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21-07-1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王崧舟

跟随王老师,我与孩子们从外国元首的欣然题词中感受到万里长城的坚强、刚毅和庄重,从自选段落读文中感受长城的伟大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在“成千上万”的人们情不自禁的赞叹声中(让学生写老人、残疾人、外国友人、小男孩怎样登上长城,发出怎样的赞叹),在反复的诵读中,在对长城这位六百多岁高龄“老人”的年龄推算中,在对让我们激动、自豪、崇敬的句子寻找中,在对长城的歌颂与赞美中(写给长城的话),滋长一份内心的激动、自豪与崇敬。 跟随王老师,我与孩子们在圆明园名字的书写和朗读中,一股叹惋、悲愤与庄严在心间弥漫。打开课文抓着两个“不可估量”,将积郁着这段屈辱历史“不可估量”的愤恨和叹惋漫延开来。直奔结尾,仔细看看都是什么“化为灰烬”,将对英法“鬼子”的仇恨化作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还是在“你还知道些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的引领下,从“宏伟建筑”“珍贵文物”“举世闻名”,聚焦“宏伟建筑”,从“八个有”到“无数个有”再到“化为灰烬”,巨大的落差,震撼着每个孩子的心。接着在追问与反思中(对圆明园,对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补充了一份阅读材料,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最后的一段写话(面对圆明园的断垣残壁,你有什么话想说),让孩子积蓄的情感得以渲泄,得以升华。 跟随王老师,我与孩子们从恭恭敬敬地读课题中(慈母情深——慈母情——慈母情深),感受母亲的温暖和慈爱,感受要回报母亲的爱。在学文前练习填空呈现重点段,学习生字词“皲裂” “攥”的读音与写法。紧扣“鼻子一酸”,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找出文中让我“鼻子一酸”的细节。通过对四个句子的回环复沓的理解、感悟、铺陈和深情诵读(

1、七八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褪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将头伏在缝纫机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大声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将母亲的劳苦、艰辛、忙碌、疲惫和崇尚知识、关爱子女演绎得声情并茂、酣畅淋漓。最后在一曲深情婉约的《懂你》歌声中,将学生对慈母挚爱的情感升华到极致,不能不让人动容涕泪。

跟随王老师,我与孩子们从诗人缪小明诗作《你是这样的人》感受到周总理可亲可敬,从自读课文中孩子们进一步感受总理的简朴、劳苦。在“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的咀嚼品味中,孩子们从“一个、两把、一盏、如此而已”体会“极其简单”。从房子原有主人及原有陈设的推想中,从房子成为总理的住宅后这个没有那个没有的排比式的设问中,比照出总理的简朴。从一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和两杯热茶中,孩子进一步感受到泱泱大国总理的简朴。从“审阅”一叠厚厚的文件感受到总理的劳苦。从补充的阅读材料(总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中进一步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孩子们表达了对总理的深情厚意。最后在戴玉强原唱歌曲《你是这样的人》中,师生肃立,泪眼迷蒙地观看总理一生的事迹片段,对总理敬仰和追思达到无以复加的境地,我相信总理的伟大人格将永远镌刻在孩子们的心头,永远无法抹灭。

跟随王老师,我与孩子们走进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在读准多音字读出词的节奏的基础上,弄懂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通过反复诵读让孩子们读出作者的跋山涉水、碾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成哭的画面。通过对故园安静、优美、温馨、幸福场景的想像和描写,反衬出作者此时此刻身心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并化作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加以表达。通过模拟妻子、儿子、老父、兄长对作者一次又一次“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的追问,感受作者重任在肩、义无反顾,深化对词作主题的理解和感受。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长相思。长相思呀长相思,在对课题的声声呼唤中将课堂演绎得尽善尽美。

跟随王老师,我与孩子们感受了《二泉映月》的精致和诗意。一串又一串排比式的追问,一唱三叹式的朗读,循环往复式的渲染,将孩子们听觉、视觉,乃至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打通孩子们外部感受与内心体验的联系,引导孩子们层层深入地披文入情,将一道幽雅的风景,一段曲折的人生,一片感人的情怀,一首传世的名曲通过艺术的处理和再现,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根深蒂固地移植到孩子们的心中。在《二泉映月》这节课中,我们不仅领略了《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的优美,而且感受了《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悲天悯人,更见识了什么是语文课堂诗的格局,诗的格律,诗的语言。 “语文充满劳绩,但我们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语文教学因王老师而诗意浓郁,语文教学因王老师而精彩纷呈,语文教学因王老师而硕果累累。我们感谢王老师,我们紧随王老师。

诗意:文本理解的一种姿态

——感受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二胡曲《二泉映月》流下眼泪,激动地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笔者以为,这里的“跪下来”应该不是形体的姿态,而是对这首乐曲的“理解姿态”。海德格尔说,人是“存在意义”的守护者,人理解世界,世界才不失去意义。诚如斯言,或许正是小泽征尔 “跪下来”的理解,《二泉映月》才获得它应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作为课文的《二泉映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理解它呢?就让我们走进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语文课堂,去感受他的“理解姿态”,去体验他和孩子们这篇课文中的诗意栖居!

一首小诗,一副图画

——理解这处“景”

王崧舟老师把第一个教学层次定位在理解“二泉映月”这道“景”上。教学伊始,他开门见山:《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也是无锡的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自己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一道风景的?在学生阅读,圈画,交流的基础上,王老师出示了文中体现二泉景色四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蜿蜒而来;流水淙淙,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八个词语形象生动,“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情趣、韵味都尽在其中。可是这仅仅是“教师的语文”,对孩子来说,却是八个孤立的、似懂非懂的字眼。王老师是怎样让这八个词语“复活”,成为孩子心中的一首生动别致的“诗”,脑中的一幅栩栩如生的“画”的呢?

美读。语文教学中,我们带领孩子美美去读的,往往是优美的句段。可是要把一个个词语美美地读出来,确实需要对词语的所构成的语境有一定的体悟。学生似乎还不具备这样的功力,于是王老师便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感召着孩子,让他们受到感染,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告诉孩子,语文不光用嘴读,还要用眼睛读,用眉毛去读,用表情去读,用姿势去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王老师不时地提醒孩子,“轻轻的,柔柔的”。在一遍一遍地美读中,尽管孩子们对词语还没有形成清晰美妙的画面,但是,他们对词语所有了心灵上的“意会”;尽管王老师心中的二泉和孩子们还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每个人心中的美是相通的,是美让师生的心灵在诵读中颤动起来,共振起来,灵动起来!

想象。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第三组词语“流水淙淙,静影成璧”时,一个女孩朗读后,王老师对学生说:“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请她再读一遍,随着她的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会儿,一个孩子说,流水从石缝流淌过,月亮照在二泉中,非常的宁静;紧接着一个孩子说,月亮映在二泉中,非常亮,非常圆;这时又一个孩子说,二泉中的月亮像一块洁白、透明的玉石;随后又有一个孩子说,流水淙淙地穿过石缝,流淌在二泉中,泉中月亮的影子像一块洁白、明亮的美玉!孩子的想象的“涟漪”在不断扩散,渐渐地,这两个词语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副副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时,语调中,充盈着美丽,浸透出清亮。

体悟。如果说,美读、想像是语言感性的点滴累积,那么体悟则是学生语言感性的统整和勃发。当孩子对这八个词语形成了鲜明的表象,有了欲罢不能的情感时,王老师适时引导孩子将语言的“感”引向语言的“悟”。这个过程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第一步,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这不是八个词语,其实,它就是——一副画,一首诗!孩子是愉悦的,因为在他们的眼前,“二泉映月”在他们的眼前不再是这八个单调的词语,而是是一幅优美流动的画面;孩子是沉醉的,因为“二泉映月”在他们口中不再是这八个无味的词语,而是一首韵味无穷的小诗。第二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二泉映月‟这一副画,这一首诗吧!”此刻,孩子的诵读应该说是 “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第三步,“当我们置身在这幅画,品味着这首诗,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优美、宁静、清幽,此时,“二泉映月”这首诗,这幅画,已沁入心脾。“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读进去,一起走进无锡惠山的„二泉映月‟!”这时,一股清泉汩汩流淌,一泓潭水碧波荡漾,一轮明月皎洁明亮,此情此景在清纯的童声中时隐时现,闪闪烁烁!

“二泉映月”是一处写在文字中的风景,王崧舟老师牢牢地扣住八个词语,一唱三咏,给了它感性的画面,让孩子入情入境;给了它诗意的生命,让孩子如痴如醉!谁说语言是文字堆砌,谁说语文教学是文字的肢解,在王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感受的语言是一幅幅画面,是一行行诗句,我们体验的语文教学是还语言以感性的存在,还儿童以感性的生命! 情深似海

——看王崧舟老师上《长相思》有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传世之作《长相思》。词中饱含着别离之情、思乡之情、心碎之情、无奈之情、隐忍之情……所有的情像是潺潺的河流汇聚成了汪洋深海。而看王崧舟老师上课,就像是看他如何牵引着我们寻到那注入海洋中的河流,让我们一步步靠近,安下心静静地聆听,用心来感受其间所蕴藏的感情。他上课不是浇灌般的,却更像是如雨滴般不动声息地滴落,缓缓而不间断,绵延地叩响学生心灵那方最为脆弱的天地,在他饱含神情的语言里沉醉、投入、学习。王老师上课的情亦如海般将我们淹没,细细想来他所传到出来的感情是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完成的。

一、在情境中铺展出情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王老师就通过这样一个导入,为这节课奠定了感情基调。并且创设了一个个情境,学生的心里有着徐徐春风拂动,还有那写了拆、拆了又写的家书,这些无形中都让学生的感情开始滋生出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在朗读中沉浸于情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与文本对话,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本。王老师先是重点抓住了“一个多音字和一个生字”,让学生读正确,正所谓“字正腔圆”;接着引导学生读词的停顿,读出节奏,正所谓“有板有眼”;然后一句过渡句:“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要求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觉来。在接下来的感悟教学部分,王老师充分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孩子的“真声音”,而不是无病呻吟。学生在对话“首席”的引领下,与《长相思》进行了文本对话。生本对话的过程,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到解读出“味道”与“感觉”。 记得曾有一段时间因为老虑到要把文章读得抑扬顿挫,结果读完了以后竟然发出现不知道读了什么内容。其实读的时候,我们考虑的因素并没有那么多,平静中感情的自然流露才是最重要的。由此我想到,假如一味地鼓励学生在朗读时把每一句话都绑上一种感情,结果学生确实读得有声有色,只是并不是真的表达了自已流露出的感情,读本身也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是先让学生自己去读,或许刚开始读得很不如意,但是不要紧,一遍遍读多了就自然会出现感觉的。王老师在上课时不断让学生交流读词的感觉,前前后后不下十多次,这是一个唤醒感觉的过程。王老师通过诵读的形式来保护诗的“完形”,让学生在直观、直感、直觉中意会的过程,沉浸在词的感情海洋中。

三、在对话中深入挖掘情

师:现在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没有。 (板书“身”)

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了,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生1: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山海关外。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2: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师:路上,请站着。继续说。

……

生7: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在“身”后面写“在征途”。)

学生通过“作者身在何处?”和“作者心在哪里?”这两个话题的对话交流,感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情景,感悟“身”“心”分离的痛苦。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抓住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由原先浮在词表面开始抽丝剥茧深入进去。得出这两个结论后也就似乎看见了作者心中冉冉流动的那条情河。

四、自我范读渲染情

当学生通过朗读与对话,初步感受理解文本后,王崧舟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浓郁了词的情境,使整个教室都萦绕在离愁思乡之情中。王老师几次范读颇具感染力,整堂课的语言表达上的浑然一体。这离不开他本身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学修养,也突显了他的一种教学机智。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文性的表现之一吧。

五、以想象来激发情

在音乐和王崧舟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通过一次次的吟咏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

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稍作停顿)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

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王崧舟又将话题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 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想象以语言为依托,学生对文本的想象感悟,通过言语实践,积淀为语言。语感能力的培养,终究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听和读,建立起我们与生活、与文本的联系;说和写,则生成话语。王崧舟在学生感悟词人“身”“心”分离时设计了两次言语实践,通过“说”和“写”将感悟到的形象转化为语言,完成了语言与精神的第一次同构。学生的想象的世界里感情被大大激发,开始脱离开教室,似乎融入到了词中的那个世界。

古诗词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王老师又是在不断的引导中让学生想象“我”的身与心的疲惫,让学生通过多角色演绎想象“我”对离别的无奈,让学生想象故园的美好生活以跟现进的险山恶水的环境相比,突出思乡之情。让学生了解了诗的无限张力,从字面一下子深入到了深层的人文性的东西。

六、换位思考中转移情

师:孩子们,你们都问过了,是吧?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问过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过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样两句词,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课件呈现两句词。)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问得好,孩子们,请你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还有谁?

王老师让学生把他作为纳兰性德,想提的问题直接就问他。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思路是感受型的。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作者的心境,尽量与作者共鸣。如此一来,就把书本中的内容转换到现实生活中了,本来感觉还存在距离的词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转换角色追问,在心灵对话中升华了情感。一直到诗词的教学完毕,最终让学生从心中感受到诗人那颗西念故乡的心,并自然的流露在诗词的朗读中,可谓功德圆满。

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竟被演绎得如此一波三折,如此波澜起伏,如此荡气回肠!就像一片海,激起了万浪狂涛。

推荐第2篇:王崧舟

介绍“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的诗意行者——王崧舟”

我们听了陈老师的介绍,看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视频,为他独具匠心的设计叫绝,醉倒在他流淌着的诗意语言里,向往在他放飞着的生命自由中。可是倾心与感动之余,我们不妨想想,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怎样锤炼出来的?就像黄老师所提示的那样,名师的身上有哪些是可以复制的呢?其实,王崧舟在讲座当中就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实录还原法、情境填空法等。这些方法很有趣,比如实录还原法,他说自己喜欢收集名师的课堂实录,把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还原时必须整体关照实录,抽象提炼实录,很费工夫。然后进一步,把教学设计还原成教学理念,这是一种逆向修炼的过程。再反过来,把理念还原成设计,把设计还原成实录。他说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啊!可见王崧舟在语文教学上的执着追求。接着说他的情境填空法,他所举的是于永正老师的例子。王崧舟老师属于中青年名师代表,而于永正、于漪、贾志敏、支玉恒等都属于老一辈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当时他研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新型玻璃》,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王崧舟就是这样练出了课堂上的智慧。还有微格解剖法,九十年代提倡微格教学,也就是就课堂的一个微型方面进行研究,如导入、提问、范读、倾听等等。我们仔细想想在王老师课堂上的复沓艺术,也就是借层层排比句的推进来推情感高潮,这种复沓艺术在他的课堂上随处可见。还有常见的层递技术,那天的数学课例中我们就感受过,这种方法在语文中运用的更为广泛,尤其是诗意语文课堂,前面的《长相思》就是这样。课感积淀法,我们通常表扬一个好老师总爱说他的课感好,王老师说课感就是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举例)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有心学习的都可以去效仿运用,相信对我们的教学都会有帮助。

1 王崧舟老师不仅把自己的诗意课堂创设得如此完美,他还能客观审视别人的课堂。他主张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诗意评课。他说评课者有四种心态,分别是。。。。。。评课的核心是倾听与理解,是为了解决问题,就像黄老师让我们听了数学课提出异议的同时你得想着怎样重构,我们在教研组评课中也最想听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他还说好课永远是相对的,。。。。。。。其实,王崧舟老师心中是有好课的,大家来看好课的两个三,他针对这些有很多的解释,我所理解的第一重佳境就是强调身在、意在、思在,第二重佳境即形成自己独立的个人风格,目前地方上名师及骨干教师基本已经形成了个人独立的风格。这第三重佳境就是诗意,就是自由,就是深深的幸福感。而三味很好理解,语文味表现为课堂上的读味、写味、品味,人情味即情感熏陶,王老师说书卷味是他的个人偏好,而我却认为这恰恰也是语文味的升华。

说完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上课与评课,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这张表格,这是他心目中的优秀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参照表格,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不禁汗颜,所欠之多,无以言说,努力之途,道阻且长。 王崧舟老师是个读书人,家有藏书七千多册,阅读量之广,令人惊叹。他还写了很多书,看这些都是他写的,如果感兴趣买来读读,诗意的语言同样能感染你。

王老师一生与语文结缘,他这样说。。。。。。。。。很幸运能与这样一位在语文家园中安身立命的诗意行者同行!我们小组的介绍完毕,谢谢!

推荐第3篇: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全然进入“人曲合一”的境界——《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一、发现一道风景

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

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

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 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王老师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师:很好,有感觉了。你注意这个“茫茫”,一眼望去,茫茫无边。你再注意这个“月夜”,它应该是静静的,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有感觉吗?再读一遍。 生1:(再次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很好!就是这种感觉。“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齐读不一定非得大声。轻轻地、缓缓地读,更能给人以一种“茫茫月夜”的感觉。再读一遍。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很好!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二组词语?把感觉读出来。 生2:(朗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太好了!听了她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一股股清泉流到了一起。 生4:我仿佛看到一泓清泉在缓缓的流淌着,发出了美妙的声音。 生5:我看到有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

生6:我看到水面非常非常的平静,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块洁白的美玉。 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来,咱们一起读—— 生7:(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生:(齐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就是要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出这种节奏来。你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八个词语变了。变了,变成了什么?

师:是呀,变成了一首诗,变成了一首小小的诗,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来,谁来读一读这一首小诗?

生2:(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读出了什么感觉?

生2:读出了月亮照在水上很优美的感觉。 生3:我体会到了一种很优美、很安静的感觉。 生4:清幽的感觉。

师:优美的,安静的,清幽的,可能还会有别样的感觉。来,我们一起读这首小诗,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来。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如银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明亮;一泓清泉,缓缓地流淌着,那么清澈、那么纯净。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是那么圆润、那么空灵。但是,同学们,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

师: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 生:(齐答)黑暗。

二、体验一段人生

师:黑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请把你的目光聚焦到阿炳的身上。

生:(默读课文,寻找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文字。) 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面对这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潮起伏、思绪万千。请问,他想到了什么?

生1: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

师:是的,师父曾经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生1:(朗读)“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师:他还想到了什么?

生2: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师:(板书“坎坷”)请为“坎坷”换一个词语。 生3:苦难。痛苦。穷困。屈辱。悲惨。可怜。

师:(对以上词语一一板书)同学们,他的苦难、痛苦,他的穷困、屈辱,他的悲惨、可怜,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默读课文,寻找有关词句。) 师:谁来读读你的发现?

生1:(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这段文字当中,有阿炳的苦难和痛苦吗?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生:(闭眼听老师的朗读。)

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生:(各自写话,用时约5分钟。)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连声说“对不起”,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

生2: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 师: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阿炳? 生3:因为他是一个瞎子。

生4:因为他只是一个卖艺的人。 生5: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十分黑暗。 师:你们还看到了怎样悲惨的画面?

生6: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 师:只有寒冷,只有饥饿,还有那无尽的黑暗和凄凉。

生7:我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汉,一边拉着阿炳,一边说着:“快去给我家老爷拉曲子去。”阿炳说什么也不肯去。大汉急了,抡起拳头就往阿炳的脸上、身上打去。阿炳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也一滴一滴地从脸上流了下来。但阿炳死也不去给那个老爷拉曲子。

师:是的,他要用死来捍卫做为一个人的尊严啊!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 师:面对穷困和屈辱,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 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师: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却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坎坷经历啊!(板书:一段人生尽)

而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 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一起读—— 师: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

(二胡曲《二泉映月》响起,师生静静地听完整首曲子,用时6分钟。)

三、感悟一片情怀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听到的就是《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生2:阿炳的经历太坎坷了,要不然,他拉不出《二泉映月》的。 生3:好像在梦里一样。 生4:伤心,又感觉很悲愤。

生5:《二泉映月》就是阿炳的心声。 生6:很优美,也很凄凉的一种感觉。

师:听得出,你们对《二泉映月》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感觉。听任何音乐,感觉最重要。《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就写在我们的书上,快速读一读课文,把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段落找出来,带着音乐留给你的感觉和情绪,用心地去读一读这段话。 生:(默读,寻找有关段落,然后自由读课文。) 师:好。谁来读读乐曲的开始部分?

生1:(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谁来读读乐曲的高潮部分?

生2:(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回忆一下《二泉映月》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像巨浪一样在心中激荡。谁再来读读高潮部分?

师:要把乐曲推向高潮,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小了一点。谁愿意跟他一起推?愿意推的我们都站起来。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气势,把乐曲推向高潮。 师:请坐。乐曲的尾声部分谁来读? 生4:(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同学们,回响在二泉池畔的,仅仅只是这首乐曲吗?仅仅只是这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吗?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1:我听到阿炳在说,命运啊!你对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师:这是阿炳激愤的倾诉。

生2:我听到阿炳在说,我不会低头的,我不会屈服的,我一定要跟命运抗争。 师:是的,这是阿炳倔强的呐喊。

生3:我听到阿炳在说,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人和人之间是多么得不平等啊! 师:你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

生4:我听到阿炳在说,我虽然很穷,但我有音乐,我爱音乐,这就足够了。 师:如果阿炳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把你当作知音的。

生5:我听到阿炳在说,师父啊,你在哪里?我想念你,你来帮帮我吧。 师:这是阿炳在伤心的哭泣啊。

生6:我听到阿炳在说,人穷志不能穷,我要努力,我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

师:是的,这是支撑阿炳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啊!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是阿炳积淀已久的一片情怀呀。(板书:一片情怀)

(大屏幕出示以下语句,《二泉映月》的音乐再次响起。“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阿炳的《二泉映月》。我读前面一句,你们一起读后面一句。(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生:(齐读)“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生:(齐读)“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再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三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 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四、理解一首曲子

师:但是,在五十多年以前,在那个世道,在那个社会,对阿炳的这一片积淀已久的情怀,有人理解吗?

师:对阿炳的这一段坎坷的人生,有人同情吗?

师:可惜你没有生在阿炳的那个年代。那个世道,那个社会,对阿炳的音乐才华,有人欣赏吗?

师:这琴声中饱含着的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有人听懂了吗?

师:是的,一个瞎子,一个艺人,一个乞丐,谁在乎他的情怀?谁在乎他的命运?谁又在乎他的绝世才华?孤独的阿炳,有着绝世才华的阿炳,只好把自己的《二泉映月》倾吐给这——

(大屏幕出示: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他的人生,他的情怀,他的绝世才华,随着他的《二泉映月》,就这样融入了——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板书:付月光)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 生:(齐读)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

推荐第4篇:王崧舟语文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推荐第5篇:王崧舟草船借箭

王崧舟 《草船借箭》实录

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观点】

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探究

【现场】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可以是小说,可以是连环画,可以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 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助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非常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知道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今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是吧? 生:(齐答)是!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应该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

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觉得鲁肃应该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3:我觉得诸葛亮排第一,曹操排第二,周瑜第三,鲁肃排第四。 师:周瑜第三了,鲁肃还是最笨。还有不一样吗? 生4:我觉得诸葛亮第一,曹操第二,鲁肃第三。 师:好嘛,鲁肃第三,周瑜最笨。哈哈,还有吗?

生5:我觉得诸葛亮第一,鲁肃第二,周瑜第三,曹操第四。 师:你认为曹操最笨,有意思。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每位同学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是吧?尽管答案不同,但同学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生:(齐答)诸葛亮排第一。 师:对,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是最聪明的。这是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取得的共识。非常好!这篇课文写了诸葛亮的很多内容,现在王老师请你们仔细读一读,你觉得这篇课文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它们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 生:(大声读课文,寻找写得精彩之处。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咱们交流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当中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最精彩? 生1:我觉得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写得最精彩。 师:你先把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咱们注意听。 生1:(朗读课文

七、八自然段。

师:不错。这两段话如果多读几遍,可能对你的帮助就更大。谁也觉得这个地方写诸葛亮的智慧得最精彩。再请一个同学读一遍。 生2:(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排开,又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师:停!停!鲁肃怎么说? 生2:吃惊地说。

师:对呀!吃惊地说!再读一读,体会鲁肃的吃惊。 生2:(朗读)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师:好!这样读才有吃惊的味道。继续。 生2:(朗读)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注意!诸葛亮笑着说,得有笑容,得有笑声啊。谁来读读诸葛亮笑着说? 生3:(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微笑着说。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 生4:(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大笑着说。你也想读?来,请你读。 生5:(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你这笑,真是出自内心的笑!请你接着往下读。 生5:(朗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这个令可没下好!电视上见过大将军下令吗?那个威严,那个响亮,那个果断。这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自由练读。) 师:来,请曹操下令!咱们先叫一个女曹操。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生1:(朗读)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举妄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活脱活现一曹操。稍有一点遗憾,那个曹操说的是不要“轻易出动”,你这曹操说成了不要“轻举妄动”,两个曹操,哪个说得更准确?自己体会体会,好吗?叫一个男曹操,曹操本来就是男的嘛。曹操在营寨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生2:(朗读)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你继续往下读。 生2:(朗读)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个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师:还有同学觉得别的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智慧是最精彩的?

生3:我觉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自然段。诸葛亮说:“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生4: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写诸葛亮的谋略比较精彩,因为他说:“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只箭。”

师:等等,老师请你把第二段话都念一遍,好吗?

生4: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师:注意啊,周瑜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实际上——

生4:心怀不轨,他很嫉妒诸葛亮,他想用这个造箭的名义把诸葛亮害死。因为他死前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所以看的出来他非常恨诸葛亮,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诸葛亮。 师:对啊,所以说,周瑜说这话的时候一肚子坏水,你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刚才读得那个周瑜是光明磊落的周瑜,不是心怀鬼胎的周瑜,你得心怀鬼胎呀!试一试,行吗?(读开头的话)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 生4:(朗读)“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当然是弓箭最好。”“先生和我想得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说:“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师:注意!诸葛亮这个时候嘴上这样说着,心里想到的是什么呢? 生5:他想到了周瑜肯定是使的诡计,干脆就来个将计就计。

生6:他想到周瑜肯定要给他出难题,十天造十万支箭肯定是比登天还难。

生7:我首先和他一样,而且我知道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他已经观过天象,知道再过三天就有一场特别特别大的雾,也想到周瑜会用这个箭来威胁他。所以他肯定想到了借箭这回事。

师:尽管诸葛亮知道周瑜想要害他,尽管诸葛亮知道三天后这场大雾,将计就计能把这十万支箭借来。但是我就觉得很奇怪,诸葛亮为什么不推托、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还要替他借十万支箭呢?

生1:我觉得诸葛亮想,既然你想害我,我就将计就计,我就和你斗智。

生2:我想是这样,周瑜就是想专门找一个难题难倒诸葛亮,如果你要是不去借箭的话,正好中了人家圈套,就证明周瑜比诸葛亮强。

师:同学们,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周瑜呢,是孙权的都督。刘备和孙权可是两家呀。周瑜这样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完全可以回到刘备那里去呀。

生3:因为魏军当时非常强大,诸葛亮提出要东吴和蜀汉相联盟,来攻打魏军,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因为这个时候需要箭,诸葛亮使计,如果把魏军的箭由我来使的话,魏军的兵力就会大大减弱,而我军的兵力会大大增加,这样的就可以使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取得胜利。所以,诸葛亮是从大局来考虑借箭的。

师:看得出,你读过不少书,对当时的历史情况很了解。你讲得很对,孙刘两家只有联合抗曹,才能战胜曹操,保住自己的领地。但是,刚才你的发言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指出来你不生气吧?其实,那时三国还没有建立,东吴、蜀国、魏国还没有建立,孙权和刘备还是各地的一方霸主。所以是孙刘联合,而不是吴蜀联合。请你接着读。 生3:(朗读)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能够造好。”诸葛亮说:“只需三天。”周瑜说:“军师你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兵士到江边去取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师:好的,请坐。我们对诸葛亮的智慧都有了自己独特地体会和理解。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写得最精彩,有的同学认为中间写得最精彩,也有的同学认为后面写得最精彩。其实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我们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这篇课文每一段话、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在传神地写着诸葛亮的智慧。这篇课文,老师读了二十多遍了,尽管读了二十多遍,我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但我又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甚至傻想着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诸葛亮。(众大笑)你们想知道困扰王老师的这个问题吗? 生:(齐答)想!

师: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得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1: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2: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3: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4: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5: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师:这些问题我也都想过,不过通过读书,我都已经搞懂了。老师在想啊,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同学们,你们知道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

生1:完不成任务就要杀头。

师:喀嚓,脑袋搬家。对呀,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的话,脑袋就要搬家。所以我就在想,当时,诸葛亮立军令状的时候,脑子里想了些什么?他到底想好了一些什么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啊!因为这个问题事关诸葛亮的身家性命啊!咱们是不是这样,先独自看看书,思考思考这个问题。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讨论,行吗?(学生先默读思考,然后四人小组相互讨论)

师:讨论非常热烈!看来,困扰老师多日的重大问题,就要在你们这里解决了。好啊!请教大家,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他肯定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1:我觉得在立军令状之前,他就已经谋略好了后面的计划,他已经计划好了怎么来造这十万支箭,然后他才敢跟周瑜立下军令状。如果他没有谋略好的话,他就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立军令状的。

师:有道理!老师继续向你们请教,这个计划当中该有哪些内容啊?

生2:我认为他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天气的变化,想到了长江上三天之后会有大雾。

生3:第二个他想到的是曹军会怎样应对。以曹操的为人,他肯定会谨慎用兵。他看见外面有大雾,而且又有鼓声和呐喊声,他肯定不敢轻易出兵,所以他肯定使用弓箭。

生4:他还想到了他肯定要有所准备,就是准备草船。而且,他必须考虑到鲁肃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的。以他对鲁肃的了解,鲁肃肯定会把船借给他,而且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 生5:而且,诸葛亮他还考虑到二十条船上箭能不能插到最多。因为他一开始先让青布幔子包上,再插上草人。假如是木船前往的话,就插不上多少支箭,可能达不到十万支箭的数量。用青布幔子,箭射在上面就固定在布上,不会掉下去。而且插上草人也可以把箭插得多一些,至少不会达不到十万支箭而受罚。

师:是啊,这些问题,哪个问题能不先想好呢?草船不想好,能借到箭吗?天气不想好,能借到箭吗?曹操、鲁肃的性格不想好,能借到箭吗?这个计划,诸葛亮想得多么周到、多么细致啊!你们说,诸葛亮他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诸葛亮他妙不妙? 生:(齐答)妙。

师:难怪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第 二 课 时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周到、那样细致,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请你读一遍。 生1:(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周瑜是长叹一声,你把那个叹加上去,再来读这句话。 生2:(朗读)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不错,请你来。 生3:(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唉,我真不如他。 生4:(朗读)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呀!

师:周瑜到最后就是这副神态、这副样子。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自己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我看到同学们找了很多地方,是吧?的确像同学们所体会的那样,这篇课文很多地方都在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咱们就这样,在那么多地方当中,挑你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说一说这个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好吗? 生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从这里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敌人看不见他,当然他也用不着看见敌人,曹操怕江边有伏兵,就只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草船借箭成功,这才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先别忙着坐下去。我发现你挺能说的,理解得也非常不错。但咱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是不行的,你看看这是一场怎样的雾?你一读,要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雾。 生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比刚才大了点,但这场雾还不够大,谁能比他读得更大? 生2:(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雾更浓了,但还是没有漫天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3:(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才是一场漫天的大雾啊!同学们想啊,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上,他俩都看到了这场大雾,你说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受? 生1:他这时候比较惊讶,比较吃惊。 师:那么诸葛亮呢?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觉?什么心情?你别说,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自己读。 生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你们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什么心情? 生2: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心情非常高兴。 生3:他十分的自信。

生4: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正暗自得意呢!

师:好一个“如愿以偿”啊!但是,王老师觉得你光抓住这句话,还不能够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啥?因为光凭这句话,还不知道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呢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准了大雾呢。哪句话能证明这场大雾诸葛亮早已算到了? 生1:(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谁来做做诸葛亮,来读读这句话? 生2:(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一做诸葛亮你就激动。(众笑)不激动。再来一次,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把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要心定气闲,像诸葛亮那样一点也不着急地读。 生2:(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这才像个诸葛亮嘛!心定气闲,成竹在胸。但是,王老师觉得这句话写得太啰唆,什么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诸葛亮第一天第二天不都没动静吗?写它干嘛?完全可以改成这样:“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一写,又简洁又明了,不浪费笔墨,多好啊!在书上把它改一下吧。 生:(纷纷示意)不能改,不能这样改。 师:(故做糊涂状)不能改?为啥不能改?这样改不是挺好的嘛!

