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2020-04-18 来源:社会实践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体会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决定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华夏东路2629号的川沙烈士陵园。我们小组成员约定在11月29日一起去烈士陵园,可惜天公不作美,前天气候突然降温还伴随着刺骨的寒风。但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改变我们的行程计划,当然也没有改变我们瞻仰革命先烈的情怀。

我们一行到达烈士陵园门口的时候就被陵园的庄严和肃穆打动了,大门上刻着金黄色的六个大字:川沙烈士陵园。这里是无数的革命先烈长眠的地方;这里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安息的地方,想到这些我顿时觉得自己脚下的土地有了几分神圣的气息,少了一些悲凉而多了一丝悲壮!进入陵园后映入眼帘的是在“广场”中心的印有“浩气长存”的雕像。仿佛陵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革命年代的艰苦、新中国成立的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

我认为参观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读懂历史。参观不仅仅是怀念,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先烈们用献血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站在纪念馆里,看着纪念短片,我仿佛听见了英烈们英勇不屈的声音。可敬的烈士们,愿你们的精神像园中的常青树一般永不凋落;愿你们的信念像滚滚江水一样永不停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你们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熠熠闪光。

09机自C1班

刘杉杉

2011年12月1日

附:学号:094812868

电话:15000869771

分工:负责小组活动过程中的拍摄记录工作。

推荐第2篇: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5月13日,星期二,天气酷热。我和我的小组成员冒着酷热的天气乘坐公交车一路奔波到西山公园,回来再折返到七星公园。其中过程、感想,现在回想起来,可谓记忆深刻„„

首先,我们一伙人参观了西山公园博物图书馆,但由于当天图书馆并没有开放,所以我们没有在里面查阅到任何资料,因此,我们通过网络查阅了西山公园烈士墓的相关情况。所以我们通过祭扫烈士墓的形式,祭扫苏联陆军中校巴布什金烈士墓,祭奠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开始了。作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反抗日本侵略战争中.巴布什金体现了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中国反侵略战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巴布什金烈士墓在西山脚下,占地面积之大、规格之高出乎我们的意外。巴布什金中校长眠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巴布什金为苏联陆军步兵中校,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援华军事顾问,抗日战争胜利前因病逝于桂林。巴布什金墓与桂林秧塘机场美军飞虎队指挥所旧址一道,共同构成了当年盟军在桂林援华抗日的壮丽画卷。巴布什金墓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位于七星公园的解放桂林死难烈士墓。站在苏联红军烈士墓前我久久的沉思。一个外国人远离自己的祖国来到桂林,当时苏联也处于很困难的战争时期。由于他毕竟是帮助国民党政府抗日,解放后几乎没有人介绍这位烈士的事迹。所以多数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桂林市政府在桂林市的西山脚下为他修墓立碑,永远怀念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令人遗憾的是在*中这个陵园被毁,石碑遗失。这个地方后来又成为建设用地,现已高楼林立在苏联红军烈士墓前沉思的时候,深感这个陵园保存下来的不容易。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是反苏的,上世纪60年代到*结束前的中共政权也是反苏的,而且把苏修认为是中国的头号敌人。在苏联红军烈士墓前沉思的时候,我深切怀念这些国际友人。真切希望这个世界远离战争,永远和平。在苏联红军烈士墓前沉思的时候,缅怀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国际主义精神洗礼。让我在了解国际战士革命历程的同时,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幸福生活的不易,更明确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午,我们一行人匆匆的吃了个饭,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七星公园,来到了陈光烈士墓前。陈光烈士墓位于七星公园栖霞寺西行百余米,穿过一片繁茂的桂花林,便到陈光烈士墓。墓分两部分,纪念塔和衣冠墓。墓为椭圆形,直径4米,高1.5米,混凝土结构,红色质地,在翠树绿叶映衬下,格外耀眼。墓前是纪念塔,高9米,砖石砌筑,外披水泥,底为五角座,塔身为四方椎柱形。顶饰五角星,其正面刻有“陈光烈士纪念塔”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基正面嵌有陈光烈士事迹石刻,其余三面刻有题词。 陈光(1918~1949),广东梅县人,侨属,原名镒昌,又名扬。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被派往广西柳州领导抗日工作,1947年调任桂东区特派员,负责开展八步、贺县、平乐、怀集一带的地下工作。同年10月调任桂林市工委书记,负责开辟桂林地下党的工作,建立中国共产党桂林工作委员会,并领导桂北游击队。1949年10月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狱中一个多月,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强不屈。11月15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桂林北站铁路附近。1951年1月14日,中共桂林市委将其遗骸迁葬于七星岩前。供人们缅怀瞻仰,每逢清明时节,前来扫墓献花圈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络绎不绝。此墓现已列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动分以下几个程序进行:

1、肃立

2、放哀乐、默哀

4、读祭文5参观6活动结束、返校.。在陈光烈士墓前沉思的时候,我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旧社会走向灭亡、新社会逐渐建立的历史;是一部外国不断侵略、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这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争史。这各种力量并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仁人志士的苦苦探索、一代代的军民前仆后继,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坎坷与挫折才换来今天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殷实。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来就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烈士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么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着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积极上进呢?我相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继续前人的路,走的更高、更远。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永不丢弃。我们要不忘革命精神,继续烈士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不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我们不能像无数先烈们那样为国牺牲,但生活在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今天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身上也具备奉献的精神,尽自己所能的为他人、集体、社会提供帮助。

回首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我们无比自豪。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就要学习革命中一代志士仁人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操和不懈奋斗的不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将对革命先贤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崇高敬意融于振兴中华的实践中。

最后,我觉得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意义深远„„

推荐第3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心得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心得

冒着微微细雨,我们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母亲抱着已经死去的婴儿的巨大雕像。朝正门走去,一座座刻画大屠杀中民众悲苦和侵略者的疯狂的雕像沿一字排开,底座上书写着对这些“恶魔”的愤怒和对遇难者的同情。这让我原本轻松的心情莫名地沉重起来,脚步也愈发的缓慢。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我中华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在我看来,“国耻”已不足形容之,而应该用“国仇”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情。然而我泱泱中华何以被日本这一“弹丸岛国”所侵凌?答案是“落后就要挨打”。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国内纷争不断,人心不齐,给了日本侵略者可趁之机。但是,再放眼当下的中国,虽然仍处于发展中,但也已经崛起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远非以前那个任人欺凌的“软弱者”。

随着我们全体人民的努力建设,我坚信,中国终将成为一个拥有“不靠侵略却能让其他国家俯首,也让其他强国不敢侵略“的实力的强国。

13电信 卓工班 张鹤宁 13090216

推荐第4篇:近现代史调研报告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4月12日,我和寝室的四位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依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我们是早上7点钟出发的,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这趟参观之行让我对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领票处到纪念馆的入口之间是一条长长的斜坡,上面陈放着革命先烈的铜像。一路走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黄兴、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章炳麟、陆皓东、秋瑾等等革命先驱的塑像,这条坡路的尽头是孙中山的塑像和纪念馆的入口,孙中山的目光中透出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进入纪念馆之后,我们顺着参观路线往过走,随着历史的脚步去真实地了解这段历史的进程。在这里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驱们为了革命所作出的种种贡献。在这里,不仅仅更加生动地了解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孙中山、朱执信、廖仲恺等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还认识那些不为人知的辛亥革命志士的介绍,他们同样为打击和动摇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红楼”是无数忠贞志士的集结地,在这里孙中山先生领导湖北地区的革命人士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后来又在这里组建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一举结束了中国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那以后,“红楼”便成了人们的向往之地方、奋发之起点,被誉为“民国之门”。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在此建立了革命军政府,颁发公告宣布废除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并电通全国,号召各省起义。1981年10月被辟为纪念馆,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该馆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张,其中有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等珍品。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我们了解到了清政府的腐朽和没落,以及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的黑暗。在馆内大量的铜像诉说着革命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心承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在这里一幅幅图文并茂的解说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我不禁将自己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的几次的起义,如广州起义、自立军起义、黄花岗起义和惠州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革命先烈的牺牲,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由于清政府的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了四川的保路运动,是矛盾更大的激发了。由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各省纷纷响应,辛亥革命全面爆发。

