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教学法心得体会

2021-03-2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微课堂心得体会

从微信、微电影到微课堂,对于“微”字并不陌生,初听到“微课堂”这个名词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得是大学时候的“微格教学”,在简单的对微课堂了解之后,知道它是类似于微格教学却又不同于大学里的微格教学。

微课堂的特点是微,即短而精,以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突破,不追求全面的诠释,不追求内容的完备,而在于突出一个点,从某个点出发,阐述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既能帮助教师加强专业的素养,又能帮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堂把传统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拓展到了电脑,手机,Ipad等;教学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了学生的可能空余时间;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现在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比较好的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

微课堂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们能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大胆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保持良好坐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勾画批注的习惯等的培养。不仅如此,微课堂更有助于学生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能随机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如生字的掌握,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教师能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强。

微课堂体现的是“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如当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师在其中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师进课堂是组织学生学,而不在是去讲。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根据专家的讲解,使我懂得了“微课”的制作并不是很难,明白了“微课”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这种教学其主要的优点有两个:

一、从教育者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时,实际上是对教材的深挖掘、细加工,把传统的宏观课堂设计,转变为“微观”知识点的剖析,对教师准确、深度把握教材和教师的自身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来看,可重复的知识点分析,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解决了传统课堂不可重复性的问题,如果利用的好,对于学困生的转变,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微课”的利用必将带来课堂的革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能不能保障学生在家的有效利用,我想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所能操控的,家长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设备不完备、没有学习终端的农村学校,“微课”的推行必然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所以,“微课”还得从城市到农村慢慢发展,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课堂改革的有效保证。

再说说“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微课”,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从表面上看,我感觉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了时间,学生下课提前学习第二天的内容,上课时讨论解决预习过程中的问题。用专家的话讲就是从传统的“课上学新知,课下内化知识”翻转为“课下学新知,课上内化知识”。但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教学模式翻转的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重要的还有我们的观念和习惯:有“我教、你学”到“你学、互教”课堂上更多的是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可以说翻转课堂打乱了原有的组织模式,用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适应孩子需求的方式组织了课堂,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组织,那么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原有的课堂讲授多,翻转课堂更加像一对一课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在教室巡回,回答问题、监控实验、探讨更深的内容,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有选择的学习、作业。翻转后的课堂能更好的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有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也不是视频取代教师;更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在孤立、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它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即使课堂缺席,也不会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我感觉到“翻转课堂”实现了三大转变:

一、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二、教师由传递知识转变为答疑解惑,这样的教学更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三、让家长进入课堂,实现了家校两种学习环境的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再分割,家长更能有效的掌握孩子的学习进程。在对“翻转课堂”的憧憬和赞叹之余,本人还有几多的疑惑和几丝的担忧,诸如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学习环境网络的安全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性,不是一两个教师就能做到的,我们更需要团队的合作,更需要教育大环境的硬件支撑。

总之,“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我不知道实施“翻转课堂”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路,但我想我们能否先翻转一下自己的思想,学会放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尊严和满足!

推荐第2篇:四步课堂教学法心得体会

“四步课堂教学法”心得体会

营山县悦中小学

李毅

通过学习“四步课堂教学法”后,我深有感触。“四步课堂教学法”的含义从狭义上的理解为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即时训练、评点总结;从广义上分析,它既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更符合三维教学目标和理念。正因如此,现在全县都在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法”。

结合实际情况和实施“四步课堂教学法”一年多来总结的经验,我认为在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法”时,教师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法”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四步课堂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总体构架,应正确进行阐释理解和运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们要不断的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变现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推荐第3篇:微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微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在文教育组织的培训中,由深圳市教师进修学校雷斌老师主讲的微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微课堂的特点是微,即短而精,以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突破,不追求全面的诠释,不追求内容的完备,而在于突出一个点,从某个点出发,阐述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既能帮助教师加强专业的素养,又能帮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堂把传统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拓展到了电脑,手机,Ipad等;教学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了学生的可能空余时间;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现在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比较好的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

微课堂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们能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大胆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保持良好坐姿(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勾画批注的习惯等的培养。不仅如此,微课堂更有助于学生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能随机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如生字的掌握,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学生提出的疑问等,教师能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强。

微课堂体现的是“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如当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师在其中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真正的是教师进课堂是组织学生学,而不在是去讲。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根据专家的讲解,使我懂得了“微课”的制作并不是很难,明白了“微课”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这种教学其主要的优点有两个:

一、从教育者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时,实际上是对教材的深挖掘、细加工,把传统的宏观课堂设计,转变为“微观”知识点的剖析,对教师准确、深度把握教材和教师的自身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来看,可重复的知识点分析,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慢慢发展,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课堂改革的有效保证。

总之,“微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微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微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尊严和满足!

推荐第4篇:《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学习心得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学习心得

北街小学 王 芳

寒假中,我认真拜读金陵老师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一书,并参加了“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 接触到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的理念。通过读书和看视频,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有了浅显的认识:它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适合现在教学的新教学法。

金陵老师学术造诣深厚,是国内对翻转课堂研究集大成者,是微课程教学法的创始人。金老师的著作中处处体现出他前沿性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性的思维观念,这本书在全国指导教学研究、观察实验校教改成果的心得结晶。他指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传统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翻转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课堂”,这是翻转了教学结构,而教学流程并未翻转,与传统教学一样,学习知识为第一流程,内化知识为第二流程。所以,教学流程并未翻转。

在著作下篇《微课程教学法的原理与实务》中,金老师的一个观点解除了我进行翻转课堂研究的一个困惑,就是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的问题。金老师指出:一是既然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那么传统的课后作业就不用再布置了,因为课堂上会对学生进行二次检测的,这样来讲,学生的作业量并没有增加;二是要辩证地看待“负担”,你布置的学习材料有足够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学生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是负担了。

微课程教学法实务重在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这也是我的课题研究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所在,理念是更新了,目标也明确了,想要去实践却不知如何下手,金老师提出的微课程教学法及其模型还有“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可谓指路明灯,给了我实践的参照和指引。

金老师将微课程教学法模型分为三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大模块是录制配套教学微视频,第三大模块是课堂教学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模块,老师和学生到底在翻转之后的课堂上干什么?金老师指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检测、作业、研讨、展示、质疑和阐释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检测、作业、静观、倾听、问题引导来深度拓展、教学相长。金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创新的“四步法”,即“检测自主学习成效——作业(进阶)——协作探究(含疑难问题探究)——展示、质疑、阐释”。其中,金老师重点谈到了展示是高效内化的策略,“展示”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成功的展示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是我们每个人都极力追求的。

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打算追踪解决某个小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小课题,再将课题付之于行动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我期望能够运用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的融合,有效的推进我校的语文教学改革,为解放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而做出贡献。

推荐第5篇:青年微格课堂心得体会

微格课堂心得体会

宁丽娟

进入实小以后,第一次听说“微格课堂”,在还没有弄懂其概念的情况下就被委以重任——我要讲一堂20分钟的微格课。幸好整个教研组的老师召开了一次教研会议,专门针对“微格课堂”给我们作了一次详细的剖析,让我明白了“微格课堂”是何物。

微格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时间、内容上都给予了高度压缩的新形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短短20分钟内抓住一个重点,设计多个环节将其讲透、讲深。

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中的提示语这一重点拿出来讲微格课。虽然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但真正到了上台讲课的那一刻,我内心还是十分紧张,有些语无伦次,但是慢慢地就放松了,甚至把讲课当做是一种自我表现,觉得挺享受的。特别讲到后边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进入状态,而且后边的时候我基本上做到了脱稿讲课。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学校的领导、老师们适时给我们评课,给予我们一些好的意见,让我们的课更加完美。在这里针对我的微格课,我整理出了以下两点:

1、授课内容方面:内容上我都涵盖到了,重点难点均已强调突出,只是速度比较快,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还是存在些问题,课后学生给我的评价,都说我讲的有点快。可能这是新手老师经常犯的问题,所以我得注意到,在以后的课堂上注重节奏的把握。

2、语言表达的问题。这个也可以说是我们讲课新手的一个通病,说话啰嗦,不够简洁,一句话说不到点子上,在讲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表达不精确的语句。有时候的一些话脱口而出,还有口头禅,所以课前备课显得很是重要,设计精确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点。

最后提出我的目标:一个老师上课时应该有激情,语言尽量有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听课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少学生课外复习的时间。其次,老师上课时对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讲解应该使用专业术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最后,老师应该对所授内容非常熟悉,要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切忌照本宣科,也不能偏离大纲要求。

总之,当一个老师容易,当一个称职的老师难,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更难,我会一直努力的!也非常感谢实小给我的这次宝贵机会,下一次讲课,我一定会表现得更好!

