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工作总结

2021-04-08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以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围绕《第六期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与质量提升。坚持立德树人,修订完善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向课堂要质量,落实课程审议与准入制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依托新引进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力度。重申课堂教学规范,严肃课堂教学纪律,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本科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全面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深入推进《语数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和《西部幼教精英培养计划》两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创新高水平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U-G-S”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全面落实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系列文件精神,推动实施基于信息化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坚持用教

1

育信息化理念完善和发展以“李秉德和南国农教育理念与方法”为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修订完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深入推进教师教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启动教师教育(含本科生、教育硕士)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工作,深化“6131”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训练培养工作,加强训练指导力度,增开系列专题讲座。做好2017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大赛获奖选手教学观摩活动和2018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工作。

2、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云亭班”、“卓越班”教学建设。举办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6个“云亭班”专业以及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5个“卓越班”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交流会。指导督促经济学、英语、地理科学3个“云亭班”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卓越班”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小班化教学、研究性、参与式教学和短期交流学习的有效做法。积极推动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试点专业结合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适应未来岗位才能的课程培养体系。大力支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经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学院做好与兰州银行等企业进行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3、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创新。以学校建设信息化“云大楼”为契机,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快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突出

2

教师教育培养特色,优先支持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引进使用毕博(blackboard)信息化教学、学习、管理和服务综合平台,进一步加强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信息技术以及教育实习构成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课程和环境建设。推动教师教育在线混合式课程建设改革项目工作,开展教师教育在线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大力支持教师在毕博(blackboard)平台上建设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教学团队等教学项目,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4、加大本科生交流及联合培养的力度。加强校际校企交流与合作,做好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台湾10所高校、西南大学等国(境)内外交流学生的选派、学籍管理和学分互认工作。探索“2+2”“1+3”的校际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继续落实全省教师教育联盟和安宁五所高校联盟协议,扩大我校接收省内本科院校交换生工作,深化安宁五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与学生跨校选课工作,积极参与安宁五所高校共享实践基地合作育人工作。鼓励支持外国语学院等相关学院与国外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5、修订完善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西北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各学院、各专业要重点围绕培养目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不同层面充分开展调研论证,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精

3

心设计课程体系,精准确定课程设置,高质量地完成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2017年新生开始正式启用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培养方案的执行和督导检查力度。

6、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依据《西北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重心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教什么”、“如何教”以及“谁来教”的核心问题为导向,落实课程审议与准入制度,坚决杜绝学院因人设课、随意设课、随意排课。倡导大教授讲授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导引课、专业核心课和学科前沿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专业课程整合,注重课程衔接,有效解决各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突出贡献奖评选办法》,启动2017年教学突出贡献奖评选工作。组织评选校级教学名师6-8人,建设校级教学团队10个、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10门、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项目30门。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7、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和面向主题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参与式研讨课和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建设立项和

4

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8、加大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毕博平台(blackboard),建设2017年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教学团队、创新创业课程。举办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学校现有17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毕博平台(blackboard)上升级为网络在线课程。推进《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概论》《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发展与学习心理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信息化教学》等8门教师教育在线混合式课程资源开发。

9、探索课程多元考核评价模式。探索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增加过程考核权重。提倡以口试、开卷考试、操作考试、课程论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实施专业核心课程考教分离制度,启动学校76个专业核心课分专业、年级开展考教分离试点工作。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建立形式多样化、内容综合化、时效全程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修订本科学生课程考核评价相关规定,注重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项目及在线网络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继续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无纸化考试。引导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主探索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健全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10、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做好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励、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建设工作。精

5

心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特色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以学生收益最大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建设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11、构建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按照中西贯通、古今融合、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精品化建设,提倡大教授“讲大课、讲通识、讲前沿、讲哲学、讲逻辑”,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开发与引进并重、质量与数量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建设基于“五个能力”培养的学校平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科技进步与创新精神、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艺术品鉴与人文情怀、成长基础与创新创业、从师技能与教师素养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多学科综合视野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精神境界。制定《西北师范大学尔雅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修读指导意见》,加强尔雅通识课程修读管理,强化尔雅通识课程指导队伍建设。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2、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在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

6

注重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需要,让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比例不低于30%。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做好项目储备,争取多方筹措资金,持续加强实验室建设,适应办学规模扩大及新增专业、新设实验课的教学需要,保证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完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推进实验资源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努力创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3、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活动的指导力度,安排学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委员会委员、相关模块专业教师、2017届师范生教学比赛获奖选手对同学们开展专业指导。邀请基地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一线经验。推动全校非师范专业能力训练提升计划,大力支持学院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竞赛活动,展示专业训练成果。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采取学院推荐和学校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在2017届毕业生中抽取至少50%论文进行系统查重,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14、加强本科实习工作。加大联合编队工作中“U-G-S”模式实习基地建设力度,适应学校卓越人培养的实践需求。精心安排部署第58届联合编队教育实习工作,借鉴新疆实习支教指导模式,扩大“一地(县)一教师驻点巡回指导”试点范围。组织做好第18批、19批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实习支教工作。组织师范生赴宕昌

7

县开展“双联”实习支教工作。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赴甘南藏区幼儿园实习支教工作。做好第57届专业实习表彰奖励和第58届专业实习组织工作。指导各学院、各专业规范完善专业实习工作,进一步加强专业实习情况检查工作。

15、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全面落实“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对学生学术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项以及成果、档案的组织管理。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改革竞赛经费的使用,特别是加强省级、国家级各类专业竞赛的组织工作,形成校级竞赛重普及训练、省级和国家级竞赛重能力提升的学科竞赛良好格局。组织好2017年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

五、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6、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做好主题设计,开展入职培训、进修访学拓展培训、教学方法改革专题培训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参与式研讨课、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示范课、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申报等教学建设项目为抓手,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和新入职教师一年助教制度,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考核工作。开展教学研究立项,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培育教学成果。

17、组织实施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精心筹备,广泛宣传,吸引广大青年教师热情参与,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好大

8

赛各项组织工作,加强院级初赛组织工作的指导督查,加大对获奖教师的奖励力度,发挥大赛品牌效应,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享受教学,不断推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18、深入开展教学观摩月活动。发挥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教师以及省级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师、省级校级教学名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开展教学观摩月活动。遴选15名教学名师、教学大赛获奖教师开展课堂观摩教学,组织不少于1500人次的青年教师参加课堂观摩活动,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观摩活动进行同步转播,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课后点评和课件制作专题研讨,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

六、加强教学运行管理

19、构建维护教学纪律规范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工作规程》和《西北师范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明确教学基本环节要求,严格教学纪律与规范,进一步严明课堂教学纪律,要求教师坚持做到“六不”,即不误课,不迟到、不拖堂、不空堂、不提前下课、不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教师上课应备齐教学文档,做到“五有”,即有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有教学进度表、有教案、有记分册、有学生考勤册。教师应足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得擅自停课、调课、请人代课。落实《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考场纪律及违纪认定的若干规定》,严肃考风考纪,防范和有效处理各类考试违纪现象,切实维护和弘扬学校优秀教学文化与传

9

统。

20、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倡导本科学生“学习改革”,充分利用学生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平台,深入推进学业过程咨询和学业规划咨询、组织实施“大学生学业卓越指导计划”、开展朋辈学业互助活动、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业规划与指导评估体系,严格执行学分预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业引导机制,指导和督促学院进一步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和学业指导工作。

21、加强考试和成绩管理。做好学期期末考试排考及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严肃考风考纪教育、加大巡考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组织完成开学初缓(补、重)考工作。组织完成2017届毕业生毕业考试工作。组织做好学生考试成绩的网上填报、成绩报表整理、存档以及成绩单的打印等日常管理工作。

22、做好常规教务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学籍档案、课程调整、选课、成绩、图像信息采集、学生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等管理工作。规范教室管理制度,做好全校公共教室的使用管理和借用协调工作。组织开展全校试卷展评工作,加强学生监督力度,反馈整改展评中发现问题。组织做好全国大学外语

四、六级考试和普通话测试等工作。组织完成2017级新生转专业和2016级学生二次转专业工作。

七、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0

23、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前期准备工作。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要求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2017年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工作,制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细化评估工作流程,撰写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认真准备支撑材料。组织各学院积极做好评估前期自评、自查工作。

24、建立分层教学督查监控体系。建立院系、教务处、学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委员会三层教学督查运行机制。各院系要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坚持学院领导、系(所、中心)主任、教师等多层次听课制度,组织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并探索任课教师对学生辅导答疑的有效途径。教务处要坚持开学初、重大节假日后、学期末三段定期教学督查和随机教学检查制度,定期举行教务处长接待日活动,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教学督导与评估委员会通过随机检查、专项调研、听课、访谈学生、教师等多种形式,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责成相关部门或学院及时进行落实整改。做好2016-2017学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撰写和发布工作。

25、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管理实行任课教师负责制,任课教师要负责对学生考勤,对迟到、早退、旷课、随意请假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谈心谈话或批评教育,对上课睡觉、不按教学活动要求随意讲话、玩手机等现象要及时制止或批评教育,对旷课、违反课堂纪律情节严重者,报学生所在学院给予纪律处分。

11

26、完善学生评教工作。开展学生对教师讲授课程满意度测评工作,坚持每学期课程教学任务结束之后、终期考核之前组织学生对教师讲授课程满意度进行测评,对学生评价满意度过低(或较低)的教师,依据《西北师范大学课程满意度学生测评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执行。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对教师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学生评教成为师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发现教学问题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八、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27、做好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维护更新。借助学校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机遇,结合学分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完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做好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与学校信息化综合平台的对接。增强综合教务系统的学生注册管理、学生考勤、课程免修和学分互换以及课程课时等统计功能,逐步开放学生信息查询及中英文成绩单打印等项目,进一步提高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益。积极解决广大师生在使用教务管理系统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着力提高教务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28、建设教务管理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教务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本科学生课表查询、成绩查询、考试查询、图书借阅查询、

四、六级成绩查询、失物招领、自习室查询等基本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9、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按照“热心、投入、勤奋、务实”

12

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干部学习研讨和业务培训工作,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的统领作用。落实首问责任制,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勤思考,善总结,不断提高管理服务工作实效。

30、加强本科教学宣传工作。加强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宣传力度,力争教学重点工作能得到校外重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做好教学信息网站更新和维护,努力营造全校上下关注、支持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安排表

教务处 2017年2月17日

13

推荐第2篇: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将按照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以准备教育部高校审核评估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改革,大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评促建,迎接教育部高校审核评估

1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文件精神,设置相应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学校迎评工作方案,全面启动迎接教育部高校审核评估工作。各学院成立迎评工作组,做好评估的准备工作。

2.全面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实施专业评估整改进展报告制度。继续组织专家组进行专业现场考察评估,专业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制定、落实整改计划,并在每年末提交整改进展报告。

3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做好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申报、组织及协调工作。各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要做好卓越计划的验收准备工作。

4.完成学院和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编制工作。

二、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工程 1.着力推进试点学院改革。依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试点学院改革的意见》(鄂教高[2013]2号),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试点学院改革方案,在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试点班”、“基地班”等的管理与总结,深入探索学生选拔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国际化培养途径等,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参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方案及基本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提高培养质量。

3.着力推进专业建设。以本科专业评估及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充分发挥学院、系推进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各专业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认真梳理各培养环节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形成完备的毕业要求与能力培养的实现矩阵,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的专业,将减少招生计划、停招直至停办。

4.着力加强课程建设。贯彻实施《武汉理工大学加强课程建设若干意见》,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建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网络教学资源;大力推进计算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学习过程考核和学生能力评价的力度;改革优质优酬管理办法,重点向教学内容方法改革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倾斜;深入推进学分制培养改革,支持鼓励开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素质培养的新课程,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进一步扩大学生选课、选教范围。

5.积极推动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工作,规范双语教学课程的审批,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过程监管与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引进和使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支持教师编写高水平的双语教材;进一步拓宽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渠道;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提供更多在国外著名大学进行短期学习、文化交流、实习考察等国际交流的机会;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力度,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教师,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6.进一步落实与华中师范大学的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与省属高校的对口支持计划,在本科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广泛的合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1.精心组织本科教学工程各项目的建设申报,重点抓好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综合试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组织建设评审工作,努力使我校更多的专业、课程、实验室和基地等建设水平达到省级乃至国家级水平。 2.加强已立项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对现有的各类特色(品牌)专业、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项目进行年度检查和预验收。制定明确的目标责任,督促各学院(部)认真抓好落实工作,保证各项目按计划完成任务,并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积极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加快实验、实践教学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大校内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重点推进经管综合实验、化学化工、机械汽车、材料和交通虚实结合的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实验室的开放范围和覆盖面。

2.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及实验室管理工作,探索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一体化建设机制,使科研实验室更好地为本科教学服务,促进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

3.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机制,加强各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改革。

4.加强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特别是校外实习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学生安全与管理等环节监控,规范教学实习经费使用,保证教学时间和效果。

5.加大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化管理力度,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做好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申报与评审工作。

6.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为主导,以实验室开放基金、自主创新基金为支撑,以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为展示平台的大学生课外创新训练体系;做好实验室开放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已立项项目的检查、结题,以及新项目的组织申报与评审工作。

五、加强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激励计划,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继续贯彻实施《武汉理工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加强学院对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检查落实,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工作职责,增强教师责任心,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

2.贯彻落实教学激励政策,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继续做好本科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申报、跟踪、考核等工作。

