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读后感

2020-06-28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李尔王》读后感

口中出蜜,心必剑——《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

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眼神里透出的悲剧命运——《祝福》祥林嫂的眼睛描写赏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写出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变化过程,无疑,眼睛的刻画是最重要的。鲁迅先生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祝福》就可以说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明证。

《祝福》是鲁迅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间小说合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角,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文中作者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当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她是一个寡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顺着眼”,突出的是祥林嫂安分守己的性格,体现的是她吃苦耐劳的品质,展现的是她良好的身体状态。“两颊还是红的”“顺着眼”的新寡,虽然夫死悲切,但尚年轻,尽管有初当佣工的胆怯,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可这时的祥林嫂是从严厉的婆家逃出来的,在当时封建社会当中,无疑这只是她恐怖命运悲剧的开始。

可没料到,婆婆索她被卖再嫁,后来第二次丧夫,又没了孩子的依靠,她不得不再次到鲁镇帮工。此时的祥林嫂“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这里可以看到,此时的她穿孝的衣着和头饰同第一次相同,所不同的是脸色和眼光: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很明显是今不如昔了。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难得的抗争后她还是回到了不幸的起点上。尽管她还是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也还是“顺着眼”,但“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的刻画,不正是她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吗?不正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吗?从她“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的“眼光”里,我们不难看出,这时她忍受的精神痛苦,比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更为深重,她的悲剧命运进一步发展着。后来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回来,“眼光也分外有神”。她心想,这下我可以和别人一样平起平坐了,也能够好好的办“祝福”了,这生动的表现她自以为赎了罪孽后的欢快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可没料到鲁四老爷的一声断喝彻底击碎了她的愿望。于是她被赶出鲁四老爷家的日子当然也就为期不远了。于是当“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她已经不在鲁四老爷家做佣工了也就不言而喻了。此时只见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无疑她已到了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的地步了。这表明她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很明显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但后来当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突然发光了”。而这“发光”是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她所产生的对魂灵的怀疑而萌发的一丝希望,她希望死后能免除更大的苦痛与恐怖,这就从骨子里体现了封建礼教观念给她带来的伤害,不但考虑现世,还要考虑来世,这样祥林嫂的死也就必然,悲剧意味就更强烈了。从而让人们感叹:这是多么可怜的人,又是多么值得可叹呀!寄寓了人们带给她的无限同情与伤感。因此,这里的“画眼睛”,更能给读者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深沉的悲哀。总之,一个眼睛,别样眼神,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做人,勤快耐劳,到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坚忍顽强,到麻木迟钝,只求死后平安的悲苦命运的轨迹。它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和封建

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过程,我们也就见微知著,从她的眼神变化中看到了旧制度一口一口地吞噬善良的劳动妇女,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罪恶本质。真可谓是“一圈眼神细刻画,写尽人生悲苦命”啊!

悲剧则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这是我们对悲剧最直接的一个了解。但悲剧在美学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本质?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悲剧从两个方面揭示矛盾冲突:一方面正面的事物在毁灭中显示其价值,在暂时失败中预示着未来的胜利;另一方面反面事物在其暂时胜利中暴露了它的虚弱和必然灭亡。如果说真正的喜剧接近悲剧,那么真正的悲剧则同时预言着旧事物最后喜剧的到来。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美。悲剧是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他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失败和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等等,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它是对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完全是不同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理论中提出:第一,“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第二,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他说:“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得人的模仿”,“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第三,悲剧所引起的对人的恐惧与怜悯之情,在积极方面能起“陶冶”作用。他说:“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在道德上震撼人心的同时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以后,在悲剧理论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他从矛盾冲突出发来研究悲剧,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里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黑格尔的悲剧理虽有庸人主义的调和气息,但值得注意:第一,承认悲剧矛盾冲突的必然性。在黑格尔看来,悲剧是两种合理观念斗争的必然结果,肯定了悲剧矛盾的必然性。但悲剧的根源不是现实生活中各种物质力量或阶级力量的矛盾冲突,而是两种伦理观念的冲突。第二,在黑格尔的悲剧矛盾冲突中,抹杀了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在理论上混淆了现实中美丑、善

恶的斗争,因而看不到悲剧冲突本身是反映着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第三,黑格尔的悲剧观还具有一定的乐观主义因素,他强调悲剧通过双方的冲突,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悲剧所毁灭的是双方的片面性,肯定了双方的合理性。例如在《安提戈尼》中两种伦理力量互相冲突,在冲突中两者的片面性被扬弃,国法和家法本身都得到了肯定,这就是所谓“永恒正义”得到了正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首先批判了黑格尔的悲剧观,认为他不从生活出发,而从理念出发规定悲剧的本质,这实际上是宿命的观点,企图将悲剧的概念和命运的概念连接在一起。他认为命运的概念是和科学的概念相矛盾的,不可调和的。其次,他还认为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情,与艰苦斗争有联系,但又不能等同。例如“航海者同海作斗争,同惊涛骇浪和暗礁作斗争;他的生活是艰苦的,可是难道这种生活必然是悲剧吗?有一只船遇着风暴给俺叫撞坏了,可是却有几百只船安全抵达港口。就假定斗争总是必要的吧,但斗争并不一定都是不幸的。结局圆满的斗争,不论他经过了怎样的艰难,并不都是艰难,并不都是痛苦。而是愉快,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性的。”再次,他还批判了黑格尔认为悲剧中死者都有罪过的思想。最后,他还反对黑格尔的悲剧矛盾冲突的必然性的思想。车尔尼雪夫斯基给悲剧下的定义是:“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他说:“悲剧是人的苦难和死亡,这苦难或死亡即使不显现出任何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无论人的苦难和死亡的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苦难和死亡反正都是可怕的。”但我们认为在生活中并不是任何苦难与死亡都是悲剧,正如生活中并不是任何可笑的事情都是喜剧一样。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悲剧理论,虽然强调了悲剧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却否认悲剧矛盾的必然性,这恰好暴露了他的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关于悲剧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科学的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对悲剧的本质作了深刻的说明。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剧本《济金跟》时曾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至今的悲剧性的冲突”。悲剧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体现着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社会力量,与反动社会力量所进行的斗争,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历史的进步从来都是艰难曲折的。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在维护传统制度的旧势力面前,新生力量总是显得薄弱,加之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在善与恶的殊死较量中,往往是新生力量的失败和毁灭。“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正义受挫,革命失败,善良遭毁,英雄蒙难,愈能暴露现实存在的不合理及其必然灭亡的趋势,愈加充分显示出实践主体的合理要求和必然胜利的曙光。这样的悲剧作为一种崇高悲壮的美,必定使人在悲伤中深思警醒,在愤怒中激励斗志,在惊叹中鼓舞信念,在感奋中增添追求真理的勇气,悲惨的结局却能产生震撼激荡的特殊美感。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里所说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指那些合乎历史必然性的人类进步要求和美好品质。这里所说的“毁灭”是指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遭受到的挫折、失败和牺牲。在毁灭中表现正面人物巨大的精神力量。老舍曾说:“悲剧是描写在生死关头的矛盾和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正是“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就是正义的实践暂时被否定而终将被肯定,体现出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历史进步的艰巨性和最后胜利的必然性。因此,悲剧对象的本质是正面的、积极的,具有一种崇高的美。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新生力量新生事物总会在斗争、失败、再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悲剧的美学意义就在于通过悲伤痛苦唤起同情与怜悯之情,启人深思,激励斗志,奋发向上,增强信念,勇敢地为争取胜利而斗争。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悲剧的矛盾虽然仍然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但是与旧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在旧社会剥削阶级占了统治地位,特别是在他们日趋没落的时候,他们的阶级本性就是压制新生力量,与历史的必然要求相对立。这时的悲剧就不是暂时的局部的,而是普遍的必然的。这个矛盾,只有推翻了统治阶级之后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消灭了剥削阶级,有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从总的情况看历史的发展与必然要求是一致的。悲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也是暂时的,局部的。悲剧的矛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也是可以解决的。

悲剧在毁灭的形式中肯定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是对丑恶事物的揭露。这种揭露和喜剧中对丑恶事物的揭露有不同的特点。喜剧中是撕掉“美”的外衣揭露丑的本质,引起人们的笑声;悲剧则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在悲剧中丑恶的事物是作为美好事物的敌对力量。

这悲中含有一份惊喜,一份震撼,一份壮烈,一份升华。我们在欣赏悲时,也和这生命、创造以至这拼搏精神一起,进到崇高壮美的境界。伤感是对价值、力量、性格、生命诸有被否定被毁灭的痛楚、困惑、惋惜和不平,是对在对抗中所表现的生机勃勃、英勇顽强的性格的景仰和敬畏。在悲恐哀号中,一种誓不低头的精神、前仆后继的精神、追根溯源的精神、慷慨激昂和庄严雄伟的精神便油然而生,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向上、向前、向完美。

推荐第2篇:《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

暑假,我精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比起文学本身的东西,《李尔王》给我的更多是人性,理性的思考。首先,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它。《李尔王》这部作品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从此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故事曲折而又悲惨,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现在我们简单剖析下书中的人物和内容吧。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悲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

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读罢这本书,我的心不能平静,我想说,正如之前我们读过的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哈莫雷特》一样,故事是悲的,可是明知道是故事,我还是深深得被感染了,说不出的滋味。联想到的只有几个词语,社会,人性···口蜜腹剑是对《李尔王》最确切的注释,这个社会这样的现象这样的人太多了,就像书中的人物,有昏庸的诸如老国王,有善良的诸如小女儿,有虚伪恶毒的,诸如大女儿,二女儿和她们的爱人,太多了,不过殊途同归,几乎所有人的下场都很悲惨。深究之,都是社会造就的人性。从中,我感慨很多,面对以后的生活,坏的东西总会有,当然也会有好的东西,而且我坚信,积极的方面还是主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做个好人,然后善待他人,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与人相处。

推荐第3篇: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内容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欢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乎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小女儿成了悲剧。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也正在于此:人都喜欢被赞美,都喜欢溢美之词。但人们还希望这些话都是真诚的。于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只有这一个角度。

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李尔的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逆与大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避而不见,一直到最后李尔在暴风雨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的冷酷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爱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益世界中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两个已婚的女人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起,最终“恶有恶报”,这些都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黑暗的、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悲剧,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应该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曾经厌弃她,他曾经剥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么能允许“美”和“善”全身而退呢?

