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教学案例心得体会

2020-07-1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读《简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 余才兵

概念分为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核心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构成了核心概念教学中的障碍。而数学核心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因此,重视核心数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核心概念教学一般都分四个阶段:引入 、形成 、巩固 、发展。

一、核心概念的引入

1、核心概念的引入是核心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核心一般概念和核心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要说明“谁”的几分之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明白虽然都是二分之一,却表示不同的大小,所以一定要说明“谁”的二分之一。

2、同时,在核心概念的引入中要格外做到旧知识的迁移。

任何一个数学核心概念都是在以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前一个核心概念是后一个核心概念的基础和推理依据,旧核心概念铺垫不好,就会影响新核心概念的建立,如,在“整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概念;由“约数”导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引出“公倍数”,再导出“最小公倍数”。 在几何知识中,由长方形的面积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

3、最后还可以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便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如,教学“互为倒数”这个核心概念时,可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11/9??,算后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象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它如比例、循环小数、约分、通分、最简分数等都可以从计算引入。

二、概念的形成

形成核心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核心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1、概念语言的本质属性

一个数学概念建立后,需要对其本质进行剖析,也就是说要对该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再一一从定义中分离出来加以说明,把握共知要素。对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着重讲解,对概念的名称、符号要交代清楚,也就是说要对概念描述的语言做到准确把握。如,什么叫循环小数?课本是这样定义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这里要抓住两点,一是前提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关系,二是属性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且是依次不断的。明确了这两点就能迅速的判断出某些数字是不是循环小数,如7777.77

7、7.321

32、2.2020020002??这样的小数都不具备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所以都不是循环小数。

0.324324??、0.146262??具备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它们都是循环小数。 2.注意比较有联系的概念的异同。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划清了异同界线,才能建立明确的核心概念。而对这类概念,应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牢固记忆学过的核心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在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3、运用变式,突出核心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核心概念所反

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使要领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核心概念教学中,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不同位置不同形态的一些直角三角形如平放,斜放,从而使生理解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即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三、概念的巩固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核心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核心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核心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核心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练习时必须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核心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核心概念和形成基本技能,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定式的干扰,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设计变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核心概念,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学生对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沟通新学核心概念与其他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促进核心概念系统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设计综合性练习等。但千万要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如学过“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后,可以安排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a.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237+69=306 502-387=115 306-□=237 387+□=502 □-237=69□-115=387 这一层是基本练习,它是刚学完新课之后的单项的、带有模仿性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b.填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层是发展练习,它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核心概念和初步形成一定的技能之后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c.求未知数x。

x+265=930 465+x=710 225= 198+x 101= x+37 这一层是综合练习,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核心概念,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由技能到能力的转化。

四、概念的发展。

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一方面概念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如: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完“比”后为学生揭示清楚,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概念,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教学概念,既要重视核心概念的阶段性,又要注意到概念发展的连续性,不要在一个知识段中把核心概念讲“死”,以免影响概念的发展和提高,也不要过早地抽象而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要有计划地发展概念的含义,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要使前一阶段的教学为后一阶段的核心概念发展做好孕伏。如“除法的意义”,二年级只能让学生认识为:平均分和一个数里面包含着多少个另一个数,只有到了四年级才能让学生抽象出“除法意义”的确切含义。

总之,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形成,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巩固中要加深理解,同时又要为概念的发展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使用。优化数学核心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龙 街 小 学

2015年8月20日篇二: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首南一小 周勤斌

利用休息时间,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这本书内容丰富,是值得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去认真拜读的。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三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我觉得这种尝试教学法值得向各位老师推荐,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 、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总之,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把本书的其他章节认真阅读,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起来,最后运用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篇三: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书中提出的结论,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都是我们应当考虑的。读了这本书后深受启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在应用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课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已经由“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新课程强调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素养。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更加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需求,体验数学的“真实生活”价值。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并初步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所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这些经验出发,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再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学习乘法的应用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2袋大米,每袋3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

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例如,教学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口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等计算时,教师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学,有意识的用,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其次,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新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分析和思考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探究。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知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并与学生已经了解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就会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学生就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比如《位置与方向》内容的教学,就设置了同学们参观新农村的情境,通过参观新农村不同的景点,学习和认识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并会观看简单的线路图。“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中如果将静止的教学内容呈现成动态化,将理性的知识情趣化展开教学,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得以充分体现。例如:教学《认数》时,把教学例题和习题串联成“逛动物园”的户外活动情境。教学《烙饼问题》时设计成“小红请客”的情境,这样不仅仅是知识得到学习和掌握,也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再次,倡导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和掌握知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将数学内容“过程化”为一个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体验和探索。这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需要学习者有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精神。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了解其生成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教师设计摸球游戏,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统计摸出的球的颜色,判断摸出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适当的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画圆圈等)能够使学生探索出口算的方法,这样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就会学的开心,数学课堂才能真正达到有效。

