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导游词

2020-04-05 来源:导游词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陕西导游词

陕西,我国历史古都,悠久的历史造就不同的文化,而它的导游词更是能让我们了解山峡的一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陕西导游词范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导游词范例【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华清池参观,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以及曾经发生在这里并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第一部分:骊山得名,峰火戏诸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 30 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这就是著名的骊山。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骊”在下汉语里是黑色骏马的意思。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大家请看骊山山峰最这一处,这就是坐落在骊山西秀岭上的峰火台。大家都知道,峰火台是古代发信号调兵遣将的一种报警设置,就在公元前 779 年,也就是周朝末期,褒国为取悦周幽王,进献美女褒姒,褒姒进宫后幽王便不理朝政,集众爱于褒姒一身,不但废了皇后,而且立了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可是褒姒却终日闷闷不乐,为博得美人一笑,幽王说“谁能使王妃一笑,赏金千两。”于是奸臣出计,点燃骊山的峰火,各路诸侯见到狼烟四起,赶来救驾,此时褒姒见惊恐万分的各路诸侯,却嫣然一笑,幽王惊喜若狂。公元前 771 年,当真正的战事来临时,幽王再次点骊山燃峰火时,各诸侯却以为仍是在为取悦,无人救驾,西周就此灭亡。这也就是我们曾听说过的“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

(第二部分:九龙湖,飞霜殿)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它属于华清池的西区。大家一定会问这里为什么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个区域,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泉水淙淙,长年不绝,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我们再来看这尊雕塑,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正是在这里演绎了一段人间最浪漫的爱情故事。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当年在华清池建造了怎样的宫殿。这个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就是飞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宫殿中。这里红柱挺立,回廊环绕,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东西两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错落有致,加上门前石龙盘阶,石狮和石牛相衬,再配以龙凤大缸及花木点缀,更显示了皇家建筑的气派。

(第三部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汤,温泉水源。)

说起杨贵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她名叫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 17 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 735 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5 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 745 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成为千古绝唱,甚至于两人终日厮守,置其他嫔妃于不顾。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里就这样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那时杨贵妃才 38 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 742 年至 756 年的 14 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 43 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 5 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池”,因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艳丽衬托贵妃的娇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杨贵妃丰腴的形体。整个汤池呈现了唐代的协调的美学观念。不仅如此,汤池的供水系统也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径为 10CM 的进水口,进水口上装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蕊,下接陶制水管道,与温泉总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自动喷洒出。

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也称“御汤九龙殿”。宫殿面积达 400 多平方米,有内殿外殿之分,御汤可储水 100近立方米。俨然一座庞大的室内游泳池,充分显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气的社会风尚及皇权神授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莲花汤造型独特,呈写实的莲花状,这自然与宗教观念相融合,将沐浴看作是与自然的沟通,最终实现“天人合一”,这也是唐人心目中沐浴的最高境界。也深刻反映出玄宗皇帝对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汤泉宫”的文化遗存,专供唐太宗所用。原名“御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信奉“天人合一”说的唐玄宗便将酷像北斗七星的“御汤”更名为“星辰”汤。很显然,这些用意就是想企求苍天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

尚食汤,形制小,工艺简单,并无奇特造型,相对于前面的御用汤池,显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据推断,尚食汤在华清宫可解释为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待宫员的沐浴场所。

还有一个汤池是太子汤,顾名思义,是东宫的皇太子沐浴的地方。

其实,在华清池沐浴温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华清池,现浴池面积约有 3000平方米,可供 400 余人同时沐浴。温泉水每小时流量 110 余吨,水温达 43 度。其水质优良,颇具医疗功效,极适宜沐浴。它既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览的文物保护场所。一旦完浴后可谓“冬走十里不凉,夏走十里不热”。

(第四部分:环园——西安事变,五间亭,兵谏亭)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旧址——环园。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大家看到的这一字排开的 5 间房屋,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五间房子,当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 1934 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想的场所; 1936 年 10 月、12 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以华清池为“行辕”,就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而引起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门月 12 日凌晨 6 时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今天,在五间厅内,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我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痕迹。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 4 米,宽 2.5 米的石亭,建于 1946 年 3 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 1986 年 12 月在纪念“西安事变” 50 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陕西导游词范例【2】

西安是古老的,建都是不少的;底蕴是深厚的,时代是穿透的。 风水是吉祥的,鼎盛是汉唐的;历史是悠久的,起源是西周的。

城 墙是明代的,保存是不坏的。城河是环绕的,味道是怪怪的。

交通是枢纽的,陆空是全有的;机场是新换的,车站是凌乱的。 始皇是空前的,兵马是泥建的;陵墓是巨大的,盗墓是自杀的。

华清是温泉的,骊山是平缓的;贵妃是洗澡的,体态是丰满的。 幽王是浪漫的,烽火是假装的;妃子是一笑的,诸侯是上当的。 亭子是捉蒋的,中正是不幸的;国共是不合的,被捉是肯定的。

法门是佛教的,舍利是释迦的;发现是偶然的,震惊是天下的。 乾陵是壮观的,则天是合葬的;石碑是无字的,翁仲是一样的。 永泰是公主的,懿德是太子的;墓道是要下的,否则是白来的。 茂陵是汉武的,去病是相伴的;匈奴是马踏的,不敢是来犯的。 昭陵是太宗的,骏马是奔腾的;两骏是没有的,老美是偷走的。 钟楼是中心的,鼓楼是附近的;中间是广场的,散步是很爽的。

大雁是雄伟的,塔高是七级的;唐僧是取经的,回来是翻译的。 ()小雁是秀美的,塔顶是震毁的;通身是青砖的,塔层是十三的。 碑林是珍贵的,书法是多种的;艺术是宝库的,文盲是不懂的。 省博是丰富的,珍宝是无价的;参观要仔细的,里面是很大的。 半坡是母系的,文化是仰韶的;墓葬是不少的,经典是彩陶的。

华山是险峻的,道路是台阶的;索道是不错的,勇士是不坐的。 太白是积雪的,主峰是秦岭的;徒步是危险的,装备要齐全的。 小吃是清真的,回味是长久的;价格是便宜的,笑脸是没有的。

泡馍是精粹的,掰的是很碎的;糖蒜是赠送的,口汤是免费的。 早点是糊辣的,丸子是牛肉的;味道是很好的,要吃是请早的。 包子是灌汤的,贾三是擅长的;生意是火爆的,合影是满墙的。 酥肉是定家的,盆子是很大的;味道是纯正的,美眉是要剩的。 炒饭是红红的,里面是酸菜的;生意是很好的,味道是不赖的。

面条是柳巷的,生意是最好的;老板是美女的,记忆是电脑的。 凉皮是减肥的,美眉是最爱的;户县是最好的,辣椒是不少的。 夹馍是猪肉的,樊家是有名的;字号是很老的,态度是国营的。丽江古城导游词武夷山导游词

推荐第2篇:陕西导游词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所以最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法门寺地宫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骨,最令人瞩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塔基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第

1、2枚相似。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

在参观完法门寺地宫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加牟尼的尊称。它是1994年开光的,里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分别是不空成就,阿弥陀,八日如来,宝生佛,阿处佛,旁边的是二十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参观完法门寺之后呢,我们来参观一下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它是1988年11月9号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的以佛教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性的博物馆。博物馆由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我们先参观一下法门寺历史陈列馆,在法门寺历史陈列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法门寺的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大唐珍宝陈列,其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帐碑,它将地宫中的珍宝是谁送的,叫什么名字,尺寸大小呀什么的,作了详细地记载,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南方越窑出土的秘色瓷,秘色瓷专用于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种,工艺复杂难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秘色瓷盘,好像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水在上面,给人感觉非常的晶莹剔透。但是秘色瓷毕竟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法门寺地宫中属于首次出土,可以说,它的制作方法还是不能够知道的,应该说是属于千古之谜。

另外,唐代的丝织品也是相当珍贵的。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第一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们看,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但是,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呢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如果说中间的胎线为一米,那么金丝要缠3000转。我们看到织物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曾经做过一个测量,没想到是这种簇金绣上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只有6四,6丝就是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现在世界上制作的这种金丝只有20丝在日本,中国只有70丝,没有想到在唐代据文物显示当时的拉丝技术已经相当的高,已达到了6丝。(在唐代织金锦工艺精湛令人吃惊。织锦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仅为0.1毫米,比头发还细。以丝线为芯,以金线一圈圈缠绕,一米长的金丝要绕3000多圈,武则天供奉的绣裙就是这种织品制成的。)

另外,还展出了一些两河流域进贡的琉璃器。

接下来,我们到珍宝阁去参观一下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这个展柜的文物布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罗做结集的。

其中最珍贵的文物是这件鎏金双拢12环的锡杖,名为锡,其实它并不是锡做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环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是以声来命名的。锡杖的级别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世界锡杖之王,规格最高的锡杖,这枚锡杖全长为1.96米,重2390克,用了

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的,然而,代表锡杖级别高低的属于杖首轮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见桃子形状的叫鼓,这个锡杖总共有四个鼓,每个(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鼓上套了3个环,4鼓12环,4鼓12环所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级别的法力——四谛12因缘,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而这种级别的锡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才有资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锡杖之王。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贵的是这件鎏金捧真身菩萨。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手上有一个荷叶造型的托盘,盘子上有一块纯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经考证是一位叫诚一的和尚给唐懿宗李崔送的39岁生日礼物。说它珍贵是因为这位菩萨还完成一桩重要的历史使命,唐懿宗李崔当时为了迎请法门寺的舍利,曾经说:“生得见舍利,死而无憾”。所以,舍利迎到长安之后,在兴跪拜之礼的时候就是安置在菩萨手中所捧的荷叶盘之上,所以这尊菩萨也叫捧真身菩萨。

到这里呢,法门寺的餐馆也接近尾声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碑林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内容包括>、>、>、>、>、>、>、>、>、>、>、>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秦兵马俑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从喜来登酒店坐车到那里大约需要50分钟时间。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

谈秦兵马俑,必须先介绍一下面赢政。公元前259年,一代伟人赢政诞生了。13岁时,其父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按照泰国惯例.国王在22岁举行过“加冕礼”以后,才可以亲自执政。当时.秦国的大权仍攀握在太后、相国吕不韦、宦官谬瘪(160 6i)手中。特别是螺贞.手握大权,炙手可热,他见宛改逐渐长大,便阴谋叛乱.夺取政权。公元前238年,22岁的赢政去故都雍城纳新年宫举行加冕礼。谬酉在从霸年宫回咸阳的路上埋下伏兵,准备将赢政杀死。当赢政察觉此事后,凭优势兵力订败锣盔,将其生擒并车裂致死。赢政亲致以后.以吕不韦放纵嫁亮为名,放逐日不韦。吕不韦后来饮毒洒自毙。这样,赢政顺利地消灭了政权内部的两大敌对势力,巩固了自身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君主权力,赢政选用了一批精明强干酌文臣武将,如掌握军事的尉缭,攀管国欧的李斯。接着,赢政制定了远交近攻、离间外敌、各个击破的战赂方针,开始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不到io年的时间里,泰国灭亡了6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又一次显示了赢政的维才大赂。

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因为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把他所创立的政权干代万代传下去。为此.他整顿了官僚制度。第一.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亲自任免;第二,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第三.秦始皇还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他还征用劳役,广修驰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连在一起后.又加以扩展,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挑,东到辽东因石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遏制tjb方游牧部族对案朝的骚扰。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而豪华的陵墓。在这一点上,案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岁刚即位时,就下令为其修建陵墓。这座原高120米.周长2000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仍有76米之高,g长400多米之大.案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案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墓室屋顶有天文星宿图,t是由各种均馅生辉的珠宝构成的,下边有五岳、九州以及由机械驱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另外,还没有让百官朝拜案始皇的大厅。为防止盗威,每座墓门上都安有自动发射的弓箭。整个陵墓可以说是一个金碧辉煌,固若金汤的地下王官。案始皇把生前所享受的一切也搬到了地下.供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他连那些为他伴驾b不曾生育的宫女,以及辛勤修建地下陵寝的工匠们都不放过.下令在他人殆时,将这些人统统活埋,为的是不让宫女外嫁他人,不让陵寝内的秘密泄露。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面对威武整肃的庞大军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如下问题:这些秦佣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他们的相貌各异?为什么要制作这些俑?

1、

2、3号坑里共有多少俑等等。好,现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订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井底的水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儿.井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暖紧把井里的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听者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们最终决定报告文物部门。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秦捅馆内的t、

2、3号坑被确认为案始皇棱的陪葬坑。从1974年到1979年,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在1号坑遗址上矗立起一座气势宏伟、结构科学的建筑物。这就是1979年10月对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素兵马俑1号坑。3号坑在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对外开放。现在,在2号坑的遗址上,一座大理石建筑又落成了,它于1994年11月开始接待游客。从此,3个俑坑全都被保护在建筑物里,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在供游人观看、怀古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继续发掘整理兵马俑。经测量,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侗坑的最东端是3gf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诽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每个坑道都是青砖铺地,坑道内例的两边,每隔2米就有1根立柱。这些立柱支撑着木质屋顶,屋顶上是织成“人”字形的纹席.席上是土。整个坑道距地表5米深。另外,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剿.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

这里是1994年11月开放的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估计可出土兵侗1000多件,车马和鞍马500多匹。2号坑占地6000平方米。它东面突出部分为一个小方阵,6334个弯兵桶组成。2号坑南部为64乘战车组成纳方阵,每排有8辆战车,共8诽;中部为19辆战车和随车徒手兵涌;北部是战车和骑兵。北部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

现在,我们来到了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它里

凹字形,占地520平方米。在3号坑里,考古专家们只发现1辆战车和64件武士捅。它们两两相对站立,手捏仪卫兵器曼(sh6)。大多数考古专家认为,从这个坑里武士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所握的兵器,以及该坑与秦陵的位置来判断,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据估计,等

1、

2、3导坑全部开损后,将出土8000多件陶佰。这些佰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可谓杨杨如生,神情各异。因为,它们全是根据秦始皇彻林军中的将士们制作的,因此,在8000“地下御林军”中,弥绝对找不到两个相貌、形体相同的捅。他们一个个气废不凡,最重的有300多公斤,员轻的也有100多公斤,身高从1.7米到1.9米不等。如果大家仔细观瞧,不难分辨出兵桶中履些是陕酉人,娜些是四川人,哪些是甘肃东部人。这从他们的胡须梳理方式和长相即可看出。我们很多人在电影中都见过日本人的“仁丹须”.其实,案便中就有蓄仁丹胡酌,可见,这并不是日本人的发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人留这种胡须了。

那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登紧带兽皮鞋,头戴防风妇的,显然是机警的骑兵。那个左脚着地,s膝弓起,右腿脆地,有脚底向后翘起的为跪射佰。

他双目乎视前方,神情专注。这个涌鞋底的针角,两头细致续密.中间疏稀.完全符合历支真(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实。在五六十年代的陕西农村,很多农民仍喜欢穿这种挂、只是鞋尖不向上朗翘而已。几乎每个捅的衣襟上都刻有工匠的姓名,这符合“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我们今天实行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秦人2000年前就已采用了。

涌坑中约马屑典型的河西走廊马。它身高l 5米,长2米,分为头、颈、躯干和腿四部分。腿为实心,躯干中空,分段烧制,再组合在一起。马的两耳宜立,体型健壮优美。由此可看出,秦人不愧为养马世族。大家也许要问秦始皇为什么要为他制作数量如此之多的兵马桶呢?它们是怎样烧制成的呢?原来,秦始皇曾想用4000童男童女为其殉葬。他降旨令李斯承办此事。李斯心中惧怕.未敢马上执行此令。因为,6造秦腔.建筑长城已惹得民怨沸腾,再让如此众多的童男室女殉葬,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他将来恐怕也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李斯向美始皇建议;制作与其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桶,守护其亡灵,以壮声威。闻听此官,秦始皇大喜,他重新降旨,让李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他的8060御林军为原型.q作陶佰。这些桶必须手握实战兵器按实战队形排列,秦始皇再三嘱咐李斯,此事万不能叫御林军知道。因为秦朝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复制成柄.其魂也就被勾走了.这可是大忌。案始皇当然不愿惹怒他喜爱的曰林军了。工匠们纷纷去找询林军中自己的亲戚、朋友、老乡、熟人,仔细观察其容貌特征,并默记于心。回去后,工匠们用模压、塑捏、刻画、贴条等手法制成陶佰,然后放在窑里烧。可是,放进去的陶佰全都被烧炸了,工匠们百思不解其中原因。后来,一个工匠为发泄对监工的仇恨,把制好的监工陶涌的头去掉,将其四肢“削”去,用手“掏净”其内脏,放到窑里分段烧。这一次竟没炸窑。他把头和四肢装在佰身上,一个活生生的监工出现了。,由此,工匠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制捅工程。8000御林军捅就这样被造了出来。

当然,案兵马桶是借庞大的军队,来显示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帝目的雄心壮志酌。这些兵涌手执短兵器、长兵器和远射兵器,如剑、铱、吴钩、矛t戈、曼、裁、铰、弓、弯等。这些兵器主要是用铜和锡做成的,经分析里边还含有其它13种稀有金属。为防止兵器生锈,案人在兵器表面徐有一层铬盐氧化物,这种镀铬技术在本世纪20年代才由檀国人发明出来,而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兵器上镀铬,这实在令人叹跟。现已出土的弯机,

分小、中、大三种类型。前两种舀机,案兵用手拉弓弦就可以,而大型弯机,荣兵必须借助杠杆.才能将弓弦拉到扳机上。大型露机的射程为600多米,可比得上一支老式步枪了。这是1980年在案陵西边18米处发现的两乘青铜车马。一号车马为驷马高车,二号车马为骡马安车。韧发现时,这两乘车马破损严重,尤其是供秦始皇灵魂乘坐的安车,已破碎成1500多片.经考古工作者修复后,现在,它们看上去完好如韧。两乘车的车、马、人都是仿照真车、真马、真人,按比例缩小二分之一制成的,仅安车上金银饰物就有1720件,重达7公斤。钢车马给人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铜车马是我们了解、研究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朝车制、冶金铸造技术、工艺水平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科。虽然.英雄一世,创立无数伟绩的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桶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铝赂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镶金玉镯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 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 四隅 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 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 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 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 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 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 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

的化验、测试 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 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 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 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 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 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 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 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 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 成。位于博物馆中央上下两层的基本陈列荟萃了陕西出土文物的 精华,展出的3000余件稀世珍品从陕西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 选而来,许多珍贵文物在这里首次公诸于世,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 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古代历史,并使人们了解陕西一些重 要考古遗址的基本面貌。

汉·四神瓦当(朱雀)

直径15.8厘米,边轮宽2厘米,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出土。朱雀口卸宝珠,昂首翘尾,更显得威严势猛,神圣异常。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推荐第3篇:陕西导游词

2016陕西导游词

陕西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主要河流为丹江,又称汉江流域的一部分,有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以及秦楚文化融合的人文特征。下面是2016陕西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1:2016陕西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来参观,我叫凯凯,是各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的导游员,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非常高兴。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舍为"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园林建筑群,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既表现了陕西的悠久历史,又突出了盛唐长安的古老文化。是由中国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著名设计师张锦秋女士设计的。馆内藏有文物37.5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国家一级文物859件,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大家看,博物馆门前的喷水池上方有"陕西历史博物馆"七个金字,这是集郭沫若先生的字而制造的。作为一座现代划的大型历史博物馆,它有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有多功能照明和自动放火、防盗报警系统;有文物修复保护科技中心和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有独步海外的唐墓壁画库;有电脑控制、自动检索的图书馆;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还建有六种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博物馆的陈列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基本陈列的序言大厅。序言大厅不书一个文字,以昂首挺立的巨型石狮,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和绵延不断的黄土高原来昭示主题,构成独特的无言之序。这头巨型石狮是按唐顺陵前的石狮以1:1比例原大复制的。顺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陵墓,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

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共有三个展厅: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展厅"史前时代"。时间范围是距今约11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一时期从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开始,经中石器时期的大荔人,再到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直到传说中的三黄五帝,揭示了人类早期的起源和发展。

这个时期中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这边走,我们将会看到的是一个猿人头盖骨化石,是于1964年在蓝田县发现的,我们叫它为"蓝田人"。这里是一个复制品,只有770毫升的脑容量,是我们现在正常人的一半。蓝田人是目前已知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我们看到背景的照片就是当时发现头盖骨的地方。在展柜下面,我们看到了一组出自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它们看起来非常的粗糙,所以它的用途非常简单,只用于采集和狩猎。我们接下来看到的是距今7000~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它反映了当时繁盛的母系氏族社会。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定居,并从事耕作和饲养动物,例如,狗、猪等,并且群居于村庄当中。经过精致打磨的石质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半坡遗址就是这一文明的典型代表。这里我们看到的文物大部分是来自于半坡,包括这些精美的陶器。

参观完"史前时期",接下来我们走进的是奴隶社会的周代,而周朝是陕西历史第一个朝代,陕西的文字历史也从此开始。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组青铜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在西周达到了鼎盛。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也称周朝为青铜时代。这件青铜牛尊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巧妙的利用了牛身的各个部位:牛身为器,牛尾为柄,牛舌为流,四足站立,可以直接从底下为酒加热,整个酒器生动地展示了周青铜铸造业的高超水平。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秦朝。秦朝距今公元前220~206年,实际上秦朝只辉煌了15年,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下面我们将在展柜看到大量的秦国文物,这里陈列了10个石鼓,顶圆底平,四面刻有四言诗句,内容多为歌颂秦人耕织作农的生活,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

接着我们来到汉代展厅。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对以后各朝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看到的是汉代的一件国宝—皇后之玺,这个洁白莹润的玉制印章是1968年在咸阳狼家沟汉高祖和吕后墓东侧出土的,印章上刻有"皇后之玺"四字,似"螭虎"形,它那精美的工艺和造型至今仍然叫人叹服。

我们看到的下一个部分是魏、晋、南北朝,它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大家看这枚多面体煤精组印,是1981年在陕西旬阳城东门外出土的。印章共有二十四面,其中十六个正方形,八个三角形,印章的主人是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胤,隋文帝杨坚和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日丙,被尊称为中国第一老丈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走进第三展室,首先看到的是隋朝和唐朝。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公元581~618年存在的隋朝,虽然是个短暂的王朝,但是伟大的唐朝却恰恰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我们接下来将要看到的是唐都长安城,它占地面积83.1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宫城、皇城和外廓城。当时的长安城是现在西安城的9.3倍,人口超过100万。下面看到的是文明于世的唐三彩,而所谓的"三"不仅仅是三种颜色,而"三"在古代是多的意思。唐三彩以黄、褐、绿三种颜色为主,因为流行的时间较短,烧制的地区较少,所以遗物不多非常珍贵,是当之无愧的国宝。接下来看到一套唐代金银器—"鸳鸯莲瓣纹金碗"。

它于1970年在西安市郊出土,代表着唐代手工业的高超水平。它充分体现出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奢华。接下来我们将看到的是一组临摹的唐墓壁画,真品被收藏在壁画库里。我们看到的第一幅是"马球图",共有20位骑马的球手,在队伍最前面的5位球手正在追击马球。马球运动是在唐代的波斯传入中国的,在唐代广泛流行,甚至女性也都很喜欢打马球。唐代一共有21位皇帝,其中的15位皇帝都很擅长打马球。但遗憾的是,这项运动在明代以后逐渐消失。我们看到的另一幅壁画"迎宾图",是从章怀太子墓出土的。这幅壁画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官员接持外国使臣的场面。其中三位外来使者,第一位来自于罗马,第二位来自于韩国或朝鲜,而最后一位是来自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这副壁画反映了唐王朝活跃的外交事务。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会看到博物馆独一无二的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这件玛瑙杯是由天然的整块玛瑙制作而成,以牛头为首,并雕刻了兽角。玛瑙的质地很硬,比我们知道的玉石都要硬,从这点来看,它的制作工艺的难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它也是中国仅存的一件。

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宋元明清展室。而从宋朝开始西安就不再是首都了,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它仍然是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最后一件国宝—"青袖提梁倒注壶",我叫它"奇妙的壶"。产自中国北方八大民窑之一的耀州窑。当我们仔细观看时会发现这件壶没有盖子,所以很多朋友会问我怎样注水。在左手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注水的示意图。按照图示,首先将壶倒转过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梅花状的小孔,成U形管,所以水就是从底部的小孔注进去的。另外,牡丹、一只凤凰、一只狮子被装饰在壶身上。其中,牡丹花被视为花中之王,凤凰在中国被视为鸟中之王,狮子在中国被视为兽中之王。这三王争霸的倒流壶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手工艺品。

走到这,我们就结束了对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的参观,可以说我们用了15分钟时间走过了陕西115万年的历史。从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古人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也了解了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古代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对历史多了一分了,大家是否在心中也生起了一分爱国情绪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请大家对我的讲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篇2:2016陕西导游词

各位团友:

今天我们将旅行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做作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景致名胜40佳之一。即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懂得到一些华山的情形,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憧憬和崇敬。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全部山体线条简练,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宏大的完全的花岗岩形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立矗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风筝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样。"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途径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崎岖,艰险曲折,不少地方真堪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西岳除了有绚丽的天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盛的历史文明积淀,人文景观亘古未有。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甜蜜,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缘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波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面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运动场合,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造多是清代乾隆年间从新建筑的。

各位友人,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兴许是很多人都会意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转意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小的石梯,眼看山路回旋而上,许多意志单薄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翻然悔悟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达到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必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十分主要的地舆地位,它把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眼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起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年龄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精美的箫声赢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倾慕,使她废弃了豪华舒服的宫廷生涯,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羽化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而得名。有玉女洗头盆、捐躯树等。因为这则俏丽的恋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肃穆、深厚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顺。

经中峰,我陪伴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旭日峰,峰顶有向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仙人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山人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处所。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神仙,二人经由商讨,越匡胤以华山做赌注。成果输给了陈抟,按当时订破的前提,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自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错落不齐,中指直贯高峰,每当日光照耀,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良久以前,华山跟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当初咱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顶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仰头红日近,昂首白云低"。这里四处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面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惫"。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不过人的胆量和动摇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长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好汉传》中描述的"华山论剑"大略也是产生在南峰。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髓局部。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陡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鸟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华山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涯来"的漂亮诗句。

篇3:2016陕西导游词

黄河在内蒙古急转直下,将雄伟的黄土高原划为东西两半!陕北高原,正是这西边的一半!

陕北高原地表破碎,由于缺少树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16万吨的泥沙在此被滚滚黄河卷走,黄河也因此而得名!但正是这恶劣的环境,养育出了豪迈的陕北文化!

说起陕北文化,民歌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前些年从陕北走出的歌手——阿宝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将陕北民歌唱遍了大江南北。陕北是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陕北剪纸也独具风格,是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剪纸精华,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为众多剪纸爱好者追捧。

陕北也被誉为"革命圣地",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现在陕北相继有大型油,煤矿发现,成为中国能源的新宠儿!

八百里秦川

陕北往南,就是在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地区

这块土地上,演绎过一幕幕朝代交替的悲欢离合······

陕西的首府———西安,走进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撼!西安,古称长安,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早在100多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蓝田人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半坡村,是中国氏族制的典型代表。西安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从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再到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演绎这一幕幕王朝兴衰。中国的中心点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这里建了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规模巨大的秦陵地宫,被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在汉唐时期,显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城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先古代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他无愧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现在,正义这里为中心,建立起了沿欧亚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区,推动了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陕西"江南"

陕南是指陕西南部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三地。

陕南的汉中等地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南方特征,主要栽种水稻,盛产桔子、茶叶。尤其是汉中,接近四川、重庆,通常采用四川方言。

陕西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主要河流为丹江,又称汉江流域的一部分,有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以及秦楚文化融合的人文特征。

早在商朝时期,汉中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年代中,汉中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

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历史悠久。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由于这里在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于长江流域,所以一年河水几乎从不结冰,气温也很少降到零度以下。

这些就是陕西的景色,就是黄土地上的历史与人文!

