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安德烈读后感

2020-07-23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十几岁的时候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我读到母亲对儿子说:“十八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花的植物” 时,我有种窃喜,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惶恐于自己健忘的记忆和匮乏的知识中,因为我再也记不清一首完整的古文长诗,不能明确的辨识出某个文字、音乐抑或美术作品的作者经历、时代背景、主旨含义

等等,这种紧张现在看来很可笑,因为只要有时间、我愿意,这些都是不难以补课的!一本《辞海》足以让我们记住每一个字句、弄清楚每一个事实,只是这真是我所需要担心的吗?

我所要担心的应是我有没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消化这些东西吧,因为这所有的一切最终要内化成一种温和理性、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气度,而能决定心智的唯有生活本身,于是有一对朴实的父母双亲,一个完满的家庭环境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纵然给他们给不了我如何富庶的生活,但却让我体味到厅堂厨房间的岁月静好,即便琐碎的事物在我看来亦是美好无比;他们虽不曾与我深刻讨论历史哲学,却任由我自由发挥、慢慢体悟,于是我温和地接纳种种说辞,却能保留自己的思考判断。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推荐第2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乌发青丝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槃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

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推荐第3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的人。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任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就是我”。

推荐第4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母亲是当你与整个世界为敌,她也会默默支持守护着你的女人。

母亲是当你漂泊到世界尽头,她也会不断寄出一封封家书的女人。

母亲是当你受到伤害,她会用你最爱吃的糖醋小排安慰你的女人。

母亲是当你无数次跌倒,在一旁不断加油,看着你自己慢慢爬起来,越走越稳,笑中带泪的女人。

而母亲却也是将要看着你成长,坚强,然后和她分离的女人。

读《亲爱的安德列》,深深体悟到了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掩卷之后,不由泪流满面。想到了龙应台对孩子的用心之真挚,也想到了天下所有母亲对于孩子的爱。

我的妈妈是一个很风趣很幽默的人,她曾经对我说我是一个更年期的小孩,而她是一个青春期的母亲。

的确,有时候我对她实在是太暴躁了,面对她的叮咛和嘱咐,我只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而她呢,她始终怀着一颗少女的心,用最诚挚的爱来对待我,即使我对她发脾气,她也只会笑呵呵的看着,因为——我是她的女儿,是她血肉相连,用生命的力量孕育出来的骨肉啊。

所以她只是那么看着我,用心,用爱来温暖我,引导我面对这峥嵘世界,然后看着我抽身离去,长大后只是偶尔来一个电话,吃一顿饭,她就会很满足。

想来天下母亲都是如此,甘愿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默默坚持,默默守候,默默离开。

很喜欢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嘲笑,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推荐第5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中国,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

推荐第6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7.02.01黃淑貞 壹、本書重點:

一、誠如龍應台的序寫的-要認識一個十八歲的安德烈-她的大兒子

二、十八歲也許是青澀的歲月,也許是要熟不熟的萌芽期,也許是邁入成年時身心、思想各方面需要趨於穩定的關鍵期,但是時空因素,長期無法了解安德烈的發展狀況,讓身為母親的龍應台,僅憑藉著簡短的關懷,甚至斷章取義,調皮的回應問候,讓母親飽受煎熬與不安。因此想出用書信的方式,企圖從字裡行間去解讀安德烈的思維,希望孩子的成長是合乎父母的期待的。

三、這三十六封信主要還是鎖定在安德烈的生活樣態、對未來個人的發展及當下的準備、以及安德烈青少年階段碰到的心理心聲,不管個人、家庭、乃至國家、世界等觀點,可以說透過龍應台拋磚引安德烈娓娓傾訴,中間有平等直來直往的辯白,更有兩代同年齡時不同的環境背景導致的不同生活品味與習性,但這還是小事一樁,重要的是彼此從中激發出對國際事務的關懷與觀點。

四、冥冥中感受到安德烈在父母擁有博士學位下,覺得自己無法超越父母,因此可能平庸一生。這真是一個很好的訊息,有機會適時給予正確的價值觀,龍應台也展現了個人核心價值觀-有興趣、會快樂,就值得追求。更說明了:多唸些書,可以增加自己選擇工作的機會。我想很多小孩不 1

見得能很清楚這些關聯,因此透過書信挖掘安德烈的腦袋裡裝些什麼東西,讓龍應台有表白自己作為母親的核心想法及對孩子期盼的看法,是浪跡天涯的母親,遙遠教養子女的方式,母愛的光輝表露無遺。

五、母親養兒育女之心普天下應該都一樣的,但龍應台背景更特殊,對孩子

的責任與思念應該更甚於我們。原本單純的想了解孩子而以書信發表於專欄,卻意外的引發身為中國人的母親的內心觸痛,原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這經還是可以公諸出來分享的,突然每個人心中的苦釋放出來了。

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龍應台這麼宏觀世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都

可以將母親對子女的教導、關心,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一個南台灣漁村少女,透過教育,登上國際舞台,我們以她為榮。在客觀、公正之中,對世界做出了很多思想上的公平、正義的貢獻。在光環中不失謙虛,知己知彼,是安德烈與飛利浦的好榜樣、好母親。雖然年齡不同,但一來一往的對話中,看到每個人不但有對事情不同的透視,更有著更人因個性特質喜好而有不同的感受與認知。可以發現世事對人的影響是多元的,以後要更寬容的欣賞、接受周邊的人、事、物。

七、可惜的是,孩子有關『性』的議題,仍然是中國父母尚無法公開探討的議題,在書中也許被刪除了,也許尚在整理階段,不管如何,如何指導此階段的孩子有關「性教育」,一問一答之間,也許會讓人很招架不住。

八、本書最後一封信看完後,突然有停止的感覺,沒有起承轉合直至終了,

好像跌至山谷,突然採煞車,沒了!

貳、讀後心得

一、的確,每個母親都有經歷過要如何與子女溝通,戰戰兢兢,有時還

雞同鴨講,沒有交集,或各說各話,誰也沒錯的結局。

二、甚至父母的想法早就被子女設定好(或許是被子女看透吧),只要

子女開口問什麼,就可以知道父母要給的答案,因此問與不問全掌握在子女手中,這種歷程,相信每一個家庭都經歷過。

三、因此此書一出,四周同事,紛紛購買來看,我個人也是急於看完,

滿足個人想了解母子間的對話之好奇心。此書內容以國事、天下事居多,個人稍有所失望。因為現在的孩子面對的問題更多,更挑戰父母的能耐,個人需要經驗分享的渴望更強烈,希望龍應台還能有續集出版。

四、此書除了個人再看一次,深刻咀嚼、了解其中的對話內涵之外,更

再買兩本,一本給女兒看,一本給兒子看,然後再將我個人心得和子女分享,希望有更多機會多和子女雙向互動,了解母親心境,避免父母單向的輸入,期望更多子女的觀點回饋。

五、對於一個母親如此用心教養子女,非常值得我來學習,也看出龍應

台對家庭所應付的責任是很認真在擔負著,傳統中國婦女的美德影子可

見。

六、希望安德烈、飛利浦能成長得健康平安,帶給龍應台喜樂、欣慰!

