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课教学心得体会

2020-04-3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茶艺课心得体会

谁不说俺家乡美—谈谈我们家乡的茶叶

其实我对茶叶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是感谢这学期选择了张老师的茶艺课,让我对茶叶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也对茶叶产生了很多的兴趣。我想谈谈我的家乡麻城,它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处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紧邻省城武汉。麻城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 江淮小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为普遍现象。在这种温暖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我们麻城得以盛产茶叶,其中又以龟山绿茶和福田白菊最为有名。

小时候,就记得每一年家里面总是有亲戚送来的茶叶,是绿色的,泡起来闻起来茶香浓郁,啜起来甘甜清凉。后来,爸爸告诉我,这是我们麻城龟山茶厂所生产的龟山岩绿茶叶,产于大别山南麓的麻城市龟峰山。这里自然风光独秀,林木葱翠,茶树多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龟山岩绿为条形绿茶,其品质特征为:条索紧细圆直、锋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黄绿嫩匀、极耐冲泡。

曾经去龟山游玩,有幸见识到了当地茶农绿茶制作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杀青”。半辈子当茶农的张伯伯告诉我我说,杀青主要是为了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左后是蒸发部分水分,让其变为柔软有韧性,便于揉捻成形。鲜叶采来后,张伯伯先将它们放在地上摊凉2—

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张伯伯说杀青要掌握几点诀窍,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使杀青锅或滚筒的温度达到180℃左右或更高,然后适当降低温度,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影响绿茶品质,达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第二是要掌握“老叶轻杀,嫩叶老杀”。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杀青叶适度的标志是:叶色由鲜绿转暗绿,摸起来叶软,稍稍粘手,嫩茎梗折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茶香显露。

这让我了解到,制作茶叶的过程需要多么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勤劳的茶农从采茶,到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那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工作和细心的态度,才能让我们在家里喝上香气扑鼻,热腾腾的好茶。

喝绿茶是有很多好处的,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清肠胃去油腻,时刻保持身体舒畅,从来达到瘦身美白的功效,由此可见我们女性是很需要喝绿茶进行保健的。我也为我们家乡能够盛产绿茶感到骄傲与自豪!

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另一种有名的茶叶,那就是福田白菊。“麻城福白菊”已与浙江桐乡杭白菊、江苏盐城白菊齐名,产业规模和产能为全国三大菊花基地之首。福田白菊的特征是花朵大、肉厚、白色微黄、甘味爽口,其品质居“三大基地”之首,已向国家申请“原产地保护”。每次从家里返校的时候,妈妈都喜欢给我装满满一罐的白菊,让我在学校里面泡着喝,白菊花清香味甘,

泡茶喝可增进茶汤香味,适口性好。而且它淡雅的风味纯正的口味,也符合现代人类崇尚自然、关爱健康的生活需要。

有一首关于歌咏福田白菊的诗词,我觉得挺美的,现在在此与大家共同欣赏一下。

我怜贞白重寒芳,前后丛生夹小堂。月朵暮开无绝艳,风茎时动有奇香。 何惭谢雪清才咏,不羡刘梅贵主妆。更忆幽窗凝一梦,夜来村落有微霜。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重忆白菊》,他描写了白菊盛开的景色,以颜色来侧面描写菊花的清香和幽姿,并且表达了诗人自己高洁的品性。

虽然麻城的福田白菊在三大菊里面品质是最好的,但是却不是有名的,我想就我自己所见所闻来谈一点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首先是由于麻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商品观念和经营管理以及广告,互联网等形式的营销手段缺乏运用, 加之管理技术没有抬上去,所以进尽管很有价值和商业价值,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被人们重视。在06年之前,大部分的福田白菊都是被杭商收购,非常不利于本地茶商建立自己的品牌。

那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推动家乡的茶经济发展呢? 首先是要和当地政府合作,共同推销福田白菊。

其次,要广泛推销茶文化,以传统,怀旧,高端,精致的生活为口号,运用电视广告,发行专业报书刊物来扩大影响,瞄准城市的中产阶级。

第三,要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搞好政策,也可以和大学连办茶叶班补充人才,用当地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开发多种产品。

第四,要在游客在福田镇参观旅游的时候将菊花茶免费赠送,或让游客体验农家游的乐趣,让其采茶,熟悉茶叶生长制作的过程,培养其对茶叶的感情,使之成为潜在的顾客。

爸爸常对我说:“茶如人生”。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奔波忙碌了一天,风尘仆仆了一天,不妨用些许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品茶,让饱蘸智慧的茶香浸润我们的生命,让人生如茶,芬芳怡人。在淡泊的心境中,才能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旷达,才能体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真谛。只有在返朴归真,原汁原味的生活,才能让人真正感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意境。

这就是我们家乡两种十分著名的茶叶,龟山绿茶和福田白菊茶,两种茶叶各种各有的特色和功效,都是十分适合养生保健的好茶。我爱我的家乡,我也爱我家乡的灵水清茶。

参考文献:绿茶的功效与作用http://www.daodoc.com/

关于如何提高地方茶商销售效益品牌意识http://www.daodoc.com/kndata/1024/0048517.htm

推荐第2篇:茶艺心得体会

茶文化体会感悟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看万千世界,人生百年,宛如浮云;若非宿缘,岂能相遇?”在茶文化课上,终于看到大益八式的现场表演,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让我们以益之韵之大益八式感受中华茶道的博大, 也品味人生海阔天空的淡然,下面就说一下我自己的一点感受和心得。

大益八式”给人的是一种静心享受的过程,重在一个“慢”字,讲究动作的轻柔、优美、连贯。大益八式分为洗尘、坦呈、苏醒、洗尘、养成、身受、分享、放下。 洗尘实际上是指茶道演习开始时身与心进入一个干净的境界过程。即包括入礼、礼拜宗师、礼拜客人等步骤;坦呈指向一个动作,即将茶席铺开,在茶席上摆布茶具的动作。这里的坦呈有两层含义,一是待客之坦白诚恳,二是茶具的呈现、展示。苏醒是指在泡制过程中“温杯洗具”的过程。这一过程,茶具的温度得以提升,可以使茶具里面的能更好地施展色、香、味、型的特点;法度,是指取茶,所谓量不在多,适度就好,正是取舍有度,知足常乐,动作上要求轻柔;养成是茶汤冲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水温有着严格的要求,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极为重要,前面几式均是为此做铺垫;身受,它是茶者品茗感悟一杯茶的过程,先己后人,益己利人这是茶道所提倡的;之后是分享和放下。在这整个茶艺表演过程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一杯好茶不是说出来也不是写出来的,还是要动手泡出来的。所谓的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等等,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工。

中国茶道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融会世间万物、顺乎自然的美学、哲学、综合科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茶道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如何寻求,如何品悟。茶人能品悟多深,茶道便有多深,这也是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之处及它国茶道无法比拟之处。这些都足以令华夏子孙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为之尽绵薄。

清代郑板桥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写的正是心之静。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喝茶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很多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泡茶或许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泡一壶茶,静心、养性。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喝茶品茶是一个好东西,而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所以虽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不会精心研究茶艺茶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闲暇时喝喝茶来达到修心养性的效果。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最后,真的很荣幸在大学生涯中可以选修茶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从之前的只会喝茶如饮料的人得以明白茶文化的真谛,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好处多多。虽然时下一些\"酒文化\"、\"咖啡文化\"、\"可乐文化\"等这些在充塞在各种媒体的时尚版块中大放异彩,但是我仍然相信,通过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教育与熏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定能在今后为世界人所崇尚。愿在茶文化的学习中,积淀更多安定优雅的气质,平静谦和的面对今后生活。

推荐第3篇:茶艺课教学计划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期授课计划 2014—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教学院(部): 人文学院 课 程 名 称: 中国茶道与茶文化 授课专业班级 空乘140

1、1402 任 课 教 师 赵 娟 2015年3月2日 编制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 2014—— 2015 学年 第二学期 制表日期2015-3-2 任课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院(部)负责人签字:

注:本表应根据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拟定一式三份,自存一份,交教研室、教务处一份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表 篇二:茶艺教学计划

广西烹饪学校

茶艺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表

编号:qd-0707-03 版本号:a/0 流水号:

审批: 年 月 日 制表:教务科 2005年12月29日

广西烹饪学校

调酒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表

编号:qd-0707-03 版本号:a/0 流水号:

