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2020-06-17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务处、教科组带动下,认真学习课堂教育理论,深化学习洋思经验,在洋思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打好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这一学期,我们切实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善于指导学生的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教材及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形成扎实的语文基础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着力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贯彻落实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加强以\"五认真\"为重点的教学过程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在学校分级考核中,我们全体语文组成员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充分体现了我们高度的质量意识,和规范的教学行为,学洋思工作真正了实处。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课余,我们组织学生配合学校开展各类的证文竞赛活动,成绩突出。这样,我们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有特长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遇,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在学校教科室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率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坚持理论学习,重点以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技术、说课议课及课题研究和模式探讨为主,以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确定研究课题。我们语文组以《农村薄弱学校的集体备课研究策略》为教研组的总课题,各语文教师都确定了相应的子课题,围绕课题,各人都设计了一分计划书,以\"操作措施\"、\"活动安排\"力求科学合理,以达到尽善尽美。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深入开展\"三优化一提高\"活动,这一学期,我们语文组人人都上好一堂\"三优课\",此\"三优课\"实际上一堂教科研的\"研讨课\"和学洋思经验后的\"示范课\",要求以\"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标准,精心设计,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电教设备及自制教具等进行课堂教学,着重抓好一课一练,注重实效,我们教研组认真组织说课、议课、洋课活动,使每位老师明白自己上课的优点,缺点,以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联合考评中,我们语文组获得了好评。

这一学期,我们继续开展相互听课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总之,我们全体语文组人员同心协力,通力合作,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教育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语文组

推荐第2篇: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晨光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2016.6.20 本学期,七年级语文组在教研室和教务处指导下,全体语文教师密切配合,认真学习、反思,深入探索“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不断促进语文课堂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语文组善于钻研,勤于探索,认真备课,精心教课,在教学、教研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尝试“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稳中求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完美。

一、常规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们坚持做到了教学工作五认真,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都落实到了实处。

1.“精心”备好每节课。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按照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完成二次备课。结合自身优势和本班学生实际,认真增删,补充练习,写好教学反思,把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学法指导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积极探索“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的本质,其实是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分层次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的创造性的整合。我们语文组教师根据我校实际,把新授课流程设计为:“目标引领---自主学习---研读共品---谈论释疑---巩固拓展---总结提高”几个环节,每环节都关注师友活动,“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课堂,师友和谐互助,教师点拨、总结、提升、检查,真正实现课堂的实效、高效。王丽华、王欣、许培林等老师在“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究,考评课做出的课件,精美且富有动感,学友分工合作,深受学生喜爱,获得师生好评。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在做后三天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认真批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本学期除基础训练、阅读训练以外,我们完 成了大小作文共计十六次。

4.搞好分层辅导。我们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指导优生要深化知识内容,发挥特长。对中差生要有辅导计划,分析原因要中肯,措施要得力;辅导形式可多样化,大多数的问题集体辅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也采用提供资料、小组共同学习、同学帮助等办法进行。本学期,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了“畅想中国梦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熟悉和亲近中华经典,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5.重视教学评价。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常规组织考试,并能写好质量分析报告。教研组老师极重视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率、巩固率和运用率。及时检查教学效果,重视教学反馈。评卷后统计必要的数据和各题得分率,进行试卷和教学质量分析、讲评,并及时查漏补缺,进行巩固练习。

二、本学期特色工作 1.将教学工作与科研有机结合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本学期,语文组教师根据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思考实践,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活动,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交流,探索了“和谐互助”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目标引领---自主学习---研读共品---谈论释疑---巩固拓展---总结提高”,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2.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开学之初,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了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明确了本学期工作重点。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高效语文课堂。教研会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

3.落实教研活动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我们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按照教研工作计划如期开展活动,力求做到每次活动有准备,有成效、有记录。一学期以来,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的: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切实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本学期我们针对新授课课堂模式、作文教学等专题进行了研究,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2)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完善二次备课。王丽华、王欣、张桃花等老师,二次备课完整规范,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3)上好组内的研究课、公开课、考评课。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认真记录,写出中肯、切合实际的评价、磋商。我组教师均上了两次公开课,部分教师达三次之多。

4.重视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

本期我们重点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困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思考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让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显著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果。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互相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备考工作中,彼此出谋献策,资源共享,力求提高我们的语文整体成绩。

5.互帮互助,凸现合作精神

七年级语文组十位老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都基本上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更有一种不服输的竞争意识,但又不缺团结合作的品质。王彦彬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作文教学有独特的见解,他把自己的方法悉心传授给青年教师。王丽华老师阅读教学抓得细腻,善于引导学生赏析,其他老师学到许多好的做法。王欣老师善于抓古诗文教学,她把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的拿与大家分享。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今后语文教学一定要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特别要重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内存,激发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要正确处理好课标与教材、教材与考试的关系。要克服教学不依据课标的现象,要纠正为了应试而忽视用好教材的问题。教材的作用一定要很好发挥,绝不能因为中考命题没有从教材中取材而忽略它。

总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组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如个别老师的作业量有时有过多的情况;教育科研还要真正重视起来。“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今后,语文教研组将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努力把语文组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

推荐第3篇:初中语文组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白驹过隙,岁月催人。作为我校规模最大的教研组,收获也是令人满意的。一学期来,在中学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我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分荣幸的被中学教研室评为“先进教研组”。 全组语文教师真正做到勤备课,勤写教案,大胆改革创新,切实贯彻好教学的“五个认真”和“三个有利于”。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教会他们学知识的本领和方法。并且在业余时间里系统的学习了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理念,为了配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丰富自己,我组掀起了学习教学理念的新高潮。本期来的工作比较烦琐,现简要做一小结,利于以后开展工作。

1、第3周,举行了一次新教材、新课标的听课活动。叶媛媛老师和梅丽君老师两位开了公开课,全组成员参加,大家讨论非常积极认真。并且率先在初一年级组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

2、第4周,新老教师结队:叶媛媛——陆文谦;钟芳芳——蔡丽芬。并且配合学校搞好新课程实验交流会。

3、第6周,举行了师生古诗词诵读比赛;我校唐丽芬老师代表学校到桐乡市参加比赛,荣获市级三等奖。

4、11月中旬组织了阅读竞赛初赛,月底参加复赛,我校成绩卓著:初二年级15人参赛,11人获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初三年级14人参赛,14人获奖,省级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

市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在农村中学名列前茅。

推荐第4篇:秋季学期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2013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2013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主要标志,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和学校教师的立足之本。

本学期,跨越了2013与2014,在这极其浪漫的公元纪年里,语文组全体同仁活出了充实与光灿。它于我们是一个新的起点,诗意而温暖,我们的生命因苦累而无比精彩。

一、教研工作回顾及教师述评

一学期来,大组教研12次,每次都实实在在的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研任务。9月3日,制定学期教研计划,深入理解王校长提出的务实、执行的含义,对本期的课型建模、推门听课制、青年教师磨课、学期学生活动等作了安排。9月17日,大组组织全体同仁进行了理论学习《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对开学初期工作进行了通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讲究方法引领、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尤为重要。9月24日,全组与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的“国培老师”一行12人作了交流学习,他们观摩了我们的常规教研,语文组对12位学员进行了听课配对。在以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语文组老师承担了既展示学校与自我风采的授课秀,也加强了与听课老师的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10月15日,胡建权老师在初一11班上了一堂诗歌教学公开课。整堂课师生情绪饱满,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诗歌教学特点。作为新授课型建模探索,教师的导,学生的学配合很好,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课堂片段写作训练很有亮点。第二节的评课老师们坦诚交流,气氛热烈。会上,冯义海副主任对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作了通报。各备课组对交叉命制的月考卷质量及学生考试情况作了客观评价,其中胡林老师为初

三、杨荣老师为初一命制的月考题以高质量赢得了同仁夸赞,初二备课组准备的基础知识复习题对教学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部上建议在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

10月22日新老师满永健磨课大组汇报课在初一6班进行,全组同仁及李书记参加了听课。课后,张雪梅、闫卉、郑曦、杨茜、王珊等同事做了点评。组内一致认为,小满这堂课,准备充分,结构合理,讲练结合,比初上讲台有明显进步。同时大家还看到,一个青年教师要迅速成长起来,还必须努力锻炼基本功,掌握课堂调控艺术,练好口头表达,学会写详案。会上,刘小虎、冯义海、陈鹏、张雪梅、赵亮、杨荣等成熟型老师也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冯义海副主任勉励小满路漫漫其修远兮,不断求索。会上,李书记讲了三点意见,介绍了东辰中学语文学习的经验,对全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出了希望。会上,语文组还对本周的优秀作业展评及参加全国“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的相关事宜作了安排。

11月12日,由初中部发起的“发展超常规,质量大跨越”讨论活动在语文组得到积极响应,气氛热烈。胡建全老师认为,语文要更好的接地气,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学生要口眼手心俱到。要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提高文本生活化,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动起来,并对学生上课发言、作业、过关、考试等打分并登记;胡老师指出归纳落实就是质量,居安思危才感紧迫。冯义海副主任认为,多讲无用,对语文要注重训练,教简单的语文,幸福的语文,讲得好不如学得好。李书记强调,教师应转变观念,守土有责,学生要扩大阅读,拓展视野。

11月26日下午,语文组开展了一场创新而务实的微格教研。大家站在不同角度对一则材料作了分析挖掘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尔后全组全组老师根据个人的解读及要求,结合文段有针对性的命制三道试题并提供参考答案,此活动主要目的是交流展示大家的文本解读及对材料的三维目标把握能力,碰撞切磋,共同促进,我们发现成熟型教师与青年教师在目标与重难点取舍上还是有差异的,在交流中,大家感受到试题命制的规范性、有效性、科学性、艺术性。会上冯义海副主任对2014年中考语文命题范围作了介绍,屈代清老师对近几年全国中考动态及题型等相关考点作了精彩发言。

后半期,董茂林上了高效率大容量点面互动的复习课,刘小虎上了试题讲评建模课,语文组请张建平老师作了《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的智慧》的培训专题报告,屈代清以《不学不可为师 不写难以成范》-------重庆记行为题,介绍了他与冯义海12月13---15日利用月假前往重庆,参加了“第二届作文创新教学暨高效课堂研修班”的学习的经历感受,老屈抒情到:或娓娓道来,如沐春风;或大气磅礴,思潮风起云涌。走近大师,方知不学不可为师 ,不写难以成范。12月28日,刘小虎受“中国西部教育”邀请去岳池为300余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示范课,并作了《在读写中与学生共成长》的学术报告,得到与会听众一致好评。

在学生活动方面,本期的初中三个年级的优秀作业及书法作品展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好影响。新的中考考纲明确要求将错别字及书写以五分之多纳入考查,组上及时调整,开展此活动,各班在语文老师组织下认真准备,16周星期五,几层楼一齐展出,气势磅礴,隶篆行楷,笔墨飘香。初二杨荣组长为全年级准备的刊头使活动严谨而规范,初一胡建全老师亲笔书写的对联美观大气,颇有引领意义,初三优秀作文上的红笔评语圈点亦亮人眼目。杨荣老师后来还在他班级的墙上用打印纸张贴了他多年来收集的自己学生的优秀作文,也让师生们驻足流连。

初二初三老师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报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我校学生多人获奖,杨荣、郑曦、王珊、闫卉等获指导一等奖,刘小虎获指导特等奖,刘小指导学生参加“为学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8人获一二三等奖。刘小虎两篇论文《凝神一幅画,放飞一棵心》、《林空鹿饮溪》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上》。

其他方面,我在雪梅的手机上看到了她学生在作文中热爱老师热爱语文的深情告白,陈主任冯主任的教室,我看到满墙都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对学生睿智而激情的引领。在亮妹的空间里,我看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和教师的辛苦与幸福,在杨茜、唐敏、杨荣等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教学的轻松与智慧,在胡林的黑板上,我看到字如其人的严谨与清爽,在郑曦、王珊的办公桌上,我看到奋笔批阅的身影和效率,在老屈嬉笑怒骂教育学生的语言里,我看到教育机智背后深深的爱。

二、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今后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今后语文教学一定要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特别要重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内存,激发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开展更多语文活动,书记对语文组开设国学课期待了几年了,假期我们好好选编教材,下学期周六下午一定开设,请书记放心。

4..要正确处理好课标与教材、教材与考试的关系。要克服教学不依据课标的现象,要纠正为了应试而忽视用好教材的问题。教材的作用一定要很好发挥,绝不能因为中考命题没有从教材中取材而忽略它。教材没有发挥例子作用,学生就很难触类旁通,学生的迁移能力就缺乏根基。

5..要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无论对何种文体的文章教学,都要一视同仁地认真对待,不能随意偏爱。要加强名著阅读教学,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整本的书(书记、赵亮);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教材,没有课内的“一”,哪有课外的“三”。只要把课本上的文言文吃透读熟,形成语感,就会提高“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6.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写作能力,注重指导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研究初中生的写作状况和写作心理,作文教学要有时间保证,要上好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这次期末考试我改了初二5本作文,包括一考室一本,感到整体水平不高,与当年书记教的几届学生及13级学生同时期都有差距,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典型,应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本学期,全组同仁紧谁董事长王校长创全国一流名校的步伐,不断超越自我,以扎实的工作落实初中部学期教研规划。我以为,这是一次美丽的转身,这一过程是痛苦后的解脱,是破茧后的化蝶,浴火后的重生。

舞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些年来,语文组各位同仁紧密团结,协作并进,在艰苦拼搏的岁月里发展生命,在风云激荡的潮头超越梦想,很多同事教学风格在不断的实践中正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回味往事,感慨良多,盛年不再来,及时当勉励。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多少人就这样,一直在路上。

浩渺宇宙,无穷无尽。人若浮游,沧海一粟。生是瞬间,死是永恒。但为什么要走这一遭啊?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在山水之畔,在天地之间,让我们携手同行!

