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1-01-23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一年级新课程的内容多、知识面广,但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

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也可以体现其文化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临写.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小学生古诗词必背70首》《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五、存在的不足

1、没重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我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方面还不够重视,没有安排一定的课时去完成,下学期一定注意。

总之,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得有失,“得”要继续发扬,“失”要努力改正,力争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推荐第2篇: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可以帮助教师回顾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一

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的、无邪的,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只要是老师说的,都会认为是对的、好的。因此,在教学上,更容不得老师有任何的失误、错误。当看到这些孩子坐到教室里眼睛不停的张望,打量着老师,抚摸着崭新的书包,我强烈的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来学习的。在这片净土,摆在孩子面前的这幅巨画,我该怎样引导他们来填充才会变得五彩斑斓呢?我猛然一惊——小学老师的工作不要那么复杂,唯一可做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我悟出了一些头绪。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

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

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和一年级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天真、活泼。他们那没有修饰,没有掩饰过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言溢于表。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更应该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天真。如我在教象形字“禾”时,孩子问“为什么禾苗的穗是往下垂的,我们这个字却不那样写呢?为什么会发明象形字呢?”这样一问下面的孩子都哄动了。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我首先给予肯定,表扬了他善于思考,并给他们讲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鼓励他们以后自己去发现探索。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因为赶进度生气或者直接不答的话,或许以后孩子的探索精神就从此夭折了。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质朴。因此在课堂中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对学生循循善诱,对学生对老师都有益处,作为教师应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形象!

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粗陋的观点,希望同行能给我多提供点更宝贵的经验,让我在识字教学中能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二

低年段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我的语速太快,虽然讲了一大堆,却只有十几个好一点的学生明白了,其后果就是好的越差,难怪我总会教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班级来,这一点上冯老师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于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象了解自己的右手一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安排你的教学。一个班几十人,程度差别很大,但会有个平均植和共弱点,前者告诉你学生学习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学水平高低;后者则是你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例如:期中考试后,我发现班里学生拼音巩固都不是很好,同时形近字、同音字也难以准确区分,相反,写话部分却表现出了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考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加强拼音和生字教学,而训练学生写说的教学相应的就减少了。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认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饿解释能帮助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义词等。

朗读教学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与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鸣,切忌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说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只要把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学生读懂了,再加上你的一点巧妙点拨和激情感染,自然会水到渠成。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以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不要问一些一眼就弱智问题。教学中,课本上能看到答案的问题不问,与课文毫无关联的问题不问,有重复嫌疑的问题不问;相反,能作为引起下文的问题要问,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问,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要问。

在语文课写字教学中,除指导写字外,我认为利用好学生自身的资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写字比较好的同学为有利资源,树立他们为榜样,让同学们都来学习他们的长处,经常地组织他们进行欣赏。这样,学生们既明确了榜样的特点,又找到了差距。

班级中,有一位叫苏然的的同学,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树立了他为榜样,这样,在写字课上我把他的作业拿给大家看,让同学们进一步地了解他,了解他写字的方法以及写字的水平,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和他的比一比,让大家找到自己和她之间的差距。在将他平时写字的辛苦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些,最后作出这样一个结论——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够取得好成绩。而后,引导大家向苏然同学学习,激励同学们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进步了多少。在这一榜样的引导下,我们班许多同学的写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还要多树立一些有着不同特点的榜样,让孩子们有所比较,看到他们的优点。在我们班上,不止苏然一个同学是榜样,还有杨宏月同学、郭韵杰等等。杨宏月的特点是:书写整洁,结构匀称,基本笔画写得比较好。郭韵杰同学字的特点是:字体方正,落落大方。而张静同学字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笔画优美。在课余间,我会组织孩子们翻看他们的作业本,互相学习。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缺点,并从榜样那里找到补救的办法。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三

今天是学生报名的日子,我没有做班主任,八点半到校的。校园里很热闹,都是孩子,孩子们一个个穿着新衣服,笑呵呵的拉着家长的手,或者和伙伴一起相互看着,叙说近一个月的想念。我快步穿过孩子,上了二楼,到我们教室了。

班主任已经拉开阵势了,在教室门口摆张学生桌,家长在教室门口排对交学费,班主任正收得辛苦呢!我看见我那些孩子了,孩子们见了我都欢欣的喊着我。我冲他们笑了。子涵和泽芳特地到我面前,拉拉我的手,亲热的和我问好。我赶紧摸着两个小姑娘的小脸,说都长大了!我跟主任说我帮忙去领书吧。我叫了几个比较强壮的孩子,还请了几位热心的家长,跟我一起到总务处领书了。很自然的拉着子涵的手,我觉得真的像拉着我逗逗的小手呀,穿过一个个捧新书的学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呀!

我们一年级的书不多,可是本本都是A4大的,看来今年孩子们的书包还是不轻呀!家长就是好,一下就帮拿走了大部分,剩下一叠语文书,看着四五个孩子都热切的看着我,看得出他们都想帮拿呀!我笑着分书了,一人拿五本,人人有份。这下,五个孩子都都满意的笑了!我也拿了几本书,跟在孩子们的后面,又回教室了。

报名还在继续,我还要到四楼分发老师们的书,我帮班主任请了热心家长,叫他们帮忙班主任分书,搞卫生。跟我们班主任说了要让她辛苦了。她说你一样辛苦。我们相视而笑,和我的学生们告别了,开始做那些杂事了。

到了四楼,正好分各年段的书,陆陆续续有不少老师来了,问了很多事,科室里真热闹!我发好了书,把我们一年级的放在一边,我拿到三楼给我们段长,同事一个寒假不见,大家都很亲热的招呼着,说笑着。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四

也许是偏爱,我一直在追求语文教学中一种新的“章法”,其实就是一种不受僵化模式羁绊的自由灵活的语文教学的本真之法。这种新法无名,故叫它做没有“章法”的语文教学。

金东方小学的张辉玲老师的语文教学,就很没有“章法”。

张辉玲老师教了17年数学,主动要求改教语文,郑校长竟毫不犹豫拍板决定。不过当年她应聘时,她自身的语文素养倒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她教的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学期背诵100首诗(词、曲),几百条成语,学习200个成语故事,400首儿歌,谚语、歇后语,《增广贤文》全文。还试写日记、诗文。

她一学期仅用两个月时间上完(准确地说是学生读完)教材上的课文,其余时间都在广读精背,最后用一点时间“突击备考”。

她平时从不留书面作业,统一派发的练习题一题都不做,只有背诵和写日记。

上面发的《寒假作业》也不做,作为自由阅读材料,学生假期主攻“小学对课”(即对韵知识、对联知识、对联故事等),做“一字对”、“四字对”、“多字对”的训练。

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开始就显现出了它的活力和生气,我把它称之为“大阅读”语文教学。我早想为这样的教学说几句话,但心有余悸,因为我们习惯了用考试论成败的僵化的检验尺子来“量化”某种教学方法。上学期期末统考,因出题侧重能力,所以这个班破天荒跃居首位。我这才有了点底气,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呐喊几声。

张老师的语文教学没有“章法”,是没有应试语文教学的“章法”,其实,多读多写,恰是最有价值的语文教学的正道章法。

走进张老师的课堂去感受语文学习的那种本真的自由和畅快,你便对语文教学的前景充满信心。

下边是我在这个班“推门”听课的见闻,不妨与大家分享:张老师三言两语讲了本节课学习几首宋词的任务后,只听见一片查字词典的淅淅声和抑扬顿挫的诵读声,老师也在投入地自读。使人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绘的读书场景。我不停地游走于孩子们中间,问了一些对词的理解的问题(自然与古汉语知识无关),没想到他们基本上未被问住。读到最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就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中“独倚”一词做一个动作。一名孩子走到窗前(他们教室的窗正面对长江),倚窗远眺,做出若有所思状。准确地表现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意境。此时,还需要我们去唠叨地做分析吗?