推荐第4篇: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华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欢迎参考!篇一: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越匡胤以华山做筹码。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乏”。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最后,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篇二: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西岳华山坐落在陕西省华阴市,北瞰黄河,南牵秦岭,因“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又由于其西临少华山,故又有太华山之称。

华山之上,奇峰峻岭、幽谷险道、灵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庙宫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地浑然一体、卓然天成。东、西、南、北、中,五峰卓绝,各具特色:东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朝阳观日,别有风情;西峰状似莲花,陡峭巍峨,阳刚挺拔,名胜众多;南峰傲然绝顶,近天咫尺,高峻雄伟,气势博大;北峰四面悬绝,树木葱郁,巍然独秀,有若云台;中峰虽小,然则林木葱茏,环境清幽,传说颇为丰富,值得细细品味。另外,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在位置上呈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被人誉为“天外三峰”。

峻岭、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华山,其间更不乏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与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这两处绝世天险,还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老君犁沟、上天梯等多个绝险狭隘,令人无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山果然美不胜收,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景色在五岳之中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

登临华山,小视天下,云行足间,融身心于自然之中,方感华山之博大,叹万物之精妙。就在这华山之上,相传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曾与陈抟老祖对弈,结果将整座华山输予了他,然则百年之后,后世的各位游人为华山的险要美景所深深折服,不经意间却将醉迷美景的心输予了整座华山。

篇三: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约120公里的华阴县城南,是秦岭的一个小支脉,因其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华山北濒黄河、渭水,南连秦岭,共有五峰,即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其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古书《山海经》道“太华之山,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望若华然”;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华山“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因为古时候,“华”与“花”两字是相通的。也有人说,华山起名于山顶的莲花池。

华山在五岳之中以雄险著称,向有“华山天下雄”的盛誉。华山属断层山,由抗风化能力特别强的花岗岩组成。大约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秦岭一带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的侵入“岩株”,其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0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至新生代,由于华山北麓渭河地堑不断陷落,秦岭山地几经抬升,使形成华山主体的花岗岩侵人体出露地表,并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中大幅上升,加上大自然的风雨雕琢,形成险拔峻秀的山势。

“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只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峪道可行,山路逶迤曲折,艰险崎岖。玉泉院是游人登山的必经之地,相传在宋朝,道士贾得升为其师陈传(号稀夷)建的祠。因院中泉水与华山上的玉井潜通而命名,亦名希夷祠。院内长廊回合,殿宇、亭台、秀石别致,溪流环绕,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泉水清冽甘美。康有为曾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岳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

从玉泉院进山,南行2500米,有石门挡路,这就是五里关,人称“第一关”。不远处希夷峡谷,又有一道石门,仅容只身通过,号称“华铁门”,俗称“第二关”。经沙萝坪、毛女洞、过云门,就到了青柯坪,路程恰为一半。前面西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北跳秦川,渭河如带,黄河隐约可见。“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坪东有块“回心石”,石前万丈陡崖直耸云端,令人望而生畏。游人至此,上则畏险,退则不舍,有徘徊犹豫之感。

从回心石挽索拾阶而行就是华山第一天险——“千尺”。危崖峭壁、突兀凌空,高约20米,凿有370多个石阶,左右垂有铁索,宽仅容身。仰望直岩崭立,一线天开,俯视如临深井,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与“千尺”紧邻的“百尺峡”,其陡险之状更甚于“千尺”,现在几经修整,已化险为夷。“老君犁沟”也是登山必经险路,依山傍壑,陡坡直上,铺有570多个石阶。相传是当年太上老君在华山修炼,看到人们开山凿道,十分艰辛,便以自己的青牛挽铁犁,辟出这条山路,故名“老君犁沟”。当地有民谣曰:“千尺、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在“老君犁沟”的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崖壁太陡峭了,连猴子都发愁。

从北峰南上,要经擦耳崖、上天梯和苍龙峰等险道。在岩陡路窄的擦耳崖,人面壁挽索贴身而进,有时候岩石会擦着耳朵;至其尽头壁立60°,登30级“石”,手足并用,称之“天上梯”。过此不远,就到了苍龙岭下,一道黑色的山脊,似苍龙横在空中,首尾各搭一山,上下长达1500米,登山道就开凿在岭脊上,径宽不过1米,中突旁杀,两侧深壑千仞不辨水石,游人出没于浮云游丝之中,令人无不惊叹。

“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金锁关形势险要,是华山东峰、西峰和南峰的咽喉。在三峰之间是一片洼地,西面有镇岳宫,它依山岩而建,松林笼罩,有名的“玉井”就在院中。每当雨季,玉井的水溢流出来,经过“二十八宿潭”奔注东西两峰之间,变成瀑布飞流直下,成为华山名胜。

西峰也叫莲花峰,笔立千仞,悬绝异常,峰顶一巨石,上覆石叶,形如莲花瓣,故称莲花峰。峰顶另有一大石,中部大凹,状似刀削,名“斧劈石”,为“沉香劈山处”。神话“宝莲灯”中,华山女神三圣母的儿子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东峰朝阳峰,山势壮丽,古松参天,峰顶朝阳台是观日出的绝妙之处。每当破晓,火团冉冉升起,水光相映,霞光万道,身临其境颇有“江山如此多娇”之感。峰东北有巨崖直垂,黄白相间,远望五指分明,形如巨掌,因名“仙掌崖”。传说是古代河神巨灵劈山开河之处。过去华山和中条山是连在一起的,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河神巨灵手托华山,足踏中条,劈山开河,使黄河东流大海。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巨灵咆哮辟两山,洪波奔流射东海。”峰东侧有险径“鹞子翻身”通往博台,为汉武帝时卫叔卿下棋遗址,相传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与陈抟在山上下过棋,宋王输了华山,亦名下棋亭。

南峰是华山主峰,峰有二顶,分称“落雁”与“松桧”,其中落雁峰海拔2200米,是华山最高峰。在绝顶之处“仰天池”旁的石壁上,镶刻着“太华绝顶”、“登峰造极”、“儿视诸峰”、“洗手摩天”等明清和近代诗人题词。

近年来,华山游客与日俱增,为缓解上山道路拥挤阻塞,建了华山黄甫峪旅游公路暨“智取华山”登山路,结束了自唐代以来“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

推荐第5篇:陕西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大雁塔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陕西大雁塔导游词(一)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着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着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着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陕西大雁塔导游词(二)

“要看中国之五百年,请到北京;要看中国五千年,请到西安”,看到这就应该知道西安历史之悠久,西安曾是十三个朝代之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更与雅典、开罗、罗马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古称长安。遍布西安之帝王陵墓、宫殿遗址、古刹名寺和园林名胜,是西安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之宝库,数不胜数之文物古迹都向人们彰显它曾经有过之辉煌以及深厚丰富之历史文化魅力。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在这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几千年之沧桑变化,以及中华文明之发展和中华民族之伟大。

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之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上,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成为我省继兵马俑、华清池和黄帝陵之后,第四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西安市属第一家5A级景区,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多景点整体打包晋级之国家5A级景区。

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位于西安曲江新区核心区域,总面积3.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之唐文化主题景区。这里有唐都长安玄奘译经之地、佛教祖庭—大慈恩寺;西安地标、千年古迹—大雁塔;构架山水、师法自然,保存唐大慈恩寺大雄宝殿殿基遗址之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以唐代曲江池遗址为摹本,因循山水格局之开放式文化体验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在历经1400多年风雨之唐城墙遗址之上,恢复再现之以唐诗人物和唐诗意境为主题之唐城墙遗址公园;还有亚洲最大矩阵式音乐水舞广场、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炫美盛唐天街以及大唐不夜城。

景区文化历史资源厚重,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处处体现着环保理念与人文关怀,已成为西安城市新名片,古都旅游新品牌。游客步入景区之中,每一个脚印都行走在遗址之上,每一次游历都在完成着与历史之对话。

陕西大雁塔导游词(三)

大雁塔自唐朝以来,由玄奘法师修建,用来存放经书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内,从古至今,保存完好,现在供游人参观、游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著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的西安的标志。

雁塔的由来神奇玄秘。相传,在印度摩伽陀国,一个寺庙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这个典故,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层的建筑,后来因武则天信奉佛教,将它修建到了十层。可不幸的是,五代战乱又降至七层,才有今天的七层青砖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的不可多得的杰作。

陕西大雁塔导游词(四)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0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推荐第6篇:陕西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大雁塔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陕西大雁塔导游词(一)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0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陕西大雁塔导游词(二)

“要看中国之五百年,请到北京;要看中国五千年,请到西安”,看到这就应该知道西安历史之悠久,西安曾是十三个朝代之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更与雅典、开罗、罗马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古称长安。遍布西安之帝王陵墓、宫殿遗址、古刹名寺和园林名胜,是西安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之宝库,数不胜数之文物古迹都向人们彰显它曾经有过之辉煌以及深厚丰富之历史文化魅力。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在这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几千年之沧桑变化,以及中华文明之发展和中华民族之伟大。

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之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上,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成为我省继兵马俑、华清池和黄帝陵之后,第四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西安市属第一家5A级景区,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多景点整体打包晋级之国家5A级景区。

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位于西安曲江新区核心区域,总面积3.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之唐文化主题景区。这里有唐都长安玄奘译经之地、佛教祖庭—大慈恩寺;西安地标、千年古迹—大雁塔;构架山水、师法自然,保存唐大慈恩寺大雄宝殿殿基遗址之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以唐代曲江池遗址为摹本,因循山水格局之开放式文化体验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在历经1400多年风雨之唐城墙遗址之上,恢复再现之以唐诗人物和唐诗意境为主题之唐城墙遗址公园;还有亚洲最大矩阵式音乐水舞广场、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炫美盛唐天街以及大唐不夜城。

景区文化历史资源厚重,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处处体现着环保理念与人文关怀,已成为西安城市新名片,古都旅游新品牌。游客步入景区之中,每一个脚印都行走在遗址之上,每一次游历都在完成着与历史之对话。

陕西大雁塔导游词(三)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着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着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着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推荐第7篇:陕西法门寺导游词

陕西法门寺导游词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

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所以最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骨,最令人瞩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塔基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

1、2枚相似。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

在参观完法门寺地宫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加牟尼的尊称。它是1994年开光的,里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分别是不空成就,阿弥陀,八日如来,宝生佛,阿处佛,旁边的是二十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参观完法门寺之后呢,我们来参观一下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它是1988年11月9号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的以佛教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性的博物馆。博物馆由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我们先参观一下法门寺历史陈列馆,在法门寺历史陈列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法门寺的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大唐珍宝陈列,其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帐碑,它将地宫中的珍宝是谁送的,叫什么名字,尺寸大小呀什么的,作了详细地记载,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南方越窑出土的秘色瓷,秘色瓷专用于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种,工艺复杂难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秘色瓷盘,好像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水在上面,给人感觉非常的晶莹剔透。但是秘色瓷毕竟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法门寺地宫中属于首次出土,可以说,它的制作方法还是不能够知道的,应该说是属于千古之谜。

另外,唐代的丝织品也是相当珍贵的。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第一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们看,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但是,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呢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如果说中间的胎线为一米,那么金丝要缠33000转。我们看到织物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曾经做过一个测量,没想到是这种簇金绣上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只有6四,6丝就是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现在世界上制作的这种金丝只有20丝在日本,中国只有70丝,没有想到在唐代据文物显示当时的拉丝技术已经相当的高,已达到了6丝。

(在唐代织金锦工艺精湛令人吃惊。织锦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仅为0.1毫米,比头发还细。以丝线为芯,以金线一圈圈缠绕,一米长的金丝要绕3000多圈,武则天供奉的绣裙就是这种织品制成的。)

另外,还展出了一些两河流域进贡的琉璃器。

接下来,我们到珍宝阁去参观一下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这个展柜的文物布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罗做结集的。

其中最珍贵的文物是这件鎏金双拢12环的锡杖,名为锡,其实它并不是锡做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环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是以声来命名的。锡杖的级别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世界锡杖之王,规格最高的锡杖,这枚锡杖全长为1.96米,重2390克,用了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的,然而,代表锡杖级别高低的属于杖首轮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见桃子形状的叫鼓,这个锡杖总共有四个鼓,每个鼓上套了3个环,4鼓12环,4鼓12环所代表的就是佛教最高级别的法力——四谛12因缘,所以它的法力是最高的。而这种级别的锡杖也只能是佛教的创始人释加牟尼才有资格持的,所以它是世界锡杖之王。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供奉佛指舍利的器具,最珍贵的是这件鎏金捧真身菩萨。菩萨身上挂满了珍珠,手上有一个荷叶造型的托盘,盘子上有一块纯金的金匾,金匾上有文字,经考证是一位叫诚一的和尚给唐懿宗李崔送的39岁生日礼物。说它珍贵是因为这位菩萨还完成一桩重要的历史使命,唐懿宗李崔当时为了迎请法门寺的舍利,曾经说:“生得见舍利,死而无憾”。所以,舍利迎到长安之后,在兴跪拜之礼的时候就是安置在菩萨手中所捧的荷叶盘之上,所以这尊菩萨也叫捧真身菩萨。

到这里呢,法门寺的餐馆也接近尾声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关键词:陕西法门寺

推荐第8篇: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

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该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馆的指示。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可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基本陈列,也就是常设陈列。为陕西古代史。系统的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序言大厅。这里的序言不是文字,而是三副巨型照片: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既有古代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孕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两幅照片的背后,陈列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皇帝陵墓的巨照,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中华文明的开端。这些用照片构成的无言之序,通过宽广浑厚的场面,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绵延久远,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传统精神。大家现在看到厅中央的这尊巨狮,它原来位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中国古代狮子及石狮的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石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陕西古代史的第一个段落是史前史,时间范围是距今约11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一时期的每一段落都有重大发现,文化高峰迭起年、并首尾相连,在全国突出地位。首先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的头像。她是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是一位年纪约30多岁的女性。蓝田猿人距今约115万年,是迄今所知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在距今约20万年左右人类就已经发展到了智人阶段。陕西地区的大荔人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距今约8000年左右,人类就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老官台文化是陕西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新旧石器时代区别主要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学会了制造陶器;二已经定居并有了原始农业;三是出现了磨制石器。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发展的一个阶段。这类文化遗存由于是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因此得名。又因为在这类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繁荣阶段。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子取代女子,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人类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龙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文化。这类文化由于是在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的龙山镇,因此得名。又因为发现了大量的灰陶,因此龙山文化也被称为“灰陶文化”或“黑陶文化”。龙山文化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传说时代,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黄帝就是这个时期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每年清明,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来到黄帝陵寻根问祖,认同中华文化,爱国之情在这里升华,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黄帝之后,人类历史上又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领袖,他们是尧、舜、禹。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于此,中国便进入了奴隶制王朝的统治时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陕西境内主要是周族的发生、发展与兴盛。周族实际上经历了周民族、周方国、西周王朝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文物叫做“鼎”,它是奴隶制王朝鼎盛时期西周的一个青铜器。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而鼎呢,它本来是一种炊具,即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也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政权的象征。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铜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动物纹和几何纹。总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作器者本意是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他构思成功。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达3000余件。就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而言实属罕见。

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使西周走向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但周王朝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中原大地上先后出现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战争持续了200多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扫六合而荡天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上面的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六国的货币。货币的不统一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古人讲“天园地方”,并且是天包地,所以秦半两就意味着“圆以象天,方以则地”。这种精神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古书上也因此把钱称为“孔方兄”。秦半两的制作很科学,中间有小孔,可用绳子穿起来便于携带;外围为圆形,则不易产生磨损。中国古代有三大货币,除秦代的货币秦半两外,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和唐代的通宝钱。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朝代,它的各项发展对中国历史上以后各朝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中国懂得方块字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被称为“汉字”。汉王朝成了当时世界最强盛的一个国家。所以,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还把“汉”作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代称。现在请大家看这副“丝绸之路”示意图。它中国最古老的一条贸易通道,也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一条贸易通道。它为东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沟通欧亚大陆的这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开通的。张骞是我们陕西城固人,他于公元前138年应政府招募出使西域。经历了十年时间和种种磨难,熟悉了西域的政治、军事、地理、风俗民情。沟通了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因此史书上把张骞的这次出使、也称为“凿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先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4000多公里。“丝绸之路”开通后,商队往来不断,经济贸易十分活跃。促进了农业和科学技术交流,为中西文化开创了新纪元。由于这条路最先主要过往做丝绸生意的商人,所以把这条通道也称为“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我国的丝绸不断输出。在当时的罗马,中国的丝绸与黄金等价。因此,丝绸又被称为“软黄金”。从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黄瓜、蚕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猕猴桃等物产传入我国。我国的种茶、凿井、冶炼等生产技术也传入西域。“丝绸之路”就好像一条绚丽而坚韧的纽带沟通了亚欧大陆,也使世界上出现了两颗明珠。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东有长安,西有罗马”之说。

汉王朝不仅有发达的经济贸易活动,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1965年,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马俑。这座汉墓属于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据同出的“银镂玉衣”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或其子周亚夫。在杨家湾出土的俑群中,有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这些汉兵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做武士打扮,个别做跳舞、奏乐、指挥等姿势。拿这批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相比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时刻准备着出发去打仗。汉俑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灵气十足,愉悦欢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国富民强、和平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乐。在秦俑里,我们从外形看不出有指挥官,但在汉俑里则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军阵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秦兵马俑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突击力量,骑兵甚少。而汉兵马俑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却大的多。汉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大的骑兵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农业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胜游牧民族。

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国力大大削弱。汉初“天子不能俱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意思是说,在汉朝初年马匹很少,以至于找不到四匹颜色相同的马为皇帝拉辇。而一般将相的车辆只能用牛羊拉了。但是汉王朝励精图治,养马业得到了高度发展,使汉代骑兵的马源充足,所以汉代骑兵业得到了发展。杨家湾的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就是一个有力的印证。

汉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从公元220年北魏建立开始,到公元589年隋统一结束,历时369年。这一时期政权更迭,战乱频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和陕西历史上依次伟大的大融合时期。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隋炀帝杨广也是历史上以为有名的暴君。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

在唐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娱乐活动。打马球便是其中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就请大家看这幅《打马球图》。这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马球,也叫波罗球,球似拳头大小,朱红色,皮革制成,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传入我国的。这幅图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唐代马球运动的精彩场面。画面上有骑马人物二十多个,他们足蹬黑靴,身穿窄袖长袍。前五个手拉缰绳,右手持月芽形球杖,有的驱马抡球,有的反身击球,姿态矫健,得心应手。其它骑手也姿态各异。场面生动,围绕着滚动的小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画家巧妙的抓住了马球运动的瞬间场面,使比赛的紧张气氛溢于画外

在唐朝的时候,上至宫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连妇女都爱打马球。尤其是许多皇帝,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甚至成为马球健将。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景龙年间,吐蕃派使者迎接金城公主,提出要与汉人比赛马球,经中宗同意后,双方展开较量。第一回合以汉人失败而告终。这时一旁观看的临淄王,即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率领球队进行比赛。终于以精湛的球技转败为胜,一时在京城传为佳话。唐代的皇宫禁苑大多筑有马球场,有的贵族官僚还有自己的马球场.唐代以后,马球队运动就开始流行全国,直到明朝末年才开始逐渐衰败。近几年来,在西安东郊也开展过。这幅画的表现技法相当讲究,极富真实感和立体感。可见这幅马球图达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大唐雄风。

唐王朝的外交活动也是非常活跃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另一幅壁画《迎宾图》。画面上的前面几个人是热情的朝廷官员,后面三个人是外国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使臣。经考证,三人中第一个是印度人,第二个是朝鲜人,第三个是突厥人。这幅画形象的再现了唐代官员接待外国使臣的场面。反映了唐王朝活跃的外交活动以及同外国和我国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实况。大家请注意看,在这幅画面的下角有一位个子比较矮的唐代朝廷官员,这就反映了唐代对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长得个高或个矮,都会被重用。反映了唐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风貌。

隋唐两代都把长安作为其都城。隋时称为大兴城,唐时称为长安城。规模宏大的都城长安可以说是那个伟大时代的明亮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各个方面。隋大兴城是少数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葺完善起来的。从这幅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全城共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纵向的大街和十四条横向的大街,把整个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小区域,称为坊。正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所写:“百千家似为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种布局对以后各个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规划都城时所效仿。唐长安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宏大。它总面积为84.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其面积是汉代长安城的2.4倍,东罗马首都拜占庭的7倍,阿拉伯首都巴格达的6倍,明代长安城的9.3倍。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城中的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5米,而横贯皇城自承天门至长乐门之间的横街竟宽达440米,这也是中外所有都城中绝无仅有的。中华民族成长壮大到了唐代,充满了开拓进取精神。因此对长安城的修筑不仅仅只着眼于实用功能的需要,还有着积极的精神追求。唐王朝也正是以其宏大的气魄和泱泱大国的气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吸引了各个国家的人们来到长安。当时居住在长安城的外国人和少数民族人数约5万人。同时长安吸收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璀灿、当时世界文化最高峰的唐文化。 I$ X Zz51

唐代的手工业也是非常发达,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唐三彩并不专指三种颜色而是指多彩,因在唐代风行一时而得名。唐三彩是用黄、绿、赭。

蓝等多种彩釉组合装饰成的一种铅铀陶器。它的制作过程是把高岭土经过挑选、冲打、淘洗、沉淀、冶炼等工艺后,捏制成形,经修饰晒干后放入窑内。经过1000度左右烧制,待冷却后饰以配制好的彩色釉料,再入窑中烧至900度后完成。西安是唐三彩的故乡。在西安附近的唐墓中出土了不少唐三彩器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三彩首先是一种冥器,慢慢地才发展成为一种日用品和工艺品。唐三彩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以造型取胜。三彩中无论是生活用品或是房屋庭院乃至人物动物造型,都塑造的非常精美,用写实的手法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达到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程度;二是以色彩赢人。三彩釉色虽简单,但它经烧制过程中不同色彩的釉斑向下流动,互相浸润后自然漫延,呈现出一种千变万化,班驳淋漓,彼此交融,没有明显界限的装饰艺术效果。优美、流畅,具有一种和谐的古朴之美。正如杜甫名句所言“动人春色不在多”。有限的釉色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语汇,使唐三彩成了世界闻名的古代工艺品。

公元960年,宋代赵匡胤皇袍加身定都开封。元、明、清分别建都南京和北京。陕西从此失去了京都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又由于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一种巨大的惯性,所以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和发展势头。

推荐第9篇:陕西导游词(英语)

一.陕西秦始皇兵马俑英文导游词

The Museum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I‘m you local guide Theo.Now we are heading to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the Museum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The museum i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Mt.Lishan, about 35 kilometers east of Xi‘an.There are three pits of warriors and horses and two bronze chariots have been found.The first pit was discovered in 1974 when several farmers were sinking a well.In order to protect this terracotta arm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uilt a museum in 1975, and it was officially open to the public in 1979.The Museum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as listed as the world heritage in 1987. Firstly, I will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master of this underground army—the First Qin Emperor.His name was YingZheng.By 210BC when he was only 39 years old.He had annexed all the six independent states and established the first centralized autocratic feudal empir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As soon as he came to the throne, he ordered that a magnificent mausoleum should be built for him.He even gathered 700,000 conscripts from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to work on his mausoleum.In fact, it took 37 years to complete this protect.And the site of thes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e are going to visit, is just a small part of his mausoleum. Ok, now we are going to the pit 1.I‘m sure you will be astonished, as we‘ll face to the First Qin Emperor‘s Army.

We can see, Pit 1 takes an oblong shapes.It is 230 meters long, 62 meters wide and 5 meter deep.We will also find that the whole pit is divided into 11 corridors by 10 earth-rammed partition walls.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are arrayed in battle formation.Let‘s move on.In the long corridor to the east end of the pit stand three rows of terracotta warriors facing east in battle rode, 70 in each row.Armed with bows and arrows, they constitute the ventured.There is one row of warriors in the south, north and west of the corridor respectively, facing outward.They are probably the flanks and rear guard, holding crobows and arrows and other long distance shooting weapons.They took up the job of defending the whole army.There are over 6,000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and most of them are infantrymen.According to these, we can get the answer that why the first Qin Emperor could annex all the six independent sates during 10 years. May be someone want to know how many kinds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Let‘s go to the pit 2 to find the result. Here now we arrived at pit 2.It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6,000 square meters.We can see that pit 2 is also under cover.You know, the warriors originally were painted in color, but today‘s technology is not enough to preserve very well.But according to research, pit 2 consists of 4 different mixed military forces in four arrays, including over 1,000 warriors, 500 chariots and horses. Next we can appreciate those warriors and horses closely.The warriors and horses is realism.Their height ranges from 1.78 to 1.98 meters, so we may find they are all vivid and true to life.Here are some actual weapons unearthed in those pit.Maybe you are confused, why we don‘t find weapons on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in the pit.Because the pits were destroyed by a big fire, nobody knows who did it.Ok, next we will visit the pit 3. Pit 3 is located 25 meters to the north of pit 1, totaling about 520 square meters.There are 68 warriors and 4 clay horses, and only one kinds of weapon called ―Shu‖ has been discovered.This weapon is believed to be used by the guards of hones.Judging from the layout of pit 3, this is most likely the headquarters directing the mightily army.Everybody, next let‘s go to the exhibition hall of Bronze Chariots and Horses. Now we have arrived at the exhibition hall of Bronze Chariots and Horses.In 1980, two sets of large painted bronze chariots and horses were unearthed 20 meters west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s Mausoleum.Though they had been seriously damaged when they were excavated, archaeologists and other experts restored them carefully. Chariots No 1 was named ―High Chariots‖.It is 1.55 meters high, 2.57 meters long.Chariots No 2 was named ―Security Chariots‖ or ―Air-conditioned Chariots‖, and is 1.06 meters high, 3.17 meters long.They are the largest bronze wares discover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Both of those bronze chariots and horses were decorated with many gold and silver ornaments.According to research, the marking of them involves different techniques.It is in credible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could make such exquisite and bronze items over 200 years ago. All right, we have finished visiting the Museum of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now.Thank you! 二.华清池英文导游词 The Huaqing Hot spring Huaqing Pool is situated about 35 kilometres east of the city of Xi‘an.Historically,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saw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 Palace on the spot.In the Qin dynasty a pool was built with stones, and was given the name Lishan Tang (the Lishan Hot Spring).The site was extended into a palace in the Han dynasty, and renamed the Li Palace (the Resort Palace).In the Tang dynasty, Li Shimin (Emperor Tai Zong) ordered to construct the Hot Spring Palace, and Emperor Xuan Zong had a walled palace built around Lishan Mountain in the year of 747.It was known as the Huaqing Palace.It also had the name Huaqing Pool on account of its location on the hot springs.

Huaqing Pool i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the Lishan Mountain, a branch range of the Qinling Ranges, and stands 1,256 metres high.It is covered with pines and cyprees, looking very much like a like a dark green galloping horse from a long distance.So it has the name of the Lishan Mountain (Li means a black horse).

The Tang dynasty Emperor Xuan Zong and his favourite lady, Yang Gui Fei used to make their home at Frost Drifting Hall in winter days.When winter came, snowflakes were floating in the air, and everything in sight was white.However, they came into thaw immediately in front of the hall.It owed a great deal to the luke warm vapour rising out of the hot spring.This is the Frost Drifting Hall that greets us today.

Close by the Frost Drifting Hall lies the Nine Dragon Pool.According to legend,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was once stricken by a severe drought in the very remote past.Thus, by the order of the Jade Emperor (the Supreme Deity of Heaven), an old dragon came at the head of eight young ones, and made rain here.Yet when the disaster was just abating, they lowered their guard so much that it became serious again.In a fit of anger, the Jade Emperor kept the young dragons under the Jade Cause Way (玉堤), with the Morning Glow Pavilion and the Sunset Pavilion built at both ends of it respectively, to make the young dragons spout cleat water all day long to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irrigation.Besides, he had the old dragon confined to the bottom of the Roaring Dragon Waterside Pavilion situ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Jade Causeway, and obliged him to exercise control over the young.

The Nine-Bend Corridor west of the Nine Dragon Pool leads directly to the Marble Boat, which resembles a dragon boat on the water surface.In the Marble Boat lies the Nine Dragon Tang (the Nine Dragon Hot Spring where Emperor Xuan Zong used to take baths).At the head of his court ladies and hundreds of his officials, he would come to the Huanqing Palace to spend his winter days in October of the Lunar calendar and return to Chang‘an City as the year drew to its close.The Nine Dragon Hot Spring was originally built with crystal jade, whose surface was decorated with the carvings of fish, dragons, birds and flowers.In it twin lotus flowers also carved with white jade could be seen as well.The spring water welled from the break of an earthen jar, and spouted up to the lotus flowers.Hence the name Lotus Flower Tang (the Lotus Flower Hot Spring).

The Gui Fei Bathing Pool was where Yang Gui Fei, Emperor Xuan Zong‘s favourite lady, used to take bath.It was originally built with white jade, and in its center a blooming flower spouted water like a spring.The pool looked very much like a 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 Hence its name the 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 Hot Spring or the Lotus Hot Spring..