革命取得初期的胜利,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虽然最后在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辛亥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没落的清王朝,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参观,我的心灵深受震撼,不仅对辛亥革命这段流芳百世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推荐第5篇:中国近现代史 社会实践教学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实施原则

任课教师负责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的原则;学生个性塑造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的原则。

三、学时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2个学分、32学时。以一门课程一个学分至少保证社会实践教学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至少保证4课时,总课时为28+4。同时,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理论教学中的2—4个课时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安排。该门课程教学任务一学期完成。

四、实施形式及要求

(一)实施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自选项目、创新项目两类: 1.自选项目:共五个,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完成。 项目一:我看历史风云人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二:课前十分钟:历史上的今天,评述历史事件 尽量收集历史上今天的事件,拓展知识量。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尊重历史,客观评价效果与启示客观正视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学生自己组织材料,编写课件,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增强对近代史的印象。

项目三:近现代历史经典影片观评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讲内容观看一部相关影视或历史资料片,写一篇较深刻的观后感作为汇报。如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历史经典影片,活动结束后,联系思想写出观后感。在期末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四:经典名篇选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取教材中各章后所列书目中的某2篇原著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基本内容、年代背景、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或写出读书心得报告,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项目五:史论结合研讨

查阅相关资料,史论结合,重点 “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2.创新项目: 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实践项目主要包括:实践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最后以社会实践项目策划书的形式完成,并加分。

五、时间安排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

开课第一周,下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指导书,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动员,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和考核方法,以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第二阶段:确立项目和人员

开课第二周,从网上下载教研室提供的实践项目,自主选择确定,并填写《实践活动选项登记表》。同时,确定项目参加人员,一般规定项目,应以集体活动为主,可组建3-4人的实践小组开展活动;自选项目和创新项目即可以个人为主,也可以集体活动为主。

第三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实践项目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制定方案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活动整体方案要力求具体细致,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最好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第二,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要从交通、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多个方面对活动方案进行审视。

第三,制定方案时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分配任务。

第四阶段:按计划展开实践活动。 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要求在结课前两周完成。 第五阶段: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六、考核要求

(一)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占平时成绩三分之一,即10分,上台阐述的同学记最高分。

(二)自选项目,其中经典阅读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读书笔记、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的主题、阅读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小、多少;

观看影视片的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观后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感想的主题、观看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小、多少;

各类论文及征文的考核内容为:考查学生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技能。

课前十分钟的考核内容为:课件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课堂表现力等。同时计算参加活动次数。

(三)创新项目,考核对象为学生为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是否新颖。

推荐第6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2年社会实践调查

——家乡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沈阳军事法庭审判日本军事战犯

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从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然而,事实上,经过八年的战争,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终遭到可耻失败。中国人民付出惨重代价,但是最终得到了胜利。67年前中国人民在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者,迫使日本投降,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956年新中国大审判,对日本战争罪犯的处理画上了句号。其审判形式和结果都堪称历史的经典之作、中华民族的记忆工程。

让我们透析历史的真相:

1950年7月,根据《波茨坦公告》,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有关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的规定,根据中苏有关协定,中国开始正式接受由苏联政府移交给我国的侵华日军中被苏军俘获的近千名日本战犯。这些战犯接受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4年1月,中央决定审判这批日本战犯。中央从检察、公安、中联部等系统抽调了350多人,展开对日本战犯的侦讯工作。

1956年,由最高人民法院组成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开庭审判。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修建了一幢1000多平方米古式建筑的法庭大楼。从1956年6月9日开始,特别军事法庭先后审判了8名将校级战犯、28名任伪满洲国高级职务的战犯,共对36名日本主要战犯分别判处了徒刑。

副检察长的经历:

56年前的6月9日,中国人民独立审判日本战犯的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庄严开庭。今年86岁的原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郭春来老人,曾作为一名检察员在特别军事法庭上起诉日本战犯。时光流逝了近半个世纪,郭春来老人认为,这场审判的正义性和深远意义历久弥新。 \"56年前,我代表国家和人民起诉日本战犯,这是我一辈子的无尚光荣。\" 1954年1月,中央决定审判这批日本战犯。中央从检察、公安、中联部等系统抽调了350多人,展开对日本战犯的侦讯工作。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东北检察分署工作的郭春来,也被抽调进来。这支侦讯队伍很快来到北京进行集训。\"上级领导在动员会上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光荣,因为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我们中国人自己独立审判外国侵略者,意义重大,世界瞩目;艰巨,因为这帮战犯武士道精神仍然很强,不肯认罪,并且手头掌握的就只有苏联关押战犯时留下的记载姓名和年龄的履历表,没有其他东西,要把战犯的罪行事实搞清楚,难度非常大。\"郭春来回忆道。“记得第一次跟日本战犯交锋时,果然不出战犯管教人员的介绍,这些战犯不仅不交待罪行,而且还百般狡赖,说什么‘我们来中国不是侵略,是为中国建设而来的,鞍钢不是我们建设的吗?抚顺、沈阳那么多大工厂不是我们的建设的吗?’”“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反驳他们、让他们低头认罪,真是难于上青天。”于是,工作团开始进行艰苦的调查取证。最终罪证找到了,战犯交待了,但侦讯工作并没有就结束。

根据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签署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犯罪分子的决定》,特别军事法庭于1956年6月至7月间,分别在沈阳和太原两地开庭审判45名日本战犯。沈阳是这次审判的主审地。沈阳审判分为两个阶段,6月9日至19日,对铃木启久等8名军队系统战犯进行审判;7月1日至20日,对武部六藏(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等28名伪满战犯进行审判。

1956年6月9日上午8时30分,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开庭第一次开庭,对日本前陆军117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等8名主要战犯进行审判。这是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来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不受任何外来干扰独立审判外国侵略者,是当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世界瞩目的大事件。

旁听者的回忆:

“在那次审判中,在沈接受审判的36名日本战犯全部下跪:向中国人民谢罪。那是令人永生难忘的历史性宣判!”当回忆起56年前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情景,曾参与了判决书文字推敲工作并旁听了审判日本战犯全过程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原社长冯荆育至今仍记忆犹新。12月4日,这位老人通过媒体披露了这次审判中鲜为人知的往事及留下的珍贵照片。

1956年6月9日至19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8名日本军队系统的战犯;7月1日至20日,审判28名日本行政系统的战犯。支持起诉的证据有4079件。

