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读后感

2020-04-18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为政忠告》读后感

《为政忠告》读后感

(2010-8-30)

元代张养浩所著的《为政忠告》一书,书中对勤政廉洁的阐述甚为深刻,读之让人感受颇多。当今为官者,如何真正读懂‚勤‛、‚廉‛两字,怎么践行‚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是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考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读了《为政忠告》,体会颇多。 张养浩在其所著的《为政忠告》中指出:‚将家云:‘多算胜少,少算胜无算。’不特用兵为然。虽莅官临政,亦莫不尔。‛意思是说,为官从政就像用兵一样,多谋划好过少谋划,少谋划好过不谋划。思考谋划是成事的关键,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多思考谋划更是事关黎民百姓的安宁。张养浩说得好:‚一役之修,一宴之设,一狱之兴,诚能思虑周详,繁略毕举,则民之受赐不浅矣。‛为官者若做什么事都能详加思虑,百姓将会受益匪浅。我们政府干部上受国家重托下系百姓安乐,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先认真思考谋划,而不是夸夸其谈、凭空做事。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做到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要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多谋善断;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思考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协调化解;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虚心求教,集中群众智慧,进行统筹的研究思考;对人民群众最 1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用心去体验和判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认真解决,这样才能‚民之受赐不浅矣‛。

当前,我们的一些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做事装模作样,不想为民操心做事,遇到矛盾困难就绕道走,躲不开时就踢皮球;在为群众办事时拖拖拉拉甚至人为设卡,本来马上能办的事却是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最后害得群众跑来跑去。就如张养浩所说:‚古之为政者,身任其劳,而贻百姓以安。今之为政者,身享其安,而贻百姓为劳。‛那么,怎样才算勤政实干呢?张养浩认为‚己劳则民逸,己逸则民劳,此必然之理也。惮一己之劳,而使阖境之民不靖,仁人君子其忍尔乎?‛,主张为政者当有‚先劳‛之心,凡事先于百姓去做,而且要兢兢业业,毫不懈怠。这是为政者当有的觉悟,也是为官的根本。作为政府干部,要在其位而谋其政,带头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真抓实干,少说多干,把全副身心、全部精力放在发展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做到上不愧对国家、下不愧对人民。

千百年来,‚天下之大任,莫大于恤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等话语,激励着一代代忧民爱民的从政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诗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之道,无不反映了一个个正直官吏的殷殷爱民之意和

拳拳忧民之心。张养浩在《为政忠告》中也提出为政者‚爱民恤民‛的思想,认为:‚民之有讼,如己有讼;民之流亡,如己流亡;民在缧绁,如己在缧绁;民陷水火,如己陷水火。凡民疾苦,皆如己疾苦也,虽欲因仍可得乎?‛这种‚民病如己病‛的恤民思想,生动而贴切,很值得我们学习。只有‚视民如伤‛,亲身感受、体验群众的辛劳疾苦,才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人民、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百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恤民‛,就要坚持以民为本、勤政为民、心系于民、置身于民、倾情于民,把关注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视为最大的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排群众之所忧,帮群众之所需,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领导干部,决策是关键工作,如何让决策正确而少出或不出偏差,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兼听而不偏信。张养浩在《为政忠告》中,提出为官者要‚询访‛,这就是兼听的具体表现。要做到兼听,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有‚兼听则明‛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境界,克服唯我独尊的自大自满情绪,树立民主意识,主动沟通,少独断专横,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到基层调研检查工作时,要多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总揽不包揽,果断不武断,杜绝‚一言堂‛和‚家长制‛,做到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对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事情,要广发征求各方意见,该组织群众听证的要坚持听证,该请专家论证的要坚持论证,集思广益;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与群众商量着办,收集民情,听取民言,了解民意,让群众多参与、多知晓,争取群众支持。总之,要通过‚兼听‛达到内求团结,外求支持,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廉洁自律,无论是作为思想意识还是行为规范,自古以来都是对为政者最基本的要求。早在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思想,将‚廉‛列为治国之纲。以后历朝历代,廉洁自律的吏治观念被不断发展、充实,其中张养浩有关‚廉‛的思想更是值得我们推崇,在他所著的《为政忠告》中视‚自律‛、‚修身‛为第一,认为:‚忠以事上,正以处事,廉以律身,勤以率百僚,这是最好的自身自保之道。‛千百年来,‚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直是被人民称赞的‚好官‛形象。在古代的府衙大堂上,悬挂有‚明镜高悬‛的牌匾,以示自己为官清廉、不苟私心。今天,虽然没必要悬挂这样的‚明镜‛,但作为领导干部心里一定要装着如此的‚明镜‛。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慎微、慎初,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将人民授予的权力严格控制在政策划定的生命线、法律限定的高压线、党纪规定的警戒线之内。要过好‚权力关、金钱

关、美色关、人情关‛,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面前,守得住气节,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歪风,经得住诱惑,不为功名缠身,不为利禄束缚,清白为官,坦荡待人,躬身做官,挺腰做人,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推荐第2篇: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一)

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

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不过南怀谨先生的一句注释也值得我们注意:《论语》中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没有系统地去提出政治相关的概念。根据这句注释去理解为政篇的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头绪。

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然后用诗经的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的篇幅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当然,这个思路是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间理出来的。我也曾试着去怀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释,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可这个解释的。为政篇有好几句话都是讲孝的,似乎与为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关系很大。我国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这里讲孝是有它的意义的。这点在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证实: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在这一句中,孔子就明确说到:推行孝就是为政。所以该篇中间出现了很多人问孝的情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还讲到了一个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说要全面发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学且思,还不能钻牛角尖,等等。

不过,虽然为政不能翻译成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有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论语》总体讲的还是做人,还是学而篇说的学问。不管是讲为政也好,还是后面讲礼、仁也好,孔子的主张都是从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讲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这也应该是学而篇作为开篇的原因吧。

整体来说,为政篇给我的启发不如学而篇多,可能是为政这个话题对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没有如何做人更贴近。不过在专家的解释中,我还是体会到了《论语》文章布局的特点,对中间的一些话也还是有一些体会。我想,只要能学到一点东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二)

众所周知,论语每篇的标题是以文章的前二个字来命名的,当然除去子曰,因为,这两字出现的频率太高。

为政篇,初步看去,好像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将信用。其实,都是在围绕为政这个主题展开的,第一句是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接着,孔子从思无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孝无违、孝敬,从君子不器,先行言后从之,周而不比,

以上这些说都是在围绕一个字展开——德,德代表着礼,代表着孝,代表着君子。曾国藩曾说过,德者,若水之源,树之本;才若水之流,树之叶,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也是受我们伟大孔子的思想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有两句关于谈论学习的经典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这两句出自学而篇,没想到却是在为政篇,乍看,我也是颇觉新鲜,过后,我觉得也很正常,无论从政,为学,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肯定要注意学与思的结合,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学历的人才,有时候,某个专业的问题跟他所研究的专业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却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玄妙之门也!

最后,有一点对现在为政者都颇具借鉴意义的是: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段话我觉得现在有志于从政而又摸不着门道的人,可以用心慢慢去琢磨,去悟,在中国的政治里,这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比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更厉害。对于刚从大学毕业长期处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更是值得谨记!

当然,学而篇谈到与朋友交很重要的一点——信用,其实,为政也一样,这不,孔子就说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前提,所以,无论你是从政,还是为学,都是不可缺少的。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三)

《论语》为政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学习之初要有美德,学习运用中,美德之用也是无法或缺的。如开篇第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才会使自己像北极星一样,别的星辰都围绕它。就说明了,德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为政之人同样也需要有诸多的美德才可达到,此种效果。

围绕德这个主题,《论语》为政篇讲到何为孝,讲君子不器,讲信之重要性,德是为政之源,使看似散乱的为政篇,主题鲜明,条理清晰。

在德的主题下,又穿插了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谈论学习的名言,很难和为政相联系,但是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都是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再实践,在思考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与思的结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学与思的结合就没有愚蠢的人。孔子言传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受益终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有任何念头不会越出规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学与思是达到成事目的的必经之路。

推荐第3篇:为政格言

一、领袖人物的从政警言

1、天下为公。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大纲既挈,条目自举。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孙中山)

2、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

3、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刘少奇)

4、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周恩来 )

5、生活俭朴,与群众同甘共苦。

只有能代表士兵利益,能体贴士兵疾苦的军官,不脱离士兵群众的军官,才是一个好的军官,这就是养兵的原则。(朱德)

6、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 ( 任弼时 )

7、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 邓小平)

8、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陈云 )

9、为人民利益活着,无尚光荣 ;为人民利益而死,死而永生。 ( 瞿秋白 )

10、要帮助干部养成不计名利、艰苦奋斗、廉洁正派的思想作风。(贺龙)

11、要学习共产主义风格,不和劳动打交道是学不好的。(罗荣桓)

12、一是勇猛果断,但不要急躁粗暴;二是谨慎细致,但不要犹豫不决。 ( 徐向前 )

13、一切真本领、硬功夫都是练出来的。( 叶剑英 )

14、我们应该关心和注意人民事业的利益,我们是人民勤务员,一个螺丝钉。( 陈毅 )

二、省部级领导的从政警言

1、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2、不敢说“向我看齐”,就不能坐在“一把手”这个位置上。(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

3、把“官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把“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安徽省委书记 王太华)

4、把清正廉洁,鲜明地写在江苏干部队伍的旗帜上。(江苏省委书记 李源潮)

5、要带头做廉政勤政的模范,做反腐败斗争总责任的模范。( 青海省委书记 苏荣 )

6、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湖北省省长 罗清泉 )

7、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山西省省长 刘振华 )

8、严格政治纪律,严格依法行政。( 广东省省长 黄华华 )

9、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励精图治。(江西省省长 黄智权)

10、建成务实班子,成为放心干部。(安徽省省长 五金山)

11、以身作则,忠实履行职能。(福建省省长 卢展工)

12、自重是拒腐防变的基础;

自省是拒腐防变的关键;

自警是拒腐防变的屏障; 自励是拒腐防变的动力。 (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 )

13、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 ( 贵州省省长石秀诗 )

14、品行好,人不忍为恶;制度全,人不能为恶;法制严,人不敢为恶。(黑龙江省纪委书记 杨光洪)

15、只有做到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才能提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才能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克己奉公,干净干事。 (广东省纪委书记 王华元)

16、伟大的时代,宏伟的目标,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一关键环节。(北京市纪委书记阳安江)

17、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贵州省纪委书记 曹洪兴)

18、歪风不止,正气难树;正气不树,事业难成。为那些想事和干事的党员干部撑腰壮胆,排忧解难。( 河北省纪委书记张毅)

19、知难而进的决心,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坚破难的魄力,切实可好的办法,组织协调的本领。( 四川省省纪委书记李崇禧 ) 20、用“钢班子”带“铁队伍”。 ( 甘肃省纪委书记韩忠信 )

2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农业部部长 杜青林 )

22、严格廉洁自律,严格依纪依法办事,严格管好身边人,管好本单位。( 司法部部长 张福森 )

23、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敢说“向我看齐”。(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

24、到基层去,到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的地方去。( 国家计生委主任 张维庆 )

25、既要廉洁自律,做好表率,又要敢抓敢管,认真负责。( 新华社社长 田聪明 )

三、优秀党员干部的从政警言

1、牢记宗旨,永葆本色。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 牢记政治责任,保持好的作风, 掌握理论武器,深入扎实工作。

根本是理想信念问题,而总开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 ( 郑培民 )

2、当共产党的干部,一不能偷懒,二不能糊弄,三不能滑坡。( 汪洋湖 )

3、一个领导干部,面对歪风邪气,就要勇于说“不”。( 范匡夫 )

4、日食百姓粟米,月拿国家俸禄,

不为百姓办事,老百姓养我们何用? ( 姜瑞峰 )

5、堂堂正正为人,公公正正执法。( 方工 )

6、只要当一天干部,就要做一天清官。( 姜云胜 )

四、著名作家的警言

1、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他们准备献出我的一切。( 巴金 )

2、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王蒙 )

3、当官不爱才,不如早下台。( 高占祥 )

4、我们要完成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一个因真诚而闪光的灵魂。( 冯骥才 )

5、不当父母官,甘为孺子牛。( 舒乙 )

6、人的一生好比马拉松赛跑。

谁能跑好最后一圈,谁就是胜利者。 ( 何为 )

7、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 鲁迅 )

8、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 吴玉章 )

9、只有不可知,不可得的,才有人去追求。( 朱自清 )

10、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辉煌之中。( 巴金 )

1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老舍 )

12、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

13、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邓拓 )

1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张海迪 )

五、其它从政警言

1、才为德添豪气,德为才长精神。

2、“为官”犹如为树,为百姓遮风挡雨。

3、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工作上做一个勤政人, 生活上做一个清廉人,处事上做一个正直人。

4、勤政廉洁,人品如高山巍峨;为国为民,深情似大海浩瀚。

5、物以美为资,官为德服人。

6、口贪香饵 终将为钓者所虏, 翅缚重金 永不能自由高飞。

7、百代盛兴依吏正,千秋基业仗群心。

8、松竹梅 岁寒三友,公正廉 官德三宝。

9、食能止饥 饮能止渴,畏能止祸 足能止贪。

10、靠人格树威信 威信顶天;靠权势耍威风 威风扫地。

11、绊人的桩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小。

12、当官有私难公道,从政无为不服人。

13、人 有七情六欲 当以德统之; 官 有大小权力 须依法而行。

14、商业运作权力 必腐,无耻搭售人格 必败。

15、做官不勤政 不如菩萨,从政不清廉 即是盗贼。

16、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

17、做人 宁可一生不仕,为官 不可一日无德。

18、宁可贫而有德,不可富而不仁。

19、只说不干 威信减半,言行不一 威信扫地。

20、清清白白 当好公公正正官,实实在在 办好桩桩件件事。

21、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22、成克杰成巨贪 不克己枉称杰; 胡长清胡乱行 未长久愧名清。

23、菜美酒香 君若舌长嘴阔 莫道身后无风浪; 金黄银白 你要眼红心黑 且看头顶有清天。

24、事权财权人权 贪权是滋生腐败之源; 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建设廉政之基。

25、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失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 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

26、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喜乐以自励;不使小节致民怨,不使放纵招民愤。

27、官品源于人品,政绩来自政德。

28、薄礼面前慎微,盛情面前慎软,喜好面前慎谗,“隐贿”面前慎独,面前慎终。

29、腐败一块冰,寒透百姓心。

30、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31、党风党纪打折扣,迟早都要犯错误。

32、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

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干部,都没有资格去管教别人。 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职责,是义务。

33、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

34、酸甜苦辣尝尽方知世间真味;褒贬毁誉经过不枉此番人生。

35、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36、谋人财害人命 奸贪枉法任你焚香也无益;

“五九”忠于党勤于政 清廉正直见佛不拜又何妨。

37、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38、不自重者取辱,不自律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9、心中装着人民,倡廉如鱼得水;脑里牢记宗旨,反腐顺风行舟。

40、诚实是为人的行为支撑,守信是立业的道德基石;正直是从政的品质核心,廉洁是做官的行为准绳 。

41、取所当取 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谓之廉。 用所当用 人民权力切务滥用 谓之公。 行所当行 为政做人言行一致 谓之德。

