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07-10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剖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

龙国平原创 | 2009-03-20 09:51 | 投票 投票人 标签: 企业文化 对策 难题

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还依然不容乐观,那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何在?那就公司深厚的企业文化是使其永续经营的动力源泉。

那什么是企业文化?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呢?

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当今有多不同的说法,如公司企业文化时招牌,公司文化是刊物,公司文化是思想工作,公司文化是风俗和氛围等各种说法。其中一种较为大家所接受且较为全面的说法是:公司文化是企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宗旨、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员工品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企业作风、礼仪庆典、社会形象、信誉形象等。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的意识集,是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一个真正地符合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的建立就显得更为的艰难,要全方位地深入地分析企业的特点,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个性化的企业文化,绝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不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反而阻碍企业的发展。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我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企业文化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企业主应该对本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目标有所规划。并且这种规划必须是切实可行的,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绝不能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同时,要就规划与员工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广泛听取和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员工地沟通了解员工地心理和生产中存在地问题,并着手解决相关问题,使员工对企业地发展有一种认同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

企业主不能急功近利,采取走形式的方法。建立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企业文化就是本企业的一个共同意识集即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认识观。但由于考虑到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各自的差异性,其不仅表现在外貌和行为上,而且更表现在思想意识和文化心理上。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使其与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相符合是一件十分艰难和漫长的事(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希望通过几次与员工的沟通,开几次员工的娱乐大会或创办几期企业内部的刊物就能把企业文化就能建立起来,就能统一员工的意识。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建立了“企业文化”也是不可靠的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文化首先就应该有一个打“持久战”的准备。通过不断的共同努力,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一种本企业的独特的共同意识即企业文化。

在建立企业文化之初,企业应该建立一套防范风险的体系。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实力并不雄厚,其承担风险和突发问题的能力也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但是在建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少数员工对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满产生消极怠工,员工对企业所确定的理念和宗旨不认同等问题。这是一套完整的防范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以避免企业主茫然不知所措使问题扩大化,或对企业文化的作用产生怀疑的态度而采取过激的方式。最后导致前期所做的努力不仅付诸东流,反而恶化了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

建立企业文化应注意不要忽视企业的生产绩效。如何处理建立企业文化与生产绩效之间的关系。二者从目的上讲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应采取适当的原则来处理二者的关系。即对生产绩效的考虑应适度,不能过多地考虑如何裁减员工地休闲时间但又要保证企业又足够地经济来源;对企业文化地建立也应适度,量力而行,这里指从经济上考虑,开展活动必须考虑企业地经济承受能力。

一个真正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企业文化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一个符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2010年06月28日来源:中国管理网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文化作为有效管理工具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关注,成为近年来企业管理的一个时髦话题。尽管一些管理者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广中屡屡败北而发出了“文化无用论”的基调,甚至把企业文化归类为“一种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但我们也依然看到很多精明的实干家们已经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与重塑中收获了丰硕果实。

总结了大量的企业案例,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讲:企业文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并且可以通过不断建设得以改进或完善。那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无功而返,进而产生抱怨情绪的管理者往往是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陷入文化建设误区。现就企业文化建设中常见的几点问题总结如下:

一、文化建设脱离企业实际

很多企业家不了解员工,缺乏对管理的系统思考,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哲学更是缺乏深入研究,看着别人企业文化做得漂亮,就东拼西抄搬来几句时髦的口号盲目推广,文化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匹配,脱离企业实际,其结果或者是文化形同虚设,没人理会,或者是文化与工作相冲突,非但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更甚者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每个企业所从事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人才结构不同,企业管理的理念不同,企业文化的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人云亦云的企业文化建设非但失去了企业的个性,有时还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尴尬。

二、手段单一,把宣传当成推广的全部

很多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不通晓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策略与方法,把宣传当成了唯一武器,铺天盖地到地宣传一通后,发现没有变化就偃旗息鼓,再无他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宣传、学习、考核、监督、激励等一系列动作

有效配合才能够有所成效。只取其一势必力量单薄而导致效果不足。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一直都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它们在大企业的阴影下,举步维艰。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都受到严峻的威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文章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中小企业为出发点,从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突破口入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阐述了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对策措施。

一、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已在一些中小企业初显规模:一些中小企业纷纷概括出本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战略,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力求尽快的把它们变成全体职工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小企业,则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扬弃,在中小企业文化上进行更新和深化,力求用崭新的中小企业意识来培育职工;一些新建的中小企业,更是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旗帜鲜明的提出本企业的经营哲学、发展战略、企业精神;特别是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针对知识密集、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特点,普遍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视为中小企业的灵魂和生命。我国中小企业类别众多,各类不同的现有中小企业都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在这里只分析国有中小型和私营企业文化。

1、国有中小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组织结构等级分明。等级是组织中各种关系的矩阵,在国有中小企业这样的社会群体中,一层层关系按等级排列起来便形成了国有中小企业特有的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被严格定位的称呼清楚的反映了国有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层级,某人是否被称为“厂长”、“主任”、“书记”,还是“师傅”,这些都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它代表着每个人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而每个位置又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现实中“尊重领导”往往培养了一种专制作风。一些领导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待人处事盛气凌人,工作上缺乏民主作风,容不得不同意见。“尊重领导”的需要使得工人和领导各自安然接受自己的角色:领导决策,工人服从。

(2)行政管理官僚主义。层级和领导与工人的分工的不同造成了管理作风的官僚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情理法,法是死的,人是活的。问题处理不按正常程序叫做“例外”,人员提升不按正常规定叫做“破格”。因此,国有中小企业中的管理实际上常常依靠的是传统文化中不成文的规则。所谓“公章不如熟面孔”,这种现象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削弱了规章制度的作用,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官僚作风也影响了上下两级的沟通,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也不能上传。厂级领导很少下车间,工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是常事。

(3)人际关系以和为贵。儒家学说强调“和为贵”。以往的职业终身制也促使人们十分注重搞好上下级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思想在一部分职工中,尤其是中老年职工中很有影响。“和”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原则。“和为贵”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但另一方面这种思想会削弱规章制度的作用。从管理者和工人的角度看,和谐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劳动热情,但追求和谐的负面结果往往是追求平均主义,劳模轮流当,奖惩不明,好坏不分,人与人之间无原则的迁就,大家只追求结果的均等,而不讲贡献的大

小,拿原则作交易,这严重影响了好的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打破无原则的人际关系,将是国有中小企业文化重塑的重要内容。

2、私营中小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多向作用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中小企业文化的核心。私营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就在于获取利润。这种价值观决定了它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的市场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风险观念、效益和效率观念,以及为了实现利润而采取的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同时,私营中小企业主将合理合法的灵活变通的经营策略、经营手段与行贿送礼、腐蚀拉拢、偷税漏税等不合法甚至非法的经营手段融合运用,却有破坏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败坏着社会的风气。这种多向作用的中小企业文化,呈现不定型的动态,急需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

(2)多元化的人际关系。中小企业主和职工之间既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又是“老板与伙计”。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使得私营中小企业文化中的群体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多元化的状态:利益与共形成平等合作的气氛;存在或强或弱的人身依附关系,而且有强烈的血缘观念、地区意识、裙带关系;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中小企业主很少考虑下级和工人的意见,辞退工人简便,进出自由度大。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反映了私营中小企业同时兼容了家族观念和地区意识,追求利润目标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中小企业文化呈现着混合色彩。

(3)双面刃的组织结构。私营中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特征主要有:企业机构精干,管理层次单一,脱产人员少,中小企业主集权管理,办事效率高,风险系数也高,同时,缺乏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易发生侵犯职工权利、伤害社会效益的反文化行为。同时,这类中小企业文化也程度不同的存在层次差距大、自控能力差、不规范性强等特点。

二、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中小企业文化己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但我国在中小企业文化上的自觉建设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中小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小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受到来自各方面复杂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制约。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的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加上劳动力素质偏低等原因,要构建我国的中小企业文化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文化,我们面对较大的困境,难点颇多。

1、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影响

一位文化研究者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这些“包袱”主要有如下一些惰性思想的影响:存在“大一统观”思想与实行行政化管理,自从秦始皇建立起高度统一的这样集权国家以后,“大一统”的幽灵便在华夏大地徘徊了两千余年,整个社会围绕政治轴心运转,即使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观念非但没有绝迹,而且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由于管理模式上的“大而全”、“小而全”,使中小企业患有各种常见病:如中小企业内部各种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流通慢;在思维方式上,一味强调“尊经”、“尊圣”、“法古’,而忽视个性的培养,创造性的发挥和多样化的追求,造成死板僵化的文化格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

宗法思想对中小企业文化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中小企业现代化的阻碍力量。上述传统文化在现实世界中,到处可见到其影子,对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进步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2、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缺少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以至在构建中小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认识失之过宽,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认为在现阶段还不宜推广;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认识又失之过窄,认为增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就是中小企业文化,于是热衷于办剧团、成立运动会等等;也有的中小企业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作为中小企业精神,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行了,满足于表面文章,不愿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这也是目前重塑中小企业文化必然遇到的问题。传统文化过于重视人伦关系,也造就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严重轻视法制的缺陷,在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中,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个人说了算的非制度化现象相当普遍。

3、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中小企业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从体制外到体制内逐渐发展壮大,向社会证实了他们的能力、魄力、胆识和才气,并有了今天在国民经济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虽然不同时期的中小企业家所处的体制背景、政策环境、机会与挑战各不相同,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素质也差异万千,但纵观他们的创业历程,却可以从中寻出许多共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得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中国企业界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然而另一方面这个企业家群体却仍然不够成熟,这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昙花一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为我国企业界的一大特征。很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家业绩曾经无比辉煌,后来却日渐陨落,在为他们扼腕痛惜之余,我们也发现固然影响企业的成败有很多因素,甚至是很偶然的因素,但中小企业家们自身的某些特点却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创业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

三、建立中小企业文化的对策与措施

1、吸收传统企业文化精华

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主要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现代中小企业的价值观应是义利并重,守义取利,即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前者是对中小企业“义”的基本要求,后者则是利的集中体现,二者的统一则是现代中小企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经营方针采取“诚信为本”、“薄利多销”,即通过树立“诚信无欺”的经营信誉来赢得顾客,以“薄利多销”来增加利润。“诚信为本”的中小企业信念也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中小企业道德的核心。传统的中小企业信念体现在中小企业道德行为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中小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中小企业行为准则。价实,是说商品价格,历代把“口不二价”作为经营者之美德。货真,是说商品质量,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量足,是说商品的计量足,这是经商者的美德。守义,是谈经商作风,也是一种中小企业风尚。

2、追求中小企业崇高目标,实现中小企业价值

许多中小企业在确立中小企业目标时把矛头对准竞争对手,争取成为行业中的龙头老大。然而,如果目标只限于击败对手,仅能维持短暂的时间,因为一旦目标达成了,心态就会转为保持现在第一的地位便可。这种只想保持第一的心态难以唤起建立新目标的创造力和热情。真正的中小企业家比较在意自己内心对“卓越”所定义的标准,而不是“击败其他所有的对手”。

中小企业经营者不仅要确立中小企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让组织上下都愿意为中小企业目标奉献力量,并让这样的努力持久不懈。每个人都必须相信自己的工作是与这一崇高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中小企业的雄心是正当可行的,它不是公关惯用的华丽词藻,也不是鼓舞士气的夸大宣传。共同的目标会唤起人们的希望,工作也就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

3、造就中小企业家队伍

著名经济学家熊波特将市场经济看作是企业家经济,并认为企业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如果这一命题成立的话,我们当然也可以说,中小企业家是现代中小企业文化的主体。因为,现代中小企业制度及其效率能否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中小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中小企业文化。而中小企业家在中小企业文化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中小企业家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历史赋予当今中小企业家的任务,不仅是做创造物质财富的“发动机”,而且要做中小企业文化的开拓者,要善于运用文化手段去塑造中小企业形象。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要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改革,为中小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思强: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2(5).[2]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秦梦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建方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2).

[4] 张毕西: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4(1).

1、叶军.外企风采[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P236-239

2、关鹏.名企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第2版:P120-166

3、李磊石.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6):P20

推荐第2篇: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提升战斗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员工素质,对发展企业,造福员工有重大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管理文化,培育企业文化,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建设或提升企业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和最全面的手段,更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在新形式下,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人才、技术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素质和企业文化实力的竞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晚,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不仅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可能阻碍企业的生产经管和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没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们没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企业文化与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其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如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目前多数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追求的是企业短期的利益和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增长或发展往往表现为隐性的、长期的推动作用,因此,部分企业没有耐心去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是从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中引进来的。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搞清楚企业文化真正的涵义和作用,不懂得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和独特性,也不懂得企业文化应该符合时代特点和背景,就依葫芦画瓢地把国外或其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搬来,不进行任何调整和创新,结果企业文化脱离了企业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水土不服”而导致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经营业绩起推动作用,反而起了阻碍作用。

2、企业文化只体现少数人的价值观,难以在企业内开展与传播

普遍企业存在这个问题,有很多企业领导者认识到,只体现少数人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注定是要消亡的,而只有企业全体员工上下共同执行才能真正的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之所以难以在企业内开展和传播主要涉及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有效执行和下属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准确理解,企业文化没有落实到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低层员工工作行为,甚至是生活习惯的企业文化只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要使企业文化得到执行,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执行,必须寻找文化载体,从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处处、时时的体现企业文化,这一点是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由于下属职工的素质水平有限,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更不要说能有效的执行。真正出色的企业家必定是先进企业文化的旗手,企业领导人要义不容辞地当好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教者,因此,除了企业领导要正确理解和执行企业文化之外,还要指引员工理解和执行企业文化。

3、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①,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如果不全面地对它进行认识和理解,不仅不能正常发挥它在企业中的作用,而且可能会造成一些误导。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对企业文化认识片面甚至错误。如: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没什么实际的作用,没有企业文化,企业也一样地生产经营,甚至还批判那些对企业文化持肯定态度的人,说他们是虚张声势;也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企业领导的文化,他们或者认为企业文化只需要领导去运用,或者认为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搞一些文娱活动,与其他的生产经营没有任何关系等等,这都是对企业文化本身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的表现,所以在很多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4、企业文化缺乏与时俱进

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求变成为众多企业寻求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不可能一成不变,但企业文化的一些最本质、灵魂性的东西是不宜随便更改的,除非出现严重的问题。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变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文化理念、文化制度以及文化执行方式等。不少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为了眼前利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赶个“时髦”建立了比较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建设完之后,就把精力做① 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原来指的是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 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 1990 年提出的。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趋式微。就企业和品牌而言,同样有软实力和硬实力。到其他的生产经营方面了,忽视企业文化要随着周围的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作一定程度的修正这些后期的维护工作了,企业文化就变得僵化了。

5、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战略系统性

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没有系统地战略地进行,而是非常随意地根据临时需要来建设,致使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的企业文化建设只表现在制度上,没有理念的灌输;有的企业文化只重视物质层次的需求,而忽略了精神层次的需求;还有的企业只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轻视人本管理等等,如此这样,让企业文化缺乏统一协调和系统管理。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议的思考

1、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经营文化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是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手段,对企业经营的方向、价值、目的、方式等所作的原则性指导,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高格调的经营哲学、经营观念、经营手段。企业的领导都要抓好经营文化建设,要树立经营的本质是造福社会,利润是对企业造福社会的报酬,经营是为了大家,企业经营是大家的事这样一种经营哲学思想,积极探索增加企业经营方法的文化因素,运用文化手段,以大众为经营对象,坚持保持经营服务的适销对路,注重规模效益,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优质的服务,关注政治、社会环境对经营的影响,借助新闻媒介开辟经营道路。企业一切活动最终目的都是向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的好坏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要以优质环境为条件,以提高信誉为根本,认真组织实施“用户满意工程”,要注重规范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成立业务发展研究机构,具体研究市场开发、业务宣传、产品包装、如何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问题,为领导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为基层研究营销对策当好参谋。企业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内外环境,每个企业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和经管目标,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形似”效仿,而应该是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发展环境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因素,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企业文化。

2、培育企业精神,从思想教育入手,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员工群体所共有的价值信条、精神状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体现着企业的最高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企业要按照自己行业的特点,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提出本公司的企业精神,并进行提炼、培育,使之成为激励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使命和各项目标创造辉煌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源泉。要采取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宣传先进典型与鞭策批评后进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政治教育方法,对员工进行“三个代表”和科学文化、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与信念、期望和追求、传统习惯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正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伦理、习俗习惯、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其核心是价值观。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的。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反过来,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就要求建设与该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广泛宣传,不仅要企业的每个员工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所有内涵,正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4、对企业文化作长远规划并动态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直理念和行为准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也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订的。所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打破稳定性所导致的“习惯陷阱”以创新应对变化,以创新促进发展。否则,企业文化就成了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力。

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相应地修订不同的企业文化。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紧跟这个发展主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不断延伸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当代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思想为导向,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人”,在于人的灵魂人的情感、人的要求、人的活动、人的能动性、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人翁精神、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协调等等。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建设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科学发展观的路径是可持续发展,这是对现代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至生态文明更高阶段的历史步伐的准确反映,所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生态化的转向,即要使生态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主题、新内容,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责任是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加快,科技日新月异。所以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个人需要终身学习,企业要转化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学习灌输、日常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同时通过学习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激发其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

5、准确企业文化定位

准确定位是成功构建优秀文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如何做到准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与企业远景目标、管理制度相互融合。企业文化应该为企业远景目标的实现而构建的,所以应该为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文化,同时也不能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然而不管目标还是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时,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够达到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职工自我控制、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所以,只有企业文化与企业远景目标、管理制度相互融合,才能确保 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2)寻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可以从公司的使命、远景、价值观、企业的传统、名人等方面寻找切入点。这些也是企业定位的方向。下面几个从价值观寻找企业文化切入点的实例:同样是沐浴露,舒肤佳能“有效去除细菌”,六神代表的是“草本精华,凉爽、夏天使用最好”;同样是名车,宝马是“驾驶的乐趣”,沃尔沃定位于“安全”。因为有了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与个性,这些金字招牌各自拥立了自己的固定消费群,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最高的份额。

(3) 明确企业文化的主题。 品牌切入点找到以后,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是用什么主题来表达企业文化的内涵。这个主题要与品牌属性相兼容,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如万宝路香烟的口味属于浓烈刺激型,所以选择采用西部牛仔的主题来表达其粗犷、男子汉气概的企业文化内涵。

四、结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因素,集合多方资源,注入多方理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演绎、延伸与扩展,带给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一种美的愉悦与享受。而且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演进,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来适应这些变化,因循守旧的文化也不是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想占有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就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做出精辟的阐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推荐第3篇: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完成原始积累、进行二次创业、欲实现更大飞跃的时候,往往陷入困境,其中企业文化的制约问题最为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发展成为人才、企业价值观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有影响力。因此,发现中小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问题,让企业文化管理在其理念上、方法上、效果上更有组织地、策略性地管理与发展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中小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企业文化管理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几种发展模式和其中的问题。在我国,企业文化管理正在逐渐引起重视,但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管理模式。

第一种层次的管理模式: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多是粗放型管理,缺乏文化考核、提升方法、奖励机制等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文化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行政部、党政部兼任。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部门属于成本中心,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就极力压缩部门编制。或者由非专业人员担任企业文化管理职务,这与现在企业文化管理正规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是极其不协调的。

