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0-04-18 来源:活动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上杭县中都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目前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价值取向已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上,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强调加强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基于以上认识,再纵观我校学生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学生对社会缺乏认识,对家乡缺少了解,对处理问题缺少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理念及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信念,本学年我校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去,在全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探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主动去探索和研究,激发好奇心和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态度,初步掌握观察、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好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查询、分析、加工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资料和信息,加工和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养成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发展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于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见解和信息,成为好的交流者。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具有参与基本的生产劳动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过程,发展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在劳动中培养关爱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劳动成果等精神品质。1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体验自我对自然、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形成负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学校的课程结构,结合学校及地方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三、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研室、教导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负责课题组各成员、学校相关的各部门、各子课题组的协调工作和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课题档案管理工作;电教组负责信息技术教育,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保证;大队部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

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张守琼

副组长:郑启家何伯文丘福全

成员:何宜昌邓建军何永祯

课程研究小组:

组长:何宜昌邓建军

副组长:丘永葆郑永洪钟敏光郑元菇

成员:各年级任课老师

2、组建课题研究中心小组。以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主体,小组设立组长各一名(各年级组长)负责召集本年级各任课老师协商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详案。各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管理本班各小组的活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点拨、督促,提供条件。

课题研究中心组人员:

郑元菇(

一、二年级)郑永洪(

三、四年级)

丘永葆(五年级)钟敏光(六年级)

四、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与互动实施的课程。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整合起来,通过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社会课题与学生问题、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

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我校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创造性地提出以“走进中都”为主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课程标准,选择子课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一、二年级: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为主。三——六年级重点突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子课题可从“中都文化之旅”、“中都产业之旅”入手。“中都文化之旅”着重从中都特色文化(仙村客家山歌、女子梅花拳、客家船灯、舞狮„„),中都名胜古迹(云宵阁、陈耕堂、仙村八景„„),中都文化名人、革命烈士,中都姓氏渊源,中都历史沿革,中都民间传说、谚语,中都特色小吃,中都风土人情等入手。“中都产业之旅” 着重从养殖业(猪、牛、羊、鸡、鸭、鱼等);种植业(烤烟、优质稻、速生林、沙田柚等),乡镇企业(瑞香米业、木材加工厂、纸厂等)入手。

五、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课程实施中始终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让学生自主选择,大胆实践,主动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提倡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教师为学生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各种知识、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要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3) 综合性原则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目的上,就是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二,实施上,学校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统整学科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整合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原理于实践活动中,与其他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处于协调共振状态;其三,实施中要整合各种教学力量,追求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协作和师生的合作互动、学校教师与社会各方面人员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同完成课程实施的任务。

(4)生成性原则

课程实施有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具有计划性,但不限制其生成性,不把活动看成是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在活动中注重发挥教育机智,捕捉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及新的主题,使学生在生成性发展中保持探究的积极性,加深认识和体会。

2、课程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

①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②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班级活动计划;③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④分析学情,设计教案;⑤分班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

①确立主题;②制定年级、班科实施计划,建立课程管理制度;③分班或年级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学生成果,记录学生体验、反应;④定期召开综合实践任课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⑤课题组对各班的综合实践情况进行关注性测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引导、调整,促使活动顺利进行;⑥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性的举行综合实践课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3)总结阶段

①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报告。②召开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交流。③评选部分优秀活动课方案和教学案例。

六、课程评价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反对只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通过这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评价标准: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注重4个方面的发展。第一,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第二,参与。主动介入,积极承担责任。第三,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第四,发展。发展意识,改变目前生活状况的意识,自我发展的意识,牺牲局部利益、顾全长远利益的意识。

2、能力目标

我们尤其强调以下5方面能力:

第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第二,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动手操作能力。

第五,管理能力。

3、知识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广博性。

(二)评价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既有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学生对学生,又有学生对教师、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有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又要有对学习过程、方法的评价。在评价的性质上。要有自我比较的评价和社会对照的评价。同时发挥评价的信息反馈和监控功能,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使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具体来说: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帅等人员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实际操作中,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不仅要重视学生自评结果,更要重视其自评过程。

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以纪实性评价为主,它是对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各个阶段情况的客观认定。由于研究性课程的编制和实施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根据有关要求自我检查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作出有针对性的自我改进。同时教师和有关评价小组要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体现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随时调控。

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个研究课题或一个研究循环(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时间为限)后,研究结果(成果)根据一定的指标进行客观评定。形式可以多样,包括论文评比、展览会、墙报、刊物、研讨会、辩论会、网页制作等。在具体操作中,要允许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将课题进行到不同的层次,并以学生最擅长的方式表达成果,要注意评价的激励作用。

执笔邓建军

推荐第2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一次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就学习的对象和范围而言,它并没有特定的赖以生存的内容和领域,是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其研究的内容和领域是十分广阔的,它强调在系统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门全新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来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亲近自然是课程的基本目标,社会和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成果,作为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由于小学生年龄层次低,知识面窄,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引领下,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和生活实际,与校本资源生活联系起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校采取“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生成”的课程实施构想,作为实施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从点做起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领域本学期将围绕着四个领域开展活动,合理分配好活动课时。

1、研究性学习的计划:

初步确定本学期开学初在3至6年级研究性学习的领域进行系统培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查找资料、实验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对以上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其方法,便于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运用。

查找资料:(举例收集古今中外和身边的关于孝子的故事。)

查找资料法一般需要经过5个步骤:一是课题分析;二是资料主题分析;三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四是资料的阅读与摘录;五是资料的提炼与阐述。

三、四年级需达成的目标:了解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学会运用各种途径正确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简单的记录下来。中年级学生学会掌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与摘录就可以了,课题的分析和资料主题的分析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

五、六年级需达成的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准确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总结。学会使用打印机,知道哪些资料是自己所需要的,把资料整理成自己的语言,并熟悉自己查找的资料,杜绝在汇报过程中拿起没有进行处理直接读。高年级的学生需大概了解以上五个步骤并能简单的将五个步骤全部操作下来。

实验法:(举例:污水危害对鱼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在专门综合实践教室中进行实验。)

开展实验研究一般要分为五个步骤:

1、实验设计;

2、实验准备;

3、实验观察与记录;

4、实验结果分析;

5、完成实验报告。

三、四年级学生需达成的目标: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了解实验的步骤、实验时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会对一些简单的实验进行结果分析。

五、六年级学生需达成的目标:对要做的实验进行设计,自己操作实验做好实验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的结果和自己的猜测进行对比和分析,完成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起止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记录时间

实验观察记载

记录人

观察法:(举例:观察一年四季夜间天空的变化情况;观察城市河道在不同季节的情况;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观察校园中学生课间的活动情况;观察教师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度的信息等。)

观察研究法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1、制定观察计划

2、实施观察测量

3、分析观察记录

4、得出观察结论

例如: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研究

《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研究》观察计划

观察目的:了解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重点区分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受日照影响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发现同类植物由于日照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结果等。

观察对象:夏季选择天仙子;秋季选择菊花。

观察地点:学校或附近的花圃。

观察步骤:

①夏天,在接近天仙子开花的时节,在花圃里支一把小伞,每日下午定时遮阴3小时,观察其与未遮阴的天仙子哪个开花更早。

②秋天,在接近菊花开花的时节,在花圃里支一把厚布小伞,每日下午定时遮阴2~3小时,观察其与未遮阴的天仙子哪个开花更早。

观察分析:

①发现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受日照对开花的影响规律。

②可以发现不同植物每天受日照最佳的时间应该是多少吗?

③如果将观察结果应用到植物种植地区的迁移上,有些什么价值呢?

调查法

调查研究法的一般过程有7步:

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调查内容,

2、选取调查对象,

3、设计调查方法,

4、收集资料,

5、分析研究,

6、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7、形成课题成果。

三、四年级目标需达成目标:在开展调查研究之前,把需要调查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化、细化,要尽量清晰完成本课题究竟需要获得哪些第一手的调查材料。

能根据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注意收集好问卷调查发放的问卷,实地调研拍摄的照片、获得的录音资料、笔记等,深度访谈主要是整理后的访谈记录等。这些资料收集起来是要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作准备的,所以一定要尽量收集完备。

五、六年级目标需达成的目标:对前一阶段调查所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对调查问卷的各类数据要通过统计、分类和分析、比较,发现可资说明论题的一些信息,并且整理和归纳起来。

2、社区服务与社会综合实践计划: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本学期将社区服务的敬老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孝文化相结合,带领学生去敬老院以获得最直接的经验。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方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把学生的学习实践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计划:

本学期我校3至6年级都定制了劳动与技术课件制作的材料和我们的小主人蔬菜园的种植相结合。

三、四年级掌握的目标:

推荐第3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前提,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突破口,以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为原则,积极探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认知自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我校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以此为指导。纵观我校学生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学生对社会缺乏认识,对家乡缺少了解,对处理问题缺少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走出单一的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得到深切的体验,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能力,培养敢想、敢干、又能想会干的创造型人材,努力形成学生关爱人生,关爱社会,关爱大自然的内在的人格和品质,形成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它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途径。综合学习、实践学习、生活学习、研究学习是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目标 (一)学生层面 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基本常识和。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

分阶段目标

3-4年级学段目标

1.走近社区,亲近社区的自然环境,热爱生活周围的自然,形成自觉保护生活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的能力

