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总结与建议

2020-07-26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工作总结与建议

工作总结与建议

来金力达一年零四个月,先后从事了办公室,后勤,生产以及安防等工作,从中学到了很多,现将近期的工作大面总结以及对公司的建议与意见整理如下:

总结:本人六月底从事安防工作后,首先是着手处理投标问题,由于学车时间有限,此事后来由金华主要负责。其次是对公司一些线路的增加与改造,增加了喷泉周围各种线路,将公司裸露在外面的电线全部穿管包装起来,使其更加美观,提高公司形象。再次是协助朱龙训经理安装车间以及办公楼新增的摄像头。再就是和牟昌亮、李金华去曹主任新房子安装报警器割槽。再后来公司接通正式电后,进行各各线路的改造。以上是总结了近期工作大面,但是安防工作很多很繁琐,无法一一整理,有时很轻松,有时又很累,但是大家都乐观工作。

建议与意见:

1.我认为早上与中午考勤问题应该狠抓一下,可以成立督查

小组,在点名时间监督。

2.垃圾箱处理不及时,很胀很乱,影响形象。

3.暂时不发工资不要紧,但是领导的要出来说个话,什么都

不说就这样托着,员工难免会不信服,影响工作热情。

4.改善伙食,说句实话,饭菜太少了,起码得保证吃饱吧,

尤其是生产人员。

5.公司管理既有制度又要人性化,例如某员工偶尔有私事

需要早走一小时,或者中途离开公司一小时,我认为直接去就可以,不需要写上一个小时的假条,这样体现出公司的人性化。如果到时候考勤天数上小数点后不是0或者5,我认为很不好。

以上是我个人真心为公司提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领导借鉴,情况有可能与实际不符,也有可能是我的想法不合实际,敬请谅解。

2012.8.19

推荐第2篇:工作总结与建议

工作总结与建议

招聘工作

2012年天池矿业总部招聘岗位需求: 紧急招聘岗位如下:

总工办:总工办主任、采矿主管工程师、地质主管工程师、选矿主管工程师、球团主管工程师

理由:

1、年龄要求过小;

2、地域限制因素(东三省或内蒙) 建议:

1、年龄适当放宽;

2、适当扩大地域限制

3、建议猎头招聘 资源开发部:副部长

理由:

1、从2012-3-7至今共9份简历,网络效果差;

2、内部提拔没人合适;

3、工作地点在和龙

建议:建议猎头招聘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网络招聘)

理由:

1、性别要求严格(男性);

2、行业要求严格(工业企业);

3、学历要求严格(本科) 建议: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如大专。 运营管理部:副部长

理由:

1、行业要求严格(工业企业);

2、内部提拔困难;

3、学历要求严格 建议:降低行业工作经验要求,降低为有过工业企业工作经历3年以上专职运营管理工作经验,累计工作经验8年以上。 行政管理部:行政部长

理由:

1、性别要求严格(男);

2、3个月网络收到简历一共25份,效果差;

3、招聘目标人群整体数量偏少。

建议:

1、适当放宽性别要求,如男女均可。审计监察部:审计师(男、中级会计师)

理由:

1、有个审计工作经验的人较少,大部分人比较倾向于财务管理工作;

2、性别要求严格;

建议:能够接受长期出差的男女均可。 加急招聘岗位如下:

采购部:设备主任(金琦宇调出到钼业,需提拔一人)

人力资源部:组织计划专员(建议应届人力资源硕士研究生) 理由:外招人员对公司组织架构不够熟悉; 建议:内部培养提拔

3、一般招聘岗位如下:

采购部:设备专员(可内部调剂)、审核主任(内部提拔一人、非新增)

运营管理部:绩效专员(崔龙泉离职后,需要培训一人为储备人才,如副部长到位则停) 问题分析

1、公司需要招聘的人员的市场数量相对数量较少,有些专业大学已经停招,这些专业人员比较稀缺,就是国有公司、事业单位、公务员都很难招聘,有些甚至出现无人报名,这对公司招聘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2、由于公司业务与规模的迅猛发展,招聘人员的岗位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其中对学历和年龄的要求较高,这就造成了年龄偏小但经验不足,经验丰富但年龄偏大的矛盾。

3、公司需求人才基本上都在国企工作,工作稳定性高,流动性不高,相对稳定,这也给公司招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公司工资待遇与国企事业单位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这也给招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解决措施

公司即要认真针对每个招聘岗位认真研究与揣摩,分析哪个招聘岗位是紧急,哪个岗位是加急和一般的招聘岗位,合理安排招聘工作时间,同时公司招聘工作一定要建立双人才机制,建立这个双人才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双人才机制:即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体内循环(内部招聘)和体外循环(外部招聘)。

体内循环(内部招聘)是指只要有公司内岗位的空缺,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的员工都有资格参加考试,而且一定要通过考试上岗.打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作到对每一位公司的员工的公平待遇,真正作到管理的扁平化。

体外循环(外部招聘)是指当公司内岗位空缺时,在其它企业或通过社会招聘的方法为公司补充新鲜的血液,这样能为公司带来其它公司本来没有的先进的工作经验,这更有利公司的业务面的扩展。

体内循环(内部招聘)和体外循环(外部招聘)相结合,可以作到在内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到位,作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本公司的人才资源;在外吸引高级人才到公司工作,促进公司不断的创新人才资源。

同时,双循环机制能极大缓解招聘工作的压力。 建议以后招聘工作按如下步骤走: 第一步,内部招聘。

建议无论任何事业部、职能部门上报人力资源部进行汇总的紧急、加急、一般招聘岗位,招聘前都要分析这个岗位除了外部招聘外,是否可以有其它途径予以解决,比如: (1)、建议对于一些难招聘的紧急招聘职位,可以考虑进行岗位合并,这虽然不能专人专岗,责任与权利有时候会划分不明晰。但分析后本人建议这个还是利大于弊。

首先,但对于紧急招聘岗位,由于长时间招聘不到,职位空缺,员工都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无论是招聘人员所在本部门还是其它部门都是天天想着是否自己有机会调岗或升职,工作热情度大大降低,对公司日常工作效率产生很大影响;

其次,职位长时间空缺,实际上平时的工作也是有能力的员工在兼任,但这短时间还可以,长时间这也工作,员工会产生不公平的心理状态,会认为自己活是越来越多,工资待遇却没上来,这会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 最后,希望公司高层能考虑明确赋予人力资源部初级否定的任何事业部、职能部门招聘需求的权利。事业部、职能部门3天内可以申诉,由公司分管高层领导直接负责。 紧急招聘需求—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分析(能否合并)——得出结论——找相关人员面谈(可行性)——得出面谈结论(待遇、工作时间、合同等)——是否继续。 因此,本人建议对于特殊或紧急的招聘岗位招聘这是第一个应该做的工作。 (2)、内部员工竞聘提拔

这对公司内部员工权利与心理的平衡,任何职位员工,经过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后在经分管高层领导审批,都可以进行岗位竞聘,除特定岗位由公司直接任命外,这里切忌所有职位都直接任命,这会导致其它员工认为这是形式化的东西,有人情关系在里面,会对人力资源部及公司产生其它的想法。竞聘方式为公开竞聘,参加人员是经人力资源部审核,分管高层领导审批的人员。

因此公司在开展招聘工作时应按照先在公司内部调剂、晋升、培训,后在公司外部招聘、引进的顺序进行。尤其是对高级职位或者重要职位的人员应启动内部招聘。内部招聘注意保证筛选的公开、公正性。不透明、不合理的选拔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员工的工作绩效。另外不被选用的员工,要详细说明原因,提出期望,展示将来的机会。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各有利弊,两者基本上是互补的,内外结合反而会产生最佳的效果。 确定招聘需求——收集、汇总、审核报名参加竞聘的人员资料——分管高层领导审批——确定参加公开竞聘人员——公开竞聘材料分发给各位评审(评审由高层与基层领导、普通员工共同组成)——确定时间、地点——进行竞聘——得出结论(人力资源部负责)——公示名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步,外部招聘

(一)、渠道选择

如果没有适宜的内部应聘者,或者内部人力不能满足招聘人数时,就需有外部招聘。外部招聘方法有发布广告、借助中介机构、猎头公司、实地招聘、校园招聘会、熟人推荐、网络招聘等。不同的招聘方法适用不同的招聘对象。由于公司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对学历与年龄也由严格要求,有学历并年青有为,有知识与技能、为人正直、富有工作热情的人员,这些人现在不是在校学生就是网络一族,因此本人认为应选择网络招聘、校园招聘和猎头公司。 第一,针对一些公司需要的稀缺专业人才,公司可以早下手,开展学院招聘会或在学生没毕业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或由学校推荐一些贫困学生,签订定向合同培养,学生没毕业前,只要学生有时间公司就可以让其参与实践工作,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直接为公司服务,建议定向培养合同为5年。在定向培养期间公司有所付出,但反过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招聘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因为稀缺专业的学生非常抢手,毕业在去校园招聘,效果等于零,建议尽早下手。这样可以减轻招聘难的问题。

第二,网络招聘。毋庸置疑,时代趋势,成本低、效果好,本人建议选择智联招聘,智联招聘在招聘网站评比中综合指标一直领先,在智联招聘显著位置刊登广告,并且在网站上有完善的公司介绍与详细的招聘职位介绍,可以把招聘职位进行编号,这样可以显示公司正规,感官视觉要好,这样更有助于吸引人才。

第三、猎头公司。对于高层或技术含量非常强的职位,采取猎头招聘方式,但前提是这个岗位对公司至关重要,非招不可,有不可替代性,否则不予采用猎头招聘方式,成本过高。 招聘需求——人力资源部审核——分管高层领导审批(是否采取猎头招聘)——猎头公司审核(猎头公司营业执照、资质、费用、其它证明性文件)——人力资源部对猎头公司相关材料进行备案——整理上报分管高层领导审批——分管高层领导审批——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实施后备案。

(二)、招聘策略 招聘人员策略

就是要选择高素质的招聘人员,作为公司的代表,其素质的高低作为应聘者判断公司有无发展前途的标志。语言粗俗、素质低下,应聘者就会觉得公司层次低、没有吸引力。因此招聘人员的选择要有相应的技巧。经常看到在各大招聘会上公司主管积极参与招聘活动,有的甚至是高层管理者,副总级别。他们的热心程度决定招聘工作的成败,往往他们可以通过个人魅力吸引众多应聘者。招聘人员充满热情,百问不厌,表现出对应聘者的关心。同时作为一个公正的人,避免任人为友,任人唯亲的情况发生。更需具备举止文雅,办事高效的特点,还要创造轻松、开朗、幽默的氛围。

因此,建议如分管高层领导有时间能给予充分配合,可以亲临招聘会现场,如校园招聘会现场,可以突出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从而吸引人才,降低招聘工作难度。 招聘地点策略

去什么地方进行招聘,应该考虑人员的分布规律、活动范围,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一般范围越大,优秀人才越多,但是费用就会越高。如公司招聘费用不超支的情况下,可以跨省跨地区在高等专业对口学校进行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 因此,选择好招聘地点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招聘工作的难度。 招聘吸引策略

招聘阶段的目的在于吸引足够多的合格应聘者,独特的招聘广告可以吸引应聘者,引起应聘者的注意,激发应聘者的兴趣、工作愿望,促使其求职。这就像市场营销一样,公司也要推荐自己,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高工资福利是吸引人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同样公司要有良好的形象,行业的优势;单位和职位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往往一提到国企就会给人这种感觉;工作本身的责任感和是否拥有更大的权利,公司能否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工作与生活时间的搭配,不需要经常加班、出差都会成为吸引点。 因此,这就需求公司有相对应的公司文化和降低员工流动率,这就需求有完善的公司员工储备和晋升机制,有完善的人性化的管理等。由于本人来公司时间段短,对于公司如何储备和晋升人才,还在考虑中,初步考虑从新员工入职培训、横向调岗、纵向晋升(职位晋升、星级晋升)等方面考虑,但暂时没有完善方案,请领导谅解! 第三步,招聘总结

招聘后总结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总结,是人力资源部和相关人员需求补充部门一起共同的总结,也不是说说的总结,是小组讨论式,制定专门人员记录,并由人力资源部备案的总结,每次招聘成功或失败后,都由文字性的材料予以备案,这样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能不断解决和完善问题,达到降低招聘工作难度的作用。

招聘完成——相关人员共同总结——达成共识并记录备案——下次招聘前小组讨论充分沟通——开展下次招聘工作——返回招聘完成。 员工离职面谈(面试)

员工离职面试对于改进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均有依据支撑,当然对于招聘工作中的不足也可能有改进作用,因此把员工离职面试也拿出来讲下,如在离职面试中能够得到招聘或培训方面的建议,发现了问题,我们就可以逐个解决问题,均可缓解招聘和培训的压力。

1、必要性: (1)、无论何种原因的员工离职都是公司应该注意的问题,因为对于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公司必须掌握的一手材料,这个一手材料对于公司发现现有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招聘工作中现有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也是能浮现出来的。 (2)、通过对员工离职原因的分析可以对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 (3)、公司员工无论什么原因离职,通过员工离职面试的交谈可以缓解离职员工情感,做到即使离职员工到本行业的其它公司工作,也不会成为本公司的敌人,做到个人感情和新文化报是相通的。

2、具体做法: (1)、公司各个部门如有离职员工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人力资源部。 (2)、人力资源部安排具体事宜,比如:时间、地点、负责人等。 (3)、人力资源部做好员工离职面试的记录表。 (4)、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员工离职面试的记录表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汇总并上报上级主管领导。 (5)、人力资源部负责备案。 说明:不一定每次员工离职面试都能得到有关招聘工作方面的建议和发现问题,但这只是中途径,公司为了发现问题,不应该放过每个发现问题的途径,一旦发现了招聘工作中的问题,公司人力资源部员工马上以会议或小组面谈的方式进行沟通,总结经验并具体落实到字面上备案,作为以后改进招聘工作的依据。 关于招聘工作中的其它几个建议

1、关于上述已经提到,对于专业比较稀缺岗位,对于在校学生可以提前定向培养,对于社会经验丰富人员可以适当对年龄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对于这些岗位校园定向培养很重要,因为一些经验丰富社会人员基本都在国企事业单位,并且年龄是偏大的,流动性是很弱的,因此,校园定向培养很重要。

2、建议公司分管的高层领导给予充分配合,关于上述已经提到的校园招聘,复试招聘等,建议给予足够重视,并且能真正拿出时间来进行亲临现场或复试。

3、人力资源部的整体形象重要性上述已经说明,人力资源部是一个公司的脸面和门面,因此,建议公司给予人力资源部员工整体配标牌/工作证,在校园招聘或人员来到公司应聘的时候,面试时候全部穿戴整齐和佩戴整齐,这样对公司形象至关重要,公司形象佳,就能更好吸引人才,也是缓解招聘工作难度的辅助措施。

上述是本人对于招聘工作的个人意见和工作想法,敬请领导批阅与审核!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 张永卓

2012年4月6日 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与员工的工作热情、态度、人员流动性息息相关,并且与其不断招聘人才,不如实实在在留住人才,培训在这方面是由很大作用的,当然留住人才分为物资留人、精神留人2个方面,也不仅仅是培训能做到的。其它方面,比如人才储备和晋升制度、薪酬福利制度、企业文化制度也是非常重要,但培训也绝对是精神留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按照培训计划中的时间节点进行培训、培训后整理。

二、培训的步骤: 对各个部门上报的培训需求调查进行汇总——汇总后进行整理分析、合并、增加或删减——上报分管领导审核、审批——确定培训项目与编写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备案——人力资源部、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组织培训——培训后根据具体情况考核或人力资源部直接备案。

三、公司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管理层)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干部升职/降职培训、外训)

