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接种室岗位职责

2020-04-18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注意事项

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注意事项:

1、接种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免接种程序和接种禁忌症

2、接种人员必须及时给辖区内的目标儿童建卡、建证,(新出生儿童要求在1个月以内)。准确掌握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姓名、性别,父母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3、预防接种前要先了解应种目标儿童数、及其居家情况。

4、接种前要先核对《接种证》与《计免卡》上的接种记录。接种时务必及时在卡、证上填写好接种针次记录。卡、证记录必须做到完全吻合(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父母姓名、接种记录)

5、对外地转来的本地儿童,未建卡证的给予建卡建证(并在备注栏注明外回日期),对已建卡建证的将其接种针次记录填写上卡。

推荐第2篇:免疫室质控计划

免疫室质控计划

一.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各实验室严格执行已编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质量小组和各实验室组长要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持续整改措施。 二.管理层要高度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有效的运作必须是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因此,科内质量监督员,生物安全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三.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到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人员培训是有效的手段。各实验室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工作的复杂性、转岗等不同情况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三基三严训练,提升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形式灵活多变,可采取科内业务学习、科外培训、请专家授课的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局面。

四.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检验工作自检验申请单的开出、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的接收、标本的检测直至检验报告单送抵申请者(或患者)手中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其全程控制。为保证有效性,将检验全过程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强化、突出。

1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过程指从申请单的开出至标本送到检验科的过程。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实际上许多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与标本的质量有关,并不是检测过程的原因。因此,对检验前过程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检验前过程大多发生在检验科外,容易被忽视且不易控制,这造成了该阶段成为三个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检验科应对临床医护人员讲解宣传检验前过程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其了解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的受影响因素等知识,严格按规定正确规范地采集标本或监督病人正确留取标本。此外,还应对标本运输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避免送检不及时、不规范影响检验质量。

2 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检验中指标本在实验室检测的过程,包括标本的接收过程。 (1)重视标本的接收。

检验科要建立专门的标本接收和拒收登记,由检验人员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核查签收。核查内容应包括:申请单填写是否正确齐全、申请单与标本的唯一性标识是否一致、标本质量是否满足申请项目需要、标本是否及时送检等方面。对不合格标本拒收,并向送检者说明拒收原因,必要时可直接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要求重送标本。对接收和拒收标本均应记录并保存。

(2)把好仪器、试剂关。

合格的设备和试剂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检验科将对试剂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管理、试剂采购及出入库、保存条件、试剂的使用记录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不合格试剂进入检验科,杜绝不合格试剂和过期试剂应用于检测。在检测仪器方面,也应制定标准化设备管理文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专人保管,对仪器设备考察、购买、使用、校准、保养、维护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确保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与使用手册要求一致,例如电压、电流、湿度、温度等。

(3)严格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

我科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仪器、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对所有的仪器设备和检测项目编写标准化操作规程。其内容应包括:检测原理、性能参数、原始样品要求、溶器和添加剂、校准程序、检验程序、质控程序、干扰和交叉反应、生物参考区间、样品可报告区间、警告危急值、实验室解释(临床意义)、变异的潜在来源、参考文献等方面。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使操作过程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操作误差。

(4)做好室内质控。

通过室内质控可发现仪器、试剂误差波动规律并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验科将建立室内质控的标准化文件(SOP),开展除大便常规外的所有项目室内质控、建立质控原绐记录,质控图,每月有质控小结,使用12s、13s、22s、41s、10x等规则对失控进行判定,并建立失控分析记录。

3 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检验后过程指检验结果的审核、发出、临床应用、标本保存的过程。

(1)检验结果的审核。

建立双审核制度,先由操作者作为报告人进行初审,然后由经授权的负责人进行复审。如发现漏检、错检、书写不规范、病人资料不符合等情况,及时查对或与报告人联系,及时纠正。对有疑问或较异常的结果可经复查后才发出

(2)检验结果的发放

检验结果的发放必须及时、保密。经消毒后统一发放检验单。

(3)已检标本的保存。

检验科应对有保存意义的已检标本进行保存,并制定标准化文件对保存方法、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在保存期内可追溯到原始标本。做好这一环节,既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复查,也有利于检验人员的自我保护。我科将所有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暂定为7天。

五.积极参加室间质评工作

室间质评成绩是检验科质量水平高低、室内质控好坏和检验结果可靠与否的具体反映。通过室间质评结果,能发现实验室自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因素,了解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误差,有针对性进行纠正,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我室将参加继续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与广西区临检中心组织的免疫学室间质评,要保证质评成绩全部合格,并力综合考分达到争达到90以上。并在质控成绩回报后及时组织室内人员对失控项目及在控但结果偏离靶值较大的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寻找出实验过程中欠缺的地方,落实整改,在室内质控中注意存在问题的地方,不断完善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争取在室间质评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及贯彻不断整改完善的总结分析方法。

推荐第3篇:计划免疫接种率分析报告

2012年12月份计划免疫接种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巩固计划免疫所取得的成果,对全镇接种率分析,对23个行政村进行了 接种率分析。现将这次接种率分析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方法

1.调查的方法及对象:对2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对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进行统计。

2.调查内容: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含麻疫苗接种率、及时率。

二、调查结果

根据各组对调查的26个行政村的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含麻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其中潭头村白破接种率84.12%,A+C①接种率90.17%,A+C②接种率53.57%,乙脑①接种率88.89%,乙脑②接种率59.62%,甲肝接种率89.44%,其余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三、问题

通过对接种率调查,我乡的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个别村防疫员对计划免疫工作不够重视,责任性不强,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不善,遗失较多;卡、证不符;接种程序错误;甚至有漏卡漏证的现象。

2个别村对计划免疫工作执行不到位,与卫生院领 取的疫苗

不相符。

3.有些村级人员接种技术不熟练,不按要求接种,致使疫苗效价降低,卡痕阳性率偏低。

4.计划免疫宣传力度不强,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不足,使此项工作得不到群众很好的配合和支持。

5.村级保健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强,责任性不强,是计划免疫 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四、建议

1、需继续加大对防疫专干和村保健员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思想认识,使计划免疫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2、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有力的支持,提高村保健员的待遇和计免工作必须的经费投入,才能使计划免疫工作可持续发展。

3、需继续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计免知识的知晓率,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计免工作,使计划免疫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2012年12月31日

潭头卫生院

推荐第4篇:全县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2010年度全县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为切实履行我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的庄严承诺,根据国家五部委《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通知》、《**省卫生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及《**省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细则》之要求,**县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于2010年9月11—20日对8月龄至6岁组儿童开展了一轮麻疹组份疫苗的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经市级专家作快速评估调查,本次强化接种率达到了98.36%,**县疾病控制中心快速评估抽查了火德红、龙树、小寨三乡9村270人,接种265人,接种率为98.15%。现简要总结