推荐第6篇:微课堂

微课堂---如何处理孩子发脾气

作为父母,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归属感以及与家人的联结;我们要教给孩子社会和生活技能;我们要帮助孩子感觉到被爱;我们要找到办法,确保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特别、与众不同和重要性;我们还要保证孩子的安全。

可是这些我们如何做到?通过管教。或许,你会认为“管教”是一种通过惩罚实现的控制手段,但是正面管教与惩罚或控制无关,而是意味着引导、教育、训练、定规矩、技能培养以及专注于解决方案。

正面管教始于孩子出生,并持续其一生。没错,运用正面管教永远不会太早或太晚,因为它是基于相互的尊重,即我们尊重孩子,并且尊重自己。如果养育只关注孩子的需要,而忽略大人的需要,就不是相互尊重。这种养育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以及勇气的缺乏。

如果养育只关注大人的需要,而忽略孩子的需要,也不是相互尊重———这会导致屈从、恐惧和叛逆。

正面管教强调的是坚定与和善的平衡,以及对大人和孩子的共同尊重。我们拥有的工具越多,我们能教给孩子的就越多。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时不时地发脾气,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以及如何对待---能帮助你在即便最严重的情感风暴中保持平静和沉着。

举例子:

当孩子躺在地上又哭又踢的时候,尤其是公共场合,怎么办? 第一类家长:控制型

家长拥有全部的权力,孩子必须对家长唯命是从。

我属到三,如果你…..就….要么就打骂,直到服从为止。

第二类家长:骄纵型

孩子是宇宙的中心,他们拥有所有的权力。 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只要不哭不闹就可以。

其实孩子发脾气既令人愤怒,又令人尴尬。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累了,却被父母拖着去一些他们没办法或能力应对的地方。你的孩子可能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尝试过让你知道他的愿望和需求,但你没有注意到。或者,你可能因为给孩子命令太多,太长,导致孩子进入一种焦虑和恼火的状态。还有一些时候,孩子的行为可能有一种目的,引起你的关注或者是权力之争,这个我们在后续的课程中会讲到“孩子的四个错误行为目的”。

小孩子会有成年人拥有的所有感受,他们会感到伤心,兴奋和沮丧,但是他们缺乏表达这些感受的词汇,又缺乏处理这些感受的技巧以及对冲动的控制。事实上,大脑中负责情绪控制和自我平静下来的部分在一个人长到20-25岁之前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你想一想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多么难,你就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很少能成功做到这一点感到吃惊了。

让步不是答案

也许你会问那在孩子发脾气时候我该怎么办?让步?妥协? 让步也许会让孩子暂时停止发脾气,但会造成一些长期的负面效果。因为在孩子发脾气时你的让步会让孩子得到一种消极的人生技能,要不惜一切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可能会决定:“我只有在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时才是被爱着的---而且我知道怎样让人们给我想要的东西。孩子们会重复“管用”的方法。

鲁道夫·德雷克斯养育教育的开拓者建议我们“闭上嘴,去心动”,并要记住你的行为不如行为背后的态度更重要。你可以抱起尖叫着的孩子,以一种平静,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来做这件事,避免说教,有三个原因: 1.当孩子的大脑被情感淹没时,他无法思考; 2.话语通常只会火上焦油;

3.不说话能防止情绪第二次失控---这里的情绪指的是父母的

处理发脾气无论是你的还是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平静下来,深呼吸并数到10,一旦你花时间冷静下来,就要帮助你的孩子也冷静下来。而且,他确实需要你的帮助,因为情绪控制是需要他花若干年时间才能掌握的一种技能。

如何处理0-3岁发脾气的孩子?

对于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在处理问题前,要致力于安抚他,温柔的抚摸,有节奏的呼吸或者轻柔的音乐可能有助于孩子恢复控制。要记住,啼哭对婴儿来说是沟通,而不是不良行为,每一位父母都必须学会解读自己孩子所发送的信息,恰当的回应就是让孩子通过啼哭来释放压力,最终,父母会明白哭声的含义---而这就可能取决于一个孩子所体验到的整体氛围和归属感。

有些父母说孩子发脾气时会撞头,哭到上不来气,该怎么办? 3岁以下的孩子正在发展自主性,并且想要的到自己做选择的权力---尽管此时他们还缺乏做出恰当决定的技能,你可以尝试这样对孩子说:我愿意和你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但在你这么生气时我们无法交谈。即便他理解不了这些话,但你平静的语调会引起他的共鸣。要让孩子知道,当他平静下来后可以随时来找你。这时作为父母的你需要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这需要一些时间,但如果你是和善而坚定的,孩子就会明白你不会瘦到发脾气、掉眼泪和威胁的操纵。孩子们是通过观察大人来学习的,当父母们安静地站着并做几次深呼吸,而不是立即对让人生气的事情作出反应,你就是在给孩子做榜样。

如何处理3岁以上发脾气的孩子? 1.在比较心平气和的时候,问孩子是否愿意学习一些对待沮丧的好方法,如果孩子同意,就教他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冲动的情绪表现。 2.注意自己那些可能会引起孩子发脾气的做法,你或许在和孩子争论、盘问他、控制他并与他争吵,知道他被激怒而大发雷霆。

3.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计划,问问孩子,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希望你怎么做?要在你们能心平气和地讨论时做这件事。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比如:你是喜欢一个拥抱,还是喜欢我在旁边等你发完脾气或者你选择一个地方冷静一下,直到你感觉好起来。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正面管教的工具———积极暂停区

父母们最常用的管教方式之一,就是某种形式的隔离或“暂停”(time-out),用一种惩罚性的态度,并对孩子说:对你的房间想想你都做了些什么?因为父母相信,内疚,羞愧和痛苦能够激励孩子今后做得更好。

事实上,孩子们只有在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也就是feel better do better 你无法用惩罚性的暂停通过让孩子感觉更糟糕,而激励孩子做得更好。惩罚性的暂停更可能导致孩子对自己感觉很差:“我不是个好孩子”,或者对父母有不好的感觉,他会想:走着瞧,我会扳回来得---今后我会更小心,不被你抓到。

这里积极暂停的目的是要给孩子一个短暂的间歇机会,等到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再尝试解决问题,暂停对孩子来说就是鼓励性的,鼓励性的暂停提供了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的冷静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孩子们“做得”更好。

那么如何建立积极暂停区呢?

1.让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区域,然后让孩子给这个空间起个名字,比如:冷静角或快乐角;

2.这个空间可以有:软靠垫、音乐、填充动物玩具、书籍等;

3.询问孩子:你觉得去你的“快乐角”会不会好些?如果孩子说不,你可以接着说:你愿意我陪你去吗?如果孩子还说不,你可以说:好吧,妈妈想去自己的快乐角。然后你就去自己的积极“暂停”区。这就是在给孩子树立榜样。

除了积极暂停区,我们还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和孩子描述你期待的行为,让孩子假装你们正在那个公共场所,并按照你期待的那样做,然后,让他们扮演一次生气,你则按照你们事先制订的计划作角色扮演,互换角色会很有趣,你来扮演发脾气的孩子,让你的孩子来扮演父母的做法。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到,生活充满了起伏坎坷,而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感受,他们会知道发脾气和情感勒索不会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还有更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发脾气是一种沟通方式,如果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就能有效地吸引你注意,让你生气,你的孩子或许会认为这就是与你建立联系的方式。要有效地更改这种行为,你必须先通过不助长这种行为的方式来对待这种行为。之后,你可以寻找发脾气背后的密码信息,以及你自己当初怎样诱发了这种行为。

推荐第7篇: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 的学习心得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的学习心得

金陵老师学术造诣深厚,是国内对翻转课堂研究集大成者,是微课程教学法的创始人,他2014年开始在全国宣讲《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2013年12月完成微课程教学法体系建构),足迹遍布北京、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基层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接地气‛。

在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中小学英语数字化教学系列高端研修班‘翻转课堂’专题‛培训(北京)上, 金老师从生活中人们喜欢吃散养鸡下的蛋和野生文蛤谈起,呼吁释放学生的天性,倡导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引起大家的共鸣。他的讲座共分三大部分,一是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二是微课程教学法原理;三是微课程教学法实务。

在第一部分中他指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传统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翻转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课堂‛,这是翻转了教学结构,而教学流程并未翻转,与传统教学一样,学习知识为第一流程,内化知识为第二流程。所以,教学流程并未翻转。

金老师指出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先放视频再检测这样的做法也不叫翻转课堂,因为这不过是把老师的在课堂上讲换成了在视频中讲。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可快可慢,可以重复、暂停、倒退,在课堂上则不行,所以不存在‚课内翻转‛,家校翻转才是常态。

在第二部分微课程教学法原理中,金老师的一个观点解除了我进行翻转课堂研究的一个顾虑,就是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的问题。金老师指出,一是既然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那么传统的课后作业就不用再布置了,因为课堂上会对学生进行二次检测的,这样来讲,学生的作业量并没有增加;二是要辩证地看待‚负担‛,你布置的学习材料有足够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学生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是负担了。

我们正在推进‚微课‛工程,身边很多老师对‚微课‛和‚微课程‛还不太理解,以为‚微课‛就是‚微课程‛,就是制作微视频而已。金老师通过图示,清楚地指明了两者之间的概念关系。‚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因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可等同。

第三部分微课程教学法实务,重在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这也是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所在,理念是更新了,目标也明确了,想要去实践却不知如何下手,金老师提出的微课程教学法及其模型还有‚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可谓指路明灯,给了我们实践的参照和指引。