推荐第2篇: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

首南一小 周勤斌

利用休息时间,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这本书内容丰富,是值得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去认真拜读的。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本书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三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我觉得这种尝试教学法值得向各位老师推荐,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总之,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把本书的其他章节认真阅读,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起来,最后运用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

推荐第3篇: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

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节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为了改善张、王、李三村吃水难的问题,市政府决定新建一个水电站,向三个村庄供水,要求水电站到三个村庄所辅设的管道长相等,你能帮助他们找出建水电站的位置吗?如果将三个村庄抽象成三个点A、B、C,如何求作一点P使PA=PB=PC?这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结合他们的讨论提出问题:这个点在哪儿?这个点怎么找?也就是说如何满足同一平面内一点到其他三点的距离都相等?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构造以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PAB、△PAC、△PBC,而如何构造这样的等腰三角形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设计思想主要感觉: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实例导入,有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需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推荐第4篇:读《数学教育》心得体会

读《数学教育》心得体会

李丽英

今天在网上浏览到一篇有关数学教育的文章,阅读后深有同感。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并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作为老师要力着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给予充分的材料,让材料与幼儿对话,在不断地自由探索中得到数学答案,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挥。

1.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玩具怎么归类、食品怎么分发、班上有多少小朋友、游戏时怎么排队等等。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超市》活动,孩子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分类、排序、计算等数学的有关问题。活动引领幼儿学习了数学,数学知识促进了幼儿游戏的深入,孩子们因有趣参与探索、因探索体验成功、因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探索兴趣&&这样的学习就有了一个良性循环;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儿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以情境化地游戏形式激发数学兴趣。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是任何年龄阶段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理想的教学情境,一是能诱发孩子的认知冲突,唤起求知欲、探索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这个情境处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能适度地超越孩子的当前水平,有适度的思维难度,对于孩子来说是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情境。

例如在《我和小猫捉迷藏》活动中,教师创设找小花猫和小黑猫的情境,让孩子开始寻找。孩子很高兴地到处找,边找边问:在谁那儿呀?在哪一家呀?乐乐说:我在第一家找到了小花猫。果果说:我的小黑猫是从左往右数起的第一家找到的。东东说:我是在第一排的房子里,一棵树下找到小花猫的&&

又如:在大班肯德基开张了这一活动中,我请孩子们扮演肯德基的售货员,根据顾客送来的订货单,准备汉堡包,或是两个两个一盒的要20个,或是五个五个一盒的要50个&&孩子们非常投入。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群数的方法。让孩子在感兴趣的寻找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有趣的情境,引发孩子提出自己所需要的问题。孩子们在情境中积极思考,思维从无序到有序,知道了要解决问题应抓住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数学思考的方法。

3.数学教育要重视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步骤、节奏和特点。在数学教育中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还表现为能力和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求同,还应存异。例如:设计同一个操作活动,可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为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提供条件。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补充、点拨和启发。重视个体差异是幼儿教育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育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合作者,让孩子也不在是被动的机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我们注重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经验、兴趣、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竟法孩子去操作、去体验、去创造。

推荐第5篇:读《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读《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教师:

通过前两周自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首先感觉的是比较的全面、清晰、易懂,我愿意读它。其次是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联系比较紧密,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做了比较详细的定位,这样使得我们心中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我结合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及读后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以前自己对数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和认识只是浮于表面。读了《课标》中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解读使我深深的感觉到要完成好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数学教学活动模式的多样化。

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教和学的行为主体具有一定参与度的活动。我们以往认为的“参与”就是课堂上组织一个小组活动。往往作为老师对这样课堂上提出的“参与”并不是太理解的,也不知道该怎样去组织。使得对“参与”的理解只停留在是一个动词的层面。而《课标》中指出的“参与”不仅指态度、行为,更指数学思维;不仅指参与的形式,更指所收到的实际学习效果。数学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抽象的符号传授,更应该是盛大的、富于思维碰撞的心灵沟通。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数学教学最终实现的是师生的共同发展。《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比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波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方式。

三、新课标既是教师教学的指向标又是教学的一把尺。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能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把课标和教科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当然解读课标需要认真的态度,更需要常常进行研读时时体会。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让自己再度成为学生,才能更有深度的去体会我们的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学习新课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改。教学方式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变了,认识这个变化,接受这个变化,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和学生一起实施教学的改革,共同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虽然,教学方式变了,教师角色变了,教学观点变了,但是目标不能变,为了孩子一生的持续发展,我们将坚持不懈的将课改进行到底。

推荐第6篇:读《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心得体会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心得体会

这几天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这些内容在理论上其实和我们在读师范时学习的差不多,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

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三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

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我觉得这种尝试教学法值得向各位老师推荐,本人也在教学中采用过这一方法,效果不错。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

