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森林学校工作总结

2020-05-08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门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工作总结

小门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工作总结

小门行政村位于北仑区东部、白峰镇最西部,329国道穿村而过;三面环山,北临大榭岛,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村总户数741户,有常驻人口1814人,暂住人口1200余人,共有15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42名村民代表;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综合、老年、永发),共有党员92人;村内有大小企业32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个,村民学校1个,科普协会1个,警务室1个,2006年小门村以“村级班子团结,村民文明淳朴,村级经济实力雄厚,村庄环境优美且可持续发展”四大优点被北仑区委定为唯一的区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至今,小门先后获得了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行政村示范档案室和国家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等荣誉。

近年来,小门村三委会高度重视生态村建设,把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级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初步形成了“林水相依、绿水相融”的新格局。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村三委会全体成员十分重视这次森林村创建工作,将创建省级森林村纳入中心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1、成立创建队伍。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其他村三委会人员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创建工作。

2、制订创建规划。按照创建工作计划和方案,结合本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了《小门村建设规划》(包括《用地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等),真正把创建工作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和事关全村百姓利益的系统工程加以认真实施。

3、深化创建共识。领导小组将森林村创建指标一一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小组成员中,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确保创建责任落到实处。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森林村创建宣传活动,利用农民信箱、黑板报、村内广播、宣传栏进行大力度的宣传。形成人人支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1、做好村主干线两侧绿化建设,打造绿色通道。近年来我村在村内主干道两侧新植树木3公里,共增绿化面积30000多平方米。在道路两旁种上香樟、红叶石楠、杜鹃、冬青等花木。对违章建筑拆除地段进行复绿。在田间主干道上配套种植乔木、灌木及花卉草坪,建设森林生态屏障。目前村内道路宜路地段绿化率达到100%,真正做到见缝插绿、折旧建绿。

2、做好清水河道绿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水清岸绿的水乡美景。小门村水资源丰富,村内大小水库共有4座,溪流河道众

多,为此做好河道整治绿化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全村河道砌坎 4000米,并配套种植绿化。落实清草专业人员1名,常年进行河道打捞工作,使河道保持常年洁净。

3、做好创森工作,致力打造风景秀美的绿色休闲茅洋。积极开展绿色森林村创建,创造条件植树添绿,绿化美化环境。村委会拨出一部分资金对村旮旯进行绿色美化,并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植树栽花,美化庭院。目前全村90%以上农户屋前屋后都已种植苗木。村内建有1000平方米和15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公园各1个,公园内种有桂花、银杏、石榴、紫薇、香樟等苗木,园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4、做好建管并举工作,着力建立森林村庄长效管理机制。村三委会切实加大对森林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一是组建绿化管理队伍,建立健全村绿化管理制度。二是抓好造绿质量。邀请镇农技员做好技术指导,注重管护,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建立健全护林组织,通过浇水、截干、喷药等管护措施,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三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村内青年团员、党员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护绿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小门村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创建森林村庄的目标,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小门村的环境面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但与建设“森林北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二

是集中居住区的绿化水平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着重做好以下二个方面工作:

1、继续扩大森林村创建宣传。积极开展“小门是我家,绿化靠大家”主题活动,进一步借助各种宣传平台,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鼓动,深化群众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和森林村创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创森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推动创森工作向纵深发展。

2、继续加大绿化投入。重点做好新建农民公寓绿化工程建设。同时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更加注重保护绿地,不填水、不毁绿,大力建设宜居村庄,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村庄。

小门村

2011年8月23日

推荐第2篇:农庄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工作总结

农庄村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工作总结

一、村情简介

农庄村位于南湖区余新镇东南,村域面积9.95平方公里,共有38个村民小组,1295户农户,常住人口4186人,外来人口4000人左右。村党总支部下设3个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168名。余新镇工业功能区建在本村,沪杭高速公路贯穿全村,乍嘉苏高速公路出口处位于本村37组,地理环境优势十分明显。村内经济以工业为主导,共有百余家企业,以五金塑料为主要产业,形成了华东地区比较大型的箱包配件基地。农业主要以水果、大棚蔬菜、瓜果种植为主,村内有1家果蔬专业合作社。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986亿元,村集体总收入2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686元。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信息化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市级十佳节能减排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村庄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平安创建达标村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总结

近年来,农庄村两委高度重视村庄的生态建设,把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级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初步形成了“林水相依、绿水相融”的新格局。经过创建,农庄村的生态绿化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村两委成员十分重视这次森林创建工作,将创建省级森林村纳入年度中心工作之一,并将此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成立创建队伍。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民委主任任副组长,其他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创建工作。

2、制订创建规划。按照创建工作计划和方案,结合本村村庄规划,制定相应的绿化种植计划,真正把创建工作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和事关全村百姓利益的系统工程加以认真实施。

3、深化创建共识。领导小组将森林村创建指标一一分解落实到各组成员中,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确保创建责任落到实处。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森林村创建宣传活动,利用农民信箱、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省级森林村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形成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1、做好村主干道两侧的绿化建设,打造绿化通道。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村小区主干道、居民集中居住区种植花卉苗木,2008年投入85.48万元,增加绿化面积48958平方米,在道路两旁种植香樟等花木,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并复绿,建设森林生态屏障。2012年在沪杭高速公路沿线投入30余万元进行植树造林工程,种有银杏、香樟、杨柳、桂花等乔木,保持水土不流失,维护生态环境。通过创建,目前村内道路宜路地段绿化率达到100%,真正做到见缝插绿、拆旧建绿。

2、做好清水河道绿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水清岸绿的水乡美景。我农庄村水资源丰富,流经我村河流共有35条,全长约18.96公里,做好河道整治绿化是重中之重,配有一支专业河道保洁人员队伍,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及漂浮物,做好河道疏浚工作,目前全村河道基本得到疏浚,按要求做好居民小区边的河道生态护岸。近年来,我村在河道边种植配套绿化,河道干线绿化率97%,杨柳依依,随风摆动,香樟挺拔,一幅江南水乡的经典美景。

3、做好创建森林村相关工作,致力打造风景秀美的绿色休闲农庄。积极开展绿色森林村创建,创造条件植树添绿,绿化美化环境,通过创建,如今的农庄村,中心村建有休闲林共3000平方米,人均拥有乔木树8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平方米,林木覆盖率40%,村委会投入资金进行绿色美化,鼓励村民在房产屋后植树栽花,美化庭院。目前,全村有90%以的农户屋前屋后都已种植苗木,单位林木覆盖率达到35%。村部及小区建有休闲小公园,供村民散步、锻炼,园内有桂花、紫薇、香樟等苗木,园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4、做好建管并举工作,着力建立森林村庄长效管理机制。村委会切实加大对森林村生态保护力度,一是组建绿化管理队伍,建立健全村绿化管理制度。二是抓好造绿质量,邀请镇农技指导员做好技术指导,注重管护,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建立健全护林组织,通过浇水、截干、喷药等管护措施,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三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村内青年团员、党员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护绿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村以上级有关部门创建森林村庄的标准为行动准则,为积极创建省级森林村做了大量的绿化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农庄村的环境面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但与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一是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集中居住区的绿化水平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年,针对存在的问题,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扩大森林村创建宣传。积极开展“农庄是我家,绿化靠大家”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借助各种宣传平台,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深化群众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和森林村创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创森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如何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推动创建工作的纵向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是继续加大绿化投入。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要更加注重保护绿地,不填水、不毁绿,大力建设宜居村庄,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未来的绿化建设中,要优化树木品种结构,扩大珍稀树木的种植面积,提高绿化的视觉效果。

创建不是终点,是一个更高的起点,我们相信在村两委的积极关心和努力工作下,农庄村的森林创建工作肯定会在原有的基本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推荐第3篇:某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汇报

某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汇报

某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汇报

xx县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濒临汉江,全县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显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改善城乡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我县拟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湖北八大重镇之一”,素有“小汉口”之称,是“中华第一县”——权县所在地。xx县湿地资源丰富,汉江流经xx57公里。建国以来,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人工河流——江汉运河,全长67公里,xx境内34公里,湖北省第三xx泊——长湖70%面积在xx范围内,xx县湿地面积达40多万亩;县域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易结土球,树木适应范围广,花卉苗木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35万亩,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十里花木城,香樟成为了全国绿化苗木知名品牌;我县已成功创建了“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湖北省园林城市”等,2017年xx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验收,我县已有3个镇荣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43个村荣获“省级绿色示范乡村”称号。xx林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二、工作进展

1、对标评价指标,着力抓好前期准备工作。为认真落实“湖北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此为契机,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我们已成立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副书记、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各镇镇长为成员。召开了创森动员大会,下发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分解了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项目,将创森宣传经费50万元纳入了财政追加预算,开展了创森宣传,张贴了创森标语,在电视上进行了飞播,我县创森已形成了一定氛围。

2、对标绿美荆楚,着力抓好森林环城建设。2018年县财政投入500多万元,修建了xx城区东外环、工业十路等30多公里的生态廊道;县政府筹措资金700多万元,扩建了江汉运河xx绿化带950亩;县政府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对潘集湖中心岛进行了补栽补植,高标准绿化了4.7公里、折合面积380亩的潘集湖中心路旅游通道。西荆河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已开工建设,城郊太一湖湿地公园已启动建设,主要交通干线207国道两侧各30米、五洋线两侧各50米绿化带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

3、对标乡村振兴,着力抓好森林乡村建设。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为契机,造林与造景相结合,把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大力开展身边增绿行动,通过就地取材,栽植乡土树,配置景观林,合理改造湾子林,把乡村打造成美丽的森林。将精准灭荒和国土绿化作为森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018年全县精准灭荒任务3318亩,已完成灭荒3326亩,上级下达我县国土绿化任务12000亩,已完成植树造林任务18048亩;后港安坪村回乡能人投资800万元,打造了500亩的“鸣闻天下”茶花休闲观光园;曾集孙店成功人士计划投资1000万元,高标准建设猛虎山林业休闲观光园,目前已完成投资400万元,植树造景300亩。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精准灭荒绿美xx行动。

三、下段打算

以时不我待和钉钉子的精神,围绕创森评价量化指标一件一件抓落实,迅速聘请省生态职业技术学院编制《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营造创森宣传浓厚氛围,开展县树县花评比,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任务,深入推进创森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打赢精准灭荒攻坚战,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县荒山荒坡实现应绿尽绿,全面完成创森各项目标任务。

推荐第4篇:乡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工作汇报

乡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工作汇报

乡镇位于定远县西南35公里处,由原四个乡镇合并组成。东与张桥、严桥两乡镇交界,西与长丰县杜集乡接壤,南与蒋集镇搭界,北与朱湾镇毗邻,辖21个村(居),470个村民组,国土面积228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人,耕地面积22.6万亩,是县西南中心集镇。乡东连滁州、西接合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境内有县道永吴路、严九路,省道章朱路(章广至朱巷),京台、滁淮两条高速贯穿南北东西,境内设有乡高速生活服务区和九梓互通道口,滁淮高速通车后,乡到合肥、蚌埠、淮南、滁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均不足一小时车程。

一、工作开展情况。乡镇林地面积119905亩,全镇森林覆盖率现状为35.1%。近年来,乡镇的森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成了“一区、三园、四带、多点”的森林体系格局,一区,即乡集镇建成区;三园,即乡蔷薇生态公园、九梓林业示范园、乡中草药产业园;四带,即滁淮高速、合徐高速、张朱路、永吴路绿化带;多点,即20个行政村460个自然庄的村庄绿化以及街头绿地、游园等块状绿地,形成了点、线、面相衔接的综合森林体系,这些绿地建设对提升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镇完成成片新造林2336亩,其中高效经济林1300亩,滁淮高速补植补造220亩,道路绿化提升12.6公里,乡街道新增游园2处,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建成区绿化面积达744.9亩,绿化覆盖率38.2%。建成区绿地面积603.8亩,公园绿地52亩,人均公园绿地7.2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工作,把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目标,把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工作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要载体来抓,先后成立了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森林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乡镇森林增长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创建“森林城镇”、建设“生态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三项创建任务,把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建设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了保障措施。党委、政府还定期研究解决创建森林城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我镇已经成功创建了4个“森林村庄”,分别为九梓、高埂、西孔、南周。下一步还要申报创建8个“森林村庄”,分别是杨桥、北集、耿巷、陈集、山刘、乡、官塘、站岗。目前正在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结合各村“一事一议”项目,进行重点打造提升。

2、资金保障到位。按照规划建设总体要求,2018年我镇先后共计投入3200多万元资金用于“创森”工作(桃园路285万、东大岗路287万、中草药基地540万、集镇建成区540万、道路绿化提升80万、一事一议项目260万、管护费54万、土地流转费240万、自然人投资910万元),保障各项创建工作的展开。主要用在土地流转、绿化工程、基础建设、奖励激励机制、管护等方面。

(二)规划到位。为建设绿色生态乡,镇政府委托滁州市森源林产资源交易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按照县政府的总体规划要求,对照“森林城镇”的创建要求和各项指标,编制了《定远县乡镇森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考虑到了乡镇的总体发展目标,即建成省会后花园,打造合肥、淮南、蚌埠、滁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乡村旅游基地和皖东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为下一步发展预留了空间和提前做好了规划。规划充分考虑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以及森林的布局、功能和景观,对乡土树种的使用率要求达到70%以上。同时在森林覆盖率(35%)和绿地率(35%)指标上更是严格要求。

