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式教学工作总结

2020-04-27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诗歌形式入党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

甲子华诞歌盛世,春秋六十铸辉煌。彩旗飘扬迎国庆,国强民富显龙威。祖国花好人同乐,人民亿万乐安康。东方巨龙腾飞起,遥望世界展宏图。全国人民团结紧,万众一心志气坚。三军威武震四方,举国人民气激昂。回想当年贫困貌,人民苦难不堪言。列强凌辱国羞耻,百姓无颜举步艰。衣不裹体冷人心,食不饱腹饿饥肠。残屋败瓦散遍地,工厂零星烟火稀。内忧外患困九州,中华民族告急紧。在此危急存亡际,立成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初人丁少,党员救国步步难。初生生命旧难容,里应外合共抹杀。可幸党员毅气坚,不畏眼前苦艰难。自力更生谋发展,团结群众齐奋斗。星星之火可燎原,革命圣火遍神州。共党亲民得人心,革命队伍日壮大。大江南北齐响应,揭竿而起来相助。党领战略精明确,各大战役节节胜。解放南京号声响,千舟竞发渡江急。战神英勇直向前,赢得人民大解放。四九十一神圣日,百万群众聚天安。中华共和成立了,人民从此站起来。举国欢腾气盖世,万民同欢喜洋洋。建国大业实不易,千秋功在共产党。革命长河凄悲壮,无数将士洒热血。无畏牺牲冲锋前,未见解放身先死。舍生救国义不返,祖国人民永不忘。后人争气更自强,奋发不负前人望。投身发展新中国,两弹一星扬国威。改革开放万象新,春天故事迎风来。神州大地遍开花,座座高楼平地起。招商引资忙建设,国库账本日日新。国富民安衣食足,五星拱照万家春。三个代表为人民,科学发展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好,生活水平步步高。万众一心向祖国,乘风破浪往前进。百折不挠奋图强,一鼓作气除万难。洪涝泛滥万众挡,冰冻无情人间暖。地动山摇家破碎,亿万同胞齐上阵。无私奉献尽己能,党政机关冲在前。救民水深火热中,天地儿女一家亲。抗震重建井有条,灾区人们保障足。百年梦想奥运来,全球焦点聚东方。开幕震撼贯世界,东方巨龙显神威。民族凝聚斗志旺,扬我大国雄风采。运动健儿干劲足,告捷喜报接连来。金牌榜首有中国,刷新历史新记录。六十大典喜欢腾,普天同庆乐融融。如此辉煌新篇章,显耀我党先进风。领导得法效率高,为国为民尽天职。国民富裕奔小康,农民创收乐无穷。赞歌嘹亮响不断,唱颂共党恩情深。祖国江山红似锦,人民天下稳如山。我愿加入共产党,发扬党人先进风。投身祖国大建设,报效母亲哺育恩。从小年幼怀大志,要为国家作栋梁。服务人民为己责,奉献祖国为己任。望党严格考验我,绝不辜负党所望。此致敬礼!申请人:李XX2011年10月13日其他入党同志还浏览了:入党申请书的基本写法班干部入党申请书范本会计系大学生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的正确写法格式

推荐第2篇:亲子 诗歌 对话形式

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 对妈妈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 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 我说:“我最爱妈妈。” 妈妈告诉我:“最该爱的是祖国, 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

妈妈领着孩子在山路上散步

孩子:妈妈你看,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在飞,还带着小降落伞。是蒲公英妈妈不要他了吗?

妈妈:不是,孩子。蒲公英的孩子要去旅行,去认识河流,去认识瀑布,去认识山,去认识树……

孩子:妈妈你看,树叶宝宝从树枝上飞了下来,大树妈妈不要他了吗?

妈妈:不是,孩子,树叶宝宝要去给小蚂蚁当船,给小甲虫当伞,给小蚂蚱当屋……

孩子:那么,我呢,我长大了呢?

妈妈:你长大了,也会飞走。因为,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你要飞到你想去的地方,去做你想做的事……

孩子:我会想您的,妈妈

妈妈:我也会想你的,孩子。

有只知更鸟去了, 跳呀,跳呀, 跳呀,跳呀,跳。 无论如何我要告诉它: 走路别这么跳呀跳。它 说它不能停止跳, 如果它停止跳, 它就啥地方也去不了。 可爱的知更鸟,

那就啥地方也去不了......这就是为啥它走路 总是跳呀,跳呀,跳呀, 跳呀,跳呀, 跳呀, 跳。 跳呀,跳呀, 跳呀, 跳。

天使

花朵感谢春天 你给我阳光雨露 和一整个开放的季节 果实感谢大地 你给我等待和期望 还有永远的温暖怀抱 我只想感谢你 我的宝贝 因为你 花朵开放 果实芳香 四季都有阳光

看看世界看看你 世界温柔 温柔是你的眼睛 看看心情看看你 心情宁静 宁静是你的呼吸 看看自己看看看你 心里躲着天使, 天使就是你.

我感谢春的花 夏的雨 秋的微云 还有我的你

我珍惜 夜路的灯光 雪后的微阳 和随你而来的满天希望

猜猜我有多爱你

“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

“噢 我大概猜不出来”

“我爱你有这麽多。”(孩子把手臂张开,开的不能再开。)

(妈妈也张开来一比,)说;“可是,我爱你这麽多。”

孩子:“我爱你,一直到过了小路,在远远的河的那一边。”

妈妈:“我爱你,一直到过了小河,越过山的那一边。”

孩子:“那真的好远。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

妈妈:“噢!那麽远,真的非常远,非常远。”

妈妈低下头来,亲亲孩子,小声地微笑着说:“我爱你, 从这里一直到月亮,再……绕回来。”

我是三军总司令

妈妈:孩子,小鸟哪去了?

孩子:妈妈,小鸟作了我的飞机 妈妈:孩子,小乌龟哪去了? 孩子:妈妈,小乌龟作了我的坦克 妈妈:孩子,小鱼哪儿去了? 孩子:妈妈,小鱼作了我的军舰 妈妈:孩子,你是谁?

孩子:妈妈,我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

妈妈:孩子,小蜻蜓哪去了? 孩子:妈妈,小蜻蜓作了我的直升机 妈妈:孩子,大象哪去了? 孩子:妈妈,大象作了我的消防车 妈妈:孩子,蝙蝠哪去了? 孩子:妈妈,蝙蝠作了我的降落伞 妈妈:孩子,公鸡那去了? 孩子:妈妈,公鸡作了我的号手

(还可以继续添加:小狗——军犬。长颈鹿——云梯。啄木鸟——侦察兵等)

夏天来了, 夏天是位小姐姐。 她热情地问我: 想变点儿什么? 我想变透明的雨滴, 睡在一片绿叶上; 我想变一条小鱼, 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我想变一只蝴蝶, 在花丛中穿梭; 我想变一只蝈蝈, 歌唱我们的生活。 我想变眨眼的星星,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最后, 我看见小小的荷塘,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像一柄大伞, 静静地在荷塘举着。

“ 什么尖 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 尖尖在水边?

什么尖 尖尖街上卖?

什么尖 尖尖姑娘前?”

“ 宝塔尖 尖尖尖上天, 菱角尖 尖尖尖在水边,

粽子尖 尖尖尖街上卖, 花针儿尖 尖尖尖姑娘前。”

“ 什么圆 圆圆圆上天?

什么圆 圆圆在水边?

什么圆 圆圆街上卖?

什么圆 圆圆姑娘前?”

“ 太阳圆 圆圆圆上天,

荷叶圆 圆圆在水边,

烧饼圆 圆圆街上卖,

镜子圆 圆圆姑娘前。”

“ 什么方方方上天?

什么方方方在水边?

仟么方方方街上卖?

什么方方方姑娘前?”

“ 风筝方方方上天,

丝网方方方在水边,

豆腐方方方街上卖,

手巾方方方姑娘前。”

“ 什么弯 弯弯弯上天?

什么弯 弯弯在水边?

什么弯 弯弯街上卖?

什么弯 弯弯姑娘前?”

