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学心得体会

2021-07-3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各位老师,各位学友:我受五期班委之托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联的心得体会。说实话,比较汗颜。因为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怕有负老师和各位学友的期望。但是要说收获肯定是有的。回顾学联这一路,我大致做了一下总结:分为心得篇和实战演练篇。

一、心得篇:我想简单说两点,一是学联如做人,一个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必须的。

二、学联如爬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

(因为时间关系,此处省略一千字。)总体来说就是对东风老师提出的\'四心三多\'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里有两点我觉得不能省略,一是关于\'多练\'的问题。有的同学想,我对的句子不好,怕别人笑话,因此索性只做个旁观者。我想说,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不下水,永远不知水的深浅,不知下水后的精彩。

或许因为我是工科生,喜欢用数字来制定目标和考核目标完成。从2014年十一月至今,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定,每天对句最少五个。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已经完成一半,自己出句二百多个。加上临屏对句早就超过了一千个,且不论好坏,多炼才能锻炼我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你对不出,你就会想办法去阅读,去学习他人的句子。从而反思自己的句子,如果只是旁观,能收获到什么呢?

我一直坚信两句话,也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东风老师在国粹搞的对句联赛中,我坚持参加对句,其中一个句子被有幸选入到优秀对句赏析里,这让我着实窃喜了一番呢。

二是练习方法问题。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学习流水对的诀窍哈,这个秘密我可是第一次爆料哦。那就是除了正常的课堂练习外,经常研读学习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出句三百,并且尝试去对句,用心去领悟他的对句思路和意境流转。三期清浅师姐三百句对完了,我曾经下过决心,五期毕业前要把三百句对完,因为懒散,目前我完成了对句一半。七期学弟学妹们那么厉害,一定有超越的我们的,加油哦!

二、实战篇(因为中高级要学习出句和成联,所以我在这两方面多费一些笔墨)

1、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分析出句包括判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结构等格律问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分析出句句意、感情色调及其字外之意,找出出句的关联点即联眼;我们要通过文字感知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由出句给出的条件联想起某一个恰当的画面来呼应出句。下面我以我非常喜欢的两个老师的经典对句为例说一下析联。

一棹撑开烟水阔==只身隐去姓名无 【再嫁东风】

应景分析:看到此联,我脑海里立刻浮现一副山水闲淡,一个隐者悠然世外,或看花赏月,或夜舟垂纶,把酒青天的画面。上联以景入情,\'阔\'是联眼,这里的\'阔\'不仅仅是看到的水面阔,更是内心放下后的一种\'阔\'.下联延伸和递进了上联的意,原来是卸下世俗的功名,云淡风轻,才使得视野更加开阔。

再如:旧事有时归纸篓==相思照样落眉弯【东风】

应景分析:满腹的心事向谁诉,知心的话语几人听?无人可听,无人可寄,只好写进纸里,丢进纸篓,散入风中——但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读几遍东风对联,便可以发现流水对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这和诗词有很大的相似,就是,情景结合,以景带情,以情入景。上联普通的叙事,下联以情致胜。一个联,就是一副画面,一个>故事。这正是流水对最出彩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笛外烟村花簌簌[东风]=堂前旧燕影双双[柒米]

析联: 暮春时节,悠扬的笛声阵阵,放眼望去,远处的村舍在轻轻的薄烟缭绕下显得如梦如幻。四周的绿树红花随着微风摆动,仿佛通了灵气一般,伴着音乐婆娑起舞,那成双成对的燕子依然细语呢哝……这是一副多么灵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啊。

绕树炊烟迷倦鸟[东风]

骑牛稚子弄笛声(今)[柒米]

析联:出句给的物像,树,炊烟,倦鸟。从这里可以看出,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副黄昏暮景。村庄里炊烟袅袅,倦鸟归林。牧童也牧牛归来,弄一曲柳笛,童真无限……

2、对句:

(一)造景与修辞:析完出句后,我们脑海里就会得到一个大致的色调和意境。然后根据这个意境迅速在脑海里设置一个场景和画面,在这副画面里,利用出句给出的物像周围去找物像应对。另外对句是离不开修辞的。修辞又和造景造境密不可分的,它能将一句很平常的句子,凝炼成精,从而达到意境丰满,让句子更具诗意,更具可读性,欣赏性。

举例如下

分别用\'月\'和\'雁\'做为境像,出一七言上联,准确的表达你的某种意像。我选用了两种不同的色调,一冷一暖(这里的暖或许不算暖,算中性吧,但是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使句子呈现不同的色调,后一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则使句子一下子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月:冷色调:

出句1:凄清月下何堪恨【柒米】

对句1:寂寞杯边已忘年【柒米】

暖色调:

出句2:蛙跳莲台惊月醒【柒米】

对句2:风摇柳线逗鱼忙【柒米】

雁:冷色调:

出句1:云捎雁字秋声远【柒米】

对句1:酒慰离人月色陪【柒米】

暖色调:

出句2:雁阵排兵秋点将【柒米】

对句2:金风挂帅月登台【醉翁】

(二)对句的流转:流水对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但流水对拒绝平行并列关系的。这就需要你把出句转化为你对句的铺垫,思维的流转,要顺势而为,回扣有力。

有例如下:

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对句:何处忘机一棹闲【柒米】

先来说说这个\'国粹论坛意境联流水对再嫁东风专题优秀对句赏析\'里的句子。出句讲\'我\'被虚名羁绊多年,名利缠身,利欲蒙心,有种厌倦和无奈的情感在里头,那么对句该如何流转呢?

出句厌倦了繁华和喧嚣,对句是不是该从他的向往和梦想入手呢?向往什么?肯定是山水之乐,怡情怡性。

这里我还对了一个工对的句子。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对句:浊酒浇身镇日愁【柒米】

大家看看,是不是就没有流水对的那个灵动劲呢?

再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江风鼓浪催舟醒==[白衣]

羁客无眠对月思=柒米

出句是说江风很大,掀起的浪花把舟拍打醒了,对句就应该从醒了后怎么样呢?假想舟上的是一位羁旅的游子,睡不着望着天边的月亮会思念家乡的亲人。

才过溪山春乍现==[白衣]

恰闻柳岸燕初啼=柒米

这个对句是从出句的后三延伸开来的,春乍现后,会有什么发现呢?展开联想,可能会有红花,有绿树,有莺燕,有农家。我这里用了\'燕\'这个物像来展现春的勃勃生机。

再如:

出句:惟有青山不负我 [如昔]

对句:再无名利可拘人【柒米】

出句:已是秋心宁似水【蘅芷】

对句:任由岁月淡如茶【柒米】

从上面的对句可以看出,对句都是对出句内容的补充、拓宽和丰盈,和出句形成一副生动和谐的画面。而不是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

3、出句和成联:

\'辞能达意\'是对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成联创作的主要步骤可以分为:立意、取象和章法。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构思。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

在选取意象时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意象;二是要选取蕴意丰富的意象:所以说选取意象必须精确。更要注意某种现象的基本含义,避免牵强附会,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物象的基本含义。如月,山,云,松,竹,梅,寒鸦,落日等。

★比如我想表达一种淡泊宁静,不争名利的隐世情怀心态和处世原则,我会选取\'山或云\',

1、青山与我相看久【柒米】

2、一角湖山堪养性【柒米】

3、负手山巅云作伴【柒米】

★我想表达不流俗,品性清高、雅趣,我会选取\'梅、竹或月\'

1、幸有梅花开院左【柒米】

2、诗砚一池邀月住【柒米】

3、虚心堪比竹【柒米】

4、诗心开画境【柒米】

5、梅边香透骨【柒米】

★我想表达一种闲愁,我会选取\'雨、灯花或酒\'

1、披衣檐下细听雨 【柒米】

2、剔尽灯花人不寐【柒米】

3、策马归来香染履【柒米】

4、清嘉月色惜无酒【柒米】

对于成联内容的创作,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有感而发,有感而写。切忌\'假、大、空\'.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无情感则作品苍白。下面列举我的几个成联例子(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有的句子词性宽些,有的用词略为粗糙,需要再斟酌和修改,大家勉为其难将就看下吧)。

★题\'网络情缘\'

[一]

无声网线连千里

一段情缘痛几回

[二]

网海无波,任心事如潮每因君起落

知音有几,叹情缘似水总为爱伤悲

郑重申明哈,本人虽然没有网恋的经历,但是看得多听得多,所以也算是有感而发。

★题\'濮阳印象\'

濮水涓涓,奔腾不止洪荒辟,阅尽千年变幻

大平切切,源远流长古韵徊,唱出人世悲欢(今)

(濮水: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是濮阳一条很古老的河流。大平:具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濮阳大平调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戏种,它传承了数百年、在黄河两岸颇有影响。)

★题爱情天梯

[一]

六千级石阶,一诺因她,糙手劈开天堑路

五十年风雨,痴心共我,奇情铸就此生缘

[二]

历历风霜,唯石阶可证痴心不悔

浓浓眷恋,愿来世仍延真爱传奇

这是一道作业题,但我仍然被男女主人公的那种情比金坚的信念与力量所深深震撼,当前社会物欲横流,浮躁不堪,对爱情与真情能坚守到底的又有几人?

节约时间,大家过后可以去找度娘娘

★感恩

1.题母爱

十月苦怀胎,养儿更觉慈恩重

一生难报德,反哺莫言今日迟

恰逢儿子生日在即,回想自己人生中的那段艰难历程,更觉母亲的伟大。\'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是多么的精准和具有哲理,联想到时下关于\'孝顺\'的话题,有感而写。

2.赠再嫁东风老师

[一]

情牵国学,再嫁东风终不悔

笔骋联坛,频拈妙句总宜人

[二]

心中自有清凉地

笔下常来锦绣文

古风学苑东风校长涉足联坛十余载,文采出众,博学多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办联班义务教学,传承国粹,把楹联艺术中最靓丽的一朵奇葩--意境联,流水对这一表现形式得以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爱好者感受流水对的独特魅力,我被他人格魅力所感染,写了上面的成联。

3.题清洁工

帚写春秋霜两鬓

情牵巷陌爱无声

每天上班看到路边环卫清洁工辛勤忙碌的身影,感觉他们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中最无私的幕后英雄

★题看海

看潮起潮平鹭隐霞飞,海边牵手心相印

任花开花落寒来暑去,一世长情爱更坚

这是一幅题图成联作业,落日,晚霞,海边,一对牵手并肩的老夫妻共看夕阳,我仿佛闻到海风的气味,我仿佛听到了海浪的声音,但是我仿佛更加感受到了他们那携手一世的幸福絮语和真情誓言!