第二种层次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了企业文化管理部门,但企业依然用原有眼光看问题,处理问题。在人才开发方面普遍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出现诸多短视行为。往往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捉襟见肘,在实践中,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管理的“能量”尚未完全、真正地在企业经营中“释放”出来。

第三种层次的管理模式:有的民营企业在管理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不缺乏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但是,却十分缺乏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途径。缺乏对人的需求、工作特征以及人与工作关系的研究,一味追求先进而忽略了基础工作及基础设施等管理平台的建设,最终无法落实先进的管理理念。

其次,缺少核心企业文化,员工敬业度不高,人才队伍不稳定。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家族式管理弥补了在企业文化、内部结构等方面的缺陷,使企业在短期内具有超强的发展潜力,取得市场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长期维持。缺少企业文化的民营企业会逐渐显示出公司内部的问题。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更多的关注公司状况的交流和组织价值观的形成,这种组织文化会激发员工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管理者不仅仅要通过知识、竞争和技巧领导,而且要通过理念、文化和忠诚度激发员工。而现在大部分民营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价值观不明朗,企业缺乏核心文化,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安全感,这都影响员工对企业敬业度和信任度,使企业的组织队伍频繁变动。

再次,绩效考核与企业文化关联度不高,激励机制缺乏。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原因,既没有国有企业政策保护,也没有外企的完善制度,所以在激励人的手段上比较单一,绩效

考核与薪酬管理方法上比较欠缺,员工职业发展空间较小,与企业文化的关联度更是不高,而且考核结果仅限于奖金发放,并没有和员工清晰沟通、引导员工认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结合实际工作的绩效改进反馈和企业文化的塑造。

最后,中小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及人员培训重视不够,力度不足。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企业文化中心为成本中心,对企业文化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并对公司员工企业文化的宣贯与培养也少之又少,人才流失的越快,造成了企业文化的贬值。另外,有些企业虽然较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训,但只重视对新人的培训,而忽视了老员工,或者培训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目标明确、深入系统、长期发展的考虑。

中小民营企业还存在人才培养的力度不足的现实情况,企业只愿意在用人上花钱,不愿在培养人上投资。有些企业宁可到同行业企业中挖人,也不愿意把员工派出去学习、培养。这就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在对企业提供成长机会不明的情况下,保持对企业的低忠诚度,从而也导致了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不容乐观。

上面分析了中国中小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针对加强中小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通过上述企业文化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制定企业文化管理规划,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企业文化规划与企业文化深植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人本管理的双翼,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规划应该建立在自身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影响和决定着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得益于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维系和支持,这种优秀的文化就是与企业本身发展相匹配的企业文化。

第二,企业选人,用人和留人方面要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健全机制;

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企业管理者应当摒弃与修正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认识误区。不要单纯使用短期经济刺激手段,要采纳与使用创新型意见,满足整个企业内部员工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时刻关注员工的需求,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能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约束机制。而这一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是难以离开各自的企业文化这块沃土的。

其次企业选、用、留人方面要新的理念即公平竞争。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中小民营企业应该迅速改变传统的论资排辈的用人方法,拓宽人才选择面,宣传企业自身文化,增加对外部人员的吸引力。中小民营企业应保持灵活的用人机制,坚持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尤其要注重实施激励性措施,靠文化、感情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靠环境、服务挖掘人才实现人身价值的创造性潜能。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并合理利用企业外部市场的企业文化,还有利于内部人才结构的优化,并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长久的为企业效力,保证企业人力方面的稳定性。

第三,建立与企业文化相关联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人才激励、分配机制;

企业绩效考核一般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与企业文化关联度不高,应该在考核指标中加入企业文化指标,让企业文化与公司的财务、业绩指标相关联,塑造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绩效考核本身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围绕企业文化的绩效考核,可以让一个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更加有效并顺利实施。

企业良好的激励、分配机制会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也有利于更好的塑造企业所需的企业文化。激励分配机制是对员工所做贡献的回报,也是吸引、保留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必须通过激励与分配的机制来引导员工向企业组织价值观的方向迈进。

第四,加强对企业员工培训。

针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迫切。首先抓好企业价值观培训工作,企业需将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关键行为准则和企业精神等不断宣贯给全体员工,给员工注入思想动力,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

其次,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中小民营企业应该把员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建立一个符合自己企业文化的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经常要通过培训需求、培训评估方法,如访谈、观察、小组工作和问卷调查来诊断与调研企业员工的培训所需,也为企业文化人才培养与培训提供了良好土壤。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管理将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企业文化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应当以企业文化管理为核心,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内容,都应该把企业文化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并科学的处理企业文化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新世纪的竞争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推荐第4篇: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全球经贸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打击,许多的企业在这场危机中破产,还有些企业也是岌岌可危。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只有拥有健康向上、方向明确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保证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能够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拥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对我国的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关键字: 企业文化 建设 问题 现状 对策分析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定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为了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对企业全体员工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从内涵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在具备一定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以人为本,以制度为约束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集经营理念、经营战略、道德规范、品牌建设、发展目标等为一体的核心力量。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本文只讨论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地作用:第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带动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第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发展;第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效应;第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强调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几十年来,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注重树立和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核心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许多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名人名言挂在企业的某个地方,当作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这样一种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是表面化和形式化的,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寸步难行。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管理充分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来看,企业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重头戏,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注重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但是,在国内很多的企业只注重企业管理中的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使得一些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例如,近期国内出现的“毒胶囊”事件,一些黑心的医药企业至人们的生死与不顾,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要给予企业员工人本关怀,企业员工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生产者,如果他们能够感受到企业管理者对他们的人本关怀,那么他们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而且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使人发挥出其最大的潜能,也能够让他的工作热情高涨。但是,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管理者单纯为了企业的利益,让员工超负荷的工作却又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有些企业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使员工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三、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对策:

(一)、积极树立和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例如,Intel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服务、员工满意、遵守纪律、质量至上、尝试风险和结果导向。所谓核心,就是指最重要的关键理念,数量不会太多,通常是五到六条。树立和培养自身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二)、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但也是企业管理最根本的要求。国内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的管理,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大发展。

(三)、企业要以人为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就是这种水与舟的关系。所以说,企业需要依靠员工来为其创造财富,需要员工来帮助企业发展,就必须要给员工更多的人本关怀,让他们愿意为企业做出一份贡献。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帮助。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找准方向,放眼未来,全心全力的建设出适合自身发展、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丽,宁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2,1.[2] 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3] 阳礼泉,等.企业文化的力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推荐第5篇: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余甘凤

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当前, 农村社会处于转型期, 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构建城乡社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已是时代的要求, 以农村社区重建为平台,政府必须改革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优化农村社会管理, 才能实现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在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 建设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有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社区管理体制;体制改革

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将传统的村庄建设转变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激活农村活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在农村建立社区组织,开展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调解社区民间纠纷,倡导社区互助精神,树立社区良好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农村建设成为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农村。[1]统筹城发展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农村微观管理和组织体制建设出现滞后,因此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可以说,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将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第三次重大变革[2]。目前从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人们对农村社区的定位大多是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或者是乡镇管辖区。另外还有把农村社区定位为几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重新组合。但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加上农村社区管理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全国绝大多数农村社区都在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农村社区事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 一) 农村社区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落后

从农村改革发展30 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在乡镇建设管理、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村社区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与国家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在我国许多农村乡镇的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普遍不高; 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社区管理中偏重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忽视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 二)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滞后

我国农村还没有形成适合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主体结构,正在建设的农村社区,虽然农村社区的管理组织基本建立起来,其组织架构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村委会、村民小组以及专业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从运作的实践来看,目前的组织架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其实质开展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主要是基于目前农村社区正在建设的现状有关,虽然已经建立了社区组织完善了制度,但目前组成社区的原村庄还处于隔离状态,还没有实现功能的融合和社区意识的认同; 农村社区管理仍然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农村社区管理民主化、制度化方面进展缓慢,也存在着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尚不普遍、参与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

( 三) 管理机制不科学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资源还主要依托上级政府的投资,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很少; 我国的社会自治和社会建设还很缓慢,“政社不分”现象在农村社区管理中显得更加突出。很多应该是上级政府职能部门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转嫁到农村社区管理干部的身上,表面上我国在农村社区实行自治管理,实际运行中农村社区表现出了明显的行政色彩,“政社不分”和“党政不分”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责,仍然分不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党组织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管理主体,除了负责党的组织、制度和思想建设外,对社区自治事务也实施具体的管理,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党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依然存在。在社区自治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个人因素往往决定一切,群众自治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

益。[3]

( 四)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

城市居民通过城市社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综治警务等公共服务、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和市场化的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但农村社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服务缺位较多,服务规模小且分散、单一,服务水平不高。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主体结构和供给方式不合理、服务载体缺乏,政府在农村社区服务上“缺位、越位”现象并存,一些地方政府将本该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转嫁给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承担本应由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可以承担的农村社区服务职能。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强调“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一体化”。 要求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认真做好实验工作 ,总结试点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确保实验工作取得成效;在认真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积极扩大试点范围,分别以市委、市政府或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专项文件,召开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直2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明确了责任分工,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领导体制。

(二)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大胆探索,初步摸索出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一是“多村一社区”模式。在现有乡镇范围内,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左右村、1000户到2000户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从中选择相对居中、经济实力强、人口多、发展潜力大的村建设农村社区

服务中心,为社区范围内各村提供服务。二是“村庄合并社区”模式。过去一些自然村落中各建制村之间,村村相邻,但村与村之间互不沟通,在道路、水渠建设等生产方面互不协调,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甚至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纠纷,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借农村社区建设实验之际,通过法定程序,实施了村庄合并建社区。三是“一村一社区”模式。在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人口比较多的村,以现有建制村为基础,一个建制村建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四是四是“企业社区”模式。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立足于自身发展需要,在转化附近村民为企业职工,村民责任田流转给企业生产经营,整合村庄宅基地,由企业出资建房,群众低价入住,置换出的土地由投资企业优先使用的同时,建设服务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的企业社区。既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的问题,也缓解了企业用地紧张的问题,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利共赢。[4]

(三)增加资金投入 强化设施建设

在实验中积极寻求和争取资金来源,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驻区单位自愿帮扶为辅、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把农村社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坚持城乡统筹考虑、重点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出中对农村投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占农村投入的比重,初步形成政府财政对农村社区投入的持续增长机制。把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建起了集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文化室、居民学校、文化健身广场为一体的,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服务质量较高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派、选、聘、考等途径,不断加强农村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满足了农村社区服务的需要;初步解决了农村社区“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同时,注重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搞好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

(四)突出服务 以政府公共服务带动社区服务发展

坚持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与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从农民群众现实需求出发,建立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各地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

村延伸,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劳动保障、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进农村社区的机制,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就业指导、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和技术技能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以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组织动员村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服务活动。[5]

三、结语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加强了基础工作,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创造了条件;加强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社区;加强了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虹.成都农村社区建设解析[ J].四川省情.2008( 4).

[2]项继权.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 理论学刊, 2007( 11) : 85 - 89.

[3]李增元. 农村社区建设: 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J]. 东南学术, 2009( 3) : 26 - 31.

[4]张国祥.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J]. 社会主义研究, 2008( 6) : 101 - 105.

[5]张润君. 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 : 56 - 59.

推荐第6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初探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突出了一定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相当普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和日本以及西方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经营观、信誉、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的 总和。作为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在长时间企业经营管理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开展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企业文化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表层的即物质上的,包括组织标志、工作环境、物质设施以及组织员工所创造的产品等;

2、制度文化,它主要以人的行为为组织形态的中层组织文化。

3、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组织的精神文化是组织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组织意识和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等。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间接地,但对企业的发展却是巨大的。

二、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尽管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塑造,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重形式,轻核心文化建设。

一些企业热衷于“搞装演、置服装、喊口号”等形式文化的建设,对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企业管理机制的内化却不重视,不能真正的从理念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共同积极性。不少企业管理者只注重制度、纪律、营业额、利润等硬项目,认为只要员工遵守厂纪厂规,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而对于以人为核心,以理性为特点的企业文化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文化是表面文章,华而不实、可有可无。因而这些

1 管理者不注重从人的思想深处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丧失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良机。

2、重视领导者个人意志,轻视员工参与。

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决定的。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是在贯彻执行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员工只能全盘接受,没有权利参与企业文化的制定。因此不可能发自内心自觉遵守。

3、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不少企业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忽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大搞企业文化,觉得自己也不能落后。于是大张旗鼓的搞企业文化,抄袭成风,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没有结合企业的历史演变,改革发展,没有仔细研究主要领导者的经营策略、管理模式、领导风格以及员工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请一些管理专家来指导一番,就提出了与自己企业的宗旨、目标、大相径庭的口号,动辄“国际一流、国内顶尖、最精、最优、最大、最强”。这些口号严重脱离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心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仅不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二)企业文化定位模糊。

1、企业文化政治化

有的企业完全以贯彻和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与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大多由政工部门负责。这就给广大员工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搞企业文化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他们的进一步管制。使员工对企业文化一开始就产生抵触情绪。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制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起到了很重要的激励、约束作用。不少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但同时又夸大了这一点。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企业文化就建设成功了。

2、企业文化口头话

一些企业从走廊到车间的墙上到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辞鲜明的口号。但这并不能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等,不能在员工中产生共鸣,不能取到凝聚力和向心力。

3、企业文化建设突击现象严重

一些企业不是在生产经营中慢慢熏陶自己的企业文化,而是临时抱佛脚。通过求助专门的企划机构,短时间内就提出了很响亮的文化理念、口号,印出了很漂亮的企业文化手册。看似效率很高,但这些理念、口号在员工看来都与自己关系不大,不能被认同。这对

2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没有很好的处理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不注重生产经营活动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或为文化而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或功利目的极强,企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4、企业文化的文体化

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等,于是建舞厅、成立音乐队、球队,把文体活动当做硬性指标来完成。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很多管理者看到了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可以陶冶员工的情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于是便片面的以开展企业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来代替企业文化的建设。

5、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严重脱离实际

有的企业经营者没有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草拟一个规划,提几句标语口号,在报刊中开辟企业文化大家谈专栏,在电视上再搞企业文化知识大赛,就宣布自己的企业文化建成了,其实这都是一些形式而已。

6、热衷于制造公关事件

具体表现为人为策划有影响的事件,制造轰动效应,比如花钱请记者、作家写企业新闻,花钱请专家学者挖掘企业新闻事件,把平常的一件事非要找出特色来,弄到社会上去制造动静形成影响,进而大肆自我宣传,自我表扬。

(三)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

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一定的功利因素,不研究市场的变化规律,不主动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上下功夫。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似乎只是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会立刻攀升。出色的企业是靠用户和市场来看驱动的。

(四)重视模仿,轻视创新

个性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缺乏个性正是我国企业的天生的弱点和缺陷。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是“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在企业精神方面,都写上”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几个字。一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的共同价值和精神信念,也让消费者很难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1、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从根本上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行动上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为标准,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2、通过引进企业经理人提升企业家素质

借鉴西方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专业人士的注入势必给企业带来活力,打破企业承袭的家族式组织机构,完善组织构架,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塑造深厚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企业领导这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因此企业领导着要深化对企业文化的重要认识,只有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想提高企业领导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就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培育机制,成立专门权威的企业文化培训机构。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保障,培训机构要从精神的层面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的共同价值理念,促进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创造企业新的价值理念,提高员工对理念的认同度,营造企业文化气氛。此外企业领导者还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三)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的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价值观, 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要提炼企业价值观。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的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2、要宣传企业价值观。如果企业所培育的价值观不能为员工所熟悉、接受和认可,那么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四)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在经营中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同时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这种价值观念。这是一个长久互动的过程。任何突击式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只能使企业独立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建设企业文化必须

4 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内容都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如何才能加强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之间的联系呢?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考虑其目标的统一性,即将企业文化的目标统一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之中,紧紧围绕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例如: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出发点,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名牌产品的创造的过程中。以高效管理和质量管理为重点。在企业管理中实施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良好的质量和信誉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

(五)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的东西,是推动管理创新的一切动力。某种意义上他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和约束功能。企业谋求长久发展就必须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和企业内外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最终确定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不能将企业文化孤立的进行。同时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积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的企业相应阶段的发展提供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要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积极面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误区,不断积累床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塑造出底蕴十足,魅力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推出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适合发展需要。任何企业 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企业现状、员工构成、以及领导者的价值理念都是不一样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企 业文化必须在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很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出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经营理念和目标,进而形成口号。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使企业保持活力,才能发挥企业文化整合员工和企业理念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的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外在形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在自己的企业文化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研究企业历史,找出自己特色的优良文化传统并使企业文化建设深深的扎根于这种传统之中。

2、要弄清企业现状,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找出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选准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3、要标新立异,精心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这包括确立独具特色的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形象等。

企业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实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突出企业文化的独具个性不能仅停留在企业文化的形成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企业文化的提炼、形成、宣传和实践的全过程。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在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企业要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的适应发展需要,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他需要几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陈霞,《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马莉,《河北企业》,2010年9期 3.《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再认识》,陈红玉 ,《经济与管理》,2006年9期 4.《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汪晓民, 《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5.《西方企业文化》,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7 毕 业 论 文 成 绩 评 定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初评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总成绩 等级 答辩委员会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复审意见: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推荐第7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素质,是目前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就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使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发生变化。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企业改革的一些新形势,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单位和谐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激烈性、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上不够深刻,思想上有为难情绪,行为上不重视。

(2)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壮大。管理手段方法不新颖,思想政治没有贴近职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特点与需求。领导和职工之间缺乏沟通、尊重。

以上两种,主要是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长期性认知不足,是一种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怕变的具体表现。

2 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好“三点结合”,发挥“四个作用”,做到“五个有机结合”

在目前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潮流,为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这是摆在基层企业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三点结合”。各项管理工作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又为管理工作提供方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结合,要做好3点:第一行动上要同步。在召开各项管理工作会议时,要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同时在会议上要研究相应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第二措施上要互补。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效果的最佳优化。第三力量上要“合力”。在组织领导、时间、各种物质保障上要相对集中,保证解决突出问题时有统一的组织领导,保证解决突出问题时不撒手。

(2)思想政治工作应发挥“四个作用”。在目前改革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主要是进行理论宣传教育。为黄河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作用主要是宣传和阐释各项改革措施,帮助广大职工全面、准确地理解各项改革措施的积极意义,为改革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广泛利益关系的变化和调整,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作用,耐心细致地消除职工的疑虑,解决问题;要充

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做到“5个有机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繁琐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有一颗敬业善心,还要有一套专业知识,不仅要能以德服人,还要能以情感人。不仅可以畅想未来。还可以亲身示范。在思想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严格管理与耐心教育、思想引导与领导榜样、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掌握知识与奉献企业、艰苦创业与经营发展“五个有机结合”。

3 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四善”、“四常”、“一慎”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相互联系和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努力做到“四善”、“一慎”。

