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活动方案

2020-04-06 来源:活动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口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竞争意识,学校决定于本月下旬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口算比赛活动。为此,特制定本次活动方案。

二、活动组织:

本次活动由教导处组织,各年级数学任课教师共同参与。

三、比赛时间:2015年4月27日

四、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五、参赛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六、比赛方式:

1、以学年为单位,逐年级进行。由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亲自下到各班级进行操作。根据学籍名单每班随机抽取五名学生作为比赛选手角逐个人名次,其他学生连同被抽取的五名学生在班级里同时进行现场比赛,五名选手的总成绩做为学年集体名次。

2、全体数学教师统一安排批阅试卷,并参与个人和集体名次的排名。

七、比赛内容:

1、各年级数学口算试题按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编制(兼带以前学过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科学性。

2、各学年题目均为50道口算题目,一至三年级要求6分钟之内完成,四至六年级要求7分钟之内完成。

八、监考事项:

1、竞赛过程中,各班级负责监考的业务领导对学生的坐姿、执笔、卷面的整洁不规范之处以及违反规则(如使用计算器或在草稿纸上演算)的学生进行现场考核,随时扣分。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2、学生答题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草稿纸,要求直接写出得数。

3、严格按照竞赛时间答题、收卷。

九、阅卷评比:

比赛结束后,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组织全体数学教师集中阅卷,统计成绩和评比奖项,务必做到认真、公平、公正。

十、奖励方法:

1、按规定时间内做对的题目数量多少评奖。

2、个人奖:每个年级根据学生口算成绩授予“第一小学口算之星”称号。分数相同取名次以速度快,准确率高,书写工整为优胜者。

3、班级团体奖:各班学生成绩汇总后,每个学年评出一等奖1名。

推荐第2篇:数学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学生在口算技能方面的水平,我校二年级举行口算比赛。

活动时间:

XX.12.12(星期三)下午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活动形式

做口算二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

一百以内加减法、口诀乘法

活动操作

数学教研组具体负责实施。比赛活动内容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计算正确率、计算速度。本次比赛以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宗旨。

通过本次比赛,数学学科老师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扎实的口算基础技能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

奖项设置:

比赛活动将从正确率、速度等方面设置奖项。(规定时间内正确率优先;正确率相同的情况下,完成试题的速度优先。)

二年级数学组

2012.12.12

推荐第3篇:二年级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南通市文亮小学二年级口算比赛方案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

一、竞赛目的: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教师重视了计算的多样化,而对计算中的运算能力

的训练减少了,许多学生对数学运算不够重视,运算、口算能力低下,严重制约

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

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学

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本年级决定举行口算竞赛活动。

二、竞赛时间

4月22日(星期二)中午12:20 ~ 12:30统一进行全年级的竞赛活动。

四、参赛对象:

二年级各班推选10名代表。

五、竞赛方式:

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竞赛,由本年级的三位数学老师监考。

六、竞赛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表内乘除法

七:制卷人:陆建琴

八、本次活动的要求:

1、评卷:本年级三位老师一起阅卷。

2、评奖: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

3、成绩汇总:学生竞赛后,试卷和汇总成绩和获奖情况上交教导处存档。

推荐第4篇:.4.2华阳学校口算活动方案

华阳学校口算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检测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时间、地点:

2014年4月2日中午12:20,四楼音乐教室。

三、参加比赛人员:

一至二年级学生,每班派5名代表。

四、比赛安排:

1、试题内容:口算题100道,以上学期和本学期所学过的口算题内容为主。基础与拓展比例为10:1.

2、测试时间:15分钟。12:20进教室发卷,12:30哨声响开始答题,第二次哨声响(12:45)马上停止答题,竞赛结束。

3、监考:监考老师—陈春霜、贾信策。

4、评卷:阅卷老师—尹琴、苏莉萍。4号下午把成绩交到教务处。

五、奖项设置:

以年级为单位,根据成绩设奖。一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二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颁发奖状及奖品。

华阳学校教导处

2014年3月26日

推荐第5篇:实力小学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实力小学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口算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成长的平台,在参与竞赛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方式:

1、参赛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2、活动方式: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口算试题。每题一张课件,必答题每生10题,抢答题每个年级根据学生人数设置5-8题。

3、活动地点:西楼三楼多媒体教室

4、活动时间:9月29日(周日)下午第3- 4节课。

三、比赛规则及要求:

1、以年级为顺序,从1年级到六年级依次完成必答题部分,抢答题部分以年级为小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依次完成。

2、学生看课件口算试题,回答完毕,给予“正确”或“错误”提示。

3、每题限制在5秒内口算完成。

四、评分规则:

评委老师:贺海霞、史立群、宫晓婕、张丽英

评分规则:必答题部分每答对一题计1分,抢答题部分答对一题计2分,答错一题扣0.5分。根据学生正确率评分,计分相同者根据学生回答速度决定最终获胜者。

五、奖励设置:

一等奖:每年级1名。

二等奖:每年级1名。

自由抢答奖若干名

推荐第6篇:一年级数学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一年级数学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口算,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按学校工作计划定于本周三开展一年级数学口算比赛。

一、活动宗旨:

1、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学生口算计算能力。

二、比赛形式:

先进行初赛,根据初赛成绩,

一、1班10人,

一、2班10人,

一、3班10人进入决赛。比赛以形式笔试进行。满分100分。

三、竞赛时间、赛场安排:

比赛时间:本周星期三中午。

地点:四楼会议室,由各班任教教师提前通知学生到场。

四、阅卷、监考教师安排:

监考老师:万春红、周银辉、陈春华。

阅卷:周银辉。整理后将试卷及评奖结果交教研组长。

五、评奖:

比赛成绩排名后,按名次取参赛总人数的50%进行评奖(不分班)。一等奖占参赛人数30%,二等奖占参赛人数20%。

推荐第7篇:庆“元旦”数学口算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检测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09年12月

24、25日写字课。

三、参加比赛人员:

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安排:

1、试题内容:口算题50道,以本学期所学过的口算题内容为主。基础与拓展比例为8:2。

2、测试时间:15分钟。2:05预备进教室发卷,2:10正式铃响再开始答题,2:25下课铃声响马上停止答题,竞赛结束。

3、比赛方式:单人单座,各年级语文老师交换监考。

4、评卷:

一、二交换,

三、四交换,

五、六交换阅卷,将结果全部登记上交教务处。

五、奖项设置:

1、以年级为单位,根据成绩设奖,颁发“象山小学口算之星”的奖状。

2、以各班学生的口算成绩,综合评定,各年级评出两个口算优胜班。

教务处

2009年12月15日

推荐第8篇:三年级口算活动总结

奇台县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竞赛活动总结

2012年11月21日,奇台县第一小学三年级组口算竞赛活动在三年级四班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了本组老师大力支持。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本组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于11月21日下午第二节课开始,活动按班级来竞赛,由教师拟定50道口算题,在班中进行预赛,选出10名学生参加竞赛。竞赛的时间为10分钟,负责人要记好收试卷的时间以及评卷的工作,到时候统一交给组长。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以研讨“人文计算”这一课题作为动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

获奖名单如下: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题,没有很好的思考,导致出错。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实每一个知识点。

2、加大练习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推荐第9篇:四年级数学口算竞赛方案

四年级数学口算竞赛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针对这一目标,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计算口算训练,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口算训练模式。既把日常训练和阶段测试相结合;把个体成绩跟踪和家校互动相结合;把班级内部的测评和全校型的比赛评比相结合。这样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也提高了他们进行口算的兴趣。

活动形式:

集体竞赛

活动时间:

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下午课外活动。

竞赛时间为10分钟

参赛对象:

四年级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组织:

小学数学教研组及四年级级部

一等奖30人,二等奖60人,三等奖60人。

地点:教室

四年级数学组

20

11、

10、19

推荐第10篇:小学数学口算竞赛方案

小学数学口算竞赛方案

一、竞赛目的

通过训练、竞赛,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计算速度。进一步拓展学生解题思维、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竞赛时间

4月10日下午15:10~15:20统一进行口算竞赛活动

三、参赛对象 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竞赛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各班数学老师监考。

五、竞赛内容

各年级试题按教学进度合理编制相应的口算、简算题,要求试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科学性。

六、制卷人

一年级:(李秀玲) 二年级(陈锋智) 三年级(慕春香) 四年级(侯会晓) 五年级(苏根红) 六年级(马海霞)

七、本次活动要求:

1、监考:各班数学老师

1、评卷:同年级老师流水阅卷。

2、评奖:每班评选出优胜奖3人,年级评出最高分3人授予“宋楼小学数学口算之星”称号。

3、成绩汇总:各班学生竞赛后,教师统计出本班学生的正确率,并上交数学组存档。

第11篇:1.学年第一学期口算方案

外国语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

口算、估算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数感的全面提升。根据学校本学期教学计划,经学校研究决定,2013年12月27日将举行全校学生口算、估算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口算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使数学学科老师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扎实的口算基础技能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

二、活动方式:

1.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所有学生。

2.比赛内容:以各年级数学教材口算、估算、简算内容为主。

3.活动方式:纸质口算考试,不得使用其他计算工具。考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15分钟)做对的题数。

4.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5.活动时间:2013年12月27日(周五)上午7:55—8:10