“ 月亮弯 弯弯弯上天,

白藕弯 弯弯在水边,

黄瓜弯 弯弯街上卖,

木梳弯 弯弯姑娘前

推荐第3篇:诗歌的建行与形式

诗歌的建行与形式

我国古代诗歌,虽有句读,但并不分行,一句句排列下来,与有些骈文差不多,因为两者都押韵,在形式上,诗的意味并不明显。诗歌分行排列还是五四新诗以后的事。这种形式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对此,闻一多曾说:“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写的办法,确是很有关系的一件事。姑且无论开端的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来,诗的实力上又添了一支生力军”。可见,诗的分行排列,是中国诗歌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它不仅成了诗歌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而且也是诗之所以为诗的明显标志。

建行,分行,是诗歌的外在的组织形式。外在的排列,可以使诗具有视觉的形式感和听觉的节奏感,也就是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但这种外组织却得决定于内组织,即诗人情感旋律的波动、流转、起伏、强弱的力的排列。外组织属于形式,内组织属于内容。在这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恰如黑格尔所说:“形式,是向形式移行的内容;内容,是向内容移行的形式。”这就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视觉的形式感和听觉的节奏感,在诗行中是一致的,都是物化的外在节奏,这种外节奏,由情绪的内节奏所产生,又把外节奏诱导到内节奏上来。也就是说,诗人为了表达情感的内节奏而创造诗歌形式的外节奏,同时人们从诗歌形式的外节奏而感受到情绪的内节奏。贺敬之在谈到诗行排列时曾举例说过,为什么把“生活的浪花在滚滚沸腾……”一句又拆成这个样子:

呵,生活的

浪花

在滚滚

沸腾!

因为他觉得连排的一句吟过后不够劲,于是把这一句分成四行排列,使句中的每个词独立开来,再读时,就感到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就是因情建行,以行传情的奇妙效果。

又如,吴琼的《远寄》:

太阳

仿佛冻得打颤

月亮

却用巨大的感情

将人类温暖

别看小草

在疾风中弯腰

头——

被按得低低

这却是为了明天

更高地昂起

……………

这首诗的主题是写生命的执著。开头一节,第一行和第三行,突出“太阳”和“月亮”,在对比与反差中,表现人生与岁月的联系。第二节主要写小草,表现生命的顽强,第三行“头”单占一行,并用破折号加以强调,意在表明头垂低,但是为了更高地昂起,“头”是生命意志的象征。这样的建行,形式与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但诗歌建行所形成的诗歌形式,也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它并不总是消极、被动的,好的建行对诗歌内容的表达也有一种诱导和规范作用。比如,我国古代的律诗,格式是固定的,它就要求诗人情感的表达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关于形式感的作用,蔡其矫曾以他一首诗的创作过程,加以说明。他在一个自然保护区中被凤尾竹在雾中的景色吸引,他一下子捕捉到了独特的感受:

泼水在天空凝固,

这是写竹林水汪汪的绿,这一句之后,形式规范要求有所变化,既然这句是自下而上“泼”,那么下一句就应该是自上而下“落”,才对应,于是他写了这样一句:

碧绿快滴下露珠。

两句诗形成了一种对比形式的张力结构,造成了巨大的空间感。接着他又用光和影填充这空间:

光明颤动在末梢,

又象喷泉又象雾。

这就完成了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但这还只是外在的景色,外在的写完之后,就应该转入内心,因为打破单调视觉效应,是现代诗歌艺术规范的一种期待:这样他又写下了最后两句:

希望就在这一刻复活,

自失望的坟墓。

不难看出,这些诗行是互相呼应,互相激荡的,而正是这一点造成诗歌情感旋律的波折而又和谐。

诗歌之所以要建行,除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内容之外,还与诗歌的运思方式和表现生活的特点密切相关。诗歌的运思方式是闪跳式的,它不是按部就班地爬行,而是在想象的鼓荡下,从一种意识突然跳到另一种意识,而这表现在建行上,就是行的断裂,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跳层。例如,阿红的《我倾听》:

我倾听

倾听日

星子

倾听风

雷雨

(它们悄悄向我说着什么)

我倾听

倾听山

河谷

倾听乌

花木

(它们悄悄向我说着什么)

我倾听

倾听泪笑的历史历史的泪笑

倾听晴雨的窗外窗外的睛雨

这首诗的思维空间是极为阔大的,从日月星辰到山河湖海,从风云雷电到鸟兽花木,从历史到现实,这种思维的腾越与编织,都借助变幻多端的诗歌建行,清晰疏朗、错综有致地表达出来了。如果没有建行,那将把这一切都闭锁在诗中。

诗歌反映生活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而概括的,这就要求以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充分发挥每一个词语符号的作用。建行的目的,就是突出某些词语的地位,集中读者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而且,建行所造成的区别其文体的独特形式,也对读者有一定规范,使他把这种文本当作诗歌来读,不象对散文那样走马观花,只了解大概意思就行,甚至“得意而忘言”。他须盯着每一个语言符号,把它仔细吟咏和再三玩味,极大地发挥它的审美效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之所以为涛,就在于它具有诗的形式——语言的分行排列。

建行是诗歌形式的基础,建行的多种多样,造成了形式的千姿百态。关于新诗的形式,陶保玺在《新诗大千>里,总结了新格律诗的体式和自由诗的结构样式,二百多种,诸如四行体,六行对应体,双节对称体,首尾复唱体,十四行体,新词赋体,小令体,楼梯式,对话式,独白式,奇偶诗行变化式等。新诗诞生至今,不过八十年左右的时间,但诗人们巳经赏试了多种形式的创造,这当然是我们的艺术财富,但时代在演进,诗歌在发展,诗人们不能只满足于已有的形式,不仅因为这些形式有的并不完备,更因为当代新诗在世界湖流的冲击下,其发展显示出一种繁复、多样、多元的趋势。所以,诗人们要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下,创造更多、更好、更美的诗歌形式,以实现诗歌的进步与繁荣。

推荐第4篇: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4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5 新诗(或称白话诗)

推荐第5篇: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4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5 新诗(或称白话诗)

二.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2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推荐第6篇:原始诗歌定义、特征、形式

原始诗歌定义、特征、形式

一、原始诗歌: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始人类在集体劳动中集体创作的诗歌作品。它是中国文学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是原始人口耳相传的文学样式,它直接起源于劳动,是原始人类集体劳动生活的反映,它以劳动为素材和主题,表达了他们的意志、理想和愿望,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和原始的宗教意识,诗、乐、舞三者融为一体。

二、原始诗歌的特征:

1、讴歌劳动生活为主题。

2、相当程度的宗教意识。

3、歌、乐、舞融为一体。

三、原始诗歌的形式:大多是一元一句的形式,音阶简单。

推荐第7篇:古代教学形式

说说古人上学那些事儿

2014年09月01日 03:34近日,夫子庙大成殿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今年他们依然会为小学新生举行“开笔破蒙”的入学典礼。“开笔破蒙”是古代给入学儿童举行的一种礼仪,那么,除了这个礼仪,古人上学还有哪些规矩和讲究呢?

