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导游词

2020-04-05 来源:导游词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皇城相府导游词

皇城相府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马豫森,很荣幸当大家的导游,希望我们大家能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

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皇城相府是谁建的?为什么建的?那么就让我告诉大家吧。皇城相府是由清朝官员陈廷敬为母亲建的。因为陈廷敬的母亲想去北京看看皇宫,可是他的母亲身体不好路途遥远,陈廷敬怕母亲经不起长途奔波,所以陈廷敬就按皇宫的样子为母亲造了皇城相府。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楼叫河山楼,河山楼的第一层有石磨、水井、还有地道,地道能通到后山。这第一层墙最厚,空间最小。越往上墙越薄空间越大。现在大家在楼上参观30分钟后在门外集

合。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止园,止园有万平方米,里面有瀑布、湖、凉亭等等。大家玩40分钟后集合。

我们的旅程即将结束,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再见。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

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

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推荐第2篇:皇城相府导游词

河南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导游实习报告

姓名:张晓宇

学号:311110050221

班级:旅游11-2 指导老师:向宏桥

实习地点介绍: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毗邻,南与古都洛阳接壤,西与山西省的临汾市、侯马市相交,北与山西省长治市紧连,目前亚洲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站——阳城电厂近在咫尺,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晋阳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交通条件便利。它是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历经3年,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继山西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成为山西省第3家AAAAA级景区。2011年1月14日,国家旅游局在京为举行AAAAA级景区授牌仪式,2011年2月22日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正式挂牌。皇城,原叫黄城,后来为了开发旅游改为皇城。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皇城村居住着234户,680余口人家,耕种着480亩土地,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下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煤炭开采,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皇城相府2001年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新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目前,皇城相府每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皇城相府已成为太行山上一朵绚丽的奇葩,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皇城相府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

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

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山西。很高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见到大家,也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首先,我谨代表“山西国际旅行社”热忱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呢,我作下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叫张晓宇,弓长张,春晓的晓,宇宙的宇,大家喊我晓宇就行啦,就不要喊张导,显得见外了。坐在车前方的是我们的司机康师傅,康师傅可谓是我们这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康师傅已有27年的驾车经验,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虽然我们的车厢不大,但却能容纳五湖四海,既然我们能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里,借用范伟的一句经典名言“缘分啊„„”,因为缘分我们坐到了一起,因为缘分我们成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大家要及时提出来,我会立即改正。希望大家在此次之行中可以支持并配合我的导游服务工作。同时也希望在我和康师傅的陪伴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份好心情,最后呢,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吃的舒心,住的爽心。

“皇城相府”是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下面对陈廷敬(1639年~1712年)作下简短的介绍 ,他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

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斗筑居

内城\"斗筑居\":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巍峨壮观。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维神是借。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中道庄

外城\"中道庄\":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该院为陈廷敬出生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11月27日。陈廷敬出生于该院西房。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统观其整个明代建筑,简洁、古朴、典雅。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

图形。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暗层内有井、有碾、有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口。

作为一个防御性的堡垒,河山楼之设计是非常科学又考虑周全的,而它所实际产生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河山楼记》载:\"„„崇祯五年„„七月„„贼近„„备矢石、粮米、煤炭少许„„于是晚闭门以守。楼中所辟大小男妇,约有八百余人。十月内贼连犯四次„„数次所全活者啻万计。\"河山楼虽因辟战乱而兴建,但其在和平时期,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帮而又名\"风月楼\"。登楼四望,远近风情尽收眼底。

冢宰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迎影壁东折为一狭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倒座,北为二门,门两面三刀侧施八字影壁,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正厅往北本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楼。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吉祥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正楼主牌\"冢宰总宪\",边楼分刻\"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安牌上刻陈氏一门的官职及功名。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规模和装饰虽较逊色,但在大牌楼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族敬宗耀族、传世显荣的一个主要标志。

御书楼:\"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载,该楼建成时,上有康熙帝御笔亲书

赐陈廷敬及陈壮履诗近二十首、楹联四副和其它题记等,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均为原来之实物。

龟城: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抱内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相互关照,垛口星罗棋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管水固之意. 因为缘分我们相聚,但是我知道相聚也总要离别。离别也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在大家即将离开海南之际我代表我个人和我的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这几天来的配合。谢谢。

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请告诉我们导游,如果满意请告诉您的朋友。我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最后,祝大家身健康,一路顺风! 实习总结和体会

4月11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西的皇城相府,初次来到外省实习,颇感激动与期待,很快,两小时左右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皇城相府看起来古色古香,土黄色的城墙赋予它无与伦比的震撼力与历史的厚重感,九点半时,在相府的门口举行了气势宏大的开城仪式,演员演得很是逼真,让我们感受到了陈廷敬与康熙的关系的不同一般。随后,老师给我们专业配备了两名很年轻漂亮的导游姐姐,然后我们就在她们的带领下兵分两路进行游览。

跟随我们这一队的导游很热情友好,举止优雅得体,知识储备也很全,并且很幽默,每到一个景点总会给我们讲解的很详细,而且时间把握的很好,轻重缓急,详略得当,很是厉害。

我觉得,要想在旅游界干出一番事业来,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对该职业的无比热爱,强烈的责任感,活泼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适当具有一点幽默感,这是相当好的。当然,目前重中之重的是把专业学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未来中立于不败之地!

皇城相府”是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下面对陈廷敬(1639年~1712年)作下简短的介绍 ,他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御书楼:\"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载,该楼建成时,上有康熙帝御笔亲书赐陈廷敬及陈壮履诗近二十首、楹联四副和其它题记等,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均为原来之实物。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暗层内有井、有碾、有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口。

作为一个防御性的堡垒,河山楼之设计是非常科学又考虑周全的,而它所实际产生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河山楼记》载:\"„„崇祯五年„„七月„„贼近„„备矢石、粮米、煤炭少许„„于是晚闭门以守。楼中所辟大小男妇,约有八百余人。十月内贼连犯四次„„数次所全活者啻万计。\"河山楼虽因辟战乱而兴建,但其在和平时期,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帮而又名\"风月楼\"。登楼四望,远近风情尽收眼底。

推荐第3篇:皇城相府导游词(材料)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皇城相府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你们!篇一:皇城相府导游词

这里,有蟒河、历山、青莲寺、玉皇庙、炎帝陵、王莽岭、柳氏民居、羊头山石窟等等的名胜古迹,这些都值得一看。可是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是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原叫黄城,后来为了开发旅游改为皇城。这里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

皇城村居住着234户,680余口人家,耕种着480亩土地,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下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皇城相府的主要建筑是斗筑居,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当然,这里的美食更是美味无比,我说了这么多,再去多无趣啊,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要想感受更多,就快来吧,我们热情欢迎你,到这里你一定不虚此行。

篇二:皇城相府导游词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这个曾经辉煌的大家族吧。

篇三:皇城相府导游词

皇城相府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这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古堡式建筑,是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品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第,他也是康熙皇帝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长达半个世纪。“皇城村”原名“黄城村”,相传是陈廷敬为孝敬母亲所修建的。

皇城相府是一座具有古代文化的历史古城,一座最能代表晋城旅游特色的古城。皇城相府曾在2006年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游典型”、“中国最佳旅游景区”、“2006年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等殊荣的古城——皇城。

现在我们的车已经到了皇城相府的停车场了,大家下车跟我一起参观游览吧。

篇四:皇城相府导游词

各位小朋友,大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来这里干嘛呢,大家看看不远处的建筑,是的,那就是皇城相府了。皇城相府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修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大家下车,跟我一起去探访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吧。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大家好好干感受一下相府的独特魅力吧。

篇五:皇城相府导游词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皇城相府是集官宦府第、文人故居与地方民居为一体的民清建筑群,是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国际电力公司所在地的北留镇皇城村。

皇城相府是一座具有古代文化的历史古城,一座最能代表晋城旅游特色的古城。皇城相府曾在2006年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游典型”、“中国最佳旅游景区”、“2006年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等殊荣的古城——皇城。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延敬的故居。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份,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

《康熙字典》陈列室里陈放的《康熙字典》,是陈廷敬为总裁官的最重要的著作,此书共分为十二章四十二卷,收入汉字47035个,对我国文字学上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必不可少的大型工具书,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赞誉。《中华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就是根据《康熙字典》改编的。康熙行宫是当年康熙下榻的行宫。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皇城相府之所以名震海内,除了建有相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与康熙下榻密切相关。这里原为陈廷敬的居所,康熙到来后,正房成了康熙的行宫。正房里面挂着康熙皇帝中年时的一幅画像,驾临后赏赐于陈廷敬的,可想康熙皇帝与陈廷敬的关系是多么亲密无间。房间的西边放着康熙皇帝用过的炕床、书桌等物品。陈氏宗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为祠堂,在正房供奉着陈家祖上七位有名望的祖先;南厢房陈列着陈氏的家谱描述了陈家明清时期家族的延续历史。

御书楼金碧辉煌,河山楼雄奇险峻,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藏兵洞奇妙无穷,南书院曲径通幽,西花园风景别致,紫芸阡御碑林立。纵观相府景区,历史人文底蕴厚重,造型独特,气象万千。

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此外皇城相府还是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契丹英后》等片的重要外景地。

皇城相府集团生态农业园区预计总投资1.35亿元,是山西省休闲旅游知名景区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是集园林养生、娱乐休闲、生态农业及生态抚育为一体的大型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的组建弥补皇城相府在休闲、度假方面的不足,将使皇城相府从历史、民俗、度假方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产品。

皇城相府生态农业园区一期工程从2008年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参加旅行社组团暂不收门票!

皇城相府的发展让皇城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02亿元,相当于1984年64万元的784倍,21年翻了9番多。去年,全村共创利税2.02亿元,其中,实现纯利1.2亿元,人均16万元;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8200万元,人均11万元。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或是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省村级前茅。;村民们全都住的是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别墅住宅,面积最大的370平方米,最小的200多平方米;60%的家庭有小汽车和电脑。

如今的皇城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不断的追求着、创新着……

推荐第4篇: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精选3篇

皇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这里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官宅民居,是一具特色的古代建筑。下面是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各位旅客,大家好!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御书楼。御书楼因有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和\"春归桥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对联而得名。

穿过御书楼,我们就进入了皇城相府。相府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是明朝时期修建的,外城是清朝时期修建的。我们参观了功德牌坊、冢宰第、点翰堂、东书院、内府、内宅、小姐院、南书院、花园、九曲桥、状元桥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位于外城的小姐院和内城的百尺河山楼。

小姐院是陈氏女眷及待字闺中的小姐的住所。正房称\"绣楼\",是小姐们的起居室,西厢房是丫环的住处,东厢房则是小姐们吟诗作画,对奕弄琴的场所。刚走进院子里我就发现这里和别处不同的地方——房顶都是光秃秃的。听导游说,小姐院的屋顶采用的都是卷棚顶,屋顶上面没有屋脊与脊兽,因为那时女子地位低下,即使生在侯门相府也不例外。另外,这里最为珍贵的是樟木雕成的三层透花雕竹隔扇,据说全国除故宫有个紫檀木的外别无他家。

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楼共7层,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底层深入地下,建有秘密地道。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远远望去,河山楼巍然屹立,成为皇城的一大景观。

从相府出来,我站在广场上举目仰望,整座建筑依山就势修建,气势恢宏,四周青山连绵,溪流潺潺,树木葱茏,草盛花繁,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我相信,所有来这里的游人都会被皇城相府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的人文景观深深震撼......

篇2: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盛开,正是春游的好季节,我、妈妈和爸爸一起去皇城相府,虽然以前去过好几次,但每次去都会焕然一新。

皇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这里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官宅民居,是一具特色的古代建筑。

进去皇城相府后,会有一种壮观的感觉,也会感到很气派,在我面前的是一块赐配给陈廷敬的圣旨,上面是从左到右的文字,接着往前走,就进入了陈庭敬的庭院,这个庭院很壮观,有些像迷宫。

我们一起去参观了许多地方。最让我怀念的就是那一个小姐房。那里有一间专属小姐的房间,可以在那里吃饭、读书;向里走去,有一池池塘,是用十二生肖和寿桃装饰起来的边,因为陈庭敬的十二个女儿的生日是十二个生肖,所以用这个花边来装饰,还代表着陈庭敬的十二个女儿能够平平安安,岁岁如意。接着走上一座假山,是小姐们房子的平台,那里种着各种美丽的花儿,它们争奇斗艳,开得美极了!我在那里玩了一会儿,接着跟导游一起到了一个小小的\"博物馆\"。

那里展览的是陈庭敬写给皇上的《康熙字典》。我想大家对新华字典都不陌生吧!其实,新华字典里的字都是从康熙字典里查出来的。新华字典里只有7万字,《康熙字典》里有40万8000字,你们说惊不惊人?

接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小房子里,从小房子里直接到了一处很长的城墙,从那里,可以看到这个家的整个情况。

今天,我的收获可真不小啊!听了我对皇城相府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皇城相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我们不仅要去感受大自然,也去看一看历史的痕迹也是不错的。

篇3: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到了人们十分向往的地方——皇城相府,它是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玄烨的老师——陈延敬的故里,是国家AAAAA级文化遗产,不仅这样,皇城相府还被康熙称为\"午亭山村\",这是一座极其罕见的官宦巨宅,还是一个出现过九位进士和六位翰林的风水宝地——

我们还有我的伙伴们,来到了这个高大雄伟的城门前观看\"皇上圣驾\",刚开始,\"皇上\"的护卫在左右站立,还有一些仪仗队,他们都穿着古代的装束,五颜六色,十分壮观,让我感受到皇家的庄严和威武,仿佛回到古代,忽然,侍卫高声大喊一声:\"皇上驾到。\"众人一齐跪倒施礼,高呼:\"吾皇万岁!\"把我从古代拉回现实生活中。

随后我们攻进了这座城池,又爬上城墙,那高大的城墙,足足有两三丈高。两边高高挂着灯笼,更增添了几许生机,上面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高大的古建筑上挂满了灯笼,城墙上铺着整齐的方砖,马或者四五个人都可以通过。走下城去,是一座蚌池,为什么它叫蚌池呢?是因为它的形状像蚌壳一样,我们还看了很多有名的建筑,我的眼睛都应接不暇了。

快乐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这次旅游真是难忘而甜美的记忆啊!