生1:因为有了这两句话,就能体现诸葛亮预测到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的。如果直接说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也许碰巧第三天四更时候来了大雾了,他一看,噢,来了大雾了,就今天去借箭吧。

生2:第一天第二天虽然说没动静,其实他这边盘算着呐,第一天第二天说明他做事情不是非常得急,而是他沉着冷静。

生3:如果你直接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的话,就没有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了。 生4:这样还能看出诸葛亮在立军令状的时候非常有把握。

师:如果你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不知内情的人,都快急死了,是吧?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火已经烧到眉毛上了,你怎么还没动啊?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而这个时候,咱们这位仁厚老实的鲁肃,还不知道诸葛亮把他请去干嘛呢。是不是?你们说诸葛亮他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妙不妙? 生:(齐答)妙。 师:刚才咱们用了前后联系的方法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前面那句话是反映诸葛亮的预测,后面那句话是反映事实的,这样一联系,就能体现他的神机妙算。你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找一找,还有哪些话前后联在一起能够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默读课文,寻找相关句子。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各自的发现。 生1:我觉得还有“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诸葛亮预测的。

生1:还有就是“曹操在营寨里听到了擂鼓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一开始诸葛亮就预测到在大雾的时候,曹操不敢把他的兵派出来,到后来又写曹操在营寨里听到诸葛亮他们的鼓声和呐喊声,就让弓弩手向他们射箭,从这里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是啊,诸葛亮前面这样说,曹操后面果然这样做,是不是呀?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 生:(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了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同学们,诸葛亮是怎么说的? 生:笑着说。

师:他是笑着说的。我觉得这篇课文挺有意思,我发现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处,前面诸葛亮说‘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都是诸葛亮说诸葛亮说。但是我发现,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诸葛亮笑着说。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诸葛亮笑着说—— 生:(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是啊,你们研究研究看,你们觉得诸葛亮他在笑谁? 生:(自由读)

师:诸葛亮在笑谁呢?

生1:我觉得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迎战。 师: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怎么样? 生1:了如指掌。

师:了如指掌,是啊,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曹操,哼!生性多疑,这种天气,有敌人突然来攻,自然不敢派兵。你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1(轻蔑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对诸葛亮的笑,你们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2:我觉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的神机妙算,笑他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师:这叫自信的笑。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2(自信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不错!这是他的体会,你们呢?都一样吗?

生3:他还在笑鲁肃,鲁肃前面吃惊地问诸葛亮说:“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后面回答了鲁肃。

师:他是在宽慰鲁肃,是不是?鲁肃啊鲁肃,你真是个老实人,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明白我的用意呀!是吧?这是一种幽默的笑。来,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3(幽默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谁来宽慰宽慰鲁肃?来,请你。我做鲁肃。咱们开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生4(学着长者的口吻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回我鲁肃总算放心了。看来,诸葛亮这一笑的内涵多着啊!谁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5:我觉得诸葛亮还在笑周瑜呢!前面主要是周瑜想害诸葛亮,而现在诸葛亮马上就要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马上就会有十万支箭了,他就觉得你周瑜肯定想不到这点。 师:所以诸葛亮怎么说的?

生5:他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对啊!回去干嘛? 生5:回去交箭。

师:交了箭,周瑜的阴谋还能得逞吗? 生5:不能了。 师:诸葛亮心里默默地说:“周瑜、周公瑾呀,你要跟我斗,还嫩点儿!”是吧?这叫什么笑?这叫胜利的笑。你再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5(充满喜悦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得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多么喜悦啊!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诸葛亮这一充满智慧、充满胜利的笑! 生:(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妙不妙? 生:(齐答)妙。

师:除了这两句,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你们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1:我从第四自然段最后那个“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还有第五自然段的那个“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发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不让告诉都督,结果鲁肃果然就没有告诉借船的事,证明他对鲁肃的为人也是了如指掌。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2:我还有一个。前面第四自然段写诸葛亮对鲁肃说“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后面第十自然段写“每只船大约五六千支箭,二十只船共有十万支箭。”印证了他的预测。 师:是啊,连箭的数量都预测得那么准确。不多不少,刚好十万支箭。

生4:我这个是非常深沉的。“谢谢曹丞相的箭”,他表面上是在气曹操,实际上是要动摇曹操的军心。曹操的兵士看到诸葛亮这么神机妙算、这么历害,而他们的主帅曹操却没有识别他的诡计,他们觉得对方十分强大,就觉得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师:就是在没有交战之前,先挫挫他们的士气,是不是啊?你的理解非常深刻,也看得出你的知识面非常广。但是我担心啊,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怎能善罢甘休?他要是派兵追杀出来,诸葛亮不就麻烦了吗?

生4:我觉得根本用不着担心。因为诸葛亮早已算好了,回来时是顺风顺水的。曹操他们根本追赶不上。

师:好一个“顺风顺水”!从“顺风顺水”中,你们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生5:诸葛亮不但事先预测好了气象,而且他也预测好了这个地理位置。

生6:船头只有先朝西、后朝东,才能顺风顺水地回来。可见,诸葛亮想得多么周到啊! 生7:靠近曹军水寨时,是空船,所以逆风逆水关系不大。借完箭回来的时候,船上装满了箭,所以顺风顺水就省了了许多,也保险一点。

生8:顺风顺水回来,曹军就追不上。追不上,就能更加挫挫他们的士气。

师:说得好!对诸葛亮他们来说,风顺、水顺、心情更顺啊!胜利在望,能不顺心吗?难怪鲁肃详详细细地把这一切告诉周瑜之后,周瑜不得不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读完全文,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比,还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的? 生1:周瑜心胸太狭隘,诸葛亮心胸比较宽阔。

生2:周瑜其实也挺聪明,就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道上,老想害人。诸葛亮用到正道上,做大事。

生3:周瑜他只想前不想后果,而诸葛亮想事情比较周密。 生4:周瑜做事没有诸葛亮周到。

生5:周瑜做事欠冷静,就拿他想害诸葛亮这件事来说吧,他嫉妒诸葛亮比他有才干,他们现在是要联合抗曹,他却想害诸葛亮,是不是有点内讧的感觉?

生6:周瑜有点自不量力,他一开始想害诸葛亮的时候,他也不想想诸葛亮是什么人,诸葛亮早就把曹操鲁肃这些人了如指掌了。

生7:周瑜做事非常着急,而诸葛亮做事非常冷静。

师:是啊,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你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就一五一十地对鲁肃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 师:真的想知道? 生:(齐答)想。 师:一定想知道? 生:(齐答)想。

师:下课!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

推荐第6篇:读王崧舟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假期中有幸拜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一书,书中记录了王老师近几年在各种大型的、专题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的讲座和报告。它记录了王老师对诗意语文不断理解和升华的过程,记录了王老师从解读文本到备课、授课、反思的一些实例,使我受益匪浅。 读罢此书,我折服于他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独到见解;折服于他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对文本的别致解读;更折服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高贵的灵魂,一种抒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感性存在。而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语文,就是要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高峰体验,在当下实现自我。从目的上看,诗意语文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习惯的养成。更为关注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诗意的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有较为渊博的知识和对生活的欣赏,有意识地加重语文课堂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内蕴,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够以自己的儒雅、自己的博学和自己对生活的深切而独到的感悟深刻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诗意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浸泡的学生,语文的素养能不得到全面提高吗?

书中讲了文本细读也让我感触深刻,王松舟老师说文本细读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就是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嚼,慢慢赏,才能读出味道来,更重要的他认为文本细读就是想王老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文本中出生入死,你的精神,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就会脱胎换骨,等你从文本中出来时,你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你了!王松舟老师说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度人人自度!”

诗意的语文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

王老师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言: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

喜欢这样一句话:一路倾听花开的声音,真情凝聚芬芳的足迹。

诗意的语文需要教师平和的心态和神圣的使命感。 孩童如花,而作为教学工作者,如果把自己从事的事业当作“倾听花开的声音”这样一件充满诗意的事情来做,那他的人生必定充满快乐和收获。王老师是快乐的,因为他自己也这样感叹:“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睡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倾听花开的声音需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立于花前,不仅陶醉于花的美丽,而且要聆听花之心音,需要一份纯真,一份宁静,一份从容,一份淡泊。教语文需要语感,需要人很博学,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灵魂!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行走在优美的文字内,畅游于诗意的教学中,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诗意的语文教师。争取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语文路漫漫,吾将倾心而求索。

推荐第7篇:读王崧舟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吴罕彦

“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 这是王崧舟说的。

我看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印象最深的是王崧舟对一堂好课的理解。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境界。显然,王崧舟已经进入了第三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诗意,就是自由,就是深深的幸福感。真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底蕴来学习他的诗意语言,诗意课堂。但我欣喜地发现,王老师倡导的诗意语文新境界所包含的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等诸多课堂表现因素,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渗入,哪怕算不上诗意语文,至少也能改善我们的课堂效果,使其更像是语文课。

常认为只要把语文知识教给他,只要学生会认、会读、会写、会用就可以了,哪曾想到语文中的奥妙无穷。朴素的语言,朴实的风格,其内在蕴含着无穷魅力的诗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不仅学习知识,同样能感受到诗情画意,那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幸福!

什么是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他分别从哲学的认识论、存在论的视角,从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的视角来解释诗意不同内涵。如果将“诗意”置于每个读者的主体视野,那么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意义却又是无限的。他认为如果一旦将诗意语文框定为某种教学流派,那么,诗意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读完全书,再欣赏王老师的语文课,我似乎明白了:

一、“诗意”便是“多情”于读。

王老师的课堂,可以说“读”贯穿始终。课堂中既有饱含深情的读,也有多元感悟的读,且是个性飞扬的读;既有融会贯通的读,也有出神入化的读。读中融合了阅读主体的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王老师的课堂让学生也让我真正走近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人课合

一、融为一体,带给了我精神上的震撼。想想自己的课堂,缺少了一双发现诗意的眼睛,因而失落了一份品味诗意的心情。

二、“诗意”便是“举象”中品。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引领着孩子们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转换。这种引领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形象,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情境和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文字与举象之间的转换才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三、“诗意”还是文本中的“咀嚼”。细读文本,倾听文本的灵魂,是王老师大力倡导的。他改用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名言:“慢慢读,欣赏啊!”他认为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温不燥,慢慢品、慢慢赏,让文本与阅读主体亲密接触。他告诉我们,行走在文本的从林中,看到了潺潺的清流,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嗅到了扑鼻的花香,人的精神会得到震撼。在文本中能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真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渡人人自渡”。

作为语文老师,加强语文素养的修炼,把语文教学生活化,诗意化,那样的话,教学就变得有血有肉了。

虽然我知道自己营造不了他那厚积薄发的诗意课堂,但惟有不断加强自身修为,刻苦钻研业务,无限热爱学生,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自然会生发出来。我想,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去汲取他形成诗意课堂的某个因素,以此来促进自己语文教学的成长。

推荐第8篇:王崧舟观后感

观特级教师王崧舟《桃花心木》有感

王崧舟老师一直都在教育的最前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

这次教研活动,安排全天语文教师观看了他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直奔主题:作者林清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孩子们快速地找出: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然后让学生提炼不确定的好处有:生活考验、独立自主,转化能量、努力生长。最后反复朗读,熟记心间。但这远远不够,接着让学生看着板书,学会思考、提问:不确定指什么?为什么说在不确定中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很自然地引入课文故事。接着王崧舟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哪些语句能帮助你读懂“不确定”?勾画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整合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深切感悟“不确定”的内涵。此时,精彩的朗读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王老师紧扣“不确定”,与学生合作一遍一遍朗读着道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全理解了不确定的含义。“不确定”指时间的不确定、浇水量的不确定……

学到这儿,王老师话锋一转,林清玄先生一直不理解,种树人为何这样浇水?接着,层层设置悬念,他以作者的感情(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为线索,同时不断联系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再次理解不确定的深层含义。 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昨晚,我家的门坏了,全家都进不去;昨天,我考试失败了……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欲罢不能。普通的课到这儿应该戛然而止。但大师高瞻远瞩,领悟深刻,想常人想不到的。王老师在让学生列举完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的事情后,又将“不确定”的生活内涵拓宽加深,一下又掀起了课题教学的又一高潮:引出林清玄一生中最佩服的三个人陆羽、慧能和玄奘一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不确定有时意味着可怜;有时意味着艰难;有时意味着痛苦…..最终悟出:心美,一切皆美!我想,那个环节感染的一定不是我一个,相信在座的许多老师、同学都会有此感受,这大概就是上课的至高境界。接下来的拓展堪称一绝,居然与佛禅联系起来,遥想自己对佛教虔诚无比,但终归所读书籍胜少,只是表面上的信仰,真正对佛教思想还是个门外汉。更何况自己也教过《桃花心木》,但从未考虑过在这儿也能渗入佛教的智慧。

课文的结尾感动着每一位老师,震撼着每一位老师,因为他将本课提升到文化的境界,传递了佛家的一个知见:无常!不确定就是无常!懂得无常,就要醒来!播放的佛家唱经的歌曲《醒来》,清新别致,意蕴悠长,耐人寻味。王崧舟老师的课从文学到文化的转折、提升,踏雪无痕,浮萍渐开!

这次“大餐”,让我目睹了大师的风采,更激发了我去思考他的文风和课风背后的精彩。相信,随着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对这次“大餐”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

一年级组:吴涛

推荐第9篇:印象王崧舟

仰望王崧舟

——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在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中,我又认识了一位闪耀在小语星空的璀璨明星——王崧舟。他是“教育使者”,不断传播着先进的教学理念,他又是求知的蜜蜂,辛勤地采集着祖国各地的教研“花粉”,有人说他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方阵的排头兵,也有人说他是我国新生代语文名师的领头羊,其实他更像脚踏实地、亲身实践新课标的“挑山工”,正朝着他们无比向往的“泰山之巅”勇敢攀登。

本学期我一共听了王崧舟的四节课,从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的《慈母情深》到潜心会文品深情,荡气回肠的《长相思》,从一片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的《二泉映月》到及其不简单的《一夜的工作》。他的课可用几个词语来形容:精致、细腻、诗意、和谐、恢弘、大气。让人望尘莫及。王崧舟在语文教学道路上喊出了一句口号:“我有一个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执著:“磨”课千遍也不厌倦

王崧舟有一个特别的笔记本,上面摘录的全是短小精炼、极富人生智慧的故事。这是他从1994年病床上开始陆续摘录的。记者在上面翻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头驴掉进了一口枯井。驴的主人想不出好办法去救它,就决定将枯井和驴一起埋掉。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土落到井里时,驴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发出悲哀的号叫。但是,第二铲土下去时,驴反而安静下来。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土落下时,驴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掉在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往井里铲土,驴不断抖落身上的泥土,使自己不断往上升。终于,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驴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王崧舟说,自己很像这头驴。

1998年,32岁的他被评为浙江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不久,他应邀在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观摩会上作课《万里长城》。这一课成为那次活动12堂课中最受欢迎的课。他一举成名。

没有人知道,这堂“成名课”的背后,王崧舟真的像这头掉进枯井的驴,不断抖落着身上的“泥土”。

王崧舟说,“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

磨出的精彩,不仅是这一堂课。

此后不久,王崧舟举办了“王崧舟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并应邀做了一堂公开课《一夜的工作》。“上完课,台上台下一片哭声。我也是哭着走下讲台的。这一课,让我真切体认到精神生命的永恒存在,也让我真正走进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人课合

一、高峰体验、全然进入、融为一体,语文从此成了我精神生命的图腾。”王崧舟的回忆里,仍掩不住当时的激动和激情。

王崧舟凭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过硬的教学功夫,成为我国小学语文界举足轻重的名师。

为语文而来:有境界自成高格

2005年,王崧舟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观摩研讨会上作课《长相思》,引起全场的热烈反响。

被人们誉为“诗意语文”经典之作的这一课,王崧舟设计时磨了整整三个月。写文本细读,研究纳兰性德生平,查找大量的参考资料、认真研读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和朱自清先生的《诗论》,在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后,王崧舟感到材料很多、想法很多、思路很多,但就是苦苦梳理不出一个清晰的、可行的思路来。

带着尚未形成完整、连贯、一气呵成的思路的尴尬,他走上了讲台。“没想到,就在课的行进过程中,我的思路竟然自然、悄然地在课中流淌出来。这一次奇妙的教学体验,使我惊喜地发现,我的课堂教学正在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谈及当时的感受,王崧舟十分自豪。

《长相思》一课的教学,成为他思想境界升华的台阶——“我突然清晰地看见,我过去许多刻意的、需要强有力的意志去驾驭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构架已经内化为自己深层的、潜意识的、融入到整体生命中的自然行为了。我的教学风格在灵动的、嬗变的课堂实践中宣告形成。由教学习性走向了教学率性,我进入了一种新的教学境界。”

最后以王崧舟的恩师周一贯先生送给他的一段话做为我的结束语:生命与事业同行,生命因为有了事业的追求而得到开发,光彩倍增;事业则因为有生命的投入而有了热情流淌的血液,永不衰竭的激情,风暴与欢乐的时时交替的敏感心灵。有生命与事业同行,这条路便会风雨无阻,光耀七彩。玉石,美与和谐才能得以展示生命与自然的全部骄傲。这是事业的彩虹,也是生命的乐章!

推荐第10篇:王崧舟教学报告会心得体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崧舟教学报告会心得体会

朱村中心学校

李春香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实践性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诠释。之前的语文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知,行,意的结合。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工具性的重复演练,对情的释放少之甚少。其实语文是情感传递的一种载体,追溯到功夫子的年代,咬文嚼字,行文流畅,满口之乎者也,然让人领略到的却是做人处事,人之本性的真谛。孔子用自己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流传几千年的文化遗产,经久不衰。那是其中的韵味,不同的人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寄托不同的情思。可见情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

王崧舟老师的一席话,更是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突然茅塞顿开。他倡导的“诗意语文”真实的放映出了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执教的课堂除了让学生“美美的读”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一篇文章的灵魂,也就是文眼。回到作者原有的情感上,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度,情感面。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传递的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以及很简略的写作方式。通过开放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

这样的课堂就要求教师不仅会备课,还要用心备课。把握一篇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看一篇文中有没有语文的价值,有没有文本的个性,有没有统领的功能,有没有迁移的价值。根据核心价值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课堂中会议语文学习的中心价值。最终达到让学生自己找到文眼,牵一发而动全身,深深的体会文本背后的情感世界。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能拥有。这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王老师的课让我们这些正处在迷茫中教师,有了新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还必须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慢慢的摸索,才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本领。传递给学生的是素养,是情感,而不是技能。希望这样的活动要尽量多的进行,我们只有在不断的交流才能茁壮成长。

第11篇: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王崧舟:《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2011-04-11 13:29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

——《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课例说明】

2010年7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推出新课——《与象共舞》。在这个课品中,王老师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课两上”,或者叫“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他根据不同的课堂价值取向对同一篇课文进行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然后在不同的两个班分别进行教学实践。此课一出,全场震惊。听者不仅沉浸于《与象共舞》的两种不同的诗意,更被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超越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两节课,一节课以“阅读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一节课以“写作本位”为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指向“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和运用”。在思维的断裂处,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张力,看到一种惊世的美丽。现将其教学实录整理编辑,献给所有语文路上的探寻者。 实录

一、与“读”共舞:指向理解与感悟

(一)触摸词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

师:《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上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读通课文,特别留意课文中标注了拼音的生字;第二,去搜集一些反映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这两项预习任务不难,但真要做起来可能有点儿烦。我来了解一下,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师: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没带,但都是新出现的词语。谁来读一读?

生1:(朗读词语)

师:真好,字正腔圆!

师:谁再来读一读?五个词,一口气,行云流水!

生2:(一口气,熟练地朗读词语)

师:真好!读得熟啊,熟能生巧!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词读一下!

生:(齐读词语)

师: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

生:大象。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像的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谁来读第一句?

生1:(朗读句一)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也就是说大象看到人群跟没看到似的,是吗?你不觉得这有点儿奇怪吗?第二句——

生2:(朗读句二)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师:噢!原来大象曾经是战象,是吧?曾经和武士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好的,第三句——

生3:(轻声、慢速地朗读句三)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师:嗯,你也读得够小心的。大象用什么给人做按摩呢?

生3:用粗壮的脚。

师:嗯,粗壮这个词用的好,还有鼻子,是吗?你想一想,大象粗壮的大腿,肥大的鼻子,居然会小心翼翼地给人做什么?

生:(自由应答)按摩。

师:你不觉得这有点奇怪?好,继续读下一句——

生4:(朗读句四)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师:最后一句,谁来?

生5:(朗读句五,急促地)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流畅地完整地再读一遍,不着急!

生5:(再读句五,语气舒缓)

师:不错。大象如此庞大,如此魁梧,如此粗壮,居然能够和人群一起干什么?

生:(自由应答)跳舞

师:翩翩起舞。你不觉得这更让人奇怪,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吗?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句子读一读!我读“大象”,你们读后边的部分,明白吗?

师生:(合作朗读句一至句五,教师通过每一句的主语“大象”示范引领句子的情感、语气)

师:多么独特的风情啊!你们知道如此独特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哪儿听到的呢?

生1:在泰国。

生2:在泰国。

生3:在泰国。

师:记住了,是在哪儿?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没错,是在泰国。在咱们中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澳大利亚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美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法国德国意大利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去埃塞俄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看到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到。

师:只有——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你不觉得奇怪吗?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冒出来想问问自己、也问问大家吗?

生1: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

师:是啊,我跟你想的一样,怎么在泰国大象就变成这样了?

生2:为什么泰国的大象就能给人小心翼翼地做按摩?

师: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呢!

生3:为什么泰国的人不怕大象?

师:对呀,换了你,你第一次看到大象怕吗?

生3:怕。

师:毫无疑问,肯定怕!问得好!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重要的是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文,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出来就更好!开始!

生:(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用时约2分钟)

(二)把握中心句,深入理解“人象无间”的浓情厚意

师:第一段写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请!

生1:第一段,概括了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吗?写到大象的样子了吗?再读一读,请坐。

生2:写了在泰国如果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嗯,再简单一点!就刚才你说的那句话再简单一点。把话说简单了、说到点子上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是吗?哪怕减少一个词都好。看看,行不行?孩子,行吗?——别对我说不行!

师:在泰国——

生2:在泰国遇到大象——

师:是——

生2:是很自然的事。

师:好极了,我知道你准行!就是这一句。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一: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生:(齐读)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把它划下来。就在第一句话中,但是你可以少划一些词儿。

师:好的,把笔放下。第二段——

生3:象对泰国人很好。

师:象对泰国人好,所以象在泰国人心中,在泰国的地位,它就是——

生3:国宝。

师:把那个句子读出来!

生: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极了,就是这一句,把它划下来。

(屏幕出示句二: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

一、句二。

师:两句话,两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你有没有发现就在你们刚才的概括当中藏着一个诀窍——谁发现了?(师环视,见举手的学生不多)因为是诀窍,自然发现的人就不多,我们来听一听。你的发现是——

生: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没错,而且这个中心句的位置在哪儿?

生:在第一句。

师:没错,就在第一句,这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而这一段的中心句,正好概括了这一段的段落大意。这就是你们刚才发现的诀窍。这个诀窍到底灵不灵呢?咱们拭目以待。用这个诀窍再去看看一看下面的三个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很快地概括下一段的段落大意。

生:(自读课文,找中心句。约1分钟后,生纷纷举手)

师:你看,方法一对头,速度就加快了,这就叫事半功倍。

师:第三段,来,请讲!

生1: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屏幕出示句三: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师:真好,把这句话划下来。好的,继续第四段,来,你请!

生2:据说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老师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想一想,根据下文的内容,“据说”这个词还需要使用吗?

生:不需要了。

师:为什么不需要了?“据说”是听人家说,那么象的聪明和灵气在作者来说,只是听说吗?还是——孩子,他看到吗?

生:看到了。

师:那么“据说”这个词还需要吗?

生:不需要。

(屏幕出示句四: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来,把这一句话划下来。好的!还有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实不用多说,不用多问,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已经划下来了。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五: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是的,没错。大家看,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

(屏幕出示:句一至句五。)

师: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网打尽。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跟老师一起读。

师:在泰国——

生:(齐读)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注意第二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糟糕!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 聪明!再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在泰国——

生:(齐读)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在泰国,大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

生:(齐读)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

师:真好!在泰国——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好极了,多么奇特的风情!这也只有在泰国才可以看到,才可以听到。还记得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还记得吗?其实你们刚才思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谁发现了?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你那么多问题的答案?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再读一遍!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太好了,一起读!

生:(齐读)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没有距离。孩子们,把这四个字,写在课题“与象共舞”的旁边。

生:(动笔批注)

师:好的,把笔放下,抬头看黑板。看王老师写一个字,(师在课题下板书“人”)孩子们,我在这个位置写一个“人”字,你想一想,这个“象”字应该写在哪儿?谁来写一写?好的,你请!

生1:(在黑板上紧贴“人”的下面写了一个“象”)

师:孩子,不好意思。向你讨教一下,为什么这个“象”字写在这儿?

生1:因为人骑在象的上面。(笑声,掌声)

师:人骑在象的上面,他们之间还有距离吗?

生1:没有。

师:谢谢,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书写啊!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师:这又叫象人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三)聚焦重点语段,升华感悟“与象共舞”的天地奇观

师: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子想到人象之间一点距离都没有?

生1:看大象跳舞。

生2:象在给人按摩。

生3:人和象在一起跳舞。

生4:人和大象在一起跳舞。

师:是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孩子脑海之中会留下这幅画面,这幅画面就是人和大象一起舞之蹈之。这也是作者赵丽宏最难以忘怀的一幅画面。来,打开书,默读这一段,看看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人象之间没有距离。

生:(默读第五自然段)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画面,谁来读一读“与象共舞”的画面?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看屏幕朗读)

师:好,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与象共舞”的画面。“在欢乐的音乐当中”,起!

生:(齐读段落,朗读过程中师纠正“踮脚抬腿”的读音)

师:孩子们,请你特别留意大象跳舞的动作,你仔细看一看,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象时而——

生1:摇头晃脑。

师:时而——

生2:踮脚抬腿 。

师:时而——

生3: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时而——

生4: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

师:没错,就是这样的节奏,就是这样热烈的气氛。读一读吧,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来,谁来读一读?读出欢乐、读出热烈、读出舞蹈的节奏!

生1:(朗读段落)

师: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

生:(齐读课文)

师: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愿意做观众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带有符号的词语换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记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人群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群!来,我们一起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集体替换角色朗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愿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家伙,都想做大象。请你记住,我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请把带符号的地方读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我们站起来,我们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全体起立,替换角色朗读)

师:注意,舞蹈的我们加上动作读,预备起!

生:(教师进行动作指导,部分学生边读边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

师:你听!你听!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朋友在哪儿?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大声地喊出来!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你再听,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朋友——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大声地说!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好,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我们一起来吧!

生:(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请坐,孩子们。你想一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舞之蹈之的大象和舞之蹈之的观众还有距离吗?

生:没有。

师:除了身体,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1:心灵。

师:心灵也没有距离!还有什么呢?

生2:友情。

师:友情没有距离!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3:亲密无间。

师:好一个亲密无间!是的,所以你想一想,此时此刻,在舞之蹈之的观众眼中,大象还是大象吗,大象就是——

生4:我们自己。

师,所以你再想一想,在舞之蹈之的大象眼里,观众还是观众吗?

生:不是,观众就是大象。

师:没错,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没有距离。

师:这就叫“人象合一”。作者赵丽宏也曾这样说:“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

生:(声情并茂地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毫无疑问,我和你们一样,陶醉在与象共舞之中了!下课!

第12篇:王崧舟课堂教学的美读艺术

王崧舟课堂教学的美读艺术

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特级教师

黄亢美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已成为了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一些教师读的时段虽长,次数虽多,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读的指向性不明,读的方法单一机械所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目的明确,方法多样,形式新颖,且由常规的朗读、品读进而生华到美读的境界。下面撷取他的几个教例,相信看后会给予我们诸多的启发。

一、抓关键句,师引生读

(这是王崧舟老师上《鱼游到了纸上》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读课文有关情景的语句,要求学生读文中七个带“游”的句子,并把这七个带“游”的句子都串联起来品味理解。)

师:(读课文相关语句)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 在教师不同语词的引读下,同学们接续读出了如下七个带“游”的句子)

生1: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生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4: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5: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生6: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

师:是的。孩子们,正是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才让那个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

生齐:鱼游到了纸上!

师:正是那位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让每一个围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感受——

生齐:鱼游到了纸上!

【这个片段的教学设计的确是非常高妙的。首先,读的方式新颖有趣,教师引读课文中有关情景的语句,而学生仅是接读文中七个带“游”的句子,如此的师引生读,学生自然就精神集中,情趣盎然,较之单纯的老师范读或学生齐读,这可有趣得多和鲜活得多了。其次,读的指向性非常明晰,就是要让学生的眼神和思绪都聚焦在这七个带“游”的重点句子中,通过品读和把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串起来思考和体会,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游” 渐变含义的理解。 在品读的基础上,随后教师创设语境让同学们反复地说读“鱼游到了纸上”,上升到了一种美读的境界。如此美读,既是对上面七个带“游”的句子的点化和归结,又促使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和体味题旨。至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品读与美读的关系:如果说品读则重于理解和品味性的读的话,那么,美读就是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放情地读,从这个角度来说,美读是品读的升华,是朗读的极高境界。但是,美读又离不开品读,如若

文意塞滞,读通读顺尚且困难,又何来纵情地美读?

这一教例给我们的另一启示是要善于抓重点句。我们日常也知道要抓课文的重点句,但我们所抓的重点句常常是通过老师的分析讲解来完成的,而王崧舟老师却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和美读来进行的,这也体现出了教者对“以读为本”的深层思考和教法上的创新。】

二、扩展想象

添词朗读

(这也是王崧舟老师上《鱼游到了纸上》的一个教学片段。课文对金鱼的“动态”没有具体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扩展想象,学生先后说出了金鱼“吐泡泡”、“甩尾巴”和“吃食物”等。教师要求把这些动态画出来,但不是用笔画,而是用朗读“画”出来,也就是在“动态”前添加上具体的描写动作的词语,于是,同学们以下的朗读就变成了创造性的朗读了—— )

生1: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吹泡泡)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 当你在画金鱼吹泡泡的动态时,还需要走到金鱼缸边看看它是怎么吐泡泡的吗?

生1:不需要了!因为我已经记住金鱼吐泡泡的样子。

生2: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 当你在画金鱼甩尾巴的动态时,还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甩尾巴的吗?

生2:不需要了!因为我已经把金鱼甩尾巴的样子装在心里。

生3: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吃食物)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当你在画金鱼吃食物的动态时,还需要再走到金鱼缸边看看金鱼是怎么吃的吗?

生3:不需要了。因为金鱼吃东西的样子已经刻在我的心里。

师:好一个“刻”字啊!是的,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

生齐:金鱼。

师:当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当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刻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的心里只有——

生:金鱼!

师:这叫什么?(引导学生归结)对,这叫——静!(板书:静)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鱼的静!