**县位于**省东北部,牛栏江北岸,是**市的西南门户,东北与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国土面积1487平方公里,辖9乡3镇84个村(居)民委员会,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最低海拔568米,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现象严重。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414244人,出生儿童6875人,出生率为16.59‰,其中,回、彝、苗、仲等少数民族9万余人,贫困人口15.2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群众不利于健康的生活陋习较多,文化素质不高,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外出务工人口流动较多。

全县有县医院1所,中医院1所,保健院1所;2003年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编制60人,现有在岗职工47人,占编制数的78.33%,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人。设有免疫规划科,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有乡镇卫生院13所,下设防保组14个,乡级专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14人;村卫生所84个,乡村医生317人。

(一)领导重视 责任明确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不仅关系到全县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县委、政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教育局长任副组长,宣传、财政、食药监、妇联、团委、广电、文化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领导组。各单位、各乡镇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卫生局还成立了技术指导组、疑似异常反应诊断处理组、巡回督导组和宣传报道等相关组织。

二是2010年9月8日及时召开了全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动员、培训会议,会议由**县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主持,卫生局王燕书记作了动员讲话,李副局长对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分别作了具体要求,县疾控中心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保健医生、卫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和抽调下乡人员参加了会议,参加培训会议人员约85人。9月10日前,各乡镇、各村(居)委会、卫生院相继召开二级培训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三是制定了《**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和《**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处置预案》。

四是政府要求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大事来抓。

五是全卫生系统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中心,王燕书记、李副局长要求举全卫生系统之力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在接种期间禁止饮酒,严肃工作纪律,启动工作问责制。

六是疫苗接种期间所有村卫生所在做好通知村民事由的前提下,停诊全力开展麻疹组份疫苗的接种工作。

(二)组织有力 宣传到位

全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了业务骨干40人分赴各乡镇指导,并以持钩到各乡作督导的**县疾病控制中心专业工作人员为督导组长;各乡派出每村至少1名的乡级医务人员85人深入各村指导317名乡村医生工作;乡村社领导及学校校长、老师等106人参与了此次工作。县卫生局成立了3个以李副局长、纪检书记徐嘉伟、吴献副局长为组长的督导组负责全县巡回督导,各乡镇分管领导、中心校校长、卫生院院长负责辖区内的巡回督导和指导;**县人民医院被指定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的定点医院。

各卫生院对全体职工、全体乡村医生进行了接种知识和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业务培训,学校召开了“三个”会议,即领导班子和班主任会议、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学生家长座谈会,分别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了社长会议, 村委会班子成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积极参与配合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县卫生局督导组、技术指导组重点帮助薄弱地区和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对重点学校坚持守候在现场。做到了环环有人抓、步步有人盯、层层有落实,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群体性接种的安全,**县卫生局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使疫苗接种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实施告知,所有接种对象有家长签字。

三严格筛查禁忌症,首先由班主任筛查学生的慢性病如癫痫、精神病等;其次是医生再进行禁忌症把关筛查。

四是严格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注射。

为了确保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质量,疫苗从县到乡镇,乡镇到各接种点,均保证了疫苗适宜的温度下运转,并按照要求在接种前对疫苗进行清理核查,对临时接种的人数进行摸底登记,计划疫苗需用量,疫苗进行用冷藏箱或冷藏背包、冰箱保存,确保疫苗的效价。接种人员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程和培训要求,开展了接种前预检,实施安全注射,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在观察室准备了各项急救药品和器械。接种完成后,各乡镇卫生院均及时对放置针具的安全盒进行了集中统一焚烧深埋处理。本次接种工作由于各乡在开展接种工作中准备充分,至接种完毕后,全县只发生1例过敏性皮疹。

通过社长和乡村医生入户宣传,学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宣传,医院利用群众候诊之机宣传和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宣传、传单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并举,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深入村社、深入人心,受教育人员达30余万人,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010年9月11日—20日,我县共出动宣传车31辆次负责流动宣传,张贴宣传标语587条、张贴宣传画102张、横幅107幅,发放宣传单4776张,发放家长告知书14400张,进行出黑板报、墙报96期次,赶集天利用广播宣传96次,**有线电视每天晚间新闻播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通知10天;手机短信宣传8万余户。采取了以上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运作规范 成效明显

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前,各村民委员会、社区严格按照《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的相关要求,认真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至9月4日,全县摸底调查结束。各村派驻人员和疫苗分发于9月10日全部到位,2010年9月11日上午准时开展接种,9月20日全面结束。

根据上级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经县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研究,本次接种工作采取固定接种和入户接种相结合,接种点的设置和接种人员的资质卫生局专门下文作了认定。共设立临时固定接种点534个,固定接种点98个,学校严格禁止设立接种点,凡涉及学校学生接种,一律由家长带到卫生院或卫生所指定的固定接种点开展接种,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启动时县乡指导组具体到现场组织实施,示范接种程序。

全县8月龄至6岁儿童(即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0日出生儿童)应种为41801人(其中本地儿童40992人,外地儿童809人),除有禁忌症的儿童未及时开展接种外,全县实际接种40839人(其中本地儿童接种40039人,外地儿童800人),接种率为97.70%,实现了上级要求的95%的目标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乡两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动员、培训会都是由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主要领导到会作动员讲话,逐级签订责任书,负责辖区内接种对象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王燕书记、纪检书记徐嘉伟、吴宪副局长亲临各乡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自始致终参与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调集并保障工作所需的交通工具。

2、部门协调配合:各乡中心校校长全程参加每个学校的组织、发动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各班班主任参与接种禁忌症的筛查和接种后学生的观察。

3、卫生局组织有力:卫生局抽调了县直单位技术骨干40人、各乡卫生院医护人员85人和乡村医生317人组成接种组,并组织3个督导组巡回督导,接种期间全县84个村卫生所停诊关门,所有工作人员禁止饮酒,对98个固定接种点和534个临时接种点人员经培训后,以文件通知实行行政许可。

4、疾控中心技术指导有方:疾控中心被抽调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从业务培训、宣传、接种点的选择、组织接种、接种反应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处理及资料收集汇总、报告均按《实施细则》要求有序开展。

5、各级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参加本次强化免疫接种活动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较强责任心投入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许多工作同志白天参加紧张的接种活动,晚上打针输液,病人为健康人预防疾病,确保了本次接种不留死角。

6、规范操作,减少了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病例的出现:由于在接种前做好对接种禁忌症儿童的筛查和体检工作的培训,并做好各种反应药品的准备工作,**县在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过程中只出现1例过敏性皮疹反应。

1、我县属“老、少、边、穷”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少数民族杂居县,财政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无法配套工作经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预防接种单位缺乏必要疫苗运输车、工作督导车、冷链设备和必要的检查督导经费。