(三)宣传发动到位。为做好创建工作,镇政府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强调创建森林城镇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安排宣传、林业工作人员组织播放活动开展情况,发放《致广大林农的一封信》,在各中小学开展每天3分钟创森知识讲座,张贴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宣传森林增长工程、森林城镇创建工作的舆论氛围。

(四)推进措施到位

1、坚持“七个结合”造林。把造林绿化与招商引资、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脱贫攻坚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实行改造提升、扩建新建齐头并进。以长防林为重点,坚持点、线、面整体推进,大力实施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建设,通过创建整治,切实改善了广大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2017年对17.8公里的滁淮高速两侧森林长廊开展创建活动,每侧建成50米宽的林带;2018年对镇政务新区进行绿化亮化,绿化树木41亩、建立公共绿地35亩,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和游园各一处;在耿巷村永吴路西侧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和“青年林”、“巾帼林”500亩;在乡村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引入中草药生产基地项目,栽种1400亩栀子花和花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乡镇街道及永吴路、蒋吴路和东大岗高速连接线17公里绿化进行了提升,桃园路4公里两侧20米绿化带完成招标,年底前建设完毕。

2、坚持“经济、生态”双收益。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营林业,发展高效经济林。如滁淮高速两侧通过土地流转,将2000多亩土地承包给大户发展绿化苗木,鼓励承包户发展山核桃、水蜜桃、无花果等高效经济林,依托周围的环境,全力打造生态休闲采摘园,积极申请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实现经济、生态双收益目标。目前已建成葡萄、水蜜桃、春雪白桃、无花果、中草药示范园各一处,油桃、薄克山核桃示范园各三处,石榴、樱桃、猕猴桃等示范园陆续投入建设。东大岗水蜜桃获得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产品远销合肥、南京、苏州、上海等地,亩均纯收入10000余元。为全镇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3、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造林绿化工作与村级目标考核相挂钩,由镇综合执法办和林业站牵头负责对各村造林任务落实,林长、副林长和护林员管护工作实效进行考核,对违法、违规破坏生态绿地的行为坚决严厉打击,确保把护林工作落到实处。

(五)管护机制到位

为了加强林木管护,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林长制”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镇、村两级50名林长、副林长。结合扶贫公益性岗位设置,选聘了56名专职护林员,用于全镇各公园、绿地、街道和主次干道绿化管护,制定了护林公约,与各林长、副林长及护林员签订了绿化管护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一是滁淮高速部分地段绿化档次不高,没有按照标准栽植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集镇、道路已栽植的部分乔木死亡,需要尽快更换;三是部分“一事一议”绿化项目因批准较迟,刚刚履行招标程序;未能在第一时间栽种下地;四是部分护林员缺乏管护技术,需要加强培训。

(二)下步打算:一是督促相关企业对滁淮高速绿化带进行提升,对集镇、道路两侧死亡的乔木进行更换,6月底完成该项工作。二要加快“一事一议”绿化项目实施,7月份完成;三要对照创森指标要求补齐短板;四要开展护林员培训,落实林长制工作职责,管好护好现有林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不仅是乡镇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的需要,是全镇人民的共同心愿。镇党委、政府将着力按照创建“森林城镇”的标准要求,坚持“强点带线、以线扩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力完成“森林城镇”创建各项目标任务。

推荐第5篇:学校创建省级卫生单位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卫生单位工作总结

临泽县五三小学

我校现有教职工44人,本科学历30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0人、拔尖人才2人,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3人,学校占地面积10265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到3200平米。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通过宣传教育、规范管理、整治环境,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增强了全校师生卫生意识,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健康与协调发展,学校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年学校被评为市级卫生模范单位。现将创建省级卫生单位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对照《甘肃省单位卫生检查考核标准》中的组织管理、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治、民意测评六个考核项目中的30项考核指标,我校全部达标,自评评分达到99分。

1.组织管理方面: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机构健全,责任分工明确,有具体的卫生清扫、检查评比、奖惩制度,卫生工作落实到位,有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爱国卫生工作有年度计划、安排、工作总结,卫生工作档案分类科学,管理规范。

2.环境卫生方面:学校环境卫生实行划片包干,范围明确,专人负责。校内无违章建筑,无乱堆杂物,五乱设摊点,无乱贴乱画。校园马路、操场得到硬化,绿化面积达80%以上,室内卫生达到了“六净一整齐”的要求。班班开通了自来水,节水标志明显,学校建成了无烟校园,教职工无一人吸烟。校园内设有果皮箱、垃圾池,日产垃圾、厕所定期清理,厕所无臭味,便池无尿垢。

3.饮食卫生方面:学校营养餐工作组织机构健全,配备兼职人员负责进货验收、储存洗涤、分餐领餐。储藏室卫生设施齐全,运转良好。餐具定期消毒、保洁。进货人员、分餐教师、班主任层层把关确保了食品卫生。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有序,学生进餐文明卫生。

4.健康教育方面:学校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活动资料齐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师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师生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5.病媒生物防治方面: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实行网格化管理,防治工作有计划,活动有记录。能定期开展灭蝇活动,校园内无老鼠,室内基本无苍蝇。

6.民意测评:教职工对学校卫生工作满意率达100%。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

近年来,我校始终以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标准做好卫生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卫生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了学校卫生安全校长负责制,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建立了学校卫生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要求,健全各项制度,编印《五三小学安全卫生制度汇编》,明确各项工作程序及要求;制定了爱国卫生年度工作计划、措施,由政教处、少先队负责组织实施;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等专项卫生整治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二)健全制度,督促检查

学校建立健全了卫生管理制度。一是实行了卫生清洁区责任制。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对清洁区实行划片包干,明确了职责范围,做到一天三小扫,一周一大扫,确保不见果皮纸屑,不见积水,不见蛛网球痕。

二是实行了教学卫生责任制。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切实落实了减负要求,适当安排课内外作业。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定期调整学生座位,矫正学生视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听讲的姿势。三是落实了学生个人卫生责任制。要求学生做到仪容端庄大方,衣着整洁。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四是实行了目标管理制度。对各项卫生指标进行了细化、量化,制定了详细的卫生考评制度,将卫生情况与班主任的月考核直接挂钩。学校值周组每天对各班的卫生区检查考评。每周通报各班卫生检查评比情况。五是建立了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近年来,我校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把卫生工作列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因素考虑,逐年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校园。添置蒸锅、垃圾箱等卫生设备,教室窗明几净,鲜花绽放,布置精美。教室安装电子白板,无反光,无眩光,课桌椅符合卫生标准。室内卫生做到了“六净一整齐”(墙壁净、门窗净、屋顶净、地面净、用具净、悬挂物净、办公物品摆放整齐)。教室、办公室接入自来水,新建或改善饮水设施多处,保证全校师生的饮水卫生安全,饮水达到卫生标准,教室里粘贴了节约用水标志;学校配备专职校医,设立卫生室及心理咨询室,进行疾病防治、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了卫生档案。按《课程标准》一至六年级开设了体育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节,教师制定详实的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开课率达到100%,真正实现健康知识入耳、入脑、入心。学校积极协调,扩建学校活动场地3600多平米,学校计划铺设高标准塑胶跑道,硅pu篮球场。学校对各花池进行平整,栽种花草、树木,继续添树增绿。截至目前,共种植

各种绿化树木238株。如今,走进绿树繁花掩映下的校园,处处能感受到繁花绿草的幽香,绿树长椅典雅的情趣。

(四)组织活动,预防疾病

1.学校始终坚持“两操一活动”(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制度,积极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学校认真落实了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及季节性多发病预防措施。我校为了更好的预防流感、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特添置了紫外线消毒灯、高压锅、诊疗床,学校有专人为学校各个角落消毒,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脸盆、毛巾。各班装置了水管,保证了学生每时每刻都可以用流动水洗手。学校定期为每个学生体检,做到了预防为主,做好了防传染病、流行病预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做到了学校、班级两级重点监控。定期开展“除四害”工作,每年度进行一次“灭鼠”、五至十月每周一次灭蚊蝇工作。学校无传染病流行、重大意外伤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3.学校和班主任进一步加强了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预防近视眼、沙眼、龋齿、蛔虫、营养不良、贫血等,特别加强了近视的预防,重点监控学生视力,切实保证眼保健操时间,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严格落实“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规范用眼卫生,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安排兼职教师,积极疏导学生学习、生活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

5.不断强化舆论宣传。学校利用校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橱窗、班级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卫生小常

识帮助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开展“小学生防近视知识讲座”、“小学生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防控传染病知识讲座”等活动,有效深入的进行创卫宣传工作。

(五)整洁校园,美化环境

1.狠抓宣传教育,提升师生健康知识水平

学校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板报,悬挂了健康教育宣传标语。开展了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张贴了禁止吸烟标牌,全校无一人吸烟。开展了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和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卫生教育,师生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师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

2.抓班级、学校卫生建设

各班设立红领巾监督岗,选拔个人卫生好、卫生习惯优秀的队员担任学校卫生监督员,分区包干督促全体队员的卫生执行情况,配合学校开展卫生检查评比。

3.抓检查评比

学校建立了《校园卫生评比标准》,定期对教室、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扫,喷洒消毒液;建立健全晨检制度,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并加强指导,增强师生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各班卫生由学校值周组每周检查一次,评比结果与学期末的评先挂钩。

4.抓校园美化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全面体现校园文化的真善美,并以此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校逐步形成了体现启智、育德、审美功效的人文景观,楼梯、楼道、墙壁及专用教室的名人名言、《三字经》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各种校牌、标语时刻警示和约束着

师生的言行,与此同时,学校政教处、少先队每学期要组织一次班级文化评比活动,形成了亮丽多彩的班级文化景观。

5.规范车辆停放秩序,保持停放点卫生。规范了车辆停放秩序,建设了整齐美观的停车棚供教师停放车辆。

6.加强卫生死角管理。清理了教学楼后、绿化带的堆积物和杂物,值班室、办公室、厕所等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每天清扫,保持清洁整齐,不留异味。

(六)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学校营养餐工作以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把食品卫生质量关,即“严把食品采购储存关”、“严把食品加工关”、“严把食品进餐关”、“严把食品留样关”、“严把食品检查关”,杜绝了食品安全隐患,为每班开通自来水,为学生卫生进餐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我校的创建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校结合对学生的卫生养成习惯和教育抓得还不够,今后,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持之以恒地把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2013年8月24日

推荐第6篇: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恩阳中学上半年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恩阳中学2013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3年春学期,根据创建森林城市工作计划,我校扎实开展了各项创建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我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两化”互动、和“五创联动”工作部署,以加强素质教育为支撑,大力改善校园环境,着力提升校园形象,扎实抓好“创建森林城市”的各项工作。

“创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效创建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杜召义为组长,副校长张光寿、副书记李杰为副组长,杨家礼、尹显全、喻德、刘先红、罗保寿为成员的创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刘先红同志担任,组员:卢海、杨懿、李江林、苟刚、江春华、李彬,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

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踊跃投身到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家园、“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行动中来。第

一、争做“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行动的宣传者。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活动中,积极学习并宣扬“创森”知识,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第

二、争做“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行动的参与者。积极参与到“创森”行动中来,当好参谋助手,并以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活动,使我们的历史古镇恩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花更艳,充分显露出“山水新城、绿色恩阳”的神韵。第

三、争做“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行动

的护卫者。珍惜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果,关心爱护绿色生命,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展古树名木和公共绿地认养认建活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他人爱绿、护绿、兴绿,用实际行动为“创森”增光添彩。

二、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成绩显著

1.开展了“创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展板、显示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以此来提高全校师生对创森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率。2013年上半年,制作创森宣传展板3期,召开专题会议3次,开展社会宣传咨询活动一次,补换爱绿护绿告示牌20张,印制发放宣传资料和倡议书4000余份,利用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创森内容达100小时。在校园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森工作氛围。师生知晓率达到100%、参与度达95%。

2.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让学校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学校”的理念,把环境绿化与人文绿化结合起来,积极打造“春有草、夏有花、秋有绿、冬有景”的园林式学校,成立了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小组,分科划片责任制,把绿化美化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花园工程已基本完成,路旁绿化和景观打造基本结束。同时,盆花布置、绿地建设,有效增加了绿化覆盖面积。

4.校园内及周边“脏、乱、差”和卫生死角现象以及基本不存在,虽然区级单位在本校上班的车辆多,车辆进出和停车车位,标志明显,确保了校园车辆摆放有序。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4835平方米,建筑面积32136平方米,绿地面积16280平方米,其中,草坪绿化6572平方米、乔木绿化13024平方米,绿地率36.3%,绿化覆盖率41.8%,学校环境优美,

红花绿树竟相争奇斗艳,春草冬景相映成趣,打造了具有山区特色的绿化格局,全校职工自觉爱绿护绿,绿色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我们将加大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力度,努力向国家级森林城市迈进,促进校园绿化建设,确保创建工作任务按时圆满完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主动查找问题,积极整改补救,并逐步完善和整理好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档案资料,为迎接上级检查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2013年8月30日