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

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推荐第7篇:“读案例、明法纪”心得体会

“读案例、明法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局党支部的安排,我局党员干部集中开展为期两月的“读案例、明法纪”警示教育活动。首先,从5月15日至今我认真阅读了《陕西省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多维度全方位的了解了系统内的典型案例,我深受教育和启示。认识到在我们局组织开展“读案例、明法纪”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通过阅读《陕西省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案例选编》活动中的实际案例,对我内心产生了深层次的触动。从他们的犯罪轨迹,可以发现案件中所涉及的腐败者原来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称职的干部,然而工作中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演绎了淋漓尽致的权钱、腐败交易的事件,失去了为官为政的法律、道德底线,从而丧失了党员干部应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脱变成为危害社会的腐败分子。这些身边的案例警示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格尽职守,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最后,通过这些反面的案例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一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应当时刻牢记为入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廉洁自律、明哲保身。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廉洁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明纪,受警示、明底线、知敬畏。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学习,坚定信念。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四个意识”,认真地走好反腐倡廉的每步,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时刻维护“铁志守纪、廉洁奉公”的国土铁军形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二要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大力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

王立教

2018年6月22日

推荐第8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关注“差生”的情感

石堰河小学:曹德超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对于“差生”的情感更应加倍关注。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教学过中,经常会运用谈话教学,在谈话中会提出一些问题,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总是会把老师提出的问题脱口而出,这样一些差生就会滥竽充数,不懂装懂,所以我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应举手,然而我尽量关注那些差生,当我发现有的“差生”干脆不理你坐在下面做起小动作时,我要么当场说表扬哪位同学,批评哪位同学,这时学生们顿时热情高涨,个个坐得工工整整,声音洪洪亮亮的,都想争取到我的表扬,要么走到他的跟前看着他以制止他的小动作。或者就点名做小动作的同学回答问题,当他不会回答时,请优秀生回答听完别人的回答后,再请他回答,如果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每次课后我都留几个成绩差上课反映慢的学生,让他们对着黑板上的题目一个个读下来,遇到读错的我会让他们思考一下,再讲解方法,尽量让他们有所懂。考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我从来不骂他们或者打他们,而是耐心的教导。而几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神情令我记忆犹新。于是我要求他们要更努力更认真,以勤补拙。如果他的表现还好,我则表扬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师要备课,要备学生,更要备“差生”。

教师备课要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施教”,使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发展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且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后,学生抑或是“差生”能不能接受你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做到的备学生,贴近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使“差生”喜欢上数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二: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差生”的情感,乃至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差生”的情感。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而“差生”一个班最能体现学习数学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反思三: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的更多鼓励。

在回答对老师的问题时,“差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后的那种惊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使什么让他们眼中一直闪悦那种激动的神情呢?久而久之,让我发现这不是别的,正是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为什么我们不是给“差生”更多的表扬、更多的鼓励、更多的阳光呢?这样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鼓舞,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差生”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差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差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反思四:对“差生”要满怀期待之心。

期待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差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课堂里,教师要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并期待他们举手,给“差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希望在以后注意“差生”的情感的问题上,我们数学老师都能继续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让关注“差生”的情感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

推荐第9篇: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前段时间三年级上到“分米的认识”的时候,对这节课感触很深。“分米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厘米、毫米后的又一个长度单位,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实际测量、动手操作引出,向学生渗透分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直观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在练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练习,强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厘米的表象,进而发展空间感。通过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分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案例描述】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本练习册厚约5(毫米)

一根跳绳长约2(米)

一块橡皮的长约3(厘米)

一张课桌面的长约6( )

质疑:一张课桌面的长约6(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6米太长,6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师: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生:米和厘米之间是分米。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铅笔,粉笔…

3、认识几分米。

师: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同桌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

2分米=(

)厘米

250厘米=(

)分米

50分米=(

)米

100厘米=(

)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的高度约6(

黑板的长约4(

榜样专栏的长约12(

小明的身高是140(

4、完成“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分析】

课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和毫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如何才能上好这节课,如何体现“新观念,牢基础,活思维”,我觉得我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都还有一定距离,通过这节课我有以下感触:

1、有一定开放度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要有一定的开放度,本节课我用到的方法是“点拔-探究”法。“点拔-探究”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思维的作用就是“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客观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学到新知识,使学生从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事,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在动手操作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厘米的表象,进而发展空间感。通过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分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送性、创造性。

3、将生活融入数学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在复习导师的时候,都是身边常见的事物,这样学生能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事又是新奇的、有挑战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在布置作业情节,我把数学问题又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在时间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1)

课桌的长度应该是7分米,结果学生写了厘米,主要是没有真正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

房子的高度,边的图片,他是用尺子在图上量出的长度(实际长度1厘米),右边的图片,没有具体考虑到3分米到底是有多长,也是没有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概念。 (3)