(一)、企业文化培训:

1、新员工入职的企业文化培训: (1)、必要性:

1)、通过对刚入职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可以让员工充分了解公司和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发展方向和政策法规等方面。

2)、通过对刚入职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可以使新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的提升,因为企业文化的培训实质上就是对员工的一种行为规范或道德观念的约束,因此在新员工入职前的这种企业文化培训是必要的。 3)、通过对刚入职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可以使新员工和新员工与部门领导或负责人相互之间有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日后新员工的工作的开展。 (2)、具体流程如下:

新员工到人力资源部报到------人力资源部按预先制定培训方案执行 ------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的相关材料和地点的发放与安排-------人力资源部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新员工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分部门进行培训后的考核工作或不进行-------合格/不合格的新员工安排试用/辞退--------人力资源部汇总上报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结束。

2、公司管理层的企业文化培训: (1)、必要性: 1)、现公司处于台阶二,即高速发展期,是管理层竞争力,因此对公司管理层的培训势在必行。 2)、公司的管理层是公司人才的核心、发展的关键,他们的企业文化关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公司管理层培训是必要的。 3)、定期对公司管理层培训可以激发管理层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管理层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效的结合。 (2)、具体流程如下:

人力资源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的时间、地点与内容)--------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的相关材料和地点的发放与安排--------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培训--------根据实际情况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后的考核工作或直接备案--------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或不进行------人力资源部汇总上报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结束。

(二)、(管理层)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

1、必要性: (1)、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公司必须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补充,包括:岗位知识、技能等。 (2)、公司管理层是公司的支撑力量,如果他们的岗位知识与技能都跟不上同类行业的发展,公司的发展将陷入被动境地。 (3)、公司管理层的岗位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实际是也是公司各个部门的员工岗位知识与技能的更新,由于公司时间、资金等因素不能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整体培训,对公司管理层的培训后,公司各个部门领导或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下属员工进行培训可基本解决这个问题。

2、具体方式: (1)、公司高管对各个部门领导或负责人培训,采取会议、小组座谈、互动等方式。 (2)、根据公司对外培训的规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培训。

3、具体流程:

人力资源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的时间、地点与内容)--------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的相关材料和地点的发放与安排--------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培训--------根据实际情况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后的考核工作或直接备案--------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或不进行------人力资源部汇总上报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结束。

(三)、干部的升职/降职培训

1、升职培训: (1)、符合公司管理层的升职标准的干部有资格参加升职培训。由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2)、经公司领导批准的公司干部参加升职培训。 (3)、培训内容:

1)、公司文化及规章、制度

2)、相应岗位的岗位知识与技能(由部门领导/负责人/中心经理/公司高管领导) 3)、管理知识(适当安排) (4)、培训后考核内容: 1)、企业文化 2)、相应岗位的岗位知识与技能 3)、管理知识(适当安排) 4)、情景模拟 (5)、培训后考核:采取笔试及情景模拟相结合方式。对于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予以升职,新岗位的试用期3个月,享受原岗位待遇,新岗位试用期满享受新岗位待遇;对与经培训不合格人员不予升职,留原岗位任职。 (6)、人力资源部办理相关手续并备案。

2、降职培训: (1)、符合公司管理层的降职标准的干部资格参加降职培训。由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2)、经公司领导批准的公司干部参加降职培训。 (3)、培训内容:

1)、公司文化及规章、制度 2)、相应岗位欠缺的岗位知识与技能 3)、管理知识(适当安排),如员工激励理论培训 4)、相应在原岗位上应该达到但没有达到的其它方面指标和素质 (4)、培训后考核内容: 1)、企业文化

2)、相应岗位欠缺的岗位知识与技能 3)、管理知识 4)、相应在原岗位上应该达到但没有达到的其它方面指标和素质 5)、相应岗位的情景模拟考试 (5)、培训后考核:采取笔试方式。对于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予以在降职后相应岗位任职,新岗位的试用期3个月,享受降职业后相应岗位的待遇,经培训不合格人员予以在降职后的相应职位再降低一级,并从新参加相应的培训。如二次培训合格,留岗位任职,不合格,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6)、人力资源部办理相关手续并备案。

(四)、外训

根据公司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和每年年初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关于外训方面费用支出情况,确定外训的具体事宜,但不得违反公司关于外出培训有关之规定。 各个职能部门、事业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外训申请——逐级审批——人力资源部负责联系外训的各种事宜——人力资源部负责通知参加外训人员——组织参加外训——根据实际情况外训后考核或不进行——不合格者给予相应处理(如外训费用自己承担)或不进行——汇总外训所有资料上报主管高层领导——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结束。

三、完善公司培训与人力资源其它主要模块的管理和衔接 培训、薪酬和绩效的衔接

1、确定直接导向循环原则 即: (1)、薪酬中的绩效工资数额必须由绩效考核分数确定。 (2)、培训资格必须由绩效考核分数确定。 (3)、培训后享受何种职位薪酬待遇必须由培训结果决定。

2、确定透明、清晰、流程化原则 (1)、薪酬、绩效和培训无论是制定、实施、改动都必须遵循透明度原则,越透明越人性化,越能激发员工积极性,这是公司“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核心。

(2)薪酬、绩效和培训的制度标准必须清晰,不能模糊,现代企业是制度化的企业而不是仅靠人管理的企业,因此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核心。 (3)、薪酬、绩效和培训是一个半闭合循环链条,一个流程出现问题循环被打破,流程就是一个将战略转换为行动的过程,因此从培训转化为绩效、绩效转化为薪酬、薪酬转化为培训本身就是一个流程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将战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因此流程化原则至关重要。 上述是本人对于培训工作的个人意见和工作想法,敬请领导批阅与审核!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 张永卓

推荐第3篇:教学意见与建议

建管1004班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 水:xxx老师

电:xxx老师

两位老师上课思路都很清晰,都能结合平时容易看见的水、电设备进行讲解,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都能适当补充课本没有的知识。陈宁峰老师幽默风趣,上课喜欢直接点重点,同学们都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xxx老师

优点:课前会讲些看见的热点问题,并引导我们深入分析,上课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偶尔会放些房地产类的视频让我们了解名人对房地产发展的把握。

不足:讲课较为生涩,不够顺溜,很多同学听得不太明白,时常不知道讲到哪里。希望老师跳跃式讲课时能告诉我们讲到哪里了;虽然有的知识我们学过,但同学们的记性不是很好,希望老师讲到一些专业术语、计算公式时能给予更多的解释。

《建筑工程计价及其软件应用》

xxx老师

优点:实践经验丰富,课堂氛围较好,能耐心为同学答疑解惑

不足:所授知识较多,同学们听多了觉得乱,重点太多相当于没有重点。广联达或非课程安排内容,但光看教学视频,部分同学还是接受得很勉强,希望老师能结合我们的图纸对同学提出较多的相同的问题进行实际操作。

《秘书礼仪》 xxx老师

优点:讲课思路清晰;会结合平时自身见到的事例进行讲课,生动形象;时常亲自示范给同学们看,有时也让同学自己演示;课堂纪律较好。

因为是礼仪课,所以老师对出勤率、课堂上相关礼仪要求较高,经常提点,有的同学觉得讲得有些多了 (个人观点:不管是上什么课,不迟到、不旷课,积极配合老师上课都是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更何况是礼仪课,高要求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老师会重复提及,还不是同学做不到?!迟到会有,课上吃早餐、睡觉会有,前三排就有

三、四个坐,哪个老师都无法很淡定的面对,最主要的还是同学们自身做得不够)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xxx老师

优点:讲课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课堂纪律要求较高 不足:讲课方式单一,有照本宣科是嫌,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同学开小差的不少。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xxx老师

有亲和力,有耐心,会重复讲解同学们不懂的地方;上课生动有趣,会不时讲些小故事,活跃课堂氛围;课前会点名要求同学回顾上次课内容,帮同学们复习,也使前后课程相互联系,容易进入课题;对纪律要求较高,会请迟到同学做游戏,即达到减少迟到人数的目的也可活跃氛围。上课形式多样:让我们自己制作PPT,自己讲课;有时会要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所取成效不错,但同学们大都表示上这门课压力还大!

推荐第4篇:工作总结与改进建议

工作总结

在¥¥年即将过去之际,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有欣慰也有遗憾。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的蓬勃发展,我更多看到的是我们为成为职业的投融资专家团队而作出的努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认真、务实、创新、激情应该是客服中心岗位的关键词,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用具体的工作绩效来诠释这些词汇的真正内涵,用我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做的更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工作经验上的欠缺,我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因此碰壁,但也得到了更多的魔力机会,受益匪浅。现对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日常Call-Center中心工作 日常客服(呼入、呼出服务、在线答复及留言处理) 投诉及建议的协助处理 现场客户的分流接待 日常开户数据的统计

日常客服 我部客服中心2009年(截至2009月12月22日)日常客户服务工作整体运行状态良好,严格按照2008年8月25日总部客服咨询部发布的《XXXX客户服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开展日常客户

服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营业部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原因及日常管理等主观原因导致在日常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日常工作中,在客服电话接听、IQ在线答复及回复等与客户的沟通中还存在着口语化比较严重,专业性不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口头禅现象、多余无用语气助词使用频繁等;

二、回访任务执行不畅,新开客户回访占用较多工时;

三、TQ留言回复不及时或没有按照客户说要求的方式进行回复;

四、IQ在线交流,由于系统原因,存在漏回复,无法正常回复等令客户不满情况发生。

投诉及建议的处理 按照营业部执行《XXXX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投诉处理实施办法》的实际情况,现对营业部日常投诉概述如下:

营业部在总部发布了《XXXX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投诉处理实施办法》后,迅速组织了营业部员工进行学习,并根据《办法》要求发布、公告了营业部、总部的投诉电话、电子邮箱等投诉方式。随后又结合营业部的实际情况对“一般投诉”的处理流程进行一定优化,在不违背《办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缩短客户投诉后等待反馈的时间。

1、一般投诉处理情况:采取一人一事跟踪到底处理完毕的方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或给与回复确定解决进度。

2、重大投诉处理情况:采取逐级反馈,坐席反馈到坐席班长,再有坐席班长反馈给上级领导,争取快速、高效处理客户问题。

我部客服中心在所有的投诉处理中,都坚决严格执行《XXXX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投诉处理实施办法》,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引导投资者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没有出现可能引发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信息

现场客户接待 客服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承担现场客户接待的重要功能,目前采取的是以未接听状态坐席优先接待客户的方法,争取使来到客服中心的客户都得到很好的接待,满意而归。

为了今后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并为公司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现对未来一年规划如下:

一、服从领导,服从安排,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做到了号令的高度统一,上下一心,客服一条心,部门一盘棋,成为前台营销的有效后盾。

二、遵章守纪,维护企业荣誉。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几率,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司规章制度的推行,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公司的请假休假制度进行相应审批,保证不因为个人原因影响部门总体工作规划。

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断自我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为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夯实基础。

不管以后的工作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并且将更加的认真地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努力克服个性和年龄的弱点,推开障碍和阻力,抛弃“小我”,轻松上阵。我相信自己不管受岁月如何地磨砾而产生变化,但是追求完美、永不言败的个性永不会变。

我的信念是活到老,学到老,要自信一生,用学习的心态来支撑自己,才将使我以后在客服行业做得更有活力、更具创意和更加从容!

…… ……

2012-¥-¥

推荐第5篇:考勤工作总结与建议

考勤工作总结与建议

亲爱的老师,同学,你们好,我是某某届某某班的副班长某某某,下面我来总我班过去两周的考勤情况,考勤统计中,班里40人,上周有5人旷课,其他人都能按时上课,大家基本上都能遵守纪律,不迟到和旷课。

为了加强管理我们系的课堂纪律,在这里我提出一些建议。

在每周周五由本班负责人将填好的表交到学风督察部,学风督察部对于全勤的班级给予一定的表扬,相反,对出勤率低的采取一定的措施。

在没有严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希望学风督察部尽量对此班级从宽处理,因为这样才能给我们系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明显的看出,它起到巨大的作用,逃课的学生寥寥无几,课堂气氛也显得很活跃,老师也信心十足。

任何一个人都摆脱不了懒惰性,虽说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强,但是大多数人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还会放纵自己。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总想着逃掉。可是怕被记之后受到惩罚,不得不去上课,其实它起到了一个督促性的作用。

虽然优点很多但是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 每节课都让任课老师签字,他们感觉太麻烦了,没啥效果。让我们向我们院建议一下,取消此措施。

依我个人所见,不能取消,但可以改进。为了给任课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向我部推荐一个我的意见,我们可以减少老师的签字频率,将老师签字程序改成:首先让本班负责人把每节课的缺勤人记下,然后让认可老师在每周的最后一节课核查之后进行签字。这样给老师和负责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不影响我们的工作进展。

推荐第6篇:工作总结与主管建议

2012年10月份总结

两个月的学习与积累,我已基本掌握大货发货的流程,最近刚接手大货发票制作的工作,我会尽快熟练此操作。品质部入库的工作已很熟练,我会继续细心地做好此操作。海运退税已基本掌握,但还不够熟练,希望下段时间能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好的巩固它,同时也得经常温习之前总结的心得。由于兼顾品质部入库的工作,对物流部发货的工作接触不是很多,下段时间希望能更好的熟悉并掌握空运发货的流程。接下来几个月应该会很忙,希望自己能尽快的完善一些不足之处,争取保质保量地完成给完成的任务。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

人。加油!!!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2-11-06

本月总体表现有所进步,质检工作完成的比较顺利,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需要提升的:1.物流操作的学习的提升。2.整体工作的总结与安排。3.工作效率的提升。

签署:DHY邓胡玉 2012-11-08

84.65 293 2012年11月份总结

本月工作基本已熟练,品质部物料入库,退货,补货的工作运行已娴熟。物流操作中空运,海运的流程已掌握,这个月里对美国及英国空运接触的比较多,大体操作流程已没什么问题了,只是还不够熟练。接下来需要巩固及完善吧!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2-12-05

本月总体表现有所进步,质检工作完成的比较顺利,物流大货操作也能慢慢上手操作。

下月重点:1.物流操作熟练和效率的提升。2.工作质量的提升。3年终总结和明年计划。

签署:DHY邓胡玉 2012-12-08

85.47 309.4 2012年12月份总结

这一个月总的来说比较平稳。质检入库,退货等工作运转顺利。各国家大货发货流程也已熟练操作,美国和英国DHL和BBX发货相对熟练,效率有明显提升,澳洲发货做的相对较少,下期需巩固熟练。这个月没怎么做海运发货,年初有培训海运系统操作的任务,期望

下期能独立完成所有操作。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1-07 本月对大货操作有了进一步了解,操作效率有一定的提升。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多积累经验,由点考虑到面更加全面的想事情和处理问题。

下月重点:1.物流操作工作的加强。2.个人能力的提升。3.培训计划。

88.3 366

2013年1月份总结

月末交接了品质部的全部工作,将工作重心全部转入发大货上,由于之前是和叶小东一起完成大货发货,现在自己独立完成整个流程,发现有些发货需要的资料了解不够全面,以致中间出了些问题,经过逐步的了解及亲手抄作,现已能独立完成整个发货流程,下期还需巩

固熟练。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2-16 本月在繁忙的工作状况下品质部工作能顺利交接,物流部配货及时率保持不错。然而在退税报关复核的过程中存在较大漏洞,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按照流程来严格执行,并且风险意识不强,需要好好分析和检讨,并杜绝错误的发生。