说明:*为考试科目。

审批: 年 月 日 制表:教务科 2005年12月29日

广西烹饪学校

糕点面包烘焙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表

编号:qd-0707-03 版本号:a/0 流水号:

二、周分配表

说明:*为考试科目。

审批: 年 月 日 制表:教务科 2005年12月29日篇三:茶艺基础课教学进度计划(2) 学年度上学期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课程名称: 茶 艺 基 础 任课教师: 杨 光 琼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篇四:茶艺教学计划

茶艺教学计划及推进表

段尊芳

第一节课:中国是茶的故乡

第二节课: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第三节课:形体练习

茶艺教学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好途径。

孩子从坐、站、行学起,无论坐还是站、行等都要正,脚放平,胸背挺直,不弯腰,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节课:练习绿茶的茶艺表演(走姿及坐姿) 让茶艺表演的内容更丰富。分主副泡练习。

副泡练习,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的茶艺之美。

第五-----十四节课:练习绿茶茶艺表演

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敬奉香茗,让每个学生亲自担任主泡,做到茶艺表演娴熟流畅。

通过茶艺学习与练习,孩子们能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应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茶礼运用到实践中,并逐步懂得、体悟到待人接物的道理,有效提升了自己交往能力,使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懂事、聪明、活泼、可爱。篇五:茶艺专业教学计划

茶艺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 510112(滇) 专业编号:022 制订时间:2008.8

一、学制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校毕业生

(二)学习年限:三年

二、培养目标: 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科教兴滇”战略,为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茶艺、茶文化、茶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专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人才规格: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专业思想牢固,能吃苦耐劳,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意识,品德优良,技术过硬。

(三)专业能力较强,既能较熟练地掌握茶艺表演和推广、茶文化宣传以及茶叶营销与管理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独立获取信息、跟踪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四)善于团队协作,有创新精神。

(五)具有可持续发展、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具有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达云南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一级;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有关专业英语资料,达到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水平。

(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四、业务范围:

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培养有较深厚茶文化底蕴;掌握茶叶的生产、加工知识,了解茶叶消费者需求;系统掌握茶文化、茶艺表演与推广、茶艺美学、现代茶叶营销技巧、食品品质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艺;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具有一定的社交和口头表达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茶艺表演与推广、茶文化宣传与教育、茶叶审评、食品品质检测、茶叶营销与管理及茶会设计与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围绕茶叶市场自主创业。

五、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分解

茶艺专业素质能力结构表(附表一) 学生能力要求与支撑知识(附表二)

六、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一) 教学模块

本专业教学分五个教学模块,即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拓展和人文素质。

(二)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

由《军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实用英语》、《实用语文》、《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组成。

2、专业必修课

由《美学基础》、《形体训练》、《茶学概论》、《茶艺理论与茶艺表演》、《中国茶文化》、《茶艺馆装修与设计》、《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标准化加工技术》、《茶叶市场贸易学》、《现代饮食业经营管理》、《茶艺技能训练》、《茶文化概论》、《消费心理学》、《现代礼仪》、《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馆经营与管理》、《民族茶艺与茶文化》、《美学基础》、《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叶综合利用》和《专业认知实习》、《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组成。

3、专业限制性选修课

《插花艺术》、《声乐理论名曲欣赏》、《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茶叶市场营销学》、《茶叶营养与保健》、《茶叶包装与贮运》、《民族音乐概论》、《演讲与口才》、《审美学概论》、《茶文化经典选读》等课程组成。

每人选修不少于四门,不超过五门。

4、任意必选课(由学院统一安排,详见附表六)

5、任意自选课(由学院统一安排,详见附表六)

七、实践教学环节(附表三)

八、实践教学占总教学课时百分比

1、理论教学时数:1291

2、实践教学时数:1688

3、总教学时数:2979

4、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数百分比:56.6%

九、考证时间安排(附表四)

十、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五)

一、有关情况说明

本专业2006年申报,2007年开始招生。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做到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修订说明

(一)修订的依据

1、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关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热院[2006]58号);

2、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关于调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意见(人基系2007年5月9日发);

3、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2008年第二次会议纪要(热职院(专建委)[2008]02号)。

(二)修订的过程

自专业开办以来,每学年都组织专业教师对计划中所开设的课程、学时数及选修课等方面进行修订,并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小组会议对教学计划进行审定。还广泛收集本专业学生的意见,对部分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广泛征求生产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对相关课程做出适当调整。

(三)修订的结果

1、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准确,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色;

2、教学进程更加合理,可操作性强;

3、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了部分课程,把《美学基础》、《形体训练》调为专业必修课等;

4、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系教学资源,对专业限制性选修课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了实用性和操作性;

5、专业教学计划更加合理,格式更规范。

推荐第4篇:茶艺课心得

茶艺

这学期我选修了茶艺课,第一次接触了茶艺,对茶艺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对于中国人民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茶,发源于中国,西周作祭品,春秋作菜食,战国作药品,两汉及以后作饮品。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延至今日依然盛行于世界。

茶树分为半乔木型、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茶叶按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的茶叶,按茶的颜色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茶中的各种成分对于人体有着不可思议的好处,茶多酚能杀菌解毒,咖啡碱能提神解乏,维生素能美容养颜,茶氨酸能放松减压„„茶叶的制作流程有杀青、揉捻、萎凋、闷黄、发酵、渥堆、干燥等,不同的茶叶制作流程也不尽相同。

我们在挑选茶叶的时候,一要看茶叶的光泽度、干燥程度,外形是否整齐;二要闻茶叶的香味是否自然;三要品尝茶的味道是否甘爽、持久;四要摸茶叶,感受茶叶是否柔软、完整,在水中的舒展度和伸缩度如何。

茶中,我最喜欢红茶。红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大叶、中叶、小叶都有,一般是切青、碎形和条形。干茶呈暗红或乌润色,茶汤呈红色、亮红色。红茶有麦芽糖香,滋味浓厚,略带涩味。红茶的性质温和,不含叶绿素、维生素C,咖啡碱含量较少,兴奋神经效能低。我的体质较虚寒,适合喝红茶。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要想泡出好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茶具。例如,绿茶可选择透明无花纹的玻璃杯,黄茶可选择玻璃杯、盖杯等,红茶可选择紫砂茶具、白瓷、盖碗、盖杯等„„总之,茶具的选择与配备要简约、适茶、适境。水的质量是否好对于能否泡出好茶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可见,“清”、“轻”、“甘”、“冽”、“活”为品茗好水。茶水比例、泡茶水温、浸泡时间、冲泡次数也是影响一壶茶好坏的四大因素。

茶礼是茶艺中的基础。首先是环境布置要静谧、洁净、舒适,着装应该整洁大方,茶具摆放时,字画应迎向客人以表示敬意,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再是泡茶过程中,茶具取放要轻、准、稳,冲泡茶要高冲低斟,倒茶时动作要轻盈、快捷、规范,斟茶只斟七分满,再添三分情意。最后,奉茶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一、先客人后主人;

二、先主宾后次宾;

三、先女士后男士;

四、先长辈后晚辈。奉茶中端放茶水不能过高,不能从客人的剪头或头上过,杯子应该放在客人的右上面。品茶之前,要观茶色、赏姿态、闻香、尝味,一杯茶需分成三口品尝,不能如牛饮水,狼吞虎咽。

以上只是我在茶艺课上习得的的部分知识,茶艺文化博大精深,还需要我继续学习,才能领略其中滋味。

推荐第5篇:茶艺课心得

茶艺课是我们茶文化学院学生大一下学期必上的一门课程,在此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相关的东西,仅仅知道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我经过这个学期的专业学习,已然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质的升华。

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予它们尊重和理解,那么它们也会给予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对人或事。这能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例如我们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壶,就是对茶壶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

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茶艺学习是提升修养的一个过程,而提升自己的修养是靠自己努力的。我们应该有责任让自身更有修养。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即使面对困苦与艰难,也要用一种淡定、宁静的心态对待,用修养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老舍的《茶馆》里写着这么一句梵语:真水无香,即把散乱的心神凝结一处。心境淡定了,生活自然也美好了,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更有修养的质量了。

成长是一种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淡定而平静的生活。

茶艺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茶艺课的学习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让茶使人间更美好。

