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2020-11-07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补连塔小学2009年度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何慧

副组长:王喜军

组 员:乔贺杰 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王云秀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5.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工作,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当然,在心理教育工作方面,我们还很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广大师生服务。

补连塔小学2010——2011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本学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开放“开心吧”,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悄悄话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电台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A、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推荐第2篇: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上学期郎府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领导、师生的大力支持与关注下,始终坚持做好日常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扎实工作,拓宽渠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工作日始终向学生开放,个体咨询与辅导的案例也随着学生求助意识的增强也有所增加,通过个别辅导与咨询,学生在咨询老师的协助下都能够较好的跨越问题,有所成长。

2.本学期举办了众多课外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侧面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

(1)心灵之声广播站(2)心灵之旅体育活动(3)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开设了个别心理辅导。

第三、其他方面开展的工作

1.通过宣传部的老师及时把学校的校报邮寄给家长代表,让他们及时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密切家校联系。

2.设计了班主任心理工作坊培训方案。

3.组织召开心理辅导老师例会。

第四、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保证。

2.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表演心理短剧、心理小报、心理小论文、团队心理活动、校园建设等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3.继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以家庭教育指导为链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校素质教育得到横向发展。

总之,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不仅是运用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源泉。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将得到长远的发展,学生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健康成长。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探索和总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对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的发展而尽心尽力。

北京市通州区郎府中学 2014.7

推荐第3篇: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2010年是我校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一年,在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校领导的带领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纳入正常的教育渠道,并在不断的探索中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见成效。回顾我们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领导重视,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创造条件

一直以来,学校的领导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由于师资、资金、场地等各方面的发展条件限制,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在深感学生心理问题的迫切后,学校领导冲破各方面压力,带领全校的老师、班主任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工作实效,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立足课堂,使学生每堂课都有所收获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我校充分根据自身特点,开设心理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我们努力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尽量做到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心理教育课堂中运用心理测验、音乐、心理剧、讨论等多种手段,使每位学生在课堂进程中都有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行为得到训练,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增进了互相之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

三、扎实工作,拓宽渠道,心理辅导形式多样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从“懵懂”走向成熟的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加之家庭教育及社会竞争的影响,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惑。我校心理教师努力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为学生拂去成长过程中蒙在心头的丝丝尘垢,解除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各种“精神枷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1.通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给高一年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并在心理普查中筛选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安排个别咨询,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2.同时,我校注重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的关注,对学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适应、心态调整、自信培养等方面进行指点.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自本学期以来,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心理宣传橱窗、“心灵之声”校园广播等方式,举办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测验、心理游戏、心理征文、心理健康主题的主题班会、黑板报比赛,给学生带来了关于心理的精神大餐。学校每天开放心理热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校还为学生设置了e-mail信箱、心理信箱等,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在各班选出心理委员,进行适当的心理培训,让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及时了解各个班里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危机。这些活动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的影响力。

四、科研引领,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我校自成立教科研室以来,便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科研工作,使教师们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停留在经验总结上,而是更深入地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许多教师都把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放在了研究之列。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总结经验,教师精心设计教材,总结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认真撰写心育科研论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全校上下,全员参与,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气氛。 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过程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通过学科教育,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及心理咨询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学期,为解决毕业班学生对考试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障碍,班主任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的调适,坚定学生的信念和决心,增强临考心理素质。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课还需要加强、改进,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要进一步转变,我们仍然有部分班主任、集备组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还很不够。今后我们要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特别是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力争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成效。

推荐第4篇:教育心理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0---2011年教育心理室教研室工作总结

在学校教务处和教育系的领导下,本教研室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在教研室的基本建设方面

1、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学校的工作纪律,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和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

2、教研室管理规范,有相应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研室学期工作计划并按时做好工作总结,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3、教研室内部团结协作,启动了以老带新活动,在张德山教授的细心指导及关怀下,张淑敏老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都茁壮成长。

4、教研室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思想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教研室全体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有良好的师德,无违反学校教学规定,无教学事故发生,工作态度端正;

2、教研室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方面,通过以老带新或送出去学习培训的方式,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体授课质量都在良好以上,无不合格教师。

3、教研室成员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呈阶梯型的完美结构,其中有省级或校级的骨干教师,教研室中所有教师均承担两门以上的主要或基本课程。

三、在教学运行及管理方面:

1、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进度、教案、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等资料齐全,管理规范。

2、每学期按要求做好期初教学秩序检查、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期末教学考核等教学活动,活动有安排有详细记录。

3、考试方法得当,考核内容符合质量要求,提交成绩及时,考试分析详细,资料保存齐备。

四、业务水平方面

1、在课程建设方面,本教研室有省级精品课程以一个,校级精品课程三个;

2、教材建设方面,本教研室正着手编写心理学、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三门基本课程的教材;

3、教研室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尝试,尤其在内容方面,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调整,以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推荐第5篇:心理教育工作总结.doc

桃园中学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 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为此,我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意见为原则,以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为依据,以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为基本学习方法,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开设心理课堂

我校的心理健康课程选择在初二年级开设,针对该年级学生步入青春期,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困惑的情况,布置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适应能力。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主要由心理老师主持,根据一段时间内学生自身流露的问题或者班主任提供的信息,确定辅导主题,在学校阶梯教室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如怎样学会交往、怎样学会调适紧张、焦虑的情绪,怎样从挫折中走出,如何做自己脾气的主人等等。要阐述清有 关的心理学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心理学知识提问题、谈认识以及准备怎么做。

3、开展个体心理辅导

我校心理咨询室成立以来,我校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和可能遇到的学业压力、性格偏差、人际交往、以及代沟困扰等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与辅导,帮助同学们走好成熟的第一步,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成长,面对未来。

我校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完善的青少年。即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寻找自己人格发展中的优点和缺陷。这是学校咨询的一个基本内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包括认识、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及其发展的潜能;认识、了解自我的责任感与义务,自己与他人及环境的关系等等。第二个层次,针对自己人格发展的特点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确立适合自己的抱负水平以追求可望实现的理想,取得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与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第三个层次,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并体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寻求社会义务与承担社会责任,由一个自然的我发展到一个社会的我,最终达到与教育目的的一致,这也是学校心理咨询追求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

二、协助和支持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工作。

师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乐观、豁达、宽容、富有同情心等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心理健康,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相 反,教师遇事急躁,学生情绪就不稳定。教师心里不健康,会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方式惩罚学生。鉴于此,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为我今年做好 班级工作的起点,首先,不断要求自己学会解除或缓解高压心态,不再主要以学生分数论成败;第二,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爱生情怀,时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 面对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三,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掌握先进的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第四,学会把办公室当作“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坊”,经常把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同事讨论。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的心里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我适时地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工作中取的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推荐第6篇:心理、生理卫生教育工作总结

三道沟小学心理、生理卫生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较强的活动能力、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现将本学期遥心理生理卫生教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目标的完成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与教学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2、使学生了解一些卫生保健常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3、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其健康水平。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

5、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二、开展的工作

本学期,各科任教师都奶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身体状况认真开展常见病预防工作。

1、读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的卫生要求;预防近视(认识近视的成因、学会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预防眼外伤;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睡眠卫生要求;生活垃圾应该分类放置;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于健康的物质,避免被动吸烟。

2、疾病预防: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病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认识传染病(重点为传播链);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流脑等)的预防;冻疮的预防(可根据地方实际选择);学生应接种的疫苗。

3、安全应急与避险:游泳和滑冰的安全知识;不乱服药物,不乱用化妆品;火灾发生时的逃生与求助;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求助;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及时就医,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4、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配合卫生部门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

5、学校还开展的相应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卫生与健康主题班会活动等,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有卫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总之,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把心理、生理卫生教育和各项工作在机结合,抓出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将继续努力将心理、生理卫生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三道沟小学

2013年12月

推荐第7篇:小学教育 毕业考试 教育心理总结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知识看做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知识的分类: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

3.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 ②第二阶段:联合阶段。③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 4.感觉记忆:是第一个信息贮存库,它将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信息直接保留, 直到它们受到注意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5.感觉记忆的特点:①保留在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以它在外部世界中的相同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未被加工”的状态。②感觉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如果加工过程不立即开始,记忆痕迹将迅速消退。③临时储存。

6.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7.工作记忆的特点:①保持时间短。对新信息的保留大约是10秒至20秒。②容量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记住大约5–9个独立的信息单位。③信息处于激活状态。

8.精制性复述:是指将要记忆的信息与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的过程。9.组织:是指要对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 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 10.精制和组织的区别:

精制: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组织: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合成一个整体。

11.长时记忆:是一个长期的信息贮存库。来自工作记忆的信息,经过维持性复述、

精制性复述和组织后,都进入到长时记忆中贮存。 12.长时记忆的特点:①保持时间长。②容量巨大。③未激活状态。 13.干扰有两种:一种是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 另一种是倒摄抑制,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

1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是遗忘的基本规律。

②学习材料的性质。③学习材料的数量。④学习程度。⑤加工程度。 15.复习的方法: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式多样化。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复习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16.元认知:即个体拥有的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