下月工作重点:1.本职工作的强化。2.工作时间的合理分配效率的提高。3.海运发货流程的

培训。

79

180 2013年2月份总结

本月顺利完成了海运发货流程培训的计划,自己对入职以来所学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归纳。现已能熟练操作大货发货流程。除了大货发货,在大家的指导及帮助下,对散货发货和跟单也有大概了解。非常感谢!下期希望能顺利完成发货。COME ON!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3-06 本月进步明显,通过培训对海运的整个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对于临时的协调性工作也能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工作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3月重点工作:1.大货发货的安排。2.整体工作的强化总结。3.避免小错误的发生。

90.2 404 2013年3月份总结

3月份配货较2月份明显增多,发货过程中比较忙碌,不过还是顺利地将AU和US的货全部发出。这个月忙碌的工作状态对我个人能力有所提升,遇到紧急又重要的事情,不急不躁,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下期继续保持备战状态,可以接受调岗安排。期待能熟悉其他岗位事

宜。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4-02 本月整体工作完成不错,工作心态比之前成熟了。月底操作工作重新分配了,需要对本职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加强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异常情况需要全面分析先尽量自己想办法,再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上面商量解决方法,让自己成长更快一步。

87.25 345 2013年4月份总结

本月工作稍有调整,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自我感觉对目前所有工作比较娴熟,我主要负责的美国和澳洲发货在本月比较顺利,本月发货有4票物流延误,其

他没有问题。

另:想坦诚一点,目前的工作状态让我感觉没有强烈的动力,希望能换岗,调做散货。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5-04 本月工作完成的很好,你能在自己工作掌握透彻的基础上要求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这点非常好,我们原计划也是准备下半年开始实行换岗制,你提的这个需求我们会尽量满足,不过这个也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的。同时我也希望你能把你的经验分享给到其他同事,加快我们

换岗的实行。 90.3

406 2013年5月份总结

本月澳洲改发DHL头程,与货代交接及中间变更流程已磨合、稳定、熟练,美国配货量较多,相对比较忙碌,总体发货正常。下月需要多熟悉散货操作细节,每周周五接手散货,希望能尽快熟练散货操作,以迎接下半年调岗安排。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6-05 其他加分项说明,因周静请假,能积极分担她的工作给予2分奖励。

能及时提出自己不是很清楚的问题,积极向同事学习,这点很好。不过要及时总结,分类做好记录,作为其他同事学习的文档,让好的方法不断流传下来。

下月重点工作:

1.散货的学习。2.大货操作工作的总结。

89.25 385 2013年6月份总结

本月澳洲,美国不退税大货发货稳定,欧洲发TNT大货运行正常。

散货发货方式在进一步熟悉下,已了解各发帖系统对应运输方式。对各运输方式特点做了小总结,还不太全面,接下来会继续补充。澳洲和美国大货发货操作详细步骤,正在总结完成

中。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7-04 其他加分项说明,因周静请假,能积极分担她的工作给予2分奖励。

6月份的整体工作完成的比较顺畅,主要要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核查,接下来要养成这种习惯,把最重要的发货地址放在第一位,拿到一票单要条件反射一样的去注意地址。 7月中旬就开始接手部分散货的操作,地址和发货方式的匹配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错误。大

货的总结也加快做好交接给换岗人员。

下月工作重点:

1.换岗工作交接时期检查。

2.新工作的学习和总结。

85.45 309 2013年7月份总结

、本月工作主要是散货工作的学习与交接,现已能够单独处理散货相关事宜。特殊情况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磨合。

2、关于国内物流操作标准操典的制作,现已完成初稿。(关于7月份

工作总结,详见附件。)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8-05 本月工作表现还不错,散货工作能初步上手,大货工作交接的也挺顺利。

下月工作重点:

1.散货报价的核算,账单的核对,以及嬴之链账单的统计。

2.异常单的分析与处理(需要跟进每一票异常单的处理结果)。

91.8 436 2013年8月份总结

8月份正式接手了散货的工作,经过之前的熟悉了解,这个月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散货的发货。账单核算已能独立完成,异常单的处理在进一步了解中,目前遇到过的一些异常情况还不是很多。另一项重大任务——《物流部国内操典》大致板块已出炉,还需调整、改进,期待这个月能出炉完整版。不得不说的是很喜欢部门组织的健身活动,既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又使我们在工作中得到了放松,丰富了我们的生活,very nice!^-^,愿这样的活动一直走下

去啊。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09-02 本月总体表现不错,交接工作做的很顺畅;能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部门的活动,非常好,期

待你接下来带给大家更精彩的表现。

下月工作重点:

1.异常单的分析与处理(需要跟进每一票异常单的处理结果)。

2.账单的核对。

96.9

538 2013年9月份在总结

9月是开学的月份,也是我们繁忙的月份。这个月的配货明显较前几个月有所增加,关键时候系统也出了问题,像打乱水仗样,不可避免的是系统数据有所混乱,特别是发大货,数量之多,散货还好,部分实物与系统数据未统一的,都已记录调整过来。

散货香港小包暂停导致月前被退回几单已发小包,北京小包不能发电池对发货带来不畅,部分北京小包被反应客户收不到货,被查封,后只有联系货代做重发单。

本月最后一周的提前3天和提前6天数据非真实数据。与熊科沟通核对实物,因单据太

多无法核对。

忙碌的9月过去了,10月份应该也会比较忙碌吧。come on!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10-07 本月能在繁忙和系统崩溃的情况下,把散货正常发出去,辛苦了,非常好。旺季到来了,小包裹的发货查验将会越来越严格,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心里准备。接下来异常单也会增加,需

要在发货前期做更多准备和检查工作,确保用最安全的方式把货物发出去。货物出去之后要

及时跟踪,尽量做问题发现者和终结者。

101.25 625 2013年10月份总结

10月散货票数相对9月票数有所减少,货量却增加了很多,主要是发DHL的和红森DHL

的票数增加了,北京小包票数减少。

感觉这个月比较忙碌,主要是因为北京小包的退货和DHL清关上的一些问题,对于发货后的跟踪,缺少经验,处理不够及时,给售后客服带来麻烦,经过这些,我了解发散货不仅仅是将系统现有的订单及时安全发出,客服反馈的跟踪信息也很关键,需及时处理。

还有一些初次遇到的问题,比如发往巴西的货都需要提供vat号,之前不了解,以致发货被退回。退货流程需要发邮件也是之前未被告知的,以致被其他部门问到退货的通知情况。

由于北京小包退货严重,现改发中环运的瑞典邮政小包,关注发货时效,让发货更流畅。及时处理客服反馈的跟踪信息,让部门间的衔接做到更顺畅。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11-05 散货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发货后段异常订单处理上,思路不清晰处理不到位,没有重视反馈不及时。后期需要加强异常单的跟进,注意处理原则;加强分析总结能力;及时了解

市场最新动态。 81.75 235 2013年11月份在总结

11月份散货发货比较平稳,发货均正常。新合作的易通关发货系统比较完善,包含发货前,中,后的详细信息,能反馈上网时间,跟踪信息及签收情况,自己打印挂号也比较方便,价格方面适中,较北京小包挂号费稍贵,单价均为95元/kg,相差不大,时效目前还未确定,11月22号发货,目前大部分在运往目的地,有一票22号发的新西兰在12月1号已签收。关于异常单处理已得到改善,经过对上月发货后异常单处理问题的总结,这个月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能对客服反馈的跟踪异常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在这里感谢小玉的指导!我还有很多需

要学习的地方。

已近年底,愿大家都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一起快乐成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3-12-04 本月进步比较大,遇问题能独立思考,并主动反馈处理结果。新的发货方式也能主动去分析它的性价比,反馈跟踪状态。非常好,希望你继续保持,并不断的去提升。

下月工作重点:1.年终散货的安排和跟踪。

2.13年工作总结和14年工作计划。98.15

563

2013年12月份总结

12月份散货单数量稍有下降,发货很顺利。12月份花费部分时间练习舞蹈,感觉很开心,不仅因为自己喜欢,也是很乐意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新的一年希望

长!

自己能静下心来学习,提高自己的口才,能正确高效的处理各种问题。提前做好工作计划,

战胜拖拉的毛病,快速成长!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4-01-07 工作心态非常好,求学欲望比较强,希望你能在这里得到你想要的。14年工作任务会更重,要提前做好准备,散货这块物流商、发货渠道的开发,以及如何选择一种合适是方式发货都需要你做更多的市场考察和数据分析。希望你能以你专业的态度给出建议。

100.1 602 2014年1月份总结

一月份发货未发现异常,年前交接比较顺利,暂时未发现问题。回顾过去的一年,自己成长了不少,有开心,也有失落,总的来说和大家一起工作很开心!

新的一年,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好好学习,天天上上,开心工作,健康生活!愿自己

工作上能做到更好更专业。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4-02-08 年终表现不错,散货交接的比较好,货物安排的比较顺利,新的一年继续努力,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希望你能规划好自己职业生涯,成为物流领域专业人士,独挡一面,能有

更大的成长。

100.05

601 2014年2月份总结

二月份散货发货收到部分货代退回包裹,与货代沟通,主要原因是安检不合格退回的,查实退回物品非危险产品,可能是误退。也遇到丢包情况,丢失包裹已向货代申请赔偿。(后司机反馈是在拖运过程中因袋子不结实拖拉过程中破损漏货,已改善)

月底和小芳交换了岗位,也接手了欧洲跟踪及加库存的工作,跟踪和加库存目前操作平稳,欧洲大货发货流程还不是很熟练,以致效率不是很高,一个周期的流程已经走了一遍,这周将会把一个周期的工作类容做个汇总,然后熟悉操作,在保质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最近时间比较紧凑,散货异常单交接还不是很全面,后期将会在发货过程中实操及交流。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4-03-04 可以看得出来你现在对欧洲空运的全程操作还没有完全掌握,这时候可以再通过流程的梳理,把工作分成几个板块确认各版块的相互关系,更加深入的掌握工作内容。注意时间管理,把紧急重要的先做并注意检查,对容易遗忘的工作做好标记放在醒目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

在本月总结时希望看到你提出工作中的瓶颈,并给出你的解决方案。

95.55 511 2014年3月份总结

接手欧洲发货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3月份里,上半个月由于对欧洲发货流程及细节的不熟练以及货量比较多,工作效率跟不上,时间不够用,跟踪和加库存的工作就让陈建谋帮忙

处理了,然后通过对欧洲发货流程的梳理,以及发货过程中对各个板块的熟悉,联系各个板块的相关性,合理分配工作要点,对零散较细化的工作做便利贴来提醒自己,渐渐进入状态,下半个月结合加库存和跟踪的工作,合理安排时间,现在操作起来已经熟能生巧,时间安排上也能预留一些时间深入了解中仓与外仓之间的沟通,和一些大货流程方面的信息。

下月还需继续了解下外仓跟踪方面的沟通,抽时间多看下外仓邮件。虚心学习,静心思考!

员工签名:LH刘慧 2014-04-04

本月表现不错,上手比较稳当,对自己认识比较深刻,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做学习计划,虽然没有一下子学会本岗位所有东西,但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把基础操作学好,非常好。这两个月新岗位的学习压力会比较大,希望你做好心理准备,一步一步去吃透。

下月工作重点:

1.欧洲大货全程操作的全面入手。

2.欧洲转运的学习,掌握目前有哪些转运物流商和发货方式。

3.账单的学习,大货到目的地仓库之前的费用,特别是关说费用、转运费用等。

96.25 525

推荐第7篇:会计工作总结与建议

1、业务员打好送货清单到仓管提货时,告诉仓管送货清单上的是税前价还是税后价,仓管在出库单的附注里写明:不开票/开票。提货人对出库单审核后,签字确认。一旦确认,不得随意进行修改。

2、2014年股东工资按时发,出现厂与股东之间借款的情况,必须开具借款单。

3、a预支:金额200元以下不预支;200元及以上:领导签字→出纳付款。B报销:会计审核→领导签字→出纳付款→会计做凭证

4、出纳处直接付款,必须要求开具对方签字的收据或发票。

5、现金收款,出纳当即开具收据,一联存根,二联客户(客户不需要的,由业务员保管),三联先出纳记账再会计做凭证。

6、会计、销售有任何一方知道入款情况的时候需通知对方及时确认,最终由会计开具入款通知单,将准确的入款情况通知业务员。销售员要自己清楚记录销售情况(客户信息、产品明细、出售日期、回款日期等等),定时与会计对账。

推荐第8篇:《几何与图形》教学建议

《几何与图形》教学建议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标准)的四个领域之一,“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如何立足课堂,把握好本领域的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领会《标准》理念,熟知教学目标

《标准》理念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达成方向,二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必须要达到“领会”与“熟知”的程度,才能做到教学设计更贴切,教学策略更得当,教学效果更显著。

我国的数学教学大纲、教材也经历数次变革,但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看,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缺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几何”直观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过分强调演绎推理和“形式化”。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也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虽然“教学大纲”也有关于“空间观念”的表述,如“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等等,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却鲜见与之有关的解释和说明。《标准》旨在克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过于偏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倾向,克服重“概念与技能”,忽视“情感与态度、体验与反思、过程与自主创新”的弊端,努力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数学课程内容体系: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强调几何直觉,培养空间观念;突出“空间与图形” 的文化价值。如:《标准》中提出了“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等要求,使学生了解“空间与图形”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重视量与测量,并把它融合在有关内容中,加强测量的实践性等。

《标准》指出,在整个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部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基本特征,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获得并逐步发展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数学思考的目标为: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解决问题的目标为: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为: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我们把这些目标鲜明的摘录出来,一方面便于教师进行领会、记忆与熟知,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我们要把每一堂课的教学融入整体目标的大背景下,这样对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才是系统的,不割裂的。

特别说明的是“空间与图形"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怎样算具备了空间观念呢?《标准》理念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这就是我们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方向。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标准》不仅在“空间观念”的提法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而且在内容上做了相应的安排,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目标。

[如: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有关变换的直观内容;“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以及丰富的变换、坐标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成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学习资源,并且空间和空间观念从孩子入学的那一刻开始就伴随他们成长了。]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孤立的,有的老师认为好像只是观察物体等特定内容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际上,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测量,都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教学中应该进行有机整合。

二、建立课堂模型,明确教学思路

在把握了《标准》理念与教学目标后,教师可能更为关心的如何上好一节有关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课。《标准》中“空间与图形”的四方面内容都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实,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标准》提倡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不采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例题→习题”的结构形式。

在这里,我们根据空间与图形的不同内容分类提供相应的课堂模型建议:

(一)图形的认识

图形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其内容包括:点线面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长方形、正方形,线及其相互关系,角、三角形、四边形、园,圆锥,三维视图等图形。在进行图形的认识类知识教学时,我们建议的教学模式,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如下:经历情境,抽象图形

实践操作,感知特点

欣赏拓展,回归生活。即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基础上,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体验常见的图形的性质,并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观察物体、拼摆图形、设计图案等活动中,构建空间观念;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体会图形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存在。具体阐述为: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全过程,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展开学习在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经历从现实源泉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过程如下:

生活实物

实物图

几何图形(模型)

回归生活 【案例1】 如在角的认识一课中,一位老师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1)、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学生说的兴高采烈:扇子,红领巾、书本、五角星、桌面、墙角等等五花八门,体现了生活情境的引入。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实物如扇面、红领巾,桌面等,并把有角的部分用红色醒目标示出来,体现了由生活实物到实物图的初步抽象。

(3)、去掉课件中的实物部分,只留下红色显示的角的图形,再让学生直观观察角的特点。就完成也由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知识背景,逐步完成由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观察,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学生对角的认识也更加立体。

2、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图形的基本性质

“感知”是根据相应的学习材料,通过手、口、脑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认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活动经验的积累、图形性质的体验等都是在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折叠、剪拼、画图、测量、建造模型、分类等活动,对图形的多方面性质有了亲身感受,这不仅为正式地学习图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空间观念。所以我们提倡学生人人拿学具进行操作实践,这样远比只是让学生看一下教师的示范和课件演示要获得远远多的对图形的“洞察”和体验。尤其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图形的认识,我们都要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叠一叠、拼一拼、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比一比、分一分、做一做等基本的实践操作活动,为正式的学习图形的性质奠定基础。 【案例2】如探究长方形的特征教学片断:

(1)、创造图形:课前老师给每组发了一袋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或是你自己身边的材料想办法创造一个长方形吗? (2)、展示成果:教师巡视,指名实物投影摆放。

方法有:摆小棒、画点子格、拼三角板、拼小正方形等等。

(3)、思考讨论:这些长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办法验证?再操作验证, 并把你的发现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看哪组想的办法多)。

(4)、汇报交流: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逐一演示: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折一折。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实践操作活动,如“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折一折”,对长方形的特点感知也就更加充分。

【案例3】如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教室

师:全体起立,观察教室的前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国旗、黑板、课程表„„

师:全体向后转,观察教室的后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奖状、学习园地„„ 师:向左转,你看到了什么? 生:两个门、一个窗户„„

师:观察教室的右面,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我们了解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观察讲桌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课桌,老师讲课离不开讲桌,老师请4名同学来观察一下讲桌。

请你们分别站在讲桌的前面、后面、左面、后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4位同学看同一张讲桌,为什么看到的不同呢? 生:„„

师:因为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看到的结果有时是不一样的。 观察大公鸡

师: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大公鸡。

师:请4名同学到前面来观察公鸡,你们分别站在公鸡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 师:左面和右面看到的是不是一样的? 追问:不一样,哪不一样?

