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模块与岗位职责

2020-08-29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信心与行为

黄桥基督教堂主日讲章:

信心与行为

弗2:8-10;雅2:14-17

使徒保罗在谈论基督徒的得救时说:我们得救是出于神的恩典,同时也要藉着我们人的相信,而不是出于人死守律法的善行。主耶稣的兄弟雅各在写书信时教导我们: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是于我们无益的,这样的信心并不能使我们得救。曾经有人认为两处经文自相矛盾,其实,这两处经文并没有冲突。根据这两处经文,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信心与行为,共分以下三大点:

一、对信心的认识:信心的意思是指人对行为必定成功所产生的一种信念。那么,《圣经》是如何解释信心的呢?

1、信心的重要性:《圣经·希伯来书》的作者给信心所下的定义,来11:1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这是什么意思呢?《现代中文》译本将这节经文译为“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这也就是在告诉我们:基督徒的信心——相信神是可信的,确信神所说的话、神的应许是真实的,是一定会兑现的。因着我们凭信心相信,那些“所(盼)望之事”和“未见之事”,必定会实现,由此可见我们信心的重要。

我们基督徒不仅是凭着信心相信,相信了还要接受。我们相信上帝藉着他的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为了替我们赎罪而被犹太人活活地钉死在十字架上,使一切信他的人罪得赦免,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弟兄姊妹们:只有当我们相信了并且愿意接受,才能使我们真正得救。弗2:8-9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保罗强调:我们得救是出于上帝的恩典。但是,上帝使人得救的这份恩典,还要藉着我们的信心来接受,才能发生功效,使我们得救。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仇敌魔鬼它也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可是它不接受耶稣所成就的救恩,因为它不肯降服在神的主权下。因此,我们凭着信心相信神所成就的救恩,就已经从心里接受了,口里也必定承认耶稣基督为救主。

2、没行为的信心:如果我们基督徒的信心不能用行为见证出来,那么这样的信心就是死的,是毫无功效的。雅2:14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要晓得:一个人的信心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这样的信心对他是没有益处的。基督徒真正的信心,是会改变你我的思想与行为的,以至于连我们内在的生命品质,都得到了改变。因此,主的兄弟雅各告诉我们: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雅2: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基督徒的信心如果不能与自己的行为调和,最终受亏损的还是自己,有一个《喻道故事》:

有一对弟兄种田,麦苗刚长起来,哥哥对弟弟说:“田里杂草太多,要赶快锄草。”弟弟说:“杂草是天生的,何必我们去费力气。”弟弟就是不去锄草。过了几天,哥哥又对弟弟说:“田里害虫太多,赶快防治害虫。”弟弟说:“你治你的虫吧,我来祈求上帝除灭害虫。”又有一次,哥哥对弟弟说:“河里的水位上涨,麦田的埂圩要加高,不然麦苗就要淹死。”弟弟说:“这是上帝降的灾,埂圩加高又有什么益处。”弟弟就是不听。到了收割季节,哥哥的田里一片丰收景象,而弟弟的田里却颗粒无收。弟弟说:“我的信心比你大得多,为什么上帝不赐福,反而让我颗粒无收呢?”哥哥说:“你的信心帮助你懒惰,你这是枉求,我是求

1 上帝赐给我殷勤,能按时锄草、防治害虫、加固埂圩,所以我的劳苦得到了上帝的奖赏。”

二、对行为的认识:“行为”是指一个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外面的活动。基督徒的信心必须通过行为的见证,展现在世人面前。基督徒有没有信心,不是靠嘴上说出来的,是要用行为来证明。你我的行为,是在为我们内在的信心说话。正如亚伯的行为是在为他的信心说话一样:来11:4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解说亚伯向神献祭时说,他因着信仍旧说话,是亚伯“信有神”的行为,在为他的信心说话。今天的你我,有没有用行为,为我们“信有神”的信心说话呢,我们对行为又有什么认识呢?

1、行为的重要性:雅各长老在书信中用“身体与灵魂”的比喻来打比方,说明行为与信心是同等地重要。雅2:26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有一个《喻道故事》:曾经有一个基督徒和他的非基督徒朋友去偷东西,当他们将别人的东西偷过来之后,这位基督徒对他朋友说:“我偷人家的东西不要紧,我信了耶稣,耶稣已经用他的宝血洁净我,赦免我的罪。你偷东西不行,你没有信耶稣,你的罪是得不到赦免的”。这种基督徒的信心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使徒保罗也强调基督徒行为的重要性:弗2:10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使徒保罗先告诉我们:基督徒的得救是出于上帝的恩典,也是因着我们凭着信心相信,紧接着他又说:我们得救之后,要去行善,也就是要有重生得救的好行为,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基督徒的好行为虽然不是得救的条件,但却是我们得救之后的必然结果。

2、行与信的关系:关于信心与行为的关系,我认为:行为是信心的外在表现,信心是见证行为的内在动力;信心是在推动基督徒的行为,行为是在见证基督徒的信心。使徒保罗教导我们:提前4:12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亲爱的弟兄姊妹:《圣经》中从来都没有将信心与行为分别开来,信心与行为乃是相互关联的。你我的信心与行为要成为其他信徒的榜样,更要在家人面前、不信之人面前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彼前3:1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基督徒的信心若不能与行为相协调,不仅不能感化不信的人对基督教信仰给予肯定,甚至会引起不信的人反感、乃至反对。有一个《喻道故事》:

有一位牧师在讲台上证道,他的讲章有血有肉,众信徒听得出神,很得帮助,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牧师。牧师从信徒的目光中也觉得做工的果效随着他,从中得到莫大的安慰。正在此时,牧师突然看见妻子抱着一床被子朝自己走来。还没等牧师反应过来,妻子已经把被子放在讲台上,并且对他说:“你讲的道能打动人心,很感人。但你一下讲台,到了家里就判若两人,脾气照发,老旧人依旧,所以你就在讲台上不要下来。因为只有在讲台上,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好牧师。”众信徒感到惊讶。蒙耶稣基督宝血所救赎的众弟兄姊妹,你我都已经凭着信心来信靠耶稣了,请问,你我有没有用行为在家人、邻舍、亲友面前,见证我们的信仰呢?

三、信与行为一致:同蒙天召的弟兄姊妹们:基督徒既不可因信心而忽略行为,同时也不能因行为而废除信心,基督徒的信心与行为之间应当是一致的。雅2:18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基督徒并不是单纯地过于强调信心,而

2 忽略了行为。在新教改革时期,由于宗教改革初期过于注重信心,而忽略了行为,以至于当时基督徒的道德堕落下去。主的兄弟雅各针对那些有信心没有行为,或者有行为而没有信心的信徒说:“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这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拿出来给我看,我就可以将我有信心的行为证明给你看。由此可见,基督徒的信心与行为应当是一致的,你我的信心与行为应当是并行的。因此,《圣经》又说:雅2: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雅2: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弟兄姊妹:雅各长老告诉我们:信心与行为是并行的,也就是一致的。那么在我们的信仰与实际生活当中,你我的信心与行为能否一致呢?有一个《喻道故事》:

以前,有一位牧师去外国旅行,在宾馆结账时,他要求宾馆给他优惠的折扣,宾馆人员问:“为什么”?他说:“我是牧师,牧师在英美都有优惠的折扣”,他怕人不信,继续说:“我可以拿证件给你们看”。宾馆里的人说:“我们看见你吸烟、醉酒、吃饭时也不祷告,难道你真的把我们当成傻瓜,相信你是牧师吗”?弟兄姊妹:信心与行为不是分开的,你我的行为乃是在见证自己信主的信心。

让我们再来思想使徒保罗的教导:弗2:8-10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我们基督徒蒙恩得救是出于上帝的恩典,这是上帝所赐予我们的,只要我们凭信心接受。保罗同时提醒我们:我们得救不是凭自己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行为”,不是说基督徒不需要有好行为,这里的“行为”而是指我们的得救与守律法的“善行”,是没有一点关系的,也就是说:人不是靠着守律法才能得救。保罗接下来又说:神叫我们行善,因为行善是神预备叫我们行的,行善是神的旨意。这里的“行善”也就是指基督徒要有好的德行、义行和品行,也不是指守律法的善行。基督徒的行为应该是美好的,是合神旨意的,是与蒙召的恩完全相称的行为,这是我们得救恩之后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基督徒的信心与行为应该要一致。

通过以上的共同分享,我们对信心要有所认识,要认识到信心的重要性;要晓得没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我们对行为要有所认识,要认识到行为的重要性;要明白行为与信心的关系,因为我们基督徒的信心与行为是一致的。基督徒应当要用自己的行为来见证我们的信仰,遵守主的教导,作光作盐、荣神益人。

阿 门

证道:何建生 2017年10月22日

推荐第2篇:行为与依据

1、盗伐【】森林法39条【】赔偿损失、补种10倍、没收木材、并处3~10倍罚款。

2、滥伐【】森林法39条【】补种5倍、并处2~5倍罚款。

3、超计划采伐【】实施条例39条3款【】依照滥伐规定处理。

4、买卖证件【】森林法42条【】没收证件和违法所得、并处1~3倍罚款。

5、收购明知盗伐滥伐木材【】森林法43条【】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3倍罚款。

6、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毁坏【】森林法44条1款【】赔偿损失、责令停止行为、补种1~3倍、可处1~5倍罚款。

7、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毁坏【】森林法44条2款【】赔偿损失、责令停止行为、补种1~3倍。

8、擅自经营加工木材【】实施条例40条【】没收木材和违法所得、并处2倍以下罚款。

9、毁林采种或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致使森林毁坏【】实施条例41条1款【】赔偿损失、责令停止行为、补种1~3倍、可处1~5倍罚款。

10、擅自开垦林地未对使森林毁坏或开垦的林地上没森林【】实施条例41条2款【】责令停止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处每平方米10元以下罚款。

11、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实施条例43条1款【】责令恢复原状、并处每平方米10~30元罚款。

12、无证运输【】实施条例44条1款【】没收木材、可以并处木材价款30%一下罚款。

13、超量超规格运输【】实施条例44条2款【】没收超量超规格木材。

14、使用伪造涂改的木材运输证【】实施条例44条3款【】没收木材、并处木材价款10%~50%的罚款。

15、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实施条例44条4款【】没收运费、并处运费1~3倍罚款。

16、砍伐有争议林木【】办法45条1款【】补种5倍树木、并处2~5倍罚款。

17、扒剥活树皮致使森林毁坏【】办法45条2款【】赔偿损失、并按鲜树皮每25公斤折合1立方米木材计算,处1~5倍罚款。收购活树皮的处以相同罚款。

18、以营利为目的采搂枯枝落叶破坏土壤覆盖层【】办法45条3款【】责令停止行为、并处毁坏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罚款。

19、违反规定经营、加工、收购木材【】办法45条4款【】没收非法经营、加工的木材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下罚款。

20、新植未成林地、幼林地、特种用途林内和封山育林区内砍柴、放牧、放蚕致使森林毁坏【】办法45条6款【】赔偿损失、责令停止行为、补种1~3倍。

21、未经批准采挖、移植非珍贵树木【】办法45条7款【】按照实施条例规定的盗伐或滥伐林木的行为予以罚款。

22、非法采集树枝、树叶、树根和珍贵树木种子致使森林毁坏【】办法45条8款【】倍偿损失、责令停止行为、补种1~3倍、可处1~5倍罚款。收购同罚。

23、无证或使用伪造、涂改、过期的运输证及拒绝检查、强闯检查站【】办法45条9款【】按照实施条例44条处罚,拒绝检查、强闯检查站的从重处罚。

推荐第3篇:行为与后果

行为与后果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馔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2.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识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学会三思而后行。

三、教学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框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讨论课本案例(公共汽车)】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小结 导入新课:

【活动二:海因茨偷药】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小结

海因茨的行为、选择行为的理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辩论:说明理由,并设想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 教师讲解

1.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2.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

【活动三:学生自己列举行为与后果之间有联系的案例】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小结

教师要对学生在所举案例中先思而后行带来好结果的案例加以重点引导。 教师例解:广义人类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 阅读《细节决定成败》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第二框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教师故事《一个小数点酿成的悲剧》】 学生发言交流 教师点评

导入新课:

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活动一:阅读《一块纱布》】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小结

讲解新课: 教师讲解:

什么是责任,责任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两则非典案例的对比】 要求学生完成:

行为: 后果: 责任:道德上, 法律上,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小结

【活动三:说说你所认识的一位有(或没有)责任感的人。】

学生交流 教师点评,举例(讲故事,某公司招聘的故事)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小结

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我们的每位同学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三框 三思而后行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教师案例:走到无人值守且无车通行的红绿灯路口时,红灯亮起,你怎么办?】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三、三思而后行

【活动二:讨论课本案例P84】 学生讨论,交流 这则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在做事前盲目地重情义,讲义气,缺少认真的思考或根本没有思考。请同学阅读教材P84的事例。 (课件展示) 感悟:(1)我们能对杨某说点什么? 生:(略) (2)对身处逆境的杨某,我们有何建议? 生:(略) L.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涵

师:其实人要“三思而后行”,首先就是行动前要对自己所做的事可能产生的后果或影响有个预见,进而考虑自己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我们通常应该考虑到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如与环境是否合拍;与道德规范是否冲突;与法律是否矛盾等。

让我们就具体的事例来进行一番“对话”吧!阅读完成教材P85内容。 (课件展示) 生:◆面对朋友的苦苦恳求,我能帮他去打架吗? 我考虑的因素有

◆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我能进游戏机室吗? 我考虑的因素有 ◆有人叫我学抽烟,我能效仿吗? 考虑的因素有:影响中学生形象,对身体成长不利,违反校规,破坏校纪等;

◆面对网吧的诱惑时,我能不顾一切吗? 我考虑的因素有: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是有限的,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需要去做,网吧的人员比较复杂,青少年不宜去这些场所等; 2.在行动前要对行为进行选择

师:刚刚我们提到了网吧,家长、学校出于对青少年的爱护,不允许未成年人出入营业性网吧。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充满着好奇心的少年儿童。不少同学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或与朋友交流等。这些都是出于积极的目的,是我们所提倡的。

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对青少年不利的情况呢? 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讨论回答) 生:如,会突然蹦出不健康网站;

会有陌生人主动与你聊天,问长问短,甚至要和你见面;

遇到网上莫名其妙的谩骂;

沉溺于网聊,不能自拔;

师:在遇到上述情形时,我们青少年更需要三思而后行,用理智战胜情感与好奇。学会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纠正行为偏差。请大家看一段材料。 (课件展示) 《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刊登的一项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报告表明:网聊每增加一个小时,沮丧程度就增加1%,而寂寞程度则增加4%;强迫症、依赖症、人格分裂症也普遍存在于网聊瘾君子中。沉湎于网聊的人会引起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精神动力性迟缓和易激动。 3.在行为过程中要及时调控

学会负责是判断一个人心智是否健全的标准之一。换而言之,为人做事要有责任意识。要有责任心,这样就能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事。

如果人们都没有责任意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思考)请看一则事例: (课件展示) 一位省政协委员的提案

如今社会上的虚假医药广告层出不穷,铺天盖地,患者轻则因延误治疗而加重病情,重则失去生命。虚假医药广告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欺骗了很多有病乱投医、又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其危害无异于谋财害命。

一份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

“每年250万人吃错药”,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让我们明白:虚假医药广告之害,并不只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并不只是不时见之于报端的贻误时机、断送性命,而关乎我们每一个人。

师: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生:„„

师:(总结)只要我们的媒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三思而后行;我们的药监部门负起检查监督的职责,本着对消费者、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这样的事就可以避免。

再看一组事例:

●重庆市一名14岁的少年为筹钱上网,伙同两名同伴用砖头砸伤相依为命的奶奶;

●北京两名中学生因与“蓝极速”网吧服务员发生纠纷,纵火将网吧烧毁,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伤;

●“今天我爸爸住院了,但我没去医院看他,到这里看你来了。”这是一位女中学生在刘德华上海歌迷会上说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上述这些行为,我们该有怎样的责任意识?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青少年都爱玩、爱笑、爱闹,玩是人的天性,玩得适当,可以玩出人生的绚烂;玩而失度,则会带来不悦。近几年,西方的愚人节备受爱淘气的青少年的喜爱。熟不知,愚人节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带来欢笑,也可能带来不悦。请看一则事例:

(课件展示) 某校英语教师年近五十,2005年愚人节那天,一名同学在上课前告诉她,校长找她有事,教师跑到行政楼找校长,结果自然是白跑一趟。恰好上课铃声响了,她又立即往回跑,上楼时一不小心摔倒了,造成骨折。

师:愚人节不是单纯地愚弄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当众出丑的基础上,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同学们有无在愚人节被同学愚弄并深感难堪的经历呢? 生:„„

师:同学间开玩笑要有分寸,如果玩过了头,搞得大家都不愉快,也就失去了节日的真正意义。当你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同学时,应及时停止恶作剧并真诚地道歉,不要寻找借口推诿责任,也许还能换回同学的友谊与信任! 4.在行动后要及时反省和承担责任

(情景考验) 某班长在愚人节这一天,朝着班上惟一寄宿的女同学小玲大喊:“你家人打电话来了,老师让你赶快去办公室接电话。”电话当然是接不到,小玲却因为第一次离家上学,思家心切,哭了整整一个上午。

此时班长如果沉浸于自己计划的成功而洋洋自得,进而会发生什么呢? 你认为此时的班长应该怎么做? 生:„„

(知错就改,勇于承担责任,主动道歉,并想办法帮助小玲,让她感受集体的关心和温暖,缓解想家之苦等,这样一定能获得同学的谅解,增进彼此的友谊。) 结束语: (播放轻音乐)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智力与情感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学会正确地看待事物,也开始了独立处理问题的尝试。以一颗责任心,本着三思而后行的态度,生活才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美好! 最后让我们一同来完成一份《班级公约》,具体要求见教材P87“探究”。

推荐第4篇:与不文明行为决裂

与不文明行为决裂

2003年11月3日星期一升旗仪式的演讲稿。演讲者:高二(1)班同学。

(齐)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甲)春风秋雨,又到了丰收的时节,

(乙)看祖国大地,阳光明媚,欣欣向荣;

(甲)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给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乙)神州五号载人航天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甲)祖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创业;

(乙)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基础。

(甲)社会要发展,离不开文明礼貌的民众;

(乙)国家要富强,离不开素质良好的人才。

(甲)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乙)我们都希望,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甲)但是,想实现良好的愿望,就要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

(乙)要达到远大的目标,更须要和不文明的行为决裂。

(甲)看看我们身边,都有一些什么不文明的行为?

(乙)想想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应该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

(甲)在干净的校道上,为什么突然出现一块果皮?

(乙)是刚走过的一位同学随手把它抛到地面;

(甲)在教学大楼的墙根,为什么突然会飘下一片纸屑?

(乙)是楼上教室的某位同学随手把它扔出了窗外;

(甲)饭堂排队打饭的队伍,为什么引起一阵骚乱? (乙)是某位大个子的男生插到了队列中间。

(甲)在宿舍前面,为什么摔伤了一位同学?

(乙)是某位宿生,把脏水随意泼在了过道上。

(甲)在教学大楼里,有时会听到几声怪叫,

(乙)是某位同学旁若无人,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

(甲)在安静的教室中,有时会传来一句粗言脏话,

(乙)是某位同学习惯成自然,随口而出污染了环境。

(甲)不文明的行为还可以列举一些,

(乙)可悲的是我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甲)穿着拖鞋或穿着背心去上课这文明吗?

(乙)上课时把鞋子脱掉露出有点气味的双脚这文明吗?

(甲)在宿舍的门前只穿着三角裤看风景这文明吗?

(乙)在球场上粗暴地把低年级的同学赶走这文明吗?

(甲)把学校橱窗中的图片据为己有这文明吗?

(乙)将阅览室杂志的某一页撕下带走这文明吗?

(甲)见到老师或长辈不打招呼这文明吗?

(乙)看着同学或他人有困难不闻不问这文明吗?

(甲)文明体现了高尚,

(乙)文明意味着进步。

(甲)文明的时代呼唤文明的人;

(乙)不文明的行为会受到文明社会的惩罚。

(甲)同学,你希望自己具有文明的外表吗? (乙)同学,你希望自己具有文明的素养吗?