17.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①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影响概念学习的难易程度的因素首先就是其定义性特征的多少与具体程度。②原型: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③讲授概念方式。④概念间的联系。

18.问题含有三个基本成分:①起始状态。②目标状态。③障碍。④方法。

19.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①理解与表征问题。②选择方法。③执行方案。④评估结果。 20.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①缺乏明确问题的经验。②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③急于得出答案。④具有辐合思维倾向。(同一方向发展) 21.选择方法中常用的启发法有:①试误法。②手段--目的分析(小目标—大目标)。 ③逆推法(多种途径)。④类推法(熟悉的方式解决新问题)。⑤爬山法(走一步迈一步)。⑥简化(抽象出简单形式)。

22.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差别: ①理解和表征问题上的差异。②问题解决速度上的差异。(专:快。新:慢。) ③问题解决过程中侧重点的差异。(专:质的分析。新:方法—尝试) ④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的差异。 23.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1)为学生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1)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提问。“头脑风暴法” (2)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3)重视学生独特的想法。 (4)允许课程安排和时间的灵活性。 2)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1)检查单法(提示法或检查提问法)。(2)类比模拟法(原型启发法或对偶法)。(3)移植综合法(把某一学科理论,技术发明应用于其他学科,以产生新的结果)。(4)克弱转换法(得不到解决时,潜心寻觅事物弱点,从而得出创造性的发现)。(5)非逻辑联想法(卡片乱配法)。(6)侧向思维法(“反一反”思维方式,“反向思维”,把已有原理或方法颠倒过来求新出口)。(7)转熟为生法(有固定印象,想不到其他特征,把熟变生,天真看待)。(8)延迟判断(迟几天,再次解决)。 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25.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

26.一般来说,高自我效能感会促进人们对学习策略的掌握。27.制定计划和自我调节学习就属于元认知策略的范畴。

28.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

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类比和记忆术就是精加工的两种主要方式。 29.关键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30.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①可用性缺陷:指个体不知道某一策略因而不会使用该策略。m②产生性缺陷:指个体不知道在何种条件下使用某一策略。 原因:1)个体的原认知和认知发展水平所限。2)缺乏分析和练习。

31.自学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32.学习者的个别差异:1.认知风格的个别差异性(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认知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性(理解知识的能力)。3.生物钟的个别差异性 (“猫头鹰”“百灵鸟”)。4.学习进程的个别差异性。

33.动机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34.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35.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里成份。

3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倒u型 (强未必效果好) 36.学习的外来动机:指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活动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M 37.学习的内在动机: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M 38.在学校学习活动中,内在动机和外来动机既可以同时发挥作用,也可能交替发挥作用,二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

39.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40.普雷马克原理: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也称“奶奶的规则”。 41.普雷马克原理三点:(1)先有行为,后有强化。(2)强化与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 (3)用喜欢的去强化不喜欢的。

42.强化程序:指在强化频率和可预见性上的各种模式,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43.强化的副作用:当我们运用外部强化激发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慎重。对于学生本来有内在兴趣的学习活动,要避免由于外部奖赏而损害其内在动机;对于学生一开始就缺乏兴趣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外部强化去激发学习动机,并使学生最终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 44.M认识好奇心: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认知好奇心被认为是内在动机的核心。 好奇心可分为一般好奇心和特殊好奇心。 45.一般好奇心产生的条件是(信息量的大小)。特殊好奇心产生的条件是(认知上的矛盾)。 46.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 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投射测验,另一类是问卷测验。 投射测验最常用的是主题统觉测验。

46.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作出的解释或推论。

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图形 看书109页)

47.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48.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49.激发外来动机的措施:(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4)适当开展竞赛。 50.激发内在动机措施:(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2)发现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3)培养学习兴趣。 (4)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51.怎样培养学习兴趣?(案例,至少用3条) (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2)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定势,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4)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5)教师要以自身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 (6)不断矿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 这是对某一具体知识领域产生稳定而浓厚兴趣的基本条件。 52.道德与品德

道德:是由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道德与品德的联系: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53.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54.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55.柯尔伯格“道德两难”: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9岁前)①避罚服从定向阶段②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9—15)①“好孩子”定向阶段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①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②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5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有关经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及强化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

2、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

3、榜样示范、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在道德行为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第8篇: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我校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建设心理辅导站为契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一、广泛宣传

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站定期宣传心理知识,组织学生制作心理专栏和心理小报。

二、开展心育班会

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本学期,在心理辅导站的指导下,很多班主任都相应开展了心育班会,改变了以往工作的方式,逐渐渗透心理辅导内容,以学生关心的心里问题为主题,互相探讨。

三、开展个别辅导工作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只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室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相应开设了学生个体辅导及家长咨询。 心理辅导站定于每周五下午时间,也可以和心理老师预约时间。当面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还包括了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

心理教师会知道他们正确的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正面开导,加强沟通,在理解孩子心理的前提下再施以恰当的教育,如有必要,心理老师还会直接找到该生谈心,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四、开展测验、调查工作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本学年作了几次大规模的测验调查工作:

一、开学初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状况的特点,制定《自我适应性的计划》。为了更好的促使学生的适应性,组织班主任又认真学习了有关适应性的理论材料,能够正确的对待调查结果,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

二、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哪些方面不满意,希望教师如何做得更好等等,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希望老师多和同学沟通,谈心,能多关注学生……。针对这些反映的问题,学校也作了相关的总结,号召每一位教师对自我的反省,使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忽略的对学生心灵的关注,今后这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针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现状来探讨学生心理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如有的同学害羞,不敢说,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会就行了,何必再回答呢?……正因为有这些想法,才造成教师努力调动学生,而课堂学习氛围依然死气沉沉的原因。开展此项调查就是想通过学生反映的问题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发挥自身的潜能和认识到共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对自身的积极作用。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们对心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积极寻求帮助。教师心理素质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通过近一学期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有很多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就及时进行新生适应不良症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和新同学相处等。

其次,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时间上应尽量方便同学。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就要求心理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 第三,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们在学校中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都不清楚。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对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推荐第9篇: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促进心理素质提高,预防问题发生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此,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领导重视,群策群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体系

领导亲自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参与是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过对《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认真学习和讨论,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和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治疗和疏导,而是针对更广泛的普通学生,发展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个性。从而确立了 “面向全体,预防为主,个别心理辅导辅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

学校定期召开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会议,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在学科教学、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板、黑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宣传途径,使更多的人争取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使教师愉快地进行工作。

二、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而近几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更为重要了。

三、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为了使学生的心理环境健康素质得以正常进行,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宽松心理环境。我校从校容校貌的建设入手,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一进校园,就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并在全校开展创建温馨教室活动,使学生能时时刻刻接受着健康的熏陶,孕育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为了更好的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辅导工作,我校已开始筹建立心理辅导室,在这里,学生可以倾诉自己的苦恼、困难、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他们将会在这些地方可以得到心情的调节、可以获得心灵的安慰。从而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四、全方位渗透心理教育

1、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传授册知识、技能,还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针对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发挥积极作用。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 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科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发挥班主任作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有关活动。本学期我校开展以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全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德育领导小组的成员到每班观摩,并进行评比。在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同时开展了个案征集活动,班主任们积极参与,根据自班孩子的特点,撰写了一份份生动的个案。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我校积极开展与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反馈,举办专题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并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使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推荐第10篇:心理教育

近期,延庆县大队八达岭消防中队官兵以大队开展的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为契机采取换位思考、交流谈心的方式,以“官兵换位思考,共建和谐警营”为主题,在中队范围内广泛开展干部与士兵的交流谈心,共同探讨在部队建设和管理、官兵关系等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共谋部队发展。

在开展交流过程中,中队上下充分营造了“官兵互想互忧”的氛围。中队领导带头查找自身问题,认真聆听战士心声。从战士的角度出发,组织经常性谈心、集中座谈讨论;利用各种场合了解战士对队伍现状的看法、意见,虚心接受战士所提的好的管理方法。同时以战士的心态,了解战士所想,了解战士所需,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部队管理中的漏洞,从而确定整改方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同时战士也以一名管理者的心态分析自身问题。战士从而深刻理解部队管理的重点、难点。避免和解决了平时常犯错、不服管等消极现象,明确了努力方向,提高了思想认识,改正了不足、提高了素质。

此次活动重点在于促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换位交流,促进部队建设正规化。中队此次换位交流活动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官兵从对方的角度看一看、想一想。干部理清了思路,抓住了关键;战士认清了职责,摆正了心态。

二是通过换位交流,促进警营和谐环境。干部从换位交流中体会到战士的思维方式,了解战士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思想上的相互沟通,更好的做到“以情带兵”。战士能够更清晰的理解干部的工作思路,使他们更积极的配合干部工作,尊重干部,服从领导,为队伍发展出力献策。干部战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使官兵关系融洽,警营内外和谐。

三是通过换位交流,确保部队高度稳定。通过换位交流,干部更全面了解到中队所需,在开展工作时能够真正做到想中队之所想、急中队之所急,制定更有利于基层、更贴近于基层的政策措施,保证“服务基层”理念的落实,从而确保部队的长期稳定。

