个身影,举着一把好看的小雨伞,带着神奇而又可爱的笑容。招办主任一脸茫然,没有啊!你说这怎么查?当然,给这个用脚答卷的孩子降了一等,这孩子倒霉了,其余的孩子怎么查?你得查报考时的档案,查他爸爸在不在,他妈妈在不在,因为那档案是五份月登的,父母怎么怎么的。

他们的水平,他们的认知,他们的高超,我觉得我只能仰视才能看他们,所以我很惭愧。我在想,当然阅读作文不分家的,上点什么呢?我想,还和这些大师们上,你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作文一定要写健康的,一定要写向上的。

她有时也含沙射影的批评我。另外,我还觉得很惭愧。作文、作文,说句实话。

然后,卢迪就问他说,我问你,你热爱你的家乡吗?孩子看了看卢迪的表情,再转身发现他妈妈没在,他就说,你想听真的?卢迪说,对。一旦掌握了理论,你就会势如破竹,不可抵挡。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而已。

我说,姑娘,坚持,没事!当然,也有我的原因,在纵容她,她爱写我也爱看。由此,我,大家在反思语文的教育体系,包括我们的社会环境。但愿我们以后能够彼此相知,你说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啊!对于我个人来说,虽然已过中年,成为了一名中年妇女,但是,我想我和各位老师比,我发现,有的老教师的面孔比我还老。

这个故事是九十年代初发生的。在我们今天还不知道创新怎么办的情况下,在我这个年轻的中年妇女还在困惑的前提下,我想起了《红高粱》中的一句歌词: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千万别回头!深一脚、浅一脚,想尽办法别崴脚。我尽管很累,昨天坐了四次飞机,从北京到宁波,从宁波转到上海,从上海又转到这儿,晚上十一点半才躺到床上。

《南方周末》报道了安徽省高考作文事件。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还想提升,孩子需要辅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一定在感慨万千,议论纷纷。

接下来赶紧进入故事的高潮,那就是主角非得生病,不生病也得出事。我女儿今年在清华附中读初一,她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叫《冷眼看作文》,给小学作文一顿批判,说六年来作文的训练,除了难忘的事就是有教训的事,有意义的事最后变成万能的事。我们的眼光完全一致,冥冥之中,有一种东西,框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视野扯住了我们本来应该放眼世界,纵横古今的目光。

接下来,卢迪就当了一名家教。可见我们国家的晚婚晚育工作做的是多么的充分和彻底。新课标就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的作文以平民的意识走进孩子。 这是我们所有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妈妈问儿子,那长城好不好看?儿子说,好看。因为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他怎么知道,什么叫蜿蜒,什么气势。

因为98年抗洪。第四个跑过来的时候,他伸出右腿就想给第四个一个腿弯儿。首先,看发生在江苏的一次作文大赛,作文题目叫《值得庆幸的一次失误》。

尽管我很累,尽管现在我的眼睛强着睁,但是从我的声音看,从我今天还要站着讲的状态看,我要用我的生命,用我的热情换来大家的理解和掌声。主角的妈妈工作繁重,经常给学生补课,难免有时晚回家。评委们批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作者这样写道:自己参加学校八百米运动会的比赛,他知道共有七位选手参加,取前六名。

接着,我再给大家讲讲我女儿的故事。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是你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奇怪,中国孩子的妈妈都千篇1律。

我们真的不容易,现在啊,我们上级教育部门给我们压力,校长给你压力,主任给你压力,就是不给你魅力,所以你也很痛苦。根据剧情的安排,老师一定不会带两把雨伞,也不会拿三块钱让主角坐人力车回家,更不会给他钱让他打车回家,非得要拿一把伞护送主角回家,这样才能感人,老师的形象才会高大。书归正传。

卢迪心想,这可怎么办?说,孩子,你别怕,你就这样写,你要做个真实的人,不能虚伪。比如,写秋天的稻田,老师就在结尾加一句,充满丰收的喜悦。这时候,老师又告诉我们,记事文章要有起因、经过、发展、高潮,一定要有高潮,还要有经过,经过要突出重点,结尾要扣住中心。

写的真是惨不忍睹,评卷的老师都掉着眼泪评卷,太可怜了!判一个又太可怜了!但可惜的是判着判着发现不对。既能给班级加分,还能给奖品。(这是老师要求写的,要形成强烈的对比)后面接着写妈妈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

一天,卢迪看到了孩子的一篇作文。我们都得反思自己,我们的作文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孩子就带着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走向中学、走向高中,会怎么样?我们今天还要把技巧放在第一位去教学生写作文?我出了四本书,我都是情动辞发,都是自己感受的就拿起笔来表达它。中午,评卷老师正好和安徽省招办主任一起吃饭。

可他感觉妈妈对别人的孩子比对自己还要好,难免心理不平衡,气得内分泌失调,但也无可奈何。起来时,我连脸都没洗,头发也没梳,请各位原谅!虽然脸没洗,头没梳,但是激情依旧在。我们回首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师横空出世,他们的作文功底从哪里来?当然,书是他们的生活,那是间接的。

阅读教学重要,作文教学同样重要。因此,我想对各位老师说,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站着,我们就要活得最美丽。但老师告诉她,你别这么写,跑题!我女儿给我谈了。

很对不起大家,我不知道几点开课,我竟然在大厅的沙发上睡着了,赵老师他们怕打扰我,没让我换地方,还给我盖了一床被子。我不会把技巧放在最前面。你没有怎么能像女人生出孩子呢?我们要讲技巧,但是,我们该怎么把技巧于无形中教给孩子。

于是,主角对自己的妈妈就会生很大的埋怨。他们的引导与教诲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语文教学方式。我们作文教学该怎么研究,该怎么突破,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去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比如说,有两个人同时骑自行车下山,都不知道前面有个大坑。孩子一听明白了,妈妈在旁边。完了,大家都议论,你们这安徽呀,经济太落后了,生活怎么这么可怕呢?35%的孩子不是没爸就是没妈,不是家里着了火,就是发洪灾了。

难怪他后来留学到了加拿大故宫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肚子里装的这些词、那些句没法形容眼前这大自然的造化。这时候,就必须要让读者在这儿为老师捏一把鼻涕捏一把泪。工资不高的前提下,丈夫还要爱,孩子还要爱,今天校长瞪了你一眼,你一惊,怎么着?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但我们还得同新课程一同成长,不成长也得成长,要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说我们很难。 要说的太多太多。在硝烟弥漫、分秒必争的八百米长跑的竞赛场上,有谁跑着跑着蹲下去反复地解鞋带系鞋带,有谁又可能想那么多的想法。我想用这样一句歌词来回答我们的作文究竟怎么走?就在这句歌词里: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

回过头来一点感觉没有,最后还觉得没意义。阅读教学的的确确也算是自己的一项特长,上的还算可以,尤其是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容易爱把别人教哭了,我先哭,他们再哭,大家一起哭。我们走进这几个妈妈的故事,来反思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语文到底怎么了?我们看这样一位妈妈。

我们的创新作文不是游戏作文,创新作文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的话还是生活,还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学作文,快快乐乐的学作文。但是从这件事引发了整个教育界、整个社会深刻的思考,教育都假了,你说还有什么好,所以打假要从教育开始。 我们的专家光在理论的天空打雷,不在实践的土壤上下雨,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没变。一个乡下的孩子失去了乡里的童趣,这是不是城市文化颠覆的一种可悲呢?老师们,我们该怎么办?作文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在错误的作文观念下,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于是,一位上了年纪更年期的大妈却有着一位读着小学的孩子。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我能够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心灵都觉得和杜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可以留下一点点的痕迹,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因此,我们今天的作文该怎么走,我们今天的作文该如何去进行?我想,说一千,道一万,今天的时间太有限,我呀,就简短点说,因为孩子还等着我点评。

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龙,还愣说是蜿蜒的巨龙。第二个人也倒了,但是他一边拍腿一边想,唉,为什么会有个坑呢,我怎么栽了呢?……这些经历写出来就是一篇作文。当他们想说时,真实的思想与心灵的感觉往往被公众的言辞所淹没。

聊得忘了形,俩人用汉语开始说了,他妈妈早就在旁边听见了,便故意咳嗽了两声。虽然叫写话了,我们作文教学还是要求孩子达到几百字,几百字。有的时候还真能达到所谓的三情共振。

于是作者我在比赛的时候奋力冲在最前面,他在事先打好埋伏的地方蹲了下来。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但选来选去总停留在那有数的几篇上。窦桂梅作文教学演讲录

老师们、领导们:

上午好!往这儿一站,有两点的感受。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话》栏目崔永元知道后想办一期节目,结果安徽怕在全国影响太大,多方周旋,才不了了之。想我绊不绊,绊完了又不绊,还用手去打自己的耳光,最后又不绊,终于跑了上去,那是不可能的。在崇高老师的带领下,他为了不让主角淋湿,愣是把雨伞往主角这边靠,自己的半个身子露在风雨中。

一位女老师说,唉呀!你们这,今年还有一个用脚答题的考生啊!没有手那孩子的作文写得真漂亮啊!这孩子真惨哪!招办主任当时脸就白了,没有啊,我们全安徽考生没有一个用脚答卷的呀!这个老师说,唉哟,我的天!这个孩子撒谎了,用手写的,他说自己没有手,战胜脆弱嘛,用脚写,我还给了他最高分。当时,安徽省没那么严重,只是有些地方受了点小灾。我理解老师们都很难,但是新课标下来了,我们就得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用白岩松的一句话就是:痛并快乐着。

于是卢迪就这样继续辅导孩子,完了,走到门口系鞋带的时候,就看见孩子的妈妈用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孩子,你作文千万不能听刚才卢叔叔说的话,听见没有?他留学这么多年了,不了解中国的国情,知道不?儿子说,我明白了。大家都知道98年的高考题目叫做《战胜脆弱》。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写一位工作繁忙的敬业女性,日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拼命工作。

这时候,主角还要发一通感慨,哇,多好的老师啊!为了爱我,为我们付出了这样多,而且今天还坚持上课,我一定要报答老师的爱,长大了为祖国作贡献。我们不少的乡村小学生,很少有人能写出散发泥土芬芳的作文。但是《新作文》要求我上作文课。

君不见,孩子们惟恐他们的爸爸、妈妈、老师登不上作文的大雅之堂,他们正以一只生花妙笔对他们的爸爸、妈妈、老师涂脂抹粉,非得把笔下的人物变成重工作、不重家庭的公众人物。所以,惭愧之余,我就得努力。六年级有道作文题叫《闲不住的××》,作文要求写人,我孩子写的是《闲不住的声音》,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

接下来,我再讲讲咱们老师的故事,咱们老师真的不容易,为什么?你们是武夷山的,别看你们是旅游区,也许工资不一定高到哪儿去?我原来老家在吉林,工资也很低,现在到北京了,还可以。有了这样的理论,你才会有效地指导你的工作实践。啊,那不是我的语文老师吗?于是,一个崇高老师的形象就被我给勾勒出来了。

可别人七月份考的,万一中间他爸爸妈妈死了呢?你也没法说,你说你怎么查?最后,这个事没办法,弄来弄去,只好顺水推舟了。《战胜脆弱》这篇作文在安徽省的考场上35%的考生都是写在高考前夕不是父母双亡,就是家里着了大火,不是家里着了大火,就是发生了洪灾。根据剧情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老师从来只让我们写正面的,不许写反面的。

这时,主角就目送老师离去。我女儿很有主见,写作文总是写自己的感受。一般这样的作文,老师铁定的要求我们开头从妈妈的外貌入手,而妈妈的外貌描写大多聚焦于斑白的花发、眼角的鱼尾纹、布满皱纹的双手,弄不好就模仿《春蚕》里老舍妈妈一手的茧子。

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也应该深情地,一直横亘到底地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作文。说句心里话,叔叔,我就想像你那样出国留学,最后到北京、到上海这些大城市。于是开始反复的解鞋带系鞋带,系鞋带解鞋带。

卢迪就问,孩子,你的作文是不是抄来的?孩子生气了,说,根本就不是,那是我自己写的。我想,我今天往这一站,我应该想点什么,说点什么。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高于生活的眼睛。

但六年来,一写作文她就偏题。案发现场就在学校门口,根据剧情需要,天气描写必须要写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主角没带雨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百鸟归巢各自飞,窗外雨哗哗,主角心慌慌,带着一颗不被同情的没有温暖的破碎的冰冷的心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在这样的要求下,主角先行定好,就是一名小学生,搞不好的话这个小学生的妈妈就是他的班主任。

尤其是现在的作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我们降下来,习作不叫作文,低年段叫写话,高年级叫习作。一群群质朴的乡下孩子,只会用陌生的语言描写那遥远的城市生活。我能够得到这样盛情的邀请,来到武夷山脚下和福建省的这些老师们相识,还没谈上相知。