认识周围的自然生物和自然现象

对生活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亲近感,并爱惜它

初步了解生活周围自然环境的作用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2.初步形成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观察社会,熟悉社会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与人合作,融入集体,参与力所能及的家乡服务活动,初步具有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观察社会,熟悉社会行为规范 学会与人合作,积极参与家乡服务活动

关心他人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从事技术活动必备的品格与态度,能够安全而有责任心地参加技术活动

端正劳动态度,学会生活自理,展示整洁美好的自我

认识各种灾害以及危险性情景,学会自我保护

了解生活必备的技术与基本技能,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与制作

4.能有意识地以提出问题为起点来参加科学研究,关心科学发展,逐步认识科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阅读科学类书刊,初步产生探索科学的主动性

感知身边的科学,以模仿练写科学小论文,初步形成研究意识 关心科技新闻,初步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展望科学的未来

通过采访、调查、观察、参观等形式,感性认识家乡的各行各业建设与科学的联系。

5-6学段目标

1.亲近周围大自然,热爱周围大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大自然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了解周围的大自然,对部分能深入认识。

对周围的大自然具有较浓的亲近感,并热爱它。

较深地了解周围自然环境的作用。

形成自觉保护周围大自然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体会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道理,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公德,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热心参与社会服务活动,逐步养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走入社会,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交往,热心社会公益活动。

体会社会服务的意义,养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激发技术学习的兴趣,学会使用一些基本工具,形成勤劳合作的生活态度,初步具有服务意识

关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职业角色,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

通过体验和探究,学会进行简单的技术学习,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及其技术创新的意识,初步具有技术探究和应用简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知识的综合应用,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初步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各种意识。

4.通过实践模拟科学的研究过程,在亲历中体验科学的艰辛与乐趣,产生科学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积极认识。

尝试运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身边的科学道理,如环保、气候、建筑等。

养成思考的习惯,关注科技动态,以科学幻想的方式转化积累信息,表达热爱科学之情。

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如向科学类报刊投稿,举行科技创新比赛等。走出校园,去工厂、农村、商店了解学科的作用。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红小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四、课程内容

综合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中选择设计。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三)劳动技术教育。

(四)信息技术教育。

(五)非指定领域。

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五、课时安排

以上四个版块内容每周安排两课时。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都要服从于和服务于活动内容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一)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组合。

(二)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三)全班或全年级活动

全班或全年级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一些跨领域、周期长的项目或课题,也需要采取班级活动这种组织形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协助学生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的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七、实施措施

(一)认真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中一门崭新的课程,也是这次新课改中的一个难点。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

(二)积极行动,努力探索、使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全体教师要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并注重几个结合:即与学校的传统德育活动相结合;与班队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学习某种劳动,研究某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关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随父母一日,体验父母的工作等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如《科学》中的实验、语文课前的查阅背景资料,课后拓展背景资料等等);与校级兴趣活动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可考察、了解家乡的变化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并与当地企业事业单位、人文景点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参与敬老院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三)建立实践第一的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我们要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常做的事与自己想做的事,由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入手,自主开展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考察、访问、宣传、调查、收集材料等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研究的课题 ,寻找研究的方法,自主进行总结,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提高。

推荐第4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喜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探究、实践、自主、发展”为主线,以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综合性为主要特征,以创建市绿色学校为契机,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校内学习和校外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题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以上,我们这学期实施计划主要围绕下列几方面进行设计和开发。

(一)总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穷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

(二)主题生成:

1、利用学科课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科课程,同时又是必修课程,不能成为其他课程的附属品,但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打通进行。学科知识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所以我们应当突破学科教学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依托学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内外打通,对学科资源和非学科资源的开发进行一体化设计,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2、走进社会生活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所以走入社

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让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3、走进自然,生成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根据学校周围自然环境的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观测、考察、实验、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种自然环境的信息,关爱自然,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4、立足校本地方特色,充分挖掘活动资源,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各年级具体活动主题安排

三年级:

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注校园内,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并进行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校园里,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有效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合作意思和合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获得劳动创造产品的成功感受。主题(预成与生成)

1、《走进纸的世界》

2、《“竹蜻蜓”与直升飞机》

3、《减少校园废弃物》

4、《玩耍的天空》

四年级:

围绕三条主线开展活动(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听取学生方面有效可行的建议,灵活机动的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真实的研究过程,锻炼学生的胆量,磨练学生的意志,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主题(预成与生成):

1、《学校用水、用电调查》

2、《吸烟与健康》

3、《小眼看家乡》

4、《自我形象设计》

五年级:

以了解自己与社会、自然、与他人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了解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初步掌握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调查、实践的方法,学会分析及处理问题;获得亲身参与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初步养成学生之间合作、分享、积极等良好的个

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1、《当家学理财》

2、《电器的利与弊》

3、《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调查》。

六年级:

围绕学生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法的启蒙教育为主线,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容易盲目模仿媒体、社会上青年吸烟,沉溺于网络聊天、游戏中,无法自拔等现象,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与社会并陶冶性情,增强自身对纷繁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增强抵抗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主题(预成与生成):

1、《网络利与弊》

2、《吸烟有无毒害》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4、《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

三、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但目前评价却是综合实践活动最薄弱的环节,它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本学期将充分发挥评价这一机制激发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重点进行档案袋评价,通过档案袋评价让学生感受自我成长,促进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悦。

1、注重过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的标准。

2、尊重多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鼓励并尊重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具体工作时间安排:

三月:

1、学习有关综合实施活动的理论,并制定学期计划。

2、课题组例会。学习中心组订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设计年级组计划及班级方案。 四月:

1、四年级主题活动汇报。

2、课题组例会: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

讨、共同研究,提高研究质量。

五月:

1、各班按计划开展活动,学校组织检查。

2、课题组例会:研究如何认真办好活动成果的展板。

六月:对本学期活动进行总结交流,进行反思性的评价,评选优秀档案袋、优秀案例

推荐第5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试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校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及犁倭镇中心校的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

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学习与实践活动”不是 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的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老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老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

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如开展常识活动课: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常识活动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常识自己、常识别人、常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常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尝试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

开来的以尊老爱幼、继承遗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

(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免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五、工作措施:

(一)课程落实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6年级每周1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 培训要求:

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 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学习。

③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

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2)建设实践基地,如语文学科基地,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

4)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内容,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竞赛、大课间操、班干部轮换等。

六、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

(一)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奖励措施:

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公开课活动,一次论文撰写活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一次学生研究小论文评比。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安排。

组 长:李平(学校校长) 副组长:夏群梅(教务主任)

成 员:罗昌福、曹树、李震、黄书琴、杨国龙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内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3、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开好家长会,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的支持。联系社区,与周边居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

4、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5、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模仿阶段,模仿其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师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为摸索创新阶段根据前阶段的模仿感悟,结合我校的特点提出切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予以实施;第三阶段为总结模式,根据操作的结果确定符合我校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

小屯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方案(试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2017.9.19

推荐第6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杜家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它取走了罩在学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远。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新型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课程的深化、发展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也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我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试行这一课程,四年多的实践,建立了四个稳固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实践基地,前后进行了三轮相关课题的研究,积累了较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学校以树立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为理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教师的引领策略,充分发挥海盐县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示范作用,以探究“农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以塑造“睿智·求索”的学校文化为主线,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

第一层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度计划及相应步骤;统一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第二层次:教导处 教科室 德育处

教导处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检查实施的进展情况,制定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方案和教师管理评价方案,并开展实施考核评价。

教科室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支持。选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资料,负责学生、教师课题的申报、评奖工作。

德育处主要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指导。规划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题,具体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观摩、展示、交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设计等。

第三层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信息技术组 科学组 学校图书室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研组活动计划,组织本教研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我校网站上建立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网页这一平台,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生体验上传,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信息技术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促进互动与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科学组、学校图书室等部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上的支持。

第四层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 班主任 各学科教师 基地校外辅导员

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老师根据教研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选题分组、协助聘请指导老师、成果的展示等。班主任、各科教师针对所任班级指导一个活动小组,对学生研究的每一环节――选题可行性、资料收集、调查研究、课题报告撰写、结题展示、总结答辩等给予具体指导,同时做好团队协作、安全防范和有关部门联系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设

1、课程总目标

结合我校“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并非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四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

3、课时安排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2课时,学校将在这两课时集中安排在每个年级每周星期五的下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4、课程资源的挖掘

(1)立足校园生活,挖掘实践资源

多年来,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运动会、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艺术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颢。

也可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如春(秋)季运动会,3月的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等。 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例如,办“环保知识小报”, “数学知识报”, “语文学习报”等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如开展《亲近校园植物》、《文化上墙我出力》、《我为环保校园献一计》等。

(2)立足学生生活,丰富实践资源

学生的生活充实而精彩,他们中有许多资源待我们去开发。如从儿童生活中的游玩活动,可以产生“对儿童游戏的调查”“儿童动画片知多少”“小学生喜欢什么漫画?”“你玩滑板车吗?”之类的主题。从班级出现的某些现象中,可以“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题。

在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发现主题。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英语中有些单词是缩写,衣服标牌上的S、M、L、XL是不是英语的缩写呢?是哪些单词的缩写?”等,这些问题是学科学习的延伸与拓展点。

在各类活动中,引导学生生成主题。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沃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各类传统活动,发现其中的问题。如在体检活动中,高年级视力有所下降,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近视了?什么是假性近视等。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调查。”什么样的节目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利?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最好等。

增强学科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可延伸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语文课中的《蝙蝠与雷达》一文,让学生对动物的特功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语文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它是不可能给大部分时间你去进一步研究的,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时空,让他们研究一下“动物的特异功能”呢?

