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方法 理念或心得体会

2021-05-2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文 献 综述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班级:物理0502姓名:***指导老师:***

一、什么是自学能力

在陈兵兵老师的论文《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7卷第4期)中比较详尽的阐述了自学能力的概念。文中说:所谓的自学能力就是运用已学过谓的自学能力就是运用已学知识去单独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需要长期坚持自学,形成习惯。物理学习中,学生要自学物理必须要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阅读、记忆、思维、想象、归纳、

运用和实验能力。[1]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特别阐述道:“今天教育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加·富尔则一针见血

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罗仁俊副教授在2006年发表的《基础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是这样说的:历史告诉我们: 发展科技是立国之本。而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创新意识, 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源泉和先导, 在培养人的科学素质方面所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创新能力又是科学素质的核心部分, 所以物理学在

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所起着极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 而知识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 知识的获取和积累

完全依赖于学习, 所以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受教育程度密不可分。然而, 这里所说的“受教育”并不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育, 一个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

力、自我再造能力才是他创新的基础和动力。[2]

马卫华和杜宗喜老师从现代的教育形式中指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他们二人发表的《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中提到:在应试教育中,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及教师的唯一标准, 教学中出现了重课本, 轻实验, 重记忆, 轻理解, 重少数“尖子生”, 轻多数学生的倾向, 造就了少数“高分低能”的时代“骄子”, 而大部分学生则学非所用, 学无所得。因此, 优化教学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且当前初中生普遍存在不重视阅读课文的现象, 把注意力放在做习题上, 不重视实验操作和综合应用, 而一味地模拟教师的演练, 使课本的知识无法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 故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为此, 在物理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说明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⒈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谈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大部分老师都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陈远清在《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载《物理通报》2001年 07期)中提出:阅读是“ 学习之母” , “ 智慧之源”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自学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应首先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物理课本的能

力。[4]

范一兵也谈到要通过指导学生预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⒉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的内容是对一些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概括、抽象的产物,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

的物理现象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方法的“ 源泉”。

宋金城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种方法》(载《河南教育》2002年 10期)中就指出:学有所用是促进学生自学的动力,老师应指导、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当学生看到自己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某一个问题时,

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自学热情就会空前高涨。[5]

马卫华和杜宗喜在《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中也讲到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有良好的自学愿望。[3]

⒊思维能力的培养

范一兵在《通过物理教学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 02期)中是这样描述的:在物理习题的教学担负着对物理知识的巩固、深化、复习的重任,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对物理学习常常感到:“一看就会,一讲就懂,一做就错”。其主要原因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不善于有序思维,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6]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刘心山发表的《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载《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 03期)中说:系统归纳和总结可以达到使学生深化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综合能力。通过系统整理,理清头绪,运用获取的知识寻找规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学生的自学就会更主动,自学能力会向更高

层次发展。[7]

在陈兵兵老师的论文《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7卷第4期)中也指出:对重点章节要启发学

生归纳小结,否则,知识零乱,容易混淆,利用率低。归纳小结可以将物理教材由厚变薄,通过这样的归纳小结,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系统,且条理清晰理解

透彻,运用自如。[1]

四、小结

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遵循“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要在长期的教与学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有

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兵兵.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8(4).

[2] 罗仁俊.基础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

丛,2002(1).

[3] 马卫华 杜宗喜.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济宁师范专

科学校学报,2002(3).

[4] 陈远清.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物理通报,2001(7).

[5] 宋金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种方法[J].河南教育,2002(10).

[6] 范一兵.通过物理教学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J].运城学院学报,

2006(2).

[7] 刘心山.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2004(3).

[8] 李玉棠.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7(11).

[9] 徐殿永.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新课程,2007(7).

[10] 陈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3).

[11] 曾献友.浅谈培养初中生的物理自学能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5(4).

[12] 赵燕杰.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天中学刊,2004(2).

[13] 刘干荣.浅谈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3(18).

[14] 丁生智.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

范学院学报,2002(2).

[15] 王少青.浅谈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0年 05期.

[16] 朱艳丽.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能培

训教学,2000(4).

[17] 郑生赞.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师生自学能力[J].池州师专学报,

2000(3).

推荐第2篇:研究物理教学方法

研究物理教学方法

【摘 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通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学的学科性质会使有些同学会感到有些枯燥,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差异性。高中物理更是一个难题,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知道物理的学习方法在实际学习中就会事半功倍了。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手段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n.1672-0407.2014.05.114

物理学是人们对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做出规律性的总结。物理学是概括规律性的总结,是概括经验科学性的理论认识。如今,物理早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也与许多其他的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像数学、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尤其是数学和化学。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比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许多的物理理论都是以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定律,其正确性需要靠反复的实验来检验。

对于物理这样理性的学科而言许多感性思维比较发达而理性思维欠缺的学生在对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比较吃力,尤其是高中物理已经不是初中阶段一些简单的轮滑、自由落体之类的初级问题而是逐渐深入到物理学的重要内容,难度也加大,更是使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苦不堪言。殊不知学习物理也有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原则,掌握了它们就能使学生的物理成绩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从感知到理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认知过程是一种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知到完全知、由不精确知到确切知的过程。高中物理的学习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高中阶段学生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智力都已经发育到接近成人的水平,所以学习也是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为主。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所以表现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也比较鲜明。

一、教师的教

1.备课。

备好课是教师教的先决条件,备课必须要按照高中物理的课程目标来制定一个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制定教案。备课之前要钻研教材尤其是对于物理这样概念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一些概念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就要做到把教材弄懂、弄熟、弄透,然后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出来。备课时还需要了解学生,有些研究物理学的老师自身对物理学比较感兴趣,常常陷入对于物理学本身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导致教师口如悬河,学生总是听得雨里雾里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以及理解的难点,还有练习题的易错点等等,然后对于自己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做好准备。备课时还要考虑到教法,一般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性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而因为高中物理的特殊学科性质,要求教师综合利用这几种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的系统掌握。

2.上课。

上课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想要上好课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科学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还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课堂讲解的内容以及课外知识的延伸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不能是没有得到证明的东西。并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他们系统而严密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物理学其实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而且也充满趣味性,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解决好学生的疑问也是上课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不仅要准确地解决学生提出的现有疑问,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一起思考,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控制好课堂气氛,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来调节课堂气氛,有些内容需要学生们认真仔细地倾听教师的讲解,就需要教师严格管理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课堂环境。有的课程内容需要学生们发散思维积极思考,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欢快活跃的课堂气氛。此外还要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布置好适当并且适量的作业,说明作业的要求,完成的时限,并对较难的作业作必要的提示。

3.课后的教导工作。

数学是一个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把课上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和运用的学科,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独立作业和自学进行各种课后的辅导。其目的是让学生个人领悟、消化、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能与自学能力,为过渡到下一节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生的学

物理虽然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但是并不代表着不需要记忆,物理的记忆以表象为载体。其实表象是指人们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如,我们要理解一些公式就必须借助一些表象,比如重力和质量的计算公式,在记公式的时候想到苹果的落地,就会自然的知道苹果有质量地球上有重力所以就记住了重力的计算公式。

1.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要以理解为基础,毕竟物理学的大部分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想要学好不能单纯的靠死记硬背公式,而是重在理解,然后记忆。

2.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应该突出重点,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识结构。

3.对于物理的学习不能单纯的学习还要进行实验,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那些真理和公式。还需要使用一些模型,采用直观记忆法,因为有些知识单靠抽象思维来完成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有必要借助一些模型。

4.还有在对于物理的学习中还会有一些简单的顺口溜记忆或者是把抽象的定理转化为简单贴近实际的内容,比如说用双手判断电磁感应方向等等。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综合利用,而且有些相似或者相反的概念或者公式可以一起记忆加以区分避免混淆。

除此之外,无论学习什么学科,课前的预习都是十分必要的,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要带着问题听课,这样不仅明白了自己的疑惑,而且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课后复习对于物理的学习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物理需要勤加练习,在练习中发现不足然后改正,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由此可见学习高中物理,不能闭门造车,师生之间应该多加交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联系起来,共同提高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能力。

推荐第3篇:浅谈物理教学方法

浅谈物理教学方法

1、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实验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必须依靠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上还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思维上,物理实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能够将物理规律本质揭示出来,给人直观的印象,可以这么说,脱离了实验,就不用谈什么物理理论和定律。同时如果在教学中脱离实验的直观形象作用,学生也很难理解物理定律的本质意义,更难以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激发学生感知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已逐渐在教学中开始应用,且应用也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如果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够让学生在图与文的有效结合中激发出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更加形象具体,从而增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通过辅助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增强实验效果的目的。如笔者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模拟该成像特性,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在整个模拟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明了地认识到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从而使学生对该物理现象有个清晰的认识。所以说,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进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增强在物理学习中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学习效率。

3、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很多理科教师也认为物理教材用处不大,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只要老师能够认真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仔细的教学生对概念的提出及公式的推导进行深入理解,并详细解释物理规律的形成及实际应用,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教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深入研究教材,这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帮助非常大。如在一章内容学习完后,让学生在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基础上对该章节进行学习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还能够引起学生对物理教材的重视,并在今后学习中做好教材阅读。

4、重视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教师不仅要能够给予学生知识方面的教授,更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来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他们的成绩均能够稳步前进。学生们从一次次成功中信心自然得到逐渐的增强,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以上是我物理教学多年的经验总结,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创新”。物理教学应当抛开形式主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创造出充满活力的高效教学模式!身为一名现代化的高中物理教师,应当要寻求一种更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找到乐趣,建立物理学习的信心,从而取得良好成绩,这是一名物理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

推荐第4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仪陇县义门小学校 张光友

物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浸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如何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爱好,引导他们学好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从教人员的热门话题,下面,总结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广大同仁交流,浅谈一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巧妙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灵感的源泉,通过诱导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具,提高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变 “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实验:在烧瓶里装些凉水,在水中放一条小鱼,给烧瓶颈上端加热,上面的水烧开了了而下面的鱼依然在游动,中必教师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去观察、思考,去寻找答案。

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起学生不洞悉其中真谛不肯罢休的求知欲。

2、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世界丰富感性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观察物理现象的条件,指导他们的观察方法,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和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敏锐性、深刻性、精确性,逐步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如:在讲杠杆、支点、力臂,并从实物中找出杠杆,分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这部分知识时,学生感到有很大的难度,根据这种情况,我

- 123 -

推荐第5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总结

王美燕

科学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十个问题。”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只有真正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累积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典例探究1】小明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针对猜想一,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把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钢尺和塑料尺弯曲相同的程度,并弹开同一个纸团,观察到纸团被弹开的远近不同。请回答:

(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中“弯曲相同程度”其目的是:

【答

案】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控制变量,使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 的关系。( 声学)

2、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热)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力)

4.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电)

二.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分力与合力等效……

【典例探究2】 (2003陕西)如图所示,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出现蜡烛的像。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的科学方法。

解析:虚像是无法用光屏承接的,因此虚像特点的研究成了实验的一个难题;为了准确的探究平面镜所成虚像的特点,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和可透视的平面玻璃板采用等效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答案:另外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

三.转换法

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1.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

2.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3.我们在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将电功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

4.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将动能转化为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距离越远则动能越大。

注意:等效法与转换法很相似,有什么区别呢?