以上是我们学生的故事。你怎么想,就怎么写,难道你写家乡不好就等于不爱家乡吗?不一定,说明你爱家乡,你有这样的感受,你一定会改变你的家乡。可是一百个学生竟然有三十五个写成这样。

今天我就说下面的一段话。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有一次,她评价这样一次作文,六年来没有谁不写的,叫《我的妈妈》。

因为我们的脑子像酸菜缸都锈上了,怎么洗也洗不净。于是,就聊了起来。北师大一位研究生叫卢迪到山海关旅游,听到这样一段母子的对话。

巴金说得多好啊,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他刚想说,妈妈端着水果进来了,他一伸舌头不说了。最后,我就把我的脚收回了,继续向前跑,就这样,我成全了一次值得庆幸的美好时刻。

我们还是要求孩子的作文重心要突出。今天早上五点半赵老师就把我从床上拎起来让我上课。因为不懂得作文的本质,在选材立意要精要新的劝导下,孩子们不再童言无忌。

新课程降下来了,可是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专家制订了那么多好的理念,但是我们生活中的作文根本没降下来,我自依旧,我们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我们这样写,老师就给我们没影儿。卢迪没法再解释,只好走了,但他心里非常的痛苦。

于是,他们的作文远离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思想、平凡的情感,留下的只有东拼西凑的故事和似曾相识的语言。此类作文老师非得告诉我们有以下步骤,开头必须是我的老师一头短发,精神抖擞、中等身材,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有时候像母夜叉),但是写作文必须要这样写。等到第一个跑过去,第二个跑过去……因为他算准了要绊倒第四个。

妈妈又问,你看那长城像什么?妈妈循循善诱,孩子心不在焉。……

还有这样一篇看图写话,叫《雨中送伞》。我不明白,那孩子们为什么不看看那沉默的远山、沉寂的池塘、广袤的原野,为什么不写写屋前的那棵大樟树、路边的马尾巴花。

下面,我再讲几个学生的故事。要不半命题作文就是记一件××的事,还是那件事。但他灵魂的左腿给了他一个大耳光,说,唉呀,你怎么这样没良心,这么不象话呀!于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我就开始折磨起自己,我这是干什么呢?高尚的我就否定了荒唐的、自私的我。

卢迪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师不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吗。比如观察,作文的观察与生物、化学上的观察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师就该弄清楚。老师们,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扭曲了,这可都是小学生,咱们孩子扭曲到什么程度。

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上两位母亲不是典型的中国语文教师,但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语文老师。原来我写的是省略号。我们心灵语言和灵魂的委缩,都表现在以下几点:我们国家使用统一的教材,虽然现在是一纲多本,但大多数教材还是统一的,几亿的孩子学的大体一样的文章。

我想,岁月使我容颜变老,你们的热情让我青春依旧!

那么亲爱的老师们,第二点感受,所以我荣幸、我高兴,我就要释放激情。我先讲几个妈妈的故事。第一点,我觉得我特别地荣幸,能得到《新作文》杂志社赵主编等领导的盛情邀请,让我这一个刚刚出炉的小虾米来到这儿和贾志敏老师、支玉恒老师这些大师们同台献艺,简直是受宠若惊。

但是,存在就是真理。这样才能把老师的爱和为祖国作贡献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些我不想多多赘述,因为新课标大家都很熟了。

面对同学们渴望求知的眼神,面对老师们那欣赏而理解的表情,面对老师们用发展的眼光看一位中年妇女的状态。不过人三十六,心却只有十六。于是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头也湿了,裤子也湿了,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于是,我还得要这样描绘一笔,风依然地吹着,雨哗哗地下着,我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转身一看,呀,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多感人的一幕雨中情啊!到了主角家中,崇高老师顾不了一切,不喝一口水,也不进屋,肯定站在门口,用手擦擦脸上的雨水转身消失在风雨中,而且还非常酷的帅呆了的一甩头。

总之,俗、俗、俗,苍白、苍白加苍白。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捕捉语文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全国认同一种精神言语方式,用这统一的语言方式去统一我们不同的大脑,老师们,这是我们的妈妈的故事。

再有,我们的饿写作技巧研究可以说是成绩卓著,上新华书店看看,什么快速什么法……但是,快速什么法你得肚子里有啊!有的前提下才能谈快速什么法。今天谈创新、谈新作文,其实没有新,只是让我们返朴归真。我知道,我举的这些例子偏激了些。

于是孩子说,我根本就不爱我的家乡,这里污染特别严重,经济非常落后,这里的人我都不喜欢。卢迪说,这样咱俩就用英语说吧。孩子想了半天,说,妈,你说啥呀?看不出来?妈妈说,儿子,你真笨啦!你看这长城多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多么雄伟,多有气势!卢迪听了心里直起鸡皮疙瘩。

专家们看了这篇文章,哭笑不得。首先,我们得弄清新的教学理念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用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都深深的懂得,理论和实践就是老鹰和小鸡的关系。一路上,师生二人相依为命,风雨同舟。

那个叫什么梅的,她教的没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于作文教学,我只是刚刚开始,我自己也没谱。读书也是学习作文的一个法宝,但是,生活更是学习作文的法宝。

我们的语文老师把省略号给我加了一句,我的眼睛渐渐地湿润了。因此,我们今天的作文该怎么走,我们今天的作文该如何去进行?我想,说一千,道一万,今天的时间太有限,我呀,就简短点说,因为孩子还等着我点评。比如观察,作文的观察与生物、化学上的观察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师就该弄清楚。

作文一定要写健康的,一定要写向上的。于是,一位上了年纪更年期的大妈却有着一位读着小学的孩子。

推荐第10篇:听窦桂梅老师

听窦桂梅老师《魅力》一课心得体会

2013年4月20日,我有幸到郑州航院礼堂参加了“2013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效课堂大型教学观摩活动”,这是由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讲的一堂鄂教版六年级的小说《魅力》示范课,这次听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回顾窦老师的优秀课堂,看到了她精心的备课,她把这节课以“预学、共学、延学”三部分展开,从小说的要素抓起,分析小说的情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问,说出自己的困惑,大处着笔,细处着眼,紧扣文本,连接资料,追寻答案。课堂的精彩之处颇多,例如对内容的朗读部分,语调的指导,幽默风趣,词义的揣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怯生生”这个词。

通过文中卡佳因为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让卡佳对汤姆叔叔这个人物的理解深刻,从此引导教育孩子,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大,我们要从小学,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在课的结束给孩子推荐书籍,选择性阅读,如:《新月集》《美丽人生》《小王子》《飞鸟集》。

第二节课是窦老师的说课,长大的儿童。通过上节课《魅力》一课戏中卡佳因为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了解汤姆叔叔在之后戏中的遭遇,不想让黑人变为奴隶,急切想要把汤姆叔叔买回家,但是,小说中的爸爸,以及戏中大人们由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觉得卡佳太幼稚,太天真,想方设法让孩子了解这不是真是的世界,这只是剧院的戏剧而已,爸爸甚至带孩子的化妆间看汤姆叔叔的扮演者,让孩子心中活生生的花瓶摔的粉碎,让孩子失去了童真,以至于小卡佳最后想要卖掉汤姆叔叔。

从这个故事窦老师启发大家:当今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去爱,如何来关照孩子的心灵。

首先,让儿童站在正中央,不要走在儿童的前面,当个领导者,不要走在儿童的后边,我们要走在孩子的身边。

其次,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有多高,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我们要想改变别人要先学会改变自己,命运改变人生,读书改变命运,做一个读书人,让阅读改变气质。

最后,让每位老师成为“长大的儿童”。

下午是窦老师的讲座“改造我们的课堂”,讲述的是清华附小的1+×课程,其中包括她的教学主张:回到母语。课程建设:回到儿童。主张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晨读的习惯,以及朗读的情感,积淀孩子的文学素养。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欣赏别人的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多看书,多做笔记,不断的提高自己文化底蕴,争取成为学生,学校,家长满意的老师。

第11篇:窦桂梅老师名言

窦桂梅老师名言(转载)

、一个教师要发展,得有点激情,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素质,还是一种境界!一个教师要发展,得有所追求,没有追求,没有火如何照亮你的心灵。最重要的是心态,找到自己的座位,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谁来救你,唯有你自己!要真正发展,得学会思考,学会思变,学会反思,浓缩之就是思想。在我自己的领地里,开出我自己的果子,这就是思想!

2、相信命运,何为命,人字在上,小口在下,命就是天定的,你没权选择你的父母,你必须爱他们;你没法选择环境,你也必须爱之,不服命也不成,你得心平气和的,你得认命;何为运,走字底上一片云,那是朝霞,那是晚霞,那是流动的风采,那是飘动的彩旗,它时而还会是冰雹,是变化的,也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它全靠你的心!命在前,运在后,要想改变后天的运,你得延伸,你得拓展,你得努力,你得承受,你还得力所能及地改造它。(多么的好!又富有哲理)

3、要想把学力转为生产力,光议论是不行的,要关于琢磨,敢于实践。

4、摆正位置很重要,一旦摆错位置,有可能成为垃圾,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梦。

5、不要嘲笑自己的文字,你就是你自己。要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6、文字,记录人生的跑道,记录自己的脚印,我的文字不是最好的,但我也写写我自己,不在于文才如何,在于自己好好的用心在积累。那些文字,是你人生永远纪念的丰碑。

7、一个女人,留在丈夫心里是青春美丽的时候;留在孩子心里是母亲鬓白双眼的期待;留给下一代,是一个个方块字,那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

8、善写的语文老师一定是讲课讲得好的老师!语文老师不写,不知其可怜;语文老师不读,不知其可怜。

9、你不要埋怨,你做的都是为别人,终有一天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10、改良了今天,你就比昨天更出色,你就达到了跨越。改变自我,改变家人,改变学生,改变社会,改变一切,同样也改变了命运,这也是积善成德。

11、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追求内化为执着。这样你的种子才会散发无限的潜能,才能生根发芽,才会开出属于你自己的果子。

12、什么是教育?陪伴孩子走过童年的过程。一个语文教师就是一个牧羊人,你得找草源丰富的地方引领孩子们去,你既要有钻进去的力量,也得有飞出来的底气。教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教孩子读书积累的过程。

13、男人没有温度,是立不起来的破麻袋;女人没有温度,是没有光泽的破花瓶。

14、麻木的人不会思考。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第12篇:窦桂梅老师谈

窦桂梅老师谈:说课 Post By:2008-12-30 8:25:00 何谓说课

这次海淀区进行的“说课练兵”,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尤其是课程改革到今天,在回味我们自身专业的时候,不能不思考,我们自身的“武功” 到了何种境地。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海淀区这次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其意义是深远的。其意义已经超越大赛本身,在大练基本功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是一种回味,一种反思,更是一种提升。

一、什么是说课

何谓说课?遍阅不同的人给出的不同定义,发现虽然表述的形式不同,但所含蕴的意思却没有太大差别,就我个人看,“说课”,可以简单表述为“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向同行或者专家学者表述的过程。”是一种不同于备课和上课的,展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特殊的形式。 “说课”、“上课”,哪一个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这个问题也不时困扰我们对“说课”的认识。也许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站位的角度,所要研究的意义不同。说课在展现形式上不同于上课,上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说课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它的听众群体是教师、专家及学者。其目的是给大家清晰明白地展现教学活动的设想,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因为面对对象的不同,说课稿的撰写不同于教案。教案主要呈现的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说课稿不是教案的细化,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复述,也不是对某章某节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说课稿的撰写流程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教学程序设计的背景分析、板书设计等内容。尤其重要的是,对重点环节不仅要写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即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

说课稿也不同于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真实地再现教学过程。说课则通常是站在预设的角度,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推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师生活动。

一句话:说课就是说“教什么” “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

二、为什么要说课

1、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习惯上我们将教师专业素养划分为两个部分:学科知识与教学理论,将两者合起来则是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具体体现。说课时,教师不但要说清“教”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也就包含在说清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说清这样教合理性、可行性、高效性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也就是把你做的写出来,把你写的说出来,把你说的展示出来。对方呢把你展示的评价出来,把对你的评价再反馈给你。