【在这里,同样也是读课文中的语句,但却是在“动态”一词前加上学生自己意象中的“吹泡泡”、“甩尾巴”、“吃食物”等不同动态的词语,这样就使得抽象的“动态”具象化了,这种添加词语的读当然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那么,这种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读当然也就具有了美读的特征了。在学生创造性的美读中,教师又先后两次用“当„„时候„„”的排比句式追问学生,使学生在反复地说读中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所以,最后“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鱼的静”的作结也就水到渠成的了。】

三、创设情境

引读对话

(这是王崧舟老师教学《两小儿辩日》中引导学生朗读“辩斗”部分的教学片段。教师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两“小儿”,要求学生在老师引读后只是忠实地读好课文中对话的语句,不要添加任何词语。)

师:好,剑拔弩张,开始辩斗。(念读课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甲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一儿曰:„„

乙组:“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一儿曰:

甲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乙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教师适当添加提示语,但要求学生仍然只是读课文的内容)

师:一儿不服曰:

甲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争辩曰:

乙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扯着嗓门曰:

甲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以脚跺地曰:

乙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以手相指曰:

甲组:“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不甘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乙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学生身心投入,辩斗渐次激烈,全场掌声响起)

【这是一个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经典案例,精妙的设计真是令人击节赞叹。教师开始时读课文的提示语,进而又逐渐地设以新的提示语,不断地反复引读,层层递升。在老师不断地加油添柴的“挑拨”下,两大组“小儿”们的辩斗愈加火热和激烈,最后发展到指手跺脚,互不相让,场面热烈,效果斐然,赢来了现场听课教师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个教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让全班两大组的学生扮演“两小儿”而不是叫两个学生扮演“两小儿”,凸显了课改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教学理念;教师运用排比和层递的方式不断地创设新的情境引发学生反复辩斗,学生虽然也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的对话,而这样的读与我们平时让学生反复机械的读其功效是迥然不同的!这也说明了这样的事实:情缘境生,要使学生越读越好,越读越美, 教师就必须善于以情激情,以境激情,以言激情,这也是由品读生华到美读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四、排比设境

复读课题

(这是王崧舟老师所上的《长相思》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有的只是——

生: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与妻子相偎依一起的温馨和幸福,有的只是——

生:长相思!

师: 在这里,没有郊外踏青时的杨柳依依和芳草青青,更无法与孩子一起嬉戏玩耍,有的只是——

生:长相思!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长——相——思!!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

我的梦会被破碎,我的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自己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播放具有浓郁悲壮美的乐曲《怆》)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长——相——思!!

师: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

生齐:长——相——思!!!

师:好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 这是一个更富于诗化的课堂教学片段。教者在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边关如何思念亲人的情景后,马上又转换到诗中描绘的现实中,用“这里没有„„有的是„„”的排比引说,让学生自然地接续说读“长相思”;最后收结时,教师的语言更是极富诗意,若排成诗行即是: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

这样的表达方式,从情境上看,所播放的民乐《怆》是借用古曲《苏武牧羊》的几个音符重新发展而成的乐曲,其音调悲凉不已,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从文辞上看,可谓字字如泣如诉,句句如怨如慕;从章法上看,排比和复现交错,情感逐层递升,那一声声“长——相——思”反复地点染了文题,既催人泪水滂沱,又使人精神抖擞!如此美读,一种悲壮之美油然而生!诗意语文在这里也得到了形象的诠释!

通过此片段以及上述的多个片段又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美读除了教师要以情激情以及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外,善于运用排比、层递、对仗、复现等辞法来铺排造势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辞法本身的作用就是加强气势和抒发胸臆的,而且运用这些辞法的句子排列起来就具有诗句的结构特点,如此的诗意形式就与美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排比、层递、对仗、复现等辞法的运用应当是教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和文化底蕴的自然外化,如果缺少了这些而故意为之,那只能是没有生命活力的作秀而已。 】

采用排比、层递、复现等修辞方法引导学生读词读句读文形成了王崧舟品读乃至美读的独特风格,也是他诗意语文的重要的一抹色彩。不但他自己在课堂上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在他指导的青年教师的课例中也充分地凸显出这种“王氏品读法”的特色。他亲自指导的浙江青年教师王自文在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中所上的古诗《题临安邸》就充分地显现了他的这一极富诗意的品读特色,下面我们看看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我们刚才读的这首诗中第二句话是个什么句?

生:是个问句。

师:谁在问谁?

生:诗人在问那些整天寻欢作乐的高官们。

师:你来问一遍。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诗人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怎么问?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诗人指着那些南宋皇帝的鼻子又会怎样的怒斥啊?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让我们一起去痛斥,问问那些权贵们——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片段二

师: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你知道这“又一年”已是多少年了 吗?诗人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六十五年了。六十五年——七百八十个月,六十五年——两万三千七百三十九天啊!

同学们,“一年过去了”(指示诗句),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以上的两个教学片段依然是采用排比、层递、复现等修辞方法设计朗读,仔细品赏,我们就会发现其虽未能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但与其师傅的教法设计又何其相似乃尔!再看近年来以王崧舟为首的引领者打出了“诗意语文”的旗帜,一时有众多的拥趸汇聚其麾下。我对“诗意语文”还未能有真切和通透的了解,但我敢说极富诗情的美读一定是它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这种“王氏美读法”在我国的小语界已引起极大的反响,现在已不仅仅是他的嫡传弟子在承传和发扬,在我国更大区域里的老师们也在学习、仿效和活化出新。真该感谢王崧舟老师,因他的这种创新读法使锝我国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的百花园里又盛开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第13篇:文本细读——王崧舟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王 崧 舟

老师们,上午好!文本细读是我们这个研修班的第一讲。我们这个研修班,不玩虚的,我们没这个胆量玩,你要玩虚的,先不先自己的心就虚了,做贼心虚啊!(笑声)不玩虚的,也不玩酷的,为什么?不会玩啊!自己都酷不起来,还玩酷?非酷毙了不可!(笑声)这是我们这个班的研修宗旨,第一,不玩虚的;第二,不玩酷的。那么,玩什么呢?不玩,啥都不玩!你是来充电的、来研修的、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是不是?所以,你不能老想着玩啊!(笑声)我们只来实的,实打实的,如果一定要说玩的话,那就玩个实的吧。什么叫“实”?“实”就是管用,“实”就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实”就是将理念、理论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实践中、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不是“唯实用主义”者,搞诗意语文怎么能奉行“唯实用主义”呢?我们是语文教育的理想主义者、浪漫主义者,但我们不玩虚的,不玩酷的,我们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各位,请特别留意这个“大地”,大地才是我们栖居的唯一家园,不能一说“诗意”就想入非非,就想自己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天马行空,跟那个嫦娥似的,好好的大地不栖居,硬要飞到那个又寂寞又寒冷的月宫里去,过那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笑声)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要完整的解读,要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解读,所以,诗意语文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是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统一,我们是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笑声、掌声)那么,我们从今天开始宣讲的所有专题,都是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理念和宗旨,你要入世,你要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你就得有真功夫、真本事,而且,这功夫、这本事不但要真,更要硬!你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你要闻鸡起舞、悬梁刺股,你要在语文教育中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笑声)你有了真功夫、硬功夫,你还用怕吗?你还用愁吗?打遍天下无敌手,笑傲江湖自逍遥啊!(笑声、掌声)

那么,我们要练的第一个真功夫是什么呢?对!文本细读!大家知道,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了,整个课程改革现在处于一个高原期,或者说胶着期也行。一方面,课程改革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先进做法、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当然还可以列举出N个先进来,(笑声)这些先进的东西正在一步一步的走进课程、走进教学、走进教师、走进学生,甚至走进社区和家庭,很好!但是,另一方面,课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各种局限、各种纰漏、各种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冲突,也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共舞,动力和阻力并存,这就是我所讲的高原期、胶着期。 课程改革要继续向前推进,就必须突破这个高原期、这个胶着期。我有一个直觉,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必须回到原点上来。有人问,那么,课程改革的原点在哪儿呢?我说出来,你们千万不要见笑,很简单的四个字——教材教法。(笑声)我们读师范的时候,第三年主要学习教材教法。有老师说,你这不是搞张勋复辟嘛!教材教法,那不是一个老掉牙的东西吗?你现在还把这个捡起来,还说这个是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原点,你这是保守、是开历史倒车,这要搁在从前,就是一现行反革命分子啊!(笑声)

我先申明两点,第一,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改革派,对课程改革,我举双手和双脚拥护。(笑声)第二,回到原点,回到教材教法,不是保守,更不是复辟、搞政变,不能这样理解。这个回不是简单的返回,事实上你也回不去,是一种扬弃后的回归,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后的否定,准确的说,是对现行课程改革的一种超越、一种升华!你听听,这样讲是不是舒服多了?(笑声)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我个人觉得,课程改革暴露出来的所有问题,最后都集中在课堂上,是不是?而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说白了,其实只有两个问题,哪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教材问题,是不是?第二个是教法问题,是不是?你们都在点头,是不是?(笑声)只有两个问题,所以问题就这么两个问题。我们现在有不少老师,要思想有思想,而且很高深;要知识有知识,而且很广博。但是,怎么着?一进课堂,一面对学生,就手忙脚乱,就手足无措,要么变乌龟,要么变鸵鸟。(笑声)

什么原因?缺乏真功夫,缺乏硬功夫!教材这一关他没过,教法这一关他也没过,你让他怎么来个千里走单骑呢?(笑声)他根本就没有那个教材教法的扎实功夫和深厚修养。所以,看起来花团锦簇、一片绚烂,实际上呢,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少年闰土》,课上到最后有这样一个安排,让学生选择你是愿意做“闰土”一样的人还是愿意做“少爷”一样的人。一边是甲方,做“闰土”一样的人;一边是乙方,做“少爷”一样的人。老师一声令下,“哗”!40多号人愿意做“闰土”,愿意做“少爷”的只有两位,好嘛,都不愿意做“少爷”。(笑声)老师一看大势不妙,就赶紧补台说,看来乙方势单力薄,那我就去帮帮乙方,老师跟着做了一回“少爷”。(笑声)然后双方各自阐述理由,你为什么愿意做“闰土”啊?你为什么愿意做“少爷”啊?结果,老师们,可想而知,讨论的情况也是一边倒,40多号人,都争着说做“少爷”不好,理由呢?理由太多了!第一,不自由。(笑声)你瞧,做“闰土”多好,下雪了可以到雪地上捕鸟,好玩;夏天到了,可以到瓜地里刺猹,多有意思啊!做“少爷”的,没得玩,不自由。(笑声)第二,“少爷”学到的知识是死的,没用!哪像人家“闰土”,人家的知识,拿来就可以捕鸟,就可以捉跳跳鱼儿,管用!是不是?(笑声)还有第三,“少爷”总是被关在大院子了,养尊处优,将来长大了、出去了,就没法自立,整个一废物。(笑声)争到最后,那两个原来还想做做“少爷”的,也不敢做了,这不都成废物了吗?(笑声)整个课堂就是一边倒,双边主义就成了单边主义了!(笑声)弄得老师脸红脖子粗,最后,老师急了,说,别说了,我发表个意见吧,其实啊,系统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都是需要的,做少爷的,尽管他有许多缺点,但是,少爷可以掌握系统的知识啊,闰土行吗?所以,既有系统的知识,又有丰富的生活,这不更好吗?我心说,天呐!这不扯淡吗?这都挨得上吗?(笑声)

老师们,问题在哪儿?依我看,问题就出在“教材理解”上!请问,你有没有好好地琢磨琢磨这句话——“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你有没有嚼过这段文字?“无穷无尽”可能吗?明明不可能“无穷无尽”,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他们真的只能看见“四角的天空”吗?他们明明还能看见许多别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故乡,闰土,带给少年鲁迅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痕迹呢?这篇小说收在《呐喊》文集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图和意味呢?拜托,老师啊,你先把文本读通了、读深了、读透了,你再去忽悠忽悠你的学生也不迟啊!(笑声)

所以,我说进入高原期以后的课程改革要突破,就必须重新回到教材教法上来,我们必须重新补上这一课,补上“教材教法”这一课。

“文本细读”,就是针对“教材教法”提出来的。当你练就了“文本细读”这一招功夫的时候,那么,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教材这一关你就基本通过了。实不相瞒,文本细读这一招是我的看家本领,一般轻易不外传,(笑声)这一招跟“降龙十八掌”似的,胜过许许多多的花拳秀腿,很管用!(笑声、掌声)但要练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五个字,“比登天还难”!(笑声)

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

什么是文本细读?我觉得,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诗意语文从来不回避具体的方法和技术,不要以为一说诗意,一说诗意语文,它就是虚的、玄的、空的,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玩思想,杂志上的、报纸上的、尤其是网络上的,很多新锐的思想、前卫的思想、高深的思想、现代的超现代的后现代的后后现代的思想,(笑声)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一说思想,就不得了,为什么?显得自己有学问呀,有理论涵养呀。我没有否定思想的意思,恰恰相反,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有思想,一个成熟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你的技术再怎么精湛、你的方法再怎么娴熟,你也不过是个教书匠而已,如此而已。 但是,光有思想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是学院派,不是躲在象牙塔里专门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专家,(笑声)我们是要进入课堂的人,是要天天面对四五十双眼睛的人,是被作业、考试、竞赛这“三座大山”压迫着的人,(笑声)我们更需要技术,真正管用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和统治的技术!(笑声、掌声)而且,你不要机械地认为技术和思想一定是分离的,没有这回事情,更多的情况下,特别是充满着实践品格的教育学和课程论,技术和思想往往是统一在一起的。技术是有思想的技术,思想是有技术的思想。没有思想灌注的技术,那是盲目的技术;没有技术支撑的思想,那是苍白的思想。

所以,我想说的文本细读,它是一种技术,但它是一种有思想引领、有思想灌注的技术。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本细读呢?我不多说了,你要谈它的文化背景,谈它的来龙去脉,谈它的内涵界定,谈它的代表人物,三天三夜恐怕都说不完的,我们不说这些,因为,第一,时间不允许;第二,说了对我们也没多大的意义。我想,就用几句类似于格言警句,又容易被我们大家理解和接受的话,来形象地描述一下文本细读吧。

什么是文本细读?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各位知道,这是一句美学名言,大家很熟,是不是?我觉得,把这个“走”字换成“读”字,慢慢读,欣赏啊!文本细读,首先得慢慢地读,你走马观花,你囫囵吞枣,你风卷残云,你蜻蜓点水,那怎么成呢?你首先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啊!

用王尧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这话说得太好了,太形象了,太深刻了。有人说,太恐怖了吧?出生入死!?早知那样,不读也罢。(笑声)文本细读,就是要你在汉语中,我们的语文主要是汉语,是吧?在汉语中出生入死,那是一番怎样的灵魂的历练啊?你在文本中出生入死,你的精神、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就会脱胎换骨,等你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你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你了。

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沉入词语。”你看,短短的四个字,够了!有理不再话多啊!这四个字,就够你品一个上午的时间了,它是一壶上好的清香铁观音啊!(笑声)“词语”这个词语你就得好好品读,(笑声)为什么不说“句子”呢?为什么不说“语段”呢?为什么不说“语言”呢?“词语”,在我们的习惯意识中,那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不是?细读文本,就是要细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的咀嚼。再说这个“沉入”,这个词语选得真是绝了!沉入,那就是将词语、将文本看作什么呢?对!看作“水”啊!文本是水,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传神的隐喻。那么,为什么是“沉入”,而不是“跳入”不是“进入”也不是一个猛子“扎入”呢?(笑声)大家知道,王国维先生是沉湖而死,老舍先生是沉湖而死,根据刘心武先生的考证,林黛玉小姐最后也应该是沉湖而死。注意啊!这个“沉”、这个“沉入”,我不是动员各位也来个沉湖而死,(笑声)我是说,第一,“沉入”是一个慢慢进入的过程,是不是?慢慢走、慢慢读,很从容,气定神闲的那个样子,这就是一种境界了。你想,依林黛玉的性格,她能“嘭”的一下扎入湖中去死吗?(笑声)她要死,也得选一个充满诗意的方式不是?(笑声)第二,“沉入”到了最后,一定是没顶的,是整个身子都浸入水中的,是不是?沉入以后,身子跟水那是全方位的接触,沉入词语,那么,你跟文本就应该是一种全身心的接触,亲密的接触,而不是一种局部的接触。是吧?这就是文本细读啊!

用谭学纯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一个文本,有着多重话语,而不是只有一个平面的话语,文本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是常读常新的,甚至是无限的可能的一种存在。这是第一,第二,细读文本是一种“穿行”的方式,一种类似于“老牛犁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而不是像滑雪、滑冰那样,是一种滑行的方式。它要在文本语言的大地上穿行而过,那是相当费工夫的事儿。

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请注意,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什么?对!语言!准确地说,应该是“言语”。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说语言的时候,其实说的是言语。

用夏丏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这里的关键词是“敏感”,什么是敏感?敏感就是见微知著,就是洞察一切,就是窥斑见豹,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跟敏感相反的一个词叫做“钝感”,迟钝的钝。你对文本反应迟钝、甚至麻木不仁,那不行!

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注意啊!大的声响,跟打炮似的、炸雷似的,用得着你去倾听吗?那样的声响,你不想听也得听,谁都听得见,是不是?谁都听得见,那就不稀罕了。而细微的声响,那就不同了,患有听力障碍的,聋子,那就听不见;心不在焉、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那也听不见。而文本中的细微声响,那往往就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

来自灵魂深处的声响,你只能选择倾听。

用新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施特劳斯的话来说,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各位,“字里行间”,这个我们耳熟能详、见怪不怪的词语,值得我们好好细读。你想,字与字之间是什么?什么都没有,是不是?是“空白”;行与行之间是什么?什么都没有,是不是?还是“空白”。那么,“字里行间”是什么?对呀!是“空白”。你在空白处阅读,你能读出什么呢?人家读到的是空白,那是人家没本事;你呢,从空白处读到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空谷之响、韵外之旨,那就是你的本事了。这本事,就叫文本细读。

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什么叫“徜徉”?徜徉就是散步,但是很明显,徜徉比散步要来得高贵、来得雅致、来得富有诗意。现代社会,是一个远离“徜徉”、放逐“徜徉”、甚至不知“徜徉”为何物的时代。想想我们的阅读、我们的语文,不也总是脚步匆匆、神色茫茫的吗?我们的阅读是“忙读”,急急忙忙的读,大家注意这个“忙”字,什么叫“忙”?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亡”,连在一起,心亡了,心死了,心没了,那就是忙!(笑声)因为总是“忙读”,所以最终只能成为“盲读”,瞎了眼睛在读,你读个啥?眼不到,心不到,你还能阅读吗?所以,文本细读,倡导徜徉地读,你在开满鲜花的语言之途散步,目之所及,那是人生的一道道风景,她让你心旷神怡,她让你流连忘返,她让你进入一种内在的、生命的、澄明之境。(掌声)

有人说,吹吧!吹得天花乱坠、云里雾里的,看你怎么收场?(笑声)文本细读真有那么神吗?真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吗?要不,咱来个真的,来个真的文本试试看?行吗?(掌声)去年,我因为要重上《小珊迪》,《小珊迪》我在2002年上过一次,去年是第二次上,跟02年的版本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要重新上这一课,我就特地为《小珊迪》写了个文本细读,你还别说,这个文本细读,为我重上《小珊迪》、超越原先的《小珊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年上的《小珊迪》,从整体思路到局部亮点、从思想深度到感情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文本细读。可以这样说,没有文本细读,就没有超越意义上的新版《小珊迪》。好!咱们废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我把自己对课文《小珊迪》的文本细读和盘托出、全盘公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掌声)

“小珊迪”,注意,这是课题!那么,读到课题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文本细读从课题开始。读到“小珊迪”这个课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家都应该生起自己的敏感和警觉,否则,你就卷铺盖走人!(笑声)文本细读,那是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呀!对不对?我的第一反应,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然后呢,我就很自然地做出了这样的联想,既然是写人的文章,那么,第一,人物所处的环境,我就要特别加以关注。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第二,我更要特别关注人物自身的表现。这个表现,包括他的语言、他的动作、他的外貌、他的神态以及他的内心活动等等。这是我的第一反应,然后思考开始了,课题叫“小珊迪”,是吧?但是很奇怪呀,作者在行文中,却从未出现过“小珊迪”的字眼,一次也没有!不信?文本就搁在这儿呢!没有,一次都没有,只出现“珊迪”,注意是“珊迪”,一共出现了6次。各位,这不奇怪吗?这就是文本的缝隙,看起来挺反常、挺不可思议的,这就需要你去细读了。课文当中都叫“珊迪”,课题呢,偏偏叫“小珊迪”,为什么呀?我说过了,要慢慢读,要徜徉啊!现在我们有的是时间,够你化的。(笑声)那么,你的敏感聚焦到哪个字上呢?当然是这个“小”字喽!我的敏感是什么呢?第一,珊迪的确是个小孩儿,这是从年龄上说。第二,珊迪的身体相当弱小,发育不良啊,(笑声)这就不仅仅是个生理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活的问题,他发育不良,那是因为他营养不良;他营养不良,那跟他的社会地位、社会处境就发生了联系,是不是?所以这不仅仅是个生理问题。第三,珊迪在那个社会中的地位相当渺小,他是穷人,他是孤儿,他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被人瞧不起的人。第四,也是最最紧要的一层意思,实际上,前面的三层意思只是起到了一种蓄势的作用,它要真正言说的意图就在这一层,但是它没有直说,没有明说,它让你自个儿去琢磨。琢磨什么呢?你想,年岁偏小、身体弱小、地位渺小,小、小、小,但是,珊迪的形象呢?那种精神意义上、灵魂意义上的形象呢?小吗?不小!不但不“小”,而且应该冠以一个大大的“大”字,是不是?这个人物的精神形象是高大,这个人物的灵魂价值是伟大。但课题呢,偏偏给你一个“小”字,把这个“大”字深深的隐藏起来,调动你的理解和想像,这就具有一种反讽的味道和力量。老师们,你能这样细读课题,才能读出味道、读出神韵来。是不是?

“故事发生在爱丁堡”,好,我们的细读进入正文了,有人一读到“故事”二字,马上来了敏感,什么敏感呢?啊?!原来这个事儿是假的,是虚构的。(笑声)为什么会这样判断呢?很简单呀,因为它是个“故事”呀,故事嘛,当然就是假的喽!你听听,刚才读课题,他没这个敏感,现在一读到这个“故事”,他的敏感就出来了,不出来也就罢了,偏偏出来的还是一种假的敏感、虚构的敏感,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吗?(笑声)其实,这个敏感是错的!谁跟你说故事都是假的?谁规定故事就必须是虚构的?“毛主席看戏”的故事是假的吗?真的!“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假的吗?真的!“九八抗洪”的故事是假的吗?也是真的!当然,故事确实有假的,有虚构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宁愿相信“小珊迪”的故事是真的!

好,再说“爱丁堡”。“小珊迪”的故事很奇怪,它没有交代社会环境,它把这个社会环境巧妙地隐蔽起来了,隐蔽在哪里呢?就在“爱丁堡”这个地名里。爱丁堡在哪儿?爱丁堡是英国的苏格兰的首府,是一个相当著名的城市,有着相当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这个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千万不要小看爱丁堡,尽管作者只是提了一下地名,但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敏感和警觉,另外你不要忘记了,故事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什么细节呢?“卖火柴”。这一细节,设想一下,在今天的爱丁堡,还会有人满大街地卖火柴吗?我看不大会有了。所以,这个细节也可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我们接着往下读,“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各位,千万不要放过“天气很冷”四个字,千万不要放过!你要细读,你就要沉入词语,对不对?“天气很冷”这四个字,点出了小珊迪所处的自然环境,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很冷,到底有多冷呢?没有具体描写,但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天气很冷的种种感觉、种种滋味、种种反应。这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呀!文字给你留下了大片的空白,是不是?正好通过你的细读去补充它、丰富它。天气很冷,也许已经冷到滴水成冰的程度了,也许已经冷到寒风刺骨的程度了,也许已经冷到霜气漫天的程度了,总之,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像,将“天气很冷”这四个字读厚、读化、读成一种自己的生命体验。

我们继续,“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了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通过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故事中唯一的一次外貌描写。不知各位读了什么感觉?我感到心酸。只穿一件单衣,没有第二件了,就一件单衣,还是又薄又破的。试想,在天气很冷的情况下,穿与不穿又有什么区别?这件又薄又破的单衣,与其说是小珊迪用来御寒的,还不如说是他用来遮羞的。小男孩当下的寒冷,除了“刺骨”还能怎么形容呢?寒冷穿透他破旧的单衣、穿透他单薄的身子,直刺他的骨头啊!我们再看,“小脸发青,赤脚红肿”,头上写一笔,脚下写一笔,笔墨非常集中、非常吝啬。是不是?(笑声)这个叫抓住典型细节,只有集中而典型的言说,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不难想见,小脸发青,赤脚红肿,孩子受冻绝非一天两天了。要敏感,文本细读一定要敏感,不然就读不出什么味道来的。有人说“白话文白话文,就是明白如话的文”,都明白如话了,还用得着这么费心费了的读吗?其实,这是现代白话文运动的一个误区、一种错觉。说出来的是话,写下来的是文,有这么简单的事儿吗?你怎么说你就怎么写,将口语和书面语混为一谈,不知误尽了多少天下苍生啊!(笑声)这个我们不展开,我只是想提醒各位,白话文也要细读、也要品读,不然,白话文就真成白开水了。(笑声)我细读文本到这个地方,就在旁边注上“一哭!”二字。

既然有一哭,就会有二哭,是不是?我们接着往下读,“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不,我们不要。‟我的同事说。„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孩子可怜地请求着。”你可以留意珊迪的请求,也可以关注珊迪的可怜,这些都是可以的,文本细读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说你必须这样读不能那样读,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规定,它是个很主观、很灵动的事儿。我呢,我特别注意了“只要”这个词儿,“只要”说明什么?“只要”说明火柴的价格已经很低很低了,对不对?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只要一个便士呀!在英国的货币当中,便士、先令、英镑,都是基本的货币单位。十二个便士等于一个先令,十二个先令等于一个英镑。所以,你留心一下后面的一个细节,故事中的那个“我”,不是给了珊迪一个先令嘛,他只要付出一个便士就可以买到两盒火柴,对不对?那么,珊迪应该找给“我”几个便士呢?对,十一个便士。故事对这个细节有没有交待呢?有的!后来,珊迪的弟弟不是找到了“我”嘛,他这样对“我”说,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不对呀,应该是十一个便士呀。那么,还有七个便士呢?你看,小利比就接着解释,“一辆马车把珊迪撞了,他的帽子找不见了,火柴也丢了”,注意,紧接着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怎么说来着?“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你看,四个加七个,不多不少,正好十一个便士。这个细节,对表现小珊迪的人品和精神,同样非常重要、非常具有震撼力!所以,文本细读,就要这样细致入微、见微知著地去读、去嚼才行的。

“„可是,我们并不需要火柴。‟我对他说。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注意这里的“想了一会儿”,这个地方,我觉得各位也不妨“想一会儿”,(笑声)想什么呢?第一,“一便士卖两盒”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打对折呀,意味着降了百分之五十啊,意味着收入少了整整一半呀!这要搁在今天,你看那些商家怎么宣传?血拼价呀,跳楼价呀,自杀在眼前呀!(笑声)第二,这么个对折价,对可怜的珊迪又意味着什么?说实话,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罢了。可是,不要忘了,对于一个穷极了的孩子来说,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了。打一次对折,本钱还能保得住吗?可是,不这样行吗?不行啊,请人买火柴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身无分文,拿什么充饥?拿什么御寒?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可怜的孩子!这个决定,对珊迪来说是多么艰难、多么痛苦啊!所以,他不得不“想了一会儿”。我在旁边注上俩字——“再哭!”

接着,“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打算买一盒。但是当我掏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零钱,于是对他说:„我明天再买吧……‟”你看看,真正让我下决定买火柴的原因,不是那个对折价、那个跳楼价,而是这样四个字——“不再纠缠”。你烦不烦呀!你讨不讨厌呀!你有完没完呀!这四个字,实际上是一种侧面的烘托,你看,现在的“我”对珊迪就是这么个态度。可以说,这个态度并非只是“我”一个人才有,这是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对珊迪似的那批人的一种普遍的态度。

故事写得很有波折,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啊!是不是?就买火柴这件事而言,你看,先是不想买,因为不需要,这是第一折;然后,珊迪打对折,恳请对方买,我呢,为了使他不再纠缠,就决定买了,这是第二折;再然后,我发现没有零钱,又决定不买了,这是第三折。就这样曲曲折折的写来,把你的心一次又一次地揪起来。

“„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您去换零钱。‟”老师们,注意啊,此时,饥饿、寒冷正在一阵紧似一阵地向珊迪袭来。珊迪不得不由开始的请求转为乞求,这是饥寒交迫之下的乞求,是遭人冷眼冷语下的乞求。你听一听珊迪乞求的话:第一,全都是短句,“啊”,一个字,“请您现在就买吧”,六个字,“先生,我饿极了”,四个字,都是短句,短得不能再短,为什么?你嚼一嚼,这里有乞求的无奈,这里有饥饿的无力,这里有寒冷的无助。第二,你注意,这句话,你要引起高度警觉。“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连用了几个感叹号?三个,整整三个。这里与其说是一求三叹,不如说是一哭三叹啊!一个短短的“啊”字后面,有着多少悲凉、多少凄切、多少苦难啊!第三,到了这个时候,珊迪才不得不说出打对折买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三个字——饿极了!这三个字,第一次没有说,第二次没有说,直到第三次,实在没有办法了,珊迪才乞求着说了出来。饿极了!这是怎样的饿?我们都不曾体验过,是饿到了极点,是饿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是如果再饿下去就要出人命了。而我觉得,这样的语言用来描述珊迪的饿极了,苍白得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语言的痛苦啊!在“饿极了”的旁边,我注上了“三哭”二字。

显然,正是“饿极了”这三个字触动了我,于是,“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好心人终于动了恻隐之心,当然,我们最不能放过的不是那个“我”,而是“珊迪”。这里,珊迪有一个动作,“转身就跑”,再浓缩一下,那就是“跑”。一个字,一个动作,一个极其不显眼的细节——“跑”!转身就“跑”!各位,你们留意过这个“跑”字吗?你们细读文本的时候,你的目光在这个“跑”字上驻留过多长时间呢?一秒?五秒?一分钟?五分钟?底下有人说了,就这么一个字,五分钟?至于吗?傻不傻呀?(笑声)而我想说,这个“跑”字,实在是太要紧了!你想,他为什么转身就跑?因为他饿极了;他为什么饿极了?因为他穷得身无分文。他为什么不“走”?他要是“走”,那么,他就不是珊迪了,肯定不是!珊迪一定“跑”、必须“跑”、只能“跑”,是不是这样?这是人物的性格逻辑、命运逻辑。这一跑,跑出了珊迪的多少悲凉、多少凄切、多少苦难。这一跑,将珊迪的贫穷推向了一种极致。在“跑”字旁边,我情不自禁地注上了“四哭”!依我看,一个人到饿极了、穷极了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骗?偷?盗?抢?铤而走险?不择手段?杀人越货?穷凶极恶?廉耻可以不要!尊严可以不要!人格可以不要!只要钱,这是人要生存的本能啊!

故事再起波澜。你看,珊迪转身就跑,结果呢?“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段话有意思!第一,“我猜想可能上当了”,这样的猜想太合常理了。对不对?换了我,我也这样想,而且连“可能”二字都可以不要,就是上当了!第二,“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样的断定却是极不合理的。凭什么?你凭什么作出这样的断定?诚恳的面容吗?使人信任的神情吗?行文至此,珊迪的面容、珊迪的神情可曾给你诚恳的感觉、可以信任的感觉?有吗?哪里有啊?!他留给人们的只是一张冻得发青的瘦瘦的小脸,只是一双冻得又红又肿的赤脚,是不是这样?你现在冷不丁地冒出一张“诚恳的面容”、一副“使人信任的神情”,然后你再冷不丁地做出这样一个断定,你不让大家都“冷不丁”吗?(笑声)在我看来,这是本文的一大败笔!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插入这么一句充满着道德说教意味的话。明智的做法是,让人物自己去说话,让人物按自己的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去演绎故事情节。我们尊重文本但又不拘泥于文本,这也是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原理。

“晚上,旅馆的人说,有一个小孩要见我。小孩被带进来后,我发现他不是那个卖火柴的小男孩,但可以看出是他的弟弟。”“他的弟弟”长什么模样儿?这句话里面就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不是说哥俩儿一定长得很像,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存在。你要想像,比如,他们一样的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一样的冻得发青的瘦瘦的小脸,一样的冻得又红又肿的赤脚。这才符合生活逻辑。是不是?