写这篇短文时,看到了新修改的语文课程标准,我感到,张老师的无“章法”似乎应了新的课标的要求。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小陈,各科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任课老师为了他的学习成绩费劲了心思,可谓是苦不堪言。在我的语文课上他的话特别的少,看到其他孩子在我的语文课上都有所收获,但他就只能在一旁傻傻的看着,我特别为他着急。有一次我把他叫到我跟前跟他聊了聊。他告诉我,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挣钱了,是他的奶奶在家里带他的。记得有一次放学,我在校门口遇到了他奶奶,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皮肤黑黑的,身子很弱小。奶奶就牢牢的牵着孙子的小手,深怕他在拥挤的人群中走丢。他奶奶看到我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们家小陈读书读不来的哦。”听到他奶奶这么直白的话语,我唯有微笑以对。我知道,他奶奶根本没有能力去教他读书写字,我知道,他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根本没有机会教他读书写字。我知道作为他的语文老师,我得尽我所能,多教会他一些知识。在别的孩子读课文的时候,我悄悄地带他巡视了班上每个孩子,看了同学们在认真地读课文,他终于按耐不住,并轻声细语地对我说:“老师,我也要读课文。”听了他的话我非常高兴,兴奋地对他说:“老师期待你的进步。”小陈没认识几个字,根本就没有办法把一篇课文读通顺。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认字,又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小老师给他带读。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明显感觉到小陈真的进步了,一篇简单的课文能够读通顺了。当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得时候,他的脸上洋溢出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笑容。

小陈的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头鱼》。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鱼儿,很瘦小孤单。

主人喂食时它总也抢不到,最多只能吃些别的鱼剩下的残渣碎末。平时它常孤零零地在鱼外游荡,似乎谁都可以欺负它。万幸的是,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它是如此可怜,打那以后喂食时都先在它身边撒些饵料。不想这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改变了小鱼的命运,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聪明的鱼儿们渐渐地发现:只要在小鱼的周边就一定能得到食物。于是一星期以后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个偌大的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条小鱼儿竟然成了“头鱼”。从此它再也不会以自卑的神色黯然地徘徊在池边、角落,而是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领头鱼”,俨然开始统帅起整个鱼群。

主人不是教育学家,他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任何一条鱼都培养成“头鱼”“统帅”。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对学生多一些关注,哪怕他是一个“差生”,也很有可能让他走出困境、窘界。能否创造出更大奇迹,在孩子本身,更在于你我的关注。

一个月的培训,一路走来,虽然有些疲惫,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感受也是幸福的。培训的每一天里,都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升华,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提升。在这一个月里,我们总共听了13位专家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或宏观,或微观的讲座,心灵一次次地受到熏陶,眼界一次次地得到拓宽,并一次次认识到到自己各方面知识的匮乏。

一、实——工作生活化,学习生活化,生活精神化

一个月来我们听着专家的讲座,虽然杭城的冬季比我们所在的城市温度要低上好几度,但我们的心里是暖暖的。因为从专家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们对于我们学术上的滋养,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所带给我们的影响。首先,他们很谦逊,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专家的应有的派头,只有当他们站到讲台上的那瞬间,学者的气场才会释放出来;其次,他们的讲座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有高端前沿的理论,又有深入实践的思考,可以引起我们的共鸣与思考,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二、新——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停在原处

现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如潮水涌来,无论我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将成为其中的一员,差别仅在于“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那么,我想给我们授课的这些专家就是那些领着我们走的人。首先,要有开阔的视野,像摄影、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都是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其次,要有独特的视角,郑桂华老师的讲座之所以让我们耳目一新,就是因为她对作文教学所作的全新的诠释,惊叹于她的作文课居然可以这么教,而且背后还有着强大的理论系统的支撑,着实让我佩服至极;第三,要学会思考,做好人生的“四则运算”题,在专业的发展上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加倍努力,除去一切障碍,减掉一些借口,乘胜追击,从专业发展的羊肠小道,走向发展的汽车大道。

三、专——三英寸宽,一英里深

邓夏秋老师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不小学就成了主角。”其实,这些天我们所接触的这些专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深入研究、深入思考,专注一点,做大做强,这才成就了他们的“专”。在课程设置上,既有专家理论指导又有学员教学实践、还有我们的草根论坛,既有学科理论知识又有现代信息技术,既有课题论文的指导又有名师示范的引领,让我见识到每一位专家在各自领域里所取得的不菲的成就。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才能走的更深、更远。

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朴实却令人回味无穷,老师们对于课堂教学、对于文本解读、对于教育科研那种独特的视角,着实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希望自己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会去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告诉自己,奔跑吧,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停在原处!

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我如往常一样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我的语文课堂。记得那一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充满理性的课文《蝙蝠和雷达》。初步梳理了课文,我让学生朗读课文。潘奕帆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他朗读的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三行46个字的一段话,潘奕帆同学竟然读错了好几处地方,“清朗的夜空”读成了“晴朗的夜空”,“越来越近”的后面加了一个“了”字,“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又漏了一个“了”字。底下的同学一边不时纠正着他的错误,一边偷偷地笑着。读完后,潘奕帆不好意思地用手摸着后脑勺面红耳赤地望着我。

我完全能理解此时此刻潘奕帆同学的尴尬与窘迫,于是我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老师发现我们潘奕帆同学读书有三绝。”这时,其他同学都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我大声地说道:“潘奕帆同学的读书三绝是一绝错字,二绝漏字,三绝添字。一次性就能读出三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听我这么一说,潘奕帆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一脸灿烂地坐下了。从此,“三绝”成为我们班同学读书时的口头禅。朗读时只要谁读错了,其他同学就会“一绝、二绝、三绝”地提醒着,朗读的同学也会马上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为什么孩子们能愉快地在他人的建议中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幽默语言评价的魅力吧!很多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批评拐个弯,让批评以幽默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里我不由地想起这个学期9月11日听卢红花校长上的《循环小数》一课上的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课堂上当卢校长看到有些同学课桌上立着的名片朝向学生自己时,卢校长笑眯眯地说:“有的同学把名字朝向自己,是生怕自己会忘了自己的名字。”在一片欢笑声中,那些同学急忙把名字朝向了前面。还有一个细节,卢校长让学生用语言表述24。3纯循环小数和0。85454循环小数有什么区别?看到教室里很多学生都没有举手,卢校长就真诚地对学生说:“你们都这么客气,不举手发言。”卢校长刚说完,几个学生就不客气地举手了。再如,记得一次听陈良平校长《射线》一课,陈校长或夸张惊奇的语言描述,或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那条一头会无限延伸的射线也随着陈校长洋洋洒洒的描述似乎在一直延伸延伸再延伸,仿佛真的要穿墙而出。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创造。幽默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情感“气候”,温暖学生,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师者,幽他一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推荐第3篇:小学一年级部编语文上册随笔

探究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工作了快2年。由于之前学习的是音乐专业,我又第一次接触语文教学,所以缺乏相关专业的教学知识。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且行且思考,并且将学到的东西在教学中实践。一年多了,我将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所学所思总结下来,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前行。

本学期换了新的教材,我通过多次参加了新教材的培训;认真参加在学校的研讨会;以及在自己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写个简单的随笔:

一、具有新特色的新教材

1、翻开新教材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图画,图片的类型丰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幼小衔接,更是对学生美感的陶冶,这是特色之一。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图画培养一年级的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课程的调整是先识字再学拼音,也是幼小衔接的表现,同时体现了识字的重要,在第一单元的识字课中还有效的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天地人》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3、其中有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与老师一起读、与家长一起读,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二、利用好教材实现有效教学的思考

1、利用好图片,增加教学趣味性

拿到书本,我们会发现每一课的内容都精心挑选了插图,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些插图。课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语文有效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例如《日月水火》的插图,通过实物、象形文字这些直观的表象来引导学生识字,既符合现阶段孩子的思维方式又可以通过图片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拼音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给孩子们讲故事,引导高能力的学生自己编故事。为此,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充分的备课,将本课所学的内容有效的融入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在课文教学方面,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雪地里的小画

家》将每个动物的脚印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助于孩子们的理解。

2、明确教学的目标,有的放矢

对于每一板块的教学,我保持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做无用功,更不给孩子增加负担。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拼音板块的教学上,我个人觉得学生只要能正确的拼读拼音,标准的发音,能通过拼音识字,我觉得就足够了。在我的课堂上,我觉得识字写字应该重点强调,要想让孩子学好汉字,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爱上识字。为了让学生喜欢识字,我会让让学生观察汉字的占格、笔画、笔顺,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欲望,待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发现之后。我再通过示范、学生练习、好的作品展示、学生练习等环节逐步的提高他们的兴趣,有效的利用课上练习时间。减少学生的写字负担,引导他们发现汉字的美。另外,我会通过识字加油站,结合一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设置多种游戏如开火车、小老师、找朋友等游戏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去认识一些汉字。鼓励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或者在电视广告里见到什么字,记下来,并带到学校当小老师与其他同学分享这份喜悦。

3、以学生为主,将内容贴近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尊重儿童的天性。为此,我将课本的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课堂就是我们现实的情景,比如在“口语交际”一中的《我说你做》,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真实的游戏能让孩子明白回答问题的同学声音要响亮,其他人要安静地听。源自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读”也是贴近生活的表现,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和大人一起读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阅读的快乐。

4、关注整体,培养语文素养

现实生活离不开交际说话,而语文最基础的作用就是教我们更好的表达。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较少,正是搭建知识高楼的基础时期,只有打好基础才会盖好楼。在教学实际中我注重学生字词句的实际应用,把字融于词再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更好地积累。课本中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5认真备课,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在备课中我首先是研究课文的每副图,利用好图片。其次是确保我所讲出来的知识的正确性,不能应为是一年级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准确性。最后每词备课都要认真思考课堂的引导,注

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丰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

三、总结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觉得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倡导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关注识字方法,学会自主识字。这一年中,我关注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学生现在已经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偏旁、数字减偏旁、归类等多种识字方法,并能主动地用这些方法认字。拓展阅读,加大识字量。让学生认字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独立地阅读。我鼓励家长陪着孩子读书,进行亲子阅读。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认字成果,让学生喜欢认字,更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视野。

推荐第4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班级:一年级1班

姓名:

“优秀宝贝”养成计划(寒假篇)

类别

项目

内容

呈现形式

完成情况

家长初查

老师核查

知书达礼

读几本好书

(拼音版文字类)

自主选择【至少一本】

记录阅读书目,

会讲2个故事,

开学班会展示

预习新知

识记《识字表》

家长检查

怀一腔恩情

春节给亲人打祝福

电话或做卡片

家长检查

艺术修养

绘一篇日记

将有意义的事画下来,配上文字,一篇

班级评奖

评比栏展示

学一首歌曲

学唱一首自己

喜欢的歌曲

开学班会展示

健康生活

锻炼好身体

坚持跑步、跳绳等运动,下一次运动会冠军就是你!