(3)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现代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发达,镇内有多个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实验基地,农业科技含量高,因此,要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这独特而又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立足地区的经济特色开发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象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并非生活的真空之中,社会上的赌博、迷信时时可见。而对这些社会不良现象,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门前的小河怎么变黑了?蚕怎么会中毒?水葫芦怎么越来越多了?养猪大户把猪粪排泄到河道好不好?所有这些问题略作修改,就可以认为活动的主题。

◆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去发现问题

家住农村的孩子对自家种养业情况比较了解,一亩田种植什么?经济效益高不高,不仅仅是大人们时常思索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种水稻和种葡萄哪项获利高?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价格?等等。

◆引导学生从农业技术角度去发现

让学生联系自家种养业,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如:“为什么我家桃树只开花不结果?”“我家庭院里栽种的葡萄怎么不甜?”“养好沼虾要注意什么?”“温室养鳖是怎么一回事?”等。这都可以成为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引导学生从农具改革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业生产工具已沿习了几千年的历史,只要在这方面多观察,多动脑,也不难能发现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怎么提高挖沟效率?(对铁锹的改进)怎样使除草剂喷洒不损害植物?(对喷雾药机喷头的改进)怎样提高采叶的效率?(设计方便采叶器)怎样改进兔子饮水器?(设计兔禽自动饮水器)。

结合学生家庭特点,在自家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蔬菜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

5、资源板块的设置

以农科技为重点的资源板块,以学生的自主兴趣为前提,选择研究的小课题,通过指导教师的引领开展不同形式的综合性研究,形成生成性的子课题。

推荐第7篇: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为了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校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学校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四周定一个主题,每个班级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开展活动。

主题一:我的课余生活

1、让学生们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

2、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3、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4、形成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主题二:秋天的快乐

1、指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变化,体会秋天的五彩缤纷、果实累累。

2、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秋天做过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3、指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秋天里做过的快乐的事儿,注意表达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心情有机结合起来。

4、让学生把感受到的秋天的快乐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习作。主题三:中华传统文化

1、围绕精美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3、利用地方的各种便利条件(如地方戏曲),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进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主题四:感恩

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四、注意事项

1、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小组合作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

3、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

4、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家长或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

5、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五、活动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

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推荐第8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1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2.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各年级各个班各选择性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3.班主任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各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四、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学校电脑房放学后向学生开放;四是继续加强对“红领巾电视台”管理,开展好对学校各类事件的报道宣传等实践活动。

(2)开发社区资源,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与社区的某些企业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与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挂钩,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课题,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主题一:小小种植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主题三: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主题四: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5.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班主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

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6.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7.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

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推荐第9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探索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特别是小学。目前全国第一批三十八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改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即是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教育部下发给各实验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难;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

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小学教师来说,一下子无所适从;第三,近年来,高中段的研究性学习蓬勃开展,已经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书,但是,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储备,根本无法搬用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因此,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而且,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讲,每所学校必须在经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后才能获得课程实施的经验,才可能在新课程全面推行的时候不致于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我校去年开始试行在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结合我校现有的情况,暂拟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年级、各班要按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

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反对“教”综合实践活动“课”、反对反复排练的“表演式”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一,学会认知。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二,学会做事。通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借

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第四,学会做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心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责任感,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三、本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品质。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的责任感。

4、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发展兴趣、展示才能。

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我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6、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构建学校新

型的课程体系。经过数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四、本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们对板块式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统筹规划,并根据本校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做了如下活动安排:

五、课程评价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一个阶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它反对通过单一的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推荐第10篇:希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王家庄街道泛海希望小学

2012.9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及提高效果开展工作,针对问题开展教研,加强调研指导,加强问题研讨,加强成果交流,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工作得到均衡发展,力争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上一个新台阶。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健康、持续、稳定、深入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确保开课率。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具体的活动计划及课程评价方案,确保课程实施。

3、认真落实师资队伍。学校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指导队伍,确保指导教师队伍落实。

三、工作要点

1、组建教研队伍。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学校选定寇兴兰、牛均美引领其他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试验研究工作。

2、搞好研讨工作。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每月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

3、配合好调研指导工作。积极配合教管办对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情况(课程执行情况、指导教师配备、培训情况、计划目标制定情况、过程管理情况、资源开发及主体活动方案制定等)的专项调研。

4、搞好成果评比。积极配合上级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课、说课、优秀论文、优秀活动案例等成果评比工作。

5、搞好网上教研。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网上教研工作,及时宣传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研究情况,介绍好经验、好做法,参与主题研讨,交流优秀成果。

6、搞好评优树先工作。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树立榜样。学校将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优秀指导教师的评比工作,并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措施

1、召开相关教师工作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确立工作目标。

2、组织学习上级下发的学习材料,重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

3、召开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摩研讨活动推动。

4、评比促动

(1)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全区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讲评及说课比赛。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先进学校、优秀指导教师的评比活动。

5、观摩学习推动

组织有关骨干教师到岞山等地观摩学习,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

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并确定人员安排

2、将课程主要负责人和各年级牵头教师的名单上报业务办。

3、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评价方案、活动计划

4、安排教师参加观摩学习

5、组建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

6、确定第一个活动主题,搞好实施。(周期:9月1日——9月30日)

十月份:

7、确定第二个活动主题,搞好实施。(周期:10月10日——11月10日)

8、参加教管办举办的区域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 十一月份:

9、继续搞好第三个活动主题的实施,并搞好总结。(周期:11月14日——11月16日)

10、组织教师撰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典型案例.十二月份:

11、继续搞好第四个活动主题的实施,并搞好总结。(周期:11月19日——2012年1月6日)

12、小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第11篇:难忘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设计理念

小学五年的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是极为重要的第一站。六年的时光,孩子们从天真的“小不点”成长为翩翩少年,从懵懵懂懂的娃娃成长为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的小学毕业生。在这儿,孩子们与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五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在即将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翻开尘封已久的照片,追忆往事,拿起笔,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作为永久的珍藏,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同时,这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次展示、碰撞和磨练,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目标

1.收集整理能表现自己学习生活的“成长袋”、奖状、照片,回顾个人和集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激发自己对母校、老师的眷恋,体悟老师的培养之恩和殷切期待。

2.阅读“阅读材料”和自己收集的怀念母校和老师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树立并交流自己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进一步表达自己临别时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情。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预备

1.回味,唤起眷恋之情: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今天,我们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大人”,已经不再依偎父母,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去开始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能说说自己的心情吗?

还记得六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情景吗?那时你有多高? 是谁陪着来的?还记得那时的样子吗?

2.展示,激发任务驱动

我们,几十个成员,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团结奋进,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这儿留下欢笑,其实,值得说的、值得忆的太多太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开展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好不好?

3.将班级学生分为2个大组,分工展开活动,制定小组内活动计划,提出具体要求.

(二)活动实施阶段 (各组随组长开展活动)

阶段活动一

成长足迹:追寻成长的岁月

1.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阅读和交流“阅读材料”和自己收集的回忆自己小学生活的文章,体会小学阶段对人生的巨大作用,感受作者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揣摩表达感情的方法。

2.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整理见证班级成长的材料。在班上举办一次“我的成长故事”会。

3.选择自己最值得怀念的老师和同学,或一段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将其写下来。

4.将收集的记录班级和同学成长的资料以及同学们的回忆作品分类整理,制成班级毕业纪念册。

阶段活动二:依依惜别

1.多种形式进一步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放眼明天,树立并

交流自己美好的志向。

2.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进一步表达自己临别时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情。

3.在教师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策划并组织一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自我策划举行一场朴实而隆重的毕业典礼。

4.写临别赠言、给学校写一份建议书,举办一次毕业联欢活动(可和毕业典礼合起来进行,成为毕业典礼的一部分)。

(三)汇报交流,成果展示阶段

小组主要负责人汇报成果,同组员对于不足的帮忙补充。

形式主要有:故事汇编;图片编辑;手抄报等

(四)总结反思阶段

第12篇:润州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在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促进学校与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预期目标

立足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重点,稳定有序的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督促与管理

引导学校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对课程的本质和价值有正确理解,避免人为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解为4门具体课程来开设或用学科性的课程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来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等现象发生,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引导学校在充分研究、开发、重组和利用地方、社区和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富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人物,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因而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同层面的交流、研讨、观摩活动,帮助一线教师逐渐形成课程规划与设计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一线教师具有相当的课程科学素养。

三、实施策略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1)、丰富网络资源

(2)、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培训

(3)、组建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使问题专题化、专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

(4)、不定期组织各种层次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搭建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5)、组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2、以学科基地为突破口,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2)、在区域范围内举行各种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帮助薄弱学校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

(3)、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以提高学校的研究水平。

3、以调研督查为契机,促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1)、关注学校对课程的落实情况,对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方案、教师配备等情况调研。

(2)、关注学校任课教师工作情况,对年级、班级的活动计划、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

(3)、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状态,就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调研。

四、具体安排

教研室层面:

7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中心组

丰富网络资源

审核各校报送的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方案、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景故事讲述

专题培训

8月:审核各校报送的校本教材样稿

专题培训

组织相关人员论证各校报送的推进方案、计划和校本教材样稿

9月:常规调研: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面常规落实情况

组织各校将学期课程实施计划上网交流

组织中心组成员进行专题研讨

10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研讨

11月: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内容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展开研讨