请观察:

转换法:

电流大小 ----à

灯泡亮度;

磁场----à

小磁针偏转

等效替代法:

分力

----à

合力

小石块体积----à

排开水的体积;

小结: “等效替代法” 中相互替代的两个量种类 相同,大小相等

, 而“转换法”中的两个物理量有因果关系,并且性质往往发生了改变。

四.理想模型法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应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磁感线

3.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4.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5.实验室常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挂图来研究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6.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典例探究3】以下是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1)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2)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时,引人合力;(3)在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4)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前面几个实例中,采用“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

A.(l)(3)

B.(2)(3)

C.(1)(4)

D.(3)(4)

【名师点拨】把某一个类具体事物抽象为某个物理概念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如把路灯看成一个点光源等。本题中从磁场中抽象出磁感线,从光中抽象出光线,用的都是“建立理想模型法”。

【标准答案】C

五.科学推理法

推理法是根据已知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做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 图1

【典例探究4】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如图1(乙)所示的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名师点拨】伽利略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发现当阻力越小时,小车速度减小得就越慢,由此推理出,如果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将不减小,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乙这个实验中,虽不能把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但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由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标准答案】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可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此可以推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六.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

【典例探究5】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了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解析:大家首先要在头脑中再现学习过的原子结构的模型,再与所给的四个选项比较,确定结构最接近的事物是太阳系。这里原子核可以类比于太阳,核外电子类比于行星,它们在空间结构和运动方式上都是相似的。

七..图象法

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物理现象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方法叫图像法.

物理图象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还能表示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

八、观察比较法

在对各种物理现象、物理实验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和认定的标准(或对象)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的方法叫观察比较法。

【典例探究7】 下面是小宇同学在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1)在学习汽化现象时,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2)根据熔化过程的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3)比较电流表与电压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比较法”的为()

A.(1)(3)

B.(3)(4)

C.(2)(3)

D.(2)(4)

答案:A

小结:物理中涉及这种方法的内容很多,例如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等等。

九、积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

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

推荐第6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王坤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安徽省太和县桑营镇中心学校

王坤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与新课程配套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即使这样,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想必这一点你也有很深的体会吧?你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改变现状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的基本方法出发,与同志们共同研究物理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并试图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各种实施建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有哪些?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现在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教法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2、教学改革要实现几个转变:(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3、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4、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5、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6、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能力问题以能力来培养。凡是先进的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7、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8、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9、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10、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改的方法是实行启发式教学,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入门向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

1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12、好的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活动宝贵经验的结晶,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又是不断发展的。

13、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凡是先进的教学模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是学生智能的主体。

14、常规教学是改革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改革教学是常规教学的提高和发展。常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丰富。我们要以改革教学带动常规教学,以常规教学促进改革教学。常规教学有改革,改革教学有继承。

15、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解放后苏联凯洛夫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主宰了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学,成了一种基本模式。这种教学存在的问题是:(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认为学生学习是认识真理,不是发现真理,忽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2)树立教师权威,坚持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3)只考虑教,不考虑学,不能发挥两个积极性。

16、课堂结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1)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避免学生为中心;(2)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意能力培养;(3)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4)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5)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17、凡是先进的教学,都应该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过程优化控制,教学信息优化传递。

18、许多教学改革家都提倡情境教学。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执教者有目的地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心理学为根据,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19、要培养学生对学业的一颗爱心。人类任何创造活动都具有其动力,对学习的爱,对工作、事业的爱,这种强烈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许多事业辉煌的人都有一颗爱心,向着选定目标执著奋斗直到成功。爱心在人们创新思维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爱能使人们对从事的工作专心致志达到入迷程度,爱能使人的思维积极活跃,爱能激发创造力,产生自信心,爱能使人的进取顽强坚定。

20、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力高的创造力可能并不高。智力仅仅是土壤,要想开出创造之花,还需要勤奋耕耘,天才出于勤奋。

21、创造思维具有独立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跃性和综合性。有人把求异思维看作创造思维的核心,主要意思在于说明创造思维以突破习惯思维为特点,要我们从思考问题的习惯轨道上解放出来。求异思维,求异不一定就是创造,而创造离不开求异。

22、创造力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能力,除弱残者外,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创造力在人们之间只是程度不同,并非全有或全无。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这意思。

23、培养学生概括思维品质,知识越概括就越基本,因而就越有共性,覆盖面就越宽。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学会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反向思维、相似思维、分合思维、多维思维。

24、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必须有富于创造精神的教师。培养创造人才是各科教学的最终归宿。创造教学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要特别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

25、知识是智力的基础,但仅有知识,智力不会自发地发展,必须通过训练操作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引导自学是发展智能的有效途径。

26、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寓于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7、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教思维是根本。教师应当是手握创造思维金钥匙的指导者。

28、世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发展,如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快乐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即掌握学习法等,都注意了学生主体论,能力目标论,动态发展论,多渠道获得知识论。我国北京朝阳区小学教师马芯兰的渗透教学法,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的三主原则,湖北武汉大学教授黎世法六课型教学法及其异步教学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自学辅导法\",都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主动作用,基本原则都是启智导学,我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29、教学效果决定于学生获得有效知识量,不决定于传授知识量,一个人智能高低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有效知识量和人的智慧成正比。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提高有效知识量。

30、以前程度不同地把小学教育变成听话教育,把初中教育变成分数教育,把高中教育变成升学教育。这种现象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

3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授以法。各科教学都不能违背教学的大法即教学原则。一般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1)系统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4)动态性原则;(5)应用性原则;(6)全体性原则;(7)区别性原则;(8)启发性原则;(9)自学性原则。

32、启发式教学是以活跃学生思维为标志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的本质特点是激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启发式教学不能只是当作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单纯从形式上看教师课堂提问多少,学生举手多少。

33、启发式教学,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手段,以思维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以训练为教学主线,以活跃的情绪、和谐的发展为目标。

34、启发教学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重要标志。不能一提启发式,就只看举手人数多少。启发式不能单以提问多少来鉴别,不能与满堂问与满堂答来决定。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还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讲授与点拨、使学生顿开茅塞,也应该属于启发式教学。简单的\"是非问\"不能促进学生思考,这样问得越多反而成为注入式教学的变种。

35、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1)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意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36、大量的成功实践证明,一个人追求的越高,他的才力发展越快,终生不渝的努力便是天才。必须培养学生动机,兴趣以及意志和性格,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非智力因素是决定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37、提高教学效率的四个决定性因素:(1)学生的心理素质;(2)学生已有的基础;(3)教学内容的适度;(4)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38、大脑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记住的一条基本原理。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智慧的启迪者,这是一条规则,不遵守这条规则,学校就不会称其为学校。

39、陶行知先生要给儿童\"六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

40、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好奇是求知欲的标记,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41、小学教学要重在培养学习习惯,初中教学要重在培养能力,高中教学要重在教给方法。

42、差生的\"差\",一般都是平时学习负积累所造成。课堂及时完成反馈矫正任务,及时克服学生学习负担累是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途径及基本方法。差生除少数弱智者,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是科学实验的结论。

43、教学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乐\"是活的前提、\"情\"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课教活的核心是学生\"学活\"。\"活\"不是花架子,\"活\"不是花样翻新,不是故弄玄虚。\"活而不乱,实而不死\",力求达到活教活学,乐教乐学,会教会学的理想境界。

44、教学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论的核心是重整体性。系统论的中心意思是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所有部分功能都服从于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整体效益。知识在学生脑子里要形成\"知识树\",才能学到本领。必须使所学知识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45、评价教改课的基本标准:(1)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着眼提高素质,坚持教书育人;(3)减轻负担,提高效率;(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5)注重\"双基\",培养能力;(6)培养兴趣,启发思维。

46、当代教法改革的几条基本原则:(1)教师为主导;(2)学生为主体; (3)思维为核心;(4)实践为主线;(5)能力为目标;(6)育人为主针。

47、如何判断教改课与传统课?(1)在教学思想上,看是民主教学,还是主观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还是学生要适应教师的需要。(2)在教学目标上,看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还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3)在学习主动权上,看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4)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师是立足于通过\"导\"来解决问题,还是立足于通过\"讲\"来解决问题。(5)在师生地位上,看教师是主导还是主演;学生是主演还是听众。(6)在教学效果上,看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还是只顾少数尖子,不顾中差生的达标过关。

48、评价一节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1)能够激发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够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9、中学生性格特征:喜群爱动,精力充沛,不能持久。幻想丰富,易于冲动,缺少主见。好奇爱问,喜欢模仿,认识肤浅。可塑性强,兴趣广泛,易受影响。敢作敢为,自尊自信,判断力差。逞强好胜,荣誉感强,容易冒险。青年好闹,少年爱跳,儿童破啼为笑。

50、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矛盾:(1)一刀切教学形式与因材施教的矛盾;(2)教师中心及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与学生主动精神的矛盾;(3)系统地单一地传授灌输知识与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矛盾。

51、当代教学应确立的新观念:(1)综合发展新观念;(2)整体优化观念;(3)学生主体观念;(4)超前教学观念;(5)竞争进取观念。

52、课堂教学几种新教法:(1)把握心理教法;(2)激发兴趣教法;(3)分类施教教法;(4)教给方法教法;(5)强化训练教法;(6)启迪思维教法; (7)自学辅导教法;(8)多向交流教法;(9)探求规律教法;(10)扩展创新教法;

53、四让教学法: 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

54、课堂教学要\"活而不空,实而不死\"。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能把学生活跃的思维纳入预定的轨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55、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1)教和学的关系;(2)讲和练的关系;(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4)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56、知识在训练中落实,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57、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发挥主导作用。\"主导\"者,主要在\"导\"。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姿多彩。导没有顶峰,没有绝对权威。导的内容丰富多彩;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导以兴趣,导以意志,导以目标,导以理想。

58、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做到五个转变:(1)变以灌为主为以导为主;(2)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3)变以讲为主为以练为主;(4)变以学会为主为会学为主;(5)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能力为主。

59、自学是学生学习最主要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成才的正确途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永恒目标。

60、凡是先进的学校,都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关键,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率为灵魂。

61、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不受障碍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愉快。

62、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主,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主,提高效率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

63、讲练关系:所谓精讲精练,就是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讲迁移;练思维、练方法、练基本功、练能力。所谓寓讲于练,就是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必须讲的也尽量在讲中寓练。练的目的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练的内容要序列化,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练的方法要科学化。练的题目要活,数量要少,质量要高。

64、课堂教学要注重\"三讲清\"、\"三着眼\"。三个讲清:(1)讲清概念;(2)讲清联系;(3)讲清作用。三个着眼:(1)着眼于双基;(2)着眼于当堂消化;(3)着眼于中差生。

65、过去在教学上有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侧重从知识多少来说,实际上先进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水源。老教法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新教法是教师指路,学生走路,而最先进的教法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做实验,激活探究欲望