2、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卫生保健意识不强,主动接受力度不够。

3、县中心接到市中心下发麻疹疫苗40000人份;县级下发各接种点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42000人份(含8月常规运转接种2000人份麻腮风三联疫苗),其中2009年1月—2010年1月出生儿童未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其余年龄组或已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为保证本次疫苗接种能够充分对适龄儿童开展接种,县中心要求各乡应充分发挥宣传动员工作,调动各乡、村卫生所确保接种率达95%的目标,要求各乡调动所有乡、村库存麻疹组份疫苗,完成本次强化接种工作,全县除市级供给的40000人份麻疹疫苗外,调出麻疹组份疫苗2880人份(县、乡、村三级库存麻腮风三联疫苗),本次实际使用42661人份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

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中,根据各乡报告的接种情况,翠屏、龙树两乡镇接种率未达95%以上,应加强对生病或暂缓接种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严防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麻疹发病;其次,上述两乡今后应重视摸底工作。

4、对患病儿童或发热儿童,要求各乡在儿童病愈后及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降低未接种疫苗而引起麻疹发病。

5、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做好适龄儿童建卡、建证工作,确保每个儿童接受到两剂次的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儿童。

6、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加强学校与卫生机构的相互协作配合,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未接种儿童补种工作的开展。

7、积极做好特殊人群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厂矿薄弱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措施相结合,提高适龄儿童扩大免疫工作的预防接种。

8、开展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积极开展出疹病例的血清学监测,对可疑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及时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加强疫情监测的敏感性。

9、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扩大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发病的宣传,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教育,使公众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使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疾病控制工作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圆满实现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的庄严承诺。

1、各级政府应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作经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主体,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基金,以保证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预防接种反应赔偿机制。

3、农村外出流动儿童比例较大,流动人口管理难,到了学龄期,流动儿童都要回乡入学,建议在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学前班或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开展每年一次的麻疹强化免疫或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查漏补种工作,以弥补常规免疫接种的不足。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制作必要的宣传品,保证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所有的冷链设施、设备远远满足不了疫苗运转的需要,要保证疫苗效价的稳定,具备必要的冷藏设施这是先决条件。

6、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一支长效机制的乡村预防保健医疗队伍。

7、加强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管理,建议教育部门把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入托入学的必备证件来抓,进一步提高持证上卡率,减少学校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

8、暂缓接种的部分儿童和外出流动儿童返乡后,适合接种时,各乡镇要按规范及时接种,继续做好查漏补种工作。

推荐第5篇:免疫接种证明书书

免疫接种证明

今有儿童___,性别_,出生日期__年_月_日,已在我院防保组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了相应的一类疫苗接种,特此证明。

2012-5-13 出证单位:南雄市澜河卫生院出证时间:

推荐第6篇:全县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为切实履行我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的庄严承诺,根据国家五部委《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通知》、《**省

卫生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及《**省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细则》之要求,**县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于2010年9月11—20日对8月龄至6岁组儿童开展了一轮麻疹组份疫苗的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经市级专家作快速评估调查,本次强化接种率达到了98.36%,**县疾病控制中心快速评估抽查了火德红、龙树、小寨三乡9村270人,接种265人,接种率为98.15%。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东北部,牛栏江北岸,是**市的西南门户,东北与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国土面积1487平方公里,辖9乡3镇84个村(居)民委员会,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最低海拔568米,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现象严重。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414244人,出生儿童6875人,出生率为16.59‰,其中,回、彝、苗、仲等少数民族9万余人,贫困人口15.2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群众不利于健康的生活陋习较多,文化素质不高,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外出务工人口流动较多。

全县有县医院1所,中医院1所,保健院1所;2003年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编制60人,现有在岗职工47人,占编制数的78.33%,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人。设有免疫规划科,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有乡镇卫生院13所,下设防保组14个,乡级专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14人;村卫生所84个,乡村医生317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 责任明确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不仅关系到全县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县委、政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教育局长任副组长,宣传、财政、食药监、妇联、团委、广电、文化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领导组。各单位、各乡镇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卫生局还成立了技术指导组、疑似异常反应诊断处理组、巡回督导组和宣传报道等相关组织。

二是2010年9月8日及时召开了全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动员、培训会议,会议由**县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主持,卫生局王燕书记作了动员讲话,李副局长对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分别作了具体要求,县疾控中心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保健医生、卫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和抽调下乡人员参加了会议,参加培训会议人员约85人。9月10日前,各乡镇、各村(居)委会、卫生院相继召开二级培训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三是制定了《**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和《**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处置预案》。

四是政府要求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大事来抓。

五是全卫生系统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中心,王燕书记、李副局长要求举全卫生系统之力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在接种期间禁止饮酒,严肃工作纪律,启动工作问责制。

六是疫苗接种期间所有村卫生所在做好通知村民事由的前提下,停诊全力开展麻疹组份疫苗的接种工作。

(二)组织有力 宣传到位

全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了业务骨干40人分赴各乡镇指导,并以持钩到各乡作督导的**县疾病控制中心专业工作人员为督导组长;各乡派出每村至少1名的乡级医务人员85人深入各村指导317名乡村医生工作;乡村社领导及学校校长、老师等106人参与了此次工作。县卫生局成立了3个以李副局长、纪检书记徐嘉伟、吴献副局长为组长的督导组负责全县巡回督导,各乡镇分管领导、中心校校长、卫生院院长负责辖区内的巡回督导和指导;**县人民医院被指定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的定点医院。

各卫生院对全体职工、全体乡村医生进行了接种知识和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业务培训,学校召开了“三个”会议,即领导班子和班主任会议、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学生家长座谈会,分别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了社长会议,

村委会班子成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积极参与配合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县卫生局督导组、技术指导组重点帮助薄弱地区和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对重点学校坚持守候在现场。做到了环环有人抓、步步有人盯、层层有落实,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群体性接种的安全,**县卫生局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加

强宣传,使疫苗接种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实施告知,所有接种对象有家长签字。

三严格筛查禁忌症,首先由班主任筛查学生的慢性病如癫痫、精神病等;其次是医生再进行禁忌症把关筛查。

四是严格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注射。

为了确保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质量,疫苗从县到乡镇,乡镇到各接种点,均保证了疫苗适宜的温度下运转,并按照要求在接种前对疫苗进行清理核查,对临时接种的人数进行摸底登记,计划疫苗需用量,疫苗进行用冷藏箱或冷藏背包、冰箱保存,确保疫苗的效价。接种人员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程和培训要求,开展了接种前预检,实施安全注射,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在观察室准备了各项急救药品和器械。接种完成后,各乡镇卫生院均及时对放置针具的安全盒进行了集中统一焚烧深埋处理。本次接种工作由于各乡在开展接种工作中准备充分,至接种完毕后,全县只发生1例过敏性皮疹。