这道题目很明显,就是这节课的重点,1分米=10厘米,板书上我用红色笔标记过的,可是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总有这样的矛盾,等号左边的一般都要比等号右边的少一个零,于是就有了左边这张图片,而右边的这个图片,我也是捉摸不透。 (4)

这道题目也是,学生心理只有1米=100厘米,不会去想分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题目拿来想也不想,进率就是10,上面这两位同学都是这样的错误。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有效促进学生的生活时间或探究活动,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推荐第10篇: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学案例

情景说明: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设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例1下面的“做一做”属于组合,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通过猜测、操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我用学生熟悉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运动会》来贯彻始终,通过小羊拜访村长、参加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目的。

教学片断:

片断一:感知“排列”

师:三只小羊高高兴兴的来到了村长家。可是村长家的门却锁着,仔细一看,这是一把密码锁,上面还有一张字条呢!(课件出示闪动的密码锁。)

师:密码锁的提示是:用

1、

2、3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这下可难住了它们,怎么办呢?大家愿意帮助它们吗?

生: 愿意!

【设计了破解密码锁的情境,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猜一猜这个密码会是什么呢? 生1:12 生2:33 生3:23……

(学生猜测的答案较多,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

师:有这么多答案,那么谁能想个好办法一个不漏的写下来?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一写,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桌上的数字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用两个一位数来摆成一个两位数的经验,所用的方法一般都是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使它组成一个新的数。现在用

1、

2、3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增加了难度,学生在最初的学习中可能会经历无序思考的过程,看到数字只要能把它组成一个两位数就行了,没有考虑到可不可以同时拿出相同的数字来组成一个新的数以及如何才能不遗漏,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写一写、用卡片摆一摆的方法慢慢尝试。】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组,合作交流一下:你们各自摆了几个两位数,分别是怎么摆的,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的? (小组交流摆法) 汇报摆法:

师:你摆出了哪几个数?

生1:

12、

23、

21、13(这个学生汇报到这里停住了,其他成员要求补充)

【在小组合作交流摆法这一过程中,虽然老师提出了合作的要求,但并不是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落实,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也许只能摆出4个两位数,在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把各自组成的数汇报一遍)他知道自己少了两个数,但对于“为什么会少?怎么才能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这些问题,就思考得不是太深入了。所以当课堂上学生汇报完后,就算汇报的结果臻于完美,教师还是要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讲解清晰,引导到位。】

师:仔细想想还有其他可能吗?(其他学生补充) 师:那你们有比他好的办法吗?谁来说一说。 生2:

12、

21、

23、

32、

31、13。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2:我是先挑出1和2,摆成12,然后交换位置变成21,再挑出2和3,摆成23,再交换位置变成32,最后挑出1和3,摆成13,交换位置变成3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懂他的方法了吗?看一看这种方法有漏掉吗?

生异口同声:没有!

师:下面老师就拿活动的数字(三块磁铁上面分别贴着

1、

2、3)在黑板上演示。我们可以先选1和2这两个数字,组成12,交换这两个数字位置后就组成了21;接着可以选1和3……;最后选2和3……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一个都没有漏掉呢?

生:因为它是有规律的 ,交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又变成了一个新的数。

师:我们在考虑选哪两个数时,也要注意有序地选择。

师:你能为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交换法。

师:你取得名字真不错!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交换法”。

还有其他的好办法也能做到一个不漏吗? 生3:

12、

13、

21、

23、

31、32 师:你是怎么摆的?有没有什么规律?

生3:左边选1,那右边就可以选2和3,可以组成

12、13;左边选2,那右边就可以选1和3,可以组成21,23;最后左边选3,那右边就可以选1和2,摆出的数有31,32。

师:你这种方法真棒!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确定十位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十位、个位”,拿活动的数字(三块磁铁上面分别贴着

1、

2、3)在黑板上演示。

师:首先我们在十位上可以摆1,那个位上可以摆2,组成12。十位上的1不变,个位上还可以摆3,组成13。

接下来十位上可以摆什么数字? 个位上呢?

最后还可以怎么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移动数字,写出新组成的数)

师:除了用以上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 生:能!(学生积极性可高了,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说。学生们在“确定十位法”的启发下想出了先确定个位上的数的方法。)

师:那就请你写一写。

生:可以先确定个位上的数选1,能摆出21,31;个位上选2,能摆出12,32;个位上选3,能摆出13,23。

师: 你能为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确定个位法。

师:你们真了不起!我们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叫“确定个位法”。 师:这几种摆法好吗?它好在哪儿? 生:不重复不遗漏。

师:那这几种摆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按照了一定的顺序。

师小结:像刚才先选两个数再交换位置或者先定个位、定十位这几种摆数的方法都能按顺序有序地思考问题,那排列出的数就不会重复或漏掉,看来按一定顺序、一定规律进行思考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

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说一说为什么?同桌讨论。(讨论气氛激烈,几种方法难分优劣。)

师:用

4、

5、6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你会吗?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在草稿本上一个不漏的写一写。

【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猜想—独立思考—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比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中提炼出如何做到有序思考。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想法、有什么规律、有序思考有什么好处等,最后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既体现了课标提倡的“方法多样化”,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教师的适时讲解、演示、练习,照顾到了学困生,使他们也能跟其他学生一样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本片断循序渐进地突出了本课重点。此外给这种方法取名字,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片断二:感知“组合”。

师:小羊们成功地来到了村长家,村长邀请它们参加即将开始的乒乓球比赛。准备就绪,选手上场了,分别是①美羊羊、②喜羊羊、③懒羊羊,瞧,他们还在互相握手问好呢!