春秋时期开始“文化下乡”

南京人自古爱学习,明朝初年就有2919所小学

在夫子庙大成殿,有一个专门介绍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展览,工作人员张亮亮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的国家之一,“校”和“庠”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教育机构。

我们现在称呼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

私学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微,一些文化官员就携带着文化典籍和礼乐器走向下层,这便是私学的开端。但到了宋元时期,官方也开始注重启蒙教育,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学”这一机构。

元代时期,政府规定以50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农闲时就让子弟入学读书。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沿袭了这一制度,在各地建立社学,数目相当多。据统计,在明洪武年间,仅南京设置的小学数量就达2919所之多,其中南京上元、江宁两县,在每个坊厢都设有社学,而南京周边,溧水县有11所社学,句容县在洪武到永乐年间也有16所社学。

除了社学,还有义学、村塾、族塾、坐馆等启蒙教育场所。其中义学有官办也有民办,一般是地方官员或乡绅出资兴办,入学的都是贫困子弟,不用学费;村塾、族塾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家族举办的;坐馆、教馆则是有钱人家聘老师给自家孩子或亲友孩子上学,《红楼梦》里贾宝玉、薛蟠等人所上的学校就属于坐馆性质。

百姓有受教育的权利

八岁孩子如果不上学,老爸和大哥要受处罚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不过有些地区对儿童入学会采取强制性措施,如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而到清朝时,一般入学年龄为七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

张亮亮说,古代学生,除了刚入学时要举行“开笔破蒙”礼仪外,上学后还要经常举行各种其他礼仪。学生入学时,如果是进官方小学,会举办入学典礼。在大成殿内,就有一幅清代学生入学典礼图。

正式上学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举行祭拜圣人的礼仪。从唐代开始,祭拜孔子和儒家圣人的习俗就被制度化了,为强化儒教地位,统治者提出停祭周公,改祭孔子,并将颜回、左丘明等22位儒家思想家列为先师,列入庙堂一同祭拜。

学生入学后要遵守各种学校规定。比如学校会设立“功过簿”,记录学生的表现,其中明代教育家魏校在他的教育意见中就令学校设置“扬善簿”和“改过簿”:“生徒有好酒博弈、逸游骄纵者,切察其事,痛责深晓,录之改过簿内。如不改,许送提调官惩治,毋得苟容„„”

学生表现好的话也会得到奖赏。明代沈鲤主张:学生勤学、守规矩、有进益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可以用免帖抵充一次。并且,如果学生勤学守规矩,还记录在簿,就可积1分,积满10分,则告诉东家,给纸笔犒赏一次。

古代小学生也要面临各种考试,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比如在明代,沈鲤就制定了这样一份课程表,除了正常的授书、习字外,还有“每月朔望考试”,“每岁腊月望日总考”,就是说月初和月中都要考试,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望日)那天还要“年终考”。

古时候,学生不听话,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手心。在明代,一位叫黄佐的教育家就提出:“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老师不仅可以“扑挞”学生,甚至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基本教材为“三百千千”

重文轻理,数学、音乐都被认为是副课

古代的学生,考试都考哪些内容呢?在大成殿内,记者看到了几张古代的数学考题,里面有考代数的,还有考几何的。比如其中有一题内容为:“圆外切六等边形法,以半径自乘三归四因开方,得外切六等边形之每一边,以图解之。”

张亮亮说,在古代,“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是必学的内容,只不过因为古代重文轻理,把仕途作为读书人唯一出路,因此,数学、音乐等课程就显得不重要了,除非是专门的技术人才才会钻研,比如像御医、宫廷乐师等才会专门去学,并且这些人才也都有专门的学习通道,他们从上学开始就只学习这方面知识。

不过在启蒙教育中,最多的教学内容还是识字、作文,当时的识字教材普遍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简称“三百千千”,这些都是识字的基本教材。

等识字教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教写字。为什么写字要晚一些呢?因为古代写字是用毛笔,“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拨镫法”。就是说小孩的骨头太脆弱了,练毛笔字还没什么劲,所以最初练字也都是练简单笔画的,通常用“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等字。

在识字、作文之余,学生还要适当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兼习当朝律令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

除此之外,古代小学课堂也会教学生音乐、射击等课程。比如明代魏校在担任广东提学副使期间,设置了一份课程表,里面就包括“教琴、习射、习乐歌咏”等内容。

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

有的每个月放3天,有的到年末一次性休假

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因此也会有假期,但那时没有寒暑假之说,假期也没有今天多。

如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5-7点到校,17-19点回家,每年自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散馆,休假时间就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9点入学,15-17点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此外不得擅自离校;还有学校规定,每日日出上学,日落放学,9-11点吃午饭,每年端阳初

四、初五,中秋十

四、十五,清明,七月半,十月朔各放假一天,平时概不放假。

就是说古代小学有的是平时休假,有的则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间除非有紧急情况才能请假,否则都视为旷课。

不过中国古代的小学课堂也不是那么严。教员可以缺席去做他自己的事„„同样,学生在收割农忙季节常常留在家里。准时上课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没有时钟,上课、下课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清末引进西方的教学制度。比如清末重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制都进行详细了修订。

最早的学校源于养老机构

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教育机构,“校”和“庠”就是夏商时期出现的教育结构,其中“校”是从驯养军马场所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的,而“庠”最初是官方设立的养老地点,同时也让老人对年轻人进行道德教育,后来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

读书人要想报效朝廷,必须到官方办理的学校读书才行。因此私人兴办的学校大多是为启蒙教育服务,学生在读完启蒙教育课程后,就要经过选拔或考试进入官方学校读书。比如汉代的中央官学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学生从这里毕业后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但这些官学都是给贵族子弟上的,地方上的读书人则在地方官学郡国学校读书,优秀的人也可获得被举荐的机会。

从隋唐开始,出现了科举制度,此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各种学校,中央级别的有国子监、太学等,地方则有儒学、专科学校、社学等,学生要想考科举,必须到指定的地方学习一段时间,合格了才能参加科考。一般到国子监这样的中央学府上学,能考中进士的机会是最大的。

此外,在古代还有一种专门研究学问的教育机构,就是书院。书院最初是民间办的,后来官方为了统治读书人的思想,开始监督和管理书院。

推荐第8篇:今夜,以菊的形式盛开的诗歌

四月,与菊花相遇

看朵朵菊花

把洁白的花瓣深情向外舒展

鹅黄色的花心点点,柔柔

菊的清香,悠然扑鼻———

四月,又是一年清明节

思情,幽幽

心绪,绵绵

祈福的赞歌

轻轻飘扬,遥远的天际

思念的季节,烟花迷漫

今夜

灵魂,开始飞度时空

看,四面八方

灵光如星,闪烁飘来

陌陌红尘

楚歌四起

行人路上泪雨霏霏,欲断魂

看,亿万子民手持香火,青烟袅袅

虔诚,叩首,祭祀先祖,一如既往

四月,菊花盛开

白的,黄的,暗香纯纯欲念

今夜,我以菊的形式,盛开

且让,悄悄开在父亲的墓前

也让菊香轻洒在外婆的青衣冢上

静静守护,兩方圣洁的灵魂

菊的清香,敲响梵音世界的灵歌

祈愿所有的亡灵,天国安好!

念与不念

灵魂,已在天涯各自漂泊

痛与不痛

深藏海角

临窗而立

皎洁的白月光

正倾洒在无垠的旷野

兀然

流泻成一道永恒的生命之光

高高地,照耀在辽阔的天地之间

推荐第9篇:历史学科带头人评选材料(全诗歌形式)

历史学科带头人评选材料(全诗歌形式)

参评资格

历史教师胡继军,参评学科带头人。

参评资格全具备,证书历历能证明。

身心健康勿担忧,献血已经800ML。

工作正常来坚持,遵章守纪记在心。

思想政治方面

思想政治很过硬,坚持原则作风正;

考核多次得优秀,无私奉献讲精神;

心理健康辅导员,学生工作美名存;

入党已经有九载,优秀党员大家评。

教学实绩

学生参加全县赛,三人获得奖二等;

教育教学两不误,先进优秀在个人;

每年都带毕业班,成果丰硕有证明;

县级市级到省级,大赛评比我能行。

教研能力

理论系统来掌握,专业技能更提升;

获奖论文有多篇,有理有据有中心。

正确领会新课标,把握教材勇创新;

课件设计常拿奖,教案得体反思深。

教研成果

教研科研两不误,骨干教师已获评。

论文交流与评比,省级市级奖分明。

个人空间有特色,欢迎同行来指正。

市级论文来评比,多篇获得一二等。

科研成果

教学研究有汇报,专题不同意分明。

省级课题我主持,带领全县老中青;

不求短期名与利,但求研究有真经;

一番努力未白费,阶段成果初见成。

指导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有辅导,徒弟就有两三人。

悉心关注与引领,能力稳步有提升。

教育科研来评选,获得先进不滞停。

主持开展校本研,制度模式案例精。

尾声

其他资料太累赘,少附于后贵在精。

总体材料集两本,评委还需劳精神。

参与就是成功者,从事教育志弥坚,

接受大家来挑选,无怨无悔献终身!