最后以一幅成联和一阙喝火令作为结束语。虽然面临毕业,但是学无止境,我将会继续把与文字的这份特殊情缘进行到底。

题学联感想:

初入联门,抓耳挠腮寻妙句

渐通佳境,行云流水润诗心

喝火令*与古风结缘

昨日风回苑,今朝雨润花。

几枝红艳簇云霞。团露沁香如许,

邀蝶恋君家。

柳笔裁云句,春心眷墨涯。

乐将清韵捻琵琶。

不悔情衷,不悔淡芳华,

不悔一窗昏晓,把酒共诗茶

感谢的话语不能省略,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东风校长和五期>班主任懂你老师,太阳雨班长、谎言老师及三期各位辅导老师还有把我带进古风的小云朵老师,感谢五期这些和我一起坚持下来的可爱的童鞋们,古风这一路有你们相伴,真好!

推荐第2篇:对联教学反思

对联教学反思

篇1:对联>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总是落后于真实的课堂,教学总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或许就是课堂之所以美丽的真正原因吧。下面说说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教学本课,我的初衷是把它 设计定位为一节关于对联知识的普及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鉴赏对联,学习基本的对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的优点是思路清晰,循序渐进,重点突出。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开放、有序、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享受学习。

亮点为:

1、教学引入部分,设置情境,联系生活,且富有语文气息。从学生关注的社会大事——高考改革说起,先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再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性。选取焦点话题引入,内容新颖,学生处于轻松、好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兴趣,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拟写对联部分的设计充分考虑学情,先示例,再做基础练习和能力提升练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人人参与,享受课堂。 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在能力提升环节链接高考,以引起学生重视。

我的不足是课堂评价较为单一;对名联趣联内含的传统文化涉及不够,欣赏部分可稍加大比重,拟写部分稍稍压缩,或可尝试,这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篇2:对联教学反思

本校同行们的悉心指教,让我对一节课,甚至整个>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们,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首先,一节好课层次的高低首先在于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合理的材料,讲练结合的做法,都在教学设计中完成,而这些的优劣决定着这一节课能否成为上乘之作。

其次,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尤其是备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老师一切美妙的设想都要在学生身上实现。讲课的过程更是如此,老师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而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己体验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浅显到深刻的认知过程。

再次,一堂好课应该是具有生成性的课。课堂上,学生被调动起来以后,思维非常活跃,会有一些新奇,甚至奇怪的想法,这些想法很有可能超越老师的预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允许不同想法的存在,鼓励大家进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想法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维的鲜活,灵动。否则,如果完全按照老师的想法,对不同意见采取打击压制的方式,学生会最终丧失对语文的兴趣。

以上是我这次做课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几点,也是我在这节课中力求做到的几个方面。

当然,讲完之后,尤其是听了备课组同仁的评课之后,我也认识到自己这节课中存在的不足,比如课堂互动不够热烈,课堂练习设计有失妥当等等,这些我会铭记于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吸取教训。

对于从教刚刚八年的我来说,语文教学这条路还很长,我会以这次做课的经验与教训为起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走好以后的每一步,努力做到更好。

篇3:对联教学反思

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如下:

首先,一节好课层次的高低首先在于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合理的材料,讲练结合的做法,都在教学设计中完成,而这些的优劣决定着这一节课能否成为上乘之作。

其次,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尤其是备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老师一切美妙的设想都要在学生身上实现。讲课的过程更是如此,老师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而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己体验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浅显到深刻的认知过程。

再次,一堂好课应该是具有生成性的课。课堂上,学生被调动起来以后,思维非常活跃,会有一些新奇,甚至奇怪的想法,这些想法很有可 能超越老师的预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允许不同想法的存在,鼓励大家进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想法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维的鲜活,灵动。否则,如果完全按照老师的想法,对不同意见采取打击压制的方式,学生会最终丧失对语文的兴趣。

以上是我这次做课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几点,也是我在这节课中力求做到的几个方面。

推荐第3篇:学校教学对联

学校教学对联

标 题: 您的馆藏文章“学校教学对联”已被标精

时 间: 2016-02-02 21:26:29

馆友“一片心花正放时”: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学校教学对联”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6年2月2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历史/文化”下“汉语/对联”类别的精华区。

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漫漫征程栉风沐雨育 桃李枝繁叶茂芳满园

莘莘学子习文研理逞

英豪虎跃龙腾遍中华露滋雨润园丁倾心注血培养华夏栋梁 蛟腾凤飞学子求知增能谱写风流篇章认认真真读书 清清白白做人闻鸡起舞遨游知识天地 跃马扬鞭驰骋竞争疆场匠心育桃李达材成德 砺志担栋梁兴国安邦育人至上修身养性育人做楷模 读书为先求知增能读书当标兵春意融融看晖晖春日催发枝枝桃李

学海茫茫愿莘莘学子珍惜寸寸光阴与诚为邻 依信作伴红烛闪砾无怨无悔 群星璨灿如醉如痴新课程新标准 教海探航哪怕风大浪急 善思考善创新

学途攻坚何惧山高路远扬理想风帆 攀知识高峰漫漫征程挑战未来 当业精趣雅求真务实谱新篇 茫茫学海超越自我

须志高意坚乘风破浪奏凯歌一往无前攻克文化堡垒 百折不挠攀登知识高峰求学路上勤迈步 探知途中肯登攀学海无边勤是岸 高峰难上志为梯攻千重关心怀天下 读万卷书志在四方勤学授业真本领 苦练解惑硬攻夫甘为园丁为祖国添秀 愿化春雨育桃李成材雄心挟雷电 壮志卷风云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和谐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促进主动发展事新物新校园常新 品美德美前程更美育人为重谆谆嘱托寄深情 切记自尊自爱

读书宜精孜孜追求酬壮志 力争又红又专动手动脑悉心研读德仁并进展新姿 爱岗爱生真情哺育才华尽显数风流

推荐第4篇:对联与对联教学

对联与对联教学

近年高考语文试卷都出到了对联题,学生感觉很新鲜。许多人对对联的知识不甚了了,突显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对联要不要教?答案是明确的。分析2004年全国中考试题看,我们发现,38套试卷中涉及对联内容的多达12套。这说明对联这种古老而极有实用价值的文学样式重新为人们所重视。那么,什么是对联?对联的创作需要注意些什么?本文旨在对此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首先我们谈谈对联的历史沿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无不贴上对联以渲染气氛。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孟昶笔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很明显 这是一副春联。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宋代在春联的基础上,把对联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用于庆贺、哀挽、题赠等方面,主要作者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等。元代重武轻文,对联流传较少。至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此道,不但自己创作对联,并且传旨公卿士庶,家家都要贴春联。清代康、乾二帝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清代便出现了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龚自珍、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众多对联高手。近代以降,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大家创作的对联更是推陈出新,异彩纷逞。翻开书本,到 处都能发现对联的踪迹。《今古奇观》里就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讲的是秦少游和苏小妹结婚时,新郎先要对出新娘给出的上联,否则不能进入洞房的故事,古人的风雅于此可见一斑。封建社会状元殿试时,皇帝常常要考到对联,借此一窥状元的学识与才情。佳联妙对会立刻流传,并脍炙人口。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时,特别提到了“对课”。对课就是做对联训练的,可见那时的学校还把对联作为必修课。五四运动打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主张写白话,做新诗,附着于格律诗的对联自然也被归入“封建”一类。当时的陈寅恪先生因为在清华招生试题中出了一个“孙行者”的上联要求学生属对而背上“封建余孽”的恶名。此后好像再没有人愿意担上“复古”、“开历史倒车”的嫌疑。新中国的学校更不再开设对联课,对联也就日趋式微了。我们常常 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某些庆典活动的报道内容。主办方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有时会在会场悬挂“对联”,但那些所谓“对联”已经不堪卒读了,很多根本就是标语口号。我们的媒体引用时,却一概称之为对联。这就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感到困惑: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记者,已经不知对联为何物了吗?在多数人眼里,似乎只要字数相同、结构近似的两句话就是对联,其实,大谬不然。对联是音韵文学,讲究格律。如果越格,必然会使对联的美感大打折扣。本文重点就是讲清对联的格律,以求还对联以本来面目,也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对联,并爱上对联。

对联在修辞格里叫做对偶。何为对偶?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读书写字”,“读书”与“写字”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读书写字\"是句中自对,\"读书写字,求学成才\"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读书写字,求学成才\"为例:\"读\"、\"写\"、\"求\"、\"成\"都是动词相对, \"书\"、\"字\"、\"学\"、\"才\"都是名词相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对偶与对联不能混同。对偶从宽,对联则从严。对联缘出律诗的对仗,而律诗中的对仗除了要遵从对偶的要求久,还有它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仄平平平仄平平

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

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一个叫朱异的文人:“你们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大拍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这里,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下面我们回过头来谈谈对联试题。今年广东中、高考同时出现对联题,与此同时,兄弟省市的对联题也多了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命题动向,应该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注意。相对来说,广东高考题比中考简单,学生容易下手,这里不多作讨论。中考题给出的也是上联,要求学生对下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上联看似平常,实际上设了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巧”字。前面的“足智多谋”修饰孔明,而“巧”字则修饰了“借箭”,“借箭”属动宾结构,在动宾结构前面再加上一个形容词,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有一个学生对“才华横溢,曹植走七步”,出场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其实他这个答案是不能拿分的。抛开前面的“才华横溢”不说,后面的“走七步”怎么能对“巧借箭”呢?很明显,师生二人都没有看出“巧 ”字的机关所在。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它改成“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就比较工整了。这就涉及到语言的运用了。命题者给出了三个参考答案,分别是: 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中间一联,“义盖云天”是不能对“足智多谋”的。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并列结构,结构不同,何以成对?另两联可以成对,但上下联之间毫无关联。这样组成的对联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近于文字游戏。对联应该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广东的这道对联题出得牵强,有为难学生之嫌。我们来看看南京的对联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对燕子矶

朝天宫对阅江楼

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

,莫愁湖对

, 总统府对

这样的题,既让多数学生能做,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多好!我们的对联教学,可以从这里入手,首先要让学生易于接受,以便产生兴趣。笔者在对联教学中,遵循着“内容由易到难、字数由少到多、格律先义后音、”的原则。比如有学生住在“白沙陇”,我便以“白沙陇”出题。学生出能以地名作对,有对“金叶园”的,有对“黄泥沟”的。然后我又以“月照白沙陇”出题,学生便对出了“春回金叶园”“日出红海湾”等佳对。可见只要引导正确,假以时日,学生是能够学好对联的。

推荐第5篇:对联 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山东省兖州市第二中学 郭红梅

[学习目标]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对联的起源

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

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

千年古树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

三、牛刀小试

(一)评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改为: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

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三)补充对联

(1) 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四、对联试拟

1.蚕吐丝——

辞旧岁——

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家中世界小——

冬去山清水秀——

阳光普照校园花开春来早——

千年修炼,难得一生牵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五、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 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

六、课后作业

试为学校大门拟一副对联。

推荐第6篇:教学设计对联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对联常识,掌握对联的对仗、平仄,学习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会赏析,评价对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文学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参与活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国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领略对联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此利用一个课时,通过说,品,赛,练,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学习对联的写作。领略对联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由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姊妹,一般高。同打扮,各梳妆。满面春光,年年报吉祥。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答案:对联。(同时板书“奇妙的对联”)

(二)说一说:

引导学生了解对联,探究对联的特点。学生自主学习对联知识。 1.什么叫对联?