(1)善长谈话艺术,化解各种矛盾。当前,黄河企业改制正在全面逐步展开,职工的思想异常活跃,各种矛盾将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显现出来,做好职工群众的谈话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各级领导者应该下功夫探求谈心规律,掌握谈心艺术。以析理、安慰为主的非正式谈话,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缓解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张力。努力增强谈心的实际效果。了解谈心对象的具体特点,把握不同的特点,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谈心方式,允许和容忍职工的牢骚、不满情绪,受挫不怒,循循善诱,满腔热情,实事求是,人情人理。对个别意见大、困难重的。给予人情化处理。尽量解决问题,以表示单位对职工的关心。对生活困难职工尽可能帮助,通过谈心拆掉隔心墙,架起连

心桥,赢取职工们理解,有效地预防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职工集体行动的发生。

(2)善于用人长短,力争人尽其才。每个人都有长处,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短处,领导者不仅要善用人之长处,也应善用人之短处。用人之所长无可非议,“用人之短”却未能成为一种共识。对于别人的短处,许多人的态度只是容忍甚至是厌恶,很少有人去利用。但是,对于领导者来说,是容忍还是利用职工的短处,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的短处是可怕的,说它厌恶不过分,有时候一味容忍也是不行的,短处是工作中潜在的炸弹。明智的领导可以根据优点来安排工作,也可以按每个人的短处来安置岗位。不仅要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更应该利用好每个人的“短处”,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危害,真正达到“容人之长,用人之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尽其才。

(3)善用处事技巧。取得理解支持。领导者必须重视和研究职工的思想,与不同性格的职工相处时,需用不同的技巧相助,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领导者不要高高在上,要学会与人为善,礼貌待人。尊重对方。你敬别人一尺,别人会敬你一丈。结交一个真诚的职工朋友不容易,需要数月甚至是数年,但是失去一个朋友却在倾刻之间。还要能知己知彼。换位思考。在生活、工作中应从多侧面了解职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与职工发生冲突时,领导个人要力争做到换位思考,要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多替对方考虑,正所谓理解万岁。发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化解矛盾,及时处理,决不可拖延、回避。

(4)善于理解人意,吸引留住人才。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善解人意并不需要时时与其他人同悲共喜,也不是说必须事事取悦众人。善解人意指的是在作出思考决策时,能够睿智细致地考虑到职工的感受。一个领导人不能只喜欢分享职工的胜利和喜悦,还必须鼓励职工坦率、公开地说出自己的失落和沮丧。不仅要鼓励职工提出建设性的提议,还应该帮助职工鼓起勇气提出抱怨的意见,做职工的知心朋友。得人心者得天下,善解人意对于挽留人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善解人意才能吸引杰出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只有职工与领导者关系处于良性的循环时。各项工作才能步入正常的运行规道,企业也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5)慎用批评手段,努力增进绩效。增进绩效的批评是每位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种手段。批评职工是推动工作的需要。纠正工作失误离不开批评,纠正错误思想意识问题离不开批评。但准确的根据是批评的生命,要切忌乱“上纲上线”,要在弄清并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上,对职工的错误要真正做到事实确凿。定性准确。还要注意批评的场合要适当,批语的方式要适合个性心理特征、讲究分寸。总之,批评一定要增进绩效,受到启发,从而自觉愉快地接受批评。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造就人、善用人、经营企业为基本着力点,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各种政策措施,在企业形成加速经济发展的巨大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共创企业腾飞的明天。

推荐第8篇:定稿 企业文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从 80年代末到90 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能说尚处于较低层次,“企业文化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文化存在较多的缺陷与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企业文化不能形成体系

缺乏对企业文化的全面理解,主要表现在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等;在实际中,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文化,但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不能形成企业文化

20×25

的体系。

1、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当中,并与之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2、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价值层面即核心文化,其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即制度文化,最后也是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即表层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 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形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将在

20×25

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仅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的价值与理念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也难以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偏重于企业外观的塑造、外形的设计和硬件的投入,很少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企业管理制度、职工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其实,企业文化涵盖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决策者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长期系统工程,才能克服企业文化建设的非系统性和盲目性。

(二)企业文化僵化、固定化

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制定就固定不变。这样的企业文化必然会在运用中僵化,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

20×25

发展的轨迹,由此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这个企业的优秀文化也就真正形成了。

(三)企业文化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会有自己的特色。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则强调尊 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从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但一些企业往往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塑造,文化塑造过于注重过于表层化、简单化、形式化、缺

20×25

乏建立在本企业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自身内涵的提炼和挖掘,因此没有个性特征,无论是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不能给人以一种富有特色和内涵的感觉。应该说,企业文化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密切联系本企业和所属行业的实际,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同时要突出重点,特别是精神层的内容表述,要抓住重点带动全面,从而收到较好的整体效果。

二、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的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加入WTO, 中国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应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现存企业文化与要塑造企业文化的关系 必须弄清已有企业文化的现状,发现其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因素,从而予以完善。这一过程需从以下六个基本环节进行分析。一是企业文化发展史分析,找出本企业文化发展的“闪光点”,由“闪光点”组成了企业文化发展的一般轨迹。二是企业文化发展环境分析,包括国家政治文化环境、

20×25

传统文化环境以及外来文化的分析。三是企业文化发展内在机制分析,主要包括本企业文化生成、发展的企业客观环境及深入机制构成要素的几个主要方面。四是人的素质的分析,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人”——企业群体的文化。五是企业价值观分析,应注意其基本内涵,群体认同如何,核心地位如何,功能如何。六是企业文化发展模型分析,这是对企业文化未来发展做战略性分析。

2、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

反过来,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例如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转变为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

20×25

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互相协调与包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文化了。

3、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应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间接,但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新的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像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内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要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孕育企业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

20×25

力。

(二)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1、塑造核心文化--分析内外因素,提炼个性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并非主观有意决定,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既体现企业特 征,又能为全体企业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个性化的价值观。一般来说,企业选择核心价值观应考虑下列因素:

(1)根据企业性质,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

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其企业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如低风险、反馈快的行业企业文化要体现服务周到的特点,像商场则可根据本身的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观;IT行业则要体现坚强、乐观、进取心强等特点,可以“追求卓越”作为核心价值观。

(2)要考虑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能够被每一个员工所接受 (3)考虑企业外部环境

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20×25

(4)要明确企业文化目标

要将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精练为企业文化的目标,激励员工树立为企业目标而奋斗的志向。这里的关键是要设计出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之间的联系桥梁,并为员工提供实现企业目标时能获得的相应成长满足和利益。现代目标管理的思想其实就来源于此。当目标管理渗透了文化的内涵时,其强大的作用才会真正发挥出来。而当员工的个人努力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相一致时,企业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塑造制度文化--将文化内涵渗透到管理制度中去,使企业文化获得载体

(1)以本企业的文化为指导设计和制订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不是抽象的口号和标语,而是行动的依据和指南,它应当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使之成为指导本企业员工行动的规范。在企业文化结构中,企业的制度文化处于企业精神的下一个层次就是这个原因。因此,企业制度的设计和制订都不能与本企业的文化相冲突,而是要以本企业的文化为指导。

(2)要用企业的制度文化引导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并使之成为习惯

20×25

一般地说,有了良好的企业精神和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就能有效引导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使之沿着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前进,并成为习惯。这样就可以使全体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合力,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企业文化中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过程中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就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获得较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也就可以在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获得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并走向世界。

3、塑造表层文化--加强企业形象管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层发展

市场经济充满竞争,企业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展露,所以,良好的企业形象管理必定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层发展。

(1)要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创造美好的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形式的综合反映。要通过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知名度。首先,要千方百计地抓好产品的内在质量,必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把“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贯穿在每个职工的实际工作之中。

20×25

其次,要强化宣传力度,努力开拓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跟不上,人们不了解该企业的产品,企业就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2)搞好环境形象管理,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要把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放在首位。同时,要以严格制度管理作为目标,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形象管理的制度。

(3)提高综合素质,培育良好的职工形象

从企业文化的实质上看,企业的形象管理即企业的行为文化,可见,形象管理属于规范领导和员工行为、创造一流经营管理水平和一流服务质量的实践活动,在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的同时,将大大促进企业文化向深层次发展。

4、动态化建设企业文化

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长期任务。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形势在不断改变,企业内部的人员也在不断流动之中,即使是企业的老员工,也会因情况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因此,即使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较好效益的企业,也应根据不断变化着的主客观情况,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输入新鲜的内容和血液。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持之以恒,与时俱进。这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动态性。但是,企业文化具有动态性并不

20×25

表示企业文化没有稳定的内容。如企业文化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等,就是必需长期坚持的东西。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企业文化才能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 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0×25

推荐第9篇: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五里社区 周福健)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随着政府管理重心日益向基层下移,加强和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必然,社区建设逐步地被置于一个非常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但从我多年从事社区工作的经验来看,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提出和大家讨论,以求推进社区建设更好的发展。

一、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建设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自治难以实现

作为城市基层的基本单位,社区承担着政府逐步转移出来的行政事物,同时大量的本应该有政府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也不同程度地需要社区进行协调和配合,这给社区建设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困惑。现在社区居委会要帮助政府相关部门作好社区治安、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环境卫生、最低生活保障、失业职工就业、离退休人员管理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职责。这些职责的完成很多是要求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代收费用等行政性工作。又加上,基层政府各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统治、检查等任务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居委会来执行。使居委会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所谓的“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去,造成居委会超职能、超权限、超负荷运作,而《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本质工作职责恰恰没有时间落实开展,社区的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值得一提的社区在承担很多行政事务时,“费随事转”无法得到落实,一些单位和部门将职能部门工作无偿摊派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在接受上级部门下达的非社区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有权依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得到相应的经费补贴。但可惜“费随事转”机制没有在社区建立。总之,居委会进一步成了政府办事的“腿”,行政化趋势严重,居民民主自治被行政化工作覆盖。

(二)社区硬件不达标,配套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严重

按照市委、市政府上文件精神,对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商要按照建设建筑面积千分之一的比例配置社区办公活动用房。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开发商置若罔闻,不按照社区用房要求配置。五里社区辖区内规模以上小区共有4个,按要求配足办公活动用房的只有美琪小区。万鸿城市花园和雍华府小区面积不够,山姆月城名珠根本就没有社区办公活动用房。社区的办公用房不够用,出现“一室多用”或“一室挂多牌”的无奈,社区缺少适当的空间匹配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等阵地,五里社区要争创全国和谐示范社区,打造一流社区,在硬件配备上将显示出很大的一块短板。另外,社区的硬件配套设施,如残疾人康复器材等,虽按照标准配备了,但设施平时缺少维护和管理,实际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三)居委会、物管、业委会三者关系不畅

在居委会到底是“居民自治组织”还是政府“腿”这样一个双重身份还搞不清楚的时候,随着住房私有化,特别是新兴商品小区的迅速发展,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这两大社区管理主体在社区自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这三个功能重叠的组织形式之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与冲突。居委会本质上是为居民服务的组织,物业管理公司本质上是逐利的市场组织,其主管部门是房管局,业委会是居民直选的民意组织,三者在属性上是不同的,在实际中,物业公司盈利的同时不注重提升服务水平,引起业委会的不满;业委会不依法履行职责,没有起到集体管理、代表业主的作用,行为不规范,任意决定业主共同事务等。“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还有待探索。

(四)社区参与严重不足

居委会的生命力在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关系的最核心体现也是社区居民参与。可见社区居民参与非常重要,因为人是社区建设中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再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得到利用。更重要的是居民比居委会更了解自身需要,有他们的参与,社区问题解决会更有效率。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彼此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疏离感,居民对社区共同利益关心较少,社区意识不强,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社区的自发产生的热心居民和志愿者不多,目前社区志愿者年龄偏大,人数较少,开展的活动层次不高,影响面有限,这说明社区自治所需要的中介组织和志愿组织发育不成熟、不完善也不规范。

二、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居委会组织的制度规范

当地政府在推进社区建设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前瞻意识,可以根据当地自身情况,依照《组织法》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政府与居委会双方的关系,规定政府对居委会授权事务的范围、限度,居委会自身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政府对居委会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力度等问题,将指导性的法律,变为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定、条款。 (二)减轻居委会不合理工作负担。

社区承担的下派任务过重是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之一。各级政府组织要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居委会的工作职能,让居委会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摊派性任务。应该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改变目前各职能部门直接向居委会布置任务的状况。凡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都应当经市区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同意并统一安排,而不得直接给居委会布置任务。基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向居委会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将交叉、重合的工作综合起来交由居委会协助完成,并可以在社区探索实行“费随事转”机制,对下达目标任务的职能部门和社区之间的责权利进行了规范,规定各职能部门凡需要交由社区办理的属于本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必须按照权利与义务、劳动与报酬对等的原则,根据交办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人员多少和时间长短确定办理经费,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下,由职能部门与社区签订委托协议书,及时将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经费拨付社区,社区按照协议规定完成相关工作。 另外,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一部分政府布置的社区工作,让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社区中介组织的介入,权随责走、责随事转到中介组织,不让居委会负担过重。 (三)政府应增强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和帮助

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社区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结合社区居民和实际居住人口的数量,合理确定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的使用面积。室内活动用房要有必要的活动设施和用品,并有一处面积较大的单体空间,便于居民开展集体活动。室外活动设施要有供居民开展健身、休闲等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设施。同时,政府应该多渠道解决居委会工作经费问题。一方面,应该把政府资助居委会的措施制度化,另一方面,居委会的经费来源也应该多样化。 (四)理顺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

提倡推行社区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由业主委员会主任、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者在社区兼职,并给于一定的福利补助。促使三个主体之间增进交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为建设文明社区搞好服务,提高居住区管理水平,同时,还可能及时化解矛盾,开诚布公地协调处理出现的问题。继续探索并推广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发挥联席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三者之间的配合与联系。

二0一一年七月六日

推荐第10篇: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用工方式、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各种利益矛盾的复杂化,都对工会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上海工会围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加大工会组建力度,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如何使不断涌现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在组织建起来后,工作转起来,发挥作用活起来,已成为当前工会发挥好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的迫切要求。为此,市总组织部于今年8月起开展《基层工会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次调研采用了总课题、专题研究和分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调研方法,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旨在摸清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和总结各级工会在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提出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上海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上海工会在市委和全总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一手抓组建,一手抓运作,为上海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

1 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建会企业数量增加,会员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等新建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猛发展,新建企业职工队伍不断壮大,新建企业的职工已成为上海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上海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增长和职工队伍发生的新变化,上海各级工会站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按照“哪里有企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把工会组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2004年3月,在上海工会组织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总工会提出了用两年时间新发展会员100万,到2005年底全市工会会员总数达到500万的组建工作目标,并明确了“一把手”抓工会组建工作的目标责任制。

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市总工会组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各区县局(产业)工会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严密组织,扎实推进。在组建中,各级工会坚持“党建指导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积极争取党组织对组建工作的领导。有的区委专门召开组建工作会议,对工会组建工作作了明确的批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抓组建。按照工会主席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各区县总工会主席亲自下基层调研组建工作,协调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帮助解

2 决下级工会组建工作中的困难,组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各级工会在组建中加大工会组建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工会组建工作的意义,营造了浓厚的组建工作氛围;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组建形式,先后创造了“项目联合工会”、“建筑施工企业工会联合会”等,通过组建形式的创新,仅2004年,浦东新区就吸纳了5300名外来建设者入会,中建八局40个重点项目的约3万名务工人员加入了工会组织。在推进组建工作中上海各级工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借助各方力量,促进组建工作。针对外商投资企业搞活组建工作难点,一些单位会同人大、劳动和外经委等政府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目前,上海已建立工会组织的外商投资企业6209家,与2004年相比,净增1479家。

上海各级工会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结合上海实际,以社区工会建设为抓手的特大型城市工会组建工作的新路子,基本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组建工作新格局。通过各级工会的努力,上海工会组建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截至2005年9月,全市工会会员总数达到506万、基层工会组织数3.4万个、工会组织覆盖单位12.4万家,与2003年同期相比,净增会员126万、净增基层工会组织9000个、净增工会组织覆盖单位3.8万家。

(二)工会组织体制在创新中得到加强和理顺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管理模式、社会经济体制与企业经济体制及职工队伍的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上海工会顺应形势

3 变化,从更有利于工会作用的发挥的要求出发,不断创新工会组织体制,为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根据大口党委管理体制的变化,及时建立系统工会。近几年,上海大口党委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撤销了经委、商委、外经贸委、旅游委、农委五个大口党委的同时,建立了经济、综合、社会、合作交流和国资委党委。大口党委管理体制的变化,使相当部分工会原有的组织体制被打破,上海市总工会根据这一变化,及时进行工会组织体制的调整,在有关党组织的支持下,建立了经济、综合、社会和合作交流四个大口的系统工会,既保证了工会组织体制的完整性,又有利于这些系统工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工会组织在改革发展中的不断、不乱。

2、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资产结构性的调整,探索建立了全市性的行业工会。上海市总工会在有关部门党组织的支持下,继新闻出版建立行业工会后,又在市容环卫、城市交通、轻工业等行业探索建立了行业工会联合会。行业工会联合会在不改变基层工会组织隶属关系的前提下,进行行业政策的研究,对行业的共性问题对基层工会进行指导,就行业的特点开展活动。这是一种跨不同所有制、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地区的同行业的工会组织的联合体,它对今后上海产业工会的走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适应企业形式的多样化创新基层工会组织形式,创造性地建立了“楼宇工会”“经济园区工会”“一条街联合工会”等新的基层工会的组织形式。有的区还根据本区域行业集聚的特点,

4 建立了区域性行业工会,如普陀区的物业管理行业工会、长宁区的IT行业工会等等,有的还建立了区、镇(街道)两级行业工会。多样化的基层工会组织形式,为“组织化、凝聚力”提供了基础。

4、加强地区工会建设,形成了上海三级组织、四级网络的组织架构。从上世纪末开始,上海不断加强地区工会的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一级地区性工会的基础上,今年起,又在部分乡镇、街道建立了总工会,目前,全市已有37个镇、街道建立了总工会,静安、普陀两区的所有镇、街道建立了总工会。全市还建立了1594个小区联合工会和1366个村级经济组织工会。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上海基本形成了市、区县局(产业和镇、街道工会三级组织,四级网络(小区、商务楼宇、村、工业园区),产业和区县条块结合,行业联合,全覆盖的工会组织体制。

(三)坚持依法治会,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基层活力有所增强。

坚持依法治会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对工会组织提出的要求,也是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期盼。上海各级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按照《中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据了解,全市大多数基层工会组织都能按有关规定要求,按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基层工会代表常任制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直接选

5 举工会主席已在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稳步推进,直接选举基层工会主席的方式愈来愈被广大党政领导、工会干部和会员群众所接受、认可,直选的面正在逐步扩大,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备、台帐齐全、基础扎实,在企业中较好发挥了作用。

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温馨的“家”,已成为上海各级工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自身活力的有效载体。建家活动开展20年来,各级工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会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推进工会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不断赋予建家活动以新的形式、新的内涵,增强了基层工会的活力,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将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作为新时期工会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建家活动的重要内容,将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建家活动的重要标准,注重维权机制的建立,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工会工作真正贴近经济建设中心,真正贴近广大职工群众,工会组织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受到党政领导肯定和广大职工群众欢迎的,职工群众自己的家。目前,上海共有市级模范职工之家920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14家,初步形成了基层工会的示范群体。

(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

1、非公企业工会占据上海基层工会的大多数。近年来,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和工会组建力度的加大,非公企业工会在上海基层工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非公