推荐第10篇:给老师的毕业赠言(诗歌形式)

给老师的毕业赠言(诗歌形式)

吴老师:

谢谢你这三年来尽心地教导和无私的关心

你让我们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事和多去关心周围的人

老师

您每天晚上都会跑到我们宿舍来催我们关灯睡觉

并等我们都睡了才离开

您的辛勤都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中

老师

你是伟大的老师

虽然我们都要毕业了

或许以后接触的时间会少很多

但我们都不会忘记您的

祝您以后能够带上几个好的班级

多拿工资

并且以后若有时间

大家一起玩玩魔兽

最帅的friend的吴政先老师:

临别之前

也不知说什么

时间太不给力了

对您太不舍了

还记得您

去我们宿舍睡

放美国派

学讲白话

滑稽

鼓励

表扬

批评

老了也不会忘记您

感谢您

永远记得您

希望您也不会忘记我

先先老师:

今天是6月17日

已是初三最后一天了

我有很多很多心里话没对你说

三年

是您一步步教导

教我自信

教我别放弃

三年

你陪吃陪睡

也教导了我们很多东西

其实

我一直为你感动

感动你的勤奋

感动你的耐心

更感动你的爱

说真的

我一直都向别人炫耀

我有好老师

一个好朋友

他一直在陪我

吴政先

他是我遇过最好的老师

是最好最好的

我爱吴政先老师~

工作顺利

早日成亲

To:亲爱的吴先森

点话咧。。。(怎么说呢。。。)

很荣幸能在初中时期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

一起走过的这三年

看过你的笑,也看过你的泪

你的快乐总是能感染我们

但当你伤心的抽泣时,表情却像个孩子

有次你虽极力掩饰

但我还是看到了你眼角那些晶莹的东西

我们走了之后,要学着坚强些哦~!

很喜欢你上课的方式和认真的神情

很喜欢你工整可爱的字

很喜欢你幼稚的习惯

很喜欢你坏坏的笑

很喜欢你无赖地耍着小心机

很喜欢你学白话的时候话语发音不准却又很认真的神情

很爱你,这样一位顽皮的好老师!!

尽管很喜欢你的这些

但我们最终也逃不过那二字——离别

只得含笑面对,含笑转身

而在往后漫长无际的岁月里

记忆是会越堆积越多的

于是人们开始忘记那些最开始的岁月

那些被时光埋葬的岁月……

我或许有那一天会突然忘掉你

即或许我不能对抗时间

纵使我不想仍忘了你

忘了你的脸

忘了你的笑

忘了你的泪

忘了你的话

也不知道对于你来说,我是不是你喜欢的学生

而你看见我的时候

又会不会记得你那么多的学生中

曾有过我这样的一个任性的巨蟹座女生?

或许在我们老去的岁月中

我们将会无数次在拥挤的人潮中擦肩而过

但我们却又不敢相认

生怕摧毁了那好不容易用围墙护住的小希望

最后只得隔着人海忧伤的寻着

但对方却已不见了踪影,又亦或是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

………………

(太长了,手都打软了,省略一部分,我会想你的)

往后没有你的日子

我会想念你的

不知你,会否如此?

祝: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谢谢你曾经的相伴

第11篇:诗歌教学

两首诗的比较

──— 谈梁小斌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和休斯《黑人谈河流》 长沙县一中 易海波

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以下简称《秋天》)一诗以流畅的节奏、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吸引并打动读者,因而被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笔者想到美国著名诗人休斯的《黑人谈河流》(曾卓译,以下简称《河流》),感到这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一、意象的运用及主题的表达。两首诗都使用了“河流、夕阳、金光、屋”等意象,如休斯的《河流》中的“那些古老的幽冥的河流”“我看见它的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中闪着金光”,梁小斌的《秋天》中的“让河流把我洗黑”“我仰望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等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使两首诗的意蕴具备了很大的扩张性和延伸性。两首诗都有 “沐浴、歌唱”这样含义丰富的动作,还有 “古老”这一形容时间的词等等,这就让人产生疑问:两首诗的主旨一样吗(展开全诗,就可发现:彼此的主题有很大不同。休斯的《河流》以浩瀚的河流为喻,深情地歌唱了曾为世界和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黑人种族,赞美了黑人的历史和现实,也赞美了黑人的奔放和倔强勇敢。从“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的诗句里,你可以感到黑人的忧郁、悲愤,更可以感到黑人的不屈。梁小斌的《秋天》则主要表现了劳动创造和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密不可分及它们的永恒,在诗里,“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 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展示的是自然之美,而“秋天的存在!使我想起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则展示了创造的永恒。

二、两诗的结构和风格。休斯的《河流》用的是排句体式,像大河奔流而下,把要倾诉的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我熟悉河流!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这样的诗句,在诗篇前后反复吟唱,也似乐曲中的主旋律,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有力地推进了主题的表现和深化。细读这首诗,似能感受到爵士乐的旋律和节奏。全诗的风格是忧愤深广而又不失热烈奔放。梁小斌的《秋天》则以“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起始,然后将“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作为主旋律贯串全诗,表现了秋天给诗人的感悟,即秋天不可说透的意蕴和秋天风光的永恒。全诗显得自由,明丽之中又含着意蕴,明快含蓄,富有哲理意味。

总之,休斯的《河流》一诗重在以意象表现人,表现黑人的浑厚和深沉;而梁小斌作为晚生近半个世纪的优秀诗人(梁小斌出生于1955年),他的 《秋天》一诗重在以意象表现人与自然的美好交融,表现劳动创造和自然的永恒

古诗名句分类集成

河北省安国市厐各庄中学 曹丽华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6.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诗中柳

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诗中江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挥手自兹去,萧萧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第12篇: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孩子最易接受的方式,也就是歌唱、吟唱童谣、拍手、跺脚、舞蹈与游戏来知道孩子对音乐的了解与喜好。就好像语言的发展,由聆听到创作音乐开始,逐步发展其读写乐谱的能力,以培育全面性的音乐能力。

由于奥尔夫先生在研究该教学法的初期,深受达尔克罗兹的肢体节奏(eurhythmic)的影响,所以,节奏与肢体动作的即兴表演,就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奥尔夫先生认为节奏源于舞蹈,旋律来自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而音乐的整体则是由许多层次的节奏与旋律共同组成。他设计出的节奏与儿歌旋律组群,由于全部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简单的语言节奏,所以会对他们产生特别强烈的亲和力。孩子们字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的结合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经由亲身的体验,自然地学到了音乐的基本知识。

一、语调节奏

通过语言抑扬顿挫的变化,让孩子认识音乐的节奏与曲调,并在孩子所熟悉的声调领域中练习,进而灵活运用于即兴创作中。在奥尔夫音乐教材中,孩子们常开始学习下行小三度(如So、Mi)的旋律,唱出易学或常用的字词,藉以学习音乐中不同的节奏、音的强弱、旋律进行方式及速度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加入其他不同音程与节奏的群组模式,扩展认知的范围。

二、歌唱

在逐步进入歌唱的阶段,孩子们会使用自己的歌喉,直接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唱并学习相互间的配合。音阶的学习由五声音阶开始,因为五声音阶能提供孩子较易于创作的素材。在课程中,孩子们会接受很多五声音阶形成的旋律,等到相当熟悉这一概念后,再进一步学习大调与小调的应用。

三、身体乐器(Body Percuion)

孩子们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一种乐器,做出肢体动作并发出声音,例如拍手、拍腿、跺脚等,这种可发出声音的肢体动作,连同非语言性的人声,通常又称作声势。配合发出声音的强弱、不同节奏与人数参与的多寡,加以精心的设计,就能演绎出一首多彩多姿的乐曲。

