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2020-04-18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这学期我们有一门课程叫做《西方文化概论》,觉得老师讲的很有意思,自己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闲暇又看了一本《西方哲学史》。我选择了梯俐、伍德编著的版本。因为看到有些书上评论说:它拥有更通俗的解释和客观的立场,所以就选择了它,希望能让自己对哲学史有个基础性的了解。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每个部分后面也包括了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流派。印象较深的有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等人。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惊讶的是它讲的是自然主义哲学,这点让我很不解。因为我总觉得自然是跟科学有关系的,跟人文扯不上关系。而到读了后面的具体内容时,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离不开一些条件的,而自然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希腊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一个原因吧。在这个部分里,人们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构成的的本质,是运动还是静止?后面主要讲了希腊哲学顶峰时期的状况,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个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学,我对这部分哲学很感兴趣,源于我对宗教的兴趣,可我又总觉的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还会笃信虚无的神会赐予我们所有呢?我比较困惑!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学,他离我的年代比起前两部分是近的,可在理解上却趋向了一种复杂而且神学的偏见依然存在。当读到黑格尔的时候,我再一次激动了,我觉得他的伟大不仅是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而且促进了哲学史和宗教史的发展。

这本书读完我总体的感觉就是:脑子一边是水,一边是面粉,搅搅成了浆糊。我觉得如果不对里面具体的人物及著作做详细的阅读的话,仅凭史上提供的资料,是很难读懂这些哲学思想的。通读之后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当别人提起伊壁鸠鲁,施特劳斯,伯格森等人的时候,我不再陌生,不过也只能达到见过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去阅读做到整体的把握,给我的学习提供帮助。

推荐第2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洪源

《西方哲学史》我选择了梯俐、伍德编著的版本。因为看到有些书上评论说:它拥有更通俗的解释和客观的立场,所以就选择了它,望读能让自己对哲学史有个基础性的了解。现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它读完了,但留在脑子里的东西不是很多,还好,我做了笔记,可以随时翻来看看,而不用整天抗着那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每个部分后面也包括了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流派。当然凡是影响重大的哲学家和流派所做的介绍占的内容都是比较多的,如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等人。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惊讶的是它讲的是自然主义哲学,这点让我很不解。因为我总觉得自然是跟科学有关系的,跟人文扯不上关系。而到读了后面的具体内容时,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离不开一些条件的,而自然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希腊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一个原因吧。在这个部分里,人们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构成的的本质,是运动还是静止?读完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了。但当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思考的时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却有个疑问: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呢?后面主要讲了希腊哲学顶峰时期的状况,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个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三个人物无论是文学还是教育学都是讲的很多的。我觉得这个时期的哲学是任何一个年代都无法超越和凌驾的。有人说苏格拉底的思想到现在都影响着西方人,也有人说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哲学的价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学,我对这部分哲学很感兴趣,源于我对宗教的兴趣,因为我是在三种宗教信仰的包围中成长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但是我没有宗教信仰,多种宗教环境让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终都把宗教当成了一种文化,我也始终不能理解他们做祷告、礼拜以及跪拜的行为。特别是我的同学中不少都是都穆斯林,他们一直告诉我说,你不是穆斯林,所以你不能理解作为穆斯林的

骄傲和自豪,当然你也不能理解我们的拜功。我确实感受不到他们的那种虔诚,因为我总觉的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还会笃信虚无的神会赐予我们所有呢?这是我的一点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实读这一部分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这时期的哲学家大谈特谈神或者是上帝的时候,我开始怀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们那么多论述后,我竟然出现了相信上帝存在的倾向,还好,这个时间很短暂,我是唯物主义者,由此我觉得宗教对人的“杀伤力”很大。我是带着神秘感来读这部分哲学的,但是最后并没有多大的神秘感,所以我觉得中世纪的哲学,因为某种原因提前给自己蒙了一块面纱,面纱背后,其实什么也没有,不过中世纪的文化艺术,还是很值得人们去欣赏的,我比较喜欢以中世纪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原因是充满了激情,浪漫,自由与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学,他离我的年代比起前两部分是近的,可在理解上却趋向了一种复杂。当面对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不会像中世纪带着宗教的束缚,而是一点点的展露出科学精神的曙光,用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去解释世界和文明,心里仿佛一下子亮堂了许多。尽管如此,但它并没有完全同经院哲学决裂,神学的偏见依然存在。然而当哲学走到康德这里的时候,他说,休谟把他从“独断的睡梦中唤醒”,同时他也把我从理性的梦中唤醒了。他说:“一直到现在为止,哲学是独断的,它往前行而没有预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现在必须批判或开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能力”。于是有了他的三个批判,对我而言,是种风暴。因为我没有怀疑过理性,而且崇尚理性。现在看来,我有点错了,理性也会存在问题,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

当读到黑格尔的时候,我再一次激动了,因为有部分内容我可以理解。后来我才找到了原因,是因为我所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部分是源于黑格尔的哲学。我觉得他的伟大不仅是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而且促进了哲学史和宗教史的发展,在他之后产生一批哲学史家如费舍、策勒尔、文德尔班等。再到后来,我觉得哲学真的是飞跃了,但是也越难解读了。我对胡塞尔真的是提不起兴趣来了,海德格尔给我比较诗意的感觉,看到他仿佛看到美丽的诗意的栖息的生命,不过他的《存在与时间》让我很痛苦。还是很喜欢他那句话: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织着因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悲剧性的焦虑和苦恼。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让我有了活着的勇气,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开,现在看开了,死生相互依存,活着是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种活的方式。一直都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正视死亡和悲剧!我想我会坚强的面对„„生活中随之而来的一切!

这本书读完我总体的感觉就是:脑子一边是水,一边是面粉,搅搅成了浆糊。我觉得如果不对里面具体的人物及著作做详细的阅读的话,仅凭史上提供的资料,是很难读懂这些哲学思想的。通读之后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当别人提起伊壁鸠鲁,施特劳斯,伯格森等人的时候,我不再陌生,不过也只能达到见过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去阅读做到整体的把握,给我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推荐第3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以上所说的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推荐第4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以前看过几本哲学的书籍,一般都看不懂!这段有时间,从头又读了一遍西方哲学史,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哲学。西方的哲学是首先要推崇希腊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这里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以及他们之间是怎么变化的。研究这些问题的一些牛人有记载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行为问题被提出来了,就是说,真理的问题,那句“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话大家就知道了吧。由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出来了,就会有人站出来了,说好多东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他们去除糟粕,取其精华。把哲学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后就是伦理问题,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伦理到底说的是什么,好像是说,人的灵魂和世界还有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是什么关系不太懂。

随着人类的进步,基督教出现了。基督教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神话的东西,被称作神学。有很多人研究和信奉这个东西。结果就著书立院,出现了经院哲学,也出现了教会。教会以信仰为背景,以神权为手段,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了。人类还在进步,科学的大门已经找到了,但是还没开。但是人类还是向着真理出发的,以当时的科学水平,发现很多经院哲学是错的,有人出来反对。结果也是悲剧了。历史的必然规律是:一个出现,就会伴随着另一个消亡。自然哲学的出现(科学)打击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为了生存,只能改变了,变得更玄乎了。自认科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个就叫做经验哲学。既然是经验,就自然出现个人主观色彩,大家就是出来理论一番。理论的最后结果一般是,出来一个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评判。以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这里面也参杂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到现在还很实用。到现在的实用主义哲学登上历史舞台,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实用主义,不喜欢理论。各个问:有什么用啊?问这种话的人,我想还是先读读书吧,之后再问吧。要不会让人笑话的。因为理论是基础,理论很重要的。不要问他有什么用,比如问你:刚出生的小孩有什么用啊?与此相同,理论就是刚出生的小孩,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他有什么作用了。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

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推荐第5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

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实话实说,自己在读《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是特别的吃力,在自己高中对哲学学习的基础上还是脑子里还是一半浆糊一半水,没有能够深切的领悟到在这些哲学先贤身上的精神。我在这里想对我感兴趣的话题:在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对于科学和神学之间哲学的唯心和唯物的争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书的绪论中: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希腊哲学中,神学和哲学的结合,在这段哲学史中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荷马时期英雄的神话,从神话中去寻找哲学。而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哲学,去领悟哲学。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当然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去倾向于哲学向科学的严谨,对大自然的把握去迈进。

我想关于罗素对于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说法,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来说,这个说法无疑我们应该是更坚信于前者,我们所能够接受的。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物质是构成它的主体。而对于物质的研究我们需要的是科学,是从实践中去认识物质,而不是神学那样虚无缥缈。所以我自己理解哲学中介于这两种学说之间其实也是有偏向的。更多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我觉得是在向神学的方向靠拢。他们所强调的正如同古希腊时候对于英雄神明的崇拜。这些神明可以用他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更多的是从唯心的角度出发。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点,还有中世纪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在向科学的方向靠拢。更多的是强调用实证的精神和态度去研究哲学,从实践中区认识物质去了解物质来发展丰富自己的意识。 我想在西方最初的哲学史中这种科学和神学的争论就在两个大师身上体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而在西方的漫长哲学史中,我发现了哲学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前进长久的都是在宗教环境的发展的。所以哲学的发展没有离开神学的影响。而在神学的影响中,又出现了更多理性的哲学家对于客观存在世界的思考。从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用诗人的力量去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到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世界了解科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哲学开始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写到这里我也突然更加明白。西方哲学的这一段开始的历史里面,并不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更多的是对宗教的狂迷感性的对哲学的认识和一种理性科学的对哲学认知的区别。

当然我更是推崇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 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面被中世纪的思想界奉为经典的原因吧。

但是,这其中我更有疑惑,也许是自己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我不能了解,为什么他科学严谨的研究,对于哲学用一种理性而不是宗教的观点去研究却在中世纪被封建的罗马教廷奉为了权威,甚至于出现了中世纪长时间的思想禁锢。以至于到了后期是文艺复兴中无数先哲们的鲜血和勇气才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禁锢。这是我疑惑而不明白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为什么在宗教的背景下反而成了压制科学的最好武器。

对于西方哲学史的阅读我想我现在也仅仅只是在管中窥豹,只是很局限的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些思想,至于对这些思想的影响我认为必须要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整体的思想把西方哲学的长河和它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结合,用西方思维去了解,也学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智慧。对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还会继续的去研读,发现更多的疑惑和丰富自己现在的马克思唯物观,真正的做到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意识,更好的去指导实践。

推荐第6篇:西方哲学史 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 读后感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

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推荐第7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推荐第8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推荐第9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在书的绪论中: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

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在西方的漫长哲学史中,哲学的发展没有离开神学的影响。而在神学的影响中,又出现了更多理性的哲学家对于客观存在世界的思考。从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用诗人的力量去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到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世界了解科学的时候,哲学开始闪耀着理性的光芒。西方哲学的这一段开始的历史里面,并不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更多的是对宗教的狂迷感性的对哲学的认识和一种理性科学的对哲学认知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面被中世纪的思想界奉为经典的原因吧。