生:站在左面看到尾巴在左边、头在右边;站在右面看到尾巴在右边、头在左边。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分析:同样我们能够看出在这节课上老师让学生经历了从不同的方位、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观察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实物与他们所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他们对三维空间与二维平面之间的看法。

3、了解并欣赏一些有趣的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图形的认识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案例4】如在认识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环节: 回归生活,赏析对称美

教师提供的素材主题有:京剧脸谱、剪纸艺术、建筑物体、平面图形、字母等。

分析:一下子把学生带到美妙的数学生活中,既再一次体会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充分感悟到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悟到数学之美,实现了课堂的升华。

(二)、图形的测量

同传统教学相比,《标准》在图形的测量部分加强对量的实际意义的了解。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动手操作,掌握测量的方法。注意对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的选择,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误差)。重视估测,弱化了单纯的计算(周长、面积、体积)为中心的传统框架和无实际意义的单纯量的单位换算。据此,我们建议的教学模式,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如下:结合情境,理解量的意义

操作体验,建立单位的表象

探讨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具体阐述为: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注意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对于周长、面积、体积等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它们的意义。这不等同于记忆他们的定义,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

【案例5】如《周长》教学,教学情境如下: (1)、创设情境

感知概念

①.动画引出“一周”“首尾相连”(板书一周)。

②.揭示“首尾相连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2)、判断封闭图形为揭示概念打基础

①.先判断,找出封闭图形。

②.描出这些封闭图形的一周。

③.揭示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 板书及时补充完整) (3)、联系实际生活

摸一摸身边图形的周长。

学生:桌面

数学书封面

一些实物。

老师:摸黑板封面(体现没有摸满一周)。 (4)、小组合作,测量周长

①.出示问题,讨论交流。

师:你用什么方法测量下列图形的周长呢?

师:每种图形分别用到了哪些测量工具呢?

②.提问测量方法及使用工具。

③.请测量它们的周长并填写在报告单上。

④.实物投影展示测量结果。 (5)、总结

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②.在实际生活中都有那些地方用到了周长呢?

分析:本案例通过创设动画情境、活动情境在活动中感悟周长的概念,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了周长的意义。尤其突出了充分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2、在测量过程中,体会建立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对于测量单位的学习,首先要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并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如:讲长度单位,让学生先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学生得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几个一乍的长度”“几个一支铅笔的长度”“几个一本书的长度”“几个一把尺子的长度”等,再引出长度单位,这样做就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获得对度量单位的初步体验。] 学生还需要通过实际活动建立对度量单位实际意义的体验,1cm到底有多长,1cm 到底有多大,1cm 到底占多少空间,要使这些单位变得直观具体,必须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操作活动,并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加以说明。

[【案例6】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完“千米的认识”后写的教学随笔。 我校的操场地面是用水泥方砖铺成的,我带孩子们去数方砖,再计算出操场的长度,长度正好是50米,一个来回是100米,我让孩子们走了一个来回,10个来回是1000米,又叫做1千米。

我留下了家庭作业,“从家到学校大约多少千米。”让家长协助完成,学生和家长共同行走一千米的路程,对一千米都有了很好的感知体验。另外,我还留下了让孩子们了解和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时速问题,让孩子们自己测一下自己的步行速度„„

分析:通过教师的教学与作业布置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经历对度量单位实际意义的体验,从而建立对度量单位的表象,可以说学生不仅仅记住了一个计量单位一个名称,更重要的是感知了这个量的大小多少,这个认识是丰富的、

立体的。

3、重视估测,掌握估测方法

在测量的学习中,应该始终重视估测的重要性。估测有助于儿童理解测量的特征和过程,并获得对测量单位大小的认识。

如,在长度单位的学习中,要安排估计身高,步长、臂长、凳子的长度等活动;对面积单位的学习中,要安排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教室地面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对容积的学习,我们可以安排估算粉笔盒的容积、卡车汽油箱的容积,水桶的容积等活动。这些活动会加深学生对量及其实际单位的理解,发展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先估测后验证的原则。

对大数目的估测,要关注学生的估测方法。如,对于长度1千米的估测,当然可以让学生实地走一走,再回头看一看,脑海里想一想有多长,我们也可以先让学生确定100米的长度,再定500米的长度,500米里有5个这样的100米长度,最后再感悟1千米有两个500米的长度,这里不是简单的数学推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感悟1千米到底有多长。

4、探索规则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套用公式进行计算上,以至于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地处理为计算问题。实际上,对于规则图形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探索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对于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和图形间的相互关系,体会重要的数学思想,对发展空间观念也是大有好处的。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猜测、观察、操作、归纳、建立数学模型、实践应用的数学发现过程。可以用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的体积;可以用转化思路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体积(包含不规则的图形)。

【案例7】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长方形的面积吗? 生:没有。

师:今天我们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请你们先看看书,想一想: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看书后汇报:书中先讲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们齐读三边。 学生:齐读三遍。

师:用字母怎样表示哪? 用字母表示就是s=a×b或s=ab 师:好,我们讲应用题。 分析:这就是一个教学反例。在案例中,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有效的探究,学生靠机械记忆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却并不理解公式的由来与意义,对公式的掌握就不会深刻熟练。再看下面的环节老师要“讲应用题”也可以想象出是对公式的单纯应用,而不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的价值性就无从体现了。]

(三)、图形与变换

这部分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反射和对称,分别在

二、五下、六年级学习。了解图形的变换,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对图形美的感受和欣赏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画简单的对称图形和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有趣的图案,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针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建议的教学模式,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如下:发掘现象,感悟特征

实际操作,体验方法

灵活运用,创新实践。具体阐述为: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变换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后的图形。

其实,学生很早就有了物体和图形运动的经验,他们通过折纸、转风车、照镜子等等获得诸如平移、旋转、反射和对称的体验。我们要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大量的变换现象,如旗帜升起、螺旋桨转动等以及建筑、植物(枫叶)、动物(蝴蝶)等来感知认识变换现象的整体特征。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要讲清方法,关注学困生。

2、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图形变换的方法

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所以“图形与变换” 中四条具体目标的阐述有着明显的特点——每条目标都对图形变换的操作方式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比如,“用折纸等方法„„”“利用方格纸等形式„„”“在方格纸上将„„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等。这种阐述旨在要求以直观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与变换”的数学内涵。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应单纯地介绍图形变换的知识,而应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从而体验图形变换的方法。

[如,可要求学生利用图形变换制作一个美丽的图案。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活动,学生可以从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图形出发,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变换,得到新的图案,并可以不断地改变操作过程,使所得的图案更美,进而相互交流各自图案的特点,相互欣赏、评价图案的美以及设计的创新]

3、注意让学生欣赏并体验图形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组合进行图形设计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教材(或多媒体手段)呈现的美丽图案,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时,发现熟悉的图形;运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图案是否运用了变换;欣赏各具特色的图案,发现其中蕴涵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将以此为启发,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亲自动手设计图案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和辛苦,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

(四)、图形与位置

这部分内容包括“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等;“位置与方向”——含有横轴、竖轴和夹角的坐标图;“位置”—— 坐标数及综合。分别安排在一下、三下、四下、六上年级学习。我们建议这部内容的教学模式,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如下:联系生活,感悟知识

活动结合,掌握方法

拓展延伸,体现应用。具体阐述为;

1、结合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行教学。

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天然的联系,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性,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提高感知的效果。

【案例8】如关于“方向和路线图”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说一说早晨的太阳在什么方向。让学生面向东站好,告诉他们背对着的方向是西;再让学生伸开两臂,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从而利用学生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起联系,帮助他们认识这四个方向。然后,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说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2、注重结合丰富的活动情境开展教学

[【案例9】如在“确定位置”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让个别同学介绍自己在第几组第几个,从说自己的座位抽象出“数对”这个概念。

(2)通过口头练习,让学生看一看用数对的方式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3)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对方式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美丽风光。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创造。

分析:这样就能集合学生的参与性、活动性、体验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回归生活,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10】如方向与路线的课尾环节,可以安排由学生描述从家到学校的路线、途经的主要建筑物(参照物)以及相应的距离等,并根据描述画出简单示意图,在交流中加以修改、完善。

分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借助不同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画出示意图”,这样一个数学方法,而且体会到了这个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需要提醒的是在教学这部分内容,要注意: (1)、不要死记硬背,通过活动感悟、理解概念; (2)、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有些知识如“左右,南北”等不是一节课就能使学生人人都过关的,是要经历反复的经常的认识过程;

(3)、认识图上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结合; (4)、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

(5)、左右有相对性,以“人的左右意识”为标准。

三、完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有了课堂模式(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可以说是有了上课的框架(这种教学模式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相支撑。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我们给出教学策略建议为:

教学策略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呈现现实情景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的有趣的素材。几何教学的过程就是把各种对象由具体的事物变成抽象的几何体进行研究。学生理解几何知识时,需要把几何体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感性直观材料的支持。

1、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选取与呈现现实生活情景和生活现象作为“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内容,可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 ,由“严肃” 变为“亲切” ,有助于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愿意亲近数学,想学数学。

【案例11】如“直线和线段”的教学就可以呈现“四组镜头”让学生观察。镜头一: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镜头二;大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镜头三:一个女孩在打电话,用手指绕着弯弯曲曲的电话线。镜头四:建筑工地上用绳子栓住重物往上拉的画面,突出表现笔直的钢丝绳。然后提问:“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你能给这些线分类吗?说说你的好办法。”

分析: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不仅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

2、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小学生对“图形与空间”方面的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几何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教学策略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几何特征

观察是学生获得“空间与图形”知识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中要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一年级辨认图形的观察活动(辨认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选定参照物辨认方向等);对演示实验或操作的观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验);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认识长方体时,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让学生一一观察;利用实验或演示发现棱与面,面与面,以及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关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就比较容易形成。

教学策略三: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操作是数学课标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也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根据这一方式,提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三部曲:

1、独立探究,发展个性。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进行充分的独立探索,学生发现的每一种方法,每一个特点、性质、规律都是学生自己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一种创造,从而弘扬和发展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组内交流,学会互助。要求学生把各自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得出小组内的结论,也要求组内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一步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尤为重要,我们要以知识为桥梁,也就是说借助知识来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质疑。我们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二人交流是基础,三人交流是关键,四至六人交流是提升。

3、组组交流,全班展示。在组内交流阶段,学生都已经尝试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到了方法,得出了结论,但是每组的结论方法和叙述形式不尽相同,这就为组组交流、全班展示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不同的思路、方法、结论,也是课堂新的生成,是新的课程资源。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清晰表达本组的意见,还要倾听他组的意见,我们要通过学生组组质疑、组组争论、组组辩驳这一讨论形式,最终形成教师指导下的全班同学自己的知识或结论。

关于 “三部曲”要注意四点:(1)教师要做好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2)自主探索时间必须要充分,还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3)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时间的充分性,蜻蜓点水的讨论不仅达不到思维碰撞的效果,而且会使学困生一无所获。(4)教师需要发挥指导作用,树立“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的理念。

教学策略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地创设出优化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高效率学习。计算机被人们认为是“教学过程中优化学习环境、辅助学生学习的有效的认知工具”。它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等方面创设的学习环境,有其自身独到的优越性。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空间观念的建立、理解上,有些时候语言的描述繁琐、苍白,甚至无能为力。通过课件展示就能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从而也帮助学生打通了具体直观与空间想象之间的障碍,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建立起空间观念。

推荐第9篇:“鸡兔同笼”教学建议与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建议与反思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改版后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挑战性。我原来也听过几次这一内容(六年级)的教学,但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我决定挑战一下,在本学期学校举行的优质课赛中就上《鸡兔同笼》。我查阅资料,网络上查看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想取长补短,寻找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当转化、猜想、列举、画图、假设、建模、代数、抬脚”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作用于“鸡兔同笼”问题中时,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关联之处。转化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中的基础性的思想方法,不可缺少;猜测、列举、画图、抬脚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中的颇有局限性的思想方法,虽然能够为假设做好了铺垫或延伸,但会受到数目大小或奇偶性的限制,不能广泛运用;真正能够适应于此类问题的无疑还是假设和代数的思想方法。在此,我把我的教学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大胆前置问题情境,提高问题的“知名度”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我课前设计一份比较开放的预习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借助网络信息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鸡兔同笼”问题情境,投人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践活动中去,大胆利用猜测、画图、列表等方法来揭示问题情境。

课堂上,我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把预习时知道的解题思路、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小组内方法互补、相互借鉴,选出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展示。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在学生愉快的探索、交流、展示中带来了乐趣,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的氛围中,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放手经历问题情境,提高问题的“形成性”

从课前预习到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学生已经把自己置身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展示画图法,有的小组交流总结猜测的过程,有的小组展示列表法,有的小组介绍假设法,展示十分精彩。学生之所以能大胆地展示自己,一方面是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合作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都有收获。中等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对书本的理解学会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优生不满足一种方法,追寻方法的多样性,就这样,一批“领袖儿童”显现出来,引领整个班级快速前进;而少部分理解稍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够在交流讨论、倾听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奇妙。另一方面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在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吸取别人先进的、简便易懂的解题方法,将不够明白的问题弄明白。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充满自信,认真地讲解自己的做法以及思路,我想这一类题目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永久的记忆。

三、问题情境游戏化,提高问题的“模型化”

学生在交流、补充、相互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猜测、列举、画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也会受到数目大小的影响。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优化方法,把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优越性彰显出来,再指导学生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建立模型。

方法一:假设全部都是鸡。每只鸡2只脚8×2=16(只脚)(共有16只脚数,也就是鸡兔总脚数),但实际有26只脚。26-16=10(只脚),现在脚数比实际的少10只脚,少了的10只脚应该是谁的?(兔子的)为什么?插入游戏:8名学生上场,3人扮演鸡,2只脚着地;5人扮演兔子,4只手脚着地。提问:现在有几个头?几只脚?(8个头,26只脚)听口令:全体兔子抬起两条前腿,立正站好(全班哄堂大笑),但学生在笑的同时,已经观察到兔子统统抬起2只脚,减少的是兔脚(一只兔减少2只脚,共减少10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4-2=2(只脚);那么10只脚是多少只兔子减少的?10÷2=5(只兔)。兔子求出来了是5只,鸡的只数很容易就算出了:8-5=3(只鸡)。师生边观察边总结记录计算过程:

假设全部都是鸡

(1)共有多少只脚?8×2=16(只脚)

(2)比实际少多少只脚?