42、廉洁自律者,可化自己的陋室为宫殿;腐败者将把自己的宫殿为坟墓。

43、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名垂青史。

44、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前车之鉴切记;政贵廉,廉政方受尊,先贤之德可循。

45、行贿者给你好处的同时,也给你一把违法犯罪之门的钥匙。

46、廉造幸福业,贪栽祸害根。

47、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法律梦里不惊。

48、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两个“胃”,一个“胃”装饭,一个“胃”装气,不但要吃得苦,还要受得气。

49、常警示分清善恶美丑,师贤达明辨是非黑白。50、两点以直线为近,人生以廉洁为好。

51、以铜为鉴,明目;以史为鉴,清心; 以步为车,强体; 以学为食,醒神。

52、官小而品高,其威乃大,民必拥之;位高而行劣,其誉则低,民当弃之。

53、交挚友利于行,亲小人自损名。

54、公仆丰碑人民立,贪官坟墓自己掘。

55、人民群众是我友 乐在深交; 贪官污吏皆我敌 耻于同行。

56、一言一行 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 长思百姓冷暖。

57、守得住清贫胜似福;耐得住寂寞持亮节; 抗得住诱惑保平安。

58、希望和绝望之间有段漫长的路,关键是如何选择路上的每一个岔口。

59、芝兰生于幽谷 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窘困而改节。 60、风正人心齐,官清民平安。 6

1、民心是杆秤,称得官德和政绩;众口皆是碑,书就美名与丑行。

62、先去私心 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 而后可以听人言。 6

3、静坐当思己之过 闲谈多听百姓言。

64、人,就应像“人”字一样,双脚踏地而又永远向上;官,就要像“官”字一样,头戴帽子,而心里永远挑着担子。 6

5、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音之和而音自和; 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6

6、廉洁奉公 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事; 贪污受贿 风声雨声都是警笛声。

67、天地有杆秤,功过问百姓,甘苦心自知,来去两袖风。6

8、政靠法实施,法靠人执行,人靠德律之。6

9、根深不怕风摇 行止无愧天地; 身正何惧影移 褒贬自有春秋。 70、为官不勤政 闭门难掩民声怨; 在位有清廉 身后犹闻赞誉声。

71、丧失了良知的才能 比没有才能更可怕; 失去了监督的权力比没有权力更糟糕。

72、但求心无愧 官亦可民亦可;惟守品无暇 富也安贫也安。 7

3、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7

4、宁走百步远,不留一念贪。

75、不屈于利称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谓高贵。7

6、廉则民爱 碑自立,贪则民弃 墓自掘。 7

7、法包拯无私无畏,为民伸冤;师海瑞两袖清风,一心为国; 缅诸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8、不干好工作一点理由也没有;不尊重群众一点基础也没有;不廉洁自律一点威信也没有。

79、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80、鱼贪饵,容易上钩,人贪利,终落陷阱。

81、对知识的追求是学习的动力;对金钱的贪婪是腐败的起因。 8

2、奋起廉政双刃剑,外拒腐蚀,内防蜕变,上忠国家,下慰妻儿。8

3、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8

4、淡泊名利 清风拂袖身自正; 曲直分明 正气在胸威自生。

85、镜不蒙尘可照人,人不染污可树威。8

6、滴水常击水滴石穿,小欲常纵欲温自毙。8

7、衣缺不补则日以甚,贪欲不除则日以胀。8

8、廉就是要耐得住生活的清贫;8

9、洁就是要守得住人生的清白。90、掌权要廉,为政要勤; 办事要公,作风要实; 观念要新,思路要清。

91、廉洁既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升华了的人格。9

2、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9

3、廉洁 韶华之树常青;贪婪 生命之花凋零。 9

4、如果从政之路是一条珠链,那么人格操守则是串无数颗珍珠的金线;如果为官之道是一组数字,那么清正廉洁则是统率后面许多个“ 0 ”的那个“ 1 ”。

95、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 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96、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愚人居吏,为己谋财,弄权求利,机关算尽,永世难求幸福。 97、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 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98、莫以财权分远近,且将品质度高低。 99、人以诚信而立,业因利民而兴。

100、见人恶而自省,有则改无则警;见人善而自慕,外则敬内则从。 10

1、物质的贪婪愈烈,精神的空虚愈重。

10

2、月晕生风础润有雨应见微知著;鼠洞毁屋蚁穴溃堤宜防微杜渐。 10

3、廉洁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生命之本,是其从政的最起码要求,拥有它虽清贫却心安理得,失去它虽富有但寝食难安。10

4、当官 常担为民之责 站得正直; 执政 常谋富民之策 行得坦然; 掌权 常循法纪之规 寝得安稳。 10

5、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10

6、一次拒礼易,一生拒礼难。10

7、非己物戒贪心一丝不取,是他利弃私欲一点不沾。10

8、智者 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愚者 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10

9、公开是防腐的良药,暗箱是犯罪的温床。

110、为官戒不清,掌权戒不廉,办事戒不公,做人戒不检。

1

11、声誉重于生命的从政者,定能严于律己名垂青史;私欲高于道德的掌权人,必将疏于约束滑入陷阱。

1

12、以权交友 权倾则情绝;以利交友 利尽则人散。 1

13、贤士殉名 贪夫死利;宁可清贫 不可浊富。 1

14、廉洁人品磨砺出,壮丽人生干中来。1

15、为官惟廉,从政惟勤,处事为公,做人惟实。1

16、勤补拙苦作舟永学毋惰,严律己廉为政常涤细非。1

17、家庭应该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应该成为腐败的漩涡。1

18、以德修身 多做好事积德;以才立命 多读好书益智; 1

19、不贪不沾 以品行得声誉;全心全意 当公仆赢人心。 120、恣欲纵行 得意失终生;慎始慎终 律己得康宁。 1

21、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1

22、处事要公 公生明;律己要廉 廉生威; 待人要诚 诚生信;工作要勤 勤生效。 120、脑勤要多思,眼勤要多看,嘴勤要多问, 耳勤要多听,手勤要多记,腿勤要多跑。 121、从政以民为本,倡廉以慎为要。 122、做公仆应时时自省“三讲”,为官者须日日严把“三关”。 123、清廉公平断事理,勤政正直做“公仆”。 124、善观人者善观己,善观己者善观心。 125、从政不忘百姓 掌权不忘廉政; 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

126、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127、欲惠己时先泽人,欲教人时先律己。 128、为官浮云远,春风铸精神。 129、闲时静心思己过,他日清正无是非。 130、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131、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132、权力加廉政等于服务,权力加贪欲等于自毙。

133、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134、草生峰巅不显伟岸,松长谷底不失高洁。 135、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136、官阶有大小可大亦可小,人品有高低求高不求低。137、为政重在廉 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 办事重在实。 138、贿如绳套朝朝紧,贪若沼泽步步深。 139、奉献一生皆富有,占有一份亦是贪。 140、品廉纯 人生之路山清水秀; 心贪秽 从政之途荆棘丛生。

141、清廉如同健康一样,不要在失去之后才意识到其可贵。142、做事一丝不苟,做人一生正气,做官一尘不染。 143、人民乃干部之父母,一粥一饭,当思父母养育恩; 权力乃人民之公器,一举一动,勿忘人民公仆身。 144、纵容腐败无异于在战场上放下武器。 145、德如土中之苗 能营养众生;

诚如冬日之炭 能温暖人心。

146、以势相交者 势倾则绝,以利相交者 利穷则散。 147、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 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 148、乐自清中出 烦从贪中来。 149、劲松立险处 正气显人格。 150、根植泥土 经风雨知四季; 情融百姓 见真情献丹心。

151、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152、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

153、为官上头跑 柔若墙头草,遇风也歪 遇雨也倒; 扎根群众中 稳如岩中松,春亦繁荣 冬亦长青。 154、吃百姓饭 穿百姓衣 兴百姓业 做百姓公仆; 顺黎民心 谋黎民福 报黎民恩 为黎民子弟。 155、勤廉从政事事尽职不图权轻权重; 清白做人处处守节无意患得患失。 156、识时务保勤廉为官硬硬朗朗; 顾大局守规矩做人堂堂正正。 157、廉洁奉公满眼风光百姓赞; 贪得无厌苟且如鼠骂名留。

158、贫者 因德而富,富者 因德而贵。 159、抗腐拒贪 始终不坠报国志; 持节保廉 朝夕常怀爱民心。

160、权势倾失朱门冷,勤廉为民一家亲。161、权大不如贡献大,位高不如威信高。 162、一生一世至暝终,论定荣辱各不同。 自古清官得赞誉,历来污吏留骂名。 贪赃枉法背先祖,为政清廉榜后生。 一任掌权无异道,予民谋利是真经。

163、官,甘作公仆莫为权,兴邦业,勇于攀尖端。官,清正廉明莫为钱,无私念,公办永不贪。 官,刻苦辛勤莫为闲,任劳怨,重担不离肩。

164、空气是最平常的东西,但人类一离开它,就会窒息;老百姓是最普通的群体,但执政党一离开他,就要失去生命。 165、坚持原则,以法服人;掌权为公,以廉服人; 身体力行,以德服人;苦口婆心,以理服人; 心糸群众,以爱服人;运筹帷幄,以谋服人。 166、用自己的钱心踏实,用别人的钱心发虚。 167、贪欲始于一瞬间,痛苦伴陪一辈子。 168、律己廉为首,立世德在先。 169、名利淡如水 养天地正气;

操守重于山 法古今贤人。

170、放钩为钓鱼 鱼贪饵上钩,设夹为捕鼠 鼠为食丧命。 171、无偏袒 无私心 只认一个公理; 不欺下 不媚上 但凭一片公心。

172、行船不端 风浪毁之,为官不廉 百姓弃之。 173、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74、穷不忘操,贵不忘道;乐以天下,忧以国家。 175、禁分外之欲,勤位内之政。

176、听百姓之言,知百姓之意,实践“三个代表”;存中华之德,兴中华之业,牢记“两个务必”。 177、去衙门习气 事事以人民为主; 扬廉政作风 时时拜群众为师。 178、枝叶繁 花果盛 根植大地所致; 事业兴 口碑好 心糸群众使然。

179、“为官”重人才,人才必尽力,业自兴;“为官”重钱财,钱财必尽失,祸自生。

180、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原则,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181、人民公仆的价值在于,其生命在勤政中延长,其人格在廉政中升华。182、做人之道,道德为本;处事之道,公正为先;从政之道,事业为重。 183、鸟的翅膀被金链糸住了,就难以飞翔,人的心志被贪欲占满了,就无法公正。

184、为官不忘百姓则脑清,从政铭记廉洁则手净。185、居官位则忧其民,处庶民则忧社稷。 186、做事认真讲原则,不争不贪不献媚;

为人敦厚怀诚信,有格有本有分寸。 187、媚你的人实在误你,需加倍防备;

谏你的人意在帮你,要诚心倾听。 188、志不可无,做不可有,财不可贪,欲不可纵。 189、贪权是腐败之源,公心乃廉政之基。

190、于官于民于情于理于己于人,全容不得一个“贪”字。191、忠于党,诚于民,严于己,尽于职。 192、从政多听逆耳言,莫被谀语乱方寸。 193、为官清正廉洁,当视名利淡如水;

执政勤奋为民,应看事业重如山。 194、瞻前利国有豪气,顾后为民无愧心。 195、勤政廉政,慎始慎终。自律自持,奉献为荣。 196、党风政风民风,系国家存亡;

廉政勤政清政,关社稷兴衰。 197、做人以德正己身,为官凭廉树威信。 198、学从疑处来,知从问中来。

199、言廉为虚,行廉为实;身廉为标,心廉为本。 200、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 201、为人当以德为基,为力当以能为本, 为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 202、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暂时寂寞; 热衷追逐名利的人,却会永远孤独。 203、心清才能志高,心浊必然气短。 204、天上鸟死于贪食,水中鱼死于诱饵。

205、处世立身须有一腔热血,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206、两袖清风,心地安然何有敲门之惊; 一身正气,胸怀坦荡自无指脊之虑。

207、人见利而不见其害 必贪;鱼见食而不见其钩 必亡。

208、清贫与富有本身都不值得赞美,值得赞美的是在清贫和富有面前,都能挺直腰身,保持尊严。

209、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210、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 211、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当勤勤廉廉官。

212、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213、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

214、为官者总有一天是要下来的,但清正廉明,奉公为民的人是退下来,贪污腐化的人则是倒下来。

215、对腐败分子的宽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216、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217、人要有一个信念: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干就尽最大努力干好。

218、撕不开面子,就会丢掉原则;徇了私情,就会背弃民心。 219、得罪了广大人民的人,我就不得不得罪他。 220、做人要端其行,做事要静其心,做官要洁其身。 221、养廉贵在自律,立德贵在践行。

222、淡泊名利可磨炼远大志向,但远大志向又可能在奢侈享乐中丧失。223、爱听恭维话的人身处险境,能听到批评话的人是一种幸运。 224、一颗露珠,滋润生命,折射太阳光辉; 一件实事,造福百姓,体现公仆本色。

2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26、不患位不尊,只患德不崇;为官多修德,民和政令通; 人生贵清廉,干事在勤勉;从政道德高,功绩民心间。 227、人生一世间,存心要为公。 天下有忧身当先,有乐先让人民享。

228、闻之有悟,观之有触,言之有物,行之有度。229、廉政以立身,勤之以务公,善政以富民。

230、不谋当谋之事,为官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政之危。 231、水美不在深,而在清澈;人美不在貌,而在廉洁。 231、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怨忧以自律,想民喜乐以自励。 不使小节致民怨,不使放纵招民愤。 2

32、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立党为公 2

34、实践“三个代表”廉洁从政严以律己执政为民 2

35、淡泊名利身自正 清廉处世心方安 2

36、大事小事应秉公办事 大节小节以清廉为节 2

37、立党为公 两袖清风昭日月

执政为民 一身正气定乾坤 2

38、慎独慎微 勿以腐小而为之

慎始慎终 勿以廉小而不为

陆昊同志在全国学联第二十四届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闭幕式暨中国大学生骨干 培养学校第三期开班式上的讲话

( 2009 年11 月20 日,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很有针对性,学联秘书处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和大家交流几方面的问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关于学联、学生会组织的工作任务

学联和学生会,看似一回事,实际上不完全一样,是两个层次的组织。我先说说一致的地方。从组织产生的历史来看,学联、学生会组织是有着光荣历史和传统、承担着光荣职责的学生组织。全国学联成立于90 年前,它与伟大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相伴生,从一开始就是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这种历史的演进,决定了学联、学生会组织跟中国共产党、共青团都有非常特殊而紧密的关系,有着鲜明的思想性。从组织的本质规定来看,任何一个组织的章程都规定了这个组织的根本原则和方向。学联章程指出,学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要在维护国家和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要倡导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以上两点出发,学联、学生会组织总体上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第一,始终强化对广大同学的思想引领。刚才讲到了,学联组织是党领导下、团指导下的学生组织,思想性、政治性都很强,这方面与团组织有很一致的地方。因此,帮助同学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一根本任务,学联组织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更不能放弃。帮助同学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是从理论的、历史的、现实的逻辑出发,引导同学始终坚持把爱国主义、社会全义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怎么引导呢?我认为,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归根到底是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历史逻辑;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归根到底是理解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世界的关系;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归根到底是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引领是学联、学生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但是思想引领要找载体,要体现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不能抽象化、形式化。