推荐第7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代沟”一词常被用于解释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我们有代沟,跟你说不清说了。”常常会以这样的对话结束一段争论。然而,“代沟”真的能作为化解矛盾争论的依据吗?不是的,真正想要解决问题必须通过真诚相待的沟通交流,如同安德烈母亲和安德烈一样。 寒假,终于可以抛开语文书备课本,看代替他们的我喜爱的书籍了。“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母子渐行渐远,龙应台着急了,担心了,害怕了。为了更好更深刻地了解安德烈,龙应台通过家书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断断续续地7天,我细细品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与安德烈合作之经典——《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为震撼和情不自禁的心灵共鸣,以至于好多处被我划上了横线,做上了批注,还写上了感想。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接地气,仿佛就是昨天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我如同遇到了知音,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看完,然而我又舍不得看完,觉得很神奇,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我会惊喜地把一些自然段读给我爸妈听,当然,他们的反响不得而知,我妈妈是必须阐述她自己的观点的,她同样是位传统的女性,她还不能接受安德烈妈妈为之改变的那些观点和看法,因此很多我妈妈是听过就算了,依旧操持自己的那套传统的育子观念。

如此存在深深的“代沟”的不同的两代人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对话,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关爱。有些对话字字珠玑,让我印象深刻。

(一)“为荣”与“为耻”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以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有一个相反的东西却使我很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归属感:耻感。„„这份羞耻,使我知道我是一个台湾人。——

是的,“为荣”和“为耻”是联系在一起的。2013年,我们以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被称为“活雷锋”的孙茂芳为荣。“助人为乐”是历代传承的中华美德,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助人为乐”精神必代代相传,世世相教。“活雷锋”也是一人将“助人为乐”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最高称谓。2013年,我们以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刁娜为荣。为求助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还有最美保安李迎福,其实这样的他们在民间举不胜举。2013年,我们以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吴恒忠为荣,辛苦劳作10年为去世的儿子还清19万元的债务。多少人,认为死后就一了百了,所有的欠债还款已成往事,无从追究,但吴恒忠老人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传承了什么是“诚实守信”。2013年,我们以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钟晶为荣;以孝老爱亲,割脾救父刘培为荣;以教书育人,扶贫帮困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为荣。他们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无一不证明,身为中国人,我们是该多么的自豪、骄傲。

然而,2013年,也有不少的耻事。2013年,我们以作为公众人物,知晓“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国情却依旧不为所动,明知故犯的张艺谋为耻。2013年,我们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知名歌唱家梦鸽之子李天一为耻,违法不认还各种喊冤造假。

2013年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

李东生: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委,正部级)

付晓光: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

重后果,按程序免去其黑龙江省政府亚布力度假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职务,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

陈柏槐: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2013年11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季建业: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年10月,涉嫌严重违纪,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郭永祥: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曾任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2013年6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倪发科:原安徽省副省长,涉嫌严重违纪,2013年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刘铁男: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涉嫌严重违纪,2013年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

这些都是省部级管员,再小的就不计其数了,类似的人物,在2013年是举不胜举,能说这是国耻吗?台面上说“勤俭节约、互帮互助、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实际上却是这番景象。

这些羞耻,分分钟让我知道我是中国人,我是礼仪之邦的中国人。

(二)“紧拽”与“放纵”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技巧,不如让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中国式的教育虽不断地在强调“素质教育”,却往往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紧紧地拽着学生往你想他们发展的方向去,如中国的父母一样,希望他们一切按照自己的安排走,若有什么偏颇必定龙颜大怒,他们所希望的是你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完成父母的心愿,不要做什么出类拔萃的事情让自己难堪。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是经历了凤凰涅槃才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父母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深刻体验。哪怕父母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父母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仿佛有种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也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是的,安德烈妈妈同样也担心儿子将来变成冬天的蟋蟀,一事无成。很多父母也是,但是往往他们会担心自己孩子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地。你看,有多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员工、教师,有多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找到一个公务员的对象,自己的儿子可以找一个老师。与其说希望孩子的工作给孩子带来多少自由,那恐怕实属冠冕堂皇,仅仅只是说说罢了,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的,除非思想开化得早。

然而,在日后孩子生长的道路上,父母亲也许也会感到欲罢不能,遥控困难。因为我们不再是没有思想的芦苇了,我们长大了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越是否定,我们越要去探求,这也称之为叛逆,叛逆的孩子大多实属乖巧的孩子,只是被压抑的太久了,他们需要释放。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我们想要的自由也许往往被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所花的时间所取代。

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要给与一定的信任,我们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三)“年龄”与“辈分”

菲利普: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的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菲利普: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的学校里,你只要满14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爸或你妈的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们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由“大人”来为你代言。

诸如此类的还有问同伴是否去上厕所„„这些不仅只是两代人之间的,更多的,可能是两种文化之间的。——

这是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一如既往地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边读边发叹,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觉得龙教授完全是在与一个与她年龄背景同等的同事对话,而不是安德烈——她的儿子。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曾经大学生的我们都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比如现在的韩语,曾经我看和听都没有问题,但是交流完全就是个大问题了,现在被我抛弃了很久了,估计连听和看都不行了。看了他的文章,喜欢旅游的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当然也向往有这样一个思想开化的母亲。

“我们有代沟,跟你说不清了。”我们不能把所有与父母的矛盾缘由推到无辜的“代沟”身上,我们应当想办法去正确的沟通和交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正如《亲爱的安德烈》中所体现的一样,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而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作为母亲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那时候,如有争吵,便不会以“我们有代沟”结束争论了。

推荐第8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中国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推荐第9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书的背景介绍:作者是龙应台,生于台湾高雄县。知名作家,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思想深刻。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击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来,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龙应台的儿子,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是代表着两个不同国家,中间横着东西两方文化。等龙应台回到小男孩安安身边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并开始冷淡甚至排斥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所以龙应台一定要认识这位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开始使用书信进行沟通,这一写就是用了三年时间。三年的结果是就像书里说的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能和此书有着极大的共鸣,其实是因为安德烈与我同年,皆生于1985年,只是我们的教育背景不同。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当我拿起来时就没有放下手。这其实就是本母子书信集,深有感悟。它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万千,从严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到微不足道的生活规范细节,诠释着亲情又透着浓烈的教育味道,只是在文章中母子俩都是站在一种欧洲人的视角看待一切,当然龙应台会台式一些。不过她一直强调自己是世界公民,这个观点和她之前的《野火集》是一样的,所以我不认同这本书里的政治观点。但她的文章奔流江海,却收放自如,破开中西方文化隔阂、大到打通历史综观,小到身边的花花草草、一次无意的争吵、一个会心的眼神。作为教育的一分子看这本书我受益非浅。站在教育的角度母子二人化解代沟在思维不同的语境交锋下,是可以借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

曾有人说“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80后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

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儿子的回答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道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的乐趣。

其实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会接触 “烟、药、暴力”,这也许是90后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曾焦急万分,但是确实不能像安德烈说的去讲究大道理,但这些所谓90后的乐趣却不能成为习惯。龙应台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最终的解决: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那么对于我的学生我想说,我不让你抽烟不让你暴力,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受束缚的乖孩子,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健康的存在,这样你才可以去尽情的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母亲对儿子的提问:问题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何尊敬他?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我认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政治倾向,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老师自己的政治倾向)问题三: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儿子回答的时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问题四: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你最同情什么?(弱者,社会公平)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母亲去探索儿子内心的一次感情释放)

儿子的反问: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我是说,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渐渐接近六十岁──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反问二: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反问五: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待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见解,有“智慧”有“意义”的。可是,也许你心里觉得“老天爷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实很想淘气胡闹一通。反问六: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反问七: 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反问八:你恐惧什么?

