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2020-04-05 来源:策划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团体心理辅导策划书

心理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处于人生最宝贵最快乐的青年阶段,真实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快乐的生活。然而,现实的校园却不是这样的,大学生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乐,而是茫然、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常常充斥他们的生活,可能会引起各种心理疾病。为此,我们班特此展开一次以“展现青春正能量,享受青春悦生活”为主题的心理活动。

青春是无价而短暂的,展现自我是上苍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才能,让青春尽情飞扬,让展现自己成为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心理辅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并寻找青春的足迹,展现同学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大学是短暂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青春,趁着自己还年轻尽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亮丽而独特的风采,让青春飞扬!就像无数的星星在生活的星空中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三、活动主题

青春 团结 协作 沟通 和谐

四、活动对象

农学院2011级植物保护3班

五、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13年04月 28日下午3点

活动地点:桃李园 东体排球场

六、活动内容

一、桃李园活动

第一阶段 :

1、桃李园了解场地情况

2、安排同学们准时到场

3、由负责人介绍并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

第二阶段:活动安排

1.“松鼠”搬家

一、活动目的

1.1.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竞争和被淘汰的残酷,感受合作的力量。

1.2.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在竞争中体验双赢的快乐。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10分钟。

三、活动道具

无。

四、活动场地

室内、室外均可以。

五、活动程序

1.参与者每三人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人扮“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

2.根据主持人的口令进行变化,如:

“松鼠搬家”——“小松鼠”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

“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 “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小松鼠”。

3.主持人可以不断变化着发出口令,大家作出相应的变化。在活动一开始安排2只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充当竞争的角色,这样在变化中必然会有新的“小松鼠”或“樵夫”被淘汰出来,淘汰同学要求表演小节目。

4.集体分享活动的感悟。

六、注意事项

1.要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便于“小松鼠”、“樵夫”跑动变化。

2.本活动是人数越多效果越好,出现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和没有“小松鼠”的“小木屋”均被认为是淘汰。

3.主持人要关注多次被淘汰的“小松鼠”和“樵夫”,可以请他们表演节目或交流被淘汰的原因及心理感受。

七、活动扫描

1.活动点评

“松鼠搬家”游戏是在快乐的笑声中进行。在激烈动荡的“森林大火”中,机灵的“小松鼠”很快找到了新的家;勤劳的“樵夫”不仅搭好了新“屋”,还热情地呼唤着“小松鼠”进“屋”,形成了和谐的“松鼠之家”。假如“小松鼠”和“樵夫”没有主动交往的意识,没有积极合作的态度,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被淘汰是必然的。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就安排了两只以上无家可归的“小松鼠”,所以按一间木屋一只“小松鼠”来安排,一定有“小松鼠”或“樵夫”被淘汰出来。但主持人发现,有的小木屋里住着两只“小松鼠”。是强行登陆还是友情邀请?这时就得请出两只“小松鼠”问个明白。原来一只“小松鼠”无家可归时,温馨的“松鼠之家”热情地邀请它加盟,接纳与包容使“小松鼠”感动万分。

虽然游戏规则中要求是一间小木屋中住一只“小松鼠”,但出现了一屋住双鼠的情形,主持人对此不是否定而应该肯定,欣赏这种突破规则开放思路的态度,提倡这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精神。游戏一方面让大家感受竞争的压力和残酷,另一方面也体验了温馨与快乐,同时也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2、踩汽球

场地:户外

道具:气球、细绳

时间:15分钟左右

目的:活跃气氛,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增进协调性和协作能力。

要求:人数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组成一组,共五组。

步骤:当场选出十名同学,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败的同学可以表演小节目娱乐。

结束:请一到两位同学谈谈活动感受。

活动收场:活动结束后收拾场地垃圾

二、排球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3年4月28日星期天下午4:30;

地点:在东校园排球场。

二、前期准备

1、东排球场

四、参赛办法

队员安排是班级随机分配。

五、比赛细则:

1、比赛形式:

班级内部选出10人分两组,其他同学加油助威。

2、比赛规则:

A、赛阶段每局比赛为16分制,若时间允许则以三局两胜制进行比赛,局间不休息。

B、比赛上场队员5人,前排3名,后排2名,场地规格为羽毛球场地外线边缘;

C、发球队员发球时,双方队员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当发球队胜一球时,则由下一轮次的队员继续发球。不准连续发球。比赛采取每球得分制。

D、发球队员必须在裁判员鸣哨后五秒内将球发出,球被抛起发球队员未击球,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裁判应再一次鸣哨继续发球。发球队员在裁判未鸣哨而发球的,发球无效,重发,不判对方得分,第二次则判犯规。发球方将球击入对方场区内任何位置均有效;E、队员的一脚或双脚踏过中线不算犯规,但触及对方或影响对方的则判犯规;

F、某队赢得16分并超出对方2分时,或双方得分成16:16时,谁先得两分成18分时,则该队胜;

G、任何队员只有在两米线后(踩线犯规)才可以对高于网的球做进攻性扣球动作;H、拦网不算一次触球,还可再击球三次将球击入对方场区;

I、在对方发球时,前排队员不允许单手上手击球或拦网;

J、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并将球回击过网进入对方场区。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K、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并取消\"持球\"这个概念,队员只要不把球接住后再击入对方区不判犯规。

3、奖项奖励:奖品待定。

六、活动准备:

赛前准备:预定场地,准备排球,水等必须用品。

C、后勤组织:加油同学组织。

七、活动收场:

活动结束后,同学一起收场,收拾场地垃圾。

七、前期准备

1、通知每位同学活动地点时间

2、准备活动道具

3、购买所需物品

4、安排同学负责买用品,照相等工作。

八.经费预算:

气球,水,20元左右

九.活动应急预案:

1.活动计划问题:事先制定每项活动的具体计划。在进行活动之前,必须要有计划,有纪律地进行活动,避免造成活动无目的、人员工作无秩序而导致时间浪费和同学安全问题的出现。

2.安全工作分工问题:小组安全工作分配必须明细。在活动出发前,对所有成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明确安全的重要性。

推荐第2篇:团体心理辅导小游戏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为参加者提供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为了进一步消除天马晨练区队员们之间的陌生感,达到更为亲密的关系;以及提高他们团队合作的工作效率。十分必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二、活动目的:

1、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舒适区”好似自身“温度计”。这个游戏通过让不同人的身体部位进行接触的方式,打破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增进了彼此间的亲密度。

2、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打破自身的“舒适区”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团队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在游戏中,有一些敏感的部位进行接触时,你可以听见到人们的尖叫声和笑声,人们在游戏中,也将自身的“舒适区”完全打破。

三、活动宗旨

增进队员间的感情

四、活动主题

“打开心扉,畅游爱的海洋”

五、活动内容

“奇妙口香”游戏

参加人数:全体

时间:10分钟

游戏规则:

1、先计算一下人数,如果是双数,则先请一个人做发令员:如果是单数,则培训师先做发令员。

2、游戏规则如下:游戏开始的时候,请所有人一起问发令员“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开始发令,比如“口香糖,粘肩膀。”则所有人必须迅速找到另外一个人,两个人的肩膀粘在一起。最后肯定剩下一个人,剩下的这个则自动变成发令员,原来的发令员则回到人群中。然后,大家继续问“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继续发令。

3、最后请所有做过发令员的人(第一个发令员除外),一起上台演节目。

注意事项:

1、通常像粘鼻子、粘脑门、粘屁股等指令可以极大地活跃气氛,长可以听见人们的笑声和尖叫声,打破舒适区的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必须注意的是,培训师在开始的时候要声明:像沾嘴唇、粘胸部等指令是被禁止的。

相关讨论:

1、在工作中,有哪些情况下要求我们打破自身的“舒适区”?

2、为什么人们在开始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

3、我们的“舒适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拓展“舒适区”?

4、做完游戏,全体成员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六、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队员们之间亲密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后面的相关讨论,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舒适区”。它是怎么产生的。应该怎么克服、拓展我们的“舒适区”。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奇妙口香” ----活动总结

一、活动意义

此次在天马晨练区中开展的团体心理小游戏,旨在消除队员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帮助他们互相迅速适应和熟悉,学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学会协调互助。通过游戏这种轻松的方式,让每位同学感受团队气氛,培养团队意识,找到团体归属感,引导队员的心理朝积极健康方向发展,为他们快乐的在“阳光”下奠定基础。

二、具体安排

团辅人员

组织者

时间

地点

游戏内容

阳光天马区小分队

田佳玮

肖娜

四月六日

(周五)

天马篮球场

1奇妙口香

2直呼其名

三、值得推崇

1.团辅是以游戏互动为主,讲解讨论为辅。游戏的形式是容易接受而且是同学们愿意配合的形式,对于拉近队员与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拉近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关系有良好的效果,营造出活跃的游戏气氛。

2.团辅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活动场地的预定,游戏道具和游戏奖励的准备,以及主持人详细具体的活动策划,做的都是很到位的。

四、不足之处

1.团辅小游戏时间持续太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持人没有适时恰当的进行讲解提示,让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游戏背后更深的意义;以及讨论。便宣布结束。

2.小部分同学的心理隔阂没有完全消除,没有积极参与其中。以及主持人在游戏前没有考虑到充分将人打散,让他们随机组合。以至人员总是随惯性和原来那个人组合,让同一些人落单。

五、团体心理辅导心得

能从游戏中增进彼此的感情是最好的办法。既能享受到快乐的气氛,又能彼此了解。印象会更深刻。虽然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但还是不太熟悉。我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班级,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但相聚在一个团队里就是一种缘分。我们就该为了这种缘分好好珍惜,努力经营这份友谊。只要每个人都用心与他人相处,一定会收获到真诚和快乐,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弃集体。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要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战胜阻碍,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团队中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生活的美好,让我们忘却烦恼,只要每个人都团结起来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这个新组成的团队虽然现在对我们来说还不太熟悉,但如果我们主动去了解,就会慢慢融入这个团队。团队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能感受到爱,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会变得家人一样,彼此能坦诚相待,不管时间走了多久,仍是朋友,不管什么困难都能帮彼此一把。这就是友谊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尽自己最大力量鼓励和帮助朋友。

所以当我们孤独的时候会有一种归属感,会感受到家的温暖。

推荐第3篇:大学生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面临人际关系冲突,你准备好了么?”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

政法学院10级

法学一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活动依据

人际关系理论:要信任他人必须要先学会开放自己,接纳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感受和意见,愿意和别人分享资源和观念;要能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自己应先令人觉得可信、值得信赖、靠得住。

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而合作之间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但是,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以学生个人能力作为起点的,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既是上级目标又是起点。在体验式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溶于团体,吸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成为竞争的强者,体验式学习既是个人自主的活动又是群体的共同活动,需要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之长处和好的经验,而群体性项目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获胜。

二.活动目标

(1)以班会与游戏的方式加强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2)合理安排活动环节,积极调动活动氛围,使班级每个成员融入活动,以便于让同学们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乐趣,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增强班级凝聚力。

(3)考虑一切突发因素,以便于做出相应措施,使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P.S.部分学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缺乏交际能力,对心理知识不太了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增强班级凝聚力,真正达到彼此间心灵的交流。

三.活动对象:

政法学院10级法学班全班学生。

四.活动主题:

团结、协作、和谐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联络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各种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

六.活动基本内容:

1.班会: 人际关系,你重视吗?

