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评语

2021-03-23 来源:教学评语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随笔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随笔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的革命题材的文章,它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对毛主席是何人都不太了解,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近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细读感悟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音乐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第一节课我充分利用音乐的影响力,并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上课初我就让学生通过欣赏《东方红》这首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抓住 “村子里没有井,人们只能吃池塘里浑浊的积水。”让学生发挥想象,乡亲们在吃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通过“带领”“挖了一口井”等词语让学生体会毛主席是怎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心一意帮助乡亲们克服吃水困难的。通过有层次地朗读训练,想象,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感悟。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杰出领袖,他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为了让学生的感情升华,对主席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想象练说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传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他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是表层化的阅读。如何消除学生与文本间隔和距离,我努力去寻找语言材料与学生生经历的“共通处”,设法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动相关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中获得生命,使课文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炉。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提供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三、升华情感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原本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语文素养。《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沙洲坝的人民对毛主席心存一份感恩,立碑传世。现实中,为我们付出的有很多无名英雄,他们名声并不显赫,但也让我们满怀感激,为了让学生的感情升华,对主席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以身边的例子说一说:“饮水思源”的道理,学生对此纷纷发言,如吃饭不忘种田人,穿衣不忘做衣人,子女不忘父母恩、学生不忘教师情等等,学生在表达中,活化了语言,滋养了心灵,课文中隐含的思想因为与学生的情感交汇而得以复活。使感情得以升华,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推荐第2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案例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案例

茅箭区大川学校 李益莲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读生字

2、图文结合.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图片和老师的介绍让学生进入课文,再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读中感悟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类的。

2、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语,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

2、今天我们就学习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3、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读一读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认读生字

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课文

1、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细读课文,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

解决问题。 (1)、是谁吃水不忘挖井人

引导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有几句话?

(2)、读讲第一句,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3)、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4)、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挖井人是谁?(毛主席)

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

为什么要挖井?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答案

引导理解第二自然段

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二句话,前一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想:乡亲们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沙洲坝

缺水

毛主席

挖井

推荐第3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凤阳县实验小学 周彬

一、课时目标:

1. 巩固生字,会写“住、没、以”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寓识于读,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积累词语。

三、教学难点:

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强调“吃”、“挖”的书写。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宝宝,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认读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3.生字宝宝把他好朋友带来和了,谁来和小青蛙一起闯关? 认读词语:吃水 不忘 挖井 叫好 毛主席

江西 战士 村子 上面 乡亲们

过渡:小朋友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当年的身影。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预设:我读懂了--“挖井人”是毛主席和战士们。--“不忘挖井人”的人是乡亲们。--乡亲们时刻想念毛主席。

(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第二自然寻找答案?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指名读)指导理解多音字“挑”。

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

5.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很远”说明了什么?

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6.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心里会怎么想?

7.出示: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7.过渡:如果你就是那里的乡亲们,喝着既清又甜的井水,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 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主席。) 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 8.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2自然段。

(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感谢他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 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乡亲们。)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沙洲坝的乡亲们时刻想念毛主席,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谁用“时刻”说一句话。 4.引读:

当乡亲们看到这口井时,会想——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甘甜的井水时,会想——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怀念毛主席时,会想——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就叫--饮水思源呀!板书:饮水思源

(五)指导书写

过渡:我们的生字宝宝也想念着大家,快来再打个招呼吧!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 2.重点指导:住、没、以。 观察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如何记他们呢?

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关键笔画书写,强调“没”的第五笔画是“横折弯”。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4.学生展示、评议。

(六)布置作业

阅读《毛泽东的110个故事》

(七)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住 没 以

饮 水 思 源

推荐第4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作者: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戴志强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戴志强

【前透视】

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杰出领袖,他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本文讲述的是1933年4月,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在井边立碑纪念的故事。文内容不长,通俗易懂,共三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

对于毛主席,学生大多只是听过名字,可详细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程资源,让他们了解毛主席,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文是重点。

【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放大的文插图。

4、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切入举偶〗

1、谈话: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板书题)

思路:音乐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2、展示:

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或,问:你认识这是谁吗?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演示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板书题)

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对话评台〗

一、自读(整体感知,尝试读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1、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

思路: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要给学生正确引导,不必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识字(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人,查字典„„)

2、出示儿歌,(见教参142页)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4、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并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5、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开火车认读。

思路:新标要求“识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想多认,就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在认字的时候交流方法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使学生渐渐学会用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

2、分自然段朗读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思路:把文读准、读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四、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思路: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会看会说,为写好字做铺垫。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

4、学生练写,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第二时 〖对话评台〗

复习(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一、上节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思路:《语文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

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2、指导朗读:

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

3、出示文中插图,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讨论(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思路: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四、拓展(延伸到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思路: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吸纳走向表现,由狭窄走向广阔,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

五、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思路: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评价,鼓励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沙洲坝:地名,江西省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

瑞金:地名,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转载自起点语文网http://hinese123n

推荐第5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语文素养。《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讲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下面是我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反思:

一、由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1、可以利用已有的跟文本相关的音乐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习兴趣。

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陈述,通过言说,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

我认为,背景材料的介入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可以灵活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但介入的原则必须是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学生于介入中了解课文背景,丰富文本信息,在思考中走向多元的、立体的、有价值的学习。

二、当学生第一次跟生字宝宝见面时,要给学生以较为强烈的刺激,可以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各种方式加强生字与事物的联系,使生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比如本课所要教学的“井”字,可以出示古井的图片,同时,将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搭在一起,这既是“井”字的字形,又是实物“井口”的形状。在这样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学中,学生自然的学会了汉字。让学生在重复出现中巩固生字。儿童识记汉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巩固识字尤为重要。而巩固的方法又不能知识简单机械的重复,应该创设丰富的识字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让学生与生字宝宝“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好朋友。”