家长督促检查

养成好规律

制定寒假作息时间表,

并认真执行

家长督促检查

学会做家务

能做力所能及的事,跟妈妈爸爸学一项本领

拍照上传班级群

安全提醒:

1.

出门玩耍必须告知爸爸妈妈,不到危险、不熟悉的地方玩耍,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好奇看热闹,按约定时间回家。

2.

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未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不坐副驾驶座位。养成走路不低头,乘车系好安全带的好习惯。

3.

提醒爸爸妈妈喝酒不开车,喝酒不开车。

4.

不在禁放场所燃放烟花爆竹,不准玩火。

5.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出门前要提醒爸爸妈妈关闭所有电源。

6.

注意预防流感,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必要时外出戴上口罩。

7.

快乐旅行不冒险,不去未开放的景点旅游,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

一1班语文寒假作业

1.

认真完成《寒假生活》,书写工整。

2.

提前识记一年级下册《识字表》

提醒:下学期语文要求认识400个字,会写200个字,所以仅靠课堂短时间识字是很难掌握的,

趁假期闲暇时每天安排一课生字让孩子拼一拼认一认【不要求孩子全部掌握,增加孩子对下册生字的熟悉度】孩子下学期识字学习会更轻松,课堂上就可以多花时间重点理解字形和易错拼音的识记。尤其是在这学期在识字上速度慢,有困难的几位孩子,家长务必引起重视。

【后页附《识字表》】

3.

坚持课外阅读。【不要求孩子做《寒假阅读摘抄》,但是要检查阅读书目】

提醒: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不愿意主动获取知识的孩子。“阅读”在后面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阅读少”“积累少”就注定“表达难”。

认识的字越多,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提高,那么孩子也会更懂事、更明白事理。图画类、绘本类等都可以阅读,假期要求至少读一本注音版文字类图书,在阅读中积累词句,练习拼读,提高连词成句的阅读能力。

希望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和他一起阅读,或者让他读后给你讲讲书中的故事。

家长,别让孩子输在了阅读上的起跑线上!

孩子假期阅读书目名:

1.

2.

4.

完成一篇绘图日记。

提醒:写作是语文的难点,激发孩子想表达的兴趣尤为重要,希望能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春节里最有趣的一件事情用绘画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文字请在草稿纸上写好后工整的誊抄,图画请图上绚丽的色彩。开学后我会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也为班级“海贝百花园”刊物收集作品,希望今后能在的“作品集”中看到你宝贝的作品。

5.

完成语文、数学作业纸上练习

6.

寒假推荐书目:

1.《笨狼的故事》

2.《一年级的小豌豆》

3.《一年级的小蜜瓜》

4.《米小圈上学记》

5.《小猪唏哩呼噜》

6.《小布头奇遇记》

7.《格林童话》

8.《安徒生童话》

《看图写话四》

《看图写话六》

一年级下册二类字认读表(400字)

一年级下册二类字认读表(400字)

识字

1

shuānɡ

chuī

luò

jiànɡ

piāo

yóu

chí

2

xìnɡ

shì

zhānɡ

ɡǔ

zhào

qián

sūn

zhōu

wánɡ

ɡuān

qīnɡ

qínɡ

yǎn

jīnɡ

bǎo

hài

shì

3

qínɡ

qǐnɡ

rànɡ

bìnɡ

xiānɡ

huān

yán

lìnɡ

4

dònɡ

wàn

chún

jìnɡ

yīn

léi

diàn

zhèn

bīnɡ

dònɡ

jiá

园地一

1

chī

wànɡ

jǐnɡ

cūn

jiào

máo

zhǔ

xiānɡ

qīn

1

zhàn

shì

miàn

2

xiǎnɡ

ɡào

jīnɡ

ān

mén

ɡuǎnɡ

fēi

广

chánɡ

zhuànɡ

ɡuān

3

jiē

jiào

zài

zuò

ɡè

zhǒnɡ

ɡè

yànɡ

mènɡ

huǒ

bàn

què

zhè

4

tài

yánɡ

dào

sònɡ

mánɡ

chánɡ

xiānɡ

tián

wēn

nuǎn

ɡāi

yán

yīn

地二

liànɡ

zhī

qiān

jià

5

kuài

zhuō

zhí

hánɡ

xìn

ɡēn

hǎn

shēn

6

zhī

ɡū

dán

zhǒnɡ

dōu

lín

zhāo

jìnɡ

7

zěn

tiào

shénɡ

jiǎnɡ

qiú

pái

lán

lián

yùn

8

chuánɡ

ɡuānɡ

wànɡ

ɡù

9

dǎn

ɡǎn

wǎnɡ

wài

yǒnɡ

chuānɡ

luàn

piān

sàn

yuán

xiànɡ

wēi

10

duān

zònɡ

jiē

zǒnɡ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niàn

11

hónɡ

zuò

jiāo

tiāo

xìnɡ

jìnɡ

zhào

qiān

qún

méi

zuǐ

tuǐ

jiǎo

园地四

5

qīnɡ

tínɡ

cánɡ

zào

shí

liánɡ

zhī

zhū

wǎnɡ

6

yuán

yán

hán

shǔ

liánɡ

chén

cháo

xiá

yánɡ

7

cāo

chǎnɡ

pāi

pǎo

línɡ

nào

duàn

liàn

8

zhī

chū

xìnɡ

shàn

jiāo

qiān

ɡuì

zhuān

yòu

fàn

nénɡ

bǎo

chá

pào

qīnɡ

biān

pào

园地五

12

shǒu

zōnɡ

pínɡ

quán

liú

ài

róu

jiǎo

13

zhū

yáo

tǎnɡ

jīnɡ

tínɡ

zhǎn

tòu

chì

bǎnɡ

chànɡ

duǒ

14

yāo

chén

shēn

cháo

shī

ne

kōnɡ

mèn

xiāo

bān

xiǎnɡ

14

湿

ɡùn

tānɡ

shàn

yínɡ

qiān

zhī

dòu

园地六

15

、jù

diū

xīn

měi

pínɡ

xiē

zǎi

jiǎn

chá

suǒ

16

、zhōnɡ

yuán

chí

bèi

ɡānɡ

tàn

ɡònɡ

jué

dìnɡ

jīnɡ

17

、wù

xiónɡ

tōnɡ

zhù

biàn

bǎi

shé

ɡuǐ

liǎn

zhǔn

18

hóu

jié

bāi

kánɡ

mǎn

rēnɡ

zhāi

pěnɡ

ɡuā

bào

bènɡ

zhuī

chǎo

pànɡ

suì

xiàn

piào

jiāo

ɡōnɡ

ɡān

园地七

19

、mián

niánɡ

zhì

yàn

bié

ɡàn

rán

piáo

20

ɡū

dōnɡ

shú

diào

xià

táo

mìnɡ

xiànɡ

lán

lǐnɡ

20

鹿

21

、bì

qiánɡ

wén

yǎo

duàn

nín

shuǎi

ɡǎn

fánɡ

shǎ

zhuǎn

wèi

jīn

shuā

zào

zǎo

shū

pén

园地八

推荐第5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

1.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和”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策略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书写指导过程中,可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或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同异进行认字、写字,并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朗读指导中,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画面的欣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让学生体会大海的特点和小娃娃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大海图片。2.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呢? 3.沙滩什么样子? 4.大海蓝蓝的,沙滩白白的,海螺、贝壳小小的,你在海边尽情地玩耍,多么开心啊!有一个小娃娃也在海边玩耍,特别开心!这一切被夏辇生奶奶看到了,还写出了一篇小文章──《项链》。 5.夏辇生奶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著名童话家,小说家。她写了许多儿童作品。课件出示:夏辇生照片。 6.课题质疑。

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课件出示项链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画面的欣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情绪高涨。鼓励学生质疑,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师范读课文。 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生自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问一问,猜一猜。

(2)同桌做你指我读的游戏。 3.认读生字词语。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笑着、涌向、贝壳、娃娃、挂在、快活、金色、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又宽又远、又长又软。 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 (2)词语搭配练习。 课件出示: 金色的 浪花 雪白的 项链 快活的 大海 蓝蓝的 娃娃 黄黄的 沙滩

“小老师”带读,你发现了什么? 下面我们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读连接好的词组。

(3)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蓝、笑、金、着、又、向、贝、和、娃、挂。

同桌互读,个人读。

“笑”为什么是竹字头?自己笑一笑。 “娃”为什么是女字旁? “挂”为什么是提手旁? 同桌互读,个人读。 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学习“白、的、又、和”四个字。 师示范笔画书写,指名学生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和笔画数。 指导学生写好撇、竖和横折钩;横折钩的横折处是方的;横撇,撇的走势,要将横撇写饱满。“白、的、和”三个字有关联。 (2)学生练写。