推荐第7篇:宜昌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宜昌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7月25日)

宜昌古称夷陵,既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水电能源中心,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市现辖五县、三市和五个城区,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5万。近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绿色支撑和生态基础。现将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努力形成创森工作合力

市委、市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形成了创森工作的强大合力和共同行动。

(一)统一思想,形成创建共识。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从维护三峡工程生态安全、构建宜居宜旅宜业城市的高度,先后提出“生态立市”、“建设绿色宜昌”战略,下发《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

1

定》,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潮,包括森林城市建设在内的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2月,市委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市长李乐成亲自动员部署,号召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团结拼搏,努力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广泛动员,形成了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氛围。

(二)科学规划,明确创建重点。我市立足宜昌实际,组织编制了《宜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世界水电绿都、峡江森林名城”的国家森林城市定位,按照“一城带八极,一环连三网,三区加多点”的建设格局,明确重点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建设工程、新农村绿色家园工程、绿色通道生态景观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三峡珍稀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程、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木本油料特色产业工程、三峡地区种苗花卉基地工程、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工程等九大主体工程,努力形成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全面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发达、文化丰富、人民增收、山青水秀的发展目标。

(三)强化领导,落实创建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李乐成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举海,市政府副市长王国斌任副组长,25个市直部门、13个

2

县市区和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工作重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同时将39项创森指标逐一分解,纳入各级政府和市直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状,落实了创建责任。同时,建立了创森工作协调会议、市区联动机制和定期检查督办等制度,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总体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进行研究和督办,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对全市的创森工作进行了视察和专题调研。市直各部门和县市区也都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确保了创森工作责任落实、组织有序、保障有力。

二、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的要求,结合宜昌实际,我市重点实施了九大主体工程及“4+3”增绿工程,城乡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进一步提升,各项指标达到了省级森林城市考评验收标准。

(一)实施重点工程,打造生态屏障。“十五”时期以来,全市采取停、封、退、造、改、迁“六管齐下”的生态治理措施,即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以电气煤代柴、生态搬迁,把三峡坝库区、清江流域区、沮漳河流域区、平原林网区、宜昌城郊区作为生态建设与治理修复的重点区域,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国家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有效管护1274万亩天然林,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287

3

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68万亩;完成长江防护造林7.94万亩、低产林改造21.2万亩。全市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比“十五”期初增加了111万亩、193万亩、736万立方米、6.5个百分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8.53%,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14.22%,土壤流失总量下降了15.56%,宜昌境内长江输沙量下降80%,有效构筑了三峡坝库区生态安全屏障。

(二)加快城乡绿化,建设绿色家园。全市围绕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在城区和城郊重点实施了“4+3”增绿工程,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三年来全市完成植树造林67.3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不含灌木林)达到58%,在“九五”期间48.5%的基础上年均增长了0.95个百分点,其中宜昌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6.15%。全市坚持开展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为重点的乡镇、村屯绿化,每年植树达到570万株以上,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30.6%,村庄林木覆盖率平均达到60.3%。市城区重点加强街道、社区、机关等区域绿化,绿地率达到35.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88平方米;城区乔木种植面积占绿地面积65%,建城区树冠覆盖率达到42.2%;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2个,树冠覆盖率分别达到35%和40%。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全市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1.21%,其中城区水源地官庄水库森林覆盖率达到80.2%。全市按照“各区有公园、

4

中心多公园、城郊大公园”的布局,新建了一批公园和街头游园,全市公园达到199个,其中市中心城区121个,在近郊重点建设了金银岗、磨基山、晓溪塔、峡口碑垭、西陵石板等5个森林公园,90%以上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化,满足了市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我市还十分重视苗圃基地建设,大力繁育、推广乡土树种,重点在城区选择性推广种植了樟树、栾树、锦叶白兰、银杏、广玉兰、桂花等一批乡土特色树种,乡土树种使用比例达到92.58%。

(三)加强林网建设,构建生态系统。全市以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农田林网等“三网”为骨架,加快了点、线、片、环相结合的绿色廊道生态网络建设。一是道路林网化。全市重点建设了“一江两山”交通沿线林业生态景观工程,绿化国省道、县道、乡道2770.7公里、2029.8公顷,绿化率达到89.3%;绿化高速公路258公里、516公顷,绿化率达到100%;绿化铁路141公里、180公顷,绿化率达到87%。二是水系林网化。着力加强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等主要江、河沿岸生态保护和近自然水岸绿化,水岸平均绿化率达89.2%,形成了宜昌城区、宜都、枝江、当阳、远安、秭归、夷陵、长阳等一批山水相依、山清水秀的滨江、滨河城市带。三是农田林网化。重点加强了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农田林网建设,共完成农田林网1500公顷,控制农田面积8300公顷,宜都、枝江、当阳基本农田控制率分别为92%、87%、86%,已达到国家林业局《生

5

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标准。同时,我市以长江两岸及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营造防护隔离林带,中心城区近三年来共建设防护隔离带2000公顷,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三、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兴林富民步伐

我市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以创建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创建,林业自身从森林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发展,广大林农从森林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一)加快基地建设,增强林业发展后劲。近几年来,全市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林业基地发展模式,坚持走“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道路,加快建设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殖、用材林等林业产业板块基地,建成速丰林基地300万亩,经济林基地268万亩,中药材基地233万亩,全市千亩以上的基地达到220个,500亩以上的基地达335个。同时,我市以培育优良乡土绿化树种为重点,建立种苗花卉基地2.6万亩,其中城区建有绿化苗圃35处2715亩,苗木自给率达到84.4%。全市2010年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72.18亿元,初步实现了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林农增收渠道。全市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种苗花卉、林产加工、干鲜果茶、生物能源及木本油料、森林旅游、野生动物养殖等六大林业产业,先后形成了兴山核桃、五峰茶叶、枝江意杨、当阳湿地松、远安食用菌、秭归柑橘、长阳油茶、夷陵区茶叶和柑桔等一批林

6

业特色产业大县。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木本油料产业作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七大支柱产业,纳入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集中组织发展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林60多万亩,建立加工龙头企业3个,新建油茶、核桃专业村77个,合作社46家,全市林业产业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82家。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拓宽了广大林农增收的渠道,林业的社会贡献率逐年提高。

(三)培育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先后建成了五峰非木科技产业园、宜都生物科技产业园、夷陵区绿色食品科技产业园、远安绿色食品产业园等4个湖北现代林业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引进16家大型林业企业,引进资金20多亿元。通过政策、项目、金融支持,在全市培育形成了神州能源、长乐科技、星球木业、坤艳药业、华饴木本油、恒鑫特种养殖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市级龙头企业达到6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35家,“土老憨”林产品及“采花毛尖”茶叶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全市还突破性发展森林人家等“林庄”经济大户500多户,经营林地65万亩,创造收入5亿多元,起到了较好的引领带头作用,曾被新华社、中国绿色时报社称为“宜昌创造”。

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我市始终把“人人参与森林城市创建,个个分享林业发展成果”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

7

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创森热潮,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2%。

(一)广泛宣传,营造共建氛围。全市各地各部门围绕森林城市创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市四大家领导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题,带头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市政协环资委、市绿委会等九家单位联合成立了市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在城区发放了2万余份绿化宣传资料和《致市民的一封信》,各地相继开展了入户“问卷调查”活动,并以送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市创建办在市政府门户网、三峡电视台、三峡日报、宜昌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开设创森宣传专题,分别与团市委、市妇联、三峡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保护母亲河—关注森林绿色志愿行动”启动仪式、“绿色家庭”评选活动、首届“森林城市杯”摄影大赛活动;市委还邀请国家林业局宣传中心、国家创森办领导为市委中心组作了“生态文明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学习辅导报告。各县市区通过发放倡议书、开辟专栏网站、建立大型宣传牌、制作电视宣传片等多种方式,增强了市民爱绿护绿意识,有效扩大了创森社会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二)强化支撑,提高科普水平。我市按照“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思路,强化林业科技支撑,坚持开展送林业科技下乡活动,三年来共派1080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

8

全市各乡镇、村、组,开展技术示范培训1500场次、讲座480期次,累计培训6.1万人,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册。全市先后重点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三峡库区消涨带绿化植物筛选、经济林引种、工业用材林遗传材料选择等20多项课题研究;重点推广了恶劣立地植被恢复、猕猴桃低产园改造等10大林业实用技术;提倡推广了生物篱保土、林药草复合种植、立体栽植等8种林业综合经营模式。同时,在三峡林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建成了林业科技成果展示厅,在三峡植物园建立了三峡地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种质基因库,迁移抢救了一批三峡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保护和发展了生物多样性。大老岭林场被授予“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三峡植物园被命名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到目前,全市林业系统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3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推广奖12项,我市被评为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三)塑造品牌,繁荣生态文化。近几年来,我市把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纳入现代林业建设之中,着力塑造三峡生态品牌,组织科研人员挖掘、收录、整理、宣传三峡生态文化。相继出版发行了《中国长江三峡植物大全》、《中国长江三峡动物大全》、《长江三峡地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图谱》、《古树传奇》、《林业人之歌》等一批林业生态保护及成果专著。在城区建设了宜昌世界和平公园,组织来宜各国政要及领导人集中植纪念树200多株,先后与国家、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兰

9

文化高层论坛、“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现代林业”研讨会、“生态健康院士论坛”,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化的传播形式。全市近三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111次,其中每年定期举办大型活动8次,主要有点军世界名花展、世界菊花展、枝江桃花节、长阳木瓜节、峡口梅花节、夷陵广场生态宣传周、爱鸟活动周、全民义务植树月等。三年来,全市全民义务植树2380万株,2011年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2.4%。对全市2749株古树名木建立了档案,落实了管护责任,保护率达到100%。对市树市花进行了重新评选,进一步提升了宜昌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

五、创新保障机制,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

我市以强化管理、创新机制为抓手,严格资源管护、创新造林方式、完善投入机制、加强档案管理,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资源管护。我市从制度建设和管理改革着手,先后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林木管理办法》、《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实施办法》、《生态公益林管护细则》等规章制度。在严格实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和林地定额征收征用征占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占用林地审核方式改革和木材流通管理改革等“三项改革”,完善森林资源责任体系、林业综合执法体系、林政执法督察体系“三大体系”,深入开展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自创建以来,

10

全市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全市坚持实行“双线四级”森林防火责任制,严格落实火源管控措施,森林火灾受害率长期控制在0.3‰以内,连续16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同时,探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途径,有效除治松材线虫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5‰以内。全市争取或实施了三峡湿地修复项目、华南虎野外再放生项目、三峡地区石漠化治理项目等林业重点项目,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野生动物栖息自然环境。全市加快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森林公园达到11个、面积75万亩。建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一个,建成自然保护区54个,保护面积达到279万亩。

(二)创新造林方式,完善投入机制。全市围绕森林城市建设,创新施行“以工程项目为主要依托、以基地造林为主要形式、以社会造林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发展为内生动力、以科学技术为建设支撑”的造林新机制,加快培育新的造林主体,积极鼓励大户造林、社会化融资合作基地造林和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热情,进一步加快了城乡绿化的步伐。在造林绿化的投入方面,我市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多元投入,把森林城市建设的各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按照“项目优先审批、资金优先调度、人力物力优先保障”的“三优先”原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林业项目建设等同步规划、

11

捆绑实施。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森林生态建设资金30.3亿元。

(三)积累创建成果,规范档案管理。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林业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林业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完善制度、强化培训、提升硬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市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监测、天保工程等信息系统;增设了林业科技成果、野生动植物标本等实物档案;整理归档了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采伐、林地征占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创森工作等各类专项档案,2008年市林业局机关档案达到省特级标准。在创森过程中,做到边创建、边收集、边整理、边制作图文、声像等各类创建资料,真实反映了创建过程和创建成果。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加快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创建过程中,我们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城市森林建设和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按照考评验收组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要求,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力争尽早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而不懈奋斗!