推荐第4篇:《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

河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中国语言文学类(对外汉语)张彬学号:2009166001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内容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欢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乎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小女儿成了悲剧。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也正在于此:人都喜欢被赞美,都喜欢溢美之词。但人们还希望这些话都是真诚的。于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只有这一个角度。 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李尔的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逆与大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避而不见,一直到最后李尔在暴风雨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的冷酷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爱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益世界中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两个已婚的女人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起,最终“恶有恶报”,这些都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黑暗的、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悲剧,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应该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曾经厌弃她,他曾经剥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

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么能允许“美”和“善”全身而退呢?

关于李尔王的形象问题,有人评价他是一份昏聩专制的暴君,我实在不敢苟同。作品一开始不就点出了他年轻时的英勇有为吗?另外,像肯特、葛罗斯特这样既仁义又富有智慧的贵族对他忠心不二,特别是肯特,即使被流放还要乔装打扮一番留在李尔身边当仆从。奥本尼公爵对李尔也是极其尊重的。倒是像爱德蒙这样的野心家对李尔及其忌惮——这样一对比本身就说明了李尔是一位贤明的、极富有个人魅力的君王。如果说李尔王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如此),那么剧情的起承转合正是随着李尔性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君王的李尔,深受臣民的爱戴,也因此而自负。正因如此,他才会看不到考狄利亚真挚而朴素的感情,错信高纳里尔和里根的花言巧语。君王大抵都是如此,功成名就之后就开始了自我崇拜和自我膨胀,被奉承遮蔽了眼睛。于是他的悲剧也因此开始。然而两个女儿对自己的冷酷和无情,瞬间的变化,巨大的心理落差,从根本上打击了他的内心,将他的自我膨胀和自我崇拜摔得粉碎!他从前所信的一切:大臣们的敬畏与奉承,脚下的土地,甚至他的价值观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大臣们敬畏的,不是他,而是他手中的权力,此刻他什么都不是了。世道即是如此。可变为一介草民或者说是阶下囚的他,摆脱了所谓的君王的身份与权力的羁绊,他的心反倒变得澄澈起来。于是,他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小女儿——可爱的考狄利亚,也重新认识了世界的本质。这时候他的心灵应该是宁静祥和的吧——抛却了世俗的纷争拂去了心灵上的尘埃,这不正是佛家所言“禅”的境界吗?就在这时候,李尔死了,与其说李尔因悲痛而死倒不如说李尔是带着微笑死去的。像李尔那样一个看透了世事、大彻大悟之人,是不适合活在那样一个虚伪的、被权力和利益异化了的世界上的。所以,他必须死。于是,他羽化了,成了基督的天使,成了佛。

其实在《李尔王》中,那个小丑到是个很有趣的人物。他的戏份很少,似乎每次出现都是在插科打诨,好像没有他这部作品仍然完整。但他却是作品中唯一一个冷静的人,唯一一个既身在剧中又超脱剧外的人,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人物。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又洞察世间万物的神明。他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深深的哲学意味,他是李尔性格变化的推动着,是剧情的推动着。他的每一句话都在启迪着李尔,同时也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极大嘲讽与反思。正是这个小丑的出现,在不断地嬉笑怒骂中将人们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是的作品反映现实的意味更加强烈和犀利,在不经意间,作品的深度又进了一层。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在《李尔王》中,不仅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了,连恶的东西也被毁灭了,而且还毁于“恶”本身。高纳里尔和里根的自相残杀不仅仅在于加重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在于向人们传达一种希望,正如中国那句老话:恶有恶报。他们自身的下场正验证了“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这是他们应有的下场:恶终将会被美和善撕得粉碎,世界终究还是美的。

推荐第5篇:李尔王读后感

口中出蜜,心必剑——《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推荐第6篇: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一部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

----《李尔王》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张胜2008101000

2莎士比亚从喜剧创作转向悲剧是迅速而突然的,喜剧的明朗天空突然变得阴暗起来,心情突然由愉快变为悲愤,唱的歌儿也由甜美的情歌转为哀歌,笔锋从抒写人的和谐、生活的乐趣一转而刺向罪恶的现实和人的丑恶灵魂,活泼取笑、揶揄诙谐的乐天性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庄严、肃杀、紧张、恐怖的气氛,这种转变并不是随意的、偶然的,它存在着其必然性。在莎士比亚写作悲剧的时代里,专制政体的进步性已经开始丧失殆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贵族集团内部的分崩离析明朗化起来,代表贵族利益的王室与资产阶级争夺政权的斗争日趋激烈,国会与英王第一次发生了尖锐的分歧。伴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程度日益深重,他们在担负封建势力的压迫外,有多了一重灾难。清教徒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妨害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残酷现实,人们不能不寻求解释,也渴望把悲惨不幸的人生搬到舞台上。莎士比亚以他敏锐的头脑,深刻的洞察力,强烈的是非感和人文主义理想,对这样一个社会生活能够得出超乎常人的认识来,也必然会作出自己的艺术反应,而悲剧就成了他用以表达这种情绪的有力武器。而《李尔王》则是表达莎士比亚这一情绪和这一社会现实的伟大悲剧的代表作。

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常常压抑不住感情的激动,悲愤的爆发,

直接让剧中人物对这个罪恶的社会和荒谬的生活发出愤怒的控诉和无情的诅咒。李尔在亲身经历了人民所受的苦难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

在莎剧乃至世界戏剧史中,《李尔王》一向以伟大庄严而雄浑的诗意,惊天地而骇鬼神的艺术力量著称。它以场面宏大、情节惊险、冲突激烈、感情狂暴、背景奇特及暴风雨的轰鸣和雷电的辉映,来呈现一个*社会的真实面貌,组成了一曲时代的悲怆交响乐。

《李尔王》是由一系列相互对立的因素构成的一出戏剧。剧中邪恶的两个姐姐(高纳里尔和里根)和善良的妹妹相对照,好哥哥(爱德伽)与坏弟弟(爱德蒙)相对比,葛罗斯特和李尔王则是两种父亲的比照。整出戏剧体现出了善与恶两种势力之间的冲突。

国王对待其三个女儿的不同态度使我们有这样的疑问:父母养育子女是否是为了日后能得到子女们的爱的回报呢?李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悲剧的一开始时是肯定的。而严厉的惩罚就是生活对这种私心的必然答复。当然李尔后来吸取了教训。李尔和葛洛斯特一样,他们俩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一个清楚的过程。他们俩都同样犯了严重的错误,同样因此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当初两个老人一意孤行,刚愎任性,终了却变得自轻自贱。

紧张激烈的场面和生动复杂的情节是联系在一起的,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都有这多条线索交错,多方面矛盾平行的特点。《李尔王》

的李尔一家是主线,葛罗斯特这一附属情节显然是用来加强主要情节的一种手段,是悲剧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的孤立的穿插,两条线索紧紧拧在一起,交错发展,互为烘托,使悲剧的外部冲突有着宽阔的视野,增加了悲剧的容量。

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李尔,他由于性格中某些固有的因素是他成为遭受灾难打击的悲剧人物。他的错误在于他为了做一个好父亲竟然在未去世之前就放弃了自己的王权。不幸的是,他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他虽然不再是国王了,但仍以国王自居,总之,他必须一如既往像国王那样的生活。他深受自我的支配,自我使他看不到他的孩子们的真是本性。他把唯一心地善良的小女儿逐出家门,因为这个小女儿过于真挚,不愿卑躬屈膝、阿谀逢迎以换取他的欢心。他放逐忠诚的肯特,结果错上加错,事实上却助长了敌对势力的气焰,从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剧中其他人物性格单纯,缺乏复杂性。考狄利亚是善良的化身,在她的身上具有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美德。她的两个姐姐,高纳里尔和里根则是邪恶的化身。她们虐待亲生父亲的暴行可谓罄竹难书,然而莎士比亚依然要展示出她们阴谋夺权的野心、无休止的欲望、通奸谋杀的卑鄙行径等邪恶。看来莎士比亚是有意是这样的安排邪恶无比的人走向万劫不复的灭亡。作家要让罪孽降临在作孽者的头上,要体现出恶人玩火自焚的命运。

剧中一种感情的基调支配着全剧。李尔的疯狂和随后考狄利亚的死在观众中有效的激起了怜悯之情。当李尔王抱着亡女的躯体走上台

时,这种怜悯悲怆之情被推向了高潮。

《李尔王》虽然是悲剧的结局,但它并不是悲哀的发泄,更不是恐怖的渲染,它的场面是优美的,比之那些喜剧的结尾还要感人。李尔和小女儿重逢的场面是真实的景象,又是梦、想象,是一个似乎不存在的幻境,是另一个美好的人间。一个被误解的女儿对父亲素来敬爱,这种爱是真挚的骨肉之情,是人的本性,她流着热泪说:“我的亲爱的父亲!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疯狂的灵药,让这一吻抹去了我那两个姐姐加在你身上的无情的伤害吧!”这样天真纯朴的语言,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情力量。莎士比亚用尽他的艺术才能,用最美丽的色彩画出了考狄利亚这个最光辉的天使般的形象。莎翁把考狄利亚变成了美的化身。同样,在李尔、爱德伽、肯特等人身上也看到这种美,它是悲剧的,令人伤心的;因而它就愈发的伟大了。正是这种被悲哀所强化的美抹掉了各种其它的思考,把我们的所有注意力和思索都吸引了过去。正是由于这种悲剧的美,李尔最后死在考狄利亚的尸身旁的场景才是令人心碎的,而不是恐怖的,它通过美好的形象的死亡,表现的是美的价值的毁灭,人的宝贵价值的毁灭,它使人震惊,更使人激愤,使人痛恨残暴的黑暗势力,从而增加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种悲剧的艺术力量是大团圆式的的喜剧所无法达到的。

《李尔王》把家庭冲突放到了社会冲突的背景之中,当时的英国处于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时代里,罪行在黑暗中猖狂,正义在对抗中毁灭,欢乐是有限的,痛苦却是无边的。《李尔王》正是从这一历史的高度上,以悲剧的结局概括了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如果说《哈姆

莱特》是青年的悲剧,《奥赛罗》是中年的悲剧,那么《李尔王》就是老年人的悲剧了。如果说《哈姆莱特》中阴谋和受害的范围只限于一个家庭内部的话,《奥赛罗》的悲剧也只是发生在个人之间、夫妻之间,那么《李尔王》的悲剧就远远超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画面,带有更多的社会性质。剧中的悲剧冲突比其他悲剧更激烈,坏人更为猖狂,邪恶势力更为强大。黑暗笼罩着整个时代,恶人六亲不认,每个人都竞相干着谋害别人的勾当,踩着别人的尸体向上爬。更进一步说《李尔王》的悲剧不仅是老年一代的悲剧,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几代人的悲剧。它给我们展示的悲剧世界是可怕的,真理匿迹,谬误横行,黑白不分。国家君不君,臣不臣;家庭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残;社会纲纪荡尽,道德沉沦,世风日下,权和利成了生活的唯一主宰,一切行为和关系都以此为准则。一切秩序,一切法律全被破坏殆尽。

