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康复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2021-08-05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肢体康复训练工作计划

肢体康复训练工作计划

1.肢体功能训练组分床到人,首先主管床位者须了解本组病人,哪位患者须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初次进行功能训练时,须先告知患者及家属训练的目的及重要意义。

2.主管床位者每周星期三或星期六须对肢体功能训练患者进行一次评估,如肌张力,肌力,肢体功能活动情况。

3.负责班与助责班每天做好协助工作,如是老患者,负责班须每天督促患者及家属进行功能训练,每天2-3次。

4.如新入院患者,接待护士或负责护士怀疑有肢体功能障碍的写于黑板上,管床者每日查看黑板及时接收信息评估确定,报告组长,查看病人,管床者制定计划,予组长审核,夹于甲乙护理记录单前,责任班督促指导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管床者落实每周进行一次评估查看病人转归情况,必要时修改计划。

5.组长每周星期四或星期天负责协助检查工作,平时负责班协助检查工作,管床者须落实。

6.每周主管床位者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后,须在记录本上记录并签名,如主管床位者未进行或负责班未做到协助工作时,主管床位者做到位的加2分,未做到位的扣2分。

偏瘫康复流程

评 估 病 情

脑出血发病后急性期脑梗塞后发病急性期↓↓

护理注意保持肢体良肢位的摆放

生命体征平稳判定病情稳定

↓↓

意识清醒意识不清醒

坐位训练及平衡训练

从坐位过度到站立位,进行离床训练

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以内,尤其是头3个月最重要的是第1个月,脑出血者1-3周后即可开始进行功能训练,脑梗死后1周内便可开始进行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从5-10分/次开始,逐渐至30-45分/次,如不适2-3次/日不可过度用力憋气,劳累为准.

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锻炼流程 上肢关节的康复:协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

↓按摩上肢3次,指关节活动各3次,如图第1页.腕关节前臂活动(屈伸10次)按摩手掌,如图页.肘关节活动(屈伸10次反复)按摩前臂,如图7页.肩关节活动(屈曲,外展,上举10次)按摩前臂,如图8页.

上肢控制训练:上肢控制训练10次,肘部控制训练10次,如图↓7.8.9页.

下肢关节的康复:按摩下肢3次,

↓髋关节活动(外展屈曲,伸展,膝关节屈伸,伸展到最大限度各10次)

按摩大腿图第16-17页

膝关节活动(屈伸10次反复)按摩小腿

踝关节活动(屈伸10次反复)按摩足面图17页 腰部运动: 拱桥运动10次,每次停留10秒,(双桥,单桥运动)↓

平衡反应: 肘支撑卧位,手膝位,

跪立位(双膝,单膝)

坐位(床上,轮椅)

立位(两点步行,三点步行)

推荐第2篇:康复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小手肌肉力量、手部动作的协调性的训练—好玩的报纸 适合班级:培智学前班、培智低年孩子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训练孩子们的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手部肌肉力量的练习。(可在平时常开展) 教学重点: 撕纸时拇指食指的动作协调完成撕纸的动作,及十个指头配合将一把纸条揉、握成小纸球。

教学难点:两手的动作协调完成,学习将力气集中(力往一处使) 教具准备: 旧报纸、透明宽胶带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手指游戏—观察报纸—撕纸—揉纸—制作纸球—玩纸球(桌面滚纸球、地上踢纸球)

1、手指游戏《芝麻开门》,手口一致训练。 B类的孩子—鼓励积极参与跟着做动作

2、出示报纸,引导孩子观察并学说词语、短句,知道报纸是记录时事、新闻和资讯的,上面有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图片,平时我们要学习看报纸,找出自己认识的汉字。学习词语、短句“报纸”“XX看报纸”“报纸上有XX”

B类的孩子—学习”报纸”这个名称词汇,并跟读短句

3、讲解示范我们要进行的“撕面条”游戏的规则和动作要领。(要求两手的拇指食指相捏互碰并一前一后的移动撕下纸条,强调用力要均匀,才能将纸条撕得又细又长)

这环节重点提醒鼓励手部力量差的孩子大胆尝试,一起操作,一起玩。

鼓励孩子们“面条”要撕得又细又长,不要断掉,要学会控制力度,看谁做得好。

提醒孩子们不要把纸撒到地上,保持桌地面的清洁。

(1)将撕好的“面条”揉成小团,做“汤圆”尽可能的圆,学习双手十指配合将纸条团、握成小圆。(提醒孩子们力要往一处使) 重点注意提醒秋渔、张荣等手部力量差的孩子双手十个手指协调会劲往一处使揉握出小纸球

(2)将揉、捏好的“汤圆”又再次放到一张大报纸上,师生共同制作一个大纸球

4、全班一起玩纸球,可滚球、抛球、踢球,老师指导并参与孩子们的游戏。

教学反思:智障孩子普遍手部肌肉力量发展不好,握持及精细动作发展很差,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对这类孩子开展手肌肉力量训练,可采用勾手指头(自己手指头勾拉练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在桌面上弹指头等,对孩子们的手部力量和手指协调完成捏、撕、揉、握、压等动作康复和训练都有很好的效果,对于类似的在做做玩玩中有针对性的训练,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很强,效果很好。

教师:吴继英

推荐第3篇:康复训练

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也被叫做半身不遂,是指一侧肢体不能自己控制活动,或者活动失去正常状态,是中风病人最普遍的临床表现之一。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都可以出现偏瘫。通常左侧大脑半球病变时出现右侧肢体偏瘫,右侧大脑半球病变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这是因为大脑的神经支配是交叉性的,即左侧大脑支配右侧肢体,右侧大脑支配左侧肢体。发生偏瘫时,首先表现为一侧肢体不能活动,不受自己支配。有的病人表现为肢体完全不能活动,有的表现为肢体还能够活动、但变得十分笨拙。有的偏瘫发生后肢体的活动越来越差,有的偏瘫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己又有所恢复。中风偏瘫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配合自身锻炼。

药物治疗是最基本的,中风偏瘫病人一般血管会硬化,血管壁比较脆薄,血液里有栓塞,神经和细胞会暂时休眠。药物治疗的具体作用就是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消栓溶栓,激活休眠的神经和细胞。

自身锻炼包括精神方面和身体方面,中风偏瘫患者一定要保持好精神,遇事不能烦躁,这样才有利于细胞的更新,有利于神经传导系统的恢复。身体方面: 身体瘫痪部位要多做按摩,多运动,这样恢复的才会快。 康复的目标及训练原则:

1。目标: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结合,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争取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2。训练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较弱肌肉力量训练。分期治疗的原则:

(一)急性期:发病数日,应以抢救为主,尽早康复治疗,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1。预防并发症: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二)恢复期的治疗(1-3周)

1。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应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主动活动(翻身→坐位Ⅰ级平衡)。

2。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3。恢复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同时继续抑制肌肉痉挛。 运动训练按照人类运动发育规律,由简-繁,易-难。 而该病人主要是言语和右侧肢体功能的锻炼。

言语障碍的康复主要是通过训练使患者动用和提高残存的言语功能,补充多种其他交流途径,改善实际交流能力。

1、失语症的康复

影响失语症预后的因素:(1)背景:年龄、利手、病前智力和文化程度、职业、性格、病后环境(如家庭、对事业的态度及医患关系等)。(2)病情:原发病的性质、有无并发症、全脑功能;失语症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开始康复的时间、对错误的自知和自我纠正能力等;心理状态,包括对康复训练的欲望及态度。在诸多影响失语症预后的因素中,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及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欲望是关键性的。

失语症的康复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失语症治疗方法是经典疗法或刺激疗法。失语症的康复是促进和刺激言语,而不是教授。刺激疗法的六原则(1)适当的语言刺激:根据失语症类型、程度、选择适宜难度的刺激,循序渐进;(2)强听觉刺激及多途径的言语刺激:进行听刺激的同时,辅以视、触、嗅等刺激;(3)反复刺激:一次刺激得不到正确反应时,反复刺激可提高其反应性;(4)每次刺激:应引出相应反应,一次刺激应引出一个反应,这可评价刺激是否恰当,并提出反馈以调整下一次刺激;(5)强化正确,反对正确,反应要肯定和鼓励;(6)矫正刺激:得不到正确反应时,要校正刺激,但注意避免患者的不满,本方法强调有足够的听刺激,分为直接和间接训练两种。直接训练针对损害的言语,根据失语症评定的主要障碍(如表达、流利性、复述、理解、执行指令、命名、阅读、书写等)针对性进行治疗,在发音练习中针对舌尖音、舌中音、舌后音的缺陷进行练习等。间接训练针对训练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于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选择实用交流能力训练,即通过非言语交流方式(如书写、手势、身体语言等)提高患者的实际交流能力。

2、构音障碍的康复

脑干病变、大脑广泛病变或两侧性病变时出现,可与失语症、言语失用症并存,言语理解能力存在。其功能训练的要点为:(1)呼吸功能训练,即延长呼气功能训练;(2)口面部发音器官运动训练;(3)发音训练;4鼻音控制训练等。 3。言语失用的康复

没有与发音器官有关的肌肉麻痹、肌张力降低、失调,不随意运动。有意识有目的的说话不正确,无意识的说话反而正确。可用暗示、提醒、放松等心理治疗,可用旋律性语言先让患者开口,逐渐过渡到诗词和普通语言。

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一)急性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一般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并发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本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同时,配合患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1、体位与肢体的摆放:在急性期,多数脑卒中患侧肢体主动活动不能或很弱,肌张力低。因此正确的体位与肢体摆放尤为重要。正确体位可以抗痉挛、防关节脱位、挛缩,促分离运动的出现。为增加患侧的感觉刺激,多主张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整体伸展,可以控制痉挛的发生,又不影响健侧的正常使用。

2、患肢被动活动:为了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肿胀和僵硬,促进患侧肢体主动活动的早日出现,以被动活动患肢为主。活动顺序为从近段关节到远端关节,一般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以上,直至患肢主动活动恢复。同时,嘱患者头转向患侧,通过视觉反馈和治疗师言语刺激,有助于患者的主动参与。被动活动宜在无痛或少痛的范围内进行,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

(1)肩关节:屈曲、外展、内收等方向的训练应使肱骨呈外旋位,在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注意保护关节,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2)前臂:易出现旋前挛缩(即旋后受限)。训练时,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上臂下部,另一手握住腕部,缓缓地使前臂旋后。

(3)腕、手指关节:训练时应充分对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进行伸展和屈曲,并注重拇指外展方向的运动。

(4)髋关节:保持髋关节的伸展能力非常重要。在仰卧位下,充分屈曲健侧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用另一手向下方(床面方向)按压患侧膝关节,达到伸展患侧髋关节的作用。髋外展内收,利用沙袋固定健侧膝部,使健侧下肢保持在轻度外展位,治疗者用双手托起患侧下肢,作外展内收运动。髋内旋,仰卧位下,患侧髋关节屈曲,治疗者一手托起小腿做髋关节的内旋运动。

(5)踝关节:治疗者用一手托起膝部呈屈膝位,另一手握住足跟,同时用右前臂将足底向背伸方向运动,牵张跟腱。

(6)活动肩胛骨:活动肩胛骨可在仰卧位、健侧卧位、坐位进行。治疗者一手托起患侧上肢,保持肩关节外旋位,另一手沿肩胛骨内侧缘使其向前上方运动,避免向后运动,以防肩关节回缩强化。

3、床上活动:早期床上运动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尽早作使患者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的康复训练。

(1)上肢自助被动运动:双手叉握,患手拇指置于健手拇指之上(Bobath握手),利用健侧上肢进行患侧上肢的被动活动。注意肘关节要充分伸展,肩关节前屈。也可在健侧上肢的帮助下,作双上肢伸肘,肩关节前屈、上举运动。双手叉握上举运动多用于维持肩关节的活动度及抑制痉挛。

(2)翻身训练:定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并可促进全身反应和肢体活动,对患者十分重要。开始应以被动为主,待患者掌握翻身动作要领后,由其主动完成。

(3)桥式运动(仰卧屈髋屈膝挺腹运动):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伸髋使臀部抬离床面,维持此姿势并酌情持续5∼10秒钟。

双刺桥式运动:治疗师帮助患者将两腿屈曲,双脚在臀下平踏床面,让患者伸髋将臀部抬离床面,下肢保持稳定,持续5∼10秒。必要时,治疗师可以帮助将患膝稳定住。

单侧桥式运动:当患者完成双桥运动后,可让患者伸展健腿,患侧下肢支撑将臀部抬离床面。

动态桥式运动:在做双桥运动时,双髋做内收内旋和外展外旋运动。

(4)侧方移动:仰卧位,先做桥式运动,然后再向左或右侧移动臀部,待臀部放至床面后,分别移动肩部、头部,最后调整全身姿势。 4、物理因子治疗:常用的有局部的机械性刺激(如用手在肌肉表面拍打等)、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局部空气压力治疗,这些可使瘫痪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与放松逐步改善其张力。

5、传统疗法:常用的有按摩和针刺治疗等,通过深浅感觉刺激有助于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

(二)亚急性期(恢复早期)康复治疗本期主要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以外,应减轻患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一般认为,发病后3个月是脑卒中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根据神经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原理、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功能重组理论,针对个体情况,综合使用以上技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和运动在学习法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按照人体发育顺序,从近端到远端,反复强化训练,逐步达到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改善。 1、软瘫肢体强化治疗

患者通过上述体位的正确摆放和肢体的被动活动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者的肢体处于软瘫期,特别是上肢和手。软瘫肢体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除上述治疗仍可进行外,主要是利用躯干肌的活动,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恢复,通过紧张性反射、姿势反射、联合反射、共同运动、Bood感觉刺激等手段,促进软瘫肢体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肌张力增高。应注意将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1)紧张性反射:是皮层下中枢(脑干)控制的姿势反射。它有颈反射和腰反射等,又可分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在脑卒中时,因失去大脑皮层的抑制和整合作用而出现。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可使面向侧的手臂伸肌张力增高;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使颈部后伸,手臂的伸肌张力增高。

(2)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处于静止状态的其他部分可产生不随意的运动反应。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可引起患侧肌肉收缩,但上下肢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健侧上肢抗阻运动,可引起对侧上肢相同方向的运动反应,而下之则运动方向相反。

(3)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运动,患者在完成某项关节活动时,可引发该肢体其他关节肌肉同时进行粗大、僵硬的运动。如患者抬偏瘫上臂时,出现耸肩、肩胛骨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指间关节屈曲等。

(4)Rood感觉刺激:短时间局部皮肤冰刺激,快速逆毛发生长方向轻刷刺激,可引起患肢局部的肌张力增加,同时要求患者做相应的肌肉收缩。挤压或快速活动患侧肢体关节,可引起相应关节周围肌肉出现反射性收缩。 2、床上与床边活动

(1)上肢上举运动:方法同前,只是患侧上肢主动参与的程度增大。

(2)下肢屈伸运动:仰卧位,下肢由伸展位作屈曲运动,治疗者可帮助控制足跟不离开床面或略加助力。俯卧位,在膝关节伸展下,向后屈膝,治疗者可帮助纠正足内翻。可作双下肢交替屈伸运动,休息时应避免足底的刺激,防止跟腱挛缩与足下垂。

(3)桥式运动:基本动作要领同前,可酌情增加难度。

(4)卧坐转移:卧坐转移时要求在侧卧的基础上,逐步转为床边坐,开始练习该动作时,应在治疗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注意:若床较高时,应事先准备一个高度合适的木凳,便于患者取坐位后垫于足底,双脚不能悬空。从健侧位坐起时,先做翻身动作,或健侧卧位,将患侧上肢置于体前,指示患者一边用健侧臂支撑,一边抬起躯干。必要时,治疗者用一只手在患者头部给予向上的辅助,另一手帮助患侧下肢移向床边并沿床缘垂下。从患侧坐起时,先取患侧卧位,Bobath握手,指示患者在用健手支撑的同时抬起上部躯干起坐。治疗者一手在患者头部给予向上的辅助,另一手扶住患侧下肢移向床边并自床缘下垂。

(5)坐站转移:坐-站训练时,患者取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Bobath握手伸肘,肩充分前伸,躯干前倾,将重心移至患侧下肢,抬头向前上方向,伸髋,躯干伸直。治疗者从腰部辅助患者,并用自己的膝部抵住患侧膝部,以促进患侧膝关节伸展。可通过调节座位的高度进行坐-站转移的运动控制训练。 (6)床边站: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患侧,并给予其患膝一定帮助,防止膝软或膝过伸,要求双侧下肢同时负重或患侧为主,防止重心偏向健侧。

3、坐位活动:与卧位相比,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可促进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改善。因此要尽量早坐。