推荐第5篇:上期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2012年上期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主要标志,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和学校教师的立足之本。本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有活力,人人有创新精神。组员们善于钻研,勤于探索,认真备课,精心教课;在教学、教研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稳中求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完美,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科竞赛及考试成绩均有的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常规工作回顾。

语文教研组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特点,在教研中采取了学科小组集体备课、说课教研的方式,即按照年级分为三个教研小组,各自按照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说课教研。本期我们坚持做到了教学工作五认真,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都落实到了实处

1.备课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统一了备课规范,依照学校教导处要求,每位老师备课均写有“导学案”。每课时都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感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教学过程包括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三方面,在设计时内容,都能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紧扣教学目标,做到以纲为本,以本为本,以纲扣本,把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学法指导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用能力。做好各课组的组织工作,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备课时,我们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文道结合;结合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教学中随时注重人文渗透

2.在上课上,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以现代化教学的观点,不断更新教法与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坚持做到“四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全面育人为主旨。做到“四突出”:突出启发式教学,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兴趣激发,突出教书育人。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我们改变\'以教为本\'的旧观念,树立“以学为本”的新观念,针对教材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研究教法与学法,着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努力做到课堂训练落实,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作用,现已能做到人人做课件,课课有课件

3.我们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在做后三天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认真批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

4.我们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本学期,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态度把学生分为四

类进行教学、教育:(1)学习态度端正和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给予激励和期望,给予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2)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且成绩上下不稳定的学生,我们给予关心、帮助,了解其成绩被动的原因,慢慢地引导地端正学习态度。(3)学习能力差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我们帮助他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当成绩稍有提高时便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给予明确的和更高的期望。(4)学习能力差而且学习态度也差的学生,我们主动关心他们,决不歧视他们,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5.本学期,我们都能根据学校常规组织考试,并能写好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期末考试仍然实行联考,三个年级的语文成绩较好。我们在复习时对备课组模拟练考提出要求:一要所有题目均为原创,二题量、难易要适度,三题目要有一定新意。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收效显著

二、本期特色工作

1.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把满足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需求作为教研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强化教学质量意识,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与时俱进。语文组各位老师都能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治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和谐奋进,积极地开展工作

2.认真学习新课标,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开学之初,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每节有教学反思,每月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将教学工作与科研有机结合,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两年来,语文组教师根据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思考实践,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活动,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交流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4.积极参加市、县教研室组织的活动。重视校内常规检查,定期向学生推荐美文,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健全教研组管理制度,严肃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

5.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学以来,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语文组协助我校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探索学习,拓展视野,丰富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到生活中去解决课堂上产生的疑问。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树立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例如:诗歌朗诵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

6.重视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本期我们重点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课堂教学中的

困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思考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让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显著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果。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互相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期中(末)考试备考工作中,彼此出谋献策,资源共享,力求提高我们的语文整体成绩。先集体备课,确定复习的计划和方案,然后彼此分工充分准备,整个备课组人人出谋献策,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使复习备考的过程能讲练结合,有序进行。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今后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今后语文教学一定要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特别要重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积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内存,激发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要正确处理好课标与教材、教材与考试的关系。要克服教学不依据课标的现象,要纠正为了应试而忽视用好教材的问题。教材的作用一定要很好发挥,绝不能因为中考命题没有从教材中取材而忽略它。教材没有发挥例子作用,学生就很难触类旁通,学生的迁移能力就缺乏根基。

5..要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无论对何种文体的文章教学,都要一视同仁地认真对待,不能随意偏爱。要加强名著阅读教学,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教材,没有课内的“一”,哪有课外的“三”。只要把课本上的文言文吃透读熟,形成语感,就会提高“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6.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写作能力,注重指导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研究初中生的写作状况和写作心理,作文教学要有时间保证,要上好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今年的作文题符合“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动情的事物”要求,但作文考试情况并不理想,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典型,应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推荐第6篇:中学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中学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导语:再中学的教学工作中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中学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欢迎借鉴!

又该年终总结了,侨中初中语文组该总结什么呢?想一想本学期紧张的教学教研工作,值得总结的确很多,现总结如下:

教研活动每周一次,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时间,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收获。教研活动不是被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针对新教材、新大纲的出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想教好书,就有必要将大纲吃透,教研组在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教研组还采用播放幻灯的方式让教师了解我国教育的未来前景。除此之外,教研的内容也更丰富充实,让每位教师参与进来,经常地将最新的教育信息输送给教师,迅速转变了以往陈旧的观念与模式。备课组单元研讨,资源共享。

随着教师人才的流动,教师队伍也将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我组青年教师人数正逐年增加,教研组采用多种方法让这批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1、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2、鼓励青年教师多上汇报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

3、老教师做好“传帮代”的工作,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师徒结对工作卓有成效。

4、多次请市教研室的覃冰老师来听课、指导。

通过以上举措,教研组已经有诸如柯碧云、林晓玲、毛子雅等一批刚进校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担负起了学校语文教学的重任。他们的一系列对外公开课均获得了教研室领导的好评。

1、说课

以往我们忽略了说课的作用,即便是说,也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的设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今年我们致力于改变旧面貌,加强说课的质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说课,只需以重点说课和微型说课这两种方式阐明你的教学意图,例如在哪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贯彻的。

2、评课

教研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还能体现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们组织老师除撰写教研论文以外,还规定内容,就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整个学期本科组举办了六场专题报告,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每一场报告讲的都很精彩,老师们开阔了眼界,取长补短,相互共进。这几场报告,我们邀请了学校教研室成员参加,邀请了陵水光坡中学教务主任、五指山红星中学校长参加。在报告时,偶遇海南校长参观团,也邀请了他们参加。整个报告过程精彩,质量高,得到了各位领导的一致好评。

井底之蛙不跳出井外怎知世界的广大?作教师的要想不教死书,也要走出去交流才行。本期,语文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在艺术楼阶梯教室观看了李昌元老师的视频报告会。这次报告会非常新颖,采用双向视频,现场交流的方式,老师与专家互动,大家既能学到了专家的理论,也能就自己教学中的困惑请教专家,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大家学的很认真,收获颇多。

开学初,语文组与初中团委合作,成功的举办了全校性的学生演讲活动,选拔了一批演讲水平高的学生,充实到学生会,为学校升旗演讲储备演讲型人才。

初一年级又成功的举办了朗诵比赛,激发了学生朗读热情,培养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全语文组组织了学生参加海南省中学生读写大赛的初赛和复赛,全员参与,工作量大,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此活动堪称完美。

这次叫教学节科组和老师都高度的重视。从组织报名,到课堂研究师徒教研,全员评课。各项工作做的认真细心。参赛老师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在教学节上,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教学技艺得到了专家老师们的好评。

全体语文老师在积极教学的同时,全力为自己充电,积极参加远程研修,参加国培,他们在教学之余,国培做的很好,成绩很好。

11月份,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前往陵水光坡中学和五指山红星中学,与那里的教师交流研讨教学心得,了解那里老师教学教研的好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本期教学教研多角度,大范围,所做工作之多:正常的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了;青年教师汇报课完成了;师徒结对工作做的很好;教研工作多样(备课组集体备课;外出学习;听专家报告;听老师专题报告;远程培训;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读写大赛等);教学节活动。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效果很好。

推荐第7篇:初中语文组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语文组积极配合教导处,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效果阶段检测、学生辅导等常规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严把教学质量关。

1、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环节,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本月配合教导处进行了3次集体备课、作业批改检查,在讲评后,大家能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有力地保证了教与学的效果。开学初,按照学校部署,教研组积极配合校教研室主任深入课堂,开展“推门课”活动,进行随堂教研,并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上课环节的实效。

2、抓好教学反思、分析与交流,促质量,提水平。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多次教学质量阶段验收,我组紧紧依靠这个平台,各位教师对每次的反馈情况都能进行认真深刻的反思和分析,并在组内进行了一次集中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效果明显。

3、抓好学生的早读、辅导工作,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从总体上看,本组教师重视了学生的自习辅导,加强了学生的早读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企业实践活动,注重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这是我们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一个可喜变化,做到了与时俱进,融入了时代发展的开拓精神,使专业课教学更富成效。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促进交流,提高素质

本学期,教学研究仍是本组的工作重点,“推门课”结束后,按计划地开展了以下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参加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充分采用新理念。

三、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巩固知识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是一门传授基本知识的工具学科,重要的不仅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会应用知识。

四、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完成目标任务

语文组是一个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集体,一学期来,大家都能立足本职,严格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自习辅导等环节,积极参与各种业务学习,做好笔记,能够相互之间进行听课和交流,写好听课记录,业务研讨氛围浓厚,有教学反思和检测分析。能按时完成学科计划及复习措施,能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整个学科协调发展,势头良好。经过学校的几次检查及检测,大家都较好地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任务。

诚然,工作总是在进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以上总结、看法及建议,肯定有不太全面、不够成熟的地方,请大家给予批评和谅解。也希望大家能够更热心地关注和支持语文组工作,我相信,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有了全组教师的热情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语文教研组 20

15、

6、22

推荐第8篇:初中语文组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苏志德)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中学语文素质教学为工作中心,以现代教学观念为实践指导,切实落实学校在各项工作的要求,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探索。

以继续创建优秀教研组为动力,团结组员,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语文教研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1、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全组教师全体会议;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全校语文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2、强化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在统筹全组工作的前提下,备课组长分工负责。3、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 1 )以备课组为单位提高教师基本功。

( 2 )带好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对子。

( 3 )教研组长组织骨干教师,配合教务处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督促。

(二)加强对本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及管理

1、鼓励全组教师做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有阅读的习惯、有写作习惯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 1 )有位教育名家说:我常常想两个问题:第一,我能够做什么;第二,我怎样把我能够做的尽可能做好?所谓“有追求”,就意味着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有追求”还意味着不断拜师求学。

( 2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很难设想一个麻木不仁的人,能够给学生讲好《孔乙己》、《詹天佑与京张铁路》……激情缘起于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的青春将延续我们的青春。

( 3 )《风中的芦苇在思索》中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教师首先是知识分子,语文教师更应该以知识分子为荣。而知识分子的特点是富有社会责任感,而且善于独立思考。

( 4 )教师应当读四类书: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二是教育报刊,三是人文读物和文学著作,四是写中学生或中学生写的书。有三个人的书应该成为我们老师们经常读的书: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和叶圣陶。

( 5 )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作文!不仅仅是示范,更是因此了解学生写作的甘苦,感受学生的写作心理,尊重学生!不一定写文学作品,最好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手记。写作,就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让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 2、各备课组老师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文学社刊的各项活动,并有意识地将此项工作同自身的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育随笔”“教学案例”真正成为推动语文教学研究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和资源储备。

( 1 )本学期计划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学生文学创作大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学氛围,发掘文学幼苗。并坚持每学期一届,形成传统。

( 2 )积极向社会报刊杂志及网络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做好每年的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及古诗文大赛的准备工作。

3、积极参与我校的科研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策略的优势互补的研究》

( 1 ) 我组要探讨和实践的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资料的搜集和筛选、网络作文的思考、如何利用校园网络的交互功能等实践与思考 。 ( 2 )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课题的结题工作。

(三)、积极开展语文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改善萧条的语文学习氛围 。 1、开展全校性文学创作大赛 。

2、由各备课组设计组织,开展具有年级特点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竞赛

3、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开展周际性的活动如电影欣赏周、读书剪报活动周、演讲话剧活动周、古诗文欣赏周等等。

(四)积极申报区级研究公开课的机会,为我校教师提供学习与展示的舞台。(开课教师:校、区级骨干教师带头)

三、其它工作

( 1 )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及评卷工作

( 2 )鼓励全组教师充分挖掘自身的知识、能力专长,积极开设选修课程。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制订并交流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教研活动要求

2、做好师生的投稿工作。

3、组织教师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常规互检工作。

2、举行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竞赛活动。

五月份:

1、抓好初三年级的毕业考工作,

2、组织教师听课、评课。

3、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六、七月份:

1、抓好初三年级的升学考工作。

2、做好期末工作,并撰写语文教研组总结。

3、组织期终考试,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推荐第9篇:初中语文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中学语文素质教学为工作中心,以现代教学观念为实践指导,切实落实学校在各项工作的要求,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探索,初中语文组工作计划。

以继续创建优秀教研组为动力,团结组员,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语文教研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1、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全组教师全体会议;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全校语文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2、强化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在统筹全组工作的前提下,备课组长分工负责。具体安排为:初一:刘翠平、初二:顾莉芳、初三:李燕挥

3、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 1 )以备课组为单位提高教师基本功。

( 2 )带好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对子:金丽——刘翠平、李萌带教

( 3 )教研组长组织骨干教师,配合教务处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督促。

(二)加强对本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及管理

1、鼓励全组教师做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有阅读的习惯、有写作习惯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 1 )有位教育名家说:我常常想两个问题:第一,我能够做什么;第二,我怎样把我能够做的尽可能做好?所谓“有追求”,就意味着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有追求”还意味着不断拜师求学。

( 2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很难设想一个麻木不仁的人,能够给学生讲好《孔乙己》、《詹天佑与京张铁路》……激情缘起于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的青春将延续我们的青春。

( 3 )《风中的芦苇在思索》中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教师首先是知识分子,语文教师更应该以知识分子为荣。而知识分子的特点是富有社会责任感,而且善于独立思考。

( 4 )教师应当读四类书: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二是教育报刊,三是人文读物和文学著作,四是写中学生或中学生写的书。有三个人的书应该成为我们老师们经常读的书: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和叶圣陶。

( 5 )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作文!不仅仅是示范,更是因此了解学生写作的甘苦,感受学生的写作心理,尊重学生!不一定写文学作品,最好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手记,工作计划范文《初中语文组工作计划》。 写作,就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让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

2、各备课组老师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文学社刊的各项活动,并有意识地将此项工作同自身的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育随笔”“教学案例”真正成为推动语文教学研究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和资源储备。

( 1 )本学期计划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学生文学创作大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学氛围,发掘文学幼苗。并坚持每学期一届,形成传统。(每年的 5 月和 11 月)

( 2 )积极向社会报刊杂志及网络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做好每年的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及古诗文大赛的准备工作。

3、积极参与我校的科研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策略的优势互补的研究》

( 1 ) 我组要探讨和实践的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资料的搜集和筛选、网络作文的思考、如何利用校园网络的交互功能等实践与思考

( 2 )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课题的结题工作( 5 月份)

(三)、积极开展语文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改善萧条的语文学习氛围

1、开展全校性文学创作大赛

2、由各备课组设计组织,开展具有年级特点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竞赛

3、本学期期末,召开全校性的语文学习与竞赛表彰大会,鼓励语文学习优秀学生。

4、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开展周际性的活动如电影欣赏周、读书剪报活动周、演讲话剧活动周、古诗文欣赏周等等。

(四)积极申报区级研究公开课的机会,为我校教师提供学习与展示的舞台。(开课教师:校、区级骨干教师带头)

三、其它工作

( 1 )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及评卷工作

( 2 )鼓励全组教师充分挖掘自身的知识、能力专长,积极开设选修课程。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制订并交流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了解教研活动要求

2、做好首期校刊、校报的投稿工作。

3、组织教师学习《上海市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4、各年级组织进行上海市作文竞赛的组织选稿工作,并于 1 月 20 日前上交于教研组长处。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常规互检工作。

2、举行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竞赛活动。

3、组织学生校刊的投稿工作。

4、组织进行教师期中分析性检测,并出好各年级须上交区里的期中测试卷,并争取评到优秀。

五月份:

1、抓好初三年级的毕业考工作,

2、组织教师听课、评课。

3、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4、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进行调研。继续举行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竞赛活动。

六、七月份:

1、抓好初三年级的升学考工作。

2、撰写论文及案例并选送优秀文章参加区级刊物的评选。

3、学习《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析》。

4、做好期末工作,并撰写语文教研组总结。

5、组织期终考试,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推荐第10篇:初中语文组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 细则

本学期,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尽可能地给学生减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渗透德育”新课改理念为基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让每一堂课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同时积极贯彻学校教学处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1、以课文为有效载体,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线,阶段性地逐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在继续训练并培养学生认读、感知能力的同时,侧重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作好过渡和衔接。

3、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程,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的环境。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5、认真搞好教学研究,争取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特色,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6、细化、优化各项常规工作,发挥教研组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序、有效、积极的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

7、注重骨干培养和带教工作,提升组员整体素质。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营造教研氛围。

8、继续强化协作精神,创建团结、和谐,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优秀教研组,出色完成学校各项工作。

(二)常规要求

第一、备课

1、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备课计划。

2、备课必须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在备课之前,个人必须先通览本单元(章、节)教材,按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虑好自己的意见,再参加集体研究。在集体研究后,个人按课时编写教案。

3备课必须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

题”,达到“五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六备:备教材、备考纲、备考点、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

(3)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4) 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5)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基本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

4、备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和理解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着重研究每个单元的特点: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一单元在知识上有哪些联系,与后一单元在知识上又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知识迁移,有什么内在联系;本单位(章、节)的教学目的应该怎样确定,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采用什么教法,教给哪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课前需要作哪些准备。做好单元测试、阶段考试、期末考试的命题及试卷分析、评价工作。

第二、上课

严格执行教学目标,能放能收;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简明、连贯、得体,风格平和风趣,吸引学生注意。注意教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大纲、考纲为本纲,不随意授课,传授知识准确,疑难问题注意研究讨论,务求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注意差生的教育,管理好课堂教学秩序,能够个别提醒指导;不辱骂、体罚、恐吓学生,也不放任自流。课堂结构严谨,有头有尾;授课课型明确,讲授课、讨论课、活动课、写作课区别分明。

第三、作业练习分为两部分:与教学的同步训练,语文课后练习。初三练习以选定的复习资料和教材的练习为主,适时据情补以中考相关的练习。第

四、作文训练初一重点训练学生写记叙文,初二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克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形成作文教学的系列性。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三年级面对的是高考,作文训练每学期不少于八次。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课内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在规定的60分钟内完成;课外训练学生可以尽量地查找资料,充实作文的素材。必须注意并解决学生的书写问题,书写较差学生教师可令其交练字作业。尽可能进行片段训练,逐点逐项落实。

第五、听课全学期听课每人不少于15次,教研组长不少于20次,每月初或每月末检查。

第六、辅导

各教师在任教班级内自选培优补差对象,鼓励优秀生参加校内外各项竞赛活动,各年级可以成立语文学科的活动小组;要善于培养差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一定要争取所有的学生爱母语,爱语文老师,爱语文学科。要大胆创新,逐步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语文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一定要占领学生语文学习的思想阵地,使课内外的学习辅导成为一体,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科成绩。

第七补充教材的使用使用

本学期起,初

一、初二年级除完成教学进度规定的任务之外,单周用一节课时阅读“中华诵读。初三年级要认真积极地做好中考复习冲刺阶段的工作,科学地、有序地安排好各个环节;复习中力求做到:强化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认

真分析每次考试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扬长补短,争取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三、工作安排

1.以课堂为主阵地,合理、科学、有效地安排课堂的40分钟时间,向课堂要质量,要成效,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使用率。

2.加大教研组的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教研组自培的能力。教师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

3、本期进行一次分年级的钢笔字大赛大赛;

4、促使校园文学社向初中转向倾斜

5 安排听评课活动以及说课活动

6确定教研组课题研究。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探究专题。

7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四、具体措施:

(一)认真学好理论,不断更新观念

(二 )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造能力

1、加强知识创新。要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切实落实课改精神,组织进行观摩课,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探讨和研究。

2、注重方法创新。加强课堂教学研讨,寻求教学方法的创新。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

2、抓好教学质量检测。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质量为主的思想,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在效率上下苦功夫,花巧功夫。

3、重视培养特长生,重视成绩。作为所辅导学科的课程,把兴趣组活动逐步走向课程化,规范化。每个兴趣组有切实辅导成绩,成为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生力军。

(四)开展校本教研,服务课堂教学

1、加强课堂教学研讨。要把抓课堂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立体互动的课堂指导监控”网络。组织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形成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以及新课程的具有曙光特色的教学模式;做到加大听课密度,统筹安排好备课组互听课、教研组观摩课、赛课互相学习课等听课评课活动,让教师在听课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实抓细每个流程。实实在在地抓好备课和集体备课工作,保证集体备课“三定”(定地点、定时间、定检查)“三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初案、统一练习”),强化组内教学研讨,要保证教学资源组内完全共享;进一步强化电教工作,寻找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加强集体备课,协调研讨的力度,保证组内成员人人有成绩,严格落实学校关于集体备课的意见

3、讲求练习质量。

a.要真正做到“四精四必”,在下水的基础上选题,在教师监督下训练,在详细统计后讲评;

b.初三年级要继续深入研究复习课的模式,提高训练和讲评的针对性。 c.初

一、初二年级新授课教案要在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的结合上下功夫,要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真正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重视补差工作。要做好

“补差辅导工程”,从初一开始就要想方设法采用不同形式搞好补差工作,要达到一年内初

一、初

二、初三每班有15、10、5个同学有明显的稳定的进步的目标;开展“一帮一”学习助困活动,在同学们中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氛围;重视对补差对象的学习习惯的管理,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防止走题海战术。

4进一步强化以“教学五认真”为主的教学常规检查,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坚决杜绝教学工作中的随意现象。及时整改。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听课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交心,较好地掌握教学工作中的动态情况,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对教学活动的健康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努力钻研业务,规范教学行为

1、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2、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

3、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4、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

(六)提高教师素质,理论、实践结合

1、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抓好骨干教师示范。每位老师每次听课后都要发表意见,提高评课水平,作为听课依据之一。而是抓好青年教师培养。本学期进行一次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评出校级本年度好课优质课教师。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每周一次的学习。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本学期开展市级公开课活动一次,友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一次。

4、鼓励大胆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5、有敢于争先的勇气与决心,积极参加县局和学校各项各类的业务竞赛,其中包括学科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案例设计等。

(七)优化本组建设,发挥团队优势

1、教研组要认真做好创建工作。针对学校对先进教研组的考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力争语文组成为学校先进教研组。

2、教研组本学期配合学校活动开展至少一至二次的综合性学科活动。

3、教研组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4、组织学科类校级比赛活动。教研组本学期将组织两次学科类竞赛活动,语文的诵读论语,写字比赛,讲论语故事比赛、现场作文比赛等等。

5、教研组将全力组织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整班写字比赛、学生现场作文比赛等,安排专人辅导,责任到人,争取满意的成绩

曙光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3.2.28

第11篇: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语文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语文教研活动,完成了学校和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教研任务。为便于以后进一步搞好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教研组计划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开学之初,语文组全体教师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和本校实际,集思广益,慎重讨论,确定了全组教师认可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配合本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对工作计划的开展进行定期的检查小结(如检查教师的备课、批改、辅导、听课等),以努力达到工作的目标。实践证明,在科学的教研组计划的指导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很好地发挥了计划的导向作用。

二、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课改形势逼人,搞好课改的关键是转变课程理念,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课程行为,实现课程创新。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由此,语文组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和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以提升教学水平。

语文组每两周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教研教活动。语文组强调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以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

三、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在教师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和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搞好集体备课。新教材的实施带来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本学期的集体备课都是教师集中在一起,分年级两周一次。备课前全体语文教师查阅资料、钻研教材、探讨教法,然后把每人的资料在备课活动中互相交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全组教师共同探索、解决难题。同时在执教后,写好教学反思,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长配合教导处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以期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交流信息

语文组除了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外,还利用学校有限的经费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另外,还走出校门,和其他兄弟学校做好纵向联系,学习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新路子。每一个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开一个讲座,介绍经验、收获、心得与感触。这一活动使教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尝试着把所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五、开展了丰富的语文活动

本学期,语文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书法、演讲、语文阅读竞赛、征文等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都乐于学习语文,提高了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

挑战,使得教师能力得以提升;收获,使得教师工作热情更加饱满。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工作还是存在着缺陷。我坚信我们语文老师会一起努力不懈,争取下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语文组的工作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组员的通力协作,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语文组将进一步努力,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金称市中学语文组

2010年1月

第12篇: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乐东思源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语文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语文教研活动,完成了学校和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教研任务。为便于以后进一步搞好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教研组计划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开学之初,语文组全体教师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和本校实际,集思广益,慎重讨论,确定了全组教师认可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配合本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对工作计划的开展进行定期的检查小结(如检查教师的备课、批改、辅导、听课等),以努力达到工作的目标。实践证明,在科学的教研组计划的指导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很好地发挥了计划的导向作用。

二、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课改形势逼人,搞好课改的关键是转变课程理念,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课程行为,实现课程创新。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由此,语文组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和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以提升教学水平。

语文组每两周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教研教活动。语文组强调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以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

三、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在教师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和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搞好集体备课。新教材的实施带来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本学期的集体备课都是教师集中在一起,分年级两周一次。备课前全体语文教师查阅资料、钻研教材、探讨教法,然后把每人的资料在备课活动中互相交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全组教师共同探索、解决难题。同时在执教后,写好教学反思,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长配合教导处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以期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交流信息

语文组除了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外,还利用学校有限的经费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另外,还走出校门,和其他兄弟学校做好纵向联系,学习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新路子。每一个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开一个讲座,介绍经验、收获、心得与感触。这一活动使教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尝试着把所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五、开展了丰富的语文活动

本学期,语文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书法、演讲、语文阅读竞赛、征文等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都乐于学习语文,提高了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

挑战,使得教师能力得以提升;收获,使得教师工作热情更加饱满。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工作还是存在着缺陷。我坚信我们语文老师会一起努力不懈,争取下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语文组的工作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组员的通力协作,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语文组将进一步努力,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乐东思源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组

2011.6.30.

第13篇: 初中语文组教研计划

2014-2015学年 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坚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各项活动的开展本着切实有效的原则。

2、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结合教研组特点,充分发挥学科组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较浓厚的教学氛围。

3、积极贯彻上级教育部门的教学改革意图,认真学习课改方案和课程标准,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以网络教育资源运用、网络教研为平台,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工作目标

根据教研组工作量大的特点,积极探索组内教师自主、合作、科学专业发展的途径,加强引导,营造氛围,全员参与,强化落实,抓好课堂教学,规范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效率,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目标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与探索。

三、工作举措

(一)完善教科研制度,规范教学科研

保证教研组内老师完成教导处规定的上课、听课任务,认真落实组内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活动,积极参加集体评议以提高听课评课的质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者先说后讲再反思。反思要求有:反思成功之举;反思“败笔”之处;反思教学机智;反思学生的创新见解;反思教学设计。

评者要做到:发现执教老师的一个亮点,找出执教老师的一个不足之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二)加强常规管理,提升业务水平

1、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学习常规,进一步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理论专著,加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促使教师从观念到行动的彻底转变。

2、以课堂为主阵地,合理、科学、有效地安排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成效,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使用率。

3、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强调教师之间的协调合作,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落实备课组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共8次)。每周周四下午大课间,备课组长按教学内容划分不同内容的主备课负责人,主备课人要提出备课内容的重难点分析,教法的组织和学法的指导,本单元检测评价和分析方案。备课组活 2

动还要加强教师对习题的研究,做到教师通过做习题后再为学生精选出相应的习题,要研究中考的试题趋势。

4、继续落实好“帮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以网络教育、网络教研为平台,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三)落实教研职能,加强校本教研

1、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参加各级种类业务学习与培训。加大教研组的校本研训工作,提高教研组的教科研能力。

2、组织好组内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结合本学期每位老师的教学随堂公开课,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围绕相应的课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随堂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促本组教师共同提高。

3、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掌握教学信息,研究新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参加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力求多出几篇高质量的论文。

(四)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研质量。

1、改变教研课研讨方式,尝试教研课一课多上,一课多评。倡导教师听课不仅仅是听,更是对教学的研讨,通过研讨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2、尝试推行教科研工作的“四个一”。即备好一节优质教案, 3

上好一堂优质课,写好一篇教学反思,写好一篇教学论文。

3、抓好课题研讨,组织教师认真上好公开课、研究课及示范课。教研组每位成员要紧密结合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做到:自觉学习理论,深入研究探索,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落实每人围绕课题主讲一节公开课。

第14篇: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区教科所和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中的有关内容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为实现初中做大做强,营造书香校园画上亮丽的一笔。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进一步完善读书学习制度,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本年度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语文老师的教育理念,把语文组建设成学习研究型的教研组,形成学习上的互动、联动。定期向老师们推荐一些教育教学专著;不定期的发放一些学习资料并组织集中学习,确保实效性;向老师们推荐一些与语文教研密切相关的网站,把学习润化到平时教学过程中。本学年我们力求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发挥集体效能。

集体备课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语文组的薄弱环节,基本流于形式。本年度要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学校加强蹲点考察,教研组长高度重视,精心做好安排,每位老师紧密配合,力求备课扎实有效。集体备课要做到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并对各种课型进行

1 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采取“分块备课,集体修改,个人修改,反思提升”的总体思路,以年级为单位,定时定点,以求服务于教学,实现集体效能最大化。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写字,清清楚楚说话,踏踏实实练习,真真切切作文。实现作业多样化,例如练字、周记,语文摘抄、作文、手抄报等,作业力求做到提质减量,知识与能力并举,定期开展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4、课堂质量是最鲜活的生命,课堂力求实在有效。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在课堂。本学年我们将以课堂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探讨初中语文精读、略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文言教学等课型的展开与创新,提倡上朴实无华的课,始终把追求课堂质量放在最高位置,让语文鲜活在师生的世界里。

5、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挖掘语文教学资源。本年度我们将根据学校要求及本组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立体化发展。例如:观看《感动中国》、《朗读者》;开展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开拓视野,盎然兴趣。

6、重视名著阅读,为学生发展打好精神底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成绩提高的最好方法,不是补课,而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本年度语文组将继续推荐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 重点放在教育部推荐的系列书籍上,为实现读书效果最大化,教师一定要加强阅读指导,强化阅读监督,及时阅读反馈,每读完一本,可召开交流会,讲故事,谈体会,开展知识竞赛等。

7、继续加强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及时对各种教研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实现教研成果物化、使之系统可查,并循环分享,也便于上级检查指导工作。

3

第15篇: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贯彻落实皋兰县教育局”教研兴校,教研强校”规划,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改革(构建理想课堂)、新教学模式(“5101510”)为重点,促进教学常规科研化、教育科研常规化(“两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教研工作目标

转变旧的教育模式,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注重改革的过程和经验的积累,及时组织本教研组的教师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提高语文教研组的整体水平。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进一步探索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实验课、阅读课等课型的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鼓励教师认真、大胆实验,推进大量读写的改革进程,并尝试进行其他方面的语文教改实验。

进一步贯彻大语文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策划、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丰富 1

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地去飞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工作重点

(一)重视学习,提高理念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学期,我们将重视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近阶段乃至今后教学的依据。要充分利用教研时间对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解读,我们将采用教研组和备课组交叉的途径、方式进行学习。

(二)改革方式,推进课改

1.推广01510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区别于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完全等同于“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我们倾向于“主导――主体论”,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建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时,我们充分考虑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地位将由传统模式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

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并不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强调教师角色的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目的”.