这必然要求老师具备课程意识,把握新课改精神和标准,以及拥有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这样势必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教育理论,深入探究课程标准教材或课程目标,达到由理性认识向创造性认识升华的境界,从而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由经验型教师逐步变为理论型教师、科研型、创造性教师。这也体现出教师的教研过程更多的是在行动研究的层面上,如何通过说课教师能认真地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就能形成一篇颇有学术意义的个案分析,这样的个案推广开则有利于一个学校或一个区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我所在的西苑学区教师的说课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们的这种转变。如: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教师已经有意识从分析学生前测情况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有机相结合。但是,也看到老师们的研究有时还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教师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2、有利于对课堂的聚焦探究。以往的教研活动中,上课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他的构思和想法,由于千差万别的课堂走向,未必被听课的老师理解和接受。这种课堂操作者和课堂评论者之间的断层,直接导致了教研实效的低下。而通过说课,可以从授课教师与同行专家两个角度审视我们的教学: 第一,授课教师通过语言的媒介作用,明确自己的教学意图,阐释自己教材处理的方法和目的,将备课的全部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让听者听明白,懂其理。在这里,授课老师的隐性思维变成了显性思维,必将有助于老师对课堂的整体理解和全面评价。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实效更显著。 第二,同行专家通过倾听教师的阐述,了解教师对待课程深入的思考,以及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支撑点。从而从“根部”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诊断。

3、有利于课堂多向度的观察。不论什么样的课堂,一旦完成,它就是死了的课堂,就算完美到极点,那也只是一种毫无悬念的完美。这就是课堂的局限性,所以有人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

但说课就不一样了,针对不可完全预知的学情,老师可能有好几个设想和猜想,老师斡旋于其中,像一个将军,排兵布阵,这就使得课堂的走向,有了可能,有了丰富,有了选择,有了悬念,有了生气。这就是个体说课中的多向度。

另外,说课活动,每人一般安排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不需学生的配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再加上常常和评课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说”,发挥了说课教师的作用。通过“评”,又使教师集体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说课者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架,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同,获得指正,收获信心。评课者也要努力寻求说课教师的特色与成功经验的理论依据,从说课中得到启迪和借鉴。说评双方围绕着共同的课题形成碰撞,撞出火花,达成共识,取长补短、优劣互补。说课者得到反馈,进而改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评课者从中得到比较、鉴别和借鉴,得到案例示范和理论滋养两方面的收益。从而营造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说课将教师的个体行为变成了群体行为,获得了多向度的认识。多角度的参与也有利于学校教研氛围的形成,通过说课,使教师有了共同的话题,话题的相同营造出整体氛围的改变。有经验的教学管理者一定会抓住这样的契机促学校整体教研的发展,所以完成一件工作与追求一种成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是不相上下,但是所取得的成绩却截然不同,同时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心人还能获取一份幸福与满足。

三、如何说课 本次海淀区的说课比赛,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作为参赛选手,首要的是认真学习这个标准,并且按照标准的指示规范自己的说课。但正如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样。以评价标准为纲,只能够保证完成说课任务。但僵化于教条之内,不仅让自己的说课生命,也毫无特色,更有悖于教学研讨的目标。那么怎样的说课有效、精彩,为听说课人带来更大收获呢?

(一)教材分析要准

无论上课还是说课,其前提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就是读懂教材。我们大家都知道,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是理解教材的基本手段,“读”是“懂”的前提。

那么怎么才是读懂?就是对教材把握的准度、高度和深度。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准确的解读不能浅化也不能偏颇,要有自己的见解。在高度把握的基础上,再结合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篇章结构特点等等进行适度解说。所以,说课的正式环节一般应该从对教材的介绍入手。 教材中的课文原来是一篇篇散落在不同领域的,没有联系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想到他们写的文章会成为课文,只是编教材的人选编了他们的文章而已。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可称之为“原生价值”。但是,这些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成为课文,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它们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原生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件分析叫喜爱掌握“教学价值”——懂得作者是如何描写拉萨的天空的,才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事。

(二)学情定位要准

学情分析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奥苏伯尔说,一个概念要获得心理意义,必须于头脑中已存在的概念建立起实质的必然联系。如:三角形的面积是与矩形面积相联系的。缺少矩形面积公式这一固着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很难获得心理意义,只能机械识记。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的概念。具体包括学习者头脑中是否存在与新知识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上位、下位,还是同类?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层次是否合理。(试想把蝙蝠与麻雀视为同一类的学生能否很容易的理解蝙蝠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新知识的输入进行定位,当新输入知识或信息保持在可理解或接近的程度时,原有知识水平与输入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刺激学生的语言发展。

2、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一要明确技能之间的层次;二要明确技能掌握的程度。“略微提前”理论: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即有一致又有不一致,才能促进心理的发展。

3、对学习者态度起点的分析。指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认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认识上的盲点等。 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原始概念是隐蔽的,要想办法让 它们“暴露”出来。只有有了明确的问题和目的,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会比较强。

(三)目标阐释要清

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清楚,表述要准确,确定重点和难点时要注意前后联系、瞻前顾后,在教学过程中有具体的体现,重点是怎样解决的,难点是怎样突破的。 在整体介绍教材的时候,除“教材简介”“学情分析”一般处于第

一、二位置以外,其余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位置或增减,表述时可以用“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这样的理性语言严格区分清楚,也可以用适当的过渡语把这所有要说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但这仅仅是初步的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重点”一定是教材的具体内容里的,“教学难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学生学习着眼点。

我们对于教材的解读,除了依据教材教参,还可以与时俱进,适当结合文本学、语言美学等文艺理论著作中的解读方法。不仅关注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关注诸如体裁、结构、叙述视角、作者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等相关要素。因为学科的不同,要说明的侧重点也会有不同,偏理科的课程应更强调本教学内容在单元教材中的位置,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等等。

下面选取两个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案例一: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说教材”环节:

《梅花魂》位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第6课。本组教材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情以及抒发情感的不同方式。《诗词三首》为游子思乡之绝唱,《梅花魂》由思乡情升华到了爱国心,从情感与表达方式上传承前篇,也为两篇阅读课文做了铺设。 本文是归国华侨陈慧瑛的回忆录,写了远在异国的外祖父通过梅花寄托款款思乡情,浓浓爱国意。第一和第三件事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其他三件事属于间接表达。课文高度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给学生以有益的熏陶。

这位老师关注了本课的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上的变化等等,这都不错。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围绕题目进行解读。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高风亮节独特的意象。围绕这样的意象,作者所写的三件事彼此之间是怎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题目中的“魂”字服务的,这些如果能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再好好加以推敲,相信不仅教材定位能够说得更准,而且说课中的教学设计也能站在更高的视角上进行。

除了对教材的进行准确定位之外,基于这个定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并不是作样子,在表述的时候同样应当陈述清楚。另外目标切忌过多,目标多了等于没有目标。一堂课不可能承载那么多的学习目标,要依据课型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而定。 当过老师的我们都知道:说话听音,锣鼓听经。讲课要思路清晰,说课同样需要将那些妙不可言的设计言出来。

像《梅花魂》的教学目标,都是情感目标: 1.体悟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第一条,“领会这种感情是 怎样表达出来的。”想必说课教师一定是明白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但作为听众呢,听了你的目标,我们依旧不知其所以然。表达方式是托物喻志、还是以物自况,是正面表现、还是侧面烘托,是借景抒情、还是直抒胸臆?包括第三条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需要体现六年级的“有感情”是什么梯度,这里的“感情”究竟是什么。关注点应是“如何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训练哪种方法技巧?”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几分钟的说教材,实际上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解读教材的能力,会听课的老师一下子就能从中分辨出高下。

案例二:教科版六年级科学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关注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分析”。通过下定义的方法阐述了什么是形状?什么是结构?并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访谈的方法,了解到学生已有的技能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掌握并利用对比分析数据的方法验证假设。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句中的“知道、掌握、激发”不就是对“三维目标”的很好落实吗。

因为科学课教材的编写结构以单元形式为主,所以知识整体的联系是块状的螺旋上升,这也是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分析中,教师自然要考虑支撑学生完成本单元乃至本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与技能基础。知识基础各学科都会涉及,而学生技能基础则是科学课教师要格外关注的。学生科学技能主要分为外显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外显技能体现在操作层面上,如酒精灯的使用,排水取气法等。心智技能体现在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因此,在教材分析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反馈的信息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

(四)教学流程要简

这里的“简”是说要教学流程紧紧围绕目标与重点,进行简约的环节设计。教学流程展现的是教学过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优劣以及教学理念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说课稿的优劣百分之八十由这一环节决定。因此,说教学流程是说课的重点环节。那么如何说好教学成流程呢?我想,好的教学流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清晰具体。要想让听者通过你的说了解你的教学实际,教学流程的设计一定要清晰完整。具体而言,要从新课的引入开始说起,然后按照教学设计逐步展开,以及课堂小结、课后的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都是必须要说的内容,而且还要说出各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但是,切忌把说课稿设计得天花乱坠,让人听得眼花缭乱,像一幅“课堂畅想图”。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经得住推敲。虽然说课不像上课一样立即付诸于实践来检验,但是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实际情况。根据学段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来设计,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比如《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拓展知识的层次安排教学活动。问题从学生中来,但最终又落实到学生中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性强。

2、详略得当。说课毕竟不同于上课,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操作到位,再者,说课有时间的限制,一般是15分钟,这就要求说教学流程的时候,既不能太概括,三言五语说完了,让听者不知道教学的思路,也不能太具体,因为它不等同于课堂实录,像上课一般师生问答展示。所以,说课中的教学环节一般应采用概括与具体相结合,对于非重点或次重点的内容,可用概括的介绍一带而过,而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则要详细阐述,说清楚其中含蕴的小的教学环节,以及每个环节中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预测达到的学习效果等。此外因为是说课,所以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还只停留在预设的层面上,对教学时间的掌控也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因此,在教学设计应留出机动时间(3-5分钟),并设计机动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设计合理使用,切忌不能将40分钟满满地平均分配到各个环节中去。

尤其是,教学是重点,以及难点,甚至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教师要展示几种教学预设,并分别针对不同的预设写出自己不同的指导对策。

还以《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为例,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与之对应的教学环节“问题在探究中解决”计划安排26分钟的学习时间。而且在说课中用绝大多数篇幅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落实这个重点的。老师安排了

(一)实验感知

(二)合作探究两大教学环节,并且将实验及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教师预设的处理办法,明晰地表达出来。

(1)展示学生比较基础,有疑问或不成熟的想法。 学生发现:2根太短、1根长不能围成。

让有发现的学生汇报为什么不能围成。 (2)展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

预设一:不能围成

提问:是不是其它情况都可以围成三角形了?

学生汇报:两根小棒之和等于第三根,也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展示数据和小棒图。

预设二:能围成

有的学生因为实验误差争论能围成,让这样的学生进行拼摆。

学生在辩论中辨析了实验错误的原因。

感悟到: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

(3)展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

提问:说说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了:两根小棒之和大于第三根,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拿着实验数据边拼摆,边汇报自己是怎么发现的。

感受到:只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你看,让听课人一目了然。而除了重点之外的内容则一语带过。总之,说课过程中能否做到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不但反映了说课技巧的成熟程度,也说明了听课者理解教材的准确性和实际处理教材的技能,只有抓住重点、突出重点,课才会说得精彩。

3、理念点睛。说课是一种特殊的教研活动,除偶尔用于评比外,更多的时候是教师之间互相研讨、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无论目的是什么,说课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教材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所以,说课稿有别于教案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强调说“理”,即不但要说“教什么”和“怎样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说课者在讲述教学流程的过程中,要针对重难点环节谈明白自己理论支撑。以便听者从中看到说者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以及对教学的认识高度,从而产生共鸣。

如,在英语学科《Water》一课的设计中,教师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在语篇“Water”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语言建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又肯定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求学生:(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教师要求自己:(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于是在《Water》一课中: Pre-reading (读前):教师出示地球仪,链接了以往学生对于水的知识。初步建构归于水的词语体系。

While-reading(读中):结合水在每个地方、水很有用、水被污染三个中心句,通过看图、列表、讨论、对比、连线,让学生在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的同时建构了关于水的句型体系。

Post-reading (读后):最后请学生在小组中就“现在所知道的水”做自由发言,写“节水倡议书”建构关于水的运用体系。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之下这一课的设计既让人感到有据可依,同时是一个听课者学习提高的过程。但不管用哪种理论,都要说的具体、令人信服。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学流程中各环节的教学设计依然是说课重点,不可堆砌过多的空洞理论支撑,阐述要简明扼要。

(五)教学设计要新

这里的“新”不是花样的翻新,而是指教师自己对教学独特的理解,以及相关的独特的创意。一天的课听下来,往往是十几节,很累。每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但当静下来细细想想每堂课的时候,更多的是记不住讲了什么——模糊一片。然而,也有这样的情况,当沉淀后,有的课的某处创意和设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创新的地方,不同于千篇1律流程的独特之处。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说课艺术,它也贵在创造、贵在灵活、贵在特色,这也正是同样一个内容,不同的说课者会有不同的说课效果的根本原因。如果刻板地按图索骥,墨守成规,死搬硬套说课的条条框框,说课也就成了千人一面、千篇1律的标本,没有一丝活力和魅力可言了。所以,说课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不违反说课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创造的空间,说出自己的特色。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若干说课的环节或对某些环节作些拓展,以及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精彩的导语和艺术地运用好多种教学媒体等等。