推荐第5篇:山西皇城相府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八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御书楼]

这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叫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四十九年(1710),72岁高龄的陈廷敬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均被康熙帝婉言谢绝。当年十一月,他再次因耳疾力请辞官,终于获得恩准。但康熙帝命他原官解任,但仍留京用事,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并说:卿是耆旧,可称完人。陈廷敬辞官后,康熙帝对他更加关怀有加,经常到他寓所探望。次年二月康熙帝再次到他书房巡视,看到陈廷敬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审编字典时,备受感动,当即御笔亲书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午亭为陈廷敬的晚号。陈廷敬去世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将御书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以示纪念。

[中道庄城门]

皇城相府的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的。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

[功德牌坊]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冢宰第]

冢宰第门楼高大,威严壮观,在大门上方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门前有两墩旗杆石。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一般是不开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接序行走的过道。

冢宰第的建筑装饰既仿古、仿旧(东方的),又仿真、写实(西方的),开清代颖细繁密的先河。这些装饰题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现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观点。该院落的主建筑,正面为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了点翰堂之匾额,这幅匾额被挂在大厅上方以示荣耀。

[斗筑居]

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不大的石匾,上书斗筑可居4个大字,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手书。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屯兵洞]

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河山楼东堡墙根一字形排开、依地势用砖石砌筑的五层窑洞层层递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内外相联,上下用甬道相接。内部既通且连,一进三四间,显得古朴厚重。这些窑洞,既省工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易于居住;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立体感强,隐蔽性好,在建筑上颇具匠心。

[河山楼]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该楼长3.4丈、宽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内最高的建筑。楼分7层,有墙内梯道和层间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避难于其中。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垛口和女墙,便于了望敌情和抛掷乱石,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施,并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测。

[内城]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推荐第6篇:皇城相府导游词例文

导语: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城相府导游词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1:皇城相府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座建于明清两代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八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这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叫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四十九年(1710),72岁高龄的陈廷敬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均被康熙帝婉言谢绝。当年十一月,他再次因耳疾力请辞官,终于获得恩准。但康熙帝命他原官解任,但仍留京用事,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并说:“卿是耆旧,可称完人。”陈廷敬辞官后,康熙帝对他更加关怀有加,经常到他寓所探望。次年二月康熙帝再次到他书房巡视,看到陈廷敬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审编字典时,备受感动,当即御笔亲书“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午亭”为陈廷敬的晚号。陈廷敬去世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将御书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以示纪念。

皇城相府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冢宰第门楼高大,威严壮观,在大门上方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门前有两墩旗杆石。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一般是不开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接序行走的过道。

“冢宰第”的建筑装饰既仿古、仿旧(东方的),又仿真、写实(西方的),开清代颖细繁密的先河。这些装饰题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现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观点。该院落的主建筑,正面为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了“点翰堂”之匾额,这幅匾额被挂在大厅上方以示荣耀。

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不大的石匾,上书“斗筑可居”4个大字,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手书。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河山楼东堡墙根一字形排开、依地势用砖石砌筑的五层窑洞层层递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内外相联,上下用甬道相接。内部既通且连,一进三四间,显得古朴厚重。这些窑洞,既省工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易于居住;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立体感强,隐蔽性好,在建筑上颇具匠心。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该楼长3.4丈、宽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内最高的建筑。楼分7层,有墙内梯道和层间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避难于其中。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垛口和女墙,便于了望敌情和抛掷乱石,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施,并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测。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篇2:皇城相府导游词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皇城相府是集官宦府第、文人故居与地方民居为一体的民清建筑群,是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国际电力公司所在地的北留镇皇城村。

皇城相府是一座具有古代文化的历史古城,一座最能代表晋城旅游特色的古城。皇城相府曾在2006年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游典型”、“中国最佳旅游 景区”、“2006年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等殊荣的古城——皇城。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延敬的故居。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份,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

《康熙字典》陈列室里陈放的《康熙字典》,是陈廷敬为总裁官的最重要的著作,此书共分为十二章四十二卷,收入汉字47035个,对我国文字学上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必不可少的大型工具书,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赞誉。《中华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就是根据《康熙字典》改编的。康熙行宫是当年康熙下榻的行宫。

皇城相府之所以名震海内,除了建有相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与康熙下榻密切相关。这里原为陈廷敬的居所,康熙到来后,正房成了康熙的行宫。正房里面挂着康熙皇帝中年时的一幅画像,驾临后赏赐于陈廷敬的,可想康熙皇帝与陈廷敬的关系是多么亲密无间。房间的西边放着康熙皇帝用过的炕床、书桌等物品。陈氏宗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为祠堂,在正房供奉着陈家祖上七位有名望的祖先;南厢房陈列着陈氏的家谱描述了陈家明清时期家族的延续历史。

御书楼金碧辉煌,河山楼雄奇险峻,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藏兵洞奇妙无穷,南书院曲径通幽,西花园风景别致,紫芸阡御碑林立。纵观相府景区,历史人文底蕴厚重,造型独特,气象万千。

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此外皇城相府还是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契丹英后》等片的重要外景地。

皇城相府集团生态农业园区预计总投资1.35亿元,是山西省休闲旅游知名景区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基地,是集园林养生、娱乐休闲、生态农业及生态抚育为一体的大型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的组建弥补皇城相府在休闲、度假方面的不足,将使皇城相府从历史、民俗、度假方面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 产品。

皇城相府生态农业园区一期工程从2008年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参加旅行社 组团暂不收门票!

皇城相府的发展让皇城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02亿元,相当于1984年64万元的784倍,21年翻了9番多。去年,全村共创利税2.02亿元,其中,实现纯利1.2亿元,人均16万元;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8200万元,人均11万元。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或是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省村级前茅。;村民们全都住的是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别墅住宅,面积最大的370平方米,最小的200多平方米;60%的家庭有小汽车和电脑。

如今的皇城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不断的追求着、创新着……

推荐第7篇:皇城相府导游词350字

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具有古代文化的历史古城,一座最能代表晋城旅游特色的古城。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皇城相府导游词350字范文。仅供参考。

皇城相府导游词350字篇1

各位小朋友,大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来这里干嘛呢,大家看看不远处的建筑,是的,那就是皇城相府了。皇城相府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修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皇城相府还是国家4A级游览区

现在大家下车,跟我一起去探访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吧。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大家好好干感受一下相府的独特魅力吧。

皇城相府导游词350字篇2

欢迎大家来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皇城相府。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柯,我将和你们一起度过愉快的两天,希望大家有一段就美好的旅程。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这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古堡式建筑,是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品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第,他也是康熙皇帝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长达半个世纪。“皇城村”原名“黄城村”,相传是陈廷敬为孝敬母亲所修建的。

皇城相府是一座具有古代文化的历史古城,一座最能代表晋城旅游特色的古城。皇城相府曾在2006年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游典型”、“中国最佳旅游景区”、“2006年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等殊荣的古城——皇城。

现在我们的车已经到了皇城相府的停车场了,大家下车跟我一起参观游览吧。

皇城相府导游词350字篇3

游客朋友们: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皇城相府,从外面看,就能发现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我们现在进去看看。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此外皇城相府还是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契丹英后》等片的重要外景地。所以大家也可以多拍照留影,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在这里等大家。

皇城相府导游词350字篇4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叫刘凯文,大家叫我小刘就可以了。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皇城相府位于我们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它是国家5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观赏御书楼、中道庄城门、功德牌坊、冢宰第、斗筑居、屯兵洞、河山楼 。

皇城相府导游词350字篇5

亲爱的游客没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皇城相府参观旅游!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张思,很高兴能为大家做讲解服务!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够更加了解相府,喜欢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 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这个曾经辉煌的大家族吧。

推荐第8篇:皇城相府景点导游词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是关于皇城相府英文导游词,希望对您有帮助~

皇城相府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早上好! 欢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我叫李子晗,大家叫我小李就行。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称为相府,顾名思义是一位宰相的府邸。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皇帝延聘长达35年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第。

我们眼前的这道城门叫中道庄,是皇城相府的外城,穿过城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大石牌坊。大家请看牌楼的正上方,镌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两边的偏门上分别刻有“一门衍泽”和“五世承恩”八个大字,指的是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泽,并且感谢皇帝的恩赐。

好了各位,看完石牌坊,请各位随我到相府的主体建筑大学士第,也就是宰相府去参观一下。大家请看,我们正对面这座雕工精美的照壁,正中雕刻的是“麒麟吐玉”,寓意陈氏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吉祥如意。入大门向东过庭院,便来到了相府的二门,即所谓的仪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门和二门的位置不在同一中轴线上,这是因为陈廷敬修建府第时是按照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的格局修建,当地老百姓称为“皇城小故宫”。入仪门,原是相府的迎客大厅,自从康熙皇帝御赐“点翰堂”匾额后, 改名为“点翰堂”点翰堂是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点定文章的地方。这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多次作为会试主考官,为国家大量选拔栋梁之才的褒奖。

好了,各位,大家请随我继续向前参观,由相府内院西侧门可通往小姐院,北房是小姐绣楼,是陈家小姐的起居室,东西厢房是女仆和贴身丫环的住处。南房为过厅,与风景优美的西花园相通。西花园是小姐们吟诗作画、鼓瑟抚琴的地方。西花园面积不大,但假山、鱼池、花圃、回廊等设施一应齐全。

好了,各位,接下来我们去内城进行参观。我们先沿这台阶到城墙上,我们脚下的这些台阶又叫作平步青云梯,祝愿大家能在各自的事业上平步青云。相府内的内墙城墙,建于明代末年战乱年代,城内遍布藏兵洞,城头建有垛口,整体构造坚固、雄伟。今日在城墙上游览,内城外城建筑历历在目。

下了城墙,我们就来到了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物---河山楼。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

看过河山楼,下面的院落由大家随意参观,小李就陪大家到此,希望各位浏览愉快,今后再到我们皇城相府来参观。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皇城相府导游词390字

皇城相府导游词要怎么写呢?写些什么内容呢?下面为大家收集了皇城相府导游词,欢迎阅读!

皇城相府导游词【1】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皇城相府导游词【2】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

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推荐第10篇:皇城相府导游词优秀

导语:出外游玩,兴至山西晋城市北留镇境内的皇城相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城相府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皇城相府导游词(1)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是晋城的导游xx,欢迎大家来到这里,这里风景秀丽,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晋城古称泽州,别称凤台、丹川、泽州府,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山西的南大门之一。自古为通向中原大地河南省的门户。素有“晋南屏翰、中原屏翰、冀南雄镇”的美誉。是一个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众多的地方。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名胜古迹。

这里,有蟒河、历山、青莲寺、玉皇庙、炎帝陵、王莽岭、柳氏民居、羊头山石窟等等的名胜古迹,这些都值得一看。可是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是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1]是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原叫黄城,后来为了开发旅游改为皇城。这里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

皇城村居住着234户,680余口人家,耕种着480亩土地,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地下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皇城相府的主要建筑是斗筑居,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当然,这里的美食更是美味无比,我说了这么多,再去多无趣啊,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要想感受更多,就快来吧,我们热情欢迎你,到这里你一定不虚此行。

皇城相府导游词(2)

这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专家介绍,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皇城相府不仅游客、考古学者云集,还被一些影视剧组看中。在这里开拍了《我认识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国》两部电视剧。

第11篇:阳城皇城相府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御书楼]

[中道庄城门]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皇城相府的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的。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

[功德牌坊]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冢宰第]

冢宰第门楼高大,威严壮观,在大门上方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门前有两墩旗杆石。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一般是不开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接序行走的过道。

“冢宰第”的建筑装饰既仿古、仿旧(东方的),又仿真、写实(西方的),开清代颖细繁密的先河。这些装饰题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现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观点。该院落的主建筑,正面为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了“点翰堂”之匾额,这幅匾额被挂在大厅上方以示荣耀。

[斗筑居]

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不大的石匾,上书“斗筑可居”4个大字,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手书。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屯兵洞]

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河山楼东堡墙根一字形排开、依地势用砖石砌筑的五层窑洞层层递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内外相联,上下用甬道相接。内部既通且连,一进三四间,显得古朴厚重。这些窑洞,既省工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易于居住;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立体感强,隐蔽性好,在建筑上颇具匠心。

[河山楼]

[内城]

第12篇:皇城相府导游词(优秀)

翻开《明史》,读者可以看到《流贼列传》,这也是煌煌《二十四史》中的唯一一部《流贼列传》。对于明朝的灭亡,史家自有总结,就其内部原因而言,“明朝之亡,亡于万历”,而从外部原因来看,“明朝亡于流寇”。明朝末年,几乎席卷全国的“流寇之乱”摧毁了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富庶的阳城却因此崛起了一大批城堡式建筑,历经三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还有皇城相府、古村郭峪、砥洎城三座。

一、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与古村郭峪位于阳城县北留镇以北八公里处,两位古城所在的皇城村与郭峪村相距不过几百米,而事实上,它们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一个村,这座历史上人丁并不兴旺的古村落,却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清两朝先后走出了十五位进士和十八位举人,这在中国科举史、文化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后来迁居皇城村的陈氏家族则更是出类拔萃,“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清代大学者陈廷敬是这一家族的杰出代表。

陈廷敬原名陈敬,祖辈为郭峪村名门望族,顺治十五年,年仅20岁的陈敬考中进士,因为同榜进士中有两位陈敬,为易于区分,顺治皇帝在朝廷上亲自为其更名,在他的名字中间加上了一个廷字。古人相信人的名字可以决定他的人生际遇,顺治皇帝的这一小小改动,未尝不是这位新科进士改变一生命运的重大契机。此后54年间,陈廷敬平步青云,喧极一时,成为康熙皇帝的政治导师与肱股重臣,先后封官进爵28次,做为一个汉族人,历任除兵部以外的其它五部尚书、侍郎。辅佐康熙51年的陈廷敬不仅是一位为奠定康乾盛世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更是清初的大学者,除了自己的《午亭文编》等多部著作传世之外,还负责主持编撰了我国历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而他的儿子陈壮履也参与了这一文化工程,父子同修一部字典,一时被传为佳话。陈廷敬一生备极荣恩,康熙皇帝称其为“全人”,在花甲之年为其御笔题写了“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并对陈廷敬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为臣子题字。康熙皇帝的题词后来被陈壮履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也就是目前相府正门外的御书楼。陈廷敬去世之后,康熙皇帝赐谥号“文贞”,并派遣三皇子主持丧礼,护丧归葬故乡。

“皇城相府”之名,为旅游开发的产物,说得通俗一些,它的名称应该是“阳城县皇城村陈廷敬故居”,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因为陈廷敬出任的最后官职为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官职即为清初的宰相,因此,“陈廷敬故居”也就被“相府”二字所代替。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用现称。皇城的另一名称为黄城,传说陈廷敬的老母亲非常想去北京看看,陈廷敬考虑到母亲年势已高,千里奔波难免劳顿,于是就说:不用来了,我在中道庄给您修一个小北京就行了。于是,陈氏城堡的外城拔地而起,外墙按照北京城墙修建。不久,朝中有人弹劾说,陈廷敬在家乡修建皇城,意图谋反。听说皇上要调查此事,陈廷敬马上派人提前赶回,将城墙全部涂成黄色。调查官员回京后禀报说,陈廷敬修的只是黄城而已,陈氏家族于是化险为夷。其实,这只是一个似曾相识的传说而已,皇城在当地始终就是约定俗成并得到清王朝认可的地名。参观过灵石王家大院的游客都应该记得,红门堡也有类似的故事。1998年,为适应旅游的开发与宣传,“阳城县皇城村陈廷敬故居”最终被定名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北依樊山,西临樊溪,其枕山际水的地理位置可谓风水绝佳。皇城相府开城门九座,城墙总长1700米,大型院落19处,总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皇城相府又分为内外两城,河山楼和藏兵洞为其标志性建筑。

明朝末年,豫陕流寇横行,王嘉胤、王自用部屠戮山西,晋南为之震恐。明崇祯四年五月,王嘉胤率军由沁水进入阳城,次月在与乡兵的作战中被叛将杀害。王嘉胤遇害后,绰号“紫金梁”的王自用率军再起,号称36营20万人马,几乎席卷山西全境,并在此后两年多次侵扰郭峪、润城、屯城一带。屯城人张慎言曾任吏部尚书,是明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在他的笔下,曾详细地记叙了流寇对百姓生命、财产带来的重大侵害。

陈氏家族祖居郭峪,其明建祖宅“老狮院”至今仍由村民居住。明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为抵御流寇,自保于乱世,陈氏家族在樊山脚下修建了高达七层的防御性建筑河山楼,第二年,在河山楼外增修城堡,也就是今天的皇城相府的内城“斗筑居”。陈廷敬显贵之后,家族兴旺,在这种情况下,又开始修建外城,即“中道庄”,并于康熙四十二年全部完工,九年后,陈廷敬病逝于北京。

皇城相府城墙高达12米,与明建平遥古城和九边重镇太原的城墙等高,这圈享受州县级规格、周长一千余米的城墙,便是陈家的院墙。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帝国》中,平定三藩之乱的几场戏,即是以此城墙为背景拍摄的。同样,陈家的院门也如同城楼般高大宏伟,门洞上镶嵌着两块匾额:“中道庄”和“天恩世德”。中道庄,既是皇城村的原称,也是皇城相府外城的名字。世德是指世德堂,这本是陈廷敬曾祖经商时的商号名称,后来陈氏家族陈廷敬这支支脉也就以此来称呼,同样为富商巨贾,陈氏家族的另一支树德堂则鲜有及第入仕之人,世德堂的子孙们自认为造成如此悬殊差距的原因是上天对自己的垂爱与恩顾,于是悬挂了“天恩世德”这块匾额。

走进中道庄,首先看到的是两座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石牌坊。陈氏家族的第一座石牌坊奉旨建于清顺治十四年,褒奖的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这一年,19岁的陈廷敬已经考取举人的功名,牌坊的落成不仅为陈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激荡着这位青年书生渴求功名显贵的雄心壮志,一座更大更能彰显天恩的牌坊已经在无形之中植根于他的心灵深处。第二年,少年得志的陈廷敬即成为陈家第三位进士,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宦海坦途。陈廷敬心中的那座牌坊最终在清康熙36奉旨建造,陈廷敬时任经筵讲官、刑部尚书。新牌坊四柱三楼,正中上方的匾额上书写着“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冢宰总宪”两侧的匾额上,书写着“一门衍泽”和“五世承恩”,而另十四幅匾额则书写着陈氏家族取得的功名与官职,其中包括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父亲、祖父、曾祖父的累次封赠,这便是一个莘莘学子在位极人臣之后为昔日的寒窗苦读而得到的泽被整个家族的回报。抬头仰望牌坊上高达五层的匾额,不能不叹服陈氏家族的显耀与辉煌,而匾额上一排排黑底白字的楷书更显得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