新同志下到基层中队,面对陌生的环境,如何在短时间内消除陌生感,尽快的融入到消防部队一线的执勤战斗中,成为当前摆在基层带兵人面前的迫切问题。自新兵下队后,广东惠州消防支队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他们心理素质,提高敢试敢闯敢拼的勇气,使新兵达到“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心理,确保部队战斗力的正常发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准确掌握战士的心理状况,关心战士心理健康的成长,大亚湾中队把心理学知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理念、道德教育、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使战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中队干部表示,战士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家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引导才能有效的疏通,并引入心理学健康知识,及时抓住官兵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况,才能有效地做好心理教育和健康的思想教育,使中队官兵健康稳定地成长。

开展心理问卷测试:为准确掌握新同志的心理状况,增强新兵管理教育的针对性,仲恺中队组织新同志进行了心理问卷测试。今年新兵管理教育时间较短,针对新兵下队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中队对症下药,把心理疏导与“两个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占领新兵的思想阵地,紧紧依靠在部队管理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心理学知识,全方位地掌握新兵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使部队健康稳定地发展。

开展心理知识授课:为切实让新兵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2011年的工作中,保证各项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日前,惠阳二中队组织官兵开展了一堂针对性极强的心理辅导专题课。课上,中队干部就“什么是心理”、“如何消除心理压力”以及“心理期望值”等方面作了全面、翔实的授课和讲解,并采取重点、难点问题与典型事例紧密结合的授课方式,循循道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每个知识点的深刻内涵,使官兵们全面系统地受到了一次心理疏导和思想洗礼。

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如何为这批新兵激发训练热情,提高训练效果?在训练过程中,惠阳一中队坚持以情带兵,针对“90后”新兵的性格特点,中队特别制定了一套新兵训练计划,充分利用中队心理行为训练场,从磨砺心智开始。在训练中新同志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去,继承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克服高空训练带来的恐惧,勇闯独木桥,巧走梅花桥,互相勉励勇攀高峰.通过一系列训练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火场恐惧心理。目前,各位新同志思想稳定,训练热情高涨,士气高昂,他们纷纷表示将虚心学习、刻苦训练、总结不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队员。

武警西藏总队警卫中队根据担负任务的实际情况和中队官兵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该中队长年驻守在闹市区,面临着艰巨任务和酒绿灯红的考验,官兵心理容易出现疾患,导致心理失衡,产生焦躁、恐慌等诸多心理问题。中队发现这一情况后,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心、心理测验等方式,了解官兵的心理状况,把握战士的心理症结;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聘请总队医院的心理医生来中队为官兵讲授心理学知识,帮助官兵消除心理障碍,减轻心理压力。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针对性,他们还给官兵建立了“心理档案”,健全了“排有咨询员,队有咨询室”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适时对战士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去年以来,这个中队共为官兵解决各类心理问题23起

第11篇:农村贫困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一、问题的发现

xx乡位于嘉陵江东岸,距xx县城13公里,省道仪北路穿乡而过,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15亩,辖9个村,总人口998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693元。如果家中一切平安,一家人还能勉强过日子,一旦生病、或出个意外,家就难以周转。正是这原因,xx小学贫困生始终是校园环境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这些孩子眼神充满了无助与期盼,稚嫩的肩膀承受着巨大的重荷,有的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新年的时候买件新衣服,生日的时候吃块蛋糕,也都成了奢望。贫困生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家人思想的贫困,贫困生来源于三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这类家庭占我校贫困生的51%。由于缺少文化,不知道及时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更无能力在经济大市场的大潮中去拼博一番,只知道一年复一年地种着几亩薄田,难以维持家庭正常开支。如观音桥村的李四林,两口子天天辛苦劳作,家中连正常的开支也支不出,孩子冬天还打着光脚丫;二是家庭遭意外,或因病致贫穷。这类家庭占我校贫困生的11%左右。如大屋基村的邓琴,由于父亲在外因口角而伤了他人,最后被判赔偿经济损失三十多万元,家庭经济状况立即恶化,几十年也难以抬起头;三是孤儿。如三年级一班的陈建江,父母得病,先后离逝,跟随公公婆婆生活,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已渐渐丧失劳动力,这种情况的孩子我校就有四个。贫穷的家庭,也有各自贫穷的原因。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由于家庭贫困,贫困生在校吃穿跟不上,心理上出现一些疾病,这些现象在小学高年级表现尤为突出:

(1)自卑而敏感型。这类学生约占28%。在学校里一般寡言少语,作业虽然能按时完成但是质量不高,不懂不敢多问,生怕老师和同学嘲笑,与外界交往不多。自尊心较强,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句玩笑,有可能使他(她)长时间心里难以平静,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学生多自卑,多疑,伤感,敏感。

(2)麻木而慵懒型。这类学生约占18%。智力一般不高,带有一定的遗传特性。对功课不感兴趣,对新生事物近乎漠然,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很差。(3)偏狭而暴躁型。这类学生约占调查总数的17%。这些学生中,有的是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上行下效,耳濡目染,不轻易相信人,有一点不满就容易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是班级中一个不稳定因素。

(4)自卑、焦虑、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这类学生占8%。为了减轻父母经济上的负担,有的小学就辍学成为父母的生活上的好帮手,他们天真的认为只要父母少了一份开支,就可以摆脱贫困。贫穷的父母,也肤浅的认为儿女懂事,就这么听之忍之。

(5)恣睢而刁蛮型。此类学生约占调查总数的4%。穷困能使人奋发图强,但也可以使人误入歧途。这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遵守课堂纪律,不仅自己不学习,而且还影响其他人学习。这些学生对四邻也不够友善,往往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快乐,心理呈现一种严重的变形、畸形发展状态,对社会安定构成极大的威胁。

贫困成了捆绑学生进步的桎梏,驾驭着学生的思想。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令人堪忧,亟需人们加以足够的重视、深入的研究和妥善的解决。否则,将会使大量的贫困学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既使国家失去许多可树之材,又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二、督导与评价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领导已经深刻意识到在关注贫穷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为贫困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向社会、民政寻求捐助。

xx年春季,由学校领导、教师多方联系,向社会各界寻求对贫穷孩子的捐助,接受资助的贫困生共有xx人,受助资金约xx万元。同时,向民政局反映贫穷孩子的家庭情况,给予贫穷家庭一定资助。这几年,我校继续加大对社会各界寻求对贫困学生经济援助的力度,给每一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顺利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在教师、学生中发动爱心捐助。

我校每期在教师和学生中举行一次向贫困学生献爱心的捐助,教师累计捐款已达到万元,学生累计款已达八千多元。贫困学生亲自感受到了教师、学生对他们的捐赠,无形中,通过校园内的师生的爱心、关心、谈心来打开贫困生幼小的心理,让感恩烙在了他们的心底,让他们学会对社会、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恩,让他们焦虑消失,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就能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个性。

3、召集贫困孩子的家长开会。贫穷是眼下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要有长远的目标,并且不断的朝目的努力,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的,朝一个目标努力,贫穷的帽子会摘掉的。在从物质上扶贫的同时更要从思想观念上、科学技术上进行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学生家长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当今的孩子,发现孩子有心理上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并与学校和老师取得联系。

4、对贫穷学生进行扎实的思想教育。

教书先育人,当学生在思想上没有其他负担时,才可能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在贫困学生的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在生活、经济上避免出现攀比心理,没有了攀比,贫困就会变成渺小,朴素、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美德,从小灌输学生在生活上朴素、节约的思想,当学生学会穿着朴素、干净的衣服,而华丽自然将远离他们,留下只有一种实在美与自然美,而不需什么装饰。从节约每分钱开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学习上用的笔,用完再买,少吃一包麻辣,少买一件玩具,从无意中为父母减轻压力,节约从小事做起,从小培养,让节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三、督导效果

通过以上评价与指导,我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加强了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育贫困学生要圆大学梦,要有成为栋梁之材的理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美好的生活,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力争不要成为穷二代。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人穷志不穷,穷困的家庭反而造就了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钻研的品性。体谅父母的艰辛,想方设法为家庭分忧解愁,并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和奋斗,就一定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日子很苦,但要活得很顽强,很自信。真正做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同时,我校专门设立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有一个副校长专门负责。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定期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和捐赠。制定了《贫困学生管理制度》,学校统一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全面了解贫困学生信息。 对贫穷孩子的教育,我校任重道远!