一、活动背景

在经济危机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增加同学们的软实力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学生是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不仅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应锻造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正趋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不甚稳定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因此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成熟,而人

际关系又是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班召开此次班会,让更多的同学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

二、活动目的

在此班会的目的是丰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同学人际交往的技巧。促使本班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让本班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心理咨询不等于心理疾病,让本班同学自我调节,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解答一些同学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本次班会对于破除同学对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的误解,让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预防心理疾病,增强班级凝聚力,有重大意义。

三、活动宗旨

\"提高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河蟹班级\"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晚19:00——20:00经干一教410

五、活动流程

1.支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人开始介绍班会主要内容

3.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请同学讨论生活学习中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注意事项

4.介绍人际关系概念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在意义部分,大家讨论\"马加爵\"案例,总结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5.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并展开其中第一印象进行互相描述及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觉进行深入分析

6.探讨人际交往障碍及如何调试的方法,请班中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借班会机会抽签请另一个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用实力告诉大家集中调试交往障碍的方法。

7.介绍心理障碍资自卑,怯懦,嫉妒和猜忌心理的调试方法,请同学们用小品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在真正交往中如何克服这些心理。

8.告诉大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用几组小品剧的形式,真实,深刻的告诉大家生活中应该如何掌握交往技巧,并且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活动

缩小包围圈

无家可归

情有千千结

人椅

信任之旅

七、具体活动安排:

1.班会:

1.支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人开始介绍班会主要内容

3.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请同学讨论生活学习中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注意事项

4.介绍人际关系概念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在意义部分,大

家讨论\"马加爵\"案例,总结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5.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并展开其中第一印象进行互相描述及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觉进行深入分析

6.探讨人际交往障碍及如何调试的方法,请班中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借班会机会抽签请另一个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用实力告诉大家集中调试交往障碍的方法。

7.介绍心理障碍资自卑,怯懦,嫉妒和猜忌心理的调试方法,请同学们用小品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在真正交往中如何克服这些心理。

8.告诉大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用几组小品剧的形式,真实,深刻的告诉大家生活中应该如何掌握交往技巧,并且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游戏:

①.缩小包围圈(5min)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启动团体。

活动操作:让大家围成一圈,告诉大家要完成一项很困难的任务,在此之前,大家需要做些放松活动,热一下身,组长引导大家伸懒腰,体转运动,体侧运动等。等大伙觉得热身可以了,指导大家紧紧围在一起,将手搭在隔壁人的肩上,然后告诉大家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向围成的圆圈中心走三大步。走完一步要给大家一些鼓励,直至完成。完成游戏气氛会很活跃,让大家休息一下,组长介绍什么是团体辅导和本次辅导的目的,并适当解决成员疑惑。

②.无家可归(5min)

活动目的:让大家体会家的温暖,引导大家把班级当成一个家。

活动操作:再让大家围成一圈,并且手牵手,请一两个人谈谈和大家手牵在一起的感受。然后手分开,组长介绍游戏规则,当叫到几个人一组时,就要和其他人迅速手牵手围成一组,落单的人要表演节目(可以唱歌,讲笑话,实在不行就要做鬼脸拍照)。游戏结束时请落单的和没有落过单的人谈谈感受。

活动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家?我们班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家?

③.情有千千结(10min)

活动目的:增进大家团体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活动过程: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游戏讨论: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考察部分同学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

④.人椅(10min)

活动目的:促进成员相互信任,集体责任感的提高,意志力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双统一的含义。

活动过程:根据班级人数,将班级学生分为3组(每组15人),给10秒钟时间想自己的口号队名。表演完成后各组围成一圈,每位学员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学员的肩上;听从训练者的指挥,每位学员都应该徐徐坐在他后面学员的大腿上;坐下之后,可以喊出自己队伍的口号,看看那个小组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获胜的小组可以要求失败的小组表演节目。

活动讨论: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又想到退出吗?最后你是怎么坚持到最后的?你有什么启示?在集体工作上的运用?

⑤.信任之旅(10min)

活动目的:考察双方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活动过程:需要任意两人组合,分多个小组,两两竞赛,其中一名同学需要遮住眼睛,然后另一个同学要在遮挡前交代他们之间无声的沟通方式,然后开始上路,转弯或者上下楼,在相同路段,看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将是最终的胜者。

活动讨论: 自己有什么感受?怎样与同伴不用语言交流而沟通

八.活动效果展望:

本活动主旨在帮助创造条件让班级同学一起交流,增进同学的相互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另外促进班级同学责任感和意志力的锻炼。整个团体活动遵循由浅入深的过程:沟通交流,团体合作,责任意志。创造真诚友善的团体氛围,以便成员能深刻剖析自己,认识自己,体验归属感亲密感,发挥潜能,促进成长。培养班级成员团体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增进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达到效果:

(1)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2)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3)强化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

(4)促进成员的互动,加强成员间互助合作的精神

(5)使成员掌握简单的人际沟通理论,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

(6)透过活动的特殊设计激发成员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推荐第4篇:大学生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大学生团体辅导——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活动依据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交往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信任他人必须要先学会开放自己,接纳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感受和意见,愿意和别人分享资源和观念;要能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自己应先令人觉得可信、值得信赖、靠得住。

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而合作之间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体验式学习既是个人自主的活动又是群体的共

同活动,需要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之长处和好的经验,而群体性项目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获胜。

二.活动目标

(1)以班会与游戏的方式加强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2)合理安排活动环节,积极调动活动氛围,使每个成员融入活动,以便于让同学们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乐趣,增加彼此的信任度。

(3)考虑一切突发因素,以便于做出相应措施,使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P.S.部分学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缺乏交际能力,对心理知识不太了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加强彼此间的沟通,真正达到彼此间心灵的交流。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生(建议以班级为单位)

四.活动主题:

团结、协作、和谐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联络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各种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班级乃至院系的凝聚力。

六.活动基本内容:

1.班会: 人际关系,你重视吗?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是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不仅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应锻造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正趋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不甚稳定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因此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成熟,而人际关系又是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二、活动目的

此活动之目的是丰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同学人际交往的技巧。促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心理咨询不等于心理疾病,让同学自我调节,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解答一些同学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对于破除同学对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的误解,让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预防心理疾病,有重大意义。

三、活动宗旨

\"提高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同学间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晚19:00——20:00地点:各院院楼

2.活动

集中注意力

无家可归

情有千千结

人椅

信任之旅

七、具体活动安排:

1.班会:

1.支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人开始介绍班会主要内容

3.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请同学讨论生活学习中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注意事项

4.介绍人际关系概念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在意义方面,注重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日后事业发展、工作前景的重要作用

5.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并展开其中第一印象进行互相描述及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觉进行深入分析

6.探讨人际交往障碍及如何调试的方法,请班中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借班会机会抽签请另一个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用实力告诉大家集中调试交往障碍的方法。

7.介绍心理障碍资自卑,怯懦,嫉妒和猜忌心理的调试方法,请同学们用小品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在真正交往中如何克服这些心理。

8.告诉大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用几组小品剧的形式,真实,深刻的告诉大家生活中应该如何掌握交往技巧,并且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游戏:

①.集中注意力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启动团体。

活动操作:10人为一队,5男5女,共1队。队员相互围成一个圈,游戏开始由一人随意叫另一人的名字同时指着他。被叫的人随意叫第三个人的名字同时指向他,第三人随意叫第四个人的名字,被叫的第四个人不说话也不做动作而他旁边的两个人需立刻举起双手。反应错误的人视为输。

②.无家可归(5min)

活动目的:让大家体会家的温暖,引导大家把自己的班级当成一个家。

活动操作:再让大家围成一圈,并且手牵手,请一两个人谈谈和大家手牵在一起的感受。然后手分开,组长介绍游戏规则,当叫到几个人一组时,就要和其他人迅速手牵手围成一组,落单的人要表演节目(可以唱歌,讲笑话,实在不行就要做鬼脸拍照)。游戏结束时请落单的和没有落过单的人谈谈感受。

活动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家?我们班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家?

③.情有千千结(10min)

活动目的:增进大家团体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活动过程: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游戏讨论: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考察部分同学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 ④.人椅(10min)

活动目的:促进成员相互信任,集体责任感的提高,意志力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双统一的含义。

活动过程:根据班级人数,将班级学生分为3组(每组15人),给10秒钟时间想自己的口号队名。表演完成后各组围成一圈,每位学员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学员的肩上;听从训练者的指挥,每位学员都应该徐徐坐在他后面学员的大腿上;坐下之后,可以喊出自己队伍的口号,看看那个小组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获胜的小组可以要求失败的小组表演节目。

活动讨论: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又想到退出吗?最后你是怎么坚持到最后的?你有什么启示?在集体工作上的运用?