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很多物理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不仅可以激活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而且利用“学生移动实验室”是解决班额过大、实验器材缺乏的重要渠道。如讲声现象时,遇到这样一道题:给开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逐渐变高还是逐渐变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变高了。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出的;当往水瓶里灌的水越多,则空气柱越短,空气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学生恍然大悟。

学习光的反射成像后,让学生把家里的金属勺拿来用作凹面镜和凸面镜观察,看到了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学生备感亲切。又如在讲凝华和液化时,用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放到冰箱的速冻室里,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可以观察到“霜”和“露”的再现;手握铅笔探究压强,用一个皮碗吸在课桌壁上挂衣服或钥匙等来探究大气压的作用。学生无不感到快乐。

二、画草图,建立物理情境

图像,是一种直观的表述语言,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物理情景。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景,描述物理过程。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学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在短跑计时时,计时员是看到烟雾后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很多学生由于没建立物理情境而得出了相反的答案。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先画一插图,如图1,后引导学生分析:声的速度为

=340 m/s,光的速度=3×10 m/s,人的速度大约=6 m/s~10 m/s。其实,声、光、人是同时开始“赛跑”,当然光用的时间是最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当人看到烟雾时,即好像是同时看到了人开始起跑。这样计时是非常准确的。很多学生茅塞顿开。

图1

又如在讲述手臂的杠杆原理时,学生对图2看不懂,分析其根本原因,是不能把杠杆(骨骼)从插图中“隔离”出来。于是笔者又画了一草图,如图3,把肌肉看成是连接骨骼的两根橡皮筋L1和L2。当用力F1时,L2松弛像橡皮筋似的。这样学生理解得透彻;关于道钉橇的插图,对于湖区的孩子来说,也显得陌生,不仅没见过,更没有用过,教师必须再画草图,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景。

图2

图3

三、作比较,归纳操作要领

初中物理涉及许多测量性仪器的使用。有些仪器的使用在操作程序上有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归纳,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要领和使用技巧。如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电表等。教学中教师恰当引导学生对各种器材的使用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出各种仪器相同的操作程序:“观察、放置(电表的连接)、读数、记录”,这样学生容易记忆,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例如,(1)观察: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对刻度尺不能使用已磨损的零刻线;对体温计使用前要甩;对弹簧测力计、天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使用前要校对零刻线。(2)放置:使用时要正确放置(或正确连接电表),如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天平应放在水平桌面上;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并选用合适量程等。(3)读数:使用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使用温度计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使用量筒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使用天平时要把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相加等。(4)记录:当然任何测量值都必须带单位。这样,即使学生不能严格地按教材上的原文陈述,也可按归纳的八个字回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知识建构的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四、打比方,描述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打比方,就是让学生用浅显的生活经验做铺垫,来进行概念自我构建。而且学生理解得深刻、记忆得牢固。如在学习熔化和凝固时,有学生问:为什么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呢?笔者是这样回答学生的:晶体内部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在熔化过程中,已熔化的晶体不急于升温,它还要等所有的晶体全部熔化后,再开始升温。就像我们亲密无间的同学一样,当放学后,有几个同学留下来做卫生,另外与他关系密切的同学就等待他们做完卫生后一起回家一样。上学时张

三、李四也要等到一同上学。晶体的凝固也是如此,等所有的液态全部凝固后再开始降温。又如,讲述电流的概念时,用风流(空气的流动)、人流、水流等打比方;讲述电阻的概念时,把电阻比成是一条山路,导线的电阻几乎为零,看成是平路,因此导线与电阻并联时,电流当然是走平路而不爬山坡,这样描述短路的情景生动形象。

五、巧模拟,探究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有些规律可以用实验再现,有些规律却不能用做实验的方法来再现。但可以用模拟实验来展示。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时,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感受很少。我们可以用地球仪代替地球,用乒乓球代替月亮,用幻灯机的光源代替太阳来再现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效果非常好。又如在讲述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时用呼吸动作来模拟其工作过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吸气和压缩(吸气)相当于两个冲程,做功和排气(呼气)又相当于两个冲程。再如,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来展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模拟因短路事故造成的火灾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用媒体,展示物理过程

有些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掌握,用实验和模拟实验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来展示物理过程,它可以变间断为连续,变静画为动画,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人为地运用电教媒体设置一些物理情景和演示程序,这样可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讲授眼睛受骗这一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从池底的一点A射向空气的光线,„„池底升高了,池水变浅了。”这段文字之所以难以理解,就是因为光线是一假想的模型,并不真实地存在,人能看到物体,感受到物体的存在,但不能看到光线,更看不到光线在水面是如何折射的。如果使用电教媒体把光路用动画的形式一一展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再如,船闸的工作过程、抽水机的工作过程等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图4

七、编习题,突破教材本位

“突破教材本位”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之一。学生通过做教师或自己编的习题,可以让教材上的文字叙述和插图描述的内容具体化,从而顺利地掌握相关知识。如教材上在介绍有用功和额外功的过程中,有一段文字叙述,如果把它编成习题,就显而易见了。如图,分别用三种方式,即第

一、二种均用桶,第三种用口袋将100 N的沙子运上三楼,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三种情况的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有了这一计算过程,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等概念理解得更透彻了。又如关于“比势容”的概念的讲述,就是从解决一道道习题导出了热量计算公式,然后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强化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的。①把一壶水从30 ℃加热到100 ℃和把半壶水从30 ℃加热到100 ℃,哪种情况需要吸收的热量多?②把一壶水从30 ℃加热到100 ℃和把一壶水从30 ℃加热到80 ℃,哪种情况吸收的热量多?③把一壶水和一壶煤油都从30 ℃加热到80 ℃,哪种情况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导出探究实验,这样思路清晰。

八、改实验,增强演示效果

有些实验完全按教材进行操作,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能力。通过改进的实验,可明显增强实验效果,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观察塞子跳起时瓶内的变化”这一实验的演示时,效果非常差。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改进,用酒精代替水后效果显著增强。塞子跳出时,酒精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因酒精的比热容较小,根据Q = cmΔt。当质量相同时,酒精的温度变化比水的大,降温较多,容易看到液化现象。

还有些实验稍加改进,可使操作方便。如做“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时,如果用兽皮毛(或棉花绒)代替硝化棉效果也十分明显,操作起来十分便利。又如演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实验时,可将下面吊一串串的钥匙,可激发学生学物理的热情。

九、找联系,整合教学内容

学了一章或几章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整,系统化、网络化地进行归类或小结,从而化零为整,形成知识体系。如讲了“电和磁

(二)”的内容后,笔者引导学生寻找各章节之间的知识联系,编成绕口令,并表述为:第一节“电磁感应”讲的是第二节“发电机”的原理,第二节“发电机”讲的是第一节“电磁感应”的应用;第二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讲的是第四节“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第四节“直流电动机”讲的是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学了光学后,用光学中的核心──“像”,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1.小孔成“像”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2.平面镜成“像”体现了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3.折射成“像”的典型应用是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十、精训练,删去“偏、旧、繁、难”

目前,市场上的复习资料浩如烟海,诸如“题典”“指津”“手册”“荟萃”等数不胜数。这些资料很容易把学生引向一种机械的题海战中,通过做题来复习相关内容,试卷上有什么题,就做什么题,就复习什么内容。这是一种被动的、盲目的、重复的复习方式,占领了学生大块思考的时间,疲于奔命。在满天飞的资料库中,几乎没有一样是完全符合学生自己实际情况的。为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教师必须精选试题,删去一些“偏、旧、繁、难”的训练题。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深化和细化所学的知识。否则,陈旧与单一的教学方式──机械训练、简单重复、题海战术、打疲劳战所导致的过重的负担,使人疲惫、使人厌倦、使学校和教师丧失对学生的吸引力。 总之教师上课时应注意八戒与六性 八戒:

一戒拖泥带水,拉里拉杂,与题无关的废话; 二戒颠三倒四,疙里疙瘩,文理不通的胡话; 三戒满口术语,文白夹杂,故作高深的玄话; 四戒滥用词藻,花里花俏,华而不实的巧话; 五戒不懂装懂,或许大概,模棱两可的漫话; 六戒干巴枯燥,单调乏味,催人欲睡的梦话; 七戒挖苦讽刺,趣味低级,不干不净的粗话; 八戒陈词滥调,生搬口号,八股文浓的套话; 六性:

①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物,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 ②描写人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吸引动人,具有形象性; ③范读谈话,情真意切,清晰流畅,真挚感受人,具有感染性

推荐第7篇:浅议初中物理公式教学方法

浅议初中物理公式教学方法

物理不仅仅是一门自然学科,而且是一门科学。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关键时期。

就现阶段的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言,他们富余好奇心善于探究,但缺乏抽象思维和学习持久力。所以经常觉得物理难,难在公式记不住,计算题不会算等等很现实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物理公式、并灵活用公式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在建立概念得出公式、理解应用、巩固公式的过程中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在电功率定义公式导入中,利用将功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的的用电器(比如用1000W的电吹风和一个100W的白炽灯),分别接入家庭电路线路板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两次电能表的转速(或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快慢)明显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为理解电功率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探究推导公式

实验探究是学生寻得真知的必经之路。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发展,学习的兴趣在探究中提升。更有利于利用实验结果推导和得出物理公式。

如在讲解《欧姆定律》公式前,先引导学生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再根据所得的数据推导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由此顺理成章推导出欧姆定律的公式:电流=电压÷电阻。在实验中学生体会其公式适用的条件、公式的特点、单位的统一性等等注意事项。

三、、图像数据推理公式

物理学是数学化程度最高的一门学科,从物理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定性描述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图像处理能力,数据分析和计算应用能力。

如在建立物质的密度概念时,根据探究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收集数据后,分析比较数据发现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者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图像知道m与V成正比,写出一般式m=Kv,代入一组(m,V)数据,即可算出k的值,得出结论,这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对不同的物质,这个比值一般不同,这个比值就是物质的密度,从而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

四、类推类比总结公式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对比、类比的教学方法,加强思考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比如对于热效率的学习,因为同为效率问题,可以先复习机械效率,由有经验的同类公式引导学习新的背景下的效率问题。

六、课堂练习应用公式

课堂练习是检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手段,也是课堂反馈应用公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防止学生乱套公式,做到解一题,明一理。尽量设计一些能灵活运用公式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使学生既能灵活、全面的接受信息,又能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公式应用能力。

七、知识框架联系公式

美国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物理知识结构中,基本概念和公式就是一个个节点,各个概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零散的、分离的,未能完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因此整理组建知识网络、画知识树等逐章总结,板块归纳显得尤为重要。

引导学生每学习完一章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归纳,每进行一个知识板块,让学生用自己的结构图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这样连点成线,把零碎的知识点网络化,有助于记忆和联系公式。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物理概念、公式脉络,实现物理公式的对比联系与有效迁移。

八、精选考题运用公式

重视近年中考题、模拟题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导向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公式应用能力。

日常教学中,及时收集近年陕西和各省的中考试题,了解热点新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新背景、热点中的物理知识。重视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的答题技巧、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竞赛活动巩固公式