面对中国人民的庄严起诉,面对证人的血泪控诉,在被告席上的受审战犯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他们对自己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供认不讳,深感死有余辜。没有一个否认侵略罪行,没有一个要求减轻或免除惩处。听到宽宏大量的历史判决时,战犯们感动得跪伏在地,泣不成声,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谴责。

56年过去了,今年适逢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在这个时候,日本却进一步修改历史教科书,日本政要也跳出来公开发表言论,为二战日本战犯开脱罪责。当初搜集到的日本侵华罪证难以计数,日本战犯在法庭上当庭承认,并深表忏悔。无论是甲级战犯还是乙级、丙级战犯,他们的罪行早已经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容辩驳。

推荐第7篇: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

苏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学院(部)材化部 专业 化学类

1 引言

在这个周五下午,苏城略显闷热,我们一行人踏访了位于东北街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大师的封笔之作。新馆的风貌,让我们不得不赞叹贝聿铭,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自1960年元旦,苏州博物馆五十余年的历史不可谓悠长,但已经值得我们仔细挖掘,品读。

2 苏州博物馆五十年发展历程

2.1 缘起(1960前)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鉴于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社会知名人士于1950年7月26日正式成立苏州文物保管委员会,开展苏州地区的文物收集、保护工作,修缮留园、怡园、沧浪亭等园林。

1960年“苏州解放十年展”举办,为苏州博物馆的创建奠定基础。之后不久,苏州博物馆成立。老文物工作者为当时的苏州地区文物保护征集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2.2 起步(1960—1966)

这是苏州博物馆的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成立后,它贯彻了“全面规划,积极发展,重点建设,提高质量”的文化方针,坚持“开门办馆”的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正是在这种精神、态度下,这一时期收集了万余件文物、作品,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文博专业人才。

苏州博物馆的起步是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如履薄冰。这才为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才能安然渡过那十年浩劫。

2.3 转折(1966—1976)

众所周知,这十年是*的十年,是动荡的十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严重影响,破坏了大量珍贵文物。苏州博物馆力保文物不失并且抢救散落的文物。苏州博物馆的文物竟然没有丝毫损坏,这是工作人员拼命的结果,是在令人敬佩。

2.4 恢复(1976—1990)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苏州博物馆的各项工作逐步开展并向深层次退进。苏州博物馆在这一时期独自开始了古遗迹考古发掘活动。与此同时,苏州博物馆通过展出文物向人们介绍有关苏州文明的历史。

2.5 发展(1990—1999)

九十年代,中国开始腾飞,苏州博物馆也迎来了它的高速发展时期。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博物馆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最终确立了“大文物(忠王府)配合大旅游,小文物(藏品)陈列求精品”的工作思想,搞好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同时,将馆藏文物推出国门,让外国友人领略苏州的历史文化,引进各地文物精品,丰富苏州人民的文化生活。

2.6 跨越(1999—2009)

21世纪伊始,苏州博物馆的发展又登上一个新台阶。新馆的建设,为苏州博物馆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与动力。同时对忠王府开始历时11个

月的大规模修复工程。

新馆更是得到贝聿铭大师的青睐,亲自动手设计,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出自他手。苏州博物馆新馆、忠王府、拙政园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苏州博物馆再次焕发青春。

3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新馆

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中,贝聿铭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公众熟知的建筑大师,是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师行列的唯一华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艺术家之一。1983年,贝聿铭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茨克奖”。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唯一一座有贝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占地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和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形成一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

新馆的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清新雅洁。园艺的创新,延续了一代名园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当今苏州的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更为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4 忠王府

忠王府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1860年9月至1863年12月期间,利用拙政园花园部分及东西部宅第等改建而成。1996年,忠王府被确认为“中国现存的最完美的建筑”。忠王府还保存着太平天国44余方秀丽典雅的苏

式梁枋彩绘,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全国罕见。

5 心得体会

推荐第8篇: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经现代史读书报告

姓名:李晓诚

学号:1100710012

班级:11015004

书名:旷世名相曾国藩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旷世名相曾国藩》读书笔记

最近看了池子华写的《旷世名相曾国藩》一书,这本书对曾国藩的整个人生做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尤其是他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和发起洋务运动两件事情。读了这位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的人生传记,我感慨颇多。

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死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经历了100多年的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国力已经日渐衰退,人口爆炸,而官吏贪污腐败,田地也逐渐被少数人所掌握,武备废弛。大清帝国是一个腐朽不堪的封建王朝,各地名变迭起,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而此时欧洲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英国正在经历第一次革命,英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为了寻找市场以及获得工业原料,它的目光逐渐转向了东方的中国。而面对汹涌而至的资本主义潮流,清朝统治者却没有把握时机,却不料危机就在眼前。曾国藩就在这个时候出生于湖南长沙,在他出生的时候谁又知道这个孩子就是能延续大清半个多世纪气运的人呢?然而事实就是这样。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祖父因青年时期荒废了学业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了晚辈们的身上,而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却资质平平,历二十余年才考上秀才,所以在他出生后,一家人的希望也就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也不负众望,勤奋好学的他在1838年,年仅28岁的他就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围观之路。

在1838年到1852年,曾国藩先是在翰林院作为翰林读了九年左右的书,他也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时政没给予多少关注,直到1847年,他升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才开始关注政治。此时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中国,已是民怨沸腾,终于在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清廷派兵遣将也无法扑灭革命的熊熊烈火。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曾国藩勇敢的向当时的咸丰皇帝上疏直谏,建议皇帝广纳良言,任用贤能,由于言辞激烈,差点被皇帝问罪,但被大臣吿免,反被升职,在这段时间他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可谓官运亨通。

1852年,太平军攻入湖南。此时在家守孝的曾国藩再也坐不住了,他接受了朝廷要其帮办湖南团练的命令,开始编练湘军,此时的他也由文官逐渐成为了军事统帅。作为深受儒家影响的曾国藩,他在治军的时候,不仅赏罚分明,而且把儒家理论的‘仁’与‘礼’也作为治军的理念,同时他明正军纪,最终使湘军成为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部队。此段时期,清廷总共任命了49个团练大臣,最后只有曾国藩所统率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成功,这充分说明了曾的过人之处。

在1854年到1864年10年的时间里,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在这期间,他有两次因失败而自杀未遂的耻辱纪录,但他再仆再起,每次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蛰伏待机,最终他等到了好的时机。他攻下了安庆,天京的门户因此洞开,他也最终攻下了金陵,此时他的文治武功可谓到达了顶点。此后他也作为“中兴第一名臣”而倍受清廷重用。

在1867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处理了扬州教案,最后的结果是很屈辱的,但这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全推到曾国藩的身上,此等对外态度正是反映了清廷当政者的对洋人奴颜婢膝的态度。后来的天津教案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名声大损,一时被人骂为卖国贼。

在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一起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运动有双重目的: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御侮自强。因此洋务运动同时具有反动性和先进性两个特点,但是它作为近代运动,它的进步意义却不可低估,它是中国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里程碑。而作为运动发起人与倡导者的曾国藩,他功不可没,因此他又可以被称为“洋务运动之父”。在这一段时间,曾国藩还听取了曾经出过刘洋的容闳的建议,派遣幼童出国留学,开启了留学风气之先,这位中国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培养了一批卓越的人才,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加速了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脚步,从这一点看,他又为近代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之后,曾国藩离他的人生终点也不远了。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的人物,他生前毁誉参半。他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誉,后又由于在‘扬州教案’、‘天津教案’中奴颜卑膝的对外态度而被人骂为卖国贼。后人也对曾国藩的褒贬不一,不过多数还是称赞。梁启超尤其对他倾心推崇,说他“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中国现代史的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二人也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这个人。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等话,蒋介石更是对他推崇备至,认为他“是为吾人之师资”。