3.通过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助课制度、教学法研讨等活动,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支持教师开展翻转课堂、互动式、研讨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建设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实施青年教师卓越教学计划,设置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专项,激励和保障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4.设立教学研讨活动专项经费,支持学院、系、教研室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培训、研讨与交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学院、系、教研室教学业务研讨交流活动长效机制。

六、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保证学生培养质量 1.建立校、院(系)、教师三级教学绩效考核体系。探索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公开制度。

2.完善专业办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各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明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价;各专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高等教育系统以外的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3.继续探索建立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加强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管理;组织好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抓好教学巡视和教学信息反馈工作。

4.加强教学、考试的监管。坚持实施开学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加大试卷质量抽查、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公共基础课程统考等工作的力度,保证学生培养质量。

七、规范教学管理,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1.继续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进一步扩大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权,完善“学生学业学籍预警”机制,加强课外学分认定工作的管理,推进学生成绩单自助打印工作,做好在校生的学籍管理及学生毕业的相关工作。

2.做好日常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排课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化学生选课流程,提高学生选课效率;加强与相关物业管理公司的沟通,做好教室调配工作及课表异动的审批等工作。

3.集中安排平时考试,认真做好全国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继续实施校巡视员巡考制度、学院交叉巡考制度、教务处巡考制度,以考风促学风。

4.加强本科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系统使用功能,优化流程,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服务于学分制培养改革。

5.进一步加强推广普通话、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工作。加大普通话测试站的建设力度,加大省级和国家级测试员培训工作。

6.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做好依法治校、安全稳定、档案管理、保密及信息公开等工作。

7.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014年2月20日

推荐第3篇:化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报告要点

化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报告要点

评估领导小组:

石炳文(13850100150),王绪绪(13600887951),袁耀锋(13655089601),刘旺(13696888381)

评估办公室成员:

陈伟斌(13696867002),余爱萍(18959186184),蓝荣聪(13850100239),刘景东(18259017515),林凌(13600884576)

一、目标与定位

学院办学定位

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坚持理工结合特色、国际化办学格局的研究型学院;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以能源、环境、材料和制药工程等领域科技应用为目标,形成化学和药学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格局;从本科生基础和创新教育并重发展,快速向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为主发展。

学院培养目标

 学院现有两个专业:化学专业(含理科化学基地专业)与制药工程专业;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国家与地方培养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性化学基础研究与教学后备人才。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具备化学和药学基础,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及其它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学院的专业排名

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2014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福州大学化学学科首次进入世界第151-200名,全球该领域ESI排名前3.2‰,PUB指标(前两年SCIE论文数量)名列全球第64名,国内23名。在Nature发布的2014年自然指数中,福州大学化学学科以37篇论文和6.53的贡献指数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含港澳地区)的第24位。

二、师资队伍

高水平教师

 2011-2015年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青年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福建省教学名师1人。

 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化学理科基地教学团队);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点)、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类)、1个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生师比

 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为659名,学院的专任教师的数量为123人,师生比为1:5.4。

学历职称结构

 化学专业的理论课老师共有119名,其中有107名博士,其余12名具有硕士或学士学位,博士学位比例为89.9%。制药工程专业理论课教师共有22名,其中有20名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0.9%,其余2名具有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在职称结构上,从事化学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中教授45人、副教授22人,副研究员17人,高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6%。制药专业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副研究员1人,高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

教师培养与发展

 学院制定了新聘青年教师预聘期的考核办法,规定了年轻教师入职后先以实验课程教学为主,每学年承担1-2 门本科教学工作,在预聘期内享受与固定编制同类教师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并在入职的前三年免除教学工作量考核的相关政策以减轻其教学负担,为年轻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提高的氛围;聘请资深教授作为教学督导组,加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2012年至今,学院共邀请了75名国外学者、55名国内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三、教学资源

教学经费

 2012-2014年,用于教学运行的经费合计107.84万元,教学运行的经费预算比例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的比例均高于63%-99.8%,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等经费的资助下,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为1032.68万元,其中34.6%用于本科生的科研训练,58.7%用于实验室运行及条件建设。2012-2014年,本科生年生均经费大幅增长,每生人均2670元/年迅速上升到6433元/年。

实验室资源

 学院拥有“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平台、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物理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学院拥有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大楼建筑面积 12600 m,实验室面积8800 m,拥有化学化工学科楼群(建筑面积18100 m, 使用面积约11150 m),共276间学科专业实验室。

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4931台(套),总价值已达7494.45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共173台(套),总价值3961.54万元。

 除了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外,学院近三年来还投入6.68万元购置了77种本专业中文期刊(含电子读物),所有期刊均对本科生开放。 2

222课程资源

近三年,我院教师主编并正式出版了四部理论及实验教材,分别为:张汉辉教授主编《波谱学原理及应用》,35万字;高绍康教授主编《基础化学实验》,109万字;林树坤教授主编《结晶化学》,30万字;高绍康教授主编《大学化学实验》,38万字。《物理化学》、《有机合成实验》、《高等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化学讲案及学习指导》、《有机化学实验指导》、《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制药工艺学教学案例》和《有机化学习题精解精练》八种教材获得了福州大学教材立项资助。

 2012年以来,学院承担了2项国家级教改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构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1项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项目、12项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1项闽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项目。2014年,化学专业的《结构化学》课程通过教育部审核,作为教育部“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并成功上线,是我校成功上线的第二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制药工程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采取双语教学。

 我院教师积极开展慕课(MOOC)/SPOC的建设和应用,推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我院已有分析化学A、药物化学、物理化学D等三门课程立项建设。

社会资源

 学院化学专业共有实习单位16家,签有协议的6家;制药工程专业共有实习单位12家,签有协议的4家。

 三年来学院共收到社会捐赠127万元,资助或鼓励学生求学和创新实践。

四、培养过程

课堂教学

 学院教学单位由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物理化学系,制药工程系和化学实验中心组成,各系负责理论课程的日常安排和各课程建设,化学实验中心负责实验课安排及中心平台建设,各系和中心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学院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查组,在学院办学过程中起着参谋指导作用,促进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 学院坚持实行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一门课,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做教授讲座;每个教师承担1~4门本科生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环节等;每个教师均能够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并尽量采用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交叉型结构。

 学院各专业每年都根据培养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并在开课前录入学校的本科教学管理系统,学校和学院均派专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任课教师联系纠正,大纲制定完成后要求严格执行,如确需调整要提交书面申请,各系主任审核后更改。

 每位教师按学校要求在开课前两周录入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最新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且在新授课计划进行中体现。

 化学学院每学期院级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3次,系级每学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3次以上,其中期初、期中、期末必须召开一次。

 学院坚持

1、本科教学听课、评教制度;

2、新教师试讲制度;

3、实施教考分离、综合评价教学质量制度;

4、学期课程考核与评优制度;

5、构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制度。

实践教学

 我院实验教学化学专业按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教学层级、化学原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的实验教学层级和综合实验层级组成;制药工程专业按基本技能操作层次、专业实验层次、综合型实验层次组成。

实习实训

 在一二年级每学年分别开设教授讲座和科研实践讲座各1学分(必修),增强学生化学认识;鼓励

二、三年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SRTP课题或参与科研课题研发,开展化学实验创新研究。近三年来,学院获得了校级SRTP项目10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项。

 2012年以来,学院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能力提高项目”,遴选优秀导师,以学生为课题组长,设立了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课题81项、资助经费达309.50万,资助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400人次以上。

 我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均做到一人一题,化学专业每位指导教师每届指导一名学生,杰青或长江学者指导学生数不超过2人。 第二课堂

 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举办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组织“博士科技服务实践团”深入偏远地区,开展一系列学以致用、贴近生活、惠民利民的服务活动;

 学院积极拓展办学渠道,拓展合作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与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开展了本科生“5+5”联合培养。从2013级本科生(即2013年9月入学的新生)执行,首批与德国的联合培养生人数为11人;借助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以学习“985”高校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加强兄弟院校间的学习交流为原则,以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为宗旨,组织一批优秀的本科学生、嘉锡班的学生前往“985”高校进行学习交流。

教学改革

 学院“面向基础学科,以‘国家化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班’为改革着力点”,开展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将化学专业建设成为地方院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创立了具有特色的拔尖人才实验班——“嘉锡化学创新人才实验班”。

 2012-2015年,学院获批建设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项校级教改项目等。

五、学生发展

生源

 学院男生占52.9%,女生占47.1%。在民族构成方面,汉族占95.4%,少数民族占4.6%。在生源地分布方面,福建省占64.38%,其余来自其他地区。

学生指导与服务

 以教育效果为导向,设计特色成长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制定了《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处置实施方案》、《学院学生突发事件预防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近三年无发生安全事故;强化心理服务;强化资助服务,设立“鸿耀奖学金”、“黄金陵教授奖助金”、“联想新概念奖学金”、“志强校友助学金”等社会奖助资金30余万元,累计资助学生人数200多人次;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开展留学及访学经验交流会、暑期英语学习加强班。

学风与学习效果

 学院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坚持“一帮一”制度,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带动、监督成绩较差的学生,同时还要建立起后进学生短期学习情况汇报制度,直接向辅导员汇报。  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建立本科生导师工作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大学生导师工作与职称评聘相挂钩,专任教师参加职称评定的,必须要有担任低年级大学生导师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学院每学年对导师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对优秀大学生导师进行表彰与奖励,并在岗位聘任、进修培训、评先推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如构建嘉锡化学班“一对一”导师制;“谈心制”催生新型师生关系;“联系制”跟踪学生成长需求;“科研制”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 我院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获奖18项,省级竞赛获奖16项,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16项。

就业与发展

 学院经常开展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2014年学院选择了17家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对我院2006~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整体评价非常高,毕业生的品质也得到了企业的肯定,这是对我院所培养的人才的一种极大的肯定。

六、质量保障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 学院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及时收集、分析、反馈教学信息,每学期对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定期报告,建立了常态化的教学督导与学生网络评教、教学信息网络化管理,督促任课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本科教学系列文件,于2012年制定了《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遴选办法》,2013年制定了《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评选奖励办法》、《化学学院各教学单位考核指标》等文件,2014年,制定完善了有关《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本科教学管理补充规定》《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教学大纲》等文件。2015年,制定《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课程考试规范(试行)》,实行教考分离,规范考试。

质量监控

 学院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质量督查组的主导下全面检查课堂教学质量,在检查基础上综合听课结果、学生意见和学校督导组意见,评选出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每学期学院将对老师的考察结果和意见以邮件形式反馈本人,并同时在学院网页进行集中通报。  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和教师认真上课,提高本科生教学的质量,学院制定了《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课程考试规范(试行)》,凡本院化学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简称I 类课程),原则上必须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期中考试由任课教师自行命题出卷,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集体评卷;期中考试前所讲授章节的知识点在期末考试中需要体现30%左右。

 我院于2012年开始,每学期期末,教学指导委员会开会,评出教学优秀奖的初选人员,再集中组织多位教师,同听一堂课,这样评价出来的授课成绩更加公正、合理。之后,组织根据《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评选奖励办法》,综合听课教师评价成绩与学生评教成绩,评选出本院10位“杨鸿耀”教学优秀奖,以奖励教学质量好、公认度高、学生评价高的教师,实施精神与物质奖励。迄今为止,已有20余位教师获得了相关的奖励。

七、特色项目

 我院的特色项目:强化实践环节,提升化学本科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建立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资助体系,近3年来,共开展了科研训练项目208项,本科生参与完成了SCI论文98篇,其中包括Angew.Chem.Int.Ed.、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国际权威期刊,其中JCR 一区期刊论文20篇以上;JCR 二区期刊论文31篇以上(含Chem.-Eur.J.,Langmuir,Dalton Trans.,CrystEngComm., J.Phys.Chem.C 等),本科生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显著提高了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撰写的能力。

推荐第4篇:教学工作要点

1、深化课堂文化建设,寻求课程改革新突破。

完善绿色课程体系,落实三级课程。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地方、综合实践等科目,切实保障中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加强对自主合作学习探索项目的研究。以导学案为切入口,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主线,加大对课堂文化建设过程研究,重点突破我校课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瓶颈性问题,进一步改进并积极推进我校的绿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绿色高效课堂”建设。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按照课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认真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阶段考试工作。做好各年级期中、期末及段考教学质量分析,认真研究教与学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客观评价,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将质量分析落到实处。以分层教学改革为抓手,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做好“分层次教学策略的研究”和“促进作业批改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3、加强初三毕业年级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指导。

年级组认真制定中考备考工作计划,上报年级组奋斗目标及落实措施,奋斗目标落实到班,责任到科任教师,力争本届中考成绩稳中有进。充分发挥中考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大教学调研和指导力度,深入班级听课调研,了解毕业班教学情况,有效地指导毕业班工作。认真研究中考命题趋势,重视信息的收集与交流,发挥学科组的优势资源,尽量做到资源共享。加强校际间的联系,组织教学骨干力量编制信息题,努力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重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的研究,取得社会、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力争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4、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依据章丘市教研平台,鼓励教师上传教案、课件的教育资源,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提高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科组充分利用平台进行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

5、重视体艺卫、实验等工作。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强化出操、集队、集会纪律,抓好课间操的入场,做到快、静、齐;认真组织安排好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开放教育资源,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定期向学生开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重视理化生实验开设,不断提高学生实验技能。进一步抓好健康工作。定期组织师生体检,基本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青春期教育,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推荐第5篇: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时期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正确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部署,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时期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河南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期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高等教育的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目标任务提前实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和省辖市三级办学,省和省辖市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18个省辖市均设置了高等学校,4个省辖市布局了市属本科院校。全省高校的布局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全省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145.5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02%,比*年提高8.32个百分点,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按照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发展三个阶段的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化教育,50%以上为普及化教育。这个理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全省普通高校发展到83所,比*年增加了31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85.19万人,比*年增长224.66%。从1999年扩招至今这6年中,我省高校在校生增加了近6倍。