三、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

我们认为,“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如,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题,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朗读的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两人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习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四、我引出了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2)在哪里挖井?(3)为什么要挖井呢?(4)是谁吃水不忘挖井人?于是让学生去读课文,多读几遍;再读课文,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以回答上面的问题做好铺垫。在教师“适时点拨”这个环节中,在回答上面设置的四个问题时,回答的很流利,我随着学生的回答及时的板书。并简单的说了说当时的背景。于是引导学生感悟,以体验到乡亲们 因为 村子里没有井,所以他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再引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帮助乡亲们解决吃水的困难,而亲自挖了一口井。而乡亲们为了感恩、为了记住毛主席,所以后来立了一块石碑——(学生读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五、思甜,丰富过程

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我让学生化身自己为跟随主席挖井的小战士,把教室又变成了另外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小战士,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咦?小战士,你的手怎么这么脏?”“小战士,瞧你,满头大汗,休息一下吧?”“哎呀,小战士,你的肩膀上都起水泡了,快停下来吧?”学生边和老师对话,边动作表演。我又出示了另一首民谣: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与刚才第一首民谣的鲜明对比,多侧面的把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来。

六、感恩,想象练说

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传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认知经验的限制,他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于是我问学生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提供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我又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你应该感恩的人,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十分惊讶和满意,我从网上下载了《感恩的心》这首歌,孩子们在学习唱这首歌时,很多学生都感动得哭了。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推荐第6篇:教学设计《吃水不忘挖井人》

鲁教版五·四学制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牟平区武宁街道益海小学 孙胜阳

一、教学目标

1、巩固运用学过的12个二类字。

2、回顾梳理第一自然段内容。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上节课我们认读了这一课的二类字,了解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吧。

(1)请大家看大屏幕。(ppt出现二类字词语。)采用多种形式来展示〉如,以词语形式出现,或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出现,或选字填空、或猜字谜的形式等等

(2)师:看来这些生字新词已经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那谁还记得从可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什么?(找生交流,)

师:看到大家刚才表现这么棒!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个礼物,看,(出示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教师随机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是获取信息能力的一种训练。)

师:石碑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碑文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你从哪里看出村民们吃水很困难?

出示句子: 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很远的”、“挑”) 如果让你从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会很累----)

真想不到沙洲坝的村民们要想吃到水,竟然需要走那么远的路,费那么大的力!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读出语感来)

生(读得语速较快,语气轻松时) 师(最多只走了三四步的路)

生(语速较慢,语气沉重,强调“很远的 ”) 师(走了好几千米路呢!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好不好?)

师:下面,请大家带着你的想象,带着你的理解和老师一起来读(课件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每当烈日炎炎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寒风刺骨的时候,乡亲们—— 每当暴雨倾盆的时候,乡亲们——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不能单纯从技巧上指导。感情是体验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在教学中,着力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巧妙运用搭桥性语言,以情促读,多次加温,在层层引导中,强化感悟或反复体验,让情感在推波助澜中升华,这样才是智慧有效的朗读。)

3、师:是呀,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他们甚至还去挑脏水饮用。这一切被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怎么做?

4、引读---“毛主席就带领……一口井。”(出示句子)(这个“就”字在这里是“前后事情紧接着”的意思,说明毛主席将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刻也不怠慢。挖掘素材,引深一下)(可以用对比句子的形式,让孩子说明“就”字运用的好处。进行句子训练。—————————就——————————)

出示视频材料

视频是一个动画片,具体内容: 1933年4月,毛主席随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毛主席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乡,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乡回答说:“吃呀!” 毛主席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 毛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塘里挑来的。” 毛主席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主席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乡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 毛主席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乡苦笑着摇了摇头。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主席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毛主席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在挖井的日子里,毛主席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

5、师:乡亲们是多么高兴,战士们是多么高兴,而一旁的毛主席更是高兴的不用说了。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吗?指名朗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2、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 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主席。)

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

(预设: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毛主席真是个好人。)

3、凡是喝过这井水的人们都和大家一样,夸赞毛主席、感谢毛主席,后来,沙洲坝又流行唱起了一首民谣:(课件出示,齐读)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喝上一口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

(设计意图:提供足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实现学生纵向多维度的立体性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延伸了学生课文阅读的理解和判断。)

四、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1、这是多么深情的呼唤!是啊,孩子们,沙洲坝的群众始终时刻牢记住—(师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当乡亲们每次喝到那甘甜的泉水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毛主席!想想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享受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应该想起哪些人?试着用下面的句子说一说。“——————————不忘——————————”出示二个句式,第一个,把前面的空填上,第二个让学生自己想象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心里多么温暖啊!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这真是“饮水思源不忘本啊”(相机板书)

让我们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请大家跟着老师把黑板上的句子读一遍,牢记在心中。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由文本走进生活。学生在模仿课题说法的情景表达中,活化了语言,滋养了心灵,也懂得了“饮水思源”的道理)

五、写字

没 师师范写横折弯 先横后向下折再右弯。右弯时要有弧度,不要写成直角。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设计

饮水思源不忘本

吃 时 水 刻 不 想 忘 念 挖 毛 井 主 人 席

推荐第7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毛主席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品质,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红井图片,课文插图,毛主席画像图片、生词卡片若干、小黑板。

2、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背面生字的星星卡片若干。 (2)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路,激趣导入。

1、展示“红井” 导入新课

(1)出示“红井”图片,说说“井”的作用。板书“井” , 学生识记,交流方法,扩词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认识“忘、挖”,说说识记的方法。 (2)设疑激趣。师: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一:挖井人是谁?预设二:吃水人是谁?预设三: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给乡亲们挖井?)