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学生互评再写字。

【设计意图】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己练读课文,互检认字、当小老师讲字、自主识字写字、你发现了什么、互评生字等活动。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生字学完了,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两个自然段) 2.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3.听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数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上标上序号。说说为什么是三句话。

(2)读第一句,你见过大海吗?你能夸夸大海吗?学生自由回答。

(3)课件出示大海图片。看,大海真的是蓝蓝的,一眼望不到边,课文里怎么说的呢?(又宽又远)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

(5)我们把目光收回来,往下看,看到什么了?课件出示沙滩图片。

(6)沙滩什么样?学生自由回答。

(7)沙滩的沙子金黄金黄的,踩在上面可真松软啊!好舒服!我们一起走,走了这么远还没走到头,课文说沙滩──学生接读“又长又软”。 (8)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

(9)浪花可是个快活的淘气包,谁来读一读第三句。 (10)你喜欢课文中的浪花吗?说说为什么喜欢? (11)课件出示:浪花图片,沙滩上的海螺和贝壳图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浪花? (12)你能当浪花,演一演吗?学生扮演浪花,表演,同时指名读第三句。 (13)完整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欣赏大海图片,学生很快体会到大海的美;让学生演一演,体会浪花的淘气、可爱、慷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学生自己真实的感受激发出来,练习朗读的同时积累了语言。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蓝蓝的大海,松软的沙滩,还有热情的浪花送来了这么多礼物,吸引了小娃娃。看她在海边做什么呢?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 (2)小娃娃在海边做什么呢?指名读第一句。 (3)课件出示海螺、贝壳图片。小娃娃看到沙滩上有这么多的海螺、贝壳,兴奋极了!她笑嘻嘻地蹦跳着迎上去,将它们捡起来,干什么了?(穿成项链,挂在胸前) (4)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什么心情?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同桌读、指名读。 (5)小娃娃戴着自己穿成的海螺贝壳项链快活地走在沙滩上。看沙滩上留下了什么?指名读第二句。 (6)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学生自由说。 (7)课件出示沙滩上的脚印图片。沙滩上的脚印像什么?什么像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8)指导朗读第二句。女生读,男生读。 (9)完整朗读第二自然段。大海送小娃娃漂亮的海螺、贝壳作为礼物,小娃娃把什么送给大海作为礼物呢?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欣赏大海图片,学生体会到小娃娃在海边尽情玩耍的快乐情景,同时突破了“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这一难点。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在海边玩耍的快乐后,就能读出真情实感。 3.整体回顾课文。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 (2)小结:海边有蓝蓝的海,金黄的沙滩,淘气、热情的浪花,热爱生活的小娃娃。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美,沙滩美,浪花美,小娃娃串的项链美,她玩得美,其实是我们的生活美!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试着背一背。 (5)学生表演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 4.语言训练。 想一想:(课件出示) 金色的________;雪白的________;快活的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达、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促进了学习思维的扩展。 (五)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2.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有关大海的纪录片看一看。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大海的资料,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进一步引发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心。

推荐第6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

一、二”等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

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2.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读准“

三、

四、上”的字音。

2.学习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体验中识字,以降低识字难度,更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课是学生步入小学后第一次书写生字,可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顺边学写,或用有趣的小儿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朗读指导时,可通过师示范帮助学生体会韵诗的韵律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开火车认读识字第一课的生字。

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认识一些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第二课,师板书课题。

(二)自读韵文,识记生字

1.今天的生字宝宝藏在一首韵文中,看看图,自己尝试读读韵文。

出示读书要求: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谣》:身坐正,脚放平。左手轻轻压,右手慢慢点,眼睛跟着看,字字都过目。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3.引导学生在韵文中圈出这课7个生字。 师:圈完生字你发现什么? 生:前五个是数字,后两个是反义词。

4.游戏: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比谁找的多。

5.生字宝宝送回韵文中,再读韵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在自主探究、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总结,能促进学生学法的习得。

(三)学习韵文,拓展识字

1.指读韵文,想想韵文什么意思?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根据学生质疑,学习韵文。

(1)出示“金木水火土”的图片。老师讲述神话故事:传说天地未分之时,是一种被称为混沌的状态,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没有日月星辰,也没有昼夜寒暑,没有风雨雷电,没有草木山川人禽虫兽,这时候一股灵气在里面盘结运行,才生出五行,也才有了盘古开天辟地。

(2)这首诗还很特别,是一首对子歌。师简单介绍对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古时候的孩子每天上学必做的功课。 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一二三四五”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天地”对应的是“日月”;“上下”对应的是“今古”。

3.结合板书,师生互动背诵韵文。

4.复习会认字。生字宝宝从韵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这些汉字吗?想一想,自己试着读一读。

5.小伙伴互相读一读,你指我读。

6.出示含有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一清二白、一石二鸟、一干二净、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七上八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质疑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这样的教学更有实效。

(四)认识田字格,学写生字

过渡:生字宝宝也有自己的家,它的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田字格。有了它,我们就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1.轻轻把书翻到语文书第8页,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拍手唱唱田字格歌谣: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学写“

一、

二、

三、上”。

(1)分三步观察生字,同时认识笔画“横、竖”。

首先,观察生字笔顺。然后,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占格。最后,观察每个字的特点,例如横、竖的长短和布局。

(2)师范写每个生字。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的第一次书写,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本环节采用分步观察、自主探究、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使学生扎实掌握生字学习的方法。

(五)课后延伸

1.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2.出示古诗:郑板桥的《咏雪诗》。学生诵读。感兴趣的同学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其他含有数字的古诗读一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结合课文学习及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数字的古诗,进一步深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

推荐第7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天地人》教学设计

《天地人》教学设计

一年级

本课教学设计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们在观察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结合生活经验在交流中识字,以及运用字理帮助学生识字,使汉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同时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三、教学策略

“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们在观察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结合生活经验在交流中识字,以及运用字理帮助学生识字,使汉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同时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观察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地方?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又在交流什么呢?想知道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第一课。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有声有色的生活情境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识字,正音记形 1.自读生字,读准字音。

师:出示“天、地、人、你、我、他”。谁已经认识这些字了,能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呢? 生自由练读。 2.小老师带读。

师:其余同学认真听,这个小老师读对了吗?读对了再跟读。 3.同桌互读互查6个生字,注意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4.字图对应,识记字形。 (1)师:这些生字就藏在这幅图中,你能把它们放到相应的位置吗?(出示图片) 生下座位把生字放到图中相应的位置,评价反馈是否正确。 (2)出示图片。

师:这里有两幅图,分别指天和人,你能猜出来,哪个表示“人”?哪个表示“天”吗? 生交流。

师补充:天,在人的头上加一圆圈,表示头顶上的空间。人,像是垂臂直立的动物。

(3)出示图片。

师:猜猜图中是什么?这是古时候的“也”,它表示取水用的器物。“地”还可以拆开识记,拆成土和也。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小老师带读,在认真的探索和专心的辨析中明确生字的正确读音。运用字理,在学生心中构建鲜活的汉字图画,在新奇中记住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及传统意味。

(三)趣味识字,运用交流

1.这些生字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你留心到了吗?说给小伙伴听一听。师举例:请打开语文书第2/4页,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地方,这里就藏着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 2.创设交流运用的情境。 (1)师生配合用“你、我、他”互相介绍。

师:我是耿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你呢?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自己吗?你身边的他呢?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2)出示图片。

师: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你能用“你、我、他”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你摘玉米,他捧玉米,我往框里放玉米。 3.拓展练习用“你们、我们、他们”说话。 师出示生字卡片“们”:

“你、我、他”和生字“们”做朋友后,可以表示更多的人。谁能在班里找到“你们、我们、他们”? 生下座位找身边的“你们、我们、他们”并汇报。 4.读一读,谈发现。 出示:

我──我们──我们是小学生啦! 你──你们──你们长大了。 他──他们──他们是我的好朋友。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预设:三句话都是由字变成词再组成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多个不同的情境中,观察体验,互动交流,真切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会运用。

5.游戏中巩固识字。

(1)游戏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游戏2:同桌之间抽读生字卡片,比比谁读得快。

(3)游戏3:把生字卡片组成词语互相读一读,看看谁组合得快。(可以组合成:天地、你们、我们、他们、人们) 【设计意图】学生们都喜欢游戏,三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又是对前面学习环节的巩固复现,学生可以在趣味游戏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还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到处藏着我们今天认识的生字宝宝,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着把它们找出来吧! 【设计意图】每次课结束时都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收获,有助于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推荐第8篇: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红果子小学 王红香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35人,男生27人,女生8人。因为已经上了幼儿园,习惯已经有一定的养成,但是还是由于年纪小,自律性相对较差差。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大部分学生读书兴趣和学习兴趣都不错,这个学习要继续保持,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识字,包括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

一、快乐读书吧。第二单元:汉语拼音,包括语文园地二三。第三单元:四篇课文及一次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第四单元:识字,语文园地。第五单元:10篇课文三个语文园地。新增了《天地人》、《日月水火》等课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从篇目来看,新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识字再学拼音。教材的目录顺序是:我上学了、识字