⑤.信任之旅(10min)

活动目的:考察双方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活动过程:需要任意两人组合,分多个小组,两两竞赛,其中一名同学需要遮住眼睛,然后另一个同学要在遮挡前交代他们之间无声的沟通方式,然后开始上路,转弯或者上下楼,在相同路段,看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将是最终的胜者。

活动讨论: 自己有什么感受?怎样与同伴不用语言交流而沟通

八.活动效果展望:

本活动主旨在帮助创造条件同学一起交流,增进同学的相互了解,增强学生凝聚力,另外促进同学责任感和意志力的锻炼。整个团体活动遵循由浅入深的过程:沟通交流,团体合作,责任意志。创造真诚友善的团体氛围,以便成员能深刻剖析自己,认识自己,体验归属感亲密感,发挥潜能,促进成长。培养班级成员团

体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增进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达到效果:

(1)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2)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3)强化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

(4)促进成员的互动,加强成员间互助合作的精神

(5)使成员掌握简单的人际沟通理论,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

(6)透过活动的特殊设计激发成员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推荐第5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 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 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 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 (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 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推荐第6篇:团体心理辅导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

1、

2、

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约30分钟 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

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

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

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

3、时间:约70-100分 操作 : 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 :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

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 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

1、

2、

3、

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 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 。

推荐第7篇:团体心理辅导

让团体心理辅导开花结果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我校的教育实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团体心理咨询之所以在学校中适用有效,有以下四点理由:学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受教育者都处于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情绪、学业、生涯发展、性、自我认同等重要发展课题的辅导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完成该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目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有:性质——教育性;重点——满足一群学生的共同需要(同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情境——班级全体参加。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1、发展性功能:完成该年龄阶段青少年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

2、预防性功能:预防该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3、矫治性功能:对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给予纠正。

四、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

1、要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感;

2、一视同仁的爱心;

3、要有专业精神。

五、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注意的事项

(一)精心营造和维护团体辅导氛围

1、良好的辅导氛围的要求:信任、安全、真诚、坦率、合作、互动、活跃、有序。

不良辅导氛围的表现:紧张、防卫、调侃、迎合、应付、涣散、呆板、无序。

2、氛围营造的技巧:做好热身活动;设计好开场白;设计好第一个活动情境(注意情节的合理性与可探讨性);注意座位的排列;不要因多余的环节中断已经形成的氛围。

(二)灵活控制活动过程

1、设计好活动板块。

2、控制讨论的时间。

3、及时制止调侃或语言攻击,保护学生心理,使学生免受伤害。

4、讲清游戏规则、讲清楚活动细节、指令明确。

5、问题具体,少而精。

(三)让学生“动”起来

1、与一般的心理讲座相区别。

2、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中。

3、教师要先“动”起来。

4、宽松、和谐的环境。

(四)注重从情景体验出发

一般以心理剧表演、小品、案例分析、心灵日记、辩论等形式呈现。 场景模拟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的同感。 角色扮演(心理剧)或小品要有情节,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专注投入。

(五)促进学生主体自我发展

操作上要提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条件。

1、确保每个学生都被辅导教师注意到了。

2、教师讲得不要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3、调动好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动”起来)。

(六)辅导教师要易被学生接受

1、良好的个人素质——亲和力、自信、真诚、举止得体。

2、得体的语言——亲切、诚恳、简洁明确、鼓励性语言。

3、一定的组织能力——当机立断、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周密思考。

中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不同。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过渡、闭锁性、动荡性与社会性。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

2.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目标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心理成熟的成人成为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而中学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青少年按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材,也就是尽早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3.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社会对个体的影响,而中学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学校、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考试焦虑;学习负担造成之紧张;师生关系不良;父母期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性知识缺乏;异性爱慕,早恋倾向等。可见大部分问题涉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关系。又如学生厌学、逃学问题行为的出现,初看是社会因素(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实际上还是由于教育因素(有的教师偏宠好生、歧视差生,教学方法的死板又使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还施加压力、加码)与家庭因素(家长、教师的读书无用论或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学生不胜负担,对学习恐惧)所致。学校心理咨询要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开展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4.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方式方法不同。

中学生由于自主力差,经验较少,自我观念没有成熟,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或不知如何去解决心理问题。因而特别要注意指导与咨询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心理预防的基础上,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中学生才会主动意识到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咨询指导。心理指导的工作还要推广到教职员工及家长的范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学生及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意识到孩子们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时,会督促他们找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亲自带他们去共同接受集体咨询或家庭咨询。同时,在咨询指导时,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更明确的指导。

5.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年人心理咨询对咨询工作者素质要求不同。

教育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求有一般咨询人员应有的仲裁心理危机的本领与解除心理负荷、改善当事人认知结构的技能,而且要熟悉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并且有中学教育的实践经验。故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教师及政工人员或行政干部担任此职更为合适的。

6.中学生心理咨询要采用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保密性、交友性、认知性、启发性、整体性、明确与委婉相结合、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治疗与咨询相结合等原则)。

7.心理咨询宜个别进行,不能围观旁听。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转变健康观点及教育观点

学生的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应纳入到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中。教育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纠正单纯追求升学率,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衡量教育工作的片面标准,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特点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班级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指导原则,既更新健康观念、教育观念,开展行之有效的学校心理卫生教育。

二、辅导员与受辅者在精神上的协调一致

辅导员与学生应彼此心理相融,产生思想上的“共振”。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身处地从中小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帮助他们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同时教师应注意克服对心理辅导有损无益的过分同情与怜悯的心态。

三、辅导员要尊重受辅者的人格

辅导员对受辅者人格的尊重,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接纳。辅导者要给受辅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关心。辅导员要使受辅者重新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积极改变现状的动力。

3.专注。辅导者要专心倾听受辅者的心声。

4.平等。辅导员要和受辅者之间平等地互相谈心、切磋、协商,杜绝“我教你听”的说教或命令方式。

5.信任。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相信受辅者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

四、辅导员对受辅者应以诚相待

辅导员应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受辅者才会信得过辅导员或班主任,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五、辅导员应对受辅者的隐私注意保密 受辅的学生坦诚地向辅导员倾吐心声,寻找帮助,辅导员应注意保密,不能轻意地将学生的隐私外泄,更不能作为新闻传播,或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处分学生的材料等。

以上五点是辅导员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需注意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归根结底要求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推荐第8篇: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

一、基本策划

1、目标:

2、分工:

3、对象:

4、性质:

5、时间:

6、地点:

二、实施步骤

(一)程序:

(二)资源:

三、相应预案

四、效果评估

推荐第9篇: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现在有不少学生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能力差引起的学习困难,挫折承受能力低而导致的情绪易波动等,属于学生正常心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并可以理解的问题。学校和班级都需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共同的成长课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应该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而团体心理辅导能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此次心理辅导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展开。

随着十二月---考试月的到来,大家都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来自本专业考试的压力,有来自双学位考试的压力,还有一些其他考试,如GRE、TOFEL等考试的压力。在这一片紧张的氛围中,我们班委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将全班同学召集起来,以闲谈的方式召开了一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大会。

正是秉承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的精神,这次心理辅导大会在以学习委员李亚君和心里生活委员黄双琳带头剖析自己近期遇到的压力开始,大家渐渐融入了轻松而又活泼的谈话氛围,纷纷将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并为近朋好友进言献策,帮助同学排解心理负担。这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但由于本次心理辅导经过精心的策划,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心理辅导得以顺利的结束。

经过这次成功的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同学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学习和生活也有了动力,成员之间已建立了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班级氛围更加和谐,班级凝聚力也得到增强,意义重大。

推荐第10篇: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

1、

什么是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相对于个体辅导或个体咨询而言的,在港台地区又被称之为“小组辅导”或“团体咨商”。

顾名思义,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它通常包括一两名领导者和多名团体成员,由几次或十几次团体聚会或活动组成。在团体活动中,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通过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彼此启发反馈,相互支持鼓励,增进成员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增进成员对他人心理的认识,促使成员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良好行为方式,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性,和促进成员的人格成长。

2、团体辅导的特点

①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向沟通、多个影响源、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积思广益

②效率高、省时省力

③辅导效果易巩固(提供一种生活经验,成员经历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学会做新决定,提供社交机会、易迁移)

④ 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团体活动过程即广泛的人际交往的过程)团体辅导的局限性

①.

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 ②.

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 ③.

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

④.

某些个人隐私,在事后有无意暴露的可能

⑤.

对辅导教师要求高,否则会给成员带来负面影响 ⑥.

极端内向者不宜参加

3、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需要遵守哪些团体规范?

一般而言,在第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领导者都会组织成员来共同制订团体规范。如: ①保守秘密,尊重每位成员的隐私,不把在团体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外传; ②坦率真诚地与其他团体成员进行交流,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③按时参加每次团体活动,不迟到,不缺席。参加团体活动时,注意力集中,不接打手机,看报纸,做旁务等。

④尊重他人,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⑤广泛交流,避免只与自己喜欢的团体成员沟通等。

哪些人适合参加团体心理辅导?