二、带疑读文,识记生字,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教师检查学生读文。

2、反复读文,解决学生质疑,随文识字。(1)解决预设一:挖井人是谁?

学生回答:毛主席。教师提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教师出示毛主席的画像,介绍毛主席,随机解决“领导”“革命”两个词。

(2)解决预设二:吃水人是谁?

学生可能答出乡亲们,教师追问:哪里的乡亲们?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3)解决预设三: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给乡亲们挖井? 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a、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b、补白想象:如果让你走很远的路,还挑着水,你会感觉如何? 晴天还好,要是雨天呢,雪天呢,又会怎么样呢?

C、感悟朗读: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乡亲们吃水的艰难。

三、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巩固生词

1、识词游戏:摘星星。

(1)师示范:摘星——读字——组词)(生字星星卡背面) (2)学生游戏

面 忘 革 井 席 挖 乡 志 刻 解 战 命

2、指名读词,体验乐趣。

二、总结全文,提升拓展

1、问题入手,回顾前两个自然段 (1)教师出示立有石碑的红井图片

(2)教师提问:这块石碑是谁立的?为什么要立这块碑呢?(生交流作答)。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碑文。

2、拓展想象,引导感悟

(1)师: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呢?站在碑前,他们会怎么说呢?出示插图

(2)启发学生以乡亲、主席、士兵、参观的小学生等身份去想象,指导说话。

3、赛读碑文,体会情感。

4、回顾全文,学会感恩 (1)、开火车读全文。 (2)、小结、拓展。

师:这节课告诉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对无私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就是“饮水思源”的道理。(板书:饮水思源)想想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哪些人呢?试着用下面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 不忘 )

生讨论作答。(如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饭不忘种田人,成才不忘父母和老师等)

三、自主辨字,指导书写 1、出示六个生字(田字格)。

2、学生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乡”。

4、扩词练习

四、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请你乘坐扩词快车。

2、回家后,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实践活动

你还知道毛主席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的故事吗?搜集起来,班级里开个“毛主席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22、吃水不忘打井人

饮水思源

毛主席 带领 挖井 乡亲们 立碑 刻字

推荐第8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讲授 教学用具:

1.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 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 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 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二、展示:

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或课件,问:这位爷爷谁认识?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课件演示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板书课题)

(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三、激趣导入、解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

1 / 4

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

(4)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

(5)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

(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要给学生正确引导,不必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识字

(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 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人,查字典„„)

(2)出示儿歌,(见教参142页)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4)给机会尝试,体验识字快乐。

出示“我会认”提示卡,让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井”、“念”)

出示“我会记”提示卡,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供同学参考。 教师及时点拨,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 (5)给出提示,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归类比较记字:同偏旁“忘”、“念”;同结构“挖、刻”。 分析部件记合体字:“导、解、命、战、席、革”。 数笔画记独体字:“井、士”

(6)给游戏活动,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游戏一:听老师读生字,请学生取字卡带读并扩词;

游戏二:先把字卡分发给学生,学生听老师读字音,拿相应卡片的学生上台读字、组词、说句子。

游戏三: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认读生词。再分组进行扩词比赛,看看哪组括词多,哪组就胜。

2 / 4

(新课标要求“识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想多认,就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在认字的时候交流方法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使学生渐渐学会用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五、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

(2)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准、读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读得不准的字音,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5)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

(6)老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挂图,指名解说图意。

六、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些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会看会说,为写好字做铺垫。)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忘、想、念”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心字底”的写法:关键是指导学生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

3 / 4

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2)指导朗读: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 (3)出示文中插图,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 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三、讨论(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渗透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四、拓展(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吸纳走向表现,由狭窄走向广阔,体现语文综合性的特点。)

(3)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五、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 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要注重对学生写字的评价,鼓励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 / 4

推荐第9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世纪小学唐欣梅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它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对毛主席是何人都不太了解,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近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另外,联想到有不少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里任性霸道的表现,这篇课文会是很好的感恩教育的素材。

一、忆苦,了解背景

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这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引起学生是视觉的快感,上课伊始我以童谣导入: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想象没有水的苦恼,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沙洲坝人民没有水„„”学生带着缺水少雨的苦闷走进文本切切实实的生活场景中。

二、思甜,丰富过程

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我让学生化身自己为跟随主席挖井的小战士,把教室又变成了另外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小战士,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咦?小战士,你的手怎么这么脏?”“小战士,瞧你,满头大汗,休息一下吧?”“哎呀,小战士,你的肩膀上都起水泡了,快停下来吧?”学生边和老师对话,边动作表演。我又出示了

另一首民谣: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与刚才第一首民谣的鲜明对比,多侧面的把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来。

三、感恩,想象练说

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传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他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是表层化的阅读。如何消除学生与文本间隔和距离,我努力去寻找语言材料与学生生经历的“共通处”,设法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动相关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象,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中获得生命,使课文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炉。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提供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四、升华,滋养灵魂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语文素养。

推荐第10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一课时以识字为主。

一、分布式自重内化效果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完成识字任务:预习中主动识字;阅读中分散识字;作业中巩固识字。这样学生学的轻松,教学效果好.课堂应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教学生识字时,没有按以往一个固定的套路读拼音、数笔画、说部件、连词语,而是把识字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记字,、辩字。当小老师写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得到增强。

二、生动教学重情趣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教学时,注意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如朗读竞赛、识字游戏、学当小老师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读中感悟重人文内涵

教学始终以读为主线,从带着疑问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垫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突出“普通人”(书中人物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既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