12

推荐第8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的表态讲话

在临江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启动仪式上的表态讲话

吴祝凡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工作启动仪式,这对于深入贯彻实施“六城联创”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态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森林,参与创建的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我镇的创建工作非常关心,到场领导名单有鹿城区政府张雷副区长、市林业局徐顺东局长、张胜海副局长、市林业局造林处陈余钊处长、刘国文副处长、特产站徐文成站长、等领导亲自出席这次活动,在此,我代表临江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去年10月份市委、市政府启动“六城联创”活动后,临江镇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创建省级森林城镇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镇,让城镇拥抱森林”的观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森林是生态的基础,绿色是环境的灵魂。创建森林城镇,推进城镇森林建设,是对自然、对人的双重尊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人居环境、推动临江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举措。

创建森林城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严格对照创

建要求,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此,我代表临江镇党委、政府做以下表态:

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以提升城镇形象、满足群众生态环境的需求、确保生态永续、发展永续、宜居永续为出发点,高标准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创建指标的顺利完成。坚持创建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整体规划和短期任务相结合,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2011年之内,完成各项创森指标 。

二、强化领导,扎实推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党政齐抓,全面共建的强大合力;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坚决做到创建工作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同时,我们将把创建工作实绩作为评先评优、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督查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创建工作实行全程监督,以查促干、以查促变,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三、细致准备,统筹安排。认真做好省级森林城镇的申报工作,一定严谨、细致、认真地在创建工作中,做好申报省级森林城镇的资料收集、整理、汇编,为专家组对我镇的验收评比提供完善资料,确保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创建目标,结合临江镇实际,创新思路,创新机制,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密切配合搞创

建,全力以赴抓落实,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以最优异的成绩向全镇人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鹿城区临江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推荐第9篇:某县城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

峡江县城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

城市工作考核细则

根据峡江县2013年度重点工作项目的要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及生态园林城市是我县近几年的重点城市建设项目,为加快创建工作,参照《江西省省级森林城市检查评价办法(试行)》及《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现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一、考核范围、项目及分值

1、考核范围:县直各单位。

2、考核项目及分值:组织领导0.5分,管理制度1.0分,绿化建设3分,景观保护1.0分,义务植树0.5分,总分6分。

3、加减分项及分值;创建省级园林化单位或省级园林化小区1分。

二、考核细则及计分办法

(一)组织领导0.5分

1、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落实了专业人员和经费0.3分(看资料和票据)

2、制定了年度实施方案,工作计划。0.2分(看资料)

(二)管理制度1.0分

1、制定单位庭院绿地养护管理制度。0.3分(看资料)

2、有专业或兼职养护管理人员。0.4分(看资料和照片)

3、有专门养护管理经费,并落实到位。0.3分(看票据)

(三)森林城市建设

1、被评为省级园林化单位或省级园林化小区。0.5分(看授牌)

2、积极参与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对本单位庭院或住宅小区进行了园林绿化改造,并新增栽大树5株以上,(含5株),或单位人均乔木3株以上(胸径10cm以上)。1分(看照片)

3、积极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0.54分(看照片)

4、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乔木绿地率达到25%以上。每项各0.25分共0.5分(看照片)

5、庭院规划及绿地布局合理,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配置以大树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0.5分(看照片、绿化设计图)

(四)景观保护

1、庭院整洁卫生,设施、景观完好清洁。0.3分(看照片)

2、绿化苗木长势良好,树形美观,修剪整齐,无缺株,死株现象。0.4分(看照片)

3、绿地没有被侵占、破坏现象。0.3分(看照片)

(五)义务植树

1、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完成义务植树指标(每人三株)0.3分(看照片或缴费票据)

2、进行了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0.2分(看合同)

(六)加减分项(此项为奖惩分不在6之内)1分 积极申报省级园林化单位或省级园林化小区且当年获得省级园林化单位或省级园林化小区的单位加1分,园林行政主管部门通知申报省级园林化单位或省级园林化小区的单位不申报或申报后不积极整改而未通过的单位减1分。(看授牌)

三、考核办法

1、成立以城建局分管领导为组长,林业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下属业务股室为成员的创建考核工作组,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城建局。负责县直各单位创建工作考核。

2、考核工作采取年终考核的方法进行,2014年1月15日前,先由县直各单位对照考核要求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报考核组办公室(城建局二楼市政园林所办公室)。考核组将对各单位所报资料进行核实打分。

推荐第10篇: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宣传标语[推荐]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宣传标语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宣传标语

1.美丽森林人人建绿色XX县我的家。2.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3.倡导绿色生活,共建森林城市。 4.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5.绿色森林美丽XX县

6.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7.共建森林城市,同享森林美景

8.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9.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10.全民动员,齐心协力,共创省级森林城市。 11.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13.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共筑城市美好生活。 14.倡导绿色文明,营造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15.创省级森林城市建和谐文明XX县 16.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7.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生态文明。 18.森林城市大家创建,绿色成果人人共享。

第11篇: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汇报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现在,我向各位专家作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的工作汇报。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2000年9月,由鲁加升等15位海内外热心教育的中青年企业家、学者联合发起创办了厦门南洋专修学院。

2007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厦门南洋专修学院更名为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民办职业院校。

学校位于厦门市翔安文教区,规划占地面积586.79亩,设计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竣工使用面积14.25万平方米。2010年7月,岛内金尚、仙岳、吕岭三个校区全部搬入翔安校区。从此,学校实现了从分散办学到集中统一管理、从租房办学到建有自主产权新校园办学的历史性转变。

学校以理工、商贸类专业为主,现有8个二级学院50个专业,其中有首批闽台合作专业5个。在校学生4044人,教职工390人。

十年来,学校奉鹰为校园精神具象,秉承鹰之精神,以“勤奋、求实,拚搏、向上”为校训,以“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为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向社会输送

了一万多名合格人才。学校先后获得 “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和200

9、2010年度“厦门市平安校园”、“2010年厦门市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

我校董事长、校长鲁加升倾心兴教办学,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赞扬,先后获得了“厦门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2010年10月,鲁加升校长又荣获全国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前几天又传来喜讯,我校党委又被评为厦门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这是我市民办高校唯一一所学校党委被评为先进的党组织。

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五个到位

我校高度重视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文明学校的创建,努力确保五个到位。

一是思想发动到位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全校教职员工大会,进行思想动员,要求人人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去年9月17日,学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讨校庆与文明创建的契合点,要求全校师生在文明创建中搞校庆,在校庆中创建文明,做好文明庆典活动。11月15日、24日两次召开创建文明学校专题会,讨论文明创建自查总结,明确迎检任务。12月1日,学校召开了迎检动员大会,部署了工作,表彰了

一批文明宿舍和宿管人员。2011年4月份以来,多次在校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上通报和安排创建任务。5月12日,又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的创建再动员大会,洪敬副书记和鲁加升董事长分别作了动员讲话,要求大家全力以赴,做好充分的迎检准备。5月15日创建文明领导小组召开迎评动员会,为迎评做具体安排。各二级学院、各处室在全校动员之后,又分别召开动员会。

二是领导到位

我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此体制下,2009年5月成立了以鲁加升董事长、校长为组长,洪敬副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和其他校领导及中层负责人组成的创建文明学校领导小组。2010年,我们又及时补充了执行校长贺健强为副组长。

三是人员到位

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同时在办公室下设校园文化、教学实践、文明处室、校园治安、文明班级与宿舍、绿化美化等六个专项创建组,明确了各组组长及责任人。配备了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努力做到“人人都是创建的主体,处处都有创建的阵地”。

四是措施保障到位

对于创建文明学校,学院领导认识到:经费保障是基础。因此,我们高度重视,设立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经费, 2009年以来,学校基本建设投入1.5亿元,其中用于文化体育设施、生活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和奖励支出达1300多万元以上。文明学校创建经费呈逐年递增势头,其中2009年支出85万余元,2010年支出206万元。

五是氛围烘托到位

利用会议、校报、校园网、黑板报、广播站、宣传专栏、宣传标语等多种载体进行氛围烘托,又创新了成果图片展览等载体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注意评比表彰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着力党建,抓基层、打基础、强根本

(一)注重基层党建工作

党委重视党建的覆盖面,从党委成立一开始,就着力抓紧组建基层党总支和党支部。目前,已有4个总支部(下设11个党支部),8个直属党支部,形成了党委、总支、支部三级组织结构体系。同时,还与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签订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双责任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各基层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党建工作更加扎实。

(二)坚持标准,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党委党校自2009年以来,累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期1087人次;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2期82人次。

两年来,我们共发展了29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每年平均100多名。这在民办高校,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注重一个“严”字。制定了《发展党员七项工作制度》,从民主推荐、政治审查、培训考试、预审考察、发展公示、讨论票决、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发展工作予以明确规定,在

各个环节把好入口关,有效地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二是突出一个“高”字。提出了以“专业带头人优先,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先进工作者优先,优秀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优先”的四优先原则,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身残志坚的林婕同学,福建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沈苑同志,“厦门市旅游形象大使”的吴捷同学等,都是经过学校培养发展的党员优秀代表。

三是把握一个“广”字。即:发展范围的广泛性;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征求意见的广泛性等。

四是坚持一个“恒”字。“恒”即持之以恒,表现在:党委领导坚持向党员报告发展工作,坚持给预备党员上党课,坚持每学期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坚持党校每学期办一期培训班,这样就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三)三条措施探索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

一是改进学习方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意将传统形式和现代形式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等。比如,不仅仅组织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讨论,也注意利用校园网和QQ,组织大家学习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材料;不仅仅请厦门大学和厦门市有关专家来校做辅导报告,也组织4批次党务干部和党员代表,到闽西职业学院、漳州职业学院、永安水利电力学院、龙岩电大和永安八一村等单位学习党建工作经验,到龙岩、古田、长汀和瑞金革命老区实地学习党史,重温入党誓词,大家深受教育。

组织骨干到古田会址、到兄弟院校学习,等等。这样做,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党员普遍反映学习方式好。

二是分层次组织学习。学校党委和各基层党总支(党支部)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探索组织政治学习的途径。学校党委主要负责组织骨干学习,而后再通过各党总支、党支部组织教职员工学习。要求各党总支、党支部要认真参加中心组学习;要求党员要自觉看新闻,学习要注意做好学习笔记等。

三是拓宽学习内容。不仅组织大家学习时事政治、也组织大家学习业务知识;不仅进行一般的学习活动,也结合教职员工的民生热点进行讨论;不仅组织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也组织学习当地的历史英雄人物和名人等等。

三、努力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一)思政教育课时有保证

学校建立了思政研究中心二级机构。思政研究中心现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1人。所有教师均为中共党员,都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岗前培训及课程培训,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学校每年都安排他们开展社会实践和考察学习,还从制度和经费上支持他们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

思政研究中心承担全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政治经济学》《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

科研任务。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72学时4学分;《政治经济学》72学时6学分;《形势与政策》10学时1学分。 学校领导坚持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2次以上;经常现场考察思政课教学情况,听取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按规定拨付专项经费。思政课教师工资的计算方法,与其他教师一致,其实际工资收入略高于其他教师水平。

(二)努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按照要求配备辅导员。现有专职辅导员41 人,师生比1:100,是国家规定的2倍。学校实行辅导员兼班主任、兼学生生活指导员管理模式,要求他们要有爱心、信心、恒心和责任心,下班级、进宿舍,走近学生,并与学生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同娱乐。必须记录工作日志,促使工作精细化、深度化。两年来组织10余次辅导员专题培训和交流研讨会;多次组织辅导员到兄弟院校学习,强化辅导员队伍的政治敏锐性和职业责任感。同时学校定期发给辅导员电话卡,要求他们每学期必须与每个学生家长联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三)心理预警及时 1.按规定设置心理咨询中心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有办公室、咨询室,购买测试软件、分析仪器等专用设备,配备了2名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开设心理咨询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实行心理咨询中心、院心理辅导员、

班级心理知识宣传员和学生心理协会等四级心理工作机构,由心理咨询老师、专职辅导员和学生分层共同负责,努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建档立案,重点咨询

学校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购买软件进行测试、咨询,排查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填写“问题学生情况登记表”建立档案。学校对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身体和心理困惑等特殊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利用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困惑,使他们能够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四)学风学纪端正

1.制订守则,严肃纪律。学工处多次修订学生守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制订了监考工作守则、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制订考勤制度,提高学生出勤率。每年都开展多次树立优良学风和诚信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严守信用,勤奋学习,诚实应考,遵守纪律,较好地减少或杜绝作弊现象。

2.实习实训,培养能力。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编写《顶岗实习手册》,校内建有三个实验实训基地。还与台湾亲民技术学院、建国学院等签订“校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在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友达光电、福建微软技术中心等建立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课程、场地和技术支持。

3.勤工助学,资助贫困。学校完善了以“奖、助、贷、补、减

(免)、缓”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资助体系,制订实施了《勤工助学手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条例》等制度。做好每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推评工作。两年共评选国家奖学金4人,国家励志奖142人,助学513人,落实资金 170万余元。学校勤工助学中心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每年为1500余名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确保每位贫困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4.创先争优,实践文明。学校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活动方式多样。2009年和2010年共评比表彰三好学生 383名;优秀学生干部 373名;学习积极分子 372名;文明大学生363名;优秀宿舍长206名;先进班级 34个;文明处室7个,落实奖励经费25万多元。评选表彰了6 个先进党支部、27 名优秀共产党员、1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广大学生遵纪守法,仪容仪表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交往文明。

四、坚持核心价值引领,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一)文化场所物尽其用

1.固定场所,定时开放。学校建有8000平方米的师生活动中心,购置了齐全的文体设施,制订了管理办法,中心每天定时向师生开放。学校建设了标准田径运动场、球类场和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图书馆、阅览室,藏书30余万册。各种场馆管理规范,定时开放,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场所。

2.校内媒体,数量充足。学校建有广播站,每月出版一期校报,每年出版2期学报,每日更新校园网页的新闻,建有阅报栏10个,

墙报专栏15个。各管理部门分别制订了校园网管理办法、校刊管理办法、阅报栏管理办法、广播站管理办法。阅报栏分布于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布局合理,数量充足,使用正常。每间学生宿舍发一份校报,布有宽带网络,保证学生及时获取信息。