6 企业工会已占到四分之三强。非公企业工会大多建会时间较短,工会干部兼职的多,工作经验少。在部分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环境不是很理想。

2、以“三高”群体为会员主体的工会组织比重增加。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高档服务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的员工主要为“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的“三高”群体,以他们为会员主体的工会组织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三高”群体自我维护意识强,对企业的管理参与意识也较强,因此,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工会组织多样,小企业联合工会占一定比重。由于非公企业具有量大、规模小、员工少等特点,在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过程中,上海各级工会根据企业的多样新,探索了工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在多样性的工会组织形式中,小企业联合工会占了一定的比重。如嘉定区建立私营企业独立工会276家,联合工会217家。217家联合工会覆盖了近6000家私营小企业。

二、上海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在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基层工会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企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也存在一些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不广,缺乏影响力和凝聚力;工作运转不正常,缺乏生气和活力;维权能力不强,与职工群众的期望值有差距等问题。特别是在非公企业中这些问题表现更显突出。据对闵行、青浦、松江、普陀、嘉定、

7 黄浦六个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和私(民)营企业工会的调查,约四分之三的基层工会在建起来后,工作能够转起来;约四分之一的基层工会在建起来后,处于不转或空转状态。而能充分发挥作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层工会约占全部被调查单位的三分之一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工会组建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工会组建难是近年来困扰工会组织工作的一大难点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近年来,各级工会将工会组建作为工会组织重中之重的任务,化了大力气来抓,取得突出的成绩,到年底全市工会会员总数将达500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组建难的问题,并没因此而完全消失。  一是部分私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组建工会难。由于相当部分的私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业主们不愿也不想在企业内树立一个“对立”面,而影响他们在企业的“自主权”,更不愿意由于要上缴工会经费等现实原因,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业主自身利益,因而造成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工会比较难。同时,由于私营企业变化大,私营企业职工的流动性大,也是工会组建难的原因之一。据对普陀区调查,一个街道每年有100家企业流动,一个经济园区每年有300多家企业的流动是习以为常的事,许多私营企业的生存周期仅为1年半。 二是外商投资企业组建工会难。据闵行、青浦、松江三区外商投资企业调查统计,在已开业的2564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未建立工会组织。虽然仍有三分之一的外企未

8 建工会,但这个比率在上海外企工会组建中还算是高的。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相对私营企业而言,外商投资企业组建工会更加困难,特别是一些台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由于外商投资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营理念,使得外方和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中国工会充满疑虑和抵触情绪。有的把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等同起来,有的认为企业建立工会就是行政的对立面,束缚行政的手脚,影响企业的政常经营管理。有的认为,建立了工会组织要缴纳工会经费,增加企业经济负担,减少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部分外企对足见工会的态度是能不建尽量不建,能拖延尽量拖延。有的台资企业业主明确表示,员工的待遇,福利都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就是不能建工会。闵行区外商投资企业调查显示,明确表示不愿建立搞活组织的有61家,占未建工会单位数的16%,这些单位数量虽然不大,但影响很坏。有的外企以成立“职工福利会”,“康乐会”等组织来替代工会。据闵行、青浦、松江三区调查,有类似“职工福利会”组织的外企有34家,上海旭福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有1200多员工的台资企业,于1996年建成投产。10多年来,上级工会多次上门宣传做工作,要求企业建立工会组织,但资方百般推诿,却在2004年成立了“职工福利委员会”,“福利会”有章程、有活动,除负责职工的伙食津贴外、节日福利、困难补助、重大疾病及非工伤事故的补贴外,还管理生日庆祝、旅游、文体活动等。另外,相当部分外企有内部管理网络、定期的中层干部或一线员工例会、敞开的员工意见

9 建议信箱、员工培训及劳动保护规定等,因此,部分外企认为,这些已覆盖了工会的大部分工作,企业没必要再成立工会。

(二)基层工会履行维权职能难,维权效果不明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也是工会作用能否发挥的一个主要的标志。不论从前几年贯彻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还是近年来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上海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建立了维权机制,为广大职工筑起了一道保护的屏障。但是不可否认,在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中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而从私营企业工会维权的情况来看,由于一部分私营企业工会组建过程中的先天不足,导致了工会一是很难发挥维权的作用,二是即使维权效果也不明显,与职工实际需求距离较大。如有的不能与业主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有的连最基本的维权的机制和手段也没有;有的虽然建立了制度,但在程序和内容上不规范,有的甚至流于形式。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一些明显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在发生,而工会却无能为力。如提高劳动定额,迫使职工超时加班加点完成各种任务的现象,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普陀区私营企业职工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职工中月平均工资1073.1元,平均每天工作8.3小时,最长日工作时间12小时。每周保证休息一天的占被调查者的50.38%,说不准休息时间的占13.04%,基本不休息的占0.51%。从表面上看,这些职工达到甚至超过了最低工

10 资,但在这背后,职工的休息休假、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都受到了侵害。对此,一些私营企业工会往往无可奈何。

(三)部分基层工会作为不够,职工对工会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不高

由于部分基层工会在干部配备上的不到位,在工作方式、运作模式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缺少有效性,有的基层工会作为不够,不能经常深入职工群众,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有的基层工会甚至行同摆设,毫无作为,致使相当部分职工对工会漠不关心,对工会工作不闻不问,工会在职工中缺乏威信,没有影响力和凝聚力。

特别是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和“三高”群体中间,由于我们在工作覆盖、工作渗透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开展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工会在他们心目中成为可有可无,与他们关系不大的一个组织。而这两大群体恰恰是我们当前工会工作,尤其是组建工作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目前,还有相当部分劳务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游离在工会组织之外,由于我们工作的缺位,没能有效激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人阶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而,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只想干活、糊口,对加入工会不知可否,相当麻木,有的甚至说,只要有活干就行,其它的不想找“麻烦”,参不参加工会无所谓。即使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采取忍气吞声的办法,生存成为他们的第一需要。这种情况在本市的企业中为数不少。相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而言,“三高”群体由于有较好的工作环境、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

11 其生存环境要优于进城务工人员。但是紧张、压力、焦虑是目前“三高”群体的职业生存的写照,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工会去维护。但是,由于一些基层工会的工作方式,开展的活动与他们不“贴肉”,部分工会干部由于工作能力等方面原因与他们“说不上话”,因而导致“三高”群体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不强,对工会维权能力认可度不高,对工会工作的参与兴趣不浓。据对静安区“三高”群体的调查显示,占调研人数近80%的40岁以下的“三高”群体员工对工会的认同感不强,30岁以下的员工中43%表示对工会工作和事务“不太关心”或“不关心”。在一些已建立工会的企业,有的员工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建立了工会组织。同样,问卷显示,“如果你与单位发生了劳动争议,你会怎样”,有36%的员工选择“直接找公司领导”,28%的员工选择“提请劳动仲裁”,仅有21%的员工选择“寻求工会组织协调”。

(四)国有企业的转制、改制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带来冲击。随着国有企业结构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改变,大量的国有中小企业转制、改制为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在转制、改制过程中,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或受利益驱动,对工会组织横加干涉,个别改制、转制企业工会会员流失,工会组织名存实亡;有的上级工会对转改制企业工会的指导不力,致使转改制企业工会出现工作断、组织散、队伍乱的现象,这些都给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冲击。如个别转改制企业大量职工被安臵回家,企业只留几个管理人员(包括工会主席)“看门”,工

12 会会员大量流失,工会组织只剩主席一人留守,工会组织名存实亡。一些企业转制后,工会组织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工会干部被随意裁减,工会组织被随意撤并,成为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部门,这种情况甚至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也时有出现,工会和党群部门合并,工会主席兼任企业党群部门负责人,有的甚至为党群部门负责人属下的一名办事人员。在这些单位,工会的地位无从谈起。个别企业转制后,原有的上级主管单位没有按规定将这些企业及时转交给新的主管部门或地方工会,也没有继续关心、过问过这些企业今后生存的问题,对企业的求助,以“企业已经转制了,你们已不属我们管理”为由推托不管,造成个别企业多年找不到上级工会,“无依无靠”,自生自灭。有的企业转改制后,经营者成为“老板”,他们把工会也作为他们的“私有财产”,一旦对工会主席看不顺眼,就随意要求撤换工会主席。奉贤区有一家转改制企业,其经营者要求该企业工会提前换届改选,罢免现任工会主席,理由就是现任工会主席不合他的心意。如此荒唐之事,绝不是绝无仅有的。

(五)基层工会干部配备和能力问题,限制工会作用的发挥。基层工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是否具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工会领导班子;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能力强、具有人格魅力的工会主席。但是,从目前上海基层工会干部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一是兼职工会干部多,本次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绝大多数的工会干部为兼职。静安区对“三高”群体所在企业的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企业工会主席23%

13 兼高级管理人员,21%兼人力资源主管,13%兼财务主管。工会干部的兼职,虽然给基层工会主席参与企业决策、源头维护职工权益,与行政正常沟通带来便利,但也造成工会主席“角色”的两难,作为企业雇员,他必须听命于企业,作为工会主席,他必须要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往往要站到企业的对立面。双重身份使他们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影响工作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工会工作。二是部分工会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 一些工会干部观念落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思想上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工作上缺乏应对办法,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因而碰到困难只能“绕道走”,影响了工会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影响了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最大限度地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吸收职工入会。一些工会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对工会业务不收悉,不了解,因而开展工作针对性不强,忙了半天搞的活动没有人参加,而职工群众需求的活动,工会干部没有能力组织开展。三是工会干部的工作环境还不够理想。工会干部要在企业中代表职工与行政开展集体协商、工资谈判、签订集体合同,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建议,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往往处于“风口浪尖”上。近年来,工会主席与企业发生争议的案件时有发生,但由于我们没有建立规范化的工会干部保护机制,常使一些工会主席处于无助的状态。据我们对工会干部兼职问题的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基层工会主席愿意当兼职工会干部,这是当前工会干部兼职化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工会主席出于保护自己的一

14 种无奈的选择。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主席一般都是兼职的,由于培训不够造成工会业务知识的缺乏,或自身精力有限,都影响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另外,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缺乏合适的工会主席人选,有个别私营企业工会主席是业主的亲属或亲信,这也影响了工会战斗力的发挥。

三、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对策和建议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关系到工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地位作用的发挥,它是工会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完成工会各项任务和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要以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为主要抓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各级工会更好地组织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关心职工、服务职工,更好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做到有声音、有影响、有作为、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把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一)进一步加大工会组建力度,夯实基层工会建设的组织基础。

工会组建工作是工会工作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主题。哪里有职工,哪里有企业,哪里有必须建立工会组织,这不仅是工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近年来,上海工会组建工作在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工会组建仍然存在许多难点,还有相当部

15 分的职工还没被组织到工会中来。因此,各级工会一定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攻克组建难点,创新工会组建方式,按照“巩固、发展、提高”的要求,做到组建工作常抓不懈。一要加强依法建会的宣传力度。不仅要在工会内部、广大职工中广泛宣传工会组建的有关法律,还要向新建企业的业主、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社会的方方面面广泛宣传工会组建的有关法律,要善于运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各种宣传形式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提高社会、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会作用、地位的知晓度,为组建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坚持“党建指导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加强依法建会的协作力度。加强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保障,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因此,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绝不是工会一家的事,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会要主动争取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指导下争取方方面面对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的支持,特别是争取外资委、台办、工商、税务、劳动、执法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组建格局。三要探索工会组建新模式,针对一些工会组建工作较难开展的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组建方式,创新工作思路来推进组建。如对在企业内暂时难以建立工会的,可以采取在“体外”先行建立工会,然后逐步推进的做法;对一些组建难度较大的,可以由上级工会派工会组建指导员上门帮助组建,组建指导员既要做“业主”的工作,更要做职工

16 的工作,要积极激发职工自愿建立工会的意识,否则,靠业主“同意”加入工会的会员,对工会也是缺乏向心力的。

(二)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加强维权机制建设。

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能否较好地表达职工的利益诉求,有效地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检验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一个标志。近年来,上海工会在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建立起了维权机制,但是,从基层工会维权的实际运作来看,仍然存在手段不够,针对性不强,制度缺损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要进一步突出工会维护职能,使广大职工真正把工会当作可依靠“主心骨”,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要坚持多层次维权,增强维权的针对性。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工队伍中不仅有传统的产业工人,还出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人、服务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等。这些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工作的职工,由于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经济地位不同,因而,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诉求也不同。因此,基层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必须根据他们不同的利益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维权工作。二是要在维权中注重集体劳权的维护,增强维权的实效性。工会在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过程中,对于个体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是必须的,也是一项和重要的工作,但是,相对于个体权益的维护而言,对集体劳权的维护,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同时,也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和影响力。集体劳权的维护

17 要通过制度和机制来保障,主要表现在以职代会为基本制度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机制建设,各级工会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职代会建制率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的签订率,把集体劳权的维护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要强化社会化维权,形成维权的合力优势。维权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当前,工会维权还存在着维权力量相对不足,维权手段相对缺乏的问题,使工会维权的成效带来了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工会要学会整合社会资源来形成维权的合力优势,首先,在工会内部要形成从上到下的纵向维权网络;其次,要通过与政府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共事机制,从而构建维权社会化格局。

(三)要以富有成效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工会的各项工作要靠活动来体现。从上海工会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基层工会不被企业认可,不被职工认同,工作难以开展,缺乏生机和活力,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活动方式陈旧,活动内容缺乏新意和针对性。因此,基层工会在开展各类活动中,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富有成效的活动,让职工了解工会、信任工会、参与工会,让企业的经营者理解工会、支持工会,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一是在活动设计上,要以“双赢”为目标。中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组织不仅负有维护的基本职责,同时还负有团结和动员职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己的积极

18 性和聪明才智的职责。各级工会尤其是基层工会在设计开展各类活动时,要以实现“双赢”为出发点,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近几年来,工会在非公企业中开展的“双爱双评”活动以及“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等活动,之所以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就是这个道理。二是在活动方式上要贴近职工实际。每个企业情况不同,每个职工群体情况不同,工会在开展活动中,要因地制宜、因企业制宜。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应有各自的活动方式,在某种所有制企业有所成效的活动方式,在另一种所有制企业未必就行得通。所以工会在开展活动中切忌千人一面,不事变通。三是在活动内容上要符合职工需求。工会开展的各类活动,能否引起广大职工的兴趣,吸引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这是工会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工会是否有吸引力、凝聚力所在。一些基层工会之所以在职工中有较大的影响,有较高的威信,就是他们在开展活动中能为职工所想,为职工所思,从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工会,在开展活动前先向街道的非公经济企业的职工发放问卷表,了解职工所需,然后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开展活动,因此深受职工的欢迎和好评,工会在职工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进一步推进工会群众化、民主化进程,建立健全“上代下”工作机制。

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研究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当前,推进基层工会的民主化、群众化进程,一要强

19 化工会组织的按期换届工作。工会组织的任期是工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行使各项职权的组织保证,也是工会组织存在的法理依据。当前,基层工会组织不按期换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致使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信任度降低,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转改制过程中,由于工会组织没按时换届而引发的职工上访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各级工会决不能对换届改选工作掉以轻心,要花大力气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基层工会组织的任期进行经常性的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指导、帮助、督促下级工会按期换届改选。二要积极推进基层工会的直选和工代会代表常任制工作。基层工会的直选和代表常任制,是推进工会群众化、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在上海部分工会组织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如电信工会在其二级工会中开展直选工作后,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信任度和满意率不断上升;黄浦区在全区推广人民广场街道工会的常任制做法后,全区基层工会普遍实行了代表常任制,不仅使工会的民主化程度提高,代表们的责任意识、使命感也得到了加强。三要建立健全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的机制,帮助基层工会转起来,活起来。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我们已经提倡了好多年,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的保证。当前,在大量非公经济组织工会不断建立过程中,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显得尤为重要。

(五)从提高工会干部的能力入手,建设好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

20 素”,工会工作莫不如此。因此,要不断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建设好一支能力强、善维护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是事关重要的。首先,要针对上海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实际,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目前,上海的基层工会干部尤其是非公企业的工会干部,大部分是兼职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是新建立的工会组织的干部,他们往往没有经验,甚至缺乏工会工作的“ABC”,因此需要各级工会对他们给予关心和帮助,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尽快地增长必要的工会业务知识,掌握工会工作的本领,提高开展工会的能力,打开基层工会工作的局面。其次,要建设一支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队伍,充实工会干部的力量。目前,工会干部兼职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工会工作的力量,影响到基层工会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各级工会要注重培养一支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职业化的工会干部由于与企业没有经济利益关系,他们开展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不会因为怕打击报复而畏首畏尾,无论对组建工会,还是维护职工权益都不无稗益。第三,要建立工会干部的保护机制,维护好工会干部的权益。基层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往往处在维护职工权益的“风口浪尖”上,由于维护职工权益,工会干部受到打击报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使基层工会干部能理直气壮,挺直腰杆为职工说话、办事,各级工会理应为基层工会干部撑起“保护伞”,提供有力的支撑。其中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各层次、各形式的工会干部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应该是既有经济上的,又有政治上,

21 还应有人格尊严上的,惟有我们建立起了足以保护我们基层工会干部的机制,那么,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就有了最坚实的人力资源的支撑。

22

第11篇:平安汕头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虽然我市创建平安汕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细胞工程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看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不高,对平安创建存在认识误区。部分群众认为平安创建是政府的事,甚至只是公安或者某个单位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了解和参与平安汕头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也有群众把平安汕头跟治安、不出事等划等号,认为家庭、小区、道路、学校等平安了就算是实现了平安,认为只要不出事就是平安,对大平安的内涵认识不全面,没有看到事件的苗头性因素,防范意识、警惕意识不高。

二是各区(县)平安创建步伐不一,推进力度不均衡,工作进度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有组织没资金,有资金没制度措施,把重视放在口头上,把行动写在文件里,以文件对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还存在。人员力量组织不力,条件无法保障,制度措施难以落实。

三是传统有效做法和现代科技手段衔接不完善,一些制度还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个别牵头单位牵而不领,与参与单位和区(县)联系不紧密,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配合不紧密,不推不动,工作比较被动;一些好的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干部挂钩街镇,干部联系点制度;平安创建传统手段用的比较多,现代化手段用的比较少,网络信息资源没有充分激活、整合,现代化手段有待创新。

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宣传动员,运用信息化、市场化的手段帮助群众加深认识,纠正误区,不断丰富平安建设的内涵,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尊重群众在平安创建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有效整合社会组织力量,确保平安创建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平安汕头建设,既要着眼长远,在制度、机制、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又要立足当前,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实效。正真把平安创建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工程来抓,在人、财、物、制度等方面落实保障。 参与细胞工程创建的各单位要进一步厘清职责,抓好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实,实现条块的有效衔接,切实做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健全工作联席会议、问题联合协商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更加注重把传统有效做法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把“脚板”与“鼠标”、“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平台,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建共享。既要发挥传统办法的效用,又要善于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搭建新平台、拓展新渠道,推进平安建设信息化进程,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第12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

毕业论文

题 目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姓 名

姜 向 考 籍 号 010408101796 专业、年级 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 联 系 电话 13467907451 指 导 教师

彭道林

2011年4月8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

1、为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2

2、以工补农的现象严重,导致城乡之间统筹互动不够密切„„„„„„2

3、缺少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3

4、过分重视典型的带动模式„„„„„„„„„„„„„„„„„„„4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5