“这个小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才问:„先生,您是从珊迪那儿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这句话中有个非常传神的动作描写,哪个?“找了一会儿”的这个“找”字。他在找什么?显然是四个便士。但是,四个便士为什么要找呢?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写的《孔乙己》,孔乙己口袋里有钱的时候,他去咸亨酒店买酒,这个铜钱是怎么出来的?是“排”出来的,一个一个排出来,是不是?说明什么?我有钱啊!我阔绰得很啊!但是后来,他的腿被打断了,他穷得只能靠窃书为生了,他再去咸亨酒店买酒,那个铜钱又是怎么拿出来的?不是拿出来的,也不是排出来的,而是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摸出来了。从“排”到“摸”,表面上看不过是拿钱动作的一个小小的变化,背后呢?实质呢?那是人物命运的重大改变啊!而这里出现的这个拿钱的动作——“找”,不也是人物性格、故事主旨的一个重要的信号吗?为什么要“找”,而且要“找了一会儿”呢?第一,也许是衣服太破了,连藏钱都显得有点困难,因为藏得困难,自然拿出来的时候就需要找一会儿。第二,也许是这四个便士对小利比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事先他得仔细藏好,现在他就得找一会儿。第三,也许是小利比已经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哥哥用鲜血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零钱,你怎能不把它们藏好呢?你又怎能不找一会儿呢?不管你怎么解读,人物的性格、故事的主旨总是如影随形一般地跟着你。

“„是的。‟„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小孩说,„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 真相终于大白,谜底终于解开!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结果竟然会是这样!而这个结果,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泪水、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意味。写小利比,实际上还是为了写小珊迪,在这里,小利比不过是小珊迪的一个影子。这不仅因为他俩之间有着一层天然的血缘关系,更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有一种深刻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在。小利比的懂事、早熟,这个我们通过这段话完全能够解读出来。小利比的这种性格,不正是小珊迪的性格特征的一种投射吗?

谜底虽然解开了,但故事不可能就这样结束,因为高潮尚未来临。于是,“我让孩子吃了些东西,然后和他一块儿去看珊迪。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这句话直接点出了小珊迪的身世、家境和社会状况。特别是一个“早”字,背后藏着多少辛酸、多少悲惨、多少苦难啊!父母早死一年,意味着兄弟俩早受一年的饥寒交迫,早受一年的无依无靠,早受一年的屈辱痛苦。“早”字让我不得不注上“五哭”啊!

但是,在这样的家境、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个穷人家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却顽强地表现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纯真和善良。你看,“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呢?‟”珊迪的形象,至此已经跃然纸上。全文第二次出现了“跑”字。前面的第一个“跑”字是直写,第一个“跑”,将珊迪的饥饿、寒冷和贫穷推向了极致;而现在这个“跑”字是曲写,是从珊迪的口中说出来的。那么,这个“跑”字,对珊迪的命运意味着什么呢?对完成珊迪这个人物的形象刻画意味着什么呢?对故事的由蓄势转向高潮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我们细读文本时必须加以认真思考和琢磨的。其实,大家不妨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假如珊迪换好零钱不是往回跑、而是往回走,那么,悲剧还有可能发生吗?我曾经听一位老师上过《小珊迪》,他在处理这段文字的时候,将矛头转向了马车和车夫,认为那个社会、那个车夫冷酷无情。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不对的。从良心上说,我们谁都不希望小珊迪被马车撞死,是不是?但是,我在这里说一句非常残忍的话,故事的发展逻辑、人物的性格逻辑是不以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珊迪在此刻只能死、必须死,这就是悲剧,这就是悲剧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这样的悲剧力量,才能震撼每一个读者,才能将文本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含量最大化!“跑”导致车祸,车祸导致死亡,死亡导致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升华。想一想,如果是走呢,珊迪还会失去生命吗?但是,珊迪可能往回走吗?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叔叔正怀着疑惑的心情等着他;因为,他很清楚,在多数人的眼中,像他这样的孩子、这样的人是被列入小偷、骗子、社会渣子之流的;因为,他很清楚,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零钱还到那位叔叔的手上他才心安。所以,“跑”是珊迪性格的必然选择,“跑”是珊迪这个人物形象的逻辑宿命。在跑中,在车祸中,在死亡中,珊迪完成了他最为一个人的最高纯真和善良,完成了他超越苦难之后的全部尊严和高贵。这才是《小珊迪》这个文本要言说的价值。

“我握着珊迪的手,对他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至此,一个曾经被人怀疑、被人鄙视的小男孩,展现了他全部的灿烂的人性的光辉。沐浴在这种光辉里的人,没有理由不感动,没有理由不震撼,没有理由不承诺。所以,我们应该升起这样的敏感来,文中的“我”,只是用手在握珊迪的手吗?不!显然不是!“我”是在用自己的心、一颗感动的心、震撼的心、向善的心在握珊迪啊!“我”握住的仅仅是珊迪的手吗?不!不是的!“我”握住的一定是珊迪的心啊!一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纯真的心、高贵的心!文本细读至此,受到感动和震撼的仅仅是“我”吗?不!不是的!还有谁呢?还有你,还有他,还有我们大家。是我们,是每一位有着纯真的、善良的心灵的人!我们一起握住了珊迪的手。老师们,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用巴金老人的话来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掌声)

“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是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的确,珊迪眼睛里的光是消失了,而且永远消失了。但是,我们说,珊迪身上所闪耀的人性之光却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这一道美丽的高尚的人性之光,将照耀和温暖每一个和珊迪有过精神相遇的人!(掌声)所以,文本细读,相遇的不光是语言文字,更是人与人的精神。每一次细读,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促膝而谈,都是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心灵享受。每一次细读,进入的是一个“你”,在进入中你出生入死,你脱胎换骨,出来的时候,你已经成为另一个“你”,另一个比从前更纯真、更良善、更高贵、更幸福、更有人生智慧和激情的“你”!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在这里啊!(掌声)

课文读完了,我们的文本细读是否也就到此为止了呢?不是,其实,文本细读的“细”字,是很容易被人误读为“细碎”之“细”的。而我们前面的文本细读,也确乎显得有些细碎,是吧?其实,文本细读,不光需要微观层面的细腻地读,也需要中观层面的细致地读,还需要宏观层面的细心地读。这三者,应该成为细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那么,从宏观的层面细读《小珊迪》这个故事,我们还能读出些什么来呢?

第一,作者不惜浓墨重彩的言说小珊迪的贫穷。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敏感。在故事中,光是明的言说就不下十处之多。诸如:“外貌描写、可怜地请求、想了一会儿、乞求、转身就跑、找了一会儿、帽子找不到了、他俩是孤儿、躺在一张破床上、谁来照顾你呢”等等。还有很多是暗的言说,比如:为什么不去上学、为什么不进医院抢救等等。这样对珊迪的贫穷所作的多层面、多视角、多手法的描写,深层的寓意和取向是什么?

第二,故事选择了第一人称的言说角度。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好处是什么?首先,当然是真实可信,我说跟他说,一个是在直接说,一个是在间接说,可信度一样吗?其次,我说是一种在场的说,我进入故事,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于是我的种种感受、种种体会、种种表达就成为故事本身的一个有机部分,感染力自然就更强一些。最后,我对于珊迪态度的变化,从开始的远离厌恶到后来作出了承诺,这种变化,又很自然地成了对珊迪这个形象的一种衬托,而这种衬托使珊迪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立体。

第三,珊迪的形象要素是不能彼此分离的。他的贫穷、他的诚实、他的善良是融为一体的,诚实和善良正是在贫穷的语境下才越发显出熠熠生辉的人性光泽。想想看,我也诚实,我也善良,但是没人会来写我啊。(笑声)如果命运把你推向了苦难的深渊,你穷得身无分文,你甚至面临着死神的威胁,这个时候,你还能像珊迪一样的诚实吗?你还能像珊迪一样的善良吗?大家都不妨真诚地作一番扪心自问!反过来,贫穷本身却因了珊迪的诚实和善良,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老师们,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人生多磨难,不要以为你现在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你一辈子也能永远过上这样的生活。说不定哪天剩下一个孤独的你,贫穷的你,无依无靠的你,看你怎么办?面对苦难,你如何抉择?是苦难战胜你,还是你战胜苦难?小珊迪的故事,正是给了我们一种战胜苦难、超越苦难的力量。

怎么样?这就是文本细读的巨大魅力,现在,你相信了吧?我没有骗你吧?(掌声、笑声)各位,当你完成了这样的文本细读,你去上课吧!面对课堂,面对孩子,你没有理由慌张,你没有理由胆怯,你底气十足,你左右逢源,你游刃有余,你出神入化。为什么?因为《小珊迪》已经全部装在你的心里了,因为这个文本已经全部兑换为你深刻的深厚的生命体验了,因为你和文、文和你已经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在学生面前大喊一声,谁是语文?我是语文!(掌声、笑声) 六经注我

好!刚才我们一起细读了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文本《小珊迪》。相信大家对文本细读这种极具思想含量的语文技术有了相当感性、相当具像的理解,是吧?其实,文本细读既涉及到一系列深入、细腻地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关系到我们面对文本时所持的姿态和立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细读姿态和立场决定着你具体的细读方法和策略。那么,文本细读有着哪些姿态和立场呢?根据我的研究和理解,我觉得文本细读不外乎这样三种姿态,第一种是“作者崇拜”姿态,第二种是“读者崇拜”姿态,第三种是“文本崇拜”姿态。三种姿态各有利弊,各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而且在具体的文本细读实践中,三种姿态往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作用和影响。

下面,我先举个以“作者崇拜”为主要姿态的文本细读。这个文本叫做《桂花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个作品。细读者是我双名工作室的一个弟子,来自金华师范附属小学 的王春燕老师。下面,我给大家读一读王春燕写的这个文本细读——

人教版第九册第二组课文选编了三首诗词,三篇散文,均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桂花雨》就是其中一篇,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表达了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如何上好这样一篇情韵绵邈、意味深长的散文,把握其内在的精、气、神?这要从文本细读做起。

我通过对琦君散文集《桂花雨》、《水是故乡甜》、《往事恍如昨》、《母心·佛心》、《烟愁》等的详细阅读,再对教材文本进行了细致地语义分析,从而实现了对文本意义较为准确的解读。

一、琦君散文解读集萃

1.作者琦君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瞿溪镇,1928年跟随父亲来到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1996年定居美国。阔别故乡57年后,于2001秋天回到了梦绕魂牵的故乡温州,2004年到台湾居住,现年89岁。

自1954年起,琦君先后出版《琴心》、《七月的哀伤》、《橘子红了》《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等散文小说三十余种。美国《读者文摘》曾选用琦君的散文二十多篇,她是华语作家中被选用文章最多的人。

2.琦君散文神韵

琦君写的最好最多的是怀乡思亲的散文。正如《烟愁》后记中写的:“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琦君虽然离开了故乡,但她的心永远恋爱着故乡。她那广博的心灵,总是落实到眷恋的童年、母亲、故乡的土地上。琦君心灵中的故乡,就是她的生命之根!

琦君的散文似小说,记人叙事从最细微处着力刻画,情真意切且意蕴深远,强烈的画面感随着叙述语言不断放映在读者脑海里。读琦君的散文,把握三个字“诗”“禅”“情”,即可领悟其神韵。

(1)“诗意”:“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琦君恩师夏承焘诗句)。琦君散文,只看标题,就能感觉到缠绵的诗情――《往事恍如昨》《一回相见一回老》《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水是故乡甜》……再细品,更觉每一言、每一语,并无雕琢,却又发自内心深处,情真意炙,当真是“村茶胜酒”。读琦君散文,就如饮一杯醇茶,淡香满怀,涤荡身心。 (2)“禅意”:琦君信佛,但并不拘泥于崇奉某种形式,而是坚定了一颗向善的心。“宽容、慈爱、戒杀生”等主题随处可见,不念佛语却心中有佛。琦君从小就为母亲的和善、温柔折服,这种和善温柔植根于琦君的字里行间。

(3)“情意”:诗意是琦君散文的气质,禅意是其风骨,情意是其灵魂。“任何景语皆情语”在琦君的散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无论以什么为素材,几乎都是无情不下笔,下笔便不再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故人的身影。思念之情喷薄而出之际,时光也似乎在倒回。联想琦君身世,如一颗飘零的浮尘,我们便不难理解琦君散文的情之所牵,意之所系了,一如绿叶对根的情意。琦君正是用这种深入灵魂的情意来书写对亲友、对故土、对逝去的岁月那无可替代的爱。

琦君的散文,无论写人、写事、写物,都在平常无奇中含蓄至理,在清淡朴素中见出秀美。她的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豪华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头的村俚美女,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琦君的散文,唤起了我们儿少时期的梦想与纯真。从她细腻的文笔中,我们发现原来平凡的生活里,积累了许多情感和思念,这些从来都不曾遗忘过,只是尘封在心底的最深处。这样的感动永远在我们的心上,久久不能忘怀。

二、《桂花雨》文本细读

1.《桂花雨》全文共八个自然段,729个字,两个二会生字,带星号的略读课文。

2.本文选自琦君散文集《桂花雨》,作者惯用的怀旧笔法,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再三。

3.自民国三十八年去台,故乡的一景一物,每一人、每一事,不但未与琦君渐行渐远,反而因思乡情愁,越发想念。所以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时节,总是想起故乡幽幽清香的桂花。这盛开的何止是桂花?这是琦君思念故乡的心之花!

4.全文“摇”字共出现十三次。一“摇”字,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摇出了满头满身都是桂花香气的人们,摇出了一杯杯飘散桂花香气的清茶,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摇出了我童年的欢乐和喜悦,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也摇出了我片片相思意、朵朵思乡情……一“摇”字,凝聚了童年之乐,故乡之亲。

5.全文“香”字共出现八次,写家乡院子桂花带有“香”的句子共五句,涉及香之味、香之韵、香之形、香之情……

6.“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中的“全年”、“整个村子”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巧妙地写出了桂花带给人们、家乡的欢笑、快乐。以“浸”写“香”,化无形为有形,更是神奇地把琦君及家乡亲人们整个身心融于桂花香气的幸福感受展现无遗,与题目“桂花雨”遥相呼应。同时,浸润桂花雨中的香甜感受为反衬作者如今的思乡情愁打下伏笔。

7.“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桂花”语境下“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的又一生动意象。

8.“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是香飘四野的雨;如今,桂花雨,更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更是飘散着浓浓乡愁的雨!

以上就是王春燕老师所写的《桂花雨》文本细读。我照着原稿念了一遍,这个细读稿子从结构上看,很清楚,就是两大块儿,第一块是“琦君散文解读集萃”,第二块是“《桂花雨》文本细读”,是不是?其实,两块内容这么安排,是很费了些功夫的。第一,顺序不能调换,“琦君散文解读集萃”为对《桂花雨》的文本细读提供了一个宏大语境和期待视野,从因果关系上看,是先有第一块后有第二块,是吧?第二,两块内容有着一种内在的、逻辑上的紧密关联,它们都统一在琦君散文、尤其是她的思乡散文的特点和神韵中。一个在面上体现,一个在点上展示。

那么,为什么说这个细读稿子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作者崇拜的细读姿态呢?我想,明眼人应该能够一眼看出个中的端倪来的。王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细读稿子的结构?为什么要用近一半左右的篇幅来说明和阐述琦君散文的特色和神韵?为什么在细读《桂花雨》时,没有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是只抓了文本中最具琦君散文神韵的几个意象和细节?这一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王老师在文本细读时所秉持的“作者崇拜”的姿态和立场,即所谓的“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秉持这种姿态的读者,意在通过文本细读,尽可能准确而忠实地还原和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价值。 作者死了

但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价值真的能够原封不动、原汁原味的加以还原和复活吗?鲁迅先生说过,一部红楼,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你瞧,哪是曹雪芹的原意啊?老曹都已经过世200多年了,你总不成将老曹从棺材里叫醒问问他你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红楼梦吧?(笑声)所以,在没有读者介入之前,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将会栖居何方呢?于是,随着接受主义美学理论被我们不断接受,另一种细读姿态就横空出世了,那就是“读者崇拜”姿态。这种姿态,毫不客气地将细读的重心由作者移到了读者身上,并且毫不客气地宣称,文本一经诞生,作者就已经死亡。(笑声),而文本的意义,在读者没有介入之前,毫无意义。读者,只有读者,才能拯救文本、拯救作者,读者才是阅读世界里的上帝。(笑声)

好!下面我再念一个细读稿子,作者是我双名工作室的另一个弟子,叫徐俊,在温州市建设小学工作,他细读的文本是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我个人觉得,这个细读稿子基本秉持的就是“读者崇拜”的姿态。我给大家读一读——

人是有惰性和钝性的。比如阅读。能看电视(权当广义的阅读吧)的就不愿意读书,能读现代文的就不愿意读古文;形象有趣的愿意多品读、多玩味,艰涩难懂的读个大概就想跳过去。再比如研究教材,似乎又有如此理。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也就未能免俗。虽然时时为“挑战自我”计,也会专门啃些硬骨头,去琢磨些比较深奥的,或者说内涵比较深刻、意蕴比较丰富的教材,但更多的时候更喜欢那些读来让我不禁欣然或潸然的文章。但这样做往往是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就像看电视,看了才知什么叫浪费生命。很多时候,打第一眼就让我满心欢喜的文章,到头来却总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是让我一见钟情的,现在也让我爱悠悠恨悠悠。不过既然选了,而且是打第一眼就喜欢的,我想还是好好做下去吧,总会有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时候的。

说对这首《清平乐》一见钟情,并不恰当,初读这首词,我并没有多少感觉,更谈不上喜欢,只是读到后来,读到“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觉得甚是可爱,妙趣顿生,由此喜欢上了村居,看到了另一个稼轩先生,可谓是爱屋及乌吧。由此,有了三读《清平乐》。

一、一支浪漫的儿戏曲

我常自诩是个痴人,痴痴地看音乐,痴痴地听图画,痴痴地游荡在文字中……后来才知,原来痴人颇多。我想,痴人们大概都知道,央视有个栏目叫《音画时尚》,它把动听的音乐变成了看得见的美丽;痴人们也会惦记中央台的《电视散文》、《电视诗歌》,那是把优美的诗歌散文变成看得见的感动;痴人们更不会忘记孤灯苦雨后,夜半三更时的《子午书简》,那是我们在文字里梦游的开始。

我一读《清平乐》,头脑便是这等简单。由“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看到了一支浪漫的儿戏曲,如同跟幼安先生玩了一回“音画时尚”的游戏。有人言,全词借“清平乐”之牌,书“村居”之事,更兼稼轩先生一代词圣,其词必是充满田园气息,乡野乐趣应是洋溢其间,为何我的眼里独“小儿”浪漫?人也说“情文相生”,我读词亦不喜苦读,便养成了读书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恶习。若非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之文字,断入不得我眼。因此,不怕得罪了稼轩先生,目光匆匆掠过“茅檐、溪草”,耳旁轻轻飘过“酒香、吴音”,又见两小儿“锄豆、织鸟笼”之后,我仍未觉“村居”有何妙处可言,寻常耳。忽地却闻一阵嬉笑,犹如天籁之音,细一听,好生淘气顽皮,低头忙看,原是一小儿溪头卧剥莲蓬,席地而“卧”,乐不可支,手舞之,足蹈之。我不禁叹曰:好一个稼轩先生,好一支浪漫儿戏曲啊。掩卷闭目,“亡赖”小儿跃入眼中,嬉笑逗乐不绝于耳,难怪乎“最喜小儿亡赖”啊,想必稼轩是“情动”哉,“辞发”乎。

我因而爱屋及乌,爱上了整首词,决定“批文以入情”。谁知再翻开书来,越读越觉浪漫。“最喜小儿亡赖”当然不错,无忧无虑,顽皮天真之模样人见人爱,“卧”相更令人忍俊不禁。农家庭院生活场景却是由“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缀出。清溪环绕的农庄里,溪东大儿在豆地里锄草,似有“种豆南山下”的悠闲气;溪畔,半大的孩子在院里树下编织鸡笼,眼前跃然这一幅鸡啄鸭嬉鹅悠之趣图,耳畔仿佛传来流水潺潺伴着“曲项向天歌”。最小的孩子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无忧无虑、天真活泼,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最喜”即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然这最喜更来自这样安详的农家儿郎的生活状态给作者带来的愉悦之感。可以说,这是诗人偶然捕捉到的一个生活镜头,却在不经意间,流露了诗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作者原非画中人,却因画儿动了心。我几乎有点替画中人妒忌。稼轩先生却毫不“自私”,笔下,翁媪比他更陶醉。绿草茵茵的溪畔田庄,陋小的茅屋里,低矮的屋檐下,老汉把盏贪杯,老妇也略带醉意,言语中,笑意盈盈,吴音哝哝,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多么地幸福和快乐啊!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地进行劳动,心态是那么的平和,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的时光,这一切,是多么让人心生感慨啊!显然,醉人的不仅仅是杯中酒盏中盏中物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二、一幅着色的村居图

我还有一痴症,不管是信笔涂鸦,抑或拜读美文,总爱浅吟低唱,或高声诵读,似乎不读不足以尽兴,不读不足以悟文。于是,学着小儿般的“亡赖”状,痴人一遍遍潜心地低声吟读文本,一次次陶醉地大声诵读文本,只读得“忘了形”,便以为自己是辛幼安了,以为来到了溪边茅檐下了。读着读着,忽觉得,呀,原来这不只是一支“儿戏曲”,我的眼前分明是一幅写意的村居田园画,色彩清丽,清新怡人。词的上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勾勒出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白描田园生活画:金色的暖阳,低矮的茅房,茵茵的草地,清清的溪流……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那么柔和,如诗如梦,令人陶醉。“醉意朦胧中”,似乎听到一阵呢哝吴语,似乎听到有人嬉笑逗乐,宛如为着梦境般的画面平添了一丝清音,增加了几分情趣,让人宛坠仙境,使人倍感亲切动人。是何人如此幸福,如此闲适?循声望去,呀,原是一对白发翁媪!白首偕老笑语盈盈,真是羡煞人也。读到此时此处,我才明白,“醉”原来不是“白发翁媪”,而是稼轩啊。醉人也非杯中物,乃这“仙境桃源”般的村居生活啊。究竟谁家白发翁媪?究竟何事如此开心?跟着词人走进农家生活,我真真来到了一片世外桃源。

瞧这一家子,大儿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辛勤耕作,宛然陶潜“种豆南山下”般悠闲;老二闲坐树下正忙着编制鸡笼,只见院里鸡犬闲走,溪中鸭鹅畅游;只有那小儿年尚总角,又最顽皮逗人,闲来无事,俯卧溪边采莲剥蓬,直乐得手舞足蹈,何等陶醉,何等活泼。

词人笔下,这是一幅白描的村居图,虽然洗练,却有声有色,虽然朴素,却有情有趣。词人虽没有将内心的这种感受直接诉诸笔端,可从那看似客观的描述中,我分明感受到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三、一阕伤怀的感时词

我知道辛词豪放可比东坡,吟诵《村居》却如入世外桃源,其婉约不逊易安。“清平乐”虽为词牌名,稼轩填词,却真真切切让人读出了农家之“清平”,犹如“桃源”之乐。“村居”二字,也常为文人所用,读稼轩之词,“村”之清新,“居”之闲适,跃然纸上。

品读至此,我不禁忖度:胸怀大志的稼轩为何填词?所托何意?我于是浏览了稼轩生平。词人为山东历城(济南)人,出生于靖康之难后,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在金统区目睹同胞之惨状,深知亡国之苦痛,21岁由中原南归,至67岁易于病故,四十余载一心挂记国家统一,励精图治欲抗金复国。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直把杭州作汴州”,稼轩光复旧山河的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所提抗金建议均未被朝廷采纳,并遭到主和派(投降派)的打击,或闲赋在家,或沦为下僚,不得尽其才。在用武无敌、报国无门、恢复无望的情况下,稼轩只能寄情于填词,将抗金、恢复的宏图大志,将对朝廷的不满,将对沦陷区人民的牵挂,将自己国家民族的梦想、追求和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委婉的诗词表达出来。

稼轩传世有《稼轩长短句》,传词600多首,题材十分广泛,有抗金词、爱国词、闲适词、农村词、情爱词等。其中闲适词数量最多主,但构成其主调却是表现稼轩理想抱负,歌唱抗金、恢复中原的词。辛弃疾虽然归隐赋闲近40年,但由于心系抗金,胸怀家国,所以他其实是“闲”而不“适”的。因此,其大量的闲适词,农村词,虽是反映归隐情趣的,也因此染上了时代的色彩,多为感时伤怀之作。可以想见,这位与陆放翁同时代的词人,也是常常“出篱门迎凉”。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尽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关怀与想念,写尽了山河沦陷却无法收复的悲痛。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深山闻鹧鸪。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人没有一刻不想着国家统一,没有一刻不惦记着沦陷区的百姓啊。所以,当词人看到吴地江南世外桃源般的农村生活,他陶醉之时,谁又能说不是心碎之时呢?触景伤情,又想起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谁又能说《村居》的幸福闲适不是此人为中原故土的同胞、人民而坐的一个梦呢?在我看来,这确是一阕伤怀的感时曲,令人心酸啊。

大家看到,这篇《村居》的细读文稿和前面的《桂花雨》有着不少的区别。比如,从结构上,《桂花雨》的两个板块表现为一种横式的逻辑组合,它们实际上都可以相对单列;而《村居》就不一样的,它有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是不能单列的,因为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纵式的时间排列,是不是?它们是一层一层地递进,就像三级台阶似的,你必须拾级而上,否则,你就无法读懂后面的内容。那么,这样一种纵式结构,跟什么有关呢?我觉得跟徐俊老师的细读姿态大有关系。在这个细读文稿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是“我”,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大概30次。“我”是谁?“我”是读者,对不对?用“我”来指称读者,这还是一种显性的方式,实际上,文中还有大量隐含的“我”、隐含的“读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文稿中的每一句话的背后、或者说每一句话的隐含主语,都是那个“我”、那个被尊奉为上帝的“读者”。比如,文稿中的这些表述: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总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爱悠悠恨悠悠;我并没有多少感觉,更谈不上喜欢;我常自诩是个痴人,痴痴地看音乐,痴痴地听图画,痴痴地游荡在文字中;我一读《清平乐》,头脑便是这等简单;我读词亦不喜苦读,便养成了读书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恶习;我不禁叹曰:好一个稼轩先生,好一支浪漫儿戏曲啊;我因而爱屋及乌,爱上了整首词,决定“批文以入情”;我几乎有点替画中人妒忌;我还有一痴症,不管是信笔涂鸦,抑或拜读美文,总爱浅吟低唱,或高声诵读,似乎不读不足以尽兴,不读不足以悟文;我的眼前分明是一幅写意的村居田园画,色彩清丽,清新怡人;跟着词人走进农家生活,我真真来到了一片世外桃源;我知道辛词豪放可比东坡,吟诵《村居》却如入世外桃源,其婉约不逊易安;品读至此,我不禁忖度:胸怀大志的稼轩为何填词?所托何意?这些话语,都是读者崇拜意识的某种辐射、某种膨胀。“我”的介入,“我”的彰显,“我”的高扬,使文本细读深深地烙上了“我”的精神痕迹和生命印记。当然,并非文中存有大量显性的“我”,就表明一种“读者崇拜”的姿态;也不是说,没有了“我”这个显性称谓,就不再是“读者崇拜”姿态的一种彰显。其实,有没有这个称谓的“我”并不是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在于,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将自己作为一个读者的独立思考、自由精神、真实感受、平等意识等等主体智慧融入其中,通过文本细读,最终读出的还是自己、还是一个成长中的“新我”。 把语言擦亮

从“作者崇拜”转向“读者崇拜”,肯定有它内在的逻辑走向和因果联系。作者和读者,无疑是文本细读的两极,缺了哪一极都不成。那么,这两极何以统一在一起呢?是什么将作者和读者邀约到同一张谈判桌上呢?于是,就有了第三种细读姿态——文本崇拜。没有文本,作者无所栖身,读者无所依凭,一切都成了一纸空文。正是文本,将作者和读者拽到了一起。

下面,我再念一个细读稿子,题目是《枫桥夜泊》,作者也是我双名工作室的一个弟子,叫袁红强。(议论声)底下有人说,怎么尽是您的弟子写的文本细读稿?(笑声)不可以吗?(笑声)您有细读文本的稿子也拿来让我念念呀?(笑声)我说过,咱们这个培训班,不玩虚的,不玩酷的,对不对?那我这个双名工作室,就更不能玩虚的,玩酷的,是不是?要不然,谁还愿意屁颠屁颠地过来呢?(笑声)其实,过来了他们才发现上当了,叫苦不迭呀!(笑声)为什么叫苦?这不都是“文本细读”惹的祸吗?(笑声)文本细读的过程,绝对“苦”!绝对“痛”!合在一起说,那就是绝对“痛苦”!(笑声)但是,你读了,你写了,你有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收获和体会了,那么,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痛苦”了,苦尽甘就来了嘛,这就叫“痛并快乐着”!(笑声)好!废话少说,我们先来念一念这篇文本细读稿——

一、关于韵脚

《枫桥夜泊》,七言绝句,偶句押“an”韵,读来有怅惘、愁哀之意味,是个切合诗情的好韵。

二、关于诗题

《枫桥夜泊》,四字诗题。“枫桥”点明地点,“夜”点明时间,“泊”点明事件。按照习惯的语序,似应拟作“夜泊枫桥”。两相比较,诗题的落点显然在一个“泊”字上,突出“泊”这个事件。“泊”者,既有“停泊靠岸”之意,兼有“飘泊四海”之味,当是题眼无疑。谁“泊”?“泊”在何处?因何而“泊”?“泊”出了什么?因为是“泊”,所以就有可能意味着起航,但这“起航”又意味着什么?可不可以包涵为“泊”的内容、“泊”的境界、“泊”的结果、“泊”的必然归宿?在解题的环节中可以释“泊”,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如何渗透对“泊”的追问?如何阐释对“泊”的疑虑?如何解决“泊”意的渲染?