2.对联有哪些特点?

3.对联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叫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2.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对联的分类

春联 婚联 寿联 挽联 名胜联 行业联 书画联 „„

(三)品一品:

请同学们放声诵读五副对联,从中找出一幅你最喜欢的对联,说说你的赏析。

提示:1.对联丰富的内容;

2.上下联对仗的形式;

3.对联深刻的内涵及形成的意境等。 (1)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2)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豆大为大豆

人小非小人 (5)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四)贴一贴: 张贴一幅春联。

(五)赛一赛: 1.猜职业

上联:血汗挥洒育桃李

下联:花果芬芳谢园丁

2.移标点

改联意

上联: 岁岁逢春,好不晦气。

下联: 年年倒运,少有余财。

3.请说出下列对联说的是江南三大名楼的哪一个楼,并说出相关的诗句?

上联: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下联: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4.对联寻亲:这类试题由出题者把几副对联打散然后进行选择组合

(1)人梯巧搭登攀路

A、水深不乏破浪舟 (2)学海无涯勤可渡

B、阵阵渔歌卷春风 (3)山高自有人行路

C、雨滋桃杏万户红 (4)风吹杨柳千门绿

D、书山有径志能攀 (5)点点轻舟腾巨浪

E、心血勤浇栋梁材

5.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6.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对联挂于后辈的书室: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子孙和宾客见之,均不知其意,后经徐渭一解释,大家恍然大悟,拍手称好。

你能说说这怪联是什么意思吗?

(友情提示:注意多音字) 7.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8.猜数字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9.猜人物:

(1)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2)过五关,斩六将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六)练一练: 1.填成语完成对联

(1)世本无先觉之验

人贵有(

) (2)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

) (3)良言入耳三冬暖

)六月寒 (4)光阴似箭催人老

)躜少年 (5)(

)先得月

向阳花木早逢春 (6)山重水复疑无路

)又一村 (7)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 2.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

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下联: 3.根据名著完成对联:

上联:

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

(七)总结:

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发扬光大。

(八)作业:

请你为我们的学校撰写一副对联

板书设计:

奇妙的对联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推荐第7篇:《对联》教学设计

奇 妙 的 对 联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子。

【教学难点】 提高对联的制作的能力 【教学安排】

【教学进程】

一、导入(奇妙的对联)

1、“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是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据说他在路过一个小镇时,在十字街的墙上题出上联:“一条大路通南北”。走后数日,仍无人能对,他便自己又对出了下联。

2、古诗文妙联选: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联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联出杜甫《望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37回)

3、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苏轼讽势利者)

二、关于对联常识

楹联

游览我国的名胜古迹,人们会在各种殿堂庙宇和亭台楼阁的楹柱上看到左右两边字数相等、工整对仗的词句,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楹联,又叫楹帖,俗称对联、对子。由于这些楹联写景状物生动帖切,抒情叙事寓意深远,往往给游客增添许多兴味。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繁荣发达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代,楹联已经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比如南宋学者朱熹不仅在自己的住所和读书处,而且在许多地方的府学、县学甚至个人住宅题联。他赠给漳州的一个读书人一副对联:

东墙倒,西墙倒,唯见家室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代还有个叫叶洪俞的文人,考中进士后,曾上书揭露官场腐败作风,上自宰相下至县官他都骂到了,文中句式相同,末尾都用“而已”二字,以表示他对腐败现象的鄙视,其中有“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宰相因此大怒,十年不肯提升他,为此他自题对联一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间。

楹联内容大体分写景、言志、记事三类。一般来说,山水名胜之地,写景楹联居多;住宅书房之处,以言志楹联为主,目的是表达主人的某种志向或愿望;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则以记事楹联为多,其中又多歌功颂德之词。焦山自然庵风光秀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为之题联云: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曾在他们讲学的东林书院用一副对联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制作对联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而且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如毛泽东曾引用过的一幅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按词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断句也一致。当然,也有为造成特殊的效果,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称帝没多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像这种上下联字数不等的现象是极个别的。

2、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副联表达出了东林党人读书不忘国事的精神。(参看课文的P77)

3、要平仄相对,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第

三、四声)起平(第

一、二声)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极其对仗,音调和谐,读起来上口。

4、要内容相关,上下联系。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从这角度说,有三种类型。

一是串对,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承的;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

二是正对,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是反对,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例如,某樵夫为其岳父祝寿,请一学究代做的一副旨在把岳父称得高高、把自己说得低低的对联:“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四、对联欣赏

1、谐趣对联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出上联) 水流东坡诗(尸)(佛印对下联)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理发店对联)

2、讽喻对联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讽某些腐败者)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总统不是东西”讽贿选总统曹锟)

3、隐字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隐「水」下联隐「酒」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联:缺一(衣) 下联:少十(食)

五、延伸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 ,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对联起源对联欣赏

(三)对联欣赏:

1、名联欣赏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②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掣鲸鱼。——康有为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④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 ⑤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⑥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 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刘海粟 2005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对联(选录) 横批一:盛景争春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

(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

塘沽港笑纳万国风(天津)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

(4)雪域春秋扎西德勒(西藏)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新疆) 横批二:世间同春

(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

(6)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东)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西)

(7)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湖北)

(8)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北)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河南) 春联示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香)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为) 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到来) 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平安)

2、判断。下面可以入联的语句打"√",不能入联的打"〤"。(必答题,每题10分,每个小组任一人进行判断,并加以修改)

(1)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2)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3)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4)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6)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7)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8)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参考答案: 不能入联的有:

(1)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首先,上下联字数不等;上联末字"蓝"为平声,而下联末字"水"却为上声。 (2)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动词;时,副词,时常。词性不对。 (4)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所溺","所"字结构,与"忽微"不对上联末字"微"为平声。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新"和"晚"可以相对,但"雨后"和"来秋"却不能相对。 (8)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地名,"一片"数量词;"相问",动词,"玉壶"名词。

3、必答题,拟写下联

①(必答题)先定两题,每联10分,经学生个人思考后,再安排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每个大组的三个四人小组各推举一人发言。 上联:爆竹声声脆 (下联:祖国日日新) 上联:科学能致富 (下联:技术可兴家)

②)安排四个大组依次对答,每联10分。在规定时间内,大组内任一位同学答出都行。 A.全国卷(河南等):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ppt)上联: 扫千年旧习(下联:树一代新风) 上联: 祖国江山好 (下联:神州面貌新) B.上联:春晖盈大地 (下联:瑞气满乾坤 ) C.浙江省:(ppt)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知识汇中西) D.福建省(ppt)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4、抢答题:每题10分。任一组任一人先站起,就抢到答题权。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①(ppt)东湖波纹细(西园花气浓)(南山树色深) ②(ppt)残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5、公布龙虎榜(掌声祝贺第一名,掌声鼓励第四名) 知识总结

(六)学生讨论拟写对联的要点。

(说明:在评改对联、拟写对联之后,学生会有感而发,更容易掌握拟写对联的要点,会更有兴趣来解决问题,并学以致用)

(ppt课件展示)拟写对联的要点(板书) ①审题要细心。(板书)

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例如:全国卷要求写春联,那么就意味着所拟写下联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和符合春联特点;浙江卷的题目要求是“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那么,给它的上联“学问藏今古”所对的下联就应体现出“图书馆”这一行业特色。 ②合律工稳,联句要自然流畅。(板书) ③善于联想和想象。(板书)

联想:如由花朵想到美人(相似),由“旧习”想到“新风”(相反),由“园丁”想到“桃李”(相关);由自然想到社会人生(具体与抽象)。

想象:如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生命,让天地万物充满灵性与情感,让人与自然心意相通。 ④注重意境。(板书)

要将一副对联当作一篇完整的文章对待,注意立意。或情景交融,或隽永深挚,或入木三分。对联形式很重要,但不能只重形式而损害对联的思想感情。 知识拓展

(七)(投影仪显示学生的答案)

1、续写对联。

根据提示,为下面续写对联。(任选两题) (1) 虽然毫末技艺;

。(理发店联) (2) 松竹梅岁寒三友;

。(春联) (3) 桃李满天下;

。(校庆联) (4) 英雄肝胆男儿血,

。(军事联)

(5) 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

。(服装厂联)

参考答案: (1) 虽然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联) (2)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春联) (3) 桃李满天下; 教化遍中华。(校庆联) (4)英雄肝胆男儿血,祖国疆土母亲心。(军事联)

(5)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东南西北,八方顾客尽开颜。(服装厂联)

2、(ppt)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3、(ppt)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推荐第8篇: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甘南县第二中学语文组

梁奉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联学习与欣赏,尝试对对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

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学会对对联。

教学重难点:

对联的特点及其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周星驰经典影片《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对子片段进行剪切,通过简短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看能否对出“赏花赏月赏秋香”这样的名句。

二、对联的发展:

俗称对子,雅称楹联。 只存在于汉民族文化圈 。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三、探索发现:

(1) 列举播放短片中的一些符合基本要求的对子,让学生分组探索讨论,看一看对联有什么特点?

能否发现:看一看对联有什么特点?

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

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唐伯虎点秋香

(2)让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出对联特点:

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要词性相对,结构相应。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句子节奏形式相同

忌:同位与不规则重字

如: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结构相应

词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正对:上下联表现相近或相似的内容。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反对:用来表示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联内容是相反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它的上下两联不是并列关系,而常是因果、条件、假设等主从关系。

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四、对联欣赏

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先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最后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高潮。

在赏析对联前,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先猜一猜图片中的画面为何处、为何人,然后出示对联加以印证,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对应上述归纳总结出的对联特点,让学生完全掌握对联特点。

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名胜联,题于湖南岳阳城楼。上联写洞庭湖景,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写爱国爱民的情怀。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仞:古时

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千仞指极高。

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所写。上联告诫自己要广听意见;下联勉励自己要无私刚正

杭州岳墓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是杭州西湖畔岳飞墓

阙门楹联。上联赞岳飞“精忠报国”;下联鞭秦桧卖国。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

朝, 朝

朝, 朝

长, 长

长, 长

消。

朝: ( cháo)同“潮”,涨潮 (zhāo)早晨。

长: (zhǎng)增多 (cháng)同“常”。

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五、对联大比拼: 本着教学富有层次、循序渐进、步步推进的特点。 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思路。

先出示一些学生接触过的人物进行描写的对联,让学生猜一猜是谁,然后还是让学生对应相应总结归纳出的对联特点。

然后加大难度,在加大难度之前,出示一张图片,再次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尝试写对联。列举出前几年高考中出现过的对联,采用分组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尝试对出下联。从而达到高考考纲的最终目标。

对于一些较难句子,结合多媒体教学,采用慢进式的方式,慢动作的给出答案提示,让学生接下去,从而对出完整的句子,给学生一种成就感。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3.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4.披上战甲,踏上霜花,将一腔热血抛出,

沙场里傲那些英雄好汉。

洗了征尘,妆了水粉,把双目柔情施尽,

人世间活他个万紫千红。

5.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6.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 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

加大难度了!