(1)改变当前过分注重接受学习的局面,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2)在一定意义上,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由原先的知识的传授者、课堂学习的规定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节目主持人”等角色,从而避免传统教学的“一言堂”“满堂灌”,以期“自主、合作、探究”的真正实现。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力求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最佳统一,使学生在学习中体悟语文的美感,获得审美愉悦,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益。

2.在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这应该是语文教研的目标。重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开展教研活动时,其他教师不分年段相应评课、讨论,让每位教师在不断的研讨切磋中共同成长。自我反思,即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响应“天天有反思,每月有反思”理念,有序地组织教师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自身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形成教师自身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特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同时课堂教学改革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课题,语文组要将作文教学与研究密切联

系起来,要注意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要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交到教研组,以教研组的形式研讨问题、解决问题。

3.极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统化。

4.分利用好现代化设施。我校在本学期建成了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力求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公开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教学,熟练地运用电教设备辅助于教学。同时教研组要逐步建立本学科备课资源库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同学科教师备课参考。

5.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本学期,语文组将继续重视自读课文特别是名著导读,继续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竞赛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6.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组在本学期将写字课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中养成书写规范、美观的习惯。

(三)精心组织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改。

1、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初中语文新课程备课,结合新课程理念,突出创新性、主题性和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课题研究活动化”,形成一个系列。研讨活动采用上课、说课、互动交流,落实“三个整合”,即教案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整合在

一起进行。要从重视“教”到关注“学”,倡导“导学练”三案统一。积极探索作业形式改革,推行课内限时作业。提倡使用导学练案。倡导个性化备课,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以实用为原则,统一备课的形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形式主义和无效劳动,使备课要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2、搭建骨干教师研修平台,引领成长。

做好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科研带动作用,鼓励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改革创新,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引领全组教师专业发展。牢牢树立“精品”意识,精心组织、认真指导教师参加相关竞赛。对于优秀青年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要严格要求他们,还要在课题研究、教学评价、专题讲座等方面给他们创造机会。在实践与研究中,给予他们最切近的指导,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3.加强营造书香校园工程建设。

持续抓好“五个一工程”,扎实落实“周/月/季读书计划”,规定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月读一种报纸或刊物,每季度至少读一本书。

石洞初中语文组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16篇:初中语文组工作小结

工作小结

经过三周的努力,初中语文备课组的教研工作初见成效。虽然在教案的内容上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与教研工作刚开展相比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初中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得到了上级领导们的认可,获得了这一周的优秀备课组的称号。这一荣誉对于我们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将会更加努力的从事云教研活动。

这周我们对组员的教案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各位老师的教案虽然内容充实,但是重难点不够突出,与中考的链接也不是十分紧密,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需要改正的地方。下一周的教研任务已经确定,相信经过大家的仔细斟酌,初中语文组的教案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这次教研会上,我们逐一讨论了各位老师的教案。负责初一的苗老师备的是《论语十则》,内容分析的虽然很到位,但课案偏向于新授课,在练习题方面准备的不足,希望以后可以改进。负责初二的李老师和黄老师的课案内容备的不仅详细而且详略得当,如果能与中考考点更加紧密的联合起来,一定会更好!负责初三的武老师、王老师、何老师备的是两篇文言文和三篇现代文。这三位老师的教案与中考考点联系紧密,内容详实。其中何老师如果可以拓展课外文言文就更好了!

初中备课组长何冰玉

第17篇:学年度上学期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XX中学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上学期)

本学期,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和部署下,在其他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下,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我组各项工作按照学期初制订的工作计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工作,现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一、通过业务学习,更新了观念。

思想观念决定具体行动,只有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迷失方向,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期来,按照教务处的安排下开展导学案教学,我组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在课堂上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及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学习与实践,全组教师接受了新教育理念的洗礼,教师们更新了教育观念。大家工作起来目标更明确了,方向更正确了,重点更突出了。

二、教师们登台献艺,共同提高。

我组教师在开学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就安排了示范课,汇报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课,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让每一个老师都有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对每一节课,大家积极讨论,畅所欲言,总结得失,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教研教改内外结合,活跃了教学气氛。

教研教改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是名校名师工程的核心部分。学校的知名度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就看该校的教研教改的成绩有多大。本期来,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部署,我组在教研教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开学时开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三导五学”的教改新方法,并在网上下载有关导学案的理论知识,至今仍未中断过学习,每次学习结束后,大家及时进行讨论,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畅谈了从事教改的体会,总结了得失。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在总结中不断的提升自己。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

为活跃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研计划认真,开展了国庆“诵读经典”的活动,“教师节征文”活动。七年级还举行了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墙壁上,宣传栏上搜集错别字,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各种公益广告等活动。九年级又举行了一次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这样做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教案书写认真,作业批改仔细,教学效果好。

全组教师认认真真备课,都写有较详细而实用的教案,并写有一定数量的符合实际的教学后记,对信息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在教务处和组内的检查中,很多教师的教案质量较高。作业布置数量适中,难易适度,形式多样,批改仔细。由于教师上课认真,作业批改仔细,学生的成绩较入学前均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我组以上成绩的取得,与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教务处的正确领导及其他各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我组的工作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教研教改的力度还不够大,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将工作做得更好。

2017年元月12日

第18篇:初中语文组教学工作计划1

锦程学校

作计划李晓燕 2011年2月15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们语文科组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认真学习和实施《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加快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步伐,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加强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努力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二、奋斗目标:

1.进一步规范语文各项教学常规,确立“向规范要质量”意识。

2.以《新课改》为指引提升“新基础教育”研究水平,促教师更快更好发展。

3.着力做好教研组建设,逐步形成教研组文化。

4.工作作风:团结、合作、务实、创新。

5.教学研究:营造氛围,不断深入,做到有目标,有准备,重过程,有收获。

三、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规范语文各项教学常规,紧抓常规落实

全体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向规范要质量的意识。本学期,将引导教师抓好“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反思)常规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之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为深度推进新课程进一步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月教研组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内容涵盖:教师备课、作业设计与批改、同一备课组内相互听课记录、结对听课记录、评课记录、评课反思、每课后的教学反思等。

(二)多管齐下,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生命线,也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重要工作。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多动脑筋,才能适应新教育形势的要求。新学期,将主要采取教师自主研究实践、加强备课组集体研讨、加强教研组层面分享交流,促使我校初中组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加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

1.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备课组要确立行之有效的组内学习制度,注意吸收课改前沿信息,提倡读理论专著,读整本书。加强课堂教学的研讨。

(1)本学期,以“阅读教学”为专项内容,进行备课组组内互教

轮听活动。

(2)随机达标听课,组内教师听课并评课,做好课堂即时指导,对不达标者跟踪听课。

2.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发挥教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潜能。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

(二)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1.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将进行全面的改革,注重资源的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另外在备课中要融入“绿色校园”的基本理念。

(2)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4)辅导: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补差提优,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

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备课组要配合学部做好出卷、批卷、质量分析、反馈等工作,进一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加强特色,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各班开展古诗文背诵大比拼活动。有计划的背诵“新课标”里中学生必背古诗,同时有所拓宽。继续开设语文阅读课。班级的图书角要经常更新,合理管理。适当时机举行全校“读书周”活动。

2.写字训练,语文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到时间保证,指导到位。本学期将举行写字比赛,不定期写字教学的督察,以保证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

(4)抓好常规,集思广益,促进本工作再上新台阶

1.定期开展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注重活动的质量。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和学法,善于积累相关的资料,注重课后反思。本学期将在每月末进行共四次备课记录的检查。

3.提倡相互听课,认真评课。每人一学期必须完成15节听课任务。

4.认真抓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工作,考前应有较科学的复习计划,考后应认真做好评讲试卷和反馈工作。批阅试卷应进行流水操作,评分应该公正,准确,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活动,尽量为学生搭建舞台。

6.做好九年级语文复习迎考的准备,力争在升学考中,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初中语文组

2012年2月15日

第19篇:初中语文组校本培训材料

1、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

主讲人:

一、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1律。而\"千篇1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该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进步,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二、做一名阳光的教师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

我想,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

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非常棒,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得到广大教师和领导的认同,于是,上级领导打算提拔这个教师到教育局某部门工作。在提拔前,领导到该学校视察,听了一节这个教师的随堂课,由于这个女教师平时对随堂课不重视、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结果这次的\"突然袭击\"让这个教师措手不及,结果,那堂课可想而之的糟糕。于是,提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而这个即将升起的新星也就陨落。这样的教师,就是\"伪阳光教师\",迟早会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我们广大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教育观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方向是错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错的。

现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着--\"导而佛牵,牵而佛抑\",甚至不一定是\"主导\",是指引学生以方向,由他自己去\"走\"(哲学上说\"践行\")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崇尚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赏。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因此,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就应该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做一名阳光教师,用理想教书、用心育人。

2、中国戏曲的活文物——杨源四平戏

一、播放视屏 视频在线观看豆丁网 http://www.daodoc.com/ 作者:南平市人民法院 黄相钰

3、教 师 如 何 精 心 备 课

主讲人:

内容提要: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项预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首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努力提升备课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太熟悉备课了,谈论备课似乎令人兴味索然,但是哲学家告诉我们,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对它认识越浅,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未尝不是如此。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备课,如同影视导演编写脚本,事前功夫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具体操作中的成败。无论教学怎么改革,都不应淡化备课环节。课堂需要即兴发挥,但同样需要有效的预设,所以,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努力提升备课的境界。

一、教师备课备什么

新的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备课的内容也有所变革。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 (一)备学生的心智水平

备课时,首先应该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和认知状况,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备课的警醒语。备学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备课要备到“点子”上。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状况和生活积累。二是备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备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教学更亲切地走进学生。

(二)备教具的使用策略

教具使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也有一个怎么使用、怎么用好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由于对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课时手忙脚乱,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了时间;有的教师由于教具摆放位置不当,学生过早地看见,待使用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或用完随意一放,牵扯分散了学生继续学习其他内容的注意力。有的教师教具演示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收了起来,学生感到不满足,影响了学习情绪;或演示时间过长,无意地占去了不少学习时间等。总之,教具应用得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激发学习兴趣,反之,则影响学习效果。在备课时,要认真备好教具:一是熟练掌握所用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多媒体软件,对操作程序、使用方法要了然于心,做到操纵自如;二是要明确教具的使用目的,应考虑教具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教学任务,使之有针对性、目的性。三是制定好教具的使用时机和演示的时间,做到方式合情,时间合理,时机适当,用量适度;三是安排好教具摆放的位置,该亮相时再亮相。

(三)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反复认识、全面领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居高临下的把握,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体系,使知识的发现过程问题化。其次,教师还应该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可以对教材里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大胆批判,可以对教材的顺序进行大胆调整,把教材当着一个例子,一个台阶,一个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四)备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堂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过去,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知识目标这一维度上,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这显然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强调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这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如同立方体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样,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好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视目标的整合,在“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是主轴,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应该在“过程”中体现,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应该是我们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隐含和糅合在前两个维度实现的过程之中。

(五)备教学情景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的真切性,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以广远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如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班级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要故弄玄虚,牵强附会。 (六)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构建,其次要遵循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不同。例如:“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优越性。无论采取何种程序,都要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它常常需要调整和变化。

(七)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现代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潜能。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说“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能将其理解成教学模式。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又如自主学习,是在老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备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觉地生成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方式,因为在备课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预测到,但不能了解到学生活动实质和展现的方式,这还要靠在实际教学中临场的监测和调控,及时调整策略。

(八)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的问要问到关键,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问。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性、层次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艺术性。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备学生的问题,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教师的教学经验,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就是说要做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问题是一回事,学生提出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问题是由学生自己生成,学生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九)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应该是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实物)、学生的对话过程,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学习活动分为内隐的和外显的两种:内隐的如: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外显的如: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合作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观察式等,具体一点说就是听、说、读、写、算、问、画、演、唱。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呢?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巧妙地安排。教学活动要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应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应参与自主活动的设计,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条件、资料等。

(十)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把一本教材、一册教参、一个课堂当着课堂教学的惟一资源,其结果导致生生同书本、师师同教案、校校同结果的局面,课堂呈现一种内容单

一、形式呆板、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状况,我们的教学严重地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内容的选择、学习的方式等。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备书本这些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备书本知识,还要备教师经验性知识、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材上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更要重视复杂多变的课堂上师生积极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识。教师应善于对资源进行筛选、辨识、整合、汲取和优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具有效度,也富有宽度和深度。 (十一)备教学语言的优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视野,指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使之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教师要精心准备好五种课堂教学语言:其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入课语”;其二,设计好启发思维的“设问语”;其三,设计好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其四,设计好点拨解惑的“讲解语”;其五,设计好画龙点睛的“总结语”。板书也是教师课堂的语言,板书是教案内容的浓缩,是将精心构思的教学思路外化为直观形式展现在黑板上。好的板书应具有符合“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的针对性;具有启发性功能,能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视觉上的美感。板书设计应力求简洁、新颖,书写要工整,布局要美观。教师还要注意设计自己的体态语言,使之成为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力量。 (十二)备学科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的反馈形式,备作业应做到“三个清楚”、“两个注重”、“两个指导”、“两个注意”、“一个知道”。三个清楚:一弄清楚作业的训练意图,训练目的。二弄清楚作业在内容上的广度与深度。比如答题,需要回答出几个方面内容,回答到什么程度。三弄清楚作业的格式要求。两个注重:注重留“以少胜多”的作业,注重留能力含金量高的作业。两个指导:备如何指导作业中的难点;备如何指导后进生。两个注意: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一个知道:知道学生完成作业大体需要多长时间,注意分量适当,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当然,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从作业的载体看,有纸笔作业、口头作业、电声作业、音像作业、网络作业;从作业的内容看,有积累巩固性作业、实验操作性作业、演说交际性作业、品味鉴赏性作业、采集编创性作业、调研探究性作业、考察体验性作业、问题争辩性作业;从作业完成的方式来看,有独立作业、合作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作业的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效果。