金老师将微课程教学法模型分为三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大模块是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大模块是课堂教学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模块,老师和学生到底在翻转之后的课堂上干什么?我以前一直心中没数,金老师指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检测、作业、研讨、展示、质疑和阐释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检测、作业、静观、倾听、问题引导来深度拓展、教学相长。金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创新的‚四步法‛,即‚检测自主学习成效——作业(进阶)——协作探究(含疑难问题探究)——展示、质疑、阐释‛。其中,金老师重点谈到了展示是高效内化的策略,‚展示‛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成功的展示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是我们每个人都极力追求的。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展示,并且成功展示的话,他肯定就会爱上英语,他的英语成绩必定优秀。由此,我也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些特级教师的介绍,有的老师让学生轮流在每节英语课开始的时候做汇报,轮到的学生课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是为了在上课的时候能向大家成功地汇报,这同样也是为了体验成就感。 在讲到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时候,金老师现场点评了山东一位老师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在自主学习的形式这一块,金老师特别欣赏这位老师建议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概括本课所学内容的做法,因为思维导图是高阶思维训练的工具,这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金老师还向老师们介绍了微课的多种制作方法,他指出,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高级或者低级的,一切应从实际出发,哪一种最有效就用哪一种。

在讲座的最后,金老师诙谐地说,经过一些翻转课堂实验学校的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够培养创新人才,不再‚山寨‛,而且还‚顺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他列举了江苏省昆山培本实验小学、苏州市新草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等实验学校的一些实验数据,用真实的数字号召老师们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发展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我们有理由踏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征途,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不断改善应试教育,并最终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推荐第8篇: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 中国大学MOOC (慕课)

单元一测验部分试题

1.掌握教学法要求老师在教授新课前,应对学生的先备知识予以(

D

)了解。 A.基本 B.初步 C.有所 D.充分 2单选) 实施翻转课堂的老师职业满意度( A ) A.上升 B.不变 C.不变 D.下降

3 翻转课堂教学法中教学视频是老师的

A A.延伸 B.留言板 C.偷闲工具 D.替代品

4关于本杰明·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 A.

B.绝大多数差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未达到教学目标的日积月累)以及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 C.D.学生学习能力呈正态分布

5下面哪个活动是在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

BD A.让学生画本节课的知识概念图 B.让学生做些复习题

C.放一段录像介绍相关的知识 D.让学生举例说明其经历

6在陈江老师那段视频中,北大的学生谈到:在有了教学视频之后,他们希望面授课程做什么?

A、B、D A.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加深对教学视频的理解 B.很想知道其他同学看视频时的感受

C.老师视频讲得不够细,上课还是应该补充讲细一些。 D.围绕视频教学内容,课上进行研讨

7教授技能型知识,重要的是:正确答案: A、B、C、D A.整合练习B.强调关键 C.示范讲解 D.迁移练习

8知识的组织方式之所以会影响学习的,是因为会影响记忆,组织得好就记得牢,但知识的组织方式不会影响知识运用。正确答案: A 9翻转课堂是在课前只了解新知识,课上做些练习,课后做更难更综合的作业。 正确答案: A A.B.√

10如果学生看不清学习目标的价值,而且他认为对于这个任务自己并没有能力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给他提供学习的相关支持,这个学生将会接受并完成任务。 正确答案: A A.

B.√

1整体化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 A A.其设计应包含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 B.系统化的设计 C.以教为中心

D.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以课程内容为基础

2掌握教学法要求老师在教授新课前,应对学生的先备知识予以(

)了解。 正确答案: A A.充分 B.基本 C.初步 D.有所 3正确答案: D

A.替代品 B.偷闲工具 C.留言板 D.延伸

4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影响学业成绩变量包括以下哪些?正确答案: A、B、C、D A.学习态度 B.前期知识准备 C.学习动机 D.教学质量

5在陈江老师那段视频中,北大的学生谈到:在有了教学视频之后,他们希望面授课程做什么?正确答案: A、C、D A.很想知道其他同学看视频时的感受

B.老师视频讲得不够细,上课还是应该补充讲细一些。 C.围绕视频教学内容,课上进行研讨

D.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加深对教学视频的理解

6 Salman Khan(可汗)谈到学生为什么喜欢看可汗学院的视频和练习。下面哪些观点他没有提到:正确答案: A、D A.制作非常精美

B.教学设计十分用心

C.可以多次尝试,直到掌握为止

D.提前学会了,可以到学校去显摆,有“真功夫”

7在传统的学校环境下,一些虽然努力但是成绩仍旧不好的学生是因为

正确答案: B、D A.智力有差距

B.未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C.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 D.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

8学生的先前已有知识会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这个影响过程是自动发生的,无需教师触发。正确答案: A A.B.√

9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中,学习程度=所用时间/所需时间。正确答案: B A.×

B.

10翻转课堂的学习环境是灵活多样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甚至学生可以为自己制定课程的学习目标。正确答案: B A.B.×

1整体化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 D A.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以课程内容为基础 B.系统化的设计 C.以教为中心

D.其设计应包含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

2从美国翻转课堂网的调查数据来看,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方面有哪些变化是常见的,除了? 正确答案: B

A.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了,或效率很低,或无所适从 B.学生比以往会看更多的书,做更多的题,负担加重,叫苦连天 C.学生与同学之间谈学习的机会多了,一起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加了 D.学生与老师的平均交流机会增多,交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3掌握教学法要求老师在教授新课前,应对学生的先备知识予以(

)了解。 正确答案: A A.充分 B.基本 C.初步 D.有所

4下面哪些课堂活动的设计符合翻转课堂的理念?正确答案: A、C

A.

B.

C.

D.

5研究发现,什么样的练习是有效的呢?正确答案: A、B、D A.难度适中的练习B.达到一定频率的练习C.学生爱做的练习D.目标导向的练习

6美国林地中学的亚伦老师为什么允许学生画漫画作为作业提交?正确答案: B、C、D A.因为有的学生学不了化学,随他们去了。

B.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信息时代的“另类教学评价方法”吧。

C.如果漫画内容能够证明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就可以等价于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D.创造性的加工所学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很好的策略。

7在传统的学校环境下,一些虽然努力但是成绩仍旧不好的学生是正确答案: B、C A.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 B.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 C.未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D.智力有差距

8如果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达到掌握,如果对于什么构成掌握有了某种明确的准则的话,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帮助,那么所有学生事实上都能掌握他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事物。正确答案: A A.B.×

9判断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学校做作业。正确答案: B A.√

B.

10翻转课堂是在课前只了解新知识,课上做些练习,课后做更难更综合的作业。 正确答案: B A.√

B.

推荐第9篇:教学法心得体会

教学法心得体会

姓名:赵苇

学号:08130142046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教学法的学习,我了解到,音乐是一门艺术课,技艺性、实践性很强,不同于其他课程。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乐器、欣赏、指挥、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特殊性,现代音乐教学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发挥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教学法的课堂试讲,我发现要做到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对于我们还没毕业地在校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试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课堂气氛沉闷,语言不流畅,话语连接不紧密,教唱地音乐与音乐本身要表达地情感不相符,不能随机应变而且还有很多环节的疏漏等等。这些就预示我们要吸取经验,弥补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完善。

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是音乐课的内容之一,例如;欣赏《过雪山草地》教师要通过导入引起学员音乐欣赏的兴趣,要利用音乐所表达地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以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地理解能力,提高对音乐欣赏鉴别的能力。再例如《春天的故事》在听这首歌之前,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首歌的音乐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旋律、节奏的特点是什么?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使学员在欣赏的过程中融入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音乐教学应当把聆听、演奏、演唱、指挥、作曲乃至音乐评论等等结合起来进行,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把音乐学习融入到其他学科学习中。譬如:音乐与文学的姊妹艺术,结合语文教材进行音乐教学,开拓学生思维,创设音乐情境,自选歌曲学习,自行收集材料,不仅能开阔音乐视野,还能挖掘出更新、更广的内容。音乐与美术的姊妹艺术,在欣赏和聆听中,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而且在教授歌曲时围绕重点难点的环节,要有一个重点难点的攀升和活动的递进性,在坚守的过程中不要用单一的活动或环节。

通过教学法的学习,我了解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作为后继教师,我更应该总结经验,丰富自我,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推荐第10篇:教学法心得体会

漯河市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材料汇编

名称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及反思

成员

陈芳 曹一凌 郭苏焕

所在单位

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乡初级中学

日期

2016年10月9日

教学心得体会及反思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客观全面审视学生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二、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反“循序渐进”传统教学常规、反教材顺序而行之

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回答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 比如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浸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

1、

2、

3、

4、

5、

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如果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教育心得体会2

早就听说了“奥尔夫音乐”,可对它却很陌生,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首届石嘴山市幼儿教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培训,有机会与幼教的姐妹们一起学习、感受“奥尔夫音乐”。虽然,培训的时间很短暂,但形式多样,有理论学习、有教学观摩、有亲身体验,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简单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涵与方法,但是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要真正在孩子们身上体现那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这次学习不但给了我科学、先进的理念,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因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这种好的东西给孩子们,这需要更大精力去付出,是一个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贴近幼儿的,它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是一种大众式、体艺式的教训方法,集舞、音、美、语于一体用音乐这一主线来贯穿,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的模仿和创造来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即兴创作是该教学的核心和精髓。音乐、语言和舞蹈是人类最原本的表达。每一个人,包括幼儿、少年、成人的身上都存在着艺术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和愿望。奥尔夫音乐强调互动教学活动,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体验奥尔夫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培训中,郝谢妮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做互动练习,通过语言的节奏练习、分声部朗诵,到乐器演奏、乐器的分声部演奏,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活动气氛活跃,效果相当的自然、和谐。