通过社长和乡村医生入户宣传,学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宣传,医院利用群众候诊之机宣传和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宣传、传单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并举,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深入村社、深入人心,受教育人员达30余万人,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010年9月11日—20日,我县共出动宣传车31辆次负责流动宣传,张贴宣传标语587条、张贴宣传画102张、横幅107幅,发放宣传单4776张,发放家长告知书14400张,进行出黑板报、墙报96期次,赶集天利用广播宣传96次,**有线电视每天晚间新闻播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通知10天;手机短信宣传8万余户。采取了以上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运作规范 成效明显

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前,各村民委员会、社区严格按照《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的相关要求,认真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至9月4日,全县摸底调查结束。各村派驻人员和疫苗分发于9月10日全部到位,2010年9月11日上午准时开展接种,9月20日全面结束。

根据上级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经县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研究,本次接种工作采取固定接种和入户接种相结合,接种点的设置和接种人员的资质卫生局专门下文作了认定。共设立临时固定接种点534个,固定接种点98个,学校严格禁止设立接种点,凡涉及学校学生接种,一律由家长带到卫生院或卫生所指定的固定接种点开展接种,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启动时县乡指导组具体到现场组织实施,示范接种程序。

全县8月龄至6岁儿童(即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0日出生儿童)应种为41801人(其中本地儿童40992人,外地儿童809人),除有禁忌症的儿童未及时开展接种外,全县实际接种40839人(其中本地儿童接种40039人,外地儿童800人),接种率为97.70%,实现了上级要求的95%的目标

三、取得的成功经验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乡两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动员、培训会都是由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主要领导到会作动员讲话,逐级签订责任书,负责辖区内接种对象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王燕书记、纪检书记徐嘉伟、吴宪副局长亲临各乡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自始致终参与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调集并保障工作所需的交通工具。

2、部门协调配合:各乡中心校校长全程参加每个学校的组织、发动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各班班主任参与接种禁忌症的筛查和接种后学生的观察。

3、卫生局组织有力:卫生局抽调了县直单位技术骨干40人、各乡卫生院医护人员85人和乡村医生317人组成接种组,并组织3个督导组巡回督导,接种期间全县84个村卫生所停诊关门,所有工作人员禁止饮酒,对98个固定接种点和534个临时接种点人员经培训后,以文件通知实行行政许可。

4、疾控中心技术指导有方:疾控中心被抽调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从业务培训、宣传、接种点的选择、组织接种、接种反应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处理及资料收集汇总、报告均按《实施细则》要求有序开展。

5、各级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参加本次强化免疫接种活动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较强责任心投入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许多工作同志白天参加紧张的接种活动,晚上打针输液,病人为健康人预防疾病,确保了本次接种不留死角。

6、规范操作,减少了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病例的出现:由于在接种前做好对接种禁忌症儿童的筛查和体检工作的培训,并做好各种反应药品的准备工作,**县在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过程中只出现1例过敏性皮疹反应。

四、存在问题与打算

1、我县属“老、少、边、穷”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少数民族杂居县,财政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无法配套工作经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预防接种单位缺乏必要疫苗运输车、工作督导车、冷链设备和必要的检查督导经费。

2、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卫生保健意识不强,主动接受力度不够。

3、县中心接到市中心下发麻疹疫苗40000人份;县级下发各接种点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42000人份(含8月常规运转接种2000人份麻腮风三联疫苗),其中2009年1月—2010年1月出生儿童未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其余年龄组或已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为保证本次疫苗接种能够充分对适龄儿童开展接种,县中心要求各乡应充分发挥宣传动员工作,调动各乡、村卫生所确保接种率达95%的目标,要求各乡调动所有乡、村库存麻疹组份疫苗,完成本次强化接种工作,全县除市级供给的40000人份麻疹疫苗外,调出麻疹组份疫苗2880人份(县、乡、村三级库存麻腮风三联疫苗),本次实际使用42661人份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

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中,根据各乡报告的接种情况,翠屏、龙树两乡镇接种率未达95%以上,应加强对生病或暂缓接种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严防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麻疹发病;其次,上述两乡今后应重视摸底工作。

4、对患病儿童或发热儿童,要求各乡在儿童病愈后及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降低未接种疫苗而引起麻疹发病。

5、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做好适龄儿童建卡、建证工作,确保每个儿童接受到两剂次的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儿童。

6、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加强学校与卫生机构的相互协作配合,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未接种儿童补种工作的开展。

7、积极做好特殊人群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厂矿薄弱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措施相结合,提高适龄儿童扩大免疫工作的预防接种。

8、开展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积极开展出疹病例的血清学监测,对可疑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及时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加强疫情监测的敏感性。

9、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扩大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发病的宣传,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教育,使公众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使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疾病控制工作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圆满实现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的庄严承诺。

五、工作建议

1、各级政府应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作经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主体,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基金,以保证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预防接种反应赔偿机制。

3、农村外出流动儿童比例较大,流动人口管理难,到了学龄期,流动儿童都要回乡入学,建议在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学前班或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开展每年一次的麻疹强化免疫或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查漏补种工作,以弥补常规免疫接种的不足。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制作必要的宣传品,保证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所有的冷链设施、设备远远满足不了疫苗运转的需要,要保证疫苗效价的稳定,具备必要的冷藏设施这是先决条件。

6、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一支长效机制的乡村预防保健医疗队伍。

7、加强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管理,建议教育部门把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入托入学的必备证件来抓,进一步提高持证上卡率,减少学校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

8、暂缓接种的部分儿童和外出流动儿童返乡后,适合接种时,各乡镇要按规范及时接种,继续做好查漏补种工作。

推荐第7篇:免疫规划接种宣传

免疫规划接种宣传

“疫苗接种,家庭有责”是今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是我国第27个计划免疫宣传日,也是我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的第五个宣传日。为进一步向广大群众宣传国家关于计划免疫的相关政策,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营造大众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氛围,强调家庭负有主动为孩子获得免疫的接种责任,号召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达到接种疫苗,促进儿童健康的目的,我镇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召开了专题会议,转发了有关文件,制定了宣传方案,于4月25日起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积极部署、安排到位

4月23日,我卫生院组织召开了 “4.25”计免宣传周工作会议”,会议上转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对具体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威宁县疾控中心制定了全区“4.25”宣传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认真安排、积极准备,争取当地政府及宣传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印制、下发了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为保证宣传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矗

二、广泛宣传、内容多样

1.为增强预防接种宣传效果,我卫生院紧密结合“健康山东行动”宣传方案, 中心在牛棚镇街道共设定10个宣传点,电子屏1个、悬挂过街条幅25幅,张贴、发放宣传画150幅,累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3000余份,接受儿童家长咨询200余人次。

2.同时结合走上街头,走进村寨、集贸市场进行接种日宣传。为更好的让儿童家长加深对计划免疫知识的了解,我牛棚镇卫生院组织10余名相关人员在团山村、中寨村等多个边远山区开展了以“疫苗接种,家庭有责”为主题,通过分发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向群众面对面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疫苗相关疾病预防及预防接种安全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免疫咨询。