(甲)那么,不要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等闲视之;

(乙)更不要以不文明的行为炫耀自己,

(甲)赶快与不文明的行为决裂,

(乙)让一切肮脏的意识和污秽的举止远离我们吧,

(齐)愿大家都争当文明的人,愿文明之花在中山二中的校园盛开!我们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猴年应有新气象

2004年2月9日星期一升旗仪式的演讲稿。演讲者:学生会干部

(齐)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甲)春雨霏霏,春寒料峭,我们送走了羊年,迎来了猴年;

(乙)新年的喜庆场面、元宵的欢乐景象还历历在目,但是,今天,我们又聚集在校园内,肃立在国旗下。

(甲)趁着今天的升旗仪式,我们代表学生会和团委会,向全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拜个晚年,

(齐)祝大家新春快乐,心想事成!

(甲)新的学期到来了,二中的校园,是否有些可喜的变化?

(乙)是的,两幢设备齐全、环境优美的新的男生宿舍也投入了使用。

(甲)新的学期到来了,二中的学生,精神面貌是否更加饱满?

(乙)是的,经过上学期末的统考,他们胜不骄败不馁,又投身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甲)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要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科学文化知识;

(乙)神州大地,社会安定,面临机遇,要使国家更加昌盛繁荣,靠的也是科学文化知识。

(甲)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你将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乙)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品德好、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甲)想想,还有多少同龄人,渴望学习而没有机会;

(乙)今天,我们能在二中这样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光阴?

(甲)我们在前进,要知道别人前进的步伐会更大;

(乙)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肯定会掉到别人之后。

(甲)在新的学期,我们不妨检讨一下,自己的学习劲头鼓足了没有?

(乙)在新的学期,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甲)和老师的沟通不够,要努力去铺路;

(乙)和同学的交往欠缺,要赶快去搭桥。

(甲)不良习惯,要痛快改正;

(乙)勤奋作风,要虚心继承。

(甲)新的学期,我们要让校园更加清洁;

(乙)新的学期,我们要使纪律更加严明。

(甲)希望看到球场有更多的活泼身影,

(乙)希望听到校园有更多的笑语欢声。

(甲)希望花儿开得更艳丽,

(乙)希望鸟儿唱得更悠扬。

(甲)同学们,猴年应有新气象,我们的教与学,都应该更上一层楼;

(乙)猴年应有新气象,到了六月,应该听到捷报频传,高考又获大丰收。

(齐)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再创二中的辉煌!

04届毕业生代表在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晚会上的朗诵

(齐)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甲)五月初夏,阳光明媚,草绿花红,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我们高三年级的同学,正面临着紧张的高考复习和填报志愿,没能为晚会准备几个节目。

(乙)在这校园欢乐之夜,我们代表全级八个班五百三十位即将离开母校的同学,向老师们,向弟弟妹妹们说几句临别的话。

(甲)老师们,同学们,下个月6号的早晨,我们就要聚集在校园内,等待着出发,奔赴考场。

(乙)校道的上方,一定会悬挂着一条醒目的大标语,标语写着:将信心带到考场,把捷报送回家中。

(甲)阳光灿烂,东风送爽,旅游大巴会把我们送到中山纪念中学。

(乙)在三天紧张的高考中,我们将要经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甲)我们或许带着欢笑,或许带着遗憾,离开考场,

(乙)结果怎么样,并不最重要,我们会无愧地对亲人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

(甲)时间过得真快啊,还有二十多天,我们就要离开母校了。

(乙)在即将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同学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悲喜交集,无数的往事涌上心头。

(甲)还记得三年前的8月,我们初次踏进中山二中的校门,成为学校的一分子,

(乙)那时,我们多么年轻,多么幼稚,多么可爱。

(甲)我们不大会铺床单,不大会洗衣服;

(乙)我们害怕冲冷水,吃不惯不是由妈妈亲手做的饭菜。

(甲)我们一时接受不了陌生的同桌,却老想着初三时的伙伴。

(乙)还没到周末放假,我们的泪水就常打湿梦中的枕头。

(甲)岁月在无声地流逝,风风雨雨锤炼了我们的体魄。

(乙)在知识的海洋中浮游,我们的头脑变得越来越清醒。

(甲)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目光远大了;

(乙)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感到,自己谦虚了,性格开朗了,意志坚强了。

(甲)这个时候,我们的调皮天性表露出来了,我承认,我偷吃过校园内芒果树上还未熟透的果子;

(乙)我也承认,有些兴奋的晚上,趁舍监离开,我和同伴们谈心到半夜。

(甲)最难忘的,是高三这一年,书山题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乙)最难忘的,还是高三这一年,周六周日的补课让我们错过了多少幸福时光。

(甲)忘不了,我们生病时,老师端来的开水和药品;

(乙)忘不了,我们苦恼时,老师送来的开导和鼓励。

(甲)家庭困难的同学,感谢学校减免了部分学杂费;

(乙)亲人突然遭遇不幸的同学,感谢学校及时送去温暖。

(甲)慈母般的关怀,令人感动;

(乙)兄长般的爱护,令人回味。

(甲)在这离别的时刻,学校的一草一木都那么亲切,那花坛,那凤凰树,那荷花池……

(乙)在这离别的时刻,三年的生活又历历在目,那电脑课,那校运会,那歌咏比赛……

(甲)还记得吗?我们见证着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

(乙)还记得吗?我们刚刚搬进新宿舍时的兴奋心情。

(甲)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乙)一切都要化作追忆。

(甲)三个星期之后,我们就要离开学校,衷心地感谢,这三年来,学校为我们创造的越来越好的学习环境;希望中山二中有更大的发展,再创辉煌。

(乙)更要衷心地感谢,这三年来,对我们关怀备至、辛勤教导的老师。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甲)等到秋风送爽的季节,我们拿到了高校的入学通知书,无论我们到了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母校,不会忘记老师。

(乙)三年、五年,十年,当我们走上社会,一定要努力工作,创造成绩,手捧捷报,向学校报喜。 (甲)岁月匆匆,三年一瞬,在即将到来的分别时刻,千言万语,说不尽依恋之情,

(齐)最后,请允许我们代表全体高三级同学,向老师们鞠躬感谢!(鞠一躬)祝高一高二的弟弟妹妹们学业进步,健康成长。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反对将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2.“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

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

9.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

11.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和倡导者的角色。

13.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

17.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

育及医疗照顾),以至危害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或发展;或在本来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使儿

童面对极大的威胁(包括饥寒、长期缺乏照料、强迫儿童从事与其体力活年龄不相符的工

作等)。

26.忽视应包括身体的、情感的、医疗的、教育的、安全的和社会的六个方面。

27.3-7周岁可以说是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28.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

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9.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

隐性逐渐增强;③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④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

情感不断丰富深刻。

30.:①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②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③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31.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

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32.任何单一的家庭模式都不一定可以为成长中的儿

童们提供一个十足完美的发展环境。母亲—孩子的家庭模式和其他各种家庭模式一样,它

们都可以提供社会话的支持体系和方法,使他们在感情、智力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得到良好

的发展。完整家庭的冲突消极影响:

1、孩子在充满矛盾、父母要求不一致的环境和家庭

气氛中缺少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简言之,缺少儿童精神与心理健康全发展所必须的

一切条件;

2、发生神经、心理病态的危险急剧增长;

3、行为的放纵和缺乏自制力日趋发

展;

4、孩子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

5、道德习惯上瑕疵日益增多;

6、孩子越来越不习惯

于人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7、孩子往往会产生对自己双亲的反感。有的甚至对一方的怀恨在心。单亲家庭的可能优势:

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

2、有利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

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早;

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

理能力;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

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33.人的一生出现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即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34.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①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③开始脱

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35.学龄期的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②学习困难;③肥胖。

36.在应对多动症时,三方面的干预措施。首先,对学校环境的干预:①调整教室;②对老师

的要求;③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其次,对家庭管理的干预:①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

不紊;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再次,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

37.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

38.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39.:①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极强,

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性;②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

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③一些道德败坏的人

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

身心健康。

40.

41.

①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

或完成学业的机会;

②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

存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

为,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③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

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闲暇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⑤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2.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正处于最佳状态。

43.: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起关键作用;

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

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44.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女

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

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45.其实质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

家庭。

46.

47.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48.包括:离开生身家庭独自居住,开始工作或继续深造,结婚或建立重

要的亲密关系,养育子女并照顾长辈,开创事业并为生身家庭和自己的新家庭投入大部分

闲暇时间。

49.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50.对其所做得具有性内涵的言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

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51.:①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②中

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③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

52.⑤中年失业问题。

53.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由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引发:①社会变化的影响;②个体发展的影响;③

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④家庭生活圈的改变。

54.①加强夫妇

之间的沟通;②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

③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作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55.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①自卑;②孤僻;③仇恨;④痛苦;⑤再婚的随意和畏惧;⑥悔

悟。

56.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

57.①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②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

位的下降;③失业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

58.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①休闲娱乐;②继续教育;③宗教活动;④再就业和志愿活动。

59.老年期的相关理论:①撤退理论;②活动理论;③其他理论:撤离理论。

60.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①结婚式再婚模式;②同居式再婚模式,即未经履行任何法律手

续,丧偶或离异的异性老人便过上了事实上的夫妻生活;③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也可称

为老年协议婚姻。

1.

2.

3.当今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在情境中”。将个体育道德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反对将来问题单“人在情境中”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关注个人并寻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 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任何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 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他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处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

5.

6.

7.

8.

9.

① 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时间: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生命历程: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多元年龄观的时间概念包含了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性别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p71: 遗传的因素。

②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年龄{最佳生育年龄24—29岁}、体重、身高、孕史;母亲的营养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10.父亲的胎儿的影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环境和屋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胎儿的影响;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倡导者。 儿的影响)

11.人口性别比:指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2.

13.

14.

15.

②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 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 婴儿的基本情绪: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 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通过情感的外部表现,婴儿可以向母亲表达自己的体验,母亲可根据婴儿的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情绪直接指导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反应调整婴儿所处的环境,使婴儿更易于适应环境。 着婴儿的行为或不做某个行为。

③ 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婴儿可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16.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了解婴儿的需求、好恶、感觉体验,从而调整自依恋:即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表现在母亲和己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和方法。 婴儿之间。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17.依恋的类型P133: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②B型:安全依恋型。③C型:焦虑—反抗性依恋④D型,即紊乱型依恋

18.

19.

20.依恋的影响因素P135: 抚养方式。看护者尤其是母亲对婴儿喂养方式及与婴儿的互动方式是婴儿依恋关系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婴儿气质。婴儿最终形成哪种依恋,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抚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也与婴儿本身的特点和气质有关。 亲子早期互动。增加婴儿早期与母亲的皮肤接触,能促进和增强母婴依恋。 母爱剥夺。母婴分离,进而与家庭分离对儿童心理的负面作用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 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 ③精神虐待。 ④忽视。 忽视:各类性虐待中被举报最多的形式,但它对婴儿及年幼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包括:①身体忽视。②

情感忽视。③医疗忽视。④教育忽视。⑤安全忽视。⑥社会忽视。

21.

22.

23.自我延迟: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3—7周岁(学前期)是一生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以及言语、认知、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儿童对情绪的控制力逐渐增强。

现。

④ 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随着年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会明显提高。 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层次不断增加,对身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隐性逐渐增强。随着语言能力和认知随意性的初步发展,儿童逐渐能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边人会有不同的爱的情感。

24.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作用:

制。

心。

25.

26.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P206: 单亲家庭必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P225 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① 单亲家庭的孩子与对照组和一般家庭中孩子相比,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他们胆怯、孤僻、自卑、自尊度偏低;情绪极不稳定,恐惧、郁闷、失望、不安等不良情绪明显;行为畏缩,敏感、多疑、社会适应不良。

③ 但是在社会文化趋向多元化,宽容及理性的今天,随着离异或丧偶等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有关单亲家庭的传比起其他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们,单身女性家长家庭的儿童更具有感情调适的能力;除非本人因家庭情况而遭统观念正趋于改变,单亲家庭为破碎问题家庭,是病态取向观念,因此,单亲家庭的形成对孩子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 欺辱,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尊心,智力也比较发达,但在青少年时期,犯罪率也较高。

④ 单亲家庭,单身女性家长都有哺育儿童和向儿童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另外,相对于充满冲突、争吵的家庭来说,单亲家庭对子女往往更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对于完整家庭,在形式上完整而稳定,实际上父母唇枪舌剑、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反而更易受到不良刺激和加重心理压力。

⑤ 单亲家庭的优势: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2)有利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高。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4)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27.

28.

29.

30.人生中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学龄期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P234: 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 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学龄期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 ②学习困难。③肥胖。 应对多动症采用的干预措施: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儿童人际交往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 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他们所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③开始脱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① 对学校环境的干预,包括:调整教室,集中孩子注意力;对老师的要求,以鼓励和表扬等肯定方式为主;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习技能培训。

31.

3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包括: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不紊,使孩子在家里的活动规范化;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要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教会孩子与孩子交往中的基本礼貌和技巧,控制和减少孩子的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在行为治疗的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药物。 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 攻击行为。

33.

34.

③ 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征。 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 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以“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而著称,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青春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有:①学习障碍。②人际关系障碍。③情绪障碍。④行为障碍 对有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或完成学业的机会。 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寻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 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线下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35.

36.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处于最佳状态,黄金时期。P338 择偶标准:

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其关键作用。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37.择偶梯度: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与此相反,女性往往更过的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38.

39.

40.丁克:夫妻都有收入却不要孩子的家庭,其实只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单身家庭P361:家庭的一种特殊形态,他只由一个人组成。------复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 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41.性骚扰:指违反当事人的意愿,对其所作的具有性内涵的盲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42.

43.

② 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影响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多方面交往、多重社会角色决定了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中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现实要求中年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孤僻、多疑、嫉妒和敌意的不良心态,一边不断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整到良好状态。

③ 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由于经历了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经受了考验,更加趋向深厚化。 44.

45.

46.

47.

48.

49.

失。

50.

51.

52.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主要:①休闲娱乐 ②继续教育 ③宗教活动 ④再就业和志愿活动 老年期的相关理论:①撤退理论。②活动理论。③持续理论。 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①结婚式再婚模式②同居式再婚模式 ③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 中年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①中年期的婚姻危机。②离婚。③再婚。④中年期的社会角色问题。⑤中年失业问题。 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的主要因素P417: 针对中年期婚姻危机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P418: 加强夫妇之间的沟通。包括语言沟通、感情沟通和行为沟通。 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 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做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P421:①自卑 ②孤僻 ③仇恨 ④痛哭 ⑤再婚的随意和畏惧 ⑥悔悟 角色紧张:指当人们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都要求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失业问题的影响: 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失业使失业者失去经济来源。 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位的下降。失业者丧失了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还容易导致夫妻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视野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不满和怨恨情绪滋生,自责和内疚感强烈。退缩与绝望,不正确的归因和自信心的缺①社会变化的影响。②个体发展的影响。③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④家庭生活圈的改变。 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

推荐第6篇:消费心理与行为

姓名:常祖聪

班级:广告11-1

社会角色心理与行为浅析

消费行为受角色心理的影响。下面选取了十个对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小学生 A、当代大学生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家庭给予,每个家庭的收入不一样,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教育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虽然这一差异化明显,但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大多数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还是有很多相同与相似特征的。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心理上出于群体归属的需要,大学生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自己能融入集体。

所谓的从众行为,是指在群体的影响下和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以及行为倾向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消费过程不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过程,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特别关爱,无节制的满足子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大学生的这种从众消费行为。例如,大学校园内出现的“生日热”、“旅游热”、“考试热”、“追星热”等从众消费行为。

2、炫耀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心理上出于对自尊的需要,过分的注重自身的形象,过分的表现自己的需要。从而通过购买名牌,奢侈品、贵重商品来宣传自己,炫耀资本。例如,购买名牌箱包,手机,电脑等。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在群体活动中,总是想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追风赶潮相互攀比,过分塑造外表形象而不注重个人人格培养。例如“拿了奖学金要请客吃饭”、“交了个新女朋友,为庆祝脱单请客吃饭”等人情往来的消费行为。

4、时尚超前心理。不顾家庭实际收入,追求消费品的高档次、好品牌当自己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 急速膨胀的消费时,就会出现借钱消费这一现象。例如“借钱买一款自己喜欢的手机”等的超前消费行为。

5、重实惠、求舒适的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在商品折扣期间购买一些可有可无,甚至是当前用不到的商品,例如“双十一期间的疯狂购物”。舒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对饮食要求挡次高;不满足于学校宿舍住宿,自己在外租房子等消费行为。

6、求新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好奇心重。例如“附近刚开了一家餐馆,不管好吃不好吃,都想尝试一下”。

尽管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乏理性消费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消费行为会越来越理性。 B、独生子女小学生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1

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而言,家长对其投入比较大,溺爱现象明显。

1、天真好奇心理。好奇心理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的消费现象。

2、从众心理。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受群体直接或间接的引导或压力导向,从而产生于他人一样的消费行为。如小孩子比较害怕被孤立,所以很容易产生从众的消费行为。

3、攀比心理。刻意的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寻求一种超越他人的心理状态。所以在购买商品时,不甘落后,想胜过他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

4、被他人主导的心理。不能认可自己的购买行为,对自己购买的商品没有信心,要别人的帮助参谋才能心里踏实,不果断,通常容易受广告、销售员、父母、同学的影响。

5、虚荣心理。独生子女的小学生特别是女生,虚荣心理特别强,不肯丢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甚至还会出现撒谎等现象。

6、直观心理。少年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直观表象的形式,缺乏逻辑思维,所以在消费商品时,多是注意包装,很少会对品牌性能等做出判断。

7、模仿心理。少年儿童处在人生重要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也会模仿大人的消费行为,买一些并不适用的商品。

这两者之间在消费心理上有很多的相同点,都容易从众、虚荣、攀比、炫耀。但是由于知识构成,阅历等的不同,在消费行为上有很大的差异,大学生独断能力强,明白自己的需求,相对理性。而独生子女的小学生,虽然物质方面相对优越,但在消费行为上,还是具有盲目性的。

二、明星家庭主妇、城市普通家庭主妇

家庭主妇在家庭消费中的位置比较重要,很多的消费决策都由她们制定与执行 。 A、明星家庭主妇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1、品质心理。用钱买生活、美酒佳肴、豪宅名车、境外旅游等的消费行为。

2、奢侈心理。方兴未艾的顶级私人服务、高级定制的消费行为。

3、浮躁的消费心理。狂热的追求奢侈品,满足个人欲望。

4、个性心理。有的家庭主妇偏好某种家居形式,就算不怎么符合其身份,但是也会选择购买的个性消费行为。

5、求美心理。在消费时更重视商品的外观与艺术价值,而把实际功能放在次要地位。 B、城市普通家庭主妇的角色心理与消费行为

1、经济性消费心理。这种心理比较普遍,花较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例如“货比三家”这种消费行为。

2、实用性消费心理。一般的家庭主妇对商品外观的要求不是很强烈,但比较注重商品的实用性。选购商品时,要选结实耐用的,例如“购买多功能耐用的电饭煲”等消费行为。

3、从众性消费心理。家庭主妇之间的交流,容易形成口碑相传的广告作用。特别是商品折扣优惠时期,更容易引起从众消费的行为。

2

4、舒适心理。虽然受经济能力的限制,但是她们还是会在选购商品时,尽量把家布置的更舒适。

这两者之间,虽然都是家庭主妇,但是在消费能力上的差异,决定了这两者之间在消费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

三、大学教师、城市小学教师 A、大学教师的心理与行为

1、危机意识心理。所以很多老师会选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在消费时,则相对保守,显得更理性一些。

2、节约心理。在消费行为上的表现是省吃省喝。

3、投资心理。增加额外收入,使其能在消费上更加宽裕。

4、求实心理。购买商品时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家电等商品时,还是会把功能放在第一位。

5、精神培养意识心理。消费书籍等的文化产品。观光旅游,充实精神生活。

6、求名心理。在消费时,不只是讲求商品价格便宜,也会注意到品牌对自身生活品味的体现,所以还是会选择符合自身消费能力范围内的名牌。 B、城市小学教师的心理与行为

1、求廉心理。工资相对较低,在消费时力求物美价廉。

2、求新心理。年轻的小学老师更追求时尚,喜欢新事物,所以会购买一些新产品。

3、求实心理。购买商品时重视商品的实际价值。

4、危机意识心理。固定的储蓄,这样就会在消费行为上有限制。出现节衣缩食的现象。 这两者之间比较的话,大学教师比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高,平台好,所以在消费行为上比小学教师更放得开。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求实消费,节约,有危机意识。但在精神产品的消费上,小学教师很少会有很大的花费。

