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2022-12-2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埋头苦干,高三语文教学也需要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中总结,总结后提升。本届的高三语文教学让我体味了艰辛,也收获了快乐,但更多的是感悟。以下是我本学年来对高三语文复习的几点感悟:

一、激发兴趣

大家通常认为高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成绩,不必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其实不然,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大多是一练一讲,一讲一记的枯燥循环。学生在两轮甚至三轮的题海中摸爬滚打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的枯燥感,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具备实用价值的工具学科,更是一门饱含美感的人文学科。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应该充满生机,应该彰显语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不是对学生做裁判性的引导,而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培养他们充足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充实的感受。所以,调动兴趣永远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勇于创新

创新是现代教育特别强调的一个内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需要创新,高三的语文教师和教学更需要创新,离开创新高三的语文课堂会沉闷如一潭死水。

我所指的创新是指高三教师在复习时,不要囿于传统的教法,而应该多思考求创新。以诗歌鉴赏为例,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提倡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其创作背景,通过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鉴赏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为历代评论者所推崇,也为今天的诗歌鉴赏教学所推崇。现今高考鉴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猜题押宝所带来的负面性,鉴赏所选诗歌回避名家名篇。对于陌生诗人的陌生诗作,学生如何做到知人?如何做到论世?所以我认为“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太适应现在的高考;所以教学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勇于突破“知人论世”的常规教学框架,敢于思考创新,敢于总结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适应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高考。

其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应该是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性。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我们的教学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教出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立足。

三、回归教材

高三复习除了题海式强化训练,还应充分开发利用课本。 实践证明,回归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数的有效途径,“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平常考试,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还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话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当今极具灵活性和时代性的高考语文。我们手中的复习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宽度与深度都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会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浅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适中。所以对那些掌握教材不是非常透切的学生而言,教材应该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现今的高考命题坚持以教材为依据,所以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在高三的复习中仍不可脱离教材。

下面以写作为例谈回归教材的重要性。在写作中,许多学生总是因素材太少太肤浅,从而导致“言之无物”。所以高三阶段,教师和学生依然会在积累写作素材上下大功夫,通过网络,通过报刊,通过各个途径积累方方面面的素材。殊不知,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历年的高考话题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过,但是,均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直接、间接的写作材料,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益的借鉴或启示。如: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关系”这一话题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就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同时,历年高考的优秀作文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活”读“活”用教材的,又如“相信自己与听从别人””这一话题在《游褒禅山记》里也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还有大家熟悉的《孔雀东南飞》一文,曾在多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被采用被演绎。仅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材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既能解决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四、博采约取

“博采”与“约取”是针对教师的备课而言的。我们说,教师只有“博采”才可以开阔眼界,尤其是对于年轻的高三教师。高三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教学经验,但是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需要历练。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博采众长”也是必需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博采”并不意味着只要“博”,备课质量就会高。所以“博采”的基础上还要“约取”。“约取”就是要对“博采”的内容比较、加工、创新的过程。“博采”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约取”是“桑叶成丝,鲜花酿蜜”。“博采”能够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约取”则能够把他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五、感悟生活

当今高考,语文是最贴近现实,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我们的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懂得感悟生活,学会感悟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可以使写作有源头活水,可以使鉴赏能力有所提高。无论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散文小说,都是艺术创作。艺术首先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感悟生活,才能提高他们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语文的外延是生活,高考语文试题也不是关起门来造车。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以人为本是语文高考命题的大方向。所以我们不要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否则我们的学生将又低能又低分,即便高分也将低能,我们教师的努力就付之东流。

在跌撞中、摸索中、尝试中,我一路走来,深深浅浅的脚印在脚下延伸。但我知道我还很稚嫩,为了我挚爱的语文和我喜爱的学生,我还将一路走下去。

推荐第2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进入高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变得“功利”起来,一切都围绕着高考展开。但高三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埋头苦干,高三语文教学也需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后提升。现结合在自己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高三语文教学的反思:

一、高三语文教学现状

现实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到了高三,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教师有条不紊地梳理五册必修教材的基本篇目和重要知识点,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然后对照分析,总结各考点的命题规律和趋势,归纳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训练题,然后学生练考,教师批改、讲析,学生再练习,这样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精神疲惫,学生学得精疲力尽,索然无味,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成绩也不尽人意。

面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①为什么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欲望?②为什么语文教师教得很累、很无奈?学生语文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③师生最需要的语文学习结果到底是什么?

当然,对高三语文学习,师生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事实上,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目前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教学程式化。

这种模式使课堂教学主宾倒置,教师居高临下,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做法“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学生尽管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很难提高,甚至出现倒退,功夫负了有心人,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旷日持久,怕上语文课。

二、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我以为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脱离桎梏,回归教学的本真,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语文能力,获得好的成绩。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不仅是实用性的工具学科,更是饱含美感的人文学科。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应该充满生机,应该彰显语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不是对学生做裁判性的引导,而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所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永远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习惯认为高三学生目标明确,不用再像高

一、二学生那样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认为高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知识、培养解题能力、提高学生成绩,不必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其实不然,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大多是一练一讲,一讲一记的枯燥循环。学生在两轮甚至三轮的题海中摸爬滚打,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的枯燥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复习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常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难以理解。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讲“兴”时,我引用了贺敬之的《回延安》中的“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讲清了它“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使教学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2.变换考查形式,分解教学目标,增强学生自信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因为教师的表扬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

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诗歌鉴赏和写作。在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常识――鉴赏诗歌形象――梳理诗歌表达技巧――品味诗歌语言――训练答题步骤,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三语文复课时,教师变换考查形式,分解教学目标,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3.联系现实,精选精练,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复习试题要精选精练,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现实社会有联系的材料,这样的选材既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了相关语文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有效复习

当然,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减少训练次数,精选精练,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要让学生获得好成绩,教师还应在复习指导上大显身手。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帮助学生构筑知识能力体系;②点拨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③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应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减少考试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而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让讲述转化为指导。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导游员和服务员,指导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高考是一次检阅,高考是一位老师。它检阅着我们老师教学的思路和成果,它肯定了我们的一些做法,也让我们看到教学的不足和缺憾,它引导着我们向更正确的教学之路迈进,在摸索尝试中,我将一路探索着走下去。

★作者单位:陕西旬邑县中学;陕西旬邑县中学。

推荐第3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进入高三,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基础,还是基础。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

二、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高考题目不是光靠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说,病句题,同学知道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等,但是一个句子摆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出来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错之所在,那么你所知道的这些专业知识等于是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而如果你语言积淀比较丰厚,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较敏锐,一读,就知道,这个句子有毛病,那就可以了,这可以就此判定这个句子就是个病句,没有必要非知道它属于哪一种错误类型不可,这叫多此一举。