适时进行公式的扑克牌游戏、听写、默写、举行书写公式大赛等活动有利于学生梳理物理公式与意义,记忆并巩固其单位。定期开展各种书写公式的活动,进行书写公式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公式的正确书写率、规范书写率。

十、实践活动升华公式

物理来自于生活,物理公式是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精炼的反应,要提高学生对公式的应用和巩固,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动手做做,创新实验等等,改造实验器材,改进实验思路和方法,这样物理公式的应用和巩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提高。

对于初中物理的公式教学方法很多,但应该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孟子曰“教亦多术矣”。尤其在初中物理公式教学中,教师应切合实际创造出更多更实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做到重视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推荐第8篇: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来进行划分

(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如传授法,程序半等; (2)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的方法,如发现法,自学法;

(3)以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讲讲、练练、读读、议议,实验·综合·引探法,有序启动式教学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等。

2.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进行划分

(1)传授和感知教材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2)传授和理解教材的方法,如启发式,逻辑法则(包括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等;

(3)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如练习法,复习法等; (4)检查知识的方法,如平时测验法,考试法等;

3.根据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进行划分

(1)讲解,谈话,讨论法;

(2)物理实验方法; (3)练习方法; (4)复习方法; (5)考查、考试方法; (6)课外活动方法;

4.根据适用的范围大小分类:

(1)一般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发现式方法等;

(2)基本教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问题讨论法,等;

(3)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某一学科进行某一课题(如欧姆定律)所运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近些年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授—演播法

讲授—演播法是教师讲授与媒体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现代教育媒体在讲授—演播法中主要扮演辅助教师讲授的角色。它可以呈现事物和现象的图像和声音,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现象规律生动的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透镜成像”一节中,可以动态演示物体靠近及远离透镜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可以生动再现物理过程,提供感性材料,烘托课堂气氛;生动准确的使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借助于媒体资源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如分子的扩散过程及布朗运动、光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叠加、原子的核式结构、核反应过程等微观的或物理过程极慢的物理现象,弥补传统演示实验的不足。还可以创设虚拟实验环境,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学生使用它们自己做实验,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调整参数,探究不同参数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并获得相关的实时数据,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加深,形成概念。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微型(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阿伦(Allen)和他的同事们,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的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总结出来的。它旨在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后来,这种方法逐步被其他大学教学训练所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指教师借助电视摄录像设备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录像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行为(或其他技能)的示范,并记录学习者的模仿过程,供师生共同观看、分析,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技能水平。由于该方法一般是在小教室中对学生的某种技能进行培训,培训时间短、规模小、内容单一,故称之为微格教学或微型教学。

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了科学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微格教学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自我完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1) 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技能的训练。(2) 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在技能的分解。(3) 观察示范典型、具体,重在细节分析。(4) 信息反馈及时、有效,重在自我训练。(5) 减轻参训者心理压力,利于创新思维培养。

4.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一种个别化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程序化教材,以练习或训练为主的教学。程序编制者和教师预先构想和设计学习过程,并将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小项目,并按一定的顺序将这些小项目编排起来,每个小项目中既呈现内容,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并提供反馈,这就是程序化教材。程序化教材按步骤呈现内容,学生对提问做出应答,然后机器给予核对或呈现正确答案,进行强化。如果程序化的教材通过机器来呈现的,就称作教学机器;如果通过课本来呈现,就叫课本式程序教学,简称程序教材;如果通过计算机来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机器(或计算机课件或程序教材)之间形成呈现内容—应答—判断—评价(强化)等一系列的交互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学习。

5.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对于网络教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方法等都仍处于探讨之中。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自身的互动性、虚拟性、超时空性等特性,都决定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网络使教学过程走向开放,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收集信息,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开放的、整合的、对等互惠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实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创设数字化的探究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网络教学的应用可以及时评测和反馈,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讲授法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在较少的时间内容纳较多的信息,因而教学效率高。另外,教师的讲授具有解释、分析和论证的功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传授新课,在其他课型

中也广为使用。

1、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①科学性;②逻辑性;③启发性;④突出重点;⑤简明生动; ⑥讲解要适当,并要与其它的教学方法有机地配合使用。

2、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按教学要求叙述有关事实;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对有关事实或问题进行分析;为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由于谈话法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谈话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谈话前要准备好谈话内容,提出的问题必须经过精心设计,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谈话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第四,教师应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促使全体同学积极思考,同时谈话结束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谈话法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那种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对、不对”,“要、不要”,“是、

不是”等问题不宜作为谈话法的提问。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某些主要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乃至辩论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最大优点在于能活跃学生的思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讨论甚至辩论,达到明辨是非、深化认识、发展能力的目

的。

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选择好讨论题,这是指能否提好讨论法教学的一个关键。讨论的问题最要紧的是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思维上的冲突;要能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开展热烈的讨论。还有,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这样才能使用权课堂出现议论纷纷,热烈讨论的场面。 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讲义的习惯。

③做好讨论的小结

小结采用可边讨论边小结和讨论后小结的两种方法。一般应让学生自己小结,再师生共同进行补充,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再用文字、图表或公式表达。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包括参考书)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不仅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重要方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开始。

第二,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复习活动的指导。

第三,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好读物,同时教给他们阅读的顺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

好阅读笔记。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导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直观法和参观法。 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

1、直观法 直观法是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对演示实验、模型、挂图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影像的观察等。直观法对于为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需的感性材料,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思维方法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里仅是演示实验必须注意的几个环节:①明确目的;②确保成功;③保证科学性;④加强直观性;⑤力求简单;⑥控制时间;⑦指导观察和思维;⑧注意规范与示范性。

2、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自然界、社区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或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参观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受到教育运用参观法应注意:①事先做好准备工作;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③引

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边讲边实验法。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中练习法被物理学

和其他学科教学广泛地采用。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练习法。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练习在各科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尤其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实习法。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物理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3、实验法 。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研究和独立操作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特点之一,实验法也就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但目前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除去仪器设备的问题外, “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严重存在,导致学生只注意实验结果,至于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过程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等则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另外,由于实验课指导难度较大,造成实验课秩序混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做好实验前的充分准备,包括使学生充分领会实验原理、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规则,

以及培训指导学生实验的“小先生”。

第二,做好课堂指导:包括注重点拨学生思维、注意因材施“导”,以及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

第三,做好反馈补救工作。

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是发现法、启发式

发现法又称探究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

的概念。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①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②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各种不同的假设和答案;③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

④对结论做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运用以引导探索为主的发现法研究注意:①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索发现的课题和过程;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推荐第9篇: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小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小议

作者:赵建华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年第10期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属于基础学习,也是物理学的启蒙学习,不少学生在刚接触到物理时候就在心理上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还有不少学生则对物理学习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该如何开展物理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呢?

推荐第10篇:小议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小议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摘 要:

新课改的实施向我们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科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物理这种偏抽象的学科,若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进而无法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将对初中阶段,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物理教学进行探究,以期从根本上实现新课改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

一、引言

初中阶段的物理,有别于其他学科,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充满抽象知识的新学科,而针对这一学科的教学,大多数教师都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题海战术”等,很少会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成绩无法提高,因此,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是初中物理教学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虽然提倡已有几年时间,且已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因此,很多教师依然无法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创新教学方法教导学生。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经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课程,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故而将一些实验取消,造成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学到理论知识,使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种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创新教学模式

(一) 自主式教学

自主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之一,要想发挥自主教学的作用,其一,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性格、爱好等,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新方案;其二,必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从旁协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其三,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物理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而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新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运用探究法,不但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及主体地位,也能使其成绩得到稳步提升,故而,施展探究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一,教??要结合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撰写适合班级教学的新方案,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其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三,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创新教学方法

(一) 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课程,教师可以巧妙的设置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小型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上台操作,并由教师从旁协助,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气氛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

(二) 引入生活实例,加深学生理解

知识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很多物理知识,更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猜想,让学生感觉到身边处处都充满了物理知识,例如,在“光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当再次提及这一知识点后,学生便会想到“雷声”与“闪电”的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三)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成绩

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包含了许多小型的实验,而很多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往往会通过口述的方式,将实验内容表述完毕,然后继续讲解下一知识点,殊不知实验教学这一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光学实验中,将一枚硬币置于透明水杯的底部,再加入一些水,把杯子抬到眼睛的高度,调整位置,便能看到两枚硬币,而这两枚硬币均为虚像,一枚是水面折射形成的,一枚是杯子侧面水折射形成的,这种小而简单的实验,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种无聊的事情,而是非常有趣的,进而会主动加入学习中去,使自己的成绩有所提升。

(四) 运用多媒体,实现科学教学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有很多知识用语言描述,会难以被学生所接受,要通过实验加以证明,而这些实验又相对复杂,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本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的视频、图片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这种声形并茂的方式,既让学生能直观地看懂课本上的物理实验现象,也能节省很多课堂时间,能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归纳、理解,如“吹不出的小球”实验,可以通过视频与语音讲解,让学生明白小球之所以会在漏斗中出不来,是因为大气压力的作用,这种简洁的教学方式,不但为学生更好地展现了实验的内容,也为教师提高知识讲解能力提供帮助,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我国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依然有一些小的问题,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新课改的要求与方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加大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授课,初中物理教学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学生成绩也会因之而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琦.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8(7).

[2] 邱新渤.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8).

作者简介:

杨小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达勒特中心学校。

第11篇:11.22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本文档由www.daodoc.com云轩亭论文网整理提供 !

4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1.关于教学方法的应用 1.1开发学生对学习的爱好。

灵感的源泉是爱好,在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诱导或者是用教学手段或方法,来是学生的学习爱好有所提高,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学习爱好和热情得以激发,使同学们自主的在心里进行对知识的探求。使“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课堂上考试可以进行一些有趣故事的举例,在其中老师进行的问题提问,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注意听讲并且认真思考。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起学生不洞悉其中真谛不肯罢休的求知欲。

1.2培养观察能力。

在屋里的教学中,有很多要有实验的进行。观察实验学生了能够促进学生了解物理谋害能够以此来吸引他们的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观察物理现象的机会,引导他们的用有利的方法进行观察,促进他们的好奇心增强,同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举例说明,在讲杠杆、支点、力臂,还要在实物中找出杠杆,分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这些知识时,学生就会感觉很有难度,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个可动幻灯片 ----用铁镐撬石头,在彩色、可动图片的吸引和老师的现场实验操作下,学生就可以顺利找到了支点,动力作用点、动力臂,阻力的作用点,阻力臂,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时期是思维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能够影响学生高中直到大学在屋里方面的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就像是学生小学时对具体的形象思维的习惯,导致他们习惯从具体事物中学习,而不善于学习抽象的事物,在初中所学到的物理是对物理思维和运用物理方法培养的基础,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抽象概括的产物,所以教学时要用到很多学生所了解到的感性知识,有一些缺乏感性熟悉课程中要配备演试实验,还要用到浅显的语言和插图,来促进学生思维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提高。例如在力的概念教学时可本文档由www.daodoc.com云轩亭论文网整理提供 !