12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征集

调研:从学生层面的资料了解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

1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现场研讨活动

全面小结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工作做科学部署

学校层面:

6月:各校商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并确定人员安排

7月:各校将课程主要负责人和各年级牵头教师的名单上报区教研室

各校将课程开发与管理规划、年级实施方案、计划上报区教研室

安排教师参加区相关培训

8月:各校将校本教材样稿上报区教研室

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区培训

9月:组建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

各校将学期课程计划上网

10月:组织教师参加区专题研讨

11月:组织教师撰写学校综合是将课程典型案例

课程资源开发情况交流

12月:组织教师参加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从学生发展角度反思活动进程并进行专题研讨

1月:组织教师参加区学科基地活动

各校全面小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第13篇:八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八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开展多种活动项目,丰富活动内容,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组建机构

学校建立以尚继儒校长为组长,李爱民为副组长,郑常伟、梁德民、马多虎、李红艳教师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尚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李爱民为业务指导,其余几位教师为主研教师。

三、队伍建设

1、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建设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各任课教师要积极利用学校、社会资源。

2、对教师们进行规范性,灵活性培训。规范性培训,就是把老师送到县级进行专题培训,充实理论,丰富内涵。

四、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分段目标

1、小学低年级目标(1-2年级)

⑴、培养儿童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

⑵、培养儿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⑶、初步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

⑷、独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小学中年级目标(3-4年级)

⑴、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A、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B、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C、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D、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⑵、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A、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

B、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C、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D、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⑶、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五、活动内容

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各学科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中选择设计。最主要的是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⑴小组合作研究。学生按学习小组或经过调整组合成3——6人的课题小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尽其能,协作互补。⑵个人独立研究。一般采用“开放式作业”形式,由学生根据已选定的课题,各自独立的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信息,开展研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念后,再通过集体辩论,分享初步的成果,由此推动个体深化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的课题报告或论文。

在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课的基础上,要认真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各年级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做好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

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考察身边的环境、帮助村里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帮孤寡老人干家务等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爱护社会环境,关心村庄的发展。

3、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有:

⑴、自我服务劳动

低年级: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会穿脱衣服、系鞋带;会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会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能整理自己的书包,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值日生等。

中年级: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衬衣、裤子等小件衣服;会使用针线钉钮扣,缝小手帕、沙袋等简单的布制品;能有条理地摆放课桌、凳,自觉打扫教室、学校卫生;能在教师 指导下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

⑵、家务劳动

低年级: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铺床、叠被、刷洗碗筷、扫地、倒垃圾等。

中年级:能主动地扫地、拖地、抹家具;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帮助家长摘菜、洗菜、淘米,在家长指导下,

会做简单的饭菜;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收音机、电视机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

⑶、简单生产劳动

低年级:学会拉花、剪贴小动物、手提袋等简易作品的制作;指导学生认识花生、玉米、小麦、苹果、板栗等主要的农林作物和家兔、鸡、羊、牛等畜禽。

中年级:会使用刀、剪、尺等工具制作纸风车、五角星,会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制泥鸭、小狗等作品;能利用易拉罐等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能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使用锨、镢等农具学习花生、小麦、地瓜等当地农作物的种植和复收;会使用简单工具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能给学校、家庭种植的花草浇水、除草、消灭害虫;能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采摘松果、苹果、树种等采集活动;能对损坏的课桌登进行简单的维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饲养家兔等小动物,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基地种植各种花卉。

4、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段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⑴、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⑶、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⑷、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⑸、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绘图工具的使用。(2)图形的制作。(3)图形的着色。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五、活动形式

1、在校内开展。注重开发优势教学资源,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长的教职员工以及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设施、场地和设备等。

2、在校外开展。一是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六、经费投入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象其它学科,它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向自然环境,向学生的生活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拍照、摄像、购买资料、奖励师生等,都需要经费开支,我们学校将保证资金投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七、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第14篇:小学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培养学生要有时空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对于实现新一轮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不能说课改获得成功;没有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就不能完整的理解课改的理念。”于是,为了更好的深入新课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在慢慢的起步,力争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结出果实。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的处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深层性目标、深层性主题的关系。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认识到新目标、新课题的必然性,并充分肯定其产生的价值。应该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3、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任何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来制定三大知识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总和主题或总和项目的形式将三大领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总和理想状态。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内容及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方向

1、亲身经历、深入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实施要点:

(1)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选择,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回归于生活、回归儿童、回归自然,使学生顺利的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2) 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与活动等获得丰富的体验。

(3)在活动方式中尽量采取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上网、设计操作获得信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

2、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确定活动内容及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实施要点:

(1)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

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适当安排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

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规定他们学什么,做什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方式,能够发现自己所学内容的用途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学生在具体活动情境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引发的兴趣而

产生一些新的目标和新的课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研究,肯定其研究价值。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新的感受,达到持续的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发展,科技研究领域才有所突破,研究成果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但不能急于

求成、包办代替,应导航指路,教给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越过障碍,知道自身的价值和自身的意义,从而更愿意深入、更持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5) 教师在活动中不能“授人以鱼”,而是要“教人以渔”,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应传授“养鱼技术”,使之终身受益无穷。

3、探索发现、拓展提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在探索

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机会和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技巧。

实施要点:

(1)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社会调查以及实

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力。

(2)使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开放性的情

境中自觉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不能把学生的探究引入一个已有的结论。

(4)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评价时,注重探究学习过程,不能完

全看结果,结果可能是多种答案。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掌握,不能只看掌握知识量多少。注重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不能只看别人传授知识掌握多少。注重探究过程和方式的独立性、创造性、开放性,不能只看固定程序的再现和重复。注重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4、交往合作、融于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中进行多边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这种交往不限于课堂,而是要走进社会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不限于师生、生生交往。一项研究课题、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与调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组配合,多方面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交往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正确评价认识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养和团队精神。

实施要点:

(1)由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

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与社会各方面人员,为学生提供多种的条件和机会,融洽合作形成合力。

(2)注重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调整。

(3)当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时,引导学生制订小组共同目标,拟定活动方案,做到分工合作,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中分担不同角色及承担相应的责任。收集资料,组织小组成果交流汇报,让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归因。

第15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关注饮食健康》

活动二

“制作家人水果食用单”

认识水果

一、活动主题提出背景

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热情高但是研 究性学习的能力却比较低的特点,选择什么样的主 题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呢? 我认为活动的主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感兴趣、贴近生活、能够亲历体验、预知结论有价值。

于是我选择了空气污染﹑水果王国﹑植物的生 长等几个主题去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果然不出我所 料学生们对水果的知识最感兴趣。因为水果是学生 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物,它以其鲜艳的颜色、可 爱的外型、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受到大家的喜 爱。虽然水果的种类繁多,但是学生可以针对自己 喜欢的几种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很有实践操作的内 容。如果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对每天都吃的水果进行 深入了解,懂得它的营养价值和作用,学生一定会 非常开心,更重要的是活动一经开展能够促进学生 的健康成长,这样的主题才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所以我决定引导孩子们去了解水果王国的A B C,并 家人制作一份水果食用单。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茭白的营养成份、食用疗效及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茭白与人体健康的常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其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三)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自身健康,关爱家人健康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养成认真细心的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自身健康,关爱家人健康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2、通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养成认真细心的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团结协作精神。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确立课题,成立小组,通过对话了解大家最想知道关于它的哪些知识?于是学生们畅所欲言,经过决定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茭白的图片和有关茭白的海报;

2、茭白的营养成分与作用?科学合理食用茭白的方法;

3、到市场调查茭白;

4、观察家人吃茭白的次数与食用的方法。

(二)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组:查阅书籍 书籍资料摘录卡

第二组:上网查找资料

1、网络资料摘录卡

3、茭白科学吃法 第三组:采访有关人员

采访记录卡

摘录内容: 书籍资料摘录卡

糖尿病患者不宜吃香蕉﹑荔枝 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可适合吃 猕猴桃﹑草莓、木瓜。

摘自:《健康生活指南--糖尿病》,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资料存放地点:学校图书馆

猕猴桃 草莓 木瓜

网络资料摘录卡

1、香蕉可降压通便

香蕉可清热润肠,治疗便秘, 但胃寒、肾炎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

2、柚子可润肺止咳 鲜草莓 水果王 酸又甜 有营养 咽喉痛 肚子胀 大草莓 来帮忙 黄香蕉 弯月亮 软又软 香又香 通肠道 补热量 吃香蕉 促健康 大柑橘 味道好 皮和肉 都是宝 肉开胃 皮入药 降血压 抑糖尿 吃葡萄 错不了 利脾胃 不可少 调心率 抗疲劳 葡萄汁 防衰老 哈密瓜 甜又甜 作用大 能看见 除烦热 利小便 去口臭 效果显 红苹果 水分多 香又脆 甜唆唆 去脂肪 降肝火 吃苹果 好处多 秋季到 收成好 大雪梨 多如山 切成片 加冰糖 能润肺 能化痰 夏天到 吃西瓜 汁水多 味道佳 消热暑 顶呱呱 减毒素 人人夸