三、关于意象和意境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读罢,如下意象浮于眼前: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船只、客子、钟声,有清晰的有模糊的,有实体的有虚象的。深秋之夜,诗人泊舟枫桥,满腹愁思,虽眠而未能入睡,一切极具江南水乡特征的夜景,都通过“愁眠”者的感受反映出来。目送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华降临;几树江枫、数点渔火,直面旅人更添烦愁。此时,夜已深沉,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袭聚船舱,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寒山寺的钟声突然响起,穿透浓霜,贴着水面,直入船舱,一下,两下,声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怎能不叫人愁绪难耐、孤孑清寥。但同时又隐约觉得这钟声似乎还包裹着另外的一些意蕴,细嚼,却又说不大清楚。

1.“愁眠”。惨白的月落、凄清的乌啼、寒寂的霜天、孤孑的江枫、昏黄的渔火,所有的意象都融入到“愁眠”之中。何谓“愁眠”?是因愁而眠还是因愁不眠?是想眠不能眠还是不眠伴入眠?这一切,因为愁眠,于是都染上了愁的色彩和气息。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身感霜气的凝重。由眼见到耳闻到身感,逐层推进,运思细密。“江枫”为静,“渔火”为动;“江枫”幽暗,“渔火”闪烁,这一静一动,一幽一明,撩拨着诗人的愁思,如同那微微摇晃的船只在岸边一荡一漾。但在诗的主旨把握上,由于没有固定的主题,加之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难道是为了通过教学使学生“愁啊愁,愁白了少年头”不成?教学此诗,抓“愁”是显然的,但不能一愁到底,为赋新词强说愁。在教学中,我们当然要使学生滋生出愁的滋味,深刻地感悟到愁的情怀、愁的境界,但在某些情节上(如:落第的烦闷、生活的不如意、仕途的浮沉……)还要使他们释放愁的情绪,明白愁的出路。我想,是不是可以拟出这样一条情感脉络来驾驭此诗的教学呢:触愁(通读感知)——生愁(触景解景)——悟愁(体察想象)——释愁(钟声述说)。权作尝试吧。

2.“钟声”。这钟声一声一声地传来,敲在客子的心上,使人愁上加愁,苦上叠苦,愁苦得无以复加,这是初读时的直觉。但再读、三读、四读、五读,粗读、细读、想想读读,诵读、品读、停停读读,后,逐渐逐渐的,另一种感觉、另一种意蕴悄无声息地在心中滋生、蔓延。那就是这钟声大有拨开愁雾、澄明心灵的意味啊。怎么会这样?难道是我的感觉出了问题不成?于是,为了求证,也为了消除心中的这份不安,我去查阅了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文献资料,比如:“寒山寺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夜半撞钟的仪式……”比如:“陪我祈福的和尚给我讲佛经,他说钟声可以降伏魔力怨,半夜撞钟一百零八下,可以消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咀嚼着这些资料,我似乎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我好象有种醍醐灌顶、融会贯通之感。但这样的蕴涵是很难让学生强为体察的,那只能顺其学情,悄然熏陶,无痕关怀。

3.“客子”。“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诗人张继于此处是为一介客子。那是怎样的客子呢?是落第而归、被贬下放的回客?抑或是远离故园、远地为官的过客?还是背井离乡、断肠天涯的孤客呢?怎样的生活状态就有怎样的情感黏附。但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史料上亦无明确的记载。关于诗人当时创作此诗的背景资料,是假定一主题(比如可以将当时的背景定格为诗人赴洪州就任盐铁判官,路经苏州,亲眼目睹战乱使田里杂草丛生,农民被强征入伍而悲愤交加、愁苦无限的情形)以明确的态度告知呢,还是以多种假设的口吻适时地渗透(可以是落第而归的愁闷,也可以是思念家乡的情思,还可以是生活窘困的烦忧,更可以是忧国忧民的愁苦……)?我倾向于后者,将人文关怀置于一种较为宽泛的语境之中,这样既尊重史实,又促使学生独特感悟、多元理解。

这个细读稿子比较简约,但特点却非常鲜明。从“韵脚”到“诗题”到“意象和意境”,心无旁骛、目不转睛,细读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诗作本身上,有人说“诗到语言为止”,显然,袁老师对《枫桥夜泊》的细读也是到“语言为止”、到“文本为止”。张继如何如何,咱管不了也不想多管,是不是?(笑声)“我”,一介书生,既不想做“痴人”,痴人太累,也不想做“上帝”,上帝太虚,谁也没见过上帝长啥样。(笑声)我只想好好地触摸文本、沉入文本,在文本这条语言之河中出生入死。 在文本中发现自己

各位,其实我们所谈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一种拿来主义式的活用,甚至是一种“盗用”。在文学批评的语境下,文本细读做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其目的和旨归被牢牢锁定在文学批评上,它是为文学批评服务的。而到了课程教学的语境下,文本细读的服务对象则转移至阅读教学身上。所以,你看刚才袁老师的《枫桥夜泊》,其中就有不少涉及教学过程的设想。这时的文本细读,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正是这一转移,使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衍生了一些与其母体不同的规定性,具体来说:

第一,细读姿态的多元性。解读姿态是文本细读的一个先在的问题,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主张作者崇拜、文本崇拜、读者崇拜等多种姿态的和平共处。无论基于何种崇拜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而选择何种细读姿态,则是教师的一种自由。这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笑声)

第二,细读指向的言语性。文本细读,就是我们对言语的此在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

第三,细读结论的兼容性。我们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只要有利于教学,他人的观点、自己的感悟就有必要兼容并包、相辅相成。这叫“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笑声)

第四,细读经验的共享性。文本细读,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也是对言语细读的一个体验过程。因此,文本细读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双重收获,我们既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也收获细读言语的经验、情绪和感受。这些通过自己亲历亲为得来的细读经验,对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财富。

老师们,文本细读虽然是一种技术,但是,它最终关乎的却是教师自身做为一种专业人格的修炼,它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我们一定要读出多少“人之未见,人之未发”。文本细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砥砺和修炼。通过文本细读,我们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诗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细读实在是一次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又升华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呢?

第一,你用多少自信、多少毅力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你就有多少自信、多少毅力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我觉得,要实现文本细读,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人啊,都犯贱!(笑声)“与读共舞”,有点像“与狼共舞”。(笑声)它是一种幸福的折磨、痛苦的享受,是幸福和痛苦纠缠、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越是起初,痛苦的感受越是强烈。你走在文本的丛林里,你却看不到清流、听不到鸟鸣、闻不到花香,这不是痛苦又是什么?此时,人所固有的精神惰性就会驱使你中断文本细读之旅。如果放弃一旦成为现实,那么,你真的只有像杜丽娘一样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份儿了!(笑声)

第二,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你听听,容祖儿唱得多好:“生命已经打开,我要你总精彩。”(笑声)只有打开生命,你渴望的那种精彩才会呈现、才会到来啊!打开生命,就是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必须抱着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的那种警觉。(笑声)

第三,你有多种方式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活在文本中”,是你可以选择的一种进入方式。你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文本这个“警幻仙姑”带着你游历文本所缔造的那个“太虚幻境”,你用心聆听她的种种言说,用心察看仙境的种种景象。“千万次地问”,是你可以选择的另一种方式。进入文本,你不再轻信、不再迷惑、不再被她忽悠,(笑声)在文本的言语之流中,你总是不停地将它们打断,你问:这样写究竟在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只能这样写?用意何在?启示何在?在你千万次地问中,文本被你掰开了、揉碎了,最后被你消化了、吸收了。前一种是感性的进入,后一种是理性的进入。而更多情况下,细读方式是你自己的一种创造。

最后,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我始终认为,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美。要换了猪八戒照镜子,那只会里外不是人。是不是?(笑声)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度人人自度!(笑声、掌声)

第14篇: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作者:茅寒春 整理

文章来源:绍兴县柯桥小学

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05-9-4

时间:2005年7月28日下午

地点:绍兴县柯桥小学集团明珠校区多功能厅 对象:六年级学生

听课者:柯小集团主办的首届“名师之路”专修班学员及部分专家 过程:

(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上的课叫《二泉映月》,大家回去都读了,是吧?其实啊,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但是,还有一点,如果我不说,可能你不一定知道,《二泉映月》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实际上它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这个可能我们不一定清楚,是吧?除非你去过无锡,去过惠山,你才知道:哦,“二泉映月”是一个风景点,非常著名。但是实际上在咱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当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这样,打开课文,自己大声地朗读《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完了,做一件事情,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找出来,行吗?(行)明白了吗?(明白了)好,自己读。 生(齐):《二泉映月》――― 师:哎,自己读自己的。读吧。 (学生读,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发现了风景的举手。„„嗯,这样,咱们一处一处地去找。第一处,谁来读?好,来,请你„„

生:第一处在第二自然段的„„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师:这是一处。(示范)“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好,第二处?第二处„„

生:第二处在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水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很好。这是第二处。找到了赶紧划下来。还有,第三处„„第三处„„不用心去感受,第三处不一定能划下来,来,这位„„

生:第三处在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非常好。这一处我说过,不用心去感受,不一定找得出来,赶紧把它划下来,赶紧。但是,最容易的一处,你们却没有发现。最容易的那一处,谁来?哎,这位。 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师:太好了,划下来。划好了?(好了)好,你看,就在写“二泉映月”的过程当中,作者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写到了四处二泉映月的这一番风景,好,把笔放下来,抬头。王老师做了一件傻事,本来这件事应该你们做的,我把刚才你们读过的四处当中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那些优美的词语都摘了下来。我们来看(屏幕出示八组词语)―――自己轻轻地读一下,自由地读。好,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咱们这样,两个两个地读,两个是一组,咱们一组一组地读,来,谁来读第一组?谁来读第一组?嗯,你是看不见吗?看得见为什么不举手呢?中敢读吗?是不敢读吗?不是,那为啥不举手呢?第一组你读,好吗?行吗?来把手举起来,哎,好,请你读,请你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对,就这样读。哎,你站着。你看这样,把两个词连在一起读,明白吗?来,把手放下,人站直,来,把手放下,人站直,然后看好了,这八个字,两个词,连在一起再读一遍,知道吗?

生:茫茫月夜,月光如„„如银月光。 师:不慌。你看,茫茫月夜(示范)。会读吗?再读。 生:茫茫月„„夜,

师:不对,茫茫月夜,再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来,谁再来读这一组词语?谁来读?来,你来读,好吗?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来,再来,啊,来,读得非常正确,没念错一个字,但是能不能读出一种感觉来?两个词连在一起,你看,你看到的是茫茫的月夜,你看到的是如银的月光,能不能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读起一种感觉来?来,咱们再试验一下,好吗?来。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有点感觉啊,我知道,你想读得慢一点,试着读得慢一点,是不是啊?因为你已经找到了一种感觉,来,把这份感觉再读一遍,好吗?来。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不用怕,来,接着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嗯,好,后面那个字感觉读得更好。当你读到“茫茫”,你就想“茫茫月夜,如银月光”(示范)。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就是这样,就是这种感觉,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预备,“茫茫月夜,如银月光”,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太好了,就是这种感觉。来,第二组谁来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好,那个声音,那个感觉,就像是“一泓清泉,„„”,来,一起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再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哎,你看,你看,在泉水当中啊,你看到了什么?看啊: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看到了什么?没看到?闭上眼睛看。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生:我看到了:在静静的月夜,月亮沉浸在水中。

师:月亮沉浸在水中?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到月亮就浸在水中? 生:静影沉璧

师:静影沉璧指的就是„„ 生: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师:是啊。你知道那个“璧”指什么?

生:璧,指„„老师,可不可以请你告诉我?

师:哈哈哈,很好,其实啊,来,站起来,其实啊,你自己仔细看看这个字,我不说,你可能也会懂。静影沉璧的璧下面是个什么字?(玉字)对,你猜一下,这个璧可能指什么? 生:我觉得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样皎洁,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师:呵呵,太好了。掌声。(掌声)老师可没告诉你啊,是你告诉老师的。厉害。那个月亮,那样的皎洁,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一样。这种感觉是如何来的?美啊,大家把它读出来: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太好了。要把这八个字和两幅图画,读到你心里去,„„在你面前出现的是那缓缓流淌的一泓清泉,就在那个泉水的底下,那个皎洁的月亮的影子像美玉一样倒影其中: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好。接下去谁来读?第三组谁来读?第三组,好,这边的,谢谢。 生: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师:来,最后一组谁来读?最后一组。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不要换气,把整一口气连在一起把它读好来,来,再来一遍。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两个词语之间也不要换气,你听老师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再读。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了。来,我们一起读,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读。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同学们,读了这八个词语,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不是八个词语,这八个词语仿佛变成了什么?啊? 生:一段话。

师:一段怎么样的话? 生:美妙的话。

师:美妙的话,美妙的话就是一首„„ 生:诗 师:诗啊。(问另一生)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 生: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什么叫如诗如画?这就是。咱们能不能把这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连在一起读一遍?茫茫月夜,如银月光。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什么感觉? 生1:美。

师:什么感觉? 生2:妙极了。 师:什么感觉? 生3:跟他们一样。 生4:有些**

生5:实在是太美了。 生6:很好看。

生7:一样。像在梦境中一样。 师:说得很好。每个人都有感觉,但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是的,美,妙,像梦境一样,让人陶醉,让人沉醉,那就是无锡惠山的二泉映月。但是,孩子们,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那个阿炳,对那个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到吗?(看不到)他看到了吗?(他看不到)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黑白),不是黑白,是黑暗。孩子们,想一想,这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意味着什么?

生:只意味着可惜。 师:只意味着什么? 生:孤独。

师:只意味着什么? 生:孤单。

师:只意味着什么? 生:十分惋惜。

师:„„因为他什么都看不见。在他的眼前有的只是黑暗,有着孤独,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就在那个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孩子们,读课文,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镜头上,孩子们,仔细地看,仔细地看,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生默读、划。

师:划完了以后,大声地读一读啊。(生自由读) 师:看到什么?阿炳****这些镜头看到什么?看到了吗?把你看到的说出来,把你看到的说一遍。

生: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好的,你看到了什么,读给大家听。 生:我看到了阿炳在回忆他自己的人生路程。 师:那是怎样的人生旅程啊!

生:那是非常地„„非常地伤心,嗯,也非常地无人倾诉。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阿炳他„„

师:不是小阿炳,已是大阿炳了。 生:他情绪激愤,他在倔强地呐喊着。

师:来,我们马上**,把你们看到的阿炳的特殊镜头读出来。预备,“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读下去。

生齐: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谁能把你们刚才读到的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最能概括三句话。

生1:我觉得是坎坷。 生2:坎坷。 生3:坎坷。 生4:坎坷。 生5:坎坷。

(师板书:坎坷)

师:一起读,预备,起。 生:坎坷。 师:再读。 生:坎坷。

师:我觉得这样读,你们肯定读不好,哪怕读一百遍都读不好。因为你们没有体验到阿炳的感触。来,书上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阿炳的坎坷经历?找到了的,谁来?

生:在第三自然段的“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来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师:是的。那么长的一句话,写的只有一个,一起读---- 生:坎坷。

师:谁来?谁来?

生: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师:是啊。你读的这一句话,写的只有一个词,读--- 师生:坎坷。

师:还有吗?还有。

生: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一个词,读。 生齐:坎坷。 生:还有就是“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是啊,那就是在音乐当中的---坎坷。真好。还有吗?还有吗?是啊,书上的确没有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却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闭上眼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跟我们已经比较遥远了,是的,我们要走进阿炳的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我们能发挥我们的想像力,让自己的感情跟阿炳一样的去***,我们照样能够走进七十年之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好,大家看,大家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在卖艺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筐水果,于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睁开眼,睁开眼,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 (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来,停下手中的笔。是的,阿炳有很多心酸的往事,我们也不可能亲身去体验阿炳那个曾经有过的坎坷,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富有同情的心,借着想像的翅膀,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阿炳的那一段生活。孩子。

生:阿炳顶着大风雪来到街道的一个小角落里,拉起了二胡,他拉得那样认真,那样专心,但是,没有一个人走过来听他,甚至有一个人说阿炳是傻子,但是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也不可能体会阿炳内心**的**。

师:孩子,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什么?孩子,你来说。 生1:坎坷。 师:对。 生2:坎坷。

师:是。你已经用自己的心经历了一回阿炳的坎坷。来,你来。 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踩着积雪去卖艺,这时的阿炳是多么可怜,又是多么孤单,但是阿炳没有屈服,不停地向前走去。

师:为了生活,为了生机,他只有向前迈去。是啊,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生1:坎坷。 生2:坎坷。

师:谁能按这个方法再来给大家念。来。

生:下雪了,孩子们都在屋外玩雪娃娃,阿炳却在他的茅屋里冻得直哆嗦,因为他的被子已经破旧不堪了。

师:是啊,他多么希望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啊。但是,他没有。这就是什么? 生:坎坷。

师:**********。来,你来吧。

生:一年四季,阿炳不管严寒酷暑,他都要去街头卖艺,有几天,连口水都喝不上,他是那样的饿,那样的渴,那样的冷,这就是坎坷。

生:阿炳住在破旧不堪的茅屋中,他已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四周静得可怕,唯有轰隆隆的打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还有猛烈的台风吹着他那破旧的衣裳,他又饥又渴,因为雨水经过,打湿了茅草屋地板,传来了阵阵打喷嚏的声音,这就叫坎坷。 师:这就是坎坷。是啊,你们看到,你们听到,你们感到的,那全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在阿炳面前,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生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2: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呐喊,倔强的倾诉,不,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3: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4: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全体女同学,我们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女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全体男生,我们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男生:全体女同学,我们一起,“渐渐地,渐渐地”,读。 师:好的,我们一起读。起。 生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的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的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全体静听。)

师:好,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生:真美。

生:它好像在哭泣。

生:它好像在叹息,*****,他的经历很坎坷的。 生:有美妙的感觉。 生:好像想要人睡觉的。

生:我感受到了他坎坷的经历,我同情他。

生:我感觉到了这首乐曲表达了阿炳当时的心情。

生:我感觉到了《二泉映月》就是一首曲子,如果阿炳没有这个坎坷的经历,他就不会拉出这个曲子来。 师:你们都是阿炳的知音。是的,你们想说的,你们要说的,书上有长长的一段话,把它找出来,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课文当中直接来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那一段话,慢慢地读一读。 (学生自读)

师:自己读自己的。

师:来,谁来读一读《二泉映月》的开始部分?你来读,《二泉映月》的开始部分。开始。 生: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我们一起来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读。

生齐: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谁来读乐曲的高潮部分?乐曲的高潮部分。

生: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我们一起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读。

生齐: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接下来的,自然是乐曲的尾声部分。预备,读。 生齐: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是啊,孩子们,***这一首著名的《二泉映月》,(音乐再次响起),大家听,(示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孩子们,让我们再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走进《二泉映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读。

生齐读上面一段(音乐不停),高潮部分师生齐读,尾声教师读。 师:(恬静而又激荡„„),那么在二泉边久久回响的,在如银月光下回响的,仅仅是阿炳的琴声吗?还有什么,也像这琴声一样,在二泉湖畔久久地回响? 生:********* 生:泉声。

生:还有阿炳对自己师父的思念。

师:是啊,还有*****也像这琴声一样在二泉池畔久久地回响。还有什么? 生:还有阿炳伤心的哭泣声。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阿炳的心声。

师:还有阿炳怎样的心声,你懂吗?

生:他的心声是对人生的坎坷经历,伤心的哭诉。

师:他要把自己坎坷的经历哭诉给人听,这就是他的心声。还有什么?****。还有什么?像这委婉连绵的琴声,像这跌宕起伏的琴声一样,在二泉湖畔久久回响的还有什么? 生:还有倔强的呐喊声。 生:还有阿炳对命运的抗争。

师:是啊,********都是阿炳的那一片****

第15篇:王崧舟课堂实录(定稿)

教学过程:

一、启:夜半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其写过一首歌,叫做《涛声依旧》。听过吗?喜欢吗?我觉得不但曲谱得好,歌词也好。(出示歌词片段)“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用大白话说,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师:是谁在敲打我的无眠?

生:钟声。

师:这钟声是从哪儿来的

生:寒山寺

(出示:200多年前,王士桢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指名读后点评。这是古诗,要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奇怪的是作者为了听寒山 寺的钟声,昐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这钟声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出示:500多年前,高启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更让人奇怪的是,高启只要听到钟声,就会想到一个人,他是谁?张继何许人也?

(出示:800多年前,陆游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从诗中可以看到,陆游曾经到过哪里,听到过什么,七年后他又到了哪里,听到了什么?如果把七年改成十年,诗人还会怎么想?

师生对句: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是钟声,所以在陈小其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200多年前的王士桢有这样的钟声(生读)„„„„

质疑

师:问题来了,你的脑海里冒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不同的诗人都会写到寒山寺的钟声?

生:为什么四句诗中都提到了钟声?

师:是啊,寒山寺旁边有那么多景物,为什么诗人只关注到了钟声。

为什么这钟声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和一首诗有关,都和一个人有关,这首诗就叫枫桥夜泊,这个人就是张继

二、承:张继卧听寒山钟

1、通读《枫桥夜泊》

师:请同学们反复诵诗,直到读熟为止。

(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评价

正音后再指名读,要求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

师评: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仅嘴巴在读,用表情在读,用整个身体在读

(3)、师生对读,学生读前四字,老师读后三字,

反过来师生对读,有了刚才老师的范读,学生能学着老师刚才的读调读后三字。

船为什么要读得这么长

(4)、学生读整首诗,

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师:读诗不但要读出味道,更要去体会诗给带给我们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词?

生1:愁、

生2:忧愁、

生3:愁眠、

师: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4:神秘。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5:幻

师:好一个传神的幻、

生6:我的感觉是朦胧

师:月朦胧,鸟朦胧,夜色更朦胧。

3、品读诗歌的意象

师:你读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你读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你读白居易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肝有朦胧的感觉吗?为什么枫桥夜泊会带给你幻、愁、朦胧呢

再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情绪,在这个地方做一做记号。(生自由默读、画)

师:你们记下的不仅是符号,因为符号的背后是你们的思考,有你们的感觉。

这个晚上,张继睡了没有,睡着了没有,何以见得?诗中的哪个词在直接了当告诉了你张继根本睡不首。(愁眠)把愁眠圏出来。再说愁眠的近义词,反复读这个词,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我们按诗中写的顺序一件一件说。把这些词划下来。

生:月落(师板书)

生:江枫

师:你们看到江枫了,你们看到的只是江枫两个字。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想象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师描述:月亮西沉,天地一片 秋风瑟瑟地吹过,你看,那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那是枫树,那是枫林,仔细地看,你看到了吗?睁开眼,说说你的眼前出现的关于枫树的画面,有一幅画面在你的眼前定格,那是什么?

生:看见火红的枫叶。

生:看见一片片枫叶落到江面。

师:是啊,因为愁眠,诗人发现了江枫

师:愁眠啊愁眠,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师板书)

师:找一个词来形容江中的渔火

生:微微的,暗,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

师:面对着暗淡的、微微的、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渔火,诗人睡不着觉了,因为愁眠,诗人的耳边突然响起了什么?

生:乌啼(师板书)

师:当乌啼划破深夜的宁静,忽然寺院边响起了——

生:钟声(师板书)

师:那是在夜半的时候,那是从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补充板书)

师:还是因为愁眠,诗人的感觉然发生了变化,诗中的三个字告诉了我们(霜满天)补充板书

你们看到过霜满天吗?霜是在地上的,李白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可能满天呢,只能是满地,张继写错了,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女孩的心思就是细腻啊,她告诉我们作者看到霜满天跟什么有关系(作者的心情)霜满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的感觉。

张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生:可能是因为他怀才不遇

生:因为当时政治腐败,他觉得心灰意冷。

生:可能是被人诬陷了,

师:有太多的可能了,现在我们谁也不清楚是因为什么而心冷,而心愁,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那霜气满天的冷意和愁意。

三、转:月落钟声对愁眠

师:江枫是景,乌啼是景,渔火是景,这景层层包围着谁,伴随着谁,用张继的话说,这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注意到这个对字了吗?

因为这个对字太普通太平常,太容易被人忽视了。知道这个对的意思吗?出示选择题。你选第几种意思。

(1)对付

(2)面向 张继面向着什么?

(3)对面,敌对

(4)使两人东西互相配合、接触。

师: 什么配合他愁,似乎天地万物都陪着他一块儿愁眠,仿佛天地之间只写着一个字“愁”。就这样,张继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枫桥夜泊》

师配乐朗诵

生配乐齐读 (在悠悠的音乐声中,学生入情入境)

师:月亮低沉,乌啼声声,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就在客船之上,张继辗转反侧,这首诗不是从他口中出来,而是从他的心底缓缓流淌出来。再指导朗读

师:月亮落下去了,还看得见吗?(擦去月落)

乌鸦也消失了,(擦去乌鸦)

那满天的霜气也只是用心感觉到的,(擦去霜满天)

那江边的枫树也只能看到一个轮廓,(擦去江枫)

那渔火似有似无,若隐若现,(擦去渔火)

那寒山寺也看不到了,(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

师:天地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可能相对的了。就在这个时候,你听(放钟声)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寒山寺的钟声穿过枫林贴着水面来到了客船之上,那声音那样真切地传到了张继的耳边。那声音仿佛在对张继说,此时此刻,你就是钟声,你来到江边,你来到客船之上,你来到张继的耳边,款款地,深情地对他说

出示: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

学生练习写话,

交流写话

师:写多写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的时候你有一种感觉,你有话想对张继说,其实不是钟声,而是你的心声。

钟声悠悠传来,钟声终将消失,随着钟声的消失,张继的忧愁也终将消失。

四、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1、强化文化语境

师:古今中外写愁的诗举不胜举(课件出示)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你一定发现,诗人的愁都和一种景物联系在一起。你想过吗?要是这个晚上没有月亮,这满腹的愁又将托付给谁呢?再读诗句。诗人把愁绪托付给了夜半钟声,从此,在中国诗人的诗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思的景物,这也是张继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所以从张继开始,这钟声„„但没有一个人能把钟声写得那么传神。那钟声在陆游笔下回荡,(课件出示诗句)

(再读开篇写寒山寺钟声的诗句)

2、融合生活语境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经典 文化)

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品读了寒山寺的钟声,想象一下,十年过去了,你终于有机会到苏州去了,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那就枫桥,你来到桥上,你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是谁,突然想到了一首诗,那是谁,突然想起了十年前一个姓王的老师曾经和大家一起感受了张继的诗。(齐读这首诗)

虽然相隔千年,你突然觉得张继并不陌生,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第16篇: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 课前调查:

师:“爱上语文课的举手”,说明原因。

生:能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

生: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别让他们瞧不想咱们中国人。(生鼓掌)

师:掌声意味着欣赏,意味着肯定,你欣赏他什么?

生:我欣赏他的爱国。

师:真的吗?

生:是真的。

生:我有补充,我欣赏他才补充他。如今我们很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是为了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师:幸亏我没有打断你的发言,刚才误会你的。你为留学生作了解释与证明。

第一课时

师:美国有家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肯定是这一年最优秀的人物。评选人物--圣安东尼.威廉斯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是不正常的。(众笑)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知道吗?

生:知道。

师:这知道是正常的。(众笑)他带领华盛顿人民三年内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1979年的年度新闻人物是邓小平,因为他发表了南巡讲话,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1998年,评选了一位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知道是谁吗?想知道吗?

生: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旋转的地球)是什么?

生:地球。

生:地球。

生:地球。

师:吃惊吗?为什么?

生:以前都是评选人,为什么选地球?以前什么不选它?

生:不是人,为什么选?如果地球是人,也就是全球60亿人,而不是一个人。

师:听得懂吗?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传发文章)

师:大声地读,把文章读通顺,然后再问一问自己,你的心情怎样?

(把话筒传递到部分学生嘴边。)

师:我一边在巡视,一边在倾听,一边在用心感受。感受你们跳跃的那颗心。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心情是怎样的?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我们在美丽的宇宙中,只有一颗让人生存的星球,人们却不断地在乱砍乱伐,不断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为此我感到非常痛心。

师:我注意到了,你刚才说了两个“不断地”,不断地乱砍乱伐,不断满足自己。多么贪婪的人类啊。

生:我心情非常学生。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类将陷入无路可走、无地可容的结局。

生:人类的乱砍乱伐为自己挖下了坟墓,钱再我,地球破坏了,钱也不过是一堆废纸。

生:我有三种感受:可爱的球体让我自豪。第二种感受是看中间部分,非常痛心。第三种感受:看到结尾人们已经意识到要保护地球了,我的一腔热血已经涌了上来,我以后一定要保护地球。

师:女孩子的心思它就是细腻。(众笑)他注意了中间的部分,也体会出来了,尤其是最后,她用了“一腔热血”。再去触摸一下我们的语言,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达出了你的这种心情。用波浪线画出来。颤抖的波浪姆,那是心灵的颤抖。

(生自学)

师:尽管我不忍心打扰。你印象最深的,心灵越颤抖的读给大家听。

生:(读)滥用化学品的后果非常严重,使生物链遭到了破坏,非常痛心。对人们的无耻行为感到十分痛恨。

师:还有谁对这一段非常痛心吗?

生:人们不保护这些资源,实际是对自己的毁坏。

师:你们可以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板书:生态灾难)你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呢?

生:美国用珊瑚岛作实验,因为核污染,不能再生活。

生:太平洋上有一段“死亡之谷”,海面上有一种受污染而生出的藻类,让这一段失去了生命。

生:森林被伐,没有人住。

师: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生:土地变成了沙漠。

师:沙漠肆虐,(指板书)不要小看了这四个字,再读一读,大声读。

(生继续交流让自己痛心的句子)

师:我听得出你非常焦急。

(再指名读)

师:你不仅感受到这种威胁,而且你有一种呼吁的想法。

(生再读)

师:听得出你的声音里饱含着一股义愤,想说吗?齐读吧。

(齐读)

师:每个人的表情都那样凝重,能高兴吗?高兴得起来吗?能轻松吗?轻松得起来吗?还想说吗?继续。

生:(读“如果人们不加节制地开发”一段,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短短的三分钟,“不加节制”这个词用了三遍,值得划一划。从不加节制地开采着矿产资源看出了什么?

生:几百年才能形成的资源是宝贵的--

师:不能漏啊。几百万年(板书)

生:几百万年才能形成,却这人类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就破坏了,人类真是太不应该了。

师:同学们,几百万年,向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能形成的资源被贪婪的无知的人们破坏着,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感觉到妈妈正在被破坏。

(指名读)

师:女孩子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含蓄的语调背后绝对是不平静的心情。

生:读到这里,我非常惭愧,这是地球妈妈几亿年的努力工作才奉献给我们的,我们几百年、几十年就能破坏掉。

师:还有别的吗?让你心情沉重吗?

生:(读“慷慨地--”一段)地球如此慷慨,人类却随意破坏。

师:地球的慷慨和人类的贪婪,地球的无私与人类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读“地球很小很小--”一段)我从“只有”、“只占”可以看出地球的空间太小了。

师:不对呀,书上有问题呀,地球应该“很大很大”,改吗?

生: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五颗行星中一棵。

师:你管太阳系干嘛?地球有一亿平方公里呀。

生:地球人口很多,人均面积很少。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口?

生:60亿。

师:再过五十年,人类将有多少?

生:90亿。

师: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生:30亿,40亿,10亿,80亿。

师:80亿。再过五十年,地球上将有90亿人,有10亿将生徨地饿死。地球大不大?再读一读这句子。

(生齐读)

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才发出这种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应该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再读一读我们的心声。

(生读)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吧,为什么《时代周刊》把地球评选为年度新闻人物了吧。再读一读。

(生读)

师: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师: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反反复复地感情,反反复复地理解,我们走进了《只有一个地球》。我知道你们都付出了真情。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疑”是什么?

生:友谊。

生:问题。

师:(转向那个学生)只怪王老师口齿不清。(众笑)想“进”吗?

生:想。

师:好,那就先“疑”。

师:提个要求。你提的所有的问题必须是忠诚的,自己早就懂的不必再提,很简单的问题自己一思考就可以解决的不要再提。读,一条横线,一个问号,表示你这个地方有真问题。

(生读书质疑)

师:有问题请举手。一节课才四十分钟,每个人提个问题就是五十五分钟。有三四个问题的同学提你最疑惑不解的,提到十个问题,我们就停。

生:为什么地球可爱,又容易破碎呢?地球这么坚实,怎么会“碎”呢?

师:答案百分百在书上。(板书:破碎?)

生:人类无穷无尽地破坏,地球还能活多久?

师:(板书:地球活多久?)这是一个大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连打两个问号,一个比一个大)

生:是什么地质变化使地球矿产资源形成?

师:一个相当不错的问题,书上没答案,在课上干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来。到课外找课外书。(板书:地质变化?)

生:地球离我们多遥远?

师(板书:遥远?)

生:为什么就像一叶扁舟?

师:(板书:扁舟)这个问题上节课我们还形容着呢,可能这位同学认为研究得不够深入。

生:为什么40万亿公里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师:(板书:40万亿?)

生:凭什么破坏地球,地球是我们大家的。

师:好一个义正辞严的“凭什么”,充满愤慨的“凭什么”。(连打三个问号)

生:可以建设海上城市,范围不就扩大了吗?

师:你对“很小很小”产生了质疑,大胆地质疑。(板书:很小很小?)

生:月球上有多少人可以去居住呢?

师:(板书:月球上可以有多少人居住?)

生:今天,我们在保护地球,那些不法分子在破坏我们的精心保护,是不是一种浪费?

师:(板书:精心保护?)十个问题,是同学们在认真读书后产生的,古人告诉我们“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想不想再进一进?十个问题,只要再读再思考就可以解决。王老师完全相信你们可以自己解决。每个人只要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自己解决,行吗?

(生自主解决问题)

师:好,好,王老师怀着一份深深的期待,想和你们分享智慧的喜悦。

生:(回答中,师引导学生再读)

师:这样下去,地球怎么能够活多久?闭上眼睛。(师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段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洪水,看到了人们在撕心裂肺地喊着。

师:现往前看。

生:他们在那砍树,大片的森林被砍光了。

师:然后村庄怎样?

生:村庄被风沙包围了,被洪水淹没了。

师:桥梁怎样了?

生:桥梁被水冲断了。

师:人们怎样了?

生:在包围在水中,有的爬上树上,有的在屋顶上,他们哭着喊着。

师:喊什么?

生:他们喊着“救命--”。

生:我看到了动物在拼命地逃跑。

师:非典就是地球对人类滥吃野生动物的惩罚。

生:我看到了妈妈把我们遗弃了。

师:那是你想到的,看到的呢?

生:我看到他们眼中的惊恐。

生:所有的房屋倒塌了,他们在祈求狂风不要让我们流离失所,洪水流向了人类的家园,人们在向母亲求饶。

师:哪有什么上天?根本就没有上天,是人类在毁灭自己。再读一读刚才那段话。

(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师:不光是这些,看看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点击出示: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师:你有什么想说?