《李尔王》就是伊丽莎白时代这一黑暗社会画面的真实写照,作者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已上升到极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人民群众悲惨绝望的生活境地,也为下层人民喊出了他们再也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仇恨的心声。李尔、疯丐、小丑等人在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荒野中缩成一团,忍饥受饿,无处藏身的景象,就是那一时代“到处是穷人”的流民图,再现了劳动人民灾难深重,凄惨可怜的生活图景。这部剧不仅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特征方面充分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面貌和实质,就是在许多细节上也都是那一时代的真实再现。比如爱德伽装成的疯子汤姆,就是当时流传的民

间传说中的人物,这种乞丐有着那个时代鲜明特征。第二幕第三场中爱德伽独白中的一段就是当时流传着的一首描写这种乞丐生活的无名诗。剧中那些歌谣和民间传说,也都描绘了那一时代的社会情况。另外从一些台词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的习俗和风尚。例如葛罗斯特说的“最近这一些日蚀月蚀果然不是好兆头”,爱德蒙说的“这些日蚀月蚀果然预兆着人士的纷争”这一类话,也确实是当时发生过的自然现象,并在当时被看作凶兆,引起了人们惶惶不安和恐惧。

《李尔王》不仅是一部家庭的悲剧,更是一部社会性的悲剧,和巨大的社会性毁灭力量相比,个人对悲剧的作用和影响大大减弱了,因为事情全部是朝着违背人的意愿的方向发展,无论你如何立身行事,总有一个死亡的结局在等待着你。莎士比亚借葛罗斯特之口高喊道:“他的罪名是正直!”这句警世名言是作者对不公道社会的抗议,它的深沉回音震动着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们,也震动着后世,同样震动着我们的心灵。

推荐第7篇:李尔王读后感1000

李尔王读后感1000

假树上永远不会结下真实的果实

——读«李尔王»有感

“父亲,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空间和广大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富有淑德、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李尔王读后感1000。”这是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的表述。

“我厌弃一切凡是敏锐的知觉所能感觉到的快乐,只有爱您才是我的无上幸福……”这是二女儿里根的表述。

多么娓娓动人的口才,说得李尔王心花怒放,将财产给了她们,然而她们真有如此爱她们的父亲吗?不,她们对爱的告白其实是对金钱的渴求,她们对亲情的表述其实是对财富的欲望,她们对父女情的理解其实是被利益蒙蔽双眼的表现。

而李尔王最珍爱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的回答却是“父亲,我没有话说,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对啊!亲情的爱只是因为您是“我”的父亲,而对您的感激与孝敬,不会因为言语的诱人而变得更加崇高,不会因为金钱的“万能”而变得更加伟大,更不会由于私欲的“渴望”而变得更加至高无上光彩夺目;相反它们会因为言语的花俏而变得低下,会因为金钱的伪装而变得卑贱,会因为私欲的愚昧而失去光彩。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人类那可耻的虚荣心所赐。考狄利娅那普通的“名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亲情的“真实”——普通而平凡,读后感《李尔王读后感1000》。

然而李尔王却因此大怒,与她断绝父女关系,难道他这个高高在上的君王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吗?难道他这个父亲对亲情的理解也只是语言的动人、表面的华丽、不断满足虚荣心的奢侈,毫无真情实感吗?

考狄利娅“只是缺少娓娓动人的口才,一些违心的言语,凡是心里想到的事,总不愿在没有把它实行以前就放在嘴里宣扬。”她所以失去欢心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为,或是不名誉的举止,而是她“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求恩的眼睛。一条她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

人们的虚荣心是多么奇怪而可耻!只喜欢别人把你当贵重稀有的物品而捧得高高,却不知道别人已把自己当作无用易碎的玻璃花瓶,不知道自己的短处,还一味地挑剔别人的毛病与错误。当一个人不断希望得到别人的奉承与讨好时,那么这就是他“毁灭”的开始。

时间证明了一切,两个女儿排挤他,冷落他,只有被他遗弃仇视的小女儿考狄利娅来关心爱护他,最后用她的生命换回了她“真正”的父亲,弥天大谎破灭了,此时美丽诱人的言语成了万恶的根源。言语的诱人,言语的“伪装”,言语的“虚假”历历在目,痛之入骨。回想当时肯特公爵的劝阻是正确的,他甚至用生命作为代价对他说道:“有人不会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可并不是无情无义!”而现在已回天乏术了。

这是虚荣心“导演”的一部愚昧父亲害死自己善良女儿的可悲电影。

这不正说明了我们平时的一句话“忠言逆耳”,而且也证实了人们的虚荣心有多么强烈,对于平时普通的言语都要求美丽动听,对于不需要舌头,只要行动的事却要天天宣扬于嘴边,然而紧随着的将是幻觉、泡影与虚伪。

当肯特公爵被逐出国家领土时,曾对李尔王的两位大女儿祈愿道:“……愿你们的夸口变成实事,假树上会结下真实的果实……”可谁都了解人们的虚荣心永远会携带着虚伪与丑陋,夸口不会变成实事,假树上永远不会结下真实的果实。

推荐第8篇:李尔王

张洁 2009020217 中文2班

理想人格的灭

——读《李尔王》之我见

《李尔王》不是莎士比亚最完美的作品,但20世纪以来的众多批评家都将其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李尔王》并非莎士比亚虚构的,这个故事很早就流传着,是莎士比亚将其从口头传说的简单形式上升成为戏剧艺术形式。在传说中,《李尔王》拥有一个比较愉快圆满的结局,但莎士比亚却以悲剧来诠释这个故事,这中间寄托了莎士比亚无以言说的理想人格。

《李尔王》是双线叙说的戏剧。主线讲的是年迈的英国国王李尔想要退休,决定将国土一分为三,分别赠与自己的三个女儿。他让女儿们用语言来表示对他的爱的多少,以此来作为分得土地多少的依据。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巧舌如簧,骗得了大片的土地。小女儿考狄利娅的情感朴实真挚却因不善表达而没有分得土地。所幸的是,法国国王慧眼识珠,迎娶考狄利娅成为法国王后。退位后的李尔遭到了两个女儿女婿的嫌恶和压迫,最终被他们扫地出门。可怜的李尔几近疯狂,暴走荒原。与此同时,辅线讲述的是李尔的臣子葛罗斯特伯爵父子。葛罗斯特受其狡猾阴险的庶子埃德蒙欺骗赶走了正直善良的大儿子埃德加。之后,埃德蒙为了获得自己父亲的爵位在里根和其丈夫康华尔公爵面前告发父亲,使葛罗斯特被挖去双眼。葛罗斯特在埃德加的帮助下活了下来。高纳里尔和里根同时爱上了埃德加。考狄利娅在得知李尔的遭遇后,举兵讨伐高纳里尔和里根解救苦难中的父亲。李尔在忠臣肯特和弄人的帮助下与考狄利娅会合。在战场上,考狄利娅和李尔战败被俘。奥本尼公爵发现妻子高纳里尔和埃德蒙的奸情,于是派埃德加和埃德蒙决斗,埃德蒙被杀死。高纳里尔和里根两个双双死于为埃德蒙争风吃醋。由于埃德加的密令,考狄利娅在狱中被杀死。李尔抱着小女儿的尸体心碎离世。

在剧中,高纳里尔、里根和埃德蒙虚伪阴险,心狠手辣,陷害欺骗自己的手足,甚至残忍地迫害自己的父爱,是邪恶的化身。但事出总有原因,同样是儿女,

为什么会对父亲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法兰西王: 这太奇怪了,她刚才还是您的眼中的珍宝、您的赞美的题目、您的老年的安慰、您的最好、最心爱的人儿······

李尔王最初的计划也是要在考狄利娅的看护下终养天年的。从这里,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李尔分给三个女儿的爱是不平等的。而埃德蒙作为格罗斯特的庶子,在很长的时间里是被他的父亲羞于提起,也是不被承认的。

爱德蒙: 大自然,你是我的女神,我愿意在你的法律之前俯首听命。为什么我要受世俗的排挤,让世人的歧视剥夺我的应享的权利,只因为我比一个哥哥迟生了一年或是十四个月?为什么他们要叫我私生子?为什么我比人家卑贱?我的壮健的体格、我的慷慨的精神、我的端正的容貌,哪一点比不上正经女人生下的儿子?为什么他们要给我加上庶出、贱种、私生子的恶名?贱种,贱种;贱种?难道在热烈兴奋的奸情里,得天地精华、父母元气而生下的孩子,倒不及拥着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之间制造出来的那一批蠢货?好,合法的爱德伽,我一定要得到你的土地;我们的父亲喜欢他的私生子爱德蒙,正像他喜欢他的合法的嫡子一样。好听的名词,“合法”!好,我的合法的哥哥,要是这封信发生效力,我的计策能够成功,瞧着吧,庶出的爱德蒙将要把合法的嫡子压在他的下面——那时候我可要扬眉吐气啦。神啊,帮助帮助私生子吧!