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自愿报名参加,并怀有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愿望。 ②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③能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并遵守各项团体规范。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性格极端内向、害羞、孤僻、自我封闭者和有严重心理障碍者不宜参加团体心理辅导。

4、团体辅导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一) 团体心理辅导的准备

1、培训领导者和培训助手

领导者是团体辅导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团体辅导开始之前,首先要对领导者进行培训。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能接纳自己、还要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不仅要具备团体领导技能、而且要有针对特定主题的知识。领导者的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学习,如离婚的影响有哪些、怎样开展自信心训练;技能技巧训练,如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情绪、言语产生同感的能力;此外,自信、情绪稳定、善于表达情感、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宽容、思维敏捷等素质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比较大的团体辅导活动,还需要培训助手以帮助领导者布置场地、配合领导者开展活动。

2、确定辅导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开展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定一个合适的活动目标,因为今后的整个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开展的。目标从大的方面说有发展性目标和治疗性目标两类,但具体到一个实际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以下是\"激发心理潜能、创造成功人生\"系列团体辅导活动的目标,供参考:

[案例]\"激发心理潜能、创造成功人生\"团体辅导活动目标

1、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

2、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

3、调适身心状态,不浮躁、不颓废,更达观的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挑战;

4、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

5、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的与群体合作;

这样的活动目标就定的比较具体、可行,所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大,也为后面整个活动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活动目标确定后,还需要为活动想一个好听的名字,要具有独特性、可理解性,同时又富有吸引力,还要考虑到未来成员的心理承受力,比如叫\"挑战自我\",\"人际交往小组\"名字,不必都带上\"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

3、设计辅导计划

合理、有效的团体辅导计划是团体辅导活动开展的依据,也是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计划内容包括:

(1)

小组规模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小组(集体)形式开展的,活动计划首先就因考虑到小组的规模,小组人数过少,组员会感到有压力、乏味;人数过多,组员间不易沟通、参与交往机会受到限制。所以必须确定一个较理想的小组规模,一般说来7-15人较为恰当。 (2) 活动时间、次数及频率

小组活动可分为集中式小组和持续式小组,集中式小组是将组员集中住宿,在几天时间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般以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一周;持续式小组是定期的,一般8-15次为宜,每周1-2次;每次1.5-2小时/次,持续4-10周左右,活动时间要考虑到组员的方便。

(3) 活动场所:安静,有足够空间 此外在计划中还要考虑经费预算。

4、辅导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活动需要准备卡片、笔记本、收录机、磁带、摄像机、电视机、照相机、音响等

5、小组成员的选择

(1)招募小组成员的途径

小组成员的招募应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招募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宣传手段,成员报名参加;二是辅导辅导员根据平时辅导情况,建议某些人参加;三是由其他人介绍。其中宣传招募是最常用的,宣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贴海报,开讲座、利用大众传媒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宣传应有吸引力,同时又不能过分夸张,此外对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经费、报名起止时间等都要说清,以便成员选择。 (2)筛选

为使团体辅导活动更具针对性,在所有报名者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筛选。筛选可分为初筛与第二次筛选,初筛时一般用量表进行筛选,可以用1~2个合适的量表,选出组分较高的人然后进行第二次筛选,这次可同时用几种技能,一是面谈法,了解一些报名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量表法,再填一些能反映活动目标的量表,以备以后评估之用,三是请他们写一份简单的自我情况报告,包括入组目标、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等,经过这次筛选就可以确定最终的组员,另外,这时还需要让组员们填写申请书,以保证他们遵守小组规则,顺利完成各项活动。

[案例] 申请书

1、我自愿参加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2、我相信,参加人际交往技巧训练后,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我会以自觉的态度对待交往,以真诚之心投入交往,责己严、责人宽。

3、我保证按时参加每一次活动,有事提前请假。

4、我愿意在小组活动中坦诚的谈论自己的一切。

5、我保证对小组活动保守秘密。

6、在小组活动中,我会与组员保持团结友爱的关系,不攻击、贬损任何组员。

7、积极服从、配合主持老师和同学的安排。

8、我保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如果有两次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发生,愿意接受开除小组的决定。

9、希望参加训练后,得到:----――― 申请人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过程

从小组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对怎样划分这些阶段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有分为三个阶段的,即导入、实施、终结三个阶段;有分为四个阶段的,还有分为十几个阶段的。其实,无论怎样划分,其基本过程都是一样的。这里我们就以三个阶段为例来说明小组活动的运用过程。 (1) 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一般指小组的第一,二次聚会,目的是让组员相互熟悉、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初步建立一种安全,信任的气氛,为以后的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组活动开始时,组员大都互不相识。一方面他们很想知道其他组员的背景、问题等,同时又有点儿恐惧感、焦虑感、怕不被人接纳,又怕在他人面前出丑,所以这一阶段的活动一般是一些比较简单、容易的互相认识的游戏活动。因此这一阶段的活动又称为热身运动、破冰运动。导入阶段的活动可以分为静态讨论、动态活动两类,前者适合于一些解决问题的小组,后者适合于多种类别的小组,尤其适合于青少年。 活动开始时,领导者可以先大致介绍一下团体心理辅导及小组的情况,然后同组员集体宣誓,遵守小组规则。之后可以采取一些活动,如轻柔体操,使组员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接下来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让组员进行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比如最佳拍档游戏、猜猜我是谁、征集签名等,然后可以让组员谈谈在组中的感受,聚会结束时可以让组员回去写一下在组中的感受及对以后活动的期望、建议,等再次聚会时大家分享作业,以后每次聚会结束都有这种作业,当组员已比较熟悉,能开放自己时,导入阶段便告结束,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案例] 轻柔体操

目的:放松、减轻焦虑、活跃气氛。体操与运动也是心理生活治疗的一部分。体操可以协助成员对自己身体更加敏感,对自己的存在更有实质的把握。 时间:酌情而定。15-30分钟。小组初期。

准备:全体成员围成圆圈,面对圆心,指导者也在队伍里,要求有足够的空间。 进行:指导者先带头做一个动作,要求成员不评价不思考,模仿做三遍,然后每个人依次做一个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大家一齐模仿,无论什么动作都可以引起放松,减轻紧张气氛。有时,一些极富创造性的动作会引起大家愉快的笑声。 (2)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关键阶段,活动的目标都主要是在这一阶段达到的。这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组员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坦诚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成员间的相互影响,采用成员彼此谈论自己或别人的心理问题和成长经验,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指导;利用小组内际互动反应,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努力加以纠正等形式,把小组当成一个安全的实验场所,练习改善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期能扩展到现实和理想生活中。

这一阶段采取的小组活动形式和技能因辅导目的、类型、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小组采用讲座、讨论、写作会、写日记等形式;有的小组采用自由讨论;有的小组主要采用行为训练、角色扮演等技能;其中以系列活动的形式居多。常用的有:

自我探索的活动:我是谁、生命线、自画像、墓自铭、生命计划等 价值观探索的活动:临终遗言、火光熊熊、生存选择、姑娘与水手等 相互支持的活动:热座、金鱼钵、戴高帽等

示范作用的活动:心情故事、现代启示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等

这一阶段尽管各类团体心理辅导依据的理论不同,活动方式不同,实施技能各异,但过程是相同的。

(3)巩固终结阶段

终结阶段是指小组的最后几次聚会,不一定就指最后一次聚会,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巩固小组辅导的成果,作好分别的心理准备,辅导者应该充分把握时机,给小组活动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终结阶段做得好可以使成员深入掌握在小组中取得的经验,对小组留下美好的回忆,能把小组中的学习成果应用到正常生活中,达到真正的成长目标。

结束活动的方式可以分成三类:回顾与反省。大家一起回想一起做了些什么,有哪些心得体会,有哪些意见;祝福与道别。可以自制一些小礼物互相赠送,也可以说一些鼓励与祝福的话,维持并增进已建立的友谊;计划与展望。讨论今后的打算,应该定什么计划,对未来有什么展望等。

在这一阶段,常采用的活动有:总结会、联谊会、反省会、大团圆等形式。通过前两阶段的活动,原来互不相识的人已成为朋友,集体气氛和谐亲密、心情舒畅、相互信任,在这种气氛下离别多少都会有些伤感,因此,需要安排好结束工作。活动结束后,也可在必要时再重新聚会,进一步交流,了解小组活动的保持效果情况。

(三)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小组活动运行结束,接下来就该总结一下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组员是否满意,今后再组织小组活动应做哪些改进,这就是小组活动效果的评估,比较常用的评估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组员的主观感受评价

组员的主观感受是对活动的最好评价。如背摔又叫\"信任跌倒\",顾名思义,它是一项考验对他人信任度、训练人换位思考意识的活动。这项活动看似容易,做起来却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既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又要对下面的队员完完全全的信任。人在失重的状态下,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收缩身体,人的体重集中于臀部,受力的只是相应位置的几个队员。相反,身体越平,体重就越平均的分配到众队员的手臂上,上面的队员更安全,下面的队员也更容易接。在下面看的人总觉得上面的人应该很容易做,可真到自己上去,很多人并不能完全做得像自己原来想的那样好。如有同学说:\"自己在下面接人,就不明白怎么好多人总是臀部先着\'地\',结果轮到自己也一样。如果自己没有上去摔一次,就很难理解别人的做法。\"还有的同学说:\"引申到日常工作中,有人总是习惯于指责,认为别人都很容易做,正如台下看台上那样,给别人挑毛病总是很容易的。可真到自己做又如何呢?\"所以,从我做起,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大家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才能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

2、行为计量法

这种技能要求小组成员自己观察某些行为出现次数并做出记录,或请与成员有关的人(老师、家长、朋友)等做观察记录,以评估成员的行为是否有改善,辅导者可以根据具体小组活动设计一些行为观察表让成员填写。

3、心理测验法

即选取一些信度、效度较高的心理测试量表,让小组成员在入组前(筛选时)填写一次,结束时再填写一次,对前后两次的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辅导与治疗前后组员是否有显著变化,如SCL-90量表等。

4、问卷调查法

即由辅导者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让成员填写。问卷内容应包括成员在小组中的感受、成员对小组过程、气氛的、辅导者等的意见,由于它能让成员自由发表他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可以搜集到一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除了以上四种主要技能外,还可以通过成员的日记、自我报告、指导者的工作日记、观察记录等技能来评估小组的发展和效果。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常用技能

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有很多种:头脑风暴、难题解决办法、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各种习作与活动、演讲会、报告会、参观访问、影视观赏等。一般根据小组活动目标和参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所有技能中运用最多的是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下面分别予以简介。