三、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作文实际是生活经历、情感、观点的展示,一个人,要想写好作文,除了基本的写作功底、写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道出来点东西,可真是难为他呀。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四、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高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在课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题目就是书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把不应该失的分给丢了,这就未免可惜了。为了避免这些分数的丢失,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及时回头复习。

五、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重要性不同罢了。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必须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内容:

1、书写的规范性;

2、审题的准确性;

3、答题的程序性;

4、时间利用的计划性。

六、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推荐第4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这是第二次带高三的语文。记得第一次,也就是三年前,好像那时教学用的材料多是领导选择印制的,学生手头没有答案,老师手里有答案,学生没有靠头,只有做,做不对,我们可以再讲,好像就这样过来了。那时我正在相亲,谈恋爱,预备结婚,所以没能在教学上付出全力的思考。学生没能吃上我的喜糖,因为他们一毕业,我在暑假结婚了。新的高一在寒假之后就吃上我的喜糖了,那是生孩子,所以您看我连结婚生子都在假期进行,唯恐耽误了正常的教学工作。这样好的教师,哪里找,可现在这小子正处于可怕的职业倦怠期。

这次带高三,情况有很多变化。有手机的学生更多了,对升学有信心的学生更少了。资料有答案,学生反而懒得做。

先说有哪些因素在阻碍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萧伯纳曾说:学校并非学习之地,为什么最应该成为学习的好地方的学校,反而不是学习之地呢?

首先,师生没有自主性。

虽然也在提倡分层次作业教学,如何实施?特别是语文的作业,基础知识部分,如何分层?作文如何分层?无论如何分层,作业不是自留,就几乎是在被动地学习;老师布置作业,不可能出现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留作业,或许才是出路。

同样,老师的教案和教学设计,也不能用那一张僵化的教案纸来束缚。填写复杂的教案纸,就是在束缚老师的自主性。

教案和教学设计最好,不定量且形式多样化,比如把教案纸换成比较好的笔记本,老师可以随意记录整理教学预设反思等。老师会珍惜这个教学成长记录本的。而不像现在的教案纸,几乎没有保留的价值。而且这个笔记本,书写的多少不要做量化。然后结合电子教学设计、电子资料档案袋等。老师的备课还可以就放在教材和习题册上,特别是教材更换少,更是可以反复使用。

师生只有获得了真正的自主性之后,才能投入地工作和学习,有意义的工作和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不是一定发生,因为师生获得自主性,也可能去用自由时间做别的事情了,这就需要进一步想办法。

其次,教育的根被挖掉了。

什么是教育的根?儒、释、道的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根。教育成了无根之树,无源之水。现在的教育在给孩子灌输生存竞争和成功学,激发的是物质享受的欲望。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有真诚和智慧?同事之间在竞争,学生之间在竞争,很难产生真正的合作。老师很难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学生只是付钱雇佣了我。

最后,不读书,不集中学习,很难有探究性的学习。

比如文科类学科,语文、政治、历史、地里,作业应该主要是阅读相关学科的书籍。特别是在高

一、高二阶段,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养成阅读习惯,而不是做题习惯。学生爱上阅读,会阅读,才能慢慢学会思考,才能逐渐产生探究性学习。我们的学生,应集中培养他们在某一个感兴趣学科的信心,由自信产生更多的自尊需求,然后以点带面,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就像华德福的教育,他们这一段时间集中学习数学,有一定明显的提高之后,再放下学习别的科目。

七年过去了,我和语文的恋情,正面临七年之痒!正是该好好总结,对于自己对于学生,我们播种了多少幸福,收获了多少幸福,获得了多少成长,提升了多少智慧。而这些几乎是很难量化的。你可以量化身高体重,但是你无法量化心灵的成长;你可以量化金银财宝,但你无法量化幸福感;你可以量化知识,但你无法量化智慧。这就是教育的悖论所在,我们在量化的东西,都是浅层的末端的,是真正教育的副产品。

这七年的语文教学,我只想问自己:我书读得怎样?我是否培养了爱书、爱读书的学生?

推荐第5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著。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

高三语文教学往往围绕各个专题

各个考点、各自为战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各个专题、考点、像一条条平行线永远不能相交

但效果甚微、学生学了后面

忘了前面

有些考点、专题又得返工

语文教学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从05-08年的考题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试题回归课本越来越突出

从字音、字形到语言表达

甚至作文

都回到同学熟悉的大背景中

面对试题的改变

我们打响了回归课本的旗帜

于是

理清教学思路

如何重新调整和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如何寻求教学突破

寻找各个专题

考点的契合点、连结点

使高三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摆在高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个严峻的课题

作文是高三语文教学的主线

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作文分数中

是天下第一题

作文的成败直接决定了语文科的成绩

真可谓\"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教师、学生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课外收集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

作文专项训练常抓不懈

这固然重要

但这是否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是否有更切实有效的途径?透过纷繁复杂的专题、考点 我找到了这个契合点、连结点

它就是作文

在夯实各专题、考点基础

强化各专题训练的同时

实际上都在为作文作准备

我们是否有必要舍近求远

另起炉灶

花大量时间来抓作文专项训练呢?

(一)学习\"虚词、实词、熟语的正确使用\"等专题

为作文储备充足的词汇

批阅学生的作文

许多教师都感叹学生作文里词汇的贫乏

要么辞不达义、望文生义

要么就出现很多生造词

一篇作文难得见到几个用得贴切、鲜活的词

在复习这些专题考点时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从作文的角度多积累词汇

然后学以致用

在写作过程中

有意识运用一些词汇

(二)学习\"字形的识记、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等专题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以往教学出现的情形是

做这类专题训练的时候

改错别字、改标点符号、辨析和修改病句

都完成得较好

准确率挺高

但一到自已写作文

就不当一回事了

无所顾忌

错别字连篇

标点\"一逗到底\"

\"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病句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咄咄怪事?原因就出在\"学\"与\"用\"严重脱节了

学习这些专题的时候

没有和作文连在一块了

未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学习\"名句名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等专题

丰富作文素材的储备

考场作文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快速成篇

学生平时若没有充足的素材储备

即使有较好的写作技巧

较强写作能力

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高考考查的\"名句名篇、诗歌鉴赏、文言阅读\"无疑是学生作文素材的聚宝盆 在教学这些专题的时候

我就明确告诉学生

这些专题的高考分值是\"X+60\"分(\"X\"是该专题分值

\"60\"就是作文的分值)以引起学生重视

在写作训练中、能现学现用、活学活用

起到不错的效果

(四)学习\"语言应用题\"专题

改造并锤炼学生作文的语言

语言应用题历来被称作是高考的\"实验田\"

题型新

短小精悍

灵活多变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则语言应用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一篇\"小作文\"