(1)床上坐位:此时多易后仰,呈半卧位,半卧位会助长躯干屈曲,激活下肢伸肌痉挛。因此,原则上不主张半卧位,仅在患者进食时、排泄等不方便的情况下采用。首先保持患者躯干端正,用大枕头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曲90°,将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2)保持正确的坐姿:正确坐姿是头颈躯干左右对称,无扭转现象,尤其患肩不得偏向后方。躯干伸直;髋、膝、踝关节均90°屈曲位;臀部尽可能坐在椅子的偏后侧,以防出现臀部过度前置,引起躯干后倾,并保持双侧臀部同等负重;膝关节下的小腿部分保持与地面垂直,避免出现患髋关节外展、内旋,足内翻、下垂,两侧臀部负重不均等。椅子和轮椅的调整,为尽可能保证患者取得良好的坐姿。有时需要对椅子或轮椅进行调整,满足以下条件:椅面保持水平,椅面高度应适合患者的身高及肢体长度,可用较硬海绵垫、木板足垫调整,保持膝、踝关节的屈曲。使用轮椅,应注意保护肩关节:利用轮椅板保持肩部的正常位置,避免肩部的下坠和肩胛骨后缩。在轮椅板上于放置前臂的位置上固定一块软板,防止肘部长期受压损伤尺神经。在轮椅板上于放置手的位置上固定一块较大的硬海绵,使患者的手置于其上时自然形成腕关节的背伸位。前臂有旋前倾向的屈曲时,可在轮椅板上放手的位置处固定一个小立柱,让患者握住立柱,保持前臂中立位。

(3)坐位平衡训练:通过重心(左、右、前、后)转移进行坐位躯干运动控制能力训练,开始训练时应有治疗师在患侧给予帮助指导,酌情逐步减少支持,并过渡到日常生活活动。

(4)患侧上肢负重:患侧上肢置于体侧手肘、腕背伸90°、伸指,重心稍偏向患侧。可用健手帮助维持伸肘姿势。

(5)上肢功能活动:双侧上肢或患侧上肢肩肘关节功能活动(包括肩胛骨前伸运动),双手中线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6)下肢功能活动:双侧下肢或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功能活动,双足交替或患足踝背屈运动。

推荐第4篇:残疾人康复训练

《残疾人康复训练》读书体会

我本人是一名残疾人,在社区负责残疾人工作,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的书,让我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国的残疾人大约有60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左右,平均每五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为了全面提高全国人口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的情况,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康复机构为指导、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应该通过谈心、劝说、开导等方式,解除或减少残疾人的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全社会应多理解关心残疾人,对待他们要做到“五心,”即“热心、关心、细心、耐心、贴心。” 《残疾人康复训练》这本书对我从事残疾人工作,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帮助很大,如何做好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通过读书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向残疾人介绍康复训练的知识,并加大宣传力度。

2、悉心为残疾人讲解康复训练指导的内容与具体过程。

3、建立规范的康复训练档案,及时填写康复服务记录和评估。

4、分类比较研究,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完善。

友谊街道康乐社区张翼翔

推荐第5篇:康复训练计划表

训 练 计 划

姓名: 性别: 年龄: 注:此表由康复指导员在相应栏目的“□”中划“√”。篇二:康复和技能训练计划

注:此表由康复训练老师在相应栏目内文字描述或“□”中划√。

注:此表由康复训练老师在相应栏目内文字描述或“□”中划√。 篇三:偏瘫康复训练计划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障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

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

能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训练项目:机构训练

1、患肢各关节被动活动 20分/次 1次/日

2、针灸推拿 20分/次 1次/日

3、患侧上肢持物、握物训练 15分/次 2次/日

训练项目:家庭训练

1、家人按摩拍打活动患肢 20分/次 2次/日

2、患侧上肢持物、握物训练 15分/次 2次/日

4、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3、心理疏导,家人多给予关心和沟通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障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

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

能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训练项目:机构训练

1、患肢各关节被动活动 20分/次 1次/日

训练项目:家庭训练

1、家人或自行按摩患肢 20分/次 2次/日

2、针灸推拿 20分/次 1次/日

2、卧位摆肩、摆髋训练 10分/次 2次/日

3、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3、心理疏导,家人多给予关心和沟通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障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

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

能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训练项目:机构训练

1、针灸推拿 20分/次 1次/日

训练项目:家庭训练

1、家人或自行按摩患肢 20分/次 2次/日

2、患肢各关节被动活动 20分/次 1次/日

2、坐位内旋、外旋、伸屈、抬腿训练

3、站立架内站立功能训练 25分/次

1次/日 20分/次 2次/日

4、偏瘫康复器用于患侧肢体康复

3、坐站起训练 20分/次 2次/日 25分/次 1次/日

4、心理疏导,家人多给予关心和沟通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障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

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

能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训练项目:机构训练

1、针灸推拿 20分/次 1次/日

训练项目:家庭训练

1、家人或自行按摩患肢 20分/次 2次/日

2、患肢各关节被动活动 20分/次 1次/日

2、坐位内旋、外旋、伸屈、抬腿训练

3、偏瘫康复器用于患侧肢体康复 20分/次 2次/日

25分/次 1次/日

3、坐站起训练 20分/次 2次/日

4、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4、心理疏导,家人多给予关心和沟通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

障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

姓名:王兰珍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8.11 残疾类别: 肢体残疾 训练评估:患者系01年因病致左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

碍,活动不利,运动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

能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力欠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好。

训练项目:机构训练

1、针灸推拿 20分/次 1次/日

2、偏瘫康复器用于患侧肢体康复

训练项目:家庭训练

1、家人或自行按摩患肢 20分/次 2次/日

2、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5分/次 2次/日 25分/次 1次/日

3、扶扶手练习下蹲站起训练

3、手功能组合训练箱训练手功能 20分/次 2次/日

20分/次 1次/日

4、心理疏导,家人多给予关心和沟通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

训练目标: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

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篇四: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样表) 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 1 2 篇五:康复训练小组工作计划

康复训练小组工作计划

为了使精神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恢复他们生活的能力和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我院努力为精神患者者提供更好的康复训练服务,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认真做好康复训练前期准备工作: 1.在全院完成一次讲座,主要是康复训练学习情况的介绍,目的是要让大家对精神康复的理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先在我科组成一个康复训练团队,对她们进行短期培训,主要是对病人的一些评估量表的正确应用、分析和使用方法;组织病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处理方法。

二、在康复科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1.首先是选择适宜病人,再对每个病人进行量表评估,根据评估量表情况、制定课程表,分别对他们制定不同的活动主题、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 2.制定详细的活动主题、场所、时间、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3.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要对每一个病人进行第二次评估,根据病人的评估情况,对病人的活动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再进行下一周期的训练。 4.再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对每个病人进行第三次评估,根据病人的评估情况,确定是否对病人的活动内容再做调整;工作人员对开展此项活动的适应情况;存在的其他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对康复训练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对康复训练效果的分析,完成一次康复训练活动讲座,服务全院推广开展精神康复训练工作。

推荐第6篇:残疾人康复训练

残疾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我国的残疾人大约有60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左右,平均每五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为了全面提高全国人口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的情况,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康复机构为指导、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应该通过谈心、劝说、开导等方式,解除或减少残疾人的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全社会应多理解关心残疾人,对待他们要做到“五心,”即“热心、关心、细心、耐心、贴心。”

如何做好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通过读书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向残疾人介绍康复训练的知识,并加大宣传力度。

2、悉心为残疾人讲解康复训练指导的内容与具体过程。

3、建立规范的康复训练档案,及时填写康复服务记录和评估。

4、分类比较研究,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完善。

残疾人的人生中如何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发挥个人的优势,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要点是什么,什么是心理情绪的问题,如何才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1.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2要有满意的健康心境心理。

有了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他们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愉快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就会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4、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5、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

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家长在智力残疾儿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作用是什么 (1)关注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通过对儿童的外表、早期的异常行为表现、发育速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发育迟缓或能力不足的情况,主动向医疗、康复等机构的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2)主动向康复人员报告孩子的相关情况,包括家族病史、孩子的出生史、病史、孩子和家庭遇到的困难以及特殊需要等等,为医疗和康复人员提供信息上的支持;

(3)参与孩子的评估和鉴定过程,了解孩子目前的状况和应有的发展水平,与康复人员共同为孩子制定适当的康复目标和康复训练计划;

(4)配合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及时向专业人员反映孩子在生活和康复训练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专业人员提供修订康复计划所需的信息。

好了,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暂时告一段落,有什么疑问大家可提出来,咱们共同学习,一起来进步。

推荐第7篇:康复训练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康复训练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有10名学生,二年级有9名学生。董小康、冉转强、杨继桃肢体协调能力一般,不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灵活熟练进行日常事务,肢体协调感比较差。常双龙、常小龙、董小康、王有伟、屈彤彤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准确也不响亮,总是在嗓子里面发音,不能与人进行长时间的交流。董欣辛、黄转云及二年级的大多数学生肢体协调感较强,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日常事务。马双婷由于先天脑瘫,导致肢体能力不协调,语言发音不准确。

二、教材概述:

本学期由于没有康复训练教材,本学期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结合实践课教学进度安排,针对学生现有水平,来教授基本的康复知识,该教材共分五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都有围绕生活、体育、学习三大板块。具体的有:第一单元

语言能力训练、第二单元

肢体能力训练、第三单元

感知觉能力训练、第四单元

认知能力训练、第五单元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愉快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2.使用提示帮助:为了促使学生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必须使用提示帮助。有了提示,学生才可能对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只要他能够完成指令(那怕是提示后完成的),还是要对他做出的正确反应给予强化。

3.强化:强化物的正确运用是训练学生并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手段。每个训练项目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食物、表情、玩具、表扬、赞赏等强化物及强化手段,反复训练每个步骤,及时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让学生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训练中还应注意变换各种方法进行合理强化,使学生逐渐懂得高级的强化。

4.反复练习。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因为反复进行练习,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

四、进度安排: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 第三个月 第四个月

语言能力训练

肢体能力训练

感知能力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推荐第8篇:康复训练教案

踢球射门

主器械:球、球门辅助器械:独木桥、雪碧瓶

前期思考:

1以往我让孩子在球类玩时都是用手来完成游戏的,在运动游戏过程中,我都是引导幼儿

以拍球、手传球、左右交替拍,孩子们刚开始兴趣很浓厚,但时间长了,还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他们对这些动作练习显得枯燥,乏味。

2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增长,一直用手来玩的不够的,设计此次活动,我觉得应让孩子在多方面发展,我初次引导用脚玩球的兴趣,通过自己做小运动员的体验培养兴趣,让幼儿坚持用脚踢球的习惯。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脚踢球的兴趣。

2能够用脚把球越过障碍。

3培养幼儿坚持的习惯。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讨论规则—自由探索—集中交流—游戏“射门”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了什么区?(球类)

以前老师是叫我们宝宝玩球用我们的小手来做朋友,今天我们来试试用小脚做做朋友,看他愿意和乖的宝宝的脚做朋友吗。

2讨论规则

我们在电视里看的足球运动员是用什么来玩球的呀?(脚)

那么我们的规则就是不能用手来玩它。

思考:这个环节可能会有一些幼儿不用脚,用手来的,那么可以通过交流让他试试和脚做朋友也是种很好玩的方法。

3运动员练习脚的本领

教师可和幼儿一起用脚踢球,带球跑,和幼儿探索球怎么才能听小脚的话。

思考:这个环节有的说用脚踩住让他停下来,他们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可教幼儿

示范让幼儿看看谁的办法好,教师也可以示范几个给幼儿来看)

根据教师和幼儿的讨论,幼儿再次尝试。

游戏:运动员“射门”

1和幼儿商量一起怎样拼搭游戏场地。(设置障碍:雪碧瓶)

规则:一定要用脚绕过障碍把球射进“球门”(天桥)下和足球门里才算赢。

思考:幼儿可能会不绕过障碍直接过去,教师中间可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并奖励,要求幼儿也学学他的样子试试,强调:射门时要注意距离,谁站得远,谁才是最后的冠军)

结束部分: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分工收拾器械,规定一个休息场地。

思考:请幼儿出汗的幼儿主动来和老师的毛巾做朋友,檫汗,有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喜欢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创编儿歌。

2.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游戏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泡泡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观察并大胆讲述

1.师(神秘的口吻):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很有趣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吹泡泡,让教室里充满泡泡。)小朋友睁开眼睛,快看是什么呀?

2.师: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语来描述看到的泡泡)我们一起捉一个大泡泡吧,再来捉一个小泡泡。

3.师:快来看看,我们的泡泡上还有颜色呢!都有什么颜色?(幼儿边观察边回答.随着

幼儿回答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4.师:小朋友去追一个泡泡,看看能不能用手捉到它。你们捉到泡泡了吗?泡泡哪去了?

二、师生边小结边学儿歌

1.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吹出一个小泡泡(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说边表演)

2.师:泡泡的颜色是怎样的?(五颜六色)教师小结:五颜六色真漂亮。

3.师: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就怎样了?(泡泡不见了)教师小结: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见了!

三、再次感受并理解儿歌内容

1.师:老师把刚才我们和小泡泡做游戏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听一听。(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教师用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四、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吧,我们全班小朋友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泡泡;再向圆心走变成一个小泡泡。(教师与幼儿一起,一边朗诵儿歌,一边表演。)

2.师:我们的泡泡还能飞到哪里去?(将“飞到手心上”这一句进行内容替换。如: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头发上。咦?泡泡不见了!泡泡、泡泡飞呀飞,飞到滑梯上。咦?泡泡不见了!)

3.师:小朋友说飞到哪里,就将它编到儿歌里去。(依次请幼儿回答,然后边做游戏边朗诵创编的儿歌。)

五、总结活动

师: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泡泡液,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吹一吹、看一看,泡泡又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再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孩子们看泡泡、捉泡泡、说泡泡,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表达后提升在发现后表达,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而且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特别是在创编环节中,由于有了前面游戏的铺垫,孩子们创编思路开阔,创编内容生动,整个活动淡化了“课”的痕迹。

附儿歌

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个大泡泡,

吹出一个小泡泡,

五颜六色真漂亮。

泡泡、泡泡飞呀飞,

飞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见了! 《有趣的手影》

活动目标:1.让幼儿玩手影的游戏,感受其中的快乐。

2.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用手来创编手影动作。

3.在互相配合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大手电筒一个,小手电筒20个,投影仪一个,四个黑板。

2.PPT

(一)各种动物(小鸟、鸭子、小狗、孔雀、公鸡、螃蟹、兔子)影子。

3.PPT

(二)手影动作图片、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1.教师变魔术,激发幼儿玩手影游戏的兴趣。

(1)(师)今天,何老师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老师说“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只小狗汪汪汪”。“小 手小手变变变,变只蝴蝶飞飞飞”。

(2)提问:刚才何老师变出了什么?(小狗和蝴蝶)我是用什么变的呢?(用手)那何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你们想变魔术吗?(想)

2.幼儿自由分组探索手影游戏的有趣。

(1)幼儿两两进行组合。(师)请小朋友去拿一个手电筒,找一位好朋友做搭档,走到贴有白纸的地方,一位小朋友用手电筒照,另外一位小朋友在灯光前面做手形,你会发现有很多秘密噢!

(2)幼儿自由做手影游戏,教师巡回进行指导。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3.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手影作品。

(1)提问:小朋友会变魔术了吗?(会)你们变出了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变的呢?