生:人类真是太残忍了。

生:人类在毁灭自己。

(再读:“可以不断再生--”一段)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看到你们的表情,王老师的心情是那样沉重,面对人类的摇篮,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给人类听,请把它们写下来。

(播放音乐){那音乐凄婉,悲凉,让人心痛,听过,但不知是什么曲子}

(生写)

生:保护母亲吧,否则人类最后的表情便是哭泣。

生:***水源是人类的源泉,***天空是我们的外衣,--

生:人类不要再胡闹了,最后吃亏的是你们自己。

师: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

师:(挨个梳理那十个问题,擦去解决的,留下没解决的)我们的这些问题就像地球的问题一样,困挠着人类。只要人们的意识开始觉醒,灵魂开始闪光,这些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

下课。

第17篇: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过程:

(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上的课叫《二泉映月》,大家回去都读了,是吧?其实啊,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但是,还有一点,如果我不说,可能你不一定知道,《二泉映月》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实际上它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这个可能我们不一定清楚,是吧?除非你去过无锡,去过惠山,你才知道:哦,“二泉映月”是一个风景点,非常著名。但是实际上在咱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当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这样,打开课文,自己大声地朗读《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完了,做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找出来,行吗?(行)明白了吗?(明白了)好,自己读。 生(齐):《二泉映月》――― 师:哎,自己读自己的。读吧。 (学生读,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发现了风景的举手。„„嗯,这样,咱们一处一处地去找。第一处,谁来读?好,来,请你„„

生:第一处在第二自然段的„„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师:这是一处。(示范)“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好,第二处?第二处„„

生:第二处在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水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很好。这是第二处。找到了赶紧划下来。还有,第三处„„第三处„„不用心去感受,第三处不一定能划下来,来,这位„„

生:第三处在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非常好。这一处我说过,不用心去感受,不一定找得出来,赶紧把它划下来,赶紧。但是,最容易的一处,你们却没有发现。最容易的那一处,谁来?哎,这位。

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师:太好了,划下来。划好了?(好了)好,你看,就在写“二泉映月”的过程当中,作者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写到了四处二泉映月的这一番风景,好,把笔放下来,抬头。王老师做了一件傻事,本来这件事应该你们做的,我把刚才你们读过的四处当中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那些优美的词语都摘了下来。我们来看(屏幕出示八组词语)―――自己轻轻地读一下,自由地读。好,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咱们这样,两个两个地读,两个是一组,咱们一组一组地读,来,谁来读第一组?谁来读第一组?嗯,你是看不见吗?看得见为什么不举手呢?中敢读吗?是不敢读吗?不是,那为啥不举手呢?第一组你读,好吗?行吗?来把手举起来,哎,好,请你读,请你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对,就这样读。哎,你站着。你看这样,把两个词连在一起读,明白吗?来,把手放下,人站直,来,把手放下,人站直,然后看好了,这八个字,两个词,连在一起再读一遍,知道吗?

生:茫茫月夜,月光如„„如银月光。 师:不慌。你看,茫茫月夜(示范)。会读吗?再读。 生:茫茫月„„夜,

师:不对,茫茫月夜,再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来,谁再来读这一组词语?谁来读?来,你来读,好吗?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来,再来,啊,来,读得非常正确,没念错一个字,但是能不能读出一种感觉来?两个词连在一起,你看,你看到的是茫茫的月夜,你看到的是如银的月光,能不能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读起一种感觉来?来,咱们再试验一下,好吗?来。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有点感觉啊,我知道,你想读得慢一点,试着读得慢一点,是不是啊?因为你已经找到了一种感觉,来,把这份感觉再读一遍,好吗?来。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不用怕,来,接着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嗯,好,后面那个字感觉读得更好。当你读到“茫茫”,你就想“茫茫月夜,如银月光”(示范)。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好,就是这样,就是这种感觉,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预备,“茫茫月夜,如银月光”,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师:太好了,就是这种感觉。来,第二组谁来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好,那个声音,那个感觉,就像是“一泓清泉,„„”,来,一起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再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哎,你看,你看,在泉水当中啊,你看到了什么?看啊: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看到了什么?没看到?闭上眼睛看。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吗?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生:我看到了:在静静的月夜,月亮沉浸在水中。

师:月亮沉浸在水中?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到月亮就浸在水中? 生:静影沉璧

师:静影沉璧指的就是„„ 生: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师:是啊。你知道那个“璧”指什么?

生:璧,指„„老师,可不可以请你告诉我?

师:哈哈哈,很好,其实啊,来,站起来,其实啊,你自己仔细看看这个字,我不说,你可能也会懂。静影沉璧的璧下面是个什么字?(玉字)对,你猜一下,这个璧可能指什么? 生:我觉得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样皎洁,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师:呵呵,太好了。掌声。(掌声)老师可没告诉你啊,是你告诉老师的。厉害。那个月亮,那样的皎洁,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一样。这种感觉是如何来的?美啊,大家把它读出来: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太好了。要把这八个字和两幅图画,读到你心里去,„„在你面前出现的是那缓缓流淌的一泓清泉,就在那个泉水的底下,那个皎洁的月亮的影子像美玉一样倒影其中: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读。

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师:好。接下去谁来读?第三组谁来读?第三组,好,这边的,谢谢。 生: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师:来,最后一组谁来读?最后一组。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不要换气,把整一口气连在一起把它读好来,来,再来一遍。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两个词语之间也不要换气,你听老师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再读。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了。来,我们一起读,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读。 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同学们,读了这八个词语,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不是八个词语,这八个词语仿佛变成了什么?啊? 生:一段话。

师:一段怎么样的话? 生:美妙的话。

师:美妙的话,美妙的话就是一首„„ 生:诗 师:诗啊。(问另一生)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 生: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什么叫如诗如画?这就是。咱们能不能把这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连在一起读一遍?茫茫月夜,如银月光。读。

生: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什么感觉? 生1:美。

师:什么感觉? 生2:妙极了。 师:什么感觉? 生3:跟他们一样。 生4:有些**

生5:实在是太美了。 生6:很好看。

生7:一样。像在梦境中一样。

师:说得很好。每个人都有感觉,但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是的,美,妙,像梦境一样,让人陶醉,让人沉醉,那就是无锡惠山的二泉映月。但是,孩子们,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那个阿炳,对那个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到吗?(看不到)他看到了吗?(他看不到)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黑白),不是黑白,是黑暗。孩子们,想一想,这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意味着什么? 生:只意味着可惜。 师:只意味着什么? 生:孤独。

师:只意味着什么? 生:孤单。

师:只意味着什么? 生:十分惋惜。

师:„„因为他什么都看不见。在他的眼前有的只是黑暗,有着孤独,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就在那个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再一次来到了二泉池畔。孩子们,读课文,把目光聚集到阿炳在二泉池畔的那一个特写镜头上,孩子们,仔细地看,仔细地看,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生默读、划。

师:划完了以后,大声地读一读啊。(生自由读)

师:看到什么?阿炳****这些镜头看到什么?看到了吗?把你看到的说出来,把你看到的说一遍。

生: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好的,你看到了什么,读给大家听。 生:我看到了阿炳在回忆他自己的人生路程。 师:那是怎样的人生旅程啊!

生:那是非常地„„非常地伤心,嗯,也非常地无人倾诉。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阿炳他„„

师:不是小阿炳,已是大阿炳了。 生:他情绪激愤,他在倔强地呐喊着。

师:来,我们马上**,把你们看到的阿炳的特殊镜头读出来。预备,“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读下去。

生齐: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谁能把你们刚才读到的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最能概括三句话。

生1:我觉得是坎坷。 生2:坎坷。 生3:坎坷。 生4:坎坷。 生5:坎坷。

(师板书:坎坷)

师:一起读,预备,起。 生:坎坷。 师:再读。 生:坎坷。

师:我觉得这样读,你们肯定读不好,哪怕读一百遍都读不好。因为你们没有体验到阿炳的感触。来,书上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阿炳的坎坷经历?找到了的,谁来? 生:在第三自然段的“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来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师:是的。那么长的一句话,写的只有一个,一起读---- 生:坎坷。

师:谁来?谁来?

生: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师:是啊。你读的这一句话,写的只有一个词,读--- 师生:坎坷。

师:还有吗?还有。

生: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一个词,读。 生齐:坎坷。 生:还有就是“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是啊,那就是在音乐当中的---坎坷。真好。还有吗?还有吗?是啊,书上的确没有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却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闭上眼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跟我们已经比较遥远了,是的,我们要走进阿炳的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我们能发挥我们的想像力,让自己的感情跟阿炳一样的去***,我们照样能够走进七十年之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好,大家看,大家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在卖艺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筐水果,于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睁开眼,睁开眼,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 (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来,停下手中的笔。是的,阿炳有很多心酸的往事,我们也不可能亲身去体验阿炳那个曾经有过的坎坷,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富有同情的心,借着想像的翅膀,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阿炳的那一段生活。孩子。

生:阿炳顶着大风雪来到街道的一个小角落里,拉起了二胡,他拉得那样认真,那样专心,但是,没有一个人走过来听他,甚至有一个人说阿炳是傻子,但是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也不可能体会阿炳内心**的**。

师:孩子,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什么?孩子,你来说。 生1:坎坷。 师:对。 生2:坎坷。

师:是。你已经用自己的心经历了一回阿炳的坎坷。来,你来。

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踩着积雪去卖艺,这时的阿炳是多么可怜,又是多么孤单,但是阿炳没有屈服,不停地向前走去。

师:为了生活,为了生机,他只有向前迈去。是啊,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生1:坎坷。 生2:坎坷。

师:谁能按这个方法再来给大家念。来。

生:下雪了,孩子们都在屋外玩雪娃娃,阿炳却在他的茅屋里冻得直哆嗦,因为他的被子已经破旧不堪了。 师:是啊,他多么希望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啊。但是,他没有。这就是什么? 生:坎坷。

师:**********。来,你来吧。

生:一年四季,阿炳不管严寒酷暑,他都要去街头卖艺,有几天,连口水都喝不上,他是那样的饿,那样的渴,那样的冷,这就是坎坷。

生:阿炳住在破旧不堪的茅屋中,他已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四周静得可怕,唯有轰隆隆的打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还有猛烈的台风吹着他那破旧的衣裳,他又饥又渴,因为雨水经过,打湿了茅草屋地板,传来了阵阵打喷嚏的声音,这就叫坎坷。 师:这就是坎坷。是啊,你们看到,你们听到,你们感到的,那全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在阿炳面前,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生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2: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呐喊,倔强的倾诉,不,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3: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生4: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全体女同学,我们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女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全体男生,我们一起读,“渐渐地,渐渐地”,读。 男生:全体女同学,我们一起,“渐渐地,渐渐地”,读。 师:好的,我们一起读。起。 生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的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的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全体静听。)

师:好,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生:真美。

生:它好像在哭泣。

生:它好像在叹息,*****,他的经历很坎坷的。 生:有美妙的感觉。 生:好像想要人睡觉的。

生:我感受到了他坎坷的经历,我同情他。

生:我感觉到了这首乐曲表达了阿炳当时的心情。

生:我感觉到了《二泉映月》就是一首曲子,如果阿炳没有这个坎坷的经历,他就不会拉出这个曲子来。

师:你们都是阿炳的知音。是的,你们想说的,你们要说的,书上有长长的一段话,把它找出来,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课文当中直接来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那一段话,慢慢地读一读。 (学生自读)

师:自己读自己的。

师:来,谁来读一读《二泉映月》的开始部分?你来读,《二泉映月》的开始部分。开始。 生: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我们一起来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读。

生齐: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谁来读乐曲的高潮部分?乐曲的高潮部分。

生: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我们一起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读。

生齐: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接下来的,自然是乐曲的尾声部分。预备,读。 生齐: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是啊,孩子们,***这一首著名的《二泉映月》,(音乐再次响起),大家听,(示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孩子们,让我们再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走进《二泉映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读。

生齐读上面一段(音乐不停),高潮部分师生齐读,尾声教师读。 师:(恬静而又激荡„„),那么在二泉边久久回响的,在如银月光下回响的,仅仅是阿炳的琴声吗?还有什么,也像这琴声一样,在二泉湖畔久久地回响? 生:********* 生:泉声。

生:还有阿炳对自己师父的思念。

师:是啊,还有*****也像这琴声一样在二泉池畔久久地回响。还有什么? 生:还有阿炳伤心的哭泣声。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阿炳的心声。

师:还有阿炳怎样的心声,你懂吗?

生:他的心声是对人生的坎坷经历,伤心的哭诉。

师:他要把自己坎坷的经历哭诉给人听,这就是他的心声。还有什么?****。还有什么?像这委婉连绵的琴声,像这跌宕起伏的琴声一样,在二泉湖畔久久回响的还有什么? 生:还有倔强的呐喊声。 生:还有阿炳对命运的抗争。

师:是啊,********都是阿炳的那一片****

二泉映月(课文)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第18篇:王崧舟教学实录

王崧舟教学实录——《威尼斯的小艇》

执教者: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

评课人:特级教师钱正权

师:同学们很精神。 生:老师很精神。

师:同学们,我们看黑板,读一读课题。 生:威尼斯的小艇——师:声音很好听。 生:威尼斯的小艇——师:后鼻音很到位。

生:威尼斯的小艇——师:你可以当小小播音员。

生:威尼斯的小艇——师:声音很柔和。好,大家齐读—— 生:威尼斯的小艇。

师:同学们,这“小艇”前加了个威尼斯,你怎纯矗? 生:威尼斯是一个地方,它里面的小艇与众不同。 生:威尼斯是一个地方,我们这里没有。

生:威尼斯是一个地方,小艇是它们的特产。

生:威尼斯是一个水上城市,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的小艇就象我们这里的汽车。

师:我们在读课文之前,好好琢磨题目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小艇有什么与众不同?威尼斯和小艇有什么关系?大家放开声音读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来提问。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读得非常认真,也非常投入,课文读完以后,老师想问一下,这篇课文读完了,你想跟大家说些什么?

生:威尼斯真伟大。

生:威尼斯像小孩一样,早上快活玩耍,晚上就睡觉了 师:天才的比喻!

生:我想去坐一坐小艇。

生:交通工具跟我们与众不同。

师:(因为开始有个学生说到小艇与众不同)证明你理解是正确的,读了课文,刚才我猜对了。 生:我在小艇里看书,拉开窗帘,很美。 生:威尼斯的船夫驾驶技术真好呀! 师:你也想当一回船夫。 生:景色优美

师:假如你是作者,真的到了威尼斯,真的坐上了威尼斯的小艇,真的看到了那里的桥梁,看到那里的人们,看到那里的月光,看到那里的一切,你带了照相机,你最想将哪个地方拍下来?大家读读课文,找找看。

生:(读课文)

师:带了照相机了没有?你的眼睛就是相机,最想将什么拍下来? 生:最想把威尼斯的小艇拍下来。 师:在课文的哪里?念给大家听听。 生:“威尼斯的小艇„„蛇”

1 生:我想把街头夜景拍下来(„„等于街头汽车„„你觉得特别美。„„)

师:你得把那种感觉读给大家听,让大家都睡着了,读读看,是不是让大家都睡了。 生:(从开始的念变成读,从读变成有感情读) 师:谁也想把夜景拍下来? 生:(读课文)

师:那么安静的夜晚,古老的威尼斯沉睡着 ,你要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声音告诉大家? 生:轻轻地(再读一次)

师:王老师也想读读这个地方,你们看着王老师,把书放下(等读书准备就绪,师范读) 师:咱们一起像王老师这样读好吗? 生:齐读

师:真好,谁想拍得跟这些同学不一样? 生:我想把威尼斯的人拍下来(读)。

师:哦,你想把商人及各种各样的人拍下来。同学们,咱们走了一趟威尼斯,看了一趟威尼斯,拍了不少的照片,但我们学习课文得深入课文,得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的琢磨,读完了以后,你肯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体会,有新的感受。我们再认真仔细读一次这段话,谈谈你的新感受,等会交流,注意把自己读懂了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一划。 生:读

师:好,停!这两段话大家都读懂了吗?你读懂了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标点或者都读懂了一段话,把你的感受跟同学交流,做一下分享。 生:„„行动起来„„仿佛一条蛇。

师:你读懂什么? 生:威尼斯的小艇就象新月。 师:真的读懂了吗?你知道什么是新月吗? 生:刚刚发现的月亮

师:那今天晚上我刚刚发现又大又圆的月亮是新月吗?那是满月。什么时候的月亮是新月呢? 生:月牙儿是新月

师:问题听清楚,什么时候的月亮是新月!要不要老师告诉你们?农历月初的时候叫新月。 师:新月像什么呀? 生:眉毛,镰刀,香蕉,小船,小艇„„

生:老师我要说体会。(读: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 师:你再读给大家听,把感觉读出来。 生:读(努力找感觉)

师:这句话真的读懂了吗?王老师有两个问题想问你,第一个,仿佛是什么意思? 生:好象

师板书:

1、行动起来,轻快,灵活,好象一条蛇。生:齐读

师:第二个问题,轻快、灵活用一个词连起来。 生:既轻快又灵活。

师:那我把它说成这样 板书:

2、行动起来,既轻快又灵活,仿佛一条蛇。生:齐读

师:能不能改? 生:行

师:好,那我们分四人小组讨论,先确立专题讨论讨论,如果把书上的句子改成1或者2到底行不行! 生:讨论(师巡视)

师:好,每个小组议论纷纷,气氛活跃。研究第一个专题的举手。 生:我觉得用仿佛好一点,好象就很不一样。

生:仿佛比好象要像一点。其实仿佛就是好象,好象就是仿佛。

2 生:仿佛深奥一点,好象就是好象。 生:课文前面已经有一个“像”了„„ 师:读,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有点像独木桥„„也有像„„就这里跟前面都不一样。„„像沙发。 师:真好,一个非常伟大的发现呀。

板书: „„有点像„„ „„像„„ „„仿佛„„ „„像„„一般„„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回答)非常了不起,非常伟大的发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打比方都不一样

师:不重复,不一样,这样的文章读起来都不一样,都有变化,真好,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这一段。

师:咱们通过自己的研究,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我们来读课文里的这句话。 生:齐读(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 师:不行 (指名读 )

师:不行 ( 轻快、灵活得读好) 指名读

师:不行,听老师读一读。(轻快,灵活加速) 生:齐读

师:我们再读一读黑板上的这句话 生:读

师:感觉既不轻快又不灵活。看文章写得那么好,生动、形象、优美,再来读读。 生:读课文

师:读课文时把它独特、轻快、灵活读出来。 生:再读一次

师:读到这样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你最想做什么? 生:拍照,看风景,坐小艇去感受一下,去威尼斯转一圈。

第二课时

师:准备好了吗?语文书打开了吗,笔没放好的都没有准备好。 师:同学们真聪明。 生:老师真聪明。 师:同学们真可爱。 生:老师真可爱。 师:同学们再接再厉。 生:老师再接再厉。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领略到威尼斯小艇的独特,灵活,轻快,一定深深印在心上。怪不得同学说,我真想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小艇是物,是死的,没有了人,没有了船夫,就没有它的特色,所以,咱们去威尼斯特别不能忘的是—— 生:船夫

师:自己读一读写船夫的那一段——(指名读) 咱们一起读,王老师读开头,你们接下去读。 师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在小艇旁边,你就面对船夫,你想对他怎么说? 生:船夫,你的驾驶技术真好。 生:船夫,你辛苦了。 生:船夫,开慢一点

生:船夫,你能教教我吗? 生:船夫,下次我还会光顾的。

生:船夫,小艇开慢一点,我想看看风景。

3 师:船夫最想说什么?

生:请上船,我会开你们到处走一走的。 生:小朋友,快来坐我的小艇吧!

生:不用怕,我的技术很好,不会翻船的。

师:现在四人小组来,推荐一个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揽你的生意,最好能请到顾客上你的船,千方百计吆喝好。能不能用课文的词语把游客请到船上;游客是来世界各国,你听了吆喝后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讨论

师:做船夫的举手,请上台!你是一号船夫,你是二号船夫,你是三号船夫。下面都是游客。 师:咱们有请一号船夫,——掌声有请。

生:各位游客,我可以到很多景点,我的驾驶技术很好,我的小艇也很漂亮,有皮垫子,象沙发,你可以坐在里面看书,不管什么地方我都能快速驶进去。

生:我是二号船夫,大家快来坐我的船,你要快点,我就开快一点,你要慢,我就开慢一点。 生:表演(小朋友自己请一个同学合演)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就问。 生:请问一号船夫你的船免费吗?

一号船夫:(想了想)我的技术很好,如果你满意就给,不满意„ 生:请问二号船夫,你的船会不会涨价?

二号船夫:这个呀,那就看你的路程有多远了,太远了当然要加钱!游客重的话,也要加一点。 生:三号船夫,你是个女的,你有力气驾驶吗? 三号船夫:我都已经当船夫了,当然了。

师:愿意上一号船的举手,上二三号的分别举手。

师:威尼斯的船夫真是厉害,有精湛的技术,又有经商头脑,对威尼斯的风景点非常熟悉,那么威尼斯到底有什么样的美丽风景呢?威尼斯有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这些地方用笔划出来。 生:划,读

师:独特风情,优美风光,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能读个大家听听吗?

生:大建筑物残破说明历史悠久(读相关课文) 生:„„走到小艇里去„„(戏好看) 生:那里有许多小艇。„„

师:白天,威尼斯冲满生机活力,晚上,寂静围绕着威尼斯入睡,这些情景产生都跟什么有关? 生:小艇。

师:当小艇怎么样时,威尼斯充满活力,当小艇怎么样时,威尼斯寂静入睡? 生:做生意时(找出句子)靠岸的时候就静下来。

师: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情趣,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同学们想一想,除了书上用小艇做来的事外,你想想,还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 生:先齐读课文第五段,再想象。

生:我看见女教师提着手提包,匆匆忙忙坐上小艇去学校上课。 生:看见科学家坐上小艇去考察。

生:看见小学生背着书包上船,在朗读课文。 生:看见运动员坐小艇去打球。

生:我看见西门豹穿着唐服来考察了。 师:那是科幻片

生:我看见病人坐小艇去医院,旅客去游览。 生:小姑娘卖花。

生:提着蛋糕坐在小艇里过生日。

4 生:温州的记者去采访船夫。

师:哈,温州人去卖鞋了。肯定有。

师:好,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小艇。这是威尼斯的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独特的风情。使这个古老的城市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学完了这些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话来夸夸威尼斯的风景,赞美威尼斯?把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感觉、想法写下来。(过了几分钟) 生:船夫,你怎么不去划船比赛呀?

生:别的城市没有小艇,威尼斯有。我爱威尼斯。

生:小艇小艇你真棒!独特城市由你创!我们生活全靠你!大家都来把你要!(有出入) 生:威尼斯的小艇,你是个愉快的“人”,我爱你! 师:有机会希望你们去威尼斯走走,玩玩。下课。

特级教师钱正权

评课

这是一堂朴实、扎实的语文课。

1、聊天:创设愉快环境,和谐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新老师没有恐惧,聊天过后,就非常轻松。

2、五人读课题后,来个小小的探索,“在小艇前加威尼斯你怎么看?”用意在激发学生研究文章的兴趣。

3、王老师的教学流程:(1)激发兴趣(2)初读,要求读流利(3)你想说些什么,给学生宽泛的说话要求,没有设定问题疑问(4)引导初读,渐渐深入,教师精心设计游客拿照相机拍摄一事,符合课文内容,引学生进入课文,去拍摄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5)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深入字间之中,引向深入,由整体感知,品味课文,研读课文。

4、教导小艇象新月时,什么是“新月”当学生不知道王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其实探究式学习不跟接受式对立,我们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排除接受学习。

5、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改写两句话。“书上句子改成这样行不行?”进一步探索。教师巧妙设计,善于引导,使学习上了一个台阶。开始学生的理解是仿佛真像一点,好象有点不像。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发现了,教师及时评价:一个伟大的发现。同时板书4个句式,在这前后联系中,学生明白打比方有很多变化,让学生知道后,教师评价引导,让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后一句老师采用读中比较方法,分别读:轻快、灵活和既轻快又灵活,后者学生感觉好象不轻快不灵活,老师意图训练学生语感,语言表达形式,跟意思是否一样,学生找到了感觉。

6、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探究。教师发挥积极引导作业。

7、进行活动化教学,先说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扮演船夫和游客。以活动形式内化课文语言和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同时把口语交际的方法引到阅读教学中去。(建议:这里学生运动课文语文不多,因让学生多读以后,抓住船夫“操纵自如”来吆喝,介绍船夫技术,引导学生把这些语言运动出来)

8、展开想象,让学生说说其他的游客。并且设计活动性作业,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体会。如果是平时我们可以相应设计基础性作业。

这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设计的两节课。是传统教学和发展性研究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自由,老师充分重视学生体验。这两节课是值得我们推敲,研究的。

5

第19篇:王崧舟教学实录

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

【观点】

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自由对话,首先要致力于课堂自由文化的建构。自由文化的建构,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要义:

一、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二、师生、生生之间养成真诚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三、消解课堂上的话语中心、话语霸权,把话语权还给课堂上的每个人;

四、与文本对话,养成赏识卓见、鼓励创见、悦纳异见、宽容误见的态度,倡导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

五、不唯上、不唯书,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文化。

《草船借箭》一课,致力于引领学生与智慧化身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展开多角度、有创意的对话。那么,这种对话的原点是什么?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有关《三国演义》、特别是有关诸葛亮的“前结构”。事实上,在接触《草船借箭》这个文本前,学生心中早已贮存着或清晰或朦胧、或开阔或狭窄、或深刻或肤浅的关于诸葛亮的种种感知和理解,即所谓的“前结构”。自由对话,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心中的这一“前结构”。作者心中的诸葛亮、教师解读的诸葛亮与学生感悟的诸葛亮不能等量齐观,因此,课堂上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读出属于他自己的诸葛亮。

而要想真正读出自己心中的诸葛亮,首先就要关注学生面对文本“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的那个“现量”诸葛亮。这个现量诸葛亮是被学生的“前结构”这个照相机从文本中拍摄下来的。这种拍摄,是整体的、视界融合的、自由自足的,但又是模糊的、不自觉的、浮光掠影的。课堂上的自由对话,肇始于学生读出的这一个现量诸葛亮,即通常称之为的“第一印象”、“首感效应”、“初始感知”。

当现量诸葛亮也成为学生展开深层次对话的前结构时,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诸葛亮笑盈盈地从文字中走出来,走到学生的眼前,走进学生的心中。于此同时,又应该点拨学生转换对话视角,穿越历史的时空,将自己置身于草船借箭的场景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历史人物,与诸葛亮促膝而坐、谈笑风生。这样,学生就由物我两隔、情景相离的知性对话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诗意对话。恰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这是一种审美的自由,是生命的更为本真的自由。至此,学生自能读出心中的这个诸葛亮。

【构想】

第 一 课 时

一、给“智慧”排个序

1、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诸葛亮的印象。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请学生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中的四个人物排排队。

3、交流体会。估计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诸葛亮 周 瑜 曹 操 鲁 肃 1 2 3 4 1 3 2 4 1 2 4 3 1 3 4 2 1 4 3 2 1 4 2 3

4、小结: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都排在了第一位。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真正的智慧的化身。

二、点击诸葛亮的“智慧”

1、教师:有人说,诸葛亮是谋略的大师,因为他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有人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足智多谋、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神机妙算。

2、学生自由读课文,你觉得课文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写得最精彩。

3、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练读有关段落。

三、三个“臭皮匠”的“智慧”

1、教师:我读了课文以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诸葛亮在立下军令状之前,他到底想到了什么?想好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3、组织全班交流: 想到了草船借箭;

想到了三天之后长江之上必有大雾; 想到了向鲁肃借船; 想到了向曹操借箭; ……

4、小结: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板书周瑜的话,引导学生诵读此句。

第 二 课 时

一、与诸葛亮对话“知天”的智慧

1、研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引导学生读出大雾漫天的情形。

引导学生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时的心情,读出鲁肃的感情。 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时心情,读出诸葛亮的感情。

2、研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引导学生概述这句话的意思: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时候请鲁肃一起去借箭。 引导学生感悟这两句话的不同点。

3、诵读: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二、与诸葛亮对话“知人”的智慧

1、引导学生将以下两句话联系起来,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2、引导学生感悟诸葛亮的“笑”。联系鲁肃的吃惊感悟其“笑”;

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感悟其“笑”; 联系回去交箭给周瑜感悟其“笑”; 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感悟其“笑”。

3、诵读: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三、与诸葛亮对话“知地”的智慧

1、从“顺风顺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诵读: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四、面对“智慧”的智慧

1、讨论:周瑜不如诸葛亮的仅仅是神机妙算吗?

2、教师:鲁肃亲自经历了草船借箭的整个过程,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先生真神人也!”他请诸葛亮介绍神机妙算的诀窍,诸葛亮就毫无保留地告诉了鲁肃。同学们想知道吗?课后请看《三国演义》的第46回。

【现场】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哪些同学看过《三国演义》?可以是小说,可以是连环画,可以是电视连续剧。 生:(自由举手应答。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看过。) 师:能说说你对诸葛亮的印象吗? 生1: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生2:诸葛亮是个很讲情义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十分感激,就帮助刘备打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说得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写尽了诸葛亮的一生。 生3: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学问非常大,被人称为“卧龙先生”。 师: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更知人心。

生4:诸葛亮跟周瑜斗智,最后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周瑜临死前说:“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说,既然生了诸葛亮,又何必生我周瑜。

师:哟!你知道得还真多!当然,周瑜之死不能全怪诸葛亮。等会儿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生5: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我觉得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一个人。 师:好!看来大家对诸葛亮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今天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诸葛亮。学《草船借箭》就等于是会会诸葛亮这个老朋友。是吧? 生:(齐答)是!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赶紧去见见诸葛亮这个老朋友。读完课文以后,老师请你从智慧的角度,给故事当中的四个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觉得可以怎么排?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好!读完课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这四个人应该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吧?这四个人,如果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他们排排队,你会怎么排? 生1:我认为诸葛亮排第一位,周瑜排第二,曹操排在第三,鲁肃第四。 师:诸葛亮最聪明,鲁肃最笨。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觉得鲁肃应该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前面两个不变。

师:哦!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变成最笨,鲁肃排第三。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3:我觉得诸葛亮排第一,曹操排第二,周瑜第三,鲁肃排第四。 师:周瑜第三了,鲁肃还是最笨。还有不一样吗? 生4:我觉得诸葛亮第一,曹操第二,鲁肃第三。 师:好嘛,鲁肃第三,周瑜最笨。哈哈,还有吗?

生5:我觉得诸葛亮第一,鲁肃第二,周瑜第三,曹操第四。

师:你认为曹操最笨,有意思。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每位同学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是吧?尽管答案不同,但同学们发现没有,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 生:(齐答)诸葛亮排第一。

师:对,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是最聪明的。这是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取得的共识。非常好!这篇课文写了诸葛亮的很多内容,现在王老师请你们仔细读一读,你觉得这篇课文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它们找出来,然后仔仔细细地读一读。 生:(大声读课文,寻找写得精彩之处。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咱们交流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当中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最精彩? 生1:我觉得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写得最精彩。 师:你先把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咱们注意听。 生1:(朗读课文

七、八自然段。

师:不错。这两段话如果多读几遍,可能对你的帮助就更大。谁也觉得这个地方写诸葛亮的智慧得最精彩。再请一个同学读一遍。

生2:(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排开,又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师:停!停!鲁肃怎么说? 生2:吃惊地说。

师:对呀!吃惊地说!再读一读,体会鲁肃的吃惊。 生2:(朗读)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师:好!这样读才有吃惊的味道。继续。

生2:(朗读)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注意!诸葛亮笑着说,得有笑容,得有笑声啊。谁来读读诸葛亮笑着说?

生3:(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微笑着说。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

生4:(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大笑着说。你也想读?来,请你读。

生5:(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你这笑,真是出自内心的笑!请你接着往下读。

生5:(朗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这个令可没下好!电视上见过大将军下令吗?那个威严,那个响亮,那个果断。这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自由练读。)

师:来,请曹操下令!咱们先叫一个女曹操。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生1:(朗读)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举妄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活脱活现一曹操。稍有一点遗憾,那个曹操说的是不要“轻易出动”,你这曹操说成了不要“轻举妄动”,两个曹操,哪个说得更准确?自己体会体会,好吗?叫一个男曹操,曹操本来就是男的嘛。曹操在营寨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生2:(朗读)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你继续往下读。

生2:(朗读)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个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师:还有同学觉得别的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智慧是最精彩的?