埃德蒙陷害哥哥埃德加的动机从人性的角度看,也是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而产生的恨。我们不能不感叹,可恨之人,总有他的可怜之处。戏剧发展到后来,高纳里尔和里根赶走了父亲,埃德蒙陷害父亲。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读者所能够给予的同情范畴。这也不再是简单的对爱的需求,而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驱使。这样的极端个人主义是当时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的膨胀,一种扭曲的体现。

李尔和葛罗斯特在剧中是遭到儿女抛弃的两个可怜老头。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切很大一部分是他们咎由自取。李尔原本是一个专横暴虐、刚愎自用的统治者。最为一个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国王来说,他听惯了甜言蜜语,虚荣心极度膨胀。他听不得考狄利娅的诚实的话语,恼羞成怒,将女儿赶出家门,最终导致了自己被另外两个女儿欺辱。葛罗斯特与李尔同样感情用事,缺乏理智的思考。他轻信

了庶子的谗言,不相信言辞木讷的长子的为人。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时,就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样的人物形象是莎士比亚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愚昧腐朽的一种折射。他们在剧中的遭遇,在莎士比亚的心中并不是真正的悲剧。因为最后,李尔和葛罗斯特都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李尔在遭遇种种磨难后领悟到了更多平常人生的真理。

李尔 你以为让这样的狂风暴雨侵袭我们的肌肤,是一件了不得的苦事;在你看来是这样的;可是一个人要是身染重病,他就不会感觉到小小的痛楚。你见了一头熊就要转身逃走;可是假如你的背后是汹涌的大海,你就只好硬着头皮向那头熊迎面走去了。当我们心绪宁静的时候,我们的肉体才是敏感的;我的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一切其他的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儿女的忘恩!这不就像这一只手把食物送进这一张嘴里,这一张嘴却把这一只手咬了下来吗?可是我要重重惩罚她们。不,我不愿再哭泣了。在这样的夜里,把我关在门外!尽管倒下来吧,什么大雨我都可以忍受。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啊,里根,高纳里尔!你们年老仁慈的父亲一片诚心,把一切都给了你们——啊!那样想下去是要发疯的;我不要想起那些;别再提起那些话了。

这样的改变对于李尔和葛罗斯特来说是一种升华。即使最后李尔死亡了,也是在明明白白的情况下离开的。

相对于其他两个女儿,小女儿考狄利娅是戏份最少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这场悲剧里的重要角色。善良,诚实,理智,勇敢是考狄利娅的性格特色。虽然莎士比亚没有花很多的笔墨正面描写这位女主角,但是作家通过两个姐姐的行为突出考狄利娅的性格。剧本将两个姐姐写得越阴险狠毒,就越突显妹妹的善良;姐姐越虐待父亲,就越体现了妹妹对父亲的爱。考狄利娅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想人格。这个角色没有缺陷,毫无瑕疵,几乎是完美的。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人物是不会在现实社会出现的。这只是莎士比亚对于自己理想中的人格的塑造。鲁迅曾指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剧中,考狄利娅的死亡是作家理想人格的破灭。这就仿佛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梦里有最完美的你爱的人,但是这个梦被戳破了。美好的事物轻易被摧毁,是的剧本达到了悲剧的顶点。

《李尔王》的悲剧给人一种淋漓尽致的痛,毫不迟疑的将伤痛一步步展现出来。这样一种理想的破灭,是任何人都很难承受的伤痛。

推荐第9篇:李尔王

此剧主要情节为:年老的李尔王情绪低落,希望把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在分封的时候,他让每个女儿都说说对他的爱戴,借此安慰自己的心。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全力的赞美国王,只有第三个女儿考妮狄娅因表达了自己的朴实而真挚感情被李尔驱逐,(经典语句为Love and be silent),去法国做了王后。在把国土分给两个女儿之后,李尔的女儿立刻变脸虐待他,但李尔并没有发疯,而是默默忍耐她们的折磨,他认为这是自己误解考妮狄娅,理应受到的惩罚。就在他自怨自艾的时候,来了一个圣徒安慰他。李尔对圣徒说了自己对考妮狄娅犯下的错误,并懊悔的表达了自己的绝望:他觉得考妮狄娅再不会原谅他了。但圣徒却说,考妮狄娅一直爱着她的父亲。原来,这个圣徒就是考妮狄娅。考妮狄娅在法国得知李尔的困境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支军队,秘密在英国登陆,因为放心不下李尔,所以特地在开战前,来探望李尔。最终,考妮狄娅的军队大败英军,李尔又变成了李尔王。《李尔王》这部文学作品被定义为悲剧,对于这种定义,从其故事中的大多数正面主角的悲惨命运来看,我是认同的,并在初读之后对于悲剧的定义不加怀疑的认同。但是再次品读之后,尤其在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重新审视文本之后,我个人认为将它定义为悲剧是不妥的,至少它不是典型的悲剧作品。得此观点,原因有二:一,故事的结局终将是正义战胜了反动,反面人物无一例外的被斩杀。二,在这部作品中共出现了十二个主要人物,在这十二主要人物中,除两个人物(康华尔公爵和里甘)之外的其余十个人物都通过各种途径最终实现了自我心灵的慰藉——即实现了本我或者自我的超我意识,而超我意识的实现就是决定其非典型悲剧性质的关键。

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并非都能实现自我的超我意识,亦或说实现自我的心灵的慰藉。但是在《李尔王》中,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找到多个这样的人物,同样,也可以找到多种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途径。阐释为什么某个人物通过某种途径就实现了自我心灵的慰藉,便是精神分析方法的作用所在了。

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第一种途径:本我享乐意识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心灵的浅层慰藉(层次是根据此种途径的在文本中的现实意义界定的,间接通过与其他人实现的途径比较而得出)

代表人物:李尔、

文本中,李尔根据其三个女儿对他表达的爱慕之词的优劣来给予领土与权力,哪个女儿的说辞越是甜蜜,就越能讨得李尔的欢心,所分得的领土面积和权力也就越大。如果去除这个情节的人物关系(父女关系),单独解读的话,我们可以说它反映的是一个年迈的男人在争取年轻女子的欣赏和赞美,从而获得作为一个男性的心底深处出于性的满足。文本中还提供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李尔的妻子已去世多年,加之以作品中并没有出现与李尔产生性关系的另一名女子,所以我们大可以这样理解:李尔的生活长期出于性缺失的状态,并且由于年老体迈,很难得到身体上的性的满足,因此这个情节所涉及的李尔潜意识中渴望得到心理上的性的满足就合情合理了。

我在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对李尔大女儿戈纳瑞对他表达的以下爱慕之词发表过看法。

“父亲,我对您的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我爱您胜过视力、世界的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计得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兼有天恩、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不曾有一个女儿这样爱过他的父亲,也不曾有一个父亲这样被他的女儿所爱;这种爱使口舌和言辞都无能为力;我对您的爱比所有上述都加起来还要多。”

当时的看法是这样的:我想,这段说辞不太适合对一个女儿对父亲说,它适合对自己爱到无法自拔的情人说,最适合一个男子对她心爱的女子说,还要有个附加条件——俩人都被爱情冲昏了头脑,都出于一时的„„冲动,男子若是无意说出还可能是出于真心,若是不然,肯定如同戈纳瑞一样,是别有用心的。女子若是出于感动而假装相信,那还可以理解,若是真是死心塌地的信以为真,那她和李尔王一样绝对是个傻瓜,并且注定要悲剧„„

现在来看,对于戈纳瑞的这段说辞还应该补充这么一点:它满足了李尔心底深处作为男性的出于性的虚荣心的满足。

如果这么分析的话,科迪利娅作为李尔最心爱的一个女儿,她的赞美的说辞应该是最能使李尔感到愉悦和快乐的,但是她那段不带任何激情色彩的说辞:“父亲,我们没有话可说„„没有„„可叹我不会把我的心事从嘴里说出来;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义务,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有一天我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誓约的丈夫,将得到我仪的一半的爱„„”不仅不能使当着众多臣子的作为一个国王的父亲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同时更加不能使李尔潜意识中对于性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因而李尔由爱生恨,没收了对小女儿全部的爱,由此开启了之后的悲剧历程。

综上所述,李尔的大女儿、二女儿使李尔本我的享乐意识得到了满足,具体的说是使李尔潜意识中对于性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因为我们可以说李尔得到某种心灵的慰藉,但这种慰藉显然不能上升到人性、人格的高度,对读者也无法产生理性的启示。因此我称之为浅层的心灵慰藉,换言之,深层的心灵慰藉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的共鸣。

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第二种途径:个人价值重新得到否定其价值之人的认可,心中郁结释怀,从而实现较深层次的心灵慰藉。

代表人物:科迪利娅、埃德加

文本中,科迪利娅由于没有向李尔表示虚假的谄媚之情,受到了李尔的憎恨和驱赶,痛苦而伤心的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埃德加也由于其兄弟埃德蒙的陷害,受到其父葛罗斯特的追杀,被迫装疯卖傻,藏匿于市井,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有三个共同点:冤屈与信念并存;其个人价值受到了最亲密之人(父亲)的完全的否定;他们都用自己不变的真心照顾了或疯或瞎的父亲。这三个共同点是他们实现个人心灵慰藉所必需的前提条件。我们不难理解身受冤屈的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无疑是痛苦的,又是时刻都充满希望的——他们相信真相总有一天会被他们的父亲知道,他们的真心总有一天会被认可,他们的个人价值总有一天会被重新重视——因此他们时刻都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我认为经历痛苦与磨难之后的真心比没有经历痛苦与磨难的真心分量更重,经历痛苦与磨难之后得到的幸福比没有经历痛苦与磨难得到的幸福更加温暖人心。因而,我认为科迪利娅与埃德加是幸福的,比没有经历此种变故的他们更加幸福。当李尔向科迪利娅认错的时候;当葛罗斯特得知埃德加是冤枉的,并当他知道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就是埃德加的时候,相信科迪利娅和埃德加的感受是一样的,他们是幸福的,心中长期的郁结解开了,他们的心情就像雨过天晴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顺畅,在那一刻,他们实现了自我心灵的慰藉,完成了超我意识的实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倘使我们有过因为或大或小,或人为或误会而受到冤屈,而冤屈在最后得以洗刷的经历,我们就可以充分体会到他们当时的幸福。

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第三种途径:能够在生命终结前弥补自己所犯的重大的过失,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与自我宽恕,实现自我心灵的深层次慰藉

代表人物:李尔、葛罗斯特

文本中,李尔和葛罗斯特都错怪了自己的孩子,并给他们的命运带来了苦难,当真理浮现于他们眼前时,他们忏悔了,葛罗斯特曾在自杀前(埃德加为唤起他的生的欲望,制造了假自杀)曾说:“要是埃德加尚在人世,神啊,请你们祝福他!”而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李尔和葛罗斯特都得到了他们子女的原谅,甚至是盛满爱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葛罗斯特含笑而死的时候,当李尔抱着科迪利娅尸体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负罪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在人生的结尾不再有任何的遗憾„„超我意识的实现使他们人生的最后阶段得以升华,正是这种升华,让读者们感动,至少我认为这样的结局是圆满的。尽管有人死去,但是它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杜鹃啼血似的悲壮的美。

其实在文本中还有多种多样的实现自我心灵慰藉的人和途径,比如埃德蒙在死前最后时刻想救回被自己下令杀死的科迪利娅和李尔,这种良知的觉醒,是他实现心灵慰藉的途径,也是我们在文本中唯一看到的他身上所闪现的人性余辉。

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我所用的众多精神分析角度中的这一角度看《李尔王》,它是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

推荐第10篇:李尔王

英语0411

2004520014

黄清萍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1681年后有人将其改为喜剧收场,一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重拾原作,此后,对本剧的益美之词有增无减,甚至被莎翁评为最伟大的悲剧.王权在文艺复兴时期是神圣至上的力量,李尔王一出场就命令女儿说出对自己的爱,透露出他这种怪异心态和专断独裁之间的深层关系.另外,剧中也表现出许多原型的家庭关系:手足的敌对意识,失去父母宠爱的恐惧,父母害怕子女冷漠无情等等.近四个世纪以来,李尔王收到两极化的评价,例如在莎剧中,没有一场像本剧一样,让不公不义,如此暴孽嚣张的而又无需受到惩罚,使本剧既充满令人难堪的痛苦,又有被喻为如神曲或贝多芬交向曲般的壮阔,雪莱更誉本剧为最大的戏剧诗作。

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李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第11篇:英文经典作品《李尔王》读后感

英文经典作品《李尔王》读后感

原创: 陈晓君

【编前按】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研究项目\"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探索构建\"高中英语三维课程\"为教学载体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课题主持人陈晓君老师在湛江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42)班、2019届高二(17)班开设了英文经典作品欣赏选修课,该课程专题四是欣赏莎士比亚著悲剧经典代表作——《李尔王》,陈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十第二单元《李尔王》剧本节选后,又组织观看由该剧改编的电影,还引领学子写学习感想,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请欣赏湛江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42)班陈婉莹同学撰写的《李尔王》读后感。

How Should Parents Treat Their Children?