四、省公务员、乡镇公务员 A、省公务员的角色心理与行为

1、优势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一些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消费一些高档奢侈品的消费行为。

2、投资心理。他们的钱不只是存起来,还有用于投资,像购买债券、股票等消费投资行为。

3、从众心理。圈子里的小社会,别人买什么也会跟着买什么的消费行为。

4、腐败心理。职务消费报销,所以胡乱消费现象严重。

5、品质心理。追求生活的品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存,消费美食,名牌服装、定制穿着,旅游观光等。

B、乡镇公务员的角色心理与行为

1、求廉、求实心理。收入低,在消费时考虑更多的就是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质量问题。

3

2、炫耀心理。好歹自己也有个职位,拿点工资,比一般的民众有优越感,在消费行为上还是会买一些一般民众不敢涉及的商品,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都是公务员,但是由于级别、待遇等的不同,省公务员经济能力远远超过了乡镇公务员的,在消费时表现自然有较大的差别。

五、国企职员、私企普通职员 A、国企普通职员的角色心理与行为

1、腐败心理。职务消费报销,但是由于其职位不高,报销额度不大,所以消费时还是理性一些。

2、优势心理。单位福利好,消费时可以不那么谨慎,购买商品时还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但价格又能接受的。

3、求实心理。工资不是特别高,所以在消费时还是会更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

4、享受心理。利用假期出去旅游消费,但消费的额度不大。 B、私企普通职员的角色与行为

1、求实、求廉心理。收入限制,在消费时更看中商品的功能与价格。

2、自我提升的心理。消费一些学习用品,参加一些教育学习型的学习班,提升自我的能力! 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点,收入都不高,但是国企普通职员较私企普通职员工作的稳定性强,工资,福利方面有保障。。所以消费时相对大胆,开放。

面子心理引发的面子消费涉及人群广泛,以上人群基本都会有面子心理,所以单独列出。 选取的这十个对象,总体的特征是经济能力强一点儿的,心理相对复杂,消费行为也多变。经济能力相对低的,角色心理相对简单,消费行为也就单调。

受角色心理的影响,人们往往会消费一些符合其身份、地位、文化以及特定圈子内的商品。

推荐第7篇:坏行为”与“犯错误”

坏行为”与“犯错误”

·1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成天拨弄是非; ·2无论接受什么任务时,永远只有一句口头禅:“真困难啊”;

·3以不正当的理由,或是出于某种个人的动机而滥用职权;

·4在团队内部制造分裂,拉山头搞帮派; ·5恃强凌弱;总是迟到,屡教不改,还不当回事;

·6在工作场所进行性骚扰;

·7从来都听不得不同意见,老虎屁股摸不得;

·8开会时频繁地打断别人的发言; ·9倚老卖老耍赖皮;

·10大男人主义;

·11沉湎于个人恩怨而无视工作的大局; ·12抱怨所有的事情;

·13小偷小摸行为;

·14经常说谎;

·15过度酗酒;

·16工作时间花很多时间并占用公家电话与他人闲聊家务事;

·17吃里扒外;

·18像个磨盘,不推就不动,从来不主动地去做一件事,哪怕是伸手可及的事; ·19把职责划分得过于“清楚”,隔岸观火,见死不救;

·20为了一点儿对自己不公平的小事就大动干戈,大吵大闹,全然不顾大局; ·21与同事相处,缺乏最起码的协作能力;

·22与社会上的恶习势力有勾搭;

·23不注意公共卫生,以至影响他人。

推荐第8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例如鼠疫、狂犬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预防动物把疾病传播给人,要做到尽量不与病畜、病禽等患病的动物接触;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加工、不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禽畜;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猪、牛、羊、鸡、鸭、兔及其他肉类食品;不吃生的或者未煮熟煮透的淡水鱼、虾、螺、蟹、蛙等食物;接触禽、畜后要洗手;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病死禽畜按照畜牧部门的要求妥善处理。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发作后不能治愈,但却是可以预防的。人一旦被犬、猫抓伤、咬伤(或破损伤口被舔),要立刻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及时彻底地冲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并尽快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医,对伤口做进一步处理,并且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一定要按照程序按时全程足量注射;如果伤口出血,还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为控制狂犬病传播,养狗者要为狗接种兽用疫苗,防止狗发生狂犬病继而传播给人。带狗外出时,一定要使用狗链,或给狗戴上笼嘴,防止咬伤他人。

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寄生虫病,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简称“疫水”),就可能感染此病。血吸虫病感染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月—10月。

为预防血吸虫病,不要在有钉螺(血吸虫的生存繁殖离不开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或进行其他活动。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本文摘自《榆林日报》2014年7月18日

推荐第9篇:投资与行为金融学

投资中的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这一术语出现在90年代中期,是金融领域一次较新的革命。所谓行为金融学即是我们对于常在使用有效市场理论时,遇到一些极端情况的一种解释。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由此才引出行为金融学。

以下是行为金融学家们认为投资者心理特征的两个主要观点:

过度自信:当投资者过度自信时,市场中的交易量会增大。在完全理性预期的市场中,如果不考虑流动性需求,交易量应该是零。如果理性已是共识,当一个投资者买进股票时,另外的投资者卖出股票,买进者会考虑是否存在卖出者知道而买进者不知道的信息,这时就不会有交易产生。以过度自信而闻名的费雪,在1929年峰值之前的两周接受了一次访问时说道,他认为股票市场将持续处于高位。期间还写了一本书,阐述了20世纪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支持未来股市向好的前景,并且根本找不到股市有下跌的理由。他曾经有一座华丽的宅邸,也一度非常富有,却在随后的股市崩盘中变得一无所有。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形下,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做法能帮助人们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推断出结果,但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偏差。

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美国行为金融学家奥登在研究了10000个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后发现,投资者更可能卖出那只上涨的股票!当股票价格高于买入价(即主观上处于获利)时,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希望锁定收益;而当股票价格低于买入价(即主观上处于亏损)时,投资者就会转变为风险喜好者,不愿意认识到自己的亏损,进而拒绝实现亏损。当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既有盈利股票又有亏损股票时,投资者倾向于较早卖出盈利股票,而将亏损股票保留在投资组合中,回避实现损失。这不是理性的思维模式。有一名教授在于同事吃饭时打赌说:“我们来玩投硬币的游戏吧,如果是正面我给你2万元,如果是反面你给我1万元。”同事有点不知所措。答道:“得了吧,我才不玩这个。”教授说道:“那我们换个玩法,我重复抛100次,如果正面朝上我给你2万块,如果反面你给我1万块。”同事想,如果真这么玩100次的话,我赢定了。于是欣然同意打这个赌。当然后来他们没有这么玩。不过这件事证明了同事一开始的选择是非理性的。不能说我愿意接受100次这样的赌局但不接受只有1次。实际上,获得2万元对我来说是件好事,但我仍会对可能遭受的损失感到忧虑,1万元可是一大笔钱,当然俩人都负担得起。说明当面对得失同等概率时,损失带来的痛苦往往支配着人类的行为。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这个世界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完全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

推荐第10篇: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消费者大致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从众心理特点:具有仿效性盲目性

评价:消费是否该从众,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特点: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评价:它的利在于可以推动新工艺与产品出现,而弊在于展示个性不但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特点:面子消费 评价:这种消费心理不可取

求实心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考虑很多因素

评价:讲求实惠,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

(1)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 (2)同步心理, 消费心理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3)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 (4)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求异心理,这是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的消费倾向。 (6)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常见的产品的追求。 (7)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某些特殊消费活动的执着追求。 (8)便利心理,指消费者主要从功能便利的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

(9)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这些心理类型并不分属于不同的人,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当一种产品满足了顾客某一类心理需求时,就会诱发他的购买动机。

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有如下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消费心理

女性花钱爱算计:女性中花钱特别仔细的占12.4%,比较仔细的占49.8%,花钱不太仔细的占20.7%,花钱很不仔细的占2.9%,不一定的占14.2%。

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相对而言,20-2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花钱最不仔细。

学历越高,职位越高,花钱越不仔细:一般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们消费比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群体消费特征为“比较仔细”。从消费者职业和身份特征上分析,花钱最细的要数离休人员,其次依次是农民、军人、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花钱相对最不仔细的是私营业主、个体劳动者、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学生。 儿童心理

在消费群体中,儿童是一种重要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身并没有消费资本,但是他们有消费的主导性,下面我们就从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一下儿童消费的心理特征。

1、攀比

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相互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新玩具,以拥有最好、最高级的衣服、玩具为荣。其实这种攀比心理在成人中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表现的如此明显。

2、从众

从众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每一个人都会存在。但是儿童心理机制尚未发展成熟,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比成年人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多数儿童消费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别的小朋友都选择的东西,以此与别人达成一致,从而避免被其同龄阶层孤立。

3、盲目

儿童在购物时,一般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目的性,都是非常随意与盲目的,看到喜欢的衣服或者说玩具,就会着迷。

4、喜新厌旧

儿童因为心智不够成熟,所以稳定性也不强,对一件事情的喜爱很容易进行转移,新奇的事物虽然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新奇感一旦消失后,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发生转移。

5、易受刺激 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感觉敏锐.由此决定了他们对刺激物的反应也比成年人更加强烈。儿童消费时会受到各种刺激的影响:如色彩鲜艳的包装(视觉刺激),食物浓郁的气味(嗅觉刺激).玩具柔软的手感(触觉刺激)而产生购买欲望。

6、认同感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广告的世界,在广告的包围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已成为一个强大的认牌购买群体。如在中国,提到酸奶,儿童就会想起“娃哈哈”;提到果冻,就会想起“喜之郎”。经常看见一些孩子在消费时,会积极主动地认牌购买。很显然,品牌已成为儿童消费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只要了解了儿童的消费心理,那么针对儿童的销售,就会让你事半功倍! 购买动机

购买动机是引导顾客购买活动指向一定目标,以满足需要的 购买意愿和冲动。这种购买意愿和冲动是十分复杂、捉摸不透的 心理活动,从其表现来看,可以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归纳为两大 类:理智动机和感情动机。 (一)理智动机 它包括:

1、适用

适用即求实心理,是理智动机的基本点,即立足于商品的最 基本效用。 消费心理

在适用动机的驱使下,顾客偏重产品的技术性能,而 对其外观、价格、品牌等的考虑则在其次。

2、经济

经济即求廉心理,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往往 成为左右顾客取舍某种商品的关键因素。折扣券、大拍卖之所以 能牵动千万人的心,就是因为“求廉”心理。

3、可靠

顾客总是希望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正常发挥其使用价值, 可靠实质上是“经济”的延伸。名牌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 有优势,就是因为具有上乘的质量。所以,具有远见的企业总是 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打开产品销路。

4、安全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经济条件的改善,顾客对自我保护和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产品安全性的考虑愈来愈多地成为顾客选 购某一商品的动机。“绿色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就是适合 这一购买动机来促进销售。

5、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感性能也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之一。企业对产品外观设计注入愈来愈多的投资,就是因为消费者购买决 策时,美感动机的成份愈来愈重。

6、使用方便 省力省事无疑是人们的一种自然需求。商品,尤其是技术复 杂的商品,使用快捷方便,将会更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带遥控的电视机,只需按一下的“傻瓜”照相机以及许多一次性商品 走俏市场,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一购买动机。

7、购买方便

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更加珍惜时间,对选择性 不大的商品,就近购买,顺便购买,捎带购买经常发生。一应俱 全的超级市场之所以兴旺,邮购、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等多种购 物方式的兴起等等正是适合了消费者的这一购买动机。

8、售后服务

产品质量好,是一个整体行象。对多数消费者而言,花不小 一笔积蓄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即使就是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也 不能完全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感。因而,有无良好的售后服务往往 成为左右顾客购买行为的砝码。为此,提供详尽的说明书,进行 现场指导,及时提供免费维修,实行产品质量保险等都成为企业 争夺顾客的手段。 (二)感情动机

感情动机不能简单地理解感情动机为不理智动机。它主要是 由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产生的购买意愿和冲动。感情动机很难有 一个客观的标准,但大体上是来自于下述心理。

1、好奇心理 好奇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没有有无之分,只有程度之别 。一些人专门追求新奇,赶时髦,总是充当先锋消费者,至于是 否经济实惠,一般不大考虑,诸如魔方、跳跳糖、谜语手纸、电 动牙剧、意彩娃娃等能在市场上风靡一时就是迎合了这一心理。

2、异化心理 异化心理多见于青年人,他们不愿与世俗同流,总希望与别 人的不一样。我国1994年下半年开始由南往北渐进的将黑发染成黄发、红发的消费行为就反映了他们想标新立异的心理。

3、炫耀心理 这多见于功成名就、收入丰盛的高收入阶层,也见于其他收 入阶层中的少数人,在他们看来,购物不光是适用、适中,还要 表现个人的财力和欣赏水平。他们是消费者中的尖端消费群。购买倾向于高档化、名贵化、复古化,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的轿 车,上万美元的手表等的生产正迎合了这一心理。

4、攀比心理

攀比,社会学家称之为“比照集团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 ,照搬他希望跻身其中的那个社会集团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人家 有了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摄像机、金首饰,自家没有,就浑身上下不舒服,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划算,也要购买。

5、从众心理 作为社会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圈子中,有一种希望 与他应归属的圈子同步的趋向,不愿突出,也不想落伍。受这种 心理支配的消费者构成后随消费者群。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顾客群 ,研究表明,当某种耐用消费品的家庭拥有率达到40%后,将会 产生该消费品的消费热潮。

6、崇外心理 一些讲摩登的人盲目崇拜外国货,只要是舶来品就买,。一些 家用电器生产厂,尽管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采用了国产件,仍沿用 进口散件组装的牌子在国内销售。有的企业在产品或包装上全用外文,或者只用拼音字母而不著一个汉字,在国内销售,进行不 正当竞争,就是利用这种崇外心理。

7、尊重心理顾客是企业的争夺对象,理应被企业奉为“上帝”。如果服务 质量差,那怕产品本身质量好,顾客往往也会弃之不顾,因为谁也不愿花钱买气受。因此,企业及其商品推销员、售货员、维修 人员真诚地尊重顾客的经济权力,有时尽管商品价格高一点,或 者质量有不尽如意之处,顾客感到盛情难却,也乐于购买,甚至 产生再光顾的动机。 变化特征

当今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市场正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主导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将面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商品和品牌选择,这一变化使当代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一种新的特点。 (一)个性消费的复归

之所以称为“复归”,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工商业都是将消费者作为单独个体进行服务的。在这一时期内,个性消费是主流。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才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另一方面,在短缺经济或近乎垄断的市场中,消费者可以挑选的产品本来就很少,个性因而不得不被压抑。但当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品种上都已极为丰富,现实条件已初步具备。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更进一步,他们不仅能作出选择,而且还渴望选择。他们的需求更多了,变化也更多了。逐渐地,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准则,他们不惧怕向商家提出挑战,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考察,消费者所选择的已不单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包括其他的“延伸物”,这些“延伸物”及其组合可能各不相同。因而从理论上看,没有一个消费者的心理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分市场。心理上的认同感已成为消费者作出购买的品牌和产品决策时的先决条件,个性化消费正在也必将再度成为消费的主流。 (二)消费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他们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心理需求却并未因此消失,反而日益增强。这是因为消费者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单向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尤其在一些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分析也许不够充分和准确,但消费者却可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减低风险感和购后产生后悔感的可能,增加对产品的信任和争取心理上的满足感。消费主动性的增强来源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和人类追求心理稳定和平衡的欲望,而且人天生就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消费心理稳定性减小,,转换速度加快 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速度极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消费心理受这种趋势带动,稳定性降低,在心理转换速度上趋向与社会同步。由于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过去一件产品流行几十年的现象已极罕见,消费品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品种花式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例如电视机在中国由黑白发展为彩色经历了十几年时间,但每年都有采用新技术的新功能电视机推出,消费者才买不久的电视到下一年可能就过时了,以致于一些别出心裁的商家开始经营电视机出租业务,以配合某些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

(四)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与对购物乐趣的追求并存 。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度高的消费者会以购物的方便性为目标,追求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特别是对于需求和品牌选择都相对稳定的日常消费品,这点尤为突出。然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恰好相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可供支配的时间增加。一些自由职业者或家庭主妇希望通过购物消遣时间,寻找生活乐趣,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减少心理孤独感。因此他们愿意多花时间和体力进行购物,而前提必须是购物能为他们带来乐趣,能满足心理需求。这两种相反的心理将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并存和发展。 心理陷阱

很多朋友在消费时,都没有什么金钱观念,就算是计划好的购物,当逛完超市后,总会发现比原先预想的多,回家后也往往会后悔,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买很多一些并没有用处的东西。其实这并不是能怪你,因为消费存在很多心理陷阱,让你不知不觉间,就会买很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下面问渠心理网就带你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消费心理陷阱! 1.超市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超市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款台和出口。超市还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顾客经过时,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

2.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第二,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超市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也能卖出去。

3.走进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价商品,但你要保持冷静,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越是超市利润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一般来说,挨近入口的地方,放的多是薄利多销、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超市中间偏后区。

4.逛超市时,会碰到许多“导购员”向你热情推荐产品。其实,在他们热情的背后,却有拿回扣的“隐情”:一些影响力不大的品牌通常没钱大量投放广告,质量也不出众,所以利用“人海战术”,在超市内大量安置导购员,并允以高比例提成。导购员一般会使用“褒此贬彼”的方法,拼命劝说顾客购买自己承销的品牌商品。 5.包装分切的水果可以吃多少买多少,这种销售方式表面看很方便消费者,其实来历可疑。超市每天都有大量水果因外观或变质等问题无法销售,一般的做法是化整为零,包装销售。有些超市的工作人员用刀把果蔬坏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块,用保鲜膜包装起来,这样看不出一点儿问题,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质量却可能大打折扣 6.一些小超市中肉类专柜的上方回安装粉红色灯,能让鲜肉看起来更加诱人,等你买回家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暧昧的灯光往往让食品更娇艳,一般来说,肉类常用红灯光,面包类常用黄灯光,海鲜类常用蓝灯光。

7.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5公里范围内最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

8.超市面包房中飘出的浓郁香味总让人无法抗拒。一般人认为现场烤面包、做熟食是为了“新鲜”,其实,这是超市的“嗅觉营销”。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调动与欲望相关的情感中枢,即使你不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食品的购买量。 9.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逛超市时,你可以算一算,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

10.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谁?孩子。儿童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并且占有欲很强,可以在情绪上操纵父母。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超市里有一套赚孩子钱的销售策略:第一种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玩具、食品等)展柜;第二则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 11.超市里常常会搞促销,但有些促销却未必真便宜。比如在特价区会混有一些原价的东西;在大大的价格表下用不起眼的小字写了该商品的生产厂家,同时混放其他品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在服装区,把颜色、款式相近的不同牌子的衣服混放,只标便宜的价格,把高价的价签藏到不显眼的地方。很多特价商品也并不“超值”。 12.超市的商品摆放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调查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处。其中,前者是超市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70%销量。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 1.7米的高度间,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 13.超市总是希望“把先进的货物先卖出去”。所以,摆放牛奶、酸奶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如果你想买出厂日期最近的,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来。

14.暴露在面前的诱惑越多,顾客就越经受不起这些考验。调查发现,被“困”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购买货架上糖果、饮料的几率高25%。款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型零食,而排队付钱时往往是人最没有耐心的时候,让你很难扛过这最后一道购物关。

.消费者心理的概述

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一般是:先接触商品,引起注意;然后经过了解和比较,产生兴趣和偏爱,出现购买欲望;条件成熟,作出购买决定;买回商品,通过使用,形成实际感受,考虑今后是否再次购买

根据消费者卷入程度(卷入程度是指消费者购买时的谨慎程度以及在购买过程中愿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收集信息,选择判断,有多少人参与购买过程。)和商品差异的组合,主要有4种消费者购买类型:

(1)复杂型购买。发生在消费者初次购买那些卷入程度高、品牌差异大的商品的场合。多数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知之甚少,但因其价格昂贵,属于耐用消费品,故购买前的选择决策非常谨慎,要花费时间大量收集信息,多方位挑选比较。这种购买决策最为复杂。