生3:我觉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自然段。诸葛亮说:“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三十个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生4: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写诸葛亮的谋略比较精彩,因为他说:“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只箭。”

师:等等,老师请你把第二段话都念一遍,好吗?

生4: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师:注意啊,周瑜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实际上——

生4:心怀不轨,他很嫉妒诸葛亮,他想用这个造箭的名义把诸葛亮害死。因为他死前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所以看的出来他非常恨诸葛亮,想利用造箭的借口害死诸葛亮。 师:对啊,所以说,周瑜说这话的时候一肚子坏水,你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刚才读得那个周瑜是光明磊落的周瑜,不是心怀鬼胎的周瑜,你得心怀鬼胎呀!试一试,行吗?(读开头的话)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对诸葛亮说——

生4:(朗读)“我们现在就要和曹兵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当然是弓箭最好。”“先生和我想得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说:“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师:注意!诸葛亮这个时候嘴上这样说着,心里想到的是什么呢? 生5:他想到了周瑜肯定是使的诡计,干脆就来个将计就计。

生6:他想到周瑜肯定要给他出难题,十天造十万支箭肯定是比登天还难。

生7:我首先和他一样,而且我知道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他已经观过天象,知道再过三天就有一场特别特别大的雾,也想到周瑜会用这个箭来威胁他。所以他肯定想到了借箭这回事。 师:尽管诸葛亮知道周瑜想要害他,尽管诸葛亮知道三天后这场大雾,将计就计能把这十万支箭借来。但是我就觉得很奇怪,诸葛亮为什么不推托、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还要替他借十万支箭呢?

生1:我觉得诸葛亮想,既然你想害我,我就将计就计,我就和你斗智。

生2:我想是这样,周瑜就是想专门找一个难题难倒诸葛亮,如果你要是不去借箭的话,正好中了人家圈套,就证明周瑜比诸葛亮强。

师:同学们,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周瑜呢,是孙权的都督。刘备和孙权可是两家呀。周瑜这样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完全可以回到刘备那里去呀。

生3:因为魏军当时非常强大,诸葛亮提出要东吴和蜀汉相联盟,来攻打魏军,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因为这个时候需要箭,诸葛亮使计,如果把魏军的箭由我来使的话,魏军的兵力就会大大减弱,而我军的兵力会大大增加,这样的就可以使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取得胜利。所以,诸葛亮是从大局来考虑借箭的。

师:看得出,你读过不少书,对当时的历史情况很了解。你讲得很对,孙刘两家只有联合抗曹,才能战胜曹操,保住自己的领地。但是,刚才你的发言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指出来你不生气吧?其实,那时三国还没有建立,东吴、蜀国、魏国还没有建立,孙权和刘备还是各地的一方霸主。所以是孙刘联合,而不是吴蜀联合。请你接着读。

生3:(朗读)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能够造好。”诸葛亮说:“只需三天。”周瑜说:“军师你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兵士到江边去取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师:好的,请坐。我们对诸葛亮的智慧都有了自己独特地体会和理解。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写得最精彩,有的同学认为中间写得最精彩,也有的同学认为后面写得最精彩。其实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我们深入到课文中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我们就能够感觉到这篇课文每一段话、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在传神地写着诸葛亮的智慧。这篇课文,老师读了二十多遍了,尽管读了二十多遍,我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搞清楚,但我又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甚至傻想着是不是应该去问一下诸葛亮。(众大笑)你们想知道困扰王老师的这个问题吗? 生:(齐答)想!

师: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得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1: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2: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3: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4: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5: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师:这些问题我也都想过,不过通过读书,我都已经搞懂了。老师在想啊,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同学们,你们知道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 生1:完不成任务就要杀头。

师:喀嚓,脑袋搬家。对呀,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的话,脑袋就要搬家。所以我就在想,当时,诸葛亮立军令状的时候,脑子里想了些什么?他到底想好了一些什么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啊!因为这个问题事关诸葛亮的身家性命啊!咱们是不是这样,先独自看看书,思考思考这个问题。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讨论,行吗?(学生先默读思考,然后四人小组相互讨论)

师:讨论非常热烈!看来,困扰老师多日的重大问题,就要在你们这里解决了。好啊!请教大家,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他肯定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1:我觉得在立军令状之前,他就已经谋略好了后面的计划,他已经计划好了怎么来造这十万支箭,然后他才敢跟周瑜立下军令状。如果他没有谋略好的话,他就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立军令状的。

师:有道理!老师继续向你们请教,这个计划当中该有哪些内容啊?

生2:我认为他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天气的变化,想到了长江上三天之后会有大雾。 生3:第二个他想到的是曹军会怎样应对。以曹操的为人,他肯定会谨慎用兵。他看见外面有大雾,而且又有鼓声和呐喊声,他肯定不敢轻易出兵,所以他肯定使用弓箭。

生4:他还想到了他肯定要有所准备,就是准备草船。而且,他必须考虑到鲁肃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的。以他对鲁肃的了解,鲁肃肯定会把船借给他,而且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周瑜。 生5:而且,诸葛亮他还考虑到二十条船上箭能不能插到最多。因为他一开始先让青布幔子包上,再插上草人。假如是木船前往的话,就插不上多少支箭,可能达不到十万支箭的数量。用青布幔子,箭射在上面就固定在布上,不会掉下去。而且插上草人也可以把箭插得多一些,至少不会达不到十万支箭而受罚。

师:是啊,这些问题,哪个问题能不先想好呢?草船不想好,能借到箭吗?天气不想好,能借到箭吗?曹操、鲁肃的性格不想好,能借到箭吗?这个计划,诸葛亮想得多么周到、多么细致啊!你们说,诸葛亮他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诸葛亮他妙不妙? 生:(齐答)妙。

师:难怪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第 二 课 时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周到、那样细致,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请你读一遍。

生1:(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周瑜是长叹一声,你把那个叹加上去,再来读这句话。 生2:(朗读)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师:不错,请你来。

生3:(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唉,我真不如他。 生4:(朗读)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呀!

师:周瑜到最后就是这副神态、这副样子。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呢?自己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下来,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我看到同学们找了很多地方,是吧?的确像同学们所体会的那样,这篇课文很多地方都在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咱们就这样,在那么多地方当中,挑你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说一说这个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好吗?

生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从这里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敌人看不见他,当然他也用不着看见敌人,曹操怕江边有伏兵,就只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草船借箭成功,这才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先别忙着坐下去。我发现你挺能说的,理解得也非常不错。但咱们学语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是不行的,你看看这是一场怎样的雾?你一读,要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雾。 生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比刚才大了点,但这场雾还不够大,谁能比他读得更大? 生2:(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雾更浓了,但还是没有漫天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3:(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才是一场漫天的大雾啊!同学们想啊,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上,他俩都看到了这场大雾,你说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受? 生1:他这时候比较惊讶,比较吃惊。

师:那么诸葛亮呢?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什么感觉?什么心情?你别说,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自己读。

生1:(朗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你们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什么心情? 生2: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心情非常高兴。 生3:他十分的自信。

生4:他终于如愿以偿了,正暗自得意呢!

师:好一个“如愿以偿”啊!但是,王老师觉得你光抓住这句话,还不能够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啥?因为光凭这句话,还不知道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雾呢还是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准了大雾呢。哪句话能证明这场大雾诸葛亮早已算到了?

生1:(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谁来做做诸葛亮,来读读这句话?

生2:(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一做诸葛亮你就激动。(众笑)不激动。再来一次,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把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要心定气闲,像诸葛亮那样一点也不着急地读。 生2:(朗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这才像个诸葛亮嘛!心定气闲,成竹在胸。但是,王老师觉得这句话写得太啰唆,什么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诸葛亮第一天第二天不都没动静吗?写它干嘛?完全可以改成这样:“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一写,又简洁又明了,不浪费笔墨,多好啊!在书上把它改一下吧。 生:(纷纷示意)不能改,不能这样改。

师:(故做糊涂状)不能改?为啥不能改?这样改不是挺好的嘛!

生1:因为有了这两句话,就能体现诸葛亮预测到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的。如果直接说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也许碰巧第三天四更时候来了大雾了,他一看,噢,来了大雾了,就今天去借箭吧。

生2:第一天第二天虽然说没动静,其实他这边盘算着呐,第一天第二天说明他做事情不是非常得急,而是他沉着冷静。 生3:如果你直接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的话,就没有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了。 生4:这样还能看出诸葛亮在立军令状的时候非常有把握。

师:如果你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不知内情的人,都快急死了,是吧?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火已经烧到眉毛上了,你怎么还没动啊?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而这个时候,咱们这位仁厚老实的鲁肃,还不知道诸葛亮把他请去干嘛呢。是不是?你们说诸葛亮他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妙不妙? 生:(齐答)妙。

师:刚才咱们用了前后联系的方法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前面那句话是反映诸葛亮的预测,后面那句话是反映事实的,这样一联系,就能体现他的神机妙算。你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找一找,还有哪些话前后联在一起能够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默读课文,寻找相关句子。教师做现场巡视。)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各自的发现。

生1:我觉得还有“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是诸葛亮预测的。

生1:还有就是“曹操在营寨里听到了擂鼓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一开始诸葛亮就预测到在大雾的时候,曹操不敢把他的兵派出来,到后来又写曹操在营寨里听到诸葛亮他们的鼓声和呐喊声,就让弓弩手向他们射箭,从这里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是啊,诸葛亮前面这样说,曹操后面果然这样做,是不是呀?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 生:(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了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同学们,诸葛亮是怎么说的? 生:笑着说。

师:他是笑着说的。我觉得这篇课文挺有意思,我发现这篇课文写诸葛亮说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处,前面诸葛亮说„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都是诸葛亮说诸葛亮说。但是我发现,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诸葛亮笑着说。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诸葛亮笑着说—— 生:(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是啊,你们研究研究看,你们觉得诸葛亮他在笑谁? 生:(自由读) 师:诸葛亮在笑谁呢?

生1:我觉得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迎战。 师: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怎么样? 生1:了如指掌。

师:了如指掌,是啊,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曹操,哼!生性多疑,这种天气,有敌人突然来攻,自然不敢派兵。你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1(轻蔑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对诸葛亮的笑,你们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2:我觉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的神机妙算,笑他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师:这叫自信的笑。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2(自信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不错!这是他的体会,你们呢?都一样吗?

生3:他还在笑鲁肃,鲁肃前面吃惊地问诸葛亮说:“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后面回答了鲁肃。

师:他是在宽慰鲁肃,是不是?鲁肃啊鲁肃,你真是个老实人,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明白我的用意呀!是吧?这是一种幽默的笑。来,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3(幽默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谁来宽慰宽慰鲁肃?来,请你。我做鲁肃。咱们开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生4(学着长者的口吻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这回我鲁肃总算放心了。看来,诸葛亮这一笑的内涵多着啊!谁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5:我觉得诸葛亮还在笑周瑜呢!前面主要是周瑜想害诸葛亮,而现在诸葛亮马上就要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马上就会有十万支箭了,他就觉得你周瑜肯定想不到这点。 师:所以诸葛亮怎么说的?

生5:他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对啊!回去干嘛? 生5:回去交箭。

师:交了箭,周瑜的阴谋还能得逞吗? 生5:不能了。

师:诸葛亮心里默默地说:“周瑜、周公瑾呀,你要跟我斗,还嫩点儿!”是吧?这叫什么笑?这叫胜利的笑。你再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5(充满喜悦地朗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得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多么喜悦啊!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诸葛亮这一充满智慧、充满胜利的笑!

生:(齐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 生:(齐答)神。 师:妙不妙? 生:(齐答)妙。

师:除了这两句,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你们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1:我从第四自然段最后那个“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还有第五自然段的那个“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发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不让告诉都督,结果鲁肃果然就没有告诉借船的事,证明他对鲁肃的为人也是了如指掌。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2:我还有一个。前面第四自然段写诸葛亮对鲁肃说“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后面第十自然段写“每只船大约五六千支箭,二十只船共有十万支箭。”印证了他的预测。 师:是啊,连箭的数量都预测得那么准确。不多不少,刚好十万支箭。

生4:我这个是非常深沉的。“谢谢曹丞相的箭”,他表面上是在气曹操,实际上是要动摇曹操的军心。曹操的兵士看到诸葛亮这么神机妙算、这么历害,而他们的主帅曹操却没有识别他的诡计,他们觉得对方十分强大,就觉得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师:就是在没有交战之前,先挫挫他们的士气,是不是啊?你的理解非常深刻,也看得出你的知识面非常广。但是我担心啊,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怎能善罢甘休?他要是派兵追杀出来,诸葛亮不就麻烦了吗?

生4:我觉得根本用不着担心。因为诸葛亮早已算好了,回来时是顺风顺水的。曹操他们根本追赶不上。

师:好一个“顺风顺水”!从“顺风顺水”中,你们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生5:诸葛亮不但事先预测好了气象,而且他也预测好了这个地理位置。

生6:船头只有先朝西、后朝东,才能顺风顺水地回来。可见,诸葛亮想得多么周到啊! 生7:靠近曹军水寨时,是空船,所以逆风逆水关系不大。借完箭回来的时候,船上装满了箭,所以顺风顺水就省了了许多,也保险一点。

生8:顺风顺水回来,曹军就追不上。追不上,就能更加挫挫他们的士气。

师:说得好!对诸葛亮他们来说,风顺、水顺、心情更顺啊!胜利在望,能不顺心吗?难怪鲁肃详详细细地把这一切告诉周瑜之后,周瑜不得不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读完全文,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比,还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的? 生1:周瑜心胸太狭隘,诸葛亮心胸比较宽阔。

生2:周瑜其实也挺聪明,就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道上,老想害人。诸葛亮用到正道上,做大事。

生3:周瑜他只想前不想后果,而诸葛亮想事情比较周密。 生4:周瑜做事没有诸葛亮周到。

生5:周瑜做事欠冷静,就拿他想害诸葛亮这件事来说吧,他嫉妒诸葛亮比他有才干,他们现在是要联合抗曹,他却想害诸葛亮,是不是有点内讧的感觉?

生6:周瑜有点自不量力,他一开始想害诸葛亮的时候,他也不想想诸葛亮是什么人,诸葛亮早就把曹操鲁肃这些人了如指掌了。

生7:周瑜做事非常着急,而诸葛亮做事非常冷静。 师:是啊,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你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就一五一十地对鲁肃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 师:真的想知道? 生:(齐答)想。 师:一定想知道? 生:(齐答)想。

师:下课!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谢谢同学们。

静下心来游于艺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游于艺

【“游”出感觉】

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请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读题目,不光要用嘴巴,更要用眼睛。口到,还要眼到。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读得好!口到了,眼也到了。但是,心到了没有呢?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课文题目,特别是第一次读到题目中的这个“游”字,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一个词! 生1:奇怪。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怎么能游到纸上? 师:所以你的脑海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 生1:问号。

师:奇怪,这是她的第一感觉。那么你们的感觉呢? 生2:我觉得很惊讶,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呢? 师:你想探个究竟,是吗?因为你觉得很惊讶。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3: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师:对啊,按照常理来说,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去的。读到题目,能读出一种感觉,能读出一些问题,这就是心到了。带着这些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口到,眼到,而且心到——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游”动全身】

师:其实,我也纳闷儿。一个普普通通的题目,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感觉——奇怪,惊讶,不可思议。(稍顿)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鱼游到了纸上》这个故事。两个要求:第一,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第二,仔细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这些带“游”的句子统统划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仔细地找,认真地划,划出之后还可以标上

1、

2、

3、4的序号。生:(开始动笔划句子)

师: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划好,带“游”的句子多不多? 生:(齐答)多!

师:谁来读读第一个“游”字句。

生1:(朗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没错,这是第一句。读得又对又好,一个精彩的开头。第二句,谁来读?

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好!读得字正腔圆。第三句在哪儿? 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一个女孩——

生3:(接读)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好的,请你连起来再读一读,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调子。 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还有“游”字句吗?

生4:(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已经是第四句了,第五句在哪儿呢? 生5:(朗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你读得真叫仔细!为什么?因为,这一句中的“游”和“鱼”是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的。还有别的“游”字句吗?

生6:(朗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好的,已经是第六句了。还有吗? 生:有。

师:应该是最后一句了。来,咱们一起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再来一遍!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多少个带游的句子啊? 生:七个。

师:整整七个。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 生:结尾。

师: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争取把它们读顺口、读流利,读出各自不同的味道来。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师:好,虽然都是带“游”的句子,但是,如果你仔细读、用心读,你是能够体会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味道的。(指名6个同学起立,要求他们依次朗读前六个“游”字句,每人只读一句。第七句要求全班齐读)怎么读呢?我读旁白,你们接着我的旁白读出每个“游”字句的味道来。 师:好!现在开始。(朗读)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1:(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味道出来了,就这么读。(朗读)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就在茶室的后院,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2:(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朗读)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很遗憾,这一句的味道没出来。应该有一种什么味道? 生3:惊奇的味道。

师:没错,惊奇、惊讶、惊叹的味道!再读一次。(朗读)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对!要的就是这个味道。(朗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生4:(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得娴熟,你读得更是娴熟,一级棒!(朗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生5:(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朗读)真没想到,这样一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他通过笔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生6:(接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游”显张力】

师:他笑了,是吗?笑得那么甜,是吗?请问,他为什么笑了? 生1:因为他的画被别人赞叹。 师:第一个赞叹他的人是谁?她是怎么赞叹的呢?

生1:是作者来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来,咱们一起来。那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生:(齐读此句)

师:味道再浓一些!那小女孩惊讶地叫起来—— 生:(齐读此句)

师: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喊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我是觉得非常奇怪,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来了呢?鱼不是生活在水里吗? 师:所以,你一定想挤过去看个究竟,是吗? 生1:是的。

师:你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

生2:我的第一反应是脑子里有千万个问号,鱼一离开水就会死的,它为什么还会在纸上游来游去?

师:这千万个问号会驱使着你想挤过去—— 生2:看个究竟。

师:听到这一声惊叫,听到这一声惊叹,还有谁也想迫不及待地挤过去看个究竟? 生:(纷纷举手,表示都想看个究竟)

师:好的,哪位来做这个小女孩?(指名一学生起立)就请你来。我请她喊这一声,你们注意,作出你们的第一反应。准备好了吗?现在,你们就在茶室的后院,就在金鱼缸边,突然,传来这样一声惊叫——

生1:(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其余学生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师:反应啊!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啊?(笑声) 生:(跃跃欲试的样子) 师:再来一遍。(手指着教室)这是在茶室的后院,这里有好几口金鱼缸,青年就在这儿画画。一开始你们都没注意,东张西望,走马观花。突然,你们的耳边传来这样一声惊奇的喊叫——

生1:(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其余学生纷纷围到读句子的同学身边,气氛热烈)(笑声) 师:停!都围着别动!(走到学生身边)请问,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 生2:是小女孩的喊叫声。 师: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 生3:是小女孩惊奇的叫声。 师: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 生4:是小女孩对青年画画的惊叹。

师:请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学生纷纷归座)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是小女孩的叫声把你吸引过来的,是吗? 生:(齐答)是!

师:真的如此吗?(稍顿)我们听,假如小女孩的喊声是这样:(课件呈现: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还是惊奇地喊,还是惊讶地叫,请问,你还会作出刚才那样的反应吗? 生:(齐答)不会。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这样喊没有那么惊奇。 师:你的看法呢?

生2:我想画就画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自己也会画的。 师:就是!画到纸上有什么稀奇呢?

生3:金鱼每个人都会画的,我们何必挤过去看呢?每个人都会画。

师:说得是呀!所以,真正吸引你过去的,真正让你迫不及待想看个究竟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

生:(齐答)“游”字! 师:对!“游”字。这个“游”字,是对青年画鱼的惊叹!读着这个“游”字,我们仿佛听到了这样的赞叹—— 生1:画得太棒了! 生2:真是画得栩栩如生啊! 生3:他把金鱼画得跟活的一样! 生4:画得太像了,跟真的一样! 生5:他画画的水平简直是超一流的!

师:是的,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齐读此句)

师: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抵不过这样一句话—— 生:(齐读此句) 【“游”于宁静】

师:(稍顿)同学们,能把鱼画得在纸上游动,你们说这位青年的画技高超不高超? 生:(齐答)高超! 师:厉害不厉害? 生:(齐答)厉害!

师:他是怎么画的呢?默读课文。 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请问,这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

生:(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来,咱们一起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生:(齐读此句)

师: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生1: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画出的鱼仿佛在纸上游动。 生2: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画得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生3: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画画一丝不苟。

师:有同学对一丝不苟的印象很深,有同学对所画的游鱼印象特别深,也有同学对青年画画的细致印象很深,是吗? 生:(齐答)是的!

师:(稍顿)但是,你们留意过这个细节吗?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 静静 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静静”,“静静”地画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请问,什么叫“静静”地画画? 生1:就是没有声音,一丝不苟地画。

师:没有声音,安安静静地画,是吗?这是他的理解。

生2:就是对旁边的干扰不去注意它,他是静静的,没有什么抱怨的,在那边很认真地画画。 师:对周边的干扰没有丝毫反应,是吗?谁还有不一样的看法? 生3:静静地画画也就是一句话也不说,只顾低着头画画。

师:对“静静”地画画,你们都有着各自独到的理解,这很好!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无声无息却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光有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你得去感受它,去看见它,你得把它还原成一幅幅真切的、生动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请你仔细地看一看青年静静地画画。

生:(闭上眼睛,倾听老师的描述)

师:(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睁开眼睛。看到青年静静画鱼的场景了吗?看到他画的金鱼的各种动态了吗?你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生1:我看见金鱼往前慢慢游着,突然一个急刹车,又往回游了过去。 师:转身,是吗?好,这是一个动态,请你站着。谁还看到了不一样的动态? 生2:我看到鱼在水里吐着一个一个的水泡,水泡还一直往上冒。 师:吐泡泡,一个可爱的动态,请你也站着。你们还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生3:我看到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还不停地甩着尾巴。

师:甩尾巴,这是金鱼非常典型的动态,是吧?好,请你站着。我知道,还有各种不同的动态,是吗?那么,这些金鱼的动态,那位青年又是怎么画的呢?

(指着生1)你来给大家读一读青年画金鱼转身的动态。怎么读呢?就读这段话,读到“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这个地方,你就把“转身”这个词语插到“金鱼”的后面,读成“很快地画出金鱼转身的动态”,其它统统不变。这样会读吗? 生1:会。

师:好,大家注意看。现在,青年开始画金鱼转身的动态了——

生1:(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转身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看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

师:(指着生1)我想问你一下,当那位青年在画金鱼转身的时候,他还需不需要再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转身的? 生1: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以前每天都在观察那个金鱼的动态,金鱼的所有动作都印在了他的脑袋中了。 师:金鱼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印在了他的心里,是吗?好,我们继续看青年静静地画画。该画金鱼吐泡泡了,是吧?大家注意看!

生2:(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吐泡泡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指着生2)请问,那位青年在画金鱼吐泡泡的时候,还需不需要再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吐泡泡的? 生2: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2:因为以前他每个星期天都会在金鱼缸边观察鱼的动态,所以都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师:什么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生2:金鱼的各种动态。

师:谁能给“印”字换一个字?金鱼印在心里,还可以说—— 生3:金鱼装在心里。 生4:金鱼记在心里。 生5:金鱼刻在心里。 生6:金鱼烙在心里。 生7:金鱼游在心里。

师:说得太棒了!好,我们继续看,该是青年静静地画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了。

生3:(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指着生3)还是那个问题,当青年在画金鱼甩尾巴的时候,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甩尾巴的?

生3:不需要。因为他每个星期天都来看,他看到了金鱼各式各样的动态,包括甩尾巴,那种甩尾巴的样子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

师:一句话,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金鱼的时候,他心里装着的只有谁? 生1:金鱼。

师:他心里刻着的只有谁? 生2:金鱼。

师:他心里印着的只有谁? 生3:金鱼。

师:他心里记着的只有谁? 生4:金鱼。

师: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 生5:金鱼。 师:是的,金鱼!工笔细描也罢,挥笔速写也罢,有人围观也罢,有人惊叹也罢,他的心里只有谁?

生:(齐答)金鱼。

师:这才叫“静”啊!(板书:静)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竹的“静”!来,让我们一起,(《渔舟唱晚》的音乐响起)再去看一看那位青年一心不乱地画画。预备,起——

生:(齐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是的,他时而工笔细描,时而挥笔速写,就这么静静地画着,静静地画着。因为,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已经印在了他的心里,金鱼的各种动态都已经游在了他的心里。让我们再来静静地看一看——

生:(齐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游”向境界】

师:同学们,这静静地画画,(指着黑板上的课题)画出的是这样的功夫——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这静静地画画,画出的是这样的境界——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这静静地画画,画出的是这样一声惊奇的赞叹——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下课!(热烈的掌声)

第二课时:守于静

【激疑归“静”】

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想,有一个特写镜头你们一定印象特别深,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一个怎样的特写镜头呢?请看——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 >那样细致;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 >人。)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个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 生:(自由朗读) 师:谁能把这个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读完整、读清晰?请你来读一读。 生:(朗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

师:读得好!请大家拿出笔记本,按照这段话的顺序,把括号中的四个词语默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生:(默写,教师巡视) 师: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 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校对,写错的请马上改正。 生:(检查修改)

师:全对的请举手。好,放下,把本子合上。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特写镜头,把镜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刻到自己的心里去。 生:(齐读此句)

师:面对这个特写镜头,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在你的脑海里盘旋吗?请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1:聋哑人画画为什么画得那么好? 师:好,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2:既然他是聋哑人,那么别人就很难跟他交流,也就是说他是靠自学才能画好,为什么他的画技还这么高超?

师:聋哑人学画肯定比常人要难得多,这的确是个问题。

生3:我想知道,这个聋哑青年技术那么高超,那他画画到底学了几年呢? 师:说得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还有问题吗? 生4:他画鱼的过程中碰到过哪些困难,不知他是怎样克服的? 生5:他为什么那么爱画金鱼呢?他是怎么记住金鱼的每个部位的?

师:五个同学提了六个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对这个特写镜头的思考变得更加细致、也更加深刻了,是吧?(稍顿)其实,你们问了这么多,真正想问的只有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此高超的画技,那位聋哑青年是怎么练成的?是吗? 生:(齐答)是! 【比照悟“静”】

师:好!现在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课文的哪些字里行间,向你透露着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找到一处标上①,找到两处标上②,找到三处标上③…… 生:(默读课文,标号,教师巡视)

师:多数同学找到了两处,也有一部分同学发现了三处、四处甚至五处。提个建议,同桌之间不妨交流交流各自的发现。 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师:如此高超的画技,那位聋哑青年是怎么练成的呢?谁来读读自己的发现?

生1:(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原来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就藏在这句话里。

(课件呈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还有谁也发现了这条练功秘诀? 生:(纷纷举手)

师:我们一起来琢磨琢磨这条无声无息但却意味深长的练功秘诀。预备,读—— 生:(齐读此句)

师:我相信,当你们读着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特别留意其中的一个词,而这个词在上一节课刚刚出现的时候,曾经被我们轻轻地掠过了。这个词就是—— 生:(齐读)静静

师:又是一个“静静”!“静静”地看着,“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请问,什么叫“静静”地看?

生1:就是心中只有眼前的那样事物,心里也只装着那样事物,把自己什么事情全部都忘掉了,只剩下那个事物。

师:说得好!送你四个字:学以致用。谁还有不同的理解?

生2:静静地看,就是说他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完全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好一个“忘我的境界”!能从“静静”二字读出“忘我的境界”,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谁还有话想说? 生3:我觉得“静静地看”就是专心致志地看,他眼里看到的只有金鱼,别的他都不会去看。 师:“静静”就是“专心致志”,好眼力!好悟性!但是,同学们,你们感受过“静静地看”吗?(稍顿)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去公园看过金鱼的吗?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去公园看金鱼,跟眼前这位青年看金鱼,有什么不一样?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1:我在公园里看金鱼,都是自己看够了就不看了。 师:你是漫无目的地看,而那位青年怎么看?读给大家听。

生1:(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你跟青年看鱼又有什么不一样?

生2:我看金鱼都是走马观花,看腻了就不看了。 师:你是走马观花地看,而那位青年怎么看?

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你是怎么看鱼的?

生3:我有时候会看看跳跳,有时候会说那些鱼怎么怎么样,在做些什么。 师:你是三心二意地看,而那位青年怎么看?

生3:(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有人看鱼漫无目的,有人看鱼走马观花,有人看鱼三心二意,而那位聋哑青年却是这样看鱼的——

生:(齐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请问,这样地看,就是怎样地看? 生1:一丝不苟地看。 生2:聚精会神地看。 生3:仔细地看。 生4:全神贯注地看。 生5:专心致志地看。 【呈像入“静”】

师:(板书:全神贯注)这样呆呆地看,静静地看,一丝不苟地看,全神贯注地看,他到底看了多长的时间?(稍顿)默读课文,寻找新的练功秘诀。 生:(默读课文)

师:就这么静静地看,聋哑青年到底看了多长时间呢?我这里有三个答案请你选择,考考你的眼力和悟性。第一,整整一天;第二,每个星期天;第三,一年多里的每个星期天。你选几?依据在哪里?

生:我选三,依据是,(朗读)“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每个星期天都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每个星期天都这么静静地看着看着。你信吗? 生1:信!

师:请站着,你信吗? 生2:信!

师:请站着,你信吗? 生3:信!

师:还有你,你信吗? 生4:信! 师:你们都信吗? 生:(齐答)信!

师: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玉泉茶室的后院看一看。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发现——

生1:(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到了,他的确在玉泉看金鱼。春天过去夏天到了,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又发现—— 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看到了,他还在玉泉看金鱼。夏天过去秋天到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又来到玉泉,又来到茶室的后院,你还发现——

生3:(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他还在。秋天过去冬天到了,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惊奇地发现——

生4:(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是的,他没有缺席,他一直在玉泉看金鱼。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就这样呆呆地看着,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放弃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他中断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他动摇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请问,这叫怎样地看? 生1:这叫废寝忘食地看。 生2:这叫持之以恒地看。 生3:这叫坚持不懈地看。 【索隐参“静”】

师:(板书:持之以恒)同学们,这样呆呆地看,这样静静地看,这样从来不说一句话地看,这样长时间地看,他烦不烦?他累不累?默读课文,找找依据。 生:(默读课文)

师:请问,他这样静静地、长时间地看鱼,烦还是不烦?累还是不累? 生1:我觉得他不烦。因为前面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忘我了,还有烦吗?还有累吗?好,这是依据一。那么依据二呢? 生2:这里说“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他就不会再感觉到烦了。 师:说得是,这是依据二。还有别的依据吗?

生3:(朗读)“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这不正是“忘我境界”的生动写照吗?这是依据三。

生4:我觉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不烦。(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是的,都笑得那么甜了,还有什么烦恼什么劳累呢?这是依据四。

生5:(朗读)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

师:依据五。太好了!大家看,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特写镜头啊!