Chen Wanying

What I learn from \"King Lear\" is that a parent should treat all his or her children equally and that a person can not enjoy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given away, like power.

King Lear always favours his third-born daughter Cordelia, therefore, apparently, the two elder daughters, Goneril and Regan, are unsatisfied with him.During the time that Lear has power, Goneril and Regan are willing to put up with him and even tell lies to satisfy him.It is a wise father to know his own child, but unfortunately Lear is not such a wise father.Then the two elder daughters begin treating him disrespectfully once Lear has lost his power and there is nothing they can get from him.Hard-hearted though the two daughters are, I won\'t speak for Lear\'s treating his daughters unequally.

Meanwhile,one of the reasons why Lear comes into friction with Goneril and Regan is that the daughters are unwilling to pay for his soldiers.For the two daughters, the soldiers are not only unneceary but also very expensive to keep.But for King Lear, the meaning of the soldiers lies in that he feels that he still has power.However, he doesn\'t have it anymor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imagination and the reality is so cruel that he grows mad.

All in all, parents should have equal love for their children.And 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either stop imagining enjoying what we no longer owe or simply not give away what we still desire to others.

同窗读后感:该文对戏剧角色分析细致,人物关系剖析深刻,如对\"李尔王因幻想与现实的落差而迷失\"作更深入的论述则对现实更有启示意义。

第12篇:《李尔王》优秀读后感3000字

科迪利娅含恨离世,李尔也悲恸欲绝地追她而去……观众的眼泪还在为悲情的结尾枉然不止,台上幸存的埃德加的声音却给我们悲伤的心情带来些许安慰,也让我们从悲情的《李尔王》中看到了些许希望。

埃德加终于成长起来了,从最初的天真无知到最后的坚毅成熟,这个男配角的一步步变化是让人惊喜和欣慰的。作为副线他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也和李尔王自我救赎的主线相得益彰,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埃德加怎样由一个无知的少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一、无知

埃德加在第一幕第二场一出场便走进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埃德蒙的圈套,甚至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开始匆匆逃亡。他是可爱的,听到弟弟处心积虑编织的“星相预言”,他打趣地问道:“你什么时候相信起星相学来了?”(第一幕第二场)他也是老实善良的,埃德蒙对他的善良也不禁感言:“一个忠实的哥哥,他的天性不但不会损害别人,而且也不疑心别人算计他。”(第一幕第二场)他更是天真的,甚至对着蛇蝎般恶毒的弟弟说:“我不久就可以听到你的消息吗?”(第一幕第二场)

就是这样一个埃德加,糊里糊涂担上了莫须有的反叛罪名。说他无知,并不是对他智商的贬低也并非出于鄙视,这里的“无知”,是对人情世故的无知,是对社会险恶,人性复杂的无知。也正是这种单纯无知,致使他轻信了弟弟埃德蒙的谎言而狼狈出逃。

在这里,埃德蒙的狡诈老练和埃德加的无知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埃德蒙自己说的,他之所以在第一步成功,原因是他对自己,对哥哥埃德加都很了解,他需要利用他所了解的个性来实施奸计,而身为哥哥的埃德加从来都没有觉察到自己和弟弟在出身地位上的不同。当然这也给后几幕他成长为英雄埋下了伏笔——他需要去成长,去发现和寻找自己。

二、迷茫

第二幕第三场荒原上埃德加的一段独白着实给整个《李尔王》增添了悲剧气氛。

台词只有一段,漫长的逃亡经历也被几句辛酸的话语草草带过,但是其背后所包含的艰辛和困苦,恐惧和绝望却令人心惊。这一段独白全是在诉说他自己如何逃亡,没有提及其他——试想一个沦落到只能想着自己的灾难的人的处境吧:他甚至都没有心情想自己为什么“不再是埃德加”的原因!可是,伤痛毕竟是伤痛,让他在自我放纵的同时也自我折磨着——“谁把什么东西给可怜的汤姆?恶魔带着他穿过大火,穿过烈焰,穿过水道和漩涡,穿过沼地和泥泞;把刀子放在他的枕头下,把上吊的绳子放在他的凳子底下,把耗子药放在他的粥碗旁边。”(第三幕第四场)

他的台词里多充斥着“五个魔鬼”的意象,他也频繁地念叨:“可怜的汤姆冷了”,“可怜的汤姆没有东西吃。”上述都充分体现了埃德加内心安全感的丢失,对前途和自身的迷茫。恐惧和绝望已经深锁他的内心。

在第三幕第四场的时候,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匠心独运地安排了两次巧遇,一次是李尔和埃德加的巧遇,另一次是埃德加和其父葛罗斯特的巧遇,这其中的戏剧艺术技巧着重体现在语言和舞台艺术上。首先是埃德加看到了追捕他的父亲葛罗斯特大叫:“这就是那个叫做‘弗力勃铁捷贝特’的恶魔,他在黄昏时候出现……他叫人眼睛里长白膜和针眼,成为斜眼;他叫人长兔唇;他还会叫白面发霉,给地球上可怜的人以伤害。”(第三幕第四场)字字句句充满仇恨地直面指控,可是此时他的身份是个流亡疯子,说的话也被认为疯话。倒是葛罗斯特的接话极具讽刺性:“陛下竟会跟这种人作起伴来了吗?”埃德加也不依不饶:“地狱里的魔王是一个审视,他的名字叫摩陀,又叫玛呼。”父子俩的一问一答看似互不干涉,却巧妙地外化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使得人物身份、动作、语言配合十分和谐,也增强了舞台效果。

第三幕第四场的李尔和埃德加相遇了,这种相遇也是整部戏剧主副线的第一次汇合。李尔好像在狼狈龌龊的埃德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悲惨情状,并固执地认为埃德加和自己一样是被儿女所害。此时的李尔已经完全认清了女儿们的真面目,并在弄人嬉笑怒骂的启发下后悔和成熟。当他看到同病相怜的埃德加,一样的流亡,一样的悲惨,却有不一样的“洒脱”和“超然”,他便唤他为“哲学家”,他认为埃德加比自己更能勇敢地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三个人都已经让衣服遮蔽了本来的面目,只有你保全着原形;没有文明装饰的人不过是像你这样一个寒酸的、赤裸的、两条腿的动物。”因而,激动的李尔脱掉自己的衣服在暴风雨里接受洗礼,洗掉心上的尘埃,洗掉曾经骄纵的无知,洗掉失去女儿亲情的悲哀,他要效仿的不仅仅是埃德加“身无衣物”,而是准备要和埃德加伪装得一样“身无他物”也正是这个原因,我认为李尔不是真疯,而是和埃德加一样装疯。

三、隐忍和悲情

还是在荒原上,埃德加发出了对命运的最强音:“与其被人当面恭维而背地里鄙弃,那么还是像这样自己知道为举世所不容的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可以永远抱着希望而无所畏惧;从最高的地位上跌落下来,那变化是可悲的;最穷困的人只能回到欢笑!那就欢迎我所拥抱的虚无的空气吧;你把他刮到绝境的人已经一无所求,不怕你了。”曾经糊里糊涂的埃德加终于从迷茫和绝望中惊醒,那留在“法庭上”的泪水和相似的命运终究让他开始了自我拯救,这一段天不怕地不怕的独白是埃德加人格成熟的转折,鲜明地昭示了“人”的力量。

只是“恢复父子关系和清白之身”的路还茫茫无期,振奋的宣言和美好的希望也是不足够的,幸而漫长的流亡让他收获了另一样珍贵的东西——“隐忍”,隐忍让他在复仇前更好地成长,让他更缜密地计划怎样为自己洗刷冤屈,让他也愿意承担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当然,最直接的是拯救了他的父亲葛罗斯特。

葛罗斯特在“跳崖”后发自内心地说:“从此以后,我要耐心忍受痛苦,直等到有一天自己喊了出来‘够啦,够啦’那时候,再撒手死去。”(第四幕第六场)因为那个“好心人”埃德加的话会一直在耳边回响:“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忍耐。”(第四幕第六场)然而在第五幕第二场快要结束的时候,曾经坚不可摧的父亲面对李尔和科迪利娅被抓走的时候再次脆弱不堪要自杀,埃德加是用自己的“隐忍观”对其循循善诱:“人必须忍受他们的离开世界,正像忍受来到这里一样。最重要的是准备停当。”故事发展到这里,他的隐忍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处于对长远的考虑,在自己不强大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冲动地“拿鸡蛋撞石头”,他的委屈和不甘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和机遇的筹码,只要毫不放松“准备停当”。到这里,埃德加不但找寻到了自我,也寻求到了真理,这和《李尔王》所要表达的发现自我,追求真理的主题呼应起来。

四、英雄

从无知到迷茫,再到隐忍和悲情,埃德加已经成熟了。当他勇敢地站在埃德蒙的面前,拿着剑要首刃陷害他的鬼魅,并义正词严地给他判罪:“要是你说一声‘不’,这一柄剑,这只手臂和我的全身的勇气,都要在你的心脏上证明你在说谎。”(第五幕第三场)埃德加的悲情和隐忍终究是爆发了!然而他还是君子般地给了埃德蒙解释和肯定,“父亲已为风流罪获得了惩罚。”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血腥地杀戮以泄私愤,而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认清自己,并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