其实无论褒贬,都是从不同方面看他这个人的原因,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看的角度不同因此评价也因人而异。我还是认为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的评价比较公正:“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也正如本书最后所说的理解二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

推荐第9篇: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

追寻“红色之源”

——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一个烟雨濛濛的秋日,我来到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座落于嘉兴南湖旁,与烟雨楼隔湖相望。唐代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本来就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馆,再加上灰蒙蒙的天色和凉凉的雨丝,更给我的旅途笼罩上了一种肃穆的气氛。

1921年,由李达夫人王会悟牵头,中国共产党一大从上海搬移到江南小城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在那里,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由此,南湖成为了光荣的革命纪念地,载入了革命史册。

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革命纪念船,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从那以后,每年有数十万游客前来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991年七一前夕,由三百多万南湖儿女出资,一座新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造型的革命纪念馆在南湖东岸拔地而起。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占地面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

来到纪念馆大门前,就看到高高的台阶上矗立着镰刀斧头式样的牌坊,镰刀的两翼像像两只张开的手臂,迎接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虽然是雨天,牌坊上,一代伟人邓小平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个金色的大字仍然熠熠生辉。正门的西侧有一个宣誓台,墙面上是一面巨大的党旗,威严肃穆,许多党员都曾在这里对着党旗庄严宣誓。沿着脚下的红地毯,我走进纪念馆,同时也走进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的历史。

进入纪念馆二楼大厅,大厅中间是一艘南湖红船模型,这是根据南湖红船按比例精心制作的,背面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18个金色的大字。整个大厅在鲜花簇拥下显得庄严稳重。 进入史料陈列大厅,昏黄的灯光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整个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共五个单元,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时艰辛又伟大的过程。

第一个展厅,其主题是“苦难的中国,不屈的中国”。

1840年,英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们从此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英国用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没有独立的主权,经济上沦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此后,其他列强相继入侵。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掠走大量珍宝后焚烧圆明园,中华文明瑰丽的历史遗产、劳动人民

的伟大结晶因此付诸一炬,令人扼腕。看到此处,我顿生愤怒之情。几个月前,我曾到过圆明园,那里荒草丛生,废墟满地。二百年前它还是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如今却只剩下一道道裂痕还在讲述着它曾经遭遇的暴行。我还清楚得记得,圆明园中游客的神情是何等的严肃,他们眼神中满是对侵略者的责问和对历史的无奈。有的游客甚至深情地抚摸着脚下的石块,声声叹息。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伤害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他们掳走焚毁了大量艺术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一单元的展览中还有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的场面,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我们的封建统治者,落后腐朽,甚至还无耻地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这样的封建制度还怎能对抗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又怎能允许国土的继续沦丧?!

接着,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告诉我们,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挽救不了中国,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无法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再走进去,我到了第二个展厅“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筹建”。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人相继在中国设置船坞,船厂,开办轻工业工厂,于是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举办的军工和民用企业里,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送来马列主义。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27个战胜国在巴黎开会,悍然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国内,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北京的学生首先站了出来。他们放下手中的书本,举着横幅,怀揣着一腔的爱国情,走上了北京的街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标语都在警醒着人们。运动逐渐扩展到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工人阶级、商人和手工业者也开始罢工罢市。北洋政府最终抵挡不住全民的运动,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工人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后,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发展起来。走入第三个展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进展厅,就看到墙上悬挂着当时参加中国一大的十三位代表的照片,下面配以文字详尽地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其中不乏张国焘、陈公博这样后来的“叛党”人士。展览还告诉我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的第三天晚上,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当询问他时,他答称走错了地方。幸好当时代表们警觉性高,反应敏捷,即时撤离会场,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包围会场搜查,一无所获。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大家决定到嘉兴

南湖来召开剩下的会议。

最后一个展厅是“一大南湖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展出了一大纪念船的照片、一大南湖会议议程、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上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名单、中国共产党党章等时务。在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伟人毛泽东的一番话,让我这个嘉兴人倍感荣耀。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能够拯救中国命运的党就诞生在我可爱的家乡。我为家乡感到自豪,也为中国感到庆幸。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出展厅,随后又来到了一楼的辅助陈列厅“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展厅展出了四十多位副总理级以上的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南湖的照片或为纪念馆题字手迹,其中包括胡锦涛、江泽民、杨尚昆、宋平、姚依林、彭真等。

走出展馆,我在参观留言簿上写下祝福:“祝愿祖国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越走越好。”

花了半天的时间参观革命纪念馆,体会了一把共产党人的辛酸史。在如此破败不堪的旧社会中,在如此千疮百孔的国家里,我们伟大的党能够在夹缝中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拯救了人民与水火之中,带领着人们迈向新社会,给与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还看到了一代共产党创始人不畏艰险、永不言弃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少年强则中国强。前人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接下来党的建设、国家的强大就需要靠我们青年一代的不断奋斗了。

推荐第10篇:中国近现代史调研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调研报告

调查人:张亚杰09计算机系 网络工程2班学号09407438

调查时间:公园2010年5月25日

地点:山西省长治市

对象: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丛建国的积贫积弱,步履维艰,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一,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在“食”的问题上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30年前,大米白面的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蔬菜更是从平均5分上涨到1.5元涨幅达30倍,肉价以猪肉为例,从0.82元上涨到十几元。改革开放以前,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据许多人讲,很多家庭出现了有钱却买不到东西的现象,就是因为当时的粮票制度,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 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

时才能吃上大米和肉。随制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二,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穿衣,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人么的穿着又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呢?

还是先来开一下我的调查数据,现在的一套像样的衣服少说也得一两百吧,30年前

20元以内就能解决问题,衣服的价格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上涨了18倍!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前,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 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已经能够吃饱穿暖,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三, 老百姓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人们住房问题又如何呢?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改革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

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四, 在“行”的问题上,又有什么改变呢?

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在市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在农村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改革开放以来,随之经济的发展,现在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县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总之,改革卡放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我们的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

人民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第11篇: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书报告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作者认为,在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正是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才把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给予内外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作者认为,就连戊戌变法这场由社会上层演出的历史剧当中,“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

在太平天国的兴起中,洪秀全等人利用被“修饰”过的上帝和人民的迷信号召农民起义,拜上帝会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洪秀全等人上台后,官民制度两种化,引起极大不满,新起的皇朝仍然是地主阶级的政权,农民仍处于封建的压迫下。在作者看来,太平天国的城市政策带有致命的弱点,他们所设计的整个社会由废除剥削制度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组成的方案,也就明显的不过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来的社会制度事实上从未真正实行过,也不可能真正实行。 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力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革命士兵们在一夜之间取得了起义的胜利,为清朝统治敲响了丧钟。但是,这些取得了胜利的士兵们没有坚强的领导者。最终,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辛亥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这也正是打击了站在它背后的帝国主义。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这么多次的革命最终都悲壮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苦苦挣扎,救国之路该怎么走?强国之路又该如何?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深思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12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0化学2班

何楚斌,赵国威10104012031,10104012023

在学习到有关建党的知识时,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及留下给我们启示的事物便举行了一次参观北伐纪念馆和广东省委粤北历史陈列馆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习到有关党委和北伐的一些事一些情。

在星期六的上午,我们准时地在北区等候校车的到来,9点钟,我们准时发车。到了北伐纪念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高大的肖像,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手机把摄像头对准孙中山先生,照了一番后,我们陆续踏入了回顾辛亥革命到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的艰苦历程。在导游小姐的讲解下,我们每一个展区都观看了一遍,并认识到发起一起重大的革命是不容易的,再看看今天的我们,很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并不是我们做不好,但总让人感到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也许是时代铸造英雄,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统治让世人都铭记着他——建立中华民国,推翻封建帝制。中山先生的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博爱,创新,和谐,包容,也成为现在中山市的标语,每逢介绍中山市这一条是少不了的,而作为中山人的一分子,我也感到十分骄傲!