四、想象扩展重语文实践

“语文学习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静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听说读写活动,如“当小老师教学生字”、“看到碑文,他们会说些什么”的角色体验。用“_不忘_”的句式说话等设计留给学生探索尝试、交流反思的空间、让他们在与文本无拘无束的碰撞交流中,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获得人文素养。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构思非常巧妙,整个故事悬念生动,引人入胜,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团,让大家恍然大悟。这篇课文的设计和课文一样,引人入胜,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中,我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方向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向,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生成精彩纷呈的课堂。 同时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争星”朗读活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分组“故事大王”比赛,这些环节正是为了实现教学改革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滋味、树立学习的信心、具有健康的学习心态思想。

语文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的阅读个性,激发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课堂上,对课题的质疑、识记绳生字的好办法你知道了?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对雄日说些什么?雄日当上国王后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等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不断地思考、不断的研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创造性。

第11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说课稿

朝阳乡中心校 龙晓雪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主题是“名人故事”,本课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1933年在瑞金工作期间,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人和乡亲们挖了一口水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毛主席关心人民疾苦,急人民之所急,造福人民的高尚品质。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有四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

设计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相互交流、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同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语言的重组,动词的理解、空白处联想、关联句式的练习等扎实语文根基,“嚼出味、品出意、习得法”。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生字、生词。

2、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立石碑。

3、通过学习,了解毛主席关心人们,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激发学生对领袖的敬爱之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

1、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毛主席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歌曲《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流程:

一、插图解疑,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口水井,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里,它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它是人们一锹一锹辛苦挖成的,当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地下水缓缓流出。但这口水井却与众不用,看,它的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小眼睛看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碑文为题的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新接触的字要说出笔画名称哦,读两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水井的作用)

二、初读,结合预习识字交流积累,掌握主要内容

1、分自然段读。

师:通过你的预习,告诉老师,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生:4个。

师:好,很准确,谁想和老师合作读课文?

安排,教师读第三段。其他同学听后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读得很流利,你们觉得呢? 学生评价。

师: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语告诉大家么? 生:课文写了毛主席给沙洲坝村民挖井的事。 。。。。。。。

师:其实结合课题我们就已经略知一二了。 出示课件

师:试试。你也可以补充一些词语,说得更明白。 生:沙洲坝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

精彩、到位。这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试试的。 (教给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词语,认识生字

师:通过回家的预习,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词语,认识一些生字宝宝,快说给大家听。 生:我画了----,认识了----,它是----,跟我读----。 出示课件,跟随学生汇报的进度,随时指出,阅读记忆。

师:你还有哪些小知识?“哪”这个多音字以句子填充法区别记忆。学生还可能会延伸其他知识,期待中。

师:读一读记住它们,对你以后的学习有帮助。哪位小老师,带个头领读。(积淀语文知识)

三、问题引领,品读文本 第一自然段

师: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新词,相信你读起课文来会更流利。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

师:在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地点、人物。

课件出示后,指导地点的整理。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村。介绍毛主席。 第二自然段

师:毛主席为什么要挖井?怎么做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大家继续读下去,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动手画一画句子或重点词语。学生边读边学,教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1、为什么挖井?课件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抓住文章空白处延伸人们吃水状况。德育渗透:珍惜水资源。

2、怎样做的?课件出示“毛主席了解情况以后,就找来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选择井位。井位确定后,毛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儿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找出重点词语进行交流,体会毛主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同时关联词语训练,拓展语文知识。

第三自然段

师:挖井是那么容易的事么?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么?挖井期间,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革命还在继续,毛主席日理万机,可她时刻记着人民的疾苦,有空就参加劳动,有这样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们热火朝天地奋战着,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当地下水缓缓流出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兴奋、开心、激动。

师:好,就带着这样的感觉继续读下去。

课件出示书中句子,填空“终于、清澈甘甜”回忆之前吃水相对比引出反义词“清澈甘甜---污浊苦涩” 句子对比指导朗读感叹句。 第四自然段

直接出示第四自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师:我们常说“大恩不言谢”,沙洲坝人民时刻铭记毛主席的好,这块碑代表着沙洲坝人民„„ 这个故事老师小的时候在课文里也学过,这口井现在也保护了起来,被称为“红井”,它是历史的见证,它教会我们“饮水要思源”。 歌曲结束。

第12篇: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杨娜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它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对毛主席是何人都不太了解,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近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

一、忆苦,了解背景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这篇传统革命76题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引起学生是视觉的快感,上课开始我以童谣导入: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想象没有水的苦恼,联系自我的生活谈谈:“沙洲坝人民没有水……”学生带着缺水少雨的苦闷走进文本切切实实的生活场景中。

二、思甜,丰富过程

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我让学生化身自我为跟随主席挖井的小战士,把教室又变成了另外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小战士,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咦?小战士,你的手怎样这么脏?”“小战士,瞧你,满头大汗,休息一下吧?”“哎呀,小战士,你的肩膀上都起水泡了,快停下来吧?”学生边和老师对话,边动作表演。我又出示了另一首民谣: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与刚才第一首民谣的鲜明比较,多侧面的把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来。

三、感恩,想象练说

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碑传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认知经验的限制,他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于是我问学生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带给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构成语文素养。在此方面,对课文的延伸方面还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应注意这方面的教学。

第13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设导语,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 简介毛主席。

2.今天我们就学习8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出示词语(正音:“不忘”“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读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指导读好“很远的”。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从这里,你能看出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带着你的思念,带着你的敬佩读读石碑上的字。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2.练习背诵。 (1)填空:

①( )城外有个村子叫( ),毛主席在( )领导革命的时候在( )。 ②( )后,乡亲们在( )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2)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齐读,做到有感情地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着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 金 士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的不同讲给大家听,字义的区别让学生组词即可) 2.还剩几个字没记?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它呢? 强调“忘”不要多加一点。

三、观察位置,指导书写。

1.要求观察字形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一讲,其他同学动笔描一描。

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要求一气写成。

四、巩固练习。1.给生字组词:(落笔) 井( )士( )金() 开( )土( )全() 2.听写词语。

板书:

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 乡亲们 饮水思源 不忘

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比喻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根据本文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感受幸福生活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本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让孩子由文本走入生活,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从生活中平常的吃、穿、住、玩等方面,启发学生感受到别人爱的同时,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效果较好。本课生字“忘”出错较多,最好让学生自己想一些记住这个字的办法。

第14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阿岗镇中心完小 陈冲香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3.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多媒体课件、《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mp3。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的开始,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交流:(1)都听到了什么?(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3)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可以先让学生说)并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席、导、革命、解”

二、整体感知,尝试读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 2.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3.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挖:提手旁,右上边是穴宝盖,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笔顺:二井,两横一竖撇一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结构,左边半个多,右边熟字“卜”,可与“处”区别记忆。外和里是反义词。外边,外村,外单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边加一点来记忆。主席,主人。 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边上是“甘”下面是“巾”。 乡:三笔写成,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家乡。立:独体字,笔顺:

刻:熟字换偏旁。孩去掉女旁换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赶快,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怀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指导朗读课文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整体把握全文

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三、想象、扩展 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四、指导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哪一笔是最重要的?

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4.学生练写。

五、课外作业:

课后搜集毛泽东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六、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复现生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做到四个不: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不重复字。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情(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1.教学第一段。

师:你们愿意我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教师积累。 课文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贴毛主席像)谁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这一自然段有三个表示地点的词,你能找出来吗?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指一名学生读第一段。 2.教学第二段。

(1)以自己喜欢方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2)从读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谁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a、体会“几公里以外”这个词说明什么?

b、想象一下乡亲要走那么远的路去挑水,会有什么感觉? c、毛主席决定如何去做?从而体会毛主席对人民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毛主席善良(勇敢,有爱心,伟大„„)。 读出毛主席的伟大。

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进行朗读,体会沙洲坝人民吃水的困难。) 3.教学第三段。

(1)(教师在水井图上用蓝色粉笔在水井里涂色)。这井水多么的清澈,多么的甘甜啊!喝着这井水,沙洲坝人民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指生读第三段。

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2)大家快动动你的手、开动你得脑机器画出毛主席挖井过程的有关词句?朗读句子。 (3)学生间进行交流学习

(4)练习说话:用毛主席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结果如何?连起来说一说。

(5)想象、思考挖井时乡亲见毛主席亲自挖井,会想些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当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时。乡亲们又会怎么说?心情如何?

(6)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人民如何?感情朗读,读出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

(7).引导说话: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

学生说话。

抓住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体会人们对毛主席的想念。

五、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忘、想、念”这三姐妹哪里长得像?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回忆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3.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作品。

六、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字,它时刻提醒我们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

课外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给你们讲一讲毛主席的故事。

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第15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

当年红军长征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晚上来填,群众就白天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就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作罢。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他们亲切地把这口井称为“红井”。

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使新时代的儿童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4、情感目标: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

教学理念: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和朗读。识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揭示课题、认识毛主席、朗读故事中,随即分散识字,最后集中巩固。朗读: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毛泽东主席画像;课件;拓展阅读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谈话:同学们看校园的树是谁种的呢?引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2、简笔画——井。问:农村里饮水井是谁挖的。(板书:井)追问:挖井容易吗? 过渡:有了井,农民们的生活就方便多了。我们能忘记挖井人吗?(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

3、读题。(随机贴出生字,认识“忘、挖、井”。)

(1)读正确:这个课题中有三个生字,我还没有教,你们会读吗?(指名读题,再齐读,要求读正确、响亮,目的在于认识生字“忘”“挖”和“井”。)

(2)读出感受:强调“不忘”、“挖井人”。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谁是挖井人?又是谁不忘挖井人吗?为什么要挖井?这口井和我们自家挖的井有什么不一样呢?)老师简单总结罗列在黑板上。

2、请带着你的问题欣赏课文朗读,注意听准每个读音。(出示课件)

3、简介“毛主席”:出示“毛主席画像”,指画像问“他是谁?”并指出“他是毛主席,是领导人民闹革命,解放全中国。”贴出生字“席、导、革、命、解”,随机识字、正音。

4、自由初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生字不认识圈画出来。贴出生字“战、士、刻、念”,

随机识字、正音。

5、过渡:大家这么快就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这会儿淘气的生字宝宝躲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它们吗?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

6、自由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读完后,我们来比一比。(给予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选择适宜形式进行朗读:识字能力较强者独立朗读;阅读能力一般者以多人合作的形式读,旨在相互纠正;教师组织少数识字能力最弱者重点辅导朗读)

7、老师鼓励:刚才我听了好几位小朋友的朗读,发现他们朗读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响亮,而且一发现读错了都自己会马上改正!老师非常喜欢这样的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这样的小朋友呢?

8、游戏:朗读挑战赛。

请你找一个周围朗读比你稍微好的同学,你向他挑战朗读!由挑战的人选一段他自己读得最好的,两人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分组竞赛性朗读,之后,请几组展示给大家看。互相品读评读。

三、重点朗读,读出感受。

1、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有味道,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那你们就是评委哦,敢不敢给老师提意见?那好,我选择比较容易读的第二段。

老师朗读,故意读错轻声“地方”,语气读得平淡,语速过快。

2、学生评读、试读。相机启发学生读出感受。(强调出了“村子里没有井”“要到很远的地方”等几个词。)

3、学生齐读第二段。

4、师:老师刚才读得不够好。但我还想再来朗读课文,可以吗?现在,我要“读”课文中的一段话,你们不用耳朵听,而要用眼睛看,用脑子想。读完了,我要请你猜一猜老师在读哪一段,好不好?