看到这些问题,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中最精彩的东西之一就是这教育的参与者进行灵魂精神的对接。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学生问我有没有遭受过挫折,又是如何走出来的。我想了想,挫折这个东西我觉的不算什么,关键是人内心的绝望和不信任才是可怕的,怎么走出来,真的要靠自己把内心变的温暖起来吧。

我告诉学生人最先爱的一定要是自己,自己都不爱自己,那没人会爱你。女孩子一定要美丽,自信;男孩子一定要阳光,大度。同时要疼爱我们的父母, 珍惜我们的朋友。

以上的种种以及全球一体化、国籍、战乱、政治、文化区域认同、艺术、文学等等。我们有多少父母能跟子女交流这些话题呢?同样我们有多少老师跟学生交流这些话题呢?或者现在的每天,如果你的学生试图跟你交流这些问题,你能说得出些什么?了解这些问题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吗?你打算怎么跟学生讲解?你确认你表达出来的学生明白多少?

身为和安德烈同岁的我从没有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毕竟安德烈出生书香家庭家学渊源,背景深厚。但我觉的话题本身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双方沟通的态度。母子都能真诚地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我想很少会有教师和学生进行这样态度的交流。但看过这本书我会思考一些问题,甚至尝试这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和我的学生沟通,也许生活需要这样的精神改变。就像龙应台爱古典,安德烈嗜好HIPHOP,我喜欢大陆主旋律影片,而学生沉迷于科幻片,但起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但要做正确的引导。

我曾问过一个学者:这个社会的信仰是什么?他说是金钱。答案让我无语却不得不认同。而这本书中问到的一些问题,我希望和学生一起讨论,让他们在受这个崇金社会的熏陶时也可以深度的思考一些其他的问题,让心灵得到一些内涵。龙应台和我们父辈一代人,生于忧患,经历了信仰的坍塌,目睹了共产主义的遥远、理想的幻灭、信仰的丧失,她为儿子“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尽管人如帕斯卡尔所说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轻易被风压伤,但“思想”使得一部分人“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积累能量”,于是见证了日后“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这是他们一代人的荣幸。然而这种私人的感受夹杂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是消费主义统治下的一代人所不愿接受也不屑关心的,父母辈的苦难,与我心有

戚戚焉,说实话,只能在日后通过“老照片”那样的平台来追悔叙述,可惜那时年幼,只记得梦里花落知多少了,父母的青春年华,已是越发云淡风清直至变为过眼云烟远去。我觉得玩物丧志的生活,比起南京大屠杀的前辈们——抗日战争时代的孩子们,或者部分前辈——东德时代的孩子们,总算是幸福无边了,没有屠杀,没有柏林墙的童年充满了单纯清澈的欢声笑语。当然,话说回来,在龙应台眼中那个对流行文化乐此不疲的小伙子,丝毫不是一个无知享受者,当然,我认为我们不能要求他能达到母亲的思想高度,难道他成长后就该是思想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知识量与见识,放在我们80后中间也是一响当当的精英。

看完书,我内心充满安静,我明白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尺幅下,那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如我而言,更多的感受,我愿意和学生一道参与体会,不在乎结果,而是过程的快乐。

推荐第10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后感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假期偶然想看看龙应台的书,看看这个台湾的爱国女作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情感。在读完亲爱的安德烈的第一篇文章后就彻底的被吸引住了,竟一口气读完了全本。并且还在继续读她的其他书。

跟这位留洋归来思想前卫的女作家的第一次缘分就要从几乎毫无文学美感的做阅读说起了。记得那是高二,语文期末阅读便是龙应台的《目送》,就算是在考场那紧张的分秒必争的环境中,都可以感受到她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强烈感情,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令我在考场上想起自己的父母日渐苍老的背影,放下笔回味了许久才再次与考题奋斗。从那之后,我就记得了有个人叫龙应台,她的文章写的很动人。

初时始终认为龙应台便是那《目送》中温柔的母亲,温文尔雅,柔情似水般的爱着自己的儿子。在老师的推荐下读完《野火集》才发现,原来龙应台竟是这样一个性格刚强的人。从而也一下明白了对于她的评价“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个人认为评价的丝毫没有夸张,甚至我觉得龙应台可以成为李敖先生之后下一个台湾的“业界良心”。

前边的废话有些多了,现在就说说她的《亲爱的安德烈》吧。我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可以这样的交流。当龙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但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起写了三年专栏,通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内容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通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可以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知道什么叫披萨不知道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非常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先生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可以节约,可以不浪费,可以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但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积极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诶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又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的我的问题,许多

次我徘徊于消极和积极的道德之间不知如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先生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己会一直平庸下去,而问龙先生是否会失望,龙先生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可以带来快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另外我也想说说《野火集》。大家对《野火集》的评价极高,龙应台也在当时被成为天真女侠,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等。该集基本为刊载于报纸上的文章选集,大多针对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起开篇第一篇文章我尤其喜欢《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题目本就十分大气,在当时更是几乎犯了忌讳。里边的内容虽是针对当时的台湾,但是在我今天看来更像是对于现在大陆的批评,几乎拳拳到肉,刀刀见血。《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第一页就有写“他看见一辆汽车把小孩撞伤了,一脸的血。过路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受伤小孩,或谴责肇事的人。„„回台一年了,我睁大眼睛,发觉包德甫所描述的不只是可能,根本就是每天都在发生、随地可见的生活常态。”读到此我感到身后一阵凉风袭来,使我震惊的不是龙应台预见了小悦悦,而是中国的问题在四十年内几乎没有进展,四十多年前就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小悦悦不是偶然,而是每天都在发生。台湾人早在四十年前就有人直接点出了问题,而大陆呢?难道还因为当初蒋介石带走的教师和文物而丧失良知么。文章不仅指出了这个,包括教育问题,素质问题,等一系类在今天仍是敏感话题的东西在四十年前的台湾竟有人如此的坚持如此的刚烈。

第11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MM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是的,这是一本充满了母子之间按这种讨论、辩驳、分析、交谈的书。因为要写读后感,所以我被动的选择了这本书,但是当我真正开始读它的时候,我才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可以说,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也是从现在开始,才认真的思索书中的内容在我身上的原型。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也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从幼儿园到大学这一路走来的枯燥与无可奈何。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在衡中的那段高中里的日子,游戏和偷懒就像犯罪一样可怕,我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终于,我在这种模式下考上了大学,能在大学里看《亲爱的安德烈》,能在这里析写我的读后感。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我知道,如果整日沉迷在这种享受中会使意志消沉,但是青年人如果没有放松而不放纵,热情而不激烈的勇气和尝试,我想在他垂垂老矣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己人生的悲哀。所以,生在中国,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但是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我们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就更应该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兴之后想一想,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来让父母感觉到他们子女的存在,也让他们感觉到大学的我们是怎么的呢?