第12篇:创建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创建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幸福感,消除职业倦怠,为办优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校坚持“和融” 办学理念,注重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将本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确定校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负责人,明确学校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活动场地。学校专门指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规范有序的开展,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立心理挡案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使之逐步规范化,它将有助于确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有助于对的诊断、分析、解释与评价。

三、开展宣传工作

为了消除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偏见,让广大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员工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具备识别与帮助他人化解心理冲突的能力。

四、开设教育讲座

各班级通过讲解、讨论、谈话、游戏等形式,对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正确的异性交往表现、异性交往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活动的举行,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的异性交往观,端正异性交往态度,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开展心理知识培训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毋宁说是家长教育能力的竞争。在孩子综合能力及人格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上,家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我校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报告会,每学期举行一次家庭教育征文,不定期的宣传家庭教育和心理知识。与过去相比,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家教水平和家长的素质也大大提高,学校在感觉到欣慰的同时也深感任务的巨大。今后,学校还将在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和亲子关系方面加大投入,并不遗余力的坚持下去。

一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13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临泽职教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认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就业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应是一个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潜能、学习解决问题和提升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地方,学校心理咨询室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将致力于支持、配合学校、老师、家长帮助学生适应、改善及解决在学校、家庭、或成长方面的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发展潜能,尽显所长。我校积极贯彻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将本学期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认真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及市、县教育部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开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逐步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想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取得实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是保障。我校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心理辅导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在领导小组统一的指导下,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工作的开展有成效。本学期继续由学校的政教处领导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室由王振老师具体负责开展工作。根据学校规模大,学生多,特别是寄宿生多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组织一支经过专门培训学习的由十几位老师组成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具体负责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二)提高心理辅导教师专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依托于一支素质强硬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我校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辅导培训,从培训教师入手,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辅导知识和心理辅导能力。

1.利用一切有利机会,选派学校的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到河西学院外出培训学习。 2.聘请专家来校做讲座,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心理辅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3.学校运用专用资金,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资料,阅览室、图书室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

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学习及考证工作,本学年我校已有4名教师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等各级各类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我校有4名教师在全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

一、二等奖。

6.在校级相关宣传资料中刊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新动态和新信息。

7.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实践,并及时积累经验和整理、收集相关的辅导资料,以达到促实践求进步的效果。

(三)设立心理咨询室服务学生

1.开设知心姐姐信箱,欢迎学生来信倾诉自己的烦恼或困惑。

2.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来信,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及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解决。 3.成立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来访者做到尊重、理解、耐心、疏导、解惑。

4.在校园之声以及校园网上开设“知心姐姐”、“心灵对话”专栏,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辅导。

(四)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校以学期为段确定辅导教育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常规教育辅导活动。本学期对学生在以下方面做了重点辅导:

学困生心理问题辅导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违纪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早恋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就业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安全教育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社会实践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人际关系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考试焦虑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网络成瘾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依赖父母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承受挫折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性心理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感恩父母学生心理问题辅导

2.各班主任根据年级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在每个月中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每学期择优上交一个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3.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要求班主任注重在平时的班级教育生活的交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任课教师和生活指导老师也要在平时的学科教育和生活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4.积极发挥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优势,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在管理中实施生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理能力和心理素质。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等多种能力,运用室舍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五)、利用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

由于新生在进入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会出现一些心理不适现象,而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健康人格,引导、教育学生建构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所以本学期按计划在起始年级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及自我认识教育。通过心理课对中一新生进行了新生心理适应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的适应状况。

(六)、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继续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及困惑,对存在明显心理偏差的同学,及时做好与其班主任及家长的沟通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力量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咨询过程中做到:

1.以坦诚、信任、鼓励、平等、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接纳和信任自己。形成一种和谐、相互信任的气氛,使学生毫无保留地吐露真情,反映真实思想和情况。

2.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帮助他们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改变看问题的方法,建立新的思维模式,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3.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进入正常学习。通过咨询,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缓解,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为了更好的安排咨询时间本学期开始咨询室的咨询开始采用预约制度,并在咨询室门口贴上以“预约流程”和“值班时间”为内容的海报。并通过宣传橱窗和校园网进行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在网上、通过电话进行咨询预约。

(七)、开设心理讲座,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作为教育的教师来说,其自身的心灵里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促进教师心理成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满足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因此本学期心理咨询室与政教处共同制定了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学年计划,在本学期开展了两次以“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为主题的心理讲座,使教师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更好的运用心理知识。

(八)、认真做好课题研究

由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工作、我校应该选择何种方法和途径进行“心教”是一个有待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此课题开始于08学年,通过与德育课老师的合作进行实

践研究,终于在本学期11月圆满地完成了市课题《以人为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的结题工作。

(九)、积极参加培训和研讨会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发的世界,要发展进步,就得开放。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学期选派教师参加了团中央既国家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心理辅导员培训班,加强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其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经验学习。

(十)、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建立\"在线心理咨询\"(开通QQ渠道),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

(十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有力保证。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班主任、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十二)、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今后打算

1.将已开展的工作进一步做扎实和完善,做到细致,有效。

2.继续完善家校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尤其是单亲家庭和特困生家庭,优化家庭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形成全员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做好心理健康辅导课《生活、生命和健康》的教学辅导,激励教师想做、能做、会做这项工作的热情,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实践也证明,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目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经验,全员参与还存在差距。今后,继续深化和发展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加强对心理辅导,咨询技术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第14篇:保华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计划

2014年保华小学生命与心理教育工作计划目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频率增多,在学校大多数是因为学习成绩的偏低因而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重视程度降低。再者也有来自家庭的原因等,造成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生命与心理健康水平,保证学生能够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我校特开展生命与心理教育课以帮助大家走出困境。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 义和价值,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 长: 周玉梅

副组长:王维新 王晓琴

成员:陶志宏 张艳梅 夏雪丽 郎珠措 杨永明 方瑜

三、教育目标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安全、成长、价值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

四、教育主题

生命教育以“珍爱生命、了解自我、健康发展”为主题,包括生命与成长、我健康我成长等。分两个模块开展;

㈠ 生命如歌。包括生命之歌、智慧之歌、诚信之歌、礼仪之歌等专题。

㈡ 真情感动。包括感恩父母、师恩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祖国在我心中等专题。

五、教育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

六、实施途径

(一)学科教学渗透

在生物、体育、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二)专题教育

各班以“珍爱生命、健康发展”为主题开展以下活动:

1、各班利用晨周会积极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的教育。

2、各班进行一次“珍爱生命、健康发展”图片展宣传,各班出版一期以“珍爱生命、健康发展”为主题的专题黑板报,开展一次“珍爱生命、健康发展”的主题队活动。

3、法制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

4、家长学校开展一期“珍爱生命、健康发展”的专题辅导讲座,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通过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5、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自主活动和同伴教育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建设性地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指导学生广泛开展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和热爱生活。

保华小学大队部

2014.3.25

第15篇:黄土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黄土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以心理活动课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一、广泛宣传

通过利用集会、板报等形式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向全校宣传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个别辅导工作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相应开设了学生个体辅导及家长咨询。

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定于每周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12:20—14:20(其它时间的咨询辅导由学生另行预约)。当面咨询、信件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们对心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积极寻求帮助。教师心理素质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通过近一学期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

其次,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时间上尽量方便同学。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心理教师都本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的工作原则。

第三,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学习的压力以及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家庭变故等都让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如对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最后,引用美国的h.j.柯赖齐亚和w.m.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愿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

黄土小学心理教育组

2010年6月

第16篇:黄土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黄土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以心理活动课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一、广泛宣传

通过利用集会、板报等形式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向全校宣传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个别辅导工作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相应开设了学生个体辅导及家长咨询。

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定于每周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12:20—14:20(其它时间的咨询辅导由学生另行预约)。当面咨询、信件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们对心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积极寻求帮助。教师心理素质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通过近一学期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

其次,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时间上尽量方便同学。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心理教师都本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的工作原则。

第三,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学习的压力以及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家庭变故等都让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如对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最后,引用美国的h.j.柯赖齐亚和w.m.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愿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

黄土小学心理教育组

2009年12月

文案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 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目录

1发展历程 2主要工作 3分类构成 4基本要求 5工作范围 6文案写法 7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 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 阮财富 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文案拼音:wén àn

现代文案的概念:

文案来源于广告行业,是\"广告文案\"的简称,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多指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在中国,由于各个行业发展都相对不够成熟,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使得\"文案\"的概念常常被错误引用和理解。最典型的就是把文案等同于\"策划\",其实这是两种差别很大,有着本质区别的工作。只是由于文案人员常常需要和策划人员、设计人员配合工作,且策划人员也需要撰写一些方案,这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文案和策划就是一回事,甚至常常把策划与文案的工作会混淆在一起(这也和发源于中国的\"策划学\"发展不够成熟有关)。

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

很多企业中,都有了的专职的文案人员,只有当需要搞一些大型推广活动、做商业策划案、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需求量大的项目时,才需要对外寻求合作。以往一般企业都会找广告、文化传媒等公司合作。这些公司一般都有专业的文案、设计团队,经验也相对丰富,但因为业务量大,范围广泛,在针对性方面会较为薄 弱。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专业文案的要求更加严格,逐渐衍生了一些专注于文字服务的文案策划公司。这类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大多数都是从工作室形式转型而来,也有从文化传播机构独立出来的。

随着中国广告业二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操作流程,工作方式都在变化,文案的角色由无闻转为配角,现正昂首阔步走向台面,成为主角,从前一则广告多是由设计出计划,再配图之后,文案轮为完稿,一则广告的计划多是由文案与美工共同完成,然后各自分工。说起文案的地位,日本是从1992年意识到文案的重要性,台湾是1998年。2002年,大陆的一些中大型广告公司的老总几乎都在垂叹,好的文案太少了。好的文案往往愿意扎堆,从全国形式来看,这股潜规则正逐渐由华南广告重镇广州向华东中心上海转移。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工作