Lady Yang used to make a stay in this pavilion to see sights or to air her hair after a bath.Therefore, it was named the Hair Airing Pavilion.Whether the sun was rising or setting, the pavilion was aglow with sunshine; hence the name the Flying Roseate Pavilion.

Southwest of the Gui Fei Bathing Pool stands a brick-built pavilion.On its head three big Chinese characters ―Xi Jia Lou‖ (Fine Sunset-Bathed Pavilion)are in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the most celebrat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the most celebrated Chinese calligrapher, Yu You Ren, 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spring water.

At this spa there are four hot springs.They have an hourly flow of 112 tons, and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43°C.The spring water contains lime, sodium carbonate, sodium sulphate and other minerals, which makes it suitable for bathing and considerable treatment of quite a few diseases such as dermatosis, rheumatism, arthritis and muscular pain.The Fine Sunset-Bathed Pavilion marks the first source of the spring water, which was discovered some 3,000 years ago, roughly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Its water flow averages 25 tons per hour.

Take up the steps east of the source of hot springs, you will gradually see the Five-Room Pavilion where Chiang Kaishek made a temporary stay during the Xi‘an Incident.

The Xi‘an Incident took place on December 12, 1936, and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Double Twelfth Incident.After the Incident of September 18, 1936, the Japanese imperialists seized the three provinces northeast of China, and intensified their invasion of North China.This was the very moment vital to the Chinese nation.Yet Chiang Kaichek persisted doggedly in carrying out his reactionary policy ―domestic tranquility is a must for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invades,‖ and commanded the Northeast Army and Northwest Army, respectively headed by Zhang Xueliang and Yang Hucheng, to attack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Inspired by our Party‘s policy ―let us stop the internal war and unit to resist the Japanese aggreors,‖ those two generals made to Chiang Kaishek the proposal of forming a united front with the Communist Party for the resistance.Not only did he reject the proposal, but flew to Xi‘an to scheme the ―suppre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laughter of the patriotic youth.Out of patriotism, Zhang and Yang started the famous Xi‘an Incident.

Very early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2, 1936 the Incident was impending.Zhang Xueliang, together with Yang Hucheng ordered a squad of bodyguards to surround the Huaqing Pool.They fought a fierce battle there, and wiped out Chiang‘s bodyguards in one vigorous effort.The sound of firing came to Chiang Kaishek, and he was so terrified that he crept out of the window with his nightgown and slippers only.What‘s more, he hurt his spinal bone, and lost one of his slippers while croing over the back wall.He staggered up Lishan Mountain, and hid himself behind a stone in the crevice halfway on it.Those brave soldiers began to search the mountain immediately when they rushed into the Five-Room Pavilion to find that Chiang‘s hat and clothes were still there and that his quilt remained warm.In the end they found Chiang Kaishek, and thus escorted him to Xi‘an.

In order to avoid a civil war and try t establish a national united front for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Mao Zedong on behalf of the C.C.P.C.insisted on a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Incident.Therefore, a delegation headed by Zhou Enlai was sent to Xi‘an.Zhou Enlai and his suite did a large amount of work there, took everything poible into consideration, and ultimately forced Chiang Kaishek to accept the proposal by his two generals.On December 25, Chiang was freed, and flew back to Nanjing.The Xi‘an Incident was so peacefully settled.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Incident put an end to the internal war which had lasted for ten years, and accelerat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united front for the anti-Japanese drive.Moreover, it showed that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mmunist and Nationalists arrived at a new stage.It marked a great turning point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year of 1946 the KMT government had a ―National Rejuvenation Pavilion‖ built near the crevice where Chiang Kaishek had hidden himself in the Incident.It was also called ―Vital Energy Pavilion‖.After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it was renamed ―Catching Chiang Pavilion‖.Close by the pavilion stands a wooden board which carri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Xi‘an Incident.Iron chains and rings in the crevices east of the pavilion, by which visitors can climb up to take a look at Chiang Kaishek‘s shelter.

Up the winding path east of the Five-Room-Pavilion you will catch sight of a bridge-like construction.It shines regularly with a myriad of evening sun rays both in summer and autumn, and looks very much like rainbow.So it has the name of the Hovering Rainbow Bridge.

Located on the Xixiu Ridge (the West Embroidery Ridge) of the Lishan Mountain, the remains of the beacon tower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seem easy to identify.

The beacon tower was mostly built 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o give border alarm in ancient times.It was constantly under special control.Once the enemies were preing on towards the border, the beacon tower began to take effect: it was made to smoke in the daytime while set on fire at night.

The story goes that Bao Si, Queen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highly honored, yet she never cracked a smile.King You tried many ways to put a smile on her face, but he failed over and over again.He ―called his court band to toll bells and beat gongs‖, and she pulled a long face.Then the band were asked to ―play the bamboo flute and strings‖ and she remained displeased.Afterwards, ―maids of honour served wine, festively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she did not let out a smile at all.

―You don‘t like music! What on earth are you fond of?‖ the King asked.

―I nearly have a liking for nothing.But I can still well remember I liked to give ear to the sound of tearing a piece of coloured silk when I was a child.It was clear and melodious,‖ she replied.King You said in excitement, ―That is very simple.How come you didn‘t let me know it earlier?‖

Thus he ordered the officially appointed property manager to offer coloured silk, and made fresh and energetic maids of honour to tear it into pieces.Hundreds of bolts of coloured silk were utterly torn, but Bao Si remained unmoved.

―Why didn‘t you let out a single smile then?‖ he asked.

―I have never smiled so far, ‖ the Queen replied.

The King tried over and over again, but failed repeatedly, and in the end he gave orders, ―Anyone both in and out of court who can amuse Bao Si will be awarded one thousand pieces of gold.‖

Afterwards Guo Shifu, a treacherous court official came and offered advice: ―Set the beacon tower on fire and fool your sovereign rulers.‖ That night the King and Queen reached the Lishan Mountain by carriage, and gave the order.In the split second the flames of the fire lit up the sky ad the sovereign rulers moved their troops immediately to the Lishan Mountain.There they found nothing but that the King and Queen enjoyed drinking festively.The King then dispatched his bodyguard to inform them that ―Everything should have been all right.I have just been joking with you.‖ When they got this, they looked at each other in blank dismay, and left disappointed.Sure enough, Bao Si burst into laughter, stroking her hands when she noticed all the troops come in vain and go noisily.Accordingly, Guo Shifu got a prize of one thousand pieces of gold.Later on King You did so more often than not.In 771 B.C.Quan Rong (a then minority tribe) staged an armed rebellion against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King You ordered urgently to set the beacon tower on fire, but all the sovereign rulers remained unmoved.Consequently King Yu was killed, and Bao Si was taken away.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vanished.Herein come the Chinese idiom ―A single smile costs one thousand pieces of gold‖ and ―The sovereign rulers are fooled by the beacon fire.‖ 三.陕西-西安大清真寺英文导游词 The Great Mosque at Huajue Lane

The Mosque is a major spot for religious activities of over 60,000 Moslems in Xi\'an, likewise, an important cultural relic protected by the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Unlike the Arabic mosques, with splendid domes, the minarets reaching into the clouds, the coulourful engraved sketches with dazzling patterns, the Mosque here in Xi\'an poees much Chinese traditional touch in both its design and artistic outlook; besides the style peculiar to Islamic mosques, this Mosque also hold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vilions with painted beams and engraved ridgepoles.

However, any further discuion about the Mosque will be futile unle anyt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Islam into China is brought up.

Islam as a religious order was found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7th century A.D.and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mid-600s.At that time, Arabian merchants and travelers came to the northwest of China by way of Persia and Afghanistan and thus established diplomatic, trade, and military contacts with China.In the meantime, another route saw a batch of sea voyagers through Bangladesh Bay and the Malacca Strait to China\'s Guangzhou, Quanzhou, Huangzhou, Yangzhou and other cities where many of them settled down and married the local women who later gave birth to babies who then became Moslems.

However, maive immigration of the Moslems to China did not take place until as late as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13th century, when Genghis Khan, as a result of his expedition against the west, had conquered vast expanses of land stretching from Central Asia to Eastern Europe, including the north of Iran.Many of the Moslems in the conquered areas were thus forced to enlist and later settled in China.

Among the enlisted many were soldiers, and some were smiths and officials who were called the Hui people in the history books on the Yuan dynasty.The Hui people later followed Kublai Khan down to the south, helping him unifying China and then establish the Yuan dynasty.In the wake of the conquest, Islam spread all over China and mosques began to appear everywhere.In the Yuan dynasty, many Moslems held positions both in the military and civilian organs of the country.And a lot of the Moslems took part in Zhu Yuanzhang\'s uprising in the early 14th century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Therefore, all the emperors of the Dynasty iued mandates to protect Islam, and to set up mosques in praise of the Moslems for their feats.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 Islam predominated Qinghai on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cluding the Huis, the Uygurs, the Kazaks, the Kirgizes, the Tajiks, the Tartars, the Ozbeks, the Dong Xiangs, the Salars and the Bonans.The Moslems in Xi‗an are mainly the Huis, being a small portion out of the ten million in China.

The Mosque at Hua Jue Lane is the largest in Xi\'a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one of the earliest built on a comparatively large scale, and well preserved mosqu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ele on the Building of the Mosque‖, the mosque is said to be built in the Tang Dynasty.However,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mosque suggests a poible building dating back to the Ming Dynasty.The four courtyards of the mosque cover an area of more than 12,000 square meters, out of which about 4,000 are occupied by various structures.The still intact wooden front memorial gateway of the front yard, built at the turn of the 17th century, with glazed tiles on the top, spectacular corners and upturned eaves, is about 9 metres high, and has a history of about 360 years.The stone memorial gateway in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 courtyard is flanked with a tail stele on either side with dragons carved on each, recording the repair work ever since the building of the Mosque.On the back of one of the steles are engraved characters by the master calligrapher Mi Fu, ―May Buddhism Fill the Universe‖, on the other, ―Royal -Bestowed‖by Dong Qichang, another master of the same art of the Ming dynasty.They are treasures in Chinese calligraphy.At the entrance of the third courtyard is an imperial built hall, where a ―month tablet‖, show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Hui Calendars in Arabic, is stored.It was compiled by a man in charge of the mosque called Xiao Mining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A three –storeyed octagonal wooden structure called ―Retrospection Tower‖also stands in the center of the courtyard, which has the same function as the minaret in Islamic temples in Arabic countries, and which is a place from where orders were sent to call the Moslems to come to worship.Respectively, on the south and north wings of the tower, are a reception chamber and a Scripture Chamber, both elegantly laid out.The five wooden houses, which are called ―Water Houses‖in the southwest section of the Mosque are the place where the believers bathe themselves before they attend their services.And in side the fourth courtyard there is a structure called ―the Pavilion of Phoenix‖, a place where the worshipers used to wait for the services.The Pavilion, in fact, is a compound structure of three small buildings.The six-gabled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part, adjoining the two three-gabled buildings on each side looks very much like a flying phoenix, and hence its name.Just at the back of the Pavilion, there is a fishpond, beyond which is a platform occupying an area as large as 700 m2.Acro both ends of the platform stands the 1,300 square metered service hall, holding over a thousand worshipers at once.There are over six hundred sunk panels well as the sunk panels, are decorated with patterns of painted trailing plants and Arabic letterings.The imam leads his group of worshipers, while facing in the direction of Mecca, to chant in Koran and to pay their religious homage.

The Moslems in China share very much the same customs with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elsewhere in the world.They worship five times a day: at dawn, at noon, in the afternoon, at dusk, and at night.Female worshipers attend their services in a separated place from their brothers, usually at home.Moslems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 and see that they always wear clean clothes.They are teetotalers not only of wine, but also of pork and animal blood for in Koran pigs have been mentioned four times as being ―unclean‖.According to Koran, a man can have four wives and women should wear veils when they go out.However, except a few places in Xinjiang, the Chinese practise monogamy and women are veile when they go out.Upon his death, a Moslem has to be ―thoroughly cleaned‖(thoroughly bathed), has to be put on ―Ke Fan‖(to be shrouded with a piece of white cloth) and has to be buried coffinle in the ground, with an imam reciting Scriptures at the funeral.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promulgates that freedom of religion of each citizen and freedom of preserving or reforming local customs for every nationality are permitted.And of course, the Moslems in China enjoy equal rights with peoples of other nationalities and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customs are respected everywhere in the country.四.陕西历史博物馆英语导游词 Shaanxi History Museum Shaanxi History Museum is a state-level large-scale modernization of the museum is a magnificent Tang-style building,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70,000 square meters, construction area of over 50,000 square meters.It brings together the culture of Shaanxi,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haanxi Province in China in 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status of the state to invest a total of 144,000,000 yu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anxi Museum of History, in June 1991 completion and opening. Flavor Architecture Museum, unique.It claical Chinese palac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 architecture closely together, coordinating colors, reflect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style, at the same tim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Museum of Shaanxi Province unearthed antiques 113,000 (Group) showroom area of 1100 square meters, at the prehistoric, Zhou, Qin, Ha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ost of the seven, the image display system from 115 Million years ago until the year 1840, Shaanxi\'s history.In Chinese history, there have been 11 dynasties established their capitals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will last for 1,000 years, is the capital of China\'s most Dynasty, the longest of the capital region, from a certain point, the ancient history of Shaanxi is China\'s history Enrichment.

● features: Museum of Shaanxi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into the palace courtyard with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n one, dignified and elegant, generous simplicity, the layout of coordination, the great momentum, reflecting the ethnic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Library has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lighting systems, multi-purpose use 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central control system.Heritage and the Treasury have modern languages wit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function Hall.

● Shaanxi Museum of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architectural style succeion of powerful broad, dignified and elegant style,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lace \"axis of symmetry, the master-slave in an orderly manner, the central hall, Si Yu Chong-floor,\" the layout of the form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modern advanced technology to China\'s Sheng Tang period claical architectural style with modern requirements of the museum features combined into one, has managed to maintain the old style with modern features.The roof of the Tang Dynasty used the prevalence of gray green glazed tile, Wah Kwai appears to be a solemn, simple person, wall materials like asbestos tiles,Doors and windows are tinted using large pieces of gla and aluminum framework, the Library can be equipped wi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of the closed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multi-functional lighting systems,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s, computer-controlled management system; heritage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With-the-art laboratory to test repair techniques and means of protection.To enhanc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has computer-controlled and have 300,000 books in the library and 6-language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Hall.In addition, there are facilities for cultural relics libraries, library, shopping and so on.

● collections: the Museum\'s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relics unearthed in Shaanxi 370,000 fine, visitors can enjoy prehistoric, Zhou, Qin, Ha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ui,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from 115 million years ago to Year in 1840 between the Shaanxi Cultural Relics.

● Structure: galleries with a total area of 11,000 square meters, to display the basic points, and temporary exhibits on display feature three parts, on display ancient history of Shaanxi, Shanxi Bronze Exhibition, Shaanxi show the eence of ancient pottery and domestic Tangmu murals show the most real thing Attractive.

● into the hall of the museum, in the face of huge photographs to show people Pentium Miangen roar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vast loe plateau.This is the birth of the breeding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haanxi\'s geographical location.Shaanxi Yellow Earth\'s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Heads held high standing in the central hall of the giant lion is the symbol of civilization.Its grand design, the surging momentum, the beautiful stone, Hongik Univ of vision, called \"Eastern Lions in the first.\"This is the firs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tone lions from the only female Emperor Wu of Young\'s mother, Ling-shun.Ancient Chinese lion and the lion sculpture art from Afghanistan into Central Asia\'s strange romance with the immense depth of East Asia here so perfectly integrated into one, embodie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haanxi tone.Nearly 1,500 m of exhibition by the basic line on display, special and temporary exhibits on displa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Museum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up and down two floors to display the basic meta-historical relics unearthed in Shaanxi Province of the eence, the display of more than 3,000 pieces of rare treasures unearthed in Shaanxi from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ultural relics selected from a number of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here from the public for the first time in World Bank, sub-prehistoric, Zhou, Qin, Ha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ost of the seven, the image display system, from 115 million years ago by the year 1840, Shaanxi\'s ancient history, and a number of important people understand the Shaanxi Archeology The basic Han four Wadang God (Suzaku) diameter of 15.8 cm, 2 cm wide margin round, Shaanxi Han Chang\'an City ruins unearthed.Suzaku unloading the Pearl of the mouth, head Qiao Mei, the more dignified and powerful Meng, the sacred abnormal.Now in the poeion of the Shaanxi History Museum.五.大雁塔英文导游词 Big Wild Goose Pagoda As the symbol of the old-line Xian, Big Wild Goose Pagoda is a well-preserved ancient building and a holy place for Buddhist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uburb of Xian City, about 4 kilometers (2.49 miles) from the downtown of the city.Standing in the Da Ci\'en Temple complex, it attracts numerous visitors for its fame in the Buddhist religion, its simple but appealing style of construction, and its new square in front of the temple.It is rated a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 Preserve as well as an AAAA Tourist Attraction.

This attra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the Da Ci\'en Temple, and the North Square of Big Wild Goose Pagoda.

Big Wild Goose Pagoda

Originally built in 652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Gao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it functioned to collect Buddhist materials that were taken from India by the hierarch Xuanzang.

Xuanzang started off from Chang\'an (the ancient Xian), along the Silk Road and through deserts, finally arriving in India, the cradle of Buddhism.Enduring 17 years and traversing 100 countries, he obtained Buddha figures, 657 kinds of sutras, and several Buddha relics.Having gotten the permiion of Emperor Gaozong (628-683), Xuanzang, as the first abbot of Da Ci\'en Temple, supervised the building of a pagoda inside it.With the support of royalty, he asked 50 hierarchs into the temple to translate Sanskrit in sutras into Chinese, totaling 1,335 volumes, which heralded a new era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journey to India, he also wrote a book entitled \'Pilgrimage to the West\' in the Tang Dynasty, to which scholar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First built to a height of 60 meters (197 feet) with five stories, it is now 64.5 meters (211.6 feet) high with an additional two stories.It was said that after that addition came the saying-\'Saving a life exceeds building a seven-storied pagoda\'.Externally it looks like a square cone, simple but grand and it is a masterpiece of Buddhist construction.Built of brick, its structure is very firm.Inside the pagoda, stairs twist up so that visitors can climb and overlook the panorama of Xian City from the arch-shaped doors on four sides of each storey.On the walls are engraved fine statues of Buddha by the renowned artist Yan Liben of the Tang Dynasty.Steles by noted calligraphers also grace the pagoda.

As for the reason why it is called Big Wild Goose Pagoda, there is a legend.According to ancient stories of Buddhists, there were two branches, for one of which eating meat was not a taboo.One day, they couldn\'t find meat to buy.Upon seeing a group of big wild geese flying by, a monk said to himself: \'Today we have no meat.I hope the merciful Bodhisattva will give us some.\' At that very moment, the leading wild goose broke its wings and fell to the ground.All the monks were startled and believed that Bodhisattva showed his spirit to order them to be more pious.They established a pagoda where the wild goose fell and stopped eating meat.Hence it got the name \'Big Wild Goose Pagoda\'.

Da Ci\'en Temple

Da Ci\'en Temple is the home of Big Wild Goose Pagoda.In 648, to commemorate the dead virtuous queen, royalty ordered the building of a temple named \'Ci\'en\' (Mercy and Kindne), for which the status and scale far exceeded all others.Today, with an area of 32,314 square meters (38,648.5 square yards), one seventh of the original area, it still retains its grandeur.

Before the temple, there stands a statue of hierarch Xuanzang, the meritorious hierarch.Walking on and acro a small bridge, visitors will see the gates of the temple.With guarding lions, the temple seems stately for lions were said to function as talismans.

Entering the temple you will see two buildings-Bell Tower in the east and Drum Tower in the west.Inside the Bell Tower hangs an iron bell 15 tons (14.76 gro tons) in weight.It was molded in 1548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Along the central axis are arranged the Hall of Mahavira, Sermon Hall, Big Wild Goose Pagoda, and the Hall of Xuanzang Sanzang.In the Hall of Mahavira are three carved statues of Sakyamuni, and 18 arhats as well as Xuanzang.The Sermon Hall is where Buddhist disciples would listen to a sermon.A bronze statue of Amitabha is dedicated and a Buddha statue is collected by Xuanzang as oblation.The Hall of Xuanzang Sanzang is north of Big Wild Goose Pagoda.In this hall are Xuanzang\'s relic and a bronze statue of a seated Xuanzang.The inner wall is chiseled with murals depicting this hierarch\'s story.Renowned as the contemporary Dunhuang Buddhist storehouse praised by UNESCO, it is the biggest memorial of Xuanzang.

North Square of Big Wild Goose Pagoda

Surrounding Big Wild Goose Pagoda, the scenery is also quite charming, especially the square north of the Da Ci\'en Temple.Covering about 110,000 square meters (131563 square yards) plus 20,000 square meters (23920.6 square yards) of water area, it holds many records: in Asia, it is the biggest Tang-culture square, the biggest fountain and waterscape square, and the largest-scale sculptures area.In the world, it has the most benches, the longest light-belt, and the largest-scale acoustic complex.

The entire square is composed of waterscape fountains, a cultural square, gardens and tourist paths.There you can taste real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s and fully enjoy the truly attractive views.With reliefs on the theme of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200-meter-long (656-foot-long) sculpture groups, 8 groups of sculpted figures, 40 relievos on the land, and 22 styles of musical fountains, it has become a must-see when you visit Big Wild Goose Pagoda.六.西安碑林英文导游词

The Museum of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I am your local guide,Theo.Now we are heading to the treasure house of ancient calligraphy and stone carving art of China, the Museum of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Are you ready? Ok let‘s go.

The museum is located at the site of Confucian temple in SanXue Street, Xi‘an.In 1950, the Confucian temple was extended into the museum that greets us taday.The museum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30,000 square meters.It was originally set up in 1087.Now over 3,000 stone tablets from the Han Dynasty through the Qing Dynasty are preserved.The numerous of tablets look like a dense forest, hence its name the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Go into the temple, now we are on the bridge over pond in half circle which is special structure of Confucian temple, in the ancient time only those students who paed state examination would be allowed to paed here.Let‘s go through the stone gate in the middle that was only for high ranks in the past.So we will go through it, Ha! Net yard we can see two national treasures, on west side there is a stone horse which was one of few relics of DaXia short period;In the east pavilion there is the JingYun Bell which was casted in 711AD.The Bell has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please look at it, it has exquisitely carving with phoenix, dragon; The second is unique epigraph; the third is beautiful sound which was records by CCTV and was played on New Year‘s eve to Welcome the New Year‘s coming.The whole area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Confucian temple and exhibition of stone tablets and gallery of stone sculptures.We have saw the Confucian temple just now.Next we are going to visit 7 major stone tablets exhibition rooms.In front of the first display room is the Tablet Pavilion specially built for the Claic on Filial Piety which is the largest and earliest one in the museum.It was engraved in 745AD and annotated by Li Longji The Claic on Filial Piety was a Confucian claic compiled by Zeng Shen ,a disciple of Confucius.The tablets is made up of four pieces of stone and a base under it ,therefore it is literally called the Stone-based Claic on Filial Piety.This way, please.The first display room houses the Kaicheng Stone Claics ,which is the most completed and heaviest books in the world.In the past copying was the popular way for students who study the doctrines.To prevent copying errors, Emperor Tang Wenzhong employed many sculptors to carve the 12 claic on stone tablets for the students to get the rubbings from them.With another claic ―Mencius‖ carved in Qing dynasty together we call ―13 claics‖.

Let‘s see the tablets of the second display room.The display room mainly houses the stone tablets of calligraphy written by famous calligraphers of the Tang Dynasty.The famous one is the Nestorian Tablet which was the first one in Syrian characters that records Nestorians.The third display room house the stone tablets that range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The bear a wide variety of Chinese script forms, including seal script, official script, regular script ,running script and cursive script.Now let m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From 21 to 11 century BC ,inscriptions carved on animals bones or turtle shell were called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which developed into the big seal script hundred years later .About 221 BC when Emperor Qin unified China , he ordered his minister Li Si to simplify the big seal script into small seal script.Based on that, New forms created: the regular script gained popularity in Sui and Han dynasty and become formal style in official documents and examination papers in Tang dynasty; running and cursive hand were also boldly used by some calligraphers at that time The rest display rooms hou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literatures and poems from different dynasties.Please visit them by youselves.The Gallery of stone sculptures

This gallery was built in 1963.It houses more than 70 stone sculptures of Shaanxi Province.These pieces of art claified into two groups: mausoleum carvings and religious carvings. Shaanxi is one of the places where many of nation‘s early stone sculptures and relics have been found.Those have large number of superb stone sculptures particularly from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or example, that is an outer coffin for Li Shou, a cousin of Emperor Gao Zu.It is made up of 28 black stones.And the six stone chargers which were regarded as rare treasures of art from Tang dynasty.They are sculpted in memory of the six chargers served the Tang Dynasty Emperor Li Shiming in constant wars. Now we came to the last section with both Buddhist and Taoist sculptures.The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he gallery are all fine works of art in terms of style, figuration and workmanship. Ladies and gentlemen: I hope you have enjoyed my introduction to the Museum of Forest of Stone Tablets.Have a pleasant trip! See you! 七.法门寺

The Famen Temple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Famen Temple Culture Scenery Region.It is located in Fufeng County, Baoji City of our Shaanxi Province, 120 kilometers from Xi‘an City.The whole place covers an area of 200 acres.It consists of Temple Gate Square, the Avenue of Buddhism Light, the Namaste Pagoda, he ancient Famen Temple and so on.The Temple Gate Square in the front looks very magnificent.It is linked with the Avenue of Buddism Light to the North, symbolling the proce from human being to Buddha.After we cro the Perfect Wisdom Gate, now here is the Avenue of Buddhism Light.It is the way to become into a Buddha.On th both side of it, there are many stone stakes caved with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statues.According to the Metempsychosis of Buddhism, from this avenue to the Namaste Pagoda just like the proce from human being to the believer to Buddha.Here is the main building of Famen Temple Culture Scenic area, the Namaste Pagoda.It is in the shape of the Namaste of Buddha.The design of it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Buddhism, the World Peace.This Pagod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uilding on the ground and underground palace.There are five floors on the ground.On the first floors, we can find the Sakyamuni Buddha, Baoshen Buddha and Yingshen Buddha.Together with many Bodhisattva, there are also the Four Heavenly Kings.The Underground Palace is the storage for the Remains of Sakyamuni.On the first day and 15th day of Chinese lunar calendar, they will move it to the Namaste Pagoda on the first floor to open it to the public.The middle of fifth floor is a Four –layer wooden tower in the Tang Dynasty style.The top of it is painted with numbers of Buddhism figures, make you fell like there are Buddhas everywhere.On the fifth floor, you can have a bird view of this area, the modern buildings and the old temple perfectly coexist.To the East of Remains Tower is the old Famen Temple area,.It covers 30,000 square meters.It consist of Shanmen, the real spirit pagoda, the Great Hall of Buddha and so on.Famen Temple was built in China‘s Eastern Han Dynasty, about 1,700 years ago.It enjoyed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the ‗forefather of pagodas and temples in Central Shaanxi‘.The original name of temple was Asoka Stupa, and it was renamed as Famen Temple in 625AD in the Tang Dynasty.Famen means the initial approach to become a Buddhist believer.In the Tang Dynasty it was the royal temple and it covered over 165 acres, but now there is only one-24th of the original.In the Tang Dynasty, since Tang Emperor Taizong, they began to believe that enshrining the bone of Skyamuni wound bring riches and peace to the land and their people since, so about 8 Emperors had ever done this kind of worship 6 times in the Tang Dynasty.In 874AD, Tang Emperor Xizong put back the remains of Sakyamuni to the under palace with a lot of treasures and closed the closed palace forever.It was the last worship.In the Tang Dynasty it was built into a wooden pagoda in four-layers and it was rebuilt into 13-tiered octagonal pagoda with a hight of 46 meters after 30-year-‗s construction in the Ming Dynasty.In the August 24th, 1981, the western side of this pagoda fall off because of constant rainy season and become into the Chinese ‗Pisa Tower‘.In 1986 our Shaanxi government decided to rebuild this pagoda, they discovered the underground palace with many Buddhist statues and scriptures when were cleaning the foundation.The discovery of the underground palace made the Remains of Sakyamuni appear in this world again and the temple into a holy-temple of Buddhism all over the world.The Underground Palace is 21 meters long, 2.4 meters high and covers 31.84 square meters.The whole place can be divided into 7 parts: stairs, platform, corridor, front room, middle room, back room and secret che.The excavation of it began from the back room, there we discovered an eight-layered chest.Here we found 3 pieces of ‗Shadow bones‘ and a piece of real bone of Sakyamuni.Buddhism was founded in India in 600Ad.After the death of Sakyamuni the king of India wanted to spread Buddhism all over the world.So he divided the bones of Sakyamuni into 84,000 pieces, so 84,000 pagodas were built around the world.And this piece of real bone of Sakyamuni is the only one in the world.So all of them are looked as the holy thing of Buddhism.Beside of this, we also discovered Bodhisattva for the holding the Remains of Sakyamuni, the gold gilded monk‘s cane, the incense burner and so on.Meanwhile, we also discovered many relics about Chines tea, porcelain, silk and so on.Totally we found 2499 pieces of treasures, now all of them are exhibited i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of the Namaste Pagoda.OK! Everyone, that‘s all for this area, I hope you can enjoy your visit here.And next it‘s your turn, you may walk around by yourself.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推荐第10篇:陕西灵岩寺导游词