2、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滞后„„„„„„„„„„„„„5

3、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不明显„„„„„„„„„„„„„„6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6

1、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6

2、建立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7

3、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8

4、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受益的长效激励机制„„„„„„„„8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1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与对策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或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生活及工作经验,收集民情民意,调研论证,研究分析,调查了解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实情,拿出有效解决和应对方案。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应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切不可谋求一时的成效而牺牲环境,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 统筹兼顾

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起步,但走过了一段弯路。当前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推动,使“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道路。然而,在实施惠农政策的同时,也存在和产生了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1、为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虽然落后于城市,但从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森林资源、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农村地区。以森林、河流、山脉为特征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气候状况产生积极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所在。一些农村地区尽管贫困,但当地农民依靠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强调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导致森林、矿藏、水等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对资源消耗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和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既侵蚀占用大量耕地,减少耕地面积,又因大量用水、伐木、排污,而消耗、损毁自然资源,使农村地区山林、河流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地表地貌和植被状况补改变,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整个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虽然总体上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但由于农村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将对未来的环境治理埋下隐患。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党委和政府,为了当前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不惜破坏环境,违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行引进污染型企业和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进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

2、以工补农的现象严重,导致城乡之间统筹互动不够密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乡村”阶段的必然要求。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相对于通过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通过农村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而言的。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坚持“多

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新农村,只是给农村发展提供一种外在推动力,“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通过这种支持政策得到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强调“以工补农”这种输血的作用,更要致力于发挥农村的造血功能,同时,还要把城市与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当前,党和政府从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对“三农”问题予以特殊关注,强调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政策,不断增加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然而,从理论认识和已经实施的政策来看,十六大以来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更多地倾向于“补农”,单向地以城带乡,对于如何发挥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作用、如何发挥农村对城市发展的保障作用、如何通过发展农村为城市开拓市场、如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等,缺少探索和措施。特别是在理论宣传和政策导向上,过分地夸大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而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缺少重视,对一些极为严重的倾向性问题甚至十分忽视。例如,对于居民收入距问题和贫困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党委、政府只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贫困问题予以较多关注,对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困问题则重视不够,实际上,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时甚至超过了城乡差距的程度,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死不起人的现象,在城镇居民中同样存在。如果过于倾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而忽视农村的自我发展和对城市、工业的促进作用,忽视城市突出问题的解决,必然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新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3、缺少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太过强调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激发出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保护农民利益和向农民让利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取消农民的义务工、取消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如农机具、良种等予以补贴或限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规定了征地补偿的最低标准和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支持。然而,由于在宣

传和政策导向上,过于强调保护农民权益不受侵害,而使农民对应尽的义务缺少责任意识,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的集体责任感,对集体事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对应由乡村集体组织承担的责任,拒绝履行相应义务。实行取消义务工、取消农业税政策以来,农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乡村组织的号召力减弱,农民与乡村组织的联系更加松散。一些地区的农民,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置法律法规和政策于不顾,在修路、修桥、征地、拆迁等涉及农村发展的重大事项上,或者向乡村组织提出无理要求,或者设置障碍进行阻挠。一旦出现农民上访情况,无论农民正确与否,县乡党政组织和相关领导干部都要因此而受到责罚,增加了县乡干部的工作难度。特别是对农民与乡村组织之间因土地承包、征占地补偿、税费收缴等事项而产生的债务问题,各级组织因害怕触动“侵犯农民权益”这个“高压线”,或者拖延处理,或者只顾及农民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由此产生农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既难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也难以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作用。

4、过分重视典型的带动模式,导致产生形式主义和形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部署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一些地区特别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省市县,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时机,对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然而,由于各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不同,对新农村建设的安排也形式多样,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标准,距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上,各地坚持了“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并规定了试点的具体标准,力图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从已经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来看,这些试点工作都不同程度地或者出现了形式主义的问题,或者是即使成功,也不具有推广价值。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过于注重形式,偏离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是根本标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并采取综合性措施,不能也不可能通过试点而在短期内迅速取得成效。一些试点乡村脱离这些本质要求于不顾,而在“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这些容易看得到成果的地方下功夫,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刷新一些标语,提出一些口号,新盖一些院落,新上一些设施,新修一些道路,等等,为了强调感观效果,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强制要求农民翻新墙院、栽花种草、整修村屯道路,重视改善外观形象,而忽视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形成一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二是试点成效以集中投入为前提,试点经验难以推广。凡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都不仅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乡村,而且,省、市、县、乡四级党政组织都集中财力予以投入和保障,对一些重大问题予以政策的特殊支持,依靠这些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起诸如“小康村”等新农村典型,不能也不可能全面推广,因而,失去了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典型带动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决非偶然,既有农村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有随着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它实际也表明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在新农村试点的建设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但需要我们去发现、分析和总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以利于后一步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

1、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当前的试点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拨点钱修水库、建公路、修房屋,搞点基础设施建设就完事。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一是急于求成。某些村脱离本村实际,对制定规划、解决问题、完善措施等研究不够,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仿佛新农村建设已经建成。二是“一刀切”。在建设过程中,村干部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更没有尊重群众意愿,选择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资金拮据的情况下,如本来村里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源的保证问题,但还是坚持“四通四改”没有结合本村实际。三是忽视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改善。四是想办法要钱。为争项目、争资金,“哪里简单抓哪里”,“哪里领导重视就搞哪里。”

2、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滞后。从试点村的建设情况看,村庄的

规划落后,有的村庄没有规划。即便有些村庄已经编制了规划,但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如新修的路只能行人,不能走车。从目前的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看,是一个村一个规划,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不仅使得本来不足的资金分散,缺乏整体效应,而且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最终造成浪费。实事求是的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农业规模效益战略的逐步实施,“今天的建设成绩可能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

3、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一方面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加上多年来农民分散经营,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村民成为无组织的群体之一,目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来的老人、妇女较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守住自己承包的土地,这些人很难担负起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重任;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没有尊重农民意愿情况。导致村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政府的事情、村干部的事情,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更有甚者,对建设成果不对自己“胃口”或多少影响自己方便的,竟然恶意破坏。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重要举措的集成,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建设过程,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组织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没有科学规划坚决不建设,不求短效,注重千载,要充分保护环境,合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新农村建设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在广大农村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载体,尽可能保持农村原生态,不要过多发展污染大的工业企业,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广大农民在享受经济发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快乐。我们的领导不要过于强调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欲速则不达。新农村要将道路交通网、供排水网、电力输

送网、信息传输网、新型能源等科学实施;要将民主管理深入人心,要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道路漫长而遥远。所谓好事多谋,切忌将农村变成新的城市,要保护农村原生态环境。

2、建立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机制

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艰苦奋斗的努力来完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从现实情况看,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20字”目标要求,不是几句空洞口号,而是饱含着具体实在的内容,是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于一体的渗透各方面的综合建设。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不可能是农民群众的自发行为,而直接组织领导的责任,必然是由“一线堡垒”和一线党员来承担。然而近年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各地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在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工作制度、领导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从而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打破过去以自然村建立党组织的传统做法,围绕产业发展和新型经济组织发展建立党组织;通过组建党群共富产业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经纪人与中介组织作用;实施党员“创业富民”工程和对无职无位党员设岗定责,为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新作用创设有效载体,彻底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信息不灵不敢富、新技能不懂不会富、实力单薄不能富”的“三不”问题。被誉为“天大第一村”的华西村、“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南街村、“京郊首富”韩村河等明星村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村发展快,全靠党员带”。这些村普遍有“三个好”:有一个好“班长”,有一个好“战斗堡垒”,有一支好党员队伍。他们的经

验昭示:党员强化责任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3、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的瓶颈制约就是资金不足,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全部取消以后,原有的农村收费项目被取消,而新的收入来源———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村级正常运转和村干部误工补贴都不够,根本就拿不出钱来兴办村级公益事业了。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人居环境,还要升级软环境,如科学化的管理、良好的民风习俗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一切,都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作支撑。令人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国力空前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实施提供了财力上的可行性,为我们国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基础。为此,就必须要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结业式上指出,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今年,要做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总量高于上年。特别是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思路。目前,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35%左右,有的高达一半以上。有些县、市财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60—70%来自出让土地的收入。“以地生财”已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力、筹集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借鉴吸收世界上多数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政策融资来解决资金不足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来自各方面的投资主体创造良好的和完善的投资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

4、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受益的长效激励机制

三农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缓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关键是要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长期受益,从而激励他们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建设自己的幸福家园。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处理好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防止和及时纠正忽视发展农业生产的倾向,它的中心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它的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此,一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收入得到更快的提高。二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社会福利。三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民主决策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江西省赣州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一些农民一听说要投入资金,又认为政府在搞政绩工程,积极性不是很高。但当地政府本着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原则,不急躁冒进,不搞强迫命令,先从解决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困难入手,派出大批新农村建设指导组下到乡村免费为村庄和农户搞规划,然后选定示范点以典型引路,农民从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他们由最初的不理解到等待观望再到积极参与,最后水到渠成。由此说明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这一基本着力点,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各种要素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新农村的建设总要面临各种障碍和难题,尤其是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均相对落后的农村更是一项艰巨任务,资金障碍、技术障碍、人才障碍等的发生理应在预料之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在资金、政策、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主题农民的积极参与。

推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意尊重弄明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这就是要求我们在规划工作中要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走出新农村建设的种种误区,大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卫兴华,国民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3]光明网:http//www.daodoc.com/content/node-6150.htm-23k.[4]广西农业信息网:http//www.daodoc.com/special/list-17- [5]张绪昌、丁俊发主编.流通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95 [6]金盛先著,农村经济探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李昌平,《当今“三农”存在大忧》

[8]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党中央国务院“三农”文件

[9]王习明,《近年来中国农民组织建设问题述评》, 《中国政治》2006年第1期.[10]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1]刘伯龙,《当代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彭道林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彭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彭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彭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另外本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特别感谢姚宇华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祝福所有的同学,年轻的伙伴们幸福,快乐!

第13篇:华亭县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华亭县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要求,把林业建设工作摆在了改善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位置。这既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县乃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内在要求,为我国林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华亭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标准,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华亭县委、政府根据中央总体要求,借助全党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有利时机,审时度势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生活小康,又要人民健康”的发展理念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四个统筹”工作要求,确立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为实现林业事业与县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等待解决,本文就华亭县林业生态建设有关工作谈点己见。

关键词: 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居主体地位,林业及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提出,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林业的心衰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问题,而且是全球问题,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要改变把林业当作一个单纯产业部门的观点,把林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林业在现实社会的作用。只有做到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当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 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到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球上的人居住在陆地上,而以森林为生产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无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抵御水旱灾害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和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防治污染。大气污染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之一,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森林是“地球之肺”。树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氧气。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树木树冠茂密,能减低风速。能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浮尘,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我们周围有很多树木和其他植物对抵抗污染、净化空气都具有良好效果。

总之,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华亭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华亭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汇处。地形分河谷川台、浅山丘陵沟壑、压高山土石山区三个类型。境内海拔1226—2748米,主要河流有汭河,千河分属泾河、渭河水系,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降水量608

毫米,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168天。树种资源比较丰富,现有树种有杨树、柳树、油松、落叶松、刺槐、云杉、核桃、梨、苹果、花椒、青冈、椴树、漆树、桦树等,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林业用地面积88.4万亩,其中:有林地37.8亩,疏林地2.1万亩,灌木地18.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7.1万亩,宜林荒山22.6万亩,森林覆盖率36.6%;活立木蓄积量145万立方米。

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权限表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力组织实施了一批林业生态工程,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项目造林29.9万亩,其中退耕造林8万亩,荒山造林20.9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天保工程造林5.57万亩,落实管护面积20.1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造林0.26万亩,区划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55.6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区外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35.5万亩,确定管护人员120名,签订了管护合同,对全县所有重点公益林进行了封禁管护和补植补造,初步建成了朝那山、黄埔山、双凤山、三乡山四条防护林带。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狠抓核桃产业建设,止目前,全县累计栽植核桃面积16.9万亩,其中:建成优质核桃基地13.6万亩,挂果面积4.3万亩。其次狠抓了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同时,以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的现代化新矿区为目标,将义务植树与城镇面绿化美化相结合,建成绿色通道20余条300多公里,建成园林公园3个600多亩,生态小康村10个,村镇绿化15个,完成县城黄甫山、双凤山面山绿化6000多亩,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推动了林业建设工作。

虽然,全县林业工作取得了新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县境西部和北部为平凉市关山林业局管辖的水源涵养林以及县属的东峡天然次生林区,林业用地、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占到了全县的70%以上,而且境中部和东南部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将进一步蔓延和扩大。二是幼林面积达,林分质量差。全县88.4万亩的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占37.8万亩,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2.2立方米,低于全国的5.26的平均水平,同时,从林分林龄组成来看,幼林林地蓄积占有林地蓄积的50%以上,近熟林、成熟林的蓄积所占比例小,可利用的蓄积少,三是造林面积大,保存率不高。经调查,目前大多数宜林荒山造林次数已达到了2至3次,重复造林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苗木成活率差,保存率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策不稳,全属多变,只造不管:其次是单纯的为完成任务而造林观点,造林是一阵风,质量差,甚至是虚报浮夸,造的少,报的多;次之是科学造林水平低,没有做到适地适树未按造林设计施工,造林效果差;再次是幼林管护、抚育措施落实得差,苗木成活没保障。四是矿区塌陷加速,水土流失严重。

第14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的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积极对待。我们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的进行下去。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 总体要求 意义 问题 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其实质,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们解决一切实际问题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及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要修建一幢摩天大楼,经济就是这幢大楼的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变成现实。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 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新课题,既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只有扎实落实好该项政策,才能使我们的农村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各地区正热火朝天的展开着,每个农村都或 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中间还存在 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部分地方政府思想倾向问题:

目前,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群众积极性在不断升高,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动,大体上情况是好的,但是有两种思想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党中央决定新农村建设后,一些地方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与要求,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形成有针对性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搞工程建设,盲目地搞运动。另一种倾向是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惧怕做农民工作,怕接触农村的工作,担心矛盾复杂、政策性强、不易把握,担心没有钱不好做事、做不好事,不愿意负责任。

这两种错误思想倾向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在进行农村工作时,要么方式不文明作风粗野,要么是消极应付,一味推拖。这样势必会挫伤广大农民 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进而迟滞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广大农村的共性问题:

1、劳动力的严重缺失

现在农村的经济模式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家,年轻人背井离乡, 进入大城市打工。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越有文化的年轻人,越是选择留在外面, 似乎除了外出打工就再无致富的途径。

2、养儿防老观念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在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人们失去劳动能力后不能象城市职工一样,有退休金、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只能靠儿女的孝心来维持老后的生活,使老人们不能保证生活的稳定及质量,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得不生,生了也不一定会养或是根本养不起。

3、重工商轻农业

农村的一个主要体现,就在于一个“农”字,而现在我们的社会却是严重的重 工、商,轻农业。这种现象使人们逐步脱离土地,驱使劳动力思想上的对农业的 轻视,加速务农人员的流失。重工商轻农业必然严重影响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

针对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应加 强对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使他们明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 的工程。他们应带领农村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 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充分吸收和利用 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要落实科学发 展观,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

针对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应努力把他们留在家乡。我们都明白农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应多让农民参加到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来。 而要想让农民参与到其中,关键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感觉到新农村建设本来就是农民自己的事,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决策,集思广益,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这样才能使得新农村建设更加有效,顺利的进行。

3、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教育资金的投入

针对广大农村目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政府应逐年加大对农村政策、资金的倾斜,逐步建立涵盖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普便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则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强新农村建设宣传任重而 道远。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通过发展教育,而目前,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 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人口无法享受到城市人口同等条件的教育资源。为此, 财政应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变农村教育设施不足,教学水平低下的现状。 从而逐步提高农村人口文化水平。

4、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进行新农村建设

要转变对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环境建设的模糊认识,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遵循因时、因地制宜,因自身条件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提必须有一个合法、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村庄规划指导,筹好来自各政府部门的公共资金,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保护农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果规划上不符合实际,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就可能导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的结果。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不搞盲目、重复建设,始终奉行节约的原则。项目安排要科学,不违背客观规律,具体上如应该先改水后修路,应该春季绿化,不在夏季绿化。另一方面,不搞政绩工程。正如俗语说的那样,一口吃不了个胖子, 同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能一蹴而就。最后,搞设施建设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自身经济实力,不给农民增加负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任务,也是我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认清其实质,切不可盲目跟风改造,否则不仅会事倍功半更有可能劳民伤财。因此,我们应在正确学习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团结一致、不懈奋斗、共同努力,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最大的成功,一定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谋利的好工程。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书:第二卷[N].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3]见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第15篇:企业文化论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和对策研究

企业文化论文范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和对策研究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以此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摘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将如雨后春笋般大批出现,遍布全国。但是,内部控制作为保护中小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和完整的重要制度,在中小企业中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将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探讨如何更好的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问题;对策;内部控制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少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文化论文写作需要帮助的请搜论文斧正老师扣号1550116010 等你咨询!横扫竞争,实力说话,一次牵手终生相伴。

内部环境是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程序的贯彻和执行,决定着其他内控要素能否发挥以及怎样发挥作用,还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和能否实现控制目标。我国中小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早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这类企业的投资者通常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内部重要岗位多数是企业主的朋友、亲戚或者其他裙带关系的人,他们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也不愿意被内部控制制度所约束,他们只重视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认为加强内部控制,需要增加人力物力,新增办事程序,会影响办事效率,从而忽略了因为控制不当而产生的隐性成本。

(2)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评估手段和评估机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环境与法律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等。然而,这些风险并不是中小企业自身能控制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8年l月至2008年9月广东省一共有7148家企业倒闭,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资料表明,中小企业普遍欠缺风险控制意识,对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弱,无法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及时的科学评估,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之一,为了使内控制度得到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必需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程序,及早识别各种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3)内部控制制度不标准,未形成理想的示例模式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标准,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指导员工如何行动,往往依靠经验办事,其内部管理极不规范。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制度的设计也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如果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离不开成熟的管理方式和政府健全的制度保障。而建立规范的内控体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保障。权威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良对策

(1)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内部环境是基本,直接关系到其他要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直接决定着内控目标能否实现。所以完善企业内部环境是关键的第一步。

首先要更新内控观念,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上限。管理层的思想首先要达成一致,从内心接受内部控制,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不断地革新,提升经营能力,不断用科学的方法创造和积累经验。除此之外,企业要创造一种适合本企业实际、健康向上尤其是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逐步培养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感,使内部控制成为员工的习惯,而不是压力。

其次要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权限职责。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其内部架构和各个机构的职能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对每个部门定岗定责,完善各个业务流程,但切记过于繁琐,本末倒置。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确保组织框架设计合理,职责明确 ,信息传达流畅,使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能有效开展,实现预期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员工的招募与选拔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把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选拔、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要做到因岗设人,有的放矢,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切忌为了安插不需要的员工而重新设立岗位,这样会造成组织结构臃肿,人浮于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员工的忠诚度、向心力和创造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因此企业还应增强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能力,要使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员工的集体行为,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

(2)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中小企业应当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将风险管理的思想融入到内部控制的设立中。企业的管理者对自己所从事经营活动所涉及的风险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将这种风险意识传达给企业的员工,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每个层面,而不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使企业对风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认知度,面对风险能及时的应对和处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企业应针对各种风险,设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种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等措施,选择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全面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3)设置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业务的拓展,原先完善的内控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当其出现问题时管理者应当及时加以纠正。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企业要学会借鉴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要时,可以考虑向社会专业机构求助,聘请专业人士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结构和流程设计,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进行指导。

(4)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增强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中小企业要及时、完整、准确地收集与企业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确定信息与沟通建设的总目标和规划、明确沟通方式和渠道、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和流程、建立信息系统总体控制、建立信息系统应用控制。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传递,是实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企业管理层应定时召开会议,及时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就经营情况进行沟通与交流。企业各部门应尽力扩充有效沟通渠道,营造一个和谐温馨信息畅通的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各种不同的正式或非正式沟通渠道。比如会议、培训、面谈、春节联欢等,鼓励员工主动地参与公司管理,对公司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等各方面提出建议,并采取奖励机制。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保证沟通渠道畅通保证沟通顺利进行。

(5)建立监督体系,强化内部监督检查力度

中小企业应当建立监督机制并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只有建立监督体系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效。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找出其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修正,最大程度降低控制成本和提高控制效率。

企业应选择独立性强、业务素质高、具有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熟悉财经法规制度、精通财务管理的优势,以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组织结构简单、人才贫乏,这些因素的制约使他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其内部控制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在世界市场中获得发展,就必须注重管理,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正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宋宝,黄晓燕.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思考―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1(23):12-13.