走过两道石碑坊,街道北侧,即是陈廷敬的私邸“冢宰第”,陈廷敬入阁为相之后,这里又增挂了“大学士第”的匾额。“冢宰第”是中道庄的主体建筑,同时也是整个皇城相府最重要的建筑,也正因为如此,“冢宰第”的修缮工作必须得到专家学者更为细致的论证,它的修缮工作被放在了最后,成为皇城相府唯一还没有修复的院落。

走入“冢宰第”,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照壁,照壁正中镶嵌着麒麟砖雕,两侧各垂直排列有六幅内容完全不同的砖雕,这十二幅砖雕,通过谐音、象征、借代等手法各代表一个汉字,共同组成了一幅楹联,由于年代久远,这幅楹联如今已经成为不可破解的谜语。

“冢宰第”内的正北厅堂内,悬挂有康熙御笔匾额“点翰堂”。传说康熙皇帝南巡驾临皇城时,御笔钦点陈家第六位进士、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翰林,“点翰堂”因此而得名。此后,康熙皇帝走过的正门也被称为御道,官员及庶民从此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

在山西全省保存基本完好的城堡式大院中,与灵石王家大院、沁水柳氏民居一样,皇城相府也是为数不多的官宅之一。学者们评价说:皇城相府主要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熔宫廷规制与地方特色为一炉,巧妙地把封建礼制与建筑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严格地遵循封建礼制的规定,又体现出地方建筑的工艺特色。而“冢宰第”,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些建筑、艺术特点的代表建筑。

专家学者们所说的“遵循封建礼制的规定”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但小姐院的建筑特色将这一特点最直观地表现在了游客面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姐院的屋顶采用的都是卷棚顶也就是罗锅顶,屋顶上面没有屋脊与脊兽,与周边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建筑样式的选择,正是陈氏家族崇尚男尊女卑、希望女眷顺从封建礼教的传统观念的真实体现。而管家院与主人房舍的差别,更是体现了封建社会“尊卑有分,上下有等,内外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但是,这一差别仅仅体现于封建礼制方面,在森严的族规面前,不论族人还是奴仆却都是一视同仁,管家院后阴森的“面壁思过室”就是相府全体人员触犯家规之后反省思过的地方,这体现了一个名门望族的严谨家风。

走入皇城相府内城“斗筑居”,可以看到以陈氏家族两大分支命名的“树德居”和“世德居”。世德居由三个院落构成,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皇城相府内现存最早的建筑。明朝末年,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成为这里的主人,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陈廷敬出生于世德居,与他的八个兄弟及堂兄陈元先后在这里接受陈昌期的儒学教育,并从此走上仕途光宗耀祖,世德居成为陈氏家族兴旺繁荣的发祥地。

斗筑居内,还建有御史府,这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的故居,陈昌言是陈氏家族的第二位进士,他的儿子陈元,则是陈家的第四位进士。内城城门上的“斗筑可居”匾额即是陈昌言的手笔,这四个字充分表达了遭逢乱世的陈氏家族对平安生活的渴望与祈盼。陈昌言在明清两朝均担任御史之职,也只有他这种出身于商贾家庭的知识分子,才不会像传统儒生那样,与生俱来地背负过于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夷夏之防”的精神枷锁,得以从从容容地脱去旧朝服,剃去头发,继续做他的“直指公”。

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是崇祯五年,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河山楼高达七层,可同时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的高度与规模在明清建筑中极为少见。更为难得的是,这样一座砖石高层建筑,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旧巍然屹立,雄距一方,周边至今没有超越其高度的建筑。

做为一座民用军事防御堡垒,河山楼的设计非常科学,考虑极为周全。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保卫城堡,底层深入地下,开辟有秘密地道,便于转移逃生。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河山楼峻工的第二年,陈氏家族修建了“斗筑居”城墙,将河山楼、世德居、树德居等建筑囊括其中。皇城相府内城墙仅用七个月的时间即全部完工,城头遍设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文昌、关帝二阁。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共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民勇藏身休憩之处。藏兵洞大多为窑洞式建筑,具有明代风格,因为地势较高,站在远处即可看到它们一字排开,显得颇为壮观。

皇城古堡为求自保于乱世而建,虽然明末的动荡很快宣告结束,但其军事防御功能在此后的岁月中又多次发挥作用。顺治六年,大同总兵姜(王襄)发动兵变,烽烟燃遍三晋,姜(王襄)部将张光斗上门召请陈昌期,经历了明末十余年战乱的陈昌期不愿卷入政治旋涡引火烧身,因而严辞拒绝。张光斗率兵围攻斗筑居,陈昌期坚守数月,直到清军解围,陈氏家族和周边村民因为没有参与这次注定会以失败告终的兵变而逃过了一场政治灾难。民国初年,政局混乱,河南土匪多次越境进犯阳城,动辄即以多达数千的人马一路烧杀抢掠而来,皇城村坚固的城墙使得土匪不敢有所企图,再一次护佑百姓于乱世。

从“斗筑居”的命名、陈昌言的两朝为官以及陈昌期不愿反清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到陈氏家族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与谨慎求稳的价值观念,所有这一切,无疑都被陈廷敬完整地继承下来,再加上陈廷敬自身的德才以及清初帝王迫切需要汉族知识分子来协助他们维护统治,这些都是陈廷敬官运亨通、成为封建政坛上罕见的不倒翁式人物的主要原因。

陈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是陈廷敬的孙子陈师俭,繁荣兴盛一百余年之后,陈氏家族最终走向衰败,昔日笑语嘤嘤的王侯深宅成为陈家没落子孙与周边外姓村民混居的大杂院,而*期间,当年不怕谋逆弹劾的相府子孙们畏于封建主义这顶大帽,更是把村名也改成了黄城。改革开放之后,“皇城煤矿”率先恢复了村名更恢复了昔日的自信,秉承先辈经商传统的相府子孙们在短短十几年间将,就将人口不足七百的皇城村建设成为富裕的小康村。为了不让祖先的荣耀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之中,从1998年开始,皇城村将城内住户迁到城外的别墅小区内,投资三千元修复皇城相府,并使之迅速成为全省知名的旅游景点。

做为一个旅游者,笔者也想就皇城相府的旅游开发发表一些想法。皇城相府内最重要的院落“冢宰第”一直拖到今年才开始修复,这无疑体现了开发者对历史、对文化的负责态度。将斗筑居内的藏兵洞改造成为旅馆,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更满足了旅游者夜宿侯门的心愿。皇城相府开放之初,即成为《康熙帝国》、《我所认识的鬼子兵》两部电视连续剧的外景地,随着电视剧的即将播出,皇城相府必将走向全国。以上几点,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开发过程中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显而易见,一些院落搞起了“钱币展览”、“根雕展览”、“像章展览”等等,似乎是丰富了游览内容,但明显偏离主题,淡化了皇城相府的文化内涵。而相府内的歌舞表演、戏曲演唱、湖北编钟表演等等,在满足部分游客兴致的同时,也给其它游客造成了噪音污染,破坏了相府古朴厚重的蕴味与寻幽思古的意境。皇城村的周边环境也急需加强治理,这一点,省城新闻媒体早已报道过,北留镇建有亚洲最大的坑口火电站阳城电厂,已经给当地造成了污染,而站在皇城的城墙上,放眼所及,便是村边的两所煤矿、远处铁厂的烟尘以及樊山的荒山秃岭,希望开发者在继续投资的过程中,不要冷落这些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晋城, 自古以来就物华天实,人杰地灵.在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中不时闪烁出奇异的光芒。悠悠岁月,古老的晋城为我们留下了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许多美丽的传说.尤其是凤来栖的传说,更给人们带来了吉祥与富裕的希望,于是晋城又称凤台。

在历史上曾经属于长治的一部分,直到1985年才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晋城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许多珍贵动植物的生长,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现有阳城蟒河和沁水历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此之外,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号称“煤铁之乡”;桑蚕丝绸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北方著名的蚕桑丝绸之乡,丝产量占山西省的80%,也是目前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有“丝绸之邦”的美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晋城市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位于临川县的王莽岭,素有“太行屋脊”之称,风景秀美,是炎夏避暑的人间仙境·隐藏在阳城山峦中的皇城相府,是一代名相陈庭敬的府第,建筑风格独特,是一座典型的请代北方关宦巨宅。一部大型电视剧《康熙王朝》,更使它名扬海内外!历史上著名的 “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一带,长平之战古战场如今也成为人们熟悉的旅游景点之一。

人民英勇豪迈,朝气蓬勃。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这座新兴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晋城市飞速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香港”!

第13篇: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3篇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下面是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皇城相府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专家介绍,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陈家从陈廷敬的祖父起兴盛五代,败落后,故居陆续住进了1000多户村民。自1998年5月以来,当地政府将村民迁出,并筹资2000万元对建筑群进行了修缮。同时,有关部门根据史书记载恢复了一些已经坍塌毁坏的建筑,并对环境进行了整治。皇城村已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学研讨会\"、\"皇城相府首届文化艺术旅游节\"。

皇城相府不仅游客、考古学者云集,还被一些影视剧组看中。在这里开拍了《我认识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国》两部电视剧。

篇2: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这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古堡式建筑,是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品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第,他也是康熙皇帝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长达半个世纪。\"皇城村\"原名\"黄城村\",相传是陈廷敬为孝敬母亲所修建的。陈廷敬在朝为官,他的母亲想看一看儿子任职的地方,陈廷敬这个孝子想到家乡离北京路途遥远,不想让母亲受舟车劳顿之苦,便模仿故宫的样子修了这座城堡,城墙刷成黄色,取名\"黄城\"。不想朝中有人得知此事,参奏陈廷敬意欲谋反,康熙皇帝深知陈的品性,得知事情的原委后,被陈廷敬的孝心感动,特赐名\"皇城\",并两次来到皇城相府,与老师共商大计。相府的牌坊和回廊上,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狮子,但这里的狮子与别处不同的是,除了都有富贵吉祥的含意外,其他地方的狮子多取\"诗\"的谐音,意为诗书传家,而这里的狮子,则取\"师\"的谐音,记录陈廷敬为皇上\"师傅\"之意。

古人倡导尊师,皇帝亦不例外。如果夏天来这里,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府东南面的龙凤山上,是听不到蝉鸣的,相传康熙皇帝在夏季驾临皇城后,看到自己的老师正在书房用功读书,窗外蝉噪不止,康熙皇帝担心恩师受扰,就命令蝉儿立刻停止鼓噪,皇帝金口玉言,谁敢不听,从此龙凤山上再也听不到蝉鸣了。

陈家诗书传家,自然就有许多文人雅趣,相府花园中专门有一个\"流杯亭\",是陈家子弟饮酒赋诗之所,亭中刻着一个大字,正看像\"北\"字,侧看像\"寿\"字,横看又像\"山西\"二字,弯曲的笔画中,是潺潺的流水,读书累了,大家就坐在亭子里行酒令,将酒杯盛满酒,放入流水中,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赋诗一首,这就是\"曲水流觞\"的由来。游人走到这里,左观右看,不得不感佩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生活意趣。

从前,相府中居住着陈氏的第二十三代传人,为了保护和开发这方净土,如今他们已搬迁至相府外的农民新村。陈氏家族从挖煤炼铁起家,后办学习文,家业鼎盛。如今的陈氏后人,眼光更加长远,从煤矿到旅游,从高科技制药到生态园区。全村750口人,村民煤、水、电费,孩子上学学费,老人医疗保险均由村里负担,实现了家家别墅,户户有车,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沧海桑田,历史轮回。陈家由务农到经商到仕途坦荡,又转入了经商和务农。如今的陈家后人,远离了官场纷争,回归到田园生活,凭着祖先留下来的这座大宅子和浓厚的文化渊源,大搞旅游和生态农业,并已向高科技领域发起了冲锋。

外城墙的\"步步登高\"景点,台阶共有五十三级,向上看,只能看到\"阶\",意为\"步步登高\",登上顶望来路却只能看到\"台\",意为\"平步青云\"。陈廷敬一生28次升迁,做官53年,和台阶数正好吻合。 纵观整个相府的建筑, 沧海桑田,历史轮回。陈家由务农到经商到仕途坦荡,又转入了经商和务农。如今的陈家后人,远离了官场纷争,回归到田园生活,凭着祖先留下来的这座大宅子和浓厚的文化渊源,大搞旅游和生态农业,并已向高科技领域发起了冲锋。外城墙的\"步步登高\"景点,台阶共有五十三级,向上看,只能看到\"阶\",意为\"步步登高\",登上顶望来路却只能看到\"台\",意为\"平步青云\"。陈廷敬一生28次升迁,做官53年,和台阶数正好吻合。

纵观整个相府的建筑,惟有这座\"御书楼\"的房顶使用了金色琉璃瓦,因为这是存放皇帝手迹的地方,也表现了封建王朝严格的君臣之分。相府的建筑,体现着强烈的尊卑等级,像女眷居住的院落,修建在整个相府的最深处,屋顶是\"卷棚顶\",没有屋脊和兽头,显示了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文渊阁大学士,即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 吏部尚书加三品 ,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 ,\"加三品\"为加俸禄。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工业部部长、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副部长。翰林相当于现在的科学院院士。

篇3:皇城相府导游词500字

皇城相府与古村郭峪位于阳城县北留镇以北八公里处,两位古城所在的皇城村与郭峪村相距不过几百米,而事实上,它们在历史上其实就是一个村,这座历史上人丁并不兴旺的古村落,却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清两朝先后走出了十五位进士和十八位举人,这在中国科举史、文化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后来迁居皇城村的陈氏家族则更是出类拔萃,\"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清代大学者陈廷敬是这一家族的杰出代表。

陈廷敬原名陈敬,祖辈为郭峪村名门望族,顺治十五年,年仅20岁的陈敬考中进士,因为同榜进士中有两位陈敬,为易于区分,顺治皇帝在朝廷上亲自为其更名,在他的名字中间加上了一个廷字。古人相信人的名字可以决定他的人生际遇,顺治皇帝的这一小小改动,未尝不是这位新科进士改变一生命运的重大契机。此后54年间,陈廷敬平步青云,喧极一时,成为康熙皇帝的政治导师与肱股重臣,先后封官进爵28次,做为一个汉族人,历任除兵部以外的其它五部尚书、侍郎。辅佐康熙51年的陈廷敬不仅是一位为奠定康乾盛世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更是清初的大学者,除了自己的《午亭文编》等多部著作传世之外,还负责主持编撰了我国历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而他的儿子陈壮履也参与了这一文化工程,父子同修一部字典,一时被传为佳话。陈廷敬一生备极荣恩,康熙皇帝称其为\"全人\",在花甲之年为其御笔题写了\"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并对陈廷敬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为臣子题字。康熙皇帝的题词后来被陈壮履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也就是目前相府正门外的御书楼。陈廷敬去世之后,康熙皇帝赐谥号\"文贞\",并派遣三皇子主持丧礼,护丧归葬故乡。

\"皇城相府\"之名,为旅游开发的产物,说得通俗一些,它的名称应该是\"阳城县皇城村陈廷敬故居\",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因为陈廷敬出任的最后官职为文渊阁大学士,这一官职即为清初的宰相,因此,\"陈廷敬故居\"也就被\"相府\"二字所代替。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用现称。皇城的另一名称为黄城,传说陈廷敬的老母亲非常想去北京看看,陈廷敬考虑到母亲年势已高,千里奔波难免劳顿,于是就说:不用来了,我在中道庄给您修一个小北京就行了。于是,陈氏城堡的外城拔地而起,外墙按照北京城墙修建。

不久,朝中有人弹劾说,陈廷敬在家乡修建皇城,意图谋反。听说皇上要调查此事,陈廷敬马上派人提前赶回,将城墙全部涂成黄色。调查官员回京后禀报说,陈廷敬修的只是黄城而已,陈氏家族于是化险为夷。其实,这只是一个似曾相识的传说而已,皇城在当地始终就是约定俗成并得到清王朝认可的地名。参观过灵石王家大院的游客都应该记得,红门堡也有类似的故事。1998年,为适应旅游的开发与宣传,\"阳城县皇城村陈廷敬故居\"最终被定名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北依樊山,西临樊溪,其枕山际水的地理位置可谓风水绝佳。皇城相府开城门九座,城墙总长1700米,大型院落19处,总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皇城相府又分为内外两城,河山楼和藏兵洞为其标志性建筑。