1.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二)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______________

科学能致富_____________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对联题: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上联: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

下联: 祖国江山好, ___________

第二题

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建题(06年) :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

(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________________

4.(05年福建)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布置:对联练习

七、板书设计:

《奇妙的对联》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要词性相对,结构相应。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推荐第9篇:对联教学设计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有关知识。(重点)

2、欣赏对联,尝试对简单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难点)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复习导入

1、通过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学们说说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什么有关?(对联)说起对联,我们刚刚学习了一幅有关遗迹的长联,我们一起背诵。(集体背诵)

2、复习对联常识:

通过学习《长城赞》我们初步了解了对联的常识,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讲过的对联常识:字数相同,断句一致;上下联相对的地方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仄(

三、四声)起平(

一、二声)收;从意境和内容上区分,下联的意境比上联的意境深刻远大一些。

三、新课学习

1、学习第一条 a、师断句,领读。 b、指名学生读,同桌互读。

c、指名生说说与对联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1 d、师讲解对联。

e、师小结(站在姜女庙前,俯览大海,仰望蓝天,看潮起潮落,云聚云散,不由让人感慨,历史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让我们再饱含深情地朗读一边,体会一下世事变迁,人生起伏。

2、学习第二条

a、指名学生读,老师正音。

b、指名学生讲讲课前搜集的历史人物的故事。

c、师重点解释“忠、佞臣(惯用语花言巧语讨主子欢心而施奸计的小人)“。并讲解对联的意思。

d、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对联

3、学习第三条

a、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b、师讲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背景

c、师讲解对联:上联赞美了烈士为国献身的可贵精神,下联概括了全国人民悼念烈士的深切之情,碧血黄花象征烈士的鲜血化作碧玉,精神犹如不畏严寒的秋菊迎风绽放。英雄虽去,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却浓墨重彩的载入史册,永远被后人敬仰。愁看既是对烈士的哀悼,也是对起义失败时局的忧虑。

d、生满怀敬意朗地自由诵读对联。

三、走近名人名联:(师逐条做简单解释)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代顾宪成)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

2 思想恰恰相反。

3、责人之心堪责己

恕己之心好恕人《三国演义》(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4、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5、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

四、活学活用

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雨滋春树碧连天 绿柳展枝舞春风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 腊梅吐芳迎红日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3、风调雨顺对(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花好月圆。。。。。。)

光阴似箭对(日月如梭)

扫千年旧习对(树一代新风)

五、以联共勉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明)徐渭

推荐第10篇: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周村区实验学校

毕研艳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演变,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

2.欣赏对联,初步感受汉语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声律启蒙》。同学们还会读吗?

2.齐读。

3.《声律启蒙》把常见的韵字组成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符合格律的对子,同时又巧妙地融合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与成语典故。我们的汉语充满着魅力。今天我们就走进《魅力汉语》(出示)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我们之前认识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除此之外,民间语言也因它们独特的意趣而被人们广泛使用。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和《声律启蒙》很相似的一种语言形式:对联。

二、对联知识对对碰

1.课文的1——4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对联的由来和演变历史。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主学习1——4自然段,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出3个题目,准备参加“对联知识对对碰”活动。

2.活动规则:

老师随机指定一个小组,由这个小组挑选一个小组作为自己的对手,两个小组互相提问问题,回答正确数量多的一个小组为优胜者。

3.学生活动。4.教师总结。(出示PPT) 5.春联欣赏。

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春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三、对联小博士

1.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春联,以前我们也接触过对联,那么对联都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咱们来争当“对联小博士”,待会请小博士结合这幅对联为大家讲一讲对联的特点。

2.教师总结。(出示PPT)

四、趣联集结号

1.下面让我们一起吹响趣联集结号,来读读这些有趣的对联吧。2.PPT出示,齐读。

五、大显身手。

1.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大显身手吧。你能根据本课的知识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吗? 2.齐读。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语言形式——对联。了解了对联的一些知识,欣赏了很多有趣的对联。其实关于对联的知识还有很多,还有很多有趣的对联,还有很多和对联有关的有趣的故事。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走进对联的世界,去感受汉语的魅力。

第11篇:《对联》教学设计

识字二《对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写5个生字,认识13个生字。 (2)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朗读,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写字时,注意观察汉字的形体,写好每一个字。 教学准备:

一副对联 生字卡片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认写生字。初步了解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出示对联,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请瞪大眼睛:这是什么? 生:(……对联) 师:在哪里看到过?

师:哇,对联你们也认识呀!(生自由说怎么认识的,在哪里看到的……)我们现在贴对联多数是从左往右贴,但是我们古人贴对联是从右往左贴,既然对联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我们就学学古人贴对联吧!上联是:(生读——东风吹出千山绿) 下联是:(生读——春雨洒来万象新)。上联和下联合在一起才称为一副对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对联吧!

1

二、学习对联,认识生字。1.出题目,学生字

师:轻轻打开书97页,找到对联。联是要求写的生字,孩子们举起右手跟着我一起写吧。(板书:联)(耳的横变成提)请读两遍。

(屏幕出示“联”字的演变过程,后面的词语点击是出现) 师:我国的汉字文化那可是博大精深呀,你们看这个联字,最先可不是这样写的。经过演变成了现在我们写的这个模样。所以,它的意思也多样,可以给它找许多不同的朋友,比如:对联(是指生读),还可以…… 生:自由说

师:(点击出现)关联 联系 联接 联合 联想 对联 春联 喜联 寿联 挽联 生:读词语

师:过年的时候,我们贴的对联叫(指)(生读春联);结婚时贴的对联是(指)(生读喜联);祝寿时贴的对联那叫(指)(生读寿联);死了人办丧事用白纸写的对联称它为(指)(生读挽联)。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正确使用才不闹笑话。比如:

屏幕出示:(备注:括号里的词语师点击时出现) 新年到来了,家家户户忙着挂灯笼,贴( 春联 )。 贴(对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 2.读对联,识生字

师:孩子们看书上有几副对联呢? 生:(…四副…) 师:借助拼音读一遍吧。

师:请孩子们用“.”标出生字,标出一个拼读两次。 生:标生字,读生字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师:调皮的生字娃娃跑我这儿来了,还能认出它吗? 生:(…能…)

师:呜——火车出发啦,谁愿做火车头呢? 生:开火车读生字(对的跟读,错的教读)

师:咦,它们有躲猫猫藏到大屏幕上来了,一起大声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屏幕出示:齐读生字——联 爆 除 稻 畜 旺 隆 财 茂 盛 达 调 顺) 师:奖励你们一下啰,看灯笼读词语游戏马上开始,一个词语读两次……准备好了吗? (屏幕出示:积累词语并识字——对联 爆竹 新春 稻米 兴旺 六畜)

师:掌声送给自己。有一个词语(出示词语卡片“兴旺”,生读)兴是一个多音字,以前学的是——兴,高兴。今天这里应该读——兴,兴旺。读两次。 师:女孩子读一个,男孩子读一个。然后交换。 生:读灯笼上的词语

师:走,我们提着灯笼选对联去吧! 3.引朗读,固生字

(屏幕出示:由图选对联,点击后出现对联) 爆竹声声除旧岁 放鞭炮图片

梅花点点报新春 开放梅花图片

师:你看到什么?……看看书上的对联,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呀? 生:(……)

师:让我们立即把这副对联写在屏幕上来吧(点击,引读: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

3 师:拉拉耳朵,仔细听我读,谁听得最认真!(注重节奏的朗读)

练读方式:指名读(3个);师出上联,生对下联;女生读上联,男生读下联 师:一副对联对起来不过瘾,还选一副吧!

屏幕 五谷丰登稻米香 水稻图片

六畜兴旺牛羊壮 肥牛羊图片

( 由生自说,自读,同桌对对联,甚至可以下位找同学,找老师对对联。)

师:孩子们,还有两个月,新年就到了,我们赶紧练好字,到时候我们买来红纸,自己写两副对联:爆竹声声……,梅花点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贴在门上吧!

三、生字书写指导 师:好,赶快看先练什么字? (屏幕出示田字格 联 新

旺 除 师: 读一读,看都有些什么生字要写。 生:读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字的呢? 生:……(一两个说就行)

师:嗯,真不错。这样记字省时省力。可以提高记字效果。那么在写字时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怎么看呢? 师生共同完成:

我们首先来看他们的结构。“联、新、旺、除”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联、新”是左右同宽的,两部分所占的田字格宽度差不多;“旺、除”是左窄右宽的字,左面偏旁的宽度大约是右面字的宽度的一半。如“除”字,左双耳刀的宽度是“余”字的一半。

4 再看它们的笔顺:左右结构,先左后右;上下结构,先上后下;撇捺交叉,先撇后捺。如“登”, 跟着书空笔顺。

然后看它们的主笔,首笔。主笔所在位置,首笔定位是关键。 师:观察好了,就写。

写联、除、登三个红色的字,描一个,写一个。师生一起写。师巡视,指导。 师:写完对照

展台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学生修改——再次展示——再把你刚才没有写好的字再写一遍——同桌互评——再次修改

五、总结 (1分钟)

师: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副对联,“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 五谷丰登稻米香,六畜兴旺牛羊壮。”下去后再去收集这样的对联,下节语文课上,大家进行对联碰碰碰。

六、板书(联 除 登 用田字格)

对联

除 登

5

第12篇:《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李场小学 郭翠兰

设计意图: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家里办喜事或丧事都张贴对联,特别是春联,更是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看看这幅很美,看看那副也很美,但随之问题也就来了,相当多的农村人文化较低,不会区分上、下联,往往随手贴上去。对于一副相同的对联往往贴法不一样,有的孩子这样读,有的孩子那样读,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走近对联,说说对联。

设计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点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帮助。

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导入,分三个板块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对联的基本知识,会区分上、下联

2、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特点

3、会读对联,了解其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上、下联的区分

教学准备:和对联有关的资料 课件 对联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两边张贴什么?(板书:对联)今天我们就要和对联做朋友了。有一位王大爷也高高兴兴买了一副对联,可是又犯愁了,听说贴对联有很多讲究,自己是个种田人,又不识字,该咱办呢?亲爱的同学请你帮帮王大爷好吗?

出示王大爷买的对联(实物):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师:在门的两边该怎么贴?要帮上望大爷,必须要了解和对联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和对联有关的知识 第一板块:区分上下联

1、分发和对联有关的小资料(包括打印的王大爷的那副对联),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2、分小组在教室的模拟门上对王大爷的对联进行张贴,并要求小组长陈述理由。

3、试着说说这幅对联的大体含义。

4、对自己收集的对联进行模拟张贴,并读一读,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第二板块:对联的特点

1、生观察王大爷的对联,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说

3、板书;上联

字数相等,

下联 结构相似 第三板块: 描述对联上图案的装饰 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很多对联都进行了美化,你瞧,老师手中这幅多美!