它要求依据一定的句式、一定的修辞手法

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多用整句、对称句

很多学生很喜欢做这类题目

可谓驾轻就熟

得心应手

可一写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根本找不到感觉了

在讲评语言应用题的时候

我时常会这样感慨:\"要是在作文里能出现这样精美的文字

那就太棒了\"

把语言应用题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讲究语言的改造和锤炼 每一句、每一段语言都拿捏好了

整篇作文的语言自然就好起来

此外

还有其他专题训练

也可以和作文串起来

譬如:现代文阅读训练

我们阅读文本

不单单就为了解决那些题目

还应该把它们当作美文、范文来品读、来学习、借鉴

为自已的作文的提高提供范本

因为对中学生来说

学习写作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借鉴模仿的过程

总之

在整个高三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 那就是作文

让教师心中有作文

更要让学生心中有作文

在夯实各专题、考点基础的同时 不忘彰显作文的特殊地位

推荐第6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流云飞烟,日月轮转,三个月的时间已悄然逝去,回思凝神,深深叹惋。

一、剪不断,理还乱。

高三语文的复习头绪繁多,纷繁芜杂,音、形、义、成语积累;专题能力训练;课本回扣夯基础;作文提能拿高分,既各自为战,又相互贯通,如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何处理好四者关系有些难。我们采用了课前五分钟积累音、形、义、成语;课上回扣课本,每周一篇大作文,每周一节作文讲评课,随课本复习涉及专题相关能力的方法,齐头并进,不知成效如何?只问耕耘吧。

二、广积粮,勤练兵。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考场上的天下第一题。作文的成效直接决定了语文科的成绩。学生高三时期专业培训任务重,没有时间课下阅读,只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老师补给学生作文素材。 我们选取了课内素材优化语段和时新素材两类供学生吸收内化。每周一篇大作文,分内容,分层次进行训练,从题目立意,到开头结尾,至篇章结构,既进行拆分讲解,又进行整体练习,希望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存困惑,深反思。

专业集训,只上午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下午和晚上都在

专业教室进行专业培训,因此,文化课的复习知识没有时间得到巩固,能力提升没有时间得到训练。这一时期的学习只是理论的讲解与基础的奠基,而能力能否提升,基础文言是否融会贯通,很难有确信的把握。那我们的教学是否可以放慢步子,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呢?如果这样,会不会战线太长,战期更遥?高三倒计时的二百天是否够用?希望通过这次反思,顺便和各位同仁做个讨论,能有结论最好,或者能初窥端倪也不错。

叶落花开,云销雨散,走在时间的尘雾里,期望能见得日月同辉,彩彻区明。

推荐第7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白鹤云

《中国教育忧患录》一书中的“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误尽天下苍生”。这一句话的确让我这个中学教师汗颜。话虽有些绝对,但不可否认现行的教育体制的确让语文教学感到困惑。

现实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尤其今年是新课标实施第一年高考,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必修和选修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要研究考试说明和在原有高考语文试卷基础上的新变化,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 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一轮又一轮, 一天又一天……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而学生往往如堕五里雾中无所措手足,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况且今年的新情况,新教材,命题思路的变化,总体更难把握。

于是我们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复习探索的基础上,备课组老师的讨论,我们感到高三语文教学要求如何变化,她的灵魂还是在于“管理”二字。

我们认识到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一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二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们备课组统一认识到:

一个高三的考生到了今天这个时候,他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把自己高中三年来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整合。在头脑当中形成一个知识和能力的网络,以求在高考的时候、遇到相关的问题的时候能从这个网络当中调出相关的信息去解决高考试卷当中碰到的问题。现在他的复习

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把自己的原有水平发挥出来。现在做的就是把原来的东西加以巩固,并且想办法让他在考试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老师、同学在这一点上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老师要做的事就是帮助自己的学生,尽量的把水平发挥出来。学生现在追求的目标,就是我怎么样把我所掌握的东西,在考试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也就达到了复习目的,这也能够充满自信的走上考场。

基于这一点我们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的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正确之举是尽可能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如果反之,在平时训练中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三一年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尽可能的遵循这一要求,备课组老师通力协作,努力创造这样一个条件,我们发现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孙子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们通过总结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有条件自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才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也因

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才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有了这样的认识备课组老师具体实施的措施是:

学生心理的了解与调节;深入学生,多做思想,用细致的工作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经常面批,个别辅导,给每个学生定位、分析,不断迁移确定优劣——存优补劣。

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把握学生基础,了解个体特点,准确定位,要求学生结合知识点的薄弱处指定具体进步目标,以此促进学生不盲目而高效率学习。

以上只是我们高三一年复习的其中一点想法。尽管我们做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实是很多问题还需我们去探讨:夯实边缘生的基础;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新课标的研究与学习等等。但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倾情付出,定会为我校的语文学科高考再上新台阶添砖加瓦.

推荐第8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2017年春季学期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一、深入研究《说明》,学习先进的经验,将理论与经验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

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标准和方向的《考试说明》,每年都会根据实际要求调整,这种调 整或改动势必会对高考起到一定得指向作用,从而要求各学科针对说明进行细致研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的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考点进行 解读,并分析比较与去年的差别,特别是结合高考试题分析,从而明确教学的侧重点,魏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导。

同时,注重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担任过高三教学工作的老教师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学习教材,这些经验都是直接得出来的,是对高三教学工作的集中反 映。只有通过交流学习,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和成长起到积极的醋精作用和更显著的提高。特别是我校实行的“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听课——交流——实践——总 结”这一途径,让自己的教学管理不断丰富和提升。

二、细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全部。1.用好教材,注重双基。学生总是抱怨语文课本对考试来说没用,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对的。教材是一个载体,它包含了高考说明中的所有基础考点,熟练掌 握教材就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材又是一个跳板,只有从教材中拓展、生发,就能够达到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高考试题正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 材的,用好课本我们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2.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只有步入高三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紧迫性和肩负的责任感。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每一节 课都有收获。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激发兴趣绝不是一个故事或者笑料就足够的。因此我根据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做好准备。注重知识点与高考说明的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变通,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僵化的,要在使用中站我知 识,在理解中拓展知识。同时,再辅以课堂中的那些生成性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和感悟,就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使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课堂上的,还有 生活中的„„

3.突破重点,注重实效,抓好常规,注重平时积累。

高三的教学工作绝不是高一高二的简单重复,特别是教材的复习,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所突破,紧扣大纲要求,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 纳。如文言文教学,不仅是掌握基础词语、用法和现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掌握 复习的重难点,从而有效的达到复习的目的。

对于专题专项复习要抓好常规落实。由于语文知识点多,分散广,再加上记忆的遗忘性,就要求哦我们注意多积累,做好基础知识和错题的分类整理,魏高考 的最后冲刺夯实基础。在落实上要加强课前练习,从字音字形成语标点语病诗词鉴赏和名句默写上做好,即对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警示作用, 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精选习题,优化训练,上好讲评课。