撰写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海报; 撰写企业样本、品牌样本、产品目录; 撰写日常宣传文案白领一族 文案白领一族

单页、各类宣传小册子; 撰写DM直邮广告,包括信封、邮件正文; 撰写电视广告脚本,包括分镜头、旁白、字幕; 撰写电视专题片脚本; 撰写电视广告的拍摄清单; 撰写广播广告; 将海外版广告文案作 汉化(翻译); 撰写广告歌词,或汉化(翻译)外文歌词; 撰写各种形式的网络广告; 为网站栏目命名; 撰写网站内部文案; 撰写手机短信广告; 撰写各类广告作品的创意阐述; 撰写广告口号; 撰写产品包装文案,包括:品牌名、使用说明、产品成分等; 为产品或品牌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为路演或活动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撰写活动请柬及活动现场宣传品上的文字; 为各种礼品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为专卖店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撰写商店的橱窗或店内POP物料文案; 撰写软文、新闻式、故事式、评论式; 撰写策划书,或协助策划人员优化、润色方案文字; 协助客户企业内刊的编辑,提供主题方向,审核文字。 不同的环境对文案撰稿人有着不同的锤炼和要求。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构成

从现有的文案分类有很多种,按照4A标准,一般有四类:助理文案(ACW), 文案(CW策划文案 策划文案

),高级文案(ACW),资深文案(SCW),其中稍微要区别的是高级文案与资深文案,前者要求的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而后者不仅仅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还包括做文案的年资。有些4A公司设有文案主任(CE)一职,大体上与文案职责类似,有时候负责专项。另外有些个别公司还配有首席文案的职位(CCW),文案功力凤毛麟角,虽不具领导才能,但有的首席文案拿的工资却比创意总监还要高。大部分国内广告公司文案的种类繁杂,有房地产文案、创意文案、企划文案、品牌文案等。

文案是由标题、副标题、广告正文、广告口号组成的。它是广告内容的文字化表现。在广告设计中,文案与图案图形同等重要,图形具有前期的冲击力,广告文案具有较深的影响力。

广告标题:它是广告文案的主题,往往也是广告内容的诉求重点。它的作用在于吸引人们对广告的注目,留下印象,引起人们对广告的兴趣。只有当受众对标语产生兴趣时, 才会阅读正文。广告标语的设计形式有:情报式,问答式、祈使式、新闻式、口号式、暗示式、提醒式等。广告标语撰写时要语言简明扼要,易懂易记,传递清楚,新颖个性,句 子中的文字数量一般掌握在12个字以内为宜。

广告副标题:它是广告方案的补充部分,有一个点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标题的补充及让人感觉,前面的不懂,在这里全部让人了解。

广告正文:广告正文是对产品及服务,以客观的事实、具体的说明,来增加消费者的了解与认识,以理服人。广告正文撰写使内容要实事求是,通俗易懂。不论采用何种 题材式样,都要抓住主要的信息来叙述,言简易明。

广告口号:口号是战略性的语言,目的是经过反复和相同的表现,以便名域其他企业精神的不同,使消费者掌握商品或服务的个性。这以成为推广商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广告 口号常有的形式:联想式、比喻式、许诺式、推理式、赞扬式、命令式。广告口号的撰写要注意简洁明了、语言明确、独创有趣、便于记忆、易读上口。

所谓广告文案是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广告文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就是指通过广告语言、形象和其他因素,对既定的广告主题、广告创意所 进行的具体表现。狭义的广告文案则指表现广告信息的言语与文字构成。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要求

1)准确规范、点明主题

准确规范是文案中最基本的要求。要实现对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的有效表现和对广告信息的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

有效传播,首先要求广告文案中语言表达规范完整,避免语法错误或表达残缺。其次,广告文案中所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第三,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符合语 言表达习惯,不可生搬硬套,自己创造众所不知的词汇。第四,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大众化,避免使用冷僻以及过于专业化的词语。

2)简明精炼、言简意赅

文案在文字语言的使用上,要简明扼要、精练概括。首先,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广告产品的精髓,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传播。其次,简明精练的广告文案有助于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和迅速记忆下广告内容。第三, 要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以防止受众因繁长语句所带来的反感。

3)生动形象、表明创意

文案中的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文字、图像能引起人们注意的百分比分别文字是35%, 图像是65%,文案创作时采用生动活泼、新颖独特的语言的同时,附助以一定的图像来配合。

4)优美流畅、上口易记

文案是广告的整体构思,对于由其中诉之于听觉的广告语言,要注意优美、流畅和动听,使其易识别、易记忆和易传播,从而突出广告定位,很好地表现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产生良好的广告效果。同时,也要避免过分追求语言和音韵美,而忽视广告主题,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因文害意。

折叠编辑本段工作范围

策划文案和创意文案

一)策划文案:工作主要是将策划工作人员的策划思路形成文字。毋庸置疑,公司很多策划人员均有很强的策划水平和丰富的策划经验,但有时候手上同时进行几个案子,同时时间又比较紧的情况下,文案可以在充分理解策划意图的情况下帮助策划人员完成策划方案的写作。这其中有几个内容:

1.必须充分了解本案的运作背景,包括宏观市场信息和微观市场动态。

2.掌握整个策划的战略指导思想。

3.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论述方式将策划思想反映在字里行间。

4.到比较专业的问题或障碍的时候,应及时与策划人员沟通,保证策划方向的一致性。

5.贯彻战略方针的同时,也可就战略思想的表达方式和文字提述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从而更好地展现策划的战略核心点。

二)创意文案:主要是将广告作品的表现及形式用完整的文字表达出来,其中,除了产生画面的构想之外,还包括广告语言的表现内容(如平面的标题、引文、正文、随文,广告语等,影视的音效、旁白、字幕、广告语等)。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新颖的创意和传神的文字表现。而这些智慧的闪光绝对不是拍一下脑门子就能出来的。这其中包括了以下内容:

1.通过各个层面,特别是swot方面深入理解,从而找出项目的核心优势。

2.把握目标消费群的心态。

3.掌握宏观政策及大市场对项目本身的影响。

4.场策划人员和设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沟通。

5.市场上类似房产项目的文案及创意,力求全面加以突破。

6.获悉开发商对文案创作的要求,调整文字内容和形式。

折叠编辑本段文案写法

商家要吸引、留住消费者必须注重细节的提高和改善,而其中,文案就是不可忽视的一大细节。下面是一些能吸引买家的写文案方法:

折叠九宫格思考法

拿一张白纸,用笔先分割成9宫格。中间那格填上你的商品名,接下来开始在其它8格填上可以帮助此商品销售的众多可能优点。这是强迫创意产生的简单练习法,我也常用这种方式构思出企划案或演讲PPT的结构。

折叠要点衍伸法

把该商品型录上的商品特点照抄下来,然后每个要点后面加以延伸。如果你真的很懒,照抄型录商品卖点也可,但文字会比较没有人味,说服力道会稍差。

折叠三段式写作法

这是仿新闻学中\"倒三角写作法\"。第一段,请精要地浓缩全文的销售话术,因为多数人都没耐心看全文。第二段,请依照型录要点衍伸法,逐一说明该商品的众多特色。到底是点列还是一段长文章较好,要看你的文字功力。文字功力欠佳就点列式写出卖点即可。最后一段是「钩子」,主要任务是要叫人【Buy Now】,所以一般是强化商品USP(Unique Selling Point,独特销售卖点)、价格优势或赠品。

折叠编辑本段实际应用

市场研究

没有正确的市场导向,任何文案或创意都是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的确,再优美的文字用在不适宜的场合中都可能导致整个策划执行的失败。一篇优秀的文案,一定是在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后方能下笔的。 例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构成、风土人情、产业结构比重等等皆有很大差异,同一地区不同年龄、阶层人士的世界观、思维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参差不齐,加上特定环境、特定历史背景或政策规文赋予某些项目的特殊意义,都会对文案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无市场,文案便如枯井之蛙,其作品不仅缺乏远见,生命力也极为低下。

沟通与互助

在创作一幅作品时,常常发生这种情况:设计人员与文案人员一开始没有很好的沟通;结果是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作品文案看来好像是曲解了原意,而将文案配上去时候,设计人员又认为文案的风格与画面差入甚大。矛盾自然就出现了。 其实文案和设计,乃至市场、企划、媒体等各部门工作人员都应随时保持高效的沟通。通篇来看,文案的工作是将市场的调查分析结果作为其创作的翔实论据、企划的核心思想作为其创作的指引方向,媒体投放的渠道作为其创作的特定模式,设计排版作为其创作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是动态维系着的。在做一个文稿之前,与各个部门广泛沟通,并做到互爱互助,才能在一个凝聚力超强的团队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第17篇:教育心理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

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

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对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

学派名称/ 创始人/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 冯特/ 铁欣纳/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 美国的詹姆士/ 杜威/ 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 美国的华生 /斯金纳/ 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 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正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 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他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到人类的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计算机模拟。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而要揭示人性,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用整体分析法(研究方法)对人作出完备的描述。