水果吃法不当有害健康

忌饭后立即吃水果

饭后立即吃水果,

不但不会助消化,

反而会造成胀气

和便秘,因此吃

水果宜在饭后2小

时或饭前1小时。

吃水果忌不漱口 水果含有多种发 酵糖类物质,对 牙齿有较强的腐 蚀性,食用后若 不漱口,口腔中 水果残渣会造成 蛀齿。

食用水果忌过多 过多食用水果,会使 人体缺铜,从而导致 血液中胆固醇增高, 引起冠新病,因此, 不宜在短是内进食 过多水果。

吃水果忌不卫生 食用开始腐烂的 水果以及没彻底 洗净消毒的果品, 如草莓、西瓜等, 很容易引发痢疾、伤寒、急性胃肠 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水果忌用酒精消毒 酒精虽能杀死水 果表层细菌,但 会使水果色、香、味的改变,酒精 和水果中的酸作 用,还会降低水 果的营养价值。

生吃水果忌不削皮 一些人吃水果时, 喜欢带皮一起吃, 殊不知,果皮蜡 质中往往会残留 大量农药,因而 不削皮是不利于 身体健康的。

忌用菜刀削水果

菜刀常接触肉、鱼、蔬菜,用菜刀削水果,会 把寄生虫或寄生虫卵带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 生虫病。

采访记录卡

1、问:荔枝有哪些作用?吃荔枝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荔枝可以滋补养血、开胃健脾,但吃了容易上火,过量食用会诱发“荔枝病”。

2、问:哪些人不适宜吃香蕉? 答:糖尿病患者。

3、哪些食物不能与水果混着吃? •红薯和柿子——会得结石

•芋头和香蕉——腹胀

•螃蟹和柿子——腹泻

•牛肉和栗子——引起呕吐

整理资料:

教师补充:不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

莲雾

莲雾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等营养成份。莲雾果品汁多味美,含有特殊水果风味,具清甜、淡香、丰富水分等特性,同时,莲雾还具有开胃、爽口、利尿、清热以及安神等食疗功能,其性味甘平,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主治肺燥咳嗽、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故食用莲雾,可以摄入足够的热量供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

菠萝蜜 菠萝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B族维生素(B

1、B

2、B6)、维生素C、矿物质、脂肪油等。食用菠萝蜜后能加强体内纤维蛋白的水解作用,可将阻塞于组织与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及血凝块溶解,从而改善局部血液、体液循环,使炎症和水肿吸收、消退,对脑血栓及其它血栓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四、活动成果展示 家庭水果‘‘大战’’---角色扮演

早上妈妈带小红到市场买水果,回到家把刚买的 水果放在餐桌上,并把剩下的水果拿去仍掉,奶奶 看见了很舍不得,说,你们年轻人太浪费了。小红 告诉奶奶:腐烂的水果不能吃,因很容易引发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疾病。午饭吃饱, 爸爸看见餐桌上的水果,伸手就要往嘴里塞,小红 看见了连忙告诉爸爸:饭后不能立即吃水果,应在 2小时后或饭前1小时吃。傍晚,爷爷要吃水果,小 红对爷爷说:您患有糖尿病,我们为你买了芭乐、猕猴桃,我拿去洗洗给您吃。

《家人水果食用单》

爷爷:年纪大有点高血压,可适当吃些苹果、桔子、葡萄等。因为苹果含有微量元素钾可扩张血管,有利高血压,苹果还能调理肠胃,对老年人健康很有益处。

奶奶:肠胃不好,可吃些红柚,山楂,苹果,柑橘等。因为柑橘中富含类胡萝卜素,可防止胃酸过多。

爸爸:有时会咳嗽,可吃些罗汉果,雪梨等。因为罗汉果性味甘凉,可止咳润肺,解毒抗痨,治咳嗽。

妈妈:可吃些苹果,香蕉,火龙果等,因为它们都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

自己:处于成长阶段,可吃苹果,葡萄,杏子等。有助于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达到营养平衡。

《 家人水果食用单》 家人水果食用单 爷爷:

患有糖尿病,还经常便秘,香蕉可少量吃一些,推荐吃猕猴桃、草莓、柚子等含糖量低的水果„„

制作人:

《家人水果食用单》 苹果 葡萄 杏子 西瓜 爷爷 奶奶 爸爸 妈妈

Text 我

猕猴桃 苹果 香蕉 苹果 哈密瓜 西瓜 猕猴桃 香蕉 菠萝蜜 草莓 柚子 莲雾

五、活动成果评价

1、学生自评

如:在收集资料方面,我做到了: □到图书馆查阅饮食健康类书刊和报纸 □上网搜索和浏览饮食与保健类网站。 □采访校医或营养专家。

□收看、收听生活健康类电视或广播节目。

2、教师评价

这次实践活动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单位,他们从 课堂走进了更广阔的空间,利用家中的便利条件上 网查询水果知识,询问有经验的长辈,亲自到水果 市场调查,学生们还专门到卖中草药的药店﹑社区 诊所向医药人员询问调查有关水果的保健功效。孩 子们听广播看电视在书籍报刊上寻找答案,搜集了 大量的水果知识。各个小组做好资料的分类整理工 作,整个过程做到有条不紊。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及 情感体验记下来,做了一些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还 摘抄了一些有关水果的优美的文章。

六、活动反思

(一)学生反思

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有很多方面:

1、增长了不少吃水果的“学问”;

2、对家人的身体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

3、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在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展示自己的成果,个性潜 能得到发挥,还学会与他人一起合作交流,分享成 果。

(二)教师反思

在“制作家人水果食用单”的综合实践活动过 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自己寻找 问题,发现问题,自由结组,自行收集材料,自己 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从而获得许多关于水果的知 识。学生从课堂﹑学校走向现实生活中,到社会 上,到人们中间去实事求是的调查、了解,在共 同的活动中开阔了师生的眼界。

七、活动延伸--水果的不同吃法

1、制作水果拼盘

2、榨果汁

①将橙子去皮取肉切成 小丁,猕猴桃去皮后也 切成小丁;

②将草莓、酸奶、蜂蜜 一起放进搅拌机里打成 浆,取出待用;

③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 先将橙子和猕猴桃丁放 进去,再倒进草莓汁 即可。

3、水果沙拉

①将菠萝、猕猴桃分别切成 一厘米和半厘米的扇形片, 苹果去皮切成丁,圣女果一 分两瓣,橘子去皮;

②准备一平盘,将每两个橘 子对放,摆放一圈,将半个 圣女果放在两瓣橘子中间, 然后由外向里依次摆上猕猴 桃片、菠萝片,中间放满苹 果丁;

③最后将沙拉调料挤在中间 即可。

4、水果拔丝 做法:

炒锅上火,加油烧开, 将切好的梨粘淀粉后放入 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出 锅。把所有的梨炸好之后, 锅里剩少许油,放入白糖, 翻炒至糖化开加入芝麻,听 见芝麻噼啪乱响之后放入 已经炸好的梨,继续翻炒到 梨可以拔出丝,即可入盘。

第16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家乡粮油作物》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设计意图

粮、油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可是,2008年世界上不少国家粮油紧缺,部分地区甚至造成粮荒。而我国粮油产量也不容乐观,据海关统计,去年1-5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357.3万吨,价值39.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1.1%和94.7%。进口平均价格 1114美元/吨,上涨75.2%。5月当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65.8万吨,下降4.1%;进口平均价格1223美元/吨,上涨80.2%。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如何提高两油产量,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是当前迫切研究的课题。张甸中心小学地处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根据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组织学生围绕庄稼这一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符合乡情、国情。本活动农村实际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观察、调查、表演、手工制作、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了解庄稼、学习关于庄稼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农、学农、务农、长大做一名新型农民的意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诸项多元智能。

二、活动目标 认知:

1.认识各类庄稼,知道家乡粮油作物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2.走近田野,增进学生对庄稼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庄稼的内在联系。 3.掌握制作几种食品的基本方法。 能力:

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3.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管理庄稼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

1.通过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通过对庄稼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爱庄稼、护庄稼的情感,培养学生爱粮、惜粮的意识。

4.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5.培养学生科学地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6.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庄稼的图片、资料,以及粮食对人类的贡献事例。2.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庄稼。

3.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途径,了解粮油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寻找赞美庄稼的文章、诗歌、歌曲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农趣,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研究性学习

(一)激发农趣 走进田野

活动过程:

一、展示田野丰收景象的录像及图片,让学生为为农户家庭子女而自豪,告诉学生,本学年我们研究的课题------庄稼(粮油作物)

二、让学生说说研究粮油作物的意义。1.粮油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 2.民以食为天;

3.农田可用种植面积在逐渐减少;4.目前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5.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引起其他价格的不稳定;6.世界不少国家已现粮荒现象; 7.无农不稳,无粮则荒;

8.粮油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 9.粮食是人们的命根

10.粮油产量,庄稼人的收入。„„„„

三、欣赏袁隆平稻田研究水稻画图,畅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的故事。突出“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四、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谈如何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树立学农、爱农、做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决心。

五、到学校附近的农田参观,欣赏田野美,大自然美。

六、作业:

调查了解家乡有那些浪油作物,做好记录。

(为下一堂课制定活动方案做好铺垫。)

(二)初步认知 制定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类庄稼,知道家乡粮油作物的名称、形态。

2.走近田野,增进学生对庄稼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庄稼的内在联系。3.向家长学习,不动就问,以防小麦当韭菜,水稻当小麦的现象再次发生。 活动准备:

1、收集庄稼的图片、资料。

2.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庄稼名称。 活动过程:

一、芝麻开门,出示教材中的儿歌。秋天的田野

秋天到,秋天到, 地里庄稼长得好。 高梁涨红了脸, 玉米露齿笑。 山芋挺起肚, 稻子笑弯了腰。

研究性学习

秋天到,秋天到, 地里庄稼长得好。 花生宝宝藏地里, 大豆挂千刀。 田野一片丰收景, 农民乐得哈哈笑。

二、讨论:

1.说说农民为什么为什么乐得哈哈笑,粮油高产你的感觉如何? 2.这首儿歌里面提到几种作物,给粮油作物分分类。

三、观察在线

仔细观察家乡秋天的田野,完成下列作业。

四、制定活动方案

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农作物生长、成熟特点制定活动方案。 3月份~3月上旬:关于水稻的综合实践活动。 4月中下旬:关于花生、大豆的综合实践活动。 5月份:关于山芋的综合实践活动。 5月中旬起:关于小麦的综合实践活动 1.山芋是吃根吗?