像科学课“空气占据空间”,教师大胆改进教材中的实验,采用学生可行的,实验操作,一点一点地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好奇与逻辑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好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

四、说课的形象 常言说:三分戏,七分演。说课也是如此。在精致的教学设计之外,教师该如何说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呢?这里的形象不是比哪位选手漂亮,而是我想,可从以下方面关注:

(一)口才: 一切成功的先行官

用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语言就是生产力。若问二十一世纪最值钱的是什么?答:人才!!怎样才算是人才?答:口才!!所以口才=人才。话剧演员力在用语言表达情感,像广告里说的:“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教师呢,最重要的同样是语言。老辈人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不无道理。

语言表达能力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说课的成败。好的说课者语言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快慢错落,要根据说课的内容把握好语言的节奏。让人听得舒服、听得清楚。尤其要注意的是,说课语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白,这类语言是说课中用到最多的,比如:教材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概括介绍的教学环节、说课中阐述的教学理念等等,都要用独白式的语言;另一种是教学语言,这类语言主要用在模拟情景的时候,说课者以课堂上教师的身份说出来,仿佛面对的是学生。这时,不但要打动听者,而且还要让听者推测到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所以,设计既要精彩,还要精彩地表达。 所以说课时既不能面无表情、平淡呆板,又不能拿腔捏调,像面对几岁的孩子,要亲切而不失庄重,文雅而不失幽默。也就是说,说课者的身份可在合适的地方做适当的调整,有的时候是一个陈述者,理性的向大家讲述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有的时候又是课堂上的教师,仿佛面对学生一样模拟呈现教学过程,这样就能够引导听者清晰完整的感悟教学环节。 关于语音这里有几个友情提示:

1、声音要自然;

2、语速要适度;

3、语言要变化;

4、感觉要兴奋;

5、手势要大气。

(二)自信:开启成功的大门

因为说课是说给同行听的,说给领导听的,说的过程不是先知在布道,也不是专家在培训,更不是学生在求教,是介绍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想,唤起听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探索更合理的教学设计。所以,说课者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既不能妄自尊大,当然更不能妄自菲薄。应该是自信的一个交流者,一个探讨者,一个平等的对话者。

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个好的说课者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自信——自信我们的设计最优,自信我们的表现最佳。我们面对的不是评判官,而是需要从我们说课中汲取营养的人;我们从听者的眼神中读到的不是挑剔,而是欣赏和鼓励。这样,就会少一份胆怯,多一份从容;少一点忐忑,多一点信心。整洁的仪表、轻松自然的谈吐、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都会给听者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努力做到轻松又不眉飞色舞,庄重而又不严肃拘谨。尤其是在答辩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谦虚但不自卑,义正词婉,理直气和。 这就是说,自信不是自大更不是自傲,它源于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求我们对教材、对教学设计了然于胸,需要我们扎实地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素养作支撑。

(三)细节:成败在此一举

时间一定控制好。时间就是效率,就是教师掌握教学时间的体现。说课前应该根据规定的时间,对各部分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大致做一个估算,心中有数。整个说课过程中力求做到节奏和谐统一,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说完该说的全部内容,切莫时间已到,还冗长陈述。

合理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今天信息时代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功利点看,也能帮你克服评委们的审美疲劳。课件虽不宜过于繁复,让画面代替思考。但也不宜一张白纸、两袖清风。很可能许多精彩的瞬间就此灰飞烟灭了。

板书是一面镜子。因此教师一定要书写规范,并讲究书写卫生。一旦写错,不能随意用手擦去,而要用板擦。尤其是字的笔顺一定要正确。这次明显感觉年轻教师书写方面要下功夫,字迹工整,美观,有体为好。还要注意写字用时的把握,不能因为现场的板书耗费大量的时间,让听者处于长时间的等待中。 关于说课,以上浅言陋语所谈的仅仅是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一切的成功都是有源头的。那就是一个教师平时的积淀:一是文化课程,二是教学智慧。如果说经验可以随着年龄、教龄的增长递增,它是相对平等的。那么底蕴的问题对于我小学教师,特别是像我一样仅仅接受过中等师范教育的教师而言,那可就是迫在眉睫的了。因此,如何在说课中恰到好处地展现你的学科素养,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科的素养高低决定你说的这堂课的底蕴,这里体现了你自己的独特思考,独特创意。再有,一堂课,或者两堂课,教学目标不完全等于儿童的学习目标,如何适度恰当,都体现了你教学经验的水平。

也许你会说,我们没有学习那么多,或者说小学老师不用学那么多。但,必须自省的是,谁让我们是小学教师?我们动不动就对学生说,要做一个好学生,要成为一个永远的学习者。那么反思我们自己做得又怎么样呢?所以,不论年龄大小、教龄长短,我亲爱的教师,如果你是一条水草丰美、落英缤纷的河流,那么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甚至不着边际的话语,你绝对无须背教育家的“咳嗽”、吃老教师的“剩饭”,可能仅凭着自己的那些“储备”,就足以成为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点拨者、知识能力的领路人。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比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素养。 这里,作为过来人,我要提醒年轻人——做一棵树,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植入读书与反思的泥土中,总有一日能枝繁叶茂。不要做一根藤,因为每一个我们所依附的力量,总有一日会离我们而去。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有机会展现真我的风采。

第13篇:窦桂梅老师教育教学心语

窦桂梅老师教育教学心语

1、当你把教学当作一种“信仰”时,就会发现你的每一段人生经历都在为教学做准备。

2、即便没人听课,也要让自己仿佛是站在公开课的讲台上,让自己教室的门永远向别人敞开。

3、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一样多。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理想的学习和真正的教育。

4、感性不等于浮浅,理性不等于深刻。就我而言,性情中人,容易感动,但我克制冲动,把这种性情化作一种情愫,成为一种“情怀”,化作一种为师的性格。于是,课堂上,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课堂性格,并将保持这份性格的独特而存在。

5、我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只有有了独到的见解,才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只有从内心深处拥有强大的“自我”的教师,才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才能准确地领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才能以从事的专业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价值感,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为积极有益甚至是浸润一生的影响。

6、书,是最高档的美容品,最有效的营养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读书修缮了我们的灵魂,使心灵面貌日益变得健康阳光。的确,人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

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那些历经时间沉淀依然流光溢彩的文字,在我们的心灵中留下缤纷的映像,让我们内心的气象漫卷云舒。

7、生活给每一个人留有出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出口。只有你愿意付出,生活就不会忽略你的存在,会让你成为对别人有价值的不能替代的人。

8、每一个幸福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9、我相信,唯有带痛的成长才是真实的成长。佐藤学说:“关起教室门来上课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公共教育的教师。”

10、教师上课的激情来自哪里?就是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因为热爱,就有了情感;有了情感,就会拥有蓬勃的生命状态,进而形成你工作的惯性,就像火车上了轨道,不可能停下来一样。状态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

11、教师的专业,我认为包括三方面:一是专业技术;二是专业智慧或者说专业思想;三是专业境界。

(责任编辑橡木)

第14篇:听窦桂梅老师的

听窦桂梅老师的《皇帝的新装》有感3月25日,在十里塬小学联片教研,我有幸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窦桂梅老师通过带领学生,通过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板块展示教学。一个半小时的课堂,学生们意犹未尽,观看的老师更是收获良多。对窦桂梅老师的课具体有如下体会:

一、问题少,讨论多

窦老师能够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预学,针对学生不懂的东西交给方法,放手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求答案,自己去解惑。因此,在她的课堂,没有老师的串讲串问,没有学生的一枝独秀,而是全员参与,百花盛开,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课堂上学生正当主角。

二、讲说少,汇报多

在窦老师的课堂上看到的多数是学生的精彩,老师只在关键处做引导,真正感到这是学生的课堂,真切体会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学生争先恐后的汇报过程就是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与同伴的真挚交流,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三、课堂延伸,令人深思

窦老师告诉学生:“经典不厌百回读”。一堂课的学习带给学生一生的思考,窦老师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还要询问学生有没有疑惑,这里并没有定格的一一作答,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在读书中,在生活中去品味,去解惑。

我深深的被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所震撼: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语文教学,不再是机械的阅读教学,也不是字词句篇的枯燥学习,而是从主题出发,带着问题阅读,整合课程,独立思索,最后进行深度的发散思考与学习。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和充满奇思妙想的学生,语文老师的教学决不能僵化成某一种固定的模式,更加不能仅仅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机械化操作,而是应该用创造力去重构课堂教学,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第15篇:窦桂梅老师讲座纪要

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窦桂梅老师讲座纪实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聪慧,一个是高尚。也许一个人,他的撇是聪慧,他的捺就是高尚,一撇一捺,一灵一肉,就支撑起人字立体的人生。如果一个人字立在那里,没有行走就不能构成人类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育的意义。因此教育的意义最终就是使人走向聪慧和高尚。我们教师的专业就是激情和思想的成长路径。我们的使命就是为聪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我们自己也要聪慧地教书,高尚地育人。奠基的工作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带着这样三个关键词,我想借张家龙老师这节课为载体和大家说一说清华附小的办学理念。我想问问大家听了这节课,你感觉这到底是一节什么课?大家一定觉得很难回答,到底是语文课,还是音乐课?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一会再回答。

先听我讲一个故事:我做校长三年多了,这么多年大家听我的课实在是太多了。作了校长以后,我才关注了更多的学科,以前我是侧重研究语文,语文学科特别强调学科的本位,的确语文是一个蛮大的学科,它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母亲,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可能是做校长工作的原因,我就要听常态课,就要蹲点,我就改变了一个方式。以前校长听课都是面上听,我就采取了纵向的方式听课,共听过两次。一次是在一年级,一次是在三年级,我还写过文章。

就拿一年级学生为例,早上起来,我们学校七点四十分以前学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晨练,一个是阅读。孩子们自由选择是去操场,还是去图书馆。七点四十孩子们正式回教室,这时我已经坐在一年级的某个班级教室里。当时班主任进来看到我有点紧张,我示意他说没事的。我说:“我不是来听你的教学内容,我是来找感觉的。我就坐在你的位置上,你就讲你的课。“我面对学生,看着所有的孩子以及与老师的互动中寻找感觉。整个一节课下来,班主任和学生一起配合还是很默契的,学生很听话。忙活完一节课,班主任长舒一口气以为我会离开。可是我恰恰没有走,我用课间十分钟与孩子们交流,和他们聊天,互相提问题,并且告诉老师下节课我还要听。班主任立刻跑到隔壁去告诉数学老师做好准备,一番准备之后,数学老师在课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和学生互动了四十分钟。两个四十分钟后我发现,孩子们两节课后要吃加餐,做眼操,还有30分钟的体育课间。然后是音乐课,之后还有一节体育。下午还有一节英语,然后还是一节语文。这个班一直到中午吃饭,下午放学我一直跟出去。放学之后我发现有几个现象。一个是所有的课堂常规,每个老师说的都是他自己的指令。语文老师说把语文书放在左边,文具盒在中间。数学老师说把数学书放右上角,文具盒放在书上面。音乐老师说上课要把手放在身体两侧,坐在椅子的前半截。英语老师又有他自己的要求,感觉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本位。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有意思的是作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语文老师说你在说话时能用上一些好的词语来形容就更好了,数学老师说要把话说得简单。整整一天下来,我就留下来一个字的感受,那就是---累。我作为一个大人,这一天都把我累成这样,更何况六岁的孩子。各位上课的老师都像演员一样,使出浑身解数,走场。老师们的专业素养都非常高,准备特别充分,有很多教具,花样繁多。我们这些孩子就要不停地陪这些老师”玩”。我们孩子的浮躁是不是就是从这些忙碌的应对中养成的呢?这是我想的第一个问题。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孩子们的学习是不是就是这些单项学科的碎片给孩子们装下去的呢?第三个问题:我做校长,总是觉得老师不够用,我就跟大学要,人家还不给。国家有11门课,海淀还要3门。共14门课,我缺一门课的老师,难道我就要再招一个老师吗?我小时在农村长大,我的老师就没有那么多,数学了、语文都是一个老师教,她还教音乐。那个老师还是现学现买的,现在我不是也走到今天了吗?我们现在的孩子就像小鸡,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小鸡一样,第一节课我要上”饲料”,我把饲料放传送带上,小鸡们准备,饲料一到,就开始哒哒哒哒吃起来,管你吃不吃饱,管你儿童之间的差异不差异,反正我喂给你了。下节课我就要放水了,小鸡们吃完饲料,该喝水了。你来不及喝也得赶快喝,咕嘟咕嘟地喝下去,一会水就走了。