师:喜羊羊正在思考什么:我们三位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得握几次手?

师:小组合作,三人模拟小动物握手,一人数握手次数。 反馈交流: 生1:握6次。 生

2、生3:握3次。

师:到底应该握几次?我们请A、B、C三位小朋友上台表演握握一握。

师:A和B握或B和A握,能算两次吗? 生:不能。

师:那老师就用图示来表示一下他们握手的场景。(两种都可以)

师:现在我们知道应该握几次了呢? 生:3次。

师:现在老师产生了一个疑惑:排数时用了3 个数,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握手时是3人,却只能握3次,这是为什么呢?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不能交换位置。

教师总结:排数时,两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而握手时即使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握手组合,只能算作一次,它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

【从三只小羊参加乒乓球比赛前运动员握手问好的简单生活事例中,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到有序、全面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来源于生活。同时把排列和组合进行对比:感知排列与组合的不同之处。排数时,两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而握手时即使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握手组合,只能算作一次,它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案例反思: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设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那么如何使小学生能够接受、理解和掌握这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他们有序思考的能力呢?

有序思考既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孩子有序思考的能力,可以优化解题策略,增强孩子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但这种思维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随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

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水平也会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每个学生都能一下子体会到我要怎样做到有序思考。在《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先经历无序思考带来的后果:遗漏或重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使学生逐步学生认识到思考问题要有条理、有序;最后通过练习体验有序思考的价值,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师的引导要适当,可以不断地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节课中,我问学生“你能想到比他更好的方法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结合课件演示、图示说明等方法慢慢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我该怎么下手。我用连线的方法来演示三个小动物要握几次手,表达清晰明确,学生一看就理解了。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在这样螺旋式上升的思考方式中,使学生慢慢学会了有序地思考问题,感受到了数学的逻辑美、简洁美。

专家点评: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这节课是我送教下乡讲的一节课,得到了郧西县观音镇小学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能做到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第11篇: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曲堤小学 赵晋军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 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 对面有相同的梁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以事实为依据,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

三、巩固知识,归纳要点

改变题目的要求,发现新问题,全班讨论。经过多位同学叙述,他们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四、教学需改进之处:

教师进一步做好“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能力,掌控好学生上课时的气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典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十”字型人才。

第12篇: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六年级计算复习课》教学案例(2)

“我们又上当了!”

【精彩回放】“既然大家觉得这张试卷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把其中的第4题、第5题和第7题做完,时间为6分钟。”......开始交流了,一位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第4题的算式是300-60×4”,其余学生纷纷颔首点头。老师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孩,他注意到刚才这位女孩曾迟疑地举了一下手。“我觉得应该是60×4”,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奇怪!一般来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老师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又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

“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

“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

“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老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

在交流第5题的感想时,很多学生觉得:“题目太长,理解题意比较费劲。”“是啊,题目的确很长!”老师启发大家:“你们觉得这道题绕来绕去关键在哪?”“小狗在不停地、来回地跑。”学生的回答一针见血。“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答呢?”老师顺水推舟。“应该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10×240=2400(米),理由是......”听了他的分析,老师点头赞同,随后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有!应该再用2400×2=4800(米)”一位瘦瘦的男孩坚定地说。见大家不明所以,他继续补充道:“题目上说‘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问题是‘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理解为求一只小狗跑的路程,也可以理解为求两只小狗跑的路程。”这样的解释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而且很显然,老师并未预设到这种“生成”,他激动地询问了这位学生的名字,然后大声承认:“我原以为刘梁丰同学错了,所以才让他交流,事实上他是完全正确的,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且听且思】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眉头紧锁的女孩,是她的迟疑使得课堂在那一刻峰回路转;也许还应感谢那位瘦瘦的男孩,是他的坚定使得课堂在那一刻精彩纷呈......学生们的思考让教学有了生成的空间。但再深入仔细地想想,仅仅有了生成就足够了吗?如果华应龙老师缺少智慧独到的眼光,缺乏“让差错显露出可贵”的思想,那么即便是面对再多的生成也会熟视无睹!试想,若不是华老师的关注细节---发现了女孩的迟疑;若不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给了男孩表达的机会,也许上述这些有价值的生成都将被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我们的声音中,一种以“权威者”的身份妄加评判的声音。

“这题没有答案!”