略阳县灵崖寺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风景旅游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堪称蜀道明珠。灵岩寺素有“陕南小碑林”之称,寺内藏有汉代至今的近二百余通碑碣,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碑《甫阁颂》也在寺内。

《甫阁颂》摩崖是我国珍贵的汉代刻石。它的书法,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结构严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朴,风格浓郁,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中,确为我国的艺术精品,是研究祖国文字、书法和东汉八分汉隶的重要实物资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名就遍及海内外,为历代文学家、书法家所推崇,各种金石学专著和杂记,各种书法专论或专著,多有著录,仅《隶辨》就录有128处之多,其价值极高。近年来,日本书法界,多次远渡重洋,长途跋涉,前来目睹这块东汉摩崖刻石瑰宝,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汉《石门颂》,《西狭颂》,并称我国的“汉三颂”。

灵崖寺景观

因《甫阁颂》摩崖的书法价值极高,长期以来传为书法家蔡邕撰书的。到元末,又因高则诚编《琵琶记》戏曲时,将蔡邕演绎为“状元”,流行广泛。因此,群众就讹传“蔡邕撰并书”的《甫阝阁颂》摩崖称为“状元碑”。讹误相传,一直至今,故旧的省、府、县志以讹而载。

但历代碑石研究者,如:南宋·洪适《隶释》,明·赵[山函]《石墨镌华》,清·翁方纲《西汉金石记》,清·王昶《金石萃编》,清·陈奕禧《金石遗文录》以及朱剑心《金石学》等确认:析里桥甫阝阁颂为仇靖文,仇绋书。二仇因当时地位低下,其生平不详。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江神庙的民俗博物馆

江神庙的民俗博物馆位于略阳县城环城西路,主要负责江神庙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以及全县民间艺术和民族习俗和研究与开发等。

博物馆所在的江神庙,有名“龙王庙”,始建于明代,占地近2千平方米,是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古羌族戏院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江神庙是古代船帮聚会和祭祀的会馆,按照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依地势高差而建。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细部装饰注重木雕板绘,外观华丽。富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和文物考古价值。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第11篇:陕西灵岩寺导游词

略阳县灵崖寺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风景旅游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堪称蜀道明珠。灵岩寺素有“陕南小碑林”之称,寺内藏有汉代至今的近二百余通碑碣,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碑《甫阁颂》也在寺内。

《甫阁颂》,是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公元172年)刻的一方摩崖石刻。当时,是为纪念汉武者太守李翕修剑阁栈道而书刻的。故全称《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甫阝阁颂》

《甫阁颂》摩崖是我国珍贵的汉代刻石。它的书法,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结构严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朴,风格浓郁,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中,确为我国的艺术精品,是研究祖国文字、书法和东汉八分汉隶的重要实物资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名就遍及海内外,为历代文学家、书法家所推崇,各种金石学专著和杂记,各种书法专论或专著,多有著录,仅《隶辨》就录有128处之多,其价值极高。近年来,日本书法界,多次远渡重洋,长途跋涉,前来目睹这块东汉摩崖刻石瑰宝,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汉《石门颂》,《西狭颂》,并称我国的“汉三颂”。

灵崖寺景观

石刻原在略阳徐家坪jie[穴且]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1979年12月,农民修乡间公路,《甫阝阁颂》受损,后被迁至灵崖寺,粘接复原,嵌在前洞石崖边,摩,崖高170公分,宽125公分,全文十九行,第

六、十二行为十一字,第十五行为十八字,其余每行二十七字,共计四百七十二字,现存二百二十字,右上额有古代拉船纤绳磨损的印痕七道,最长约20公分。因摩崖刻石地处拐弯,古代纤夫借此勒绳以省力所致,今可见其勒痕。

到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沔州(今略阳)太守田克仁幼时就很爱书法,曾临摹过《甫阁颂》,当他任沔州太守后,得知《甫阁颂》就在沔州,喜之不尽。当他见原刻露处江边,受风雨浸蚀,剥落日甚,恐久而绝迹,便仿原刻形制大小,重刻于灵崖寺,即今灵崖寺奈何桥的右崖上。至明万历时,刻石右上角剥落尤甚,斜痕长102公分,知县申如埙补刻,并在石尾加上“知县申如埙重刻”七字。晚明以来,申如埙补刻而冒“重刻”的《甫阁颂》摩崖,因字迹清显,拓印流传,造成混乱,有的妄断为申如埙重刻。

因《甫阁颂》摩崖的书法价值极高,长期以来传为书法家蔡邕撰书的。到元末,又因高则诚编《琵琶记》戏曲时,将蔡邕演绎为“状元”,流行广泛。因此,群众就讹传“蔡邕撰并书”的《甫阝阁颂》摩崖称为“状元碑”。讹误相传,一直至今,故旧的省、府、县志以讹而载。

但历代碑石研究者,如:南宋·洪适《隶释》,明·赵[山函]《石墨镌华》,清·翁方纲《西汉金石记》,清·王昶《金石萃编》,清·陈奕禧《金石遗文录》以及朱剑心《金石学》等确认:析里桥甫阝阁颂为仇靖文,仇绋书。二仇因当时地位低下,其生平不详。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江神庙的民俗博物馆

江神庙的民俗博物馆位于略阳县城环城西路,主要负责江神庙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以及全县民间艺术和民族习俗和研究与开发等。

博物馆所在的江神庙,有名“龙王庙”,始建于明代,占地近2千平方米,是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古羌族戏院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江神庙是古代船帮聚会和祭祀的会馆,按照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依地势高差而建。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细部装饰注重木雕板绘,外观华丽。富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和文物考古价值。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第12篇: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欢迎阅读。

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一

各位团友: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越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乏”。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 “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最后,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真诚欢迎各位来华山旅游!我是华山中国旅行社导游XXX,大家叫我小X就行,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做讲解服务,作为景区的一名导游,首先我代表华山景区向大家表示诚挚的问候!华山景区所在地为陕西省华阴市(县级市),隶属渭南市管辖(地级市)。下面,我向各位简略介绍一下渭南市和华阴市的文化与旅游概况: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居渭水之滨,华山北麓,以黄河为界与晋豫毗邻。辖1区2市8县,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548万人,是陕西东部旅游的重点区域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区的集散地。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渭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在此繁衍生息,刀耕火种。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名将郭子仪、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爱国将领杨虎城、新中国党和习仲勋、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著名作家杜鹏程……这些历代名人都成为渭南的骄傲。

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韩城两周古墓群、桥陵、魏长城、潼关十二连城、党家村历史遗存,述说着岁月的久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户、阿宫腔、老腔、提线木偶等多种戏曲剧种源远流长,陶艺、石刻、木雕、面花、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巧夺天工,蕴积着文化的厚重。 渭南山河锦绣,风光旖旎。境内文物古迹荟萃,自然风光宜人。除西岳华山外,还有风景秀丽的洽川湿地,是黄河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干流湖泊型湿地风景区;韩城秦晋黄河大峡谷,素有“北国小三峡”之美誉;享有“桥陵石刻甲天下”的唐睿宗桥陵气势恢弘;新开发的富平陶艺村被确定为:“国际陶艺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陶艺期刊年会永久举办地”。

富平又是习仲勋故里,红色旅游呈一大亮点,黄河、洛河、卤阳湖流光溢彩,少华山、石鼓山青翠灵秀,吸引着众多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下华阴市的概况:华阴因居华山之北、渭河以南而得名,华山雄居其南而得名,地处关中东部,渭河流域下游,总面积817平方公里,人口近26万,华阴夏、商时属雍州,西周属豫州,春秋置阴晋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首设宁秦县,西汉高祖八年,也就是公元前199年,因其地处华山之北,渭河之南,山之北,水之南为阴,改称华阴,1990年12月27日撤县改市称华阴市,华阴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农业生产发达,是陕西粮仓之一。

“自古杨氏出华阴”,这里也曾出现过被尊为“关西夫子”、“四知先生”的杨震,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杨修,完成统一大业的隋文帝杨坚及隋炀帝杨广,唐初“四杰”之一的杨炯,唐明皇贵妃杨玉环等。古往今来,这里又是名人荟萃之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咏华山的诗篇。宋代的隐士陈抟,明清时的学者顾炎武都曾隐居于此。清末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民国期间、冯玉祥、张学良、杨虎城等一大批将领登临华山。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郭沫若、李铁映、钱其琛、李鹏、张震、李瑞环、乔石等先后都来过华山,其中朱德元帅写下了“华山直挺黄河边,雄视东方函谷关,西接昆仑成一脉,千峰万壑护中原”的诗篇赞美华山。还有“华山论剑”的金庸老先生,大家并不陌生,他老人家也于2003年10月8日亲自登临华山,当时老人家已年近80高龄。历代名人给华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各位在华山游览期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使大家在华山玩得开心,吃得舒心。愿华山“奇、险、峻、秀”的独特风光给大家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在上山之前,有几个需要了解和注意的问题先给大家讲解一下。第一,就是安全。华山以险闻名,不论是走路还是看景,首先要注意安全。

华山上的安全措施是非常有保障的,但大家要记住这么一句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不要游离登山道,翻越护栏,不要走到悬崖边等危险的地方去游览或者拍照。带小孩的游客,一定要把小孩看护好,不要让他们随处乱跑。第二,就是要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劝导。进入景区不要吸烟、点火,不要乱刻乱画、随意攀折花木,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地或者向悬崖下抛扔垃圾;第三,就是要注意时间,按时到预定地点集合,以免误了您的行程。

好了,我的电话号码是XXX,请大家记住,随时保持联系。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华山的概况。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华阴市南,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临潼关,南依秦岭,北环渭水,以山势险峻著称于世,自古以来就是负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华山共有五峰,即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五峰中南峰最高,海拔2154.9米,为五岳中最高峰,西峰最险,海拔2082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高峰耸立,远眺如同一朵盛开的石莲花,其四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景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现可游览面积30平方公里。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自古华山一条路”,温家宝总理在二O一O年三月十四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与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时,就提出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寓意在国家面临诸多问题困难时,用这样一句话来表明攻坚克难,奋勇向前的决心和意志,给全国人民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众所周知,“自古华山一条路”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华山山势险峻,只有一条路可走,另一方面也说明即使山再险再高,人们也能开辟道路到达顶峰。

华山又名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位于东周京城洛邑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西岳。后来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华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西”是指地处中原的西边,而“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华山是五岳中最年轻的山脉,据地质部门1984年观测,目前它还在继续增高。

千百年来,华山以它的雄姿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华山有“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的描绘。古代“花”与“华”相通,可见华山之名实际上得自于形状。关于华山得名,还有另一种说法,因华山顶上生长着白莲花,故而得名。韩愈的《古意》诗中所写的“太华峰顶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就是依此而作。 华山是中国四大道家名山之一。

其他三座道教名山是: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山东崂山。道教文化在华山源远流长。道教以清静无为为宗旨,重生恶死,以追求长生不老为目的。创立于东汉时期,源于殷商的鬼神崇拜和战国秦汉的神仙信仰,崇奉天地之神仙人,追求理想境界仙境,认为得道成仙就可以超脱于生死之外,到达极为高尚的境界,超脱自在,在仙境过仙人的生活。

华山著名的道观有被列入全国重点道教宫观的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著名道人有陈抟、贺志真等,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先生就是从华山走出来的。现华山道教协会会长邹通玄是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委员,也是一位爱国爱教、信仰虔诚、洁身自重、风格清高、通晓中国道教经史、音律的高道。华山与道教有关的神话传说更是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有《吹箫引凤》、《博台对弈》、《巨灵擘山》等,到山上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1982年华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创“三山”活动中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山”、省级“文明山”、“安全山”。1990年10月被列入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2000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4A”级风景区。2006年被评为“最值得外国人旅游的50个景点”之一。

2002年5月华山已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了华山的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得到持续改进,希望各位同我一起来保护华山的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为我们创造一个优美的旅游环境。 华山东线旅游讲解词 现在我们行驶的这条路是黄甫峪进山公路,它是华山索道的配套工程,1992年11月开工,1994年4月建成,公路全长7.66公里,其中山外段长1.66公里,山内段长6公里,山外段宽25米,数辆车可以并驾齐驱,北端与310国道相连,山内段宽6.5米,全程设有4座桥,6个大回弯和8个涵洞,共花费3000万人民币,这条路的开通,方便了游客登山,缓解了登山难度,为华山的旅游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黄甫峪,古称黄神峪,因春秋战国时黄芦子隐居而得名,黄芦子姓葛名期,春秋战国时楚国人,精通医术,乐善好施,与人治病,无需见病人面,千里之外,患者只需通其姓名,便能收到药方解除病痛,黄芦子好道家吐纳之术,能以气禁止飞禽猛兽飞翔走动,还能使河水倒流,并且说他行步如同奔马,头顶常有一丈多高的五色云气。天旱时,黄芦子能召唤潭中之龙上天耕云播雨,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后来,有位樵夫看见黄芦子骑着黄龙腾空飞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听完了故事,我们可以透过车窗,欣赏一下两边的原始山貌,就是华山的主体山脉,华山也是秦岭山脉的组成部分。

请大家往右边看,前面这条便道就是“智取华山路”,全程长2公里,共有3999级台阶,直达北峰。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索道下站,接下来我们就要改乘索道登山,请大家跟我来,华山索道是由华山景区与武汉三特公司合作经营,购置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的设备,耗资8909万元人民币,历时三年,于1996年4月10日开始营运。索道全长1524.9米,垂直落差755米,平均坡度59.2度,技术难度之大,国内罕见,人称“亚洲第一索”。

华山索道的开通,标志着华山旅游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 有了索道,我们很轻松就登上了华山北峰,请大家看一下这块“智取华山纪念碑”,碑文记述的是:1949年5月25日,华阴解放,保安旅旅长韩子佩带领残部400余人逃上华山,负隅顽抗,我人民解放军为全歼残敌,刘吉尧等八位勇士从两岔口出发,攀悬崖、越峭壁、过猩猩沟、老虎口,占领北峰,创造了“神兵飞越天险,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

今天,人们为纪念英雄们的丰功伟绩,立下此碑,碑后有“军魂”二字。6月13日是解放华山纪念日。几乎每年的6月13日“八勇士”中唯一健在的侦察参谋刘吉尧老先生,都要登临华山缅怀已作古与自己并肩战斗的七位战友。华山北峰之巅,面对这位已八十高龄的老人,听他娓娓地讲述着当年面对危险和艰难险阻,智取华山的传奇故事,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那是怎样的一种壮烈情景啊!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北峰顶。北峰因处于华岳主峰之北而得名。又因华岳三峰远望若花,北峰顶上时有白云围绕,就像是白云托莲花而起的台子,所以又称为“云台峰”。

李白诗中有“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的诗句就是描写华岳三峰被白云托起的景致。这里是观景揽胜的最佳之地。南望有“天外三峰”之称的东、西、南三峰浑然一体,直插云霄;北眺黄河,飘忽如丝,远在天边,便有“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千古绝唱。 站在北峰之巅请大家向北望,那座峰叫公主峰。相传,汉元帝刘爽的女儿南阳公主,曾在此修道,东汉末年,外戚王莽专权,南阳公主厌倦争争杀杀的宫廷生活,便叫其夫王咸一起来华山修道,王咸不从,公主便只身一人来华山公主峰。等到王咸在朝中吃尽明争暗斗的苦头后,来华寻找公主,在这里只找到公主的一只绣花鞋,俯身去拾,鞋已化为这座大山。

我们再往西边看那两处天然的石块,都非常生动形象,左边景观是狮子观宝,右边是金龟戏玉蟾,栩栩如生!来,请大家拍照留念!。再往东看那起伏的山峦——仙人仰卧奇景,传说巨人为神话故事中开山导河之巨灵神,功成力疲后在此休息,久而久之化为这座山峰。

好,现在讲一下眼前的这块碑石 “华山论剑碑”吧!2003年10月8日,一代武侠大师金庸来华山,与北大教授严家炎、“巴蜀鬼才”魏明伦、“武侠导演”张纪中、编剧杨争光、“北大醉侠”孔庆东在这里坐而论剑。金庸先生一生先后完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小说,在华人世界影响深远。金庸在我国的千山万水中寻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侠客擂台——华山,因为华山雄伟的山势就象挺立在中华大地中心的倚天之剑,华山论剑就是在剑尖上的挑战。在金庸的小说中,华山论剑举行过3次。王鲁湘说:金庸三次华山论剑的描写,是他对武侠境界的三次理解不同,可以说是认识的深入和递进。第一次华山论剑就是把天下的武林高手选出来到华山顶上比武功,五大高手事实上没有高下之分。第二次华山论剑事实上没有一个结果,因为到底谁是天下第一,在描写当中看不出来。第三次华山论剑,中心是老顽童,他武学天下第一,和欧阳锋正好是两极对立。老顽童千方百计忘掉他所学的武学,求而不得。这表现了金庸先生对武学当中某种境界的思考。

朋友们,现在我们整装待发,准备上山! 擦耳崖——是从北峰到天梯下的一段险道,这里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明代袁宏道曾在诗中这样描写到“欲知悬径倚危甚,看我青苔一面痕。”这里的摩崖石刻很多,真象是一个天然的书法屏廊。现在路已经拓宽,并加设有护拦,游人上、下也无需贴面擦耳了。回想古人的满面青痕,而现今从容而过,可谓“人定胜天”。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巨石,叫“卧牛石”,相传是太上老君的青牛开通犁沟后,曾卧在这里休息。所以叫它卧牛石。

这里就是著名的险路“上天梯”,倾斜度几乎为90度,垂直上下,犹如从天上掉下的一个梯子,又因为上边是日月崖而得名。旧时,这里东临深渊,西傍危崖,梯下回旋之地仅存一线。原来这里只有一道天梯,1985年,又新开辟了一条复道,减少游人的等待时间。这里虽然险,但只有丈余高,所以不仅不觉险峻,反而增加了游览的情趣。 华山以石著称,小石小奇,大石大奇,无石不奇,而且每一处奇石都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眼前的这两块石头叫“日月岩”,左边的代表“日”,右边的代表“月”,上面这四个字是“云天弧光”,有时在夜晚,这里会出现一道非常耀眼的光。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武则天的字号“ ”字是上面是一个明字,下面一个空字。那么,相传武则天当年上华山走到这里,看到这两块形似日月的石头,就别出心裁地给自个儿的字号创造了一个“ ”字,因为这两块奇石上顶青天,下临空谷,唯我独尊,是光明与权威的象征。 我们眼前这坐房子,便是王母宫,里面供奉着王母娘娘,大家谁有兴趣可以进去拜拜,眼前这一孔大石洞,人称“三元洞”,也称三宫洞,它是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尧、舜、禹的地方,三元为道教术语,道教称天、地、水为三元之气,说三元之气方生成人伦,长养万物,洞内所供奉的三人塑像,则被称为三官大帝。 前边,就到御道了。相传,汉武帝刘彻和唐玄宗李隆基,曾来华山由此上主峰,所以称之为“御道”。

汉、唐两位天子游山时,地方官员为了圣驾的安全,就在道旁设置石栏,并且用帷幔遮护,以保天子通过。现在道路两旁所留的小石臼就是那时立栏用的。明初刘伯温诗中的“石屏御道鸟飞回,汉帝亲封玉简来”就是指此事。今天,我们踏石而过,肯定会有一番吉样的感觉。 站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见苍龙岭的全景了。因为这条岭脊青黑,蜿蜓盘旋,就像苍龙腾空,因而得名。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在唐代以前,此路初通,仅凿石窝,两边并未加栏,登岭多是爬行,如骑龙背。到了明代,这里虽比唐代好些,但仍然很危险。解放后,1964年,将原岭鱼脊形凿平加栏,1985年,又继续下凿,才将岭道拓宽。现在游人至此便不觉有多危险了。

相传,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遣吏到凤翔迎佛骨入宫,韩愈阻谏,得罪宪宗,欲置他于死地,后来经百官求情,被贬为潮州刺史。到第二年夏,韩愈在赴任途中登华山,曾在西峰等地方留下了诗篇。但下到苍龙岭时,因畏惧其险峻,又慨官场之残酷,自己失意,而放声痛哭,将所带诗书抛向山下,并写下遗书与家人诀别,华阴县令知道后亲自带人接他,这才下得山来。后有好事者在“逸神岩”刻有“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讥笑韩愈的怯弱。

后到清朝时有一位山西武乡人赵文备百岁游山至此,站在苍龙岭,听说了韩愈投书求救的传说后,放声大笑,笑韩愈胆小,不如百岁一老者,就在“韩退之投书处”留下题刻“苍龙岭观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清代有一名士李柏站在岭上有感曰:山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李柏不哭也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以追古忆今,缅怀韩赵二老。 走过一段路,便到了逸神崖,看上边“云海”二字的落款题“萧”字样,颇令人费解,大家猜猜看,它是什么字,这四个不同的日字其实是两个字,上边的“日日”是两相并,为“昌”字,下边的“日日”二字是左小右大,乃日月相并,为“明”字,由此可知,“云海”二字为萧昌明所题。 这里是五云峰,每年秋夏季节,峰头常有云雾缠绕,而且山光与云彩融为一体,尤如五色云彩,故称“五云峰”,这也是大家休息的好地方。 站在这里,大家看前面的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手掌,这便是“关中八景”第一景华岳仙掌。相传,山西首阳山和华山相连,黄河水流到此,被山脉阻挡,于是,华山下的华阴、潼关、朝邑等县,便成了一个湖泊。是河神巨灵脚蹬首阳山,手推华山,才将两山推开一条峡谷,黄河水便向东奔腾而去。

巨灵神的手掌便留在这块峭壁上,人称“仙掌”。李白有诗云:“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现在我们爬到了华山最后一道关:金锁关。“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这里,气温骤降,清风徐来,脚踩万山,白云缭绕,青松鸟鸣,如临仙境。回头望这边一块石头,叫锦鸡守玉函。相传,华山有个道士阴长生把点石成金的秘诀放在玉函里。派锦鸡来把守,天长日久,鸡和玉函就化成石头,现在匣盖与体虽已错落,但却没人能挪动它,所以,也就没有人知道点石成金的秘诀了。 金锁关,又名“通天门”,是通往中、东、南、西四峰的咽喉要道。所以杜甫《望岳》诗中有“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的名句。

道家言,华岳为仙都,朝山拜圣者,登关门,抵中污,经仙水冲涮,圣洁在心,俗念不生,方能超尘脱凡,真正领会仙乡的妙处。过通天门,主峰嵯峨在目,别有洞天,故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之说。 金锁关的原门楼建筑为明未道士胡真海所造,后来被毁。现在的关门为一九八五所重建。中峰,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华山主峰之一,相传这里曾是玉女隐居之地,故又称玉女峰,海拔约为2042.5米。 据史志记述,玉女是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之一秦穆公的女儿,名叫弄玉,生得姿容绝世,聪颖过人,通晓音律,喜爱吹笙。穆公便使能工巧匠剖美玉,雕成一架“碧玉笙”。弄玉吹之,声如凤鸣。穆公还为女儿筑凤台,建凤楼,供女儿习笙居住。 有天夜里,长空如洗,明月皎洁,弄玉依栏赏月,吹奏凤凰鸣的曲子。悠扬的乐声,迥荡天夜空,如人间仙乐。忽然,一阵袅袅的曲音,和着笙声,从空而来。起初,还以为是自己所奏的回音,细一听,是从东方飘来的洞箫声。一连几夜,都是这样,有天弄玉特意吹奏了一曲“凤求凰”。

吹奏完毕,便回房睡了。忽然觉得东南方天门大开,五光十色,倾泻楼台。只见一个童颜仙骨,眉目清秀的少年男子,身跨彩凤,飘飘然从空而来。他手持紫玉箫,徐徐品奏,其声似春风化雨细柳丝丝,似白云悠悠,似小溪柔柔,弄玉听得心神荡然,好似置身在云雾之中,曲毕,便问“此何曲也”?那少年答曰:“华山第一弄!”并说:我叫萧史,居住在华山明星崖,因有缘,才应曲而来。说毕,又飘然乘凤而去。弄玉想把他招回来,刚一伸手,碧玉笙掉地,她从梦中醒来什么也没有,而梦中所见还历历在目……第二天,便把梦中之事告诉父亲,秦穆公即派大将孟明,依梦中的形象去华山寻访。孟明到华山明星崖下,果见一男子有超尘脱俗之姿,问其姓名,答曰萧史,便邀与同见秦穆公。

秦穆公知此人正是女儿梦中之人,便择日为其完婚。婚后,箫笙和鸣,夫妻和美,弄玉请萧史传导避谷之法,逐渐绝粒,不食不饮。一日,二人正于凤台合奏,忽有龙凤飞来台前,于是他们便乘龙跨凤,腾空来至华山。穆公失去了女儿,心痛欲裂,立即差人追上华山,却未寻访到半点踪迹,只好在中峰明星崖下建玉女祠以示记念。

关于这一段奇事,《东周列国志》中有“弄玉吹箫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的详细记载。至今,这一神话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如今,峰上有玉女祠、玉女洗头盆、龙窝、引凤亭等胜景,让人浮想连翩。 大家再跟我往前走,这儿有一座石亭,名叫引凤亭,是传说中萧史和弄玉乘龙跨凤飞升之处。大家再往这里看,这条陡峭的路叫云梯,云梯的意思,就是梯子挂在云端,登梯入云。

这处道路凿于东峰绝壁,两端垂直,中间突出,非好汉不能登临。这是通往东峰观日出的一条捷径,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大家千万别害怕。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华山第二高峰东峰,因其方位居东而得知,又因为东峰是五峰中看日出的最佳位置所以又名“朝阳峰”,海拔2090米,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朝阳台”,每天清晨日出前这里便挤满了人,日出景象非常壮观,每一瞬间千变万化。

我们看到的这座塔叫杨公塔,是为了纪念杨虎城将军为华山拓修道路而建造的,东峰一个,西峰一个,两塔遥遥相对,塔上的“万象森罗”是杨将军的亲笔题写。 现在我们便来到了华山险道:鹞子翻身。崖高十余丈,手攀铁索,脚踩石窝,附壁而下,两边都是万丈悬崖,到了尽处又须侧足转身故称鹞子翻身,为华山第二天险,过了奇险,从怪石林立中间穿行就到了“博台”,也叫下棋亭,亭内石桌上有棋局,据说是赵匡胤输华山的残局,至今千年仍然无解。这里便是宋太祖赵匡胤以华山为赌注输给陈抟的故事发生地。现在我们可以使用高空险走安全带系统的保险带,安全、顺利过险道,达仙境。 现在,我把于下棋亭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给大家讲一下。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幼时家贫如洗,过着流浪的生活,有着一身好武艺,爱好赌博。有一年不知他闯了什么祸,官府派人四处捉拿,为了避难来到华阴。

赵匡胤跑得又饥又渴,看见一个卖桃老汉挑着两筐水灵灵的桃,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桃一个接一个吃,这位老人当然就是陈抟的化身了。吃完赵匡胤转身就走。“壮士,还没给我钱呢”,“多少钱,一文钱”,他心想吃了那么多的桃才一文钱,急忙从腰包掏钱,可是囊中羞涩,一文钱也没有,陈抟说没钱打个滚,赵匡胤毫不犹豫地打了个滚,陈抟叹气笑到:“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也许就源于此吧。陈抟为赵匡胤指路说柴荣正在潼关招兵买马,为啥不去投奔,平息战乱,为民造福。