四、宣传广泛、成效显著

今年“4.25”宣传日活动气氛热烈,范围广、针对性强。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了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了群众对免疫规划政策的知晓率,提高了群众预防接种的自主意识,为消灭脊灰、消除麻疹、控制乙肝等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推荐第8篇:猪场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按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5、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6、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7、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8、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9免疫程序:猪瘟

21-28日龄首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猪丹毒 猪肺疫

仔猪 小猪 公、母猪 ,21-28日龄首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口蹄疫

小、中猪 各种年龄 ,35日龄首次免疫 90日龄第二次用于 每年1月3月各免疫一次

喘气病

10日龄3-4月龄每年接种一次

伪狂犬病

21-28日龄 每年春、秋各一次

链球菌病

28-35日龄 免疫 蓝耳病

群体免疫

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杜绝各类病毒的侵袭,减少疾病的发生,经研究特制定本制度,望有关人员认真执行。

一、防疫时实行区域部长负责制和饲养员确保防疫到位制度,每个防疫程序做完后,必须经部长验收签字。

二、实行病因查源制度,重点对各种传染病查找病源,一旦出现病情,应马上向部长报告,由部长向场长汇报。了解病因并说清病因,不清楚病因的要说明病的症状,以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失职者追究责任,直至赔偿,并同时追究部长的责任。

三、防疫失误或者对猪只漏防,造成传染病的发生,直接发追究防疫人员的责任,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处罚,并追究部长的责任,直至赔偿。

四、周边地区如发生重大疫情,需要加防的防疫人员要及时提出加防建议。如有失误,追究防疫人员的责任。

五、防疫人员根据季节防疫程序及时制订药品购买计划。

六、对传染病必须实行隔离制度,各部应严格按照指定隔离区定点隔离。如有失误造成病猪传染,直接追究部长的责任。

卫生消毒制度

1、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对设备没有破坏性、没有残留毒性,消毒剂的任一成份都不会在猪肉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所用药物要符合NY5040的要求。

2﹑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 (4)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场区要经过洗澡、更衣和紫外线消毒。

(5)猪舍消毒:进猪舍或转群前,将猪舍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0.1%的新洁尔灭或4%的来苏尔或0.2%过氧乙酸或次氯酸盐、碘附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6)用具消毒:定期对猪喂料器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以上。

(7)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消毒药物选用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等。

(8)、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人员管理制度

1、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消毒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

2、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脚踏消毒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

3、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经消毒后在接待室等候,可以借助录像了解情况。若系生产需要(如专家指导)也必须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入场。

4、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区窜舍,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5、任何人不准带饭入场,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肉,吃肉问题由场内宰杀健康猪只供给。

6、外来买猪或送饲料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后报领导批准,方可进入猪场大门外等候。

7、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8、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9、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检查饮水设备,观察猪群健康状态。

10猪场工作人员应按时完成每日的资料记录

10.1 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

10.2 种猪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10.3 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

10.4 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

10.5 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

10.6 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

推荐第9篇: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给予接种或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外来儿童接种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8.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9.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对外来流动儿童建卡、建证、接种情况的抽查。

妇女保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开展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妇女青春期保健、婚姻期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

3.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孕产期保健各项工作。认真进行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营养咨询、医学指导等工作,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

6.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青春期保健、婚姻保期健、孕产期保健、科学喂养和避孕节育知识的讲座和指导,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7.规范填写《母子保健手册》等医疗文书和台账,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监测等工作,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和上报。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保健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制定干预措施。

8.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妇女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9.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开放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按照散居儿童管理要求,负责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3.建立本辖区0~6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6.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7.定期深入托儿所、幼儿园检查指导工作,督促基层单位做好各项儿童保健工作。

8.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有违反制度的应及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任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负责中心(站)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绩效奖励、医保物价及收费结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中心(站)年度预算并组织实施。按有关规定和权限加强管理。

4.负责审核会计报告。负责审核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5.加强对中心(站)的收费和医保工作管理,指导物价和医保工作。6.运用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参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审核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单位利益的经济合同和协议拒绝执行。

7.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物价、社保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提供真实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的意识和观念。

2.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健全医疗事故、过失登记报告制度,制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的预案。

4.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与所有工作人员签订医疗安全责任状,把医疗安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与奖金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7.发生严重差错,科内首先组织讨论,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调查、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

8.发生医疗纠纷时,科室负责人应主动解决,如有困难,及时报告中心领导。

9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0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经事故鉴定组织鉴定,一旦事故结论成立,则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开展妇女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开展青春期保健、婚姻期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心理卫生等妇女保健工作,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4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5.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做好妇幼卫生的信息统计、分析总结、补漏和质控工作;掌握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和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6.按要求做好以“知情选择”为主的避孕节育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重点对象落实措施,对放宫内节育器者,进行定期随访。

7.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展板、健康教育处方、培训讲座、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妇女保健科普知识。

8.制定辖区内妇女保健业务培训计划,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和讲座,定期开展业务交流。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讨论本辖区妇女保健工作计划,总结、交流妇女保健工作情况,部署工作任务;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妇女保健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开展儿童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儿保门诊健康检查内容应包括咨询、体格测量及评价、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发育检查)、常规开展儿童智力筛查、听力筛查、口腔保健、眼保健、必要的化验检查、个别指导。

5.对检查中发现的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活动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患病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发现肥胖、矮小、性早熟、铅中毒、智力发育迟滞等发育偏离的儿童建议逐级转诊治疗。

6.开展儿童系统管理、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地区儿童健康状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时填报各种报表、台帐,做好生命监测的补漏及质控工作。

7.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育处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托幼园所指导,召开工作例会,布置各项保健工作,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9.完成各项儿童保健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

10.按时参加上级的工作例会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11.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1.有专人负责居住在辖区内新生儿的访视工作,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情况、出院时间,及时访视。

2.新生儿访视用品齐全,功能完好,符合卫生消毒要求。3.访视内容完整,认真做好新生儿体检,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处理或转诊。

5.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增加访视次数,一般不少于三次。6.访视后,规范填写“新生儿访视记录”,做好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1.按照0岁4次、1岁2次、2岁2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的体检原则,对每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6个月以上儿童每年至少测查一次血红蛋白,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登记管理和治疗。

3.8-12月龄儿童进行一次智力测查,对具有智力高危因素的儿童全部进行智力监测。对智力可疑、异常儿童进行登记、转诊和追踪。

4.对0-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听力筛查,4岁以上儿童进行视力测查,发现的听力、视力异常者和患龋儿童及时登记、转诊和治疗。

5.按照体弱儿管理常规,对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儿全部进行登记和管理。

6.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智能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7.规范填写“儿童保健体检记录”及相关登记表、册,认真做好儿童健康体检资料的信息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