1、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运用最普遍的小组活动技能,主要目的在于沟通意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头脑风暴是指小组成员不受实际限制集思广益的一种技能。头脑风暴的理论基础是人们常因假想的禁忌对他们的创造性施加不必要的限制,这些禁忌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可以做出改变。一旦思想可以敞开,成员可以做出创造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会消除舒服。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是没有任何想法被认为太狂野或太疯狂而不可以提出。在头脑风暴这个过程中,各种想法不备品评和指责这一事实也可以降低成员的防御感。头脑风暴可以在整个团体内或以三四人为小组进行。一个限定的时间可以帮助团体保持注意。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用表演的方式来启发小组成员对人际关系及自我情况有所认识的技能,角色扮演通常由小组成员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使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人际关系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角色扮演有助于找到成员情绪压抑的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的技能。角色扮演一般成员中找到素材,然后稍加准备,对全体组员讲明场景,让组员自愿选择角色,扮演中可以互换角色。最后要注意发起组员进行讨论、互相启发、互想支持。

3、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是指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的一种心理辅导与治疗技能。小组中的行为训练是通过指导者的示范、指导和小组成员间的人际互动实现的,行为训练包括放松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打招呼训练等。

行为训练一般应由易到难,首先提供示范,对行为训练做的好的成员要及时强化,具体步骤可分为:

一、选择情景,比如公众发言;

二、确定训练目标;

三、集体讨论;

四、示范;

五、正式训练;

六、集体讨论,行为训练应和澄清认知结合起来,这样往往事半功倍。

第11篇: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

(二)

1、“寻找支点”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为若干队小组(两个人互相手搭着肩),由两个人出来互相追赶,逃跑的一方需迅速地找到一组组合,并迅速用双手搭在对方肩上,然后该小组另外一名成员需要迅速离开以躲避追捕人的抓捕,同样需要找到另外一个栖身之所。(被抓者视为失败者,需要受到一定的惩罚,需要表演节目)

游戏意义:人是需要帮助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一个单独地生存下去。

2、“信任之旅”

游戏规则:需要任意两人组合,分多个小组,两两竞赛,其中一名同学需要遮住眼睛,然后另一个同学要在遮挡前交代他们之间无声的沟通方式,然后开始上路,转弯或者上下楼,在相同路段,看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将是最终的胜者。

游戏意义:考察双方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3、压轴大戏——“信任背摔”

游戏规则:需要一定高度的桌子和椅子,以及一条尼龙绳。由10名男生负责两两对接,形成一张手网。一名学生要绑住自己的双手,然后站到高处,背向手网。主持人和组成手网的同学开始为其呐喊助威,准备好后由高处的同学往后倾倒。身体在倾倒过程中出现弯曲的则视为失败,笔直者视为成功。考虑到该游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作为主持人需多次并重点强调一些细节。

游戏意义:人与人要相互信任,要互相理解和支持对方。 游戏总结:

要想结识更多的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先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和理解的。有时候,成功并不是的一个人事情,要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支持和帮助。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更多的机会,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和协作力、注重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创造力的发现需要尝试和每个人的支持,团队的创造力决定团队的质量和前景。

活动结束后,召集大家集体摆个三维立体的“心型”,然后大家一致喊口号进行最后的收尾环节。

4、捆绑过关——(适用:团队协作) 简述:藉着被绑在一起来完成数件任务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绳子或其他可以绑的东西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二人以上。

2.每一组组员围成一个圈圈,面对对方。老师帮忙把每个人的手臂与隔壁的人绑在一起。 3.绑好以后,现在每一组的组员都是绑在一起的,老师想些任务要每组去完成。题目例子:吃午餐;包礼物;完成个美术作品;帮每个组员倒水等。

4、合力吹气球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人数:每组限六人场地:不限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3、记忆考验

简述:随着越来越多要记的东西,试试自已可不可以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合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游戏方法:1.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今天我吃了一个AA\"(AA为随意食物名!) 2.接着第二个接着说,吃了一个AA,二个BB…(BB不同的食物名!)3.像这样一直传下去,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个新的食物名。

4.一直到有人中途讲错出局!题目例子:可选一些较难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贝牛肉汤。

4、超级大头贴

简述:用不同的是非问题猜出头顶上的答案人数:最少十人场地:室内适用范围:适合熟悉团体中人物的朋友们

游戏方法:1.分组,每组人数不限

2.每组派出一人面对面坐在中央(中间可放一张椅子)

3.老师在宣布题目后,分别把二张答案放在出来的两人头上。这两人只能看到对方头上的答案,但不能看到自已头上的。

4.当老师说开始时,二人可以开始问问题猜自已头上的答案,但必须先拍打放在中央的椅子或地板来做抢\"问\"。问的问题也只能问是非题。 5.队员可在旁边帮忙回答,但不能问问题或讲答案出来。

6.每队有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来问问题(看题目难度而订),有三次(看题目难度而订)的机会猜答案。

7.每一轮派不同的人上来猜不同的题目,直到所有的题目被猜完。8.可看每组猜对的数目来算分数,输的队必须接受处罚。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不一定只能猜人物。可适团体中的熟悉度来出题目。每个题目必须要有二个答案。比如:团体中最爱唱卡拉ok的人?;孔子学生的名字?

8、谁在布后?简述:藉着游戏来记他们的名字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一块大布适用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先大家围成一个大圈逐一念出自己的名字2.分成两组,各坐在场所的一边3.老师和帮手把布拿着隔开两组人4.每组在布拿起时各派出一人坐在布两边的中间5.老师看二边都坐好人后,数到三跟帮手一起把布给放开。两边被派出的人必须很快的叫出对方的名字。叫的比较慢的就输了。一直持续下去。

9、猜猜是谁? 简述:藉着猜背后的名字认识对方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一些名片贴纸,或是任何纸加胶带;笔适用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 1.给每个人一张名片贴纸,要求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2.老师收集所有的名片贴纸,然后把每一张贴纸贴在每个人背后(不能是同一个名字贴在同个人背后),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人的名字; 3.游戏开始,每个人必须去问别的人任何是或不是的问题来猜他们背后名片上的名字。(人数多的话,只限问个人一个问题)

第12篇:心理协会团体辅导策划书 2

团体辅导活动

策 划 书

***大学自动化学院 心理协会 2012年11月13日

主题: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基本情况:

1、活动背景:

(1).团体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如果成员之间有了互信,团体的凝聚力会更强,也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团体的效能。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3).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等一系列迷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迷茫、恋爱关系的不适应等。

(4).同时,新生刚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朋友和家庭。心中的孤独和失落、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都会让他们心理缺失,引发焦虑和放任行为,对比的急时正确引导和排解,有助于新生更快更好的立根于大学这快良田,让自己的人格和心理积极健康的发展。

2、活动目标:

希望帮助刚进大学校门的大一同学认识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新环境中重新认识自我、调整心态,尽快、更好的融入新集体中,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及人际关系,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主办方/承办方:

主办方:****大学自动化学院心理协会

承办方:自动化学院2012级各班

三、时间/场地:

1.时间:暂定为2012年11月15日

2.场地:各班根据实景情况自由决定。

四、宣传活动:通知——张贴在宿舍楼下。

五、工作人员:各班班委与“启航”心理协会的成员。(2至4人)

六、活动流程:

(一)开场:伴随着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主持人讲解活动目的及内容。

(二)主要活动:

1、微笑握手

方法:将所有同学分成面对面内外两个圈,同学之间相互微笑、握手,并且对对方说:“我觉得你是一个......样的人”(说对方优点)。说完后内圈同学进行转动,然后多次重复之前活动。

2、刮大风(备注:上次团体辅导中采用过)

方法:要求同学坐在军训凳子上围成一圈,之后让同学们站起来,同时取走一个凳子,转圈,按照主持人的指令迅速地抢一个座位。没有座位的同学表演节目或说自己的故事或优缺点。然后,主持人说:大风吹呀大风吹,吹所有*****(有相同特征的,如:衣服颜色都为黑色,戴了眼镜等等,主持人自己想好)的同学,那么所有*****的同学就迅速起身,让之前受罚同学加入其中,这些同学围成一圈开始转,按照主持人的指令迅速地抢一个座位。重复以上内容多次。

3、解开千千结

方法:首先,主持人让大家手拉手围成圈,认清自己的左手和后手分别拉的是那位同学,然后松手。随着主持人说开始,大家开始自由走动,主持人说停的时候,大家寻找自己刚才左右手拉的同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结,主持人鼓励大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结解开(大家还是围成一圈)。

4、信任跌倒

目的:建立团体信任感和培养团体融洽的氛围。

方法:先把团体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成员紧围成一圈,让每个成员轮流尝试进入圈内转几圈后闭着眼跌倒,注意在跌倒的过程中,双腿不能弯曲,周围的同学注意保护该同学。

总结:活动结束后,让大家谈一谈在跌倒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鼓励大家建立团体信任。

5、优点轰炸

目的:培养同学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成员了解他人和自己的优点,体验被他人关注的感觉。

方法:同学围成一圈,依次有一名同学坐在圆圈中,其他成员依次对其进行赞美。要求赞美要真诚、要客观、要实事求是。

总结:让成员分享讨论:大家的赞美属实吗?大家称赞的优点你都发现了吗?此时此刻的体会和感受是什么?