第二,从组织自身的特点出发,找到服务同学成长的切入点。大学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神圣的社会组织,承载着传播知识、创造知识、传播推动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准则的重要责任。对大学生来讲,有以下五个层级的发展目标:一是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否则将来就无法满足国家在不同领域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二是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与专业知识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三是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顽强的意志、宽广的视野、协作的精神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等等;四是养成良好的意志品德,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德才兼备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五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中职学生,我曾讲过具备必须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掌握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树立理想信念四个层级的发展目标。我们的学生会组织不可能服务学生全面成长的各个领域,要在这几个层级的目标中找到学生会可为的一些切入点,比如可以在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良好意志品德、掌握社会化技能、树立理想信念等方面设计工作载体。要从同学所需要的具体问题做起,不要贪大求全,不要总想干轰轰烈烈的事情,要干务实的事情。 第三,善于合理有效地表达和维护同学权益。学生会组织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代表和维护学生权益,这是章程里规定的,大家在方向上要坚定、明确。一要特别注意对同学们普遍性诉求的表达;二要注意稳妥地把握好表达利益的方式;三要善于在学校党政、共青团组织和同学之间作有效的沟通。要遵循理性原则,不要简单化。学联是学生会的联合组织,除了和学生会一些共性的工作任务外,还主要承载着沟通交流、促进发展、维护权益三项职能。 一是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是联合性组织很重要的根本性任务。学联秘书处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区域化交流机制等,促进各学校学生会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各学校学生会在工作中有些什么好的做法、好的创意,要用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让大家了解,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分类指导。

二是促进发展。学联既要研究学生会组织的发展,也要研究学生会干部的发展。学联要对学生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共性问题集中力量深度研究,要敢于拿一些指导性意见;要发挥组织化整体力量,支持高校学生会的工作。比如一些好的工作模板,就可以推广复制到基层,节省工作成本。促进发展还有一条,就是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省级学联要把在本地区的全国学联委员单位学生会干部组织起来,把大家共性的需求挖掘出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帮助大家深入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更好地开展学生会工作。

三是维护权益。学联在维护权益上要善于表达。要对学生会组织维护学生普遍、合法利益的事情上给予后续的指导和支持。要注意发挥一致性、整体性的组织力量,在涉及学生整体利益的问题上有组织的声音。当然,要注意把握方法和“度”,注意发挥学代会、研代会大会提案机制在表达和维护同学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学联、学生会组织要努力在同学中赢得信任

完成以上的工作任务,学联、学生会组织一定要在同学中赢得信任。赢得信任主要依靠以下几条:

第一,学生会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一定要经过合理的代议制选举过程。学生会是一个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它的产生一定要有必要的代议制程序,指定主要负责人的做法不可取。

第二,在维护同学合理的、重大利益诉求上要旗帜鲜明,履行好学联章程中规定的表达和维护同学含理权益的职能。既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也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同学沟通、解释学校的努力和考虑,并善于在工作中把学校的校内问题和社会问题、学生的政治问题和具体利益问题、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行动问题分开处理。

第三,要特别注意抓住新生入学、学生毕业前两个重要时段开展有效性、针对性强的工作。对于刚进校园的学生,关键是帮助他们了解大学的生活,了解本学科中的主要问题,比如核心课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益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尝试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四,要注意工作的普遍性原则。学生会组织不能丢掉同学的兴趣,要面向广大普通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抽象出对学生思想引领和素质提升的有效方法。要少干那些少数人参与、学生干部自娱自乐的工作,损害组织威信。 第五,善于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生专业开展一些活动,不断形成学生的工作能力。这可以让学生工作与学生专业学习紧密结合。

第六,学生会干部不能放松学习,不能脱离普通同学。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书念得不好,你们无论如何也成长不成优秀的年轻干部,学生干部必须有学术精神,有钻研精神。只当“职业活动家”和“学生官僚”这两种倾向对学生干部成长非常有害。

三、关于大学生骨干成长的目标和路径

未来永远是年轻人的,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的大学生骨干一定会成长为各个行业的重要人才。因此,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对整个党和国家的事业至关重要。大学生骨干要在一般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五个层级目标基础上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第一,要培养学术精神。没有学术精神,就很难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以后也就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实事求是的勇气和务实作风,就会见风使舵,不追求真理,甚至藐视真理,那是非常危险的。作为大学生骨干,一定要从小、从年轻时候起就形成好的习惯,真正追求科学、尊重科学,遇到事情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二,要强调培养学习能力。要逐步形成学习的意识、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知识结构,也要有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大家以后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都要依靠过去形成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支持你做好工作。学生干部仅仅懂点人情世故、懂点组织协调能力是不行的,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坚持继续学习。

第三,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我们不否认物质财富的创造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作用。但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管物质财富如何发达,物质终究不能替代精神,要有点精神追求。如果人一点精神都没有,那就会成为物质奴隶。我相信人如果一旦走到这一步,自己也会非常痛苦。 第四,要培养更加全面的素质。学生干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综合素质来赢得学生的支持,兴趣爱好多一点没有什么坏处。必须拥有较好的与人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对自己的强项和不足都要认识清楚,这样才能在实际学习工作中,不断发展自己,并带领团队取得成果。

第五,要真正从历史、理论和现实逻辑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对普通同学,我们只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同,而作为大学生骨干,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对重大政治方向问题深刻关注、理性思考、全面分析和把握的能力,在理性认知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

如何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五个结合:

一是把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结合起来。为什么要学理论呢?因为不学习理论我们就很难认识现在、把握未来。我们这个培训班,是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的一个训练,但通过几次培训就形成清晰的认识,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让大家更深刻地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性问题,能够为同学们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识提供看问题的角度、视野、理论框架和方法,帮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和社会观察对社会问题形成更深刻、更理性、更全面、更稳定的看法,进而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在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能力结构方面的训练。我把能力结构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包括学习研究、组织、协调、人事工作、表达等基本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包括工作出思路出思想、处理复杂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等较高层次的能力。大学生骨干要努力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二是把参与社会实践与进行社会观察结合起来。在我们去年对万名大学生进行的思想状况问卷调查中,在“你认为要形成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主要依靠什么”这个问题上,60.4%的学生认为主要应当通过社会生活的历练。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对此也有同感。社会实践是我们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对每个学生来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有限,要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在互联网时代主要靠社会观察。对社会观察的引导,第一要注意全面和普遍性,第二要注意观察的深度,第三要注意在比较中观察。要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解答,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

三是把树立远大志向与选择正确成长路径结合起来。大家现在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都希望到社会上施展才华、干出一番事业,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普遍性的人生追求。对人的成长发展来说,哪里是高处?去企业,是先创业还是先到大公司?要从政,先到机关,还是先到基层?我看这都不矛盾。坦率地讲,成长路径并没有完全标准的格式,正确的成长路径是在年轻时代能够锻炼本领、增长才干的路径,而不是名义上干什么的路径,要始终把信仰放在第一位。不要害怕到基层、困难的地方去,这些地方更容易让你熟悉国情、磨练意志品格、锻炼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是把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结合起来。建立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正确认识,树立坚定的信仰,关键在于长期社会生活的历练。同学们在学校包括通过我们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接受了一定的理论、实践等方面的培训,不是说参加了几个培训班,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就算完成任务了。这需要大家在今后自觉坚持长期的自我教育,立足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还希望大家守住自己的专业本领,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

五是把自信心和平和的心态、扎实的努力结合起来。大学生骨干要有点自信心,这是大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的结合,既有你的愿望、能力、素质,还有机遇。保持平和的心态,主要是对社会本质看得更透些,不要总是用世俗化的标志去看待我们是否成功,这和自信并不矛盾。同时,人成长是有规律的,也是有科学性的,年轻的时候,不能以你的福利状况为评价标准,不能以你的精神愉快程度为评价标准,而应以你受到的锻炼和增长的才干为评价标准。因此,在自信、保持平和心态的基础上要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 今天我就讲这些意见。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在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能够为将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一定的基础。

推荐第4篇:为政不为

为政不为个人自查报告

铁炉小学 陈杰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结束后,我认真学习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力戒“为官不为”的相关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要求,切实防止和纠正“为官不为”的倾向。通过查找,在思想和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安于现状,进取认识不强。个人思想上总是认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工作现状和取得成绩,感到满足缺乏主动向上的进取认识,认为就是再努力也不会有更大的进步,也不会工作成绩上有更大的突破,工作的热度不高,总是满足于完成既定的工作和任务。有些工作限于被动落实上级工作安排,没有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行动。在一些问题和工作上思前虑后,畏首畏尾,怕伤和气,没有很好地将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导致工作不敢担当,得过且过,避重就轻。

二、贪图安适,放松了吃苦耐劳作风的锻炼。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认识有所淡薄,滋长了享乐思想,就导致工作上有了惰性,工作上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了,受了点苦、受了点累就有情绪,艰苦工作干得少了,吃苦耐劳的作风下降了,工作不敢大胆负责,始终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思想态度。

三、开拓创新认识不强。对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有时会习惯性的按传统思想考虑,凭喜好、兴趣、特长来选择性的考虑工作方法方法。有时急躁冒进,问题抓得不实,分析不细,问题谈的多,整改的措施和方法谈的少。 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要敢于担当,认真履行职责,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迎难而上,坚持敬业奉献,勇于开拓进取,克服精神懈怠和封闭保守思想,不等不靠,为学校解忧、解难。

二、加强理论和专业学习,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道德观。切实转别工作作风,在抓工作、抓落实上下工夫,做到工作标准要严,自我要求要高,查找问题要细,整改措施要实。

三、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自身修养。时时刻刻做到自查、自警、自省、自励,加强道德修养,追求主动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活动所查找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自觉抵制“为官不为”倾向,做好本职工作。

推荐第5篇:《诸葛亮为政清廉言行节录》读后感

《诸葛亮为政清廉言行节录》读后感

——坚定理想信念 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在“读廉政故事书”活动中,我学习了《诸葛亮为政清廉言行节录》,诸葛亮流传后世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诫子书》,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更有他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内无余帛,外无赢财”是他毕生追求和实践的廉洁的理想境界。从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所有这些,对我们而言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使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真谛得到了进一步认识。

一、注重理论学习和修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今天学习不仅意味着多读书、读好书,学习也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一般而言,一个肯读书、肯学习的干部,总会给人以彬彬有礼、豁达雅量、涵养深厚的印象,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精神境界,与不学习的干部相比,往往有明显的区别。一个不学习的干部,决不可能做到理论上和行动上的清醒与坚定,决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把握自己,决不可能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思深虑远、处变不惊,也决不可能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来积聚人气、开拓事业。事实和历史证明,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的思想改造才能使自己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才能始终与党同舟共济,把个人的前途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准则,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争做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作为为国聚财的国税人,我们应始终把改造主观世界作为终身的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坚持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并把学习政治理论与税收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本职岗位上严格自律、积极改造自身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努力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各项税收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积极的践行科学发展观,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做出榜样。

二、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党员干部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那么,他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可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情操,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面对廉政建设的复杂环境和严峻形势,我们应率先垂范、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高了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防腐”免疫力,注重把廉政建设理论学习同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习范围,增强学习效果,开展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开展条规学习,常念“紧箍咒”,早打“预防针”,浇注“防腐剂”。经常性、多形式地对党性、党风、党纪进行学习和主动接受廉政教育,以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接受警示教育,促使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念,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税之德,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执法行为的廉洁性,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法纪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珍惜和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在工作中,不搞“吃、拿、卡、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涵养淡泊、甘守宁静,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以身作则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表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同时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廉洁奉公、率先垂范的优秀品格,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为民谋利。

我们要以这次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解决目前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与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固本强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保廉意识,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树立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清正廉洁的税务职业道德,使自己成为热爱国税事业的奉献者、公正廉洁的执法者、精通业务的进取者、文明高效的服务者,努力塑造国税干部良好的道德形象。

推荐第6篇:为政以德

《 《为政以德》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字词句,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三、背诵重点语段。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课前预习

依据注释和词语手册、学案,标注出重点词语,掌握字音字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赵普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从中学到了治国之道。孔子做过什么官?治国才能怎么样?

二、整理字词句

1、补充释义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2、通假字: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 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3、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 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4、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5、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7、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6、多义词: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相鼠》) 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 (《左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史记·商君列传》) 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三、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1、怎么理解为政以德?

比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上下齐心。

2、怎样做到为政以德?

A有无事例?正面:禹、稷;反面:羿、奡

B好的统治者有什么特点?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临之以庄

C统治者正己(自身端正)可以达成怎样的统治结果?安人:庶、富、教。

D古人为什么希望“庶”?“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农业国家,人多势众,人口多,国力强盛。

E怎样使民“富”?反对横征暴敛,主张节用(减免赋税)而爱人,使民以时。 F要把百姓教成怎样?(课后练习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有耻且格。

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必不得已而去”。)

G用什么方法教?其身正;君子之德风;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焉用杀(反对武力征伐)。

H与为政以刑有什么区别?(课后练习三)民免而无耻;有耻且格

3、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体现了什么思想?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一般篇幅都比较短。本课中的16.1篇幅较长,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孔子的对话中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相”要扶持盲人让他不倾危跌倒才称职;野兽跑出笼子,宝物毁在匣子中,过错自然在管理者。从而说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课后练习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5、总结: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四、写作实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推荐第7篇: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方法: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课前准备:

一、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二、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三、研讨课后练习。学习建议:诵读、归类。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 (2.1)【解读】

本章孔子谈德政以及德效。

这里讲的是为政者管理政务,除了依靠法律的手段之外.首要依靠的是自身品德的修养。为政以德,首先是为人以德。儒家文化强调,先“正心,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孟子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者天下顺之。寡助者天下叛之”,说的就是施行仁政的结果。有德乃有人,有人乃有政,德闻天下,众人呼应,犹如群星环绕。“为政以德”就像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里用人们熟知的现象作比喻,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必要性。事实上,按现代天体学知识,众星并不是“共(绕)”北极星而运转。 为政以德的“德”,含义十分宽广,在儒家文化中至少包括“仁、义、礼、智、忠、信、清、廉、洁、直、孝、勇、诚、敬、恭、敏、惠、温、良、俭、让、宽、简„„”等40多个积极道德子目。

借喻释理,赋理以形。使说理亲切。是孔子说话艺术的一大特色。 (2.3)【解读】

本章谈为政的四大纲领:“政”、“刑”、“德”、“礼”。 《礼记•缁衣篇》记载:“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礼记》这段记载可看作读此则的钥匙。这里谈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在孔子看来德治高于法治。为政者首先想到的应是“为政以德”,而不是“为政以法”。在德、法关系上,应是“德”先“法”后,因为“法”只是对“不德”之人起惩罚的作用。

“为德”是为政者的主要法宝:

一、为政者本身应修德,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使社会成员明是非,辨善恶,识忠佞,从而耻恶、耻非、耻佞,进而行善、行是、行忠。

二、“德之不行”,施之以法,再用法去约束他们,“行德”意在使民“知耻”。“礼义廉耻”,管子称之为治国的四大纲领,他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知耻且格”表明“行德”应着眼于民众的道德修养,民众的素质提高,如此,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太平。 另外,不论古今中外,研究管理科学的,其研究范围均逃不出孔子划定的“政”、“刑”、“德”、“礼”的范畴。所有管理学的管理措施,均在该四大范畴之内。“政”,政务,规则;“刑”,刑罚,法律;“德”,仁爱,善心;“礼”,礼仪,外交,内外关系的协调沟通,均在“礼”的范畴之中。“政”、“刑”属于刚性管理,他律管理原则;“德”、“礼”属于柔性管理,自律性管理,柔性管理比刚性管理层次更高。最好的管理是刚柔结合、刚柔兼济,诸葛亮说:“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诸葛亮全集•军谶》) (13.9)【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富而后教”的观点。

孔子与卫国交往较频繁,数次前往,数次离开。这次卫国之行,冉有为孔子驾着马车,来到一个人烟稠密、人口众多的地方,孔子率先发出了感叹:“庶矣哉!”人口真多啊!冉有不失时机向孔子求教:“既庶矣,又何加焉?”人口众多,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富之。”使他们富裕。冉有紧追一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教之。”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三步曲:“庶之”,“富之”,“教之”。层层深入,条理井然,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先富后教。《管子•治国篇》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为什么这样说呢?“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儒法治国之道如出一辙,强调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但两者难以确定先后,当两手同时抓。当今社会,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一切措施,意在“富民”;道德规范建设,意在“教民”。二千多年后,我们的举措仍难离孔子“先富后教”或“边富边教”的理论框架。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章,完成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提问背诵,及时纠正。

二、继续研读课文。(12.7)【解读】

本章记载子贡问政,孔子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答,强调“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总有人误会孔子教学,说他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不搞群言堂,是师道尊严的倡导者,道貌岸然,实在是对孔子的理解不透。孔子授徒的最大特点是讨论式教学,或者说叫“论辩式”教学。你看子贡问政,孔子从三个方面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以食为天”。足够的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足兵”,防止外敌入侵,足够的军备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民信之”,是讲政府在民众中的信誉,不能失信于民,“信誉”是国家政令通畅的根本。前两项谈物资充足,后一项谈的是精神。孔子回答到这里,应该是比较完备了。谁知子贡不依不饶,紧追不舍,先逼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无路可走,三者中间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呢?孔子到底是圣人,他停都没停,应声而答:“去兵。”仅两个字,干净利落。子贡仍不善罢甘休,又追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你看,三选一,是一问,现在二选一,又是一问。孔子不等他再问,采取两项合一的答题法:“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般说,物质决定精神,但在一定条件下,精神亦可决定物质。国家或政府在民众中保持有极高的信誉的话,即便是无食无兵,一夜之间,“兵”“食”即可骤至,此类事例颇多。信誉是为国之本,为政之本,为人之本。这是一场“论辩式教学”,朱熹说:“非子贡不能问,非孔子不能答。”亦可见孔子民主教学的风范。 (1.5)【解读】

本章说的是正心、修身、进德、修业,学而优则仕之后,治国平天下时的五大要领,“敬”、“信”、“节”、“爱”、“时”。 ①敬业精神。“敬事”是指工作态度,对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每日都要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讲究信用。“信”是为人、存身、立民的根本,“民无信不立”(《颜渊篇》)。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为官一方,必须讲信誉,上不信则下生疑,下生疑则事不成。曾子的“三省”是有关个人进德修业的要求,是“修身”的科目,这里孔子说的则是为官后“治国平天下”,是对“修身”的实施与运用。

③节省财政开支。君子治理国家,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诸葛亮曾劝诫他的儿子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易•否卦•象传》上说:“君子以俭德辟(避)难。”讲的都是“节用”的问题。

④体恤爱护百姓。施行仁政,不以强施暴,不行苛政。“爱人”即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即“仁”。

⑤“使民以时”。孟子的理解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孔子思想作了具体的发挥。

至今为止,凡为官一任,均需注意此五大要领。

“道千乘之国”一句总起,后三句分述,文辞简洁,章法严谨。 (16.1)【解读】

本章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驳论文,是一篇讨伐贪欲的宣言书,也是一篇捍卫和平的宣言书,是对非正义战争的讨伐檄文。孔子因季氏伐颛臾一事对冉求进行严厉深刻而又全面的批评,指出冉求错误有三,A讨伐错误;B诿过错误;C文过错误。因此,全章可分三段: 第一段:就事论事,析讨伐之错。春秋末期,天子大权旁落,诸侯纷争,诸侯大权又旁落,大夫擅权。鲁国则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执掌大权,三家均是鲁国第二代君王鲁桓公之后,史称“三桓”。鲁国四分天下,季氏有其二,因贪欲不止,意欲攻打在鲁国国家内的颛臾。冉求子路二人,处境、地位均很尴尬,介于两难境地,一是霸道,以武力征服天下;一是王道,以文德感化天下。冉求子路一边供职于世代霸道之家,一边就学于圣贤王道之师。“季氏将伐颛臾”,从职责范围讲,食人俸禄,忠人职守,不能不尽责,季氏欲伐,冉有亦当伐。从道德范畴讲,夫子道德文章,耳提面命,受业孔门,知其以武力征服天下不妥,冉有当止其伐。 季氏将伐颛臾,事关重大,欲不告孔子,恐日后师门不好交待,欲告孔子,难免受一场责难。在这样一种心理背景之下。来向孔子报告。“伐”,《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说:“师有钟鼓曰伐。”一般是天子对叛逆者的讨伐,敲锣打鼓,公开进行,季氏攻打颛臾而用“伐”,表明季氏以天子自居,朱熹《四书或问》说:“伐颛臾而曰季氏,见以鲁臣而取其君之属也,是无鲁也。颛臾而曰伐,见以大夫而擅天子之大权也,是无王也。将者,欲伐而未成,见其臣尚可以谏,而季氏尚可以止也。”

冉求任季氏家臣,曾为季氏增加赋税,聚敛财富,孔子曾号召弟子们“鸣鼓攻之”。孔子猜测这次又是冉求与季氏合谋串通,故撇开子路,直指冉求,直呼冉求之名。先是一句总论,“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你的过错吧!“无乃”是一个猜测性语气词,孔子话语的语气表面柔和,但结论却是斩钉截铁似的肯定,“无乃”与其说是语气不确定而缓和,不如说是孔子为后文申斥冉求而蓄势。接下三句分析季氏将伐颛臾的过错。第一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从历史角度看,从时间角度说,不能伐。第二句,“且在邦域之中”,从现实角度看,从空间角度说,承袭历史,不可伐。第三句,“是社稷之臣也”,从事实角度看,从关系角度说,依据现实,鲁之附属,不必伐。客观历史不能伐,主观现实不可伐,臣属关系不必伐,一言以蔽之,“何以伐为?”凭什么讨伐呢?如果说开篇还是一个具有猜测性疑问语气的肯定句式的话,结句则是一个语气肯定而不容置疑的反问句式,语气十分坚决。 第一段,孔子就讨伐颛臾一事,分析冉求讨伐之错三条。

第二段,就事论言,析扶持辅相之错。孔子义正词严一番批评后,冉求抵挡不住,于是辩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氏,冉求这一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文过饰非,诿过于人,将讨伐之责推给季氏。第二层,子路义肝侠胆,敢作敢为,深受孔子喜爱,“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意在拉子路作挡箭牌。冉求一推一挡,颇善辞令,听话者稍不留意,极易被冉求误引而将话题转移。孔子不吃这一套,仍是单刀直入,撇开非主题性话题,抓住错误言论的实质予以斥责:“求”,第二次直呼其名,孔子恐其不服,引经据典以晓告。“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竭尽全力,以就其职位,如若不能胜任,就该离去。孔子说到这里,意犹未尽,最后综合起来,又设一组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喻指季氏伐颛臾,季氏如猛虎,由内向外,出笼伤人。“龟玉”如颛臾,“椟中”如“域中”,虎兕出笼,由外而内毁于域中,虎兕出柙毁龟玉于椟中。孔子善喻,一事两喻,一因一果,因果相接,一喻外而内,一喻内而外,贴切周密,曲尽其意。指责冉求在其位,不仅是“不谋其政,而且是毁其政”,任而毁政,任而毁谋。第二段三句,正、反、合三层含义,周正严密,义正词严。

第三段,就事论事,析季氏贪欲之错。冉求两次讲话,两次遭到孔子严厉的批评。于是冉求又生一计,又找一个借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费,季氏封邑,颛臾,鲁国附庸,在费邑东北,两地距离较近,颛臾城池十分牢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你看多么巧妙,多么堂皇的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狼要吃羊,理由还不充足么?孔子驳斥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心里明明想取,想要,“欲之”,嘴里却说不取,不要,“舍曰”。“必为之辞”,巧找借口,欲盖弥彰,掩耳盗铃,心口相违,君子讨厌。何晏《集解》引孔说:“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孔子仅一句话将其借口托辞驳回。

另起一端,祸起贪欲,分两层。 第一层,言古之理,论今之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在解释“寡”“贫”“均”“安”四字时,朱熹说: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 在分析“均”“贫”“和”“寡”“安”“倾”六者关系时朱熹又说:“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 第二层:再论冉求辅相之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对外,远人不服,不能修文德以来之。对内,鲁国四分天下,季氏独占其二,又欲占公家之社稷,危而难持,颠而难扶,虎兕出笼,龟玉毁椟,一言以蔽之,“分崩离析”,“失瞽相扶佐之责,而不能守也”;“谋动干戈于邦内”,同室操戈。 (11.17)【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冉求的批评。

孔子一生有许多有趣的言行事迹:表扬最多的是颜回,批评最多的是子路,最气愤的是八佾舞于庭,最伤心的是颜回死,最快乐的是众弟子侍坐听学,最大的磨难是厄陈蔡七日不食,批评最刻薄的是宰我“朽木不可雕也”,批评最重的莫过于冉求。冉求是孔门政事科高材生,在季氏任内务总管,他帮助季氏:一是扩大领土,谋伐颛臾;二是帮助季氏增加田赋。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应该是“损上益下”,“损有余而补不足”,减轻民众负担。结果冉求利用在孔门学到的执政技巧,进一步帮助富可敌国的季氏搜刮民脂,增加赋税,聚敛财富,扩大领土。因此孔子十分气愤,要将他赶出孔门,取消学籍,并号召众弟子击鼓讨伐。可见孔子气愤之极,言辞之厉,批评之重。

冉求食季氏的俸禄,应忠于职守,站在冉求角度看,扩大领土,增加田赋,无可厚非,孔子却指责他,理由何在?“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另外,从冉求角度看,他进入一个两难状态,面对季氏,应忠于职守,忠于季氏。面对孔子,“敛从其薄”,师命难违。薄赋敛,有利于民,厚赋敛,有利于君(季氏),薄赋则忠道忠义,厚赋则忠君忠事。“忠”乃孔门四教的重要内容,同样一个“忠”在冉求身上却出现了内部矛盾,作何选择,颇令冉求犯难,这也是读这一章应该思索的问题。 (12.9)【解读】

本章是哀公向有若请教赋税的问题。

赋税,历来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矛盾的焦点,统治者欲壑难填,则增徭厚赋,被统治者不堪重负,则抗徭抗赋。儒家学说历来主张“为政以德”,施仁政于民,休养生息,“民富则国富”。一贯主张:“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说苑•政理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损上益下,民说(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易传•益•彖辞》)孔子学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哀公是鲁国衰世之君,问有若,年岁歉收,该怎么办,哀公想问的是荒年君王的费用不够,是否应该增加一些赋税,或者说进一步问征收多少,如何征收。谁知有若,不仅不主张增而主张减,并且减到“彻”的标准,即由十取二,减到十取一。哀公无奈,只好道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十取二都不够,何况十取一呢?谁知有若仍按自己的思路去回答,绝不侧意随人,枉道事上,逢迎取媚。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哀公心想的是损下益上,有若想的是损上益下,有若所答非哀公所想问,哀公所问非有若所想答,各自立场不同,意图不同,你谈你的,我谈我的,锣鼓齐鸣,音调不谐,各打各的锣,各敲各的鼓。 (13.6)【解读】

本章孔子谈正身修身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孔子说:“修己以敬。”“克己复礼。”《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本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修己”“克己”“修身”“正身”,浑言义同,析言义近,四者之间应有层层递进的关系,由“修”而“克”,从用力角度讲;由“己”到“身”,由内到外,从方位角度讲。修己、克己、修身,最后的目的是“身正”。“身正”是为政者的根本,“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所谈均是正身以求人。本章中孔子从“身正”与“身不正”正反对比角度讲,“身正”的结果是“不令而行”,“身不正”的结果是“虽令不从”,其结果也是两相对比,相去天壤,《论语》一书,一言以蔽之,“正身”而已。

三、小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合作讨论课后第

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提问重点句子的默写。

二、指名朗读指定章节。

三、合作探讨,点拨理解后三章。(12.19)【解读】

本章是孔子用比喻的方式谈“上行下效”。

季康子,鲁国大夫,把持朝政,独断专行,肆杀无辜,本身是一个“无道”之人,他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这“无道”,恐怕就是异己分子,或者反对他专权的人,他所说“杀无道”,即排除异己。“就有道”是讨好孔子,迷惑孔子,以期获得孔子的支持。“杀”是目的,“就有道”是幌子。季康子曲曲折折地问,孔子则直截了当地答,问在彼,答在此。孔子洞悉先机,知其巧言设问,撇开“有道”“无道”之说,直奔“杀”的主题,“子为政,焉用杀”先是一个陈述句:“你治理国家”,接着一个反问句:“为何使用杀戮的手段呢?”“子为政”语势舒缓,先予以肯定;“焉用杀?”语势急迫,以反问语气表示否定,否定其以杀戮代德政的残暴行径,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先“堵”,否定其刑杀,然后是“疏”,倡导其“德礼仁善”,“为政以德”。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说苑•君道篇》说:“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君仁”“君义”“风德”“草德”谈的均是“上行而下效”,“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20)【解读】