而市幼儿园的王老师、姜老师展示的奥尔夫教学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丰。它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奥尔夫音乐与我们一般的音乐教学活动的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注重交流与放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幼儿关注音乐,在不断的娱乐中学习新技巧和内容,活动宽松、自然、丰富、有意义。活动时间虽然长,但整个活动可以由执教老师依据儿童的实际自由调控,并不用一样画葫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开放性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也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即兴是培养创造力与反应的能力,即兴创作与创造力是合为一体的,让幼儿更深入地观察、猜测、任意想象与表现。这次参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涵括了奥尔夫音乐的理论学习、教法中音乐与舞蹈、语言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周的学习来实现自己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消化和内化所学,逐渐从培训中提炼出适合本园本班幼儿实际的内容或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幼儿发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能在音乐活动中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奥尔夫音乐不是程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带着这种理念,做到不盲目运用,有效提炼,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益。

另外,通过看教材上小中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让我感触很深,在我们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比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而且教师组织教学轻松自然。每个活动设计中都有节奏练习、创编、演奏,而将这些环节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达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对奥尔夫教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认识到了其突出的特点。我相信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第11篇:微课堂总结

微课堂总结

微课堂”是以“课程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社区。课程小组由需求和兴趣产生,每个课程小组都是一个圈子,由多个课程小组形成了大圈子。

微课堂,刚从团支书那里听到这个概念时,决定在班里开一次如此的班会后,颇觉得不以为然,五分钟十分钟分开讨论能讲出什么名堂来呢?但在亲身经历了一次微课堂的全过程之后,我被它神奇的魅力所感染,甚至已经开始喜欢这种上课的形式了。

学生通过课程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社交:一可以在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考试通过率;二可以在讨论中分享知识、互动经验心得;三可以在社交中发现知识、结交良师益友。老师通过课程小组进行教学、管理、交流:一能够在教学中授予知识,提升学习质量;二能够在管理中分析知识、有效引导改善;三能够在交流中传播知识、沟通发掘拓展。

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乐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可以成为学生认知世界、获取情感智慧、生命智慧的一个新支点,推动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微课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对学生而言,一是会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设计精要的微视频和预习案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二是会加强课堂参与,开阔认知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同时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微课堂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当遇到学生的确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讨才有价值。有时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好了组,提出一些问题或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索交流,可是,大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是流于形式,并没有针对班干提出的问题讨论开来。所以在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时,小组内分工必须明确,才不会导致出现没有合作实效的情况。

微课堂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和提升。总之,微课堂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第12篇:课堂微时代

课堂“微”时代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当我们的生活伴随微博、微信逐渐步入“微”时代,,“微课”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它的产生与流行,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再一次看到了教育变革的希望。。和众多的“微课”粉丝一样,我积极开展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践研究,经过不断的教学探索与尝试,我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取得了成功。

【关键字】微课 小学 信息技术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时代悄然来临,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微”革命。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与微博、微信等被广泛应用的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微课(或称“微课程”)应运而生。

这些年“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悄然兴起。作为一种新的课程与学习方式,它的应用应该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并且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其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开展了微课的设计和应用,在实践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这一概念起初在2008 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提出,在当时并未引起国内教育工作者的着重关注。2011 年,“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在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 “微课程”的变革热潮, 人们仿佛找到了一种新的诠释教育的途径——“微课”。

微课教学是以短时长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题鲜明、内容精炼、针对性强,且微课视频时长较短(一般在5-8 分钟之内,最长不超过10 分钟)[1][2],契合了当今学习片段化、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信息化设备的辅助下,自主、高效率地利用课堂上下的时间展开学习。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微课实践

1.《认识键盘》教学案例

《认识键盘》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分册中的内容,教学目标:认识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能够输入字母和数字, 学会几个常用的控制键。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认识键盘的分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ppt展示键盘实图,然后分区认识键盘,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是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不好。

在引入“微课”之后,我们用摄像机对准键盘,教师用手指画出键盘的分区,以及各个部分的名称,并要求学生也用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分分区。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明显学习兴趣有了提高,而且知识点记忆比较深刻。特别是“shift”的使用,根据“微课”的学习,很多同学一下子就能找到“shift”。在使用“shift”的时候,很多同学一下子就能模仿微课上的教学内容,先按住“shift”不放,然后再按双字符键,就能输入该双字符键上的上档字符了。

2.《认识画图》案例案例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画图软件以及“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但是对于三年级刚刚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虽然平时都会简单得使用电脑,但是对于软件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如何在电脑中找到一个软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头一次的操作。由于家庭等信息技术环境的不一样,每个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不一样,按照就的教学流程,教师讲解一遍,学生的学习操作效果肯定参差不齐。有的一下子就能打开画图软件,有的连“开始”都找不到在哪里。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微课直接从如何打开画图软件开始,鼠标操作,教师讲解。第二个知识点,认识画图窗口,调整画图区的大小。这节课的微课将认识画图的基本知识点都包含在内,每节课一上课就播放微课视频,简单有效的知识介绍给学生。

3.《下载和安装软件》案例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下载和安装软件,教学内容特点就是操作特别的多。首先要从网站上下载软件,然后再是安装软件,一般情况下,下载下来的软件都是压缩版的,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添加一步解压缩的操作方法。整个过程操作步骤至少有18步。这么长的操作流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一下子记住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这节课中使用微课教学,无意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举措。

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分三个视频制作,分别为“软件下载”“解压软件”“软件安装”。“软件下载”包括登陆软件网站,搜索软件,下载保存软件等操作。“解压软件”指如何右击解压缩软件的操作。“软件安装”包括如何找到安装文件和安装的操作步骤。

三、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实践思考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微课实践中,我们在很多课程中进行了微课教学:《操作键盘》、《复制与粘贴图形》、《整理文件》、《插入表格》、《初识ppt》等。通过多节课的实践,笔者觉得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还要比较有价值的。 1.适应小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征小学生

由于年龄特征决定,其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学习的注意时长较短,注意范围也较小。因而“时间短小、主题聚焦”的信息技术微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开展分层和异步式学习

由于家庭等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差异性较大,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中以“统一教学内容和同一教学步调”实施的教学,使得这种能力差距进一步加大。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微课开展学习,并能重复点击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的分层与异步,从而有利于缩小学生间的信息能力差距。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自主选择微课学习,教师更关注于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习过程指导与评价,因而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4.减轻教师的重复性教学压力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时量仍较重,特别是平行教学班级形成的重复性教学,给教师带来不少压力。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设计和开发小学信息技术的微课,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课程资源库,学生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微课的设计和开发、学习过程的指导与评价中,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微课实践的问题探讨

1、小知识点遗漏的问题

微课由于每次聚焦一个学习主题,时间和内容都较为短小,这种“微处理” 过的课程虽然有利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的“碎片化” 现象,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应该在把握知识目标的整体框架下,分解微课的学习主题。同时,在教学中,利用综合性的任务解决引导学生对微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微课的品质问题

微课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微课”教学实践后,我渐渐发现微课”的品质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设计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有趣的微课程,“微课”时间简短、方式灵活的特性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可以利用微课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 3.课程设计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具有微课开发的技术优势,但在课程目标的分解、学习主题的设计上,如何把握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仍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目标、主题设计等方面的学习,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设计和开发适合于小学生学习的微课资源。 4.教学整合问题

由于受到现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制约,利用微课开展信息技术学习仍将主要集中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课后的在线学习还不能全面和有效展开,因而微课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包括微课的学习内容选择、课堂教学中的介入时机和时间安排等都是现阶段必须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

四、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具有教学信息资源主题鲜明、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对知识点的讲解透彻等特点让微课逐步走进大家的课堂。我通过对教学对象、教育环境、学科特点的分析,我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取得了成功,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13篇:微课堂分享

微课之我“见”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成为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终生行为。微课的兴起与发展源于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微时代的到来。那么,作为教师的您是否准备好了?准备迎接微时代的到来呢! 微课在应用时通常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学生在家学习微课,在课堂提出疑问,课上教师答疑并组织小组讨论。微课的呈现方式避免了学生因视频时间过长、知识点过多、有枯燥无聊的感觉而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视频学习上。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第14篇:小小微课堂

2 金色的草地

——探索草地变色的秘密

(一)发现问题

教师:课文中的草地一直都是金色的吗?(不是,绿色)

草地的神奇变化是作者发现的,他也在课文中向我们介绍得清清楚楚,下面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发现了什么

生默读思考,并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

绿

绿

(早) (中) (晚) 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有蒲公英盛开。)

教师总结:仔细观察,是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微课堂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认识蒲公英

交流:你认识蒲公英吗?你印象中的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展示蒲公英的图片

师: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大家是怎样的心情?(惊讶、兴奋) 教师相机课件出示蒲公英满地盛开的图片,问: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

那就请大家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在读这一段,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对蒲公英的印象是毛茸茸的小绒球,可以吹散的,对它的开花或习性并不了解,通过课件播放让学生了解蒲公英,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三)了解草地变颜色的秘密

1、“我”发现草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画出句子

2、品修辞。为了向我们说明蒲公英花的特点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指名朗读。

教师总结: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这是一种好的写作方法。

3、悟感情

作者把蒲公英的花写的这么美,是源于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做动作,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比喻的恰当)

(四) 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他们的奥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如变色龙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含羞草轻轻一碰就会收拢叶片, 睡莲花,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张开了,仿佛已从酣睡中醒来;而当太阳降落到西边时,它又合拢花瓣,进入梦乡。所以人们叫它为“睡莲”。你能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写一写吗?