这样一琢磨,我觉得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尤其是最低端的儿童是不是应该这样学习呢?在那一刻我就想到我的成长。我是个中师毕业生,那个时代琴棋书画都要会,我既会弹琴又会唱歌,还能写一手好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没的说。我教过两年数学,教过音乐两年,在教务处当过一年的干事。后来我觉得很喜欢语文,向学校提出申请教语文。学校才让我教了语文,而以后都在强调专业发展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教音乐了,更没有机会教数学了。我就专攻语文,成为一名语文特级教师。但是成就我成为特级教师的还有背后那些课堂的艺术的、审美的、逻辑的东西带给我的提高。

作为校长我就要琢磨这个问题:所谓培养人就一定是个完整的人,一个有综合素养的人,而不是只会学语文数学的人。未来的人解决问题一定是用自己的综合素养来进行的。为什么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学课堂很强调一个老师可以多维度的,以陪伴式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呢?思考之后,清华附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基础教育应该有的标准,加上清华大学的历史文化三者结合构成了我们的办学理念,以整合的思维带动我们学校一切的工作。于是在学科设置上加大整合的力度,把国家要求开设的课程进行打包、整合,把剩下的时间和空间来做我能够选择的内容,那就是个性化课程,学校层面的、儿童层面的,我把它叫做X课程。这个X不是简单的加法,它是一种可能,它是一种变量。那么“1+X”就成了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的结构表述方式。这三年附小的课程整合就享誉全国,我所上的课不再是以一个语文老师的感觉出来,而是以一个背后的理念支撑所呈现出来的。比如最近上课《皇帝的新装》,大家一看这又是一堂语文课,没错,又不仅仅是语文课。他会在这课里读到了人性的、思辨的、哲学上的主题,回到事情本身。于是我研究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就构成了我课程整合的核心内核。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家再来看看张家龙老师的课。你不能轻易用语文课来界定他,他实际上是超越了学科语文的、音乐的、审美的、艺术的熏陶课。这节课第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整合。假如《咏鹅》这首诗是“面”的话,那么再放上音乐这个“水”。水和面放一起,搅拌、揉搓,你会发现这节课生成了“馒头”。你再也不能说哪里是面,哪里是水,永远也掰不开了。在他的课里你也就分不清哪里是音乐,哪里是语文。那他这样做的原因是语文教材里有《咏鹅》,音乐课里也有《咏鹅》。咱们国家制定课程标准的人都是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重复性的东西很多,比如春天的主题在语文、英语、音乐、科学课里都是一堆堆的,没有人会做一个整合的工作。

张家龙老师做的就是这样的整合工作。这节课中有三个内容的整合。分别是读、唱、吟。当有的老师质疑一遍遍的读、一遍遍的唱,觉得效率很低时,其实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一种熏陶,涵养。附小的孩子比较有素养,毕竟是海归的孩子。不像今天的课上的孩子都是一只只“小呆鹅”。张老师让站到前面的几个孩子 其实有很多变化。可以是鹅—鹅鹅,也可以是鹅鹅—鹅,还可能是鹅------鹅鹅很多只。张老师很了不起,在学生不熟的状态下让大家体会到整合的理念。板书中的节奏、语感的高低、抑扬顿挫。最初孩子们读诗没感觉,后来就能听出点味道了。这就是熏陶出来的东西呀!假如经常这样熏陶,那么一个人的气质、声音就会与众不同了。我们都应该像张家龙老师那样阳光、舒展,举手投足之间都带有整合的元素,说唱就能唱两句,说话的语感,字正腔圆。我们所谓的整合既有学科内容的整合,又有老师综合素养的整合。老师要用整合的思想来建构我们的课堂。

第二个表达的关键词:味道。整合之后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色。这个味道中要有语文老师专业的东西,还要有音乐老师的独特的味道。不能胡乱整合,换言之就是什么样的文本就还他什么样的味道。今天的课大家看到,他再整合也没有偏离底线,因为这是一首诗,要结合诗来讲,结合诗歌来开展教学,这节课必须充满诗意。他必须结合读、唱。因为诗歌本身就可以唱,并且试着吟诵。不用掰讲、分析。常规讲法中会掰开问:“曲项是什么意思呢?向天歌指什么呢?鹅会向天空歌唱什么呢?”如果这样你就把诗歌变成大胖子了,你就成了“焦大”,怎么也变不成“宝钗、黛玉”的。张老师这节课没有把诗进行肢解分析,而是利用诗歌本身的韵律教学,只读,学生读到哪他就点评到哪,很会接招,传球。评价语言尽量少用“真棒!不错”这样的语言,而是用高低、快慢、节奏这样的语言,而这恰好就是诗里的元素。我们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上课的评价语言基本上没有语文性了。课堂上充满浮躁,评价语言就是:“很好!不错!”

如果这样说:噢!“刚才他发言中用了一个成语,很准确的!” “他用了个比喻句子,很有意思?”

“同学们注意听,他刚才说了三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好紧密哟!”

“同学们注意,这个地方他表达的时候声音特别高,是为了突出这样的特点,很好!”就很有语文性了。

今天家龙老师诗中的东西都体现出来了,利用诗中的韵律把歌曲中旋律的美迁移到诗中来。最后的“延学”环节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做了一个吟诵的铺垫。“吟”是古时候诗人读诗的最重要的环节,现代白话文叫读 。吟不同于唱,用唱来迁移。古时候一个字相当于一个词、相当于一句话,要把读音抻开,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所以古人都是摇头晃脑,为了找旋律。《鹅》这首诗虽然简单易懂,但仍然可以给人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群白鹅,是几只白鹅,是婷婷点缀,还是群起飞翔的。怎样吟诵,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经历、感受不同,吟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汉语平长仄短,一声二声为平声,读得绵长。三声和四声是仄声,读得短促。按这样的规律吟诵《鹅》就是:

鹅—鹅----鹅---,慢悠悠游起来。 曲---项向天-----歌-----。声断气不断。

白----毛-----浮-----绿水,绿水很短促,水就在这儿。 红----掌拨---清-----波。结尾可长可短。 吟诵的第一步就是“依字行腔”。

以自己的感觉吟唱。张老师后来又引申带了一下《枫桥夜泊》,这才是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有些家长觉得我的孩子背了300首诗,引以为豪,其实没用,酒肉穿肠过,没有留下印记,这不是经典阅读。人生的意义在于你驻足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生命的印记。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儿童。正所谓儿童立场,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张家龙老师今天的课上没有一处逼迫、威胁孩子的感觉,在倾听中适当引导、启发、鼓励、呵护,尊重孩子的起点,这是最了不起的。他一直注意启发学生的感觉,就是舒服。舒服是最美的。张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起点,但这并不是他的落脚点,而是试图找到拐点,把拐点变成未来的新起点。基于儿童的认知下,借助儿童的资源,顺藤摸出个大瓜,再摸藤,再摸瓜,最后是瓜熟蒂落。 我讲话中的三个关键词 整合、味道,都是为了儿童。没有儿童,哪有我们的课堂,哪有我们的学校。所以为了儿童,我们也要聪慧地去工作,钻研教材,让自己富有智慧地进行教学,让自己带着更高的使命着眼于这些未来的祖国的花朵。因为几十年后,决定祖国未来的是这一代人,他们该怎样走上那高尚的人生呢!那么我们为自己这样去努力,其实这个路上我们成就自己,也就是在成就儿童。儿童不就是在这样的路上因为有我们的存在,去为他奠基聪慧和高尚的人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成为如此完整的人,拥有健全的人格吗!而这样的人不就是我和大家在语文主题教学里面应该追寻的路标吗?

谢谢大家!

第16篇:窦桂梅老师育儿心得

窦桂梅老师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老师,她对我们中国许多老师都有极深的影响。曾经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封信,深深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今天不免想重读一遍,读了之后,又一次被她的高尚的情操深深折服了,我想这封信对于天下父母关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于是迫不及待地转过来,希望也能给各位有幸看到的朋友一点启发和帮助!

写给我的女儿,何松阳 阳阳:

提起笔,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只觉得又是辛酸,又是高兴。 阳阳,我还没有来得及疼够你,你就像雏鹰,要自己飞了。可在我眼里,你永远是我小小的,长不大的孩子。总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够彻底闲下来,做一个慈爱的妈妈,只属于你,做你最好的朋友,听你最撒娇的话,并且和你一起做游戏,要让你感到母爱是从容的幸福。可惜,这个机会终究还是失去了。我有些心酸。

可是,我的孩子,今天你十八岁了,我又怎么能不为你感到高兴呢?十八岁,是一个庄严而又神圣的仪式,只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才能体会到。十八岁,是童年走向“成人”的标志。我的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作为你的母亲,看到你走进十八岁的行列,老实说,我心理上并没有准备好,还有很多愧疚压在心上。真的,孩子,我不知道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或是什么样的姿态给你写信。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要知道,我们养育你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学习如何做父母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可能简单,可能粗糙,我们总认为,我是为了你好啊,你以后会明白的。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孩子,我多么想以朋友的身份,求你能原谅我。

阳阳,我的朋友,那就把这封信当作我们彼此的回忆与展望,好吗?

善良,一个人的慧根

还记得吗?十多年前,我俩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小蜜蜂》。小蜜蜂失去了妈妈,就伤心地哭起来,才4岁的你,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清澈的流淌,我手忙脚乱的帮你擦,却怎么也擦不完。孩子,那一幕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孩子,我为你骄傲,一个眼泪为别人而流的孩子,内心一定是柔软的,善感的,温润的。后来,你也经常哭鼻子,可在我眼里,我从不觉得那是缺点,是软弱,眼泪是你的一种倾诉与表白。孩子,你的眼泪是懂得自己,也懂得他人;呵护自己,也呵护家人,你的泪就是你的心,会如溪水般柔软,像春天一样明媚。因为流泪,你学会了感动并丰富了心灵。

一个没有善心的人,肯定不是社会欢迎的人,这一点什么时候也不会变。有人说,独生子女都很自私,但我发现,你每次跟着妈妈到农村,从来没有嫌弃那里的环境不好,丝毫没有城市孩子的娇惯,你自己穿过的衣服,哪怕是崭新的,只要她们需要,你就一件一件拿给了她们,我觉得这不仅是亲情,更重要的是你的善良。

孩子,我还观察到,你很有人缘。最重要的是你为人的好心。要知道,一颗好的心,一定埋藏真诚的情谊。你曾让我给回不了家,在学校住宿的同学打印复习材料;曾带着没有吃上饭的同学到咱家里来吃;曾把学校的窗帘,以及桌布带回来一个人默默的洗刷;甚至还找我为你同学的妹妹帮忙到附小读书„„多少次,我被你深深的感动。孩子,我那刻被世俗磨砺过的心,常常因为你而柔软下来。

还记得吗,一天夜里,你跟我说了令你难过一天的事情。你早上骑车到清华附中上学,你看见地上一只被车轧过的喜鹊,可你来不及刹车,竟然也从喜鹊的身上轧过去。上学的时间快到了,你没办法停下来,你是从来不迟到的乖孩子,所以,你不知道怎么“安顿”那只喜鹊„„第一节下课后,你又隔窗张望躺在地上的那只喜鹊(学校的墙外就是上学的马路),却发现已经不在了。直到晚上回家,你还难过着,惦记着„„“许是哪位如我一样的人,把它拾起,埋在泥土里了吧。”你安慰着自己,那一刻,我心里的感动,满满的。我在我的博客里写下来,并且长久的沉浸在你善良的情怀中。

孩子,我罗列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这,也许构不成你整个的善良个性,但,这些已足以说明,你已经拥有善良的慧根。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以没有善良。善良是人可以爱人的根本,也是人可爱的根本。也许我们并不漂亮,个头也并不高,但因为善良,就变得美丽起来。十八岁以后的你,可以有权利选择自己爱的生活,因为善良,你会爱兄弟姐妹,爱周遭的人,更爱这个世界。孩子,善良的慧根,将带给你人生的幸福和圆满。

热爱,一缕头上的阳光

孩子,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是一个阳光女孩。就好比你的名字——松阳,如松树一样挺拔,扎根在泥土之中,如阳光一样明亮,能接宇宙之精华。而因姓“何”,你知道古汉语中“何”有“多么”的义项。孩子,我们期望你,也赞叹你“多么青翠挺拔,多么阳光灿烂。”孩子,名字里藏着故事,也藏着我们对你的希冀啊。

宇宙是浩瀚的,人毕竟渺小,再强大的人,也要始终心怀谦卑。这里,不是说人要妄自菲薄,而是说在对生命心怀敬畏的同时,能够活出自己味道,阳光的味道。人群中应该脱颖而出,同时又能融入人群。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在层层冰川下找到爱,在厚厚包装下发掘美,不在世俗下无所适从,不在他人后亦步亦趋。真正让你自由的,是你的灵魂和内心。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不管时光多么无情,只要有了阳光的味道,就永远能够温暖自己,清新他人。

正因为你很“阳光”,我看不到你灰暗的自卑或者坚硬的自大。你总是憧憬未来,并用美好来描绘。多少次,我总是对你说,“阳阳,个头没有妈妈高呢,赶快长啊”,“阳阳,长得不是漂亮型的”,“阳阳要搞音乐创作,可能是幻想”„„这些不该说的话,每一次落到你那里,都被你给“弹劾”了回来„„

孩子,学习的压力并没有把你压倒,相反,你对生活却越来越热爱。你开始抹一点润肤膏,开始选择衣服的搭配了。这说明,你爱漂亮了,爱打扮了,但我更愿意看成是我的孩子长大了,学会审美了,学会享受生活了。

热爱,也体现在你为了某一爱好所付出的努力。我到台湾的时候,你嘱咐我能否找到“五月天”乐队,让他们签名。开始我接受不了,后来我发现,这个乐队是一个阳光组合,散发着一种明亮的朝气,我终于还是理解你了。为了让你听到五月天的歌,你爸爸专门把你送到首都体育场,我呢也给你凑钱买门票,甚至怕我不高兴,有一次,你竟然偷着又去听了一次;为了得到他们的亲笔签名,你排队等候„„之所以没有责怪你,是因为你的这种热情是真诚的。因为热爱五月天,你梦想自己能做一个编导,一名歌手。即便高三的紧张岁月,你也没有丢开对“五月天”的热爱。是他们影响了你,他们的朝气内化为你的气质。

孩子,你可以选择我并不赞成的爱好,但你必须对生活的某一方面充满热爱,哪怕在常人眼里这些都叫“没出息”。在我的眼里,爱好没有贵贱之分。人最怕的就是没有热情,只要对你的生活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坚决支持你做!