本章季康子千古一问,孔子千古一答。

哀公执政,鲁国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专权,礼崩乐坏,政权下移。季孙氏本身多有僭礼、逾矩之行,其属下或百姓当然也散漫而不服从管理,对他不忠诚不尊敬也势在必然,因此他向孔子请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乃千古一问,试想任何一个时代的为政者都会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孔子从三个方面解答,乃千古一答。 第一个是如何使老百姓尊敬我。“敬”乃是孔门弟子的一种道德修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礼”的一种外化形式,是对事、对人、对君的一种态度,通过“修己”“克己”以达敬人的道德修养境界。孔门是用“敬”来对待别人,如说“修己以敬”(《宪问篇》),即“修己以敬人”。“其事上也敬”(《公冶长篇》),均谈的是“敬人”。季康子惟我独尊,惟我独是,不是问我如何“修己以敬人”,而是“纵己责人以敬己”。“敬人”与“敬己”,“修己”与“纵己”,相去甚远,君子和小人泾渭判然。季康子是鲁国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的权倾朝野的大夫,向孔子提问,孔子乘势规谏。第一个问题是“敬”。“临之以庄,则敬。”“庄”即“容貌端严”(朱子语),意即你希望别人尊敬你,你必须率先做到“端庄严肃”,行为举止符合礼义。 第二个问题是“忠”。孔子说:“执事敬,与人忠。”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孔门进德的重要课程,孔门弟子的“忠”,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看,大多谈的是“忠人”,考虑的是“我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即是否符合“忠”的标准。季康子问的却是“忠己”。而不是“忠人”,与要求别人“敬己”同一思路。孔子回答:“孝慈,则忠。”“孝是以身率之,慈是以恩结之”,如此,人方忠于己”(朱子语)。但“孝”和“慈”又有很大的区别,“孝于亲”容易做到,“慈于众”则十分难。由“孝于亲”而推己及人以达“慈于众”。如果自己率先做到了“孝慈”,“方能使人忠于己”。 第三个问题是“劝”。即如何使老百姓“积极努力向上”。这一个问题关涉如何团结民众,共同从事于家国建设,始终是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善”即孔子答哀公所说的“举直”,“教不能”,即“错诸枉”,推举正直善良的人,教化管理邪曲之人,那么百姓就会积极努力向上。 鲁哀公问政,“何为则民服”,问得软弱谦卑。而季康子问政,却显得刁横霸道,只知问为我如何,孔子三答,理正辞直,教他应待人如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即自己“敬人”,自己“忠人”。小人苛求别人,要求别人“敬己”,要求别人“忠己”。孔子正是教他“求诸己”,不要“求诸人”。后世孟子在《离娄篇上》也阐述了这一思想:“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别人,可是没管好,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还不够吗?任何行为如果没得到预期的效果,均要反躬自责。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他。”可见,“君子求诸己”是儒家内省的重要内容。 (14.15)【解读】

南宫适,又叫南容,孔门弟子,孔子的侄女婿。崇尚道德,为人谨慎,因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言语也谨慎,孔子很喜欢他,“以其兄之子妻之”,把侄女嫁给了他。 他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羿,有穷国之君,因为善于射箭,灭夏朝后而夺其位,他的臣下寒浞又杀羿并取而代之。羿彪悍强健,死于非命。奡,寒浞之子,力大无比,传说可以陆地行舟,擅长水战,后来又被夏后少康所杀。奡威武凶猛,死于非命。羿尚艺,奡尚勇,二人均以力经营天下,尚力不尚德,称雄一时,然不得善终。禹,夏代的开国君主,重视农业生产,治水有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天下黎民而奔走。稷:传说是周朝国君的祖先,教民种植庄稼,被尊为谷神。后稷躬亲稼穑之事,其后代周武王亦有天下。他们二人以德经营天下,尚德不尚力,德音高合,声满天下,远播后世。儒家主张施行仁政的王道,反对施行暴政的霸道,与道家对强弱的看法也有相通之处。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德经营天下,似弱而实强,以力经营天下,似强而实弱。南宫适问毕,“夫子不答”,“夫子不答”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不屑答,

二、不便答,

三、不需答。南宫适所讲,清楚明白,不需答,所以“夫子不答”。虽然不答,但对他的赞扬颇高,“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好君子,好君子啊,多么崇尚美德”,赞不绝口。为什么孔子不当面赞扬他呢?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禹、稷尚德而有天下,暗喻孔子之美德,孔子不便当面赞扬;二是南容是孔子的侄女婿,不必赞誉过分,有誉亲之嫌,当在回避之列。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第五题。 教学反思:

推荐第8篇:为政之基

为政之基,在于利民。践行群众路线首要的是创新利益实现渠道和平台,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权益,时时刻刻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问题。既要打好“老套路”,又要赶好“时代潮”;既要重视传统社会行为方法,满足传统心理需求,又要尊重网络社会的规律和规则,合乎网民心理需求。

为政之要,在于得民。信息时代,信息沟通人际交流日益多元多样,践行群众路线要时刻关注民声民意,创新利益和民意表达渠道,畅通联系和表达通道。要重视传统人际交流渠道和方式,同时要推出QQ、微信、网上社区、线上线下活动等网络信息社会和时代要求的交流沟通渠道。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民疾苦,解民忧难。要增强民本意识,知民爱民重民,真情善待群众,真心贴近群众,真诚服务群众,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与群众同呼吸共患难,为群众解疾苦安事业利民生。 践行群众路线不仅是工作方式方法和作风问题,更是政治导向问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民心向背问题。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坚持、时刻遵循、践行不怠,常抓不懈,常做常新。

一、准备充分。参加今天演讲的18位选手,不仅按规定认真阅读了相关书目,收集了相关资料,而且认真撰写了演讲文稿,并且对文稿进行背诵记忆,今天上台演讲的选手几乎都是脱稿的,这充分说明我们的选手,态度是认真的,准备是充分的。

第二、主题突出。参加演讲的18位选手,今天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演绎了“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心灵家园”的主题。这个主题,自始至终贯穿于今天演讲的全过程,突出主旋律,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举办这次演讲的目的已基本达到。这是今年演讲的一个亮点和看点。

第三、内容丰富。一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又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18位选手演讲的主题是相近的或者说是一致的,但表现主题的形式却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这是今天演讲的又一个亮点和看点。

第四、精神饱满。今天的演讲,大多数选手都基本上做到了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张驰有度。古人云:“文似观山不喜平”,演讲也是这样,高亢与低沉相间。声音大小,掌握适度,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时如小溪蜿蜒,时如高山飞瀑,扬则大海掀波,顿则秋月平湖,节奏富于变化,听众全神贯注,从而增强了演讲的吸引力。

第五、语言流畅。今天,许多选手的演讲,语言流畅自然,闪烁着哲理的光芒,充满着思辨的色彩。多数选手都较好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顶针、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今天的演讲显得文采飞扬、激情四射。你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感染人,打动人,很出彩。

第六、论证严谨。今天的选手,基本都做到论据充分,论述完整,逻辑清晰。立论有据,言之有理,是演讲阐述主题思想的基本要求;表述完整,详略得当,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是一篇好的演讲稿的基本要素。大多数选手今天的演讲,基本上都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今天的演讲,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

首先,思辨色彩还不够强烈。演讲,重在一个“讲”字,贵在一个“辩”字。通过“讲”和“辩”,亮明观点、阐明主张、表达思想。个别选手由于对演讲的主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得在观点的表达方面要么缺乏新意、要么缺乏个性、要么显得的有些人云亦云,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

二、少数选手准备不够充分。如有的选手文稿记得不熟,需要不时地看稿件,有的选手过于紧张,有长时间的停顿,使演讲的流畅性受到了梗阻,影响了演讲的质量。 第

三、部分选手与观众交流不够。演讲过程中要学会与观众和评委交流,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有不少同学始终只盯着自己的稿子或面前的讲台,不敢看观众,不敢看评委,好像是认错做检讨一般。其实,演讲最需要与观众交流,因为你是讲给观众听的,是在与观众交流,没有眼神的交会就难以达到交流的效果。

最后,借点评的机会,我想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一个成功的演讲者,除了要有一份主题鲜明、内容生动、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用词恰当的演讲稿之外,对在上台演讲时的着装发型、动作表情、音容笑貌、语速语调等等,也都要结合不同的演讲内容和目标要求,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推敲、谨慎取舍、准确把握。

我个人的演讲经历并不丰富,但是很多年来经常参与像今天类似的演讲活动,主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别人的演讲,最终归纳出了演讲时应当注意的六大禁忌(或称24字要诀)即:头不能低;脸不能僵;声不能平;手不能藏;腿不能软;心不能慌。

首先是“头不能低”。道理很简单,低头就等于认输,垂头就等于丧气。“趾高气扬”这个成语在平时来讲她是个贬义词,但在演讲过程中却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第二是“脸不能僵”。我们常说“眉目传情”就是这个道理。姿态自然,面带微笑,显得自信而大方。对于一个人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是好是坏都会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三是“声不能平”。演讲是一门艺术。也就是提醒我们在演讲时要注意说话的轻重缓急和语气的抑扬顿挫。

第四是“手不能藏”。因为手势是人际交流时最常用到、最为重要的身体语言。演讲时如果没有一些适当的手势配合,显然会缺少很多的韵味和精彩。

第五是“腿不能软”,要站直了,要有精神;还有第六是“心不能慌”基本上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你在演讲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从容和自信。只有这样,你才能感染听众,鼓舞听众。

当然,上面所说的这些内容,也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和观点。而且也不是你记住了就一定能够做得到、做得好。它需要长时间的琢磨、领会、尝试和切磋,才能一次次地积累,一步步的提高。

今天的演讲竞赛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和学习的平台。相信参赛的每一位选手,都已经看到了别人的很多优点,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也就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各自的改进和努力方向。在此,我谨代表评委组,向积极报名、辛苦准备、踊跃登台、敢于表现的每一位参赛选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即将受到表彰的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

推荐第9篇:为政不移公仆之心

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思想纵横)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和告诫。这一要求和告诫贴近实际、语重心长,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和对党员干部的期望与爱护。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员干部如何才能践行这一要求、牢记这一告诫,更好地团结人民群众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呢?

民在心中扎深根。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公仆。既然是人民公仆,就要把人民永远放在心中,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民在心中扎深根、公仆本色永不变。只有做到民在心中,才有公仆之心、公仆之行,才会在感情和态度上亲民、爱民,在行动和工作上为民、利民,从而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如果我们心中“无民”、“少民”,就会在感情和态度上拒民、离民,在行动和工作上劳民、伤民,从而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民在心中扎深根,就是要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身在民中永为民。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推动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我们党反复强调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际上就是要做到身在民中。党员干部只有身在民中,才能知民之需、民之忧、民之盼,才有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然而,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是身在民中,而是身在会议中、应酬中,脱离了人民群众,这是十分危险的。做到身在民中,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态度问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为政之道;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党性原则。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应当做到身在民中,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自身是民切莫忘。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又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检验一名党员干部是不是做到了“为政不移公仆之心”,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是不是铭记自身是民。铭记自身是民,心里才会装着人民群众,才会像人民群众那样“有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平淡之中的无私奉献”。毋庸讳言,现在有的人当了官、掌了权,就忘乎所以、变得骄傲自大了,就丢掉了民的品质、民的淳朴、民的本色。忘记了自身是民,也就不可能做人民公仆。铭记自身是民,做到为政不移公仆之心,关键是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优秀党员干部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焦裕禄冒着风雪看望瘫痪老人,老人问他“你是谁”,他饱含深情地说“我是你的儿子”;杨善洲一辈子为民本色不变,别人问他为什么能这样做,他说这是“为了报恩”。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会永远铭记“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个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永远都不会忘记自身是民这个基本事实和道理。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推荐第10篇:论语《为政》选修课讲稿

论语

为政篇

吴蕾•

看《论语》中的为政之道

摘要: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因此儒家对如何为争做了许多积极而有力的探索,作为儒家代表作之一的《伦语》对此也从从政者的素质、态度及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论语 为政 为政以德 吾十有五 至于学

一、《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说直白些,也就是孔子之门生弟子为了追悼孔子而特意召开的“研讨会”之座谈言论纪要汇编。所以呈现为语录形态。因为是众人之座谈,所以成圆环状之列席之态,这也正合“论”字本意。

论,言为意所指,故取其形。仑,表声,亦为意所向,取其形声。与“仑”所类,皆以“圆环形向心辐射”,如“轮,抡”等。“论语”者,论之心声心得之众言也。论,即座谈之意;语,语录,记录。

二、《论语•为政》概述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紧随第一篇《学而》使他的一个延续,但比它难读。第一篇其实只要弄清楚“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在讲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则每句都可以理解其用意。而《为政》是学问的外用,初看上去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讲信用,似乎都是与政治无关的东西。

查阅资料“政”的意思——政,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光明正大。政,正也。那么,在这里孔子是不是还是在讲做人?将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继续大量搜集资料后发现这个说法很牵强。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但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所提的“为政”就是教化之意。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在为政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为政》篇1共24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是主旨句起提纲挈领的作用。然后用《诗经》“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来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几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勇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三、第一则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 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 (2)北辰:北极星。 • (3)所:处所,位置。 •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是在继承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强调各级的政府官员首先要有道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和教育百姓。统治者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风气,还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影响。 孔子所以提出“为政以德”是因为:

①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有导向社会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实行“德政”的关键; ②为了缓和消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止“民变”的扩大,首先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谨慎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争得民心。

③孔子崇拜周公“敬德保民”、“以德慎罚”的传统,汲取殷商失德亡国的教训和周朝有德而兴的历史经验。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并被目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列国的采用。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

四、第四则——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

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重点赏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七十三岁上,这位伟人去世了。现在,很多人有了点本事就喜欢给自己写传记,刊刻于世,只怕不能留名于后;但孔子自己,仅仅留下了这句话来为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还是后人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这句话是不好翻译的,因为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的简洁的盘点,有很多东西都给省略了。我们看不懂,是因为孔子没必要给我们说那么清楚,在孔子自己自然是什么都清楚的。那,后来者就需要顺着孔子一生的脉络,自己探个究竟了,虽然免不了把自己的体会附加给了孔子,也是没办法的事。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我译之为:“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很多人都会笑:我三四岁上幼儿园就在学习了,孔子十五岁才学习,我比孔子早十多年!但其实这一句并不是“吾十有五而学”,而是“志于学”,有没有这一个“志”字,天差地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不厌矣。”“志”也就是热爱、念念不忘的意思。能在十五岁就达到这个程度的,又有几个人?十五岁正是闹腾叛逆的时候,孔子却已经坚定好好学习的决心,实在是了不起。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圆圈理论: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园,圆内是已知,圆是未知,圆圈越大代表着知识越多。但是圆圈越大,与未知的边界也就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事物也就越多,所以越有知识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这个理论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成长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小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够聪明知识够丰富;随着见识增长,圆圈逐渐扩大到一定程度,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知识与外界相比是多么的浅薄,才发奋努力。孔子可能在十五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其实孔子的学习要比十五岁早得多,这里要注意的是“有志”这个词,即,十五岁那年,孔子开始有了一种觉醒,有了一种自觉。人生一世,自觉不自觉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无论你是多么被动,也免不了受到外界的刺激,这刺激留在你的大脑之中,你就已经在“学习”了。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成点事,能不能有点学问,其实不在学习,而在是否“有志”地学习。

童年时期,孔子就已经开始了学习,不过也跟我们一样,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譬如他也玩游戏。他经常偷看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然后就跟小伙伴们一起装扮起来,你是国君,我是大祭司,我是司仪,一板一眼。可能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孔子一生以“复周礼”为己任。

十五岁,是少年时期了,正是朝阳初生,心海澎湃。此时的觉醒正得其时。孔子要立志学习了。而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说自己并不是个先知,“吾非生而知之者”,哪能不学习呢?其实,这世界上哪里有先知?有的只是因好学而先知者罢了。而孔子,就是个这样的人。