推荐第10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来朴新参加培训也有一周了,培训第一天时,学校就给布置了《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这个作业,当时一看到书名就感觉有些头疼,哲学史,我看过的所有书还没有看过这一类的,那就尝试着看一下,来写一下这个读书笔记吧。

哲学著作大多沉闷难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属于现代的、英国传统的、哲学家的哲学史。搜了一下西方哲学史是啥,西方哲学史是欧洲哲学的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罗素的这本《西方哲学史》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整本书中有很多哲人的思考,其中的几位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第一,是他的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第二个,是他的理念论,它是要解决迄今仍未解决的共相问题的开山的尝试;第三,是他主张灵魂不朽的论证;第四,是他的宇宙起源论;第五,是他把知识看成是会议而不是知觉的那种知识观。对于柏拉图,除了书中所说的这些以外,我还想说两点:一是他的教学思想;二是众所周知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对于教学思想:理性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他的著名著作《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和“沉思”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结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像我们老师讲一个新的知识点,通过已有的事物或者知识可以推导出未知的事物或者知识,这不失为更佳的教学方式。对于“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在我看来,现实生活中,一对恋人或者夫妻,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交流,可是肉体上的接触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怎样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演化呢?所以,单纯的崇高的精神交流不是爱情的象征,只有精神交流与肉体接触两者共存时,才是完美的爱情。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个人认为是感性),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这是属于科学和人文的时代,人类开始认识到个体存在的意义,古已有之的关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开始被一些激进的哲学家讨论,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至今占据政坛主角,卢梭和伏尔泰的论战愈演愈烈,启蒙运动萌芽,从此,世界开始向另一个方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腾飞。有太多故事要说,这个时期是那么富有色彩,哲学家们的论战此起彼伏,绝不比后来牛顿爱因斯坦的世纪争论逊色。笛卡尔是这个时期的先行者, “ 我知故我在 ” 尤在耳畔回响,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不破不立,这种精神惊天动地,笛卡尔另起炉灶创造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这是继亚里士多德后一个新哲学体系,笛卡尔有科学的严谨求实,兼具人文情怀,文笔平易近人,他奠定了一个新哲学时代的基调。莱布尼兹是笛卡尔的继承者,微积分的发现让他名扬数学课本;斯宾诺莎尤其给了我更深的印象,他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简单的一生中,斯宾诺莎这种高尚的道德让他更加与众不同。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大体有以下一些印象比较突出。

一是,思想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关联

罗素有如下表述:

“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之后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到底思想与行动对世界的影响哪个大,罗素的看法是,思想!

现实中那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往往没有怎样体现出他们的力量啊?罗素认为,观念决定行动,行动者的行动来自其内在思想,而他的思想来源于更早的思想家。也就是说,思想家的影响力往往会滞后一些。但它的影响还是决定性的。

二是,回答了思想史上存在诸多各种个性思想流派的原因。

罗素的看法是:

“知识优异的人们与他们当时的社会的关联,在不一样的时代里是十分之不一样的。”

“……当政权转到马其顿人手里的时候,希腊的哲学家们就自然而然地脱离了政治,而更加专心致意于个人德行的问题或者解脱问题了。他们不再问:人怎样才能够创造一个好国家?而是问: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有德;或者,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幸福?”

“哲学家们通常都是具有必须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于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与恶的范围之外。在坏的时代里,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加纯粹是理智方面的。”

“希腊与罗马的传统宗教只适合于那些对现世感到兴趣并且对地上的幸福怀抱着期望的人们。亚洲则有着更悠久的苦痛失望的经验,于是就泡制出来了更为成功的、采取寄期望于来世的形式的各种解救剂;其中以基督教给人的慰藉最为有效。”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思想史上会出现那么多的派别的原因。思想是对现实的思考,现实如何,会相当程度地影响思想家的思想特点。后人因时过境迁,可能会感到有些想法实在个性,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或者用孟子的话说是“知人论世”,你也就明白他们了。

因此,思想史上的流派到底哪个正确,究竟谁对呢?这个问题是不明白思想史,也是强迫思想家为你自己的时代思考。思想是对应时代的,思想是思想家的思想,思想主要是解决时代问题和思想家自身问题的。因而,环境不一样,会有多种思想。

罗素的例子也很好,能够说明这个问题。而且就我阅读所及,感觉到他能诚恳地承认基督教来自东方,主要是东方的思想范式,这个态度对于西方人来说,真不容易。

三是,现代社会中,哲学资料和重要性不一样。

罗素明确指出了哲学资料本身的变化。他有如下看法:

“理论科学是企图了解世界的科学。实用科学是企图变革世界的科学,……最后几乎把理论科学从一般人的心念里驱逐了出去。”

“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好奇心就从向来文学性的渐渐转成科学性的。好一股新事实的洪流排山倒海而来,人们起初只能让这洪流挟持着往前涌进。……从事新发现其乐无穷,而体系乃是从事新发现的死敌。一向到十七世纪,人们构造思想体系的潜质才赶上关于各种事实的新知识。”

“从洛克时代以来到现代,在欧洲一向有两大类哲学,一类的学说与方法都是从洛克得来的,另一类先来自笛卡尔,之后自康德。……继承洛克衣钵的,首先是贝克莱和休谟;其次是法国的哲学中不属于卢梭派的那些人,第三是边沁和哲学上的急进主义者;第四是马克思及其门徒,他们又取大陆哲学成分,作了一些重要的添补。”

原来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是相对混沌或者说是整体性的,之后由于知识资料的增加,思想家开始逐步分工了,产生了不一样的知识。哲学本身也开始有了较明显的分工,分到之后,自然科学知识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开始与传统哲学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即使是哲学,其中也因态度的差异而分出若干派别来了。但这种差异,主要的还是时代和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哲学反映人的生活,也介入人的思想,它也就有些差异。

罗素强调的是,自然科学(以归纳和实验为基础的哲学)最终成为塑造时代的主要知识范型。(这一点对于文科的学者和学生不免有些不甘心,但事实如此)罗素自己理科成绩很好,曾和怀特海合著有《数学原理》一书,因此也敢于大胆地批评黑格尔的数学和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哲学建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数学大约不比黑格尔高明,在此方面就无从下手)。当然,读书至此,我也只能叹气,我的数学基本上是四则运算水平的,又何从决定罗素的对错呢。但应当说,过早分文理科看来在教育上确实是不大可取的(当然给偏科且优异的学生以进身之道,是务必的)。

四是,哲学中真与善的冲突。

哲学中的争论,有的是内部争论(理智争论,总会有个结果),有的则属于外部争论(根本不可能有结果,属于态度争论),但更多的是外部争论。(内部争论和外部争论是我生造的词)如果明白这一点,就能够避免在外部争论上花太多没有必要的力气,从而直接应对真正的有好处的讨论。

罗素的看法是:

“哲学在其全部历史中一向是由两个不调和地混杂在一齐的部分构成的:一方面是关于世界本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或政治学说。这两部分未能充分划分清楚,自来是超多混乱想法的一个根源。”

这是说,哲学中的真与善一向有冲突。这个争论可能也是不可能结束的。罗素更倾向于求真,但不反对求善,估计反对的是态度决定立场,以善代替真的那种蛮干。对于“愚蠢的好人”,罗素可能没有好感。

“从道德上讲,一个哲学家除了大公无私地探求真理而外若利用他的专业潜质做其他任何事情,便算是犯了一种变节罪。”

这一个观点颇似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大家也熟悉。但是,对罗素的这种价值中立态度,我基本认同,但仍然有些犹豫。

总体上说,此书带给的材料丰富,对西方哲学进行了整体性的讨论和说,还对东方哲学给予了较高的期盼。对各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自己的评价,尤其对亚里士多德、康德还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也颇使我瞠目结舌。亚氏的三段论推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他都基本上否定了其地位。如亚氏和康德这样的权威,罗素竟然也没有客气,这是需要哲学上的实力和求真的态度,才能做到的。而且,说的都是地方,不能不服。尤其结合现实,把哲学与政治思潮和政治人物的传承关联,都进行了一个描述。这些观点对于某些人物的思想颇有忌讳的中国来说,是十分有好处的。

罗素的观点是,在某种好处上,写哲学史需要你是个哲学家;我看,读懂哲学史著作,可能你也得是半个哲学家吧,否则根本是读不懂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通过各方面努力所写的读后感,确实,阅读这本《西方哲学史》会对我们很有帮助,在了解哲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同时,又由于兴趣和精力所限,不能好好的完整的来欣赏这部著作也是遗憾,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来阅读这样优秀的作品!

十一期李梦熙,2017年6月11日星期日

第11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一)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

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二)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

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

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三)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

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

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 京ICP备13016261号-1)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

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尼采的章节十分精彩诙谐,强力推荐)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

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第12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0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2000字

小时光

之前说的高大上的书来了,本文来自道永同学,准确的说,是建议他投的稿哦!

大家有意向的投起来吧!投稿投稿投稿!重要的诗说三遍!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习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来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1.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学运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文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文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章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邻居习惯了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来确立他的哲学思想。()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章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章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章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章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来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章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来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习,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第13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张贺

本文是袁老师的学生张贺所写的每周感想之一,作者近期在读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本文是作者由书中部分文字引发的感想。通过犬儒主义宣扬\"友爱\"引发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并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开学一周的感想。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五)

作者:张贺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并结合文中部分文字内容进行思考。

其一,\"他宣扬友爱,不仅仅是全人类之间的友爱,而且还有人与动物之间的友爱。\"【1】

这句话表现了犬儒主义者宣扬友爱,并特别提出要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犬儒学派的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这个\"善\"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人首先要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是最单纯、最简单的\"善\".记得之前看的一部纪录片《第三极》,主要讲述的是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在藏北,狼深夜潜入一户居民家的牧场里,吃掉了二十几只羊,这些狼直接咬断羊的脖子,虽然存在侥幸的羊有的没被咬死,但是脖子上的伤痕会影响它们接下来的进食,一两天后也会死。牧民们虽然很讨厌袭击羊群的狼,也采取报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政府会有补贴)。但即便是这样,这儿的居民还是会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救回几只走散的小狼崽,因为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如果不救小狼崽,它们就会饥寒交迫直至冻死,这些居民虽然痛恨狼吃羊,但还是会把小狼崽带回来,并用那群袭击羊的狼吃剩的羊肉喂饱小狼崽。在他们的心中,只要是生命,都应该被拯救。

这种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敬畏。

其二,\"凡是能享受本能的幸福的人,就不是能创造出种种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的人;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有恃于对于超感世界的实在性的信仰。在那些在世俗的意义上是不幸的,但却决心要在理论世界中寻求一种更高级的幸福的人们中间,普罗提诺占有着一个极高的地位。\"【2】