于是,猛然间,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了?我是多久没有给他们讲我在大学里的事情了?于是,我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千里之外的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号码,我相信,电话的那一头,是怎样的一对兴高采烈和包含欣喜的脸。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努力。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第12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教育、意识,很多方面。比如,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他们会积极参与、干预现实,而我们更多是旁观。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18岁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讨论的内容在我们看来是不用讨论的,没什么好讨论或者讨论不出什么,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我们依赖长辈、老师,我们相信权威,我们从众、附庸。就香港选举时间表出台问题,安德烈置疑香港游行人数的少,在他看来,争取小小的本该的权利,为什么不发出声音呢?龙应台是呼唤民主的,她在游行之列。当然,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完全赞成龙应台,但事实上只有少数的人不是被迫谋生。以龙应台的这一段文字来看,我认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世上还是有这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的身上呢?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顶尖中的精英,不断的期许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这或许就是变相的施压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不!所有的母亲都会担心,会紧张。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

第13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认识和沟通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这几天,在同学的推荐下我读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她另一个儿子菲利普之间的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

但我从他们的书信中看到的还有认识问题: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认识、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自己的十八岁、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对社会的‚左‛‚右‛看法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

的……她的十八岁是一九六

九、一九七零年的台湾。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十八岁的他们会在一起讨论社会问题、文学问题,他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自己的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报纸、游泳池,自己的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他是生长于德国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这样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是她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

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 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个幸运的人,它是一个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虽然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在母亲面前,我还是觉得安德的自由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她不像其他的母亲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在她眼里,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母亲的无权干涉只能引导。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她的儿子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存在着代沟。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不知道外国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们的子女的,但成长生长在中国,我只知道这是我们一般的中国父母不能做到的。我希望中国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冯小雪(10284004)

计科1005班

第14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书的背景介绍:作者是龙应台,生于台湾高雄县。知名作家,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思想深刻。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击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来,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龙应台的儿子,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是代表着两个不同国家,中间横着东西两方文化。等龙应台回到小男孩安安身边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并开始冷淡甚至排斥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所以龙应台一定要认识这位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开始使用书信进行沟通,这一写就是用了三年时间。三年的结果是就像书里说的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当我拿起来时就没有放下手。这其实就是本母子书信集,深有感悟。它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万千,从严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到微不足道的生活规范细节,诠释着亲情又透着浓烈的教育味道,只是在文章中母子俩都是站在一种欧洲人的视角看待一切,当然龙应台会台式一些。但她的文章奔流江海,却收放自如,破开中西方文化隔阂、大到打通历史综观,小到身边的花花草草、一次无意的争吵、一个会心的眼神。作为教育的一分子看这本书我受益非浅。站在教育的角度母子二人化解代沟在思维不同的语境交锋下,是可以借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

曾有人说“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80后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儿子的回答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道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的乐趣。

其实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会接触 “暴力”,这也许是90后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曾焦急万分,但是确实不能像安德烈说的去讲究大道理,但这些所谓90后的乐趣却不能成为习惯。龙应台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最终的解决: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那么对于我的学生我想说,我不让你抽烟不让你暴力,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受束缚的乖孩子,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健康的存在,这样你才可以去尽情的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母亲对儿子的提问:问题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何尊敬他?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我认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政治倾向,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老师自己的政治倾向)问题三: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儿子回答的时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问题四: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你最同情什么?(弱者,社会公平)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母亲去探索儿子内心的一次感情释放)

儿子的反问: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我是说,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渐渐接近六十岁──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反问二: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反问五: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待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见解,有“智慧”有“意义”的。可是,也许你心里觉得“老天爷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实很想淘气胡闹一通。反问六: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反问七: 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反问八:你恐惧什么?

看到这些问题,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中最精彩的东西之一就是这教育的参与者进行灵魂精神的对接。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学生问我有没有遭受过挫折,又是如何走出来的。我想了想,挫折这个东西我觉的不算什么,关键是人内心的绝望和不

信任才是可怕的,怎么走出来,真的要靠自己把内心变的温暖起来吧。

我告诉学生人最先爱的一定要是自己,自己都不爱自己,那没人会爱你。女孩子一定要美丽,自信;男孩子一定要阳光,大度。同时要疼爱我们的父母, 珍惜我们的朋友。

以上的种种以及全球一体化、国籍、战乱、政治、文化区域认同、艺术、文学等等。我们有多少父母能跟子女交流这些话题呢?同样我们有多少老师跟学生交流这些话题呢?或者现在的每天,如果你的学生试图跟你交流这些问题,你能说得出些什么?了解这些问题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吗?你打算怎么跟学生讲解?你确认你表达出来的学生明白多少?

我从没有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毕竟安德烈出生书香家庭家学渊源,背景深厚。但我觉的话题本身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双方沟通的态度。母子都能真诚地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我想很少会有教师和学生进行这样态度的交流。但看过这本书我会思考一些问题,甚至尝试这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和我的学生沟通,也许生活需要这样的精神改变。就像龙应台爱古典,安德烈嗜好HIPHOP,我喜欢泡沫剧,而学生沉迷于科幻片,但起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但要做正确的引导。

看完书,我内心充满安静,我明白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尺幅下,那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如我而言,更多的感受,我愿意和学生一道参与体会,不在乎结果,而是过程的快乐。

第15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还在高中时就偶然知道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那时对龙应台这位作家并不十分了解,说白了也就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而已,当时倒是被封面上帅气的安德烈所吸引,想着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读下这本书。但之后这个计划就被搁置了,之后我甚至我忘记了这么一本书。前几天,去书店买复习资料,它被放在一楼很显眼的位置,我毫不犹豫的买了。

很是佩服这对母子,想来我似乎曾经在小学老师教写信时要求给父母写封信之外,从未给父母写过信,甚至连节假日的祝福都羞于启齿。

这本书,其实是书信集,收录了龙应台与安德烈三年来的三十多封书信,我想他感动很多人。

龙应台因工作与儿子分住遥远的两地,两国的文化差异以及长时间的分离使得母亲觉得不认识儿子了,为了增进两人感情,加强沟通,母亲提出了书信交流的主意,并将两人的书信发表于专栏,儿子答应了。母亲擅长中文,而儿子擅长德文,尽管两人交流时使用中文,但书信交流却存在问题,于是各进一步,双方都使用英文通信。语言不通其实是个很大的障碍,但他们克服了,并为此坚持了三年。这份毅力本身就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读这本书,清楚地明白了代沟的含义。对,没错,是代沟。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时代的进步,导致父母同子女

之间产生了代沟。孩子的想法父母没法接受,如守旧派无法接受新事物一般。而父母的想法孩子亦无法接受,对于他们,那太过迂腐。书中,安德烈的见解其实与我们如今的孩子差不多,但龙应台显然比较开明,至少她乐意耐心而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想法,遇事也愿意询问孩子的想法。无疑,安德烈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母亲非常爱他,而且是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爱他。现今,有太多的父母不问孩子的意见。而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他们,也就导致了之间关系的疏离。