6、生死与共

目的:让大家知道,在困难面前要懂得互相支持、互帮互助的道理。

方法:主持人挑选5对选手(一人强壮一人瘦小),然后在每对选手面前的地上铺开1张报纸。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最从报纸上站不住的一对选手即为第一。各对选手站到报纸上,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把进

入第二轮的各对选手面前的报纸对折一半,选手站上去,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如此循环,直到胜者决出。奖励小礼品,视各班情况而定。

(三)、结束

目的:对团体历程进行总结,强化团体效果。

内容:由主持人引导成员回顾团体历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归纳和总结,鼓励成员将团体中的收获迁移到生活中去;安全结束团体。

七、活动总结及感言

每个班级总结本次活动收获,不低于800字,由各班组织者交给启航心理协会宣传部负责人***** 。联系方式:45326542654

八:协会分工

由活动部负责活动过程的记录,宣传部负责总结经验收获,秘书部负责本次活动的新闻稿编辑。

第13篇:团体辅导策划书

缘定你我他

——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活动

指导老师:韩英

领导者:万丽

助手:康茜 刘财发

一、

二、

三、

四、团体名称:缘定你我他团体主题:人际关系 从沟通做起 团体性质:结构式团体 同质性团体 封闭式团体 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增强团体成员的人际沟通能力,改善他们的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提高他们与他人人际交往技能,懂得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得更好。

2.具体目标:

1) 增进团体成员的相互了解,建立团体规范

2) 通过团体的活动沟通,交流,分享,促进自我了解,正确地看待自己

3) 学会沟通技巧,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

4) 团体成员共同分享,达成共识,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改善人际关系

团体对象:12应用心理班学生

团体规模:10至12人

活动地点:3203团体辅导教室

活动时间:2014/3/

31理论基础:

1.强化理论: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3.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由舒茨提出

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他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分别是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五、

六、

七、

八、

九、

4.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一般包括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

段。

十、团体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一:棒打薄情郎

1.活动目标: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

2.活动过程:初次聚会,全体成员围圈而坐,轮流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出生年月等个人资料。每个人都专心去记其他成员的资料。然后站成一圈,选一个执棒者站在圈中间,由他面对的人开始大声叫出一个成员的姓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个人面前。被叫的人马上再叫出别一位成员的姓名。如果叫不出来,就会受当头一棒,然后由他执棒。依此类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就必须出来表演,作为惩罚。

3.组员交流分享

活动二:寻找我的另一半

1) 活动目标:彼此相识,建立互动关系。

2) 活动准备:剪纸成圆,并一分为二。

3) 活动过程:

a) 在裁好的半圆形纸由团体成员自由抽取。

b) 成员找到与自己相同编号的另一半纸片,并在纸片上写上两个人的名字,

两人自由交谈五分钟,相互了解。

c) 全体成员成圈坐下,每一对轮流向大家介绍所谈话题,并与其它成员分享。

活动三:盲人越障

1.活动目标:让团体成员体会到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2.活动准备:凳子若干 眼罩若干

3.活动过程:将成员分成 2组,每组选出一名指挥官站在终点,选出一名成员当“盲

人”,其它成员站成列队并摆出各种姿势当“障碍”,“盲人”越障时戴上眼罩,在指挥官的指挥下穿过“障碍”,讨论获胜方和失败方的感受

4.领导者总结: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四:礼物大派送

1.活动目的:馈赠个人的祝福和礼物,增强成员彼此的感谢之情,为离别做准备

2.活动准备:一张有姓名,送礼内容和收礼栏目的白纸,笔

3.活动过程:

a) 请每位成员在收礼和送礼单上填上团体成员的名字

b) 写上自己准备送给团员内每个人的礼物名称(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如假期、学位、快乐、爱情)说明送礼的目的

c) 然后转圈送礼,得到礼物的人将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填在收礼栏内

d) 说说收到礼物的感受和感谢,并相互祝福

e) 讨论离别时的情感和以后的展望,在感谢的心情中一一惜别,并带着小组成员

的礼物和祝福走进新的生活

十一、结束:

1.播放背景音乐《朋友》

2.小组成员分别用一句话总结整个过程的感受

3.各个成员相互拥抱告别并对对方说一句“认识你真好!”

附:

团体规范

1、保守成员秘密,尊重成员隐私。

2、坦率真诚地与其他成员交流,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3、按时参加每次团体活动,不迟到、缺席、早退。

4、尊重他人,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5、广泛交流,避免只与自己喜欢的成员沟通。

成员签字:日期:

第14篇:团体心理辅导自信心训练

团体心理辅导:自信心训练

作者:惠安净峰中学 张云忠

【辅导背景】

初中毕业班学生作为一个转折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升学、择业的选择困扰,而在本校九年级上学期进行的快慢分班,让分到普通班的学生心理普遍出现了多种问题。在众多心理问题中,学生自信心的缺失显得尤为普遍。而自信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做为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对于普通班学生这种心理上的突然变化深有感触,意识到如果不帮学生将缺失的自信重新竖立,在初中最后一年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将失去更多。

【辅导目标】

1、让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已和别人。

2、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合理定位。

【设计思路】

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谈起的一个概念,而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对于普通班学生,这种自我“估价”显然出现了偏移。

其实,普通班学生的自信心缺失主要源自于学习成绩上的不自信,这让他们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应付”升学产生了不确定。而这种单纯学习成绩上的不自信,又会向其它方面不自觉的延伸。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不良影响。

很多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都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评价,表现为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或者很少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针对自信缺失的原因,当务之急是教会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让学生认识到成绩不再是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一个人的水平高低是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量的,比如性格品行、人际关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在让学生逐渐接受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之后,再通过各种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学会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也要学会全面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人)。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但培养和增进自信心还有个度。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或者过低地估计存在的困难,就有可能产生自负的心理。所以接下来任务就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远近目标有一个合理定位。

【辅导过程】

一、故事激励:

当年,在纽约的街头,有一位卖气球的小贩,每当他生意不好时,总要向

天空中放飞几只气球,由此引来周围很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的围观,有的还兴高采烈地买他那色彩艳丽的气球。一天,当他在街头重复这个动作时,发现一群围观的白人小孩中有一位黑人小孩,他正用一种疑惑的眼光望着天空,小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个黑色的气球也在飞,黑色,在黑人小孩心中,代表着肮脏、懦弱、自卑和下贱。精明的小贩很快就看出了这个小贩的心理,他走上去,用手轻轻触摸黑人小孩的头发,深情地说:“小朋友,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他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如果这口气够大够足,那它就可能飞上天空。”这个小孩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在于它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在于你的心里有没有自信。

通过此故事让学生明白:自信心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自我肯定意识,它对我们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自信,才能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二、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通过以下团体活动,让学生明白: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逐步将导致学生不自信的根源进行淡化。为接下来的辅导工作扫除障碍。

1、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即列举几点为自己所欣赏、所骄傲的长处,这些长处包括自己身体、外貌、语言、行为、气质、能力、个性、技巧等各个方面。例如,我的头发又黑又亮,我的普通话说得很好,我很会跳舞,我很善良……在纸的背面写出你的主要不足

2、安排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赞美

提出要求:在赞美别人时要具体、真诚,要发自内心地赞美,不要吹捧。 赞美:发自内心的冲动,实事求是,有分寸

吹捧:有目的,希望回报,无中生有,外表眉飞色舞,词语火辣辣,内心冷冰冰

3、优点轰炸:小组成员轮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员从他身上找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

4、团体分享:当别人赞美你时,你的感觉如何?你赞美别人时,通常赞美哪些地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你在赞美别人时,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三、进一步建立学生完整的自信体系:

培养自信心一定要首先建立良好的心境和情绪。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每个人尽管在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智力发展诸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后天的努力与发奋,有巨大的改变力量。

自信心的竖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以下行为细节,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

的自信心一点一滴累积„„

主动和别人交往;

有问题就去问;

有要求大胆提;

见了面主动问好;

上多媒体课时坐到前排;

交谈时正视别人;

站立时挺直腰板;

走路时加快速度;

发言时大声说话;

以微笑面对每一个人„„

四、在自信心得到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为自己合理定位。

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水平的目标,不然个人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其中关键在于目标的水平高低和他所确立的标准是否合适。如果目标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他虽然会全力以赴,但是仍然力不从心,达不到自己希望的目标,这就会使自己产生失败感,挫败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就是说,只有恰当的目标才会激发自我潜力,增强信心。

此环节,本人通过开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并确立2011年的奋斗目标:或步入高中(中专),或步入社会就业。并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班会课上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

【辅导反思】

普通班学生经过以上心理辅导,帮助了大部分学生淡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不自信因素,克服了重新分班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并在生活中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和长处,使学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找寻自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

由于自信心的竖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辅导内容不是几次心理辅导或几堂主题班会课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心理干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

本人以班主任的角色,对全班同学经过近一个学期的不间断心理干预和辅导,使得班级学生基本上走出了刚分班时的心理阴霾。也由此收益颇多: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心态重新变得阳光、积极。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几乎每个人都在那场主题班会后确立了自己2011年的目标,并以此奋斗不息;本人的班主任角色所需承担的教育、管理任务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减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一次学校统考中,本班年段前100名的人数是年段平均数的2倍多,比刚分班时有大幅增长。

第15篇: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

团体心理辅导心得体会

本人于2006年取得了天津市中小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资格证书(c类),但在教学和管理中还没有正式的对学生进行过心理辅导,同时也深感自己的心理辅导技能与技巧还很欠缺,有时不知如何更好地解压,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非常渴望聆听专家的讲座,希望有机会能继续参加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以便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次培训的机会于09年1月10日在师大逸夫楼进行了心理方面的培训。聆听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富珉现场讲座,她用活动的方式讲授了班级辅导技术。虽然培训时间只有一天,但这一天过的很充实,内容并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培训,而是结合活动练习,通过活动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正是物有所值,以下将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

一、认识了团体心理辅导及其优势

团体辅导,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团体过程和团体动力的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重新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可以在安全的 实验性社会情境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改变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解决每个成员所面临的成长问题或心理障碍。本次培训之 前,我的意识中,更多的是个体的辅导,一对一的辅导,没想到这次是面对200多人的辅导,第一个感触是辅导的面广,第二个感触是被辅导人进入状态快,效果 明显,也使我看到了团体辅导的优势。团体辅导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方式在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个人增强素质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又能帮助提高团体的整体协作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团队绩效。我想团体心理辅导将会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二、掌握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采用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三.熟练运用团体辅导工具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性团体心理辅导书籍、活动道具、活动光盘等的支持。为了满足广大心理教师、心理学工作爱好者对团体心理辅导的需求,京师博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工具箱的设计以人际沟通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总结归纳各个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主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心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配备了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手册、活动光盘,为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操作性强、可变性大的特点,配套光盘能够更直观地授予心理老师以渔,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

三、游戏虽小,作用很大

辅导中的两个小游戏给我印象很深,第一个叫爱的鼓励。这是一个拍手活动,需要在统一节奏下打出节拍,只有很简单的节拍,是12 123 1234 67,别看就这几个简单的节拍,全班同学只要节奏齐,就会打出非常宏大的气势。第二个是用手指演示出风声、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形。这两个小游戏体 现了团队的重要,体现了团结的精神,它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能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想在遇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感觉到困乏时,进行这样的小游戏一定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通过活动,认识自我