四、即兴创作

奥尔夫先生认为,“所有的音乐教学都应当从‘游戏’入手,通过即兴达到它的目的,并取得成功”。孩子由模仿周边的音乐开始,再经过内心的感受,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音乐,更可以通过不断的演练,找出可再度使用的音乐模式,成为下一次创作的基础。在即兴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把语调节奏、声势或乐器当作运用的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特别强调从取材到教学都要与本土的文化相融合,使孩子感受到强烈的亲和力,对学习更有兴趣。

第13篇:实践教学的形式

实践教学的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的教学形式为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分为个人实践和组团实践两种。

第一步,在暑假期间,学生本人或与本班同学以1—3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总人数不超过3人),自行安排实践时间,自由选定调查地点,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起草一份调查报告。每班安排一位指导老师。每位学生必须认真撰写调查论文或调查报告,指导老师应该认真负责完成所担任班级的实践教学课的教学任务,包括告知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事宜,调查论文(报告)的批改、评分、评语及装订成册,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成绩(2个学分)记入学籍档案。

第二步,开展校内交流与宣传。首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每班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互相交流考察感受和心得。同时,并从中评选出优秀的调查论文或调查报告汇编成册,作为成果予以宣传介绍。

第14篇:“国培”学习有感多首诗歌形式表达

“国培”学习有感--多首诗歌形式表达

“国培”学习有感

少时求学尽窗寒,

学途顺水扬风帆。

可怜只想跳农门,

井底之蛙眼光浅。

初中毕业进师范,

端上皇粮铁饭碗。

粉笔尘中献青春,

站台卖声廿五年。

笃定余生如此过,

孰料“国培”曙光现。

暂离讲台搁教鞭,

打点行囊到永川。

大学校园春意暖,

文理学院把梦圆。

晨操催我梦中醒,

节奏随着铃声转。

培训公寓暂栖身,

学生食堂就三餐。

打坐练功静若水,

专家教授诲不倦。

敞开心扉长见识,

虚怀若谷纳智言。

书到用时方恨少,

机会难觅学不闲。

知识无边学有期,

数月之约太短暂。

可叹人生无彩排,

否则或入清华园。

青云有志终难遂,

脚踏实地践当前。

且把理想托学生,

鲲鹏展翅了师愿。

难忘国培的日子

怀揣一丝激动,

一丝不安,

一丝渴望,

我们来到永川,

来到文理学院!

来到红河扬帆的地方。

原想轻轻地来,

不惊动一粒尘埃,

可热情的接待,

殷殷的关爱,

我们心中的波涛,

怎能不澎湃?

国培的感觉,真好!

这里是攀爬智慧的好汉坡,

这里是通向云端的上天梯,

这里是书香浸润的世界。

琅琅的书声,无邪的笑脸,

让我们青春的热血沸腾。

静下来,静下来吧!

感受大学的内涵,

聆听大师的指点,

品味贤者的精彩,

细细地,

细细地咀嚼这一段生命的感慨。

走进去,走进去,

投身知识的熔炉,

我们怎能不为之改变?

有了疑难,

明亮的灯随时为我们点燃。

想要退缩,

总有那么多双手把我们扶牵。

在文理的进步,

离不开同学的帮助,

离不开老师的关怀;

在国培的成长,

无不伴随着鼓励,

伴随着喝彩。

悄悄地,

离别的日子向我们走来,

挥挥手,

我们难说再见,

拂去的,

只是那一分伤感。

难忘文理,难忘国培,

我们的心永远相连。

难忘文理,难忘国培,

你们播下的种子,

将随我们洒向更广阔的森林草原、田野山川。

附:

感恩国培,感谢文理(与同学合作完成)

绿叶在文理校园轻轻吟唱,

奏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文理蔚蓝的天空悠悠飘荡

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青青的文理校园

留下了我们前进的足迹

难忘的国培学习

铭刻了我们深深的记忆

还记得吗?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

我们背上行囊,走进文理

星湖放歌,红河扬帆,

激扬的校歌在耳边回荡。

国培的战船在这里起航。

还记得吗?

教室里,

我们卸下浮躁,褪去喧嚣

笔尖在白纸上飞舞,

知识在头脑中停靠。

多少次

我们心海激荡,

多少次

我们心花怒放,

大伙儿放飞心灵,

激情互动,交流思想。

还记得吗?

球场上,

我们健步如飞,挥汗如雨。

青春在拼搏中重拾

友情在合作中凝聚。

茶山竹海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语,

钓鱼城头挥洒着我们顽强的汗滴,

自行车郊游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舞台上展现了我们优雅的身姿。

还记得吗?

影子学校里,

我们拜师学艺,虚心求教。

听课、评课、备课、说课、上课,

理论在实践中明了,

信心在讲台上提高。

三个月前,

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素昧平生。

三个月后,

我们已成兄弟姐妹,情同手足。

沐浴在国培的阳光下,

我们遨游书海,浸润墨香,与文化相伴;

激荡大学梦,朝气蓬勃,与青春为伍;

以情激情,以智启智,与大师对话。

点点滴滴,

是文理带给我们喜悦,

丝丝缕缕,

是国培帮助我们成长。

感恩有你——文理,我们倍感亲切,

感恩有你——大师,我们豁然开朗,

感恩有你——国培,我们永生难忘。

感恩有你——重庆文理

感恩有你——国培学习

鲜花可以枯萎

沧海可变桑田

但国培的爱

将永驻我们心间

我们

聚是一团火,

散如满天星。

我们要把国培的火种,

撒向教育花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满载收获,播撒希望。

我们迎接挑战,创造辉煌。

相聚

陌生的面孔,

熟悉的笑容,

不同的地区,

相同的使命。

伴着冬日的阳光,

南下、北上,

在国培的召唤下,

我们相聚在共同的家园

------邢台学院。

聆听老师的教诲,

探讨问题的原因,

找寻快乐的源泉,

分享成功的欢欣。

歌声、笑声,萦绕在耳边,

理解、信任,激荡在心中。

歌声里我们忘记了孤单,

笑声中我们找回了青春,

理解中我们品读着友谊,

信任里我们回味着温馨。

“国培”像一股清新的风,

吹走了我们心中的迷茫。

“国培”像一座明亮的灯塔,

引领我们前进的航程。

“国培”是一位辛勤的园丁,

把希望的种子,

悄悄的嵌入我们的心中。

“国培”更像一位睿智的长者,

用耐人寻味的话语,

告诉我们------

我们依然年轻!

感谢“国培”

无论何时何地,

我们都将铭记!

感谢“国培”

无论何时何地,

“国培”永远在我心中!

第15篇:磨课多形式教学

磨课:多形式教学

——以《诚信真可贵》一课教学为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被打破,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课堂形式,打造一节精品课堂,成为众多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氛围,众多教师采用了“磨课”这种新型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较大帮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更轻松的氛围内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本文以《诚信真可贵》一课教学为例,通过“磨课”提出“多形式教学”的概念,从多角度伟学生分析“诚信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往原则”。

俗话说“好课”是磨出来的,一节课付出了多少,跟课堂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成正比的。要想将一堂课上好、上精,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配合,老师的临场发挥,更需要课前的精心准备。这时,一个新的概念“磨课”就出现了。

“磨课”,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打磨一节课,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从完整的定义而言,磨课是一个教学集体为了解决某一教学问题,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对该教学问题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反复地、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找到对这一教学问题比磨课之前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显著提高整个教研集体对这一问题的教学有效性,并掌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有幸于 2016年4月赴杭州参加了浙派名师品德学科展示课,因而深刻地体会到磨课的重要性以及挑战性。此次参赛的课程是《诚信真可贵》,为了能更加生动地呈现这堂课,笔者和桑丽虹特级教师工作室团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PPT版本从一版到十几版,教学设计方案写了再改,改了再写,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在讲课前的一个晚上才确定了方案。在此期间,团队工作人员们就案例的摆放位置,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等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光大型的磨课就有十几次,其中还不包括电话、QQ等通讯工具的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多角度式教学”,即通过对话引入法、案例对比法、换位体验法等对课程进行深度解

剖。

现代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独白式”教育,只需要老师一个人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如何让课堂更具有活力?这时就可以运用“对话引入法”。所谓对话引入法,其实就是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平等对话,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教师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当中。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总有一定的陌生感,怎么让学生对陌生的课堂产生兴趣呢?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去探寻和摸索。在笔者看来,每一次的教学设计都必须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堂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学习与思考。

片段一

师:同学们好!首次和你们见面,能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样东西吗?能和我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样东西吗?