第15篇:微课堂学习心得

微课堂学习心得

暑假我有幸去咸阳师院参加了微课堂培训,首先,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 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其次,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他说到: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可以说在来听课之前对微型课的认识非常的模糊,现在明白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在微型课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的应变就备受关注。因

教 师 语 言 在 要 求 生

动, 富 有 感

染 力 的 同 时 ,更

应 做

到 精 炼。作 为 一 名 老 师,我认为自己的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微型课堂就成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不管是自己讲给大家听,还是听其他老师讲,都会对自己有所提高,也会在我自己今后的教学实际中有一种具体的指导作用,使我的教学可以有一个参照的实例。

通过2天半的微课堂学习,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每天16位老师的讲课,各有千秋,各有各的教学方式。教学姿态也大不同,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开门见山,直抒其意。有的课堂风趣幽默,妙趣横生,有的大气深沉。越听越觉得自身不足,真是需要取长补短,认真学习,迎头赶上。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沉下心来,苦练基本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说实话,暑期培训老师大部分很反感,不仅顶着炎炎烈日,还得吃不好睡不好,集中的培训让人一坐就是一天,一天4回的签到,加之不定时的点名,让人还不去不行。我觉得后3天的小班授课,非常的好,不仅让我们看到各位同仁的教学风采,也感知自己的不足。通过专家点评,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何老师不仅在教学方面给我们指点迷津,在教育孩子上,也让我们明白如何培养出一名身心健康的孩子。也是来学习之前,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

希望以后暑期培训的时间可以缩短,战线不要拉的这么长。后3天的培训是有意义的,而且是高效的,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有指导意义的。中午的时间过于紧张,老师的家大部分没有在学校附近,急急忙忙的吃完饭,就赶着听课,下午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以上言论,纯属个人意见。

第16篇: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

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总结: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

汉语

教学法

心理、社会

语言学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原理。

(1) 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 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

2、心理学原理。(1)心理学研究什么?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 情感、意志-->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

(2)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3、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1)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死记硬背)的制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

苏联教育学强调传授“正确的系统的知识”,对自觉对比法的确立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导认知法的崛起。 (2)教育心理学为教学法提供心理学的基础。

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汉语特点与教学)

(一)汉语语音、词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的音节由声韵调系统构成——重心放在声调的操练上

没有复辅音;声调是难点 (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加强对比练习

(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多示范、多联系、多对比,利用教具,夸张发音等 (4)汉语拼音的学习(字音与字形分离)——音义、形义、音形

反复出现、刺激

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

(1)趋向双音节——用语素组同义词

(2)缺乏形态变化——在词素的组合和词序的排列上多下功夫

(3)词义引申——利用词义联想和联系帮助记忆

如:光明——光亮——明亮

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联合、支配、补充——组合和扩展训练

(2)语序的配对特点(主谓、定心、状心、动宾、动补)——注意配对习惯和配对的语义关系 (3)语序的变式——多做语序上的变换练习,丰富句型和句式

小结:在教学中,学习者的经验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汉语的特殊性不容忽视。当然,并不是像我们学习这样理论化,在具体学习中具体操作。

(二) 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1、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 (1)听说比读写容易

特点:死记硬认;认读汉字分三步音义、形义、音形;

只求听说,不愿读写

教学:有计划、有步骤、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学汉字 (2)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教学:a建立汉字的笔画观:

改弧形为弯曲,改圆形为方形,改斜线为撇那,化圆点为锋点

b了解和熟悉单一笔画及其走向

特点:汉字都由单一笔画组合而成;走向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思考:什么是笔画?基本笔画有哪些? (3)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教学:初学时可利用母语对应帮助记忆;在课文和句子中学习;

群集再认 分类记忆 (4)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

特点:对简单句掌握比较好,但复杂语句不易掌握

教学:及时加快汉字教学速度

2、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 (1)阅读比听说进展快

特点:母语书面语中借用汉字,可以猜测,阅读较好

听说较慢,由于借用汉字读音不同影响,习惯用母语交谈,上课较为矜持

教学:鼓励;训练快速回答、反映的能力;加强语音识别和辨析 (2)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

教学:指出形体、意义差异,加强读音辨析和记忆 (3)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教学:调动和加强正迁移,控制和减少负迁移

小结: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方面都有本身独特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习者注意到这些

特点,提高学习和认知汉语的效果。

第二章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一、总体介绍。

1、分类:

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以分为:

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如: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强调人文因素,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服务) 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如: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按照教学目标可分为:

以听说实践为主: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全身反应法等。 以分析理解为主: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

2、特点:每一种理论都有当时社会发展大背景的依托,并适应着一定历史时期语言教学的需要。

每一种教学法都是在前一种教学流派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具体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18世纪开始,19世纪初成熟)

1、含义: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也称为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主要通过翻译手段,最终主要培养了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

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不同的知识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2、主要教学原则:(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要求学生熟记语法规则,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2)语言材料的内容服务于形式。

(内容编选不考虑趣味性、知识性等因素,只为了适应语法规则,往往枯燥乏味) (3)运用母语教学。(翻译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3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主要培养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3、评价:

成就:(1)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

(2)重视语法教学,较适应成年人学习语言时重理性分析和归纳的特点,使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发展了智力和能力。

(3)阅读原著和名著,学生文学修养高。

另外:便利易行,无需教具、设备;容易测试,班级易于管理。 不足:(1)过分强调语法学习。学习手段变成了目的。

(2)过分依赖母语。延缓目的语的使用,阻碍目的语思维形成。 (3)过分注重书面翻译。忽视了口语教学,缺乏语言交际能力。

另外:阅读脱离实际;强调死记硬背,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绝对权威,学生缺乏主动性。

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直接法

direct method

(19世纪下半叶)

1、含义: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也称反语法翻译法、改革法、现代法。

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而不依赖母语和翻译。

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国际贸易频繁,需要大量能用外语口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语言学观点: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连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2、主要原则:(1)直接联系: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

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常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

(2)以口语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 (3)模仿为主,重复练习

(4)句本位原则: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用归纳法教语法:先感知,再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主动形成习惯。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

3、评价: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为后面流派开先河,促进翻译法变革。

(2)制定整套练习体系,编出教材

另外:注重语言实践,多说多练;利用直观教具,加深学生印象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抑制成人认知能力的发展

(2)理性的东西很难用直接法教学。

另外:排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对读写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三)听说法

audio-lingual approach

(20世纪40年代产生,50年代推广到高校和中学,60年代全盛)

1、含义: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听后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的运用语言(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一种方法。也称为口语法、句型法、结构法、军队教学法等。

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口语和书面语不一致,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

每种语言都有独特的结构,要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

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的习惯,

二语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2、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读写为辅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反复模仿、重复、记忆 (3)以句型为中心:通过学习句型掌握目的语

(4)排斥或限制母语:教师尽量用目的语教学,以直观手段或情景、语境等辅助,要求学

生也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重点。

(6)及时纠错,培养正确语言习惯: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

3、评价:

成就:(1)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发展。

(2)建立起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

(3)把句型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利用对比法确定重点、难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法则。

(5)出版了大批优秀的听说教材。如:《英语九百句》 另外: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等

不足:(1)过分注意语言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材料的内容和意义,导致学习者不善于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交际。(学习者只能流利地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难以具备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2)过分重视机械性操练(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学习者兴趣,也忽视了学习者认知能力的能动作用)不利于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另外: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练,句型操练脱离语境。

(四)视听法 audio-visual approach (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成年人短期速成)

1、含义: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也称圣卢克法、情景法。

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继承了二者的长处,重视口语,用目的语直接教学,强调反复操练,强调语言对比。它克服了听说法脱离上下文和一定语境孤立进行操练的缺点,提出了情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议政厅结构感知的新教学法体系。

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为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结构就是掌握了该语言,主张对目的语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和描写。

2、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有控制的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频率高的、具有代表性的

5 教学过程:展示和感知——理解和记忆——联系和运用(使用广泛P25,50%)

3、评价

成就:(1)声音和图像结合,调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语言同实际情景结合,便于理解

(2)创造真实语言环境,提高学习有效性、积极性 (3)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就《新概念英语》

不足:(1)过分强调整体模仿学习,缺少分析和归纳,难以用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和把握外语学习,学习效率低(成人)

(2)忽视阅读,听说读写不能同步发展;抽象内容难以掌握

(3)更注重形式,忽视了情景同话语结构的配合,达不到交际内容的实际性,难以满足实际交际需

(五)认知法 cognitive approach (二十世纪60年代)