高三阶段是专项复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的时期,要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中去,就要精选试题,主要选择那些有针对性、典型性、创新性的试题,同时试题要紧密结合考试说明。

在讲评试卷时,也要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要结合考纲分析出题的类型、方向和趋势,甚至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认识。

同时,还要讲究解题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答案分析主观题的答题步骤、术语和得分要点,全面提高学生的阶梯能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失分。对于错误一定要分析原因,做到借鉴和学习。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提醒适当拓展,将那些同类但不同问法的试题集中归纳。

5.做好学情分析,对症下药。

通过定时练习来检查我们在教与学上的不足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于这些,我们要及时通过学情分析找准具体环节,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稳 步提高的目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后学生的作业上发现问题。这样多管齐下,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是高三教学的有效保障。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故人所说的“教学相长”就说明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影响到学生的“学”,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生成 性问题也会促进教师的“教”,而且师生关系的融洽影响整个课堂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多从自身反思,多与学生交流,以此来促进自己 的教学。

其次,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可以补自己所短;多向老教师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增加教学经验。而学校整个大环境上从硬件设施上给教师提供更大的便利,采取许多措施和提供很多的教师成长和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都是我们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 当然由于自己高中经验不足,也在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课堂上会因为时间的不足和学生反应慢而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少,也有时会追求作业的数量而一刀切。但随着以后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自己将会及时发现问题,改正缺点。

高考是一次检阅,高考是一位老师;它检阅着我们老师教学的思路和教学的成果,它引导着我们走向更正确的教学之路。它让我看到许多教学的不足和缺憾,同时以肯定了我的一些做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未来的教学,我心中似乎越发清楚。

推荐第9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普安县青山民族中学 朱政

一学期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基础,还是基础。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

二、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高考题目不是光靠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说,病句题,同学知道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等,但是一个句子摆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出来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错之所在,那么你所知道的这些专业知识等于是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而如果你语言积淀比较丰厚,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较敏锐,一读,就知道,这个句子有毛病,那就可以了,这可以就此判定这个句子就是个病句,没有必要非知道它属于哪一种错误类型不可,这叫多此一举。

三、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作文实际是生活经历、情感、观点的展示,一个人,要想写好作文,除了基本的写作功底、写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道出来点东西,可真是难为他呀。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四、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高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在课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题目就是书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把不应该失的分给丢了,这就未免可惜了。为了避免这些分数的丢失,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及时回头复习。

五、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重要性不同罢了。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必须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内容:

1、书写的规范性;

2、审题的准确性;

3、答题的程序性;

4、时间利用的计划性。

六、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七、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八、管理至上,指导为重。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 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 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 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 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 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高考是一次检阅,高考是一位老师;它检阅着我们老师教学的思路和教学的成果,它引导着我们走向更正确的教学之路。它让我看到许多教学的不足和缺憾,同时以肯定了我的一些做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未来的教学,我心中似乎越发清楚。

推荐第10篇:高三语文现代文教学反思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语文现代文教学反思

镇远中学语文组 黄启经

高三现在正进行二轮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思考着,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二轮复习里收到实效。尤其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们突破最难把握的题目——现代文大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感觉最难的一个题目,因为语文阅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同一篇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怎样能让学生拿高分呢?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重点突出地梳理一到五册书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心力交瘁。老师们很累,学生们也有点疲于应付了。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弄明白一篇文章,但是下一篇总是有不会的地方或总是出错。我一直在思考现代文阅读的作题方法有没有具体的规律可寻,但是通过做大量的高考题和研究高考题设置的答案,才知道现代文只能总结出来一些大体的技巧方法,但是非常宽泛,对学生的具体指导意义不大。究其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学生没有稳固的语文功底,对阅读、诗歌等这些文学作品理解力较差,缺乏悟性。这是学生们长期以来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个误区导致的。就是他们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都不会拉总分。即使学习了,也没有很大成效。所以,从高中一年级以来,直到高三,长期对语文的漠视造成了他们理解力较差。光靠高三年级的突击训练是很难迅速提高成绩的。

第二,平时不注重积累,懒于动手,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这看似是个小毛病,但恰恰是因为这个,学生们的知识面狭窄,联想和想象能力不够,理解力也不强。而现代文阅读往往比较含蓄,且多体现地是社会人文价值,学生们平时思考的少,总是揣摩不到文字背后的意思。

第三,学生们答题语言不够专业,多是生活中的大白话。语文虽然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就需要语文的答题语言具有语文的特色。所以答题时必须尽量从文本中摘录要点。

总之,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理解能力,考查的是体悟能力。在理解和体悟的基础上,学会特定的答题模式,记诵大量的专业术语,才能尽可能取得高分。

第11篇:新学期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面对全国卷,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我们得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与教学策略;新学期的高三教学我不能不做及时的调整,而我的学生经过了一个暑假的磨砺,好像在新学期绝大部分人似乎都有一个显著的变化。

从九月一日到今天头尾上了四天的课,都是复习课,主要是复习文言文,上课的重点自然与平时的新课教学是有区别的,而且这样的复习课主要还是要帮助学生找出复习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缺憾,同时针对学生的这些薄弱点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讲解指点,能够让学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地完成复习任务。教师的教学点还是着重选择那些学生在自己复习的过程中暂时无法弄通弄明白的知识点进行较为到位的讲解与拓展,争取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

课堂气氛还是比较轻松活泼,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讲解,不是刻板的训练,尽可能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事例,选择学生喜欢听的那些语气、语调来表达,选择学生需要的内容来讲解。客观上说,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的效果,毕竟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还是有教学激情的,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此的教学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

除了课内的复习,最近的教学还是突出了时事评论带入课堂,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并上台点评,采用就事论事的方式,其实也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刚开始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第二三天慢慢地发现学生其实很聪明,每个人都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时事评论家。

但是回顾这几天的教学,我还是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学生的量多,要做到人人落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处;课堂的复习课还是无法完全做到人人满意,人人接受。

第12篇:高三语文教学总结反思

1、认真而不够用心。教学从不敢马虎,但对学生知识的把握主要从课堂和作业反馈来,学生思维弱点暴露不够;班级内部存在较大的分层,教学的定位为中层,教学内容的梯度不够。以后的工作要更细致,要涉及每一个学生。

2、牢记学与学会的区别。文科班学生知识性的东西掌握好些,技巧性的东西变通性不强,教学应在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从思维上进行梳理。应该在课前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建构,上课更有针对性。

3、定好学科增长点,最大限度突破。加强选择题的训练,保证语文的生命线。选择题得分与语文总分成正比。但要从根本上提高,并不是单纯的做题可以提高,而是要从知识板块和方法技巧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反复训练,转练成能。