明朝末年,豫陕流寇横行,王嘉胤、王自用部屠戮山西,晋南为之震恐。明崇祯四年五月,王嘉胤率军由沁水进入阳城,次月在与乡兵的作战中被叛将杀害。王嘉胤遇害后,绰号\"紫金梁\"的王自用率军再起,号称36营20万人马,几乎席卷山西全境,并在此后两年多次侵扰郭峪、润城、屯城一带。屯城人张慎言曾任吏部尚书,是明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在他的笔下,曾详细地记叙了流寇对百姓生命、财产带来的重大侵害。

陈氏家族祖居郭峪,其明建祖宅\"老狮院\"至今仍由村民居住。明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为抵御流寇,自保于乱世,陈氏家族在樊山脚下修建了高达七层的防御性建筑河山楼,第二年,在河山楼外增修城堡,也就是今天的皇城相府的内城\"斗筑居\"。陈廷敬显贵之后,家族兴旺,在这种情况下,又开始修建外城,即\"中道庄\",并于康熙四十二年全部完工,九年后,陈廷敬病逝于北京。

皇城相府城墙高达12米,与明建平遥古城和九边重镇太原的城墙等高,这圈享受州县级规格、周长一千余米的城墙,便是陈家的院墙。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帝国》中,平定三藩之乱的几场戏,即是以此城墙为背景拍摄的。同样,陈家的院门也如同城楼般高大宏伟,门洞上镶嵌着两块匾额:\"中道庄\"和\"天恩世德\"。中道庄,既是皇城村的原称,也是皇城相府外城的名字。世德是指世德堂,这本是陈廷敬曾祖经商时的商号名称,后来陈氏家族陈廷敬这支支脉也就以此来称呼,同样为富商巨贾,陈氏家族的另一支树德堂则鲜有及第入仕之人,世德堂的子孙们自认为造成如此悬殊差距的原因是上天对自己的垂爱与恩顾,于是悬挂了\"天恩世德\"这块匾额。

走进中道庄,首先看到的是两座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石牌坊。陈氏家族的第一座石牌坊奉旨建于清顺治十四年,褒奖的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这一年,19岁的陈廷敬已经考取举人的功名,牌坊的落成不仅为陈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激荡着这位青年书生渴求功名显贵的雄心壮志,一座更大更能彰显天恩的牌坊已经在无形之中植根于他的心灵深处。第二年,少年得志的陈廷敬即成为陈家第三位进士,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宦海坦途。陈廷敬心中的那座牌坊最终在清康熙36奉旨建造,陈廷敬时任经筵讲官、刑部尚书。新牌坊四柱三楼,正中上方的匾额上书写着\"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

\"冢宰总宪\"两侧的匾额上,书写着\"一门衍泽\"和\"五世承恩\",而另十四幅匾额则书写着陈氏家族取得的功名与官职,其中包括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父亲、祖父、曾祖父的累次封赠,这便是一个莘莘学子在位极人臣之后为昔日的寒窗苦读而得到的泽被整个家族的回报。抬头仰望牌坊上高达五层的匾额,不能不叹服陈氏家族的显耀与辉煌,而匾额上一排排黑底白字的楷书更显得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

走过两道石碑坊,街道北侧,即是陈廷敬的私邸\"冢宰第\",陈廷敬入阁为相之后,这里又增挂了\"大学士第\"的匾额。\"冢宰第\"是中道庄的主体建筑,同时也是整个皇城相府最重要的建筑,也正因为如此,\"冢宰第\"的修缮工作必须得到专家学者更为细致的论证,它的修缮工作被放在了最后,成为皇城相府唯一还没有修复的院落。

走入\"冢宰第\",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照壁,照壁正中镶嵌着麒麟砖雕,两侧各垂直排列有六幅内容完全不同的砖雕,这十二幅砖雕,通过谐音、象征、借代等手法各代表一个汉字,共同组成了一幅楹联,由于年代久远,这幅楹联如今已经成为不可破解的谜语。

\"冢宰第\"内的正北厅堂内,悬挂有康熙御笔匾额\"点翰堂\"。传说康熙皇帝南巡驾临皇城时,御笔钦点陈家第六位进士、陈廷敬之子陈壮履为翰林,\"点翰堂\"因此而得名。此后,康熙皇帝走过的正门也被称为御道,官员及庶民从此一律改走东西次间偏门。

在山西全省保存基本完好的城堡式大院中,与灵石王家大院、沁水柳氏民居一样,皇城相府也是为数不多的官宅之一。学者们评价说:皇城相府主要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熔宫廷规制与地方特色为一炉,巧妙地把封建礼制与建筑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严格地遵循封建礼制的规定,又体现出地方建筑的工艺特色。而\"冢宰第\",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些建筑、艺术特点的代表建筑。

专家学者们所说的\"遵循封建礼制的规定\"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但小姐院的建筑特色将这一特点最直观地表现在了游客面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姐院的屋顶采用的都是卷棚顶也就是罗锅顶,屋顶上面没有屋脊与脊兽,与周边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建筑样式的选择,正是陈氏家族崇尚男尊女卑、希望女眷顺从封建礼教的传统观念的真实体现。而管家院与主人房舍的差别,更是体现了封建社会\"尊卑有分,上下有等,内外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但是,这一差别仅仅体现于封建礼制方面,在森严的族规面前,不论族人还是奴仆却都是一视同仁,管家院后阴森的\"面壁思过室\"就是相府全体人员触犯家规之后反省思过的地方,这体现了一个名门望族的严谨家风。

走入皇城相府内城\"斗筑居\",可以看到以陈氏家族两大分支命名的\"树德居\"和\"世德居\"。世德居由三个院落构成,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皇城相府内现存最早的建筑。明朝末年,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成为这里的主人,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陈廷敬出生于世德居,与他的八个兄弟及堂兄陈元先后在这里接受陈昌期的儒学教育,并从此走上仕途光宗耀祖,世德居成为陈氏家族兴旺繁荣的发祥地。

斗筑居内,还建有御史府,这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的故居,陈昌言是陈氏家族的第二位进士,他的儿子陈元,则是陈家的第四位进士。内城城门上的\"斗筑可居\"匾额即是陈昌言的手笔,这四个字充分表达了遭逢乱世的陈氏家族对平安生活的渴望与祈盼。陈昌言在明清两朝均担任御史之职,也只有他这种出身于商贾家庭的知识分子,才不会像传统儒生那样,与生俱来地背负过于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夷夏之防\"的精神枷锁,得以从从容容地脱去旧朝服,剃去头发,继续做他的\"直指公\"。

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是崇祯五年,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河山楼高达七层,可同时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的高度与规模在明清建筑中极为少见。更为难得的是,这样一座砖石高层建筑,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旧巍然屹立,雄距一方,周边至今没有超越其高度的建筑。

做为一座民用军事防御堡垒,河山楼的设计非常科学,考虑极为周全。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保卫城堡,底层深入地下,开辟有秘密地道,便于转移逃生。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河山楼峻工的第二年,陈氏家族修建了\"斗筑居\"城墙,将河山楼、世德居、树德居等建筑囊括其中。皇城相府内城墙仅用七个月的时间即全部完工,城头遍设垛口,东南、东北二角设文昌、关帝二阁。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共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民勇藏身休憩之处。藏兵洞大多为窑洞式建筑,具有明代风格,因为地势较高,站在远处即可看到它们一字排开,显得颇为壮观。

皇城古堡为求自保于乱世而建,虽然明末的动荡很快宣告结束,但其军事防御功能在此后的岁月中又多次发挥作用。顺治六年,大同总兵姜(王襄)发动兵变,烽烟燃遍三晋,姜(王襄)部将张光斗上门召请陈昌期,经历了明末十余年战乱的陈昌期不愿卷入政治旋涡引火烧身,因而严辞拒绝。张光斗率兵围攻斗筑居,陈昌期坚守数月,直到清军解围,陈氏家族和周边村民因为没有参与这次注定会以失败告终的兵变而逃过了一场政治灾难。民国初年,政局混乱,河南土匪多次越境进犯阳城,动辄即以多达数千的人马一路烧杀抢掠而来,皇城村坚固的城墙使得土匪不敢有所企图,再一次护佑百姓于乱世。

从\"斗筑居\"的命名、陈昌言的两朝为官以及陈昌期不愿反清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到陈氏家族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与谨慎求稳的价值观念,所有这一切,无疑都被陈廷敬完整地继承下来,再加上陈廷敬自身的德才以及清初帝王迫切需要汉族知识分子来协助他们维护统治,这些都是陈廷敬官运亨通、成为封建政坛上罕见的不倒翁式人物的主要原因。

陈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是陈廷敬的孙子陈师俭,繁荣兴盛一百余年之后,陈氏家族最终走向衰败,昔日笑语嘤嘤的王侯深宅成为陈家没落子孙与周边外姓村民混居的大杂院,而*期间,当年不怕谋逆弹劾的相府子孙们畏于封建主义这顶大帽,更是把村名也改成了黄城。改革开放之后,\"皇城煤矿\"率先恢复了村名更恢复了昔日的自信,秉承先辈经商传统的相府子孙们在短短十几年间将,就将人口不足七百的皇城村建设成为富裕的小康村。为了不让祖先的荣耀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之中,从1998年开始,皇城村将城内住户迁到城外的别墅小区内,投资三千元修复皇城相府,并使之迅速成为全省知名的旅游景点。

第14篇:皇城相府导游词书籍实习

皇城相府导游解说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国家5A级景区、中国驰名商标——皇城相府参观游览。我是这里的导游员XXX,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您一起领略皇城相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共度美好时光。在这里,我先把皇城相府的概况给您做个介绍。

皇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而得名。相府则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曾辅佐康熙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

相府主人陈廷敬,字子端.号说(yuè)岩,晚号午亭,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吏、户、刑、工四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评价他“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赞誉他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

皇城陈氏家族历来以诗书耕读传家,家风淳朴,家教甚严,明清两代涌现出了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33位家族诗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给予褒奖。

皇城相府98年开放,总占地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包括内城、外城、西山院、紫芸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被专家称赞为集官宦府邸,文人故居与地方民居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群,是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俗话说得好:皇家看故宫,官家看皇城。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游览。

[御书楼] 中道庄

游客朋友,您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面前这座金碧辉煌的御书楼,楼上因珍藏有康熙皇帝的御笔而得名。御书楼修建于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为纪念去世的父亲陈廷敬而修

- 1

书楼的背后来看一下。

游客朋友,站在御书楼上向后看,您会看到一座高大的城楼,这就是相府的正门——中道庄。它一门三匾,非常少见。最上方“相府”二字赫然入目,令人肃然起敬。中间“天恩世德”则是康熙年间,陈廷敬做了高官后直接镶嵌于庄门上的。“天恩世德”的意思是:皇天恩宠,陈氏家族世代以德相报。下面的“中道庄”是皇城村的原名,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因为这里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中道庄在两庄中间,所以叫做“中道庄”;另一层含义是相府的主人历来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所以定名为中道庄。

下面,请您随我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 [石牌坊] 游客朋友,穿过中道庄城门,映入您眼帘的是这座气势恢宏的石牌坊。古代有贞节牌坊、功德牌坊及装饰牌坊等。这座石牌坊是用来记载功名禄位的功德牌坊。它真实地向人们展示着明、清时期陈氏家族的荣耀和辉煌。

这座牌坊建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是陈廷敬再次出任吏部尚书时奉旨而建的。它为石质仿木结构,四柱三楼,斗拱四出。现在请您看一下在正门上方镌刻的“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和国家人社部部长,“总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负责监察百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检委书记和国家监察部部长。在“冢宰总宪”下方有四格文字,最为显赫的是最下方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这是陈廷敬当时所任官职的具体名称。清朝中央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陈廷敬曾在四部担任最高职务——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并在礼部担任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朝中的大小官职几乎做遍。最后拜相入阁,声名显赫。在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清制规定一品官可赐给官员本身以上三辈同样的官职。因此,以上分别是陈廷敬父亲陈昌期,祖父陈经济,曾祖父陈三乐多次

- 3

走进大门,一堵“麒麟献瑞”照壁展现在您的眼前,照壁中间雕刻有麒麟吐玉,寓意吉祥如意,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四周雕有奇花异草,四艺八宝,雕工精细,内容丰富。相传其内容为一幅字联,有文人墨客破译为“鹊报进士及第,麟鸣冢相辉光”,横额为“喜临门”。

游客朋友,看完了大门,您继续前行,到二门参观游览。二门两侧是八字砖雕影壁,分别刻有鹿、鹤、桐、松、花鸟图案,寓意六合同春,禄在眼前,福寿双全,松鹤延年。站在二门,您是否注意到大门和二门的位置不在同一中轴线上?这是因为陈廷敬修建府第时按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格局修建的,老百姓称它是“皇城小故宫”。为了避嫌,也为了避邪,他就把大门移到了中轴线的西侧。二门的建筑为三间五架单檐歇山顶,共有三道门,中间叫仪门,是当年康熙行走的御道,平时不开,两侧偏门分别为左文右武按次行走的过道。

游客朋友,现在您来到了相府前院,它由东西客厅及点翰堂三部分组成,是陈廷敬接见文武百官的地方。首先请您到东客厅参观,东客厅是陈廷敬接见文官的客厅。客厅中央悬挂着“天官赐福”的中堂,这副中堂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十五陈廷敬在京城南书房所写。

“天官赐福”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跟道教有关。道教有“三官神”,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们与人们的福禄荣辱密切相关。“天官赐福”表达了陈廷敬求福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另一层意思是:陈廷敬于康熙三十八年任吏部尚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吏部天官”),又总理南书房。在此期间他不仅勤于政务,还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作为吏部天官的他,为表达自己忠君爱民,为民造福的豪迈情愫,于是在康熙四十二年年初岁首,他到任职的南书房写了“天官赐福”四个大字。而这一年他又擢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至此陈廷敬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代名相,为“康熙盛世”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下面您再到西客厅参观。西客厅是陈廷敬接见武官的地方。下面

- 5

陈廷愫返居故里,赡养父母,管理田地庄园,以诗书为伴直到终年。这幅书法作品曾被送往国外展出,深受国内书法爱好者及国际友人的赞赏。南墙上悬挂的横幅是康熙朝著名的宫廷画师、陈廷敬的好友禹之鼎的《月波吹笛图》。起居室北间是陈廷敬的卧室。

接下来,您再参观陈廷敬的书房——中院西房。它由北间和南间两部分组成,是陈廷敬居官回家期间办公、休憩、读书的地方。正间摆放的是花梨木雕花长案、方桌、太师椅。长案正中摆放红木雕屏,刻着福、禄、寿三星,其中三星的帽和手是用象骨刻成的,木屏的底座透雕云纹,木质优良,做工精细。木屏旁有花鸟大瓶。长案上方墙上挂有明末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画作《夏木垂荫图》。

书房北间为陈廷敬读书、写字、办公的地方。花梨木桌案上文房用具齐全,桌后放有明式官帽檀木椅。左为花梨木书柜,右边青花瓷缸。墙上挂有红木做框,内镶宝石花鸟的梅、兰、菊、竹墙屏四块,象征主人严谨自谦的高贵品德。

书房南间是陈廷敬读书工作之余休闲的地方。陈廷敬除具有高超绝伦的文学素养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花梨木桌上陈放的是陈廷敬喜欢的众多乐器中的仲尼琴。南墙上挂有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步溪图》,图上展现了渔樵耕读的悠然生活,寓意文人雅士寄情山水,云心鹤眼的思想境界。

游客朋友,看完了书房,请您到北面过厅去参观。这里是《南巡歌十二章》的陈展室。《南巡歌》是陈廷敬看到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视察黄淮治河工程,减免灾区钱粮、重农恤商、重教兴国的功绩与恩德时,有感而写的十二首乐府诗。

全诗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康熙皇帝的功德。前两首主要歌颂康熙治河的功绩,描述了康熙到达山东阳谷县后,亲临黄河大堤进行实地测量并阅视河工,赞美他以民为本、躬亲政务的思想理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当然是头等大事。因此,在南巡期间,康熙每到一处受灾地区,便会减免当地的赋税。

三、

四、

五、六首是颂扬康熙皇帝多次重农免赋的功绩。大家重点看

- 7

能可与唐代多谋善断的名相房玄龄、姚崇相媲美,诗歌可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匹配。