童年的你爱好广泛,你喜欢诗歌,绘画,音乐,我相信,你的心灵洒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我敢和你打赌。因为我看到,你不是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热爱,不是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更不是让虚荣和诱惑迷失了自己,而是去追求有意义的生命。

孩子啊,热爱会使你不因美貌而依然出众,会让人因你的感染与“照耀”而喜欢上你。热爱会纯洁你的气质,净化你的心灵,化作你的执着。孩子,通向理想的道路也许不尽人意,也许坎坷不平,但,因你何松阳,“多么”地青翠挺拔与阳光灿烂,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奇迹和风景。

独立,一种坚强的性格

如果说见了蜘蛛就会叫喊,是女孩子的特点,那么,孩子,你也不例外。不过,你很小的时候就自己睡一张床。记得三岁的时候,你就教我怎么系鞋带,你的鞋带系得好,朴老师还专门在我面前夸过你。妈妈小时候穿的大多是姥姥手缝制的鞋,几乎没有鞋带系,买鞋也不买带鞋带的,所以至今系不好鞋带。看着你每天早上蹲在那儿,那么认真,一丝不苟系鞋带的神情,我是多么幸福啊。有人说,巧娘必有拙女,看来我的拙恰好成全了你的巧。

包书皮是你自己学会的,刷牙是自己学会的,叠被子也是你自己完成的,甚至连骑自行车,也是你自己学会的——有更多的更多,都是你自己学会的。在你有了独立并且还会继续独立的时候,我要说,独立应该是你有所具有的,也是所有小朋友们具有的。可在大多小朋友还没有离开“喂奶期”的时候,你已经独立了,孩子,我要祝贺你,并深深地敬佩你。

孩子,我忙啊,都是为了所谓的虚名,没有时间对你如何如何细致培养。就说你的一年级学习吧,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我把你寄放在奶奶家一个学期,你在小区楼下的船营区八小上一年级。多少次,我把你扔在学校操场,自己在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天黑了才想起,于是在操场到处疯子一样喊你的名字。多少次,我让你跟在我后面,上班或下班的路上,竟然忘记了还有一个你,甚至想不到照顾你的安全。更多的时候,我记挂着自己班的孩子,竟然忽视了对你学习情感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真是庆幸啊,也许正是我过多地放手,不是过多的呵护,你却独立行走,而且,每一个阶段,孩子,你都能独立把握。就拿爱情来说,这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只有当事人才能了解体会个中的滋味,我读过你的“诗”,很美。这时,我就忍不住猜想,你是不是恋爱了?为了一种有目的“交流”,我给你讲我的爱情故事,你听得哈哈大笑。笑声中,我俩紧紧搂在了一起。表情中,你懂得了我的心意。孩子,你已经懂得,果子过早地摘下来一定不成熟。“暖冬”与“春寒”都是不正常的节气。你做到了让我们省心并放心。一切的感情,你都能独自处理,这多好。

要知道,少女的情怀是不能轻易向别人展开的,甚至是自己最亲的人。什么是真正的爱呢?我觉得真正的爱情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爱一个人很幸福,但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你的爱也许对别人来说就是负担;被爱也很幸福,但如果爱你的人不是你所爱的,那这幸福就像是掺了水的酒,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香醇和浓度。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那么你对他的奉献就应该是远离他,给他一个舒畅的空间;如果爱你的人你不爱,那就远离他,不要给他希望,免得他日后更加绝望。在爱情的话题上,女孩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用理性不断地“敲打”自己,让自己留有余地。学会保护自己啊,学会珍视自己啊,这是为你后来的爱情储存幸福的基金啊。在我每每这样“点拨”你的时候,我看到了你眼睛里让我欣慰的答案。

瞧,在你18岁的时候,你独立的走完了这段“惊险”的路。我相信,你最甜美的爱情会在大学里,在未来的生活里。不管你恋爱得如何,只要你愿意,我都挺直了脊背,准备好好听你讲给我听。其实,最要说的,还有眼下的高考。高考是“魔鬼训练营”——你没有让我们陪伴,动不动,我嘴上说要陪伴你,多少次,你劝我赶紧睡觉,我也的确累,竟也毫不客气,以致,留下轻轻的鼾声伴随着你的彻夜攻读。每一个夜晚,孩子,那哪里是如豆的灯火,那就是你希望的航灯啊。不管未来如何,你已经努力了,你创造过,奋斗过,付出过,就像《小王子》中的小王子,你“驯养”过,你就是独一无二的成功者。孩子,你是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了自己,也征服了人生。好孩子,你的独立,就是站立起大写的自己。

要向你学习的太多太多,我的孩子。你比我平静,我的表情太丰富,你却很矜持,有些时候,你比我还更懂得,一个女孩的言谈举止该怎么体现出修养,等等。不过,作为你的朋友,作为过来人,在你走向成年的这一刻,我还是要把有点“指点江山”味道的话,告诉你,并与你共勉:

要热爱,更要有激情——阳阳,我的好女儿,热爱是一个人的行为状态,激情是一个人的生命态度。激情如果说是暂时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激情,充其量就是热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热爱”吃饭的。成功从哪里来,从你自己热爱的事物中一点点炼就的,也因此,热爱不应是兴趣爱好,而应是持之以恒的动力,这就化作了激情。新东方英语的创始人俞敏洪说,人的成功,第一是学术功底,第二就是对生命的激情,第三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第四有幽默感和演讲能力。我看,这四点都要靠每一天的“热情”积攒来完成。因此,单靠一阵子热情不行,只有化作激情,就会成为你的知识,技能,还有素养。4岁的时候就你学钢琴,老师说,这孩子听力太准啦,将来一定有出息。可惜,你的钢琴练习还是没有坚持至今——当然这有我的直接原因。

你的智商没有过人之处,但这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只要你有激情。现在,应该好好想一想,你真正喜欢什么?善长什么?选什么专业?哪门专业于你的未来的幸福挂钩?哪所院校有适合你的专业?每年多少分?你目前的距离有多少?眼下该怎么办?阳阳,只有你感到激情之于你的重要,你把智慧装在自己头脑里了。要记住,热情是靠不住的,要让热情的一缕阳光,永远照耀头上,磨砺和积累出永远的激情光芒。如果生活让你失望,或者没有希望,要知道,激情就是,绝望中寻找希望,由此,你的人生终将辉煌。

要善良,更要会感恩——还记得吗?“好好儿活”是我教学《秋天的怀念》时和学生不断吟咏的话儿,也是我经常说给你的话儿。不论坎坷、艰辛,阳阳,我希望,泪水也能化作你的坚强,善良中也能看到你的“阳刚”。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活在世上就要善于学习,敢于认错,勇于承担;不投机取巧,不轻言放弃,不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更不轻视普普通通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无所谓你的回报,你健康,你快乐,你幸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馈赠。但,你必须学会对别人的回报。比如有些时候,你爱耍小脾气,说出的话虽说有幽默,甚至很尖锐,但难免也会伤着人家。学会忍受也是一种姿态。我多么希望,你懂得如何对待父母的“幼稚”,理解我们这样一代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不睬或发怒,而是感恩不是抱怨。还有啊,阳阳,上大学,以致工作,建议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接到短信或书信,要及时回信,或给你写信的朋友写信。承诺了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更要学会把别人来关心,对于别人的帮助更要有回馈之心。有了这些,相信,生命因你的感恩而更绚丽。

要独立,更要去分享——面对你“独立”的自理能力,我更愿意看到成为你进一步发展的综合“潜力”,在独立中学会合作,分享他人的快乐。人生短暂而有时虚实难辩,很使人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而唯有踏实,务实,落实,才能让你成就事实。但这“事实”,也一定是建立在社会认同基础上的。一年年长大的你,渐渐会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让你沮丧和自卑,会让你觉得不如别人。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逃避,跟自己比,更向别人学,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取长补短中,积蓄积极的力量,就会变成最有意义的人生支撑。不贪慕虚荣,不嫉妒有能耐的人,不自卑,而是奋起直追。到后来,你会发现,那是战胜自己,而不是征服别人——这,才是为人的境界啊。

小溪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崖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而我,你的妈妈,也会像群山一样,留在原地,目送你,阳阳,愉快地远行„„

第17篇:听窦桂梅老师的

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材料

韩庄小学 2013.9.20

· 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材料

我们全校语文教师有幸听了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老师们听了窦桂梅老师上的这两节课,充分领略到了她那激情四射、入情入境的教学风格。她秉承自己一贯的教学思想——主题教学,紧紧抓住了“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的教学主题,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别具一格的阅读课。特别是她那动人心弦的声音,忽喜悦,忽沮丧;一会儿高昂,一会儿低沉;间而述说,间而对话,等等。我们和学生很快进入了故事的情境。我们语文教师若能像窦桂梅老师那样出神入化地运用语言的魅力进行教学,那肯定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还有,窦老师在课堂上的启发、点拨、引导,还有评价的教学功夫,连贯、舒坦,犹如轻袖拂云,却又让人回味不已。

回想起我们的学生,他们有的热衷于文字,转瞬间已经读完一本书,满足于量的突破中。有的热衷于图画,走马观花般看了一遍每张图画,似懂非懂,一笑而过。窦老师这节课,教学一开始,从“儿童生活中的爸爸”这样的角度切入,和孩子们一起把“父亲”这个词含在嘴里嚼嚼,于是有了与孩子们关于父爱的一段生活对话,《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便很自然地进入了孩子们的眼睛,成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从语言文字来说,可以揣摩的语句比比皆是,但窦老师引领孩子们直击人物语言,对爸爸和儿子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进行体味和探究,窥视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于是,孩子们深刻地感悟到直接而简单的表白,竟也能传达如此丰富的情感,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先引导学生抓住儿子蒂姆五次在不同的场景大声宣告“这是我爸爸,他的名字叫焦尼”这一句简单的话,朗读,感悟,体会到儿子的心情,体会儿子对父亲的那份爱。再通过对比,感受爸爸焦尼在火车上,即将开车前的两三分钟,对车厢里的陌生人宣告“这是我的儿子,我最棒的儿子,他的名字叫蒂姆”,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深情。体会这些简单的表达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动。在窦老师反复的启发引导之下,学生们也开始主动到文中去寻找这样简单的表达,抛弃了华丽的辞藻之后,这份父子之情反而更加让人回味悠长。本以为文章就此戛然而止,但是窦老师并没有这样,而是再次引导学生去从插图的角度观察、思考,充分地让学生感受绘本的魅力。我相信,经过这节课之后,学生们到书店一定会先去找找这样的绘本,找找有没有窦老师曾带他们一起读过的《我的爸爸是焦尼》。

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一次又一次丰富着学生的情感,情感的再现,情感的深沉,给了学生无尽的想象,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让我们听课的教师折服,原来,如此简单的一天,也可以这么令人回味„置身于名师的课堂教学中,名师们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

老师们回来后在一起交流,都深深地记住了窦老师的这句话: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窦老师的课堂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值得我反复咀嚼。如何指导学生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如何启发学生从绘本简单的语言和画面中发掘背后的故事?如何教会学生用简单的表达,给他人带来丰富的感动?这些都将是我们今后教学中值得重点探索的。

第18篇:听窦桂梅老师讲课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

刘秀荣

窦桂梅老师,一个把课堂中看似乏味的语文教学演绎得神飞色舞的尊师;一个对教学追求广度、深度、温度的尊师;一个进了课堂,见了学生就充满无限激情的不得不让人爱戴的尊师。大凡听过她课的师生,观过她课堂实录的老师,读过她每一本凝聚着心血、智慧与经验积累的书籍,我想都会拜倒在窦老师的石榴裙下。

她课堂导入的不露痕迹,课堂的激情四溢,广博的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窦老师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学生就像散落于磁石周围的铁屑儿,感情和意志顺从于窦老师,依顺于她的一颦一笑,一语一字、一动一静、一展一曲。她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带着孩子们幸福地沉浸在语文园地里。

请欣赏窦老师“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

师:我们由衷地感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谁说他们不是亲人?他们不但就是亲人,而且胜过亲人!所以,分别的时候,他们才这样难舍难分地倾诉(教师用眼神提示画面中的“ 再见了,亲人”)—

生:再见了,亲人!(感情热烈)

师:登上了火车,他们仍然恋恋不舍地送别——

生:再见了,亲人!(感情难舍)

师:火车远去了,那声音仍在天空回荡——

生:(齐)再——见——了,亲——人——!(感情深挚,声音由近及远)

师:(出示课件“别亲人”)再见了,亲人——他们就这样依依分别(教师语气很慢,很动情,同时播放站台上当时真实的告别场景)

生:(表情激动,完全进入情境,把自己当志愿军经历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

师:列车就要离开了,志愿军们只好发出了最后的呼喊(引导读课文后三段)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出示课文后三个自然段)

师:听着志愿军的话语,朝鲜人民会怎样告别?