(2)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手影作品。

(3)鼓励幼儿的大胆想像。

4.幼儿再次尝试创编手影动作。

(1)教师逐个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并想像。

提问:这是谁的影子啊?(小鸟、鸭子、小狗、孔雀、公鸡、螃蟹)

(2)你们能用手影变出它吗?(幼儿再次探索)

(3)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

5.幼儿欣赏正确的手影动作图片,学习表现各种动物特征的手影动作。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变出了许多小动物,接下来,请欣赏一下老师自己变出来的小动物吧,我们的小手也动起来吧。

6.游戏:《森林狂想曲》结束活动。

(1)(师)今天的手影游戏好玩吗?(好玩)老师刚刚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次狂欢节,邀请我们的手影动物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2)幼儿边听音乐边做手影动作,结束活动。

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记住生活中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

2、巩固对数字0、

1、

2、

4、9的认识,了解数字排序的不同可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2、练习在相应情景下运用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教具:

110、1

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电话机一部,多媒体课件。

2、学具:电话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0、

1、

2、

4、

9、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讨论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一——着火的小猫家。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119电话求助,并能较清楚地说出地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准确说出地址。)

(2)小猫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屋顶上出现火苗。)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打119电话求救。)

(3)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

1、

1、9,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9”。(如拨打正确,画面上出现消防车,火苗消失。)

(5)教师小结:我们如果遇到火灾要及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队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很快将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拨打这个号码,只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

2、出示多媒体画面二——小猪的家,猪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引导幼儿了解并记住急救中心的电话120,并能说清楚病人的情况及具体的家庭住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应该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电话。)

(3)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

1、

2、0,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电话时重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拨打正确并说出具体住址后,画面上出现救护车。)

(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及时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猪妈妈已经康复了。

3、出示多媒体画面三——站在门外的小兔,家里的窗户开着。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困难或坏人时可以打110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

(1)小兔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小兔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

(3)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警察?(拨打110电话。)

(4)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

1、

1、0,并按顺序排列。

(5)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0。先请个别幼儿拨打,然后全体幼儿拨打。重点说明小兔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体画面四,引导幼儿根据场景与所需拨打的电话进行连线,巩固所学知识。

二、游戏

请幼儿挂上电话号码卡片,与同伴交流卡片上的号码,从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队员,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并进行模拟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动:

讨论: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电话号码怎么办?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使之明白可以拨打114查号台询问,这样就能又快又准确地知道想要的电话号码。

蒙氏生活——穿珠子

生活教具ii——穿珠子

教具说明:

1、布一块、绳子一条(一端打结成绳头)、带孔的塑料珠子若干、小筐子一个

2、托盘

教学目标:

1、学习穿珠子的正确方法,为缝纫做准备。

2、练习幼儿小肌肉的灵敏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适用年龄:

3岁左右

教学内容:

1、取托盘材料于桌面

2、把布铺平,取一根绳子放在布上摆成一条直线。(绳头在左边)

3、取珠子从左到右整齐排列在布上面。(取时要找孔眼,把孔眼放平,不能向上)。

4、左手拿起绳子一端,右手拿珠子,绳子对准孔眼穿过去。左手食指、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绳尖将绳子拉出来。

5、完毕后,再用右手拿珠子,从左到右,一粒一粒从绳子上穿过去。

6、穿完以后,把穿满珠子的绳子摆成一直线,右手把珠子一粒一粒从绳子里抽出来,放回小筐里。同时左手轻轻扶住绳子的一端,使其不移动。

7、把绳子卷好,布卷好,放回原处。

教学案例:

1、变化绳子的粗细和珠子的大小、孔眼的大小。

2、穿形状板

3、穿针、穿项链、穿手链

兴趣点:绳子从珠子孔眼穿过去把珠子连成一串

错误控制:绳子没对准孔眼。

注意事项:绳子不要太长小 精 灵 儿 童 网 站]

活动目标:

1.能按事先确定的标记选择相应的实物并归类。

2.能选择参加不同的数学活动,听懂老师的要求,按规则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准备装有各色珠子的小篮子、玻璃绳、托盘若干

活动过程:

1.以情节引出某一活动内容并介绍规则

如穿珠活动。教师可以兔妈妈家的大门需要珠帘为由,吸引幼儿参加穿珠的活动。向幼儿说明规则:穿珠时,要按绳头上的标记来选珠子穿。也可以用厨师帽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请幼儿按竹签上的标记选珠子,为娃娃做几串爱吃的冰糖球。

2.介绍其他平行或相关活动内容及规则

如\"穿回卤干\"和\"穿蔬果串\"活动。告诉幼儿,规则与\"穿珠珠\"一样,按竹签上的标记来选材料穿。玩\"喂娃娃\"活动时,要按娃娃选好的食物标记(事先贴好的)选材料喂。

3.活动过程的指导

幼儿自选活动后,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为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援助或提出活动建议,如:协调活动材料,解释活动规则,建议参加其他平行活动等。如幼儿操作有误,可以质疑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出错问题的注意,让幼儿自己意识到出错所在后自己纠正。

4.活动结束的交流

⑴展示幼儿的作业:穿好的珠帘或冰糖球、回卤干、蔬果串、吃饱肚子的娃娃等,分别请幼儿描述自己在穿物品或喂娃娃时,选出来的是些什么材料。(即用语言表述归类材料的共同属性)

⑵引导幼儿集体检查各归类材料的结果对错情况,讨论有争议的结果,如:\"是将所有形状的苹果穿在一起对还是只把一种形状的苹果穿在一起对?\"

二、体育活动:

1.早操:学习新操。

2.体育游戏:拉着小动物走

目的:练习向指定方向走,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指导要点:

A.做游戏时应注意,只有听到\"预备-走\"或\"小朋友,回去吧\"的指令,幼儿才能开始

向前走或往回走。

3.自选活动:大型器械等。抛接沙袋

强化平衡感训练——小猫回家

多动源于平衡感不佳,而平衡感不佳不仅带来行为问题,它还会造成一系列学习和生活的困扰,下面乡大家介绍一个强化平衡感的小游戏。

游戏名称:小猫回家

适应对象:多动不安,身体不灵活,胆小,情绪化的孩子

指导目标:练习托物走线的动作,提高孩子的平衡及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在场地划一个大圆圈(或一条直线),轻音乐 指导方法:

1、先给孩子示范一下走蒙线的方法(脚尖挨着脚跟走)

2、请家长跪坐在线外等候,孩子站在蒙线上,拖着一个毛绒小猫玩具听着音乐走线,当孩子走到家长面前时,把玩具交给家长。家长给于鼓励。

家长指导:孩子第一次走线,可能会出现脚跟脚尖挨不上的情况,这时家长不要强求,可让孩子脚尖脚跟离开一些,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而定,循序渐进,等孩子熟练后,方可达到脚尖挨着脚跟走的程度。(但尽量要求孩子脚踩在线上走)此游戏也可利用马路上的线、砖等进行练习。

接沙袋

一、教材分析

《培智学校新课程设置方案》对康复训练的要求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知、言语、思维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

《接沙袋》一课属于康复训练课。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智障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缺陷,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的。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接沙袋;是在学生掌握了抛沙袋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接续动作训练,通过课件展示的各种沙袋的玩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现场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接”的动作要领,以利于对学生缺陷动作进行矫正。

通过抛接沙袋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动作的协调性,使学生明白动作的协调性可以通过反复训练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懂得身体健康才能更快乐地享受美好的生活,教育学生要加强身体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2人。按疾 病类型分——自闭症患儿5人,脑瘫患儿2人,唐氏综合症患儿2人,智力落后患儿2人;按智力落后程度分——轻度3人,中度3人,重度6人。轻

度学生已经掌握了上抛、前抛沙袋的动作;中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上抛、前抛沙袋的动作;重度学生在老师协助下能完成上抛、前抛沙袋的动作。其中自闭症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几乎不看老师,不听指令,经常自言自语,下地跑跳、喊叫。脑瘫学生走路困难,动作不协调。

学习中的突出困难是部分学生特别是自闭症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教师交流和沟通差;脑瘫学生动作协调性极差,做“接”的动作时,时常出现手眼不协调的状况。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自闭症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由于他们与人很难有目光的交流,也不愿意去看他们不喜欢的沙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就把他们喜欢的糖果放在沙袋的前面,这样,他们在看糖果的同时也看到了沙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组:了解“接”的动作要领,能独立接住上抛和前抛的沙袋。 B组:初步了解“接”的动作要领,能独立接住上抛的沙袋。 C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接”的动作各步骤训练。

2、过程与方法:

A组: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B组:提高学生的抓握能力。 C组:提高学生的视觉追踪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智障学生热爱生活,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接”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能完成“接”的动作。

五、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在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程学习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智障学生创设各种抛接沙袋的真实场景,拓宽他们的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改正其懒惰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再现事物的具体形象,充分发挥智障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这一特点,从观察事物具体形象入手,让智障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迁移到抽象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接”的动作分解成:眼看——手动——握——接,并把这些分解动作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智障学生的课堂活起来了。

本课的设计亮点是让智障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来理解动作要领,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进一步“体验”来理解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情境创设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一种能力,对智障学生的康复训练起到引领作用。

六、教学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充分练习上抛、前抛沙袋的动作,每个人准备一个沙袋。

2、教师的教学准备:糖果、橘子、苹果、饼干。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墙上粘贴一些小房子、水果、沙袋、糖果等用于学生视觉追踪训练;准备一些糖果、水果、饼干等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课件、沙袋、小筐。

七、教学流程

(一)、常规训练:师生问好、点名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点名训练,指导自闭症学生听指令,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并使学生知道上课了,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复习:上抛沙袋、前抛沙袋。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上抛和前抛沙袋的动作,你们都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先做上抛沙袋;再做前抛沙袋。 生分组做上抛和前抛沙袋。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复习,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情境导入:看视频——教师抛接沙袋的场景(一位老师抛接沙袋,两位老师对抛接沙袋,四位老师穿插抛接沙袋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向老师们那样高高兴兴地玩沙袋。只要你们学会了“接”的动作,再经过练习,你们也能像老师那样玩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教师抛接沙袋的情景,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学生了解沙袋的多种玩法,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渴望“体验”的情感;让学生知道运动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教育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体验中学习(授新):

1、教师示范:接沙袋动作演示。

2、演示讲解:接的动作(眼看——手动——握——接)。[设计意图:智障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小步子,多循环”。通过细化“接”的动作,使学生充分理解该动作要领,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

3、分步骤训练: ①视觉追踪训练; ②眼手协调训练; ③握的动作训练; ④ 接的动作训练。

[设计意图: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布训练,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的实施。]

4、分组做动作

A组:①学生自己接上抛沙袋。②两人一组练习接前抛沙袋。 B组: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接上抛沙袋。

C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视觉追踪、眼手协调、握的训练。

[设计意图: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充分照顾到全体学生,特别是自闭症学生,是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5、知识体验学习小结。

(五)、律动:《巧巧手》。(同学间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智障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在十分钟左右,自闭症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在上课进行十多分钟的时间时,学生容易出现由于注意疲劳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众所周知,音乐具有缓解注意疲劳,提高专注力的作用,在此处设计一个同学伴随优美的儿歌旋律进行分组互的助律动活动,缓解学生的注意疲劳,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投

入到练习的环节中。]

(六)、快乐练习:

1、情境练习: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听说同学们学习了一样新本领,它们也想想向同学们学一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为可爱的小动物们做精彩的表演吧。

2、争取礼物:小动物们看了你们的表演,非常高兴。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同学们爱吃的礼物。但你们想要得到这些礼物,必须得接住它们。你们有信心吗?

3、看看谁的本领大:接沙袋比赛。

4、放松练习:①抛水果。②抛糖块。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练习、知识迁移、争取小礼物、竞赛、游戏等多种不同形式进行本节所学动作的巩固复习,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动作。]

(七)、课堂小结:

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康复训练课中,教师只注重使用器材对学生进行动作矫正,一次又一次的动作矫正,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们也不尽全力练习,总是趁教师不注意时,偷懒。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尝试着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康复训练的教学中;经过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智障学生的康复课堂活起来。

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的动作示范,了解抛接沙袋的方法,教育学生要爱锻炼;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在学生中找出做的好的学生,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及时表扬动作做得好的学生和进步大的学生。最为可喜的是自闭症学生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抛接沙袋。

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特色是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康复教学中来,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还使枯燥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锻炼的欲望,在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进行着动作矫正,心情非常愉悦,动作也更加协调了。

接沙袋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智障学生的眼睛活起来,让智障学生的耳朵活起来,让智障学生的手脚活起来,从而使智障学生的课堂活起来。

《跳起触悬在空中球》

课 题:《跳起触悬在空中球》

教学目的:

1、初步发展学生的肢体协调配合能力。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识。教学要求:

高层次:完全掌握动作要领,会做动作。

中层次:基本能够理解动作要领,并练习做动作。

低层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动作。 教学重点:掌握跳起触悬在空中球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能根据动作要领做动作。 教 具:气球、呼啦圈 教学手段:直观、游戏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课堂常规)

1、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内容。

4、热身运动。

教法:

1、听从指挥。

2、有节奏进行。要求:

1、队形整齐。

2、精神饱满。组织:

二、基本部分

(一)、跳起触悬在空中的球。

教法:

1、讲解动作方法。

2、分解练习。

3、纠正指导。

要求:

1、按规则进行。

2、跳起时间掌握好。组织:

(二)、游戏 《步步为营》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进行游戏。

3、小结。

要求:

1、教育学生团结互助。

2、按规则进行。组织:

三、结束部分

放 松 要求:充分放松关节。

板书设计: (略)

课后回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的弹跳能力很好,基本能弹跳起来,按规定内容完成的不错且效果很好。

(完)

常规与队列训练

教学目标

通过常规与队列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堂常规和基本的队列指令,并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指令动作,为参与课堂教学、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和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动作要领及其准确性。 教学难点

动作指令的理解。

教学时间

6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进入康复训练室。

2、引导学生规范摆放自己的鞋袜。

二、课堂常规练习

1、排队(听令完成)。

2、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有口语者用口语表达)

3、点名

4、立正、稍息。

三、队列练习

1、排队练习。A、横排。 B、竖排。

2、“立正、稍息”训练。(注意动作提示与帮助)

3、“向左看齐”训练。(注意动作提示与帮助,并用手势或眼神方向,以后逐渐减少提示。)

4、“向右看齐”训练。(注意动作提示与帮助并用手势或眼神方向,以后逐渐减少提示,加强表扬等强化手段。)

5、“向前看齐” (注意动作提示与帮助并用手势或眼神方向,以后逐渐减少提示。)

四、休息(听音乐)

五、课堂训练

(一) 分组训练

1、常规

2、队列

(二) 个别化训练

1、“立正”、“稍息”

2、问好:老师好

3、道别:老师再见

六、训练小结。奖、评 注意事项

1、课堂强化训练。

2、以个别教学为主。

3、语言训练融合到常规与队列练习中。

4、主辅课老师分工合作。

5、充分调动家庭辅教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教学情况小结

对精细动作训练的认识

在我们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精细动作的训练内容,那么,究竟精细动作有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不同的孩子,相同的精细动作训练,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搭积木、插棒等训练对于刚入校,程度稍差的孩子而言,他的作用就是:手眼协调性训练;对于多动的孩子而言,是静心训练;而对于学能的孩子而言,难度似科更大一些,需要听指令去完成某项任务,如按颜色插棒,按形状串珠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孩子的精细能力和注意力。

一、筷子促进手部的精细动作发展

使用筷子实际上是锻炼手的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必须用力得当,且动作协调,才能夹起食物并送至口中。筷子需要使用手部的力量,光是夹菜这个动作就需要牵动多个关节。不仅是五个手指的动作,而且还要加上手腕、肘关节的配合。琛琛八周岁了,已经很习惯自己用小勺子进餐。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小肌肉协调能力,能够尝试进一步的精细动作训练,可以进行使用筷子的训练。老师为他准备了一个新的用餐工具——筷子。纤细小巧的两根棍子让琛琛充满了好奇。他一把抓住筷子就往眼前的菜里戳,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于是老师示范正确的持筷方法:先将筷子对齐,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注两根筷子的上部,将下面一根筷子的底部靠在无名指上并用拇指压牢,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夹住上面一根筷子。持筷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夹取的成功,在老师的指导下,琛琛纠正了拿筷子的姿势,颤颤悠悠地去夹菜,岂料,小手一抖,刚夹住的菜又掉了。但是第一次的尝试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想要用筷子夹住菜,或将菜夹到自己的碗里,再放到嘴里,除了小手熟练的精细动作外,还需要手和眼的亲密合作。训练孩子用筷子扒、挑、夹食物,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千万不能一开始就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看到筷子就有恐惧感,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并逐步增加孩子使用筷子的频率,让孩子逐渐适应这个转换的过程。

在前几天的训练中,琛琛使用筷子还是比较费劲,好几次都按耐不住想中止训练。但老师指导他先完成夹容易的食物,比如炒鸡蛋、豆腐干等等,琛琛顺利夹取食物后,信心大增,逐渐能熟练使用筷子。

二、运用积木、插棒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张某,男,5岁,患有多动症,不能静坐,并且小动作较多,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按我们平时的训练程序,先给孩子测验,结果发现,由孩子多动而直接导致静心程度差,动手能力也同样,动作特别快,拿起插棒不知该往何处放,很盲目地在盒盖上来回环转。对待这个孩子,应该从最简单的搭积木开始训练。我首先找来半箱积木,教孩子搭积木,并给他做一次示范,孩子起初只能搭3—4块,之后,我采用蒙氏训练法,把积木放在室内,给孩子一张空桌子,让他坐在椅子上,自己随便去搭,但孩子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有限,中间有时需强化物刺激。如此一直持续整整两星期,在孩子极其排斥搭积木时,我就让他适量串糖葫芦、插棒,但这些只能是少量穿插,还是搭积木为主。后来终于自己迈开了第一步,能一次搭起18块积木薄板。插棒是这个孩子非常喜欢的,一次能插六十多个,但这时的插棒属于自由插的阶段,孩子在整个插棒盒上到处插,较分散,这样持续了将近3个星期后,孩子开始有意识零零星星两三个、三四个并排插在一起,最多能持续十多个插在一起。在插棒的过程中,我曾试图协助他一个挨一个地插,但均告败。值得庆幸的是,后来孩子在自己插的过程中却无意识学会了有序插棒。如果训练的内容长时间保持不变,孩子的兴趣就会减弱,我在他能有序插棒后,拿来珠子和绳子,让他练习串珠,开始他拿珠子和拿绳子的手不能很好地配合,绳子好不容易从洞中穿过,左手却不会放开珠子去捏绳子头,或者串珠之前绳子头太长或太短,但在强化训练之后,他进步很大,仅靠老师的语言提示,就能自己串珠。