(二)文体活动有声有色

1.内容丰富,主题鲜明。2010年4月,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学生体育达标率90%以上,通过了省教育厅对我校的体育教学检查评估,受到通报表扬;12月举行了全校26个班级参加的大型广播体操比赛,评选了13个优胜班级;举办了多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摇滚音乐节,校园美食节、宿舍文化艺术节、动漫节、演讲比赛、专题音乐会、科技大赛和“心相聚、爱无限”快乐心灵晚会等。

2.培育精神,提升形象。“天天向上”的南洋精神就是“鹰”的拚搏精神。每年在开学典礼上,学校就要开展以南洋办学理念和南洋精神为题的文体活动,举办迎新教育周,集中向新生解读、宣传南洋校训和南洋精神,向新生教唱《爱拚才会赢》、《国际歌》,培养新生鹰的精神。南洋特色文化氛围因为鹰的存在而更具特色,南洋品牌形象因特色的文化进一步提升,“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内涵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

3.人文教育,雅俗共赏。学校开设了艺术、科技、礼仪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和经典诵读;开展高雅、乡土艺术进校园活动。 2011年3月,我校邀请艺术专业院校来校演出经典话剧《茶花女》,4月28日,又邀请TH群星来校

举办劲歌演唱会,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社团组织类型多样

学校现有社团组织形式多样,有文学社、书画社、动漫社、篮球社、信息社、志愿者协会等数十个。学校投入足够经费,鼓励社团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3月开展“文明礼貌月”教育,开展持续半年的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三爱”主题教育,组织学生“三下乡”和开展“职业技能节”等主题实践,开展“青年成才先锋”、“光荣啊!我是共青团员”等系列主题教育。

(四)新闻宣传重点突出

我校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主要由党政办负责,有专人从事采写、摄影、摄像工作,注意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党政办制订并实施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党政办副主任和宣传科长负责对外宣传,把握对外舆论导向,应对新闻突发事件。

我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带来了校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腾讯网、《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都市报》和《海峡导报》等对我校均有报道。2009年5月,福建日报以《两岸交流步伐加快》为题,报道了我校闽台合作特色项目、专业和两岸学生交流的情况;2009年11月,厦门各家媒体纷纷以《也门40名外交官考察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为题,报道了也门外交官来我校访问的情况;2010年8月,人民网、腾讯网和福建各家媒体转载我校校园网新闻,以《南洋职业学院最美礼仪惊艳上海世博》,报道了我校志愿者出色的表现;2011年1月,福建省和厦门各家媒体都以《厦

门南洋职业学院16名学生赴台访台归来》为题,报道了我校赴台交流学生在台的学习和生活。

五、加大校园建设投入,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一)校园绿化美化

1.校园绿化,赢得好评。做到四季常青、花香怡人。经市绿化委考评授予“2010年度绿色校园”称号。

2.景观独特,布局科学。注重教学区、宿舍区、活动区科学分布。人文雕塑、人工湖泊、绿山名树、校园小径、山中石案、廊下沙发等配置协调,格调高雅,具有文化品位。师生可在山中石案旁小读,可在廊下沙发上小憩,可在湖旁散步,可在雕塑前伫立。以祖国山河命名的校内道路,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学生、教师文明规范等,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文明创建特色,形成我校特色的文明品牌。

(二)基本建设较完善

学校已投入4.5亿元,完成了三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其中,图书馆1.8万平方米、学生活动中心0.8万平方米、第一食堂0.8万平方米、运动场1.5万平方米、球类场1.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7.1万平方米。除实验实训基地正在添置设备建设外,校内水通、灯亮、路平,各种教学、生活、安全设施完善。新校园由瑞士著名的雷蒙设计院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科学发展思想。

(三)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1.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我校的口号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

是自己的孩子。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设立了专用电话和校长信箱、邮箱。鲁加升校长率先垂范,手机号码对所有学生、家长公开,昼夜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来自各方的信息。校长的民主作风带动了学校的办事作风,所有校领导、学工、后勤、保卫和学工干部及辅导员的电话均对外开放,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信息反馈快捷,处理问题及时高效,受到学生、家长、教职工的拥护。

2.校务公开,实行人性化管理。民办高校的校务决策权应该属于投资人,但南洋校务却实行民主管理,鼓励教职工参政议政。建校之初,即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务公开制度,开辟了校园网上和校内校务公开专栏。干部任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均按基层推荐、民主评议、专家评审、公开公示等程序开展工作。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制度。2010年4月,学校召开了二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校长工作报告和有关制度。对基建、采购、后勤、招生等重要环节严格管理;学校的各项收费执行公示制度,使用财政税务部门提供的票据;关心教职工的健康,每年组织一次免费体检;建设“教职工之家”;经常开展健身文体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运动会项目比赛;每年都组织“重阳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和“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注意组织女教职工专项体检,优先照顾孕期、哺乳期女职工,让她们享受法定的产假和薪资。学校较好地满足了教职工的各种需求,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六、努力创建平安校园,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一)维护稳定工作落实

学校建立了“维稳领导小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建立健全了安全检查、校园巡逻、保密和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

(二)教育演练成效明显

学校发给学生《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科普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每年“5〃10”和“11〃9”举行两次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学生防灾抗灾能力;经常利用校园媒体、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法制和讲座;学校连续三年被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综治办联合授予“平安校园”称号;2010年4月学校接受厦门市综合安全考评,获得925分的好成绩。

七、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一)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发[2006]16号)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改革与建设工程》(闽政办[2008]59号)的要求,我校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加强了以双师素质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了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大了校内培养、校外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保证每个专业有1-2名高职称、“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利用闽台“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平台,引进台湾高校优秀师资。

截止到2011年4月,我校教师总数252人。其中,专任教师202

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折算50人,折合在校生总数4044人,生师比17.5:1。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21.8%;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4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21.3%;双师素质教师73人,约占专任教师37.7%。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占专业课教师的60%以上。

(二)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文明建设的种子一旦在师生中播种,就必然会盛开文明之花,结出文明之果。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文明创建中脱颖而出。有被省红十字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的张良建同学,身残志坚、感动厦门十大人物之一的林婕同学,获得“亚洲小姐”冠军的王磊同学,被厦门市旅游局聘为厦门旅游形象大使的吴捷同学,获全省大学生电子商务软件设计竞赛冠军的钟小坚同学,获“万利达”杯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专业技能邀请赛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一等奖的余凯、卢孔锦、赵建志同学,获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专业组第一名的刘强、田翠同学,获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导游项目一等奖的秦雪丽同学;还有获得学校创业基金支持并创业成功的郑智勇。今年4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两个二等奖。数家企业慕名预约我校学生。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理念办学,职业规划早开始,入学想着就业时,学校成立了由鲁加升董事长、校长为组长的就业领导小组,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实施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

规定》,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时每年举办3次大型校内招聘会和30余次专场招聘会,帮助毕业生就好业,就业率均达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很高。

八、积极服务海西建设,努力打造南洋品牌

(一)志愿服务,创立品牌

学校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制订了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制度,规范志愿者服务的行为和方式,形成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每年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达95%以上;组织学生参加厦门9.8”贸洽会志愿者服务;参加省、市举办的其他重大活动和赛事的志愿者工作;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如义务献血、一对一帮扶助教、“三下乡”、为灾区捐款等活动。

2010年5月我校红十字博爱超市揭牌成立, 12月获厦门市“红十字博爱超市优秀奖”;还荣获厦门市“高校无偿献血先进组织”、“高校无偿献血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8月,选派8名学生参加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其中,邵楠楠同学获评“世博最美小姐”荣誉,受到福建馆领导的赞扬,也为南洋赢得荣誉。通过各种志愿者活动,提升了广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奉献精神。

(二)共享共建,奉献资源

学校积极参加厦门市和翔安区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城市文明建设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每年派出数百名师生参加厦门市“马

拉松”长跑、翔安区“万人健步行”等大型体育、文艺活动,“协办厦门(翔安)国际百公里竞走挑战赛”发挥大学文化的辐射作用;参加厦门市“文明城市”、“平安校园”和“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参加翔安区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支持社区教育工作。2010年3月以来先后与洪前、后亭小学,共建“手拉手”和弘扬雷锋精神活动;与翔安区联合开展综合治理宣传月,共建平安城活动;与厦门市敬老院联合举办关爱老年人、服务老年人为主题的活动;我校还先后与厦门陈嘉庚纪念馆、胡里山炮台管理处、厦门警备区部队和海警部队等单位,开展共建共育活动。三年来,我校组织翔安区86名村居干部函授成人教育,七月份大专毕业;为厦门贸发局的家政工程培训了9批次100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为部队官兵培训计算机专业技能,数百人取得等级证书。

九、特色理念付诸行动,创建文明凸显亮点

理念创建交错叠加。以鹰明志的南洋精神,“勤奋,求实,拚搏,向上”的校训 ,“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质量意识,“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的办学口号,“天天向上”的南洋精神,这些在10年办学实践中沉淀、凝聚下来的南洋理念,自觉渗透到师生创建文明的过程和细节中:2010年10月,为了迎接校庆而快速建设,被外界点评为“南洋速度”;2011年以来,迎评关键时刻全体师生积极配合,加班加点,全力拼博,为争得荣誉,不辞辛劳与奉献。这些是鹰的拚搏向上的精神写照。南洋理念渗透在创建的过程和细节中。

第三部分 创建工作的努力方向

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作为一所民办高校,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校经过十年的努力,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处于艰苦创业的起步阶段;创建文明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水平、与广大师生的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一定会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关怀、帮助下,努力推进文明学校创建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升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的新篇章。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第12篇: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

2011年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

徐家楼办事处大白峪小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关于不断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关精神, 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对学校2011年的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保证实施与此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使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成为学校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指导,以“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遵循生态教育的内在规律,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生态道德、环境伦理教育,努力把青少年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进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在各学科渗透绿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生态泰安”服务,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服务。具体目标如下:

(一)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二)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绿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绿色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创建活动多样化,实效化。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活动之中。

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教导处负责“绿色课程”的落实,少工委负责“绿色活动”的实施与宣传,总务处负责“绿色校园”创建的后勤保障。总之,各处室、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多方位地营造浓厚的环保教育氛围,让环保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并向社会广泛传播。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大白峪小学创建省级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设立环境教育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少工委紧密配合,将绿色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⑴领导小组:

组 长:

组 员:

⑵工作小组:

组 长:

组 员:

教导处:负责《环境教育》课程的安排工作;环境教育教研组工作的布置与开展;各学科绿色教育渗透的布置、培训与检查工作;

少工委:主要负责学生各类创绿活动的组织与安排;环保兴趣小组开展校内外各种环境保护活动;

总务处:主要负责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及各种环保设备等硬件的配置工作。

3、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推动校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辐射到家庭和社会,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发展。

(三)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硬件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坚持进行“无土不绿,无处不净,无处不美”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实现一年“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学校可以绿化的校园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学生书法作品,定期更换环保宣传栏内容,学校广播站定期播出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以创建“绿色班级”活动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使校园空气清新,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厕所清洁。

(四)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各班级要定期制作创绿板报、绿色手抄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广播、图书室、国旗下讲话来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3、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社区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增强环保意识;学校要分批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行动;组织学生参加到工厂、学生实践基地等环境教育基地参观或调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实施清洁生产、走新型产业化道路的重要性,体会到环保的紧迫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在活动中均能适当安排环境保护内容。

(五)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宣传栏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展示、宣传、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开展情况。

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负责“创绿”档案保管的部门和有关负责人要加强档案管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录像、照片等资料要妥善管理。

总之,通过开展绿色活动,营造绿色校园,要让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让师生环境意识提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从而最终让我校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绿意融融的名符其实的“绿色学校”。

第13篇: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励精图治建名校

跨越发展铸辉煌

——延安市富县北教场小学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根据省级示范学校标准,我校严格对照自查总结,现报告如下:

学校概况与发展创业

富县北教场小学地处县城以北,太和山下,是富县富城镇北教场行政村村办的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10000.5平方米(合15亩多),其中硬化校园6700平方米,美化面积560平方米。有教学楼三栋,办公楼、教师公寓各一栋,总建筑面积4090.9平方米。现有教师6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大专学历43人,中师学历17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39人,占教师总数的65%,一级教师以上职称58人,占教师总数的96.7%。教师中省、市、县级讲课能手11人。6人次获国家、省级优秀论文奖。11人次获国家、省、市先进个人奖,56人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有教学班24个,学生1257人。

学校建成“一部十五室”,即:少先队部1个;微机室1个、语言室1个、音美室1个、自然实验室1个、仪器室1个、会议室1个、播音室1个、档案室1个、课件制作室1个、图书室2个、阅览室2个、体育器材室2个。现有藏书31654册,生均28册,师均32册,实行开架借阅。体育器材和各类仪器均按国家颁布的I类标准配备,并按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组织实验,自然教学和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同时我们还安装了校内程控电话14门,教师办公电脑17台,开通了教育宽带网,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网络化,教师办公自动化。