参观了一个小时后,我们继续乘坐校车到下一站广东省委粤北历史陈列馆。参观完这个陈列馆后,我了解到这个陈列馆是以中国历史时间顺序的线索来编辑的,而且里面运用了很多高科技技术,比如说:声光的结合让历史事件生动地再现等等。我们也在导游的解说下,参观完历史陈列馆,导游在每一个板块都认真地给我们讲解,我们也认识到中国能有今天的繁荣是不容易的。

中国,这个历经磨难和沧桑的古国,能站稳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并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全民族的努力。但清朝的闭关锁国和腐败,让我们由曾经的世界第一变为招人痛打的悲惨局面,我们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再甲午战争等等无数次雪耻的战争,最后把我们自己的领土拱手让人,金钱也随之流去,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经过无数次的革命,失去无数个英雄,我们终于推翻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紧接着又遇到日本侵略,蒋介石的一党专制的思想,让中国再一次陷入战争中,最后毛主席带领着共产党结束长达半世纪的战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一个独立国家立足于世界;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又进行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经济再倒退几十年,但我们领导人并没有灰心,举行人民代表大会,让人民当家作主,并推出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实践的探索,中国终于找到符合自己的道路,并取得成功,香港,澳门也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的怀抱。而韶关作为一个红色重市,他也一样经历着祖国的变化,也经历着同样的痛苦和无奈,在这里也希望韶关雄起吧!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真得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也让我们再一次回顾我们国家的历史,这是即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也能洗涤我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让我们再一次遨游祖国的沧桑!

第13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总结(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总结 古人云: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作为在校大学生更要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 起到承 前启后的作用。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 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 讲过, “历史的经验值的注意” 。 邓小平也非常重视用历史来教育人民, 教育干部, 教育青年。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我深刻感觉的到了生活中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偶尔翻开小时候的照片,记忆着那时的生活,虽然感受不到父辈那时满目疮痍的生活环境, 但也感觉到了,那时中国的落后。抚今追昔,历历在目。经过曲折的发展前进,走向欣欣向 荣民富国强的社会。从历史课本我们学到了,在历史 60年前的今天,中国即将迎来她的新 纪元, 中国走向了一个新的开始, 在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那刻起, 举国欢腾,到处欢天喜地,载歌载舞,那一天被所有中国人永记。新中国成立之初,那种百 废待兴的中国面貌似乎只能从祖辈口中知道, 就像人们经常说的那样, 走向成功的路途中似 乎永远不会和风平浪静有任何关系, 在黑暗中, 我们曾经迷茫过,也遭受这不同的灾难, 也 许走了不少弯路, 但是那些始终阻止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这条沉睡在东方的巨龙没有丝毫 停止过觉醒。

历史不能忘却,通过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主力军, 我们大学生一定要牢记中国近代的历史及其基本规律 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充满了信心。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深入人心, 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科技进步改变这人们的生活, 记得课 本中学到新中国第一次成功发射那颗放有东方红歌曲的卫星,人们欢欣鼓舞,从那时的 “ 两 弹一星 ” 到现在神七成功发射,宇航员出仓并且顺利返回,我们不仅赞叹,为中国而骄傲。 不仅仅在航天技术, 中国在发展工业和农业还有其他方面上也取

得了巨大的进步, 让我感触 最深刻的就是爸爸老是说要珍惜现在学习环境, 他们当时很可怜上学真是要翻山越岭, 寒冷 的冬季却要坐在和现在相差甚远的教室学习。 然而当今铁路, 和高速路在中国大地密密麻麻 的交织着,并且在还在不断提速。还有西藏铁路,三峡工程,还以像 “ 鸟巢 ” 等工程都无不体 现中国的发展, 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农民这个占有中国最大人口比重的人群生活也在不断 的提高,一座小洋楼的建成,一个一个幸福的笑脸都映射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从过去的殖民半殖民的中国, 到从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直到成立至今的 60年, 中国让 世人看到了她的坚强, 从那时的战乱, 贫瘠, 落后, 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不断探索尝试探索和 缓慢发展,到现在的文明,民主,富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都在向世人证明中国一 个值得所有人尊重的国家。

建国前我们经历了八年抗战, 三年内战, 中国土地上一片狼藉, 我们没有倒下去。 建国 之初, 经济发展缓慢, 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跌倒过, 但是我们从来都是坚强的爬了起来, 现 在改革开放, 壮壮高楼拔地而起,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港澳的回归, 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样坚不可摧, 面对雪灾, 地震, 无情的灾难我们团结一心, 挺起了 坚实的脊梁骨。

走过 60年,发生这太多讲不完的故事,那些让人们为之感动,传送,骄傲的故事伴随 着中国走过了这 60年,相信祖国的未来也将会遇到各种的困难,但是中国不会退缩,中国 人民不会害怕, 我们的祖国将会茁壮成长, 会更加富强, 我坚信, 人们都会为自己为中华儿 女而自豪。

第14篇:近现代史

纲要2016年复习题

一、解释名词(每小题5分或6分,共30分)

1.《天朝田亩制度》 2.北伐战争 3.遵义会议 4.西安事变 5.中共“八大” 1.洋务运动 2.新文化运动 3.八七会议 4.西安事变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洋务运动 2,北伐战争 3,一二九运动 4,《中国土地法大纲》 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天朝田亩制度》 2.新文化运动 3 一二九运动 4,西安事变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鸦片战争

2、洋务运动

3、北伐战争

4、延安整风

5、重庆谈判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资政新篇》

2、洋务运动

3、三民主义

4、“三三制”民主政权

5、中国土地法大纲

6、“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天朝田亩制度》

2、戊戌维新运动

3、三民主义

4、北伐战争

5、遵义会议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新文化运动

3、长征精神

4、延安整风运动

5、七届二中全会 6一国两制

1、天朝田亩制度

2、戊戌维新运动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五四运动

5、八七会议

6、一国两制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如何? 5,何谓长征精神? 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2简述延安整风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a)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

b) 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怎样?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6,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7,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怎样? 8何谓长征精神?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怎样被提出来的?

2、为何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3、简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3、为何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何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主观方面的教训。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简要说明你的体会。

3、简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基本内容?

1、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简要说明你的体会。

3、简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1、天朝田亩制度

2、洋务运动

3、三民主义

4、西安事变

5、《中国土地法大纲》

6、十一届三中全会

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中共八大确立了怎样的工作路线?