4、让面批成为作业批改的必修课。面对面地交流,倾听,指点,更应从思维上对学生进行梳理,并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地练习。可能的话,让学生当面地做题。

5、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更密切地关注和督促。文科班的学生看起来很认真,但是是不是真的投入,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用一种永不放心的心态来面对,要多一些方法来检测,多布置一点任务,有效动员,真正营造氛围来调动学生在教师视线之外的落实。

6、追求高效课堂,根据学情不断地调整教学的策略。考试频繁,要根据每一次考试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对每个学生提出适合的要求,课堂要突显问题。课堂知识的密度要更大,节奏要更快。课堂不能让学生被动学习,要让学生多点障碍跨越,就错纠正,主动学习。

7、网上阅卷最需要的良好习惯:一是书写,二是表达的规范。当满满一段文字出现在电脑屏上时,首先的评判是阅卷老师的视觉,视觉的享受一来自文字,二来自表意的清晰,观点的鲜明;其次才是阅卷老师的思维判断。

8、目标激励,狠抓得分。每人都要有一个目标,尤其是选择题、默写、大作文,每讲到这些题就要让学生记住目标,让学生自己跟踪自己的每一次测试,并把得分记下来,把错因和应对方法写在旁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得分进行,不能得分的内容就舍弃。

9、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艺术地赏识,发现学生的优点,让鼓励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10、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兴趣,要让学生爱语文,在高三一年中,语文应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享受。语文学习的目标不仅是高考更是幸福的生活。

第13篇:高三语文教学的反思

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六册书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我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讲得教师茫茫然不知所云,讲得学生如堕五里雾中无所措手足……据说,这就叫对学生负责!

我不得不这样做,然而,一种屈辱感、羞忿感在我的心头滋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它已经在干扰我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业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大量讲述;

②大量训练;

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

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

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

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

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

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

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

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

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

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

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

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第14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字: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学, 文教, 语文, 高三, 教学反思, 教学,

紧张忙碌的高三学年即将结束。总结高三一年来语文教学的工作,可用“落实计划不折不扣,备教批考紧然有序,教研讨论热烈有效,取得成绩水到渠成”来概括。以下是我个人反思:

一、作好进度的安排

从2009年的9月份开始,2010届的复习就全面开始。高三年级组认真、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学期、学年的复习计划。开学之初,备课组就依据学校的具体计划安排,共同研讨制定了这一学年的整体备考思路及计划安排,把一年的时间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在备考相应阶段,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按时而动,从而在计划指导下扎扎实实从而在计划指导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保证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复习,防止盲目低效。

年级组把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课本为中心,夯实基础,适度向高考考点迁移。一轮后开始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全面扫描知识点。二轮后第三轮则以试卷保温为主,将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联成网络,同时查漏补缺,准备最后的冲刺。

我们还把高三语文课的课型分成知识传授课、专题练习课、作文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验收标准。我们每进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个考点的复习,都首先经过全组人员的共同研讨,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处理都取得一致,然后才走进课堂,确保学生付出四十分钟的“生命”后能收获到一把钥匙甚至是一剂救命良药。

二、确立了高三学生复习原则与策略 高考复习最关键的一点务求“命中”,求“效益”;否则,前功尽弃。为此,我依据年级组的安排确立了高三学生复习原则与策略。

方向:紧扣《考试说明》

充分领会《考试说明》。备课组对这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作透彻的分析、领会、把握,可以从一定的高度把握高考全局,做到复习点全面、不遗漏、不缺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还可以根据各部分题量及赋分情况合理地分配复习精力,安排时间,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策略

1、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默写题,只要掌握课本和大纲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就能拿满分。因此,在高三我们很抓了六册课本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逐句翻译课文,通过练习检查督促。要求学生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

2、突破重点,注重实效。

素质教育要求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我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语文教学本身要效率。尽可能减少无效的低效的劳动,从而取得 “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最优教学效果。

为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实效,我们把那些花时少、见效快的训练点作为重点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等,让学生认真理解记忆便可准确掌握。为此,我利用网络精选了社会上常见常用而学生又常常读错写错用错的汉字、成语,编成三份讲义印发给学生,为他们校音正形释义,学生识记后受益非浅。

3、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针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三复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做足够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训练必须讲求实效,那种不分试题优劣,不顾训练效果,盲目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此,针对

二、三轮的试卷,首先做思想工作,让学生认真、真实地训练,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强阅读,促进写作。

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但对解语知题有利,因为命题材料多出自报刊,更重要的是对写作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闻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也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又学到了巧妙的构思、活泼的语言,顿悟了作文之道。

三、加强备课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在备考工作进行中,我们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思路,修订计划。其次,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有挖掘除了个人潜能; 另外,在高三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完全按部就班,而是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是我们高三教学时的一个重要方针。我们做到“七个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练题统一,作业统一,讲评统一。由于大家同心协力,资源共享,扬长避短,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方法、重难点、知识点等得到落实,教学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四、再有,我对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作了一点思考。 (1)阅读理解很重要。

高三综合训练中,学生拿到一张张训练卷后,首先想的是快点完成题目,而不是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文章。一张考卷做完,不要说文章,就算是那些做过的题目,也可能转眼就忘。讲评时,我向学生讲我的想法,认真阅读与领悟一篇文章,比之完成几个训练题,往往更具意义和价值。当你真正会读能读之后,什么样的语文考试能难倒你呢? (2)阅读习惯比训练量级更重要。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读了多少,所得又有多少,而不单是学生今天做了几道语文题目,练了几张语文试卷。赛场固然需要训练,但盲目的训练往往是事倍功半。语言学科,更强调多读多记。然而,现在的高三学生,他们更注重的是书面题目,对于不需要用笔完成的口头作业,很多学生甚至都不把它们当成作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学生认为语文作业少,语文成绩迟迟不能提高的原因,更进一层,对于阅读的忽视,往往使学生在高考中茫然不知所从。 (3)阅读思考与解题技巧同等重要。

解题技巧的总结和积累在高三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阅读思考也不容忽视。埋头做题,学而不思,前人早就概括过,一个字:惘。就是迷茫的意思,到底我为什么做题?做这个题有什么意义和收获?学生很少思考,成为解题机器,只会按部就班,缺少应变能力。体现在考试中,他们对于新东西新题目,因为缺乏应有的自信、创新能力而失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更需要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思考所读文章的内涵意义,思考阅读于自己而言有何收获,对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人生有何启迪,这样的阅读与思考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此外,我觉得,我们要积极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让他们充分重视语文。因为,相对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投入的极其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讲,单位时间内的收获,语文学科可以说是最多的。学生基本上除平时课堂时间和课外适量的书面作业时间外,主动投入的时间和机会是极其节约的。二是在学生中普通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语文学习往往事倍功半,投入的时间未必与最后的产出成正比,其实,我们应该纠正学生这个观念,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那些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们天资聪颖,而是因为他们在语文上付出比别人更多,他们的学习更得法。相对一位在及格线上挣扎的学生,只要有时间保证,且注重学习的方法,要把语文成绩提高个十来分,还是相对容易的。150分的考卷,是从90分到100分容易,还是从130分到140分容易,道理不言自明。