第二章 教育心理与高等教育心理

5、掌握完整的教学活动结构,以及心理学如何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答:第一,明确教学目标;第二,分析任务;第三,确定学生原有水平;第四,设计课程;第五,教学;第六,评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学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因此,要想把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而教育心理学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分支。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过程提供依据。

6、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内涵。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答: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学校诸多教育心理问题中,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4)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7、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及具体方法。

答: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具体的方法有:(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

第三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8、教师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

答:1 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 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 榜样和模范公民。4 学生灵魂塑造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5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6 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

9、理解教师角色的影响作用和作用主要体现方式

答: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领导方式、教学风格、教学期望以及举止言谈等方面。

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强硬专断型;2 仁慈专断型 3 放任自流型 4 民主型(是最理想的)

10、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的阶段

答:主要经历了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以及角色信念阶段。角色信念阶段是教师角色意识形成的根本标志。

11、理解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有所了解。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成分。

答: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

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

1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广泛影响着教师工作,在三方面影响着教师的行为。

答: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1、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13、了解教学反思的含义。掌握布鲁巴克提出的教师教学反思的四种方法。

答: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反思的过程:1 具体经验阶段 2 观察与分析阶段(反思最集中体现在此阶段)3 重新概括阶段 4 积极的验证阶段。教学反思的成分:1 认知成分 2 批判成分 3 教师的陈述。教学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克提出四种反思方法)1 反思日记 2 详细描述 3 实际讨论 4 行动研究

14、理解教学监控能力的含义。掌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高的技术。

答: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高及技术:1 角色改变技术;2 教学反馈技术; 3 现场指导技术;

15、掌握教学机智的含义及其表现的方式。

答: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1 善于因势利导2 善于随机应变 3 善于对症下药 4 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16、正确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了解教师威信的形成。

答:教师威信的涵义: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教师威信的形成:威信的形成取决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和关怀,社会对教师劳动的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态度等都是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社会条件,而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威信形成的根本性的决定因素。1 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2 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对教师的威信形成具有积极意义。3 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 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

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述

17、正确理解学习的心理实质。

答: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次广义学习,指人类的学习;狭义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学习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也可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18、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解加涅对学习的分类。P。84,85

答:加涅根据学习的层次和学习的结果,对学习活动进行分类。

根据学习的层次,学习可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辩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最高水平的学习);

根据学习的结果,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19、理解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答:从学习内容上看,第一,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习,职业定向性较强。第二,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第三,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从学习方法上看,其特点是,第一,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第三,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20、理解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与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在S-R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相关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获得律和消退律;刺激泛化和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21、掌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基本观点,他们对学习的基本看法。正确理解操作性条件学说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答: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启示: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表扬)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好

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

23、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有四个教学原则。P98

答:布鲁纳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说”。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认知结构:即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四,即:

第一,动机原则。每个学生都有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即求知欲望,成功的欲望和与人和睦相处的需要。教师应促进并调节好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这些内在动机,有效达到学习目标。

第二,结构原则。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所学学科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选择一种最佳的结构模式来传授所教学科的结构知识。

第三,程序原则。教学就是一个陈述一系列知识的程序结构。这个程序是因人而异的。

第四,强化原则。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必须得到及时的反馈。

24、理解意义学习的实质,掌握先行组织者的含义。

答: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以及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意义学习,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影响接受学习的,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奥苏伯尔提出了一种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

第五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25、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答:学习动机: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P112)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

待的前提之一;学习期待则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

26、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P116(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大学生间接性学习动机,如求知、探索、成就、创造、贡献等,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加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步形成,远大理想的逐步树立,其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意义也在日益扩大。(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逐年加深,职业化的学习动机开始逐渐巩固。

27、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119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结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28、掌握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如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答: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P120(1)强化动机理论。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2)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3)成败归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如果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4)自我实现理论。人的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5)自我效能感理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或者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

29、掌握并能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的激发P130学习动机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内含:a.活跃学生的思维;b.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心理学家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而且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但学习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而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影响甚微。因此,在学习竞赛中要结合思想教育,使竞赛成为激励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的手段,而且在竞赛标准上应体现出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30、理解学习迁移的含义

答: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分类:正迁移与负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迁移现象的相关理论:

31、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及定势的作用。

答: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所切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同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而具体,不能含糊笼统,应让学生能够确切把握其含义。(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同时,教材内容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基本标准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首先要把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道德规范(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作为教材的主干。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仍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以达到“综合贯通”的目的。(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有效迁移的目的。

第七章

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

32、教材直观实质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含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答:实际教学过程有多种不同的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方式。就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三种直观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在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直观的特点以及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直观方式或直观方式的组合,以提高知识感知效果。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优点:它在实际生活中定向作用较好,在将来的职业活动中也能很快发挥作用。同时,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缺点: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混杂在一起,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具有一定的难度。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优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缺点:模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理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优点:不受时间地点设备条件限制,可广泛使用。能利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缺点: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高教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灵活应用各种直观形式;应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3、理解变式的内涵。

答: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第八章

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34、了解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4)组块化编码。(5)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6)觉醒状态。(7)识记的信心。

35、了解遗忘的含义及主要进程

答:遗忘:即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36、针对遗忘的进程,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答:(1)复习时机要得当。第一,要及时复习。巩固复习必须在遗忘发生以前及时进行。第二,“间隔复习”原则。刚学过的新知识,应该多复习,每次复习所用的时间应长些,而间隔的时间要短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每次复习的时间可以短一些,而间隔的时间可以长些。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第一,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第二,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反复阅读;第三,一般综合复习效果最好。当然,也应考虑教材的特点。第四,动用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

(3)复习的次数要适宜。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但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 第九章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37、理解知识的含义,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二类,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

答: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38、理解认知策略的实质,理解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理解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于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答:认知策略:按照加涅的观点,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它体现着学习者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体现着个体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个体对自己的认元认知控制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元认知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元认知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和(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元认知策略:就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控制)大致可分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于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加涅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进行导致更多学习的分析思维。虽然个体不断学会成为能自我教学的人,或者甚至成为所谓的独立学习者,其原因是他们逐渐获得了调节自己内部过程的有效策略”。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具有因果关系,认知策略的改进是学习策略改进的原因,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元认知策略同认知策略一样,也是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的基础或前提条件。元认知策略对于帮助我们估计学习的程度和决定如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认知策略则帮助我们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结合在一起,并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39、对常用的学习策略能够充分理解,并结合专业教学教授给学生。

答:梅耶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促进学习的认知策略:注意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精心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都是大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加以训练。

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

2、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

5、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第十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40、了解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答: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41、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3)问题情境;(4)酝酿效应;(5)原型启发;(6)情绪和动机状态。(7)想象;(8)多余刺激。

42、理解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发散思维的三个基本特性。

答: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发散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

它具有三种基本特性:(1)流畅性;(2)灵活性(变通性);(3)独特性。(聚合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作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43、理解自我意识的含义。

康教育;4)恋爱与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答: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育的对策:——(1)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是个体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康问题的调查研究。(2)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3)建立

44、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实施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的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级表现。了解大学生自我教

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答: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自我教育的内容:(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调控。自我教育的途径:(1)全面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3)努力完善自我。

第十四章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

45、正确、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5具有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46、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与途径,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如社会适应、学习行为、恋爱与性、择业与求职等问题。

答:途径——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2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

健康状态——(1)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为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及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2)心理障碍的发生在年级、专业之间存在差异,竞争压力大的专业,发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多。从年级角度看,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一年级次之,四年级最少。来自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来自城市学生的问题多。(3)尽管大学生中存在如此普遍的心理障碍问题,然而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这就预示了在大学生中全面而深入地进行心理教育,广泛而策略地推行心理咨询,有效地预防并帮助学生掌握保持健康心理方法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1)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3)人际交往的心理健

第18篇: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春期少年的偏激行为,表面上是突如其来的,有时连学校和家庭都意想不到的,但实际上都是有先兆的,他们总有一些反常的言语和表现。孩子出现逆反、对抗甚至离家出走,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积累的结果。学校和家庭要注意对孩子出走的早期预防。应该全面检讨对孩子的教育,要想改变也不是那么简单,以为可以通过

一、两种办法就能够解决问题,而要根本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这包括:

首先,给孩子平等的地位,人格上尊重孩子。当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耐心倾听。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了解孩子,才能对症下药。(2)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家长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3)作出积极反应。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从积极的一面思考。当孩子充分表达意见后,家长应作出积极的姿态:“你这个想法不错,要是再加一点或再改一点就更完善。”要使他们对自己的事情和家庭的事情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做父母的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子女,而且更应从情感上亲近自己的孩子。随着少年的成长,家长应理解他们,改变过去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不是经常作片面的禁止,而是与子女一起商量、讨论、适当地给他们有益的具体建议和指导。这其实涉及到我们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大问题,本网站有专门的版块来说明如何与孩子进行正确的沟通。