三,论述题(共40分;附空白纸两张) 1,试评价洋务运动,并分析其失败原因。(10分) 2,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分) 3,评述邓小平南方讲话。(20分) 8.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0分) 9.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5分)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15分)二十世纪

二、三十年代,中共早期犯过哪三次“左”倾错误?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5分) 3,怎样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15分)

1, 二十世纪

二、三十年代中共犯过哪三次“左”倾错误?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5分) 3,评述邓小平南方讲话。(15分)

1、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论述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1、为何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只开花而没有结果”的革命?

2、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1、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左”错误的表现、危害及出现根源。

2、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

1、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任务、效果和结局,并且简要说明两党合作中的根本障碍。

2、论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请论述相关的历史依据?

2、请论述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请论述相关的历史依据?

2、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且简明概括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15篇: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特里尔

《毛泽东传》 斯诺

《西行漫记》

钱钟书

《围城》 余华

《活着》张玉法

《中华民国史稿》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

柏杨

《丑陋的中国人》杨显惠

《夹边沟记事》 叶永烈 《毛泽东与蒋介石》 邓贤《大国之魂 >章诒和

《往事并不如烟》

古华

《芙蓉镇》季羡林 《牛棚杂记》巴金

《随想录》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在世界前列

    公元前6世纪世界重大科技发明54项,中国占31项,占57.9%;

公元前6世纪到1世纪,世界重大科技发明87项,中国占44项,占50%; 公元元年到公元400年,世界重大科技发明45项,中国占13项,中国占28%; 公元401年到公元1000年,世界重大科技发明45项,中国占32项,占71%;

 公元1000年到公元16世纪,世界重大科技发明45项,中国占58%;

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 内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缓慢  外因: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1.经济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  2.政治原因: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 3.文化原因: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 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二)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 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

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 3.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3、中法战争:

《中法新约》

4、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 社会制度的腐败:清王朝从皇帝到贵族,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不懂御敌之策,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将帅贪生怕死,临阵逃脱,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害怕人民群众,压制、破坏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 经济技术的落后: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素质低,战斗力弱。

林则徐:(1785~1850)

他组织翻译了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成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有效抵抗了英军的侵略。鸦片战争后,被革职充军伊犁。后被重新起用,1850年卒于潮州普宁县。赠太子太傅,谥文忠。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之比较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 (1)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是具有一定的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 (2)《资政新编》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

 (1)、小农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自私性、

散漫性、

保守性、

狭隘性、

小农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致使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封建化,从而导致太平天国的失败  (1)、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 )2)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 (3)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   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 辛亥革命不但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而且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势力。它还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所以列宁说辛亥革命是“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 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软弱性、妥协性,表现在:

 不敢提出反帝的纲领和政策。南京政权幻想继续承认帝国主义国家同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以换取帝国主义的同情与支持,但孙中山领导的南京政权并没有得反封建不彻底。表现在起义后的南北议和与对清帝退位允诺的八款优待条件。

 同盟会没有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武昌起义时的同盟会没有起到发动和领导的作用,武昌起义胜利后更处于分歧和涣散中,根本起不到坚强的领导核心的作用。  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和支持

 孙中山没有军队可以依靠,不能对反革命武装进行有效的抵抗。而袁世凯却依仗手中的武力顺利实现逼孙中山交出政权的目的。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他们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伟大的辛亥革命中。、

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基本观点

 这场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 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性与革命纲领的不彻底性。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

自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以前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五四以后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为反对封建制度,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 •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北京的数千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随后,全国各地学生纷纷游行声援。从6月3日起,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形成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和商人罢市的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在人民的压力下,军阀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

“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

1、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运动又是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毛泽东

1、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即由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革命;

2、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即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政权;

4、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即社会主义;

5、有了新的革命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 (1)“一大”的策略——不合作 • (2)“二大”的决议——党外联合

• (3)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决定——党内合作 • (4)“三大”的方针——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 时代背景,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

2、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 (1)客观上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和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 (2)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革命斗争经验,缺乏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 (3)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 (4)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

3、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 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在民生主义中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从而形成了新三民主义。

• 革命中出现了错误。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将军县—湖北红安县

2.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不建立强大的红军和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就没有保障,农村革命根据地也不能存在和发展。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根据地才能巩固和发展,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依托,否则武装斗争就是流寇主义,土地革命就无法展开。 3.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反革命武装到牙齿,所以中国革命一开始就要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必须首先发动农民,把农村建成革命的战略基地。

第三,根据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的特点,必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和山区建立革命的根据地,等到革命力量大发展的时候,再和敌人决战。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在党内的统治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土地革命严重受挫的根本原因。

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主要错误是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遵义会议

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暖昧”表象之下,无与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

《论持久战》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

毛泽东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为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则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

3.重庆谈判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皖,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党统治区各阶层人民,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 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成立 • 1941年中国民主同盟(民盟)成立

• • • • 1945年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成立 1945年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立 1947年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三党)成立 1925年中国致公党成立

• 1946年九三学社成立

• 1947年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成立

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和实质

2.“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机缘,客观上一时造成了他在全国的第三党地位,使他中间许多领导人物代表着中产阶级的想法,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

----周恩来 3.

 政治上: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 经济上:改良的资本主义  实质: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七届二中全会

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 及时提出党的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 提出“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体

• • • 思考: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国特殊的国情和阶级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后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中国革命胜利基本经验:

三大法宝 • 统一战线 • 武装斗争 • 党的建设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 过渡性

 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   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 私人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 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通俗解释:主体和两翼

一、农业合作化道路

 第一,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 第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 第三,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从低到高的互助合作形式实行过渡  三步走

 第一步是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

  第二步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第三步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和平赎买

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干预的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分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企业的公私合营。分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缺点和偏差

    

1、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方面急于求成。

表现: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

2、在经营方式上集中过多。

表现:合作社规模过大,干部管理水平一时跟不上去;财务管理上出现混乱现象;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产业结构过于简单。

3、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急于求纯。

 表现:对工商业的改造中,急于让资本主义绝种。

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1956年毛泽东提出《论十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  经济关系5个:农、轻、重工业的关系,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政治关系4个:革命与反革命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是非关系。

 文化关系1个:中外文化关系

2、“八大”成果

• •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坚持1956年5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 • • • • • 国家经营是主体 个体经营作补充 计划生产是主体 自由生产作补充 国家市场是主体 自由市场作补充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1964年10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1月,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同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可回收人造卫星试验成功。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1953年在中印谈判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5年万隆会议予以确认。

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对“大跃进”的纠正

八字调整方针: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提出旨在纠正大跃进错误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表是*的开始

•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人民获得思想上的大解放,中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去开创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第16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项目 副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项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三类:

1.规定项目:1个,所有学生必须完成。

项目一:红色之旅参访。

保定现有七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是以人民战争闻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二是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三是阜平城南庄革命纪念馆;四是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五是以中国近现代军事家的摇篮保定军校;六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七是保定直隶总督署。学生可利用节假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参观走访,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体会或考察报告,具体题目自定,择优交流或院刊发表。

2.自选项目:共五个,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完成。

项目一:我看历史风云人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二:课前十分钟:历史上的今天,评述历史事件

尽量收集历史上今天的事件,拓展知识量。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尊重历史,客观评价效果与启示客观正视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学生自己组织材料,编写课件,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增强对近代史的印象。