以上是我在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阅读相关文档:团结合作争取双赢更新理念应对高考——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改下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新课标高考数学复习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立足基础知识提升应用能力——生化高考反思与总结 2010级高考数学的反思与总结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 高三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2010年英语高考后反思 2010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 高中上学期政治教研组总结 2010-2011上学期教育教学总结 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收获并快乐着 2012年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政教处2012年上半年期中工作总结 2013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15篇:高三语文第一轮语文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 陈美勇

进入高三,语文复习课是最难上的了,学生由于到了高三,认为时间迫在眉睫,大都在“抓紧时间”,课堂上变得很沉闷。再加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都是炒现饭,或者是讲评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得发挥。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那么,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课堂活力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了解试卷结构,突出复习重点

在复习刚开始阶段,要让学生心中明白高考语文试卷的基本结构、题型及分值,高考卷一般题型和分值是固定的,学生明白了,就会懂得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取舍资料。例如:第一卷共九道选择题(每题3分),其中第一题4道,字音、字形占一道,成语的运用、病句各占一道,另外一道题,是从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选用等十几个考点中选取一题;其余七道包括科技说明文2道,文言文3道,分值较大的题有现代文的阅读、文言文的阅读、作文等。知道了这些,就知道复习的重点了。

二、师生共同研讨《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和参考,深入研究《考试说明》,使学生明白考什么、怎么考,无疑对高三复习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明确高考考察内容与范围,知道学习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通过探讨新旧《说明》的变化,锁定重点突破对象,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做无用功。

三、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

第一轮要全面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提高应用能力。

第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字形、文学常识、词及短语、单复句、修辞、标点、现代文体知识、古今文学常识、写作知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还要建立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其中,应该以语音、字形、修辞、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为重点。在第一轮的复习是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取舍资料。切忌盲目的搞题海战术,但也忌讳空洞的讲理论知识,注意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四、要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复习课难上的原因之一是,课堂教学很容易留于一般性的程式。首先是教师讲解高考考点,分析命题趋势,然后讲授对策,最后再来点练习„„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讲的多,学生动脑的少;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兜售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未能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范思哲曾经说过:“时装的美丽,不在于它的面料如何高档,也不在于模特的表演如何的出色,而在于时装设计师的精心的设计。”时装如此,一节课又何尝不是这样?

在进行文言文的复习课,在我充分估计学生对于18个文言虚词记起来非常费力,我就给学生编了一个顺口溜“之乎者也焉,而乃何其且,以若则所为,与

因于”。我跟学生说后面三个字“与因于”设想是一个作者的名字,这样学生就一下子记住了。

五、课堂要多一些唤醒,少一些告诉。

高三语文复习课“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变成“填鸭子”。因为在上课之前教师肯定都准备了很多的“知识”,以便在课堂上传授,这时教师就只注意“传”了,却忽视了我们是在教育和教学,而不是在喂肉鸡,一味的填、塞。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首先,教师心中应当时刻都装着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我是在教育,是在唤醒他们,而不是告诉他们;是在启发引导他们,而不是灌输他们;是在做知识的“助产婆”,而不是做知识的“传输器”。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注意教学艺术,要把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门艺术。如果能把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门艺术的话,教师肯定会多方动脑去寻找传授知识的最佳方式,让学生能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我想,这样的课堂应当会充满着活力的。

我们在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艺术的教学手法,去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去启发学生的智慧,去塑造学生的学习品格。那么,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也将是成功的教育者。

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微笑与热情,少给学生一些刻板与冷漠。

高三学生本来学习负担就比较重,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压力山大”,整天都生活在紧张和繁忙之中。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当起到调节作用,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体味到课堂的趣味和活力,让学生有兴趣去接受知识。而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来把学生“盘活”,而要“盘活”学生,我们教师就应当用笑脸去面对学生,用热情去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到课堂上来,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这个课堂才能充满活力,这一课才是成功的一课。如果学生整天都生活在紧张和繁忙之中,而我们教师整天都“坚持不懈”地保持一副刻板和冷漠的面孔的话,是很难把课堂搞活的。那么,教学效果如何,我们可想而知。学生只有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里,才能够发挥其创造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我们教师就应当为学生创造这样宽松的环境。

七、教学语言要多一些形象与幽默,少一些抽象与说教。

如果想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课堂活力的话,教师的语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课堂上语言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能把语言变得生动的话,无疑可以把学生牢牢吸引住。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使课堂的语言变得生动呢?首先,语言表达要具有形象性,要善于把抽象的东西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就不妨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夸张等,使语言形象化。其次,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幽默一些,它不但可以使教师的变得生动,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使自己的语言形象幽默的话,我想,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的。

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活力并非一件难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为学生着想,能够有意识的去搞活课堂的话,我想就一定能够使高三语文复习课变得生动活泼,充满着青春活力!

第16篇:高三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

2013-2014高三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

于艳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高三(3)班、(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根据两个班的实际情况,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理念,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学法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又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教学心得,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收获颇多。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落实并完成教学计划。

上学期课本系统复习结束,诗歌鉴赏专题和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专题,现代文阅读专题是第一次泉州市质量前组织并完成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从三次大考的成绩来看,一次比一次好。原因在于特别是开学初要点燃学生学语文的激情,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接下来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语言综合能力。具体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及时研究高考动向,时刻关注高考动态。

我能基于学生实际,根据期初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准备深入备课,认真钻研高考资料,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 穿插模拟考试。因为理综和文综的学习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语文被挤到边缘。我努力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科学把握高考说明,认真研究知识点,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训练内容,精选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方法、思路、技巧,切忌好高骛远。比如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明确语音、文字、

词语、短语、句子这一条线;其次要把握试卷结构,课内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优补差,才没有拖其他科的后退。

二、双管齐下,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抓好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我要求自己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作业批改方面,现在在校生人数比较少,改作业的任务相对减轻了。我坚决贯彻学校教务处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讲评、考后总结与反思工作。利用好作业与考试,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三、重视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抢时间促效率。结合2013高考默写篇目,通过诗歌接力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古诗词,既是积累典型语言材料的过程,带领学生“品诗文词赋,悟千古同情”,使读诗文,背诗文,默诗文成为学生每在之必须。因为语文拉开距离不太大。我经常提醒并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必修教材的知识汇总。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发挥学生主动性,共同练习基础知识题,力求在本学期末完成语文