读到文中的这句话,总是隐约中感觉文中\"享受本能的幸福的人\"就像生活中不思进取的人,\"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的人\"就像是生活中有追求且目标坚定的人。\"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有恃于对于超感世界的实在性的信仰\"就好比是自己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基于此有更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这个内心活动的过程多半是不为人知的。因为有着丰腴的精神世界和自己坚定不移的追求,无谓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

就如在工作中,对于同一份工作,它可以带给你稳定的收入,在同等条件下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长适宜,工作内容也容易上手等等。对于生活中随遇而安的人,他可能认为这份工作虽然是我不喜欢的,但是我也不指望它可以带给我权利和地位,只要温饱的生活和轻松的工作即可,所以对于工作和生活可以安之若素。但对于一位对工作有要求的人,他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有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给自己设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为自己充电,以保证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能将每一天过的充实而有意义,不断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

结合目前刚入学的自己而言,好多朋友羡慕\"象牙塔\"里的生活,他们常常感叹在学校又可以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但实际上,我们都发现开学一周以来并不轻松,应该是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更加忙碌。起初我总会担心在校的时间只有一年,把自己陷于\"焦虑\"中,因为对未来,自己心里是没有谱儿的。比如会害怕时间过的太快,自己没能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对于某些课程的学习,也更感吃力,比如多元分析与SPSS;还有上文化与心理这门选修课的时候,我会因为这堂课需要分配给每位学生来讲课而打退堂鼓,等等。

但对于这种种的问题,首先确实是需要时间去尽早地适应;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改变自己做事的心态。关于硬性的知识漏洞,比如学起来很吃力的课程,我们决定去听本科的课程来补习;对于上课形式的不同,能做的是先要改变心态,勇于去尝试,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等我发现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我就不再担心时间过的太快,反而回想这一周,还是很有收获。

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做不思进取的人。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2016.7重印)第296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2016.7重印)第368页。

第14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000字

作者:张贺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1】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2】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1323a与b)【3】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END

第15篇:西方哲学史

我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心灵有一个极大的震撼:就是觉得康德的哲学,不是为他那代人而写的,而是为我们这一代人而写的。并且觉得,他是为我们这一代——中马列唯物辩证法毒素很深的中國人而专门作解答的哲学家。

“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对馬克思这个唯物论哲学是多么坚信不疑呀。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开章也说过,一般来说,人类的知识,是经验后得出来的,没有经验,就谈不上什么知识。而经验的来源是什么?不就是客体给予我们主体的东西吗?没有客体进入我们的脑中,就无知识可谈。这也是唯物论者坚定物质意识的论调。可是,康德把话语一转,他说并不是一切知识都是验后的知识,他要说的知识,是验前的知识。康德这个说法,打破了我们惯常的两分法思维模式。康德称他的哲学为哥白尼式的反转(革命)。很多人简单地将康德归为唯心主义者,说康德不就是说出我们人类有一个天生会思维的脑袋而已。实际上,如果我们深入到康德的哲学,就会发现,康德已了解到人认识功能背后的形式(Form),这就奠定了我们的知识如何可能的理论基础。在康德的先验论还没有出来之前,人们要么怀疑我们的知识是否是真的,要么独断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康德给我们的认识论来个突破,是一个伟大的哲学洞见。我们拿当今常用的电脑来说康德这个认识论,你就觉得康德是多么伟大了:我们每一个人生,就如打开的一台电脑,我们的知识,都是由客体输入到我们头脑中的东西。这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争论不休了:是物质(康德称为“现象”)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这个争论就如同“输入的东西决定电脑呢还是电脑决定输入的东西”?这时,康德的先验论就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再争论了。在现象还没有输入到我们的脑袋之前,我们为什么不研究研究一下脑袋有什么东西呢?就是说,当我们没有向电脑输入东西之前,我们要研究电脑有什么东西?我们一般会认为,我们没有向电脑输入东西,当然电脑什么都没有反应,也就想当然电脑什么都没有。康德的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他在没有知识里面看到有知识。他说还有一种知识是验前的,这就等于说,电脑没有打开输入东西之前,它本身就有一套程式在那里。康德的哲学,说的就是人脑思维的程式。在我们还没有接收外界事物之前,人脑本身就有一套程式在那里。所以我称康德为电脑发明的鼻祖。他的先验论,说的是我们的知识如何可能,也就是电脑如何可能的理论基础。原来,我们人能够认识这样那样的事物,是我们人的头脑有一个认识事物的形式(Form)。康德说“知性是自然的立法者”,这话是很有哲学意义的。早在200多年前,康德就指出人认识背后那个形式了。后来的馬克思主义者,不知为什么,捡起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弹起“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论调来,我们生活在现代的许多中國人,也懵然不知,还在作辩证法的两分法,非此即彼甚嚣尘上,使得中國人生活在一个平面上,“宁左勿右”政治划线就是两分法的恶果。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一段注脚里说,“有人曾对我的纯粹哲学的划分几乎总是得出三分法的结果感到困惑。但这是植根于事物的本性中的。如果一个划分要先天地进行,那么它要么是按照矛盾律而是分析的,而这时它总是两分的(任何一个存在要么是A,要么是非A.)要么它就是综合的。而如果它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先天的概念(而不像在数学中那样从概念相应的先天直观中)引出来,那么这一划分就必须按照一般综合统一所要求的,而必然是三分法的。这就是:

1、条件,

2、一个条件者,

3、从有条件者和它的条件的结合中产生的那个概念。”(康德:《判断力批判》33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康德的哲学为什么总是三分法而不是两分法,其原因就是在现象和意识之间,还有一个先验逻辑的形式在那里。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是现象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现象,它们的后面还有一个先验逻辑形式在起作用。这对我们信奉黑格尔辩证法的中國人来说,不是当头一捧吗?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论”一章就对辩证法作出严厉的批判。他说,“古人在使用”办证术“这个名词作为一种科学或技术的名称时,不论其意义怎样各有不同,我们从他们实际使用这名词的用意来看,可以断言,就他们来说办证术始终不过是幻相的逻辑而已。这是一种诡辩的技术,使无知和诡辩手法有其真理的外形,其方式就是模仿逻辑所规定的、按一定方法所得到的彻底性,以及用逻辑的”辩论常识“来掩盖其主张的空洞性。

“现在我们可以注意下一点作为可靠而有益的警告:如果把普通逻辑看作一种工具,它就总是一种幻相的逻辑,即办证术的逻辑,因为逻辑所教人的并没有任何关于知识的内容,而是只规定知识和知性相一致的形式条件。而这些条件却不能告诉我们任何关于所谈的对象的东西。那么,想要用这种逻辑作为一种推广和扩大我们的知识的工具就势必以空谈为其结局——在这种空谈中,我们可以用某种貌似有理的话来坚持任何可能的主张,或者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又来抨击任何可能的主张。”(《纯粹理性批判》99页,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二版)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共执政一甲子的乱源,不正是康德指出的幻相逻辑的办证术在中國横行霸道的结果吗?他要说刘少奇、林彪、趙紫陽反黨,证据确切,要为刘少奇平反,也可说振振有词;他要说黨如何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黨的功劳大大的,他也可以罗列出一大堆事实来。翻云覆雨,指鹿为马,没有那个主张不是不正确的。正如人们调侃说的“

领导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黨的领导没有不正确的”。辩证法治国,国将不国!这就是康德指出的“办证术”悖论。

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实际上,欧洲当今讲所谓的“宽容”文化,康德的贡献是很大的。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就指出人在获得许多具体的知性概念以后,并没有结束他的求知欲望,纯粹理性会要求给出一个绝对的理念。康德称之为“无条件者”。就是说,人要有一个绝对的理念来统摄所有具体的知性概念。有神论者,无神论者都是如此。康德列出四大悖论来证明理性的二律背反。他说有神论者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无神论者也可以证明没有上帝。两者血战到最后还是分辨不出胜负,原因是理性这个总概念、理念都是由逻辑的三段论推导出来的。它是个假设的命题,用理性去推理证明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由此我们就会明白,中國大陆很多唯物论者,觉得信上帝很可笑,可是他们不想一想,说世界是物质的也同样是可笑的。如果我们追问下去,“物质是什么?它又是哪里来的?”我们也找不到它最后的因子是什么?故康德说“所以在纯粹理性的领域内,假设只容许用作争斗的武器,而且只能为了捍卫一种权利来使用,而不是为了建立这种权利。但是我们总得要在我们自己里面寻找敌方。因为思辨的

理性在其先验的使用上,本身也就是办证的;我们所惧怕的反对意见也就在我们自己里面。我们必须把它们寻找出来,正如我们在权利的诉讼中所做的那样,因为关于权利的种种要求,虽然它们是陈旧的,但绝不会丧失其时效,所以我们必须将它们寻找出来,以便使它们宣

必须清除处在人类理性本性深处的那些骚扰的根苗。但是我们怎能除去这种根苗呢?除了给它以自由,给它以滋养,好让它发育长大,而显现在我们眼前,然后再予全部毁灭以外,此外别无他法。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一些任何论敌所绝未想到的反对意见,实则将我们的武器供给他,并且让他有尽可能想要得到的最有利的地位。在这一切上面,我们绝不惧怕,而是大有希望;那就是,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以后再没有争论的产业。”(《纯粹理性批判》652页。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版)所以,今天的欧洲讲民主、宽容,是有其文化理论根据的。你不要以为你的信仰就绝对是真,别人的就绝对是假。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康德这个纯粹理性的二律悖论,我们就能宽容地看待一切争论了,非此即彼的绝对是不可靠的。而且我们也可看到那些原教旨的独断主义者何以如此猖狂妄作,容不得别人的意见和非议,就是那个理性观念在作怪,他把那个观念作为绝对是真的了。中國的愤青,其之所以如此嫉恶如仇,就是统治者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性理念植于这些愤青的脑袋之中,他们看到别人不同的意见或是别国制裁中國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绝对是没有好意的。这种人已失去孔子“反诸求己”的理性功能,这正是康德指出理性的要害。假如世人更多地懂得康德这个纯粹理性批判,就会变得宽容一些了。就不会像唐吉珂德战风车一样荒唐,为着那个假设的理念去浴血奋战。我曾经写过一篇批评黑格尔“绝对理性”的小品文,说黑氏不懂得哲学常识,并借叔本华的话说黑格尔是个“低能的哲学家”。有些读者不以为然,把我与叔本华并列一起骂。其实,我们单就宇宙无限和物质无限可分(物自体不可知)来说,你如何求得绝对呢?人认识事物,靠的是因果律,而因果律是在时空的形式下进行的。而这个时间、空间也是无限的,你如何找到绝对?黑格尔的绝对,也只不过是康德所说的那个假设推理出来的理念。然而,黑格尔所说的,并不是康德所说的那个意思,他的“绝对”是可以求得的。他在他的《小逻辑》一书说有“客观思维”、“客观思想”,如此来为其“绝对”打保票。思维、思想都是主观的,经黑格尔一办证,它可以变为客观的了。(他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也就是“客观思维、客观思想”的注脚)叔本华可能有点妒忌心而对黑格尔进行攻击,但他骂黑格尔为哲学骗子不是没有道理的。黑格尔做的,已超出哲学常识了。最近我重读黑格尔的《小逻辑》,我怀疑黑格尔根本就没有读懂康德。黑格尔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办证,没有康德的知性。他在他的《小逻辑》一书中打个比方说康德的认识论是在教人如何游泳的法则,而人无论如何熟悉那些法则,他不下水去游泳,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他的这番话,很大程度上曲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是要打破怀疑论和独断论的枷锁,而黑氏的绝对理性,其实就是要回归独断论。绝对必然是独断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是师宗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来,其所谓的“辩证法”,比黑格尔的辩证法更诡辩:当他说“物质决定意识”时,把意识说是物质的属性。而当他把物质与意识作办证时(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与物质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今天我们重读康德,你就会觉得康德的伟大。他早于黑格尔就指出理性这个二律背反,而黑氏既重滔覆辙。当年德国人还很热衷于黑格尔哲学,十多年后人们才觉醒,觉得叔本华说得不错。如今我们中國人还热衷于辩证法,辩证法充斥于各个领域。今天我们重温200年前的康德哲学,你就会觉得,康德是个先知先觉者,他早就把辩证法的本质揭露出