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增强。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为教育部与省级政府共建的全国第一所高校。同时,按照“211工程”标准加快河南大学建设。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分别筹建了研究生院。全省高校博士学位点由15个增加到104个,硕士学位点由127个增加到822个,在学研究生达1.58万人,比*年增长393.75%,特别是第十批博士点的申报工作是一个大丰收,这些博士点、硕士点的增加,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达到46300人,比*年的20200人增长129%,翻了一番还多,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人数由*年的7033人增加到*年的14953人,增长了113%,也翻了一番。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教师总数由*年的22.30%提高到*年的30.92%,在高校工作的博士毕业生由*年的494人增加到*年的2406人。特别是*年高教工作会议上“人才强校工程”出台之后,各校都很重视人才的引进。这两年,每年全省都是增加

七、八百名博士毕业生,这个增幅不仅很喜人,更重要的是优化了高校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

普通高等学校扩容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全省高校占地面积达到9.91万亩,校舍面积达到2714.92万平方米,分别比*年增长244.87%和198.18%。

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得到加强。全省高校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6.26亿元,图书馆藏书达到5995.33万册,分别比*年增长265.38%和126.42%。

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省民办普通高校达到10所,独立学院达到9所,在校生达到10.14万人,是*年的22.05倍,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11.90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世界大学500强中已有4所落户河南合作办学。

发展是硬道理。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从河南的省情出发,唱响发展主旋律,坚持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才能不断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渴望成才的强烈愿望,才能为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从河南的人才构成中可以看出,人才强省中“人才”的来源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培养。过去5年里,我们一些高层次人才流失,全省人才结构也不太合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应该说现在刚有了基础。为什么这样讲?1999年全省14.6万多在校学生,一届毕业生是3-5万人,这3-5万毕业生和每年技术人员正常的自然退休基本上持平,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强省”。现在高校每年毕业生20多万,加上中专的毕业生每年达到40多万。按现在的发展,到*年、*年时,高校毕业生可达到每年30多万,加上中专毕业生可以达到60多万,把这些毕业生充实到各级岗位上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才有一定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教育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基础教育是巩固提高,职业教育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提高质量。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特别对高等教育提出要坚持规模、质量并重,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高等学校与国内外一些名牌学校的合作办学。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是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对我省高等教育提出这些要求的。这几年我省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99年扩招的时候,全省在校生是14.6万人,今年已经突破了85万,但仍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我省人口基数大,考生基数大,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比较少,所以,坚持规模和质量并重,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仍是“*”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质量是生命线。只有把提高质量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好质量攻坚战,才能让学生接受到优质教育,使学校发展得更好、更快。“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质量攻坚战”这个口号,是这一届教育厅班子从河南的实际出发,在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目标要求。要唱响发展主旋律,要加快发展,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打好质量攻坚战,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河南高等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差距还很大。穷省办大教育,这是我们最基本的省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打好质量攻坚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问题,*年2月召开了建国以来我省第一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进一步强调在继续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过去五年,特别是近几年来,教育厅按照“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质量攻坚战”的基本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把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继续推进“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同时,又先后启动了包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计划”、“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高等学校网络课程建设计划”、“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计划”、“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等项目在内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及“人才强校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等一系列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全省有3个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行列,建成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5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全省现有10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省级重点学科多年建设培育或在相关重点学科辐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学位点建设是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次第十批学位点申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得益于这几年我们抓学科建设、抓质量提高、抓人才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成效显著。全省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郑州大学等4所高校进入全国首批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行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学校的9个项目获得教育部第二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立项。

三是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步伐。全省新增本科专业687个,河南省高校首批名牌专业遴选工作已经启动。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与我省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工科等应用型专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使学科专业设置适应我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适应中原崛起发展的需要,同时重视应用文科和新兴人文科学类专业的建设。开展新增专业评估工作,对*年度新增设并开始招生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进行了评估,引导各高校切实加强新增专业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课程建设的累积效应正在显现。*年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已建设126 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1门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分两批共建设了187门省级网络课程,推动了高校网络多媒体教学工作,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领域和共享范围,弥补了教育资源短缺,从一个方面提高了全省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效益。

五是“人才强校工程”成效突出。全省已有51位“两院”院士在高校工作并实现了我省本土培养院士零的突破。面向海内外引进了51名特聘教授,重点培养了146名优秀中青年学者,资助了700名骨干教师,遴选了200名中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全省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4名省级教学名师。教育厅从*年开始,将连续5年,每年安排资金800万,选100名教师到国外进修,遴选的都是一些我们急需的专业、学科方面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希望学校把好关,送出去的教师一定要有明显的收获,回来就管用,在教学和科研上能够做得更好。

六是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郑州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化学)基地” 实行 “导师制、课程负责人制、滚动竞争制、分流培养制、奖学奖教制、齐抓共管制”,积极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突出中原文化特色,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把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塑造。

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零的突破。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省部共建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七是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全省有207个本科基础课教学实验室通过了教育厅的评估验收。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在大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的同时,加大实验室整合力度,以学科和专业大类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几年来,全省共有739个队2217名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20个队获全国一等奖,46个队获全国二等奖;有212个队636名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有12个队获全国一等奖,12个队获全国二等奖,成绩逐年提高。前不久举行的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我省几所高校的成绩非常好。

八是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产生了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通过宣传发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积极支持学校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河南农业大学在*年教育部组织的五年一轮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试评中获得优秀等级,河南理工大学在*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今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也已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

九是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已建成容量达13TB的管理中心存储局域网, 为全省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查询和全文传递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全省高校联合书目数据库,丰富了全省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河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在全国首批启动建设的六个省级中心之一,有效地促进了全省高等教育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16号)精神,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主力军作用,以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学校带来了新面貌,学生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我省很多高校连续多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命名为社会实践的先进单位,有些学校已经连续十几年获得这样的荣誉称号。大学生党员的比例占大学生总数的8%,学生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高校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高等教育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好,大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得这么好,主要还是得益于各高校在承担了很大压力和风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这里,我代表教育厅向在座各位及全省高校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这几年我省高校的教育工作、教学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进一步总结,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优化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坚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千方百计地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瞄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沿,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

(四)坚持根据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拓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五)坚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业务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不断满足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六)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名牌专业、精品课程,形成优势和特色。

(七)坚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稳步提高。

(八)坚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九)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校园网和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十)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工作,连续*年保持高校的稳定,为高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回顾“*”时期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总的感觉到,这个时期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由于规模迅速扩大,我们原来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一些新困难、新问题。这次跨越性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来思考、前瞻河南的高等教育,认真、冷静地研究、分析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亟待进一步更新。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时,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观点,特别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该怎么做?这是当前我们需要重点考虑解决的一个方面。

二是教学投入不足。一方面,这几年高等教育发展很快,经费每年都有增长,从省财政来讲,可以说尽了很大的努力。现在河南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居全国前列,但由于人口,特别是教育人口的基数大,生均教育经费在全国排在后列,高校生均经费在全国排20多位。另一方面,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校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主要依靠的是贷款,目前贷款又面临很多困难,有些学校面临着资金断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全省高校利用信贷资金131亿,已还贷59亿多,还剩70多亿。最近,我们正在抓紧与开发银行进行30多亿贷款的合作项目,争取春节前这30多个亿能够到位,这样可以大大缓解一部分高校资金紧张的问题。另外,我们也正在抓紧协调其他银行按照开发银行的模式集中对高校贷款。所以经费投入不足是当前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也存在有的学校的领导、教师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九年来规模迅速扩大,大部分学校都是多校区管理,管理成本增加,耗费的人力增多,带来很多困难。

三是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机制和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创新。比如学分制、弹性学制怎样进一步推广、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和解决。

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师德教育方面亟待加强。现在的教师队伍,整体上数量增加,质量、素质有所提高,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青年教师,不仅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在敬业精神方面,大家普遍感到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如一些老的骨干教师,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是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使我们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我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我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

首先,要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中来看待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国际上的发展有这么几个显著的趋势和潮流:

一是经济的全球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亚太经合组织给知识经济的定义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依托是高新技术产业,它的基础是人才和知识。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相比,有很鲜明的特征。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土地、劳动力,所以在农业经济时期,只要占有大量的耕地,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财富就可以迅速增加。工业经济时期所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以在工业经济时期,占有世界财富最多的是那些钢铁大王、煤炭大王、石油大王,他们依靠自然资源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去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以人才为基础的。我们可以看到,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和这个世纪初的这几年,世界首富的排行榜中位居前列的都是以信息技术、通信等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大公司,它们靠人才、靠智力来发展。教育也是这样,农业经济时期的教育是封闭的,它所传授的是过去的知识。工业经济时期尽管提倡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校企结合,但是开放度仍然不够。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育要全方位开放,要求实施终身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的全球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能的需求。这恰是当前我们高等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二是社会的信息化。上个世纪90年代初,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构建信息高速公路。1992年,美国制订了一个方案,放弃原来耗费了4千多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转向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现在国际互联网络遍布全球,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都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在这种信息技术的催化下,高等教育怎么做?我们提的口号是“以信息化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这几年我们的校园网、局域网、教育科研网的建设速度都很快,校内资源共享做得很好,但校际之间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还不够。尽管这几年我们的远程教育规模有所扩大,质量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够。重点大学在河南办的一些远程教育点,在校生2万多人,但与河南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外,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方面,还有很多老师技术上不过关。因此,如何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解决师资不足问题,解决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三是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这一点我们都可以切身感受到,也正在融入这个潮流。今年,河南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在校学生已超过3.6万人。探索和实践的“二加一”、“二加二”模式,还有一些短期的培养模式,都是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进步。但是,教育的国际化潮流不仅仅限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应该有教师之间的交流、科研合作等很多方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怎么充分利用教育的国际化来加快我们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期间高校要加强与国外一些名牌学校的合作办学。前不久,教育部国际司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我省的合作办学会议,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河南的教育总体上讲,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与我们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强有关。如何扩充优质资源呢?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就是要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合作办学,这项任务还很艰巨。河南的教育一定要跟上教育的国际化潮流,借助国际上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发展我们的优质教育,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来看,二战后兴起的一大批学校的教师、设备等资源条件都很好。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是负增长,没有生源,面临着教育资源闲置,而我们的生源很好,资源不足,所以要下大力气,要有一些特殊举措,把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教育的国际化趋势都是我们当前研究河南高等教育要思考的三个重要方面。

其次,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来看,这几年不仅河南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其他省市也发展得很快,有些比我们发展得更快。我省今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达到17%多,有些省已达到30%多、40%多。江苏、浙江规划“*”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突破45%,北京、上海就更不必说了。去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水平是19%,今年肯定要突破20%。由此可见,我省与经济、教育发达的省市相比差距很大,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不小。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个百分点是什么概念?按照我们人口基数,特别是按同龄青年的人口基数计算,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十几万在校生。增加三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净增三十多万才能赶上目前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见我们的规模还远远不够。在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很多省份的投入力度也都非常大。这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重视高等教育,人家也重视,投入的力度比我们还大,重视的程度比我们还高,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第三,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期间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当前河南的经济社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去年我们实现了人均GDp1000美元,今年河南的GDp总量有望突破万亿,财政支出突破千亿,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形势很好,同时也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站在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从国际发展的潮流趋势里找准我们的坐标,给河南高等教育定位,这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希望校长们能够对这些问题多加思考、探索,早日破解。

(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1.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唱响发展主旋律。要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的角度思考发展的问题。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国家的需要、民族振兴的需要,也是我们高校的基本任务。以教师为本,就是办教育的关键是依靠教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从大的体制、机制上改革,学校内部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也需要改革;继续提高质量,加快发展。

2.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打好质量攻坚战。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和标志,是学校的品牌,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就没有学校的办学活力、社会地位和光明前景。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开展了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这样那样的说法。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高校的领导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教育质量,不能简单地就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现在一些人用过去精英教育阶段的评估指标体系来看当前的质量,我觉得这是不妥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一系列评价指标是和原来精英教育阶段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拿精英教育阶段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有些人说现在的大学生素质低,这个问题要全面、辩证地看。我们都从事了多年的高等教育工作,大家都知道,现在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的能力,不要说比

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强,比我们这些

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都强。现在很多学生边上学边打工,最近咱们河南有两个学生的事迹十分感人,一个是周口的洪战辉,“感动中国”的候选人,十三年来一直带着他的妹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上学;另一个是平顶山的夏长青,带着他母亲上学。现在学生的压力很大,困难很多,不仅家庭经济困难,而且心理上的压力、就业的压力都很大。所以,不能因为某一方面、某个学生出了问题,就认为都出问题了。我总感觉现在的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比我们都强,不能说我们培养质量低了。

五、六十年代的教材和

七、八十年代的教材,能和现在的教材比吗?现在很多课程是采用全英文教材和授课,学生能读懂、听懂,我们那时候能做到吗?有什么资格来贬低现在的大学生呢?为什么不看主流?这些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因为一代要胜过一代,一代要比一代强,这是个主流,是个趋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当然,几年来连续扩招,一些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实验条件包括生活设施方面可能还不够规范,比较差一点,这也是事实。但是现在高校的实验条件、实验设施、图书资料,师资队伍建设都在进步。