1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一所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部室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师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完全小学。教学质量和校长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6年居全县第一。2002年全市首届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中居全市88所中小学第一。同时,学校先后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和“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延安市教委命名为全市首批“示范小学”;延安市关工委授予“延安精神教育先进集体”;被团省委评为“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爱委会授予“卫生先进单位”;省教科所确定为“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省体育局、教育厅确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3年2月省委、省政府又授予“文明校园”。

跨越发展与励精图治

我校创建示范小学以来,在省、市、县、镇、村的重视支持下,在校长王保健的带领下,我们审时度势,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锐意创新求发展,励精图治创名牌。狠抓内部管理改革,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办学思想,把精力集中在学校事业发展上,把功夫用在不断丰富办学内涵上,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彻底改观,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一、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1、全面创新办学理念

我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以“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创造、会审美、会健体、会生活、会报国”为校风,以“严谨、博学、爱生、善诱”为教风,以“尊师、守纪、勤学、进取” 2 为学风,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育质量逐年提高。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进一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观念,通过办学目标,管理机制的重新探索,不断丰富和 发展“三风”的文化内涵。确立了“素质第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了使办学理念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我校在四个层面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一是德育工作创新。开展了“周有主题,月有核心点击”德育教育系列活动,设计了班队会操作手册,实行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丰富办学理念的内涵。二是教学工作创新。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坚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拓展与延伸课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发展理念的内涵。三是管理创新。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发扬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设立了“红领巾值岗制”、校领导“值日制”和“家长接待日”等,进一步完善办学理念的内涵。四是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致力于创建学习型、思想型校园文化,以文化橱窗、名人画像、体育壁画、“红领巾”播音室等为内容,力图让校园的块块墙壁能说话,一草一木能表情,以此来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

2、制定近、远期发展目标

我校从富县的实际出发,站在21世纪大教育观发展的高度,经过认真分析论证,适时提出抢抓发展机遇,创办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2001年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即2002年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3年争创省级“文明校园”,2004年争创省级“示范小学”,三年三大步。并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优化队伍,抢占教育制高 3 点,再用三年时间,把学校建成精神文明优先,办学条件优越,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良的省级名牌小学 。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创建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以学科为组织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定期开展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茶坊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基地,以北教场苗圃为绿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桥梁,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网络教育。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抓关健、打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是争取省级“示范小学 ”的基础,其中领导班子和师资队是关健。对此,我们首先狠抓了领导班子建设,重点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为我校的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领导班子率先垂范

我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人员精干,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和学校管理业务,勤政廉洁,具有很强的疑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平均年龄39岁,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人,都是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业务精、能力强。在班子建设中,领导成员在作风上做榜样,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在政治上做表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面; 4 在业务上当骨干,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切实提高指挥效能;在服务中做公仆,密切联系群众,做师生的贴心人。班子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协调一致,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不推诿、不拖拉,办事效率高,是一个团结和谐,务实奋进,锐意创新的领导集体。

2、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创建省级“示范小学”的过程中,必须建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规划,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培养模式,落实了帮学责任,加快了教师成长步伐。

(1)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加快骨干体系建设。

一是根据《北教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全校赛教活动,每年根据赛教和工作绩效全面考核评议,评选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通过师徒结对,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帮学责任。使得每个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使各层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都能适时提高。二是建立骨干体系培养机制,主要采用赛场选马的竞争方式,促使教学骨干很快脱颖而出。通过这种激励机制的完善,对教师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采取动态管理,确保了骨干体系应有的质量。

(2)多种形式练兵,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一是观摩课模式。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全国名优教师课堂实录或邀请外地、外校名师来我校上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先后邀请省教科所张载锡教授、宜兴市在我县支教的吴永良、申志云老师和在延安东关小学支教的丁老师,延安教育学院杨广广老师等来本校上课或作专题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公开课模式。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 5 公开课150多节。三是赛教模式。通过组织层层赛讲,培养提高全体教师的授课水平,锤炼其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组织撰写论文模式。五是教研活动交流模式。六是外出培训教师回校汇报模式。七是课题牵动模式。我校先后承担了县、市、省乃至国家级多项课题的研究,近三年来有32名教师的43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和交流。并汇编了《教海探航》等教学成果专集。

(3)建立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机制,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开展继续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一项战备措施。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在职函授,不断增加知识储量,自我“充电”,自我提高。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先后安排教师96人次,赴延安、铜川、西安、无锡、杭州、深圳、云南等地进行培训考察。目前,已有90%的教师接受外出培训。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培养了本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3、设施设备全面改观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我校不断维修、改造、扩建。特别通过创建市级“示范小学 ”和实施“普九”达标,我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区分明显,布局更加合理。校园整洁,环境优美,道路通畅,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创建省级“示范小学”以来,学校更是抢抓机遇再创业,艰苦奋斗上台阶。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对照省级示范小学硬件建设标准,寻找差距,研究措施,保证硬件建设一步到位。一年多来,完成大的校建项目4个,即教工公寓楼工程;北教学楼、办公楼外墙贴瓷及办公室、教室内粉工程;新建大门、巷道铺油工程和校园硬化工 6 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部室建设,建成“一部十五室”。

三、抓改革,求实效,努力建立现代教育管理新模式

1、全面推行“四制”改革

按照市、县“四制”改革要求,学校全面推行了校长聘任制,教职工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改革。一年一聘,有进有出。两年多来,共聘进教师14人,落聘教职工4人。通过改革,学校建立起了领导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全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稳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确立了低重心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三级管理。一方面赋予年级组、教研组组织教育教学、检查、考核、评价等全面管理的职权,另一方面加大学校各职能部门对年级组、教研组的工作考核,逐步形成科学性、规范性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制。二是实行了教师集体办公制度。集体办公有利于教学管理和组织,有利于教学研究和交流,有利于班级学生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校行政管理。三是实行领导蹲教研组制度。要求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教改,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和实情,并给予必要的和有力指导。四是实行领导包抓年级制度。要求蹲级领导务必摸清年级现状,及时协助班主任做好特殊学生的管理和思想转化工作。五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六是建立警校共建文明校园制度。定期请交警队、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消防知识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军训。

3、强化和创新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素质第一,育人为本”是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各思品教师、班主任、少队辅导员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把如何上好思品课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课题,改进教法,不断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各科教学相互渗透,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育之中。逐步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德育教育氛围,使德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的实,效果好,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我们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各种高品位、特色化系列性德育活动为载体,诸如开展的“三规范”教育活动,“五个一”活动等。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学校还利用清明节,“六一”、“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定期邀请关工委、团县委、公安局、家长委员会的同志作各类专题报告。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寓思想教育于乐,对学生潜移默化,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高尚情操,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日益提高。爱集体、爱学习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几年来,全校累计做好事30000多件,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特别创建省级“示范小学”以来,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逐步变教师管理模式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行学校管理上的“红领巾值岗制”和“巡回检查制”,即少先队员坚持在校门口每天四次值岗,检查学生个人卫生、仪容仪表及到校情况;少先队大队部每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8 各班教室布置,室内卫生、个人卫生、文明礼仪等。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体现,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自己就学习、做人、生活等方面行为进行自我评判、自我管理,大大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不断创新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等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包括过程管理、课题管理、活动管理所组成的新的管理体系。

(1)过程管理,突出重点。一是备课管理,主要是落实组内集体备课,设计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表格式教案,采取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三级检查制度;二是质量管理,以考核为手段,对质量进行验收。

(2)课题管理,重在到位。实行行政分管,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制。组内推行《实验流程记载》跟踪制,开展“一周一自学,两周一汇报,一月一小结”活动。实验教师每阶段要做到“六个一”:阅读一本理论专著,上一节研究汇报课,完成一份优秀教案和一篇研究论文,写一份实验体会和一份总结。

(3)活动管理,注重实效。我们坚持新聘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外出学习考察教师回来必须上一节“观摩课”,每学期每个教师必须上好一节“公开课”。同时开展“两课一会”活动,即实验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改经验或优秀论文交流会。

通过过程管理,切实落实教学责任;通过课题管理,有效提高教师教 9 学教研水平;通过 活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创造性。三者有机结合,在教学管理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科研兴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要实现教学的高质量,不仅要重管理,更要精心研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我校的做法是:一是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科研意识;加强科研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掌握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二是规范实验管理,狠抓环节落实。坚持开展“三个一”活动 和“两课一会”活动,实行《实验流程记载》跟踪制。三是及时总结推广,点面结合,全校开花。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市级课题“愉快教育”的研究,省级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减负的研究”,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等。通过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的素质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在全县教学质量调研考查中,我校连续六年名列第一。小学毕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去年有11名毕业生考入延安实验中学。(全县指标 28名,占39.3%)。

6、贯彻“两个条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对体卫工作十分重视。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都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并不断完善体卫规章制度,严格考核落实。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坚持开好两课两操,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总量。同时成立传统项目专项训练队,坚持常年训练。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和竞技水平。学生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在全省两届少儿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比赛中获延安、榆林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

10 在卫生工作方面,学校建立了各种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对学生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年都对师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同时,我们还通过广播、文化橱窗、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季节性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2%以下。

7、强化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创建活动以来,我们建成了音美室,并投资15622元购置、充实了美术、音乐设备和器材,进一步加强了音美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尽量体现以美育人的功能,营造美的氛围。同时通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书法美术作品展览、手工制作、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美、审视美的能力。

办学效果与办学实绩

1、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校在提高德育实效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思品课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特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涌现出县优秀少先队员 6名,市 “十佳少年”2名,省优秀队员1名。六二中队获市“优秀中队”,大队部被省团委命名为“优秀红旗大队”。市关工委授予学校“延安精神教育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团省委授予“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延安日报》2003年第9268期以“步步登高”为题对我校 11 作了专题报道。

2、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明天”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成立了数学奥林匹克班、声乐兴趣小组、鼓号队、田径队和电脑制作小组。经常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以及各种技能展示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发挥,素质得到提高。在近年的各种比赛中,我校学生有130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110人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20人在作文竞赛 获省、市奖励。常明同学获全国奥赛数学一等奖,赵丹、任丹同学获全国小学 书画竞赛铜奖。2003年全县首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我校48人获奖。在全县“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中,17名学生的书画作品获

一、二等奖,学校获团体一等奖。《延安日报》2003年10月21日以“春风花雨育新苗”为题对我校推行素质教育作了记实性报道。

3、教师队伍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育科研成为延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校走内涵发展 为主道路。在加强师德教育,推进校本培训,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使教育科研不仅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力。随着教育和科研的深入开展,教师更加刻苦钻研,敬业爱岗。他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迅速提高,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全县乃至全市 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12 成为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的坚实基础。在全市2003年9月安塞召开的“两改”现场会上,我校以“树科研兴教战略,走科研兴校之路”为题作了经验交流,受到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科研兴教、兴校的经验正在全市150多所实验学校中推广应用。

4、办学特色独树一帜

我校是一所村办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经历了集资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创建名校的创业历程,创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村办小学 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那就是“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抢抓机遇,跨越式发展的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办学精神;勤奋钻研,不断创新的教风;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和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相融合的管理模式。《延安日报》2004年5月30日以“励精图治建名校”为题对我校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做了专题报道。

以上是我校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自查汇报,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将以本次评估验收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我校创办成名副其实省级示范小学而努力奋斗。

二00四年五月十日

第14篇:学校创建森林城市方案

滦镇街道中心小学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创建森林城市工作,进一步绿化、美化美丽的西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我校生态文明,根据县教育局以及滦镇中心校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要求,遵循校园绿化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以“三强一富一美”为目标,以经济、实用、美观和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体,以校园绿化美化和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为重点,切实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对校园绿化用地进行整体规划,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创森”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 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创森”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目标

1、学校扎实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和文化建设工作,实现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绿地率达35%以上、绿化率达90%以上的目标,学校要达到县级绿色学校标准。

2、实现“创森”宣传教育进课堂,积极引导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风尚。

3、加大“创森\"工作宣传力度,确保师生知晓率、支持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

三、组织机构

长:李随民

副组长:李珍学 韩荣辉

员:王爱玲、杨维、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总体负责本校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活动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四、主要工作

1、总体目标:

从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按照市、区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和实际,全面做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2、宗旨:

让森林走进学校,让学校拥抱森林。

3、主要工作任务

1、营造浓厚的“创森”工作氛围。结合实际及育人特色、办学理念,科学规划校园绿化工作,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计划。通过举办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形式、广泛开展以绿化知识、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参与此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深入开展“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等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结合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要抓住植树植绿时机,认真规划设计分配植树植绿任务,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爱绿、护绿活动中,建设优雅、清新、舒畅的 校园环境。

3、加强学校绿化管理。学校要制定制度措施切实加强学校绿化工作。及时清理枯枝败叶、修剪、灌溉花草树木,保证成活率高,可观赏性强。

五、工作步骤

根据市、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创建工作主要分二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6年8月-2016年9月) 学校成立“创森”组织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师生的知晓率,增强创建意识,增强参与积极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编制完成《滦镇中心学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要按照方案的要求,加大投入,认真开展。

六、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在创建工作中坚持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管理规范、责任落实。

2、要把“创森”工作和校园绿化工作有机结合,与学校育人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低碳和生态意识。