老师表演性默读第三段,学生观看、猜测,并说明理由。(动作:立了一块石碑,抬头看石碑上的字。)

4、简笔画——石碑。出示重点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四、分发材料,拓展阅读。

1、师:石碑上的字是谁刻上去的呢?石碑立好以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呢?他们看

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几篇关于沙洲坝这口井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看看?

2、分发三类资料,学生选择性阅读。(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

3、看过石碑的人会说写什么呢?启发学生联系阅读资料进行想象感悟。

4、师指图中的“井”问:对着这井你想说什么?(板书:饮水思源)

五、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1、师:本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文字,好不好?学生齐读。

2、师: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吃饭不忘……”,还有吗?

3、播放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六、指导书写:“想、忘、念”。

1、引导观察:都是“心字底”,复习“卧勾”写法。

2、指导范写:注意写好上下结构,写好“心字底”。

3、学生描红、练写。

七、课外实践。

搜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开展讲故事活动。

板书设计: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图——石碑)

饮水思源

(图——井)

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

沙洲地区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地理环境独特,沿江岸线长达百里,江堤外是茫茫芦苇滩。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素有“有女莫嫁沙洲坝、无食无水洗手帕”的民谣,意思是说沙洲坝地区严重缺水,甚至连饮用水、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当时,老百姓只能从池塘里挑水,水质不清,十分浑浊,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人们很容易得病。

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

江西省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1933年4月,毛主席和中央政府机关来到瑞金沙洲坝后,发现这里严重缺水,为了解决沙洲坝人民吃水、用水的问题,亲自找水源,选井位,并亲自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一口井。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人民从此吃上了清甜的井水。

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

当年红军长征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晚上挖开;敌人晚上来填,群众就白天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就挖了五次。敌人无可奈何,只得作罢。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他们亲切地把这口井称为“红井”。

第16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使新时代的儿童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

1

教学理念: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朗读和理解。朗读: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

毛泽东主席画像;课件;拓展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

2、出示词语,请学生开火车复习。

3、出示句子,找同学范读。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教师提出问题:这三句话中都出现一个人,是谁? 学生回答:毛主席。

教师出示图片,简述毛主席生平。引出课文。

2、朗读课文,标清自然段。

3、分段讲解:

(1).导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出示地图使学生了解江西,瑞金城,沙洲坝的关系。在出示视频是学生了解沙洲坝。最后提出问题“那儿”指的是哪?

(2)学习第二自然段,毛主席在沙洲坝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教师提问:共有几句话?让学生标出来。教师提问:乡亲们吃水为什么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挑。学生回答:因为村子里没有水井。学习第二句:教师提问相亲们吃水要去多远的地方去挑,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学生回答:很远。教师提问:你能把很远的感觉读出来嘛?请同学试一试。教师提问:什么叫挑水?随后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挑水。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毛主席要挖井。

(3)出示乡亲们前后吃水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挖井对乡亲们的影响。提问:石碑上刻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来。

4、讲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引出“饮水思源”帮助理解课文。

5、播放歌曲>

6、做课后习题,巩固练习。

7、总结全文,懂得感恩。

3

板书设计: 1.吃水不忘挖井人 乡亲们 毛主席

4

第17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设计说明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因此,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如揭示课文题目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题目,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将这篇课文大声地朗读3遍,想想写了什么;读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毛主席是谁。(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4.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以歌颂毛主席的歌曲直接导入,渲染情境,迁移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弄明白。) 预设:(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2.认识生字“忘、井”。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

4.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设计意图:用自学提示法进行引领,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紧抓课文题目,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主 江 住 没 以

2.找到难理解的词语:瑞金、领导、革命、解放。3.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1)认识新偏旁“心”“广”。

(2)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 (3)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

(4)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 4.读课文解疑。

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2)同桌互助理解词语。

(3)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1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会读了,再去读课文,这在认知结构上,是个“反刍”的现象。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以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四、指导书写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2.重点指导:吃、没、以。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4.学生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教师播放音乐。教师不要忘记学生是初学写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在教室里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

五、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7个生字,让我们和这些生字及它们的朋友打个招呼,你们愿意吗?

2.认读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江 住 没 以

3.认读词语:挖井、战士、不忘。4.用“不忘”练习说话。

5.过渡:同学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

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1.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预设:(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探索,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出示水井图片: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图,这是什么?(这是一口井。)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

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 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1)“很远”说明了什么?

(2)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6.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7.过渡: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主席。)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 8.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

1、2自然段。设计意图: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在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缺水会遇到哪些困难,再读好课文。

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乡亲们。)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于是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历在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流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荡——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想念毛主席。)是的,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

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的重点段,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演、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们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板书设计

第18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讲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后来,“吃水不忘挖井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比喻意义,比喻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好处,不忘记它的由来,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课文要告诉我们学生的肯定也就是它的比喻意思。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这样的文章孩子们是不喜欢的,他们更喜欢的是《小松树和大松树》这样的充满寓言色彩的故事,他们爱读,更爱表演。

怎么办?怎样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呢?反复备课后都觉得不行,就凭单调的朗读来理解,告诉孩子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好处,不忘记它的由来,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肯定不行的。

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是歌颂谁的?