6.答卷时间:15分钟。7:50(第一次铃声)发下试卷,学生写好班级、姓名后,不准答题;7:55(第二次铃声)开始答题,8:10(哨声)响后停止答题;不管做没做完,监考老师马上收卷,清点份数后上交教导处。

7.监考、阅卷安排 :(另行通知)。

三、评选办法:

1.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

2.给每位学生15分钟时间,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答题的数量进行评选。

四、奖项设置:

学校将对取得各年级第一名的班级发团体奖,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分别设

一、

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的班级和个人由学校颁发奖状。

外国语小学教导处

2013年12月19日

第12篇:数学口算竞赛活动方案及总结

临沂蒙山小学

数学口算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目的是为进一步管贯彻新课程标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拓展学生解题思路与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校决定组织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口算竞赛活动。

二、组织领导

活动由教导处组织,数学组组长协调,任课教师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三、竞赛时间

2014年12月23日星期二第一节课。

四、参赛对象

1-6年级全体学生

五、竞赛方式

时间安排是10分钟内完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各班科任或任课老师监考。

六、竞赛内容

各年级按教学进度编制相应的口算题,要求试题要有层次、有适当的题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科学性。试题经教导处和科组长审查合格后使用。

七、本次活动的要求

1、任务分工:

出题人:陈微笑、徐怀凤、王建慧、李发文、谭善娟、刘莉莉 各年级方案和总结:庄婧、陈磊、范建秋、马晓、庞春蕾、张晓梅

2、评卷:自己班老师独立阅卷。

3、题型:口算

4、评分要求:口算100分

4、评奖:每班选出10名获奖人员,按照分数高低录入名单。

各个年级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蒙山小学 2014年12月16日

蒙山小学 2014年12月

口算比赛活动总结

2014年12月23日,蒙山小学数学口算竞赛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数学老师的鼎力协助,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于12月23日早午8:00 开始,活动按年级组来竞赛,出卷教师拟定100道左右算题,在班中进行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各班数学老师或者任课老师自行监考、阅卷。

时间安排是10分钟内完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赛。

负责人要记好收试卷的时间以及评卷的工作,每班选出10名获奖人员,到时候把获奖名单和口算题卡统一交给组长。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以研讨“人文计算”这一课题作为动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个别学生做题速度太慢,保证了质量没能有数量。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实每一个知识点。

2、加大练习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蒙山小学

2014年12月23日

小 学 数 学

口算、笔算、估算团体赛

活动总结

刘 集 镇 中 心 小 学

2012.4

第13篇: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数相乘的口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数相乘

设计思想: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新旧知识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发现规律从而掌握口算一位同整

十、整百数相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口算:

6×4 8×5 2×9 3×9 3×8 9×7 7×6 4×8 2.填空:

(1)6个十是( ),12个十是( ),12个百是( )。

(2)40是( )个十,800是( )个百。

(3)10×3表示( ),结果得( )。

师列式20×3,200×3,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

十、整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数相乘的乘法口算。(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主动参与学习例1。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20×3,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

问: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1个十)

怎样表示20×3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20×3表示3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3份,共6捆。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课件1。

问:看图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0+20+20)

说明:20×3表示把3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6个十,所以得60。

师板书:2个十×3=6个十

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3等于60。

(2)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①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0×4=

200×4=

2000×3=

②出示:

4×2=

30×3=

40×2=

300×3=

400×2=

3000×3=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下面的问题:

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200×3,4000×2,1000×6。 2.迁移类推学习例2。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出示课件2。问:这幅图表示什么?该怎样列式?(表示4个300是多少,列式为 )

板书:300×4=

问: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3个百×4=12个百=1200

追问: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先算出 的积,因为300的3后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①读算式说得数。

30×

4 600×4

②出示:

3 5×4

60×3

50×4

600×3

500×4

讨论:怎样做题迅速而准确地写出得数?(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③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求学生独立填写)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0×

300×

22000×

4 60×2

500×6

3000×

70×9

800×8

1000×8

30×8

400×7

900×6 2.填空:

(1)800×7读作(

)乘(

),想:(

)个(

)乘7是(

)个(

),是(

)。

(2)3乘600得(

)个百,就是(

)。 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

(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 4.游戏:小猴摘桃。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数相乘?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一位数同整

十、整百数相乘的口算。

课题: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相乘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或几百几十数相乘的口算乘法算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相乘(每位结果不满十)的乘法,并具备一定的速度。 设计思想:以前一节课的内容为基础,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算法,并通过迁移类推深化学生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2个

十、8个一组成几?

(2)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240里面有几个十?

(4)490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 2.口算

10×5+6

20×3+9

30×4+8

300×2+60

二、指导探索: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师叙述引出例子:小红在桌上一排摆了12个木块,摆这样的3排她一共摆了多少块木块?