在整个搭积木、插棒、串珠的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与表扬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要时时处处留心孩子的点滴进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三、运用生活中的教具,提高脑瘫儿童的动手能力

宁宁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因脑瘫引起四肢发育不良,右手几乎拿不住东西,针对孩子的情况,给她安排的精细训练,第一周拾豆豆。先找一个塑料碗以及一些黄豆,让孩子把这些小黄豆一个一个地拾到碗中,可以给孩子计时,看她一分钟能拾多少个。这种游戏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手指的灵活性。第二周:定形撕纸。将白纸在缝纫机上轧成条状或者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以及其他图形的针脚孔,教她沿着针脚孔撕成各种形状。这种训练能锻炼她的手眼协调,提高动手能力。第三周:花样穿珠。老师为孩子准备一些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珠子,和孩子比赛穿珠子。先告诉孩子穿珠子的时候,要运用颜色和形状间隔交叉地穿,看谁穿得最漂亮、最快。刚开始,孩子做得不会太熟练,老师要慢一点,让孩子获胜,以激发他的兴趣玩下去。这种游戏能锻炼孩子手的小肌肉动作,发展思维能力。第四周:开关小盒子。找一些用各种方法能打开盖子的小盒子,在里面装一些小物品,盖好盒子,然后用手摇动盒子,让孩子听里面发出的声音,告诉孩子里面有许多好东西,要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打开盒子。这种游戏能训练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训练这几个孩子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动手能力训练过程中,我深深的认识到,训练的方法、手段很重要。但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更为重要,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必须时时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坚信孩子能成功。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奇迹可能就在下一次出现。

3-6岁手部精细动作

1.有规律穿珠

教具准备:线、小珠各3颗(红、黄) 教学目的:练习穿珠,训练手眼协调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

2.展示教具操作过程(按红、黄、红、黄) 3.请孩子有规律的穿珠 2.放线入瓶

教具准备:玻璃瓶一个(瓶口较小)、毛线一根1米左右 教学目的:训练手眼协调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教师站立一只手拿毛线将毛线对准瓶都放如瓶中。 3.请孩子来操作

3.苹果 教具准备:红色、绿色橡皮泥若干 教学目的:提高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红色橡皮泥“团”圆形,绿色制作叶子,粘贴在一块成一 个苹果。 3.请孩子来操作

4.切橡皮泥

教具准备: 木刀、砧板、橡皮泥

教学目的:练习“缝”的动作,提高生活自理,手眼协调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橡皮泥搓成长条及“切”的动作。 3.请孩子来操作

5.捧米

教具准备: 米若干、2个盛米容器

教学目的:练习“捧”的动作,训练双手的配合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双手“捧”的动作

2.展示将米从一个容器中捧入另一个容器中 3.请孩子来操作

6.剪纸条

教具准备: 剪刀、纸条

教学目的:练习“剪”的动作,训练三指的灵活性及双手的配合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剪”纸条的动作 3.请孩子来操作 7.剥大蒜

教具准备: 大蒜若干、小碟两个

教学目的:练习“剥”的动作,加大剥的难度。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剥”大蒜的动作。 3.请孩子来操作 8.弹纸团

教具准备: 彩色纸团5种

教学目的: 练习“弹指”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及灵活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 2.展示食指、大拇指弹珠的动作 3.请孩子来操作 9.二指夹弹珠

教具准备:弹珠5颗

教学目的:练习使用二指夹物,训练二指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食指、中、指(做小白兔样) 2.展示二指“夹”弹珠的动作 3.请孩子来操作 10.蜗牛

教具准备:橡皮泥若干

教学目的:提高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橡皮泥“搓”成长条,再“卷”成蜗牛状,加上触角,成 蜗牛。

3.请孩子来操作

11.折纸

教具准备:彩色纸一份

教学目的:学习折纸,训练手的灵巧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纸对折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3.请孩子来操作

小班折纸《扇子》

小班折纸《扇子》

活动目标:

学习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每人一张,木偶小猪一个。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噜噜噜,噜噜噜,热死我了!(教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它呢?(幼儿回答)

2.观察讲解并示范。

(1)观察(出示纸扇)瞧,老师用什么办法?(纸折的扇子)

(2)教师示范:先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窄窄的长纸条,再把它翻面折,折得与第一次折得差不多宽,然后再翻面折。这样折次翻个面,把长方形纸折完为止。最后把它对折。看!给小猪扇扇,它多开心啊!

3.幼儿折纸。

小猪:要是小朋友给我折一把,那我更舒服了!

要求幼儿折一次翻个面,注意每次应折得差不多宽。 4.“帮帮小猪”的游戏。 小猪:“真热,又冒汗了,哪个小朋友帮帮我?这个小朋友折得特别整齐,扇起来一定很凉快,你能帮帮我吗?”请幼儿给小猪扇扇。最后在小猪“噜噜噜,我不怕”中结束。

12.筛豆子

教具准备:漏勺一个、米若干、豆子20颗(放在米中)、小碟子一个

教学目的:提高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筛”的动作,将豆子从米中筛出。 3.请孩子来操作 13.摁图钉

教具准备:图钉五根、软垫一块

教学目的:练习“摁”的动作,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及大拇指的力度。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摁”图钉动作。 3.请孩子来操作

14.捧水

教具准备: 水若干、2个盛水容器、乒乓球(放入无水的容器中)

教学目的:练习“捧”的动作,加大“捧”的难度。训练双手的配合能力。。 教学过程:

1.展示教具、双手“捧”的动作

2.展示将水从一个容器中捧入另一个容器中(使乒乓球浮在水面上) 3.请孩子来操作 15.剪圆形

教具准备:剪刀、纸 教学目的:学习连续使用剪刀剪图案“圆形”,加大剪的难度。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纸对折再使用剪刀剪半圆,展开成圆形。 3.请孩子来操作

16.筷子夹芸豆

教具准备:筷子一双、芸豆5颗

教学目的:练习筷子夹物,训练手的控制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 2.展示握筷、夹芸豆的动作 3.请孩子来操作 17.弹功

教具准备: 彩色珠子一颗、塑料纸杯一个

教学目的:练习“弹指”的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 2.展示食指、大拇指弹珠的动作、将珠子对准纸杯弹且将纸杯弹倒 3.请孩子来操作

18.剥花生

教具准备: 花生若干、小碟两个

教学目的:练习“播”的动作,训练手指的力度,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剥”花生的动作,把剥下的花生米给孩子一起分享。 3.请孩子来操作及分享 19.别别针

教具准备: 别针5根、补一块

教学目的:练习“别”的动作,训练手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布对折,将布两头用别针别好 3.请孩子来操作 20.开钥匙

教具准备:钥匙三把

教学目的:学习开钥匙,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及手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开钥匙的动作及方法。 3.请孩子来操作 21.打结、解结

教具准备:纱巾一条、娃娃一个或手偶

教学目的:练习手部精细动作,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纱巾系在娃娃颈部且打一个蝴蝶结、解结。 3.请孩子来操作

22.搭积木

教具准备:积木若干

教学目的:提高孩子空间建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将积木搭成各种物件如桥等 3.请孩子来创意操作 23.模仿绘画

教具准备: 水彩笔、画纸

教学目的: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 教学过程:1.展示教具.2.展示根据老师画的物品来模仿绘画如“树、草、花等 3.请孩子模仿绘画

24.小花猫的胡子

教具准备: 针一根、黑色线一根、少画小花猫胡子的图片一份(胡子:画有错 误控制点

教学目的:练习“缝”的动作,提高生活自理,手眼协调性。 教 学过程: 1.展示教具.2.展示“缝”的动作,沿着控制点将花猫的胡子缝出 3.请孩子来操作

推荐第9篇: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方法改革的持续推进,对于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鲜活的语言学习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欠佳,词汇量相对匮乏,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简化教学语言,本文将探讨肢体语言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效果。

关键词:肢体语言;英语课堂;职业学校学生;英语教学;语言教学

一、肢体语言教学的概念

所谓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肢体语言包括所有人类的交流方式,超越了书面和话语所表达的所有词汇。狭义言之,它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在内。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广义的意义,通过它可观察口语以外所呈现的潜在感受,通常是意识的举动。根据研究资料表明,在信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只表达了要表达内容的百分之七,声音占百分之三十八,那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五是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动作等[1]。肢体语言教学法简称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课堂上不需中文翻译,学生通过教师的肢体动作来理解[2]。

二、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通常是以说话及写黑板的方式将想要传授的课本知识表达给学生,但这种教学方式太死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而一旦学生产生厌倦感,那他上课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手段,而肢体语言的运用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动作、眼神、站势、服饰等非语言现象发出的信号,都是无声的肢体语言。他们是教师课堂中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条件。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甚至还可以表达出自然有声语言难于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要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为教学服务。我们看舞蹈表演,从演员的服饰、表情、动作中,解读它蕴含的意义,受到美的熏陶。老师也像演员,天天在三尺讲台上演出,学生在从教师的肢体语言中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当然老师和演员的演出截然不同,老师肢体语言要求适度,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现在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肢体语言的作用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课堂上各种肢体语言随意性强,控制不好,对学生的品行培养和教学效果带来不少影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获取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由此可知,肢体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1)《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等领域的中等技能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所以,高职英语就要适当降低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应用型技术性人才职业岗位的特点。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意识到英语教学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型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如何培养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能力,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不强,普遍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必备的文化素质,对学习、教师抱有不满情绪,不愿甚至不能配合老师的正常教学。但是,高职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英语教学就要求课堂上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而要改变沉闷的局面,达到应用的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课堂“活”起来[3]。

四、肢体语言在课堂组织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肢体语言在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有发展空间,现在一种比较流行的英语教学法TPR教学法,即全身反应教学法,这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我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一)声音控制法:声音控制法指教师通过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力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也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我们常做的高低声游戏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比如,在重点内容的教授中,我会适当的提高我的音量,放慢我的语速,学生就理解了,这个时候老师讲到重点了,要凝神了!

再如,在讲习题的时候,老师激情飞扬,热情高涨,学生不自觉的就被老师所吸引,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我经常讲的很投入,可以说手舞足蹈,学生被我的情绪所感染,枯燥的讲授也显得那么的活泼、生动。

(二)表情控制法:丰富的表情变化也可以起到控制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教师的表情表达对学生的暗示、警告和提示,也可以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教师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流,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班里有个学生,上学期的成绩不是特别的好,但是这学期有明显的进步,只是偶尔课上还是会做点小动作,这个时候,我就朝他摇摇头,并用表情进行警告,他很快就领会我的意思,“坐”的相当好!

(三)停顿吸引法:适当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

课堂中经常会有学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和同桌偶尔讲几句话,通常这个时候,我会停下来,望着他们,课堂很快安静下来,这时候讲话的同学也会意识到全班都在等他们,这样不用一句话就能使课堂保持安静!

(四)目光注视法:教师的目光注视可以在学生中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可以巧妙地运用目光注视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使学生情绪安定下来,愉快地投入学习。再如,课上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用目光注视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等。

(五)手势示意法:在英语课上,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会交头接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双手向他们做出一个暂停的动作或将食指按住嘴唇做出安静的表示,以示意这部分学生保持安静或终止违纪行为。

五、肢体语言在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音标教学中,可以运用肢体语言,优化教学。

教师在字母教学时,如果枯燥地领读、跟读,学生很快感到厌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手势表示大小写字母,有时还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怎样用手势表示音标,学生的兴趣会很高。

(二)在单词教学中,可以运用肢体语言,优化教学。

在教单词时可边做动作边教单词。如在教到book时,教师可边教读单词边做读书的样子,学生边做动作边念单词,多种感官并用,增强记忆;再如,教active时做出兴奋的样子;教tall时,可用手做出很高的样子;在教old时,可以用手做出抓胡子的动作,表示很老的样子,等在教单词时可边做动作边教单词。如教到car时,教师可边教读单词边用双手做握方向盘状,学生边做动作边念单词,多种感官并用,增强记忆;再如,教rabbit时可做兔子跳的动作;教bike时,可做骑自行车的动作;等等。在巩固生词教学时,利用肢体语言,同样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如巩固jump,run,sleep等单词时,教师可让一个学生做跳的动作,其余学生答jump;一个学生跑,其余学生答run;一个学生做睡觉动作,其余学生答sleep。还可倒过来,让一个学生说单词,其余的学生做动作;这些方法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在巩固生词、词组教学时,利用动作和神态,同样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如教Let’s go的时候,可以大手一挥大声的说,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如动作性词组,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来做,或者上面的学生做,下面的学生说,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了!在课堂中运用这些方法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肢体语言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包括手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眼睛动作和装饰用品。Cooper说:“非语言交际对教师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一个成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利用语言手段,他(她)还会借助于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堂体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职业学校英语内容简单,但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因此教起来却不太容易。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形象、生动、新奇、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寒天.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延边人民出版社.2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4 张秦中.张江毅.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

1997。

5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济南大学出版社.7 古学良.《英语教学的基础技能训练》,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8 张冠林.《英语语言练习手册》,外语教学于研究出版社.9 赖新元.《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0.10 寒天.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延边人民出版社.11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10篇:学年康复训练计划

渝北特殊教育学校 2017-2018学年康复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知、言语、思维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一、指导思想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全日制弱智学校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发展智力障碍患儿的大动作、精细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运动企划能力;改善突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抑郁、胆小害羞、情绪化、表情呆板、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异常行为,提升脑功能抑制生理能力,助益于孩子神经体系和左右脑机能的发展;开发孩子潜能,突破孩子认知障碍,快速全面提升智障孩子智能。

二、《方案》对本训练要求

通过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结合游戏、律动等方式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三、学情分析

渝北特殊教育学校共有9个班级,分为低中高年级,因为高年级年龄较大,所以康复训练主要针对低年级的的学生。这些孩子都属于智力障碍,年龄悬殊比较大,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中高年级是程度较好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基本常识较清,感知觉能力较好。低年级的孩子程度较深,只有基本的本体感觉,与他交流时风马牛不相及。学习常规最差,课堂上乱走乱动,胡言乱语,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听觉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本学期地教学中,要通过康复训练让儿童充分发挥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协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培养特殊儿童利用感知能力去探索环境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四、训练内容

着重训练孩子的功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训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正强化 2.消退 3.塑造 4.条件强化 5.惩罚

总之,康复训练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五、教学目标

1、让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标。

2、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

3、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课专心、学习认真、书写整洁等较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和同伴和谐相处。

六、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愉快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2.使用提示帮助:为了促使学生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必须使用提示帮助。有了提示,学生才可能对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只要他能够完成指令(那怕是提示后完成的),还是要对他做出的正确反应给予强化。 3.强化:强化物的正确运用是训练学生并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手段。每个训练项目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食物、表情、玩具、表扬、赞赏等强化物及强化手段,反复训练每个步骤,及时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让学生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训练中还应注意变换各种方法进行合理强化,使学生逐渐懂得高级的强化。

4.反复练习。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因为反复进行练习,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

七、进度安排

9——11月感知训练 11——1月语言能力训练

2——4月动作康复训练 5——1 月智能训练

八、自闭症的个训计划

1、年轻教师选择合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

2、为自己的个案制定康复训练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3、做好每节课的康复训练记录并交郑敏处统一整理资料。

4、每月末对个案进行能力评估,检验训练效果,并对长短期目标作适当调整。

第11篇:康复训练中心管理制度

康复训练中心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科学健身,防止造成人员意外伤害,保障设备和器材完好率,提高设备和器材的使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1、在健身房健身的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2、进入健身房应注意统一着装,以软底鞋为主。

3、活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活动中不得大声喧哗,与他人交谈,不得影响他人正常锻炼。

4、爱护室内健身活动设施,按说明正确使用健身器械,不得违规操作,不得随意玩弄器材,以免造成伤害。因使用不当造成自伤的,后果自负,故意造成的器材损坏,照原价赔偿。

5、如有技术问题或发现器材故障请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切勿自行操作,以免运动伤害。

6、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的学员请勿进入健身房,擅自参加活动者,如发生事故,后果自负。

7、严禁在器械上做危害他人安全的动作,若给他人造成伤害,由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8、未经允许,禁止将健身器材拿(推)到室外或任意挪动,以免损坏或丢失器材。

9、健身房内禁止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杂物垃圾 ,保持室内卫生。

10、请遵守健身房秩序,互爱互让,相互关照,争做文明运动者,营造健身房和谐友好的氛围。

11、如违反以上管理制度自行进行锻炼者,造成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第12篇:康复训练室管理制度