2.家乡现在有哪些成熟的粮油作物? 3.水稻是不是整个生长过程都要灌溉? 巧手作坊

搜集家乡“农”字当头的谚语。

(由于活动方案篇幅之大,以下仅提供关于水稻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问题,实施方案 认识水稻

第一课时:(课堂完成)

一、欣赏水稻画图:板书“水稻\'。

二、出示水稻的全株秆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

三、你对水稻方面的知识了解多少?(让学生交流,然后介绍关于水稻方面的相关知识。) 展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也是占地球半数以上人口的重要食粮。我国是世界水稻发源之一,其栽培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相传,神农、黄帝时代已开始栽种,到唐宋时,稻谷产量已占全国粮食的首位。我国的稻米可分为三大类:籼米、粳米和糯米。

四、你还想知道水稻方面的那些知识? (讨论归纳,师生合作,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问题写在黑板上。)

五、归纳需要调查的问题:

1.家乡有那些水稻品种?你认识几种?(实地观察。

2.目前稻田里由那些杂草?你知道哪些名称,认识形状吗?(认识形状,参加拔草。) 3.家乡水稻都有那些病虫害?(看看老农治虫,了解都用了那些农药。) 4.水稻如何施肥,家乡稻田施肥都用了那些肥料?

5.向放水员请教,如何给稻田放水。几天放一次水,每次放水要达到怎样的程度? 6.了解今年种水稻需要的成本及其产量、水稻的价格。农民种稻子的实际收入。(数一数不同品种的水稻的分岔数,稻穗的粒数。)

7.各种水稻的米质特点,可以做那些食物? 8.你所在村组,种水稻面积有多少?

研究性学习

9.插秧十多天后,农民为什么要大量施肥? 10.水稻生长为什么要“三黄”? 11.水稻为什么要两次搁水?

12.从水稻落谷——收获——大米需要做几件事。13.如何给稻田化学除草?(参加田间拔稗草劳动。)

14.能否充分利用稗草,将其变害为宝?(学习用稗草制作掸子的技能。) „„„„„„

六、进行分工,小组合作,明确任务。

七、提出实践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观察在线:走出学校,参观田野,实地考察稻田,现场知识问答。 1.去稻田看水稻的长势,看看杂交稻、粳稻、糯稻的生长特征。 2.到田里拔稗草。

3.数一数不同品种的水稻的分岔数,稻穗的粒数。了解其产量。 4.找出水稻抽心、白穗的稻杆,看看是什么害虫在作怪。 巧手作坊

1.画一画水稻螟虫的成虫、虫卵、幼虫、虫蛹。2.跟家长学包粽子。 3.学制稗草掸子。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总结评价 活动过程:

一、展示秋天田野录像,概述活动情况,导入活动主题。

二、各小组交流活动成果。

1.各小组分别回报调查的内容,调查人员,调查方式,调查结果,出示调查报告。第一组:重点回报:

(1)回报家乡有那些水稻品种,说说不同水稻品种的特征。 知识链接:泰州优良粳稻有:武运粳7号、武粳13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略。) (2)回报目前稻田里有那些杂草?说出名称,展示不同杂草实物标本。 (3)家乡水稻都有那些病虫害?(展示害虫标本,说说危害方式。) 知识链接:

二化螟为害特点:水稻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刮大风易倒折。地融会贯通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为害,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后叶鞘枯黄,叶片也渐死,称为枯梢期。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严重的心叶枯黄而死,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黄色,稻秆易折断。别于大螟和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稻灰飞虱发生规律:一年发生6代,以

2、3龄若虫在绿肥田、小春田、田边、沟边等杂草地越冬。第一代若虫主要为害小麦,后于7-9月份陆续迁入稻田为害.长翅型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嫩绿性,若虫多栖息在稻丛基部近水面处,受惊后落水横行它处。

第二组:重点回报:

(1)回报水稻如何施肥,家乡稻田施肥都用了那些肥料,找出家乡关于肥料方面的谚语。如:“肥是庄稼宝,庄稼少不了”等(说说家乡主要肥料名称。)

(2)展示采访放水员的录像:如何给稻田放水。几天放一次水,每次放水要达到怎样的程度。说说不同时期防水的深度。

(3)回报种水稻需要的成本及其产量、水稻的价格。农民种稻子的实际收入。(运用数

研究性学习

学方法让学生算一算。)

(4)回报各种水稻的米质特点,可以做那些食物。取出不同米,让学生看米的形状说说米的名称。

第三组:重点回报:

(1)回报各自调查村组的稻田面积及国家补贴数额。

(2)回报插秧十多天后,农民为什么要大量施肥,说出其科学道理。 (3)回报水稻生长为什么要“三黄”,请老农介绍不同时候黄的原因,做适当评析。 (4)水稻为什么要两次搁水?放录像,再现采访场面,让学生知道稻田几次搁水的科学道理。

第四组:重点回报:

(1)介绍从水稻落谷——收获——大米需要做的几件事。

(2)介绍如何给稻田化学除草,说说常用化学除草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展示学习用稗草制作掸子的技能,举行制作掸子的比赛。 汇报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展示学生的活动录像、活动照片。 2.欣赏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水稻的古诗、谚语、故事等。 3.展示同学们在家里包的粽子。介绍哪些食品是由米制成的。 4.讲《千人糕》的的故事,理解“千人糕”的含义。 5..举行关于水稻方面的知识竞赛。

6..雏鹰争星你能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家长参与) 7..颁星活动。农业专家、学生家长参与颁奖。

8..请农业专家,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思考一:开展“农”字当头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理由有六:1.张甸中心小学地处张甸老区,这里是孩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好地方,这里有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好课堂。2.孩子的家长绝大多数是庄稼人,家长们是指导孩子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好老师。3.从当前农村参与种庄稼的人员结构来看,种田人大都数老年人,年轻人、中年人大部分外出打工。4.农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种田、合理养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需要一大批新型的农民。5.农村中不少家长寄希望于孩子升学,早日脱离“扁担”,使得一些孩子从小鄙视农业,对农村的一切熟视无睹,孩子们“农”的意识亟待增强。6.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此种种,更突显在农村学校开展“农”字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

思考二:让“农”字当头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整合学科知识的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内容、形式、目标上是互为补充、有机渗透、彼此促进的关系。笔者在多年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科知识应用的平台,有效的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彰显学科课程,使其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一、在活动中拓展语文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利用图书室让学生大量阅读;利用网络等渠道让学生获取综合信息;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学习也培养学生合作、

研究性学习

探究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笔者在组织学生围绕农村粮油作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同学到田间观察,深入农户调查,初步了解秋天的粮油作物。在汇报报调查结果的过程中,有同学回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家乡秋天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粳稻、糯稻、杂交稻、高粱、荞麦、芝麻等作物”。很显然这是一个病句。为了使这位同学的积极性不受打击,又能帮他纠正存在问题,我首先对这位同学善于观察、积极发言的精神作了肯定,然后提问:“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马上有同学举起了小手:“„„芝麻是油料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范畴。” 我紧接着:“那么该怎样表述?”这位同学脱口而出:“家乡秋天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粳稻、糯稻、杂交稻、高粱、荞麦等作物。”话音刚落,又一位同学抢着说:“依我看,你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粳稻、糯稻、杂交稻他们都同属于水稻类,应该把“水稻”一词删除,或者删除‘粳稻’、‘糯稻’、‘杂交稻’三个词。这句话应改为“家乡秋天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荞麦等”。一句话不仅修改了病句,还增补了玉米这一粮食作物。我趁热打铁出示了上届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共同创作的儿歌:

秋天的田野

秋天到,秋天到, 地里庄稼长得好。 高梁涨红了脸, 玉米露齿笑。 山芋挺起肚, 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 地里庄稼长得好。 花生藏地里, 大豆挂千刀。 田野一片丰收景, 农民乐得哈哈笑。

同学们在欣赏儿歌后兴趣盎然,有的赞扬此儿歌写得好,有的则也搞起创作来。一位同学将儿歌中的“田野一片丰收景”改为“芝麻开花节节高”。太漂亮了,真是一举两得!既补充了油料作物——芝麻,有暗示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一天天在提高。这是没有预约的精彩,是学生文学之路的良好开端!在一片掌声后,我马上要求同学们将这首儿歌里的农作物分类,一名同学立即在黑板上写下“粮食作物:高梁、玉米、山芋、稻子;油料作物:花生、大豆、芝麻。”