26-16=10(只脚)(减少的是兔脚)

(3)一只鸡比一只兔少多少只脚?4-2=2(只脚)

(4)有多少只兔?10÷2=5(只兔)

(5)有多少只鸡?8-5=3(只鸡)

方法二:假设全部都是兔。每只兔4只脚8×4=32(只脚)(共有32只脚,也就是鸡兔总脚数),但是实际只有26只脚。32-26=6(只脚),现在脚数比实际的多6只,这6只脚应该是谁多出的?(鸡的)为什么?插入游戏:8.g学生上场,3人扮演鸡,2只脚着地;5人扮演兔子,4只手脚着地。提问:现在有几个头?几只脚?(8个头,26只脚)听口令:全体鸡放下两只翅膀(学生双手也着地),变成兔子(全班学生再次笑了),学生在笑的同时,已经观察到鸡变成兔子后,多出来的是鸡脚(一只鸡多出2只脚,共多出6只脚)。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4-2=2(只脚);那么6只脚是多少只鸡多出的?6÷2=3(只鸡)。鸡求出来是3只,兔的只数也很容易就算出了:8-3=5(只兔)。师生边观察理解边总结记录计算过程:

假设全部都是兔

(1)共有多少只脚?8×4=32(只脚)

(2)比实际多多少只脚?

32-26=6(只脚)(多出的是鸡脚)

(3)一只兔比一只鸡多多少只脚?4-2=2(只脚)

(4)有多少只鸡?6÷2=3(只鸡)

(5)有多少只兔?8-3=5(只兔)

两种不同的假设方法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异同,重在理解多出(或减少)的脚是谁多出(或减少)的?先求出来的是鸡还是兔?我在课中设计这个游戏,主要目的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并理解了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及思路,有效地降低了新课教学的难度。

四、问题情境生活化。提高问题的“应用度”

在学生掌握了两种不同假设方法解题的思路后,我告诉他们,在生活中,鸡兔同笼的现象很少碰到,没见过有人把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即使放在一个笼子里又有谁会去数它们的脚呢?直接数头不就行了?那是不是说“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显然不是,“鸡兔同笼”问题,是让我们通过鸡兔腿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规律,并采用有效的手段来理解数学问题的过程。该类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如龟鹤问题(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民谣中的人狗问题(狗相当于“兔”,人相当于“鸡”)、生活中的租船问题(大船相当于“兔”,小船相当于“鸡”)、知识竞赛抢答计分(答对加分相当于“兔”,答错扣分相当于“鸡”,此类题的关键是弄清答对和答错的相差分数)等。明确了“鸡兔同笼”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体现数学的生活味和应用价值。最终让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贵在学习一种假设推理的思想方法,贵在用来解决生活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变式问题,拓宽了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构建了该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推荐第10篇:形式与政策教学建议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为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巩固现有成果,现就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教学院系党总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为了加强管理,各教学院系相应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组,由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担任教研组组长,并报思教部备案。各教学院系的“形势与政策”教研组主要承担本院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在教学上接受思教部的统一领导。

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具备教师资格的辅导员都必须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具体承担的班级、课时由思教部统一安排和管理,教务处对该课程将与其他课程一样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三、“形势与政策”课是列入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公共必修课,教务处必须履行统一教学管理职责,与其他公共必修课一样,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科学、规范、严格、有效的管理。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的指导下,思教部要加强课程建设,培训任课教师,有序、高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统一教学主要内容,加强教学监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全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任务和计划由思教部汇总编制并报教务处。“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时间和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每星期二下午为统一的“形势与政策”上课时间。但下午5-6节的上课时间原则上不安排机关主要处室领导和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上课,其他时间和规定照常。未经思教部和教务处同意,不得擅自调停课。

五、学校要把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直接与其评优、升职、晋级挂钩。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者,或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出现教学事故者,要按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作相应的处理。对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要予以通报表扬。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

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建议与观点,可以促进《形式与政策》的发展创新与进步!(电子信息工程124132008059陈斌)

第11篇:“形式与政策”教学建议

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现就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教学院系党总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为了加强管理,各教学院系相应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组,由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担任教研组组长,并报思教部备案。各教学院系的“形势与政策”教研组主要承担本院系“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在教学上接受思教部的统一领导。

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具备教师资格的辅导员都必须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具体承担的班级、课时由思教部统一安排和管理,教务处对该课程将与其他课程一样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三、“形势与政策”课是列入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公共必修课,教务处必须履行统一教学管理职责,与其他公共必修课一样,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科学、规范、严格、有效的管理。在宣传部、教务

处、人事处的指导下,思教部要加强课程建设,培训任课教师,有序、高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统一教学主要内容,加强教学监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全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任务和计划由思教部汇总编制并报教务处。“形势与政策”课的上课时间和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每星期二下午为统一的“形势与政策”上课时间。但下午5-6节的上课时间原则上不安排机关主要处室领导和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上课,其他时间和规定照常。未经思教部和教务处同意,不得擅自调停课。

五、学校要把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直接与其评优、升职、晋级挂钩。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承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者,或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出现教学事故者,要按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作相应的处理。对教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要予以通报表扬。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希望通过我们的建议与观点,可以促进《形式与政策》的发展创新与进步!(电子信息工程124132008009王健)

第12篇:“流程与设计”教学建议

“流程与设计”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优化的思想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依据教学目标,本单元沿着这样的线索展开:

1、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流程开始,归纳时序的概念,分析流程、时序和环节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通过简单的小试验和若干典型的案例,理解流程的应用,识读几种常见的流程图。

2、流程的设计

在明确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批量生产小铁锤的工艺流程设计等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流程并非自然过程,是需要根据目标和环境的要求人为进行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不同,产生的效益不同。

3、流程的优化

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分析不同流程设计所导致的不同工作效率,提出流程优化的若干指标如成本、工艺、技术、工期和质量等,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流程优化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相关学科知识

本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初中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教学器材和材料

本单元需要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主要有,试验用双色圆珠笔、牛皮板、浆糊、订书机等。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以及本校情况酌情使用和选择替代器材、材料以及与为教学服务的音像资料等。

四、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使用6学时。

节次内容

建议学时数

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第二节流程的设计

第三节流程的优化

合计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查阅生活和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书籍,重点研究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问题。

2、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关联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的资料和素材,指导学生阅读,为进行流程设计奠定基础。

3、要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验和练习,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替代的材料和工具来做试验和练习。

4、由于学时数有限,可指导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而不必面面讲到。

六、教学评价

1、根据堂上学生对本单元“马上行动”“思考”“练习”“综合实践”等栏目中的问题解决,了解和判断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从学生所做的流程设计方案中,评价学生对流程、优化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3、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外在行为表现中,观察学生是否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外显为提高学生和生活效率的自觉行动。

七、参考资料

《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杨岳平,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3篇:粤语社工作总结与建议

粤语社工作总结与建议

于上周星期六中午11点到12点这段时间,身为粤语社A组的我、吴嘉俊、陆华文、鈡雯为了在北化宣传岭南粤语文化,举行了“声声粤尔”粤语歌唱比赛活动。

虽然第一次脱离大二学长靠我们自己搞,在这场活动中,我们先自己内部临时分配工作,一人负责播放音乐兼看电脑,两人人负责宣传拉人来唱歌,还有一人负责评审并颁发奖品——卡贴。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外界温度相当低的情况下,当天的场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热火,路上的人稀稀拉拉的,并未见太多人,我们摊位也就理所当然地特别冷清。于是,我们做出临时决定,将今天的奖品——卡贴作为宣传单,为明天同样时间举行的“声声粤尔”粤语歌唱大赛活动做一下宣传,积点人气。说干就干,于是我们没人分站一个路口,见路人经过就说:“‘声声粤尔’粤语歌唱大赛,期待你明天的参见。”当然,我们依旧没有忘记我们的最初目的——叫人来唱几句,但很可惜,来到的人看到设备比较简陋,例如说没有麦克风,就过来看看就走了。

最后,到了12点多,我们的卡贴发完了,任务也算完成了,于是就收拾好东西,活动结束。

根据以上的工作状况,下面说说我的工作建议。

首先,我们摆摊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人来问我们为什么不联系她。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觉登记的时候,不仅要求写下手机号,最好当场加飞信,确保信息传达无误。还有,顺便登记一下Q号,拉进Q群,方便信息传达。

其次,活动物品过于简陋。我个人感觉,我们的摊位上没有说明我们是干嘛的,于是没人了解我们的工作,就这样没多少人前来搭理我们。接着,没有麦克风,例子前面已经列举了。最后,就是奖品过于简单,与其说是奖品,感觉更像宣传单。

接着,说说我对教学方面的看法。

对于教学,我们可以与外校的粤语社进行一些经验交流,然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升自己的实力。

对于改进,通过短信或Q群交流,让成员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改善教学方案。

最后,我要说的是给他们提供一个粤语环境,出去唱K或吃宵夜的时候,不仅单一地叫干事或老乡会,还可以叫上学员们,让他们与粤语零距离接触。

新闻培训

经过这次培训,我感觉它对我的新闻报道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它让我了解了新闻的一般特性——时效性、真实性等等,让我不再对它感到陌生。

最后,这次培训还让我掌握了捕捉新闻的基本能力——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正如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不缺乏美,知识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发现新闻也需要发现美眼睛。

总之,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第14篇:教学建议

一、教学工作方面

首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哪些地方要详讲,哪些地方可少讲,都要认真思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抓好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讲清物理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根据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对物理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在课堂讲授中,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讲析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等。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注意习题的实用性,要结合知识考点进行练习。同时要求学生多看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讲完一章后都要对该章知识进行一次知识检测。

二、教学研究方面

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县区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新课标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虽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物理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物理教学的特色点,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进一步!

总之,这学期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只有我们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太多的计较只会成为阻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例如: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继续提高课堂气氛,课后更多地了解学生等等。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期末。为了在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不断提中和完善自己,有必要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工作。

本学期,本人担任3(1)、3(2)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出全勤,干满点,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学工作者。现本主要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教师方面: 认真分析和研究近三年的考试说明,研究三至五年的中考试题以及各地的模拟试卷。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把握中考的特点,使复习能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在主干知识点花更多时间,下更大功夫,避免平均使用力量。

2、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如:①注意解题格式的训练。很多学生格式混乱,方程不规范,满篇数学符号等,这些问题都及时纠正,否则造成会做而丢分的现象。②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有深度,一环套一环,逐渐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即有深度又有广度,充分利用学生对因果关系感兴趣的心理特点,使学生积极思考,提中课堂效率。③不完全放弃教材,注意回归教材,特别是热、光、原三部分要强调学生看书。④加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难以理解的物理过程要编成动画,这样可以提中效率,降低难度。⑤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不满堂灌。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分析和训练。现在中考越来越重视理论联系实验能力的考查。每一章节都有这样的题目,本人注意挖掘,特别是电学部分,这样的题目较多,中考考查的比率也较中。

4、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对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核来鉴别学生能力的中低。考试说明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考查学生五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总之初三物理复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更好地提高初三物理的复习工作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三)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5-6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

为了不断提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发现《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不断教学理论理念,,深入研究拳的课标,明晰的目标,从而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

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不断提中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认真写反思,记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性学习,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教学质量得到了提中。期考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别为……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热情,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我一学期来不断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四)

一、思想工作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我清楚要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因此本人一直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育工作方面:

这学期,本人担任初三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因为面临着新课程改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培训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根据学校安排,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积极探讨教育教学有关问题。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有的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三、对待上级指定的任务,积极完成,速度快,质量好,不讲条件,不提要求。

任劳任怨, 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道德风范。每当接到领导下达的任务, 我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对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

我今后的目标是:

一、在工作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而不是停滞不前,自以为是。

二、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在工作中, 虚心学习同事的先进 教学经验, 见贤思齐, 从善如流,主动与同事搞好关系。言语谨慎, 举止得体, 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在其它方面, 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争取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在学校多学一些专业技术, 争取一专多能, 以便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但我有决心在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中, 任劳任怨, 全身心地对待教学工作, 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五)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5-6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

为了不断提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发现《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不断教学理论理念,,深入研究拳的课标,明晰的目标,从而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

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不断提中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认真写反思,记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性学习,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教学质量得到了提中。期考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别为……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热情,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我一学期来不断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六)

1996年毕业于雁北师范学院物理系,按照上级分配来到了偏僻的农村中学古城中学,12年来,向县城走了很多老师,也来了不少新老师,问心无愧的说,自己从没有抱怨,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履行聘约,年终考核全部合格,学子对我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安慰。

身处农村中学,生源很差,学生的基础都不好,教学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提高大家的物理成绩,主要在备课和落实上下功夫。备课时,考虑同学们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在课堂组织上和语言表达上多下功夫。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多讨论,多做实验,多上多媒体课,课后,找同学多聊天,多了解,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困和障节,达到及时解决和巩固的效果。XX年全国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应届班大类班126班达线5人,小类班130班达线14人。

XX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共计480人,中途退学18人,留级2人,转学2人,会考合格453人,会考结束后毕业回家的认输比较多,达到48人,这一届学生2010年全国高考中,我所任班级应届班153班达线7人,152班达线5人,一年来学期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成绩在全县来看也比较好,连续夺得第一名,也有几位同学多次进入全县前十名。做为一个立足艰难的农村中学,我们对这样的成绩都感到比较满意的,成绩的取得于我们学校全体老师的努力,高三年级组做的大量工作,以及校委会的重大决策是分不开的。

回想12载,自己努力了,成长了,现在我应该积极的反思与总结。1,如何适应新课标,2,物理上的难点重点应该系统的总结一下,变成文字形的东西,而不是空想和懒的动手,在教学研究上下点功夫,3,制作一套适于我们学生使用的教案和练习资料。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关于高一物理难学难教的探究》,《动量定理案例》,获得了省级荣誉证书,《物理自主学习的思考》被运城学院学报发表。

第15篇: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 建议一 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本文情节简单,结构明晰,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作为课内自读课文,本文的教学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设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通过摹拟、比较等赏析方法,借助品味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目标。

2.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来理解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拟小标题,迅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运用多媒体的声、画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体会小说诗化的语言。

4.小说鉴赏采取“引疑-议疑-释疑”方式。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对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

* 示例:

一、感知课文,理清结构

1.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二、赏析课文

(一)赏析景物描写:(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1.鉴赏课文第一部分的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赏析第

1、3自然段,其他几段由学生完成。

①听课文配乐朗诵,运用声、画手段创设情境。 ②学生自由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其中意境。

③学生用自己的话描摹画面,并说一说听(读)这段文字后的感受。(温馨、宁静、和谐、安详)

④学生思考讨论:战争是残酷的,八年抗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作者却给我们描绘了如此恬静优美的环境,这合乎情理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学生寻找类似景物描写的语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培养鉴赏能力。(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作点拨。)

3.朗读品味。

(二)鉴赏人物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对话”。

1.朗读后精讲“夫妻夜谈”,总结分析人物的方法。 ①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②抓对话中的重点词。如两处“笑”和“小声”,单音节词“谢”和“嗯”等;

③注意句中状语。如“总是”、“呆呆”等。 2.摹拟分析

①让学生改写水生夫妻对话并表演,让水生嫂用另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多媒体投影,提供范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重点分析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对话。 ②细细品读(听朗读录音或由学生分角色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三、品味创作

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段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片段练习: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人物对话,要突出人物个性。 2.课后阅读孙犁的短篇小说《嘱咐》,理解其中的“水生嫂”形象。  建议二采用电教法、诵读法、实践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的小说,但是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主义精神。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最能体现孙犁的创作风格,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通过朗读来体会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妙处;通过和诗歌、散文的比较,让学生领会“荷花淀”派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2.要求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听课文录音,精选文段,通过自己的诵读,深入领悟、大胆创造。

3.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以及和诗歌的对比阅读来把握。

4.比较阅读其他乡土文学作品或海明威、高尔基等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荷花淀”派独特的艺术风格。

* 示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快速概括文章所选三个片段的内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2.初步理解文章的特点: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抒情见长。

三、请学生从文中找出富有诗意的片段,并通过吟咏来品味其深刻含义 1.鉴赏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 2.教师范读后请同学自由朗读1—3自然段,仔细品味小说语言的诗味。(朗读指导:应注意语调柔美、舒缓,忌沉重、急躁;让自己进入有关场景成为其中一员。)

3.通过断句,将第1自然段编排成诗诗歌朗读。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4.聆听或朗读《蒹葭》、《再别康桥》,从意境方面与《荷花淀》进行比较分析。

问题引领:

①诗歌与本文有哪些相同的意象?