总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得备好课,而备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教师要学习新的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可行的教学策略,合理应对学生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灵活贯通,更好的实施教学。

(四)怎 样 进 行 片 段 教 学 主讲人:

(一)片段教学的定义

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

(二)辨析几个概念

1、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而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授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

2、片段教学与教学片段

片段教学也不同于教学片段,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而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记录罢了。

3、片段教学与“说课”

片段教学更不同于“说课”,前者是实施(或模拟)课堂教学,而后者只是谈论课堂教学。说课是说明教学设计的理由,更多反映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说明教学设计的理由,更多反映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二、片段教学的类型

节选型: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

专题型: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

三、片段教学教案的编写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导言、问题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小结

四、片段教学实施过程

(一)说明课题

(二)简短导入

1、过渡式

2、导入式

(三)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

1、组织有效活动

例:分析《背影》中四次描写背影的文字 目标:怎么写的,表现了什么情感 (1)找出四次描写的文字 (2)分析文字:怎么写的 开头设疑——引出背影 望父买桔——聚焦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悬念——照应背影 (3)品味文中感情:父子情深

2、提出有效问题 例:分析海燕的形象

抓住文本,分析海燕形象特征(外在表现、精神内涵、描写方法)

声音:叫喊

正面描写 行为:飞翔 碰着 冲向 勇敢 自信 乐观

情态:高傲 自由自在

海鸥:呻吟 飞窜 恐惧 侧面描写 海鸭:呻吟 吓坏

衬托海燕形象

企鹅:胆怯 躲藏

3、进行精要讲解

4、简明正确板书

范进中举

胡屠户

众乡邻

中举前

前倨

泠漠

范进

趋炎附势

世态炎凉

中举后

后恭

巴结

(四)达成教学目标,进行简短小结

1、归纳要点

2、总结提升

四、片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1、内容要求

2、方法要求

3、目标要求

(二)注重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其中最应重视的是教法和步骤。要注意体现新理念,注意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善于虚拟教学情景 朗读,通过评价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 提问,通过评析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

讨论,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

(四)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1、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2、要运用课堂教学语言

3、应注意语言的交流互动性

(五)

(五)及时调整自己心态

1、调整心态

2、进入角色

(六)努力展示自身素质

1、扬长避短

2、充满激情

(五)、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主讲人:

顾名思义,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具体而言,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虽然讲授许多课本语文知识,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学生赢得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与批判力的发展;学生虽知道一些语文知识,但不过是机械记诵,并没有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即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学生虽然学得一些语文知识,但是学生关于语文学习的探索欲望与情感态度等并没有发生积极的变化,反而可能会产生关于语文学习的厌倦心理。

这种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就是没有活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与价值感,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诱导出来,就是一种学习他律。所以,日本有学者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知识的供给与智慧的发挥,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活性化。德国的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并不是向学生传递已知的东西,而是要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与价值观唤醒。”

(二)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性的原因分析

显然,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是由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所导致的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建设性过程的消解。正如杜威所指出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与被告知的事体,而是一个主动的与建设性的过程。这一点在理论上几乎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上又无人不违反。”[3]在我国,应试教育注重抓分数与升学率,形成根深蒂固的答案情结,助长了教师的灌输式语文教学。考察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性的原因,大概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文知识的教师传递,取代学生的主动思考,易于形成学生语文学习的被动、依赖与屈从心理。

教师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用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而言,语文知识学习成为一种来自教师的外部强加行动。换言之,语文教学表现为以教定学,教师的教支配与限制了学生的学。《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即“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语文知识的教师传递,强化了语文教学的“牵”、“抑”、“达”性质,而弱化了“导”、“强”、“开”的性质。这种外部强加,割裂了课文新知与学生旧知之间的意义关联,容易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被动、依赖与屈从心理,也就是杜威指出的,容易形成“理智的奴性”,一种知性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与毕业论文中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靠教师点名的看管方式来推动大学生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抄袭现象。

2、语文教学的课本有限视域,缩小了语文的学习视野,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封闭与机械心理。

关注考纲与课本,为考试而教而学,课本以外的知识基本不教不学,已经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应试语文教学传统。这种教学传统误解了教材、课程与学科的关系,以为“语文教材=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其实,语文教材只是语文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每种版本语文教材有自己的特点,也都存在自身无法回避的局限性;语文课程只是一段学习旅程,是由时间、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等要素所决定了的相互作用过程;语文学科则是一个宽泛得多的概念,是由历代名家文学与学术等创作构筑的语文大厦。语文教材只是语文课程的一种选择,语文课程的学习,显然需要突破单一版本的局限,而强调多样化选择,即新语文课程强调“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然而受时间与生命限制,语文课程学习不可能穷尽所有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学的课本有限视域,大大缩小了语文的学习视野,使得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坐井观天”,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封闭与机械心理,刘勰提到的“神与物游”难成现实。

3、语文教学的知识中心,缺失了与学生自我的丰富关联,使得语文学习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语文教学的知识中心,是说语文教学把知识当作一种对象物来看待,忽视了物的对象性与人的主体性的关联,忽视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关联,语文教学因此缺失了与学生自我的丰富关联,使得语文学习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语文教学要引起学生产生鲜明的自我感,也就是维果茨基提到的,谋求作为“概括性意义”的“科学概念”与作为“感受性意义”的“自我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语文学习就表现为学生内部语言与教材外部语言之间的互动与转化问题。语文知识应该是高度生活化的,只有在独立的阅读中激活学生的经验,把某种潜意识的情绪唤醒,学生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并滋生表达体验的愿望,与学生自我产生丰富的关联,产生鲜活而产生人生影响的知识,如果不触动经验,语文知识根本没有意义。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一)何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具体而言,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在讲授课本语文知识的同时,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学生赢得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与批判力的发展;学生不只是知道一些语文知识,而且具备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学生学得一些语文知识的同时,他们关于语文学习的探索欲望与情感态度等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赢得学生课外自觉的阅读与写作等语文活动。也就是说,语文知识的供给与智慧的发挥,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活性化,成为现实。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1、以学定教,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学生思考与教师讲授的有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预习为前提,是教师倾听学生,并根据学生预习好的表现,给学生以鼓舞;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重新加工。这就是《学记》中提到的,教师要做到“知其心”基础上的“长善救失”。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学生思考与教师讲授的有机结合,以学定教是关键,教师讲授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偏差而言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的。以《木兰诗》教学为例: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是一首赞颂木兰 的诗”,要求学生填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段落。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替父从军的诗。从文中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来。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孝顺的诗。作为女孩子,她本可以不从军的,但她自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师:很好。但是只填“孝顺”二字读起来不很顺口,在前面加上“对长辈”三字要好一点。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对长辈孝顺的诗。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诗。 师:很好,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就是好样的!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淳朴的诗,从诗的开头就可以看出。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忠心报国的诗,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以看出。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英勇善战的诗,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可以看出。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诗。 师(笑问):何以见得?

生:从“木兰不用读书郎”可以看出。 师:换一个词表达,好不好? 生(多人齐答):淡泊名利。

师:好的,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淡泊名利的诗。还有吗?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思乡的诗。因为诗中有“愿驰千里足,千里还故乡”句,表达她想念家乡的急切心情。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千里还乡的诗。因为诗的后面有对木兰“千里还乡”的详细叙述。

师:好的,思乡与还乡在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说“赞美”似乎就不合语义逻辑了。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其中的“和”是什么意思? 生(多数):和平。

师:对,木兰从军就是希望“国泰民安”的,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表达这句话?

师生(齐说):这首诗赞颂了木兰希望过一种和平安宁生活。

师:好,关于诗的主题的解读,我们至少探讨了八种结论,肯定还有别的看法,同学们留在课后去探究。

这种以学定教,是尊重学生的历史语文经验,并帮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精确的理解,这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所谓准确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生成自己的准确答案。教师讲授,是为了促进学生生成基于自身语文经验的个人语文知识。

2、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与课文内容丰富的意义关联。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生活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从课本的有限视域走向语文知识的广袤天空。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与课文内容丰富的意义关联,让学生从语文知识的机械记诵,走向语文知识的联想与想象,谋求知识的由此及彼的相互沟通与融会贯通,体现语文学习的游戏性特征。像《荷塘月色》的教学,可以有引导学生实地赏荷与赏月活动,阅读有关“荷”的习性介绍文字与《月球的奥秘》等,了解作为生物意义上的“荷”与“月”,可以有课文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将《爱莲说》、《春江花月夜》等文本联系起来进行阅读,了解作为文化意义上的“荷”与“月”。

3、从关注课文知识传递走向关注学生自我知识生成,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文本与生活的关联,促成学生的自我语文经验转变。

如果文本的学习全然没有唤醒学生的经验,学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教师劳动封闭源于观念封闭,把语文扭曲成与学生经验无关的经院式教学,学生在题海中沦为情感的呆子思想的白痴,道德蒙昧,个性黑暗,还有如此可悲的教育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教师确立的知识重点看得如此神圣?为什么把教师培养成表演大师?为什么不把课堂还原为朴素的学堂?哪天,我们看到教师不再夹着厚厚的备课簿走进教室,而是怀揣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登上讲台,师生关注的重点就不再是文本,而是学生经验的唤醒和积累。

学生的人生经验,多积淀于潜意识的记忆里。语文就是通过言语的曲径达到经验的深幽之地。由此看出,言语实践的意义就是使之升华为经验的启蒙运动,培育出丰富的精神自我。经验的唤醒使潜意识的记忆升华为真正的智慧,使蒙昧空虚的心灵充实进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并在情感和思想的土壤里生长出个性和道德的花木。经验的唤醒较知识的获取艰难得多,因为不仅靠逻辑,更靠想象和体验,让学生流下眼泪比获得知识困难许多,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比懂得一个定理要漫长得多。凡是在教师的干扰中阅读,学生就不可能进入想象唤醒记忆,发生共鸣。教师为什么一定要沉醉在讲演中而让学生脱变为看客呢?为什么一定要坚信自己声情并茂的解读就能感染学生呢?教师讲了许多年,学生并没有听出语文素质,也没有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反而对语文越来越隔膜。

每个学生都有经验,即使是堕落的看起来很麻木的孩子也有经验,不过经验埋藏得更深罢了。经验是高度个性化的,人生际遇不同,禀赋和性格的差异,文化修养的深浅,都使经验富有个性。这决定语言实践的个性化,任何由教师决定的统一的知识目标都是不科学的抹杀个性的。比如,对文本的阅读由于经验不同而兴趣方向就可能不一致,从而对文本关注的重点就不同,有的对内容发生感染,有的被形式吸引,从而决定阅读成果的高度个性化。教师也只是读者之一,感兴趣的对象也是个性化的,而且相对学生而言,更是个性的典范。教师的全部努力就在于唤醒学生的经验,创设言语实践的个性天地,即使是自我个性经验的示范也必须为此服务,决不能以自己的示范取替学生独立自由的实践权利。

经验唤醒的标志是情感觉醒。在作者经验的引导下经过想象而触动曾经历过的情绪,在头脑中生动地复活潜意识的情景记忆。当初,这些情绪连自己也不知道,悄然在潜意识中形成特别的记忆;现在,遇到类似的情景受到作者的影响,想象飞驰,感情激荡,灵感诞生,记忆复活了。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在潜意识中积淀了情绪的记忆,只不过没有在言语实践中复活,最终在蒙昧中彻底死掉。语文知识的经验性决定一切言语实践的高度独立性和个性化,从而升华言语实践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寻找、发现及塑造自我就成为语文的终极目标。为此,只有把聒噪不休的教师赶出课堂,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权利,语文实现终极目标才有可能。事实上,学生只有在听说读写中复活经验,才能产生强烈的言语需要,把言语与人生融为一体。

三、语文课堂教学从“低效性”走向“实效性”,教师需要克服的几个现实问题

(一)从关注学生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智慧,后者是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非语文知识的简单占有。

“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训练和实践,不能为讲知识而讲知识,不能把学习停留在名词术语定义上,仅仅以掌握一般知识为满足,而要力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语言实践,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程所要求的语文的能力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只能在相应学科扎实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要充分利用母语环境的优越性,让学生广泛接受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文课程要摆脱传统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战略转移: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变知识掌握为知识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学生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支撑,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支持的。

(二)从关注课本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对课本语文知识学习的研究,提高教学智慧。

杜威曾经指出,“教师不应该只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要从教材知识的机械传递转向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主观反应。“教育首先是行动和遭遇问题,而不是认识的问题。教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认识,而在于让学习面临问题和疑问,使之在对问题进行加工之前,首先遭遇它们。”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集体创造知识的过程,课本语文知识在课堂上只有成为教师和学生质疑探究理解和创造的对象的时候,其教育价值才能得意发挥。通过师生间持续的倾听和对话、观点的冲突和辩护、同情与理解等等反思和体验的过程,语文知识和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和教学资源会转化为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教学的理智探究价值和教育价值得以融合。

当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之后,教师就要承受来自学生不同观点所带来的理智挑战,并和学生一起经历思维由混乱走向清晰、从紧张走向有序的缓慢艰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不同观点中的价值信息,通过追问、补充与修正等手段,对学生不同观点积极干预与合理协调,顺利实现教学“长善救失”这一重大使命。“其意图不在于证实(甚至对自己也如此)一种立场的正确性而是要发现将不同观点联系起来从而通过积极地参与对方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的方式。” 协调不是为了给出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与构筑同人、事物与事件的复杂关联,促进师生的相互沟通。借助教师的质疑与追问,学生要从文本中寻找相关证据,让自己的主观探索接受文本的客观检验。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即创造新知,学生课堂学习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创造新知的过程。学生的新知包括:(1)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语文学科所建构的自己的理解和体验;(2)学生将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社会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建构的主体意义和社会价值(3)学生在探究体验服务自身生活及与成人共享的生活的过程中所建构的生活理解,生活探究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等等。无论面对学科还是生活,学习的本质都是探究和创造。衡量学习是否发生的标志是学生是否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和体验。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探究学科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精彩观念和美好体验,最终指向创造个性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从过多关注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转向更多关注语文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按照加涅的观点,知识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三种,过多关注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其实就是过多关注言语信息的积累,即“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必然催生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是“程序性知识”,强调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自主选择、信息重组与知识整合。美国梅耶教授提出意义学习的“SOI”(即选择—组织—整合)模式,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在复杂多样信息中的自主选择能力,对复杂多样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能力,以及运用复杂多样信息进行新的整合创造的能力。