项目三:近现代历史经典影片观评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讲内容观看一部相关影视或历史资料片,写一篇较深刻的观后感作为汇报。如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历史经典影片,活动结束后,联系思想写出观后感。在期末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四:经典名篇选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取教材中各章后所列书目中的某2篇原著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基本内容、年代背景、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或写出读书心得报告,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项目五:史论结合研讨

查阅相关资料,史论结合,重点 “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3.创新项目:

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实践项目主要包括:实践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最后以社会实践项目策划书的形式完成,择优录入《优秀社会实践项目》丛书,并加分。

第17篇:延边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讲解

延边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或纪念馆考察

专业:电子信息类

级别:14级

姓名: 李宾

学号:2144022032

一 实践背景

习近平主席在“两会”闭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延边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度59分~44度30分,东经127度27分~131度18分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边境线总长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

——参考文献

因此,至古至今延边就是中外战争的“扼住咽喉”之地,像是东北的一个窗口,在此发生了很多有名的战争,也诞生了很多永垂不朽的英雄,让我用自己的微浅学识戮力实践来像大家展示一下延边朝鲜族抗战中的爱国精神和从亲身实践的感悟。

二 实践地点

江相望。 第一站:图们

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东麓,图们江下游,与朝鲜边境的南阳市隔 这里最重要的景点就是图们口岸。

图们口岸是国家一类国际客货运输口岸,是吉林省唯一有公路桥、铁路桥与朝鲜相连的口岸,也是国家第一批批准的“中外籍人员出入境陆地通行口岸”。口岸国门高13.77米,建于1988年。国门两侧刻有反映中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热爱和平、珍惜友谊为主题思想的浮雕。可以登上国门眺望朝鲜南阳城市风貌,领略异国自然风光,国门附近有边防宾馆、图们江旅游观光纪念品商店和饮食业等旅游服务设施。国内外游客尤其是韩国游客到延边来,国门是必游景点。

凉水断桥位于图们市凉水镇图们江上,距离图们市26公里。图们凉水断桥与朝鲜稳城郡的稳城断桥本是一座大桥,1936年施工,1937年5月竣工,桥长525米,宽6米,桥墩21个,修桥目的是日本侵略者把在中国掠夺的物资通过朝鲜运回国内。1945年8月13日,东北抗日胜利前夕,日本侵略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派遣特务将此桥炸毁,桥龄只有8年。站在图们凉水断桥上,可一睹一江之隔的朝鲜稳城郡城区及朝鲜著名的王在山革命事迹地纪念塔的全貌。凉水断桥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二站:珲春

珲春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

珲春东南与俄罗斯海滨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现有珲春口岸和珲春铁路口岸与俄相通;珲春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境北道相邻,边境线长130.5公里,现有圈河口岸和沙驼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去中圈河口岸对面就是朝鲜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从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图们江而下,约15公里便可进入日本海。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麓,长516公里,她连接中、朝、俄于一体,是中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依借这一通道,历史上珲春曾一度成为中原地区与日本,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友好交流的桥梁,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珲春具有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也使其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珲春市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5.65℃,平均降水量617.9毫米,无霜期140—160天,为中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参考文献)

这两所城市是延边最典型的战区和英雄事迹以及旅游文化等,所以选择其进行实践。让我们一起领略这块伟大的土地的精彩。

三 实践人员

近现代史纲要302班:

老师彭怀彬,部分同学。

四 实践路线

图们博物馆——图们江——土字碑——张鼓峰事件——一眼望三国——吴大澂雕像

五 实践过程

(1)图们博物馆

第一次到达图们博物馆,真的被这个民族的文化震撼了,我们从正门进入后,就看到一穿着韩服的年轻女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并耐心介绍了博物馆内朝鲜族的服饰、饮食、民俗乐器等,下面是在里面拍的几张照片。

(2)图们江

从博物馆出来后,来到了图们江畔,望着这一望无际消失在远方的大河不由感叹,它养育了中国一代代人,但我们却看不到它流向大海,我失去了它的出海口,令我们深深痛惜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山脉主峰山巅上的天池,全长525公里,其中中朝界河段长510公里,标志中俄边界线的所谓“土”字碑以下为俄朝界河段。图们江下游出海口曾经是清朝时期的中国领土,吉林省也曾经是沿海省,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将吉林省与日本海之间的部分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从而使中国失去了通往日本海的海岸线,无法利用图们江进入日本海。以下是几张图们江照片

(3)土字碑

“土字牌”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界标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上第一座界碑,从土字牌顺图们江而下到日本海15公里。它是1886年清政府派吴大澄与俄谈判而立。‘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质地为花岗岩。在我侧正中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字,在俄侧刻有俄文“T”字样。“土字牌”上字不多,但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却深深的刻印其中。如今的“土字牌”只有象征意义了,真正的界碑是它左侧的422号界碑。

沙俄通过爱辉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15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我们所看到的区域,过去就是中国的固有疆土。因为沙俄的割占,吉林、黑龙江地区一直没有一个出海口。可以说,望得见大海,出不了大海。据说前几年,我国提出把这一段领土与新疆边界地区进行双倍土地置换,以便拥有一个出海口,据说,叶利钦曾经同意了。但到了普京,他看到了战略上的意义(对面是海参威),给否决了。(参考文献)

(4)张鼓峰事件

跟随着客车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张鼓峰纪念馆,下车之后,看到的张鼓峰纪念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雄伟,而是几间很简陋的平房,很多战争留下的炮弹残骸都是由一个名叫刘从志的老馆长捡来的,政府并没有给他什么资助,老馆长凭自己的爱国情怀,自己建起这所简陋而又庄严的纪念馆,再来说张鼓峰这个英雄,张鼓峰位于中国和朝鲜、苏联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县敬信乡,在图们江入诲口的东岸,是个海拔152米的高地。

张鼓峰又名刀山,原来在蜂顶有一块岩百,形状如刀,因而得名。张鼓峰事件时,被苏空军扔下的炸弹炸碎,已不复见。峰南麓有防川湖,湖畔是防川屯,与朝鲜的豆满江里市隔江相望。峰东是哈桑湖,峰北是波谢特草原。峰东南3.5公里处有土字碑。峰西北2公里处是沙草峰,高度略低于张鼓峰。日俄战争后,日本陆军一直把俄国作为假想敌国。1938年6月底,苏军突然占领了张鼓峰,在山上构筑工事,布置铁丝网。已经把东北划为伪“满洲国”、把朝鲜作为自己殖民地的日本人认为,苏军占据张鼓峰等于拥有了可以控制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略要地。但是由于日军正准备进攻武汉,各路日军正作频繁调动,难以大规模地与苏军冲突。大本营只好命令日本关东军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同时内阁指示日本驻苏大使重光葵与苏联进行调解。苏联明确表态,不可能从张鼓峰撤军。重光葵的外交斡旋陷入了僵局。日军大本营痛下决心:夺回张鼓峰。为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使战火引向东北,从而影响与中国军队决战的华中战局,大本营命令驻朝鲜日军完成此项任务。以下是在展览馆的照片。

(5)一眼望三国

之后又到了一眼望三国的防川风景区,等上望海阁真的能看到日本海,可以看到俄罗斯的一个城市,大好河山真美,我们后辈应该吸取教训,保卫好自己的土地。

(6)吴大澂雕像

吴大澂在维护边界领土做出了很大贡献,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

七 实践总结

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都深有发思,我们今天的平静幸福生活东都是无数前辈英雄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才可以安静的学习。我们需要发扬这种精神,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历史,忘记历史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先辈的奋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勿忘国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18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实施原则