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

二、课文。一年级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常见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学习中,这样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了。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

1 能力。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要抓好汉语拼音的掌握和巩固,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认识300个汉字。会写100个汉字。 3.学习汉语拼音,学说普通话。 4.养成学会和别人交流的习惯。 5.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进行口语交际。 6.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养成好的读书和写字及预习习惯。继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2.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真钻研教材,优化课堂行为,备好每一堂课,使学

2 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让课堂更有活力

3.强化汉语拼音的学习,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在发现中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拼音教学中,尽量做到在游戏中学习,让学生乐学、爱学,打牢基础。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

3 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学困生转化措施: 1.以长补短,以优代困

4 面对后进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即使是点滴进步,也应及时 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转化这些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粗暴,随意惩罚。上课时遇到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多用闪光的语言激励学生,通过疏导促使后进生积极向上,同时在班内开展“一帮一”,“优帮差”的帮扶小组,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竞赛,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问中找学困生到乐趣,享受进步的喜悦。

2 .用点滴的恩爱关心后进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愿望 针对后进生,教师要加倍的爱护和关心,细心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后进的前因后果,因人而异。

3.布置作业因人而异

把习题系统分类,采取难易筛选,让不同的学生从中受益。课堂上对于以些简单题目给予他们机会,让这些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作业有目的布置,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实践表明,学困生在学习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活动内容。

5.通过面批的方法,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对自己要求不严,遇到运用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时不闻不问,做错也不找原因,不订正,这样久而久之,越来越多,便不会解决

5 所有数学问题,从而对学好语文失去了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业适当的进行面批是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及时帮助、鼓励学困生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错,错在那里?以后应怎样思考这种问题?逐步让学困生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消除对学习的神秘感,树立学好学习的信心,从而缩小两极分化。使他们在本学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6.增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协助,一起帮助孩子提高。

我相信: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只要教师施以爱心,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不断的帮助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转困一定有收获。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视学生的情况变化改变策略,及时调整,一切以学生的变化提高为着眼点。

6

推荐第9篇: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

“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

5、本册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一个单元练习,共6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主要由字词句练习、学写铅笔字、综合性学习、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组成。字词句练习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设练,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二、班级概况:

本班共有学生45人,男生 25 人,女生20 人。经过初步的观察,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兴趣,对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上课积极动脑并内并举手发言。本班学生年龄小,学习心理不够稳定,上课好动,随便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睡觉、吃东西,听不懂老师的要求。好多学生写字、握笔、读书姿势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不喜欢举手,没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本学期要着重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学生听力,抓好学生的写字、朗诵、背诵等基本功,使之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⑴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⑵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⑴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意思。

⑵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⑶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⑷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⑸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汉语拼音的重点: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 确书写音节

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五、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4、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5、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6、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推荐第10篇:反思新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反思范文:新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反

思大全

1、春夏秋冬

、姓氏歌

、小青蛙

、猜字谜

语文园地一

1、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多想去看看

、一个接一个

、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小公鸡和小鸭子

、树和喜鹊

、怎么都快乐

语文园地三

、静夜思

、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动物儿歌 、古对今

、操场上

8、人之初

语文园地五

12、古诗两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语文园地六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反思范文:新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大全

第11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1.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2.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三、教学策略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用情境活动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理解字义,产生喜爱汉字、学习汉字的愿望。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初识生字

1.仔细看图,小朋友们来到了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预设:小朋友们来到花园里,被美丽的花朵吸引了,纷纷过来欣赏。

2.你们认识图上的汉字吗?指名读。在你的身上找找这些器官。 3.想想我们的口、耳、目、手、足都能干什么?说一说。 4.出示象形字与汉字互连。

5.汉字游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指身体部位。【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在找一找、指一指、连一连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降低识字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韵文,深入识字

1.听老师读韵文,介绍小韵文的作用。

预设:告诉我们四种姿势“站、坐、行、卧”,及姿势的要求。

2.老师带读韵文。注意读好句逗停顿。 3.小伙伴互相试着读一读。 4.老师带着学生圈出生字“站、坐”,并引导学生记住字形:认识立字旁。坐,用顺口溜记忆,可以编出口诀“两个小人坐土堆儿”。

5.看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韵文的意思,并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预设:站有站相,坐有坐样,既是正确的行为习惯,又是个人文明礼仪的体现。

6.结合习惯培养要求,引导学生互相练习动作,互相纠正。7.复习会认字。没有了图片,你们还认识这些汉字吗?想一想,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8.回读课文中的识字及韵文。

【设计意图】观察图画、动作演示、给生字编顺口溜,实践会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

(三)观察例字,写好生字

1.学笔顺,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记字形。口:二笔横折,三笔写成。 目:关注与口比较的不同之处 耳:说笔顺,记字形。 手:横撇平短,手中有弯钩。 生生互相练说笔顺。 2.写生字。

(1)口,花盆口。上宽下窄。横折有肩膀。

(2)目,长方形,两横不碰横折,横横之间距离均等。 (3)耳,横要平,竖要直。关注横横之间距离。

(4)手,短撇,短横,中间横最长。弯钩起笔收笔在竖中线。 3.学生描写,师示范写,学生静心书写。 4.生生互相欣赏,找不足,反馈后再修改。

【设计意图】第二次书写,要引导学生继续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感悟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口、耳、目、手、足”的重要作用,也知道了“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2.收集生活中的动作,模仿课文自编三字经。【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的情感,也是对本课的生字进行了再次的复习巩固。

第12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猜字义;学些笔画卧钩。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许多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且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在汉字王国里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请出两个老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出示“日、月”。

2.你们知道,“日”和“月”能够组成什么字?(明) 3.出示“日”和“月”的图,同学们看“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光明,所以组合起来就是明亮的明。(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作为引导,使小学生联想到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 兴趣,把“日”和“月”称之为两个老朋友,充满了人文色彩。

(二)教授新课

1.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

(1)中国的汉字真有趣,许多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成,而它们的意思就是这些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就有个名字──会意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这些有趣的会意字的,请你们自己先轻声读一读课文吧。不会读的字就借助拼音拼一拼,争取把课文读准确。

(2)请你把课文后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找到并用铅笔圈出来,然后和小伙伴一起互相读一读。

(3)教师出示认读字,学生读正确。 2.学习“尘”和“尖”。

(1)刚才我们看着图片学习了“鲜”这个字,你们看课文下一行中出现了两个长得很相似的字,出示“尘”和“尖”,我们怎么来学习并且区分清楚它们呢?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教师适时配图辅助。

【预设】“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的意思是非常小的土,我们生活中这样非常非常小粒的土就叫做尘土,所以是“小土尘”。

“尖”上面是“小”,下面是“大”,生活中上小下大的东西上面摸起来或者看起来都会感觉尖尖的,所以是“小大尖”。

(3)你们能够既结合课文内容又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两个字真是会学习呀!而且通过你们的分析我们都能够把这两个字区分清楚了,收获可真大。

3.学习小结。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明、尘、尖”这几个生字,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对了,它们都是把学过的两个字合在一起成为新字,而新字的意思和原来的组成部分都有关系。还记得它们叫什么字吗?(会意字) (2)让我们一起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在处理课文中的生字时,既要把新知识单独剥离出来,又要从整体的角度再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规律,逐渐掌握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小组学习及自学做好准备。结合图片和学生的生活理解,将这一个小节的四个生字深深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化难为易,寓学于乐,增添学习拼音的情趣。

4.伙伴互学。

(1)课文中像刚才那样有趣的会意字还有好几个呢,请你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边读课文边自己来找到这些会意字,然后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结合字和你生活中的经验来学习吧。

(2)伙伴学习。 5.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展示出辅助图片,帮助学生汇报对于新的会意字的理解。 预设:

(1)在田地里面干活的人主要都是男人,所以是“田力男”。

(2)两棵树是“林”,树再多一些就是“森”,它们都指树多,但是知道了“森”表示的树更多。

(3)两个人一前一后跟着走就是“从”,很多人在一起表示的是“众”。 (4)两人,三人,和众人,谁的力量最大呢? 6.在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我们把这篇课文中的会意字都学会了,你们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吧。

7.猜一猜:出示课件图片,请您猜猜这些图片里都是哪些汉字?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内容虽然相对有些多,但是由于它是前面学习内容的延续,学习方法的延续,所以难度并不是很大。再加上有教师的图片进行辅助,学生们的自学和伙伴之间的互学效果能够非常理想。

(三)课外拓展

1.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2.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今天学习的有趣的会意字,谁在课外认识来教一教大家?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范围是广阔的,内容是丰富的,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内容。学习要学的是方法,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够成就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因此如果有能力、有条件,课堂学习内容要与生活相关联,要尽量向课外延伸拓展。

(四)学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很多的会意字,你们的收获非常大,老师相信你们在学习会写字时能够表现得同样出色。

2.出示“力”,观察书上田字格内的笔顺,汇报给大家。(一笔横折弯钩,二笔撇) 3.教师范写“力”,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示:横折弯钩中横的部分要左低右高,向下写弯钩时要向左侧稍稍斜一些,不能够写得太直。