3.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培养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使命。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古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是我们中国的汉代太学,比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早很多。从大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从中世纪意大利第一所大学——普罗诺大学产生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之前的几百年中,大学唯一的使命就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这个办学理念,应该说为后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有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美国的大学兴起有两个阶段,一个是《赠地法案》出台后,很多地方为大学赠地,并有资金支持,赠地促进了美国大学的发展;再一个就是二战之后,大批士兵无法安置,政府决定创办大学来培养、培训这些士兵,便出现了很多“马路”大学,借助一些倒闭的厂矿办学,这也是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现在美国的高等教育走在世界前列,是大家公认的,但美国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研究和解决。但是,毕竟是快速发展了,所以不发展就谈不上规范。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大学的职能也是在不断拓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应该说已经把大学由经济社会发展的边沿地带推向了中心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不管怎样变,高等教育育人的职能是始终不变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主义大学永恒的主题。

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从当前办学的现实来讲,一流大学的指标中,首先是要有一流的学生,要有一流的校长,要有一流的教师,这是最基础的。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么棒,它们的学生入校分数都很高,都是全国考生中的精英!另一方面,现在学费已经成为我们培养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校招不来学生,也就断了这一部分经费的来源,办学也会非常困难。所以今后高校的竞争很重要的是生源的竞争,也包括我讲的教育国际化中的国际生源的竞争。所以,要坚持学生为本这个思想,要关爱学生。今年教育厅开展了一个活动叫“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对待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学习差的,是城市的、是乡村的,是调皮捣蛋的、还是老实听话的,都要关爱。不仅要关爱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要关爱学生的就业、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一要对教育有感情,二要对教育有爱心,这个爱心就是对学生、对老师充满着真诚的爱,这样才能办好学,培养好人才。

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就是要把教师看成是办学的主力军。古人讲“名师出高徒”,这对高等教育来讲非常重要。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有大师,要有大爱,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教师队伍的建设,各校都有自己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当前,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一些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数量成倍增加后,教师忙于教学,耗费的时间、精力很多,自我知识更新的时间少,精力也不够。很多老师星期天、节假日也有课,负担太重。这里我再次强调,希望校长们、从事教学管理的同志们一定要为教师自身的充电提高创造好的条件。教师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关系到学校的未来,每年拿出几十万元为教师进行体检,这对于稳定教师队伍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做校长的,不仅要关心教师业务上的成长、进步,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一流的校长一定要带出一流的教师队伍。省内一流也好,国内一流也好,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靠几代人扎扎实实的拼搏,形成好的校风、好的传统,才能办成一流的大学。无论是学校的办学定位,还是创办名校,都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扎实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动摇。本科教学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校长一定要把本科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要把教师配备和使用的着力点放在本科教学上。从河南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来讲,“*”期间我们的总体规模增加很快,“*”期间,要把本科教育作为重点,包括增加本科学校的数量和本科招生计划。本科教学是体现我们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毫不动摇。

三、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准确定位,办出特色。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确保大学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办学资源条件来确定在哪些学科领域、哪一个层次、哪一个方向上准确定位。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各校制定“三个规划”,大部分学校做得很好,但有些学校在定位问题上还比较模糊,一个共性问题就是都想把学校办得小而全、大而全,盲目攀比。我觉得这可能是影响将来学校发展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各学校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不要盲目攀比。我们现在经济实力不够强,教师的力量也不够,准确定位是校长们要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的问题,不仅要在河南高等教育这个大格局中办出特色,在国内、国际上也要办出特色。我们的高职也有这样的问题,也需要抓住我们河南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方向,把它办好。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专业可以说是国内、国际的名牌,像少林的武术、长垣的厨师、洛阳的推拿,在国外的好多大学里一说,人家都很感兴趣。*年起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创办河南的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名牌专业,将来全国一说到招聘保安首先就想到少林武术学校,一说烹饪就想到河南的长垣厨师,一说保健就想到郑州、洛阳的推拿、针灸,这样才行。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提高素质。

今年9月9号,温家宝总理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靠教师,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支持200名特聘教授,培养300名创新人才和150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选派500名优秀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攻读学位或者研究、学习、进修。

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做好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工作,这个方面各校都有很好的经验。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教书育人,不仅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靠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

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各校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优秀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对不思进取,工作上得过且过,不能很好履行教师职责的,要敢于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令其“下课”。教授、副教授必须上讲台,为本科生讲授课程。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对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的任职资格进行重新认定。要鼓励名师上讲台,使学生从他们身上既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还要在他们的人格魅力熏陶下学会做人的道理。省教育厅将继续实施“教学名师工程”,争取三年内评选50名省级教学名师。

要大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一要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制度,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的系统培训,培训合格的青年教师才允许上讲台。二要加强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把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三要注重青年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为青年教师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形成制度,严格执行。

(三)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优化配置,提高效益。

当前,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还是投入不足的问题,教育厅正在积极向省政府汇报,并与有关厅局就公共财政体系对教育的投入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力争省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够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同时,协调社会各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利用信贷资金加快学校发展,也是当前很迫切的一个问题,教育厅正在抓紧做。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学校的管理一定要精细化。“*”期间政府要千方百计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希望学校管理要精细一点,要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关键的地方,发挥更大的效益。现在我们办学投入与产出、效益观念还比较差,怎样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的大学要带头办节约型的学校,要厉行节约,杜绝校园里常明灯、常流水等浪费现象,把有限的钱用得更好。

要充分利用省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实现开放办学,不仅现有的开放实验室要对全省高校教师开放,其他教育资源,凡能共享的,也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我们河南还很穷,优质资源还很少,要特别注意充分使用、共享现有的一些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同时,教师队伍也要努力实现共享,有些专业教师在一个学校是富余的,在其他一些学校却很紧张,可以互聘,包括我一直提倡的博士点、硕士点的培育,老校带新校,老学科点带新学科点。

要进一步发挥河南教育科研网和校园网的作用,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加快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丰富中外文数据库,扩大共享,节省资金,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项工作,在“*”期间要有大的突破。

(四)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丰富内涵,提高质量。

一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培养各种类型的高质量人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也是多层次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明确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在学制上、体制上,各校一定要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特别是学科、专业的设置,要根据社会需求,大胆增设一些新的学科专业。

二是加大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要继续加强名牌专业建设,力争用5年的时间评选500个左右的省级名牌专业。要高度重视新增专业的建设,从明年起,教育厅将连续3年对全省近年来本科学校新增的专业进行一次评估,确保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今后五年要重点建设500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

三是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郑州大学等九所学校参加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和使用教学改革成果。要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构建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分级教学、学分制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使更多的学生满意、受益。

四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从明年起,教育厅将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实施“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用三年时间建设30个左右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落实实验室校、院(系)两级管理制度,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实验室开放,全面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本科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五是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总结十年来我省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理想信念教育所起到的深层次的奠基性作用。从明年起,教育厅将启动“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建设10个左右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各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校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规划,提供必要条件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把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

六是建立有效的教学成果培育机制。教育厅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省级立项,各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立项、资助的方式,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

(五)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学分制。认真总结实行学分制的经验,不断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因材施教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不断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各校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保证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促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三是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制定政策,把一些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建立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引导他们学习政策法规、教育理论、现代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六)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控,建立机制,完善体系。

一是以评估工作为契机,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教育厅将进一步通过宏观管理、建立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库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把教育部对我省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作为确定财政拨款、招生计划和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二是把握重要环节,切实做好评建工作。各校要切实把评估工作作为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院(系)、各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工程,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学习讨论,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充分认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评估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充分认识评估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整体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落实。要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弄虚作假。要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学校要想方设法加大经费投入,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省里对当年参加评估的每个财政直供学校提供不低于30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于评估获得优秀等级的学校要予以表彰奖励。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教育厅支持学校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在教育部正式评估前,教育厅要组织有关专家,按照正式评估程序,对每个被评学校进行预评估,重点查找问题,明确整改任务,提高评建水平。各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监控的闭合系统,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

(七)进一步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要进一步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不仅校长要重视、分管的校长要重视,学校党委书记和党委的其他同志也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支持校长、分管校长和教务部门同志的工作。要统筹学校的各项工作,把主要精力真正投入到教学工作上,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不断推进学校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学校要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教学工作,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我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同志们,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展望“*”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工作压力仍然很大,还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质量攻坚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把河南的高等教育办好。

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第二部分:学习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基本数据

1、学校2011年7月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正式成立。

2、2013年7月,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3、2013年12月,学习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4、学校现有4个校区,占地4818亩。

5、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2291人,本科生29395人,研究生1937人,留学生、专科生等959人。

6、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7、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8、学校有经、管、文、法、理、工、艺术、教育等8个学科门类。

9、学校设有24个学院,56个招生本科专业,其中经管类专业36个。

10、学校已建成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11、2013-2014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2493门。

12、学校已建成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

13、截至2014年底,学校师资情况: (1)在职教职工2498人;

(2)授课教师1914人。专任教师141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7%; (3)其他师资498人,占教职工总数20%;

(4)授课教师生师比为17.9:1,专任教师生师比为23.9:1; (5)学校目前专任教师中高职比例为61%,博士比例为36%。

14、截至2014年底,学校人才队伍情况: (1)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 (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5人; (3)“泰山学者”特聘教授5人;

(4)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 (5)全国优秀教师9人;

(6)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 (7)山东省教学名师15人; (8)山东省教学团队11人; (9)博士生导师47人。

15、合校后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4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

16、学校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

17、学生评教成绩90分以上的教师占98%。

18、2014年,全校本专科生学费收入2.5亿元左右。

19、201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追加1.5亿元左右。

20、2014年,学校本科教学日常经费支出7800万元左右。

21、2014年,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08元。

22、2014年,学校各类本科教学专项投入4200万元左右。

23、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24、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31.5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9.1平方米。

25、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0元左右。

26、截至2014年底,学校图书馆情况: (1)藏书357万册; (2)生均图书103册;

(3)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4.5册; (4)纸质期刊3000余种; (5)电子图书280万余种; (6)电子期刊1.44万种。

27、2012年,学校成立山东财经大学校友总会。

28、2014年学校共接受社会捐赠226万余元。

29、2014年,学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学校目前已建成26个教学实验中心。

31、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32、学校现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33、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培养人才机制。

34、学校与泰安、莱芜、省工商业联合会、中国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5、2014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建立。

36、2014年,俞正声主席视察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

37、2014年,郭树清省长批示我校学生实践调研报告。

38、2014年,学校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银奖2项,省级金奖5项。

39、2014年,学校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40、2014年,学校56个本科专业在全国29个省共录取新生7556人。

41、2014年,学校在山东省一批招生的普通本科专业38个,录取线超一批线30分左右。

42、2014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85.44%。

二、目标定位

1、学校发展定位:到2020年,把我校建设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高地位、少数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综合办学实力全国一流的财经特色名校。

2、学校层次类型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和继续教学为辅助的财经类教学研究型大学。

3、学科发展定位:以经济学、管理学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学科,带动提高整体学科水平,形成经管学科为主题,各学科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4、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5、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全部专业均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基础目标;依托重点学科、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博士点等培养少量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择部分专业试点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6、学校服务面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7、学校教学改革思路:分类培养;个性化培养;强化实践育人体系。

8、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主修+辅修”培养模式; (3)交叉专业培养模式; (4)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5)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6)校际合作办学模式。

9、学校的特色项目:“2+1实践育人模式”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由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创业园组成的相互衔接、互为补充、逐步拓展和提升的育人模式。

推荐第7篇:教学工作要点[推荐]

****学院

2018年教学工作要点

各教学单位,就业指导中心: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院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学院教学工作以内涵建设、提升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助力教师素质提升,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努力使我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2018年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

1.按照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试点财政投入经费预算,切实保障经费投入和重点项目经费使用,将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各项指标建设落到实处。

2.按照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工作任务书及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发挥产教融合平台载体作用,进一步改善专业办学条件,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改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集中建设与地区产业体系相适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以融合发展提升学院与地方

经济发展的适应度,做到“有指标、有数据、有实绩、能验收”,确保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2018年度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3.配合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二、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1.组建学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院教学诊改工作实施方案,设立教学诊断试点单位,以常态化、周期性的诊断与改进为手段,逐步推进学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2.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与培训工作,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专家讲座、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等方式,组织教师及管理人员进一步学习国家及地方相关教学诊改文件,全面认识教学诊改的意义。

三、助力教师素质提升

1.根据《教育厅 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启动学院“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从教师的师德建设、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层级教师的全面培养培训。

2.举办学院第十五届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技能竞赛;推荐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组织获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开展新聘教师教学基本功测试。进行新一轮“136工程”各项目负责人遴选。

四、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2017】51号文件精神,学院启动“课堂质量提升工程”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建设各环节,明确课堂教学纪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完善课堂设置管理、健全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

评价制度、健全教材选用制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课堂管理。

2.在课堂教学建设中发现典型、培养骨干,为优秀中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开展首届“教学标兵”评选活动。

3.组织开展学院首届教师板书大赛,不断提高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和水平。

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深入推进首批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创新团队项目建设,适时启动第二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引领,打造接地气校本研究,逐步发挥教研室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2.继续开展各级教改项目立项,不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实现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促进教师教研水平再提升,营造以教研促教改、以改革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与遴选

1.组织开展2015-2017年新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征求意见,修订及核对等工作。

2.依据学院办学定位,重点建设具有行业优势、学科特色的专业,打造一批办学声誉显著、社会广泛认可的特色专业。2018年拟遴选4-6个专业作为首批建设项目。

七、深入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1.认真总结课程改革已经取得的成绩,继续推进外语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数学类、化学类、蒙汉双语类、创新创业类、专业类课程综合改革方案,有力推动方案的落实,鼓励更多的课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综合改革,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有效性。