孔子的学习非常勤奋。他本就不笨,加上勤奋,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很多知识。后来就跑到国家图书馆去读书,在断简乱麻间翻检了几年,渐渐觉得无书可读了,于是开始“求学”。学习而能到“求”的地步,不成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问“礼”,跑到国都洛阳向老子求问;为了问“乐”,向乐师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孔子的学习是终身的。可以说,学习,成了孔子的生活方式之一,就像人必须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学习,对孔子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六七十岁的时候孜孜于《周易》,竟然“韦编三绝”,还说,假如上天再给他几年时间,他就可以把这本最难解的书解开了。可惜天命难违,他竟没能达成心愿。十几年前,教育界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其实只要看看孔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向一切学习。除了向人学习外,他还师法自然。看到天地浩瀚而宏大,孔子突然不想说话了,因为天化成万物而无言,我还要聒噪什么呢?他目睹流水而喟然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感于心,不免大痛。

他在快乐的学习,因为他喜爱他所学习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上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称之为“勤奋”,但不能说“刻苦”,因为孔子在学习之中就是快乐的,喜乐的,勤奋足矣,何来痛苦?既无痛苦,何来刻苦?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像孔子一样伟大;但一个人,能像孔子一样,视学习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便不会是一个无趣的人。

第11篇:论语为政篇感想

论语为政篇有感

物理学院

2011213611

朱健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为政篇包括了二十四章,涉及到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在对为政篇进行了阅读之后,我对此有了一些感受。作为一个师范生,想到以后会走上教师的岗位教书育人,我对为政篇中的一些教导人如何学习的章节由更特别的感受,这些篇章给了我一些启示。

为政篇第十一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我最有感受的一句话,不仅仅是对以后教导学生,同时也是我自己学习时有的一些感受。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可以得到新的知识,在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温习时,总是会有新的体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总是活跃的,我们的思维会在这个过程中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发生碰撞,让我们不断有新的收获。在我们的世界中,新的知识的获得总是建立在就有知识的基础上的,“温故而知新”不仅在封建社会,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是孔子对我国教育的一个巨大的贡献。这让我想到在今后的教育岗位上也要强调这一点,不仅教导学生书本上的新知识,也要引导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在温习过程中思考,以获得新的体会。学习知识不仅可以学没有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温故知新,这样得来的知识不仅更加深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在为政篇中的关于学习的另一个观点是关于学习和思考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应该并重。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学习了却没有收获;只知道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内心充满疑惑却得不到解答。学习和思考应该同时拥有,同时进行,只有将学习和思考一起进行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智慧。在我看来,学习和思考就像鸟儿的两只翅膀,共同支撑着鸟儿飞翔,缺一不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决不能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引导学生,不仅学习新的知识,同样要思考知识的内涵,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和思考一起出现,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的人才。 在为政篇中孔子还提出了一个学习上很重要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我们的学习中,保持谦虚务实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虚心的向他人求教,不以不知为耻,以虚心求学为荣。人一旦有了自我膨胀、对待学习不能实事求是的心,那么就再难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这在教育中尤其重要,教导学生有一个谦虚求学的态度是我们老师的重要责任,学生一旦有了装作知道的心思,那他就会在学习上举步维艰,再难有进步了,在生活中也难与人相处。

《论语》为政篇对我的感触有许多,但只有关于学习、教育的才让我有了切身的感受,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也会尽量努力做到。

第12篇:论语之三:为政之道

《论语》之三:为政之道

在宋代,有部叫《鹤林玉露》的书中讲到宋初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辅赵匡胤定天下,辅赵匡义致天下,因此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论语》的为政之道。

一、什么是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之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是鲁国当时执政之上卿,也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人,他问政于孔子,孔子对他说,什么是政治呢?政治就是以“正”治理国家,只要为政者品形端正,那么国民就相继效仿而得其正。季康子你作为臣子架空了国君的权力,多有僭礼、逾矩之行,又如何能使将国家治理好呢?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又向孔子请教了一个问题:我怎么做才能让百姓敬重我,让下属忠于我?孔子回答说,如果你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品行庄严稳重,那他们自然就会敬重你了,如果你对君父有孝心,对子女臣子有慈爱,那他们自然就会忠诚于你了,同时相互劝勉而尚仁义。

综上所述,在孔子看来,所谓政治,就是一个修已而安民的过程。为政者的德性对国家治理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孔子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若为政者能以德治国,就能服众。

季康子又问了:‚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看来这个季康子还是没有领会孔子的精神,他说,那好!我就来个惩恶扬善吧!孔子说,治理国家那里需要打打杀杀呀?你若品行高尚,国民相继效仿,民风自然淳朴。

以上就是孔子对什么是政治的理解,他强调政治治理的德性需求,同时也泛化了政治的具体性,在《为政第二篇》中,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认为,我们对父母行孝,友于兄弟,虽是一家之治理,仍有修已而安民的效果,也可谓是政治,所以,政治并不一定只是身居高位者的事情,他也是普 1 天下百姓们的事,试想家家有孝悌,户户有仁义,那天下不就太平了吗,人民不就安乐了吗?这就是政治呀!

二、为政的基本要求

(一)以德治国

这是为政的总则,孔子认为以德治国比以法治国具有更好的影响力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

意思是说仅靠法制禁令可以约束百姓的行为,但不能让他们产生羞耻心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为政者若能身正以正民,那百姓不仅不会恣意狂为,还能自觉地约束和反省自己的行为。就是齐之以刑和齐之以德的不同结果,如果从经济效益上来考察二者,那么在孔子看来齐之以礼显然是更好的一种政治治理方式。当然,这也要求为政者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视之哉?”居上位者没有宽恕之心,行礼仪时趋于形式缺乏敬重,有国难而无哀伤,真是让人不忍目睹呀,为政者若此,又如何行正治呢?

(二)为政者应懂得敬信、节用、役时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千乘之国,大国是也,治理这样的国家,首先要做事,任何一时代都需要会做事、敢做事、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在社会政治混乱的时期,这批人显得尤为突出和可贵。其次,要使民信,中国有句古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政者之尊严和伟大归根结柢并不在其权高位重,而在其是否能得到民心,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孔子还补充说:‚民无信而不立‛,这里的信,一是讲百姓当有诚信之美德,一是讲为政者应当修身正正已以获得百姓的信任。再次是节俭,从道德的角度讲,节俭是一种美德,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节俭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管是对一个尚贫穷的国家而言,还是对一个富足的国家而言,节俭都是一种良好经济思维的表达。第四,为政者要懂得爱惜百姓,要让他们能从你的政治治理中得到实惠。最后,役使百姓也要讲究时机。不恰当的役使会让百姓辛劳、厌倦。

(三)为政者应当明是非,奖罚分明,举忠臣。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据说鲁哀公与孔子的关系很好,所以他们常常在一块讨论问题,鲁哀公曾经说:“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我和孔丘并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我们是德友呀,什么是德友呢?以德交的朋友,不是狗肉朋友。正因如此,

2 鲁哀公对孔子的死感到非常的伤心,他说“灏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大概是说,天不体谅我呀,怎么把孔子带走了呢?留下我一人,真是令我伤心呀!

在《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怎么能让百姓信服于自己呢?孔子说,一定要直枉分明,就是是非清楚,好坏分明。另外还要善用良臣,勿为奸臣所用,这样做就可以令民服了。鲁哀公执政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之手,鲁哀公很不高兴,所以问了孔子这个问题,孔子说举用正直为公之人,除去曲枉自私之人,民受其利,乃服。反之则不服。鲁国此时,三家专横,即是举枉错诸直,故民不服。

(四)为政者应当率先示范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怎样为官,孔子对他说,要以身先之,起示范带头作用,这样,你的下属和百姓才能任劳任怨地做事,你的政令才能够得到实施。我们知道,子路是一个率直、勇敢的人,而且也很有政治才华,他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因此常与老师讨教如何为官的问题,最后孔子还有针对性地勉励子路一定要恃久性。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做一次好人容易,做一辈子好人难,为官也是一样,有的人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烧完了,就打住了。孔子认为为政一定要持久,只有持久的政治才能真正为民谋福。对于为政而言,恃久地“先之劳之”也是考验其德性修养的过程。

(五)为政者定要尽职尽责,不代佾越庖

子曰:‚不在其政,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后人补充说,在其政则当谋其政.

(六)为政者要学会宽容,举贤才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不其舍诸?‛

(七)为政者行政要有正当的理由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3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 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矣。‛

三、为政的效果

(一)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第13篇:为政之德廉洁自律

为政之德廉洁自律

读《为政忠告》感悟良多,也明白很多德政道理。更加深刻认识廉洁自律、自励自省,从政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德政,为政之德。在孔子时代,季康子问政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取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己首先要求端正,然后方可正人,再引领下属团队和整个社会风气好。一个“正”字意蕴深厚。宋代名相司马光“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就是一种“正”;包公为官“不持一砚归”;也是一种“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乐,利为民所谋”。就是更富有时代气息的“正”。正者成就大业,赢得民心。今天个别领导干部屡屡发生德政失范的现象,就说明道德修养不过硬,教训是深刻的。

党中央谆谆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毫无疑问,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须臾不可松懈。在今天社会现实面前,道德理想主义生存空间受到奔涌咆哮的物质化潮流强烈的冲击,而传承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理论,虽然美好却缺少将其落实细化为制度的有效手段。回归人本自我恪守坚定的理想信念,完善监督与制衡,实行权责对等,德能统一,做到修身勤政肯定深得民众拥护。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俭以养德,廉以立身,更是一种无悔的坚持,然而要做到却不容易。生活中要做到不起贪念,就要以党纪国法约束自我,以制度控制自我,防止私欲膨胀。辨是非、勤自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知廉耻,明是非,辨美丑”,引他人之过为诫,吸取深刻教训,做人做事要有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做到勤政廉洁。

第一,要随时自我约束和警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过程,我们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诱惑。因此,自我约束和警惕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诱惑应随时告诫自己,警惕把贪欲清除,不因事小失大,不因事微而失节,洁身自爱,不谋私利,保持正气。

第二,要提高自我修养。个人自我修养决定其言行,作为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然会自觉抵制贪欲,追求公义,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党的名誉。道德修养中最重要的是廉,孟子说:“廉者政之本也,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由此可见,廉,不仅是为政之本,国家之基,也是个人的大节大德,即是个人立身修心的根本,更是领导干部道路德修养的根本。勤于修养,以廉为根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路德修养。

第三,为政常怀公仆之心。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有权不能贪,无权不思贪,政者为政,谋廉洁是根本,谋广大人民群众之利益。谋国家的利益是永恒的宗旨和追求。中国自古就有“民为重,君为轻”的先进思想,而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个代表”、“两个务必“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更是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人民公仆,就必须自觉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真意做人民公仆。

为政之德,廉洁自律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模范遵守的准则,我们的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第14篇:《为政以德 教案

《为政以德》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三、课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一课,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课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课。 第一教时 设计意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注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阳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挑选两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课文有注释、有译文,在疏通文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相鼠》) 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 (《左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史记·商君列传》) 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相当于“恐怕„„吧”。“过”是指责的意思,《过秦论》的 “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是我们在本文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是”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不是,到汉代以后,“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是”在古文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

既来之,则安之: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样。 愚不可及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设计意图:

这里所列的字重点在有古今异义的,且是常用的。对古今异义的重在比较,教时还可再补充点例句。对常用的如:“社稷”、“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为广泛的阐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在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来,即“舍曰‘欲之’”,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由把它拿过来,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成语: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文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设计意图:

这些名句与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来,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二教时

本教时主要在总体上探讨文意与孔子的思想,教师应学生充分发言,然后作引导归纳、总结。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对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不大了解。他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但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件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 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

设计意图:

儒学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这是封建统治者最需要的。《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这个话是讲到统治者心坎上去了。”设计这一探究,要帮助学生理解儒学思想与起义农民的口号之间的区别。了解儒学最核心的东西。教师也可提一下儒家与墨家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不一样的。墨家的兼爱是所谓的“爱无差等”要“天下之人皆相爱”。所以孟子骂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探究之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探究之五: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 设计意图:

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文起总结作用。教学本文要尽量避免只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讨论这一问题,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写作实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教学建议:

《论语》不算难懂,但毕竟与我们相隔了二千五百多年。学生要了解孔子与《论语》,必须有相当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对春秋时代的社会特点及孔子所认为最理想完美的西周的社会特点,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儒学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这也是儒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受统治者追捧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方面各教师可参考剪伯赞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孔子的其它思想包括仁爱思想都立足于他的这一基本点的。

在第二教时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时,教师要力求把孔子表现在本章的思想,一条条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也就是说要找出各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把课讲活,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讨论问题时要多联系现实。可借鉴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心得》。

在字、词的落实方面,可依据教学建议,抓重点。对名句与成语要予以特别重视,要使学生能背诵和运用。

第15篇:论语为政篇教案

《论语》为政篇第二

教案设计及执教者: 广利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习《论语》第二篇为政,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大意,明白道理。

2、结合自己实际,反思过去的不足,努力自我完善,用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古文的韵味,做到知行一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在这些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当中,有这么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它照耀着、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个人就是(点击课件)说出他的名字?对,这个人就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了孔子的一生。(点击课件)孔子是一位有才而得不到重用的闲人,是一位周游列国、四方游学的忙人,是一位为理想奋斗了一生的强人。

2.而那本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书就是(点击课件)一起说。对,画面左边的就是《论语》的原件。(点击课件)《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里面记录的都是关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一些言行。宋代的朱熹把《论语》列入“四书”之中(点击课件)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之书。《论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二是关于思德修养方面的。全文共有20篇。每篇都是用第一则开头的前两三个字作为题目的。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论语》,学习《论语》的第二篇为政。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诵读经典

1.为政篇共有24则,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前八则,请同学们翻开书本23页,边听课文录音,边划出节奏停顿,并留意读音,请做好准备,开始。(点击课件)

2.请看屏幕。在这八则论语中,有几个字的读音我们要留意一下。(点击课件)(老师指出读音不正确的字。)

3.请同学们按划好的节奏停顿练习朗读。

4.看屏幕检查学生朗读的情况。(点击课件)先读前四则,再读后四句。注意及时纠正和作出评价。

5.指导读出古文的韵律美。6.师生配乐朗读。(点击课件)

三、略知文义

1.我们学习经典只是会读是不够的,还要理解它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一起来了解这八则论语的意思。(点击课件)

2.现在,你们对这八则论语的意思有些了解了吗?那么,在这八则论语当中,提到最多的是关于什么方面的呢?对,5到8则都是讲关于孝道的。也有两则讲为政方面的。(点击课件)我们可以从“为政以德”和“道之以德”这两个地方,看出孔子是主张要以德治理天下的。

3.那么,在孝道方面孔子又是怎么说的呢?读!(点击课件)(生读)

在这里孔子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孝。(点击课件)孝就是要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不要对父母做出那些有违礼仪规矩的事。这两点孔子是明确告诉世人的。同时,孔子也向世人提出质疑(点击课件),齐读(生读)!孔子向我们提出的质疑是(点击课件)孝敬父母只是为他们提供吃、喝、穿、住就够了吗?