综合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大语文空间,使同学们学到很多语文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粳稻、糯稻、稗草、螟虫等动植物,还学会了“粳”、“糯”、“稗” “螟”等字的读写。不少同学在查阅资料中写下了关于水稻的诗文,在观察调查后写下了《美丽的田野》、《稻花香里说丰年》、《拔稗草》等优秀作文。

二、在活动中渗透科学知识。在关于小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在秋播季节让学生做了一次小麦种子发芽试验,并把试验结果向老农宣传,让农民知道今年小麦的发芽率,以指导农民小麦播种的用种量。在试验前,笔者向学生详细交代了种子发芽试验的要求。一个星期过后,同学们带来了试验成果,在成果展示中,笔者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发芽率都在90%以上,这是正常值,但有五位学生发芽率仅有8%,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刨根究底,在大家仔细观察后,让同学们找出其失败的原因,一位学生说:“据我观察,有四位同学在试验中放水太多,水漫过了种子,造

研究性学习

成严重的烂种现象”。“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师紧接着问。“小麦发芽需要空气,而水漫过小麦,使得小麦吸收不到空气而造成烂种现象。”一位学生捧着一个盘子,指着里面的小麦说,“看,这里的小麦不少还是干的呢,这是因为缺水,种子没有水是不可能发芽的。”马上有一个同学做了一下总结:“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温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番交流后,有位同学惭愧地说,“原来种子发芽还有这么多的讲究,今天的活动使我明白了不少科学道理。”

三、在活动中发展美术技能。

金秋十月,正逢山芋的收获季节,同学们在山芋地里搞起综合实践活动来,有的拉起山芋藤,观察山芋藤、茎、叶子那特有的形状,有的看农民伯伯收获山芋,那一个个不同形状山芋勾起了同学们的联想:“看,这个山芋像老鼠!”“这个像胖娃娃”,“啊,宝岛台湾„„!”关于山芋的综合实践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为同学们提供了美工素材,也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同学们充分运用活动中得到的素材,描绘优美的山芋画图,精心挖刻山芋,制作帆船、飞机、各种动物及生活用品模型。一张张优美的画图,一件件精致的雕刻作品让师生们一饱眼福。看到这一切,笔者大为感叹。啊!这难道不是美术课的延伸、劳技的应用和发展、学生创作思维的升华吗?

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整合学科知识的案例还有很多,诸如:在水稻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根据水稻亩产量,结合市场价格、以及农药、化肥、耕作、收割等费用,算出农民每亩纯收入。在学生提及到大米的营养、农药、化肥、除草剂时有效的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萌芽,为学生将来学习化学作铺垫;还有稻草的综合运用,稻田的合理灌溉等都是整合学科知识的好机遇。

笔者在实践摸索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紧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具有的内在联系,整合学科知识,既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又拓宽了相关学科的知识空间,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第17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二、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活动安排: 时间 课题 活动内容

第二~三周

父母之爱

1、做一张有关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的问卷。

2、讨论分析问题所在。

3、画一画,父母心中的你。

4、绘制一张给父母的心语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第四~五周

嘿!男孩,女孩!

1、观察自己身体、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并填表。

2、男女生共同玩游戏:比一比,心有灵犀

3、男女生共同完成科技小制作“橡皮筋动力直升机”

第六~七周

我们的朋友――鸟

1、认识鸟及鸟的各部分名称。

2、对生活中常见的鸟进行观察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

3、动手给校园的鸟安置鸟窝。

第八~九周

我们的朋友――鸟

4、制作爱心玩具―――“小鸟的家”。

5、绘制“爱鸟”手抄报。

6、撰写《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倡议书。第十~十一周

家庭小医生

1、调查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病,并记录下来。

2、了解常见病、小伤害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并建立一个卫生保健档案。第十二~十三周

家庭小医生

1、在班级举办一次卫生保健知识擂台赛。

2、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份练身计划。

第十四~十五周

应急处理

1、了解运动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容易受伤。

2、讨论如果在运动中受伤,发生流血不止现象,该如何处理?

3、评选班级“救护小能手”。

第十六~十七周

税收与生活

1、了解税收的用途。

2、对公民的纳税意识进行社会调查,并把结果统计出来。

3、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争当“小小税法宣传员”。

第十八~十九周 民居

1、学生收集各国、各民族的民居图片,在班级展示。

2、通过查文献、上网检索等方法,了解并讨论各地民居的不同建筑风格和人文风情。

3、用彩笔描绘或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未来住宅。第二十~二十一周

人造卫星

1、学生每人动手做一个人造卫星模型。

2、同桌相互比一比,谁的人造卫星模型做的好。第二十二~二十三周

顽皮的小鼹鼠

1、学生根据曲轴、连杆传动原理制作能活动的小鼹鼠。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一、活动课题:中秋节

二、学校:六级小学。

三、班级:六年级 ,学生数:61人。

四、指导教师:耿会英。

五、计划教学时间:(2——3)周

六、教学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与中秋节有关的知识。学会实践活动的操作方法,学习制作活动方案并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观察、调查的情况。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走向社会,感受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调查研究、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索创新等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活动体会中秋节的快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活动准备:

1、设计活动方案。

2、分组、分工(分组:三组)。

3、制作课件。

4、安排调查研究活动用具等。

八、教学活动重点: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新生课题的解决。

3、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4、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九、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确立主题,制定方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月到中秋分外明,皓月高照,一家团圆,海外赤子,倍感思亲。俗话说: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中秋节,一个团圆的节日,娱乐的节日,秋实的节日。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中秋节:赏诗赏月逛花灯,祭祖祭月思亲人。中秋节的故事,你知道多少?(生答)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秋节”。

(二)启发提问,明确目标

1、启发提问:(1)秋天的节日有哪些?(2)一年之中哪些月份属秋天?(3)口头描述秋天的景色与特点。(4)、讨论区:如何理解“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2、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叫《中秋节》。(板书)

(三)活动指导,教给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和查找资料,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自主选题,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课题:(1)中秋节的来历;(2)金秋诗词欣赏;(3)中秋节风俗调查;(4)中秋美食;(5)中秋佳果;(6)月饼的变迁;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中秋节》的活动方案吧!

(四)制定方案,布置任务

1、分三组(把观察目标接近的分为一组)安排活动地点,确立分课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法。小组分工:小组名: ;小组长: ;小组成员: ;探究课题: ;探究活动方案: ;

2、活动步骤:观察,参观,收集资料,记录;

3、口头整理:你看到了什么?收集到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第二阶段] 走出课堂,搜集、调查、积累、整理信息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2、指导教师配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3、主要活动安排:

(1)为家里设计一个中秋赏月的活动方案,或从外观、色香味角度设计一种月饼。

(2)小实践:制作一个中秋花灯。

(3)电脑作画:电脑制作一幅关于秋月的美丽图画,并打印出来贴在下面的画框里。主题:月到中秋分外明。景物要求:月色、山水、楼阁和人物。

(4)秋游登高: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望远,写下你的感想。 (5)赏花灯:以小组为单位或在家长陪同下,逛一次花灯游园会。记得搜集花灯的款式和灯谜哟。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总结反思

一、小组交流:

在这次亲身实践活动中,你们什么收获?

请你们把找到的“中秋节”的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

二、小组汇报:

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吗?

1、成果展示展示你所在小组拍摄、制作的图片、灯笼作品。

2、赛诗会与故事会:朗诵小组搜集的有关秋天的诗词,看谁搜集得最多,谁朗诵得最好。

3、集体评议(互相评价),表扬鼓励。

三、活动感受:

谈谈你的体会,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和自豪。说说中秋节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早餐”销售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10年 11月 17 日 调查人数总计 面包 馒头 糕点 其他 百分比 % % % %

(有可能可制成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芳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小组汇报,全班集体交流

(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

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姓有定然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定然影饷。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芳便。因此,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例如:

主食:馒头、油条、包子、油饼、烧饼、豆杀包、鸡蛋挂面、鸡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鸡蛋、火腿肠、炒花生米、煮黄豆、豆腐干。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鸡蛋铴、麦片粥、面条。 小菜:泡菜、拌黄瓜、拌西红柿、拌海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长期不食早餐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应该养成正常的饮食规律。今后不仅要吃早餐,而且还要吃好早餐。“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说的就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设计目的:

3月27日是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为了使学生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为了使孩子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术,我们精心筹备了一个以\"安全自护我能行\"为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培养六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带动全校师生,形成自救自护的能力,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系统全面的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救自护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既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伤害、危险,安全健康地生活;又要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质量,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让生命焕发光彩。

一、活动准备阶段

教师:

1. 提出活动任务——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危险,了解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

2. 布置活动时间——星期六或星期日。

3. 要求学生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或写日记,以便交流。

学生:

1. 自由搭配成组。

2.小组组合完毕,大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准备,如小组分工、讨论、策划活动计划。

3. 给小组命名、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4. 创作小组口号、制作小组招牌。

5. 讨论、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 二|、活动汇报

1、研究“行走安全学问大”的“一路平安”小组,交流行走方面存在的危险并交流解决方法.他们表演了自己编的行走注意歌:(快板) 2.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红灯停,绿灯行,千万不可去硬闯。