问:这个问题是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这个问题就是要求3个12是多少,列式是12×3) 板书:12×3

师:12×3等于几呢?我们也用木块来摆一摆,边摆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再把你的想法说给旁边的同学听。

(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得出:要算12×3,可以先把12分解成12和2,先算3个十是30,再算3个2是6,然后把30和6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12×3的结果36。(课件3) 板书:想: 10×3=30

2×3=6

30+6=36 问:不摆方块,你能口算下面各题吗?

12×4=

23×2=

32×3= 要求学生独立写出得数,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2.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掌握算法。

(1)出示例4:120×3,问: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会算吗?

(2)分组讨论:这道题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

①先把120分解成100和20,100×3得300,20×3得60,再把300和60合并在一起就得360,所以120×3得360。

②因为12×3=36,那么120×3就是12个十×3得36个十,就是360。 师强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算,就用哪种方法。

(3)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题:

120×4 140×2 230×

3 问:还有不同算法吗?

(还可以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算几百几十各个数位上的数,再接顺序写出来。如: 120×4,个位0×4得0,十位2×4得8,百位1×4得4,从右往左顺序写得数即480。

(4)比比谁算得又准又快。

130×2 410×2 430×

2110×7 130×3 20×4

三、巩固提高: 1.填空:

(1)32×3=( )

想:32等于( )加( ),30乘3得( ),2乘3得( ),( )加( )是( )。 (2)240×2=( )

想:( )乘2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展开思维,只要结果正确,方法合理,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2.独立填写下表:

3.用直线将算式和它的结果连起来。

21×8 420×2 640+2 73×3 110×3

219 168 330 840 1280 问:为什么640+2不能与1280相连?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怎样口算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相乘?

思考:36×2该怎样算,应注意什么?(进位的问题即哪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相乘的口算 例3:12×3=36

想:12=10+2

10×3=30

2×3=6

30+6=36 例4:120×3=260 想:

第14篇: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

下兴小学谢宝清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

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

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把练习十四第2题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注意补充相关的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玩闯关游戏?(想),那就跟

老师来吧!(示口算题)但闯关有个小规则,如果

你同意他过关,就齐向他竖拇指喊过关。准备好了

吗?(好了)

1、闯关游戏--口算下面各题。

30×4=50×5=400×5=

40×4=300×9=200×9=

12×4=11×2=33×3=

恭喜你们闯关成功!现在我请同学来说说这两道题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0×

4、300×9,说一说口算方法。

3、小结:这些题目都是我们学过的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同学们都掌握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探究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提出问题。

2、出示两题

(1)现在,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幅图。(运用多媒体课

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图上画了什么人在干什么?(生答)老师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描述故事内容)

(2)请学生提出问题。从对话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

十、整百数解

决的问题,同学真聪明,提得很好。老师从中选了两个有关报纸的问题,要请同学来帮助解决下。(幻灯出示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现在请学生思考、试着帮老师列出式子先不算得

数。(指名列式)引出算式:

300×10300×30(师板书)并引导说明这两道式子是整百数乘整十数。

(2)小组讨论:你想怎样算出得数?

(3)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

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例如:300×10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300×303×3=9→300×3=900→300×30=9000300×10×3=9000

(5)谢谢你们,帮老师了解到了邮递员送报纸的情况。现在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他送信的问题。(幻灯出示问题)试着动笔算一算。(请生上台完成)讲评引出整十数乘整十的口算方法。

(6)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同学们的口算方法都很好。特别是乐乐同学的方法最为直观。老师把它叫做添“O”法,它是有规律的,大家把这规律读读吧。(幻灯出示规律)老师还把它编成小口诀呢!(幻灯出示小口诀)读完口诀理解。

3.尝试解决问题。

(1)掌握了这些口算方法真方便。现在就请同学试着来完成课本58页的“做一做”。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重点探讨后两题。引出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规律。

4.同学学得真不错,老师要奖你们几颗星,想要得到星就要继续完成老师的任务。现在就请动笔来练练练习十四的第一题吧!

三、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

2、解决实际问题。口算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我们能否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台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游戏。

贴出香蕉形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香蕉”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就把香蕉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再读规律。

五、布置作业:

1、数学书练习十四第

2、

4、

5、6题。

第15篇: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

2.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一、问题导入 出示课件(例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例1的解决,即整十数除整十数):

师:请大家看一下大屏幕上所给出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我们应该怎样列式?(80÷20) 师:为什么用除法?(80是20的倍数)

师:这里的80指的是什么?(总数)

20指的是什么(每份数),它们有什么关系呢?(总数÷每份数=份数,通过板书的形式的展示出来)给的信息是这样的,所以才用除法。(板书:80÷20) 师: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探究80÷20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