大家重点来看一下展柜中的《日讲四书解义》及《午亭文编》。《日讲四书解义》是陈廷敬做日居注讲官与经筵讲官时,为康熙进将四书五经积累的讲稿,共26卷。康熙皇帝认为这部讲稿对于处理朝政有很深的借鉴意义,因而命令将这部讲稿刊印成书,可想这本书的价值。下面,我们再来看《午亭文编》。这部书共五十卷,是陈廷敬晚年亲手定稿,按文体分类有:乐府、古体诗、今体诗、赋、经解、讲筵奏对、等等三十类,只诗歌就2200余首。这些著作对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还有一本《高都陈氏传家集》26卷,是陈氏家族26位诗人的诗歌总集。

接下来我们请到西厢房参观。清朝初期在实现国家统一后,必然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振兴文化。在这期间,陈廷敬积极配合康熙皇帝,组织领导这一时期宏大的学术文化工程,主持编纂史书、辞书两大类别。主要著述有《明史》、《大清一统志》、《三朝圣训》、《平定三逆方略》、《太宗文皇帝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等史书、志书,以及《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御选唐诗》、《钦定词谱》、《皇清文颖》等字书、辞书及诗词等十六项重大文化工程。为清朝文治武功与之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为研究明、清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直到今天对我们编写史志仍有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下面请大家随我到康熙皇帝下榻的正房参观。

[康熙行宫]下面请您到正房里边看一下:中间墙上挂有康熙皇帝的这幅画像和旁边的两首诗,都是康熙驾临后御赐给陈廷敬的。我们看两边的诗作,一首写于赵北口,一首写于杭州。其中杭州这首诗是在康熙皇帝南巡时,看到西湖美景,受到百姓的拥戴,诗兴大发而写下的。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再次南巡至杭州,陈廷敬随从。一天,陈廷敬想请假自游西湖轻松轻松,康熙特降旨批准,并说:“廷敬老臣,遇宫眷车不需避路。”这在当时确实是破格的恩典,被朝廷上下津津乐道,争相传颂。

屋子的西边放着康熙皇帝用过的炕床、书桌、书柜,东边放着寝

- 9

家看,小桥北面是一方形鱼池,叫“地池”。小桥南面有一圆形鱼池,叫“天池”。这两个鱼池,一南一北,一圆一方,形成“天南地北”、“天圆地方”,有很深的易经哲学。

再向南看圆形鱼池的南面下边有一月牙形的池沼。我们看到这两个池沼一高一低,一个形似太阳,一个形似月亮,和“日月潭”一样,它寓意日月同辉,光明无限。

纵观东花园的山水、天地,不难看出相府主人陈廷敬建造花园时的良苦用心。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两个侄子不但高中进士,还入了翰林,家族出现三十多位为官者,而且个个都为国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样的文学仕宦之家值得我们敬仰。 [小姐院]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了小姐院。小姐院是陈廷敬三个女儿及孙女陈静渊等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正房为二层建筑,叫“闺房”或“绣楼”,是小姐们的起居室。东厢房是小姐们读书、对弈(下棋)、抚琴(弹琴)的地方。西厢房是用膳的膳房,南房为过厅,是小姐们以诗、书、画会友的客厅。

首先,我们看一下正房,大家看中间摆放有一块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折叠条屏。她们分别是西汉的卓文君、东汉的蔡文姬,唐代巾帼首相上官婉儿、宋代词人李清照。她们个个貌美才高、语出惊人,被树为小姐们学习的楷模。陈家希望他们的女儿能够成为女中豪杰。右边的隔扇门下雕有部分二十四孝图。“孝道”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陈家小姐从小就在这里耳濡目染接受孝文化的熏陶,以使她们做到在家孝父母,出嫁敬公婆。在我左手方向大家可以看到一块“百鸟朝凤”的香樟木浮雕,上面有为数众多的珍鸟围着凤凰翩翩起舞,表达了陈氏家族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现在为了方便大家参观,我们把小姐二层楼的家居挪到了一层,大家请向右看,这就是小姐就寝的暖阁床,靠窗前有整容的梳妆台。左边是陈廷敬随康熙皇帝扈(hù)驾南巡从南方带回来的刺绣机具。三从四德中强调“妇德、妇言、妇容、妇工”,陈家小姐出生名门,贵在相府,更要恪守封建礼制。

- 11

嶙峋、于淡泊中见深沉的精神气质。因而,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少不了太湖石的点缀。鱼池的形状像一只河蚌(也就是俗语讲的贝壳),故称蚌池。关于蚌池的含义,当地的说法是蚌能生珠,暗喻小姐们是陈家的掌上明珠;蚌池西侧有一架秋千,这是足不出户的陈家小姐们唯一保留下来的健身设施。但秋千荡得再高,也高不过城墙;鲜花开得再艳,也只能被关在深深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多悲欢几多愁”,大概只有当年的陈家小姐们才体会得到! 参观完西花园,请您登上假山到城墙上面参观小姐们消愁解闷的地方——望河亭。 [望河亭] 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这个亭子,就是望河亭。这里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陈家女眷们观赏户外风光的地方。您看,西边那条小河叫樊溪,它像一条漂亮的玉带,从城墙外缓缓流过。站在亭中可以观赏到河畔的景色。

您现在往小姐院的屋顶上看,屋顶没有屋脊和兽头,在两坡交界处成弧面,这种建筑形式叫做卷棚顶,是封建社会建筑规制中等级较低的一种。因其线条柔和造型别致,常被用在怡情适趣的古代建筑中。它寓意着女子们应顺从封建礼教,温柔贤淑,恪守妇道。

游客朋友,参观完望河亭,请您顺着城墙继续向前走, [管家院] 您现在看到城墙下有一座全是平房的小院,这就是相府的管家院,是相府管家和账房先生居住的地方。

陈家是靠挖煤冶铁发家致富的,所以管家和账房先生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年许多生意伙伴的迎来送往都是在这个小院进行的。这里的房子都是单层结构,低矮简朴,与高大、庄严的大学士第形成强烈对比,体现出封建社会“尊卑有分(fēn),上下有等”的礼制观念。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陈家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有着严格的家规家训。在管家院后的假山下面有一间思过室,是相府主人为触犯了家规家训的人专门设置的。据说无论何人,只要触犯了

- 13

十万方,用工十五万个。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么浩大的工程从开始动工到最后建成,只用了短短七个月时间,不能不说是建筑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下面的大型院落有六个,完全是明代的建筑,一会儿我会一一给您介绍。 [步步高台阶] 游客朋友,转过城墙的一个角楼,您现在看到了前面的台阶,它叫步步高台阶,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这些台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您请看,从下面望上去,只看到一级一级普通的台阶;而当您从上面往下看时,就会发现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现在请您边攀登台阶边听我讲解,这段台阶共有五十三级,台阶的数量不多不少,正好与陈廷敬做官的年数一致,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巧合的历史。像这样的例子民间还有很多: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姜子牙让文王背他进王宫。周文王背了他八百六十三步就背不动了,巧合的是周王朝就存在了八百六十三年;开封有座建于北宋初年的铁塔,塔内的台阶是一百六十八级,而北宋王朝也恰好存在了一百六十八年。这些神秘的巧合,恐怕也只能称为天意了。

登上台阶再往下看,也许您已经注意到了,刚才在下边看到的只是逐层递增的普通台阶,叫做步步高升;而当您站在最高处的时候,却只见平台不见台阶,仿佛您是一步登天,平步青云。在这儿我也衷心祝愿您步步高升,平步青云。

现在我们来到了内城的最高处文昌阁。 [文昌阁] 文昌阁是供奉文昌帝君的神祠,一般有名望的封建文化大家族都会供奉这尊神,以护佑子孙文运亨通、仕途腾达。文昌帝君掌管世间的文运和仕途功名,谁的文才好,谁可以当官等等,这些天机都掌握在他手里。他有两个侍童:左边的叫天聋,右边的叫地哑。因为他们一聋一哑,不会泄露天机,所以有利于做好保密工作。

陈家供奉文昌帝君正是希望自己的儿孙个个妙笔生花、官运亨通。

- 15

“三栖明星”。不过民间一般称他为关圣帝君、关帝或关老爷,说他具有治病除灾、驱邪避恶、招财进宝、庇(bì)护商贾等“全能”的法力。在各行各业的店铺里或自己家里,往往都供有关羽像。

了解了这段历史后,请您从堞楼下去,到下面的藏兵洞参观。 [藏兵洞] 游客朋友,现在您面前这一排排的窑洞就是陈家的藏兵洞了。藏兵洞上下共五层,分南北两部分,共一百二十五孔,是河山楼的附属工程,战乱时主要用来驻扎家丁和垛夫的。这些窑洞因地势的层层推进,三五相连,明暗相通,每层之间还有暗道直达城头,出入非常方便。最高一层设有炮眼对着城外,既可以发射火器,又可以观察敌情;下面的三四层主要用来供家丁居住,最下的一二层用来储备物资。至下而上一层高于一层,逐渐靠向城墙,下一层的房顶是上—层的平台。可以说,藏兵洞的修建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平台上的这条回廊,是专为游客临时休息而设置的。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八音会每二十分钟演奏一次,它是集宫庭音乐、庙堂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小调为一体。您可以在这里休息片刻,拍个照片,留个纪念,待会儿去参观相府的文化荟萃地——中华字典博物馆。 [中华字典博物馆]——树德院

游客朋友,顺着藏兵洞继续前行,您现在来到了树德院。它是相府最早的院落,同时也是中华字典博物馆的所在地。中华字典博物馆成立于2007年5月25日,是我国第一座以字典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亲自题匾、揭牌、赠书。本馆以相府主人陈廷敬主编的《康熙字典》为核心,展示了中国字书文化的发展演变史。馆内藏书20000多册。

中华字典博物馆由中国字典发展史展示和字典收藏两大部分组成。展示部分设在三个院落的第一层,共十个展室。收藏部分设在三个院落的二楼,分五个典藏阁。另外,还有四间字典名人堂。

[字说厅]

- 17

及读音和字义,而且首创部首检字编排,开创了字典的先河。大约成书于西汉的《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它首创按文字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义的体例,开创词典的先河。西汉扬雄的《方言》是中国最早的方言词典。东汉刘熙的《释名》是中国最早的音训词典。

总之,这些字书在编撰体例、读音、释义各方面都为后世字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请您到第二展室参观

魏晋至两宋是字书的继承发展时期。继承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说文》、《尔雅》的增补。晋朝吕忱编写的《字林》,收字达12800多;南朝梁顾野王编写的《玉篇》,收22000多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楷体字书;三国魏张揖编写的《广雅》,不仅对《尔雅》的解释加以补充,而且增加了《尔雅》未收的名物,很有价值。

继承和发展的另一方面是韵书大量出现。韵书是对汉字审音辨韵的书。三国时期魏国的李登撰写的《声类》、晋朝吕静撰写的《韵集》是最早的韵书,但都已经失传;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影响较大,当然后期还出现了一系 列的相关韵书。山西夏县人司马光不仅是大史学家,而且是文字学家,撰写了《类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也是一位文字学家,著有《字说》。

总之,这个时期的字书更加注重实用,内容更广泛,在注音释义各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现在请您到第三展室参观

辽、西夏、金、元是字书发展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的字书可以分为文字类与双语类两部分,其中双语类字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民族、文化、地理等都有反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辽僧人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连同唐僧人玄应和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在朝鲜、日本及南亚广为流传。

西夏《番(bō)汉合时掌中珠》是反映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 维吾尔族学者编撰的《突厥语大词典》在编撰体例上开创了很多

- 19

可与《康熙字典》相媲美的又一部大型巨著是《佩文韵府》。它由陈廷敬等主编,不再按内容分类,首创“以韵统字、以字系事”的编排方法,被后世《辞海》、《辞源》等一直沿用。

另外,清代张廷玉等编撰的《骈字类编》,钱大昕编撰的《恒言录》, 阮元编撰的《经籍籑诂》,王引之编撰的《经传释词》也都是明清重要的字书。

现在请您到第五展室参观

民国是字典发展的剧烈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字典在编撰体制、编排方式、种类、内容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夏瑞芳等人创办的商务印书馆、陆费逵等人创办的中华书局等出版企业,成为编撰和出版的主体;此外在编排方式上还出现了音序法和王云五发明的四角号码等新方式;辞书的种类增多,内容突破了语文的范围,延展到各知识领域。

民国时期的辞书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中华大字典》是一般语文字典的代表作,收字比《康熙字典》更多,解释更详细;另外还有专门词典、综合词典(代表为《辞海》和《辞源》)和双语词典。

总之,本时期的字典呈现出百花盛开的局面。 现在请您到第六展室参观

新中国初期是字典发展的创新时期。

《新华字典》是由国家出版的第一部权威性的新编小型汉语字典。同时,对旧有的《辞源》、《辞海》进行了重修再版。

“*”时期,辞书正常发展中断,其间出版的代表作是《工农兵字典》。1978年以后,辞书进入恢复发展期,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代表了普及型词典编撰最高水平,与《新华字典》并称新中国辞书双璧。

现在请您到第七展室参观

20世纪80年代是新中国字典发展的恢复时期。《现代汉语小词典》主要是让中等文化程度读者使用的词典。

专门性语文词典类型明显多样化,有古文辞典、新词难词辞典、

- 21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朝代的不断更替,各种文字字书相继出现,并有了长足的发展。明代的代表字书有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它们是中国字书走向通俗的一部标志性字书,尤其是以笔画多少来排列文字的方法一直沿用到今。

康乾盛世正好是相府主人陈廷敬在朝做官的时期,伴随文化事业的发展字书的编纂达到了古代的顶峰。康熙49年,相府主人陈廷敬开始主编《康熙字典》,字典的名字由此而来,成为“中华第一字书,皇家唯一版本”。为祖国文化知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二层是收藏字典的书库和字典名人堂。 [河山楼] 游客朋友,走出树德院,顺台阶而下,现在您已经站在了这坚不可摧的河山楼面前。河山楼是陈廷敬父辈兄弟三人陈昌言、陈昌期、陈昌齐,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遵从母命而建造的,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它长约三丈四尺(12米),宽约二丈四尺(8米),高约十丈(33米),三间七层,其中含地下室一层;三层以上开设窗子,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石。当地有民谣形容河山楼的高耸:“皇城有座河山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堵着风儿过不去,绊着月亮不能走。”

河山楼为砖石结构,四墙笔直。当年正月十六日破土动工,七月十五日夜里就有流寇侵袭,而当时这座楼仅把门户修建好,还未来得及装修房顶,陈氏兄弟急忙备下矢石、粮米、煤炭、柴禾闭门守卫,皇城村男女老幼八百余人躲在楼中。陈氏兄弟指挥家丁镇定坚守,昼夜巡视,乱军连续五天,发起攻击,付出了死伤多人的代价,始终无法近前只好离去。在这之后,河山楼又受到过四次袭扰,都安然无恙。当年年底工程全部竣工。如今河山楼已历经了近四百年的风雨侵蚀,而雄姿依旧,这在明清建筑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这座楼建成之后,陈昌言想给它取个名字,可是考虑了好久,也不知该如何定名。据碑文记载:“一天夜晚,陈昌言梦见和一个仙人在楼顶相会,便向仙人求教。仙人领他绕楼三周,然后指着远处对他说,

- 23

雨交加,陈昌期从这里放下一条长绳,顺绳而下。不料身体刚一悬空,就因绳子太滑、腕力不足,从这十丈高的楼顶失手掉下。当时大哥陈昌言非常悲痛,认为陈昌期必死无疑,急忙让一个名叫李忠的壮丁缘绳而下,用竹篓将陈昌期吊到楼上,一摸还有脉动。两天之后,陈昌期渐省人事,四肢居然没有损伤,只是脸上有些血痕。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六年之后,他的长子、相府主人陈廷敬出生。所以,陈昌期在坠楼事故中幸免于难,既是他本人的幸运,也是陈氏家族的幸运。没有他就没有陈廷敬的出世,皇城相府自然也无从谈起了。

为抵御流寇的侵袭,周围各村也纷纷仿效陈家的做法,建起许多类似的防御性建筑。在皇城相府的西南方向有座“豫楼”,它是附近郭峪村一户王姓人家修建的,它的建筑形式完全模仿河山楼。