3、要落实绿化专项资金,在公用经费中保证校园绿化美化资金,满足学校绿化建设需要。

4、要重视创建活动文字和图片资料的收集,建立创森工作档案,收集整理一套绿化精美图片,促进“创森”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15篇:学校创建森林城市简报

第二十一期

**乡中心学校2014年5月22日

**中心学校2014年开展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问卷答题活动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中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根据**市教育局创建办通知要求,我校及时安排落实,利用班会课时间,全校统一开展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问卷答题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学生了解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题;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学生也明白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能够给我市所带来的真正实惠。结合我校之间开展的“三爱三节”主题教育,使学生们更加懂得了爱护环境、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第16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2010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委的指导下,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契机下,我校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动员,人人参与,以人为本,精心组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我校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队伍的文明素质和党校的外部形象,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强化组织,狠抓落实

校党委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校党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纪检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各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创建内容和具体要求,同时还制定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目标任务分解表,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和各办公室,对照创建目标和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责任,推进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1、坚持党校姓党,把牢前进方向

党校作为党委培训、轮训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严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守党校姓党、忠诚于党的根本原则,以党的旗帜

1 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牢把“三关”,努力把党校建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油站”,研究部署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库”,培育推进周口跨越发展领军人物的“大摇篮”。

一是严把方向关。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各项工作。

二是严把宣讲关。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党校讲台有纪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培训的主要内容,发挥党校的阵地熔炉作用。

三是严把用人关。坚持党性纪律,严格选聘校内外授课教师,坚决杜绝与党的方针政策相悖的思想言论。

2、强化主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2010年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办学方针,按照“求实效、树形象、出经验”的工作思路,狠抓主体班办学,全年共举办春季、秋季主体班10个,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443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国情市情党情教育,二是突出科学发展观教育,三是突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四是突出作风建设教育。在教学形式上注重灵活多样:一是聘请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讲课,提升授课层次。二是积极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办学形式。在学风建设上注重严谨端正,一是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强化双重管理。三是通过评优表先,完善激励机制。

3、严格规范办学,函授教育取得新成果。

2 函授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进一步规范办学,强化责任,以狠抓函授招生为切入点,抓考风、正教风、带学风,实施函授教育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函授教育工作,实现了函授教育的健康发展。全市省函本科招生 2700余人,农村大专学历班招生2400余人,连续5年取得全省招生人数第一的好成绩。

4、拓展办学渠道,村支书及大学生村官培训取得新成效。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于11月份分两批对400名村支部书记、160名大学生村官开展示范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思想觉悟提高,法制观念增强,工作作风转变,为提高农村干部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5、发挥理论优势,理论宣讲树立新形象。

开展宣讲教育,是党校干部教育工作的延伸。今年,市委党校组织党校系统优秀骨干教师成立理论宣讲团,围绕国际国内形势、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紧扣我市改革发展中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主动深入机关、乡镇、企业、村(居)开展理论宣讲。共举办理论宣讲21场次,听众达10000余人,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6、加强基建投入,后勤保障取得新突破。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党校校园不仅处处体现校园应有的文化品位,更要彰显党性熔炉和阵地的形象。党校实现新校区迁建后,我们秉承把党校建成党

3 员之家、干部之家、学员之家的理念,从细微之处着手,重细节,讲品味,对校园景观精雕细琢,对校园绿化精心布局,对亮化系统更新维护。全年共投入20余万元添置花木进行校园绿化,投入10余万元修缮道路,党校整体环境和设施条件再上新台阶。

7、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党校彰显新面貌。

为提升党校对广大干部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让党校教职工的人格力量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干部学员的信赖,我们通过党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营造,着力营造广大职工生活互相帮助、工作相互补台的浓厚氛围。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科学决策。努力维护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提高决策的透明度、科学性。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把教职工体检制度化、教职工工间操制度化、为教职工送生日蛋糕活动制度化,并举办元旦联欢会以及“五一”乒乓球、象棋比赛等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三是克服一切困难,解决教职工家属楼建设问题。目前,家属楼建设已全面完工,我们兑现了承诺:以“质量第

一、只争朝夕、价格最低”建设精神,为全体教职工提供了“质量最好、速度最快、户型最优、价格最廉”的住房。

8、加强党风党建,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为切实抓好我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校党委一班人站在讲政治、讲大局、促进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克服麻痹思想,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当作大事、要事来抓,切实做到“三个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从“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建

4 章立制,源头防腐”、“领导带头,身体力行”三个方面入手,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教育培训、干部调整、教师公寓楼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突出“主阵地”、“主渠道”优势,充分发挥党校在惩防体系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贯彻落实中央《工作规划》、省《实施办法》和市《实施方案》,切实担负起党校在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历史责任,积极开展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两年来,我们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工作环境有了极大改观。但与我们的创建要求还有细微差距。今后,我们要继续以创建工作为目标,一如既往的落实好各项任务,努力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

第17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根据《XX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规划纲要(2011-2013年)》及泸宣发(2011)26号关于《2011年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通知精神,认真领会学习,对照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强化措施。

(一)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局机关及各下属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XX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规划纲要(2011-2013年),深刻领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批阅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件,作出安排部署。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中来,确保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年内,向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散发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知识宣传单300余份,办省级文明城市建设相关知识宣传栏4期,干部职工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100%。

(二)健全机构,明确职责。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调整后的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毛乐平同志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曾长国具体分管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因工作所需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各项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工作专人抓。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指挥机构,有工作机构,有人员保障,有经费保障,有组织保障。制定了《XX市体育局2011年精神文明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点》(泸市体〔2011〕31号)和《XX市体育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泸市体〔2011〕141号),明确了年度工作重点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三)高度重视,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局党组、行政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本局重要议事日程,与行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奖惩,并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定期分析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年内召开3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省级文明城市相关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在《XX市体育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泸市体〔2011〕141号)中,明确了部门和各科、室、校、中心的创建任务,将创建任务纳入局机关与各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的目标责任管理中,局党组书记、局长与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与奖惩直接挂钩,使全局上下一心,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并将督查贯穿于工作中,年终,由局目标办和纪检监察室牵头,对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业务工作一同考核,逗硬。

(四)完善制度,提供创建保障。建立和完善了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上下班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确保各项落到实处。

二、对照目标,扎实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

(一)进一步扩大“三纳入”覆盖面,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今年上半年我市在“三个纳入”方面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全民健身工作写进了市、区县政府工作报告,市、区县两级财政已把全民健身工作的经费列入了本级预算。体育事业发展在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有了明确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意见》,已成为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特别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二)积极组织举办群众体育活动,扩大我市体育锻炼人口。年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群众体育比赛活动,群众参与体育活动人群不断增加。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共同举办了XX市机关第八届职工篮球运动会。来自市级部门33个和36个企事业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为隆重举行8月8日全市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的通知和举办一系列比赛健身活动的竞程。举办了羽毛球、篮球、网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操、拔河、保龄球、漂流长江等多个体育活动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和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协会开展群众易于参加的体育健身活动。组队参加四川省2011年“城市杯”明星队篮球比赛。组织市级部门和7个区县开展篮球选拔比赛,举办了川南六市县中老年篮球友谊赛,有20支队伍200余人参加了比赛。4月还举办了市“晚霞杯”篮球赛,有30支代表队参加。5月7日至8日,我局主办了XX市“天翼杯”羽毛球团体赛,全市27支代表队5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刘国强、陈雁、喻双、朱家德等市领导也参加了比赛。承办了四川省“工行杯”职工羽毛球赛,来自全省38支代表队共48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7 月1日,为庆祝建党90周年,由省游泳协会主办,由我局承办、市冬泳协会办的“西南三省XX长江漂流”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重庆、贵州、四川三省市的游泳爱好者1000余人参加了长江漂流活动。通过每年举办这些活动和比赛,我市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参与面越来越广,群众的幸福感通过体育锻炼得到了提升。

第18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县教体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2012年1--6月份)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的指导帮助下,**县教体局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责任到位,扎扎实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树优良作风、抓优质服务、创优美环境、树文明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现将2012年上半年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同抓创建

为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局机关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余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长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根据《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考评细则(试行)》的内容标准,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县教育体育局2012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规划》。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一致要求,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督查、同考核。同时,制定下发《全县教育系统2012-2014年度创建市县级文明单位创建规划》,要求部分中小学创建市、县级文明单位工作与局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同步开展。各创建学校要完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要落实专门的工作力量,负责抓好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文明创建,形成教育系统创建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二、广泛动员,强化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我局先后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体动员、精密安排、科学部署;制定创建实施细则,搞好分工,具体工作落实到科室;在办公区域制作宣传专栏、标语、文明创建标识牌、禁烟标志等,印发《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宣传资料》、《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倡议书》,充分利用教体局网站开展宣传工作。通过职工会、班子会等形式,认真学习创建知识,大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利用《精神文明简报》,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成功做法;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把机关干部的文明形象对外展示出来,做文明礼仪的倡导者、先行者、传播者;各股室还结合实际,在股室门口悬挂为民服务承诺牌,制作创建宣传标语20余条,在公共区域张贴创建文明单位温馨提示、悬挂标识牌:整个局机关形成了“人人重视,个个参与,全面受益”的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坚持以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为核心,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宗旨,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以“倡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大行动。一是强化干部职工道德教育。以“创先争优”、“双学双提”等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三学一做”(学行为规范、礼仪知识、法律法规、做文明职工)活动,组织专题培训,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五禁止”、“十不准”,坚持局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和机关周二集中学习制度,实行领导领学和个人自学、外出学习与内部交流、

2 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调查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明确学习内容,定期检查评比学习成效,干部职工素质和道德水准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班子成员至少联系1名留守儿童、学困生,定期到所在学校开展“心连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思想矛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今年6月1日,县教育局还组织十余人深入到部分农村小学,开展“情系农村留守儿童、相助成长共享蓝天”等公益活动,集中看望慰问了留守儿童15名,给他们送去了价值1500余元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三是树立道德标杆,开展榜样学习。召开全县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大力宣传名师的光辉业绩和师德标兵的感人事迹,继续开展“学名师、学标兵”巡回演讲,集结出版《校园·风卷红旗如画》学习读本,树立道德标杆;开展岗位技能竞赛,***、***、**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教师脱颖而出;设立“党员先锋岗”,挖掘先进人物,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将这些活动中的优秀者树立为榜样:用这些标杆和榜样作表率,号召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努力赶超,共筑道德统一战线,确保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2、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夯实创建文明单位基础。局党委要求,创建工作不局限于局机关,要教育系统一盘棋,全县所有中小学校都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切实提高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文明程度,夯实创建文明单位的基础。在局机关方面,邀请市县文明办专家授课,提高机关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完善创建工作的档案资料整理;划拨专项资金,优化办公环境,制作以教育方针政策、师德师风为主要内容的美术、书法作品版面,对局办公楼公共区域进行美化;购置卫生工具,划分卫生区,将公共区域卫生责任到股室,每周

3 一对各股室及承包的卫生区进行卫生大检查;开展文明股室评选活动,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克服庸懒散软,按时上班,高效工作;在各中小学校方面,****等*个学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

****等*个学校创建县级文明单位,这些学校都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创建活动都在按照既定计划有序开展,为教育系统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活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以县委县政府“创先争优”、“双学双提”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教育系统岗位技能大比武,召开全县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建立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举办教育管理论坛,开展学教育名师、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巡回演讲,编著**县首届教育名师、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学习读本《校园·风卷红旗如画》,开展“学雷锋、倡三平”系列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文明创建工作。

二是以节日为载体,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美德教育。“三八”妇女节,县教体局和教育工会在汤泉池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座谈会;成立教育系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女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向留守儿童献爱心;部分学校组织女教职工体检,开展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活动;县实验小学号召孩子“我给妈妈洗次脚”。“五一”、“五四”期间,召开优秀青年教师代表联谊会,教体局全体班子成员和青年教师一起庆祝五四青年节,倾听青年教师工作生活感受,解答他们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听取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畅谈今后工作打算,勉励他们发挥优势、加快成长、为全县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开展红五月歌咏比赛,以“学习雷锋、唱响校园”为主题,以学校

4 为单位,精心选择健康向上、青春励志的歌曲,开展形式多样的歌咏比赛。开展“学雷锋、见行动、讲文明、树新风”争当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组织县城内七所学校千余名师生在城区主干道开展利民服务扫街活动,捡拾绿化带内垃圾,配合街边店主整理门前停放车辆和并帮助打扫卫生,清洗城市“牛皮癣”,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六一儿童节期间,各乡镇学校联合组织“我快乐、我成长”少儿文艺晚会;城区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儿童节当天,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打扫一次小区公共卫生,去福利院看望一次老人等等,用儿童的纯洁美好引导家长参与到文明美德活动中来。

二是以社团为主体,开展文明美德活动。教体局工会组织机关、招办、电教馆、教研室、勤管站工作人员参加“庆五一”二人三足跑、蒙眼击锣、托球跑等趣味性强游戏活动。局机关成立健康单车协会,开展“低碳生活单车行”活动,协会成员做到工作日骑单车上班,周末骑单车下乡,锻炼身体,践行低碳环保主张,展现文明单位员工形象。局关工委、共青团联合开展全县中小学“学雷锋 心向党 讲品德 见行动”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局关工委切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坚持周末进社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学困生家长、贫困生家长交流沟通,指导家庭教育一如既往关心青少年成长,深入开展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四是以德育教育为抓手开展文明美德教育。各学校高度重德育教育与文明美德教育的相辅相成,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进而提升学生文明意识。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