因为20×4=80(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80÷20=4 过程设计:20×4=80 师:他在做除法,但他在想乘法,为什么? 板书:20×( )=80 所以80÷20=4 师:乘法和除法关系密切,它们有什么关系?(板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方法二: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因为8÷2=4,所以80÷20=4 环节二(巩固练习):

师:大家都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了吗?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道题(课件展示),做好准备,大家一起回答,我来看看谁能最快说出答案。

环节三(例2的解决,即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例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我们接着来看下一道题(课件出示例2),先请大家读一下题目,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列式?(120÷30)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总数÷每份数=份数)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探究120÷30的算法

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

因为30×4=120,所以120÷30=4 方法二:利用表内乘法计算 因为12÷3=4,所以120÷30=4 环节四(巩固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快速地口算一下这几道题(出示课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150÷30 240÷80 350÷50 540÷90 环节五(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想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的除法、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除法时,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①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乘法算除法;②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环节六(除法估算的讲解)

试一试:①83÷20 ②122÷30≈ ③125÷30≈ ①83÷20过程设计: 师:大家有没有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好,那么请大家来算一算这道题。(出示课件)你在算的时候碰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或有余数) 师:如果老师在83÷20的基础上加一个“≈”。你觉得这题的答案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83÷20≈4 因为83≈80) ②122÷30≈过程设计: 师:有谁来说一说这题应该怎么算?你得出的结果是什么?(因为122≈120 所以122÷30≈4)

师:为什么不把122估成100呢?(要根据乘法口诀计算) ③125÷30≈过程设计:

想法一:125≈130 130÷30不能得出整数商 (估算不方便) 想法二:125≈120 120÷30≈4 (估算就方便了) 环节七(归纳小结)

师:通过125÷30≈这道题,你觉得我们在估算时应注意什么?(估算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应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即“四舍五入”要灵活运用) 环节八(巩固练习) 想一想 估一估

出示课件:83÷20≈ 80÷19≈ 242÷60≈ 240÷58≈ 师:请大家快速地估一估这几道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题的答案都是4)小结:我们今天不仅要学口算除法,还要学会准确地进行除法估算。 改一改 估一估

① 123÷60=2 (改错:因为60×2=120 所以123÷60≈2) ② 349÷50≈8 (改错:349≈400 估大了,因为349≈350 所以349÷50≈7)

三、实践与应用(过关练习)

师:为了考验一下这节课大家有没有认真听?老师决定让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看看谁能勇往直前,闯到最后,你们有没有信心?请大家把作业本翻到第32页。 第一关(作业本第32页第2题)

240÷30=( 8 ) 360÷40=( 9 ) 300÷60=( 5 ) 243÷30≈( 8 ) 362÷40≈( 9 ) 300÷59≈( 5 ) (提示:做除法想乘法,特别是口算)

师:第一关是不是很容易?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出示课件) 有242千克豆油,每30千克装1桶,这些豆油都装完需要多少桶? 242÷30≈8(个) 8+1=9(个) (要根据生活实际进行正确估算)

师:这道题有点难度。闯关成功的同学举手让我看看。恩恩,很棒!还有两关,大家要再接再厉哦! 第三关(出示课件)

找规律:① 80÷4=20 ② 9÷3=3 800÷4=200 90÷30=3 8000÷4=2000 900÷300=3

第16篇:口算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

一、课题:《口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算式。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习惯。

3、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看看同学们的口算能力怎么样?课件出示():口算

40×4 50×6 200×8 12×4 13×3 11×5 逐个呈现,一起报出答案。选择三个说出口算过程:

40×4 50×6 12×4 师:有一位每天从风里来雨里去的人,他每天为我们传递最新的国内外消息和来信,猜猜他是谁? 生: 邮递员叔叔。

师: 是的,图上是邮递员叔叔和一位门卫叔叔的对话。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叔叔问邮递员:你每天送多少份报纸?邮递员说:我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和60封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生:那他5天共送多少份报纸?

师:好问题!谁能帮他解答?生:300×5=1500 师:现在老师再提供一个信息给你。邮递员叔叔工作了一星期,一共送多少份报纸?怎么列式?

学生思考问题,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300×7=2100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继续提问:邮递员叔叔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呢?

2、学生思考问题,列出算式:300×10 300×30 (板书出来)

师: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300×10 会口算吗?(估计有部分学生已经报出答案了)多少?3000。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有什么窍门吗?师:哦!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你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学生在小组相互交流不同的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预设生:3×1=3 后面再添3个0。师:为什么添3个0?

生①:300后面有2个0,10后面有一个0,一共有3个0,所以就添3个0。

师: 300里面有3个(百),10里面有1个

(十),一百乘十就是一千了。3乘一千就是3000.所以有3个0。

师:谁还会说?小组内再说一说。师: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②:300×1=300,后面再添上1个0。师:再添上一个0就是300个十,就是(3000)。不错!还有吗?