4.学生在田字格里面仿写“力、心”,教师展示纠正。学生观察学习后再次练习一个“力、心”。 5.出示“木”“林”“土”,对比观察,看看他们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双木成林,土中间横短,下边横长。

6.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并展示交流。7.再次练习书写。 (五)总结

今天的学习大家明白了什么是会意字并且学会了很多有趣的会意字,收获真多。其实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不只是这一种方法,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还知道了象形字。以后我们还会了解更多,那时候你们会更加佩服咱们聪明的祖先们。希望你今天回家后能够把学习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们一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有趣的会意字。

第13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项链》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海滩边的美丽的景色。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自己发展为根本,通过反复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把他们的目光延伸到大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

第14篇:部编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部编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入学教育要渗透核心价值,感受学习乐趣。(爱国情怀、自豪感)

二、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1、识写分流,多识少写。认300字,写100字;放缓坡度,减轻负担;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识字

一、二共90个字,识字加油站31个字(集中识字);汉语拼音32个字,课文147个字(分散识字)。

3、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①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②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③先识字再拼音;④编排内容密切联系生活,渗透传统文化。

4、建议:

(1)听读中识字,正音;

(2)识字方式: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传统蒙学、看图识字、反义词识字、儿歌识字。

(3)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象形字,凸显字理;凭借插图,感受趣味性;联系生活,感受识字内容的丰富性;注重实践,提升运用汉字的能力;多种方式有机结合。

三、关于写字:

(一)增加的内容:A、认识田字格;B、呈现新笔画;C、书写的提示;D、“斜钩”的掌握。

(二)改进的内容:创新笔顺的呈现形式;调整部分笔画的顺序;只书写本课出现的字。

(三)写字教学策略:

1、导——练——展——评;

2、练——导——练——评;

3、练——评——展——导。

准确把把握识字目标;提倡在语境中学习巩固运用;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选用恰当的识字方法; 分类指导,突破难点;切实做好写字指导。

四、汉语拼音:识字的工具,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一)整合情境图,音节——带调呈现,词语、儿歌

情节完整,故事化,趣味性更强。编儿歌、故事、轻松练说话。

(二)音节,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高频常用音节,注重拼读结果。

(三)词语:由学生可以拼读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几个词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如:马路、泥土。

(四)练习设计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

(五)儿歌:复现音节,巩固拼音;增加趣味性;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五、阅读教学建议:凸显语文要素,明晰知识体系

(一)篇目减少,难度降低;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心理成长;人文内涵丰富;语言典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二)建议:

1、识字写字,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

2、读好课文,从模仿感受中学朗读;

3、积累语言:好词、佳句;

4、学习阅读:

A、多种阅读方法: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

B、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再说一说; C、充分利用插图,帮助教学。培养图文互照的意识。

六、语文园地:改变学习方式,注重方法迁移。

1、识字加油站,在活动中识字,充满趣味,强化了实践运用。

2、字词句运用,把握好三个关注:关注整体,把握目标;关注综合,融会贯通;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关注题目和单元学习内容间、与前后相关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展示台:展示学习成果,沟通课堂内外,激发学习动力,强调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和大人一起读”。从“看着读”变为“一起读”;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从“课内作业”到“课外阅读”。

5、口语交际:

最高标准: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得体,行为得体。外在表现是口语表达,实际体现人的综合素养。做到在真实情境中参与交际、互动。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

第15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三、教学策略

通过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通过事物的理解认识、比较,去学会识字、学会反义词,认识量词,运用量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指导过程中,采用象形字归类识记,引入小口诀辅助学生写好新笔画,通过教师的范写,帮助学生写好字形不容易写漂亮的字。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观察,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你能比出什么来?(鸭子大,鸟小,鸭子多,鸟少。) 2.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小多少》。 3.学习写“小”和“少”。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看“小”和“少”的笔顺:先中间后两边。注意“少”上边的“小”没钩。在手心里再写一遍这两个字。

4.课题中还藏着两组反义词,请你快去找一找。(大和小,多和少)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书中图片,使学生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对本课学习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课题中教授写字,分散生字书写的量。通过寻找课题中的反义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动物可以通过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比出来,水果也是如此,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和图片猜一猜。

2.学习词语。

课文中提到了不少动物和水果,要想看到它们的样子,快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课件出示:黄牛、小猫、鸭子、苹果、杏子、桃子。 3.学习反犬旁和鸟字旁。 (1)读读“猫”字,这里面藏着一个新偏旁:反犬旁。 (2)这里还有几个字,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课件出示:狗、狼、狐狸。

(3)看来,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 (4)读读这个字,这里也有个新偏旁:鸟字旁。 课件出示:鸭。

(5)你能猜出鸟字旁一般和什么有关吗? (6)鸟字旁一般和鸟有关,大多数是鸟的名字。 4.学习生字。

(1)请一位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生字。 课件出示:多、少、只、边。

(2)和你的同桌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吧! 【设计意图】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如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读课文,同桌互相组词,当小老师教字。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生字、词语都回到课文中了,再读读课文,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流利。

2.课文一共几句话?(4句话) 3.指名读。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四)再读课文,积累量词 1.学习“头”“只”两个量词。

(1)同桌互相读读第一句,找一找这句话中提到了哪些量词?(头和只) (2)一般“头”作为量词时多形容家畜。如:一头猪、一头驴等。 (3)量词“只”我们很常用,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4)老师也带了几个带有“只”的词,我们一起读读并记住它们吧! 课件出示:一只猫、一只鸟、一只鸭子、一只羊、一只虫、一只青蛙。 (5)选择其中一个量词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头”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头”的意思。通过“只”的量词,使学生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通过说句子加以运用。

2.了解量词“群”“堆”的意思。

(1)说说这是什么?这些怎么说呢?(课件先后出示一只鸭子和许多鸭子。) (2)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3)想想这要怎么说呢?(出示一堆杏子)还可以说“一堆”什么a? (4)看来“群”和“堆”都表示数量多的人或物品。 3.了解“颗”的意思,区分“颗”“棵”。 (1)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枣子图片) (2)这些又是什么?(出示图片:一颗粉笔头、一颗糖) (3)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 (4)小而圆的东西就可以用“颗”表示。 (5)谁来填一填这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树

(6)虽然也是“棵”,但这两个字不一样,表示的物体也不一样,“棵”一般用在植物类。

【设计意图】“颗”和“棵”是同音字,意思不同,不好区分。通过出示图片进行对比并加以总结,学生就很容易区分这两个字的不同用法了。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师生对读。 (2)同桌拍手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自由读,加上动作表演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五)指导书写

1.学习“牛”“果”。(1)“牛”和“果”都是象形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中间的一竖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们现在的“牛”字长得多像啊!再来看看下一个字,上面部分是果实,下面是树木,树上结满果实就是“果”字。看,我们的汉字多么神奇有趣啊! (2)指导“小”“少”的竖写在横中线上,都要写得长些。 2.学习“鸟”。

(1)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有个小口诀能帮你写好这一笔:竖短、横平、折斜、勾翘。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鸟”字。

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就像小鸟长在头上的羽毛,可以写立一点,第二笔横折钩从撇尖起笔,钩要短,给里面的点留地儿。第三笔点就像小鸟的眼睛,要和钩错开写,竖折折钩要封住口,写宽,橫要长出来。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4.写字展示,评议交流。

【设计意图】“牛”和“果”都是象形字,通过甲骨文的引入,学生更易记忆。通过小口诀帮助学生写好“竖折折钩”。“鸟”字的字形结构是上窄下宽,学生较难把握,容易写成上下同宽,通过教师的范写,让学生注意到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帮助学生写好字。

(六)拓展运用,仿编课文 1.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 2.小组合作,仿编课文。 3.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16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教学设计

2016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项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2.认识偏旁禾字旁“禾”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课件: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你看见了什么? 第一幅:你看见了?大海(齐读) 第二幅:你又看见了?沙滩(齐读) 第三幅:还看见了?(齐读)

第四幅:你们看这是什么?海螺和贝壳(出示词语:请你来读,你再读,齐读)

1)(出示生字卡片)学习和字。生字宝宝交朋友了,拼读, 指名读,齐读

它是由哪两个字组成,左边禾做偏旁时,撇变成点。禾木旁(出示卡片读一读,贴在黑板上)

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好它?。1个人) 谁来说说这样的词语

2)(出示生字卡片)学习贝字。拼读生字宝宝 指名读,齐读

贝字是怎样演变的(观看视频)把拼音宝宝藏起来,你还认识它吗?(开火车读)(学得真棒,上课可认真了,给予奖励)

2.这么美丽的景物藏在课文里,(出示四幅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揭题。

(请同学们用小眼睛看着老师板书课题:11 项链带拼音)(指名读课题,全班读) 你们见过项链吗?(我见到——句式说)

二、整体感谢知,初读课文

1.课文中的项链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98页老师读课文,我读到哪你们小眼睛看到哪,小手指到呢?好吗?(出示配乐)

2.你们也想来读读课文吗?请你们自由朗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开始。

3.词语宝宝觉得你们读得太好了,他们也忍不住跑出来了,你们能读好他们吗? 学生自由拼读

请小老师来带读(提示:金,着,娃)(读得真准确,声音真洪亮)(直接读词) 我们齐读

4.词语宝宝难不到你们,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我们这节课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们来数一数有几句话? (在读长句子时停顿的非常到位,注意逗号的停顿)