推荐第6篇:茶艺课心得

茶艺课是我们旅游专业学生大三上学期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此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相关的东西,仅仅知道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我经过这几个星期的专业学习,已然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质的升华。

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予它们尊重和理解,那么它们也会给予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对人或事。这能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例如我们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壶,就是对茶壶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

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茶艺学习是提升修养的一个过程,而提升自己的修养是靠自己努力的。我们应该有责任让自身更有修养。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即使面对困苦与艰难,也要用一种淡定、宁静的心态对待,用修

养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老舍的《茶馆》里写着这么一句梵语:真水无香,即把散乱的心神凝结一处。心境淡定了,生活自然也美好了,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更有修养的质量了。

成长是一种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淡定而平静的生活。

茶艺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茶艺课的学习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让茶使人间更美好。

推荐第7篇:茶艺课三维目标

茶艺活动课程教学三维目标在

三个阶段的不同侧重点

第一阶段:生存层面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茶的起源

2.了解茶的种类

3.了解泡茶知识

4.了解茶的营养与功效

5.了解茶的储存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掌握乌龙茶的冲泡技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2.通过分组的形式练习沏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主动地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比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他们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愿望并持有探索的兴趣

2.了解信阳茶道、茶俗的独有风格,进而以茶乡独有的茶文化为傲。

3.激发学生对茶的兴趣,初步感知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茶文化。

例如:我在《认识茶叶宝宝》这堂课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为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茶。学生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尝一尝等形式,能尝试辨别一些茶叶。激发学生对茶的兴趣,初步感知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茶文化。

第二阶段:生活层面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乌龙茶的产地及各产区的代表茶;

2.认识沏茶器具的名称,了解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体验我国茶文化内涵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辨析我国茶叶主要类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内容讲解、图片展示和相关视频播放讲解相关知识,再结合课外任务布置,用任务引领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2.通过学生课前的调查收集资料和课内的汇报交流,让他们了解佛茶的功效与加工程序,以及佛茶的知名度。

3.通过课堂上学生的鉴茶、泡茶、品茶、说茶,让学生在实践中初试茶道艺术,浸濡佛茶文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陶治情操,在细致、循序渐进的茶艺过程中培养耐心和观察力,感受美好和心灵的宁静,享受茶艺学习

2.通过对茶艺和茶道精神的领会,培养学生追求饮茶之人“廉、美、和、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例如:我在《乌龙茶艺》一课中,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实际演示沏茶,引领学生步入茶境,主动参与识茶器、知茶礼、习茶艺等学习实践中,并能进行合作与交流互补。

第三阶段:生命层面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一定的茶知识与文化,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通过茶艺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礼仪素养。

3.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关心他人,欣赏他人,珍爱生命,享受成长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访问、资料收集、分析评价等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行热爱中国茶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3、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看沏茶示范,学生能体验到茶道艺术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2.通过沏茶练习,培养学生学习、劳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

3.通过茶道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其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同学间的和协交往。

例如:我在《悠悠茶韵祝福您》这节课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通过茶道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其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同学间的和协交往。

“敬师茶”是学生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利于形成新型师生关系。古语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与育人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让茶艺―这一高雅艺术走进学校正是发挥了茶文化活动育人的功能。我校在教师节期间推出了“敬师茶”。“敬师茶”要求每位学生轮流为每位任课老师沏泡一杯茶,在上课前放置讲台的右上角。老师在课堂上受到孩子们的礼遇,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和感情的交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缩短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已经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局面。

综上所述,现将茶艺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最早的国家。如何把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中国茶文化艺术地、和谐地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去,这就是我和我的学生共同讨论和努力的方向。教学中我常常思考:这节茶艺综合实践课程,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是他们想知道的?哪些是通过学习,他们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的?并能影响到身边的人的呢? 通过茶艺的实践课程后,我发现学生对于我国的茶历史十分感兴趣,用故事作为开场白,最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茶叶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有所接触,有些原本就是茶叶产地的学生。但学生对茶叶的认识仅仅只局限于它是一种可以饮用的物质。而对茶艺及茶艺本身的文化、精神却一无所知,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要让学生融入到其中就需要花一定的功夫了,要掌握茶艺,首先要了解茶叶的分类、特点、功效、生产地等等,我通过短片、课件等形式向学生展现。并通过观茶、闻茶来识别不同的茶叶。我把这个实践教学环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生生交流,最后总结。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肯定他们的学习经验,并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出不同的保健茶、茶饮品。实践中我还提醒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周全,凡事用心去做,没有作不好的事情。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泡茶,在这个环节当中,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泡茶程序、行茶的礼仪,同时我还渗透了中国人喝茶的礼仪。例如:茶水不能倒得太满,中国人有句俗语“茶满欺人,酒满敬人”;茶杯的拿捏——大拇指、食指轻拿杯沿,中指托杯底,叫“三龙互鼎”,剩下的两只手指不能指着别人,那是不礼貌;敬茶时,一手三指执杯,另一手侧掌护于杯前,对老人平举齐眉,并轻声道请,对平辈双手托杯,略高即可;喝茶四部曲——闻香、嘬唇、徐啜、小口,这是品茶的最高境界,茶汤入口后还要在舌边轻轻鼓漱一番,再徐徐吞咽,体验回味。学生动手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的好时机,也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好机会,在这段时间里,课堂后气氛融洽,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动手,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最后总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

茶艺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最佳载体,茶艺的修身养性作用和品德教化功能已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茶礼教育使茶人懂得茶精神、茶礼仪等;茶事活动使茶人更加和睦相处、相互帮助;茶史教育使茶人更了解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体验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泡茶训练使茶人在泡茶的过程中领会茶精神,用她们的肢体语言把我们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通过一个学期的茶艺技能实践课程,让我深刻感受到,茶是健康饮料、文明饮料,饮茶不仅可从茶中汲取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而且对于改变社会不良风气、融洽人际关系、丰富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素质等都有明显的作用。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新时期,开展茶文化的研究和活动,对现代化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积极意义。以茶艺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有机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推荐第8篇:茶艺招生课教案

茶艺公开课教案

活动名称《神奇的茶》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茶”是一种饮料 2感受中华茶文化

接茶,奉茶的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

热水

红茶

茶具一套 活动过程 1课前行礼

上课行礼,有始有终,有礼有节 2.五分钟静心

问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茶?小朋友回答茶是一种喝的,家里有的 再问小朋友有没有喝过茶,知道喝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请三位小朋友回答

先拿出贴纸,展示男孩贴纸和女孩贴纸,激发小朋友上课的兴趣 3泡茶

今天叶老师就来泡一壶神奇的茶,小朋友们在家里都没有喝过的,小朋友们想喝吗? 小朋友回答想。 好,现在叶老师就开始泡神奇的茶,不过泡茶的过程中要小朋友保持安静才能有神奇的茶哦。 (降低声音说)好,现在开始了,保持安静哦。。 泡好茶后说叶老师现在开始要给茶施加魔法,给茶加入各种各样的味道,小朋友们你们告诉我想喝什么味道的茶?小朋友就会回答“草莓味、苹果味、菠萝味”等等等等

既然小朋友想要这些味道,那么叶老师就吧这些味道全部加到茶里好不好? 小朋友回答好 开始用“魔法”把味道全部加到茶里面,让小朋友渴望喝茶。 一步一步的演示加入各种味道。 4敬茶

加入所有的味道了,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喝茶,谁愿意来喝茶的小朋友请坐好。小朋友坐好了。 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喝茶了,但是喝茶之前我们要知道《弟子规》有一句话叫做“长者先幼者后”所以我们第一杯茶要敬给爸爸妈妈或者老师。那么那个小朋友愿意给老师敬茶的?请一个小朋友来敬茶。如果不够标准就要演示,非常好就要奖励贴纸。 5喝茶

好,敬茶后就要小朋友们自己喝茶了,我请坐的最好的小朋友喝茶,请一个比较熟悉的小朋友来喝第一杯茶,要求双手接杯,三口喝茶,表现得好,奖励贴纸一个。请所有小朋友一个个来喝茶,并且奖励贴纸。 6结束

下课行礼,有始有终,有礼有节 7说明

给家长说明茶艺课重点在于培养小朋友一种安静的品质和礼仪习惯等等。

推荐第9篇:茶艺学习心得体会

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艺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茶艺学习心得体会1

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

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

陶:是指陶器。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今天用起来,古朴典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别有韵味。