(2)和谐型购买。发生在消费者购买卷人程度高,但品牌差异较小的商品时。这种购买因不同品牌的商品只要价格在同一档次内,质量功能差别不大,故不需要收集很多的信息或进行评价,卷入程度高主要因商品价格较高或不经常购买引起。决策重点在买不买,买什么档次的,而不在乎买什么品牌的,且更关心能否得到价格优惠,购买时间和地点是否方便等问题。

(3)多变型购买。发生在品牌差别大,卷入程度低的商品上。消费者经常变换所购商品的品牌,主要是出于尝试一下新东西的随意性,避免单调乏味。消费者在这类商品购买前,一般并不主动收集有关信息,只是通过广告等宣传媒体被动接受信息,对商品的品评也是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且即便对所购买商品的感觉不错,下次购买时仍可能更换品牌。

(4)习惯型购买。发生在消费者购买卷人程度低,品牌差异小的商品时,是一种多次购买后形成的习惯性反应行为。消费者经常购买某种固定的品牌,并非出于忠诚,而是出于习惯,当货架上没有这种商品时,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另一种看上去十分相似的产品。

显然对于不同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企业的机会不同,促销的重点也不同。同时,企业在设计和导入CIS,尤其是VIS时,必然也要以不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为基础,使VIS起到识别企业产品、诱导购买的作用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可以分为几大类:

(1)环境因素,如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2)刺激因素,如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款式、服务、广告、购买方便与否等;

(3)消费者个人及心理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经济状况和个性等因素。其中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因为不能直接看到,又被称作黑箱。而刺激因素则由企业出发,然后被输入消费者黑箱,经过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变为有关购买的决策输出。

心理因素包括:

①动机。任何购买活动总是受着一定的动机所支配,这种来自于消费者内部的动力反应了消费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和感情上的需要。

②感觉与知觉。两个具有同样动机的消费者,会因为各自的感觉和知觉不同而作出不同的购买决策。

③学习。学习是一种由经验引起的个人行为相对持久变化的心理过程,是消费者通过使用、练习或观察等实践,逐步获得和积累经验,并根据经验调整购买行为的过程。企业应创造条件,帮助消费者完成学习过程。

④信念与态度。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形成了信念和态度,这些又反过来影响其未来的购买行为,企业最好改变自己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已有的态度,而不是去试图改变消费者的态度

[ ] 什么是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发生的一切心理活动,以及由此推动的行为动作,包括消费者观察商品、搜集商品信息、选择商品品牌、决策购买、使用商品形成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信息反馈等。

[ ] 消费者心理的特征

1、消费者心理的目的性,即表现为消费者以满足消费需要、实现消费动机、得到期望的消费体验为目的。

2、消费者心理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任何购买行为是在人们自觉地支付了相应的货币之后才能实现的。

3、心理活动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消费者心理具有复杂多样性。

4、当消费者满足一种消费需要、实现一种消费动机的时候,为了得到更加满意的消费效果而对另外的商品产生消费需要和消费动机,表现出消费者心理的关联性。

5、消费者心理的发展变化性,即消费者自身背景、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变化会导致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变化发展。

[ ]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则是消费者在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为实现预定的消费目标而做出的各种反应、动作、活动和行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均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心理和行为现象的表现形式多样,涉及消费者个人心理特性、行为方式。群体心理与行为、企业市场营销、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

[ ] 运用消费者心理进行品牌推广的策略[1]

1.比附大腕以成就品牌

许多企业将竞争对手视为商业竞争的敌人,总是想着办法比着花样来宣传自己。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与伊利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打出了“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做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品牌”的字样。谦虚、诚恳,其求实敬业的态度恰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企业尊重他人,也自尊自爱,是消费者可以信赖的产品。

当蒙牛企业开始被人们认知之后,蒙牛又启动了更大的明星“内蒙古”。蒙牛根据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全国第一,牛奶增速全国第一的状况,提出了“建设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倡议。从2000年9月起,蒙牛投资100多万元,投放了300多副灯箱广告,打出了“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蒙牛借助内蒙古,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与他们排在一起。消费者也顺理成章地把蒙牛和他们摆在了一起。从此,蒙牛开始迅速成长。

蒙牛的这种推广战略,借助于其他品牌的力量,让消费者从心里先接受蒙牛品牌,然后利用商业宣传,将蒙牛和内蒙古的优秀品牌联系在一起,消费者由于对这个群体有良好的整体印象,自然也会对蒙牛产生好感。

2.通过情感联系来打造品牌

今天蒙牛的宣传语“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体现了一个民族产业对国民素质的关心,充分地将产品和民族情感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产品,恐怕不会有任何中国人排斥。同样非常可乐打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一张牌,利用消费者的民族自尊心,在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占领的饮料市场中搏出一方天地。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也是我们熟悉的情感联系方式。它巧妙地把钻石和爱情联系在了一起,迎合了年青人“钻石有价,爱情无价”的心理,从而开辟了钻戒的广阔市场,甚至引导了结婚购买钻戒的新时尚。

美国贝尔电话以情感广告为载体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堪称企业市场营销方式的经典之作。一天傍晚,一对正在用晚餐的老夫妇接到了千里之外的女儿打来电话,老夫人十分动情地对老伴说“女儿说她爱我们。”这时的广告两面定格在两位激动不已的老人身上。用电话传递爱,电话有线,亲情无限。这个广告深深打动许许多多父母儿女的心扉,真诚地牵动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贝尔良好的企业形象深深地烙入消费者的心中。贝尔用最有效的方式把关爱客户的理念传递到客户的心中,给客户以美好的感觉。这种情感诉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影响消费者的情绪,达到消费者与商品的沟通,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购买商品。同时也容易建立品牌文化,亲情和贝尔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

3.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

伊莱克斯冰箱通过对中国冰箱市场的调查,发现冰箱已经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个冰箱市场已近饱和,市场也趋向成熟,消费者对冰箱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状态。当时很多厂商都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做出努力,包括海尔在内。但伊莱克斯冰箱却打出了“好的让你一生都能相依相靠,静的让你日日夜夜都感觉不到”的广告,提出了要“静”冰箱的新观点,一下成为消费者首选的产品。所以,很好地把握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对于品牌的宣传来讲非常重要。另外,在同类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开辟自己独特的宣传方式也非常重要。个体的消费心理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把消费者的注意点从所有厂家都在宣传的质量中,一下引入到“静”的概念中,突破了原来所有宣传的框架,起到了很好的市场宣传作用。

除了把握消费者内心需求以外,还需要了解目标人群的心理。耐克运动鞋为了突破青少年消费者,根据青少年的共同特征:热爱运动、崇拜英雄人物、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充满梦想的特点,发起了著名的明星攻势,相继与一些受青少年追捧的体育明星签约,如乔丹、阿加西等。在耐克的广告片“谁杀了兔子乔丹”中,基本上没有出现耐克的身影,只有乔丹和兔子本尼,乔丹穿着耐克鞋来救自己的朋友本尼,映射出“我穿耐克鞋,我是英雄”的本意,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喜好。

4.通过事件营销推广品牌

与广告和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事件营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影响力。所以,长期以来事件营销被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所推崇,作为品牌推广传播的先锋手段。

事件营销充分地利用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巧妙地将产品和新闻事件联系在一起,引发大众对品牌的兴趣。农夫山泉刚刚上市的时候面临乐百氏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天下,为了打开销售局面,他们做了很有名的“水仙花”实验,向观众展示了水仙花在农夫山泉天然水和纯净水中的生长状况,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彻底颠覆了纯净水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出饮用健康天然水的概念。

另外,很多企业利用新闻事件制造卖点,打造企业品牌。刘翔经济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当刘翔在奥运会上跨过最后一道栏冲到终点时,亿万中国人沸腾了,在奥运的田径史上,中国人刘翔的名字第一次被载入史册。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在推出3枚“刘翔纪念章”的同时,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电台大张旗鼓地以刘翔为背景大打亲情牌,刘翔与可口可乐的亲密关系,在国人的脑海中随着金牌的获得也被深深地印在记忆里。据事后调查统计,在奥运期间,可口可乐的销量一度上升了30%。

事件营销借助新闻的力量,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果是重大的正面的新闻事件,类似神

五、神六升天,奥运会夺冠等,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很容易和消费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宣传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品牌的文化含量及深层的内涵。

中国人的8大消费心理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古人云:上兵伐谋,意为最高之兵法在于谋略。古语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以成为营销战争的“心经”,而攻心为上,对营销来说关键就在于抓住消费者的心。

从品牌、定位到差异化,从定价、促销到整合营销,莫不都是在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在采取行动。现在的市场营销将越来越依赖于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和迎合,从而影响消费者,最终达成产品的销售。

从国内的市场来看,中国的消费者心理和欧美等国家相比,既有共性也有我们的特殊性,经过笔者的学习、观察和总结,我发现以下八个消费者心理,在中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具备很好的营销价值,出于跟大家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愿望,现列举如下。

一、面子心理

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营销人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这种面子心理,找到市场、获取溢价、达成销售。

脑白金就是利用了国人在送礼时的面子心理,在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找到了市场;当年的TCL凭借在手机上镶嵌宝石,在高端手机市场获取了一席之地,从而获取了溢价收益;终端销售中,店员往往通过夸奖消费者的眼光独到,并且产品如何与消费者相配,让消费者感觉大有脸面,从而达成销售。

二、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消费者在很多购买决策上,会表现出从众倾向。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在品牌选择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在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

以上列举的是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主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比如:现在超市中,业务员在产品陈列时故意留有空位,从而给人以该产品畅销的印象;电脑卖场中,店员往往通过说某种价位以及某种配置今天已经卖出了好多套,从而促使消费者尽快做出销售决策;SP行业中,在推铃声广告的时候,往往也多见最流行铃声推荐的字眼,最流行也就是目前最多人喜欢,这都是在主动的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三、推崇权威

消费者推崇权威的心理,在消费形态上,多表现为决策的情感成分远远超过理智的成分。这种对权威的推崇往往导致消费者对权威所消费产品无理由的选用,并且进而把消费对象人格化,从而达成产品的畅销。现实中,营销对消费者推崇权威心理的利用,也比较多见。比如,利用人们对名人或者明星的推崇,所以大量的商家在找明星代言、做广告;IT行业中,软件公司在成功案例中,都喜欢列举一些大的知名公司的应用;余世维先生有说在自己汽车销售店中,曾经以某某车为某某国家领导人的座车为卖点,从而让该车销售火爆;更大的范围内,很多企业都很期望得到所在行业协会的认可,或者引用专家等行业领袖对自己企业以及产品的正面评价。

四、爱占便宜

刘春雄先生说过:”。“便宜”与“占便宜”不一样。价值5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便宜;价值10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占便宜。中国人经常讲“物美价廉”,其实,真正的物美价廉几乎是不存在的,都是心理感觉的物美价廉。他进而说道:消费者不仅想占便宜,还希望“独占”,这给商家有可乘之机。比如,女士在服装市场购物,在消费者不还价就不买的威胁之下,商家经常做出“妥协”:“今天刚开张,图个吉利,按进货价卖给你算了!”“这是最后一件,按清仓价卖给你!”“马上要下班了,一分钱不赚卖给你!”这些话隐含如下信息:只有你一人享受这样的低价,便宜让你一人独占了。面对如此情况,消费者鲜有不成交的。除了独占,另外消费者并不是想买便宜的商品而是想买占便宜的商品,这就是买赠和降价促销的关键差别。

五、害怕后悔

每一个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有恐惧感,他生怕做错决定,生怕他花的钱是错误的。按照卢泰宏先生提到的就是购后冲突,所谓购后冲突是指:消费者购买之后出现的怀疑、不安、后悔等不和谐的负面心理情绪,并引发不满的行为。通常贵重的耐用消费品引发的购后冲突会更严重,为此国美针对消费者的这个心理,说出了“买电器,到国美,花钱不后悔”,并作为国美店的店外销售语。进一步说在销售的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提出证明给顾客,让他百分之百地相信你。同时你必须时常问你自己,当顾客在购买我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我要怎样做才能给他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六、心理价位

任何一类产品都有一个“心理价格”,高于“心理价格”也就超出了大多数用户的预算范围,低于“心理价格”会让用户对产品的品质产生疑问。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有助于市场人员为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有助于销售人员达成产品的销售。在IT行业,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设备的销售,如果你了解到你的下限售价高于客户的心理价位,那么下面关键的工作就是拉升客户的心理价位,相反则需要适度提升你的售价;心理价位在终端销售表现就更为明显,以服装销售为例,消费者如果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如果最后的价格还是高于其心理价位,可能最终还是不会达成交易,甚至消费者在初次探询价格时,如果报价远高于其心理价位,就会懒得再看扭头就走。

七、炫耀心理

消费者炫耀心理,在消费商品上,多表现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成分远远超过实用的成分。正是这种炫耀心理,在中国目前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创造了高端市场,同时利用炫耀心理,在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有助于获取市场,这一点在时尚商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什么这样说呢?女士都钟爱手袋,一些非常有钱的女士为了炫耀其极强的支付能力,往往会买价值几千甚至上万的世界名牌手袋。同时国内的TCL和夏新手机,之前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在与NOKIA和MOTO的竞争中,劣势不是特别明显,其中通过工业设计给手机时尚的外表造型就功不可没。因此,对消费者来说,炫耀重在拥有或者外表。

八、攀比心理

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相比炫耀心理,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更在乎“有”——你有我也有。 MP

3、MP

4、电子词典的热销并且能形成相当的市场规模,应该说消费者的攀比心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商品,在购买的前夕,萦绕在消费者脑海中最多的就是,谁谁都有了,我也要去买。在计算机的配置中,也多见学生出于同学们都有的心理,也要求父母为自己购买计算机。对营销人员来说,我们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出于对其参照群体的对比,有意强调其参照群体的消费来达成销售。

第11篇:第五章 个性与行为

第五章

个性与行为

计划:4课时

☆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个性的定义与特点

2、了解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3、掌握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及在管理中的作用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个性心理与管理 难点:气质类型与特征

(第九课时)

☆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的行为

一、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特点(P54)

(一)独特性

(二)稳定性

(三)整体性

(四)制约性

(五)倾向性

三、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儿童时期

(二)学生时期

(三)成人时期

(第十课时) 第二节 气质差异与管理

一、概念

心理学上说的气质,不同于人们通常说的风格或气度,而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以及动作、言语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气质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就观察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他认为,人体内有黄胆汁、血液、粘液、黑胆汁等4种液体;由于它们的比例不同,构成了人的不同气质。

20世纪30年代,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根据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和其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揭示出在这两个基本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而这些恰好与希波克拉底的4种气质类型相一致,为之找到了科学的自然基础。前苏联学者巴甫洛夫根据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总结出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应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根据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我们可给气质下这样的定义: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

有关气质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正在深入。怎样划分人的气质类型?也许今后又会提出新的气质类型和分类方法。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种典型的心理特点很早就表露在儿童的游戏、作业和交际活动中,气质类型的很早表露,说明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正因为如此,气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虽然也有所改变,但与其他个性心理特征相比,变化要缓慢的多,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当然,心理活动的动力并非完全决定于气质特性,它也与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有关。任何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气质,遇到愉快的事情总会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干劲倍增;反之,遇到不幸的事情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但是人的气质特征则对目的、内容不同的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有着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在内容全然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如一个学生每逢考试表现出情绪激动,等待与友人的会面时会坐立不安,参加体育比赛也总沉不住气等。就是说,这个学生的情绪易于激动会在种种场合表现出来,具有相当固定的性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情绪易于激动是这个学生的气质特征。

二、正确对待人的气质特点

1、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每种气质都有两重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一种气质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的意义。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据研究,俄国的四位著名作家:普希金、赫尔岑、克雷洛夫和果戈里,在气质上分别属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但他们在文学上同样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三、气质在管理中的作用

气质对活动效率的影响,要根据工作性质具体分析。有些工作与气质类型有密切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人能否胜任这一工作。

要求灵活反应的工作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粘液质和抑郁质则较难适应。如坑道救险、高空作业等带险情的工作。

反之,要求持久、耐心细致的工作对粘液质、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却较难适应。如修表、绣花、外科医生等。

在一般学习和工作中,气质的各种特性之间常常可以起互补作用。因此,对活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特殊职业中,要求人们具有极强的反应能力和高度的紧张,因此对人的气质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由此可见,了解人的气质,对于知人善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管理工作中,应当尽可能地选择适应人们气质的工作方法,避免使人遭受心理挫折,从而提高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第十一课时)

第三节 性格差异与管理 对一个人性格的了解,不仅有助于解释和掌握他现在的行为,而且还可以预见他未来的行为。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控制职工的行为,另一方面有助于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使之与职工的性格倾向尽量相吻合。以利于人力资源的发挥。

一、概念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此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并具有核心意义的个人心理特征。

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维结构,其主要的组成成分为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以及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可分为四方面:

一是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二是对工作、学习、劳动态度的性格特征。

三是对物品态度的性格特征。

四是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2、意志方面的性格特征。指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行为目的性的性格特征。

二是自我控制的性格特征。

三是面临紧急或困难情境时的性格特征。

四是长期工作中的性格特征。

3、情绪方面的性格特征。

4、理智方面的性格特征。指人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遇事多思善想,深谋远虑,沉着,冷静,有的人听风是雨,人云亦云,手足无措;有的人体察入微,有的人粗糙笼统;有的人自信,有的人怀疑;有的人求知欲旺盛,有的人得过且过;有的人为事业孜孜不倦,有的人满足现状;有的人脚踏实地,有的人想入非非;有的人看问题全面,有的人偏执;有的人能理智处理问题,有的人以感情代替理智,等。

以上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人身上都以其特有的形式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区别于他人。在每个人的性格结构中,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直接表现一个人认识世界总的心理倾向,也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品德和世界观的具体体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三方面的性格特征。 个体在生活中某种一时性的偶然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如:一个人在某种偶然的场合表现出的胆怯行为,不能据此就断定此人具有怯懦的性格特征;一个人在某种特殊的情景下,一反常态大发脾气,不能就认定此人性格暴躁,只有那些经常的,习惯化的行为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

性格一般说来形成后较为稳固,但在生活经历中的重大事件,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的重大变化或转折,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性格;总之,稳定性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是性格的主导方面,而可变性是它的从属特征。

二、性格特征在管理中的作用

了解职工的性格差异,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对性格活泼,有点自以为是,希望别人尊重的人,可以当面批评,争论,但一定要坚持说理,平等待人;对于性格较顽固,不爱多说话的人,适合于多用事实、榜样来教育或用后果教育法让他自己接受教训;对于自尊心强,缺乏勇气的人适合于先冷淡,后单独做工作。在管理中,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帮助职工自觉发挥长处,防止或克服不足,可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从气质和性格的各自特点来说,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而性格则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因而在性格的形成过程中,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比较明显地表现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速度方面。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更为显著,气质也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由于实践的要求,人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的作用,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甚至掩盖和改造神经活动的特性,使之服从于实践要求的行为方式。

据研究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培养积极的性格特征,从而说明性格对气质的重要作用。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而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又可具有带着同样动力色彩得却不相同的性格。在性格的培养中,良好的教育应当注意改造那些不适合某种性格特征的消极气质特征,发挥那些对某种良好性格适宜的气质特征。

作为心理特征的气质和性格,两者是不同的,从气质的自然性质而言,气质似乎是性格的基础,性格则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但这种区别不是截然的,气质也是心理特征,也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纯自然的东西,性格对气质虽有施加影响的一面,也有受后者制约的一面,气质与性格是两者互相渗透,彼此制约着。

(第十二课时) 第三节 能力差异与管理 能力是指一个人要想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掌握活动的速度,难易和巩固程度。能力水平高的人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因为他的心理特征上的综合与活动的要求相符合;一些人之所以不能胜任某种工作,可能由于他的能力发展水平过低,或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与工作的要求不相符合。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或工作绝不是单凭一种能力就可以胜利完成的,而是需要若干种能力共同发生作用,心理学上把完成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特殊能力的组合,叫做才能。如一个人要想胜利的完成某一项领导工作,就必须在主观方面有高度的观察力、判断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记忆的精确性、思维的敏捷性与批判性、自制力与意志的果断性等等。一个人在主观上具备了上述这些能力的综合,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基本上具备了管理的才能。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一定差异的,能力的差异有质的差异,也有量的差异。质的差异除了表现在各个人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外,还表现为能力的类型差异,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现分述如下:

一、能力类型表现的差异

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个别差异,如有的人知觉属于综合型,他的知觉特点是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是分析方面较弱;而属于知觉分析型的人,其知觉特点则相反,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不够;第三种人的知觉兼有上面两种类型的特点,属于分析综合型。

记忆的类型差别表现在人们怎样识记材料,一些人运用视觉识记较好,另一些人运用听觉识记较好,第三种人在有运动觉参加时识记较好,第四种人运用多种识记表象成绩较好。

从识记不同材料效果的不同,还可区别另一些记忆类型:有些人识记物体、图画、颜色、声音等较好,为直观形象的记忆类型;另一些人识记词的材料、概念和数字较好,为词的抽象记忆类型;还有中间类型。

人的言语和思维也存在类型差异,有的人言语特点是形象的,情绪的因素占优势,属于生动的言语类型;另一些人的言语特点是概括的,逻辑的联系占优势,属于逻辑联系的言语类型。

能力的类型差异,除了表现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可能采取不同途径外,还表现在完成同一种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保证。如:同样好成绩的学生,不能马上在平面上画出形象的投影图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推论得到必要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在心理上从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实际结果,这种情况使能力的发展有更大的可能性。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种能力都有发展水平的不同,在相同条件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比别人有更高的成就,就表示他具有较高的能力,能力的高度发展可以成为天才。相反,一些人活动的结果不好,一般说他是一个在某方面能力低下的人,智力落后是能力低下的一种极端情况,一般属于病理的范围。

一个具有多方面高度发展的能力的人,知觉往往是全面而概括,既准确又迅速,注意力易于集中,稳定,灵活,范围较广,他的记忆通常迅速、准确而且巩固,有关所从事的活动的想象是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尤其是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常常是他的主要特征。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来了,这叫做“人才早熟”或能力的早期表现,如科技大少年班的学生,即较早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才能。

儿童能力的早期表现,被人称为神童,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既然素质对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在脑与神经系统的某方面所集中的某些特点,对某些能力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或促使它们在早期得到突出的表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重要的还是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家庭的影响,因而儿童的能力早熟,主要取决于人们受教育的条件。

缺乏早期成就的人,并不能被认为将来不可能发展优异的能力,事实上,有些人的优异能力或天才表现较晚,甚至可能在晚年时期才表现出来,其基本条件就是学习和实践。

由于能力上客观存在着差异,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企业管理者要研究能力差异,量才使用,使人尽其才。

在具体分配工作时,管理者应根据职工智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分配不同的工作,还应注意:

1、同一个人并不能适应所有部门的每一个工作,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不可能时时事事都保持着同样的成就。

2、接受同等教育,能力水平并不相等。

3、同样聪明的人,并不一定适应于同一工作。

总之,能力是有差异的,但也可以经过培养而发展,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个体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鼓励职工自学成才,提高能力。

第12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重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为什么要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社会工作的目的:

(1)帮助案主解决具体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2)与各类组织、机构打交道,并改革这些系统使之更有效地满足案主的需要; (3)把人和环境联系起来,帮助案主获得资源、服务和机会。

2、人类行为:人类行为简单地说是泛指人的一切行动。从社会工作角度来看,人类行为是指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3、人类行为的分类:

1、根据行为的功能分: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和社会行为。

2、根据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标准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1)正常行为:指符合社会文化的要求,同时符合在该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它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平衡发展以及适应良好的标志。

(2)偏差行为:不符合或者违反社会文化标准的行为是偏差行为。

第二节 研究人类行为的模式

1、研究人类行为的模式有哪些?

一、单元决定论到多元决定论:

1、19世纪下半叶,社会工作信奉单元决定论(单原因说)。①理论依据:认为任何一种结果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单一的原因。②思想:一旦揭示了问题的原因,问题将得到解决。如:友好访问者——道德提升将解决“道德不足”的穷人问题;睦邻运动者——致力于改变贫穷的“环境决定因素”来解决经济萧条、酗酒、文盲和事业问题都失败了。

2、复合因果说:复合因果说假定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既是个人原因也是社会原因。

3、多元决定论:①多元意味着,在问题发生的临界点,多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②决定论即案主难以回避作为结果的症状或问题。

二、心理—社会方法:

1、含义:它包括一个有关问题成因的理论并提供一种临床模式(clinical model),在这种模式中包含多维的诊断和治疗。

2、理论:19世纪末诞生,心理-社会方法一直强调同时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案主。即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辨明并评估影响案主的心理因素(如:人格应对、智力和自我运作能力),同时还要辨明并评估影响案主的社会因素(如:家庭历史、同伴关系、社会制度等)。

三、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

1、理论来源: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的大学里开始传授社会工作课程,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开始使用医学模式来研究人类行为。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2、医学模式:把案主看做是病人,首先诊断病因,然后提供治疗。病人的问题被认为存在于病人的身体之内。医学模式把人类性感和行为问题概念化为两大类,即精神病和神经病。因此有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的人被贴上了医学标签,如: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神经病、精神错乱等。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创伤经历是精神失常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主要原因。

3、心理-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把病人当作需要帮助的人,研究病人情感问题的性质和原因,病探索治疗的方法;强调内在的心理过程,着重于使病人调整自己已适应社会环境。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心理-医学模式。

四、环境中的人:

1、理论来源:20世纪60年代,一些社会工作者对医学模式的作用提出质疑,认为在引起案主的问题上,环境因素至少和内部因素一样重要。所以,这时社会工作者开始把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环境上来,试图以改变环境的形式来服务案主。

2、理论框架:案主的问题既源自案主的个人因素(例如人格、个性、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等),也源自环境因素(如不良的环境或者阻碍案主接近资源的环境障碍等)。框架把把人类问题两方面的原因结合起来即早期的个人因素(弗洛伊德观点)和后来的环境因素。认为与系统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如:家庭、教育、就业、政治、宗教等)。

3、社会工作者关注的三个领域:①关注个人并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生态系统模式

一、生态系统模式的主要概念:

1、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它由一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等)

2、边界: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界线。它是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它反映了系统内部关系的特点,使系统表现出独特性。(Che and Norlin说到边界界定了子系统。在界定子系统的同时,边界也界定了组成系统各元素将要扮演的适当的角色。如:学生、教授、秘书,就像我们的皮肤一样,边界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系统,使系统的功能免受外界因素的负面影响。)

3、子系统:是二级的或者附属的系统,也可以认为子系统是大系统中的小系统。(如:一个家庭系统,父母形成一个子系统,而孩子也是一个子系统;大学里教师是一个子系统,而行政工作人员又是一个子系统。)

4、自动平衡:它是系统的一种性质,是系统维持一种相对稳定不变的平衡状态的倾向。大多数活性系统都具有这种寻求系统内部的平衡以维持系统继续存在的性质(如:一个家庭系统中一个孩子被虐待,虐待将是该家庭的一项功能,一旦那个受虐待的孩子离开家庭,那另一个孩子将被选择出来受虐;或者就是家庭成员改变行为,但是这种改变会打破平衡,那其他成员也必须改变来适应那个改变行为的成员,以达到家庭的平衡。)

5、整体性:指由各元素组成的系统所产生的效应大于由各元素简单相加所产生的效应。(系统理论认为,系统不能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相加,或者说,系统一旦被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系统也就不复存在了。如:一个家庭不等于孩子和父母,如果父母离婚,其家庭也就解体)

6、角色:是根据个人地位确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以及特定团体和社会的期望。系统中每一个人都在系统中扮演着一个角色。

7、关系:是两个或多个个人活系统之间在情感、认知及行为等方面的实际联系,它常常意味着相互交换和动态的相互作用。

8、输入:它包含从其他系统中获得的能量、信息或者通信流。(父母可能从孩子的老师那里接收输入,孩子的体育成绩不及格。)

9、输出:是某一系统对所接收的输入进行了处理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如:一位虐待妻子的案主在结案之前不再虐待妻子了,这种积极的行为改变是一种输出。)

10、反馈:反馈是输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括接收有关自身工作绩效的信息系统。反馈有正性反馈和负性反馈两种形式。正性反馈是接收他关于他正在正确的做什么的信息,以维持现状并持续发展(一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考试“个案社会工作”这门专业课时,得了98分,那么这位学生给的反馈是他已经掌握了这门课的大部分信息)。负性反馈告诉系统他做错了什么,作为负性反馈的结果,系统可以选择纠正任何偏差或者错误并恢复一种自动平衡的状态(如:一位社会工作督导告诉被督导人他正在用错误的方式填写一份机构表格,这使被督导人有机会改正其行为并以正确的方式填写)。

11、界面:指不同系统、组织或者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确切点。要准确找到案主的问题,关键要找准界面。(如:一对夫妻前来咨询所,说他们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严重的分歧。通过交谈发现他们真正的问题是他们不是教育孩子有分歧,而是夫妻之间缺乏交流。)

12、演变:是系统从简单状态向复杂状态运动的倾向。(如:家庭,两个人——三个——四个——

五、六个并且在生活中每天都在增加新的信息和经历,使开始的简单变到复杂)

13、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者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以能出现的程度。在生态系统模式中,熵的具体一样是指系统趋于解体、损耗和消亡的倾向。(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衰老并最终死亡。)

14、负熵:他是熵的对立面,是系统趋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在生理、智力、情感等方面会发展成熟。)

15、同等结果:即“条条大道通罗马”,达到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一个社会工作者,为贫困家庭寻找资源,可以是现金、代金券、食品券、免费服务等等)

16、社会环境:指包括与案主相关的各种社会条件、情形和包围着案主的各种相互作用。

17、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A、人;B、社会环境;C、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

18、相互依赖: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

19、事件:是人与人、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事件分为肯定事件和否定事件。

20、能量:是人与环境之间能动作用的力量,有输入、输出两种形式。能量输入即能量进入个人的生活并提高个人社会功能运作的能力;而输出即能量从个人的生活中外流或者从个人的生活中拿走一些东西。

21、适应:即根据周围的环境作出调整的能力,意味着变化。

22、压力:是一种制服人的力量,通常让人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或者感到危害、威胁等。(1)挑战:这是一种由挑战引起的对胜利的期望可以引起一种积极的情感,这样的压力可以促进案主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2)危害或者威胁所带来的消极情感,这样的压力常常带有痛苦或者破坏的性质。

23、应对:它是适应的一种形式。适应强调对新环境的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反应,应对而强调努力克服困难、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4、结果:人与环境之间的每一次有效事件都会对相互作用的双方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就是事件的结果。分为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

25、问题:结果的形式之一就是问题。如果在与环境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不良、无法适应或者无法应对的情形,那么,问题就产生了。

26、变化: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在案主自身的努力下,案主不断改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得到减缓,案主逐渐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化这就是变化,它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变化是双方的,一方面包括案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包括社会环境系统的变化。变化所表达的是人与华宁双方面而不是单方面的关系、作用或者性质。

二、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工作者:

1、经纪人:即把案主及其所需要的资源联系起来。

2、促进者:为案主提供支持、鼓励和建议,使案主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3、调停者:帮助冲突双方解决争端、达成和解。调停者在冲突双方之间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偏向任何一方。

4、教育者:社会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像案主传递有关信息。

5、评估者:所有的社会工作人员都需要扮演评估者的角色,以评估自己的工作绩效。

6、个案管理者(协调者)主要是挖掘资源,有计划地为案主提供资源、服务和监督的过程。

7、呼吁者:为案主的权力和利益而呼吁。

第三章 胎儿期

第一节 生物系统及其对胎儿期的影响

1、胎儿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出生这段时间,约40周,即我们通常说的怀胎十月。(研究发现,人类行为是从胎儿期开始有,并且胎儿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快、变化最快的时期,个体在母体子宫内的成长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胎儿的发育阶段:

当精子透过卵细胞避时,受精卵就诞生了,这时母体就怀孕了,一个受精卵从针尖大小到完全形成新生儿通常要经过280天左右的时间。我们可以把胎儿发育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胚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1、胚前期:

从受精到受精卵牢固地植入子宫大约二周的时期为胚前期;大约36小时后,受精卵开始分裂,以倍数分裂(

2、

4、8…)最后,受精卵分裂成一个充满着液体的囊胚(在分裂的同时,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到第4—5天形成一个胚泡;到第7天左右,受精卵开始着床,即接触并附着于子宫内壁,为其发育成胎儿吸收各种洋房,整个过程在14天左右完成。)

2、胚胎期:

从第三周到第八周成为胎儿期,也称为细胞和组织分化期(当受精卵和子宫壁无完全结合在一起来后,胚胎期就开始了)。这一阶段,胚胎生长速度快,主要器官开始发展,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心脏以及性器官开始形成,手、脚、胃、食道、血管和神经系统也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胚胎期是胚胎快速生长和发展的阶段,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伤害,所以此期间母亲摄入的某些维生素、烟酒、药物、病毒等有害物质一旦进入胚胎,将会对胚胎期产生永久性的且不可逆转的伤害,特别是胎儿敏感的神经系统极易因机械或化学(母亲意外跌倒、滥用药物等)受到永久性损伤。

3、胎儿期:

(1)广义的胎儿期:指新生儿出生前在母体内度过的一段时期,即前述的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共约40周的时间。 (2)侠义的胎儿期:指从第9周至出生的这段时期,是广义胎儿期的第三阶段。

3、影响胎儿发育的生物因素: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所以遗传与胎儿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胎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母亲身体状况的影响:

发育中的胎儿深受母亲身体状况的影响,如母亲的年龄、身高、体重、营养、药物服用、烟酒嗜好、疾病等。

1、年龄。科学研究发现,生育子女的理想年龄为25—35岁。怀孕时年龄过大或过小都易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2、身高体重。孕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增加妊娠的高危程度。(体重大于80公斤、低于45公斤;身高低于150cm)

3、营养。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由母体供给,当母体营养不良时出影响本身健康外,同时还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胎儿先天不足、抵抗力弱、易患病、智力发育迟缓或者容易引起流产、早产甚至死胎。(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避免劳累和熬夜(3)避免各种食物污染。

4、药物。大多数药物都可以通过胎盘,经母血进入胎儿体内。妊娠早期用药不当会导致胎儿畸形和死亡。

5、烟酒。孕妇如果吸烟或者久处重度烟雾环境(被动吸烟)中,有毒物质可使子宫及胎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出现早产或死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除导致新生儿体重轻、体质弱、智力差、多病、死亡率高外,还能引起遗传物质突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多种畸形的可能。喝酒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酒精能引起胎儿多种畸形。

6、疾病。慢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都会威胁到胎儿的发育,并且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孕妇感染病毒的途径有:A、呼吸道感染;B、消化道传染疾病;C、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传染病;D、吸毒(注射)传染的病毒;E、昆虫或动物感染的病毒。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胎儿期的影响

1、家庭因素对胎儿期的影响:

家庭规模和结构、家庭经济条件、母亲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气氛等就爱听内部因素对胎儿发育能产生重要影响。

1、家庭规模和结构:

(1)如果即将成为父母的夫妻本身是独身子女,很可能在心理上还不是十分成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夫妻感情尚需磨合,事业和经济上的压力偏大这一切讲会影响他们的家庭生活,特别是孕妇的情绪状态,甚至影响他们对胎儿的态度。A、理想父母,他们盼望得到孩子;B、矛盾父母,这类父母表明看起很高兴,但胎儿能感觉注意到潜意识里的矛盾情绪和母亲内心深处的排斥心理,这类胎儿出生后大多有行为和肠胃问题。C、冷漠母亲,这里母亲不想要孩子,但他们的潜意识希望这种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能被胎儿接受。这些胎儿上下来,情绪低落,感情冷漠,昏昏欲睡。D、为不理想母亲。这里母亲不愿意得到孩子。其早产率最好,胎儿也常常会出现体重过轻或情绪反常等。 (2)单亲家庭的问题对胎儿的发育也造成极大的影响。单亲家庭问题主要是遗腹子和私生子的问题。 遗腹子:指还有出生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了的孩子。 私生子:就是指出生时没有正式合法的父亲的孩子。

这两者都存在母亲由于父亲的死亡或者缺位,在心理情绪上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必然影响胎儿的发育。

2、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条件既与单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还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关。地区经济条件好坏与医疗保健水平呈正相关;家庭经济与孕期保健和营养关系密切,对胎儿的影响也很重要。

3、父母受教育程度:

关于家庭条件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了“智力环境”,就是家庭中每个成员智力水平的平均数。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家庭智力环境可能越好。A、他们可能更加重视胎教;B、他们较高的文化素质也更有利于胎教进行。C、父母受教育越高,其职业收入也就可能越高,其家庭经济条件也越好,更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4、家庭气氛:

从优生的角度看,融洽的夫妻关系、和睦的婆媳关系、民族的家庭气氛,都有利于夫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适当怀孕时间的选择,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最终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5、其他,如社会政策、政治环境、生育观念等。

第四章 婴儿期

第二节 心理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儿期,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生命的第一年,这是婴儿的口头语言开始发生和发展的时期,称之为言语的准备期或前语言阶段;第二阶段指1—3岁,在该阶段中,婴儿语言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语言准备期。

婴儿从出生时的哭声开始,发展到能发出可以辨识的音节和类似于成人语调模式的复杂牙牙语。婴儿发音的发展阶段如下:

1、第一阶段:反射的发音阶段。其时间是从出生到两个月,该阶段的特征主要为发射性的发音,如哭声、发燥时是的发音类似于打嗝、咳嗽、打喷嚏等。另外也可能出现一些类似元音的声音。

2、第二阶段:叽叽咕咕的声音和笑声。其时间为2-4个月。婴儿开始发出一些舒适状态的声音。

3、第三阶段:发音游戏阶段。其时间为4-6个月。婴儿似乎在检查他们的发音器官,一决定他们能产生的发音范围。该阶段的特征在于出现了很响和很轻的声音,以及很高和很低的声音。

4、第四阶段:典型的牙牙学语阶段。其时间是6个月以上。该阶段的特征是出现了系列的辅音-元音音节,并且在时间的控制上类似于成人。

5、第五阶段:含混阶段。其时间为10个月以上牙牙语的最后阶段通常与有意义语言的早期阶段是重叠的。

(二)婴儿语言发展的第二阶段: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当婴儿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时,标志着婴儿进入了语言产生和发展时期。此阶段一般在(1—3岁),婴儿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在词汇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1、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的增加。 (2)词汇范围的扩大:

出了名词和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百分比。 (3)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婴儿词语的获得过程有以下三个方面:A、在第一批词的基础上,畸形掌握在某些场合限定性很强的词;B、已经掌握的词语开始摆脱场合限制,获得了初步概括的意义;C、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的功能的名词和概念过程的独特画面。

2、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0—3岁的婴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过两个阶段:一是理解语言阶段(1—1.5岁);二是掌握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开始积极语言活动阶段(1.5—3岁)。 (1)理解语言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该阶段婴儿的语言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A、能说出词,这是婴儿语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质变。如爸爸、妈妈、阿姨、再见等。B、对成人语言的“理解”发展较快,理解“词”比说出“词”发展要早。如婴儿对成人的话点头或摇头。 (2)积极语言活动阶段:

此阶段是1.5—3岁,婴儿开始积极的语言活动发展,是婴儿语言发展上的一个飞跃的阶段。这个阶段,随着婴儿理解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的积极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语言结构也变得复杂。对说、听等语言活动有高度的积极性,喜欢交际,听故事,诗歌等。

(三)影响语言发展的环境因素(4—6个月牙牙学语,10个月以后,不同社会语言背景的牙牙语开始出现不同的变化。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婴儿期的影响

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是婴儿出生后所面对的第一个人际关系。由于婴儿的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也是其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

(一)依恋的发展: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人的反应是不加区别的,无差别的反应。

2、选择性的社会反应期。这个时期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很偏爱,对他所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3、特定的依恋期。从六七个月开始,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极为关注,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同时对陌生的反应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约7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

2、回避型依恋。约2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

3、矛盾型依恋。约1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的,积极地依恋,而回避和矛盾型又被称为不安全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三)依恋对婴儿发展的影响: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婴儿的依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抚养者与婴儿正常依恋关系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婴儿严重的心理障碍。婴儿如果缺乏关心和爱扶,就很难建立对任何人的依恋,从而给其今后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依恋性质对儿童今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第五章