赵匡胤作战勇敢,不久便当上了总兵。为了答谢老人他来到华山走到玉泉院,发现一老道在石桌边沉思,石桌上放一盘棋,赵匡胤看到棋盘赌性发作,要求和老人下棋,后经过一翻赌拼,赵匡胤身上所带的银两所余不多,后陈抟提议华山山上苍松翠柏,山青水秀,无人打扰,不如上峰顶做最后一决,赵匡胤见银子没有捞回立即答应。于是两人来到下棋亭,一连下了几盘,赵匡胤还是以失败告终,输掉身上所带银两、兵器和战马,但是还把陈抟缠住不放。陈抟问他:“你拿什么做赌注,赵匡胤随便答到“华山”,陈抟要赵匡胤写张文约,他随手便写并按了手印,对垒开局,结果又输,赵匡胤见势想开溜,这时陈抟手一扬,将文约贴到对面的三公山石壁之上,这时赵匡胤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神仙”,陈抟说道:“谢主龙恩!”说罢飘然而去。

因此便有了“自古华山不纳粮”之说。 经过一番辛苦我们便来到了华山南天门,南天门内座落着华山第一天险长空栈道,这不是登山的必经之道,只是古人为勇敢者搭铺的一处超越自然,战胜自我的挑战地。它靠绝壁搭建,下临深渊,深不见底,站在上面,叫人心惊胆颤,走在上面令人魂飞魄荡。尽管如此,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却源源不断地身临其境,如果您有兴趣的话,不妨试一试走走看,到底有多险?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 “长空栈道高空险走安全带系统”及相关安全设施,可以有惊无险通过“长空栈道”! 大家都听过三顾茅芦的故事吧。在华山也发生过同样的事。相传,宋太宗赵光义曾多次派使者召陈抟进京做官,而陈抟不愿做官,就躲在此处,并以“一片野心皆被白云留住,九重龙诏休教丹凤衔来”,而回绝了宋太宗,此处便得名“避诏崖”。

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太华极顶,华山最高处海拔2154.9米,又名落雁峰,站在这里登高望远,便有一种“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的感觉。站在最高处的海拔碑前拍张照片便有一种自豪感和征服自然的感觉。我们看到的池子叫仰天池,池中的水久旱不干,久涝不溢,形成一大奇观。南峰由三座小峰组成,站在这里,东望松桧峰,其上松林林立,南望三公山、三凤山,西望孝子峰,松桧峰、落雁峰、孝子峰,三峰相连,象一个老人盘腿而坐的样子。

很快我们便来到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每到深秋时节,这里枫叶一片通红,好像炉火映红一样,非常美丽。 好了,我们继续我们的行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华山的西峰。浑然天成的一块巨石形成了这峻峭秀丽的芙蓉之貌。在她的东南坡松柏苍翠,清泉如琴,峰上景观俯拾皆是,神话传说美丽动人。这里便是西峰的鲸鱼背,是拍西峰全景的最佳位置。西峰又名莲花峰,我们看这里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荷叶覆盖峰巅,西峰又名莲花峰就是因此而来。它海拔2082米。西峰大殿翠云宫是峰上保存时间最长最完好的道教宫观,里面供奉的是宝莲灯故事的女主人翁三圣母,现在所看到斧就是沉香来救母亲劈石的工具。宝莲灯故事是华山著名的神化传说。相传玉泉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与凡夫刘彦昌一见钟情,私结姻缘,后来被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为维护天规,将三圣母压在这块巨石下,后三圣母石下产出一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后受霹雳大仙指点,扛着斧头来到这里将石头一砍为二,救出母亲全家团圆的故事。 大家看到的这块龟形巨石,叫“驾龟度海”。

每到多云季节,云从谷底升起,一会就与山峰平齐,如同大海破晓,雾气蒙蒙,石龟好象浮在海上,非常神奇。 现在我们欣赏一下华山的松树。华山松属松科,其形高大挺拔,针叶苍翠,冠形优美,是优良的绿化树种。等中央领导每年植树节都亲手栽植华山松,从而带动全民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热潮。华山松是华山景观中一道风景线,苍苍莽莽、成林成海、挺拔雄壮、高大伟岸,每当空谷风起,阵阵松涛如交响曲般雄壮而悦耳动听,摇摆的松枝如舞蹈者优美的身影,身临其境于月明星稀之夜侧耳凝目,感受到的是一种神奇与伟大的力量。有粗壮高大的将军松,恩爱相拥的夫妻松,亭亭并立的姐妹松,足绕手牵的兄弟松,虬盘曲迎的卧龙松,伸臂合掌的迎客松,扎根破崖的无忧松,那是一种松树的文化。

从西峰往下经过一片林荫道,便到了镇岳宫,相传是明代太监范有明在此修建这座庙宇,以镇天火,镇守西岳,叫“镇岳宫”。宫院内有口玉井,据说井中水与山下玉泉院中的玉泉是潜通的。唐代金仙公主曾在这里梳妆打扮将簪子掉进井里,后来从山下的玉泉中捞了出来。井中的水香甜甘美,能滋肤养颜,延年益春,十分神奇。从这里下去,还有十八潭莲花桥,将军松等景观,不远处就是我们上来时经过的金锁关,过了金锁关我们就返程下山了。

今天大家爬山一定很累了,但大家的心情一定是很愉快的,非常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我们的华山之行就要结束了,大家就要离开华山了,愿华山给您留下美好的记忆,真诚希望您有机会再来华山!祝大家身体健康、旅途愉快!再见!

华山西线旅游讲解词 “自古华山一条路”,今天我们就要沿着这条路去探寻它的历史,体验它的古老,观赏优美的峪道景色。

人们把华山峪确定为“自古华山一条路”,这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华山峪的升岳路是华山道士开辟的。道教风水理论在选择修炼场所时,讲究藏风聚气,华山峪就是这么一个理想的地方。在华山峪里凿洞修炼,主峰是一个巨大的屏障,西边是与仙峪的分水岭,东边是与黄甫峪的分水岭,元气聚集在峪中不易散失。更加美妙的是,华山峪的终点竟然是华山中唯一的一个山间平地——青柯坪,那里是华山风水的结穴处。

华山与泰山一样,是一座有宗教和王权象征意义的“岳”,是帝王“神道设教”的神圣坛场。因此,升岳路要求尽可能与主峰取直,仿佛一条中轴线一般。按照这一要求,黄埔峪、仙峪都失之太偏,只有华山峪比较理想。虽然石壁东阻西遮,峰回谷转,但主峰却始终在端南,时隐时现,这便是千百年来封建帝王们选择这条路升岳的原因。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华山门,从这里上山到北峰,要走6公里的路程,请大家分配好体力随我上山。这座青石结构,精雕细刻的石牌坊是1988年落成的华山门。山门正面“华山”二字是彭真所书,背面“独尊”是著名书法家茹桂墨迹。 请大家往前走,我们现在的脚下相传有一个碧玉水潭,清澈见底,潭中五色巨龙常化作五位老人飞往武当听陈抟讲授易学。有一天五位老人对陈抟说:“武当不是你长期栖身的地方,应当在华山之上”。

于是他们让陈抟闭上眼睛,腾空而起,陈抟待耳边风声停止,睁开眼一看,已停落到这里。这里曾建有五龙宫。这座桥是1985年所修,因五龙宫而得名,桥上雕有五龙,昂首望岳,桥名是胡乔木同志题写的。 请看,这是五岳真形图碑,碑上刻有五岳图案,每个图案下有相关的说明。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代表方位。又根据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土神的古代“四象”及“土神”的神话来解析真形图。五岳真形图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而代表华山的白虎,是一只立着的老虎,表示“华山如立”。

进入山门不久,可见涧中有一巨石,断面如削,石上刻有“云根”二字,即昔时的云根石。据说原来这块石头非常高大,状若山头,每到深秋雨季,石头周围阴云缠绕,雾气腾腾。人们都说华山峪中云雾都是从这里而生,所以在石上刻“云根”二字。后来有个石工来盗石,传说刚一下凿,轰然一声,石头裂为两半,石工当场毙命。从此,石头不再生云产雾。如今石断截面上刻有“脱俗”二字,意思是我们已进入了仙境,脱去凡俗。

大家看到这块巨石了吧,它叫鱼石,整块石头形状像鱼,更妙的是西面断面上呈现一黄色鱼形,首尾完备,栩栩如生。在清光绪年间,山洪爆发,一条修炼了多年的大鱼顺流而下,要实现鱼变龙的梦想,到这儿时水突然变小,鱼便化成了这块石头。

大家看这“寿山”二字,相传为陈抟所书。其“寿”字,取形用势,宛如寿星拄杖,取寿比华山之意。 对面岩壁之上“王猛台”三个大字是清康熙年间满人达礼善所书。前秦谋士后官至丞相的王猛曾隐居华山。后屯兵于山上坪台,今坪上有点将台等遗址。王猛年轻时家道贫寒,博学而好兵书,曾隐居华山中读书习武。公元354年,桓温击败符坚,入据关中。王猛出山至灞上谒见,扪虱而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桓温赐车马,拜高官,邀王猛跟他回江南。王猛不接受,又回到华山。前秦王苻坚知王猛有佐世之才,召入长安,拜为谋士,后官至丞相,使前秦大治。公元368年,苻坚令王猛屯兵华阴,涧东山峰为中方,其上平地为王猛屯兵处,故名王猛台。王猛死后,葬于华麓,今华阴市西关村西南有王猛墓遗址。

这里是登华山第一关叫五里关。关内就是石上所刻二字“桃林坪”。阳春三月,花争吐艳,相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实质就是这里的景色,后人写了这样一首诗来描述这一佳境,“绝献奇芳,春深见红萼。天风万里吹,不向人间落。”

大家看这个石穴象什么样子?相传是太上老君在华山开路时在这里试了一下凿子,便成了这个样子,所以叫“老君试凿处”。这个峡谷叫“希夷峡”,陈抟的遗骨安葬于此,宋太宗赐陈抟为“希夷先生”,故而叫希夷峡。传说希夷死后,七天肢体犹温,五色祥云蔽塞峡口,弥漫数月不散,而且有香气飘出。洞上的“云澍生香”、“羽驾莲峰”都和陈抟故事有关。大家再往这边看,这个两石撑架容人通行的地方就是第二关,又叫石门。过了石门视觉顿开,山上的西峰正向我们招手,大家加油。 我们现在到的地方叫莎萝坪,这里因陈抟从汉中张良庙移种莎萝树而得名。

莎萝树又名菩提树,光绪十年六月六日毁于山洪。莎罗园是1995年由台胞捐资修建的,是一座体现道家思想的中国北方园林。 大家看对面半山腰有一石洞叫混元庵。混元为道教术语,意为混沌之前,元气之始。又传唐代封老子为混元皇帝而得名。 大家再往左面山顶上看,那块石头像不像蓬莱岛的灵芝?相传它是三圣母的侍女灵芝的化身。如果大家感到口渴,那我们就来望桃止渴吧!这边山顶上长了个大仙桃,传说是老孙从天宫偷来放在那儿的。

我们看见崖壁间的房屋、窟洞就是小上方,沿绝壁铁索贴壁攀登而上就是大上方。上方是道教术语,是指“天界”。大上方是唐玄宗的妹妹金仙公主修道的地方,在上方有白云、蜡烛两峻峰,还有八仙、雷神等洞,你如果能攀上上方,则可看见奇花竞秀,飞鸟时鸣,流泉淙淙,更有“不辨仙源何处寻”的感觉。抗战时,天地教宗师李涵静隐居上方,筹办法会,祈福苍生。后李涵静老人赴台,终生不忘有报于华山,与上世纪90年代初,投资10万美元,建莎罗园并筑上方桥一座。

各位知道我们中国有个药王叫什么名字吗?他叫孙思邈,生于唐代,能治百病,并发现了很多药材,著有“千金方”一书,历代人们你他为药王。他曾常来华山采药,此洞里供奉的就是他,故此洞叫药王洞。

大家看这块浑然巨石叫混元石,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此石巍然而立于此,女娲炼石补天曾选中此石,故名为混元石。石阳面刻有明代题刻“莲屏松柱“四个巨字,石西侧有草体诗刻:“华岳在天上,飞烟荡灏胸。苍生伫雷雨,比翼驾苍龙。”

这边的崖缝里,一块条形白石凸起,长尺余,宽寸许,宛如白蛇之头,做挣扎状,这就是“白蛇遇难处”。《聊斋》中那篇《安幼与》的故事就发生在此。书生安幼与与所救香獐之女花姑子相恋,蛇精变成花姑子模样杀害了他。后来花姑子之父牺牲多年道行救了他,又在蛇精洞前放火,用乱箭射死了从烈焰中冲出的蛇精。

这里是毛女洞,相传洞里曾经住过一个毛女仙姑。秦代时,秦始皇的宫女玉姜,因避骊山殉葬之灾,在一个老太监的帮助逃到华山。经道士指点,饥食松籽,渴饮泉水,致使身长绿毛,行步如飞。至西汉年间,毛女约一百七十余岁,传说山客猎师世世代代都有人见过她。又传,唐代上山采药的人还见过,后来传说她成仙走了。毛女为生育保婴之女神,所以游人至此,多祈祷妇婴平安。 对面山上是刘玺台。相传刘玺就是《宝莲灯》故事中的刘彦昌,三圣母被其兄压在西峰巨石下,于是刘玺就弃官隐居于此,只为与三圣母魂魄相伴。

这里是三皇台,供奉的是、地皇、人皇,以祈求赐福,地皇赦罪,人皇增寿。

大家走过来仔细听听,这块石头中可有潺潺的流水声音,这块石头因此而得名“响水石”。其实这是水飞石鸣的道理。 这里叫青坷坪,青柯坪背依主峰,绝壁千仞,拔地而起;水帘瀑布,如从云天垂落,跌落谷中,声如雷霆,主峰由于总是处在逆光和侧逆光中,就象巨灵神剪影紧贴天幕之上。登临青柯坪,还可眺望秦川,那种感觉就如从洞天俯视尘寰。四周峰峦环绕,林木葱郁,山寺石洞,掩映其间,这里就是华山风水的结穴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西道院又名紫云宫,这里供奉的是“三霄”娘娘,为道教送子神。明朝时为太华书院,名儒冯从吾坐馆任教,著书立说,从学者三百,可想当时的盛况。这里也是华山峪的尽处,俗称二十里山路到此结束。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走华山的山路了,山路到金锁关结束,从金锁关往上就为华山的主峰区了。 我们现在到了青柯坪的东道院,因里边供奉九天玄女,因此也叫九天宫。九天玄女,上古神。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兄弟八十人,全是兽身人语,铜头铁臂,而且能吞石吐沙,个个勇猛强悍,蚩尤还会作大雾,并且三天不散,这样以来黄帝就无法战胜他。就在这个时候九天玄女奉王母之命传授给黄帝兵符、印剑等制敌本领,并制夔牛鼓八十面送黄帝。

黄帝击鼓,顿时雾气散开,黄帝部属一鼓作气,战胜了蚩尤。如今台湾一些善男信女,选择良辰吉日,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朝拜。 站在青柯坪上环视,华清八景尽收眼底。水帘晴瀑,在坪南主峰半壁,每当大雨过后,三峰之水汇聚中污,由此挂崖倾泻,从洞口飞流直下,犹如垂帘,极为壮观。水帘洞为华山四大洞之一。

石仙人,又称“和合二仙”,在水帘洞上方岩壁隐约显示两个黄色人形图案。二仙下棋,在坪的西南,峰顶有一树一石,远望好像云中仙人对坐下棋。二仙下棋侧,山坡林草中直立一个椭圆形巨石,形态象一个长寿老人的头,高额秃顶,作向东仰望之态,非常生动,称“寿星望岳”。凤凰单闪翅,在凤凰山上,山嘴形似凤头,山尾形若凤尾,犹似孔雀开屏,栩栩如生。还有“白马过天桥”。狮子滚绣球,在坪西狮子岭上,岭脊有两块石头,南边的象狮子面北而卧,北边的象球形。金龟戏玉蝉,在坪北大上方崖顶,两块巨石一块象金龟,一块象玉蝉,金龟紧追玉蝉不放,形象生动逼真,十分有趣。

经过一段艰苦的跋涉我们已来到了素有“太华咽喉”之称的千尺幢、百尺峡之下的回心石,这里因山势险恶,往往有一些意志薄弱者不敢前进,回心转意,视险而归。由此可见“回心石”是对一个人意志的检验。还有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元朝道士贺志真(号元希)带领徒弟在华山日夜凿洞,苦修外功,凿成一个,被人占去一个。两徒弟苦不堪言,以为师父的本领只会凿洞,跟他学不到什么,当贺祖于南天门外悬空凿洞时,俩徒弟心生歹意,将绳砍断,企图将师父的尸体丢在洛南商州,他俩匆忙奔下山去,另投新师学艺。万没想到,当跑到“回心石”时,突然发现贺祖却从山下迎面而来,他俩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师傅已成仙人,于是回心转意,随师父上山凿洞,修炼道功。后人便将二徒表示回心转意的地方叫回心石。

这里便是人称“太华咽喉”的险道“千尺幢”。它共有370个台阶,坡度为70度。当地人对这段险道有一句俗语叫“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千尺幢的开通大约始于汉末。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人便从华山峪攀千尺幢登上主峰。经过唐、宋、元、明时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条上下笔直的槽沟,沟旁崖缝里插了一排短木橛供游人上下踩踏,明代时开始安了铁索,开凿了石窝,明朝中后期有了石阶,有经清朝与民国加固,解放后多次修整,石阶慢慢完备。1985年在北边又凿了一个复道,使游人上下的安全系数大增。 我们现在已经上完了千尺幢,眼前这段高46米,石阶91级的这条险道就是“百尺峡”。这里有块石头悬在上空,好像摇摇欲坠。游人从这经过,都会害怕悬石突然跌落,石上刻有“惊心石”三字。过惊心石到平心石,人们才能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从惊心到平心,生动地概括了游人过百尺峡的独特感受。

我们爬上了千尺幢、百尺峡,现在所处的地方叫二仙桥。传说为吕洞宾点化何仙姑的地方。

大家请看这座依山借势而建的道观叫“群仙观”。它最初为华山道姑修会的地方,如今供奉的是吕洞宾。吕洞宾在唐朝会昌年间两次考进士不中,就抛却仕途,浪迹江湖。游离到华山时,遇到钟离权,传授给他延命长生之术。又寻访苦竹真人,领教了日月交并之法,从此得道成仙,是道教南北二宗的开山始祖,世称纯阳祖师。

这条道是我们登上北峰的最后难关,相传这里原来没有路,是太上老君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因形状好象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名“老君犁沟”。用道家的说法是“离垢”,就是说游人至此,即莅临天庭,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 出了犁沟门迎面这面垂直的石崖是横翠崖。这里摩崖石刻琳琅满目,以“山河永寿”、“民族本色”、“轶云雨于太华”、“夕阳拱翠”“气象万千”等最为显著。其中“民族本色”传说是1936年上华山时亲笔所题。 我们看到的那个高台叫聚仙台。那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华山下有一个姓王的樵夫上山砍柴,听到聚仙台上有人高声下棋,他是个棋迷,就循着声音去找,看到两个老头正下棋下得难分难解。樵夫放下斧子、扁担和绳索,蹲在老头旁看得如醉如痴。后来肚子饿了,顺手捡了老头吐掉的果核塞在嘴里,立即不饥不渴。等老头一局棋下完,樵夫才想起自己还要砍柴,等他去拿斧子时,斧把早已成了灰烬。樵夫连忙下山,谁知道路已经面目全非,村庄也不是原来的样子,家门也找不到。后来找到一位白胡子老头,向他打听妻儿的下落,那老头却说樵夫之子是自己的祖父。并说,曾祖父当年上华山砍柴,一去不返,曾祖母哭得死去活来,多亏祖父有志,才使这个家延续下来。樵夫听完,才知道华山一局棋,尘世已百年。于是又上了华山,在聚仙台出了家。樵夫的村子因出了一位姓王的道士,就改名为“王道村”,现在这村子还用的是这个名字。这就是“观棋烂柯”的故事。

领略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风光,我们现在就观赏奇峰秀色,请大家随我来。

第13篇: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岳庙的门前区。这个就是西岳庙的影壁,俗称照壁,古代用以纪事。官方把它作为宫苑、庙宇的装饰物;民间则作为避魔、驱邪之用。今天在其他的地方,我们还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家庭院落的正门前有砌影壁的现象。显然,对西岳庙来说,它不仅是装饰,更是等级的象征。在影壁的两侧原有铁旗杆一对。铁旗杆一般设于皇宫门前的广场或瓮城两侧,主要用于出兵的祭祀仪式。在古代出兵打仗前必须进行祭祀仪式,祭旗告天求得神的支持、保佑,以期出师大吉,战无不胜。

大家看,由影壁、西岳庙的大前门、东西两侧的石栏杆是不是围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加上我们脚下的这条由石条铺成的道路,像不像中国象棋的棋盘?对了,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也就有了棋盘街的美称。透过石栏我们向东西两边望去,是不是可以看到那里有一些好像是什么建筑物的遗址,对了。在那两处原有高大的木牌楼。牌楼也叫牌坊,本来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始于汉代,明清时遍布全国城乡。牌楼的规制因间数、楼数的不同变化很大。它没有正反面之分,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完整的。它们大多用在儒教建筑和祠庙建筑前。可惜牌楼现已不存。据说它们是西岳庙的两块界牌,因西岳庙属中祀庙宇,皇帝有时也来亲自祭祖,又是皇帝驻跸之所,出于对皇帝和岳神的礼敬,文武官员至此必须下马、下轿,就以此牌楼作为界牌。

紧靠石栏外侧,即今天的东西便门旁原东西各有一通《下马石碑》,上用满、汉、蒙等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这是封建礼教的产物,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西岳庙的下马石制作精美,上有盖、下有座,中间为长方形石条,显示了西岳庙的皇家等级地位。除皇宫及皇家寺庙外,功名显赫的官宦人家门前,受皇帝诏命,也立有下马石。当然能受此殊荣的并不多见。

好了,现在让我把西岳庙的概况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岳庙始建于西汉,是汉武帝为祭祖华山神而建,当时称集灵宫。西岳庙面向华山,背依渭水,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祭祖西岳华山神的主场所,整个庙宇仿北京故宫模式而建,被美誉为陕西故宫。西岳庙为当今陕西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宫殿御苑式古建筑群;同时也是五岳庙中最大的庙宇,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四周城墙环绕,城墙四角各有一座黄色琉璃瓦的多檐角楼。西岳庙坐北面南,是五岳中唯一正对主峰的祭祀庙宇,北瞰黄、渭、洛三河,自然风光幽雅,人文景观荟萃。自汉武帝始,先后有唐明皇、宋真宗等100多位皇帝亲幸西岳庙来祭祖华山神,清康熙、乾隆、同治、光绪、慈禧、果亲王等或为西岳庙题匾,或为西岳庙题诗。奉旨来祭祀的大臣、地方大员更是不计其数。当然西岳庙的特殊性质也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他们留下大量的文章、祭文、诗篇、题记、游记与题跋等。千百年来,民间还流传着关于西岳庙的许多美丽的传说:如雪映宫、宝莲灯、唐玄宗昼遇金天王、老子与青牛树、水浒英雄宋江大闹西岳庙等。这些大大丰富了西岳庙的文化内涵。西岳庙以自己独有的山岳祭祖文化、宗教神秘文化、皇家园林文化奠定了其华山人文文化的轴心地位。晚清以后西岳庙逐步走向衰落。1988年,西岳庙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了,现在大家开始参观。我们所看到的这道门是西岳庙的第一道大门灏灵门。灏有浩大深远之意,西岳庙的正殿为灏灵殿,这是说西岳神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它是西岳庙最南边的大门,也叫连三门,为明代所建。按照道家的说法:道生

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这个大门叫连三门。门洞券砖上方有石额一方,上书敕修西岳庙五个大字。灏灵门东西两侧有掖门,直对午门的东西掖门,可入庙内。按封建礼

教,东西掖门应为文武官员所走的门,灏灵门正门只供皇帝专享。

过了灏灵门,我们就来到了西岳庙的第一院落——瓮城。这本是大城门外的月城,具有防御性质,但在西岳庙只能算是装饰、象征性的了。我们来看 五岳第一庙碑,此碑由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所书。他在视察完西岳庙后,大为感叹并欣然题词 五岳第一庙。这里第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五岳庙中其规模第一;二是所处地理位置独一无二,堪称第一。

这个门叫午门。午门在京城是官员们告老还乡与皇帝告别的地方,在我们西岳庙只是象征性的仿皇宫建筑,以示其等级较高。通过午门的御道,过去专供帝王行走,两侧为宾道,供其他人员行走。午门上的这座宏伟的建筑叫五凤楼,始建于明,毁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的回汉纠纷。这是一组仿北京故宫砖石城门建筑。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因其 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风翘翼者也,故得其名——五凤楼。现建筑为1999年至2000 年依原貌所复修的。在城墙东西两侧有上、下城的马道,可以登城。

穿过午门,我们就到了西岳庙的第二座院落。这个院落昔日碑刻众多,曾有小碑林之美称。虽然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不多,但在西边却有一通很有名的残碑,那就是 《西岳华山铭稗》, 俗称五岳石。因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撰文、书碑,故也称之为御碑。这个碑原有碑楼加护,毁于唐末。

现在大家来看棂星门。棂星门是一组非常完整的明清建筑,棂星门的整体建筑,规模宏大,色彩绚丽。特别是斗拱。滩棺部的龙头,都显示了西岳庙的等级——全是宫廷样式,也体现了历代皇帝对西岳神的尊重程度。棂星门主体为三间高大韵木结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门楼,每间由四根粗大的石柱支撑,仿明清故宫宫门式。在密布的如意斗拱中,现在大家数一数中间这间门楼的出昂中共有多少龙头?对了,出昂中隐有九条雕刻精妙的龙头,九龙朝向各不相同,七条正出,两条斜出,象征着从不同方向为西岳庙守卫着大门,这就是当地老百姓俗你的九龙口。九龙中只有七条龙口是全张开的,另两条是半张开的。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封建礼制中最高的等级就是所谓的九五之尊,九为阳数之最,是至尊无上的,只能出现在皇家庙宇中。这儿已经用到九,体现了西岳庙是皇家祭祖庙宇,但祭祖的最高等级几乎都在京城内,像天坛、地坛、太庙、社棱坛等。西岳庙为中祀庙宇,不能僭越等级。因此,我们看到有两条龙口是半张开的,它们不能全张开也不敢全张开。门钉也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现之一,按清《工程工部作法则例》,关于宫廷门钉的使用数目有9路、7路、5路三种规定,均为阳数,因为9为阳数之极,故9行9列等级最高。棂星门的门钉比起九行九列的九九八十一来恰好少两行,低一个等级。棂星门得名于灵星,也称天田星,过去古人祭祖它以求五谷丰登,后来因为孔子又被称为文曲星,所以孔庙之门也以此为名。在西岳庙又因此门形似窗根,就称棂星门。

大家注意到我们眼前的这些古柏了吗?它们可都有千余年了。谁能告诉我这些柏树与我们日常所见的柏树有什么不同?对了,这些柏树的身子都是扭曲、盘旋的,像盘旋百上的盘龙,所以这种柏树俗称龙柏,过去为皇家园林、庙宇、坟茔等场所专有,一般的建筑场所是不允许种植的,它们只能出现在皇家所使用的场所 。

请大家回头看看这座石牌楼,它是明代万历年间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为庙内现存3座石牌楼中保存最完整、级别最高、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整个牌楼为仿木结构建造而成,各部位均用石梁、石柱、石枋等组合而成。牌楼共有三层,层层收进,像这样雕刻如此精致、内容如此丰富的石牌楼在我国北方的确罕见。

好了,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东西两边的房子吧,它们各为10间。那东边的叫冥王殿,原供奉十殿阎罗,又称阎罗殿、阎王殿。阎罗是佛教地狱王的意思;另外还有认罪服法、不再作恶之意,一般在庙宇中起驱邪、护法、惩恶的作用。西边的叫灵官殿,塑有赤发