砂:是指紫砂,有著名的宜兴紫砂。它起源于明,兴盛于清。有形美、神韵,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

瓷:是指瓷器,有著名的景德瓷。白瓷早在唐代就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美称。

透: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玲珑剔透、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起舞的姿态。

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茶: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茶,不一定是最好的茶,但一定是客人最满意的茶。

水:它不一定是名泉水,但一定要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定无异味,无杂质。

器:是泡茶的工具,不一定是名壶金杯但一定要适合所表演的茶艺,要以茶定器。

人:是茶艺的主体,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都能与茶融合,搞茶艺一定要文明、雅静。

静:品茶的环境要静,这是进入茶艺境界的前提,茶道修养的环境。

雅:是茶室的环境布置,是精神愉快的条件。

茶艺表演的好坏,通常有七条标准进行衡量和评判。

表演:表演要自然、规范、熟练、优美。韵律舒展流畅与音乐相符。

解说:解说词与表演配合恰到好处,词语使用恰当。声音流畅、语言简炼优美娴熟,要用普通话。

茶汤:所泡茶汤符合所用茶的茶汤标准。如红茶红艳透明,绿茶清澈碧绿等。

搭配:服装、服饰、发型搭配是否合理美观。茶具组合是否合理,与所表演的茶艺是否配套。

交流:表演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反映出整体的美感。

音乐:所配的音乐要同表演的茶艺相协调。音量大小适中,要优美动听。

程序编排:整个表演自始至终的程序编排要科学合理,时间25分左右。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2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来访时必泡一壶好茶,以表对客人的诚心欢迎与尊敬。

\"茶艺师\"在我的字典里是个新鲜的名词,在参加天晟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高雅的称谓感觉陌生吧。

\"茶艺\"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识别茶叶、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的色、香、味、形、韵的体味。只有掌握了这两样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体会到茶艺的精髓。

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培训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茶艺的相关知识,比如茶艺师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茶文化的理论,各种茶的特质,各种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徳习礼,有助于陶冶情操。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回味。茶艺学习于我而言,才刚刚开始!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3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4

没去茶业公司学茶艺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关于茶相关的知识,仅仅认为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这十几天的专业学习,我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茶艺并不只是单纯的泡茶、品茶如此简单。\"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常识,同时也是寓意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这会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例如日本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需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成长是一种蜕变,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静的心境。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茶业有限公司的茶艺培训课程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5

自从学习,从事茶文化以来,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我已深深爱上茶,每天都会泡上几泡和朋友们分享,以茶会友。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揣摩它、理解它。

中国人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就是最好的体现,不像日本茶道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日常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活葱、桔皮、薄荷、桂圆、红枣,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水泡茶来喝。“茶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差距,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可称之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这里、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洗礼,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括了对人要真心,顾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而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

1、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区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6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以及今后要从事茶销售这一行业,报名学习了茶艺。

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现在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推荐第10篇:茶艺学习心得体会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下面是瑞文小编整理的茶艺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阅读。茶艺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茶艺学习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院拓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课程——中国茶艺。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只知道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只知道喝茶有很多保健功效,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的认识了。在学习了整整一周的茶艺课程之后,我对茶具、茶的种类,泡茶的基本流程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门课和其他科目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中间换了几位老师,但老师们都很耐心负责。老师一开始先是对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接着让我们看视频,然后亲自给我们做示范。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所以我对这些茶具都特别感兴趣。

我家不是那种经常喝茶的家庭,在家几乎没有泡过茶。很多工具是上了这门课之后才认识的。例如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形状是一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漏;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一扁平弯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茶艺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包含有知、情、意的部分,是综合的学科,也是整合的科学。学习了茶的相关知识之后,各种体会也慢慢随着茶知识的提高而产生。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也让我们知道了制作茶叶的过程需要多么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勤劳的茶农从采茶,到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那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工作和细心的态度,才能让我们在家里喝上香气扑鼻,热腾腾的好茶。它们的加工方法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自从知道了茶的加工工艺是如此的麻烦之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茶香醇厚是如此的可贵。

后来,还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泡好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第三是浸泡的时间。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等。

在科技发达、工作繁忙的社会,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泡上一杯清茶,品味它苦中带甜,饮后回甘的滋味,闻一闻它清淡怡人的香气是何等让人心灵沉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各位老师的教学下,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奔波忙碌了一天,风尘仆仆了一天,不妨用些许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品茶吧!

第11篇: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以下是瑞文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茶艺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各位参阅。茶艺培训心得体会【1】

没去xx茶业公司学茶艺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关于茶相关的知识,仅仅认为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这十几天的专业学习,我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茶艺并不只是单纯的泡茶、品茶如此简单。\"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常识,同时也是寓意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这会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例如日本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需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成长是一种蜕变,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静的心境。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xx茶业有限公司的茶艺培训课程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2】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来访时必泡一壶好茶,以表对客人的诚心欢迎与尊敬。

\"茶艺师\"在我的字典里是个新鲜的名词,在参加天晟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高雅的称谓感觉陌生吧。

\"茶艺\"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识别茶叶、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的色、香、味、形、韵的体味。只有掌握了这两样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体会到茶艺的精髓。

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培训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茶艺的相关知识,比如茶艺师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茶文化的理论,各种茶的特质,各种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徳习礼,有助于陶冶情操。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回味。茶艺学习于我而言,才刚刚开始!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3】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第12篇:茶艺的心得体会

导语:茶艺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茶艺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的参阅。茶艺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来访时必泡一壶好茶,以表对客人的诚心欢迎与尊敬。

\"茶艺师\"在我的字典里是个新鲜的名词,在参加天晟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高雅的称谓感觉陌生吧。

\"茶艺\"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识别茶叶、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的色、香、味、形、韵的体味。只有掌握了这两样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体会到茶艺的精髓。

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培训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茶艺的相关知识,比如茶艺师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茶文化的理论,各种茶的特质,各种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徳习礼。

茶艺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艺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茶艺的心得体会范文三

没去xx茶业公司学茶艺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关于茶相关的知识,仅仅认为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这十几天的专业学习,我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

茶艺并不只是单纯的泡茶、品茶如此简单。\"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七分满是茶艺的基本常识,同时也是寓意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这会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例如日本茶艺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寂\"是茶艺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需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成长是一种蜕变,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静的心境。茶艺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xx茶业有限公司的茶艺培训课程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

第13篇:茶艺学习心得体会

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篇2:茶艺培训心得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 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篇3:茶艺心得体会

茶文化体会感悟

清代郑板桥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写的正是心之静。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喝茶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很多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泡茶或许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泡一壶茶,静心、养性。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喝茶品茶是一个好东西,而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

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所以虽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不会精心研究茶艺茶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闲暇时喝喝茶来达到修心养性的效果。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最后,真的很荣幸在大学生涯中可以选修茶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从之前的只会喝茶如饮料的人得以明白茶文化的真谛,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好处多多。虽然时下一些酒文化、咖啡文化、可乐文化等这些在充塞在各种媒体的时尚版块中大放异彩,但是我仍然相信,通过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教育与熏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定能在今后为世界人所崇尚。愿在茶文化的学习中,积淀更多安定优雅的气质,平静谦和的面对今后生活。篇4:茶道课心得体会

茶道课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1210 学号0121203921015 贺朵

大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有公选课,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茶道与身心健康。一直都很想了解一些关于茶道与养生方面的知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在上这门课之前,我虽然对茶道有着极大的兴趣,也上网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上了老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我对茶道了解的太浅。

茶艺与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品茶,煮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在茶道课上,老师给我们泡茶,请我们喝茶,老师还请来了他的茶友。喝着老师泡的茶,听着茶友们说着他们喝茶的经历,无疑是一种享受。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种茶,而我最喜欢的是黑茶。听老师说他有幸喝道了有上千年的茶树的茶,让我无比的羡慕,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喝一喝,品一品,虽然我知道有些不可能。 泡茶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茶艺并不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

整个过程中,我们对茶具的尊敬,也反映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与他们尊重与理解,那么他们也会给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经过茶道课的学习,我觉得自身获益匪浅,学到的不仅是茶艺茶道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耐心,毕竟无论泡茶还是品茶都需拥有足够的耐心。同时我的心态也更加的平和,达到了修身养性的效果。这与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总觉得老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很容易相处的感觉,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和老师喝茶。当然,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的处理一切,就如品茗一样,真正放松自己,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体会一份纯真,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劳动成果,最后,在这里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谢谢您!篇5:茶文化的学习心得体会