1、含义: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的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认为在二语学习中应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并掌握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理论基础: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主张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系统,人类学习语言决不能单靠模仿记忆,而是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创造性的运用过程。

2、教学原则:(1)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反对机械的刺激——反应式学习

(2) 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演绎法 (3) 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 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反对有错必纠 (6) 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3、评价

成就:(1) 引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当代语言科学理论,使外语教学更为科学。

(2)把学习主体的认知心理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法走向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不足:对如何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还比较模糊,教外国人学外语的实践较少。

(六)功能法 functional approach (二十世纪70年代)

1、含义: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又称为交际法、意念法、意念-功能法。

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需要分析”选择应学习的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

2、基本原则:(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 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要素: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真实而实用的语言材料。 (3) 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多是实用的交际活动。

6 (4) 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3、评价

成就:(1)培养交际的能力,注意得体性。

(2)从实际需要出发,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

(3) 强调语言交际的目的,对错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 (4) 重视专业外语的教学 不足:(1)功能和意念的范畴很难确定。

(2) 功能和结构的结合较难。 (3)不及时纠错不利于学习者的进步。

另外:交际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相关环节作出相应改革

小结:继承发展关系: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 (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

对立关系:语法翻译法——直接法 听说法——认知法

共存关系:外语教学法学派相互共存,取长补短,并肩而行。直接法是作为与翻译法针锋相对的流派而产生的,但翻译法却没有因此而淘汰,直接法也没有因为翻译法的批判而消失。认知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但听说法却没有因为受到抨击而衰退,认知法也未因听说法的责而被替代。相反,它们却“和平共处”。这是因为各派的侧重点不同而各有所长的缘故,它们不能互相取代,而只有在发展中共存。

三、教学法的发展趋势

(1)综合化趋势:各种教学法都有合理内核,现代的教学往往融合了多种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方法)

(2)在语言习得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语言教学规律 (3)培养目的语交际能力成为共识。

(4)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感因素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原则(2课时)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1、要素一:教学单位

教学单位是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元、教学阶段。 (1)教学课时:学期总课时:指教学一门课程或完成一本教材所需要的课时总数。举例。 课文课时:教学一篇课文所需要的课时数。举例。

*一般的教学单位都是指课文课时,一个课时即为一个教学单位。(45分钟、50分钟) (2)教学单元

教学单元是指:由若干篇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

*有的教材本身是由几个单元组合而成的,有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自行划分。

(可以按照题材、语法点、功能、情景等进行划分) (3)教学阶段

教学阶段是指: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

7 通常将一个学期分为:期中和期终(期末)两个阶段。

2、要素二:教学环节 ——5个基本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包括教的组织和学的组织。

①教的组织:主要是教具准备。(图表、投影仪、磁带、电视录像带)

②学的组织:目的是让学习者做好学习的准备。(课本、纸笔、情绪、注意力) *一般安排在课的开头,但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 (2)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方法:提问、改错、小测验、回忆学过的有关知识、课外作业订正 (3)讲练新内容(最组要的环节,一般占到60%)

①导入新课:常用导入方法有图片、录像、录音、文化背景介绍等。 如:《愉快的傣乡行》导入:傣族和泼水节的介绍

②讲解新知:一般讲述为主,要适当活跃气氛。

避免满堂灌,时而穿插一些问答和练习,适当利用板书和展示图片。

③操练新知:灵活运用。可在讲解后进行专项训练,也可与讲解结合起来进行。 (4)巩固新内容:一般方式有教师总结、学生复述回讲、师生快速反应练习等。 一般用时不多,可起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作用。 (5)布置课外作业:课本或课外(补充)

*不同课型有不同的特点,环节安排可有所变通。如听力课一般没有巩固新内容;导入也可省略。

3、要素三:教学步骤(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教学步骤是指:比较学环节小一级的教学结构单位,或者说是教学环节的下位概念。环节包括步骤,每个环节往往是由若干个步骤串连起来实现和完成的。

一般由视、听、读、写、问、思、说、练等要素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和巩固新内容等环节。

4、要素四: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

广义: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也包含其中。

狭义: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如图片出示、板书、情景模拟、游戏、问答、讲授、练习、讨论、参观、语言实践等。

二、教学的一般过程。

1、分析阶段

①确定起点状态:了解学习者的汉语程度、水平;可采用测试、交谈等手段;

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重新确定起点

②分析教学任务:吃透两头,探索中间

两头:学习者的原有水平——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中间:中间的台阶要多高、多宽、多深,要跨越多少障碍。

主要是生词、句型、文化方面。

③陈述教学目标:一般反应在教案的开头。应包含三方面:

传授哪些知识、达到怎样的水平、转化为怎样的能力P44

如:《今天冷还是昨天冷》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8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有时,水平和能力会融合在一起。

2、实施阶段

①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

方法:谈话、问答、对话、讨论、讲练、对比、直观、视听

教具:尽量采用

活动:游戏、参观、调查、访问、情景对话、语言实践

②适应个别差异(同一个班级)和民族差异的教学

③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升学——把握好赞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的分寸

掌握技能——商务人员。以鼓励为主

无明确动机——中学生,满足父母要求。严格要求。

另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个人或交换生,往往是短期

④教学方案实施

教案: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包含有效教学技术的选择和设计,学习者差异的考虑和顾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教案要包括所有的教学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随时调整。P45

3、反馈阶段

①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

测评方式: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口头或试卷。 日常教学的测评要注意:

1)测评时间:不另花时间

2)测评形式:不另拟试卷

3)测评项目:有选择、有重点

4)测评标准:数量、质量

②诊断与补救教学

“诊断”是找出原因 ,根据“诊断”进行补救,要分别对待。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精讲多练

①精讲:是突出关键的、精华的、实质性的内容,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或比较法,并辅以图片、电教等直观手段,要不厌其烦地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思路直接引向定义、内涵、规则或结论上去。

②多练:是让学习者通过反复再现刚学过的知识而印入大脑,并化为能力的心理活动。

效果:符合认知心理活动规律,形成语言学习良性循环。

2、讲练结合

形式: ①先讲后练

②先练后讲

③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

效果:协调教学节奏,心理学上存在首位效应和新近效应,多形成几个讲练单位;促进知识存贮;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

①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任何一项的偏颇都可能导致语言学习的缺陷。如:欧美和日韩学生的比较

②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中介语是语言学习的必然现象,要善于利用其中的规律。

*回忆:什么是中介语?

③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结构是基础,功能是目的,文化为语言教学服务。

④强化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汉语接触面。(课内情景的设置和运用)

4、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①调动学习者感觉器官: 采用启发式,体现学生活动为主

②估计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制定计划,确定内容和方法

③刺激和激励学习者及时应用新的语言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第四章 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行为

一、教材的选择与处理 1教材的选择

(1)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有无汉字背景——无汉字背景:应选择用汉语拼音注音较多的、有英语注解和说明的、汉字进程

的安排比较缓慢的教科书。

有汉字背景:应选择生词量出现较多、阅读篇幅较长、课文容量略大的教科书

混合编班的:估计彼此而折其中

有无学习外语的经验——没学过外语:听从教师的布置与安排。

学过外语: 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经验和方法,需要教师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有无接触过汉语——没接触过:从拼音开始,按部就班学习。

接触过: 选择拼音部分比较浓缩、语法点跨度较大的教材。

长期还是短期——长期生:一年以上,所学的汉语知识具有系统性,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短期生: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听说读写的一个方面进行强化速成,或偏重于某个专业

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如何确定学习这的汉语水平,从而进行分班?

a以分班测试题为基准。优点是较客观,学习者无异议。缺点是批卷工作量太大,尤其是开学时。

b以教材为基准。学过什么教材,进度如何,配合适当的口试。优点是省时,

但差强人意。

c以学习者学过多少课时为基准。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学习最终还要靠学生

的自身努力。

*学习者的程度有不同层次,可分为不同的年级。不同年级除了可分为平行班外,还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有上有下的班级。但层次的划分宜粗不宜细,一般以三个月的教学量为度。

(2)课型与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零起点一般先上综合课,有些基础后再开其他课型课程

各课型之间要相互配合

如何处理不配套的教材?

a整理、归纳准备选用的几种不同课型的教材。(生词、语法点、词语例释、文化注释、练习形式)

b给所选的集中不同课型的教材进行初步的整合。(列出语言点细目、安排次序、确定同一个语言

点不同课程的主次)

c 加强教师之间备课和合作。(确定教学内容的主次和分工)

(3)选择适合班级学习者实际需求的教材:系列性教材,从零起点一直到中级或高级;

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辨析

选择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0 ①生词量的起点是否合适

②汉字出现的速度和数量是否合适。

③语法点跟班级学习者现有的知识能否衔接,其数量和学习速度学习者能否承受。 ④课文所反应的内容是否适合学习者的需求。 ⑤课文篇幅长短、内容深浅是否合适。 „„

2.教材的一般处理 翻阅和了解教材全貌

(1)翻阅和了解教材全貌:包括教材指导思想和体系、教材内容

(2)翻阅和了解教材内容;包括课的组成、课文内容、生词量、语言点、注释、词语例解、练习调整和增减教材内容

二、教学对象

1.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国别、年龄、身份、文化程度) 2.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心理机制 ⑴认知风格的差异 ①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②沉思型和冲动型 ③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⑵学习的情感因素