以举例演试,还要进行板书,体现力的作用。 人提一桶水(人对一桶水用力)、马拉车(马对车用力)、手压桌面(手对桌面用力)、磁铁吸铁块(磁铁对铁块用力)、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使学生想到并且把人、马等抽象概括,称为一类物体,把一桶水、车等想做一类物体,把提、拉等称为力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以此想到力的作用的含义。

熟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可以进行提问:用手拍打桌面,手对桌面施力,桌面对手是否也有力的作用呢? 这时就可以选出两个学上上前进行扳手腕表演,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分析,以增强学生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熟悉。

2.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中学的物理知识总的来说都来源于实践,包括一些经验或实验。但是在教学中,它除来源于实践外,还是来源于一般的理性知识,可以说是年级越高,这种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中学物理知识来源的不同,老师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提高。来源于实验的,就采取观察法或实验探究法;来源于生www.daodoc.com

产、生活经验或已知的理性知识的,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还有就是在课本中直接给予的理论知识就用自学指导法。这些是按照物理知识来源的划分方法。还有说到的归纳法,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来源于一些生活中经验的物理知识,在问题讨论中由经验积累到成为理论知识,也要用到归纳法。通过已知的理性知识,进行讨论推出新的知识所用到的逻辑推理方法,就会有比较复杂的情况产生。在物理的教学或者是学习中,还有一些方法如下:实践、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问题讨论法。 3.自主思考的重要

我认为在物理的学习中,认真思考是最重要的.当你在思考某一物理题时,你必须要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样使题中所表达的物理模型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比如: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这样类型的题目,你就要这样思考,在一片广阔的冰面上有一辆四轮的\"小车\",你把这图景想象得越清晰越具体越好,如果这题目再加\"突然给小车一个向前的推力\"(当然题中得告诉各种状态量,如车的质量,力的大小等等),这时你就要想,给了这个力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对,车动起来了,为什么会动呢?因为给小车加了力,而地面又是光滑的,跟据力能改变物体的状态可以判断会动起来,那怎样动呢?匀加速?直线还是曲线?这时你会自然而然地去寻找这个\"力\"的有关数据,它是恒力?它的作用时间?它的作用点?还会想到滑动摩擦力,小车的质量等等.这时,这样一步步进行,你就会发现,其实你是在利用这些题目所给的数据,而不是你的思维被这些数据所引导.接下来,你又会想到那后来小车会怎样?对,你想知道它本文档由www.daodoc.com云轩亭论文网整理提供 !

的位移,也就是受力后的情况,那么,题目的问题此时已被你预料到了,如此解题,一步步推理,你会发现,学习物理其实是很快乐的,就像你在对一个案件慢慢解开各个迷团。慢慢的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也会越来越有成就感。 4.日常问题的解决。

物理物理,就是万物的道理。很多的学生肯定会问到这个问题。所以就要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孩子们更深入的学习物理,同时这也是来进行兴趣培养的过程。1,讲到一个新知识都要帮助他们来理解,其中包括:物理意义、用途,并通过正比例模型和反比例模型等帮助他们理解新知识。2,遇到很多的公式时,不要让他们只记住一个公式,以后现推;要反复记忆那些公式,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 3,在讲解过程中要根据生活经验了解题中涉及到的大致过程,再通过理论分析表现出来并且验证正误。通过经验的环节必不可少,要让他们通过类似的经历知道“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让他们知道“为什么”4,促使同学们善于总结,我不主张错题本,而是一个注意事项本。在做题的时候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悟,有一些需要告诉自己要注意的事,这样的事情就要写在这里。5,还有对于学生要让他们休息和学习同步相辅相成,要做到劳逸结合。 5.结语

总的来说,物理这门课程还是知识为主要内容,物理的研究应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使问题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达到想要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对于问题研究的科学方法不是脱离物理知识而是更要对物理的知识全面的渗透和了解.埋头只讲知识不注意科学方法教育,得到的知识是不系统的。植根于物理知识的海洋中的物理科学方法才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第12篇: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研究的探究》

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需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求知兴趣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达到“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三大能力要求。这三大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提高鱼胡路中学的教学质量,推进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我校理科教学质量提高,将起到良好的重大作用。

2、教材改革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在实验教学(演示和分组,课外实验)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和强化。新教材总的看,教材的内容和篇幅均有减少,难度有所降低,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却加强了,一是实

.1.验的数量有所增加(演示实验110个;学生实验18个,课外小实验31个)。这些实验的器材要求也很高;二是新教材的实验更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的内容。注重科学探究,注重知识的参透,注重科学的理念;三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从近年来中招联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实验考察已不再是停留在对课文实验所涉及的现象描述,而是以教材为本,用大纲为目标,考查内容已转移到实验能力的检测,强调对实验设计方案评价的考察,强调与信息题,开放性问题相结合,注重知识的联系和整合。

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究中,要注重教师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动脑动手,克服以往实验教学中看实验多,做实验少的毛病;克服简单实验做,复杂实验不作;有实验器材就做;无实验器材不作的习惯;注重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已有条件,因地制宜地作好各种实验。

3、是解决初中物理疑难实验的需要:

初中物理教材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疑难实验,困扰着教师其原因可能 一是实验本身的难度较高;二是实验器材不足,实验仪器的灵敏度不够; 三是环境气候的影响以及及操作者的实验技能等因素所致,使实验效果 不佳或实验不成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的可信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来解决这一难题。

4、是开展自制初中物理教具满足教材实验的需要。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版教材。除实验数量增加外,还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因此,原来的实验教学设备有一部分能适应现行实验教学的需要,有一部分经过改进后才能继续使用。还有的需要淘汰。所以,我们只有摸清实情,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解决教具制作

.2.问题,我们要发动教师和学生,人人做教具,个个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在物理教学研究上,我们对初

二、初三物理教材都进行了有计划的研究探索,有一定的经验。同时,我们有区教仪站教研员的指导支持,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加之我物理组有爱岗进敬业,业务过硬的实验教师。因此,我们有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

5.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为使学生在实验中形成较强 的观察、思维、分析、操作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整合知识内容及应用,对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实验不仅是开齐,还应拓宽途径,力求更好。同时要研究其教法和学法。为此,我们拟定了《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研究》课题。

二、实验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较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对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改进,自制教具,以达到动脑动手之目的。

2、通过实验研究整合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3.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实验阶段:

(一)假设: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看法应试教育和按部就班的陈旧实验教学方法。 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用全新的理念,通过改进实验方法,自制教具。疑难实验的研究。就能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变量:

.3.

1、自变量: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因变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干扰变量:课题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控制干扰的措施:

(1)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实验因子与非实验因子,男女学生数量等情况基本相等。

(2)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教学条件,教师水平也基本相等。 (3)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减轻学生负担。

(4)安排合理:检测科学,既注重实验效果测查,又注重实验过程的查。

(5)尽可能避免产生影响实验和研究进度的其他干扰因素。

四、实验对象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

全校选4个班分别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其中,初三年级殷世彬选1班20人作实验班,3班20人作对比班,每班20人分别为好、中、差学生5名,10名,5名;初二年级鄢云华教师选1班和2班为实验班和对比班,各20名学生,对实验对象进行有规则的测试,并作好记载。

2、研究方法:以实验对比法为主,实验法和实验总结为辅。

五、实验周期及步骤:

本实验周期为二年(200

4、9——200

6、6)

1、准备阶段:(2003年6月——2004年7月),主要是论证实验的可行性,撰写实验方案(申请)。确定课题组机构,确定主研人和实验班级。

2、实验阶段。(从2004年9月——2006年6月),课题组按实验方案

.4.组织实施。根据实验目标,每学期定计划。年末小结,按实验进度对实验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检测,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控。定月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小结会。

3、总结阶段:2006年6月——9月,主要是测试实验效果,数据分析统计,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课题结题。

六、实验措施;

1、成立课题组的组织机构,设立领导组、指导组、实验研究组以确保课题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研究。

2、课题组接受区教仪站专家的指导,接受学校领导的指导。组织主研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展研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实验理念和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率。

3、保证区教仪站、区教科所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学校保证课题组的经费开支。

4、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研讨会和小结会,总结前阶段的成绩,经验和不足,提出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5、认真作好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将实验教学经验向其他教研组推广。带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七、实验检测;

1、检测项目:

(1) 学生与课题研究的兴趣前测(资料),学生实验能力、学习水平测试。(资料);

(2) 实验过程中,学生动脑能力的测试和动手能力的测试;

.5.(3) 实验全过程:师生动手制作教具和学具的测试(时间长短)。

2、检测内容: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情况(资料),设计制作仪器;初中物理疑难实验的解决方案和效果(资料),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动手,口述能力。(资料)

3、检测形式:

师生互动改制实验器材展示,根据初中物理力、热、光、电知识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的能力测试;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测试;(各种测试试卷均由课题指导组编出,课题实验组检测)。

八、成果形成:

1、形成课题工作报告和实验报告。

2、通过改进增设实验,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疑难实验。

3、研制、撰写出一批数量和质量的较高水平的教具、学具和论文。

4、带动我校其他学科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总结出适合我校城乡结合型特点的实验教学方法。

5、学生动脑动手有明显提高。

九、实验组织机构:

1、承担课题单位:巴南区鱼胡路中学物理组。

2、课题组设立领导小组、指导组和实验研究组。(1) 领导组:

刘高玉:巴南区鱼胡路中学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 付灿熙:巴南区电教站站长、书记

中学高级教师

.6.牟元华:巴南区电教站付站长

小学高级教师 蔡富安:巴南区鱼洞街道教办主任、书记 小学高级教师 (2) 指导组:

何安祥:巴南区电教站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廖厚福:巴南区电教站教研员

小学高级教师 (3) 实验研究组:

组长:封洪孟:鱼胡路中学教务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付组长:林义祥:(主研)鱼胡路中学物理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成员:殷世彬:(主研)鱼胡路中学物理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鄢云华(主研)鱼胡路中学物理教师 中学二级教师 黄章财:鱼胡路中学物理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尹冠群:鱼胡路中学物理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朱伟:鱼胡路中学化学教师

中学二级教师

十、实验经费

本实验课题组研究经费8千元左右,由鱼胡路中学承担。

巴南区鱼胡路中学课题组

林义祥、鄢云华

200

5、

9、20

.7.