葛罗斯特死了,科迪利娅死了,李尔也死了,肯特也要“登程上道”,于是莎士比亚给这个悲剧留下了小小的希望,让悲情英雄埃德加成长起来:

这惨痛时刻的重担我们不能不背;

感到的就说出来,而不是堂皇应对。

最老的人忍受得最多,

我们后生者流将看不到这么多,

也活不到这样长久。(第五幕第三场)

第13篇:从李尔王

从《李尔王》中寻找浮士德难题的答案

摘要:浮士德难题是歌德伟大的作品《浮士德》中提出的一个难题,即人在人生奋斗之中不可避免要在“灵”与“肉”,本性欲求与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进行选择。这个难题自然不是歌德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歌德之前的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中已经对于浮士德难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李尔王》;浮士德难题;个人欲求;道德律令;心灵与社会

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李尔王老了,他决定放弃王位,把自己的国家交给三个女儿。于是他叫来三个女儿高纳里尔、里根、考狄利娅,问她们有多爱他,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说要献出自己全部的爱,把孝顺父亲看做唯一的使命与幸福,而三女儿考狄利娅说自己不可能只爱父亲,起码自己以后要分一半爱给丈夫。这使得李尔王大怒,剥夺了三女儿的继承权,把国家都给了大女儿大女婿和二女儿二女婿。大女儿和二女儿在得到了李尔王的国家之后,就露出了贪婪的本性,他们苛刻的对待李尔王,最后在暴风雨中把李尔王逼到荒野之中。在暴风雨中,李尔王疯癫了。而在此同时,老臣葛罗斯特伯爵的私生子爱德蒙仇恨父亲和社会对自己私生子身份的轻视,而密谋夺取父亲的家业,他先陷害自己的异母哥哥爱德伽,使得葛罗斯特与爱德伽反目,爱德伽被逼逃亡,而后他又向李尔的女儿们告发自己父亲救济李尔的事情,使得葛罗斯特惨遭剜眼。

大家都知道事实上三女儿是李尔王最爱也是最爱李尔王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李尔王真的不懂得大女儿和二女儿说的不可能是真的么?当然不是的,李尔王惩罚三女儿是因为三女儿违反了社会的道德律令,她说的虽然是自己的心里话,是真话,但是这话是不符合社会的道德律令的,这个社会的道德律令要求她应该说让父亲高兴的话,这样父亲会高兴,也就是要她说些善意的谎言,三女儿之所以不那么说,是因为觉得这不符合他自己心灵的道德律令。

在李尔王中,爱德蒙这个人物非常重要,他乃是克莉迪亚的反面,爱德蒙的个人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有着严重的冲突,他因为是私生子,受到父亲和社会的轻视,他大喊道:“难道在热烈兴奋的奸情里,得天地精华、父母元气而生下的孩子,倒不及拥着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之间制造出来的那一批蠢货?”面对社会道德律令对于个人欲求的严重损害,他起而反击,他信仰大自然的法则,认为为达目的应该不择手段,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喊道:“大自然,你是我的女神,我愿意在你的法律之前俯首听命。”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他陷害兄长,出卖父亲而毫无愧疚。他嘲笑父亲“他自己从不算计别人,所以也不疑心别人算计他;对付它们这样老实的傻瓜,我的奸计是绰绰有余的。”

个人欲求和心灵的道德律令与社会道德律令都有矛盾,高尚者的心灵道德律令选择反抗社会道德律令,而卑鄙者的个人欲求则通过利用社会道德律令来达到,由此成就了卑鄙者的通行证和高尚者的墓志铭。

二,“肯特从此远去,到新的国土走他的旧路。”

忠臣肯特是一位正直勇敢的人,他直言反对李尔王对三女儿的不公,结果被

放逐,然而他并未因此怀恨,在他走的时候他说:“肯特从此远去,到新的国土走他的旧路。”所谓的旧路,是他将坚持自己心灵的道德律令,即使社会道德律令制裁他。他在乔装改扮之后对自己说道:“我已经完全隐去了我的本来面目,要是我能够把我的语音也完全改变过来,那么我的一片苦心,也许可以达到目的。被放逐的肯特啊,要是你顶着一身罪名,还依然能够尽你的忠心,那么总有一天,对你所爱戴的主人会大有用处的。”他就这样又回到了李尔王身边,当时李尔王已经遭到大女儿的欺凌,肯特从新出现在李尔王身边,当李尔王问他能做什么的时候他说:“凡是普通人能够做的事情,我都可以做,我的最大的好处是勤劳。”

他两次怒打高纳里尔狗仗人势的管家奥斯华德,第二次被李尔王的二女婿处罚,他还认为肯特“这个人正是那种因为有人称赞了他的言辞率直,就此装出一副粗鲁的,目中无人的样子,以为搅扰造作,仿佛他生来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他......我知道这种家伙,他们用坦白的外表。包藏着极大的奸谋祸心,比二十个胁肩谄笑,小心翼翼的愚蠢的谄媚者更要不怀好意。”

一,凭着太阳神圣的光辉,凭着黑夜的神秘,凭着主宰人类生死的星球的运行,我发誓从现在起......二,肯特从此远去,到新的国土走他的旧路。

三,人弃我取是法理上所许可的。

四,你瞧他现在年纪老了,他的脾气多么变化不定;我们已经屡次注意到他的行为的乖僻了。他一向都是最爱我们妹妹的,现在他凭着一时的气恼就把她撵走,这就可以见得他是多么糊涂。

五,大自然,你是我的女神,我愿意在你的法律之前俯首听命。

六,难道在热烈兴奋的奸情里,得天地精华、父母元气而生下的孩子,倒不及拥着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之间制造出来的那一批蠢货?

七,最近这一些日食月食果然不是好兆;虽然人们凭着天赋的智慧可以对它们做出种种合理的解释,可是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却不能否认是上天对人们所施的惩罚。

八,人们最爱用这一种糊涂思想来欺骗自己;往往当我们因为自己行为不慎而遭逢不幸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我们的灾祸归怨与日月星辰,好像我们做恶人也是命运注定,做傻瓜也是出于上天的旨意......我们无论干什么罪恶的行为,全都是因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驱策着我们。......真是绝妙的推诿! 九,他自己从不算计别人,所以也不疑心别人算计他;对付它们这样老实的傻瓜,我的奸计是绰绰有余的。......既然凭我的身份,产业到不了我的手,那就只好用我的智谋;不管什么手段只要使得上,对我来说,就是正当。

十,我已经完全隐去了我的本来面目,要是我能够把我的语音也完全改变过来,那么我的一片苦心,也许可以达到目的。被放逐的肯特啊,要是你顶着一身罪名,还依然能够尽你的忠心,那么总有一天,对你所爱戴的主人会大有用处的。

十一,凡是普通人能够做的事情,我都可以做,我的最大的好处是勤劳。

十二,说我年轻,我也不算年轻,我不会为了一个女人会唱几句歌而害相思;说我年老,我也不算年老,我不会糊里糊涂地溺爱一个女人

十三,那篱雀养大了杜鹃鸟,

自己的头也给它吃掉。

十四,这个人正是那种因为有人称赞了他的言辞率直,就此装出一副粗鲁的,目中无人的样子,以为搅扰造作,仿佛他生来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他......我知道这种家伙,他们用坦白的外表。包藏着极大的奸谋祸心,比二十个胁肩谄笑,小心翼翼的愚蠢的谄媚者更要不怀好意。

十五,好人上足枷,因此就走好运也说不定呢。

十六,晚安,命运,求你转过你的轮子来,再向我们微笑吧。

十七, 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

老父满囊金,儿女尽孝心。

命运如娼妓,贫贱遭遗弃。

十八,老的一代没落了,年轻一代才会兴起。

十九, 您研究的是哪一门学问?

抵御恶魔的战略和消除毒虫的方法。

二十,我的命运多么颠倒,虽然做了正义的事情,却必须抱恨终身!

二十一,一个疯子是绅士呢还是平民?

是个国王,是个国王!

不,他是一个平民,他的儿子却挣了一个绅士头衔;他眼看着儿子成了绅士,他就成了一个气疯的平民。

二十二,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与大意,反不如缺陷能使我们有益。

二十三,天神掌握着我们的命运,正像顽童捉到飞虫一样,为了戏弄的缘故而把我们杀害。

二十四,当我们能够说“这是最不幸的事”的时候,那还不是最不幸的。

二十五,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是这时代的一般病态。

二十六,忍耐和悲哀互相竞争着谁能把她表现的更美。

二十七,我不知道一个人愿意受他自己的幻想的欺骗,相信他已经死去的时候,那一种幻想会不会真的偷去了他的生命的至宝。

二十八,罪恶镀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用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

二十九,对于不喜欢悲哀的人来说,这似乎已经是悲哀的顶点,可是在极度的悲哀之上,却还有更大的悲哀。

第14篇:李尔王 摘抄

肯特

你究竟要怎样,老头儿?你以为有权有位的人向谄媚者低头,尽忠职守的臣僚就不敢说话了吗? 君主不顾自己的尊严干下了愚蠢的事情,在朝的端人正士只好直言极谏。保留你的权力,仔细考虑一下你的举措,收回这种鲁莽灭裂的成命。你的小女儿并不是最不孝顺你;有人不会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可并不就是无情无义。

考狄利娅

陛下,我只是因为缺少娓娓动人的口才,不会讲一些违心的言语,凡是我心里想到的事情,我总不愿在没有把它施行以前就放在嘴里宣扬;要是您因此而恼我,我必须请求您让世人知道,我所失去您的欢心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动,或是不名誉的举止;只是因为我缺少像人家哪样的一双献媚求恩的眼睛,一条我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虽然没有了这些使我不能再受到您的宠爱,可是惟其如此,却使我格外尊重我自己的人格。

考狄利娅

总有一天。深藏的奸诈会渐渐显出它的原形;罪恶虽然可以掩饰一时,免不了最后出乖露丑。

爱德蒙

人们最爱用这一种糊涂思想来欺骗自己;往往当我们因为自己行为不慎而遭逢不幸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我们的灾祸归怨于日月新辰,好像我们做恶人也是命运注定,做傻瓜也是出于上天的旨意,做无赖、做盗贼、做叛徒,都是收到天体运行的影响,酗酒、造谣、奸淫,都有一颗什么星在那儿主持操纵,我们无论干什么罪恶的行为,全都是因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驱策着我们。