(分别介绍各自喜欢的东西)

师:老师也有喜欢的东西,并且带到了现场。就是这个汽车模型,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赛车手,我经常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驾驶着赛车,在跑道上飞奔疾驰。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实现我的这个梦想,但是对汽车模型的喜爱却是有增无减。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也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带来了,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与我交换呢?

请一位同学上台交换礼物,(老师与他交换礼物,换的不是手中的汽车模型,而是其他东西)

生:老师为什么出尔反尔,不守信用?

生:不是说好交换自己心爱的东西吗?怎么又换成别的了?是不是舍不得了?

课堂上,学生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对老师的行为表示不解! 师: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事情经过?

生:老师说要用汽车模型来交换同学的礼物,可是却用其他东西来代替,这种行为让人有种受骗的感觉。

师:那么如果要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这种行为,你会用什么? 生:老师失信于我们,是不诚信的表现。

师:刚才我说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与同学交换,可老师出尔反尔,说到做不到,没有做到诚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诚信这个话题,板书:诚信。你认为什么是诚信?

思考:交往是每个人生活的必修课,它在学生的品德学科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案例中,老师在正式开讲《诚信真可贵》这一课之前,和学生以对话的方式,将学生不知不觉引入一个特定的场景,以交换彼此心爱的礼物为契机,引出“诚信”的话题,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人与人之间互换东西的事例,将一个失去诚信的现代公民的生活缩影进行显现,通过走进人物心里,让学生初步感知诚信的价值。虽然这种占便宜的行为是道德小事,但正因这件小事影响了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如此看来讲信用是多么重要。由此引出本课话题“诚信”,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讲诚信不是一件小事。

这种对话引入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在课堂之初就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不断地探索,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将课本中的知识幻化于无形,渗透到每一次对话中。

三、案例对比法

在交往类主题教学中,光以教师的语言来解释一个概念,显得苍白无力,也不够具体形象。虽然,在教学之初已经用对话引入法来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但是仅仅只是兴趣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时我们需要引入案例对比法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形象,使其更加具体生动,毕竟有对比就会有新发现。案例对比法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分析法之一。而案例对比式的作用与对比分析法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试图通过对事物的异同点以及不同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比较,从而区别事物、辨别对错,达到对各个事物、各种行为深入地了解认识。

片段二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是对诚信的理解,生活交往当中像这样说到做到,诚实守信的事例很多。课前,老师已经叫同学们收集有关于诚信的例子,这些例子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是历史典故,谁能说说?

生:我知道一个古代诚信的例子,叫“立木为信”。这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

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因为那个木头很轻,所以众人皆不信商鞅会把赏金给搬木头的人。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师:商鞅真是太有诚信了。一个国家只有取信于民,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生: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山东毒疫苗的事件,印象非常深刻。新闻上报道说:山东济南一对庞氏母女自2010年以来非法经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5亿元。这对庞氏母女不顾人民生命安全,为了赚钱,抛弃诚信理念,必须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师:那你知道这样的不诚信的行为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吗?

生:这样的事件发生了之后不仅危害到疫苗接种者的安全,同时也会引起社会恐慌,降低社会公信力。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目前各地已立案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根据已查明情况,会议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下一步还要坚决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和失职渎职行为,并根据案件查处情况,提出进一步问责处理意见。没有诚信就没有立足之地,诚信是安全,是健康,是生命。

思考:黑的人站在白的人身边会显得更黑,胖的人站在瘦的人身边会显得更胖。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对比才能更加突出地表现一个事物的特点。众所周知,传统的品德课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如何突破这一固定模式便成为每一位教师所要思考的重点。本文的核心思想是“诚信真可贵”,如何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阐明。在现代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而是一个引导者。片段二中,老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举例,从古代到现代,从电视到身边,从国家到企业,都应该遵守诺言,守住诚信。通过横向与纵向的不同角度比较,思考诚信与不诚信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由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所谓换位体验法,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教师设定的场景,将自己当成场景中的个人,换位思考,体验当事人的情感。当今社会的许多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为他人考虑的思想情感,而《品德与社会》中交往类题材的课文,可以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如何做一个积极向上,为他人思考的人。教师在课堂中就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用换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内涵,让孩子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片段三

师:通过刚才的分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与同学与父母还是伟人之间,都要讲诚信,可以说诚信都是非常的重要,也是非常的可贵。

《丹丹的承诺》

师:诚信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诚信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个人在处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时,都会面临诚信的选择,前段时间有个叫丹丹的小朋友就面临这样的诚信选择:

今天丹丹没来上学,听说她生病了。红红想:“这下糟了!”下午体育课要进行跳绳比赛,红红没有带绳子,因为原本丹丹答应今天帮红红带一根绳子,想不到……红红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师:如果你是丹丹,你会想方设法的把绳子带给红红吗?为什么? 生:会。因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办到。

生:不会。因为自己生病了,不能去上课,所以只能另想办法了。 生:她可能会叫家人送给红红。

生:她可能会电话告知红红,自己生病不能给她带绳子。 ……

师:丹丹会怎么做呢?刚才都是我们的猜测,下面我们来看故事是怎么发展的?

这时,教室门口来了一位阿姨,她正是丹丹的妈妈,她来学校不仅是帮丹丹请假的,而且还特意给红红带了一根绳子。红红接过绳子,心理非常感动。想不到丹丹自己生病了,还没忘记答应她的事情。

师:正如很多同学猜测的那般,丹丹让妈妈把绳子送给了红红。

师:说到就做到,我们生活离不开诚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我们做到守信用呢?

生:不轻易许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尽全力做到。 生:给自己做一个备忘录,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情。 生:假如不能兑现承诺要及时给回音。

生:如果因为各方面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导致自己失信于人,应当尽力弥补。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撒下诚信的种子,收获无价的友谊;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伟人,但人人都能做个“有信用”的人。

思考:课堂上,面对道德两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时,需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中,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课本知识,掌握学习要领。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给出一个“引子”,让学生充分发挥合理的想象力,将自己教师置身于情境中,从多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交往类题材的品德课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影响学生一生。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挖掘,才能让学生实现新突破。片段三中,老师给出《丹丹的承诺》这一小故事,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讨论,换位体验“如果自己是丹丹该怎么做?”这种换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而且可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在大讨论过后,老师给出丹丹的做法,引领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导致失信行为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全力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收获可贵的友谊,因而懂得诚信真可贵。

本文以交往类题材《诚信真可贵》一课为例,通过课前磨课的准备,运用多形式教学方法,即对话引入法、案例对比法、换位体验法等,对“诚信”的重要性展开论述,明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是国家还是企业又或是个人,诚信都尤为可贵!诚信不仅是美德,更是一种行为,只有让学生把诚信记在脑海里,扎根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才能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在课堂中融入生活的片段,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如何交往,明白在交往中需要什么样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让交往类题材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让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第16篇:教学设计的一般形式

教学设计的一般形式

一,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方法 情感能力,价值观。具体化这一课的这一个。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四,设计的几个课时

五,媒体

六,教学过程导入,告诉学习目标,回忆相关内容,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学习行为,提

供反馈,评定行为,强化记忆,促进迁移

七,板书设计(艺术性)

八,设计理念以及特色

九,教后反思

第17篇: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摘 要】创新是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固化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受挫,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以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 手段 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n.1672-0407.2014.04.033

数学是传统的学科,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要接触数学方面的学习。越是古老的学科其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就显得越为必要和棘手,因为传统的东西在变革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和挑战。数学学科不像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才发展没有几年,因此,其教学方式和手段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采取最科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但是数学学科不同。数学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比较大,因此其教学手段的创新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巨大的挑战。那么,结合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数学教师如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完善呢?