来了。后来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海德格都对辩证法很感冒。而我们中國人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还在辩证法的魔匣子转,这不是显得很可悲吗?

康德的哲学,说他是一场哲学革命并不为过。他的哲学,开启了许多哲学新领域。康德说我们认识的是现象,不是“物自体”。这就开启了后来的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海德格、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康德的“先验论”,虽然不属心理学的哲学范畴,但他既点出心理学研究许多先天性的东西。我认为,后来的弗洛伊德“潜意识”哲学,也走不出康德哲学的范畴。当今很多的科学研究方法,如“系统论”、“解构主义”等,也有康德哲学背景。康德哲学的成就,不仅仅是在哲学领域,他在自然科学、人类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贡献。甚至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很大的贡献。德国诗人、艺术家席勒“美是现象中的自由”(见席勒1793年2月给克尔纳《论美》的信:Sch?nheit ist Freiheit in der Erscheinung )的审美艺术观,就是从康德的先验判断哲学发展出来的。

我对康德哲学的认识,一个最大的感叹就是他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他讲认识论的那个形式(form)是很重要的,是那个形式决定着我们的思为。由此我联想到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当今的中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弊端?为什么人欲横流、道德堕落、腐败歧生?这是因为那个制度架构——也就是康德所说的那个形式(form)所造成的,即形式决定着内容。中國的种种弊端,不正是这个制度所造成的吗?很多有识之士早就看出这个问题:解决中國的根本问题,必须改变这个制度。刚好德文的“改革”(erform)一词就是改变形式,把原来的程式改良。而中國的所谓“改革”,是不改形式(獨裁專制制度不变),只改内容。可想而知,这个改革是没有实质性变化的。因此,我们用康德的form(形式)来关照中共的改革,你就知道中共的改革是怎么一回事了。他绝对改不出什么民主政体来。

康德的哲学,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他自称他已解答了人类的三大问题:

一、我能知道什么?

二、我可以做什么?

三、我能希望什么?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认识论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权限有多少?康德都一一指出了,这对当今中國所谓的“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提神醒脑的作用。中國对“科学”与“伪科学”争论不休,就是他们看不清理性的权限。假如他们能认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知道科学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而对“伪科学”也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二个是关于道德的问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就解答这个问题。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就对道德作了很多论述,康德在理论上作了充实。“我可以做什么?”反过来说“我不可以做什么?”这就是孟子提出的人与禽兽区别的道德问题。这对今天中國的道德重建是有惊醒的作用的;第三个是关于信仰问题。一个人没有信仰,生命就倒悬,人生无着落。康德提出的“目的论”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当今无神论的中國非常重要。中國很多愤青,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当作一种信仰去生活,其所得出的行为是非常极端和不可言喻的,因为他的反思判断力都以这个图腾为目的。从而我们也可看出愤青们是多么可怜和可悲,他们信奉的那个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很肤浅的,对他“我能希望什么?”的个人安身立命目的是不能产生稳固作用的。就是说,那个图腾解决不了人生的终极问题。由此我们也看到极端主义的可怕:当他把某一东西作为信奉的对象,他的反思判断就围绕着这个目的思考了。我们看到中东那些自杀炸弹者不可理喻,他那么勇敢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他坚信他是为他们的神奉献的。*时中國人对毛澤東的狂热崇拜,这种坚信不移的思维定势,就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所说的“反思判断力”在作怪:反思判断是调节性的,他会以他的目的性来调节他的反思。而其反思的结果当然是符合其目的性的。所谓“好的东西都是神所给予的,坏的东西都是属于魔鬼的”就是反思判断力调节性的结果。当他信仰某对象,把它当作目的性去思考,思维的见解就自动地(不知不觉地)调节为这个目的性服务。康德这个《判断力批判》可说把人类的思维固执性揭示出来了。为什么那些信仰者信誓旦旦地认为他们的神是真神,是最灵验的,就是他的反思判断都为着这个神作目的论而下的判断。而康德说“判断力”是天生的,是不

能用训练教育出来的。而庸才常常是以实例进行判断的,离开了实例,庸才就无所适从。从而我们就看到,大陆的芸芸众生,很多人相信没有中國共產黨领导人民,中國就会大乱,就会亡国,就是共產黨提供给他们的都是没有黨的领导,社会就乱的实例。而他们又得不到其他方面的实例,所以他们的思维就跟着共產黨设下的实例转了。所以我们今天重读康德,其给我们的启示是相当深刻和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黄鹤昇

第16篇:西方哲学史

《理想国》读后感想

【摘要】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与苏格拉底正义是弱者的利益的驳论,那个对那个错呢?苏格拉底所认为的个人的正义与城邦的正义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苏格拉底的理想国中,正义又是怎么体现的?是否合理呢?

【正文】

正义,一个平时再熟悉不过的词了。然而或许几乎没有人真正仔细的想过什么是“正义”,也许对于很多人,正义的认知是来源于社会的引导,社会提倡的,那就算正义或者贴近正义了,反之则是非正义或者背离正义。那么如果给正义下一个定义,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认为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格劳孔和柏拉图关于什么是正义的观点见解十分具有深度。

在《理想国》的第一卷之中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就很具有现实意义。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政府,作为唯一掌握统治权力的地方,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制定法律。比如独裁政府就会制定独裁的法律;民主制的政府就会制定民主的法律;而贵族制度下的政府就会制定贵族法律。法律就在政府的统治下实行,一旦有人不遵守,那么他就有违法之罪,他在社会之中的定义就是“不正义”的。在色拉叙马霍斯看来,无论是哪种政治,在其统治之下的所谓正义的原则,就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那么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呢?它是不是阐述清了正义的本质呢?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有它的缺陷之处。就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例子来分析,皇权统治自秦始皇创建以来两千多年,官府就是国家的权力象征,而居于官府权力中心的皇权统治者,毫无疑问是整个国家的权力巅峰,毫无疑问,皇权者就是“强者”。而且纵观封建王朝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掌权者不遗余力的维护皇权的统治,其所制定的一项项历史性的改革措施也是围绕着皇权的统治,皇权所提倡的就是“正义”。然而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开明的封建统治者总是尽力关注民间的疾苦,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名句流传。统治者称平民百姓为“子民”,即关心百姓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虽然从根本上来说,这么做的目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关系着自己的统治地位,可是统治者确实考虑了作为“强者”的对立面“弱者”的利益,而且细想一下,这些权力的掌控者所做的工作不都是在为被统治的群体所着想的么。可见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有其不

足之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想法,那么在与色拉叙马霍斯的驳论中,苏格拉底是如何回应的呢?在苏格拉底看来,按照色拉叙马霍斯的说法,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权的强者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也许会犯一些错误,那么按照色拉叙马霍斯的说法,正义是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那么弱者对错误的法律的绝的服从,不但没有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反而是在伤害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说,正义也是对强者的一种伤害!依照色拉叙马霍斯的反驳,任何一种职业的人,如果他们以及他们的技术是名副其实的话,他们是不会出错的,如果出错的话,他们会退出这一行(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有点难理解)。色拉叙马霍斯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如果不是虚有其表的话,是不会犯错的,他们会一直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要求被统治者服从自己的命令,为自己定义的正义服务。

我们说,医生是为了救助病人,同时这个职业也使得他得到金钱的报酬。那么我们说,真正意义上的医生,是为了救济病人呢,还是为了挣钱?答案当然是救济病人。同样的,一名船长也是作为一名水手的领袖而非普普通通的舵手而存在。对于我们来说,看待真正意义上的各种技术者,最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技艺。就以医术来说,身体的不适,才促使药物医学的产生。就是说,医术的产生,是考虑到病人身体的利益,而并不是医术本身。那么假如这种技艺有缺陷呢?就像眼睛视力会下降一样,需要外在的事物来补充,是不是也有一种技艺来补充这种技艺的缺陷呢?那么用来补充这种技艺的技艺是不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呢,用另外一种技艺来补充。这样看来,每种真正意义上的技艺都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考虑的,而是面向它的支配对象。放在具体的例子中,就是医术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身体的利益;耕种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粮食的利益。每一种技艺都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本身没有任何需要,他们所关心的是自身对象的利益。那么这样看来,统治国家这项技艺并不是只考虑统治者的利益而不顾及被统治者的利益。严格意义上的统治者是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公民的利益,它的一言一行是为了公民的利益,包括正义!