幼儿期

第一节 生物系统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了更广阔的天地——幼儿园,因此这一时期被成为幼儿期。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幼儿主要以游戏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与此同时,他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动作技能、知觉、语言、记忆、思维等生物、心理各方面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幼儿间的差异和独特性越来越明显,生物和环境因素对幼儿发展的支配力日趋减弱,心理因素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些发展变化不仅奠定了幼儿的个性形成,是其社会化的重要表现,而且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段时间又被称为学龄期。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幼儿期的影响 社会交往对幼儿的影响:

(一)家庭:家庭是由家庭成员及成员间的互动关系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家庭系统中诸多因素对儿童的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例如:父母的教养观念和家庭结构。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利的,一个经常争吵、挑剔、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父母和儿童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离婚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二)同伴: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熟练地社交技巧,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的接纳程度分为:受欢迎的儿童、被拒斥的儿童、矛盾儿童、被忽视儿童和一般儿童。

(三)教师:入园后,教师就成为幼儿交往的重要对象,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教师的期望效应;

2、教师的榜样作用;

3、教师的强化;

4、与父母相比,更具有权威性。

第六章 儿童期

第一节 生物系统及其对儿童期的影响

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①由浅人深;②由简单到复杂;③由刻板到灵活;④从以自我为中心;⑤从具体到抽象;⑥从零乱的、弥散的甚至是矛盾的观念到系统的、有组织的、完整的思想。

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原则:(1)区分人和物;(2)理解他人的观点。

3、关于人的概念:(1)自我概念的发展。(2)关于他人的概念(5——7岁;8——11岁;11岁以后)。(3)朋友和友谊。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儿童期的影响

1、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儿童与同伴的交往:

①开始建立友谊; ②获得社会技能; ③树立健康人格; ④提高学习。

2、儿童与父母的交往:

A、教导;

B、强化;

C、榜样;

D、慰藉。

3、儿童与教师的交往:

A、教师的教学水平;B、教师的人格;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D、教师的言行、衣着 儿童教育过程中“三要三不要”。

2、“三要”指的是:①多听孩子的意见,经常与孩子做一些象征“平等”的活动,让孩子感觉到受重视、受尊重、受信任;②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优点给与恰如其分的肯定;③宽容孩子的过失。

3、“三不要”指的是:①对孩子的一些错误和缺点不要随便作出惩罚,这样很容易使儿童养成悲观等性格;②不要凭借父母或者老师的权威,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图行事,这样会使儿童感觉自己在老师和父母心中没有地位,受不到重视,从而产生压抑;③生活中,不要轻易说孩子笨、蠢等带有强烈贬义的词语,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4、儿童厌学: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它主要是因社会病理现象引起的,儿童本身无生物、心理缺陷。

1、儿童厌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2、造成厌学的原因:

(1)学校教育中的失误;(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3)社会不良风气。

3、解决儿童厌学的对策: (1)努力营造儿童喜欢的学习生活:

A、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B、教师的关系和爱护是儿童热爱学习的心理力量。 (2)家庭教育方式要科学:

A、不要过分注重考试成绩;B、要教育孩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观点。 (3)抵制不良的社会现象。

第七章

青春期与青年期

青春期:本意为“发育、成长,向成熟发育”,被称为“第二次发育期”。

青年期:青春期的延续被称为青年期。青年是青春期后依然在成长的一部分人,他们仍然被成年社会认为处于过渡阶段,因为他们仍在大学求学、职业不稳定、经济部独立、社会或生活方式尚未“固定下来”。因此,可以认为,青年期是介于青春期与成人期之间的一个生命阶段。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青春期与青少年期的影响 青少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青少年性行为问题:

1、青少年性行为的现状:青少年性观念改变,青少年性行为呈增长趋势。

2、青少年性行为带来的问题: (1)怀孕;(2)流产;(3)未婚妈妈。

(二)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

药物滥用是一种规律性或过量的使用药物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药物是一个能让人养成习惯去使用它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大脑及神经系统。

1、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危害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人格因素;(3)认知和态度因素;(4)行为和发展因素;(5)家庭和同伴因素;(6)社区及环境因素。

2、对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预防与矫治:

(1)预防。A、加强宣传教育工作;B、相关法律规定;C、发动群众创造健康环境。 (2)矫治:

对于已经上瘾的青少年,可以做心理治疗,或者送进医院进行戒断。一般采取多维度家庭治疗法:青少年、家庭和家庭关系、父母、与青少年及父母有关的家庭外系统。

(三)青少年自杀问题:

1、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负性生活事件。自杀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关系非常密切。在一般情况下,青少年遭受到排斥、羞辱或嫉妒等危机之后,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应激——自杀间隔,即先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念,随后会发生自杀行为。

(2)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孩子的心理,使其产生自杀行为。

(3)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中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个体的性格特征。自杀者的情绪常常过于敏感,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心理承受力差,往往遇到问题视为不可避免,具有冲动性。其次,精神健康因素。导致自杀意念差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大致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品行障碍、惊恐发作、进食障碍、完美主义者等。

(四)青少年犯罪:

1、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1)低龄化;(2)团伙性;(3)贪财性;(4)暴力化和智能化;(5)盲目性和突发性。

2、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自身原因。从生物的角度看,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脑神经活动兴奋,精力充沛。 (2)消极的家庭环境; (3)失当的学校教育; (4)不良的社会环境。

3、青少年犯罪的防治: (1)预防方法。A、首先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这是最根本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渠道。B、加强娱乐场所和传播媒介的管理。

(2)矫治手段。A、工读教育。对已满12岁不满17岁的中小学生,有违法行为或较为严重的不良行为,家长管教不了,原来的学校也管教不了的,为了帮其悔过,接受正常教育,并预防其犯罪,经教育部门批准,可送工读学校学习。B、少年法庭。这是对不满18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机构。C、社区辅导。D、监禁。这是一种最为广泛运用的矫治方式,针对有完全行为能力的青少年。

第八章

成年早期

第一节

成年早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

1、认知与道德:

(1)认知方面,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开始把抽象原则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 (2)思维上,出现一种整合及多唯倾向,同时具有使用注意策略,减少了对逻辑的依赖; (3)道德方面,表现出道德决策更具自主性、更能深入思考伦理原则内化的“道德良知”;

2、自我认同:

(1)自我认同的四种状态:

A、模糊(即无自我探索也没有投身于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 B、封闭(即没有对自我进行探索,致力于实现所持有的目标); C、延迟(即探索自我的同时尚未投身于价值、信念等的现实中); D、成就(探索自我的同时致力于实现自身所持的价值、目标和信念)。 (2)影响和制约自我认同发展的因素:

A、性别和年龄;B、个体的婚姻、家庭状况和职业地位。

3、精神信仰。

第二节

恋爱、婚姻与家庭 恋爱的类型:

1、罗曼蒂克型。该类型的特征是:将爱情理想化,强调体形美或者肉体与心灵的融合。

2、游戏性。该类型的人精于计算,视恋爱如下棋游戏,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个人需求的满足,总想以最低的成本从对方获得最大的利益。

3、奉献型。为爱牺牲一切。

4、占有型。往往为其爱投入一切并希望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回报。

5、现实型。以市场价值计算爱情。

6、伴侣型。他们的关系在长期的有意基础上发展而来。

7、综合型。婚姻:

1、婚姻的形态:群婚制、对偶制、一夫一妻制。(1)婚姻的原因:

①相爱双方,通过婚姻获得合法的性关系; ②通过婚姻可以满足友谊(伴侣)和交流的需要;

③可以保证儿童安全和合法的权利;满足社会期望和遵从需要;受同辈群体(已婚)的影响。 (2)婚姻的道德:

A、从理想层面:只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具有根本的道德性。

B、婚姻中要强调以爱情为基础:一是双方的幸福;一是只有双方相爱,由婚姻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才具有现实性。

2、成年早期对婚姻的适应:

(1)情感方面的调适:A、学会给予和接受爱与被爱;B、培养敏感、同感和亲密感;C、给予配偶情感的支持,培养性情,实现自我需要。 (2)性方面的调适:A、学会在性方面相互满足对方;B、寻找出性爱表达的适当方式、方法和时间;C、学会适当的节育方法。

(3)个人习惯的调适:A、调整自己以适应配偶的说话、吃饭和睡觉等生活习惯;B、调整自己在吸烟、喝酒等方面的不良习惯;C、抛弃或调整自己容易让配偶恼火的习惯;D、调整双方在生物节律方面的差异;E、学会与配偶共同分享时间、空间、财产和工作。

(4)性别角色方面的调适:A、区分丈夫和妻子在家庭内外的角色;B、区分丈夫和妻子在挣钱、持家、做家务等方面的分工;C、遵守夫妻劳动分工的协议。

(5)物质和经济方面的调适:A、考虑社会环境、社区、邻居的因素,购买自己的住房;B、挣足够的钱;C、合理安排钱的开支。

(6)工作方面的调适:A、找到并努力保证有一份工作;B、适应工作的地点、时间、条件和环境;C、制定出合适的时间表以适应夫妻双方的生活需要;D、当夫妇双方都要工作时安排好孩子的照看。

(7)其他社会活动的调适:A、学会安排并举行社交活动;B、学会夫妇一方外出参观或拜会朋友;C、去顶夫妇个人或夫妇双方要参与的社会活动类型或次数;D、选择朋友并与朋友保持联系;E、选择夫妇双方单独共处的时间。 (8)家庭和亲戚方面的调适:A、同父母和亲戚保持联系;B、学会如何同家庭打交道。

(9)沟通方面的调适:A、学会向配偶表露并交流自己的想法、焦虑和需要;B、学会以建设性的方法来倾听配偶,学会以富有成效的方式与配偶交谈。

(10)权力和决定方面的调适:A、取得权力和地位之间的平衡;B、学会做出决定并执行决定;C、学会合作、妥协和调协;D、学会承担起行动相关的责任。

(11)解决冲突和问题方面的调适:A、学会找出冲突的原因和细节;B、学会建设性解决冲突和问题;C、学会适时地向人求助。

(12)道德、价值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调适:A、理解个人在生活中的道德、价值、信仰和生活目标;B、接受配偶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实践;C、决定要加入的宗教,参与相关活动。

第九章 成年期、老年期

1、早衰综合症:指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常见的身心疾病。早衰综合症简称“早衰”,是指由于诸多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中年人过早出现生物上衰老、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弱的现象。其中生物上的变化时其他两个方面变化的前提。

2、早衰综合症表现:

(1)生物上衰老。如视力过早衰退,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很快等。 (2)体质上的衰老。如头发秃落,白发苍苍等。 (3)心理上的衰老。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心理疲劳。

3、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为,它既指肉体上的伤害,也指精神上折磨,通常表现问威胁、恐吓、咒骂、讥讽、凌辱人格等等。

4、婚外恋的原因:

1、生物方面。主要是性生活不满足。

2、心理方面的原因:(1)夫妻间感情基础薄弱;(2)夫妻间喜新厌旧;(3)夫妻间追求公平的心理;(4)贪财、图貌心理。

3、社会方面的原因:(1)受外来思潮的影响和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影响;(2)大众传媒对婚外恋不置可否的大肆渲染;(3)理论界从性发展的角度对婚外恋合理性的论述;(4)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苍白无力;(5)整个社会对婚外恋的日益宽容。

5、酗酒的危害:

1、酒精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最为直接。一方面可以造成胃肠道溃疡,另一方面可以导致肝中毒、肝硬化、甚至肝癌。

2、由于肠胃吸收功能下将,导致营养不良。

3、诱发高血压、高血脂、认知障碍、判断力下降、痴呆等。

4、酗酒还对社会有种种危害。

6、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空巢家庭大致包括:一方面指单身家庭中的老人,这种老人从未结过婚,或丧偶、离婚,也可以是夫妻分居;其二是指老夫妇二人家庭中的老人,这两类老人或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居。

7、空巢家庭对老年人的影响:(1)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的老人的生活照料存在问题。(2)空巢造成老人心里的孤独,寂寞,常常会引发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

“空巢综合症”:a、精神空虚,无所事事。b、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C、躯体化症状。

第13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关于行政执法的一些感想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应用于个人或组织,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活动。依法行政的关键是行政执法,要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作为一名市政工作者,我主要从事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结合工作实际,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以下看法:

一、首先以高效为原则,理顺市政工程建设行政执法体制

执法机构的依法组建、行政权的合理配置和机关的规范运作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及时出台各项执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机构组建与运作,体现了依法行政目标。

二、执法过程规范化,是行政执法行为的重中之重 行政程序的法律化是现代法治国家重要的法律原则。依

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合法,而且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也要合法。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都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要规范好好执法行为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抓。

从主观方面自觉规范执法行为。首先要牢记党的宗旨,明确执法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目标,我们在执法中就不会有利已主义;只有牢记为人民服务,才会充分尊重人权,文明执法,不会出现特权思想,激化矛盾。其次要从服务大局出发,让党和人民放心。执法不作为,玩忽职守,漠视群众疾苦,监督不到位都会导致群众矛盾激化,发生上访事件,影响安定团结,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从客观方面强制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实行奖惩制度,是每个单位提高工作质量及办事效率最有效的手段,在规范执法行为上我们更要突出这种机制的效能,实行内部监督管理,执法者之间相互监督,逐级监督,要借助新闻舆论监督的强大威力,更要充分发挥人大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对在工作中文明执法,秉公执法,群众反映良好的要鼓励;对在工作中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执法不严,不依法履行职责,激化矛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舆论的要及时批评教育,后果严重的要惩罚,从而达到强制规范执法行为的目的。

三、加强培训,增强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能

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根本所在

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江泽民同志讲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标本兼治”。加强市政建设管理项目部人员的业务培训就是从根本上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执法范围广,适用法律多,专业要求高、执法情况复杂等特点。而且,目前我国的法律更新速度在加快,各项新的法律层出不穷,及时组织对于执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再培训尤其重要。否则会出现用八十年代的法律观念来进行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执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行政执法机关能否做到规范执法以及让群众满意就可想而知。

以上是自己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请指正。

西安市市政公用局 徐应学

2012.715

第14篇:OMG员工规范行为及各岗位职责

员工日常工作规范

1、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每个员工都必须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为根本出发点,不得与顾客争吵,违者轻则扣当月奖金,重则辞退!

2、员工上班必须准时,凡上班者必须在签到表上签到。每天要提前15分钟到场交班,迟到半个小时者按旷工一天处理。

3、当班者需佩戴工牌及穿工作服,上班时间必须精神饱满,上班时间睡觉者按旷工一天处理。

4、值班时间不得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手机必须调为震动或静音,上班时间接私人电话不得超过5分钟。

5、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不得泄露公司网吧密码、技术文件等资料,一经发现,马上予以辞退,并赔偿公司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交由相关执法部门处理。

6、对待顾客必须礼貌,顾客提出问题要以最快速度解决。员工之间也必须讲礼貌。

7、若要申请假期,必须提三天申请,特殊情况必须得到网吧主管或经理允许,否则不予批准(未经许可当旷工处理)。

8、员工在值班期间受伤,经医疗单位认可后,可申请公伤假。

9、保管好网吧财物,网吧设备及物品未经允许不得外带;如有遗失,原价赔偿;值班期间,若因员工失职导致网吧财物被盗,追究员工责任。

二、店长工作职责

1、负责网吧内的一切日常事务,包括检查、监督及考核网吧内所有员工的工作表现、网吧卫生情况、计算机运行情况、网吧的经营情况等。

2、每月须总结该月网吧的经营情况,提供详细的经营报告。若网吧当月业绩下滑明显,必须分析并总结原因,并出合理的改善经营状况的方法。

3、了解最新的网络游戏和网吧经营方法,及时提出新的经营方案。能从别的网吧上吸引成功的经验,也要从自身找到不足之处。

4、检查并总结网吧管理员及收银员的工作记录,每周提交一份常见问题总结,并附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5、及时并正确处理发生在网吧内的突发事件。

6、根据网吧的实际情况制作《员工培训管理》、《网吧消防安全管理》、《员工工资管理》、《网吧卫生管理》等详细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能力培训。

7、协调网吧所有员工的工作,进行人性化管理;调动员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三、服务员工作职责

1、工作时间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得使用不礼貌用语及恶劣的态度对待客人,不能和客人随意开玩笑,不得以私人交情外借网吧财物或免费让客人上机。

2、检查机器的运作情况(服务器、客户机)。如出现严重问题,不能立即解决或处理不了的,当场记录下来,并在交班时与下一班说明情况,交班时盘点所有配置及工具(包括硬盘、光碟和日常用具)。如有遗失或故意损坏者,当班负责赔偿。

3、没有得到接班人签名不得下班,交班时需要把当前网吧机器的运行情况说明清楚。

4、每台机器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时升级。每天夜班当班将主机杀毒一次,并随时检查所有机器杀毒软件升级和杀毒情况。若发现病毒、木马应马上想办法清除。

5、定期检查网吧各线路,发现老化的及有安全隐患的接口、接头、线管、插座及交换机,及时更换和补救。

6、网吧客户机系统三个月必须更新一次(母盘制作时,必须测试无问题再克隆)。新系统制作不得超过三日,全场系统更新务必在两天内完成。(主盘游戏目录必须打印一份交收银员及网管)。

7、如营业期间出现机器或网络故障,应立即检查并以最快速度解决,同时向顾客解释以安抚客人情绪。若故障短期内无法解决,必须将情况反映给网吧主管或经理。

8、每天三班分区合作检查网络游戏的升级情况,如需要升级就立即升级,务必在24小时内完成,并作记录,且作好游戏分布登记。

9、当班特别是夜班必须巡查网吧的情况,保护机器的安全,谨防小偷拆除机器配件。发现配件被偷应立即向主管或经理报告情况。

10、值班期间,若网吧出现客人打斗或争吵事情,应想办法劝阻;实在没办法劝阻的,应第一时间报警处理,并通知网吧经理到现场处理。

备注:违反以上每条者,罚款50元处理。

四、收银员工作职责

1、洁身自爱,严于律已;小心谨慎,细心认真;坚持遵循财务制度办事。

2、任何人不许进入收银台范围(主管及经理例外,其余人等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3、收银员当班营业额发生差额,差额由当班收银员承担。(必须在交班时点清,否则两班一起承担)

4、如发现假钞立即退还客人。若当班收到假钞,由当班者承担;若无法检验时则由全体收银员共同承担。

5、充值务必先收现金,否则不予充值。出错时必须在出错本上做详细记录并得当班网管签名认可。

6、不得挪用公款,或是用公款代垫私人费用,一经查明,立即辞退。

7、商品销售为现金支付,不得借出任何商品,货物既出不收回。(包括饮料、小食、香烟、点卡)。

8、不得到接班人签名确认,前收银员不得离开收银台。(帐目不对的,由前一班收银员承担。)

9、机器有故障,收银员必须即时通知网管,网管接到收银员通知时须第一时间去查看并解决问题,否则属网管责任。(如网管实在解决不了的,应及时告知主管)

10、购买网吧一切物品必须按销售价格买,禁止私自销售任何物品给予客人。(一经发现立即辞退)

备注:违反以上每条者,罚款100元处理。

六、交班制度

1、交班时必须检查所有电脑是否能正常运作(收银员及网管一起检查。)若发现有机器故障或是遗失物品则由上一班所有员工承担责任。

2、核对所有物品其中包括:键盘、鼠标、音箱、耳机、摄像头。若有遗失照价赔偿,并罚款20元加以惩罚。

七、奖励制度

1、凡本网吧员工若每月未违反上述规定者奖励100元。

2、公司鼓励工作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使网吧效益明显提高,探索改革被公司采纳的;有突出表现受到客人好评的;保护网吧利益,积极与坏人坏事做斗争,避免网吧损失;抵制歪风邪气,揭发检举徇私舞弊的,可领取100-1000元不等的奖金

第15篇: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

(三)规章制度及工作标准

保安人员岗位职责

一、上班期间统一着装,对讲机及保安器械佩戴齐全。班前整理容装,保持良好仪容仪表,体现军人风貌。站姿正确,坐姿端正。

二、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做好当班值班日志。按规定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值班期间发生和处理的各种情况在交接班记录本上详细登记,交接班时移交清楚,责任明确。