康复训练室管理制度

1.进入室内请脱鞋,并整齐地摆放好鞋物。

2.有秩序地出入室内,讲文明,讲礼貌,不准拥挤。3.保持室内肃静,不得喧哗打闹。

4.保持室内卫生,不得吃零食、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5.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使用康复器械,安全地进行康复训练。 6.爱护室内的一切设施,不破坏、污损,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7.注意安全,离开前自觉关锁门窗,切断电源。

8.节约用电,不开无人灯、无人电扇、无人空调。

感统训练室管理制度

1、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感统训练,不得随意变动室内设备的安放位置,爱护活动器材,轻拿轻放。活动器材用后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2、教师要先熟悉器材的各种功能,训练过程中,提醒学生不做危险的动作,不允许学生在室内追跑打闹、不大声喧哗等,以保证学生安全。

3、注意室内地面、墙面卫生,入室学习、训练要脱鞋。

4、训练结束后将训练器材放回原处,把活动室整理好。

5、经常检查活动器械使用情况,做好活动器械保养、维修工作,杜绝事故隐患。

6、认真做好训练室使用及学生训练情况的记载。

7、未经许可外人不得随意入室活动。

语言训练室管理制度

一、本室仪器由专人管理、维护,具有操作仪器技能的教师,方可上机操作。

二、开机前先检查仪器及其配件的完好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与专业维护人员联系。

三、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四、保持室内整洁,定期打扫卫生。

五、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禁止乱丢瓜皮果壳纸屑,禁止在雨雪天把雨具带入室内。

六、爱护室内的一切设施和用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及外借。

蒙台梭利室管理制度

一、定期打扫整理,保持室内整洁、温馨。

二、顺应儿童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指导操作,可引导,不强求、不施压、不包揽、不替代。

三、使用后按要求填写操作记录。

四、爱护室内的一切设施,不破坏、污损,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五、节约用电,不开无人灯、无人电扇、无人空调。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体育器材室。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及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三、体育器材及设备入库,要凭单据及时登记,做好帐册管理,每年年底调整一次,做到帐物相符。

四、体育器材及设备原则上不向校外出借。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五、日常管理中,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六、做到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如有损坏应及时填写“体育器材及设备损坏报告单”,按有关规定报损。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 无损。

七、根据教学安排,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师生借用,做好借用记录。

八、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它无关物品。

九、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下班前关闭水、电开关和门窗。

第13篇:脑瘫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脑瘫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主讲人:张则广

郑昌萍

一、早发现、早干预

早起发现孩子的残疾并及早进行康复,可以减少及避免继发障碍,减轻残疾,如挛缩、畸形等。另外有些技能,例如语言和交流能力是孩子未来学习的基础,而语言发育正好是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最为重要。

二、以儿童为中心

无论进行任何种类的康复活动,康复工作人员必须谨记儿童是我们的康复对象。康复活动必须要以儿童喜爱及友好的形式来进行。

三、全面的康复

全面的康复包括:感觉、运动、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交技能;教育和康复互相结合。

四、遵循生长发育规律

五、儿童主动参与

六、家长参与

脑瘫康复训练器材与辅助器具

主讲人:韩誉功

张莉

在康复训练及治疗中,脑瘫患儿,特别是幼儿 ,常需要一些训练器材,如巴氏球、楔形垫、滚筒、站立架等,以增强训练效果。要求训练器材要结构牢固,实用安全、方便、灵活,易于清洁,便于移动,搬运。

一、滚筒

二、充气球

三、楔形垫

四、训练垫

五、平衡板

六、斜板

七、姿势矫正椅

八、站立架

九、平衡杠

脑瘫儿童发展特点

主讲人:杜颖

张则广

脑瘫发生时,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孩子只是具备了最基本的原始功能。脑瘫发生后,大脑只能在受损的情况下继续发育和成熟,孩子也开始在某些机能缺损的情况下逐步学习各种技能。因此,脑瘫儿童的发展有其独特之处,康复训练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运动发展缓慢和异常

2、全面发展可能受影响

3、对环境的依赖增加

4、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增加

5、融入社会有障碍

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

主讲人: 郑昌萍 张莉

一、粗大运动功能训练

粗大运动包括头的控制、翻身、坐、爬行、走、上下台阶、跑跳等活动;脑瘫孩子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迟缓,但仍然遵循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发展规律,即从上到下、从近到远,先有头和躯干的控制,然后才有四肢的控制和协调运动,训练时我们也应该按照这个发展规律,逐步提高。

二、翻身训练

三、坐位训练

四、爬行训练

五、站立训练

六、转移训练

七、步行训练

八、上下台阶训练

脑瘫个别康复训练计划

主讲人:杜颖 韩誉功

(一)个别康复计划的含义

智力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各不相同,康复训练的需要亦不同,智力残疾儿童不仅个体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个体内部发展也不平衡,这就需要康复训练必须具有针对性。从致残儿童个体差异出发,以满足其康复训练需要为目的的康复训练计划就是个别康复训练计划。

(二)个别康复训练计划的内容

内容有个案基础资料,个案综述,个案初期评估结果及长、短期训练目标。还应当有该儿童的安置形式和训练建议。 制定个别康复训练计划的程序

脑瘫儿童的社区康复

主讲人:张则广 杜颖

一、社区康复的提出

社区康复作为相对于传统的机构康复,于197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倡导,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得到重视和推行。

二、社区康复的目的意义

1、广大残疾人迫切需要社区康复服务

2、有利于残疾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

4、符合国情,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远工作

5、顺应各项服务“社区化”发展趋势

6、是实现残疾’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残疾儿童基本状况

主讲人:韩誉功 杜颖

一、残疾儿童的鉴定

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标准,14周岁以下

的少年儿童: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定为视力残疾儿

童;双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41分贝或失语失音构音不清,定

位听力语言残疾儿童;智商低于70,适应行为低于同龄儿童

一般水平,定为智力残疾儿童;上、下肢或脊椎中枢神经残

缺截除畸形或功能障碍,定为肢体残疾儿童;患精神病一年

以上 ,社会功能紊乱,定为精神残疾儿童;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为综合残疾儿童。

二、分布特征

1、农村残疾儿童显著多于城市

2、残疾儿童中智力残疾儿童占最多数

3、轻度残疾儿童所占比例高于重度残疾儿童

4、残疾儿童高年龄多于低年龄

脑瘫的基本概念

主讲人:张则广

张莉 脑瘫的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残疾,据统计,我国0~6岁脑瘫儿童有30多万,而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因此,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摆在了儿童康复的重要位置。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伤,而出现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发生原因

1、遗传因素

2、妊娠时因素

3、分娩时因素

4、出生后因素

脑瘫的分型和分级

主讲人:郑昌萍

韩誉功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

1、痉挛型

最常见,约占60%~70%,表现肌肉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活动困难、活动范围减小、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增大,上下肢或头常处于某种特殊姿势。

2、手足徐动型

约占20% ,主要问题是肌肉张力变化不定。

3、共济失调型

较少见

4、软瘫型

5、混合型

同时具备2种或以上类型的特点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

以生活自理能力为标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1】轻度

生活完全自理

2】中度

生活部分自理

3】重度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脑瘫儿童的评定

主讲人:张则广

郑昌萍

脑瘫康复评定就是指利用一定的评定工具,评价和了解脑瘫儿童在不同的阶段的功能状态,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初次评定

评定的重点是向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历史和发育情况,了解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功能状态,了解孩子和家长的主要困难,全面评价,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中期评定

在康复过程中进行的评定,根据康复时间长短,中期评定不止一次。主要针对目标,看是否需要调整或制定新的目标,意义在于观察孩子的进步,为下一步提供依据。

末期评定

康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伴有脑瘫孩子至成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没有末期的。这里的末期评定是一个比较集中和强化的康复阶段结束时进行的评定。也需要有针对性,看是否达到预期,为将来的生活提供建议。

康复训练目标及计划制定

主讲人:杜颖

张莉

脑瘫儿童的最终目标是使孩子回归社会,享受生活,但由于脑瘫的严重程度在个体间差异很大,每个孩子能够达到的水平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能期望都能够得到一样的康复结果。

少数较轻的孩子,康复目标就是使它们完全独立地在主流社会中生活。

大部分脑瘫孩子可以具有相当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康复的目标就是利用多方面的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生活的大环境,使他们融入社会,享受教育、工作、家庭生活的权利。

少数比较严重的孩子,目标就是尽可能减少孩子对他人的依赖,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因此,康复的总体目标不是使每个孩子达到正常,而是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长短期目标,逐步提高孩子的能力。

脑瘫的中医治疗

主讲人:杜颖

韩誉功 脑瘫的常规治疗方法:

1、脑瘫的理疗:作为综合康复的手段之一,通过各种物理治疗仪,根据生物电子动态平衡理论结合中医阴阳平衡理论采取多种物理疗法,选择相应的经络配穴,通过电疗、光疗、磁疗、激光及温热疗法,促使经络通畅,达到活血化淤,康复萎缩肌肉,松驰痉挛肌群,恢复神经传导功能,对患儿的肢体障碍关节畸形等症 状予以有效的改善和缓解。

2、脑瘫的心理疗法:脑瘫患儿除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外,合并智力低下和心理障碍者较多,患儿多有情绪障碍,行为异常,认知损害。针对脑瘫患儿的心理障碍,在综合治疗中尊重患者,认真倾听和理解、安慰、鼓励患儿,在矫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提高治疗训练效果,改善患儿 心理状态的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偏执,依赖心理,建立独立、自信、坚强、向上的信心,培养其自理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3、应用针刺与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患儿的不良姿势,矫正肢体畸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肢体神经发育。还应用头针与穴位注射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的方法,促进脑发育,营养脑细胞,促进智力发育。体针选择主穴百会、大椎、肾俞、足三里、关元。头针主取运动区,可配取语言二区、三区,视区,平衡区等。

第14篇:跨越式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跨越式教学中的重要性

成县店村小学 白向莉

跨越式教学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全英语教学,但因为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还很少,甚至还不能够听说出完整的英语句子,这就使全英语授课达到一定困难。本人根据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和实际情况,坚持使用肢体语言有效地促进了全英语教学。 一 .肢体语言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就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大家都知道方法是很多的,譬如游戏教学、歌曲教学、故事教学、童谣教学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生动的肢体语言。教师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情绪或信息给学生,透过实际的肢体动作,老师可以轻松地完成自已意向的表达,且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没有肢体语言的支持,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肢体语言在小学教育中更是必不可少。 二.教师课堂指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用到一些指令语来组织教学,向学生提出听、说、读、写具体要求。然而,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对指令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一些公开课的教案设计中,教师只注重课堂任务或游戏在设计形式上的新异,而忽视了运用指令

性语言向学生说明或示范活动内容和游戏规则。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指令性语言更是趋于随意,指令不清或指令过长,致使学生无法充分理解任务或者游戏的目的所在,因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其实利用肢体语言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应注意的问题。如:课堂出现混乱时,教师可以将食指放在嘴边做出安静的样子说Be quiet;想让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时边说Hands up,一边做出举手的样子;在说“Come to the blackboard ,please !”这时,我们便可以指着学生,再指着黑板,引导他走向黑板; stand up,边做着手心向上的动作;我让学生坐下时,边说着sit down,边做着手心向下的动作;当读书让他们停下时,边说着stop,边做着左手手心向下,用右手食指指着左手手心的动作。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根据这些单词的特点,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肢体语言对词汇的诠释

词汇教学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果在教学中,努力地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教词汇,其作用是无可否认的。

1.运用肢体语言教单词既可以让学生动起来,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在学的过程中,学生们觉得很快乐、很新鲜,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在记单词上达到“快、好、牢”的效果。例如,在教授一些直观的实义动词时用动作加深记忆,如:当我教授rabbit这个单词时,我可以利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头上做兔子的耳朵;教授Monkey时,我可以做一个抓耳挠腮的动作等。

在教授Unit 5 Let’s eat,句型I like hamburger时可以边拿出图片或课件边做出非常喜欢的表情;教句型Here you are时做出递给的动作,学生就会很容易明白了。再如,在教授动词Run时,只需给学生示范一个跑步动作; 教swim这个单词时,做一个游泳的动作;教 sing这个词时,顺便唱出几句歌词;教授dance这个单词时,做个跳舞的动作;教授play basketball这个词时,我同样做一个拍球的动作等等,让学生猜出这些单词;然后我边做动作边说着这些单词。让学生边模仿这些动作边学说这些单词,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并且印象深刻。

2、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记忆容易混淆的词汇

针对一些重点并容易混淆的单词,如:教授形容词big ,small, tall, short ,fat, thin ,long, short等八个词时,单独记忆这些单词比较困难,于是利用最简单的双手比较有效。教big时,用双手画个大圈,说着This is big;教small时,用双手画个小圈,说着This is small;教tall和short时,用站和半蹲的姿势来表示tall和short,边做动作边说I am tall ,I am short;教fat和thin时,边用双手和身体做着fat和thin的姿势,边说着I am fat,或者I am thin;教long和short时,利用我的手指头的长短,说着:This finger is long ,this finger is short。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良好,而且在家里,在放学的路上或在平时学生都可以操练这些单词。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省时有效,很受学生欢迎,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乐“学”不

疲。

3.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动耳动手的能力

跟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控制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入深度。上课伊始,应让孩子唱他们熟悉的英文歌,通过唱一唱,跳一跳和老师的一些动作clap your hands, open your mouth, touch your head, run , jump, walk,etc.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说英语,玩游戏,课堂教学活动便颇有兴趣,孩子们爱学、乐学、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四、肢体语言在对话、语篇、活动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交际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精心设计课堂引言,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情景,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这是“TPR”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如Book3 Unit6是介绍生日的。课前我们准备了几张生日贺卡和一张生日蛋糕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唱生日歌,送礼物,问年龄给学生创设了过生日的情境。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TPR”,可化乏味为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并主动地、轻松地获取知识。 五. 肢体语言能和谐师生关系

肢体语言是传达情感或信息的复杂丰富的肢体动作,是有声语言的有效补充。

信息传递形式 = 7%的词语+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这说明和谐教学气氛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肢体语言的发挥。如果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配合合理,那么即便是短短几句话,就可以将

讲话人的本意表达清晰;相反,如果配合不得当,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来重复和解释.因此,教师必须尽可能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第15篇:肢体康复总结

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2012年是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我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使全县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一年来,我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康复公益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提高全社会预防知识和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同时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助残日”、“爱眼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日”、“防治麻风病日”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重点加强遗传、中毒、意外伤害、有害环境等主要致残因素的防范宣传教育。

二、开展免费为残疾人体检活动。今年,我中心与甘肃省康复中心、城关区医院合作,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免费为残疾人体检。

三、认真开展截肢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矫形器工作。我中心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实行将上级分配我中心的残疾人假肢、矫形器安装工作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内容,实行了全面筛查、建档,有计划的组织有需求的残疾人到市假肢中心安装假肢。

四、认真开展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和辅助器具的免费发放工作。为残疾人配发助听器、拐杖、助视器、轮椅等辅助器具。

五、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以政策为保障,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建立社区康复服务队伍和完善社区康复设施。开展智障儿童、肢残儿童及盲人定向行走康复训练。

六、加强跟踪服务。一年来,在城关区卫生局领导和上级残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按照“建网络、抓筛查、重预防、强康复、见效益”制定了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

七、积极组织参加培训。我中心培训康复协调员在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

总之, 2012年我中心残疾人康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坚信,在城关区卫生局领导和上级残联的指导,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中心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必将再上新台阶!

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16篇:5肢体残疾

肢体残疾的预防(30道题)

1.什么是肢体残疾?

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社会参与障碍。

肢体运动功能丧失是指医学上的肢体的生理运动功能丧失。例如: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伸膝无力或不能伸膝,称为伸膝运动功能丧失。脑卒中患者的足尖抬不起来,称为踝关节背屈功能丧失。

活动受限是指完成生活中各种任务的活动受到限制。例如上述的儿麻患者由于伸膝运动功能丧失,不能走路了,称为步行活动受限。例如双上肢无力不能自己吃饭了,称为进食活动受限等。

社会参与障碍是指那些残疾人回归社会的阻碍因素。例如不能走路的人,可以使用轮椅代步,但是室外道路、公园、车站、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缺少无障碍环境,形成移动、交通、分享公共设施障碍;又如具有与健全人同样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因个人的社会歧视,得不到同样的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就业障碍等。

2.常见的肢体残疾有哪些?

肢体残疾人在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常见的肢体残疾有四肢瘫、截瘫、偏瘫、脑瘫、脊柱强直或严重畸形、上肢或下肢部分或全部缺失、单手或双手拇指或其他四指缺失、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以及身高不足130厘米的成年侏儒症患者等。

3.哪些原因会导致肢体残疾?

造成肢体残疾的原因有许多,调查表明我国造成肢体残疾的前十位原因依次为脑血管病、骨关节病、小儿麻痹症、工伤、交通事故、发育畸形、脑性瘫痪、脊髓疾病、感染和地方病。其中脑血管病在城市占到肢体残疾原因的25%;骨关节病在农村占到19%;脑性瘫痪、发育畸形以及先天性发育障碍是0~14岁肢体残疾儿童最主要的致残原因;而脊髓灰质炎、其他外伤、交通事故、工伤等是25~54岁青壮年肢体残疾人的最主要致残原因;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和其他外伤等是55及55岁以上老年肢体残疾人的最主要致残原因。

4.什么是偏瘫?