与茶有关的学习心得体会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是以茶道(即德)为核心内容的,同时它也体现出定力、孝心、感恩心和孝敬心等等。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学习茶文化不仅要学习茶知识,更要学习其中的蕴含的高深人生之道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在这一学期的选修课中学习了茶文化,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

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何时开始饮茶,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个说法是最普遍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茶经》的权威性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

茶叶在中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许多的功能。据现代科学证实,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茶多酚、咖啡碱和十多种维生素等各种成分多达350多种,富有营养,能调节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药理作用。茶叶被发现就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个传说是众所周知的,从而证明茶有解毒的功能《神农本草》 云: “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本草纲目》中更系统地总结了茶的药理作用,书中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上升散,又兼解酒之功能也。” 另外茶叶能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粥样化等等。

茶的保健作用也是很早就被动人们发现的。喝茶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去痰、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另外,古代的文人骚客都通过品茶感受饮茶的情趣,陶冶性情,以茶为内容吟诗作作赋,留下了不少名词不达意佳句。 其次茶叶的好坏还需要评审。茶叶的审评中要数红、绿茶的品质审评最严格和最有难度了。红绿茶的审评主要包括:外形、嫩度、净度、匀度、色泽这五点,其中,在审评的过程中,要步步严谨,不能有一丝的疏忽。而其它的茶叶审评则依照香气、滋味、水色和叶底等来一一审评,过程也是要严谨,不能有一丝的疏忽。

在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茶道 所谓的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我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

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茶文化是以茶道为核心的,德贯穿于茶文化的始终。关于这个德,我是比较有感触的,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特别需要道德来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早在两千年以前,我们的”圣人“孔子就提出了伦理道德,非常重视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臣要忠君,还有其他的平民百姓全部都要按照这标准来做。虽然以前的伦理道德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发展,尽管它有着种种弊端,但毫无疑问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和中国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没有这伦理道德的束缚,也许中国早已经像其他的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了。

相对于古代,纵观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道德已经被人们摒弃了,人们的道德已经跌到了最低点,可谓硕果仅存了。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什么“大学生宿舍投毒”事件,无一不在挑战着我们的道德底线。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的道德缺失。当然,这些事件多多少少也唤起了一些人对道德的呼唤,重新倡导我们几千年前古人所早已经领悟的道德,但里面的糟粕是需要摒弃的。但愿我们是社会真的可以唤起道德这面旗子,否则,一个国家是很难强大并延续下去的。 我个人对道德是十分推崇的,在日常的生活也严格遵守一些基本道德。虽然有时(转载于:茶艺学习心得体会)在别人眼中有些另类,但我依然坚持,不求影响别人,但求心中无过。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事,我周围的人都是比较有德行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感染着我。他们都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就是创造快乐,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德行不仅是茶文化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人生的核心,遵守德行就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除了德,还有定和静是很有感悟的。在我的理解中,定和静虽然有着字面上的差别,但大体上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定中有静,静中必有定,两者是不可割离的,必须连在一起。 我十分赞同 “定能生慧”这四个字,这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可以领悟到的。定,我自己是把它理解为心定,内心平静并坚定。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一切问题就能引刃而解了,但往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充满浮躁的社会中,能定下来更显得可贵了。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浮躁的人,定下来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很难做到的,但学习了茶文化后,特别是看到我们上课时那种淡定,真的让我感悟良多,特别是在上课时,我觉得我无法不定下来,因为上课时的那种气氛感染了我,使我能够定下来,即使有时不是很认真去听课,但老师常说的:能两节课安静地 坐下来,就是一种定了,一种不小的成功了。 在其他的课堂上,每当我想起老师说的话,也能很快地静下来,在定下来的那一刻,听课效果已不重要了,因为重要的已经做到了,还有什么比静下来更难呢?“定能生慧”说得一点也不错,这也许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最大境界!! 茶文化的精髓还有孝、恭敬心、谦卑等很多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启发和教育意义的东西,只有慢慢地深入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

今学期选择了茶文化,真的没有选错。这节课不仅是学习茶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成功的方法。

第14篇: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茶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参加了由xx茶业有限公司创办的首届"茶艺师"培训班,经过了两个星期的学习和积累,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了解了茶最早起源于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和沉淀。中国不仅是茶叶的故乡,还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

过去只知道绿茶、红茶、花茶、龙井茶、乌龙茶这几种茶,殊不知,茶的基本种类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而龙井茶属于绿茶这一分类。除此之外,它们的加工方法和冲泡方法都各有差异。

何为茶艺?茶艺是指泡茶和饮茶的技艺。泡茶的技巧,实际上是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比如,冲泡绿茶要用玻璃杯,因为玻璃杯是透明的,且不容易吸香,用其泡茶可使茶之清香,嫩香充分显露出来,也便于我们欣赏茶芽形态和茶汤的颜色。明代茶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就有写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到茶质,泡茶的水质好坏,对茶叶的色、香、味,特别是对茶汤的滋味影响很大。而饮茶的技巧则是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色、香、形、味、韵的体味。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因此,可将茶水比例,开水温度,冲泡时间归纳为泡茶的三要素。

现如今,茶艺已经慢慢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客人来时都是以茶代礼,聚会时一起聊天喝茶,这些都与茶息息相关。其实,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但愿中国的茶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

最后非常感谢xx茶业有限公司给大家带来的这一次学习茶艺的机会,让爱茶的人相聚一堂谈天论地,也让我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变成一个优雅的女子,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茶,懂茶,惜茶的人。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茶,是中国一种著名的饮品,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骄傲。平常的我,喜欢喝茶,因为喝茶,养身。这次有幸参加普洱茶文化图书举办的茶艺培训,我也是分外的高兴,特地向公司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参加茶艺班的学习。

能够得到这次学习机会,我非常的珍惜,每天准时到课堂学习,不迟到早退。而这次的学习,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内容以及经验传授,让我收获颇丰。

从前,我喜欢喝花茶,所以对于花茶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可能更为熟练。而秉着对茶的热爱,参加培训后我学习了更多关于茶的知识,和中国传承的真正茶道。我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有关茶的书叫做《茶经》,是作者陆羽写于天宝年间的书籍,它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是我们进行茶文化学习的宝贵财富。我认识到了中国十大名茶,六大类茶种,详细地学习了我们云南的茶山、名茶,掌握了茶的.冲泡方法和实际操作要领等等。

以前,只是听说我们的茶文化茶艺术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日本的茶道,也是从我们中国学习过去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中国的茶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知道了我们中国人饮茶为何注重一个“品”字。从冲泡前的干茶色形到冲泡后的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来分辨茶的品种好坏。从沏茶、敬茶都有些相应的茶礼仪。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茶膏的学习和鉴赏。

这次的茶艺培训还让我认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茶友,我们在一起连续九天的学习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以茶会友,从不认识到因为茶而相识结缘,我们也互相学习交流茶知识、茶经验,以及各自生活中擅长的领域。

开心的九天茶之旅即将结束,但我们的茶路才刚刚开始。我们会因为茶,将友谊继续,将我们以茶会友的精神继续。在这里,真诚地感谢每一位老师耐心、细心的指导和帮助!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来访时必泡一壶好茶,以表对客人的诚心欢迎与尊敬。

" 茶艺师"在我的字典里是个新鲜的名词,在参加天晟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高雅的称谓感觉陌生吧。

"茶艺"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识别茶叶、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的色、香、味、形、韵的体味。只有掌握了这两样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体会到茶艺的精髓。

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培训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茶艺的相关知识,比如茶艺师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茶文化的理论,各种茶的特质,各种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徳习礼,有助于陶冶情操。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回味。茶艺学习于我而言,才刚刚开始!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没去岑溪天晟茶业公司学茶艺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关于茶相关的知识,仅仅认为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这十几天的专业学习,我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 。

茶艺并不只是单纯的泡茶、品茶如此简单。"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常识,同时也是寓意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这会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例如日本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需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成长是一种蜕变,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静的心境。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天晟茶业有限公司的茶艺培训课程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