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是歌颂毛主席的。

师:对!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相机出示:主席、领导、革命、解放)。让我们大家在毛主席伟大品质人格的鼓舞下大声地读出它们吧!愿意吧吗?

(生齐读)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因素。而且现在的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那么在教学时学生很容易觉得没意思,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一定要在新授内容前让他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历史背景有简要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在教学开始时用歌曲导入,激发了学习兴趣。紧接着对毛主席进行简介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

孩子们不懂,是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如果让孩子亲眼看看那样的年代,会不会对他们有所感触呢?我又试着找了些资料,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们展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破破烂烂的东西、瘦瘦的人们„„我把画面定格在乡亲们为了吃水,挑着担子,来回走上好远的路,担回水,画面是神奇的,孩子们的眼睛争得大大的,一开始嬉笑的表情没有了,脸上的表情变了。趁着机会,我引导孩子们从画面中回到课文中,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让孩子们来理解:为什么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容易多了。孩子们也有话可说了。

实验学校研究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由于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更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类课文偏重于强调思想政治性,此类课文一直难以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钟爱。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该类课文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当代教材需不需要编入“王二小”类的课文?其二,如果需要,此类课文如何教学?笔者认为,前一问题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它的教材必须包含最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研究的是第二个问题。本文仅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

我们认为,“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如,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题,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朗读的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两人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习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重情赏趣,关注教学过程的情趣体验

学生学得主动、有情有趣是本堂课的一个显著特点,40分钟时间的课堂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兴致盎然的学习状态之中。这同老师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趣体验有很大关系。比如,在朗读课题的时候,学生把“不忘”读出了重音,老师夸张地称赞:你二十年都不会忘记了!给学生强烈的成功体验。在进行课文的初次朗读时,故意“唬”学生:老师不教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正确、流利?在指导竞赛性朗读时,老师的“诈错”等,这些富有挑战色彩的教学策略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趣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显得轻松、主动。

(三)强调人文性,重视人文内涵的普遍意义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教学设计最为棘手的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偏重所谓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造****文思想熏陶的狭隘性,影响了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欣赏和理解。关于人文内涵的渗透,我们可以从两个我及其来思考:一是渗透怎样的人文精神?二是怎样渗透人文精神?

本课的设计摆脱了“过于推崇领袖人物”的色彩,突出了“普通人”(包括课文中的普通人物和作为读者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强调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我们即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四)立体阅读,补充人物事件的历史背景

革命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课文的行为实际上是横向单一的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各类足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实现学生纵向多纬度的立体性阅读,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质量。本课的补充阅读材料有四类,分别包括: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八路军在瑞金的故事;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这些简短的文字延伸了学生课文阅读的理解和判断。比如,学生从中知道了“沙洲坝人为什么要挖井吃水”,领悟到“井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村里的人都勇敢地把它修好了,村里的人也很伟大。

(五)分步识字,落实课程目标的全程理念

随文分散识字是课程标准低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解决“识”和“写”的问题上,我校采取了“分散识字、集中书写”的原则,即教材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我们通过多次的呈现分阶段识记;要求学生正确书写的字,我们一般安排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一般为一节小课约20分钟)让学生书写。就本课而言,笔者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识字的任务。第一阶段在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识字能力记一定量的生字,如不少学生通过预习记住了想念的“念”、战士的“士”、井水的“井”等。第二阶段在课堂教学,老师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分散、适时地安排一定量的识字教学。如,开课时,指导学生多次朗读课题,旨在认识生字“忘”“挖”和“井”;进行重点性的朗读指导时,老师特意挑选生字相对集中的第二自然段;结束教学前,让学生多次大声朗读课文中的碑文(包含5个生字)等,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反复的“读”达到识记足量的汉字。第三个阶段在课后复习和小课,采取认读包含生字的课外句子(如:红军战士为老百姓挖井等)来复习巩固生字的识记;课文要求书写的6个汉字,安排在一节小课中集中完成。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静夜诗

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介入文本的相关背景材料,可以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文本厚度,生成文本价值.我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时就进行尝试.我在揭示课题后先让孩子利用已有的跟文本相关的音乐资源及与毛主席有关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教学始终以读为主线,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蛰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再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我在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到乡亲们 因为 村子里没有井,所以他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后,学生问我:“老师,人们为什么到解放后才给井旁边立下一块石碑呢?” 我随即介入背景材料。我说:“你的问题多有价值呀,老师提供一些资料,你们听后就会明白的。

我认为,背景材料的介入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可以灵活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但介入的原则必须是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学生于介入中了解课文背景,丰富文本信息,在思考中走向多元的、立体的、有价值的学习。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语文素养。《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它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对毛主席是何人都不太了解,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近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另外,联想到有不少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里任性霸道的表现,这篇课文会是很好的感恩教育的素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沙洲坝的人民对毛主席心存一份感恩,立碑传世。现实中,为我们付出的有很多无名英雄,他们名声并不显赫,但也让我们满怀感激,我让学生模仿课题的说法,自由表达:

过桥不忘——,吃菜不忘——,穿衣不忘——,——不忘——-等,学生在表达中,活化了语言,滋养了心灵,课文中隐含的思想因为与学生的情感交汇而得以复活。在学生情绪激昂时,我吟咏了一句汪国真的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愿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学生普遍意犹未尽!