②这些相同的意象各有什么特征?它们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③《荷花淀》的抒情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营造优美之境而不营造壮美之境呢?

④通过比较欣赏,你们觉得小说的环境具有什么样的美?

5.学生再读寻夫未遇后的一段景物描写和归途遇敌之时的景物描写,体会其意境和作用。

四、分角色研读“夫妻月夜话别”,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问题引领:

①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有许多英雄题材可以写,为什么偏偏要写一组普通的农村妇女? ②为什么这组妇女连姓名都没有? ③塑造这组群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④结尾写妇女们的哪些变化?有什么典型意义?

五、总结

环境诗化——恬静纯美。

情节淡化——不离奇、不曲折。 人物虚化——无姓名、无肖像。

孙犁作品的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荷花淀派代表)。他的作品追求散文式格调,追求诗歌般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和浪漫气息,正如茅盾所说:“用谈笑风生态度去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

六、课外比较阅读相关作家作品

第16篇:教学建议

本主题对应《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是:“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之“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本课是《我们去发现》主题单元的第一课。教科书通过故事、情景图、话题、主题文、漫画和活动等形式,旨在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发现带来的欢乐,通过发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一、教科书第17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段主题文、三个漫画小故事、一个话题组成。 本板块重点呈现了一组科学家小时候善于发现的故事。

教科书开篇以主题文“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开始的……”打开话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勤于发现,并善于问“为什么”。

教科书依次呈现了三幅图: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出神地望着美丽的星空,他想知道天空中有多少颗星星,它们为什么一闪一闪的;小瓦特发现火炉上的水开了,壶盖不停地上下跳动,想知道“壶盖为什么会跳舞呢”;李四光小时候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他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没埋进土里去呢?这组情景图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给学生以启迪,明白经过思考的“发现”就不再是普通的发现。

信息化时代,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对一些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多少有些了解。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教科书设置了“你还知道哪些善于发现的科学家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

教学建议:本板块教学可分为两个层次,即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学生知道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可将教科书中的故事做成录音或是视频,更加形象直观地进行呈现。教师在课堂上可播放教科书中呈现的任一个故事,也可以另外补充其他科学家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看图说故事内容。看完(听完)这些故事,学生一定有话要说,那就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既可以说感想,也可以谈奇思妙想,还可以讲一讲他们所搜集的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知道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在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科学家少年时期善于发现的故事,并说一说这些科学家是怎样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从而创造出许多伟大发明的。既然这么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开始的,那就让我们也去留心观察生活,去欣赏花草鱼虫的可爱,去探索风雨雷电的形成,以此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科书18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个提示文、一组情景图、一个活动组成。 本板块重点呈现的内容是有趣的发现。

教科书设置了提示文“留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接着呈现了一组情景图:炎炎夏日,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孩子和爸爸围在树下对知了的叫声产生了好奇,想知道小小的知了为什么叫声这么大;太阳暖暖地照着,两个穿着厚厚棉衣的女孩对地面上未融化的冰产生了兴趣;男孩和女孩看着河里游泳的鸭子和在绿绿的草地上摇摆走路的鸭子,发出了“为什么鸭子走路摇摇摆摆的,在水里却游得又快又稳”的疑问。教科书编排这样一组情景图,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探求这些现象和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思维发散,引发学生去发现有趣的事情。

“你有什么发现,跟大家说说吧!比比谁的发现最有趣。”教科书第18页这一交流活动,巧妙地将“有趣的发现”这一话题展开,以情景对话“天热的时候我家的狗狗总是吐着舌头喘气”“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作为范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交流自己发现的有趣的现象,同时学生也通过范例明白,原来这就是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发现。

教学建议:本板块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留心生活——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

留心生活,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学时,可呈现教科书上的情景图,也可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有趣现象,重在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对生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有趣的现象。

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有趣的发现进行记录下来,只要是自己的发现,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都要记下来。学生记录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文字、图片、标本等,要养成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说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时,可能谈到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没有多少价值,但只要是他们的发现,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赞扬。

三、教科书

19、20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两个提示文、一组图片、一个话题、一首诗歌(节选)和一个活动组成。

本板块重点呈现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以及对有趣的发现进行提问。 教科书设置了“生活中,只要多看一看,多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了解许多科学小常识”提示文,对下面呈现的事例起到了引领作用。图片呈现了煮汤圆、高压锅煮东西、淘米水洗碗等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小事里也蕴藏着很多科学常识。这些图片旨在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通过以上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只要多看、多想,不仅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还能了解许多科学小常识。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发现。为此教科书设置了“生活中的科学,你发现了吗”的话题,然后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发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科学,应用科学。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

教科书第20页设置了“对这些有趣的发现,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很好,爱科学的孩子就要学会提问题”的提示文,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思考并提出“为什么”,从而将发现提升为问题。

接着,教科书呈现了一首诗歌,诗歌节选自美国夏洛特·左罗托夫的《风到哪里了》,“风停了的时候,风到哪里去了?/它们到别的地方和树林跳舞去了。/ 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它带着蒲公英的种子到某个人的草地去了。/山到顶端后会去哪里?/向下延伸变成山谷……”诗歌用细腻的文字,从儿童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关自然现象的问题,其问题具有普遍性,颇能得到学生的共鸣。诗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出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就如何围绕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活动:“编写一个属于你的‘十个为什么’,爱提问的你,试试吧。”左侧的学生作品为学生记录问题提供了范例。

教学建议:本板块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生活中的科学——对生活发现提问题。

生活中的科学。教学时,可呈现教科书19页中的三个情景图,也可另外添加一些科学小常识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根据这些有趣的现象,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常识;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科学。

对生活发现提问题。教学时,可以先呈现教科书中的《风到哪里去了》的诗歌,让学生读一读,了解小男孩向妈妈提出的那些有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和发现提出“为什么”。在这个活动中,可让学生将自己的小问题记录下来,编成一本属于自己的“十个为什么”。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发现和现象中提问,也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记下的“十个为什么”去寻找答案。

本课的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前要让学生搜集有关活动内容,同时老师要提出课后践行的要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勤思好问,定期对学生的“十个为什么”进行跟踪调查,表扬、鼓励坚持得好的同学,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人。

第17篇: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这部分内容叫做空间与图形,现在课程标准把它称作为图形与几何,是因为几何一词,一直是被大家叫得比较熟悉的,而且教师对它的名称的来历等也有所了解。同时,图形又是这部分内容研究的主要对象,用图形与几何,更容易被教师们很好地把握这部分内容。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是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的位置四方面展开的。在图形的认识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图形的测量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度量“单位”和度量“量”的认识及测量的具体方法。在图形的运动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图形与位置内容中主要让学生掌握物体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的描述和如何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

专题一 图形的认识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平面图形)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经验的基础上,将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等方式,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探索它们的性质;在观察、想象、推理和图形的相互转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丰富的图形世界,体会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程标准》对于图形的认识教学要求如下。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网柱和球等几何体。(第一学段)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第一学段)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第二学段)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第二学段)

上面《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要求是认识图形包括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的图形,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等,其中也涉及到了经过抽象后的二维图形,在《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要求认识的图形包括线段﹑射线﹑直线等一维图形,还有平角﹑周角﹑梯形﹑扇形,对三角形的认识一般从一般的三角形,到等腰﹑等边﹑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同时对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征的认识也更进深了一步,其实这些也都是二维图形,但与第一学段的二维图形相比,像点﹑直线 ﹑角等这些基本图形,抽象的程度也就更高,因此,教师要结合对现实生活中,物体抽象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它们,同时在课程标准中,关于圆的认识的内容安排,又体现了从生活到数学,从直观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的一个特点。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要求学生“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由于射线和直线涉及无限的概念,与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正方形等相比,在现实中没有“直线”的实物原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呈现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去建立图形的认识的表象,例如在认识角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寻找生活中的角,红领巾 剪刀 钟面 扇形等,再观察实物上的角,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与操作的过程,来认识它的特征与性质,这既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也符合了课程标准目标的要求,同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与想象。而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与培养可能相对困难些,如一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时,他让学生操作当两条边之和和第三条边相等时能否拼成三角形,由于有一名学生在操作中有误差,也确实拼出了三角形,此时,这名教师便让学生去换个角度去想,你能够用三条边分别是3,5厘米和8厘米来说明这个问题吗,在这个过程当中,使学生体会到 3加5等于8,底下也是8,因为上和下线段是相等的,它是不可能形成三角形的,在这个想象的过程中,就使学生体会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类似地,学生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利用两根铁轨作为实物原型来描述,两根铁轨不相交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事实,都揭示了平行线的本质。但铁轨无法总是笔直地延伸,所以在从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还需要想象,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和培养抽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人们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直观形象。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辨认”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表面,就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从而揭示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专题二 图形在认识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立体图形)

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除了让学生对常见图形的认识以外,《课程标准》中还提出另一种对图形观察与认识的要求。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一学段)

·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第二学段)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第二学段)

空间观念作为《课程标准》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促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与把握、建立和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课程标准》安排了投影与视图、展开与折叠等内容,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之间转换的素材。

由于图形是人类长期通过对客观物体的观察逐步地逐渐地抽象出来的,抽象的核心是把物体的外部形象,用线条描绘在二维的平面上,如电冰箱,它的高矮,它的宽窄,它的长短,这些反映到人们头脑中,就形成一些概念,就会抽象冰箱的几何图形。由于学生难以一次就完成这样的抽象,教师在教学中,就应不断地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众多的实物,然后在思考中抽象出它图形的本质特征。再如圆柱,它也是小学立体图形认识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一位教师在对圆柱的认识教学中,他先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了一下对比,对教材中的这些呈现的素材进行梳理,然后通过三个活动进行教学。一是把这个圆柱的侧面剪开,让学生探究剪开后的图形,由于学生在认识圆柱的过程中是第一次认识曲面,可能有些生疏,而教师通过把它剪开,也就是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即把新的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把曲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而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剪的方式不一样,可能呈现出的平面图形形式也不一样,但都为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奠定了基础。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不同的平面图形,不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实现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第三个活动就是不加任何规定地让学生把这个圆柱切割成两部分,又得到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再通过观察又获得不同的平面图形,这种认识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获得了重要的数学思想的体验感悟,实现了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圆柱几何体的平面图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视图,视图是平行投影下的正投影,即平行光线将物体投射到与光线垂直的投影面上的“影子”。另外,在第

一、二学段只要求辨认(不要求画出)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总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体现了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在图形转换中引导学生观察、抽象、想象,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展开与折叠的操作过程,让学生通过想象实现图形之间的转换,靠单纯机械记忆展开图的数量或类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专题三 图形测量中的度量“单位”和度量“量”的认识

测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重要部分。在话题一“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的分析中,已介绍了有关图形测量的几个核心问题,下面仅就图形测量的一些具体问题再进行分析。

《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中,关于图形测量的内容可分成二部分,一是关于度量单位及其统一性意义的理解;二是关于长度和面积的测量问题。

(1)统一图形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测量的核心,测量单位的统一是使测量从个别的﹑特殊的测量活动,成为一般化的普遍性的活动,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选择,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而体会建立统一测量单位的极端重要性。如一位教师在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授课时,他先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办法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于是有的学生用手测量是三拃长,有的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测量是五根铅笔长,还有的用自己桌上的橡皮去测量是25块橡皮那么长,由于老师创设了这个情境,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该物体长度的结论显然是不同的。若让测量结果统一,必须有一个公认的单位或统一的工具,即标准单位,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测量某一物体单位需要建立标准的度量单位,否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还提到,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千米﹑米﹑厘米﹑分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实践活动,如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米,一厘米的长度有多长,一平方米有多大,一平方厘米有多大等,加强对单位表象的建立,使学生理解与把握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建立表象,如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有多少米,测量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熟悉了测量单位,同时学生也巩固了自己的测量方法。最后再结合具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去体会度量单位的大小,如“北京到南京的铁路长约1000(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用“1米约相当于(

)根铅笔长”来强化学生对度量单位的感知。还要关注不同维度度量单位之间的联系,如理解1分米2 =100厘米2,可借助图形(10×10的方格,每个方格为1厘米2)或借助等式1分米2=1分米×1分米=IO厘米×10厘米=100厘米2,这样也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一提长度,很自然与路程联系,抽象出来就是一条线段的长度,这比较好理解,但在实践中多数是测量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或它们的面积﹑体积。在周长﹑面积和体积这三个度量的量中,周长是学生最难感知的,也是最难理解的。周长在小学解释为封闭曲线一周的长度,词典中是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可见周长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封闭图形的一周,第二是长度,同时也要看到周长与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长度是同属于一维空间的测量,但周长却用在二维图形上,如平面,曲面。也就是说周长它是一维的量,但它却在二维的面里出现﹑应用,所以有面积的地方,肯定有周长,有周长的也有面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此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清楚,面积指的是封闭图形围成的面的大小,面积属于二维空间的度量,它有长和宽两个表示的量。而周长是一维空间度量的量,它只有长度,它是长度单位的累加,但是因为面积和周长都同属在一个平面之内,这也就是学生总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起周长的认识,教师可借助三角形的学具,如把三角形从边线的一点断开,把它的边线取下来,这条线段的长度,是不是就是这个三角形一周的长度,若是,那么这条线段它的长度就叫它的周长。这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周长说的就是一维的线,把这个周长从三角形平面中给它剥离出来,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周长说的是线,是线的长短,这样学生就不会跟三角形面的大小,即三角形面积相混了。因此,教师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认识面积,并能测量简单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除了探索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并会应用外,《课程标准》还要求能测量一些不规别图形的周长,如由简单规则的基本图形,组合在一起的像月亮﹑桃心﹑树叶等不规则图形让学生去测量它周长或求面积,这类问题可以把它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测量,但也可以拿线去沿着边线围一周,然后把它拉直,测量这条线的长度,这不但使学生在测量中继续感悟概念的本质,也使学生体会到由曲变直的过程,从中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也更有助于学生对各种图形所测量的量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关于《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提到角的度量;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的探索;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师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测量图形或物体有清晰的表象和感悟,实现对测量图形或物体量的本质认识,即让学生清晰地建立一维图形测量的大小是长度,二维图形测量的大小是面积,三维图形测量的大小是体积并让学生清晰地区分它们的不同,逐步建立起三维的空间观念。

专题四 图形的测量——图形测量的具体方法(求积)

(1)在图形的测量中感悟数学思想。在图形测量中如何去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我们以圆为例进行分析。因为圆是第