2.通过组织微课竞赛、举办讲座、培训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提升信息化教学媒介的使用效率。

3.积极引进与开发网络课程,实现传统教学课堂和在线教学课堂的有效结合;在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打造一批“优质示范课”。

八、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职能

1.深化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将学院教学检查与系部日常教学检查、常规教学检查与专项教学检查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

2.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持续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工作,进一步优化测评指标及测评方法,建立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加强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利用。

****学院 教务处 2018年4月10日

推荐第8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2015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2015年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是:以《州教育局2015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为平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的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不断研究课程设置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为谋划学校“十三五”规划发展奠定基础。

一、抓好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执业理念。本年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课堂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学习,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增强教师的执业理念,争做学生喜爱,社会满意的“最美教师”。迎“教师节”为契机,进行“教师师德承诺签名仪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骨干教师为主要,逐步形成数量、素质和结构合理的,能够适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做好骨干教师认定工作,加大其培养培训力度,积极支持、鼓励骨干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业务进修。

1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指导,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定期组织开展以教育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为内容的班主任及专任教师座谈会。

4.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特殊教育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努力做好“爱心+专业”型教师队伍培训,逐步形成学生真正得到教师专业性服务的教育氛围。积极参加“省培、国培”专业培训,继续选派教师参观学习国内外先进学校教育教学经验,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特殊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个别化(IEP)教育”、“蒙氏教育”、“感统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沙盘治疗、美术治疗、音乐治疗”等业务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学期初开始,每位教师要做好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

二、抓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教学工作做到有序、有创新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规范个人教学行为,提高课堂质量。本年度,坚持推行中层以上领导“巡课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课堂进行巡视,将对教师授课、教学行为和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反馈,并挂钩于教师工作评价与考核。规范“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管理,促进教师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能力的提高。全体教学人员要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质量为中心的观念,要认真制定各学科教学计划,明确学

2 科教学重点难点,提前备好课堂教学所必备的教具、学具、电化设备,努力提高把握教材、运用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加强对学校课程管理。认真落实《培智学校课程标准方案》,严格按规定开全学科、开足课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今年春季开始,上午是一般性课程的教学时间,开设生活语文(朝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绘画与美工、劳动技能、运动与保健等课程,下午开设安全教育、信息技术、休闲娱乐、康复训练等综合课程,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每天都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争取早出成果。

7.认真抓好康复教育训练工作。加强对学生感知能力的训练。以低年级为主要,以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训练为主要内容,要逐步提高学生感觉统合能力。加强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加强对学生语言与交往能力的训练。要逐渐做到用单词、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与他人交往。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要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加强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让学生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使学生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提高适应生活能力。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能够做到与别人合作,建立

3 良好的交往沟通关系,不断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8.认真抓好体卫艺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保障“两操(眼保间操、广播体操)”质量。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运动与保健课堂实施和训练工作,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活动质量。组织好“春游”、“校内运动会”及各种“小型体育竞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唱游与律动教学力度,组织好课外奥尔夫音乐表演,民族舞蹈、歌唱等训练活动,进一步促进艺术与康复有机结合发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美的体验和熏陶。做好“第四届全州中小学艺术展演”参赛准备工作(上半年),组织好“校园艺术节”活动(下半年)。

9.加强学生课外竞赛活动。组织好学生各项学习竞赛、校本剧表演、讲故事、朗诵、跳舞、唱歌、手工、涂色、绘画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思,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和成就感。

三、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水平10.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活动。力求“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五重视。教研活动做到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活动有效果,使教研活动做到目标明确,研究深入,扎实有效。

11.增强读书气氛,提升教师的业务知识。调整作息时间,定期组织安排读书、业务学习活动。每位教师每月必须有一篇教育随笔,是对培智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星期一下午 教师业务学习备课准备;星期二下午 教师文体活动;星期三下午 政治业务学习会议 (教师业务学习备课

4 准备);星期四下午 教师业务学习;星期五下午 教师文体活动。

12.组织好课堂观摩活动。做好年度“一师一优课”——“特教之星”课堂教学观摩赛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举行一次“第二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研讨及经验交流会”。(上半年)

13.做好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感觉统合训练”州级课题结题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其研究活动,做好原始资料积累,为申报吉林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做准备。加强“个别化(IEP)教育理论与操作”学习,做好“个别化(IEP)教育对比性研究”教研工作,为申报延边州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做好准备。(全年)。

14.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教材体系。公布“校本教材”编辑方案,布置年内工作任务,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上半年)。

15.做好“第六届全州教育教学研讨会”参会准备工作。(上半年)

16.积极探索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方案。资源教室的建设是,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

5 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上半年开始,学校以教务处为主,选配好资源教师,按规划、功能区设置、资源与设备配备、资源教室的布置等程序来进行,年内基本形成规模。

附:1.2.2014-2015

月份工作安排

学年第二学期校历表

2015年3月

附:月份工作安排

3月份:

整理环境,备课,迎接学生。班主任工作例会。备课检查;“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开启。走廊文化建设。

4月份:

月末进行“蒙氏教育”理论讲座。“特教之星”课堂教学“一师一优课”观摩赛活动。

5月份:

“第六届全州教育教学研讨会”参会准备工作;“助残献爱心”感恩教育活动。第二课堂“开放日”活动。

6月份:

“个别化(IEP)教育”理念讲座;月末进行“教师教育教学研讨及经验交流会”。

7月份:

学生教育评估总结。学期学校工作总结。放暑假。

2015年3月

推荐第9篇:下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下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前几天已经在博客上说了和同学们一起竞猜考试题的事情。之后的第二天,全市举行期末考试,与数学试卷的试题相对照,猜着的试题还真不少,试卷上的试题绝大部分都被猜着,其中最后的压轴题就是原题。考完之后,同学们异常兴奋,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为我们以后的复习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相信,在明年的中招复习中,我们会做得更好。

下学期,八年级升为九年级毕业班。平常的讲课,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立足课本,把课本弄通弄精,尤其重点是书上对定义和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命题、定理和例题的推演。让同学们都要做好动手工作,不满足于听懂,而应该能实际操作。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预习,要经过自己推演和演算后再对照课本,轻易不要看课本上的过程和答案。

2、预习之前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要让同学们准备一个本子,在上面要写上预习之后总结的问题,对要讲的问题进行归纳:下节课总共要解决几个问题,你看懂了哪些问题,需要老师讲解的是哪些问题。老师检查预习情况时,连同学生的《问题本》一同进行。

3、讲课时,注重学生的演练,尤其是对书上命题、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对例题的证明或计算过程。要求学生不看课本进行独立完成,然后对照课本进行比较。当然,对有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求可以降低。

4、要求同学们在课后对所学内容及时回忆,及时复习。平常多进行这方面的提问,督促学生做好这项工作。

5、要让同学们经常按照目录顺序进行知识框架和网络的回忆,这学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王一凡和曹思源同学做得很好,以后以她们两个为榜样,把这项工作在更大范围内铺开。

6、在每次考前,根据所学内容都要进行猜题训练,通过此项训练,锻炼学生的掌控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

7、第二学期的总复习的第一轮也要立足课本,解决好课本中的习题,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对每次总复习里面的习题,尤其是有些难度的习题,要多加训练。

8、下学期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教育和指导,让同学们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轻松完成学业。

9、在第二学期的开始,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不求速度,不搞题海战术,只求学生技能的提高。到最后阶段,再进行猜题训练,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审视试题,并有针对性的训练。

10、在猜题阶段,最好每次召集十多个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进行参与,多找几组,让更多人受益,让他们都了解我们的中招要考什么。

下学期是升学准备的一年,也是师生团结一致斗智斗勇的一年,争取在这一年中,老师充分准备,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使学生在未来一年里取得最好成绩。

推荐第10篇: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涿鹿县五堡学区2017下半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2017第一学期五堡学区教育教学工作在县教科局领导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本学期是五堡学区巩固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阶段,五堡学区将继续围绕“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这一办学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更实的措施,追求发展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形象,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高品位的区域名校而努力奋斗。特拟定五堡学区2017年下半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如下:

一、教育工作

1、增强环境育人功能,清理校园杂草、杂物,保持好校园、教室、办公室卫生,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文化建设精细化,及时维护、更换文化展板。让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2、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做好开学后学生的收心教育和思想行为及学习教育培训,通过举行开学典礼和表彰活动对优秀学生及学生管理干部进行充分肯定,鼓励广大学生形成比、学、赶、超的校园竟争氛围。

3、开足开全开好课程。要高度重视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练字、1-2年级道德与法制,3-6年级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课程推动孩子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4、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保证所有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规范两操(间课操、眼保健操)及大间课活动,做好大课间的建模工作,本学期各校全面启动校园足球运动。寄宿制学校划分学生活动区域增加学生饭后或饭前活动时间。

5、学生社团活动扎实有效,要有学期目标、课时目标及成果展示。本学期寄宿制学校组建田径运动队和学生女子足球队。

6、重视国学教育,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中国文化基本的精神内核、做人做事之道,以循序渐进、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7、进一步推广校园普通话,提倡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课上与课间,在校与在家进行交流时一律使用普通话。大力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学生见到老师、领导、客人等主动行点头礼问好在校园蔚然成风。(统一为:老师好、客人好。)

8、做好班会课及主题班会制度化建设,杜绝形式主义,内容与时俱进,记录详实、资料齐全。

9、巩固《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诵。要求操前集体背育,做到朗朗上口并依此指导行为习惯。

10、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完善部委制加强小组建设并实行学生管理轮岗制,使学生自主管理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减轻教师工作强度的有效模式。

11、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考核,特别是重视班主任的业务学习,大力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建立班主任业务学习和研究制度,学校建立双周班主任业务学习和交流制度。

12、搞好三结合教育,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和家长学校工作,要注意把家长纳入学校的管理。通过建立微信群、座谈、家长会等多种方式搞好家校联系。

13、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各校要建立有学校特色的学生评价体系且要全面,(包括学习、纪律、道德等方面,方式如:换星、换卡、换奖状)使学生评价真正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14、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处、少先队组织的职能作用,以传统节日及重大节日时间节点,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并及时上报宣传材料。

15、教育并监督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床单、被罩定期要求学生带回清洗。

16、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严禁学生携带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雷电、防震等安全专题教育。本学期着力开展防校园欺凌教育工作。

17、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把精细化管理拓展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落实好学校管理人员的自查自省的反思制度。

二、教学工作

1、严格落实教学常规。解决备课实效性差、作业量较小、鞋子笔顺结构问题、使用涂改液等不良习惯。具体落实好学区制定的教学常规标准。

2、加强小组建设。让小组这个基层组织发挥作用,每人都有责任,一岗双责,训练班级助手,达到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作用,推进自主管理、自主学习。

3、做好教师领导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通过参观看到先进常态、通过反思寻找差距、通过改进落到常态。学习——参观——反思——改进(四步一体,一贯到底,不能浅尝辄止)

4、加强教研工作。利用校本娇艳的平台(通过学科组、年级组)充分发挥教研组每个成员的作用,安排好教研组长,做好教研活动计划,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实行中层干部包组进组活动,要使活动有主题、有实效、有记录。利用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将课标、参考精神落到实处,向常态课要质量。

5、加强师生练字、国学诵读的力度。这两项重点一定不能与语文教学割裂开来。要利用描摹、诵读体会汉字美、语言美、学习古朴的传统道德。

6、提升教学新理念。我学区以疑探思想、跨越理念、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自主课堂为优秀课堂理念标准,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通过培训学习、学科带头人引领、建模观摩,能让老师们做出精品课。

7、重视学习力培养,利用魔方、九连环、手指操等课程手脑并用的小课程、结合社团课程,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8、出台新学期易行的考核办法,客观评价,奖惩得当。

三、学前教育工作

1、加强园本培训,提高保教队伍整体素质

(1)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针对3-6岁儿童学习发展的指南要求,构建适宜幼儿发展的幼儿园课程。 (2)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观摩和理论学习的机会,有计划有组织的参加县、区、片的各级教研活动,了解新的教育策略、手段、方法,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切磋让教师们在学习活动中得到进步和成长。

(3)鼓励教师多阅读有关幼教专业方面的书籍,扎实基本功成为能写会画能教的全面手,上专业教育网站查阅有关幼教方面的教育信息,不断获得新的教育信息。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

(4)抓好教师练字基本功,把写字姿势、执笔方法、间架结构、笔顺笔划在学前教育期间扎实扎稳。

(5)继续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传帮带工作,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6)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作用,提供展示平台,给予亮相的机会,通过上示范课,课后反思,带领广大教师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2、加强常规管理,提升活动质量。

(1)严格教学 “五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教案,提倡谢简案。 (2)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学期初全面规划学期的主题计划,每个主题从目标出发计划相应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家长工作、环境创设等,让课程的总目标层层落实到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

(2)继续加强随堂听课:在深入一线工作之余,园长和幼儿专干着重对青年教师进行预约、推门听课,了解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对教师教学组织安排等环节的合理性进行及时反馈、交流,商讨可行的改进措施,完善班级教育教学的管理。 (3) 安全重于泰山要规范接送卡的应用,让社会、家长放心;正确使用学具;活动区域的安全工作。

(4)注重办公室及教室区角卫生的清扫和消毒。

(5)有计划的精心准备每学期的驾校联谊活动,将学校招生计划、工作动态、孩子学校在会上展示。

3、加强专业研究,为教师成长提供舞台。

(1)加强教研工作管理,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保证教研活动时间,并定期督促、分析、调整、增强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2)继续开展一系列的园本教研活动,解决在教学活动中的困惑。共同讨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评比活动。