把你看到的图案说说吧,一句二句都行。

1、小组合作写一写

2、展示

三、总结

一副对联就是一副画,一副对联就是一首诗,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观察更多的对联,去收集更多的对联,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作业

收集对联,把收集到的对联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

第13篇:对联 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冯羚殊

教学目标:

1.(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会)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2.(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了解:例如收集资料、教师呈现、课件展示)通过重点学习两幅对联,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添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展示走之演变过程的方法)通过学习带有走之儿的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4.通过对对联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而培植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用哪些方法)认、写生字;

2.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联的节奏、韵律。教学难点: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不用写13个,只把其中的难读的字要写出来)的字音,规范书写“通、达、联、登、盛”5个生字;2.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初步了解对联,感受对联的节奏美、韵律美。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字卡、对联 学生:搜集并了解对联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孩子们,谁会玩对对子的游戏呀?(会)那好,咱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吧!老师说一个,你们对一个。和同方小朋友对一对吧!

孩子们,让我们乘坐学习的小列车前进吧!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里呀,积累了很多很多的语言珍宝。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谚语就是其中两颗璀璨的明珠。那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传统语言形式——那就是对。(板书)来,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仔细看看老师写的这个“联”字,多奇妙呀!那你觉得像什么呀? (小脑袋真聪明,想得多有趣呀!孩子们都想得很意思呀!) 2.来,睁大眼睛看仔细啦!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这个符号,是古时候的人写的“联”字。中间这个部分像一个小耳朵,(田字格中板书)就是今天的耳字旁,注意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左右两边挂在耳朵上对称的耳链就变成今天的“关”字。(板书)会学习的孩子一定会跟老师一起写,耳和关合在一起就读“联”。对联的“联”。瞧,一幅图一个字,多有趣的汉字文化呀! 3.那你们见过对联吗?(见过)在哪里见过?

(看来你是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你也是个细心的孩子,能说得在具体一些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春节到啦!家家户户贴春联,

表达祝福,我们就送上贺联,有了喜事,咱们就捎上喜联。 4.春联、贺联、喜联它们都是对联(点课件指课题),那这些对联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看看图,再仔细观察观察)(小眼睛真机灵!小眼睛也很亮!你有一双火眼金睛)

5.对联也叫对子,人们常常把对联书写在纸和布的上边。一幅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我们把右边这一句叫上联,它是文中的第一句话,左边这一句叫下联,它是文中的第二句话。不知不觉我们就找到了“联”字的一组词串。来,咱们读一读吧。

6.会读啦,能写好它吗?看谁能够把它漂漂亮亮的摆放在田字格里。拿起笔,描红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的“三个一”,一拳、一寸、一尺。(老师看了一下,有的孩子写得又快又好,这位小朋友已经端端正正的坐好啦!)

二、检查生字,初读课文。

1.别看这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指板书),进一步去了解对联。

2.课前孩子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初读了生词,(出示生词)看,这些生词你们都会读了吗?真自信,看来你们的自学能力很强!请听要求,待会请同方小朋友互相检查检查,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读准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没读准,你就赶快当小老师教教他。孩子们,开始吧!(教师巡视了解)

3.都读好啦!第一排谁来读?(抽生)其他孩子认真听,看看有谁需

要你的帮助。(字音读准了吗?谁来说说。赶快教教他?孩子,你再读读,真棒!课堂上就是要这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第二排谁来?(你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你读得真响!)最后一排谁来读?(孩子,仔细看拼音再读读这个词语,真棒!)

4.看来孩子们的预习完成得很不错,拼音小帽都去掉了,你们还能读正确吗?看着屏幕,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女生开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真高!

5.快过节啦,生字娃娃可爱凑热闹啦,它想和灯笼一起过节啦!谁来把它挂上去呀!(举灯笼)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只要谁读准它,谁就可以亲自把它挂到黑板上。谁来读?请你~~~~~~~(贴字卡) 6.没关系,人人有机会!咱们开着火车来读一读。(咱们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都快开到北京啦!)

7.看来生字娃娃已经和我们交上了好朋友,它们回到课文里,你还认识他吗?来,拿起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

8.(序号后面的顿号都要变成点)孩子们读得十分认真!刚才在老师巡视的时候,听到有同学把这个字的声调帽子带错。预设一:“调”字,请你借助拼音再拼读一下,(生拼读)

这个字以前我们读成声调、调动,但在这里它读—“调”,风调雨顺的调,记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预设二:“兴”字, 这个字我们以前也和它见过面,读几声(四声)。当它读兴(四声)时,你读到过哪些词?(高兴、兴高采烈)一般来

说,表示心情愉悦的时候,就读(四声),而表示繁荣旺盛,就读(一声)。来,让我们一起带着拼音读一读,每个词语一遍。 把它们送回句子里边再读读,(出示句子)学生读。

二、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里有四幅对联,谁愿意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幅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请你来······(你们听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谁的字音没读准,或者读错字。有问题,学生评价。)

2、接下来,咱们分组再读一读,从第一组开始,依次往下读。第一组,爆竹声声~~~~~~读!(从孩子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过渡:大家知道对联传递着人们美好的祝福和心愿,下面我们就把对联送出去吧!

3、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想到哪一幅对联?(“五谷丰登稻谷香,六畜兴旺牛羊壮”)为什么?(你真会读书,借助图画读懂了对联。

4、(出示字卡)这就是五谷丰登的“登”,怎样记住它? (加一加真是识字好办法,)

预设:(如果学生没有把登字上半部分说清楚,就进行重点指导)看,登字上面这个部件有点难记,我们可以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记记吧。来,伸出小手指我们一起来写写上面这个部分,记住了吗?赶快在同桌的手掌心写写这个“登”字,看看他写对了没有?

5、看到一望无际金灿灿的稻谷和那些数不尽肥壮的牛羊,农民伯伯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

6、谁能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幅对联读出来!(你们感受到农民伯伯的高兴了吗?能不能让稻米香得更远点,让牛羊更壮一点)谁再来读读?稻米香了,牛羊壮了,一起读。

7、如此丰收的景象,老师忍不住送上一句横联(课件把横着的句子变成对联形式,竖着排)。“风调雨顺”,这个词课文里哪句话读到过?(风调雨顺家家乐)

8、这家酒店今天开张了,想想,应该送哪一幅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为什么?

9、这幅对联我们常常送给生意人。对联中这两个字:通和达,仔细看,发现了什么?走之儿是怎么演变而来的?(课件)在古时候,走之儿是这样写的,上面三撇表示人的大腿、小腿和脚,下面表示脚下所踩的草地,后来,这个部首就慢慢演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走之儿(出示课件),所以,凡是带有走之儿的字,都和脚的行走有关。

10、那在这里通四海、达三江,是指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哪里?就是说把生意做到了四面八方,做到了五湖四海,难怪商人会财源茂盛。

11、(出示字卡)这个字读什么?

“盛”字可以和课文里的哪些字交朋友?谁发现了?(兴盛、旺盛、茂盛)除了说财源茂盛,还可以说什么“茂盛”呢?(树叶、小草、庄稼、花儿)

12、这一幅对联传递商人们想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心愿,所以人们常用这些字来给自己的公司、产品命名,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看

见过这些字?读一读。

出示图文:茂业百货

隆鑫集团

盛世唐朝……

13、人民生活幸福,祖国处处兴旺,(课件把横着的句子变成对联形式,竖着排)。谁能读好这幅对联?咱们最后给这对联加上横联“恭喜发财”。

三、指导书写

1、读好了这两幅对联,我们就来写写这几个字(通、达、登、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构)

2、我们先来看看登和盛,想把这两个字漂漂亮亮的写下来,你有什么要给大家提醒的呢?

3、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写这两个字,“登”字我们已经随文学习过了,注意上面部分要写得宽,第一笔横撇要写得舒展,第二笔点,笔顺非常重要,先写两短撇最后才写一捺,豆字要舒舒服服的住在里面。这就是“登”字。再看看“盛”,上下两部分分布要均匀,“皿”的最后一横要长一些,把整个字稳稳托住。

4、再来看看通和达,又有什么需要给大家提醒的?(观察得很仔细,你是个热心肠的孩子。

(通和达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半包围)应该先里后外)

6、范写:孩子们看仔细啦,老师要范写这个“通”字,我又要来寻找聪明的孩子。通字的第一笔横撇是从竖中线上起笔的,看见了吗?第二笔是点,竖是在竖中线左边一点,先写里边再写外边,注意走之儿是三笔完成,点、横折折撇是从横中线上起笔的,最重要的就

是这一横捺,即舒展又平缓。这就是通字。

7、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就可以写得漂漂亮亮的。

8、(播放音乐)在写之前,我们做做写字静心操,闭眼、头正、肩平、背直,脚放平。保持这个姿势,拿起笔在课文纸上,描红一个,写一个。写字时,注意三个一:一拳、一寸、一尺。哎呀,孩子们真棒!看来大家不仅仅是用眼睛认字、小手写字,而是用心在识字。

9、孩子们,停下笔,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重点观察他的横捺)写得怎样?谁来说说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的?只要掌握了写字的奥妙,那整个字就显得工整、漂亮了。连老师都忍不住要为他加上一颗五角星。

10、孩子们,拿起笔,再把这几个字写一写,注意保持姿势。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只要做到“一看二描三对照”,老师相信你的字会写得“一个更比一个好”。

12、还剩下两幅对联,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出去吧! 当我们看到走进新年的娃娃,我们送出的对联是—— 当我们看到过着快乐生活的人们,我们又会送出——

六、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15个汉字娃娃了解了一种新的传统文化——对联。今天,我也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上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孩子们能在快乐的学习中幸福健康的成长,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欣赏对联,背诵对联,并书写剩下的5个生字。 妹儿:

1.国家教育部的参赛条件有什么具体要求我不是很清楚,所以很难做具体的修改。你要主动请教汪主任,亲自去找她指导,她毕竟是这方面的专家。 2.你的教案是不是太详细了? 3.教案中间的序号有错误。

4.关于“评课建议增加道德增长点细节的点评。”这个要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习得。

第14篇: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对联,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2.在诵读对联中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规范书写10个生字。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通过书写表达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

读文识字,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

老师:在黑板张贴一副完整的对联,课件一套,红纸,黑色彩色笔若干。

学生:课前搜集对联。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观看课件,感受过春节的热闹气氛。

2.谈话揭示课题。

孩子们,过年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联(教师指向张贴在黑板上的对联),学生齐读课题。

3.以形象的对联入手,初识对联。

(1)抽学生读:“春回大地,春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家新”。读了对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认识对联。(师: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别看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

3检查识字、学词情况。

(1)将生字放在五颜六色的气球中逐一让学生认识。

联”、“六畜”、“财”、“茂盛”、“风调雨顺”,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字音。

“爆”、“财”: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扩词。(当学生说到“爆炸”时,老师相机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远离爆炸,渗透安全教育。)

“稻米”、“六畜”,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猜猜进行理解:“稻米”还可以叫什么?“六畜”指农民伯伯饲养的六种牲口,请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通过这一形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轻松理解了难点词的意思)