一、适当“放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部分知识内容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因此其难度不是特别大,因此,针对这部分难度不大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其讲解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传授,采取学生讲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前文提到,这部分的内容在难度上对学生的挑战不大,可是,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对某些学生而言也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因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毫无疑问,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对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或是询问同学进行充分的准备,又因为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明白其他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疑问,因此,学生的备课内容和教师的备课内容肯定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从学生讲解的内容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为以后授课奠定基础。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将简单的知识点的讲解任务分配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教师授课准备的良苦用心,同时激励学生不断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依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授课。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教学活动应该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在不断改善自身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是涉及到实际生活的,那么,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就比较适合采取谈话法的方法进行授课。一方面谈话法能够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朝着学习内容上面靠近,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此外,针对与现实结合比较密切的教学内容,谈话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对话中明白何种解决方法是最为有效的,从而由方法引导到对知识的拓展运用上。根据笔者的观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谈话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而大部分的教师总是对谈话法比较排斥,认为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无法将知识进行导入,从而偏离教学目标,故此不愿意采用此类教学法。事实上,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都是采取讲述法,因此,学生在多年的数学学习中形成的教师授课模式期待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毫无新意的感觉,因此,如果教师在针对教学内容采取比如谈话法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进一步完善习题讲解模式

数学课程的学习大部分依赖于学生对习题的掌握情况,因此,不论是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评定都要以学生的答题能力作为重要的依据,因此,培养学生答题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重点培养的内容之一。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答题能力?我认为,教师对新课的讲授是影响学生答题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教师对习题的讲解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教师新课教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习题的训练得到弥补,但是,习题的讲解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学生的成绩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既然如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习题讲解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答题能力的提高呢?一方面,教师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类,从答题情况的分析上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指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应该进一步深化对习题的研究深度。

毫无疑问,初中数学习题中有部分习题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所谓的经典习题,那么,针对这类习题教师就应该注意自己讲解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对于此类试题教师应该寻求多种做题方法,并将各种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各种解答方法中寻求适合自己答题思路的那一种方法,从而提高答题效率和正确率。其次,教师在习题的讲解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询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习题的认识和理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内容。最后,教师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经典例题的整理的要求。初中数学部分知识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而对重点知识考查的过程中还有重点考查的形式,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考纲的研究,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形式做到了然于心,那么教师在接触习题的过程中才会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高效掌握习题。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初中数学教师在寻求教学进步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对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视,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为重点,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进步。在完善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此外,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习题讲解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

第18篇:形式与政策教学建议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为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巩固现有成果,现就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教学院系党总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为了加强管理,各教学院系相应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组,由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担任教研组组长,并报思教部备案。各教学院系的“形势与政策”教研组主要承担本院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在教学上接受思教部的统一领导。

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具备教师资格的辅导员都必须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具体承担的班级、课时由思教部统一安排和管理,教务处对该课程将与其他课程一样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三、“形势与政策”课是列入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公共必修课,教务处必须履行统一教学管理职责,与其他公共必修课一样,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科学、规范、严格、有效的管理。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的指导下,思教部要加强课程建设,培训任课教师,有序、高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统一教学主要内容,加强教学监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全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任务和计划由思教部汇总编制并报教务处。“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时间和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每星期二下午为统一的“形势与政策”上课时间。但下午5-6节的上课时间原则上不安排机关主要处室领导和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上课,其他时间和规定照常。未经思教部和教务处同意,不得擅自调停课。

五、学校要把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直接与其评优、升职、晋级挂钩。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者,或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出现教学事故者,要按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作相应的处理。对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要予以通报表扬。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

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建议与观点,可以促进《形式与政策》的发展创新与进步!(电子信息工程124132008059陈斌)

第19篇:“形式与政策”教学建议

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现就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教学院系党总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为了加强管理,各教学院系相应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组,由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担任教研组组长,并报思教部备案。各教学院系的“形势与政策”教研组主要承担本院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在教学上接受思教部的统一领导。

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具备教师资格的辅导员都必须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具体承担的班级、课时由思教部统一安排和管理,教务处对该课程将与其他课程一样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三、“形势与政策”课是列入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公共必修课,教务处必须履行统一教学管理职责,与其他公共必修课一样,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科学、规范、严格、有效的管理。在宣传部、教务

处、人事处的指导下,思教部要加强课程建设,培训任课教师,有序、高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统一教学主要内容,加强教学监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全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任务和计划由思教部汇总编制并报教务处。“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时间和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每星期二下午为统一的“形势与政策”上课时间。但下午5-6节的上课时间原则上不安排机关主要处室领导和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上课,其他时间和规定照常。未经思教部和教务处同意,不得擅自调停课。

五、学校要把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直接与其评优、升职、晋级挂钩。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者,或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出现教学事故者,要按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作相应的处理。对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要予以通报表扬。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希望通过我们的建议与观点,可以促进《形式与政策》的发展创新与进步!(电子信息工程124132008009王健)

第20篇: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

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

一、集中识字

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形式。儿童入学以后,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认识一两千字,然后转入阅读和写作教学。 1958年,辽宁省黑山北关小学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帮助下,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进行集中识字的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他们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打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材编排方法和所谓“三五观点”(一篇课文里只能识三五个生字),大胆施行先识字后阅读,将生字拎出暂时脱离课文,集中识记,然后进行阅读教学。

集中识字的主要优点是:(一)有利于充分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通过比较、类推、举一反三,加快识字的步伐; (二)教学任务单一,教学重点突出,把识字和阅读暂时分开,防止了因识字和阅读任务并列而分散精力;(三)大量识字以后,可以使学生提前阅读和写作。

二、随课文分散识字

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的教学形式,它的本质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1958年,江苏省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进行大胆的改革试验,采取分散教、集中练、边识字边阅读的方法,同样打破了“三五观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主要优点是:(一)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作文的有机结合,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二)生字反复巩固的机会多,刚学过的生字词,就在课文中及时重现,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三)生字随课文分散出现,每课识字量不多,难点分散,学生容易掌。

三、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识字

这是一种把大部分生字分散在各篇课文中学习,但又在一定阶段先把某些生字相对地集中起来教的识字教学形式。它吸取了集中识字和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优点,采取分类集中,每次集中字数不多;而后读课文,在课文里再识少量的字。“小集中”有看图归类识字、形声归类识字、会意识字、反义词比较识字等多种形式,所以,也有人将“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识字”叫作“多种形式识字法”。

常用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看图识字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部首字和构字率高的独体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画,注上拼音。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拼读音节,就能认读汉字。这种识字方法,通过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音、形、义有机地联系起来,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在看图识字的同时,若教给学生一些部首名称和笔画名称,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识字。

二、部首归类识字

这是一种把生字按部首归类,以一个部首带出若干个生字的识字教学方法。部首所带的生字注有拼音,并以连词、连句的方式出现。这种识字方法,能使学生方便地认识汉字形体上的特点,同时理解这些字所表示的是一类事物,从而把字形和字义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扌”所带的“拾(拾贝壳)、扔(扔瓜皮)、挖(挖土)、插(插花)、挥(挥手)、挡(挡风)”,都是提手旁的,全是表示动作的词。这种识字方法在字的形义方面起着归类作用,有助于学生识字时触类旁通,更好地掌握偏旁部首,为学习按部首查字典打好基础。

三、基本字带宇识字

这是以字形为中心的识字方法。它根据字形结构规律,采取同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偏旁的方法带出一组字。例如基本字“青”,带出“请(请客)、情(友情)、晴(晴天)、睛(眼睛)”等。这类字在字形结构上都有共同成分,掌握一个基本字可以带出一大串。这种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构字规律,形成学习迁移。

基本字带字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带字,如上例“青”字组。二是间接带字,即不是直接用基本字去带,而是用换偏旁部首的方法带出生字。如“拄”的基本字是“主”,教学时这么做:“拄”字去掉提手旁,换上三点水,念“注”,注意的注;换上单人旁,念“住”,居住的住;换上木字旁,念“柱”,柱子的柱;换上虫字旁,念“蛀”,蛀虫的蛀„„