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四、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让学生深刻体会语文学习就是做人、成人学习,感悟语文学习就是: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中记忆,在和谐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学生的心,同时也要抓住学生的魂,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都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并特别注意课堂导语的组织。恰当、优美的课堂导语会把学生带到美的情境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复习中要注重精讲精练,切忌题海战术,基础题要抓落实,并且以点带面引导学生

精讲:就是以学生实际水平结合教学任务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精练:在精讲的基础上,做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

五、以试卷引导并调整复习的方向和步骤。注重做题思路和技巧方面的点拔与指导,特别是注重每一次试卷讲评。试卷讲评的过程是教师肯定成绩、纠正错误、使考试得到升华的过程。它的意义就在于有效地利用考试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教学工作更推进一步。

六、做好心理辅导和方法指导。特别加强作文的训练,审题立意反复训练,结合第一次市质检,省质检和第二次市质检,三次的作文

把握作文命题特点,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效果明显。

总的来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整个复习过程能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

第17篇:高三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

2013-2014高三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

于艳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高三(3)班、(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根据两个班的实际情况,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理念,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学法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又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教学心得,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收获颇多。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落实并完成教学计划。

上学期课本系统复习结束,诗歌鉴赏专题和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专题,现代文阅读专题是第一次泉州市质量前组织并完成高三语文第一学初要点燃学生学语文的激情,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接下来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语言综合能

一,及时研究高考动向,时刻关注高考动态。

我能基于学生实际,根据期初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准备深入备课,认真钻研高考资料,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 穿插模拟考试。因为理综和文综的学习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语文被挤到边缘。我努力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科学把握高考说明,认真研究知识点,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训练内容,精选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方法、思路、技巧,切忌好高骛远。比如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明确语音、文字、

词语、短语、句子这一条线;其次要把握试卷结构,课内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优补差,才没有拖其他科的后退。

二、双管齐下,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抓好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保证授课质量。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作业批改方面,现在在校生人数比较少,改作业的任务相对减轻了。我坚决贯彻学校教务处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讲评、考后总结与反思工作。利用好作业与考试,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三、重视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抢时间促效率。结合2013高考默写篇目,通过诗歌接力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古诗词,既是积累典型语言材料的过程,带领学生“品诗文词赋,悟千古同情”,使读诗文,背诗文,默诗文成为学生每在之必须。因为语文拉开距离不太大。我经常提醒并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基础知识,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必修教材的知识汇总。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发挥学生主动性,共同练习基础知识题,力求在本学期末完成语文

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四、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让学生深刻体会语文学习就是做人、成人学习,感悟语文学习就是: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中记忆,在和谐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学生的心,同时也要抓住学生的魂,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都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并特别注意课堂导语的组织。恰当、优美的课堂导语会把学生带到美的情境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复习中要注重精讲精练,切忌题海战术,基础题要抓落实,并且以点带面引导学生

精讲:就是以学生实际水平结合教学任务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精练:在精讲的基础上,做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

五、以试卷引导并调整复习的方向和步骤。注重做题思路和技巧方面的点拔与指导,特别是注重每一次试卷讲评。试卷讲评的过程是教师肯定成绩、纠正错误、使考试得到升华的过程。它的意义就在于有效地利用考试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教学工作更推进一步。

六、做好心理辅导和方法指导。特别加强作文的训练,审题立意反复训练,结合第一次市质检,省质检和第二次市质检,三次的作文

把握作文命题特点,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效果明显。

总的来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整个复习过程能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

第18篇:高三第一阶段语文听课教学反思

高三阶段听课及教学反思

景正涛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7,18班两个复习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语文这个科目博大精深,我还需要不断学习。自九月份以来,我先后听了张贤斌、黄详珍、张华、张艳四位老师的课,在听课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对我的后期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张贤斌老师担任特奥班的教学工作,教学进度比我们快,我们还在复习新闻和访谈的时候,他的班已经在复习传记了。张老师备课详细,知识储备丰富,在教授过程中引导有方,深入浅出,善于抓住重点,对相关知识实时补充,讲解详细,补充全面,声音洪亮。黄详珍老师作为资深语文教师,传记文本解读细致,循循善诱,重点突出,体现出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张华老师讲的传记,能从本班的实际学情出发,低起点,小步子,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步一步调动起来,让文化课薄弱的班级也能在语文课堂上活跃起来,充分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特点,教师评价点拨及时到位,展示了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张艳老师,课堂于平静中充满灵动,教师善于引导安排,学生能积极响应,沉浸在文本中并快速捕捉有效信息,有序整理规范答案。她的课在如何读懂文本方面给我以极大的启示。

以上是我听课的总体感受,对我来说,每一节课都有收获,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但在听课中我也有一些个人的思考。从学校当前的指导思想来看,学生上高中的目的是为考大学,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在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确,现在的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较低,阅读量很小,输入的少必然导致输出也少,我们的高中教育时间很紧,几乎没有给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虽印发有一些晨读晚读资料,但这些快餐式的阅读未必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起到多大作用。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还在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用渊博的知识给学生以灌输着“素养”。在高考中,这些灌输的素养未必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老师讲的快,学生记得快,老师走的快,学生忘的快。由此我认为,高三语文再奢谈培养语文素养为时已晚,把知识讲的过细,过精,反而耽误时间。我校高考要突破高考个数和质量,靠老师讲,靠学生互教是不现实的,高三复习,要把训练落实到位,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提高训练难度,减少他们做简单重复劳动的量,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在听课过程中,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班,学生的作业负担都比较沉重,老师讲课过程中学生没有充分的自由训练的时间,如果能把课堂内容在精简一点,老师再少讲一点,效果或许会更好一点。

对于传记类文本阅读,各位老师已经复习过半,在复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按部就班,已经不符合新题型的需要,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针对新题型的引导训练,加强简答题的答题规范训练,因为文本的阅读最终都要归结到答题上。读懂文本是答题的基础,但读懂文本不等于会答题,答好题。因此在我们后期的课堂上还应注意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努力学习以上几位位老师的优点,进一步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在高效复习方面多动一些脑筋,力争在2018年高考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2017年11月

第19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第一轮复习基本完成,高三上所教两个班级虽说在期末湖州市统考中所在位置正常,但从学校下达指标的角度考,高分段比率略显不足。现结合2013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所教文理两个创新实验班学生实际,对高三上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番简单反思,以利于下一阶段有的放矢的复习。

一、深入研究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卷,尤其是近5年的浙江卷,为语文复习寻找规律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年级,整个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在高考前,抓好语文复习任务。在正式展开复习之前,必须针对2014年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读2013年考纲、考试说明以及2013年全国总共18份高考试卷,重点关注近5年的浙江试卷,经过认真分析,深入领会,我们发现2013浙江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知识及运用版块:稳中有变