四、明理导行

1.你们认为这些就足够了吗?远远不够,孝敬父母不仅仅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快乐。现在在我国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他们都无法承欢膝下,过着十分孤独、寂寞的生活。对于这些老人来讲,想与子女见见面、说说话都成了一种奢望。所以才会有人建议,把“常回家看看”纳入到法律

中。什么是孝?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孝”字吧!(点击课件)“孝”字的上面是一个老字的一半,表示老人、长辈,下面是一个子字,表示子女、晚辈。那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创造这个“孝”字的时候已经诠释了孝的真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小的时候,上面的“老”字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当我们长大了,下面的“子”字支撑着上面的“老”,把“老”字整个儿背了起来。那就是孝,相依相伴,相依为命。孝的本质是对亲情的回报。我们每个人都要回报那份浓浓的亲情。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该用怎样的方式回报父母的恩情,表达自己的孝心呢?围绕着这个话题,请同学们进行一次讨论(点击课件)同桌之间、四人小组之内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交流环节) 2.学生说自己的看法。老师随机引导小结。

3.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向父母表达孝心的方式。老师把它概括起来就是(点击课件)一起读!(生读屏幕的内容)

4.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中的有些做法时至今日已经不可取了,但是他们的孝道精神代代相传。在北京也有一位孝子,他的故事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中央电视台特意把他的故事拍成了电视专题片,让全国的人都来学习。他就是„„请看屏幕。(点击课件)

5.看完这个电视专题片,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6.孙茂芳伯伯用一片真心践行着人间的至善、至孝。这种孝超越了一般的孝。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生呼应),这是大孝,是真正的孝行天下。

五、身体力行

1.孝是人世间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孝的真意不会改变。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只有弘扬这种美德,才会迎来人和、家美、国盛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都来(点击课件)读!再读!(生读屏幕内容,师贴板书)

2.“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不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行动。下面请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拿起你的笔,写一写课后反思。(点击课件,生写我的反思)

六、结束语

同学们,“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从小诵中华经典(生呼应),立志做有德之人(生呼应)。让经典伴随我们成长,收获智慧人生。

板书:《论语》

为政篇第二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

第16篇:《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一.充分预习

自读三遍。集体朗读,正音正字。告知本重点字词、句式,让学生自己琢磨。参照注释和译文翻译各章,找出翻译不顺或你认为有误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论语选读》1-4是政治专题,本中心论题为“为政以德”(板书)。是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德为政”。请同学指出本句翻译错误处。

生:“以”翻译成“运用”不正确,词性不对。“运用”是动词,“以”应翻译为介词性的“用”或“凭”。

本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主旨及意义的是哪些章节?“为政以德”的意义是什么?

生:

一、二章统领全文,鲜明提出本的中心主旨“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揭示了意义: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首章用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用当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示例: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孟子•离娄上》)

2有耻且格。

(翻译此章)二章用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号召全社会人民要有羞耻心。但夫子说“为政以德”,百姓自有羞耻心了,世道人心、社会风气自正。

(驳:一些教案把“为政以德”的意义归结为“无为而治”。窃以为欠妥。单言“无为而治”,在当代人眼中,恐怕都以为是老子虚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吧。儒讲无为而治与此有别。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李泽厚辨之甚明。《集释》: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前所学《谏太宗十思疏》“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亦是儒家的无为而治。李泽厚讲(21)章亦误,钭东星先生认为:北辰居其所是喻君以崇高道德居位凝聚四方,非至尊不动,可以无为。)

示例:(韩)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门下掾自刭。

延寿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延寿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敢以辞讼自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资治通鉴》卷二十六)

师:夫子二千五百年前的教言“为政以德”有如此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什么是“为政以德”。

比较“政”、“刑”、“德”、“礼”,明确其区别。

政,政令,是由政府发布的君令,君令即政令,国法;刑,刑罚;礼,泛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德,德者得也,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外在之道我得之而凝于身,是人身所具有的诸多善性美行,简译为道德。作个比喻:一个老师觉得应该准时上下班,是德;学校规定教师要准时上下班,是政;对不准时上下班的老师罚款十元,是刑。礼是法的补充,和法有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

德为道德,是人身上所具有的合于道的品德,不是行政管理手段。(可证“运用道德”翻译之误)所以“为政以德”应理解为统治者用、凭借自己的道德、个人魅力来治理国家。(此统治者非仅指国君皇帝,泛指各级各单位部门的领导。此德也非指当今狭义的道德,而是合于道的所有道德。)

师:那么,作为统治者,该具备哪些道德?

三.探究研讨

师:以下十章皆讲述统治者该具备的道德。找出每章的关键词或归纳。

(见板书)

可分为两方面:安人,正己。

(一)安人。(以“庶、富、教”为纲讨论)

朗读第三章,翻译。讲解:这是孔子和弟子离开鲁国初到卫国时的一次谈话,“庶、富、教”是孔子治国三步曲,反映着孔子的治国理念。

学生阅读“安人”部分的章节,联系现实讨论:为什么要“庶”?为什么要“富老百姓”?怎样“富老百姓”?为什么要“教”?

为什么要“庶”?

要点:人是劳力和兵力,可以增加财富和土地,可以保家卫国(可穿插讲161章。反对征伐,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用武力征伐的是法家。)老子“小国寡民”。毛泽东“人多力量大”,鼓励生产,但当代为什么又计划生育?――――都是为了“富民”。

第17篇:《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课前准备

一、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二、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三、研讨课后练习。

教学方式

诵读式、整理式。

学习方式 诵读、归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运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 2.1章: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从政(为政) 出示板书。

2.3章:以德从政,以礼从政 出示板书。 并且说出了“以德从政、以礼从政”的手段是教民。

13.9章:富民、教民 12.7章:富民、正己 1.5章:正己 16.1章:正己

11.17章:举贤(去恶) 12.9章:富民

13.6章:正己

12.19章:正己、教民

2.20章:正己、教民、举贤 14.5章:正己

第二课时

其基本手段有“富民”(13.

9、12.

7、12.9)、“教民”(2.

3、13.

9、12.

19、2.20)、“举贤”(11.

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

5、16.

1、13.

6、12.

9、2.20、14.5)等。

孔子强调以“德”来治理政事,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孔子反对传统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指出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是“有耻且格”。把“德”、“礼”与“政”、“刑”明确地对立起来,指出两种作法会导致两种结果,这是孔子在治国治民方面的创见。只强调政、刑,把庶民置于残暴奴役之下,必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而强调“德”、“礼”,这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即承认庶民也和贵族一样,是能够“知耻”的人,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而“齐之以礼”则是使庶民产生羞耻之心的条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作法,把原来作为贵族专利品的“礼”推广到群众之中,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论语》是一部说理为主的语录。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话(即“雅言”), 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群众口头语言为基础,既通俗平易,明白晓畅,同时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整饬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所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一般篇幅都比较短。本课中的16.1篇幅较长,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孔子的对话中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相”要扶持盲人让他不倾危跌倒才称职;野兽跑出笼子,宝物毁在匣子中,过错自然在管理者。从而说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易错音义

请同学们寻找容易出错的读音,归纳整理如下,顺便解释一下词义。

譬(pì)如:比如,就好像。 冉(rǎn):姓。

庶(shù):众多。①众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旧时指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妾所生的儿子。④差不多。⑤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 千乘(shèng):千辆兵车。

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庸国。 彼相(xiàng):那些扶持者。 相(xiàng)夫子:辅佐季氏。

盍(hé):何不。兼词,是“何不”的合音。兼起疑问副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作用。 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有成语“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 稼(jià):耕种,种田。

二、易错词义

请同学们寻找比较容易解释错的词或短语,整理如下。

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

适卫:到卫国去。适,往,到。

问政:询问治理国政的道理。

斯三者:这三项。斯,代词,这。者,助词,表示提示停顿。

民无信不立:“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说法。信,信任。立,存在,生存。 不能者止:不能(胜任)就该辞去。者,的人。止,停止。

危而不持:如果盲人遇到危险却不护持。危,危险。持,扶持。 颠而不扶:即将跌倒却不搀扶。颠,跌倒。扶,搀扶。 尔言过:你的话是错误的。言,话。过,错误。

聚敛:用重税等搜括(民财)。

附益:增加,增益。附:附着。引申为增益。《荀子·礼论》:“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对活人刻薄,对死人厚待叫作糊涂。) 用不足:用度不足。用,用度,费用。 其身正:他自身端正。

虽令不从: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虽,即使。

敬、忠以劝: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以,连词,而。

三、通假字

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 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四、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 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五、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第三课时

六、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七、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八、相关成语

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 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偃草,草被风吹倒。

十、试水练习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不读wéi音的一组是( C ) ①为政以德 ②何以伐为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为”字作动词和语气助词时读wéi,作介词时读wèi。 ④⑤⑥均作介词,分别是“替”“向”“替”之意。

阅读12.7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解释加点的三个词。 政:为政之道。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名词作动词用。 立:存在,生存。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

使动用法要译出来。

(2)必不得已而去: 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必”是假设连词。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合理即可。若论说成老百姓的问题,论说民无诚信则不立,也可。) 本文段论述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作业布置

找出本课中你认为重要的句子,背诵它。

整理下面几课的文言特点。

教学反思

第一、二节课:

原本以为两课时可以解决问题,结果上下来发现,学生对课文比较生疏,课文本身有一定难度,“季氏将伐一章”较长,需要整理的东西较多。单是疏通文字,落实每一章的德政思想两课时还不够用。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够,只能留待课余时间了。

第18篇:古代为政箴言(一)

古代为政箴言

(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原典】贪廉者治理之大纲,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先使之俭。

——清·陈廷敬《陈文贞公廷敬事略》

【注译】治贪墨和倡廉洁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奢侈和勤俭又是贪与廉的根本。想要教育官员廉洁,必须先让他们做到勤俭。

【解读】奢则贪,俭则廉。要戒贪,必去奢;要守廉,必倡俭。

【原典】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战国《韩非子·有度》

【注译】法律不屈从迁就地位高的权贵者,就如同拉直的绳子没有弯曲一样。

【解读】这句话道出了法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战国末年,封建地主阶级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也是特权阶层。韩非一反儒家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提出执法必须公正严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无借鉴意义。

【原典】心有所未达,以下情塞而不能上通;行有所未孚,以上泽壅而不得下浃。

——宋·欧阳修《新唐书·列传·刘赉》

【注译】心意有所不能通达,是因为下面的情况闭塞而不能通到上面;行动有所不能使人信服,是因为上面的恩泽不能遍及下面。

【解读】此句为唐代刘赉所言。刘赉这两句话想要说明的是,国家以民为本,欲治理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如果百姓之苦君主能够了解,君主惠民的恩泽百姓能够得到,君民上下相孚,彼此信任,则国家安定,政权巩固。可以说,民情是实事求是中最大的“实事”,也是所求的最大的“是”。

【原典】专听生奸,独任成乱。

——唐·姚思廉《梁书·贺琛传》

【注译】如果专听一面之词,就会生出奸邪之事;如果独断专行,就会发生祸乱。

【解读】南朝梁武帝萧衍,历史学家称他“英武睿智”、“弘招贤之路”、“引谅直之规”。“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是梁武帝驳斥大臣贺琛专听独任的言论时说的。梁武帝还列举秦二世胡亥独任赵高,出现指鹿为马的叛逆行为作为其论据。这句话到今天仍然发人深省。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扬民主,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独断专行。

【原典】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春秋《老子·五十一章》 【注译】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生长而不自以为尽了力,作为万物的首长而不对它们宰制,这是最深厚崇高的道德。

【解读】这实际上是倡导谦虚谨慎的道德品格。老子是教人们在公心上自知、自谦、自重,不要贪天之功,不要居功自恃,也不要以“长”自居。

【原典】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战国·庄子《德充符》

【注译】镜子明亮就不落灰尘,落下灰尘就不明亮。经常和贤人一起相处就不会有过错。

【解读】这是庄子《德充符》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断了脚的申徒嘉和郑国大夫子产一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瞧不起申徒嘉,不愿意和申徒嘉一起出入。申徒嘉就说了上面那句话批评子产。子产听后,觉得很惭愧,立即改变了对申徒嘉的态度,和申徒嘉以德相交。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义正在于此。

【原典】损上益下,人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周易·益》

【注译】减省于上而增于下,民众就会无限欣喜;从上方施利于下,其道义必能大放光芒。

【解读】在上位的人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百姓就会感到无限欢欣。在上位的人只要真诚地施惠于民众,就会得到民众真心的爱戴和拥护。

【原典】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译】善于做官的人在百姓之中树立恩德,不会做官的人在百姓之中树立怨恨。

【解读】孔子在卫国担任宰相时,他的弟子子皋担任主管刑罚的官员。子皋按照刑律,砍掉了一个犯人的脚,这个被砍掉脚的人后来当了守门人。有人在卫国国君面前造谣说“孔子要造反”,卫君听信谣言,要捉拿孔子。孔子急忙逃走,他的弟子也四散躲避。子皋从后门逃出,那个被砍掉脚的守门人引着他躲在暗室里,子皋才没有被捉到。事后,子皋问那个守门人为什么要救他。守门人说:“我罪有应得,您秉公执法,我何怨之有?”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了上面的那句话,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为政以德”的赞赏溢于言表。

【原典】闻贤而不举,殆。

——春秋《管子》

【注译】知道贤才而不举用,就会失败。

【解读】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执政者必须重视人才,唯贤是举。2000多年前的管仲提出要“使贤者食于能”。就是说,让有才能的人担当重任,治理民众,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国家官吏都是一些庸碌无能的人,民众就很难服从,就会导致“殆”。所以,举贤任能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原典】明王之任人,谗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

——战国《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注译】圣明的君主任用人,谗谄阿谀的小人不能靠近他的左右,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在他的朝廷上为官。

【解读】“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君主是否“亲贤臣,远小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谗谀之人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他们对君主的喜恶了如指掌,所说的都是君主爱听的话,所做的都是君主喜欢的事。这样的人一旦被重用,便会欺上压下,误国害民。因此,对于谗谀之人必须坚决清除,否则将会危害国家和人民。

【原典】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春秋《管子·九守》

【注译】眼睛贵在明亮,耳朵贵在灵敏,头脑贵在智慧。用众人的眼睛观察,就没有看不见的;用众人的耳朵来听,就没有听不到的;用众人的头脑来思考,就没有不知道的。

【解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当政者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历史上多少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君主,闭塞了自己的视听之路,最终导致了身死国亡的下场!