其次,用真实的体验来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反映在对命令和说教的反感。父母惟恐对孩子考虑不周,总是急于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子女。虽然某些经验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处世良药,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既然想独立,就应该满足其独立的愿望,引导他自己照顾自己。让孩子自己经历生活的艰辛,经历各种失败和考验,这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这种学习方式比说教更有意义。家长之所以担心,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长期以来都是事事关心指导,一下子要改变这种习惯,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不习惯,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个打算。二是担心让孩子独立,孩子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会吃亏、走弯路。总之,就是我们家长不认为,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确实没有独立的能力,但独立的愿望和独立的能力相冲突时,就形成了反抗和叛逆的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高兴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要我学习,我为什么要好好学?”父亲思量一下后,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但你一定要自己拿回家。”儿子答应了,可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父亲就是不帮忙。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和孩子都达到了目的。这一部分实际涉及的是我们缺失的教育,我们没有把培养孩子独立、成熟和责任作为对孩子的教育任务。本网站也有专门的版块。事实上,发达国家都是这样在教育孩子的。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是子女教育的当务之急。如果要让孩子的自我决策又不要偏离正确的轨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早把生活的压力直接传递给孩子。然而,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我们一方面在为孩子的结果在负责,另一方面又无法控制孩子的行为。使得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就有可能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就是这种情况。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孩子要吃有吃,要穿有穿,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来都是无条件,他自然不会思考自己的前途。

中国家长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进行这样的转变。家长可能会认为,如果把压力直接传递给孩子,孩子还不具有生存能力,还没有学到生存的本领,就可能把孩

子压垮了。其实,我们对孩子教育的转变也不是突然的,当我们把压力直接传递给孩子的时候,孩子还不具备生存能力,于是,他就要主动地学习,这时候,我们在孩子需要知道如何生存的时候被动地帮助孩子,就是对孩子成熟最好的帮助。这种被动的帮助,逐渐要从输血式的,转变为造血式的。有一种假象需要特别引起注意,有的家长让孩子独立思考,但并没有把生活的压力传递给他们,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表现优异,但并没有获得生存的本领,他们表现的某些方面,仍然不会让家长满意,表现出反抗心态,造成走入社会的不适应。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方面做得很好,到了上大学的时候,选择怎样的专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需要在上学的时候打工,以便赚到自己生活所需要的费用,这就会让孩子在大学毕业后,很快适应社会。中国家长不让孩子这样做的理由是能够让孩子安心地学习,但家长们并没有意识到,适应社会才是最重要的学习。

第三,要用同理心来看到孩子。亲子之间换位思考是沟通的前提,所谓“存在就是合理”,很多事情无论结果多么荒谬,但其中也必然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方面,才能更加理解孩子,孩子也会为这份理解而感动。举例来说,孩子有网瘾,从合理的一面,那是因为孩子有想赢的意识,这种意识是积极的。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这种意识,把这种意识用在有用的事情上,就会化失败的教育为成功的教育。又比如,孩子早恋,那时生理需求的驱动,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这种需求。因此,即使孩子做出了某些出轨的事情,也不要有天塌下来的感觉,不要把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和孩子做出某些出轨的事情强行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把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我们不可否认,由于孩子受思维发展水平、社会经验的局限,其观念具有幼稚性,表现出主观、偏激、绝对性。但面对孩子的问题,不能再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对于孩子确实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采取恰当的态度应对。本网站有“面对的缺点和错误”的版块,就是专门负责解决如何纠正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的。第四,要调整我们的策略。当施加压力出了问题,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给孩子施加压力,而是要给孩子施加适当的压力,当出现了离家出走这样的逆反情绪时,表明我们的压力过了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施加压力的方式就完全错误的,而是要调整我们的压力强度。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家长,平时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不得不承受压力,这个时候,会出现孩子成绩上升或者比较听话的暂时现象,家长以为政策成功,就施加更大的压力。终于有一天,孩子承受不了压力,作出极端出格的事情,没有思想准备的家长,不知所措,不得不向孩子屈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完全放松,孩子又处于失控状态,更加有恃无恐。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做出出格的事情后,可以进行某些冷处理,但事情过后,调整对孩子的压力。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施加压力手段也要调整。从过去的直接处罚或责骂转变到把生活的压力直接传递给孩子。孩子要独立可以,但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能既要独立,又要家长为他做一切。

第五,要加强对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教育,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主动让他们到社会去闯,不要帮助孩子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虽然可能让孩子做错事很多,但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总结,让孩子吃一些苦。家里较难的家务,孩子能做得到的,应让孩子去做。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抗压能力、对困难和失败的承受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自信心、责任感。此外,孩子犯了错误,该批评就批评,该处罚就处罚,只是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了。

很多孩子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面对逆反心理的孩子,如果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完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逃课的孩子,我们采取听之任之的方式,告诉他,你可以完全不需要学习,当你知道要学习的时候再来找家长。这时候,真正慌张的是孩子,他知道,如果不学习,第一个后果就是留级,留级生总是被人嘲笑,他比家长还明白。我们就对孩子说:“不学习没有关系,一样可以成才,如果你不想学习,我们就走没有文凭成才的道路。”这时候孩子反而会说,通过学习好,获得文凭的道路更加保险。

当孩子为此感到恐慌的时候,我们再施以援手,从旁指导,为孩子提供好的指导,确保我们对孩子的指导可以导致孩子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孩子才愿意接受我们的指导。

孩子之所以敢离家出走,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他从小没有受到过处罚,不知道失去是什么滋味。如果孩子已经离家出走了,我们不妨冷处理,不要着急上火地去找到,那样孩子是最想看到的。让孩子过一下流浪的生活,相信是对他最好的教育,让他真正懂得家的温暖。

孩子的反抗代表着要自立,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本来是好事,家长为此应该高兴才对。家长之所以和孩子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主要原因有这样一些:首先,作为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没有思想准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教育过程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喂养期、教养期、鞭养期、圈养期和放养期(详见《成长过程与我们的教育手段》),在这五个阶段中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要求和考核标准。这个孩子的年龄处在圈养期,是从高压的鞭养期向放任的放养期的过度时期。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手段要从事事关心、事事干预、事事指导要转变到让孩子独立,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的方向发展。当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遇事反反复复唠叨个没完。在鞭养期,家长一会儿让孩子注意这,一会儿又让孩子注意那,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出于对家长的依赖和恐惧,这些关怀备至的做法,曾经对孩子的教育行之有效。然而,这些教育方法和孩子日益增长的独立意识就会形成激烈的冲突,这就形成了所谓第二反抗期。

为了很好地解决反抗期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在第二反抗期当中的特点:

一是对现有社会地位不满。由于孩子“成人感”的形成,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反抗在家里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家长权威式的干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依然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倘若孩子做错了事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开始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罚跪、罚站甚至逐之门外等高压手段,就会引起孩子极大的不满和反抗。或者把孩子完全当成一个小比比,根本对孩子不信任,事事都要孩子汇报,做什么都要给孩子知道,让孩子缺乏成人感。

二是与大人在观念上的碰撞。由于孩子知识容纳量迅速膨胀,而且他们所了解的世界和成人不同,孩子开始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往往和大人的想法格格不入,当家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但却没有真正考虑孩子的实际兴趣和爱好,强加给他们不同的观念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事实上,在这场冲突中,家长未必是正确的。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其它什么也不要管。这种起源于科举文化的要求,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当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工资甚至不如农民工,就是这种错误思想所导致的。

三是对孩子缺乏必要的信任和认识。大人对孩子能力、态度和表现缺乏信任或者给予过低的评价或者对孩子行为懂动机产生怀疑导致孩子反感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有的时候,大人在不适宜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行为时产生的逆反行为。情境是指个人意识到的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小环境。

四是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由于孩子生理加速发展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不断出现的“麻烦”,常常让他处在焦虑的情绪背景中,遇到不满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这本来有一套应对的办法,但由于缺乏思想准备,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就会和孩子产生激烈的冲突。

其次,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和对抗情绪。

家长以为只有对孩子百依百顺,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仍然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自然就不会不满。然而,家长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过分迁就,反而让孩子的需求无限膨胀,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更加敏感。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家长就应该满足他的要求,宽容他的错误。

当孩子的错误所造成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他所犯的错误实在太大,家长无法接受而严厉批评他是,不习惯受到指责的孩子,就会产生激烈的对抗情绪。与此同时,父母无法满足他日益膨胀的要求时,也会产生逆反行为。深圳就有这样一个女孩,从小就是祖父母和父母宠爱的对象,上中学时,因为同学家不少住在豪宅,为了能够在家长的家访中感到有面子,就要求家长务必在家长到自己家里前买豪宅,结果,家长没有能够满足她买豪宅的要求使得她离家出走。

第三,学校和家庭提出过高要求,孩子难以达到。

学生感到在校学习负担过重,困难太多,或者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唠叨太多,特别是一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成绩跟不上去,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每个孩子的天分、发育水平、年龄和基础等因素各不相同,盲目地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要求孩子参加过多的课程,舞蹈、钢琴、绘画、外语、书法……,硬性地规定孩子的考试成绩,这些强人所难、拔苗助长式的要求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让孩子心力交瘁、再也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时,他们就会奋起反抗。

据浙江省某市对415名中学生调查,有31%的学生反映学习生活紧张、单调,表示出厌学情绪。由厌学发展到逃学,是最常见的情况。同时,师生关系的对立,有些差生抱着升学无望的消极心理。事实上,暂时的落后并不等于永久的落后,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孩子达到某个成绩,而是尽可能地发挥潜能。第四,人际关系恶劣,环境不适应。