(3)开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展示,将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寻求最佳教育途径,执教老师要写好反思。

4、加强幼儿常规习惯的训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立足习惯养成,重视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明确每周品德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的习惯,注重礼貌教育,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真正落入到实处。

(2)丰富幼儿户外活动。坚持每天的晨间户外体育游戏的锻炼,体育器材和游戏内容做到常换常新,幼儿感兴趣,能积极参与。 (3)创设丰富的区域游戏活动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重视区域游戏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室、寝室、走廊等)幼儿园现有的场地,保证区域游戏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5、各项工作有始有终

学期初有工作计划,月计划,有活动主题,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

以上内容是本学期五堡学区教育教学工作的要点也是落脚点,希望各位校长、园长及广大教师同志们一如既往、再接再励,做一个有思想、善思考,重落实的高效执行者。

五堡学区管理办公室 2017年8月22日

第11篇:教导处教学工作要点

教学工作要点

一、学校主要教学工作:

1.积极开展“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歌诵读工作。三月份和四月份开展少儿诗歌,童谣创作评选和童心里的诗歌吟唱活动,这项工作由小学语文组负责。

2.继续推进晒课活动,本学期力争再完成10人次的晒课任务(主要年轻教师)。3.狠抓骨干教师队伍,积极发挥骨干教师带动、动辐射作用。 4.注重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按照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根据教研室安排,学校多争取名额,派部分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和研修。

5.各教研组要积极开展以高效课堂为内容的主题教研活动。确实解决课堂上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6.全面落实惠农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惠农区中小学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这两个文件精神。

7.原则在六一期间,召开学校运动会。

一、备课:

1.备课依据三本书:

一是《课标》

二是《学科教学指导》

三是课本 2.备课原则:①钻研教材

②了解学生

③设计教法、学法。

3.备课要求:①哪些课程需要写教案:凡是有课本的课程都要写。体质健康

廉洁教育

②所有不满10年教龄的教师必须写详案。决不允许无教案上课和抄袭下载无修改的教案。

4.备课内容:①教学内容 ②教学目标

③教学过程

④重难点 ⑤教学过程 ⑥反馈练习

⑦小结

⑧作业

⑨板书设计

⑩教具、时间分配等。

5.教案必须做到超周备课和单元备课。

二、上课

1.教师要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迟到,不得拖堂。2.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承担一节公开课或研讨课。 3.教研组要及时评课。

辅导:要渗透到课内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重点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4.对学困生的辅导要建立档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抓好落实。

三、作业批改及布置

1.精选书面作业并及时批改。2.严格控制作业量。

3.规范作业要求(书写及作业格式)。4.及时批改作业。

二、哪些课程布置作业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美术。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

三、要求:

①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此文件,要严格按要求批改。如:批改日期,打等级分,写激励评语,错字用什么符号,别字用什么符号等。

四、关于我校备战惠农区微创活动的安排

1.内容:

①微课征集:作品时长10分。

②我身边的故事微视频征集活动(学生)

③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课堂片段征集,时长:15分钟。 2.参加人员:微课和信息化课堂片段这两项,每位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全部完成。 3.教师自行请人录制。上交时间:5月份。 要求:教研组督促,全力以赴配合教师完成。

总之,今年教学任务重,新东西多,挑战性强,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位教师都要高度负责,支持、帮助、检查、督促每位教师做好以上工作。

第12篇:教学工作要点定稿

2014年度教学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2014年教学工作要点》,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我们确定了2014年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协同育人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加快重心转向,全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强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重心转向“自主运行”、“自主创新”

1、明确二级管理职能。明确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工作职能,保证教学高效有序运行。新的一年,各教学业务单位将实行教学自主运行、自主督导、自主改革、自主建设、自主创新、自主打造特色等,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上自成体系。

2、加强管理效能考核。修订学院《院、系(部)教学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注重平时考核,年底对教学业务单位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并计入年度目标考核分数。教务处做好改革前后对比分析总结,并进行专题汇报。

3、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评教评学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自评、企业参评、第三方测评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2014年,各教学业务单位应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质量监控与评价,加强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监控,监控的重点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实验、实习、实训)。

二、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重心转向“产教对话、校企一体”

4、健全校企合作平台。大力推进“四个合作”,建立健全“职教联盟”、“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与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产业(行业、企业)、相关职业院校等深度合作,建立与行业企业对话联席会议制度,多方交流需求信息,共商发展大计。创新“产教对话,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随州汽车职业教育联盟”的作用,力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五个院系要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各大类专业要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湖北省职业教育品牌立项建设申报工作,力争取得1-2个立项品牌。

5、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五个院系(尤其是五个重点专业)在2014年要继续选择1-2个合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校企深度合作。要求在专业共建、课程共建(2-3门),师资共建,基地共建(1-2个)、教材开发(2-3种)、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科研处合作,继续开展“职业院校企业行”活动。

三、开展专业评估,重心转向“彰显特色”、“提升水平”

6、开展专业评估。宣传专业评估意义,修订《专业评估方案》,强化专业评估结果的运用。2014年,对各院系重点专业及一般专业(随机抽取1个)进行评估,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7、做好特色专业项目申报工作。在五个重点专业评估的基础上,推荐1-2个专业申报省级特色专业。

8、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依据《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规划(2014-2020)》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发展行业企业急需专业,改造老专业,淘汰市场不景气专业,积极申报新专业,力争成功申报1-2个新专业。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心转向“工学交替”、“订单培养”

9、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专业与产业对接,学业与职业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加快转变以课堂为重心,以教材为依托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格局。2014年,五个院系各新设1个“订单培养”班。

10、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院总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要求,各专业在修订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五、全力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重心转向“抓师德”、“提师能”

11、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选拔、引进或聘任(聘用)技术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影响力的教师和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五个重点专业要实

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其他专业也可以设立双带头人。

12、开展教师业务培训。采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国内培训、国外学习、校企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强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经历的积累,实施“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计划,暑假选派30-50名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能力。2014年,学院集中培训2-3次,各教学业务单位开展教师培训2-3次。

13、开展教师技能大赛。2014年,学院开展1-2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推荐1-2名教师参加省级课堂教学竞赛并力争获奖。

14、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用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30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实行动态更新,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40%及以上。继续开展“楚天技能名师”评聘工作,迎接省厅开展“楚天技能名师”岗位绩效评价。

15、落实教研室活动,扎实开展教研室活动,每两周一次(两周一上报),通过“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等活动,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1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1-2次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推进课程改革,重心转向“重建库”、“重应用”

17、全力打造精品课堂。拟定学院《精品课堂实施方案》并

组织实施。2014年,以五个院系为单位,继续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考核评价”活动和听课日活动,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发展。

18、强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搭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基础上,持续推进院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及新立项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整体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应用,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2014年拟评审5-10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争申报立项1-2门省级精品课程。

19、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七、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重心转向“开放化”、“信息化”

20、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对现有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整合教学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室建设,积极推进“校中厂”建设,促进校内实训基地从一般性教学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型,同时提高信息化水平,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平台,积极参加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做好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服装设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和过程管理工作。2014年力争成功申报1个省级实训基地。

21、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每个专业新增1-2个校外实习

实训基地,积极推进“厂中校”建设,做好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的验收工作。2014年力争成功申报1个省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2、强化职业技能培养。按照“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要求,与全省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相结合,开展“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活动,2014年力争在省教育厅、教育部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八、加强教科研工作,重心转向“抓团队”、“抓突破”

23、强化科研团队建设。打破教研室壁垒和单位间隔,组建以科研项目为主的科研团队,改“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改“散兵游勇”为“兵团攻关”。2014年力争成功立项省职教中心课题2-4项,省教改研究课题1-2项。

24、加强教学研究建设。总结在教育思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推进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创新性和有推广价值的成果。2014年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突破。

第13篇:幼教教学工作要点

1、常规教育坚持一个“恒”字

科学合理的常规,可形成井然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持之以恒的常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与小学不同,孩子在园时间长,每天达十小时,要使幼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活得充实、愉快,要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除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外,良好的常规是有力的保证。通过常规的培养,不仅使幼儿在道理上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在实际行动上知道该怎样做。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且具有好模仿、易学、易忘等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我们班的常规教育。首先以游戏的形式或以榜样的力量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有时还与孩子们一起制定各种生活规则、活动区规则,并逐步督促幼儿做好;再次就是不厌其烦地时时提醒幼儿遵守各项规则,鼓励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或者相互督促,对常规教育常抓不懈,使幼儿知道什么时侯做什么,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从而使各项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与另外2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班的常规明显进步了。

2、观察评估做到一个“细”字

观察评估幼儿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提供与其相适宜的教育,加快幼儿的发展速度,调整幼儿的发展方向。为此,我通过天天观察记录,建立幼儿的个人档案,随时地、阶段性地、系统地观察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不断变化教育对策,使教育真正落实到幼儿身上,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发展。

/

1、设立观察记录本

为了如实地记录下幼儿成长中有趣的、有价值的值得记取的事件或需要我付诸更多注意予以改善的问题及教训,对每一个幼儿向什么方面予以指导,我随身携带做记录用的笔和记录本,随时记下幼儿的一些现象。每学期我选择7—8名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做详细记录,保证每月5—6次,其他幼儿做一般记录,每学期4—5次左右。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还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幼儿对教师的引导做出的各种反应,他们在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如何,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做出评价,以此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做出分析与判断。在记录幼儿活动的同时,我也记下自己的工作和思考如指导方法是否适当,指导方向是否正确,是否与幼儿的发展状况相吻合,以便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

2、建立幼儿的成长记录袋及行为习惯反馈表。

为了确保对所有幼儿都进行一定的观察、评估,我对全班幼儿进行了定期的、有计划地、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建立了幼儿的成长记录袋。同时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体现幼儿的发展情况,我拟定行为习惯反馈表的目标,并用五角星的形式及文字的形式记录下幼儿这周的闪光点,每周发放给家长,家长反馈给我们之后在放进幼儿的成长记录袋里。这样的做法加深了我们对幼儿系统性的了解,逐渐建立起幼儿个体发展的综合性资料档案,真正做到因类施教,因人施教。

可问幼儿: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需要(舞蹈、绘画、手工、钢琴、讲故事、科学、游戏、语言、艺术、心理、环境创设、班级管理、常规培养、化妆、理论,早操、教学)(幼儿歌曲弹唱、手工绘画练习、讲故事、舞蹈早操韵律、五大领域教学、幼儿教育理论、常规培养与班级管理、环境创设)

考试范围与内容: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1.主要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时事政治模块约占10﹪,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模块约占20﹪,教育学模块约占35﹪,心理学模块约占35﹪。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试卷分值:150分。

第14篇:教学工作要点汇报

关于《田心乡中心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及音体美教学情况的汇报》要点: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教学工作要点汇报范文。一是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二是每月召开一次教学研究工作会议,三是班子成员除总务主任不任课外都任课,四是挂靠教研组工作、校本培训及集体备课工作,五是深入课堂听评课。六是组织每月一次课赛,七是预算一定的经费。

二、重视教师培训。根据业务股室要求,积极安排教师参加省、州、县培训的同时加强校本培训工作。

三、狠抓集体备课。分组分学科备重点、备难点备预习目标、备练习、备考点、备教法、备步骤,达资源共享。截止现在中学集体备课各组已将新课标备完近三分之一,但尚未备入电脑。

四、结合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努力探索我校课堂教学模式。一是相同学科教学共同使用一份教案,二是班子成员、学科组成员参与听评课,三是每月组织一次课堂教学竞赛,四是对参与课堂教学竞赛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并列入年度考核。

五、组织月检测工作。每月组织全校性月检测一次,对同年级同科成绩突出的任课教师均作表彰鼓励。

六、定人、定时浏览教育新干线资源。借助远程平台和宽网,教务处定人、定时安排每天教师网络学习,收看教育台及浏览教育新干线资源,并列入教师业务月考核。

七、扎实抓好教学反思工程。坚持每早、每星期、每月的教师教学反思工程,工作汇报《教学工作要点汇报范文》。即每早召开一次教师反馈会、每星期教师写一版教学反思,向各位教师展示并挂钩教师业务月考核,每学年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或心得至少二篇。

八、预算足额的教师培训经费。在公用经费中列支出:一是保障教师外出培训的经费,二是每年按教研组人数分配教组活动经费64元/年.人。两项合计5万余元。

九、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足课时、开齐课程。

十、重视音体美教学,丰富校园文化。一是每星期每个班开二节体育课,二是保证每天全校性早操20分钟、课间操15分钟、眼保健操5分钟、5-6点课外活动时间45分钟及午休后15分钟班级唱歌。三是每学期组织一次体育单项比赛及新年元旦运动会。四是音体美课堂教学也像其它学科一样,逐步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五是充实早操、课间操内容,本学期中小学音体育美组,自编一套校园集体舞,现已推广。今后还要不断完善。六是5月初至6月底,推行中小学生体育达标。

十一、教师培训要求

一、根据主管局业务股室通知,教务处应及时传达相关精神后拟定相关科目的培训人员,向校长汇报,决定参训教师。

二、教务处对培训教师在参训期间应作出明确的要求。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http://www.daodoc.com/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1、明确离校前交代的教学工作。

2、明确离回校行程。

3、明确参训人员、代队组长。

4、明确任务:一是强调安全;二是搜集信息、资料。

5、回校工作:一是教务处审核参训者带回的资料;二是由他(她)召集教务室、组员以书面和口头补充形式进行交流;三是所有参训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各上好一节相关培训内容的、具有一定水准的示范课;四是通过评课,找出亮点和经验,进行扩充推广,以此引领今后的课学教学;五是收集完整的教案和有关的资料。