【原典】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注译】为官者重视诚信,老百姓就不敢不动真情说真话。

【解读】生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之中,孔子看到战乱频频,民不聊生,清楚地意识到民心向背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此,他劝导执政者要施行德政,讲诚信。执政者讲诚信,人民就会以诚相待。

【原典】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注译】身为人臣,应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功绩,而以人民贫穷困苦为罪过。

【解读】这实际上是贾谊的政绩观,很值得当代的党员干部借鉴。为官从政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的疾苦,帮助人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原典】德惟治,否德乱。

——战国《尚书·太甲下》

【注译】用德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大治;不用德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大乱。

【解读】这句话是商朝宰相伊尹告诫新王太甲的话,他希望太甲施行德政,做一个英明的君主。中国的政治传统十分重视德治,也十分重视政德。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论文汇编《尚书》,主张将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不失借鉴意义。当前,全国各地加强对领导干部德的教育、考核,有助于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官德,有助于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信力。

【原典】“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周易·谦》

【注译】“勤劳谦虚的君子”,民众都敬重服从他。

【解读】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立身之道,而且是一种为政之德——一种联系群众、团结人民的道德力量。谦虚谨慎、彬彬有礼,是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人,必然受到别人的尊重。勤政为民、谦虚谨慎的干部,作出的决策群众必然拥护和支持。

【原典】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译】君子平安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危险,存在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败亡,政治稳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家政权的稳定。

【解读】这句话源于《周易》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魏征从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深感《周易》中的这段话非常中肯,便在给唐太宗进谏时加以引用,规谏唐太宗“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尤其要警惕“骄奢淫逸”,而且“闻过必改”,于“当今之无事”中,“行畴昔之恭俭”。

【原典】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西汉·扬雄《法言·修身》

【注译】爱好谈大事业而不去做,大事业就成就不了;爱好谈高远的理想而没有行动,高远的理想就实现不了。

【解读】“好大而不为”、“好高而不为”,就是空谈之意。古来空谈皆误国,大话尽化为乌有。当前,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力戒空谈,远离浮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原典】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战国《墨子·公孟》

【注译】从事政务的人,嘴上说的,自己一定要做到。

【解读】告子曾对墨子说:“我(能)治国为政。”墨子对他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墨子怀抱“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理想,并把这一人生理想付诸实施。他强调为政者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他反对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他认为,“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对那些夸夸其谈而不付诸行动的人,墨子极为鄙夷。

【原典】吏人盖法律为师也。——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作为官吏,应该把法律作为处理公务的老师。

【解读】依法治国,重要的是依法治官治吏。作为官吏,应当懂法,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元代名相张养浩主张,凡是求学准备当官的人,在阅读经书史籍之外的时间里,应该将国家的制度、法令详尽地考察和阅读。只有如此,有朝一日做了官,才不会被庸俗的小吏所蒙蔽。

【原典】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西晋·陈寿《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

【注译】治理国家,应该以人民为基础,而人民以衣食为根本。

【解读】太和年间,魏明帝欲伐蜀,曾任相国的华歆上疏劝阻。这句话就是疏中之言。华歆希望魏明帝“先留心治道,以征伐为后事”,意思是先解决老百姓的衣食问题,“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华歆的“以民为基”思想,无论哪个时代的执政者都应该记取。

【原典】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注译】在和平年代,德行和才干都兼备的人,才可以任用。

【解读】贞观六年,魏征向唐太宗提出“才行俱兼,始可任用”的用人建议,无疑对“贞观之治”起了积极的作用。他认为,如用“才力不及”的人,“不为大害”;如果“误用恶人”,即使这个人才能高超,也“为害极多”。因此,他建议唐太宗选拔人才时,“审访其行”,“察其善恶”,“知其善,然后用之”。魏征这种用人之策,到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原典】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

——后晋·刘响《旧唐书·列传·魏玄同》

【注译】制造器具的人只有选择良匠才能节省材料,执政治国者必须寻求贤才来担任官职。

【解读】这是吏部侍郎魏玄同给唐太宗上书中的话。魏玄同认为,“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他指出,百姓穷困,盗贼四起,狱讼不清,礼仪缺失,其原因在于“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而更重要的是“官之不得其才者,取人之道,有所未尽也”。就是说,官吏不称职,用非其才,主要是选拔任用官吏的办法存在问题。这是“为国者”必须重视的。

【原典】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

——春秋《管子·任法》 【注译】全句意译为:贤明的君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并且坚持执行;二是制止民众损公利己的行为,并使他们为君主效力。

【解读】要做到依法治国,首先要“明法”并持之以恒,再就是执法要坚决,要公正。对于触犯法律的人,不管是至爱贵戚,还是达官显要,都要依法予以惩罚。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法律的威慑力,才能有效地制止损公利己的行为。管仲的“明法而固守之”思想,对于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仍具有积极的镜鉴意义。

【原典】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

【注译】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又怎么能让别人接受批评呢?

【解读】这是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近臣所作的训示。唐太宗认为:“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他常恐因喜怒妄行赏罚,所以告诉大臣们:“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唐太宗为了政治清明,常常自我反省,要求群臣直言他的过失,同时也要求大臣们能“受谏”。唐太宗的这段训示,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纪九》中亦有记载。 【原典】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

——战国《商君书·慎法》

【注译】要使官吏除了法令以外就没有遵守的东西,这样,官吏再狡猾也干不成坏事。

【解读】商鞅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必须依法治吏。在今天看来,这一思想仍有积极意义。国家管理官员的最好办法是制定法律,并要求官吏严格遵守,对违反法律的官员坚决依法予以严惩,这样才能促使各级官员廉洁奉公,不敢胡作非为。

【原典】居官以正己为先。

——清·张廷玉《明史?刘大夏传》

【注译】当官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行。

【解读】所谓“官”,就含有领导、导向之意。“正人先正己”,如果居官行事不正,贪污腐化,而要求部下清正廉洁,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原典】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元·脱脱等《宋史·包拯传》

【注译】包氏后世子孙有贪赃枉法者,活着的逐出本家,死了的不得归葬祖坟。不听从我的教导,就不是我的子孙。

【解读】这是北宋包拯留给家人的遗训。包拯一生清白,极恨贪污受贿,为官刚毅,不徇私情,因此深为贵戚宦官忌惮,而深受黎民百姓爱戴。他为官俭朴,“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包拯清廉正直,对后代要求极严,令人敬仰之至。

第19篇:为政之法教学设计

为政之法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的为政主张。

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举出几个孔子为政的主张,理解“欲速则不达”“身正,不令而行”包含的道理。

知道“千乘之国”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的为政主张是本课的重点。 在诵读基础上简单了解孔子为政的主张、掌握成语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孔子入世的目的是宣扬大道,改革无道的社会。孔子曾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6》意思是:人不能与鸟兽同群,自己只能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如果天下有德政、政治清明,自己就不会参与变革社会了。孔子认为,越是乱世,贤者越应该肩负起匡正时弊、改良社会的重任。可见,孔子考虑的是世间众生,是因为天下没有德政,自己才投身社会,变革天下。

二、识字、诵读

1、自由读,读出声,纠正难字读音

2、师范读,指导正确断句

3、指名读,检查字音、正确断句

4、字句梳理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动词,治理的意思。

千乘之国。乘,读作shèng.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乘。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记载的城濮之战,晋文公也只七百乘。千乘之国,在孔子时期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国:研究中国文化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学习者都会产生误解。老子说“小国寡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政治,应该知道秦汉以上,到汉代初期的“国”字,不是我们现在的国家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的单位。所谓“诸侯就国”指的是中央政府下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封地)上去。 人:这里的人与民相对,指的是某个特殊阶层。很明显指的不是百姓,而只能是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

敬: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而常常与“事”字连用。是指对“事”所抱的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译文】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的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

(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姓姬,名蒋,鲁国国君。定公的儿子,继定公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466年)。 ②何为:即“为何”,做什么。 ③举:选拔。直:正直。错:通“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枉:邪曲。 【翻译】

哀公问孔子说:“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会拥护你;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拥护你。”

(3)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子说:“他身正,不用命令(就)行动;他身不正,即使命令(也)不行动。比喻关键在于自觉。

(4)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评析】

“欲速则不达”的观点是对的,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但是对于从政者来说尤其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地强求速成的“政绩”。作为从政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小利什么是大事。能够把官员个人的荣辱当成小利,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大事的才是好官;相反,那就是坏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多化点功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许多人学习外语往往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地苦练基本功,不去背记单词,也不去理解分析语法,一心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于是一些奸商便利用了人们的这一投机心理,制造了许多“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其实这些秘诀唯一能起作用的只是能为那些奸商赚钱,并不能有效帮助人们快速掌握外语。

又比如,不管是孩子或学生,还是家长或父母,总希望他们的学习能很快进步、成绩能迅速提高,然而这是不现实的。所有的学习都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尤其是在上到高年级的时候发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把以前学过的低年级的教材也重新学习一遍,才可能真正提高高年级的成绩。 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完他的详细介绍,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这个拔苗助长的故事也充分地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5、小组读,争取熟读成诵

6、神奇的汉字

直:与课文中“举直错诸枉”一句紧密结合。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图

7、诗歌赏析

诗家为政别,清苦日闻新。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宽容民赋税,憔悴吏精神。何必河阳县,空传桃李春。

寄监利司空学士

教学研讨

孔子提出“欲速则不达”,成了至理名言,是指做事情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反而达不到目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通过让学生举例证明来进行。在举行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欲速则不达”。相关例子教师可以尽量往学生日常生活上引,例如:拔苗助长,例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俗语,例如过马路时,越是要赶时间越容易违反规则出事故等等。

教学反思

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犯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们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选文的理解感悟,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第20篇:官德读后感 以德施政 常修为政之德

以德施政 常修为政之德

——《官德》读后感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做好职工群众思想工作、保证单位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基层工会根植于广大职工之中,是整个工会工作的基础,而开展好基层工会工作的关键在于工会主席。身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工会主席,经常会思考:“怎样当好基层工会主席”,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工会主席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党员干部要通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人格魅力,树好官德形象。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和党性看似个人修为,实则影响大矣,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社会的公信度和党的事业兴衰。近期阅读了梁衡先生的《官德》一书,对如何当好领导干部,颇有一些感想。

《官德》一书对官德的要义做了深刻阐述,对官德的实践途径做了有益的探索。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当标杆、做模范。强调要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手抓教育、一手抓规范,尤其要加强监督。对权力的监督,可以让领导干部变成一匹奋蹄腾飞的千里马;对权力的放纵,可能使其变成一个为所欲为的魔鬼。强调要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不良作风、不良品德滋生蔓延的条

件。此外,还要大力树立典型、宣扬先进,引导领导干部“见贤思齐”,使良好品德蔚然成风。该书还列举多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例,证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九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在于有千千万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我们党要继续带领人民前进,必须依靠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给社会一个榜样,使人们“以吏为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吏为师”的习惯,师什么呢?师其德。官德的高下直接影响到民德的高下、世风的高下。德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无形力量。治国先治吏,国败吏先衰。因为官员手中握有权力,任何道德的偏差失衡,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换句话说,官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改革发展与社会进步。这样一个事关国家发展建设的问题,对于身为记者、官员、作家、学者的梁衡来说,对于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来说,自然是无法回避、亟需探索和研究的。

我认为基层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的组织,工会主席是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有别于其他行政领导,不能“官味”太浓;但必须甚重“官德”;工会主席更不能害怕矛盾,要当好工会主席就必须得民心,顺民意,实实在在为职工着想,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通过阅读《官德》一书,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着眼历史脉络,理解传统意义“官德”与新时代“官

德”的联系与区别。

官德是领导干部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德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为政以德”和以身作则:前者讲为官者应以德施政、善待民众,以赢得百姓拥护;后者强调官员应以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和感化百姓。唐太宗李世民曾结合汉代刘向的“六正六邪”,按德行将好官分为“高瞻远瞩的圣臣、扶善除恶的良臣、进贤不懈的忠臣、明察成败的智臣、廉洁奉公的贞臣、刚正不阿的直臣”,并以“圣明、贤良、忠诚、睿智、贞洁、正直”作为官德的主要内容。如今,我们共产党人的官德,除继承古代官德中的精华外,又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加以创新和发展,更强调官德的为公和为民,强调官德的自律和他律,强调官德的实践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涌现出许多道德楷模,从周恩来、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各级干部,他们都赋予官德新的时代内涵。

二、着眼官德的本质与内涵,讲清官德的要义与实践途径。

该书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官德的内涵。一是围绕权力和工作,讲清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忠诚老实、勤政敬业、不贪不贿。二是围绕领导干部道德修养,讲清必须坚持人格独立、坚持真理,必须保持谦虚谨慎、宽厚坦荡

的胸怀和品格,必须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在这些论点中,首要的是为公、为民。从政为公是由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决定的。要做到一心为公,就必须过好“两关”:亲情关、亲信关;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不徇私、不结党、敢牺牲。用这些尺子对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就可以度量出一个领导干部的优劣。一心为公是官德的第一要义。对我们党来说,为公与为民是高度统一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着眼现实需要,讲清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倡扬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官德,旨在通过官员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化民众,引领社会风尚。如今,我们重视加强官德建设,是由官德的相对特殊性与重要性决定的,也是时代的要求、现实的呼唤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对此,该书从两个方面作了深刻剖析。一是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突出。面对道德滑坡、诚信失守等社会问题,对群众具有示范意义的官德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影响不可低估。二是官德建设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官德出现滑坡,出现令人担忧的腐败现象。比如,每当权威部门公布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官德就成为人们议论的

热点话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官德问题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为社会所关注。因此,加强官德建设刻不容缓。

四、坚持信仰,以德施政,常修为政之德

共产党员是讲信仰的。这种信仰存在于先进思想的发展之中,共产党员是用先进思想作武装的,她的生命就是信仰。

信仰是官德之母。《官德》虽对官员怎样加强官德修养作了十分详细的论述,但对官德的来源没有作详细的探究,这是一个遗憾。笔者认为,官德有三个来源:一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社会风俗习惯的约定俗成;三是信仰对官员的道德自律要求。前两者是道德他律,后者是道德内律。为什么有信仰的人才有道德,从宗教角度分析,宗教信徒信奉某一神灵,无非是希望神灵保人生平安,灵魂不灭。为了达到此目的,宗教信徒必须严格按照宗教规定的道德来行事。再从马克思主义的教义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员,就必须坚持信仰,不能让信仰和时代脱节、不能让信仰和发展脱节,更不能让信仰和我们的宗旨脱节。坚持信仰,就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用党的最新思想成果武装自己,不停学习,以哲学的辩证关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义务履行党的职责,追求党的事业。两者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得到验证的,因而是科学的信仰,建立在科学信仰基础之上的道

德因而也是科学的、崇高的、牢固的。

理想信念不能丢。近几年,少数高级领导干部因腐败案被查处,一些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现象屡禁不止,根本原因还在于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动摇。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仰动摇,最主要的思想根源在于长期流行当今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干扰。因而笔者建议,在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当今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有力的批判,让党员干部认清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左派、复古主义等思潮的本质特征、主张及其危害。

常修为政之德。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不表示就有了“官德”。“官德”要靠个人来加强修养。佛教徒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是“禅”。古代知识分子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吾日三省吾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这些方法对当今官员加强道德修养提供了较好的路径。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当今官员相对于古代官员有更高的追求。党员干部应该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作为根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张云泉的“三个比较对象”可以作为官员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实用方法。“三个比较对象”即:在理想信念上,要与老红军比;在工作上,要与模范人物比;在生活待遇上,

要与困难群众比。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这样比,“官德”就一定能上一个更高水平的台阶。

在新形势下,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工会主席?只要我们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践,以德施政,常修为政之德,紧跟时代潮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也能被广大职工群众所认可的 工会工作的成功之路。

《为政读后感.doc》
为政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