2、研究“用电知识要学好”的“安全用电”小组,他们收集到许多用电方面的图片,供大家观赏,还要作生动的讲解。资料如下:电又称为“电老虎”,可见电的厉害。不能用湿的手去拿带电的物体(包括插座)。插座要拿橡胶材料做的部分,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插座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去摸断了的电线当我们看见有些电线断了像绳子一样垂下来,千万不要去摸它。因为这些断的电线往往还带有厉害的电,伸手去摸它,很容易被电击伤见到断电线,应该绕开走。 ★电焊光不能看

★电灯泡脏了,应该先关掉电灯,把灯泡取下了,再擦,不能直接用湿毛巾去擦。 ★电线不要乱拉,乱动我们小朋友最好远离电

3、研究“饮食卫生多讲究”的“绿色饮食”小组,他们收集了许多饮食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参考。资料如下:

★吃水果的学问:买来的水果上面不仅有灰尘、细菌,还有残留的农药,应该洗干净再吃。否则很容易引起中毒。演示洗水果步骤:

一、先在清水中倒点清洗剂,把水果放进去,浸泡一会儿,让农药、细菌充分溶解在水中;

二、再用手洗水果;

三、最后用水冲洗干净。

★不能同吃的食物:胡萝卜和白萝卜不能同吃——破坏维生素 羊肉和西瓜不能同吃----同食伤元气。 柿子和螃蟹不能同吃----同食腹泻。 兔肉和芹菜不能同吃----同食脱发 鹅肉和鸡蛋不能同吃----同食伤元气。 洋葱和蜂蜜不能同吃----同食伤眼睛。 黄瓜和花生不能同吃----同食伤身。 香蕉和芋艿不能同吃----同食腹胀 猪肉和菱角不能同吃----同食肚子痛。 豆腐和蜂蜜不能同吃----同食耳聋。 萝卜和木耳不能同吃----同食得皮炎。 狗肉和绿豆不能同吃----同食多吃易中毒。 鹅肉和鸭梨不能同吃----同食好生热病。 海蟹和大枣不能同吃----同食易得疟疾。 芥菜和鸭梨不能同吃----同食发呕。 马铃薯和香蕉不能同吃--同食面部生斑。 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易患结石症。

牛奶与巧克力不能同吃——同食会腹泻、头发干枯。 研究“外出活动要安全: 实际行动《小品剧》惟妙惟肖地表演

剧情景是这样的:吃过中饭,爸爸妈妈又出去上班了。又只剩下小明一个人在家。小明觉得呆在家没意思,就打电话给几个同学。他和几个同学商量去游泳。小明碰到了叔叔,叔叔问:“小明,你去干什么?”小明说:“我们去游泳。”叔叔告诉小明,小孩子不能单独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才可以,于是他请叔叔陪去,叔叔答应了。来到游泳池边,叔叔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游泳前应该先热身运动一下。”一会儿,他们开始游泳了。叔叔对他们说:“你们当心点,我去买瓶饮料。”叔叔离开了,忽然小东有危险了,慢慢往下沉。小明该怎么办呢?

a剧:如果自己去救,也被拖下去了,没命的。

b剧:大声喊叫,找大人来救。终于把小东救上来了。 “校园安全”小组汇报

1、进出校门安全隐患:拥挤、急速、推撞、不走人行道等

2、教学区安全隐患:课间追逐打闹、关门用力过猛、违反规定使用电器、上下楼梯拥挤踩踏、大扫除时擦玻璃不注意安全、违反规定坐上防护围栏

3、体育课安全隐患:竞技项目不注意自我保护、体育课违反竞技规则、试图完成超出自身能力的危险动作、不按照体育老师的要求擅自行动、身体不适而强撑、生病不向体育老师请假等;

4、实验室安全隐患: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处理危险品和危险器具时未严格按照老师要求、在实验室搞恶作剧等

5、饮食卫生安全隐患:吃东西前不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吃了不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冷热食品、身体不适时未及时向老师报告等

6、其他安全隐患:擅自带刀具、火机及其他危险物品上学、翻越围墙、攀登高处等

三、竞赛

此外,实际行动小队还要组织大家进行安全知识抢答竞赛,还附有许多生动的图片演示资料。

★试题如下:下课了,小青在走廊里大喊大叫。这种行为对还是错?请说明理由②乘车时,能不能把头伸到窗外?③一不小心被热的东西烫着应该用冷敷还是热敷?④教室的朝外的那一面玻璃脏,我们可以把身子探出窗外去擦吗?⑤小学生能不能亲自上山去救火?⑥发现着火了可以拨打电话多少?⑦各个号码的作用是什么?(家里着火怎么逃?)

★附加题:旅游中忽然和家人走散了,该怎么办呢?

第18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1-05-25 08:48:00 ]阅读:610作者:吴建强 编辑:studa090420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因此,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之后,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茶文化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同时,学校实践基地“茗山茶园”品种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我们还邀请了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铁观音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为了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走出校园,走进第二课堂,领略安溪的春秋之美,培养孩子们热爱安溪、热爱安溪茶文化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调查活动。活动前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参观地点的材料,了解相关知识;活动中结合制茶各个流程进行讲解,介绍铁观音的来源故事等,使学生们都受到了一次实地教育;活动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并完成了绘画、文化卡等内容,各年级还挑选出精美作品制作成果展板进行了展示。

三、贴近学生生活,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察、访问、探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如:在对家乡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为环保献一计”等主题,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认真撰写环保小提案,征集环境保护金点子,向班级同学发放环保小袋,用摄影摄像记录身边的环保文明行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周”、“我为家乡添新绿”、“清清溪水静静流”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上一点绿色,用实际行动宣传教育带动全体少年儿童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关注家乡建设。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

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引证文献:

杨蓉 对小学作文写作的思考与实践 [期刊论文]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9(4) 返回顶部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期刊论文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运用2008(23) 期刊论文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2009(10) 期刊论文 对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2007(6)

期刊论文 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整合2006(4)

期刊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研究2010(5)

期刊论文 挖掘开放型的学习资源运用体验性的学习方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谈2008(8)

期刊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项目学习应用的实践探讨2006(2) 期刊论文 例谈\"概念\"驱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2008(6)

期刊论文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观下的学习活动特点2007(11)

期刊论文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2005(6)

第19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 2014.8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刘举人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开展多种活动项目,丰富活动内容,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组建机构

学校建立以戴广东校长为组长,李新颖、李井贺、任巨兴、贾艳学、冯桂荣、梁冬仙霍淑芝、冯津燕、王福俊教师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戴广东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李新颖、李井贺为业务指导,其余几位教师为主研教师。

三、队伍建设

1、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建设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各任课教师要积极利用学校、社会资源。

2、对教师们进行规范性,灵活性培训。规范性培训,就是把老师送到市级进行专题培训,充实理论,丰富内涵。

四、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分段目标

1、小学低年级目标(1-2年级) ⑴、培养儿童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 ⑵、培养儿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⑶、初步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 ⑷、独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小学中高年级目标(3-5年级)

⑴、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A、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B、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C、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D、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⑵、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A、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

B、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C、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D、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⑶、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五、活动内容

内容包括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各学科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中选择设计。最主要的是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 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考察身边的环境、帮助村里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帮孤寡老人干家务等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爱护社会环境,关心村庄的发展。

3、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六、活动形式

1、在校内开展。注重开发优势教学资源,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长的教职员工以及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设施、场地和设备等。

2、在校外开展。一是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七、经费投入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象其它学科,它强调超越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向自然环境,向学生的生活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拍照、摄像、购买资料、奖励师生等,都需要经费开支,我们学校将保证资金投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20篇:综合实践活动过大年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小型活动《欢欢喜喜过大年》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厦儿女最企盼的日子。春节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孩子们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停留在对于春节吃喝玩乐的表层体验上。为了让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使学生不仅爱过年更了解“年”,为此,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设计时,除了通过营造、再现春节的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各地的春节习俗外,更注重引导儿童通过多渠道收集相关资料,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体验、表现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有意识地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发展。

二、活动材料

1、布置教室:请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春节的图片资料(如窗花、年画、对联等)用于布置教室,营造新年氛围。

2、乐曲《恭喜恭喜》、《新年好》(该乐曲是本次活动的背景音乐,根据活动需要在音量上做适当调整,目的是为了营造、烘托春节的喜庆热闹气氛)。

3、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如瓶罐、纸盒、吸管、布料等)、剪刀、卡纸、彩带、双面胶等制造新年小物件。

4、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例如

年的来历 放鞭炮的起由等。

三、活动形式

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形式。 例如分成春节由来与传说组、春节习俗组、春节食品组和大拜年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进行调查访问。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

确定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 理由如下:

新年即将来到,大年夜里香喷喷的饺子,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那种亲朋好友团聚的幸福时光无不令人向往。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春节,感受过年的热闹与快乐,教师设计了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

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可以自由选择主题小组。

1、春节由来与传说组

春节由来与传说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的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2、春节习俗组

该组成员走街串巷,来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

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民欢迎的春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等。

3、春节食品组

该组成员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超市,观察询问,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例如饺子、汤圆一类的大众食品。

4、大拜年组

同学们走进社会,调查人们给老年人、青年人、小朋友拜年的习俗。人人参与,共同收集拜年的吉祥用语等。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各小组手抄报展示汇报,学生选出最佳展览小组,并说出理由。

第四阶段:活动总结评价、延伸。

1、学生了解了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

2、倡导了健康文明过新年的新风气。

3、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及口头表达能力。

4、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发展。

五、预期效果

1、学生能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学生能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3、学生增强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的能力。

4、学生学习在人多拥挤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5、学生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doc》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