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掌握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死亡的孕产妇。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期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上的原因造成的死亡,但不包括妊娠各期的意外死亡和外地来克就医而死于克拉玛依者。

3.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医院负责填写《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并报市妇幼保健所。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孕产妇,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填报《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

4.凡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单位,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或以《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形式报市妇幼保健所;在一周内将《孕产妇死亡病历报告》上报市妇幼保健所。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

5.加强孕产妇死亡补漏、质控工作的管理,孕妇产妇死亡病例要经过医院、市级围产保健协作组二级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状况,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缩动四项生命指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但不包括外地来克就医而死于克拉玛依者。

3.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去出生时间即为其实足年龄。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指刚出生至5岁差1天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1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5.建立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网络,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对辖区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危重儿童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填写《儿童死亡报告卡》,于每月5日前上报市妇幼保健所;及时将辖区外的或无法追踪的儿童情况或资料反馈到市妇幼保健所。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活产儿补漏和质控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记录可查。质控重点是流动人口中活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同时对监测的表、卡、册进行质量检查。

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1.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1000克)至出生后7天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但不包括计划外引产。

2.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医院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原因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报市妇幼保健所。

3.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围产儿,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原因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报市妇幼保健所。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5.加强围产儿死亡补漏和质控工作的管理,围产儿死亡需经过医院、市级围产保健协作组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

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填写《围产儿情况调查表》、《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2.填报范围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1000克)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若双胎或多胎均为缺陷儿,则需每例各填一张《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3.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4.填报单位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围产儿情况调查表》、《出生缺陷儿登记卡》报市妇幼保健所。

5.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的质控管理,做到有记录可查。

推荐第10篇:某县计划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工作总结

根据XX市卫生局、XX市疾控中心有关文件精神,我站按照“组群抽样”方法的要求,在全县4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中随机抽取了30个乡镇30个行政村作为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点,并于2005年6月派专业技术人员分成3个调查组在各调查点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1、基础免疫:2002年出生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四苗”单苗及全程接种率、卡痕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不合格接种原因。

2、加强免疫:1岁组儿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麻疹、百白破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率;4岁组儿童脊灰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7岁组儿童麻疹、百白破二联加强免疫接种率。

二、调查方法

1、基础免疫以现场调查与查阅接种卡、证相结合进行。

2、加强免疫主要以查阅接种卡的方式进行。

三、判断标准

按《全国计划免疫接种率第三个85%目标的审评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做到人卡核实,以卡、证记录为准。凡经核实符合免疫程序,全程全量接种为合格接种,凡未建卡、证者,未接种者,接种起始月龄、间隔时间不足者,未全程全量或超龄接种以及未建卡者和卡、证记录不清,卡、证不符者,均视为不合格接种或未接种。

四、调查结果

1、基础免疫:共调查适龄儿童210名,建卡205人,建卡率97.61%。其中卡介苗接种率为95.7%,卡痕率91.9%,脊灰糖丸接种率97.61%,百白破接种率93.33%,麻疹疫苗接种率91.9%;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77.14%;“四苗”全程接种率91.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6.19%。

2、加强免疫:1岁组、4岁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7岁组分别调查适龄儿童各210名,1岁组麻苗、三联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3.33%和93.80%;4岁组糖丸加强免疫接种率98.09%;7岁组麻苗、百白破二联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85.23%和86.66%。

3、不合格接种

基础免疫:不合格接种共计74人次,其中:未建卡建证25人次、未接种8人次、初始接种提前5人次、间隔不符12人次、记录不清6人次、卡证不符18人次。

加强免疫:不合格接种人数63人次,其中:1岁组百白破不合格接种3人次(间隔不符1人次、超期接种1人次、记录不清1人次)、麻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daodoc.com查看)疫苗不合格接种1人次(超期接种1人次),4岁组糖丸不合格接种4人次(间隔不符3人次、超期接种1人次),7岁组百破二联不合格接种31人次(未接种5人次、间隔不符7人次、记录不清15人次)、麻疹疫苗不合格接种28人次(未接种3人次、间隔不符20人次、记录不清5人次)。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建立了预防接种门诊的乡镇、对辖区内边远地区的巡回接种次数不够。

2、冷链设备废损严重,维修、更新的资金短缺,疫苗的保存、运输质量难以保证。

3、个别乡镇新上任的防疫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工作责任心需大力加强。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计免工作的领导,增强必要的投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巩固计划免疫取得的成效。

附:

1、接种率调查汇总表

2、加强免疫接种率汇总表

3、基础免疫不合格接种原因分析汇总表

4、加强免疫不合格接种原因分析汇总表

第11篇:社区卫生院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社区卫生院2011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抽样调查总结

为了解我镇2011年计划免疫接种率情况及存在问题,我院防保组于2011年11月1日对我镇1-6岁儿童进行了一次计划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以1-6岁儿童作为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对象,抽取了龙兴、木界村共29个儿童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根据被调查儿童的卡疤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的29个儿童中,上卡29人,上卡率100%,卡介苗接种率100%,卡疤数29人,卡疤率100%,糖丸服第

一、

二、三次均为29人、接种率为100%,百白破第

一、

二、三次均为29人、第四针为29人,接种率为100%,麻疹初种29人、加强为29人,接种率为100%,,乙肝接种29人,接种率为100%,五苗覆盖率为100%,五苗全程接种率为100%,全程合格接种29人,全程合格接种率为100%,流脑A群第一针为29人、第二针为28人,乙脑第一针为29人、甲肝为29人,调查结果较为满意。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家长不知道计免五苗是哪五苗,不知道是什么疫苗预防什么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接种什么疫苗,更不知道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程序,只是部份家长按照防保人员预约的时间进行预防接种,有一部分家长对接种禁忌症不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要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计划免疫意识,进一步把我镇的计免工作做好。

社区卫生院防保组

2011年11月6日

第12篇: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调查报告

2006年计划免疫 “五苗”接种率

调查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巩固计划免疫所取得的成果,我乡根据上级年初安排,抽调村级业务强的防疫2名和我乡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于2006年6月9日进行培训,统一安排,统一标准,由院长和专干组成的督导组对全乡各村进行督导,于2006年6月10日-6月15日分赴到各村进行督导,对8个行政村进行了 “五苗”接种率调查。现将这次“五苗”接种率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方法

1.调查的方法及对象: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抽样,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对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4月31日出生的儿童(无论有无户口,是否居住满3个月)随机抽取7名适龄儿童(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包括3个月)进行调查,共计调查了28名儿童。

2.调查内容:建卡、建证,卡痕,GAVI项目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四苗” 基础免疫接种率。

二、调查结果

根据各组对调查的4个行政村的28名儿童“五苗”接种情况汇总统计,建卡28名,建卡率100%;建证27名,建证率98.10%;