相当佩服这母子的勇气,敢于与读者分享他们各自内心的事,哪怕是一些丢人的事。在信中,他们在很多方面交流了各自的想法。第2封信“为谁加油”中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受过‘国家’太多的欺骗,心里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所谓国家,对于所谓代表国家的人。”很不幸,也许我们现在就陷在这种不信任中。远的不说,就说这个夏天的7·23动车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一元钱被劳教事件,是的,我们不敢去信任。动车事件,车票采用实名制,相关部门却拿不出一份伤亡人员名单。出事的第二天变掩埋事故的火车头,而不是抢救还可能幸存的乘客,而不是根据遗留物体分析事故原因,是想欲盖弥彰吗?信誓旦旦表示已无生命迹象,却仍能发现幸存者。六节车厢600左右乘客,200多受伤,35人死亡,其余的人却没了交待。事故发生后不检讨自己的责任,却推说是

奇迹的事,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这是一个负责人的官员该说的话吗?死亡人数明明很多,官方公布却是35人。35,多可笑的数字,就因为死亡人数达到36人,就是特大事故,省长应被撤职吗?为什么同样是动车事故,日本却是零死亡?郭美美,微博炫富,毁掉了红十字会,又有多少人敢再做好人,为他人捐款呢,只怕只会养活一大帮肥肠大耳的官员吧。四位常州市民到京城上访,其中三位却在一年之后被公安部门以在京城上访时未付一元钱公交费逮捕,并被判一年劳教。指认她们的是仅一面之缘的14路公交车司机,并且是在时隔一年之后。但事实是她们都支付了车费!而司机当时报警原因是车上有上访人员,而非有人逃票。三人上诉均败诉。而同去上访却平安无事的人却一语道破玄机,因为他之后没有再去上访过,而其他三人均先后再到京城上访。看到这样的事件,怎不会对政府失望。这让我们怎么信任,怎么为国家呐喊加油?“这世上/没有真实这回事/只有谎言/迫使你设法穿越”这句感动他们母子的歌词说明了一切。

第7封信“有没有时间革命”。安德烈的弟弟菲利普上课前在教室外听iPod,老师没收了他的iPod,他很生气,但母亲劝他先把校规弄明白,然后再决定是否要挑战权威,是否有时间挑战权威。最后他决定自己找级主任沟通。很是膜拜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如何让孩子敢于为了自身价值信仰挑战权

威,如何在威武不能屈的情况下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该自我检讨,因为我病没有这种担当,也许我会躲在父母背后,依靠他们解决事情。我并不敢挑战权威,本身也并没有能够超越他们的更正确的想法。如此说来,我很羡慕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他们能教育出更加有担当,更加有素质的孩子。纵观如今我们的社会,80后已淡出人们视线,为人父母。而充斥人们眼球的是90后,包括我。尽管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不得不说,大部分的都令人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工厂里90后成了主力军,然而他们又吃不了苦,三天两头的换工作。他们没了先辈们得奉献精神,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因而以自我问中心,自私而无法与他人喝和谐相处。不得不说,这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很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毁掉自己,所以加强教育是必须的。俗话说一粒老鼠屎会坏了一锅粥,在校园必须重视每个学生,好好教导每个学生,不然很有可能因为一个坏学生而带坏一帮好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只要循循善诱,再贪玩的孩子都会被感化的。第22封信“大学生哪里去了”中,香港人民为了普选的事而游行争取民主,但到场的都是中年人和孩子,却鲜少见到大学生。十九世纪的德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欧美,还有中国的五四运动,第一时间站出来批判现实,反抗权威的是大学生,很多惊天动地的社会改革都来自大学生的愤怒。但现在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

建立。大学生对政治——众人之事一无所知。这也是目前90后的悲哀,他们甚至不光没有思想,还没有知识。我想每个人都该检讨,也许社会发展成现在的状况,每个人都应该反思。

读这本书所获得的感动是多方面的,亲情是其一,而爱情和友情在其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勤劳,拼搏,奋斗,自主,反抗权威,关心社会,帮助他人等等。可以说这本书不光就父母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交出了答卷,甚至可以说是一本教会我们做人处事的好书。

感动震撼之余,我们也该反省。《亲爱的安德烈》或许能给我们一些迷失了自我的孩子们指明方向。

第16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让距离不再是距离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祈求的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安排在首页的第三段,这段貌似可有可无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的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儿子,母亲有着太多的不理解与不认同,大到世界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两个人,两个世界„„

面对这样一种状态,作为一位母亲,龙应台开始主动寻求出路。她要求甚至可以说乞求儿子开启专栏,相互写信来交流,来慢慢步入儿子的心灵世界。无疑,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这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而言。作为孩子,我们又是否要遵循或是采取更好的办法呢?就我个人而言,从安德烈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的一点点踪影。当母亲一边工作一边教导我时,我习惯了低着头,习惯了自顾自地摸着手机。现在,当我在异地读书,母亲按下心中的兴奋对我嘘寒问暖时,我习惯了双眼盯着电脑屏,习惯了没有次序的说着“嗯”“哦哦”“好的”,习惯了急不可耐的挂掉电话,来不及道一声“晚安”„„对此,我感到很羞愧,并不是父母在拉开这个距离,而是我们在无形中促使了这一切。当我们在努力奔向外面的世界时,得到了很多,却也失去了很多。譬如说,一种叫做亲情的味道。

其实,我还是很羡慕安德烈的。他们在信里的交谈,诚恳,真实。

他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交谈,他们的通信中,也许有过争执,也许有过分歧。但是他们愿意并尽力去化解,他们愿意并希望彼此分享自己的一切。对于安德烈,“截稿日期”或许是一个很讨厌的词,“无奈而破坏气氛”,但我想,他是快乐的,至少是“痛并快乐着”。以前我也写过几封信,但只是仅限于老师下发的“保证书”,再加上几句百度而来的励志名言,但就是这样的几封信,我时常在母亲枕边翻到。倡促的笔记,几近磨破而又整齐叠好的纸张,我不得不想起母亲每天拿着纸,欣慰睡去的模样,心中不觉便微微有点酸„„“我担不担心我的安德烈——将来变成提摩?”

“老实说„„是的,我也担心。”

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关心与担忧是永无止境的。每当碰到一件事,母亲总会第一个想到:如果是我的孩子,他会怎么样?而作为孩子的我们,想到的恐怕是我们自己吧。想想我们的父母总会老去,想想我们总会长大。当我们也成为了父母,当我们的孩子也如现在的自己,那时的我们心中又会有多么的焦急!

时间按不会重来,而我们又彼此深爱着对方,那为什么不试着多打几个电话,道一声平安?又为何不提起笔,暂时不吝惜自己贵如千金的纸墨,写几封信,话一话家常。让这看似遥远的距离只是咫尺,朋友你说,好吗?