感谢天晟茶业有限公司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第15篇: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 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篇二:茶道课心得体会 茶道课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1210 学号0121203921015 贺朵 大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有公选课,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茶道与身心健康。一直都很想了解一些关于茶道与养生方面的知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在上这门课之前,我虽然对茶道有着极大的兴趣,也上网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上了老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我对茶道了解的太浅。 茶艺与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品茶,煮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在茶道课上,老师给我们泡茶,请我们喝茶,老师还请来了他的茶友。喝着老师泡的茶,听着茶友们说着他们喝茶的经历,无疑是一种享受。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种茶,而我最喜欢的是黑茶。听老师说他有幸喝道了有上千年的茶树的茶,让我无比的羡慕,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喝一喝,品一品,虽然我知道有些不可能。

泡茶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茶艺并不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

整个过程中,我们对茶具的尊敬,也反映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与他们尊重与理解,那么他们也会给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经过茶道课的学习,我觉得自身获益匪浅,学到的不仅是茶艺茶道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耐心,毕竟无论泡茶还是品茶都需拥有足够的耐心。同时我的心态也更加的平和,达到了修身养性的效果。这与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总觉得老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很容易相处的感觉,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和老师喝茶。当然,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的处理一切,就如品茗一样,真正放松自己,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体会一份纯真,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劳动成果,最后,在这里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谢谢您!篇三:茶艺心得体会 清代郑板桥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写的正是心之静。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喝茶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很多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泡茶或许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泡一壶茶,静心、养性。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喝茶品茶是一个好东西,而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

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所以虽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不会精心研究茶艺茶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闲暇时喝喝茶来达到修心养性的效果。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最后,真的很荣幸在大学生涯中可以选修茶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从之前的只会喝茶如饮料的人得以明白茶文化的真谛,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好处多多。虽然时下一些酒文化、咖啡文化、可乐文化等这些在充塞在各种媒体的时尚版块中大放异彩,但是我仍然相信,通过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教育与熏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定能在今后为世界人所崇尚。愿在茶文化的学习中,积淀更多安定优雅的气质,平静谦和的面对今后生活。篇四:学习茶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茶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茶文化》这门课程,首先让我学到的不是茶,而是礼。老师课前课后那真诚的鞠躬礼,让我深感讶异和震憾,这礼仿佛弥合了老师与学生之间鸿沟,表明了我们不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在做思想上的交流。老师的这份恭敬之心,使我学会了恭敬与谦卑。在此,我深深地感谢我的老师,能作为您的其中一名学生,和您做思想上交流,我倍感荣幸!

在选修这门课之前,我对茶及茶文化的认识是浅薄的,是零碎的,而且我并也不认为这门课可以给我带来什么改变,我只是在修学分。但它却给了我一份意外的惊喜,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茶方面的知识,还满足并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我的道德情操。下面是我在学习之后对茶文化的认识,及体会。

中国是茶的故乡。“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若能杯酒比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当我们吟诵这样优美的诗句是,不禁也感叹茶在中国文化中的悠久历史。茶叶在我们中国按原料和采摘季节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与冬茶;按成品茶叶的聚合状态可以分为散茶、砖茶、末茶等;按成品干茶具体形状可以分为扁形茶、针形茶、片形茶、圆形茶、雀舌形茶、眉茶等;按茶树自然生态环境可以分为高山茶、平地茶、有机茶等;按产地可以分为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按茶树品种可以分为如青茶中的“仙”、“乌龙”、“肉桂”、“大红袍”、“奇兰”、“铁观音”;按销路可以分为内销、边销、外销茶、出口茶、侨销茶;按包装形式可以分为“袋泡茶”、“小包装茶”“罐装茶”;按加工程度可以分为初加工茶、精加工茶、再加工茶及深加工茶等;按初加工时茶树鲜叶是否经过酶性氧化以及酶性氧化的程度可以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青茶)、红茶。 不同类型的茶叶的加工方式又不尽相同。如我们最熟悉的绿茶,是经过先让鲜叶处理(摊放),水分散失,叶色由翠绿变暗绿色,叶质变软,叶片体积变小等物理性状。然后是杀青,杀青是利用在高温条件下,破坏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保持绿叶清汤的品质特点。杀青要点是叶温迅速上升到80℃(多酚氧化酶丧失活性)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手捏成团,清香显露。目前杀青多采用锅式、槽式、滚筒式杀青机三种。再经过揉捻,揉捻是利用机械作用力使杀青叶受到推、压、扭、拉和摩擦等多种外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紧结的条索。揉捻还使叶片细胞损伤和组织破碎,使少量茶汁挤出,使干茶外观色泽柔润有光泽。揉捻是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成条的重要工序。除了名优茶采用手揉外,大多采用揉捻机揉。最后是干燥,干燥是炒青绿茶与烘青绿茶加工的最后工序,其主要目的是蒸发水分、达到足干、固定品质、便于贮藏;同时也有继续做形和发展香气的作用。而红茶的加工却是在绿茶加工的程序上,插入发酵工序。黄茶、黑茶等的加工程序也是同中有异,异种有同。

也许各名族的茶俗文化各异,对茶的品质评定以及茶的品饮艺术也稍有差别,但对茶道上的道德境界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以及所谓高雅、淡洁、雅志、廉俭等等,都是茶人将中庸、和谐引入茶文化的前提准备。只有好的人格才能实现中庸之道,高度的个人修养才能导致社会的完美和谐。中国人的性格就要像茶,清醒、理智、平和。茶虽然能给人一定的刺激,令人兴奋,但它对人总体的效果则是亲而不乱,嗜而敬之。茗饮最终能使人心静,自省,使人能清醒看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冷静地面对现实,这是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相吻合的。因此通过饮茶,营造一个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空间,达到互敬、互爱、互助的目的,从而创造出一种尊卑有序、上下和谐的理想社会环境。而且在茶事活动中,一切都要以自然为美,以朴素为美的标准,以及对“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使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的解放,心境清静、怡然、寂寞、无为,仿佛与宇宙相融合,升华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都是相同的。 对于茶的了解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亲身实践。但对于茶文化中所倡导的精神,却着实有切身体验。茶文化中的“爱”与“定”,使我感触良多。阳关抚摸着大地是爱;“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是爱;在他人有困难时,扶他一把是爱;就连给陌生人一个微笑都是爱。爱是无所不在的,只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它。老师说的对,我们心中不能有太多的怨恨,这会摧毁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要有爱,用爱去化解我们的怨,就像在冬季里,眼前是一片萧条的景象,但只要有爱,我们会看到,大地上的动植物只是在沉睡,到了明年春天,将会是一片姹紫嫣红。在学会要拥有“爱”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定”。记得在上

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以“平和,安定”的心态来上课,不要去想那纷纷扰扰的事。这就让我的心灵有了归属。这一年是我第一次当班长,由于缺乏经验,而且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自己处理,年轻气盛的我,难免会变得急躁,不安。但上了茶文化这门选修课后,我的急躁与不安慢慢平复下来,趋向平和。这不是我自己的感觉,是身边的朋友对我说的,她们觉得我变得越来越沉着冷静,遇到什么事都能平和对待。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因为上了这门课程的原因。

茶文化这门课程不仅在思想上改变了我,而且还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白族的三道茶。第一道茶,称之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寓意是“做人要能吃苦,或有吃苦的准备,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是历经各种磨难,才能成就大业。”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姜片待煮好的茶汤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中带香,甚是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汤容量通常为

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寓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啊!人生莫过于如此!这是我们都懂的道理,但要真正去体会时,又有多少人明白个中的哲理?

这门课程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我很庆幸自己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教了我们那么多做人的道理,我的成长路上因为遇见了你,而变得豁然开朗。谢谢您,我的老师!

《茶文化》课程论文要求

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结归纳《茶文化》课程所学的知识体系; 2 总结您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体会、收获、启示; 3 您如何将茶文化所学的知识、理念落实到您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论文的字数3000字左右。为了便于统一,(因为学校要存档),请同学们都用a4打印纸打印。同学们打印一份交给我。

字体是宋体,字号是小四。上、下、右的页边距为2.5cm,左边距为3cm. (同学们可以以本页纸做参考)

请同学们认真撰写,不要抄袭或从网上下载。祝同学们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篇五: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第16篇: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来访时必泡一壶好茶,以表对客人的诚心欢迎与尊敬。

\' 茶艺师\'在我的字典里是个新鲜的名词,在参加天晟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高雅的称谓感觉陌生吧。

\'茶艺\'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说,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识别茶叶、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的色、香、味、形、韵的体味。只有掌握了这两样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体会到茶艺的精髓。

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培训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茶艺的相关知识,比如茶艺师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茶文化的理论,各种茶的特质,各种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徳习礼,有助于陶冶情操。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回味。茶艺学习于我而言,才刚刚开始!