2)我们学着他的样来读一读,第一组第一句,第二组第二句,第三组第三句

三、逐句学习1.我们来学习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指名读第一句,认真听,第一句描写了什么景物?(请圈出来) 2)找出来了吗?(大海:板书),大海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看。 学生边说,边出示词卡(蓝蓝的)小组读,

出示蓝字生字卡片:开火车拼读。(发现了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蓝色最早,是从一种草里提取的颜色,像天空晴天的颜色)

口头组词 3)大海还是什么样的?(又宽又远)(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4)开火车读(通过你们读让老师看见了这么辽阔的大海。我们把他它带到句子中来读读吧!(男女读)

2.第二句

1)第二句写出什么?自由读,圈出描写的景物?找到了吗?(指名学生回答)(板书沙滩)

2)沙滩又是怎样的呢?(出示词卡:黄黄的,又长又软)一起读一读,小组读黄黄的 3)联系生活实际读读又长又软。(你们去过沙滩吗?光着脚采在沙滩上什么感觉——软软很舒服,谁来读一读)

4)再来读读句子

4)读一读这样短语,你能用这样的词语形容这些事物吗?(先来读一读,再来说一说)喜欢看课外书,积累了这样的词语,咱们以后说句子时,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更棒了。

3.第三句

1)第三句比较长,老师来读,你们仔细听,闭上眼睛,脑海里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描写了什么景物?(板书浪花)

看见了什么样的浪花?(雪白雪白的,出示读一读)

2)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浪花是怎样涌向沙滩的。(出示课件) 你们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哗哗地笑着,读一读这个词)

3)同学们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来读一读这句话吗?注意逗号的停顿,在最后这个长句子中间这里要略做停顿。两人为一小组试着来读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4)读得真好, 4.我们师生合作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打开书)

课中操

四、复习词语

1.雷老师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海螺和贝壳,你们能读出这些词语吗?下课我就它们送给你。 2.出示课件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你能填一填这样的词语吗?你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五、看来词语都难不到大家,我们来学写两个字吧!(出示课件)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白做偏旁有什么变化时变窄,把位置让给了勺。 2.和老师一起来书空这两个字吧!(全班书空) 3.观察田字格的位置,

老师来写,你们伸出手来和我一起写写。边说边示范写。

白:竖略往左倾斜,横折横段较长,折段向左略斜。横挨着左边写,不连右,(空出位置)封口。

的:左边白字旁写法和白字一样,瘦长一点, “勺”宽一点,比白字略高一点。 5.学生描摹,教师评议,出示好的学生

八、今天我们看见了美丽的大海,沙滩,浪花(读板书),下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然段,了解大海的项链到底是什么吧!

第17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比尾巴》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和生活经验,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创造各种形式,注意在复现中巩固。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此,“朗读”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读好问话的语气。

1.采用游戏导入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2.以读代讲,读中自悟自得。

3.指导书写,采用教、扶、放结合使用的教学形式。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做摸一摸的游戏。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个摸一摸的游戏,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眼,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人不需要尾巴,所以退化了。想想什么有尾巴? 生:有些动物有尾巴。 师:谁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公鸡、老虎、孔雀……

今天,动物王国特别热闹,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比什么呢?它们要比尾巴。

2.出示课题,学习课题中的生字。(1)教师板书“比尾巴”,学生观察并记忆字形。 (2)指导读课题,强调“巴”字读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范读课文。

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它们的尾巴什么样?你们听老师读了有趣的小童谣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认读字,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边记读音。 学生自查认读字掌握情况。

(3)同桌互读互查认读字。教师巡视,了解认读字掌握情况。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识记生字。

①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②利用汉字规律识记生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巴、把”。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巴”,学生齐读。这课哪个生字里有“巴”?(把) 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把”。谁来说说,怎么记“把”字? 小结:我们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也可以叫做“加一加”。 ③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公”。

生学习生字“公”。认识新偏旁“八”,强调撇低,捺高,撇、捺要分家。认识新偏旁八字头。

④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短、兔”。

⑤用“几个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方法识记“最”。

(5)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以下词语:比尾巴、长短、一把伞、最好看、公鸡、兔子。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6)指名读课文。

这些生字朋友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读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找一找这课有几小节。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归纳多种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祖国汉字的无穷魅力。

2.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课一共有几小节,你们用手势表示。(四小节) (2)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在比尾巴大赛中,哪些动物获胜了?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说说哪些动物在比尾巴大赛中获胜了。 3.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朗读感悟第

一、二节。①朗读感悟第一节。

A.自由读第一节,找找这节有几句话,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想想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指导:这节用了三个问句告诉大家这场比赛的内容,读的时候要用问的语气把它们比赛内容读清楚。先听老师读。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 ②朗读感悟第二节。

A.指名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注意听比赛的结果。 B.指名说比赛的结果。总结:长、短、一把伞。 你们看看图,想想松鼠的尾巴像什么伞?(降落伞) 这里有一组反义词,说出了两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正好相反,谁发现了?(“长”和“短”,说出了猴子和兔子尾巴特点正好相反。) C.指导朗读第二节。读这一节要把动物尾巴的特点读清楚。指名读、齐读。 D.男女生用问答的语气对读第

一、二节。(2)朗读感悟第

三、四节。

①第二次比赛开始了,我们接着观看比赛。 ②学生自学第

三、四节。

提自学要求:你们小声读读第

三、四小节,找找比赛项目和结果。同桌互读互说。

③集体交流。

指名读第

三、四小节,说说比赛项目和结果。总结:弯、扁、最好看。 ④通过对读,进一步感悟理解。

让我们通过有语气的朗读让大家知道这场比赛项目和结果。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读书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

4.练习背诵课文。用问答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1)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当主持背第

一、三节,你们当裁判背第

二、四节。(2)男生问,女生答。男生当主持背第

一、三节,女生当裁判背第

二、四节。(3)女生问,男生答。女生当主持背第

一、三节,男生当裁判背第

二、四节。(4)齐背。请大家一边拍手一边背。 5.拓展延伸。

(1)做找尾巴的游戏。课件出示没尾巴的动物图和它们的尾巴。 (2)看图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用处,教师随机评价。 (3)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动物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教师随机评价。

(4)试着编儿歌。 范例:

谁的尾巴能拨水?鱼儿尾巴能拨水。 谁的尾巴能赶蝇?老牛尾巴能赶蝇。 谁的尾巴能再生?壁虎尾巴能再生。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探讨自然科学和搜集资料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指导书写。

(1)课件或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卡片:“长、比、巴、把”。 (2)读带田字格的字。指名读、齐读。 (3)学写“把”。

让学生自己观察“把”的结构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田字格中范写,强调“把”中的巴字要低于提手旁的横。 学生描书中“把”的笔顺,再照样子写三个。

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随时纠正写字姿势。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评价。 (5)指导书写“长、比”。

【设计意图】老师重点指导“把”字,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写字的自主性写好“长”“比”两个字。在评价中培养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的能力。

(三)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在动物王国里玩得可真高兴,亲眼观看了一场有趣的比赛。希望你们课后观察一些小动物或收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看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课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第18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学设计

《江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三、教学策略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要注意“南、莲”的正确读音;书写指导过程中,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竖钩、竖弯”和之前所学笔画“弯钩、竖弯钩”,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再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生字,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朗读指导中,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借助插图和通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情趣。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同学们,快来看看这几幅图画,能用完整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吗?。预设:(1)我看到了圆圆的荷叶。(2)我看到了漂亮的荷花。

2.是啊,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这正是美丽的江南风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江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盛夏的江南风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完整话描述所见景色,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

(二)初读古诗,识字学词 1.自读诗歌,自主识字。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几行,却将大家刚刚看到的美景一一写出,快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一拼。

2.学习“江”,认识三点水。(1)课件出示:江。

看,这就是长江,江水奔涌向前。 (2)课件出示:江、河、湖、海。 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了吗? (3)看来带有三点水的字一般都与水有关。 3.学习“采莲”,认识草字头。

(1)你能说说“采莲”的意思吗?(采摘莲子) (2)说得特别好,江南水乡又到了可以采莲子的季节了。 4.认读生字。

(1)通过自读课文,相信这些词大家已经会读了,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读得最准。

课件逐个出示: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

(2)请同桌两个小伙伴互相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互当小老师考考对方。

预设:我们可以用在生活中识字、组词的方法、部首识记生字的方法等。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对照、组词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习古诗内容做准备。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学习诗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让我们把刚刚认识的生字、词语朋友送回到古诗中,再来读一读,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流利。

2.诗歌一共几行?(七行) 3.指名读。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前两行,一人读后五行,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歌,检查所学生字读音是否正确,如有错,及时正音。 (四)再读诗歌,情感深化 1.学习前两行。

(1)课件出示江南荷塘图,引入: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临了,面对着眼前的一湖莲叶,你想说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说一说)这一湖莲叶绿绿的、大大的。我看到了圆圆的荷叶。