卡证不符2名,占1.90%;糖丸口服28名,接种率100%;卡介

苗接种27名,接种率98.10%;有卡痕25名,卡痕率89.52%;麻

疹接种25名,接种率94.29%;百白破三联接种27名,接种率

95.71%;“四苗”全程接种26名,全程接种率90.95%。乙肝疫苗

第一针接种28名,接种率96.19%,其中及时接种24名,首针及

时接种率为73.33%;第二针接种27名,接种率89.05%;第三针

接种22名,接种率87.14%;全程接种26名,接种率87.14%。

三、问题

通过“五苗”接种率调查,我乡的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个别村防疫员对计划免疫工作不够重视,责任性不强,资

料的收集与管理不善,遗失较多;卡、证不符;接种程序错误;

甚至有漏卡漏证的现象。

2个别村对GAVI项目的实施执行不到位,与卫生院领 取的

疫苗不相符。

3.有些村级人员接种技术不熟练,不按要求接种,致使疫苗

效价降低,卡痕阳性率偏低。

4.计划免疫宣传力度不强,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不足,

使此项工作得不到群众很好的配合和支持。

5.村级保健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强,责任性不强,是计划免疫

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四、建议

1、需继续加大对防疫专干和村保健员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思想认识,使计划免疫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2、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有力的支持,提高村保健员的待遇和计免工作必须的经费投入,才能使计划免疫工作可持续发展。

3、需继续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计免知识的知晓率,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计免工作,使计划免疫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二00六年六月十八日

第13篇:生猪养殖场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生猪养殖场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1)各类疫苗要有专人采购和专人保管,以确保疫苗的质量。

(2)各类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要注意不要受热,活疫苗必须低温冷冻保存,灭活疫苗要求在4℃~8℃条件下保存。

(3)疫苗的使用按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接种疫苗必须由技术人员操作、其他人员协助。

(4)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观察疫苗瓶有否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瓶签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剂量记载是否清楚,稀释液是否清晰等,并记下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等,以便备案。

(5)疫苗接种前,应检查猪群的健康情况,病猪应暂缓接种,接种疫苗用的器械(如注射器、针头、镊子等)都要事先消毒好。根据猪场情况,一猪换一个注射针头或一圈换一个注射针头。

(6)接种疫苗时,不能同时使用抗血清。

(7)免疫接种过程,必须注意消毒剂不要与疫苗接触。

(8)疫苗一旦启封使用,必须当日用完,不能隔日再用。

(9)在免疫接种过程,疫苗不要放置日光下暴晒,应置于阴凉处。

(10)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前,要特别注意防止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

第14篇: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我省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我市是全省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据我市历年来对大中专院每年校资料显示,乙型肝炎发病居我省传染病首位。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免疫预防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2012年,我校将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并提出实施的具体要求。但仅实施我校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阻断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同时对在校学生人群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才能更有效地预防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为此,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目标

1、提高对班级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接种及时率。

2、提高人群乙肝免疫水平,控制乙肝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争取短时间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

3、通过宣传教育,使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二、策略

以健康宣教为主,普及乙肝防治基本知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在确保班级按计划免疫程序开展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让同学知道乙肝危害的严重性。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对餐饮(尤其是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未获得免疫能力的,应通过宣传、动员其接种乙肝疫苗。

2、动员班级人员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而符合接种要求的全部接种乙肝疫苗。

3、动员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家庭的其它符合接种要求的成员接种乙肝疫苗。

4、动员有适应症的同学接种乙肝疫苗,降低乙肝病毒经性传播。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

1、各班级要主动协调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共同做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2、学校要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在认真落实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同时,积极推行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

3、我班要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纳入奖励。

4、班上负责班级内疫苗免疫接种计划制定、疫苗分发和管理、、指导、健康宣教、接种率汇总分析上报、异常反应调查和处理以及乙肝疫苗接种考核评价等工作。

5、我班即将开展医疗服务和乙肝疫苗首针接种。

(二)注重宣传,动员我班学生积极参与

1、我班将开展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争取每个同学对乙肝控制工作的支持和对乙肝的认识。

2、我班讲充分利用班会、学习形式、报刊、杂志等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没有接种育苗的同学了解乙肝预防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促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和支持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三)

加强监测

我班将对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和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监测工作,以指导我班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

五、实施原则

1、本次活动于2012年05月14日开始实施。

1、乙肝疫苗接种全程共3针,接种时间为“0、

1、6”,即以第1针接种时间为“0”,第1针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2针为“1”,第2针接种后5~8个月接种第3针为“6”。

时间间隔:第2针与第1针间隔不少于1个月,第3针与第2针间隔不少于2个月。

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或参阅疫苗使用说明书。

接种禁忌证:以往对乙肝疫苗有严重的过敏史(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口和咽喉部水肿、血压下降、休克),不得接种。具体请参阅疫苗使用说明书。

2、在校学生乙肝疫苗的补种,应在所辖区的预防接种单位施行,禁止入校开展群体性接种。

4、乙肝疫苗的购置、使用必须符合《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

条例》的规定。

5、预防接种时要严格执行安全注射操作制度,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有条件的可推荐使用自毁型注射器。

六、督导考核

各班级负责人要加强对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日常督导,定期了解我班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进展,建立接种数据、工作总结定期上报制度。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主题词:卫生

防疫

通知

第15篇:免疫接种情况调查分析

2012年免疫接种情况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实现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免疫为目标,结合我团计划免疫工作的实际情况,评估计划免疫工作的进展情况,于2012年5月份我团30名儿童进行了五苗接种和建卡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内容和方法:

1、调查对象: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3个连队(社区)

2、调查方法:入户或家长带接种本来接种点核对儿童疫苗接种卡、预防接种证、询问家长计免知识,挨门逐户排查。

3、接种标准情况,按照计免程序要求进行。

二、结果:

从调查的30位儿童来看

1、建卡率100%。

2、接种率100%。,五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100%、脊灰苗100%、百白破100%、麻疹100%、乙肝100%.