一期茶艺培训优秀学员莫世春培训心得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二)

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参加了由岑溪市天晟茶业有限公司创办的岑溪市首届\'茶艺师\'培训班,经过了两个星期的学习和积累,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了解了茶最早起源于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和沉淀。中国不仅是茶叶的故乡,还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

过去只知道绿茶、红茶、花茶、龙井茶、乌龙茶这几种茶,殊不知,茶的基本种类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而龙井茶属于绿茶这一分类。除此之外,它们的加工方法和冲泡方法都各有差异。

何为茶艺?茶艺是指泡茶和饮茶的技艺。泡茶的技巧,实际上是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比如,冲泡绿茶要用玻璃杯,因为玻璃杯是透明的,且不容易吸香,用其泡茶可使茶之清香,嫩香充分显露出来,也便于我们欣赏茶芽形态和茶汤的颜色。明代茶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就有写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到茶质,泡茶的水质好坏,对茶叶的色、香、味,特别是对茶汤的滋味影响很大。而饮茶的技巧则是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色、香、形、味、韵的体味。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因此,可将茶水比例,开水温度,冲泡时间归纳为泡茶的三要素。

现如今,茶艺已经慢慢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客人来时都是以茶代礼,聚会时一起聊天喝茶,这些都与茶息息相关。其实,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但愿中国的茶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

最后非常感谢岑溪市天晟茶业有限公司给大家带来的这一次学习茶艺的机会,让爱茶的人相聚一堂谈天论地,也让我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变成一个优雅的女子,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茶,懂茶,惜茶的人。

一期茶艺培训优秀学员梁诗诗培训心得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三)

没去岑溪天晟茶业公司学茶艺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关于茶相关的知识,仅仅认为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经过这十几天的专业学习,我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心境,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匪浅 .

茶艺并不只是单纯的泡茶、品茶如此简单。\'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常识,同时也是寓意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这会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受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例如日本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需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成长是一种蜕变,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静的心境。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天晟茶业有限公司的茶艺培训课程让我发现美丽,创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茶艺师的工作,我都会永远热爱茶,热爱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学,倡导更多的人来喝茶,让更多的人来爱茶。

感谢天晟茶业有限公司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本文经一期茶艺培训优秀学员陆海军借鉴编辑整理。

第17篇: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茶艺培训心得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篇二:茶艺心得体会 茶文化体会感悟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看万千世界,人生百年,宛如浮云;若非宿缘,岂能相遇?”在茶文化课上,终于看到大益八式的现场表演,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让我们以益之韵之大益八式感受中华茶道的博大, 也品味人生海阔天空的淡然,下面就说一下我自己的一点感受和心得。 大益八式”给人的是一种静心享受的过程,重在一个“慢”字,讲究动作的轻柔、优美、连贯。大益八式分为洗尘、坦呈、苏醒、洗尘、养成、身受、分享、放下。 洗尘实际上是指茶道演习开始时身与心进入一个干净的境界过程。即包括入礼、礼拜宗师、礼拜客人等步骤;坦呈指向一个动作,即将茶席铺开,在茶席上摆布茶具的动作。这里的坦呈有两层含义,一是待客之坦白诚恳,二是茶具的呈现、展示。苏醒是指在泡制过程中“温杯洗具”的过程。这一过程,茶具的温度得以提升,可以使茶具里面的能更好地施展色、香、味、型的特点;法度,是指取茶,所谓量不在多,适度就好,正是取舍有度,知足常乐,动作上要求轻柔;养成是茶汤冲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水温有着严格的要求,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极为重要,前面几式均是为此做铺垫;身受,它是茶者品茗感悟一杯茶的过程,先己后人,益己利人这是茶道所提倡的;之后是分享和放下。在这整个茶艺表演过程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一杯好茶不是说出来也不是写出来的,还是要动手泡出来的。所谓的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等等,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工。中国茶道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融会世间万物、顺乎自然的美学、哲学、综合科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茶道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如何寻求,如何品悟。茶人能品悟多深,茶道便有多深,这也是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之处及它国茶道无法比拟之处。这些都足以令华夏子孙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为之尽绵薄。 清代郑板桥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写的正是心之静。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喝茶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很多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泡茶或许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泡一壶茶,静心、养性。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喝茶品茶是一个好东西,而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所以虽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不会精心研究茶艺茶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闲暇时喝喝茶来达到修心养性的效果。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茶道课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1210 学号0121203921015 贺朵

大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有公选课,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茶道与身心健康。一直都很想了解一些关于茶道与养生方面的知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在上这门课之前,我虽然对茶道有着极大的兴趣,也上网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上了老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我对茶道了解的太浅。

茶艺与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品茶,煮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在茶道课上,老师给我们泡茶,请我们喝茶,老师还请来了他的茶友。喝着老师泡的茶,听着茶友们说着他们喝茶的经历,无疑是一种享受。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种茶,而我最喜欢的是黑茶。听老师说他有幸喝道了有上千年的茶树的茶,让我无比的羡慕,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喝一喝,品一品,虽然我知道有些不可能。

泡茶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茶艺并不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茶具的尊敬,也反映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与他们尊重与理解,那么他们也会给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经过茶道课的学习,我觉得自身获益匪浅,学到的不仅是茶艺茶道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耐心,毕竟无论泡茶还是品茶都需拥有足够的耐心。同时我的心态也更加的平和,达到了修身养性的效果。这与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总觉得老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很容易相处的感觉,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和老师喝茶。当然,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的处理一切,就如品茗一样,真正放松自己,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体会一份纯真,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劳动成果,最后,在这里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谢谢您!

第18篇:茶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篇二:茶艺心得体会 茶文化体会感悟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看万千世界,人生百年,宛如浮云;若非宿缘,岂能相遇?”在茶文化课上,终于看到大益八式的现场表演,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让我们以益之韵之大益八式感受中华茶道的博大, 也品味人生海阔天空的淡然,下面就说一下我自己的一点感受和心得。 大益八式”给人的是一种静心享受的过程,重在一个“慢”字,讲究动作的轻柔、优美、连贯。大益八式分为洗尘、坦呈、苏醒、洗尘、养成、身受、分享、放下。 洗尘实际上是指茶道演习开始时身与心进入一个干净的境界过程。即包括入礼、礼拜宗师、礼拜客人等步骤;坦呈指向一个动作,即将茶席铺开,在茶席上摆布茶具的动作。这里的坦呈有两层含义,一是待客之坦白诚恳,二是茶具的呈现、展示。苏醒是指在泡制过程中“温杯洗具”的过程。这一过程,茶具的温度得以提升,可以使茶具里面的能更好地施展色、香、味、型的特点;法度,是指取茶,所谓量不在多,适度就好,正是取舍有度,知足常乐,动作上要求轻柔;养成是茶汤冲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水温有着严格的要求,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极为重要,前面几式均是为此做铺垫;身受,它是茶者品茗感悟一杯茶的过程,先己后人,益己利人这是茶道所提倡的;之后是分享和放下。在这整个茶艺表演过程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一杯好茶不是说出来也不是写出来的,还是要动手泡出来的。所谓的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等等,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工。中国茶道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融会世间万物、顺乎自然的美学、哲学、综合科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茶道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如何寻求,如何品悟。茶人能品悟多深,茶道便有多深,这也是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之处及它国茶道无法比拟之处。这些都足以令华夏子孙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为之尽绵薄。 清代郑板桥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写的正是心之静。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课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喝茶能够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很多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泡茶或许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闲暇时,泡一壶茶,静心、养性。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喝茶品茶是一个好东西,而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所以虽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不会精心研究茶艺茶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闲暇时喝喝茶来达到修心养性的效果。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最后,真的很荣幸在大学生涯中可以选修茶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从之前的只会喝茶如饮料的人得以明白茶文化的真谛,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好处多多。虽然时下一些酒文化、咖啡文化、可乐文化等这些在充塞在各种媒体的时尚版块中大放异彩,但是我仍然相信,通过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教育与熏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定能在今后为世界人所崇尚。愿在茶文化的学习中,积淀更多安定优雅的气质,平静谦和的面对今后生活。篇三:茶艺培训心得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第19篇:茶艺教学案例