【精彩回放】第7题的交流非常热烈。第一位学生说:“用4×3.2=12.8(平方米),12.8+2.8=15.6(平方米),15.6×0.4=6.24(千克)。”“错了,错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否定声。老师连忙摆手:“别说‘错了’,说不定有对的道理呢?应该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另一位学生回答道:“粉刷墙壁时要把窗户的面积去掉,所以应该用12.8-2.8=10(平方米),10×0.4=4(千克)。”他的分析有条有理,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正当大家的观点趋于一致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因为要求南墙的粉刷面积必须知道长和高,而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高是多少,所以这道题目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大家满脸震惊,而后再次恍然。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一是佩服他发现了这个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二是佩服他能在大家的声音特别高、特别一致时,有勇气站起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船上装了75头牛、45头羊,问这条船上的船长年龄多大?”学生哄堂大笑。

【且听且思】“这题没有答案!”初闻此言,满心震惊!平心而论,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已习惯于出有答案的题目,学生也已习惯于解有答案的题目。正是因为习惯于这种定式,所以当学生绕了一大圈发现题目本无答案时,才会在震惊中领会出题者的深意。

一颗数学思维的种子,不管我们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播进了学生的心田,它就会以别人难以感知的方式存活、生长起来,而且,它的果实会成倍地膨胀。透过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是否该再次认真思考--何为“数学思想”?何为“有用的数学”?我想这位老师的这堂课已作了绝妙的诠释。让我们为这简约而精彩的复习课叫好!

第13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5年多,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变化中有着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这五年多我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次参加省、全国级新课程研讨活动,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产生如下一些反思:

一: 新课程可喜变化 1.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2.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教师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新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思考

1.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3.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5.“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 常有教师专心课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描述课堂中出现的异常与教学目标的状况差异以及今后需改善之处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把课后体会混同于教学反思,其实这只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有专家提出“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可喜的是不少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尚需明确的是: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课改也是教育思想的“启蒙运动”,教师不再是“习题的讲解者”,作为课程的建设者的教师案桌上除了数学习题集,还应添置的是理念和理论。 6.评价的多样化与呈现形式与中考指向“短路”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可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数学学习评价多样化,评价形式要求通过评分+评语形式呈现,而现实的升学压力和功利性,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成为课堂主旋律,更关注中考命题走向、题型分值,而对全新的中考命题新框架、新思路、新亮点,部分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缺泛细致深入的专业化研究。

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深入开展对新课程的研讨交流,让课堂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的同时,不仅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要从主体认识上找根源,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实践,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走进初中数学新课程,为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而努力。

第14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 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 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 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 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第15篇: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闫大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

1、例2。教材简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常识引入: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并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种很多树,那种的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我们现在种8棵树,这中间有几个间隔呢?同学们画画,算算。

接着,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理解题意。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5=20(棵)

方法二:100÷5=20(棵) 20 +2=22(棵) 方法三:100÷5=20(棵) 20 +1=2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2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2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怎样种?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先种10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2段 3棵)

b.跟上面一样,再种1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3段 4棵)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5段 8棵;7段8棵。)

d.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其实段数也就是间隔数,那么植树棵数=间隔数+1)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小黑板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5=20 这里的20指什么? 200+1=2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本环节通过为学生设计困难,让学生想出有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探讨“两端不种”的规律,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用同样的方法从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获得“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数=段数-1,学生尝试运用新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练习的设计从多个方面进行应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线段图加以分析,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问题,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学习的高境界——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第16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桌上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一袋红枣和一袋木耳。它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看谁想的办法多。

学生分四人小组活动,得到两个解决办法:掂一掂、称一称(教师板书)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重量。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红枣比较重,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生:红枣究竟有多重?

师:那我们现在就用秤来称一称。 问题:观察秤面,你看到了什么?

2、认识秤面,认识千克

生:我看到指针指着数字1,还有英文kg.提问:昨晚我们已经预习过了,kg表示什么呢? 生:kg是千克的符号,千克又叫公斤。 师:那现在显示的重量是多少呢? 生:1千克。

师:如果我在加上一包,指针由会指着数字几呢,表示几千克呢?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推算出指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千克。

3、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1)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1千克鸡蛋。

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感受一千克有多沉,数一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师:想一想,同样是1千克鸡蛋,为什么各组数出道个数略有差别? (2)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

谈话:1千克鸡蛋大约有17个,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你能称出2千克鸡蛋吗?

三、应用拓展,完善体

1、依托“想想做做”第一题教学“净含量” 出示教学挂图:一袋盐水鸭和一袋大米。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米袋上标明5千克。

师:如果把这一袋大米放到秤上称一称,应该是5千克还是比5千克多?为什么?由此理解“净含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理解1000千克有多重。

3、认识形形色色的秤。

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上广泛的,用来称物品重量的秤也是各种各样的。出示教学挂图,说说各种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4、做“想想做做”第3题:说说秤面上各种物品的重量。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星期天到超市去看一看,记一记,那些物品重1千克,那些物品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拟写人:杨志军

第17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能力:在已有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发现问题

1、你会做的练习有哪些?