5 校园网站宣传文明事迹,宣传校园中的好人好事;开展以“学雷锋”、“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小手拉大手”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评选美德少年、文明学生;***中学、***二中、县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街道打扫卫生、为困难学生捐赠,树立起以助人为荣的校园风气。2012年清明节,局团委要求各学校组织学生就近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县高中、县职高、县一中三所学校在同一天到烈士陵园参加扫墓仪式;**高中组织团员干部、学生会干部、班干部300余人到峡口抗日忠烈墓扫墓;城关三小组织学生到城关东南郊半个店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四军忠烈祠”缅怀先烈,打扫卫生;****小学组织学生到方堰沟后山坡红军十三烈士墓和红二十八军张开喜烈士墓扫墓;****小学组织学生到五里山革命公墓(当地称“万人坑”)砍伐墓旁杂树。其他各学校**高中、***、***、***、***、***、***中等学校也都就近组织了效果很好的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各学校组织领导得力,活动计划圆满完成,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又很好地宣传了文明祭祀的必要性,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清明节祭祖要通过植树、写纪念文章、送鲜花等等活动文明祭祖。学校的德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到了新高度。

4、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县教体局结合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按照全县建设“五型政府”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习;持续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岗位继续教育、岗位技能大赛、岗位练兵,全面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职业教育强县、省级文明单位三项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

6 一步理顺全县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多举措筹集资金,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年活动,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从根本上筑牢干部职工反腐拒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着力建设“五型”机关,深入挖掘教育潜力,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四、督促检查,着力整改,深化创建活动成果

创建活动成果显不显著,关键要看整改落实情况。我局创建办不定期对各股室的创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要求相关股室及时整改,工作进程较慢的,加快速度,迎头赶上。各相关单位、股室要将创建活动的方案、过程、结果整理成册,上报到局机关创建办。同时,先后组织20余人次深入各创建学校督促检查创建文明单位宣传氛围、环境秩序等情况。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实地考察标准,加强对学校环境卫生、制度建设、德育教育、“文明美德”主题活动等方面的检查监督,提出整改意见。各相关创建学校要认真按照规划,开展工作,严格按照评选标准,逐项落实,确保创建活动成果显著。

二〇一二年七月一日

第19篇: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推进供水事业大发展

——苍南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司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供水企业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企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安全优质供水稳定,各项经济指标不断攀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加完善,实现了企业新的跨越,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稳步发展,为苍南县的供水事业作出了贡献。现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苍南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始建于1983年,前身为苍南县自来水厂,是集城市供水、给排水管道安装、污水处理为一体的国有独资企业,担负着苍南县城18万人民生活、生产及建设的供水任务。建厂20多年来,在县委、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企业上下发扬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企业拥有职工18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3人,固定资产达10938万元,日供水能力7万吨,去年供水量20099千吨,售水量15275千吨的,DN100以上供水管道达108.6公里,用水总户数达44123户的县镇级供水企业。公司领导班子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并于2004年被评为苍南县文明单位、2005年评为温州市文明单位,2007年、2009年两次通过了 1 温州市文明单位考核复评,2009年获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颁发的“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先进对子荣誉称号,同时公司先后获得了“温州市水质管理优胜单位”、“温州市卫生管理先进单位”、“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双千结对共建文明先进工作奖”、“温州市先进职工之家”、“苍南县先进党支部”、“苍南县纳税大户”、“苍南县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苍南县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1、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各副经理、总工程师、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科室、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并以行风监察室为主设立创建办公室,由专职机构负责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创建办一方面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组织作用,按照制定的文明创建规划和工作要点,按时间进度表分阶段、分步骤抓好各段工作的检查落实,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办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完善制度,增强组织保障。为切实推进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创建活动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今年以来,我司先后制定、完善了《苍南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实施计划》,《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目标任务分解表》、《干部职干教育管理制度》、《考勤制度》、《中层干部考核制度》等,使全体职工在统一的制度下自觉地履行自

2 己的职责,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公司还与各部门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把创建活动纳入“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之中,使创建工作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之中。

3、宣传动员,形成创建合力。为使创建目标人人知晓,个个为创建工作尽责尽力,公司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使公司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设立宣传专窗,在公司醒目的地方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显示宣传标语,购买相关资料分发到各部门等形式,使广大职工明白创建工作的各项内容和具体要求,提高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建热情,增强他们搞好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投身到各项创建活动中去。

(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职工素质是企业文明的“灵魂”,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多年来,我司坚持以培养一支 “思想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为目标。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两方面着手,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1、抓企业党建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牛玉儒、沈浩、于漪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设立文明示范岗,党员形象公开、挂牌上岗;开展3次党课教育,并认真进行自我剖析,开展以“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供水战线上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使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抓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先后开展了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爱岗 3 敬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写出心得体会、学习笔记15篇;开展《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交流学习心得5次、专题辅导3次、集体学习10次等,把教育活动与立足岗位做贡献、与争先创优、与安全优质供水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职工职业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抓专业技能培训,共组织20多人参加了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电工培训、化验员资格培训、探漏工培训、档案管理员培训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种的培训,对员工培训率达98%以上。到目前为止,共有113人获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工持证上岗率100%。

(三)加强内部管理,保证优质供水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优质供水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更是我们供水企业最基本的服务范畴。为此,我司始终把抓好“安全生产、优质供水、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重点。

1、在水质管理上,加强制水生产管理,坚持24小时水质检测机制,加强水源水、出厂水、观管网水检测力度,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巡视监测;加强值班巡查,公司行政领导坚持夜间值班,积极做好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正常生产。

2、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积极开展各级安全生产检查,对厂区、加氯、用电等部位安装监控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的各种安全隐患;经常性组织各种应急预案演习,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多年来无发生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有力 4 地保证了企业安全生产。

3、在抓供水回收率上,我司克服了建设资金短缺和人力不足等困难,对老化破损管网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管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做好管网巡查、检漏和抢修等工作;另外我司还积极加强供水市场稽查,重点查处偷盗水等违章供水行为,进一步稳定供水市场秩序,有效地提高供水回收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行风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供水行业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窗口行业,其服务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形象。加强企业的行风建设,是我们供水企业为民服务的实质性工作,也是我们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涵。

1、公司领导班子历年十分重视行风建设,把行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行风建设领导小组,与各部门签订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制定了一系列行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形成了长效的管理机制,使行风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2、全体工作人员统一工装,挂牌上岗,规范文明用语,坚持“优质、规范、快捷、高效”的服务方针,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落实社会服务承诺制度,通过上街服务和电视媒体,把水质情况、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都予以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重点抓好用水申办、水费缴纳、管网报修、水质水压等用户关注的焦点问题,为用户排忧解难,让用户满意,有效地落实了服务承诺。

4、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对内,设立专职机构——行风监察室,定期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纪律和行业作风等进行督查,完善工作业绩

5 考核制度,用制度、检查、奖惩等手段来制约、激励职工遵纪守规和优质服务的自觉性,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对外,建立社会监督体系,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会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供水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继续开展满意度问卷测评调查,掌握群众对供水服务的评议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的公开评议,2009年我司用户满意度达到97%以上。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丰富创建活动载体

1、开展文体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全面推进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内容,我司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①购买大量有关书籍,建立图书馆,供职工在业余时间学习,拓宽职工的视野,提高广大职工科学文化知识水平;②建立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和健身房等活动场地,供职工健身娱乐;③在“五.一”前夕举行苍南县自来水有限公司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展篮球赛、集体跳绳、定点投篮等比赛;④组织先进职工和退休职工赴外地疗休养;⑤开展争创“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但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了职工的思想素质,同时也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2、改善生产环境,绿化卫生工作。我司一直重视环境绿化工作,每年从管理经费中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厂区绿化管理,配备专人进行花木管理,定期进行打扫。同时,还经常组织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开展义务植树和除草活动,使爱护花木,参与绿化在公司中蔚然成风。 6 由于管理得力,我司的绿化效果显著,常年绿草如茵,树木茂盛,曾荣获“温州市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此外,公司还为每个办公室配备电脑,空调,饮水机等设施,大大改善了办公环境。

3、积极助贫帮困,构建双赢格局。在市县文明办的统一部署下,我司积极参加“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定期到文明共建结对单位—赤溪信智村走访,了解该村的文明创建和经济建设情况,赠送科技图书数百册,相继投入20多万元帮助信智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达到共创文明的目的;公司每年还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捐资助教活动、“无偿献血”活动等,每年支持教育事业约5万元。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抓好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提高认识是前提,明确责任是重点,领导重视是保证。一年来,我公司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在今后更加扎扎实实地抓好该项活动,通过该项活动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使我司成为政府放心、用户满意的文明单位。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全体职工的通力配合,我司一定能顺利实现创建目标,早日迈入省级文明单位的行列,更好地为苍南县城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苍南县自来水有限公司 二O一O年九月八日

第20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

***镇2011年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具体指导和督促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一、抓班子,作表率,保证领导核心坚强有力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确定创建目标。我镇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决定再上新台阶,确立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目标。3月份,专门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号召全镇上下坚定信心,团结协作,以更高更严的工作标准,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创建水平,推-工作再上新台阶。多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创建工作。文明办定期检查,及时总结,实现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创建任务。我们成立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王海新同志任组长,镇长高让然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明创建办,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各股室负责人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创建,一岗双责,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镇上下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新格局。

三是加强班子建设,发挥表率作用。领导班子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不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民主集中制 1

原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开展警示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同志们做出表率,树立了榜样,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抓队伍,强素质,创建优秀业绩

我们始终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不断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政治、文化、科技和业务素质,进而提高了创建工作的内在质量和总体水平。

一是加强政治教育,增强宗旨意识。组织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执法观。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干部文明素养。以公民文明学校为阵地,在全体干部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鹤壁市文明礼仪手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相关知识问答》等学习资料,职工人手1册。每星期五下午为学习日,各位班子成员轮流讲课,每季度采用闭卷方式考试1次,考试成绩归档保存,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股室、评先、发放文明奖的重要依据。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干部实战技能。我们积极引导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

作学习化。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提高广大干部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

三、抓载体,讲实效,提高创建水平

一是营造创建氛围。在办公区内,制作宣传橱窗,将创建知识、“三德教育”、文明标语等内容制成字画上墙。每月更新一次板报内容,各股轮流主办,宣传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知识和创建成果,达到人人参与、时刻不忘创建的效果。

二是开展细胞建设。积极开展争创文明科室、争当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活动,培育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全局连年开展评选文明股室、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活动。并及时对评选出文明股室、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进行通报表彰,激发了职工的创建热情。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参加组织各类文艺活动,在五四期间,举办乒乓球、象棋、拔河等职工文体比赛活动。大大活跃了办公氛围,掀起创建工作新高潮。

四是开展结对帮扶,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办公室与落后村结对子,帮扶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专门成立了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专抓此项工作。帮助村创建文化大院,设立文化墙、制作宣传标语、送文体器材等活动,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科技卫生、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等知识。开展建设清洁家园行动,引导群众树立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意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美化生活环境。组织职工入村清除垃圾、杂物及不法墙体广告,以实际行动感动群众自觉投入到整治环境卫生的工作中来,乱贴乱画、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现象得到遏制。同时,帮助村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并制定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解决婚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和盲目信教问题,促进群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文明乡风。

抓硬件,重建设,创建优美环境

在机关环境建设上,我们按照优良秩序、优美环境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搞好环境美化。多方筹资对机关办公楼门窗进行更换维修,按照了空调,对楼院进行硬化绿化,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保持满园生机。

二是保持机关大院卫生整洁。配齐卫生用具,保证工作需要。划分卫生责任区,责任明确到人。坚持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做到每天打扫,全天保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车辆有序停放,整齐美观。

抓管理,建制度,保障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我们又重新修订和完善了责任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文明奖发放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细化,从文明素质教育、参与文体活动、文明言行等方面约束全体干部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我们严格按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从行为

规范、机关管理、岗位责任、目标考核、创建奖惩等方面,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40多项,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建立了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并将制度印制成册,发放到每个股室,便于同志们学习和掌握。并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做好记录,进行考评,对执行制度好的,表彰奖励,违反制度的,批评惩罚,从而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法制,保平安,构建和谐单位

我们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创建平安单位为载体,加强法制建设,狠抓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防范意识。组织干部职工经常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促进大家认真学法、懂法,自觉守法。在日常工作中,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法律法规依据充分,程序合法,确保执法公平公正、文明严格。

二是落实防范措施,提高防范能力。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坚持昼夜值班,夜间巡逻,每天对来客来访人员进行登记,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等防范工作,有效预防各类事件的发生。

三是定期排查,及时化解矛盾。每月排查一次,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政策落实到位,全镇上下思想

稳定,治安状况良好。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文明单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对我们创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今后,我们将在市、区文明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积极探索创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文明单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2010年12月

《创建省级森林学校工作总结.doc》
创建省级森林学校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