游客朋友,河山楼的讲解就到这里,您可以继续往上攀登到楼顶欣赏美景,也可以下楼到别的景点继续参观游览。 [麒麟院] 麒麟院是相府内城明代早期院落之一,是陈廷敬的祖父陈经济的居所。因门边石兽、门前照壁均有麒麟图案故名麒麟院。明清时期,樊河流域一带文风鼎盛,经济繁荣,陈经济又是好客之人经常和一些诗友在这里唱和,所以这里又是他接见亲朋好友的地方。现在这里是游客朋友们品茶赏曲的地方,大家有兴趣不妨到里面休息片刻。一碗香茶、一首名曲都会带给您美的享受,让您的旅程更加温馨。 [容山公府]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了容山公府,它是陈氏五世祖陈天佑的府第。因为他号容山,所以他的宅院就以容山公府为名。陈天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以二甲第十二名一举进士及第,是陈氏家族中的第一位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从此为陈家打开了封建仕途的大门。

这座院子大门门楣上刻有“肃政廉访”四字,这是陈天佑官衔的一种别称。“肃政廉访”本来是元代的官署名,负责纠察地方吏治、政治得失,与明、清两代都察院的职责基本相同。

- 25

èzhì)。

您从左往右依次看,第一位叫陈师俭,他是陈廷敬的孙子,官至四品,为广西泗城府同知,补子为“大雁”;陈壮履,陈廷敬的三儿子,正四品,内廷供奉,补子为“大雁”;陈豫朋,陈廷敬的二儿子,正三品,提督湖南学政(省教育厅厅长),补子为“孔雀”;陈昌言,陈廷敬的伯父,正四品,浙江道监察御史(省纪检书记),补子为“大雁”;陈天佑,陈廷敬的先祖,正四品,明代陕西按察司副使,补子为“大雁”;陈经济为陈廷敬的祖父,官职是因陈廷敬的原因而被封赠的,补子为“仙鹤”,正一品,因赠、封都是虚衔,所以他们的帽子上没有顶戴花翎;陈元,陈廷敬的堂兄,英年早逝,正七品,翰林院庶吉士,补子为“鸂鶒”;陈随贞,陈廷敬弟弟陈廷愫的儿子,正五品,翰林院庶吉士(皇家博士后),补子为“白鹇”;陈观永,陈廷敬的侄子,正五品,浚县知县,补子为“白鹇”。

接下来我们再看前面这两位服饰华丽、端庄严肃的先人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和母亲陈张氏。首先我们看陈昌期,字大来,号鱼山,顺治十二年恩选贡士,学识渊博,因长兄陈昌言在外做官,所以在家料理家事,并处理的井井有条。陈廷敬做为一品官后,按清制规定,陈昌期被封赠为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去世后入贤良祠。

陈张氏,生于1620年,去世于1678年,享年58岁。出身于沁水县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而且还读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到陈家后,受到陈昌期母亲范老夫人的特别喜爱,处理家事妥妥当当,全家老小上下都非常尊重。去世后受到朝廷的特殊恩宠,也入贤良祠。

接下来我们再看左边墙壁上挂有明清科举入仕途径表。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唐,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陈氏先人就是按照这个途径步入仕途的。在旁边还展示有举人进士表。

右边:陈氏家族九世是陈廷敬这一代,兄弟中除他的堂兄陈元、三弟陈廷荩英年早逝外,其余兄弟都有功名在身,成为朝廷命官,所以在当时被称为“陈氏五廷”。且陈廷敬的三个儿子也均是为官之人。

- 27

贤祠院西厢房:陈廷敬是清初的文学家,他组织编纂史书、志书多达二十余部。代表著作有《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一统志》、《三朝圣训》、《明史》等。不仅如此,陈廷敬还擅长诗文、音乐、书法,他写的诗歌受到康熙皇帝的大加赞赏,晚年留有自己的著作《午亭文编》。这些都展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华。墙壁上悬挂有他的书法作品,有家书、《静明子寿序》等。

中国封建社会里“伴君如伴虎”,而陈廷敬一生五十三年宦海沉浮,却常青不倒,可见他多么精通为官之道。

下面请您接着参观下一个景点——御史府。 [御史府] 游客朋友,现在您将要进入的院落叫“中和居”, “中和居”表明了院落主人做人做事讲求“中庸和谐”的思想理念。这里曾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的府第,因陈昌言在明清两朝均为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所以又称作“御史府”。“御史府”的大门牌楼上有“台谏清风”四字,“台”即“御史台”,是对陈昌言一生所做官职的别称。

现在这里展出的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城生铁冶铸技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是指主要依靠口传、身授才能传承的文化和技艺。2006年国家为了拯救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组织专家评选出518个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城冶铁技艺中的阳城犁镜就是其中之一。

陈氏家族依靠樊溪河畔得天独厚的煤炭、木材、铁矿石资源大搞冶铁和铸造,特别是瞄准了阳城犁镜在耕作中“利土不粘泥、犁地拉力轻、水地旱地都好用、平原山地都适宜”,深受农民欢迎的特点,大量生产犁镜及各种铁制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成为阳城生铁冶铸与销售的大户。可见,陈家的发家与产销犁镜密切相关。现在请您进入展室,一一参观。

这里是第一展室。它讲述了古代东、西方冶铁术。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铁器的国家,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人在冶铁技术上有着独特的发明与创造,铁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难

- 29

壑。您看右前方墙上的图片中,有一座用坩锅修筑的城堡,距离皇城相府仅五公里的润城砥洎城。这可以说是古代废物再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最好范例了。右边墙上展示的是坩锅炼铁的制作过程与产品类型。

要知道阳城犁镜的冶炼情况,就请您到第三展室参观。 进入展馆,您可以看到一个热烈的场景。一群身强力壮的汉子,手中挥舞着铁棍、铁钩、铁勺在炉火通红的犁炉旁挥汗如雨,正在紧张繁忙地冶炼浇铸。这种利用木炭矿石炼铁铸件是中国生铁冶铸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全国十分稀少,具有丰富的科技历史和人文内涵。

阳城犁炉属于竖炉炼铁,流出的铁水可直接用来浇铸犁镜,不须重熔,这种做法世界上极为罕见。犁炉的运行有一整套完整的技术,需看火师傅们通过看火色,辨铁水等手段娴熟地掌握炉况火侯及调整铁水成色,从而使铁水的化学成份和温度达到最佳。

犁镜的铸造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技艺,包括铁范的预热、上涂料、试浇、铸后迅速脱模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犁镜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阳城犁镜是传统铁范铸造存世的唯一实例,堪称国之瑰宝。

第四展室是阳城冶铁技艺所用工具及模具。

第五展室展出的是各级领导与专家对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保护和继承高度重视的图片。

下面请您到世德院参观游览。 [世德院]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地方叫做世德院,是陈廷敬父亲的府邸,大约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了。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一月,陈廷敬就出生在这里。可见,世德院是陈氏家族步人仕途成为官宦世家的发源地。

世德院有三座院落组成。前院为书房,名曰“知天斋”,用来读书和课授子侄。知天斋前的这棵石榴树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这也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的重要外景拍摄点。南院建有廊亭,开辟有花园,为赏花、弹琴或练功养身之地。后院是南北两个四合院组成,这两院间只有一房相隔,两面都置有门窗,既可以看作是北院的南房,

- 31

定”的“宿命论”命女儿悟却前因。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得在这悟因楼上烧香、诵经,悟却前因。可她哪能悟得下去呢?她每天以泪洗面,用自己的血和泪写下了一首首控诉封建礼教、充满愁恨忧怨的诗篇。22岁那一年因长年忧郁吐血而亡。

陈静渊一生虽然悲情,但从她留给后人的20多首诗中,有对生活充满的无限眷恋和美好憧憬,可以称得上是绝世才女。

旁边的这位女性也是一位清代的女诗人,叫陈卫氏。她是陈廷敬的孙子、翰林院庶吉士陈师俭的妻子。陈师俭29岁早逝,陈卫氏27岁孀居,守寡40多年。她也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勤俭持家,自立自强,守山田数十亩,抚育孤儿成人,被人称为“女宗”。她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旁边习字的是陈卫氏的儿子。

游客朋友,有关悟因楼的故事就介绍到这里。现在您从墙门进院到南书院参观。 [南书院] 游客朋友,现在您到了南书院,它由南、北两院组成,是明末清初的建筑,为陈昌言、陈昌期兄弟所修,主要用作陈氏家族子侄们进学读书的场所。陈元、陈廷敬等众多陈家举人、进士正是在这里完成初级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金榜题名,走向辉煌。

您首先参观一下前院南房内展出的九进士碑,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我们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刻有陈氏九位进士名录的题名碑,从北京国子监拓回,复原陈列于此。明清科举,不仅张榜公布其录取名单,而且刻碑铭记,不论上榜进士多少,均将名字、籍贯汇刻于一碑,也就是所谓的“一科一碑”。有兴趣的话,不妨查找一下陈家九进士的位置都在什么地方?大厅之后是宽敞明亮的窑洞,原为止园书院花房,是用来储藏越冬花卉的地方。

前院东、西厢房是介绍清代科举考试、考场、考纪制度的展室。科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中国古代官员,尤其是文官,绝大多数是通过科考选出来的。墙上从左到右是北京贡院的老照片,内容有考纪简介、号舍全图及平面透视图表、贡院全貌、考场入口、

- 33

在请大家往右手边看:几个小孩在一起学习,有的在背书,有的在做题,有的在习字;孩子们年龄不等,课业不同,神情动作不一——这就是封建社会一种典型的私塾教育形式,现在又称做复式教育。您看这位正在给老师背书的少年,他就是相府主人陈廷敬。陈廷敬从5岁入私塾,到13岁以童子第一入州学,其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读书求学。

在院子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四周墙壁上挂有陈家的教子经,教子经的内容高度浓缩为十二个字:“谦、谨、宽、仁;温、良、勤、俭;智、勇、孝、信;礼、让、恒、专。” 可以称得上是国学的经典,教育子孙后代的范本。

听过书院的介绍,我们从书院的大门出去,到最后一个景点——止园参观。 [止园] 朋友们,走出书院,我们来到了风光旖旎的相府花园——止园,它修建于明末清初(大概在顺治8年,公元1651年),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当时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山东做官,全国上下,政治腐败,战争连连,尤其是山东一带更是战乱交加,烽烟四起。陈昌言感到仕途暗淡,急切希望能够返居故里,过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

“止园”的名字,来自《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隅。”意思是说毛茸茸的小黄鸟,栖息在山岗上的一个角落。《四书·大学》也说:“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说,连鸟都知道找一个栖息的地方,难道人还不如一只鸟吗?陈昌言把花园的名字叫做止园,既表达了自己处境艰难,犹如一只漂泊不定的飞鸟,急于寻找栖息地的愿望,又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行不得志的悲凉感慨。

了解了这段历史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里的美景。前面台阶上面的小亭子叫做“万象亭”。在我们身边弯曲绵延的水域叫曲江,曲江边上有一眼“井泉”,是当时南书院陈家老小百余人的生活源泉,甘甜可口,因此陈豫朋把它叫做“濂泉”,并号称濂村。

- 35

中水渠巧妙的形成长寿的寿字。对面的亭子叫“快哉亭”,陈廷敬曾为快哉亭题了一副对联:

趿(tā)露花中如美酒

谈诗泉上似高贤

参观完美丽的止园,我们跨过小溪,顺外城的小南门到小牌坊参观。 【小牌坊】现在您看到的就是小牌坊。它虽然没有前边那座大牌坊高大、雄伟,但年龄却大了四十二岁。它建于清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57年,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牌坊二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的是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本人及其先祖们的功名官职。最上面一行写着“陕西汉中府西乡县尉陈秀”,他是陈家的三世祖,从他开始陈家代代有人在朝做官,传到陈廷敬已是第九代了。可见,从那时起,陈家就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官宦家族和文化巨族。

[古文化街] 朋友们,走出景区的北门,我们来到古色古香的一条街市。陈家商铺以前这里云集,现在是为游客朋友提供吃、住、游的地方。其中阳城的烧肝、山西的陈醋远近闻名。另外还有山西小米、太谷石头饼、阳城山芋、山核桃、野木耳等。说到山西面食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当地经常吃的面食有:刀削面、手擀面、拉面、炒卤面、猫耳朵等等。今天大家来到相府景区可以亲自品尝一下,如果您认为这里不够安静,可以到三星级宾馆相府宾馆用餐。除了有地方特色的八八席以外,这里还有陈廷敬当年恭迎康熙皇帝驾临时吃的相府家宴,有相府格格为大家亲自服务,宴席间还有宫廷舞蹈,大家可以尽情的享用。当然还有皇城相府贵宾楼、相府庄园高等酒店等着您选择呢。

皇城村文化广场导游解说词

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个圆形大广场,就是皇城村的文化广场。在广场正西方高耸的七层大楼,是整个皇城相府集团的指挥枢纽,同

- 37

南亚、日本、朝鲜等地,因而富甲一方,成为早期晋商的优秀代表。

第四组是“修桥铺路,乐善好施”。陈家富了之后,并没有忘记穷苦乡邻,遇到天旱灾荒之年,陈家开粥棚,施谷麦为百姓解危,而且烧毁借契,为欠债人分忧解难。遇洪水毁田坏路,他们又主动抢险修护,因此,陈家乐善好施的美名也久传不衰。

下面这一组是:“重教育子,步入仕途”。大家已经知道,皇城相府内有一处“世德院”,是陈家的早期建筑之一,明崇祯11年,陈家的代表人物陈廷敬就出生在这里,因此,这个院子也是陈家最早的发样地。相府内的另一处建筑“南书院”,是明末清初的建筑,主要是用作陈氏子侄读书学习的地方,在这里陈元、陈廷敬等陈氏英贤都完成了初级教育,打下了厚实的文化基础,从而一个个金榜题名,走向辉煌。

最后一组石雕:“和谐小康,再铸辉煌”。伴随大型电视剧《康熙王朝》在皇城开机拍摄,为皇城旅游业打开了大门。目前皇城相府集团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强村,以现代服务业富民,以高新技术兴企”的战略思想。十几年的拼搏与努力,如今的皇城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十佳小康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村。始终走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列。 【铜像及文化墙】

在广场西北角,我们看到的这组高大威武的铜像,就是大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和他的老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神采飞扬的康熙大帝正在聆听他的重臣、爱臣陈廷敬讲述《康熙字典》的内容,从二人亲密无间的表情中,可以体会到陈廷敬和康熙皇帝特殊的关系。

康熙皇帝写诗赞他“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基座上铜字),这就是说,陈廷敬品节高尚,文华超群,为政能和唐代名相房玄龄、姚崇比美,文章诗词可以与大诗豪李白、杜甫齐誉。

朋友们,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铜像背后的文化墙,

我们面前这座高大的弧行浮雕就是文化墙。上面以编年史的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泱泱五千年的文明表现得淋漓尽致。五千年来,人类

- 39

承和光大。当炎帝教会人们种植五谷,黄帝创造了衣服、舟、车﹑兵器,统一了华夏,她的夫人嫘祖研织出丝绸、仓颉创造了文字,古老的中华民族开始一步步告别蛮荒,一步步走进文明。象征人类文化文明的太阳鸟就开始在广袤的长空里翱翔,请朋友们看,在黄帝雕像的头顶,正是太阳鸟的图案,它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可以介绍它的出土地点及时间)。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奴隶社会。而后,随着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烽烟,历史的车轮又自夏、商、周以后驶进春秋战国。这一时期,整个大地尽管处处刀光剑影,但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奇观。而最有影响的则是“儒、道学家和孙子兵法”。著名的道家始祖老子创造了道家理论。而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儒家学说更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他勤学好问的谦虚学风至今仍被我们传承。这时的军事谋略家孙膑,编创了《孙子兵法》,至今仍是国内外研究战争谋略的必修课。而后,还出现了伟大诗人屈原,他的千古绝唱《离骚》为后人留下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值得一提的是,在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这就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残片,尽管这些文字很难让我们看懂,但它的确是我们的祖先告别结绳记事的时代,开始了文字记载的文化与文明。

朋友们请看,这位大帝就是秦始皇,当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秦帝国之后,第一件惊人的创举就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让中华古国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与发展。所以,他才留下了世界奇迹万里长城,也让中国逐步进入封建王朝。

中国的历史,历来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农民英雄陈胜吴广反封建争生存的斗争,是封建中国第一次壮烈的农民起义,它为后来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在西汉出现了汉武帝刘彻中兴西汉的卓著功绩。