一、二学段学习中的平面图形中的唯一一个曲线形,对它的周长以及面积的探索和公式的推导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经历分析圆的半径与周长关系的过程,并通过对特殊情况的归纳得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转化﹑极限和函数的思想。如圆周长的测量,可以用圆片在直尺上滚动,测量它的长度,还可以用线绕圆片一周,把线拉直,然后再测量线的长度,这样学生不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也又一次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而且在这个圆的单元中,极限思想的渗透也是非常鲜明的,如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割圆术,让学生经历正多边形到圆的一个形成的过程,即引导学生观察随时圆内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正多边形也就越来越逼近圆,通过有限去想无限,就能使学生感受到一个极限的思想。所以,数学思想是伴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而逐步被学生所感悟的。

(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估测,或者说估计,它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第

一、二学段长度、面积和体积三个维度上都提出了估测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要求“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第二学段要求“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他们对图形和实物进行估计估测的能力,下面以在方格内求一曲面图形面积为例,一般在教学当中,习惯让学生先数整格,然后再数半格并把它们累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经常用数方格的方法来估计出曲边图形围成的面积。而在估测某一图形面积时,具体操作是先确定合适的单位,一般是一个方格为一个单位,然后寻找区间,即确定图形面积的最大范围和最小范围,确定它大致的一个取值范围,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估计计算,通过比较来进行探究、确实。这只是把估算当成一个操作的技能去教了,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还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这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这个实际面积,如求曲线图形的面积,若把网格给它不断地缩小,所得图形的面积就不断地去逼近这个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在体验逐步逼近这个曲线图形的面积的过程中,学生也就感悟、体验了数学的极限思想。还如,“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也可以转化为与土豆等体积的规则物体来测量(详见《标准》附录2例34)。

(3)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有明确要求,即在掌握有关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既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而解决图形测量问题的核心是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进行如下设计。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大胆地尝试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学生猜想的结果,一是认为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邻边有关,即求面积用底边乘以邻边。二是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和高有关,即求面积可以用底边乘以高。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借助学具检验猜想,在得到了自己猜想的结果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网格图,去测量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测量学生就发现这个测量结果,和猜想中的底乘以高求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从而检验出了自己猜想的结论。第三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验证结论,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把它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探索活动的设计,显然是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和证明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理清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又把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进行有机地结合,有助于培养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专题五 图形的运动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所谓图形的运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位置发生变化(合同运动);二是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相似运动)。在小学阶段学习图形的运动主要要掌据如下内容,一是学习图形的运动的价值,二是图形运动的知识内容,三是图形的运动的教学目标,四是图形运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学习图形的运动的价值

研究图形运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感悟数学研究的发展。近两千年来,人们始终是用静止的观点来研究几何的有关问题。直到1872年,德国大数学家克莱因,发表了著名的爱尔兰根纲领,他在这个演说中首次提出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研究几何问题,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论断,它改变了人们旧有的思维方式,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探索认识图形与几何的性质,欣赏与设计图案,从此图形与几何成为培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2)丰富学生的现实经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能力的建立和培养。在现实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图形变化或变换的现象,对于这些变化或变换的现象,学生自己本身也有丰富的体验体会。如坐电梯、地铁,看到钟面那个指针,自行车的车轮,风车,电扇的扇叶等都在转动,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图形的变换也为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认识和把握这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的现象,发现﹑研究并确认图形的性质,有助于建立和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图形运动的知识内容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一到六年级中,图形的运动主要指合同运动,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还有简单图形扩和缩的知识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中大量的图形运动的现象,能以运动的观点认识图形,欣赏与设计图案。

(1)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借助日常生活中对图形运动现象的观察与直观感受,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并认识两个图形具有平移或轴对称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大量丰富的图形运动现象,如风车、钟面的指针等,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地观察、想象和运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有关经验,去了解、归纳、发现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什么是轴对称及各种运动的特点。特别是修订后的课标,提倡让老师们去组织学生收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图案,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中发现图形的特点,并提倡他们画出来,或鼓励学生自己去设计平移、旋转及轴对称图形,不但使学生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而且能认识两个图形是否具有平移或轴对称的关系。

(2) 《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图形的运动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后所得的图形,会补全轴对称图形。

·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综合运用图形的运动进行图案的欣赏与设计

在第

一、二学段,方格纸是学生认识图形运动很好的平台,利用它可以准确地描述图形的位置,定量刻面图形的运动,这样的描述和刻画又能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如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而且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后能画出一个新的图形,会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这种图形的运动,对小学生认识还是比较抽象的,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把抽象的空间意识,转化为这种具体的,容易操作的教与学的过程,方格纸是学生认识图形、定量刻画图形的很好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它能准确描述和刻画图形位置的优势,来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课程标准》只要求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以及图形绕着一点旋转900,不要求图形沿其他方向平移或绕着一点旋转任意角度。通过方格纸,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图形的这个基本特征,能更好地使学生来认识和描述空间图形的变化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积累经验。

第二学段要求研究图形的相似运动,即将图形放大或缩小。这里的“放大或缩小”不是严格的相似,主要是直观感知,即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这将为初中学段研究图形的相似运动和位似运动奠定基础。

第二学段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要学生了解图形运动的特点,并能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运动后的图形,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是图案欣赏与设计的基础。图案的欣赏与设计,为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看生活提供了机会,也可以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的价值。如《课程标准》案例35,一个由几块积木拼成的一个图形,然后让学生先观察,在打乱原来的图形,让学生再去重新进行复原,在这个过程中,他就要综合地运用平移和旋转等知识,并且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他复原的步骤和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也是他们对美的一种感受。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欣赏或设计一个图案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想象,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并进行交流与分享。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案中的图形运动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运动在图案欣赏和设计中的作用。

3.图形运动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图形的运动这部分内容具体的教学目标变化不大,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变化,如在第一学段,修订后更加关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但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个要求已经去掉了。在第二学段,修订前它强调要画出轴对称变化后的图形,那么在修订后要求是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这微小的变化,说明这一部分的要求是稍微有点儿降低难度,更强调了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能够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去建立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图形运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教学策略。一是要注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现实的观察和比较中,来认识图形的运动。二是借助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即让学生在图形的运动中来体会图形变换的特征,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去画一画,去想一想,提高对图形变换的认识能力。三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图案并设计图案。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图形的运动和相关知识的联系,建立和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从运动变换的角度来认识图形,像长方形沿着长边旋转就可以成为一个圆柱体,就是柱体的形成,它体现了和圆柱体之间的联系。再如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度量,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它来推导公式效果会更佳。

专题六 图形与位置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图形的位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生活的空间。通过学习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本专题主要对图形位置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1.从整体上把握图形位置的教学内容

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式是按照两条线索来开始的:一是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它是通过“上、下、左、右、前、后” 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它与观察者和参照物有关;二是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它是通过“东、南、西、北”的绝对位置确定的,它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只与参照物有关。生活中两种确定位置的方式都有应用,不同场合下它们会带来不同的便利。

《课程标准》要求在第一学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首先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这些基本的位置,如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什么东西在上面,什么东西在下面等实例进行描述。然后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经验,如确定教室里、电影院中某人的座位等,都是通过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这些座位的位置,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这些例子,让学生明白这都是通过一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而达到“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的要求,但要引起注意的是要强调学生在确定数对时两数的位置顺序。这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将为学生到初中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几何图形的位置奠定基础。,

例如一位教师讲授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他是这样设计的:先让第三排的所有学生站起来,然后坐下,接着又让第四列的学生都站起来,再坐下,然后老师问一个很关键问题,有谁两次都站起来了,此时,只有一名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这就是数对确定了他的位置,他的位置必须有两个要素,即第三排同时又是第四列,也就是两条直线确定一个交点,这样就让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变得更深刻了。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地刻画物体的位置。

·方位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用有序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上面三条教学内容是确定物体位置的第二条线索,它是通过认识四个基本方向,会用方向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即能够用方向、距离来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如,(《课程标准》附录2例16),根据下图(略)中所标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熊猫馆在猴山的哪个方向上?

(2)大象馆在海洋馆的哪个方向上?

这两个问题主要涉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参照物不同,分别以猴山、海洋馆为观察中心,这样的变化有助于学生熟悉和运用方位描述及刻画物体的位置。结合图形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如“大象馆、百鸟园分别在狮虎山的哪个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方位的思考和描述。

确认方向﹑描述和画路线图﹑使用路线图及用比例尺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都将为学习极坐标打下基础。如《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比例尺;在特定的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这为定量刻画物体的位置奠定基础,还有要求“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这实际上也是用数对表示位置,是极坐标的雏形。

《课程标准》还要求“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这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路线图就是从初始点出发到达终点的行径,由于描述路线图的过程中参照点不断变化,随之需要确定的方向、距离也不断变化,所以正确地描述路线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描述线路图的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方位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的关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

2.掌握图形与位置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进行有针对的教学设计和有效实施,达到让学生建立、发展空间观念的目的。

(1)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空间知识主要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图形的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其实《课程标准》中对图形位置的教学要求,也体现了这个特点,即对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让学生紧密结合教室里、校园内、电影院中、上学的路上等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的,也就是尽量选择在学生熟悉情境中进行的,而且给学生呈现的数学活动设计,也是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事情,因而学生也感兴趣,使他们处在空间,了解空间,这更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一位老师在讲授东南西北时,他就把学生带着学生在操场上,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太阳从东方升起,老师就从学生最熟悉的辨别东来开始,让学生站在操场上去找哪边是东,又问操场的东面有什么,以此来巩固对东这个方向的认识,接着认识西,因为太阳从西边落下,也是学生的经验,然后让学生又借助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来巩固西,最后让学生面向东,伸开双手,让他去想象,前面是东,后面是西,此时学生左面 ,右面又分别是哪个方向,在操场的北面、南面,又分别有什么建筑物,接着又让学生面向南呢,面向西呢,面向北呢,分别指出他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什么方向,通过这样的辨识练习,有效巩固了学生对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的认识。

(2) 让学生经历生活体验。学生经历生活体验主要指:回忆、观察、操作、想象、描述、思考、交流、分析、推理和表示等活动过程。因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它的途径是多样的,只有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过程,多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在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积累图形的位置概念,才能使学生有效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3) 倡导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由于以被动听讲练习的学习方式,很难形成空间观念,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描述物体的位置,用行与列,方向与距离,使它有唯一确定性,但描述物体的位置还具有相对性,于是,教师在教学中若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相对性,就应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如上面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指出猴山在象房的什么方向,接着又问象房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经过学生探究研讨发现,若不规定观测点的话,猴山与象房处在相对的位置,即突出观测点的不同,物体位置的描述也不同。又如上海在北京南偏东30度方向,若换一种描述,也可以说北京在上海北偏西的30度方向,加强这样的对比,也能使学生感悟到观测点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专题七 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总体建议

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是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为核心展开的,主要包括: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等内容。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较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部分内容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但在各学段内容设置上稍有调整。在第一学段,删除图形测量中“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和在图形的位置中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等内容。增加或调整的内容主要有:在图形的测量中将“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将平方千米和公顷的认识移到第二学段,并降低了要求。第二学段删除的内容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将“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放在第三学段,作为进行演绎证明的基本事实之一。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图形的认识)”,“知道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和“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1.图形的认识

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对图形认识的要求,掌握这部分内容结构的特点,对于课程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明确图形认识的对象。在第一学段,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同等简单图形”等,其中既涉及对简单几何体的认识,也涉及经过抽象后的三维图形和二维图形。在第二学段中,认识的图形增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等一维图形;对角的认识扩大到了平角、周角,增加了梯形、扇形,对三角形的认识从一般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三维图形的认识对象增加了圆锥。课程标准关于“图形的认识”内容结构的安排,既体现了从生活到数学、从直观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的特点,又是三维、二维、一维图形交替出现,呈现目标要求逐渐提高。

(2)明确图形认识的要求。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图形自身的特征认识,是进一步研究图形的基础。在三个学段中,认识同一个或同一类图形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从“辨认”到“初步认识”,再从“认识”到“探索并证明”。如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第一学段要求“辨认”,第二学段要求“认识”,第三学段要求了解其中一些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又如对于平行四边形,第一学段要求“辨认”,第二学段要求“认识”,第三学段要求“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再如关于“视图”,第一学段要求“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要求“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第三学段要求“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这种要求的层次性,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还如对图形的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大小、位置、形状之间关系的认识。第一学段的“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的“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三学段的“会比较线段的长短”“能比较角的大小”等,都是对图形大小关系研究的不同要求。

(3)明确认识图形的方式与途径。课程标准中较多地使用“通过观察、操作,认识……”“结合实例(生活情境)了解……”“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的表述,这实际上明确了认识图形的过程和方式。图形是人类长期通过对客观物体的观察逐渐抽象出来的,抽象的核心是把物体的外部形象用线条描绘在二维平面上。如点是位置的抽象,即在几何中用“点”来标记一个物体的位置(如地图上用点表示城市);线是路径的抽象,即把“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抽象为“线段,或折线段、曲线段”。又如观察一张书桌,它占据一定的空间,有长短、宽窄和高矮,这些反映到我们的脑子里就有了形状的概念,就抽象成几何图形。继续观察,发现桌面上有四个相等的角,两两相等的对边,长和宽不相等。黑板、书本、门窗……都具有这些相同的特征,于是就形成了“长方形”的概念。“长方形”已不再是某个具体的物体,而是抽象了的图形。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图形的认识需要经历抽象的过程,有时这样的过程还是较为漫长的,因为学生往往难以一次性地真正完成这样的抽象。如对于角的概念,虽然小学就有接触,但在初中探讨角的轴对称性时,有的学生会认为“角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角的两边好像不一样长”,这反映了这些学生对“角”的认识没有达到抽象的水平。

2.图形的测量

对于图形,人们往往首先关注它的大小。一般的,一维图形的大小是长度,二维图形的大小是面积,三维图形的大小是体积。图形的大小是可以度量的,度量的关键是设立单位,而度量的实际操作就是测量。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适应未来的生活都是有用的,测量过程中蕴涵的方法和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粗略地了解人类对图形进行测量的历史,可以更好地认识与了解测量的意义和作用。如在谈到几何学的产生时,埃及人的贡献总是被提及并被详尽地介绍。埃及位于非洲的北部,每年尼罗河水泛滥,洪水过后留下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同时也带来土地要重新测量的需求,土地测量的需要就使图形成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埃及人创造出一套有效的土地面积测量的方法以及面积计算的公式,包括三角形、长方形和梯形,还包括圆面积的近似计算公式。

课程标准中“图形的测量”的课程内容主要安排在小学第

一、第二学段,其要求主要包括:体会测量的意义,体会并认识度量的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长度(包括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公式,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

(1)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这种要求对面积、体积的单位也同样适用。其中度量单位是度量的核心,度量单位的统一是使度量从个别的、特殊的测量活动成为一般化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和交流的前提。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单位的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而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与把握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对测量结果有很好的感悟,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不能靠机械地记忆换算公式和反复操练,而是能够体会单位之间的实际关系,这就涉及对单位的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它的体会和认识应当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它的实际意义。如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1厘米的长度可以用什么熟悉的物体来估计?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其中对单位的实际意义的理解,还体现在对测量结果、对量的大小或关系的感悟。如一个成人的身高为175(),应当选择cm而不是mm作为单位,这是对长度单位认识的一个深化。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恰当地选择度量单位、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是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学习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的应用。在明确实际测量的对象后,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测量工具及方法,关系到测量能否方便、可操作地进行,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比如,用直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是不错的选择,用它测量一栋大楼的长度就不是上策了。学生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能积累选择度量单位、测量工具和具体方法的经验。

(4)重视估测及其简单应用。估测或估计是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的内容。估测或估计,既是一种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有助于学生感受度量单位的大小。其中,估测与精确测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精确测量的结果有时需要用估计的办法来感受,对事物进行估计则需要对度量单位有很好的认识与把握,对图形度量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估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课程标准要求“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同时给出具体的实践任务:“测量并计算一张给定正方形纸的面积,利用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测量步长,利用步长估计教室的面积。”这样,把测量与面积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体会估测的作用以及估测的方法。请看课程标准附录2的例33:图中每个小方格为1个面积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图形的面积。