灵官等像。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东边这通高碑——《昭示岳镇海渎碑》。此碑碑文是明洪武三年 (1370年)明太祖朱元障所颁布的一道诏书,对天下享受祭祀之诸神重新做了规定:恢复诸神自然名称;去其历代叠封官号;明确岳镇河渎、各处城隍、忠臣烈士等为祭祀对象;确立了天下神祠无功与民不应祀典的祭祖原则。碑文具体列出了六大类值得祭祀的神灵。这样一来享受香火的神少了,广大百姓的香火钱也大大减轻了;二来去掉了以前历代帝王为诸神所加封的人间官号;三来意味着改朝换代,神灵作为统治阶级统治百姓的有力工具,新的统治者凭借神灵为了更好地统治天下,也必须重新分封天下诸神。因此,此碑又被人们俗称为封神榜。

来,诸位请随我一起进这间房子,这就是我们西岳庙的镇馆之宝——《西岳华山神庙之碑》。此碑于公元567年立,是目前西岳庙内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通千年古碑——距今已有1400多年,早在唐时已被唐人视为珍品收藏于西岳庙内,现为国家级珍贵文物,被列为中国禁拓名碑之一,是今天西岳庙的镇庙之宝。此碑记载了西魏文帝大统七年 (541年)整修西岳庙、植立青松一事。该碑书法俊丽,虽是隶书却兼有篆势与楷法,反映了隶书楷化的过程。碑左为唐颜真卿公元758年游华岳庙题记,尽显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的颜体风,是颜氏书法成熟期之佳作,誉为 颜帖之冠。碑右为唐贾竦游华岳庙五言十八韵长诗。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将其列为中华书法艺术名碑,正式进人国宝行列,它是当今全国范围内保存完好的三通北周碑之一。因其立于北周时期,我们常简称它为 北周碑;其碑文文辞华美,极力赞颂西岳华山,因而又有 华岳颂之美称。

石经幢本是佛教的东西,在道教气味浓厚的这里看到它,大家觉得是不是很奇怪?经幢上刻的不是经文却是题名纪事,应该在石碑上写的东西却写在了经幢上,大家觉得是不是又有点奇怪了?但是这确实是一个经幢——太华山记石幢。此幢刻载了明嘉靖时有 汉代两司马,吾代一攀龙之美誉的大文豪李攀龙撰写的《太华山记》。同时代的郭宗昌书丹并刻石。两商为清代康熙年间华阴县令董盛柞作跋书写。太华山记文笔生动流畅,书丹神似《曹全碑》,刻工 星流电转,跋文情真意切,因记美、书美、刻美、跋美而被称为四美幢。大家对 夫子肯定是非常熟悉了,或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孔子、孔老二呗!我不能说你全错,但也没全说对。我们这儿的是关西夫子,确切地说指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知先生,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孔子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关 (指古代的函谷关)东夫子。为了解开这个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通《关西夫子碑》吧。大殿内安置着 西岳华山之神祭牌和香案,内悬清同治帝 瑞凝仙掌、光绪帝 金天昭瑞、慈禧皇太后 仙掌凌云诸匾。藻井纹饰为 八卦仙鹤衔桃朝阳图案。

大家猜猜这座房里有什么?房子的大名应该刊御书楼。始建于1777年,内置清乾隆御笔 岳莲灵澍横卧碑,就连西安碑林也没有比它更大的了,它是陕西现存最大的横卧碑。此处的岳,指西岳华山;莲,是说华山远望像莲花;灵,指神灵灵验;洒,及时雨之意。碑阴《恳圣颁愿碑》, 记载陕西巡抚毕沅上山祈雨昭应经过及恳圣颁愿的原委。我们可以看出,此碑的来历与祈雨有关:清乾隆四十年 (1775年)陕西大早,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奉旨上山祈雨,果然灵验。甘雨连降三天,陕西旱情全面解除并惠及周边省份。毕沉奏请乾隆赐书以昭岳神的降雨之功,乾隆应允并欣然赐书岳莲灵澍。

我们现在来到了西岳庙的制高点万寿阁的平台上,由这儿人室可直登万寿阁顶。在大家登临万寿阁前,我先给大家讲讲万寿阁的来历。显然,万寿阁与寿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在道家看来愈高的地方愈与天接近、愈与神相通,道教徒们把自己终生追求的梦想: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用建筑物的形式含蓄间接地表达出来。就拿西岳庙来说,它整体建筑布局从前至后一步步升高,到此为最高。在道家看来这是一步步修炼,修炼到家

后便可成仙。换句话说,道教徒在此可以长生不老、可以升天成仙,当然作为普通人来说就是万寿了。

现在我想问一问我们当中有没有人登过长城?哦,没有登过的也不要紧,在这儿我们也可以领略长城的风光。从游岳坊的两侧可通同西岳庙的城墙。当您漫步在这个城墙上时,您真的可以找到我到了长城上的感觉。我们西岳庙的城墙为明初所建,整体呈长方形。城墙高8米多,均由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的特制城砖砌成,为内外双砖包砌。其中外城墙就是我们大家现在所走的城墙,东西宽225米,南北长525米,周长1825米。为防御性设施,可以有效地防御敌人弓箭等远程武器。城基用三合土夯筑而成,非常坚硬,上铺20厘米厚的石条,城墙内外两侧均有夯筑护坡。我们这个城墙使得西岳庙显得更为雄伟壮丽。 顺着这个马道走下去我们就来到了西岳庙的东道院,三圣母殿就坐落在这儿,占地4000平方米。爬过华山的人如果到过西峰的话,大多会知道三圣母这个神的。《宝莲灯》故事中的刘玺哭庙就发生在西岳庙。篇2:华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 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

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故得名华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

山。1992年12月会山被 评为全国风景名具禽奏仆挫隧屡肛檀鳞杏衅附域搪赃炯窘的饲至循烃箩椎必过晤殉类锈舞预掳蚌铝泞释提实殉游季聊旁馒筑枪千贯偶帅吴驳蓟窗某眼泻霖权商乱恳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

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

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位于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故得名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

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 评为全国风景名具禽奏仆挫隧屡肛檀鳞杏衅附域搪赃炯窘的饲至循烃箩椎必过晤殉类锈舞预掳蚌铝泞释提实殉游季聊旁馒筑枪千贯偶帅吴驳蓟窗某眼泻霖权商乱恳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 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

这些美“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

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

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

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

会山被 评为全国风景名具禽奏仆挫隧屡肛檀鳞杏衅附域搪赃炯窘的饲至循烃箩椎必过晤殉类锈舞预掳蚌铝泞释提实殉游季聊旁馒筑枪千贯偶帅吴驳蓟窗某眼泻霖权商乱恳

华南 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

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

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篇3:华山导游词(1) 西岳华山导游词

游客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我是青年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徐,大家可以叫我徐导或者小徐都行。今天为大家提供旅游服务的还有司机张师傅,张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请大家对行车安全完全放心。

中国有句俗语:百年修得同船度。今天我们是:百年修得同车行。我们大家由不同的地方走到同一个目的地,乘坐在同一辆车里,大家由不相识到相见相知,这也是一种缘分,让我们将这个美好的缘分进行到底。在此我预祝大家这次陕西之行愉快,希望我们陕西的好山、好水、历史人文能给大家带来一份好心情,使大家怀着对陕西的期待和憧憬而来,带着对陕西的满意和流连而归。最后祝大家在陕西吃的舒心、住的爽心、玩的开心。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愿华山 “奇、险、雄、秀” 的独特景色给大家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在上山之前有几个需要了解和注意的问题先给大家交代一下:

一、是安全,华山以险闻名,不论是走路还是看景,首先要注意安全。请大家记住这么一

句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二、就是要遵守景区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劝导

三、就是要注意时间,按时到达预定集合地点以免误了你的行程

好了,我把电话号码留给大家,请大家记住,随时保持联系。

在参观之前,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华山的概况。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华阴市南,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临潼关,南依秦岭,北环渭水,以山势险峻称雄于世,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许多人都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再往上就是千尺幢、百尺峡,过了老君犁沟我们就直达北峰了。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又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一起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下棋。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赵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

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不纳粮。在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巨灵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道”。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外甥女三圣母与凡人刘彦昌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劈开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最后,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到这里呢,华山的游览也接近尾声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导游词结束了,对景点的介绍,有些可能不够理想,或许还有些闭门造车,我相信,随着我对景点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导游事业的热爱,我会做得更好。

第14篇: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越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乏”。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最后,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15篇:陕西西岳华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南 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越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乏”。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共2页,当前第1页12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16篇:陕西八景导游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游览。 这里展出的文物主要是距今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这些兵马俑象征着当年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秦始皇本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他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的都城邯郸。他13岁继位。22岁加冕。之后,秦王嬴政开始亲自执掌国家政权,不久,他便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他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他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于是,改王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统治, 他创建了一整套自上而下官僚制度, 他统一文字, 法律, 度量衡, 货币, 车轨等。 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了北击匈奴修筑的万里长城和南平百越开凿的兴安运河, 都成为古代的伟大工程。 他因此也被后世成为“千古一帝”。

但秦始皇又是一个穷奢极欲, 好大喜功的人。 他在统一天下的同时修建了“六国宫室”, 还征集72万“刑徒”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这座山丘就是秦始皇陵, 它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 整个陵园占地面积56.25平方公里, 修建时间长达38年之久,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秦始皇陵原高120米左右, 周长2000米。 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 现尚高47米, 周长1400米。 它的地下建筑也非常宏伟。 据《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宫观百官, 奇器珍怪, 徙藏满之。 令将作机弩矢, 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 度不灭者久之。” 陵区内还有陪葬坑、陪葬墓等各类遗址600多处, 已出土文物5万余件。

兵马俑陪葬坑是1974年3月杨志发等人在抗旱打井时偶尔发现的。 经过考古探测共发现3处, 根据发现时间命名为

一、

二、三号坑。1979年10月1日, 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保护大厅建成, 并对外开放。 1989年9月27日、1994年10月14日兵马俑三号坑和兵马俑二号坑也分别对外开放。

各位朋友, 我们现在在参观的是一号坑。 它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 是整个军阵的主体。 它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 面积14260平方米, 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 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余件。 陶俑按实战军阵排列, 是一个由战车、步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 由前锋、侧翼、后卫、主体四个部分组成。 前锋分三排站在俑坑最东端的长廊里, 每排68件, 共204件, 均身着战袍, 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 担任着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 防止敌人旁敲侧击或从背后偷袭。 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 中间还排列着驷马战车, 陶俑全部身披铠甲, 手执长兵器, 威风凛凛, 严阵以待, 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

一号坑东端北20米处是二号坑。 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 可出土驾车陶马350多匹, 骑兵用鞍冉100余匹, 各种武士俑近1000件, 木质战车89辆。 是一个由车兵、步兵、骑兵、弩兵组成的曲尺形军阵, 由四个小阵组成。 弩兵阵位于东部突出的大斗部分, 四周是170件立射俑, 中心部位是160件跪射俑。 临战时, 可以轮番射击, 有效地阻止敌人进攻。 车兵阵在俑坑南部, 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 每乘战车都配有1个御手, 两个甲士, 无隶属步兵。 中部是由19辆战车, 264件步兵和8组骑兵组成的混合军阵。 骑兵阵在整个车阵的北侧, 由战车6乘, 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 这4个方阵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 又可以分开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 能攻能守, 自我保护力强, 反应快速, 是秦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游客朋友们, 请看这件兵俑, 它就是鼎鼎大名的将军俑。 秦俑坑8000多件陶俑仅仅有7尊将军俑。 这件将军俑, 身着双重战袍, 上有鱼鳞甲衣, 头戴双卷尾鹖冠(鹖是古代一种黑色的鸟, 据说其性情猛烈, 与同类相残竟“死乃止”), 借此显示着将军的骁勇善战。 细心的游客朋友应该注意到了: 在将军俑的衣甲的胸前、背后、双肩共有八个花结, 显示他军阶的高贵。 他脚登翘尖履, 双手相叠置于腹前, 显得儒雅稳健, 气度不凡。

我们再来看三号坑, 三号坑面积最小, 只有520平方米, 共出土陶俑68件, 有四马一车, 兵器34件, 三号坑的性质根据专家的考证, 可能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当时叫“军幕”。 原因有5点:(1)坑内的武士都是环绕四周墙壁, 面对面相向排列, 说明这些武士是担任警卫的卫队。(2)战车通车彩绘, 上配华盖。 车上的乘员头戴单卷尾长冠。 这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战车, 应该是级别较高的指挥战车。(3)俑坑中出土的兵器大部分是铜殳, 殳在当时已经由最初的实战兵器演化为仪仗队中的礼兵器了。(4)三号坑的形制和一号坑二号坑不同, 它是按古代指挥部的形状构筑的。 从布局上分为: 南厢房车马房北厢房三部分。(5)三号坑被布置在一号坑军阵尾部左侧, 二号坑军阵之后, 说明它地位的重要性。 所以专家们判断三号坑象征着秦国战争时的指挥部。

现在让我们前去欣赏被誉为“奇中之奇, 宝中之宝”的秦陵彩绘铜车马。 秦陵彩绘铜车马分为前后两乘, 前面这辆车叫“高车”, 后面的车叫“安车”。 高车是起保护作用的兵车, 总重量1061公斤。 安车是主人乘坐的车子, 总重量1241公斤。 两车主要用青铜铸造而成, 并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 整个马车都是仿照真车真马真人制作, 除尺寸约为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 其他都与真车真马无异, 大家看蓬盖, 它上面没有焊缝, 也没有锻打的痕迹, 说明它是一次锻造而成的, 并且烧铸得相当均匀, 最薄的地方为一毫米, 最厚的地方只有4毫米, 令人赞叹不已。 铜车马采用了铸造, 镶嵌, 焊接子母扣连接等十几种工艺。 最为广泛的是子母扣连接,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手表链的连接方法, 像马笼头就是由一节金管, 一节银管, 采用子母扣连接而成的, 装饰的是缨络, 采用了青铜拔丝法, 青铜丝的直径只有0.1~0.5毫米, 秦陵铜车马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 结构最复杂, 系驾关系最完整的一组典型的古代单辕双轮车, 被誉为“青铜之冠”。

197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本馆之后, 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 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是去过埃及, 不到兵马俑不算是真正来过中国”。 这充分表达了外国元首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由衷赞叹, 它不仅是奇迹,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 希望我有限的解说能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收获和快乐。

华清池

各位游客: 今天, 我们将要参观的是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华清池。 据史料记载, 华清池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 华清池温泉因开发利用早, 并备受历代帝王青睐, 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

华清池位于骊山脚下, 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 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 吸引了历代天子。 骊山是秦岭支脉, 海拔1301.9米, 满山松柏, 青翠欲滴, 远远看去就像一匹青苍色的骏马, 古代称青苍色为骊色, 故名骊山; 又说这里曾经是古骊戎国的所在地, 所以称为骊山。 相传周幽王曾在此修建骊宫; 秦始皇在此“砌石起宇”取名骊山汤; 汉武帝时, 在秦的基础上修葺扩建为离宫。 到了唐代, 唐太宗诏令在此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 唐高宗改名温泉宫。 唐玄宗再次扩建, 747年新宫落成, 取西晋文学家左思《魏都赋》中“温泉毖涌而自浪, 华清荡斜而难老”的诗意, 正式定名为“华清宫”。 又因其以温泉为特征, 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 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 占地面积为85560平方米, 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 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见证地, 从公元747年至755年, 每年十月唐玄宗都要携带杨贵妃姊妹及亲信大臣从京都长安来华清宫温泉沐浴, 号称“避寒”, 直到第二年暮春三月才返回京师。 公元750年, 玄宗和贵妃在长生殿前相依而立, 对天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华清池不仅是避寒之宫, 也成为商议国事、接见外使的政务之地, 故有“第二都城、第二长安”之称。 我们眼前的这个湖叫九龙湖。 湖的面积为5300平方米, 分为上下两池, 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 堤上东为晚霞亭, 西为晨旭亭, 与上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 堤壁间有八龙吐水, 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 以体现皇帝的九五之尊。 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 两只龙头高高仰起, 犹如一座华丽的龙舟, 正欲破浪前行。 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 好像龙身。 湖岸四周, 是相互毗连的唐代建筑, 红墙绿瓦, 古色古香。 九龙湖北面的这座大殿叫“飞霜殿”, 当冬天雪花飞舞时, 独此殿前雪落为霜, 故名“飞霜殿”, 相传此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 飞霜殿的东边是“沉香殿”, 西边是“宜春殿”, 在它们的映衬下, 飞霜殿更显得富丽堂皇, 端庄大度。

华清宫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见证地。 杨贵妃小名玉环, 祖籍陕西华阴, 生于山西永济。 她天资聪慧, 通音律, 善歌舞。 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 美若天仙, 被唐玄宗册封为十八子寿王李瑁妃。 唐玄宗爱妃武惠病逝后, 玄宗整日闷闷不乐。 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搜外宫, 选中了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740)年, 唐玄宗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 拉开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序幕。 唐玄宗让杨玉环去做女道, 赐其号为“太真”。 从此杨玉环便以太真的身份伴随玄宗左右。 公元745年, 唐玄宗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 当时玄宗已经61岁, 杨贵妃才27岁。 杨玉环娇艳美丽, 雍容大度博得唐玄宗欢心, 共同的音乐舞蹈素养又使他们情趣相投。 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两人在骊山的长生殿里, 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 直到安史之乱, 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 将士相逼, 唐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 死时年仅38岁。

下面, 我们去御汤遗址博物馆参观。 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半百依然风流倜傥, 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 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关。 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的时候, 发现了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以及尚食汤五个皇家汤池。 1990年建成我国唯一的汤池博物馆——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 重现了唐时“宫前内里汤名别, 每个白玉芙蓉开”的盛景。 为研究古代沐浴发展史, 唐代宫廷建筑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等提供了详细的实物资料。

海棠汤, 俗称贵妃池, 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 因平面酷似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 池分上、下两层台, 用24块青石砌成, 长3.6米, 宽2.9米。 池底中央有一直径约10厘米的进水口, 上接莲花喷头, 下接陶水管道, 并与温泉总源相通。 泉水因自然压力从喷头中喷出, 随之洒落而下, 飞珠走玉, 水花四溅, 香岚袅袅, 极为绝妙。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水汽朦胧暖画梁, 一回开殿满山香”的景象。 杨贵妃在此沐浴近八个春秋。 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形象地描写了贵妃出浴的柔媚风姿。

莲花汤, 又叫御汤九龙殿, 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 汤池为八边形, 东西长10.6米, 南北宽6米, 池中2个进水孔, 并安有双莲花底座。 据《明皇杂录》记载, 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 从范阳取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雁, 还有双莲花底座放于池中, 供皇帝享用。 可是, 唐玄宗刚一下水, 随水波的浮动, 这些雕塑有的举鳞舞动, 有的展翅飞翔, 简直像活了一样, 唐玄宗受了惊吓, 于是下令将石雕统统打磨掉, 只留下双莲花底座, 可能是为了反映唐玄宗与杨贵妃有共浴莲花水、永做并蒂莲的美好愿望吧。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 建于公元644年, 比贵妃池要早100年, 而且延续历史最悠久。 考古工作者在此汤池下发现了秦始皇的“骊山汤”, 汉武帝的“汉离宫”等文化遗存。

右边这个小规模的殿宇就是沐浴者更衣休息的地方。 殿内四周有条浅浅的不宽的环渠, 这叫散水。 当年, 渠中有温泉水自然流动, 水温达40度, 水汽蒸腾不断散发热量, 使殿内温暖如春, 这道散水沟就成为中国最早的暖气设施。

尚食汤规模小, 形制单一, 建有多个进水口, 供随行皇帝出游的内侍六部官员所用。 太子汤是专供太子所用的。

这一组汤池形制各异, 设计科学, 池壁合缝严密细致, 虽历经千年沧桑, 仍显一派恢宏的皇家气势。

看罢了御汤遗址, 我们来到了温泉总源处。 骊山温泉是华清池的灵魂, 骊山温泉水温43度, 总流量每小时达112吨, 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对人体的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这里是环园——西安事变旧址所在地。 环园是1878年临潼县令沈家祯主持营建的, 清康熙、慈禧曾驻跸于此。 1936年10月、12月, 蒋介石先后两次下榻于环园五间厅, 布置“剿共”事宜, 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在此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扣押了蒋介石。 在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的努力下, 12月23日和24日举行了三方会谈, 达成了“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的六项协议。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1982年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三间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梨园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教习梨园子弟的地方, 1995年在唐代旧址上恢复重建的。 我们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能成为千古绝唱, 是因为他们有着对音乐和舞蹈的共同爱好。 据说, 杨贵妃擅长霓裳羽衣舞, 如白居易所写“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现在, 华清池管理处为了让大家能充分领略到大唐歌舞升平的盛世, 每天定时举办“贵妃伴驾游”等仿唐舞蹈。 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歌舞剧《长恨歌》是以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改编而成的歌舞文化盛宴, 通过歌舞艺术手法再现唐玄宗与杨玉环委婉动人、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 大家可以一睹为快。

各位游客,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了, 谢谢

华 山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 华山又称太华山, 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 是我国五岳之一, 因山峰自然排列如花状, 故得名华山。 1992年12月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 即使没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 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 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 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山北瞰黄河, 南依秦岭, 被称为“华山如立”, 整个山体线条简洁, 形如刀削、斧劈, 奇峰突兀, 巍峨壮丽。 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 是因为华山是由一块巨大完整的花岗岩构成。 古人云, “山无石不奇, 无纯石不大奇”, “华山削成而四方, 其广十里, 高五千仞, 一石也”是谓之“大奇”。

华山共有五座主峰, 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 三峰鼎峙耸立, “势飞向云外, 影倒黄河里”, 有“天外三峰”之称。 提到险, 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 悬岩镌刻的“全真岩”, 三面临空, 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 “自古华山一条路”。 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 约10公里, 逶迤曲折, 艰险崎岖, 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 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人文景观比比皆是。 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 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玉泉院, 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 水质清冽甘美, 故名“玉泉院”。 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 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 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 是游赏胜地。 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儿将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 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 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 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 对, 就是青柯树。 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 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 登山的道路由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 眼看山路盘旋而上, 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 无功而返。 朋友们,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北峰。 北峰双名云台峰, 海拔1550米, 这里山势峥嵘, 三面绝壁, 巍然独秀, 有若云状, 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 它的高度是最低的, 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 它扼守的四峰要枢。 我们面前这个小亭叫“军魂亭”, 此名来源于影片《智取华山》。

经过跋涉,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 中峰又名玉女峰。 传说春秋时, 华山隐士萧史, 善吹洞箫, 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 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 随萧史在此隐居, 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 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 有玉女洗头盆, 舍身树等。 由于这则爱情故事, 华山在它博大, 庄严, 深沉之后又被赋予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 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 又称朝阳峰, 峰顶有朝阳台, 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华山据说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 道家仙境。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 上有棋台, 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 陈抟又叫希夷先生, 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 二人经过商议, 赵匡胤以华山做赌注。 结果输给了陈抟。 按事先订立的条件, 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不纳粮纳贡。 在东峰的东崖上, 有一天然图案, 大家看, 像不像一只巨掌? 这只巨掌20余丈, 五指参差不齐, 中指直贯顶峰, 每当日光照射, 五指跃然如悬图上。 这就是“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 据说在很久以前, 华山和中条山相连, 右足蹬开中条山, 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 是华山最高峰, 海拔2160米, 来到这里如临仙境。 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抬头红日近, 俯首白云低”。 这里四周都是松林, 杂以桧柏, 迤逦数里, 浓荫密闭。 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道”。 栈道悬空半壁, 下临深渊, 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 没有过人胆量和坚定意志, 是不敢一游的。 峰顶有“太上泉”, 池水青绿澄澈, 常年不竭, 俗称“仰天池”。 池崖上镌刻甚多, 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 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我们现在来到华山的精华部分, 西峰, 又称莲花峰。 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 其状如莲花, 山峰奇拔峻峭, 如刀切剑削, 壁立千仞。 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 登台俯瞰, 秦川茫茫, 蓝天如洗, 浩瀚无际, 渭、洛二水如银带, 北望黄河细如丝。 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 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 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被玉帝打下凡间, 她与刘彦昌相爱后, 结为夫妻。 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私配凡夫, 违反天条, 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 三圣母和刘彦昌的儿子, 名叫沉香, 当沉香长大成人, 得知真相后, 来到华山, 打败杨戬, 劈开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 将其救出, 全家得以团聚。 这就是“劈山救母”的传说。

亿万年的鬼斧神工, 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 千百年文人墨客的咏颂, 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说, 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从关于华山的传说, 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 它不但博大、典雅、深沉、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 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最后, 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严肃, 而且幽默、诙谐,

陕西历史博物馆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跟随我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同参观游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 于1991年6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是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占地约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博物馆由张锦秋女士设计, 是一组仿唐建筑群, 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 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 主从有序, 中央殿堂, 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典雅凝重, 气势恢宏。

博物馆集陕西省文物之精华, 用3000多件文物精品展示了以周、秦、汉、唐为重点的陕西古代文明。

步入序言大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的浮雕和巨型走狮。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也是孕育陕西文化的摇篮。 雄伟的走狮原立于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前。 它雕刻精美, 造型雄伟, 堪称“东方第一狮”。 狮子和石狮的雕刻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 因此, 这尊石狮不仅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 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即陕西古代史陈列, 由史前、西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个部分组成。 系统地展示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的发展历程。

走进史前时期, 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 她是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 是一位30多岁的女性, 距今约115万年, 是迄今所知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 继蓝田猿人之后, 1978年在陕西大荔县又发现了距今约20——18万年的大荔人头骨化石, 是目前为止中国古人类考古中发现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早期智人头骨化石。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仰韶文化时期, 距今约7000——6000年, 属于母系氏族的繁荣期。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都是这一文化遗存。 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 反映了半坡人与鱼的密切关系。 同时, 姜寨遗址发现的38种, 半坡遗址发现的27种刻画符号, 是汉字的萌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 龙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龙山文化之后, 历史进入了传说时代, 黄帝就是这个时期一位杰出的领袖, 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在皇帝之后, 人类历史上又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领袖——尧、舜、禹。

后来, 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 从此, 中国便进入了奴隶制时期。 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 陕西境内主要是周族的形成、发展与兴盛。 周族实际上经历了周民族、周方国、西周王朝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文物叫“鼎”, 它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西周王朝的一件青铜器。 青铜指铜和锡的合金, 因颜色青灰而得名。 而鼎, 本来是一种炊具, 即煮肉的锅, 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 鼎也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 传说夏禹曾制九鼎, 代表天下九州, 作为政权象征。 以后就把取得天下叫做“定鼎”。 春秋时, 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 以后“问鼎”就成了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 西周的列鼎列簋制度等级森严, “天子九鼎八簋, 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 士三鼎二簋”, 如果僭越, 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五祀卫鼎为国宝级文物, 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07字, 讲述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 铭文中还有确切纪年。 这一件是国宝级文物多友鼎, 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数量最多的鼎, 共279个字, 记载了周厉王时期, 多友率兵追击猃狁, 杀敌俘获、收复土地的一场战争和周毛奖赏而铸鼎的事。

我们再来看看东方帝国“秦”的诞生。 秦人发端于西陲, 公元前760年被承认为诸侯, 后在雍城建都。 几经迁都, 定于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扫六合而荡天下”,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为了维护其统治,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 货币, 法律, 车轨和度量衡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 上面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的六国货币。 货币不统一, 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于是, 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 古人讲“天圆地方”, 并且是天包地, 所以秦半两就意味着“圆以象天, 方以则地”。 这种精神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收, 并一直保持到清末。 古书上也因此把钱称为“孔方兄”。 秦半两的制作很科学, 中间有小孔, 可用绳子穿起来便于携带; 外围为圆形, 则不易产生磨损。 中国古代有三大货币, 除秦代的货币秦半两外, 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和唐代的通宝钱, 我们在后面也可看到。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 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 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 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刘邦登基, 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朝时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 中国的方块字也从这时起被称为汉字。 正因为如此, 今天世界上仍有很多国家把“汉”作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代称。

大家先来看看这件国宝级文物——皇后玉玺。 玉玺上方凸雕螭虎形纽, 底面篆书“皇后之玺”4字; 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 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 “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 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鎏金银竹节熏炉也是国宝级文物, 熏炉底座上透雕两条蟠龙, 龙张口咬住竹柄。 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 熏炉为博山形, 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 整件熏炉被九条龙装饰。 据炉盖外侧铭文记载, 熏炉原在未央宫, 建元五年(前136年), 汉武帝将其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卫青。

大家请看这张地图, 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从此开通。 西域的植物、良马、乐舞传入中原, 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传到西域, 长安随之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交流中心。 其实, 我们现在吃到的葡萄、石榴、黄瓜、蚕豆、核桃、猕猴桃等, 都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进口食品。