[2] 刘玉明.浅析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3-28.

[3] 丛林.浅议我国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策略[J].时代金融,2011(6):32-34.

第16篇:中小金融机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_

中小金融机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在我国,占全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推动自主创新、稳定城镇就业的重要企业群体。然而,这样一个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出重要贡献的群体,却长期受困于融资难问题。近来,尽管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大举措,但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并未真正感受到阳光政策的温暖。2008年短期贷款数据显示,虽然个体私营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20.4%,高于全国短期贷款增长8.9个百分点,但如果将乡镇企业也包括在内,其同比增长仅为10%,还低于全国短期贷款增长1.5个百分点。

造成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多数小企业因资本规模小、财务管理差、抗风险能力弱、可供抵押资产少而无法得到大银行认可的信用记录,进而无法取得贷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则在于我国金融机构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尤其是机制创新的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严重不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小金融机构中仅有城市商业银行不足100家,农村商业银行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近150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0多家。这样的银行数量规模已远远滞后于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其实,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美、日、韩等发达及新兴国家也都存在,只是这些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健全中小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在美国,资产

1 在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就有7000多家,这对满足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对此我国应予以积极研究和借鉴。

当前,我国一定要树立“大金融富国、小金融富民”的观念,既要对大银行从放宽利率浮动范围、降低营业税费、扩大抵押品范围、改进风险管理与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着手,从利益机制上刺激其扩大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又要认真贯彻2007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健全中小金融服务体系,切实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此建议:

1、在城市开发区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科技银行是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机制创新的、专业化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在科技型企业聚集区域大力发展科技银行,同时实现科技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规避传统商业银行过于强调安全性、盈利性的弊端,能够充分满足科技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成长阶段的资金需求。为此建议参照美国硅谷银行模式,在城市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广泛建立专门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科技银行。近期可先在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等高新区进行由社会出资、风险自担的试点。

2、在大中城市大力发展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指在大中城市的特定区域内组建并独立运营,主要为当地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小银行。社区银行在目标市场方面主要服务于周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家庭,在客户关系方面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广泛接触居民、深入了解社区事务,在贷款审批方面拥有更完备的贷款人信息等特点,使其在促进社区小企业发展、稳定社区

2 居民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我国大中城市广泛建立社区银行。一方面可以推动城市小型金融机构向社区银行转变;一方面可以引导城市大中型商业银行部分引入社区银行经营模式。

3、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在我国城镇和农村地区,金融支持不足始终是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尤其是在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转向粮棉收购、农业银行大量撤并县及其以下分支机构重点转向中心城市后,农村地区金融支持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如今,我国已提出要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解决农村地区的融资难问题。为此,建议在城镇和农村地区抓紧建立专门服务于当地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村镇银行,一个县至少设立1至2家。

4、积极建立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只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解决小企业融资难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产业链条上龙头企业发起组建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支持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比较对称,显著增强了贷款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议加快建立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尤其是要加大对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

5、积极建立和发展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小额贷款担保公司3700多家,加上未统计进来的大大小小有上万家。这些担保公司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总体规模小、作用有限,有些担保机构自身也存在很大的生存压力。为此建议政府:一要加大对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的扶持力度。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建立信用担保

3 补偿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信用担保机构实行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二要积极探索与企业、担保机构相互合作的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应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对企业贷款和担保公司进行贴息支持。三要推动再担保机构的建立。应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再担保基金,以提高担保机构运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帮助其有效分散风险。

6、加速推进民间金融的公开化、规范化、合法化。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在我国一直存在,且在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民间金融非法的地位,使其失去了正常的监督和管理,由此也造成了其贷款利率过高、易引发民间纠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抓紧启动民间资本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国要加快金融业发展,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首要任务是风险防范。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一、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一是没有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和投资策略,对市场风险的存在熟视无睹,存在盲目性,形成决策风险;二是授权授信制度不规范;三是内部设置不合理,或相对独立,业务上相互推诿,造成脱节,且不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四是有章不循,有章难循。形成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

2、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缺乏有效风险防范工具,投资者承担一定投资风险,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风险管理工具多种多样,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给投资者许许多多最直接有效的风险避险工

4 具。这些避险工具起着直接对冲风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在不同的风险承担者之间进行配置。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形成时间不长、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才刚刚开始探索金融工程理论,刚形成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雏形,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市场产品的趋同,使我国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承担相当大的风险,这几年下来,一部分机构已沉积了相当部分风险投资产品,且没有可供转移的避险工具,不得不被动持有。风险工具的欠缺是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将影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3、国内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人才相对缺乏。

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主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小金融机构,他们在市场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但这些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十分薄弱,造成我国金融市场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由于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强又十分复杂的新兴学科,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否则将很难弄明白复杂的数量关系和产品风险的特性,更别说采用正确的风险防范措施了。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众所周知的内在原因和外部环境,很难吸引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风险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在国内能运用综合学科系统科学地进行分析,并将此运用到风险管理的人员十分有限,这方面管理人才在国内也十分短缺,中小金融机构要吸引他们加盟十分困难。

二、主要对策

1、强化内部管理和授信制度,完善风险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明确各职位的任务和责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美国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治理实践包括计划、执行和评估,重点在于取得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其手段是额度控制、交易产品风险及对冲策略。在内部设立风险和资本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从全局出发,审批业务计划,并不断调整业务计划的额度;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的资本进行调配。主要做法是通过衡量公司对风险可接受的额度和程度,及其经营能力,实行量化管理。风险管理将按照可承受能力在业务计划过程中分配资金。额度大小取决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所需资本总额的规模。借鉴西方金融业的经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体制十分必要。

2、提升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工具。

涉足金融工程领域,适时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工具,可选择远期或期权品种,具体到利率期货、股票期指、指数期货和债券期指。对汇率、利率以及资产价格等采用风险和信用对冲的方式。对风险管理可采取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手段,运用回归分析、非线性模型、经济函数模型来衡量风险,以消除波动。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调配,来调节风险管理决策。根据投资组合风险状况的变化,随时买卖期权、期货等衍生工具,实现风险的动态管理。

3、加强人才管理,建立一支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

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金融工程师队伍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将是眼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基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中小金融机构可以采取“请

6 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从三方面入手:其一是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讲课,提高本单位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其二是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利用现有的条件,定向培养适应现代化金融企业管理的尖端人才,使之熟悉和掌握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和分析工具,并运用到实践中;其三是改善自身条件,吸引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本单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

三、中小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几年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情况不甚理想,相当一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亏损,同时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

农村信用社的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不良资产大大超过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资本充足率也大大低于四大国有银行现有水平,有相当一批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不佳,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是目前我国农村资金运行状况较差,表现在:一方面国家农业金融机构在商业化改革中基本已经脱离无利可图的农业生产领域,农业政策性银行也因为粮食流通和收购体制消耗财政补亏过多,银行挂账数额较大,而农村信用社则陷入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压力之下,其经营范围只能依靠非农领域的高利润维持生计。近年来。乡镇企业受融资困难影响出现大量倒闭现象,能维持存活的企业效益也是不断下降。这三方面因素迫使投入到农村的资金已经少得可怜;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财政性支出

7 大量增加,使农村债务加大。目前,乡级和村级农村平均负债水平高涨,农村基本周围资金严重不足,导致高利贷产生并转化为农民负债。在这种状况下,农村金融体系不仅缺乏良好资金循环的融资条件,而且使得农村资金长期净流出,农村金融体制已经面临严重考验。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城市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分为两个层面。其一,在从城市信用社的多级法人制转化为城市商业银行一级法人制过程中,有些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出现两方面问题,第一是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转制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亏损,第二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因不良资产比例过重出现支付危机。这种状况表明,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政策环境,体制结构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其原因有四方面;(1)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要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角度来改革目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2)在由过去两级法人制(或多级法人制)过渡到一级法人制过程中失去部分信贷约束,表明现行的一级法人制还缺乏现代银行管理体制作为保证。(3)清算与结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解决。存、放、汇三个基本职能是银行生存的基本职能。而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汇兑职能则由于过度防范金融风险和政策歧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造成银行功能不全,直接影响经营效率;(4)城市商业银行从性质上讲,应该是全能性、综合化的小型商业银行,其资产管理也应是全能化的,但由于对其没有任何政策扶持,相反还对其资产运用限制过多,造成相当一批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经营不力,同时主营业务相对萎缩,整体经营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区域性

8 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问题也不容忽视。从整体上讲,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信贷市场上的份额比国有银行少。从今后发展趋势看,这批中小金融机构是建立真正现代金融企业结构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融资重要来源。这批金融机构中,信托投资公司的问题较为严重。从市场结构看,信托投资公司还是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不能因为防范风险,对其一棍子打死,还是要网开一面,通过资产重组解决其不良资产比重过高问题,并通过法律规范其发展。对区域性的股份制银行,应该在减小金融风险基础上,加快发展步伐。

四、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制约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1、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模式及其变迁态势。金融制度作为一国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必然受制于基本经济制度,金融制度创新也只能在特定的经济制度框架内进行。也就是说,特定的经济制度框架下形成的不同的金融分配偏好和产权格局会直接决定金融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空间范围。经济上实行高度集权的国家与强调经济运行市场化的国家,金融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与空间范围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经济运行强调市场化的国家比经济实行高度集权的国家,其金融制度的选择相对自由,产权关系亦相对明晰,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由此产生的金融制度创新需求也就旺盛,金融制度创新空间也更大。当然,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不仅存在着内部的局部调整,有时也会产生大幅度的变迁,也不排除在特别情况下,发生质的剧变。基本经济制度在其不同的变迁状态下,为金融制度创新提供的自由度和程度空间是不同的。一般说来,金融制度创新

9 的活跃程度与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剧烈程度正相关。

2、金融制度创新的成本与风险。金融制度创新必须克服对已经形成的金融发展路径的依赖性,这需要产生巨大的沉没成本。一般来说,已有的金融制度形成、运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在金融制度变更中形成的沉没成本相对较低,金融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就会小一些,其实施难度也不会太大。反之,金融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就会很高,难度也会相对更大。另外,大规模的金融制度创新还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制度创新风险问题,新的金融制度可能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替代原有的金融制度成熟、有效地运行,这样,在制度转换过程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某种制度真空,如果这种制度真空不能迅速地填补,金融混乱必然会产生并形成巨大的转换性损失。金融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越大,创新主体对其所持的态度就越谨慎、保守。

3、一国金融资源的稀缺程度。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动机是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实现稀缺金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配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国金融资源较为紧张时,客观上通过金融制度创新来缓解这种矛盾的需要就更为强烈;反之,一国的金融资源较为宽裕时,通过金融制度创新来解决金融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动机就会减弱。有人也许会说,在那些金融资源稀缺程度较高的国家(一般是不发达国家),其金融制度创新的进程实际上落后与那些金融资源稀缺程度较低的国家(一般是发达国家),这又怎么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其它限制原因造成的,比如,金融资源稀缺的国家往往技术基础能力不足,经济、金融开放度太低,甚至政治、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原因,这都会将由于金融资源稀缺带来

10 的金融制度创新动机抵消。因而,笔者在分析这一制约因素时,加上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一假设条件。

4、金融技术进步态势。金融制度创新一方面需要金融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从金融技术进步中获取动力。比如,某些基于金融安全保障的监管类制度创新,需要高度的信息获取与整理、分析条件,某些更有效的交易制度的采用也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后,这类拟议中的制度创新便会突破技术瓶颈和供给的成本限制而很快得到实施。另外技术进步进程的加快总是导致大量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而要保证这些衍生金融工具正常运用,客观上迫使相关金融制度作出适时适当的创新反应。目前,随着英特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应地,电子货币,网上支付随之迅速发展,现行的金融制度根本无法加以规范和约束,因而相应的金融制度创新需要就十分强烈。

除以上制约因素以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制约因素,比如金融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金融的开放倾向等等,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创新的效应与其制度变迁成本是不对称的,即后者通常会远远高于前者,这客观上会抑制制度创新的冲动。而在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各类金融主体寻求公正而普遍适用的规则即对制度协调的内在要求会更强烈。当一个金融共同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时即存在开放倾向时,由于其原始状况与外部金融系统的差异过大,因而基于实现开放本身的要求,其金融制度创新的动机通常都会特别强烈。

五、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现实分析

我国金融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政策金融的比重过高,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设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而且占据商业银行主体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明显带有政策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是高比例的政策性金融。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可以清楚地表明,我国金融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是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而追求“市场化的金融体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成分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职能不同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来实现的。其路径大致可以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反观我国金融改革历程可以看到,我国金融改革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1)信用卡的广泛应用,电子资金汇划系统的推广,是货币制度创新的主要表现。(2)在金融市场创新方面,确立了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运行的基本规模;(3)在银行制度方面,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建立了政策性银行体系,以分离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职能;对国有商业银行取消贷款限额控制,就是中央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向市场化方向靠拢,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际步骤。(4)在金融管理制度方面,传统的以计划性、行政指令性管理为特征,以直接调控手段为主导的金融管理模式,正在向市场化的、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导的金融管理模式转变。(5)在投融资制度方面,金融创新改善了融资制度的结构,逐步实现了传统体制下单一主体和渠道的投融资格局向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转化。(6)在汇率制度方面,1994年后相继实行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

12 汇率由人为定价转变为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调节)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另外,2001年又对国内居民开放了B股市场以及将股票上市程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核准制,等等。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银行、证券和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制度的正式形成。

迄今为止,初步建构起以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制度,其基本框架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政策性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组成的较为规范、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

从总体上讲,我国过去20年已有的金融制度创新是一种强制性、渐进式的制度创新,它倚赖并滞后于经济制度创新变迁。我国既有金融制度渐进式创新的显著特点是:一是不一步改变旧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不首先触及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而是在不破坏正常的经济政治秩序前提西啊,逐步放松控制,由易到难,稳步前进;二是在统一领导前提下,采取非均衡推进战略,分部门、分地区、分领域、分企业各个突破,分步推进;三是在坚持公有产权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体制外推动,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从发展非公有产权主体与深化公有产权改革两个方面来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由于受二元经济制度环境及经济制度变迁模式的限定和约束,从一开始就在总体上采取了渐进式的创新逻辑,即先不触动旧金融制度的核心,而是先在旧制度外培育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新金融制度安排的成长为旧金融制度改革创造条

13 件,然后推动旧金融制度改革深化。以银行制度创新为例,我国1998年以后实施的金融改革方案就代表了一个修正了的渐进式的金融制度变迁路径。 此方案的主要改进在于:(1)将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信贷存量进行剥离,单独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存量政策性资产进行技术处理,处理过程可采用商业性金融技术;(2)政策性资产剥离后,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股份化改革,以确保增量信贷资产按纯商业性原则生成。此方案的实施要点在于政策性资产的剥离只能是一次性的,而这一点的根本保证就是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产权进行清晰界定。从理论上看,符合渐进改革要求的商业性金融替代过程应该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即在逐步增加商业性金融比重的同时,又不能损害既有体制内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从而使金融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最小。我国理论界目前对上述方案成功可能性的担心也主要该方案的主要缺陷是政策性金融的存续期限和规模过大,给改革带来过高的成本,很难达到“帕累托改进”。从我国现有的金融变迁过程看,渐进式的金融制度变迁明显存在“三重三轻”倾向,即重增量,轻存量;重体制外,轻体制内;重金融组织与金融工具,轻金融制度。为了减少创新与现存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利益结构之间的摩擦,我们把创新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外延的扩展上,如增设一些新的机构,引进一些新的工具,开辟一些新的市场,等等,而对一些势在必改的制度层面的问题,因为难度大,涉及面广,可能对现有制度框架和金融秩序形成较强的冲击力量,则瞻前顾后,尽可能回避和拖延,不愿采取迅速的创新行动。特别是当改革的措施、速度与政府利益和偏好发生矛盾时,政府甚至不惜走回头路。

我国既有金融制度的创新又是一种强制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作为制度的强制性供给主体,国家的选择始终影响着微观金融的成本和收益,因而影响到制度变迁的形态和过程。设计制度的政府,尽管意识观念在逐渐增强,但在制度安排上仍缺乏周全的思考,甚至正是由于这种制度安排上的某些缺陷,使整个制度出现较多的弊病,在实际执行中出现非均衡。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没有建立之前,市场在经济金融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市场主体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市场(即企业和个体)不可能提供金融制度的供给,由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需求主要来自政治需求,是为政治经济改革服务的。我国到目前为止的金融制度的变迁主要是顺应经济改革这一政治目标而产生的,是外力作用,而非内部趋动;是被动变迁而非主动变迁,是政治需求而非市场需求。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无论是建国初期的改造民族金融业,还是“大一统”的高度集中的金融制度以及至今方兴未艾的市场金融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表现了政府强制性的制度供给行为,较少反映了微观金融主体的诱致性制度需求。从双层银行体制的建立、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到发展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到分业经营;从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到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足鼎立”的分业监管,等等,均采用了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创新方式。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但制度供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也不一定能提高制度创新的效率。

六、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需求和供给

诺斯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 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达到制度均衡,这种制度均衡的实现条件是制度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据此,诺斯提出构建新制度的理想标准是使新制度下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等或接近。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取向和金融体系的货币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而且还因为长时间积累的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和金融安全的最大隐患。因此,我国金融面临增加货币供给支持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按市场化要求加快体制改革、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等艰巨任务。再加上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摩擦碰撞和面临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金融运行中还存在诸如金融资源配置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金融资源配置规模与实质部门贡献偏离、金融机构扩张资产规模与缓解金融风险、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开放与金融分业经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从制度创新需求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旧体制还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这样一种体制本身就蕴含着多样化的制度创新需求。此外,加入WTO要求现有的一些金融制度脱去原来的“外衣”,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也成了制度创新迫在眉睫要解决的课题。