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还创造出了许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如:形近字比较识字,即把字形大体相同、但有一两个笔画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比一比,认一认。例:鸟一乌,瓜一爪,庄一压。再如:反义比较识字,即选字形简单、字义相反的单音词 (或多音节词),进行字(词)义比较识记。例:好一坏,多一少,分散一集中。又如:会意识字,即把会意特点比较明显的字,进行分解组合,以达识记目的。例:日+月=明,小+大=尖,不+正=歪。此外,还有拼音识字、读句识字、联想识字、游戏识字、查字典识字等等。

字音教学

每个汉字都是语音、形体和意义三个方面的统一体。识字教学就是教学生认识字的音、义、形。掌握字音,则是识字教学的第一关。字音教学,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辨别多音字、音近字,以及克服受方言影响所造成的读音困难。

字音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掌握了这个工具,解决了识字的读音问题,学生就获得了识字的主动权,就能加快读准字音的速度。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拼音来识字。这需要一个过程:在拼音识字阶段,由于学生拼读音节还不熟练,一般先出现字音。如教“上”的字音,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出示“上”的读音sh—ang—shang,指导学生拼读,再出现“上”字。学生认识了“上”字,然后通过拼读shang mian(上面)这个词来巩固。以后,学生有了比较熟练的拼音技能,就可以让字音和字形同时出现,叫学生先看一看字形,再拼读字音,以便建立音和形的联系;接着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字形,再去掉拼音,让学生单独看字形读出字音,结合字形记住字音。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在教学字音时还要适当提示字义,如教“上、中、下”三个字,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念字音:上,上面的上;中,中间的中;下,下面的下。

二、要根据汉字字音的特点进行教学

汉字中,一字多音、数字同音的现象不少;还有些字字音相近,容易混淆。字音教学中,要根据这些特点,区别对待。

教多音字,要据词定音。如“长”字,在“长短”一词中读 chang,在“生长”一词中读zhang;“只”字,在“只有”中读 zhi,在“几只”中读zhi。教学这类字,要看它同哪个字结合,组成什么词语,才能确定它的读音;还要适当提示字义,让学生把音和义结合起来,依靠字义来分辨字音。

教同音字,要归类认渎。在同音字中,有的是音同形不同,如“做、坐、作”;有的是音同部分结构也相同,如“青、清、蜻”。教学这些字,可以由熟字带出同音的生字,用归类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读音,这样可以提高识字速度。同音字的特点是音同形异,学生因此容易写成别字,为了防止这种毛病发生,在同音字归类认读时,要指导学生联系字义来区别字形,巩固对字形的记忆。

教近音字,要比较认读。近音字中,有的声母相同,有的韵母相同,有的声韵母发音相似,如风(feng)和分(fen),波 (bo)和坡(po)。教学中,要把生字和近音的熟字作比较;对发音较难的近音字,要指出它们发音的不同点,带领学生反复练读。此外,还要结合词语讲清字义,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字形教学

汉字的笔画较多,结构复杂,在识字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识字的主要困难是认记字形。

从汉字的结构特点出发,字形教学应采取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是把一个字分解成各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再从部分到整体,掌握整个字形;比较分析,是把生字同熟字比,进行形体的辨析,找出它们的异同。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某些独体字是分析字形的工具,必须让学生逐步掌握。学生掌握了各种基本笔画的名称、形状和写法,懂得了笔顺规则,了解了合体字的结构形式,就能借助这套工具分析生字的字形,提高认记生字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字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字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笔画分析

在学生开始学习比较简单的独体字时,要一笔一笔地分析,教学生数笔画,同时把笔画名称、写法和笔顺规则教给学生。如教“石”字,就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字有五笔,由横、撇、竖、横折、横组成,笔顺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教师范写时,要说明笔画的长短、轻重和间架结构的安排。对于容易写错的笔画,可用红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

二、部件分析

这里说的部件是指构成合体字的偏旁部首和一些有构字能力的独体字。学生掌握这些部件以后,就不必再一笔一笔地分析,可以采取部件分析的方法识记字形。按部件分析字形,可以简化识字的心理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加快识字的速度。同时,这样分析字形是由已知到未知,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学习,既复习了熟字,也容易记住生字。如教“好”字,就可以这样分析:左边是女字,右边是子字。因为“女”和“子”,学生已经掌握。

三、造字特点分析

汉字中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造字的特点比较明显,对这些字可以用造字的规律进行分析。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字义。例如:“日、月、山、田”,可以利用象形规律来教;“尖、休、坐、本”,可以利用会意规律来教;“抱、跑、炮、泡”,可以利用形声规律来教。从中学生逐步懂得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字形,能够收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启发学生联想,发展他们的思维。

四、比较分析

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学生容易混淆。形近字之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土” “士”;有的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如“部” “陪”;有的形状相似,而有一两笔不同,如“日” “目”;有的音同形近,如下“很”“狠”;有的音异形近,如“贪”“贫”;等等。教学中,要根据它们的不同情况,加强辨析,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进行比较时,不要孤立地就字形比字形,而要联系音、义去分析字形。注意比较那些容易混淆的字,不但可以防止学生写错别字,还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教师还可以用编口诀、猜字谜、说顺口溜等方法说明字形。例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开嘴,小口肚里藏。”(是“高”字)“只因自大一点,弄得人人讨厌。”(是“臭”字)对于字形难汜的字,采取这种教法,很受学生欢迎。

分析字形,要引导学生自己来进行,重视能力培养,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学生分析字形时,只要分析得准确、说得清楚就行,不必强求一律。

字义教学

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词,而不是字。只有当一个字同时又是一个词(单音词)时,才具有明确的意义,所以,字义教学实际上是词义教学。那些不能表示明确意义的字,要跟别的字组成复音词才有意义,就一定要联系词来教。如“蜻蜓”一词中的“蜻”和“蜒”,合起来才有意义,不能拆开。一个字在与其他字组成一个复音词时,每个字只是组成那个词的一部分,也只有从整个词来看,才能理解它的意义。由于汉语的字与词不一致,因此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词的概念,字义教学必须坚持字不离词的原则。

字义的讲解,要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讲得准确、简明、浅显,使学生容易领会。字义教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这是字义教学最基本的方法。许多字(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无法讲清楚,如果孤立地以词解词,或者是照抄字典上的解释给字(词)下定义,学生不但不容易理解,而且会越学越糊涂。例如教“河水漫过小桥”一句中的“漫”字,仅只联系上下文,也能理解为“超过”的意思;如果照抄字典上的解释,倒不—定那么贴切。汉字有一字多义的复杂现象,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更要联系课文来理解。

二、采用直观的方法讲解字义

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字(名词、数量词),应尽可能运用实物、标本、图画、模型、幻灯等来演示说明,让学生观察或直接接触,把字(词)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字(词),可以运用动作或表情来解释。如教“仰”字,只需把头抬起来,学生就能理解了。

三、运用比较的方法讲解字义

汉语中有许多近义词、反义词。解释这类字,可以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字词作比较辨析,尽量让学生自己来解释, 可以使他们对字义理解得更具体、深刻。例如:“愉快”有“高兴”的意思;“深”和“浅”正好相反。教学中,尤其要注运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掌握字义。例如:“勤劳”“辛劳”都有‘‘踏实、努力、爱劳动”的意思,“勤劳”重在态度勤奋,‘‘辛劳”重在辛苦程度。通过比较辨析,明确异同点,理解就深刻,运用时就不会混淆。

四、用举例的方法讲解字义

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字(词)时,要举出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意思;不能脱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孤女地解释字义。如教“爱护”一词时,可以举出学生爱惜和保护自己的新书的例子来进行解释,这比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要生动得多。

其他还有注释法、会意法、造句法和分解法等多种字义教学的方法。总之,字义教学要遵循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善于联系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在教会他们理解字词的方法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字词的能力。

(以上文章摘自《小学教学全书·语文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诗歌形式教学工作总结.doc》
诗歌形式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