在随后的讨论中,苏格拉底提及了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他认为,正义的量越大,就越容易体现出来,从城邦的角度更容易对正义有好的认识。苏格拉底对城邦正义的观点很显著地一个就是每个人在城邦之中各司其职,他认为没有

人可以掌握很多技能。在他看来,随着城邦的扩大,城邦所需要的各种职业也越来越多,而个人职业的确定,是与生俱来的,由先天决定。这些人应该在自己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去做自己不合适的工作。苏格拉底认为,只要每个人在合适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干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那么就会生产出数量很多和质量很好的东西。这一点拿在现实社会之中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职业,那么能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的生产力。柏拉图在自己的观点中还将其与人的身体统一起来,他把城邦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比喻为人的身体,比如农民工匠的能力相当于食欲或者营养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腹部;护卫者的能力是长于行政或者富于勇气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胸腔;统治者的能力则是理解和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存于头脑之中。柏拉图还将城邦和人的灵魂做比较,统治者相当于灵魂中的理性部分,护卫者相当于激情部分,而农民工匠则相当于欲望部分,理性统治着激情和欲望,并且激情还起到帮助理性统治的作用,灵魂的三部分各司其职,这样的灵魂才是和谐而正义的。同样,在一个理想的城邦中,统治者代表着智慧,护卫者代表着勇敢,统治者和护卫者这些优秀的人物统治着的其它下等人则代表着节制。这样的城邦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起各的作用,这样的城邦可谓正义。

这样有条不紊的社会看起来很有规范性,但是我认为这种认知有不正确的地方。在苏格拉底理想的城邦中,每个人只能在其自己的岗位上做唯一的工作,为了达到教育城邦人民的目的,所有与城邦“正义”相悖的文化都要被清除掉。这样看来每个人的个人自由与多元化都被严格的限制了。柏拉图说:“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但整体并不是为了部分而存在——你是因整体而被创造,而整体的被创造并非为了你。”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这甚至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阻碍。我们知道,一种新型社会生产力的出现,毫无疑问会催生新的相关职业来,那么这种职业在苏格拉底的理想城邦中该居于何处呢?又或者这样的新型社会生产力在苏格拉底这种城邦职业分化中难以发展,最后夭折,最后带来的是社会的停滞不前这当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可见苏格拉底的理想化城邦也有它的局限性。

当然不得不说《理想国》这本书中的观点还是很富有哲理性的,每每翻开,那些颇有深度的观点总是让人赞叹哲学家思维的深度。这次写下书中苏格拉底与

色拉叙马霍斯关于“正义”讨论自己的一点看法,也着实很高兴,也希望今后能够在《理想国》中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时间:2013/12/15

第17篇: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孙云青

20130102037

2013级文学院编辑出版班

困扰人一生的哲学基本问题有三个,“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然开篇就提这三个问题并不是想显得自己对哲学有多大的研究。相反地,这反而会更容易暴露自己有多愚蠢。智慧与无知是并存的,就如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无法说自己选的那一面一定是正确的,或者说是真正能表达我们的思想观点的。

再回到《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上,谈到作者,罗素是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大致经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元论等几个阶段。书中开篇提及“我们所说的‘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这是就科学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的。

在这里,罗素给出的定义就是哲学应该是介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神学宣扬道德和精神对神的绝对崇拜。人不可以质疑神的意志,不可以否认神的权威。旧的国家阶级就是用神学来维护国家统治。在统治者的眼里,神学是他们最有效的统治工具。神学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人信奉的也就是教条主义。对于科学这一概念,罗素又给出了定义,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即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可重复性。)科学有着相当准确的律条。在科学的领域里,没有“大概”、“差不多”、“类似于”这些模糊的字眼。科学要求绝对的准确和精细。因此在科学与神学这两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之间,产生了哲学。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哲学是模糊的,或是苛刻的,只是在这其间衍生出来的问题,无法仅仅依靠神学或是科学,哲学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多数人眼里,提到哲学,无非这几种直接的反应,枯燥,深刻,空虚。枯燥是因为应试教育惹的祸,我们的学习时代所接触到的就是关于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记忆,关于复杂的多选题,再就是运用哲学的什么基本原理去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学的哲学,实在不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们所学的哲学已经有所扭曲了,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会觉得哲学枯燥且难以理解,甚至觉得空虚。更会有人质疑,学了哲学有什么用?我没学过哲学不也活得很好嘛?当然,我不能说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哲学的辩证性告诉我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不过,哲学并非来自于书本,就像有些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非来自于学校教育是一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而作为一个个体,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哲学的影响。但是,每个人也许都懂一点哲学,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所以说,学习哲学并真正的理解哲学要经过漫长的有系统的学习。我们要对哲学持有一颗严谨的心。

再者谈到哲学,一种气质和思维的养成,哲学是一门理性的正义的学科。我们追求哲学,也就是在追求理性和正义,一家之说而已。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也就是之前我所提到的神学统治。但是现在神学家们已经不能信誓旦旦地说的话已经不能像几个世界前那样让大家信服了。但是说到哲学的理性,也许你又要问,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需要理性的约束,那哲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必要的,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这也就是说哲学涉及的范畴仍然是科学无法达到的。

最后来说说肉体,灵魂和情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肉体是人进行物质生活的载体,空有思想还不行,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将其表现出来。比如说,你的大脑告诉你,你应该去吃饭。但是你只坐在那里空想

吃饭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张开你的嘴,把饭吃进肚子里,才能说你真正的完成了这件事。否则就要扯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辩证问题。这里就不做多讲了。

再者是灵魂,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灵魂?很多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将它提出来只是为了说明灵魂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成为声音,图像,古迹的寄托,这是一种印记,并且无法抹去。灵魂是思想的高度凝聚,代表着你大脑中最深刻且重要的想法。灵魂,即“我思故我在”。

最后要谈论的是情感,这也是人类最复杂。最难以解释的一种非物质的意识。它不同于人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味觉。情感是高智商动物与其他低等动物得以区分开的一种很明显的标志。情感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是构成的生命框架略微有所差异,其大部分都是相似的,这就如我们平时所说的“情意相通”十分吻合。

读完《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可以很坦诚地说书上的东西我并没有记得多少。但是,在思想的领域里,我到达了一种更广阔更偶深度的层面。在对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已知和未知上,不再被传统所束缚,有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的较为系统的思辨能力。我想这就是哲学在一开始就带给我的巨大的财富吧。

第18篇: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从来都认为哲学类的书太枯燥,不适合我这种没有耐心的人读,但是罗素的《西

方哲学史》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感觉不像是在读一本枯燥无

味的哲学书,反倒像是在和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头对话,听他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

对哲学的感悟,思路清晰明朗,有条不紊,即使稍微掺杂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却

也无伤大雅,值得人一品再品。。。作者波特兰•罗素,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

“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

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很多评论说他在书中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

实于原意,甚至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但正如世人所说,一千个

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自有自己的一套对人对物的评定标

准,我们改变不了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别人的思想。在我看来罗素不懂形

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

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

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

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

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

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

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

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

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

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

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

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

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

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有人

常问什么是哲学?对于这个问题,即使是自诩自己研究了一辈子哲学的人也很难

给出让人信服的的解释。有的人弄了一辈子哲学,且大大地有名,到80岁咽下

最后一口气时还不知道哲学是个啥东西。这是个可悲的现象,对于我们最常见的

东西,我们反而一无所知,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提则已。令人目瞪口呆。举

个最常见的例子:什么是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所以,什么是人?

也无定论,正如什么是哲学一样。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

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

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

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

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

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

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

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

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

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新东方副校长徐小平讲过一句话:“技术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而哲学,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战术之于战略一样。最好的哲学方法,就是将沉思与分析一起用力。首先,要给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她自由飞翔,要勇敢地去想任何东西,让住,是任何东西!从天文地理直到鸡毛蒜皮,包括您家小狗身上的跳蚤,都可以成为您想象的对象。然后,在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不管这结论是推理得来的还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都要对它们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尽可能多地找到证据。这时,您必须给您想象力的翅膀挂上沉重的铁块。这些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好比是建筑大厦时用钢筋水泥进行建设 的过程,而结论只是最顶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屋顶而已。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通过这本《西方哲学史》,也折射了作者罗素的思辨立场。任何一个作者,尤其是试图写历史的作者,都避免不了按照自己口味臧否人物。众所周知,罗素是自由派哲学家(无神论),反对残酷无情的对他人,而且他是以数学为基础切入哲学体系,所以,罗素对于具有严密逻辑跟数理论证的哲学推崇备至,因为如此,他花费大幅章节阐述发现了微积分的莱布尼兹哲学体系(虽然罗素鄙视莱布尼兹说一套想一套的市侩心态),而对于卢梭,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只说卢梭是个浪漫主义文人,但对卢梭的哲学则大不以为然。同样的心态他也用在同胞拜伦身上。同样,纵算罗素是超越国界的大贤,但对于本国文化仍有一份自尊心,提及牛顿,他赞不绝口。而对于创建了英国建国思路基础的洛功哲学,也觉得是代表了先进的思想。而他对于笛卡儿,黑尔格,叔本华等欧洲大陆哲学,虽然没有直说反对,但从他表露出的对于纳粹的愤恨(此书写作年代正是纳粹猖獗时期),能感觉出,他对于纳粹思想基础的大普鲁士哲学十分失望。一脉相传自黑格尔的马克思学说,罗素也表现出讥讽之意。因为,他觉得马克思不懂数学,而且他对于理想国一直持有怀疑意见,所以,他认为马克思创建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纯属谬论。

在罗素看来,所谓哲学,就是科学跟神学之间的空白领域,两者都有兴趣在这片空白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于是,这片空白之地忽而升起神学恐怖的祭台,忽尔又沦入世俗强权之中。对希腊哲学,罗素觉得太老旧过时,中世纪神学,又黑暗腐朽。法国浪漫主义在他看来会产生暴民,而普鲁士秩序主义,会为暴君提供土壤。那么,能称得上对于人类有贡献的哲学,就是英国洛克经验主义功利哲学。这种哲学理念,出现了君主宪政跟温和社会改革。甚至还出现了以英国为母国标本创建的新大陆——美国。

粗略看完罗素《西方哲学史》之后,掩卷长思,再返头看我们中国哲学,觉得十分失望。假如把道家学说勉强比为法国浪漫主义,与其相对应的就是把儒家比为普鲁士秩序主义,而佛学只在艺术领域里折显智慧。当然,这种比喻十分不协调,因为我们的哲学从来不讲究体系逻辑,所有哲学家不研究数学,只是从经验出发。于是,这种哲学跟阿拉伯,中世纪基督教差不多,是落后愚昧的哲学体系。而西方在中世纪后,逐步摆脱神学控制,迸发出惊人的智慧跟创造力,将人类智力提升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而我们中国人,却跟猪圈里的猪一样,在皇权跟语录的经书里转来转去。所以,鸦片战争与其说是西方列强的军事行动,还不如说是先进文化对于落后文化的冲击。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第19篇:西方哲学史

1

在培训之初,我们被告知要写下5000字的有关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卷)的读后感。当时拿出那本厚厚的《西方哲学史》一翻,顿时感到前路是一片黑暗,无他,每个字都认识,可是连到一起咋就不明白是啥意思了呢!因为是晚多数人两周接受培训,所以并不明白我们以后是要做教师的,为什么还要阅读哲学著作并且要写读后感。

在进行了一个周的做题、批课、做题、听讲座的过程后,我们在这个周一有幸听到了赵校长给我们几个新人开的讲座。直至本听完赵校长的讲座后我才恍然大悟。读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上课技巧的培养,也不是有关于上课方式的学习,而是,教师自身的内涵修养,要想使自己的课厚重起来,首先就要先让自己厚重起来,这便是我们好多老师终身学习的意义所在。