(2)这一湖的莲叶又大又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真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啊! (3)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江南此时正是适宜采莲的好时节呀!这样的大丰收,人们在采莲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快乐、开心、高兴) (4)是啊,人们都乐得合不上嘴了,你能开开心心地读读这两行诗吗? (5)指名读前两行诗。

(6)师引读,生接读。(体会朗读中的适当停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练习口语表达,了解诗句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人们采莲时的快乐心情。

2.学习后五行。

(1)还有谁也和采莲人一样开心呢?(小鱼)你从哪句诗中读懂的?(鱼戏莲叶间) (2)看,小鱼们在和莲叶做游戏呢!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它们玩得多开心啊! (3)你们现在就是快乐的小鱼啦,快到莲叶下尽情地玩耍吧。

生跟随老师一起边读诗歌后五行,边用手做小鱼游的动作来感受“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的位置。

(4)游完的小鱼们,从您们刚刚游的位置中有什么发现吗?东西位置相对,南北位置相对。

(5)以小组为单位,边朗诵诗句边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两组相对的位置词,通过表演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好地朗读诗句。

3.整体朗读古诗。(1)指明读。 (2)男女生对读。 (3)小组合作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古诗,达到熟读成诵,为背诵古诗做准备。 4.背诵古诗。 (1)师引背,生接背。 (2)集体背诵。 (3)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分层检查背诵。 (五)指导书写

1.学习“可”“东”。(1)学习笔画“竖钩”。

我们学习了“弯钩”的写法,你能说说“竖钩”和“弯钩”的区别吗?竖钩不能弯,要写得直直的。

(2)指导书写“竖钩”。

书写儿歌:小竖直直上到下,小钩尖尖钩向左,一笔连贯写竖钩。 (3)指导“可”:“口”写在竖中线左侧,写得小一点;最后一笔竖钩在竖中线右侧。

(4)指导“东”: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转折,竖钩沿竖中线写,最后两点要左右对称。

2.学习“西”。(1)学习笔画“竖弯”。

我们学习了“竖弯钩”的写法,你能说说“竖弯钩”和“竖弯”的区别吗?(竖弯没有钩) (2)指导书写“竖弯”。

书写儿歌:小竖直直上到下,小弯圆圆弯向右,一笔连贯写竖弯。 (3)指导“西”:第一笔横较短,方框要写得宽一点、扁一点,最后一笔横封口。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4.写字展示,评议交流。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去发现两个新笔画的写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规范书写笔画的习惯。通过教师范写,帮助学生写好字。

(六)课后延伸

1.江南的美不只有迷人的荷塘,还有著名的江南园林、江南四大名楼、江南水乡、江南小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利用假期去江南游览一番。

2.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江南的资料或诗歌,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真正自己当成了学习的小主人。

第19篇: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aoe》教学设计

《aoe》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aoe三个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与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乐乐吗?他和我们一样,已经上学啦!今天一大早,乐乐就和好朋友文文背着书包一起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谁呢? (出示本课活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完整的话,如:乐乐看到了一位阿姨;乐乐看到大白鹅在水里游。) 2.师:乐乐和文文太高兴了。(故意听一听)听,他们在跟阿姨打招呼,他们说什么?(注意说话有礼貌) (观察图画创设情境,说一说乐乐与大白鹅、大公鸡、小鸟之间的对话) 3.师:(神秘地)老师现在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有3个拼音朋友看见乐乐和文文这么有礼貌,悄悄地从家里跑出来,想跟乐乐和文文交朋友,可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去找他们,于是就躲了起来。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图,把它们从图中找出来,好吗?’

(请学生从活动图中将aoe三个拼音卡取下,教师帮助贴在黑板上。)

二、新授

(一)读准aoe的音

师:它们真调皮!咦,它们在说话呢,(师故意听)哦,它们说不光喜欢乐乐和文文,还想跟我们班上爱学习的孩子交朋友,不过小朋友要先叫出它们的名字。

(出示aoe的卡片) 1.教师示范a的发音(注意发音时嘴巴张大,声音要响亮,稳稳地把音发长一点),学生观察模仿、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反复多次练习发音。 2.教师示范。的发音(注意发音时拢圆嘴巴,音亮且长),学生模仿读。 3.教师示范e的发音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老师读e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子?(学生观察读e时嘴巴是半开半闭的,再练读) 4.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ao,拢圆嘴巴ooo,嘴巴扁小eee) 5.指导学生同桌相互读,帮助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6.做“找朋友”的游戏。

师:我们选三位同学,分别当a、o、e(抽生上台,分别戴上a、o、e的头饰)。请三位字母小朋友先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再去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儿歌) 游戏例:

代表a的孩子说:“我的名字叫aaaa,我想找个好朋友。”学生下台找到朋友后,被找到的孩子大声叫出字母朋友的名字:“aaa,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鼓掌)

(二)认清aoe的形

1.师:今天aoe和班上这么多小朋友交上朋友了,我们会把aoe的名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但我们怎样记住他们的样子呢?请同学们看看图(出示音形提示图),再看看这三个字母朋友,你有什么发现呢?同座可以说一说。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2.教师指导学生练读儿歌:

阿姨头发飘,a字尾巴翘,

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

清清河水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三)指导aoe的书写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各种方法记住了aoe这三个朋友的样子。(师故意做出听的样子)呀!aoe这三个拼音朋友的妈妈叫它们回家了,它们要和小朋友们再见了,咱们和它们说再见。

师:真舍不得它们走啊!咱们不如送它们回家吧!(故意问)你们住在哪里?(作恍然大悟状)咱们的拼音朋友都住在楼房里,这个楼房的名字叫四线格。(出示四线格图) (学生认识四线格的上、中、下格) 2.师:咱们的好朋友aoe住在哪一楼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的书写位置,再把它们送回家吧! (引导学生观察aoe的书写笔顺,书空。) 3.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咱们再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看看怎样才能把aoe写得漂漂亮亮? (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注意指导学生写三个字母时要将第二格填满。(学生描红时,提醒写字姿势:身坐正,脚放平,胸挺起,纸放直)

(四)学习a o e的四声

1.出示四声图,认识四声。 儿歌加手势:

一声小孩滑平路

二声小孩滑上坡

三声上坡又下坡

四声小孩滑下坡

2.出示四个a o e,指名标出四个声调。

3.试读a o e的四声,领读、齐读、乱序读。

三、练习

1.指读a、o、e的四声,先顺序,再倒序。

2.乱序再读。

3.比赛读a、o、e的四声。

三、总结

师;同学们不仅能读准aoe还能把它们写好,真了不起呀!瞧,小火车又开动了,它要带着我们认识更多的拼音朋友呢!

第20篇:自选商场(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1)

《自选商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中、牙、尺、毛”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女、竹”。

2、观察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识字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生字词卡片、图片、实物及《自选商场》课件。

2、请家长带孩子去自选商场购物,观察商场里的商品及顾客的购物方式。让学生收集一些商品包装袋、包装纸,认读商品名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去过自选商场购物过吗?

2、你们觉得自选商场里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挥

二、指导学习课文中的句子。

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一句话: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有注音的) 看拼音读句子。

学习两个生词“商场”和“东西”(“西”要读轻声)1、学生拼拼音读句子。 先个别读,再集体读。

2、拼读生词卡,理解意思,分别用“商场”与“东西”各说一句话。

三、联系生活实践,结合图学习生字新词。

1、看课件:自选商场。问:“这是哪里?”

2、师叙述: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今天我们来认识商场里的一些商品。

3、出示课件:课文中提示的九种物品。问:你认识这些商品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4、学习生字词。

师叙述:这些商品你们都认识了,那么它们的名称是怎么写的你们认得吗?打开书第9

2页,自己看拼音认读生字词。

检查自学情况,抽读生词卡。

出现生字卡片读,然后遮掉拼音再直接呼读生字。 用生字扩词(控制三个)

巩固生词练习:认一认,连一连;图与生词相连

5、游戏(复习巩固生字词)。分类摆商品(用实物投影)

出示一个三层的货架图和九种商品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平常的经验想想:若你是个自选商场的服务员,你该怎么摆放这些商品?再说说为什么?

模拟到自选商场去购物。

准备九种商品词卡各多张(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定)按三类分别放在教室旁边的三张桌子上。

师请各组派两个同学负责到商场购物,两组要购买的商品由老师指定,其他的自由选择。 购物的同学把拿到的商品词卡展示给同学看并读一遍。

6、学习句子。

问:你觉得到自选商场买东西有什么好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注音)

7、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自选商场,也进了自选商场购物,并认识了一些物品的名称知道怎么写。小朋友们个个都很棒。

8、布置作业

到自选商场购物完,把商品的包装纸,包装袋收集起来,认一认包装纸、袋上的字,到时候比一比谁收集得多,字认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

2、抽读生词卡

3、读短文

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先指名个别读 再全班齐读

二、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毛、巾、尺、牙”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导学生书空四个字。

3、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回答每个字的一笔一划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学生跟老师书空生字。

5、生在书上描红。

三、游戏。擂台赛

比谁收集的包装纸和包装袋多,认的字也多。

1、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包装纸和袋在小组里展示,并念给组员听,把自己会念的字教给组上其他同学。

2、每组派最棒的到班上打擂,看谁收集得最多,字也认得最多。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doc》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