偏瘫是由于外伤或疾病造成大脑功能障碍,引起一侧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有时还有说话、理解、记忆、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偏瘫的常见原因是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和脑梗塞。这类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常常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血脂异常、肥胖、高盐饮食、酗酒及吸烟等因素有关。

5.为什么说防治高血压可以预防偏瘫的发生?

因为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水平的增高,脑中风的危险性都会增加,血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由于血压增高,脑血管破裂,形成出血性脑血管意外,造成偏瘫。有些患者得了高血压,而没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这就更加危险,所以要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一旦诊断高血压,要长期科学服药,保持血压的正常、稳定,降低脑中风发生的风险。

1

6.为什么要警惕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偏瘫?

因为对于心脏病患者,无论血压水平怎样,其偏瘫发生的危险都明显增加。心脏病患者常常由于脱落的栓子,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形成脑血栓,导致脑部缺血,造成偏瘫。冠心病患者约10%~30%可发生脑血栓,较非冠心病患者高5倍。如果患者伴有高血脂,那么形成血栓的机会就更多,所以说心脏病与偏瘫关系密切;因为心脑血管是一个系统,所以发生脑缺血偏瘫时,也要监测心脏。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脂饮食,定期检查血脂。

7.糖尿病会导致偏瘫吗?

糖尿病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以提早或加速动脉硬化,这样就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进而容易造成脑血管出血,导致偏瘫。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引发偏瘫的风险。

8.肥胖与偏瘫有哪些关系?

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有密切关系,同时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发病也明显增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都是偏瘫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说肥胖虽然不直接引起偏瘫,但它是偏瘫发生的间接危险因素。因此,肥胖者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科学减肥,降低偏瘫发生的风险。

9.偏瘫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脑中风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征兆,应引起注意,及早采取措施。下列情况是偏瘫发生时常见的征兆:

(1)发作性眩晕。

(2)发作性一侧性黑蒙或双目失明。 (3)突发言语不利。

(4)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四肢无力。 (5)突发一侧肢体麻木。

10.定期体检对预防偏瘫有哪些作用?

很多疾病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而经常被忽略。例如:有些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糖尿病患者也不一定有典型的吃饭多、喝水多、体重轻的症状。因此,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内科、神经系统的全面体检,至少每年要有一次,特别对中老年人非常必要。坚持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造成偏瘫的危险疾病,积极采取措施,可以减少偏瘫的发生。

11.什么是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是生后1岁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脑组织造成的残疾,以运动障和姿势为主要表现。 表现有:

(1)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如3个月俯卧位时不会抬头,4~5个月不能伸手够物,6~7个月不会坐等。 (2)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肌张力比正常儿增高,出现身体僵硬。少数表现肌张力低下。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

2 (4)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有如受到惊吓那样的表现) 6个月以后不消失等。

12.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是什么?

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约有半数的脑瘫患儿是由于早产引起的。其他原因还有:母亲孕期有流产先兆,出生前后窒息,产伤、新生儿颅内出血;低出生体重,体重越小,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 新生儿严重黄疸引起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感染损伤脑组织;母亲妊娠期各种异常情况,如胎儿脑畸形和多胎妊娠等。有报告,双胎比单胎脑瘫的发生率高6倍多。 约1/4的脑瘫患儿目前找不到原因。总之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脑损伤。

13.家长通过孩子的哪些异常表现可以发现脑瘫?(加图)

与正常孩子相比,脑瘫孩子常有与同龄儿不同的表现,家长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应立即到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1)新生儿期或3个月内婴儿易惊,啼哭不止,睡眠困难。

(2)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进食时易呛从而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3)听到噪音或在体位改变时易表现为拥抱样惊吓伴哭闹。

(4)出生后过百天还不能抬头,没有站立和迈步的表示,4~5个月挺胸时头仍摇摆不定。 (5)生后4个月肌肉松软,不能保持某一体位,不会翻身,自发运动减少或运动异常,如过早地全身呈滚木样,突然地翻身;四肢僵硬,扶腋窝站立位见双足尖着地;护理大小便困难(便后清洗、换尿布大腿外展受限)等。 (6)6~8个月仍不会独自坐。

(7)8个月以后仍无爬行意识与动作。

(8)1岁后出现不自主运动,表现为不受控制的肢体和面部的怪异动作。

要注意并不是每个脑瘫孩子都有上述症状,只要有怀疑,就应当早做检查。

4个月肌肉松软 6~8个月仍不会独坐 下肢及双足呈剪刀样交叉

14.为什么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瘫的发生?

因为大脑发育的规律是年龄愈小发育速度愈快,出生时脑的重量大约是370克,6个月脑重量增加1倍,2岁时脑的重量为出生时的3倍。大脑有1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如同小树,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触突像树枝一样,6个月时神经细胞的突触比出生时增长7倍,青春期发育成为成年人的水平。成年人的每个神经细胞有1.5万个突触,因此,在出生后的头2年,大脑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高危儿受到脑损伤,通过感知运动刺激、科学的早期教育和主动运动训练,可以使没有受损的脑细胞得到充分发育,替代和补充受损的脑细胞的功能,使大脑功能得到代偿。

3

15.什么是截瘫?

截瘫是由于脊髓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的障碍。它是一种致残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

脊髓损伤可以是完全横贯性或不完全性的。损伤平面不同,障碍的表现就会有很大不同。例如,高位颈段完全性脊髓损伤可造成四肢瘫痪,而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只造成双下肢瘫痪。较高胸腰段的完全性脊髓损伤可能不得不依靠轮椅才能移动,而下腰段的完全性脊髓损伤依靠支具和拐杖还可以步行移动。

16.哪些原因会导致脊柱脊髓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的原因包括外伤性的和非外伤性的。外伤性原因是脊柱脊髓受到机械外力作用,包括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而造成脊髓的结构与功能损害。脊髓损伤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工矿事故、高处坠落、运动损伤及暴力行为(如刀枪伤)等。非外伤性原因包括脊柱、脊髓的病变,如肿瘤、结核、畸形等。

交通事故

高处坠落

17.截瘫患者经常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由于护理和医疗措施不当,或个人不注意,截瘫患者特别容易发生以下的并发症: (1)压疮,又叫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过度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的组织坏死。好发于卧位或坐位时持续受压的骨突部位。

(2)排尿困难(包括尿潴留和尿失禁)及泌尿系感染,是由于脊髓损伤后,支配膀胱排尿肌肉的神经受损造成的。

(3)高血压、心动过缓、大量出汗、面色潮红和头痛等自主神经反射亢进阵发性症候群,是由于脊髓损伤后,走行于其中的自主神经受损导致的功能紊乱。

(4)排便困难,是由于脊髓损伤后,支配肠管和肛门的神经受损,直肠松弛,结肠活动减弱,肛门括约肌无力造成的。

(5)痉挛,常发生在颈髓损伤和上胸段损伤者,痉挛可发生在肢体,也可出现在胸、背、腹部,表现为肢体僵硬、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脊髓损伤后,走行于其中的运动神经受损造成的功能紊乱。

18.截瘫患者如何预防褥疮?(加图)

截瘫患者因感觉丧失及肢体活动障碍,长时间卧位或坐位常会在身体承重部位、体表骨突出部位形成压疮。严重褥疮会形成皮肤破溃,感染。预防褥疮要做到:

(1)减少局部持续受压,坐轮椅者每30分钟做一次减压,每次持续1~2分钟;卧床者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要轻柔,防止摩擦皮肤。翻身后观察皮肤情况,保持床面 4平整。

(2)选择散热性能好、透气性能强、厚约10厘米的坐垫或床垫,放置于合适位置,注意皮肤、内衣和床垫的清洁卫生。

(3)适当进行康复运动训练,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4)保护肢体,避免过冷过热;避免肢体碰撞在硬物上。

乘坐轮椅防止褥疮

卧位防止褥疮

19.截瘫患者如何预防关节挛缩?(加图)

为了保持瘫痪肢体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从受伤开始,每天都要对瘫痪肢体的关节做多次被动活动。按照关节的正确功能方向,每次活动10~15次,活动时动作应轻柔、缓慢,在关节的全范围活动,可以由他人帮助活动,也可由脊髓损伤患者自己活动,以不感到疲乏为限度。

20.哪些原因会导致截肢?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四肢病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医生会进行截肢处理,因此就要特别注意以下造成截肢的原因:

严重外伤:严重外伤、肢体血液循环障碍,肢体组织可能坏死或无法修复,包括烧伤和冻伤造成的肢体坏死。

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发生了肢体坏疽时就要截肢。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造成的截肢病例也越来越常见。

严重感染:威胁生命的肢体急性感染,如气性坏疽、丹毒等。某些慢性感染,如慢性骨髓炎,长期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引起广泛的组织破坏和肢体严重畸形、功能丧失,甚至诱发癌变。

肿瘤:骨组织的恶性肿瘤。

先天畸形和发育异常:肢体严重畸形、无功能,且无法矫治。

其他:风湿性心脏病、麻风病、动脉闭塞性疾病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21.什么是骨关节病?(加一个老年人柱拐行动困难的图)

骨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病等,是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被破坏所致的慢性关节炎。其特征是进行性关节软骨消失,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导致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多发生在负重关节,以膝、髋关节为多见。骨关节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的人20%都患有有症状的骨关节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老年人拄拐图

22.什么原因可以引起骨关节病?

老年人的软骨老化,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退行性变,是造成老年人骨关节病高发的第一位原因。其他原因如关节创伤、关节疾病、慢性劳损、体重过高,以及气候潮湿寒冷等因素都可以导致骨关节病。另外,在一些地区由于食用的谷物含“镰刀菌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所致的大骨节病,也是特定环境导致的骨关节病。

23.骨关节病患者常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骨关节病人虽在X线上有骨关节病的表现,但只有约5%的病人有症状。病人多为45岁以上的中年或老年人。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通常为多关节发病,也有单关节发病的情况。患病关节可有持续性隐痛,活动增加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疼痛常能忍受, 6 气压降低时加重,也就是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有时可有急性疼痛发作,同时有关节僵硬、关节内摩擦音等表现。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稍活动后好转,有人称之为“休息痛”。后期关节肿胀、增大、运动受限,但很少完全强直。

24.合理饮食能预防骨关节病吗?

合理饮食能够预防和延缓骨关节病的发生。老年人要适量摄入高钙饮食,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要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的负重;食物中过高的蛋白质会促进钙从体内排出,所以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有限度;因为维生素参与钙的吸收和转化,所以还要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其中以维生素D最为重要。

25.为什么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预防骨关节病的发生?

坚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物质代谢,增加骨的弹性、韧性,从而预防骨折,延缓骨骼老化的进程。坚持运动还可以提高关节的坚韧性和灵活性,防止因老化而导致的肌肉萎缩、韧带僵硬、关节强直等。运动还可改善和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使肌肉发达,能够有力地控制关节的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年龄各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26.为什么晒太阳对预防骨关节病有效?

因为维生素D是钙的吸收和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而维生素D的最主要来源是皮肤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后,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合成的。所以,晒太阳对预防骨关节病有效。当然,晒太阳也要适度,不可以暴晒或久晒。

27如何预防和改善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挛缩畸形?

关节挛缩是骨关节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该部位的活动受限,肢体呈屈曲挛缩状态,并且进行性加重。

关节挛缩一旦形成,如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就会给生活自理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残疾。预防和改善关节挛缩的方法为:

(1)随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位,并且定时变换体位。

(2)每日对全身关节进行活动训练,活动度从小到大,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手法要轻柔,力度要恰当,不可过急过猛,以防损伤。

(3)利用自身体重和强制运动的方法来矫正已经发生的关节挛缩。

7 28.发生中风时应怎样正确处理? 中风的学名叫脑卒中,也叫脑中风。脑中风包括两种情况:脑梗塞(脑血管被阻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和脑出血(脑血管破裂出血)。这两种情况症状相似,紧急处理的方法也有共同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患者,突然头晕、头痛或呕吐、晕倒,随后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含混不清、一侧肢体瘫痪,就很可能是中风了,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不要摇晃患者,尽量少移动患者,尽快呼叫急救车。 (2) 宽松患者衣服。如果患者清醒,让患者半卧或平卧休息。

(3)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可将患者摆放成侧卧位,头稍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出患者的假牙,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防止患者将其吸入肺中。

(4) 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和脉搏,不要给患者进食、喝水。

29.可能发生脊柱损伤时应怎样正确处理?

脊柱损伤多由于受到间接外力,如人从高处摔下时,头、肩或足、臀部着地,对脊柱产生轴向的挤压力,或由于受到直接撞击而引起脊柱骨折、脱位和肌肉、神经损伤。当腰背突然弯曲、扭转或用力过猛时,也会引起支持脊柱的韧带、肌肉或椎间盘的损伤。发生脊柱损伤后,受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往往不能活动,如果神经受压,皮肤可有针扎般感觉,背部剧烈疼痛,有被“切断”的感觉,严重时患者会昏迷。当发生脊柱损伤或怀疑脊柱损伤时,要采取正确处理措施,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主要处理方法包括:

(1)不要移动伤者,要立即呼叫急救车。一旦脊柱受到损伤,就会失去对脊髓的保护作用,此时实施不合理的搬动,就可能损伤脊髓神经而造成瘫痪。

(2)用双手保持伤者头和颈部不动,还可找来衣物、毛毯等垫在伤者的颈、腰、膝、踝部,固定身体,等待急救车到来。

(3)如果周围环境有危险必须转移时,要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3—4个人一起将患者平移(保持头、颈和躯干在一条直线上)放到平板上,充分固定后再搬运患者脱离危险环境。如果现场无专业人员,转移患者时应尽量保持其原有体位。

30.怎样及时发现和处理骨折,以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由于骨骼的周围有血管、神经或器官,骨折常会引起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发生骨折时,伤者可有如下表现:

(1) 受伤的肢体出现短缩、扭转、弯曲等畸形。 (2) 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 骨折处疼痛、肿胀、淤血,受伤肢体不能活动。 (4) 严重的骨折会出现大出血,甚至会使人休克。

以上表现不一定同时出现。除非现场环境对伤者或救护者有生命威胁,否则不要贸然移动伤者及其受伤肢体,更不可盲目将骨折复位。尽量在现场及时对伤者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以减轻其疼痛并防止加重伤情,然后迅速将患者送医院治疗。

第17篇:肢体残疾分级

肢体残疾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3)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双全臂缺失。

(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 (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末部位缺失。

(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肢体残疾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2)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3)双大腿缺失。(4)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5)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6)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一级中的情况)。(7)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肢体残疾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双小腿缺失。(2)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3)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4)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5)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除外二级中的情况)。(6)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阵碍。 肢体残疾四级:基本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单小腿缺失。(2)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厘米以上(含5厘米)。(3)脊柱强(僵)立。(4)脊枚畸形,驼背畸形大于70度或侧凹大于45度。(5)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6)单侧拇指全缺失。(7)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8)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9)抹儒症(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成年人)。(10)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两肢功能轻度障碍。(11)类似上述的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第18篇:肢体残疾标准

肢体残疾

一、包括:

(一)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而截除或先天性残缺;(二)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三)脊椎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四)中枢、周围神经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二、肢体残疾的分级

从人体运动系统有几处残疾、致残部位高低和功能障碍程度综合考虑,并以功能障碍为主来划分肢体残疾的等级。

(一)一级肢体残疾:

1 四肢瘫:下肢截瘫,双髋关节无自主活动能力;偏瘫,单侧肢体功能全部丧失。

2 四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先天性缺肢;单全臂(或全腿)和双小腿(或前臂)截肢或缺肢;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小腿)截肢或缺肢;双全臂(或双全腿)截肢或缺肢。 3 双上肢功能极重障碍;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二)二级肢体残疾:

1 偏瘫或双下肢截瘫,残肢仅保留少许功能。

2 双上肢(上臂或前臂)或双大腿截肢或缺肢;单全腿(或全臂)和单上臂(或大腿)截肢或缺 肢;三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缺肢。

3 两肢功能重度障碍;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而肢体二级残疾证的办理标准,是两肢功能重度障碍,相当于

两肢完全缺失。

《办法》规定,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含二级)的视力、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人,同时残疾人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省补贴25元,设区市、县(市、区)补贴25元。共50。

一、补贴对象及标准

(一)补贴对象。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残疾人:

1.具有河北省常住户籍,年龄在16-60周岁,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含二级)的视力、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人;

2.残疾人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二)补贴标准。符合上述条件的残疾人省财政按照 每人每年

260元 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补贴标准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低保标准的调整定期进行调整。