但是在这一周多的时间里,每天都是在高强度的运作中完成,根本没有时间来读这么厚的一本书。不过俗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是海绵,挤挤总会出来的。我每天是坐公交车上下班,来回共40分钟,还好车上人不多,总是能找到座位,所以我有时候就会利用这些时间看上几页书,晚上回来做完当天的任务以后,就在睡前再看几页书,这本书总是会伴我入睡,所以每次都会睡得很快,很踏实。

开玩笑的,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本书,首先我百度了下罗素其人。 罗素(Bertrand Ruell,1872-1970),英国数学家、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也是本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

2

罗素曾访问苏联,会见列宁;受梁启超邀请,他于1920-1921年间到中国讲学9个月,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推进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罗素热”风靡全国。他一生著述七八十种,其大部分作品都能把理论的深刻性和表达的通俗性结合起来,其流畅清新的散文享誉甚高,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早期的罗素是个研究数学的科学家,他的《数学原理》一书是二十世纪重大的科学成果。而后,他踏上了德国的土地,学习并研究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接着写出《德国的社会民主》,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罗素一直都没有忽视对哲学领域的探索。他于1905年在《心灵》杂质上发表了《论指谓》这一名文,该文确实出自他对逻辑学的研究并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基础。他于1911年发表的《亲知的知识和摹状的知识》首次阐明了这两种知识间的重要区别。1912年,他在“家庭大学丛书”中出版了《哲学问题》一书,他对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感到满意,因为它包含了他的许多基本哲学观点。1914年3月,罗素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开课,为诺威尔讲座作系列讲演。他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稿以《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为题于1914年8月出版。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贝克莱、大卫·休谟和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在剑桥大学时罗素信奉唯心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但是在1898年在摩尔的影响下罗素放弃了唯心主义,转而研究现实主义,并很快

3

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罗素此后始终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所以说作为一个数学家、同时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带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从数学方面来谈哲学,也会使我们对于他的哲学有一个新的认识。我想,这也是他为何不喜欢情感派哲学家的原因吧。这一点我会在接下来的论述中详细说明的。

我首先看了下目录,上卷书讲的古代哲学史,下半卷讲近代哲学史,因为借到的是上卷书,所以我看了下版本就还回去了,自己从网上找了这本书,将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跳着读了一下,上下卷都有。

当然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从网上查了一下大家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很奇怪,大家的看法褒贬不一。本来想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后来发现听音乐太干扰了。好,这是题外话。大家都说梯利的哲学史比较适合新人来读,又有人说罗素的这本才是真正的哲学史,是站在哲学里看哲学,既然说的这么好,那么我是要真的拜读一下才能解开心中的疑惑了。

4

虽然大学是相对文科的专业,可是对于一个高中理科的人来说,想要深入去接触一本哲学著作还是很有难度的,下面我就简单讲一下自己的理解。

首先我从整体讲一下对于这本书的一个大约的认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本讲述哲学的好的哲学史,因为罗素在书中深入的讲述了各个哲学家的思想。然而正因如此,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单纯哲学史所具有的客观公正性了。而罗素的哲学史却是在用自身的方法来阐述各位哲学家的思想。好像帕斯卡尔说的一样,敢嘲笑哲学者才是真正的哲学家。很多人认为这种主观性是这本书最大的缺陷。

首先我看到的便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两位可以说是我们从小学习便知道的两位鼎鼎大名的哲学家。然而罗素却说正是因为柏拉图的哲学,希腊科学开始了衰落甚至是终止。虽然罗素并没有否认他们二人的伟大影响,但是确实是柏拉图的理论,成为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不得不令人扼腕。在这个方面上,罗素用了客观中立的态度提醒我们不要去过度神化一个人,要带有批判的眼光去看。

第二章讲的是米利都学派。其中有三杰。

泰勒斯:哲学始于泰勒斯。他认为万物是由水构成的。他的科学和哲学都很粗糙,但却能激发思想与观察。

阿纳克西曼德:为唯物和唯心都打下了伏笔(物质、精神)。比泰勒斯的进步之处在于更抽象。(形而上)

5

阿纳克西美尼:比阿纳克西曼德进步之处在于聚散概念的提出,即强调变化发展。而西曼德的转化是简单的、不变的、庸俗的。(如佛教中的无色、空的区别。色,指世间万物的形形色色,指具体事物。空,指没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指事物都有一个变化过程。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如黑格尔名言:存在即合理,合理就会被消灭)西曼德的理论机械唯物主义成分比较高,还有神迹(但也是靠近唯物的)在里面,同时这种转化有轮回的意思,即有物质不变的东西在里面。但也有唯心的成分在里面。

米利都三杰的伟大:让人们开始用理性去思考,不再去只相信宗教来追求激情。所有的宗教都是用来世的意义来限制现世的行为。

第三章是毕达哥拉斯。

罗素认为,毕达哥拉斯都是自有生民以来在思想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描述毕达哥拉斯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相信,数学是我们信仰永恒的与严格的真理的主要根源,也是信仰有一个超感的可知的世界的主要根源。几何学讨论严格的圆,但是没有一个可感觉的对象是严格地圆形的;无论我们多么小心谨慎地使用我们的圆规,总会有某些不完备和不规则的。这就提示了一种观点,即一切严格的推理只能应用于与可感觉的对象相对立的理想对象;很自然地可以再进一步论证说,思想要比感官更高贵而思想的对象要比感官知觉的对象更真实。这段话让我读了很多遍。

无疑,罗素是聪明的,自负的,他同时又是幽默的。他用数学家的逻辑向我们娓娓道来各个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其中不乏幽默的点

6

评。所以真正读起来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沉闷,反而不乏生动与活泼,可能他本身便是一个这种性格的人罢。

讲到这里我又想起来好多人批判这是一本坏的哲学书,甚至一些哲学系的学子都在批判,作为一个刚刚拜读甚至没有入门的人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见。他的主观性便是这本书的最大的亮点了。如果只是中规中矩的写出来,那么任何一个善于整理的人都可以写一部哲学史了,罗列出来就可以了啊,完全不需自己费什么力气,动什么脑筋。罗素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深入的研究了这些思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才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素质。

接下来我又看了下卷,大致浏览了一下。

我发现情感派哲学家的思想几乎都被他批判的一无是处。首先打头阵的就是卢梭,罗素认为就是卢梭的思想是打开思想犯罪大门的钥匙。这还不算完,在书上、课本上、课外读物里被我们赞颂的康德,被很多人视为真理创始人的叔本华、尼采等人纷纷受到他的批判。特别是对于说出“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种心灵鸡汤创始人的我们可怜的威廉,就是尼采,罗素对他的批判更是不遗余力,甚至达到了人身攻击的程度。他喜欢的是休谟、马克思。他们是属于哪一派的哲学家呢?其实看他对可怜的威廉的批判就知道了,马克思他们是属于理智派、经验派。所以啊,像我们这些刚刚接触到哲学的人来说,有句话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只管从书中汲取我们想要知道的哲学家们的观点就可以了,对于罗素对他们的推崇或是批判,只需选择性去阅读便好。

7

讲到这里,我对罗素又产生了更大的好奇,按说这么一个人理性的人,他对于婚姻爱情应该是更加理性的吧,于是我搜了下罗素的婚姻爱情观,没想到令人大吃一惊。简言之,他对于婚姻的态度是重本能、轻理性,重情爱、轻责任。我在想,如果罗素在我们这个时代,按照现在的价值观来说,无论他在哪一行有多大的成就,那也是一枚妥妥的渣男无疑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果然是人无完人。无论多么喜爱崇拜一个人,也要看他值得你喜欢的是哪些地方,对于那些不值得学习的地方,一定要批判性的去学习。

同时,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对于逻辑的一些看法,或者说长久以来坚持的一些东西受到了一些外部带来的引发的内部的震颤。

或许是金牛座的原因,我天性便有一种固执,其实固执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不够变通。并非是不想去变通,只是潜意识里认为曾经的那条路是安全的,害怕换了一条路以后产生的变化会让我无法适从。这种天性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就是会让我想把所有的碰到的事情,经历过的事情有一个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框架将他们总括起来。所以,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情愿不情愿,或者是道德是不是高尚,反而不是我做事情的第一目标,或者叫做方法,我的方法可能是大多数人不会去选择的,那便是逻辑。原因却不是我有多么喜爱逻辑或者是理性,而是心安罢了,也是为了方便罢。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的这种理性,只是让自己方便了,对于茫茫大众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8

我想起了前两天的罗一笑事件。如果说郭美美让国人不再信任红十字会,那么罗尔则是让国人不再相信个人筹款的真实性了。

或许是看过太多类似的事情了,所以当《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我没有去理会,想着过两天肯定会有媒体跟进,如果是真的再捐钱不晚。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看到的第二天,事情就被反转了,罗尔的脸也被啪啪打的生疼。可是反转以后,曾经转发过的我的那些善良的朋友们,没有一个认为自己的善良被辜负,在微博上还是有很多人在说,就算罗尔说谎又怎么样,罗一笑是真的病了啊。

对于此事在这里我不做过多的描述以及评论。我也不是在为自己的理性沾沾自喜,因为这段日子以来,我发现了那个长久以来困惑我我却找不到源头的问题,那便是我总是以为当自己的理性或者逻辑的高度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得出我想要的那种answer。然而现在我却发现这种想法并不能够实现。因为西方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是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能够自圆其说。

在这本西方哲学史中,罗素对于他们的无情批判也并非过于主观、毫无道理,因为他是从他们的理论所创建的逻辑的矛盾点将真相撕裂开来一点点讲给我们听的。就好像我们在学历史一样,现在的我们评论历史上的伟人时,无论他们当时是如何的叱咤飞云,指点江山,无论他们当年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在评价他们时,我们总会加上一句话“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这,对于哲学家们的思想来说也同样适用。局限于历史的因素,很多哲学家在论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时总会或多或少的带点当时历史的印迹,从而在逻辑上便有了破绽。哲学家

9

私人生活与他论述的哲学思想往往也并不相符。

拜伦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知识最悲苦/知道最多的人/必定也最深地悲叹一条不详的真理——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在我二十多岁的生命中,我认为理性和逻辑不是束缚生命的樊笼,而是带领我们走向真正自由的指引牌。其实对于人类来说,如果只是一味遵循着那些古往今来便固有的伦理道德跟所谓的传统道德,那么与在食物链其它环上的生物又有何差别呢?与此同时,很多人不甘心一辈子活在束缚的阴影之下,以“解放天性”之名去放纵自己,这并不是所谓的自由,而是为了摆脱束缚的一种可悲行径,并不值得推崇。

其实很多话都词不达意,不管自己写的有没有达到自己领略出的感觉,至少我知道并且了解了,这就可以了。

再次感谢我们的老师给我们这次的施压,让我们可以跟西方哲学家有了再次的亲密接触。

第20篇:西方哲学史1

1.古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从古希腊哲学的产生看其基本精神——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