新课改下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核心又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的显著特征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形式多样,如即兴思维、情境思维、发散思维,迁移思维,逆向思维,拓展思维等等,其中发散思维为基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方位多角度分析事物,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得出不同结论,形成不同见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他们的视野。

(六)教师如何上好课

主讲人:

内容提要:课堂应该是一个生命飞扬的广场,挑战问题的赛场,生成智慧的牧场,心灵共鸣的磁场;课堂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体验,是一座智慧的王国,是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上好课,应该在课堂上挥洒自己的才情和灵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润泽生命。

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是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到智慧的滋润,是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因此,课堂不应是“沉重”的,而应是“生动”的;不应是“枯燥”的,而应是“灵趣”的;不应是“痛苦”的,而应是“享受”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是一座智慧的王国,是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上好课,在课堂上挥洒自己的才情和灵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润泽生命,我们的课堂应该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发现,拥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拥有“精鹜八极,神游四方”的思想流淌。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一堂好课不应该是死记ABC或硬背三字经,不应该是两手放后、两脚放平地坐45分钟,不应该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猜着老师的脸色行事,不应该是坐在角落的一隅观看其他学生的表演,不应该是度课如年地期待着下课、期待着放学的厌烦心态,不应该是充满了不快、反抗、矛盾和敌意。一堂好课是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生成、智慧碰撞、情趣横生、心灵融合、共同发展的课堂。

一堂好课,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空;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意义的问题与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实施个别化的差异教学。一堂好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呵护自尊,培育自信,激励自强。 一堂好课,是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情趣化。依靠知识本身内在的魅力或者创设童趣化的课堂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灵活地处置好生成性教学资源,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一堂好课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一堂好课,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在课堂中学生受教师的启发与鼓励,满怀兴趣和探究热情,主动地参与智慧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通过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创造力,将外在的知识进行选择、重组,以个性化方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个性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教学,使自我价值不断得以实现,并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与学相长的过程。

一堂好课,应该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广场。课堂就是亲历生活,体验着由服从、沉默、竞争、合作、展示、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课堂上,人类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瑰丽风光,历史的风云变幻,伟人的沉浮拼搏精神等一一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共鸣,充分地燃烧着自己的思想激情,或痛恨,或赞美,或抒怀,或感慨,或悔恨„„课堂理应成为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场所。

一堂好课,应该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原野。课堂上几十个精神世界共聚一起,该有多大的精神能量。教师要激活这一个个沉睡的精神原子弹,让他们的思想体验在课堂上尽情交流、碰撞,辨别人世间的真善美,欢呼理想与美好,让学生学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即使眼光有些短浅,思想有些幼稚,但决不能熄灭他们心中涌动的思想之火,应像呵护叶尖上的露珠一样呵护学生的个性体验,给他们的思想之火添薪加柴,等待有一天燎原成他们成长中的精神原野。

一堂好课,成为应该学生放飞梦想的天堂。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最美好的精神之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科学文化的殿堂里尽情游乐。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地生长梦想,满怀激情地与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交流,不断地积淀着文化的底蕴。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会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兴趣广泛,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赢得效率。课堂上师生鉴赏着人类的文化精品,陶冶着高雅情趣,精神营养不断充实,人格塑造不断完善,科学素养不断丰厚,然后放飞心灵,放飞梦想,将人类的文化精华转化为自己生存的火炬,从而成为新世纪的精神巨人。

二、如何有效构建一堂好课 (一)树立“三生”意识 1.生命意识

教育的底线是生命,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应该成为培育生命、放飞生命的诗意原野,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自我生命的实现者,引导学生在属于他们的课堂天地里尽情展示生命的力量,使生命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旺盛的拔节和自由地生长。确立课堂的生命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关爱生命,体贴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一个难忘而美丽的历程;确立课堂的生命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尊重生命,尊重学生的独特本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框定学生的生命发展;确立课堂的生命意识,其三要求教师从居高临下的课堂主宰中走出,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人”交往关系,不能用教师的话语霸权来压制学生个性化的思想和创造性的生命活动,让课堂成为由教师、文本、学生建构起来的具有生命意识的、生命与生命相互碰撞的、生命的完善与运动的过程。总之,在以提高生命质量为指归的“生命课堂”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学生的青春本色得以回归,个性化的“倾听”与“言说”得到赏识,学生在课堂里充分感受到流光溢彩的生命涌动,成为既具有知性、理性又充盈着感性、灵性的整体的人。

2.生活意识

现代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强调课堂应该从科学世界回到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世界中来。学生走进课堂,不是走进一个外在于他们实际生活的概念世界,而是要与充沛、旺盛而又丰富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这一生动的天地里,领略到现实世界为书本世界的运用所提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强调课堂的生活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在理念上实现由知识中心向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了解并关怀学生这个真实的、生活着的、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独立的人,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的生活境遇发生关联,理解学生具体生活的每一形态,理解学生所面临的各种生活问题,在课堂中引领着他们过一种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强调课堂的生活意识,其次要求教师要将课堂生活化,要创造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充满着生活的鲜活和多彩,充满生活的自由和轻松,课堂里没有压抑,没有刻板,有的是学生自由的言说,快乐的舒展,学生能自主“放牧”自己独立的思想,学生能“胸藏万江凭吞吐,‘话’有千钧任翕张”,课堂常常给学生带来说不出的喜悦,抹不去的记忆。强调课堂的生活意识,其三要求教师要走出课堂这一狭小的天地,将学生引人缤纷灿烂的社会生活,实现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机贯通,实现对无穷无尽的生活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运用知识、激发联想和生成创意。

3.生成意识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强调课堂应该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应该成为教学内容持续生长与转化、不断建构与创生的过程。在体现“生成意识”的课堂里,教师把目光锁定在教学过程本身,教学的重心由过去的课前备课转移到对教学现场的即时运作,教师更关注的是课堂的现实生成和直接生成,教师不是把课堂当作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对课前“预设”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生的所有问题在课上全部解决,而是要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在课堂里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并使之成为新的教育契机。在体现“生成意识”的课堂里,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灌输与接受、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课堂上师生相互研究与切磋,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话剧。教科书也不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圣经”,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添删、重组、整合。在体现“生成意识”的课堂里,教师追求的不是教学内容的完美无缺和教学过程的滴水不漏,而是允许有偏差的存在,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而这一切,又都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二)实现六大转变 1.从“向师”到“向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客观上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是教学的“执行者”,是课堂的“边缘人”。教师是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富翁”而存在,对学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知识垄断所孵化的“教育霸权”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于是,课堂就像是神圣的“教堂”,教师就像“传教士”,学习的材料就像“圣经”,而学生只是接受教师权威话语的忠实“信徒”。而新课程视界下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共享者,教师因学生而存在,为学生服务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导游”。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知识王国,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2.从“蓝本”到“文本”

传统的课堂里,教材是不可动摇的“蓝本”,是“圣经”,教材、教参上所说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声音,老师扮演着“传声筒”的角色,把教材、教参的内容机械地复制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咽下去,老师没有自己的声音,教师没有自己的思考。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它只是一个“话题”,一个“谈资”,它有许多未规定的空间,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去补充,去“完形”,去建构和生成“文本”更丰富的意义。

3.从“听话”到“对话”

传统的课堂里,教师是讲台上的“独语”者,课堂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教师是课堂话语的霸权者,学生只有“听话”的权力,他们把教师所讲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去记,去背,去对付老师的考试。课堂上,学生实际上成了张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有时即使学生有些自己的创造,也被教师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而新课程视野中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交往中的“对话”,它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信息背景和知识经验,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当然,这种“对话”决不是言语上的简单应答,而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纳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意义建构和精神互通的过程。

4.从“经验”到“体验”

经验和体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验立足于客观世界,具有普遍性、间接性和可传授性,它追求是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体验是以经验为基础,立足于精神世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追求的是意义的建构和心灵的冲动。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和体味,是对经验的升华和超越。传统的课堂,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和经验的接受,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感受,课堂成了远离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冰冷的概念世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再把传授既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惟一任务,它更强调学生的亲历与体验,珍视学生的个性感受,让学生在多元反应中独特地理解和感受,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成为精神游历和探险的过程,成为一种“生命的摆渡”。 5.从“独作”到“合作”

传统的课堂,以“独作”、“单干”为主,虽然有时也有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被简单化、形式化了,教师只是象征性地抛几个问题给学生,学生对问题还没有思考进去,教师就迫不及待地亮出答案,转回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至于学生之间的合作,那就更无空间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倡导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包含师生间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学生学习小组间的合作,也指学生和家长的合作、学生和现代媒体的合作等。合作学习以开发和利用学习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根本目标,是一种短时、高效、低耗而又充满着愉快的先进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的位置上,积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条件,创造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 6.从“单极”到“多极”

传统的课堂,采取的一种“单极”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评价目标上,以应试为指引;在评价内容上,以知识的掌握为核心;在评价手段上,以量化为指标;在评价对象上,以教师为主体。所有的评价都围绕“教”这个中心作“单级”的、平面的运行。新的语文课堂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多元化,强调建立多维度的、立体性的评价机制,在评价目标上,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指归;在评价内容上,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手段上,注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

(三)强化五个“关注” 1.关注参与程度

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自己的输入应该成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应该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一堂优秀的课,应该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在参与中,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这才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最亮丽的风景。当然,学生的参与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外显参与,是学生在行动上、语言上的参与;一种内隐参与,是学生在心理上、思维上的参与。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就是要让学生从外在行为到内在心理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参与有广度,有深度,教师点拨时,学生认真倾听;师生互动时,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讨论时,学生踊跃发言,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2.关注情感体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审美情感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认知水平,而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性。体验意味着亲历,意味着参与,当然,这种参与包括实践层面的“参与”和心理层面的“参与”,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获得自己真切而独特的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要注重学生体验过程的个人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主体水平的差异性和兴趣爱好的特殊性致使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体验机会,不能用自己的宣讲取代学生的体验。 3.关注合作交流

良好的学习应该是合作式的和社会性的,而不应该是孤独式的和封闭性的,合作交流可以在分享他人思想、回应别人观点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理解,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合作意识,关注合作交流。关注课堂的合作交流,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吸纳,互相学习。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倾听、交流、思考、质疑、自控等合作能力,使合作交流由松散到有序,由形式到实质。其三,教师要科学地设计合作问题,要使合作内容有价值,有弹性,有层次,有魅力。其四,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合作成员,不能使合作交流变成少数学生的专利,要让每位同学都走向合作的中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分享成功喜悦,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促进中使课堂教学走向和谐和完满。 4.关注个性差异

学生的经验差异、发展差异、性别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使学生在群体中表现为多元化人格,形成了个体差异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首先要求教师要认同学生的不同性,尊重课堂中的“每一个”,不能用统一的标准驱使所有的学生“齐步走”,不能把目光仅仅聚焦于少数优秀学生身上,而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其次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真正把课堂教学过程当着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予以关注;学生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指责。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不要用刻板固定的答案来锁定学生的思维,不要用简单武断的结论来封杀学生创造的灵性。总之,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就是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依靠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 5.关注生成状态

生成状态是学生一堂课中一切学习成效和情感体验的总和,它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关注学生课堂中的生成状态。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要求教师要树立动态的教学目标观,不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要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要把学生的自主体验和自主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要把学生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甚至要把学生的错误看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要求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教师要为学生的生成提供“空白”,让学生在体验中、对话中、互动中不断撞击并生成新的“生长点”,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评价观,不要仅仅看学生课堂里掌握了多少知识,做对了多少题目,而应该看学生是否提出了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课堂,作为学生精神的居所,理当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学生走进课堂应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感到温馨,感到轻松,感到自由。所以,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建设好这一美丽的精神家园,让心灵诗意地栖居,让生命自由地徜徉。

(七)教师如何听课更有效

主讲人:

内容提要:有位哲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听课,正是教师吸纳别人长处的聪明举措,也是自我学习提高、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听课,正是教师吸纳别人长处的聪明举措,也是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听课不是简单地拿着听课笔记,带着耳朵进教室,为“例行公事”而听,听课要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态度,去听、去品、去悟。听课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说上课如同撰写一部文学名著,那么,听课就是在欣赏一部文学名著。走进他人的课堂,聆听同仁的智慧,这是一种充满学术味的精神旅游。

一、我们到底如何听课 (一)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

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听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听课时,教师要做到“三欣赏”。

第一,欣赏授课者的处理教材艺术。看授课者是如何解读教材的,是如何挖掘教材资源的,是如何对教材进行增删剪辑的,是如何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是如何实现教材价值的有效利用的,等等。

第二,欣赏授课者的课堂驾驭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通过听课看授课者是如何组织教学的,是如何展开教学活动的,是如何进行拓展延伸的,是如何唤醒和激励学生的,是如何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怎样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等等。

第三,欣赏授课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教学言语是师生的心灵之约,是传情的主要手段。通过听课,我们看教师是如何运用开课语、提问语、过渡语、评价语、结课语、讲析语、描述语、解说语、高潮语、点拨语、辅导语的,看教师的语言是否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张隐蔽为显著,发挥其有效的教学功能。

带着欣赏的心态去听课,即使有时收获的是“遗憾的艺术”,也有利于在吸取别人教训的同时成就自己,提升自己。

(二)带着思考的脑袋去听课

听课教师课前要熟悉所听课的教学内容,准备自己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让自己带着一颗思考的脑袋去听课。在听课中,要看授课教师是如何处理类似问题,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行为,再通过比较,找出差异,积极寻求改进的措施,生成新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超越。同时,带着思考的脑袋听课,能促进听课教师改变原来那种“旁观者”的身份,以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深入课堂,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程度,并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从而在问题求解中主动听课,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三)带着研究的眼光去听课

常言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要想提高自己的听课水平,听课时,要把自已当成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就要多一只眼睛、多一只耳朵、多一颗心。带着眼睛、耳朵听着课,带着笔记录着过程,带着脑袋思考,记着即时点评,还要认真研究,及时进行梳理总评,并与其他教师交流。总之,任何一个教师的课,总会有他个人独到的地方,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只要自己善于把握机会,不断地在听课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就一定能够很快地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

二、听课观察怎么观

有经验的教师,必然拥有良好的观察技巧,在听课时,能敏锐而精确地解读教室内的教学行为,并有能力解读各种教与学的问题。

从观察素材来看,一般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感觉上获得资料,同时还应包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推理。

从观察的途径和手段来说,则课堂上教师及学生的行为,是听课者的观察重点。教师方面诸如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都是观察的对象。

从教室情境来看,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都能够影响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因此,在观察师生的行为之余,还要注意观察教室内外的情境,以及教材的使用状况。课堂观察的方法,可大体分为描述法和划记法两种。

描述法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记听课笔记。听课笔记的首页要填好观察地点、对象、日期、时间和观察的课题。另外,听课笔记要记好实录描述与评论栏。听课教师在进行观察时,可以一边在描述栏内,详实地记载某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评论栏,将观察时所产生的即时性想法记录下来。如果对于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有所怀疑或是不了解,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相关的人员进行访谈,或者通过分析笔记解决疑问。观察完成后,应尽快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与归纳,写出自己的评价、反思,以便能从观察中发现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现象或问题。

所谓划记法,是指在进入教学现场前,根据相关教学场地、内容设计好划记的各种图表,将要观察的行为加以分类,并给予各类行为不同的代号。现场观察时,观察者只要按照表上对于各类教学行为的界定,进行代号的划记工作即可。此种类型的观察,必须对所观察的行为是否能如预期出现、是否能顺利观察得到,做过认真的考虑再付诸实施。采用量化的划记法,主要目的在于从观察后的统计数字中,看出教师与学生行为的某些倾向,或是与理论相互印证,作为解释班级内师生行为的依据,或是将课堂观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某种推论。

三、听课记录记什么

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一手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财富。不仅要做好听课记录,而且课后要再次回顾,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剖析与反思,多一份思考就多一份提高,反之,不愿做听课记录,不愿对听过的课再次作深入思考的教师,即使听的课再多,也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和提高。那么如何做听课记录,听课时应记录什么呢?