在培训中,樊教授给我们练习了很多的活动,每个活动都有着它的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我举个例子,在让我自豪的活动中,老师给我们每人一张纸,上面有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现在这几个阶段,她让我们填出在这几个阶段中自己有哪些值得自豪的事件和引以为豪的原因。之后8人一组,每人轮流对大伙说出自己 所填的事件和自豪感的原因。当我们面对互相不认识的人时,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事时,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我有自信了,因为我在各个阶段都有另人羡慕的事情发生在 自己身上,我也是很优秀的,我从此不再自卑。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使自己真正的不再自卑,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另外通过这个活动还可以尽快地 结识更多的朋友,使我们由不认识到相识,甚至成为朋友。我想当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可以采用这种活动,首先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很快的和新同学彼此认识,让其他同学较全面地了解你过去优秀的一面,同时也可以使这些互相不认识的同学们尽快的组成一个新的班集体。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体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辅导员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追求,我一直在努力,也将继续为之努力。

想了解关于心理更多信息,可以回复姓名及联系方式,免费索取更多资料。

第16篇:团体心理辅导感想

团体心理辅导感想

团体心理辅导我参加过几次了,每次都有很多不同的感悟。这次是我们学校自己开展的活动,我更是增加了一份投入感,得到了一份亲切感。

这一天半里面我感触良多的一个环节就是爱心早餐,我们红牛组最幸福就是屈生,整个身体只有头是正常的,正所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面对黄校无微不至的关怀,屈生更有从返儿童时代的感觉,时不时还撒一下娇。我们这组始终给别人一种轻松愉快,有时也有点自得其乐地感觉。

这 种感觉我以前参加时从未有这么强烈过,自己也从未有这样投入过。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过,这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太过熟悉。大家都很放松,没有不好意思,不适 应的感觉。说到这里,大家也会知道屈生为什么会这样享受黄校的照顾啦。对啊得到信任的朋友的关怀照顾我们会感到很温暖,见到兄弟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这种 互相之间的帮助关怀是建立在感情上的。

社 会是复杂的,多元化的,人的圈子也是这样。我们也避免不了要取得一些不熟悉的人的帮助。这个时候我们心里的感觉是怎样了,还会那样轻松自然吗?当然不会。 得到帮助的人老是琢磨别人帮我是为了什么。给予帮助的人也在考虑我帮别人有好处吗,以后别人会帮我吗。这种互相之间的帮助是建立在利益上的。

我 们一生一世就是纠缠在这两种“互相之间的帮助”上。我们老是想得到第一种关心帮助,然而往往遇到最多的都是利益上的帮助。没办法,人生难得一知己吗。这就 是社会的现实,我们不能反感建立在利益关系上的帮助,我们应该适应它,驾驭它。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教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他们如何和别人相处。每个班 级都是由不同档次的学生构成,而每个班级就这么几个老师,所以很多“小老师”就成了我们老师的“好帮手”。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使学

生们处于利益和帮助的矛盾 纠缠之中,有矛盾就会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无私的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知识,有的学生却留一手。有的学生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有的学生会抵触别人的帮助。其 实这种情况在各行各业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这 不禁让我想起了庄子的一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叫做鸢雏,这鸟从南海飞到北海的时候,在这遥远的路上,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喝。有一天它飞过 一只鸮鸟的头上,这只鸮鸟正在吃腐烂的老鼠,鸮鸟恐怕鸢雏抢走它的老鼠便仰头嘎地大叫一声。”鸮鸟为什么会嘎地大叫一声呢?我想大家都明白。社会现实营造 了“鸮鸟”,同时也教会了它们“嘎地一声”。鸮鸟为了顾全自己的利益,其实没有做错啊。很多学生不愿意帮助别的同学往往出自这种原因,他们会想:我帮了别 人,到时候别人的成绩好过我,那怎么办„„

现在国家助学机构力不从心,私人助学机构出现时便出现了很多的矛盾,贫困学生接受了“嗟来之食”,在新闻媒体面前好像没有了尊严,在其他同学面前失去了信心,还要背负起“报恩”的强大精神压力。有的学生得到助学后在学校还要接受不公平的待遇,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说来说去“帮助”二字,我们还有我们的学生都应该去好好去理解它,适应它,驾驭它。

第17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学习焦虑的心理辅导

陈穗平

活动设计

学习焦虑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生感到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景对自己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某种担忧的心理反应倾向。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或应试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我所带的这个班级普遍存在学习焦虑的情况,特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团体心理辅导。

辅导目的

(1)了解学习焦虑程度对学习的影响

(2)了解自己的学习焦虑程度和抱负水平

(3)恰当归因,学会调节情绪,控制焦虑

辅导对象:高

三、二班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自我测试

(3)放松动作练习

辅导时间:2005年4月4日第七节

辅导场地:教室

辅导步骤:

一、导入:

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平时成绩好的同学在考试中一败涂地,而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在考试中往往也回有超水平发挥。这是为什么呢?

二、讲述一个学习焦虑程度过重的例子,引起学生兴趣与注意。

三、知识传授:学习焦虑是指个人由于不能达到学习目标或不能克服的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导致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的状态。适度的焦虑对学习不但有益,而且是必然的。具有适度焦虑的人往往在学习中伴有轻度的紧迫感、警觉感、忧患感,他们的精神集

1中,思想活跃敏捷,行动积极努力,学习效率很高。焦虑程度过高或缺乏焦虑感,都将引起心理 的不适,使学习过程变得困难重重。

四、学生讨论:

下面有四种情景,描写四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并讨论情景中的同学学习焦虑程度是高还是低?自己与哪一种情景相似?

情景一:某生勤奋刻苦,严于律己,但过分注重师长期望的满足,学习上惟恐丝毫差错,作业总是写了改,改了写,稍有不顺,就自责内疚:“我真的能力很差?”(负疚自责型)(焦虑程度高)

情景二:某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不错,但过于自信。“这次考试我不考个第一,起码第二!”可试卷发下来,不是那么回事。“他怎么会得第一?一定是偷看的。老天,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自视过高型)(焦虑程度低)

情景三:某学生学习情况较正常,但每当临近考试,便紧张不安,答题时手忙脚乱:“完了,这道题不会做,8分哪!咦?这道题好象做过,可是怎么解呢?唉!”(焦虑程度高)

情景四:某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平时穿着打扮入时,做事懒散,“学习?何必那么累?作业嘛,明天找一本抄抄不就行了?”(娇惯松弛型)(焦虑程度低)

五、知识传授:

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着一种曲线关系,中等程度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差(如上面的情景一和三),焦虑程度过低,缺乏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学习无精打采(如上面的情景四)。这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是难以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所作为。下面我们进行焦虑程度的自我评价。(见后面所附: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

六、讲授调节学习焦虑的方法:

1、要保持适度的学习焦虑,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学习焦虑,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如: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不要把失败看得太重;不要瞧不起自己;不要疏远他人,苛求他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过度疲劳。一旦发现有明显的疲劳和焦虑倾向是,可适当运动,做放松操。

2、教学生做自我放松操。

七、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先由学生自由发言,再由教师总结,并提出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在平时注意保持适当的学习焦虑,轻轻松松地把学习搞好。

(附: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

判断下面每句话是不是适合于自己的状态,并在括号内写上相应的分数。评1分表示自己很少是这样的,记2分表示自己部分时间是这样的,记3分表示大多数时间是这样的,记4分表示自己总是如此。

(1) 我吃饭很香,胃口很好

(2) 对于学习我感到忧心忡忡,就怕考不好。

(3) 我特别容易 感到疲劳和乏力。

(4) 我的睡眠不太好,睡得不香。

(5) 我感到心情平静,很少静不下新来学习。

(6) 我最怕家长和我谈学习问题。

(7) 我感到肠胃不舒服。

(8) 我感到头晕脑胀。

(9) 我的呼吸顺畅而自然。

(10) 我容易心烦意乱,十分烦躁。

(11) 我容易因一点小事而生气或冒火。

(12) 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3) 我感到时间特别紧张,总觉时间不够用。

(14) 我容易入睡,睡眠很好。

给各题记分之后,计算总分。先把

1、

5、

9、

12、

14、这五题的分数转化一下,原先记的

1、

2、

3、4分,分别转化为

4、

3、

2、

1、分,其余各题的分数不变。所有各题分数的总和就是焦虑程度的总分。然后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判断:总分24——31分,轻度焦虑

总分32——39分,中度焦虑

总分40分以上,重度焦虑)

第18篇:团体心理辅导游戏

团体心理辅导游戏

1、两人三脚气球大作战游戏

游戏规则:每组抽取人员 2 人.把他们其中的一脚绑在一起.并绑 5 颗气球..全部就绪后开始大战.去踩别人的气球同时保护自己的气球不被踩破当其中一组的气球被全部踩破,那么这个组将被淘汰。到最后看哪一个组的气球最后没有被全部踩破,那么这个组就是胜利者.游戏材料:气球5X个(X为人数) ,打气筒一个。

游戏目的:活跃气氛,让大家兴奋起来,感受快乐。

2、形体接龙

游戏规则:由两人上场比试, 由一方先做一个动作, 对手跟着做, 再加上自己的一个新动作, 以次类推!接不上,忘记者出局

游戏材料:无

游戏目的:考验活动者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

3、写纸条送祝福

游戏规则:(各自以匿名方式写在纸条上交主持人,然后叫大家轮流抽取,并大声地念出祝福内容。)

游戏材料:小纸条(每人一张)

游戏目的:让大家敞开心扉相互祝福,给大家带去快乐。

4、逢x,x的倍数拍下手

游戏规则:逢x,x的倍数拍下手,带有x的数字不是x的倍数不能说,要以蹲一下来表示。 带例如:x=3 那么几个人排好队,一个一个说:

1,2,(拍手),4,5,(拍手),7„„11,(拍手),(蹲一下),14„„游戏材料:无

游戏目的:考验参与者反应速度,在紧张的数字传递中将快乐传递。

5、心有灵犀

游戏规则: 先分组(两组为宜)让组员自己从队友中选出一名表演者,然后由主持人会把要表演的成语或词语写在一张纸上,让表演动作者看,当表演者表演完,猜测者能猜出表演者所做动作的成语或词语时,就算过关.(注意:动作者可以用语言来解释,但不能说出动作中的字)

游戏材料:游戏题目(具有可表演性的成语或词语 如:左右为难、无孔不入、金鸡独立、狗急跳墙、东张西望、无中生有、眉开眼笑、胸有成竹、鸡飞蛋打、低声下气) 附一个ppt

游戏目的:考验表演者的反应能力,和观众的观察能了。表演者可以感受表演的快乐,猜测者可以感受到猜测的乐趣,各得其乐。

6、猜人名

游戏规则:人名先打好在a4纸上,一张一个人名,猜的人面向大家,名字先贴在他的后背,先让其转过身给大家看下名字。.然后转过身然人问大家是不是······(特征);大家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当太明显的问题时,大家可回答相

反的答案。没有指甲的人、颜色衣服的人、带戒指的人、打领带、擦口红的人、有太太的人....。

游戏材料:纸条

游戏目的:考验参与者的观察能力

7、自我介绍接龙

游戏规则:让活动成员自我介绍,第一位介绍的人只用介绍自己,下一位者要说“我是(重复或总结上一位的自我介绍)然后再接着介绍自己”此后一位就需要介绍前面几位的介绍,依此类推。

游戏材料:无

游戏目的:考验参与者的记忆力,和倾听能力。

8、解手链

游戏规则:10人一组为最佳,大约20分钟, 1.培训师让每组圈着站成一个向心圈 . 2.培训师说:先举起你的右手,握住对面那个人的手;再举起你的左手,握住另外一个人 .培训师说:先举起你的右手,握住对面那个人的手;再举起你的左手,的手;现在你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3.告诉大家一定会解开,但答案会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大圈,另外一种是套着的环。4.如果过程中实在解不开,培训师可允许队员决定相邻两只手断开一次, 须马上封闭。

游戏材料:无

游戏目的:此活动让队员体会在解决团队问题方面都有什么步骤,聆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 有什么步骤,聆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

9、团体活动—不要激怒我

游戏规则:团体活动— 1.将学员分成 3人一组,但要保证是偶数组,每两组进行一场游戏;告诉他们: 一场商务场景当中,比如商务谈判,比如老板对员工进行业绩评估。 处于 一场商务场景当中, 2.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让他们在 3 分钟时间内用头脑风暴的办法列举出尽可能多的 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 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 怒别人的话语,比如:不行、这是不可能的等等, 会激 怒别人的话语,比如:不行、这是不可能的等等,每一个小组要注意不使另外一组事 到他们会使用的话语。 先了解 到他们会使用的话语。 3.让每一个小组写出一个一分钟的剧本,当中要尽可能多的出现那些激怒人的词语, 让每一个小组写出一个一分钟的剧本, 让每一个小组写出一个一分钟的剧本 当中要尽可能多的出现那些激怒人的词语, 时间: 分钟。 时间:10 分钟。 4.告诉大家评分标准: 每个激怒性的词语给一分; 每个激怒性词语的激怒程度 给 告诉大家评分标准: 告诉大家评分标准 ①每个激怒性的词语给一分; ② 1~3 分不等;③如果表演者能使用这些会激怒对方的词语表现出真诚、合作的态 度,另 ~ 分不等; 如果表演者能使用这些会激怒对方的词语表现出真诚、外加 5 分。 5.让一个小组先开始表演,另一个小组的学员在纸上写下他们所听到的激怒性词汇。 让一个小组先开始表演, 他们所听到的激怒性词汇。 让一个小组先开始表演 另一个小组的学员在纸上写下他们所听到的激怒性词汇 6.表演结束后,让表演的小组确认他们所说的那些激怒性的词汇,必要时要对其做出 表演结束后, 表演结

束后 让表演的小组确认他们所说的那些激怒性的词汇, 然后两个小组调过来,重复上述的过程。 解释 ,然后两个小组调过来,重复上述的过程。 7.第二个小组的表演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分别给每一个小组打分,给分数最高的那一 第二个小组的表演结束之后, 第二个小组的表演结束之后 大家一起分别给每一个小组打分, 火上浇油奖” 组颁 发“火上浇油奖”。

我来比划你来猜(成语与诗句-事先准备)

伸出一把手五个手指:三长两短 伸出染红的手再握成拳:赤手空拳 伸出并拢的两个手指再用另一只手从中分开:一分为二 伸出一只手掌手心向上再翻过来:易如反掌 手拿一个钉子:寸铁在手 先拱手作揖,再放下手立正:拱手听命 用根绳子在手上和脚上绑来绑去:缚手缚脚 在手心吐一口,然后提点东西走:唾手可得等等。。

正话反说

选几个口齿伶俐的人参加游戏,主持人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主持人说一个词语,要参加 游戏的人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年新”,说错或者猛住的人即被 淘汰。从三个字开始说起,第二轮四个字,第三轮五个字,以此类推,估计到五个字以上的时候 游戏者就所剩无几了。

闻“歌”起舞每两人一组,最好是一男一女,让女士唱歌,必须唱主持 人提出特定要求的歌,比如歌词中要带动物的、“爱”字的等等,在女士唱歌的同时,她的搭档 要根据歌词舞蹈。在规定时间内,想不出歌曲的一组即被淘汰。

人山人海开学新生训练中的一个,,就是音乐一停前一个人坐在后一个人的腿上

坐地起身:

秒人趣事:

第19篇:团体心理辅导游戏

团体心理辅导游戏

1、捆绑过关——(适用:团队协作) 简述:藉着被绑在一起来完成数件任务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绳子或其他可以绑的东西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二人以上。 2.每一组组员围成一个圈圈,面对对方。老师帮忙把每个人的手臂与隔壁的人绑在一起。 3.绑好以后,现在每一组的组员都是绑在一起的,老师想些任务要每组去完成。题目例子:吃午餐;包礼物;完成个美术作品;帮每个组员倒水等。



2、合力吹气球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人数:每组限六人场地:不限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

3、记忆考验简述:随着越来越多要记的东西,试试自已可不可以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合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今天我吃了一个AA\"(AA为随意食物名!)2.接着第二个接着说,吃了一个AA,二个BB…(BB不同的食物名!)3.像这样一直传下去,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个新的食物名。4.一直到有人中途讲错出局!题目例子:可选一些较难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贝牛肉汤。



4、比一比简述:藉着组员的动作,来猜题目是什么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五人以上。2.轮留每组派出一个人出来,老师给他看题目。他只能以动作来告知组员题目。3.视题目的难度来计时。看那组的得分高低来算输赢。



5、比长短简述:每队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单位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分组,不限人数,至少要二组。每组五人以上。2.老师宣布要比的小组,然后每组派出一位他们认为会赢此小组的人。3.等被派出的人都出来后,老师再说比什么。4.计算每次比完的输赢即可。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就是要想越不会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比长:比手臂;比上衣;比头发…比短:比手指头;比裤子或裙子…比高:比声调;比手抬起来的高度…比大:比眼睛;比手掌…比多:比身上饰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题目必须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



6、超级大头贴简述:用不同的是非问题猜出头顶上的答案人数:最少十人场地:室内适用范围:适合熟悉团体中人物的朋友们游戏方法:1.分组,每组人数不限2.每组派出一人面对面坐在中央(中间可放一张椅子)3.老师在宣布题目后,分别把二张答案放在出来的两人头上。这两人只能看到对方头上的答案,但不能看到自已头上的。4.当老师说开始时,二人可以开始问问题猜自已头上的答案,但必须先拍打放在中央的椅子或地板来做抢\"问\"。问的问题也只能问是非题。5.队员可在旁边帮忙回答,但不能问问题或讲答案出来。

6.每队有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来问问题(看题目难度而订),有三次(看题目难度而订)的机会猜答案。

第20篇: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心”的相依

活动主题:“增进交流与信任,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目的:

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活动对象:西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活动部全体成员

活动场地:第四运动场

准备材料:报纸若干张、绳子两条

活动时间:60分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简要说明活动流程和规则。

二、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主持人说:“吹…….的人”,那么所有…..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

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

去。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则…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

位置。

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

三、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活动时间:15分钟

活动规则:A.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

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

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C.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分享感受: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

(2)来自不同班级却同在一个社团,是否曾因为意见不一致产生心结,那我们应该以何种

心态来面对这些“结”?

(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

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

活动目的: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活动时间:15分钟

活动规则:每6人一组,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

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留在报纸外的地面。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

拿出最佳方案。再请各小组派人将报纸对折,比较各小组用时。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

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

分享感受:

(1) 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2) 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之前有无类似这样的感受?

五、凝聚信任——放心飞翔

活动目的:体验危险,彻底信任队友,消除心的距离,提高以后团队的合作能力活动时间:20分钟活动规则:每9人一组,两队一一相对站立双手伸直搭在对面队友肩上,搭成一张“胳膊床”,站在台阶下。台阶上的人双手被绑胸前,背对“胳膊床”站在台阶边上,闭上眼睛鼓足勇气直直后躺砸到“床”上。搭床的人要注意胳膊伸直,头尽量后仰,以免被落下的人砸到头,而台阶上后躺的人也要站在准确位置后直直迅速后躺,不能蜷缩,要完全信任下面的队友会安全接到自己 。如此,前一个体验的时候,后一个同学就一边做好绑手腕准备,以节省时间,这样一个接一个体验完“失重飞翔落下”后就迅速进入“人床”队伍替换下一名。 分享感受:

(1)“飞翔”的感觉是怎样的?

(2)落下的那一课你是怎样想的?

(3)你想对你的队友说点什么?

六、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

《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doc》
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