生③:300×9=2700,再加一个300就是3000了。 师:我建议听清楚的同学把掌声送给他!他把前面的知识很好的利用起来,是一个独特的方法。一个简单的口算式题,想不到同学们竟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那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 那用你喜欢的方法讨论解决其他的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思考问题,积极交流,展开讨论,列出算式并运用刚总结出的口算方法得出结果,再次体会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3、拓展。

出示口算题目:48×10,12×30,请学生思考并讨论口算方法。

学生发现这是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问题,有别于刚才解决的问题。积极讨论,再一次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

请学生说出口算过程,教师点评每种方法,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

4、概括,揭题。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乘法。生:都是整十整百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板书:口算乘法)。那你认为这些算式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指着板书,说:同学们,邮递员叔叔一个月送了9000份报纸和1800封信。多不多?你有话对邮递员叔叔说吗?

生:邮递员叔叔你真是太辛苦了!师:是的,邮递员叔叔确实很辛苦,我们从邮递员叔叔这份辛苦的工作中学到了数学知识,所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5、试一试

师:学会口算了吗?想试试吗? 出示桃子图片:(教材第58页做一做)

80×10

60×20 50×40

24×10 700×20

90×90 40×80

12×200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提问:700×20你是怎么口算的?

50×40=2000,因数里一共也只有2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会有3个0呢?

师: 24×10 12×200这两题与其它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是怎么口算的?同桌交流后再汇报。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60页练习十四第

2、3题)

60 × 60

60 × 300

40 × 90 50 × 30 80 × 70

23 × 20 组织学生进行回答,并针对其中两三题说出口算过程。

(四)、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么口算最简便?在口算时你准备提醒你的同学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争相回答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300×30=9000 (份) 60×30=1800(封)

3×3=9

6×3=18

第17篇: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

1、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

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口算。(尤其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具、学具准备:

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得数,最后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

8÷4

35 ÷8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动画“口算除法(导入)”(农村学校可口述情景):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2.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请学生口述列式并板书:

60÷3

60÷2

60÷6

60÷4(说明:60÷4以后再学)

设问:以上各题结果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出示课题)

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根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计算60÷3=20可能有以下算法:

想法一:

÷3=

想法二:20×3=60所以60÷3=20

想法三:20+20+20=60所以60÷3=20

(以上题目汇报时,先后顺序不定,突出算法多样化)

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

÷3=

,就是20.(教师用红笔标出,指名学生说几遍。)

(3)学生试算60÷

2、60÷6, 订正得数。

(4)引导学生初步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是20.同样口算60除以2因为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口算60除以6因为6个十除以6得1个十,所以60÷6=10.

(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6)教学读法:“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7)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

(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教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8)提高练习:第30页的做一做。

40÷2,让学生先用两种读法独处算式,再说一说口算方法。 500÷

5、8000÷2,让学生快速写出得数,并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便,鼓励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2.教学例2.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根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先分的是什么?(整捆的)每份分得几捆?(2捆)再分什么?(单根的)把单根的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分得几根?(3根)分完后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

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个十和9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2 个十(

÷3= );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 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的合起来(

+ =23)就是所求的结果。结合讲解,可以把分小棒的过程做简单注释,然后列式计算。

在讲完之后,可再让两名同学把分小棒的过程叙述一遍。注意在教师引导下叙述,不必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小组汇报

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怎样想?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进行小结。 69÷3=23 想:

÷3=

÷3=

+

=23 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可直接让学生写在书上。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每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称得数。 72除以9----------

4除48--------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30÷3

40÷2

80÷4

39÷3

48÷2

84÷4

独立完成,观察每组上下两题寻找练习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

问:你有更快的方法口算吗?

明确:如30÷3和39÷3.算30÷3只要十位上3÷3,然后在个位上添一个0就可以了;而39÷3,要先算十位上的3÷3=1,1写在商的十位上,再算个位上的9÷3,3写在商的个位上,结果得13.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六、作业:

1.

60÷2

500÷5

6000÷3

82÷2

96÷3

77÷7

2.(1)82除以2得多少?

(2)3除900得多少?

第18篇:二年级口算

一、填空.

1、4000克=( )千克 2小时 =( )分 5分 =( )秒 24于克 =( )克 2米 =( )厘米 30分米 =( )米

2、在空格里写数.四百

二百七十

一千二百一十五

六百零三

七千零二十

九百九十

3、从998写到1009:.

4、下面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是: ( ) ( )

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经过的时间是( ).

5、上午第一节课8:30上课,一节课上了40分钟,下课的时间是( :).