第19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篇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讲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后来,“吃水不忘挖井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并非专指吃水这件事情,它有了比喻意义,比喻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好处,不忘记它的由来,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课文要告诉我们学生的肯定也就是它的比喻意思。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

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因素。而且现在的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那么在教学时学生很容易觉得没意思,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一定要在新授内容前让他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历史背景有简要了解。在教学开始时我用歌曲导入,激发了学习兴趣。紧接着对毛主席进行简介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

孩子们不懂,是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如果让孩子亲眼看看那样的年代,会不会对他们有所感触呢?我又试着找了些资料,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们展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破破烂烂的东西、瘦瘦的人们„„我把画面定格在乡亲们为了吃水,挑着担子,来回走上好远的路,担回水,画面是神奇的,孩子们的眼睛争得大大的,一开始嬉笑的表情没有了,脸上的表情变了。趁着机会,我引导孩子们从画面中回到课文中,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让孩子们来理解:为什么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容易多了。孩子们也有话可说了。

篇2: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一、由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老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1、可以利用已有的跟文本相关的音乐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习兴趣。

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陈述,通过言说,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二、当学生第一次跟生字宝宝见面时,要给学生以较为强烈的刺激,可以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各种方式加强生字与事物的联系,使生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比如本课所要教学的“井”字,可以出示古井的图片,同时,将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搭在一起,这既是“井”字的字形,()又是实物“井口”的形状。在这样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学中,学生自然的学会了汉字。

三、创设丰富的识字情境,让学生在重复出现中巩固生字。儿童识记汉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巩固识字尤为重要。而巩固的方法又不能知识简单机械的重复,应该创设丰富的识字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让学生与生字宝宝“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好朋友。”

篇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讲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 他们生活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年代。加上我们这里用水很方便的,家家都有自来水,因此,学生对老百姓立碑纪念毛主席的行动感受不深。 这样的文章孩子们是不喜欢的。

怎么办?怎样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呢?反复备课后都觉得不行,就凭单调的朗读来理解,告诉孩子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好处,不忘记它的由来,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肯定不行的。

孩子们不懂,是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如果让孩子亲眼看看那样的年代,会不会对他们有所感触呢?我试着找了些资料,在教学课文时,我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破破烂烂的东西、瘦瘦的人们„„我把画面定格在乡亲们为了吃水,挑着担子,来回走上好远的路,当时干裂的土地,崎岖的小路,很脏的池塘水,画面是神奇的,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开始嬉笑的表情没有了,脸上的表情变了,班级里非常安静。趁着机会,我引导孩子们从画面中回到课文中,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让孩子们来理解:为什么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容易多了。孩子们也有话可说了。

“不忘”是本文的主题,从不忘着手,体会文中毛主席对乡亲们的恩情,这份恩情让当地的老百姓和战士们都难以忘怀。体会到新时代的我们也时时感受这来自长辈、朋友、同学的关爱,我们又应该怎么样来报答这份恩情呢?通过交流谈论,课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第20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五四小学黄辅友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本课记叙了毛主席在沙洲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就带领战士为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为纪念他,再井边立碑,刻字的故事。表现革命领袖毛主席关怀人民,并身体力行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也表达了人民对主席的怀念及深深的爱戴。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有三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

设计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相互交流、表达,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让学生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生字、生词。

2、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立石碑。

3、通过学习,了解毛主席关心人们,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激发学生对领袖的敬爱之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

1、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立这块石碑。

3、学习课文,了解毛主席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课文,提示:A、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B、标出文中的自然段。

(2)、检查生字、生词学习情况。

(A)出示幻灯片生字、生词

(B)指学生认读,后每个词读两遍,适当进行点评。

(3)、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三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思考:吃水的人是谁?挖井人又是谁?谁吃水不忘挖井人?

三、品读感悟,体验感情。

1、读听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读、指名、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理解句意,这一自然段有三个表示地点的词,你能找出来吗?请用一个句子连起来说说。(江西、瑞金、沙洲坝)

(3)第二句中在那儿住过“那儿”指的是什么地方?解释“革命”。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 那你想知道毛主席在沙洲坝住的时候看到什么?

2、读讲说结合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以自己喜欢方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再指名读,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指生读第一句。说说你读了这一句话后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区别句意的两种不同说法:A、沙洲坝人民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B、沙洲坝人民吃水很困难。

(2)读完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谁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a、想象一下乡亲要走很远的路去挑水,会有什么感觉?应该怎么读?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困难,怎么想的?决定如何去做?指名读第二句。从而体会毛主席对人民如何?指导朗读。板书:毛主席带领挖井

(3)、思考:乡亲们有了这口井又怎么样?井挖好之后,乡亲们纷纷来到井边打水,心情又怎么样?见到毛主席又会说些什么呢?

(4)、可以看出毛主席对人民如何?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过渡:自从有了这口井,乡亲们打心眼里感谢毛主席,解放后,沙洲坝的人们又是如何感谢毛主席的呢?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主读第三段,出示图,学生看图回答:

(2)、说说解放以后,乡亲们是怎么做的?(立石碑、刻字)

(3)、理解“刻”字的意思。刻着能不能改成写着?小结: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有时不一样。

(4)、读读石碑上刻的字,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刻着能不能改成写着?(不能。刻字表达了沙洲坝人民世世代代怀念毛主席。)板书:乡亲们立碑刻字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把乡亲们对领袖怀念、敬重、爱戴的感情表达出来。

(6)、说说乡亲们为什么给毛主席立石碑?

4、回顾小结。

(1)读课题,说说挖井人指谁?吃水人是谁?

(2)是呀,沙洲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子子孙孙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那么,我们还能把吃水换成什么?(幸福)指名读:幸福不忘毛主席。

5、指导书写“念、面”。

四、拓展延伸

1、连线。

曹冲聪明勇敢救出小朋友

毛主席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司马光关心爱护人民群众

2、听听、唱唱《东方红》。

板书设计

9、吃水不忘挖尽人

毛主席带领挖井--------------爱人民

乡亲们立碑刻字--------------爱领袖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评语.doc》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评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