肢体残疾标准

1、肢体残疾的定义

肢体残疾是指人的肢体残疾、畸形、麻痹所致人体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残疾包括:

脑瘫:四肢瘫、三肢瘫、二肢瘫、单肢瘫,,偏瘫:,,脊髓疾病及损伤:四肢瘫、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后天性截肢,,先天性截肢,,先天性缺肢、短肢、肢体畸形、侏儒症,,两下肢不等长,, 脊柱畸形:驼背、侧弯、强直,,严重骨、关节、肌肉疾病和损伤,,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

2、肢体残疾的分级

以残疾者在无辅助器具帮助下,对日常生活生动的能力进行评价计分。日常生活活动分为八项,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进餐、入厕、写字。能实现一项算1分,实现困难算0.5分,不能实现的算0分,据此划分三个等级。

(一)重度(一级): 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1、四肢瘫或严重三肢瘫。

2、截瘫、双髋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

3、严重偏瘫,一侧脚体功能全部丧失。

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关节和踝关节以上)。

6、双大腿或双上臂截肢或缺肢。

7、双上肢或三肢功能严重障碍。

(二)中度(二级):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6分)

1、截瘫、二肢瘫或偏瘫,残肢有一定功能。

2、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或双上肢肘关节以下截肢或缺肢。

3、一上肢肘关节以上或一下肢膝关节以上截肢或缺肢。

4、双手拇指伴有食指(或中指)缺损。

5、一肢功能严重障碍,

两肢功能重度障碍, 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列表如下:级别 程度 计分

一级

(重度) 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0-4 二级

(中度) 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4.5-6 三级

(轻度) 基本上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6.5-7.5

精神残疾标准

1、精神残疾的定义

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 精神残疾可由以下精神疾病引起: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

(3)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5)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6)其他精神障碍。

2、精神残疾的分级

对于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应用\"精神残疾分级的操作性评估标准\"评定精神残疾的等级; (1)重度(一级):五项评分中有三项或多于三项评为2分;

(2)中度(二级):五项评分中有一项或两项评为2分; (3)轻度(三级):五项评分中有两项或多于两项评为1分。

列表如下: 社会功能

评定项目 正常或有轻度异常 确有功能缺陷 严重功能缺陷 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0分 1分 2分 家庭生活职能表现 0 1 2 对家人的关心与责任心 0 1 2 职业劳动能力 0 1 2 社交活动能力 0 1 2

第19篇: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学前教育系082班

程万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

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

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2010年入读某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

因此,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我在师兄的帮助下,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为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训练。

三、研究方法

这次我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观察法、访谈法及综合训练法。观察法主要是对儿童的每一次课上及课间十分钟的表现情况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内容为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效果。因为亮亮是寄宿生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他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很少到学校,因此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亮亮的班主任,访谈时间是课后,内容是训练前的表现及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综合训练包括感统训练法、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结构化教学法。感觉统合练利用感觉统合课来实施,游戏疗法和结构化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实施,音乐治疗法则根据亮亮的具体行为表现适时试用。最后,总结亮亮各方面的表现及训练前各个方面的表现作为参照,来分析、比较训练效果。

四、研究过程

(一)、训练前的情况

在对亮亮进行综合训练前,通过访谈其班主任,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基本情况。亮亮在家里是老二,他的哥哥是正常人。有较好的家庭教育,家人对其也很关注和疼爱。基本的生活自理,如吃饭、如厕等都会。

通过几天的观察,亮亮最常有的表现行为有以下几点:A、常常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莫名其面的笑,且会自言自语:“是不是啊?”、“啊?”。遇到有人上前去关注他,他就说的更兴奋了。对细小的东西尤为注意,特别是饭粒、插板上的小格子。多动,喜欢在教室内四处走动,即使是上课时间也会离开座位。也许,亮亮这样做是想吸引老师更多的注意吧。B、情绪稳定时,不欺负别人,即使是别人欺负他也是不予理睬的态度。情绪不稳定时,大发脾气会出现自伤行为,掐自己手腕。这也许是亮亮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表达,别人又不予理解。C、不拒绝老师的亲吻和拥抱,在老师的提示下也会主动亲吻和拥抱老师。在他情绪不稳定时,老师的拥抱和亲吻有时能安慰他。也许,他还不能完全理解拥抱和亲吻所表达的情感。

(二)、训练的实施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让儿童在玩中感到快乐且达到训练效果。感统课上,亮亮能自己玩感统器材,如将羊角球放到放到独木桥上边走边跳。亮亮的精细动作较好,但是总是脱离群体自娱自乐。因此,我在训练其他孩子玩大龙球的时候,故意吸引一群孩子来引起他的注意,让他知道要按先后顺序轮流玩。在训练过程中,将训练的每一步骤都说给他听。如:向前滚动时告诉亮亮“这是向前”,如此类推向后、向左、向右。这样既让亮亮的身体得到了训练,也对他的认知进行了训练。在感觉统合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慢慢融入到同伴之中去。让他得到更好的训练,也促进了他和同伴之间的交流。

训练过程中,如果他对某一器材偏爱或者不听指挥,要使用强化物给以引导。如小红花贴纸,激发亮亮对其它器材的兴趣。在不存在某一器材偏爱且没有危险时,让其选择器材和玩法,以调动他的兴趣,发张他的能力。

2、游戏疗法

游戏疗法是基于心因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它的目的就是籍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书法内在的情结,用身体技能表达心里的游戏取代语言作为沟通的方法,使其人格得以正常的发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游戏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因而,在学习方面,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接受老师有目的性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效果更为显著。亮亮的模仿能力较强,如能在插板上模仿老师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玩插板游戏,调动他的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按照指令插上相对应的颜色,还边插边数数。

既巩固了他对颜色的认识,又学习了30以后的数数。在增强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他说话的频率,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减少了他自言自语的行为。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自闭症儿童游戏教学是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相互交流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既有积极作用。

3、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儿童虽然拒绝语言,但是不拒绝音乐。音乐是多重感官的刺激和反应,容易给儿童带来成功感,提供活动动机。音乐也可以成为语言提示,是训练表达能力的好环境。舒缓、优美的音乐,能使心情舒畅。音乐治疗法中,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内容丰富,音色具有透明感;

二、音乐中的三要素即响度、音频、音色三个方面要有和谐感。

音乐课上,我发现自闭症儿童对音乐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也也对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变得活泼。因而,我常在课间放一些儿歌给他们听,并带亮亮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跳。有时候在课上坐久了,亮亮常常会发脾气。这个时候,代课老师会停下来讲课,给他们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在音乐的陶冶下,渐渐的他能安静下来。等他情绪稳定了,老师再接着上课。

4、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就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及程序,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图标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上,大多数是由我的师兄也就是亮亮的班主任来完成的,我只是在他们上课的程序上加了一些内容。之前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在讲台上站好,说:“上课,起立!”。同时用手势示意儿童起立。儿童说:“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请坐!”并用手示意其坐下,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开始上课。现在,我在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加了一个认识日期的环节。我用彩笔写上日期,并画了一些有关天气的简笔画,过塑之后剪了下来 (这样可以循环试用)。在正式讲课之前先提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程度好学生能回答出来。这样可以带动不会的学生跟着说话。如果学生还是不开口讲话,老师则单独领读,直至学生模仿老师读出日期为止。然后出示写有日期和天气的卡片贴在黑板的右下角,以便他们认读。最后带领学生读两到三遍,然后请学生一个一个的认读。完成了日期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师兄原有的点名程序,接着开始正式上课。同样的,下课铃响了,要经过“下课,起立!——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能下课。

这一系列的行为中语言、身体姿势、图画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儿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怎样才是上课了怎样才是下课了,还提高了其认知能力。对表现好的儿童给予口头表扬或事物奖励(通常都是口头的,这样有利于儿童情感认知的理解),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

五、训练效果

在师兄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亮亮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步。具体改变情况如下:

1、语言方面:在他多次与同伴接触、游戏后,亮亮自言自语的行为减少了;被叫名字时不仅能应声,而且会注视别人的目光;能听懂执行一些较复杂的命令,比如:帮老师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问其要不要吃饭或者如厕,能够点头或者摇头。

2、认知方面:通过玩插板游戏训练后,不止认识红、绿三种颜色,还认识了蓝、白、黑三种颜色;能听指令自己在插板上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能从1数到50,不用老师提示;上完厕所后,能自己洗手,并将手龙头管好回到教室。

3、情绪方面:脾气平和了许多,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即使发脾气,在老师不予理睬的情况下能很快的恢复平静。洗餐具时基本能和其他同学同时完成,玩水现象明显减少,很少

让老师提醒。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亮亮训练前后情况的比较,得到了一下结论:

1、语言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疗法和音乐疗法的综合,使儿童在音乐的陶冶下放松心情,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减少自言自语的频率。具有趣味性的音乐能诱发自闭症儿童发音,引导其说话。

2、认知方面:结构化教学法和音乐陶冶法综合,让儿童在静下心来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其认知能力。结构化教学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的,是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情绪方面:在音乐陶冶法的作用下,可以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对其进行训练,进行行为矫正。在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实施康复训练、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

4、在康复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根据自闭症儿童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训练,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发展。根据孩子的行为、情绪的变化,适时改变对其的教育、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二)、建议

1、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家长是建立儿童交往动机、诱发其沟通意识的源泉,是教育训练的基础。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并勇敢接受事实,不必怀有内疚或罪恶感。尊重孩子,不以孩子为耻。家长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带孩子走入人群与公共场合。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及支持,才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

2、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应该长期、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个别训练,坚持耐心、细心、恒心。用智能来实践对孩子的爱,用爱化解障碍。把孩子当正常的孩子还交,只不过是用了特殊的方法而已。如果孩子发脾气,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不因孩子的身心障碍,否定自闭症儿童的一切。

3、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挖潜儿童各方面能力,发挥其内在潜质。在训练、教育过程中,指导者要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年龄、智力、发病程度、接受能力、之前接受过的教育训练内容等等因素和训练内容、时间安排等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4、把握时机是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导致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发生的时间、频率又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此,作为指导者一定要在认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自闭症儿童实际的方法积极处理,切忌消极应付。

参考书目:

1、《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 ,【英】,Loena Wing著,孙敦科 译,北京大

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2、《行为改变技术》 ,王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二版;

3、《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障碍的行为干预》 ,黄伟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三版;

4、《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杨霞、叶蓉著,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5、《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 ,【美】约翰逊 等编著,华爱华、郭力平等译校,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第20篇:特殊教育课件 康复训练教案

康复训练课教案

标签:感统课程,感统课程教案,教案

导读:

一、大笼球目标: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强化前庭体系机能及身体肌肉的张力,调适重力感的信息,促进固有感觉和本体感的发展。过程:

一、走线、问好、指令操、律动

二、游戏:踩脚踏车妈妈和宝宝脚对脚,踩脚踏车,你说快,我就快,快``` 你说慢,我就慢,...

一、大笼球

目标: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强化前庭体系机能及身体肌肉的张力,调适重力感的信息,促进固有感觉和本体感的发展。

过程:

一、走线、问好、指令操、律动

二、游戏:踩脚踏车

妈妈和宝宝脚对脚,踩脚踏车,你说快,我就快,快``` 你说慢,我就慢,慢```

三、1.主题:大笼球

趴在球上,A俯卧大笼球 B俯趴大笼球 C仰卧大笼球 D依靠大笼球 E坐上大笼球

2.游戏俯卧大笼球抓东西

让孩子俯卧在大笼球上,保持身体平衡,将目标物,放置于孩子前面,孩子向前滚动时用手可以够得到的位置.3.体操游戏----划船(妈妈和老师一起比赛)

二、阳光隧道

目标: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过程:

一、走线、问好、指令操、律动

二、复习上周课程:A推大笼球(准备大笼球、小旗子) B肢体翻滚(左右翻滚与连续翻滚)

三、主题:1.介绍阳光隧道(准备毛绒玩具若干,放入隧道中) 2.搬运游戏:穿呼啦圈,穿越阳光隧道(向前爬,倒着爬) 3.体操游戏:划船

4.摸黑向前(将圆筒立起来,宝宝向前行) 5.肢体液筒

四、总结、结束语

三、蹦蹦床

目标:让孩子站在蹦蹦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时,膝盖弯曲,脚后 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正划不足。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操节

二、复习:向前和后爬—搬动书本

三、游戏:《投物进筐》:提高手脚动作的准备性,发展视觉运动能力。跳高:高框1.5米以上。

四、操作:1.找图形:辨认几何图形,培养观察能力。

操作:在左边有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几何图形拼成的图片,在右边的图纸上画出几何形状,数一数共有几个。

2.缺了什么: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操作:出示一幅画片,(日常生活常见的)询问缺了什么?

五、听觉游戏:培养灵敏的听觉能力,(例小青蛙听到响板的声音就跳,小兔听到小鼓的声音就出来走,听到三角铁的声音就学小鸟飞。)乐器由辅助奏,主动带动作。

六、揪尾巴: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玩法:家长与宝宝每人系一条尾巴,进行捉尾巴的游戏。

七:高人,矮人:目的训练听觉的灵敏度,区别高低,听到高度的时候就踮起脚尖走,听到低音就是抱膝蹲着走,(或弯下腰抓脚踝走)

八:再见。

四、滑板爬

目标: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瓜,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背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动作功能积极发展。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复习上周内容:《小青蛙》

三、新课:1.听觉游戏:小青蛙(响板)跳跃 小白兔(小鼓)蹦蹦跳跳、

小小鸟(三角铁)

主课老师带动作,辅课老师奏乐 2.滑板爬:

3.《从头忙到脚》 4.再见。

五、袋鼠跳

目标:学习使用袋鼠眺,培养耐力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复习上周内容:《滑板运球》

三、新课:1.我会……学狗儿跑,学鸭子屁股摆,学毛毛虫爬呀爬,学兔子跳. 2.袋鼠跳:A立定跳:设计一条小河,宝宝做小鱼双脚立定跳过小河 B跨障碍:放一些障碍物,让宝宝跳过障碍物 C高人、矮人:(手铃,手鼓) 3.再见

六、网缆

目标:训练身体的控制能力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复习游戏:袋鼠运豆:宝宝同时比赛跳,运豆子,看谁运的最多。

三、本周主题:网缆 1.出示插座圆柱体认识高--矮,粗--细。 2.网缆秋千游戏:妈妈与老师抓住被单的两端摇

3.网缆插棍游戏:让宝宝俯卧在网缆牛,插老师在一旁前后晃动网缆,在网缆下方放置,插座圆柱体一套,要求宝宝双手同时拿起小木棍。按从上到上,从左至右的顺序插入孔中。

四、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以网缆作鱼网,宝宝做小鱼。

五、总结、再见。

七、太极盘

目标:在平衡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腰部的力量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复习上周内容:网缆游戏:

让宝宝在网缆中摇动或旋转时,可以与他玩投接球游戏或踢球游戏

三、主题:太极盘

1.让宝宝站在太极盘上,左右摇摆,用自己 脚部和身体的力量带动。

2.宝宝站在平衡板上,双眼平视身体直立,妈妈扶住宝宝双肩,协助他左右摇晃,旋转。3.将玻璃珠放在盘上的轨道中,宝宝站立于太极盘上,利用脚部的控制使球在轨道中运行。 4.妈妈和宝宝共同站在太极盘上,两人面对面,手拉手,以同一速度,配合彼此的节律摇晃。 5.两个宝宝一起用手端着套盘,通过双方手的协调,使球平衡稳运转于轨道中。

四、音乐放松(闭上眼)

五、总结、再见

八、平衡木

目标:平衡身体,增强胆量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游戏:太极盘(滚球)

三、主题:平衡木 1.S形平衡木

A.双手平衡,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进 B.双手平衡,倒着走

C.在平衡木上行走时,自己做上下抛接球的动作 D.在平衡木上放一些障碍物,让宝宝走过去 2.游戏:单脚跳

一只脚悬空抬起,用另一脚支撑着地面并带动着身体向前做跳跃的动作。

四、总结、再见

九、平衡台

目标:训练宝宝的身体平衡感和控制力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复习游戏;跳飞机

设计格子飞机,遇到一个格子的是单脚跳,双格子的是双脚跳。

三、主题:平衡台 1.从在平衡台上,左右摇 2.站在平衡台 ,摇晃

3.妈妈与宝宝站在平衡台上A进行抛球,接球练习B进行拍球

四、绕瓶走

宝宝蒙上眼绕瓶走

五、总结、再见

十、跳绳

目标:加强宝宝的身体和四肢的协调性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复习上节课程(纸筒操)

听觉游戏:红、绿灯。让宝宝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路线,通过踌、爬、钻等动作完成

三、主题:绳子 1.走线游戏

将绳子铺在地上,让孩子踩在绳子上 A左右脚交互前进 B左右脚洒对脚跟后退 2.跳绳游戏:宝宝双手握着绳子的两端,从绳子上跳跃过去 甩――停――跳――再甩――再停――再跳

