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2020-03-02 18:35: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本主题对应《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是:“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之“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本课是《我们去发现》主题单元的第一课。教科书通过故事、情景图、话题、主题文、漫画和活动等形式,旨在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发现带来的欢乐,通过发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一、教科书第17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段主题文、三个漫画小故事、一个话题组成。 本板块重点呈现了一组科学家小时候善于发现的故事。

教科书开篇以主题文“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开始的……”打开话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勤于发现,并善于问“为什么”。

教科书依次呈现了三幅图: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出神地望着美丽的星空,他想知道天空中有多少颗星星,它们为什么一闪一闪的;小瓦特发现火炉上的水开了,壶盖不停地上下跳动,想知道“壶盖为什么会跳舞呢”;李四光小时候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他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没埋进土里去呢?这组情景图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给学生以启迪,明白经过思考的“发现”就不再是普通的发现。

信息化时代,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对一些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多少有些了解。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教科书设置了“你还知道哪些善于发现的科学家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

教学建议:本板块教学可分为两个层次,即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学生知道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可将教科书中的故事做成录音或是视频,更加形象直观地进行呈现。教师在课堂上可播放教科书中呈现的任一个故事,也可以另外补充其他科学家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看图说故事内容。看完(听完)这些故事,学生一定有话要说,那就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既可以说感想,也可以谈奇思妙想,还可以讲一讲他们所搜集的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知道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在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科学家少年时期善于发现的故事,并说一说这些科学家是怎样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从而创造出许多伟大发明的。既然这么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开始的,那就让我们也去留心观察生活,去欣赏花草鱼虫的可爱,去探索风雨雷电的形成,以此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科书18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一个提示文、一组情景图、一个活动组成。 本板块重点呈现的内容是有趣的发现。

教科书设置了提示文“留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接着呈现了一组情景图:炎炎夏日,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孩子和爸爸围在树下对知了的叫声产生了好奇,想知道小小的知了为什么叫声这么大;太阳暖暖地照着,两个穿着厚厚棉衣的女孩对地面上未融化的冰产生了兴趣;男孩和女孩看着河里游泳的鸭子和在绿绿的草地上摇摆走路的鸭子,发出了“为什么鸭子走路摇摇摆摆的,在水里却游得又快又稳”的疑问。教科书编排这样一组情景图,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探求这些现象和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思维发散,引发学生去发现有趣的事情。

“你有什么发现,跟大家说说吧!比比谁的发现最有趣。”教科书第18页这一交流活动,巧妙地将“有趣的发现”这一话题展开,以情景对话“天热的时候我家的狗狗总是吐着舌头喘气”“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作为范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交流自己发现的有趣的现象,同时学生也通过范例明白,原来这就是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发现。

教学建议:本板块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留心生活——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

留心生活,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学时,可呈现教科书上的情景图,也可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有趣现象,重在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对生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有趣的现象。

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有趣的发现进行记录下来,只要是自己的发现,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都要记下来。学生记录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文字、图片、标本等,要养成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说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时,可能谈到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没有多少价值,但只要是他们的发现,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赞扬。

三、教科书

19、20页内容板块

内容分析:这一板块由两个提示文、一组图片、一个话题、一首诗歌(节选)和一个活动组成。

本板块重点呈现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以及对有趣的发现进行提问。 教科书设置了“生活中,只要多看一看,多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了解许多科学小常识”提示文,对下面呈现的事例起到了引领作用。图片呈现了煮汤圆、高压锅煮东西、淘米水洗碗等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小事里也蕴藏着很多科学常识。这些图片旨在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通过以上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只要多看、多想,不仅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还能了解许多科学小常识。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发现。为此教科书设置了“生活中的科学,你发现了吗”的话题,然后用留白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发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科学,应用科学。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

教科书第20页设置了“对这些有趣的发现,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很好,爱科学的孩子就要学会提问题”的提示文,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思考并提出“为什么”,从而将发现提升为问题。

接着,教科书呈现了一首诗歌,诗歌节选自美国夏洛特·左罗托夫的《风到哪里了》,“风停了的时候,风到哪里去了?/它们到别的地方和树林跳舞去了。/ 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它带着蒲公英的种子到某个人的草地去了。/山到顶端后会去哪里?/向下延伸变成山谷……”诗歌用细腻的文字,从儿童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关自然现象的问题,其问题具有普遍性,颇能得到学生的共鸣。诗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出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就如何围绕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活动:“编写一个属于你的‘十个为什么’,爱提问的你,试试吧。”左侧的学生作品为学生记录问题提供了范例。

教学建议:本板块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生活中的科学——对生活发现提问题。

生活中的科学。教学时,可呈现教科书19页中的三个情景图,也可另外添加一些科学小常识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根据这些有趣的现象,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常识;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科学。

对生活发现提问题。教学时,可以先呈现教科书中的《风到哪里去了》的诗歌,让学生读一读,了解小男孩向妈妈提出的那些有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和发现提出“为什么”。在这个活动中,可让学生将自己的小问题记录下来,编成一本属于自己的“十个为什么”。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发现和现象中提问,也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记下的“十个为什么”去寻找答案。

本课的教学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前要让学生搜集有关活动内容,同时老师要提出课后践行的要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勤思好问,定期对学生的“十个为什么”进行跟踪调查,表扬、鼓励坚持得好的同学,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人。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项链教学建议

书法教学建议

《青山不老》教学建议

概率教学建议

思想品德教学建议

《塞翁失马》教学建议

中考教学建议

初中生物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doc》
教学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