2、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惑?(小组合作交流,议一议解决的策略)

3、你学会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谈话并出示投影片。

同学们,你见过或玩过套圈的游戏吗?

2、交流条形统计图中信息。

分别交流男生、女生各套中的个数。

3、出示问题并交流。

问: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

4、教师引导。

如果我们选取一个数据表示男生或女生套圈的整体水平,那么,就容易判断谁套得准了。这个数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出的个数。 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5、设疑,展开交流。

提问: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准的个数?

⑴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的方法有两种)

①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每个男同学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板书:移多补少

②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注意让学生说明求和之后除以4)

板书: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⑵让学生自主探索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6、解疑,探索结果。

问:现在你能比较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吗?为什么?

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练习,使之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五、预习布置

练习九1——3题,自己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第18篇: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情境 | 任务 | 过程 | 资源 | 评价 | 结论

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化,合理化.但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其实,我们就时常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 元旦就要到了很多商家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厦(沃尔玛)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10000元 1名,一等奖1000元 2名,二等奖100元10名,三等奖5元200名,乙商厦(北京华联)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

请你想一想;哪一种销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厦提供给销费者的实惠大?如果是你去购买商品,你会去甲,乙哪家商厦?

―――――回到首页

任务: 学习者通过统计与概率,利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你要哪个商厦购物,并说出理由。 通过本活动使得学习者:

1.能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概率统计,还有其他相关知

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活动中能用适当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并利用计

算机、网络等多种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充

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品质。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感受生活

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建模问题。 ―――――回到首页 过程:

准备:在开始研究与计算前,打开Word,把它作为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和复制一些重要的信息。也可以先浏览学习过程的全部内容,了解这一研究的概况。 1.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前要明确的目标。例

如:

A:你打算去哪家商厦购物?

B:你选择去哪里购物是是被什么吸引的? C:你觉得你赚了吗?

2.面对问题我们并不能一目了然。于是我们首先作了

一个随机调查。把全组的16名学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8人愿意去甲家,6人喜欢去乙家,还有两人则认为去两家都可以。调查结果表明: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人,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在进行下一步分析。

3.接下来的过程可以充分运用Internet大量的导航信

息了解有两商家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统计与。

4.学生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学习中学生

自行分工,有人甲乙两商厦的前几年或本年度的信誉度,有人查询甲乙两商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有人负责了解两商厦产品的伪劣程度。

5.再派一个小组调查两商家在本年度的的国庆促销

活动中的情况,哪家商厦的顾客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选择这家商厦。而他们在购物过程中赚了多少?

6.同组对数据进行整理,交流自己的意见。了解本组

同学查询到的各种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再进行统计,看看可以计算出什么,运用哪个数量关系?然后同组学生讨论解决本活动提出的三个问题。 7.各组汇报自己调查的情况,说明自己要去哪家商厦

购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回到首页

资源: [趣味数学]巧用数学看现实

沃尔玛简介

http://learning.sohu.com/北京华联声誉

http://baike.baidu.com/ 一些北京华联的评价

http://www.daodoc.com/shop/1572574/all

评价:

―――――回到首页

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要会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数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技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应用的意识、体会解决生活中必须的数学问题的技能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由之路。

因此,对这个实践活动的评价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能对搜索的

资料进行初步分类,分析,是否能从多个角度来认识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是否运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多媒体网络Internet,

获得所必需的信息的能力,软件处理能力。

3.综合分析,处理数据、比较分析、评估预测的能力。 4.是否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是否有随时发

现数学问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 5.是否有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

来的能力,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实践时的互相协作的能力。

―――――回到首页

结论:

元旦来了,你想好了要到哪个商厦(北京华联,沃尔玛)购物了吗?

―――――回到首页

第19篇:《数学广角》 教学案例

《数学广角》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在直路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解答直路上的植树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植树问题中直路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直路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棵数与间隔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棋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 月 12 日)

这一天某小学的同学们来到公园参加植树活动。在植树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这样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帮助他们解决一下。

二、新课

(一)探索直路上两端都种树的规律。

同学们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种一棵,两端都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棋子摆一摆,或者画一画图。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学生可能的方法有: (1)用棋子摆。 5 米

(2)画图: 5 米

(3)计算:100÷5+1=21 提问:100÷5 得什么?(树和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为什么要加 1? 4.教师课件演示,再一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以上环节,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5.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 20 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每隔 4 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

交流汇报。学生可能还会出现画图和摆棋子的方法,答案:20÷4+1=6(棵)。 6.小结:观察以上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在一条直路上种树,两端都种)