第13篇:教学方法心得体会之

教学方法心得体会之——我与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今年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

历史学科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高果呢?这一直是我们这些历史教师不停地琢磨、探讨的。

一、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要有机的结合。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所以在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你也要会背诵;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上课中,经师生碰撞,你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后更要备“课后课”, 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抓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因此,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三、借鉴别人的东西,是最快的途径。应该坚持听校内外其他教师的公开课或常规课,同学年的教师互相听课。各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课堂要随时开放。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网络这个研讨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发表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方法,开阔自己的教学思维,学习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搞好教学课堂的实效。

四、加强课堂上的管理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因为糟糕的纪律之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学生有溜号、睡觉等现象,要及时纠正。其实想要控制学生也很简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想要成绩,你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愿意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什么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学生能学到东西就行。

②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尽量不让他们拉后腿。最好是能稳定住他们的情绪,想办法不让他们在考试中落队。其实所谓的补差,就是“治懒”。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必须让学生记笔记,让学生动起来。把书由“厚”变“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无论怎样高效,最直接的检验结果还是体现在试卷上。要答出一份满意试卷,培养答题技巧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六、养成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的习惯(这种方法最好在好学生中提倡) 错题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整理错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在总结中前进,没有总结,只能停滞不前。整理出有价值的错题好题,总结出学习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做法,有很多老师做的要比我好多了,希望你们把你们的更好的做法贡献出来,让我们更好地借鉴,也让我们年级历史成绩提高

第14篇:化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化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大石桥市第四初级中学

于亚芹

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上都有提高。本文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

1 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1、创设提问情境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让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 2 高。例如:在讲到《金属的活动性》时,如果教师仅告诉学生金属的活动顺序,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让学生经过实验,以填空的形式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然后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如在讲到《氧气的制取》时,针对二氧化锰的作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并进行实验:①加热二氧化锰,②加热氯酸钾,③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从而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只需总结就好了。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索性实验培养的关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转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并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提出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即“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因而深化自主探索的特点是:正确提出问题,自主选定方法,独立创新实验,自主寻求结论。

例如:例如在讲《水的组成》时,我以故事导入创设情景, 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我以火在水中燃烧的视频导入创设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这样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3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视野。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4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教师通过精讲精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主观性和自觉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就能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四、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就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

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人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奉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迎接挑战,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15篇: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广元市大石初级中学 徐东荣

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然而,事实上,语音教学的效果与我们想要达到的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不能独立拼读识词,对于音标认不全、记不准;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顺序,鹦鹉学舌式的语音发音方法,为了方便记忆,在单词上注释中文汉字或拼音,当众朗读有羞怯的心理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大部分的学生英语拼读不过关,只有少数能顺利完成拼读。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音教学,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学好音标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语音、语调。我们应认真抓好音标教学,使初中生人人都能认识音标,读准音标,能够看音标读单词,拼写单词。教好音标,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

教师在教学中,或许是时间的限制,或许是认为音标不是教学的重点,就忽视了音标教学,学生的读音只是靠教师的领读、模仿、听来学习的。这样学生即使当时听了,会读了,也能读对,可是对新学习的内容,下课后,或时间一长,就忘了。所以学生靠领读、听、模仿是难以掌握读音的。为了让学生读音规范、正确,尤其在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编排,把音标教学穿插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掌握音标,能通过音标学习单词,保证读音的正确性。当然也离不开课外学生自己的努力。音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了正确的读音,才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由浅入深。

在完成字母教学和所有音素的基础上,在重读闭音节和重读开音节中,从5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入手,引进发音教学最基础的规则。通过反复不断地比对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达到耳熟能详、见词读音的境界。我们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单词构成与单词发音的连接关系,并通过记音标来发音从而很好的记忆单词。同时,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逐渐向学生介绍单词的音节和重音的基础知识。

教会学生按音节读单词音节教学虽然比较简单,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一是因为词型变化的认识受音节的认识的直接关联,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如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名词第三人称单数、名词复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以及最高级的变化规则。二是因为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正确拼读和科学快捷牢固的记忆也是由音节的划分决定的,对于出现的比较长的词汇,我们教会学生正确划分单词音节,并按读音、音节组合、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效果特别明显。在音节教学时,我们按照先教音节类型再教音节的划分的顺序进行教学。初中英语初始阶段存在大量的单音节词,利用这些词进行音节教学有直观、明了的效果。当然,音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拼读。拼读中应改变按字母排列顺序逐个字母拼读的惯例,最好领学生按音节和读音规则拼读。对于单音节词,学生容易读,也容易记住,但对那些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学生在朗读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音节,把一个较长的单词划分成“小单词”,这样学生读和记就容易多了。

三、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语音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

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语音和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略读捕捉信息,即要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时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主旨大意,切忌偏重两个词而忽视全文。同时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

第16篇: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英语学习主要分为词汇、语法,阅读与作文四部分,听力也很重要,词汇是基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其余都学不下去,因为中国人学外语最困难的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记忆课文内的单词最好的办法是把相关的课文背出来,背诵课文的好处远不止记忆单词而已,可以熟悉语法,可以培养学外语不可或缺的语感.当然背诵课文很费时,你可以挑重要的句子背。

英语中有很多中词,介词,动词,名词等,要学会分类,词组也很重要。看课外读物时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要立即去查字典要学会猜意思。一定要有一本英语字典,这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因材施教,尽量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对于优秀生应该为他们补充一定的课外内容,进一步提优。而对待学困生,则应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听说读写,经常要和他们复习,记忆方面要多下功夫。注意他们取得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出现的懒散现象,要批评但不能过份打击。

第17篇:深化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探索

多学科渗透的立体式药理学教学研究

成 果 总 结

王金权 雷海瑛 徐 婕 董金玉 马春梅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平凉 744000)

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学科。按高等教育法对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深化以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多学科渗透的立体式教学研究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成果效果良好,在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量化考核中成绩均在95分以上,学生考核成绩的优秀和良好率较以往大幅度提高;有关的科研成果三次获平凉市科技进步奖;有四篇论文在省级及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有四人九次获“优秀教师”,三人是“教学名师”,二人是“专业带有人”, 二人获省级教学奖励;成果获平凉医专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药理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做好药理学教学,深化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笔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通过讲好第一堂课、解析理论教学、实验技术革新、药理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药理学教学,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达到了让师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历时八年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效果良好,现将这些成果总结如下。

一、加强认识,明确目标,提升第一堂课效果。

《药理学》是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抽象,涉及知识

1 点多、面广,学习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其产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第一堂课非常关键。笔者就如何上好第一堂课,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概述课程内容、介绍课程特点、说明课程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些名言警句都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开头很重要,事关结果的好坏和事态发展的趋向。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师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并为其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提供一个释疑解难的精神钥匙。第一堂课教学是学生全面了解将要学习的课程,直接影响学生对将要学习课程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第一堂课教学非常重要。

《药理学》是医药院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联系医学基础课与医学临床课的桥梁和纽带,在学习时不仅涉及已经学习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知识,而且还会涉及到未学习的临床知识,学习的知识点广泛、内容多,要求的知识面宽,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一开始就产生“恐惧”感。因此,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感觉,提高学习的兴趣,能随着教学进度愉快、轻松的学习,掌握教刚规定的药理学知识,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是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第一堂课的首要任务。

1.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了解《药理学》课程的重要性。能力决定水平,态度决定行动。所以对事物接受的程度与其思想认识密不可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是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的前提。

2 因此,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了解《药理学》课程的重要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从我校统招的学生调查结果看,有18.6%的学生对学习医学专业有动摇,专业思想不坚定,虽然这些学生占全体学生人数不到1/5,但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它同学。作为教师,就要用真情、结合生动的实例和本门课程的特点,转变学生的专业思想,不能进行不切实际的、空洞的政治理论来说教。药理学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1.1药理学知识具有普遍性。医学专业开设的《药理学》课程,简单地来说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个药能治疗什么病、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使用时应注意什么等问题。人一生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认真学习好医学尤其是《药理学》,不仅是将来从事医学临床必须具备,就是将来就业时进行了职业迁移,给自己用药时也是很有益的。这样,巩固专业思想,消除潜在抵制意识。

1.2药理学知识具有广泛性。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同时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当然也包括药理学。掌握药理学可以给家人、亲朋好友、同事等周围的人提供咨询和用药指导,增加我们的交际能力,在一个相对陌生环境中很快提高我们的人气指数,也对我们的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巩固专业思想,调动学习热情。

1.3药理学知识具有实用性。《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持,在发生疾病时是必须要使用药物来治疗的。如果没有掌握好《药理学》内容,在临床选药时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做到合理使用。以此来增强专业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 通过这些切合实际、现实、可操作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明确学习药理学不仅是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必须的,而且对自己也是有益的,明确了学习药理学的重要性,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了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热情,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样就提高了《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概述课程内容,让学生对《药理学》有整体认识。

简要概述《药理学》课程的整体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前对整个内容有一个印象,减少了学习时的盲目性,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2.1说明学习《药理学》的要求、课程规定的教学时数、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时数分配等。

2.2说明理论课要介绍的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总论主要介绍今后在学习各论时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后面学习各论奠定基础,各论则具体学习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性能,是学习药理学的核心。

2.3说明实验课的内容、特点、要求,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端正对实验课的认识和态度。

3.介绍课程特点,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药理学》产生学习好奇。

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特殊性,药理学也不例外,这门课的特点就是内容繁杂,学习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多,不仅有已经学习的医学基础知识,还有未学习的医学临床知识;药物种类繁多,且每一类药物之

4 间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每一类所包括的具体药物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几个,几乎所有知识点都需要牢固记忆。如果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会使学习感到很乏味。所以,就要给学生介绍清楚学习的方法和上课采取的教学方法。

3.1课前复习和提示。在学习具体内容前一是提前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二是给学生简单讲解所涉及的内容,为学习先铺平道路。

3.2掌握共性和特点。讲解清楚每一类药的共性,或详细介绍这类药物某一个药的全部内容,再给学生总结其它药物的特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减少记忆的负担。

3.3及时对比整理。随时对出现的在药名、概念、作用等有相似之处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其更加明确,减少混淆。

3.4结合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在遇到自己使用或别人使用药物时,养成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将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说明课程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每一门课程都有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一定的目的,给学生交代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药理教学既要基于教学目标,又要基于临床用药,既要达到教学目标,又要服务于实践。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有了方向,能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

4.1对于药理学课程的学习,要掌握一条主线(剂量),树立一个意识(疗程),贯穿一个思想(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这是基本目标。

5 掌握一条主线----剂量。剂量决定药物的效应,药物是一个双刃剑,使用太小不产生作用,使用太大就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机体死亡。学完药理学要牢记药物使用的剂量,掌握药物使用的合理剂量,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

树立一个意识----疗程。疗程是巩固治疗效果的关键,疗程太短疾病容易复发,疗程太长导致药物在体内发生蓄积性中毒,通过药理学的学习,就要树立疗程意识,使药物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症状,减少疾病的复发。

贯穿一个思想----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临床使用的药物许多它的作用机制不是十分清楚,加之机体的个体差异性,偶尔会出现一些与理论不符的情况,我们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生搬硬套或完全照搬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要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才能使药物使用更加合理。

4.2学习每一类、每一个药物时,应掌握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这是具体目标。

药理学在介绍每一类、每一个药物时,一般是从药物的一般形状、构效关系、体内过程、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制剂和用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我们所学习的是临床药理学,结合专业特点和今后的工作性质,依据教学大纲,学习时主要掌握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一举两得。

6 总之,在讲授《药理学》第一堂课教学时,通过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概述课程内容、介绍课程特点和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说明课程学习目标的介绍,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法,注重理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药理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掌握的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新的药物和复方制剂不断出现,这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笔者就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对《药理学》教学进行解析。