——A12食工蔡林林

第17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原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前些天从牙缝中挤出时间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就迎来了两天的假期。假期第一天写完所有作业,第二天上午又翻了一遍这本书,勾了一些喜欢的句子,随后就迎来了这个下午。

龙应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她的目的达到了。安德烈也很庆幸能够有机会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认识自己的母亲。在我看来,《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指导孩子认识这个社会、认识时代、认识自身的过程。其中龙应台也继承了“野火”式的尖锐,从不同的角度使儿子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明确了如何去对待这个社会。

“民族主义”使我反胃——不管它是谁的民族主义。你知道,一个被长年过度灌食某种饲料的人,见到饲料都想吐。我们都被灌得撑了,被剥夺的,就是一份本来可以自自然然、单单纯纯的乡土之爱,纯洁而珍贵的群体归属感。它一经操弄就会变形。

——龙应台《为谁加油?》 这是书中龙应台对民族主义的感受。在安德烈生活的德国,“爱国”不敢声张,只能在心中偷偷地为自己的国家感到光荣,因为纳粹的历史在德国教了又教,人们总能隐隐约约感受到历史带来的阵痛,所以便自觉地直面历史,以此来警戒后人避免历史的重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同为法西斯的日本,民族主义始终在这个国家盛行,从政坛到民间,这个国家已被民族主义所绑架。正因为如此,政治家才会无所顾忌地发表民族主义言论,这已成为政客谋取选票的终南捷径;民间有许多的右翼团体,在历史与邻国领土争端的问题上兴风作浪。

4月8日,一个头戴猫耳帽,穿着长筒袜日本女人在大阪街头发起反朝鲜移民抗议,声称“应当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杀死一切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她就站在警察的旁边发表该言论,而其视频被上传到网上,点击量已突破已达到数十万。“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政府”,也难怪其首相在访美前几个小时还不忘诋毁亚洲邻国一番,内阁大臣坚称靖国神社里摆放着“英灵”的牌位。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国家?

相比之下,我们的爱国教育要理智的多。虽说是理智但人们的脑子里总是闪着“要爱国,要爱国”的信号,真正面对一些问题时,个人的分辨能力也就丧失了。譬如2012年中菲黄岩岛争端闹得不可开交之际,某门户网站出专题列举中俄黑瞎子岛争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白礁岛以及马来西亚与印尼岛屿争端的成功解决范例,与中菲黄岩岛争端进行对比。其中东南亚已解决的两起争端都是由国际法庭裁决并为双方所接受,该网站对黄岩岛走国际法庭的前景进行展望,网站下面的评论全是批评的声音,批评的是这个网站的“卖国言论”;在介绍黑瞎子岛的解决过程时,网站下又有许多批评中国政府“太懦弱”的声音。能够发出理智声音的媒体本来就不算多,好不容易出点理智的声音民众却不愿意听。他们坚持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一些事情。再看看各大网站国际新闻下面的评论,凡是遇到与我们国家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发生了什么,似乎与我们国家有些关系,下面的评论便是胡说一通,动不动就扬言“不惜与XX国一战!”。这真是可笑至极。无知的声音盖过了理智的声音,这实在可悲,这便是我们那些国民,因为“无知”而产生的“民族主义”。

作者:王宗琦- 1 -

当前许许多多的国民,尤其年轻人居多,他们不爱看国际新闻,也对其他国家的历史与世界的格局不感兴趣。但是偶尔听说某国发生了某事,似乎还与我们有点关系,便是一顿谩骂,用平日骂街的词语形容一下某某国。这不是理智与否的问题,更不是什么民族主义,这是打着“爱国”的幌子来show出自己的无知!若真想表现表现自己爱国,何不在少骂几句脏话,多讲讲文明,为社会和谐贡献点力量?

政府的思维与民众的思维需要有些偏差,政府可以强硬些,人民应当理智些。当前,相比之下我们的政府显得较为理智,群众的不理智,是不是又与社会风气有关呢?爱国教育不可或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必须要有,爱国教育仍应当教给群众理智,让群众在对待一些问题时仍有着其自主的、理智的判断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带着一个平和、理性的头脑与外国人对话,不是吗?

14岁的龙应台从四周环绕着“水汪汪、绿油油的稻田和竹林密布的清溪水塘”的乡下中学,转到大城市的“好”学校——台南市中。她对新学校的第一印象便是“校园很小,树木很少,操场被建筑物紧紧包围”在这个新学校,她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开学第一天的体育课她看到了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体育器材。体育老师让她扔铅球,她怎么扔都扔不远,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东西,更不用说练习。老师一旁呵斥:你怎么这么笨!铅球都不会扔?周围的同学笑作一团。

回忆这件事时,她这样写道:

十四岁的MM,不见得知道所谓“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跑得不够快就会被淘汰”,但是,城乡差距、贫富不均是什么意思,永远不会忘记。有意思的是,这次的“失败启蒙”教给我的,不是“你以后一定要做那城市里的人”,而是“你以后一定不能忍受城乡差距、贫富不均所带来的不公平”。也就是说,“失败启蒙“给我的教训,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战、去质疑“成功者”的定义。

这是对我启发最大,最使我感动的一段话。

每当中国的父母与孩子走在大街上,碰到乞丐,父母会指着乞丐对孩子说:“你以后千万不要变成那样的人,你要努力进取,将来过有钱人的生活”;当看到有人开豪车驶过,父母会说:“你要努力进取,有了钱给爸爸妈妈买好车,买大房子。”这样的父母不是全部,但已是大部分。启蒙教育都如此失败,我们又怎能期望这个社会健康发展?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是畸形的,畸形的价值观又影响着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就形成了恶性循环。14岁的龙应台能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令我钦佩不已。

当我意识到我生活在一个极度不公平的社会,且一直以来收到欺骗,我就需要做出选择。是抗争,还是妥协?或者是逃到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抗争,是否值得?妥协与逃避,是否安心?”我在心里这样问自己。我想,不论如何也不能妥协,因为妥协意味着我也要成为被抗争的对象。抗争,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不论如何值得一试!至于逃避(死亡也算是逃避之一),那将是抗争不成,走投无路的选择。

《大学生哪里去了?》中安德烈写到一个计程车司机,可谓是自私冷漠的芸芸众生中的典型。

我们离开游行大街的时候,你问那个计程车司机——他看起来想三十多岁的人吧?你问他为什么没去游行,我当时在想,MM真笨,怎么问这么笨的问题!他没去游行,当然是因为他得开车挣钱,这有什么好问的。

结果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干嘛游行?民主不民主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

2005年12月4日,香港人民不满意政改方案,二十五万人走上街头争取普选权。在安德烈看来,香港有七百万人口,还有二十多万流动人口,游行的规模远不及2003年欧洲各个大城市爆发的反伊拉克战争游行。更何况欧洲人“是为了一个距离自己几千公里,而且可能从来没有去过的一个遥远的不得了的国家去游行”,香港人则是“为了自己最切身的问题、为了自己的自由、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龙应台则说“不错”对于香港来说,这已经很不易了,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种进步。然而25万人是少数,可悲的是多数人仍旧抱着这位计程车司机的思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有钱就行,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

他在听广播,所以你问他,“游行人数统计是多少?”那时候还是下午五点左右。他说。“大概十万左右。”你说,“不坏”他就带着一种胜利的微笑,说,“哈,可是很多只是小孩!”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就罢了,还对争取权利的人施以嘲讽,这是怎样卑鄙的心态!不对,这根本不是“事不关己”,而是与他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呀!如果某一天香港人民争取到了普选权,那么这位司机会拒绝权利吗?恐怕不会,我猜想他定会不动声色地欣然享有权利。这也正是他最虚伪最无耻之处。可是,这能怪他吗?