茶艺活动课案例

西苑小学 2015.5.6

茶艺活动课案例

一、主题选定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可现在的青少年又很少与茶接触,有必要在学校里进行发扬民族优秀的茶文化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茶,喜欢茶。

因此,我编创了茶艺教材,开设了茶艺课。在茶艺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实践。在茶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学上的点滴细节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二、实施方案

(一)课题:《乌龙茶艺》

(二)教学内容:

概括介绍茶的起源、历史及基本知识,通过实际演示沏茶,引领学生步入茶境,主动参与识茶器、知茶礼、习茶艺等学习实践中,并能进行合作与交流互补。

(三)学情分析:

课程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业负担重,中考压力大,往往是两点一线循规蹈矩。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储备是足够的,但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与能力,茶艺课可以将他们从“紧箍咒”中引领出来,以淡淡茶香调节他们紧张的神经得以短暂的放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茶的发展史、种类及世界地位; 让学生了解乌龙茶的产地及各产区的代表茶; 认识沏茶器具的名称,了解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乌龙茶的冲泡技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分组的形式练习沏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观看沏茶示范,学生能体验到茶道艺术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通过沏茶练习,培养学生学习、劳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

通过茶道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其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同学间的和协交往。

(五)教学重点:

铁观音茶的实践沏泡及沏茶器具的认识与正确使用。

(六)教学难点:

茶道礼仪的表现与茶道境界的感悟。

(七)教学用具:

铁观音茶、沏茶器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

(八)教法学法:(幻7)

1、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主动被吸引,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赏析提高法:闭门造车的做事方法是不可取的,要多看多学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求不断进步。

3、启发提问法:新知的教授与巩固,均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课堂,沿着老师的教学轨迹边思考边学习。

4、交流总结法: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让学生们在体验的同时有所感悟,从而也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5、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九)学习学法

1、主动参与学习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乐于探索学习法:通过茶艺表演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从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3、体验式学习法:茶艺课程不但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而且更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在学生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茶艺课的趣味。

4、交流与合作式学习法:在茶艺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团队讨论、协作来探求完成沏茶流程,由此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更感受了与人合作的乐趣。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5、做中学、学中做的快乐学习法。

三、实施过程

(一)课程导入

在清新幽雅的茶室就座,一则茶联已让学生们产生了无限遐想,以蜻蜓点水之式稍作介绍茶的历史、种类等知识。就将学生们引入课程的主题——乌龙茶艺。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又被人们称为工夫茶。它以绿叶红镶边的风貌,耐泡而幽香的特点,深受广大茶人的喜爱。乌龙茶起源于福建的武夷山,现今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个产地。各产地均有其独具特色的代表茶叶。闽南的铁观音、闽北的大红袍、广东的凤凰单枞以及台湾的冻顶乌龙。

各地因其茶叶特点的不同所选用的沏茶器具和沏茶方法也各有不同。

(二)沏茶示范表演

所谓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教,学生们最基础的学习就是模仿。因此,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为学生们规范地演示了完整的沏茶流程。我的安静与投入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学生,他们的安静与投入更胜于我。我抓住了学生们的心,激发了他们动手尝试的兴趣,他们无需我的组织,就主动地随着我的牵引走进了茶艺世界。

(三)认识准备茶具

1、教师介绍器具

茶具有紫砂、瓷器、玻璃器皿、陶器、铁器等等。教学用的是紫砂茶具,我对每件器具的名称及用法都作了详细介绍。

3、安全提示

在整个沏茶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而最具危险性的就是随手泡。因此,在茶具介绍之后,直接对学生提出了有关随手泡的安全要求。

随手泡的电源插座开关控制好,接水水位不能超过上圈压痕;倒水速度要慢以防水从壶盖流出;壶中水倒空后不能压空壶,防止烧坏加热管;壶嘴转到没有人的方向。

3、学生准备器具

同学们根据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片,将茶具准备好,摆放到相应的位置。

(五)茶艺知识

在学生实践之前,就茶艺基本要素与学生进行了交流。有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来回答的;有在老师启发下参悟的;有通过观看老师的沏茶示范模仿的;还有教师讲授的。 茶艺基本要素

茶艺三净——净手、净面、净口。 茶艺三法——泡茶法、煮茶法、佐茶法。 茶艺四要——精茶、妙器、活水、活火。

精茶,是指上好的茶叶。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是铁观音茶。优质绝佳的铁观音茶:条索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起霜。汤色金黄浓艳而清澈,滋味鲜爽甘醇,有花果蜜香,叶底有绿叶红镶边。

妙器,是指最适合的沏茶用具。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是紫砂茶具。紫砂的泥土有五种颜色——朱泥、紫泥、绿泥、黑泥和段泥。 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于是,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

活水,是指自然界中灵动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最后还有雨水和雪水。 活火,是指煨碳的、带火焰的火。

茶艺五大科目——礼仪风范、茶具搭配、茶艺问答、沏茶流程、茶汤表现。

重点讲授了礼仪风范中的行茶礼仪和饮茶礼节。 行茶礼仪:“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分。” 双手动作向内——欢迎您的到来。

语速不快不慢、语音不高不低、面带微笑、眼睛直视。 伸掌敬茶时,五指并拢、手腕有力、指向所敬的物品旁边。 饮茶礼仪:静默无语,保持饮茶环境的安静、整洁。 谦虚有礼、宽待他人,尊师敬老。 杯中茶分三口啜饮。

(六)学生实践沏茶

在学生实践时教师随时加以辅导,并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赏析并评价实践录像与照片,从中得到学习,再次进行实践活动时对提高自己及同组学员的沏茶水平有所帮助。

(七)清洗茶具归仓

茶道讲求和、静、怡、真,而洁净整齐是最根本的保证。因此在沏茶之初、之中、之后我都对学生提出有关器具的整齐与洁净的要求,培养学生做事用心,要有始有终,力求圆满。

(八)交流学习

在课程的最后部分,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并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中得以利用,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生活质量。

(九)收藏夹与自评

课程结束时,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收藏夹。在收藏夹中拓展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健康饮茶;二是几种保健茶品的自制方法和保健功效。为学生们能在课后继续实践提供了素材。

学生的自评是用这样的表格来完成的,让学生能够记录下茶艺学习的真实感受,并对自己的表现有个客观的评价,“收藏”的茶壶越多就越优秀。

第20篇:茶艺教学工作总结

城关一小2015-2016年度茶艺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班级特色的茶艺课老师,由于不是专业的茶艺老师在这门课的教学上难免会力不从心,无法给学生深入的指导。这是摆在我面前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便如此,我也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上好这门课,让我们学校的这一特色课堂传承下去。现在我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最早的国家。如何把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中国茶文化艺术地、和谐地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去,这就是我和我的学生共同讨论和努力的方向。

但这学期我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班上的新老更替,培养一些新的学员,因为原来的一部分老学员面临着毕业,而这些学员恰好是我们茶艺班的“主力军”,茶艺表演的主要人员,他们都担任主泡的位置,掌握着核心的动作,他们的离开意味着茶艺班将要失去主心骨,对此我提前准备,从低年级挑选了一些形象气质佳的同学作为新培养的目标。

确定目标后马上开始实施,首先让以前当副泡的队员上升为主泡,主动承担起了这个重担,毕竟他们已经有两年的训练基础了,基本功比较扎实,新来的队员填补副泡的位置,从最基本的动作,走路的姿势学起,一步一个脚印的来。

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老队员在培养新队员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老师指导的同时,他们也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有时进行了一对一的教学,有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最后当观众,让新学员演示,完毕后提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让整个表演更加完美,励志让每个新学员融入这个大家庭。

可喜的是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我们的新学员慢慢步入正轨,虽然动作有时还是有些生疏,表情有时还是有些不自然,但已经初显成效,“铁观音”和“丹噶尔奶茶”的茶艺已经能独立展示了。

今后我们将更加深入的研究学习,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泡茶程序、行茶的礼仪,同时还渗透了中国人喝茶的礼仪。让他们真正喜欢茶艺喜欢茶文化。

《茶艺课教学心得体会.doc》
茶艺课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