三、认真履行出入登记制度。外来人员来来访时,应先询问所联系人,电话确认后,请来访人员填写好《来访人员登记表》,并在来访人员离开时,予以回收。大楼物品出门时,保安人员认真验收,由出货人开具本部门证明,加盖出货人所在部门公章,并报经机关事务管理局同意后,方可放行。 四、服从上级命令,切实执行上级指派的任务。

五、在岗期间,禁止擅离职守,串岗,打闹,喝酒,打牌,看书,睡觉,会客,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六、在岗期间,勤巡视,勤检查。发现突发问题及时上报或报警。

七、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和法规,熟记消防设备的放置地点,熟练操作消防控制器,确保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八、请假需报经班组长同意,并写请假条。

九、保安员负责本岗位区域内的日常清洁卫生工作,保持清洁整齐美观。

十、切实提高防火,防盗安全意识。

十一、违反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者并造成不良影响者,按公司制度处理,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

车辆管理规定

(一)进入本物业的车辆时限速15公里以下。进出车辆必须按管理规定的行驶路线行驶,勿逆行、高速行驶和按高音喇叭。

(二)进入本物业的车辆应按规划车位停放,勿乱停放,贵重物品请勿放在车内,并关好门窗,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均由车主自负。

(三)运货车辆必须服从安管员的安排,合理停放。

(四)凡进入地下车库的车辆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剧毒及各种腐蚀性物品。

(五)为了保证车库有良好的卫生环境,进入车库的一切人员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和纸屑等杂物。

1、凡进入地下车库的所有车辆必须听从安管员的指挥,遵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指令行驶。

2、驶入地下车库的车辆,应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场内,不得在道路上停放。

3、不得在公共道路上清洗和修理汽车。

4、车辆在院园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在地下车辆时不得超过5公里/时,严禁超车。

5、驶入“地下停车场”的车辆禁止鸣喇叭。

二、机动车停放

1、已办理车位租赁的机动车辆,凭物业管理处发放的“停车证”在自己所租赁的车位内停放,其他车辆不得占用。

2、如启用智能ID卡管理系统,小区业主的车辆进出小区须在读卡机处刷卡。

3、车辆应停放划定的停车位线内,不得压线停放,不得停放在停车位线以外,、

4、不得在停车场内清扫和清洗车辆。

5、发生损坏他人车辆、公共设施或路面等行为的,责任人应照价赔偿。

6、车位仅作为停泊之用,不得改变使用用途。

车库车辆登记

一、落实车辆管理责任制度。

二、完善车辆安全防范措施。在停车场内建立各种指示标志,指示灯,防撞,防滑措施,划分人行,车行道贺进、出车辆道。

三、加强巡查,保证车辆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完整和运行正常。

四、建立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迅速有效地处理。五、提高警惕,严密注意车辆动向,对停车场内发出的任何声响,值班保安都有必要前往查明原因,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六、领导车位禁止停放。除规定可以停放的车辆和特殊情况除外。

七、车库内禁止停放一切未经许可车辆,特殊情况除外。

消防人员岗位制度

总则 第一条: 1 .编制目的:

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 2.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编制本制度。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

第二条:各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责任,保障消防安全。

第三条: 第一负责人是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四条: 各人员应当落实班组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班组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班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2 消防安全责任

第五条:各人员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执行宾馆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3.组织每月一次定期进行防火检查,落实火险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或汇报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4.组织人员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应急疏散和实战灭火演练。

第六条: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订或修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检查督促落实。 3.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4.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5.组织实施对公司所有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修保养,确保完好有效。组织管理公司义务消防队。

6.组织开展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第三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七条:将容易发生火灾,且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部位 ,应根据上述情况确的重点部位,并设置明显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第八条:动火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应分别落实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作业。动火人员应当尊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第九条:保障防火责任区域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第十条: 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或销毁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四章 防火检查

第十一条:重点部位由保卫巡逻人员每小时一次巡查,重点部位由所在的部室、确定人员每日一次巡查,公司每周组织一次大检查,巡查、检查的内容包括:

1.用火。

2.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3.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4.安全疏散指。5.示标。6.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7.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识是否正常。 8.消防标识是否在位、完整; 9.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10.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11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12.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13.灭火器材配置情况; 第五章 火险隐患整改

第十二条: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1.违章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2.违章动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等违反禁令的;

3.遮挡,锁闭安全出口,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的; 4.消防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被挪作他用的; 5.常闭式消防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第十三条:对不能当场整改的火险隐患,保卫科应及时下发《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定期复查。

第六章 消防档案

第十四条: 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档案,并能全面详实地反映宾馆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统一 保管,备查。

第十五条:消防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宾馆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2.消防管理组织体系和各级消防安全负责人。 3.消防安全制度。

4.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分布情况。 5.灭火预案。

第七章 奖惩

第十六条: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月奖、风险金、年终考核的内容。对消防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根据消防安全分项制度条款予以罚款、警告、降职、撤职、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七条:保安部负责对本制度贯彻、实施、监督。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消防安全员岗位职责

1、在保安部长和班长领导下,负责安全防火工作。

2、协助保安部制定防火方案。

3、督促、检查防火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

4、检查消防器材设备是否良好。

5、负责消防器材和设备管理、维修和保养。

6、查找火险隐患,及时纠正并逐级报告。

7、负责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

8、负责组建义务消防队,并定期进行培训、指导、演练。

9、检查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作用制度的执行情况。

10、完成保安部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1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贯彻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广泛开展防火安全教育。

12、按时参加消防检查,并在节假日、重大活动前重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消除隐患。

13、及时发现重大火险隐患,确定重点防火部位。对火险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14、以预防为主,做好巡查、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15、掌握单位消防器材,设施分布、配备情况。负责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到底数清,配备合理,数量足,有事能用。

保洁员岗位职责

l、认真清扫所负责的清洁范围,做到楼梯、走廊无杂物、扶手无灰土、地面无水渍、污渍、无脚印,各种设施光亮无尘并要随时随地检查,一有污渍马上清除。否则将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

2、不准在清洁中私自到营业场所逗留、闲聊(除工作需要之外)认真监督服务人员,如有吸烟、倒饭现象,及时报主管处理。否则将给予5元罚款。

3、注意仪容仪表、穿工作服上岗、头发梳理整齐,不准与任何人在工作时间大声谈笑,不准脱岗、串岗,在各种场合驻足与人闲聊。否则将给予5元罚款。

4、不准工作时tq吃零食、嚼口香糖之类,按指定位置休息吃:工作餐。否则将给予5元罚款。

5、清洁工具放在指定位置,整齐摆放。否则将给予l 0元罚款。

6、在清洁过程中、遇到客,人应主动让路,在就餐高峰时间避免在主要场地穿逐清扫。否则将给予1 O元罚款。

7、负责卫生间清扫,必须勤检查、勤打扫,做到小便池、蹲位无尿渍、污渍、不留死角,在任何时间保持干j争如有异味及时喷洒空气清新剂。否则将给予1 0元罚款。

8、清扫时如遇客人乱扔杂物,要及时清扫,不得粗言顶撞。如情节严重者,应礼貌的给予提醒,有酗酒客人在呕吐,要及时让服务人员扶走,马上清除地面。否则将给予1 0元罚款。

9、不做有损公司形象的事,不能随便拿取商户或业主的任何物品,如发现客人遗留物品,应及时上交。否则将给予l 5元罚款。

1 0、保洁员要严格按操作规范做好日常保洁,定期保洁工作。所有清

洁工具必须在下班之前清洗干净。否则将给予l 5元罚款。

11、保洁员在工作中应爱护使用水、电等设施,发现水、电、上下水

管等硬件设施有问题时应及时向部门主管报告。否则将给予15元罚款。

12、服从管理、团结同事、互相帮助,不同意见先服从、后申报。否则将给予2 O元罚款。

13、保守公司服务单位的机密。否则将给予2 0元罚款。(严重的给予开除处理。)

14、服从态度端正,有较强的奉献精神。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15、爱护公物,如有损坏、遗失应照价赔偿。如是故意损坏需倍赔。

16、爱岗敬业,在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奖励。

17、配合完成临时性安排的任何任务。无故不到者否则将给予罚款。

18、在此工作满一年者不再扣除服装费,工牌不收押金。但丢失后由当事人赔偿。

保洁人员服务标准

大楼内保洁作业标准:

1.卫生间每天清扫多次,每天用湿拖把拖两次,清除卫生间地面污迹、污垢、脚印等,保持地面无垃圾,及时更换卫生球等,确保卫生间内无异味。

2.地毯每天吸尘,保持整洁。大理石、木地板每天清扫后,用尘推反复推尘(每30分钟左右一次)。保持地面明亮,无污迹、水迹、脚印等。楼道内烟头、垃圾、杂物存留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3.门、窗、栏杆、扶手每天按巡回路线擦拭一次,适当使用光亮剂,保持地面明亮,无灰尘污迹。

4.巡视垃圾桶、不锈钢痰盂,发现废弃物应及时清倒、擦洗,保持表面清洁光亮(筒内垃圾不得超过一半)。5.每周对墙角、墙面、墙顶进行保洁,保持墙上四周无灰尘。

6.每天对电梯内进行两次保洁、清扫,并及时更换地毯,每周对电梯擦拭电梯油。

7.地下车库地面每天清扫两次,及时收集垃圾并与处理。保证车库内无灰尘、泥土和堆放物。

8.主管应每天对保洁效果进行检查、讲评,每周进行一次评比(检查评比标准略)。

因篇幅所限,会议服务员与水电维修工规章制度与管理细则,暂不表述,如甲方需要,我公司可另行提供。

第16篇:岗位职责与权限

营销总经理职责

岗位概述

全面领导营销总公司各品牌的营销工作,保证当前企业经营目标所需的销售量的实现和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营销优势,拓展产品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的价值,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并实施营销总公司工作计划。

二、负责组织制订各品牌营销战略、年度营销计划、销售政策,协助公司进行多品牌经营决策。

三、组织做好多品牌管理工作,并协调和监督多品牌运作。

四、组织开展市场调研与市场研究工作,并组织做好各品牌传播效果的测试及评估。

五、协助技术开发部做好各品牌新品开发,组织做好产品选样、采购、货源发放、仓库管理等工作。

六、组织做好销售网络管理(代理商管理、自营店管理等)各项工作。

七、组织做好导购管理、卖场管理、售后服务工作。

八、组织建立健全公司销售体系,制定销售市场的目标及拓展计划,充分调动全员力量进行市场拓展。

九、组织做好各品牌广告、促销工作。

十、组织做好营销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作。

十一、组织做好营销系统财务管理工作。

十二、营销总公司内部管理工作。

十三、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岗位权限

一、营销系统各部门年度方针的审核权。

二、营销系统各部门工作标准、相关管理标准的批准权。

三、营销政策、营销方案、销售计划、广告计划、售后服务专项计划的批准权。

四、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审核权。

五、营销系统组织机构调整、职能调整的审核权。

六、代表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合同的权力。

七、直接下级的选择权、使用权、工作分配权、调配权、考核权、奖惩及淘汰建议权。

八、重大事情知情权。

九、营销总公司发生费用的审核权及预算内的费用使用权。

十、接受直接上级的特别授权。

营运总监职责

岗位概述

负责开展市场调研与市场研究工作;负责对各品牌广告、促销计划的审核和实施整合,建立健全广告管理体系、营运管理体系,并负责对全国销售网络的管理。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订营运部门年度、月度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主导品牌定位方案。

三、负责开展市场调研与市场研究工作。

四、负责组织做好品牌的平面、橱窗设计、促销推广活动设计及现场布置、其他部门的有关

广告设计方面的工作。

五、负责组织做好销售网络管理(代理商管理、自营店管理等)。

六、受理跨区冲货、低价倾销等各类违反经营行为的举报,并负责核实和处理。

七、负责全国价格体系的维护与调整。

八、负责公司打假维权的工作。

九、组织做好公司新开自营店和加盟店的前期市场调查。

十、组织编制卖场建设标准需求计划,定期开展全国卖场建设检查、考评工作。

十一、指导企划部进行全国统一的标准灯箱、展台、卖场道具及POP等宣传促销品的制作,

并监督制作质量。

十二、负责配合人力资源部制定制定、修订营运部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并监控实施。

三、营运部内部管理工作。

十四、完成上级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岗位权限

一、对公司销售工作制度制定有建议权。

二、对建立销售网络管理有指导、考核权。

三、对销售计划目标实现情况有监督执行权。

四、对销售人员培训有建议权。

五、对销售合同签订有审核权。

六、直接下级的选择权、使用权、工作分配权、调配权、考核权、奖惩及淘汰建议权。

七、市场违规行为的调查、核实权。

八、本科室发生费用的审核权及预算内的费用使用权。

九、接受直接上级的特别授权。

行政中心主任职责

岗位概述

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全面负责行政事务部、人力资源部全面管理工作,发挥行政监管和服务职能。

工作职责

一、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理顺关系,提高办事效率。

二、负责公司文件、材料、宣传等文字工作的审核工作。

三、做好公司各种会议、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四、负责外来人员的接待。

五、分管公司安全保卫工作。

六、分管公司车辆管理工作。

七、负责公司招聘计划、培训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八、负责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并督导实施。

九、负责公司薪酬制度和员工福利制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十、负责公司员工迁调、晋升、辞职、辞退、开除的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公司人事资料档案的管理和其他相关工作。

十二、完成上级交付的其他任务。

岗位权限

一、对各部门的工作有检查、监督权。

二、对公司各种文字材料有审核权。

三、对公司安全工作和车队管理有检查、协调和管理的权力。

四、对下级工作有检查权。

五、对直接下级岗位有调配权、任命的提名权和奖惩权。

六、对下属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有考核评价权。

七、对各部门人员变动有监督审核权。

财务总监职责

岗位概述

全面主持财务部的各项工作。

工作职责

一、组织制定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各项制度。

二、组织编写公司的各项预算,制定财务收支计划。

三、组织编制会计报表及各种纳税申报表,并对报表进行审定。

四、财务收支、成本与收益分析、成本费用结构分析。

五、负责内部组织管理工作。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岗位权限

一、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及资金运转的监控权。

二、财务预算方案,及日常资金使用方案的建议权。

三、根据财务法规及公司制度对凭证的合法与正确性的审定权。

四、业务权限范围内资金报销及报告的审批权。

五、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及解释权。

六、部门员工考评权。

货品中心总经理职责

岗位概述

全面负责货品的计划排产、成本核算、仓库管理、物流、品质及售后服务工作。 工作职责

一、根据公司年度销售计划,制定本部门的年度和季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审核本部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贯彻落实和实施。

三、负责部门人员的队伍建设,选拔、配备、激励、评价下属人员,组织部门内人员的技能

培训。

四、组织开发适销产品。

五、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

六、负责产品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七、督促并监督物流及售后部门的全面工作。

企划职责

一、

二、

三、收集产品流行信息。制定产品开发纲要。 组织订货会样品,制定产品卖点。

四、

五、

六、

七、

八、主导审核产品设计规划。新品上市前营销策略及销售数据分析。 组织培训各部门的新品设计理念。 撰写促销文案。 企业VI、SI的设计与应用。

九、室内外广告的创意设计与制作。

十一、订货会与促销活动策划。

十二、货柜管理。

数据分析员职责

一、鞋款条码编号。

二、查货调货补货。

三、出货状况跟踪。

四、出货数据核对。

五、退货数据核对。

六、受理对单对帐。

七、客户问题跟进。

客服职责

一、出货补货审核。

二、订单整理审核。

三、客户回款跟踪。

四、客户信息反馈。

五、客户回款计划。

六、客户销售欠款。

七、每季新品推广。

市场督导

一、店面巡查诊断。

二、商品管理。

三、销售报表管理。

四、店铺产品陈列。

五、服务礼节指导。

六、终端培训。

销售经理

一、展厅陈列。

二、销售预算。

三、订单整理。

四、客户回款。

五、价格审核。

六、制定客户季度目标,

制定客户年度目标。

七、了解各品牌产品风格。

八、终端培训。

开发专员职责

一、

二、

三、组织收集年度、季度流行信息,确定《季度流行趋势报告》。根据年度流行趋势,结合对历史销售数据和产品分析报告,制定产品开发主题风格。 根据年度流行趋势,制定全年采购计划、每季采购计划、货品结构,款式挑选、成

本控制、买货数量、零售价格确认等。。

四、审核外采开发款式,并能根据工厂的初样进行材料替换和配色修改。

五、

六、

七、

八、

九、

十、监督外采产品出货进度,保证大货上柜时间。根据销售需求,制定快速反应产品采购计划。 组织开展当季产品穿着分析以及质量反馈报告。 参与评估供应商资格。 跟踪计划的执行结果,分析差异原因,及时调整,每季末总结制定当季货品分析 总结报告,合理订货及采购。 与供应商联系,确认订单、交货期、付款方式、运输条款,确保货品质量并按期

交货。

十一、对供应商进行管理考核,维护供应商体系和关系,执行供应商管理与维护机制。

二、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参与制定实施产品促销营销方案。

十三、与营运部协作,跟踪进销存情况,及时补货,调配货以及退换货品,保证货源充足。

四、负责采购项目的谈判和签约。

QC职责

一、负责产品质量管理。

二、执行各类质量标准。

三、监控产品全程质量。

四、确保产品质量提升。

五、货品及辅料全检与抽检。

物流职责

一、

二、

三、

四、收货、发货、包装、库存的整体筹划管理。规范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改进货品库位,保证仓库最大化使用率。 有效调配仓库人员与培训。

售后职责

一、现场专业检验。

二、出具检验报告。

三、协调客户关系。

四、管理残鞋资料。

五、制定投诉处理策略与退换货流程。

六、收集客户各类意见。

第17篇:安全设施规范化与行为规范化

安全设施规范化与行为规范化

一、安全设施规范化

国家电力公司原安运部于1997年组织有关人员编撰了《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通过对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天津大港电厂等单位的现场考察,又请电力安全方面的新、老专家多次讨论、审查,于1998年5月正式颁发。1998年7月月国电公司安运部以安运安[1998]57号文正式通知实施电力生产企业生产现场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

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是电力生产企业安全工作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安全标志、设备及安全工器具标志、警示线、安全防护的图形规范和配置规范,目的是指导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发供电企业在生产现场安全设施管理上达到规范、统一,为职工创造一个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体现国家电力公司所属企业的总体形象。

国家电力公司分别以国电发[2000]19

5、196号文颁发的《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和《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标准》中明确了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的内容。在《一流(达标)火力发电厂考核内容》文明生产部分明确要求:“设备标志齐全、清晰,介质流向清楚”、“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沟道、孔洞盖板完好,遮栏、栏杆齐全”;在《一流(达标)供电企业考核内容》文明生产部分要求:“设备标志齐全、字体工整清晰,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规程条例要求”、“线路杆塔及各种辅助设施的标志牌齐全、正确、醒目(线路名称、杆号及必要的相序标志、色彩标志和防护标志)”、“配电台架整齐规范、标志齐全”。因此,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是国电公司系统内发供电单位达标、创一流工作的必备内容,也就是说,创建国电公司达标或一流企业,必须做好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

对于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求,安运安[1998]57号文件明确作了规定:

(1)正在建设中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电缆)线路,应按《手册》要求配置,并一步到位;已投运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电缆)线路可结合设备大修逐步实施,最终达到统一;示范性内容可参照执行。

(2)实施电力企业生产现场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应采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行推广的方法。

要做好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应落实以下几点:

①要落实责任。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是一项比较庞大的工程,从材料汇总、统计,到物资定货、现场安装、校对等,牵扯到方方面面,要保证工作顺利,机构的负责人应有副总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以便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②组织学习、领会有关安全设施规范化文件、规定的精神。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涉及专业多,标志、防护设施的标准、数量及安装地点明确,专业性比较强,有的是贯彻了最新规程、制度的要求。因此在具体工作实施前,一定要组织有关人员充分学习、领会安全设施规范化的文件、规定精神,避免走弯路。

③重视统计、汇总工作。这是能否保证设施、标志齐全的关键,要对照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系统图等实地检查现场设备系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识名称统

一、规范。

④重视施工质量。这是能否保证规范的关键,要制定严格统一的安装工艺,规范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对于影响运行的,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达到设备系统完好、美观的质量要求。

⑤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要按规范标准、按规定的职责分工,进行认真、细致的。对照检查验收,对查出的缺、漏、错等问题,要列出清册进行整改。