任课教师负责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的原则;学生个性塑造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的原则。

三、学时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2个学分32学时。以一门课程一个学分至少保证社会实践教学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至少保证4课时。为了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同时结合我院培养方案中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理论学时为13周的实际,纲要课程组确定该课程本学期实践教学学时为6个课时。

四、实施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规定项目、自选项目两类: 1.规定项目1个,所有学生必须完成。 项目一:参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春现有七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是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三是长春市西五马路基督教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是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五是吉林省博物院;六是南湖长春解放纪念碑。学生可利用节假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参观走访,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体会或考察报告,具体题目自定,择优交流或发表到思政部网站上。

2.自选项目:共五个,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完成。项目一:我看历史风云人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二:做吉林省博物院的志愿者

我院已与吉林省博物院建立联系,正式确立吉林省博物院为我院、也是思政部的实践教学基地。我院学生既可免费到那里参观,也可到博物院当一名志愿者,为参观者做解说员。博物院有活动时可作为工作人员一同参加,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

项目三:近现代历史经典影片观评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学内容观看一部相关影视或历史资料片,写一篇较深刻的观后感作为汇报。如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历史经典影片,活动结束后写出观后感。在期末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四:经典名篇选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取教材中各章后所列书目中的某2本原著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基本内容、年代背景、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或写出读书心得报告,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部教学网上交流。

项目五:史论结合研讨

查阅相关资料,史论结合,重点探讨“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第19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和《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了规范社会实践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制定本指导书。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院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一)社会实践的目的

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法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和完善个性品质。

(二)社会实践的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认真贯彻以育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

多样的活动为主要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1、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由文学与传播学院团总支书记吴鹏飞老师担任;

2、汉语0901班班委会全力配合吴老师认真组织开展此次实践活动。

四、活动安排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班级总动员(4.28——5.3)

在开展实践课之前,应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动员,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和考核方法,以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第二阶段:实践的设计和实施(5.4——5.21)

根据吴老师所提供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班委会把此阶段分为两个部分进行: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中共党政军领导人传记性质的书,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要注意两个联系:一是联系目前大学生本人的思想实际;二是联系国际国内现实。字数1600字以上。

2、根据《纲要》下编“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内容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1)班级为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我班学生按地域划分为14个小组分工协作(后附续页);

(2)各小组要以班级制定的实践计划为主体,根据实践活动内容,自选题目,自划区域,制定出小组内部的调查方案开展此次活动;

小组制定方案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活动整体方案要力求具体细致,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最好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第二,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要从交通、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多个方面对活动方案进行审视。

第三,制定方案时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分配任务。

(3)实践调查形式:实践基地调查、假期回乡社会实践等形式; (4)在调查结束后,每个学生应提供1份不少于3000字的书面材料,该材料包括学生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心得体会(书面形式)、社会服务效果(总结报告、社会评价等)四个部分。

第三阶段:班级总结整理(5.22)

在整个活动实施结束后,各小组、每位学生应于5月22日上午12点之前向班长周彤处上交如下材料,以便于班级总结整理,及时报送给指导教师吴老师处,核实各位的实践成果。

1、各小组:小组社会调查的活动方案,包括整个活动开展中的调查问卷、调查记录、影像资料等等。

2、个人:一份不少于1600字的中共党政军领导人人物传记心得体会;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调查材料。

附页:汉语0901班“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社会调查分组名单

第一组:张梦娜37,何婷22,仲瑛05,赵佳49 第二组:孙文杰19,袁茵28,褚旭40,常溪源13 第三组:李静54,崔文晓03,申一怡57,白锦怡12 第四组:魏云38,李娜30,袁敏09,张敏雪08,薛丹27 第五组:罗杨56,张娇娇04,曹琼46,高媛48 第六组:王瑜25,李疆丽21,田娟52,惠小敏24 第七组:马珊珊53,惠娟51,张筱42,高秦霞10 第八组:路奔26,谢佳芮50,张画画20,刘倩39 第九组:王双01,张育楠11,刘慧慧36, 陈静14 第十组:王欣17,秦莲萍45,高焕云55,吕敏35 第十一组:张研16,高瑞君23,李婷婷18,李婷15 第十二组:刘蕊29,伍双44,田珊06,付皓34 第十三组:赵乐乐07,崔景第43,陈超31,周彤41 第十四组:程翔32,段凯47,陈锦涛33,卢兴波02

汉语0901班班委会 2012年5月4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社会实践

活动计划

文学与传播学院 汉语0901班班委会 2012年4月28日

第20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

2013级

龚小蓉

指导老师

高德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阅读文献汇编与导读》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于2014年2月,陈洪主编。此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个辅助教材,其目的是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献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其主要内容由

一、外来侵略与民族抗争,

二、艰辛探索与失败结局,

三、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

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专题。

首先介绍其主要内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历史。1949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其所作的报告中不仅提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还谆谆告诫全党要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促使党警醒。新中国建立后,面对战争创伤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一穷二白的现实状况,面对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仅在短期内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迅速地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又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尤其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但我们仍然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新转移到经济建设,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成为党的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际勇气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归纳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事实充分证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因此,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 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法宝。在第四专题中我主要想谈谈“论十大关系”的几个关系感想。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须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比如苏联在过去有大力发展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结果导致畸形发展虽然产量上去了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下生活质量也不高,人民生活的十分痛苦。后来又改革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虽然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所以我们应在轻工业和农业的稳定基础上;在解决人民的温饱基础上大发展重工业是我们的经济的到发展以此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从温饱走向小康生活。

二、沿海工作和内地工作的关系。在过去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使得内地的劳动力大量涌入沿海地区,因此沿海地区的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是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至此导致了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留守儿童、贫富差距的扩大等问题。因此我们现在的目标应该是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努力提高更新沿海工业使其往高精尖方向发展,把中西部的工业大力发展,鼓励人们回乡创业。使东中西部的工业协调发展。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防和和经济都很重要,一个国家没有国防就会被人占领,没有经济就会被欺负。可靠地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合理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的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更强大。就现在形势和世界格局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当今世界仍是资本主义占绝对地位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视我国为障碍和威胁,我国的领土和产业也收到许多的威胁和破坏。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在军事上国防也要多投入,特别是高科技武器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和产业能在世界有更多优势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从过去到现在来看,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关系,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对于其他国家我们的态度是合作与竞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有点和缺点,所以每个国家都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别人的有点减少自己的缺点,这样世界才会平衡,才有相对的和平。所以我国也是一样,要向其他国家学习,更要向自己的敌人学习。从历史来看日本以前没有这个强大但日本懂得向这个学习向西方学习,在通过学习后逐渐强大,现在还超过我国。在日本向其他国家学习的时候很多人说日本是谁的跟屁虫还不断嘲笑日本,但现在又有谁还在这样说呢?所以再向别人学习的时候没什么可笑的,但学习要懂得变通,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有用。也许有一天你会比别人做的更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的历史,也给了我许多的启发。我学会了客观的去评价一件事情、一种现象;学会运用理论去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客观冷静不要冲动;要对自己的选择和所作的事情负责;要树立理想目标并为之奋斗;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学会学习和变通等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doc》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