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志愿军!” (学生在老师手势的暗示下改动后三个自然段)

师:对!他们的心声和志愿军是一样的,只是称呼的改变。那就是——

生:(齐)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课件把课文后三个自然段几个称呼改动一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师:你们这边(指左边的同学)是志愿军,这边(指右边的同学)是朝鲜人民,你们就这样一句接着一句不停地向对方诵别,你们(指左边的同学)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你们(指右边的同学)就读上面(课件)的三段。

生:(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互相对读,此起彼伏,气势感人)

师:(课件播放火车开动的情景,这一景象更是感人)车轮滚滚,列

车在走,情却不走!一边还是志愿军,一边还是朝鲜人民,他们的告别一声叠过一声。(指刚才扮演的两组)一边还是志愿军,一边还是朝鲜人民,你们的告别声叠叠起伏,一浪高过一浪。(教师用手势指挥两组学生。就这样,在“再见了”的声音重叠中,在火车声音渐渐远去中,在老师的指挥中,最后声音越来越弱„„)

师:历史的车轮走过,“再见了”之后最终沉淀在我们心中的是两个字—

生:亲人!

师: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是这声音!带着你刚才的体会,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这样深厚友谊的体会再来读读。

生:(深沉地)亲——人。

生:(神圣地)亲人——!

生:(热烈地)亲人——!

生:(崇敬地)亲——人!

窦老师的课别出心裁,总能抓住“树干”渲染情感。这篇课文从会意字“亲”入手,引导学生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扩展到对无血缘关系的亲人再到跨越国度的亲人的理解。

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呀?教材只是光秃秃的树干。是窦老师在给干枯的树儿精心浇水、施肥。渐渐地,小树冒出了嫩芽,芽儿变成了肥硕的绿叶,直到结出累累的喜人果实。我徘徊在这样惹人爱慕的树荫下,心中翻腾蹈海,好让人依赖的大树呵。这棵树从此刻起,将柱入我心,茂盛再茂盛。

刘秀荣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期间,我始终坚持边学边改,学改结合,针对工作实际,认真查找自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自身思想深处挖根源,找原因,自订措施,修正错误,主动整改,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上升到较高的层次。

2、教学的方法不够高效,不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3、有时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不到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

2、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不可能取得好效果,反之亦然。

3、主动意识不够,对问题不能精益求精,得过且过。

三、改进的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提高学习的层次,把学习的 重点放在学思想,学内涵学方法上,充分结合美术教学的实际,力戒模仿,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美术教学新路子。

3、提高思想境界,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自身形象的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切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千古良训。

李小娜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整顿,使全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更加严明,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名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就要认真反思自已在思想上,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自查自纠,对照检查。

一、组织纪律方面

作为一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就必须保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那就务必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来约束自己,即“身正为范”。根据这些法规法纪,我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比如对没完成作业或未交作业的学生罚扫地,对听课不认真的学生罚站„„从这些现象可以根据出我对教师法规法纪的认识、理解还不深透,在整风过程中,应严格反省批评自己。

二、敬业精神方面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学校是我家,学生是自己的亲骨肉。这就是爱岗敬业的最高标准。而我有时批改作业不及时,有时工作不准时完成,这就是不爱岗敬业的表现,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立即纠正。

三、教育教学方面

教育教学地评价一名教师的确良重要准则。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质量的好坏是学生和家长来评定,而家长的评价的标准是看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本职工作之余,还应向优秀教师取经。多用时间与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六认真”工作方面

教学“六认真”工作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方面自认为还可以,但有时总感觉力不从心,有松懈的想法。如备课马虎,上课出错,作业未全批全改。当面批改作业的次数较少。另外对差生重视不够,有放弃的想法。这就违背的教师的职责,应当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努力改进。

综上所述,在本次活动中,我应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深刻反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查其根源,对症下药,以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与“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标准靠齐。

第19篇:听窦桂梅老师执教

听窦桂梅老师执教《游园不值》有感

今天,听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味,感受颇多,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一) 激情——春风化雨的力量

整整几十分钟,我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沉醉于‚满园春色‛之中。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了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风光。

大凡听过窦老师课的人,对她的评价就是‚有激情‛,也有人评价她的课堂,激情过火——虽声情并茂,课堂自始自终情绪饱满,听者跟着激动,过后给人的感觉‚很累‛,有时所表现的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热闹‛。

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以为窦老师的激情不是情绪,是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儿童。‛这时候,也许他慷慨激昂,也许侃侃而谈,也许和风细雨,但是,此时的他一定是充满激情的。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水中‚仙‛,水中‚龙‛。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在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你是平和宁静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无比,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风雨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因此,只要热爱孩子,你的宁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会更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因此,我要说的是,千万不要把激情的理解狭窄化,每个人的教学行为都是自己独特的一幕幕生活剧。我们看到的窦老师的激情恰恰是她的自然状态。

窦老师曾说:‚怎样让我们的激情永葆青春?回答是——读书。‛激情不老——只要读书在,激情就在。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

1 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这应该成为我们对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

(二) 和谐——用‚人文‛的方法‚教‛语文,体会‚人文‛享受‚语文‛之美

前不久,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窦桂梅老师撰写的《语文为心灵奠基》,另一篇是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的《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两位老师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窦老师倡导‚主题教学‛的理念,认为学习母语,决不能仅仅关注语言形式,而应从内容或‚人文‛着手带动对形式的领悟。王尚文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从而更好地听说读写,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

我以为: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很难‚静下来‛,带领他们把玩语言时,孩子们显得很不耐烦┈┈中小学生本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感悟语文,但由于多学科的压力,再加上语文课时的减少,更有学语文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使语文学习处于危险的边缘。凝神静气读书已经很难做到。我们只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抓住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出发点‛等主题,引导他们把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进行丰富的语言实践,他们的收获会大得多。

看看窦老师的课堂吧,她从精神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整体构建课堂。

1、‚入境始与亲‛

以本课教学为例,窦老师根据古诗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如:开课伊始,请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题李凝幽居》,说说诗人贾岛静心苦吟‚推敲‛的故事;接着有指导学生读了贾岛的另一首诗《寻隐者不遇》;然后出示了几个含有‚不遇‛的诗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这些诗与诗题的出现看似与教学内容《游园不值》没有关系,实际上,老师运用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比较品评的方法悄然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品读推敲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感受到古诗中每个文字的背后都闪耀着一种灵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2、文本巧推敲

进入情境后,窦老师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如:在学生基本理解诗意后,教师紧扣一个‚怜‛字,启发学生——‚诗人的情感体现在一个‘怜’字上,你从哪个字上感受到‘怜’?‛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们根据自己读书的体验,从‚印‛、‚小扣‛、‚春‛、‚关‛与‚出‛、‚一‛与‚满‛,这些字词体会到诗人对‚满园春色‛的无比‚怜爱‛。

这个教学环节不由让我想到特级教师张伟的‚球形教学理论‛,一个‚怜‛字就是全诗的‚球心‛,是全诗牵一发动全身之处,窦老师抓住这个‚球心‛,保持每个字词对它的‚向心力‛,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句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提高了教学效率,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是这个道理吧!

3、拓展求发展

窦老师主题教学的特点,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视野。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角色体验法展开语言实践。‚出墙的红杏啊,你在园内看到了什么景色?‛‚你们这些花、草、树啊,看到这一枝红杏出了墙,想对它说什么?‛‚请‘叶绍翁’啊,把沿途看到的,讲给园主人听听!‛孩子们立即兴致盎然,进入角色,展开对话,有效地提高了表达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中,窦老师还引导学生读了《雪夜访戴不遇》,这是《世说新语》中的名篇,‚雪夜访戴‛的典故引导着学生感悟人生!‚我想,把这美好永远留在心中,这‘不值’不仅仅是‘不值’啊,还含有那份舍不得,那份不忍心。人生啊,就是如此,在‘不遇’中有‘遇’,在‚不可能‛中‚可能‛,这就是人生!‛

这是什么?这是在教学生做人,教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听名师讲课,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教学思想和个性修养,不能简单模仿。他们所代表的先进教学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他们的成长之路也值得研究、借鉴。

让我们努力吧,在小学语文的沃土上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3

第20篇:窦桂梅老师课评

熔铸在儿童心中的审美

——窦桂梅“名家名篇”教学评析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

陈琳

内容摘要:本文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经典课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名家名篇‚文本特点‛‚教学内容‛‚课程价值‛的探索与追求分析,指出‚名家名篇‛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功能定位。从而引发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文本教学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窦桂梅 文学课 审美追求

特级教师窦桂梅近年来执教过名著(名篇)导读课,如《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她在进行这类经典文学作品选文教学时,始终把“文学教育”、“文学审美”作为明确的教学目的。她不是在教课文,而是将审美思想投入其中,引导学生品味文学性文本语言、意象、意境之美,力求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

下面就以窦桂梅老师《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堂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她的名家名篇教学在“文本特点”“教学内容”“课程价值”等方面所作的探索与追求。

进行名家名篇教学,首先要明确名家名篇文本的特点。

目前,小学语文课本至少有超过三分之一(有的小学语文教材版本有一半甚至更多)的选文是“名家名篇”。所谓名家名篇,指的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底蕴、富有丰厚审美价值的文学性文本。对这一类文本价值功能的认识和把握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关键。

小学阶段的教材选文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章文本,又称实用文。还有一类是文学文本。对文章类文本,我们不需要过于咬文嚼字,深挖细琢。因为这一类文本,主要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教授传递信息的方法,只要通过对文章写作形式(特点)的把握,了解文本传达的信息内容,就可以说掌握了文本的教育价值。 小学语文课本中一些记叙类、说明类文本就属于文章类文本。在教授这一类文本时,主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定阅读方法提炼文本信息的能力,尤其培养捕捉信息、推理归纳信息的能力。但文学文本却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文学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和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体系,情感的抒发表现得较为独特。

文学文本的语言与文章文本的语言,其能指和所指各有不同。现代语言奠基者索绪尔指出,语言单位是由音响形象和概念两项要素联合构成,前者叫作能指,后者叫做所指。一般来说,文章文本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含义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进而导致作品意义的不可随意改变性(1);而“在文学文本中,语言词汇的对应物不只是概念,而且往往重点不在概念,而在意象和意味”(2)。

文学文本承载着审美教育的功能,它能从多方面赋予阅读者情感、思想、语言等的审美价值。教师用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对学生渗透、启迪和熏陶。使学生在和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文学语言的魅力,感受文学作品的审美。在教学这一类文本时,要切忌讲成“读后感”,也不可单纯变成学生的说话训练和写话训练。

窦老师在进行名家名篇教学时,将选文与原文对比、对照着读,这体现出对文学文本的尊重、对文学语言的敬畏。我国语文课本,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名家名篇选文基本上很少有原文呈现的,经过编辑删改的文本大多已经“面目全非”,这本身就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较为严重问题之一,也是令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深感困惑和困难的。经过编辑改动或删节的文本,配以结合课文内容编排的课后练习题,编者的思图充分显现,却几乎看不出原文的价值。如果这样,真让人怀疑,我们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些经典选文。