(一)记录施教者的成功之处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在听课时首先要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和目的,哪怕是才从学校毕业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何况一般施教者都精心准备,是其才华和智慧的充分展示,一定会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巧妙处理,一个巧妙的引入过渡承转,独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

(二)记录施教者的不足之处

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一定会有“败笔”之处的,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思考设计,以便在以后自己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听课时不能简单地记录下上课教师的不足之处,要在反复思考、仔细琢磨的前提下,记下要修改的建议及理由。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

(三)记录学习者的体验见解

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重点是学而不是教,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所以记听课笔记时,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见解?有哪些创新的火花?还要看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表现、态度和习惯等。这些都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作为以后提升教学质量的宝贵材料。

(四)记录学习者的困惑疑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把它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新的方式、方法加以突破。同时,其他班级学生的困惑也许就是自己班上学生的困惑,记录下来,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关注这些问题,引起自己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思考。

(五)记录听课人的闪现灵感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突然产生、不期而至的,若不及时记下,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所以,教师要及时记下这些“瞬间的智慧”,也许记下的是“露珠”,收获的是“海洋”。

四、听课伦理上应该注意什么 (一)摆正心态

要以平和的心态听课,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发现授课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思考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不应该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吹毛求疵,也不要因为上课教师资力老、名气大而全盘照抄。

(二)预先通知

如果是教师个别听课,要预先通知对方,征得授课教师的同意,让对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要目中无人,推门直入,让授课者产生反感或不愉快的情绪。

(三)保持沉默

有些内容和问题虽然我们知道,而授课教师在进行引导性提问时,听课者最好保持沉默,以免影响授课者的思路。

(四)遵守纪律 听课时不能迟到、早退,不要抽烟、走动、讲话、接手机,要认真记录,专心思考,尊重授课者的劳动。

五、教师听课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重外轻内

在听课中,有些教师对于校内听课不当一回事,总是想外出听课,尤其是到重点学校听课。在此,暂且不论“西天”取回的“经”是否适合本校“和尚”念,以及取回的是不是“真经”,但是,忽略了挖掘本校教学资源而劳师远行,自会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误区二:重优轻劣

有些教师对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倍加青睐,欣然前往,而对教学方面表现不出色的教师的公开课却借故回避。前者自然很值得学习,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后者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后者处于“劣”势,一定是在教学中存在某些教学误区。若与自身教学加以对比,认真分析,从中发现走出误区的对策,既帮助了授课教师,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误区三:重听轻察

虽说是“听课”,却不能光“听”,须让多种感官协调行动,多“官”齐下:“耳闻”、“目睹”、“动笔”、“动脑”。特别是要注意课堂上的细心观察,观察教师的教学仪态,观察教师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艺术,观察学生的注意状态和学习情绪,观察课堂的整体氛围。有些教师听课只用耳朵听,不注重“察言观色”,无法把握课堂的完整面貌。

误区四:重听轻评

听完课后,不少教师害怕因评课“得罪”授课教师,总是以夸奖之辞和一些笼统含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节课总的来说是不错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意回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客观、公正地评课,既是对授课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同行互相取长补短的良机。

误区五:目的失当

有的教师不珍惜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将听课这种有意义的活动流于形式,把听课当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敷衍了事,在听课过程中无所事事,心不在焉,身在课堂心在外,精力不集中,尤其是在听非本专业的课时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听课时更是很少做听课记录,即使做听课记录,也仅仅是了了几笔,记下的仅是施教者板书的部分内容,而且听过就算了,很少对听课记录进行回顾整理,更没有进行深入剖析与反思。

误区六:取舍失策

教师听课要有一定的高度。有的教师听课象学生听课一样,只听授课教师所授内容,听课笔记也只是跟着授课人写的和说的从头记到尾,无自己的思考、看法和见解,没有挖掘出该节课的方法、技巧或失误所在,这样听课没有实际意义。教师听课应与学生不同,学生以听懂该节课内容为目的,而教师以学习该节课的教法、技巧,找出不足为目的。有些教师的课设计精当,匠心独具,讲解生动有趣,处理巧妙,你却没有领会;有些课设计不当,处理笨拙,漏洞百出,你也没有得到警示,那么这节课不如不听。由此可见,教师听课更应集中思想,善于动脑,还要有锐利的眼光。否则,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挖掘不出授课者深层的设计含义和隐含的教学艺术。

误区七:礼仪失范

有些教师缺乏应有的听课礼仪,如:没有征得执教者的同意就贸然闯进别人的课堂,影响了课堂的秩序;有的教师听课中途退场,引起执教者反感;有的教师课堂接听手机,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的教师上课打瞌睡,不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此种种,都是听课之大忌。

(八)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主讲人:

内容提要:说课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是上好一节课前的总体构思,是实施精彩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内省,是教学智慧的一种碰撞,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教材、“课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运用口头语言的表述形式,面对领导、评委或同行述说具体授课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说课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蓝图,是上好一节课前的总体构思,是实施精彩教学的第一步。说课也是教学实践研究的一种方式,是教育观念的一种观照,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内省,是教学智慧的一种碰撞,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说课特点是什么 (一)说理性

说理性是说课区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备课,可以从教案中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去阐明“这样教”的道理。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促使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培养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科学性

说课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教师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遵循教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教材的处理、挖掘及传达程度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想性。由于说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并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领导、评委和同行,鉴别能力较强,容易发现说课中的科学性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充实说课理论依据,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加强说课的科学性。

(三)预见性

说课的预见性,是指通过说课对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等作出较为准确的预见。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各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教法会有何不同的反应,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何困难,说出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并说出学生对自己的提问将会作出何种回答以及课堂上将会产生何种偶发事件,教师准备如何处理等等。

二、教师说课说什么

说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说教材是说课最基础的内容,即说“教什么”的问题。说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说体系、结构。即本课题所在章节、单元结构中的性质、与其他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在教材体系中地位和作用。

2.说“课标”。“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说课活动的依据。因此说课必须说明“课标”对教学的总要求,以及所说课题如何体现课标的要求。 3.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教学目标要正确、具体、全面。所谓“正确”,是指符合教材要求和“课标”精神;所谓“具体”,是指目标必须明确、清楚,合乎学生的实际,不要空洞。所谓“全面”,是指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要求,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立目标。

4.说教材。教材是教学的立足点,说教材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教材内容的取舍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等。

(二)说教法

说教法是说教师“怎样教”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景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采取合理而恰当的方法。当然,一节课并不是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采取“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法。

说教法要说明:①选择怎样的方法;②选择这种方法的根据;③运用此教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说学法

说学法是说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的问题。

说学法要和说教法密切结合,这是由教学包括教和学的本质含义决定的。因此,二者可以分开说,也可以合在一起说,但两者不能互不关联或相互矛盾。

学习方法很多,如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以学习论为主要科学依据,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说学法的内容极为丰富,但主要是说出如何通过学法指导,既使学生“学会”,又

使学生“会学”。

(四)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就是说出课堂教学过程和步骤的安排以及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是说课更为具体的内容,是课堂教学能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教学程序要说清:①教学条件的准备和教学情境的设置,特别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措施和办法;②温故知新、由此及彼的教学安排;③新教材的掌握过程和教学技术、教学资源的利用;④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展开策略;⑤新教材的巩固和重点、难点的落实;⑥作业的布置;⑦板书的设计等。

教学程序要层次清晰,任务明确,环环相扣、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教师说课怎么说

(一)立足于“本”,着眼于“课”

说课必须紧扣教学内容,把着力点放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和课堂教学的设计上。离开所教的文本,离开了课堂这一说课的特定情境,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说课关键是要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程序。 (二)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说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对所说内容最终要达成什么目标一定要心中有数,而且在整个说课过程中都必须紧扣所确立的目标进行和展开,不能信口开河,无的放失。 说课还有一个“序”的问题,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是有一定顺序的。一般来说,说课应遵循以下两个顺序:①先说教材,再说教法和学法,然后说教学程序的安排;②先说“教什么”,再说“怎么教”,然后说“为什么这样教”。 (三)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说课也要注意详略安排,对所说的内容要分清主次,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关键是要说清“是什么”和“为什么”,就说课的四部分内容来说,要把主要的力量放在“教学程序”这一环节上,这是说课的“重头戏”。 (四)避免空泛,力求实在

说课既要有明确的要求,又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使人看得见,抓得住。要克服说课中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倾向,使我们的教学设想与具体的教学实际和谐结合。比如说教法学法,不仅能从理论上说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而且还要考虑在课堂上采用此法的实际效果如何,只有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不至于成为“纸上谈兵”。

四、教师说课存在的误区 (一)大玩“空手道”

有的教师,事先准备大量的“语录”,非常虔诚地背诵、记忆,有的教师大量地摘录《课标》中的理念、要求,故装“高深渊博”状,将这些理论、说理、言论一古脑儿地塞到说课稿里,而对教材的理解、处理、重难点的突破一字也不捱边,投的是“空对空导弹”,玩的是“虚”、“大”、“空”的说课噱头。 (二)高唱“样板戏”

教师事先搜罗一些已经发表的或公开出版的说课材料,建立一个“说课模版”,做成一个“箩筐”,不管适用不适用,“对口”不“对口”,尽管往里装,装一个是一个,装两个是一双。基本样式为:三言两语说教材,搜肠刮肚说教法、学法,轻描淡写讲教学程序,随意拔高夸板书设计,再来“画龙点睛”说教学效果预想。不管是什么课型的内容,不管是什么特点的篇章,总是往启发式教学法、激趣导入法、多媒体辅助法、拓展延伸法等教学方法里搬,往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里塞。 (三)追求“高大全”

参评教师担心评委教师会评议自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索性来个“眉毛胡子一把抓”。于是,我们教师的说课开始变得谨慎、古板起来了,全往高、大、全方面发展。不管是低年段,还是中年段,抑或是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在说课内容的设置上都是“全方位”的,事无巨细,什么都要涉及,什么都是“蜻蜓点水”。为了体现学科的课内外沟通,也不管是何学段,也不管是需要不需要,总要在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贴上一个“拓展延伸”的标签。

(九)如何撰写语文教学论文

主讲:

一、语文教学论文的概念

(一)概念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领域中某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取得了新的成果,把这些研究的方法及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所写成的

一、语文教学论文的概念

(一)概念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领域中某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取得了新的成果,把这些研究的方法及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所写成的文章。

三点成文:三个或以上分论点 两级提纲:两级或以上提纲 三五千字:字数的最低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点材料陈旧

2、理论色彩淡薄

3、内容空洞无物

4、结构层次混乱

5、行文缺乏规范

二、语文教学论文的特点

(一)学科性

(二)科学性

(三)创见性

(四)理论性

(五)实用性

三、语文教学论文的标题

(一)直接

1、能用一个标题揭示内容的,就不要用正副标题来表示

2、杜绝散文化的标题形式

3、杜绝不能直接揭示文章内容和要旨的标题形式

(二)准确

1、概括要准确

2、标号要准确

(三)新颖

1、不落俗套

2、引人注意

四、语文教学论文的内容

(一)目前语文界的热点问题 (二) 对语文教材的新解读

(三)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四)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研究

(五)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五、语文教学论文书写格式

(一)标题

(二)作者署名

(三)正文

1、绪论:简明扼要,有吸引力

(1)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的绪论 (2)引用材料引出论题的绪论 (3)介绍情况、交待背景的绪论 (4)揭示要点、概括全文的绪论

2、本论:充分展开,合乎逻辑

(1)中心论点明确,文题相符 (2)分论点紧扣中心,工整规范 (3)理论联系实际

(4)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并列式、递进式、综合式、总分式)

3、结论: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1)结论应与本论的立论相一致 (2)结论是对本论主要观点的概括 (3)结论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

(四)序码

(五)引文

引文要典型、精到、适度、要明确。

(六)附注

1、夹注:简短的说明、注释,就是写在要注释的词语、引文后面的括号内。如果数量多,注文长,就不宜采用。

2、脚注:即页中附注,把附注置于本页地脚处。

3、尾注:把附注集中在全文、全书的末尾,或者把一章一节的附注集中在章节尾部。

(七)参考资料:

1、图书著录:序码 著者 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月日 页次

2、期刊著录:序码 著者 题(篇)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号) 页次

3、报纸著录:序码 著者 题名 报名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月日

4、互联网:序码 著者 题名 详细的网

(十)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达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改革是课堂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目前的课改实验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有效性教学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在广泛的意义上,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以后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及其原因分析

(一)何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

顾名思义,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具体而言,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虽然讲授许多课本语文知识,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学生赢得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与批判力的发展;学生虽知道一些语文知识,但不过是机械记诵,并没有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即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学生虽然学得一些语文知识,但是学生关于语文学习的探索欲望与情感态度等并没有发生积极的变化,反而可能会产生关于语文学习的厌倦心理。

这种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就是没有活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与价值感,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诱导出来,就是一种学习他律。所以,日本有学者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知识的供给与智慧的发挥,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活性化。德国的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并不是向学生传递已知的东西,而是要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与价值观唤醒。”