与金融制度创新需求相比,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则明显滞后和不足。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依赖于制度设计的“成本”以及寻找可选择目标的知识基础。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供给不足及其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1)产权制度供给不足。金融产权制度发育滞后导致银行和企业关系的处理中长期处于混沌不清状态。结果企业低效率运行大量占压银行信贷资金,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膨胀,金融风

16 险不断积累。(2)信用制度供给不足。银行对居民的存款是硬约束,到期必须还本付息,银行对贷款的企业是软约束,有到期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这样的存贷款制度非均衡导致银行和企业都存在“道德风险”,即银行和企业都不承担责任,从而导致银行不良债权不断增多,加大金融风险,导致国家经济不安全。(3)货币制度供给不足。一方面,利率制度非均衡体现在利率制度无法发挥作用,利率水平的确定总是优先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作为解决企业困难的工具。过低的利率支出无法约束企业的过度资金需求,不能对资金的使用者形成有效的压力,造成“敢借,敢用,敢不还”的局面,导致银行呆账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汇率制度非均衡使汇率的决定、变动和调节机制不健全,无法适应国际金融形势发展的需求。(4)金融监管制度供给不足。建立在传统结算手段之上的监管制度不适应金融日趋信息化和电子化的现状。内部监管制度非均衡是金融不安全的重要因素,这种潜在的金融不安全因素一旦受到外界的冲击,会迅速引起连锁反应,酿成经济不安全。(5)外债制度供给不足。它会导致危机国家普遍存在外债规模过大,外债中长短期外债比例不合理;缺乏企业对外借债制度,企业可以直接对外举债,而政府无法规范,会造成外债失控;国家没有正确的外债战略,可能造成国家大规模对外举债;国家实行无效的借贷规则,可能为本国和外国银行提供无约束的买方贷款。这三种制度非均衡使危机爆发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问题。(6)金融组织制度供给不足。金融组织制度的缺陷,一方面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或者缺乏竞争,或者过度无序竞争。另一方面,组织不健全还将造成市场主体相互摩擦、市场交易结构失衡、市场发育不完全,给投机资金造

17 成生存和活动的空间,金融投机引起货币贬值,国民财富流失,造成国家经济不安全。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本身作为一种协调框架可以润滑交易摩擦,金融交易行为能够顺利地实现,进而显著地降低交易成本。其实,在各种类型的金融创新中,制度创新的收益最为丰厚。这不仅因为制度创新决定着其他创新依托的制度环境,从而影响其他创新的收益,更因为制度创新可以发挥先进制度的激励功能,对经济、金融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自身获取较高收益。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供求失衡难免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一是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金融的运行与发展;二是减少了金融消费者的社会福利;三是导致金融创新的收益递减;四是由于某些制度层面的创新迟迟未有进展,人们可能因此减谈对创新的信心与热情,从而使创新失去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金融制度创新已成为金融创新的“瓶颈”;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金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的“稀缺资源”。因此加大金融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应成为我们理智的、坚定不移的抉择。

七、我国金融制度创新进程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过去我们由于缺少对金融制度创新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整体规划,金融制度创新没有层次感和整体感,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过去曾被肯定和推崇的创新措施,反过来又被否定,成了改革的对象。这种反复导致了创新过程的“内耗”,加大了创新调整成本。为克服金融制度创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应制定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并有条理地分阶段组织实施。当然,这种目标

18 不具有指令性,只是为金融制度创新勾画了一个大致发展轮廓和前进方向,可根据影响和制约金融制度创新因素的变化以及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障碍适时适当地进行调整和修正。

近期我国进行金融制度创新规范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1)在金融组织创新方面,要建立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允许银行所有制的多样化;要建立以股份制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2)在金融市场制度创新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统一,健全金融市场结构,建立起全国统

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3)在金融调控制度创新方面,要确保中央银行的完全独立地位,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信贷政策的指导性,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节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调控制度;(4)在金融监管制度创新方面,;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中央银行宏观监管、同业公会同向约束、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三级监管体系,并逐步实现由机构性监管制度向功能性金融监管制度过渡,另外,要构建一整套金融法规,并形成一些开放性的金融危机处理机制;(5)在汇率制度创新方面,要实现由钉住美元向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此后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积极培育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为将来实现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做好准备。

2、增强微观金融企业在金融制度创新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创新。

19 政府是推动制度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左右着制度创新的方向、内容和进度。几乎每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措施的出台,都要借助于政府的政治权力,都是政府意志和行为的产物。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如政府的制度供给与需求主体的需求产生错位,就会降低制度创新供给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由政府包办制度创新、也容易抑制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使制度创新失去厚重的主体基础支持。因此,应注意调动微观金融企业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它们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微观金融企业还是新制度的接受客体,其对新制度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是影响制度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按照新制度金融学的观点,金融制度可看作是各金融主体进行博弈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的完善是保证游戏得以公平、公开、公正进行的基本前提。所以,政府如果在推出重大的制度创新措施时,不征求微观金融企业的意见,继续“行政金融”而不“市场金融”,难说其制定的游戏规则能得到微观金融主体的理解和支持,因为该规则难以保证游戏按照“三公”方式进行。

3、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制度创新的关系

逃避金融监管是金融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根据。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要求金融监管当局不能再用老一套监管方式来监管金融市场与组织,而必须按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逻辑来跟踪金融运行。在市场型金融制度中,金融制度功能的一部分是通过微观金融组织的经营行为实现的,比如资金配置和融通等功能。而微观金融组织总是倾向于创造更多的金融商品以增加更多的负债和增产,以增加利润。能动员落后地区和潜在储蓄能力的部门的金融制度创新(如金融组织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应当是鼓

20 励的,但如果是以增强投机为目的的金融创新应当受到金融监管当局的约束和制裁。金融企业的利润冲动必然设法逃避金融监管过程以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时,金融监管当局又要根据金融市场与金融组织创新后的实际情况作出反应,以创新的监管方式来实施监管。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监管过程,实质上是金融运行创新与金融监管创新之间的博弈。当然按照这一博弈过程所进行的监管模式必然是动态的。因而我们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二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应更新监管理念,加快监管体制创新,缩小监管与创新之间的摩擦,形成一种鼓励和支持制度创新,自动协调和平衡制度创新供求的监管体制安排。监管当局要实现适时适当干预(积极监管),而不是时时事事干预(消极监管)。对金融制度监管创新的一个重要案例是建立准政府的机构——存款保险公司,这是整个存款和储蓄机构对储户负责任的表现。这表明,金融监管当局,为应付金融风险,一方面应合理鼓励或容许金融创新,保护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热情,另一方面也要从预防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进行管制性创新,并且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重点应放在保护性管制和预防性管制方面。我国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应积极借鉴各国先进的成熟监管经验,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逐渐由目前的机构性金融监管制度向功能性金融监管制度过渡,把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以及建立规范的公平竞争环境作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4、应加强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研究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知道,一国金融制度创新的状况决定着其金融发展的水平,也正因为如此,金融制度创新引起

21 了人们广泛的兴趣。遗憾的是,实践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却使我们在呼吁金融制度创新时,并未对涉及这一创新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展开必要和充分的讨论。迄今已有的理论研究既不全面,也远未就许多基本问题达成共识。理论准备的草率直接导致我们在金融制度创新的实践中处于混乱和困惑状态,找不到或找不准方向与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所谓“制度创新”措施也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只有对金融制度创新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正确地指导具体的创新实践。并强化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避免坐而论道,以使金融制度创新理论研究成果更切近中国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22

第17篇:黄石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黄石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黄石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工业经济占黄石的半壁江山。近几年来,黄石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黄石工业经济正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所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黄石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8.4%,加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的51.2%。认真分析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是确保今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当务之急。

一、黄石中小企业基本概况及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据最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有3772家。按大中小型工业规模分类,达到大型工业企业标准的为湖北新冶钢、大冶有色总公司、东贝集团、湖北美尔雅集团、劲牌酒业公司、华新水泥集团公司、黄石供电公司和大冶陈贵矿业集团公司共8家,黄石拥有中小工业企业达3764家。涵盖了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能源等7大产业,是黄石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工业规模分类,2008年末,进入规模以上的中小工业达482家,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2.3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7.6%,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0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26家。2008年规模以下企业328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2.5亿元。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黄石市工业经济从2008年四季度起,呈现下行走势,但全市中小企业运行的基本面较好。主要表现在:

1、中小企业生产和销售增势平稳。虽然2008年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只增长6.3%,销售收入只增长3.4%。但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仍完成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销售收入400.46亿元,同比增长27.9%,上交税收15.14亿元,同比增长8.92%。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原煤产量140万吨,增长6%;铁矿石(原矿)产量286万吨,增长6%;服装1080万套,增长31%;水泥1268万吨,增长14%;钢、成品钢材、磁卡与上年基本持平。

中小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9.08亿元,增长33.09%,比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绝对值占全市规模中小企业的74.95%。以万达金卡、振华化工、鸿峻铝业、新成钢铁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企业综合治理能力逐步增强。黄石市中小企业经过近几年来的改制,企业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综合能力逐渐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合理。湖北锻压机床等一批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管理,企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逐年提高。黄石建材节能设备总厂等企业的产品不但在国内俏销,而且远销欧美、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三是企业产品逐步趋向多元化、系列化,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黄石市中小企业的产品由传统的钢材、水泥、机械、服装等有限领域,逐步拓展到新型材料、化学管材管件、精密模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800多个品种、近2000多个系列,产品结构优化,组合互补效应已经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已经实现质的跨跃;四是企业信誉普遍较好,盈利能力大为改观。据调查尽管当前市场形势比较严峻,

黄石市仍有70%以上的中小企业能够盈利。

3、企业成长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初,黄石市共有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07家。到2008年底,新增规模中小工业企业100家,其中引进项目投产新增40家,“小进规”新增60家。据第二次全市经济普查清查最终结果显示,全市法人工业企业达到3772家,其中具备了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的达604家,比目前在统的规模以上单位还多89家,这为2009年工业企业“小进规”提供了保障。预计2009年全市新增的规上工业将增加销售收入5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将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个左右的百分点。

4、产业集群快速扩张。目前已形成了涂镀板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钢铁深加工、铜及铝制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等八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聚集了500多家中小企业。2008年,涂镀板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非金属矿加工等五大成长型产业集群完成增加值55.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30.1%。

二、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尽管2008年黄石市中小企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但从第三季度开始,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使黄石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

1、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黄石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比上年下降7.8%和1.0%。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26家,全部是中小企业,占全部中小企业的比重为26.1%,主要集中在电解铝、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电力等传统行业和主导行业。特别是电力生产等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带动全市亏损企业急剧增加,亏损额快速增长,黄石市中小企业全年亏损总额为5.44亿元,比2007年增加3.37亿元,增加亏损1.63倍。从亏损额看,排在全市前三名的分别是:电力、仪器仪表制造和通讯设备制造。导致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企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成本呈刚性上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成本、人员工资、交通运输等费用支出不断攀升,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等手段降低的成本消耗。

一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幅度大。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自2008年以来,基础性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1-9月份,黄石市企业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基本上处于直线上升态势,2007年12月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为111.82,到2008年9月达到123.09。尽管2008年4季度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依然在高位运行。

二是工业品出厂价与购进价“倒挂”加剧。2008年,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均持续上扬,但出厂价格指数涨幅明显落后于购进价格指数,价格倒挂使企业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2008年1-12月份,黄石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比工业品出厂价格高7.59个百分点。分月看:除1月份两者基本持平外,2-12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均高于出厂价格1-13个百分点。明显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的“倒挂”加剧,直接使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三是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近年来黄石企业劳动用工一直处于相对紧缺状态,尤其是

一线操作工缺口较大,招工困难,主要是工资待遇过低。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黄石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据初步统计,2008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劳动力报酬增长18.1%。目前黄石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覆盖率还不是很高,若按法律要求全覆盖,企业用工成本将大幅增加。企业还反映员工管理难度增加,许多工人不愿签合同,不愿意交养老保险。

2、企业资金供应非常紧张。这次危机由大中型企业正在向中小企业扩散。企业资金面紧张,流动资金缺口增大,70%以上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同时,由于现行贷款利率偏高,使中小企业财务成本平均提高两成。据测算,危机造成2008年黄石市中小企业利润同比减少近一成。同时,货款回收困难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高达35.5亿元,占企业流动资金的14.6%。近年来,黄石市中小企业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但由于融资瓶颈难以突破,致使中小企业的规模效应迟迟不能显现。据调查,黄石中小企业中,“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三有”企业占60%以上,其中80%以上的企业反映资金不足。全市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超过10亿元。

2008年黄石中小企业景气指数仅为91.84,处于不景气区间。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62.81,处在近5年来的最低点;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74.53,处于极不景气区间。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趋紧主要是金融紧缩措施的累积效应影响。一是小企业现金流紧张。由于资金紧张局面持续,银行中小企业年融资综合费率达12%以上,部分企业短期民间“过桥借贷”月利率高达4-6分。二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中长期贷款。银行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一些大集团、大企业。三是贷款审批时间长,企业融资很难迅速及时到位。成功申请一笔贷款往往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四是贷款成本增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目前,银行贷款实行浮动利率,近几年银行普遍实行的是利率上浮30%。融资困难已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营业费用为22.9亿元,比上年增加78.77%。而企业利润总额只有14.61亿元,比上年减少3.55亿元,减少19.55%。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黄石中小企业出现的这些困难,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阵痛”,也是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倒逼”压力。因此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把此轮危机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机遇,练好内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针对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尽管政府加大财政支持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所有问题,但可以体现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政府应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财政对中小企业投入逐年增加。同时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等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间接扶持。要出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相关政策。加快中小企业间的资源合理配置,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政府主管部门要为企业提供信息、科技、市场、资金、法律等配套服务,让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2、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缓解企业资金困难。金融部门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新的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降低企业资本金、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规模”项目对企业评级的影响,为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创造条件。在贷款管理方式上,完善信贷资

金的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贷款审查、发放权力,加快构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引导商业担保机构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费用,简化操作程序。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加强银企沟通。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应变能力。金融危机必然会促进各行各业的优胜劣汰,危机给企业和行业创造了产品与技术更新换代的机会,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必将促使新的产品和企业的诞生。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探寻发展出路。一是加强资金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和信誉。二是及时调整战略决策。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进行结构调整或转型,要改善营销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产品销售与市场开拓,开源节流,提高效率。合理调配内部各种资源,节能降耗。三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强对现有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努力创建企业文化和营造工作氛围,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留住人才。

4、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目前黄石市企业服务体系发展还不是很完善,由此带来的融资难、信息不畅、人才匮乏等困难,严重制约了黄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创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对那些有技术懂管理,有产品研发项目或专利技术,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的人,给予风险投资支持。二是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组织各行业协会成立中小企业互保基金会,共同应对资金缺口问题。

5、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聚合效应。应该看到,黄石市民营经济外向度较低,相对发达地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支撑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稳固,这为黄石市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施“弯道超越”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要在危机中寻找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政府部门要建立部门帮扶中小企业责任制,重点扶持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非金属矿加工、钢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业等五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方向,切实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实施行业管理。由协会牵头按行业组建企业联合体,加强产业集群配套产品的协作性,实现信息、原材料、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社会服务等资源的共享。建立起产业集群内部的资金链,把集群内部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合理使用。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在五大产业集群内部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投入,创造区域品牌,扩大品牌效应,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企业和产品抗风险的能力。

第18篇: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05年安徽经济展望》——专 题 研 究

http:///analyses/zw2005/zw0518.htm

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局

一、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徽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运行质量逐步改善,综合竞争力有所增强。

从经济总量看,截止2003年底,全省中小企业12.75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99.92%;实现增加值1605.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40.4%。从产业分布看,从事二产的企业5.25万家,实现增加值1204.9亿元,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75.07%;三产企业7.49万家,实现增加值400.4亿元,占24.93%。从行业分布看,工业企业4.71万家,实现增加值883.1亿元,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55.01%;建筑企业0.54万家,实现增加值321.8亿元,占20.05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0.77万家,实现增加值82.2亿元,占5.12%;其他服务业6.72万家,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78万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46万家,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软件业0.39万家,房地产企业0.32万家,文化娱乐业0.05万家,共实现增加值318.2亿元,占19.82%。

中小型工业不仅在全省中小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全省工业的主体。2003年,全省中小型工业创造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61.09%,实现利税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量65.6%。在中小型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作用突出。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有4099家,创造增加值484.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55.0%;实现利税187.5亿元,占52.2%。其中,制造业企业有3759家,创造增加值418.3亿元,占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总量86.27%;实现利税154.6亿元,占82.45%。

从所有制性质看,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中,股份制工业企业有2461家,创造增加值277.3亿元,占全省中小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6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697家,创造增加值184.9亿元,占17%;集体工业企业有429家,创造增加值28.4亿元,占10%;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分别有217家和155家,创造增加值分别为55.1亿元和25.2亿元。从社会贡献看,2003年,全省GDP的40.4%是中小企业创造的,36%的税收是中小企业提

供的,安排职工就业1433.8万人,占全省企业职工人数的94.1%;全省中小企业职工中,二产从业人员639.6万人,其中:工业364.3万人,建筑业275.3万人;三产从业人员794.2万人,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07万人,批发零售业252.9万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06.9万人,住宿餐饮业101.1万人。

二、2004年以来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形势

2004年以来,安徽省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信贷紧缩、物价上涨和交通、土地、能源等因素制约的不利影响,呈现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发展速度稳步增长

1—9月份,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452.58亿元,同比增长14.1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合肥、芜湖、巢湖、马鞍山、池州工业发展速度均在40%以上,铜陵、安庆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工业主体地位强化

1—9月份,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19.30亿元,增长16.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4.60亿元,增长27.5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82%;实现销售收入1478.93亿元,增长33.22%。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7.76%,比上年底提高了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58.11亿元,增长30.70%。

3.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发展迅速

民营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主体,2004年以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省非公有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27.3亿元,增长20.5%,高出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平均增长速度4.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5.6亿元,增长33.6%;实现利税总额69.4亿元,增长36.6%。从行业看,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9月份,中小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707.8亿元,增长10.1%,为近几年来最好水平。轻重工业同步增长,增长速度分别为27.6%和27.4%。

4.外资拉动作用明显

1—9月份,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6%。全省新批208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主要是中小企业。县域中小企业引进省外、境外资金6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37%。

5.社会贡献有所增加

1—9月份,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2.04%,比上年末提高了1.6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5.4%。

虽然2004年以来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投资和工业增长速度回落

从4月份开始,工业增长速度逐步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增加值增长速度比一季度回落了1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工业企业回落了0.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87.9亿元,增幅比一季度回落35.3个百分点,其中更新改造投资回落31.7个百分点;1—8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二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9月份投资增幅虽然回升,但增幅仅与上半年持平。