“茂盛”:结合窗外的那棵高大的黄桷树进行说话练习。

(2)词语(四字词、三字词教学)。

过渡:对联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语,藏在灯笼里,孩子们,想和它们交朋友吗?(将四字词、三字词分别放入灯笼 里让学生认读,在读中体会含义)

“爆竹声声”、“梅花点点”,读了这两个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过年的热闹场面,听到了鞭炮噼噼啪啪的声音,看到了朵

朵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展示它的美丽,散发着它的芳香)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组词语是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的,在读中体会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丰收的粮食、肥壮的牛羊)

“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读好了这些词语,你想把它们送给谁?(生:我想把它们送给做生意的人,祝他们生意红红火火)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读边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学生的理解加以鼓励,教师不作具体讲解)

“三字词”教学,在朗读中记忆、积累。

三、朗读指导

过渡:学好了生字词,下面老师把它们送回到对联的家中,老师相信你们会把对联读得更好。

1.配乐朗读。

(配上喜庆吉祥的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读文氛围,学生很容易入情入景地读好对联)

(1)配乐自由读。

(2)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对联进行朗读,并读给小伙伴听听,小伙伴读得好的,给他画上一面小红旗进行奖励。

(3)抽学生读、评读、赛读。

(4)男女生以对对子的方式朗读对联。

2.按节奏朗读。

过渡:读好了对联,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对联有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两两相对,每句字数相等,根据前面的词语教学,学生很容易观察出对联中都藏有四个字的词语 和三个字的词语。

(2)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将对联分成“×××× /×××”的节奏指导朗读。(师:我们读对联时,不仅要有感情地朗读,还应像古诗那样,读出对联的节奏,读出韵味)

(3)教师引读,学生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3.游戏——对对联。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对联与黑板张贴的对联有什么不同。(缺少横联)教师相机出示四句横联(辞旧迎新、欣欣向荣、恭喜发财、普天同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将横联添加在课文中的对联上。

(2)学生汇报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对对联。

四、拓展交流

1.学生交流在课前搜集的对联。

2.教师出示搜集的对联让学生朗读,进行拓展迁移。

五、书写指导

过渡:孩子们,读了那么多对联,又增长了不少知识,那你们想把这些对联送到红纸上去吗?但对联中有两个调皮的汉字娃娃,想让你们把它俩写得漂漂亮亮的,它们才愿意回去,教师相机出示生字“顺”和“盛”。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写好这两个字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将生字的重点笔画用不同的颜色填写,利于学生观察)

2.教师范写,在书写过程中强调这两个字间架结构的摆放应紧凑,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美观。

3.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通过写生字过渡到书写对联(将课前准备的红纸、黑色笔分发到各小组,小组合作书写

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 横联,学生可以写书上的对联,也可以写在课外搜集的对联)。

第15篇:高考语文对联教学

对联教学

一、教学情况分析:

此课是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活动课。高一的学生刚学完唐诗对诗歌的对仗有所了解,课前已布置学生收集公众场所的对联和对联故事。本课设计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合作练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

2、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3、尝试对对联。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学对对联。

难点:对联中有关平仄的要求。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合作练习

教学媒体:电脑

教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发源于唐代的律诗。因为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讲究对仗的,那时人们往往就单独地把这两联拿出来创作,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这种文字游戏人们觉得很有趣,于是对联就发展起来了。今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各地方电视台送春联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所以在去年,对联也走入了高考题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对联的知识。

(二)欣赏佳联。(幻灯片

2、3)

1、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2、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3、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4、云水巴山雨

文章金石声

5、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洞中洞隐龙

6、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分析:

1、你知道第一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吗?

明确: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采用了“谐音”修辞。

2、第二副对联相传是清朝大才子金圣叹因为文字狱被判斩,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有两字也采用了“谐音”修辞,是哪两字呢?

明确:莲,梨。对联表面的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准确、形象的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是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第一副对联叫作隐字联,第二副对联叫作谐音双关联。

3、第三副对联又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

明确:顶真。所以它就叫顶真联。

4、你们知道第四副对联是送给谁的吗?

明确:巴金。他的名字嵌入了对联中,这就是嵌字联。

5、你看出第五副对联的奥妙了吗?它写的是桂林名胜斗鸡山和龙隐洞。

明确:倒过来读也一样。这就叫回文联。

6、第六副对联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据说它的上联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和外国人议和时某外国代表想侮辱中国人民就挑衅地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而清政府中地一位书记官义正言辞地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打消了侵略者的狂妄气焰。

明确:这是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的对联,这就叫同偏旁联。

(三)了解对联的要求。

1、看一段相声《妙联迎春》,了解对对联的要求。(幻灯片4)

2、讲解对联的要求。(幻灯片5)

A内容相对:(幻灯片6)

(1)上下联的词句要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上下联的内容要相反或相关。

如相声中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江山如画对大地皆春;春色满园对瑞气盈门;千山尽秀对万象更新。

B形式相同:(幻灯片7)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同;

[4]字不重复;[5]平仄相异;[6]仄起平落 。

先分析[1]-[4]

如这副对联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动数量名

动数量名

(动宾结构)

(动宾结构)

再分析[5]-[6],意思是偶字上下相对位置,要平仄相对,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上联末字要仄声,下联末字要平声。

平声:阴平、阳平

仄声:上声、去声、入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古入声字分别读成阴平(如“屋”“出”)、阳平(如“国”“直”)、上声(如“铁”“北”)、去声(如“客”“绿”),有些方言还有入声字,如粤方言。入声字一般比较短促,有时还带辅音韵尾。】

如这副对联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名形 副 形

名形 副 形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

3、讲对联故事,强调对联中仄起平落的要求。(幻灯片8)

从前,有一年除夕,衙门的衙役吩咐敲更的更夫把一副春联贴在闸门上。可是更夫不识字,不懂对联的平仄,将对联贴反了,上下联的位置弄颠倒了变成:

盛世无须掩闸门

太平不用敲更鼓

上联末字是平声,下联末字仄声。

大年初一,一位秀才路过看到了,就向更夫指出来。更夫央求他帮忙重写一副对联贴上,免得衙役责怪。那位秀才嫌重写太麻烦,就帮他出了个主意。你知道秀才出的主意是怎样的呢?

原来他叫更夫将上下联的末尾一个字裁掉,这样一来,上联仄声结尾,下联平声结尾,倒成了一副六言妙联。

盛世无须掩闸

太平不用敲更

百姓们都夸这位秀才有学问。人群中有个土财主,目不识丁,他也怕自家的对联贴反了,就请秀才上门去看看。秀才一看,(你们看看这副对联有没有贴错)果然财主不学无术,把对联贴错了:

(上联)积善家福寿无穷(平声结尾)

(下联)发财户金银尽是(仄声结尾)

财主一看秀才皱起了眉头,知道自己把对联贴错了。还没等秀才开口,他就自以为是地连忙学更夫把上下联末尾的一个字给去掉,结果门上对联就成了:

积善家福寿无

发财户金银尽

这样一来,不但对联的平仄声没改变过来,联意却相反了,成为全城的笑话。

(四)贴春联。

请将下列句子搭配成两幅对联。(幻灯片9)

1、九州瑞气迎春到

2、户纳春风吉庆多

3、三江绿水涌春波

4、窗前细雨传春讯

5、四海祥云降福来

6、枝上黄鹂送好音

提示方法:首先根据每句末尾字的平仄定出可作上联的句子,再根据上联的内容和结构形式选出下联。

明确:1-6句末尾字的平仄分别是仄、平、平、仄、平、平。所以可作上联的是1和4句。再根据上联的内容和结构形式可得出1和4句的下联分别是5和6句。

全班读这两副对联。

(五)借名句对下联。(幻灯片10)

1、请选文天祥的诗句,将下面的对联补完整:

山川生微凉,酣观白日依山绿

天地有正气,_______________

2、请选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将下面的对联补完整: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提示:1句注意色彩的词。2句注意上联是写苏东坡写《念奴娇•赤壁怀古》,而下联曹操的诗句苏东坡写《赤壁赋》时也引用过。

明确: [1]句下联是“留取丹心照汗青”。[2]句下联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六)全班朗读古代声律启蒙中的例子,熟悉对对联的要求。(幻灯片11)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七)学对对联。

请对出下联。(幻灯片12)

1、一湾溪水绿

提示方法: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

组合成一句。

例如1句可拆成一湾、溪水、绿。“一湾”是数量词,可对“两岸”“万岭”等;

“绿”是颜色常与“红”对;而“溪水绿”就可对“荔枝” “杜鹃”“杏花”等。再将它们一组合就成功了。

2、岭南春雨迎新岁(幻灯片13)

四人小组讨论第二句的下联。每组派代表写出下联。

再次提示对联的要求:

A内容相对:

(1)上下联的词句要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上下联的内容要相反或相关。

B形式相同: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同;

[4]字不重复; [5]平仄相异; [6]仄起平落 。

师生一起点评所写下联。

明确:可以对“塞北瑞雪兆丰年”“江北东风送旧年”“河北秋风兆丰年”等。横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

(八)总结.(幻灯片14)

其实对联不仅过春节会贴春联,办喜事时人们会贴喜联,祝寿时会献上寿联,哀悼别人又会用上挽联,还有雕刻在山水名胜之地柱子上的楹联,配画的画联等等。茶楼、饭馆、酒店、商店为了吸引顾客也会贴出有特色的对联。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更热爱中华文化,多开动脑筋学写对联,也当个文人雅士。老师也学着写了副对联总结今天的课,那就是——齐寻觅古国瑰宝

共撰写华夏对联

横批是“师生同乐”。

(九)布置作业。(幻灯片15)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任选下列一题,用原稿纸完成。

1、请对出下联。

[1]好山好水好景

[2]知识海洋勤是岸

[3]攀高峰不怕千般苦

2、请为学校大门、课室门、办公楼、体艺楼、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饭堂等场所拟联,任选一个场所拟一幅对联。

3、有兴趣的同学可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拟一副嵌字联将他们的名字嵌入其中,在他们生日或父亲节母亲节时送给父母。

第16篇:教育教学对联系列

教育教学对联系列(宽对)