①动机(任务激发、兴趣激发、成就激发、竞争激发) ②态度(强化学习动机、了解所学内容、理顺教学关系)

③性格(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独立型和顺从型、外倾型和内倾型) 3不同类的学习主体特点 ⑴以掌握语言工具为动机的 ⑵以升学为学习动机的 ⑶以深造为学习动机的 ⑷以研究为学习动机的 ⑸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的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学习主体的关系

(提问法、对话法、讲练法、练讲法、归纳法、演绎法、交际法、对比法)

(二)设计教案

1、教案含义、要求、形式(补充)

含义:P45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俗称教案。

要求:精——设计的教案应当精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新——教学设计要有新意,符合时代的要求,能够应用现代教学理念。

11 活——教学方法要灵活,帮助学生活学活用。

实——讲究实效,教案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切忌华而不实。

形式:详案——即详细教案,是教师把课堂上自己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把所有指令和讲练的方法、对教材的处理、补充的例句和材料等等,全都写出来。

还要把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其答案,要提问学生的名字都写上,甚至估计这个学生答不出或不在时,应该由谁来回答或补充什么问题等都具体地写出来。

好处:准确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进程,帮助组织语言,节省课堂时间。

简案——简要教案,也称略案,是把课堂活动提纲挈领地写出来,把重点、难点、容易忘记的内容和补充的材料写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提示自己。

好处:节省时间,内容已经记住,重点放在备方法。 *年轻教师或者使用新的教材,一般要写详案;相反写简案

2、教案要素及附件:正式的教案,包括正本和附件两个部分。(1)正本的构成

01(一般固定,在第一课写好就行了)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

教师:XXX

教学对象:写清等级和水平。

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400个左右汉语词汇的初级学生 或 具有中级汉语水平以上的外国留学生 或 中级二班

或 日本、韩国、印尼

02课题即课文题目:《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03教学目标:理解、记忆(掌握)、应用三个层次。要求具体、明确。

精读课:1.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2.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3.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口语课:1.掌握“有”字句 2.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读法

3.了解能愿动词“想”“要”。4.掌握购物的基本句型,并能进行简单会话

04教学重点与难点:可分写,也可合写。

教学重点:1.副词“非常”的用法 2.表示转折意义的几种说法

3.形容颜色的词 4.新出现的量词

教学难点:连词“还是”与“或者”在用法上的区别

*如何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

05教学课时及分配:课时分配可不写

6课时 第

1、2课时:教授18个生词,课文的前一半

3、4课时:教授14个生词,课文的后一半

12 第

5、6课时:教授13个生词,语法和练习06时间:(可有可无)2006年4月10日上午10:00——12:00 07分课时教学目的、要求(可有可无) 08分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可有可无)

09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如:P68 10教学过程:即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操练新知、

巩固新内容、布置作业

讲练新内容的一般步骤:讲练生词——讲练课文——讲练语法—— 练习

(2)教案附件

11 板书设计:写在什么位置,什么内容,用什么颜色的笔等;

12 教具准备:包括制作和如何使用教具,录音带、录像带转到开始的位置等等;

13 教学反思:在课后写。总结优劣两个方面。如:

重点语法学生练得充分,掌握得比较好。特别是活用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对“改善”和“改正”的用法还没完全掌握,有时候混淆。要设计练习,下节课重点复习。

3、教案撰写的注意事项

(1)教学目的、要求的撰写:要陈述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要反映学习结果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三个层次。

(2)五大环节的安排:每个环节需花多少时间应大致框定.(3)教学步骤的组织:要依据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如从易到难、先讲后练等。 (4)例句的编拟:要事先拟就,要有典型性。

(5)课堂提问:需有计划地周密设计,应尽可能有连贯性、启发性,并给学习者创造性发挥的机会和余地。上课准备发问的问题连同参考答案要写进教案。

(6)文化内容:讲什么,怎么讲,要事先考虑成熟,重点和关键语句要写进教案。 (7)作业布置:要明确,可补充。 (8)及时编写执教记录。(反思)

4、教案分析、讲评:附 补充教案《我记忆中的两个女孩》

(三)准备和制作教具

准备教具:到资料室借用。如图片、照片、实物等。如:声母、韵母挂图;发音器官表;地图等;

平时注意搜集适合当教具的东西。如:图片、照片、卡片等。

制作教具:卡片、图片。如:声母韵母卡片、生词卡片 投影仪底片

视频材料:从电视、网络复制。如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成语故事等。 Ppt文件:课件

《我记忆中的两个女孩》

一、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

二、所用教材:《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册)》(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三、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围绕该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成段表达能力

2.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重点词汇

3.掌握相关语法点

四、教学重点:1.重点词汇:塞、勉强、接触、合、控制、借口、遗憾、珍惜

2.语法点:从来、始终、量词介绍、竟、趋向补语“出来”“下来”的引申意义、可能补语“忍不住”

五、教学难点:1.量词的使用

2.趋向补语“出来”“下来”的使用

3.可能补语“忍不住”的使用

六、教学课时:6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2课时

(一)学习生词(20分钟)

1、领读生词,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

2、重点词语讲解: 1/者: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如:前者、后者、强者、老者、读者、记者、胜利者、征婚者

2/削:削铅笔/削头发

3/得体:衣服得体、语言得体、举止得体 4/解脱:从痛苦/烦恼中解脱

5/无所谓:不在乎、不放在心上

6/平行——垂直

7/莫:不要

8/塞:用手势比划。往里塞、塞饱肚子 9/勉强:别/总/一再/决不/不能勉强

复习:勉强毕业/接受/通过/及格

感到/觉得/感到/显得勉强

(不要)勉强孩子/你买/学生/子女

例: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算了,我决不勉强你。

他这学期身体一直不好,勉强坚持到期末。 11/结婚:结了婚、结了三次婚、结不了婚、结过婚

(二)课文通读(8分钟)

将课文分成4个部分:

第一部分:“有两个女孩我很难忘记”——“静静地走过”

第二部分:“那学期末”——“书信不断”

第三部分:“后来”——“我有些恨她”

第四部分:“一个星期过去了”——“无缘莫勉强”

(三)课文精讲

课文第一部分(30分钟)

1、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我为什么不能忘记这两个女孩?

2/我对湖南女孩的印象怎么样? 3/湖南女孩交给我一封什么信?我收到信以后的感觉怎么样?我是怎么处理这封信的? 4/从那以后,湖南女孩对我的态度怎么样? 5/如果你是湖南女孩,你会这样表白吗?被拒绝了,会怎么想?

3、重点讲解(以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归纳为辅)

1//很难/很好+动词

2/前者/后者

3/“找到了我”“往我手里一塞”“做贼似的逃走了”注意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并从中体会湖南女孩的心情。 4/每当:(每)当……的时候

5/从来:副词(1)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多用于否定。

如: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她的位置。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件事。

她从来没拒绝过我。 (2)“从来+没(有)+形容词”,如果形容词前加上“这么、这样”等,意思就会跟原来完全相反。

比较:情况从来没好过。/情况从来没这么好过。

他从来没有马虎过。/他从来没有这样马虎过。 课文第二部分(30分钟)

1、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学期末,我得病时,湖南女孩给了我哪些帮助?

2/湖南女孩对当初的那段感情是怎么看的?

3/毕业后,我和湖南女孩各自去了哪里?关系怎么样?

3、重点讲解(以提问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总结归纳为辅) 1/场、门(量词):一场病/雨/考试/战争/电影/误会/球赛/报告

一门课/外语/技术/学科/大炮/心思2/正当……的时 3/为……着急 4/梨:“离”的谐音,有“分离”的意思。忌讳送梨,也忌讳用刀切开梨分着吃 5/怨:责备、怪

6/对……关怀:关怀+宾语

关怀/关心

7/书信:“书”就是“信”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2分钟)预习课文第

三、四部分;预习词汇搭配与扩展,每词造两个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第17篇:小学五步课堂教学法

“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今年以来,河一小学积极响应课改的号召,校领导和老师在课程改革中做了各种尝试与摸索,制定了河一小学“五步”课堂教学法。本教学法很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更利于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成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改理念:

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

让学生回味快乐童年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培养会学习的人才。

四、“五步”课堂教学法如下:

第一步:预热学习。

1、师生饱含激情走进课堂。

2、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二步: 自主学习。布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群学,在自学中理解、感知学科内容。

第三步:合作学习。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对知识、问题的认识和积累。

2、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达标练习。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适时地总结、梳理、沉淀的能力。

第五步:拓展学习。让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拓展。

第18篇:历史课堂五步教学法

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

——

过去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满堂讲到满堂问,改来改去,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也就缺少学习兴趣。这显然不符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基于五年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我们确立了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包括:学(情景导入,定标自学)——研(组内合作,初步释疑)——展(全班交流、展示提升)——教(精讲拔高、点拨拓展)——达(当堂落实,达标检测)。

一、情景导入,定标自学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寻找新旧知识的关键联系点,运用一些能够激发兴趣的导入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向往,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仔细阅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知识梳理和拓展延伸。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的读书经验之谈。学生在书上就相关要点做好标记,在疑难之处打上问号,同时也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才能为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的,可安排学生课前完成。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学习进程,对于学生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适时适度的进行点拨。