《药理学》是医学基础课,也是将医学基础与临床联系起来的纽带学科。学习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临床理论知识和经验,对学生来说,理解不容易到位,纵向与横向联系不够,加之记忆内容繁重,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很吃力。为了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门课,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实行点面结合,共性与个性分离,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二十多年的药理教学,探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教学方法,现进行解析以和同行探讨。

1、教材处理---增减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药理学》教材所介绍的药物种类全而广,比较全面、系统,但在具体内容上有不妥之处。现在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转化为

7 目标教学、PBL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于教师讲解时间缩短。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不仅完成教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要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下功夫。

1.1 熟悉。就是熟能生巧,把整体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即熟悉教学大纲,做到有的放矢;熟悉教材,有整体概念;熟悉每节内容及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1.2 了解。坚持岗位学习,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关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尤其是了解该药在临床上目前的使用情况,这样教学时针对性强。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撰写教案,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如对临床少用或不用的药物,在讲解中删减,例如抗麻风药、抗血吸虫病药、抗丝虫病药等,对比较肯定的研究成果进行增加;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搜集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典型素材,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准备考察学生综合理解能力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内化。这样,达到了备课的目的,对《药理学》教学工作有前期保障。

2、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

在教学中学生处在主体地位,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发挥的是“导”的作用,包括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等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紧紧围绕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和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

8 意志、动机等)展开,切忌单

一、强迫。

对教师而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文化素养、朴素大方的外表举止、清晰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使学生内心产生信任感,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添加与教学内容相关幽默,或有趣的切合实际的示例很有必要,使—些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简单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水平。恰当加入临床病例,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教学形式多样,使用课件时多采集一些有趣的图片、动画、演示等,文字应简练,一目了然,否则多媒体就成为黑板的变身。

对教纲规定的掌握内容,如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详细讲解,对每一系统药、每一类药的共性重点介绍,精减教学内容。

3、横向和纵向联系,区别和比较相结合,便于学生加深理解,牢固记忆。

每一系统或每一类药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关联,例如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和间羟胺,在兴奋其受体发挥作用时,有相同之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安定和苯巴比妥、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在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相同之处.通过横向联系,搞清其共同点,再记忆不同点,减少重复性记忆。例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硫酸镁有相同的作用和用途;哌替啶和噻替哌,噻嗪类药和吩噻嗪类药,克拉明和阿拉明,在药名上有相似之处;镇痛药的镇痛作

9 用和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地西泮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和N受体阻断药的肌肉松弛作用,在药理作用上有相同之处;二重阻断和二重感染,在概念名称上有相似之处等等。通过纵向联系,找出不同,既加深理解,又容易记忆。总之。通过横向和纵向联系,将这些有关联的内容罗列一处加以区别,使学生不易混淆,且记忆牢固。

4、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目前实行的是目标教学和PBL教学法,绝大多数学生仍喜欢传统教学模式,总希望老师将所有的问题通过课堂给予解决,自学、理解能力差,有些学生还比较懒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更为重要。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关注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树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取的途径有:课前进行有效备课,课堂上讲解清楚,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给学生介绍课程的特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使学生对学习《药理学》有整体概念;教会学生能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做好实验,有病时自己考虑如何选药,与临床医生用药加以比较,在接触到药物时阅读说明书,自己使用该药后的感受等。

5、经常翻阅相关书籍,学习新知识,将重要、确定的内容及时介绍给学生。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从事医学临床医疗工作,课本介绍的内容毕竟存在它的局限性,与临床有一定差距,作为从事医学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尽量在讲解过程中去缩小这种距离,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了解新内容、新

10 进展,联系临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并把新的内容补充给学生,既可消除学生对《药理学》的偏见(有些学生认为教材所介绍的药物,似乎在临床上用不上,由于这种思想,就会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也可以使学生对临床用药有一定了解,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起一个过渡、缓冲作用。

以上是自己在《药理学》教学过程的几点探索,通过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实践,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

三、重视实践,强化能力,加强实验技术革新。

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及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药理实验的技术革新,获2002年平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药理实验在《药理学》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客观化,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实验程序科学、合理,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的趣味性等对实验效果的影响都非常大。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及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药理实验的技术革新,是将原来两个独立的实验有机地融为一体,补充了实验的程序,使其更完整、合理,改进了实验仪器,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使实验体现了时代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果和实验的趣味性。

医药卫生院校开设的《药理学》、《药物学基础》等课程,除理论教学向学生介绍药物的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进行实验(实验占总教学时数的20%-28%)。药理实验是对理论

11 介绍的药物基本知识进行验证,也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通过实验具体观察药物对机体的影响,用客观事实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实验程序的设计就必须严谨、科学、合理,结果记录准确,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实验操作应简便易行,并能调动起学生的实验兴趣,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实验,此项目的研究,基本上达到了以上目的。

实验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技术革新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从1989年9月自选此项目,分四个阶段(1989.9--2000.12主要进行两个实验的合并及程序的补充完善;2000.12--2001.12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主要仪器的改进;2001.12--2002.9再次对实验主要仪器进行改进,并对整个程序做进一步的验证;2002.9至今对革新后的实验进行推广应用)不断探索、完善,现在研究全部完成,编写入平凉医专《药理学实验指导》在全校各专业广泛应用。通过实践证明,该革新实验结果稳定,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技术革新背景

1.1从药理学课程的特点看:《药理学》、《药物学基础》课程在医药卫生专业教学中,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连接医学基础课与医学临床课的桥梁课程,是为学生将来在临床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课程本身是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正确、准确的掌握药理方面的基本理论非常重要。实验是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将客观现象展

12 现在学生面前,用事实帮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

1.2从药理学实验的特点看:药理实验全部是验证实验,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动物实验检验理论是否与实践相符。这样,实验结果就直接影响实验效果,结果不明显、结果错误或与理论不符,将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进入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准确性,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3从两个实验的技术看: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和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两个实验,孤立地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进行验证;实验不系统,不能在同一时间同时观察到药物作用随剂量的不断增加发生的改变;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记纹鼓)记录的曲线不完整,客观影响因素多,致使实验结果不准确,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实验的效果,还可能产生认识错误;实验缺乏完整性,没有涉及到药物使用的剂量过大可引起机体死亡这一现象,不能在学生思想上对药物过量产生的严重危害有深刻印象。

1.4从实验的先进性看: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落后,现在记纹鼓已基本淘汰,让学生再使用这样的仪器实际意义不大,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不高,目前电脑已十分普及,掌握其操作已是基本技能,革新后实验过程使用计算机,体现了实验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兴趣,实验效果更好。

1.5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看:实验分两个时段做,而每一实验占两学时,造成时间的浪费;每一组消耗动物数量多,增加了实验开支;用煤油燃烧产生大量浓烟熏记纹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

13 保护。

2.技术革新思路:基于以上几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我对两个实验进行技术革新。

2.1将实验进行合理、有机地整合,并根据药理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程序更加完整,提高实验的效果。

2.2不断探索改进实验所用主要仪器,使实验结果记录更准确,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

2.3提高实验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加深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实验的效果。

3.技术革新后完整的实验程序 3.1实验目的

(1)观察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和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

(2)观察尼可刹米过量所致的惊厥反应及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3)观察尼可刹米随着使用剂量的不同机体发生的反应。 (4)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到的结果,联系临床,明确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3.2实验材料

兔固定器、磅称、鼻插管、液体石蜡、胶布、酒精棉球、5ml及10ml注射器、电脑记录仪(生理、病理、药理)、1%盐酸吗啡溶液、5%及25%尼可刹米溶液、0.5%地西泮溶液、家兔1只。

3.3实验程序

14 取家兔1只,称重,置于兔固定器内;将鼻插管一端涂以液体石蜡插入兔的一侧鼻孔,用胶布固定,另一端接压力传感器并与电脑记录仪(生理、病理、药理)连接,记录正常的呼吸曲线;然后由耳静脉注射1%盐酸吗啡溶液1-2ml/kg,观察并记录呼吸频率及幅度;待频率极度减慢,幅度明显降低时,立即由耳静脉缓慢注射5%尼可刹米溶液1-2ml/kg,观察呼吸变化;待呼吸抑制解除后,以稍快的速度由耳静脉注射25%尼可刹米溶液0.5ml/kg,待家兔出现惊厥(躁动、角弓反张等)后,立即由耳静脉注射0.5%地西泮溶液0.5ml/kg,观察惊厥缓解情况;待家兔惊厥症状完全消失之后,再由耳静脉快速注射25%尼可刹米溶液3ml/kg,观察家兔的最后反应。

根据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并联系其临床意义。

注: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在注射尼可刹米时应注意使用的针头和推注的速度。

3.4实验结果

注射1%盐酸吗啡溶液后,约40秒钟后家兔出现呼吸频率极度减慢,呼吸幅度显著降低现象,立即注射5%尼可刹米溶液,20秒钟左右呼吸抑制解除,约10分钟后家兔呼吸恢复正常;然后以稍快的速度注射25%尼可刹米溶液,约10秒钟家兔出现惊厥,注射0.5%地西泮溶液后,8秒钟左右惊厥缓解;最后大剂量快速注射25%尼可刹米溶液,家兔立即出现惊厥,约3分钟后家兔死亡。

3.5讨论

(1)通过实验验证了吗啡对机体呼吸有抑制作用。

15 (2)通过实验看到随着使用尼可刹米剂量不同,其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如使用常用量发挥的是治疗作用(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使用较大剂量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家兔发生惊厥),过量使用导致机体死亡。

(3)通过实验验证了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4)通过实验连续、完整地看到了由于使用药物剂量的不同药物作用的转化过程,对药物作用与所用剂量之间的关系有客观地认识,清楚了药物不仅能够产生治疗作用,而且大剂量或超大剂量使用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危害,明确了严格掌握药物使用剂量的意义,加深了对合理使用药物重要性的理解,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创新点

4.1实验程序的创新: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和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原是两个独立的实验,该技术革新并不是简单的将两个实验合二为一,而是进行有机地融合,并补充了实验程序,使其更加完整、合理。通过一次实验让学生同时看到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反应。

4.2实验仪器的创新:实验主要仪器最早使用的是记纹鼓,后改为生理二道仪,最后改进为电脑记录仪(生理、病理、药理)。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先进性,而且使实验体现了时代特征。

5.革新实验的优点和推广应用的意义

5.1实验程序完整。通过一次实验连续地看到了药物作用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

5.2结果记录准确,便于保存,并对记录结果可以进行任意编排。

16 使用电脑记录仪,避免了结果记录(如纸的长度有限)不完整的缺点,也同时排除了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如发条松紧度、纸的平整度),在电脑记录仪上可随意对记录结果进行剪辑。

5.3实验准备和操作更简便。使用电脑记录仪后,实验准备环节取消了熏纪纹鼓的过程,操作简单化。

5.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实验避免了煤油燃烧产生大量浓烟造成的实验人员身体的损害和环境污染,节约了实验经费支出和实验动物数量。

5.5推广应用的前景好。技术革新后的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是学校必备的,实验中的操作是学生应必须掌握的,较以前实验更合理,效果更好,易于推广应用。