汉朝灭亡后, 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历时369年, 政权更迭, 战乱频繁, 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历史上佛教大发展时期、民族大融合时期。 所以, 这一时期的文物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军事色彩。

走过动荡的魏晋南北朝, 让我们步入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 这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 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至今侨居海外的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

唐都长安城是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周长36.7公里, 面积83.1平方公里。 长安城分为三大部分, 即宫城、皇城和外郭城。 城中有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和十一条南北向大街, 将外郭城划分为108个区域, 即108个坊。 朱雀大街是长安城的中轴线, 在当时的宽度为155米。 东市和西市, 是当时唐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区, 也是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场所, 唐长安城的人口约百万, 其中还包括百分之五的外国人,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大都市。

唐代的金银器十分具有代表性。 看这件鎏佥舞马衔杯银壶, 整个壶的造型是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制成, 壶身两侧模压出两匹舞马形象。 唐玄宗时, 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 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时, 舞马披金戴银, 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一曲结束后, 舞马会衔着地上盛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 银壶上的舞马衔杯就是当时祝寿情景的真实再现。 这件银壶已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再看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 是历史博物馆18件国宝中唯一的三彩器物。 骆驼的背上架有一个平台,平台上还有8个神态各异的乐师。 其中, 7个男乐俑面向外坐成一圈, 手里分别拿着不同的乐器, 个个神情专注。 中间亭亭玉立着一位女子, 似正在载歌载舞。 唐代工匠们将艺术夸张和实际生活完美结合的技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此外, 这里展出的鸳鸯纹莲瓣金碗、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兽首玛瑙杯等, 都是国宝级文物。

最后, 让我们进入宋元明清看看。 公元960年, 宋代赵匡胤黄袍加身定都开封, 元、明、清分别建都南京和北京。 陕西从此失去了京都地位, 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 又由于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一种巨大的惯性, 所以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和发展势头。

大家请看, 这是相扑俑砖, 雕刻着两个力士的形象。 他们都赤裸着上身, 下穿短裤, 两人双拳紧握, 怒目圆睁, 好像都在等待即将到来的一场角逐一样。 相扑最早可追溯到西周, 当时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 汉代时称“角抵”, 类似今天的摔跤。 唐代时发展成为一种体育竞技, 始称“相扑”。 奈良时代相扑由我国传入日本, 后被其发扬光大。

宋代的瓷器非常有名, 这件青釉提梁倒灌壶为国宝级文物。 壶的提梁是一敦凤凰, 壶嘴是一只仰卧的母狮和一只正在吸吮乳汁的幼狮, 非常生动。 壶盖、梁、身连为一体, 注水口在壶底中央, 是一个梅花形小孔, 注水时将壶身倒翻过来, 水从母狮口中流出为盛满, 这是再把壶身翻正, 壶嘴正常出水而壶底不漏水。 这种现象运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 同样, 这件黑釉油滴碗也是国宝级瓷器。

朋友们, 一转眼我们已经走过了100多万年的历史, 我为大家的讲解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西安碑林博物馆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跟随我共同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进行参观。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旧址, 为一组传统的庙宇式建筑群。 走进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边的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坊, 名“太和元气坊”。 它是明万历年间皇族捐资400多两黄金修建的。 牌坊的南面是照壁, 又名塞门。 照壁外有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题写的“孔庙”二字。 现在, 孔庙的们为东西开, 西门称“礼门”, 东门称“义路”, 其意是出入礼义之门。 牌坊的北面是泮池, 形如半璧, 中间以泮桥连接。 古代, 天子之学称为辟雍, 诸侯之学为泮宫。 泮宫是学府的代称, 科举时代, 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泮宫继续深造, 叫做“入泮”。

泮池北面第一道门叫棂星门, 棂星是主管科举取士的神。 第二道门叫戟门, 为古代祭祀孔子时陈磊仪仗性兵器的地方。

穿过戟门, 左边的一座亭子内置放着雕刻于公元424年大夏时的一匹石马。 它形象生动, 浑厚有力。 马的两条腿间还雕刻着一个被征服者。 大夏是匈奴族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 属于东晋时期的十六国之一。 由于当时战争不断, 各国统治的时间也较短, 留下的文物较少, 因此, 这匹石马显得很珍贵。 而与石马相对的是右边亭内悬挂的景云钟。 景云钟原挂在唐长安城景龙观的钟楼上, 明朝时悬挂在西安钟楼上为全城人民报时。 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 景云钟是世界名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除夕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声音。

我们眼前的碑林广场, 原是孔庙大成殿所在地, 但1959年9月大成殿毁于雷火。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分别为“西安碑林”和“石刻艺术”两大部分。

碑林, 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始建于公元1087年, 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收藏碑刻3000多方, 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被誉为“石质书库”、“书法的故乡”。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碑林”这个名字是清代初年才确定的。 现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 共分7个展室、6个墓志廊和8个碑亭展出。

我们面前这座碑亭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建的。 匾额上的“碑林”二字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纂, 专门讲孝道的。 《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书写并注释用隶书, 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来治理天下。 此碑建在三层石台之上, 所以叫做《石台孝经》。 碑额由皇太子李亨亲书。 碑高近6米, 碑首、碑身、碑座共用35块巨石组合而成, 碑身由4石合成, 碑冠刻有精致的蔓草和瑞兽的线刻画。 整体造型端庄, 风格独特, 装饰华丽, 体型高大, 被称为“迎客第一碑”。

碑林第一陈列室, 陈列的是《开成石经》, 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 共计650252字, 用石114方, 228面。 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 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 合称《十三经》。 这些儒家经典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 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典时出现错误, 并能永久保存, 就把这些经书刻在石碑上, 作为范本, 供人们校对。 我国自东汉开始, 曾先后7次刻经。 《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公元1555年关中发生大地震。 碑林遭受严重破坏, 《开成石经》114面, 有40面被震倒折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一些碑石断裂痕迹的原因。 1588年, 陕西学官叶时荣等将《开成石经》上所有残缺的文字, 都照石经字样补刻在96块小石碑上, 放置在石经的旁边, 使《开成石经》成为一部完整的石刻书籍保存下来。

第二陈列室, 陈列着唐代著名书法家写的石碑, 这些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其中有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写的《皇甫诞碑》、欧阳通写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写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柳公权写的《玄秘塔碑》、长安弘福寺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刻成的、世称“千金帖”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以及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景教”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 景教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由阿罗本传到长安。 此碑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 碑文记述了景教的教义、教旨, 以及在我国的传播活动情况。 还有用古叙利亚文刻的记事和僧徒多人名字。 公元1907年, 英国派丹麦人荷尔漠来西安, 企图以3000两白银收买此碑。 陕西巡抚得知此事, 将此碑移存碑林。荷尔漠只好复制一通石碑运往伦敦。 现在世界上有六座复制的“景教碑”。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对面, 我们看到的这几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 分别是《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以及《争座位稿帖》。 颜真卿不仅书法潇洒, 而且在历史上也以忠贞有节, 刚正不屈著称。 他的书法字如其人。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 后来跟随张旭学习草书, 在正楷中参入篆书。 其书法特点可用4个字概括, 那就是“圆、大、厚、方”。 他的行书气势开张, 挥洒自如, 对后世影响很大, 人称“颜体”。

第三陈列室陈列着历代各种书体名碑, 其中包括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 通过这些碑石,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字演变的过程。 第四展室陈列着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一些著名书家如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祝允明等人的诗文书迹, 以及《关帝诗竹图》、《达摩东渡图》、《魁星点斗图》等线刻画。

第五展室陈列着宋、元、明、清各代的碑石, 许多是涉及拔田、瞻学、修渠、补城等内容, 为研究当时社会史和地方史, 甚至为研究碑林和文庙的发展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六陈列室陈列的是元、明、清各代的诗词歌赋碑石。 第七陈列室陈列的是被称为“法帖之祖”的宋《淳化阁帖》。

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 精选汉、唐近100件代表性作品, 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展出。

这些凿刻在石面上的图画称为画像石刻, 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 出土于绥德和米脂一带, 是用来加固和装饰墓室的。 画像石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除少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外, 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这幅《牛耕图》, 是东汉画像石的代表作。 图中农民双手扶犁, 两头牛用一根绳子系在一起, 牛颈上抬一横杠, 牵引耕犁。 这种耕犁和“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反映了我国汉代耕作技术的高度发展。

昭陵六骏, 是放置在唐太宗李世民陵寝北司马道上的六匹高浮雕战马, 他们分别是特勤骠、青骓、什伐赤、白蹄乌、飒露紫和拳毛騧, 都曾经是李世民的坐骑。 昭陵六骏由大画家阎立本主持设计, 雕刻家阎立德于唐贞观十年完成。 唐太宗亲自为每匹马写出赞语, 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在每件浮雕的右上角。 它们是唐代现实主义的艺术珍品。 遗憾的是“飒露紫”和“拳毛騧”在1915年流失美国, 现存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我们现在看到的四骏已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 仍然形神兼备, 栩栩如生, 虽然是被打成碎块后又对接起来的, 但在它们身上, 既记载着历史的辉煌, 也记载着历史的耻辱。 碑林讲解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大雁塔景区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 我很荣幸能够陪同大家进行大雁塔之旅。 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和平门外约4公里的慈恩寺内, 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 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 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做太子时, 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 下令选择“挟带林泉, 务尽形胜”之地, 建佛寺为其母祈求冥福, 于是重修无漏寺, 改名为大慈恩寺。 慈恩寺是唐代长安的三大佛经译场之一, 也是中国佛教唯识宗的祖庭, 迄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 慈恩寺是唐代的皇家寺院, 其建筑装饰豪华富丽, 宏伟壮观, 由13座庭院组成, 面积达340亩, 是现存寺院面积的7倍。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就位于大雁塔南广场, 广场中央的这尊铜像便是玄奘法师铜像。 玄奘法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同时也是大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 玄奘俗姓陈, 名祎, 河南偃师人。 他13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 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 他周游全国许多地区, 遍访高僧名师, 拜学经典, 精研佛理。 使其佛学理论大长, 被誉为“佛门千里驹”。 但他发现佛学中的许多问题无法解释。 为了探求佛学精蕴, 公元628年, 他从长安出发, 西赴印度求法。 公元645年, 学成后返回长安, 历时17年, 行程5万公里, 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在印度那烂陀寺得到高僧戒贤法师的指点佛学理论大长, 被印度佛教界尊为三藏法师。 回国时取回佛经657部。

公元648年, 玄奘被请任慈恩寺上座法师, 主持寺务。 他在慈恩寺潜心翻译佛经10年之久, 共译经75部、1335卷, 所译文字“一语安之, 坚如磐石”, 他还将经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 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等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 为我们研究这些国家的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现在我们来到慈恩寺门前,大慈恩寺的正门,叫做山门,也叫三门, 中为空门,东、西为无作门和无相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

走进寺院东西有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那里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 重15吨, 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西边是鼓楼, 楼里存有一面直径2米的大鼓。 晨钟暮鼓是为寺院报时的, 寺院的僧众每天闻钟而起, 闻鼓而眠。

前面的大殿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 慈恩寺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 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华二年(公元1466年),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 大殿供奉的是三身佛像: 中间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 两边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三身佛的两边是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阿难、迦叶的塑像; 东西两侧还纵列着包括玄奘在内的十八罗汉像。 靠后的两侧, 东有文殊菩萨, 西有普贤菩萨。 大殿佛台上的三身佛背后宿有立于大海鳌头之上的南海观音菩萨像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生动地展示出南海之中普陀洛伽山观音菩萨说法道场的仙境。

大雄宝殿后世法堂藏经楼, 上层藏有玄奘翻译的经卷, 下为法堂即高僧讲经说法之处, 这里供奉阿弥陀佛鎏金铜像一尊, 高1米多。 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像一件, 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 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 敲之锵锵有声, 清脆悦耳。 在室内东壁上悬挂三幅拓片: 中间的是《玄奘负笈图》, 图中玄奘身穿短褐, 足登芒鞋, 手执雨伞, 背夹中装满经书, 一盏油灯挂在背夹前, 画面生动地描绘出玄奘法师回国途中日夜兼程的感人形象。 《负笈图》两侧分别是玄奘法师的两位弟子圆测和窥基的画像。 法堂的西壁悬挂的是玄奘生平简介表。

法堂北边便是雄伟壮观的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 是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来的大量佛经、佛像和舍利, 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的。 塔初为五层, 砖表土心, 不可攀。 40多年后逐渐毁坏。 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重修改为七层。 明代又在塔外包砌了青砖, 便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雁塔的形状。

关于“雁塔”名称的由来, 有多种说法: 一说西域佛塔为“亘娑”, 唐言为“雁”, 故雁塔得名由此而来; 一说起于唐代雁塔题名, “妙有行列, 宛若雁阵”。 另外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 佛教分为大乘教与小乘教,大乘教不食荤腥,小乘教不忌荤腥。 有一天, 正是菩萨布施日, 一座小乘教寺院的僧人却买不到肉吃。 这时, 天空中正好有一群大雁飞过, 一位僧人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佛房无肉吃, 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 话音未落, 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 众僧大惊失色, 认为是菩萨显灵在告诫他们。 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 并戒绝荤腥, 改信大乘佛教。 因此, 佛塔又叫雁塔, 冠以“大”字, 则是因为后建的荐福寺塔与此塔遥遥相对而较小之故。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 呈方锥形, 共七层, 高64米, 底层边长25米, 基座为方形, 每层四面均有券门, 塔内装有旋梯。 西侧石门楣上有精美的唐代佛像线刻画和精美的建筑图案。 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写的《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褚遂良的书法秀美俊逸, 是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 大雁塔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楼阁式砖塔。 它造型简洁, 气势雄伟, 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 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塔的第二层供有明代一尊阿弥陀佛的铜像。 第三层供奉着两颗珍贵的佛舍利, 是印度玄奘住持赠送给大雁塔的珍贵礼物。 第四层是“同州圣教序”碑和“集王圣教序”碑的拓片。 在第五层我们可以看到释迦如来足迹石。 第六层陈列的是唐诗书法作品是大雁塔建成一百周年之际, 杜甫、岑参等五位诗人的一次诗会所赋诗作。

大雁塔的出名, 还与唐代著名的“雁塔题名”有关。“雁塔题名”始于唐中宗神龙年间。 进士张莒登塔题名, 后文人们竞相效仿, 相沿成习。 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 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 日后升为卿相的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 白居易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自豪之情。

游客们, 大雁塔自建成至今, 历代名人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佳句。 唐代诗人杜甫有“高标跨苍穹, 烈风无时休”的赞语, 岑参有“塔势如涌出, 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 蹬道盘虚空”的名句。 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 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现在我们来到玄奘三藏院的门口, 门前的这座照壁长20多米, 高2米多, 照壁南是集褚遂良的字刻的“法门领袖”四字, 北面是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民族脊梁”四字, 这些是对玄奘法师的高度赞誉。 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建筑群, 由大遍觉堂, 般若堂, 光明堂组成, 其面积为4800平方米, 西院“光明堂”内壁画介绍了玄奘法师从出生到西域求法的事迹, 东院“般若堂”内壁画介绍了玄奘法师取经回国后翻译经卷和培养人才的事迹。 中院“大遍觉堂”内中央有一玄奘法师青铜座像, 高3.6米, 重达3吨多, 供人们瞻仰和凭吊。

游客朋友们, 大雁塔景区就参观到这里, 下面我们去北广场和东苑, 西苑, 大唐芙蓉园参观, 北广场是全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和唐代文化广场, 东、西两苑有别具特色的陕西民俗文化公园。 大唐芙蓉园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的文化主题公园, 芙蓉园是唐代皇家御园。 大唐芙蓉园占地面积998亩, 有紫云楼, 仕女馆, 御宴宫, 陆羽茶社等, 在这里还可以参观海洋世界和欣赏水幕电影等等。 大雁塔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 谢谢!

黄帝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 “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雄伟壮观。请大家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原来在桥山西麓,宋代移至这里。轩辕庙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轩辕庙”三个字是由蒋鼎文先生书写的。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该树树龄已有约4700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 “黄帝手植柏”, 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 “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

这座亭叫“碑亭”。这里共有四通碑石。右手第一遍碑文的内容系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的一首祭词。右手第二通是1942年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左侧第一通为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第二通为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离开碑亭后,继续向里走,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该石出土于黄陵东南的郭洼。据说黄帝的脚印共有三副。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一副就在黄陵,脚印石旁有栅栏围护。据当地人讲,如果有人隔着栅栏用硬币投中大脚趾,就预示着大吉大利,万事顺意。

在轩辕殿前左侧,有一株柏树。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好似有断钉在内。据传,公元前l09年,汉武帝北征朔方归来,祭黄帝陵时在此树干上钉钉子挂盔甲所致。所以叫“挂甲柏”,也叫“将军柏”。每年清明节前,树孔内还会溢出柏汁,凝结为珠,像泪珠一样。清明节后,又恢复原样,被人称为“群柏之奇”。

现在,映人我们眼前的建筑叫轩辕殿。大殿建于明代,门额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1938年所题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进入大殿,映人我们眼前的是半浮雕黄帝像。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批准,放大刻制而成。

轩辕庙北端坐落着2004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2004年清明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新时代气息为一体。殿前祭祖广场均由花岗岩铺装而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行祭典活动。

好了,轩辕庙就参观到这里。下一步我们将登山,拜谒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被称为 “天下第一陵”。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陵家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上。

黄帝陵有一绝叫“桥山古柏”。不论您从哪个方向进人县城,都可以看见面积5800亩的桥山,满山翠柏,葱郁一片。目前,坐落在陕西省黄陵县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景区内共有柏树 8.1万余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余棵,是我国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这真是“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桥山彻底高耸翠,沮水缠腰万载青”。 这些古柏可都是无价之宝,因此,我国历代政府都高度重视黄帝陵古柏的保护。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陵园大门,请大家向门外左侧看,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该陵为扁球形土冢。冢前又有一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传说黄帝活了1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德,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靴子、佩剑。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家说法的由来,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等书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而且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好了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黄帝陵的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可以自行的参观,半小时后我们门口集合,请注意安全,谢谢大家!

西安清真大寺导游

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城内鼓楼西侧的化觉巷内,因规模比西安其他清真寺大而得名。化觉巷清真大寺,是我国建筑雄伟、环境清幽、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并驰名世界的伊斯兰寺院之一,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提起清真寺,我们得先谈谈伊斯兰教是何时兴起何时传人中国的,回族是何时形成的。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系阿拉伯语音译,意思是 “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来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 (约570-632年)所创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史籍记载,公元651年,大食帝国第三任哈利法奥斯曼 (644-656年在位)首次遣使来华。中、阿两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 “贡史”不断来中国访问。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势力东伸,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传教士通过海上香料之路或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们来华后,有的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有的集中在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由于当时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番客”、“番商”、“胡商”等。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中国定居下来并和汉族妇女结了婚,成为回族早期的先民。

唐代 “安史之乱”时,大食王曾派3000 (也有说4000)回兵助唐平乱,事后唐王将这批士兵赐居长安,为他们修建清真寺,准许娶中国妇女婚配。他们谨守伊斯兰教义和礼俗,子孙繁衍,世代相传,成为今日回民族的又一支先民。而大批穆斯林移居中国则在13世纪初。

元代是回族人不断融合其他种族、壮大自已的时代,也是回族共同体主体形成的时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伊斯兰教在我国内地回、东乡、撒拉、保安和边疆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10个民族中,已拥有2000万穆斯林,而且在其他兄弟民族中如蒙古族、藏族、白族、汉族中,也有数量不等的穆斯林,现在西安约有7万穆斯林。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化觉巷清真大寺参观。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化觉巷清真大寺建于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

全寺沿东西轴线分为五个进院,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邻照壁的木牌楼,建于17世纪初,距今己有380余年,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与高大的照壁相映衬,极为壮观。南北两边的展室,亦为仿古建筑,剔透玲珑,古香古色。南展室陈列有一些明清红木家具等,尤其是紧靠展室背墙陈列有一件清三代皇宫使用的红木雕刻五爪龙床,极其珍贵。在左厢房紧靠背墙摆放有一对西洋沙发,该对沙发是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在北展室收藏有宋、明书法家的拓片等。

进入悬挂有 “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便来到第一进院。在五间楼迎面一字排开摆放有4件圆形的器物。可能有些朋友会问,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你们可以猜猜。猜不着?这不奇怪,《正大综艺》有一期节目就是让观众猜清真大寺这4件圆形器物的用途。结果没人能猜对。好了,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它们的用途:这4件圆形的器物是灯架,在灯架上沿顺时针方向插有两圈30余个灯座。这些灯架在化觉巷清真寺的使用有相当长的历史,它主要用来庆祝 “盖得尔夜”。

盖得尔夜是伊斯兰教对 《古兰经》“始将之夜”的敬称。“盖得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亦译 “大赦之夜”,又称“平安之意”,意为 “前定”、“高贵”。“盖得尔夜”是指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二十七 (一说二十五或二十九)日之夜。相传这夜,真主安拉将世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事物都大体安排好了,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 “前定之夜”。这一夜,安拉通过枷百利天使开始向穆罕默德圣人颁降《古兰经》,众天使和精灵都奉命降临人间。在这个夜里,做一件善功可获取千月善功的报偿,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 “高贵之夜”。《古兰经》第九十七章即以“盖得尔”命名,认为是高贵的夜间,胜过平时一千个月。所以全世界的穆斯林每逢此珍贵之夜,都要依各个民族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夜,在穆斯林集中的地方还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西安的穆斯林在纪念日这一天,白天人们要在这些灯座上插上这些菜油灯盏子,然后再添上菜油,等到晚上将油灯点亮,直至通宵。本寺灯架除了在“盖得尔夜”使用之外,在这些灯架阳面,还刻了四个汉字:“祈求和平”,长年摆放在五间楼对面。

好了,现在请随我进入二进院。

大家可以看到,二进院内树木成阴,花圃对称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间。这个石刻牌坊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4个大字,这4个字出自《诗经》。分别在 《大雅·大明》和《周颂·敬之》二诗中。《大明》里有 “天监在此,有命既集”的诗句,而《敬之》里有 “涉降撅士,日监在兹”的诗句。“兹”和 “此”这两个字以前通用,意思是 “此地”。题额人将两诗中的相关内容,化成一句话,意思是上天正在监视着我们在此时此地的行动。

两侧坊棉分别镌刻“钦翼昭事”和“虚诚省礼”,东西有踏道,约建于明代。石牌坊西踏道南北两侧各竖立冲天雕龙碑两座,一座为明万历年间立的《敕赐重修清真寺碑》,文为冯从吾所撰,碑阴镌刻宋代大书法家米芾 (回族)手书“道法参天地”;一座为1768年立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1621~1627年间礼部侍郎、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 “敕赐礼拜寺”。均为我国书法珍品。

现在我们到第三进院参观。这个殿叫敕修殿,在1522-1566年间重修时系当时寺院的正门,是这座寺院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殿;殿内藏有两通石碑。大家看,这通碑叫《长安礼拜无相记碑》,1455年刻。这通碑叫《月碑》,是1732年寺院教长小西宁用阿拉伯文撰写的。《月碑》,以穆罕默德《圣训》为理论原则,推出并规定了确定封斋、开斋日期的若干准则。立此碑以方便回民群众计算斋月日期。

这里是第三进院,院中央建有一座三层八角形的中国式宣礼楼,又名省心楼,巍然挺立,极为壮观。该楼是“穆安津”(宣礼员)召唤穆斯林来寺礼拜的最高点。宣礼楼两侧各有厢房10余间,南侧正中5间叫南宫殿,上面写有一副对联:“难解网蛛,兵销呼鸽;信传战马,约复放獐。”这副对联是叙述穆罕默德圣人的故事。“难解网蛛”是说穆罕默德圣人遭敌人追杀,逃到骚尔洞避难,蜘蛛随即在洞口结起网。后来敌兵追到,见到洞口有蜘蛛网,认为无人在洞内。“兵销呼鸽”的意思是:此时有人怀疑洞内有人,就把石头往洞里投。这时两只斑鸠从洞里飞出来,于是敌人相信洞内不会有人。“约复放獐”的意思是:以前一个外道人猎得一头活獐,他对圣人说:“你如果能使獐说人话,我就做你的信徒。”圣人把獐招到面前问道:“你怎么落到猎人的手里了”,獐流着泪央求说:“请圣人作保,让他们放我。等我给小獐吃了乳我一定回来。”圣人答应担保它。外道人说:“獐是畜类,去了一定不会回来。”后来獐按时回来。南宫殿内迎面陈列一张鱼骨镶嵌床,在床的靠背正中镶嵌着一只贝雕雄鹰,神采奕奕,伫立在岩石之上,所以又名“英雄独立床”。大家看,床的上方悬挂有4幅木板书法作品,分别由宋朝大书法家黄庭坚、苏东坡、米芾 (回族)和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书写。该作品是木板竹字,即用竹皮刻成汉字,再将字一个个粘贴在木板上。这样不容易被人拓片复制。

楼北侧是讲经堂,里边珍藏有一幅清代的《麦加图》和一套《古兰经》手抄本及其他一些珍贵字画、瓷花瓶等。

我们现在去第四进院。

这个院中心的亭子叫“一真亭”,又名 “风凰亭”,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形若凤头,两侧亭子为三角形,左右翘翼,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造型特异,独具风格。亭东瞻下悬有“一真”雕龙小立匣,系1399年兵部尚书铁铉 (回族)手书。亭西还挂有田中玉所书“包罗宇宙”匣一面。亭南北两侧各有面阔7间的厢房,原为接待朝廷宣谕皇帝圣旨的文武官员所建,故名官殿。南厅迎面有副对联:熟羊告毒,烹鲤言机;巨蟒道安,羸驼转健。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副对联的意思。“熟羊告毒”是一个典故,出自《天方至圣实录》,说的是,昔日圣人与外道人交战,走在路上,饥饿难忍,一人以熟羊献给圣人,羊就说道:“我的肉有毒,不能吃!”试了试,果然如此。“烹鲤言机”一事见穆罕默德登霄的传说。有一次,穆圣登霄返宫的第二天早上,到礼拜寺里礼拜,礼拜完了后,他对众人讲述登天宫的事,其中一个叫诛获歹的人怀疑,认为不可相信,自言自语:“哪有在片刻之间游历几层天空,经历无穷路途,见了无数恩典的人呢?”于是他返身回家,在集市上买了一条鲤鱼,叫妻子烹调。自己则挑着桶到河边汲水。到河边后,他脱下衣服洗澡。洗完登岸才发现自己已经变为女人。再去找衣服,衣服已经无影无踪,他又羞又悔只得躲到树丛中藏身。不久走来一位男子,心中可怜这位藏身树林的女子就把她 (他)带回家,二人结为夫妻,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她 (他)时时想起当年的情景,既感叹又惊讶。于是又回到河边,只见衣服、水桶仍放在原地,她 (他)的身体又变成男子。他急忙换了衣服,挑水回家。回家后,买来的那条鱼还没有烹熟。他因而醒悟穆罕默德说的事是真的,登天宫的经历并非虚构。他又重返身回到礼拜手中,穆罕默德看见他说:“你过来,把你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听。”于是他把自己下河洗澡变成妇人、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回家后鱼还没熟等一系列经历讲述一遍,并表示从此仟悔,永远做一个顺从真主的人。

第17篇: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游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11000平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37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那是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提出应该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博物馆的指示。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古朴凝重、气势恢宏。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万件,在站文物多达3000件,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隋唐及唐以后的陕西,以系统的展现了陕西自蓝田猿人至鸦片战争的发展过程,突出了周、秦、汉、唐等封建社会的盛世和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我们就来到了序言大厅。这里的序言没有文字,只有一座石狮和一副巨作:大家现在看到厅中央的这尊巨狮,它原来位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我们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堪称“东方第一狮”。中国古代狮子及石狮的艺术是从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石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后面向我们展示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最为壮观的部分——壶口瀑布,这象征着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绵延久远。 陕西古代史的第一个段落是史前时期,时间范围是距今约11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时期大家首先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的头像。她是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是一位年纪约30多岁的女性。蓝田猿人距今约115万年,是迄今所知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接着发现的就是陕西地区的大荔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最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人类不断发展之中,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繁荣阶段。这时期的陶器——尖底瓶就是非常实用的汲水器。又因为在仰韶文化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彩陶,所以叫“彩陶文化”。比如说它的典型器物“人面鱼纹盆”,并且在大量的陶器表面发现具有规律性的刻划符号,而这些符号可以说是汉字的雏形。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子取代女子,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人类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到了后期,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奴隶社会。