长期以来,不是孩子和周围关系处于十分紧张的关系,就是周围的环境本身十分恶劣。比如,如与父母关系不好。有的时候是因为某件突发事件,让孩子难以承受,比如遭受冤枉、体罚、嘲讽等。此外,我们也不可否认,传媒的负面影响,一些传媒给孩子带来许多不良信息,如少年离家,赞美流浪生活等,令学生去模仿。也存在外力胁迫,如有的孩子受不良青少年教唆。

一项调查对出走少年和一般少年的调查显示,对于“家庭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的回答,出走少年和一般少年都认为家庭具有“求得全家人团圆和舒适的作用”,

出走少年是30.6%,不到总数的1/3,而一般少年达到63.7%。这种差别是值得注意的。赞成家庭“只是吃饭睡觉的地方”的想法,出走少年是25.3%,一般少年只有6.7%。赞成家庭“是被父母养育的地方”的想法,出走少年是19.3%,一般少年只有5.9%。这两项的差别,也可以反映出出走少年的特征。

第五,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非常有问题,只要有任何一点点危险,决不让孩子去做,凡是不会做的事情,一定要等孩子学会怎样做后,才会让孩子去做。孩子做出了某些出格的事情,也从来不会批评甚至处罚孩子。这种所谓“文明”的教育不仅和孩子未来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也大大提高了孩子对周围恶劣环境的敏感度,一点点小事承受不了就会离家出走。这些都表现出现在的学生耐挫力太差,逃避就是一种表现。

当家庭长期让孩子自由散漫,到了初中阶段,需要中考,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时候,孩子就会感到厌烦或想逃避。比如有些中学生,在做功课或复习时,被同学叫去玩了,或被电视机、游戏机吸引过去了,实际上就是一种逃避的表现。因此,逃学是学习上被动性的反映。

第六,对社会缺乏必要的了解。

我们的教育把学校的学习放在了之高的地位,使得孩子对社会的认知达到了可笑的程度。我就曾看到,一个出走的孩子,在外面张贴征求父母的小广告。期望能够找一对能够关心他、照顾他的父母。离家出走的许多青少年在走上街头后发现,没有经济地位,缺乏社会经验,增加了其他危险性,使他们常常成为犯罪的受害者,被抢劫、殴打等,或者参与一些非法活动。

在一项对出走少年和一般少年的调查显示,对“出走有什么好处”的回答,出走少年认为“干什么都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占48.3%,认为“能高兴地游玩就好”的,占33.0%,认为“能同厌恶的过去诀别”的,占18.5%,可见出走少年多数是为了轻松地游玩。出走少年认为出走能得到“新的体验”的,是30.1%,认为能“考验自己的力量”的,是24.0%,从这两项回答较多的情况可以看出出走少年的心理特征,应当承认这是走向成熟的一种反映。一般少年认为出走能得到“新的体验”的,是44.8%,认为能“考验自己的力量”的,是37.3%,共计数要高于出走少年。

第七,孩子个人性格问题。

有些孩子对被禁止的东西特别感到好奇,从而想违反禁令去尝试的行为。这类逆反行为,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由强烈的好奇心和自尊心等社会心理的感染。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孩子有一种喜欢出走、游荡的心理癖好,是出于对玩乐和无拘束的渴望,大胆冒险,又缺乏家庭意识和家庭亲密感等,出走是他们性格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反复出走的学生中,可能有极个别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他们是出于幻觉或妄想而出走的,对这种人更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寻找。找回来后必须请精神医生对他予以专门治疗和指导。

不同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孩子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解脱,于是选择一走了之

第19篇:心理教育教案

课题:揭短会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五年三班

黄赛琴 时间

2014年10月20日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家负想一所业,放学把自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 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 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 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镜子照自己

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不开而寻短见。

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受到老师批评,回家用红领巾己系在门柄上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四、揭短会经受磨难

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老师指导

五、写感受

课题:改掉你的坏习惯

班级:五年四班班

时间:2014-10-20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

一、交待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

二、新授部分

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说完就上学去了。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

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

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生答:师板书:不卫生

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

生答:师板书:

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

小结学法:(略)

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

(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

(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

(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

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小立打开礼品盒,发现里面有她爱吃的蛋糕,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叫爸爸陪她到公园玩儿。

看幻灯:出示题: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坏习惯?

(2)这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3)还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办?

用刚才学习前两个内容的方法自学,小组讨论,派一人回答

4.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你的改正措施。

三、总结

1.问: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改改你的坏习惯

不卫生: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 人际交往:欺骗老师、同学 家庭生活:没有礼貌 (纠正、改正)

第20篇:心理教育教案

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什么是异性疏远期于学习其主生原因。 2.懂得异性疏远现于学习和成长不利。

3.树立良好的性道德观念,使男女同学相处健康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教学重点:

1.如何改变异性疏远现象。 2.异性疏远的原因。

3.男女同学交往中要注意的问题。教学难点:

异性疏远现象的成因。 教具和方法:

投影教材、录像教材

多媒体电脑、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角色扮演。 教学提纲:(电脑显示)。 (一)什么是异性疏远现象。 (二)异性疏远的成因。

(三)如何改变异性疏远现象。

(四)男女同学交往中要注意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2--3分钟)

同学们跨进了中学的校园就意味着进入了或即将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身体发育发生着巨大变化,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增强,社会交往逐渐增多,在心理上充满着矛盾和动荡.17世纪有一位牧师把青春期比作\"一条没有舵.没有压舱材米又没有贪领航员引导的刚刚向大海的新船\"。因此,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可能会面临较多的困难,比台男女同学如何相片就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男女同学如何相处(板书) 二.电脑显示教学提纲 (一)什么是异性疏远期。 (二)异性疏远现象的成因。 (三)如何改变异性疏远现象。 (四)异性交往中要注意的问题。

(二)什么是异性疏远期(板书)(7--8分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同学身心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性心理的萌芽,使我们开始真正意识到两性关系的存在, 幼儿园及小学时期男女同学那种无拘无束的融洽关系有所改变,下面我们以生活中发生的>为例,来看一看有些什么改变。

(1)角色扮演:>

男同学海兵和女同学小梅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里很要好的同学, 进入高中不后又同时分在高一X班.中秋节这天是海兵的十六岁生日,下午放学的时候,小梅送给海兵一个贺卡,海兵接过来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三行方案文字和一\"心\"形图案.第一行是:\"祝海兵同学生日快乐\",最后一行是你的同学小梅, 中间的\"心\"形图案的下面印有\"勿忘我\"三个字。海兵开始很高兴,但过了一会儿海兵却感到高兴不起来了,好像听到不少同学都在笑话他、鄙夷他。晚自习时,小梅向他请教一道数题,海兵竟不理她。第二天,海兵还找到老师要求转到别的班去。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①海兵为什么要转班?

②你是否赞同他转班?为什么?

③假如你是海兵或小梅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由于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之间这时往往会出现回避、不说话,互相瞧不起。表现在男女同学之间多就几句话,就被别的同学笑话。同坐一桌的男女同学在桌子中间划一道\"三八线\"还有的把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交往当作不道德行为等等。这种现象就叫异性疏远现象。这个阶段从心理学来说叫异性疏远期。异性疏远现象的出现标志着人生的性意识的觉醒。 (2)请学生举出其他一些异性疏远的例子。

(二)产生异性疏现象的原因(板书)(15分钟) 有生理上的原因和心理上的原因。 ①1.生理原因:(板书)

看教学录像片《青春的奥秘》中的青春的巨变一段。 老师归纳:生理原因是身体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②2.心理上原因:由于男女同学生理上的原因,使之产生恐惧羞怯、焦虑、烦恼,不愿让人知道,就容易造成男女同学之间疏远、甚至对立情绪。即异性疏远现象是性心理的发育,性意识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闭锁心理,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提问:异性疏远现象对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是否有种? 不利的表现有哪些方面?(投影显示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电脑显示) ①不利于学习上互相帮助。

②不种于班集体活动的正常开展。 ③不利于男女同学之间的团结。 ④不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既然异性疏远会带给我们这么多不种影响,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三)如何改变性疏远现象(板书)(10分钟) 1.如何消除异性疏远现象(投影显示) 请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1)主动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消除不正常的心理。

(2)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男同学主动帮助女同学,树立\"女优先\"的品德。 女同学要自尊自爱,对男同学真诚相等。

2.男女同学和睦相处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哪些有益的方面?(投影显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1)有益于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2)取长补短。 (3)\"相吸相悦\"效应。

(4)有益于个性发展,达到自我完善。 (5)有利于身心健康。

3.如果男女同学完全没有界限,过分亲密交往可不可以? (四)异性交往中要注意的问题(板书)(10分钟)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电脑显示):

1.交往的动机要良好,以增进了解发展友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为目的。2.态度要明朗,言谈举止要大方。 3.划清友情和爱情的界限。

4.防止交往过密的出现,正确对待男女同学政党交往。5.多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

6.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人生目标,珍惜时光。

《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总结.doc》
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