上面这个案例主要说明: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规划和设计的意识,即根据要估计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估计方案。如粗略估计的方案可以是:小方格里有图形就记为1,无图形就记为0,然后相加求和;精细估计的方案可以是:小方格的图形,大于一半的记为1,小于一半的记为0,然后相加求和。当然,还可以分得更细。让学生通过记录、计算、比较等,体会估计的意义和方法。

(5)探索并掌握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关于规则图形的度量公式,课程标准要求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网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还要求探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例如,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等,通过这样的测量,学生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对度量意义的理解,而且能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思想(如微积分的思想)。

3.图形的运动

课程标准第

一、第二学段中的“图形的运动”,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要求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并认识两个图形具有平移或轴对称的关系,使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对图形运动现象的观察与直观感受,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中大量的图形运动的现象,以运动的观点认识图形,欣赏图案与设计图案。

4.图形的位置

本内容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能用两种方法定性地刻画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种是用“东、南、西、北”等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第二学段则在此基础上定量刻面物体的位置,即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第18篇: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学习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基于以上学科的特点及我省现阶段的教学实际,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第2条,课时教学目标的拟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清晰,可检测。过程性目标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落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第3条,要充分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教学,因为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的规范文本,其中凝聚着教学经验,提供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第4条,教材研读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第5条,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第6条,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要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

第7条,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哪些学生该提怎样的问题,学生会回答到怎样的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起到启发、引领作用。第8条,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第8条,要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评价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要彻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看待。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和关心学生,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要富有感染力,教师要用灿烂的微笑为学生送去阳光、雨露,为学生营造一份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迁移使之“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才敢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学会的才敢说一说,不懂的才敢问一问,有不同的意见才敢争一争、议一议,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主人的姿态。

学习动机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利用教材这一载体,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求。

教师要恰当运用电教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时参与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同能力,思维活动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加之小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短,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要想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极好的表现力,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利用它极好的重现和参与特性,将学生带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教师要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授学生于渔。学生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法,才能自己去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体作用。总之,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第19篇:高一教学与管理工作建议与要求

费县高中教研室2008—2009学年度高中一年级

教学与管理工作建议与要求

一、目标和任务

规范和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快完成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变,使学生赢在高中的起跑线上。

二、具体措施

(一)整体把握、分步落实省《指导意见》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新课改已进行了四年,不少教干教师已完成了由抵触到被动接受到理解再到积极推进的过程,但仍有部分教干教师对新课改抱有成见,这是很可悲的。一味跟风是不对的,但抱残守缺也是不对的。新课改确有很多我们不习惯的地方,但新课改的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要求的。排斥新的东西,说明我们落后了,需要学习,需要提高。

自今年初以来,山东省教育厅在规范办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规范办学“四十条”的出台和落实,使我省的基础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我们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近期省教研室又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编制了《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由省教育厅以鲁教基字〔2008〕21号文的形式下发全省,从2008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开始在全省统一实施。《指导意见》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等做了明确规定,是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对普通高中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与评价的基础,是学分认定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校要将《指导意见》传达至每一位教师,并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并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指导意见》在统一要求的同时,允许和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各学校可在不违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对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但需将学校三年课程规划安排报市教育局审核后报省教育厅备案)。

为切实落实好《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现就2008级高中三年的工作重点分别予以分析说明,并就部分工作的贯彻落实提出如下建议与要求。

1、开齐、开足、开好必修课程。高一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开齐、开足、开好必修课程”。为此,要突出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配齐各科教师,特别是“通用技术”教师和“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并对新转科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实现“先培训后上岗”。“通用技术”教师尽量从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中产生。

(2)“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整体设计,自成体系,统一管理,系列配套。要有专人负责(如年级管理人员等),有专门的活动计划和系统的活动安排。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两大基本途径:一是学科渗透,二是开展专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 条件的要求明显提高。“走班制”有下列两种分班形式。

(1)按内容分班。按内容分班又可分两种形式,一是不同学科的几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分别开设不同的科目,供具有不同爱好和学习兴趣的学生自由选择,在文理不分科的大背景下用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选择倾向;二是同一个学科的几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分别开设不同的选修模块,供具有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的学生自由选择。

(2)按层级分班。按层级分班指的是学科分层教学,即同一个学科的几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就同一个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分别授课,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的起点、深度、难度、训练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供具有不同学科学习基础的学生自由选择。

没有“走班制”,在高二年级落实《课程标准》中的选修要求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必须克服一切困难予以落实。

另外,高二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初步探讨在选修模块增加、复习时间减少的大背景下选修内容的教学策略。

3、探讨新的高三复习策略与模式,全面提高复习效益。高三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开好新增加的选修内容;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一是继续深入探讨在选修模块增加、复习时间减少的大背景下选修内容的教学策略以及选修内容的学习与总复习之间的衔接关系(分段式还是整合式?);二是探讨新的高三复习策略与模式,全面提高复习效益(全面压缩原来的“两轮一回扣”的时间还是将原来的“一轮”和“二轮”合并,还是干脆去掉原来的“一轮”或“二轮”?)。

(二)全面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

初高中衔接工作既包括知识与技能的衔接,也包括方法与习惯的衔接,还包括心理与态度的衔接,甚至还包括生活和作息习惯的衔接。初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而高中学段则不然,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帮助高中学生了解这些差异,引导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与生活,是摆在新学期高一教师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1、教学对象的差异。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自觉性更强,他们善于阅读分析,乐于自主钻研。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并督促落实预习要求,真正实现“先学后教”,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在头脑中形成兴奋点,做到带着问题听讲,这样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强度较大的高中新教材的学习。

高中生认识事物更加全面,他们善于分析思考,勇于质疑探索。因此,教师要多注意设置思维含量大的开放型问题,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高中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独立意识更强。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更加自尊自强,对成功充满期待。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按照针对性原则、力所能及原则设计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体会胜利的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欲望和信心。

2、教学内容的差异。初中的课程内容更加强调基础性和普及性,而高中的课程内容更加学科化和学术化。以数学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具体的培养目标是:“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念、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可以明显地看出,高中阶段较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高出许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体现了数学本身的发展历程。相对初中数学很有“生活味”来讲,高中数学更有“数学味”。

另外,还要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脱节问题,要研究好全部的初高中内容。部分学科要注意将高中需要而初中没有的内容及时补上。

3、教学要求的差异。有些教学内容高初中可能都有,但要求是不一样的,对这部分内容,不要认为初中学过,就一代而过,一定从新的角度,新的要求,做新的研究,让学生有新的收获。

4、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差异。由于初中教材要求和学生思维层次都比较低,课堂容量小,虽然初中课堂教学理念也很先进,重视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都是浅层的,重视了“是什么”的教学。而高中教材的内容多、知识深、思维含量高。在教学中,要加强自主学习,要加强探究学习的思维深度,要加强“为什么”的教学。高中课堂教学接受式学习是最常用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或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中,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激发他们创造的空间。我们借用“场”这个物理概念,“场”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在磁场中小磁针就会偏转,在磁场中通电的导线就会运动,它表现了一种力的性质。同理,我们应该创设的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场”。在**广场升旗的时候能够充分的感受到那是一个教育场。在**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看着国旗和太阳同步升起的时候,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那种环境下,你受到的教育是终身难忘的。我们也想把这样的“场”变成一种课堂上能感染学生的东西。

另外,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初中教师资源,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让高一教师全面了解初中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以及目前我县的初中教学现状及学生发展水平等。

初高中衔接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是高一上学期甚至是高一全年的任务,但高一开学伊始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期,各学科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要求,用

一至二周的时间,重点做好这一工作。下面是英语学科高一上学期开学之初一周的初高中衔接工作计划,供参考。

时间安排:一周左右 课时安排:

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教会学生最多的内容。

(4)研究教学内容的取舍。在备课过程中,既要研究应教给学生什么样的东西、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性,还要研究什么样的东西不用教给学生。有的可以要求学生自学,有的可以干脆舍弃。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除常规要求外,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四点。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是强化预习环节,加强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合理高效地利用自习及周末的自主支配时间。二是强化预习检查和前置测试环节,确保以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水平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2)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新授课一定要重视两个“过程”,一是学科知识的发展过程(逻辑的),二是学生认识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要以这两个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把学科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记不要采取直接向学生“抛”概念,再强调一些注意事项的方式进行新授课的教学。要在概念教学上舍得花时间,不要片面地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题才是实在的。

(3)设计好课堂提问。适时地提出恰当的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问题引导学习”应成为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有了恰时恰点的、适度的问题,学生才能有真正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好问题”有两个标准: 止教考分离,即不要不加选择地统统套用高考题型。日常考试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考后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查自悟,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分析研究,并形成制度。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考试一般实行无分数评价。学校、班级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

(2)充分重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学业成绩考试为高中出门性考试,是决定普通高中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学业水平考试依据课程标准和当年颁布的《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进行,范围以必修课程为主,逐步开考选修课程内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实际考分和等次记录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和省、市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四)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朝更高的标准发展已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师队伍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命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省教育厅拟出台的学校评价标准共有六个指标,它们分别是:办学规范、开齐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合格率、办学特色和社会满意度。其中“教师专业发展”甚至排在了“学生学业合格率”的前面而位列 的方式和对问题的思辨。论坛的听众侧重于寻找解决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案。他们可以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在活动中将大的问题细化或随着问题的解决引发更深入的问题,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通过教育科研使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化的基础上使教师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这就决定了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必须是学习型的教师。基本的教科研理论,扎实的学科功底,以及相关的教科研前沿都不能不学。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校本研修、专家讲座、名师引领等,都是在教科研旗帜下,有助于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学习方式。

(1)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成长。从终生教育的视角来看,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教师终生学习的过程。与校本培训相似,“校本研修”也是提供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环境。由于“校本”给予教师更多的是“自主”,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持续成长,所以,它也是教师通过学习而铺就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通过“专业引领”为教师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范式的学习形式。中小学教科研是围绕自己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展开的,但开展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他们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借助专业引领。因为专业的引领不仅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需要的理论,能了解到教科研最新的发展动态,同时还可以完成实践性教学经验的提升。专家的引领和骨干教师的引领正好符合参加教科研的一线教师在这两方面的学习需求和实践需求。专家引领可以确保教师理论学习的正确走向(暑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而骨干教师的课堂引领则是教师实践学习的最好阵地。

3、通过教科研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除了善于发现问题、会分析问题外,还要能够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把握一定的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教育教学的实践效率。

(1)通过“科学反思”,实现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剖析。教学反思的形式多样。首先,在实践中去寻找问题,并批判式的思辨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其次,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也是教学反思。因此,科学反思以反思实践寻求理论借鉴,帮助教师形成问题化意识,养成批判的思维习惯,培养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能为教师提供专业化成长空间。

(2)通过“课题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当教师成为了“问题型”教师时,他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就不再是令人害怕的难题,而就变成了研究课题。要在此基础上确定课题进行规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选题和立项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搜寻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整理材料、抽象研究过程,达到理论的拓展和实践的突破,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自己专业化程度的跨越。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便是实现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学校在各个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组织开展多种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创设浓厚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形成有利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展开的机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彻底转变。

(五)大力推进教学评价改革,全面落实新课标要求。

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教学评价一般分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两个方面。

1、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干、教师工作考核,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各校要尽快制定、完善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教干、教师教学进行科学评估的新方案,建立起德、能、勤、(量、)绩综合考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学生家长、学生、教干、教师多元化评“教”的机制,把教师敬业精神、考勤、备课、上课、作业布批、业务证件、荣誉证书等列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应遵循如下五个基本原则。

(1)先进性原则。符合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不违背省规范办学的要求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

(2)导向性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注重自我提高,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

(3)全面性原则。德、能、勤、量、绩综合考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4)多元性原则。学校及年级管理人员、所教学生、本年级教师等共同评“教”。 (5)操作性原则。德、能、勤、量、绩每一个项目都要重点突出,不能过于繁琐。如:“德”可以在基准分的基础上加减分(体罚、大型考试时监考不按时到岗或不认真);“能”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堂教学水平评价活动”,等等。

2、建立健全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制度,把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变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各校建立健全学分认定制度和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1)落实学分认定制度。目前,高中学校已改变了单纯按照修业年限和学业成绩考试结果决定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的管理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实行学分认定制度。所谓学分认定制度,指的是学生必须在全部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确定的标准,获得规定的学分,方可具备毕业资格的管理制度。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

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编为一本教材。学生学习一个模块(一般用36学时)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28个选修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分的认定要基于学生平时选课、学习成绩和模块考试成绩,同时参照有关规定满足修习的学时数。省教育厅对学校实行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

(2)落实学生选课制度。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课程是为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而设计的,每个高中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的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程由学校和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开设和修习。如上所述,目前普通高中共设置12-13个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10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均具有数量不等的选修内容,供学生选择修习,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另外,学校还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最低标准是修满28个选修学分,即至少获得22个国家课程选修学分和6个学校课程选修学分。

(3)落实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各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对学生选课、作业和作品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4)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作为普通高中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学校评价学生的工具和评价结果记录的平台,为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切实发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信息,各高中学校将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保障、监督和制约下,于每学期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发展报告在学校按有关规定公示后上报省教育厅,其中的相关信息将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

最后我们把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的一段话做结束语,“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教学都很平凡,我们每天就是走来走去,上学上课,周而复始。但我们应当像雪花一样,最平凡的雪花在电子显微镜下却有如此不平凡的景象,它们美不胜收。我们把最平凡的教学,与为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奠基这样的目标结合起来,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做,就会发现它绝对是不平凡的,能给我们的学生每天带来收获和创造的欣喜和感动,它值得我们去做一辈子”。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20篇:教学听课督导反馈与教学建议

教学听课督导反馈与教学建议

一、优点

1.大多数教师课前备课比较充分,教学预设较好;2.教师整体上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态度端正;

3.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大体上安排较科学合理,环节较紧凑;

4.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注意了学生的互动参与,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5.注意了学生课上的自主学习与解法指导。

二、不足

1.教学设计上,不少教师对学科内的各种课型的高效教学模式研究不够,课堂效率不高, 反映出集体备课不充分。 (1)习题讲评课:

①课前学情了解不够,讲评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②有些不能做到精讲精练、归类讲评和变式训练; ③引导归纳规律方面需加强;

④习题课上学生活动和当堂落实均偏少。 (2)复习课

①复习课备课不太到位,复习模式陈旧,有明显的依赖教辅的思想; ②复习课不能做到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不能以重点问题为主线,重新引导学生从一个崭新的 角度构建知识,驾驭教材的能力需加强。

③复习时不太注重知识的前挂后联,易混易错点的比较与归纳还需加强。 2.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还需加强,应科学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

3.教与学策略上,教学策略的运用应注重实效性;应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和解题方法指导。 4.学生评价和师生关系的协调上,应进一步做到教学民主;多鼓励,少批评;增强教师的亲 和力和感染力,以对学生的爱为基准;融洽师生关系,方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5.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6.课下作业布置仍较多,学生课余负担较重。

三、建议

教学上,做到“一个标准”、“二项研究”、“四个务必”。 一个标准:“课堂上进一步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学生思维的深刻 度”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标准。

校长视野每日四篇干货分享,为您提供教育行业鲜活资讯与热门话题。

二项研究:“积极研究课标和考纲”;“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研究各种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

和教辅资料的高效应用”。

四个务必:“务必转变教学观念,适时渗透新课程理念”;“务必注重基础和教材,降低难度”;

“务必加强学法和解法指导,注重审题和规范答题”;“务必注重精讲和当堂适度训练”。

《教学工作总结与建议.doc》
教学工作总结与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