通过解答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条直路上种树,当两端都种时,种树棵数=间隔数+1。 [通过对两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观察并抽象出一般的规律。] (。

三、解决问题

1.P118“做一做”,P119“做一做”。

2.5 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 12 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 1 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3.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 16 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 200 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

 植树问题一

在一条直路上植树

两端都种时,种树棵数=间隔数+1 1.50/5+1 =21

2. 100/5+1=21

第20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让爱意回荡在师生之间

翟镇镇二里头小学 刘晓敏

让爱意回荡在师生之间

一、

案例主题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

案例理念

亲其师而信其道。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与学生平等相处,宽容以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更让教师体验到为人师的幸福。让爱意回荡在师生之间。

三、案例描述

1、抓住最初的教育契机,让学生喜欢自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爱好。作为教师,在和学生第一次接触之前,就要从仪表、举止、说话艺术、授课艺术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利用第一次见面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最好的印象,以增强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次和新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和很轻松地介绍一下自己,和学生聊聊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同时也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我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说话,告诉他们我也和他们一样,不喜欢下课拖堂、不喜欢题海战术……,让学生觉得老师和自己是心贴心的(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很多要求)。最后,,再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好是QQ号,让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和老师说一些悄悄话、说一些真心话。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才能使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

2、用心备课,让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数学课本来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可是,看看那些优秀的数学教师,他们的数学课堂却是那样的精彩:抽象的数学知识蕴含在有趣的故事、快乐的游戏、神奇的魔术中。这样的数学课,常常让孩子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尽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是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情,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我的课堂同样可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上课时,我经常会

根据课堂和教学的需要,巧妙地穿插一些活动,例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搞竞赛,以及完成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我始终认为,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是新鲜的、有趣的,他们才能学得轻松,对这节课的印象才会深刻。

3、课间多和学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交往次数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一般来说,交往次数越多,了解的时间越长,彼此就会越熟悉,关系就会越密切。学生和教师的交往多数仅限于课堂上,而且每次都是以授课为内容,学生对教师很少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利用闲暇时间有意识地多接触学生,改善和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和我们相互熟悉和理解,增加彼此的喜欢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对我们所教科目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课间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总是非常高。有一次,看到学生踢毽子,我走过去请求她们:“可以让我加入吗?”学生笑着点头答应,可还是有点疑惑的问:“老师,你也会踢毽子?”瞧,在他们眼中,老师是只会教书,不会玩耍的!我不动声色的踢给他们看,从眼角的余光中,我看到她们脸上的表情由怀疑变为喜悦,继而变为惊异。等我收了毽子之后,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惊叹:“哇!老师,你太厉害了!”然后,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嚷嚷开了:“老师,你怎么踢得那么多,又踢得那么好,教教我们吧!”“老师,你以后经常和我们一起踢毽子好不好?”我微笑着答应她们。很简单的一件事,让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拉近了很多,很多孩子把我当成了能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的好朋友。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凡是下课和我一起踢过毽子的学生或是看过我踢毽子的学生,在上下一节数学课时都听得特别专心,似乎觉得不认真听讲就对不起我这个朋友。而我,也从这件事上收获了许多的快乐和幸福。

4、多鼓励,少批评,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期望。

我们都知道,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进步。相反,如果教师不喜欢学生,对学生期望过低或经常受到教师的冷漠、

歧视,学生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不理会教师的要求,这些学生的成绩和品质就会一天天变坏。

班里有位小姑娘,刚开始数学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从小组活动中,我发现她非常负责任,我就建议她做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刚开始,她怀疑自己的能力,怯怯地对我说:“老师,我的数学不太好,我怕自己干不好,影响咱班的数学成绩。”我鼓励她说:“虽然你的数学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你绝对是咱们班最负责人的学生,数学课代表非你莫属,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给了她莫大的信心。自从当了课代表,她上课听讲比以前更专心了,做题比以前更细心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对后进生的辅导更用心了。同时,在协助老师搞好数学教学的工作中,她也做得非常出色,每天、每周、每月各小组学习竞赛的评比、总结,她总能做得井然有序,让老师没有半点后顾之忧。

班里还有个学生,每次上课都不能认真听讲,而且总是侧着身子,随时准备和后面的同学说话。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气愤,就狠狠地教训他几句,可是后来发现他丝毫也没有改正。后来有一次批改他的作业,我发现他做的方法非常有创意,我就抓住机会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微笑着对他说:“如果你能在上课时稍稍再专心一些,你的数学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没想到听了这话,他的脸一下子红了。从那以后,他上课听讲还真的比以前专心多了。看来,“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话还真是没说错。

四、案例特点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师生间彼此真诚地接纳对方,从而达到心理相容,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热情高涨,主体作用就能发挥出来,教学目标就能实现。

教师的一生都要和学生打交道,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显著提高,而且也会使我们教师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一生。

《读数学教学案例心得体会.doc》
读数学教学案例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