2、现代文阅读版块:选材典范

3、古诗文阅读版块:设题灵活

4、作文版块:导向明确

5、试卷结构基本不变,部分小题稍作改动。因此,要求复习内容应该全面、系统,落实考点必须训练到位。

针对高考语文的特殊性,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认真制定高三复习计划。“心有考纲,备考不慌”。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总则,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总纲。认真研学考纲,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为了高三教学有的放矢,少走弯路,高三教师一定要先熟悉考卷框架,掌握题型与分布,落实各知识点的构建,抓住典型题目和创新题目,举一反三,制定高三复习计划。在新的考纲还没有下来之前,我们认真研读上一年度的考纲,认真研究了近几年的浙江高考试题,从贯通教材基本知识,提升自我运用能力入手,我们基本采用集体备课方式,知识点落实到人,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三语文复习三个阶段计划。即:教材复习理清知识点,专题复习发现学生长处,综合模拟分析试题思路。明确了目标,复习时自然知道训练什么,怎么训练,也就容易事半功倍。

(二)着重强化知识点。“教材是个例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高考试题虽不直接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

对照语文大纲要求及复习内容“六个能力层级,四大板块,二十六个考点”,我们带着学生对于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将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同类合并,做到由一个知识点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例如复习文言文时,就要求学生重新学习高中必修课本中的文言文,从课文中积累文言文知识。与学生共同归纳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交给学生解题技巧,同时做一篇文言文阅读,通过阅读训练一边给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一边熟练解题技巧。

同时,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我们狠抓了大纲中要求必背的古诗文篇目和《论语》背诵条目。复习时采取强制性定篇定时检查的方法,每个星期指定背诵篇目,下星期以默写形式检查,直到默写出为止。

(三)因材施教到个人。每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面:语言知识运用的成语病句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还有作文。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了解每个学生错在何处,为何错,要求答错的学生要找出答错的原因,并改正,掌握避免差错的规律。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能得分的考点讲详做细,争取能得分的不失分,能得高分的不得低分。练习也好,作业也好,都以检查批改为主,重在检查学生的解题思路,看他改了多少,改正确了多少。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细化内容,序化训练,深化辅导。

对病句题,可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学生一读就知道这个句子有毛病,,就此判定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就可以了。对诗歌鉴赏,我们分三步进行复习:(1)进行题型示例,精选出诗、词、曲鉴赏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2)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作为一般常识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现手法。(3)归纳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理清鉴赏思路,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完整性。同时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出12种诗歌鉴赏题型,熟悉答题步骤与答题术语。

(四)提高效率上好讲评课。进入高三,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学生的复习训练也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略训练和试卷讲评的过程。我们认为认真抓好讲评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讲评时要讲清试题的角度,即这道题是怎样来考的;还要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如判断语句是否有语病常用三种方法:语法结构分析法、逻辑事理分析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法。而对一些经典题型,更是不厌其烦地讲,不仅是老师讲,而且也让学生自己讲,讲得不对,其他同学补充,直到讲对为止。尤其是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每道题我们都不厌其烦地讲思路,讲答题套路,时间长了,学生在这方面的习惯也就养成了。每次的练习卷,即使不是全批全改,也会抽查一部分典型生来改,以了解全部学情。而综合卷,则一定全批。

另外,讲评中还特别注意坚持正面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批评、指责、扬一批人压一批人,或者以“高考题比我们的练习更难”相威吓,都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负面效应。

二、注重作文的备考,力争作文写作不出问题

作文是语文学习与考试的重头戏,我们除了认真按考纲要求抓好作文教学的各项任务外,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⑴、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积累易读错、写错的字词5个、成语1个;每个月除月考外坚持每两周一次作文;坚持在每节课前五分钟开展诗词赏析或演讲成语故事或介绍名句等小活动,通过这三项常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同时发展。

⑵、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1、要求学生订阅《读者》《青年文摘》《最文摘》《创新作文》《素材精粹》等刊物,同时坚持每周为学生提供诸如“每周时评”“热点新闻”类话题文章,供学生阅读。

2、要求学生自己坚持抄范文,利用每周一次的随笔写作进行练笔、积累材料。

3、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

4、坚持每周背一些出自高考满分作文或著名作家之手的精彩语句或语段,同学间相互交流督促,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道出点东西,真是难为他。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三、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高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在课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题目就是书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把不应该失的分给丢了,这就未免可惜了。为了避免这些分数的丢失,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及时回头复习。

四、坚持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重要性不同罢了。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必须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内容:

1、书写清晰规范;

2、审题明白准确;

3、答题科学合理;

4、时间利用得当。

四、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和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五、阅读思考与解题技巧同等重要。解题技巧的总结和积累在高三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阅读思考也不容忽视。埋头做题,学而不思,前人早就概括过,一个字:惘。就是迷茫的意思,到底我为什么做题?做这个题有什么意义和收获?学生很少思考,成为解题机器,只会按部就班,缺少应变能力。体现在考试中,他们对于新东西新题目,因为缺乏应有的自信、创新能力而失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更需要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思考所读文章的内涵意义,思考阅读于自己而言有何收获,对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人生有何启迪,这样的阅读与思考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第20篇:高三语文3月份的教学反思

草长莺飞,烟花三月,正是农村里辛勤耕耘的季节,莆田八中高三年段的语文教师也开始了新学期“春耕”的工作。

本月初,迎来了省第一次质检,考试结果出来后,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叹惋,原来呀,我们考生的基础是这么的薄弱,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师生在教与学中存在的“投机”意识。

比如:文言文阅读(选择题与主观题)都存在明显的基本功不扎实现象;文化名著考题出自《庄子》;文学名著出题较细;语用题得分明显不高;作文文体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教学的不足及急功近利,甚至是“投机”的行为。

鉴于此,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经过多层次的教研,决定在第二轮复习中,充分地补缺补漏,为此,我们让学生订购了《学海导航》作为第二轮的复纲。

近段时间,虽然正式的考纲尚未出来,但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了某些变化,如略去科技文客观选择题,转入“语言运用题”作为主观题。这些变化更体现了语文教改的注重实用的精神。综上所述,语文教改的方向,也是语文高考的改革的方向,两者并不矛盾。

本月,高三语文备课组还进行了互相听课,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尤其是复习教学的经验,此外为了弥补作文教学的不足,我们还特地邀请老校长祁明规老师作专题作文讲座,面向整个高三年段开放。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王国雄说,读书有三种境界,其实何尝不是教书的三个境界。如今,我们正进行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阶段,相信再过两三个月,我们莆田八中的师生必将迎来“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好时刻!

春种夏收,一分钟耕耘必将一分收获!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范文.doc》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