总之,技术革新后的实验,通过一次实验达到了两次实验的目的,克服了单个实验的不足,对实验程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两次实验无法实现的效果,操作简便、省时,结果记录准确,节约了实验经费,减少了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验效果好,推广应用价值大。

四、多学科渗透,立体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是涉及广泛的长期教育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实施和践行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笔者就对在《药理学》教学中如何贯穿素质教育,从课堂中始终如一地贯穿德育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其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知识,拓宽知识面;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等方面进行探讨。

17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这些都可以看出,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根本原则和理念,知识综合化趋势,使得高等医学课程向医学课程综合化发展,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客观可能,但新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能否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学方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不是某一个机构或团体的任务,而要靠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素质教育也不是单纯某一方面(如掌握一定科技知识),而包括一个人在一生的发展过程应具备的一切才能和品德、个性。对于具体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

18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责任又是义务。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如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其中,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1.在课堂中始终如一地贯穿德育教育

思想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同时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德育教育是良好的思想意识形成的基础。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他的才能就不会为人类社会创造财富,反而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这方面的例子已发生不少,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前提。教师在具体每一堂课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传授学业、解答疑惑,而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医德医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等),也就是说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使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为一体,但又不能脱离实际和课堂教学的内容空谈,讲大话、套话,而应结合具体问题,生动、有趣的进行(如名医的先进事迹),这样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使其内因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终达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在讲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时,提出心理和精神因素对药物作用发挥的影响,结合这一内容对学生说明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的必要性,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明确医德的重要性。在讲抗结核病药时,通过对古代、近代、现在结核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的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疾苦的关心,也阐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学生深刻认识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热爱党和国家的自觉性。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其创新精神

19 学生是有思想的人,是学习和受教育的主体。课本和课堂传授的知识是最基本的,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更主要的是将书本相对局限的内容更多、更深的理解,而灵活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有善于“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容人之过、容人之功”之心,从“独奏者”的角色变成“伴奏者”的角色,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如讲解与提问、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验操作、临床实践相结合,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僵硬的机械的书本知识,而变成自己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药理学课程所做的实验,基本都是经典的验证实验,看似很完美,只是机械的按照书本规定的程序操作,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我们要鼓励和启发学生,寻找试验中的不足,并探索改进的办法。如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和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是两个独立的实验,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来完成,它的缺陷就是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段同时看到同一种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时伴随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学生就一起探索,将两个实验有机的融合进行革新,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药物在治疗疾病时,由于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给药时间过长等)会出现毒副反应,甚至会导致机体死亡,这样,为将来在临床合理用药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知识,拓宽知识面

20 从新医学模式观点看,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社会科学,从事临床工作要直接与人接触,疾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在具体治疗中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样就要求医学生不仅掌握医学知识,具体精湛的医术,而且还应具有相对丰富的人文、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注重自己人格、情操修养。但教学大纲和计划规定的专业内容几乎占满整个课堂,很难有时间详细地介绍这些内容,所以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人文社科知识很有必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丰富其课余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体的结构复杂,各器官之间的功能相互牵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可能把标本随时拿出给患者进行展示、讲解,如果能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这样,给患者介绍就直观形象,容易理解。自己在教学中就结合相关授课内容,给学生画一些示意图,如呆小症、柯兴症、神经传导等,既增强教学的效果,也对学生学习其他技能起到启发作用。

4.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要认真、仔细、耐心的讲解、引导,学生要认真、刻苦、努力的学习,积极的探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既所谓“教学相长”,缺少任何一方都将事倍功半,收益甚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使课堂教学气氛既严肃又不失活泼、紧张而不乏轻松,如生动形象的举例、幽默风趣的语言、积极乐观的态度,达到师生之间的默契、平等、和谐,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不仅不知不觉的学习到该掌握的内容,

21 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药理学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在临床上合理用药奠定一个理论基础,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给药的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剂量太小不产生作用,剂量太大就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也是课堂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举了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例子。把饥饿看做一个疾病的症状,把大米饭比作治疗这种症状的药物,非常饥饿吃一粒米让同学想结果,吃一斤又让同学想结果。这样,就让学生很形象地对药物的使用剂量重要性的理解,也明白治疗疾病时使用常用量的意义。

总之,药理学的教学和学习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只要我们教师努力钻研,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不断探索与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并将其有机的融入教学工作中,必将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果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达到了让师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解决了药理学教学中教学方法模糊、教学手段单

一、教学内容孤立、综合素质培养欠缺及教学理念和模式滞后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大。

22

第18篇: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活数学,让学生快乐成长

作者姓名;欧玉珍工作单位; 郴州市汝城县泉水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新教材,课堂上教学或课外的练习都与以前大有不同,不再是以前死气沉沉地机械性地教与学,而是“活”起来了。同时新课程改革以后的数学教材,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在处处以“生活经验”为背景,因此,我们在上数学课时,不能再用老一套的例题、示范、讲解来教,而应该根据数学教材的特点,将数学课上好、上活。

【关键字】:创境激情 探索新知 有机结合 提高效率

新课程改革以后的数学教材,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处处以“生活经验”为背景,创设情境,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还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个人的认知能力,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图形性质,并且尝试用来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而不是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记住现成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在上数学课时,不能用老一套的例题、示范、讲解来教,应该根据数学教材的特点,将数学课上好、上活。

一、教学目标活起来。

新课标中课程目标打破了以往只有知识目标的传统方式,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是让学生从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既有用又有趣,充分发挥“有用”这个外在动力和“有趣”这个内在动力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全面,体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使课堂的侧重点也因此有所不同。

二、教学方式活起来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应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

1、在教学低年级的课时,可以将教学内容用动画课件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课有看动画片那么高的兴趣。

2、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领悟数学知识。如拍手凑十游戏,老师先拍手,学生再根据老师拍的次数补满十次,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心算能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加学习活动的情趣。

3、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比高矮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的学生根据高矮进行排队,他们在排队的过程中,自然也就掌握了知识的内容。

4、教师依据教材知识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作为研究对象。如教学“分类”前让学生到商店看看;教学认识钟表前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教师刻意创设情境,有意识地拉近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学习方式活起来

以往的教学,都是老师讲例题,然后学生大幅度的做练习,课堂上没有生气。新课程改革后,学习方式改变了,课堂活起来了。

1、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恰当的学习目标导引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在主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学习过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从而推导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学生推导出了几种:长+宽+长+宽、长×2+宽×

2、(长+宽)×2,然后我再让学生分析一下哪一种更简便,这样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效率要比以前的背公式计算要高得多。

2、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组织得好,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有多久,我让小组的同学互相合作,由小组长计时,每个同学轮流做一件事,看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这样互相监督、合作学习,效果比较好。

四、作业设计活起来

作业可以说是伴随学生学习生活的伙伴,传统的作业大部分是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不是自选的,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密,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面对新课程,我的作业也来了一点活的变化。

1、类型多样化

数学作业不再单是做练习题,增加了许多新的类型,如画数学画,为校园进行设计;写数学日记,记录一天看到的有关数学的数据;数学实践作业:测量房间的面积,观察大门的朝向等等。

2、多样的评价方式

批改作业的方式也会影响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我现在批改作业是给学生打智慧星,作业做得好得学生一次最多可以得到五颗智慧星,然后一个星期进行一次累积,满18颗星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次奖励,期末的时候再看谁得到的奖励最多,评出五位书写王.这样学生的作业自然认真多了,书写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面对课程改革,我既深感振奋,又总觉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能在课改中得到认可,取得成效。作为改革前线的教师,在今后的实验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让数学教学成为我最大的乐趣,让我的课堂成为学生最大的乐园。

第19篇:音形相同或相似字母的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基础,掌握好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快速识字、阅读,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在拼音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就是音形相同或相似字母的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易枯燥、乏味,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由于辨析不清容易产生歧义。针对不同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下列一些方法。

一、读音相同

二、字形相似

在声母学习中b—d—p—q这四个声母字形相似。看起来很简单的字母,学生在运用时却很费周折,如将“b”拼写成了“d”,将“pī”拼写成了“qī”。但只要稍作提示,他们就会很容易察觉错误之处,究其原因:学生观察能力、辨别能力不强、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过程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编儿歌记忆。

2.书写记忆。

bdpq这四个声母都是由竖与半圆组成的字母,由于竖与半圆组成方式不同,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弄混,这时分析字形便显得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从写法上区分,帮助记忆。教师一定把写字的指导落在实处。如:b与d的区别,b的第一笔是“|”占上中格,第二笔“c”占中格,d的第一笔是“c”占中格,第二笔“|”占上格,这两个字母可以从起笔和半圆的位置来区分,帮助记忆b、d。p与q、b与p、b与q的区别也可以从写法上进行比较区分。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达到深化记忆的效果。

3.手指记忆。

三、读音相似

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有的地方的学生受方言发音的影响,对部分字母的发音存在语音缺陷,如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这是一个旧有的语言习惯问题,要想改变这一面貌的确很难,因为语音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以发展。而特定的语音环境是固定的、不会经常发生改变的,所以,这些地区在教学中,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善于纠正学生已经形成的特定的发音、吐字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一定要讲清每个字母的发音位置及其特点,如教s-sh时,教师告诉学生“s”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发“sh”时,舌头翘起,在硬腭与软腭之间,形成阻碍发音,声带不振动。也进行“s-sh”的比较发音,语音示范、手势配合为指导。发“s”时,手掌平伸,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发“sh”时,手指向上翘起,帮助学生回忆发音器官的位置,然后可以用“猜一猜”游戏训练学生,教师发“s、sh”两个拼音,让学生根据唇形的变化猜出是哪一个音。最后根据训练的要求,让学生练习“四与十”绕口令,强化学生的发音方法,找准发音器官的位置。

除此之外,要注意学生在平时语言习惯中的发音,能及时纠正或互相纠正发音错误,由此可以举办一些相关的比赛,如我会读、我会听、我会评„„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20篇:常见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或模式

常见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或模式:

1.以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学、导、练”教学模式;

2.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教学模式;

3.以方法指导为核心的“方法渗透、领悟、小结、运用”教学模式;

4.以获取信息、积累语言为核心的略读课、自主阅读课教学模式;

5.以体验、探究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

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或模式: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

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6、自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结论 ,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 “ 再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 , 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

7、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 , 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 , 小组学习有独立型、竞争型、依赖型、依存型等几种类型。目前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后相互交流 , 真正意义上的合 作一一相互依存地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

8、“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知识。

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

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前者指的是合理选择已有的教学方法,后者是指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二是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四是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

其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较适合于中高年级,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统性较强的内容。

其次,只有实现有关教法的优化组合,才能为提高教法的使用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多种因素、多种方法的综合作用。巴班斯基曾指出:“不存在

教学方法上的‘百宝箱’。”美国的富兰克尔也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行之有效的,唯一的‘最佳方法’。”因此,简单否定某一种方法或把某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加以夸大,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再次,应注意选择教法和使用效果的有机统一。选择教学方法,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得以平衡,最终使预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一致。为此,就应充分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也就是说,应按照学生学习的一般程序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方法,切忌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的做法。

《物理教学方法 理念或心得体会.doc》
物理教学方法 理念或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