关键点:

1、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避免繁琐冗长。

2、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

3、这部分提倡自学,自主解决问题,合作不能代替独立思考。

4、要让学生清晰的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

5、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的,教师决不包办。

二、组内合作,初步释疑

1 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个人解决不了的,再加上学生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放到小组讨论的层次上。合作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宜,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人都要积极参与,采用轮流发言和畅所欲言两种方式。小组先进行相互找错纠错,再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方法,完善问题答案。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以了解学习成效,点拨迷惑之处,掌控讨论进程。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记录员作记录。

关键点:

1、遵循“

1、

2、

4、8-----N”交流原则。

2、要保证充分的讨论时间。

3、做好小组成员分工,加强小组长培训,确保组内交流有序高效。

4、讨论完成后,由组长举手,便于掌握讨论进度。

5、每个环节结束后,都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有事可做。

三、全班交流、展示提升

各小组的记录员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起来,由教师指定各小组相同序号的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和疑难问题,再让大家共同思考和讨论。教师要有预见性,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要适时点拨,组织即时互动。

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想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增光添彩。如在“日本明治维新”这节课中,有的小组提出了“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各种思想相互交汇,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大家的讨论和总结,最后认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七点:一是日本没有经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根基不牢固;二是倒幕派演变为维新派,并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他们支持的天皇也并非封建制度的代表;三是在工业、农业、军事、政治和文化上,都实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得力措施;四是当时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五是日本主动实行了改革开放,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六是日本的岛国危机意识,和从大化改新就体现出的向先进文明学习的民族传统;七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得到了大多数国民的拥护。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这就是集体的智慧。在这里,课堂真正成为了学堂,问题也在交流中自然生成。

2 面对超出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搭桥引路,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促使学生思考、探索、争辩,直至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个自悟自得的过程。当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也往往会超出教师的认知范围,教师也可能一时无法解答,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提问者,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另外,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跑题现象,要适时调控,避免出现泡沫现象。

关键点:

1、精选汇报内容。一组汇报,他人补充,控制全班汇报时间。

2、对回报的问题要挖掘透彻,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因为这是重点或难点。

3、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的生成问题,把它变成进一步思考学习的问题。

4、不要重复学生的汇报内容。

5、限制强势学生发言过多。

四、精讲拔高、点拨拓展

这一环节,基本上和上一环节是相互融合的,时间上具有交错性。

首先,教师的精讲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对于那些次重点与非重点,尽量做到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思考,只有这样分清主次地精讲,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点线面的整合,适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进行横纵联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与乡土历史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

第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理清历史线索,每个单元,每课,每个知识点都要形成知识框架,并让学生形成笔记和掌握。

第四,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历史课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我们不妨找一些记忆技巧教给学生。如:

1、顺口溜:《马关条约》的内容概括为设工厂、赔两亿、割三岛、开四口;

2、谐音法:《马关条约》的四处通商口岸可以用“杀出苏杭”来记;

3、数字法,1689年《权利法案》+100=1789年《人权宣言》, 3 你说巧合吧;还有如点面交叉、纵横联系、归类求异、对比记忆、绘制图表、空间记忆、关键词记忆、衍射记忆等等。

第五,教师的精讲要多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立体教学手段,语言要抑扬顿挫突出趣味性,还要运用一定的小组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六,教师的精讲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如比较、归纳、概括、抽象、综合、分解、总结等。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对本课知识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关键点:

1、教师的精讲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学生的展示结合进行的。

2、教师的精讲要把握时机,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

3、教师的精讲,语言要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五、当堂落实,达标检测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当堂掌握,组长进行督促和检查,做到堂堂清。教师在检测题的设计上要侧重重点、考点和热点,题目难易要适度,要有梯度,保证好学生能拔高和待优生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当堂达标时,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将答案写在检测本上,完成后上交,由教师批阅,并算出小组平均分,排出各组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测本上交后,再对问题进行讨论整合,解决疑难点。

关键点:

1、检测必须独立完成,让学生独立思考。

2、讨论整合时,引导学生二次拔高。

总之,实施这一教学法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在时间分配上,也要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安排,每一步用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可。

我们采用的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已经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学生变得会学习、爱学习,历史课也一举成为与体育、音乐并列的,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第19篇:硬笔书法课堂五步教学法

硬笔书法课堂六步教学法

硬笔书法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性作用,推广和普及硬笔书法,刻不容缓,怎样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更科学更容易更迅速掌握并提高书写及审美水平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教为完整的课堂五步教学法,现付诸笔端,以共广大书友及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步:精讲

在硬笔书法教学中,“讲”在每一节课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是讲什么、怎么讲?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才能讲得生动具体,让学生一听就懂,并能记忆深刻。

比如:在笔画教学中,讲竖画的写法时候,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示范,把两种竖画(悬针、垂露)的形态特征放大并注明每一个书写步骤中的轻重、缓急、笔画形态等(也可以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来)。如下图:

边画边讲,让学生一边听,眼睛跟着笔尖走,大脑同时也在思考记忆,这样很快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该笔画的特征及写法了(相近的笔画采用对比的方法讲,效果更佳。容易区分、避免混淆)。

精讲一般在一节课中占用的时间大概为5—10分钟最佳,多则不宜。要突出“精”。

第二步:互动

在书法课堂上最忌死板硬套,一味灌注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写。那样,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起来,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老师在讲课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力、及想象力等,并能向正确的方向引导。

如:在某同学上课时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这时候老师可点名请他重复刚才所讲的内容,他肯定回答不上来,可以请他的同桌帮忙回答。让他意识到上课不注意的后果。日后自会改正过来。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上课总讲一些注意听讲、不要讲话之类的话,要注意 课堂教学的方法。

还有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发言极少,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予以故里并多与她们互动,带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性格内向的学生活泼起来,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很重视他们,这是在教学上的互动也是在心灵上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第三步:板书

这里所指的板书是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这样的好处是: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所领悟的情况,并能在其板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示全班同学。

一般在老师讲完之后,挑选几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比一比,看一看,看谁写的又快又好。这样不失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办法。经过实践证明,该方法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第四步:点评

点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在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完之后,可以让其余学生举手点评,从起笔、行笔、收笔、笔画形态等方面逐一点评,找出存在的问题,这时候,所讲的常见错误基本上就可以对号入座了。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明确了哪种写好,好在哪里,哪种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眼力)同时也提高了书写水平。

当然,学生点评有时候不是很全面,老师要予以正确引导。 第五步:练习

点评之后,就是学生学生认真练习的过程了。练字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凝神静气,按照所学认真书写。

练习时方法又分为“临”和“摹”,“摹重在笔画传神,“临”旨在掌握结构合理、到位。摹要注意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笔画形态等。临要注意每个笔画的运笔之外,还要注意字的结构、占个、大小等,尽量要与范字相似,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在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观察、思考、实践应用的过程。 第六步:纠正

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这要求老师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巡视的过程中,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并能让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改正。错误的写法写的越多,错的越远。要避免这一点。

还有在课堂和家庭作业的批改上的纠错问题,有很多老师批改作业很认真,圈圈点点,评语也写的很全面,我很佩服他的敬业,但是,其收效却不如人愿,有很多学生都报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心理,,至于老师的评语却无人问津,针对此情况,我认为iehai是有时间尽量坚持面批,当面批改,指出问题及时纠正,不拖泥带水,今日事今日毕。

以上是硬笔书法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应循序渐进,灵活运用。

第20篇:《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新课改的新希望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新课改的新希望

东营市胜利第十三中学 周爱红

2013年12月21日,我参加了教管中心在胜利三中举办的“2013年数字化资源建设应用骨干教师培训会”。这次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展示胜利教育管理中心2013年部分获奖的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程作品;听取了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的报告。二是部分学校交流信息化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情况、问题与困惑,东北师大王淑文教授现场进行了案例剖析和点评指导,并作《把握研究主题,科学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的报告。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room ),又翻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而金馆长的讲座也处处充满着革新,一改以往“台上讲,台下听”的形式,采用现场互动、现场解惑、交流生成的培训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他利用一段视频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再用深入浅出的讲解,现场不时的互动交流,再配上新颖动态的报告课件,一个个新的理念清晰地冲击着老师们的视野,“什么事微课程;微课与微课程的关系;微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

“微课程”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

1 于2008年秋首创。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or),微课程研究是一种校本研修的新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校本微课程研究有三个要素:“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去专门研究。

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打算追踪解决某个小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小课题,再将课题付之于行动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王教授介绍了选题的重要性及其原则,并就教管中心所属学校承担的十余个课题一一进行了分析。其次王教授讲解了研究主题及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对如何找准研究落点和 2 界定课题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重点讲解了如何把握研究主旨,科学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研究离不开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

2、要将研究落点着眼于创新教学模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要正确处理好课题研究与教学的关系;

4、要重视撰稿人的选拔及其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海雁在讲话中要求各学校,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扎实做好课题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抓实课题过程管理,围绕管理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一主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行成成果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运用数字化资源,积极推进课堂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乎信息时代的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新路径,为信息时代学校特色创建和名师培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〇一四年一月

《微课堂教学法心得体会.doc》
微课堂教学法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