三、报销。

1、参训教师完成要求后,教务处开出名单,经校长审核,按通知要求进行报账。

2、安排参加培训的教师,借故不参与、请假。一是校内照常计假;二是学校不予承担培训经费。

3、回校后,不按照教务处安排的时间组织交流、无信息资料、没有上好示范课的,缺一项暂不报销所有培训经费。

田心乡中心学校

2009年3月

第15篇:下半年教学工作要点

2013年下半年教学工作要点

七、八月份:

1、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下半年)

2、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3、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与法制专项行动(8至12月)

4、教研员参加高级培训

九 月 份:

1、“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

3、教师“国培训计划”培训

3、以学校为单位分学科、分年级段学习并解读《课标》、教材。

4、“生本教育”优质课比赛

十 月 份:

1、区集中学习、解读《课标》和教材。

2、参加全国“生本教育”优质课比赛

3、语言文字示范校评选

十 一 月份:

1、“教学能手”评比

2、听、评课与教学常规督查

3、全区教师《标准》、教材考试

十 二月份:

1、“名师工作室”考核总结

2、评选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活动2014年元月:

1、总结复习,试卷研制

2、教学工作总结分析活动

第16篇: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安岳县八庙乡红湖小学2006-2007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2006年,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将在上级主管部门正确指引下,紧紧围绕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方位打造“效益提升年”,抓实管理,在教师行风建设与业务建设两个方面下功夫,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德育为首,抓实德育工作。

1、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考核机制,期末评选优秀 班主任。

2、探索德育新内容。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连带责任制,探索评估机制,研究新 时期德育的内容与途径。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美德与新时期德育相结合的渠道,做好 课题的研究工作。

3、德育方法途径多样化,主题生活化。围绕课题研究,开展系列德育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道德意识,养成道德习惯,提高道德情操。

4、加强育人环境建设。继续打造诗化校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 在班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爱的教育、情的熏陶。

5、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

二、教学为本,提升办学质量。

(一)强化管理,规范行为

1、领导要深入各室、班级,及时了解师情、学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做实工作。每一项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督导、有检查、有评估,有效果 反馈。将工作做到细处,有始有终。

3、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基本上,加强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加强其常规的督导 检查力度。

4、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检查情况。检查结果及时通报,有问题及时处理。

(二)重抓学科教学

1、开展“研备学”活动。“研”即教材研讨、教学问题研讨、班级管理研讨等,

备即集体备课,学即教师业务培训学习,主要是新课程标准、教法、教育法规等理 论学习。此外还包括单元考试题、分层作业设计研讨等。旨在通过活动,切实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

2、领导推门听课制。听课过程中,查学风、课内外纪律、卫生、学生作业的布 置与批改、日常练习的设置、课堂授课情况及效率等,查找问题,指导改进。

3、注重单元检测。要求及时、高质,由教导处按教学进度查各科单元测试时 间,提前一周通知组长将题出好,把好试题质量关;单元测试年级同步进行,测试 结果要上报教导处,做好试题分析与讲评工作。教导处将对教师批卷、讲评、分析 等进行调查了解。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年级学科,将统一组织研讨,查找症结所在, 及时整改。

4、充分利用早读、午练、课堂教学等,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习作、书写、运算等基本能力。开展写字、运算、习作比赛等活动,促进活动的深入 。

5、探索语文、数学学科不同湥的教学模式,突出实用性、普遍性、科学性。

6、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做好教学常规的检查、督导、评估、反馈工作。

三、师训为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师德建设。

(1)发放优秀教师典型事迹材料(2-3次),让教师们在无形中受到熏陶。

(2) 通过开展评选校“教坛明星”“教研组长”“师德标兵”活动,促进教师师 德素养。

(3) 教师自学有关教育法规,让教师知法、懂法,从而逐步实现依法治教。

2、业务培训

(1)抓好“研备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观摩录像课,组织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3)组织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并组织好二级培训活动。

(4)对教师进行教科研、综合实践活动等相关的理论培训。

3、信息技术培训

(1)教师利用休息时间自主学习微机。

(2)开展青年教师课件比赛。

(3) 对中老年教师进行打字测试比赛。

四、科研为梯,实施科研兴校

1、做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工作。

2、将“十五”重点课题成果推广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3、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

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最适合教师,也最能直接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将教学中存在的那些小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从而实现教研与教学的真正结合。

4、依据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组织好指导课评比、资源包建设、案例撰写等工作。

五、提升内部设施及管理水平。

1、规范财务管理。严格财务管理,实行大项开支报告审批。严格收费管理。

2、加大仪器投入。按市教育局的教学仪器配备要求执行。

3、多方面筹措资金硬化校园主甬路。

4、建立文化长廊。

5、学生食堂改革,使学生及家长满意。

6、抓好综治信访及安全工作。

(1)定期排查周边不安全因素,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会。

(2)严格管理,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

(3)召开安全教育及防范演练。

(4)抓好校舍、饮食卫生及传染疾病的防控工作。

7、抓好宣传工作。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全校上下全体师生,将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力争所有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17篇:本科毕业设计要点

本科毕业设计要点

一、本科毕业设计资料组成

1、毕业设计题目申报表:教师完成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教师完成

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完成

4、毕业设计实习手册:学生完成

5、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学生完成

6、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完成

7、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工作总结:学生完成

8、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意见表:教师完成

9、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教师完成

10、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意见表:教师完成

11、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考核表: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

二、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1、按照辽宁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中的要点撰写。

2、要点一: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及应用意义

此部分应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理由要充分。

3、要点二:题目的主要内容及达到的目标

(1)论文设计目标:简述针对什么样的研究对象,通过什么知识和技术的相互融合,而达到什么样的最终设计目标。

(2)论文设计主要内容:应分步详细说明设计内容的组成,确定哪些是输入量(名称/数量,开关量/模拟量),哪些是输出量(名称/数量,开关量/模拟量),同时绘制系统控制结构框图,说明各部分之间的信号及关系。

4、要点三:题目采用的控制方法及手段

根据系统控制结构框图,完成系统设备选型,正确选择控制核心设备(如单片机、DSP、PLC等,确定品牌、型号等)、输入/输出设备(确定品牌、型号、电压、电流、功率、容量等参数),并具体说明设备功能及如何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5、要点四:完成题目所需的实验或实习条件

在学院实验室和辽工维森实验室以及使用Protel、CAD等相关软件完成题目设计。

三、如何撰写中期检查报告?

此部分按照辽宁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报告》模板撰写即可。

四、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1、本科毕业论文的结构

包括封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2、摘要

摘要使用第三人称写,应达到500字左右,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100字):指出论文研究的范围、目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300字):简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都完成了哪些研究工作。 第三部分(100字):简述论文研究得出的结论。

3、关键词

关键词应能表达论文的主题,如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关键词应从论文标题和论文摘要中选取,一般为4个。

4、目录

此部分注意各级题目应在全文修改完成后再自动生成,特别注意所对应的页码一定准确。

5、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

6、第2章 方案论证 2.1 被控对象结构 2.2 被控对象工作原理 2.3 被控对象控制要求

包括工艺要求和性能指标要求 2.4 系统控制方案

详细说明设计内容的组成,确定哪些是输入量(名称/数量,开关量/模拟量),哪些是输出量(名称/数量,开关量/模拟量),同时绘制系统控制结构框图,说明各部分之间的信号及关系。

7、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详细说明系统控制结构框图中,各部分内容的硬件设计,如电路原理图、电气接线原理图等,详细说明各部分硬件设计的过程、电路工作原理和实现的功能。

8、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说明

软件结构设计思路、软件算法(如PID 算法、PWM算法等)。 4.2 软件程序流程

包括主程序流程图、子程序流程图,并做流程图说明。 4.3 软件程序编制

包括程序代码,并对程序进行简单说明。

9、第5章 结论

结论要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挈领的复述一下,特别要注明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性,一定要得出研究的结论(与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相对应)。同时还要指出研究工作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10、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以书籍和期刊论文为主,数量至少达到25篇以上,近5年内的文献资料达到50%以上,外文文献达到20%以上。

(2)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在绪论和正文中均应进行标注,要保证50%以上的参考文献标注在第1章绪论中,30%以上的参考文献标注在正文的第2章方案论证中。

11、附录

将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要求至少4页)翻译成中文

12、其他说明

(1)论文目录级别:第1章

1.1

1.1.1

(1)

(2)图和表:必须清晰;图和表中的字体不能大于正文字体;图和表必须有标题并进行编码,格式为图1.1或表1.1,若是第2章,则为图2.1或表2.1,依次排列;图标题位于图的正下方居中位置;表标题位于表的正上方居中位置;正文中应先见到“如图1.1所示”或“见表1.1”字样,然后再见到图1.1或表1.1;图和图标题、表和表标题必须在同一页内。 (3)公式:必须单独成行,并有编码“(1-1),若是第2章,则为:(2-1)”,公式编码右对齐,公式居中。

第18篇:某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讲话稿

XX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讲话稿

016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讲话稿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召开的是一年一度的教学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既有在家的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还有部分学生代表。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不断凸显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大家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今天还对一年来在教学工作方方面面取得优秀成绩的代表进行了表彰,这也表示了我们的敬意和尊重。我今天关于教学工作一般性的话语,包括如何重视教学、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及教学改革的意义、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环节、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等等,就不准备讲了。我想讲几个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个观点:怎样理解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大家知道,学科的概念于科学研究。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知识的创新,对研究的深化,开始了对学科的分类。就国内而言,现有13大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目前博士生、硕士生的招生或培养,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和大学的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这样的学科划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大学的建立是以学科的划分作为起点的(在中国古代的学校里面,如私塾教育是没有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的,只有所谓的门类划分,如经、史、子、集、六艺之类的;西方中世纪以前的大学也没有严格的学科划分)。所以学科建设,我的理解是基于科学研究,它构成了大学的逻辑起点。那么,专业建设该如何理解呢?专业建设是基于人才培养包括课程设置所带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主要通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实现。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的理解,我们讲学科建设的时候,更多地是讲科学研究的内容;讲专业建设时,更多地是讲人才培养的内容。当然,在实践中,也经常把两者混在一起用,如学科专业的发展、学科专业的建设等等。还有,它们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对队伍建设来讲就是一样的,没有人,没有很强的研究队伍、教师队伍,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都无从谈起。学术研究的水平、科学研究的深化,无异会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专业培养、专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无异会为学科实力的增长提供人才储备和知识储备。在xx大学的有些学院,如地科的资工专业,它的学科与专业就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比较强的。但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除了有相通的地方,更多的是不同的地方。讲这种不同,对如何去理解像xx大学这样大学里面的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意义重大。如前所述,我们学科建设的目标,来自于科学研究,于学者对某一个未知世界领域的探索。但是,专业建设不一定是这样的,它是按照人才培养、社会需求来做专业建设的工作的。我们大学里设置的很多课程,有100多个学分,三四十门课程,所谓的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职业教育课等等,这些都属于专业建设的内容,但不一定是学科建设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发展的动力也不太一样,我们讲学科建设,学者研究的动力在于他们对于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关注,包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科学技术领域的专注和对这些问题的解释、研究和探讨;同时还有学者的兴趣,他一定是对这个领域有研究、有兴趣,通过人与自然的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思考和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专业建设可能不一定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否有很多的精力去关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呢,他不一定有这样的一种动力,或者即使有这种动力也是出于一种良心所做的事情,没有硬指标去考核,他不一定是出于热爱,可能是应付差事。因此,专业建设的一种内在动力的要求,更多的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他把学生的培养、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有,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结果也不太一样,学科建设是每天在那里做研究,每天写,一天哪怕写200个字,最终总是有东西可以积累下来。但是,专业建设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却不一定,你讲高等数学的,你讲英语口语的,讲体育课的,这些基础课程,他能有什么成果体现?他的成果体现是学生的成长,但是学生的成长又不是那么容易被量化和说明的。我这样来讲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不同,有什么意图呢?是想说明,教学工作在今天来讲,——立足于专业建设开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情,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和管理者,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热情的。具体到专业建设来讲,我们可能没有给予太高的关注和太多的关心,教师可能也不自觉地忽略了这一方面。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讲,专业建设的工作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也不可能做好,学科建设的工作也同样可能做的不太好,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xx大学应该怎样去准确定位我们的专业建设?

刚才郑军副校长分析了专业建设的现状。全校现有96个专业,按照十三五规划,我们希望在十三五的末期减少到50个左右,减少到50个左右的专业不是拍脑袋,是有依据的。从各个方面的需要和我们的办学实际来讲,存在着少数就业率低、第一志愿率低的专业,甚至有的专业被黄牌红牌警告;还有一些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的要求不相符、不太适合,需要调整。但是,专业的调整又有许多的困难。这也涉及到第一个话题中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如地科的个别专业,学科实力和专业建设的水平是相匹配的,大农学学科实力与专业建设的水平也应该是相匹配的,但即使在这些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匹配的专业中,却又碰到另一个困难,即我们的一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好;我们的某些专业设置,专业性很强,社会需求量并不大。比如农学专业,虽然需求比较好,但生源质量不高,招生有很多困难;大石油专业,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景气,我们不断地在压缩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有些专业,比如招生排在比较前的经济管理类、城乡规划、护理等等,这些专业在xx大学的学科实力并不是很强,但社会需求量很高,它们专业建设任务又非常的重,所以我要谈的第二个观点是在xx大学这样一个学校里面,我们一定要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又有对新兴专业的建设,同时还要有对这两种专业发展之间发展平衡的思考。我们既要通过专业建设来集聚一批人才,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大学生,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来为人才培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新的品牌,包括提供研究成果和师资保障,这是我们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所以我也多次提请学术委员会,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学科建设和专业的实际,认真研究专业建设的发展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冷静,也要面对现实,我们不能固守原来的那些学科发展思路,需要认真加以分析。有些强的学科,有时候生源吸引力并不高,有一些不强的学科,专业的社会需要又强烈,但它们在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非常多,队伍薄弱,培养目标也不明确,教学体系还很落后。当然,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中共通的一些问题,比如队伍建设,基础平台的建设,我相信在这一点上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希望学术委员会和各个学院的专家老师们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xx大学作为一所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的需要。

第三个观点,如何把专业建设、专业发展与教学工作做到有机统一?