(二)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性的原因分析

显然,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是由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所导致的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建设性过程的消解。正如杜威所指出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与被告知的事体,而是一个主动的与建设性的过程。这一点在理论上几乎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上又无人不违反。”[3]在我国,应试教育注重抓分数与升学率,形成根深蒂固的答案情结,助长了教师的灌输式语文教学。考察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性的原因,大概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文知识的教师传递,取代学生的主动思考,易于形成学生语文学习的被动、依赖与屈从心理。

教师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用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而言,语文知识学习成为一种来自教师的外部强加行动。换言之,语文教学表现为以教定学,教师的教支配与限制了学生的学。《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即“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语文知识的教师传递,强化了语文教学的“牵”、“抑”、“达”性质,而弱化了“导”、“强”、“开”的性质。这种外部强加,割裂了课文新知与学生旧知之间的意义关联,容易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被动、依赖与屈从心理,也就是杜威指出的,容易形成“理智的奴性”,一种知性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与毕业论文中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靠教师点名的看管方式来推动大学生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抄袭现象。

2、语文教学的课本有限视域,缩小了语文的学习视野,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封闭与机械心理。

关注考纲与课本,为考试而教而学,课本以外的知识基本不教不学,已经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应试语文教学传统。这种教学传统误解了教材、课程与学科的关系,以为“语文教材=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其实,语文教材只是语文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每种版本语文教材有自己的特点,也都存在自身无法回避的局限性;语文课程只是一段学习旅程,是由时间、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等要素所决定了的相互作用过程;语文学科则是一个宽泛得多的概念,是由历代名家文学与学术等创作构筑的语文大厦。语文教材只是语文课程的一种选择,语文课程的学习,显然需要突破单一版本的局限,而强调多样化选择,即新语文课程强调“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然而受时间与生命限制,语文课程学习不可能穷尽所有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学的课本有限视域,大大缩小了语文的学习视野,使得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坐井观天”,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封闭与机械心理,刘勰提到的“神与物游”难成现实。

3、语文教学的知识中心,缺失了与学生自我的丰富关联,使得语文学习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语文教学的知识中心,是说语文教学把知识当作一种对象物来看待,忽视了物的对象性与人的主体性的关联,忽视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关联,语文教学因此缺失了与学生自我的丰富关联,使得语文学习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语文教学要引起学生产生鲜明的自我感,也就是维果茨基提到的,谋求作为“概括性意义”的“科学概念”与作为“感受性意义”的“自我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语文学习就表现为学生内部语言与教材外部语言之间的互动与转化问题。语文知识应该是高度生活化的,只有在独立的阅读中激活学生的经验,把某种潜意识的情绪唤醒,学生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并滋生表达体验的愿望,与学生自我产生丰富的关联,产生鲜活而产生人生影响的知识,如果不触动经验,语文知识根本没有意义。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一)何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具体而言,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在讲授课本语文知识的同时,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学生赢得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与批判力的发展;学生不只是知道一些语文知识,而且具备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学生学得一些语文知识的同时,他们关于语文学习的探索欲望与情感态度等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赢得学生课外自觉的阅读与写作等语文活动。也就是说,语文知识的供给与智慧的发挥,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活性化,成为现实。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1、以学定教,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学生思考与教师讲授的有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预习为前提,是教师倾听学生,并根据学生预习好的表现,给学生以鼓舞;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重新加工。这就是《学记》中提到的,教师要做到“知其心”基础上的“长善救失”。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学生思考与教师讲授的有机结合,以学定教是关键,教师讲授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偏差而言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的。以《木兰诗》教学为例: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是一首赞颂木兰 的诗”,要求学生填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段落。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替父从军的诗。从文中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来。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孝顺的诗。作为女孩子,她本可以不从军的,但她自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师:很好。但是只填“孝顺”二字读起来不很顺口,在前面加上“对长辈”三字要好一点。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对长辈孝顺的诗。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诗。 师:很好,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就是好样的!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淳朴的诗,从诗的开头就可以看出。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忠心报国的诗,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以看出。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英勇善战的诗,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可以看出。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诗。 师(笑问):何以见得?

生:从“木兰不用读书郎”可以看出。 师:换一个词表达,好不好? 生(多人齐答):淡泊名利。

师:好的,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淡泊名利的诗。还有吗?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思乡的诗。因为诗中有“愿驰千里足,千里还故乡”句,表达她想念家乡的急切心情。

生:这是一首赞颂木兰千里还乡的诗。因为诗的后面有对木兰“千里还乡”的详细叙述。

师:好的,思乡与还乡在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说“赞美”似乎就不合语义逻辑了。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其中的“和”是什么意思? 生(多数):和平。

师:对,木兰从军就是希望“国泰民安”的,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表达这句话?

师生(齐说):这首诗赞颂了木兰希望过一种和平安宁生活。

师:好,关于诗的主题的解读,我们至少探讨了八种结论,肯定还有别的看法,同学们留在课后去探究。

这种以学定教,是尊重学生的历史语文经验,并帮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精确的理解,这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所谓准确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生成自己的准确答案。教师讲授,是为了促进学生生成基于自身语文经验的个人语文知识。

2、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与课文内容丰富的意义关联。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生活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从课本的有限视域走向语文知识的广袤天空。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与课文内容丰富的意义关联,让学生从语文知识的机械记诵,走向语文知识的联想与想象,谋求知识的由此及彼的相互沟通与融会贯通,体现语文学习的游戏性特征。像《荷塘月色》的教学,可以有引导学生实地赏荷与赏月活动,阅读有关“荷”的习性介绍文字与《月球的奥秘》等,了解作为生物意义上的“荷”与“月”,可以有课文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将《爱莲说》、《春江花月夜》等文本联系起来进行阅读,了解作为文化意义上的“荷”与“月”。

3、从关注课文知识传递走向关注学生自我知识生成,语文课堂教学要谋求文本与生活的关联,促成学生的自我语文经验转变。

如果文本的学习全然没有唤醒学生的经验,学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教师劳动封闭源于观念封闭,把语文扭曲成与学生经验无关的经院式教学,学生在题海中沦为情感的呆子思想的白痴,道德蒙昧,个性黑暗,还有如此可悲的教育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教师确立的知识重点看得如此神圣?为什么把教师培养成表演大师?为什么不把课堂还原为朴素的学堂?哪天,我们看到教师不再夹着厚厚的备课簿走进教室,而是怀揣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登上讲台,师生关注的重点就不再是文本,而是学生经验的唤醒和积累。

学生的人生经验,多积淀于潜意识的记忆里。语文就是通过言语的曲径达到经验的深幽之地。由此看出,言语实践的意义就是使之升华为经验的启蒙运动,培育出丰富的精神自我。经验的唤醒使潜意识的记忆升华为真正的智慧,使蒙昧空虚的心灵充实进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并在情感和思想的土壤里生长出个性和道德的花木。经验的唤醒较知识的获取艰难得多,因为不仅靠逻辑,更靠想象和体验,让学生流下眼泪比获得知识困难许多,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比懂得一个定理要漫长得多。凡是在教师的干扰中阅读,学生就不可能进入想象唤醒记忆,发生共鸣。教师为什么一定要沉醉在讲演中而让学生脱变为看客呢?为什么一定要坚信自己声情并茂的解读就能感染学生呢?教师讲了许多年,学生并没有听出语文素质,也没有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反而对语文越来越隔膜。

每个学生都有经验,即使是堕落的看起来很麻木的孩子也有经验,不过经验埋藏得更深罢了。经验是高度个性化的,人生际遇不同,禀赋和性格的差异,文化修养的深浅,都使经验富有个性。这决定语言实践的个性化,任何由教师决定的统一的知识目标都是不科学的抹杀个性的。比如,对文本的阅读由于经验不同而兴趣方向就可能不一致,从而对文本关注的重点就不同,有的对内容发生感染,有的被形式吸引,从而决定阅读成果的高度个性化。教师也只是读者之一,感兴趣的对象也是个性化的,而且相对学生而言,更是个性的典范。教师的全部努力就在于唤醒学生的经验,创设言语实践的个性天地,即使是自我个性经验的示范也必须为此服务,决不能以自己的示范取替学生独立自由的实践权利。

经验唤醒的标志是情感觉醒。在作者经验的引导下经过想象而触动曾经历过的情绪,在头脑中生动地复活潜意识的情景记忆。当初,这些情绪连自己也不知道,悄然在潜意识中形成特别的记忆;现在,遇到类似的情景受到作者的影响,想象飞驰,感情激荡,灵感诞生,记忆复活了。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在潜意识中积淀了情绪的记忆,只不过没有在言语实践中复活,最终在蒙昧中彻底死掉。语文知识的经验性决定一切言语实践的高度独立性和个性化,从而升华言语实践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寻找、发现及塑造自我就成为语文的终极目标。为此,只有把聒噪不休的教师赶出课堂,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权利,语文实现终极目标才有可能。事实上,学生只有在听说读写中复活经验,才能产生强烈的言语需要,把言语与人生融为一体。

三、语文课堂教学从“低效性”走向“实效性”,教师需要克服的几个现实问题

(一)从关注学生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智慧,后者是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非语文知识的简单占有。

“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训练和实践,不能为讲知识而讲知识,不能把学习停留在名词术语定义上,仅仅以掌握一般知识为满足,而要力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语言实践,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程所要求的语文的能力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只能在相应学科扎实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要充分利用母语环境的优越性,让学生广泛接受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文课程要摆脱传统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战略转移: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变知识掌握为知识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学生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支撑,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支持的。

(二)从关注课本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对课本语文知识学习的研究,提高教学智慧。

杜威曾经指出,“教师不应该只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要从教材知识的机械传递转向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主观反应。“教育首先是行动和遭遇问题,而不是认识的问题。教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认识,而在于让学习面临问题和疑问,使之在对问题进行加工之前,首先遭遇它们。”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集体创造知识的过程,课本语文知识在课堂上只有成为教师和学生质疑探究理解和创造的对象的时候,其教育价值才能得意发挥。通过师生间持续的倾听和对话、观点的冲突和辩护、同情与理解等等反思和体验的过程,语文知识和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和教学资源会转化为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教学的理智探究价值和教育价值得以融合。

当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之后,教师就要承受来自学生不同观点所带来的理智挑战,并和学生一起经历思维由混乱走向清晰、从紧张走向有序的缓慢艰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不同观点中的价值信息,通过追问、补充与修正等手段,对学生不同观点积极干预与合理协调,顺利实现教学“长善救失”这一重大使命。“其意图不在于证实(甚至对自己也如此)一种立场的正确性而是要发现将不同观点联系起来从而通过积极地参与对方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的方式。” 协调不是为了给出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与构筑同人、事物与事件的复杂关联,促进师生的相互沟通。借助教师的质疑与追问,学生要从文本中寻找相关证据,让自己的主观探索接受文本的客观检验。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即创造新知,学生课堂学习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创造新知的过程。学生的新知包括:(1)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语文学科所建构的自己的理解和体验;(2)学生将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社会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建构的主体意义和社会价值(3)学生在探究体验服务自身生活及与成人共享的生活的过程中所建构的生活理解,生活探究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等等。无论面对学科还是生活,学习的本质都是探究和创造。衡量学习是否发生的标志是学生是否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和体验。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探究学科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精彩观念和美好体验,最终指向创造个性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从过多关注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转向更多关注语文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按照加涅的观点,知识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三种,过多关注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其实就是过多关注言语信息的积累,即“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必然催生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是“程序性知识”,强调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自主选择、信息重组与知识整合。美国梅耶教授提出意义学习的“SOI”(即选择—组织—整合)模式,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在复杂多样信息中的自主选择能力,对复杂多样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能力,以及运用复杂多样信息进行新的整合创造的能力。

新课改下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核心又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的显著特征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形式多样,如即兴思维、情境思维、发散思维,迁移思维,逆向思维,拓展思维等等,其中发散思维为基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方位多角度分析事物,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得出不同结论,形成不同见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他们的视野。

第20篇:初中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1]

鸡场中学2011-2012年第一学期语文组

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改革(构建理想课堂)、新教育实验(“师生共写随笔、营造书香校园”)为重点,促进教学常规科研化、教育科研常规化(“两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教研工作目标

转变旧的教育模式,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注重改革的过程和经验的积累,及时组织本教研组的教师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提高语文教研组的整体水平。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进一步探索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实验课、阅读课等课型的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鼓励教师认真、大胆实验,推进大量读写的改革进程,并尝试进行其他方面的语文教改实验。同时认真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科渗

1 透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进一步贯彻大语文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策划、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地去飞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工作重点

(一)重视学习,提高理念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学期,我们将重视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文件,新的《课程标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手册》是我们广大教师近阶段乃至今后教学的依据。要充分利用教研时间对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解读,我们将采用教研组和备课组交叉的途径、方式进行学习。

(二)改革方式,推进课改

1、“在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这应该是语文教研的目标。重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开展教研活动时,其他教师不分年段相应评课、讨论,让每位教师在不断的研讨切磋中共同

2 成长。自我反思,即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响应“天天有反思,每月有反思”理念,有序地组织教师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自身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形成教师自身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特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同时课堂教学改革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课题,语文组要将作文教学与研究密切联系起来,要注意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要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交到教研组,以教研组的形式研讨问题、解决问题。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统化。

3、充分利用好现代化设施。

我校在本学期建成了多媒体教室,本学期将要求每位教师力求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教室中开展公开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教学,熟练地运用电教设备辅助于教学。同时教研组要逐步建立本学科备课资源库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同学科教师备课参考。

4、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本学期,语文组将继续重视自读课文特别是名著导读,继续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竞赛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组在本学期将写字课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中养成书写规范、美观的习惯。

(三)精心组织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改。

1、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初中语文新课程备课,结合新课程理念,突出创新性、主题性和针对性,融入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课题研究活动化”,形成一个系列。研讨活动采用上课、说课、互动交流,落实“三个整合”,即教案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整合在一起进行。要从重视“教”到关注“学”,倡导“导学练”三案统一。积极探索作业形式改革,推行课内限时作业。提倡使用导学练案。倡导个性化备课,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以实用为原则,统一备课的形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形式主义和无效劳动,使备课要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2、搭建骨干教师研修平台,引领成长。

做好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科研带动作用,鼓励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改革创新,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引领全组教师专业发展。牢牢树立“精品”意识,精心组织、认真指导教师参加相关竞赛。对于优秀青年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要严格要求他们,还要在课题研究、教学评价、专题讲座等方面给他们创造机会。在实践与研究中,给予他们最切近

4 的指导,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3.加强营造书香校园工程建设。

持续抓好“五个一工程”,扎实落实“周月季读书计划”,规定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月读一种报纸或刊物,每季度至少读一本书。

鸡场中学语文组

2011年9月

《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doc》
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