⑥建立检查维护制度。这是保证安全设施规范化能否保持持久的关键。安全设施检查维护制度,要明确运行、补充、更新、检修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以保证安全设施规范化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确保规范。

二、行为规范化

电力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安全生产要达到“可控、在控”,人的行为的“可控、在控”是关键之一。在电力企业的事故中,人为责任造成的事故占相当比例。因此,让人的行为规范化是事故预防的重要课题之一。

把安全管理内容及必须执行的规章制度和现场实际作业比喻为计算机控制和机器人作业,则管理内容及必须执行的规章制度就是相当于给机器人作业所编制的程序,而作业人员在具体的某一项工作中,就是要象机器人工作一样,按指令规定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工作;规定按什么程序作业就按什么程序作业;规定使用什么材料及工艺要求,就按照该材料和工艺要求进行作业,确保不无票作业,不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工作人员在工作监护人的监护范围内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这样做,并不是不要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工作人员对所规定的内容有不同见解和合理化建议可以事先提出,通过有关管理人员(包括行政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进行研究,使规定更完善并付之实施,而在未改变规定前则必须按规定办事。从这种思路出发,就达到了在作业期间实现人的行为规范化,实现人的因素“可控、在控”。要达到人的行为规范化,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完善。

在未改变规定前则必须按规定办事。从这种思路出发,就达到了在作业期间实现人的行为规范化,实现人的因素“可控、在控”。要达到人的行为规范化,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完善。

1.人的自主因素

①身体因素。无妨碍工作的病症。特殊作业还应满足其特殊要求,如登高作业无恐高症等。工作前及工作过程中无身体不适或精神受重大刺激未恢复等症状。

②技术要素。工作人员应掌握与工作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有关规程制度、工艺要求,了解相关知识及规章制度,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③思想要素。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克服困难的精神,有完成工作的欲望。

2.客观因素

①硬环境。工作现场的环境满足工作条件。如:与带电、带压设备保持足够距离,并已实施规定的安全措施;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品等必须试验合格,并在使用周期内;周围环境的噪声、粉尘等劳动卫生状况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等。

②软环境。与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齐全,制订了保证工作安全的三大措施,并全部得到实施。

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围绕安全生产所进行的以宣传、教育为主的系列工作,在职工所处的环境,包括生产场所、厂区、家庭建立一种安全生产氛围。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可以有:在生产场所、厂区悬挂安全生产标语、谚语、宣传画;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安全信息(刊物),通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表彰安全生产先进事迹;播放安全录像;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有家属参加的安全教育座谈会;发动群众为安全生产献策,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职工进行寓学于乐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增强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自觉地遵章守纪,搞好安全生产。

第18篇: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中学生问题行为就是指中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这种适应不良包括学习问题行为、品德问题行为、人际问题行为和身心问题行为,中学生问题行为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出现了低龄化、群体化、外显化、严重化的特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一些西方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乘隙而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良信息的大量泛滥,不仅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也极大的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因此矫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全体中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本文拟就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形成原因及其教育对策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偏差

1、需求失衡。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人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而产生需求。少数学生不顾客观实际,心理上产生不满足于原有的需求状态。这首先表现在物质上,如在吃饭、穿衣、娱乐等方面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其次在精神生活上,少数同学由于受一些黄色书刊或录像、色情网站的影响,或受社会流氓团伙的引诱,产生性开放等病理心态。

2、意志薄弱。这类学生大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禁不起种种诱惑,追求资产阶级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只有吃喝玩乐才是幸福。他们意志薄弱,其坏习惯难以改正。

3、理智缺乏。这类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狭隘、自私,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一旦自尊心受损,就会自暴自弃。

4、道德情感不健全。从一些有不良行动的学生的材料中看到,中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常常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和情绪冲动造成的。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欲望,而没有形成社会道德规范所要求的正确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二、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

1、自尊心自卑感并存的矛盾心理

- 1 -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自尊需要是人最高层次需要之一。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哪个人不要尊严?从表面上看,许多问题学生似乎既无荣誉感又元羞耻心,批评起来脸不红心不跳,经常被一些老师斥之为“脸比城墙厚”。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尊心,具有强烈的自尊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给予他们的大都是批评、指责、处罚,却很少有表扬、鼓励、肯定。种种的岐视和冷遇,使他们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甚至反而受到伤害,于是他们用一种极端的形式——自卑感表现出来。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对进步丧失信心,对班集体、对荣誉、对老师的教育表现冷淡,有的更以对抗的形式向变态方向发展,如故意与老师唱对台戏,当面顶撞以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等等。

2、渴望理解与疑惧抵触并存的矛盾心理

实验证明:越是问题行为的学生,越是渴望别人的理解。由于这些同学以前经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和嘲笑,此因他们对老师、同学怀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怀有戒心、敌意,存在疑惧心理,总感到别人与他们故意过不去,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对老师同学的做法总是从坏的方面去推断。比如,他们做了一件好事,老师没有及时表扬,就认为“我们这种人累死了也白搭”;要是做了一件错事,老师批评了又认为“老师眼睛就盯着我,别人做错了就不会这样”。他们把老师的关心看成是“监视”,把同学的夸奖说成是“讥笑”。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师生之间产生感情隔阂,老师的教诲难以入耳入脑,甚至被曲解,从而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加剧问题行为的发展。

3、有改过愿望与管不住自己并存的矛盾心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心想变坏的人恐怕没有。即使存在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个改过自新、做大家喜欢的人的美好愿望。但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保证书、检讨书写了一次又一次,在老师面前信誓旦旦,但行动上总是改不过来,即所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有改过行为,但没过多久又“旧病复发”。出现这些现象,并不是学生不愿改过,主要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有点身不由已,其原因有两条:一是他的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二是已形成的不良习惯后,就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想改变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这就如一个有偷摸习性的人,看见别人的东西就眼红,不偷就手痒一样。

三、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原因剖析

- 2 -

(一)客观原因

1、社会的不良影响。社会一些不良场所、文化市场及一些不轨行为的影响,如凶杀电影、淫乱的录像、黄色小说,色情网站、OK厅、迪吧等等,对学生心灵的腐蚀;还有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猖狂犯罪活动,社会上的某些腐败现象,以及一部分人的唯利是图、吃喝玩乐的影响,致使少数学生形成不良思想。

2、家庭的不良教育和不良的小环境的影响,①有的家风不正,如家庭成员赌博、生活腐化等,往往把子女引入歧途。②有的家庭缺乏正确管教子女的原则和方法;有的是父母双方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不一,有严有松,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感到有机可乘;有的对子女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出了问题手足无措,于是训斥、打骂、禁闭、捆绑、饿饭、驱赶„„或姑息迁就,要啥给啥,其结果适得其反。③有的家长对学生要求不高,督促不严,甚至溺爱、袒护。他们视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爱不够,疼不够,捏在手是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学生有了行为偏差,家长不重视、不及时管教,以致孩子问题行为不能及时改正,反而越来越重。④有的家庭结构受到破坏,家庭环境突变。如父母双亡或父母居住外地,或父母离婚、再婚,或于由某段时间工作关系无暇教育子女,对子女的教育无力,或放任不管,以致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又受犯罪分子的勾引。⑤由于父母夫妻生活不检点,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由于教育观点或教育方法上的不当,也可能给学生问题行为的蔓延造成了机会和条件。①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了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②对问题行为学生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优、差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差生冷淡、歧视和不适当的批评、指责。讲课不照顾学生的水平,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失去了信心,得不到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反而使缺点和错误有所发展。③校领导和教师德育意识差,不负责任。把问题行为学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时,感情用事,简单粗暴,达到不教育目的。或采取息事宁人,姑息适就的态度。或者采取惩办主义,任意停课,甚至赶出教室,使学生产生对产情绪,或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④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二)、主观原因

1、问题行为学生对于很多道德观念存在表面性和片面性的认识,甚至有错误的见解。他们不善于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动联系起来,还有言行脱节现象。4 -

不端的行为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根据正确的行为标准来选择一定的行为方式。

2、锻炼和增强意志力,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意志是人们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期目的心理过程。因此,为了使问题行为学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必须通过必要的锻炼来增强他们的意志力。例如,指导学生在自己的收桌上、文盒里、房间墙壁等处贴上一些警示自己的格言警句,用以提醒鞭策自己;自己规定若做了一件坏事,实行自我处罚,或罚做一项重体力劳动,或罚帮别人做一件好事;个性强、脾气躁的同学若与别人争吵发怒时就作深呼吸,或低声唱歌以转移注意力,以平抑激动心理,避免不理智行为。可以让犯过偷窃错误的学生收管班费,让爱打架的学生去担负维护纪律的执勤任务等,实践对他们的考验,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和尊严感。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了旧的不良动机,从而达到提高他们意志力的目的。同时对问题行为的心理矫正,必须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净化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矫正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还需对不良环境进行隔离,排除诱因,并选派思想作风正派,教育经验丰富、热爱中学生教育工作的同志来负责对他们的教育。在改造问题行为习惯的初期,引起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一些诱因会给矫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要特别加以防范。教育经验表明,在教育初期,让他们更换环境,暂时避开那些诱因是有益处的。

3、消除焦躁和疑惧的逆反心理。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来历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育者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的人,误认为社会对他们是“不管的”、“抛弃的”,甚至误认为是“监管”他们的。因此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育者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应当真诚地关心他们,过用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迹,启发他们的觉悟,从而打动他们的心,激起他们上进的愿望。在再教育过程中,应针对实际,依靠自身的教育艺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4、给予鼓励和信任,树立他们的信心,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一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缺乏鼓励与信任。因此,教育者应帮助他们自己树立信心,抱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抓住任何中学生不甘落后、希望认可的普遍心理,运用鼓励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愉快。马卡边柯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手段。”信任考验法就是大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活动中接受考验,从而矫正问题行为。马卡 - 5 -

连柯曾经叫一名工学团的学生(少年盗窃犯)去银行取一笔巨款,当这个学生取回款后,马卡连柯原封不动地锁入抽屉,这个学生惊讶的说:“老师,您数一数。”马卡连柯说:“不用数,我相信你。”老师的信任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个少年不但改正了偷盗的错误,后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成为了一名战斗英雄。

5、全面提高心理素质。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由于年龄、个性以及事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其行动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应在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而多样的教育措施与矫正方法。如对活泼好动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既能发泄他们过剩的精力,又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对沉默内向的学生则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在取得他们的信任后再做朋友,然后施加教育影响等。

- 6 -

第19篇:心理、行为与文化论文

关于行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几个层面之一,行为文化是通过人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的有形文化,既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即习惯性定势的风俗构成的文化层。它包括活动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体现在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中,比如在社会生产劳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婚丧仪式、家庭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这些重复出现的、相似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就是社会风俗。当人们按照社会风俗践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某种自然而然的行文倾向。一个时代的文化集中表现在该时代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但更广泛地活跃在各种社会风尚之中。只有人的行为层面表现出约定俗成的特点之后,文化建设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

一、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按照文化的形态结构,在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建设中,文化由内向外分为精神意识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物质生活文化等四个层面。各个文化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文化体系。在实施文化建设过程当中,也是按照这四个层面展开的,其中精神意识文化建设时核心,制度管理文化建设是保证,物质生活文化建设是依托,行为习俗文化建设是最终落脚点。

首先,行为是活的、有形的、具体的、可评价的,人的思想观念正是通过行为得以呈现。个体在生产活动、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中,受到整体显性的或潜在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行为,它是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如果没有行为文化,文化就无法实现。

其次,行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落地的关键环节,没有行为文化,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谈,理念说的再美,制度定的再完善,都不如做的实在。在文化构成的层次关系中,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思想源泉,制度是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物质文化是人能看到、听到的、接触到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这三个层次都是通过行为文化来表现的。

再次,行为文化是文化中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行为应该以理念为指导,以制度为准绳,或者说行为是理念与制度作用力 真实结果,行为如果与理念和制度相违背,理念就成了空谈、制度就成了纸上谈兵,而物质又是行为的真实结果,有什么样的行为文化自然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一般来说,理念和制度文化基本形成之后,通过物质文化把它展示出来。因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行为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关注层面,将行为文化的建设作为文化落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行为文化是通过整体与个体行为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来的 组织整体行为是通过每个个体行为展现出来的,同时每个个体行为也集中促成了组织整体行为。行为主体包括两大类:组织整体和成员个体。从狭义上理解行为。一般是指成员个体的行为,即领导者、模范人物和成员群体等。因为,作为一个组织,其行为也是由人来执行的。比如,企业文化讲诚信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讲诚信,具体体现为恪守承诺、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它是组织的行为,但是它又要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实现的。

首先看组织的整体行为,整体行为是指那些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整体行为以行为动机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目标合理行为,即为达到组织目标经过科学决策的行为;②价值风险行为,即为获取更过价值的冒险行为;③日常活动行为,即满足日常活动需要的行为;④传统行为,即沿袭传统上已习惯的行为。这些组织整体行为体现在每一个成员个体性当中。

1、领导者和领导群体行为

领导者和领导群体行为时组织的灵魂人物,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式文化生成的重要基因,往往主导着本行业的特质和风格,并制约和引导着文化的个性和发展,组织整体行为展现的是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成员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在行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和领导者群体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

2、模范人物行为

模范人物是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于组织成员当中,比一般成员取得了更多的业绩。其他成员对他们感觉很亲切,不遥远不陌生,他们的言行对其他成员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群体成员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群体成员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组织应该努力发掘各个岗位上的模范人物,大力弘扬和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将他们的行为“规范化”,将他们的故事“理念化”,使组织整体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得以“形象化”,从而在组织内部培养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用以激励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全体成员的行为能够完美体现整体文化。

3、成员群体文化

组织成员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当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普遍为成员群体所认同和接受,并自觉遵守、实践时,才能形成一个组织的特色文化。群体行为直接决定着组织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同时,一个集体价值观的实现也最终体现在价值观能否贯彻到这些成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当中,能否贯彻到他们的日常操作和其他行为活动中。

三、行为文化是自觉文化

行为文化是柔性文化,是通过人的行为彰显出来的,是通过潜移默化养成的,是靠一种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它是通过人们对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的自愿践行形成风俗和养成习惯,来维持社会活动的稳定和延续,体现在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所以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层面。它的形成一般有三种途径。

1、价值观管理。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即人们对各种事物、职业、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系统评价与认知,是人们对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它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决定着个人对他人和事的接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积极或消极,对价值的认识不同,会从其行为上表现出来。具有合理的行为,首先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正确价值观引导。行为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不断强化和修正,使成员个人的工作目标同组织集体发展相融合,主动按照价值观的倡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2、制度化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组织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制度必须从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根本性需求的维护。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严格完善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去规范人的行为,才有可能形成统一的行为文化。因此,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和人情观,那就是要“得到组织成员认可”。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但还要体现“柔性”的一面才能起到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同时制度执行必须要体现无歧视原则下公平的内涵。

3、习惯养成。当人们按照社会风俗践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某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倾向,变成了对这种特定的行为方式的需要。这种转化为需要的行为倾向就是习惯。习惯对于特定行为方式的熟练化和自动化,可以不假思索地去践行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工作、学习、生活等实践中,依靠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修炼,这是符合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岗位都有一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等。但对不同的岗位,道德要求又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体现在行为文化当中又有所不同。

第20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案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第一章 绪论

内容提要:本章讲述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念,学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意义;人的成长阶段及各个成长阶段的特征和任务;以及论述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掌握成长的概念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重点:

1.人是存在的系统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难点:

1.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

2.掌握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流派关于性别问题的主要观点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2、人的成长及其阶段是什么?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八大理论基础分别是什么?

第二章 性别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的概念与区别;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对性别社会化起重要影响的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同龄群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

1.理解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 2.掌握社会化的实现过程

3.掌握性别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学会分析性别歧视问题

重点:

1.性别社会化实现过程;

2.性别的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

难点:

1.理解性别社会化实现过程;

2.理解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主要观点。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的关系? 2.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女性主义在性别研究方面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第三章 家庭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家庭,作为社会组织的细胞,家庭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讲述了家庭的定义、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出了家庭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家庭发展变化的趋势。

教学目的:

1.理解家庭的定义与社会特征 2.掌握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理论 3.理解家庭基本关系

4.学会处理家庭问题的专业方法

重点:

1.理解家庭的生命周期发展理论

2.了解家庭基本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 3.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家庭暴力、离婚问题

难点:

1.理解家庭生命周期发展了理论;2.理解家庭问题及处理方法。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意义? 2.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3.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应对的专业方法?

第四章 婴幼儿期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婴儿与同伴的关系,以及婴儿的动作和婴儿的心理发展,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同时,介绍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活动的发展,以及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了解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婴儿与同伴的关系;掌握婴儿的动作和婴儿的心理发展,掌握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

2.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掌握幼儿活动的发展,提升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重点:

1.掌握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

2.提升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难点:

1.掌握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

2.提升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婴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看待婴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3.幼儿期游戏的发展如何?根据幼儿性别化的发展,如何开展性教育? 4.如何看待幼儿与同伴的关系?

第五章 儿童期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儿童期生理的发展及相关的问题;同龄群体的形成及对于儿童社会化的意义;学校以及电视对于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掌握童年期儿童与同伴、儿童与学校、家庭的关系。

重点:

1.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同龄群体的形成以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难点:

1.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同龄群体的形成以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童年期儿童与同龄群体的关系如何? 2.家庭教养方式对童年期的儿童有哪些影响? 3.如何看待儿童的言行脱节现象?

第六章 青春期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青春期的基本理论;青春期生理发展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对青少年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青少年犯罪理论特征及原因

教学目的: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发展;

2. 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3. 提升对青春期同龄群体、社会性发展的认识。 4. 认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重点:

1.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难点:

1.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2.同龄群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3.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看待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3.如何看待青少年与流行文化? 4.如何看待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七章 成年早期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成年早期的意义及阶段划分上的讨论;讲述了成年早期的发展理论;分析了成年早期的婚姻生活及可能出现的婚姻危机;论述了成年早期的工作与职业对成年早期阶段的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 2.掌握成年早期的发展理论;

3.学会分析成年早期的婚姻生活及可能出现的婚姻危机; 4.成年早期的职业对于人生发展的影响

重点:

1.掌握成年早期的发展理论;

2.学会分析成年早期的婚姻生活及可能出现的婚姻危机;3.成年早期的职业对于人生发展的影响

难点:

1.掌握成年早期的有关发展理论

2.从人类行为与环境角度分析成年早期容易出现的婚姻问题

学时安排:2学时

思考题:

1.成年早期有哪些重大发展课题?

2.如何看待第一份职业对于这一阶段发展的作用?

第八章 中年期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中年期人的生理发展与变化,特别是进入更年期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在生理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年期容易出现的家庭问题的调适,包括对老年父母的适应、对子女的适应,对夫妻双方的适应;同时分析了中年期容易出现的失业问题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的有关对策。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年期人的生理方面的变化;

2.学会分析有关中年期的家庭问题,并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处理方法;3.学会分析中年期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并能恰当根据具体情况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重点:

1.理解中年期的更年期问题;

2.学会分析有关中年期的家庭问题,并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处理方法;3.学会分析中年期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并能恰当根据具体情况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难点:

1.理解女性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2.学会分析有关中年期的家庭问题,并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处理方法; 3.学会分析中年期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并能恰当根据具体情况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学时安排:2学时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女性更年期的现象? 2.如何看待成年中期的工作与失业?

第九章 老年期

内容提要:本章讲述了老年期的生理特征,分析了衰老的生物学解释;在此基础上老年期的心理老化与成功的老化现象;从社会学角度对老年期的有关现象做出理论分析:活动理论、社会疏离理论、老年亚文化理论、连续性理论、年龄分层理论;并重点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老龄化问题、老年歧视、退休与强制退休、死亡问题。

教学目的:

1.了解老年期的生理特征,分析衰老的生物学原因; 2.学会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老年期的有关现象 3.学会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

重点:

1.理解老年期的心理老化与成功的老化现象; 2.学会利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老年期的问题;

3.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退休后的心理调适与对待死亡的问题。

难点:

1.理解老年期的心理老化与成功的老化现象; 2.学会利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老年期的问题;

3.掌握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的方法,理解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施的必要性与具体工作方法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如何从发展的阶段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参考书目:

1.沙依仁:《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邬沧萍:《老年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时蓉华:《两性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行为模块与岗位职责.doc》
行为模块与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