6、千位上是4,百位上是7,十位和个位都是0的数是( ).1995是一个( )位数.它的最高

位是( )位,它是由( )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7、在○里填上>、<或=.

500克 ○ 50千克 3小时 ○ 30分

1克 ○ l千克 l秒 ○ l分

l厘米 ○ 10米 l0米 ○ l00厘米○

二、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里涂上黑色.) 1.一座楼房高:15分米 15米 15厘米 ○ ○ ○

2.一只大公鸡重:3克 30克 3千克 ○ ○ ○

3.最大的数是:1005 1050 1500 ○ ○ ○

4.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2056 2506 2500 ○ ○ ○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X”.) 1.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 2.一条金鱼重59千克.( )

3.下午第一场电影是1小时30分开映.( ) 4小华身高139厘米.( )

四、计算.1.口算:

23+51 =

64+21 =

33+42 =

69 —36 =

47-24 =

85—65 =

27+15 =

64+29=

38+42=

66-39=

44—27=

90-65 =

300+200=

6000+1000=

500+40=

7000—400=

410+40=

820+70=

160—50=

250+30=

340-30=

550—20=

460+70=

280-50=

360+40=

310-300=

800-90=

150+250=

2、678+567=

1245- 345=

555+ 536=

1344—678=

3339+1111=

1869一930=

3、笔算并验算.371+715=

4050-2674 =

42×12=

48÷2×22=

6291-2678=

4200—3817=

15×3-12÷4+29-11=

6×3+(5+8)×16=

4、脱式计算.

72÷9×6 =

95-28+32=

9×(35—29)=

39+8×8=

五、列式并计算.

1.58加29的和是多少?2.8个9是多少?

3.比128多31的数是多少?

4、70除以8,商几余几?

六、应用题.

l、果国皇有桃树500棵,比梨树少251棵,梨树有多少棵?

2、二年级有少先队员44人,一年级比二年级的少15人,一年级有少先队员多少人?

3、商店运回一车水果,每天卖7筐,卖了4天,还剩21筐,这车水果有多少筐?

4、学校有图书200本,已经借出128本,剩下的每个班分8本,可以分给多少个班?

第19篇:口算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学习难点: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并掌握口算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41页例1.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

1、口算。

30×5= 15×5= 14×6= 13×6= 35×2= 18×4= 17×5= 12×7= 16×3= 220×4= 46×2= 24×4= 140×3= 170×4= 32×3= 39×2=

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四、思维训练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

(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动脑筋。

)×30=900

40×(

)=2000

80×(

)=32000

第20篇:1年级口算

心启迪中小学数理化专业教育 晚托全托

(一) 2+1= 9+6= 8+5= 3+8= 8+8= 12+3= 7+6= 7+8= 6+6= 3+9= 5+6= 5+8= 4+7= 8+4= 4+9= 6+8= 8+6= 9-4= 3+6= 4+8= 8-1= 6-6= 5+6= 8+2= 2+9= 10-6= 5+3= 6+9= 16-6= 9+8= 3+4= 7+5= 10+4= 8+7= 9+9= 5+9= 7+7= 9+7= 19-15= 13+5= 8+1= 15-15= 13-2= 8+9= 3+1= 8+8= 11-10= 7-2= 6+()=9 ()+6=15 2+5-6= 9-8+5= 4+4-8= 5+()=10 2+( )=10 4+9-6= 10-8+2= 7+2-8=

(二)

8+10= 3+7= 4+7= 9-6= 7+4= 2+6= 8+9= 10-3= 8+7= 9+3= 8+1= 8-7= 5+8= 7+0= 9+5= 17-10= 18-2= 10-10= 19-11= 5+2= 18-11= 14+2= 17-11= 18-6= 16-11= 15-11= 17+2= 9-7= 9-2= 8+4= 14-4= 6+6= 10-8= 4+9= 5-0= 9+7= 6+4= 9-3= 5+4= 3+9= 3+5= 8+3= 8-3= 8+8= 10+7= 14-11= 17-6= 12-11= 4+( )=14 3+()=12 7-5+9= 13-8+4= 7+7-6= 4+( )=6 9+( )=9 2+7-0= 7+6-10= 9-1+4=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青园国际大市场北二区2#103 心启迪中小学数理化专业教育 晚托全托

(三)

11-11= 8+7= 9+1= 11+1= 16+1= 17+1= 12-3= 11-4= 7+4= 9+4= 12-6= 5+6= 13-6= 7+6= 9+5= 9+3= 8+4= 17-8= 7-7= 5+5= 5+7= 12-3= 11-4= 16-7= 12-4= 10-8= 10+6= 7+4= 9+4= 7+5= 2+9= 3-2= 15-7= 17-7= 15-9= 16-6= 11-4= 9+6= 7+3= 10-5= 7+9= 6+5= 8+7= 7+5= 7+10= 0+7= 7+4= 9+5= 9+9= 12-4= 12-3= 11-6= 14-8= 13-6= 4+( )=12 ()+6=13 12-3+7= 11-3+6= 6+9-5= ( )+7=15 ( )+5=14 6+8-5= 6+8-8= 12-6+9=