李尔

可是你是我的肉、我的血,我的女儿;或者还不如说是我身体上的一个恶瘤,我不能不承认你是我的;你是我的腐败的血液里的一个淤块、一个肿毒的疔疮。

《李尔王》 中的一字一句一针见血,就算是装疯卖傻的埃德加,精神不振的受到良心谴责后疯疯癫癫的李尔王,他们的仰天长啸或是自我调侃无不透露着莎士比亚对于人性的探知,展示了他敏感的天赋。 尽管是一部悲剧,但结局并没有令我哀伤,相反的,是一种畅快,善恶最终得到应有的回报,工于心计的人也最终明白他们所做的都是徒然。、

最后引用残雪的读后感:人是多么软弱的动物,他对于自己的弱点又是多么的无能为力;收到天性所控制的人要不随波逐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每一种的放纵,都会遭到相应的惩罚。世界不会因为人的认识而变得更美好,但世界很可能因为人停止对它的认识而毁灭。这里的世界,指的是人性的世界。

第15篇:读《李尔王》有感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短浅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大女儿和二女儿达到目的后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自食其果。但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他其实也就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是不能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也不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稳当的。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久月深,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后,他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人间真情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李尔王自祸其身又祸及他身的教训有两点:其一是不该不留余地倾其所有而只剩两手空权;其二是不该昏然不分善恶地寄托残生。

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但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是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者而对待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他们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

书中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和地位他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他甚至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那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他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是他之所以这样的一个重要原因。

葛罗斯脱的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相信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世事无常至于使悲喜在瞬间交替,而命运无常至于使乞丐与国王一夜之间换位。恩将仇报,认敌为友,美貌黑心,丑相热肠,魔性假语,佛性真言,这就是人类的智愚善恶,这就是生物的弱肉强食,这就是宇宙的相生相克。

苍苍者天,茫茫者地,轮回之中,皆循真理。善报者恶尽,恶报者善哉。今世前因,后世今果。得等于失,善同于恶。迷于五行中,醒于三界外。苍苍者生,茫茫者命,存亡谁握,贵贱何别,人物非异! 马哲思想感悟: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价值观人生观的对待

意识的能动作用

动静

联系发展

第16篇:浅谈《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浅谈《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李尔王》是莎翁四大悲剧之一。莎翁站在先进思想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产生理想君主的思想。在剧本里,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思潮,无可置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莎翁写的悲剧往往激荡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罪恶,他的理想又与现实发生尖刻的矛盾,人文主义理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危机。在剧中,代表人文主义理想的考狄利娅、肯特等人物被反动势力逐出宫廷,而黑暗势力如吕甘、高那里尔、爱德蒙等代表人物获得权势,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但是尽管如此,莎翁从未放弃对人文主义的追求。

在戏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专制君主。一直以来,他都拥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法令,不许别人违抗。平时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偏爱谄媚之言,性情反复无常。当他要分国土给女儿们时,他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他听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甜言蜜语,感到非常高兴,给了她们丰厚的财产。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实话。李尔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断绝了和她的父女关系,把她“驱逐出境”,嫁给了法国国王。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尔王平时是多么昏庸、残暴,偏听偏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暴君,一个极端专制主义的化身。莎翁一贯反对暴君、暴政,因此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

李尔王在受到两个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流落到荒野上。这是李尔王思想上的转折点。他在风暴中亲自感受到了人民所受的痛苦。在经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袭击的同时,李尔王内心也经历了一场更强烈的风暴。李尔王在苦难中重新认识现实社会,在苦难中重新体验人,认识人,并进而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命运和一切不幸者命运的共同性的认识,构成了李尔王恍然大悟的最高瞬间之一。爱德伽乔装汤姆出现,使李尔王吓了一跳: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竟成了这个样子吗?“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想一想他吧。你也不向蚕身上借一根丝,也不向野兽身上借一张皮,也不向羊身上借一片毛,也不向麝猫身上借一块香料。„„来,松开我的纽扣。”从这个赤身裸体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上,李尔王认识了人的本相。他现在理解了,从前所有一切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概念,不过是幻想而已。扯去衣服的动作表明李尔王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决裂。他在暴风雨中发了疯,但头脑却比以前更清醒了。由此,他的思想开始转变过来,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他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真诚的爱,其他都不重要。他悔恨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这种事情。这些正是莎翁所肯定和歌颂的人文主义原则。李尔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对封建君主的期望,标志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莎翁对李尔王前一阶段的昏庸专横持批判态度。当李尔王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思想起了变化,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后,莎翁便以新的眼光肯定他、赞美他。

在剧中,莎翁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如考狄利娅、肯特、弄人等。他们是本剧的一代新人。他们“诚实、机智、坚持真理,忠于父辈和君主,敢于同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体现了莎翁维护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其中考狄利娅就是突出的代表。在莎翁的戏剧中,考狄利娅是他塑造的最美好的形象之一。她犹如黑暗现实中的一座灯塔,寄托了莎翁的人文主义理想。考狄利娅从内心里面深爱她的父亲,但即使如此,她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肯用谎话来欺骗父亲,牺牲真理,借以获得大片国土。为了取得父亲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用甜言蜜语回答李尔王。这时考狄利娅想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 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真诚待人的原则。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

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内心深爱着父亲,但她也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地爱父亲。对于由此而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考狄利娅没有后悔。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各自的尊严是和真理、诚实以及正义的概念分不开的。同情心、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能力是和他们与生俱来的。甚至于当他们明知一说出真话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时候,他们也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高贵品质。

考狄利娅的爱情观,像莎翁戏剧里的其他主人公一样,就是强调真挚的爱情。勃艮第公爵因为考狄利娅失宠而停止向她求婚,考狄利娅当即也表明自己不愿意嫁给他。面对失宠的考狄利娅,为人文主义思想鼓舞的法兰西国王则毫不犹豫地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啊,失去了财富,方显出你最富有„„我欢迎她做法兰西臣民的王后。”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婚姻应该是自觉自愿的,爱情不容许掺杂物质利益的谋算,决不能拿金钱去衡量,收买。考狄利娅最终嫁给了真正欣赏她的法国国王。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胜利。莎翁对考狄利娅的肯定,正是对人文主义原则的宣传与肯定。

在君臣关系中,肯特对李尔王的态度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特忠诚而又耿直,敢于直谏,劝谏李尔王不要错误对待考狄利娅。他也不因李尔王不听他的忠告把他驱逐出境而抱恨李尔王。他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始终忠于李尔王,装扮成仆人照顾他。李尔王流落到荒郊以后,肯特同情他,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保护他。莎翁通过肯特赞扬了忠诚高尚的精神。

除了剧中主要人物李尔王外,葛罗斯特和爱德伽也在时代的风暴中经历了大的转变过程,思想上向人文主义转变。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王相似。至于爱德伽,他在剧中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他开头跟一切有钱人一样,尽情地享乐:贪酒,爱赌,好色。此时的爱德伽是一个幼稚无知的浪荡公子。被逐出后,爱德伽无以为生,经历了与被逐出田园的无业游民同样的生活,与人民共患难,从人民中学到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经过了千辛万苦,爱德伽在风暴中挺下来了,并成长为一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预示着未来必将取得新的和谐与光明。

在剧末,李尔王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考狄利娅,象征着他最终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在监狱里,父女俩的灵魂获得了人文主义的和谐与温暖。尽管李尔王和考狄利娅死去,但“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莎翁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剧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却实现了,理想的社会秩序重又建立。

第17篇:王尔敏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读后感

王尔敏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读后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有着灿烂文化,一个处处充满美感的国家。然而,在近代战争的枪炮声中,这个古老的国家犹如一座古屋,被暴徒残忍的炸毁,剩下了满堆的瓦砾;它犹如一头睡熟在笼子的雄狮,任人拿着鞭子抽打,滴着淋漓的鲜血。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写满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最没有骨气、最没有人格尊严和最不愿意提起的一段痛史。

近代中国的遭遇是伴随着不断运动的而展开的,通商、鸦片、条约、利益均沾、侵略、推翻„„这样一种复杂前进的过程,伴随着深刻的自卑与自豪相纠缠的情结。就不得不说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化和演变。在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士大夫的眼中。中国是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他们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世界以中国为中心。称西方为“夷”。是一种无知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有三种弊端:政治上的为我独尊,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文化上的自圆其说。其突出表现为英国1793年派遣马嘎尔尼与1816年派遣的阿美士德来华时中国士大夫的表现。

1793年,当时乾隆皇上还在位,英国马嘎尔尼率众多的科学家、医生、作家等90人组成的使团来大清拜会乾隆。9月,在热河行宫,马嘎尔尼使团两次谒见乾隆皇帝,带来了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送上了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地球仪、毛瑟枪、榴弹炮、装备110门大炮的军舰模型、钟表、洋布等,他们骄傲地展示着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科技成果,满以为大清国会感到震惊,但乾隆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这些都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英国人的所有要求被乾隆皇帝一概驳回,并在回复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件中留下了那句传世名言:“天朝

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第二阶段是西力冲击下衍生之新观念(1860~1880),这期间,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有所觉醒。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后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刺激了中国士大夫,他们开始转变了对西方的态度。这时出现了三个比较重要的思想:用民制夷,用商制夷,以夷制夷。虽然这些思想与先前自我优越感比较起来,是有所进步的,但是,微小的进步在强大的敌人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其突出表现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面对鸦片战争的失败,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他们大声呼吁:“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可见,在他们看来,“悉夷”、“师夷”是“剿夷”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悉夷”,才能知“夷”之长于我之处,才能“师夷”,用“夷”之长处补我之短处;只有“师夷”才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才能“剿夷”,取得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伟大胜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把“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实践。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而且间接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大规模引进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但是对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讳莫如深,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则坚决抵制和反对。 然而甲午战争打碎了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梦想。并迫使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加剧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95年,中日甲午之役,洋务救国的美梦彻底破碎了。近代思想发展进入了

第三阶段。其主要思想有: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号召,以“变法”、“改制”为旗帜,期望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改革封建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他们从洋务活动中体会到,洋务派单纯照搬某些外国的制造技艺是不够的。他们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他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道出了革命的残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并在1898发动了公车上书,进而引发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和没有实权的维新派在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的政变中, 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第四阶段是以“三民主义”为代表的思想。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平等”、“自由共和”、“实业救国”、等主要思想 。以辛亥革命为以及为维护共和的斗争主要事件。

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但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是行不通的。从主观上来说,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虽然赶跑了皇帝,去不免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雨妥协。虽然当时先进的真诚的希望建立独立的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绝不让革命成功。

第四阶段主要为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中国大众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齐主要思想前期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以科学的民主为口号。