2.资金不足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运行艰难

至2004年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比上年末和2004年一季度末分别回落

2.2和3.3个百分点。由于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不愿意贷款或贷款大量减少,致使中小企业技改资金严重缺乏,特别是流动资金缺口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约有80亿元。安庆反映流动资金缺口8亿元。招商引资企业普遍反映安徽省金融环境不宽松,金融支持和服务不配套,影响了外商投资积极性。截止2004年6月底,来安县各家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减少了3100万元,金融部门只收不贷,使许多中小企业步履维艰。虽然安徽省信用担保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的看,信用担保业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担保机构数量不多,注册资金有限,担保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一些担保机构因未能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缺乏担保的风险分散和补偿制度,开展担保业务十分困难,甚至有的担保机构从组建以来未开展一笔担保业务,特别是省级担保机构分散在多个部门,未能形成合力,弱化了省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的牵动力和促进作用。同时,担保条件苛刻,办理抵押、质押手续复杂,评估及有关担保费用

较高,使一些企业对担保贷款望而却步。

3.土地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由于土地审批冻结,全省中小企业土地缺口约有6万亩。土地制约的负面影响突出显现出来。一是影响了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TCL集团要在来安投资6亿元建设手机和彩电生产基地,因没有土地,项目协议无法签订。当涂博望镇现有32家招商项目,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刃具生产,计划投资2亿元,也因土地困难无法落实。其他市县也不同程度存在这样问题。二是影响了技改项目和扩建项目的实施。南陵有一个总投资2亿元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已经投入近4000万元,因土地“冻结”,后续项目无法实施。芜湖华江集团计划投资18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已到位1200万元,也因土地问题被迫停建。三是影响了各类人员创业。有些外出务工人员、科技人员想投资创办民营企业,因土地问题而无法如愿。马鞍山有200多位外出务工人员想回乡创办企业,计划投资6亿元,因土地制约而不能实现“凤还巢”。四是影响了小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各地都有把中小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发展产业集群相结合的强烈愿望,因土地规划无法修订,限制了小城镇经济功能的提高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桐城已经形成了包装印刷业、制盖业、制刷业、羽绒制品业、输送机械制造业、汽车零部件业六大产业集结带,因土地制约对优势产业聚合和升级产生了严重影响。当涂太白镇虽已规划产业集聚区,也因土地问题无法启动。

4.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2004年以来,由于原材料、燃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导致产品销售成本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1—9月份,安徽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2%,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4.5%,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6.3个百分点。据淮南市华阳玻璃集团反映,仅电力和煤炭价格上涨,2004年以来已增加生产成本1300多万元。目前企业景气指数呈回落之势。三季度安徽省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0.4,虽然比上半年提高0.1百分点,但仍然比一季度低7.8个百分点。据省企业调查队反映,目前在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13.0%,大企业仅占1.7%,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比大企业明显恶化。

5.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明显

长期困扰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低,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陈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原始积累不够,布局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着全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与优化提高。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上升。从省内看,沿长江流域地区发展较快,皖北地区发展相对较慢。“马芜铜”经济圈工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均在40%以上,阜阳、宿州低于20%。从省外看,安徽省与东部发达省份差距进一步拉大。到2003年底,安徽省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仅相当于江苏的22.3%,山东的27.2%,浙江的27.7%;上缴税金仅相当于浙江的9%,江苏的15%,山东的22%。

6.发展环境不宽松的问题依然存在

少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行政处罚权,存在着重复处罚、随意处罚的行为。“三乱”现象还没有彻底根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有禁不止。政策透明度不够和政策落实不够并存。有的企业反映,安徽省多年来出台了不少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连续性不够,让企业心有余悸;二是落实不够,讲得多,兑现的少。同时,存在着发展观念滞后和认识不统一的问题,缺乏发展中小企业自觉性和坚定性,“重大轻小、重公轻私”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快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按照省政府关于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使其真正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动力,财政增收的支柱,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工

作落实,切实推进安徽省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在指导思想上,全面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平台,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增加经济总量,着力提高运行质量,努力开创安徽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在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上,按照“扶优扶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通过3~5年努力,力争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50%。

具体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1.以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按照政府组织发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创造环境推动的构想,在经营创业基地生产要素上抓突破,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步伐。重点扶持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良好,接纳经济辐射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着力抓好50个省级创业基地建设和30个产业集群。制定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发展规划,出台《安徽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评审和管理办法》,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土地划拨目录,指导各地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以产业聚集带建设为载体,以营造环境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东西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的力度,努力引进省外境外企业和资金参与安徽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围绕“861”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积极参与重点工程的建设,着力发展一批为大企业、大工程、大项目配套的中小企业。

以扶持成长型、科技型、加工型、创汇型、配套型、就业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行业,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培植一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以营造创业环境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重点建设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和一批对民间资本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重点工业园区。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创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兴办科技型民营企业。

把鼓励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开发中小企业创业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加强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联系、沟通和交流,重点鼓励在资金、技术、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积累和提高的人员返乡创业。

按照城镇规划的总体要求,本着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方便改善群体生活的原则,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以兴办第三产业为重点,“开办小企业,增加新岗位”,大力发展区街经济。有重点地规划一批利于区街经济发展的产业带,实施“退二进三”,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突出发展辐射能力较强的特色专业市场、特色街,带动城市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

3.以深化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继续抓好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确保用2年时间使国有、集体资本退出中小企业序列。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因厂施策,加快发展。在改革的动力上,要把民营企业和现有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及职工作为重要依靠力量,鼓励其参与改革和招商引资以启动民资。在改革的形式上,做到“九个一批”:一是出售改制

一批;二是兼并收购一批;三是承包租赁一批;四是嫁接改造一批;五是剥离分立一批;六是“退二进三”一批,利用级差地租的收入发展第三产业;七是“零”资产转让一批;八是摘帽换牌一批,对“戴红帽子”企业,还其民营企业的本来面目;九是破产退出一批。在改革的政策上,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和创新,实施有利于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同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依法保护职工利益,妥善安置好职工,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市,实施产权登记和产权确认工作,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4.以发展信用担保业为切入点,多渠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入

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融资服务体系,突出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一批政府参与、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加快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信用担保业的发展。组织企业开展相互间融资担保。

促进各级财政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二板市场和国内创业板市场上市。开展风险投资试点,重点支持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建企业投资财团,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协调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开展公开授信,推进银企合作。

建立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研究制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为企业结构调整、资金流动和产权交易提供服务。积极给予中小企业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争取和安排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出口退税等政策;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举办中小企业产品展览和展销活动。

按照“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建立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建立联合征信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尽快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加强诚信教育,引导企业增强诚信守法的观念,努力提高安徽省中小企业整体信用水平。

5.以推进技术改造为切入点,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

采用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淘汰落后工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以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抓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结合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各类科研单位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方面的服务。建立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项目库,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储备、技术发布和技术洽谈等工作。加强与境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高度重视信息工作,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围绕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使用和反馈等关键环节,强化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工作,发展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介机构,拓展现有中小企业局域网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等提供方便。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试点,为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开发成本创造条件。当前重点加强“中小企业在线”信息网建设,尽快发挥作用。

6.以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切入点,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

采取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互助和自我培训等多种形式,在利用省局培训中心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大中专院校、培训中心等力量,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知识、职业

技能培训等。逐步建立经理人才测评与推荐中心,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职业经营者市场;逐步建立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库和交流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推荐、交流和管理等服务;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资历、业绩评价体系,规范开展中小企业职称评定、技能鉴定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的支持,继续组织实施全省中小企业“515”人才培养计划。

7.以创新观念为切入点,切实履行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责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陈旧观念的束缚,营造全社会创业的意识;打破部门利益的桎梏,形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合力;创造性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坚持在问题面前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转变行政观念、行政职能和行政方法,积极探索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由“行政控制型”向“规则服务型”的转变,学会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法指导和服务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把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环境”上,把调查研究、强化舆论导向、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服务手段作为主要工作方法和主要工作内容。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比贡献、争先进”的主旋律,建设服务型和学习型机关,切实提高服务和指导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努力做到对上当好参谋,对下搞好服务,对外抓好协调,对内强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

------------------

(执笔:华克思 韩 兵)

第19篇: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文章指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二,中小企业是保障就业、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基础;第三,中小企业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最主要财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第四,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第五,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大企业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发展了,有利于大企业进行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使大企业更好地发挥优势,专门从事规模较大的生产。正因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使中小企业健康运行,并能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家族管理问题。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实际上仍然属于家族所有型企业,产权集中于创业者及其家庭成员手中,这种原始的企业产权形态的弊端在于企业拒绝内部市场化,限制了企业在经营者选择方面的灵活性。

2.内部治理机构问题。目前的很多中小企业内部治理机构缺失,即使是在一些建立了内部治理机构的中小企业中,也还大量存在着不按规范行事的问题。监事会、经营决策委员会等机构或由主要投资者的家人担任负责人,或由下属员工充数,名义上存在的相应治理结构,实际上仍然是所有者的附庸,企业在制订相应制度和对重大问题进行论证时,并不允许监事会、经营决策委员会等机构实际发挥作用,即使这些机构对企业运营问题发出不同声音也不被理睬,这种作法导致名义上健全的企业管理体制有名无实。

3.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失当问题。内部治理机构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重大经营决策主要由个别人完成,侧重经验和感觉,决策行为随意性大,难以借助相对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使之趋于合理。由此造成由于对重大经营决策涉及的专业领域不熟悉而决策失误的情况发生。

4.资金调配失当甚至失控问题。具体表现为盲目投资、缺乏资金合理调配与控制意识;财务管理混乱,资金核算与调配随意;对日常现金流量控制不力。以上财务问题,使中小企业在不能实现资金的预期回收和财务管理制度约束不足的情况下,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负债开始构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5.营销管理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没有专门的群体负责公司的营销管理,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内容相对简单、专业性不强,仅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三、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对策

1.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广大中小企业的素质和发展,因此首先企业家自身要努力提高素质,在观念、能力方面下大工夫。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的素质提高了,企业家们自己会思考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解决家族管理的问题,首先必须由企业家自身来推动,高素质的企业家,才能深刻认识到家族管理的各种弊端,并积极推动变革。

2.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首先,中小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进行企业内部治理机构的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企业组织机构,正确处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制订系统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实现中小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型,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其次,完善内部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从集权向放权的改革。只有采取科学的授权方式,才能合理分权,实现从集权到分权的成长转型,把企业做大做强;最后,要完善中小企业决策制度。建立中小企业完善规范的决策制度,使中小企业决策在规范的制度下运行,制约老板“一言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老板的一意孤行、个人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3.重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中小企业若要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有一支能踏踏实实为企业服务且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人是企业的灵魂,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企业就是空的。

4.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要加强财务管理,中小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规范企业的投资决策管理、企业的资金使用与控制,有利于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同时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

5.提高中小企业营销管理水平。(1)确立企业整体营销观念,不仅仅把工作重点放在推销方面,而是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来思考市场营销,完善营销战略规划、市场调研、营销组合研究与规划等系统营销工作;(2)采取集中性营销竞争战略。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市场上要避开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价格优势、市场需求优势来立足市场,扩充市场,寻找市场空隙,进行聚焦市场营销。中小企业通过深度的市场细分,把需求未满足或未充分满足而竞争又较小的“利基”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然后集中全力,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3)企业间合作。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合作,整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把市场做大,从而实现共赢。可考虑采取如下形式进行合作营销:如为大企业生产零部件、配套产品,可利用大企业的销售网、技术力量和信用能力使中小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或者作为承包方参与外包经营;还可以考虑与其他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结成联盟。

参考文献:

[1]胡锦玉: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东方,2008,(10)

[2]李镇生: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问题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8,(07)

第20篇:中国中小企业文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1-07-26清华领导力培训网易博客

我国中小企业类别众多,各类不同的现有中小企业都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本文只分析国有中小型和私营企业文化。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现状,总结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已在一些中小企业初显规模:一些中小企业纷纷概括出本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战略,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力求尽快的把它们变成全体职工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小企业,则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扬弃,在中小企业文化上进行更新和深化,力求用崭新的中小企业意识来培育职工;一些新建的中小企业,更是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旗帜鲜明的提出本企业的经营哲学、发展战略、企业精神;非凡是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针对知识密集、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特点,普遍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视为中小企业的灵魂和生命。我国中小企业类别众多,各类不同的现有中小企业都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在这里只分析国有中小型和私营企业文化。

一、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现状

1、国有中小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组织结构等级分明。等级是组织中各种关系的矩阵,在国有中小企业这样的社会群体中,一层层关系按等级排列起来便形成了国有中小企业特有的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被严格定位的称呼清楚的反映了国有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的层级,某人是否被称为“厂长”、“主任”、“书记”,还是“师傅”,这些都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它代表着每个人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而每个位置又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现实中“尊重领导”往往培养了一种专制作风。一些领导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待人处事盛气凌人,工作上缺乏民主作风,容不得不同意见。“尊重领导”的需要使得工人和领导各自安然接受自己的角色:领导决策,工人服从。

行政治理官僚主义。层级和领导与工人的分工的不同造成了治理作风的官僚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情理法,法是死的,人是活的。问题处理不按正常程序叫做“例外”,人员提升不按正常规定叫做“破格”。因此,国有中小企业中的治理实际上经常依靠的是传统文化中不成文的规则。所谓“公章不如熟面孔”,这种现象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削弱了规章制度的作用,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官僚作风也影响了上下两级的沟通,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也不能上传。厂级领导很少下车间,工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是常事。

人际关系以和为贵。儒家学说强调“和为贵”。以往的职业终身制也促使人们十分注重搞好上下级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思想在一部分职工中,尤其是中老年职工中很有影

响。“和”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原则。“和为贵”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但另一方面这种思想会削弱规章制度的作用。从治理者和工人的角度看,和谐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劳动热情,但追求和谐的负面结果往往是追求平均主义,劳模轮流当,奖惩不明,好坏不分,人与人之间无原则的迁就,大家只追求结果的均等,而不讲贡献的大小,拿原则作交易,这严重影响了好的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打破无原则的人际关系,将是国有中小企业文化thldl.org.cn重塑的重要内容。

2、私营中小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多向作用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中小企业文化的核心。私营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就在于获取利润。这种价值观决定了它在经营中具有很强的市场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风险观念、效益和效率观念,以及为了实现利润而采取的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同时,私营中小企业主将合理合法的灵活变通的经营策略、经营手段与行贿送礼、腐蚀拉拢、偷税漏税等不合法甚至非法的经营手段融合运用,却有破坏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败坏着社会的风气。这种多向作用的中小企业文化,呈现不定型的动态,急需社会主流文化的引导。

多元化的人际关系。中小企业主和职工之间既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又是“老板与伙计”。这种非凡的人际关系,使得私营中小企业文化中的群体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多元化的状态:利益与共形成平等合作的气氛;存在或强或弱的人身依附关系,而且有强烈的血缘观念、地区意识、裙带关系;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中小企业主很少考虑下级和工人的意见,辞退工人简便,进出自由度大。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反映了私营中小企业同时兼容了家族观念和地区意识,追求利润目标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中小企业文化呈现着混合色彩。

双面刃的组织结构。私营中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特征主要有:企业机构精干,治理层次单一,脱产人员少,中小企业主集权治理,办事效率高,风险系数也高,同时,缺乏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易发生侵犯职工权利、伤害社会效益的反文化行为。同时,这类中小企业文化也程度不同的存在层次差距大、自控能力差、不规范性强等特点。

二、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中小企业文化己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但我国在中小企业文化上的自觉建设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中小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小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受到来自各方面复杂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制约。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的完善,中小企业治理水平普遍不高,加上劳动力素质偏低等原因,要构建我国的中小企业文化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文化,我们面对较大的困境,难点颇多。

1、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影响

一位文化研究者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这些“包袱”主要有如下一些惰性思想的影响:存在“大一统观”思想与实行行政化治理,自从秦始皇建立起高度统一的这样集权国家以后,“大一统”的幽灵便在华夏大地徘徊了两千余年,整个社会围绕政治轴心运转,即使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观念非但没有绝迹,而且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由于治理模式上的“大而全”、“小而全”,使中小企业患有各种常见病:如中小企业内部各种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流通慢;在思维方式上,一味强调“尊经”、“尊圣”、“法古’,而忽视个性的培养,创造性的发挥和多样化的追求,造成死板僵化的文化格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宗法思想对中小企业文化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中小企业现代化的阻碍力量。上述传统文化在现实世界中,到处可见到其影子,对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进步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2、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缺少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以至在构建中小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熟悉失之过宽,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认为在现阶段还不宜推广;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熟悉又失之过窄,认为增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就是中小企业文化,于是热衷于办剧团、成立运动会等等;也有的中小企业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作为中小企业精神,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行了,满足于表面文章,不愿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这也是目前重塑中小企业文化必然碰到的问题。传统文化过于重视人伦关系,也造就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严重轻视法制的缺陷,在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中,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个人说了算的非制度化现象相当普遍。

3、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中小企业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从体制外到体制内逐渐发展壮大,向社会证实了他们的能力、魄力、胆识和才气,并有了今天在国民经济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虽然不同时期的中小企业家所处的体制背景、政策环境、机会与挑战各不相同,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素质也差异万千,但纵观他们的创业历程,却可以从中寻出许多共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得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中国企业界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然而另一方面这个企业家群体却仍然不够成熟,这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昙花一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为我国企业界的一大特征。很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家业绩曾经无比辉煌,后来却日渐陨落,在为他们扼腕痛惜之余,我们也发现固然影响企业的成败有很多因素,甚至是很偶然的因素,但中小企业家们自身的某些特点却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创业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

三、建立中小企业文化的对策与措施

1、吸收传统企业文化精华

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主要以

“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现代中小企业的价值观应是义利并重,守义取利,即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前者是对中小企业“义”的基本要求,后者则是利的集中体现,二者的统一则是现代中小企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经营方针采取“诚信为本”、“薄利多销”,即通过树立“诚信无欺”的经营信誉来赢得顾客,以“薄利多销”来增加利润。“诚信为本”的中小企业信念也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中小企业道德的核心。传统的中小企业信念体现在中小企业道德行为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中小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中小企业行为准则。价实,是说商品价格,历代把“口不二价”作为经营者之美德。货真,是说商品质量,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量足,是说商品的计量足,这是经商者的美德。守义,是谈经商作风,也是一种中小企业风尚。

2、追求中小企业崇高目标,实现中小企业价值

许多中小企业在确立中小企业目标时把矛头对准竞争对手,争取成为行业中的龙头老大。然而,假如目标只限于击败对手,仅能维持短暂的时间,因为一旦目标达成了,心态就会转为保持现在第一的地位便可。这种只想保持第一的心态难以唤起建立新目标的创造力和热情。真正的中小企业家比较在意自己内心对“卓越”所定义的标准,而不是“击败其他所有的对手”。

中小企业经营者不仅要确立中小企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让组织上下都愿意为中小企业目标奉献力量,并让这样的努力持久不懈。每个人都必须相信自己的工作是与这一崇高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中小企业的雄心是正当可行的,它不是公关惯用的华丽词藻,也不是鼓舞士气的夸大宣传。共同的目标会唤起人们的希望,工作也就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

3、小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中小企业文化。而中小企业家在中小企业文化中起着造就中小企业家队伍

闻名经济学家熊波特将市场经济看作是企业家经济,并认为企业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假如这一命题成立的话,我们当然也可以说,中小企业家是现代中小企业文化的主体。因为,现代中小企业制度及其效率能否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中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中小企业家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历史赋予当今中小企业家的任务,不仅是做创造物质财富的“发动机”,而且要做中小企业文化的开拓者,要善于运用文化手段去塑造中小企业形象。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要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改革,为中小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问题与对策分析.doc》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问题与对策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