(四)

1+2= 5+8= 1+9= 7+7= 6+2= 3+8= 19-9= 6+3= 7+9= 10-1= 5+10= 7+8= 8-5= 6-4= 9+6= 0+9= 6+5= 9+2= 8-2= 5+1= 5-2= 7-1= 3+9= 5+5= 3+1= 3+5= 6-3= 6+4= 4+2= 4+5= 10-4= 7-2= 3+7= 7+2= 8-1= 10-7= 7+10= 6-5= 3+2= 19-9= 3+6= 8-5= 8-7= 3+7= 2+3= 1+4= 7-3= 1+8= 6+( )=11 ( )+4=13 12-7+3= 6+9-5= 6+5+1=地址:湖北省浠水县青园国际大市场北二区2#103 心启迪中小学数理化专业教育 晚托全托

(五)

8+1= 9-2= 3+0= 8-2= 12-10= 10-5= 17-2= 6+2= 19-3= 6-4= 19-2= 7+2= 13-1= 1+8= 6+8= 4+6= 5+9= 9-1= 5+7= 13-10= 9+4= 7-6= 8+5= 9+9= 5+2= 7+6= 10-7= 7-7= 10-5= 10+6= 10-9= 8+2= 19-16= 7-2= 15-13= 15-2= 9+2= 10-1= 2-2= 10+2= 14-10= 11+2= 7+8= 16+2= 2+7= 16-16= 6+8= 7+2= 8+( )=14 ()+6=13 12-3+7= 11-3+6= 17-8+2= 5+( )=13 ()+5=14 6+8-5= 6+8-8= 6+8-4=

(六)

5+9= 4+5= 5+7= 8-0= 6+7= 2+8= 8+7= 10-9= 9+9= 9-5= 5+8= 7-3= 8+6= 12-2= 19-10= 5+1= 1+3= 1+9= 10+8= 14-13= 2+3= 3+3= 2+3=

2+8=

4-3=

3+6=

5-1= 10+1= 13-11= 4+3= 18-14= 17-12= 14-14= 5+3= 19-14= 8-1=

8-5= 8-7= 7-3= 7-5= 6+3= 9+3= 16-14= 10+3= 14-1= 15-3= 6-5= 15-地址:湖北省浠水县青园国际大市场北二区2#103 心启迪中小学数理化专业教育 晚托全托

6= 3+( )=12 6+()=9 7-5+9= 13-8+4= 7-5+9= ( )+6=15 ( )+5=10 7+7-6= 7+5-6= 13-8+4= 订正栏: 3分钟对( )题

(七)

4+7= 11-3= 15-6= 6+3= 16-7= 7-6= 9-6= 15-8= 6+9= 6+7= 14-8= 6+5= 17-0= 6+7= 13-7= 5+8= 5-2= 11+3= 8-6= 13+3= 3+2= 18-10= 14+3= 16+3= 18-18= 1+4= 2+4= 19-13= 3+4= 5+4= 14-12= 7-6= 6+4= 7+4= 10-7= 8+4= 7+9= 9+4= 11+4= 19-7= 12+4= 0+8= 13+4= 9-1= 1+5= 18-8= 17-5= 12-5= 5+( )=12 ()+5=9 11-3+2= 5+9-4= 8+2+5= 7+( )=10 ( )+6=8 2+10-9= 14-5+6= 16-7+9= 订正栏: 3分钟对( )题

(八)

2+8= 4+7= 17-8= 13-6= 12-6= 14-地址:湖北省浠水县青园国际大市场北二区2#103 心启迪中小学数理化专业教育 晚托全托

4= 13-6= 12-4= 16-9= 4+7= 3+5= 16-7= 4+6= 5+9= 3+5= 14-7= 7+8= 11-5= 15-7= 12-6= 6+7= 17-9= 12-9= 9-2= 14-7= 15-5= 9+2= 14-8= 16-9= 15-8= 4+5=

16-5=

6+5=

4-2=

10-3= 19-19= 7+5= 9+5= 10+5= 14-3= 15-1= 9+8= 6-4= 9+6= 4+3= 10-5= 2+1= 2+5= 4+()=13 ()+7=14 14-5+6= 5+5-4 6+10-9= 5+()=17 1+()=10 12-3-3 = 3+6+3= 8+2+5= 订正栏: 3分钟对( )题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青园国际大市场北二区2#103

《口算活动方案.doc》
口算活动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