1916年3月,“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生因素,就这样被消除了。从此新文化运动开始逐渐淡去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一般性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此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等)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另一部分人(如胡适等)则沿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他们接受了马列主义,转变为“具

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才是能够令中国独立富强的方式,开始极力宣传十月革命,成为共产主义在中国被广泛了解的契机。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潮流。资产阶级的道路也继续走下去了。最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取得了反帝反封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并在共产党领导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第18篇:《李尔王》中的傻瓜形象与悲剧元素

《李尔王》中的傻瓜形象与悲剧元素

①摘 要:

在《李尔王》这部戏剧中,有两个主要的元素让人难忘。一个是对“傻瓜”的理解,另一个则是悲剧之所以会成为悲剧。《李尔王》中就有一个人被称作“傻瓜”,他的行为怪诞,语言犀利讽刺,不论权贵,都一视同仁。傻到对什么都无所畏惧。对昔日的国王像对待常人一样的愚弄、取笑、讽刺和尊敬,不因他曾是国王而多一分谄媚,少一分正直。对待现在的掌权者,一样能从她们的卑劣行为出发,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可耻。就在最后被捕而执行绞刑时,没有丝毫的战栗,照样挺直了腰杆。悲剧就是不该发生却偏偏发生的事。就像李尔王不该只为了考狄利娅的一句话,而大发雷霆,在一怒之下糊里糊涂的分配了土地。埃德蒙不该只为了一己的欲望而攻于心计,最终闹的个家破人亡。“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给人看。”

关键词:李尔王

傻瓜

悲剧 ②剧情简介:

年老的李尔王想要退位,希望把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在分封的时候,他让每个女儿都说说对他的爱戴,以她们对他爱戴的程度给她们分配国土。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竭尽全力的赞美国王。只有小女儿考狄利娅因表达了自己朴实而真挚的感情被李尔驱逐。但是考狄利娅因为她的诚实得到了法国国王的欢心,去法国做了王后。在把国土分给两个女儿之后,李尔王的两个女儿经过商量以各种借口想把他赶出去。被两女儿赶出家门悲痛的李尔与他的随从格罗斯特在风雨中碰到了可怜的汤姆,也就是格罗斯特中了埃德蒙诡计而下令驱逐的儿子埃德加。一路上只有他最忠心得大臣也是被他放逐的肯陪着他。考狄利娅在法国得知李尔的困境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支军队,秘密在英国登陆,要给父亲讨回公道。与此同时,高纳里尔与里根都爱上了为了得到王位陷害父亲与哥哥的埃德蒙。最终,小女儿的军队大败,她和李尔都被抓起来了。埃德加找到了埃德蒙并且与他决斗,最后埃德加杀死了埃德蒙。爱德蒙发布秘密处以他们死刑的命令,直到他死前才揭露这个密令,但已太晚,虽然李尔杀死了想暗杀小女儿的杀手,但是考狄利娅还是死了。而在李尔抱着她去寻找大伙时,高纳里尔毒死了里根,而她自己也自杀死去。李尔过于悲伤,最后崩溃而死,老臣肯也要到天堂去侍奉他的王。最后,只有埃德加一人活着,他经历课一系列悲剧的洗礼长成了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大智若愚:

“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 ① 为莎士比亚创作,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出自鲁迅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第15期(1925年2月23日) ②住放声大哭”③

我想这句话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么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来不公待遇的人吗?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旧忠诚的人吗?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是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抛弃真情的人么,不惜攻于心计的人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

李尔王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两个女儿后,就带着100个武士,整天过着无聊的生活,除了打猎和戏弄玩耍别人,整个欢乐就建立在他的那个“傻瓜”身上。“傻瓜”在这幕剧的中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连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名字也没有,李尔王总是叫他“傻瓜”和“孩子”,他也倒很愉快的自称“傻瓜”。戏剧中的每个人都知道他是傻瓜,连他自己都明白这一点。可是从整部戏来看,“傻瓜”真的是傻瓜吗?他虽然靠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语言来取笑于众人,但仔细斟酌,他的话里有话,句句都是对李尔王的讽刺,句句都深入人心,句句都是别人不敢说却都心知肚明的真理。“傻瓜”傻到死心塌地的跟着一个失势的老人,去对抗两个心如蛇蝎的女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更别说是女人中的小人了。“傻瓜”傻到对什么都无所畏惧。对昔日的国王像对待常人一样的愚弄、取笑、讽刺和尊敬,不因他曾是国王而多一分谄媚,少一分正直。对待现在的掌权者,一样能从她们的行为出发,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可耻。就在最后被捕而执行绞刑时,没有丝毫的战栗,照样挺直了腰杆,大骂卑鄙可耻的小人。从“傻瓜”的行为来看,他的智商可能真的有些缺陷,但是他的心智确实无比的明晰。他明白谁是谁非,他明白在利与义面前应该站在哪一方,这是大智若愚的模范。

④“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摔碎给人看”

“父亲,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空间和广大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富有淑德、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这是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的表述。

“我厌弃一切凡是敏锐的知觉所能感觉到的快乐,只有爱您才是我的无上幸福……”这是二女儿里根的表述。

多么娓娓动人的口才,多么美好,让人感到多么温暖,多么幸福,难怪李尔王要把二分之一的国土分给她们。悲剧的开始总是伴随着最美好,最温馨的感觉。

“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是三女儿考狄利亚的表述。 ③

⑥⑦ 《莎士比亚全集》译林出版社 1998.5版 朱生豪译

第86页

出自(《论语〃阳货》。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④

⑤ 《莎士比亚全集》译林出版社 1998.5版 朱生豪译

第6页

《莎士比亚全集》译林出版社 1998.5版 朱生豪译

第7页

《莎士比亚全集》译林出版社 1998.5版 朱生豪译

第7页 ⑥⑦听着多么的忤逆!老人辛苦的把儿女抚养长大,换来的只是这一句吗?即使你再怎么的老实,再怎么的笨拙说几句好听的话又怎么呢。李尔王的要求并不多,妻子早死,自己把三个女儿抚养成人,现在老了,还要把自己一辈子打拼下来的国土分给三个女儿。而条件只是女儿一句表示对自己的爱的话语都得不到。那关于李尔王对考狄利亚的处罚谁又能怪罪他什么呢?

其实这正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元素的独特运用,大家都认为是不义的人,其本身却是悲剧的人,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命运的悲剧赋予的。就像爱德蒙一样,不同别人的命运地位,被迫的使他起来夺取应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人物的悲剧元素都是命运先给他一个悲剧的角色。

对于三个女人不同的回答,李尔王给出了三个不同的决定。给懂得说好话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每人一本的国土,什么也没给不懂讲话的三女儿,除了他的诅咒。在这里整个戏剧的悲剧色彩就奠基好了,他悲剧的命运正式开场。讲好话的两个女儿,最终会露出可憎的嘴脸;老实的三女儿却会按照他的名分一如既往的爱着李尔王。他最终被只爱财富的“好女儿”折磨得发狂了。他流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开始意识到考狄利亚的真挚和两个口蜜腹剑的女儿的卑劣,但是悲剧的镣铐却不会因你一时的悔恨而放过你。与李尔对比他的两个大女儿,就卑劣的多了虽然同样是难逃命运的惩罚,但她们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她们的人生里没有亲情,也没有爱情,只有相互利用、相互伤害,去追求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利益。我想这样的人是白走一遭的。

对于考狄利亚,我只能用完美来形容了,相比昏庸的父亲,狠毒而虚伪的两个姐姐,考狄利亚是善良、诚实、懂得真爱、盛气凌人的。虽然她的戏份很少,但一定是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她是因为善良而拥有气质的,这样的气质是容不得半点虚伪的。我本以为她可以高贵地生活在法兰西国王身边,但很遗憾,这样一个女孩最终还是因为为父亲打抱不平而被害死了,难道善良也有错吗?

这里有三种悲剧元素:一是犯错的人致死都不明白自己的错误,就像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一样;二是发错的人中途反省却无力回天,只能看着自己的错误越来越大,就像李尔王;三是原本无辜的人被卷入别人的错误之中,毁灭了自己的一生,就像考狄利娅和埃德加一样。显然,这三种悲剧中最后一个格外的令人怜悯,考狄利娅一直被人称赞和同情就可以理解了。把那么美的东西毁灭怎么不叫人怜悯呢?

孙波

10014022

第19篇:《虎王归来》读后感(李玮轩)

《虎王归来》这部电影很精彩,接下来我就讲讲里面发生的故事吧,《虎王归来》读后感(李玮轩)。

武小松因为小妹被老虎抓到洞里去了,所以下决心要把小妹救出来。武小松来到离山上不远的的地方喝了八碗奶,准备走的时候被老板娘抓住了,却遇到了真老虎派来寻找武小松的刺猬,刺猬叫\"滚滚\",滚滚一直给武小松带路,途中遇到了两只假老虎。第一次也遇到老虎,一看就知道不是真老虎,因为这只老虎的尾巴被武小松扯断了还不疼,所以肯定是冒牌货;第二只老虎很厉害,武小松叫了几个小和尚用了十三揍天棍,才把假老虎给打败了,原来是穿着虎皮的狐狸,读后感《《虎王归来》读后感(李玮轩)》。最后,在刺猬的带领下,武小松终于见到虎王,虎王和武小松打了一架,虎王胜利,虎王说了几句话就让武小松和他成为了朋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我们人类不应该吃动物的肉,人和动物永远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把动物放回大自然,还应该保护动物。

第20篇:《虎王归来》读后感(李玮轩)

《虎王归来》这部电影很精彩,接下来我就讲讲里面发生的故事吧,《虎王归来》读后感(李玮轩)。

武小松因为小妹被老虎抓到洞里去了,所以下决心要把小妹救出来。武小松来到离山上不远的的地方喝了八碗奶,准备走的时候被老板娘抓住了,却遇到了真老虎派来寻找武小松的刺猬,刺猬叫\"滚滚\",滚滚一直给武小松带路,途中遇到了两只假老虎。第一次也遇到老虎,一看就知道不是真老虎,因为这只老虎的尾巴被武小松扯断了还不疼,所以肯定是冒牌货;第二只老虎很厉害,武小松叫了几个小和尚用了十三揍天棍,才把假老虎给打败了,原来是穿着虎皮的狐狸,读后感《《虎王归来》读后感(李玮轩)》。最后,在刺猬的带领下,武小松终于见到虎王,虎王和武小松打了一架,虎王胜利,虎王说了几句话就让武小松和他成为了朋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我们人类不应该吃动物的肉,人和动物永远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把动物放回大自然,还应该保护动物。

《李尔王读后感.doc》
李尔王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