(二)古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探讨自然、本原

(三)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朴素直观的辩证性

(四)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注重逻辑

(五)古希腊哲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

6.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水、于每个人来说,事物就像在他面前表现那样。在此意义上,以一命题表述:人是万物的尺度。

10.普罗泰格拉: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约生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大约活了70岁。学的形式——包罗万象

(六)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 2.泰勒斯:泰勒斯自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泰勒斯就被看做是西方哲学的始祖。宣称“大地浮在水上”,谁是万物的本原。还认为“灵魂是一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其留下的两个命题,涉及了早起希腊哲学的两个重要问题,即万物的“本原”问题和自然之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或动力问题。“本原”是宇宙论的核心概念,也是西方哲学第一个哲学概念。他是有文献记载最早对自然进行哲学思考的哲学家,他已经摆脱了宗教神话的束缚试图从自然万物中概括出他们统一的本原。他得“水”体现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朴素、直观、辩证的有机自然观。 3.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泰勒斯 4.逻 各 斯(logos):Logos,是话语,词语的聚集之意,赫拉克利特最早引用这个概念,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正确的道路表达了真实的原则,他认为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逻各斯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就逻各斯是世界本原而言,它被理解为“原则”“规律”“道”等,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被理解的“理性”“理由”等。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定义:对自然秩序的智慧言说。①人们所听到的(言辞)②规整万物的(类似某种普遍的规律)③一种独立于表达它的人的存在。

5.存在(巴门尼德)“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

土、气、火是组成万物的跟,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成,因四根的分裂而消失。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7.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

8.智者:来源于智慧这个词,本义指有指挥的人.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一个智者是一个以教给青年某些事物为生的人,主要是论辩术和修辞术,这些事物被人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对青年有用的,但这些学问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术.智者着重培养学生演说和辩论的技艺,而不是传授知识学理.教学的目标是在政治和诉讼中取胜.而不是寻求真理,更不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

9.“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一句名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罗泰格拉的认识论,即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感觉是与感知的主体不同的东西,同样,感觉也是与引起的对象不同的东西。因此,感觉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知识。每个感觉就其发生瞬间来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发生了与事物相联的被代替的内容(感觉的内容),但是感觉并不认识事物本身,其结果是每一个人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而是按照呈现在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去认识事物,按照这种相对论,对

他出生在阿布德拉城,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与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至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著作除少数片断外,均已失传。他把人作为重要的哲学研究对象,这是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向后一阶段过渡的重要标志。普罗泰戈拉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

11.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德性论: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

一、真善一体的道理。苏格拉底承认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无知的态度是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它的作用。这个命题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主张。在他看来,真正的知识必然是与最高的道德范畴“善”密切相关的。在苏格拉底看来,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为本身并不足以构成美德,但是善本身乌尔不会因为每种具体的善的相对性而失去它的普遍性。把道德和知识等同起来,就是把道德放在知识的基础上,从而使道德成为科学的对象,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12.“认识你自己”,即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要人们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向自身,人是理性的思维主体,这正是要求人们去发现人的共同的和普遍的本质。它正是通过这个命题重新建构起本质,只不过这本质作为普通的逻各斯,主要是指精神和道德世界中的事物。

13.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苏格拉底说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妇,他认为自己与他人的对话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助产术.他自己不产生哲学智慧,而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别人心中的观念引导出

来,并测试这些观念的正确性.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与他的灵魂学说有密切关系,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是通过外界灌输进去的,而是自身具有的.教育只是引导人们把自己有的另一个高层次的认识.灵魂必须得从低层次的认识停下来,扭回头来关注高层次的知识.摆脱对低层次认识的关系.转向关注善及善统帅下的伦理观念,才能真正把握本质的东西.主义斗争的内容。22.托马斯·阿奎纳基本情况:(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观念呈现出来.这种思想对西方教育哲学有重大影响.

14.理念(柏拉图)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

15.“洞喻”即洞穴之喻(柏拉图)人类生存在一个洞里边,就好象一群人在洞里面都面向洞底的一个墙壁,而且所有人都被捆绑起来,只能向前看墙壁,身后一个矮墙上一些人拿着实物在矮墙上走来走去,后面是火光,再后面是洞口.火光把实物投影到前面的墙壁上,洞里被绑的人只能看见实物的影子,他们不知道这些影子,以为是实物,以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些实物构成的.突然,一个人挣脱了站起来.看到了实物,从洞口中走出去,看见影子,看见万物,最后看见太阳,觉悟了这一切之后,回到洞里.但视力不如洞里被绑的人,这些人说他胡说八道,还要处死他.因此,他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的努力最终失败了.

16.回忆说 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向往着身体,在未堕入身体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

17.\"灵魂转向说\"(柏拉图):在柏拉图看来,世界分为四个层次,灵魂也有四个功能.获得知识也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不是依次递进发展的关系.柏拉图认为,要想上升到

18.灵魂学说(柏拉图):柏拉图看来,灵魂是由不同的部分或要素构成的。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

19.四因说“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他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

20.教父 教父是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教规的制定者和教会的组织者。被称为教父的基督教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遵循正统的学院、过圣洁的生活、被教会所册封,生活在基督教早期。按使用语言的不同,教父被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两类教父各有四大博士,他们是:希腊教父纳西奥德格列高里、巴兹尔、约翰、克利素斯顿和阿塔纳休斯;拉丁教父安布罗斯、哲罗姆、奥古斯丁和大格利高里。

21.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宗教唯心主义哲学的总称,因产生于天主教学院,故称经院哲学。它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的教条,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因为它的论证方法极为繁琐,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玩弄概念,故弄玄虚,所以亦称烦琐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纳等。经院哲学形成于八至十世纪,十一世纪得到广泛发展,十三世纪最盛行。十四世纪以后日益没落,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批判的对象。从十一世纪开始,经院哲学内部展开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这一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这个斗争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有相似之处,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唯物主义与唯心

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

简述托马斯•阿奎那的实在论立场。托马斯的形而上学以存在和本质关系的学说为枢纽,对实体的等级、构造与差别作了全面论述。 他把实体分为三类,上帝是最高实体。作为存在的原因和自由上帝是存在于存在者的统

一、存在与本质的统一。第二类是精神实体。精神实体的存在活动不同于他们的本质,因为它们的存在活动不是固有的,而是获得的。他们获得存在活动接受能力被自身的本质所制约、限定。精神实体从上帝那里获得存在活动,它的本质是固有的潜能,它限制实体接受什么样的现实以及多少现实。精神实体之中存在与本质,或与潜在的区分意味着,它们不可能完全地、充分地接受或分享纯粹存在。这一点把它们与上帝区别开来。第三类是物质实体。它包含着存在与本质,以及形式与质料的双重区分。“在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实体中,活动与潜在有双重组合,一是实体的组合,即质料和形式的组合;二是已经成为复合物的实体与存在的组合。”“托马斯从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入手,把实体看作由高到低的等级系统,上帝没有存在与本质区分,精神实体含有存在本质区分,物质实体含有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双重区分。区分越多,对现实性的限制越大,完善性越小。

23.人文主义运动的一般特征:人文主义运动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主要从事人文学科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播。“人文主义”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人文学”,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学、道德哲学等。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来

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和末世主义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人文主义思潮极大推动了西了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培根的秘书,深受培根思想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一度移居法国,克伦威尔执政时,返回英国。此后,他的思想得到了传播。主要著作有:《利维坦》、《论物体》和《论公民》。自然哲学:霍布斯依据伽利略机械力学原理,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建立了系统的机械主义自然观,亦即以“物体”概念为核心的“自然科学”。1物体2偶性体只能有一个;无限性,即实体是无限的;永恒性,即实体是永恒的,它的存在没有开端,也不可能有终点。7.属性(斯宾诺莎) 在斯宾诺莎看来,属性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征。无限的实体必然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属性都各自表现实体永恒无限的本质。尽管实体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但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属性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维。欧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它做的最大的成就就是“人的发现”。

24.四假相说--培根:1.种族假相培根在认知知识的过程中针对经院哲学而提出的一些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并概括为四种。种族假象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思维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2.洞穴假相指的是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偏见。这就好像一个人站在狭小的洞穴内看事物一样。3.市场假相 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4.剧场假相 指的是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心中而造成的偏见。从各种教条以及从错误的证明法则移到人心中的假相。

25.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于是,也就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 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看作是绝对可靠、牢不可破的真理,甚至认为连怀疑派的任何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他把“这条真理” 当作整个哲学的基石。26.霍布斯:霍布斯((1588-1679),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聪颖好学,15岁进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不久,到一个大贵族家任家庭教师。在欧洲大陆旅游多年,结识

3运动4因果性26.霍布斯--社会契约论:霍布斯:代表作《利维坦》;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由于自然资源匮乏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战争状态。在此前提下,霍布斯提出的“社会契约”就可以很好理解了,即霍布斯将自然状态的描述过于糟糕以及霍布斯对于秩序的渴望有关,可以简单概括为个人放弃管理自己的权利,赋予某一拥有强大力量者(即利维坦),并承认他的一切行为。由此可见,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还没有脱离神学影响,而且具有专制的特点。

但是不可否认,霍布

斯的社会契约论已经提供了西方主权文明的基本逻辑线索,即“自然状态——社会契约——主权文明”。后面的社会契约论的经典作家如洛克和卢梭都基本上是遵循这样的逻辑线索,对社会契约论提出了更加细致、世俗化和适应时代需要的修正。

28.斯宾诺莎:荷兰哲学家。后改名为贝内迪特·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欧陆理性主义者,与法国的笛卡尔和德国的莱布尼茨齐名。实体学说:对于唯理论哲学家来说,本体论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本体论通常就是关于实体的学说。笛卡尔曾经将实体定义为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东西,然而他所说的实体——上帝、心灵和物体——与其定义是自相矛盾的。于是,斯宾诺莎进一步将唯理论推向前进,以一元论来消解笛卡尔哲学的矛盾,提出了他的实体学说。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基础和核心,包括实体、属性和样式等三个方面。实体(斯宾诺莎)实体的定义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自在的东西,也无须借助于他物而得到说明,通过自身而得到种种规定。由定义演绎出实体的种种特征,自因性指实体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而无须借助于他物而获得自己的存在;唯一性,即物

这两个属性依赖于实体,而不能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广延和思维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的属性。斯宾诺莎的属性学说是一种心物平行论的观点,即谁也不能决定谁。8.样态(斯宾诺莎)样态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学说。斯宾诺莎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实体的思维属性派生出的各种特殊的观念或意义,即表现各种具体的精神活动。认为具体的样式存在着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构、全套与部分、一与多、无限与有限、绝对与抽象以及永恒不变和运动变化等联系与区别。斯宾诺莎在这里触及到了哲学上许多的对立范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某种联系和关系。又由于他片面强调实体对样式的决定性的一面,就只看到一方决定另一方,而忽略了对立面的彼此影响、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把对立的双方割裂开来了。29.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1、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的体现,否认“天赋观念”的存在,理由是:(1)认为“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2)认为“天赋观念”的假设理由是错误的。 “天赋观念”的理由是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洛克对此的批判是: 第