我希望我要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为这个社会向“美好”进步而做出努力。你可以认为我是“左”的思想,龙应台也愿意将自己放到“偏左”的位置。但是,她还说自己是“万不得已”。

不要无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过了权力的测试,一个有了权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义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曾经过权力测试而自我信心满满,道德姿态高昂的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靠的。

读到这段话,我想到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3月分就受的一次采访。鸠山由纪夫已于去年年末退出日本政坛,他曾饱受“空谈无法兑现的理想,只会带来混乱”的批判。鸠山称:“打破政治家、官僚、产业界抱在一起的既得利益集团,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建设一个‘人之乐,几之悦’的社会——这是民主党曾经的原点。”“作为与既得利益坚决斗争的政治集团,民主党曾大方光彩,但那仅仅是作为在野党的时候。成为中央、地方首脑后,不知不觉中民主党政治家们事实上逐渐被既得利益集团的那套做法同化。”

我实在是好奇,权利是多么可怕的东西?竟能将理想毁灭得一点不剩。我想,我宁可逃避于现实,也不能妥协于现实。

龙应台认为,道德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积极的道德是指主动的行为,游行示威便是其中之一:消极道德就是指那些在生活中悄悄地行使着的一点一滴的道德行为。

我的消极道德大部分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我知道地球资源匮乏,知道20%的富有国家用掉75%的全球能源,所以我不浪费。在家中房间与房间之间穿梭时,我一定不断地开灯、不断地关灯,不让一盏灯没有来由地亮着。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室内若开了暖气,我进出时会随手将门关紧。浇花的水,是院子里接下的雨水。你和菲利普小的时候,我常让你们俩用同一缸水洗澡,记得吗?

——龙应台《两种道德》 我尽量不喝星巴克的咖啡。我基本不去超市买东西——我去个人开的小店买,即使贵一点,我也愿意。我不去连锁店买光盘或买书……喔,还有,我不吃濒临绝种的动物,也不买动物的皮毛……

——安德烈《问题意识》

消极的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它不需要我们又怎样的付出。因为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不合理存在,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行使道德,哪怕是消极的也好。

可是放眼我们的社会,最缺少的和最需要的,就是公民去行使道德!

你明知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因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而失去生命,为什么还毫无忌惮的浪费水?废电池会污染土地,你不知道吗?那你为什么不把它放到专用的垃圾桶而是随手乱丢?你一定知道非洲许多儿童饿死,那你为什么还浪费粮食?你分明看到环卫工人很辛苦地打扫街道,却还乱扔包装纸,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在犯贱?媒体、交警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闯红灯,可你今天听了明天又闯;你逃票被抓到还振振有词,你知不知廉耻?

倘若无知已然罪恶,那么明知却不改其行,岂不是罪大恶极?

不论是无知造成的“民族主义”、畸形的价值观,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耻心态与面对道德的极度不自觉,都是当今社会国民精神缺失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经济可以发展得很快,而国民精神的培养不能够一蹴而就。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怕的是其间产生的暴发户心态、精神与经济的脱节。国民精神不是吹出来的,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搞出一个“XX精神”,这个地方的人们就顿时拥有了此种品质。国民性的改善的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国民性却依然如旧。经济可以决定政治,可以决定文化,经济发展会使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但是,它无论如何也无法使我们中国人的国民性进步,有时甚至起了更坏的影响。

如何提升国民精神,值得我们思考,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

第18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并没有对要读什么名著建立起统一的意见,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要是读经济一类的书籍我们兴趣不是很大而且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还有要是读一些传记类的东西,平时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也根本提不起精神再去折磨一下自己脆弱的自尊心;最后我们纠结了很久,依旧没有什么好的建设性意见,最后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遇到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发现其实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即是能完成这次作业的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让我们更加了解父母的一个好机会。相信我们这一代的同龄人,不,应该是每一代的人在我们这个时候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总是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不是我们不愿意与父母交心相谈,而是真的有时候年代的沟壑,以及思想的界限横亘在我们之间,虽然我们有血脉的相连但是依旧不能跨过这道在我们眼中仿佛是深渊的天堑,看不到入口,更是找不到出口,我们只能在其中徘徊却始终不得要领。

很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这本书,我们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简介之后知道这本书是写什么的,还有她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这或许就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捷径了,书中写的是两个有血脉相连的亲人,拥有中西方孑然不同的思想,从一开始的陌生或者说是思想的冲突到后来的相互间的包容以及真心的交流,还有他们在思想上的沟通,在心灵间的跃动。所以说我们读完他们之间的信之后,我们都表示由衷的羡慕他们这种真诚的没有丝毫障碍的交流,又或者是向往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一天,我们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开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们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听他们说说他们喜欢的是什么,他们希望的是什么,最后我们可以相互交流,明白各自的难处和各自的目的。

我们在心里都明白,暨是来自父母的叮嘱都是出自他们的关心,暨是来自父母的期望都是出自他们的愿望,暨是来自父母的责备都是出自他们的爱,只是我们往往都没有去想这些,即使是事后知道,我们也会闷在心里,再也不会提起。然后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就会显得更加的冷淡,更加的生硬,更加的陌生,甚至到了最后就会像是例行公事一样的完成。不得不说,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本应该是最亲近的人,结果却有时候来的不如是一般的朋友。

从读这本书的观点来看,我们觉得,其实没有当面对话,转而进行书面交流其实是一个很棒的交流方式是。因为即是从我们现在人的观念和习惯来看,我们在当面交流的时候总

是会有很多的顾虑导致我们不能真实的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或者说是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因素,可能是因为在场人物的关系,可能还有很多很多的位置因素导致我们的交流的阻滞不前,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还有我们在当面交流的时候可能还要考虑到表情的表现,我们有时候的心情并不是口中说出话的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子得交流就会显得很是做作使人感到不够真诚的对待,一直到最后的交流也就只能像是上面提到的那样停留在表面上,还有一种就是当面对交流需要你比较快的思考出你的表达,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很快的回答出提问者的问题,但是一般我们的思维并没有那么快可以思考出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答案,以至于最后我们自己都不满意这样的对话,最后甚至有时候还会感到后悔,所以我们认为当面的交流虽然能最真实的反应出一个人的内心思想以及表达能力还有各种诚实度,但是一般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甚至是最后导致有些人的厌烦还有恐惧,这些都是导致两个人不能很好的做到沟通交流的因素,就更加不要提什么心灵上相互勉励啊灵魂上的交融了。

然而若是以书信的方式进行的交流的话,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以上的不利因素

但是对于一生中你最可以亲近的最可以信任的人一生中只对你好而且不求回报的人,若果你还做不到与她真诚的交流的话,那我想,你的一世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你连最为亲近的人你都不能拿出真心对待,那你还能对谁献出真心,那还有谁可以对你献出真心,你这一生注定也就只能活在虚假之中了。书信中的交流没有当着面,脸对脸的交流的可能会面的拘束感,你在信中的言语都是你心中的真实感受,你可以说你想说的,你可以骂你想骂的,你可以追求你所不能追求的,你还可以和你的父母吵架。总之,书信的方式可以免去我们很多面对面时需要顾虑的事情,还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出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告诉我们的父母他们的儿女心中的意愿以及他们心中不愿意。然后他们也就可以更加深思熟虑的考虑我们的感受,然后明白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烦恼,懂得我们之间所存在的某些代沟,然后他们回给我们带着他们爱意的回信,我们也就更能明白他们的期望,良好的沟通就此建立,真是令人羡慕的一种方式。