一、教育教学联

礼仪中华 地起高楼 楼高藏龙卧虎 德行天下 山夷平地 地平引蝶招蜂 仪礼行德 人杰地灵

金凤山下乳燕飞 心中装杆秤 秤砣:老百姓

明德楼中书香醉 案上摆本经 内容:新章程

乳燕练翅 勤政为民

灌水浇肥园丁责 金凤朝阳奔富路

栽李培桃花匠心 乳燕衔笔赞新春

勤育英才 新农村印象

抓教改 春风劲拂高平镇 彩虹高挂风雨后 育英才 阳光暖照幸福娃 黎明暗在曙光前

育才兴教 贵在坚持

视名利如粪土 有志之人立一志 惜友情似真金 无志之人立百志

珍惜友情 贵在坚持

立志不分大小 脚踏实地就行 事不如意七八九

做事莫论贵贱 胸怀爱心即可 心有顺畅三二一

人贵有志 知足常乐

一枝独秀不成林 好言半句三冬暖

万木葱茏才是春 凉话一番六月寒 全面发展 和谐育人

吉六恩师垂典范 发展素质 业绩辉煌

泽东领袖出名门 提高能力 英才荟萃

师高弟强 全面发展

元元角角帮学困 学知识技能 精益求精

秒秒分分惜光阴 做模范标兵 人外有人

优秀品质 永无止境

扎扎实实教书 任劳任怨工作

勤勤恳恳育人 载歌载舞娱乐 教书育人 双丰收

窗明椅净操场广 因材施教效果好 燕语莺歌气象新 量体裁衣品质优

万象更新 打造精品

冰冻三尺 寒于数日 出力出汗不出血 堤溃千丈 毁之蚁穴 拼脑拼劲忌拼命 防患于未然 适可而止

大肚容人非我弱 走大国崛起之道 小心处事任他强 立世界复兴之林

忍 中华崛起

干干净净做人 堂堂正正做人

规规矩矩办事 潇潇洒洒活命 廉洁奉公 正直潇洒

三皇五帝文明始

百代千秋科教兴

继往开来

十指握拳力量大 一方有难 众人添薪火焰高 八方相援 人多力量大 爱心无价

修好群众脚下路

点亮百姓心中灯

为民造福

亲密合作 志士不饮盗泉水

深入探究 廉者莫受嗟来食 合作学习人穷志不穷

坦坦荡荡为君子平安中国 和谐为本

堂堂正正是男人 美丽校园 爱心领先 正直为人 和睦友爱

楼上楼下邻挨邻 政通人和,国家繁荣昌盛

家里家外心连心 国泰民安,百姓幸福康宁 和谐家园 强国富民

校园飞歌 扬老红军精神 争先恐后挑重任 教育领跑 迈新长征大步 继往开来构和谐 承前启后

关爱留守儿童 助学免费 培育现代化英才

培养健全人格 节支增收 创建节约型社会

精心呵护 阳光雨露

坚持科学发展 高高兴兴上学

促进和谐稳定平平安安回家

振兴中华 快乐平安

读书免费 学子喜上加喜 花红叶绿校园美

种田补钱 农民乐中添乐 燕语莺歌气象新

双喜临门 美丽校园

忍一时风平浪静 心耀人寰

退一步海阔天空 气贯长虹

忍让有益 豪气冲天

才学连广宇 国强山河壮

智慧搏长空 民和岁月新

豪情满怀 国富民和

鸟美在羽毛 忙人嫌时短 人美在学问 懒虫厌日长

美在心灵 珍惜光阴

系民情顺民心 构建和谐社会 六畜兴旺牛羊壮

抓教育促教改 打造品牌校园 五谷丰登稻梁肥 群策群力 新农村印象

和睦和美和顺和谐和天下 莫忘长征苦

同事同学同德同心同一家 勿失革命志

和谐一家 续走长征

二、春联

猪岁顺意兴国运

牛年吉祥兆年丰 国盛年丰

莺歌燕舞中天瑞 高歌盛世年年好

日暖风和大地春 笑看神州处处春 春日融融 春意盎然

开门遇喜: 喜人喜事喜报 接天瑞雪千家乐

闭户纳春: 春花春草春苗 贺岁金牛万户欢

春满校园 迎春接福

三、地名联

金凤山中飞金凤 金凤呈祥 望云山上望云飞 云飞万丈

梅花岭上开梅花 梅花报春 破浪桥中破浪行 浪行千里

金凤山梅花村 望云山破浪桥

荷叶塘中长荷叶 叶衔珍珠 观音桥上立观音 观音引富 梅花山上开梅花 花含傲骨 铜钟村里敲铜钟 铜钟报喜

荷叶塘梅花山 观音桥铜钟村

龙(隆回)去龙(隆回)回,只因依恋故土

马(马鞍)上马(马鞍)下,都得使好缰绳

隆回县马鞍山

岳阳楼上望岳阳 岳阳天翻地覆 大江东去,百川归海

洞庭湖中赏洞庭 洞庭鱼跃鹰飞 小水西来,滴水成河 岳阳楼洞庭湖 大江村小水村

大水傍云流,高高在上 红山人洪福齐天 满竹倚楼栽,频频点头 白地村白手起家 大水村满竹村 红山村白地村

夏井涌甘泉,泉如美酒 龙山人勇跳龙门 横岭换新貌,貌似仙人 富源村抢奔富路

夏井村横岭村 龙山村富源村

贞节牌坊歌贞节,尊贵有节 高州温泉情牵万家

魏源湖里颂魏源,以夷制长 魏源故里享誉千秋

罗洪乡魏源湖 高州乡魏源故居

白马山上养白马,白马膘肥强壮 滩头粉纸香中外 颜公庙里敬颜公,颜公名声远扬 小镇民风誉古今 白马山颜公庙 滩头镇小沙江镇

过去马落迎落客 司门前边施厚礼 今日新鲜赏鲜花 付石庙里富众人 马落桥新鲜村 司门前付石庙

灵井井灵,灵山灵水灵院落 桃花坪里少桃花,只因高楼占地 红花花红,红墙红瓦红村庄 白马山上多白马,许是碧草连天

灵井村红花村 桃花坪白马山

九龙山脉九龙飞,飞泉流瀑

十里村庄十里画,画图迷人

九龙山十里村

四、词语联

唐诗宋词 妙笔生花 山间云雾 花红柳绿 秦砖汉瓦 鬼斧神工 笔底风雷 水碧天蓝

鹰击长空 水秀山青 生龙活虎 山欢水笑 鱼翔浅底 花红叶绿 曼舞轻歌 燕语莺歌

心里有鬼 点石成金 无孔不入 寻根究底 目中无人 指鹿为马 有隙可乘 追本穷源

牵肠挂肚 手无寸铁 点铁成金 一言为定 提心吊胆 胸有成竹 抛砖引玉 三思而行

雪上加霜 推波助澜 灯红酒绿 小心翼翼 水中捞月 排山倒海 纸醉金迷 大腹便便

寥寥无几 蚍蜉撼树 绳锯木断 屈指可数 绰绰有余 蚂蚁缘槐 水滴石穿 罄竹难书

守株待兔 弃暗投明 狗仗人势 风吹草动 橼木求鱼 改邪归正 狐假虎威 水落石出

目无全牛 上树拔梯 苦中作乐 雪中送炭 胸有成竹 落井下石 忙里偷闲 锦上添花

偷梁换柱 左顾右盼 顺藤摸瓜 顺水推舟 移花接木 上窜下跳 按图索骥 见风使舵

画饼充饥 源远流长 刀山火海 貌合神离 望梅止渴 根深蒂固 枪林弹雨 阳奉阴违

天昏地暗 有条有理 瓜熟蒂落 披星戴月 海晏河清 无法无天 水到渠成 栉风沐雨

戒骄戒躁 菇苦含辛 呆若木鸡 削足适履 克勤克俭 餐风饮露 动如脱兔 量体裁衣

抑扬顿挫 腹背受敌 堂堂正正 趾高气扬 起承转合 左右逢源 鬼鬼祟祟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独占鳌头 轻歌曼舞 精卫填海 扬眉吐气平分秋色 急管繁弦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唐僧取经 哪吒闹海 嫦娥奔月 七女下凡 悟空除妖

五、现代生活联 微机伴君走天下 田间秀似棋盘格

手提带你漫全球 河道美如仙女裙

当代秀才 今日农村

织女下嫁凡间 入室全用电气化

牛郎改写神话 出门更需打的行

换了人间 神仙日子

沙石水泥冻路 条条大道通罗马 美味佳肴催食欲

钢筋铁架筑墙 座座高楼吻云天 青菜鲜汤保健康

天翻地覆 营养平衡

生意如同春意美 提高幸福指数

财源更比水源长 谱写和谐新章

生意兴隆 奔向小康

枝头缀果珍珠串 和谐盛世家家乐

叶底藏人笑脸开 太平天下户户欢 果硕人欢 和谐盛世

惊忧愤恨四心伤

福禄祥禧一线连

少忧多乐

六、格言哲理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 风风雨雨人生路 病树前头万木春 恩恩怨怨世间情

势不可挡 原本如此

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 在鸟终为凤 火可烤物 亦可毁物 为鱼须化鲲

一分为二 壮志凌云

庭前遍种忘忧草 梅须逊雪三分白

院后常栽不老松 雪却输梅一段香

快乐无价 各有所长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静观其变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

世间滋味尝够,无过菜花香

学会生活

七、拆字联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岩枯柴)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泉好妙)

妙趣横生

切瓜分瓣先七刀后八刀 (切分) 冻雨洒尘 东二点西三点 (冻洒) 雨中分瓜

八、数字联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 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 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句股八索文思七纬 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 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勤育桃李

九、宝塔联:

联 宝塔联 无字联:? ! 一字联: 忍 让 和 二字联: 除夕 迎春 欢度 三字联: 谋发展 构和谐 科学观 四字联: 百花竞放 万马奔腾 万象更新

五字联: 常回家看看 多出门走走 边走边看 六字联: 安得尽求人意 但愿无愧我心 尽力为之 七字联: 继往开来挑重任 承前启后育新人 后继有人 八字联: 创新敢干百业犹新 守旧畏缩一事难成 破旧立新 九字联: 种田免税废千年旧制 医病统筹谱一代新章 造福百姓 十字联: 身边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关注社会

第17篇:对联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对联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四川省凉山州民族中学 刘建国

对联,通常称对子,又叫楹联,它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具有史学价值的对联(姑且称之为“历史对联”),探讨对联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历史课(特别是中国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文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历史对联,是揭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惨遭外来侵略、宰割这一悲剧性画面,激发学生仇恨侵略者,发奋自强的好材料。

如有这样两联:

1、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2、许多豪杰;如此江山。

第1联是揭示帝国主义瓜分狂潮的《时局图》题图联,联语将十九世纪末遭受列强瓜分,凌辱后中国社会图景简洁地反映了出来。第2联则以反语形式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帝国主义扶持下,军阀之间混战连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作了讽刺性的描绘。课堂上,教师若能联系史实并辅以沉痛而有感染力的讲述,不难使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

再看一联:

蚕食鲸吞,举国不胜今昔感; 鹰临虎视,惊心莫作画图看。

此联是对1935年《何梅协定》订立,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图谋灭亡中国,中华民族严重危机这一历史危局的形象刻画。运用此联讲述,能充分展示出这一危局,深刻理解北平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一悲呼纳喊,痛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恶。

近百年以来的历史,是一部血迹斑斑的历史,是一部令人心酸的挨打史。标榜“文明”的西方资本主义强盗,在中国土地上干尽了践踏人间一切人道和文明的恶事。这部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在教学中以历史对联来充分利用,有助于激起自强的信念,在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倍加珍惜今天,倍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历史对联,是鞭笞投降卖国,讴歌自强爱国,使学生在美丑善恶的鉴别中陶冶爱国的好材料。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造成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危机。面对国家危亡,是卖国还是爱国,在近现代史舞台上,民族败类和民族英雄两种形象的对照十分鲜明,美丑善恶的对比极深入刻。