3、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情况。流动儿童5人,完成全程接种4人,其余1人根据情况补种。

三、分析:

长期居住儿童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要实现每个儿童都获得免疫的目标,应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1、管理因素:社区儿童五苗接种率及程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但流动儿童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2、人群知识水平:本地人群自我保护意识较好,对传染病的预防越来越重视,许多家长能主动与接种门诊配合,使计免工作得以完善。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知识了解不多,重视不够,不能主动接受免疫接种。

四、讨论:

计划免疫工作是控制乃至最终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预防传染病工作中,免疫接种是预防相应传染病,防治暴发流行的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

本次调查显示工作人员对流动人群的管理还没有可行有效的办法,流动儿童成为传染病发生的一大隐患,另外,计划免疫知识宣传不到位,人群对计免知识的知晓率较少,因故外出儿童免疫衔接不好,致使接种推迟。今后,我们需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群策群力,提高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五、建议:

大力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计免知识的知晓率,通过电视、报刊扩大宣传范围,强化“预防为主”的方针,人人参与。对流动儿童加大管理力度,开展常规的查漏补种工作,各部门协作快出台流行人口管理措施,消除免疫空白,确保每位儿童得到免疫。控制传染病发生,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发

展完善计划免疫工作,开展免疫计划管理,更好地完善社区计划免疫功能。

第16篇: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合同书

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合同书 甲方:硝河乡卫生院

乙方:

根据西吉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了确保我乡8月龄至4周岁儿童(2005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接种率达到100%,确保2年内(2012年12月31日)不发生麻疹病例,特制定本合同。

一、甲方的义务

1、负责对全乡村医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为西吉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相关方案)

2、负责麻疹强化免疫前期宣传横幅、宣传画等资料的制作和分发,

3、负责对辖区12个行政村卫生室麻疹强化接种免疫工作的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4、负责麻疹强化免疫期间疫苗及急救药品的供应,

二、乙方的义务

1、按照西吉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相关方案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2、目标儿童摸底工作要挨门逐户进行摸底宣传登记,

3、接种工作做到科学规范实施安全注射,

4、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做到正确及时填写卡、证、册,

5、正确处理接种期间异常反应的处理及及时上报工作,

6、确保接种期间(2010年9月11至2010年9月18日)流动儿童和外出返乡儿童的接种工作,

7、外出目标儿童要逐个进行登记,需有村委会意见,上报卫生院和县疾控中心备案,

三、责任

如果在麻疹强化免疫接种期间未按照方案的要求实施接种工作,接种后2年发生麻疹病例者,按照西吉县卫生局制定的责任追究办法扣除2010年绩效工资(2010年绩效工资暂时浮动待2012年国家验收合格后一并发放),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签订日期:年月日

证明人:西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督导员李正军

第17篇: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推荐)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及时掌握本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 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 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给予接种或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外来儿童接种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对外来流动儿童建卡、建证、接种情况的抽查。

第18篇:计划免疫人员岗位职责(社区)

1.计划免疫人员必须熟悉业务,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完成市区疾控中心布置的任务。2.凡属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疑似)均应报告,并应进行个案调査和随访。3.做好本社区内儿童的建卡、建证及登记工作。常住户口儿童卡、证本符合率、正确率、完整率为100%。4.为保证接种的覆盖率和及时率,需及时准确掌握本社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的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5.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严格按无菌操作常规进行接种,保证计划免疫工作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6.认真做好各种疫苗和生物制品的预算,按计划领发各种疫苗,做到账物相符。7.为保证疫苗的质量,按不同菌苗的冷链要求,科学管理各种疫苗,确保疫苗的效果。8.预防接种各项记录,必须填写完整,不得缺项,不得任意涂改。9.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10.配合市区疾控中心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11.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各类报表,报表数据要正确,并做好宣教工作,配合人托人学做好转卡工作。

第19篇:.12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小结

焉耆县第一小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

工作小结

为了实现我国承诺将于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按照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和布置,根据县卫生局、教育局联合召开的“焉耆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学校、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培训会”的培训要求,为确保我校8个月-6岁的学生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对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实施阶段接种安排,对此项工作进行具体的布置安排,各部门按要求如期完成此项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按上级文件精神,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传达文件精神,对全校师生进行培训1次,让全校师生知道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重要性。

2、校保健室对全校师生进行题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麻疹预防》等利用电子显示屏进行麻疹知道的宣传。

3、全校对需要接种麻疹疫苗的学生进行登记造册,上报疾控中心,配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本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2011年12月16日到12月24日顺利完成全校162人接种任务,接种率达92.1%,因过敏,哮喘和已接种免疫球蛋白外出等原因不能接种13人,我们按要求完成此项工作。

为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校一直重视卫生工作,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焉耆县第一小学 2011年12月25日

第20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2010年华一医院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一、背景

我国于2005年确立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目前全国麻疹发病水平距消除标准仍有较大差距。为了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根据国家下发的《2010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用手册》,我院于2010年9月11-28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接种人群为辖区内的全部8月龄~14岁(199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中国籍儿童。接种目标为以街乡、学校为单位,学龄前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

二、前期准备情况

(一)组织领导

于2010年8月20日昌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会后,我院防保科立即制定本院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方案、应急预案, 成立领导小组。并积极与辖区村、居委会、学校幼儿园沟通,了解辖区内人口状况。于2010年8月26日下午,院领导针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召开全面动员大会,要求全院各个科室无条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防保科工作支持。

(二)经费投入

接种补助经费和工作经费的申请、落实及使用情况,完成附表2。

(三)人员培训

于9月3日下午,在市区两级培训的基础上防保科再次进行院内工作人员培训,仔细讲解市、区两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手册及本院工作方案、接种反应、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等相关知识。

(四)疫苗与冷链

疫苗和注射器领取数量,分发方式;冷链保障、运转情况,完成附表4。

(五)社会动员与宣传

制定计划后,主动与镇政府社会事务科联系,并于2010年8月27日参加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会,向辖区村、居委会、学校、幼儿园负责人介绍我院工作方案及工作进展时间安排。同时要求学校、幼儿园发放接种通知并收取免疫接种本,并要求各个单位9月6日上报调查表。

2010年8月30日—2010年9月3日,防保科每日派专人与村、居委会、学校、幼儿园沟通,了解调查进展情况,同时进行发放宣传品、张贴宣传画,并对临时接种点进行验收。于9月3日完成辖区所有接种点验收。在此期间,了解各村、居委会调查情况进展情况不好,于9月3日与社会事务科沟通,要求政府督促各单位加快调查工作。

在此期间,防保科验收接种点17个,发放宣传品2000张,接种通知单4000份,出车7天,走访联络村居委会、学校、幼儿园每个单位2—3次。

(六)摸底调查

摸底调查开展方法、摸底儿童数等。完成附表3。

三、接种实施与结果

(一)接种点设置与现场接种

在本院防保科设立一个长期接种点,在三个村委会、三个学校、八所幼儿园共设置十四个临时接种点,要求每个单位在接种时有足够的人员维持秩序协助观察;每个接种点设三个登记人员、三个接种人员,一个副反应观察人员,保证在接种点内的登记、接种、观察区域内秩序顺畅;所有强化免疫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前后其他减毒类活疫苗间隔至少28天安排接种。

(二)接种完成情况

分年龄组报告接种率;分别以区和镇(街道)为单位报告接种情况,完成附表3。

疫苗、注射器使用情况,完成附表4。

(三)督导与评估

(四)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整个强化免疫现场接种实施过程及之后2个月的 AEFI 发生情况,完成附表6。

四、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本次强化免疫积累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划免疫接种室岗位职责.doc》
计划免疫接种室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