自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经过三国之争,西晋东晋的互相残杀。到了南北朝的混战,古老的中国大地硝烟四起,战事频繁,劳

- 41

领先地位。但是,人们必定永远记住了航海家郑和。

明朝的倒退,必然要导致改朝换代,于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席卷了明末大地,李闯王的农民义军终于攻占了北京,为饥寒交迫的农民带来了“唱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一线光明。

但是,明将吴三桂却投降清兵,大开国门,让清兵的铁骑蜂拥进关驻足中原,顺利地建立了大清王朝。

请看,浮雕正中为中国清代疆域图,两边的日月,象征中华民族万古长存,与日月同辉,长江滚滚东流去,一代新人胜旧人。这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后来的历史证明,大清国的康熙皇帝乃是中国古代皇帝中最为开明的一代名君。

康熙皇帝从八岁登基,历经擒鳌拜、平三藩、扫叛乱、收复台湾等艰难征程,创建康熙盛世。这其中,正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贤臣。而清、慎、勤、廉,既有敏锐政治眼光,又有宏博治世雄才的康熙朝重臣——陈廷敬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朋友们已从我们沿途的讲解中认识了我们皇城相府的老主人陈廷敬,他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史册,同时,也激励着我们皇城儿女更加勤奋地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朋友们,如今,皇城经济成倍增长,生活环境彻底改变,跨越式的发展一定会把皇城建设得更美好,也一定会给皇城人民带来新的辉煌。

下面,请大家同我共游小康村,去看看村民们花园式的住房。 [社会主义新农村接待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中国十佳小康村----皇城村。首先,我把皇城村的大概情况向您介绍一下。

皇城村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的峡谷中,全村现在有279户,771口人,面积2.5平方公里。近年来,皇城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先后获得了“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全国新

- 43

队和老年文艺队。茶余饭后,村民们可以在露天舞场跳舞,在图书馆内读书,在篮球场上打球,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近年来皇城村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开发,下大力气不惜代价整治环境。一方面投资2700万元,对46户村民住宅进行了整体拆迁,并依据设计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村民住宅55幢。这样古建和新区彻底分开,为旅游开发拓宽了空间。另一方面坚持“以绿为底,建设绿色皇城”。全村共投资5000余万元,在四沟(尖坪沟、大西沟、小洼沟、尧义沟)、三山(左岭、曹岭、杨庄岭)、两坪(杜梨坪、静坪)、四矿(皇联、山城、华树、皇城)、一河两岸,绿化荒山2100亩,植树100余万株,退耕还林300亩,空地变绿地240亩,绿化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70.4%,基本上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真正实现了村在绿中,绿在村中,景在绿中的绿色美景。第三是实施生态园林工程,从2007年开始,村里投资8800余万元,建成占地253亩、具有优质、高效、观光和商品属性的生态农业园区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种有不同品种的水果和蔬菜,其中高科技的蔬菜品种8种。不仅展示了现代科技农业的发展成果,而且生产的水果和蔬菜“环保绿色”深受市场的欢迎。您今天不妨也带上一些特色产品,回去尝尝鲜。

皇城村在注重硬件设施的同时,更注重全体村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共投资600余万元,建起了全省高标准幼儿园和一流的标准化小学,率先与北大附小共建远程教育示范校。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不仅如此,我们还鼓励和支持所有村民的子女全部上高中。其次,村里从2007年起就建立了人才库,对全体村民登记造册,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每年都邀请市、县党校或专业培训机构的专家、教授和讲师,分批分期就地对村民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这些都为皇城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使乡风文明迈上新台阶,我们积极营造文明和谐村创建氛围。

- 45

字迹清晰,至今保存完好,有极高的文物鉴赏和考古研究价值。

御碑两面皆有文字。我们首先看一下它的正面,这里镌刻的是康熙皇帝的一首挽诗。在康熙51年陈廷敬去逝的当天,康熙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当即挥笔写下了这首挽诗,诗的内容是:“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通“太”tai四声)羹。朝恩葵衷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这首诗用白话说,就是:廷敬老臣啊,你的诗赋清雅醇厚深受世人爱重,你的美名铭刻人们心中万古流芳。去年,朝廷重臣张玉书病逝,如今又失去你这位文学巨匠,真叫我痛断肝肠。你处理朝廷政务,能够权衡有度,严肃认真,执行国家法令可以准确无误,公平妥当。御殿阶前失去辅弼良相令人哀叹,我眼前常常浮现你的光辉形象。

我们看了正面的御诗,再来看一下背面的内容:

“览《皇清文颖》内大学士陈廷敬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学所能窥也,故作五言近体一律,以表风度。”《皇清文颖》是陈廷敬奉旨编纂的一部诗文集,精选的诗文作品,涉及顺治、康熙两朝。在康熙44年4月19日,康熙皇帝看了陈廷敬的诗后,认为立意清新,风格淳朴,意境不是集字累句的初学者所能领会的,所以特作了五言近体诗一首,用来表彰他的风度。现在请您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横经召视草,记事翼鸿毛。礼仪传家训,清新授紫毫。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何似升平相,开怀宫锦袍。”

这首诗用白话来说就是:廷敬老臣啊,你学识渊博,担任经筵讲官,又经常被传召在御前代为起草诏谕;博古通今,多次担任修史总裁;引证详细真实,记载概括无一遗漏。家训传承,事事注重操行品节,恪守道义;文笔精纯,篇篇诗章气韵清醇,颇富新意。你辅政丰姿俊雅,可以和唐代名相房玄龄、姚崇媲美;文学才华横溢,简直能和一代诗豪李白、杜甫相提并论。令我惊讶的是,你这样一位太平盛世的辅弼良相,怎么又能成为象李白那样胸怀坦荡的风流儒士呢? 在这通御碑后面,还有十通石碑,分别记载的是康熙皇帝在陈廷敬去逝时赐给他的祭文和他们君臣之间的一些事迹。

- 47

朝,一日康熙到澹宁居听政,向中堂大人温达细问缘由,温达回奏说:陈大学士偶患二便秘结,这里有他的请假条。康熙闻知,即传陈壮履告诉了坐水坐汤祛除该病的方法,让陈壮履如法炮制。又派太医院御医刘声芳速去诊治,并要他将治疗情况逐日报告。此外,康熙接二连三派人送去御制良药和西瓜霜、哈蜜瓜、鹿尾、糟野鸡、关东蜜饯、红果、瀛台红稻米等果蔬食物。其中有一次是四月十三日,康熙闻知陈廷敬病重,急派外科二人速看回奏,自己一直等到三更天,又遣人到外科取御制圣药,火速送往陈府。当时紫禁城城门已经关闭,康熙立即让当值官员告诉兵部,速启城门,沿途如有拦阻者,记名回奏。在陈廷敬病重的十三天内,康熙先后派中使李玉、翰林院侍讲学士励廷仪、修撰赵熊诏、乾清门头等侍卫觉罗六格和鄂伦岱,等多次到陈廷敬榻前探视,询问若事出意外,大臣中学问人品如大学士,可代理内廷事务者为谁? 第六通碑:“钦命亲王临奠”。此通碑记叙的是: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二十日,康熙接到陈廷敬病逝的消息后,不胜震悼,立即召集上三院王公大臣商量后事;二十一日,特遣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内大臣、乾清门侍卫以及满汉文武诸臣至陈府“陈设御赐茶酒二器,举哀致奠,行三叩礼”。

第七通碑:“遣官护丧归葬”。此通碑记载的是: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三日,陈豫朋、陈壮履奏明圣上,将择日扶灵柩启行送父归乡。康熙考虑到从京城到阳城千里迢迢,其行不易,特命行人司副使沈一揆专程护柩。八月二十四日,陈豫朋一行扶柩启程,“凡水陆所经地方,黄童白叟道路观瞻”,一路上畅行无阻。57天后,顺利抵达陈廷敬故里——阳城县皇城村。

第八通碑,镌刻着康熙皇帝在陈廷敬生前诰授的四道圣旨。由于陈廷敬文采渊博,尽心尽职,谨慎做事的态度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康熙皇帝分别在康熙六年、九年、十五年、二十年欣逢盛典时,加封陈廷敬为文林郎、奉政大夫、通议大夫。

第九通碑,镌刻着康熙皇帝在陈廷敬生前诰授的另外四道圣旨,颁

- 49

第15篇:皇城相府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皇城相府的建筑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能力目标:增进对陈氏家族的了解并分析当时的时代特点。

情感目标:增强对山西风光的热爱,增强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 教学重点

对皇城相府景区特色的了解及人文特点的认知。 三 教学难点

透过对建筑结构特点的认识,深入其人文内涵。 四 教学课时:一课

五 教学手段:幻灯片和板书相结合。 六 板书内容。

一 陈氏家族

二 景点简介

三 前景及意义 七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扮演一名海归派,对家乡美景充满怀念,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皇城相府,一起重温那个年代的文化气息。

(二) 总体概述

师生互动:新时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认识的皇城相府呢?

(国家AAAA级景区)(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皇城”源于康熙皇帝曾两次下榻此地,相府”,自然是宰相的府第。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城堡的风格。

第一节 陈氏家族

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陈氏宗祠]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的殊荣。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

陈廷敬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第二节

来到皇城相府,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巍峨高大的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 站在楼上,城楼上“午亭山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四个字遒劲有力,两边的对联“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穿过御书楼,就看到大小两块石牌坊。在古代,多有标榜功德之意,这里的两块石牌坊也有此用意。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石牌坊上刻尽的是陈氏几代人的功名,“五世承恩”狮子的寓意

漫步[总宰帝],有文房四宝,有梅兰竹菊的墙屏,冢宰第始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影东折为一狭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侧座,北为二门,门两侧施八字形影壁,雕刻精细,栩栩如生。驻足此地,顿觉宰相苦读的身影久久挥之不去。

点翰堂里点翰堂, 因康熙皇帝南巡路经此地,钦点陈家第六代陈壮林为翰林而得名.,是300多年前的康熙三十九年御赐的龙匾。点翰堂是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点定文章的地方。这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多次作为会试主考官,为国家大量选拔栋梁之才的褒奖。大家再看“点翰堂”两边的御匾,这两块“博文约礼”与“龙飞凤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赐。

小姐院 闺中女儿多些事,养在深闺人未识。在这里,无论是幽雅的布局,还是精致的陈设,都向我们传递着闺中人缕缕不断的情丝。这里的琴声撩人心动,这里的棋艺,引人好奇,让人欲罢不能。凭栏眺望,亭台水榭,风光无限。止园,顾名思义,让人心如止水的地方。来到这里,一切都是满的,脚步慢的,心情是舒缓的。麒麟院,更是编钟舞曲的海洋,承载的是文人雅士的逍遥,抒发的是浪漫的复古情怀。

师生互动

学生观图:皇城相府图`皇宫建筑结构图

教师提问:看了图片,不知同学们观察到同为皇城,皇宫建筑结构与皇城相府有何不同呀,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呢

学生畅谈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过了外城,你们是不是畅游其间,怡然自乐呢,别急,内城更是鬼斧神工,千万别走神哦。

第 二节

教师介绍:登高远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

登上[河山楼],极目远眺,群山环绕,经历四十年风雨,巍然屹立,雄踞一方1,想我们展示他的不屈。同学们登临此地,不知是否会抒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受呢?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里,你们想一下,河山楼在现在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但在那个年代,陈氏家族耗巨资修建高过百尺的河山楼,有和用意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教师介绍: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而建。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再看[藏兵洞],设计更是精巧极致,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堪称力学与美学结合的典范。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

而得名。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

第三节意义及前景

教师介绍:同学们,在皇城相府转了一圈,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更喜欢它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展望它的发展前景。

皇城相府是皇城居民智慧的结晶,在生态农业园里,高科技的珍奇花卉,盆景园艺,五彩缤纷。更有热带雨林的奇特水果,让游人大开眼界。

相信同学们对太空很感兴趣吧,这里的太空育种可以亲眼,加上无土栽培,生长出了重达300多斤的大南瓜,数米长的丝瓜。都是不错的养生食品哦!

这里是全国十佳小康村,村民们过着少有所教,壮有所为,病有所养的生活。预想一下,孔子如果还在,一定会叹一句:“此可谓大同社会也”。

意义: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八 课堂小节

教师回顾本节课,总结重点环节。

1 了解皇城相府的景区特色。

2 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16篇:皇城相府—陈廷敬府第导游词

这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专家介绍,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皇城相府不仅游客、考古学者云集,还被一些影视剧组看中。在这里开拍了《我认识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国》两部电视剧。

第17篇:皇城相府—陈廷敬府第导游词

这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专家介绍,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陈家从陈廷敬的祖父起兴盛五代,败落后,故居陆续住进了1000多户村民。自1998年5月以来,当地政府将村民迁出,并筹资2000万元对建筑群进行了修缮。同时,有关部门根据史书记载恢复了一些已经坍塌毁坏的建筑,并对环境进行了整治。皇城村已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学研讨会”、“皇城相府首届文化艺术旅游节”。

皇城相府不仅游客、考古学者云集,还被一些影视剧组看中。在这里开拍了《我认识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国》两部电视剧。

第18篇:皇城相府《教子经》

皇城相府《教子经》

谦谨宽仁

温良勤俭

智勇孝信

礼让恒专

水满器则倾,性骄事无成,古来有遗训,谦谦君子风。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日久人人爱,骄傲日久成寡人,谦虚其心,宏大气量,屈己从中,低调处身。

人生天地间,思微肇巨端,差池是修正,行止若临渊。

诸葛一生为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谨在治小,智在治大,走路向前看,做事往后想,慎终如始,有成无败。

闻道有先后,良莠亦参差,虚怀容万物,不欲勿相施。

律己宜严,待人宜宽,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宽者如春,厚者自寿。

刚毅木讷质,克己博推恩,恭宽信敏惠,由我而及人。 仁者莫大于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是以仁者无敌。

崇道当务本,修德宜修身,温和戒乖戾,一言胜三春。

地暖则气聚,水温则鱼肥,人之温和,福厚泽长,春风解冻和气融冰。

良木凤凰栖,嘉禾百姓尝,良善若时雨,德共日月长。

石之美者为玉,铁之精者为钢,人之良善者成龙,心善则子盛,根固则叶茂,善良的心胜过黄金。

道业冀诵读,衣食赖耘耕,白头恨日少,磨砺趁年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汗水一分金。

淫逸如临渊,纵欲似累卵,秉德贵俭省,节制甚防川。

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节俭败由奢,成家子视土如宝,败家子用钱如草,黄金本无种,生于勤俭家。

是非凭勘度,智从学中得,名利时相累,心镜须常磨。

智慧不是天公赐,经验学问相积成,智慧可换得财富,财富换不来智慧,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正道忽阻穷,邦运时颠倾,浩气拯危急,礼义节束成。

天下之大勇,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大路不走草成窝,胸膛不挺背会驼,勇气是衡量灵魂大小的标准。

鸦有反哺意,羊怀跪养恩,百善孝为先,树大不忘根。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治所从来,怀感恩心,则万事可为。

君子须重诺,言出行必果,妄诞非所宜,缺失难料测。

信者天之道,守信者人之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而有信,金口玉言,无信者无恒产。

否泰岂天运,习礼可立身,高下从一贯,颜恭辞愈逊。

相鼠无皮,人须有礼,人之有礼如鱼之有水,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争乃祸之端,让为福之源,谦逊非怯懦,德行使亦然。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让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精卫谋填海,愚公志移山,积微成巨变,有恒事无难。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何惧千万事,恒心是衡量决心的尺度。

学问尚精专,研磨贵纯一,心无旁骛时,自然通神机。

君子学贵专,专责明,明则有功,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专注于一项事业你就能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专注成就未来。

第19篇:皇城相府导游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介绍

皇城相府自1998年正式开发,200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7年申请5A级景区,历经3年,投资2.8个亿,从旅游交通、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开发和建设,2011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2011年2月22日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山西省继云冈石窟和五台山之后,成为我省第三家5A级景区。

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午亭山村),是太行山麓的一座城堡式村落。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词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院内,御书楼立于最前端,楼上陈列康熙为陈廷敬题匾“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同时还有康熙为陈廷敬题词:“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相府正门,有高大巍峨的城堡式门楼,上方书有“中道庄”三个大字。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旧称,习惯指皇城相府的外城。外城于康熙四十二年修建,主要建筑有外城城墙,家宰第、点翰堂、小姐院、翰林院、书院、花园及功德牌坊等,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城堡式官居建筑群。这组建筑群落风格别致,空间布局合理,充分体现官居特色,同时又与地方建筑风韵相吻合,体现着传统的封建礼制文化,又体现着清代官居建筑文化,同时还折射出封建建筑文化,几种建筑文化融为一