好吧,说完了书信交流的优点,让我们在总结一下,这本书中所体现的思想的交融。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还有生活在中国的龙应台,这两个人注定会有不一样的思想,差异显而易见,已经是不用我们解释的一个自然现象。就像我们叫做东方人,他们叫做西方人,虽是一字之差但是用上一句不应景的成语来形容就是“恍如隔世”。安德烈说过这样一句话“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

人’。”这句话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我想这是一句很伤人的话,不仅会伤了母亲的心,连我们的心都伤了,我们很是不理解安德烈为什么会这么跟自己的母亲这么说话,要是换了中国的传统理念中的孝道来说,这就是大逆不道了。但是正如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在文化的不同领域中,我们的思想观念注定了是不同的一种表现方式,东方的我们更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即使是宣泄自己的不满的时候一般也很注重言语的使用,除非是在是到了相当愤怒的时候我们才会失了自己的那份含蓄,那么西方的表达方式就是直截了当的,他们更加注重的人的自由性,随性而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更多的是保留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坦率的性格,这也是我们这种使用了几千年含蓄的东方人所欠缺的最多的一方面。在信中的安德烈就是如此坦率直白的跟自己的母亲交流,作为一个母亲的龙应台我想刚刚开始一定也不会习惯这样的话语,毕竟作为一个母亲谁也不喜欢这样的话,但是一个母亲的爱,以及她自己思想的包容性和对于不同文化的接纳,她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事实上,他们后来在信中交流的很愉快,虽然会有不同观念的争吵,但是这些都是每一对母与子之间必然会产生的东西,用偏激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要是你从小到大都没有跟自己的父母吵过一架,那我想或许你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子女”好吧,现在要讲到的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对于自由的搏击。那我自己来说,我也希望我的父母能够给我更多的自由,我之所以在这里读大学而不是更远的地方就是因为父母的不同意,我之所以不能一个人独自旅行也是因为父母的不同意,我有时候想做一些事情但是作为父母,他们总会考虑到很多东西,不放心我们的这种经历,所以在我们眼中的自由有时候就这样在他们的关爱中逐渐的被抹杀了,然后我们就会产生一中逆反心理。

我想在这种事情上,实在是分不清谁对谁错的,安德烈在信中所提的他的那些活动,喝酒, 聊谈,旅行,派对都实在是我们所向往的,他能做很多我们这个年纪认为的应该真正要去做的东西,然而我们只能安安静静的在这里读书,不得不说,我们很羡慕这样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对于一个东方的母亲来说,这些东西实在是现在这个年纪最该摈弃的,所以母子之间的关于这个方面的争吵永远都是一个话题,也将永远会吵下去,但关键是他们怎么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怎样才能让这样的冲突不至于脱离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我想安德烈和龙应台之间就找到了这样的平衡点,他们在信中互相包容然后理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思想,其实我们也很羡慕他们这样像是平等的对立关系,而不是一直在强调什么母子关系一味的表现出什么“等级”关系,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会是无理取闹,

就像是争吵的时候你妈来说一句“就凭我是生你养你的妈”就会堵得我们哑口无言,事实上我们很反感这样的话,因为在我们心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时时刻刻都要庇护在你臂膀下的孩子了,我们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能力,我们也不想一直生活在母亲的保护下,这样的我们永远也长不大。然而安德烈和龙应台之间就没有这样的紧张关系,他们的对话几近是平等的,能够以自己的身份去面对而不是你上我下的一种关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如此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在这里谈到的东西也不够全面,或许还带有点自己观念的小小的偏激,但是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是作为一个同龄人我们,还有作为一个母亲的人都应该去认真读一读的书。

第19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走近彼此的世界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第一次听到《亲爱的安德烈》这个书名时,还以为是现代网络上风靡的言情小说故事,直到后来,翻开序言,龙应台这样谈到她年满18岁的孩子:“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 ,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粗略的浏览了一下整本书,内容全部以书信的方式呈现,仿佛打开了一扇两代人沟通的门。

年轻的安德烈脑海中充满了新鲜的念头,他热爱摇滚,喜欢电影,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性格。作者龙应台希望“认识”这样的一个儿子,希望走进儿子的生活,走近他的思想。于是,一封封邮件成为了他们沟通的桥梁,从信仰到民族,从生活到彼此追求,从历史到现在,母亲眼中的儿子形象渐渐丰满,儿子理解中的母亲也渐渐高大,亲情之间就算有一道鸿沟,双方互相宽容接纳,一样可以建立起一座桥梁。

这样跨越母子辈分的,纯粹的交流是我所向往的。书中安德烈给母亲写到:“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

类似这样的话语,可以是触动了很多处于18岁这个尴尬年龄的青少年的心弦。也许我们只是惯于接受父母的填鸭,我们的想法又有多少会愿意拿去和自己的父母好好谈谈,也许我们时常觉得家长们要求我们一定要接受他们的,但他们却从不接受我们的,试问,又有谁和自己的父母讨论过呢?《亲爱的安德烈》中,作者与自己的儿子用平等的地位沟通,也许最终龙女士还是没有进过安德烈喜欢的酒吧,但至少,他们互相了解到了作为与自己不同的另一辈人的生活方式,这样不是也会多些相互的理解吗?

另外,书中也谈及关于两代人对于民族观的看法,政治观的看法,对于所谓的“孩子”与“大人”的区别,中西方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父母,老师看看这样一本给我们观念冲击的书,把你们平常的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与鼓励。

书中安德烈曾对自己的母亲说到自己是一个平庸的儿子,母亲是否会对他失望,而母亲给的回答是:“妈妈不在乎你是否有成就,而在乎你是否快乐,未来人生是否有意义及有个人时问;人自强努力不是要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哪怕你谋生是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这句话反复给我震撼。在如今社会中,有几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众人中的佼佼者,在学校社会的压力下,父母还要给自己的孩子施加一道家庭压力,难道人生的意义真的就在于考了几次第一名,拿了几次奖学金?在这里,龙应台给了各位家长一个良好的范例,作为家长,成就名利都不是你们该侧重的,在

外界关心你可怜的孩子飞的高不高的时候,家庭应该关注的是他飞得累不累。父母毕竟不是教师,不是校长,而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爱的港湾,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爱,那又何来的矛盾呢?

读完这本书,心里都始终不能够平静,我感受到了作为父母的不易,有同时与安德烈的思想产生着共鸣。我急切地将书推荐给我的妈妈,我迫切的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我们这年轻又尴尬的90后一代。我试图与父母用书信交谈,畅所欲言,打开心门。

第20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

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

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中国的家长们也应当向龙应台这样的妈妈多多借鉴和学习。

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应有的尊重,和自由。这样能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少走弯路。也能告诉家长,在面对如此棘手的叛逆期时,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doc》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