一、普遍同意不一定是“天赋观念”的体现。

二、根本不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3)认为即使把天赋观念看成是只要一提起它大家就会同意的潜在的观念,而不一定是人类实际具有的共同观念,然而,“潜在的观念”的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 (4)“天赋观念”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30.洛克的“白板说”;洛克的白板说是反对天赋观念的,他认为人的心灵就是一块白板,后来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这是洛克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心灵是一张白纸 这句话是洛克的“白板说”

中提到的,“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洛克认为认识开始与经验,并对天赋观念论加以驳斥,洛克认为心灵的作用就在于知觉心中的观念与的这种观点称为不可知论。休谟的不可知论,不过是贝克莱的直接否定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另一说法而已。休谟从不可知论出发,在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之间建立了一条不可超越的鸿沟,否认人们能认识事物的内在因果联系和本体性的社会改革方案也是那么的激动人心。34.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他对理性的全部领域进行了考察,从而形成了由三大批判组成的“批判哲学”:天赋观念说中,提到观念存在于人们心中,二者相矛盾;如果运用理性发现,就说明这些观念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形成的。31.巴克莱:乔治·巴克莱(又译作贝克莱)是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了约翰·洛克的经验论思想,意识到了其哲学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的唯物论立场,必将导致怀疑主义和无神论的后果,因此他着重发挥了洛克哲学的主观主义因素,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巴克莱曾经在教会中长期担任主教之职,所以人们也称他为“巴克莱主教”。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的这一命题是肯定外物客观实在性的基本观点。按照这个命题,根本不存在任何独立于感觉观念的事物,所谓事物无非是被“心灵”实体感知的一组观念,事物和观念是同一个东西,它们的存在只在于被心灵所感知,这夸大经验中的观念,从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32.休谟的怀疑论:休谟认为人通过感性知觉只能知道经验中一些表面的个别的现象,超出这个范围的事物的性质、本质、内部联系等等都是不可知的。他拒绝回答知觉的起源问题。他说:“用什么论证可以证明,心灵的各种知觉,一定是由一些虽然与他的相似,但是与他们完全不同的外物引起的,而不能由心灵本身的能力,„„或者由某种我们更不知道的其它原因产生呢?„„对于这个问题,经验是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也必须完全保持沉默。在心灵前面主观的,除了知觉以外,是根本没有别的东西的,它绝不能经验到知觉与对象的联系。因此,我们假定这样一种联系,是没有任何根据性的。”显然,休谟拒绝回答感性知觉是由物质还是由精神引起的问题,实质上是拒绝公开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休谟称自己的不可知论为“温和的怀疑论”,休谟的怀疑论把人的认识和外部世界隔绝,根本怀疑外部世界的存在,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哲学史上,休谟

质。他说:“结果和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也就不能在原因中表现出结果来。”休谟否认客观因果性。33.卢梭和霍布斯社会契约论区别:会契约论的提出与完善,与三个学者有密切的关系。一是霍布斯,二是洛克,三是卢梭。霍布斯没有将社会契约与国家契约区别开来,他只是指出当个人为了设立主权者,宣布放弃自己在自然状态中拥有的权利,就为社会与国家的创立解决了契约问题。在真正的自然状态中,人在丛林里健康、自由而平等的生活着。但是随着文明不知不觉发生以后,自然状态的美好日益遭到破坏。卢梭同时承认美好的“自然状态”已经不可能通过从文明社会的简单后退实现,而必须重新设计社会社会制度。因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关注的是对现实社会制度的整体性改造,这一改造的规范起点就是社会契约,而改造的对象也许可能就是霍布斯或洛克版本的社会契约所要达到的文明社会。卢梭是要在个体自由的世俗基础之上建立政治共同体的秩序,使得个体的自由不妨碍这种政治共同体秩序的建构,同时已经建立的政治共同体的秩序又不至于危害个体自由,个体的自有与共同体层面的整体的自由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看到尽管卢梭的逻辑是坚持在个人自由的世俗基础上建立政治共同体的秩序,但是他所描述的这一过程却充满了神圣性。如果说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过程充满一种“恐吓气氛下”(这可以理解为是霍布斯所故意制造的)的功利选择以及洛克的社会契约过程是人们相对从容的工具理性过程,那么卢梭的社会契约则是一次道德的转化,即被文明所扭曲的人性在缔结社会契约的一瞬间,由于个体所拥有的全部都已让渡给一个“道德的和集体的共同体”并且个人也立即的成为整个共同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我们看到,作为共同体成员的每一个人都仿佛立即分享了他们集体表演的“道德转化”的结果。这是一个极其精致的逻辑想象,也因此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实际上成为三个版本的社会契约论中最富美感的一个,卢梭所提出的整

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用的环节。 3.简述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康德为了解决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而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康德认为,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一种是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的宾词蕴含在主词当中,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不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知识,经验知识属于综合判断,宾词不包含在主词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经验知识必有两个来源:感官提供的后天质料和头脑中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具有这种特征的判断称为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的命题可以分为三类:数学命题、自然科学命题、形而上学命题。

4.简述康德对知性能力的分析。康德认为,对于知识而言,仅有感性直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性参与构成知识。感性之所司在直观,知性之所司在思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有两方面功能:一是逻辑功能,一是认识功能。前者在知识的基础上规定着思维判断的形式,这是形式逻辑范围,后者为我们提供新知识,是先验逻辑范围。因为形式逻辑是“先天的”,因而为形式逻辑提供知识内容的先验逻辑也是先天的。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对应,每一个判断形式背后都有某种先验要素作为它的基础,这种先验要素就是“范畴”。康德根据形式逻辑的判断形式,依据量、质、关系、样式,列举了四类十二种范畴。这样就可以在知性学说中把经验论和唯理论调和起来,一方面肯定不经过经验,知性只是一个空架子,不构成知识;另一方面,肯定惟有理性认识才有必然性,这样就达到了“知性为自然立法”。.简述康德对理性能力的分析。康

德认为,人们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知性范畴综合形成知识,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使知识成为体系,达到自在之物,这种认识能力就是理性。理性的先天形式是理念,功能是推理。康德将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宣言推理推向极端就是理性的三个理念:灵魂、世界和上帝。理性的作用是调整道德价值。纯粹理性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称为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自由的,因为它以其自身为目的,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规则,这种服从就是自律。35实体即主体:(黑格尔)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绝对精神是斯宾诺莎所说的实体与费第二个形态的代表。

黑格尔从唯心主义思辨出发,对辩证法作了两种规定:一是指概念思维的矛盾发展,一是指对象自身的矛盾。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小逻辑》)。 知识,进一步完善成为统一。但这种统一只是“理想的统一”而不是“现实的统一”,传统观念就是把前者误认为后者,因而陷入了“先验幻象”。6.简述康德的时空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里面阐述了他的时空观。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心中存在的两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说他们是先天的意思是说,空间和时间不是从经验中来的,不包含丝毫经验的成分,相反,倒是经验知识形成的前提,先天的存在于人类的头脑当中。利用这种先天的条件,康德由此解释了数学知识何以可能。康德认为,时间是内部感官一切现象的先天直观形式。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这种外部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先天直观形式,算数所研究的是内部感官一切现象的先天直观形式。从几何学与算数学的普遍必然性出发,康德的空间和时间又有了经验实在性特征。因为空间时间可以作为外在的出现于我们面前的一切对象的规定,空间时间使感觉有了普遍性与必然性,所以从经验角度说,他们是实在的,但没有绝对的实在性。7.简述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命题的意义。“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哥白尼革命”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一般把事物之间的普遍必然联系称为法则,而康德说,这些普遍必然性不是事物固有的,而是知性范畴具有的。经验知识一方面依赖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依赖知性范畴的整理,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这样就达到了“知性为自然立法”。康德以人的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认识论,弘扬了人本主义精神,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8.简析康德的自律原则。康德的自律原则是针对道德实践的基础而言的。康德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纯粹理性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制约,因而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唯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

希特所说的自我意识的统一,其意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体是运动变化的主体,实体不是现成的、被给予的存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本质。人的意识在实体之中,实体的精神性或观念性使之成为主体,主体的客观性或存在性使之成为实体。实体的主体性,比之为“生命”其生命力来自于内在的“痛苦”或曰否定的感觉,主体也始终是意识或自我意识。

36.黑格尔 ---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几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但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体系,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真正“合理内核”正是他吸收了培根、洛克等归纳派的思想,而用于修正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的思想。他的辩证法是反基础主义的(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是基础主义的,即他们主张用普遍原理为知识奠基),即他认为并不能象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所说的那样,能够一次性的找到普遍公理,然后以其作为理论的基础。这表现在他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发展思想辩证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初显现是古希腊朴素的辩证法。古代哲学家从经验直观中体会到了世界的运动变化,并从中抽象出了最初的辩证思想,但是此时的辩证法还处于直观猜想阶段,具有朴素的自发性。15-18世纪的哲学以形而上学的方法为指导,“辩证法”成了指称经院哲学烦琐论证的贬义词,这种状况直至康德提出了宇宙发展的辩证思想,才打破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黑格尔继承发展了康德的思想,成为了辩证法思想史上

黑格尔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自觉地表述了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把辩证法提升为思维的普遍规律,制定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内容,用辩证法总结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人类的历史,所以黑格尔是哲学史上对辩证法作出全面叙述的第一个哲学家,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最主要的贡献。

为什么说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呢?在托马斯看来,这是因为:第一,神学在题材上高于哲学。哲学只研究人的理性所能涉及的东西,而神学能够研究超越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存在。第二,神学在确定性上高于哲学。哲学的确定性来源于人的理性的本性之光,难免犯各种错误;而神学的确定性来源于上帝的光照,是决不会犯错误的。 第三,神学的目的明显高于哲学的目的。哲学的目的再高也不过是朝向国家政治;而神学的目的则是追求永恒的幸福。因此哲学以神学为最后目的。第四,神学在地位上也高于哲学。哲学依赖于神学,以神学为最终目的;而神学却独立于哲学之外,直接来源于上帝的启示。因此,神学可以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只是借它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总之,托马斯主张,虽然哲学和神学都可以存在,理性和信仰也可以并存,但是神学是高于哲学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信仰是高于理性的,理性是信仰的补充。托马斯说:“神学不是把其他科学作为它的上级长官而依赖,而是把它们看成它的下级和奴仆来使用,犹如主要科学使用附属科学、政治学使用军事学一样。”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doc》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