不可否认,经过编辑删改的文字是“简练”“规整”了,可蕴藏在文学语言背后的鲜活生命力也枯萎了。老舍先生《趵突泉的欣赏》(选入教材为《趵突泉》)的内涵本来是借趵突泉的“自然生命伟力”来唤醒和激发国民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精神;《猫》是通过作家眼中猫的各种“生命形态”来赞美率真、率性、自然、个性的生命形式,从而对这样鲜活、鲜明的生命表达由衷的赞美,并对即将到来的机械化时代必将造成生命力的衰萎表达了隐忧······但经过编辑对前后文的删改,却变成了写景、状物的文章。这样一些文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失去了原生价值。这也是我们的文学文本教学,很难真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原因。

正像有观点认为的:“当前语文教学脱离作品的顽症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有日益扩散之势。无效分析已成为制约语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而对作品的有效分析则是检验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试金石。有效分析的美妙在于:既展示独特的视角,给予方法上的可操作性的深刻启示,引发思维的震荡,同时分析文章本身也给人以美的享受。”(3)由于很多教师在解读文学文本时,没有很好地把握文学文本的文化内涵,因而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学文本的审美内容。

面对这样的现状,窦桂梅老师就成了一位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选文恢复其本来面目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她在教学中采取“名著导读”(《三打白骨精》)、“名篇导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方式,从教材选文出发,最终回到对原著(文)的品读、导读,达到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和人文素养提升的目的。而对文本原著(文)的尊重,也体现出对文本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创作规律的尊重,由此展开的教学,也才是符合文本特征的合理的教学。

文学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只有深入走进文本,深入体验“咬文嚼字”的丰富意蕴,品味文本情感创设中的情感空间,分析人物语言、心理、动作背后的形象特征······才能真正把握这一类文本的审美内涵。

为了达到对文学文本的深刻感悟,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中,遵循了文本对照的教学内容选取方法,采取了“文本细读”的教学内容。

文章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差异,还在于文体形式的不同,而文体正体现出语言呈现方式和表达功能、效果的不同。因此窦老师在授课中突出强化了文体意识。如在《三打白骨精》教学中,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引出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发展中突出人物形象刻画。在《丑小鸭》教学中,强化童话的特点,从小鸭的出生、成长、童年、飞翔展开对小鸭“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的苦难生命历程的探寻,从童话语言特点入手体会童话文本的艺术特点。

强化文体意识,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文体知识,这是因为小学时期的教学以感性认识为主,强化文体意识正是为了让学生感性认识文本的文学性。尊重文本的独特性,这既体现出对文体形式和文本内容统一的规律性的认识,同时又是解读文学作品必须具备的“常识”。任何一篇作品,都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融合和统一。

在对文学文本整体和局部的感知、感悟中,窦老师采取了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方法。

有关文本细读的理论在这里不赘述,对“文本”“文学文本”“读”“细读”等也不再做名词解释,文本细读,古今中外文学批评和鉴赏中,众多的风格和范式这里也不必详谈。但对文本细读,其基本的共识和方法,这里有必要加以说明。首先,文本细读中的“文本”主要指文学文本,这是由于文学文本的特殊品行决定的。其次,文本细读中,主要要围绕词义、语境、文学语言的内在美与形式美等,来进行感悟和解读。

在强化文本问题意识、突出文本文学特征的具体细读过程中,窦桂梅老师的名著(篇)导读课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

这是文本细读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对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和感情;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无论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

汪曾祺先生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文中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蓄就越丰富。”汪曾祺先生指出语言具有四性:语言的内容性,语言的文化性,语言的暗示性,语言的流动性。

学者指出:“文本细读的第一步是识文断句,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句子地往前看过去;如果是听别人诵读,也是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地挺过去。‛ (4)

窦桂梅老师在文学文本教学中,正是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来分析文学语言的韵外之致。她在《走向高贵的课堂》一文中,对自己执教《丑小鸭》一课,谈了备课思路和体会。说明执教本文就是要注意“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引导学生发现安徒生童话语言本身的密码,导读《丑小鸭》原译文,体会安徒生语言的诗意、幽默、丰富和含蓄等特点“;再”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将《丑小鸭》原译文种的部分语言与《我生命的童话故事》中的部分语言对照,发现语言背后的密码”。

同样,在《三打白骨精》《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通过破译文本的语言密码,引领学生体验文学文本的深刻内涵。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窦老师让学生在“她死了”这句话后加标点,通过不同标点,体验作者创作时可能拥有的不同情感和情境,达到深度解读文本、深化情感体验的目的。在教学中,窦老师经常告诉孩子们:“原来,就这样的一句话,因为一个词语的添加,感受就大大不同,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放过一个词,甚至一个字。”这种“一词、一字甚至一标点不肯放松的严谨”正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素养。

2. 创设情境、深化意境

作家萧红说过:“一件艺术品,必须要和作者的情感熟悉,甚至达到思恋的关系。”史铁生在散文《想念地坛》中写道:“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叩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奥地利著名病理学家佛洛伊德说:“一件艺术品,它可以追踪到精神生活中的那些纠结,我们将这种纠结称为情结。”(《创作家与白日梦》)可见,作家的创作是对人类灵魂世界的终极关怀;名家名篇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拥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的美感。

既然文学文本具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内涵,同时在艺术表现上又要“含蓄”“深沉”“丰富”······那么作家往往通过创设情境,来达到作品情感基调的把控。窦桂梅老师正是通过引导对文本情境的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的。

作为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一篇经典文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世界童话历史上具有永恒的魅力。多少代人对那个在圣诞之夜冻死在墙角的小女孩给予了无限的悲悯和同情。二百多年前诞生在西方作家笔下的这一经典童话文本,在今天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东方孩子眼里,究竟应该演绎出一个怎样的故事?又怎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窦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第一句话:“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对三句话的咀嚼中,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体验文本创设的情境。然后又引导学生细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通过对“谁”的情感体验来启发学生,想象在小女孩眼前出现的各种人,没有一个带给小女孩温暖,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中水到渠成地使学生“体会到环境的黑暗,更会体会到社会的冷漠”。接着窦老师饱含深情地说道:“仔细推敲你还会发现这两个字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读到这里你还仅仅感到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这是怎样的一种寒冷?”此后,又通过“火柴”“小女孩”“托鞋”“摇篮”等一系列文学意象的对比关照来创设情境,深化文本的情感内涵。在《丑小鸭》中,窦桂梅老师同样对“丑小鸭”的生存困境,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深切体验“小鸭”的内心情感。这种通过情境创设把握文本情感基调的文本细读方法,正是文学课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

3. 聚焦文化、深化主题

窦桂梅老师在对文学文本的品读过程中,能够从文本的文化背景出发,结合文本作家生平,提炼出文本文化主题,在对文本的层层深入解读中,带领学生深化对“文本主题内涵”的认识,品味语言文字的永恒魅力。

“主题教学”是窦桂梅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创立的思想。“主题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全面、本质地认识到文本价值,让课堂聚集最大的能量,即追求教学的“强度”和“密度”,开阔学生文化视野,并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建构。

对一个文本的充分感悟和解读应该有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应该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空间。所谓“文化空间”,指的就是在感悟、领会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文本传达的“文化信息”,以此开拓出较为开阔的认知领域,让学生获得对“文学”“文化”的多重感悟,提高他们对文本的阐释和鉴赏能力。当然这对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的厚度和思想认识的高度,要求是相当高的。而能否做到这一点正是决定一个教师语文素养高下的关键。

对文学文本来说,主题教学更显其优势。文学文本的主题表现得隐晦、含蓄、曲折和复杂,它需要我们在阅读当中细细品味,耐心咂摸,品词、品句,挖掘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与情感内涵。

窦桂梅老师在《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分别用“向善”“高贵”“隐忍”对文本作了文化主题观照。窦老师将《丑小鸭》主题定为“高贵”,并对“高贵”作了诗意、含蓄、丰富的解读——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这14个字中的每一个语词,如‘苦难’‘梦想’等,都是通过对小鸭不同阶段的解读,结合相关文本的逐一呈现,最后串联起构成这句话,‘高贵’这棵巨树由此巍然屹立”(窦桂梅《走向高贵的课堂》)。窦老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通过对安徒生生平和创作的研究,认识到:作为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作家,他的童话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体现了基督教“隐忍”的思想。窦老师把原文有而教材选文中删去的描写——小女孩死后的一句话“她和上帝在一起”找了回来,而正是有了这一句,才使得文本完整,更能够体现安徒生借卖火柴的小女孩所表达的生前“受苦”“忍受”,死后被上帝“救赎”上“天堂“获得“幸福”的思想内涵。

这一基督教文化主题的呈现,使得这篇具有批判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童话作品拥有了超越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精神,使人们在对小女孩不幸命运悲悯的同时,更对彼岸的理想世界充满向往和憧憬。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中没有肤浅地解读文本,而是对经典文学文本作了纯正的文学性解读。

窦桂梅老师的文学文本解读中的“文化主题”阐释,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文学语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这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写作水平,都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当前,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入思考语文课程的性质。文本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课程本质内涵的桥梁和媒介。对文本功能的认识,理应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目前,人们对语文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甚至很多时候,很多语文学科的专职教师,还把语文教育仅仅理解为机械的训练,而没有想到语文与社会、语文与自然、语文与人生、语文与文化的多重联系。可以说,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过于狭隘和片面,是造成学生缺乏文学鉴赏基本素养的主要原因。 窦老师选取名著(篇)选文教学,就是她看中这一类文本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鉴赏能力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文学阅读能力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不知从何入手进行分析。这一方面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学素养缺乏,另一方面更说明目前的教育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能领悟语文教育的真谛。

《北京晚报》2006年7月29日“文化新闻”栏目:《读图时代造就表层化读者——写渑呼吁读经典为成长充值》一文指出: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伴着麦当劳、星巴克、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长大的孩子们,在日益功利、浮躁、忙碌的当下,文学经典正远离人们视线。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我害怕读图时代的到来,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匆忙、快速的消费时代,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大批浅薄、没有耐心的读者,完全没有耐心读经典。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音乐,我们的眼睛无法欣赏凡〃高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文学经典培养的是一代有趣味、有诗意的中国人,但这一切在慢慢失去。

语文是文学的根本,对语言失去敬畏,折射出文学的地位和质量正在下滑。 要想做“有文化、有情趣”的中国人,我们必须提高审美品位。通过文学文本的解读,给孩子一双“慧眼”,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样的,学会文学作品中象征、隐喻、反讽等手法,心中拥有对理想世界的永恒向往和追求,才有可能实现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担负着塑造民族灵魂、建设精神家园的巨任,因此它也是我们终身享用的文化资源”的课程目标。

王富仁先生指出:

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回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来思考,回到语文教学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来思考‛。‚它不是否认语文的工具性,而是要把这个工具教导能自由使用它,并为人的精神发展服务的‘人’的手里‛(《当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依据》),应当思考‚语文与人‛‚语文与文化‛‚语文与精神‛‚语文与社会‛等问题。

窦老师曾以《丑小鸭》教学为例,对自己如此花费心思从童话语言、文化主题等解读经典文学文本作了注脚式说明:

也许有人会说,课,有必要这么复杂吗?备课有必要这么细化吗?但我们务必要认真想一想,我们面对的是一篇什么样的文本!我们害怕亵渎了经典,我们宁可花这么大的功夫,来尽可能距离经典和大师近些,再近些。

也许还有人对这样的文学文本教学方式产生质疑:小学生是否能读得“懂”这样的文学文本?其实这并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人的语文素养是用一生来形成的。鲁迅先生指出文学作品“有远功而非实用”。今天我们让孩子接触文学大家、语言大师的经典篇目,目的就是通过日常语文教学,通过对名著(篇)的文学性解读,让孩子早一点接触作家的经典文本;通过回归经典,让经典承载的精神文化成果,能成为孩子成长阶段最充分、最丰富的养分。经典文学文本以其“深刻的思想、高雅的审美、丰富的情感、华美的文采”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它是值得我们终生享用的文化资源。要让学生通过经典文本而热爱本民族,乃至世界的语言和精神文化,语文教师就应担当起语言、文化传承者和建设者的责任。

窦桂梅老师的“文学课”以开放大气的语文课堂,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窦桂梅老师的“文学课”能够让学生“心怀虔诚,走进文学文本”,“点燃激情,拥合名篇内涵”,“咀嚼文字,感悟生命世界”,“升华情感,照亮人生之路”。

注释:

(1) 蒋济水《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4)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窦桂梅老师教学心得体会.doc》
窦桂梅老师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