体,形成了皇城相府的建筑文化理念。

二、导游词

皇城相府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欢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xx,大家叫我xx就行。这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尽管和我说,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您解决。我们参观相府之前,先观看相府的迎圣驾表演,现在离表演还有三十分钟,大家先坐在这等一会儿。在等待之余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皇城相府。

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皇城相府景区位于晋城市阳城、沁水、泽州三县之交的北留镇皇城村。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称为相府,顾名思义是一位宰相的府邸。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皇帝延聘长达35年的讲经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第。

皇城相府整个建筑分内、外两层,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宣德年间。(内城是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面积10万多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00多间,城墙总长780多米。

我们今天的游览行程是从外城到内城。外城主要有御书楼、中道庄、石牌坊、宰相府等建筑;内城主要是河山楼和藏兵洞。

好了,我们观看完了迎圣驾表演,咱们就先到门楼上参观游览吧。各位,我们眼前的这座楼叫“御书楼”, 因楼内珍藏有康熙皇帝御笔而得名。它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纪念去世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在编纂《康熙字典》过程中,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看到白发老人陈廷敬伏案躬耕的情景,颇为感动,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 “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用他的晚号为其故居命名,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作为辅弼良臣的最高褒奖。楹联的深刻寓意是说陈廷敬青壮年的时候,事业有成,就像浓荫蓊郁的乔木一样,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晚年带病坚持工作(带病编修《康熙字典》),品节昭明,好像临霜的菊花,散发出更加浓郁的芳香。这幅楹联是康熙皇

帝对陈廷敬一生功绩的充分肯定和至高评价。当时康熙皇帝已年近花甲,这些也是他的封笔题字。

好了,各位请随我继续向前参观。我们眼前的这道城门叫中道庄,是皇城相府的外城,同时也是相府的正门,是以条石筑基,青砖砌墙,一门三匾:竖匾、中匾和下匾。各位请看,竖匾是“相府”二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中匾是“天恩世德”四个大字,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直接嵌入庄门之上,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造福子孙;第二层意思是说历代天子给予陈家祖上、后代的恩赐,陈氏家族将世世代代以德相报。大家再看下匾,刻有“中道庄”三个大字,意思是说,相府的主人历来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中”者,不高不下,不偏不倚;“道”者,道德文章,规则规律,同时也是陈廷敬对自己家族的一个整体的评价和标榜。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陈廷敬。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

牌坊上除了这些详细的文字记载外,美轮美奂的雕刻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家请看牌楼的护柱石,由香炉座、抱鼓石和狮子滚绣球三部分组成。“鼓”有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之意;狮子的“狮”与老师的“师”谐音,是陈廷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民间有俗语:“摸摸狮子头,万事不发愁;摸摸狮子背,荣华又富贵;摸摸狮子尾,长命又百岁。”各位可以过来摸摸狮子,沾沾福气!

大牌坊前面是小牌坊,两柱一楼,结构简单,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

好了各位,看完石牌坊,请各位随我到相府的主体建筑大学士第,也就是宰相府去参观一下。宰相府和大石牌坊是同年修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也是正门,是主人和贵宾的通道,平时关闭,只有在皇帝驾临或朝中一定级别的官员造访时,才开启通行,寻常文武百官和普通人只能从两侧的偏门,按照左文右武的顺序出入。好在历史发展到了现代,所有的游客朋友进出相府都是贵宾和“上帝”,我们都可以享受从正门出入的礼仪。

仪门的两侧还设有八字砖雕影壁,分别为鹿、鹤、桐、松、花、鸟图形,寓意六合同春、禄在眼前、福寿双全、松鹤延年。看完影壁我们再看二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门和二门的位置不在同一中轴线上,这是因为陈廷敬修建府第时是按照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的格局修建,当地老百姓称为“皇城小故宫”。皇宫建筑的布局特点是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所以为了避嫌,他把大门移到中轴线西侧,巧妙地避开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

入仪门,原是相府的迎客大厅,自从康熙皇帝御赐“点翰堂”匾额后, 改名为“点翰堂”。各位请看,大厅上方悬挂着3块匾额,中间的一块是“点翰堂”三个大字,是300多年前的康熙三十九年御赐的龙匾。大家再看“点翰堂”两边的御匾,这两块“博文约礼”与“龙飞凤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赐。“博文约礼”是康熙皇帝赞美陈廷敬文学才华博大精深,以礼自重,品格高尚。而“龙飞凤舞”则是称誉陈廷敬的人品及其书法气韵奔放、舒展洒脱,并含有龙为君、凤为臣、凤随龙舞、君臣和睦、纲常有序的寓意,反映了陈廷敬与康熙皇帝浓浓的师生情谊与君臣关系。旁边的仪仗是康熙皇帝赐给他的半副銮驾,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的信任和器重。屏风左右两边,陈列的是陈廷敬任各部首脑的官阶牌,表明陈廷敬一生忠于朝廷,勤于政务,多次被皇帝委以重任。

“点翰堂”先给大家简绍到这里,大家请随我继续向前参观,由相府内院西侧门可通往小姐院,这里是陈廷敬3个女儿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各位请看北房小姐绣楼屋顶的建筑式样,这种屋顶叫做“卷棚顶”,它没有屋脊和脊兽,好像一

张巨大的弓俯卧在屋顶上。卷棚顶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形式等级较低的一种,但是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常被用在皇家园林建筑中,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是很少见的。小姐院完全采用卷棚顶的屋顶形式,有两层寓意,一方面寓意着陈家子女必须温柔贤淑、恪守妇道;另一方面显示出陈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西花园,它是供小姐们消愁解闷用的,面积不大,但假山、鱼池、花圃、回廊等设施一应齐全。花园的中心是一个形似珠蚌的鱼池,称作“珠潭蚌池”。人们常说蚌能生珠,这里暗喻着小姐是陈家的掌上明珠。

好了,各位,接下来我们去内城进行参观。大家请看,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的这块石匾,上面刻有“斗筑可居”四个大字,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为了防御义军建造内城的时候所写。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内城,是陈氏家族明代修筑的城堡式建筑,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我们可以看到那个高高的建筑——河山楼。河山楼高百尺,人称百尺河山楼,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明清时期国内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河山楼,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外敌侵扰而建的防御性建筑物,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楼分为七层,楼内有楼道相通,可容千余人避难。三层以上有窗户,楼顶建有垛口、堞楼;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河山楼建成后,果然遇到乱兵围攻,村中八百多人及陈氏家族避难于楼内,在一个月内抵御了乱兵的侵犯,使千余人的生命受到保护。河山楼全部用石砌成,历时400多年,依然屹立于相府内,雄姿伟岸,可谓是一大奇迹。河山楼在周一至周五开放,今天恰逢周四,大家可以进去观看,今天的讲解到此为止,大家现在可以自行游览。在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如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希望这次旅途可以成为大家美好的回忆。

三、实习总结和体会

这次实习为导游实习,时间为两周。为了本次实习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从实习开始前到实习真正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颇有体会。

首先,实习中那个导游的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从讲解中可以看出她对景点非常熟悉,能够很好的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这需要平时的积累。但也存在不足

的地方,在讲解的过程中她没有照顾到所有的游客,导致有的同学跟不上她的节奏,落了队。这让我意识到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是要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平时多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景区要非常的了解,可以游刃有余的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二是要有耐心,更要细心,要能够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及自己最大努力,争取照顾到每一个游客;三是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与着装。

其次,通过导游的讲解让我了解到了皇城相府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优秀的导游员是旅游活动的灵魂”这句话。如果没有导游讲解,我们看到的只是表层,根本无法把握它的文化内涵。这也坚定了我以后做导游的信心,把自己了解的传达给游客,让游客了解到更多关于景点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观光游览。比如,御书楼上的匾额,中道庄城门上的竖匾、中匾和下匾,功德牌坊以及它的护柱石,还有相府建筑的布局及建筑的风格,这些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皇城相府可谓是古代建筑的精华。是导游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否则,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名相故居而已。

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也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很多弊端。就导游员来说,缺乏职业道德;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文景区的旅游已严重商业化,且商业活动不规范。比如这次实习中去的西山院,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地接就把我们引到了看相那,好几个同学都上了当。这需求政府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与规划,对景区内及附近的商业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控,使其规范化运行。导游员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做到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不能欺骗与误导游客,使游客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最后,在准备导游现场模拟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做一位优秀的导游员是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游员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要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导游讲解的趣味性。如,这次导游讲解加入的民间流传(比如讲石狮子)都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要有较高的职业操守,不误导欺诈游客,做到游客至上。

第20篇:皇城相府导游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介绍

位于山西的皇城相府是国家5A级景区,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家族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二、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 欢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参观游览。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讲解员——小何。这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尽管和我说,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帮您解决。在此,先预祝大家玩得开心。

好了,皇城相府景区到了,各位请拿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还有20分钟,景区门口的迎圣驾表演就开始了。现在,大家就边听我介绍相府,边耐心等待表演开始吧。

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皇城相府景区位于晋城市阳城、沁水、泽州三县之交的北留镇皇城村。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称为相府,顾名思义是一位宰相的府邸。皇城相府是一代名

相陈廷敬的府第。皇城相府整个建筑分内、外两层,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宣德年间。内城是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面积10万多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0多间,城墙总长780多米。

相府的主人陈廷敬,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荣获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和吏户刑工四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享年75岁。陈氏家族历代以诗书、耕读传家,明清两代曾出现41位贡生、19位举人、33位家族诗人,其中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现在,表演开始了,请大家欣赏······

好了,表演结束了,各位请随我到景区内参观游览。

我们最先到的是门楼。各位,我们眼前的这座楼叫“御书楼”, 因楼内珍藏有康熙皇帝御笔而得名。它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陈廷敬的三儿子陈壮履纪念去世的父亲而修建的。“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是康熙皇帝晚年为陈廷敬所题。“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用他的晚号为其故居命名,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作为辅弼良臣的最高褒奖。这幅楹联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一生功绩的充分肯定和至高评价。当时康熙皇帝已年近花甲,这些也是他的封笔题字。请看,在“午亭山村”匾额上方还有一块玉玺大印,上面刻有“康熙御书之宝”。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接下来,我们下楼继续往前走。我们眼前的这道城门叫中道庄,是皇城相府的外城,同时也是相府的正门,是以条石筑基,青砖砌墙,一门三匾:竖匾、中匾和下匾。各位请看,竖匾是“相府”二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中匾是“天恩世德”四个大字,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直接嵌入庄门之上,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造福子孙;第二层意思是说历代天子给予陈家祖上、后代的恩赐,陈氏家族将世世代代以德相报。大家再看下匾,刻有“中道庄”三个大字,意思是说,相府的主人历来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中”者,不高不下,不偏不倚;“道”者,道德文章,规则规律,同时也是陈廷敬对自己家族的一个整体的评价和标榜。

走进外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正前方有大小两座石牌坊。牌坊在古代是用来宣扬礼教,标榜功德,纪念先贤或者起装饰性作用的建筑物。同样,这两座石牌坊也是陈氏家族用来标榜功德的功德牌坊。我们先看这一座大石牌坊,它建于1699年,是四柱三门石质仿木结构,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牌坊通体以砂石雕造,气势恢宏。大家请看牌楼的正上方,镌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宰相的别称,为百官之首,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和人事部。“总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都察院是清廷中央最高一级监察机关,肩负监督考察各级官吏的重任,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律监察机关,而左都御史就是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在“冢宰总宪”下方有四格文字,从下至上分别镌刻着陈廷敬及其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和功名,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最下方一格陈廷敬所任官职的具体名称。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清制规定,一品官赐给官员本身及以上三辈同样的官职,赐予官员本身的叫“授”,赐予他们的父母及祖先,生者叫“封”,已经过世的称“赠”。因此,以上三格分别是陈廷敬父亲陈昌期、祖父陈经济、曾祖父陈三乐被多次封赠的官职。不过这些封赠的官职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并没有实权,目的只是为了光宗耀祖。

好了,看完石牌坊,我们就到相府的主体建筑大学士第,也就是宰相府去参观一下。宰相府和大石牌坊是同年修建,请看门额上“冢宰第”这三个字,我们前面简单介绍过,“冢宰”是宰相的别称,“第”是封建社会贵族官僚的宅院,“冢宰第”指的就是相府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门楼上只挂有“冢宰第”这三个大字,4年以后,陈廷敬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于是又在门楼前增挂了“大学士第”的匾额。大家请看,相府院门楼高大,威严壮观,俗话说的好:“官有多大,门有多高。”所以通过门楼足以看出院落主人当时高官显位的不凡气度。向院内走,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座雕工精美的照壁,正中雕刻的是“麒麟吐玉”,寓意是陈氏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吉祥如意。照壁两边刻着民间八宝和四艺吉祥图案,显示出主人的风雅、高贵和门第的尊荣显赫。入大门向东过庭院,便来到了相府的二门,即所谓的仪门。这仪门面阔三间,中间之门是正门,是主人和贵宾的通道,平时是关闭的,只有在皇帝驾临或朝中与相府主人同级别的官员造访时,才开启通行,寻常文武百官和普通人只能从两侧的偏门,按照左文右武的顺序出入。好在历史发展到了现代,所有来参观游览皇城相府的游客朋友都

是我们的贵宾和“上帝”,我们都可以享受从正门出入的礼仪。

好了,各位,请随我继续向前参观,由相府内院西侧门可通往小姐院,这里是陈廷敬3个女儿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北房是小姐绣楼,是陈家小姐的起居室,东西厢房是女仆和贴身丫鬟的住处。南房为过厅,与风景优美的西花园相通。西花园是小姐们吟诗作画、鼓瑟抚琴的地方。各位再看北房小姐绣楼屋顶的建筑式样,这种屋顶叫做“卷棚顶”,前后屋坡的相交处呈弧形曲面,没有屋脊和脊兽,好像一张巨大的弓俯卧在屋顶上。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的形式很多。卷棚顶是等级较低的一种形式,但是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常被用在皇家园林建筑中,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是很少见的。小姐院完全采用卷棚顶的屋顶形式,有两层寓意,一方面寓意着陈家子女必须温柔贤淑、恪守妇道;另一方面显示出陈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

外城参观完,我们继续去内城进行参观。大家请看,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的这块石匾,上面刻有“斗筑可居”四个大字,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为了防御义军建造内城的时候所写。“斗筑”意思是说城堡狭小形似斗状,“可居”表示保安求全安身之地。明朝末年,朝廷腐败,烽烟四起,富甲一方的陈氏家族经常遭到义军的侵扰。为了使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他们修筑了这个城堡。整个内城仅城墙一项就用了青砖3000万块,土石料20万方,在当时交通、技术和施工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如此浩大的工程仅用了短短7个月的时间,不得不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走到城墙上,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景区内最高的建筑——河山楼。它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防战乱而建筑的工事,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曾有八百人在此避难,无一伤害。如此高大的建筑物,虽经四百余年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雄姿依旧,可谓明清建筑史上又一奇迹。等会儿我们可以到里面看一看。

好了,河山楼到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不知道我的讲解是否让各位满意,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半小时后,我们在河山楼前集合,谢谢。

三、旅游线路图

四、实习总结和体会

在这次的导游实习中,我熟练掌握了导游服务的具体工作程序,学会了独立设计旅游路线;也掌握了导游词的写作方法和导游讲解的一些技能,如:导游讲解的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常用讲解方法等。我们更好地把导游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了导游学的理论知识,这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同时,在这次的实习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导游,不但要有丰富的学识、过人的口才,还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应变能力、全面的观察能力。在导游服务的过程中,不可能所有事都会向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这时,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问题,让旅程能在游客的欢声笑语中结束。而在旅途中遇到突发状况,就需要导游能够临危不乱,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好问题,让旅程继续下去。另外,从导游接到带团通知开始到带团结束的全过程,导游都需要全面的观察,观察的方面有很多,如:旅行团出游当天天气、食住行的安排、交通情况、导游讲解过程中游客的状态和反映、游客人数的变化等。而在导游讲解过程中,我们尤为要关注的就是游客的情绪和游客的人数,景区的环境和讲解的内容、方式及语速都会影响到游客的情绪,景区内的游客流动会使本团的游客走失,这是要注意到的。

《皇城相府导游词.doc》
皇城相府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