首先,不能孤立的去讲专业建设,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去讲,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也是需要并且可以体现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的。比如在职称评定中,谈到科研的核心竞争力,在讨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的过程中,总是有些委员有些老师希望把条件放低一点,强调自己专业的情况特殊性,我觉得恐怕不太合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发展应该把研究的水平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或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在一些学科建设比较强的学院要注重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队伍的力量来服务于教学工作,在一些学科实力不那么强的学院,这也是一个目标。专业建设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也是一种研究,教学本身也是可以作为研究来做的。今天国内很多的教学改革成果,恕我直言,不只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大多是做包装,做表面,搞概念,对付国家的各种检查。但是真正做专业建设的研究,如把课程体系或者教学研究的内容,作为专业建设的课题来做,作为一项研究来做,还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围绕质量环节,并以此为中心考虑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立德树人”。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的环节来抓,我们就无法有效理解并执行学校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比如完全学分制的实现,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比如对基础课通识课、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强调基础平台的建设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乃至于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人格教育等等。如果不把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来抓,那么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恐怕都是挂一漏万,甚至是失败的。我们经常议论自己培养的少数学生,说他们的道德水平下降,实际上就是背离了质量这个环节,使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变得支离破碎,使所谓的大学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今天,许多学者包括大学校长都在讲,要回归大学教育的本性,回归大学的初心,我理解,就是讲人才培养,讲“立德树人”。因此,我讲专业建设,要强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的改革,要进行统筹设计。

最后,有效的管理如何实现?关于教学,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管理制度,也有不少的考核体系。这些管理手段、考核体系、激励政策最终靠什么来实现?包括我前面讲到的一些目标如何实现?我想,恐怕还是要回到教育的本质上,回归到教师和管理者的本分上来。就是我经常讲到的:要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给每一个学生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就是开展我们所提倡的完整的人格教育,实施”三百名师”计划,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通过各种激励的方式,表扬鼓励我们的一些教师,——不仅仅是制度方面的激励。让我们一起努力,唤起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校、社会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对教师职业的挚爱,共同来做好这样一份工作,更好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老师们,同志们,在最后,我要再次特别感谢全体老师,特别是刚才受到表彰的老师和团队一起为xx大学的人才培养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我相信,有大家这种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xx大学一定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我更相信,有这么多默默无闻、坚守在一线的老师、教学管理工作者,xx大学一定会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上发出我们的声音,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第19篇:铜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

铜仁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知 识 问 答

铜仁学院评建办 宣传部 编印

二O一三年五月

第一编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1、什么是新建本科院校?

答:新建本科院校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经国家批准建立的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具体是指2000年后成立但未参加2003-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新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不含独立院校)。

2、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国家教育部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加强宏观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有关评估指标要求,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估,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依据?

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通知》(教高【2011】9号)为依据,具体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进行。

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目的?

答:通过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使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得到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6、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意义?

答: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检查,评估结果将由教育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可以说,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而社会声誉又必将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就业,从而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命运。

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评估对象是什么?

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针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学校,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8、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评估条件是什么?

答:有三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或暂停招生;公办学校上一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已有五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学校就得参加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凡因未达到评估条件而推迟评估的学校,在学校推迟评估期间,教育部将采取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减少招生人数等限制措施。

9、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由谁组织和实施?

答:由教育部领导,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学校的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学校的评建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

10、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评建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目标可概括为“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即四三二一)。

“四个促进”: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个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两个突出”:一是突出为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个引导”: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1、合格评估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 (2)学校是质量保障和评估的主体; (3)以学生为主本。

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指标体系》的构成? 答:由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观测点构成。其中:

一级指标7项: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质量。

二级指标20项: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培训、教学基本设施、经费投入、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队伍、质量监控、学风建设、指导与服务、德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美育、校内外评价、就业。

主要观察点有39个:学校定位与规划、领导能力、教学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思路、产学研合作教育、生师比、队伍结构、师德水平、教学水平、培养培训、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校舍运动场活动场所及设施与利用、教学经费投入、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

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结构与素质、规章制度、质量监控、政策与措施、学习氛围、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保障、学生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专业能力、体育和美育、师生评价、社会评价、就业率、就业质量。

1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方法?

答:采用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状态数据库,学校上传自评报告和状态数据,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审阅自评报告、分析状态数据、到校考察等方法。

14、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工作程序?

答:学校自评,数据分析,现场考察,结论审议与发布,整改提高。

15、专家组进校考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答:(1)阅读自评材料。

(2)听取学校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评建工作进展,教学改革建设成果,学校特色等。

(3)实地调研考察:参观、听课、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

(4)汇总考察情况。

(5)形成评估结论。

(6)通报评估意见:与参评学校领导通报考察评估初步意见。

(7)反馈评估意见:召开一定范围学校人员参加的通报会,通报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估意见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设。

16、专家组进校后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听课:提供完整课表、课程大纲等。

(2)查阅资料:案头才材料、支撑材料、背景材料等。 (3)集中考察:公共家教学设施、实验室等。 (4)走访、访谈、座谈会和问卷调查。

(5)学业抽查:试卷、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实习实验报告等。 (6)考察实习基地、用人单位。

1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哪几种评估结论?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

通过:18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到合格要求;

暂缓通过:4个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不通过:5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18、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结论如何处理?

答:“通过”的学校,须根据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整改,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两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三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和“不通过”的学校,将采取限制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

19、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什么特征?

答:(1)具有高度权威性。专家组受教育部委托。

(2)具有基础性。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本科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基础。

(3)具有社会影响性。公布评估结果,对于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具有综合性。名义是教学评估,实质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估。

20、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1)促进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2)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3)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和规划;

(4)确定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5)促进高校教学建设;

(6)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7)摸索和建立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经验;

(8)鼓励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21、什么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答: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指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全面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

22、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选取原则是什么? 答: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23、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服务于政府,服务于评估,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24、什么是新办专业?

答:新办专业是指专家组进校时毕业生不足三届的专业。

25、什么是折合在校生数?

答:折合在校人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26、什么是全日制在校生数?

答: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研究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

27、什么是生师比?

答:生师比是指折合在校生数与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的比值。

28、“师资”包含哪些人员?

答: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其它系列的教师不能算在“师资”内。

29、什么是专任教师?

答: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具备教师资格而从事科研、行政的双肩挑人员及其它职称系列的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也应算入专任教师。教学任务是指所有层次学生的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30、什么是主讲教师?什么是主讲教师资格?

答:主讲教师是指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不包括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实习的这部分教师。主讲教师包括在编的教师,也包括外聘教师。主讲教师资格是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新教师还要附加一个条件: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31、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哪些人员?

答: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院(系、部)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

32、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哪些?

答: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33、合格评估对办学条件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评估指标对办学条件的要求主要有(合格标准):生师比≥18;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30%;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4m2;生均教学科研设备≥5000元;生均图书≥100册等。

34、实习基地指哪些?建立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外基地,也包括文科类的社会实践基地,还包括新兴的创业基地。校外基地要有相应的协议,并挂牌,或连续实习三年以上。

实习基地的条件为:有稳定的场所;有明确的实习目的和内容;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导队伍;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习项目;场地和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

35、什么是实践教学?

答:实践教学是相对理论教学而言、以技能训练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环节或形式,其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

36、主要教学环节指什么?

答: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第二编

高等教育ABC

1、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是什么? 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什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答:教育思想是指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是对教育宏观的、理性的认识。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中的一些事物的观点,如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时代的进步不断转变。

学校的一切改革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

4、什么是高等学校生命线?

答: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这样的观念。结合学校的定位,制定质量标准并切实执行。

5、本科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与基础,抓好本科教育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6、什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

答:师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师资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所优秀的高等学校一定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7、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是什么?

答: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享有的六项权利是什么?

答: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 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 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六项义务是什么?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0、《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六条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学术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行为,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形成有效的学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端正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2)增强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4)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5)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

(6)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

1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4)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5)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

1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有哪些主要精神?

答:(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专业结构调整。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4)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发挥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5)加强教学评估,建立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6)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1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对教授、副教授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坚持教授上讲台,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者不得被聘为教授、副教授职务。被聘为教授、副教授后,如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授课,不得再聘任其教授、副教授职务。要发挥教授、副教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鼓励教授、副教授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不断取得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

1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使青年教师通过为教授、副教授的主

讲课程进行辅导,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未被聘为副教授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得作为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等,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有一定时间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何为“本科教学工程“?它有哪些建设内容?

答:“本科教学工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简称,启动实施。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正式启动“本科教学工程”。

“本科教学工程”将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在影响和制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上,选择五个方面内容重点建设:一是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二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专业结构优化与内涵建设,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是以优质资源建设为保障,加强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四是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五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16、如何理解《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的“内涵式发展”?

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注重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高校大胆探索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17、《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

18、《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及设置管理办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自主设置,研究生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在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试行自行增列博士、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开展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以及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

19、《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

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高校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制订具体办法,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鼓励高校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试点。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完善国家、地方和高校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定期开展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的专项检查。

2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组织编写一批优秀实验教材。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高职学校学生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等活动。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

2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项目资助体系。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普遍建立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加快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

2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及时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改进教学方法,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增强教学实效。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全员培训、骨干研修、攻读博士学位、国内外考察等工作力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制定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批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推动高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启动专项计划,建设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队伍,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方式,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教育,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教育质量评估”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出台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坚持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实行分类评估,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评估的新建本科高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审核评估。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积极探索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学科专业的国际评估。对具有三届毕业生的高职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坚持自我评估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每5年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一次。加大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范围和力度,每年抽查比例不

低于5%。建立健全教学合格评估与认证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

2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制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高校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制定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办法,完善高校科研学术规范,建立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构。对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一律予以解聘,依法撤销教师资格。

2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坚持集体备课,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完善助教制度,加强助教、助研、助管工作。探索科学评价教学能力的办法。鼓励高校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

27、《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高校基础条件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建立全国高校发展和建设规划项目储备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制度。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校园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完善办学条件和事业发展监测、评价及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完善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和红、黄牌学校审核发布制度,确保高校办学条件不低于国家基本标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缓解青年教师住房困难。

28、《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高校经费保障”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完善高校生均财政定额拨款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依法保证生均财政定额拨款逐步增长。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和调整学费标准。完善财政捐赠配比政策,调动高校吸收社会捐赠的主动性、积极性。落实和完善国家对高校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高校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统筹财力,发挥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加大教学投入。建立项目经费使用公开制度,增加高校经费使用透明度,控制和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建立健全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的财务监管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9、《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研究,加大对文史哲等学科支持力度,实施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和学术文化工程,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确定校训、校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大学精神。组织实施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加强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等场馆建设。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促进国际汉语教育科学发展。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鼓励高校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实施当代中国学术精品译丛、中华文化经典外文汇释汇校项目,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外文学术期刊、国际性研究数据库和外文学术网站。

3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支持高校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参与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改革试点,引导企业和高校共建合作创新平台。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咨询研究机构。支持高校与行业部门(协会)、龙头企业共建一批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产业发展研究

和咨询。组建一批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全球问题、热点区域问题、国别问题。

第20篇: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学习报告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学习报告

20**级计算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2班

在学校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大氛围影响和号召下,我们**级软件2班就

《************》学习资料,在第十周周五举行了一场“了解教学评估”的主题班会。 本次主题班会参与人数48人,达到了全勤,同学们热情高涨,会议在热闹祥和的氛围中展开了。班会就学习资料中的评估知识、学校简介两大块内容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和讨论。

首先是评估知识方面,因为去年我们学校就已经进行了一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很荣幸的是我们学校顺利通过了,但大部分同学对这方面的了解还是挺模糊,所以弄清楚“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什么要进行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评估?”这两个问题是学习评估知识的关键。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对一所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和各项工作开展的全面评估,是衡量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优良的鉴定,它的指导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该,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随后我们还学习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内涵等相关内容。

其次是学校简介方面,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关于我们学校的一些相关信息也在不断的更新,及时知道我校动态是作为一名华广人必须做到的,所以在班会上我们采取了有奖问答的方式,向同学们传达这方面的信息,例如我校的在校生人数、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内容和亮点。这一形式的出现使得班会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各个同学争先抢答,特别是李超华同学在众多的抢答过程中夺得头筹,班会场面激烈,大家无不为此欢呼高兴,这充分体现了我们11软件2班对校评估工作的支持和求知欲的旺盛。

主题“了解教学评估”的班会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班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教学评估的学习给同学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学生自身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有同学会后说道“不参与班会不清楚,开了班会后才明白教学工作评估对学校、自身的重要性”,表示今后将对学校的教学评估予以大力的支持。所以,相信我们班今后将会全力配合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迎评的建设中,把良好的华广人形象展现在专家评委乃至社会众人面前。

《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工作总结.doc》
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