1、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全枯,只顾一人庆有;五十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2、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3、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这是慈禧太后奢侈腐朽,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放手卖国的罪恶史。

1、戊戌八月,戊申十月;

我佛今年,我公明年。

2、袁世凯千古;民国万岁。(意为“袁世凯”对不起“民国”) 这是国人对袁世凯出卖维新变法,窃取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出卖民族利益以复辟帝制等罪恶行径的讽刺和揭露。

1、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2、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只剩庇无捐。 头可断,身可杀,民族斗争不可屈; 将非骄,卒非惰,外交妥协岂非忧。 这是蒋介石对人民实行法西斯专制统治,苛捐杂税搞得民不堪命,社会贫困的罪恶和中国人民对蒋介石政府实行妥协外交,消极抗日的极度不满和忧虑。

昔有盖世(谐“该死”音)之德; 今有罕见(谐“汉奸”音)之才。

这是对叛国投敌,认贼作父的汪精卫大胆而巧妙的唾骂。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反动统治者的对内残酷剥削压迫,对外投降卖国,是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两股反动势力。但是,富有顽强斗志和自强心理的中国人民并没有沦亡,而是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历史使命。

1、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不我河山。

2、诛杀胡虏开天国;斩尽妖魔定太平。

这是太平天国英雄儿女们“还我河山”的疾呼怒吼,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太平天国理想社会的信心、愿望。

视而梦梦,天胡此醉; 于是处处,人亦有言。 这是维新志士谭嗣同不忍祖国沉疴负身,甘以热血唤醒“醉梦”中的同胞的英雄气慨和凌云之志。

巍巍肝胆女儿,有志复仇能动石; 衮衮须眉男子,无人倡义敢排满。

这是巾帼英雄秋瑾“心比男儿烈”的自强意识,是这位女革命家“革命排满”,力挽乾坤的宏大抱负。

死;生。

这是“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加紧侵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宁肯站着死;不愿倒着生”,不甘做亡国奴的自强不屈精神。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威武不屈的人民。在近现代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杀身成仁、报国捐躯。和反动统治者的投降卖国相比,这是何等美善,何等悲壮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学中,运用对联帮助学生回顾历史,有助于使学生在强烈的对衬中生愤恨、生崇敬,在美丑善恶的鉴别中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

三、历史对联,是颂扬人民斗争业绩,赞美爱国主义者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激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刻苦攻读的好材料。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无论是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还是辛亥革命,最终都失败了。但是爱国先驱们在失败中求索,在长袒待旦的中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令人感奋的可贵的献身精神,而且创基立业,推动着历史车轮前进。请看反映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对联:

1、百折不挠,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

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

2、树弱小民族解放先声,列宁而还,公真健者;

与帝国主义奋斗救世,斯人已往,谁其嗣之。

第1联为黄兴所题。联语以一个革命者的亲身经历、体验,反映了辛亥革命艰苦曲折的道路,歌颂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功绩。第2联是柳亚子先生为孙中山所题挽联。联语中肯地对孙中山进行了评价,充分肯定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卓越的贡献和不可泯灭的功绩。

在中国革命史上, 爱国先驱者们之所以能为祖国奋斗一生,赤心报国,综观历史,不难看到,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正是这种爱国热诚,使他们奋起救亡,走向了革命。这颗爱国心,这种爱国主义热诚 ,已铸入我们民族的自强精神之中,成了民族的宝贵财富,成了中国的脊梁。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份财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

1、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博大的胸怀、刚直的气慨。 宁捐躯以殉国;不隐忍以偷生。

这是太平天国领袖之一洪仁玎被俘就义前宁死不屈的自白。

1、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偿。

2、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此两联皆出自孙中山先生之手。它反映了革命者那种百折不挠、斗争到底的顽强斗志,也体现了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之间甘苦共偿、风雨同舟,相互支持、信任的优良品质和伟大情怀。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这是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同志矢志报国的伟大抱负和跃马横刀的英雄气慨。

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

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年作的一联。联语向我们展现了这位伟人青年时代伟大的气魄和必胜的信念。

乌申斯基讲:爱国主义“是人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的一大任务。历史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运用对联教学),挖掘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第18篇:对联训练教学设计

对联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 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说: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对联,春联)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春联,谁来帮我读一读?(讲解对联上下联的有关知识)

2、了解对联中考的有关知识。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传统文化之瑰宝。学生可以通过对联来感受民族传统文化。

对联的拟写能反映时代气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题紧贴现实生活的命题方向,拟写对联,不仅可以考查考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考查考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考查考生修辞方面的能力,更可以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近几年来,对联一直是中考的热门考点,分值2分,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多出现在综合性学习这一题里。

二、欣赏对联,了解对联特点。

1、学生欣赏对联

一籽入地

万粒归仓 山藏千叠秀

水映万般奇 又是一轮秋月朗

再来几阵北风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两两分居,一河滚滚隔星座

七七相会,半月弯弯照鹊桥

2、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平仄相合,音律和谐

三、修改对联,熟悉对联特点

(一)、老师和学生一起做题,提醒学生根据上句改下句,讲清解题思路。

1、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四方精锐

2、两树梅花一潭水,烟雨四时半云山。

3、大地回春处处春光好,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

(二)、学生试做中考题

1、下面描写“花”的对联中都含有“雨”字,其中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桃

花:欲雨红花含晓露,乍晴紫陌笑春风。 B.丁

香:雨丝愁见红心结,风片喜闻紫蕊香。 C.美人蕉:绿蜡初寒蕉叶雨,红香好运稻花风。 D.蔷

薇:一篱绿绕含烟秀,千萼红开雨带香。

2、运用对联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下联(

)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A.入座清风陪左右

B.倚天长剑化幽兰

C.空谷幽兰绝美人

D 诗书联语俊儿郎

四、学习写对联。

(一)、老师和学生一起做题,讲清解题思路。

1、(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心田似海,(

)亦可容人

3、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意融融,新思想新气象(

(二)、学生试做中考题

1、写春联。请你在下面两幅春联的空缺处填入恰当内容,使之对仗工整。 (1)八百里洞庭凭

壮阔,五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2)爆竹千声长城内外丰收岁,红梅万枝

艳阳天。

2、“传递圣火,点燃激情”,6月2日,奥运圣火传递起跑仪式在荆州东门金凤广场举行。参加“祥云”火炬传递的,有奥运会体操冠军仙桃人郑李辉、世界举重冠军潜江人关虹、江汉油田四机厂工人危峰等众多明星和各行业的精英代表共208人。假如江汉平原中学生文学社团部分代表也相约古城为活动助威加油,

请你露一手文学才,主办“圣火传递”专栏。(请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后作为专栏标题) 上联:众明星应邀荆州传圣火 下联:诸少年

3、4月30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隆重开幕,来自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在会上展出最精华的世界文明。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上海世博,共享文明盛宴,学校准备开展“走进世博,共襄盛举”的主题活动。

请你拟写标语。请为下面一幅对联式标语补写上联,用以盛赞上海世博会的意义。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描绘人类发展蓝图

第19篇:对联教学设计[优秀]

《识对联、对对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欣赏一些古今妙联。

3、能够仿写对联。

(二)能力目标

1、能够仿写对联

2、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能够仿写对联。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拟写对联。

四、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上课前播放古筝曲,用幻灯片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导语(大约1分钟)

讲述苏东坡与佛印的一个小故事。(相关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1

积善人家庆有 余)

(三)、复习对联的知识

1、品味经典:诵读古今妙联,试总结对联的特点。(大约3分钟) A、感悟经典:

大 明 湖 畔 , 趵 突 泉 边 , 故 居 在 重 杨 深 处 。 漱 玉 集 中 , 金 石 录 里 , 文 采 有 后 主 遗 风 。 (李 清 照 纪 念 馆楹 联,郭沫若题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B、走近名人: a、于右任赠蒋经国联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b、徐特立勉励青年联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c、史学家范文澜书斋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2、小组讨论(大约3分钟)

3、小结:(大约2分钟)

A、它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B、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同。 C、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 D、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落。

2 E、内容关联

F、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四)链接高考(5——10分钟)

1、学生试做2004年广东卷的对联题: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2、老师展示考生的各种答案(从0分到满分)并作分析。

(五)活动

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大约3分钟) 发愤识遍天下字 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风送花香红满地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大约5分钟)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3、方法点拨(口诀)(大约2分钟)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杨柳对梅花,红日对春风。 绿对红,新对旧。青山对绿树。烟楼对雪洞,佳丽对英雄。 晨对午,西对东。大江对小苑。下晌对高舂,古柏对苍松。 千对万,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4、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大约5分钟)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六)知识迁移、本课的总结(大约5分钟)

1、观看视频:2007年春晚的节目片断。

2、由中国年、中国风归结

(七)作业:拟写对联

请根据上联试为学校大门拟写下联。

上联: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园丁辛勤结硕果。

第20篇:小学《对联》教学设计

《有趣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来历、作用,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事。

2、对对联产生喜爱的感情,乐于习作。

3、展示自己收集的有趣的对联,交流对联背后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事。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趣的对联。 教师准备有趣的对联、PPT。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中写到,正月初一这天,人们要放鞭炮,还要干什么?(贴春联)板书:春联

二、对联的来历。

1、对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板书:来历

2、学生交流。

3、幻灯片出示幻灯片的来历。

古代盛传山林里住著“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专门吃鬼怪,人们就把桃枝刻成这两个神的模样悬挂在门上,期能永久平安,这就是所谓的桃符。后来桃符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到五代以后,又在这红纸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联。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4、有些春联很有趣,如 横批: 辞旧迎新

上联:爆竹鞭儿叭叭紧赶羊儿辞旧岁。 下联:春雷鼓声隆隆恭迎金猴送新禧。 你搜集了哪些有趣春联,和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5、教师出示有趣的春联。

有一年新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字的人暗地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头。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招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

(出示)

上联:福无双至今朝至 下联:祸不单行昨夜行

三、对联的特征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

五、六个字的。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但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四、有趣的对联故事。

这副对联怎么样?其实有趣的对联不仅仅只有春联,还有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这些我们统称为“对联”板书:对联。

你搜集了哪些有趣的对联?你能讲讲对联背后的故事吗?板书:故事 学生交流。 预设:

1、寿联。(写给过生日的老人的对联)

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上下联均道出了老“寿星”的年龄:古时,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则是120岁,再加上21岁,当然是141岁;古稀指70岁,古稀双庆无疑是140岁,再添1岁也是141岁。)

2、装饰联(贴于屋内作装饰)

据说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作了副对联贴在中堂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了。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出于尊敬,他为老人让了坐,问:“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苏东坡接过书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用以自勉。这副门联成了: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3、交际联

坐 请坐 请上座 茶 香茶 敬香茶

五、小练笔

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 ,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2、以“读书”为主题写一副对联。

《对联教学心得体会.doc》
对联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