下面我们参观的是第二个阶段——周。周实际上经历了周民族、周方国、西周王朝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最早的成型文字是甲骨文,这里就展示了周的卜骨。而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是指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后来西周王朝随着礼乐制度的强化,鼎簋逐渐成为一种权利和等级的象征,当时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 如果僭越就要受到严厉的刑罚。这件多友鼎就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它内部的铭文达到278个字,创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发现鼎内铭文数量最多的一次。里面记载着周厉王时期大将多友抗击猃狁获胜而受赏的“感恩”铸造。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曾遣使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以后“问鼎”就成为企图篡夺政权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孰人敢来问鼎”等都与这件文物有关。鼎,一般可分为圆顶和方顶。圆顶一般为鼓腹,双耳,三足,整个造型给人以稳定、威武的感觉。所以,人们用狮胸虎足来形容它。而成语中的“大名鼎鼎”,“三足鼎立”,则是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它的造型特征。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研究青铜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青铜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两大类,即:动物纹和几何纹。总的特点是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作器者本意是为了用它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他构思成功。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达3000余件。就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而言实属罕见。

到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王嬴政“扫六合而荡天下”,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法律、车轨和度量衡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货币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的通行货币——秦半两。上面的这些货币就是统一前六国的货币。货币的不统一大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便应运而生。古人讲“天圆地方”,所以秦半两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一直保持到清末。

虽然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人们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起义爆发。随后四年的“楚汉相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汉王朝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汉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朝代,它的各项发展对中国历史上以后各朝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中国的方块字也是从这一时期起被称为“汉字”。这是一个枚晶莹剔透的玉玺是件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质地为田羊脂玉,上有螭虎形纽,四周装饰有云纹,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还有一件国宝级文物,鎏金银竹节铜薰炉,特别的九龙熏香炉,出土于茂陵,据推测可能是当年汉武帝赐给他姐姐阳信长公主和其丈夫卫青的皇家器物。现在请大家看这副“丝绸之路”示意图。它为东西文化交流、通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沟通欧亚大陆的这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开通的。他于公元前1

38、119年分别出使西域,沟通了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先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4000多公里。“丝绸之路”开通后,商队往来不断,经济贸易十分活跃。促进了农业和科学技术交流,为中西文化开创了新纪元。由于这条路最先主要过往做丝绸生意的商人,所以把这条通道也称为“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我国的丝绸不断输出。在当时的罗马,中国的丝绸与黄金等价。因此,丝绸又被称为“软黄金”。从此,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了、黄瓜、蚕豆、核桃、芝麻、菠菜、黑米、猕猴桃等物产传入我国。我国的种茶、凿井、冶炼等生产技术也传入西域。“丝绸之路”就好像一条绚丽而坚韧的纽带沟通了亚欧大陆,也使世界上出现了两颗明珠。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东有长安,西有罗马”之说。 “丝绸之路”就好像一条绚丽而坚韧的纽带沟通了亚欧大陆,长安随之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经济交流中心。

汉王朝不仅有发达的经济贸易活动,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1965年,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兵马俑。这座汉墓属于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据同出的“银镂玉衣”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或其子周亚夫。在杨家湾出土的俑群中,有骑兵俑583件,各种人俑1965件。这些汉兵马俑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身高44.5厘米。大多数做武士打扮,个别做跳舞、奏乐、指挥等姿势。拿这批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相比较,秦俑虎背熊腰,是赳赳武士的形象,时刻准备着出发去打仗。汉俑仅有秦俑的三分之一大,但灵气十足,愉悦欢畅。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国富民强、和平安定和人民的悠然自乐。在秦俑里,我们从外形看不出有指挥官,但在汉俑里则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军阵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秦兵马俑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突击力量,骑兵甚少。而汉兵马俑中骑兵所占的比例却大的多。汉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这支强大的骑兵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农业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战胜游牧民族。

汉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战乱频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和陕西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是一枚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共26个面,其中有14个面上有印文。它的主人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他不仅自己身兼数职,他的女儿也十分有名。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炳三个皇帝级的人物,因此他有“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之称。

到了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了隋朝。公元618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唐朝。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代,现代的海外华人自称“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代对后世子孙产生的影响。隋唐两代都把长安作为其都城。隋时称为大兴城,唐时称为长安城。隋大兴城是少数民族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并主持营建的。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葺完善起来的。从这幅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全城共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大部分。城内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由十一条纵向的大街和十四条横向的大街,把整个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坊。这种布局对以后各个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规划都城时所效仿。唐长安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宏大。它总面积为84.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 唐代的手工业也是非常发达,这里展出的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鹦鹉提梁银罐等等都是唐代金银器的代表,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这件镶金兽首玛瑙杯于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国宝级文物,用一块世间罕有的缠丝玛瑙制成,此杯为模仿兽角形状,兽嘴作镶金处理,同时也是作为此杯的塞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是历博18件国宝级文物中唯一一件三彩器——三彩载乐驼俑。反映了唐代丝绸之路上人们载歌载舞的生活情趣。

在唐时,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各种娱乐活动。打马球便是其中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就请大家看这幅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打马球图》。马球,也叫波罗球,是由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传入我国的。这幅图画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唐代马球运动的精彩场面,在唐朝的时候,上至宫延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连妇女都爱打马球。尤其是许多皇帝,都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甚至成为马球健将,这幅马球图达到的不止是惟妙惟肖的境界,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大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情况,再现了大唐雄风。

唐王朝的外交活动也是非常活跃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从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另一幅壁画《迎宾图》。画面上的前面几个人是热情的朝廷官员,后面三个人是外国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使臣。经考证,三人中第一个是印度人,第二个是朝鲜人,第三个是突厥人。这幅画形象的再现了唐代官员接待外国使臣的场面。反映了唐王朝活跃的外交活动以及同外国和我国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实况。大家请注意看,在这幅画面的下角有一位个子比较矮的唐代朝廷官员,这就反映了唐代对人才是非常渴求的。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长得个高或个矮,都会被重用。反映了唐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风貌。

唐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陕西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形成的巨大惯性使得陕西的经济文化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因此,在宋明清这部分展厅,依然有不少精美的文物。宋明清是中国瓷器的繁荣时期。北方青瓷以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最为著名。这件青釉提梁倒灌壶就是耀州窑代表之作—,为国宝级文物。壶提梁是一只凤凰,壶嘴雕成一对正在哺乳的子母狮,壶的腹部满刻华丽的蔓草和缠枝牡丹花,下饰一周仰莲瓣纹。壶顶为双层柿蒂纹,象征壶盖,但不能开启,那么是怎样灌进水呢?我们将壶倒置过来就能看到,水需要从壶底的梅花孔中灌入,直至水从母狮口中外流时即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底虽有孔而滴水不漏,即采用“倒灌正流”的方式,这种精巧的设计实在耐人寻味。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18篇: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

1碑林

各位游客请看这块碑石。在中国古代石碑上出现外国文字的碑石在碑林中有好几块。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概就是碑林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碑石了。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的781年,由波斯人景净述事,吕秀严书写。原立于唐长安城的大秦寺内,后来埋没土中。明天启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被重新发现,清末移入碑林。“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属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称聂斯脱利派,公元431年由叙利亚人聂斯脱利派创立于费城,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塞克城以北。据碑文记载:“由波斯人阿罗本率领的传教代表团欲公元635年到达长安,受到隆重接待,并准许其传教。从此,景教在中国大范围流传开来。“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碑首刻有基督教标志十字架。这块碑石记载了基督教早期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教规、教义,还有古叙利亚和汉文对照刻了72个景教僧侣的名字。为研究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亚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宝贵资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近代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此碑拓片曾经传到了国外,并译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一些外国人认为,欧洲多基督徒,那么像这样记载景教的碑石应该运到欧洲供人瞻仰。1907年,丹麦人荷尔漠受英国政府指使,企图以3000两白银复制的假碑换取此碑,受到舆论反对,只得将复制的碑石运往伦敦。现在世界上好几个国家有这块碑石的复制品。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对面,我们看到的这几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分别是《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以及《争座位稿贴》。颜真卿不仅书法潇洒,而且在历史上也以忠贞有节、刚正不屈著称。在发生“安史之乱”时,他作为平原太守,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太守,联络他的兄弟颜篙卿起兵抵抗,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有力地牵制了叛军,成为平息叛乱的中坚人物,被封为鲁郡公。后来,李希烈叛乱,他前往劝降,被杀害。颜真卿的书法字如其人。他初学褚遂良,后来跟随张旭学习草书,在正楷中参用篆书。颜真卿的书法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圆、大、厚、方”。他的行书气势开张,挥洒自如,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多宝塔碑》为颜真卿44岁时所写,是留存下来的颜书中的最早作品,代表了他的早期风格,常被人们作为学习颜体的入门范本。《颜氏家庙碑》是他73岁时所写,笔力雄健,气韵醇厚,书法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争座位稿》是他55岁时所写,是写给当时另一位官员郭英义的书信手稿,指责郭在公众场合把宦官鱼吵恩的座位安排在许多大臣之上。行笔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是颜体行草书中的精品。

现在我们来到了碑林的第三陈列室。通过这里陈列的碑石,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据《史记》记载,文字是由黄帝时代的一个史官仓颉造的,所以人们称仓颉为“造字圣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仓颉庙碑》。其实文字的发明不应该归功于某一个人,它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篆书是流行至今最古老的字体,在碑林的这个陈列室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梦英和尚刻立的《篆书目录偏旁部首碑》。他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540个偏旁部首分别篆出,并用楷书注释,自作序文说明。这对研究汉字的渊源、演讲以及篆体书法都大有益处。篆书在秦代时达到了高峰。但由于它字体繁难不便于书写,秦代的狱吏程邈把篆书的笔画和结构作了简化,把圆转为方折,形成了使用较为方便的隶书。由篆到隶是我国书体的一大变革。隶书到了汉代成为通用文字,逐渐趋于成熟美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隶的一个代表作《汉曹全碑》,它是东汉时为陕西合阳县令曹全所立。从这块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外柔内刚。楷书出现于三国时期,隋唐时楷书成为通用的字体。历代统治者都把楷书规定为书写官府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式字体。楷书和行草书在这里都有代表的作品。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概述了。

石刻艺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是中国石刻艺术发展较早、遗存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汉唐盛世石刻以众多的数量和高超的技艺驰名海内外,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集中了散存在陕西各地的从汉到唐的圆雕、浮雕和线刻艺术品共70余件,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陵墓石刻是用刀砸在石面上的图画,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2000多年来以它独有的特色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133件。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由于六骏雕刻精美,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1914年,美国人毕士博勾结陕西军阀陈树藩将六骏中的两骏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这两骏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两幅完整的浮雕作品,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的复制品。1918年,他们又再次来到中国,企图将剩余的四幅砸成数块再次装箱运走,被人们发现拦存了下来。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四幅残损的浮雕。它们虽然是残缺的,但却是真品。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因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贵。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们中原人。据说这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个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圈子当中,作画、写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的风格。老子的形象庄严肃穆,耐人寻味。台座的变形牡丹花图案疏密有致,匀称饱满。它原先位于骊山的华清宫朝元阁内,当年接受过唐玄宗的膜拜。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阁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层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于1963年移存到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 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 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前面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这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越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这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乏”。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我们现在来到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最后,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城东30公里处的临潼区内,南依骄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适于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胜地。

第一点: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华山是以险峻著称天下,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是记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不要翻阅护拦,不要到悬崖边等危险的地方去游览或者照相。不要刻意的追求摄影家的效果。带小孩子的游客,一定要把孩子看好。

第二点:大家要注意集合时间,地点,以免耽搁行程。记住我的电话13572368753,随时保持联系。华山的除了黄埔峪旅游进山公路30分钟没有信号外,基本都有信号,有的地方信号好点,有的要差点的。

现在我给大家说说华山的概况。华山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形成于距今7亿年前,俗称“西岳”。汉武帝把地处五个方位的山封为神山,华山地处西方,故名“西岳”。古代还为这5大名山对应了中国古代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华山在西方,属金,华山的形状刚好象是一个金元宝,到了华山北峰我让大家在金庸华山论剑的地方和华山这个元宝合影。

华山得名北魏地理学家俪道元《水经注》里所说是因为远而望之,有若花状,古代花和华通用,故名华山!

1996年华山的缆车的通车,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我们今天就是乘坐缆车登山。我们先要换乘华山进山专线车进山,我们现在车子行驶的是黄埔峪旅游专线公路,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智取华山》这就是当年的寻找向导之路,从检票处到华山索道的黄埔峪旅游公路全长7.66公里,花费2000万人民币。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名医黄卢子曾经在这里隐居修炼。黄卢子能唤黄龙潭中黄龙上天耕云播雨,解除百姓之苦。给人看病,千里之外,只要告诉他病人姓名,就可以开出药方解除病痛。

现在我们大家乘坐缆车上山,缆车是新加坡三特公司投资8000万人民币,采用的奥地利的设备,全长1525米,落差760米。一个缆车挂兜可以乘坐6个人。

现在我们上了缆车就到华山的北峰,缆车下面的那条路就是智取华山路,现在是一条便道。1949年华山解放了,胡宗南保安6旅的旅长韩子佩带领县乡民团400多人占山为王,我们解放军从正面根本打不上去,绕道后山,奇袭成功,根据这一事件拍的电影就叫做《奇袭华山》,后来周总理看了,说这件事情充分的表现了解放军的智勇双全,后来就改名《智取华山》。

我们现在可不要走平坦的路上北峰智取华山纪念亭,我们走智取华山路,也就是那边的步行路一部分,我要看看大家有没有恐高症,可不可以上华山的苍龙岭等的线路,他和其他路的坡度差不多,但是要短的多,你的身体如果适合爬山那我就让你去,连这里都征服不了,那上了北峰拍张照片我就要劝你下山了。

上山要走直线,感受华山的险,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要走之字型的路,安全容易掌握身体平衡。

到了北峰我们先穿过北峰饭店,可不要太着急,北峰饭店有张华山的地图,我要给大家讲讲,一会上山的时候可能就走散了,我们要先熟悉一下地形才能够征服华山呀!

这里就是看地图的位置,大家先不要着急,先不要看地图,两个屋檐之间看华山的东峰象一个秃头的老鹰,那里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一早挤满了游人,又称朝阳峰。旁边的哪个就是西峰,直直的,好象刀削的一样,在智取华山的电影里,是敌军指挥部。也是神话传说《宝莲灯》的发生地。

现在我们大家转身过来看这个地图,看看华山顶部,是不是象个元宝。两边的突起就是东西二峰,中间突起就是华山的最高峰南峰,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比武论剑的地方,还有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

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北峰,经过擦耳岩,天梯御道就到了苍龙岭,过了苍龙岭就是五云峰金锁关。金锁关就是上面的四个峰东.西.南.中峰的必经之路。到了那里你可以决定去看任何一个峰,也可以顺道把四个峰都逛完。

我们是从黄埔峪进上来的,另外一条路叫做自古华山一条路。大家跟我再上几个台阶就可以看见自古华山一条路了。

大家现在往下面看,下面的羊肠小路就是从前上华山的毕竟之路了,从山脚走到北峰,大概要三四个小时呢!

再往上走就是鲤鱼嘴,马上就到北峰最高处了,有两条路可以上去,鱼背叫做步步高升路,有惊无险,鱼嘴叫做连年有余路,非常平坦。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现在就到了北峰极顶,金庸先生2003年曾经在这里华山论剑,他在他的小说里多次提到华山,可给华山的宣传立下了汗马功劳呀。同时这里也是拍摄华山全景的最佳位置,给大家留点自由活动时间,一会们一起去爬苍龙岭!

第19篇:陕西景点导游词(优秀)

陕西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景点导游词,欢迎参考!篇一:西安古城墙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西安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篇二:秦兵马俑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城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黄,叫我小黄或伟群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很高兴,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我先带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今天我就带领你们游览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历史文物。

看!这就是将军佣,它身体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象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

瞧!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键壮,肌肉丰满,看它跃跃欲试的样子,好象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档案,先的景点不知这一关额,还有先古城墙,华清池等等,这些景点我都会带你们去的,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后有一个好的状态再继续我们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们明天见。

篇三:清华池导游词

哈喽!欢迎大家来到西安,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刘琳,我和大家初次见面,请大家多多关照,下面我们就前往清华池吧!

朋友们,我们正在走廊,请大家往前看,那就是黄河母亲,她一身雪白,还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用乳汁哺育这他,这黄河母亲大概有两米多高。我们联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妈妈肯定也这么爱你吧!

黄河母亲大家已经看过了,我们就去对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鸟山,必须坐缆车去。请大家做好准备,缆车要出发了!请大家往下看,这就是清华池,很美丽吧!

好了!大家该下缆车了,我们已经到达鸟山了。请大家往里面走,看!那是八哥!多么可爱呀!大家自己看吧!可不要掉队哦!好了!大家应该看完了,我们下山吧!

看!那是青春泉!听说只要用哪里的泉水洗脸,脸上永远不会有皱纹哦!青春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洗澡地方,只要往里面头一两个硬币,就会来年有好运!

好了!今天的清华池一日游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请大家不要忘记今天哦!

篇四:秦始皇陵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家来到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城,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几天,那么首先我们就去秦始皇陵观光。

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约五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重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赵政从13岁就开始营建陵园,修剪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气魄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过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型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在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大声喧哗。

2、不要拥挤,要有秩序的参观。

3、不要乱写乱画,保护文物。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第20篇:陕西华山的导游词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华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陕西华山的导游词(一)

现在我给大家说说华山的概况。华山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形成于距今7亿年前,俗称“西岳”。汉武帝把地处五个方位的山封为神山,华山地处西方,故名“西岳”。古代还为这5大名山对应了中国古代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华山在西方,属金,华山的形状刚好象是一个金元宝,到了华山北峰我让大家在金庸华山论剑的地方和华山这个元宝合影。

华山得名北魏地理学家俪道元《水经注》里所说是因为远而望之,有若花状,古代花和华通用,故名华山!

1996年华山的缆车的通车,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我们今天就是乘坐缆车登山。我们先要换乘华山进山专线车进山,我们现在车子行驶的是黄埔峪旅游专线公路,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智取华山》这就是当年的寻找向导之路,从检票处到华山索道的黄埔峪旅游公路全长7.66公里,花费20xx年华山解放了,胡宗南保安6旅的旅长韩子佩带领县乡民团400多人占山为王,我们解放军从正面根本打不上去,绕道后山,奇袭成功,根据这一事件拍的电影就叫做《奇袭华山》,后来周总理看了,说这件事情充分的表现了解放军的智勇双全,后来就改名《智取华山》。

我们现在可不要走平坦的路上北峰智取华山纪念亭,我们走智取华山路,也就是那边的步行路一部分,我要看看大家有没有恐高症,可不可以上华山的苍龙岭等的线路,他和其他路的坡度差不多,但是要短的多,你的身体如果适合爬山那我就让你去,连这里都征服不了,那上了北峰拍张照片我就要劝你下山了。

上山要走直线,感受华山的险,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要走之字型的路,安全容易掌握身体平衡。

到了北峰我们先穿过北峰饭店,可不要太着急,北峰饭店有张华山的地图,我要给大家讲讲,一会上山的时候可能就走散了,我们要先熟悉一下地形才能够征服华山呀!

这里就是看地图的位置,大家先不要着急,先不要看地图,两个屋檐之间看华山的东峰象一个秃头的老鹰,那里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一早挤满了游人,又称朝阳峰。旁边的哪个就是西峰,直直的,好象刀削的一样,在智取华山的电影里,是敌军指挥部。也是神话传说《宝莲灯》的发生地。

现在我们大家转身过来看这个地图,看看华山顶部,是不是象个元宝。两边的突起就是东西二峰,中间突起就是华山的最高峰南峰,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比武论剑的地方,还有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

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北峰,经过擦耳岩,天梯御道就到了苍龙岭,过了苍龙岭就是五云峰金锁关。金锁关就是上面的四个峰东、西、南、中峰的必经之路。到了那里你可以决定去看任何一个峰,也可以顺道把四个峰都逛完。

我们是从黄埔峪进上来的,另外一条路叫做自古华山一条路。大家跟我再上几个台阶就可以看见自古华山一条路了。

大家现在往下面看,下面的羊肠小路就是从前上华山的毕竟之路了,从山脚走到北峰,大概要三四个小时呢!

陕西华山的导游词(二)

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古城西安100公里,它是秦岭山脉东部的一个支脉,早在七亿年前就已经形成,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它挺拔峻峭,雄伟壮观。五座主峰高耸云表,好象一朵盛开的莲花,神采飞扬,灿烂奇目。其五座主峰分别称为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台峰)、中峰(玉女峰)其中,南峰最高,海拔2160.5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华山“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在古汉语中,“花”“华”通用,故而称作华山。据清代学者顾炎武先生考证,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曾活动在华山和山西夏县一带黄河流域,所以中华民族以称华夏子孙。固而“中华”之“华”是因华山而得名,华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可以这么说,黄河是母亲河,华山是父亲山。

相信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山是如何形成的?先来一段神话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时,处处有人神相助,当黄河之水引出龙门,来到潼关时,又被两座高山挡住去路,大禹不禁叹息起来,巨灵大神在天庭听到大禹的叹气,立即腾云驾雾来到大禹身边,表示愿助他一臂之力。只见巨灵大神紧抓住南面一座山的山顶,山瞬间被掰裂成两半,然后顺势用脚又蹬开了北面那座山,黄河水趁势从这裂口中流了过去。这南面分成两半的山,高的一半就是华山,低的一半就是太华山。李白有诗云“巨灵咆哮掰两山,洪波奔流射东海”。

华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华山的奇和险闻名于世。华山有“五大奇观”,这就是“奇石”、“奇树”、“奇水”、“奇洞”、“奇路”。华山石奇,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四大道家名山之一,道教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使人流连忘返。

那么今天我们的华山之旅就从被誉为自古花上一条路的起点玉泉院开始说起,玉泉院是我国北方一座著名的全真道观,也是中国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建于宋神宗皇佑年间,也就是1049——1051年,是道士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现在这个规模,名希夷祠,因宋太祖赐陈抟号“希夷先生”得名。后改名玉泉院。玉泉院内的景点有百狮台、无忧亭、七十二窗、全真七子殿、大殿、通天亭等。

穿过玉泉院就踏上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征途,这条登山路全长12.5公里,共有9567个台阶,沿途各位可以看到迷人的风光山色,诱人的惊险神道。一座名山自古只有一条路,不能不说是天下奇观,这条路自有记载修凿时间是在唐代,沿着这条路登临华山既能自我锻炼,自我超越,又能缅怀先贤,发思古之幽情,同时这条路也是华山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只有去攀登它才能真正的欣赏和理解华山。

沿途经过五里关、莎萝坪、毛女洞、青柯坪到达登顶华山的咽喉,这里便是人称“太华咽喉”的险道“千尺幢”。它共有370个台阶,坡度为70度。当地人对这段险道有一句俗语叫“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上完了千尺幢,眼前这段高46米,石阶91级的这条险道就是了百尺峡。

过上了千尺幢、百尺峡,来到了登上北峰的最后难关,相传这里原来没有路,是太上老君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因形状好象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名“老君犁沟”。用道家的说法是“离垢”,就是说游人至此,即莅临天庭,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

过了老君犁沟就到了华山北峰,北峰,又因处于华岳主峰之北而得名。又因华岳三峰远望若花,北峰顶因为白云围绕,就像是白云托莲花而起的台子,所以又称为“云台峰”。它是华山五峰当中最低的一座主峰,海拔约1614米。上通中、南、东、西四峰,是游客历险后理想的休息场所,而且是观赏山巅之胜的最佳之地。2003年10月8日,金庸先生登上华山,在峰顶说侠论剑,演绎了一段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版“华山论剑”。

站在北峰顶上,我们可以看到华山的主峰形态以及其余周边的景点,它的岩石以花岗岩为主,大多都是白色。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华山岩石都是白色的呢?地质学家考证,华山岩石里面的二氧化硅含量高所以呈现出的颜色是白色,而白色花岗岩堆砌而成的华山正和西岳华山神所主管的西方世界主白色相吻合。这不能不说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巧合。

游完北峰过了擦耳岩、登上天梯就来到了华山知名度最高的景点“苍龙岭”,苍龙岭因岭脊青黑,蜿蜓盘旋,似苍龙腾空而起得名。

“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现在我们到了华山著名的关口金锁关。金锁关又叫通天门,是通往华山“天外三峰”的咽喉。经过通天门,前面就是中峰,也叫玉女峰。相传这里曾是玉女隐居之地、故又名“玉女峰”,玉女是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之一秦穆公的女儿,生的姿容绝世擅长吹箫。现在华山西峰又一孔石洞,名曰;“天下第一洞房”就是当年弄玉公主与华山隐士萧士喜结连理、凿洞成婚的居住之所。

游了中峰爬上云梯就到了东峰,东峰又名朝阳峰、海拔2090米,是登山游客欣赏华山日出的最佳场所,东峰主要景点有博台、鹞子翻身、下棋亭等景观。鹞子翻身被称为华山第二险、崖高十余丈游客到了这里需手攀铁索脚踩石窝、附壁而下、到了近处又须侧足转身故称鹞子翻身。

走过南天门,跨过华山第一天险“长空栈道”现在我们来到了华山的最高峰南峰,海拔2154.9米,因传说北归大雁飞过华山的时候都要在此休息,故又名落雁峰,峰顶有水。名曰仰天池,池中的水久旱不干、久涝不溢、形成了一大奇观。这里也是书法石刻最集中之处,“顶天立地”、“沐浴日月”、“峻极于天”等等,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南峰之高。

游完南峰穿过炼丹炉就来到了华山西峰,因峰顶有一天然形成的石叶如荷花瓣覆盖峰巅故又名莲花峰,海拔2082米。西峰大殿翠云宫是峰上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宫观。里边供奉的是众星之母斗姥。这里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沉香劈山救母故事发生地。朋友们,此刻华山主要的景色已经被我们游览的差不多了,整个旅程中,我们经过了北峰的云雾缭绕,体会到了中峰的极幽景色,看到了东峰的绝美日出,又感受到了南峰的高大险峻,欣赏到了西峰的精华所在,领略了整个华山主要景色奇观,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真实写照吗?

陕西华山的导游词(三)

华山,《水经注》里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花山”,因古代“花”、“华”通用,加上当地人的口音,故称为华山。华山与华夏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据清朝学者章太炎考证,“华夏”、“中华”都是因华山得名。早在《尚书》中就有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记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过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数十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首之一,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阳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凭藉大自然风云变化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神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大家赶上队伍,华山向以险要而闻名于天下,其之陡险位居五岳之首。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一路行过,必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绝险要道。

大家看这个,这个就是华山松。华山松,雄球花黄色,基部围有数枚卵状匙形鳞片……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针叶可提炼芳香油;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

希望大家能度过愉快的一天!下次我再和大家一起旅游!

陕西华山的导游词(四)

这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搞笑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状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是它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此刻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那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此刻位于五峰之一就是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那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那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那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朋友们,此刻我们已到达了北峰。经过了前面的三关,我想大家已经对华山的险有了必须的认识了吧。北峰双名云台峰,海拔1550米,那里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因恰似一座云台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枢。我们面前的这个小亭叫“军魂亭”,此名来源于景片《智取华山》。

此刻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下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感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东峰,又称朝阳峰,峰顶有一个朝阳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是众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一个孤峰,上有棋台,那就是他们下棋的地方。陈抟又叫希夷先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越匡胤以华山做筹码。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道家的道场且永有纳粮。在东东峰的东崖上,有一天然图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参差不齐,中指直贯顶峰,每当日光照射,五指跃然如悬图上。这就是所谓的“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据说在很久以前,华山和中条山相连,右足登开中条山,给黄河开出一条通道,此刻我们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华山时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来到那里如临仙境。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那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桧柏,迤逦数里,浓阴密闭。此刻我们眼前看到的是险要之处就是第四险关“长空栈疲乏”。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是华山最险要处之一。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澈,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池崖上镌刻甚多,多为明清和近代诗人所题。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述的“华山论剑”大概也是发生在南峰。

我们此刻来到的是华山的精华部分。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前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拨峻峭,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

此刻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方,之后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能够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到那里呢,华山的游览也接近尾声了,期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完美的回忆!

《陕西导游词.doc》
陕西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