(课件呈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 生:(齐读)吃饭 师:忘了—— 生:(齐读)回家 师:忘了—— 生:(齐读)时间 师:也忘了—— 生:(齐读)自己 师:他爱鱼到了—— 生:(齐读)忘我的境界。

师:(板书:忘我境界)来!让我们也像这位聋哑青年那样,静静地走进这个没有烦恼、没有劳累、没有时间、没有自己的忘我境界。

生:(配乐齐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明道养“静”】

师:(指着黑板上的课题)有了这样的境界,才有这样的功夫——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有了这样的境界,才有这样的惊叹——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请问,游到纸上的只是鱼吗?还有—— 生1:还有青年的静静。 生2:还有人们的赞叹。

生3:还有青年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心。 生4:还有青年的专心致志。

生5:青年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游上去了。 生6:青年的全神贯注游上去了。 生7:游上去的还有青年的快乐。 生8:还有青年的心血和汗水。

师:是的,这一切的一切概括成一个字,那就是青年的——心。(板书:心)

同学们,青年画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板书:静下心来)才能练成这样的功夫——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这段文字)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享受这样的境界——

(课件呈现: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齐读这段文字)

师:因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齐读)全神贯注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齐读)持之以恒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进入“鱼在心上、心在鱼上”的—— 生:(齐读)忘我境界

师:(多次提醒下课,学生才恍然大悟)(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板书】

鱼 游 到 了 纸 上

全神贯注 静下心来 持之以恒

忘我境界

感动着《一夜的工作》

一、听读诗歌,营造阅读期待

1、导入: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课件呈现《你是这样的人》。) (教师充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2、交流:听完这首诗的朗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基点

1、过渡: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感受和疑问,自由朗读《一夜的工作》。边读边想:周总理的这一夜,到底是怎样的一夜。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对这一夜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周总理的这一夜,你细细地读了,默默地看了,也静静地想了。那么,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总理的这一夜? (估计会有:繁忙、劳苦、简朴、难忘、令人感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通宵达旦、日理万机……)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有关词语,并与学生展开二度对话: 你为什么想到用“繁忙”这个词来形容总理的“这一夜”? 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当你想到用“兢兢业业”这个词来概括这一夜时,你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老师也想用两个词来表达对“这一夜”的感受:通宵达旦、殚精竭虑。)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意味

1、过渡:总理的这一夜,是通宵达旦的一夜啊!从华灯初放到东方发白,没有休息,没有睡眠,甚至连打个盹儿的功夫都没有。总理的这一夜,是殚精竭虑的一夜啊!每一份文件他都要仔细审阅,每一个问题他都要认真思索,每一处文字他都要用心斟酌。找一找,这一夜的哪些文字让你的心为之一颤;品一品,这些令你感动文字到底包涵着怎样的感情和意味。 (学生默读全文,找找、划划、品品、议议。) (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插话:

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味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感人的文字品到最后,你会有一种冲动,一种要高声朗读它们的冲动。因为你知道,你积蓄已久的感动和感情,只有通过高声朗读,才能得到尽情的表达和宣泄。)

2、交流:读读这一夜对感动你的文字,说说这一夜最感动你的地方,好吗?

■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①这句话,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你会选择其中的哪个词?(板书:极其简单。)你怎么会想到选这个词的?(指名试读这句话。)

②你们知道,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曾经是谁住过的地方吗?(清朝的最后一个摄政王载沣。)

做为封建王朝的一个亲王,而且是一个摄政王的官邸,这里曾经有过哪些陈设?(红木桌椅、紫檀书柜、水晶吊灯、大红地毯、古玩器皿、山水盆景、瓷器花瓶、名人字画……) 然而,当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周总理办公的地方之后——(指名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样看来,“极其简单”这个词“简单”吗?不简单!极其不简单! ③你们知道,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现在是谁住的地方吗?(周总理。)

是的,周总理。堂堂一国的总理啊!你想,他的手中,握有多少重大的权利?他所承担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岗位啊!你们说,做为一国的总理,他住的地方,应该有些什么陈设呢?(学生自由发言。)

然而,当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周总理办公的地方之后——(指名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样看来,“极其简单”这个词真是“极其不简单”啊!什么不简单?(学生自由发言。) ④类似这种“极其简单”却“极其不简单”的地方还有啊!

比如:(指名读: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⑤过渡:生活的简朴固然令人感动,而工作的劳苦、工作的繁忙、工作的一丝不苟、殚精竭虑,更是叫人无限感慨。读读让你无限感慨的文字,好吗?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①(板书:审阅)你是怎么理解“审阅”这个词的?(自由发言。)

在你们看来,只有怎样的阅读才可以用“审阅”来形容?(精心、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全神贯注……)

②总理这样仔细、这样认真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

a、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打开了今晚要批的第一份文件。只见——(指名第一组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b、夜很静,只有时钟传来嘀哒嘀哒的走动声。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打开另外一份文件。只见——(指名第二组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c、夜越来越深,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周总理却依然坐在写字台前,聚精会神地批着文件。只见——(指名第三组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d、夜色阑珊,东方发白。周总理还是坐在写字台前,翻开了今晚要批的最后一份稿子。只见——(指名第四组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③做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他有多少重大的问题、棘手的问题、紧迫的问题要思索啊! 课件呈现: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他想着 。

(学生写话。写完后,以排比句的方式交流。教师读引文:“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学生一个接一个读“他想着……”)

四、综合提升,抒发阅读情感

1、引读: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着,并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全班齐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读完这段话,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激动、兴奋、自豪、赞美、崇敬)

2、师生反复诵读最后一段。

a、教师: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

指名学生: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请问,你为什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

b、教师: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

指名学生: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请问,你看见了他怎样的一夜?

c、教师: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

指名学生: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请问,你又看见了他怎样的一夜?

d、教师: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

指名学生: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请问,你还看见了他怎样的一夜?

e、教师: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 指名学生: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请问,你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你看见这样劳苦、这样简朴的总理吗?你看见过这样崇高、这样伟大的总理吗?

f、教师: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对全世界说——

全班齐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请问,你只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你敢断定周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吗?(学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充实文本内涵

1、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总理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吧。课件呈现《周总理在最后的日子里》,教师动情解说。

看完周总理在生命中最后的那些日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现在,你信吗?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劳苦”,现在,你信吗?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简朴”,现在,你信吗?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呕心沥血、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现在,你信吗?

3、教师:因为,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是这样的人!你永远是这样的人! 课件呈现《你是这样的人》,全班学生集体深情朗读。

4、教师: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位叫三宝的作曲家,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为这首诗谱写了一段极其感人的旋律。这是一首凝聚着亿万人民对总理无限深情的诗,这是一首抒发着亿万人民对总理无限思念的歌。你们听——

课件播放电影剪辑《周恩来》,同时配放歌曲《你是这样的人》。

【现场】

师:1998年的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大屏幕呈现诗歌《你是这样的人》,教师深情地朗诵诗歌。)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师:相信这首诗一定让咱们有所感触,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这首诗的哪些地方,让你有所触动? 生:(自由读《你是这样的人》)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什么地方触动了你?

生:我觉得是第二段:“不用多想,不有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我觉得总理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对每个人都充满爱心。以前在看《延安颂》的时候,我看到周总理和他的妻子为福利会的孤儿捐献了许多。

师:她从这两句诗,想到了总理的爱心,想到了总理的心与孤儿院的孩子连在了一起。这就是心灵的触动呀。

生:我的触动是:“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我在电视中看到过,总理在刮胡子时动了一下,给他刮胡子的叔叔不小心在他的脸上划了一下,那一定是很痛的,而且是在脸上,我想周总理平时也是很劳累的,也会形成一些伤痛,但是不管是身上的伤痛还是心里的伤痛,他都会藏在心里,总是把微笑带给别人。所以,这句话对我有很大触动。 师:你的体会太深了。这份伤痛不仅仅是表面的伤痛,更是内心的伤痛。无论是内心的伤痛还是表面的伤痛,我们的总理都把它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心中,只把那微笑的一面留给了世界。这是怎样的一位总理啊!

生:周总理是一位好总理,是我敬佩的总理,是我心目中最美最美的总理。

师:我相信你说的是真话,我相信你说的话也是其他许多同学想说的话。同学们,为什么宋小明会写下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触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一夜的工作》,读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你的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

生:(轻声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了、看了总理的一夜,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总理这一夜的最大感受,你用哪个词语?请高举你的小手,让老师看到你那自信的神情。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负责的总理。

师:(板书“负责”)这是负责的一夜,他读出了“负责”。 生:这还是“劳苦”的一夜。(师板书:劳苦)

师:王老师知道,这个词书上有,但是我非常佩服你,咱们这篇课文751个字,你独独注意了这两个字,可见你目光是多么的敏锐。老师想问你一下,你为什么不用“辛苦”这个词?(师在“劳苦”后面板书“辛苦”)

生:因为我觉得“劳苦”比“辛苦”应该更深一层。 师:你体会到的“更深一层”在哪儿呀? 生:因为“劳苦”的意思是又劳累又辛苦。 师:说得多好!又劳累又辛苦。 生:我还觉得这是一个“简朴”的夜晚。

师:是的,(师板书:简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简朴的夜晚。

生:他还是一个爱民的总理。因为作者说他把椅子弄歪了,而总理自己把椅子搬正了,也没说他。

师:(板书:爱民)你体会到了他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用“爱民”这个词来概括,是吗? 生:是的。

师:是啊,爱民的背后是一颗博大的爱心啊! 生:我觉得他是繁忙的,(师板书:繁忙)因为课文说:写字台上面有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一尺来已经够多的了,而且还说“你送来的文件我放在最后”,说明在这之前,肯定还有很多东西送过来,因此,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繁忙的夜晚。

师:说得真好。你注意到了这个晚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而这一细节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那就是“一尺来高”的文件。是吧?你从“一尺来高”这个词读出了这一夜的繁忙。有没有同学能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你对这一夜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是“为国为民”的一夜。(师板书“为国为民”) 生:他还是不辞辛劳的。(师板书:不辞辛劳)

师:正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讲的一样,这的的确确是劳苦的一夜,是辛苦的一夜,然而加上“不辞”,这才是总理光辉的形象。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认真工作的夜晚,因为课文说: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提笔想一想。这说明他很认真地在批阅文件。

师:是吗?这是一个“认真工作”的夜晚,老师建议你为“认真工作”再换一个词儿,你一定能说出来。 生:认真负责。

师:你看看,词语就在你的口中,就在你的心中啊。(师板书:认真负责)“认真负责”说得多好!

生:他还是个艰苦朴素的总理。

师:这是艰苦朴素的一夜,是吗?(板书:艰苦朴素)是的,这是艰苦朴素的一夜。 生:他还是个任劳任怨的总理。

师:任劳任怨,多好啊,我就期待着这样的好词能从你们的口中冒出来。(师板书:任劳任怨)说得太好了,这是任劳任怨的一夜啊!如此的繁忙,如此的艰辛,如此的简朴,但是,他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一丁点儿的劳骚,这才是我们的同总理啊!老师相信,对于总理的这一夜,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这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对于总理的这一夜,光有这点感受是不够的,是吧?让我们从那么多的感受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点(指点板书的那些词语),那是你感受和感触特别深的地方,抓住它,带着它,再走进总理的一夜看看,你是从什么地方,哪些文字,哪些句子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点,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可以轻轻地读,也可默读。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好的,每个同学都已将自己的理解转化成了一条条深深的波浪线,非常美丽的波浪线。老师想问一下,哪些同学对总理这一夜的简朴感触特别深?而且已经找到了一些细节?告诉大家。 生:“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从这里我看到,原来这房子挺大的,但他却很简朴,只拿了“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这一点东西。

师:找得非常准,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也不少。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位同学了不起的发现。 生:(齐读一遍。)

师:再读一遍。这样的文字,读一遍两遍显然是不够的,再读一遍,细细地读,不要放过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感受,你会发现,这一段话中突然有一个词从你的眼中跳出来,哪个词跳入了你的眼帘?把它抓住,不要放过了,知道吗? 生:(再齐读。)

师:告诉大家,哪个词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 生:极其简单。 (师板书:极其简单)

师: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个词会突然跳入你的眼帘? 生:我觉得因为总理很简朴。

师:你的回答也很“简朴”,再说说为什么这个词会突然跳入、映入你的眼帘?

生:因为总理一般都是比较高等的大人物,像日本的国家总理都是很有钱的,但他只是在房间里放一些和平民百姓一样的东西。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极其简单”后面的话,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简单”之前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极其”呢? 生:(再读一遍。)

师:假如把“极其”这个词儿换掉,你会换哪个词儿? 生:我会换“非常”。 师:“非常”?不够啊! 生:我换“特别”。 师:“特别”,还不够啊! 生:“十分” 师:更不够啦! 生:我换“如此”。

师:“如此”?非常、特别、十分……这些显然不够,唯有“极其”才够味道。我们再读一读这句。(教师轻声地引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读——。

生:(齐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生:这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里面有“不大”两个字,“不大”说明这张写字台很小,而且只有一张。

生:我注意到这里只有一盏台灯,一般来讲,像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像会场里一样的很漂亮很大的灯。

师:那叫什么灯啊?(师用手势启发) 生:水晶吊灯。

师:水晶吊灯,通体照亮整个屋子,是吧?

生:是的,那样才能显出总理的气派。前面还说,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师:你注意到了“高大的、宫殿式的”这个词儿,是吧?你说下去。

生:一般宫殿式的房子,里面装修都是很漂亮的,很气派的,但是,他却只有一盏台灯,而不是水晶灯。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由一盏台灯联想到了宫殿式的房子。请大家放下语文书。你们由宫殿式的房子想开去,猜想一下,这间屋子原来的主人可能会是谁? 生:我猜可能会是毛泽东。

师:毛泽东有另外的屋子。(众笑)注意“宫殿式的”。 生:我猜可能是一个很有钱的外国人。 生:我想有可能是以前的皇上。 师:比皇上还大呢!你猜猜他是谁? 生:我想可能是太上皇吧。

师:太上皇?想得合情合理。我告诉你们,原来这房子的主人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摄政王载沣。什么是摄政王?就是管着皇帝的那位亲王。大吧?厉害吧?再由此想开去,你估计这座屋子里面原来可能会有些什么?回忆回忆曾经看到过的电视、画报、照片—— 生:我想这房子里原来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仆人,而且陈设很好,一些餐桌也很好…… 师:那些餐具是什么做的,你知道吗? 生:是用黄金做的。

师:那是白银做的,所有的餐具都是白银做的。 生:我想可能会有很多名人字画。 师:名人字画?那是肯定有的。 生:有很多奇珍异宝。 生:古代的瓷器。

师:古董文物、奇珍异宝……肯定会有的。 生:还可能会有一张用金子做的床。

师:金床?不一定是用金子做的,最有可能是用高档的红木做的,红木雕花床。 生:肯定有很多装饰用的钻石。

师:不光有钻石,还有玛瑙、翡翠、珍珠……同学们,由此想开去,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面肯定会琳琅满目、金壁辉煌……但是,拿起书,当这座曾经是如此金壁辉煌、如此价值边城的屋子,现在成了我们敬爱的总理办公的地方,我们只看见—— 生:(朗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有名人字画吗? 生:没有。 师:有古玩珍宝吗? 生:没有。 师:有金银饰品吗? 生:没有。 师:有水晶吊灯吗? 生:没有。 师:有宝石玛瑙吗? 生:没有。

师: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 生:一个不大的写字台, 师:只有—— 生:两张小转椅, 师:只有—— 生:一盏台灯。

师:如此而已。你说,这简单前面怎能不加上“极其”这个词啊!也难怪“极其”这个词会首先映入你的眼帘。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再来感受一下总理办公室的“极其简单”。 生:(齐读)“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现在屋子的主人是谁? 生:是周总理

师:是总理,是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啊,他的权力大不大? 生:大。

师:大得很啊。那么你想,作为一国的总理,手中握有如此大的权力,肩上挑着如此沉重的担子,你想,他的屋子里应该有些什么? 生: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一个高大的文件夹。 师:一个高大的文件柜,是吗?这过分吗? 生:不过分。

生:我觉得还应该有台留声机和几张古典的碟片,因为这可以让人心情舒畅。 师:你是希望总理在劳苦工作之后能够放松放松,休息一下? 生:对。

师:你看,女孩子就是心细。(众笑)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生:我想,总理的房间里应该有三张大一点的沙发。 师:干什么?

生:总理累了,可以在上面坐一会,歇一会儿。

生:我觉得总理的地板应铺有很软的地毯,踩上去很舒服的。 师:是啊,这都不过分啊。应该有沙发,有吗? 生:没有。

师:应该有地毯,有吗? 生:没有。

师:应该有文件柜,有吗?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只有——

生:(朗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简单吗? 生:简单。 师:怎样的简单? 生:极其简单。

师: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在我们的心中涌动,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 生:是总理的艰苦朴素。 师: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作风。 生:是总理的不辞辛劳。 师: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修养。 生:是他认真负责的精神。

师:一种极其不简单的精神!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再读这一句话,你的感受、你的感情肯定和刚才初读那一句话的时候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

生:(齐读)“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看得出来,你们的表情、你们的眼神告诉了王老师,你们感动了。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在你的心中涌动,是吗?来,再读一次,把你们的感动传染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生:(齐读)“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老师完全有理由相信,让你感动的地方彼彼皆是,比如……比如…… 生:比如,“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师:你感动吗? 生:我感动。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说“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这等于是很少的。 师:是啊,你能想像出,一个大国的总理应该吃些什么? 生:应该吃“鲍鱼”之类的!

师:是啊。以你的生活体验,他应该吃这些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是吧?没想到他吃的竟然是花生米,而且数得清颗数。你怎能不为此而感动?再比如——

生:再比如“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说明总理非常认真,而且是看了一遍还看一遍。

师:是啊,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一份感动。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审阅。什么是“审阅”?你从哪儿读懂了“审阅”? 生:(自由读这句,独立思考。)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审阅”的?从哪儿读懂他绝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生:“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有时问我一两句。”这就是周总理怎样审阅文章的。

师:能把你的目光再缩小一下,缩小到一个词,缩小到几个词来谈谈你对“审阅”的感受吗? 生: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你想说的是哪个词? 生:思索

师:把“思索”这个词再放大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周总理是想到了人民的困难,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师:是啊。她聚焦到了“思索”,然后就想到了总理可能会想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只有这样看文件才叫“审阅”。

生:“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这句话写出周总理不是很简单地看一遍就算了,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对,说得挺好,要大声地说,自信地说。这才叫“审阅”。假如请你在“审阅”前再加一个词,你认为总理这是怎样地“审阅”? 生:他是在负责地审阅。 生:我觉得他是在用心地审阅。 师:多好啊,这个“心”用得太好了。 生:仔细地审阅。 生:专心地审阅。 师:再加一个词,专心—— 生:专心致志地审阅。 师:对,这样语气就更强。 生:认真地审阅。 师:再加一个词—— 生:对了,认真负责地审阅。 生:细心地审阅。

师:换一个词儿——,还可以是“一丝——” 生:一丝不苟地审阅。

师:是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周总理这专心致志,这一丝不苟,这认真负责的审阅。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话。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同学们,难道总理他这样审阅的仅仅是最后一个文件吗?不是!何止是这个文件呀!大家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示意学生接读) 生1:(朗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夜很静,人们早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只见他——(示意学生读下去)

生2:(朗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东方发白,天将破晓,敬爱的周总理揉了揉疲倦的双眼,拿出了今天晚上他要审阅的最后一个文件,只见他

生:(全体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了起来)“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师: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夜晚,这是一个多么劳苦的夜晚,这又是一个多么不平常的夜晚啊。因为,这个夜晚,我们的总理审阅着一尺来高的文件,思考着许多许多的重要问题……(轻音乐《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响起,课件呈现同时字幕:“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他想着 ”) 这个宁静的夜晚,周总理在想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走进总理的心,写下你的想象和感情。请记住,这是一位大国的总理,这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以后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总理!上自国家大事,下至普通百姓,他有多少多少的事要思考,他有多少多少的问题需要解决,想吧,写吧,写下来吧,写下总理的思考,也写下你对总理的那份感受和体验。 生:(在音乐声中写作,教师边巡视,边请几位写得有代表性的同学起立。)

师: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这一个夜晚,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一起用心去倾听总理的心灵独白。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他想着——

生1:这个村里的粮食不够了,明天得派人给他们送去啊。

师:是啊,这是一些芝麻琐碎的小事,但是,民以食为天,如果老百姓过不上温饱的生活,国家怎么能够安定啊!他想着——

生2:为了新中国的强盛,我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师:对啊,总理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中国强盛起来。他想着——

生3:我要为人民奉献一切,要做个好总理,我一定要一句一句认真负责地审阅这些文件。 师:说得多好啊,他一生的诚诺,就是要做一个人民的好总理。他想着—— 生4:加油啊,我不能睡。辛苦一点又如何,我一定要把这些文件批完。 师:是啊,正是总理的辛苦,才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呀。他想着——

生5:今天晚上我一定要把这些文件看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不能睡…… 师:他想着——

生6:怎样才能让贫困地区富裕起来,怎样才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人民的幸福,才是总理的最大的幸福啊!他想着——

生7:山区的孩子能读上书吗?在中国,到底还有多少失学儿童呢?

师: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怎能忘记千千万万的中国儿童呀?(音乐停)

同学们,听到了吗?这就是总理的思考,这就是总理的心声。他的心中,装着孩子,装着农民,装着工作,装着国家,装着全体人民。但是,他的心中唯独没有装的,却是他自己呀!所以,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着,并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课件呈现字幕:“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生:(高声齐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同学们,请问,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 生1:我是带着自豪的心情读的! 师:来吧,带着自豪的心情告诉全世界!

生1:(自豪地朗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请问,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生2:我是带着“佩服”的心情……

师:来,读吧。读出你的佩服,读出你的感动。

生2:(高声朗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你呢?你的心情又是什么? 生3:我是带着感动的心情来读的。

师:来吧,读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你的感动吧!

第20篇:读后感王崧舟[材料]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

2012级汉文三班

王自强 201201024147

叶圣陶先生说,教本中的文章就是例子,我怎样把这些例子让孩子们明白呢?要是有一种方法能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简单如话,诗意如话该多好啊!在名师工作室学习时,我就看过王老师的这本著作,当时只是囫囵吞枣的浏览了一下,我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直到全部阅读完毕,我都无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这本书,《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我感觉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听邻家大哥哥在与我谈古论今、谈天说地,那信手拈来的名诗名句,对文学著作的别致见解,无不让我为他的学识所折服,精彩纷呈的教学实例、文本细读的独到解读,更是让我“膜拜”于他“登峰造极”的教学魅力。

“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读后感《《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全套的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成堆的书籍让他比别人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如《枫桥夜泊》,王老师从陈小奇《涛声依旧》歌词入手引出钟声,写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张继都写过这样的钟声。寒山寺的钟声从一千多年前传来,穿越时空,撞击着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听课者的心灵。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的诗的文化、诗的价值是什么呢?从“春风“这个自然意象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呢?„„几个文本的解读我们只有赞叹的份――大师就是大师。

如果说在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时给予了我精神,那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就是给予了我面包。在《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里的每一个课品,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更让我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诗意语文,就是“以情感为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以课堂是否感动人心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核心尺度”,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精神之所在。从2001年的《荷花》、2002年《圆明园的毁灭》到2009年的《普罗米修斯》、2010年的《与象共舞》,王老师一直致力于诗意语文课堂的创立。追随王老师的足迹,探寻诗意语文的道路,一课一课细细读来,诗意语文是如何建立的?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想诗意语文的建立离不开言象意三个层次的建立。

言以尽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依托,阅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对语言的把握是对文章解读的第一步。在王崧舟老师之前,已经有多人阐释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段落分析的教学模式,王老师把语言的教学放在首位。针对文章的第一段,王老师紧紧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进行品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在自我情感中所生成的,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痛惜之情。“不可估量”的一唱三叹,声声蕴含着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千古悲歌!关键词语的品读带动着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有所依托。“宏伟”、“珍贵”、“举世闻名”“灰烬”王崧舟老师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词语,为学生树立起圆明园之伟大与壮丽的形象,从而也为作者之悲情铺垫了基石,使我们踏迹而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言以尽象的方法。“同学们,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话时,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别忘了,你读这段话的滋味,是痛惜,是痛恨,是悲哀!再读一遍——”情感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精髓,也是王崧舟老师语文教学的追求。通过语言的体会,形象的确立,情感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在语言的朗读上,王老师也是下足功夫。对于语言的理解,王老师既有提问式的引导体会,也有总结式的理解阐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词语当中所包含着的感受和心情。

立象以尽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小学语文教学中形象确立是理解文本含义,体会文本情感的主要方法。那么怎样体会在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呢?同样是通过阅读。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的自读自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行为,也是文本情感体会的途径。王老师所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更是把这一点体现的淋淋尽致。此课中意象的生成主要在于“有”这一个关键字上:在文中“有”字是体现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形象的关键字词,共出现了七次,王老师的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朗读出七个“有”字,如此以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了圆明园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的形象。但是区别与一般教师,王老师对于形象的确立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与文本处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的文本细读,使学生从一个“有”找到很多个“有”,从作者实写的“有”发现作者隐藏于笔端的无数个“有”,在实写的“有”与虚写的“有”中,圆明园的形象更加丰满,进而使这座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爱的深沉便恨的刻骨。当那么美丽的东西付之一炬的时候,英法联军的恶劣行径和丑陋嘴脸在学生的思想中被勾画出来,耻辱之情,愤恨之情便犹如在喉,不吐不快!

立言以尽象,立象以尽言。在王崧舟老师所执教的每一课都充分体现了言是象的基础、象是意基石这一思想。言象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阐发的。对于文本情感和意象的理解,使学生在朗读包含着感情。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又使学生形象的建立更加充实,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言、象、意的层层推进,使诗意语文逐层建构起来,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也使文章更深刻的影响学生的生命,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这样优秀的课堂,不是上帝恩赐的,不是随手偶得,更不可能拾人牙慧,是积累,是付出,是年复一年的沉淀。

王老师在讲座中谈到的他教《长相思》一课时,竟然收集了1万多字的鉴赏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师备课的认真,感受到了大师的敬业,感受到了自己与大师的差距。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什么是底蕴?王菘舟老师说:“打个比方,有点像水库蓄水。千岛湖,是杭州一个著名的风景点,蓄水180亿立方米,比西湖大3000多倍,够可以了;三峡呢,那就更不得了,39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比两个千岛湖还要大。这就是底蕴,蓄水量越大,底蕴越深、越厚。”

在他看来,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不过是纸老虎,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他说:“有些人课可以上得很漂亮,一片锦绣,万般风情,现场能把你唬得晕头转向、不思不想。但是,过一阵子你再这么一回味,一咀嚼,你会发现,这种课经不起推敲,花样繁多,漏洞百出,真正留下来的东西像孔乙己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他的问题不出在技巧本身,他的技巧可以玩得非常娴熟;他问题也不是出在设计和架构上,他的设计和架构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很有创意。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依我看,还是底蕴不够,能量太小。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

我非常赞同王菘舟老师的观点。语文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面对古今中外思想璀璨、性情灵动、文采斐然的经典之作,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迥然不同,这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及语文功底。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使者,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同时,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每一篇课文不仅涉及到学科基础知识,而且关联着人情世故、人生哲理、历史变迁、山川风貌、科技发展,大到天宇苍穹,小到微土尘埃。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完成“传承文化”这神圣而艰巨的使命,重中之重就是加强文化素养,积淀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这底蕴从哪儿来呢?王菘舟老师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他的藏书有六千多册!随时随地都在读书。这让我想起了窦桂梅老师,自1995年到2000年,她的阅读量达到数百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多万的文摘卡片。难怪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教材和课堂,成为令人敬仰的名师!原因在于他们充满感情和兴趣地投入了阅读的海洋,积淀了宽厚和坚实的文化底蕴。

读了文章,反观自己,“名师”我自然无法企及,但“阅读”咱也可以!阅读精美的文字,享受温暖的阳光从文字中散发出来!读书永远不晚!从现在起我也要用读书这剂心灵鸡汤来滋养正在“气虚”的自己。“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腹有诗书气自华!底气足了,课堂上才会时时处处闪现亮点。

当然,文化底蕴不是一天两天,读一本书两本书的事,也不是一个“作秀”的过程,它是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对人文精神的提炼,对现实生活的体验,需要不断地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它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如果我们把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当成自身的一种生理所需,理所当然地去读书,去感受生活。那么你的谈吐、人格,还有你的课堂所展现的魅力慢慢地也会像名师的课堂一样是“光芒万丈”的,而绝非是“一米阳光 ”。 第一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一夜的工作》,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哪里是语文老师在上课,分明是一位诗人正挥洒笔墨,写一首慷慨激昂、催人泪下的诗!这首诗,在所有听课者的心中树立起了周恩来这个伟人的形象,让全体学生默默地、久久地不忍离开课堂,这正是王老师所写的语文课堂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尽管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给我们了无数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篇,在当今物化的社会,人心浮躁,诗的市场日益缩小,读诗的人寥寥无几,写诗的人更难寻觅,像王老师这样像写诗一样编织自己的事业的人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诗意的语文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王老师几句简单的点评,一段抒情的过渡语、一首补充阅读的小诗,一张总理日程表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那阅读的广泛,知识面的宽广,因此而积累的深厚底蕴。这决不是靠突击一两个晚上搜集一些资料所能达到的境地。

打开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王老师幽默的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之情令人叹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王老师对文本的孜孜不倦的深刻钻研。

为了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上课,他选择了清代才子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而对《长相思》的备课历程,经过了精神三变。一变骆驼:骆驼态的接纳。他收集了1万多字的鉴赏文章,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493字的文本细读,其间融入了他自己对纳兰德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的生命感觉、价值偏好的种种追寻、反思、拷问,让自己有一种底气十足、神采飞扬的感觉;二变狮子:狮子般的唯我独尊。因为细读把他带入了一个繁华似锦、姹紫嫣红的诗意丛林,什么都想摘,什么都难以割舍的尴尬状态,这时候需要自己的自主判断、自主抉择,确立诗的读法哲学,制定教法菜单,寻找教的突破口;三复归于婴儿:一份没有完成的教案,一个没有制作完成的课件,甚至尚未完成完整、连贯、一气呵成的思路,结果教学效果却出奇的好。

其实,是王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教室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思想已经内化 为自己深层的潜意识的融入到整体生命中的自然行为了。

我很佩服王老师对文本的研读。在讲到对《小珊迪》这一课如何进行细读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课题为什么叫《小珊迪》?因为文章当中,没有一处文字提到“小珊迪”这三个字,出现“珊迪”也才6次,于是他的敏感点就聚焦到这个“小”字上。他想到:从年龄上来说,珊迪是个小孩子;从生理上说,珊迪身体相当弱小,发育不良,发育不良才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社会处境造成的;从地位上来讲,珊迪是穷人,是孤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是珊迪人虽小,地位小,个子小,精神形象却是高大的,灵魂价值却是伟大的。

在细细品味文章语言的时候,王老师用了五个“哭”来表达对小珊迪的同情, 表达对小珊迪的尊敬,每一哭当中,王老师却又紧紧抓住文章对小珊迪的文字的描述,逐步把小珊迪的形象高大、升华。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以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引导质疑、敏于点拨、鼓励创见”。 王老师这样经典的语录太多太多,充满深深的禅意。

纵观王老师的从教20来年经历,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五年是“崭露头角”的五年经历,19岁成了绍兴市教坛新秀20岁当教导主任,23岁当副校长,他把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归结为机遇。第二个五年是“孤独沉潜”的五年,没有荣誉,没有获奖,也没有上公开课的机会,机会让给了别人。但是他读了大量的书,听了大量的课,在平静的表面下,生命的能量在不断贯注不断膨胀。第三个五年是“一鸣惊人”的五年,第一次举办王崧舟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所上的《万里长城》一炮而红,成了全省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第四个阶段是“开创流派”的阶段,在实践中形成“精致、大气、和谐、开放”的杭派教学风格,,并在小语界树立起了“诗意语文”的大旗。

王老师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言: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

喜欢这样一句话,并把它作为我教学的格言:一路倾听花开的声音,真情凝聚芬芳的足迹。

孩童如花,而作为教学工作者,如果把自己从事的事业当作“倾听花开的声音”这样一件充满诗意的事情来做,那他的人生必定充满快乐和收获。一直以来,在追寻这样的一个梦。虽然觉得有些迷茫,有些遥远,但始终不离不弃。

倾听花开的声音需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立于花前,不仅陶醉于花的美丽,而且要聆听花之心音,需要一份纯真,两份宁静,三份从容,四份淡泊。一弃俗念的困扰,欲望的羁绊,拥一腔闲看云卷云舒的情怀,能听到花开时的喃喃细语,那无异于修炼到家的高僧终于一见佛光,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果真听到了上帝的祝福一样。

诗意的语文需要教师平和的心态和神圣的使命感。不为短期的效应,不为眼前的功利,为了花草树木整个的一生长远考虑,像春雨润物无声,奠定扎实的根基,让小苗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陶醉在学习中,语文学习成了他们内在的需要和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师也是幸福的,因为他自己也这样感叹:“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睡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读完了王松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内心荡发出阵阵涟漪,回首往事,自己忙碌着,没有一点“劳绩”,存在主观原因是自己没有做到潜学,没有把知识进行积累与酝酿;其次是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少不学,老何为”,还是要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储备”,面对今天,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在教学生涯中磕磕碰碰度过。

《王崧舟课堂教学心得体会.doc》
王崧舟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