四、放松训练:

坐姿放松――身体由僵硬到完全放松。

十一、独脚凳

目标:多角度培养宝宝的平衡能力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游戏:(复习上节课跳绳)

三、主题:1.坐独脚凳

2.踢腿运动:A双手伸展:双手伸展平举或上举,再交替踢腿

B双手摸脚背:踢腿时伸手向前尽量去 摸踢起来的脚背,先用对侧手摸,再双手一起摸。 C单脚 踢球:单脚把球踢到墙角,待球弹回后再踢

D视觉追踪:指导者在一旁抛接彩球,让孩子 随着球移动面移动视线。

E射门:在孩子前方1―3米处,用积木搭成一个小洞或放置纸箱、篮子当球门,让孩子用单脚踢球入门或用单手(投小球)双手(投大球)投球入门 3.休息音乐(闭上眼) 4.再见

十二、双杆平衡木

目标:发展宝宝上臂的力量 过程:

一、走线、问好、律动、模仿操

二、游戏:报纸变变变 目标:感知报纸的多种玩法,发展动作协调性。 1.不掉的报纸

请宝宝把报纸放到胸前,快快跑,不要让报纸掉下来。 2.摸一摸的游戏

家长在报纸上挖一个洞,露出自己的牌子,嘴巴,手指,耳朵等,请宝宝蒙上眼睛来摸,猜猜看是什么? 3.踩报纸游戏:

听音乐宝宝与家长手拉手四散走,音乐一停,宝宝与家长马上踩在一张报纸上,音乐再起时,继续走,音乐再停时,把报纸叠小一半,再踩上去 ,随着不断游戏 ,报纸越变越小,家长与宝宝要抱紧,脚不能踩地。

三、主课:(双杆平衡木)――两腿是悬起来

四、纱巾玩球:请宝宝和家长面对面将纱巾放在地上,把球放中间,然后各面提起纱巾一边的两个角将球运到场地的一端

五、再见

感觉统合课程要求:

一、每隔四节课程换一个新律动

丰收之歌――律动1――瑞典狂想曲――动物园 二模仿操

第一节:伸展运动 第二节:体侧 第三节:体转 第四节:下蹲 第五节、俯背 第六节:跳跃

三、每到游戏环节都需场景音乐

感统课教案

(二)

标签:感统课教案,感统课,教案

导读:学习目标:以游戏为主,增强宝宝运动企划能力,提高自信心,完善素质 教师要求:活泼、自然,动作舒展,善于鼓励宝宝 感统课流程

1、我是好宝宝介绍一下自己

2、看我多健壮体操

3、心灵手巧精细动作(操作一)

4、开心时光器械运动(操作二)

5、音乐洗礼体态律动...学习目标: 以游戏为主,增强宝宝运动企划能力,提高自信心,完善素质 教师要求: 活泼、自然,动作舒展,善于鼓励宝宝 感统课流程

1、我是好宝宝 介绍一下自己

2、看我多健壮 体操

3、心灵手巧 精细动作(操作一)

4、开心时光 器械运动(操作二)

5、音乐洗礼 体态律动

6、图形闪卡 物、图形、字符

7、妈妈和我 亲子游戏(操作三)

8、我有巧手 美劳活动(操作四) 4-6个月宝宝感统课程 体操:宝宝抚触操 体态律动:闪烁小星

闪卡:苹果、字母A、数字1 操作一:伸手抓玩具/自己扶瓶吃奶/打哇哇/对敲玩具/换手/铃铛藏猫猫/球掉下去了/单指拨 /辅音MAMA WAWA PAIPAI/敲一敲什么会响/认识带帽子的妈妈/听名拿玩具(二择一) 操作二;太极盘转一转

操作三:毛巾荡秋千(荡秋千,荡秋千,荡到左,荡到右,荡到床上翻跟斗)/翻翻身——宝宝视野更开阔(俯卧支撑找玩具)/拉大锯/蹬一蹬叫一叫/举高高/骑大马/玩手玩脚心灵巧/我有小手拍一拍/大龙球(大龙球,摇摇摇,摇得宝宝乐陶陶)/什么在响(一手系红布条,一手系铃铛)/握一握(勺子,海绵、鼓槌)/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捏宝宝的大拇指,捏一捏,捏一捏,捏捏宝宝的食指。。。。。)

操作四: 小背篓(小背篓,圆溜溜,妈妈背着走一走,走一走,走一走,跑一跑,跑一跑,跳一跳,跳一跳,摇一摇,摇一摇,蹲一蹲,蹲一蹲,走一走,走一走,高高兴兴回到家) 7-10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宝宝被动操

体态律动:动物模仿节奏

闪卡:水果图片、动物图片、几何图形片

操作一:抓线球/认五官/玩具藏猫猫(两个杯子)/捏小豆豆入小瓶子/指认东西(饼干、书、娃娃、积木)/投篮练习/认识表情/虫虫飞(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南山喝露水,露水喝不到,回来吃青草)/拨拨大算盘/抠小洞(自做小动物)/搭套盒/寻找盖着的玩具 操作二:穿越阳光隧道

操作三:骑大马(骑大马,哒哒哒,一跑跑到外婆家,见了外婆问声好,外婆对我笑哈哈)/六面图片纸盒/送小鸡回家(塞卡片)/宝宝哪里去了/拉小鸭/敲敲铝板琴/打节奏(幸福拍手歌)/找找铃铛摇一摇(四处走)(33 55| 33 1|33 55|33 1|2 22|77 5|1 11|1 0)/我和妈妈藏猫猫/开飞机/赶小猪/大家一起say hello&bey bey 操作四:儿歌(一只小青蛙) 11-14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全身按摩、伸屈肘运动、伸屈腿回旋运动 律动:幸福拍手歌

闪卡:彩色和黑白的水果图片,相对应的

3、4种水果及它们的字卡

操作一:扔到桶里听一听(金属、线团、积木)/捡玩具入筐/玩球(软、硬)/推不倒翁(不倒翁,真有趣,左晃晃,右晃晃,晃来晃去不跌倒)/小球从哪里掉出来的/什么东西可以吃/敲小鼓唱歌/翻书、看书/拉绳运积木/喂妈妈/撕面条/握笔画线条 操作二:滚大龙球(扶腋下-独立)

操作三:大脚和小脚/爬一爬,打个滚/听音乐宝宝对拍球(33 30|11 10|5 3|5 0|66 60|44 40|2 7|2 0| 33 30|11 10|5 3|5 0|44 40|22 20|7 5|1 0| )/开小汽车(红绿灯)/搓汤圆(做汤圆,做汤圆,请把汤圆搓一搓,轻轻的搓,重重的搓(揉、拍、捶))/拉小车(宝宝在妈妈后面,手牵手走)/接球/越跳越高(扶腋下)/宝宝钻山洞/宝宝坐飞机/搭房子/小小足球运动员

操作四:儿歌 十个手指头/手掌画(画手套、点帽子、滚珠画) 15-18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竹竿操(上肢、侧身、下蹲、跳跃运动) 律动:拍拍乐(宝宝与家长面对面站好)

第一节:1-4拍 双手叉腰点头四次 5-8拍 家长与宝宝双手对拍两次(重复3个8拍) 第二节:1-4同上 5-8拍 互相拍肩两次(重复) 第三节:1-4同上 5-8拍 拍脸两次(重复) 第四节:1-4同上 5-8拍 拍腹部两次(重复)

第五节:1-4拍同上 5-8拍宝宝转身,妈妈拍背两次(重复) 第六节:1-4同上 5-8拍 拍腿两次

第七节:1-4 双手对拍 5-8拍五指张开,手臂伸直举至头顶再放下 闪卡:水果及英文字卡

操作一:听指令找物/猪牛小鸭在农场/摘桃子(小猴小猴去摘桃,一二一二跳得高,红红桃子被我摘,送给妈妈真正好)/六面盒(模仿叫声,快速转动)/五官的用途(眼睛、耳朵、嘴、电视、喇叭、录音机)/猜猜是什么(牛奶、橙汁、白水)/区别长与短/揉面团/摸嵌板(正三圆)/哄娃娃(洗脸、刷牙、盖被睡觉)/巧手串串乐/白菜印花 操作二:走平衡木

操作三:快乐小蜗牛(出示字卡SNAIL)(小蜗牛,真正漫,走路好象不动弹,小蜗牛,真奇怪,背着房子去游玩,小蜗牛,爬呀爬,爬来爬去不见远)(妈妈背着宝宝)/小刷子刷刷刷(刷子\排笔\海绵)/钻山洞/妈妈躲在墙后面/水里的游戏(浮与沉)/爬树/蹲下来采蘑菇/射门(妈妈做门)/学小鸭走路(DUCK DUCK 嘎嘎,肚子饿了嘎嘎,不喊爸、不喊妈,摇摇摆摆捉鱼虾)(妈妈用响板)/点数

1、

2、3(投沙包入篮)/捉妈妈的尾巴/接球、滚球 操作四:看样学样 19-22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长高了,变矮了(双臂上举,下蹲) 打气(半握拳,双臂向下屈伸) 绕线(绕线,扩胸) 钉锤(左右交替捶)

摘果子(拍手,家长向上提,宝宝原地跳) 体态律动:马儿来了(妈妈背宝宝)

闪卡:房子、汽车、游乐场、玩具等的实物照片和对应字卡

操作一:猜谜语(身穿皮袄黄又黄,呼啸一声万兽慌,虽然不率兵和将,人人称它山大王)(图、中、英字卡)/海绵画画/圆的拼图/印章画画(正、圆、三积木)(树、泡泡、房子)/倒着走运(拉)球/小蝴蝶飞呀飞(蝴蝶蝴蝶真美丽,身上有件花花衣,我们也来扮蝴蝶,跟他一起做游戏)/红绿豆豆给谁吃(红绿猫)/做芝麻饼干(压扁,水彩点画)/给小动物找妈妈(鸡、鸭、蝌蚪等)/踩着石块过河/画虫虫(细细的、长长的、弯弯的)/说说他们有什么用(杯子、勺子、毛巾、碗、梳子等) 操作二:平衡台

操作三:蜗牛摘葡萄(螺旋形曲线)/过独木桥(独木桥,呼啦圈)/爬洞洞(钻山、过洞、一钻钻出个毛毛虫)(妈妈排成一列,洞越来越小)/过彩带(高的钻过去,低的跳过去)/旋转陀螺(宝宝四肢勾住妈妈)/跟着妈妈走走/瓶子里的巧克力豆(点画棕色)/拔萝卜(拉宝宝由坐至站)/拣花生入瓶/小兔子跳(5 3|5 3|5 5|1-|5 3|5 3|5 5|5-|5 3|5 3|5 5|2-|5 3|5 3|5 2|1-|)/什么玩具不见了(5个玩具)/抓豆豆(金豆豆,银豆豆,一把抓住小豆豆) 操作四: 吹泡泡 23-26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采蘑菇(早上空气真正好,(头上挥臂左右各一次),小兔小兔起得早(双臂胸前打开两次),揉揉眼睛,揉揉眼睛(做揉眼状),捋捋毛,捋捋毛(由胸前至膝部),摸摸尾巴,摸摸尾巴(手背后,身体左右摇),没有掉,没有掉(摆手两次),小兔上山采蘑菇(原地踏四步),碰到一块大石头(左手叉腰,右手食指向前指),不要害怕向前跳(前跳),采到一个大蘑菇,真是勇敢好宝宝(竖大拇指摇摆)) 体态律动:练习四拍及空拍

操作一:大小瓶倒水/圆柱体搭高/跳起摘果子(拉网)/做果冻(倒扣在托盘里)/模仿打电话/小动物缺了什么(兔、鸭等)/听沙锤、三角铁、响板的声音/分辨冷和烫/钓鱼/套圈/听辨声音做动作(小兔、狮子、鸭子等)/合拢放开

操作三:球钻山洞/拍皮球(大皮球,圆又圆,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的高,我的皮球接住了)/喂小动物(小猴、小猫、小兔、小狗及相应食物)/糖果大家吃(分糖果)/粘图形(大小正、

三、圆,涂胶水,)/帮帮大象(送篮子里的小球、送桌子上的杯子、送架子上的小汽车)/学拍四拍节奏(轮流空拍)/头顶沙袋/学熊走路(四拍)/模仿鱼在水中的动作(鱼儿水中游)/追彩带/转陀螺 操作四:我的本领多么大

我可以走一走,我可以走一走,我走呀走呀,我本领多么大 (飞、转、拍、跳、跑) 27-30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纸棒操 今天天气真好,(双手握纸棒,前平举两次) 宝宝都来做早操(双手握纸棒,上举两次)

先把手臂伸一伸,一二三四(双手握纸棒,上举两次) 再把小腿蹲一蹲,五六七八(原地下蹲,手握纸棒放地下) 妈妈宝宝敲一敲,一二三四(右手握纸棒,相互敲击四次) 转个圈来蹦蹦跳,五六七八(握着纸棒,踏步转半圈交换位置) 我把纸棒放地下,一二三四(将纸棒放地下,拍手两次) 拉着手儿跳一跳,跳,跳(跳过纸棒) 闪卡:26个英文字母 体态律动:瑞典狂想曲

操作一:大小球(BIG BALL SMALL BOLL 字卡,传大小球 边传边念BIG SMALL GO GO GO )/听指令拍红、黄、蓝、绿、橙的气球/印手印和脚印(HAND、FOOT)/滚来滚去(盒子里装球、圆柱体等)/SHORT、LONG(比宝宝声音的长短剪彩带)/搓萝卜(红色橡皮泥和绿色皱纹纸)/神秘袋(各种水果)/学敲三角铁(铃儿响叮当)/说出会飞的动物(各扮演一个做飞的动作)(字卡FLY)/好玩的扇子(扇气球入呼啦圈)/BOY、GIRL(字卡、男女娃娃特征)/给小动物上发条 操作二:滑板

操作三:跳圈圈(里外)/画小草和各色花/看谁踩得着(踩脚印)/推大龙球(龙球龙球滚滚,宝宝宝宝转转,滚滚转转,滚滚转转,宝宝宝宝站站)/交换纽扣(比大小、颜色)/捕鱼(纱巾)/水果歌(APPIE APPIE是苹果,BANANA BANANA是香蕉,ORANGE ORANGE 是橘子,PEAR PEAR是梨子,PEACH PEACH是桃子)/走迷宫(长棒)/开飞机(宝宝两臂侧平举,举起转圈、蹲下)(飞机飞机飞飞,宝宝宝宝坐坐,飞机飞机飞飞,宝宝飞机降下来)/学唱歌曲RAIN/袋鼠跳跳(呼啦圈前后左右移动,不要跳出圈)/母鸭带小鸭(模仿鸭走路,学习两拍一动) 操作四:好朋友行个礼 31-36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筷子操(每人两对筷子)

1-4拍 自己对敲两次 5-8拍 宝宝和家长对敲两次

1-4拍 宝宝蹲下敲地两次,家长在头上两次 5-8拍 反之

1-4拍 宝宝左行4步,同时敲筷子四次,家长右行四步,敲四次 5-8拍 反之

1-4拍 用右手筷子由上而下敲左臂 5-8拍反之 1-4拍 胸前敲四次 5-8拍 纵跳四次

1-4拍 原地踏步四下和家长交换位置 5-8拍 宝宝和家长对敲四次 (重复三个八拍)

闪卡:本期所学英文和汉字字卡 操作一:儿歌:HAND、SHOULDERS、KNEES、TOES/筷子夹纸球/十个小宝宝(一个宝(左手大拇指)、两个宝(食指)、三个、四个、五个宝,六个、七个、八个宝,(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九个、十个好宝宝(全打开)),英文数字字卡/描述妈妈的外貌特征/洗袜子(肥皂)(讲小熊不洗袜子没有朋友的故事)/学用响板/剪花边/认识CAT、MOUSE/碰碰碰(拳头拳头碰碰头,大拇指大拇指碰碰头,食指食指碰碰头,中指中指碰碰头,无名指无名指碰碰头,小指小指碰碰头)/辨别手心手背图及印手印/学习画窗帘(方格)/手掌树(集体画)

操作二:袋鼠跳

操作三:看谁反应快(听口令碰身体)/抛接沙包/钻圈过桥/骑大马(HORSE、HORSE 哒哒哒(妈妈当马))(字卡)/猫捉老鼠(踩绳子上的老鼠卡片)/萝卜蹲(按指令红、白两队分别下蹲)/UP、DOWN(UP、UP啪啪,DOWN DOWN 啪啪,UP啪DOWN啪,UP DOWN啪啪啪)/看朋友(表演)(今天天气真好,小明去看朋友,砰砰砰,砰砰砰,轻轻把门敲,你好,请进快请进,说说笑笑真快活,再见,请到我家去做客)/跳方块/搭高比赛/踢足球/跳起摸高

操作四:再见歌

《肢体康复训练教学工作总结.doc》
肢体康复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